专业构建

2024-07-29

专业构建(精选12篇)

专业构建 篇1

目前, 石油钻井行业专业技术的进步、整体技术水平的提高、实际生产技术难题的解决, 都有赖于专业技术人才技能的提升。成立专业技术协会, 有助于共享资源与信息, 实现自我培训、协同攻关、共同提高。

一、构建专业技术协会的必要性

专业技术协会通过开展专业技术交流、研讨、培训、攻关和协作等, 充分发挥技术协会的桥梁、纽带作用, 实现经验复制和技术提升, 构建协作高效的专业化团队。

一是钻井施工现场远离驻地, 独立作战能力强, 各类人才的经验积累、理论提升、技术创新仍然以自我摸索、自我学习为主。构建专业技术协会可以有目的、有方向的针对性培养和引导, 加速专业技术人才成长步伐。

二是受钻井工作倒班制度制约, 不同班组同一专业和同一班组不同专业技术人员之间, 缺乏有效的交流载体和平台。构建专业技术协会, 有助于专业技术人员的理论经验交流和技术水平提升。

三是专业技术人才所从事的专业、岗位工作特点、工作环境上都不尽相同, 一般由人力资源部门进行管理考核, 评判标准难免笼统单一。构建专业技术协会, 可以很好的体现个体差异, 避免考核结果偏差, 提高专业技术人才的工作积极性。

四是高级专家队伍在人才培养和经验传递方面作用的发挥缺乏有效载体。构建专业技术协会, 通过“导师带徒”充分调动师和徒的主动性, 使各专业骨干力量、后备力量人才资源实现最优化配置[1]。

二、构建专业技术协会

专业技术协会是由钻井工程、泥浆工艺、固井工程、地质工程、信息工程等专业的技术人员自愿组成的群众性组织, 是一个非营利性机构。

1. 协会的人员构成

协会根据企业生产施工的需要和人才培养的规划要求, 由各相应业务主管部门牵头, 将专业技术人员按专业分别吸纳到协会中, 并按照钻井工程、泥浆工艺、固井工程、地质工程、信息工程等专业门类, 分别成立各自的专业技术协会。企业内部所有能够积极参加本协会开展各项活动的各专业技术人员, 经申请、登记和理事会批准, 均可成为专业技术协会会员[2]。

2. 协会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专业技术协会成立之初, 应建立《企业专业技术协会章程》, 规定协会会员享有的权利和必须履行的义务。章程需对活动的组织形式、组织人员职责, 经费使用、会议制度等做出明确规定, 各专业委员会及业务主管部门结合本专业特点, 在协会发展过程中不断完善、充实和细化人才考评量化标准[3]。

3. 协会工作的开展

协会利用企业办公系统建立技术信息交流平台, 进行问题交流探讨, 总结施工中的经验、教训, 并以论文、信息等形式进行交流, 达到资源共享、共同提高和预防事故的目的;各专业根据需要, 针对技术方面的问题不定期进行活动, 每季度召开一次会议, 总结季度工作, 并将总结上报协会, 协会每年召开一到两次会议, 围绕全年工作, 提出问题、共同研讨。

4. 专业考评

专业技术协会组织考评, 专业相同, 标准统一, 可比性强, 考评结果更加公平、科学。专业技术协会负责对专业技术人才, 从业务技术角度, 对其理论水平、科研能力、业务能力、工作绩效、专业成果等方面进行量化考评, 并在职称评审、岗位竞聘、年终考核、专业技术人员考核中提供专业组评价意见。

三、专业技术协会取得的成效

经过构建专业技术协会的实践, 凝聚了各专业的技术人员, 建立了专业技术人员的考核标准, 促进了专业技术的交流, 达到了培育人才的目的。

1. 搭建了交流与合作的平台

在专业技术协会中, 定期组织的技术研讨会、事故案例分析会等, 在交流中实现了知识共享、经验复制, 提升了业务素质。协会内部倡导自由式研讨, 初步实现了职能归位全面推进、员工素质快速提升、生产效能稳步提高的预期效果。专业技术人员跨班组参与生产施工技术难题的解决, 为生产施工提供了保障;建立了由专业技术协会负责课题研究, 个人分工负责共同完成的科研和创新模式, 加快了成果的产出速度和质量, 提升了团队的凝聚力;保证了技术人员生产经验积累的连续性, 促进了技术人员的快速成长。

2. 引导了职业发展, 促进了专业成才

协会实施分类培养, 人才队伍分层配置、分层培养模式在专业技术协会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专家队伍的顶端优势得到了充分发挥, 各类专业技术人才通过交流、考核, 清楚地认识到所从事专业应该具备的素质、技能、成长模式和发展方向, 减少工作的盲目性。专业技术协会掌握了适应本专业技术人才成长进步的规律和特征, 集中反映了专业技术人员的职业诉求, 开展职业生涯指导, 明确个人成长的道路, 拓宽职业发展道路[4]。

3. 构建了科学、公平、准确的专业评价机制

专业技术协会从业务技术角度, 对专业技术人才科研能力、业务能力、工作绩效、专业成果等方面进行量化考评;根据专业发展趋势, 结合新技术、新工艺的推广应用, 适时地组织本专业的学术交流会、专业成果发布会等, 从专业技术上提升和鞭策人才。专业考评, 让专业技术人才参与同行竞争交流, 使他们在比较中找准了自己在专业技术领域的位置, 看到了业务上的差距和努力方向, 取长补短, 公平竞争, 产生了积极的导向作用, 在企业内部营造了悟专业、搞创新、重实绩的良好氛围。

四、结论

专业技术协会为企业培养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和技术后备力量提供了平台, 有助于认清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中存在的问题, 为今后进一步规划人才队伍建设提供了依据。

摘要:专业技术人才是推动石油行业发展的力量源泉, 专业技术协会是推动专业技术人才发展的有效途径。本文通过客观地分析了目前石油行业专业技术人员成长存在的难题, 提出构建专业技术协会的实施方案, 进一步明确了专业技术协会在专业技术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企业,专业技术协会,专业技术人才,成长

参考文献

[1]王晓耘;加强专业技术人才培养为企业发展提供优势人力资源[J];石油教育;2011年03期.

[2]程秀萍;浅谈科协在企业自主创新中的作为[J];现代物业 (中旬刊) ;2012年09期.

[3]李军, 李新英;浅议国有企业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和使用[J];决策探索 (下半月) ;2009年02期.

[4]刘丽君;石油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培养途径探讨[J];现代企业教育;2012年03期.

专业构建 篇2

一、问题提出

近年来,随着我国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产生了对高素质旅游人才的巨大需求。但我国旅游人才的培养与旅游行业的实际要求尚存在较大的脱节,因此如何培养满足行业需求的旅游人才,已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问题。能力作为人才素质测评的一项重要内容,其构建结构直接影响旅游人才培养的质量水平高低。基于此,本文具体从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能力构建的角度来探讨对适合行业需求的旅游人才的培养。

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能力构建分析

能力是个人成功地完成某种活动所需的心理特征。国内外学者对大学生能力构成的研究各有不同,并无统一定论。结合文献分析、专业特性和专家咨询,本文构建了一个两层指标体系的旅游管理学生能力体系。除去学生自身先天及其背景因素外,对学生能力构成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学校和行业两方面的要求。旅游院校尤为强调的是学生的思想素质和学习能力,而行业单位更为看重的是学生的人品、沟通能力和可塑性。本文将这几个因素归纳为综合素质、沟通能力、学习能力和专业技能4个因素设立为一级指标构建学生能力指标的主题框架。其中综合素质指标是能力的基本,包含了思想品德、主动性、时间观和责任感等4个二级指标,在学生能力培养中担当着基石的角色;沟通能力指标是一种建立、发展良好社会关系的能力,其包括交际谈判能力、团队合作精神能力、组织和领导能力、应急力、抗挫折能力等5个二级指标;学习能力指标需要我们不断自我学习,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反映了一个人的可持续发展情况,其具体包括旅游专业知识、逻辑思维强、自我规划能力、适应力、外语水平等5个二级指标;专业技能指标则是经过专业学习后所具有的本专业的特殊能力,专业能力就是本领域的专业知识和素养,能够独立工作,实现工作目标,并可以对结果给予客观评估的能力。其包括实践经验、信息技术运用能力、导游服务能力、旅游营销能力、旅游服务技能和创新能力等6个二级指标。总体上,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能力构建体系由4个一级指标和20个二级指标构成。

三、完善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能力培养的建议

(一)以行业需求为导向,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旅游人才的培养目标应切合实际,反映行业需求导向。如旅游行业需要大量的脚踏实地的应用型旅游人才,而我国众多旅游院校不顾学校办学的`实际情况和师资力量水平,很多学校好高骛远,提出培养高层次的复合型旅游人才,这就注定会脱离行业实际。在此培养目标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好像能力很全面,无所不通,但也注定这样的学生眼高手低,只能纸上谈兵,所具备的能力与行业实际所需完全脱节。在明确培养目标的前提下,要保障学生的能力构成培养趋于行业化,就必须不断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如在课程体系的设计上加大应用类、方法类的相关课程;教学模式上改变以课堂教学为主的教学模式,应结合行业需求,建立从能力-行业的人才反馈机制,不断了解行业需求动态,根据行业动态改善教学,然后对教学成果进行实践性检验,与企业达成教学适应性实习计划,让行业来检验教学成果,通过这样的循环就会成为一个良性的发展生态,从而培养出适合行业需求的旅游管理人才。

(二)不断提升学生的沟通力和综合素质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种社团活动和竞聘各级学生干部岗位,以提高学生的组织领导能力、谈判能力、团结合作精神等,让优秀成为学生生活中的一种习惯,形成良好的自我价值观。尤其是鼓励学生积极入党、多参与旅游志愿者活动和各类社会体验活动等,以提升旅游管理学生的使命感和责任心。

(三)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学习力和专业技能

各类实践教学环节的设计,既有助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形成团队凝聚力,又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参与性,真正做到寓教于乐。通过各类课外实践教学形式,如安排学生到旅游企业见习和短期的岗位认知实习,听取企业家讲座、参与企业咨询课题等,使得学校教育与行业需求紧密结合。旅游企业应该重视对各类参与实践学生的专业性培养,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让学生所学的专业技能完全展现,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技术水平,最终让学生学会学习,加强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归属感,从而提高学生对本专业的认可度。

高校品牌专业的价值构建 篇3

品牌从本质上讲,体现着一个组合(或组织)的素质、信誉和形象,品牌代表一种视觉的、感性的和文化的形象,它是承诺、信誉,是一个组织的灵魂。其实质是一个组织的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良性循环所形成的第三态资产,可以说它既有形又无形。著名营销专家菲利普·科特勒博士认为:“品牌是一种名称、术语、标记、符号或图案,或是它们的相互组合,用以识别某个消费者或某群消费者的产品或服务,并使之与竞争对手的产品或服务相区别。”

品牌专业是指专业特色鲜明、人才培养质量高、毕业生就业率高、社会声誉好的专业。品牌专业本身有一定的基础,往往由历史文化积淀而成,专业配置力量较强,如集聚了一流的师资、拥有先进的教学设备和条件等。对于一所高校来说,品牌专业的建设是使其专业从校内品牌上升到省级品牌到国家品牌继而成为世界品牌的过程,并希望其发挥强大的辐射作用,提升学校整体的竞争力和办学层次,达到建设一流高校的目的。

市场经济下品牌是金,处于商业社会的市场竞争实质上是品牌的竞争,品牌意味着高附加值、高利润和高市场占有率。由于管理体制的变化,品牌对于高校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在高等教育领域,政府的职能和作用发生了根本变化,政府不再指挥一切,市场的作用日益显著,由国家包办的办学模式已经被市场经济打破。由于高校大规模扩招,学生选择的余地越来越大,争夺生源成为高校竞争的主要内容。大学有1/3-1/2的经费要靠学校自行解决,大学生要“缴费上学、自主择业”,这使得高校在资金市场、就业市场上的竞争也更为激烈。高校和企业一样需要经营出自身品牌,增强在教育市场的竞争力。

