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研究中心

2024-09-04

合作研究中心(精选12篇)

合作研究中心 篇1

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快速发展, 产学研合作在我国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地位日益重要。2013年11月12日,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再次强调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通过建立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来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然而在现实中, 产学研合作还存在信任缺乏、利益冲突、形式重于实质、合作效率低下等许多严重问题, 极大地阻碍了我国产学研合作的发展与协同创新效率的提高。而对于上述产学研合作实践中出现的严重问题, 学术界的相关研究却没有给出很好的回答。现有的研究, 更多地关注按照不同的标准对产学研合作模式进行分类, 而较少深入探索合作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 因而无法为产学研合作相关主体选择适当的合作模式提供科学指导;更多地关注各种不同机制, 如动力机制、利益机制、政策机制等对于产学研合作的影响, 而没有考虑这些机制对于产学研合作的协同影响等。

因此, 本文试图从研究的理论视角、产学研合作模式以及产学研合作机制等三个方面对国内外有关产学研合作研究的文献进行回顾与梳理, 归纳其研究进展并总结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此基础上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希望能够推动产学研合作理论与实践的发展, 并为中国国家创新体系的建立与完善提供支持。

1 研究的理论视角

在最初的研究中, 学者们主要从国家创新系统理论、三螺旋理论、协同理论等理论视角对产学研合作进行研究。随着时间的推移, 学者们研究所采用的理论视角也在扩展。迄今为止, 除了国家创新系统理论、三螺旋理论、协同理论之外, 产学研合作研究的理论视角还包括交易成本理论、资源依赖理论、博弈论, 等等。

1.1 国家创新体系理论

国家创新体系概念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后期, 源于熊彼特 (Schumpeter) 的创新理论和李斯特 (Friedrich List) 的国家学说。随着创新实践的不断发展, 创新研究开始逐步延伸到国家层面, 国家创新体系理论应运而生。1978年, 弗里曼在《技术政策与经济业绩:来自日本的经验》一书中正式提出了国家创新体系概念, 并认为日本在20世纪70年代的技术追赶和超越与其国家创新体系有着密切联系。国家创新体系不仅包括技术行为因素, 也包括各种制度因素;不仅包括致力于公共技术知识的大学, 也包括政府基金和规划之类的机构[1]。其主要特点是政府干预、厂商主导研发以及教育培训系统与独特产业结构的支撑[2], 而厂商是创新体系的核心。之后, 纳尔逊在对美国创新体系进行研究时, 将国家创新体系与高技术产业的发展联系起来, 并认为国家创新体系分析的核心在于企业、大学与国家技术政策之间的相互作用。此外, 伦德瓦尔等人从微观角度对国家创新系统的组成要素进行了划分, 并探讨了企业、大学及科研机构、政府、金融机构等创新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1997年,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OECD) 出版的《国家创新体系》一书强调, 国家创新体系就是政府、企业、学研机构等社会主体就生产、储存、转移以及应用不同类型知识、技能的相互联系的机构系统, 而企业则是这一系统的核心[3]。

国家创新系统理论强调了政府、企业、学研机构等社会组织在创新体系中的作用, 而产学研合作作为国家创新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系统中任何部分或环节的缺失都会对产学研合作过程产生不利影响, 因此, 产学研合作不仅仅是指产业 (企业) 、高校与科研机构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那些为合作的顺利进行提供了重要支撑的政府产业政策以及中介结构的作用也需要加以重视。

1.2 三螺旋理论

三螺旋 (Triple Helix) 的概念最早出现在生物学领域, 主要用来解释基因、生物体与环境之间的关系。20世纪90年代中期, 亨利·埃茨科威兹和勒特·雷德斯道夫将该概念引入创新研究领域, 用来分析知识经济时代政府、产业和大学之间的新型互动关系, 由此提出了三螺旋理论[4]。与国家创新体系理论类似, 三螺旋理论也强调各创新主体之间的互动机制, 认为政府、企业和大学的交迭是创新系统的核心单元, 三方互动是推动知识生产和传播的重要因素, 在知识和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过程中, 三方参与者互相作用, 从而推动创新螺旋的不断上升[5,6]。与国家创新系统理论特别强调以产业为创新主体不同, 三螺旋理论认为, 大学、产业或者政府都可以成为创新的组织者、主体和参与者, 无论以哪一方为主, 最终都是要形成动态的三螺旋来推动各种创新活动深入开展。在这个过程中, 三方相对独立但和谐地相互作用、协作创新, 推动创新与区域经济的发展[7]。作为创新研究的新范式, 三螺旋理论强调通过制度设计以及结构安排等加强产学研各合作主体以及政府之间信息与资源的交流分享, 从而有效提升科技资源的运用效率与效能。

1.3 协同理论

早在1965年, Ansoff就提出了协同 (Synergy) 的概念, 认为协同就是相对于各独立组成部分进行简单汇总而形成的企业群整体的业务表现。其后, 日本的战略学者伊丹敬之 (Hiroyuki Itami) 进一步将Ansoff的协同概念分解成了“互补效应”和“协同效应”两部分, 并认为协同是一种发挥资源最大效能的方法。20世纪70年代, 德国物理学家哈肯系统地提出了协同学理论, 认为协同是在复杂大系统内各子系统的协同行为中所产生出的、超越各要素自身的单独作用的、整个系统的联合作用。

随着协同思想的盛行, 一些学者开始将协同理论引入技术创新的研究领域。事实上,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 单一主体或单一要素的创新已经无法满足国家、区域以及企业发展的需要, 这就使得涉及多主体、多要素的协同创新成为技术创新研究的必然选择。产学研合作是政府、学术界和产业界等多个领域的主体之间的协同创新过程。通过产学研合作, 不仅能够充分利用政府、学术界和产业界等不同主体的优势, 而且可以发挥出重要的协同作用, 加速新技术与新产品的开发过程, 更加有效地促进企业、区域以及国家创新活动。

1.4 交易费用理论

1937年, 英国经济学家科斯 (Coase) 提出了交易费用理论, 认为企业和市场是两种可以互相替代的资源配置机制, 究竟采取何种资源配置机制则取决于市场交易成本与资源内部配置成本的高低, 而交易费用是获取市场信息、谈判和签订交易契约并在契约实施中监督以及必要时调解与仲裁的费用[8]。之后, 达尔曼从契约过程对交易费用的性质做了进一步的说明, 认为交易费用包括信息成本、讨价还价和决策成本以及执行和控制成本。与此类似, 张五常将交易费用分为信息成本、度量成本和谈判成本三种[9]。为使交易费用的度量更加可操作化, 威廉姆森 (Williamson) 以交易为基本分析单位, 从资产专用性、交易频率和不确定性三个方面考察了交易费用, 从而大大推动了交易费用的概念诠释、量化及其实证检验的进展。

作为一种市场行为, 产学研合作在实际中也存在各种交易成本, 因此, 学者们也广泛从交易成本理论视角来探讨产学研合作问题。例如, 苏敬勤[10]认为产学研合作的交易成本包括沟通成本、谈判成本、履约成本以及主要表现为风险成本的其他成本;类似的, 张米尔等[11]将产学研合作的交易成本分为沟通成本、谈判成本、履约成本三部分, 并认为交易成本对产学研合作创新具有重要影响。此外, 学者们研究也发现, 企业参与产学研合作的动机包括降低交易成本、降低研发成本、控制合作风险与获得知识溢出效应等[12]。

1.5 资源依赖理论

资源依赖理论认为, 没有任何一个组织是自给自足的, 所有组织都必须为了生存而与环境进行交换。在与环境的交换过程, 环境给组织提供了关键性的稀缺资源, 缺乏这样的资源, 组织就无法生存并获得发展, 由此, 对资源的需求构成了组织对外部环境的依赖, 资源稀缺性和重要性决定了组织对环境的依赖程度[13]。Nohria与Garcia-Pont[14]认为, 跨组织合作形成的动因之一就是为了整合不同组织所拥有的互补性资源。

资源依赖理论部分解释了产学研合作形成的原因, 即通过合作主体之间的联结, 可将不同组织所拥有的互补性资源整合起来, 以获取对关键性资源的控制和利用来发展技术创新。事实上, 很多企业、高校以及研究机构在实践中之所以愿意参与产学研合作, 是因为通过这种合作可以有效获取与充分利用合作伙伴的稀缺资源和能力, 从而快速地实现创新。

1.6 博弈论

博弈论是研究组织冲突和合作的主要理论之一。1944年, 数学家约翰·冯·诺伊曼 (John von Neumann) 和经济学家奥斯卡·摩根斯坦 (Oskar Morgenstern) 合作出版了《博弈论与经济行为》一书, 书中对经济主体的典型行为特征进行了概括, 并提出了策略型与广义型 (扩展型) 等基本的博弈模型、解的概念和分析方法, 从而奠定了经济博弈论大厦的基石, 也标志着经济博弈论的创立[15]。

从博弈论的视角来看, 产学研合作是指企业、学研机构、政府等合作主体在合作过程中形成的“非零和博弈”的平台。将博弈论运用于产学研合作研究, 可以帮助参与产学研合作的相关主体在面对瞬息万变的外部环境时作出正确的博弈决策, 从而实现产学研合作参与主体之间的密切协作和创新发展。目前, 学者们采用博弈论主要围绕产学研合作的利益机制、收益分配、报酬激励与风险承担等问题进行相应的研究[16,17]。

2 产学研合作模式

随着产学研合作在国家和区域创新体系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实践中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产学研合作越来越呈现出方式多样化和主体多元化的特征。针对这种情况, 很多研究者们对于产学研合作模式进行了分类, 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然而令人遗憾的是, 基于分类依据的不同, 再加上研究者们的视角与观点的差异, 不同研究者对于产学研合作模式的分类彼此相去甚远。

少数的研究者则将探索的焦点转向了产学研合作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 例如, 何郁冰[23]提出产学研合作模式的选择往往会受到企业规模和所在行业、企业创新目标、大学研究能力、产学间地理距离等的影响;D’Este等人[24]通过实证研究发现, 产学研合作模式选择更多地受到研发人员个人特点的影响, 而较少受到高校等机构特点的影响;谢园园等[25]基于2008年江苏省13个地级市229家创新型企业为样本的研究则表明, 产学研合作程度和政策环境支持程度对企业产学研合作模式的选择有显著影响, 高新技术企业更倾向于采取包括联合开发、人才培养等这类交互程度比较高的合作模式, 而企业规模对产学研合作模式的选择并无直接的显著影响。

3 产学研合作机制

产学研合作机制是指在政策法规和社会环境的影响下, 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各机构通过分工协作, 在实现互惠共赢、共同发展的战略目标过程中, 系统内外各相关要素之间相互作用和制约的关系[26]。那么, 究竟怎样的合作机制才能有效推动产学研合作走向成功并实现可持续发展呢?目前, 学者们关于产学研合作机制的研究已经涉及动力机制、选择机制、利益机制、风险机制、管理机制、道德机制和法制机制等多个方面[27]。

3.1 动力机制

产学研合作是如何兴起的?在这个过程中哪些因素发挥了关键作用?对些问题的回答与产学研合作的动力机制有关, 目前已经形成了3种具有代表性的观点:第1种为技术推动 (Technology-push) 观点, 认为合作群体具有更强的科技力量, 因而在创新上优于那些科技力量相对较弱的主体 (企业) 。第2种是市场拉动 (Market-push) 观点, 认为企业是否会主动选择合作主要取决于供求关系, 即产学研合作的动力来自于市场需求与市场竞争情况, 在供不应求或不存在竞争的市场环境中, 企业可以轻松地获得超额利润, 自然也不需要参与产学研合作了[27]。第3种观点则强调技术、市场以及其他因素的综合作用驱动了产学研合作的发展, 例如吕海萍等[28]研究认为产学研合作的动力主要包括市场需求、市场竞争、科技推动以及人才培养等等。对于企业而言, 发展需要、科技成果转化和人才培养是其发起或参与产学研合作的重要动力;对于学研方来说, 内在发展需要则是其倡导或参与产学研合作的最重要的动力, 其他的动力因素还包括人才培养和已有合作关系。此外, 也有学者提出政府政策也是产学研合作的重要动力, 因为政府通过完善知识产权和金融体系等制度和政策环境、成立中间组织以及引入第三方模式, 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外部激励机制、改善合作条件, 从而促进产学研合作的进行[29]。综上可知, 产学研合作的动力因素众多, 只有在全面考察和深入分析驱动产学研合作的各种因素的互动作用的基础上, 才能构建高效的推动产学研合作的动力机制。

