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文化(共12篇)
中国企业文化 篇1
为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 梳理盘点“十一五”期间及新中国成立60年的中国企业精神, 探讨“十二五”期间如何弘扬优秀的企业文化,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提升企业的文化软实力, 促使《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刻不容缓, 保障和改善民生, 重点解决‘民富’问题”, “发展现代产业体系, 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等重要目标能顺利实现, 2010年11月13-15日, 由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主办的“新中国60年企业精神传承与创新——中外企业文化2010北京峰会”在京西宾馆隆重召开。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何鲁丽、成思危、许嘉璐、蒋正华等出席了会议。
何鲁丽在开幕式上致辞, 她说, 此次峰会的召开, 适逢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胜利闭幕, 全党、全国人民正在学习贯彻五中全会精神, 为“十二五”规划建言献策;回顾与总结新中国企业精神的诞生和成长, 梳理和评价企业文化的发展脉络, 继承优秀的文化传统, 是为了不断推进企业文化创新, 充分发挥文化引导社会、推动发展的功能, 更好地适应新时代的发展, 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我们即将迈上亲手描绘“十二五”美好蓝图的新征程, 这对中国企业文化建设事业是一次新的机遇与挑战。相信此次大会, 能进一步解放思想, 与时俱进, 开拓创新, 为繁荣和发展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 推动中国企业文化事业再上新台阶做出应有的贡献。
会议对“新中国60年最具影响力十大企业精神”“新中国60年企业精神培育十大摇篮组织”“新中国60年企业精神培育十大杰出人物”进行了表彰。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理事长胡平、国务院国资委副秘书长杜渊泉、全国总工会宣教部部长李守镇、《求是》杂志社副总编黄中平分别致辞。
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名誉理事长王大明就会议的主题作了深入阐述。他说,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 我们国家仍然处于大有作为的“重大战略机遇期”, 解决“民富”问题是当前发展任务的重中之重, 尤其是第一次在五年规划里明确地把科学发展作为主题, 提出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刻不容缓”, 提出“十二五”是“消费—投资—出口”拉动, 第一次把消费拉动放在了第一位, 这实质上是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 实现真正的国强民富。解决“民富”问题是当下企业发展的大的政策环境, 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应思考如何将“民富”理念融入到企业文化中, 真正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实现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会后, 与会代表就如何贯彻五中全会精神和“十二五”规划纲要, 在企业文化工作中如何体现科学发展和“民富”理念展开了热烈讨论。
500余名来自国有大中型企业和知名民营企业的领导出席了会议。中国石油集团、开滦集团、首钢集团、中国农业银行总行、中航工业集团领导参加了“艰难辉煌—新中国创业发展期企业精神培育与实践”的专题研讨;国家电网公司、中信集团、中国石化胜利油田、恒源祥集团领导参加了“基因再造—传统企业精神的发扬光大”的专题研讨;海尔集团、浙江吉利控股集团、中国航天科技集团领导参加了“走向世界—新中国改革开放期企业精神形成与发展”的专题论坛;ABB中国公司高级副总裁、美国康明斯集团全球副总裁和商务部专家参加了“他山之石—国外企业精神内涵与实践”的专题论坛。著名哲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周国平作了题为“中国企业家的人文修养”的学术报告。
全国人大原副委员长、著名经济学家成思危在闭幕式上作重要讲话;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秘书长孟凡驰作了大会总结。会议同时发布了《中国企业文化建设十二五发展规划建议》《2010年度中国企业文化发展研究报告》, 并作了要点说明;组织全体代表参观了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与会代表普遍反映, 参加本次峰会, 学习了有关领导的重要讲话, 研讨了独具特色的中国企业精神, 交流了中外企业文化建设的先进经验, 为进一步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 制定好“十二五”规划, 促进企业科学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中国企业文化 篇2
企业文化标语。企业文化标语又称:企业文化挂图。
企业文化口号。企业宣传标语等。企业文化是一个组织由其价值观。信念。仪式。符号。处事方式等组成的其特有的文化形象。而企业文化标语则是将这些价值观或现象以具体的文字配合图形体现出来并张贴或悬挂于企业内部的办公区域。
中文名,企业文化标语。又称,企业文化挂图。实质,一个组织。性质,是企业行动的“思想指南”。
主要作用。企业文化是无形的管理。起到企业文化宣传作用。
更能提升企业整体形象。增强企业凝聚力。所以很多企业都在建设自己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标语是体现企业文化的一种方式。01 态度决定一切。细节决定成败02 态度决定行为。行为培养性格。性格决定命运03 诚信立足。创新致远04 持诚信互利共荣。以厚德载物05 有一份耕耘。就有一份收获06 您的自觉贡献。才有公司的辉煌07 要想不被淘汰。只有跑在前面08 每天进一步。
踏上成功路09 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10 一等二看三落空。一想二干三成功11 五湖四海聚一厂。情同手足友谊长12 培育礼仪员工。创造文明团队13 宁可因高目标而脖子硬。也不要为低目标而驼背14 只有勇于承担责任。才能承担更大的责任15 保持环境清洁。做位可爱的人16 爱护公物。企业文化标语珍惜资源。勤俭节约。共同发展17 生活因拼搏而存在。拼搏因生活而永恒18 为自己养成一个好习惯。给别人留下一个好印象19 遵守厂规厂纪。
争当优秀员工20 合格的员工从严格遵守开始21 自我提升。良性竞争。相互欣赏。相互支持22 心态正。事业成。不成也成23 事不三思总有败。人能百忍自无忧24 得意时应善待他人。失意时你会需要他们25 立足新起点。开创新局面26 塑造人的品质。建立管理根基27 企业以人为本。员工以厂为荣28 以厂为校。以厂为家;互相学习。互相关怀29 转变观念转变作风。让企业文化生生不息30 和传统的昨天告别。向规范的未来迈进31 企业的成功来自于每一位员工的付出32 争做一流员工。
共造一流产品。同创一流企业33 要有好的灌溉。才有好的成果34 我们的理念是:没有最好。只有更好35 持续改善是企业文化的精髓。
分类。1。市场竞争不同情弱者。不创新突破只有出局。
2。心量狭小。则多烦恼。心量广大。智慧丰饶。3。不自重者。取辱。不自长者。取祸。不自满者。受益。不自
足者。博闻。1。顾客的赞美。是企业最大的财富。2。观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3。执行力的关键是细节。1。以质量为生命。以客户为中心。2。以市场为导向。以网络为基础。以人才为根本。以发展为前提。3。以质量求生存。以信誉求发展。以管理求效益。4。以市场为导向。
客户为中心5。需要理解的是客户。需要改进的是自己。6。对客户奉献热诚。为客户着想。急客户之所急。客户的认可。是我们事业生存发展的土壤。7。争取一个客户不容易。失去一个客户很简单。
性质。企业标语是灵魂。是企业经营活动的“统帅”;是企业行动的“思想指南”。
在企业的经营发展中具有无法替代的核心作用。正如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必须有凝聚力才能发展。壮大。一个企业也需要凝聚力。才能走向成功。有人认为。企业文化建设。只能在企业良
好运营时进行。当企业出现问题时。就不能分心再搞文化建设;还有人认为只要做好了内部文化建设就行了。殊不知在文化管理时代。文化的影响涉及到企业行为的方方面面。企业文化的概念还应包括对外界的宣传。
让外界了解公司的经营理念与文化。以寻求更大的社会价值认同。
网新企业。企业文化标语执行-敢于担当。按规定时间。高质量地完成预定结果学习-始终保持学习心态。
不断完善提升自我团队-思想统一。形成合力。量才而用。追求团队成功管理-增强大局观。双赢思维。注重沟通调研。形成方法论计划-合理规划。严谨有序。要事第一。黄金时间办要事品质-精心设计。注重细节。一次性把事做对道德-正直诚信。恪守。监督并打击损害公司利益的行为梦想-持之以恒。真正为实现互联网事业的梦想而奋斗。不为私心所困目标-坚持不懈地帮助客户提高生产力。
中国企业文化 篇3
提高认识,全面理解文化企业推进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我们所说的企业文化,是指社会主义企业在市场经济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为全体员工所认同、遵守、带有本企业特色的价值观念、经营准则、经营作风、企业精神、道德规范、发展目标的总和。企业:文化渗透于企业活动之中,又流溢于企业活动之外。不可忽视的是,在生产精神产品的文化企业,企业文化建设同样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和全面理解企业文化建设对文化企业经营发展的重要意义。
