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生态文明新机制(共12篇)
建立生态文明新机制 篇1
摘要:生态文明是依据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规律, 建立可持续、和谐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 以取得物质和精神生产成果, 促进经济社会、自然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状态。为适应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建立生态环境会计。在环境会计实践的基础上, 依据建立生态环境会计的原则, 建立生态环境会计。参照环境会计、绿色会计和碳会计的框架或体系, 设计生态环境会计框架。推进建立生态环境会计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
关键词:生态文明,环境会计,生态环境会计
一、生态文明需要建立生态环境会计
( 一) 生态文明的启迪
生态文明是表明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我国古代的“天人合一”观就是说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中国古代哲学中的 “天人合一”观念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 经过孟子的“性天相通”观点———“尽其心者, 知其性也; 知其性, 则知天矣” ( 《孟子·尽心上》) , 与西汉董仲舒的天人说, 到北宋的张载说, “天地之塞, 吾其体; 天地之帅, 吾其性”, “儒者则因明致诚, 因诚致明, 故天人合一” ( 《正蒙·乾称》) , 二程 ( 程颢、程颐) 认为, “天人本无二, 不必言合” ( 《遗书》卷六) , “天、地、人只一道也”, “在天为命, 在人为性, 论其所主为心。其实只是一个道” ( 《遗书》卷十八) , 从而使“天人合一”观较为成熟。在中国思想史上, “天人合一”是一个基本的信念。季羡林先生在《“天人合一”新解》中说: 《中华思想大辞典》“主张‘天人合一’, 强调天与人的和谐一致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主要基调。”这是很有见地的话, 是比较广义的理解, 是符合实际情况的。“我理解的‘天人合一’是讲人与大自然合一。…… ‘天’就是大自然, ‘人’就是我们人类。天人关系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就是人与自然为一整体, ……同大自然交朋友” ( 季羡林《“天人合一”新解》) 。
现代对生态文明的认识有一个过程。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开始, 西方国家爆发了一场新的社会运动———生态运动。1972年6月5日至16日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有史以来第一次“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6月16日第21次全体会议通过了《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宣言》 ( 简称《人类环境宣言》) , 呼吁各国政府和人民为维护和改善人类环境, 造福全体人民而共同努力。这意味着环保运动由群众性活动上升到了政府行为。1980年3月5日, 在世界大多数国家首都同时公布由国际自然保护同盟制订的《世界自然保护大纲》, 最早提出了“可持续发展”一词, 其概念源于生态学, 指对资源的一种管理战略。其后加入一些新的内涵, 被广泛地应用于经济学和社会学。1983年11月, 联合国成立了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 联合国要求该委员会以“可持续发展”作为基本纲领, 制定全球的变革日程。1987年, 联合国发表《我们共同的未来》, 正式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模式, 全面阐述了可持续发展战略, 重点是经济、社会和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1992年6月3日至14日, 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 会议通过了《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 ( 又称《地球宪章》) 、《21世纪议程》 ( 确定21世纪39项战略计划) 等重要文件。这次会议提出了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新战略和新观念: 人类应与自然和谐一致 ; 人类应珍惜共有的资源环境。人类为此应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统一, 人类之间和平共处的新的“全球伙伴关系”。由此可知, 生态文明的提出是人们对可持续发展问题认识深化的必然结果, 是对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的继承和创新, 符合人类文明发展的方向。
我国的生态环境保护事业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1972年6月, 中国政府派代表团参加了瑞典斯德哥尔摩“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1973年8月5日至20日, 召开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 会议通过了《关于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若干规定》, 这是我国第一个关于环境保护的战略方针, 揭开了中国环境保护事业的序幕。1979年9月13日, 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我国第一部关于环境保护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 试行) 》。1984年国务院成立环境保护委员会。1985年制定和颁布《中国自然保护纲要》。1989年12月26日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并正式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93年全国人大常委会成立环境资源委员会。1994年4月中国政府颁布《中国21世纪议程》, 是国际上率先采取行动的国家之一。1995年8月12日, 国家环保部向全国发布《全国生态示范区建设规划纲要 ( 1996 -2050年) 》。1996年8月3日, 为进一步落实环境保护基本国策,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国务院作出了《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1997年9月12日至18日, 中国共产党十五大明确提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1999年1月, 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2002年11月8日至14日, 中国共产党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其中包括“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 生态环境得到改善, 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 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2002年12月11日,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 WTO) , 开始在世界环境与贸易领域发挥建设性作用。2003年10月11日至14日,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正式提出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思想, 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成为科学发展观的内容。2005年12月3日, 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把环境保护摆在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 国务院发布《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 在这个决定中, 提出了遏制生态退化和加强环境保护的基本目标。2006年3月,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纲要》中明确提出落实节约 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 建设低投入、高产出, 低消耗、少排放, 能循环、可持续的国民经济体系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2007年10月15日至21日, 中国共产党十七大第一次提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要求: “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2012年11月8日至14日, 中国共产党十八大提出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建设生态文明, 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 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 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 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 努力建设美丽中国, 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2013年11月12日, 中国共产党十八大三中全会提出: “加快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 “建设生态文明, 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要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 划定生态保护红线, 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 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这为企业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
( 二) 企业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文明一词是生态与文明两个词的组合。生态, 是指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下, 生物 ( 原核生物、原生生物、动物、真菌、植物) 之间和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相互关系与存在的状态。生态一般指生物的生活状态, 亦即自然生态。文明, 是指反映社会发展到较高阶段物质和精神生产成果的状态, 文明是人类社会进步的象征。在人类漫长的历史长河中, 人类文明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 ( 黄色文明) 和工业文明 ( 黑色文明) 的三个阶段, 现在又进入生态文明 ( 绿色文明) 阶段。
生态文明, 是指依据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规律, 建立可持续、和谐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 以取得物质和精神生产成果, 促进经济社会、自然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状态。这表明生态文明是人类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一个过程, 在认识客观世界阶段, 依据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相互关系, 揭示和把握其和谐发展的规律, 尊重与爱护自然, 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可持续、和谐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 在改造客观世界阶段, 通过生态文明建设, 发挥所取得物质和精神生产成果的作用, 促进经济社会、自然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生态文明建设对生态环境的要求: 建设的主线是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建设的目标是高效率、高科技、低能耗、低污染、健康持续, 建设和保护生态环境。生态文明的实质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中国共产党十七大报告提出: “建设生态文明, 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 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 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报告指明了企业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要求。
企业在建设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同时, 需要同样重视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实质上就是要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企业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容主要 包括:
1. 节能。节能就是降低合格的单位产品的能源消耗量, 或尽可能地减少能源消耗量办好更多的事项。企业节能要求节电、节气、节水、节地、节材等。节能以降低煤耗、水资源耗费为重点, 提高能源效率。
2. 减排。减排是减少污染物排放的简称, 包括减少温室气体 ( 主要是二氧化碳) 排放的数量。企业应全面落实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 完善污染物总量减排指标, 积极完成减排任务。
3. 污染防治。环境污染防治是采用一定管理手段和措施, 对污染源的污染物排放进行的预防、监督和治理。企业要加强环境保护, 多方面推进污染综合防治、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等。
4. 发展循环经济。实施由“资源———产品———污染排放”的传统生产模式, 向“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循环经济模式转变, 形成企业内资源循环, 或企业与企业间资源循环生产, 实现经济效益、资源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5. 推进清洁生产。企业通过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与设备, 改进设计、使用清洁的能源和原料, 改善管理、综合利用等措施, 从源头上减少或者避免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 节约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建立清洁生产管理体制和实施机制。
( 三) 生态文明需要开拓相应的生态环境会计
企业生态文明建设需要依据国家、部门的生态文明建设规划和有关环境保护的政策和法规, 在节能、减排、污染防治、发展循环经济和推进清洁生产的实施中, 根据企业生态环境的实际情况, 投入相应的资金、物资和人力, 完成企业生态文明建设任务。这在客观上就需要在原有环境会计的基础上, 适应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建立生态环境会计。
建立生态环境会计的意义在于:
1. 筹集企业生态环境建设需要的资金, 按企业生态环境建设项目合理使用资金, 保证生态环境建设项目顺利进行, 使其得以按期完成, 有利于企业保护生态环境。
2. 对生态环境活动按制度规定进行数量和价值的核算, 定期向各方面披露决策或监督需用的生态环境建设情况的财务会计信息。
3. 依据环境保护的政策和法规以及会计制度, 对生态环境建设活动进行会计监督, 厉行节约, 反对浪费, 节能、减排, 降低成本, 提高环境效益。
4. 通过生态环境会计的核算与监督, 促进企业生态文明建设, 增强企业社会责任, 提升企业声誉, 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 维护企业可持续发展。
5. 依据环境保护相关法规, 在环境保护过程中, 按照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 从全局利益出发, 正确处理企业人与自然环境、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 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二、环境会计的实践基础
环境会计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西方一些国家政府以立法的形式要求企业提交环境报告或披露环境信息, 如丹麦1995年通过《绿色账户法案》。
我国开展环境会计的研究起步较晚, 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国外会计界学者对环境相关会计问题研究的不断发展, 以及我国1979年9月13日发布和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 试行) 》, 及随后其他有关环境保护法规的实施对会计产生的影响, 引起会计界对环境保护的关注, 20世纪80年代末从国外引进环境会计理论。20世纪90年代我国逐渐开展对环境会计的研究。1994年我国政府制订了《中国21世纪议程———人口、资源与环境》白皮书, 对重视与研究环境会计问题产生了积极影响。1995年3月13日至17日, 我国参加了在日内瓦万国宫举行的联合国“国际会计和报告标准政府间专家工作组”第十三届会议, 参与了环境会计议题的讨论, 这次会议的内容推动了我国对环境会计问题的研究。中国会计学会2001年10月14日发布的“九五”科研规划, 其中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一项是“关于会计与社会发展、经济环境等关系问题的研究”。1998年2月11日至13日, 我国参加了联合国“国际会计和报告标准政府间专家组”第十五次会议, 会议主题是环境会计和报告, 讨论通过的《环境会计和报告的立场公告》, 有利于我国建立环境会计体系。在这期间, 环境会计研究取得了一批可喜的研究成果。进入21世纪, 环境会计的研究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2001年3月, 我国成立了“绿色会计委员会”。2001年6月, 为了推动环境会计的理论研究, 中国会计学会成立了第七个专业委员会———环境会计专业委员会, 进一步促进了环境会计的建立。2001年11月24日, 中国会计学会环境会计专业委员会召开全国的第一次会议, 推动了环境会计理论与实务的深入研究。进入21世纪以来, 建立和完善环境会计和对各种环境会计问题的研究都取得了重大成果。环境会计是依据会计学和环境学的原理、会计和环境的法规, 为提高环境效益, 对企业的环境经济活动采用货币与实物计量单位进行核算和管理的专门会计。这表明: ①环境会计的依据是会计学和环境学原理、会计和环境法规; ②环境会计对象是环境经济活动; ③环境会计目标是提高环境效益; ④环境会计的计量单位是采用货币与实物计量单位; ⑤环境会计的职能是核算职能与管理职能; ⑥环境会计的学科性质是会计学中的一门专门会计。在这期间, 由于发展绿色经济的推动, 开展绿色会计的研究也取得较大的进展。环境会计理论与实务研究所取得的成就, 为建立生态环境会计提供了理论基础。
我国政府极为关注环境保护的法制建设, 为运用国家法律手段推动环境保护, 先后制定了一系列环境相关的法规, 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 试行) 》 ( 1979) ,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 ( 1982)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森林法》 ( 1984)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 1984) , 《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 ( 1985) ,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 1986)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 1988) , 《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 ( 1988) ,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 1989)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 1991)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 1995) ,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 ( 1996) ,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 ( 1997) ,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 2000) , 《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 ( 2002) , 《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 ( 2005) , 《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 ( 2008) 等; 还制定了环境保护相关的规范, 如《关于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若干规定》 ( 1973) , 《中国自然保护纲要》 ( 1985) , 《全国生态示范区建设规划纲要 ( 1996 -2050年) 》 ( 1995) , 《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 ( 1996) , 《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 ( 1999) , 《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 ( 2005) ,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 ( 2007) 等。这些法律和规范, 比较全面、系统地规范了企业生态环境活动, 为建立生态环境会计提供了法律依据和相关内容。
企业为反映环境保护的基本情况, 在企业发布的社会责任报告中, 披露有关环境保护方面的信息, 从侧面反映出企业生态环境的实践活动。例一: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2012年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在社会责任报告中有关环境保护的内容有: ①减缓气候变化和降低温室气体排放。中兴通讯在减缓气候变化和降低温室气体排放方面所做的努力主要包括: 降低公司自身运营的温室气体排放; 通过多层面的技术创新开发绿色产品、绿色技术和绿色解决方案, 帮助客户以及全社会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降低产品碳足迹和环境危害; 通过对终端产品智能手机的分析, 发现终端产品的温室气体排放、原材料消耗、能源消耗等主要集中在生产阶段, 这是主要的环境危害阶段, 因此对于终端产品, 在生产阶段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是公司控制重点。公司每年都通过设立环境目标指标以及温室气体目标指标的方式降低对环境的影响。②绿色运营, 包括水资源消耗、废水、废气、噪声和废弃物处理。③绿色产品, 包括绿色设计, 有害物质管控, 推动废旧产品的回收及资源循环利用。例二: 江苏洋河酒厂股份有限公司2012年度社会责任报告。在社会责任报告中有关环境保护的内容: ①实施清污分流工程和酿酒、洗瓶废水循环再利用工程。②改善空气质量, 实施废气治理。③确保污水达标排放, 响应国家节能减排号召, 公司推进污水处理市场化运营, 将公司污水处理站处理的尾水接入洋河镇污水管网由洋河镇污水处理厂进行深度处理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 ( GB18918 - 2002) 一级B标准。随着公司产能的不断提升, 公司新建日处理量一万吨大型污水站。公司环境保护总投资7803. 3万元。④实施清洁生产, 推进循环经济, 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和设备, 降低单位产品的原料消耗, 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 从源头和工艺技术上消减污染物的产生; 采用各种先进的节能技术进一步降低单位产品的能耗。⑤重视“三废”的综合利用。例三: 广东德美精细化工股份有限公司2012年度社会责任报告。在社会责任报告中有关环境保护的内容: ①管理方针。②目标。公司将持续致力于环境友好产品的开发和应用, 实现环保友好产品与良好市场效应的相辅相成。③环境管理体系。公司整体质量环境管理体系运行完整, 以公司总部生产基地、供应链体系以及其他各地子公司生产基地为主的供应链体系的质量管理自我改善、提升能力较强, 环境绩效的关键控制点各类统计完整, 并有定期的内部审核或分析改进制度保障。公司通过并保持了ISO9001和14001体系认证, 并定期进行公司内部的环境、安全与健康的审核及管理评审, 依据审核结果进行改善活动, 定期更新公司“QEHS? 管理体系手册”。④环境行动计划与环境绩效: 2012年度公司环保方面投入资金为51. 37万元; 推进清洁生产审核工作, 公司成立了清洁生产审核领导小组, 全面负责清洁生产审核实施与推进工作; 污染治理设施稳定运行, 污染物达标排放、环境保护零投诉; 推行部门EHS ( 环保、安全) 代表管理体制, 积极开展培训及危险化学品应急处置与演练; 按时完成排污申报与总量控制; 公益环保, 公司承办以“节能环保、共同发展”为主题的节能环保论坛, 创办公益性的德美节能环保网; 依法执行项目建设“三同时”, 公司新建、改造项目按国家环保有关法律法规要求进行了环境影响评价; 持续推进环境管理体系运行; 管理水平得到认可。这几个企业生态环境实践活动, 为建立生态环境会计提供了实践基础。
