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介入术论文(共8篇)
子宫介入术论文 篇1
宫颈妊娠是指孕卵在子宫颈管内着床和发育,其发病率各文献报道不同,约为1∶(2400~18000),占全部妊娠的0.01%~0.006%,占异位妊娠的0.15%[1,2]。近年来,由于助孕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发病率有所上升。过去宫颈妊娠多以子宫切除术为最终结局,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正常生活和生育能力。近年来随着B超诊断技术、血β-HCG的定量测定、异位妊娠的药物治疗以及动脉栓塞术的发展等,使得宫颈妊娠患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均有了相当的进步,使得微创治疗宫颈妊娠成为可能。本文就我院近年来采用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宫颈妊娠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我院自2007年3月至2010年5月收治的8例宫颈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经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确诊且排除生命体征严重不稳定、有凝血功能障碍患者。8例患者年龄21~46岁,平均30.8岁;孕次1~5次,平均2.3次;产次0~3次,平均1.2次;有剖宫产史者6例,占75.0%;所有患者均有阴道不规则流血史,阴道出血时间为12~68d,平均32.5d;体征检查发现宫颈软而粗大,宫颈大于宫体,宫颈管及宫颈外口呈现明显扩张,增大的宫颈与正常大或稍大的宫体呈葫芦形;4例患者在宫颈管内可扪及胚胎或胎盘组织,宫颈内口关闭。
1.2 手术方法
1.2.1 术前准备
行妇科检查,心、肝、肺、肾功能检查,血、尿常规,凝血功能检查均正常,排除血栓性疾病,术前行普鲁卡因、碘过敏试验,腹股沟备皮。向家属及患者交待栓塞手术步骤、意义及术中、术后可能发生的情况并在相关文件上签字。栓塞手术前30min,经静脉给予镇静剂。
1.2.2 手术方法
患者取平卧位,放置导尿管。以腹股沟区为中心,消毒铺巾。采用Selding方法,经皮股动脉穿刺。放置4F或5F动脉导管,经髂外动脉、腹主动脉,依次至对侧或同侧髂内动脉,用60%泛影葡胺行子宫血管造影,确认子宫动脉及宫颈妊娠存在部位。确认导管已经插入子宫动脉,超选择困难时可使用同轴微导管技术。待插管成功后进行DSA造影检查,分别于患者双侧子宫动脉内注射甲氨蝶呤100mg、庆大霉素8万U,再使用明胶海绵颗粒对双侧子宫动脉进行栓塞,直至子宫动脉血流明显减缓。术后72h内根据情况进行清宫术。
1.2.3 术后处理
术后给予抗感染药物治疗3d,积极处理栓塞后综合征,该并发症表现为下腹痛、发热、恶心、呕吐等。术后10d恢复正常活动,2周左右临床症状可完全消失。
2 结果
8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术中出血量30~100mL,平均50mL。术后7例患者当天阴道流血即停止,1例患者次日停止。术后48~72h内行胚胎钳刮清宫术,均完整清除宫内坏死绒毛组织,经病理检查无癌变组织。术后6~13d复查β-HCG均恢复正常,平均恢复正常时间为8.7d。住院时间为5~18d,平均9.7d。对8例患者进行为期6~12个月的随访观察,所有患者正常例假在术后1~3个月来临,无异常变化。
3 讨论
造成宫颈妊娠的原因较多,主要包括造成子宫内膜缺陷的多种因素如人工流产术、刮宫术、放置宫内节育环、剖宫产术及慢性子宫内膜炎等,这些因素均可破坏子宫内膜其至造成宫腔粘连.使其不适合胚胎的种植而导致宫颈妊娠的发生。另外受精卯运行过、子宫发行小良、内分泌失调、子宫畸形或子宫肌瘤等也是引起宫颈妊娠的重要因素[3]。宫颈妊娠的治疗以往绝大多数病例均采取全子宫切除术,破坏了患者的生育功能,严重影响了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针对不少患者需要保留子宫和生育功能这些需求,上个世纪80年代末期有人首次报道应用MTX成功治疗宫颈妊娠1例,从此对宫颈妊娠的治疗已由全子宫切除逐渐过渡到保守治疗[4]。介入治疗是近年来应用于宫颈妊娠的一种新的治疗方法,其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不影响生育等优点,因此近年来在临床得到广泛应用。
子宫动脉介入栓塞术通过将栓塞剂或联合化疗药物注入子宫动脉,从而发挥杀胎的功效。在行子宫动脉栓塞术过程中,由于可以直观的观察到子宫动脉的活动性出血,且通过栓塞剂进行动脉栓塞治疗,可以有效的阻断宫颈病灶的血液供应,避免发生大出血。这样既保证了宫颈内胚胎的死亡、脱落,又能够避免因宫颈胚胎脱落造成的动脉大出血可能,因此具有良好效果的同时还具有微创、并发症小得特点。此外,由于手术操作较为简单,对患者的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时间快,因此深受医患喜欢。近年来我国开展子宫动脉介入栓塞术治疗宫颈妊娠的病例也不在少数,多数作者均报道采用明胶海绵颗粒联合甲氨蝶呤进行子宫双侧动脉注射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且术后并发症较为少见,不影响患者的日后生育功能[5]。本研究8例患者均采用子宫动脉介入栓塞术治疗,选用栓塞药物为甲氨蝶呤100mg+庆大霉素8万U+明胶海绵颗粒,在控制感染的同时可以发挥强大的杀胎功能,同时又降低了因坏死胚胎感染引起的多种并发症。8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术中出血量均为100mL以下,平均50mL。术后2d内所有患者阴道流血均完全停止,术后48~72h内经行清宫术后,宫腔内无感染病灶及坏死胚胎组织,清除效果理想。本组8例患者术后短期内均行正常月经,无异常表现,且无相关并发症发生,说明子宫动脉介入栓塞术治疗宫颈妊娠效果理想,且具有安全、微创的特点,值得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 观察子宫动脉介入栓塞术治疗宫颈妊娠的临床效果, 提高临床治疗水平。方法 对我院自2007年3月至2010年5月收治的8例宫颈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均采用子宫动脉介入栓塞术治疗, 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8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 术中出血量30~100mL, 平均50mL。术后7例患者当天阴道流血即停止, 1例患者次日停止。术后48~72h内行胚胎钳刮清宫术, 均完整清除宫内坏死绒毛组织, 经病理检查无癌变组织。术后6~13d复查β-HCG均恢复正常, 平均恢复正常时间为8.7d。住院时间为5~18d, 平均9.7d。对8例患者进行为期6~12个月的随访观察, 所有患者正常例假在术后1~3个月来临, 无异常变化。结论 子宫动脉介入栓塞术治疗宫颈妊娠效果理想, 具有损伤小、恢复快、复发率低等优点, 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宫颈妊娠,子宫动脉介入栓塞术,疗效
参考文献
[1]FarrelLAS.Hystero scopic resection of a cervical ectopic pregn-ancies[J].Fertil Steril, 1996, 66 (5) :842-844.