首先,文化企业的产品属性和生产方式,决定了企业文化建设是文化企业提高管理水平的必然要求。一方面,文化企业的产品具有明显的文化属性,其文化属性决定了文化产品在意识形态上的导向性。文化企业自身建设状况和企业员工的思想文化素质,直接决定着其产品能否始终坚持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我们出版企业,承担着党和国家赋予的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大社会责任,因此,一定要努力建设自身先进的文化,做到宣传科学理论、传播先进文化、塑造美好心灵、弘扬社会正气,不给错误思想和文化垃圾提供传播渠道。另一方面,文化企业的生产方式是以脑力劳动为主,主要依靠员工的智力创造。脑力劳动是在无形状态下进行的,其效率的高低完全取决于员工的自觉性和责任感。
文化企业的员工在满足社交、自尊、自我实现等高层次的精神需要方面要求较高。传统的管理手段虽然能够发挥明确工作内容、规范工作:过程、保持工作状态的作用,但难以更好地促进员工自觉性和责任感的提高,难以满足职工个人高层次需求,也容易使员工陷入被动地位。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从注重对外在行为的规范转向注重对内在意识的引导上,通过企业文化建设,向员工宣传、灌输并努力使员工接受企业管理方法的内在理念。即依靠具有自身特色的优秀的企业文化,激励和规范企业和广大员工,为员工提供施展自身才能的空间,引导员工把个人发展目标同企业发展目标最大限度地结合起来,在实现企业发展的同时,也实现员工个人的发展。
其次,企业文化建设是文化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选择。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竞争能力,尤其是核心竞争力最终决定着企业来来的命运。企业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对于出版社这样的文化企业来说,员工队伍和员工的创造能力及所生产的特色产品和服务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能否长久地拥有一支既遵从企业的价值观,又能够积极为企业创造价值的员工团队,进而形成有自身特点的产品和服务,是企业能否长久、稳定发展的基础。所以,在人才培养和员工队伍建设上,企业领导者既要注重专业技术和创造能力的发挥,又要注重团结、诚信、敬业等企业价值理念的弘扬,这样才能持续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班子重视,大力营造企业文化建设的良好氛围
首先,领导班子要高度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在企业文化建设中,企业领导人、领导班子在企业文化建设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作为企业中的“典型人物”,企业领导者首先应是企业文化的引导者,同时也应是企业文化的实践者,在日常生产经营管理的各个方面,处处体现着企业文化。因此,要建立有特色的企业文化,必须依靠领导班子的高度重视和大力倡导。我们将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确定为实现全社2001~2005年发展规划的一项重要工作目标,领导班子多次组织企业文化的学习、研究和讨论,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成立了由班子主要成员和部分中层干部组成的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小组,统筹规划出版社的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制定了详细的工作计划,保证了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得以有条不紊地推进。
其次,领导班子要引导员工积极参与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形成合力建设企业文化的良好氛围。企业文化的形成不仅需要领导者的规范和倡导,更重要的是员工的认同和接受。因此,员工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主体,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必须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依靠广大员工的创造精神。我们邀请了有关方面的专家,为全体员工举办企业文化讲座,宣传普及企业文化知识,提高员工对企业文化建设工作重要意义的认识,并在全社大会、中层干部会等多种场合反复强调,不断强化。同时还组织在社内局域网开辟了企业文化论坛,开展了多种形式的讨论,为员工提供畅所欲言的多种条件,形成了全社同心协力、共同推进企业文化建设的良好氛围。
结合社情,确定我社企业文化核心理念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创业和发展过程中形成的,贯穿于企业的发展、变革的整个过程。企业文化只有适合自己企业的实际和有利于本企业的发展,才能被确立下来并逐步发展完善。因此,必须高度重视企业文化的个性,认清自己的特点,发挥本企业及其文化素质的优势,在企业自身所积累经验的基础上发展本企业的文化。
首先,我们较为全面地了解了我社的创业及发展历程、产品结构的形成和丰富的过程,以及经营管理理念的发展和变革历程。同时,结合我社2001—2005年发展规划以及更加长远的发展目标,分析我社在经营理念、战略目标、市场定位、产品战略、人力资源战略、生产与运营管理等多方面的优势与不足,以此确定企业文化建设的战略导向。
其次,开展了社内企业文化建设问卷调查。设计了包括被调查人基本情况、职业满意度、企业发展理念、企业核心领导层评价、组织与团队、企业文化物质层面、企业文化制度层面、企业文化精神层面、价值取向、开放式问题10个部分,共?08个问题的调查问卷,下发全体员工,以求全面掌握我社企业文化现状和员工企业文化诉求。回收问卷有效率达到90,5%o其后,组织人员对问卷进行了统计,得出了员工年龄、学历、行政职务、专业技术职称、不同部门工作经历等7个主要维度、18个主要选项、100个问题的大量基本数据,通过对这些数据的系统分析,基本达到了全面了解员工现状的目的。
在较为充分地把握了历史、现状和未来的基础上,我们确定了我社企业文化的核心理念。我社企业文化核心理念包括企业使命、企业精神、企业核心价值观、企业口号、社标五个部分。
由内而外,注重夯实企业文化的内在基础
企业文化建设并不是用文化方式包装企业。运用非常好的词语以及流行的名言和警句,把企业加以包装的做法,在一段时间内和一定程度上,可以达到提高企业的社会知名度和美誉度的目的,但这不能达到提高企业内在素质的目的。企业内在素质与企业外在形象是相互对应的,内在素质的优劣,决定了企业能否不断为社会提供优质的产品和高满意度的服务,最终影响着企业外在的社会形象。
因此,我社在企业文化建设上,选择了从企业内部入手,通过打造一支拥有共同价值观的优秀员工队伍,建立完善的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经营体制和科学合理的现代管理体制,为员工创造和提供实现个人发展目标的空间,以不断为社会提供优质的产品和高满意度的服务,在顾客、合作伙伴和其他市场参与者面前,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我们所提出的“由内而外”还有另一层含义。企业文化包含了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三个层面,其中最核心的是精神文化层面。企业精神文化是最深层次的文化,它处于企业文化系统的核心,既是其他文化层面的结晶和升华,又是其他文化层面的基础和支撑。因此,我们选择了从内在的企业文化精神层面建设入手,带动外在的制度层面、物质层面的文化建设的方式。
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我们拟定了在企业内部宣传、贯彻我社企业文化核心理念的工作安排,通过讲座、征文、演讲等多种形式,使企业文化核心理念深入人心,为企业文化建设工作搭建了思想平台。
层层联动,当前工作和长远目标统筹规划
企业文化的各个层面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虽然我们采取了以精神层面的建设为龙头,以企业文化核心理念提炼、宣传、贯彻为基础的工作方案,但同时也认识到,在核心理念建设达到一定阶段时,应当适时地进行制度层面和物质层面的搭建。
在制度层面,首先从与我们所提炼的核心理念有一定差距、关乎员工切身利益、为员工所密切关注的绩效考核制度的修订、完善入手,力求在收入分配、业绩考核等方面,充分体现我社企业文化的核心理念。同时,着手制定《员工手册》,规范员工行为。在物质层面,我们先期开展了员工认同感较强、实施难度较小的办公用品标识化、统一产品包装、办公环境整治等工作。通过各个层面的联动以及关键环节和见效较快环节的有关工作的配套进行,进一步强化了我社企业文化建设氛围。
中国企业文化 篇4
(一) 美国的民族文化
美国建国只有200多年, 文化根基很浅, 但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 经过200多年的相互融合和优胜劣汰选择, 形成了自己鲜明特色的民族文化。
1. 清教文化。
首先新教中的一批“清教徒”不满现状提倡简朴追求自我的生活方式。其次《五月花盟约》的签订赋予了美国民族文化倡导道德、民族、平等的内涵。与中国天人合一的儒家文化不同, 清教文化认同人是万物的主宰, 重视人的自由和权力, 并通过法律和制度规范下来, 建国初期美国颁布了《人权法案》, 从法律上认可个人在人身、财产和政治上享有完全的自由。这些在思想上、文化和制度上为实现个人理想和自由奠定了社会基础。
2. 移民文化。