三、以生态文明为主导建立生态环境会计
( 一) 建立生态环境会计的原则
生态环境会计是在环境会计、绿色会计、碳会计的基础上, 适应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而建立的, 建立生态环境会计的原则是:
1. 主导性。以生态文明为主导, 按照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规律, 要求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实现高效率、高科技、低能耗、低污染、健康持续, 建设和保护生态环境, 促进经济社会、自然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以生态文明为主导设计生态环境会计的框架。
2. 系统性。企业如同自然生态系统一样是生态系统, 是各种生态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促进而形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各种生态要素主要是系统运行主体的企业, 影响企业生存发展的生态环境, 制约企业生存发展的资源, 处理各种生态关系的制度。从企业生态系统的整体范围出发, 设计生态环境会计的内容。
3. 特色性。企业生态系统显现具有特殊性的内容。在企业生态系统内容中, 其中涉及生态环境的特殊内容才具有特殊性。它主要包括企业的环境保护, 节能、减排、污染防治, 及其相关的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和低碳发展。生态环境会计只反映企业生态系统的这部分特殊内容, 而不是如同财务会计反映企业生态系统的生产经营活动的全部内容, 生态环境会计只是财务会计内容的构成部分, 使其内容具有特殊性。
4. 交叉性。会计学与生态学、环境学相关内容交叉融合而形成生态环境会计。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 ( 生物环境和非生物环境) 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环境学是研究人类生存的环境及其保护与改善的科学。从会计的角度, 以企业生态环境与会计相关内容为对象, 依据会计学与生态学、环境学相关理论与方法交叉融合而形成生态环境会计。
5. 实践性。以企业生态环境保护的实践为基础, 吸取环境保护和治理与之相关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 揭示企业生态系统各构成要素的相互关系和生态环境发展的规律, 为建立生态环境会计提供实践基础。
6. 操作性。与企业生态环境会计相关的会计核算体系、会计管理体系和会计制度体系, 其标准 ( 要求) 、依据、规定、过程、程序、职责、确认、计量、记录、报告、方法、信息、披露等, 经办人员是可以操作的。
7. 应用性。生态环境会计的理论与方法, 反映了企业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规律, 反映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自然生态与人类生态、生态文明与精神文明相统一和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经济发展的趋势, 是可以在企业实际应用的。
8. 规范性。企业生态系统的运行, 与会计相关的发展生态经济的经济活动, 要以国家制定的有关环境保护和治理的法律、法规和规章以及企业制定的制度作为企业行为规范的标准, 使之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以维护企业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行。
( 二) 设计生态环境会计的框架
依据建立生态环境会计的原则, 参照有关环境会计、绿色会计、生态会计和碳会计框架或体系, 建立生态环境会计。生态环境会计简称生态会计, 是依据会计学、环境学、生态学的原理, 会计和环境的法规, 为企业生态文明达到高效率、高科技、低能耗、低污染、健康持续发展, 建设和保护生态环境, 提高生态环境效益, 采用货币和生物物理计量单位和相关的方法, 对企业的自然环境的高耗、污染、治理、防治、维护、补偿、开发和管理, 企业与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等经济活动, 进行核算和管理的专门会计。
对生态环境会计的框架设计如下:
1. 概论。包括: 生态文明与生态环境; 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企业生态系统; 环境会计的发展; 生态环境会计理论基础; 生态环境会计界定; 生态环境会计对象; 生态环境会计目标; 生态环境会计主体。
2. 生态环境会计核算体系。包括: 环境会计信息系统; 会计对象要素核算; 两种计量形式; 两种账簿体系; 会计科目设置; 会计报告等。
3. 生态环境治理的规划与预算。
4. 环保与循环发展。
5. 污染与减排核算。包括: 清洁生产与企业减排; 碳排放; 大气排污许可证与碳排放权交易等。
6. 高消耗与节能核算。
7. 环境灾害核算。
8. 环保设施项目 ( 工程) 核算。
9. 环保资金的筹集与使用。
10. 生态环境的费用与成本。
11. 生态环境的收入与效益。
12. 生态产权 ( 所有权、使用权、经营权) 。
13. 环保社会责任与环保会计信息披露 ( 生态 环境社会责任报告) 。
14. 生态环境保护管理。包括: 建立环保管理体系———环境的战略、规划与预算, 内部控制、风险管理、环境会计分析、环境业绩评价等。
15. 保护生态环境的法规与会计制度。
以上是初步设计, 还需要进一步修改完善。
( 三) 建立生态环境会计的举措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广泛、深入地开展, 生态文明对会计的影响日益显现, 促进环境会计的发展进入新的阶段———建立生态环境会计。推进建立生态环境会计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第一, 要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建设生态文明, 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生态文明 ( 绿色文明) 是人类文明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 ( 黄色文明) 和工业文明 ( 黑色文明) 之后进入现代的第三个阶段。生态文明是建设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促进经济社会、自然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因而,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 生态文明建设是重要的内容, 中国共产党十八大三中全会公报提出, 要“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 ……加快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树立生态文明观念, 用以指导建立生态环境会计。
第二, 要对生态环境会计有全面的认识。生态环境会计不同于环境会计, 是环境会计进入生态文明建设阶段的新发展; 生态环境会计也不等同财务会计, 而是财务会计环境相关内容细化而形成的分支学科; 生态环境会计不只是核算型的会计信息系统, 而是核算与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信息系统; 生态环境会计不是单纯的会计学科, 而是会计学与生态学、环境学基本理论交叉融合研究而形成的具有综合性的会计专门学科。对生态环境会计的全面的认识, 把握其性质有利于有针对性地建立生态环境会计。
第三, 要深入学习与研究生态学与环境学基本理论。生态学的基本原理一般包括四方面的内容:个体生态、种群生态、群落生态和生态系统生态。生态学基本原理的应用包括: 实施可持续发展,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生态伦理道德观。环境学的基本理论是: 全球范围内环境演化的规律, 人类活动同自然生态之间的关系, 环境变化对人类生存的影响, 区域环境污染综合防治的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等。依据生态学和环境学基本原理和基本理论, 可以指导建立生态环境会计。
第四, 要总结、研究企业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进经验。可以选择先进企业对环境保护的经验进行研究, 如从和讯网推出的上市公司2012年度社会责任报告专业评测排名中选择前5名进行调查研究。总结和研究这些先进企业的经验, 有利于建立生态环境会计。
第五, 要学习与应用生态环境法规。为加强环境保护的法制建设, 国家先后制定了一系列环境相关的法规, 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 试行) 》 ( 1979)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 1984)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 ( 1997) , 《天津市节能减排工作实施方案》 ( 2007) , 《浙江省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实施方案》 ( 2007) 等, 对环境保护、节能减排、污染防治、循环发展、清洁生产、生态环境建设等方面均有具体的规定或要求, 为建立生态环境会计提供了法律依据和相关具体的内容。相应, 需要建立和健全生态环境法规体系与完善会计环境相关法规, 以促进生态环境会计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生态文明建设学习读本》编写组.生态文明建设学习读本[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2007.
[2] .杨持主编.生态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
[3] .左玉辉主编.环境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
[4] .孟凡利.环境会计研究[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1999.
[5] .张庆普.生态企业探讨[J].学习与探讨, 1998 (6) .
[6] .王漾.试论生态会计的必要性[J].新课程 (教师) , 2010 (4) .
建立生态文明新机制 篇2
随着科学发展观的深入人心和全面贯彻,创建文明学校作为学校科学发展的重要举措,已成为学校建设和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尤其在建设标准化学校,规范办学行为,促进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优质教育的新形势下,学校文明创建工作更显的十分迫切和必要,它是丰富学校管理内涵,提高教育品质,提升学校品位,促进学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之路,也是每所学校应该始终为之迫求的目标。为做好全区中小学、幼儿园文明创建工作,确保学校文明创建工作长期有效地开展下去,特对学校文明创建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中小学、幼儿园文明创建工作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行素质教育,通过环境育人、管理育人、教书育人、服务育人,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全面、协调发展。
二、目标任务
创建文明学校的目标是努力实现学校环境文明、管理文明、教学文明、精神文明,推动学校全面文明进步。其基本要求是:
(一)“环境文明”创建工作基本要求
1、学校有中长期的建设发展规划,规划平面图上墙,有条件的学校有规划沙盘(模型)。
2、校园布局基本合理,教学区、体育活动区、生活区和生产劳动区相对分开。
3、因地制宜,搞好学校绿化、净化、美化。建设与绿化同步进行,充分合理地利用一切可以绿化的空间种植常绿树和花草,设置花圃、景点。
4、树立良好的校风,校门端庄,校牌得体,道路平整,校训上墙。国旗合乎规范,无破损,无污迹。旗杆直立,设置适当。每天升旗、降旗,每周举行升旗仪式。
5、教室、教师办公室、会议室等场所布置整洁,张贴必要的名人、名言、警示语、标志牌、世界地图、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中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及《中小学教师职道道德规范》及必要的宣传标语,学校设置宣传橱窗和黑板报,内容健康,定期更换。
6、各室门窗玻璃齐全,无破损,桌凳排列整齐,物件安放有序,卫生整洁。
7、搞好学校的环境卫生。建立卫生责任区和日查周评制度。校内无杂草地,墙壁无污迹蛛网,门窗无灰尘,地面无纸屑、果皮壳、烟蒂、痰迹,垃圾入箱,厕所每天打扫,定期冲刷,消除卫生死角。
8、建立和维护良好的育人环境,禁止在校园和校门口摆放摊点;禁止在校内打场、堆物、取土、采石;严禁在校园内从事有毒、有害、污染环境的生产经营活动。
9、改善生活条件,配置必要的生活设施,保障师生正常生活,有师生在校就餐的要办好食堂,有寄宿生的学校要加强寄宿生的生活管理,所有学校教师有为师生及时供应开水。
10、抓好治安管理。严格值班制度,增强综合防治文明治校意识。整顿学校的治安秩序,严防盗窃和流氓滋扰。
11、加强安全教育,增强安全防范意识,保障师生安全。定期进行安全检查,严防房屋倒塌、失火、触电、溺水、中毒等事故的发生,做好疫情和突发事件安全防范预案。在组织学生参加生产劳动,体育锻炼、春游、野营等活动时,要落实安全措施,谨防发生意外事故。教育学生遵守交通规则,坚持路队和为偏远、残疾学生护送制度,注重上学、放学路上安全。
(二)“管理文明”创建工作基本要求
1、学校组织领导机构健全,中学和较大规模中心小学建立了校长负责、党支部保证监督、教职工(代表)大会民主管理的体制。实行民主管理、制度管理和目标管理。
13、按照有关规定,中学和较大规模的中心小学合理设置中层机构,遴选中层干部。各部门职能分明,各司其职。
2、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建立健全,按照制度认真贯彻执行。
3、学校各部门的工作做到有计划、有部署、有检查、有考核评估,有总结,有奖惩。使学校各项工作有条不紊的协调开展。
4、学校各项档案资料健全,包括文书、学籍、普九资料、考核,个人档案(专业成长和师德修养)等,做到资料齐全,归类存放、专柜专管。有条件的学校建立档案资料室,充分发挥资料档案的使用效益。
(三)“教学文明”创建工作基本要求
1、学校认真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加强对学生进行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建立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严格执行国家和省教育行政部门颁发的课程计划组织教学活动,开齐课程,开足课时,安排进度不随意增减课程和授课时数,不搞突击教学、提前结束新课,不随意停课。
3、教育教学工作应当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学校和教师不得体罚、变相体罚学生,或有其他侮辱学生任何尊严的行为;上课不迟到、不早退、不空堂、不拖堂,对品行有缺陷,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应当给予帮助,不得歧视。
4、加强教学过程管理。对备课、上课、作业批改、课内外辅导、考试考查、总结评讲等教学环节,有明确具体的规范化要求,有检查、指导、评估措施。每学期开学前组织教师进行集体备课。
5、建立健全听课制度,学校应规定教师、年级组长、学科组长、教导主任和学校领导每学期听课一定节数,每次听课有记录、有评议。
6、坚持开展教研和教改活动,各学科组每学期有教研、教改课题,教师每学期有公开课或教改实验课。学校建立教研、教改成果的查检、评比、交流制度。单班制学校可 分片落实此项工作。
7、有计划地组织教师参加业务学习和教研活动,注重基本功训练,不断提高教师业务水平。
9、认真开展“两课、两操、两活动”,学生平均每天有1小时体育活动,“两操”要做到队伍整齐,精神饱满,动作规范。
10、课堂教学教师要做到备好课才上课;不坐着讲课;不做与课堂教学无关的事;不接打手机;不接待来访者;教学时不处罚学生站在教室外;严肃课堂教学行为。三分钟预备学生全部进入教室,教师到教室门口。上下课师生有礼貌用语。
(四)“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基本要求
1、学校坚持以人为本,以德治校,把师生的思想道德建设作为教书育人的首要任务,全面渗透到学校各项工作的全过程。
2、学校党组织作为政治核心和保证监督,要切实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和政治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带领全体党员引导、教育全校师生员工积极进取。
3、学校团、队组织建立健全,工作正常规范,充分发挥其作为青少年学生先进组织的作用。通过团、队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加强对入团、入队环节的培养教育,积极认真开展各项团、队活动,激发学生对入团、入队的积极性和荣誉感,发挥团、队的先锋模范作用。
4、学校对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常抓不懈,按照裕教[2008]52号文件《关于建立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实施办法》,建立了师德建设的长效机制,认真贯彻执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做好师德教育、报告、考评„奖惩工作,建立健全教师每人一份师德档案。30、学校加强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和法制教育,建立正常的教育制度。注重升、降国旗环节的爱国主义教育,竞选好升、降国旗手合护旗手及国旗下讲话人选,坚持每星期一到星期五的升、降国旗和星期一升旗仪式和国旗下讲话制度。
31、教师仪表端庄,衣着得体,言行举止文明,不失教师形象。学生规范佩戴红领巾、臂章、团徽、衣着得体、举止文明、使用礼貌用语。
5、广泛开展对先进人物的宣传和好人好事的表扬活动。学校要创造条件建立广播室和好人好事宣传栏。做到好事有人夸,坏事有人抓,弘扬正气,营造奋发进取、积极向上,人人争先的良好校风。
6、学校精神文化、体育生活丰富多彩,加强文体建设,中学和较大规模的中心小学有教工之家,组织师生开展丰富的文体活动,学校精神文化生活浓郁,富有朝气和生机活力。
(五)保障措施
1、加强宣传,提高认识。要教育广大师生充分认识到学校文明创建的丰富内涵和推动学校全面发展的重大作用,统一思想,全面发动,激发出对学校文明创建的工作热情和创造精神。实行以创建推进学校发展,以发展提升学校文明。
2、加强对学校文明创建工作的组织领导。中学和较大规模的中心小学要成立长设的文明创建办公室,校长作为文明创建工作的第一责任人,确立专人负责文明创建工作。学校要把创建工作融入管理之中,以管理力推创建,以创建强化管理。
3、建立和完善学校文明创建工作长效机制,制定学校文明创建中长期规划和各个阶段的实施办法,做到文明创建工作有规划、有制度、有措施、有目标,分工细致,责任明确,任
务落实,监管有力,奖惩兑现。
4、做好学校文明创建的经费保障,学校要在每年经费预算计划出安排一定比例用于文明创建工作,并作为考评学校文明创建工作的重要评估指标。
四、考评办法
5、区教育局每年对全区中小学文明创建工作进行两次考评,春期初评,年终复评。组织考评采取不定时随机抽查的办法,乡镇中心学校每年初应申报一所小学和一所初中作为必查学校。除此两次考评外,将文明创建工作纳入教育工作各项检查内容并作为平时分考察。
39、考评采取同一标准同一考评组综合评定,获奖学校从高分一次遴选,对乡镇中心学校评奖取所考评学校均分从高分依次遴选。奖励指标不搞平衡。
建立生态文明新机制 篇3
只有建立长效的爱心机制,才能让志愿服务持之以恒。在这方面,北京市海淀区又有新风尚。3月2日,海淀区发布志愿服务“爱心超市”计划,与之前的“爱心银行”计划对接,以制度设计来保障志愿者权益和志愿服务的可持续发展,从而促进海淀区志愿服务的常态化和机制化。从3月起,海淀区将在万寿路、中关村、八里庄三个街道和温泉镇进行试点,并根据实际情况修订具体实施方案。
“爱心银行”
对接“爱心超市”
2012年年底,海淀区推出学雷锋志愿服务的“爱心银行”计划。该计划大力提倡“多存可取、多存少取、多存不取”的道德风尚,激励更多的海淀人志愿提供社会服务。“爱心银行”主要经营“爱心时间”的存储和支取。海淀区所有登记注册的志愿者都是“爱心银行”的储户,他们既是服务的提供者,又是服务的支取者,接受“爱心银行”提供的后续偿还服务。
“爱心银行”志愿服务存储的范围在逐步扩大。根据服务的种类,“银行”会对服务进行量化,一次服务折合一定的“爱心积分”。像对病人的临时看护、体力较重的劳动、陪同老人看病、为孤寡老人做饭等都可以“存”到“银行”里,一旦自己需要他人帮助,就可以“支取”,由他人为自己提供服务,或由“银行”进行适当的物质补偿。
“为了更好地激励更多的学雷锋志愿者投身志愿服务活动,我们已经形成了‘服务——回报’累计转化机制,成立了海淀区‘爱心超市’,组建了区级——街镇——社区三级管理体系。”海淀区文明办主任、创建全国文明城区总指挥部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吴琢如告诉记者。
“具体来说,就是由区文明办统筹安排支持资金、街镇管理具体服务项目、社区落实服务和认证、指定连锁超市负责兑换实物奖励。”吴琢如介绍,“我们将为注册学雷锋志愿者统一发放‘活动记录卡’,即‘爱心银行’卡,并有专人负责志愿者注册、认证、发放兑换券、整理账目等工作。各街镇根据认证情况,每月集中领取、发放一次兑换券。6月至12月,海淀将在全区各街镇铺开‘爱心超市’工作,并按季度汇总相关情况,及时作出工作调整。”
十二支队伍实践十二个主题
3月2日,海淀区发布2013年学雷锋志愿服务工作总体安排。“敬老”、“爱幼”、“帮扶农民工”、“助残”、“文明礼仪”、“文明引导”、“文明交通”、“文体”、“网络文明传播”、“关爱自然”、“应急”、“治安”等12支志愿服务总队将全年开展志愿服务主题实践活动,为海淀创建全国文明城区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按照《全国志愿服务工作测评体系》要求,2012年年底,海淀区积极整合区域志愿服务力量,成立了12支学雷锋志愿服务专业总队,并将“关爱他人 关爱社会 关爱自然”的“三关爱”志愿服务活动与海淀区委区政府主要工作相结合,引导广大志愿者参与到海淀创建全国文明城区的工作中来。
今年,这12支队伍将紧密围绕“三关爱”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志愿服务活动。与此同时,海淀区29个街道、镇广泛动员,全区机关、学校、医院等各个部门和行业开展了家政服务、健康保护、亲情陪伴、文化体育、法律援助等多项志愿服务活动,为社区老人、流动儿童、农民工兄弟和残疾人送去温暖和关爱。
志愿服务是现代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是充满爱心、充满阳光的社会事业。多年以来,志愿服务工作已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广大群众踊跃参与的崇高事业,逐渐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近年来,海淀区志愿者队伍不断发展壮大。目前,全区有注册志愿者36.6万余人。广大志愿者用“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铸就了一座座爱心丰碑,用光辉的业绩赢得了一项项崇高荣誉,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好评。
传承雷锋精神 争创文明城区
虽然雷锋离开我们已经半个世纪,但他的形象却在国人心中从未褪色。在海淀大地上,雷锋式的人物和事迹从未间断过,道德模范、身边好人、志愿者,都是一个个雷锋精神的传承者和践行者,他们是生活在我们身边的普通人,是我们身边的活雷锋。
正逢毛泽东同志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50周年之际,海淀区组织开展学习时代楷模,宣传树立“身边雷锋——最美北京人”活动,旨在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贯彻落实北京市第十一次党代会关于大力实施思想道德引领战略的部署,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根本,以“弘扬北京精神,做文明有礼的北京人”为主线,引导广大市民在学雷锋“人人可为、处处可为、时时可为”的理念感召鼓舞下,身体力行,争当雷锋,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宣传树立一批可亲、可敬、可信、可学的榜样,提升社会道德水平,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区营造良好的文明风尚。
2012年底,海淀区在全区开展了“身边雷锋——最美北京人”评选活动,全区各系统、各街道(镇)根据归属原则,采取组织推荐和群众推荐(自荐)相结合的方式,共评选表彰“身边雷锋”172名、“身边雷锋”标兵10名;表彰“身边雷锋”团队56个、“身边雷锋”标兵团队10个,树立了一批可亲、可敬、可信、可学的榜样。3月2日,海淀区为2012年评选出的“身边雷锋”标兵和“身边雷锋”标兵团队颁发证书和奖杯。
201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大力推进“十二五”规划的重要之年。恰逢海淀区创建全国文明城区之际,海淀区相关负责人表示:“让我们迅速行动起来,用我们的努力,让海淀离文明更近一步;用我们的行动,为海淀增光添彩;用我们的热情,唤起更多责任意识。传承文明,发扬文明;创文明海淀,享海淀文明。举区域之力、聚万众之智,争创全国文明城区!”
