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特色的道德

2024-10-17

城市特色的道德(精选12篇)

城市特色的道德 篇1

摘要:学校道德感悟教育是教育者通过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创设道德教育情景, 使受教育者通过感知具体道德案例引起认识和心理上的变化、情感上的共鸣、思想上的觉悟, 从而自觉修正自己行为的一种德育教育。道德感悟教育的生命价值包括:一是道德感悟教育作为一种新的道德教育方式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二是道德感悟教育“以人为本”, 把学生的生命价值放在核心地位,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 在实践中去体现个体的生命价值。

关键词:特色学校,道德感悟教育,生命价值

学生全面发展, 以“德”为先。学校道德教育的传统模式是先生教、学生听, 这种德育模式已经不适应新时期道德教育发展的需要了。学校道德教育要“与时俱进”, 如何探索行之有效的道德教育, 打造特色学校?我校结合学生实际,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 探索出了一条新的德育之路——道德感悟教育。

1 道德感悟教育释义

感悟, 感:一指觉出, 即感觉、感知, 在意识、情趣上起反应;二指因受刺激而引起的心理上的变化:感动、感想、情感、自豪感;三指对人家的好意表示谢意:感谢、感恩、感激。悟:一指理解、明白、觉醒;二指领悟、觉悟。因此感悟即有所感触而醒悟或领悟。

感悟教育, 通过教育者创设教育情景, 使受教育者在内外信息结合中产生意识、情绪上的反应, 使受教育者因受外在因素刺激、体验而引起的心理上的变化、情感上的共鸣、思想上的觉悟。

道德感悟教育, 就是教育者通过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创设道德教育情景, 使受教育者通过感知具体道德案例引起认识和心理上的变化、情感上的共鸣、思想上的觉悟, 从而自觉修正自己行为的一种德育教育。

2 道德感悟教育的生命价值

道德感悟教育的生命价值包括两个层面:一是道德感悟教育作为一种新的的育方式, 具有新颖性, 贴近学生实际, 学生乐于接受, 在思想、情感上能产生共鸣, 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二是道德感悟教育“以人为本”, 把学生的生命价值放在核心地位, 时刻围绕“尊重生命, 实现价值”为主题, 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对生命价值的理解, 树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

2.1 道德感悟教育方式的生命价值

2.1.1 学校德育教育的现实性、紧迫性

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在当前道德教育中有不少困惑:为什么学生的道德意识越来越差?为什么学生反感老师的道德教育?为什么教育苍白无力?……其实, 这与传统的德育模式有莫大关系。传统道德教育以说教为主, 甚至辅助以惩戒教育, 学生对这种教育普遍反感, 在逆反心理的作用下, 偏要反其道而行之;另外, 当代学生接受信息的渠道大为拓宽, 不只局限于以前课堂的“面授机宜”, 通过影视、书籍报刊、网络接受的道德素材丰富多彩, 老师的说教只不过是“老调重弹”而已;再次, 受社会存在的影响, 一些传统的道德观念受到强烈冲击, 脱离学生实际, 不可能产生思想共鸣。

但是, 传统优秀的道德内容我们是要世代传承的, 这就要求教育者顺应时代潮流, 探索新手段、新方式, 挖掘新素材来适应学生道德需求。面对日益增多的青少年道德缺失、违法犯罪突出、漠视生命等一系列问题, 我们应该认识到青少年道德教育的紧迫性。

2.1.2 道德感悟教育——绿色教育

绿色是生命的象征。绿色教育的理念是“科学求真, 人文求善, 现代教育应是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而形成一体的‘绿色’教育!”。“以‘绿’育人, 而非其他”, “人是有感情、思维能力、精神境界与个性的, 或者说是有‘灵魂’的。‘育人’主要是开发人脑, 化育‘灵魂’, 而绝不能加以污染与破坏。”学校道德感悟教育就是要突出一个“绿”字, 把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为一体, 在无“污染与破坏”的氛围中塑造学生灵魂。我校德育教育以“环境育人、文化育人”为主题, 以优美环境和百年文化积淀为依托, 以“为人正、为学勤、为业精”的“三为”理念为核心, 处处彰显道德教育的“绿色”, 使学生在浓浓的书香校园里潜移默化地受到心灵的熏陶。

2.1.3 道德感悟教育的时代性——生命价值

学校结合学生的道德现状以及学生对道德的需求, 建设特色教育学校, 在德育方面探索出了一条有生命价值的道路——道德感悟教育。近两年来, 学校德育处贴近学生实际, 紧跟时代, 制作了四十多期道德感悟教育的主题班会课件, 学生通过观看、讨论、总结、写感言等方式, 使其思想认识得到极大的升华。

《我真的很不错》主题班会后一个学生写道:“不是我们高估了生活的本象, 而是低估了自己应有的能力。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 它是不断努力、练习和挑战中萌发的力量。”《神舟七号》主题班会后一个学生说:“……现在, 中国又成功地发射了‘神七’, 更为中国在航天事业上的进步作了最充分的鉴证, 我们激动, 我们骄傲!”

四十多个主题班会结合社会热点和学生道德实际情况, 每一次主题班会对学生心灵都是一次震撼, 对道德都是一次提升。每次主题班会后, 学生都翘首期盼下一次的到来。

2.2 道德感悟教育以尊重学生的生命价值为核心

2.2.1 学生生命价值观的现状

当前一部分学生对自身的生命价值缺乏足够的重视:轻生、自杀等现象不时见诸报端;对他人生命漠视:伤人、杀人等事件时有发生。为此, 加强对学生的生命价值观的教育势在必行。

2.2.2 道德感悟教育对学生生命价值观的影响

教育应当“以人为本”, 道德感悟教育应当以学生生命价值教育为本。因此, 我校的道德感悟教育始终围绕人的生命价值展开, 树立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价值观。

“看了《知识守护生命》后, 我又一次的明白了生命的重要性, 明白了生命高于一切……我们要学习更多有用的知识, 掌握更多的技能, 使我们守护生命的长城更加坚固!”《民族传统节日—清明节》主题班会后, 学生感言:“这是一个反思的日子。这是一个祭告的日子。这是一个倾诉的日子。这是一个感恩的日子。斯人已去, 生者应更珍视活着的岁月, 这是生命的意义。”《感动世界—超越梦想》观后感:“面对失败, 我们不放弃努力, 面对挫折, 我们不怨天尤人。自强不息, 以顽强的毅力、拼搏的斗志去超越梦想……”。看了《安全伴我一生》主题班会课件后, 学生说:“生命, 一个多么鲜活的词语;安全, 一个被人们老调重弹的课题, 生命只有在安全中才能永葆鲜活, 我们青少年的生命是含苞待放的花朵, 即将绽放出迷人的光彩, 美丽却又娇弱, 更应该好好珍惜, 不要让它过早的凋谢。”

通过观看主题班会课件, 学生感悟到生命的意义, 感悟到要实现人生价值必须要勇敢面对困难和挫折、自强不息、顽强拼搏, 感悟到要珍惜生命。

总之, 通过教育者创设情景、充分利用身边鲜活的素材、激发学生内心情感的共鸣、在感悟中提升思想道德水平的道德感悟教育具有强大的生命价值。我们愿与同仁们一道共同探讨学生的道德教育问题, 研讨德育教育的新途径。

参考文献

[1]杨叔子.现代教育:绿色.人文.科学.

[2]况晨光.感悟教育[M].江西人民出版社.

[3]檀传宝.学校道德教育原理[M].教育科学出版社.

[4]刘慧.生命德育论[M].人民教育出版社.

城市特色的道德 篇2

郭敬明在《小时代》的开篇述曾写道:每天都会有无数的人涌入这个飞快旋转的城市――带着他们的宏伟蓝图,或者肥皂泡的白日梦想;每一天,也有无数的人离开这个生硬冷漠的摩天大楼组成的森林――留下他们的眼泪……这是一个以光速往前发展的城市,旋转的物欲和蓬勃的生机,把城市变得像地下迷宫一般错综复杂。

是的,城市,让人感受到的永远只是冰山一角,然而触摸着它,你却会发现,曾经那单纯的自己,那些美丽却又易碎的梦想被坚固的紧紧拼接在一起。构成它,城市。

我坐在玻璃窗前,打量着这个新房子,不高不低,不大不小,它们是被刚刚建起来的。今天,是朋友入住庆贺,邀我观看作客,我放眼望着十几层的落差,地上的人成了点,只能望见绿树的树顶那翠绿的叶片群,伴着风的呼啸声,轻曳。

这里,曾经是我奶奶的老家,我摸着旧照片,心里却不由对比,白墙砖瓦,那些平板楼房,是曾经的城市;而如今,二十几层楼的高度,柏油的马路,如流般的汽车,城市,改变着。

回去时,却惊奇发现原来的一棵老树却依稀留在这些绿化群体中,奶奶说,这树,在她们原本的老屋旁就活了不知多少年,没想到现如今它依旧在这。我抚摸着粗糙老态的树皮,像着触摸曾经的城市,与现在相交融在一起。

在仰望着这新的高层楼屋,那笨重的钢筋与刺鼻的混泥土味,夹着工人的汗水,一层层地砌高,他们带着同一个目标,他们带着同一个梦想。

这样的场景再寻常不过,推翻了旧屋又建起了新屋,它只是世态万象中的一隅,却又是一个为梦想坚持的缩影,千千万万这样的人,在爱自己所爱,忠于自己理想,勇敢而无畏的活着。