二、高校品牌专业价值的构成

商品经济中,品牌的经济价值体现在两方面:有效的品牌经营、维持及市场成长所形成的价格优势;建立品牌忠诚度,延缓市场上新商品及替代品的进入,进而使未来收益更有保障。美国学者米切尔·波特(MichaelPorter)认为:价值链描述了顾客价值是如何通过一系列可以导致一个最终产品或服务的活动而形成的过程。品牌价值链建设是一个系统的工程,需要全方位地完成为客户创造价值的体系,包括从采购、设计、生产、营销、管理等生产到销售全过程价值链体系,任何一个环节的失败将最终使品牌的价值在竞争的终点受到侵蚀,并危及到整个的价值创造体系。

高等教育的品牌与企业的品牌不同,它体现的不是经济价值而是社会价值。打造教育品牌要始终把培养人才放在第一位,把社会效益、教育效益放在第一位。但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过程也可以看作是一个价值链的建设过程。在计划经济时代,高校人才培养是由国家分配招生计划,按统一的培养方案进行培养,毕业后由国家包分配。在这个环节中,根本没有市场价值的体现,管理者要做的只是按照上级的要求,把学校管理好,不需要考虑经营问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的品牌建设和企业品牌价值链建设一样,可以看作一个系统的工程,从招生、制订培养计划、计划的实施、修订到毕业,形成一个人才培养的系统工程,其中某一环节的失败都会使学校的声誉下降,进而学校的建设会受阻,使学校在整个高校系统中的地位下降。

在高校品牌专业的建设过程中,教师队伍是关键和支柱。具有优良师德,胜任现代教育教学工作,具有现代教育理念,适应教育改革和发展需要的,结构合理、富有创新精神的师资队伍是构建品牌专业的重要内容。

教学质量、学生素质、合格人才是品牌专业的核心和根本。学生是品牌专业建设的基本要素,教学质量是品牌专业建设的核心,把学生培养成为社会所需要的合格的高素质人才并及时顺利就业是打造品牌专业的根本。教学质量、学生素质就是品牌专业中的品牌。

三、高校品牌专业构建战略的实施

1定位分析。根据高等教育学家马丁·特罗的观点,当高等教育的某种学历达到15%的时候,就进入大众高等教育的时代。大众化高等教育不仅是量的变化,还包括质的变化,其中很重要一点就是高等教育结构的多层次、多类型、多样化。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阶段,从精英教育走向了大众教育,高等教育结构也呈现出多层次、多类型、多样化。不同类型与层次上,都需要办出高水平的学校。高校要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自身条件和发展潜力,找准学校在人才培养中的位置,确定学校在一定时期内的总体目标,培养人才的层次、类型和人才的主要服务方向。

在高校定位的前提下,品牌专业要进行正确的定位。即身处学校大背景下,确定本专业培养人才的规格、类型,专业建设的方向重点等。专业只有准确定位才可能创出品牌。如果每一所学校都把自己定位成研究型大学,向北大、清华看齐,每一个专业都力图培养研究型人才,那么它很难成为同类中的佼佼者。

2特色分析。特色是建设品牌专业的基础。对一所高校来说,要找出具有特色的学科,把它建好,才能够办出与其他大学所不同的特色来,比如说耶鲁大学非常清楚,它不能与麻省理工学院或斯坦福大学竞争工程专业。

对于品牌专业来说,有特色才有更大的市场空间,才会有更大的社会影响。在品牌专业的建设中,要结合自身的条件、资源和能力,扬长避短。要根据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培养途径、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人才培养质量、教学管理、社会服务、师资队伍建设、学术研究等方面,选定和发展自己的核心专长,逐步形成鲜明的专业特色。

3品牌价值影响因素分析。可进行品牌竞争的SWOT分析,确定各项因素对品牌价值影响程度。SWOT分析法(自我诊断方法)是一种能够较客观而准确地分析和研究一个单位现实情况的方法。利用这种方法可以从中找出对自己有利的、值得发扬的因素,以及对自己不利的、如何去避开的东西,发现存在的问题,找出解决办法,并明确以后的发展方向。SWOT可以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SW,主要用来分析内部条件;第二部分为OT,主要用来分析外部条件。

对于高校的品牌专业建设来说,主要分析的是内部条件。如一些省市品牌专业的评估指标体系分为五大一级指标:培养目标与培养方案、师资队伍、教学条件、教学管理与改革、人才培养质量与社会声誉。可以根据这些指标对高校的品牌专业进行SWOT分析。培养目标与培养方案、师资、教学条件与教学管理可作为内部条件,而人才培养质量与社会声誉、社会对本专业人才的需求等可以作为外部条件。对外部与内部条件再进行优缺点分析。在这种精密分析的基础上,制订品牌专业建设战略,打造学科和专业特色。

4战略的制订与实施。一个专业能称得上是品牌专业,是多种因素如历史渊

源、师资队伍、社会评价、毕业生职业声誉等综合作用的结果。高校品牌专业的打造要根据学校、专业自身的特点以及教师、学生的质量,并按照学科自身的发展规律来进行,不能急功近利。高校专业的品牌是一种教育质量的保证,体现为一种社会认同,既包括专业人士的认定、学术界的评估,又有普通人的口碑和用人单位对于毕业生的评价。

品牌专业建设的过程中,有具体的指标体系可以参照,在此不加赘述。但经过上面的分析,笔者认为在构建品牌专业的战略中,有以下几点需要考虑。

(1)定位的适时调整。一个专业的定位应该是相对稳定的,包括人才培养的目标,主要专业课程的设置,本专业主要的发展方向在一定的时期内应比较稳定,有利于中心目标的突出,培育专业品牌。但在品牌建设到一个比较成熟的阶段时,可以考虑定位的调整。如一所教学研究型大学中的一个品牌专业,其人才的培养可能是应用型的,面向本地区发展的需要。但如果经过建设,其师资水平、教学条件都有了很大提高,并且其科研成果也比较显著,那么专业可能会考虑向研究型发展。

虽然对于高等教育来说,塑造一个品牌是相对漫长的过程,不可能像市场的商品一样,用金钱和高级的设备就可以打造的,但适时提升自己、追求更高的定位与目标有助于专业向深层次发展。

(2)人力、物力的集中投入。根据经验,办教育要依靠资金的投入。2004年德国实施了“精英大学”计划:德国遴选出5所高校,通过重点资助的形式将其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精英大学”。联邦政府从2006年起每年拨付专项资金2,5亿欧元,为期5年。

一个国家无法把高等院校全部办成精英大学,一所学校也不可能在所有学科领域都保持一流水平。所以大学要有明确的办学目标,发展要选择“有所为,有所不为”,要把主要的精力、资金集中在几个重点专业上。高校品牌专业应集全校的资源支持其建设。

根据一些省份品牌专业建设的方案与文件,省级或校级品牌专业的建设获得了由省教育厅或学校比较强大的拨款支持。但除了资金的配套,在人才的引进、项目的争取方面,学校都应给予积极的支持,推进品牌专业的建设。

(3)时刻注意培养社会声誉。办学声誉是指学校在社会上的威信和影响,反映学校在社会公众中的知名度、地位。办学声誉是在学校与社会公众相互交往的过程中产生的,是学校综合办学实力的反应。检验高校办学声誉的标准有:毕业生的质量、学校的重大贡献、学校学术大师的影响力等。随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阶段跨入大众阶段,社会大众对高校的办学声誉尤为关注,它对学校的生源、资金筹措、学生就业等产生重要影响。在市场竞争中,社会声誉更是大学核心竞争力的主要表现。

高校专业教师的素质构建 篇4

一、品德素质是高校专业教师素质的灵魂

品德素质居于高校专业教师素质的灵魂地位, 决定并制约其他素质的存在和发展方向, 是提高各种素质的源泉和动力[2]。高校专业教师的品德素质包括思想素质、政治素质、道德素质。

(一) 思想素质

高校专业教师的思想素质是指高校专业教师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通过行为表现所传递出的基本品质[3]。同时也衍生出了诸如责任感、荣誉感、奉献精神、合作精神等重要内容。教师的思想素质直接影响着学生的人生理想和价值追求, 因此在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过程中, 高校专业教师应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 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 构筑起对客观世界的物质和精神、社会历史的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认识体系;高校专业教师应树立起为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服务、为大学生健康发展服务、全心全意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教育事业发展建设进程的人生观;高校专业教师应树立起秉持科学严谨的治学态度、为人民教育事业奋斗终身、诲人不倦的价值观。坚持并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和塑造自身价值观。

(二) 政治素质

政治素质是品德素质的核心和关键, 指导和引领其他素质的发展方向, 也是判断高校专业教师能否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合格的开拓者和领路人的重要因素。高校专业教师应具有拥护中国共产党对高等教育事业的核心领导,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办学宗旨、办学方向的政治立场;坚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共产主义的政治信念;学习并贯彻高等教育事业方针政策的政治觉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及运用能力的政治水平。

(三) 道德素质

高校专业教师道德素质是指在从事教育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其良好的道德素质将会对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高校专业教师的道德素质主要包括社会公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和个人品德。其中职业道德和个人品德是高校专业教师的道德素质的核心内容。《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和《专业技术人员职业道德与创新能力教程》对教师如何加强自己的师德修养做出了相关规定:热爱教育事业, 甘为人梯奉献;爱护学生, 诲人不倦;言传身教, 为人师表;团结互助, 协同施教等[4]。由此我们看出, 高校专业教师应该注重师德修养, 努力提升人格魅力, 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 不断增加对学生的情感投入, 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理解、尊重、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 时刻注重以德修身、以德立威、以德治教、以德服人[5]。

近几年来, 我国高校学术道德失范问题增多, 调查研究表明:高校教师不甚了解学术道德规范;对失范行为的认知存有偏差;学术道德认知消极悲观等问题引发了学术道德失范行为。为此, 必须加强对高校教师的学术道德规范教育, 增强高校教师的学术责任意识和学术诚信意识, 加强高校教师职业共同体的自我管理和监督[6]。

二、综合化的知识素质是高校专业教师素质的基础

(一) 广博的基础知识素质

目前高等院校的课程设置趋于综合化, 除了设有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综合课程外, 一些边缘学科、交叉学科也迅速兴起, 这就要求高校专业教师具备广博的知识基础和完善的知识结构。只有这样才能为专业知识的讲授奠定基础, 进一步拓宽深度和广度。由于所教授专业的不同, 高校专业教师的专业知识体系存在差异, 但基础知识则存在一定的共通性。基础性知识包括人文基础知识、科学基础知识和信息技术基础知识。作为连接教师和学生的纽带, 一定条件下教师基础知识越丰富, 教学效果越佳。例如体育专业教师基础性知识应该包括信息技术学、生物工程学等最新的科学基础知识, 哲学、政治经济学、数理化、文学、艺术等方面的文化知识。手语专业教师由于教学内容涉及到有关聋人就医、购物、工作、法律案件的审理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其基础性知识应该包括认知语言学、神经语言学、心理学、教育学、翻译学、社会学、法律学、医学等科学及文化基础知识。

对于高校专业教师来说, 人文知识主要体现在文学修养和审美修养两个方面。如何把枯燥的专业理论知识用准确生动、条理清晰、言简意赅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 这就需要高校专业教师具备深厚广博的学识和底蕴深厚的文学修养。历史能使人聪慧, 诗歌能使人灵秀, 伦理学能使人庄重, 逻辑学和修辞学能使人善辩。高等教育的各门学科中都存在“美学”。文史哲中有真善美, 生物、地理学中融入了自然美, 体育学中蕴含了力量美, 手语、服装、建筑学中渗透着造型美等。高校专业教师是人类历史文明的传递者, 他本身必须具备审美修养, 同时应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审美情趣, 在实践中引导学生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

高校专业教师作为现代教育的实施者, 在当前这个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大数据时代, 必须掌握前沿的科学动态和信息技术知识, 科教兴国战略是我国在新世纪社会发展的一项基本国策。面对经济全球化、科技国际化的知识经济时代, 科学技术突飞猛进, 全球信息资源共享程度越来越高。不论是文史类、理工类或艺术类的高校专业教师, 学习、掌握科学基础知识, 有利于培养科学思想, 树立科学精神, 运用科学方法研究和解决问题。学习掌握信息技术知识, 有利于推动高等专业教育领域的创新和变革, 因而高校专业教师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科学和信息技术基础知识, 并且实施科学育人, 采用信息技术化教学, 在传授学生专业知识的同时, 培养学生的科学创新素质和自主学习信息的能力。作为一名手语教师, 除了掌握必备的手语技能之外, 还要充分利用多媒体进行示范教学, 引导学生学会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拍摄手语视频;利用微信平台互相切磋、互相交流, 或欣赏手语佳作, 或交流手语教学经验, 或探讨在手语研究中发现的诸多问题等等。