[2]Marston LM, Dotters DJ, Katz VL, et a1.Methoutrexate and angio-graphic embolization for consercativc treatment of cervical preg-naneyl[J].South Med J, 2008, 89 (1) :246-248.
[3]万虹, 熊薇.子宫部位异位妊娠临床分析[J].华西医学, 2010, 25 (8) :247-249.
[4]饶永红, 张玲.15例宫颈妊娠保守治疗的临床分析[J].中外医疗, 2011, 31 (5) :156-157.
[5]王靖辉, 刘玉侠, 郭海鸥.子宫动脉灌注栓塞术在宫颈妊娠或子宫下段切口妊娠中的应用[J].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10, 32 (1) :174-178.
子宫介入术论文 篇2
入院时体查生命体征正常,神志清楚,精神可,面色稍苍白呈贫血貌,心肺检查无异常,腹平软,无压痛,肝脾未触及,脊柱四肢无畸形。
妇检外阴已婚未产型,阴道畅,宫颈光滑,子宫前位,约9cm×7cm×6cm,质地较软,活动,轻压痛。右侧附件粗厚,左附件无异常。实验室检查:B超示子宫肌瘤囊性变(黏膜下),右侧附件区探及3.2cm×3.6cm的囊性暗区卵巢囊肿,血常规示WBC6.4×109/L,RBC5.00×1012/L,肝肾功、血糖正常,结核抗体阴性,尿常规正常,心电图正常。
入院诊断:①子宫腺肌瘤;②卵巢囊肿;③轻度贫血。考虑患者未生育有生育要求,痛经及月经量多临床症状严重,保守治疗效不佳。于2月15日10:30行子宫腺肌瘤“平阳霉素加碘化油”栓塞术,因查找优势血管较困难,手术历时4小时,栓塞优势血管理想,右大腿根部穿刺口加压包扎,右下肢制动6小时。术后预防感染对症止痛治疗,术后第2天开始腹泻稀便7~8次/日,伴尿频、尿急、尿痛,考虑“平阳霉素”化疗不良反应,对症支持治疗后症状消失。2月27日术后恢复好,生命体征正常,穿刺口愈合好,病情好转出院。
本次治疗期间患者无剧烈腹痛及阴道大流血,亦未见瘤体脱出。术后服米非司酮闭经治疗3个月,B超复查示子宫黏膜下肌瘤由治疗前2.8cm×3.2cm减小至2.0cm×1.8cm,停药,月经复潮,痛经症状消失,月经量减少。术后8个月患者自然受孕,先兆流产,住我科保胎治疗失败。考虑因瘤体占位所致,嘱避孕1年。2003年7月患者术后第2次自然受孕,妊娠经过顺利,于2004年4月18日剖宫产活女婴,健在。术中见子宫表面多个小肌核,电凝消融治疗,不定期复查子宫无异常,月经正常。
讨 论
子宫腺肌病是育龄妇女的常见病,主要症状为月经量过多和继发性、进行性加重的痛经,病情严重者的生活及健康状况均受到严重影响并影响生育。由于以往采用各种保守治疗,尤其是药物治疗很难获得满意结果,而手术切除子宫又给患者身心带来巨大的伤害,所以该病症一直是妇科疾病中的顽症之一。由于子宫腺肌病的病变位于子宫肌层,所以对缺血、缺氧非常敏感。子宫动脉经介入栓塞后,直接阻断了子宫及其病灶血供,使异位的子宫内膜及病灶呈缺血、缺氧性改变进而急性坏死,PGF2x合成减少甚至消失,从而使痛经缓解。异位的子宫内膜坏死后由于缺乏基底膜的支持,其坏死是不可逆的,即使栓塞后血管再通或侧支循环建立,缺血、缺氧状态改善后,已坏死的病灶仍不能恢复功能,重新生长,从而保证了治疗效果的稳定性。
本病例患者经介入栓塞治疗后又服药抗内膜异位闭经治疗3个月,更进一步巩固了疗效,为以后的二次自然受孕并足月分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子宫介入术论文 篇3
关键词:放射介入,清宫术,经阴道病灶切除,子宫修补术,子宫瘢痕妊娠
子宫瘢痕妊娠是指女性再次妊娠时,胚胎着床于前次子宫分娩切口部位,在临床上的发病率比较低。因其无特殊临床特征,故容易被误诊或漏诊,也常因不恰当的治疗而导致不可抑制的子宫大出血,危及生命[1]。但子宫瘢痕妊娠的确切病因至今仍尚不明确,为此可选择不同的方法对其进行治疗[2]。本文探讨了不同方法治疗宫瘢痕妊娠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择2011年2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子宫瘢痕妊娠患者160例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经超声检查确诊为子宫瘢痕妊娠;知情同意本研究;此次妊娠距前次剖宫产时﹥1年;无身体严重并发症;均有停经史。年龄21~42岁、平均年龄31.9岁,孕周4周~9周、平均孕周5.7周,剖宫产次数1~3次、平均1.7次;疾病类型:孕囊型79例,团块型74例,中孕型7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80例,观察组中平均年龄32.2岁,平均孕周5.4周,平均剖宫产次数1.5;对照组平均年龄31.6岁,平均孕周5.9周,平均剖宫产次数1.8。两组患者的年龄、孕周、剖宫产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给予经阴道妊娠病灶切除术+子宫瘢痕修补术。患者取平卧位,常规消毒铺巾,取原切口瘢痕做横切口,钝性分离切口处粘连膀胱,暴露病灶,清除病灶内容物至净,吸收线连续缝合子宫切口,逐层关腹。
1.2.2 观察组
先行放射介入治疗(子宫动脉甲氨蝶呤20.0 mg+栓塞),24~48 h在B超监测下行清宫术。在具体的治疗方法中,子宫动脉栓塞采用改良的Seldinger技术,2%利多卡因局麻后,于穿刺点进行右股动脉穿刺,插入导管鞘,缓慢注入甲氨蝶呤1 mg/kg体重,并用明胶海绵颗粒注入栓塞,退出导管,明胶海绵颗粒栓塞右侧子宫动脉。
1.3 观察指标
监测两组治疗后胎物残留、HCG下降与月经恢复情况;同时统计两组的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住院费用。
1.4 统计学方法
选择SPSS 14.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血HCG监测情况对比经观察,两组都无胎物残留,HCG下降、月经恢复等均良好。
2.2 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对比
经观察,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与住院天数均短于对照组(P<0.05),住院费用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a为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论
子宫瘢痕妊娠是特殊类型的异位妊娠,是伴随现代妇产科诊疗技术发展而出现的疾病,可以说是现代医学发展后的远期并发症[3]。近些年来,随着剖宫产率的不断增高,子宫瘢痕妊娠的发病率也呈逐步上升趋势,多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子宫瘢痕妊娠临床无特征性表现,因此常常被误诊为正常早孕等,从而进行盲目的清宫手术,常导致难以控制的子宫大出血,必要时需急诊切除子宫。而保守治疗中以甲氨蝶呤的应用为主要手段,其方式有病灶局部注射、全身用药及子宫动脉介入栓塞并给药等[4]。其中子宫动脉栓塞术是一种影像介入治疗,经由股动脉插管,用可溶性明胶海绵颗粒置入子宫动脉的治疗方法。其可以切断子宫主要血液供应,达到短时间内迅速抑制子宫性出血的目的。而甲氨蝶呤的应用在闭塞子宫动脉、减少出血的同时,还可将药物直接作用于子宫,增强疗效[5]。本研究经过观察,两组都无胎物残留,HCG下降、月经恢复等均良好。
手术直视下清除病灶是最为快速而有效的治疗方法,为保守治疗失败的患者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补救措施,但是对患者的创伤比较大,恢复比较慢。而介入栓塞治疗可以快速减少病灶局部血运,为尽快清除妊娠物提供保障,有出血少、治疗周期短等优点,但是治疗费用一般比较贵[6]。本研究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与住院天数少于对照组,而住院费用明显高于对照组。
总之,相对于经阴道病灶切除+子宫修补术,放射介入治疗+清宫术在治疗子宫瘢痕妊娠的应用能有效减少创伤,患者恢复快,但是治疗费用比较贵,在临床上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合理选择。
参考文献
[1]张晓燕,王红静,贾西彪,等.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处妊娠103例临床分析[J].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41(4):745-747.