触摸其实很简单,只要看着,听着,走着,生活着。在城市里,那些为梦而坚持的人们,他们奋斗的身影,就像这些大楼。

有趣的城市特色小吃 篇3

2.大连:成鱼饼子。

3.梅州:客家酿豆腐。

4.齐齐哈尔:杀猪菜。

5.湛江:本地鸡。

6.延安:羊腥汤。

7.西安:凉拌驴肉。

8.湘潭:毛家红烧肉。

9.广州:老火靓汤。

10.顺德:菊花鱼生。

11.延吉:狗肉火锅。

12.长春:地三鲜。

13.佳木斯:酸菜猪肉炖粉条。

14.沈阳:四川火锅。

15.呼和浩特:蒙古烤肉。

16.北京:水煮鱼。

17.吉林:狗肉汤。

18.深圳:重庆老火锅。

19.珠海:黄骨鱼。

20.厦门:水煮活鱼。

21.龙岩:酒醉河田鸡。

22.成都:泡椒墨鱼仔。

23.宜宾:黄辣丁鱼火锅。

24.长沙:干锅带皮蛇。

25.海口:砂窝文昌鸡。

26.三亚:红咖喱金爪加和积鸭。

27.南昌:藜蒿炒腊肉。

28.赣州:赣南小炒鱼。

29.萍乡:辣子炒熏肉。

30.吉安:井冈山烟笋烧肉。

31.安顺:炒饵块。

32.银川:雪花羊肉。

33.柳州:螺丝鸡。

34.泸州:鱼头火锅。

35.敦煌:双塔鱼。

36.泉州:姜母鸭。

37.彭州:九尺板鸭。

38.南阳:镇平道口烧鸡。

39.邵阳:爆炒猪血丸子。

40.西双版纳:傣味拼盘。

41.天水:天水杂烩。

42.周庄:万三蹄。

43.乌鲁木齐:手抓羊肉。

44.伊犁:马肉。

45.喀什:馕坑肉。

46.郑州:鲤鱼三吃。

47.凤凰:苗家粉蒸肉。

48.济南:孔府地锅一绝。

49.兰州:灰豆子。

城市特色的道德 篇4

一、SathyaSai学校独特的道德教育环境建构策略

把“教育的尽头是品德”作为学校教育的基础,并把学校教育与爱、和平、真理、正当行为、非暴力五大人类价值结合起来。学校道德教育目标定位在培养学生成为具有五大人类价值和高尚文化品位的全面发展的人。把学校发展定位在弘扬五大人类价值、师生共同快乐成长的爱人组织,其独特的育人模式源于科学和谐的学校道德教育环境建构策略,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教师———道德教育环境之魂

SathyaSai学校通过提升学科教师权威和道德教育素养来发挥教师———学校道德教育擎天柱的作用。泰国历来是一个尊师重教的国度,加之学校在教师地位和权利方面的适当推崇,在该校教师不仅享有较高的地位,其权威性也是不容置疑的。教师不仅要具有渊博的科学知识涵养,且要以高尚的道德素养和优雅得体的举止去感化和影响学生,使教师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起崇高的形象。教师不仅是学生日常生活与学习中的道德楷模,且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参与者和指导者,这一角色在拉近师生关系的同时大大增强了教师道德形象在道德教育环境中对学生价值走向的辐射力和牵引力。

SathyaSai学校对教职人员要求苛刻,比如对教师日常着装、言语行为举止都有明确的准则和要求,且这些准则十分全面,其内容几乎涵盖了教师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这为其在校园实践和贯彻提供了充分保障。《SathyaSai教师日常行为准侧》对教师基本职责、日常行为规范、职业操守等方面均有细致的规定,甚至具体到对教师在校内停放车辆都有明确要求,可谓面面俱到。这些准则为学校教师个人素养提升和学校对教师的微观管理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不仅对教师为人师表形象的提升带来促进,同时也进一步巩固了教师在学校道德教育环境中的核心地位。同时,学校通过培训、海外进修和与国内外知名大学保持科研合作等方式来持续提高教师的道德教育素养,教师不仅深化了道德教育理论知识且在道德教育课堂实践中更加自信与娴熟。

2.学生———道德教育环境之本

学生作为学校道德教育环境系统之主体,其对道德教育环境具有主动建构性,正所谓“人创造环境”。SathyaSai学校和谐校园道德教育环境的建设得益于学校独特的道德教育综合实践。

校园道德教育综合实践课,即将多门学科整合在一起进行道德教育实践,最大化地发挥学生道德教育环境主体作用。如下是SathyaSai学校一堂制作意大利饼的道德教育校园实践课具体流程:

(1)实物观察。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依据实物提出问题,学生小组讨论回答,要求学生查阅相关图文资料;请教师长或去意大利饼制售商店等搜集资料。

(2)实物解剖。了解制作原料,学生可前往附近市场购买原料,在此过程中学生体验购物、与社会人员交流等。回到课堂后,向教师阐述他们所学到的实践知识与所发现的不良社会风气,通过教师引导进一步让学生明白自身如何去改造不良的社会环境,如不与不良的商贩打交道,不接触社会上的不良青年,不与道德品行不端正的人做朋友等。

(3)实物制作。在学校餐厅与厨师一起制作。学会如何更好地去创设和谐的餐厅就餐环境。

(4)收获快乐。让校长、教师、学校工作人员和父母品尝意大利饼,感悟劳动的快乐,让学生体验奉献、分享、协作和关爱等道德教育元素。

(5)道德陶冶。用绘画和音乐来赞美劳动的伟大,去发现校园中的美好事物,和谐校园德育环境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

通过此类校园道德教育实践综合课,来挖掘学生渴望接受道德教育的内驱力,以此让学生主动建设和改造校园的道德教育环境。“以生为本”的道德教育环境建构,不仅体现道德教育主体对道德教育环境的主动选择,同时也使学生主动建设来创设相对和谐完善的道德教育环境。

3.学校、家庭、社会———道德教育环境之躯

道德教育环境以熏染、陶冶的方式对个体的思想道德发展施加影响。[1]SathyaSai学校不仅努力去创设良好的校内道德教育环境,且延伸至学校与国家、社区关系的和谐共处上,以此来建构和谐的校外道德教育环境,保障学校道德教育。学校在制定校园管理规章制度中把渗透人类价值和“以爱为本”的管理理念作为出发点,学校领导以身作则,用爱的理念、行为时刻践行着充满人文关怀的管理制度。如在SathyaSai学校,校园绿地都是开放的,没有栅栏,但却看不见学生有践踏草坪的现象发生,主要一点是学校虽不制定如践踏草坪后如何去惩罚学生,但却让学生去认识校园环境中草坪带给大家的快乐,每一株小草都是有生命的,需要大家用爱心来呵护等。充满爱的校园道德教育环境助推了学生智力、情商的发展,提升了学生、教师以及学校全体工作人员的人类价值理念。

学校还通过各种途径影响和引领社会,主动整合各类社会力量,以此来共同建构和谐的道德教育大环境。通过校内外道德教育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相互浸润,来共同提高学校的道德教育质量。SathyaSai学校与所在社区中的科技馆、博物馆、体育馆、少年宫、寺院、大学、公检法机构、医院、超市、餐饮娱乐部门等都有着良好的合作关系。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和组织去这些机构参观和交流,参加各类社会公益活动,体验道德教育元素,学校也适当邀请社区机构来学校参观、学习和互动,促使社区成为道德模范社区和学习型社区,以此来促进学校的道德教育。校内道德教育环境的建构很大程度上受到校外道德教育“大环境”的影响,良好的校内道德教育环境同时对校外道德教育环境的形成发挥示范指导的作用。

二、SathyaSai学校课堂道德教育实施策略

学生大多数时间都是在课堂中度过的,课堂教学在传授知识、提高学生能力和培养学生思维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价值观和道德判断。课堂作为道德教育的重要一环,教师的道德教育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总结概括SathyaSai学校课堂道德教育实施策略,其主要是采用五种课堂道德教育渗透方法。

1.静思(SilentSitting)

静思(SilentSitting)是在几分钟内让学生放松的技巧。静思一般每次2~3分钟,每天可进行1~2次。静思方法简单易行:端坐;闭眼;深呼吸,脑海中浮现美好的事物,或停下你的思考。静思技巧与呼吸相辅相成,深呼吸优于浅呼吸,静思就是用平缓的深呼吸去引导儿童实现内心的和平与喜悦。在SathyaSai学校每堂课前都有静思,甚至在师生大会、教师会议召开前也有静思,静思在学校的教育教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静思的方法灵活、形式多样,以下三种是在SathyaSai学校常用的静思方法:

(1)单纯的静思,集中注意力进而平缓学生紧张的情绪;

(2)静思时倾听悦耳的音乐;

(3)静思时在教师的带领下让学生在脑海中浮现美好的事物。

从学习和教育的角度看,静思是在体验真理,是把科学知识与精神修养结合起来的一种手段。科学知识与精神修养并不是因果的关系,一个人即使把毕生的精力都花在钻研科学知识上,无论其知识有多么渊博,除非其内心也有所修炼,否则其渊博的知识也就是知识糟粕罢了。真正的教育制度若能教化人的品德修养,并把品德教育渗透在科学知识中,那才是最有用的知识。静思净化了学生的思想,使学生潜意识中充满着正能量,正能量促发了学生的正当行为。学生通过静思,以无染的心和端直的身躯从静中悟出知识的真谛,这才是教育的最高境界。

2.祷告(Prayer)

