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镇研究现状与展望

2024-10-14

中心镇研究现状与展望(精选12篇)

中心镇研究现状与展望 篇1

1 涵义

中心镇是指在县域城镇体系规划中的各分区内, 在经济、社会和空间发展中发挥中心作用的镇。中心镇是小城镇中区位较优、实力较强、对周边农村和乡镇具有较大吸引辐射能力、发展前景广阔并能与省、市、县 (市) 城镇体系有机融合的城镇。中心镇不仅是一定地域范围内广大农村的中心, 还是一定地域范围内小城镇群的中心。农村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的重点在城镇体系规划中明确中心镇, 目的是在县以下层次选择并确定能带动一片地区发展的增长极核。

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 (中发[2000]11号) 指出“要优先发展已经具备一定规模基础, 条件较好的小城镇, 防止不顾客观条件, 一哄而起, 遍地开花, 搞低水平分散建设”之后, 中心镇建设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 (见图1) 。全国绝大多数省区市明确了以中心镇为重点的小城镇建设思路。山东、江苏、河南等省还单独以省委或省政府的名义发文, 对中心镇建设做出了全面的部署, 把有限的财力、物力和人力重点放在支持中心镇发展、完善中心镇的功能、壮大其发展规模、强化其区域中心地位、提高其辐射能力, 从而带动其他小城镇及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西方国家城镇化进程较早, 对小城镇的研究较多, 但由于国外发达国家没有一个自上而下的行政体制和管治体系, 因此在小城镇发展上没有划定中心镇, 从而几乎没有“中心镇”研究。

国内近十五年来, 随着“城镇化”和“小城镇”研究的兴起, 中心镇的研究逐步增长 (见图2) , 反应出短短十余年时间内中心镇从开始建设、快速发展、发展壮大、以及“强镇扩权”后公共权力的约束和引导的发展历程。

2.1 2000~2003年:中心镇的作用、意义、加快建设途径大讨论阶段

研究认为中心镇能带动其他小城镇及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能够通过自身的极化效应吸纳周边乡镇的优质资源集中配置, 形成组团式小城镇群的龙头, 是小城镇集约化发展的突破口, 是实施“小城镇大战略”的有效举措。关于如何加快中心镇建设, 普遍认为应以“工”兴镇, 也有学者认为中心镇的发展有赖于产业聚集。

2.2 2004~2006年:中心镇的战略选择、空间布局大讨论阶段

研究认为选择中心镇普遍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 采用SPSS、GIS等技术手段确定, 选择评价的指标体系主要涉及经济发展、城镇规模、区位条件、资源状况等几个方面。河北省选取镇GDP、财政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第三产业产值比重、镇区人口、镇区人口占镇域人口比重、大中城市影响度、交通网络便捷度和区域资源拥有度等9项指标, 运用因子分析等方法做出小城镇综合实力排序, 进而优选中心镇;江苏省以前所选的重点中心镇大多从经济发展水平的角度出发, 导致选取的重点中心镇空间分布严重不平衡, 认为重点中心镇的选取标准主要基于两大准则:一是看该中心镇的经济社会综合实力能否带动其周围乡镇的发展;二是看其地理位置是否为周边地区的中心, 中心镇的确定考虑了一定的地域平衡因素, 因而其分布应该是相对均衡的 (比如一个县域可以选择四、五个中心镇, 地域上兼顾了东、南、西、北各个片区) , 也有学者认为应遵循总量控制与分区遴选的原则、逐步筛选与优先考虑原则、择优精选与动态发展原则。

2.3 2007~2010年:中心镇发展趋势及对策讨论阶段

研究主要集中在中心镇“小城市化”的现象和发展趋势, 以及相应的问题和对策。关于中心镇“小城市”化的原因, 有些学者认为是城乡聚落向高层次形态结构演变的客观规律。关于中心镇“小城市化”的战略意义, 有些学者认为能彰显城镇规模效应, 符合东部发达省份城市化与新农村建设的阶段需要, 有利于为城市区域化发展提供新空间, 为县域经济增长提供新载体, 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新突破。关于中心镇“小城市化”的途径, 有的学者认为应培育主导产业集群, 提升城镇发展的内生动力, 有的认为应发展专业镇;有的学者认为应加快工业园区建设, 建设高效率的基础设施, 注重文化保护和城市特色营造,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有的认为应优先发展、壮大规模, 培育产业、延伸服务和优化环境等;有的认为关键在于自身经济基础、辐射和服务能力的增强;有的认为应“扩权强镇”, 有的认为应创新机制体制。总之, 学术界普遍认为中心镇“小城市化”的核心是培育产业增强发展动力, 同时应突破机制体制限制做好公共设施、文化和生态配套建设。

2.4 2010至今:中心镇机制体制改革讨论阶段

研究主要围绕中心镇“强镇扩权”进行四方面的探讨。其一, 对“强镇扩权”改革的动因分析。研究认为改革前乡镇政府管理模式与体制存在职能定位僵硬、机构设置不合理、权能弱化、责任缺失等问题是“强镇扩权”的现实动因, 是在城市化发展进程中对市乡、县乡责权不平衡、不对称的一次自觉回应行动。其二, 对“强镇扩权”改革绩效的探讨。大部分学者对改革的绩效持乐观态度。但也有部分学者提出了一些忧虑, 认为“强镇扩权”可能会导致地方政府行政机构膨胀、行政成本剧增, 甚至可能重蹈西方国家的“行政国家现象”, 有的认为法制化程度不高, 公众参与不足等, 指出地方政府改革应审慎对待“强镇扩权”。其三, 对乡镇治理体制改革的探索。研究认为“强镇扩权”所代表的纵向分权模式要向以解除管制为特征的横向分权转变, 存在理论逻辑与实践困境, 包括权力与利益冲突困境、治理碎片化困境、社会参与困境。其四, 关于“强镇扩权”后如何规范公共权力运作的研究, 学者认为应科学分权、合理确权、公开用权、有效制权, 突出“规范、透明、精细、为民”的特点, 有的认为应全面解析财税和投融资、户籍和社会保障、职权、土地等具体维度, 对重点中心镇体制机制改革进行系统设计, 从而保证公共权力运行的公共利益方向。

3 研究趋势展望

3.1 研究的空间范围将从东部先进地区扩展到西部欠发达地区

目前, 我国对中心镇的研究空间范围主要集中在长三角、珠三角等东部先进地区, 西部欠发达地区研究较少, 西部山地区域更是空白。我国西部地区肩负着“城乡统筹”的国家使命, 近年来, 虽然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 仍处在欠发达阶段, 属于欠发达地区。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提出新型城镇化理念, 相对于过去30年, 从城镇空间布局来讲其更强调平衡发展空间, 扭转人口过度向大城市集中的趋势, 促进县域单元的本地城镇化。

中心镇是在县域城镇体系规划中的各分区内, 在经济、社会和空间发展中发挥中心作用的镇, 是发展县域经济, 消除城乡二元结构, 促进城乡统筹, 平衡推进县域单元新型城镇化进程的重要着力点, 在此背景下开展西部欠发达地区中心镇研究能有效丰富城乡统筹、新型城镇化理论, 并有效填补国内空白。

3.2 研究的方法以取样分析为主逐步转变为省域单元大数据分析为主

进入2012年, 大数据 (big data) 一词越来越多地被提及, 人们用它来描述和定义信息爆炸时代产生的海量数, 哈佛大学社会学教授加里·金说:“这是一场革命, 庞大的数据资源使得各个领域开始了量化进程, 无论学术界、商界还是政府, 所有领域都将开始这种进程。”中心镇量大面广, 在当前阶段, 依托官方统计渠道尚无法建立省级单元以上的数据库, 因而目前我国有关中心镇的学术研究普遍以取样研究为主。2010年底, 重庆市规划局联合相关部门, 构建了重庆市中心镇数据库, 开展实地调研, 校核相关数据, 建立起中心镇的大数据系统, 成为小城镇大数据分析典范。

摘要:中心镇是指在县域城镇体系规划中的各分区内, 在经济、社会和空间发展中发挥中心作用的镇。我国对中心镇的研究始于2000年, 大致经历了四个研究阶段, 反映出短短十余年时间内中心镇从开始建设、快速发展、发展壮大、以及“强镇扩权”后公共权力的约束和引导的发展历程, 未来对中心镇的研究将从东部先进地区延伸至西部欠发达地区, 研究方法将会从取样分析转变成省域单元大数据分析。

关键词:中心镇,研究现状,展望

中心镇研究现状与展望 篇2

空气微生物学研究现状与展望

着重综述了空气微生物的来源、粒子特征、主要类型、浓度的时空变化及其群落结构的.影响因素,并对空气微生物学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国内外研究结果表明:空气微生物主要来源于自然界的土壤、动植物、人类和水体,另外一些非自然的人类活动也是其重要来源;空气微生物的粒径主要在0.3~15.0μm间变化;空气中的优势细菌属为芽孢杆菌属(Bacillus)、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微球菌属(Micrococcus) 和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等,优势真菌属为芽枝霉属(Cladosporium)、无孢菌群(Mycelia Sterilia)、青霉属(Penicillium ) 和交链孢霉属(Alternaria)等;一年中冬季空气徽生物浓度最低,一天中空气微生物浓度在8:00~10:00出现高峰,2:00~4:00或者12:00~14:00出现低峰;空气微生物时空分布不仅与环境因素、污染因子有关,还受到人类活动、动植物等因素的影响.

作 者:凌琪 LING Qi 作者单位:安徽建筑工业学院环境工程学院,合肥,230022刊 名: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ANHUI INSTITUTE OF ARCHITECTURE & INDUSTRY(NATURAL SCIENCE)年,卷(期):17(1)分类号:Q938关键词:空气微生物 研究现状 影响因素 展望 综述文献

科技创业人才研究现状与未来展望 篇3

关键词:科技创业人才;人才市场;人才培训机制;科学技术;人才资源结构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章编号:1009-2374(2015)16-0182-02 DOI:10.13535/j.cnki.11-4406/n.2015.16.090

1 科技创业人才概述

1.1 科技创业人才的定义

顾名思义,创业人才是指参加或者从事创业活动的人才。其中创业的过程包括,了解认知市场环境、组织、管理、整合生产要素,承担风险并获得创业收益。而科技创业人才是创业人才其中的一类,科技创业人才是通过把自己的科技劳动成果转化为生产要素,个人创办企业或者与其他合作者合办企业,将科技成果投入到市场,以此获取收益,并同时承担风险。

1.2 科技创业人才的特点

首先,创业人才中的科技创业人才是普遍有较高的知识学历背景,并对知识与科技有很强的依赖性,很多科技创业人才具有良好的科技背景和工作背景,目前的科技人才创业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科技人才离开原雇佣企业,自立门户;一种是科技人才转变身份与公司领导阶层直接合作参加,帮助企业参与市场竞争。两种不同形式的创业人才的能力素质都较高,他们能够通过科技创新获得知识产权、技术机密,能够设计创造新产品或者对现有的产品进行功能、品质的提升,使产品功能能够进一步满足市场的需求。

其次,他们具备经营管理的能力,具有企业家艰苦卓绝的奋斗精神与洞悉市场,把握人脉的能力,成功的创业者有对机会的判断能力,能够捕捉隐藏的有价值的信息,并加以利用。有自信心,有坚持到底的毅力,假设没有坚持和克服困难的精神,很容易就会因为创业中途遇到的困难而一蹶不振、半途而废。好的人脉关系,熟悉行业市场行情、能够笼络相关的人才与合作伙伴,并善于利用人力资源。

最后,创新的胆识与抓住机遇的能力,创新是事业能够发展的重要条件,而科技的精髓是敢于创新的想法,特别是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知识结构更新日益加快,创业人才的创新能力显得更为重要,而创新能力、敢于创新的精神也是科技创业人才能够超越前人、开拓发展的必然条件。

2 我国科技创业人才研究的现状

2.1 人才资源结构不平衡

目前我国正处于产业结构调整阶段,不同行业之间的发展都处于调整阶段,新兴产业迅速发展,而科技创业人才在此环境之下,他们的福利保障与资源受到影响,他们需要的资源仍然不能够得到合理的配置,我国传统行业的人才积压、闲置较多,而乡镇企业、新兴行业的人才仍然处于紧缺的状态,出现了发展的不均衡。而目前我国的科技创业人才尽管有强大的学历背景,但是知识结构也存在不合理的情况,有些人无法适应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而国内企业又缺乏公平的考核机制、绩效鼓励机制,导致很多新兴科技人才流失至国外或者在国内出现地域分配不平衡的问题。

