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学习的价值分析

2024-08-11

教师学习的价值分析(共12篇)

教师学习的价值分析 篇1

摘要:教师心理和谐是中国特色的健康概念, 是具有实践价值的一种健康模式, 是教师主观幸福感的心理品格。教师心理和谐成为教育和谐的必然要求, 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诉求, 教师个体幸福的本质特征。

关键词:教师心理和谐,价值,结构

教师心理和谐的含义

教师心理和谐指教师能悦纳自我, 平衡情绪, 控制自我, 能建立和谐的教育人际关系, 具有教育幸福感, 创造性地开展教育工作。教师心理和谐概念蕴含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的意义:

第一, 教师心理和谐是教师协调自身在整个教育系统中的关系平衡, 包括自我内部关系和谐、自我与社会的关系和谐、自我与自然的关系和谐、自我与他人的关系和谐。因此, 教师心理和谐的理念有利于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的本土化[1]。

第二, 教师心理和谐是具有实践价值的一种健康模式。教师心理和谐展现的是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人与人、人与物、人与事的动态的协调状态。因此, 教师心理和谐的理念有利于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

教师心理和谐的价值分析

1.教师心理和谐———教育和谐的必然要求

心理和谐的教师能悦纳自我和控制自我。真正了解、正确评价、乐于接受并喜欢自己, 对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能力所及以及能力不所及有清醒的认识, 具有良好积极的心态, 保持稳定乐观的情绪状态, 能适度地表达和控制自己的情绪, 具有和谐的人际关系。能与学生、同事、领导、家长以及自己的家人、同学、朋友保持良好的关系。热爱教育工作, 能积极投入工作, 爱岗敬业, 充分挖掘自己的潜能, 展现自己的才干, 在教育教学中体验价值感、成就感和满足感, 能积极适应和改造教育环境。也就是说, 教师心理和谐是教育和谐的必然要求和前提保证。

2.教师心理和谐———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诉求

教师是帮助学生形成心理平衡、达到心理和谐的促进者, 教师是与学生心理相互建构的“平等中的首席”。教师的心理已达到成熟程度, 具有完整的心理机能和结构, 而学生的心理各方面正处于形成中, 学生主体的机能性活动要受教师的导引, 这意味着教师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知识、品德、信仰、价值观、行为等的发展和形成。因此, 教师心理和谐是学生心理发展的保证。

3.教师心理和谐———教师个体幸福的本质特征

休谟说:一切人类努力的伟大目标在于获得幸福。幸福是人生的最大追求。积极心理学研究证明, 幸福与人口统计学方面的因素, 比如年龄、性别、种族、教育程度和收入等相关度较低, 稳定的决定因素是社会或者人际因素, 也就是说人与社会、与他人、与环境的关系状态、和谐水平直接影响我们的主观幸福感。心理和谐是人的一种积极向上、健康的人生态度和生存状态。心理和谐的教师有着较高的生活满意度, 较多的积极情绪, 良好的人际关系以及较强的职业创造性。教师心理和谐是教师个体幸福的保证。

教师心理和谐的结构建构

教师心理和谐是一个整体关系系统的动态平衡过程[2], 这一系统是一个以教师自我和谐为基础, 以人际关系和谐、以教师与自然和谐、以教师与社会和谐为特征的立体结构模型。由此, 教师心理和谐形成八个方面的指标体系 (见图1) 。

第一, 教师的自我和谐。包括悦纳自我、控制自我两项指标。就是“我与自己”的关系平衡。其核心是教师具有良好的自我认同, 积极的自我效能感, 能够控制情绪, 保持稳定而积极的教育心境, 具备健全的人格。其外化形式就是自尊、自信、自立、自强。教师自我和谐是心理和谐的基础。

第二, 教师的人际和谐。包括人际关系互动、人际关系整合两项指标。就是“我与他人”的关系平衡。教师具有融洽和睦的人际关系网络, 能与学生、同事、领导、家人以及学生家长、朋友等保持良好的关系, 能够尊重、理解、信任、帮助他人, 能够在人际交往和互动中满足自己的需要。

第三, 教师与社会和谐。包括职业认同与规划、压力应对两个指标, 就是“我与社会”的关系平衡。教师与社会和谐集中表现为教师的专业成长, 即教师对社会和自己的职业具有敏锐性和认同性, 具有积极的教师角色认同, 能够规划教师生涯发展, 能够应对职业压力, 实现自己的职业追求和理想。

第四, 教师与自然和谐。包括亲近自然、道法自然两项指标体系。就是“我与自然”的关系平衡。教师与自然和谐表现出教师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性, 接受人与自然的现实关系并欣赏大自然的美丽, 对自然怀有敬畏之心。在行动上不做违背、损害自然发展规律的事情, 而是顺应自然, 因势利导。教师与自然的和谐是其心理和谐的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1]李君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5:30.

[2]俞国良, 宋振韶.现代教师心理健康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8:230-231.

教师学习的价值分析 篇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即马克思主义指导

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这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共同构成辩证统一的有机整体。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力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积极借鉴人类有益文明成果,充分调动积极因素,凝聚力量、激发活力,进一步打牢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精神动力支持。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有机统一,共同构成了完整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共同构成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体内容。没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指导,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就失去了方向和灵魂;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就失去了内核和主题;没有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就失去了精髓和主旋律;没有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就失去了价值坐标和道德标准。核心价值观,是一个社会、一个行业、一个部门、一个团体乃至个体的一个人前进的标杆和奋斗的力量源泉,每一个社会都有其赖以支撑的核心价值观。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身处在这样一个时代,从事着这样一份职业,我深感无悔于我的选择,这不仅是一份职业的选择,更是一份责任与使命的选择,不仅仅是一种行动的选择,也是一份态度的选择。而从踏上从教之路的那一刻开始,教师的特殊身份也就决定了我教师生涯前进的方向和价值追求:静心教书,潜心育人;敬业成人,精业成才。这将会是我教师职业的引路明灯与前进方向。