祷告(Prayer)就是指让学生在做一件事之前让他们在心中默默叨念一些蕴含有五大人类价值的典故或诗句,以正能量去影响学生的思想,使其思想变得积极,进而去强化学生的道德教育理念。许多科学研究早已证实人通过五大感官从外界接受刺激,并把刺激转化成意识储存在潜意识中,只有在人的潜意识中时刻充实着积极的思想,才能使其思想变得积极,学生就会变得更加自信。SathyaSai学校的各科课堂和学校日常活动中都把祷告作为有效传递五大人类精神的一种手段。教师在课堂授课以及在日常的校园活动中都能够挖掘出相应的祷告内容,使其口语化,便于学生记诵。每堂课静思结束后教师就把相应的祷告内容引入进来,根据课堂授课内容,在围绕爱、和平、真理、正当行为、非暴力五大人类价值的基础上创设不同的祷告内容,在不同的情形和场合中其祷告内容侧重点也不相同。

在SathyaSai学校其祷告形式多样。有为迁移课堂教学内容而进行的祷告,有为了拓展教学实践课堂而进行祷告,如参观当地水利设施后为唤起人们惜水、节水意识所做的祷告,另外还有结合学生生活实际精心编制的祷告。

3.说故事(Story)

说故事(Story)是一种古老的文化艺术,人类文化的精髓基本都以故事的形式传承下来。在故事阐述中,教师的心和孩子的心是相通相融的,这是从小培养孩子同理心的重要方式。故事中蕴含着哲理,许多自然科学中的经典原理和社会哲理都以故事的形式被人们所传承。同样的一个道理或一件事,如以故事的形式传授给学生,他们就会记住和珍藏。教师把讲授的学习内容,通过说故事的形式传授给学生,让学生感受学习内容带来的快乐和满足,不但迎合了儿童喜欢听故事的心理需求,且使学习内容更加鲜活易懂。

在SathyaSai学校学生的作息时间非常苛刻,晚九朝五精确到秒,每天清晨的祷告意味着一天学校工作的开始。清晨祷告实质是把静思、祷告、说故事三大道德教育方法整合进行:第一步,值班教师带领做静思;第二步,做祷告;第三步,值班教师说故事。故事挑选需遵循三点要求:(1)故事长度繁简依据学生年龄特征挑选;(2)故事必须清晰地阐述五大人类价值中的一个或多个价值;(3)故事必须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对说故事教师的要求:(1)熟悉故事情节;(2)准备适当的辅助工具,如图片、木偶、书写板、自制手工等,使故事更加的形象生动;(3)讲故事要抑扬顿挫;(4)适当采用角色表演、复述故事内容、讨论、提问题等方式加深学生对所讲述故事的理解。

说故事在道德教育中意义重大,故事最后回归于人类价值精神中,让孩子们感受到故事对他们的独特意义。同时引导课堂活动和教学内容的展开,教师可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等实际要求随机进行。

4.小组唱歌(GroupSinging)

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声音的世界里,自然科学中的许多著名理论和定律都是由声音引起人们的思考进而产生的。人对不同的声音的反应是不一样的,尤其是孩子其对声音的反应是非常敏感的。嘈杂的教室教学环境很难使学生放松来专注于学习内容上,所以教师就必须在课堂上创设一种安静、祥和的声音氛围,音乐在这一环节上无疑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大量的科学研究早已证明悦耳的音乐在促进动植物生长、提高产量等方面所带来的巨大作用。同理,悦耳的音乐也会对儿童产生很大的影响。透过声音并配以图画的学习,儿童整个大脑(左、右脑)都会被利用到,并能将学习到的东西以构图、实物等形式储存在大脑中,这是儿童将来发展高级思维的基础。把音乐与教育整合,让美好的音乐在孩子的潜意识中扎根,去净化孩子的思想是许多教育学家所提倡的。在SathyaSai学校,课堂导入环节中的静思,灵活使用古今中外的经典轻音乐,来创设课堂氛围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学习内容上,让学生身心愉悦地去学习,不仅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且培养了孩子端庄优雅的品行。

喜欢唱歌是每个孩子的天性,但胆怯害羞却给他们带了阻力和苦恼,小组唱歌正好解决了这一问题。小组唱歌不仅提高了孩子的自信心,还从细微处培养了孩子的团队合作能力。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让学生唱一些富含有人类价值教育的歌曲,在帮助孩子放松心情的同时促使其养成爱学、乐学的学习态度,歌曲中的人类价值精神将会扎根在学生的潜意识中,时刻影响和激励着学生使其充满正能量。

在SathyaSai学校课堂小组唱歌有很多形式,比如,学生可以以小组为单位唱,也可以大家围坐成一圈唱,许多歌曲都是精心谱写的道德教育歌曲,也有教师把道德教育内容放在孩子们都喜听乐唱的歌曲节奏中进行练唱。

5.小组活动(GroupActivities)

小组活动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让学生学会与人合作、相处等最基本的能力。学生大部分的学习生活伴随着课桌度过,只有在课间或体育课上学生才被允许活动。学习需要身心的协作,学习过程中需要活动来助力。在课堂中引入各种活动有助于学生克服学习的疲惫,带来学习的乐趣同时又可渗透道德教育。如下是一节课堂小组活动课:

教学内容是英语课文《……的心》,讲述一个患心脏病的小女孩,用自己仅剩的一点生命时光去奉献爱心,用爱心和坚强战胜了病魔,重新回到课堂的故事。

活动一开始教师就把整个主动权交给了学生,学生在整个角色表演过程中都表现很积极,且都在尽力使用着学过的英语单词和句子,最值得关注的就是活动中学生能把课文中所体现出的道德教育内容灵活地去展现。比如,大家提前共同设计创制的背景图片中用以“爱”作主题,并配以日常生活中人们互相关爱的情境,使“爱心”跃然纸上。在服饰道具的制作上大家集思广益,自己动手设计。整体设计上考虑全班每一位学生,大家都有机会去发表自己的观点,在表演过程中,同学间的协作、互助也被体现得淋漓尽致。表演结束后教师的简评除了关注课堂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外,还把道德教育的体现作为一个重要的简评内容。

在SathyaSai学校,小组活动不但在课堂上和学校的各类庆典活动中出现,一些学科的最终考核也使用这一形式。小组活动不但巩固和拓展了学校的道德教育,而且进一步促使学生能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去实践最基本的人类道德品行。

三、借鉴与思考

SathyaSai学校道德教育虽然存在于泰国的文化背景下,但中国与泰国在文化渊源上有着颇多的相似之处。由于社会环境的急剧变迁,给我国学校德育带来了诸多困惑与难题。如忽视德育环境建构,家庭、社会德育观念薄弱,教育教学相分离,课堂德育方法途径单调,学校德育效果甚微等。“他山之石、可以攻玉”,SathyaSai学校道德教育策略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1.以师为魂,学校德育环境中教师权威的重塑和师德尊严的回归

“以师为魂”要求在学校德育环境建构中要重塑教师的权威和师德尊严。当下高考制度的权威导向使中小学教师成为制度的奴隶。加之教师职业聘任制改革,以分定聘,教师人格、气质、人文修养、道德修养概不予考虑。殊不知,在教育教学过程和德育环境中教师的人格和修养对学生的影响是辐射式的,是一种基于道德权威、人格魅力、师道尊严的精神磁化作用,这是一种效能持久的“行动教育”。教师应该成为体现和实践人类价值的典范,促使学生自己去领悟和感化德育。只有社会、学校、家庭摒弃以分数论成败的陋习,教师才能从教学工具化的束缚中解放自己,重塑传统职业权威,让教师恢复在学生和家长心目中应有的价值感化、精神领袖地位。由于教师教育权利被弱化,教师成了学生、家长和校领导的奴隶,成了为分数拼搏的工具。在当前,教师尊严回归的首要工作是修复异化的师生关系和教师与家长关系,使教师在学生、家长心目中树立起崇高的道德形象,让尊师重道、尊敬师长成为社会的风尚,以此大力增强教师的道德影响力,让教师真正成为人类知识和人文精神的传播者和集人文精神、人格力量、楷模作用为一身的精神感化者。教师权威重塑和师德尊严回归是当前我国学校德育环境建设中的重点。

2.以生为本,重视学生在德育环境建构中的主体地位

“以生为本”即在校园德育环境建构和德育实施过程中,坚持从学生自身个人天性出发,调动和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随着“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思想的深入贯彻,学生的独立自主意识日益增强,他们渴望接受新鲜事物,对新生事物有着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在学校道德教育环境建构中,他们渴望自己被尊重、被重视,他们不是学校道德教育的被动接受者,而是道德教育的主动参与者和德育环境的缔造者和建设者。德育工作应建立以“以生为本”的个性化教育模式,在学校德育环境建构中要以服务学生为导向,高度重视学生在德育环境中的主体性地位,突出学生生命和个性的健全发展。德育活动的主体是人,其蕴意是把人从制度化的德育中解放出来。学生作为德育环境主体,会依据学校教育教学目的有意识地去选择有利于个人思想道德发展的德育环境,而会去尽力排斥不良的德育环境。同时,学生也会去主动参与建设和改造不良的德育环境。校内德育环境的建构必须以学生为主体,致力于个性化、人性化的德育。学校教育目标的实现要在培养学生基本生存技能和实现学校德育目标间找到一个完美的切入点,使学校教育教学目标和学校德育目标的实现达到共赢。