建立生态文明新机制 篇4
一、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我国自然环境条件复杂多样, 生态资源十分丰富, 但由于人口众多, 人均自然资源占有量严重不足, 加之长期掠夺式的过度开发, 使资源的供需矛盾越来越突出, 生态环境面临严峻的形势, 生态环境破坏日益扩大, 危害程度不断加剧。因此, 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 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本要求, 也是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基本要求。近年来, 我国一直十分重视生态环境保护, 更是把这方面工作提上重要的战略地位。随着我国各项工作的深入推进, 保护生态环境, 需要考虑和解决区域之间或经济社会主体之间的利益均衡问题, 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越来越高, 迫切需要建立生态补偿机制。
1. 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是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选择。
统筹区域协调发展已成为一项国家战略, 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直接关系到发展的大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能否实现。如果区域经济发展协调均衡, 也就会带来国内整体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公平。建立生态补偿机制, 目的就是要推动经济又快又好的发展, 加快生态环境建设, 尤其是加快生态功能区建设。而生态功能区建设包括的范围很多, 概括起来, 主要包括江河源头、饮用水源涵养地区、自然保护区、森林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区等, 这些区域大多分布在西南山区, 与经济欠发达地区基本重合。这些地区承担了十分重要的生态保护和建设任务, 由此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也受到了明显的制约。实际上, 这些地方为了保护生态环境牺牲了一部分发展权。如果得不到相应的补偿, 必然会挫伤这些地区保护生态环境的积极性, 这样, 不仅不利于保护生态环境, 而且有失于社会公正, 不利于生产力合理布局和区域协调可持续发展。
2. 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是实现生态环境保护的内在要求。
生态环境是指由生物群落及非生物自然因素组成的各种生态系统所构成的整体, 主要或完全由自然因素形成, 并间接地、潜在地、长远地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产生影响。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社会生产力持续发展和人们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的重要基础。目前, 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任务十分艰巨。但是, 由于环境资源的价值未被充分认识, 加上信息不完全及估价困难等技术因素, 其生态和社会效益未能得到合理回报,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当地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积极性的发挥, 成为生态脆弱、经济落后、特殊价值三位一体的特殊区域。随着生态环境和资源价值观日趋形成, 社会各界对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社会效益相互统一的呼声日益强烈, 迫切希望通过建立和完善生态补偿机制, 实现“以生态促经济”的发展目标, 从而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的统一。
3. 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是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保障。
建立生态补偿机制, 一方面, 有助于改变传统的生态资源使用习惯, 促使区域在制定经济发展规划时充分考虑对资源环境的损耗成本, 从源头上促进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另一方面, 有助于使外部补偿转化为自我发展能力的积累和提高, 从而加快结构调整, 改善环境质量,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尤其是要转变以往那种不可持续、自然环境难以为继和支撑的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同时, 也有助于利用经济和行政激励手段, 协调各方利益, 激发全社会促进生态保护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创造活力, 逐步缩小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区差别、城乡差别, 促进重要生态功能区在保持生态环境稳定的前提下, 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二、当前生态补偿机制的主要现状
生态补偿机制, 是重要的环境经济政策之一。经过多年的积极探索, 在生态补偿机制方面已取得了一些成功经验。主要表现在:一是加大对生态补偿的财政支持力度。国家对省、市、县 (市、区) 的财力补助和奖励, 以及各级财政用于生态建设、生态保护、生态环境治理方面的专项补助资金, 以及中央国债资金补助, 在安排使用中充分体现了生态补偿的要求, 重点向欠发达地区、重要生态功能区、水系源头地区和自然保护区倾斜。近些年来, 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 财政积极筹措资金, 用于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的专项资金也在大幅度增长。这些专项资金也重点支持了欠发达地区的生态建设、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污染治理。二是推进生态补偿的工作格局已基本形成。以生态公益林建设为重点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 以水资源费和城镇污水处理费征收使用, 以及河道整治、水土保持为重点的水环境质量补偿。以下山移民工程为载体的生态脱贫, 以及土地整理、标准农田建设、矿山自然生态保护治理、地质灾害防治等工作, 都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三是各地也在积极探索区域性或流域性的生态补偿方式。一些地区对饮用水源地和库区以生态补偿的名义实施专项财政补助, 一些地区多渠道筹措资金设立水源保护专项资金。与此同时, 各地还积极探索异地开发、水资源使用权交易、排污权交易等多种形式的生态补偿方式;不少地方政府制定了水系上游地区在下游区投资办厂, 税收给予返还的政策;在环境污染整治中, 对水系上游区、欠发达地区制定了综合性的污染整治措施和扶持政策, 既通过污染整治实现达标排放, 又通过异地搬迁、技术改造、结构调整等多种扶持方式, 保持当地既得的经济利益。四是进一步强化了生态补偿的科技支撑。有关部门对经济增长的环境代价进行了科学分析, 为开展生态补偿提供规划依据。
由于机制不完善, 补偿不能完全依理、依法进行, 部门行政色彩较浓, 导致了补偿措施不到位, 或者补偿受益者与需要补偿者相脱节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尤其是有些下游区在交纳的水资源费中已经包含了对上游生态环境保护的补偿, 但由于收费和使用是以部门或行业为界, 其他相关行业和部门的生态环境保护投入得不到补助, 上游区的地方财政减收得不到补贴,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上游区保护生态环境的积极性。概括起来, 主要表现在:一是生态效益观念有待深入。部分同志对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认识还有一定的局限性, 生态保护重视不够, 落实生态补偿政策和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发展不平衡;“谁受益, 谁补偿”的原则还没有为广大群众接受, 执行不到位, 生态补偿工作难落实;广大农村, 要使林业效益向生态效益转移的观念还有待进一步确立, 受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影响和经济利益驱动, 任意采集木材, 开山挖笋, 乱砍滥阀, 毁坏水资源涵养林和水环境的现象时有发生。二是生态补偿的任务十分艰巨。根据国家环保总局等四部委联合发布的《饮用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 重点保护的区域范围很大, 生态补偿费金额也很大, 由谁来补偿等一系列问题比较难处理, 这也严重影响了当地经济和社会的健康发展。如近几年来由于工业企业的关闭和搬迁, 导致政府的财政收入也在相应地减少, 而且还大大减少了当地居民的就业机会, 从而减少了当地居民的实际收入。三是生态补偿政策仍不配套。由于生态补偿标准偏低, 没有坚持公平补偿原则。特别是在公益林禁止商品性采伐后, 农户的实际损失远远大于所得到的补偿, 由于标准过低, 影响了群众的利益, 也影响了生态环境的保护。加之公益林的管理机构比较薄弱, 难以担负起应有职责。四是缺乏环境综合治理经费。开展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工作, 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如垃圾清理和处理, 河道治理, 高山的梯度移民等都需要大批资金, 但由于地方政府财力有限, 所需经费缺乏, 难以为继, 尤其是有些经济欠发达保护区的经济压力更大, 困难重重。五是资源保护与一些产业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如饮用水资源保护对当地的种植业、养殖业, 山林开垦等都有一定影响。农药、化肥、农膜的禁忌, 使当地的种植业受到较多限制;水资源保护区周边的畜禽养殖企业的被关停, 使当地养殖业的发展也受到限制, 这也影响当地居民发展经济的积极性。
三、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对策建议
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社会和谐的重要标志之一。建立生态补偿机制, 是构建和谐生态的关键。通过建立生态补偿机制, 提供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和稳定的资金渠道, 真正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投入的制度化、规范化和市场化。为此, 我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文章:
1. 完善生态补偿的政策措施, 逐步加大生态补偿力度。
一是要进一步完善公共财政体制, 着力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逐步加大财政转移支付中生态补偿力度, 加快形成省市县三级财政合力支持生态补偿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格局。二是要进一步完善水、土地、矿产、森林、环境等各种资源费的征收使用管理办法, 加大资源费使用中用于生态补偿的比重, 通过合理规划、政策引导, 加大资金、项目支持力度, 积极推动区域间产业转移和要素流动, 鼓励开展异地开发等跨区域的生态补偿, 支持欠发达地区加快改善发展环境, 努力把欠发达地区培育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三是要充分发挥民营经济发达、社会资本雄厚、市场化改革推进比较早的优势, 积极探索市场化的生态补偿模式, 引导社会各方参与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 推进生态环境建设。
2. 建立区域生态环境保护标准, 实现生态补偿规范化。
该地区或该单位完成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任务, 达到生态环境保护标准, 是给予一个地区或一个单位生态补偿的基本前提。如达标了, 应当给予相应的补偿;而不能达标的, 就要扣减相应的补偿经费;对环境造成污染的, 应由责任主体做出相应的赔偿。因此, 我们应在财政转移支付项目中增加生态补偿项目, 建立有利于生态保护和建设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改进各种资源费的征收和管理工作, 提高资源费的征收标准, 并将生态补偿纳入资源费的开支项目。在资源费的使用项目中, 增加对上游区、水源涵养区、大型水库区及搬迁移民的补偿, 并适当增加经费, 提高补偿标准。同时, 要逐步增加生态环境保护各类专项资金额度, 适当提高主要生态公益林的补助标准。在资金使用和项目安排上, 要体现对欠发达地区或流域生态环境的支持, 从基础设施项目如水电站的经济收益中提取适当的比例, 作为生态补偿的专项资金, 并用于解决生态保护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遗留的生态移民问题。另外, 要推广收取矿山自然生态环境治理备用金的做法, 备用金额度应与环境治理和恢复费用相适应。
3. 加快资源整合步伐, 提高生态补偿综合效益。
生态资源整合, 是实现区域资源市场价值和综合效益最大化的过程。只有对生态资源加以整合, 才能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对此, 我们应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工夫:首先, 要坚持以推进生态建设、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为主线, 积极借鉴国内外的成功经验, 以及先进地区的成功经验, 不断完善政府对生态补偿的调控手段, 进一步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其次, 要强化部门协调和区域协调, 完善管理体制, 创新管理方法, 统筹安排使用补偿资金, 切实发挥政策的积极效应, 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再次, 要认真听取社会各方面的意见, 尤其是基层群众的意见, 做到集思广益, 同时要充分发挥科研机构和专家学者的优势, 特别是资深专家学者的积极作用, 发挥他们的带头人作用, 促进生态补偿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 从而实现生态系统良性循环。
摘要:建立生态补偿机制, 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有效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途径, 也是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方面。近年来, 在生态补偿方面, 已经初步形成一些制度和政策安排, 并取得了积极的成效。但是, 生态补偿还存在许多方面的问题, 影响了我国经济又快又好的发展。对此, 我们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 提供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和稳定的资金渠道, 真正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投入的制度化、规范化和市场化。
关键词:生态补偿,生态补偿机制,生态建设
参考文献
建立生态文明新机制 篇5
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推动生态保护与社会和谐发展
摘要:编者按 8月24日至25日,生态补偿机制国际研讨会于北京举行.来自数十家国际组织、有关部委、科研院校和地方管理部门的专家、代表针对生态补偿存在的.问题、理论方法和战略,以及重点领域生态补偿机制和政策进行了探讨.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祝光耀在开幕式上为大会致辞.本刊特约祝光耀副局长的署名文章<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推动生态保护与社会和谐发展>,以飨读者.作 者:祝光耀 作者单位: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期 刊:环境保护 PKUCSSCI Journal: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年,卷(期):, (19) 分类号:X3
建立生态文明新机制 篇6
(1)大气污染的现状
据世界银行研究报告表明,我国一些主要城市大气污染物浓度远远超过国际标准,在世界主要城市中名列前茅,位于世界污染最为严重的城市之列。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能源需求量不断上升,汽车尾气排放的铅也是城市大气中重要的污染物。我国严重的大气污染,致使我国的呼吸道疾病发病率很高。城市空气污染所带来的其它人体健康损失也很大。分析显示,由于空气污染而导致医院呼吸道疾病门诊率升高达34600万例;严重的空气污染还导致每年680万人次的急救病例;每年由于空气污染超标致病所造成的工作损失达450万人次。
(2)水污染现状
据《中国环境状况公报》和水利部门报告显示,1997年,我国七大水系、湖泊、水库、部分地区地下水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河流污染比重与1996年相比,枯水期污染河长增加了6.3个百分点,丰水期增加了5.5个百分点,在所评价的5万多公里河段中,受污染的河道占42%,其中污染极为严重的河道占12%。全国七大水系的水质继续恶化。