2.2 科技创业人才配置的市场化进程缓慢

人才的需求方与人才的供给方在市场环境之下开始双向选择行为,总体情况来看,目前科技创业人才市场的主体基本上仍达不到标准。国有企业在较大程度上仍然受到计划体制的支配,需求动力不足,导致科技人才市场缺乏自我发展动力,缺乏自我发展的内在动力。在开放程度较大的民营企业、外资企业对人才的要求较为强烈,他们同时设置了鼓励人才发展的政策,对人才有强有力的刺激效果,尽管如此,我国很多人才的需求仍然受到体制的限制,这就导致人才无法在公平的条件下竞争,也无法按照需求合理配置。

2.3 人才职业发展路线不合理

因为我国市场体制的问题,导致人才发展设计不合理,对人才的发展产生了抑制的作用力,打压了人才发展的积极性。另外,人才发展规划现阶段设计仍然存在很多的不公平性,专业层次梯阶与管理层次梯阶相比常常无法在地位或报酬方面得到同等的认可,技术层次比管理层次的薪酬要低,或者是技术层次与低层次技术层次之间并无明显差异,知识的劳动力与薪酬不成比例。上文提到,创业的一种形式是专业技术人员向管理层次的提升,所以对专业技术人员的重视应该是将其提拔到管理层,而不是对其进行简单的物质奖励。正因为如此科技创业人员不愿意选择阶梯模式发展,所以,将来为技术人才设计较好的职业发展计划,必定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3 对未来的展望与发展趋势分析

随着经济发展,企业必定认识到科技创业人才的重要作用,所以对于将来的发展可总结以下三点内容:

3.1 区域人才互动将日益频繁

区域人才互动能够促进人才的优势劣势互补,能够加快人才共同发展、共同进步,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高科技企业的重要生产要素技术科技要素,人才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构建人才资源共享体系能够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充分利用人才。随着企业对科技重要性的认知不断加强,进一步的人才支持政策也将随之产生,减少人才外流,实现人才的绿色流动通道,政府为带动区域经济发展,也可能推出人才继续培养的相关政策,使人才个人有更好的发展。为了更好地调整人才的使用与配置,人才沟通网络的建立也同样势在必行,网络会智能将人才分类并科学分配人才,以便区域发展的效率提高。

3.2 人才培养机制的创新

想进一步提高人才的素质,我国必然会对人才培养机制进行创新,因为人才培养机制很大程度上能够决定人才的能力与素质,如上文所说,创业者需要具备很多才能,而我国的人才培养机制已经成为人才资源利用开发的关键内容。要使企业升级发展,在经济全球化的市场竞争中长盛不衰,就必须把培养企业高层次人才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把握这些科技创业人才的特点,给他们创造公平公正的环境、职责清楚、纪律严明。不论是政府还是企业,在充分认同科技人才的作用后,必定会将人才培养力度加大,使用多种先进的国际化手段对人才进行培养。注重科学培养、坚持培养、公平选拔的基本原则,进一步改革管理模式,协调企业与人的共同发展,企业为留住人才也会进一步加强对人才的心理培训,让他们产生动力,愿意为企业工作。

3.3 新型的科技创业人才用人体系的成立

人才管理制度创新也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因为健全现代企业的用人制度,能够推动科技创业人才管理工作真正地突破限制,真正实现科学化管理,彰显出人才的作用。一直以来,我国的科技人才受到管理者、区域、模式、部门的限制。随着企业对人才的认识不断提升,为更好地管理并发挥出科技人才的作用,企业会选择绩效制度,并对人才的交际能力、管理能力进行培养,以便其更好更快地完成职能的转变,由员工转为合作者,帮助他们创业发展。

参考文献

[1] 徐雯烨.黑龙江省高层次科技人才培养与管理方式探究[D].黑龙江大学,2009.

[2] 刘勇军.长沙市高层次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研究[D].湖南大学,2007.

[3] 李永强,白璇.创业意愿影响因素研究综述[J].经济学动态,2008,(2).

[4] Philipp Koellinger.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iesin economics and entrepreneurship research:promises and limitations[J].Small Business Economics,2010,35(1).

[5] 中共南京市委,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人才引领、科技创业,制度先试、园区先行”八项重点计划的通知[J].南京市人民政府公报,2011,(7).

成就动机研究现状与展望 篇4

文章通过检索中外文期刊数据库发现, 国内外学者都对成就动机的概念内涵、测量工具、前因和后果变量进行了研究, 但由于文化背景的差异, 双方对成就动机的概念理解和研究侧重点上存在不同。本文基于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回顾和梳理, 对上述几个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系统总结, 以期为进一步明确成就动机的内涵和结构, 拓展成就动机的前因变量和结果变量等方面的研究提供参考。

一、成就动机的概念界定

通过对成就动机相关文献的分析, 笔者认为学者们对成就动机的概念界定主要存在两种观点, 一是自我取向的成就动机, 自我取向的成就动机以西方个人主义文化为基础, 强调个体对环境的掌控及自我潜能的实现, 主要表现为追求自我、挑战自我和实现自身价值最大化, 是一种自我提高的内在驱动力;二是社会取向的成就动机, 社会取向的成就动机以集体主义文化为基础, 强调个人追求的成就主要来自家庭和社会的期待, 是“互依我”的表现结果, 即自我的成就并非由其独有的特征来界定, 而由他的社会关系确定, 反映的是一种互依共生、角色责任的自我成就。

西方学者 (如Murphy, 1938;Lewin, 1942;McClelland, 1955;Atkinson, 1964;Weiner, 1979) 对成就动机的研究主要从自我追求成就的角度出发, 认为追求成就的心理主要由两种趋向构成, 一是追求成功的趋向, 二是避免失败的趋向, 人们成就动机水平的高低会对个体行为的效果产生不同影响。而我国台湾学者 (余安邦、杨国枢, 1988;陆洛, 2007;陈致中, 2015) 认为西方文化制度下产生的个我取向的成就动机并不适合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 并根据中国的现实情况, 提出社会取向的成就动机, 社会取向的成就动机认为个体取得成就的欲望是为了得到家庭和社会等群体的认同, 并非出自内在动机的驱使。成就动机的主要观点详见表1。

资料来源:根据相关资料文献整理而成.

虽然自我取向的成就动机和社会取向的成就动机存在概念理解上的重大分歧, 但不能将两者割裂起来, 正如陆洛 (2007) [1]在研究中所提到的那样, 现在华人社会正呈现越来越多传统性与现代性共存的现象, 成就动机不仅表现为社会取向的成就动机, 也逐步显现出实现自我追求的个我取向的成就动机。现代中国社会下的成就动机是一种“折衷自我取向的成就动机”, 不仅表达了人类基本的个人“独特性”, 也表达了人际“关联性”的需求, 是传统中国文化与现代西方文化的双文化自我取向成就动机。

二、成就动机的测量

从成就动机研究的历史脉络可以发现, 最早的测量工具主要是为了测量自我取向的成就动机。随着成就动机跨文化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发展, 学者们研究的对象和领域发生了较大变化, 并在原有成就动机测量基础上开发了多种测量工具。但总体上看, 目前国内外关于成就动机的测量类型主要分为投射测验和自陈式量表两种。最著名的投射测验是主题统觉测验和内隐联想测验, Mc Clelland优化了投射测验, 但无法改变其信度低的缺点。因此, 从20世纪五十年代末, 人们多使用自陈式量表测验成就动机。成就动机的测量工具详见表2。

资料来源:根据相关资料文献整理而成.

总体上看, 上述表格中所列举的测量工具是应用最广泛的, 现在学者一般使用自陈式量表进行成就动机的测量, 一方面是因为自陈式量表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 另一方面是因为其操作比较简单方便, 能大范围的实施。但同时我们也发现自陈式量表中既存在二维度或三维度测量, 也存在三维度以上的测量。三维度以上的测量量表 (例如AMI) 在该领域具有相当的影响, 有些学者在自己的研究中对AMI进行了修订, 但一些研究者对AMI缺乏简洁性表示不满。不过, 由于三维度以上的测量量表能够解释结果变量更多的变异, 因此, 未来的研究应该开发出更加简洁有效的多维度测量量表。

三、成就动机的相关研究

(一) 成就动机的影响因素

什么因素对个体的成就动机产生影响?长期以来, 学者们从各个方面进行了实证研究, 但针对某些因素的影响目前仍没有一致的结果。本文主要从人口统计学变量、认知与个性因素、环境因素三个方面进行系统梳理。

1. 人口统计学变量

学者们最早对性别、年龄、学历、民族等人口统计学变量与成就动机的关系给予高度关注。性别、年龄、学历与成就动机无关已经得到国内外学者的普遍证实 (Mc Clelland, 1987;叶仁敏等, 1992;张文梅, 2005;杨慧芳等, 2007;苏晨等, 2013) , 但仍有学者对此结论存在质疑, 并进行了验证性研究。学者申学武 (2006) 对346名男女企业家进行问卷调查, 采用线性回归模型得出男女企业家在规避型成就动机和追求型成就动机的影响因素上存在较大差异。王洪礼等 (2007) 的研究证实了少数民族男大学生的成就动机强于女大学生, 但避免失败的动机弱于女大学生;相对于汉族学生而言, 少数民族学生避免失败的动机较高。Mansour等 (2009) 以澳大利亚100名高中生为调查对象, 证实了年龄、性别、种族等因素在学生成就动机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李孝明等 (2012) [2]选取145名老年人和149名年轻人进行测试, 证实了老年人追求成功的动机不如年轻人, 但避免失败的动机强于年轻人。Neghabi等 (2012) [3]认为男性的成就动机显著低于女性。邢飞儿 (2015) [4]对高校173名心理学专业的学生进行成就动机的现状调查, 发现女生的成就动机显著高于男生。Wang等 (2015) [5]对山东省170名幼儿教师进行了成就动机的问卷调查, 发现幼儿教师追求成功的动机高, 且不同性别和教龄的幼儿教师在追求成功方面存在差异。

造成上述研究结论相互矛盾的原因可能是学者们研究的理论依据和背景条件不同。Mc Clelland (1987) 用相同测验方式进行测验, 得出性别与成就动机无关的结论, 但他还提到在竞争条件下男性的成就动机高于女性, 中性条件下女性的成就动机高于男性。学者叶仁敏等 (1992) 认为大学生的成就动机优于高中生, 并不能说明年龄影响成就动机的强弱, 它主要反映随着年龄的增长, 人的经历与认识的变化对成就动机的影响。张林等 (2003) 认为学者们研究结果的不同, 是因为研究依据的环境不同, 主要还是社会文化有关性别成就期待的不同造成的, 父母本身的成就动机水平和受教育程度也是影响性别和年龄差异的重要因素。

2. 认知与个性因素

Vasquez等 (2007) 探讨了意念对成就动机的影响, 结果证实了当学生从第三者而不是自我角度去想象成功完成任务时, 成功的经验会使他们拥有更强的成就动机。Stewart等 (2007) [6]的研究认为受创业目标的影响, 企业家的成就动机要高于职业经理人的成就动机。陈瑞涵等 (2013) [7]采用混合实验证实了个体无意识目标的启动能显著提高低成就动机个体的结果预期。

个性因素也是影响成就动机的重要原因。我国学者谢晓非 (2002) 研究了控制源 (Locus of Control) 与成就动机之间的关系, 发现相对于外控倾向而言, 个体内控倾向可以更好地预测争取成功的动机, 而相对于内控倾向而言, 个体外控倾向可以更好地预测回避失败的动机。毕重增等 (2007) 的研究结果表明自信与社会取向的成就动机无关, 这可能是因为为他人奋斗不需要自信的驱使, 而自信与自我取向的成就动机显著相关。Fletcher等 (2012) [8]的研究认为完美主义影响学生的成就动机。