(二) 稳固扎实的专业知识水平

专业知识是高校专业教师必备的基本素质, 也是提高高校专业教师专业能力、增强实践能力的重要资源储备。由于当今社会是科学知识不断更新、高速发展的信息社会, 需要更多富有创新精神的开拓者, 因此高校专业教师一方面应在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之上达到博学、有深度的理解和研究, 另一方面应摒弃以往教学模式的束缚, 不再局限于教科书上陈旧和老化的封闭性知识内容, 通过对新知识的不断接纳和吸收, 以适应当代社会不断更新和发展的状态, 跟上学科的新发展, 最终使自己能站在本学科知识前沿, 激发学生对专业课的兴趣, 提高其综合素质。

三、复合性的专业能力素质是高校专业教师素质的核心

(一) 教学能力

教师的教学能力包括准备教学能力、实施教学能力、评价教学能力、总结教学能力。首先, 高校专业教师要在掌握学科内容、理解教学任务的基础上设计教学方案准备教学;其次, 实施教学中, 要具备教学内容的驾驭能力、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能力、语言和行为表达能力、课堂教学沟通能力、课堂教学组织能力;教学活动结束后, 高校专业教师要能够对自己的教学进行科学的分析评价和总结, 以便及时地发现并改进不足。

在实施教学活动中, 教师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能力以及师生在课堂上的沟通能力尤为重要。传统的教学手段通常采用“板书”, 但其信息量少、速度慢, 不利于学生信息的接收。迅猛发展的信息技术, 有力地推动着高等教育领域的创新和变革, 在教师教学实践中, 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可以使教学气氛更加积极、轻松、活跃。因此高校专业教师要树立全面的信息素养观, 信息意识和信息技能充分结合, 对信息进行有效的获取、加工、处理和运用。不仅应该将新的信息技术和手段应用到教学中, 还应全面认识信息技术对教育、教学和管理的优势与局限, 掌握与本学科教育相关的工具平台与优秀的教学软件, 做到充分发掘现代化教育技术的潜力, 借助高科技手段辅助教学, 以完善教学内容, 提高学习效率[7]。为适应和加快教育信息化、现代化的变革, 教师应及时更新教育观念, 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观念, 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如让学生借助学习工具做好课前预习工作, 在课堂上以学生为中心, 针对知识的重点难点交流讨论, 教师只做主要讲解和答疑, 在教与学之间形成良好的沟通。促进知识共享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二) 科研能力

教学与科研是相辅相成的, 科研能力是高校专业教师应该具备的一项非常重要的专业能力, 也是提高高校专业教师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的重要途径。高校专业教师的科研主要集中在专业学术研究和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研究两个方面, 高校专业教师既要积极参加与本学科领域相关的学术研究, 还应结合教学工作进行研究, 并践行新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等, 将科研成果补充和运用到课堂教学中, 为教学内容源源不断地注入新鲜血液, 促使教学始终走在时代前沿。

(三) 社会实践能力

教师的社会实践主要指教师通过多种手段, 直接参与社会生产的过程。高校专业教师社会实践既有利于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也可促进整体教学水平的提高。经过长期的实践锻炼, 教师可将掌握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紧密结合, 有利于教师能力的增长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同时可以将接触到的所在专业领域的最新动态和积累的社会经验直接运用到课堂上, 既丰富了教学内容也提高了教学质量。

(四) 培养和管理学生能力

高校专业教师不仅要教好书, 还肩负着“育人”的义务, 因此除了具备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以外, 还应该具备如何“育人” (即如何培养和管理学生) 的能力。具体来说, 高校专业教师应该能够培养学生严谨的学风和勇于探索的精神、培养学生学习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学以致用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初步科研与创新能力等其他相应的能力。

四、健康的身心素质是高校专业教师素质的载体

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是高校专业教师必备的素质, 高校专业教师是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直接实施者, 身心健康有利于处于竞争机制环境下的高校专业教师避免紧张、焦虑、压抑的状态, 同时也是高校专业教师不断调整自己, 培养健康人才的保证。高师专业教师要有健康的生活行为习惯, 科学地关注和改善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 除此之外, 高校专业教师还要通过书籍、网络及其他途径, 主动学习心理健康知识, 明确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 形成科学的身心健康观[8]。

摘要:高校专业教师的素质构建对于保障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加强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品德素质、知识水平素质、专业能力素质、身心健康素质着手, 试图构建具有系统性、科学性、可操作性的“四位十体”高校专业教师的素质体系。

关键词:高校,专业教师,素质构建

参考文献

[1]颜萍.高校教师素质提高的有效途径[J].江苏高教, 2006, (5) .

[2]刘立刚.高校教师素质论[D].华中师范大学, 2001:4.

[3]刘忠艳.高校教师政治思想道德素质建设模型构建及实施策略研究[D].西南大学, 2014:5.

[4]赵斌.论高校特殊教育专业教师的素养[J].绥化学院学报, 2014, (7) .

[5]李高云.建立评价机制, 促进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J].贵阳学院学院报, 2007, (2) .

[6]戎华刚.高校教师学术道德失范的内部动因探究——基于18所所高校的调查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 2011, (11) .

[7]杭国英.教育信息化与高校教师素质[J].高等教育研究, 2003, (5) .

非专业教育基础框架构建论文 篇5

一、非专业教育的概念与内涵

1.非专业教育的概念

非专业教育指的是独立于传统专业教育之外,以教育对象自身综合素质提高为目的,以人性塑造为基础,利用一系列系统性作业活动作为培养载体,结合具体环境和培养对象自身特点,充分重视外因对内因的影响,通过不同载体人为营造外因氛围,重塑被教育对象观念体系和认知准则,最终实现培养对象具备可持续发展基础的一种全新的教育方式。

2.非专业教育的内涵

非专业教育这一概念名称是为了与传统专业教育相区别而提出的,它教育的目的是本着以人为本的思想,力求通过周密设计的训练方案和情景体味,达到对培养对象自身优势资源的合理配置,同时修正劣势资源,引导其逼近或成为环境认同的成功要素并在培养对象观念和行为中加以强化。通过不断整合、修正、强化的循环,积极因素得以固化,消极因素被转化或摒弃,使教育对象自身发展平台具备比较坚实的基础,同时,也能够利用这一基础拓展较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实现发展的持续性。

非专业教育体现的是一种对精神、意志、习惯、性格层面的培养与塑造,它与传统专业教育存在一定差异,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研究和实践领域的差异性。非专业教育注重对非智力因素的塑造,通过营造外部干预,渐进性的对人精神层面加以优化,将打造可持续发展平台作为实践的终极目的。传统的专业教育将知识、经验、技能的传授作为目标,重视智力因素的开发,将课堂教学和技能实习作为手段,通过对记忆储备程度和操作完成情况的考察来衡量教育目标完成情况。(2)教育目标的评价不同。非专业教育的目标评价侧重于定性,内容相对宽泛,更多的体现出受教育对象隐性能力的提高,比如魄力的提升、情绪控制的完善等,只能通过具体实践得以反映,无法利用常规考评体系进行评判。传统专业教育结果评价以定量为主,具体要求相对局限,常采用标准化方式进行,比如现行的各级考试制度和技能测试。这种评价体系对培养对象个体差异性的体现相对缺乏。

二、非专业教育的特点

1.教育形式与载体灵活多样

非专业教育主导理念是通过情景训练达到人的精神因素与大环境要求相匹配,从而促进人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这样一种教育模式和教育目标必然需要不同的形式和载体与其相适应。情境设计是整个非专业教育体系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其教育形式和载体多样化的直接原因。不同的训练目的需要不同的情景,而情景的营造需要对其表现形式进行有计划的设计,明确每一步骤的具体承载实体。由此可见,非专业教育这种“不拘一格”的特点有着内在的决定因素,呈现出独特的丰富性和多元化。

2.注重对人才可持续发展基础的培育与塑造

人才的重要特点不仅体现在精湛的专业性上,更为重要的是其自身有着强大的更新和完善的能力,呈现出一种持续性的发展态势,从而在多变的环境中时刻保持有利地位,创造出比常人更为丰厚的价值。这样一种态势的产生客观上需要个体具备较为全面的非智力素质,包括群体适应性、协作精神、自我激励意识等方面能力。不难看出,这些能力的培养正是非专业教育研究并力图解决的重要课题。在教育实践过程中,对人才持续发展能力的探索与塑造已经成为非专业教育的标志性理念和生动特色。

三、非专业教育结构布局原则与方法

为了使非专业教育更好的服务于教育对象,服务与整个教育体系,充分发挥出自身特色优势,我们需要重视非专业教育结构框架的设计与安排,使这种构建决策能够最大限度发挥出非专业教育的培养效果,达到个体内因环境优化的目的,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1.充分结合和依托专业教育资源,坚持“互利共赢”的原则

非专业教育的模式带有很强的非特异性,是一种具有普适意义的培养体系,强调对教育对象人性基本层面的优化和完善,力求为其他领域的教育建立优良内因平台,维持和促进培养对象发展的持续性和高效性。因此,非专业教育成果的取得必然会对专业教育的进行产生积极作用,使专业教育的效果得到提高,增加个体对专业教育的接受性和自觉性。由此可见,专业教育是非专业教育体现自身价值的重要途径之一。所以,非专业教育在对自身结构进行设计时,应当有意识的结合个体所处专业教育环境的实际情况,在两者之间建立较为有效的直接联系,缩短两类教育成果互相转化的时间,提高相互促进的效率,最终达到“共赢”的实际效果,使教育对象在人性层面和技艺层面实现和谐共进的良性循环状态。比如,在中文专业学生群体中开展话剧演出活动,利用专业知识支撑话剧表演这一情景设计,使学生在团队协作、应变能力、情绪控制等非专业方面得到积极的锻炼,同时,对文学作品的理解更加深入,对专业学习更具热情和信心,在专业与非专业之间实现良性“共赢”。

2.注重教育对象个体差异性,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教育实践表明,任何教育模式都不可忽视被教育个体的先天差异性,这种差异性在某些极端的情况下是具有决定性的。所以,非专业教育的构建应当体现对个体的充分尊重,坚持人性化的设计理念,形式上宜采用相对柔性的结构模式,情境设计和活动参与方面应当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体现出对不同群体的特殊针对性,充分考虑到个体差异性对教育效果的消极影响,利用多层次、宽维度、立体交叉的外因设计,达到对群体宽覆盖的目的,减少差异性的作用范围,力争达到个体等量收益的理想状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学生社团组织就是这一理念的具体运用。

3.全面优化内因环境,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个体内因环境的优化是非专业教育的落脚点和归宿,其程度体现着教育成果的优劣。对内因环境的塑造要体现全面的特点,查实不足进行改善,面对普通强化特色,针对优势给予提高,使个体观念体系和认知标准不断得到完善,实现非专业教育对个体整体优化的目标,为个体的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内因基础。在非专业教育布局的安排过程中,要始终坚持结构框架服务于优化内因这一中心目标,活动设计体现营造可持续发展平台的原则,围绕教育对象全面发展做文章、想思路、建机制,积极开拓新领域,创建新方法,勇于实践,敢于革新,充分利用各项有利条件,为非专业教育体系结构的高效性、持续发展性开辟道路。

参考文献:

教育专业舞蹈课程体系的构建 篇6

关键词:教育专业;舞蹈课程体系;构建模式

0 前言

当前各个高等院校纷纷开设舞蹈课程,优化了学生的知识结构,促进学生的多元化发展。当前大多数高校开设的舞蹈课程都沿用专业舞蹈院校的课程教学体系,导致大多数高等院校教学专业舞蹈课程出现了专业简化、机械教学、不切实际等问题,降低了舞蹈对学生的培养价值。[1]因此,构建适合教育专业的舞蹈课程体系成为当前教育专业教学工作中的重点。