做一名静心教书,潜心育人的教师,必须要耐得住寂寞。在外企打工的白领或个体经营者,每月拿到的钱可能是教师的工资的两倍三倍甚至十倍八倍!他们大部分都应酬多多,几乎每天都有大鱼大肉,山珍海味、甚至奖金一次就十来万。这点一度让许多教师多多少少的有点不平衡,教师也有自己的生存需要、享受需要与发展需要。那我们教师应该怎样调整自己的需要呢?教师职业的生存需要会不断鞭策自己努力工作与学习,使自己的教师身份得到学生、家长乃至社会的认同。教师职业的享受需要是教师全身心投入教书育人事业。学生的成才,这是教师独有的精神动力。教师职业的发展需要集中表现在教师为适应学生的不断发展进步而进行的两种努力:一种是不断进行教育科学理论研究,另一种是进行文化业务进修与修身。因此,如果说提高教师待遇是尊师重教的重要标志,那么提高教师素质则是尊师重教的基本前提。

首先作为教师,要有责任感。责任感能激发人的潜能,也能唤醒人的良知;有责任感的教师,总是全身心投入教育教学之中,真正关爱学生。而失去责任感的教师不仅丧失自身的发展,同时也必将在麻木中失去教育的良知。其次,必须要有一种职业的敬畏感,敬畏是衡量一个人成熟度的标志,它存在于教师的内心。一个敬畏工作的人,面对要做的事情,没有消极怠工的情绪。因为有发自内心的做人准则和道德标准,他的内心是安定的、平和的,他会提高自身的修养,自觉约束不端行为。“君子之修身也,内正其身,外正其容”,所谓“敬业者生存”,是很有道理的。一个教师一定要热爱所教的学科,热爱所教的对象。教师从内心真正热爱学生,就会产生爱生如子之情,就会把挚爱倾注到教学中,就会不遗余力地将自己的聪明才智融进教学中。具备了爱心的教师,才能真心实意爱护学生、关心学生,时刻为学生着想;才能心存善意,宽恕学生的“冒犯和过错”;才能凝聚学生,增强士气;才能“以心灵感召心灵,以激情唤起激情,以智慧启迪智慧,以灵魂丰富灵魂”,才能收到“教育无痕,润物无声”的效果。

做一名敬业成人,精业成才的教师,必须要有丰富的学识以为学生的前进导航。我们教师更要不断地更新知识,认识自身的不足,一边努力工作,一边认真学习,不断进取。教育人、培养人是一种富于艺术性、创造性的复杂劳动。教师必须具有敏锐的观察力、深刻的思考力、灵活的应变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要不断学习,反复实践,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品德、意志性格、文化知识、工作能力等方面的修养。才能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可见,教师有必要在业务上力求长进,努力跑在学生前头,才能当好学生的领路人,才能引导他们不断前进。如果教师想给学生“一碗水”自己首先要有“一桶水”、“一盆水”、“一池水”甚至更为广之。这就要求我们教师不断地增长自身的才干和能力,不断完善自身同时还要乐于创新,勇于开拓,善于学习新的知识,掌握最新信息,有才干的一代新人。

教师写作对学生的意义和价值分析 篇3

1.写作即系统,教师写作和学生写作是两个不同的系统。教师写作属于私人写作,学生写作属于考场作文,两者的关注点和指向性大相径庭,写作目的和阅读受众也截然不同。专业写作和考场作文,是两个不同的系统。比如文贵含蓄,考场作文你岂敢含蓄?非但不能含蓄,还要小心点题。高考作文命题有一定的限制性和目的性,不可能不设定范围,让考生随意乱写。除了文字表述,还有考察判断力、价值观的内涵在内,每一道高考作文题,都有自己的价值追求,而且越来越“专业化”,没有经过专门训练的人,根本无从下笔。更要命的是,高考作文命题的价值追求,重感性、重审美、重抒情,常常陷入到一元的、片面的抒情惯性之中,一味强调真情实感,忽视了真知灼见,理性命题则被打入冷宫,难脱“小我”范畴;而作家写作则是以哲学和人生思辨为主,追求分析、批判、理性和反思,关注社会和人生等重大命题。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两种不同的价值追求,两套不同的系统,很难兼容。

2.写作即生活,教师生活和学生生活截然不同,两者的写作很难真正关联。作文即生活。素材的累积,是生命记忆的衍生;不管是真实的来自实践的记忆,还是从阅读中,从那些一代代物化的经典中得出的间接生活,都是我们生命中不可或缺的素材和营养。材料的分析,则是对生活与生命的阐释;用我们自己的生活和生命去解读材料中的生活和生命,这是生活的交叠,也是生命的交融。每一次材料的分析,都是生活的一次丰富,生命的一次重生。人不可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不仅是客观的河流在变,更重要的是主观的人随时在更新。所以,重要的不是材料,不是事实,而是阐释。笔墨的流淌,则是情感与思想的激荡。处于真正的情感之中,应该达到无我的境界。这个时候没有观察者,只有观察。摒弃了一切前见,只有当下,只有存在,如海德格尔所言,存在不断涌现。

3.写作即常识,要想写好作文,自然要深入理解生活,体悟生命,这是难以口传和示范的。什么是常识呢?常识就是关于生活和生命最基本的认识。人首先要满足生理的需要,衣食住行,吃喝拉撒……其次是安全的需要,不仅是身体的安全,还有心理的安全,心灵自由发展的安全;再次是归属和爱的需要。当这些生命常识,转化为我们的生命伦理,深入我们的骨髓,成为我们生命中的必需,我们就能趋向于严肃合理的生活。而当我们以当事者的身份参与这个世界,我们必将发现,他人的存在,正是对我们生命伦理合理性的最好检验。我们自身的生命伦理与他人的生命伦理互相验证,互为镜像,并最终互相编织。这时候,我们恍然明白,我不只是代表了人类,我还是这个物种的全部,我代表着整个人类的心智。原来我们每次相遇他人,相遇自然,相遇写作,只是相遇我们自己,是对内在自我的辨认,是对自我生命的一种照亮。这种照亮,因为具备了共同的伦理,必然掺杂着我们的生命经验与他人的生命经验,融合着不同的生命伦理,我们将因此获得对生命的深入体悟。