3. 环境因素

个体发展与追求成功的欲望离不开所处的社会环境, 家庭、学校和其他社会环境因素都会对个体的成就动机产生影响。成就动机最先被应用到社会学、心理学和教育学领域, 因此, 学者们研究家庭教养方式对成就动机的影响成果比较丰富, 而学校和其他社会环境因素对其影响的研究相对匮乏。

家庭环境, 尤其是父母的教养方式是如何影响子女的成就动机呢?学者们由于研究对象和测量工具的差异得出了不同的结论。但学者们普遍认为强调发展个人独立性, 鼓励自由探索家庭的儿童, 比着重发展依赖性, 给予较多管束和限制的家庭儿童的成就动机要高 (张兴贵, 2000;徐丹华, 2012;郭少琛, 2013) 。学者Dinkelmann等 (2016) [9]认为这主要是因为父母情感温暖因子正向预测子女的成就动机, 而父母惩罚控制因子负向预测子女的成就动机。

社会关系、团体训练以及社会大环境的不确定性都会对特定的成就动机产生影响。Martin等 (2007) 的研究认为师生关系和亲子关系对成就动机具有显著影响, 且教师的影响要高于父母对其的影响。陈晓冬 (2012) 证实了在大学教学中, 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有助于大学生成就动机水平的提高。王雪艳 (2013) 认为团体训练后能显著提高大学生的成就动机水平, 男生的成就动机显著高于女生, 但女生成就动机水平提高的幅度比男生大。Best等 (2015) [10]的研究表明社会影响 (与同龄人的交往程度) 与之后的成就动机之间存在联系。

结合前文关于人口统计学变量影响的研究, 我们认为人口统计学变量和家庭社会环境因素都会影响人们成就动机的水平, 但两者对成就动机水平的影响并不是相互独立的, 而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正如叶仁敏的研究认为年龄与成就动机无关, 但随着年龄的增长, 人的认识会受周围环境的影响发生改变, 从而提高个体的成就动机。各种影响因素是怎样相互作用于成就动机水平的, 也是未来我们需要详细探讨的话题。

(二) 成就动机的效应研究

成就动机已经被证实与任务选择和绩效密切相关, 尤其是近年来, 学者们开始密切关注大学生的就业创业问题, 本文主要从成就动机与任务选择的关系、成就动机与绩效的关系、成就动机与行为的关系、成就动机与幸福感的关系这四个方面展开论述。

1. 成就动机对任务选择的影响

学者们对成就动机与任务选择关系的研究较多, 得出的结论比较一致, 一般认为高成就动机的个体偏向中等难度的任务, 低成就动机的个体偏好极端难度 (特别困难或者特别简单) 的任务 (Aktinson, 1957;Blankenship, 1987;谢晓非, 2004) 。另外, 学者张林等 (2003) 认为无论个体寻求成功与回避失败两种动机的组合强度如何, 当个体处于强制性选择情景时, 会在中等难度任务上表现出最强的动机水平, 这是因为当时情景的不确定性最大。但当个体可以自由选择任务的难度时, 对任务难度水平的选择便相差甚远。谢晓非等 (2004) 研究了动态情景下个体对任务难易的选择, 个体都会逐渐选择更难的任务;成就动机高的个体会选择比成就动机低的个体更高难度的任务。Capa Rémi等 (2008) 用实验的方法对成就动机和任务难度进行了测试, 发现高成就动机的参与者在任务难度方面表现出更好的成绩。

2. 成就动机对绩效的影响

成就动机与工作绩效正相关, 但与学习绩效无关的结论已经被学者们普遍认同 (方平, 1999;杨慧芳等, 2007;郭丹, 2011;黄蕾等, 2015) 。学者杨慧芳等 (2007) 通过对211名企业管理者的调查, 证实了成就动机对高层、中层、基层企业管理者的绩效有不同的预测力。郭丹 (2011) [11]的研究证实了领导者成就动机在下属特性的调节作用下对领导绩效产生影响。黄蕾等 (2015) 对企业200名员工的问卷进行了验证性分析, 证实了自我取向成就动机与工作绩效 (任务绩效、人际促进、工作奉献) 之间显著正相关。但仍有学者对成就动机与学习绩效无关的结论存在质疑并进行研究, 得出了不同结论。Bakar等 (2010) [12]以1102名女性和382名男性为调查对象, 证实了学生的成就动机与学习绩效之间存在低的负相关关系。文敏等 (2014) [13]认为成就动机与学习绩效存在复杂的关系, 高成就动机的个体, 学业倦怠水平较低, 学习投入较高, 因此学习绩效高。

3. 成就动机对行为的影响

成就动机能够帮助个体积极调整自身行为以适应社会的发展, Seibert等 (1999) 的研究表明成就动机可以增强个体对环境的适应性。当前管理学界的研究者们更多的是将成就动机与个体的择业就业以及创业行为联系起来, 以期为广大就业者和创业者提供一些理论指导。成就动机水平高的个体对职业选择的期待较高 (张冬梅等, 2007;杨林等, 2010;刘颖等, 2015) , 且更倾向于为实现自我价值而开展创业活动 (孙跃等, 2011;Chen等, 2012;Rachid Zeffane, 2013;王玉坤等, 2015) 。大学生的职业选择是在符合自我预期并有利于自我概念成长的基础上受成就动机影响的过程 (刘颖等, 2015) 。

学者Collins等 (2004) 为了探究企业家成就动机的特点及为什么有些企业家比另一些企业家更加成功的问题, 研究了成就动机与创业行为各变量之间的关系, 结果发现成就动机与创业生涯和创业绩效显著相关。孙跃等 (2011) [14]的研究表明大学生成就动机越强, 其本人的风险倾向越趋于冒险, 且更倾向于采取冒险的创业行为。Chen等 (2012) [15]研究了成就动机、教育和创业冒险行为之间的关系, 在计划行为理论的指导下, 验证了高成就动机、接受高等教育的创业者比低成就动机、没接受高等教育的创业者更倾向于冒险行为。Rachid Zeffane (2013) [16]研究了成就动机、个性特征与创业可能性之间的关系, 结果显示成就动机是创业可能性发生的决定性影响因素。王玉坤等 (2015) 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 探讨了成就动机对大学生创业决策的影响, 结果表明成就动机高的个体比成就动机低的个体更倾向于选择创业。

可以看出, 成就动机与相关行为变量之间关系的研究一直是研究的热门领域, 随着创新创业活动的高涨, 未来可以深化成就动机影响创业行为的研究, 为创业实践提供更多的理论指导。

4. 成就动机对幸福感的影响

心理学界的学者们近年来特别关注幸福感的问题, 并着重研究了成就动机与幸福感的关系, Hassanzadeh等 (2012) [17]以50名心理学系的学生为调查对象, 证实了幸福感与成就动机之间存在显著关系。金晓彤等 (2013) 认为新生代农民工追求成功的动机对其主观幸福感的正向影响显著, 而避免失败动机对其主观幸福感的负向影响显著。宋勃东等 (2015) [18]研究发现成就动机的两个维度, 即追求成功的趋向和避免失败的趋向, 对心理幸福感具有显著地预测作用, 且避免失败的维度相对贡献较大。赵凤青等 (2016) 认为在东方文化背景下, 成就动机有利于满足个体基本的心理需求, 成就动机水平与幸福感之间不存在直接的线性关系, 他们之间的关系取决于两者之间的强度是否适配。

(三) 成就动机作为中介变量的研究

目前对于成就动机作为调节变量的研究比较缺乏, 主要集中在成就动机作为中介变量的研究上。沈潘艳等 (2013)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江西、湖南、吉林三省的大学生进行调查, 发现成就动机在自尊与网络成瘾之间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张晓路等 (2014) [19]选取北京市在职员工357人, 探讨并证实了成就动机在职业价值观与工作倦怠、组织公民行为间的中介作用。薛宪方等 (2015) [20]的研究以杭州下沙经济开发区的企业员工为对象, 得出成就动机在变革型领导与个人主动性的关系中存在中介作用的结论。苏霞等 (2015) 对大学生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 得出了追求成功的动机在父母教养行为与大学生生涯适应能力之间起中介作用, 并解释了这种内化的成就动机是如何形成的。

四、评价与展望

成就动机的研究经过多年的发展, 虽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但现有研究仍存在一些不足, 未来的研究应该注意探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 清晰界定概念内涵

Maehr (2008) 曾指出Mc Clelland的成就动机没有将文化的影响考虑进去是失败的, 因为基于不同的文化背景, 人们所理解的成就动机含义可能不同, 这就导致Mc Clelland所建构的成就动机不具备普遍适用性。我国台湾学者结合中国文化, 提出了个我取向的成就动机和社会取向的成就动机, 弥补了以往研究的不足。笔者认为未来研究应该将不同民族文化因素考虑进去, 结合更多的文化背景探讨成就动机的内涵和维度, 深化对成就动机的理解。

(二) 采用多种方法进行研究

目前关于成就动机的研究主要采用量表的形式进行, 量表主要有成就动机量表 (AMS) 、成就动机问卷 (AMI) 和台湾学者开发的本土化测量量表。考虑到被试作答时的社会称许倾向, 建议在今后的研究中, 可以将问卷法、实验法、访谈法等多种方法结合使用, 以使研究结论更可靠。同时, 结合不同的文化背景, 未来应注重开发更多与文化背景匹配的测量工具, 进一步提高测量工具的科学性。

(三) 拓展对成就动机前因与结果变量的研究

学者们对成就动机的前因变量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 分别探讨了人口统计学变量、个性因素和环境因素对成就动机的影响。关于后果变量的研究, 可以发现心理学和教育学界的研究者们主要关注自我取向成就动机, 主要分析这种稳定的个性特质对个体行为及认知方面的作用效果;社会学、组织行为学和管理学界的研究者们主要关注社会取向的成就动机, 探讨在不同环境及他人期待的情况下, 社会取向的成就动机是如何发挥作用的。但对成就动机的影响因素和效应研究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一是研究人口统计学变量、个性因素和环境因素彼此之间是如何相互作用而引起成就动机的变化的;二是结合创业行为理论, 以企业领导者、员工和农民工等为研究对象, 深化成就动机的效应及其机制研究。

(四) 加强成就动机作为调节或者中介变量的研究

微生物制药研究现状与展望论文 篇5

2. 1. 1疫苗

疫苗是最为常见的生物制品,有多种不同的类型。近几年研究最为成功的是禽流感( 甲型H1N1) 疫苗,此种疫苗的防疫效果极为显着,被大规模应用在人群中,使得H1N1型流感在人群中的感染几率迅速下降,表现出了极为优秀的抗流感性能。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H1N1疫 苗 的 效 果 却 在 不 断 衰 退,很 多 易 感 染H1N1的人群其感染几率再次上升。在这样的情况下,对已经接种了H1N1疫苗但依旧被感染的患者进行临床研究极为必要。

2. 1. 2类霉素

类霉素是一种毒素,其最具代表且对人体威胁与伤害最大的是贝类麻痹性类霉素,这种类霉素能够在短时间内麻痹人体呼吸系统从而造成死亡。目前,类霉素已经成为世界公共卫生组织所关注的焦点性问题。大部分人之所以会感染类霉素,是由于食用了含有贝类麻痹性类霉素的牡蛎或其他贝类食品从而导致中毒。这种毒素主要作用在人类的神经系统,使人类出现神经麻痹从而导致窒息死亡。世界上大多数沿海国家和地区都曾出现贝类麻痹性类霉素的中毒事件,1981年西班牙有5 000余人中毒,1983年菲律宾有300人中毒,21人死亡。贝类麻痹性类霉素的毒性极强,其毒性高达眼镜蛇毒的80倍以上,因此死亡率几乎高达100% .如果摄入量超过了限量很容易直接造成食用者死亡,而目前却没有对贝类麻痹性类霉素的特效药物。

2. 1. 3免疫血清

含有特异性抗体的血清称之为免疫血清。免疫血清最大的功效是对人体的免疫系统进行作用使其能够进行人工被动免疫,从而让机体对某种毒素或者病毒产生免疫力,达到治疗和预防的效果。但是这种被动的免疫方式注定其抗体不会始终作用于人体,其在人体停留一定时间后就会自动消失,因此其作用时间较为短暂。目前,对于免疫血清的研究主要是通过细菌培养分离以及生化鉴定和血清学实验。在这些诊断方式中细菌培养分离的结果并不准确,因为当患者服用了抗菌药物后其细菌培养分离的结果可能是阴性,因此血清学实验则成为了较为理想的诊断方式,在血清学实验中,到目前为止肥达反应始终是较为重要的确定伤寒的实验室指标。