3.2 选择机制

当某一主体决定发起或参与产学研合作时, 如何选择适宜的合作伙伴就成了最为迫切的问题。毕克新等[27]通过对多个产学研合作案例的总结, 归纳出选择合作伙伴应当遵循共同目标、优势互补与良好信誉三大原则, 其中, 共同目标原则强调合作各方需要相互达成共识, 因为虽然企业和大学、科研机构所处的领域不同, 需求也存在差异, 但是合作者们需要确保商业目标一致以使产学研合作朝着相同的目标前进;优势互补原则强调组织在选择合作伙伴前需要了解对方是否具备自身所没有的资源能力, 因为对于企业来说, 其优势在于资金、设备与市场信息等, 而学研方的优势在于科技信息、实验仪器以及科研专家等;良好信誉原则认为组织应与具备良好信誉的对象建立合作关系, 这样可以降低风险并保证合作的顺利进行。此外, 选择机制还包括对合作项目的选择与评估, 以及根据合作项目类型选择匹配的合作模式, 等等。

3.3 利益机制

产学研合作关系建立之后, 合作各方常常因为不合理的利益分配导致合作关系的破裂或者合作失败, 因此, 良好的利益分配机制是促进产学研合作成功且持续发展的关键。那么, 如何建立有效的利益机制, 实现公平合理的利益分配以及风险承担呢?罗利等[30]提出了产学研合作利益分配需要遵循互利互惠、结构利益最优以及风险与利益对称3条基本原则, 强调不仅要确立利益分配的最优比例结构, 还需要采取合适的风险补偿措施。孙雷[31]则对产学研合作中技术成果的归属和分享进行了探讨, 认为经济利益的分配会对产学研合作的长期性与稳定性产生直接影响;并通过对技术开发、技术转让以及共建实体3种产学研合作模式的分析, 进一步认为构建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合作机制是产学研合作良性发展的关键。此外, 还有学者提出, 产权问题是利益机制的根本问题, 产权关系不清引发的利益矛盾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产学研合作的发展。例如, 董静等[32]以上海企业为调查对象, 从企业视角对造成知识产权纠纷的原因进行了实证研究, 结果表明:契约完备度、组织灵活度、合作交流程度、合作时间长度、中介参与度以及合作经历对缓解产学研合作中的知识产权障碍均有显著的积极作用, 其中契约完备度的影响最为突出。

3.4 法制机制

为了保障产学研合作最终目标的实现, 法律作为一种强制性的社会规范, 对产学研合作具有直接的保障和推进作用, 同时也对产学研合作的经济、政治、科技、思想文化等环境条件也有直接的调整作用。近年来, 随着国家整体科技创新政策由“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到“科教兴国”、再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变迁, 各级政府逐渐加大了支持产学研合作法律政策工具的采用, 相应出台了促进产学研合作的若干法规政策。胡冬雪等[33]认为, 目前我国既有促进产学研合作的综合性法律, 也有相关的商事组织制定、契约制定与知识产权制度等法律规范, 还有一些具有法律效力的规范性文件, 这些法律政策综合确定了产学研合作的大方向。与此不同, 瑞春[34]认为, 虽然目前我国已有一些关于产学研合作的法律和政策并在不同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但是整体来说法律体系依然不健全、法律规定缺乏可操作性的问题依然存在, 因此需要制定专门的法律来促进、引导、规范和保障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的发展。

另外, 产学研合作机制还包括风险投资机制、治理机制、管理机制, 等等。应当说, 产学研合作包括多种机制, 每种机制都是不可或缺的, 它们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构成了整体的产学研合作机制, 因此, 深入探索各种不同机制之间的协同和互动对产学研合作的影响应当是产学研合作机制的未来研究方向。

4 结论与展望

迄今为止, 国内外学者基于国家创新理论、三螺旋理论、协同理论、交易成本理论、资源依赖理论与博弈论等不同理论视角对产学研合作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并就产学研合作模式、合作机制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获得了诸多的创新成果。然而, 现有的研究依然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重要不足:

(1) 目前大部分研究所采用的理论视角单一, 缺乏综合的理论视角。应当说, 无论是国家创新理论、三螺旋理论、协同理论, 交易成本理论, 或者是资源依赖理论与博弈论, 这些理论都有其合理的一面, 能为产学研合作提供部分解释, 但无论如何, 单一而非综合的理论视角很难对产学研合作创新作出全面合理的解释, 也难以为产学研合作实践提供有效指导。

(2) 研究者主要关注了对产学研合作模式进行分类, 而较少注意到影响产学研合作模式选择的重要因素, 也少有考虑在特定情境下如何选择最优的产学研合作模式, 甚至, 基于研究视角与分类标准的不同, 不同学者对于产学研合作模式的分类也有很大差异, 自然也无法为相关主体选择适当的合作模式提供科学指导。

(3) 更多地关注各种不同产学研合作机制, 如动力机制、选择机制、利益机制、法制机制等对于产学研合作的影响, 而较少深入考虑这些机制对于产学研合作的综合作用, 因而无法为实践中最佳产学研合作机制的建立提供有效的指引。

(4) 欠缺考虑中国不同区域制度环境差异与市场分割对于产学研合作模式与合作机制的重要影响。转型经济时期, 中国制度环境的发展是不平衡的, 不同区域之间的制度环境存在较大差异, 在这种情况下, 不同区域的产学研合作模式与合作机制也可能有很大的不同, 尤其是参与产学研合作的主体处于多个不同的区域时, 产学研合作模式与合作机制可能会更为复杂。

针对以上不足展开全面深入的探索在很大程度上构成了产学研合作未来重要的研究方向, 具体包括:

(1) 产学研合作综合理论视角的构建应当是未来研究的重中之重。事实上, 产学研合作的研究在本质上是一个多层面与多维度的研究, 因为产学研合作不仅涉及可能处于不同区域制度环境的企业、学研机构以及政府等多个主体, 而且其合作内容、合作方式、合作深度与合作广度也可能存在极大的差异, 因此, 在综合国家创新理论、三螺旋理论、协同理论、交易成本理论、资源依赖理论、博弈论等多个理论视角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构建能够全面深入地解释产学研合作的综合理论视角是未来产学研合作理论探索的重点。当然, 产学研合作综合理论视角的构建既依赖于研究者对于产学研合作实践的充分了解, 更依赖于研究者对于相关理论视角的深刻理解, 以及对产学研合作多种机制之间互动与协同影响的细致把握。为此, 我们需要在有机整合现有相关理论形成产学研合作初步的综合理论视角的基础上, 大量开展针对典型产学研合作的多案例比较研究以及大样本企业的实证研究, 从而构建出能够合理解释产学研合作的理论视角。

(2) 深入探索产学研合作模式分类的合适标准, 在此基础上对产学研合作模式进行科学分类, 并为产学研合作模式的相关研究建立一个可以比较的分类基础;同时, 全面考察影响产学研合作模式选择的各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 揭示多种因素交织影响下 (特定情境下) 的最佳产学研合作模式, 从而为实践中产学研合作参与主体究竟选择何种合作模式提供具体的指导。

(3) 在全面理解各种产学合作机制, 如动力机制、选择机制、利益机制在产学研合作中的作用机理之后, 深入考察这些合作机制是如何交互并综合影响产学研合作的过程的, 在此基础上揭示出能够更好地解释产学研合作的综合机制。

(4) 通过比较中国不同区域在产学研合作模式与合作机制方面的差异, 考察区域制度环境差异对于产学研合作模式与合作机制的影响, 尤为重要的是, 通过对同区域与跨区域的产学研合作的比较研究, 探索中国转型期的独特情境———区域制度环境差异对各主体参与产学研合作行为的影响, 为产学研合作理论的中国本土化与情境理论化发展提供支持。

摘要:产学研合作是国家创新系统的重要构成部分, 然而目前产学研合作研究在合作模式的分类及其影响因素、合作机制的协同作用等方面都存在许多未打开的“黑箱”。从理论视角、合作模式与合作机制三个方面对产学研合作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 在此基础上归纳该领域现有研究的不足, 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关键词:产学研合作,合作机制,研究综述,合作模式

合作研究中心 篇2

早教中心合作

你好,你是ⅩⅩ宝宝的爸爸,还是妈妈?我们是XXX儿童摄影的。我们和早教中心正在联合举办一个“百天宝宝趣味摄影比赛”活动。你宝宝明天满一百天了是吧!我们中心可以免费送给你两张宝宝百天生日照片留念并参加比赛。我们会把宝宝百天照片先上传到我们的电脑网站上,然后由家长为这些宝宝们评选投票,看谁的票数多,在下个月我们会举行一个亲子联欢活动同时进行明星宝宝现场颁奖。获奖者都有我们赞助厂商提供的丰厚奖品。参加者也都有礼品赠送。活动中我们还有聘请早教和营养专家现场讲座。这个活动不但可以给宝宝百天留念,家长也可以更多的了解关于到宝宝营养和教育的专业指导。我们的地址你记一下,(XX天虹XX商贸中心X座XX楼XXX号 电话XXXX1324)我们这边要提前预约时间,你看是明天白天还是晚上带宝宝过来看一下呢!

小伟影楼素材:http://shop58611021.taobao.comQQ304045194

合作原则研究综述 篇3

关键词:合作原则;研究现状;存在的问题;研究前景

中图分类号:10文献标志码:A

引言

合作原则是美国语言哲学家格赖斯在1967年为哈佛大学做题为《逻辑与会话》演讲时率先提出来的,它是会话含义推导机制的总规则。格赖斯认为,人们正常的语言交流不会是一系列毫无联系的话语的组合,会话是受到一定条件制约的,成功的交谈是会话双方共同努力的结果。人们进行交谈时为了达到一个共同的目标,谈话双方往往希望能够互相理解,共同配合,遵守一种合作的原则。格赖斯仿效哲学家康德在“范畴表”的做法,将合作原则划分为“量”、“质”、“关系”和“方式”四条准则:

(1)量准则:A把话说足;B不要多说。

(2)质准则:不说假话和无根据的话。

(3)关系准则:说话要贴切,与话题相关。

(4)方式准则:话语要简洁明白,要避免晦涩、有歧义,要条理清晰。

交际时遵守上述四原则的话语就会产生一般含义,而故意违反上述原则的一条或几条,说出的话语又能被听话人察觉的话,就会产生特殊含义,即会话含义。

一、合作原则研究的现状

格赖斯的合作原则为语用学的发展打开了一片新的天地,它是语言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逻辑学关注的一大焦点。这主要体现在研究的时间之久、成果之多以及范围之广等方面。随着语用学研究的不断升温,合作原则也激起了人们更高的研究热情。单就国内来看,合作原则理论最早是由胡壮麟于1980年通过《语用学》一文介绍而来,后在程雨民、沈家煊等学者的介绍与影响下,关于合作原则的讨论便如雨后春笋般展开,成果颇丰,除了单篇的文章外,还有一些语用学方面的扛鼎之作。结合国内外研究的情况,我们拟对合作原则的研究现状略作回顾。

(一)合作原则理论研究的现状

合作原则提出之后,在学术界引起了很大的反响。但任何理论都不会是完美无缺的,都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地完善,合作原则也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针对不足,学术界出现了三种匡谬正误的做法,简而言之就是:改进、补充与否定。