首先美国初期居民是各国移民, 主要依赖个人奋斗, 所以美国人崇尚生活的强者, 鄙视弱者, 这使得美国人更加崇尚自由和平等。其次从地理位置看, 初期美国基本处于荒芜状态, 可供开发利用的资源众多, 自由农民面临太多机会, 这些培育了美国人打破常规, 开拓进取和敢于冒险的理想主义性格。第三, 美国是由游牧民族发展起来的国家, 加上西进运动的拓荒, 生存环境是原始和残酷的这培养了他们的个人英雄主义。第四, 美国是移民国家, 这些移民在融入的同时也将各自的言文化和习俗等带到了美国, 美国包容兼收发展了美国文化。最后, 早期的美国居民开发北美大陆的过程是打破常规, 服从实际问题解决的过程, 从而决定了美国人一切为了效益和成功的实用主义哲学。
(二) 美国民族文化对企业文化的影响
1. 清教主义将打破旧传统进行自由抗争的精神应用于劳动和
企业发展中, 认为劳动和进行企业经营不是仅为赚钱的欲望而是对上帝的负责, 是获得上帝恩宠的唯一手段, 一种全力以赴的工作态度便出现了。同时政府加以引导以维护和延续主流价值观、加强移民对主流文化认同的公民教育, 强调“爱国与忠诚”、“诚实与仁慈”、“自律与容忍”, 注重公民在政治生活中的责任、自律以及社会关系中的诚实等。可以说, 美国人对主流文化的普遍认同与公民意识既是人们的自觉行为, 也是政府有效引导的结果。
2. 契约制度建设。
美国是在打破专制的旧宗教建立的新国家, 从建国开始就重视人权和自由, 并通过制度和法律形式规范下来, 这种制度建设从一开始就贯穿在美国人的意识中, 在企业发展中也必然重视民主制度和契约制度。
3. 美国的清教文化和移民文化中都特别呈现出个人主义精
神, 强调自由、平等, 强调开拓创新和英雄主义, 也必然在社会和企业发展中重视员工的人权、包容员工的个性, 重视并发挥员工个人才能, 重视员工的创新能力, 在经济制度发展中实行自由的市场经济制度。
4. 实用主义哲学影响下, 美国人不喜欢正规的、抽象的概念的东西, 更崇尚物质生活, 认为生活舒适是理所当然的人生追求。
在美国人眼里, 有用就是真理, 成功就是真理。
(三) 美国的企业文化的特点
美国民族文化反映出的核心是个人主义, 由此所形成的美国企业文化的核心也是个人主义。美国麦肯锡顾问公司在访问了全美最优秀的62家大公司, 最后以获利能力和成长速度为标准从中选出43家接触的模范公司, 并对这些公司进行调查研究后, 出版了《追求卓越—美国管理最佳公司的经验》提出了美国企业杰出企业的八项原则:行动神速、顾客至上、支持创新、尊重员工、重视价值观、不离开本行、精兵简政和宽严并举。美国作为世界头号经济强国是十分重视企业文化的建设的, 正是在这种民族文化影响下便形成了美国企业文化:尊重人的价值主动发挥员工的个人才能、简洁功利的实用主义、契约化的管理制度、自由平等的人性化管理、重视创新建立激烈的竞争机制等。
二、日本民族文化影响下企业文化的形成和特点
(一) 日本民族文化形成和特点
1. 岛国文化。
日本处于四面环海、国土狭小、资源短缺、灾害频繁的岛国生存环境, 激发了日本强烈的民族意识, 形成自己的民族文化。第一, 重视吸收外来文化, 尤其是中国的儒家文化和西方的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第二, 具有强烈的对外扩张侵占的冲动, 以达到补充农业上地少, 工业上资源缺乏的自然和地理上疆域狭小的限制。第三, 地少资源匮乏, 灾害频繁使日本更加重视人力资本的作用。第四, 日本的四面环海的地理环境使日本自认为是地理上的中央王国。
2. 社会结构。
第一、纵向等级的主从结构。核心内容是以主从关系为轴心的等级身份制, 主从结构、等级结构与家族结构相互交织, 主从关系、等级关系、家族关系与政治关系相互渗透。第二、拟家族制的统治结构。日本人家或家族结构的显著特征是泛家族主义, 并将这种拟家族结构应用于社会各种组织中。
(二) 日本民族文化对企业文化的影响
1. 日本民族强烈的民族意识使日本的任何企业都把报效祖国
的精神放在首位, 所以日本企业价值目标有双重倾向:一是社会责任, 一是经济效益。
2. 日本吸收中国的儒家文化并和日本自己社会结构文化结合
形成日本大和文化, 使日本具有强烈的家族意识和严格的等级制度, 使日本企业员工对企业忠、诚和和亲一致, 使日本企业具有极大的向心力、忠诚度和团队意识。
3. 日本为摆脱资源匮乏而重视人力同样用于企业经营中重视
以人为本的感情投资, 并逐渐转化为员工对企业的忠诚的集体主义。第一建立员工终生雇佣制, 第二是实行年供序列工资制, 第三是按企业组织工会, 将劳资关系转化为家族内部关系。
4. 日本对外扩张侵略的冲动和大和民族优越的错觉同样运用
在企业中, 日本企业和员工以日本企业和产品为荣, 重视产品质量, 重视企业信誉, 并极大限度的以产品抢占世界市场。
(三) 日本的企业文化
通过日本民族文化对日本和日本企业的影响使日本的企业文化也体现着日本的民族文化, 日本民族文化反映出的核心是集体主义, 由此所形成的日本企业文化的核心也是集体主义。这些企业文化可以概括为日本企业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对外扩张的市场占有动机, 日本企业重视学习先进的文化和技术等, 日本企业重视感情投资重视人力资本, 日本员工具有对企业强烈的忠诚的家族集体主义意识和严格的等级意识等。
三、美日企业文化在民族文化影响下的形成分析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美日企业文化的形成机制和特点。第一, 企业文化离不开民族背景, 企业文化是在民族文化的影响下形成的, 美国的企业文化核心个人自由主义来自于美国移民文化和清教文化中的自由平等观念, 日本企业文化核心集体主义来自于日本民族文化的民族集体意识和家族意识;第二, 企业文化是在充分吸收、继承和发扬优秀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在企业文化中加强引导并放大。两个国家民族文化中都有其不足的劣势, 但是国家和企业在建立企业文化过程中充分利用其积极方面并通过宣传教育制度等加以引导, 美国利用个人自由平等的观念鼓励个人才能的充分发挥, 日本利用民族和家族意识鼓励个人为集体做出贡献, 既符合民族特点又能发挥优势促进企业发展;第三, 两个国家企业文化的内容已经超过了本国民族文化范围, 是在民族文化基础上吸收外来文化, 融合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建立的现代企业文化。美国虽然重视个人自由、平等和权力, 但仍然建立现代契约制度、竞争制度、团队合作制度促进企业发展, 日本也是既重视个人对集体贡献的集体主义精神同时又重视以人为本的现代管理理念。
四、中国民族文化影响下借鉴美日企业文化加强中国企业文化的建设
(1) 中国民族文化分析中华文化悠久渊博, 并深深积淀在我们民族心理和民族性格之中。而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干, 从某种意义上说儒家思想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儒家思想讲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也就是重视个人的道德和礼仪, 重视家庭责任和伦理的家庭集体主义, 具有以天下为己任的爱国精神和重视秩序严格的等级制度。可以看出中国民族传统文化中, 既重视个人道德和礼仪的修养, 又重视家庭和国家的集体主义, 但重视程度都不足。在这样的民族文化背景下, 中国的企业文化也就呈现出同样的特点:重视企业员工的个人修养, 以和为贵, 义利并重, 但同时缺乏竞争;重视家庭责任的集体主义, 同时难以形成企业和社会大集体主义;强调家庭社会伦理和等级制度, 同时束缚了创新和冒险。因此, 中国企业和社会的发展就不可避免的受到影响, 而在美国以个人主义为核心的企业文化极大地调动了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在日本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企业文化调动了企业和员工的责任感和忠诚度促进了企业的发展。中国企业要想提高企业竞争力促进企业和中国社会发展也必需将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融合发展中国企业文化。
(2) 中国民族文化背景下借鉴美日企业文化加强中国企业文化的建设。中国要想建立发达的企业文化同样要借鉴美日企业文化的形成机制, 吸收民族传统文化精华, 借鉴吸收美日民族文化和企业文化的精华为我所用, 并融合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建立现代企业文化。
中国民族文化的核心是以儒家文化为重心的, 儒家共同承认的核心价值, 大体上是以仁爱为中心的展开, 重要的范畴有如仁、义、礼、智、信、孝、悌、忠、恕、诚、敬。通过儒家文化建立增强个人修养的企业文化、建立产业报国、服务社会的企业文化, 以此来达到社会行为规范并可以内化为企业人际关系、精神风貌、风俗习惯、行为准则等, 也可以外显为礼仪、品牌、服务、荣誉、公众形象等。通过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的影响, 使企业形成注重个人道德修养、企业社会责任和尊重人才的氛围, 通过国家和企业的不断正面宣传教育和制度引导, 使员工同企业一样具有强烈责任心、道德诚信和职业形象。
日本企业的集体主义虽然有一定的局限, 但其强烈的忠诚度和责任感却为我国企业建立大集体主义文化带来借鉴。通过建立企业对民族的忠诚度和责任感来影响和建立员工对民族的大集体主义精神, 通过将企业的荣、辱与企业员工个人的荣、辱紧密结合建立员工对企业的家庭归属感促进员工对企业强烈的忠诚度和责任感, 从而使整个企业文化具有集体主义的精神。
美国企业的个人主义更加重视个人的能力、自由、平等与权力。借鉴美国企业的个人主义, 中国企业应该建立尊重个人价值的文化, 注重发挥员工的个人才能, 提供公平竞争环境、竞争规则和奖惩制度, 鼓励冒险和创新, 强调在“个人自由”、“机会均等”的基础上进行个人能力的发挥。
借鉴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建立现代企业文化。现代企业中推行严密的组织机构和规章制度, 具有适应形势发展的战略目标, 并使之分解、转化为可操作的实施计划;具有保证战略目标实现的既稳定、严密, 又灵活多变的组织结构;具有确保实现战略目标, 维持良好组织状态的规章制度;重视法律、契约, 信守合同是现代企业文化中的一大特色, 只有正当的法律过程, 借以对事实的公正、客观和无情评价而做出判断, 才有正义等。
参考文献
[1]段鸿, 李骏.企业文化中的民族文化内涵分析——以美国、日本为例[J].亚太经济, 2007:5, P60-63.