2. 2抗生素的.研究和发展

抗生素中被最早发现且最为着名的是1929年所发现的青霉素,其经过研究后成为了最早应用于医学临床的抗生素,迄今为止青霉素依旧被广泛应用,而在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头孢类抗生素在我国的应用则更为广泛,其对于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以及黄金葡萄菌等治疗都有着较为理想的疗效。在青霉素之后链霉素是第二个生产并应用于临床上的抗生素,其对于结核病的治疗效果极为显着,链霉素属于不含伯胺基的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可采用两种方法制备免疫原。一是利用醛基可以采用O -( 羧甲基) 羟基胺法,将其生成含有带羧基的半抗原衍生物,然后采用碳化二亚胺法,将带有羧基的半抗原与载体蛋白的胺基或者羧基结合。二是利用链霉素其醛基直接与载体蛋白的胺基缩和。

2. 3干扰素

干扰素本身是一种活性糖蛋白,其大部分被应用于抗病毒和抗肿瘤的医疗领域,干扰素还可以对人体免疫系统进行调节,其本身也是人体防御系当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之一。目前干扰素已经在病毒性流行感冒、带状疱疹、乙肝以及肿瘤等病症的治疗方面被普遍采用并且效果较为理想。干扰素在早期是利用病毒来诱导人体白细胞生成,这种方式的弊端较为明显: 其一是产量低,其二则是造价高。目前随着基因生物工程技术的快速发展,干扰素可以通过大肠杆菌和粮酒酵母中表达,利用工业来进行发酵生产。目前对于乙型肝炎病毒而言,干扰素仍是最为常见且较为有效的治疗药物之一,其对患者的肝硬化有一定延缓作用并且可以抑制肝炎病毒的发展。

2. 4甾体激素的研究发展

中药透皮吸收研究现状与展望 篇6

关键词 中医透皮治疗 现状 展望

中药透皮吸收研究概况

临床研究:于氏[1]采用丹参丸,贴于心俞、巨阙等穴,共治疗冠心病420例,结果心绞痛总有效率达97.14%,不论轻、中、重度,治疗后大部分心绞痛消失或好转,心电图改善率为63.5%。柯氏等采用脐效冠心膏贴敷神阙,治疗冠心病227例,经7次治疗后,心绞痛显效率47.4%,总有效率97.1%。心电图总有效率为61.2%,并经分析认为,本法对轻、中度心绞痛有良好的止痛效果,而对重度心绞痛无效。李氏采用西医常规基础治疗上加用皮肤外用纠尿毒膏,禁用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皮肤用药外涂须薄而均匀,厚如纸张,选用木制的梳子反复梳刮,由轻至重,直至皮肤充血发红。24例患者治疗1疗程后饮食均增加,一般情况较前改善,BUN明显降低。而经3个疗程治疗后,每疗程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异(P<0.001)。

体外透皮实验研究:王氏等[2]进行了牡丹皮浸膏的离体鼠皮扩散实验。利用自行设计的单室扩散释药仪,采用大鼠腹部离体皮肤,用TLC-荧光检测及紫外分光光度法对接受液中的丹皮酚进行了定性、定量测定,结果表明,丹皮酚可以透过皮肤,其累积透过量随透皮时间的延长而增加,8小时丹皮酚累积透过量为3.866μg/cm2,同时证明并非丹皮中所有成分都能透过皮肤。高氏等进行了中药丹参、昆布、海藻及洋金花的离体蛇皮扩散实验。利用扩散小池,采用UV三阶导数和HPLC测定了丹参酮的透皮吸收率。结果表明,丹参酮能够透过皮肤,24小时累积透过率为4.9%;采用离子电极法对透皮接受液中昆布、海藻的主要成分碘离子进行测定,表明碘离子能透过皮肤,24小时碘的累积透过量为14.5μg;利用HPLC对透皮接受液中洋金花的主要有效成分——东莨菪碱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东莨菪碱可以透过皮肤,24小时累积透皮释放量为2.25mg,透过率为9.8%。还比较了不同透皮促进剂对洋金花在蛇皮上透皮吸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多元促进剂较单一的效果好(15%丙二醇,5%油酸和1.5%氮酮为透皮促进剂,24小时累积透过量为9.8mg;而15%丙二醇为透皮促进剂,透过量为3.0mg;5%油酸为透皮促进剂,透过量为3.7mg;1.5%氮酮为透皮促进剂,透过量为4.8mg)。

在人体透皮实验研究:裴氏等[3]进行了骨质增生膏中淫羊藿苷人体透皮吸收实验,实验以膏药中所含有效成分淫羊藿苷为标准,测定方法用比色法,将膏药贴于健康人背部,以贴药天数为横坐标,原膏药样品吸光度减不同时间揭下膏药吸光度之差为纵坐标,得出药物透皮吸收曲线。结果表明,药物透皮吸收量随贴药时间的延长而增加,而且能较持久地释放药物。赵氏等作了如意金黄散黑膏药的人体透皮实验,将膏药贴于健康人大腿内侧,采用薄层扫描法测定不同时间取下膏药的剩余小檗碱含量,结果表明,加入3%氮酮超滤法制得膏药生物利用度大于不含氮酮传统制得的膏药生物利用度,两者AUC值有极显著差异,为了增加检测的灵敏度和透皮的对比性,在膏药中加入了一定的小檗碱,这对解决中药成分含量低,不易检测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方法。姜氏等应用薄层扫描法定量分析及生物学方法对黄连解毒汤加味透皮吸收水平及其抗感染作用进行研究。采用豚鼠载体试验,在24、48小时心脏取血,定性及定量测药物在血清中含量。结果表明除大黄外,黄连、黄柏、黄芩单味中药及复方黄连解毒汤等不同时间不同标本,均有与标准品相同Rf值的黄色荧光斑点。证明黄连解毒汤加味,其方剂中各组分大部分可通过动物皮肤渗透到体液之中。应用生物学方法检测结果也明显看到黄连解毒汤加味可引起体内寄生细菌发生动态变化,并随给药次数增加,透皮时间延长变化更加明显。

中药透皮吸收研究存在问题与展望

从目前研究文献看,中药透皮吸收研究近年来有较大的突破,但仍缺少对其系统研究,如透皮促进剂对中药透皮吸收的影响,适用于中药的透皮制剂的辅料以及中药透皮的缓释和控释研究等。

在人体透皮实验时,用化学法甚至仪器法检测到中药在体内的吸收情况难度很大。而采用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方法研究中药的体内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情况是一种有效而科学的方法,实验结果不仅准确,而且灵敏度高,简便易行。但此方法只适用于动物和体外实验,一般不宜用于人体。

中药的透皮吸收应与经络理论密切结合。中药和经络理论都是中医的精髓,人体的经络已得到现代科学的证实,从引用的临床文献看,中药敷贴大都是采用穴位疗法,并取得较好的效果。如果完善的中药透皮给药系统与经络理论结合起来,可能会给中药的透皮吸收研究带来一个飞跃。

参考文献

1 于长义,于彪.穴位贴药治疗冠心病420例的临床观察.中国针灸,1990,10(5):5.

2 王锐,郭俊华,张远.丹皮酚体外透皮吸收研究.中草药,1991,22(6):226.

3 裴妙荣,武玉鹏,王世民.骨质增生膏中淫羊藿苷透皮吸收的初步实验研究.中成药,1990,12(5):4.

京广联手打造中医名科

网店视觉营销研究现状与展望 篇7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所感知的外部信息83% 来自视觉。优秀企业无不重视商品视觉呈现效果,以满足挑剔的消费者的检视。因此,传统商业中视觉营销的应用已非常普遍。然而,电商网店与实体店在视觉方面有着较大的不同: 电子商务网站消费者浏览网页很容易产生视觉疲劳; 实体店可供选择的视觉元素多样,而网站视觉元素有限。 这些无疑都给网店的视觉营销带来挑战。另外,网店视觉营销研究在我国仍处于探索阶段,还存在概念上的模糊、 理论上的虚缺、研究方法上的单一等。鉴于此,本文旨在从文献研究的角度,对已有国内外网店视觉营销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反思,借此厘清网店视觉营销的相关论述,把握网店视觉营销理论发展脉络,在此基础上继续开展网店视觉营销研究工作,以推进视觉营销在电子商务市场中的有效应用。

2理论研究现状

2.1关于网店视觉营销的概念

进入21世纪,随着互联网电子商务的发展,一些学者关注到网络空间视觉营销的重要性,并对基于电商平台的网店视觉营销进行了定义: 杨银辉 ( 2009) 认为: “网店视觉营销是指在网络环境下,利用色彩、图像、文字等造成的视觉冲击力来吸引潜在顾客的关注,由此增加产品和店铺的吸引力,从而达到营销制胜的效果。”[1]戎姝霖 ( 2011) 指出: “网络视觉营销是在虚拟的互联网购物平台所见商品的视觉摆设,它是现实生活中视觉营销的拓展。”[2]

2.2网店视觉营销研究的理论框架及结论

网店视觉营销研究采用的主要是SOR模型。即Stimulus - Organism - Response理论。该理论认为: 环境刺激会对消费者行为产生影响,这些刺激将引起机体的心理情绪反应,并最终导致行为的产生。

Yong Jian Wang & Michael S. Minor ( 2011)[3]等将该理论模型应用到在线视觉营销中,认为网站或者网店对消费者的吸引力在线消费意向等,受到网页中图片、导购标示、颜色、商品促销,广告的位置诸因素的影响。而Thijs Broekhuizen & Eelko K. R. E. Huizingh ( 2009) 利用该模型实证研究线上消费体验与线下实体店的不同,认为在线消费者对购物网站商品的评价与线下实体店获得的购物体验直接相关[4],这也意味着实体店的视觉印象会延伸影响到线上商品。

付媛 ( 2012) 以大学生为实验对象,以S - O - R模型为理论框架,研究网店背景色和背景音乐如何影响在线消费者的情绪进而影响其购买意愿。研究显示,快节奏音乐和暖色调会促使在线消费者具有更高的愉悦度和被唤醒度,这将引致在线消费者更强的购物意愿。背景色及背景音乐的选择是销售类网站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可以通过合理的设计调节消费者的情绪,增加其购物意愿。设计良好的销售类网站可以通过顾客感知的网店环境吸引和保留顾客。[5]

3应用研究现状

视觉营销在互联网上的应用表现为打造更有吸引力的电子商务平台。

3.1网店视觉营销

Young Ha,Wi - Suk Kwon & Sharron J. Lennon ( 2007) 通过对比47家美国和45家韩国的服装零售网站发现: 线下实体店中的视觉营销元素已经被应用到线上,而专属于线上网络视觉营销的元素却并不一定用于线下视觉营销中。为此,他们专门将网店视觉营销按照购物环境、产品展示方式、搜寻路径进行分类,勾勒出网络视觉营销的结构及视觉元素编码。[6]

Carlos Flavia'n Blancol,Raquel Gurrea Sarasal & Carlos Oru' s Sanclementel ( 2010) 认为传达产品信息给消费者最高效的方式不是全图片式也非全文本式,而是产品图片结合文本的方式,如此最能唤起消费者对产品的印象和记忆; 而消费者对网站的熟悉程度,获取产品信息路径的复杂程度都会影响到网络消费者的视觉评价,这给企业网站设计及其产品展示提供了依据。[7]即只有穿插着图片和有限文字的网页才能强化在线消费者对网站商品的视觉印象。

中国学者芶雁 ( 2004) 提出Web视觉识别 ( Visual Identity: VI) 的理念,认为应将VI理念与Web网站设计相结合,充分应用VI设计原则来具体指导Web网站的设计工作,以利于在Internet上展示企业形象、网站形象和宣传广告的作用。Web领域的VI设计与企业CI设计既有相同之处,也有自身的特点和技术规范。好的VI设计包含标志、标准色彩处理、页面模板设计几个方面。[8]刘喜咏 ( 2011) 将视觉营销策略应用到网店装修中,他认为由于网络消费者只需轻点鼠标就能随时离开网店,网店的转换成本低,因此为了提升网络消费者在网店停留的时间,应按照视觉营销的思路装修店铺,使店铺具有强有力的视觉冲击力,从而吸引客户的关注,唤起客户的兴趣和购买欲望,以达到营销制胜的效果。[9]