黄河面临污染和断流的双重压力,珠江干流污染较轻,淮河干流水质有所好转,尤其是往年高污染河段的状况改善明显。海滦河水系污染严重,总体水质较差;大辽河水系总体水质较差,污染严重;松花江水质与往年相比有所改善;大型淡水湖和城市湖泊均为中度污染,水库污染相对较轻。1997年,全国污水排放量约416亿吨,其中45%来源于城市生活污水,55%为工业废水。在淮河流域约有75%的化学需氧量来自工业废水,其余来自生活污水,农业废水。
水污染危害人体健康、渔业和农业生产(通过被污染的灌溉水),也增加了清洁水供应的支出。水污染还会对生态系统造成危害——水体富营氧化以及动植物物种的损失。根据世界银行研究表明,目前,中国大气和水污染造成的损失价值,如果按支付意愿价值估计,约为540亿美元/年。约占1995年GDP的8%。而用人力资本价值估计,大气和水污染造成的损失每年则为240亿美元,占GDP的3.5%。
(3)固体废弃物污染现状
1997年,全国工业固体废弃物产生量为10.6亿吨,其中乡镇企业固体废弃物产生量4.O亿吨,占总产生量的37.7%,危险废物产生量1077万吨,约占1.0%。1996年工业固体废弃物排放量1690万吨,其中危险废物排放量占1.3%。全国工业固体废弃物的累计堆存量已达65亿吨,占地51680公顷,其中危险废物约占5%。目前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约14亿吨,全国有2/3的城市陷入垃圾包围之中。近年来,塑料包装物用量迅速增加,“白色污染”问题突出。侵占大量土地,农田破坏严重;空气与水质污染严重;垃圾爆炸事故不断发生。
(4)噪声污染现状
据《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显示,1997年,我国多数城市噪声处于中等污染水平,其中,生活噪声影响范围大并呈扩大趋势。交通噪声对环境冲击最强。在影响城市环境噪声的主要来源中,工业噪声影响范围为8.3%;施工噪声影响范围在5%左右,因施工机械运行噪声较高,近年来扰民现象严重;交通噪声影响范围大约占城市的1/3,因其声级较高,影响范围较大,对声环境干扰最大;社会生活噪声影响范围逐年增加,是影响城市声环境最广泛的噪声来源,其影响范围已达城市范围的47%左右。据环境监测表明,全国有近三分之二的城市居民在噪声超标的环境中生活和工作。
噪声使人烦恼、精神不易集中,影响工作效率,妨碍休息和睡眠等,并引起耳聋及其他疾病。种种环境污染难道还不足以唤起我们的环保意识,任何环境污染都抵不过我们人类高于一切的生命。环境问题是当今国际社会的普遍问题,这一问题在我国尤为突出。
2建立补偿机制保护生态环境
生态环境补偿是指对生态环境产生破坏或不良影响的生产者、开发者、经营者应对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进行补偿,对环境资源由于现在的使用而放弃的未来价值进行补偿。生态环境补偿的手段包括:要求生产者、开发者、经营者支付信用基金,缴纳意外收益、生态资源、排污等费税,由政府出面实施环境项目支持、生态保护工程、发展新兴替代产业等。
(1)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机制是我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战略选择
生态环境补偿机制是一种新型的环境管理模式。长期以来,我国一直存在着资源无价、原料低价、产品高价的扭曲的价格体系,原料生产与加工企业凭借对环境资源的无偿或低价占有获得超额利润,环境资源却没有得到补偿。我国虽然实行了排污收费政策,但仅对企业超标排放污染物征收排污费,而且收费标准低,使用效率差,特别是没有要求生产开发者对生态功能的破坏实行任何补偿,因而影响了生态政策的执行效果。另外,我国资源管理部门虽然开征了资源费,但征收面并未铺开,已征得的有限资源费也没有完全用到生态环保建设中去,造成补偿不到位的局面。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机制,有助于利用经济激励和社会宏观管理手段,促使生态环境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与一般商品再生产过程相结合,从而达到在整体上对全社会的生产活动进行宏观调节,对生态破坏、环境污染及生态功能的恢复与治理进行系统管理的目的。
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机制有助于从生产源头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同环境保护相协调,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制度保障。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可以改变企业无偿使用生态资源的习惯,迫使企业在进行商品生产时就计划到生态环境的损耗。为减少生态成本,企业必须采取措施减少环境资源的破坏、污染和占用。这样就可以达到促使企业自觉提高技术水平、改善管理、合理利用资源、减少对生态环境破坏的目的,从而确保生态系统对当代和后代人的支持能力不会由于现在的经济发展受到削弱和破坏。
此外,生态环境补偿机制的建立有利于为保护生态环境筹措资金,也有利于树立全民生态意识,解决人的发展同环境的矛盾与对立。生态补偿制度的建立,可以通过各种资源税费的征收,使生态意识深入到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各个环节中,潜移默化地影响每一个人,使环保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
(2)我国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机制面临的困难
我国从生态环境补偿费的征收入手,在生态环境补偿机制的建立方面做了初步工作。但作为一种新型环境管理制度,现阶段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在我国推行还面临许多困难和制约因素。首先,生态环境补偿制度的建立需要生产者、开发者、经营者改变生态资源是公共物品,无需付费的观念。其次,我国目前环境管理体制存在严重缺陷,橫向管理体制不健全,尤其是缺少跨省市的协调体制,无法解决跨省市的生态环境补偿问题。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和环境审计体系也未建立,区际环境变化对相邻地区经济和社会财富增长的影响与作用得不到清晰的揭示和表达。再次,环境影响的量化技术和货币化技术不成熟,生态补偿缺乏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3)从难点入手,有重点分步骤地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机制
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机制主要应把握两点。一是谁污染谁治理,谁破坏谁恢复,谁受益谁付费的原则。生态破坏者必须通过缴纳补偿费或完成生态恢复工程的形式,负担起与生态环境损害相应的经济、社会责任。同时,合格的生态资源为生产生活提供了保障,受益者也应适当付费并尽相应的环保义务。二是循序渐进的原则。生态环境补偿机制的建立主要应从规范并推广补偿费的征收入手,合理收费,并逐步总结经验,循序推行。当前,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切入,为生态环境补偿机制的最终确立打下良好的基础。
①创建机制,法律先行。首先,需要加强生态保护立法,为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机制提供法律依据。其次,国家有必要制定专项生态保护法,对自然资源开发与管理、生态环境建设、资金投入与补偿的方针、政策、制度和措施进行统一的规定和协调。
②要将生态环境补偿机制中的生态保护工程建设列为国家财政转移支付的重要支持对象。国家在西部地区要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把因保护生态环境而造成的当地财政减收,作为安排国家财政转移支付资金的重要因素。
③大力发展新能源,搞好生态移民,将项目支持列为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机制的重中之重。
④抓紧建立统一的生态环境补偿税,消除部门交叉、重叠收费的现象。
⑤建立“绿色GDP”制度,揭示生态环境补偿机制的经济意义,达到经济建设与生态保护双赢的目的。
建立生态文明新机制 篇7
一、灾区生态修复和保护的特点与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基本思路
1.中央财政稳定投入是前提
大地震造成大量山体滑坡、泥石流、地表塌陷、堰塞湖等, 使基础设施严重毁损, 河谷耕地和植被大量消失, 特色农产品、水产业生产基地也损失严重, 生态旅游更是遭到毁灭性打击, 这样, 生态修复就需要数年甚至几十年才能完成。灾区生态环境系统遭受破坏后, 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进一步下降, 市场主体投资意愿降低。同时, 灾区生态修复和保护属于跨省跨流域的大面积生态环境建设, 是产业重建与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相结合的规模工程, 具有长期性、艰巨性和很强的外部性, 需要稳定充足的资金投入。而政府财政的积累再分配是生态修复补偿资金的稳定资金来源。因此, 中央财政的持续投入对于将用7年时间完成的灾区生态修复工程非常关键, 是构建灾区生态环境修复建设投资与补偿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 笔者认为, 中央财政在将生态保护和建设支出列入公共财政支出范畴、加大对灾区生态修复投入的同时, 应通过财税政策将生态保护外部效应内部化, 通过积极的保护生态环境税收政策筹集资金, 提高财政生态转移支付能力, 从而为建立以财政纵向转移支付为主的长期、稳定的生态环境保护补偿长效稳定机制提供保证。
2.地方基本财力保障是基础
重建规划要求地方政府包括生态修复资金在内的重建资金自行筹措、自求平衡, 也就是灾区生态修复资金中, 超过中央和省级重建基金分类切块包干外的部分, 需由重建地 (市) 、县两级通过多种渠道自行解决。但是, 地震灾区多为贫困地区, 地方财政捉襟见肘, 即使在没有受灾的情况下都与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要求有较大差距, 甚至难以维持政府正常运转和基本公共服务。地震带来的自然条件恶化、旅游资源和基础设施的毁损, 几乎肢解了重灾区长期形成的产业支撑体系。而要恢复原有自然生态环境, 又要在相当长时间内开展封山育林、植树种草、退耕还林等生态工程, 这将直接影响当地生态农业和旅游业的发展, 影响整个区域的经济发展和产业布局, 也就要求地方政府在辖区范围内对资源进行调节配置, 在切实保证灾区居民基本公共服务的同时, 调整原有产业结构和布局, 发展生态产业、旅游业、特色农业和农副产业加工业为主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这样, 地方政府一方面要为灾区提供基础设施等公共产品, 另一方面还肩负着生态修复和帮助灾区重建产业支撑、增强“造血功能”的重任。
在中央和省级重建基金实行分类切块包干后, 地方政府要担负长期的重建资金筹集与平衡重任, 保证生态修复资金的及时到位和长效补偿, 就必须建立基本财力保障机制。这就要求逐步加大区域所在地政府的财政转移支付和专项投入, 并由财力引导与激活市场资金, 游刃有余地灵活运用财政等支持政策。为此, 迫切需要进行体制、机制重建, 健全中央和地方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体制, 通过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完善和规范各级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增强地方财政实力和灾后重建的投入引导能力, 借重建契机构建地方基本财力保障机制, 保证灾区生态修复和保护资金的及时补偿和长效稳定。
3.受益地政府的生态补偿是支撑
生态修复建设的外部性决定了资金来源的多样性。属于社会公益事业的大规模的生态修复建设必然会限制灾区的产业选择和经营规模, 其产生的生态效益则惠及下游地区。作为大部分是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的灾区, 原则上只能通过国家和地方的转移支付来促进当地的社会稳定和生态安全。同时, 受益于流域生态系统的中下游地区享受了环境外溢收益就应构成一级补偿主体, 给予上游地区一定的补偿, 且经济发达的受益地区也完全有能力提供这种补偿。这样, 建立跨省市的协调体制解决跨省市的生态环境补偿问题, 进行生态效益补偿机制建设, 依据开发者保护、受益者补偿等原则, 探索生态发展模式和生态补偿政策, 在建立长效、稳定的包含各级政府纵向补偿机制的同时, 创新区际间和流域间政府横向的生态补偿机制。
4.市场主体的参与是关键
生态修复重建的长期需求和可持续发展必须有持续的生态补偿资金渠道与之相对应。面对大量的投入, 关键是撬动社会资本、带动银行贷款、激发市场活力。因此, 鼓励各种社会资源参与生态补偿机制建设, 建立一套国家财政、地方政府、金融机构和民间资本多元化的补偿体系, 拓展生态补偿金的来源十分必要。此外, 灾区经济发展水平和市场化水平低, 积累能力差, 市场资金流动渠道不畅, 投资环境不理想, 加之地震使基础设施等公共服务受损, 更是直接影响了地方经济的恢复和招商引资。而生态修复投入所提供的生态环境作为一种公共产品, 不可能产生较高的经济回报, 这就需要建立一种稳定的、制度化的长效机制, 解决生态环境建设的可持续性问题。由于银行和民间等市场资金具有逐利性, 如果将政府的引导作用与市场机制有效配置资源的作用有机结合起来, 以政府的投入诱导和有效的机制与政策来提高市场资金的投资回报率, 以市场化运作模式来激发金融机构、社会资本和民间资金的投资热情, 将在有效解决巨额筹资难题的同时, 建立市场配置资源的内生经济增长机制和长效投入机制。
从以上对灾区生态修复的特点和生态修复资金来源渠道分析可知, 建立灾区生态修复的多元化补偿长效稳定机制势在必行。
所谓生态修复多元化补偿长效稳定机制, 就是通过一定的政策手段, 将生态修复与保护的外部性进行内部化, 在通过制度激励实现公共产品足额提供、实现财政持续投入的同时, 使“受益者”支付相应的费用, 并通过制度创新为生态投资者提供合理回报, 实现生态修复与保护的多元化长效稳定补偿。这一机制的建立, 将从中央到地方各级财政、受益地政府和企业、社会资源几个层面, 逐步形成以纵横向交错的转移支付为主的、规范化、低成本、多元化、长效的稳定投融资渠道, 解决灾区生态修复与保护中的持续资金来源问题。因此, 建立灾区生态修复多元化补偿长效稳定机制的思路, 一是通过分税制改革和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生态税收体系, 增强中央投入能力和中央与地方各级政府财政生态转移支付能力;二是通过转移支付制度的改革和创新, 构建长效、稳定的包含各级政府纵向和区际间、流域间政府横向的生态补偿机制;三是利用政策支持, 引导社会力量和民间资源形成多元化的补偿渠道, 建立生态修复投入的长效机制。
二、提高政府财政纵向转移支付能力, 确保财政对生态修复的持续投入
1.推行积极的保护生态环境税收政策, 在维护生态环境的同时, 增强财政投入能力
作为生态屏障区, 应杜绝大规模的开发活动, 主要功能应以提供生态产品为主, 除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外, 不应承担区域发展经济的任务。生态重建的工程性投入与生态效益充分持续发挥作用的生态维护, 从根本上说, 应依赖稳定、持续的财政投入。因此, 国家应加大环保投入, 灾区生态修复和保护应由中央财政重点保证并进行长期持续的投入, 即必须提高中央财政的转移支付能力。这可借鉴西方国家特别是欧盟国家经验, 更多地采用生态税收、绿色环保税收等多种特定税收来维护环境、平衡生态, 发挥税收具有的简单易行、筹集资金稳定等优势, 完善现有资源税并开征专门针对生态环保的税种, 在筹集资金、提高财政转移支付能力的同时, 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生态税收体系。
一是加快调整和完善资源税收制度。目前, 我国的资源税仅为矿藏资源占用税, 只包括石油、天然气、矿产品和盐等, 税种的系统性、针对性不够, 力度有限, 不足以为生态补偿筹集足够资金。应改革完善现行资源税并将征税范围扩大到如水资源、森林资源、动植物资源等可计量的自然资源上, 并逐步提高税率。如可试行向灾区生态修复建设的受益者之一——流域内各级水电公司开征水资源税。还可将资源企业的各项税列为中央与地方共享税, 中央税收部分由国家通过税收返还等方式转移支付给所在地政府财政, 并与地方共享部分一起专款专用于生态建设, 补充生态修复资金, 作为生态补偿制度的一部分。
二是开征生态环境建设税。笔者建议:在生态修复和保护受益的中下游地区, 按人均收入水平高低及所处位置开征有差别的生态环境建设税。凡是流域水环境改善而受益的单位和个人, 均应成为纳税人。此税种可作为中央税, 专项用于对上游地区的转移支付。
2.实行分税制改革试点, 夯实基层财政基础, 保证地方生态投入
地方政府相对充足的财源是实现地方财政转移支付的根本前提。为此, 应借灾后重建契机, 进行体制机制重建, 实行分税制改革试点并强化省级财政平衡, 夯实基层财政基础, 保证地方生态投入。由此, 笔者建议:可考虑把四川地区作为分税制改革试点区, 在真正实现重建资金的分级管理、分级负担中实现财政体制和机制的重建;将四川灾区的增值税、消费税、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中央分成部分全额返还;将资源税、土地使用税、房产税、耕地占用税等税种的部分政策调整权下放到地方, 由目前的按行政隶属关系划分税源, 改为由中央与地方共享税源;建立与地方经济紧密联系、有较大的增长空间和固定且充分税源、并具有良好经济调节功能的地方税体系, 把营业税和城建税作为主体税种, 极大地提高地方税的收入规模。同时, 在取消省级以下分税制的基础上理顺省级以下财政体制, 合理界定省级政府与灾区市、县级政府的事权, 在财政收支划分、专项拨款等方面向重建地倾斜, 为下一步实行财权、事权与财力挂钩的分税制改革打下基础, 建立重建地地方基本财力保障机制。
3.规范财政纵向转移支付制度, 建立和完善灾区基本财力保障机制
首先, 地震灾区多为贫困地区, 地方基层政府债务负担较重。由于中央财政对省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不够, 加上省级自身财力有限, 导致省级财政对地方转移支付的资金难以扩大。就目前看, 要建立完善的灾区基本财力保障机制, 必须规范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在国家对四川省、四川省对灾区的改革试点中尽快取消建立在基数法基础上的税收返还办法, 实行以“因素法”确定转移支付, 并科学合理设置转移支付因素和权重, 调整一般性转移支付资金分配方法和拨付规则, 保证基本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 在实现受灾地区政府正常运转的基础上, 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并使地方财政有能力引导社会资金投向生态修复, 与国家生态补偿资金形成互补, 从而保证灾区生态修复重建有足够的资金来源。