[2]王晓俊.试论美国个人主义价值观的根源.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J], 2010:2, P84-87.
[3]定雄武.企业文化[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010, P260.
中国企业文化 篇5
宏略
企业的发展状况与战略目标不同的,对文化的需求是多样的。在具体的咨询实践中,我们总结出了八大企业文化建设模式:
模式一:建立在企业家领导下的企业家群体文化体系
模式特点:借鉴美、日、韩等国家的企业文化先进经验,结合中国海尔、联想、华为公司、万科的实践;展现企业家的价值取向、道德情操、睿智胆识,突显企业家的形象力和感召力;建立企业家群体文化的优势。
适用范围:1.企业家的文化力有待形成时;2.推行企业文化受到传统观念束缚时;3.企业高层理念需要高度同一时;4.企业核心理念、企业价值观亟需统一整合时。
模式二:建立以人本的全员资质文化体系
模式特点: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着重挖掘员工的资质和潜能;增强企业的凝聚力,提高员工的忠诚度,激发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创造性和团队协作的精神,激活企业内部驱动力。
适用范围:1.企业缺少凝聚力时;2.企业员工的忠诚度需要提高时;3.企业的团队精神需要提升整合时;4.企业缺少动力,亟需增添活力时。
模式三: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企业文化服务体系
模式特点:树立“客户至尊”、“超越客户期待”的服务观念,规范员工的服务礼仪;丰富服务手段,提升服务质量,完善服务系统,疏通服务渠道,提高企业在社会的亲和力和美誉度。
适用范围:1.企业确立以服务取胜市场时;2.企业服务影响企业形象时;3.企业员工服务观念、服务态度需要转变时;4.企业服务手段、服务质量需要丰富、提升时;5.企业的服务系统不健全、服务渠道不畅通时。
模式四:建立以质量为根本的企业文化体系
模式特点:宣贯“质量是企业的生命”和“质量是企业的衣食父母”的观念,将文化管理渗入质量管理之中,不断提高员工的质量观和全员质量意识,严格遵守国际质量认证,全面提升产品质量。
适用范围:1.企业产品质量严重滑坡时;2.因产品质量致使企业受到损害时;3.把质量视企业生存与发展为决定因素时;4.推行ISO国际质量管理体系遇到阻力时;5.产品质量需要制定新标准、新策略、新方案时。
模式五:建立以企业形象战略为重点的企业文化体系
模式特点:整合或重塑企业形象,制定先进的企业理念和操作性强的行为支持体系,以文化提升企业形象的附加值,增强企业形象的亲和力和感召力,提升企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适用范围:1.企业形象亟待提高时;2.需依靠企业形象占领市场,以形象制胜时;3.企业原有的形象需要更新、统一时;4.企业制定、实施名牌战略时。
模式六:建立以科技开发为核心的企业文化体系
模式特点:突显以“市场促进科技开发,科技开发引导市场”的观念,培养和提升员工的科技领先的意识;体现企业尊重知识、重视人才的思想,集合人才资源,建立一种科研型和创新型的团队。
适用范围:1.高新技术成为企业发展的瓶颈时;2.企业重视并确立科技开发是第一生产力时;3.企业对原有技术产品不满意,科研制约了企业进步时;4.新产品不能满足市场需求时;5.企业的产品文化含量不高,或需形成文化系列产品时。
模式七:建立以市场为中心的企业营销文化体系
模式特点:确立以“市场为导向,顾客为中心”的现代营销理念,树立员工的市场观、竞争观和服务观,提升员工把握市场的技能;优化和完善营销体系,制定销售方略,不断扩大市场的份额和占有率。
适用范围:1.买方体系影响了销售业绩提高时;2.营销组织架构欠佳、运行不畅时;3.企业营销观念急需创新、整合时; 4.销售环节协调不利时; 5.市场服务需要改进时。
模式八:建立以生产为重心的企业文化体系
模式特点:培养和提升员工的效率意识,规范员工行为,实现有效的时间管理,改善现场管理和生产环境,改进工艺,降低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产品产量,以期不断满足市场的需求。
适用范围:1.企业产品不能满足市场需求时;2.顾客需求量增大,企业规模扩大时;3.企业生产环境亟待改善时;4.企业生产管理水平亟需提高时。
中国企业文化 篇6
关键词:企业文化;油田软实力;青年团员
一、企业文化软实力概述
企业软实力是一种能力,最初指的是一个国家利用文化和理念的因素来获取影响力的能力。最先提出软实力的概念是由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提出的。软实力是一种同化力,是一个国家为了能够让其他国家效仿该国倾向并界定其利益而造就一种形势的能力。这个权力一般来自于文化和意识形态吸引力和国际机制规则和制度资源。
我国是从2007年开始重视国家文化软实力。而在当前,文化作为民族的凝聚力和创造力来源和彰显一国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被国家提升到了一个高度。软实力除了表现于国家,还体现在其他层面,例如区域软实力,城市软实力和企业软实力等。
企业软实力是从另一角度来表现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它通过企业文化、企业管理模式和企业核心价值观体现出来的。在企业的软实力中,文化占据着核心地位,管理的关键在于文化。任何一家成功的企业都离不开企业文化的建设,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也就是说,企业文化软实力是建立在企业文化的基础上所产生的企业自身的凝聚力、影响力和竞争力,它能够在精神文化存在形态转变为企业现实存在的竞争力和企业持久发展的能力。
二、加强油田企业文化建设,提高企业文化软实力
(一)立足于企业文化软实力的角度,加强企业文化的建设
当前,很多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忽视了企业软实力的作用,因为软实力与硬实力相比,在影响力的时效性上有所差距,经常被企业所忽略。特别是当前的油田企业,由于受到各种因素,尤其受企业体制和发展阶段的限制,往往重硬件,轻软件,重生产,轻技术,重规模,轻文化,完全忽视了软实力在企业中的作用,使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不强,导致了很多油田在打造企业品牌中处于劣势,从而影响了市场竞争力。所以,油田企业应当借助硬实力,重视企业内部企业文化的建设,通过企业文化为企业创造更加长远的发展动力,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二)树立正能量的油田企业文化,与员工心灵相沟通
企业文化直接影响员工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正面的思想引导可以改变员工的消极和烦躁的态度。在油田企业文化建设中,从为员工服务的角度出发,了解员工的想法和观念,对自身的企业文化不断的创新和改革,真正的了解到员工的想法。为遇到困难的员工伸以援手,对遇到的问题及时解答并给予激励,才能在根本上消除员工的疑虑,以达到企业思想的凝聚力。
(三)加大油田企业文化建设中的队伍建设
青年是引领文化的先锋者,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构成。青年员工也是企业最具鲜活力量的重要群体,直接关系着企业文化建设成果。当前的油田企业应当重视青年工作者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发挥的作用。
1.强化油田人员组织架构,吸引年轻的高科技人才
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的灵魂所在。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归根结底是人的竞争力。长庆油田在现有的企业文化的基础上,应当加强企业的队伍建设,使企业队伍知识化,科技化,年轻化,才能真正的提高在社会中的竞争力。
2.提高对青年员工重视程度
青年正处在学习力和创新思维较强的阶段。他们思想开放,思维敏捷,喜欢接受新鲜事物,敢于大胆的想象和创新。没有青年的个性发挥,没有青年的积极参与,企业文化建设是不会有生机和活力的。基于油田的发展现状,一方面要组织宣传工会共青团,对企业的的文化进行宣传,做好企业的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提高企业在社会中的形象和影响力。另一方面,对于其他的青年员工给予技术支持和鼓励,增加企业内部的活力和创造力,使油田企业不断的创新和发展。
3.为青年工作者提供有力的工作平台
企业的青年群体可以利用组织多项的公益和环保活动,积极参与社会中的爱心互助事业,弘扬文明友爱的企业精神文化,体现油田企业对社会具有关爱之心,对环保具有重视之意。企业青年积极参加社会的救援活动,充分展现了当代青年和企业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为企业在社会中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
三、结束语
总之,一个企业想在社会中长久发展,离不开企业文化建设的。所以,企业在发展中,必须与时俱进,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并不断的创新,并吸引高科技人才,加强自身的队伍建设,重视企业内部的宣传工作,支持青年群体的良好发展,才能在社会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 杨丽珠.共青团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作用[J].现代企业文化,2011(11).