1对合作原则的改进

这一派基本上肯定了合作原则,只是对它的准则尤其是量准则做了更具体更精细的分析,主要有莱文森的会话三原则、国内徐盛桓的语用推理机制。

莱文森的会话三原则于1987年提出,它是“新格赖斯会话含义理论”的核心,包括量原则、信息原则和方式原则。莱文森三原则同合作原则相比较,形式化和解释力都大大地增强了。比如在量原则方面受霍恩“省力原则”的影响,莱文森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归纳出形成“荷恩等级关系”的条件,用s(strong)表示“强”,用w(weak)表示“弱”,就是:第一,含s(s)A(s)必须蕴涵w句A(w);第二,s与w有相同的词汇关系;第三,s,w来自相同的语境中或表示相同的语义关系。限于篇幅,本文不再一一列举。莱文森的会话含意理论是在格赖斯会话含意理论的基础上通过修正和增补发展而来的,二者之间具有渊源关系。相比较而言,莱文森的三原则更注重一般含会话含意的推导,它虽然也重视语境,但更注重常规关系在会话含意推导过程中的作用,因此它比合作原则具有更宽泛的覆盖面与更强大的解释力。然而由于莱文森创建三原则的目的主要仅是为了建构他的上指代关系的推导模式,因此没能设定一个语用推理机制。

鉴于莱文森三原则的不足,我国学者徐盛桓构建了一套用作指导语用推理的理论框架,用它来解释和推导一般含义。这一机制,包括两部分:

(1)推导过程。如图所示:

整个推导过程从“标记性”开始,先纵后横,通过箭头标志的通道过渡,直到纵行的终端,最后作出推导的决定。

(2)实施规则。也就是对方式原则、量原则以及信息原则的推导实施规则。

由此看来,从格赖斯的合作原则到莱文森的三原则,再到徐盛桓的推理机制,都是致力于用形式化的方法增强理论的科学性和解释力。

2对合作原则的补充

这一派基本上认同了合作原则,但认为合作原则不够全面,于是在其基础上又补充了其它的原则,比如利奇的礼貌原则、国内索振羽的得体原则、周礼全的隐涵推导理论。

礼貌原则是作为合作原则的救援原则提出来的。因为交际的双方都希望得到对方的尊重,也只有如此,才能获得最佳的交际效果。这一原则包括六条准则:得体准则、慷慨准则、赞誉准则、谦虚准则、一致准则以及同情准则。礼貌原则具有很强的解释力,它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为什么要贬己尊人;为什么在一定场合下说话时需要隐晦含蓄,不可直露;为什么有时要故意违反合作原则;为什么具有五千年文明传统的中国一直重视礼仪之道。这些都表明礼貌是制约语用的一个重要因素。

索振羽认为合作原则的各个准则是很重要的,在交际中理应遵守。同时,他又指出利奇的礼貌原则存在一些不足,“应该寻找一个涵盖力强、覆盖面大,能包容‘礼貌原则’以及其他一些起救援‘合作原则’作用的小原则的高层次的具有普遍性的原则”,也就是著名的“得体原则”。这一原则包括礼貌准则、幽默准则和克制准则三个小类。索振羽认为,合作原则适合于直截了当的言语活动,得体原则适用于转弯抹角的言语活动,二者是“分工合作,互相补益”的关系。得体原则利用国外的语言学理论,洋为中用,描写和解释汉民族的言语交际现象,给人触处逢春的欣喜。

周礼全先将语言形式的意义概括为四个层次,在遵守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的基础上,他将合作原则的准则扩充为真诚、充分、相关、表达及态度五条准则。很显然,周礼全把礼貌准则融入到了合作原则,新增加的态度准则既考虑到了说话的方式,也考虑到了说话的内容。

3对合作原则的否定

这一派认为用合作原则对会话行为缺少解释力,应该给予彻底的否定。比如斯帕伯与威尔逊的关联理论、国内钱冠连的目的意图原则、唐美珍的目的原则。

关联理论是斯帕伯与威尔逊合作提出的,它包含两个基本原则:认知原则和交际原则。关联理论认为语言交际过程是一个明示推理过程,听话人可从说话人明示的信息中推导说话人暗含的意图。尽管话语的内容、语境和各种暗含,使听话人对话语产生不同的理解,但听话人可依据关联性认定一种唯一可行的理解。关联理论提出的“符号+推理”模式,把语用研究引入了认知的轨道,这应该是语用学研究的一大进步。

钱冠连“第一次公开彻底否定了语用原则的合作原则”,认为话语交际是为了特定的目的与意图。他指出:“有了交际总目的,就会在说话中将目的分解成一个个的说话意图贯彻到话语中去,交际就能顺利进行下去。如果没有交际的总目的,就不可能在每一个话轮中将目的分解成为

意图,于是真正意义上的交际就无法开始或者中途失败。”文章未能就此问题做更加深入的探究。

廖美珍在《“目的原则”与目的分析——语用研究新途径探索》一文中认为:如果我们承认人的行为的目的性的普遍意义的话,承认目的性是人区别其他动物的根本特征的话(按:动物也有目的性,观点片面),而且我们也接受言语是行为的哲学观点的话,那么研究话语,研究语用学就应该把研究目的,目的关系,以及目的驱使下的语言形式选择作为语用学或者话语分析的本体、主体,或者本质研究。任何理胜的人的理性言语行为都是有目的的,或者说,任何理性的人的理性行为都带有目的的保证——“交际目的”。目的原则是言语行为目的分析的基石。

由此看来,合作原则及其引发的争议促使会话含义理论呈现出多元化的研究格局,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在不同层次上不断丰富并逐渐完善了会话含义理论,虽然分歧很大,但都在向真理一步一步地靠近。总的说来,我们认为尽管合作原则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作为言语交际的纲领性的原则,它从理论上基本解释了长期困扰言语交际的“言内意外”现象,将人们研究的目光从静态的语行语义分析转移到了动态的语用分析,如同《马氏文通》给中国语法学界带来的光明与希望一样,合作原则的开创性研究功不可没。正如熊学亮所说:“Grice的含义理论突破了语义真值的樊笼,是对传统语义学的飞跃。”

(二)合作原则应用性研究的现状

理论研究的目的归根到底是为了应用。借鉴别人不是为了作秀,而是为了促进自身的研究。沈家煊一再提倡要运用国外先进的语言理论来解释汉语现象,并身体力行,他曾经指出:“发展我国的语用学包括两方面的任务。一方面要继续引进国外的理论和方法……另一方面更为重要,就是要开展脚踏实地的研究,要避免空论和泛论。要真正使我国的语用学研究深入下去,除了上面提到的要把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结合起来,还有很重要的一个条件就是把外语研究和汉语研究结合起来,外语界和汉语界要携起手来。”接下来我们简要地介绍一下国内合作原则应用性研究的情况。

合作原则的到来,在国内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人们把它应用到了人类生活的多个领域,从网上搜索的结果来看,主要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文学作品欣赏(含小说、戏剧、小品等)、翻译、教学、幽默、教育管理、人机对话、写作等。由于文章太多,无法一一列举。这些文章结合合作原则,或者是作个案性的分析,或者是进行深层次的理论上的探讨,多数都是采用分析与综合相结合的方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这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沈家煊先生利用合作原则及其准则对汉语语言事实进行研究所取得的成就。在《语用·认知·言外义》一文中,沈先生指出有些言内义是言外义“固定化”的结果,而固化的过程离不了合作原则等语用原则的作用。同时文章结合认知原则分析了“事实是事实”类重言句以及“有××”结构存在的偏向常态规律。在《语用原则、语用推理和语义演变》一文中,沈先生指出交谈双方遵循的语用原则(含合作原则)是语义演变的重要动因,语用推理和推导义的“固化”是语义演变的主要机制。比如文章认为词义的扩大和缩小分别是合作原则的“不过量准则”和“足量准则”在语言演变特别是词义演变中的作用的结果。文章对理论的把握准确,分析精辟,令人耳目一新,受益匪浅。

二、合作原则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一)合作原则自身的局限性。

世界上不存在十全十美的东西,格赖斯的合作原则在一片赞誉声中也受到多方猛烈的批评,这说明合作原则也有其自身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缺乏普遍性。合作原则不是真理,缺乏“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性。它主要用来推导话语的特殊含义,而对自然语言的一般含义关注较少。另一方面,从合作原则的适用范围来看,合作原则以研究日常口语为主,对文学语言的解释力较差。

2概念模糊。格赖斯把合作原则定义为“在参与交谈时,根据你所参与交谈的目的或方向的变化而提供适切的话语”。但什么是“合作”,什么是“适切”,这些至关重要的术语都未能就其内涵及外延方面做出界定,这也是引起争论的一个重要原因。另外,格赖斯对合作原则及其准则的来源、性质——是先天性的还是习得性的、原则和准则是普遍具有的还是因文化等语境而各有变化都语焉不详。

3缺乏语用推理机制,解释力较差。合作原则通过说话人故意违反或利用某一准则来传递会话含义,并且还要使听话人知道说话人是故意违反了某一规则,然后说话人才能知道对方传递的话语含义。这就把推理过程看成是故意的或能意识到的思维过程,往往会忽视理解的自然性和无意识性,因此对歧义、隐喻、反语等语言现象无法作出科学得体的解释。由于缺乏语用推理机制,让人感觉到合作原则的随意性较强,因此大大削弱了它的解释力。

4准则过于笼统,解说时易导致顾此失彼。徐盛桓认为合作原则的各个准则过于笼统,以至于在某种场合任何东西都能够根据意义推出,实际上,合作原则只是含义推导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另外,在推导会话含义时,往往要以违反合作原则的方式来遵守合作原则,顾此失彼。并且各准则之间存在着交叉与重复现象,操作性不强。

5对语境重视不够。如果交际双方的共有知识越多,那么推导会话含义就越准确、容易,交际就易获得成功。如果交际双方萍水相逢,交际的难度就比较大,甚至会导致交际的失败。合作原则把语境看作是一成不变的,推理是按照“是否违背或遵守交际准则”为依据进行。格赖斯的含义推导模式可用下列公式来表示:

[P(命题)+c(语境)]→O(含义),其中c为常项。

而交际的对象往往因人而异,比如同样是夸奖一位漂亮的姑娘:“你真漂亮!”西方人会很高兴地说声“谢谢”,而中国人却要故意违反质准则去遵守礼貌原则说“哪里,哪里!”,这反映了东西方文化所带来的语境上的不同。同时,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本身也不符合辨证的哲学观。

(二)合作原则研究中存在的误区与偏离

如前所述,合作原则研究取得了很多令人欣慰的成就,但在成就的背后,也暴露出一些需要改进的方面。总体说来,一是研究的切入点,包括方式、方法,还存在一些问题;另一方面,合作原则是语用学研究中的一个核心,好多问题目前都还没有定论,其复杂性决定了人们还应该对其给予更多的关注。概括起来,我们认为合作原则研究中存在的误区与偏离,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讨论的前提不够明确,出现了对合作原则的误解。

进行争论,首先要有一个共同的论题,才能有的放矢,才会争出一个结果,否则只会风马牛不相及。再者,在对别人的观点提出质疑和批评时,不能断章取义,不仅要看对方“说了什么”,还要看他“为什么这样说”,又是“在什么情况下这

样说的”,否则你的批评就可能招致不必要的麻烦,也就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比如:

(1)合作原则是编码原则还是解码原则问题。

合作原则是会话含义理论的一部分,是为听话人解决理解会话含义而制定的。Thomas说:“在上一部分我们看到Austin如何把说话者的话(what speakers say)及其含义(what they mean)分开。必须指出Grice的理论试图解释听话者如何从听到的话(what is said)中悟出其含义(what is meant),从被表达的意义层面进入隐含意义层面。”可见合作原则是解码原则而不是编码原则,我们不能用编码原则来要求合作原则。但是关联论、礼貌原则、目的意图原则、得体原则以及莱文森的会话三原则都是属于编码原则,比如关联理论的明示推理模式,只能是说话人对听话人明示自己的说话意图,让听话人根据对方所提供的显映的方式获取信息。由于本末倒置,他们对合作原则的指责有很多是不公平的。