[2]谭海平.子宫切口瘢痕妊娠30例临床分析[J].医学临床研究,2008,25(8):1457-1458.
[3]张燕科,吴瑞瑾,林俊.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处妊娠的早期诊断与治疗[J].实用妇产科杂志,2009,25(12):750-752.
[4]刘静华,范义,刘滨月,等.经阴道彩超诊断及鉴别诊断子宫疤痕妊娠的价值[J].中国妇幼保健,2012,27(5):767-768.
[5]周应媛,潘新成,熊苗.4例特殊部位妊娠的介入检查分析[J].现代妇产科进展,2014,9(12):737-739.
子宫介入术论文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整群选取2013 年2 月—2015 年9 月期间该院收治行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行放射介入下子宫动脉栓塞术联合吸宫术治疗的63 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患者的年龄在21~40 岁之间, 平均年龄在 (32.4±1.8) 岁。 其中有多次妊娠患者32 例, 有人工流产史28 例, 有输卵管妊娠史1 例, 有2 次剖宫产史2 例。所有患者均有停经史, 停经时间在40~80 d, 平均时间在 (51.5±1.1) d, 以上患者均于门诊或术前行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血 β-HCG) 测定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确诊为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
1.2 研究方法
1.2.1术前准备所有患者在入院后均予以常规检查, 主要包括心电图, 肝、肾功能检查, 血、尿常规, 以及凝血功能检查等, 检查结果均正常, 且无血栓性疾病、无手术及药物使用禁忌症等。其中有1例急性大出血患者, 在手术前先予以补充血容量、抗休克等对症治疗, 1例患者合并宫内感染, 抗感染治疗14 d。在手术前, 做好腹股沟备皮准备, 告知患者及其家属手术的重要性, 栓塞手术的过程、意义以及在手术中、手术后可能发生的一系列情况等, 所有患者了解相关的注意事项后, 同意进行手术并在相关文件上签字后方可进行手术治疗。
1.2.2手术方法在DSA监视下, 采用Selldinger技术穿刺右股动脉, 穿刺成功后, 将5F动脉鞘置入, 并送入5F-Cobra导管, 依次经髂外动脉、腹主动脉的对侧 (或同侧) 髂内动脉行子宫血管造影, 判定子宫动脉、宫颈妊娠存在部位, 并确认导管是否已经插入子宫动脉。在患者左右侧子宫动脉内分别各注射50 mg的甲氨蝶呤 (MTX) , 然后对双侧子宫动脉用明胶海绵颗粒栓塞剂、明胶海绵细条进行栓塞, 栓塞成功后, 行造影检查, 确定栓塞是否可靠。如果栓塞成功, 则需要对穿刺点进行加压包扎, 保持患者的右下肢制动24 h, 用沙袋对穿刺口进行加压处理, 留置尿管, 手术结束后, 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刺部位有无渗血、血肿等现象发生, 一旦有上述情况及时予以相应的处理, 在患者术后的2~3 d予以患者静脉麻醉下超声引导下吸宫术, 采用300~400 mm Hg负压吸引出瘢痕部位妊娠物, 最后行刮宫壁、宫角等处理。
1.2.3 术后处理手术结束后, 予以患者缩宫治疗, 并予以适当的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 预防感染治疗的时间在24~48 h, 对患者的血 β-HCG行动态监测并行彩色多普勒检查。
1.3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术中出血量以及平均住院时间等相关指标, 分析放射介入下子宫动脉栓塞术联合吸宫术治疗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的临床效果。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
所有患者手术均获得成功, 其中1 例急性大出血患者在予以经介入治疗后, 患者的阴道流血明显减少, 患者刮出组织送病理检查, 结果显示该组织为绒毛组织, 术后患者无明显阴道出血, 1 例患者因首次吸宫时子宫瘢痕处妊娠物附着紧密、无法完全去除, 首次清宫术后7 d行2 次吸宫术, 该患者术中出血约30 m L, 所有患者的住院时间在3~14 d, 平均住院时间在 (8.14±1.3) d, 栓塞治疗时间在40~70 min, 平均栓塞时间在 (51.4±3.7) min, 超声监护下, 患者吸宫术用时在8~30 min, 平均手术时间在 (16.4±2.4) min, 患者的出血量在5~30 m L, 平均出血量在 (10.2±1.3) m L, 术后所有患者的血 β-HCG均明显下降, 术后2~4 周恢复正常, 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
2.2 并发症结果
该研究结果显示63 例患者中共有33 例患者术后出现下腹痛, 5 例患者术后出现低热、体温最高37.6℃, 并发症发生率为29%, 所有患者经对症处理, 症状均有所缓解, 无子宫穿孔和切除子宫患者, 见表1。
3 讨论
相关研究报道显示, 子宫动脉是为子宫提供血来源的重要动脉, 子宫动脉起至双侧髂内动脉, 并分为宫颈阴道支和子宫体支, 两个支体动脉在宫颈内口水平阔韧带基底部分分支[2,3]。 在子宫动脉栓塞后的2~3 周, 栓塞的明胶海绵即可溶解吸收, 因为其分支动脉以及吻合支丰富, 故对双侧子宫动脉进行栓塞后, 不会引起正常子宫组织器官的坏死, 可以保留患者的生育功能。且大量的临床实验研究发现, 应用放射介入下选择性动脉插管栓塞治疗妇产科大出血, 是一种重要的方法[4,5]。
相关研究认为应用子宫动脉栓塞治疗治疗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易出现异位血管栓塞、血管痉挛 (或损伤) 、栓塞后综合征、子宫感染子宫梗死、肺栓塞等并发症, 栓塞后综合征是子宫动脉栓塞术中最常见的并发症[7]。 栓塞后综合征主要包括发热、腹痛等, 其中栓塞以后暂时性缺血是导致腹痛的重要原因, 部分患者还会出现子宫痉挛性疼痛, 予以对症治疗, 患者在2~4 d后可自行缓解。
该研究结果显示, 无子宫穿孔和切除子宫患者发生, 所有患者手术均获得成功, 平均住院时间在 (8.14±1.3) d, 介入治疗术后部分患者出现下腹痛和低热症状, 并发症发生率为29%, 经对症处理, 全治愈出院。 该研究结果显示, 无子宫穿孔和切除子宫患者发生, 由此可见, 选择性动脉插管栓塞治疗有疗效显著、止血迅速、减少了患者子宫切除的风险、保留了生育能力, 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 对抢救患者生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综上所述, 放射介入下子宫动脉栓塞术联合吸宫术治疗对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患者治疗效果良好, 出血量少, 平均住院时间短, 不但具有快速止血的特点, 还能保留患者子宫的完整性和患者的生育功能, 得到了广大患者的认可和青睐, 具有临床广泛的推广应用价值。