[2] 符庭彬.基于共青团参与下的企业文化建设的思考[J].时代报告(学术版),2011(01).
中国企业文化 篇7
在《中国企业文化年鉴》 (下简称《年鉴》) 创办十周年之际, 原商业部部长、特区办主任胡平同志, 中宣部原常务副部长、大百科全书总编徐惟诚同志, 国务院国资委原副主任、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会长王瑞祥同志, 为《年鉴》题词, 表达了老领导对《年鉴》的亲切关怀和殷切希望。
《年鉴》创刊于2004年, 由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组织编篡, 至今已出版6部。《年鉴》自创办以来, 始终以“服务企业, 推动企业文化事业”为宗旨, 关注最新趋势, 把握正确方向, 贴紧企业经营, 全面、深入的记录着中国企业文化建设的实践和发展。被国家图书馆列为馆藏图书并颁发“馆藏证书”。它紧跟时代步伐, 记录企业文化的发展足迹。2004年《年鉴》创刊号对企业文化的起源及背景进行了系统的总结。之后的5部, 见证了企业文化伴随着企业深化改革, 创新发展的历程。它把握理论前沿, 分析企业文化的发展趋势。《年鉴》理论部分刊登了我国知名专家和学者对于企业文化课题的研究成果, 他们站在理论研究的最前端, 引领着企业文化的研究方向。它围绕企业发展, 展示企业文化的实践成果。《年鉴》紧紧的抓住服务企业这一原则, 积极的推介、宣传企业文化建设的优秀经验和案例, 为广大企业提供了可借鉴的方式和路径。《年鉴》作为我国唯一一部反映和纪录全国企业文化建设与发展历程的史鉴, 将继续发挥学术指引、理论指导和实践借鉴的作用, 为企业, 为企业文化的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
中国企业文化 篇8
关键词:知识产权文化,企业文化,竞争价值模型
1 引言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 (WIPO) 在2003年9月召开的计划和预算委员会第七届会议上, 正式通过《经修订的2004—2005 年计划和预算草案》, 首次提出“建立一种明达的知识产权文化”。WIPO 认为, 建立一种充满活力的知识产权文化是各国的共同需要, 它可以让所有的利益相关者在一个相互联系的战略整体中发挥各自的作用, 知识产权可成为促进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的有力手段。知识产权文化在我国也渐受重视, 一些学者相继作出相关探索。
许多学者尝试定义“文化”, “文化”的定义至今也难以统一。“知识产权文化”作为一个新的概念, 更是难以界定。一些学者的定义颇有“中国特色”, 如郭民生 (2005) 认为知识产权文化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 结合现代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国内外环境, 经过人们继承、丰富和发展而来的, 在世界科技经济一体化和政治、文化相互交流与融合的潮流中逐步形成的新型文化形态;宋亚勋和徐君义 (2006) 则定义知识产权文化是在继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吸纳优秀世界文明成果的基础上, 在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全面小康社会这一特定历史时期逐步形成的, 与其物质、政治及文化生活相适应的, 能够凝聚全国各民族人民、调动国内外和社会各个阶层一切力量, 促进国家 (区域) 和人民全面协调、快速发展和繁荣富裕的共同价值观念、行为规范、制度规则等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他们的定义都关注到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当前发展, 把知识产权文化视为具有传统特性和时代特征的文化。还有一些学者以知识产权为核心进行界定, 如杨信 (2005) 将知识产权文化理解为, 在一定条件的作用下, 人们关于知识产权现象的态度、价值、信念、心理、感情、习惯及学说理论共同构成的复合有机体;马维野 (2005) 指出知识产权文化是人类在知识产权及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影响知识产权事务的精神现象的总和, 主要是指人们关于知识产权的认知、态度、价值观和信念。他们的定义围绕知识产权, 综合考虑与之有关的文化要素, 这类定义更能揭示知识产权文化的本质。
知识产权文化是一种基于传统文化、符合时代特征的新型文化, 以知识产权为核心, 人本、科学、民主、学习、诚信、和谐、创新、创业、创高是其主要要素 (郭民生, 2005;宋亚勋、徐君义, 2006) 。
Quinn等人 (Quinn, 1988;Quinn 和Rohrbaugh, 1981、1983) 构建了竞争价值模型 (Competing Values Framework, 简称CVF) , 该模型用两个维度将企业文化分成四大类, 如图1所示。第一个维度作为纵轴, 上方是适应性和自由决策 (flexibility and discretion) , 下方是稳定性和控制 (stability and control) ;第二个维度作为横轴, 左方是关注内部和结合 (internal focus and integration) , 右方是关注外部和区别 (external focus and differentiation) 。两轴将图分成四个象限, 每个象限代表一类文化。左上方是团队文化 (clan) , 左下方是层级文化 (hierarchy) , 右上方是灵活文化 (adhocracy) , 右下方是市场文化 (market) 。
知识产权文化具有创新、竞争、学习、超越、开放、交流等特征, 灵活文化具有创新、适应、动态、开放、竞争等特征, 两类文化都属于关注外部、强调变化的文化, 有很多内在的相似性。竞争价值模型划分出的四类文化中, 灵活文化与知识产权文化最接近。如果企业的文化属于灵活文化, 无疑将有利于创建、维持和发展知识产权文化。
本文将通过实证分析的方法, 探索我国企业当前的主要文化特征, 分析我国企业创建知识产权文化所面临的问题。
2 中国企业文化的实证分析
2.1 样本与测量工具
本研究在2006年3月至2006年12月间发放问卷, 调查区域以江苏、上海为主, 还包括广东、安徽、山东、浙江、北京等地。因采用纸质版和电子版两种形式, 无法统计发放问卷份数, 收回问卷498份, 其中有效问卷422份, 回收问卷的有效率是84.74%。
本研究采用Cameron和Quinn (1998) 开发的组织文化评价量表 (Organizational Culture Assessment Instrument, 简称OCAI) 。OCAI是基于CVF开发的量表, 原量表由24个条目构成, 回答者根据描述与企业的相符程度在1分到5分间评分 (1=很不符, 2=比较不符, 3=不清楚, 4=比较符合, 5=很符合) , 从企业的显著特征、领导风格、组织凝聚、战略重点、员工管理和成功标准六个方面来识别企业文化的倾向性。
2.2 研究结果
将总样本随机地分成样本Ⅰ和样本Ⅱ两部分, 样本Ⅰ (N=211) 用于各概念的探索性因子分析, 样本Ⅱ (N=211) 用于各概念的验证性因子分析, 总样本 (N=422) 用于分析中国企业的文化倾向。
对样本Ⅰ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 采用主成份因子分析法。删除因子负荷量小的条目和划分结果明显不符合CVF的条目, 最后保留18个条目。分析所得数据矩阵的KMO=0.907, Bartlett’s球形检验显著 (Chi-Square=1788.943, df=153, P=0.000) , 表明适合进行因子分析。结果表明企业文化呈现清晰的三因子结构, 总体方差解释率为57.974%, 量表的分量表和总量表的Cronbach系数均大于0.85。具体结果如表2所示 (负荷系数小于0.45的数据没有显示) 。
因子一包含的6个条目均测量团队文化, 因子一命名为团队文化。因子二包含的7个条目来自于测量灵活文化和市场文化的条目, 虽然涉及两种文化, 但这两种文化均在CVF图的右方, 属于关注外部型文化, 因子二命名为外倾文化。因子三包含的5个条目均测量层级文化, 因子三命名为层级文化。对样本Ⅱ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 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 重要的绝对拟合指标均达到了较好的拟合水平, 符合基本要求。因此, 本文将中国情景下的企业文化划分为团队文化、外倾文化和层级文化三类。
表4是各研究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各类文化按得分从高到低排列, 依次是层级文化、团队文化和外倾文化。得分最高的层级文化与得分最低的外倾文化相差0.295分。
注:** 表示p<0.01;* 表示p<0.05。
3 研究结论