3.搭建平台,全方位建构现代德育大环境

德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学生道德的成长是家庭、学校、社会联手协同、环环紧扣、持续经营的结果。[2]校内道德教育引领校外德育环境,校外德育环境又对校内德育环境产生影响,全方位建构德育大环境要求校内德育环境不断提升和创新,来主动适应社会变迁。首先,学校要树立良好的德育理念,要以海纳百川的心态去吸纳社会环境中的各类有益德育资源,不能只将学校德育禁锢在学校高墙之内。其次,学校要合理科学地引导社会德育环境。学校自身地位的特殊性,决定其本身应该是知识的集散地、真理的源泉。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教育不再仅仅为社会生活做准备,被动地接受社会的指令,而是积极地干预和参与社会生活及其发展。[3]学校要积极主动地去引导外部社会环境的建设和优化,发挥学校辐射力去改造社会环境,同时为学校德育环境的健康发展创造和谐的社会环境。最后,搭建平台,积极整合各类社会力量。德育大环境需要全社会来支持和互动,学校应是各类社会德育环境的协调者,学校要与社会、学生所在社区和家庭建立持续连贯、高度统一的合作关系,创设有利于学校德育实践和学生健康成长的社会德育大环境。

4.巧用方法,充分挖掘不同学科教学细节中的德育

城市的特色名片作文 篇5

我的眼睛跟着一只缓慢爬行的蜗牛,渐渐地雨水浸透了我的眼睛。我揉了揉眼睛,突然发现空在我面前越来越大,潮湿的土壤形成了一片沼泽。一只蜗牛,一只硬壳蜗牛,沉在沼泽中央。我想他一定是一个从书房回来的战士。你看,虽然他有危险,但他还是努力把自己的身体拉出来。最后,他从布满悬挂机器的泥沼中爬了起来。一路上,他遇到了许多同伴。他们忙着触摸他们的触角,好像在互相问候。我真的很想挤进去和他们交流,但是我不懂他们的语言。

他们的城市分散在沼泽边缘的阴凉处。这里有很多蜗牛公民,他们不停地进进出出。英勇的蜗牛走进了这座城市。两三只大蜗牛从洞穴里出来迎接长途归来的人。我猜他们一定是好朋友。我看见他们站成一圈,围着中间的长途返回者,像蜗牛一样把他带回家。

我能看见蜗牛城的哪条路和哪栋房子。在路上,棕色和黑色的蟋蟀穿着庄洙的燕尾服。在这些缓慢移动的蜗牛中,它们是天生的运动员,它们能同时跳得很远的技能已经引起了无数蜗牛的羡慕。瞧,七星瓢虫一进入城市,就有五六只蜗牛围着它,用好奇的目光看着有七个黑点的家伙。出于好奇,他们友好地欢迎了他。他们带瓢虫参观了他们的住处。

我的眼睛被另一个杂技团吸引住了。他们中有十几个聚集在一起,分散在两大树之间――这是两束野花。这些花被雨水打烂了,只剩下几根枝叶。蜗牛技术人员爬上这棵树的叶子,慢慢移动,来到树顶,并“大叫”一声“金钩倒置”。有时,他把头伸进树干,慢慢地滚下来。当他倒在地上时,他把头伸出来,好像在说:“我的表演精彩吗?”他们精彩的表演赢得了下面观众的欢呼。

就这样,我跟着蜗牛,逛了一下午。直到妈妈打电话给我吃晚饭,回到现实世界,我才醒过来。

最具美国特色的城市 篇6

欢迎到芝加哥,一个经常被称作最具美国特色的城市。在这里,您会看到一个被银色的摩天大楼、绿色的公园和深蓝色的湖水包围着的城市绿洲。在这里,您会发现人们讲着130多种语言,以及象中国城、希腊城和小意大利这样的社区。

被Fast公司评选为2008年“美国年度城市”

芝加哥拥有200多家剧院,570多个公园,46公里的湖岸线和超过35家博物馆。30多家财富500强的大公司将总部设在芝加哥,比如麦当劳,摩托罗拉及波青公司等。这里有著名的芝加哥大学和伊利诺伊理工大学。在这里,您会看到多位建筑大师的杰作,比如弗兰克·劳埃德·赖特、路易·沙利文、丹尼尔·伯纳姆利密斯·凡德罗。

娱乐无止境

您可以想象,作为发明了浩室电子舞曲的城市,芝加哥有无以计数的舞厅可以让您一舞无眠。如果您只想坐下来看节目,这里还有剧边最好的众多剧院。事实上,芝加哥是唯一拥有三家获得过托尼奖的剧院的城市。此外,我们对运动的热情是无边的。芝加哥公牛篮球队、黑鹰冰球队、小熊棒球队、白袜棒球队和熊橄榄球队年复一年地吸引着球迷们。无论是超级杯赛,世界联赛还是NBA冠军赛,我们的球队都会带给你高水平的赛事。

无与伦比的餐饮业

芝加哥曾被誉为全美最佳就餐城市。无数的世界一流厨师在这里大展厨艺。他们每一天都在不断创新,追求更高的烹饪标准。Saveur杂志将芝加哥评为“全美饮食之都”。

全球交通枢纽

北京,上海和香港直飞芝加哥的航班方便您的旅行。芝加哥的奥黑尔国际机场是中美之间20%直飞航线的大本营。芝加哥是少有的几个具有两个国际机场的城市一另外一个是芝加哥中途机场。除此之外,芝加哥的公交和铁路交通四通八达。如果您喜欢步行,没有几个城市比芝加哥更便利。

美国中西部最佳赌场

在距离芝加哥仅20分钟车程的地方有中西部最棒的赌场。您可以在这些媲美任何世界一流赌场的地方尽情享受轮盘赌、梭哈、骰子和老虎机等游戏的乐趣。您还可以看到很多经常在拉斯韦加斯演出的一流名星们的精彩表演。

购物天堂

普拉达、古奇和拉尔夫劳伦仅仅是沃克街和密歇根大街上众多商店中的几个。芝加哥是个名副其实的购物天堂,这里有一些全美最佳的厂家直销皮商城。拥有了象乔治·阿玛尼、耐克、Bose和索尼这样名牌店的芝加哥,难怪它会被Conde Nast Traveller杂志评为“十佳购物天堂”。

城市特色的道德 篇7

我国目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在这样的大背景、大格局下, 广大记者及相关从业人员工作的核心目标, 就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弘扬我国的传统美德、赞美社会上的真善美和人间正道, 让群众都能提升自身的幸福感。从建国以来, 我国的各项事业取得了进步, 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新闻行业也不例外, 其传播更加迅速、受众更加广泛。但与此同时, 行业内部也产生了一些唯利是图、道德底线缺失的记者和从业人员, 由于工作的特殊性, 严重损害了新闻工作者的社会威信, 败坏了社会风气。“整天开着采访车, 拉着朋友到处喝;早上说你违法纪, 中午夸你是兄弟;嘴里说着为正义, 其实写的是垃圾。”这样的调侃已经在民间传开, 大家听了哈哈一笑, 但其实折射出的是广大群众对当今新闻从业人员作风不正、报道不实的讽刺。新闻从业人员所暴露出的问题, 我们可以归纳为一下若干方面:

(一) 有偿新闻。把新闻这种精神产品完全商品化, 实行以金钱为中介的新闻买卖。如新闻广告化或广告新闻化、出卖版面、用一定的版面或时间刊播买方指定的报道内容。同时往往打着“协办”、“赞助”、“专刊” 的旗号, 具有较高的隐蔽性和欺骗性。

(二) 收受礼金。采访人员主动索要钱财、礼物等。 个别利欲熏心的新闻从业者在得逞一两次后, 更加变本加厉。采访对象给的, 来者不拒;别人不给的, 主动索要, 毫无道德底线可言。被曝光后, 对整个新闻记者行业产生了极其恶劣的影响。

(三) 贪图享受。总是喜欢停留在所谓的“高大上” 的场合。只愿意去参加一些诸如“新产品发布会”的活动, 拒绝深入群众, 拒绝条件差的地方, 采访风格轻浮虚伪, 有时竟然把厂家提供的产品介绍加上自己的姓名, 摇身一变, 成了新闻稿件。

(四) 报道失真。作为记者, 竟然放弃了“真”字诀, 这可是新闻的底线!个别从业人员利欲熏心, 他不管真假, 就是为了赚眼球、赚点击率, 通过炒作, 提高自己的身价和知名度, 结果害人害己。

(五) 导向错误。负面的新闻往往更容易造成激烈的讨论, 所以有些记者在自己的新闻稿内大肆渲染不道德、负面消极的思想和错误的价值观, 用低俗的内容挑逗大众的神经, 把不好的内容大量充入新闻稿件, 追求刺激。

二、新闻职业道德观缺失的根源

(一) 政治原因。记者所报道的新闻, 在一定程度上主宰着听众对事件的“第一印象”, 这也是他们手中所谓的“权力”, 但这个“权力”理应受到制度的限制。 放眼世界, 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媒体, 自出现以来就宣称他们的“自由主义”, 可是这种“自由”也是被当地的法律或政体所控制的。这些西方主流媒体所报道出来的消息和新闻, 其价值观都近乎统一, 归根结底都是在宣扬资本主义的先进性, 即便是讽刺和抨击, 也是在对外宣传破坏资本主义先进性的后果是多么可怕。其实这一套办法, 在西方主流媒体中十分常见。

(二) 经济原因。记者和相关从业人员在工作开展的过程中, 首先是要选择主体和素材, 如此则经济效益是一个不得不考虑的因素, 甚至会成为第一要义。怎么样才能创收、如何能拿到钱, 这在中国媒体界是很现实的一个话题。可是我们都清楚, 记者采访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还原事件的真相, 也就是新闻的“社会效益”。如果一味地追求“经济效益”, 就会导致新闻记者在群众中的威信受到极其严重的损害。

(三) 社会、文化原因。记者和相关从业者在选择要报道的新闻前, 要让所报道的新闻内容与当今社会的整体文化方向一致。既然是做新闻就是要它传播出去, 而只有群众接受, 这样的传播才有意义, 才会作用于广大受众。但是这里有一个底线问题, 保持一致不是无原则地迎合, 而是要让新闻有价值。