摘要:目的 分析放射介入下子宫动脉栓塞术联合吸宫术治疗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 整群选取2013年2月—2015年9月期间该院收治的63例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采用Selding方法, 经皮股动脉穿刺双侧子宫动脉, 穿刺成功后注射甲氨蝶呤, 同时对双侧子宫动脉使用明胶海绵栓塞剂、明胶海绵细条进行栓塞。结果 所有患者手术均获得成功, 平均住院时间在 (8.14±1.3) d, 介入治疗术后部分患者出现下腹痛和低热症状, 并发症发生率为29%, 经对症处理, 全治愈出院。结论 通过手术治疗效果显著, 安全、有效, 可以保留患者子宫的完整性和生育功能, 值的推广应用。
关键词: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子宫动脉栓塞术,吸宫术
参考文献
[1]王云燕, 李素云.超选择性子宫肌瘤动脉栓塞术的临床研究[J].中国药物与临床, 2011, 11 (1) :85-87.
[2]王永莉, 冯慧芳.子宫疤痕妊娠处注射MTX联合宫腔镜电切在子宫瘢痕妊娠治疗中的应用[J].基础医学与临床, 2013, 33 (5) :625-626.
[3]吴群英, 谭洁, 黄祥忠, 等.子宫动脉栓塞术在剖宫产术后疤痕妊娠的临床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 2012, 7 (26) :157-158.
[4]朱乃芬.6例植入性凶险型前置胎盘产妇行股动脉预置管栓塞术的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 2012, 47 (9) :796-798.
子宫介入术论文 篇5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以我院妇产科2012年5月至2015年3月间收治的90例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瘢痕处妊娠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将其均分为联合治疗组和手术治疗组,每组患者45例。联合治疗组患者年龄在27~46岁,平均年龄为(34.03±5.17)岁,其中二次剖宫产患者3例;手术治疗组患者年龄在26~44岁,平均年龄为(33.38±5.09) 岁,其中二次剖宫产患者4例;两组患者中接受二次剖宫产患者距离本次妊娠时间间隔在8个月~11年。两组患者均无任何肝肾、肿瘤疾病,一般资料间也不具有显著差异,有可比性。
1.2方法。手术组:首先对患者进行消毒、麻醉处理,然后对患者进行剖宫产探查术,对患者局部病灶进行切除,最后对子宫进行修复处理。联合治疗组:取患者仰卧位,首先对患者进行常规的消毒、麻醉处理,采用Seldinger穿刺技术在患者右侧股动脉进行穿刺治疗,穿刺成功后对患者进行双侧子宫动脉造影,经导管向患者双侧子宫动脉内缓慢注射40~50 mg甲氨蝶呤(上海信谊药厂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1020644)。手术结束后对患者进行拔管处理,然后加压并包扎患者手术创口。手术结束24~72 h后对患者进行清宫术处理。
1.3疗效评定标准[3]:根据患者治疗7 d后血液中β-HCG水平下降量以及患者孕囊缩小或肌化、腹痛及阴道流血消失时间作为疗效判断标准。治疗成功:患者血液β-HCG水平下降30%以上,上述指标症状消失;治疗失败:患者血液β-HCG水平不见下降甚至有上升趋势,以上判断指标也未见好转。
1.4统计学方法:运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 统计结果用均值±标准差(x-±s)表示,组间差异用t检验或χ2检验分
医学杂志,2008,24(16):2808.
[5] 任翰淼.瘢痕妊娠流产大出血临床观察[J].河北医药,2010,32(12):1752. [6] 田荣.子宫动脉栓塞术联合宫腔镜治疗瘢痕处妊娠的临床疗效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治疗效果:联合治疗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和 β-HCG转阴时间均明显低于手术治疗组患者,且联合治疗组患者保宫率显著高于手术治疗组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具体统计结果见表1。
2.2不良反应: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包括腹痛和头晕,其中手术治疗组出现腹痛3例,头晕5例,联合治疗组出现腹痛4例和头晕3例,均于病情好转后消失,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结论
子宫切口瘢痕妊娠是指具有剖宫产史的孕妇胚胎着床于患者子宫下段剖宫产切口瘢痕处,是临床常见的特殊部位异位妊娠的一种,对孕妇的危害较大[4]。同时子宫切口瘢痕妊娠也是剖宫产术后常见的一种远期并发症。由于剖宫产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孕妇生育安全率,因此近年来剖宫产手术频率的不断提高,导致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瘢痕处妊娠发病率不断上升,且已经明显超出了宫颈妊娠的发病率[5]。因此必须给予这种妇科疾病足够的重视。
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瘢痕处妊娠发病机制目前临床医学尚不清楚,治疗方案也不统一。由于该种疾病发病早期特征并不明显,因此极易因误诊、误治引发大出血,甚至子宫破裂,从而危及患者生命健康。按照个体化治疗原则,尽可能保留患者生育能力,减少对患者的损伤是治疗该种疾病的总治疗原则。子宫切口瘢痕处妊娠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是减小对患者伤害的关键所在,一旦发现该种疾病,应立即终止妊娠,如非特殊情况,应尽量保全患者子宫。
近年来随着介入治疗以及微创手术技术的发展,临床上逐渐开始对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瘢痕处妊娠患者应用甲氨蝶呤介入术灌注和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治疗联合清宫术进行治疗。氨甲蝶呤是通过对体内二氢叶酸还原酶的抑制作用达到促进胚胎死亡的作用,可以显著降低患者血液β-HCG水平,控制患者子宫出血量。临床应用结果表明,该治疗方案可以显著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率,降低患者手术过程中大出
[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4,11(24):3489-3490.