这就是写作的常识。但这些常识没有必需的生命历程,是很难认识到位的。这也是教师写作无法真正影响学生写作的一个重要原因。

那么,是不是说教师写作对学生作文没有意义呢?不是。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写作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教师写作的标杆作用,在于揭开了文字的奥妙,撕开了写作的神秘面纱,给了学生无穷想象。现实中,很多热爱写作的教师,成为学生崇拜的偶像。这种榜样的力量会给学生极大的激励,并使他们逐渐产生浓厚的写作兴趣。教师带领学生重新经历自己具体文章整个的写作过程,重新经历自己创作中立意的挣扎,构思的彷徨,选材的纠结,灵感骤然获得的狂喜,还有“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修改的执著,学生或许就会因此敬畏写作,钟爱写作,用全部的生活和生命的积累去写作。

2.教师写作可以帮助学生对写作形成正确的理解。学生写作的问题有时候不是写作的能力问题,而是对写作的理解问题。如何帮助学生界定什么是好的文章,什么是优质的写法,特别是辨析当前泥沙俱下的混乱的写作认识,这是教师的责任。比如我们告诉学生要贴近生活,关注生活,这里的生活,并不是你所见所闻的一切生活,而应该是被你的心灵所光照的,被你的心灵所同化的,被你的心灵所提纯的,成为你心灵一部分的独特的人生体验和生活体验,只有这样的生活,才是个性的,水灵的,有生命力的,有价值的。我们还告诫学生写作不要丢掉自我,应该说这个要求也是有意义的,但并不是一切自我的东西,就是独特的、个性的。因此,必须摒除自我中的共性面,在贴近生活和贴近自我中,找到两者的契合点,精神升华,题材升级,让生命焕发出个性光彩。这样的文章才是好的。而对诸如此类作文理念的理解,如果自己没有写作体验,仅仅根据课程标准根据教材根据教参书,要和学生“讲”清楚是很困难的。我常常利用自己的写作体验让学生认识这些写作理念的内涵,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效果。

教师生命价值观缺失的原因分析 篇4

我国长年以来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 教师的职业观念中完全没有关于生命价值和生命意义的任何理念存在。纵观我国的教育史, 从古至今对教师的定位都仅仅局限于教书解惑的功能上。换句话说, 社会对教师的作用十分有限, 不具有全局性。而对教师内在生命价值方面的评价体系几乎没有。在中国数千年的文化延绵中, 社会、国家对教师的定位长期不变。而且社会舆论也热衷于长期宣传教师所谓的“牺牲精神”或者是“付出精神”, 这种思想上的 “枷锁”让教师背负着沉重的社会使命, 将教学的生命意义人为的变得非常狭窄。

二、教师的生存状况不容乐观

首先, 社会上对教师这门职业所谓的待遇水平给出了很多带有美化性的说辞。教师成为了社会上最为理想的工作之一, 在描述中, 教师这份职业既稳当, 又光鲜, 好像是完美的无可挑剔。但是, 实际上, 很多教师的生存状况并不像描述的这般美好, 有很多问题都凸现出来, 亟待社会去解决和消化。目前还有许多教师收入水平不高。特别是对于一些基层的教师而言, 他们的辛苦付出和自己的收入完全不成比例, 长此以往, 教师的工作积极性被消磨殆尽。他们甚至开始选择一些第二职业赚取额外的外快, 有的甚至直接选择了转换职业。近年来, 我国优秀教师流失是非常明显的。

其次, 根据调查, 我国很多教师, 特别是从事教育事业时间很长的教师都或多或少的存在着一些身体健康状况。教师的工作时间较长, 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身体锻炼。许多女教师在忙完了一天的教务工作后, 回家还要面对一大堆的家务杂事。同时, 社会对于教师身体状态的情况也不是很关注, 学校也很少为教师组织开展一些定期的身体健康检查。此外, 教师身体状况不容乐观的还有一个因素是教师对自己身体健康状况的不重视。特别是一些毕业班的教师, 为了提升自己班级的升学率, 往往工作起来不分昼夜, 对自己日益下降的身体情况也是关注程度不够。

再次, 许多教师都有着或多或少的心理问题。特别是对一些教学负担较重的基层教师而言, 其除了承担繁重的教学任务, 还有一些行政方面的事务需要进行兼顾。而很多毕业班的教师也长期面临着升学率的压力。长此以往, 这些负面情绪得不到有效释放, 对教师心理方面的影响是无可估量的。

三、教师自身生命理念的缺失

教师除了要助力学生成长以外, 还必须进行自我的成长。但是目前我国许多教师在自我修养方面的缺失是非常严重的。教师在教学中不能体会教学的真谛, 始终将自己放在一个“高高在上, 不容侵犯”的位置上。他们不会将教学当作是生命与生命进行平等交流的过程。许多教师认为自己的工作枯燥无味, 除了年复一年的重复以外便别无其它内容。这就是教师自身缺失生命理念的最大表现。如果具有生命理念, 教师将学生视为一个平等且各具特色的“生命体”, 那么教学的效果势必会变得有声有色。

四、教师的教育发展存在滞后性

教师生命价值观念缺乏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 即教师的教育发展存在着严重的滞后性。首先, 对于教师的培训存在着“走过场”的嫌疑, 很多开展专业技能培训都显得过于的流于形式, 这些流于形式的培训往往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也不能真正意义上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技能。而很多教师参加培训的主要动力是来自于加薪晋职, 而并非为了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 而是进行被动的学习而已。这些非自愿性的培训效果其实要被大打折扣。教师缺乏对自身专业发展意识的提升。很多教师处于专业发展的成熟期, 为了实现自我和自我完善就需要教师站在生命的视角下进行相应的自我修复。

五、学校对于教师生命的关注程度不够

目前, 教师生命价值观念缺失的另外一个主要原因是学校对教师生命价值教育的关注度不够。许多学校更多关注的是学生成长, 而对于教师的培养则往往显得较为忽略。现实情况是许多学校教师连生命价值都根本没有听说过, 更别说站在生命视角下进行教师教育的发展。

总之, 生命视角下的教师教育发展是目前教育界所追求的一种教育新境界。但是这个理想追求的过程往往是很艰难的。这需要国家、社会、学校和教师共同努力, 携手制定目标, 关注教师在当今社会的生存状态, 从源头上、思想上提升教师的生命价值理念。同时, 让教师在教育发展中实现生命与生命相互沟通交流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郑晓江.笔谈生命教育视野下的教师素养—生命教育司教育健康发展的生命[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 2012 (5) :12.

[2]郑凤仪.生命教育视野下教师素质的建构[J].辽宁教育, 2014 (4) :81.