(2)合作原则研究的范围问题。

首先是对于“合作”的理解,合作原则是语用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语用学虽然是一门交叉学科,但我们一般还是把它看作是语言学的范畴,合作原则中的“合作”应该区别于社会活动中的“合作”行为,应该是指言语交际者遵守社团交际规约,对交际目的和具体言语行为实施方式的共同磋商过程,而不应把它看作社会行为范畴的“合作”。广告、文学欣赏类的行为,虽然也可以看作是一种言语行为,但它毕竟偏离“会话”这一核心较远,因此用合作原则来解释这类现象就有点儿牵强。再者,范岱克和卡南都认为合作原则不适合文学语言,因而认为合作原则缺乏普遍的解释力。我们认为这一方面是他们在这一问题上将语用学混同了修辞学;另一方面是因为他们忽略了这样一个事实:合作原则属于语用学研究的范畴,语用学家关心的主要是日常会话的口语,因为这一类语言比较稳定,便于控制,而文学语言偏离了语言的常规,不在格赖斯研究的范围之列,因此说范岱克与卡南的批评过于片面了。

(3)对合作原则的赞同与否定问题。

对合作原则的三种态度——改进、补充与否定,前两者是在赞同的基础上对合作原则的补充和修正,后者是在否定合作原则的基础上的扬弃。我们认为上述各原则不存在正确与否的问题,而是适合与不适合的问题,这与他们研究的立足点和目的性有关。比如合作原则与关联原则尽管在对意义的定义、语境概念的确定以及处理对象和处理方法方面存在对立性的差异,但它们在研究会话含义方面仍然具有互补性。合作原则着眼于听话人如何透过字面意义来识别说话人的隐含意义;而关联理论主要研究说话人如何通过明示推理的方式让听话人获取最大的关联。它们都是为了使会话双方更好地交际。关联理论是在合作原则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起点较高,但它并不能取代合作原则,只能是互补共存。

2研究的思路和方法还较为陈旧,应用性研究较为薄弱。

国内研究合作原则,一般是先由搞外语研究的人介绍、解释国外语言学派的理论,然后搞汉语研究的人再套用这些理论零星地解说一些汉语现象,理论建树少,缺少系统性,从事外语和汉语研究的人缺少交流,存在着吕叔湘先生所说的“两张皮”现象。应用性的研究虽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大体都是“合作原则与××”格式,先简介合作原则理论,然后举几个例子验证是否符合这一理论了事,缺乏深度。

三、合作原则研究的前景

1打通学科壁垒,推进合作原则与认知原则的结合,增强合作原则的解释力。

我们认为,过去的研究充分表明了合作原则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尽管它还存在一些缺点,但在今后的实践中合作原则会逐渐地趋于完善。合作原则是语用学研究的核心问题,它也必将随着语用学的发展壮大具有更大的实用性和更强的解释力。就小的方面而言,合作原则和预设、言语行为等语用学理论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合作原则要研究的话语隐涵义和预设存在着叠合部分,言语行为和合作原则虽然研究的角度不同,但都是对会话含意作动态的分析,二者可相互取长补短;就语言学内部而言,合作原则和语义学、语法学、词汇学、修辞学也是密不可分的,沈家煊先生的研究已足以说明了这一点,彭增安认为它在要求方面和修辞学中的消极修辞非常接近。就大的方面来看,合作原则是一个跨学科的理论,它隶属于语言学,同时,它又是逻辑学、社会心理学等学科研究的对象,因此上述任何一门学科有关合作原则研究的成果,都必然会带动其它学科的发展。同时,由于合作原则缺少可操作的推理机制,应该把它和认知原则结合起来,以增强合作原则的解释力。

2加强合作原则的应用性研究。

在推进理论建设的同时,要强化合作原则的应用性研究。比如从事人工智能研究的人,要想让机器也具有理解言外之意的能力,那首先就要弄清人是如何才能传递与推导言外之意的。要真正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把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相结合,把外语研究和汉语研究相结合,做到学以致用,洋为中用。在今后的研究中,还应该把理论探讨与实证分析有机地结合起来。一方面要在实地调查中不断地发展和完善合作原则,比如通过调查在年龄、职业、身份、性别、文化水平、地域、民族、种族等方面存在差异的群体和个体,了解他们对合作原则及其准则遵守和违反的情况,从中就可发现合作原则理论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另一方面,要有意识地运用合作原则及相关的其它理论来指导自己的实践活动,尤其是在人机对话、翻译、社交等领域,更需要深入地研究、灵活地利用合作原则。

合作研究中心 篇4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一个系统工程, 这需要政府、行业、学校、企业甚至学生和学生家长等各方参与, 形成有效的运作平台, 保证校企合作的顺利进行。为此, 政府要对学校、企业之间的合作进行协调、引导和督促, 制定相关的政策, 保障“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持续、健康发展;行业协会要研究行业发展所需人才的数量和岗位要求, 为学校集中提供企业用人信息, 引导学校按企业用人标准进行课程建设, 为学校和企业的合作提供具体服务。作为校企合作主体的一方, 职业院校要认真把“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战略方针落实到实处, 努力提供校企合作工作的质量, 就必须首先了解校企合作另一主体企业的合作意愿, 做到有的放矢, 才能保障校企合作的顺利开展。文章基于78家企业的调查问卷, 探讨企业校企合作的合作意愿并进一步探讨校企合作深度发展问题。

企业合作意愿分析

2012年12月, 在广州G职业院校举办的校园招聘会上, 调查组对参与的企业随机派发问卷100份, 收回有效问卷78份。对于开展校企合作的重要性, 60%的所调查企业认为非常重要, 约1/3的认为比较重要, 有5家企业认为一般。没有一家企业认为校企合作是不重要的。有62%的企业表示非常愿意与学校开展校企合作, 35%的表示比较愿意, 有2家作一般表达。企业对开展校企合作的态度与认识基本相一致。

对于目前企业与学校开展的校企合作, 有37%企业认为“还停留在表面, 有待进一步的深化合作”, 32%的认为目前与学校的合作主要是“签订合作协议, 以安排学生实习为主”, 5%的认为是“有名无实, 无实质性合作”。只有27%的企业表示与学校关系紧密、校企合作成效明显。

那么, 是哪些因素影响了校企合作呢?调查显示, 企业认为目前影响校企合作的主要因素是:校企双方缺乏沟通、信息渠道不畅 (40%) , 缺乏合作机制 (24%) , 缺乏政府鼓励或政策支持 (18%) , 以及学校缺乏针对性 (9%) 等。

对于企业与学校开展校企合作的内容或实现方式, 82%的调查企业认同校企合作是基于学校和企业双方的资源共享。具体合作方式主要有:

(1) 校企之间的“人员”往来合作, 特别是学校要发挥自身的人才优势为企业提供必要的人才支持。所访企业95%愿意接收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 超过八成 (81%) 的企业愿意委托高职院校对其员工进行培训, 并且近3/4的 (74%) 的企业愿意与学校合办员工培训中心。有3/4的企业表示欢迎教师到企业锻炼, 愿为教师提供实践锻炼的机会, 同时表示, 如果学校需要, 在企业有合适人员和能力的条件下, 愿意为学校师生做专题讲座, 但是, 企业是否愿意为学校提供兼任教师方面, 多数受访对象回答“不能确定”。

(2) 在技术合作方面, 有近六成 (58%) 的企业表示愿意与学校共建实验室, 84%的企业希望学校能为企业开展技术或管理咨询, 帮助企业生产、经营与发展成长中遇到的问题, 并愿意与学校开展科研项目合作解决技术难题。

(3) 在学生培养及教学方面, 有83%的企业愿意与学校签订学生培养协议, 愿意参与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和实施, 以及参加学校的课程体系开发。44%的愿意在学校建立生产型实训车间。

(4) 46%的企业愿意向学生提供奖学金或助学金, 个别企业还表示愿意为学校提供教育培训经费。

而企业认为, 学校要推动校企合作, 首先要及时了解企业的用工信息, 占44%;其次是满足企业的用工要求, 占35%;第三是根据企业要求及时调整课程与教学, 占27%。也有企业认为需要学校为企业提供员工培训服务以及提供技术服务, 分别占16%和12%。

那么, 企业接受学生实习, 是否需要学校派老师跟踪参与学生管理呢?近一半企业表示“可以接受”, 22%的认为“非常有必要”, 其余近三成的企业认为没有必要或无所谓。

对于政府在校企合作中应该扮演的角色问题, 大多数企业认为政府应该是校企合作的“引导者”和“组织者”, 约占2/3, 超过二成的 (22%) 企业认为政府应该扮演“发动者”。但是, 基本上不把政府作为校企合作的“管理者”或“旁观者”。

日本著名学者青木昌彦把校企合作定义为:“通过分属不同领域的两个参与者———大学与产业的相互作用所产生的协同效应来提高大学与产业各自潜能的过程。”我国学者竺辉等则提出:“校企合作模式主要是应企业人才实际需求状况而产生的并按照企业部门和学校的安排实施的、交替进行课堂教学和企业实际操作培训的教育模式。”综合各学者的不同定义.本研究给校企合作所下定义为“高职校企合作是指学校与企业双方以生存和发展的共同愿望为基础, 以人才、技术、效益为结合点。利用学校和企业不同的环境与资源.以培养适合生产、建设、服务、管理一线实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的办学形式”。为了实现这种包括学校、企业和学生在内的“三赢”目标.高职院校与企业必须选择某种合作模式作为载体.通过这种载体能够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等目标.我们把这种模式叫做“校企合作模式”.从根本上来讲这是学校和企业之间的一种战略合作模式。因此校企合作模式的创新是指“校企合作中的学校和企业.为了适应环境及各自战略发展需要, 在现有合作的基础上, 通过改变现有合作模式中某些环节的属性.从而使合作的协同效应最大化的一个管理创新过程。”

关于“校企合作”的现有研究述评

自从我国把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升到教育发展的战略高度以来.高等职业教育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因此在高职校企合作领域.我国的学者和实践者们也做了大量研究.并且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以CNKI (中国学术期刊网) 的收录为基础, 为提高搜索成果的吻合度, 先以文章题目“校企合作”为条件进行第一次文献搜索.然后再在所获文献中以“高职”或“高等职业教育”为文章题目所包含字样进行第二次搜索.从2000年9月到2008年9月我国学者共发表了264篇相关文献.并且从文献所发表的时间来看主要集中在2007和2008两年中.这两年所发表的文章数分别为74和93, 合计共占所统计文献总量的63.3%。这可能与国家的宏观政策及职业教育发展战略有关.特别是在2007年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成果展示会上.首批28所国家示范院校集中展示了一大批校企合作的成功案例这一批成果很大程度推进了高职院校校企合作这一领域的研究.因此出现了2008年1月到9月共发表93篇高职校企合作相关的学术论文这样一种学术繁荣情形。根据这264篇文献的研究主题.可以把它们分成关于高职校企合作具体模式研究、关于高职校企合作的内涵、意义、理论、功能及利益分配等方面的研究、高职校企合作实践研究、高职校企合作模式创新研究、及跨学科研究高职校企合作模式等五个方面。

自主学习合作研究 篇5

一、问题的提出

⑴、课题研究的背景

长期以来。农村小学教学一直困扰着我们,教学方式单

一、学生学习被动、个性受到压抑等顽疾均未能从根本上得到有效的医治;严重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与培养有创新精神的现代化人才要求相去甚远,并且与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过程也大相径庭。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教学中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在实践中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人差异,满足不同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应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得到充分发展。为此,我校提出了“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在农村小学教学中的应用的研究”作为研究课题。我们积极探索一种符合农村小学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这对农村小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具有重要意义。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将因此得到真正的张扬和提升。学生不仅将成为学习和教育的主人,而且将成为生活的主人,成为独立的、积极参与社会的、有责任感的人。

⑵、本课题提出的价值

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研究是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学科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极力提倡的,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1)有利于发掘每个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有利于满足学生的积极的情感体验。

(3)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意识。

二、概念界定:

⑴、学习方式:学习方式不是指具体的策略与方法,而是指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过程时,基本的行为和认知取向;不是指学习的具体小策略,而是指学习的大趋向。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就是要转变目前学生总是被动、单一的学习方式,提倡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的主体意识、能动性和创造性不断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⑵、自主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科学指导下,通过能动的创造性的学习活动,实现自主性的发展。教师的科学指导是前提条件和主导,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学习的主体;学生能动的创造性学习是教育教学活动的中心,是教育的基础方式和途径;实现自主性发展是教育教学活动的目的,是一切教育教学活动的本质要求。这是指狭义的“自主学习”。广义的“自主学习”是指人们通过多种手段和途径,进行有目的、有选择的学习活动,从而实现自主性发展。

⑶、探究学习:小学生探究性学习,主要是指小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这里,学生的探究学习是在老师的指导下,班级集体教学的环境中进行的。而教师的主要角色则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即是让学生通过“进行观察比较,发现、提出问题,做出解决问题的猜想,尝试解答并进行验证”的过程去揭示知识规律,求得问题的解决。其实质是让学生学习科学研究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从而培养学生主动探究、获取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⑷、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是以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以小组成员合作性活动为主体,小组目标达成为标准,以小组总体成绩为评价和奖励依据的学习策略体系。

三、课题研究主要内容

主要内容:主要研究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关系;小学各科教学中开展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方法和手段:包括创设问题情境的策略、提出问题的策略、自主探究的策略、合作交流的策略等.四、课题研究的方法

以实验研究法为主,辅以文献法、调查法等方法,在学校教育教学的常规下,以点面结合的方式进行整个研究过程。

1、实验研究法

通过课堂实录,研究教学效果;通过个案研究反思“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研究”中的不足;通过长期教学成果总结教学经验。

2、文献研究法:我校各学科教学的研究,要从多渠道、多角度搜集资料、信息及国内外己取得的研究成果,借鉴他们的经验教训,结合本校实际找到新的生长点,防止重复研究,尽量少走弯路,为课题研究保驾护航。

3、调查法

采用问卷和调查方式,了解目前学生学习方式的现状,调查师生对“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研究”教学的意见和建议,共同探讨改变现状的有效途径。

大信镇小信村小学

“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在农村小学教学中的应用的研究”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中职教育校企合作研究 篇6

关键词:中职教育;校企合作;职业技能;专业技术人才;实训教学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章编号:1009-2374(2015)14-0009-02 DOI:10.13535/j.cnki.11-4406/n.2015.14.005

1 中职教育校企合作的发展

1.1 发展的合理性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企业对劳动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培养高级技术人才在中职教育中占主导地位,培养实用型技术人才必须是面向市场并以就业为导向,以深化中职教育的教学改革,探索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办学模式。校企合作是一种兼容的经济发展配合教育改革发展的产物,是探索出的一种较合理的办学模式。

1.2 发展的必要性

中职教育的改变随着社会生产的变化而变化,培养合格的劳动力是中职教育与社会企业的共同任务。企业和学校之间有着相互依存的内在联系,这促进了校企合作的产生。中职教育必须以培养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等高素质的技术人才为己任,所以校企合作是唯一的选择。

1.2.1 政策的指导。为适应社会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满足人民群众终身学习的需求,政府引入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下岗工人再就业培训、阳光工程培训、免学费政策等优惠政策。培养高级技术人才的职业院校,应站在改革开放的前沿,加强校企合作,促进生产和教育相结合,企业需要成为学校教育方向,中职教育要以企业服务为理念,开展各种教育模式。

1.2.2 生存和发展。目前中職院校面临各种挑战:(1)学生质量低,招生难;(2)资金紧张,学校发展困难;(3)毕业生就业不稳定。为了摆脱这种困境,我们必须大胆创新,解放思想,以校企合作办学模式赢得学校发展生机。

1.2.3 培训企业职工。目前企业存在招聘难、企业新雇佣的员工质量与生产能力较低的问题,这都影响着企业的发展和生存。因此企业必须经过员工培训来提高质量,但是却苦于没有专门培训机构和专业教师,企业也在寻找一些专业培训机构合作,特别是与职业学校合作机会,搭建一座培训员工的“桥梁”。

2 中职教育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

2.1 认识上有偏差

在中职学校相当多的一些不利因素尚未解决,比如教育资源短缺的问题和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企业在校企合作中应该解决学生实习和就业的问题,而中职学校为企业提供设备、技术人员、培训场地等,因此中职学校应满足企业对技能人才的需要以确保学生顺利就业,并不过分在意学生的操作技能培训。

2.2 利益关系复杂

对于上级管理部门,希望通过较小的教育经费投入来实现教育价值的最大回报;对于合作企业,希望在经济上得到更多的实惠;对于中职院校,希望充分利用企业优势资源,培养更多的符合企业需求的合格人才;对于在校学子,渴望把课堂上的理论知识融会贯通,在企业里大显身手。由此可见,校企合作各方存在不同的复杂利益关系。

2.3 系统规划不完善

在规划上,学校依据企业建议设置专业方向,与企业合作共同建立实习实训基地。对于校企合作,学校也没有一套灵活有效的机制来推动校企合作顺利进行,这让企业不能确定校企合作是否能达到预期效果。

3 校企合作的建议

3.1 广泛宣传,使校企合作深入人心

学校应主动与企业、学生以及教师进行积极沟通,分析开展校企合作的重要性;学校为企业输送合格人才并提供员工在职培训,企业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技术学习和技能锻炼的机会。

3.2 制定制度,使校企合作持续发展

当地上级政府主管部门根据本地实际状况,制定保证中职教育校企合作顺利运行的相关政策与法律法规,为中职教育和本地企业之间合作顺利开展创造良好的环境。上级政府主管部门也对中职教育的办学机制在宏观上进行调控,加大改革力度,放权让校企两者发挥自身主动性去发展合作互利共赢。

3.3 拓展校企合作领域

3.3.1 “订单定做”模式。学校按企业订单要求量身定做完成人才培养工作。企业从岗位要求和自身文化特征出发,深入教育的全过程。从设定培养目标、制定教学计划、课程改革、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等多方面参与教学等相关内容。

3.3.2 “工学合作”模式。利用学校和企业不同的教育资源和环境,在人才培养方面将学习与工作有机结合,发挥各自的优势。实现学生职业操作技能能力与企业岗位要求之间完好对接的人才培养模式。

3.3.3 “上岗实习”模式。上岗实习是学生职业操作技能能力形成的重要教学环节,也是深化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学生职业道德和素养的关键途径。通过与企业、与岗位的零距离接触的上岗锻炼,使学生牢固掌握所学专业知识并生产实际结合为一体,增强了动手能力。在完成必修课程的前提下,中职学校的学生允许提前走上工作岗位,开始实际工作锻炼,直接接受企业的考核和绩效评价。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进行综合实习和锻炼,边学边练,能很快提高工作岗位能力。

3.3.4 加强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力量。学校的发展及校企合作的顺利进展与教师队伍建设密切相关。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方面,重点是从培养既能上好理论课、又能指导学生实训实习的双师型教师着手。本文认为应以下四个方面着手:(1)实习教师到工厂实训并执行考核制度,在合作企业进行与教学相关的岗位顶岗工作一年;(2)严格实施教师准入制度,实行双证上岗;(3)采取有效措施,鼓励教师与合作企业技术人员共同开发研究项目;(4)从企业聘请能到学校担任兼职或全职教师的资深专家、一线技术骨干、工程师等高技能人才,指导学生进行实训实习。

3.3.5 依托校企合作,促进学校教学深化改革。在人才培养方案上,学校根据企业和市场的需求,有计划和针对性地对学生实施理论与实训教学指导,加深学生对相关专业知识体系的理解和应用,提高学生由理论知识向生产实践操作技能的能力转化,缩短教学与实践的时间,深入发展和促进校企合作,促进教学改革。

总之,在依靠现有自然资源、经济条件等多方面条件下,大力发展经济和中职教育校企合作,促进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为企业提供合格的高级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 陈启强.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中的校企合作[D].四川师范大学,2008.

[2] 王峰.广西中职教育校企合作研究[D].广西大学,2012.

[3] 魏雪峰.当前我国中职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

[D].鲁东大学,2012.

[4] 郭春梅.茂名电大中职教育市场营销策略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

作者简介:李潜(1968-),男,山东济宁人,供职于济宁技师学院,硕士,研究方向:机械工程。

合作研究中心 篇7

关键词:港口,动态博弈,长期机制,合作

0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 我国各个地区借助港口码头发展区域经济, 各地港口从自身经济利益出发导致资源利用混乱, 为提高港口群竞争力, 必须进一步整合区域港口资源, 使区域港口之间形成合作以到港口间共赢。目前学者对区域港口也进行了积极的研究, 主要集中在合作的原因及策略、竞争力评价两条主线。如FRANKEDZ对区域港口合作的重要性进行了研究, 并对我国港口合作的利益作了探讨[1];赫俊利等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各个港口竞争力进行评价和比较[2];吕永波等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法评价集装箱港口竞争力[3]。从上述文献可看出从动态合作博弈的视角研究区域港口合作的学者还很少。本文从动态合作的视角对区域港口合作进行了分析, 以期丰富区域港口合作理论。

1 构建区域港口合作机制

1.1 区域港口长期合作机制的内涵

区域港口长期合作是一项系统工程, 笔者在借鉴国内外学者对区域港口长期合作相关理论阐述的基础上[4,5], 将区域港口长期合作的概念界定为:港口E1、E2利用各自的资源, 在平等共赢的原则下, 通过市场运作, 实现相互合作的可持续发展。对于区域港口之间的关系, 需要我们解决的合作中出现的矛盾, 这样才会使双方合作健康、持久、稳定运行。

1.2 模型的基本假设

区域港口间合作中, 每个港口的利益诉求不同, 合作博弈可以进一步借助激励机制, 促进各合作方共同努力以实现合作项目利益最大化。各合作方的合作机制的建立可以使各自的资源互补, 达到利益共享的目标, 在各自合作过程中, 通过风险共担形成长期的合作, 修正各合作方的利益目标以实现区域港口间的发展与完善[6,7]。

本文假设区域港口间合作机制中存在港口E1和港口E2两方。合作的共同利润为R;a1、a2为E1和港口E2的努力系数;ε是一个随机变量, 服从正态分布N (0, σ2) , 意味着诸如环境、政策、风险等因素对港口间合作机制的影响。若方差越大, 则说明外部因素对双方合作的影响越大。港口E1和港口E2的收益分配系数为1-λ和λ;港口E1、E2, 总成本由投入性成本和努力成本组成, 可以用I (a1) , I (a2) 表示。投入性成本是与努力程度无关的可度量的常数, 港口E1和港口E2分别为IA和IB。令μ、υ为港口E1和港口E2的努力成本 (包括双方在进行技术创新合作、人才培养合作中各自付出的努力) 。则港口E1和港口E2合作机制中的利润R和收益G为:

其中港口E1和港口E2的收益分别为:

港口E1和港口E2的成本分别为:

1.3 帕累托改进下的动态合作博弈模型

区域港口间合作动态机制的形成通常是港口E1和港口E2为确定各自的利益分配进行谈判, 谈判形成的Nash谈判解进一步通过合同显化出来, 港口E1和港口E2选择最优努力来实现合作双方期望收益的最大化。

1.3.1 帕累托改进下的动态合作博弈的第一阶段

合作双方敲定利润分配比例并按部就班实施以后, 式 (2) 分别对a1, a2求偏导:

将式 (7) 和 (8) 联立求解有:

若港口E1、E2双方的利益分配比例确定时, 但是双方又不选择合作策略时, 此时式 (3) 、式 (4) 对a, b求偏导得:

将 (11) 和 (12) 式联立求解有:

将 (9) 与 (13) 、 (10) 与 (14) 对比有:

通过上述计算可以看出:基于合作博弈建立的港口E1和港口E2合作机制中, 利益双方为了最大限度提高联盟的整体收益, 各自的努力程度均高于非合作状态, 有效抑制了双方的投机行为。

将式 (13) 和式 (14) 代入式 (2) , 并对求导, 得

即求得港口E1和港口E2在非合作博弈下的均衡解 (a1′, a2′, λ′)