(四) 信息原因。信息原因我们可以从三方面进行分析:信息自身的原因、传播者的原因和信息受众的原因。 信息自身的原因很常见, 新闻有什么价值, 是否是当下最新的事件等等。而新闻工作者自身条件和素质的不同, 也会对新闻造成不同的过滤效果, 因此这就对新闻工作者的工作能力有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留下什么新闻, 过滤什么新闻, 前提是要对受众的身份和需求以及听众的素质和审美有一个精准的了解。当前社会人员构成十分复杂, 受众人数众多, 他们有着不同的人生经历, 不同的价值取向, 不同的受教育程度, 又从事着不同的事业, 有着不同的岗位, 接触的东西千差万别。所以说, 只有事先了解清楚、摸好底, 才能科学地对新闻进行筛选过滤。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职业道德观构建的路径

既然新闻职业道德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大前提下提出的, 那么就要求当代新闻工作者讲究党性原则, 要自觉维护新闻媒体的权威, 扩大新闻的影响力。这样的目标对广大新闻工作者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一定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一定要坚守廉洁奉公的底线, 从自身做起, 让自己肩上的摄像机、手中的麦克风、眼前的新闻稿, 真正为党所用。所以, 新闻媒体人的职业道德, 至关重要。

(一) 增强党性观念, 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作为新时代的中国媒体人, 讲究党性必须坚持正确向上的媒体方向。不论是广播电台或是新闻报社, 既然是宣传部门和党的喉舌, 就必须在思想上与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就必须讲政治, 必须服从于党的管理和指挥。有人说, 一个合格的新闻从业者, 都是半个政治家。不管你在媒体中从事什么职务, 上到报社社长, 下至普通记者, 坚定不移的政治立场都是必备的。遇到新闻, 首先要从政治的角度去看待。这不仅仅是一个岗位, 一份职业, 更是我党政治工作的一份重担。这条新闻安排在哪个版面、 那条新闻选择何时播放, 都不是单纯的业务性工作问题, 很多时候是带有政治色彩的思考题, 媒体工作者必须绷紧这根弦。党中央所确定的方针和政策, 作为新闻人要不遗余力、想方设法、毫无条件地宣传, 所有的宣传必须要对国家发展、民生进步、民族团结有推进作用。把优良的社会风气、传统美德传播到整个社会中, 鼓励各族人民为国家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坚决不允许反动分子利用媒体发表和鼓吹反社会的言论和思想, 坚决不允许质疑社会主义的经济建设。因此, 我们才一直强调新闻媒体人思想政治的重要性, 对动摇我党执政地位的言论要坚决抵制。不过对于一些本身没有政治性的新闻, 例如旅游风光、科技产品创新等, 也不要强加政治色彩。

(二) 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媒体人每天做的工作, 实际上就是为广大人民服务的过程。让人民群众了解社会, 受到鼓舞和启发, 从而更好地为社会建设贡献力量。所以, 广大媒体人任重而道远, 只有带着责任感和使命感去工作, 才会作出新的成绩, 达到新的高度。

新中国建立至今, 我们越过了一道又一道屏障, 取得了一项又一项成就, 究其原因, 就是我党把自己和人民群众的命运合二为一。作为媒体人, 心中要装着党的事业, 更要装着群众的生活, 让媒体真正成为我党和百姓之间的桥梁。要通过媒体的报道, 把我党先进的思想和理念在第一时间传播到群众中, 让百姓认可党、相信党, 都能体会到生活的富足和社会的进步。

(三) 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想让媒体人心中充满工作热情, 首先要求媒体人树立正确的三观, 这样才会自觉地践行职业操守和道德, 真正成为我党的喉舌。坚持舆论导向就是要传播正确的价值观, 在正确的政治立场下毫不动摇。在宣传先进思想、先进文化的同时, 也宣传广大人民群众物质生活的改善。媒体是党的喉舌, 那么讲党性、讲政治就是必不可少的, 时刻对自己高标准、 严要求, 并不是一句老话空话, 而是真实存在的实际要求。 对政治, 必须要有敏锐的洞察力, 否则, 就不是一名合格的新闻媒体人。特别是面对原则问题, 一定要站稳正确的立场, 保持清醒的头脑。

“真”字诀是媒体人的底线, 更是新闻报道的核心价值。新闻不真实, 不仅会破坏媒体在人民心目中的威信, 更会造成不可逆转的后果, 对社会稳定造成极其严重的影响。新闻不真实, 就没有了传播的价值, 虚构的事物也称不上“新闻”二字。因此, 职业道德和操守是广大新闻媒体人所必须遵守的。报道新闻, 一定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 不唯书、不唯上, 只唯实。多去田间地头、寻常巷陌探究百姓真实的生活状态, 让真实的生活为新闻润色。

(四) 确立清正廉洁的理念。“写稿廉洁”、“办报廉洁”, 是人民群众对新闻界的热切期望。这种清正廉洁的理念要想牢固树立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它要经历复杂的思想斗争。因为在当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名利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等不良倾向也影响到我们的新闻队伍, 而这些都是和新闻纪律及职业道德相违背的。作为一名有作为的新闻记者, 必须树立清正廉洁的理念, 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 绝不能把严肃的新闻工作当作商品去交换, 要淡泊名利、洁身自律、拒腐防变。

(五) 健全新闻机构内部的监督约束机制。第一, 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制度的内容要细致周密, 不但要规定什么可为, 什么不可为, 而且还要规定对违反规定的行为的处罚措施, 要有章可循、有制可依。第二, 各级新闻单位的领导要按制度办事, 把制度真正落到实处, 使各项规章制度不至于流于形式。第三, 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对遵守新闻职业道德和在新闻报道上作出显著成绩的记者, 要根据不同情况, 分别给予表彰或奖励; 对违反新闻职业道德的人和事, 要根据错误的性质、情节轻重和造成的危害, 分别予以批评教育、处分, 个别严重者应调离新闻单位, 对违法者要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西安城市的景观特色 篇8

1 建筑风貌

古城西安的建筑风貌主要形成三大类别。(1)在旧城区域,建筑风格主要延续古城的传统风貌,建筑高度也进行了严格的限制,以保护西安的历史建筑不被现代新兴建筑的面貌所淹没,尤其是古城钟鼓楼区域,除了尽力保护修缮钟楼和鼓楼的历史真迹之外,它们周围的其他建筑也尽量以一种“低姿态”来避免宣兵夺主,同时合理运用唐朝建筑或其他传统建筑符号来呼应以及强化此区域的传统韵味。(2)在一环至二环之间区域:城市空间与旧城风貌相协调,建筑高度也有一定限制,建筑风格结合传统与现代,展现出既有传统特点,又有时代精神的建筑风貌。(3)在二环以外区域:建筑风格以现代风格为主,时代气息较浓厚,但建筑色彩仍采用灰色调以展现西安古城的特点。

2 城市主色调

城市主色调由灰色,赭石色,土黄色等组成。西安城墙,钟楼和鼓楼都是以灰色为主,明清传统民居也以灰色为主。黄土高原地区的地方色彩就是土黄色,灰色和土黄色两者的调和色是赭石色。西安古城墙内街道设施主要采用古朴、自然,厚重、沉稳的材料,如石材、木材等作为主材,同时添加结合一些高彩度高明度的现代材料作为辅材,在体现城市古风貌环境的同时,创造出丰富多彩的城市空间。

3 建筑小品及雕塑

(1)传统元素:西安的建筑或者是街道,都可以随处可见其本地的传统特色,因为在这些地方的设计中都大量采用了古代传统的造型符号。与地区的历史传统呼应。比如大雁塔和钟鼓楼,多种元素符号都诉说这这个地区的古文化韵味和历史的辉煌。

(2)色彩表现,以城市的主色调为主,街道设施色彩服从整体色彩。材质:为了突出城市的传统文化韵味,陶制,木材,石材等材料运用的较多。就拿大雁塔景区的铺装来说,基本为石材,人行道辅以陶瓷。这几种材质都给人带来古朴亲切之感。以呼应城市给人的历史厚重和久远。在石料和陶瓷上辅以中国传统特有的书法地雕和几何装饰纹理,创造出特有的古文化氛围。

4 街道景观及绿化

(1)以钟楼为中心延伸的四条大街,同时是城市形象的代表。①东大街:全长约2150 m,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已成为商业闹街。行道树为国槐,夏天时道路两侧绿树成荫,为东大街熙熙攘攘的人流提供了较好的遮荫效果。②西大街:全长2767 m,街道两侧商铺以2层为主,3层退台,仿古风格。道路绿化种植国槐,栾树。栾树的夏秋的花和果能为西大街带来无限生机和美丽的景观。行道树的种植池形似古时房屋门窗花格图案,也与西大街整体设计风格协调。③南大街:全长1069 m,是城内四条大街最短的,是西安城墙内现代化气息较浓的一条大街。行道树为银杏,分车带绿化以一年生花卉为主,并采用花钵作为点缀。④北大街:全长1940 m,宽5080 m。行道树为国槐,分车带内的绿化采用以矮灌木和花卉为主,并运用立体绿化。