3.2移动互联网设计

随着移动互联网终端使用者越来越多,李昶 ( 2012) 提出,鉴于移动终端显示屏尺度限制,移动端互联网信息的视觉设计应该秉持极简主义,保持视觉元素的一致性, 更多地应用电影化设计和动画,减少滚动和一屏多任务。 并用微信在语音功能设计上的操作便捷性助推其成功给予佐证。[10]

4研究评论与展望

4.1研究评论

4.1.1关于网店视觉营销的概念

目前对视觉营销的定义没有统一认识,对网店视觉营销的定义更是莫衷一是。把视觉元素作为营销工具加以探讨的思路反馈出,视觉营销没有脱离 “视觉冲击”, “吸引消费者注意力”,“争取目标消费者”、“获取经济利益” 的功利主义导向; 而网店视觉营销为实体店营销的延伸的定位法,也没有区分出线下与线上的差异,没有把握电子商务是一种崭新的商务方式,其视觉信息的传递与实体店截然不同的特点。这反馈出在对网店视觉营销界定的时候,需要首先界定出网店与实体店的不同,网络消费者与实体店消费者的不同,网店视觉模式视觉元素与实体店不同等。

4.1.2关于理论框架

S - O - R模式为研究网店视觉营销提供了很好的支持。心理学刺激反馈理论和消费者行为理论是视觉营销的立论基础,因为视觉营销本身就是依赖各类视觉元素在消费者大脑中形成的反馈促成情绪变化来预期消费者行为的。但是,网络消费者视觉感知模式与线下截然不同,影响在线消费者视觉感知的要素不仅有网页版式、图片、颜色、文字、进入路径等,还有消费者的感知能力、偏好、 价值观、审美品位等,这些要素之间具有复杂的关系,系统地揭示这些复杂关系,必须运用到经济学、心理学、管理学、艺术、美学和社会学等多学科的理论与方法进行交叉分析。目前基于心理学的SOR模型不足以全面地揭示网店视觉营销的规律,还需要更多学科知识和理论模型的支持。

4.1.3关于应用策略

在互联网众多的商家中,绝大多数还处在粗放式的视觉营销中,有的将商品图片简单处理后就发布在网点中, 有的虽然花了重金请专业摄影制作商品图片网店装修等, 但效果差强人意。这些不重视视觉营销或者错误应用视觉元素进行营销的案例都值得从应用策略层面上进行深刻剖析,找出问题所在。而那些重视视觉营销,并在业内取得成绩的企业网站视觉营销手法应该得到总结推广。

4.2研究展望

4.2.1网店视觉营销理论展望

目前除了SOR理论模型之外,也可以依托已有的一些成熟的理论模型,构建网店视觉营销理论体系,如视觉传达设计理论、价值链理论、消费心理学理论等来阐释网络消费者视觉行为及其规律,通过了解掌握网络顾客的视觉模式和消费心理,帮助在线商家更好地提供有价值的产品及服务。呈现足够的商品信息,消除在线商品信息不对称,展示商品与众不同的气质等都可能成为网络消费者决策的因素。心理学的格式塔理论提示出网店可以通过统一协调的视觉模式打造品牌,传递价值。这一理论可以作为网站视觉营销中的 “传达—影响—说服”的感知链理论立论基础,通过心理学实验或实证的方式加以检验。

4.2.2网店视觉营销应用展望

互联网扩大了企业与公众的沟通范围,增加了品牌与消费者的接触方式与途径,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不再是单纯的卖主和买主的关系,而是变成一种互动交流更加密切的社区关系。利用互联网,企业可以更方便地获取消费者对产品的实时反馈数据,同时,网络技术可使企业采集追踪消费者的网上行为,积累起海量的营销数据,使企业有更多进行定量分析的机会。不断开发的网络新应用, 诸如移动网络应用等,使得企业可以以一种实时更新的、 富有创意的方式与顾客互动沟通,进一步拓展了顾客消费体验和品牌体验的机会。

5总结

当前,我国基于互联网平台的视觉营销应用研究还处于摸索阶段,很多的策略还是借鉴传统视觉营销模式,没有深入到利用互联网的大数据与网络消费者的认知特点与行为模式,开发精细化的网店视觉营销模块。互联网最大的优势是积累了海量可予以利用的大数据,如果开发出基于网络平台的视觉营销模式,视觉营销应该有更加多样化更具表现力和影响力的应用。鉴于此,未来的研究可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拓展和深化。

第一,开展网络消费者视觉感知价值理论的研究。根据心理学的格式塔理论,消费者视觉感知有一个整体性的前提,网店视觉营销对消费者价值感知,价值评价、价值形成,在品牌建设、企业文化等方面的认同,以及推动产品开发、设计、品牌建设等方面的影响,应该是今后理论和应用研究的重点。

第二,深化网络消费者视觉感知模式研究。虽然基于网络消费者视觉感知与消费决策相关性是网店视觉营销研究的普遍起点,但仍有很多问题值得未来的深入探讨。如消费者视觉感知的整体性与视觉冲击力的区别所在,与视觉营销基本要素的互动关系,最佳视觉营销效果评价体系等,都需要进一步理论构建; 影响网络消费者行为的因素较多,未来网站VMD的研究有必要加强定量方法,利用计算机数据处理技术,在考察有不同因变量同时作用的情况下,解释各因素在提升网络消费者视觉感知产品价值上的影响程度和协同程度。

第三,随着大数据分析技术的发展,未来还需要加强网店视觉营销的创新性研究,尤其是利用大数据开展网络消费者行为分析、基于大数据的网络消费者视觉模式构建以及精准视觉营销策略等几乎还是空白,这方面的基础研究工作亟须填补。

摘要:消费者购买决策受视觉感知的影响。因此视觉营销在传统市场中的应用已非常普遍,但在电子商务平台网点中的应用还处在探索阶段。文章从文献研究的角度,对已有的国内外电子商务网站视觉营销理论和应用成果进行梳理和反思,厘清已有的视觉营销研究论述;在对已有研究成果进行评价的基础上,展望未来电子商务视觉营销的研究方向,提出可从网络消费者视觉感知价值理论、网店视觉营销模式构建、大数据支持下的网店视觉营销创新三个方面开展下一步的研究工作。

秦岭森林景观研究现状与展望 篇8

景观生态学是现代生态学的一个分支, 是具有实用意义和广阔发展前景的新兴学科, 同时现代生态学、地理学、系统学、信息论等相关学科领域的发展, 为景观生态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1]。森林景观是景观生态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森林景观生态学主要是以森林生态系统为主体, 研究其结构与功能变化的学科[2]。由于森林景观格局受到多方面影响, 各个影响因子之间关系极其复杂, 所以森林景观研究是建立在较多学科基础上进行研究的。当前针对森林景观研究已经发展成为生态学研究热点问题, 较多学者相继从森林景观破碎度、景观评价、景观尺度等方面开展相应研究[3,4]。

秦岭山地作为黄河水系与长江水系的分水岭, 横贯中国中部, 是中国南北气候的分界线, 该地区的森林景观是中国森林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所以秦岭山地森林景观的研究也逐步成为研究热点区域。虽然在秦岭山地森林景观格局等方面已经开展了较多研究, 但是关于秦岭山地森林景观研究现状以及研究中存在的不足还有待深化。本文从实际研究背景出发, 总结概括关于秦岭山地森林景观研究现状, 从中发现研究的不足, 从而为以后相关研究提供理论指导和依据。

2 秦岭森林景观研究现状

2.1 秦岭森林景观格局研究

森林景观空间格局分析长期以来一直是国内学者所关注的热点, 国内外学者先后针对这个问题开展许多相关研究:许东[5]等研究了采伐参数对森林景观格局的影响, 宋小双[6]等利用GIS对黑龙江的东宁县高保护价值森林景观格局进行对比分析。秦岭山地作为中国南北气候分水岭, 其森林类型极其丰富, 所以该地区森林景观格局也极其复杂。王志彬[7]等利用ArcGIS和Fragstat对秦岭菜子坪林区森林景观格局及破碎化进行分析研究, 发现林区森林整体分布的连续性比较好, 不同景观类型斑块的边界褶皱程度较低。在各个森林景观中, 栎林面积最大, 破碎化最小。王斌[8,9]等人针对秦岭火地塘林区景观格局破碎化程度和人为干扰对景观格局影响进行了分析, 发现天然林的景观破碎化程度要小于人工林, 同时高强度的外界干扰, 可以增加景观多样性和丰富度。张清雨[10]等人利用3S技术, 分别以秦岭东部商南县和西部略阳县为研究对象, 对比分析了秦岭东西两县森林景观类型的时空变化规律。

2.2 秦岭森林景观生态评价、规划及改造研究

随着经济高速发展, 生活水平日益提高, 人们在追求物质基础同时也逐步重视精神需求, 人能够亲近大自然, 感受大自然已经成为大多数城市人的梦想, 森林景观合理开发也就应运而生。秦岭山地紧挨西安, 在满足广大游人观光的同时注重生态环境以及景观可持续经营, 因此合理开发森林景观至关重要。目前, 关于秦岭山地森林景观生态评价以及规划和改造成为秦岭森林景观研究热点问题。张志诚[11]针对秦岭森林公园规划提出了一些可实施建议, 从规划设计上要保存自然, 强化整体, 设计精细。张改霞[12]等针对黄柏塬地区大熊猫分布区的森林资源、景观资源进行描述, 科学评价大熊猫生存空间状况。杨新军[13]等将秦岭生态旅游资源划分为森林、山地和水体3类, 并进行了分类评价和综合评价, 并提出了针对生态旅游开发的生物资源、景观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的举措。这些研究结果对以后合理利用和开发秦岭山地森林景观资源都有重要现实意义。

2.3 边缘效应以及动态研究

由于人为活动干扰以及自然灾害原因, 大面积、连续的森林景观不断被片段化。森林景观破碎化程度日益严重, 森林外边缘不断增加, 森林受边缘效应影响程度也逐步明显。边缘效应可以使林分内到林分外的环境格局产生梯度变化, 从而影响到植物分布、群落结构和功能、群落能量流和物质流等。目前, 针对秦岭山地森林破碎度研究较为集中, 而对其边缘效应研究几乎还属于空白。

2.4 森林景观层面多样性研究

目前, 多样性研究已经发展成为生态学研究的最热点, 它包括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群落多样性、景观多样性等多方面, 景观多样性也逐步被人们关注。森林景观多样性主要是揭示森林景观结构与功能及其时间方面多样性, 它主要反应了森林景观复杂性。森林景观可以分为森林类型多样性、斑块多样性和格局多样性。秦岭山地森林景观研究相对较多, 其主要成果有莫申国[14]研究的秦岭植被景观多样性与物种梯度关系, 张爽[15]等通过分析秦岭中段南坡景观格局与大熊猫栖息地关系发现, 大熊猫活动痕迹密度同景观指数格局之间存在不同的相关性, 不同的景观格局会影响到大熊猫的活动和生境利用;范俊韬[16]等分析了洋太公路对秦岭大熊猫栖息地景观格局影响, 发现公路建设对景观格局的影响随着空间尺度的增大而减弱。

3 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近年来关于秦岭森林景观也开展一系列科研工作, 并且取得显著成绩。但是与国外相比, 该地区还存在明显差距和不足,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秦岭山地森林景观研究还是相对比较薄弱和滞后, 一些热点问题没有进行相应研究, 比如说关于边缘效应、人工干扰等方面的研究较少。目前研究也仅仅围绕景观格局变化、景观生态评价等开展了一些工作。

(2) 研究方法过于单一。该地区关于森林景观研究方法主要利用景观指数对比研究, 在3S等软件以及景观生态模型的综合利用上表现不足。

(3) 缺少大尺度研究。目前研究主要以小范围区域为对象, 对秦岭整个山脉森林景观缺乏一个整体认识。

(4) 缺乏系统性。该地区研究主要是针对某个单一课题项目而设置相应实验与研究, 缺乏整体系统性。比如, 对一个地区仅仅只研究其景观的破碎化程度, 却往往缺少景观破碎后, 对生态系统稳定以及复杂性影响。目前的研究过于片面, 不能形成一个体系。