其次, 生态环境建设是全国也是区域社会公共需要, 在国家加大生态屏障区环保投入的同时, 省、市政府也应构成补偿主体。因此, 应建立针对灾区的财政生态修复投入长效机制, 构建新型的中央和省两级转移支付制度。为保证生态修复投入的持续性, 还应将生态修复和重建区域划分为国家和省级两个层次, 并相应建立中央和省两级转移支付体系, 在将国家级生态修复工程建设列为国家财政转移支付的重要支持对象的同时, 省级财政也应为省级生态修复区提供主要转移支付的责任, 并将地方规划生态修复资金需求纳入地方财政预算, 确保转移到位、支付足额、持续稳定。同时, 调整建立相应的配套实施机制, 用于生态修复区域政策性减收和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一般性转移支付, 直接拨付到所在县财政账户;用于生态建设的专项转移支付, 应由所在县政府通过相关政策和投融资平台对资金进行整合, 有针对性地吸引和引导社会资源根据当地生态建设项目的紧迫程度组织实施。
三、创建生态修复区和受益区的横向转移支付体系, 实现区际间和流域间的生态补偿
除了财政的纵向转移支付外, 生态补偿机制还包括流域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友好合作机制和经济、贸易政策机制, 因此, 构建上下游积极的利益激励机制, 可实现以地方发展能力为主的多种补偿和民间资源的充分运用。作为生态修复重建资金来源的一条重要途径, 灾后重建中, 除了中央和上级财政的纵向转移支付外, 还应建立包括受益省市横向转移支付和省级纵向转移支付以及省内相关受益市县的横向转移支付。目前的横向转移支付体现在对口援建省市在3年内每年拿出地方财政收入的1%并主要以项目援建的形式支援援建地, 这一措施是灾后的应急之举。生态修复的长期性需要建立区际间和流域间的横向生态补偿机制, 形成以纵向平衡为主、纵横交错的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 从根本上解决灾区生态环境发展中的动力和机制问题, 为灾区生态修复和持续发展提供资金保证。
1.通过区域内政府的相互协作和沟通, 制定出合理的区域间利益补偿、财政转移支付政策, 实现区域间生态的有偿使用和合理保护
成立跨部门、跨地区的长江流域管理机构, 建立流域内各省、市、区间及省内相关市、区的对话机制和上中下游间的区域合作与利益协调机制的建议应得以实施, 使相关区域在公共资金投入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方面达成共识。[1]在此基础上, 通过市场机制让受益省、市、区进行利益补偿, 在生态受益地区与生态修复和保护区域之间建立起基于生态建设与保护的横向转移支付制度。生态受益地区的生态补偿金源自于跨地区的受益省、市政府财政拨付的资金、征收的资源税、排污费等, 以及由四川省内流域上下游各市、区按比例的共同出资。生态受益地拨付比例应根据不同区域在生态修复与保护中的作用与地位、人口与财力状况、生态效益外溢程度、生态区修复保护成本和发展机会成本、生态受益获利状况等具体情况而定, 充分体现开发者保护、受益者补偿原则。
2.协调好地区间的利益, 提高转移支付的积极性
在横向转移支付制度创新中, 应在利益协调上将投资与横向转移支付区分开来, 对投资项目按价值计量, 超过无偿援助部分的就为地区间的有偿经济技术合作, 作为横向转移支付补偿。为保证资金投入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应通过建立制度化、市场化的补偿机制, 由相关地方政府共同推动并采取市场化模式运作, 充分体现“谁开发谁保护、谁受益谁补偿”原则。
四、以生态补偿和利益分享为导向, 形成多元化投资体系和市场化补偿机制
参考国际经验并结合我国实际, 灾区生态补偿的融资方式应该向国家、集体、非政府组织和个人共同参与的多元化投融资机制转变, 拓宽生态环境修复与建设投入渠道, 建立灾区生态修复与保护的多元化投资体系。
1.培育和发展生态资本市场
首先, 要把握制度建设创新和融资方式创新带来的机遇, 通过资本市场进行融资, 支持具有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生态环保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并推荐上市;其次, 发行生态环保债券和生态环保彩票, 并对债券收益实行免税政策, 广泛募集社会资金与政府专项转移支付合并使用;第三, 以中央政府为主、与四川省政府联合投资设立灾区生态产业投资基金, 以鼓励向灾区的生态产业投资。
2.提高诱导社会资本生态投资的政策效能
灾区生态修复应争取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大力支持, 包括实施倾斜和优惠的信贷政策, 积极发展村镇银行、农村资金互助社、贷款公司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 以政策带动更多市场资金参与灾区重建。
在产业重建上, 调整生态环境保护区域产业结构的支撑政策, 扶持特色优势产业项目, 并以项目支撑和投资合作来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增强灾区内生发展能力应是政策引导的重点。根据生态建设的需要, 促进生态旅游、生态农业等新兴产业的崛起, 应是实施生态环境补偿良好的产业选择。因此, 应增大生态修复投入, 延长退耕还林政策适用期, 在为生态脆弱的灾区生态重建提供支持的同时, 应根据产业规划, 建立产业结构和产业支撑体系, 找出比较优势产业项目, 从政府资源配置和市场主体投入、产业转移需求等角度, 对灾区实行扶持特色优势产业的项目支撑政策, 增强灾区“造血”功能。在坚持生态修复和保护优先的前提下, 对区域内生态农业、生态林业、生态旅游、可再生能源开发等特色优势产业的发展给予扶持, 并探索应用银行信贷、贷款担保、财政贴息、投资补贴、税费减免、技改扶持等一系列优惠政策, 以及在生态环境修复重建中实行以工代赈等政府间接资助方式, 进一步完善产业配套, 鼓励民间资本参与生态修复与产业重建, 积极引导外商投资和沿海企业进入环保产业。
参考文献
建立生态文明新机制 篇8
我国是个多山的国家。山区面积占全国土地面积的三分之二以上, 山区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三分之一以上。我国的山区也是贫困问题比较突出的一个区域。[1]山区的贫困问题之所以会比较突出, 原因是多方面的, 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对山区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和利用, 这已经影响到了山区生态系统自身的再生能力, 山区生态系统的破坏反过来又导致山区居民的进一步贫困。也就是说, 山区的贫困问题与山区生态系统的破坏之间已经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研究表明, 山区自然资源的生态价值是巨大的, 但这一巨大的生态价值却不能通过商品交换得到实现。为此, 实现山区生态补偿就显得十分必要。
吕忠梅教授在《超越与保守——可持续发展视野下的环境法创新》一书中, 对生态补偿是这样定义的, 她认为:“生态补偿从狭义的角度理解就是指:对由人类的社会经济活动给生态系统和自然资源造成的破坏及对环境造成的污染的补偿、恢复、综合治理等一系列活动的总称。广义的生态补偿则还应包括对因环境保护丧失发展机会的区域内的居民进行的资金、技术、实物上的补偿、政策上的优惠, 以及为增进环境保护意识, 提高环境保护水平而进行的科研、教育费用的支出。”[2]据此, 我们可以认为生态补偿的目的在于保护和恢复生态系统的功能和价值, 以及对从事生态建设的人在生态建设中所遭受的损失和所作出的贡献给予经济上的补偿, 以提高他们保护和恢复生态系统的积极性。
基于上述认识, 山区生态补偿就是指为了实现对山区生态系统功能和价值的保护和恢复而进行的补偿, 以及对山区生态建设的贡献者和为维护山区生态环境而遭受经济损失者所进行的资金、技术、实物上的补偿及政策上的优惠。
山区生态补偿法律机制是实现山区生态补偿、促使山区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有力保障, 建立山区生态补偿法律机制是合理的也是必须的。通过实施山区生态补偿法律机制, 可以弥补国家财政拨款的不足, 推动山区经济的持续发展。同时,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要维持山区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 必须使山区生态的保护行为获得持续的经济补偿, 否则山区生态系统只能不断遭受破坏而持续恶化。此外, 实施山区生态补偿法律机制, 可以协调经济利益和生态利益之间的关系, 推动山区经济的大发展, 这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是相符合的。
二、当前有关生态补偿的立法现状及评介
《森林法》 (1998) 第8条规定:“国家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 用于提供生态效益的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的森林资源、林木的营造、抚育、保护和管理。”《森林法实施条例》 (2000) 第15条规定:防护林、特种用途林的经营者有获得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权利。此规定在法律上推动了生态补偿制度的实行。与此同时, 林业最高主管部门国家林业局也明确提出将“由无偿使用森林生态效益转向有偿使用森林生态效益”作为中国林业发展的五大转变之一, 并于2001年底正式启动了全国森林生态效益资金补助试点工作, 国家财政拿出10亿元在11个省进行试点, 还拿出300亿元用于公益林建设、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补偿、防沙治沙工程等等, 这意味着我国生态公益林的管护开始纳入国家公共财政支出预算。
《矿产资源法》 (1986) 、《水法》 (2002) 、《草原法》 (2002) 等相关法律法规对生态补偿问题也作了类似的规定。《矿产资源法》第32条规定:“开采矿产资源给他人生产、生活造成损失的, 应当负责赔偿, 并采取必要的补救措施。”《水法》第35条规定“从事工程建设, 占用农业灌溉水源、灌排工程设施, 或者对原有灌溉用水、供水水源有不利影响的, 建设单位应当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造成损失的, 依法给予补偿”;第48条规定“直接从江河、湖泊或者地下取用水资源的单位和个人, 应当按照国家取水许可制度和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的规定, 向水行政主管部门或者流域管理机构申请领取取水许可证, 并缴纳水资源费, 取得取水权”。《草原法》第35条规定“在草原禁牧、休牧、轮牧区, 国家对实行舍饲圈养的给予粮食和资金补助”;第39条规定“因建设征收、征用集体所有的草原的, 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的规定给予补偿;因建设使用国家所有的草原的, 应当依照国务院有关规定对草原承包经营者给予补偿”;第46条规定“禁止开垦草原。对水土流失严重、有沙化趋势、需要改善生态环境的已垦草原, 应当有计划、有步骤地退耕还草;已造成沙化、盐碱化、石漠化的, 应当限期治理”;第48条规定“对在国务院批准规划范围内实施退耕还草的农牧民, 按照国家规定给予粮食、现金、草种费补助”。
此外, 一些地方政府也围绕法律、行政法规制定相应的政府规章。例如, 广东省人民政府通过并发布了《广东省生态公益林建设管理和效益补偿办法》 (1998) , 其规定:“禁止采伐生态公益林。政府对生态公益林经营者的经济损失给予补偿。省财政对省核定的生态公益林按每年每亩2.5元给予补偿, 不足部分由市、县政府给予补偿”。
可见, 我国生态补偿的立法工作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并且正处于不断发展与完善之中。但是, 从上述对生态补偿立法现状的介绍中, 我们可以发现当前的生态补偿立法是相当分散的, 它存在于各种不同种类的法律规范之中, 不成体系。此外, 现有的生态补偿是根据单一的自然资源种类所作的规定, 没有把自然资源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相应的制度设计。另一值得注意的问题是, 起着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等重要作用的山区生态系统正在遭受重大破坏, 然而现有法律法规中有关山区生态补偿的规定却只字未提, 这不能不说是生态补偿立法中存在的一大缺陷。与此相反, 一些国家已经对山区自然资源的生态补偿作出了明确规定。例如, 《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山区法》第18条就规定, 对山区自然资源的利用可以是有偿的, 也可以是无偿的, 并且在该条中详细列举了有偿使用和无偿使用所包括的情形。[3]因此, 我们有必要在设计生态补偿法律机制的时候增加有关山区生态补偿的法律规定。也就是说, 在将来制定《生态补偿法》的时候必须把山区作为一个整体予以专门考虑。另一种方式则是在将来制定《山区法》的时候专列一章规定山区生态补偿机制。[4]山区生态补偿所追求的目标就是通过对受损的山区生态进行恢复、治理, 对维护山区生态作出贡献而遭受损失者给予经济补偿, 提高其保护山区生态的积极性, 最终实现山区经济与生态关系的协调, 促进山区经济与社会的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无论是作为一种观念、战略、政策、原则, 还是作为一种方式、模式等, 都深刻影响着社会变迁[5]因此, 在进行山区生态补偿法律机制的设定过程中, 可持续性原则具有其他原则无法替代的作用。
2.公平性原则。
公平作为法的正义价值内核与法的灵魂, 始终贯穿于法的整个发展过程。毫无疑问, 它也是山区生态补偿法律机制设计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从某种程度来说, 山区生态补偿的公平性原则就是要求从山区获取收益大于所遭受损失者对山区给予补偿。它包括两层含义:一是从山区获取收益大于遭受损失者对山区给予补偿;二是山区对此种补偿予以接受。此举有利于维持山区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此外, 环境法学者在论及生态补偿的公平原则时还强调“代内公平”与“代际公平”。对山区生态补偿“代内公平”与“代际公平”的坚持, 是对山区生态补偿公平性原则的一种深化, 它不仅着眼于当前, 还着眼于长远。这使我们认识到对受损的山区生态进行恢复、治理不单纯是为了满足自身的需求, 更重要的, 此举是当代人对后来人应负的一种责任与义务。
3.效益性原则。
对于公平和效率这一对矛盾的争论在学界一直就没有停息过, 但是在建立山区生态补偿法律机制及实施山区生态补偿的过程中, 坚持高经济效益的公平确是一种必须, 也是充分发掘山区自然资源价值的重要保障。山区生态是相当脆弱的, 它很难再生甚至是不可再生的, 低效益将造成山区自然资源的浪费, 最终一定会得不偿失。虽然过去一直强调山区自然资源的经济价值, 而对山区自然资源的生态价值不够重视甚至是忽视, 但事实上山区自然资源不仅具备经济价值, 它还具备极大的生态价值。因此, 山区生态补偿法律机制的建立应本着兼顾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重原则。只有实现山区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并驾齐驱, 方能推动山区经济、社会、环境的持续发展。
(三) 山区生态补偿法律机制的具体设计
我们承认, 推行山区生态补偿法律机制将面临一定的困难和制约因素, 但是正如本文前面所分析的, 建立山区生态补偿法律机制是维持山区生态系统动态平衡以及实现山区经济、社会、环境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1.补偿主体。
就一般生态补偿而言, 其补偿主体主要包括政府、企业和市场。鉴于山区的特殊性, 其补偿主体主要是政府, 理由如下:由于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的不足, 一般情况下很少有投资者会在山区开办企业, 即使有也是属于那种加工初级农林产品的小型工厂, 其很难承担补偿山区生态的责任;同时, 由于环境资源的外部性、生态建设的特殊性和市场自身的缺陷, 市场不可能成为主要的补偿主体。但是, 让政府作为山区生态补偿的主体还面临一个不能忽视的问题, 那就是大多数的山区政府财政困难, 这就会对推行山区生态补偿产生制约因素。虽然政府可能存在财政上的困难, 但是相对于企业或者市场来说, 由其作为山区生态补偿的主体无疑是合适的。
2.补偿对象。
山区生态补偿的补偿对象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对山区生态的补偿, 包括对被污染的山区环境、被破坏的山区生态系统的恢复、综合治理以及防止山区生态退化等各种活动;二是对在山区生态建设中做出贡献者和在山区环境保护活动中利益损失者的补偿。对后者的补偿, 有利于提高其保护和维护山区生态的积极性, 避免山区生态作为公共物品所导致的破坏问题。
3.补偿形式。
一般认为补偿资金来源有这样几种:生态补偿税、生态补偿保证金、财政补贴、信贷以及基金。[6]有些学者认为还应该包括社会捐赠和生态彩票。[7]我们认为, 鉴于山区问题的特殊性, 生态税、生态基金、生态使用费应成为实行山区生态补偿的主要形式, 同时以其他补偿形式为补充, 实现补偿形式的多元化。之所以采用生态税、生态基金、生态使用费为主的补偿形式, 主要有如下理由:一些山区政府自身的财政会存在不同程度的困难, 而生态基金可以有效解决补偿资金不足的问题;生态税与生态使用费具有导向和刺激功能, 可以促进对山区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
4.补偿标准。
山区生态补偿的补偿标准应该综合考虑山区自然资源的生态价值、保持山区生态不会进一步恶化以及维持山区生态的动态平衡所需的费用。其标准应根据造成的生态价值损失程度、恢复治理必需的费用以及所需经济补偿等来确定。但是, 由于受山区生态的复杂性和当前科技水平低下的限制, 对遭受损失的生态价值进行计算存在一定的难度, 即使能计算出来, 也不一定能准确的反映出生态价值的损失程度以及恢复治理所需的费用。但是, 我们不能就此怀疑补偿标准的存在是否有意义。事实上, 适当的补偿标准还是可以根据公平原则等方法予以确定的。
参考文献
[1]李明华.山区社会学引论[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1:1.