(2)二环路是西安城区与外围地区的分界,担当城区的门户形象。①东二环:中央分车带种植的植物有玉兰,紫叶李,月季,紫叶小檗,小蜡等。两侧人行道上用悬铃木做行道树。②西二环:中央绿化带种植紫叶小檗,紫叶李,月季,小叶女贞等。两侧分车绿带灌木种植金叶女贞,紫叶小檗,大叶女贞,连翘等,人行道行道树为悬铃木,规格普遍较大。③南二环:全长约11.9 km,中央绿化带宽约30 m,可以成为二环路上一条美丽的生态化绿带。绿化带植物配置上,用草花、灌木、乔木组合成美丽的图案。两侧的分车绿带内种植小蜡。人行道上种植国槐,南北人行道两侧也有绿化。④北二环:中央分车带以多种灌木等植物做纹理种植。人行道上种植悬铃木。在南北人行道两侧,各有宽约15米种植大量植物的绿带,在人行道内侧可以发现有大片乔木,在其前面种植有灌木,灌木前为宽度为3m的绿地。北二环作为西安一条车流较大的道路,设计以大规模城市绿带的出现,即可以美化沿路景观,又能改善北二环周围的生态环境。北二环未央立交下的绿化是非常有特色的,不仅绿地面积较大,而且植物种类丰富,并且形成各式各样的花纹形状。给来往车流上的人们提供了良好的的视觉景观。

(3)环城公园,围绕古城墙修建而成,承担展示西安城市形象的功能。借城墙,护城河等人文景观,在绿地内种植内种植大量植物,而且植物种类及植物组织形式等丰富多样。环城公园内绿树成荫,鸟语花香,既美化了古城墙,又给周围居民带来了休闲健身的去处。

上面介绍了西安比较具有特色和代表性的几处重要地段的街道景观及绿化。但也有许多急需改进的地方。(1)西安市作为国际大都市,其绿地景观破碎化严重,绿化水平整体偏低。(2)绿化空间分布不均:在主城区的绿地明显缺乏,二环内稍微良好一些,有几个大的公园绿地,但点,线状的绿地明显缺乏。在一些新建区域,如高新区,经济开发区和曲江新城等会有一些较大面积的公共绿地以及线状绿地景观。(3)少数的大型绿地彼此之间缺乏绿色廊道连接,连接性整体性差;(4)城市植物种类稀少,重草轻木,植物在渐渐减少。

西安作为历史名城和文化古城,其城市景观非常有特色,同时吸引了国内外旅客的慨叹。

参考文献

[1]段汉明,王镇中,杨小龙.现代城市景观建设理念的转变——以西安城市景观建设为例[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理工卷,2010(3):348-349.

[2]雷一东,唐先华.城市景观建设与管理探讨[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1(3):39-43.

城市特色的道德 篇9

近代学者康有为曾说:“育人重在育心。”“育心”就是要加强人的思想道德品质的培养。育人为本, 德育为首。大力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 全面提升青少年道德素养水平, 不仅是党和国家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的重要保证, 也是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题中之义。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 是在新形势下抓住机遇应对挑战的战略性任务。

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在深刻变化的国际国内形势下, 青少年成长社会环境更趋复杂, 思想道德教育工作遇到不少新问题和新挑战。学校思想道德教育要的作用是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鞭策人, 服务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我们要认真研究新形势下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特点, 加大学校德育体系及校内外教育网络建设力度, 要积极拓展德育途径, 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引导, 努力促进青少年全面健康成长。

道德认识产生道德情感, 并有助于指导道德行动。小学生还没有形成明确的道德情感, 道德信念还不够自觉, 不够坚定。因此, 我们应该加强对小学生道德素养的培养力度, 努力提高小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对他们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应该是具体、形象的, 而不是概括的口号和抽象的结论。榜样示范是加强学生道德素质培养的一个重要途径。小学生的模仿能力极强, 只要被模仿的对象具有权威性和可接近性, 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雷锋精神在思想道德教育中的优势

雷锋, 一个我们熟识的平凡而伟大的士兵, 这个22岁的年轻生命为我们树起了一座内涵丰富、意蕴深刻的精神丰碑。随着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 雷锋精神以其不断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与社会进步潮流相契合、与党的先进本色相融汇的独特魅力, 内化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 成为我们共有的宝贵精神财富, 影响和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人。弘扬雷锋精神是引领文明道德风尚、促进社会发展进步的时代呼唤。

雷锋精神所蕴含的价值、信念、理想, 它所代表的社会公德、艰苦奋斗与刻苦钻研的精神, 已经成为和谐社会的内生动力。中央明确提出要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以进行理想和信念教育为核心, 引导青少年成为具有高尚思想道德品质和良好道德情操的合格接班人。在这项教育中, 重点宣传雷锋精神, 可以赋予思想道德建设具体和形象的内容, 使其更生动。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我们应该重提雷锋精神。

在加强学校思想道德教育建设, 培育良好风尚的社会期许中, 学校开展学雷锋活动顺应了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强烈呼唤。在新时期学习雷锋精神, 是为了继承和发扬雷锋的道德力量和人性光辉。开展学雷锋活动, 用雷锋精神教育和激励学生, 能够有的放矢地推进素质教育开展;学习雷锋精神, 能够切实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弘扬雷锋精神, 能够引领孩子们知行统一, 自觉传承中华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因此, 学习雷锋精神应成为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永恒课题。

三、用雷锋精神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实践

雷锋的光辉名字和崇高品格, 始终具有感召人心的独特魅力。雷锋的精神内涵和优秀品德具有广泛的推广性。学校要引导学生在理解、践行“雷锋精神”内涵的过程中, 培养爱党爱国、助人为乐、勤俭节约、团结合作、积极进取、勇于创新的新一代接班人。

用雷锋精神进行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实践, 其活动的主题首先要体现时代性。雷锋精神之所以既能引领时代, 又能超越时代, 就在于其能把握时代主题, 融入时代潮流, 体现时代旋律。我们开展“雷锋学校学雷锋”活动, 要以更加宽阔的视野来把握, 以更加深邃的思想来谋划, 立足于新时代、新要求, 将雷锋精神和时代精神统一起来, 使其更加贴近学生实际、更富时代气息。

用雷锋精神进行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实践, 其活动的载体要讲究鲜活性。学雷锋不能简单化、庸俗化。实践证明, 好的活动还要有好的载体。没有生动丰富的载体, 活动就会缺乏吸引力, 没有生命力。学校要适应环境和条件的变化, 不断创新载体和形式, 大力提升活动的覆盖面和参与性。要针对不同年龄的学生、不同活动特点, 精心设计一些特色更加鲜明、更受师生欢迎、成效更加显著、更能长久坚持的有效载体。

用雷锋精神进行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实践, 其活动的机制要确保长效性。学雷锋, 学的是精神, 见的是行动。只有把雷锋精神内化于心, 外见于行, 雷锋精神才能发扬光大。学校学雷锋要避免“运动式”“临时性”, 要引导学生时时学、处处学, 形成思想上的认同、心灵上的契合、感情上的交融, 最终转化为实践中的行动。

具体活动可以如下开展。

首先, 加强学雷锋环境建设, 营造浓郁的学雷锋氛围, 让师生时时处处感受雷锋。要将校园环境布置与师生素质教育有机结合, 凸显雷锋因素, 形成浓厚的育人氛围。这样可以将校园与学校教学楼、走廊有机地串联起来, 形成一个富有特色的教育园。

其次, 以课堂为载体, 培养学生崇敬雷锋的思想感情。课堂是向学生传授知识的主渠道, 也是教育学生做人的主阵地。学校应以学雷锋为主线, 以培养学生文明素质为切入点, 将德育活动融于其中。通过多形式多角度, 渗透雷锋精神, 经过教学、示范、学习与实践, 抓住契机, 因势利导, 培养学生崇敬雷锋、学习雷锋的思想感情。

再次, 以养成教育为基础, 注重实践, 在学雷锋活动中提升道德水平。把学雷锋与养成教育相结合, 引导学生立足校园学雷锋, 走向社会去实践, 从一点一滴的身边小事做起, 向不文明行为告别。这样才能逐渐理解、体验雷锋精神, 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行为习惯。

加强城市社区道德建设的思考 篇10

2000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民政部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通知》中指出:“大力推进城市社区建设, 是新形势下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做好群众工作和加强基层政权建设的重要内容, 是面向新世纪我国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途径。”城市社区道德建设是城市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2001 年10 月中共中央印发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 纲要明确指出:“坚持继承优良传统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要继承中华民族几千年形成的传统美德, 发扬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革命斗争与建设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道德, 积极借鉴世界各国道德建设的成功经验和先进文明成果, 在全社会大力宣传和弘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与时俱进、勇于创新, 知难而进、一往无前, 艰苦奋斗、务求实效, 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时代精神, 使公民道德建设既体现优良传统, 又反映时代特点, 始终充满生机与活力。”

1 加强我国城市社区道德建设的必要性

1.1 创建新时期现代化社区的需要

《民政部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中提出了坚持政府指导和社会共同参与相结合努力建设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治安良好、生活便利、人际关系和谐的新型现代化社区。在城市化进程中,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民主政治体制和其他体制的变革势必对城市社区的生活带来影响:经济交往方式的改变使城市居民内在联系增强, 城市居民间的交往机会也增多, 交往需求增强, 这就要求城市社区必须加强建设, 以适应这一变化;社区办社会的方式使社区承担的社会职能越来越多, 社区居民对社区的依赖性在增强。无论是城市社区优美环境的创造、完善服务的实现, 还是和谐的人际关系都需要道德的维系, 都需要加强城市社区道德建设。