教师学习的价值分析 篇5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身处在这样一个时代,从事着这样一份职业,我深感无悔于我的选择,这不仅是一份职业的选择,更是一份责任与使命的选择,不仅仅是一种行动的选择,也是一份态度的选择。而从踏上从教之路的那一刻开始,教师的特殊身份也就决定了我教师生涯前进的方向和价值追求:静心教书,潜心育人;敬业成人,精业成才。这将会是我教师职业的引路明灯与前进方向。

做一名静心教书,潜心育人的教师,必须要耐得住寂寞。在外企打工的白领或个体经营者,每月拿到的钱可能是教师的工资的两倍三倍甚至十倍八倍!他们大部分都应酬多多,几乎每天都有大鱼大肉,山珍海味、甚至奖金一次就十来万。这点一度让许多教师多多少少的有点不平衡,教师也有自己的生存需要、享受需要与发展需要。那我们教师应该怎样调整自己的需要呢?教师职业的生存需要会不断鞭策自己努力工作与学习,使自己的教师身份得到学生、家长乃至社会的认同。教师职业的享受需要是教师全身心投入教书育人事业。学生的成才,这是教师独有的精神动力。教师职业的发展需要集中表现在教师为适应学生的不断发展进步而进行的两种努力:一种是不断进行教育科学理论研究,另一种是进行文化业务进修与修身。因此,如果说提高教师待遇是尊师重教的重要标志,那么提高教师素质则是尊师重教的基本前提。

首先作为教师,要有责任感。责任感能激发人的潜能,也能唤醒人的良知;有责任感的教师,总是全身心投入教育教学之中,真正关爱学生。而失去责任感的教师不仅丧失自身的发展,同时也必将在麻木中失去教育的良知。其次,必须要有一种职业的敬畏感,敬畏是衡量一个人成熟度的标志,它存在于教师 的内心。一个敬畏工作的人,面对要做的事情,没有消极怠工的情绪。因为有发自内心的做人准则和道德标准,他的内心是安定的、平和的,他会提高自身的修养,自觉约束不端行为。“君子之修身也,内正其身,外正其容”,所谓“敬业者生存”,是很有道理的。一个教师一定要热爱所教的学科,热爱所教的对象。教师从内心真正热爱学生,就会产生爱生如子之情,就会把挚爱倾注到教学中,就会不遗余力地将自己的聪明才智融进教学中。具备了爱心的教师,才能真心实意爱护学生、关心学生,时刻为学生着想;才能心存善意,宽恕学生的“冒犯和过错”;才能凝聚学生,增强士气;才能“以心灵感召心灵,以激情唤起激情,以智慧启迪智慧,以灵魂丰富灵魂”,才能收到“教育无痕,润物无声”的效果。

做一名敬业成人,精业成才的教师,必须要有丰富的学识以为学生的前进导航。我们教师更要不断地更新知识,认识自身的不足,一边努力工作,一边认真学习,不断进取。教育人、培养人是一种富于艺术性、创造性的复杂劳动。教师必须具有敏锐的观察力、深刻的思考力、灵活的应变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要不断学习,反复实践,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品德、意志性格、文化知识、工作能力等方面的修养。才能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可见,教师有必要在业务上力求长进,努力跑在学生前头,才能当好学生的领路人,才能引导他们不断前进。如果教师想给学生“一碗水”自己首先要有“一桶水”、“一盆水”、“一池水”甚至更为广之。这就要求我们教师不断地增长自身的才干和能力,不断完善自身同时还要乐于创新,勇于开拓,善于学习新的知识,掌握最新信息,有才干的一代新人。

社会主义荣辱观旗帜鲜明地指出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应当坚持和提倡什么、反对和抵制什么,为全体社会成员判断行为得失、作出道德选择、确定价值取向,提供了基本的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只有在全社会大力弘扬社

会主义荣辱观,才能进一步加强和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进一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又好又快地发展,进而使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在全社会得到进一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让我意识到价值的追求不仅在于积极前进的脚步,也在于前进的道路上要以奋进的脚步和严格的自律为太阳底下的神圣事业增色添彩。身为教师,我的价值在哪里,我的价值发挥了没有,我的价值又发挥多少,核心价值观的学习让我自省。

教师学习的价值分析 篇6

关键词:理念 经验 成绩

一、选取研究对象

为了更好地进行实验对比,本研究选择两位经验丰富,但是教学类型不同的高中数学教师刘老师和王老师(化姓)作为研究对象。这两位老师的相似之处为:二位老师年龄、教龄相仿,教学背景相似,均为科班出身。不同之处在于:刘老师的教学较符合建构主义,更加注重师生共构式教学;王老师的教学则偏向传统,以讲述为主。

二、研究情境说明

研究的个案教师所任教学校为省城的一所重点中学,该校历史悠久,是当地的一所名校,该校一个年级有30多个班,一个班50个学生左右,全校6000多学生,校园规划合理齐整,各种设备齐全。学校较重视升学质量和升学率,且一直保持较高水平。

三、资料收集及分析

资料收集的内容集中在老师对教学过程的各项内容的看法与行动。资料的收集方法包括:观察,座谈,访谈(对象包括领导、教师本人、学生及教师亲属),教室观察,问卷。资料收集时候要做笔记和录音。资料分析主要是将收集到的材料进行整合分析,向相关专家请教探讨,与相关文献做对比,并将分析结果做分类分析。

四、调查结果与分析

1.刘老师的数学教育理念与价值观

(1)乐观的理念。经过调查,刘老师乐观的理念的形成主要取决于他的成长经历和教学经验。

日常教学中,刘老师觉得学校替学生想的太多了,由于升学压力,学生的平时作业很多,有时候到了高年级还要补课,造成学生的痛苦,依照该老师的看法,学生应该有自由和空间,而不是为了升学和成绩牺牲自己的时间和兴趣,不能奢望每个学生都能考上重点大学,上好专业。

刘老师自己的高中生活是轻松愉快的,读书是她自己想做的事情。以前的生活虽条件不如现在,但没什么压力,学习起来也比较自由。而现代社会,信息通常,网络发达,诱惑较多,竞争愈发激烈,升学率又是学生的生命线,学生是一种被动的学习,感到很痛苦,所以在目前的环境中,让学生能感觉到快乐是很重要的。