4 展望

随着经济高速发展, 人们生态意识的逐步提高, 人们会越来越意识到生态环境重要性。所以随之森林景观方面研究也会受到更多人的关注, 它必将会进入一个高速发展时期。秦岭山地森林景观研究未来研究内容及方向有以下几方面。

(1) 干扰对景观格局影响。

这个研究难点是干扰类型划分以及干扰强度的定量化研究。

(2) 景观格局变化规律。

找出影响格局变化主要影响因子以及他们之间关系。

(3) 加强森林景观功能方面研究。

比如可以开展森林景观结构与功能的关系研究。

(4) 利用不同尺度对秦岭山地森林景观进行研究。

秦岭森林景观研究要形成一个连续尺度研究, 尤其是大尺度相关研究是整体了解秦岭山地森林景观必要手段。

(5) 加强相关软件、模型的开发和利用。

废蚀刻液研究现状与展望 篇9

关键词:废蚀刻液,硫酸铜,循环再生

近年来,铜制品工业的飞速发展带来大量含铜废液的产生。与此同时,国家对环保要求也与日俱增,因此,含铜废液的处理及排放已成为企业的一大难题。

在技术上,游离态二价铜离子的去除已经比较成熟,处理后溶液中残留铜离子的质量浓度可以降到1 mg/L以下[1]。然而,在染料、电镀、电路板(PCB)等行业含铜废水中,铜离子往往以络合形态存在,其中以PCB行业中的废蚀刻液最具代表性。

废蚀刻液中含有大量的资源,每吨废蚀刻液中含铜120 kg以上、氯化物250 kg以上、氨80 kg以上,并含有其他各种有价离子[2]。因此,废蚀刻液处理技术的选择和处理效果的好坏不仅关系到资源的回收利用,还关系到工厂周边地区的环境安全、经济及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 废蚀刻液技术处理现状

目前,废蚀刻液的处理方法主要集中在两种技术,即加工硫酸铜技术和循环再生技术。其他新技术均是以这两种技术为基础而发展的。

1.1 加工硫化铜技术

加工硫酸铜技术是传统处理含铜废水的一种方法,其技术原理为:用沉淀剂沉淀废液中的铜离子,然后用沉淀下来的铜盐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经过结晶、洗涤等步骤后得到比较纯的硫酸铜。其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3]。

基于传统方法,有人用酸性废蚀刻液和碱性废蚀刻液中和得到Cu(OH)2沉淀,过滤后加入硫酸反应生成CuSO4,冷却后结晶制得CuSO4晶体[4]。温炎燊等[5]更进一步的用制得硫酸铜加入碳酸钠溶液制得碱式碳酸铜。并通过条件实验找出制取碱式碳酸铜的最佳工艺条件:温度70~80℃,pH=8~9,反应物浓度均为1 mol/L。此法用的原料全是废料,工艺简单,起到了变废为宝的作用,对产物硫酸铜作更进一步的加工得到碱式碳酸铜获得到了较高的经济效益,但废液经处理后含铜量仍然较高,需进一步脱铜才能达到国家排放标准。

1.2 循环再生技术

蚀刻液再生循环技术是一项专门为PCB蚀刻行业而设计的,使蚀刻工序成为清洁生产,并降低生产成本的新技术。该技术主要以废蚀刻液为原料,经一系列处理后得到合格的蚀刻液和金属铜。再生的蚀刻液回到生产,从而形成零排放生产。其工艺流程[6,7]如图2。

循环再生技术关键点就是在除铜的过程中能轻松除去反应试剂引入的杂质离子甚至反应不引入杂质离子,使蚀刻液再生时不受杂质离子的污染,而铜离子则以铜副产品形式除去。

1.2.1 电化学法

到目前为止,使用电化学电积除铜是最直接的方法,以Cu棒做阳极,C棒做阴极电积废蚀刻液,阳极上析出铜,阴极析出氯气(因为溶液中有Cl-)[8]。此法最大缺点就是有毒气体氯气的析出。针对此缺点,有人在电积槽中间加一块选择透过性膜来控制Cl-使其不能到达阴极表面失去电子。有效地控制了氯气的析出,同时不引入任何杂质离子,只要调节蚀刻液中的各离子浓度就实现了循环再生。

1.2.2 沉淀法

沉淀法是处理废蚀刻液最常用的方法。早在循环再生技术提出之前,沉淀法就已经用来制取硫酸铜。常用的沉淀剂有Na2S、NaOH以及酸性废蚀刻液和碱性废蚀刻液中和沉淀等。

用Na2S(NaOH)作为沉淀剂时Cu2+与S2-(OH-)结合生成CuS(Cu(OH)2)沉淀,Cu2+的大量的沉淀破坏了铜氨络合物的平衡,从而达到除铜的目的。而CuS或Cu(OH)2则可以进一步加工成具有经济价值的铜盐[9,10,11,12]。整个过程只引入Na+,对蚀刻液再生后的性能影响不大,所以基本上也实现了循环再生。但因Na2S在反应时会生成具有毒性的H2S气体[13],这也是硫化物沉淀法的一个致命缺点。

中和沉淀法主要是将废酸性蚀刻液和废碱性蚀刻液按一定比例混合,废液中的Cu2+以Cu(OH)2的形式沉淀下来,破坏了铜氨络合物的平衡,从而达到除铜的目的。整个过程原料均为废料,从头至尾未引入任何杂质离子,铜以铜盐形式回收起来,真正的实现了资源回收、废物利用和循环再生[9]。

在传统沉淀法的基础上换不同的沉淀剂衍生出新的沉淀技术。鳌合沉淀法是其中的一个,它是利用水溶性氨基二硫代甲酸型鳌合树脂(DTCR)鳌合沉淀络合铜溶液中的铜离子,经处理后溶液残留Cu2+质量浓度降至0.5 mg/L以下[14]。另一种衍生是用NH4Cl作沉淀剂与铜氨络合物反应生成Cu(NH3)4Cl2沉淀,沉淀回收率可达到93.1%[15]。这两种方法都能简单有效的沉淀铜氨络合物中的铜离子,但也存在原料价格较高,铜资源的二次回收等问题未能得到广泛的应用。

1.2.3 化学还原法

化学还原法主要是用还原剂的还原性,将溶液中Cu2+还原成铜单质,从而破坏溶液中铜氨络合物的平衡,不仅实现了除铜和循环再生,其副产品还可加工成经济价值较高的铜粉材料。

因蚀刻液中本身含有大量的NH4+,所以还原剂常采用还原性较强的水合肼(分子式为H2NNH2)。有人对水合肼还原Cu2+作了深入研究发现在水合肼质量分数3.0%、反应温度50℃、pH=6.0、反应时间t=45 min的条件下铜离子去除率达98.5%[16]。还原后的副产物为海绵铜[11]。此法具有操作简单、投资少、成本低等优点。若能控制反应条件,使生成的副产物为超细铜粉或纳米铜粉,其经济价值优势将会更加突出。

1.2.4 其他方法

其他方法主要集中在萃取方面的新工艺。其中深圳市拓鑫环保设备有限公司采用萃反联合工艺,使废液中的铜离子与原来的废液分离,废液中过高的铜含量得以降低,而其中的氨水及氯化铵等有效成分不被破坏,在调整其成分后,蚀刻废液获得再生和循环利用,实现了污染物零排放。并电解铜离子,产出优质铜板[16]。还有人用5%的Lix 984和95%的煤油作萃取剂萃取处理后母液中的铜离子[13],但此法需要硫酸或盐酸作反萃剂,成本高,效益差。

2 展望

随着PCB行业的发展,不论是从环保方面还是从成本方面考虑,循环再生技术都有着无与伦比的优势,因此国内外对循环再生技术方面的研究远远多于加工硫酸铜技术方面的研究。

循环再生技术已基本上实现了蚀刻液的再生,而且达到了清洁生产、零排放的要求。其中电化学法最直接但是因废液中含有Cl-限制了此法的发展,因此,在发展电化学法时应首先考虑好如何防止阴极析出氯气。而在电积槽中间放置选择透过性膜就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难题。沉淀法是处理蚀刻液的传统方法。尤其是中和沉淀法,因其原料均为废料,即实现了废物利用,又达到了循环再生的要求,还产出了副产品铜盐。是具环保、经济为一体的技术。

膳食纤维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篇10

1 膳食纤维的定义

膳食纤维的定义在不同的组织及随着时间的前进有很大的发展。1953年Hipsplay第1次提出膳食纤维的概念:膳食纤维是人体内不能消化的植物细胞壁成分, 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1]。随着人类对膳食纤维的不断深入研究和认识, 不同的组织包括美国谷物化学师协会、国际生命科学会、美国化学家协会等都对膳食纤维进行了不同的定义。2009年6月, 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对膳食纤维进行最新的定义:膳食纤维是指具有10个或以上单体链节的碳水化合物, 不能够被人体小肠内生酶水解, 且属于天然存在于消费食物中的可食用的碳水化合物、由食物原料经物理、酶或化学法获得的碳水化合物、对健康表现出有益的生理作用的人造碳水化合物的聚合物[2]。

2 膳食纤维的提取工艺

在早期, 膳食纤维的提取方法主要有粗分离法、化学分析法、膜分离法及化学试剂和酶结合分离法[3]。随着人们对膳食纤维的研究进展, 膳食纤维的提取工艺不断进步。当今的膳食纤维提取方法有热水提法、化学法、酶法、Prosky法、酶化法、超声波法、高压蒸煮法、发酵法、酸碱法和挤压法等[4]。现在的膳食纤维提取方法朝着工艺简单、提取纯度高、提取率高、投资少、污染少和耗能少等方向发展。

3 膳食纤维的特性与生理功能

3.1 膳食纤维的特性

3.1.1 具有很高的持水力[5]

膳食纤维化学结构中含有很多亲水基因, 因此具有很强的持水性, 变化范围大致在自身重量的1.5~2.5倍之间。

3.1.2 对有机化合物有吸附螯合作用

膳食纤维表面带有很多活性基因, 可以螯合吸附胆固醇、胆汁酸之类有机分子及肠道内的有毒物质, 从而抑制人体对它们的吸收, 促进它们排出体外。

3.1.3 具有填充剂的容积作用[6]

膳食纤维的体积较大, 吸水之后的体积可增大15~25倍, 对肠道产生容积作用, 易引起饱腹感。

3.2 膳食纤维的生理功能

3.2.1 预防肥胖症[7]

膳食纤维能在肠胃中吸水膨胀并形成高黏度的溶胶或凝胶, 具有填充剂的容积作用, 产生饱腹感而减少进食量;膳食纤维具有低热能的特点, 严格控制热量的摄入对减肥至关重要, 膳食纤维以在大肠内发酵的方式代谢, 提供的能量低于普通碳水化合物, 非常有利于控制体重和保持体形;膳食纤维有减缓营养素吸收的作用。

3.2.2 预防肠胃疾病

膳食纤维能增加大便水分, 使大便增量、软化, 刺激肠道蠕动, 带动肠道内致癌物结合后随粪便排出;能减少食物及其残渣通过胃肠道的运转时间, 从而减少致癌物与组织接触时间;膳食纤维化学结构中包含许多的活性基团, 能吸收有毒物质, 使粪便中的有害物质及时排出体外, 大幅度地减少肠道癌和痔疮等疾病的发病率。

3.2.3 预防心血管疾病[4]

膳食纤维能显著抑制总胆固醇的升高, 降低胆酸及其盐类的合成与吸收, 从而阻碍中性脂肪和胆固醇在肠道再吸收, 限制胆酸的肝肠循环, 进而加快脂肪的排泄。因此, 对预防冠状动脉硬化、胆石症、高血脂症及心脑血管疾病等一系列心血管疾病有重要作用。

3.2.4 降低血压及缓解金属中毒的作用[8]

膳食纤维, 尤其是酸性多糖类, 具有较强的阳离子交换功能, 能与肠道中的Na+与K+进行交换, 促使尿液和粪便中大量排出Na和K, 从而降低血液中的Na/K比值, 直接产生降低血压的作用。膳食纤维可与Cu、Pb等重金属离子进行交换, 缓解金属中毒程度。