[7] 赵俭,尤丽,张艳,等.宫腔内放置双腔导尿管球囊压迫止血治疗子
宫出血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5,29(12):275-276.
摘要:目的 探讨临床应用介入疗法联合清宫术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瘢痕处妊娠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以我院妇产科2012年5月至2015年3月接受介入放射治疗联合清宫术治疗的90例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瘢痕处妊娠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将其均分为联合治疗组和手术治疗组,每组患者45例。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过程中患者的出血量、住院天数以及患者保宫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联合治疗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手术治疗组患者,且联合治疗组患者保宫率显著高于治疗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介入治疗联合清宫术在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瘢痕处妊娠方面临床疗效显著,且安全性较高,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介入治疗,清宫术,子宫切口瘢痕妊振
参考文献
[1]周庆梅,周依群,龚媛媛.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终止剖宫产瘢痕妊娠的观察与护[J].上海护理,2012,12(4):51-53.
[2]唐静茹.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瘢痕处妊娠临床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4,18(1):52-53.
[3]何东方.剖宫产术后子宫瘫痕处妊娠46例临床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16):189-191.
[4]董金莲,陈立岩,曹野,等.21例行子宫动脉栓塞术联合刮宫术治疗子宫瘢痕妊娠患者的护理[J].中华护理教育,2013,10(9):406-407.
[5]许钟阴,吴春娥.25例子宫切口妊娠临床治疗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3,12(10):111-112.
子宫介入术论文 篇6
1 临床资料
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确诊为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12例,年龄25~43岁,平均(32.8±5.8)岁;孕次2~7次;停经时间38~70天,平均53天;伴阴道不规则流血7例。既往有1次剖宫产史8例,2次剖宫产史3例,3次剖宫产史1例;剖宫产术式均为子宫下段剖宫产。本次妊娠距末次剖宫产1~13年,平均6年。
妇科检查:宫体大小正常5例,宫体增大7例。实验室检查:血清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4326~84625U/L。盆腔二维超声检查示,宫腔下段原切口处或近切口处有占位或稍强回声团,病灶直径1.1~6.2cm;其中见妊娠囊7例,孕囊内见胎心搏动1例;切口部位肌层厚度0.2~0.5 c m。
2 治疗方法
手术前需空腹,排空膀胱,患者取简易膀胱截石位,常规消毒、铺巾。飞利浦RU22二维阴道超声再次复核,观察妊娠包块大小、着床处,包块生长方向、妊娠包块周围血流及子宫浆膜层与占位间的肌层厚度。采用21G一次性穿刺针,在超声引导下经阴道穿刺,穿刺针在妊娠包块周边肌层、包块附着处、包块周围及包块内缓慢多点注射国产聚桂醇注射液,直到超声下见到妊娠包块环状或片状强化,周边血流稀疏。术毕患者返回病房。
一般次日上午行宫腔镜下清宫术。术前两小时阴道后穹隆放置米索前列醇片1片,扩张棒扩宫口至10.5号,宫腔镜检查子宫全貌、妊娠物附着情况后,钳夹峡部妊娠物。再次宫腔镜检查宫腔及妊娠物清除情况,必要时对残留的子宫瘢痕处妊娠物在腹部超声监测下予电切。术毕,宫颈注射缩宫素注射液10U,宫内取出物常规送病理检查。术后观察两天,无明显阴道出血,予以出院。术后第一天复查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以后每周复查1次,直至正常。术后第一次月经恢复第5天B超复查。
3 结果
12例患者均注射聚桂醇成功,术中均无明显疼痛感,无需镇痛处理,操作历时8~15分钟,术后无恶心呕吐、发热、腹痛等不适主诉,能步行回病房。次日上午行宫腔镜下清宫术,经过顺利,出血5~30ml,术中无子宫穿孔、水中毒等并发症发生。术后病理检查结果均为(宫腔)胎盘组织。患者平均住院5.5天。血绒毛膜促性腺激素降至正常平均24天,月经在术后30~40天恢复,月经性状无明显改变。术后第一次月经恢复第5天复查,子宫、附件B超均示恢复正常。其中5例随访6个月,无月经改变、无腹痛等不良反应发生。
4讨论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可能是因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愈合不良,瘢痕宽大,或者炎症导致瘢痕部位有微小裂孔,当受精卵运行过快或者发育迟缓,在通过宫腔时未具有种植能力,当抵达瘢痕处时通过微小裂孔进入子宫肌层而着床[1]。随着国家二孩政策的放开,有剖宫产史者再次妊娠明显增多,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发生也明显增多,在临床工作中应提高警惕。对于有剖宫产史者,在确定妊娠后应及时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尤其是早期有阴道流血及下腹隐痛者,应常规看囊胚与切口的关系[2]。一旦确诊为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应及时终止妊娠。而处理子宫瘢痕妊娠最有效、快速的方法是完整清除宫内妊娠物。由于瘢痕妊娠的特殊性,绒毛往往与子宫肌层有粘连、植入,单纯清宫可能难以清除净宫内妊娠物,另外子宫峡部肌层薄,加之剖宫产切口瘢痕缺乏弹性,患者在流产或刮宫时断裂的血管不能自然关闭,可能发生致命的大量出血。
聚桂醇是一种硬化剂,聚桂醇注射液的安全性已被国际医疗界公认[3]。聚桂醇在曲张静脉旁注射后能使其周围纤维化,压迫曲张静脉,达到止血目的。它一般只在妊娠包块周边浅表肌层、包块附着处、包块周围及包块内多点注射,导致局部血管闭塞,不会影响卵巢功能,不会导致子宫局部坏死,故注射聚桂醇术后无疼痛、发热等栓塞并发症。聚桂醇同时也是一种局麻药,有局部镇痛作用,患者在介入治疗过程中,局部疼痛轻,无需另外麻醉。该手术操作简便,设备要求相对较低,具备超声介入条件的基层医院均可开展。经聚桂醇预处理后,次日即可行宫腔镜下清宫术,可减少术中出血,另外宫腔镜下清宫定点准确,卵圆钳钳夹大块组织后,可对残留组织进行电切,对出血血管进行电凝,提高了清宫彻底性,减少术中出血,并减少宫腔镜在宫内操作时间及水中毒的风险,从而提高治愈率。
应用超声介入下注射聚桂醇联合宫腔镜下清宫术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术前病例选择比较重要。一般要选择早期妊娠(孕龄小于75天)、病情稳定、无急性大出血、无急性腹痛、妊娠包块内突型、妊娠包块距子宫浆膜层≥2mm、无聚桂醇过敏史者。同时,行宫腔镜下清宫术,建议腹部B超监护,备血,需做好随时开腹或腹腔镜手术修补准备,以提高手术安全性。
摘要:目的 观察超声介入下注射聚桂醇联合宫腔镜下清宫术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该院收治的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12例,均行超声介入下注射聚桂醇,次日宫腔镜下行清宫术治疗。结果 12例注射聚桂醇均成功,宫腔镜下行清宫术无大出血发生,术后无发热。患者血清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平均24天降至正常,月经术后30~40天恢复,月经性状无明显改变。患者术后第一次月经恢复第5天,超声复查示子宫恢复正常。结论 超声介入下注射聚桂醇联合宫腔镜下清宫术治疗早期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聚桂醇,超声介入,清宫术,宫腔镜,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
参考文献
[1]谢幸,苟文丽.妇产科学[M].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58.