1.3.2 帕累托改进下的动态合作博弈的第二阶段

在此阶段, 港口E1、E2基于联盟效益最大化的总体目标, 进一步经过谈判来修正各港口间的利益分配比例。此时的利益分配比例即为Nash讨价还价解。设 ΔF和 ΔQ和分别是港口E1和港口E2与非合作相比通过合作获得的收益的增量, 其中 ΔF=F-F′, ΔQ=Q-Q′, (F′和Q′分别为非合作下的港口E1和港口E2的收益) 。令II=ΔFΔQ为港口间整体收益的最大增量, 首先对求导然后令其为0 可以得到:

由此可得帕累托改进下港口间合作的博弈均衡解为: (a1, a2, λ)

2 港口E1和港口E2合作机制的优化

通过上面的分析, 可以得到:在帕累托改进下, 域港口间的合作收益高于非合作收益。为促进双方的长期、稳定合作, 在港口E1和港口E2合作中需要优化以下机制:激励相容约束机制, 促进港口E1、E2合作的可持续性, 合作双方不仅需要合同等约束各自的机会主义柔性激励约束的视角优化各自的行动以实现各自利益目标;风险分担机制, 双方通过合同约定各自的权利与义务, 以降低各自风险带来的利益损失, 同时注重双方的敏感性风险预控, 在识别风险点后能控制风险并防范波动性较大的风险点[8];利益分配机制, 根据利益分配原则及影响利益分配的因素确定港口合作利益分配方案, 尤其是应该考虑合作双方的资金及技术投入、风险分摊、合同执行度、双方的贡献等因素[9];信息共享机制, 可以制定信息共享范畴, 确定信息共享的界面以提升双方的信任度, 借助大数据及云平台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 创造港口E1、E2合作机会和增强双方合作成果转化率;监督反馈机制, 建立监管机构, 可以借助第三方平台优化监管机构, 通过监管的结论评价各合作方的绩效并反馈到利益分配方案, 修改利益分配机制, 及时掌握合作的相关信息, 有效控制和规避风险, 从整体上了解港口E1和港口E2合作的基本状况, 作为最终利益分配的依据。

3 案例分析

假设港口E1、E2都为风险中性, 为便于计算令 ε=0, 即合作双方受外界的干扰较少。令IA=0.2, μ=4;IB=0.1, v=2, 依据上面公式可得到港口间合作、非合作博弈均衡分别为 (1, 2, 0.6413) 、 (0.111, 0.667, 0.75) ;港口间在合作、非合作博弈下的总收益分别为6.7205、0.3111;港口E1和港口E2合作博弈下收益分别为2.4657、4.2649;港口E1和港口E2非合作博弈下收益分别为0.0455、0.2656。从上面的数据可以看出在帕累托改进下, 港口E1和港口E2的收益高于非合作博弈的状态, 使得双方都有意愿进行合作, 并且在合作中的努力程度远高于非合作博弈, 使得区域港口间在合作机制中的整体收益大比例提高。

4 结论

港口和港口合作成为港口E1和港口E2寻求共同发展、谋求互利共赢的重要桥梁。本文通过构建港口E1和港口E2合作的动态合作博弈模型得到以下结论:在帕累托改进下, 港口E1和港口E2的收益高于双方独自行动, 港口双方在合作中的努力程度高于双方独自行动, 双方能得到总收益的最大化。为保证港口E1和港口E2合作的顺利进行, 需要构建包括激励相容约束机制、风险分担机制、利益分配机制、信息共享机制、监督反馈机制在内的长期机制体系。

参考文献

[2]赫俊利, 雷蜜.运用AHP评价港口竞争力[J].中国港口2005 (1) :43.

[3]吕永波, 杨蔚然, 工瑞花, 等.我国主要集装箱运输港口的竞争力评价研究[J].北方交通人学学报, 2002, 26 (5) :102-105.

[4]李燕, 张玉庆.环渤海港口合作机制研究——以合作博弈理论为视角[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2012 (3) :81-84.

[5]周鑫, 季建华.港口竞争合作策略的演化博弈分析[J].中国航海, 2008, 31 (2) :34-35.

[6]顾海波, 张祥.港口物流系统的合作投资博弈分析[J].管理现代化, 2014 (3) :93-98.

[7]周鑫, 季建华.基于完全信息条件下的港口竞争合作静态博弈分析[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交通科学与工程版) , 2009, 33 (5) :819-821, 927.

[8]郑士源.合作博弈理论的研究进展——联盟的形成机制及稳定性研究综述[J].上海海事大学学报, 2011, 32 (4) :53-59.

合作研究中心 篇8

1 动态合作博弈下的校企合作长效机制

1.1 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内涵

校企合作是一项系统工程, 笔者在借鉴国内外学者对校企合作相关理论阐述的基础上, 将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概念界定为:高校和企业借助于各自的优势条件, 在自愿互利的基础上建立合作关系, 在市场经济规则下的一系列措施保障下, 实现合作模式的长期、稳定、健康的运转。对于高校和企业来说, 双方寻求合作并不难, 真正困难的是如何有效解决合作中出现的问题。使合作能够健康、持久、稳定的运行下去。校企合作的根本动机就是双方在合作中寻求的是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最终实现双赢的目的。

1.2 模型的基本假设

以合作博弈为基础的长效机制充分考虑了高校和企业在合作中的利益诉求, 借助公平合理的激励惩罚措施, 通过共同的努力, 实现共同利益的最大化。可见, 长效机制的建立要求合作双方的资源互补, 目标一致, 风险共担, 利益共享, 通过长期的合作形成信任和默契, 实现高校和企业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

为了研究问题的方便, 本文假设校企合作机制中存在高校A和企业B两方 (这并不影响对问题的研究) 。合作的共同利润为R;a, b为校方A和企业B的努力系数;ε是一个随机变量, 服从正态分布undefined, 意味着诸如政治、经济、社会公众等外部因素对校企合作机制的影响。方差σ2越大, 说明外部的干扰越大。高校A与企业B的收益分配系数为1-s和s;合作机制内的高校和企业的总成本包括陷入性成本和努力成本, 分别表示为undefined。陷入性成本是与努力程度无关的可度量的常数, 高校和企业分别为CA和CB。努力成本是与努力行为相关的成本, 随努力行为的增加而增加, 令μ, v为A、B双方的努力成本系数, 包括双方在进行技术创新合作或人才培养合作中各自付出的努力。则校企合作机制中的利润R和收益G为:

undefined (1)

undefined (2)

其中高校和企业的收益分别为:

undefined (3)

undefined (4)

高校和企业的成本分别为:

undefined (5)

undefined (6)

1.3 帕累托有效协同下的动态合作博弈模型

一般来说, 校企合作动态机制的形成过程为:高校和企业通过谈判形成Nash谈判解, 确定相应的利润分配比例, 然后在这一契约的基础上, 合作双方采取最优努力来保证合作期望收益的最大化。

(1) 帕累托有效协同下的动态合作博弈的第一阶段。

当高校和企业的利润分配比例确定时, 双方采取合作策略时, 对 (2) 式分别求a, b的偏导有:

undefined

将 (7) 式和 (8) 联立求解有:

undefined (9)

undefined (10)

当高校和企业的利润分配比例确定时, 但是双方不采取合作策略时, 对 (3) 式和 (4) 式分别求a和b的偏导有:

undefined

undefined (12)

将 (11) 式和 (12) 式联立求解有:

undefined (13)

undefined (14)

将 (9) 式与 (13) 式、 (10) 式与 (14) 式对比有:

a≥a′, b≥b′

由此可以看到, 基于合作博弈建立的校企合作机制中各利益方为了获得联盟整体利益的最大化, 努力程度要高于非合作状态, 这样就有效地避免了校企合作中投机行为的产生。

将 (13) 式和 (14) 式代入 (2) 式, 并对s求导, 得undefined

即求得高校和企业在非合作博弈下的均衡解undefined。

(2) 帕累托有效协同下的动态合作博弈的第二阶段。

在这个阶段高校和企业在确保合作双方体利益最大的前提下, 通过内部的谈判来确定最终各自的利润分配比例。这个最终的利润分配比例又被称为Nash讨价还价解。

令ΔF和ΔQ分别为高校和企业与非合作相比通过合作获得的收益的增量, 其中:

ΔF=F-F′, ΔQ=Q-Q′ (F′和Q′分别为非合作下的高校和企业的收益)

令Π (s) =ΔF·ΔQ为合作整体收益的最大增量, 对s求导并令其为0有:

undefined

求解得undefined

由此可得帕累托有效协同下校企合作机制的合作博弈均衡解: (a, b, s) 。

(3) 实例分析。

假设战略联盟内核心企业和依托企业都为风险中性, 同时令ε=0, 即意味着合作机制内部受外界的干扰非常小。令CA=0.2, μ=4;CB=0.1, v=2, 则得到校企合作机制的合作博弈均衡解为 (1, 2, 0.6413) , 非合作博弈下的均衡解为 (0.111, 0.667, 0.75) 。进而, 高校和企业在合作博弈和非合作博弈下的总收益分别为6.7205和0.3111。合作博弈下学校和企业收益分别为2.4657和4.2649;非合作博弈下分别为0.0455和0.2656。可以看到在帕累托有效协同下, 高校和企业的收益高于非合作博弈的状态, 使得双方都有意愿进行合作, 并且在合作中的努力程度远高于非合作博弈, 使得校企合作机制中的整体收益大幅度增加。

2 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构建

通过前述的分析可以看到, 在帕累托有效协同下, 合作收益高于非合作收益成为校企合作的首要激励因素。为保障双方的长期顺利合作, 在校企合作中需要构建:激励惩罚机制, 保障校企合作机制的有效性和稳定性, 合作双方采取的合同协议、制度、考核评估、法律法规等手段, 约束双方的不当行为, 保障各自的利益;利益分配机制, 根据合作双方的投入和贡献程度确定分配方案, 充分考虑合作方承担的风险, 合作方承担的风险越大, 分享的收益也应越多;风险分担机制, 通过合同条款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防止出现某一方过多承担风险或不承担现象, 根据风险对合作方的影响程度合理设计风险分担方案。哪一方对风险比较敏感, 哪一方就需承担较大的风险责任。信息沟通机制, 实行信息披露制度, 有效增强双方的信任程度, 借助于互联网实现数据信息资源共享, 提高校企合作机会和科研成果转化率;监督评价机制, 监管合作双方的行为, 监管合作资源的运用, 监管合作的产权归属和利益分配, 及时掌握合作的相关信息, 有效控制和规避风险, 从整体上了解校企合作的基本状况, 作为最终利益分配的依据。

3 结论

作为国家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的重要组成, 校企合作成为高校与企业寻求共同发展、谋求共同利益的重要组织形式。本文通过构建校企合作的动态合作博弈模型得到以下结论:在帕累托有效协同下, 高校和企业的收益高于非合作博弈的状态, 合作中的努力程度远高于非合作博弈, 实现总收益的最大化。为保证校企合作的顺利进行, 需要构建包括激励惩罚机制、利益分配机制、风险分担机制、信息沟通机制、监督评价机制在内的长效机制体系。

摘要:高校与企业组成的校企合作是培养复合型人才, 提升技术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本文界定了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内涵, 构建了帕累托有效协同下的动态合作博弈模型, 通过分析发现在帕累托有效协同下, 高校和企业的收益高于非合作博弈的状态, 使得双方都有意愿进行合作。以此为基础, 从激励惩罚机制、利益分配机制、风险分担机制、信息沟通机制、监督评价机制五方面探讨了构建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动态合作博弈,校企合作,长效机制

参考文献

[1]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6:5-32.

[2]陈菊红, 汪应洛, 孙林岩.虚拟企业收益分配问题博弈研究[J].运筹与管理, 2002, 11 (1) :11-16.

[3]崔旭, 邢莉.我国产学研合作模式与制约因素研究——基于政府、企业、高校三方视角[J].科技管理研究, 2010 (6) :4547.

[4]杨得前.产学研合作的演化博弈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7 (5) :29-32.

[5]江玲.新时期校企合作教育的发展趋势及启示[J].学习与思考, 2009 (6) :73-74.