3.2.5 调节血脂, 促进新陈代谢[9]

膳食纤维可以控制脂肪酶的活性, 导致食物脂肪消化受阻, 使大量未消化的脂肪排泄出。低聚果糖是一种水溶性膳食纤维, 可以起到降低血清胆固醇和血脂的作用, 其机理是低聚果糖通过肠道内细菌发酵产生丙酸, 阻碍胆固醇的合成, 促使胆固醇向胆汁酸转换, 增加胆汁酸排出量, 进而能降低血脂。所以, 低聚果糖对于因血脂高而引起的一系列疾病, 如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等有很好的改善作用。

3.2.6 改变肠道系统中微生物群落组成

膳食纤维能在肠道中发酵, 产生大量的短链脂肪酸, 可以调节肠道的p H值, 抑制腐生菌的生长, 促进有益菌的快速生长, 维持维生素的生长, 对保护肝脏十分重要。

4 膳食纤维的应用现状

随着人们对膳食纤维认识的深入, 人们对膳食纤维越来越重视;膳食纤维的资源得到很大的开发, 从早期的大豆、燕麦发展到现在的橘皮[10]、茶渣[11]为原料提取膳食纤维, 资源越来越丰富;膳食纤维的各种理化性质、生理功能得以非常广泛的应用;膳食纤维的工业化生产程度得到很大的提高, 膳食纤维产品越来越丰富。

4.1 在焙烤食品中的应用

在焙烤食品中加入膳食纤维, 能改变制品的质构, 提高其柔软度和疏松度, 可以保持水分或防止水分迁移来控制食品含水量的不利变化, 延长产品的货架期。以苹果皮渣膳食纤维饼干为例[12], 苹果皮渣膳食纤维17%, 油脂25%, 白砂糖30% (以面粉按100%计, 其他辅料分别为其质量的比例计算) 对按照最佳配方生产的饼干进行检验, 饼干营养成分指标检验结果:水分、蛋白质、膳食纤维、脂肪的含量分别为3.70%、48.32%、12.65%、20.27%, 且具有高膳食纤维、低热能等特点, 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4.2 在饮料中的应用

在饮料中加入膳食纤维不仅可以很好的改善饮料的口感, 还可以补充饮料中所含的营养素。以膳食纤维在清爽型含乳饮料中的应用为例[13], 在乳饮料中加入大豆多糖膳食纤维, 可以提高乳化及乳化稳定性、酸性条件下对蛋白颗粒的稳定作用、抗粘结性、成膜性能及发泡稳定性等。大豆多糖优良的稳定性和超低的粘度犹如鹤立鸡群, 是产品创新的最佳优良原料大豆多糖溶液的粘度几乎不受盐浓度的影响, 也不会引起体系的凝胶, 为各类矿物质强化的乳饮料带来了方便的选择。

4.3 在糕点中的应用

在糕点中加入膳食纤维可以改变糕点的口感, 同时具有良好的保健功能。以大豆膳食纤维冰淇淋为例, 以大豆膳食纤维2%、甜味剂14%、复合乳化稳定剂0.4%、脂肪6%制作出的冰淇淋色泽自然、风味独特、组织细腻润滑、滋味和顺、香气纯正, 具有高保健功能性[14]。

4.4 在肉制品中的应用[15]

加入肉品中不仅可以部分替代脂肪减少能量摄入, 而且其强大的增粘和凝胶化功能可以显著减少加工损耗, 提高产品出产率, 增进口感。经国内外学者大量的对比评价试验表明, 膳食纤维在肉制品质构的改善中独具优势 (纹理性及膨胀性) 。并且膳食纤维可提高肉糜及其发泡成分的稳定性、抑制微生物生长, 是天然的功能性保鲜剂。

5 展望

近年来, 国际食品结构正朝着纤维食品的方向调整。日本、美国的消费需求每年以10%速度增长, 在欧美市场, 富含水溶性膳食纤维的低能量食品非常受欢迎, 在日本、韩国加入水溶性膳食纤维的食品销量不断增加。膳食纤维具有良好的保健功能, 成为名副其实的人类第七营养素。世界各国所提出的膳食纤维的适宜摄入量差异较大, 中国营养学会调查数据, 建议膳食纤维的适宜摄入量为30 g/d。

中心镇研究现状与展望 篇11

[摘要]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是指局部脑组织包括神经细胞、胶质细胞及联系纤维由于供血障碍发生的病变、坏死或一过性的功能丧失。为了系统地研究缺血性脑血管病,建立一个接近临床的,重现性好,可控的脑缺血模型是有必要的。笔者对大鼠脑缺血模型及体外模型的复制方法、模型特点及影响关系等方面进行概述,发现存在两大问题:一是目前大多数模型构造以青年大鼠为研究对象,但缺血性脑血管病多发于老年人,青年大鼠的生理学和病理学与临床脑血管病存在差异,存在青年大鼠模型的假阳性结果;二是临床上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病机制复杂,常伴有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但目前模型的复制往往采用单一因素导致脑缺血,与临床实际存在差距。因此,现阶段对于老年脑缺血模型的制备方法还很缺乏,建立一个符合临床发病特点,操作简便稳定、重复性好的脑缺血动物模型刻不容缓。

[关键词]缺血性脑血管病;老年大鼠;动物模型;体外模型

缺血性脑血管病(Ischemic Cerebrovascular Disease,ICVD)是指局部脑组织包括神经细胞和胶质细胞及联系纤维由于供血障碍发生的病变、坏死或功能瞬态损耗。目前,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在全部脑血管病中约占80%,并且脑缺血疾病有着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高等特点。调查发现,许多因素与此疾病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其中,可干预性因素有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脂症等;不可干预性因素有年龄、性别、种族和卒中家族史等。为了更加系统地研究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病機制、病理过程、诊断及观察药物的治疗作用,建立一个接近临床、重现性好且可控的脑缺血模型是很有必要的。

近5年的文献研究表明,脑缺血模型的制备主要包括脑缺血动物模型和体外模型两种类型,均以大鼠作为实验动物。本文将近5年的文献进行整理,对老年大鼠脑缺血模型及体外模型的复制方法、模型特点以及影响关系等进行综述。

1.老年大鼠脑缺血动物模型的制备

由于在临床上,脑血管意外多发于老年人,因此本文重点关注老年大鼠脑缺血动物模型的制备。由于老年鼠的耐受性差,脑血管狭窄曲折和扩张,导致动物死亡率高,模型重复性差,因此文献中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动物模型多以青年大鼠为主,这与临床脑血管病多为老年人发病的实际不符,应该引起相关研究人员的注意。

1.1老年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 局灶性脑缺血是指在某个特定脑区的脑血流量降低。文献中采用的局灶性脑缺血模型的复制方法有开颅机械闭塞大脑中动脉法、微栓子栓塞法、线栓法、光化学法及化学物质直接损伤法等。这些模型制备方法特点不尽相同,各有利弊。目前实验中常用的模型复制方法是光化学法和线栓法。

1.1.1光化学法 杨渊等建立了光化学诱导老年大鼠局灶脑缺血模型,该模型主要利用化学物质刺激血管引起收缩,或通过直接引起血栓来复制脑缺血模型。选取雄性Wistar大鼠,26月龄(相当于人类70岁),体重380~560g。用0.4%戊巴比妥钠腹腔内麻醉后,纵向切开头皮,暴露右侧颅骨后分离骨膜,在颅骨表面覆以中间带有圆孔的避光纸,孔径为0.4cm,圆心位于前囱后约1.8cm,中线旁右侧2.5cm,下为感觉运动皮质中枢。从股静脉缓慢注入光敏染料Rose Bengal,之后将大鼠固定在立体定位仪上,用冷光源探头接近暴露的颅骨,照射强度为300-320klx,照射时间为30min。

在复制此模型时应注意:①戊巴比妥钠的用量应调整为青年大鼠的80%;②在注射Rose Bengal时,速度应慢,约为3~5min匀速注入,否则易引起呼吸困难甚至死亡;③当金属卤钨灯使用一段时间后,照射强度会衰减,当低于250klx时,很难形成病灶,为使病灶稳定性好,应提前测量照射强度,并勤换灯泡,维持病灶恒定出现。

光化学法复制模型的特点是可任意选定栓塞部位,且部位恒定、栓塞大小及部位重复性好,大鼠存活率高,可有效避免年龄错配,与临床发病生理学和病理学不符等缺点,更适合于验证老年人缺血性脑血管病干预治疗的研究。

1.1.2线栓法 1985年,Koizumi等在日本卒中会议上首次提出利线栓法恢复脑血流的大鼠局灶眭造血模型。刘宗涛等用同侧颈总动脉永久结扎大脑中动脉线栓法制备出老年大鼠脑中动脉梗死模型。具体方法是选取28月龄健康雄性SD大鼠,仰卧固定,做颈部正中切口并分离颈总动脉(CCA)、颈外动脉(ECA)和颈内动脉(ICA),结扎颈外动脉分支,用0.28mm的尼龙线由ECA插入ICA,当到达大脑中动脉起始处时,停止插入,向外稍稍拉出一点,即可实现从大脑中动脉起始端堵塞大脑中动脉所有的血液来源,随后将颈总动脉与尼龙线一起结扎,扎紧备线,关闭并缝合颈部的手术切口。即复制局灶性脑缺血预处理模型或脑卒中模型。

线栓法复制模型的特点是不需要开颅手术,避免手术对老年大鼠脑组织的创伤和刺激作用,方法简便,重现性好,易于掌握,与临床指标的吻合度高,是目前应用广泛的脑血管疾病模型的复制方法。

1.2老年大鼠全脑缺血模型 全脑缺血是指全部或大部分脑区的血流量降低。全脑缺血模型大致可分为蒙古沙鼠两血管阻断模型、大鼠两血管阻断模型、大鼠三动脉阻断(3-VO)前脑缺血模型、大鼠四血管阻断(4-VO)前脑缺血模型以及断头缺血模型等。这些模型都是通过闭塞相应血管造成永久性全脑缺血,或通过反复闭塞造成短暂性全脑缺血反复发作来模拟人类全脑缺血的过程。这些方法对于慢性脑缺血、脑缺血的药物以及某些特殊领域研究具有较高的价值。但因其对全身影响大,仅有四血管阻断(4-VO)前脑缺血模型可用于老年大鼠的全脑缺血模型复制。

贾彦芳等参考Pulsineli法复制了老年大鼠的全脑缺血模型。选用19-21个月(相当于人类60岁)、体重为520~750g的雄性Wistar大鼠使用水合氯醛腹腔注射麻醉大鼠,俯卧固定于实验台上,逐层暴露直至第一颈椎双侧翼孔,用电凝针尖端探入翼孔烧灼经翼孔走行的椎动脉,缝合切口。后将大鼠仰卧固定,分离双侧颈动脉并置线结成线环,缝合切口。24h后,重新解开切口,提起线环并暴露双侧颈总动脉,用血管夹同时夹闭双侧颈总动脉,达到预定缺血时间后撤去血管夹,造成老年大鼠的全脑缺血模型。

四血管阻断(4-VO)复制模型的特点是操作简便易掌握,大鼠可在清醒状态下操作,避免麻醉对老年大鼠带来的影响及损伤,同时也与临床上因低血压休克或心肺脑复苏而造成的全脑缺血性损伤过程相似。本法更方便运用于大型实验当中,并可对严重的前脑缺血进行再灌注实验。

2.体外模型的制备

动物模型虽然更接近疾病的实际情况,但操作复杂,容易受到其他因素干扰。建立一种方便有效的体外模型是研究脑缺血损伤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体外模型主要是通过细胞培养获得单一的细胞群体,根据实验的需求控制神经细胞的生长,排除不利的干扰因素,从而获得优质的脑缺血模型。体外模型的制备主要采用的是体外细胞培养技术,是指将有机体的活细胞放于模拟体内环境的体外环境中生长和发育。由于此法的细胞成分单一,具有易于控制环境因素、重复性好等特点,故而近年来成为疾病研究的重要手段。