1 高校舞蹈类课程教学现状

1.1 舞蹈课程体系不完善

与舞蹈专业院校的课程相比,其他非舞蹈专业的舞蹈课程仍处于摸索阶段,课程单一、课时设置不合理、教学定位模糊等课程体系的不完善等成为制约非舞蹈专业的舞蹈课程发展的主要原因。[2]当前教育专业大多设置舞蹈欣赏课、舞蹈基础课等简单的基础课程,无法满足学生对学习舞蹈的需求。

1.2 局限的传统教学方法

舞蹈老师与学生之间“讲——听”“示范——模仿”成为当前固定的教学模式,该教学方法能够培养学生的舞蹈技能,但是对学生的理论、舞蹈创新能力的培养相对欠缺。此外,该教学方式较为枯燥、乏味,无法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舞蹈课程是一门具有创新精神的课程,为促进学生的发展应对创新当前的传统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1.3 教学内容安排不合理

舞蹈课程以塑造学生形体,审美能力及道德培养为目的,但当前教育专业的舞蹈课程重视形式、轻视内在,忽视了舞蹈教学的艺术性、价值性。教学内容与学生专业不相符也成为当前影响舞蹈课程教学工作中的重要因素,教育专业的学生以理论知识、道德素养、教育能力作为主要的培养目的,但是当前传统的教学内容不利于学生的发展。此外,当前教育专业的舞蹈课程的课时学习相对较短,不利于学生系统化、专业化地学习舞蹈。当前教育专业的舞蹈课程在发展的过程中存在较多的问题,因此需要构建符合当前学生发展需求、具有教学专业特色的舞蹈课程教学体系。

2 舞蹈课程体系的理论基础

2.1 重视舞蹈课程价值,明确教学定位

当前大多数高校开设舞蹈专业通常只看到舞蹈课程具有培养学生形体或者优化课程结构的作用,而忽视了舞蹈对学生价值观、审美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的培养。此外,舞蹈课程不是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课程、必修课程,因此学生对其重视程度不强,再加上学校对舞蹈课的价值的不重视,导致舞蹈课程的教学质量相对较差。因此,应转变传统的舞蹈课程价值理念,充分发挥舞蹈对学生审美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的培养作用,明确舞蹈教学在学生个人成长中的定位,提高舞蹈课程在学生成长中的价值。

2.2 弱化技能训练,增强学生学习兴趣

作为一门非专业课程,学生对舞蹈课程的重视程度、学习积极性相对较低。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好舞蹈尤为重要,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因此,在当前的课程教育中应对适当弱化对学生舞蹈技能的训练,而要加强学生对舞蹈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3 从实际出发,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

以学生实际出发对当前的课程、课时、教学内容等方面的安排进行优化。首先,在安排课程之前应做好充分的调研,根据学生的发展及兴趣开设舞蹈教学课程。其次,根据教育专业学生的培养目的及舞蹈课程教学的定位适当增加舞蹈课程的课时,保障学生能够有足够的时间系统、专业地学习舞蹈。最后,在教学内容方面,可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及兴趣爱好进行优化创新,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

2.4 以创新培养为基础,树立正确学习观

在舞蹈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发挥舞蹈对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在教学体系构建过程中要适当增加学生实践的机会,可让学生改编、自创舞蹈,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除了专业知识,对舞蹈其他方面的知识也要有所涉略,优化自身的知识结构。学生要以舞蹈学习为基础,树立正确的终身学习的学习观。以上述理论知识作为为课程体系的构建基础,可保障当前教育专业的舞蹈教学体系构建的科学性。

3 基础课程教学模式的构建

3.1 舞蹈课程的设计理念

构建舞蹈课程的教学体系要遵循一定的设计理念,保障课程体系的科学性。因此,可对学生的舞蹈学习基础、学习时间、兴趣爱好及对舞蹈的需求情况进行设计。为满足不同学习情况的学生舞蹈学习的要求,开展横向、纵向的设计的同时又练习各自独立的课程。[3]首先,横向联系凸显出公共舞蹈课程内容的多样性,如开设芭蕾舞、爵士舞等符合现代学生兴趣的新兴舞蹈教学科目,丰富学生的舞蹈课程选择。纵向联系则突出舞蹈课程学习量、深度等方面的不同,如学习基础理论、基础动作、自编舞蹈等,满足各种舞蹈学习需求的学生的选择。舞蹈课程的独立性可通过优化舞蹈课程的上课时间、学习量等方面来体现,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学习时间及学习能力选择合适的舞蹈课程。

3.2 課程设计内容及目的

为优化当前的舞蹈课程,对学生理论、实践能力方面均给予适当的培养,课程内容采用纵向、横向的设计方法。纵向可分为理论、实践两个部分,纵向可根据学习的难易程度将理论部分分为通识课程、欣赏课程、评论及交叉学科3种课程类型。实践部分则分为舞蹈表演、自创两种实践课程。开展横向、纵向课程体系的目的在于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培养学生的理论、实践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多元化发展。

3.3 课程教学流程的构建

为提高课程教学效率与质量应对教学流程进行构建,可分为基础知识传授、示范、作品表现及创编4个阶段。[4]其中,基础知识的传授可通过视频、PPT结合口头讲述的方法进行,让学生对舞蹈有一个初步的认识。舞蹈技能的示范由老师进行分动作示范,并在示范的过程中讲解动作要领,提高学生理论结合实际的运用能力。作品的表现阶段在老师示范后,学生可根据自己对舞蹈感情及动作要领的理解再现老师所示范的舞蹈动作。创编阶段是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学生根据自己所学对舞蹈动作进行创新,优化舞蹈表现形式,形成具有自己风格特点的舞蹈作品,充分表现出自己的舞蹈水平。

3.4 评价机制的构建

学生学习舞蹈的积极性不高很大程度上是由当前的舞蹈课程的评价机制激励能力不足造成的。因此,当前的评价机制应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主。可将学生的舞蹈课程的成绩与学生评选奖学金和毕业挂钩,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此外,优化舞蹈课程成绩的评价比例。将学生的考核分为理论、实践及平时表现三方面的内容,并优化各个内容在考核中所占的分数,提高考核的科学性。

4 结语

舞蹈教学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具有重要的能力培养意义。针对当前存在的较多不利的舞蹈课程教学现状,教育专业应树立科学的培养学生的观念,以学生能力培养为基础构建适合学生发展需求的课程教育体系,推动素质教育的开展。

参考文献:

[1]邱毅.高校舞蹈类课程教学现状及优化措施[J]. 黄河之声,2015(22):27.

[2]金英花.多元文化融合的朝鲜族舞蹈课程体系建构[J]. 舞蹈,2015(08):54-55.

[3]相宁.试探高师音乐学专业舞蹈课程体系建构的要求和原则[J]. 北方音乐,2013(09):90-91.

构建教师课堂贯通专业发展路径 篇7

有关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大多聚焦于教师个体专业素养的提升,教师培训往往以群体的方式实施,依据教师的需要而设计的个性化培训在现实中却很难做到。因此,我们需要加强对教师群体专业发展的相关研究。其实,教师的每一项专业活动都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路径。

在学校,教师的专业活动有很多,如专题报告、实践指导、教学展示、听课评课、案例交流、师徒结对、阅读沙龙和日常的备课、上课、作业、辅导、评价等。教师的这些专业活动,就活动形式来说,往往是离散的,相互之间缺乏联系,这样不容易聚焦,难以形成突破。就活动主体来说,个体独立完成的活动多,团队协作完成的少,这样难以形成合力,实现整体改进。就活动内容来说,要么是群体的理论学习,要么只是个体的实践探索,这样往往会导致理论学习与行为改进脱节。因此,我们尝试将教师个体的专业差异转化为教师群体校本研修的资源,在一个相对完整的时间内,学校针对某项教学改进,形成共同的研修主题,围绕研修主题,将教师的所有专业活动组织起来,通过有针对性的理论学习、反复的实践反思和分享交流,让教师的每一个专业活动成为有序的、聚焦于群体教师的研修活动,即教师课堂。

二、教师课堂的内涵

教师课堂就是以教师为主体,以提高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为目标,以研修主题为纽带,将学校的每一项专业活动串联起来,形成教师专业发展培养体系。

教师课堂的基本框架主要是两个贯通。第一个贯通是要将学校的各项专业活动(主题报告、实践指导、日常教学和教研活动等)贯通起来;第二个贯通是要促进教师将自身的专业发展路径(专业指导、实践反思、同伴互助等)贯通起来。贯通这些专业活动的线,就是研修主题,即教师课堂的课程内容。

三、教师课堂的实践

教师课堂的构建与实施主要有三个关键点、三个实践点和三个关注点。

1. 教师课堂的关键点

第一,建立运行机制。我校以“构建适合的教育,成就师生成长”为办学理念,以“成长的沃土、成功的摇篮、精神的家园”为办学愿景,通过“优化两个课堂,成就两个发展”来实现从教育理念到发展愿景的实施。“两个发展”即学生的成长和教师的专业发展,与之对应的“两个课堂”即学生成长的课堂和教师专业发展的课堂。“两个课堂”的联系纽带就是育人目标,让两者相互融合、互动共进。在这个办学系统中,我们形成了教师课堂的运行机制,如“六个互动平台”:每位教师一年内至少要公开教学一次,教研组及时组织对本节课的说课、评课活动;每位教师一年内至少要在教研组的教研活动中进行一次主题发言;每位教师每学期要撰写一份以本学期校本研修为主题的实践案例;每位教师每学期至少要承担一次备课组集体备课活动的主讲;每位教师每学期至少要对自己承担主讲的单元设计一份试卷;每位教师都要面向全校教师作一次教育案例介绍。

第二,确定适切的主题。教师课堂不只是由学校设计好课程内容,对教师进行培训,而是立足于问题,为了问题解决,不断地改进行为,提升专业素养的过程。这个过程的关键是发现真问题,确定能引起教师共鸣的研修主题。为此,我们设计研修的基本程序:①调研、初定研修方向;②讨论、提炼研修主题;③围绕主题,开展研修活动;④根据研修过程,形成新的研修方向。这样由教师参与研修主题的确定,研修内容来自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与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教学实践紧密相连,有利于激发教师自主学习和行为改进。

第三,以单元整体推进。对于每一个主题的研修,我们主要通过四个单元来实施。

第一单元——主题报告。每学期初,我们会作主题报告,实现专业引领,引起教师的思考。

第二单元——教学反思。每位教师都围绕研修主题参与公开教学的听课、说课、评课活动,并邀请教研员及有关专家进行指导,以促进其行为改进。

第三单元——主题分享。每位教师都针对研修主题、学科特点及自身的具体实践,在教研活动中作主题发言或实践案例交流,以深化学习。

第四单元——成果交流。每位教师都结合研修主题撰写一篇教学案例,在教研组内进行相互交流,并进行全校分享,以提升感悟。

每一个研修主题,都经历这四个单元的研修活动,教师不仅仅是听一个报告,还要对主题报告、听评课研讨和教研组的主题发言进行反思,探索行为改进之处,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

这样以单元形式开展的研修活动,基本将学校的各项专业活动和教师专业发展的路径贯通起来,形成了研、训、教一体化的教师课堂基本框架。

2. 教师课堂的实践点

第一,以“任务”驱动自主学习。教师课堂在实施主题研修时,有三个层面的任务:个人层面、教研组层面和全校层面。其中,个人层面的主要任务是:上一节研讨课,做一次主题发言,撰写一篇实践案例。通过教学实践展示和教师主讲发言的任务,驱动教师开展自主学习,在完成任务或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达成学习目标。

第二,以“活动”促进互助学习。教师课堂有几项活动:教研组开展听评课研讨、主题发言、案例交流;全校组织主题报告、教研活动展示、研修成果交流。通过主题报告和课堂指导,教师与专家交互学习;通过教学实践的听评课、主题发言,进行同伴互助;通过教学实践课例的撰写与交流,让教师个人的自我反思转化为交互学习,并成为行动研究。这一系列活动将个人学习转化为了团队互助学习。

第三,以“主题”贯通多元学习。教师课堂不只是对教师进行培训,而是把教师日常的每一项专业活动,都作为一种学习方式。围绕研修主题,将专业指导性学习、实践反思性学习和同伴互助式学习联系起来,把学校的教学实践、教研活动、教学研究和教师培训等常规工作融合在一起。

3. 教师课堂的关注点

第一,突出教学基本环节,关注教。从2007年到2010年,我们以教学基本环节为重点,根据教学行为(目标确定、导入设计、作业设计、提问设计、活动设计、即时评价),开展基于行为改进的主题校本研修活动,每学期围绕一个主题开展(见表1)。