(2)追求成就感。刘老师重视成就感与自己的一次高中经历有关。高一时候,班上有一位同学父亲早逝,母亲身体也不好,家庭条件很差,坐在班级的角落里,自卑,成绩很差,尤其是数学。刘老师想帮助这位同学,于是刘老师就发奋学习数学,学会后给该同学辅导,在提高了同学的数学成绩的同时,自己也获得了对问题的深入理解。后来,他就专门教班上的数学很差的同学,并获到了很大的成就感,因为刘老师认为:“只有你做出来,成就感会油然而生”,也为他将来从事教师职业埋下了种子。

换个角度,追求成就感与父母和社会的期许有很大关系。虽然父母当年没有什么要求,但是刘老师希望达成父母的期望,这种不服输的人格特质,应该是造成她追求成就感的一个重要因素。

(3)逻辑思考,知识衔接,反复训练。刘老师本身对数学强调要了解公式的原理,能推导,切忌死记硬背。刘老师强调如果新课与学生的经验没有连接,学生会无法接受。刘老师还认为反复练习有助于概念的形成与熟练,重视练习的价值。

2.王老师的数学教育理念与价值观

(1)注重权威。王老师重视权威价值的因素主要有学习经验和初为教师的教学管理经验。王老师是在传统教育环境中学习的数学老师,其父亲也是一名数学老教师,其认为数学绝对的真理。他非常严厉,在班上有绝对的权威。

王老师大学毕业任教之初,第一班级就是一个程度一般的高三毕业班。采取权威的管理方式大概也是王教师唯一的方法。结果效果不错,他肯定了如此的做法,自然也就延续了下来。

(2)注重考试与成绩。王老师重视考试的程度已经到了他觉得没有考试就无法教学的程度。让考试变成了学习目的,而教学只不过是升学的工具而已。重视考试成绩主要受以下两方面影响:①自身的学习经验,②学校的影响。

①自身的学习经验。王老师的数学学习经验自述中,他说他初中时候数学也曾经很不好,后来通过强迫自己多加预习练习,成绩有一次进步很大,由此他认为成绩可以带动学习兴趣。

②学校的影响。王老师所在学校较重视升学质量和升学率,学校设立了月考,全校排名等一系列制度,各种攀比跟风,教师之间,学生之间,年级之间。王老师在这所学校也难免受到这种氛围影响,感到压力很大。

五、结论与建议

1.结论

(1)影响王老师注重传统的教学方式的原因,主要是:意图价值尚未摆脱传统教学阴影,老师是权威的角色,偏重学生对事实、规则、计算与练习,以升学为主要目标。

(2)刘老师的教学虽然较王老师符合建构主义,但依然有些价值观牵绊着他的行为,如注重反复练习而不注重教学活动,注重程度统一确忽略普通分班的价值,注重数学可训练逻辑思考,但忽略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无法做到社会建构主义的核心。

(3)王老师与刘老师从成功的数学学习经验里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与动力,但二人的成因却不尽相同。刘老师重视乐观、因材施教、成就感,而王老师重视权威、考试成绩。

(4)二人更加愿意教实验班,遇到普通班则无计可施,无法引发学生讨论,这里更加重视学生成绩的王老师受到的阻力更大。

2.建议

(1)教师培訓方面:

①欲使教师改变教学,应该培养教师的成功教学经验,让教师相信并重视改变,达到真正的改变教学。

②传统的教师培训多流于形式,甚至产生负面的价值,故应改变教师培训与评价体系。

③应培养数学教师重视正常分班的社会价值,数学不有少数成绩前段的学生可以学。

④应鼓励数学教师摒弃权威者的角色,让学生主动建构知识,避免一味的反复练习数学题目,抹杀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2)学校方面:

①应改变传统的数学评量方式,教师评价方式,避免考试成为学习数学的目地。

②应注重学生各方面均衡发展,不应只一味鼓励升学造成的老师和学生压力,影响教学正常化。

③学校应真正实施并落实教研交流活动体系功能,鼓励教师与教师之间交流与研究,不致于造成数学教师教学匮乏。

④应落实常规分班,促使教学正常化,更因此避免因能力分班致老师与学生被贴上标签。

参考文献:

教师学习的价值分析 篇7

一、社会服务

学习型社会, 追根溯源, 就是学习化的社会, 是全民学习、全组织学习、全社会学习的社会。学习型社会是社会发展的趋势和要求。“学习型社会就其形式来说, 是要创造一个全民学习和终身学习的社会, 就其实质来说, 就是一个以学习求发展的社会。”在当代社会, 知识就是财富。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学科知识的深度扩张, 仅仅依赖于学校里所学的知识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当代社会要求每个组织都要进行学习, 提供学习。“我们越来越不能说, 社会的教育功能乃是学校的特权。所有的部门———政府机关、工业、交通、运输———都必须参与教育工作, 地方共同体和国家共同体都显然是具有教育作用的机构。”学习型社会反映了时代对知识的要求, 其内涵在于每个组织不断地学习以促得知识的发展。大学作为一个社会组织, 本身就是为社会提供理智支持的地方。“大学应不断满足社会的需求, 而不是它的欲望。大学的理念应回应社会的理智需求。”随着社会对大学的需求日益强烈, 大学面向社会的开放程度不断扩大, 大学的大众化层次的加深, 大学的功用已经不仅仅限于为社会提供理智支持, 其功用还蔓延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大学在服务社会方面也做出了改变和努力, 当代大学已经打开了它的大门, 面向全社会敞开, 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

大学作为一种学习型组织, 是不证自明的。随着大学边界的模糊以及大学和其他部门的交织和拓延, 大学已经越来越趋向一种无组织、无边界的状态。而同时, 大学在整个社会中发挥的越来越大的作用也可以从大学的组织形式和大学同社会中其他组织的关系中窥见一斑。大学作为提供知识的一方, 作为一个知识的生产地, 已经走出了象牙塔, 与政府、企业建立了深度的合作和联系, 三者密切合作、相互作用。创业型大学的出现推动了这一步伐, 它是大学组织扩张与蔓延至企业的一个助推器。然而大学的组织扩张不仅限于企业和政府, 大学已经蔓延到社会的各个角落, 大学的组织理念日益式微, 组织形式日益多变, 组织边界日益模糊。随着科学的制度化和学科的专业化, 各种知识进入大学, 成为大学研究的对象。大学开始研究所有的东西。在这种前提下, 大学这一学习型组织也成为学习型社会所必需的组成部分。