[2]吕忠梅.超越与保守——可持续发展视野下的环境法创新[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3:355.
[3]李明华.解决山区环境问题的制度向导[J].浙江社会科学, 2004 (11) :93.
[4]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我们共同的未来[M].台北:台湾地球日出版社, 1992:52.
[5]郑少华.生态主义法哲学[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2:49.
[6]徐信俭.关于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的思考[J].林业经济, 2000 (4) :54.
建立生态文明新机制 篇9
一、生态补偿机制的内涵
生态补偿机制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工程性补偿机制,即由政府或具体受益者对实施生态环境保护付出代价者进行必要的付费补偿。具体办法就是从草原保护建设和合理利用的全局出 发,在草原围栏、人工草地、牲畜棚圈、良种繁育以及水利、交通、通信、防灾减灾等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加强对草原的工程性建设投入。二是利用性补偿机制,指消耗森林草原资源或对森林草原生态环境产生不良影响的生产、开发及经营者,为恢复森林草原生态环境而支付的补偿费用。三是鼓励性补偿机制,就是为保证生态安全而设立相应的鼓励性补贴政策。如:对合理利用草原、积极减少家畜超载数量、实施草畜平衡的农牧民给予适当的补贴;为减少冬季草原载畜压力,鼓励出栏设立的牲畜出栏补贴;为促进草原生产方式的转变,对牲畜棚圈建设、草原机械给予补贴;为彻底解决草原问题积极开展生态移民,地方财政解决移民的生产、生活和发展问题。
二、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必 要性
(一)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是保护与 建设生态环境的必然要求
生态补偿机制的引导和激励作用, 有利于调动广大农牧民保护和建设森林草原的积极性、创造性;有利于推进森林草原保护制度的落实,更好地协调草原保护与利用的关系,兼顾生态、经济及社会效益;有利于为森林草原生态保护和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和稳定的资金渠道;有利于逐步确立森林草原资源“利用有价”的理念,规范开发利用行为;有利于推动地方各级政府调整森林草原发展的思路,进一步推进森林草原生态建设。
(二)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是实现社 会公平的客观需要
长期以来,内蒙古为生态保护与建设的需要,做出了不少的牺牲,放弃了一些发展的机会,森林草原资源开发利用受控、产业发展受限,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牧民收入,也制约了自治区经济社会的发展。与此同时,内蒙古周边省市享受了这种生态保护与建设成果, 生活环境不断改善,经济也得到发展。这就造成了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发展机会的不均等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且差距越来越大。长此下去,自治区就会失去治理生态的积极性、主动性,就无法形成保护与发展的良性循环。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有利于调节生态保护与建设背后利益相关者的经济利益关系,促进社会公平。
(三)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是促进牧 民增收和生态治理区经济发展的重要 措施
生存和发展是一切工作的前提,只有保证农牧民不断增收,促进地区经济不断发展,生态治理才有真正意义,生态治理成果才具有可持续性。建立生态补偿机制,一方面可以部分弥补牧民因保护草原而实施草畜平衡、开展禁牧休牧轮牧、限制采挖草原野生植物资源等所减少的收入;另一方面,有利于引导牧民转变草原畜牧业生产方式,不断调整和优化草原地区产业结构,实现草原地区的长远发展,这就从制度上保障了生态治理区的农牧民的生计,必然促进生态治理区的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和谐发展。
三、内蒙古建立和完善生态 补偿机制的办法
根据公共产品理论,在市场经济国家,政府是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主体。生态环境作为人类生存栖息之地,在受益的非排他性上具有明显的公共产品属性,应该由政府供给。政府是生态保护的责任主体,但并不意味着政府是付费主体。根据“谁开发谁保护, 谁破坏谁恢复,谁受益谁补偿,谁污染谁付费”的生态补偿原则,付费的主体可以是政府,也可以是个体、企业或者区域。
根据外部性理论,公共产品在其供给和消费过程中会产生外部性。这是生态补偿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所谓“解决”,就是使外部性内部化,就是说,将额外成本或者收益都由生产者自己来承担或享有。那么,如何实现外部性的内部化 ? 公共对策有两个:一是政府干预;二是市场机制。因此,建立生态补偿机制主要有政府与市场两种途径。
(一)政府生态补偿机制
1. 财政转移支付。我国目前的补偿机制基本模式是中央向地方的财政转移支付。目前,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制度已经在全国正式实施。建议中央按照完善生态补偿机制的要求,进一步调整优化现行财政转移支付的支出结构, 逐步将内蒙古天然草地、湿地、自然保护区纳入到国家和地方生态补偿范畴, 增设与生态保护和建设有直接关联的专项,如管理维护、后续产业发展、生态移民、城镇建设、替代能源发展专项等,作为生态保护与建设的重点支持对象。资金的安排使用,应着重向欠发达地区、重要生态功能区、水系源头地区和自然保护区倾斜。中央在加大对西部地区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财政转移支 付力度时,应当把生态治理补偿,特别是因生态治理而造成的财政减收,作为计算财政转移支付资金分配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中央和自治区政府设立生态建设专项资金列入财政预算。为扩大资 金来源,还可发行生态补偿基金彩票。
参照中央财政在一般性转移支付标准财政支出中增设生态保护支出项目和自然保护区支出项目的办法,建立自治区级生态环境补偿机制。自治区财政要通过明显提高转移支付系数等方式,加大对自治区级限制开发区域的支持力度。
2. 征收“生态税”。我国同生态环境关系最为密切的一个税种是1984年开征的资源税,在设计之初,其宗旨是调节级差收入,但自1994年税制改革后,资源税被划分为地方税,在实际中很难达到调节级差收入的作用。因此, 我国目前不存在纯粹意义上的生态税收。
税收作为有效的经济调控手段,在保护生态环境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应该考虑适时开征生态补偿税,开征新的环境税,调整和完善现行资源税,将环境要素成本化。将资源税的征收对象扩大到矿藏资源、非矿藏资源、甚至所有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增加水资源税, 开征森林资源税和草场资源税,将现行资源税按应税资源产品销售量计税改为按实际产量计税,对非再生性、稀缺性资源课以重税,使其能够反映出资源的稀缺程度和实际价值。中央要协调好跨区域生态补偿转移支付问题,建议对内蒙古生态环境产生破坏的省区和享受内蒙古生态环境建设成果的省区征收一定的税额,实现生态环境横向转移支付均衡。
3. 政府“赎买”。美国在生态森林养护方面,采取由联邦政府和州政府进行预算投入,即选择“由政府购买生态效益、提供补偿资金”等方式来改善生态环境。我国国家重点公益林补偿政策, 就是政府赎买。
(二)市场化生态补偿机制
市场补偿相对于政府补偿来说是一种激励式的补偿制度,是通过市场的调节使生态环境的外部性内部化。
1. 生态补偿费。按照“谁污染、谁付费”的原则,对因生产和消费而影响外部生态环境的经济实体,如煤炭、电力、旅游、水库、道路和工矿企业等尝试征收生态补偿费。陕西省在2008年出台了《陕西省煤炭石油天然气资源水土流失补偿费征收使用管理办法》,对原煤征收标准为每吨3元,天然气每立方米0.008元。水土流失补偿费按照征收总额,省40%、市县两级60%的比例划解使用,并纳入各级财政预算管理, 专项用于水土保持项目支出。内蒙古应加快研究完善内蒙古煤炭等矿产资源领域收费基金政策。
2. 资源使 ( 取 ) 用权、排污权交易等市场化的补偿模式。应改革排污收费制度,将目前的超标排污费制度改为达标排污收费、对超标排放部分加倍收费并予以行政处罚的制度。
3. 水资源取用权出让、转让和租赁的交易模式。
4. 林权制度改革。调动林农护林的积极性,从“要我造林”向“我要造林”转变。从2005-2007年,江西武宁县长水村先后有上百户农民自发上山造林, 造林数量超过此前20年的总和。
(三)生态补偿标准
1997年,Robot·Costanza等按照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理论,将全球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划分为气候调节、水调控、水土流失控制、物质循环、污染净化、文化娱乐价值等l7种功能。通过测算, 得到如下基本结论:整个生物圈每年产生的价值平均最少为33万亿美元,为全球GNP的1.8倍。这种价值构成全球社会经济价值的一部分。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方法为生态补偿提供了量化标准,有利于制定合理的生态补偿价格。美国的退耕补偿政策,政府主要是借助竞标机制和遵循农户自愿的原则来确定与各地自然和经济条件相适应的补偿标准,通过农户与政府博弈,化解生态补偿中的潜在矛盾。欧盟在生态补偿机制中广泛采用“机会成本法”,即根据各种环境保护措施所导致的收益损失来确定补偿标准,然后再根据不同地区的环境条件等因素制定出有差别的区域补偿标准。
2000年后,我国在林业系统先后实施了退耕还林 ( 草 ) 政策、生态公益林补偿金政策、天然林保护工程等3大生态政策;在农业系统实施了退牧还草政策。对4个项目的预算,考虑了生态补偿因素,但在计算生态补偿标准时, 实际上只计算了农民原来种植粮食的机会成本,没有补偿发展机会成本的损失在执行过程中出现了“贯彻生态目标不到位”和“给农民的补偿不到位”的问题。因此,必须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 以体制创新、政策创新和管理创新为动力,现在就要在自然保护区、重要生态功能区、矿产资源开发和流域水环境保护等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重点领域,抓紧探索建立生态补偿标准体系,为全面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提供方法和经验。
(四)生态补偿管理
1. 加强生态环境补偿立法工作。从法律上明确生态环境补偿责任和各生态主体的义务,为生态补偿机制的规范化运作提供法律依据。
2加强组织领导。生态补偿机制涉及林业、草原、水保、土地、环保等多个行政部门,包括畜牧良种补贴、牧区人工种草、移民安置等多项资金,因而,需要建立统一的生态补偿资金制度,把各类生态补偿资金集中起来,统一管理, 统筹安排。
各级政府要把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作为生态治理的有机组成部分,理顺和完善管理体制,划清各主管部门的事权,克服多部门分头管理、各自为政、资金分散的现象,加强部门、地区的密切配合,整合生态补偿资金和资源,形成合力,共同推进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财政部门应会同农牧业、监察、审计等部门,对各盟市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并将检查结果作为分配各盟市生态治理资金的一项重要依据。税务部门要建立和开征草原生态保护税,严格资源税征缴工作。土地管理部门要落实好草原征占用补偿制度和植被恢复费征收制度。
3. 落实草原承包。草原承包不仅是推进草原合理利用、保护草原生态环境的需要,也是建立草原生态补偿机制的关键环节和重要基础。由于我区森林草原信息化发展水平严重滞后,致使我们对全区森林草原的区域分布、植被盖度和质量等精准化的基础数据几乎是空白,加之,我区不少地方草原承包工作还没有完全落实,草原属性不定、使用面积不清、生态状况模糊、利用情况不明、统计口径不一,势必影响补偿标准的确定和补偿政策的实施。因此,目前要着力提升数字化、信息化水平,建立三级联动的资源共享网络系统,运用先进的卫星遥感等技术手段进行动态监测和分类普查,科学定位和判断草原生态基本类型,形成准确无误的基础数据库,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和判断标准。
建立生态文明新机制 篇10
一、海洋生态文明与生态补偿机制
(一) 海洋生态文明的内涵
在人类中心主义环境观指导下形成了人类与自然的矛盾, 生态文明便得以兴起。生态文明作为人类社会文明的一种形式, 是社会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在人与自然和社会关系上的具体体现。它以尊重和维护自然为前提, 以人与自然关系和谐为主旨, 以建立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为内涵, 追求自然—生态—经济—社会系统的关系协同进化, 引导人们走上持续和谐的发展道路。生态文明建设, 就是要以环境的承载力为基础, 遵循自然规律,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可持续发展。
海洋生态文明是生态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是原生态文明的起源和基础, 对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及海洋开发利用影响巨大。对于海洋生态文明的解释, 人们的理解并不一致, 大致从两个方面概括:“一是人类遵循人、海洋、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二是人与海洋、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持续发展的文化伦理形态。”[1]人类起源于海洋, 海洋生态系统是人类生存与发展必不可少的基础条件。海洋不仅为人类提供丰富的物质产品, 还在气候调节、水分平衡、自然循环等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生态服务作用。海洋生态文明建设, 既不能一味地追求海洋为人类服务, 也不能单纯地强调海洋绝对保护, 而应以海洋经济开发的繁荣来推动海洋生态环境的平衡, 以海洋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促进海洋经济的更大发展, 最终形成一个和谐共荣的海洋生态文明局面。
(二) 生态补偿机制
生态补偿一词最早使用主要是在生态学和经济学领域, 近年虽有一些关于生态补偿的研究, 有个别省市也进行了实践探索, 但就生态补偿的定义而言, 由于不同学科的学者研究角度存在差异, 对生态补偿的理解侧重点不同, 至今还没有较为公认的概括。综合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 生态补偿应该是以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为目的, 以经济调节为主, 综合运用法律和行政手段, 调整相关者利益关系的制度安排。更清楚具体的阐述, 生态补偿机制就是以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为目的, 根据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生态保护成本、发展机会成本, 综合运用行政和市场手段, 调整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相关各方之间利益关系的环境经济政策。[2]
在建设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背景下, 针对区域生态保护和环境污染防治, 我们把对生态补偿的分析放在海洋生态文明视野下, 以克服在海洋生态资源管理过程中所存在的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问题。作为生态补偿的一个具体、个别类型, 海洋生态补偿的目的在于达到人与海洋和谐共处、经济与海洋可持续发展。它既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也关心人与海洋本身的关系, 是人们在开发、利用、保护、管理、改善海洋等一系列活动中, 为了维护海洋生态平衡, 对海洋生态进行补偿和对海洋生态保护作出贡献者以及因海洋保护和利用而利益受到损失者给予资金、技术、实物上的补偿。[3]海洋生态补偿直接针对的对象是人, 但最终归宿是海洋生态环境, 是以恢复失衡的海洋生态系统为出发点。同时, 通过海洋生态补偿, 可以实现环境公平, 最终保证海洋的可持续发展。
二、构建海洋生态补偿机制的现实意义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 离不开海洋经济的发展;海洋经济的发展, 必然依赖于对海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随着开发利用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拓展, 与海洋原有生态系统间的矛盾将愈加突出, 必须用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作为指导, 协调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间的矛盾, 构建海洋生态补偿机制。