第二,突出为学而教,关注学。从2010年到2013年,我们以关注学为重点,设计“预习指导——导学设计——先学后教——为学而教”这几个研修主题(见表2、表3)。

第三,突出价值引领,关注人。从2014年开始,我们关注以价值取向引领教育行为。对于课程设置,要让目标有层次;对于课程内容,要让教育可选择;对于课程实施,要让教学循规律;对于课程评价,要让评价呈绿色。我们围绕“基于个性化学习的选课走班教学实践研究”的课程领导力项目,开展“基于标准与学生的课堂教学改进”主题研修活动,将课程标准细化为学生的学习细目,设置相应的课程模块和练习,然后进行选课走班教学。

广西独立学院播音主持专业构建 篇8

一广西独立院校开设播音主持专业存在的问题

1. 艺考及独立院校录取制度使得生源质量参差不齐

播音主持人有着多元化以及复杂性的特征, 将播音主持专业纳入艺术类录取, 仅凭高考及简单的专业考试是根本无法将具有较好潜能的人才进行准确的界定;相反, 还会使得这一专业的录取标准不断降低, 从而使教学难度不断增加。考生众多, 各学校的招生标准不一, 对文化分数、专业分数要求不同。即使在同一学校, 学生的专业成绩和文化成绩也有很大差异。且我国高校采取全国统招的办学招生模式, 生源来自不同省份, 文化氛围、习俗、录取方法不同, 使学生层次更加多元化。

2. 培养计划模式单一, 盲目随从不能做到量体裁衣

中国传媒大学是我国最早开设播音与主持艺术的高校, 有较完整的教学体系、培养方案以及教师体系, 是很多新开设的此专业高校的效仿对象。一部分播音主持专业采用中国传媒大学的教学模式, 课程设置和教学进程的设计达到了比较理想的教学培养模式。但由于电视事业发展迅速, 而高校生源、师资等方面与中国传媒大学有一定的差异性, 再加上播音主持专业又具有复杂性和更新快的特点, 培养计划单一、针对性不够, 没有做到因材施教, 不利于学生专业性的培养。播音主持专业具有灵活性、特色性及风格性等特点, 如果采用传统单一的培养模式, 很难适应本地区播音主持职业复杂性、灵活性的特点。

3. 办学的硬件条件不足, 难以达到培养要求

播音主持专业课程开设具有实践性强的特点, 在一份培养计划中, 实践课程占总课时量的40%左右, 而在教学过程中没有足够的实践场所, 包括录音、录像、摄影、控制设备和演播场地, 就无法让学生在话筒前、镜头前, 在近似真实的播音主持环境中进行训练和实践, 这些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然而不少学校办学条件跟不上, 硬件设施配备不足, 教室数量有限, 使得培养模式中的实践课时形同虚设, 使学生在专业学习中只是在纸上谈兵。

4. 专业师资匮乏, 缺乏高水平的师资队伍

由于广西独立院校教师聘用制度的特点, 往往聘请到一些播音专业的本科或是硕士毕业生, 毕业后通过应聘直接进入高校任教。这部分人经过了高校系、正规的学习, 知识结构完善、具备一定的专业素养。但缺点是较为年轻, 教学经验不足, 缺乏媒体实践经验, 播音示范能力差, 专业建设能力差。而一线媒体的播音员或主持人只是作为外聘教师授课, 教师队伍呈现了不稳定性, 对教学管理上有一定的局限。

二对广西独立学院播音主持专业构建的思考

1. 根据自身特点打造特定的培养模式

第一, 根据生源特点, 制定差异化培养方案。在对播音与主持艺术教学模式进行改革的过程中, 根据相关专业教学规律与具体的培养规格, 科学合理地配置教学资源, 以分层教学、分类指导为主,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增强学习效率。

播音主持的教育也符合教育的一般规律, 那就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培养方式。要确保学生知识、能力平衡发展的基础上, 着力培养学生的专长, 虽然通才培养目标受到人们的青睐, 但是在有限的课程安排下如果不论自己是否擅长全部大学特学的话, 不但会造成时间的大量浪费, 还会使学生感觉到沉重的压力。广西独立学院播音主持专业的生源分层化特点较为明显。因此, 对于学生的培养主要从两种模式人手, 一种是培养比较正式的新闻播音员、主持人的模式, 这种培养模式主要针对的是那些字正腔圆, 在文化基础等各方面表现都良好的学生;另一种培养模式是以综艺节目主持人的方向为主, 这些学生可能在某些方面的特长更加明显, 但是也存在着一定的缺陷, 利用这种方式能够使学生找到自身的价值所在。同时在培养方案上就侧重不同的就业目标, 使学生在学习中发挥自身优势, 同时提高未来就业技能。

第二, 针对生源特色, 调整教学安排。广西独立院校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生源呈现出以区内学生为主的主要特点。广西是少数民族自治区, 多以方言交流为主, 并显现出多种方言的特点, 这就要求在制定教学计划时考虑到学生自身的语言状态加强普通话教学, 同时考虑到方言主持人的培养。

第三, 根据媒体需求, 不断调整培养方案。广播电视媒体是一个日新月异的行业, 所以对于培养主持人的高校应该紧跟媒体的步伐与时俱进。中国传媒大学艺术学院院长陈京生曾经说过:广播电视播音员以及主持人的职业能力是本专业学科定位的基础。为了深入了解职业能力需求, 教育者们一定要开展调研并且切身实践, 同时还要重视自身理论修养的提高, 已达到准确预测未来媒体市场对人才能力的需求。

这种观点同样值得各高校借鉴, 与媒体保持联系, 从中获得最新的媒体流向, 同时获得用人单位对毕业学生的评价, 用媒体最直观的眼光找出培养人才的不足, 针对性地调整培养计划。

第四, 针对广西东盟经济特色培养记者型主持人才。中国东盟博览会, CHINA-ASEAN Exposition简称CAEXPO。是由中国和东盟10国经贸主管部门及东盟秘书处共同主办,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承办的国家级、国际性经贸交流盛会, 每年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的首府南宁举办。中国—东盟博览会是中国境内唯一由多国政府共办且长期在一地举办的展会。以展览为中心, 同时开展多领域多层次的交流活动, 搭建了中国与东盟交流合作的平台。

展会期间广西成了各地媒体关注的焦点, 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作为信息传递和交流沟通的媒介, 播音主持这一专业, 应该更加注重自身发展方向的转变。开展商务、营销、法律、管理、东南亚地理文化以及除英语外的东盟国家外语方面的课程, 增加学生对贸易、法律等方面的知识, 为其工作和交流提供更多的方便, 从而促进播音主持人才的多样化发展。

2. 建设高水平的专业教师队伍

第一, 完善用人制度, 使专职教师队伍优秀化。高校对播音主持专业教师的录入应该有一个完整合理地选拔制度。已经有一定资历和影响力的一线播音员主持人, 他们中相当一部分在实践和理论研究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绩, 可以说是高校播音主持专业教育资源的首选。但此类人才较少, 且独立院校的编制和教师待遇问题无法与媒体等同, 常常使得很多高校无法聘请到这部分优秀人才。所以, 应充分考虑到不同专业人才的特殊性, 制定一套特殊人才的招聘录用方案, 以网罗更多的优秀教师人才。

第二, 丰满教师队伍羽翼, 有计划地组织年轻教师进修。媒体变化日新月异, 高校教师是一支年轻的从业队伍, 要培养出精品人才, 符合现代传媒的快速发展, 新时期的播音主持专业教师必须要不断根据需求增加知识存量、调整知识结构。做到学与教的有效结合, 不断充电, 及时吸收最前沿的专业知识很好地运用到专业教学当中。

第三, 丰富师资结构, 引进外聘资源。建立一支稳定的、高水平的外聘教师队伍, 是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样的外聘教师队伍不仅能为学校降低办学成本, 同时可以使专职教师和学生更好地与媒体相结合, 及时获得新鲜资讯。也为学生的就业提供了便利的资源。在外聘教师的聘用上要严格把关, 让那些业务水平高、实践经验丰富、责任心强、乐于教学的媒体工作者加入到高校播音主持教师的队伍中来。

第四, 聘请客座教授, 丰富学生视野。广西地处西南, 与我国媒体发达地区距离稍远, 他们更加渴望见到一些“明星脸”, 感受真实的媒体信息。在高校的用人制度上也可以考虑“名人效应”, 聘请一些业界名人, 作为客座教授, 以讲座的形式授课。这样的方式既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 也能扩大学校在社会的影响力。

3. 充分利用当地媒体资源, 建立开放性的教学模式

第一, 建立开放性的教学基地, 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弥补高校实践场地资源不足, 播音主持专业要开设校外实践课程, 与当地媒体合作, 让学生在开放性教学基地环境中, 在真实的节目情景中感受播音主持专业工作, 从而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提高学生的播音主持和实技能。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 增进团队精神, 提升学生素质。促使学生将书本的知识更好地转换为实践, 实现“应用型本科人才”的目标定位。

第二, 建立校外实训基地, 为教师提供进修平台。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 增加了知识的更新速度。建立开放性教学基地, 可以使教师保持与社会一线工作者的联系, 有助于完善教师知识结构, 增强实践经验, 提高自身专业水平和教学水平, 有利于培养播音主持专业人才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以及实践经验, 促进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接轨。

广西独立院校的播音主持专业还是一个年轻的专业, 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 不断地改进, 制定出一套真正本土化的教学规划, 让播音主持专业在广西独立院校中蓬勃发展, 培养出更多的传媒人才。

参考文献

[1]吴郁.当代广播电视播音主持[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8

[2]杨文怡.浅谈播音主持专业人才培养模式[J].东方企业文化, 2011 (20)

[3]任燕、顾芳芳.突出特色打造品牌——高校播音主持艺术专业改革刍议[J].新闻界, 2011 (4)

构建广告专业新教学理念刍议 篇9

关键词:广告专业,教学理念,角色转换,模块式教学,师生双选

在教育事业迅速发展的今天, 我国设立广告专业的院校有上百所, 广告这个热门行业由此吸收了不少专业人才。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体制的不断革新, 一些存在于传统教育模式的问题也逐渐显露出来, 这些问题直接导致中国每年培养的广告专业学生中, 有一部分学生毕业后无法适应广告行业的需求。通过对广告公司的调研发现, 其原因是广告教育事业与社会实际之间存在严重脱节。

一、广告专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1. 广告专业需要培养有实践经验的人才

由于现代广告在信息时代的环境下属于新兴的热门专业, 导致很多院校在尚未具备条件的情况下纷纷效仿开办, 使得广告专业的平均教学质量有所下降。广告属于实践性很强的一门学科, 所以广告公司的大门总是朝着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人敞开, 他们想选择的是能直接上岗干活, 适应从业要求, 为企业创造利润的人才。而极少有公司是以一种社会责任感和支持广告教育事业的公益心来耐心地培养人才的, 所以说如果高校毕业生在校所学的知识与社会的需求存在较大的差异的话, 多数广告公司是不愿意接纳无经验可谈的应届毕业生的[1]。

2. 广告专业课程体系需要完善

随着现代教育的体系化, 出现了将大的学科门类割裂为相互独立课程体系的趋势。各个院校从不同优势领域对广告专业进行划分, 这样虽体现出了每个院校的不同特色, 但是由于院系间疏于交流, 忽视与广告相关的其它领域知识的研究, 使得培养出来的学生局限性太大, 在今后的工作中很难做到与相关部门间的协调配合。

随着时代的发展, 不同的院校的课程设置会有所改变, 但每门课之间仍是相互独立的。广告专业的教育体制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 但许多学校和企业却形成了隔离状态, 从而导致学生学习了专业知识, 却不知道如何把书本知识与市场实际结合起来。我们最常见到的一种情况就是学生不知道所学课程到底有什么用, 也有些学生每门课都是优秀, 但却在具体项目中总是无所适从, 这就是缺乏综合性设计训练带来的后果。因此广告专业的教育应该建立在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齐头并进的基础上, 课堂教学过程应与企业实际相结合, 从教学体制的根本和课程结构改革中着手, 从而满足社会对广告专业人才的需要[2]。