学习型社会的构建是需要社会中的各个组织的通力合作。而大学在组织层级上对于构建学习型社会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大学本身的性质决定了大学应该立足自身, 面向社会。大学是一个知识生产的社会机构, 同时也是一个学习型组织。大学作为一个知识生产机构, 它的目的之一就是服务社会;大学作为一个学习型组织, 其组织特性被社会中的各个组织所效仿。大学的组织边界也在不断扩张以至变得模糊。学习型社会要做到全面学习、全面发展, 大学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个体发展

学习型社会从主体上看可以是个人的学习、组织的学习以至于全社会的学习, 但归根结底是个人的学习。每个组织都离不开个人, 没有人的发展就没有组织的发展, 没有人的学习也谈不上组织的学习。“教育应该促进每个人的全面发展, 即身心、智力、敏感性、审美意识、个人责任感、精神价值等方面的发展。”学习型社会的人性基础就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为人们提供一种终身学习, 终身教育。赫钦斯最早提出了学习化社会概念并在其中中强调了人的自我实现的崇高追求。这种永恒主义思想家所特有的理想主义色彩我们难以想象是否会有实现的那一天。但就其培养人的优秀性这一点, 学习型社会和大学的理念是一致的。赫钦斯本人在《美国高等教育》中也提到大学应该培养人性而非人力。大学的理念在于培养自由之精神, 独立之人格。大学应该以一种高贵的姿态, 迎接每一个有心智能力和会独立思考的人, 大学最摒弃的是人云亦云、趋炎附势之人。“在大学里, 人们可以不受限制的探讨真理, 为真理而真理。人们出于寻求真理的唯一目的聚集于此。大学应该是获得政府和社会的认可, 腾出专门的一段时间, 尽最大可能地培养最清晰的自我意识。”大学不会去教学生如何学习, 如何生活, 因为每个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前就是独立的个体, 就是心智成熟的人, 他们应该学会自我教育、自我学习。大学更加注重的是对最优秀的人进行人性的培养, 对人理智思维的训练。通过对学生进行各个方面的教育, 高深而专业的训练, 对学生当前和今后的学习和思维活动产生一种深远的影响。可见, 大学在人才培养理念方面与学习型社会中人的发展是一致的。

大学在人才培养理念上为学习型社会提供了价值标准, 同样的, 大学作为一个教学机构, 在当代学习型社会日益发展, 全民学习浪潮日益膨胀的过程中, 承担着越来越多的教育功能。社会意识到高等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 大力发展高等教育, 扩充教育资源, 在这种强大的推力下, 高等教育已经由精英化走向普及化甚至是大众化。大学已经不仅仅是一个普通教育之上的进行专门教育的高等教育机构, 它面向的也不再仅仅是最优秀的人。在另一方面, 大学正在为社会、政府、企业、个人提供一种全方位的教育。大学作为一种制度化的场所, 通过学科的制度化和知识的专业化将越来越多的知识纳入其研究领域, 以其独一无二的能力生产知识, 并将其反哺给社会。在此之后, 大学的制度不断变革, 其根本目的在于满足社会的需要, 为更多的组织和个人提供更廉价而高深的教育。大学不能脱离制度存在, 制度化大学是大学为社会提供全方位学习的基础。仅仅有人才培养理念的趋同, 大学还不足以在人才培养方面为学习型社会的构建提供足够的支持, 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才使得大学在服务于学习型社会方面成为一种实然的可能。“未来的学校必须把教育的对象变成自己教育自己的主体, 受教育的人必须成为教育他自己的人, 别人的教育必须成为这个人的教育, 这种个人同他自己的关系的根本转变, 是今后几十年内科学与技术革命中教育所面临的最困难的一个问题。”学习型社会所面临的自我教育的问题, 正是大学所应该关心并正在关心的问题。在个人教育层面, 没有哪个机构或者哪一阶段的教育比大学更适合于解决这类问题。

三、知识的传播、生产以及推广

随着科学知识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 我们正在进入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 我们的社会正在从工业化社会向知识化社会迈进, 逐步形成了以知识为中心的社会,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也成为了共识。“后工业社会是双重意义上的一个知识社会”贝尔认为在后工业社会中理论知识居于中心地位, 创新的源泉越来越多的来源于研究和发展, 同时社会的力量也越来越多的在于知识领域。当今的社会, 知识的重要性已经显露无疑。而学习型社会的理论基础也建立在对理论知识的学习之上。知识在社会中的核心地位使得人们意识到只有不断的学习才能满足需求。可以说, 知识社会是学习化的赖以形成的现实基础, 而知识也是学习型社会所不可或缺的必要条件。没有了知识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学习型社会就没有合法性;没有了知识社会, 学习化也不会有所附之处。知识在学习型社会中的地位是不言而喻的。如何能够有效地获得知识、生产知识和运用知识是学习型社会必须专注的问题。大学首先是一个知识传播的场所。“知识本身即为目的。”纽曼在《大学的理想》中就指出大学的目的应该是传播和推广知识。大学自诞生之日起就是一个传播知识的场所, 大学首先是一个教育机构, 大学的目的永远都不能脱离教育。大学培养的是人的理智, 培养人追求真理的精神。在大学, 保存知识和解释知识是学者和教师的永恒追求。而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 大学的教育功能变得越来越重要, 大学在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人才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步入学习型社会, 知识的传播需要以大学等教育机构为助力。其次, 大学是知识生产的场所。大学不仅仅传播知识, 同时也在生产知识。研究型大学的出现是大学生产知识的重要标志。早在18世纪的德国, 洪堡在创立洪堡大学的时候就提出了大学的三个理念包括大学自治、学术自由、教育和研究相结合, 这使大学的科学研究成为可能。大学兼容并包, 无论什么样的知识, 都可以成为它研究的对象。大学生产一切知识。“大学是唯一能让学者追求稀奇古怪的知识, 或者从事那些很少或者没有实际用途的学问的地方。”大学可以追求知识而不用承担社会责任, 这使得大学成为知识生产的最合适的场所。只有在大学里, 知识才能得到“肆无忌惮”的生产。再次, 大学还是推广知识的场所。大学对知识的推广是一个水到渠成的过程。“我们现在正在觉察到:大学的无形产品———知识———可以是我们文化中唯一最强大的因素, 它影响着各种职业, 甚至社会阶级、地区和国家的兴衰。”整个社会对知识和理智的需求使大学难以独善其身。大学被要求生产知识, 并推广知识至全社会, 来满足整个社会的目的, 为全人类服务。当今大学已经成为社会知识的最重要的来源。“大学正在前所未有地被要求生产知识来满足公民和地区的目的, 满足国家的目的, 甚至根本不为什么目的, 就是相信大部分知识都可以为人类服务。”构建学习型社会离不开知识的传播、生产和推广, 很难想象没有大学的社会能够做到。