(一) 有助于协调海洋生态保护与地区经济发展的矛盾
我国一直以来都存在重开发、轻保护的问题, 忽视甚至根本没有意识到海洋生态系统所提供的服务和产品的价值。这种错误的认识, 直接造成了对海洋生态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和利用, 人类的经济活动严重干扰和破坏海洋生态。虽然我们可以通过采取法律和行政手段强制保护, 对不合理的开发利用方式实行禁止, 但由于忽视了为其寻找可持续的替代发展途径, 致使海洋保护与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总是处在不断的冲突之中。要想有效解决这一问题, 应当通过基于公平利益分配的经济政策与经济机制, 平衡各方的利益, 化解海洋资源开发和生态保护之间的矛盾, 进而为沿海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一条和谐发展之路。
构建海洋生态补偿机制正是调节海洋保护与经济发展困境的有效手段。通过海洋生态补偿, 能够建立起海洋有偿使用制度和海洋生态环境补偿收费制度, 充分发挥经济杠杆对海洋资源优化配置的约束机制, 形成有效的向海洋生态保护倾斜的管理制度, 从而对海洋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起到积极的作用, 协调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与资源保护。
(二) 有助于积累海洋生态保护资金, 提高政府海洋生态管理水平
目前, 我国的海洋保护工作主要是靠政府财政拨款为资金支持来运作的, 缺乏其它有效的资金来源。没有其他资金来源, 海洋生态保护工作的开展受到严重制约, 而海洋生态补偿机制恰好可以通过经济激励手段解决海洋保护资金问题。海洋生态补偿机制的总体框架是“受益者付费、破坏者赔偿、保护者获益”, 在这一总体框架下, 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的资金渠道得以拓宽, 保证为海洋生态建设和生态保护筹集到充足的资金。同时, 海洋生态补偿机制能有效的激励生态环境的保护者, 改变传统的行政强制手段, 既可以有效地解决经济发展与海洋生态保护的冲突, 着实地提高了政府的海洋管理水平。
(三) 有助于实现海洋的可持续发展
海洋是一个整体, 具有永续流动性, 海洋生态环境的保护既不是某个人或某些组织的责任, 其建设的收益也不能由某个人或某些组织独享。海洋生态补偿机制明确了污染者和破坏者的责任, 增强环境保护的自觉性, 促使所有主体把治理海洋环境污染和其发展生产结合起来, 为资源的永续利用和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创造条件。海洋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 通过实行责权利相统一, 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 有利于实现海洋的可持续发展。
三、构建海洋生态补偿机制的原则
浙江省是我国第一个以较系统的方式全面推进生态补偿实践的省份。2005年8月浙江省政府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完善生态补偿机制的若干意见》, 确立了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基本原则, 即“受益补偿、损害赔偿”、“统筹协调、共同发展”、“循序渐进、先易后难”、“多方并举、合理推进”原则。学习他人的成功经验, 结合我省海洋环境的自然属性和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构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海洋生态补偿机制时应当遵循以下三个原则:
(一) 公平负担原则
温家宝总理在第六次全国环境保护大会上指出, “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恢复、谁受益谁补偿、谁排污谁付费的原则, 完善生态补偿政策, 建立生态补偿机制”。2006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要求, “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 建立生态补偿机制”。2007年原国家环保总局印发了《关于开展生态补偿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 提出生态补偿的基本原则是“谁开发、谁保护, 谁破坏、谁恢复, 谁受益、谁补偿, 谁污染、谁付费”等。国家高度重视生态补偿机制的建设, 我省在积极开展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过程中, 应该贯彻国家的政策方针, 通过制定地方性法规和规章, 确立海洋生态补偿的基本原则。
在国家生态补偿基本原则的指导下, 我省在发展海洋经济, 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的过程中, 应确立海洋生态补偿的公平负担原则。海洋是人类起源的发祥地, 海洋生态资源作为人类共有的财富, 任何人都享有平等利用的机会和分享的权利。海洋生态资源的开发利用者要承担相应的生态环境成本;海洋生态保护和建设的受益者要为海洋生态保护与建设者所付出的代价给予合理补偿;因开发环境资源而造成环境资源的破坏者, 应该对其破坏的海洋环境负有恢复整治的责任。海洋生态补偿机制只有遵循公平负担原则, 才能从根本上促进对海洋生态资源的保护与建设。
(二) 权、责、利明确原则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过程中, 海洋开放与利用是必不可少的内容。由于海洋生态补偿涉及多方利益博弈, 要想实现海洋生态保护的最终目标, 只能通过合理分析和界定各利益主体的权、责、利关系, 才能有效地协调各方利益。按照这一原则的要求, 一个主体在经济建设过程中破坏了生态环境, 就有义务进行修复补偿;开发利用环境资源者, 不仅有依法开发自然资源的权利, 同时还有保护环境资源的义务。我们在确定参与海洋生态补偿的各方面主体时, 必须通过制度安排使应该付出代价者支付应支付的成本和费用、应该受到补偿者得到相应补偿, 确保各利益相关者的责、权、利真正实现统一。
(三) 灵活性创新原则
海洋生态补偿机制是我们在建设蓝色经济区发展中提出的一个崭新课题, 因此, 一方面要总结已有的成功经验, 另一方面也要结合本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突出海洋生态系统特点, 科学论证、积极创新, 建立海洋生态系统服务评估方法的标准体系, 探索多样化的海洋生态补偿方式, 制定海洋生态补偿实施的流程, 从而为海洋生态补偿工作的实施提供新方法、新经验。例如我们在遵循“谁破坏、谁补偿”原则时, 就应灵活适用, 不一定必须要求其在原地进行修复补偿。如果在经济区的破坏是不可避免的, 允许到生态区进行修复补偿。这并不意味着在经济区可以随意破坏, 不进行任何修复。必须努力把破坏降到最低限度, 只是在经济区无法完全修复的部分, 才到生态区进行修复补偿。投资者和建设者在项目上马之前就必须做好补偿安排和预算, 投资总额必须包含适当比例的补偿费用。
建立和完善海洋生态补偿机制, 必须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 以统筹区域协调发展为主线, 以体制创新、政策创新和管理创新为动力, 因地制宜选择生态补偿模式, 不断完善政府对生态补偿的调控手段, 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 动员全社会积极参与, 逐步建立公平公正、积极有效的生态补偿机制, 努力实现生态补偿的法制化、规范化, 推动我省各区域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人类通过海洋生态补偿, 恢复海洋生态平衡、促进海洋可持续发展, 达到人与海洋和谐相处。
参考文献
[1]刘家沂.构建海洋生态文明的战略思考[J].今日中国论坛, 2007 (12) .44-46.
[2]李锋.无居民海岛生态补偿机制初探[J].海洋技术.2010 (9) :125.
建立生态文明新机制 篇11
关键词:逆向物流;企业的生态化机制;生态企业
企业的发展不仅要受到经济规律的支配,而且也要受到生态规律的影响。长期以来人们都以经济规律作为主导力量来调控企业,忽视甚至违背了生态规律和原理,导致了许多恶果。本文重点探讨在企业中建立生态机制,以转变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和生产方式,协调企业发展和环境制约之间的矛盾。而如果在企业中引入逆向物流系统不仅将会加速企业向生态企业的转变进程而且还能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更快地解决所面临的一系列严重的生态经济矛盾。
一、逆向物流的内涵
大多数企业在设计自己的物流系统时,主要考虑的是产品从起点到顾客手中的过程。而很少重视如何处理产品消费后的残余部分,最多不过考虑客户退货或调换产品的应付方法。这是不完善的,也是引起不恰当物流的一个重要原因。要解决这一问题,企业就必须在自己的物流系统中,构建完善的逆向物流系统。
逆向物流(Reverse Logistics)这个名词最早是由Stock在1992年给美国物流管理协会(CLM)的一份研究报告中提出的。逆向物流执行委员会将逆向物流定义为:计划、实施和控制原料、半成品库存、制成品和相关信息,高效和成本经济地从消费点到起点的流动过程,从而达到回收价值和恰当处置的目的。也即由于某些物质失去了明显的使用价值,将会被当作废弃物抛弃,但这些物质还存在潜在使用价值可以再利用,企业为这部分物质设计的一个回收处理系统就是逆向物流。更详细地讲,它就是一个为了回收价值或恰当处理的目的而把货物从它们典型的最后目的地移动的过程。同时,这个过程也包括处理因损坏、季节性库存、重新进货、抢救、召回和过量库存而退回的商品。还有再生利用计划、危险材料计划,报废设备的处置和资产恢复等。
二、生态企业和企业的生态化机制
生态企业是依据生态经济规律和生态系统的高效、和谐优化原理,综合运用生态工程手段和一切有利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科学技术,设计和改造企业的工艺流程,组织企业内部生产过程的合理循环,提高企业投入产出链各环节上的物质和能量转换效率,建立和运营以节约资源、物质和废物循环再生、能量多重利用并对生态环境污染破坏为特征的一种现代工业企业。它是一个少投入、少耗资源和能源、少或无污染而又高产出符合环境标准产品的现代化生态经济有机整体和生态工业的基础单元。
向生态企业转变就是要在企业中建立生态化机制,并从生态与经济的综合角度出发对企业产品开发设计、制造到消费,最终达到协调企业生态与企业经济之间的关系。而在这个转变过程中,逆向物流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三、逆向物流在企业建立生态机制中的作用
逆向物流不仅能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而且也能给社会带来环境利益,分别从组成它的退货物流、回收物流和生产过程中的废弃物、副产品及边角料处理物流看其在企业建立生态机制中的重要作用。
1. 退货物流是企业的一件有竞争力的武器。
企业处理产品退回的方式,关键在于企业如何设计它的退货流程。而退货物流是可以以高效和成本经济的方式使货物通过该渠道退回来的。
退货物流不仅增加了消费者的满意度,而且给社会带来环境改善的外部效益,另外在回收产品中还能提取价值给企业带来内部经济效益。除此之外,对于供应链的下游客户来说,退货物流渠道所确保的及时退货,减少了下游的后顾之忧,加强了其对上游的忠诚度,有利于促成双方之间的长期合作,强化整个供应链的纵向战略合作的竞争优势;在一定程度上也宣传了企业,从而更易于扩大企业市场份额。由此看来,退货物流确实是企业应该掌握的一件竞争利器。
在退货物流中关键是集中退货中心(CRCs),这是一个集中系统,它能够快速且高效地处理来自各地的退货,各种产品在这里进行分类、处理,然后装运到下一个目的地。最近几年它们倍受欢迎,起因就在于它独有的能够增加抢救性收入,并且通过减少垃圾和增强环保意识赢得消费者的赞赏,还有目标一致的和有经验的团队,以及降低了库存水平和改进了库存周转等作用。
2. 回收物流使企业降低成本,增加效益,外部污染得到改善。
目前大部分企业的生产管理重点放在如何更高效利用企业内部原材料,却没有更多考虑企业销售到社会上的产品及废旧品的回收和利用,这样一来不仅闲置和浪费了大量可循环使用的资源,而且也给外部环境污染问题的解决带来困难。
企业采取的正确方法应该是用最经济和最合乎环境要求的方法使这些闲置的、大量可循环的以及正在消耗财力、物力和人力的资源最大化利用。这样企业不仅降低了生产成本得到一部分利润,还可以使其产品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得到恰当的解决,而且通过回收废旧物得到价值也可以部分弥补处理回收回来的废旧物的设备等费用。因此,企业要去回收完成生命周期的产品及其一些附件,经过专门的分类,并根据对回收产品的检验结果,再对其进行整修、销售、重新利用、重新包装或销毁。尽可能的恢复更多的经济和生态价值,从而减少最终的垃圾数量,也即增加了企业的效益,也使外部环境污染得到减少和控制。
3. 生产过程中的废弃物、副产品及边角料处理物流从内部控制环境污染着手。
现在很多国家为了解决不可再生资源的稀缺性以及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的问题,制定了一系列的环境保护法规,这些法规将会对企业进行多方位的管制,为企业的环境行为规定了一个约束性标准。同时,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环境意识日益增强,要求企业产品在设计制造及消费使用过程中,必须与环境和谐相处。因此,无论是从政府还是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是否和环境协调共处已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衡量企业业绩的重要因素。企业需要从环境的角度对其自身的发展策略做出重大调整,通过企业在内部加入生产过程中的废弃物、副产品及边角处理料物流后,可以从企业内部也是从根本上控制并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实质上,这个过程和企业实现其生态化的过程是紧密相连不可忽视。
总结上述3点的分析可知,生产过程中的废弃物、副产品和边角料处理物流可以减少且控制流向自然界的、需要处理的废弃物数量;退货物流和回收物流使企业获得一部分隐藏在回收产品中的价值,这部分价值还可被用来弥补构建逆向物流时所付出的代价,它也还使企业造成的外部环境不经济的状态得到改善。所以,逆向物流的构建把仅是单向的企业物流变为一个完整循环的物流网,这不仅减少了对环境的危害,也降低了企业因处理废弃物所引致的成本,而且还使企业在先前的生产流程中所忽视的环境污染问题从内部到外部都得到合理有效的解决。因此,不能不说在企业原有的物流系统基础上建立逆向物流系统,是构建企业生态化机制的企业更快的趋于完善的一个捷径。在受管制的经济环境中,这无疑是一个值得引用和借鉴的合理化企业系统的方法。
四、目前逆向物流面临的障碍及解决方法
尽管,依托已有的物流基础建立逆向物流系统可以使社会整体经济利益得到改进,但现有的许多企业在设计物流体系时,几乎没有考虑或考虑很少关于废旧物品的回收和生产过程中的废弃物、副产品和边角料等的处理问题,需要大规模改造现有系统,无法在现有的物流体系中以低成本增加这些功能。这导致了许多企业回避逆向物流的构建,尽管企业清楚从长期发展角度来看,构建逆向物流是有利可图的。因此就需要发挥政府管制的作用,强制企业构建自己的逆向物流网络,回收处理再利用企业因生产经营活动造成的污染废品。
另外,即使企业建立了完善的逆向物流系统,回收有关废弃物品。企业还面临一个再加工处理的问题。使用直接采购的原材料还是使用经过处理的回收物品进行生产的比较,让企业面临成本问题的抉择。这不仅要在战略决策上高度注意,更要在资金和技术上大力支持。就此一些企业陷入两难境地。为解决这一矛盾,可以采取政府或行业协会补贴的方式促使企业构建逆向物流系统。
还有,企业的逆向物流与正向物流的业务流程有部分重叠,在紧急的情况下,这两种业务在加工、库存、配送等环节上可能会发生冲突,此时企业为了确保正向物流的正常运作,不得不推迟甚至放弃逆向物流的业务执行,从而影响到逆向物流价值的发挥。为此,企业在原有物流基础上设计逆向物流系统时,最好采取两种业务流程相分离的方法,以提高逆向物流业务流程的运行效率。
除此之外,要想逆向物流在企业中运行顺利并发挥作用,关键要获得高层决策者的支持,给予逆向物流业务一些优先权并制定政策执行这些优先权。总之,在企业实施逆向物流战略时,只有做到科学决策、周密计划、精心组织,企业才有可能实现预期的战略目标。
五、总结
尽管目前企业建立一个完善的物流系统面临众多困难,但在国家环境政策的强制性约束基础上,企业还应该认识到,此举不仅能够防治污染保护环境,是企业实现生态化的一个快捷途径;而且它还为企业提供更合理利用其可支配资源的工具;同时也增添了企业在国内和国际市场竞争的砝码,从长远角度看企业从中获取了挖掘潜在利润的能力;以及先进入者能从逆向物流所拥有的竞争优势中得到更多的回报,而巩固企业在自身行业中的地位以及加深顾客认可的企业品牌的程度,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
因此,可以预测企业利用内部构建的逆向物流系统去加快其生态化进程,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
参考文献:
1.张庆普.生态企业探讨.学习与探索,1998,(6).
2.刘键.供应链的逆向物流.商业经济与管理,2002,(6).