二、广告专业教学过程中存在问题的解决途径

1. 实行角色转换, 加强互动环节

广告专业教育模式应增强与学生的互动, 互动的环节实际上就是实践的过程, 可以采取角色转换的形式, 深度落实广告这种实践性很强的专业特点。具体来说, 可以采取在学校设立工作室, 在学生中选定职务的方式, 每个班级以人数比例划分小组, 各小组按照广告公司部门格局分配给学生职务, 并由教师担任业务主管统领以学生为主体分配的部门, 共同完成项目。这样将不同专攻方向分成若干广告部门, 不仅增强了部门间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角色互动, 还使学生从被动接受课堂信息转变为主动参与社会实践, 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效率。

更重要的是, 学生所完成的课题尽量多为企业第一线的真实项目, 在项目前期聘请企业专家濒临指导, 而后期进一步使项目通过市场的检验, 这样才能真正从实践情境中提高学生的效率和效果。同时,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职业实践能力也有了新的提高, 这对加快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有重要的意义。

2. 以模块式教学为手段, 构建学生对专业的综合性认知

模块式教学是将相互关联的课程组合成同一教学模块。同一模块可以有不同的层次, 供不同年级的学生选修, 围绕一种能力和素质展开专项课题, 集中开展相关的理论知识、实践经验、操作技能以及活动方式的一体化教学模式, 以实现具体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在深入分析每个操作环节的基础上, 将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设置成不同的模块[3]。

为了避免相互独立的课程缺乏联系, 各类课程在整个广告运作中被割裂开来的趋势, 应强调以实践为中心, 建立综合项目训练的教育模式, 以一系列精心安排的课题或者项目为导向, 有机地编排相应的课程体系, 使学生在这些面向广告行业运作的程序及方法的课题或项目中培养自身综合的策划能力、创造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等。着重广告运作过程的连续性与完整性, 在整个广告运作的各个环节细分出具体课程, 这些课程正是对广告运作环节的支撑知识点。这样的课程体系有机地融合了多领域的知识, 进而建立起以应用和实践为中心的大系统。

3. 采取师生双选制度, 促进教师提升教学水平

以课题为中心的设计教育意味着教师由担任一二门课程转向全面负责指导设计课题, 只有单一知识背景的教师显然无法胜任综合化教育的要求, 课题组由来自不同学院的学生混搭而成。这种不同学科的协作不仅有利于课题的深度, 而且有利于不同专业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培养合作精神, 其特点是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 便于跨学科或专业领域的知识融合。

采取师生双选的制度, 迫使广告专业教师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不仅应该具有相应的专业素养, 也应具有跨学科的研究能力, 这样的教师学生才乐于选择。师生双选制度其目的是重视教师对实践的引导, 用项目去指引学生学习的主线, 整个项目课题由浅入深的不同环节, 在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各个环节中建立互动。

小结

我们面对的是一个广告无处不在的时代, 现代广告已演变成了一门新兴的、自成体系的学科, 这种自成体系的优势就在于教师对学生素质的全方位培养过程中, 使学生的学习有相当的深度和广度, 学习的方式是以课题为中心, 突显了学生的基础理论认知, 能力训练, 案例分析能力和实践操作。整合地使学生深刻认知广告的运作流程, 广告市场调研与策划, 广告设计与发布的真正意义。配合相关专题、项目和竞赛等手段, 使学生积极地将所学知识和能力有机地融为一体。

参考文献

[1]冉健.对中国设计教育现状的思考[J].四川戏剧, 2011.05:127-128.

[2]李晓慧.中国广告设计教育存在的若干问题探析[J].美与时代, 2011.07:32-35.

专业构建 篇10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 (以下简称《纲要》) 是“进入21世纪我国第一个教育规划纲要, 是指导未来10年教育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纲要》指出, 要基本普及学前教育。学前教育对幼儿身心健康、习惯养成、智力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 坚持科学保教方法, 保障幼儿快乐健康成长。要积极发展学前教育, 到2020年, 普及学前一年教育, 基本普及学前两年教育, 有条件的地区普及学前三年教育。重视0—3岁婴幼儿教育。

《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 (国发[2010]41号) (以下简称《意见》) 是国家层面对发展学前教育的指导性文件。《意见》中提出, 要“把发展学前教育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 “多种形式扩大学前教育资源”, “多种途径加强幼儿教师队伍建设”。加快建设一支师德高尚、热爱儿童、业务精良、结构合理的幼儿教师队伍。各地根据国家要求, 结合本地实际, 合理确定师生比例, 核定公办幼儿园教职工编制, 逐步配齐幼儿园教职工。公开招聘具备条件的毕业生充实幼儿教师队伍, 中小学富余教师经培训合格后可转入学前教育, 完善学前教育师资培养培训体系。办好中等幼儿师范学校。办好高等师范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建设一批幼儿师范专科学校。创新培训模式, 为有志于从事学前教育的非师范专业毕业生提供培训。

上述两个文件的出台, 给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指明了专业发展的方向, 那就是努力做一个师德高尚、热爱儿童、业务精良的幼儿教师, 同时也给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发展注入了强心剂。为了给社会培养出优秀的幼儿教师, 必须对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进行专业技能训练, 构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专业技能训练体系, 培养一批优秀的有潜力的学前教育教师。

二、幼儿园教师专业技能的内涵

幼儿园教师的工作是一个专业性、应用性很强的工作。学前儿童的年龄小, 身心正处于快速发展的时期, 在环境的适应性、行动的独立性、思维的理解力等方面都较弱, 要求幼儿教师能了解孩子, 从容应对。幼儿教师要胜任自己的工作, 不仅应具有良好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更应具有较强的专业技能。

过去的幼儿师范专业课主要是“三学六法”, 学习幼儿教育学、心理学、卫生学的理论, 以及语言、计算、常识、音乐、美术、体育等各科的教学方法。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引领下, 教学法的内容已进行改革, 不限于上课, 扩大到了幼儿的日常生活和游戏, 这对幼儿教师的综合素养、专业能力提出了更广泛和更高的要求。

幼儿教师的专业技能指从事某种职业必须具备的某种特定技术、技能和素质。它是幼儿教师完成教育教学实践活动的基本保证, 也是其教育教学能力的综合体现, 包括三个方面:

1. 基本技能。

包括口语表达技能、书面语言表达技能、艺术技能和计算机操作技能。口语表达技能, 主要是指幼儿教师在各类活动中, 能够流利地表达自己的知识与情感, 如普通话表达的技能、教师口语等。书面语言表达技能, 是指幼儿教师的书写能力, 如幼儿园教案书写、听课记录、教学笔记反思等。技能艺术技能, 是指幼儿教师艺术才能, 如弹琴、唱歌、跳舞、绘画等。计算机操作技能, 是指幼儿教师利用计算机查找资料或制作课件的技能。这些都是幼儿教师教学的基本功, 是学前教育专业每个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

2. 专业技能。

包括教育组织管理技能、教学技能和教研技能。教育组织管理技能指观察了解幼儿、与幼儿交流、班级组织管理、协调家长和社区关系等技能。教学技能指教学活动设计、教学内容与方法选择、教育环境创设、幼儿发展评价等技能。教研技能指发现教研课题、开展教研活动、撰写教研论文等技能。

3. 实践技能。

主要是指教师在现场实践中的综合教育技能, 如随机应变处理突发教育问题、改革创新等。

三、学前教育岗位专业技能训练实施方案

1. 强化岗位主导, 改变培养模式。

结合学前教育岗位需求, 确定岗位主导式人才培养模式 (见图1) , 校外各类幼教机构密切对接、校企合作, 校内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提高学生综合素养, 培养幼教岗位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专业技能和实践技能。

2. 优化课程结构, 突出专业特点。

(1) 以复合为导向, 构建新的课程体系。学前教育有着宽广的实践范围。各种性质的幼儿园虽然仍是本领域机构构成的主体, 但已不是唯一。除幼儿园外,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从业机构还包括托儿所、亲子园、生活馆、孕妇俱乐部以及大众媒体中的幼儿栏目、玩具 (教具) 公司、各种类型的相关商业培训机构等。

这就要求除传统的学前教育课程外, 要结合社会需求增添形式多样的选修课程 (如早期教育、手工制作、国际象棋、幼儿英语、幼儿歌舞、葫芦丝等) , 鼓励学生考取各类证书 (如声乐、舞蹈、器乐、普通话等级证书, 育婴师、营养师等资格证书) , 以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技能, 拓宽学生的就业范围, 培养学前教育领域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2) 以应用为根本, 加强实践活动。学前教育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领域, 它需要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具有较强的教学实践能力。这种能力必须在具体的学前教育教学实践中才能发展、完善。幼儿园专业见习、实习, 是学前教育专业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让学生充分体验岗位角色, 在实践过程中提升学生的理论水平与实践能力。

中职学前教育要建立操作性强的三年见习、实习 (工学结合) 方案, 要根据学生的特点、专业的特点制订有目标、有计划的系统的实践活动。力求集中实习和分散实习相结合, 综合实习和分领域实习相结合, 随即穿插和顶岗实习相结合, 常规性实习和幼儿园主题活动相结合。如高一上学期, 新生的“专业认知”是让学生去幼儿园“专业体验”, 帮助学生初步了解自己将要从事的职业, 建立积极的职业情感;高一下学期是以保育为主要目的的见习活动;高二上学期主要是以观察、学习幼儿园主班、配班、保育员工作任务的见习周;高二下学期为各个领域教学活动见习, 帮助学生了解幼儿园的活动课程, 学习教师教育教学的基本流程和方法;高三上学期是集中综合实习;高三下学期为分散顶岗实习。除了系统的常规实习外, 还要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幼儿园各类主题活动“六一游园活动”、“亲子运动会”、“文艺演出”等, 寒暑期鼓励学生参加学前教育的实践活动。

另外, 我们还应该扩大学生教育实践的外延, 在幼儿园以外寻求和拓展实践基地, 包括其他学前教育机构 (早教机构、亲子园幼儿培训机构等) 以及学前教育领域内的非教育机构 (幼教产业部门、各媒体的学前栏目等) , 这样不仅方便解决大量学生的实践问题, 还有助于学生实地了解幼教视唱的状况和需求, 明确学习方向, 调整学习状态, 提高职业迁移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3. 革新教学模式, 创新教学方法。

在课堂教学中采用整合学科、课中课等教学模式, 创新教学方法, 促进学生掌握基本技能和专业技能。

(1) 专业基本技能课—服务岗位、整合学科, 发挥合力。中职学前教育传统的技能课教学沿袭高校的技能学习模式, 内容相同—钢琴学习拜厄、599;声乐, 学习美声民族唱法;舞蹈, 一般是民族舞训练。形式雷同—集体授课、个别教学。创新的专业技能教学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增加幼儿园模块教学, 整合学科, 把不同学科的内容有机地组合在一起, 就能更好地发挥教育的合力。如:在幼儿歌曲《小小一粒米》表演唱模块教学中, 各科教师围绕歌曲《小小一粒米》集中备课开展教研活动, 各个学科围绕同一主题, 并根据自己的专业特点制定目标, 设计教学。声乐课结合歌曲, 注重对歌曲的分析处理和演唱的指导, 钢琴课结合歌曲的伴奏编配与演奏开展教学, 舞蹈课结合幼儿歌曲动作创编开展教学, 幼儿音乐教学法的教学则结合幼儿歌曲, 学会分析属于哪个年龄班学, 学会设计教学、组织教学。各个学科在这一模块中共同发挥作用, 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体系。学科的整合使学生不仅掌握了幼儿歌曲的演唱技巧, 学会了为幼儿歌曲创编动作、编配伴奏, 而且对幼儿园的歌唱教学设计也有了初步的认知。这样的教学安排, 使学生认知更加全面, 学习更加系统, 专业能力更加扎实。

(2) 专业理论课程—岗位主导、模拟操练、实践操作。

教育心理学、幼儿卫生学结合幼儿园实例让学生分析、模拟教师演练;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幼儿园观察学习、实践操作。幼儿园活动课程设计与实践是幼师专业最重要的课程, 简单地说, 就是学习在幼儿园上课的方法, 包括幼儿各种能力发展的规律、教学内容选择的理论依据、教法运用的理论依据, 以及评价的理论依据、具体组织实施的手段与方法等。“幼儿活动课程设计与实践”中通过“模块教学”、“课中课”、“实践操练”等形式, 能帮助学生掌握幼师的教学技能, 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