研究表明,在啮齿类动物的脑缺血模型中,海马是最易损伤的脑区之一。海马神经元通过体外培养能够发育成熟,表达神经元的抗体,并具有成熟的神经元形态。因此,离体培养海马脑片广泛用于脑损伤的研究中,是模拟脑缺血常用的一种体外模型制备方法,已经开始应用于病理、电生理和药理学的研究中。

2.1海马神经细胞的原代培养法 选取孕期为17~20d的Wistar孕鼠,用CO2麻醉孕鼠,颈椎脱臼处死,切开腹部皮肤,暴露子宫,取胎鼠于解剖液中,剪开颅骨去除全脑放于解剖液培养皿中,分离海马组织除去血管后剪碎组织置于15mL的离心管中,离心后去上清液加25%tryp-sin 3mL,在37℃温育15min,吸出胰蛋白酶消化液,加入3mL种植液,摇匀后静置,吸除上清液,重复操作一次,彻底去除胰蛋白酶,最后加入3mL种植液,吹打分散组织制成细胞悬液,过200目筛。计数细胞后,按1×10接种在多聚赖氨酸培养板中置于CO,培养箱中,第二天换用Neurobasal TM Media培养基,每3d换半两培养基,2周后即可。

原代培养法为缺氧袋结合血糖剥夺法,是通过延长缺血缺氧的时间,从而建立不同程度的脑缺血损伤模型,可用于研究脑缺血损伤的发生及发展机制。此模型的特点是可直接在正常空气环境下培养,不需要特殊的装置且不需要加入呼吸链来阻断药物。

2.2海马组织切片培养法 切片培养法可用于研究神经元死亡的细胞和分子机制,也是研究神经损伤、神经保护、神经修复及突触可塑性的良好模型。近年来,海马组织切片培养也用于神经系统疾病的研究。

选取出生6~7d的Wistar大鼠,断头快速取出脑组织并置于冰冷解剖液中,快速分离海马,用Mclllwain切片组织刀将海马切片,将海马切片置于Millicell多空插入式细胞培养皿中,并放入含lmL培养液的6孔细胞培养板。置于35℃的5%C02培养箱中培养12~14d。培养12~14d后,用脱氧的无糖无血清培养基冲洗培养的海马脑片或神经细胞,然后换培养基。将培养的组织移至恒温的小室,将空气换成95%N2/5%CO2,将海马切片暴露10min,随后用正常培养基冲洗组织,放回正常条件的培养箱培养。

切片培养法主要是模拟整体动物的缺氧缺血状态,是常用的脑缺血损伤的体外模型,可用于筛选神经保护剂,也可用于阐述药物的作用机制。

值得注意的是,体外培养技术虽然具有能够长时间直接观察活体细胞的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易于施用物理化学或生物等实验条件、便于药物筛选、用药损耗少、出结果快等优点,但神经细胞离体后,独立存在的培养环境与真正的体内环境相比,仍有一定的差异,因此不能与体内细胞真正地等同起来,同时还要注意配合进行体内动物的研究。

3.展望

中心镇研究现状与展望 篇12

一、基本原理

1.土地的自然属性

研究城市房产问题离不开研究城市地产问题, 研究城市地产问题离不开研究土地问题。坐落于土地之上的住房必然受制于土地自然属性的要求。一是土地的有限性,指土地是非再生资源,人类无法增加广义的土地,一国、一城、一区的好地不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二是土地的差异性。城市土地的差异性主要体现在人类社会劳动投入水平高低与多寡形成的基础设施优良程度方面,城市投资大,交通便捷,通讯发达,现代化程度高可以带来较大的经济利益。三是土地位置的固定性,表明人类劳动一旦与作为真正不动产的土地相结合,若想改变初衷,更改使用功能将造成极大的浪费。土地的三大自然属性在要求节约用地、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生产力的同时,更要求较优级土地以较高价格交易,使其权益在经济上得以实现。而体现在房价中的建筑成本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趋同,往往是区位决定房价的巨大差异。

2.市场均衡原理

经济学认为,竞争市场的价格机制调节供需。供求规律预示实际价格有成为均衡价格的趋势, 供需相等时的价格即均衡价格。然而,供求均衡是相对的、暂时的,不均衡是绝对的。同样,房地产供求也会由不均衡向均衡运动,趋向于均衡或达到均衡,然后再由均衡向不均衡运动。当市场失衡,价格机制可经由供需因素变动而重新获得均衡。如货币供给和税收政策变动等都会使供需曲线左右移动,从而传导给价格作上下运行(见图1)。早期房价研究学者多基于市场均衡理论构建市场均衡条件下的住房市场供需模型,认为房价的长期均衡由住房需求和供给因素决定。伴随实践和研究的发展,学者们发现影响房价的重要因素不仅包括经济发展、人口、收入等,还包括一些非经济因素,诸如信号、信息、政策和心理预期等。一般而言,土地供不应求是经常的、普遍的,供过于求是短暂的、个别的。因此,地租或地价的总趋势是上升的。我们认为,作为国家机器的政府,有责任也应该有能力通过各种经济或非经济手段调整住房供需要素,从而防止房价大起大落。

3.预期理论

在经济学上,狭义的预期,指人们对未来商品市场价格波动的预测;广义的预期,指包括投资者、消费者等经济行为主体在决策前,对未来经济运行方向或某一经济变量的预测。作为一种心理现象和心理范畴,预期影响着经济主体的现实行为。该理论同样适用于房地产经济领域。

图 1:供求(瞬间)均衡

二、房价现状

深圳房价于2014年11月止跌,同年12月成为全国首个房价上涨城市。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 2015年1-5月深圳房价一路上涨,2015年4月,70个城市中,深圳房价环比增幅最大为1.8% (北京0.8%、上海0.7%、广州0.4%);最新的5月份数据显示,深圳房价环比增幅6.6%,远超北上广,仍为增幅之首(上海2.2%、广州1.4%、北京1.1%),实现五连冠。中原地产数据显示,4月1日-5月23日,深圳共有46次新盘开盘或加推,竟有14次出现久违的“日光盘”,占比高达30%。同时,深圳的二手房价也是“巾帼不让须眉”。

三、房价飙升要因

一般住房价格供需因素包括经济发展、人口、住房投资、住房生产部门的劳动生产率、住房价格、存量住宅的质量和数量、土地承租者收入、其他生产要素或物品价格的变动、公共基础设施水平、政 策因素,以及房价波动预期等。那么,深圳此轮房价飙升要因究竟有哪些呢?我们认为主要在于深圳住房供求状况、政策、流动性以及预期等。

1.住房供求关系变化是内因

深圳房价之所以充当上涨“领头羊”,究其内在原因主要还是深圳住房供求关系的悄然变化, 而变化的主要方面是住房供给乏力和住房需求扩大。首先,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底,深圳住房自有率为26.9% (北京、上海70% 左右,广州89.9%),这就是说 , 深圳有70% 以上的人靠租房解决住房问题。据世联行统计,按常住人口计,深圳商品住宅户均住房仅为0.4套(全国户均1套)。这部分租房群体几乎无人不想拥有自己的住房,他们存在随时入市的购房可能,构成庞大的潜在需求力量;5月28日,政协委员、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总裁郁亮在深圳两会上表示, 更多创业者来到深圳,也将加大刚需比例;伴随深圳经济发展战略的推进,越来越多的互联网、金融等行业高端、高薪人才被引进,这些在深圳本无住房的群体,能够承受较高的房贷支出,有着更强的住房购买力;据中联链家地产统计,近期投资客重返市场势头明显,深圳二手房成交中投资客比例已近三成,达到28.1%。而在去年市场低迷期,投资客的占比仅为一成;除专业投资客,中联链家二手房研究院总经理肖小平认为,深圳此次房价热中,刚需者也表现出了投资客的特性,即普通购房者为在不可预测的未来买到真正适合长期自住的住宅,也以投资心态和眼光追逐热点项目、关注房价预期和升值,尽管这种心态是消费者走向成熟的表现,但其可在短期内加剧住宅供需的失衡。而美联物业数据显示,深圳2014年9月的一手住宅库存去化周期还高达17.96个月,年底即降至12.04个月,2015年4月这一数据仅为7.4个月, 5月底更达到7.05个月的低点。

2. “3·30”新政是直接导火索

政策变动对房地产市场具直接影响已是不争的事实。如1993年国家施行限制房地产贷款、提高贷款利率等紧缩措施,使楼市降温;1998年3月,国家提出将逐步取消福利分房,全面推行住宅商品化,造就了大有可为的房地产经济。深圳大学杨琼 (2013)基于事件研究法和干预分析模型 , 分析中国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 , 政策因素影响显著,金融政策和国务院层面的政策调控效果最为明显。

“3·30”新政之下,深圳市规定住房公积金购买首套房首付仅需2成,打破刚需购房者的观望情绪,坚定了购房决心;拥有1套住房并已结清住房公积金贷款的住房公积金缴存职工家庭,为改善居住条件再次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购买普通自住房的,首付款比例降到30%。加上房贷优惠利率重现, 过去几年楼市调控被抑制了的改善性需求旋即爆发,“3·30”新政迅速激活了楼市神经。

3.股市持续走牛,购房者底气十足

股市可以引导资源配置,并反作用于经济。中国近一年的大牛市中,一些获得巨大回报的投资者将其在股市赚取的资金投入楼市,或满足刚需、改善住房,或购买投资性颇强的房产以保值增值,这在深圳购房队伍中不乏其人,他们往往决心大,下手狠。

4.房价预期方向逆转使购房者义无反顾

上述因素共同作用,促使深圳楼市进入上升通道,市场普遍共认房价上涨是大概率事件。而市场逻辑从来都是“买涨不买跌”,在房价下行阶段,买方往往驻足观望,而房价一旦上涨,买方入市激情陡增,争先恐后,特别是某楼盘销售热况带动其他楼盘,促使整个市场热络非凡,即出现所谓马太效应。直接反映在统计资料上就是成交活跃、去库存效果显著、房价节节攀升等。

四、展望与建议

基于深圳房地产市场最大的问题是库存不足,没有新地可用,连续几年土地供应跟不上,旧改周期长,难度大,同时中国社科院发布的2015年《城市竞争力蓝皮书》显示,在去年中国城市综合竞争力排名中,深圳首次超越香港,由去年第二位跃居榜首,香港跌至第二位的事实,我们认为,深圳土地与住房供求关系紧张会长期存在。深圳楼市火爆局面或可延续,但过快上涨的房价必然透支未来的价格空间,抑制买方购买意愿,造成诸多市场问题,如近期频现于深圳房市毁约引发的各种纠纷,以及售楼现场的弃购现象等即可略见一斑。综合各种情况,我们判断深圳房价继续大幅攀升的可能性较小,但掉头向下的可能也不大。美联物业监测报告显示,深圳月度蓝筹住宅价格环比涨幅已有少许放缓。

从长期看,一定的价格波动是不可避免的,也是有益的,但房价长期高于均衡价格是房地产热时供求关系虚假旺盛的扭曲反映,所表现的供求关系往往不是有效的,易形成整个国民经济的泡沫成分。房价的短期爆涨不可避免,但作为负责任的政府职能部门必须采取行动适时加以调控,避免牺牲经济持续发展和未来经济效益而换取一时市场繁荣的恶果发生。

住宅市场的需求潜力巨大,需求是供给的源动力,满足市民安居乐业并具有较高品质生活是政府的责任。住房消费又是个人的消费大头,关系重大、问题复杂,房价不应大起大落。稳定的价格体系无非是价格管控的产物,政策是调控市场的主要手段之一,不同的国家、地区有不同的住房政策,而住房政策的基本方面主要应在于激发中高收入阶层的二次置业需求;以优惠政策,鼓励中低收入阶层完成首次置业,把需求潜力激发为有效需求;通过配套措施抑制房地产投机,不允许这部分力量任意泛滥,造成过度需求,扰乱住房市场的正常秩序。理性的住房消费者不应盲目跟风,而应讲求现实,注重购买策略,平衡各项消费支出,使自己保持稳定而有品质的生活,以利自身保有长期稳定的发展条件。

参考文献

[1] .张晓玲郑凯婷.新政后深圳楼市全市均价涨10%已有收敛迹象.21世纪经济报道.2015.6.10

[2] .侯莉颖.深圳住房制度改革理论与实践.吉林人民出版社.2011.7

上一篇:设计手法下一篇:实习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