1.2 解决转型时期我国城市出现的伦理问题的需要

我国正从传统文明走向现代文明, 经历着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 在这个转变过程中, 人们的道德观念出现了新的变化, 并出现了一些伦理问题。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①个人本位问题。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 个体的自主地位增强, 为追求自身的利益, 自私自利、损人利己的现象较为普遍。②人际关系功利化。作为市场经济建设的阵地, 经济领域内通行的等价交换原则被扩展到社会生活, 导致城市居民间人际关系的功利化。人际关系功利化会引发诸多道德问题, 如奉献精神, 互帮互助的精神的弱化乃至消失, 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淡漠等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有赖于城市社区道德的建设。加强社区道德建设有助于人们处理好道德与经济的关系, 处理好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激起人们从事社区文明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提高社区居民群众的精神境界和文化修养, 从而推动社区发展。

总之, 城市社区道德建设是促进社区整合, 社区团结的重要手段, 是城市社区建设向前发展的基本前提, 是增强城市社区建设凝聚力和吸引力的基础, 是城市社区文明建设的关键。

2 运用传统文化加强我国城市社区道德建设的可能性

我国城市社区的特征使运用传统文化加强城市社区道德建设成为可能。

(1) 城市社区的地域性为运用传统文化加强城市社区的道德建设提供了可能。“城市社区就是由一定地域范围内的城市居民连同他们的社会活动、社会关系、组织制度、社会文化和社会心理等方面构成的社会共同体。”城市社区作为城市社区居民生活的场所, 社区办社会的方式使居民对社区的依赖性增强, 城市社区居民基于相近地域间的天然联系为加强城市社区道德建设提供了可能性。

(2) 我国城市社区发展的自发方式使运用传统文化加强城市社区道德建设成为可能。城市社区发展的自发方式主要是指“基于自身商品经济的文化传统、地理区位和自然资源条件, 在外部经济与社会发展方式的影响下, 经过自身经济与社会结构的不断分化和整合, 逐渐地依靠自身发展的惯性, 推动和促进城市化和工业化社会过程的方式。”自发方式是我国大部分的城市社区的发展方式。以自发方式发展的社区基于自身的文化传统、地理区位和自然资源逐步形成的。我国城市社区在其形成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已的社区文化, 但是中国传统文化是我国城市社区道德建设汲取营养的土壤。

3 运用传统文化加强我国城市社区道德建设的建议

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弘扬中华文化, 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要全面认识中国传统文化, 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 保持民族性, 体现时代性。”努力探索发掘和研究民族文化的丰富内涵为社区建设服务, 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运用传统文化加强社区道德建设就是要结合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基本特征及价值取向加强城市社区道德建设。

3.1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对于加强城市道德建设的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是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华民族性格的塑造, 对中国人的道德境界、理想人格的培养, 对中国家庭、社会的稳定以及中华民族的延续、发展都发挥过重要的作用。文化精神是被本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的、在民族文化中占主导地位的、贯穿于民族发展过程中的基本思想、基本观念。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在《中国文化概论》一书中被归纳为“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精神”, “人本主义精神”, “天人合一精神”以及“礼治精神”。

3.1.1 “刚健有为”的精神对于城市社区道德建设的意义

《易经·乾卦象传》上说“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 君子以厚德载物。”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的精神一直是中华民族奋发向上、蓬勃发展的动力。这种精神在全民族的历史创造活动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中华民族之所以拥有五千年的文明史, 之所以有改革开放以来的高速发展, 与这一精神是分不开的。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精神对于个人人生价值的实现也有着积极的意义。社区是社会的基因, 我们建设社区的目的之一, 也就是创造良好的环境, 激发人们的创造力, 在城市社区道德建设中激发了这种精神, 弘扬发挥这种精神, 才能建设一个富于创造性的社区。

3.1.2 “以人为本”的精神对于加强城市社区道德建设的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的“以人为本”包括“以民为本”“重人伦远鬼神”“肯定个体的心性向善”这三个方面。以民为贵的的重民思想是中国传统人本主义的重要体现。“重人伦远鬼神”则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重现世、重生活、重人伦的基本生命态度;“肯定个体的心性向善”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体表现为注重人的修养, 从个人与家庭、宗族、国家的关系上来肯定个体心性的完善。

城市社区道德建设中, 这些基本精神是建设良好环境与和睦的人际关系的思想基础。缺少了我们传统中的这些基本精神, 中国人就不能称其为中国人。民族文化的这些精髓已为我们打上了深刻的烙印。

3.2 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对于加强城市社区道德建设的意义

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可以归结为“重伦理, 倡导道德至上”、“重和谐与融合”、“重实际、追求稳定”、“重理性与人文教养”。

3.2.1 重伦理、崇道德的特征有助于加强城市社区道德建设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伦理型文化, 也被称作崇德型文化。孟子曰:“天下之国在本, 国之本在家。” (《孟子, 离娄上》) 这句话概括出我国传统社会的实质——家国同构。家族是中国人生活的重要场所, 也是封建统治者建立统治秩序的基础。在家国同构这种宗法观念的影响下, 重视家庭成员之间的人伦关系成为个体最重要的任务。“崇德”也就是中国传统要求人要以德行修养为安身立命之本, 重视道德自觉和人格完美, 强调道德在社会、人生中的地位和作用。这种以道德为本位的文化重视个人对家庭的职责和对社会的义务, 它有利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有利于家庭的稳定, 有利于社会的和谐。

3.2.2 重人文教养的特征有助于加强城市社区道德建设

在中国历史上, 维系社会伦理道德, 调节个人心里平衡的力量来源于中国传统文化所强调的个体的自我反省、自我约束和自我完善。个体的自我反省、自我约束和自我完善又是来源于以礼乐精神为核心的人文教养。通过道德教育、礼乐熏陶, 从而培养出人格理想和人生境界。

3.3 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对于加强社区道德建设的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 表现为中国传统文化系统中的价值系统, 主要体现为价值判断, 它对传统文化的发展具有指导作用。”传统中国文化的价值取向可以概括为“以修身, 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积极进取”的价值取向, “以伦理道德为人际关系和社会秩序的纽带”、“以物质与精神关系中的重义轻利”, “尚古倾向和平均主义”。

3.3.1 “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积极进取的价值取向”有助于加强社区道德建设

直接提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是《礼记·大学》:“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 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 先齐齐家;欲齐其家者, 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 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 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八目影响了中国一批又一批的知识分子。它表现出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对人生的积极进取精神。这种价值取向强调个体的自我约束、自我激励和自我塑造, 有利于塑造和谐完美的精神个性, 有利于形成正确的自我认知, 有利于维持人际间的和谐关系, 有利于形成社会发展的整体合力。

3.3.2 “以伦理道德为人际关系和社会秩序的纽带”对于加强社区道德建设的意义

中国传统道德是建立在血缘与宗法关系基础上的, 这就使家庭伦理道德成为中国传统社会道德的重要内容。这主要表现在对“孝”的推崇。家族中心的价值取向的最大特点是对“孝”的张扬, 对“孝”的及其家族中心的观念强调, 它赞成中华民族尊老敬老、讲求孝道的社会风尚, 重视家庭成员之间的和谐, 有利于家庭和社会的稳定。

4 结语

中国传统文化是在历史中形成的, 它具有一定的时代性。为此, 在当前的城市社区道德建设中, 就要在继承社区传统文化特色的基础上, 弘扬和培育新的城市精神, 创新和提升社区文化。“所谓城市精神是城市形象和市民价值观、思想道德水平、文明程度的集中体现。”城市精神是城市文化的核心。弘扬和培育城市精神就应加强家庭伦理道德建设和人际道德建设。家庭伦理道德建设直接影响到家庭生活的质量和社区的精神文明建设。加强家庭伦理道德建设就是要加强对社区居民的家庭美德教育, 发扬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维护家庭稳定。加强社区人际道德建设就是要结合社区居民实际开展社会公德教育, 职业道德教育, 增强社区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创新和提升社区文化可以以群众性社区文化活动为依托大力发展特色文化, 积极开展群众性的文化活动营造社区文化氛围。

参考文献

[1]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7.

城市标语应凸显城市特色 篇11

据笔者观察,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含糊空洞,难以体现城市风貌

一则城市标语,其实就是一张城市为自己量身打制的名片。在这则标语当中,必须涵盖属于这座城市的相关信息。由此,城市标语的拟订,必须首先定位在能够概括出城市特色、体现出城市风貌。体现出城市的特色和风貌,这应该是拟订一则城市标语的基本理念和功用。但是,反观我国部分城市拟订的城市标语,却没有体现出城市的特色和风貌。它们或语焉不详、指涉不明,或含糊空洞、表意不清,使人很难将这则城市标语与其所指涉的城市联系起来,从而丧失了城市标语拟订的基本功用。如威海市的城市标语——“威海市:拥抱碧海蓝天,体验渔家风情”,碧海、蓝天、渔家、白帆……几乎是所有沿海(尤其是东南沿海)城市的共同特征。威海市将这些概括进自己的城市标语,委实难以体现出属于自己的城市特色。再如广州市的城市标语——“广州市:一日读懂两千年”,一日怎么会读懂两千年?能读懂两千年里的什么?这又怎么会和一座城市牵连上?这则城市标语语焉不详,含糊不清,很难给人以清晰、直白的印象。一则城市标语,难以使人明确地将这则标语与其所指涉的城市联系起来,那么,这则城市标语也就丧失了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目光短浅,偏执单一城市效能

城市标语的拟订,应当立足于对该城市的特色和功能进行尽可能全面的定位和概括。而我国部分城市拟订的城市标语,却将城市标语混同为了旅游口号,这种偏执和短浅,使城市标语丧失了其应有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如福州市的城市标语——“福州市:福山福水福州游”,如果去掉了标语中的“游”字,将其改为“福州市:福山·福水·福州”,福州市的城市标语应该非常具有感召力。但是,就是因为偏执于旅游的需要,福州市的这则标语中多出了一个“游”字,把很好的一则城市标语,变成了一句浅陋的旅游口号,从而丧失了其更广远的影响力和感召力。笔者以为,之所以会出现上述城市标语混同为旅游口号的现象,一方面源于人们对城市标语功用和特质的认知不足,另一方面则来自功利意识的驱使。