4. 以活动为载体, 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学生的综合能力在活动中得到发展、锻炼。创设形式多样的活动, 能让学前教育的学生去组织、参与, 从而更好地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 适应未来岗位的需求。

如元旦文艺会演、“红五月”“技能节”等让学生参与节目的排练、选拔和活动的组织, “六一”节让学生在校园内组织“教职工亲子游园活动”;“母亲节”“教师节”“感恩节”让学生安排温馨的感恩活动;“创业节”让学生根据岗位特点组织创业活动。

社会环境、教育环境和幼儿的身心环境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因而, 教师的教育技能也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修正和提高。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教育教学旨在通过学校活动、幼教领域的实践活动, 帮助学生建立职业情感, 掌握幼师岗位的专业技能, 使我们的学生到岗位工作后能够快速上手, 使幼儿愿学、乐学, 使自己能教、善教, 并在与幼儿不断相互作用的教育过程中, 教师和幼儿共同成长, 实现学校学生和幼儿园教师的无缝对接。对学前教育的学生进行充分的专业技能训练, 是建设一支师德高尚、热爱儿童、业务精良、高素质的学前教育教师队伍的重要保障。

摘要:《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提到要采用多种途径加强幼儿教师队伍建设, 加快建设一支师德高尚、热爱儿童、业务精良、结构合理的幼儿教师队伍。这给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指明了专业发展方向。为完成上述任务, 本文提出在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建设中须构建相对完整的幼儿教师专业技能体系, 并对幼儿教师专业技能训练的实施提出一套可行性方案。

专业构建 篇11

1 何谓体育教师专业标准

体育教师专业标准是指在体育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满足不同专业发展阶段取得专业资格身份所应达到的条件要求,不同阶段的发展标准即是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标准,是检验体育教师是否具备一定专业发展阶段资格的准则。从体育教师职业的角度来分析,体育教师专业标准是体育教师职业成为成熟的专业所应具备的条件;从体育教师个体专业发展的角度来看,体育教师专业成长过程中需要经历专业学习、专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取得不同阶段的专业标准所应具备的条件。

2 构建体育教师专业标准的必要性

2.1 体育教师教育发展需要明确的目标指引

在教师教育发展过程中,先后兴起“知识本位”(Knowledge- based)、“能力本位”(Competence-based)、“反思实践”(Reflective practice)等教师教育模式,“标准本位”(Standards- based)是继“反思实践”教育模式之后的新型教育模式。标准本位教师教育的核心理念是以专业为主线,涵盖教师专业化、公平正义、绩效责任和终身学习等层面[1]。“标准本位”的教师教育(Performance standards-based teacher education,简称PSBTE)又被称为“基于标准的教师教育”,其目的是为了达到或超过课程标准的要求[2]。

长期以来,我国体育教师的教育与培养标准,均基于教育部颁发的历版体育教育本科专业培养方案(计划),这些培养方案(计划)可视为我国体育教师职业标准的替代文本,此文本规范了体育教师的职前教育,而体育教师的职后教育目前尚无文本依据。

体育教师专业标准则规定了不同国家在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对体育教师的最基本的要求。不同阶段的体育教师专业发展标准为体育教师教育树立了具体的教育目标,体育教师专业标准体系的构建能够缓解体育教师教育制度的缺失,是体育教师教育的重要依据,体育教师专业标准能指导体育教师教育,确立相应的课程内容及培养方式,使得体育教师教育更为规范,从而避免了体育教师教育的形式化和盲目化以及体育教师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脱节问题[3]。

2.2 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是国际化发展趋势

美国、日本、英国、澳大利亚、德国、新西兰、法国、荷兰等国家的教师资格制度已经实施了多年,其中美国是教师专业标准较为完善的国家,教师标准不但制定机构、认定机构多元,标准的层次也比较复杂:从级别上讲,既有国家层面的教师标准,又有地方各州的教师标准;从不同评价目标讲,既有教师教育标准(Teacher Education Standards 如美国的NASPE 制定的初、高级体育教师教育标准),又有专业发展标准(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Standards),还有教学标准(Teaching Standards)、课程标准(Curriculum Standards)等。

英国教师标准办公室OFSTED(Office for Standards in Education)和英国师资培训机构TTA(Teacher Training Agency)于2002年颁发了《英国合格教师专业标准与教师职前培训要求》。2005年9月1日,英国将TTA 更名为“学校培训与发展机构”TDA(The Training and Development Agency for Schools),旨在强化政府对教师在职培训和教师专业发展的管理和支持作用,并将各级教师专业标准合并成为一个“一体化”的标准体系[4]。

2003年7月,澳大利亚正式颁布了“全国的教师专业标准框架”,这是澳大利亚第一个全国性教师专业标准。随着澳大利亚基础改革的进展,澳大利亚先后出台和发布了《墨尔本宣言》和《澳大利亚2020》规划纲要,规划纲要提出要“让每个儿童都能接受最优质的教育”,对教师职业提出了新的要求,澳大利亚政府于2009年开始了新的教师专业标准的研制工作,并于2010年3月8日正式公布新的《全国教师专业标准》。

日本已经打破教师资格终身制,实施教师资格更新制度[5]。新西兰、德国、荷兰等国的教师专业标准都能为我国制定体育教师专业标准提供参考和借鉴。

2.3 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对体育教师主体提出了时代要求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与中小学体育教学实践脱节问题是困扰基础教育体育教育的重要因素,反观历时十年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历程不难发现,统一的体育教师教育已不能适应多样性的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体育师资素质水平难以适应新课程要求已成为课程改革中的突出矛盾。据此,有必要对我国体育教师教育进行反思,重新构建新的教育管理模式,由统一的人才培养模式,向具有高度灵活性的进阶式的专业标准教育转移。构建体育教师专业标准体系、探索体育教师教育新模式,是我国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是连接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与中小学体育教学实践,实现体育教师职前、职后教育一体化的桥梁,是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顺利实施的保障。

我国教育部副部长王湛认为,新课程改革:“成也教师,败也教师[6]。”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要求“配足配齐”、“开足开齐”,即配备足够的体育教师,开足课时[7]。同时又要保证体育教师的师资水平,这必须有一套系统的标准来拣选,体育教师的专业标准研究正是衡量体育教师能否胜任体育教学的基本条件要求。

当前我国体育教师师资现状令人堪忧,中小学体育教师尤其是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整体素质偏低是个难以解决的沉疴痼疾[8]。有调查表明:“中小学体育教师在专业知识、组织能力、身心素质、体育专项技能和教学能力等方面还需进一步提高和改善,中小学体育教师必须要加强对新课程理念、自身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以满足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需要”[9]。我国教师“教育观念落后、知识结构不合理、科研能力薄弱、教师敬业和奉献精神不强、实际工作能力差、创造能力不强、缺乏专业精神等”[10]。

2.4 体育教师专业标准的构建是提升体育教师社会地位的有效途径

有调查显示,中学体育教师的职业压力较大,职业倦怠(Job burnout)现象发生较为普遍[11],有的地方甚至还有职业枯竭[12]现象。在本调查中,在“假如再给您一次选择机会,您还会选择体育教师职业吗”一项的调查结果中,有21%的被调查老师回答“不会”,有43%的被调查老师回答“很难说”,仅有36%的被调查老师回答“会”。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在对部分体育教师的访谈中,听到较多的问题是反映在学校、社会、体育教师职业境况等方面,如“社会地位不高”,“学科地位不高”,“待遇不好”等。

在新课程改革的当下,上述情况既是问题,也是对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挑战甚至机遇。顾明远教授针对教师职业社会地位不高现象,早在1989年于《瞭望》杂志撰文指出:“任何一项职业,越具有很强的不可替代的职业性,它的社会地位才越高。可以认为,一项人人都可以干的职业,是不会受到社会的重视和尊重的。”“要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必须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尽快提高教师的工资待遇,使它的职业在社会上有一定的吸引力。另一方面,我认为更重要的是尽快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使之成为一支训练有素的不可替代的专业队伍。”[13]顾明远教授还指出:“社会职业有一条铁的规律,即只有专业化才有社会地位,才能受到社会的尊重。如果一种职业是人人可以担任的,则在社会上是没有地位的。教师如果没有社会地位,教师的职业不被社会尊重,那么这个社会的教育大厦就会倒塌,这个社会也不会进步[14]”。

还有学者认为,提高体育学科的专业性[15],加强体育教师职业专业化是克服这一现象的有效策略[16],体育教师职业专业化的实现能提高体育教师的社会地位与职业声望,体现其不可替代性,从而改善其学科地位及待遇不高的状况。

2.5 体育教师资格的国际认证是未来体育教师的就业趋向

教师资格制度是一项针对教师行业的职业准入制度,已成为世界性的发展趋势。教师资格制度对于规范体育教师任用标准,加强体育教师职业专业化,提高学校体育教育质量都具有较高的价值和重要的意义。

顾明远教授认为:“现在学校的正式教师都有教师证书。但过去颁发教师证书并无严格的要求,这种证书只能代表从事的职业,却不能代表教师的资格。要建立严格的教师资格证书。就象司机的行车执照、医师的行医执照那样经过严格考核,才能发给教师资格证书,并且要定期考查,促进教师不断进修和提高”[17]。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原副部长吴启迪女士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就教育领域的一些热点问题采访时谈到:我国教育亟待国际认证,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一个很大的原因是:“我们没有参与到国际认证当中去”,如果获得了认证,就会得到国际承认,有利于高校毕业生进入国际人才市场,从而提升高校毕业生在国际人才市场的就业率[18]。

在越来愈多的国家实行教师资格认证的今天,体育教师专业标准的建立以及与国际体育教师专业标准、体育教师资格认证的有效衔接,可以使我国体育教师专业标准的认证得到国际认可,从而打入国际人才市场,对于促进体育教师队伍的优化、加强体育教师的人才流动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3 构建体育教师专业标准的可行性

体育教师专业标准的构建不但必要,而且可行,其可行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 现阶段我国教育政策法规为体育教师专业标准的构建提供了政策支持与法规保障

1995年《教师资格条例》和2000年《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的颁布,体现了国家对于教师队伍素质水平的重视程度。2010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全文不到3 万字,但有42 处提到了“标准”:教学质量标准化、教师专业标准化、义务教育标准化等等。在第四章“义务教育”中谈到,要“严格执行义务教育国家课程标准、教师专业标准。配齐音乐、体育、美术等学科教师”;在第五十一条“保障措施”中,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放在了首位,指出要“严格教师资质,提升教师素质,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在第五十五条“健全教师管理制度”中明确指出:“完善并严格实施教师准入制度,严把教师入口关。国家制定教师专业标准,提高教师任职学历标准和品行要求。”《教育规划纲要》的颁布与实施是构建体育教师专业标准的重要政策依据与保障。

2011年12月12日,教育部正式公布中小学及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征求意见稿。三级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征求稿的颁布,加快了教师专业化的步伐,同时也为体育教师专业标准的制订提供了重要的参照依据及制度保障。

3.2 国外教师专业标准为我们提供了启示与借鉴

“全美体育和体育教育协会”(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Sport and Physical Education 简称为NASPE),是美国专门制定体育学科标准的组织机构,该组织结构功能比较健全,包含学校体育工作的各个方面,其中有关体育教师的专业标准,有国家标准和州级标准两个层面。2008年,NASPE 颁布了两套最新的体育教师教育标准,一为“全美初级体育教师教育标准”(National Initial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 Education Standards),是对初任体育教师的基本标准要求;另一套是“全美高级体育教师教育标准”(2008 Advanced Standards in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 Education),体育教师教育高级标准用于NASPE/NCATE(National Council for Accreditation of Teacher Education 即“全美教师教育认证委员会”)认证程序来审视高级水平(即:具备硕士学位,获得初任许可证之后)体育教师的教学标准,即Advanced Standards for Physical Education(2008)。其中,NASPE 规定的初级体育教师教育标准内容有六大方面:(1)科学及理论知识(Scientific and Theoretical Knowledge);(2)体能与技能基础(Skill and Fitness Based Competence);(3)计划与实施(Planning and Implementation);(4)教学与管理(Instructional Delivery and Management);(5)对学生学习的影响(Impact on Student Learning);(6)专业化(Professionalism)。其标准体系的制定都比较详尽具体,既有一级指标,又有二级指标,并且针对每一级指标都做了具体的说明,对体育教师教育结果(Outcomes)或者体育教师教育课程标准的教学结果进行描述,并就每一结果的具体状态进行规定,包含结果(Outcome)、不可接受的情况(Unacceptable)、可接受的情况(Acceptable)以及发展目标(Target)四个方面。