合作营销策略研究 篇9

一、合作营销的内涵

很多企业已经认识到合作营销的重要性, 并已经开始尝试运用, 部分企业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其实该理念在国外早已被一些企业所采用, 只不过仅仅是实践的探索, 远没有上升到理论的高度。1966年, 营销专家艾德勒 (Adler) 第一次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了名为《共生营销》的文章, 给出了合作营销的早期名称。他认为共生营销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企业联合开发一个营销机会。在今天看来, 此定义显然有失片面。笔者认为企业应从营销战略的高度来看待合作营销的重要性。合作营销就是企业与企业、政府、组织、团体、公众为了获取资源而进行的一系列的合作, 这些合作以增加企业的销售利润和增强企业的竞争力为目的, 更是从长远的角度赢得广阔的发展空间。

二、合作营销策略的开展方法

企业开展合作营销主要是沿着产品价值链的纵向和横向展开的。

(一) 沿产品价值链纵向开展的合作营销

1. 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合作。

是指企业内部各部门在企业总体战略目标的基础上, 围绕共同目标进行分工协作, 各负其责, 通过内部整合, 充分发挥协同的作用, 为市场制造并提供具有竞争力的产品或服务, 以满足广大消费者的需求。

2. 企业与顾客之间的合作。

企业要想长期生存发展, 和顾客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尤为重要, 一个没有顾客的企业是不能立足生存的。因此, 企业务必建立并不断加强与顾客的合作, 才有可能实现自己的预期目标。

3. 企业与供应商之间的合作。

有人认为现在是买方市场, 和供应商谈不上合作, 甚至有时需要强硬的态度。其实供应商是企业正常运营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企业要想长期健康发展, 和供应商搞好合作是很重要的。要清醒地认识到, 市场变幻莫测, 在和供应商合作上, 决不能争强好胜, 图一时利益, 而损失长远利益。

4. 企业与中间商之间的合作。

中间商是企业产品走向市场的主要途径, 对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等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企业可以与那些有一定的经济实力, 有一定人脉关系, 有一定营销渠道, 有一定市场经验的中间商开展营销合作。

(二) 企业产品价值链横向开展的合作营销

1. 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市场合作。

随着企业的全球化、国际化, 市场合作是很现实的问题。各国都存在贸易壁垒, 企业如要进入一国市场, 和该国的相关公司进行合作, 彼此都会得到一定利益, 实现双赢。

2. 企业与企业之间的产品合作。

可以分为有形产品合作和无形产品合作。有形产品合作主要是指在物质产品上进行的强强联合, 以获取更多消费者。无形产品合作是提供产品管理经验、专利技术或品牌等的合作。

3. 企业与企业之间的资源互补合作。

互补主要体现在新产品的研发技术合作和优势资源整合上。技术合作可以降低双方成本, 降低研发风险。资源整合, 可以实现企业规模经营, 获得竞争优势。

(三) 企业与其他方面的合作

1. 企业与公众之间的营销合作。

这里所说的公众是指那些与企业或企业产品接触的组织、团体或个人。公众虽然有时不是企业的消费者, 但他们的所作所为会对企业的知名度、美誉度及企业形象产生深远影响。企业与他们的合作, 一是可以听取他们的建议, 对企业的生产、营销等及时修改, 向他们提供真正需要的产品或服务, 以增强自己的整体竞争力;二是可以树立良好的社会公德, 赢得社会的赞誉和支持, 为自己的长远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三是可以创设良好的口碑, 培养一批惠顾型的客户群。

2. 企业与政府有关机构的营销合作。

对各个国家来说, 政府都是社会各项事业的主导者, 与政府沟通好、合作好, 能更好地开展企业业务。各国政府对于经济、社会发展, 会出台一系列政策, 这些政策通常会对企业的生产、营销等活动产生深远的影响。政策具有两面性, 对企业来说有利有弊。企业应该通过合作, 说服政府有关部门制定出有利于企业长远发展的政策条例, 为企业创造有利的政治环境。

三、合作营销应注意的问题

第一, 明确开展合作营销的目标, 设立合作营销的原则。企业做出合作营销决策后, 必须马上制定出合作营销的目标。企业不仅要从战略的高度来指导合作营销活动的开展, 还要对合作营销活动进程的各个阶段设立出明细目标。

第二, 在选择合作伙伴时要慎重。合作伙伴一旦选择错误, 损失巨大, 不但不能创造出良好的成果, 还有可能带来很大的副作用。因此, 在挑选合作伙伴时要十分谨慎, 应该对合作伙伴进行全面调查, 在认真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有效整合。

第三, 要注意不同企业、个人和环境之间的文化融合。企业之间由于所处的文化环境差异, 往往会在合作过程中出现一些问题, 这就需要在开展合作营销前创造一个包容性强的合作氛围。

摘要:从长远考虑, 企业不但要和同行、相关企业竞争, 也要学会合作。这些合作是多方面的, 可以是原材料供应商, 也可以是中间商等。合作过程并非都是完美的, 合作营销要趋利避害, 扬长避短, 争取取得效益最大化, 实现双赢、多赢。

关键词:合作营销,价值链,运营

参考文献

[1].方家平.合作营销——营销观念的革命[J].商业经济文萃, 2001 (1) .

[2].李宴墅, 胡海.营销创新:企业经营智慧的觉醒[M].人民出版社, 2004.

合作研究中心 篇10

然而, 在大家积极响应, 合作学习的运用浪潮一波比一波高的时候, 一些认识的偏差和操作上的问题也随之出现。首先, 运用上的曲解。 (1) 部分课堂———尤其是从教多年的老教师的课堂, 他们已形成一套自己的教学模式, 在被动需要体现此理念的要求下, 走马观花般地设计一些讨论环节。 (2) 青年教师的课堂则与之相反, 在他们的课堂上合作学习形式随时可见。短短40分钟, 问题被一个接一个地抛出, 合作满天飞, 学生的讨论声贯穿整堂课, 形成了一个看似高效的课堂氛围。其次, 形式上的死板。小组学习变成了合作学习的代名词, 生生互助更是合作学习背景下最常见的课堂信息交流模式。第三, 评价上的草率。把课堂还给学生, 给予他们交流与发言的时间与空间, 那么点评的时间就相对压缩, 教师对于学生所汇报的结果予以一带而过, 不作针对性地评价;甚至直接忽视未参与汇报的学生。

授人以鱼, 不如授人以渔。作为一名教师, 有责任和义务努力探究眼下适合学生的学习方式。这本是一场善意的教改推进, 但却让一部分人陷入了两难的境地。那么到底怎样做, 才是理想的合作学习状态?下面笔者就谈谈下自己在英语学科方面开展合作学习的体会———

一、合作前期不唱“空城计”

1.课前对合作组进行调配及组长培训。合作学习的方式很多, 如“小先生制”、“同桌互助”、“师生互助”、“组组互助”等。在语篇教学的课堂上, 一般宜选用2或4人的小型学习小组。根据班级学生不同的能力、性别、性格、文化背景, 采用“一优二中一差”的小组构建形式。小组成立之初, 对调控能力相对突出的学生委以组长之责, 要求其对组内成员任务的分配进行调控。具体来说, 他应该对组内谁做汇报, 谁记录, 谁先谁后发表个人意见等细节做好分工。当然, 科任教师要定期对组长做一定的培训。

2.课前对即将学习的内容布置前置性作业。前置性作业是学习和掌握英语知识的有效方法, 恰到好处的课前自学能对学生的英语学习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从具体情况来看, 低年级牛津英语教材单元本身词汇量不大, 3~4个词汇朗读的记忆也在学生能力范围之内, 故前置性作业建议以听录音模仿为主, 旨在让学生尝试感受语音语调。随着中年级词汇量、句型量的加大, 笔者开始尝试分工记忆法。例如4人小组合作, 那么每个人分配到的预习任务就相应减轻。高年级段的前置性作业则宜以教学内容而定。词汇方面, 可要求学生利用磁带或工具书, 了解单词的发音及含义;遇到音节较长、较难的词汇, 记下音标, 次日与同伴切磋;语篇方面, 则要求学生在自读课文的前提下再“三步走”: (1) 写下自己认为的重要词句; (2) 存在疑问的地方做上记号; (3) 根据文章内容进行笔头形式的“自问自答”。教师明确要求学生设计以下题型:一个特殊疑问句、一个一般疑问句、一个判断、一个连词成句及一个选择题。学困生的预习要求以前两项为主, 第3项作为选作项。当然, 这些花了心思的作业, 老师要进行适当的批改;有时候, 甚至可选取好的典型题目作为随堂习题, 做到“取之于生, 用之于生”。以下例举本班一位学生针对牛津英语6B Unit 6《Planning for the weekend》 (Part A) 的一份自学作业。

词:on Saturday morning (在周六早上) , join us (加入我们) , by the way (顺便问一下) , concert['k蘅ns藜:t] (音乐会) , plans for the weekend (周末计划)

句: (1) What is Gao Shan going to do this afternoon? (He is going to see a Beijing opera this afternoon) (2) Is Liu Tao going to play the violin on Sunday afternoon? (No, he isn't) (3) meet, thirty, the, in front of, Theatre, Shall, one, at, we, Garden (Shall we meet at one thirty in front of the Garden Theatre?) (4) David is going to see a play with Gao Shan. (F) (5) Who is calling Gao Shan?A.DavidB.Wang BingC.Liu Tao D.Yang Ling (A)

从作业中可以看出, 该生对课文重难点的把握还是比较准确的, 而其中也不乏一些好练习, 笔者也将其纳为随堂练习, 以帮助大部分学生理解文章大意。

二、合作中期不做“群众演员”

打好了合作前期的“仗”, 合作时就有了一定的保障。但不是说每一节课都应该设计讨论活动。合作学习这一环节的设计完全可根据教学内容而定。当然, 也没必要一节课的每个环节都有合作活动的参与。教师作为一个“抛砖引玉”的人, 要做的是努力钻研教材、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确定哪个时机用合作讨论的方式最有价值, 从而构架一个讨论的平台。活动中, 我们不希望看到“伪高潮”。学生作为学习主体, 应注重培养其“学起于思, 思源于疑”的学习自觉主动性。前期的异质分组有助于学生形成积极互助的“零距离”组员关系, 但在讨论中仍要避免优等生的“话语霸权”, 也应当尽量让组内不同学习水平层次的学生有均等发表自己意见的机会, 发言可长可短。

彼时, 教师也应注意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 毕竟适时的“指点迷津”可以让学困生“柳暗花明又一村”。以下是笔者在6B Unit 7语篇教学中的一个片段:

T:As you know, Liu Tao wants to write a letter to Peter.Who's Peter?Do you want to know this new friend?LiuTao'smotheralsowantstoknow something about Peter.If you were her, what do you want to know?

教师开展了以4人为单位的小组讨论, 每组围绕Peter这个人物设计问题, 4号先说 (一般来说, 4号是组内的差生) , 最终由记录员写下两个问题, 代表陈述时选择其中一个问题, 但要求组与组之间的提问不重复。随后教师利用ppt“板书”这些新生成的互动。下一步再要求学生听录音, 回答这些问题。退一步说, 若学生的提问不够全面, 未能达到教师的预设, 则教师进行提问补充。事实证明, 不管孩子们的提问多么海阔天空, 教师课前预设的问题也定能包含其中。

三、合作后期不“戛然而止”

合作讨论后, 要在全班进行信息反馈。在收到反馈信息后, 可要求学生尝试评价, 在交流中看到他人的闪光点, 存同求异。碰到课堂难点时, 教师就应担当起矫正补充、深化整合的角色。

小组合作学习是互助合作学习的方式之一, 但不是唯一, 我们不能为了合作而合作, 真正的课堂还需要根据实际的教学内容来设计安排活动。但无论怎样, 教师都要特别重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突出学生主体性, 尊重其个体差异, 尽可能多地帮助、启发、诱导学生, 旁敲侧击地帮助他们理解问题、掌握规律, 使各层次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都能不断增强。作为教师, 只有真正把“学会学习”当作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和基本内容来实施, 才有可能把探求知识、追求真理的金钥匙交给学生, 使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

摘要:合作学习作为当代主流教学理论与策略之一, 强调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小学英语新课标也把合作学习置于非常重要的位置, 并把“能与他人合作, 解决问题并报告结果, 共同完成学习任务”作为能力目标的要求之一。合作学习在新形势下被广大的老师接受并用于教学实践。然而, 偏差在所难免, 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 适时开展合作活动, 切实提高教学效果。

努力营造合作研究的氛围 篇11

某教育集团新建一所学校,决定在内部选聘一位校长。先发布消息,动员符合条件者自主申报;然后公开竞聘,入围者还须现场答辩;然后依照面试分数取前两位优秀者,由集团高层领导票决校长人选。整个程序设计流程合理,层次清晰。在竞聘和答辩的过程中,因为集思广益,集团收集到了诸多办学的“金点子”。

然而,出人意料的是,选聘在最后阶段出了问题:两位选手实力相当难分高下,票决仅一票之差,所以落选者明显流露出不满。这个结果让我们反思选聘的目的和程序,是否存在需要改进之处?