攀移附会,自我淡化城市个性

每座城市都拥有属于自身的成就和个性。其本身就是维系一座城市内在动力和独特品质的精神支柱。换言之,维系和弘扬一座城市本身的成就和个性,正是唤起这座城市自信自尊、提升其内在凝聚力、创造力的需要。虽然,这种成就和个性,可以不必体现在城市标语的拟订上,但是如果一则城市标语的拟订,忽略甚至淡化了对该城市自身成就和个性应有的尊敬和重视,而意图借助其他因素来展现自己,这种盲目的攀移附会,无疑会影响到这座城市的形象和品位,使其丧失掉长远的影响力和感召力。如肇庆市的城市标语——“肇庆市:肇庆山水美如画,堪称东方日内瓦”,就是意图通过瑞士名城日内瓦来拔高自己。但这种攀移附会,不但使其泯失了自身的成就和个性,而且也会产生出某些负面影响,甚至伤害到国人的心理情感。再如咸阳市的城市标语——“咸阳市:中国金字塔之都——咸阳”,咸阳市显然是想借助埃及的金字塔来说明“本土”的特色——秦陵汉阙众多、历史积淀丰厚。但咸阳市作为大秦故国、秦中名城、中国两千年封建制度的发祥地,自有许多让人惊叹的特色和风采,实不必如此自轻自贱、攀移附会。

标榜吹举,蓄意魅化城市形象

毋需讳言,拟订城市标语,原是为了凸现城市特色、打造城市品牌。由此,在城市标语的拟订上,适当地提升和点化本无可厚非。但是,如果一则城市标语过于标榜吹举,甚或为了魅化城市形象而蓄意言过其实、无中生有,则无疑触犯了城市标语拟订中的另一禁忌。如重庆市的城市标语——“重庆市:世界的重庆,永远的三峡”,把自己标榜为“世界的重庆”,本意是旨在拔高自己,但因为过于言大而给人以不自量力的感觉。又如日照市的城市标语——“日照市:游山游五岳,赏海去日照”,日照市置我国其他的赏海胜地于不顾,断言“赏海去日照”,这般标榜,难免给人以孤陋、吹举之感。再如洛阳市的城市标语——“洛阳市:国花牡丹城——洛阳”,我国的国花是什么,《宪法》中并没有明文规定。为了抬高自己,洛阳市竟擅定“国花”为“牡丹”,这种做法,显然是不妥的。其实,一条精辟、公允的城市标语,绝非是搞个征集评奖活动、酝酿几天就能炮制出来的。像“桂林山水甲天下”“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些有口皆碑的“城市标语”,哪一则不是历经了几百、上千年的积淀和检验才推敲出来的!拟订城市标语,同样应该和搞城市规划一样,力求避免短浅、浮躁、盲目和草率。

牵强冗赘,盲目罗致城市特色

城市标语,应以言简意赅、精当准确、最具感染力和理解力的语言表述,挖掘出该城市独有的精神内涵和风土特色。换言之,简洁、精辟、概括、深刻,这应是拟订一则城市标语在语言表述上最基本的特质和要求。而反观我国部分城市拟订的城市标语,却失之于冗赘、牵强,它们或在语言表达上过于藻饰,或在特色定位上过于罗致,或在品质挖掘上过于牵强,从而给人以刻意、盲目甚或浮躁不实之感。如三门峡市的城市标语——“三门峡市:文化圣地,天鹅之城”,将城市的精神内涵和风土特色罗致在一起,即让人倍感牵强。而且,将“文化圣地”和“天鹅之城”并举,不但于情理上难通,更给人以有失谨严、庄重之感。再如成都市的城市标语——“成都市:成功之都,多彩之都,美食之都”,虽然意图从不同的角度体现城市特色,但因为概括过于空泛,反而并不能给人留下最鲜明的印象。其他的城市标语,如宜昌市的城市标语——“宜昌市:金色三峡,银色大坝,绿色宜昌”、兰州市的城市标语——“兰州市:丝路山水名城,西部黄河之都”等,亦存在罗致过细、藻饰过烦、牵强过多的缺憾。

城市特色的道德 篇12

《基础》课是贵州省中医学院校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在落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宏观改革政策的同时,还要结合中医学院的中医文化环境,在教育的过程中融合中医人文精神。与此同时,还应当注意到《基础》课程教学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了专业教育的质量,对培养可持续发展的中医药人才有重要的积极影响作用。

1 课程教学过程应该体现出中医特色的人文精神

在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过程中,人文精神始终都是社会得以进步的价值驱动力。追求崇高的价值理想,崇尚优良的道德情操,其核心内容就是“以人为本”。

人文精神在医学领域的体现就是热爱生命,重视精神家园,关注医学与人的关系,强调生命价值和生存意义。中医学不是单纯的自然科学,中医学与人文密不可分。中医学始终是以人、生命、健康为服务对象,以“向善”为基本原则,以“治病救人、实行人道”为根本宗旨,其本质就是“人性化的医疗”,是对人的尊重、对人的关怀,对生命和健康的珍爱,是奠基于人文、科学、哲学的学问[1]。

自从2006贵州省高校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方案后,通过作者及其同事们在贵阳中医院校实践教学中发现,绝大部分的学生对《基础》课程的开设是持肯定态度的。为数不少的学生们反映,经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后,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有所提高,对形成自己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积极的指导作用,与此同时,还学习到了一些法律的基础知识,拓宽了视野,对后续进行的中医专业课程教育都是大有裨益的。

但是,在《基础》课程的实践环节中,由于授课教师基本上都是人文社科专业,没有更多的中医学专业背景,因此,在课程讨论和评析的过程中,在结合专业案例、结合中医文化等课程教学方面,显示出了不足之处。《基础》课程教师必须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提升专业素养,开拓教学内容,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在重点突出中医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才能发挥出《基础》课程在提升医学人文素养过程的实际效用。

2 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

因为教学方法直接关系到教学的实效性,所以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应该结合中医传统文化特点,采用多种方式来进行教学,如启发式教学、专题式教学、案例式教学、互动参与式教学等方法,来解决部分大学生满意度不高、兴趣不浓、被动学习、听课率和入心入脑效果不理想等问题。在《基础》的教学实践中,可以有效的促进师生间的互动,使学生由被动听课变为主动参与,在参与过程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对相关知识的认知、理解和消化,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从而达到增强《基础》课程实效性的目的。

另外,多媒体作为新的教学手段,能够把抽象的理论变为生动的视觉形象,能够增强教学内容的感染力和直观性。从目前来看,《基础》课程多媒体教学课件的教学效果并不能完全令人满意,提高多媒体课件的质量和水平,迫在眉睫。在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过程中,教师注意在技术方面的学习,要使得制作出的课件既操作简单又便于维护。另外,教师们还必须得吃透教材,深刻理解教学内容,熟悉听课学生们的接收方式和中医语言,要对多媒体课件内容和教材内容进行有机的整合。这样才能够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通过师生对话、信息交流和信息反馈实现教与学双方对教学的把握,让教师在动态的过程中完成教学任务,达成教学目标,从而提高《基础》课程教学的魅力和实效性,才能有效的提高课程教学水平。

3 突出中医特色的实践环节,促进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

《基础》课程真正的价值和生命力也在于理论联系实际的效果,因此,在课程教学中因材施教,突出中医特色的教学实践环节具有重要的意义。实践教学是增强《基础》课教育实效性的重要途径,它能促进大学生从理论学习到实际应用,打破过去教学的单调模式,更好的调动学生内在的积极学习性。

作者自2006年《基础》新课程实施至今,连续5年对课程教学效果都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和总结。其中,发现现在的大学生参与意识逐年增强,采用以学生为本的实践教学能够从一定程度上消除大学生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厌倦情绪,调动大学生的参与热情,从而给《基础》课程教学注入新的活力。与此同时,在实践过程中,把中医传统文化精髓逐步的渗透进课程中去,能够增强学生们的兴趣。

目前,《基础》课程教学中存在的理论联系实际不够紧密,是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尤其是在中医类院校,鉴于其专业文化的特殊性,应该在整个教学过程之外再开设第二课堂,即增设专题报告等。例如,首先由教师根据教学目标结合中医文化特色,在讲授第六章“培育职业精神,树立家庭美德”过程中,布置学生做一份结合自己专业调查企业从业者道德现状,并进行分析,写出调研报告。通过调查,引导大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不自觉的就能够了解中医传统文化对从业者的道德要求,中医药行业对从业者的道德要求,整个本地中医药企业对从业者的道德要求。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针对目前中医的一些热点话题,利用网络媒介的优势,开辟网上课堂和论坛,组织学生网上讨论,交流经验,从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主导地位。这样才能引导学生们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体现出马克思主义的时代性和实践性[2]。

除此之外,《基础》课程教学效果的提升还需要在教师德育水平、学生考核评价体系、大学生自身素质提升等很多方面继续加强改革工作,其关键就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在《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我们要以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进一步解放思想,不断在教学理念、教学模式等方面进行探索和创新,通过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吸引力、感染力,从而提高教育教学的实效性,有效地实现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主渠道”的功能。只有这样,才能把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目标落到实处。S

参考文献

[1]郭玉宇.医学院校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改革中应当融合医学人文精神[J].医学教育探索,2009,6,8.

上一篇:问题学生的心理研究论文下一篇:音乐文化创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