四、结语

学习型社会, 是基于知识在社会中起到的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试图通过全面学习、终身教育等来达到个人和社会的全面发展的社会。学习型社会内涵丰富, 构建学习型社会需要各个组织和所有成员的努力。大学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机构, 承担着建构学习型社会的重要职能。本文着重从社会层面、个人层面及知识层面上分析大学对于构建学习型社会的价值。首先大学作为社会组织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学习型组织和知识有机体的组织特征使得大学在构建学习型社会中必然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其次, 大学作为培养人理智能力和思维方式的场所, 其理念同学习型社会中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人性基础不谋而合, 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 大学在对学习型社会中个人的全面发展这一层次上显得尤为重要。再次, 知识作为学习型社会中占据核心地位的因素, 在大学这一“知识工厂”中得到了传播、生产和推广, 大学成为整个社会获取知识的重要机构。

摘要:学习型社会, 是基于知识社会这一整体的社会环境, 试图通过全面学习、终身学习等来达到个人和社会的全面发展的社会。大学作为一种社会机构, 本身具有培养人才、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的目的和属性, 构建学习型社会, 大学更加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试图从社会、个人和知识三个层面上来解析大学在构建学习型社会中的价值。

关键词:大学,学习型社会,价值分析

参考文献

[1]顾明远, 石中英.学无止境:构建学习型社会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50.

[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会生存——教育的今天和明天[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1979:219.

[3]弗莱克斯纳.现代大学论:美英德大学研究[M].徐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1:3.

[4]德里克.博克.走出象牙塔:现代大学的社会责任[M].徐小洲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1:341

[5]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6:85

[6]雅斯贝尔斯.大学之理念[M].邱立波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7:20.

[7]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会生存——教育的今天和明天[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1979:219.

[8]丹尼尔.贝尔.后工业社会的来临:对社会预测的一项探索[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4:239.

[9]约翰.亨利.纽曼.大学的理想[M].徐辉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1:20.

[10]斯坦利·阿罗诺维兹.知识工厂:废除企业型大学并创建真正的高等教育[M].周敬敬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2:10.

教师学习的价值分析 篇8

微信是一款具有通讯、社交、平台化功能的移动应用软件。2012年8月18日腾讯推出的微信公众平台, 与微信一脉相承, 让高校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方式逐步地发生改变, 为新媒体环境下改善学生学习方式提供了新的可能。在这里微信公众平台不再是简单的技术术语, 而变成包含着传播文化、社会心理、人际交往和生活方式等的时代命题。[1]

并且因为移动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 移动设备 (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 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移动学习也成为当前教育界研究的热点。所谓移动学习, 是指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及移动设备来获取教育资源或教育服务的一种新型学习方式, 使学生能够不受时间、空间的束缚, 随时随地的进行学习[2]。

本文将通过把移动学习的微信公众平台和在线考试学习平台相结合, 利用微信公众平台的开放性把在线考试系统嵌入进去, 探索能突破传统单一的课堂教育模式, 分析其应用价值, 能早日实现移动学习。

二、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在线考试学习平台特点

1.平台的便捷性。微信已不单单只是一个充满创新功能的手机应用。它已成为中国电子革命的代表。覆盖90%以上的移动设备, 并称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日常使用工具。使用微信公众平台作为移动学习平台, 可以让学生非常便捷就能上手操作。

2.学习的灵活性。学生可以在自己需要学习的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通过微信来继续在线考试学习, 与他人进行交流、学习。这种学习方式因具有灵活性、无线性等特点, 可以提供给学生随时随地的学习, 具有一定的先进性。

3.信息传递的高效精准。用户只要在有网络的地方使用安装微信的移动设备就可以实现与平台之间的信息即时互动, 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同时, 管理员通过后台对用户进行分组, 以实现信息推送的精准性实现和特定群体的全方位沟通与互动。

4.学习内容的丰富性。微信特有的对讲功能, 使得交流不再限于文本传输, 而是图片、文字、声音、视频的富媒体传播形式, 使得学习内容丰富多样。而认证之后的微信公众平台账号拥有更高的权限, 能推送更漂亮的图文信息。这类图文信息也许是单条的, 也许还是一个专题。[3]

5.学习平台的扩展性。微信公众账号的二次开发可以将公众账号由一个媒体型工具转化成提供服务的产品, 进行类APP化。微信已经发展成为了一个“平台APP”和“智能App Store”, 各种原生APP逐渐成为微信组件或蜕化为帐号之一。[4]也是基于这点, 把在线考试和微信无缝结合, 将可以提供海量的题库以供学生学习。

三、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在线考试学习平台应用价值

移动学习主要面向所有的教育的机构及企事业单位, 目前该群体人数数量庞大, 所以这样的平台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较好的发展前景。根据对在线考试过程中参与者角色的研究, 分析基于微信公众号的在线考试学习平台的应用价值如下:

1.实现学生自主学习。传统教学关注教师的“教”, 以教师为中心。而移动学习改变了这一现象, 转变为关注学生的“学”, 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移动学习设备, 可以随身携带, 自主学习者可以在任何地方, 任何时间与学习伙伴、老师、专家交流, 这种新的、随时、随地、 随身的学习方式更迎合了自主学习的特征, 使得学习更方便。[5]