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中国文化深受地理、经济、政治因素的影响。中国处于半封闭的大陆性地域之中, 一面临海、三面陆地交通不便, 形成了与外部相对隔绝的大陆民族文化;中国早在约六千年前进入以种植经济为基本方式的农业社会, 形成了自给自足的农业社会文化;中国的奴隶社会是宗法奴隶制, 封建社会是宗法封建制, 氏族社会的解体完成不充分, 形成了重视血缘种族、内部关系的宗法制度文化。因此, 传统中国文化偏向于关注内部, 对外部关注不足, 为培育团队文化、层级文化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中国社会在近代发生了巨变, 中国文化亦从19世纪中叶开始在积极探索和消极渗透中广泛而深入地吸纳世界文化。党中央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提出改革、开放、搞活的重大经济战略, 自此中国以更加开放的态度与世界交流。当代中国文化正积极地开始关注外部, 为孕育外倾文化提供了新鲜的土壤。本研究结果显示, 中国情景下企业文化可被分成团队文化、外倾文化和层级文化。新的划分方式不同于CVF, 原因是:绝大多数企业关注内部, 并可根据强调变化或稳定进一步划分成团队文化和层级文化;在新的经济环境中, 一些企业通过倡导关注外部而逐渐形成了以外部为导向的文化, 但这种文化根基浅, 同时糅合了灵活文化和市场文化的特征, 难以进一步划分, 只能将其重新命名为外倾文化。根据实证分析结果, 主要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1) 在中国情景下, 企业文化可被分成团队文化、外倾文化和层级文化三类;
(2) 中国企业具有较强的层级文化特征;
(3) 中国企业具有较弱的外倾文化特征。
知识产权文化与灵活文化具有相似的特征, 而在中国情景下, 灵活文化与市场文化难以区分, 只能将两者归为外倾文化;并且, 外倾文化得分最低, 中国企业表现出的外倾文化非常弱。这些结论都说明, 大多数中国企业没有创建知识产权文化的良好氛围, 不但不能支持知识产权文化发展, 还可能成为其发展的障碍。
中国企业文化 篇9
从世界范围看, 占主导地位的企业文化, 一种是欧美型企业文化, 一种是日本型企业文化, 再一种是借鉴型企业文化。欧美型企业文化, 所表现的是以人为本的价值观;日本型的企业文化, 追求“人和”、“至善”, “上下同欲者胜”的群体共同意识;以韩国、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企业为代表的借鉴型企业文化, 融汇吸收了东西方经济发展和企业管理的特点, 具有较强的“亲和性”。具体来看:
摩托罗拉的企业观念是精诚为本与公正, 其企业全球文化的战术基础是人本主义, 其核心战术是当地化以及本土化。作为全球话经营的大公司, 他们擅长完善处理多样性的文化, 了解外界文化内涵, 尊敬外界的文化, 遇到外界文化中比自己优秀的会借鉴吸收其精华。他们宣扬爱心文化, 提倡向社会付出爱心。以这个观念为基础, 用人本主义、人道、和平的观念经营跨国公司, 从而获得很大的成果。摩托罗拉的企业文化建设成为欧美型企业文化的典型。
松下公司的文化建设战术是日本企业文化建设的典型代表。在日本企业的文化建设中, 其突出的内容点主要是:健全的企业民主、企业哲学、集团思想、企业目标以及企业的声誉。松下公司在长期的生产经营中形成了“讲求生产效益, 重视生存的意义, 事事谋求生存和发展”的企业哲学, 它的基本纲领是:公司应遵守产业人的本分, 鼓励进步, 促进社会生活的改善, 以及致力于世界文化的发展。公司的信条是:全员的通力合作才能实现公司的发展与提高, 每个职工都应牢记为企业不断发展而献身。企业的目标是:以质量为生命, 共存共荣。松下公司多年来一直致力于企业形象的树立、巩固和提高, 把他们从事的行业作为一种生活文化产业来经营, 使得松下公司独特的企业文化融入于广大消费者之中。
亚洲四小龙的企业文化战术是以借鉴型为企业文化设计的基础。在上世界八十年代, 中国香港、中国台湾、新加坡、韩国发展迅速是国际市场上活跃的份子, 他们的社会综合发展水准以及市场经济指标位居世界前茅。中外专家一致认为, 亚洲四小龙发展的精神支柱是儒家文化, 发展的技术支撑是西方管理文化。香港的企业文化发展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特点, 借鉴发达国家的管理技术经验为动力, 例如义利两全、诚信经营、勤劳节约持家等这些儒家中华文化是促进香港企业迅速发展前进的因素。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在企业文化中很在意维护和继承中华传统文化, 台湾企业奋力发展的企业文化动力同样是儒家文化。新加坡的国家思想就是以儒家文化为基础。韩国崛起的主要动力就是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致富强国的意识。
从占主导地位的企业文化形态, 看到了它们的文化特质和功效, 看到了企业对它们的依存度和运用心计。再看看我们的企业是怎样建设企业文化的, 其建设现状如何呢?
在我国企业的现在文化建设中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情况:第一是企业的领导层都是家族亲戚关系, 企业的领导层就不会制定规范的企业文化管理模式, 都是以我是真理, 以我为中心的思想进行管制;第二中小型企业都是把商品的开发以及公司的利润放在最重要的位置, 无暇制定什么企业文化, 或者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情况;第三那些著名的成功集团, 已经意识到企业文化建设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 并且正努力向国际化靠拢。
从当前我国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来看, 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主要问题是:
(1) 认识不高。对于企业文化在宣传教育、启迪心智、凝聚人心、提升企业整体素质和核心竞争力等方面功能认识不足, 缺乏建立先进的企业文化的主动性、自觉性。
(2) 形式主义。企业虽然在文化建设方面有规划、有目标, 但大都是装门面、摆样子, 说起来重要, 做起来次要, 忙起来不要。
(3) 在工作人员中得不到认可。提出的概念、思想过于空洞, 和实际情况不符合, 范围太广泛、不能得到全体人员的认可。
(4) 改革性不强。沿用老套守旧的政治思想模式, 没有新时代感觉, 曾现不出企业文化的内涵。
(5) 缺乏教导和鼓励。企业扩展企业文化建设得不到社会的共同认识, 更缺少有用的鼓励, 企业和企业之间也缺少经验交流和对比。
参照国外企业文化建设的成功经验, 当前我国企业文化建设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要真正的转变老旧的思想, 了解企业文化建设对企业的重要性。很大一部分企业只重视企业产品的质量销售、市场环境、资金运转等方面, 在想社会宣传时, 只着重介绍公司产品、购买的联系途径, 却完全忽视了工厂容貌的介绍、公司宗旨、经营方式、文化精神等企业内在的文化建设, 没有给社会市场展现企业的管理方式、经营情况以及企业的精神样貌的文化内容, 没有建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所以会对企业的销售业绩和声誉形成影响, 因此, 必须要改变企业家的传统思想, 提高作为领导层对企业文化的认识, 能够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第二要清楚在进行企业文化建设时遵循的规范。进行企业文化建设时首先要确定文化管理模式和战术管制, 两者的确定要结合起来, 建设的企业文化要以未来的发展前景为基础, 同时要能够展现出企业特点、文化以及公司形象相结合的原则、发扬领导核心的管理作用原则、反映广大工作者共同愿望为建设文化基础原则, 根据这些原则建建设企业文化指导企业文化, 解决企业内部在建设企业文化时出现的矛盾。
第三要合理的制定企业文化建设的内容。在制定企业文化建设内容的时候要依据市场经济发展、综合企业自身发展任务和目标考虑所要采取的文化方式;本着继承和批判的态度, 参考吸取国外企业文化长处;走出一条符合自身企业的文化道路;重视培养企业观念。
第四建设企业文化的组织要专业化。不管企业的规模是大是小, 不管企业的经济实力是否雄厚, 建设企业文化的组织一定要专业化, 在建设企业文化的时候不管事情大小, 从里到外都要落实贯彻好。也可以和企研、企校想联合, 聘任研究机构或者高等院校的专业人士作为顾问协助一起把企业的文化建设做好。
第五以电子化为措施, 发展企业电子网络化建设。在市场经济日益电子化的现代, 每个企业都要成立自己的网站, 特别科技以及大型企业更要冲在最前面, 使用互联网这个平台作为工具, 推荐自己的企业, 详细介绍自己的企业, 尤其是企业文化精神, 提高企业的知名度, 能够使更多的人全面了解你的企业。
中国企业文化 篇10
1 企业文化的三个层面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经营和生产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共同的价值理念,这个理念被员工认同,并在生产经营、工作、生活中自觉操守这样的理念、原则,呈现出企业、组织、员工3者和谐统一。企业文化对于企业自身具有其独特性,是企业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和原动力。
企业文化包含3个层次:表象层、制度层、核心层。
(1)表象层是指视觉感受到的企业符号。例如,企业的商标、产品包装、企业广告、建筑、环境、服装、员工礼仪等等。
(2)制度层是指对企业经营、管理、员工思想行为的约束和规范。这是保障企业规范化、程序化管理的基本原则。每位员工都必须遵守。包括企业行为规范、组织制度、管理制度、员工培训、人力资源开发、薪酬福利制度、员工手册、产品研发、市场营销、公共关系、文化活动等。