日本分别于1947年和1949 先后年颁布了《基本教育法》和《教育职员资格法》,充分肯定了教育职业的专门性,认为教师职业具有“自律、高等教育、广泛的视野、不可取代、较高的威信和公共责任”的职业特点,这些特点是区别于其他职业的根本,同时特别强调了体育教师应具备的条件特征是:“第一是健康,其次是优秀的专业水平和社会性的发展。优秀体育教师应具有的7 项特征是:(1)善良、热情、认真;(2)人品好;(3)明朗快活富有幽默感、亲切公平;(4)了解每个学生个性、与学生打成一片、诚心诚意帮助学生;(5)不仅课内,课外生活也给予学生帮助;(6)专业知识深、同时一般教养也好;(7)自由中遵守规则,宽大中显示威信”[19]。

此外,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德国、荷兰等国都有其教师专业发展的相应标准,这些标准的具体内容及维度,对于我国体育教师专业标准的制订具有重要的借鉴参考意义。

3.3 我国有关体育教师的素质要求的研究为体育教师专业标准的构建提供了重要依据

对于体育教师素质能力方面的研究,一直是学校体育研究领域的热点话题。笔者以“体育教师”为题进行检索,结果有7624 个条目,又以“素质、能力、修养”为主题进行二次检索,也有3482 个条目,这些研究从不同角度探讨了体育教师应具备的素养和能力,如体育教师的“智能”、“应具备的基本条件”、“个人威信”、“素养及业务能力”、“人格品质”、“专业素质”等不胜枚举。其代表性成果既有老一辈学者罗映清、曲宗湖、刘绍曾等早在上个世纪年对体育教师标准有所研究[20],又有程季清、樊林虎、杨烨、张晓玲、熊伟、彭玉荣、魏家骏、盛昌繁学者等对于体育教师的“基本能力”、“基本素质构成要素”等方面的探讨[21-23]。此外,我国现有多个版本的高校教材《学校体育学》以及《体育教学论》中也有对体育教师素质条件的相关阐述。

随着教师专业化进程的加快,对于教师专业化及体育教师专业化的研究越来越多。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有关体育教师专业化现状的调查研究[24]、有关体育教师专业化的发展策略的研究[25]、体育教师专业化的必要性与重要意义[26]以及有关体育教师专业化与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的关系探讨[27]。综观这些研究成果,仅限于基础理论的探讨,对于体育教师专业标准构建的研究则鲜有涉及。

以上对于体育教师教育、技能要求、素质要求等方面的研究,可以看作对于体育教师专业标准研究的雏形,虽然尚未形成系统的具体指标体系并付诸实践,但是,从某种程度上讲,这些研究为体育教师专业标准的研制奠定了基础,具有很重要的参考价值。

4 结语

体育教师专业标准的构建是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由之路。体育教师专业标准能够有效指导体育教师的教育,体育教师教育反过来也能促进体育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在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国际背景下,制订体育教师专业标准,能解决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实践中存在的现实问题,通过体育教师教育,有效提升体育教师队伍素养、提高体育教育质量、提高体育教师社会地位,使体育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更加健康有序。

[1]王立科.论标准本位教师教育及其理念[J].教师教育研究,2005,21(3):29-33.

[2]陈霞.标准本位的教师教育:内涵、特征与操作模式[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7(7):9-12.

[3]王庆荣.我国教师专业化理念下体育教师教育模式的探索——体育教师教育一体化构建[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6.

[4]王艳玲.英国“一体化”教师专业标准框架评析[J].比较教育研究,2007(9):78-82.

[5]祝怀新,丁波.日本教师资格更新制浅析[J].比较教育研究,2007(2):77-80.

[6]王平.实施《新课标》长春市中学体育教师角色转换的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5.

[7]吴键.深化学校体育改革的要害问题:“配足配齐”与“开足开齐”[J].体育教学,2010(2):4-7.

[8]常青.辽宁省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现状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28(6):812-813.

[9]张龙,全浙平,刘振国.新课标背景下中小学体育教师业务素质的调查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30(7):51-53.

[10]李敏.我国教师专业素质现状研究及其应对——基于教师资格认证制度前提下的再思考[J].当代教育论坛,2003(12):61-63.

[11]林小群,殷恒婵,杨俊茹.中、小学体育教师职业压力源结构模型的研究[J].体育科学,2005,25(3):44-46,51.

[12]蔡兵.广西城市中学体育教师职业枯竭现象分析[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06.

[13]顾明远.必须使教师职业具有不可替代性[J].瞭望,1989(2):9.

[14]刘微.教师专业化:世界教师教育发展的潮流[N].中国教育报,2002-01-01(4).

[15]季晓静,高俊杰.中学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以对扬州市中学体育教师的调查研究为例[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9,23(5):101-104.

[16]王守恒.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及其消解策略探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28(10):1393-1394,1405.

[17]顾明远.教师教育改革的10 点建议[J].中国高等教育,2004(9):22-23.

[18]杨亮庆,李伟峰.教育部原副部长吴启迪:光骂教育解决不了问题[EB/OL].http://www.chinanews.com.cn/edu/news/2009/12-21/2028109.shtml

[19]竹田清彦,高桥健夫,岗出美则.体育科教育学的探究[M].东京:大修馆书店,1997.转引自 林陶.日本体育教师专业标准诠释[J].体育学刊,2009,16(3):63-67.

[20]刘绍曾,张孟琳.关于培养新型体育教师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97,20(3):45-50.

[21]樊临虎.21 世纪体育教师基本素质构成要素的研究[J].体育学刊,2000(6):98-101.

[22]熊伟,彭玉荣,魏家骏,等.湖北省未来中学体育教师应具备的基本条件及其需求[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1,35(4):13-14.

[23]盛昌繁.临沂市中学体育教师的素质现状及对策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0,23(4):528-531.

[24]于军,徐国红,刘运祥.山东省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化现状的调查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29(11):1535-1537.

[25]尹志华,汪晓赞.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专业化的现实困境与路径重构——基于社会学的视角[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3(4):116-119.

[26]黄爱峰,王明献.专业化:新世纪体育教师教育发展的生命力[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7,23(2):108-111.

专业构建 篇12

一、构建区域教研员专业发展标准的必要性

目前, 在区域教研员队伍建设方面普遍存在着两个问题:

一是选择什么样的人, 也就是什么样的人适合教研工作。当前, 教研员通常是从区域所属学校选调而来。选调的条件一般是教学成绩在区域内优异; 选调的方式基本上是基于经验判断的行政选调。条件粗略、经验判断可能会造成不尽如人意, 甚至出现“走眼”的尴尬局面。

二是培养成什么样的人, 也就是教研员专业发展的目标是什么。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发展和深入, 被冠以区域教学专家的教研员也要专业发展, 但目前对于教研员专业发展缺乏顶层设计和理论思考。发展目标的缺失也造成优秀一线教师入职教研员后专业成长的步伐开始减慢, 远不能达到一线教师所期望的状态和水平。

基于以上两个问题, 究其原因, 笔者认为关键在于缺乏科学、有效的区域教研员专业发展标准。

二、教研员专业领导力的内涵

教学研究 (即“教研”) 是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或方向, 需要专门的学问, 因此作为该领域的专门从业人员 (教研员) 的专业身份是不容质疑的。但教研员作为专业技术工作者的同时, 在一定区域内还担任专业“支持”“引领”的领导角色。宋萑认为“专业领导”一词能充分体现教研员的角色定位。[1]

目前, “领导力”是一个出现频率很高的一个关键词, 如“道德领导力”“教学领导力”“关系领导力”等。“领导力”顾名思义就是影响、激励他人或团队去完成一个具有挑战性目标或任务的能力。在这里, 引用“专业领导力”描述教研员“支持”“引领”的“专业领导”能力。

教研员的“专业领导力”是指在支持和引领区域课程与教学的过程中, 通过专业态度、专业知识与能力以及专业权利的相互作用, 形成的一种对课程、教学及教师发展的综合影响力。[2]

教研员的“专业领导力”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课程领导。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推进和发展, “课程”成为了区域教研的重要领域和内容。区域教研机构或教研员要引领教育行政部门或学校做出正确的课程规划, 发展区域课程政策, 参与到地方课程规划和设计, 指导并开发校本课程。

二是教学领导。学科教学指导是教研员的常规必备工作, 但长期以来, 学科指导只停留在“优质课打磨”上。为了更好地推进新课程, 引领“新理念”, 构建课堂教学区域特色, 成为教研员应有的“使命”。

三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领导。教研员作为区域教学专家, 凭借个人魅力和专业权威“领导”区域教师发展, 是其专业领导的重要内容。对教师专业发展的“领导”主要体现在激励区域内教师之间彼此学习、相互促进, 为优秀教师提供更有激励意义的自我学习和发展空间。[3]

三、构建基于专业领导力的专业发展标准

(一) 构建教研员专业发展标准的基本理念

1.以德为先

坚持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 依法履行法律赋予的权利和义务;热爱教育事业和教学研究工作, 具有服务学校、服务教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2.专业为根

坚持专业为根的职业宗旨, 认同教学研究的专业性及教研职业的不可替代性, 突出和强调教学研究的专业权威。

3.服务为本

坚持把“服务”作为教研工作的理念或核心指导思想, 服务于学校、教师教学实践发展需要。

4.能力为重

不断提高与完善区域课程规划、领导课堂教学、引领教师成长等方面的能力;坚持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 强化专业能力的提升。

5.终身学习

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将学习作为提高和发展自身的不竭动力;及时把握国内外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趋势;注重区域教研共同体建设, 共享优质教研资源。

(二) 教研员专业发展标准的内容构建

教研员专业发展标准的构建基于图1框架, 该框架以专业领导力为核心, 分专业理解与态度、专业知识及专业能力三个维度[4,5], 具体如表1、表2、表3所示。

(三) 基于标准的专业发展策略

1.激发专业发展意愿, 发展专业理解及态度

教研员要充分认识到区域教研对区域课程建设的意义, 激发自身专业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强化实现专业发展的内在动力, 形成提升自身素养的主动意识, 要经常思考“什么是教研”“教研的核心价值是什么”“我的教研优势是什么”等关于教研工作的本质问题, 找准定位, 明确方向。

2.构建专业课程体系, 发展专业知识

构建区别于学科教师的教研员专业课程体系, 发展专业知识, 提升专业领导力, 是教研员专业成长的重要内容和途径。笔者认为, 教研员专业课程体系应由基础课与专业课两部分组成。其中的基础课包括课程原理、教学论、教育心理学、教师专业发展理论等基本教育教学理论, 专业课包括教研基础、教学设计学、教育测评技术等内容。教研员帮助学科教师发现并解决教学问题的工作重心, 决定了专业课内容应更偏重于设计与技术。教研与课堂的紧密联系, 决定了专业课素材应来源于课堂实例。

3.立足“岗位成长”, 发展专业能力

教研是一项实践性、技术性的工作, 是由现象聚焦问题、由方法解决问题、由理论提升问题的过程。研究需要教学实践的支撑, 教研员要利用距离教学实践近的优势, 走上讲台, 执教新课程, 体验新课程, 与教师平等地交流与合作, 观察和研究自己“领悟”的课程和自己“运作”的课程之间的差距, 从教学一线教师的角度反思新课程在教学目标、活动方式、教学手段、教学资源、评价机制等方面的变化或变革, 在基于实践的教学研究过程中发展和培养课堂教学洞察力、有效思维能力、反思和发掘问题能力, 实现专业素养的提高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宋萑.中国教研员作为专业领导者的新角色理论建构[J].教师教育研究, 2012 (1) :18~19.

[2]毕盛楠.中小学校教师领导力生成机制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 2010.

[3]吴颖民.国外对中小学教师领导力问题的研究与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 2008 (8) :52~57.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学教师专业标准 (试行) [S].2012.

上一篇:高温结构下一篇:与子宫肌瘤的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