[2]Osborn DA,Williams TR,Craig BM.Cesarean scar pregnancy:sonographic an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findings,complications,andtreatment[J].J Ultrasound Med,2012,31(9):1449.
子宫介入术论文 篇7
子宫动脉栓塞术 (uterine arterial embolization, UAE) 是一种血管性介入治疗技术, 是治疗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瘤是一种微创保守治疗法。最初因为成功治疗盆腔大出血而被关注, 1995年, Ravina[1]等首次报道了UAE对子宫肌瘤治疗作用的研究结果, 由于其具有创伤小、技术操作简单、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和恢复快等优点而引起医学界的广泛重视及临床应用。现将我们采用此法对2007年2月至2010年6月我院收治的60例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瘤患者的治疗疗效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年龄28~50岁, 均经妇科检查、B超或MRI检查确诊, 近3个月内未使用激素类及影响催乳素 (PRL) 水平的药物, 无影响PRL分泌的疾病。其中子宫腺肌瘤9例, 单发性瘤20例, 多发性31例;肌壁间肌瘤51例;瘤体最大径线为3.1~7.7 cm;其中主要症状为经量增多和经期延长者28例, 痛经者13例 (2例原发性痛经, 继发性11例) , 下腹及腰骶部胀痛不适、尿频、大便困难等压迫症状者19例。术前未育5例, 继发性中、重度贫血8例。
1.2 术前准备
术前均行血尿常规、凝血功能、肝肾功能及心肺等检查, 无栓塞治疗禁忌证。妇科检查排除妊娠及盆腔急、慢性炎症。对以出血症状为主者, 在术前3个月内行诊断性刮宫及病理检查, 排除内膜不典型增生及恶性肿瘤导致的出血。
1.3 操作方法
除外月经期进行, 在局麻下经右侧股动脉穿刺插管至双侧髂内动脉, DSA造影显示两侧子宫动脉后, 分别超选择插入两侧子宫动脉造影, 实质期见团状肿瘤染色后进行栓塞治疗, 待子宫螺旋动脉完全闭塞后, 用明胶海绵颗粒栓塞主干至中断后完成栓塞。本组有39例用PVA颗粒栓塞子宫动脉, 21例用PVA 颗粒、平阳霉素8 mg联合栓塞子宫动脉。栓塞过程中疼痛明显者, 肌内注射吗啡10 mg。
1.4 术后处理
术后穿刺局部加压包扎, 穿刺侧下肢制动6 h;术后观察生命体征及穿刺部位有无渗血、血肿形成;适量输液帮助造影剂排泄, 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酌情给予止痛、护胃等药物对症治疗。
1.5 随访
本组60例全部随访3个月以上, 随访内容包括月经性状及周期的改变、痛经及肿瘤压迫症状有无改善、肌瘤大小的改变、妊娠情况及其他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术后满意度等。术后3、6、12、24、36个月行B超复查肌瘤变化情况;血常规检查了解血红蛋白变化。
2结果
2.1 临床症状变化
本组60例患者中, 56例症状不同程度的减轻或消失, 有效率达93.33%。28例经量增多、经期延长者中25例术后经量明显减少, 有效率达89.29%, 3例无明显改变。60例中2例出现短暂闭经, 于3~6个月后月经恢复正常, 2例闭经。本组13例痛经均明显缓解或消失, 19例盆腔压迫者症状中消失13例, 好转5例, 1例无明显改善。
本组病例术后3~6个月肌瘤最大径线缩小1/3~1/2, 6~36个月肌瘤最大径线缩小1/2 以上。4例术后6~12个月时停经后出现早孕反应, 确诊为早孕后2例足月分娩, 母婴健康, 1例孕4个多月自然流产, 1例早孕要求流产。8 例贫血者术后血红蛋白逐渐升至正常。术后月经紊乱1例, 3例无明显变化。
2.2 术后反应及并发症
本组60例术后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腹部盆腔内疼痛, 出现率100%。一般持续2~5 d, 其中12例给予吗啡10 mg肌内注射1~2次止痛, 41例口服舒敏1~3 d止痛, 7例疼痛较轻, 未行止痛处理;17例患者术后出现恶心、呕吐、食欲下降;19例术后出现中、低热, 多在38℃以下。以上症状经抗感染、止痛、护胃等药物对症治疗后症状消失。10例患者术后第2天起出现阴道间断性少量流血或排出少量红色粘液物, 未行特殊处理自行停止;3例持续下腹隐痛1~2个月, 可忍耐, 未行特殊治疗, 症状逐渐消失;2例患者术后出现短暂性闭经, 3~6个月后月经恢复正常 (年龄分别为36、38岁) , 2例术后无月经来潮, 出现闭经 (年龄分别46、50岁) ;1例出现一侧臀部疼痛和下肢麻木, 3周后自行缓解;所有患者均未发生子宫坏死、穿孔、化脓性子宫内膜炎等严重并发症。
3讨论
3.1 子宫肌瘤动脉栓塞治疗的原理和安全性
3.1.1 子宫的血供特点
子宫是多血管来源的富血供器官, 与卵巢动脉分支, 阴部动脉分支及盆腔丰富的小侧支血管之间有丰富的吻合, 侧支循环代偿能力强。当双侧子宫动脉完全栓塞时, 能在短期内建立起侧支循环, 使子宫不至于发生缺血坏死, 保留子宫的功能。当单侧子宫动脉栓塞时, 子宫体中部的交通支开放, 可通过未栓塞侧子宫动脉的交通支向对侧供血。正常的子宫内膜同子宫一样, 栓塞后由于侧支循环的建立, 可由基底层逐渐移行生长从而恢复功能。
3.1.2 瘤体血供特点
子宫肌瘤及腺肌瘤是由一侧或双侧子宫动脉供血的富血管性肿瘤。子宫肌瘤周围假包膜形成丰富血管网并发出血管分支进入肌瘤内部, 形成丰富的动脉吻合支。子宫腺肌瘤异位内膜的种植生长也依赖于足够的血运-新生血管提供其生长所需营养[2]。
3.1.3 栓塞后子宫和瘤体的血供变化