(3)核心层是指企业的价值理念,是企业文化的精髓,包括企业精神、核心价值观、企业愿景、经营理念、管理方针等。核心层决定制度层,影响表象层,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关键。
2 企业文化的作用
企业能够健康发展,有持续的生命力、创新力、凝聚力和号召力,其背后肯定有一种精神和理念在支撑,这种精神理念就是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在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实现企业战略愿景中发挥着不可代替的作用。
2.1 企业文化是企业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和关键补充
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少不了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政治工作旨在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督促企业合法经营。解决的是人的思想问题,对员工、群众的思想,情绪进行疏导。在当前社会形势发生变化的情况下,人的思想也在发生变化,单靠思想政治教育去做人的工作,一方面显得势单力薄,另一方面员工对枯燥的说教往往缺乏耐心,导致效果打折扣。这就需要文化的力量,需要从文化的视角去做思想政治工作。作为一个企业,只有企业精神、价值理念、战略目标被员工认同,员工感受到自己个体的存在,并自觉服务于企业,与企业生死与共。那么企业生产经营实践过程中出现的一些思想问题,苗头问题,在做思想政治工作、进行思想疏导时就会容易得到解决。
2.2 企业文化是构建和谐企业的重要内容
“和谐企业”是指构成企业系统中的各部分和要素处于一种相互协调的平衡发展状态,全体员工各司其职、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具有“依法治企、科学发展,公平协调、团结有序,诚信合作、安全高效,美化环境、服务社会”的基本特征。企业文化建设,应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个体,调动个体的积极性,对个体进行引导,实现个体和整体目标的一致。个体得到解放,个体利益得到尊重和保障,个体对整体目标有认同感,就会努力的工作。促进企业各种资源高效有序运行,使企业处于健康和谐的发展状态。
2.3 企业文化是企业持续稳健发展的内推力
企业要做大做强做优,必须有企业精神,必须确定员工认同的价值理念,并为之不断努力和奋斗。世界上一些知名的跨国企业、老牌企业,其发展依赖于自身企业精神的支撑。海尔企业提出海尔的精神理念只有创业没有守业,给员工无止境的紧迫感,告诉员工不能满足于今天的成绩。海尔的精神提出敬业报国,追求卓越,告诉员工要有担当。海尔对产品的质量要求十分苛刻,海尔在创业时在洗衣机产品出厂前如果检测出产品不合格,海尔老总亲自把该批产品用铁锤砸烂,杜绝其流入市场。产品生产的过程凝聚了成本、精力、血汗,对即将上市的产品进行销毁,没有极大的勇气和胆识是做不到的,但海尔做到了,海尔牺牲了短期的盈利,但是赢得消费者对海尔产品质量的信赖。
3 企业文化建设的误区
现在的很多企业,有企业无文化。广西有文化的企业却往往陷入文化建设的误区。企业文化建设缺乏对表象层、制度层、核心层之间关系的正确认识。文化建设重形式、轻内涵,重倡导、轻灌输和实践。企业文化建设更多的只停留在表象层。企业文化建设没有抓住核心,文化上了墙,却没有落地。不重视不善于围绕企业文化建设对员工进行教育、引导、培训。使文化成为墙上的制度,桌上的摆设,没有产生凝聚力、号召力和推动力。
(1)表象化。把企业文化等同于企业的外部可视形象。例如打几幅广告,用一些未经斟酌的所谓名言警句装饰一下公司、办公楼,给人以视觉的感受,自我感觉企业文化建设良好。
(2)文体化。把开展文体活动等同于企业文化,对文体活动赋予过多的期待和使命。文体活动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必要构成要素,具有活跃、培养团队精神等作用,但不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全部,不能以一概全。
(3)空泛化。不从企业的实际出发,全凭经营者个人的爱好,把一些他人的文化、名人的名言警句标榜为自己的企业文化,大张旗鼓地在公司内部宣传。
4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对策措施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企业的软实力和核心竞争力,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利于不败之地,长盛不衰,就必须加强坚持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建设。
4.1 提炼企业精神
坚持从企业实际出发,吸取中华民族文化精髓,挖掘企业自身在生产经营中形成的文化积淀,与时俱进,强化爱岗敬业、知识创新、超越自我、同舟共济、敢于担当、敢为人先的精神,培养员工的诚信、效益、奉献、竞争、发展等意识。对企业文化进行总体规划设计,确定企业精神、企业理念、企业作风、管理模式、人才观念。
4.2 坚持以人为本
人是企业中最活跃的因素,也是最关键的因素,以人为本是企业的制胜之道。因此,服务于企业发展的文化建设也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和保护员工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权益,尊重员工的意见、智慧,帮助员工设计其职业生涯,为员工的发展提供平等、开放、竞争的平台,让每位员工都感受到机会均等,对企业的发展有认同感。
4.3 加强宣贯和实践,促进企业文化建设落地
4.3.1 加强宣传和引导
企业文化提出来以后,不通过培训等形式进行宣贯,企业文化只能悬空,成为挂在墙上的一纸空文,一种装饰,对企业的建设发展没有实际意义。因此,要加强员工企业文化培训,利用内部力量和资源加强培训,同时注重采用送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培训。作为企业的领导者要充分认识企业文化培训的重要性、必要性,对培训给予人力、物力、资金支持。
4.3.2 强调实践和全员参与
每位员工都应该是企业文化实践的主体,把企业文化精神、价值理念落实到具体的经营管理中。通过实践,培养员工的责任意识、效率意识、诚信意识,打造企业的团队精神、奉献精神、创新精神。企业管理层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应带头实践,充当火车头,分支运用自身人格魅力去带动和影响企业的员工,让员工认同企业倡导的企业文化。通过全员参与和推动,使企业文化建设落地,对企业的发展产生内推力,使企业文化在员工的思想和行为中得到固化,成为员工的行为习惯,使企业文化得到更好的提炼。企业文化建设必须落实到具体的生产经营实践中,例如遵循产品经营坚持的质量理念、服务客户倡导“满足上帝、客户永远对”的态度。通过开展具体的文体活动,增进沟通,构建和谐,打造团队精神。
4.4 坚持创新发展
企业文化具有延续性、继承性和创新性。时代不同,企业的经营环境不同,面临的市场环境、挑战、问题不同,原有的企业文化需要进行创新、丰富。联想集团刚开始打天下的时候,既不懂市场,也不懂管理。这个时期联想面临的最大挑战是能否生存的竞争压力,联想充满了创业的决心,也充满了克服一切困难的拼搏精神。联想人敢于尝试和开拓,拿出了“研究员站柜台”的勇气和魄力,联想人嘴边常说的话是“用户就是我们的皇后”。联想人把“诚信”看得最重,宁可丧失金钱,也决不丧失信誉。当公司发展越来越大,部门也越来越多时,联想人开始,主要团队意识,告诉员工“小公司做事,大公司做人”的道理。要求员工多讲相互支持,提倡“互为客户”的理念;推行矩阵式管理模式,要求各部门之间互相配合,资源共享。“亲情文化”也是在这个阶段提出来的,开始实行“称谓无总”,倡导“平等、信任、欣赏、亲情”。
4.5 正确处理企业文化的层次关系
企业文化建设必须涵盖核心层、制度层、表象层3个层面。核心层是根本和灵魂,它决定着制度层和表象层的内容、形式和优劣。制度层和表象层是对核心层的展示。三者互相关系和谐统一,缺一不可。缺少任何一层的企业文化建设,都是畸形和没有生命力的文化。所以,企业文化建设要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建设和推进,在实践中不断地丰富、创新和发展。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文化已成为企业软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文化建设对做大做强企业具有重要作用。文章剖析企业文化的三个层面,探索企业文化建设的作用,分析企业文化建设的误区,提出企业文化建设的方法策略,为企业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提供有益探讨。
关键词:文化,表象层,制度层,核心层,建设
参考文献
[1]常智山.塑造企业文化的12大方略[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5.
[2]李宗红,朱洙编.企业文化:胜敌于无形[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3.
[3]候贵松.企业文化怎样落地[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 2005.