3.德博拉.L.贝尔斯.电子商务物流与实施(美).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作者简介:王全胜,南京大学商学院电子商务系副主任;侯慧,南京大学商学院电子商务系硕士生。
建立生态文明新机制 篇12
1 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必要性
1.1 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必然选择
大气、水体、森林、物种等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环境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实现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基础, 直接关系到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的逐步改善。广东随着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生态环境破坏现象时有发生, 污染物排放量依然巨大, 环境压力仍然沉重, 跨区域污染问题越来越突出, 自然资源和环境质量的约束趋紧。环境资源是一种有价的公共资源, 要实现科学发展, 必须努力扭转传统的发展观念和方式, 形成一套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环境管理体制机制, 使得在区域、流域的协调发展中能公正合理的体现消耗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真正成本。实施生态补偿机制, 在空间上有利于区域和流域的可持续发展;在时间上, 体现了代际之间的公平, 从而实现了互惠共赢[1]。
1.2 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
江河源头、自然保护区、水源涵养林区等重要生态功能区一般为贫穷地区, 如不能解决贫困问题, 在发展的压力下, 在唯GDP论的政绩观驱使下, 迟早面临生态破坏、环境恶化、物种减少等生态环境危机。要实现区域、流域的持续健康发展, 必须同时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生态补偿机制在公平的基础上对生态利益实施了重新分配, 实现了受益地区对受损地区、开发地区对保护地区的生态补偿, 在很大程度上解决发展中的经济矛盾和社会矛盾, 促进了社会分配公正, 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 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统一。
1.3 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是解放思想创新环境管理模式的重要举措
环境保护工作是一项长期、复杂、艰巨的系统性工作, 为确保环境质量安全和环境资源可持续利用, 广东省逐步转向以流域或区域为单元的环境管理体制, 实行生态功能分区, 划定水环境功能区, 实施分类管理。由于对不同功能区实施宽严不同的环境质量标准和排放标准, 导致保护与利用区域间经济利益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而生态功能分区和环境功能区划是通过行政管理手段提出的, 更多从流域、区域整体考虑环境资源利用保护效益的最大化, 难以充分体现环境资源共享的公平性。因此, 必须转变观念, 充分运用法律、行政经济手段, 探讨新的环境利益共享机制, 促进环境资源的公平利用和区域、流域协调发展。
1.4 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是依法行政的必然要求
在我国的环境与资源立法中, “生态补偿”与各种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管理收费及其使用血肉相连。《森林法》、《水法》、《矿产资源法》、《水土保持法》、《野生动物保护法》、《渔业法》、《土地管理法》、《水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对生态补偿制度作了相应的规定。建立完善生态补偿机制, 是执行法律规定、依法行政的要求, 通过体制机制和政策创新推动各地牢固树立科学发展理念, 在发展中更加注重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 推进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加快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2 广东省生态补偿的实践
生态补偿机制是社会生产不断发展与资源环境容量有限之间矛盾运动的必然产物, 它运用“资源价值论”的观念重新评价生态环境资源的现实价值, 运用政府调控与市场化运作的方式让开发、利用、破坏生态环境资源的人们支付相应的经济补偿, 用于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 以便为社会发展提供可持续利用的资源基础和生存环境。广东省是开展生态补偿问题探讨较早的省。
2.1 财政转移支付
多年来以税收返还、专项补助、转移支付补助、各项预算补助等形式, 不断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 省内转移支付的金额从23.88亿元上升到443.34亿元, 省对市县转移支付补助从5.8亿元增加到67.9亿元。
2.2 生态公益林补偿
广东是全国第一个实施生态公益林效益补偿的省份, 省级生态公益林补偿标准由1999年2.5元/亩增加到2007年8元/亩, 2008年起将进一步提高到10元/亩, 补偿资金75%用于补偿因禁止采伐而造成的经济损失, 25%用于综合管护和对生态公益林的管理[2]。
2.3 环保专项资金
省财政通过设立环境保护专项资金, 加大了对重点环境整治与保护项目的支持, 特别是重点支持山区和东西两翼欠发达地区的环境整治与保护项目。1998年以来, 省级环保专项资金逐步增加, 从最初0.2亿元到目前近5亿元。
2.4 探索流域协调机制
早在九十年代初期, 创立江门“潭江模式”, 流域各市 (区) 签定《责任书》, 建立目标责任制;科学规划, 综合防治; 定期检查, 量化考核; 建立水质保护专项资金, 稳定资金渠道, 专款专用, 无偿补助, 保障措施到位。十多年来, 潭江水质未随经济快速增长而恶化。近年来, 为确保东江水质安全, 省政府对东江流域上游地区通过扶贫、财政转移支付、流域水质保护专项资金、生态公益林建设补助等方式给予经济补偿, 促进了流域经济协调发展, 强化了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工作。2006年实施的《广东省跨行政区域河流交接断面水质保护管理条例》关于交接断面水质未达到控制目标的责任区域内停止审批、核准增加超标水污染物排放的建设项目的规定, 从地方法规的层面上为实施政策性流域生态补偿提供了法律保障。
2.5 资源与环境有偿使用政策
对矿产资源实行有偿使用和复垦, 对水资源实行取水许可证制度和有偿使用制度, 对耕地实施占补平衡的政策, 向环境排放污染物实行排污许可证制度和排污收费制度。此外, 深圳市财政对划入生态控制线的大鹏、葵涌、南澳等镇原居民以每人每月500元作为生态保护的补偿, 并计划在水源保护区推开。东莞市在产业结构调整中也开展了补偿探索, 近几来, 分别投入了3.5亿元和4.5亿元, 对淘汰的污染严重的水泥、畜禽养殖企业进行了补偿, 对关闭砖厂和自愿搬迁入园的重污染企业也制定了补偿标准, 有效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3 目前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存在问题
由于我国生态补偿政策仍很不完善,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价值没有得到体现和重视, 现有环境保护法缺乏对生态补偿的明确规定。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在法律支持、政策体制、技术定量、补偿方法上均存在一定障碍。
3.1 生态补偿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亟待完善
生态补偿机制涉及的法律内容仍然很不完善, 在现有的法律法规中涉及生态补偿的提法缺乏可操作性, 现行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与生态补偿有关的法条严重缺失, 无法充分发挥生态补偿机制在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区域流域协调发展的作用。
3.2 生态补偿量化技术难度高
生态补偿要素不但包含其生态保护、污染治理投入, 还涉及到对其稀缺性的评估, 其影响因素十分复杂。在生态环境资源损耗尚未计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情况下, 以现有的技术水平, 还拿不出能客观评价生态环境资源损失和受益的标准。
3.3 补偿资金的筹措和运作缺乏相应体制和政策支持
生态环境问题往往是跨区域性的, 即使确定了补偿的标准和额度, 由于财政体制的限制, 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资金的筹集、调配、运作和统一管理, 实施难度较大。
3.4 管理机制存在缺陷, 横向管理体制不健全
尤其是缺少跨省市、跨流域、跨部门的协调体制, 难以解决跨省市之间、上下游和行业间生态补偿问题。
3.5 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和环境审计体系尚未建立
区域环境变化对相邻地区经济和社会财富增长的影响和作用得不到清晰的揭示和表达, 区际生态补偿机制缺乏依托主体[3]。
4 广东省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框架
4.1 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指导思想
以统筹区域、流域协调发展为主线, 以体制创新、政策创新、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为动力, 建立资源环境价值评价体系, 不断完善政府对生态补偿的调控手段和政策措施, 发挥市场机制作用, 动员全社会积极参与, 逐步建立公平公正、积极有效的生态补偿机制, 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促使环境资源有效配置, 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4.2 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4.2.1 谁污染谁治理、谁受益谁补偿原则。
实施生态补偿首先要明确各利益相关者的责任。在区域内部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责任人需要承担治理和恢复的责任, 区域之间受益者需要承担补偿责任, 保护生态环境并为其他利益相关者提供生态服务功能的行为主体应该得到其他利益相关者的补偿, 这是实施生态补偿的基本责任原则。
4.2.2 公平公正原则。
在生态补偿机制的设计和实施过程中, 要必须把环境目标与区域发展、社会公平的目标结合起来, 充分考虑和正视欠发达地区的发展权, 促进保护地区与受益地区的共同发展。
4.2.3 政府主导、市场推进的操作原则。
环境资源保护属于公共事业, 生态补偿是完善公共事业投融资方式的重要举措, 需要政府主导推动。一方面许多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项目需要政府投资或补贴, 主导实施;另一方面政府和人大需要制定相关法律法规, 规范生态补偿的形式与标准, 尽量将生态补偿的内容打包推入市场, 利用市场机制的高效率, 提高生态补偿的效率, 努力创造条件, 促进环境保护的产业化发展。
4.2.4 从点到面、先易后难的实施原则。
生态补偿在我国属于新生事物, 在实践方面头绪繁多, 关系错综复杂, 因此在实施生态补偿上应该采用从点到面、先易后难的原则, 选择责权利比较明确、标准比较统一、相关责任人意愿强烈、操作性较强的项目先开展起来, 在实践过程中获取经验, 并提高人们对生态补偿的认识, 为继续提升、完善和全面推行生态补偿机制做准备。
4.3 广东省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基本思路
针对广东省生态环境的特点, 建立生态补偿机制, 应包括建立区域补偿、流域补偿和要素补偿的补偿体系, 并推动相关的制度完善、组织建设、政策制定和科学研究。
4.3.1 区域生态补偿机制构建。
按照国家的统一要求, 加快开展主体功能区划定工作, 突出和明确不同主体功能区的生态补偿政策设计重点。财政政策方面, 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重点增加对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区用于公共服务和生态环境补偿的财政转移支付。投资政策方面, 政府投资重点支持限制开发、禁止开发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 支持重点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产业政策方面, 引导优化开发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提升产业结构层次和竞争力;引导重点开发区加强产业配套能力建设, 增强吸纳产业转移和自主创新能力;引导限制开发区发展特色产业, 限制不符合主体功能定位的产业扩张。土地政策方面, 对优化开发区实行更严格的建设用地增量控制, 适当扩大重点开发区建设用地供给, 严格对限制开发、禁止开发区的土地用途管制, 严禁改变生态用地用途。人口管理政策方面, 鼓励优化开发、重点开发区吸纳外来人口定居落户;引导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区的人口逐步自愿平稳有序转移。环保政策方面, 优化开发区要实行更严格的污染物排放和环保标准, 大幅度减少污染排放;重点开发区要保持环境承载能力, 做到增产减污;限制开发区要坚持保护优先, 确保生态功能的恢复和保育;禁止开发区要依法严格保护。绩效评价和政绩考核方面, 优化开发区要强化经济结构、资源消耗、自主创新等的评价, 弱化经济增长的评价;重点开发区要对经济增长、质量效益、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以及自主创新等实行综合评价;限制开发区要突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等的评价, 弱化经济增长、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的评价;禁止开发区实行GDP豁免, 主要评价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4]。
4.3.2 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构建。
建立流域生态补偿机制, 坚持水质和水量相结合的原则[5], 用法律、行政、经济等手段解决下游地区对上游地区、开发地区对保护地区、受益地区对受损地区的利益补偿。
(1) 建立激励奖惩机制。
贯彻《广东省跨行政区域河流交接断面水质保护管理条例》, 建立水质保护奖励基金, 从省级财政收入“增量”中筹措安排, 在明确跨市河流各地级以上市交接断面的水质要求的前提下, 达标交接的给予奖励补助, 水质超标的实行“扣罚补助”, 以此来确立正确的政策导向, 从体制层面建立激励和约束机制。近期可考虑以东江流域为试点, 探索建立完善以纵向转移支付为主的补偿机制, 以利于通过法律、行政、经济手段实现对东江流域水资源持续利用和有效保护。
(2) 探索“流域环境协议”模式。
确定流域生态补偿的各利益相关方, 在上一级政府及环保等有关部门的协调下, 按照水环境功能区划的要求, 建立流域环境协议[6], 明确流域上下游应该承担的责、权、利, 按水质情况确定补偿或赔偿的额度。下游对上游输送优于水质目标的水时, 可按上游生态保护投入和发展机会损失给予补偿。上游地区得到的补偿后没有实现水质保护目标时, 应根据下游地区自来水处理成本的提高、工农业生产的损失和满足下游环境功能区达标所增加的污水处理成本, 对下游地区给予赔偿。近期可在淡水河、石马河等利益相关方比较明确、经济技术水平比较高的小流域试行。
(3) 探索水权交易和排污权交易机制。
明晰水权, 科学分配水权, 规范水权交易管理, 逐步使水资源以有价的形态通过市场调节和政府引导得到更加合理的配置。建立区域内水污染物排放指标有偿分配机制和排污权的买卖市场, 探索出一条排污指标有偿分配和排污权交易的途径, 优化水环境资源配置。
(4) 开展流域“异地开发”研究和试点。
上游水源地区不能布置污染项目, 应在下游地区提供一定的发展空间, 承接上游地区产业转移和吸纳其招商引资项目, 促进上游地区经济发展和产业提升。
4.3.3 资源与环境补偿政策探讨。
(1) 完善生态公益林补偿制度。
提高省级生态公益林补偿标准, 分级分类补偿, 规范管理。根据估算, 补偿标准起码要达到25元/亩才能基本满足林农因禁止采伐林木后的经济损失补偿。制定生态公益林质量等级评估办法和重要性分析办法, 对不同等级不同重要程度的生态公益林制定不同的补偿标准, 并逐步将重要生态公益林林区收归国有。提高管护经费的比例, 并加强经费使用监管, 严禁补偿经费截留行为。
(2) 改进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
提高水资源费征收标准, 增加水资源费征收额, 扩大水资源费使用范围, 增加水源涵养区、源头区生态环境保护和节约用水的补偿投入。改变水资源费统一标准, 按照不同水资源用途和水质类别, 制定不同的水资源费征收标准, 实行优质优价, 促进社会、企业根据需要提取不同质量的水资源, 提高水资源费的征收效率, 充分反映相关区域和部门水资源保护工作的绩效[2]。
4.3.4 完善生态补偿机制的保障体系。
(1) 建立和完善生态补偿法律法规。
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解决生态补偿的法律地位、明确有关税收、财政转移支付和补偿资金筹集、调配、运作和管理等政策方面的问题, 依法制定环境保护规划和资源综合利用规划, 明确流域上下游地区责任、权利、义务和利益, 规范各类开发、保护行为, 建立流域资源共享、生态共保、经济共赢的管理机制。
(2) 建立激励生态建设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实施以财政转移支付为主的纵向补偿方式, 在目前财政转移支付项目中增设生态补偿科目[2,7], 调整支出结构进一步体现生态补偿的要求。各级政府将生态环境保护作为经常性预算科目, 建立稳定的资金来源、顺畅的支付渠道和完善的监督管理体系。增加对生态建设的财政激励力度, 对生态屏障区、生态保护良好市、县、完成省生态环境保护目标和生态保护工作进展迅速地区的补助和奖励。
(3) 建立有权威性的生态补偿协调管理机构。
近期应以不同的资源管理部门为核心, 成立生态补偿管理委员会, 统一平衡各方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重大事项, 推进相关规划计划实施, 改善各自为政的经济发展形式。
(4) 加强生态补偿机制的科学研究。
以水专项研究为契机, 研究建立能反映保护成本、发展代价和环境质量有偿使用的污染赔偿和生态补偿评估方法的技术规范和指标体系。
参考文献
[1]从澜, 徐威.福建省建立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实践与思考[J].环境保护, 2006 (10A) :29-34.
[2]万军, 等.广东省生态补偿机制研究[C]//生态补偿机制与政策设计国家研讨会论文集.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6:252-263.
[3]孙莉宁.安徽省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探索与思考[J].绿色视野, 2006 (2) :24-27.
[4]国务院.关于编制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意见 (国发[2007]21号) .
[5]王金龙, 马为民.黑河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及效益评估研究[J].人民黄河, 2005, 27 (7) :4-6.
[6]张惠远, 刘桂环.我国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设计[J].环境保护, 2006 (10A) :49-55.
【建立生态文明新机制】推荐阅读:
建立绿色生态林业05-17
互联网生态系统建立07-22
建立新机制06-22
建立长效机制07-18
建立评价机制07-25
建立激励机制08-24
保险投资机制建立研究07-03
法律风险机制的建立07-30
建立完善“五个机制”08-05
建立专业发展导向机制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