瘤体血供丰富、血流快、瘤体内外血管网存在密集的吻合支, 大部分栓塞微粒在子宫动脉内随着瘤体的虹吸作用进入瘤体血管内, 小部分进入正常子宫组织, 栓塞同微粒大小相同的子宫动脉分支血管, 但其远端细小动脉及毛细血管床并未栓塞, 不影响子宫侧支循环的建立。另外, 瘤体内部新生血管壁薄、缺乏肌层和内膜、血流阻力低, 而且血管扭曲、管径较粗, 使难以进入相同大小子宫动脉细小分支的栓塞剂微粒能够进入瘤体血管, 从而彻底栓塞和封闭了病理血管, 造成瘤体完全而持久地缺血。子宫腺肌瘤病灶坏死使正常内膜的基底层不能再由此进入肌层, 降低了复发的可能[3]。
3.1.4 栓塞后激素环境的改变
子宫肌瘤的发生与雌激素的增多有关, 肌瘤局部的雌激素水平、雌激素受体水平及其对雌激素的利用度均较正常子宫肌层增高。另外子宫肌瘤细胞在生长过程中也可分泌一定量的雌激素, 一方面维持肌瘤细胞的生长, 另一方面通过对周围子宫肌层的刺激而诱发新的肌瘤产生。栓塞子宫动脉后, 阻断血液及激素的进入, 肌瘤缺乏血供、细胞坏死使其自分泌雌激素的功能消失, 从而形成肌瘤自身的低雌激素状态, 造成类似绝经的微环境, 加速肌瘤萎缩[4]。子宫腺肌瘤病灶缩小甚至消失, 其释放的前列腺素类物质减少, 使痛经症状缓解, 达到治疗的目的[3,5];局部雌激素水平及其受体数量降低, 亦减少复发可能。
Katsuwori等[6]通过对肌瘤患者栓塞后子宫肌层的MRI分析发现, 双侧子宫动脉完全栓塞不会导致正常子宫的缺血坏死。而UAE后行开腹手术切除子宫的病理检查显示, 肌瘤于UAE后1周发生炎性改变, 2周呈现点状坏死, 3周后大量片状坏死, 并随着时间延长坏死范围增大, 而正常子宫肌层组织则无明显变化。杜娟等也对UAE术后手术切除的子宫标本进行病理研究, 发现栓塞剂均分布于肌瘤组织, 正常的子宫肌组织中未见栓塞剂沉积。本研究病例中, 患者双侧子宫动脉栓塞后下腹部疼痛以术后1~2 d最明显, 3~5 d后逐渐减轻, 至7 d左右大多数患者疼痛消失, 也间接反映术后短期内因子宫缺血引起的痉挛性疼痛已基本解除, 子宫已建立起可维持其生存的侧枝循环。而4例患者在术后6~12个月时确诊为早孕, 2例足月分娩, 母婴健康, 更说明了术后子宫功能的恢复良好, 与其他学者研究UAE治疗对月经周期和生育功能无不良影响相符[7,8]。这些均证实了UAE治疗的安全性。
3.2 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疗效分析与评价
3.2.1 随访观察症状的改善
本组病例治疗的60例症状性子宫肌瘤及子宫腺肌瘤患者中, 总的症状改善率93.33%, 尤以经量减少、经期缩短明显, 症状改善率达89.29%。与UAE控制月经量过多, 有效率达81%~91%的文献报道相符[9,10]。其机制可能与栓塞治疗后, 瘤体局部血流阻断, 肌瘤缩小, 减轻对子宫内膜的压迫, 使宫腔及内膜面积逐渐恢复正常有关, 而且子宫内膜处于暂时缺血状态, 亦使患者月经周期趋向规则、经期缩短、经量减少, 从而使贫血逐渐得以纠正。本组19例盆腔压迫症状者中消失13例, 好转5例, 有效率达95%。60例未闭经者中2例出现短暂性闭经, 3~6个月后月经恢复正常, 2例出现闭经, 闭经率约3.33%。考虑与以下原因有关: ①年龄46、50岁, 已接近绝经期。②卵巢的部分血供来源于子宫动脉分支, 并存在末梢吻合, 栓塞物质可通过吻合端进入卵巢动脉, 影响卵巢功能。③UAE术后, 卵巢动脉通过侧支供应子宫, 导致卵巢血流量下降, 加速卵巢老化, 使绝经期提前。所以为了减少对卵巢功能的影响, 术中应尽量避免栓塞子宫动脉卵巢支。
3.2.2 肌瘤与子宫大小的变化
本组UAE术后3~6个月肌瘤最大径线缩小1/3~1/2, 6~36个月肌瘤最大径线缩小1/2以上。肌瘤的缩小主要与栓塞后肌瘤血供中断, 持续处于缺血缺氧状态, 导致肌瘤细胞总数减少, 瘤体萎缩有关。这明显优越于药物治疗所抑制的细胞体积的暂时缩小。
以上临床观察资料表明UAE术治疗子宫肌瘤及子宫腺肌症安全有效, 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后, 子宫血供基本不受影响, 可保留子宫及其功能;肌瘤血供被阻断, 瘤体长期处于缺血缺氧状态, 造成肌瘤变性或纤维化, 逐渐萎缩甚至消失, 从而使肌瘤引起的出血、贫血、压迫等临床症状得到改善或消失。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具有对人体损伤小, 并发症少, 恢复快, 临床症状解除明显, 疗效确切, 术后生命质量提高等优点。而且避免了药物治疗带来的副作用和外科手术创伤, 保留了子宫及其功能, 符合人体自然生理, 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治疗方法。
摘要:目的 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术 (UAE) 对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60例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瘤患者, 行子宫动脉栓塞术。术后3、6、12、24、36个月随访, 观察临床症状、肌瘤与子宫大小变化。结果 行UAE后, 患者临床症状明显缓解, 肿瘤最大径线缩小。结论 UAE可有效地缩小肌瘤及子宫的体积, 明显改善临床症状, 近期疗效肯定。
关键词: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瘤,子宫动脉,栓塞
参考文献
[1]Ravina JH, Herbreteau D, Ciraru-Vigneron N, et al.Arterial embolization to treat uterine myomata.Lancet, 1995, 346:671-672.
[2]张新艳, 曹积功.血管生成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发展中作用的研究现状.实用妇产科杂志, 2001, 17:135-136.