首先看目的。选出一个校长,并收集一些办校方略。但选聘对象是由内部产生的。既然在内部产生,哪些人比较合适,他们的工作状态如何,大家都心知肚明。“竞选”本无可非议,但几轮竞聘,越到最后竞争会越激烈。这对落聘者而言,其实是非常残酷的。

对于一个组织而言,究竟是竞争重要,还是合作重要?竞争可以激发动力,促进工作。但如果过度竞争,导致大家相互防备,这是否是我们管理者所希望的呢?我以为,在一个组织内部,合作应优于竞争,对学校而言,或许更加迫切。一是因为教育是慢的艺术,需要润物无声,慢慢滋养;二是当前校园里竞争有余,合作不够——比如卫生要评分,考试要排名,升学要分数,教师晋职、评先都要开展评比,校园里竞争无处不在,倒是合作难觅踪影。

在一个组织内部,合作比竞争更重要。

那么,该如何选聘校长呢?我以为,可采取这样的流程:公布条件,自主申报;民主测评,筛选出符合条件者;选聘小组投票,或进行小范围答辩后选出优秀校长。这样可避免在公众面前大范围“选秀”。至于“搜集办学方略”的目的,可以采取有奖献计等方式来实现。

多些研究,少些检查

一直以来,我们学校的管理实行的是“三不”:不签到、不听推门课、“不检查”。提及不检查,总会引起前来参观的老师们的艳羡。其实,我们的检查说多也多,说少也少,不能绝对的说没有检查,只不过我们的检查过程更多渗透的是发现、交流、分享、研究的成分。

比如,检查教师作业的批阅情况,以往是教研组长逐一检查,对老师一一给出评价,并将结果公开或私下反馈给老师,提出改进意见。这样检查后传递的信息是单向的,有可能让老师感觉到自己是被学校“管”的对象,自然容易引起教师的反感。甚至老师们暗地嘀咕:凭什么说我没有做好?我就这样了,你想怎么着呢?

我们倡导的方式是:召开教研组会议时,提前通知所有教师将作业带来,利用10-20分钟的时间,大家相互传阅一下各班的作业及批阅情况,并找出优点和缺点;随后交流自己发现的优点并提出意见建议,然后达成几条组内批阅作业的“规矩”或“共识”。

这样的“检查”既了解了作业批阅的整体情况,也发现、交流了作业批阅的先进经验,容易让好的经验在团队内流通。在此基础上,组长再找“有改进意见的”当事人单独交流,这样老师更容易接受,收效自然会好很多。其实这个过程就是淡化“检查”,增强“发现、交流、研究”的功能,有利于促进工作的改进和教师的专业成长。

检查的目的不是为了得出一个结果,而是为了改进工作。管理学上有一句话:一味地强调检查,那么员工“只做你检查的,不做你希望的”。而教育是育人的工作,是极其复杂的,极富创造性和挑战性,更多属于“希望”性质的工作,所以仅仅靠评估、检查、甄别是远远不够的。因为人的创造性和积极性,是“管”不出来,而是激发出来的。

合作研究中心 篇12

珠海、中山、江门三地共同签署的《珠中江旅游合作协议书》中主要提出六大措施: (1) 实行旅游联席会议制度的工作机制, 成立珠中江旅游合作领导小组, 由局长作为领导小组的负责人和联席会议召集人; (2) 整合三地旅游资源, 积极推动三地旅游资源开发, 打造珠中江“温泉度假区”、“高尔夫乐园”和“文化旅游区”; (3) 加强旅游宣传促销合作、联手推进旅游市场互动; (4) 对旅游市场管理、旅游安全和重大旅游投诉等问题实行联合应急机制, 共同处理应急事件, 推动无障碍旅游; (5) 建立人才合作交流机制, 实现人才资源共享; (6) 积极推进三地旅游企业和旅游协会间的紧密交流与合作等, 借以繁荣区域旅游市场, 共同打造珠江口西岸文化休闲旅游目的地, 实现三地互利共赢, 共同推进区域旅游大合作、大发展。

2. 珠中江区域旅游合作协议实施的障碍分析

2.1 珠中江旅游经济的高增长性需求之间的博弈竞争

随着旅游业以其较强的关联带动效应和就业效应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的支柱产业, 珠中江三市也将其定位为地方优先发展产业, 其中珠海将旅游业定位为大力发展的四大特色经济之一、江门将旅游业定位为战略性支柱产业、中山将旅游业定位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支柱产业, 因此, 珠中江三地都存在对旅游业增长率的绝对需求, 但与产业定位不相符的是, 珠中江三地旅游在珠三角区域发展中竞争力不足, 其旅游总人数与旅游业总收入相对广佛肇、深莞惠旅游经济圈已经远远落后。

数字来源:2009年广东省旅游统计年鉴

同时, 珠中江三地旅游业增长速度相对缓慢 (表1) , 因此, 在现实经济体系中, 珠中江三地作为独立的行为主体, 在旅游资源非均衡性与独特性及地方财政有限性的约束下, 三地都希望旅游业能跨越式发展, 政府与旅游企业之间将展开博弈竞争, 极有可能按各自最优决策行事而产生不合作。同时, 随着区域旅游深度发展, 从旅游开发、旅游市场进入、旅游服务价格制定、旅游环境保护等方面都存在广泛博弈。因此, 在合作中如何让合作主体在一些关键问题上做出让步, 形成互相遵守的共同规则将十分关键。

数字来源:2009年广东省旅游统计年鉴

2.2 珠中江城市之间旅游形象遮蔽效应

虽然珠中江三地旅游发展差异较大, 但三地推出的主要旅游产品却极其相似, 发展目标基本一致, 形成明显的遮蔽效应。珠海形成了以休闲度假、会议会展为特色的旅游发展格局, 已成为全国著名的旅游热点城市和区域性旅游、休闲、度假城市, 其温泉、高尔夫等旅游产品在国内具有较高知名度;江门温泉资源丰富、华侨旅游资源突出;而中山温泉、高尔夫具有先发优势, 但随着近年来周边地区的旅游发展, 规模影响减弱, 因此, 三地温泉、高尔夫旅游产品交叉重叠, 但发展目标相似, 意味着三地主要客源市场相近, 优势旅游产品将在一定程度上对弱势旅游资源形成遮蔽, 这将在一定程度对区域旅游合作形成阻碍。

2.3 各自为政的重复性旅游项目建设

在大力发展旅游业的背景之下, 珠中江三地分别根据独自的资源特色, 进行大规模的旅游项目建设 (表2) 。从珠中江三地旅游近年来及未来几年旅游建设项目来看, 区域内的重复建设问题较为严重。

三地各自为政的旅游产品开发得在局部区域内相同产品集中, 以温泉和高尔夫产品为例, 三地有10家高尔夫产品, 20家左右的温泉产品, 最终极可能造成区域内的恶性竞争, 而非合作, 这将是三地旅游合作的严重阻碍, 是合作中应该极力要解决的问题。

2.4 缺乏有效的区域旅游深层合作推进机制, 利益关系尚未理顺

由于三地之间资源禀赋、区位条件、形象声誉以及旅游产业都存在较大差异, 各方多能获得的利益不可能完全一样:珠海、江门旅游经济突出, 是区域旅游发展的主要受益者, 发展旅游业积极性较高, 而中山作为边缘城市, 投资面临较大风险。因此, 这种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 单靠行政机制或主要依靠行政机制都是难以理顺的, 必须通过多种机制来共同协调。如果合作的行为缺乏有效的激励和约束, 合作的利益得不到合理的分享和补偿, 珠中江的区域旅游合作将难以为继。

3 珠中江区域旅游合作机制创新研究

3.1 观念创新——合作共赢, 保障利益, 统一市场, 重组要素

珠中江区域旅游合作要建立合作共赢的理念。对于珠中江旅游合作而言, 三地利益的分配及协调投资将成为最大的障碍, 因此, 在竞争和合作并存的珠中江区域旅游经济一体化中, 建立一套完善的的保障机制, 如建立旅游合作发展基金、实施年卡互通、培育制度化的营运机制等, 保证三方的共同利益, 对区域旅游合作的成功十分关键。

3.2 组织制度创新——强化区域旅游合作三级职能体系, 完善合作制度体系

珠中江区域旅游合作必须进一步强化目前的区域旅游三级协调机构, 向更具有实质性的方向转变, 实现成员和功能的对接和转化, 学习国际经验, 建立同域职能管理机制, 才能真正实现区域旅游深层次合作。在珠中江三地区域合作进程中, 应该逐步完善合作制度体系: (1) 成立区域性行业协会和研发机构, 近期可选择性成立各种旅游行业协会, 包括旅游企业协会、旅游人才与教育协会、旅游者协会、旅游研究协 (学) 会、旅游合作基金会等, 为各种形式的区域旅游交流、协调和管理提供平台和技术支持; (2) 制订并完善珠中江旅游城市合作组织的相关文件。制订并完善珠中江旅游城市合作组织的协议、规则、制度、标准, 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 使珠中江区域旅游一体化旅游管理和调控法制化; (3) 继续加强珠中江旅游业区域联合行动。在联合营销、市场整顿、信息联网、投诉应急等基础上, 制定协同发展战略, 重点是珠中江的旅游规划, 打造旅游精品线路, 建设统筹化的大三角; (4) 建立监督反馈机制和利益协调机制, 建立区域旅游发展的调控模式。

3.3 产品创新机制——和而不同, 细分市场

在区域旅游产品建设中, 珠海应强化其旅游高端产品在区域发展中的引领作用, 大力发展大型活动, 增强城市的影响力;江门应该加大乡村旅游的特色培育;中山应该围绕香山文化和名人效应, 彰显其文化内涵, 使三地形成大众旅游和休闲度假旅游产品、自然景观产品和文化景观产品的多元组合, 以此增强资源的协同性和互补性。同时, 针对细分市场, 三地推出特色精品组合线路, 如名城一名人—名水 (温泉) —名岛旅游线, 并着力开发与彰显城市特色和地域经济特色的旅游产品, 如珠海的节庆旅游、中山的特色乡镇旅游等。

3.4 旅游企业合作机制创新——旅游企业资源共享, 产业联合, 战略联盟

珠中江区域旅游合作应该打破区域障碍, 建设完整的旅游企业合作机制。在合作初期, 允许三地旅行社不经地接社和配备地陪实行组团、接待一条龙服务, 实现区域旅游一社通;引导和组织本地游客到区域内旅游, 实现客源互送共享, 使珠中江区内各旅游城市之间互为旅游客源地和目的地;相互支持在区域内举办的全国和地方性旅游交易会和大型节庆活动。经过长期合作, 鼓励区域旅游企业的纵向、横向发展, 三地应当对进入本地的旅游企业给予与本地企业同样的待遇, 使旅游企业在优惠政策、景点门票、酒店食宿等方面享受同城待遇;三地的产业联合最终形成分别以旅行社、旅游交通、饭店为核心的战略联盟, 也将促进珠海拱北口岸中旅、九洲集团等优势旅游企业的纵向、横向发展, 加快三地的无障碍旅游区建设的步伐。

参考文献

上一篇:会计电算化与ERP下一篇:落实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