中国企业文化 篇11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指肇始于过去、融透于现在、直达于未来,并能应用于现实、产生积极作用、体现民族精神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的总和。我国的企业和员工的发展必是先国内而后国外,因此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深植于企业文化之中,对于优化企业内部人员的沟通、促进企业的和谐发展、强化执行力、提升竞争力等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企业文化建设的三条启示性原则,对我国当前的企业文化建设极为有益。
简和易的原则
《周易·系辞上传》载:“易则易知,简则易从,易知则有亲,易从则有功,有亲则可久,有功则可大。”“简”和“易”将员工做人、做事方面和企业做强做优做久等方面的逻辑关系完全讲清楚了。换言之,只要做到“简”和“易”,学习则容易理解、做事容易有成,事业自然也就容易做大。
在企业文化建设上,“简”和“易”是根本法则之一,简单才能被记住和理解,容易才能被有效执行。反观一些企业文化过于强调文化体系的建设,目标、使命、价值观、理念等过于复杂,更有甚者价值观有多重,理念又进行细分,这样在员工中不仅不能形成统一的思想认识,而且由于表述过于复杂反而会引起员工思想上的混乱,实在是不可取。
正确的做法是将这些目标、使命、价值观、理念等进一步熔炼,提出最为核心的价值观,既要反映本企业的特色,又要能经受长期的考验。因为一个企业若要真正做到基业长青,既要适应变化,也要坚守价值。适应变化就是不同时期采取不同的运营模式和管理模式,坚守价值就是无论如何变化核心价值观不变。要做到长期不变,就必须通过“简”和“易”的原则凝练出保证企业发展的最为根本、有效的核心价值观。
“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本是同仁堂的第二代传人乐凤鸣留下的训条,由于各代均严格遵循,已经成为了同仁堂人的制药原则和精神信条;IBM迅速发展的要诀在于“尊重员工、尊重客户、用理想去执行一切任务的信念”;通用电气始终推崇“三个传统”:坚持诚信、注重业绩、渴望变革。这些核心价值虽表述各异,但是有共同的特点:遵循“简”和“易”的原则,容易理解,便于执行。
创造价值有益社会的原则
《周易》载“举而措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这是有记载以来对“事业”的最早的注解,意思是说只有将所做的一切上升到为了天下、为了人民的角度,所作所为才能称得上事业,这和《礼记·大同篇》中描绘的“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鰥、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的目标异曲同工。
企业是按照一定组织形式形成的经济实体,一般以盈利为目的,以实现投资人利益最大化为使命。然而,企业若想实现长远的发展和持续的盈利,必须将自身放到社会发展的大环境中,即必须承担企业的社会责任。因此,就形成了企业发展的两重责任:第一,创造经济效益,满足企业和员工的发展要求;第二,承担社会责任,实现企业发展的社会效益。
实际上,实现社会效益是企业发展的终极目标。兵装集团“保军报国,强企富民”的使命,中航工业集团“航空报国,强军富民”的目标,中国移动集团“成为卓越品质的创造者”的愿景,中粮集团的“奉献营养健康的食品、高品质的生活空间及生活服务,使客户、股东、员工价值最大化”的理念,国家电网的“奉献清洁能源,建设和谐社会”的价值观,这些都是从企业自身出发又不囿于企业自身而胸怀天下的表现。
客观地讲,企业只有对自身发展的长远战略有较高的定位,将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结合,并最终以实现社会效益为根本目标的时候,才能为企业的发展赢得纵深的空间,否则打造“百年企业”、基业长青永远是一句空话。
知行合一的原则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认为,“知”与“行”是合一的。当一种企业文化理念被员工真心地接受,员工就会发自内心地去执行。
首先要做到“知”。让员工真心接受企业文化,一是员工需要从意识层面认可,二是必须形成有效的管理制度以奖优罚劣。按照企业文化要求的去做,在能够满足自身发展需要的同时获得奖励,不按照企业文化要求去做会被惩罚,前者是一种牵引,后者是一种督促。这样会形成三股力,一股是牵引力,一股是推力,一股是员工自身向往美好生活的内生动力。三股力量形成合力,共同作用员工心理,让员工真心接受企业文化。
其次是要做到“行”。企业文化确定之后,执行就成为首要的问题。对领导干部要强调“以身作则”,这样会起到以上率下的效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孔子说的“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大学》“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都十分重视领导干部在员工中的表率作用。另外,企业规章制度建立起来之后,要强力执行,要敢于斗硬,这样既能惩戒一批违规者,也能震慑一批摇摆者,更能给大多数守规者以极大的鼓励。
有内力引导员工可以“知”,有外力推动企业文化可以“行”,二者结合之后,就是知行合一,知行合一就能够保证企业文化真正的落地。
综上所述,企业在形成核心价值观的阶段,必须遵循“简”和“易”的原则以及创造价值有益社会的原则,要志存高远;在企业文化落地的过程中必须遵循知行合一的原则,要形成合力。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企业的发展必定要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力量,以形成具有企业特色和民族特色的企业文化。因为,只有具备企业特色,才能在国内市场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只有具备民族特色,才能在国际市场上独树一帜。
(责任编辑:罗志荣)
中国企业文化 篇12
我们都知道技术含量低的东西附加值就低, 比如说纺织业, 而在中国恰恰就是纺织业最为盛行, 不得不说在以前纺织业不光可以创汇而且可以提供大量就业, 无论是在促进经济发展还是稳定社会安定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而且“中国制造”这个口号就是中国纺织业为中国企业打下来的。然而无论纺织业有着多么辉煌的过去, 现在还是势不可挡的衰落了, 原因无二, 技术含量低。所有新兴发展中国家都已纺织业为主要经济发展方向, 越来越多的竞争对手逼迫原本利润低廉的中国纺织业进一步压缩价格, 而压缩的价格又逼迫企业压缩成本以盈利, 在这样的恶性循环里原材料价格一定的情况下, 最后受损的还是纺织工人。举个列子, 在2005年巴黎举行的“中法中小企业合作洽谈会”上, 时任中国商务部长薄熙来给在场的法国企业家算了一笔账, 由于中国出口纺织品利润较低, 中国出口约8亿件衬衫才能抵一架空客380——8亿∶1!
问题出现了, 同样是法国, 同样是服装纺织业, 法国的服饰作为一种艺术品而被世人所称赞与欢迎, 法国的时装也在世界服装奢侈品中独占鳌头, 一件CHANAL的时装售价1000欧以上, 折合人民币一万多元, 同样是一件衣服, 为什么中国制造与法国高档时装有那么大的区别?原因的根本就是文化, 品牌文化与企业文化。
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 人与人, 国与国之间的距离越来越短, 随之而来的是思想文化上的碰撞, 各个国家有着不同的文化, 宗教习俗, 这些差异导致了更多政治经济上的区分, 比如说在俄罗斯再受欢迎的伏特加也不可能在阿拉伯国家出售, 同样在欧洲普通的超市你也不可能买到中国的调味料。而联通各个不同国家人民日常生活的就是无处不在的贸易, 以及贸易中的商品。因此鲁迅说的好“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在产品质量一定的情况下, 品牌文化, 企业文化起到了向导, 指示作用。独有的企业文化与品牌文化可以给人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 给产品在无形中提高内在价值, 提升品牌价值。
在欧美, 一个品牌除了优质以外, 必定有着一段刻骨铭心, 源远流长的品牌历史以及妇孺皆知的企业文化, 甚至文化本身也可以作为商品。美国好莱坞的电影, 日本的动漫游戏, 欧洲的奢侈品, 都不在是单纯的商品, 而是与文化捆绑, 以一种新的模式出现。因此, 在中国制造转向中国创造的过程中, 一定要有其独有的品牌文化, 企业文化, 只有这样才能更容易的被世界市场所接受。
所以中国制造转向中国创造归根结底就是品牌文化与企业文化上的创造, 大幅度提高产品的知名度, 提高品牌价值, 提高全球知名度, 由低文化内在附加值生产到高文化内在附加值的生产。
日本的丰田在进入美国的时候曾遇到重重困难, 当时的美国人因所处的时代所以分外自信与骄傲, 那时候美国人心目中完美的车有3大特点:大气, 宽阔, 高耗油。而来自东方的丰田有着东方文化的普遍特点:精致, 内在, 节俭, 家庭。而在这种企业文化与品牌文化的影响下生产出来的产品是难以被美国人所接受的, 所以丰田以其几十年如一日的品牌企业文化推广策略, 慢慢的改变这美国人的消费观念。每年都有数以万计的美国学生参观丰田在美国的工厂, 每年都有丰田赞助的日本文化展在美国巡展, 每年丰田都不遗余力的支持者日本本土文化与自其企业品牌文化的输出, 正是这种努力才有了今天的全球销量第一的丰田, 与风靡世界的日本文化。而现观中国, 我们难以找到这样的例子, 联想收购IBM的笔记本电脑业务, 拥有了其全球销售与售后服务平台, 但是联想自己的品牌却难以打入国际市场, 就是因为没有相映的知名品牌效应, 收购的IBM笔记本电脑所拥有的品牌文化归根结底还是IBM的, 还是美国的, 所以没有人会留心这个中国东家的产品, 这也导致联想产品难以突进国际市场。
而提及文化, 特别是中国文化, 可以说这才是我们所拥有的最大的财富, 中国文化连绵5000年, 在这其中有多文化理念, 传说故事, 历史名人, 箴言可以引进中国制造里。拥有这些独有的文化的中国产品与中国独有的文化相映成章, 使中国文化具体化, 使中国制造深刻化, 用东西方人所对中国文化好奇的特点为切入点, 让本已物美价廉的中国制造真正的深入人心, 为世人所接受所追捧。
参考文献
[1]魏凤.中国企业管理文化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3.
[2]何立, 凌文辁.现代企业管理的新思想——创建有效的组织文化[J]企业经济, 2003, (11) .
【中国企业文化】推荐阅读:
中国煤炭企业企业文化比较11-06
中国风酒店企业文化10-20
中国银行企业文化07-21
中国现代企业文化现象05-10
中国海油企业文化07-31
中国企业文化现状研究06-30
中国企业文化深层解构08-21
中国邮政企业文化建设07-15
中国建筑企业文化知识竞赛09-03
扫描中国企业文化建设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