[3]陈春林, 刘萍, 吕军, 等.子宫动脉栓塞术在子宫腺肌病治疗中的应用.中华妇产科杂志, 2002, 37:77-79.
[4]陈春林, 刘萍.妇产科放射介入治疗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203.
[5]Bradley EA, Reidy JF, Forman RG, et al.Transcatheter uterine artery emdolization to treat large uterine fibroids.Br J Obstet Gynecol, 1998, 105 (2) :235.
[6]Katsumori T, Nakajima K, HanadaY, et al.MR imaging of auterine myoma After embolization.AJR, 1999, 172 (1) :248-249.
[7]Ravina JH, Herbreteau D, Ciraru-Vigneron N, et al.Arterial embolizationto treat uterine myomata.Lancet, 1995, 346:671-672.
[8]Ravina JH, BouretJM, Ciraru-Vigneron N, etal.Recourse toparticular arterial embolization in the treatmentof some uterine leiomy-oma.Bull Acad Natl Med, 1997, 181:231-235.
[9]Jean Pierre P, Olivier LD, Philippe S, et al, Fibroid-related menor-rhagia:treatment with superse lective embolization of the arteries and midterm follow-up.Radiology, 2000, 215:428-431.
介入治疗子宫切口妊娠临床研究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09年11月-2012年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30例剖宫产术后切口妊娠患者, 年龄25~38岁, 平均32岁, 孕次2~6次, 均有1~5次人工流产或药物流产史, 并有1次剖宫产史 (取子宫下段横切口) 。前次剖宫产距末次妊娠间隔1~13年, 平均间隔4.25年。其中20例有2次剖宫产史, 本次停经时长为35~96天, 平均65.5天, 伴阴道流血或不规则阴道流血者5例, 伴腹痛者4例, 另有2例经彩超检查发现。30例患者有24例均是曾在下级医院有一次剖宫产术史, 有6例曾在本院行剖宫产。
临床表现:所有病例辅助检查均提示血HCG升高 (59~76764.7mIU/mL) , B超均提示子宫峡部呈现剖宫产切口妊娠图像得到确诊。彩超显示子宫切口部位存在孕囊, 体积最大者为6.3cm×5.6cm×4.7cm, 其周围血供丰富, 存在胎心者20例, 存在卵黄囊者8例, 发现胎芽者2例, 子宫肌层最薄处为0.14~0.35cm, 平均厚度为0.25cm。
1.2 疗效评定标准
血HCG检查示持续下降直到转阴, B超复查子宫切口处恢复正常, 月经周期恢复表示治疗成功。如果血HCG水平未降低甚至反而升高, B超复查提示包块体积无显著缩小甚至反而增加, 或治疗中出现阴道大出血为治疗失败。
1.3 治疗方法
15例采用甲氨蝶呤 (MTX) 进行治疗后7d内在超声监视下实施清宫术, 记录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 监测血HCG水平降低情况, 并以米非司酮口服加清宫。15例采取明胶海绵、MTX给予选择性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治疗, 监测血HCG降低和B超变化情况, 并使用清宫加米非司酮治疗。
2 结果
30例患者均痊愈出院, 在使用MTX+米非司铜+清宫术组, 因阴道大出血有10例切除子宫, 在双侧动脉栓塞治疗+MTX+明胶海绵+米非司酮+清宫术组有1例因清宫前后出现阴道大出血而行子宫切除, 所有患者血β-HCG术后1~2周恢复正常。术后1~2个月经恢复正常。本组30例经上述措施治疗, 血HCG在21~73天, 平均47天降到正常水平, B超显示子宫切口处恢复正常, 月经恢复正常。
(n)
注:*P<0.05。
(mL, 珚x±s)
注:治疗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对照组较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剖宫产后子宫下段切口妊娠作为一种较少见的剖宫产远期并发症, 实际上是异位妊娠的一类, 其胚胎在上次剖宫产的子宫切口处着床, 随妊娠持续, 绒毛和子宫肌层的粘连与植入可逐渐穿透子宫而引发子宫破裂。子宫切口妊娠与其他异位妊娠一样, 早期临床表现为停经, 多伴无痛性阴道出血, 血HCG水平上升, 剖宫产多处于子宫前壁下段, 此部位肌壁较薄, 收缩力弱, 若盲目刮宫可导致大出血, 严重者可导致子宫破裂。对此临床上一旦确诊, 应立即终止妊娠, 但不宜直接刮宫, 应先给予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和 (或) 药物保守治疗, 使胚胎死亡、机化, 同时血HCG下降后, 待病灶自行吸收或给予清宫术。
剖宫产后子宫切口妊娠是一种非常少见的异位妊娠, 这种妊娠在受孕早期较难确诊, 但随着妊娠的继续或人流刮宫就有可能发生大出血, 甚至因子宫破裂而导致生命危险。通过介入疗法使子宫相关动脉得到安全准确的栓塞, 从而达到了快速止血的效果, 使患者转危为安。手术时, 医生经股动脉穿刺, 将介入导管选择性地插到双侧子宫动脉, 经DSA造影证实后, 在透视的监护下, 将明胶海绵缓慢注入子宫动脉栓塞止血。在止血的基础上再给患者进行负压流产, 彻底清除了妊娠物, 保全了子宫, 保住了生育能力。
对子宫切口妊娠的治疗方式, 经历了从子宫全切术到保留生育功能的发展过程, 包括药物杀胚治疗+清宫, 介入栓塞术+清宫, 单一子宫动脉栓塞术, 特别是有介入条件的医院, 进行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或清宫术前的辅助治疗, 安全性好, 并发症少, 操作简单, 可有效地控制切口妊娠在治疗过程中的出血量, 保留患者的生育功能。
随着临床上剖宫产率的逐渐上升, 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妊娠的发生率亦显著增加。但由于宫切口妊娠的误诊率较高, 易导致人流术或药流大出血, 造成子宫切除, 令患者丧失生育能力, 因此在临床工作中应提醒患者少做流产, 医生应严格把握剖宫产适应证, 避免不必要的剖宫产, 提升剖宫产手术中子宫切口缝合质量, 减少子宫切口愈合不良的发生, 进而从根本上减少剖宫产后子宫切口妊娠的发生。
参考文献
[1]王晓洁.子宫切口瘢痕妊娠介入治疗的护理[J].天津护理, 2007, 12 (6) :114-115.
[2]范波, 敬巧, 黄锦.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剖宫产后子宫切口妊娠[J].华西医学, 2010, 25 (9) :1649-1650.
【子宫介入术论文】推荐阅读:
子宫肌瘤患者介入治疗08-14
经皮介入术论文08-11
支架介入术09-23
外周血管介入术10-31
介入栓塞术护理05-29
血管内介入栓塞术05-27
心血管介入术06-18
桡动脉介入术08-13
经皮介入封堵术08-26
肝癌介入术患者的护理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