2.优化教师的教学管理。考试是检验授课教师的教学效果以及学生的学习效果的有效手段之一, 考试既是教学系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而微信考试学习平台是传统考场的延伸, 它利用丰富的题卷资源, 教师在线布置作业试题, 学生在线做作业试题, 自动批阅, 自动记录批阅结果。实现作业试题批阅自动化、高效化, 还能支持学生自主学习的使用, 让教师从传统的测试中解放出来, 使测试变得简单, 大大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效率。

3.有助学校的节能减排。无纸化已经能够广泛运用到各个领域, 包括政府、企业以及学校等单位。学生一直以来是“用纸大户”, 校园的无纸化更应该走在社会的最前沿。而利用网络考试, 可以有效的减少纸张的使用, 实现节能减排, 减少树木的破坏, 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

4.发掘平台的商业价值。微信公众平台的服务号一月有四次群发机会, 而订阅号更是每天有一次群发信息的机会, 对于平台自身来说, 可以发布与学生市场相关的广告等。所以说, 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在线考试学习平台具备一定的商业价值。

四、结语

从上述的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到利用移动互联网的优势和微信这一先进公众平台, 学生可以实现通过手中的智能手机进行自主学习考试, 老师对知识点的归纳总结, 通过互联网进行发布, 让学生自主学习, 其一对一交流功能能对学生在学习时遇到的问题进行解答, 而自动回复功能, 可以降低老师在回答学生疑问时的顾及不暇, 大大减少老师的教学压力, 还能为学生学习提供一个舒适的学习环境, 既可以在家进行学习, 老师可以通过发布试题来测试学生学习情况。实现是线上的教学进度跟进和学生自主学习的延伸, 打破传统教育模式, 从线下到线上, 基于微信能够轻易实现移动学习和教育O2O, 这种模式具备广阔的发展前景。

摘要:微信在大学生群体中使用广泛, 是一款具有通讯、社交、平台化功能的移动应用软件, 为移动学习提供了良好支持环境。本文在已有文献梳理的基础上, 根据对在线考试过程中参与者角色的研究, 分析了基于微信公众号的在线考试学习平台的发展前景和应用价值, 旨在对移动学习领域的研究与理论提供理论的借鉴和参考, 实践新型教育模式。

关键词:微信,公众平台,移动学习,在线考试

参考文献

[1]杜娟.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移动学习应用初探[J].赤峰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15 (7) :53-54.

[2]王建华, 李晶, 张珑.移动学习理论与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9:25-26.

[3]白浩, 郝晶晶.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教育领域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 2013 (2) :78-81.

[4]江波, 覃燕梅.基于微信的移动图书馆APP服务系统设计与实现[J].现代情报, 2013 (6) :41-44.

教师学习的价值分析 篇9

行动学习最早是由英国物理学家瑞文斯 (Revans) 教授提出的。瑞文斯认为, 传授结构化知识是现代教育和培训的主要形式, 但是在快速变革的社会中, 仅仅依靠这种学习方式是不够的, 还需要有创见性的提问。他同时指出只有以团队的形式将传授结构化知识和询问结合起来才是完整和有效的学习[1]。行动学习中, 参加者通过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反思他们的经验, 相互学习和提高[2]。行动学习融合了传统的“做中学”的教育理念, 从教学的主体而言, 突出“以学员为中心”;在学习形式方面, 重视团队学习, 强调通过学员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提高学习效果;在教学过程方面, 倡导在团队支持下基于行动、反思的循环学习。

作为一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方法, 行动学习强调理论探索与解决实际问题的有机结合, 在全球正在受到关注, 并逐步成为国际管理教育培训的主要教学模式之一。全球越来越多的公司把培训模式转向行动学习模式, 把行动学习作为更有效、更有力的工具来发展和培训管理者的管理能力[3]。国外高等教育中有一些课程把行动学习作为主要的学习方法, 尤其是在管理发展领域[4]。在我国, 行动学习已被应用到学校教育和领导人才的教育培训中[5]。

MBA教学中, 学员学习理论知识, 改变管理理念, 并不一定能将这些知识和理念转变为现实的管理能力和实际的管理行为。只有把理论应用于具体的管理实践, 使学员亲身经历和参与管理问题的解决, 进而获得实际的体验和感悟, 才能实现知识和理念向管理能力和行为的转变。行动学习正是实现这种转变的有效途径[6]。与传统的教学方式不同, 行动学习强调以学员为中心[7]。行动学习中的教师不再是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的知识主宰者的教师角色, 而是学习过程的设计者、组织者、引导者, 对小组的行动学习进行催化和引导[8]。本文对MBA行动学习教学中教师的角色进行了分析。

二、行动学习的核心理念

行动学习是一组人共同解决组织当下存在的问题的过程和方法。行动学习在关注问题解决的同时, 更关注小组成员的学习发展及整个组织的进步。问题导向是行动学习的一个重要特征。行动学习以解决问题为手段, 强调学用结合的重要理念。

行动学习是团队学习。行动学习要组建学习小组, 小组成员在民主、平等和相互支持的基础上, 分享思想, 贡献经验, 相互启发。为保障小组学习有效进行, 行动学习规定了一系列集体研究的程序与方法。从本质上看, 行动学习是一种合作式的集体学习, 充分集中集体智慧是其重要出发点。各种有效的团队学习方法是行动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丰富繁多的程序与方法背后, 所蕴含的深层理念是平等地认可每一个成员的价值, 充分尊重每一个成员所做出的贡献。

行动学习的过程强调质疑反思。通过质疑当前的行为模式和心智模式, 引发对已有经验、理论及内心假设的反思。通过反思重新解释经验, 建构理论, 修正假设, 从而引发心智模式和行为模式的改变。小组成员需要通过一系列质疑和反思来确定问题的本质, 找出可能的解决方案。质疑反思有助于促进小组内部对话, 提高小组凝聚力, 形成创造性和系统化思考, 增强学习效果。同时小组成员通过反思自身心智模式, 打破思维定式, 可实现自我的真正改变与成长。

行动学习需要小组成员切实地就所要解决的问题采取行动。行动是探寻, 是试错, 是检验。行动也是学习过程。行动学习是实践性的持续推进过程, 将对问题的解决方案落地实施, 在实践中检验成效, 对解决方案实施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反馈, 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深度研讨形成新思路, 再继续学习、改进。如此反复学习和推进, 通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 直至问题最终解决。

行动学习需要催化师的引导。催化师是行动学习过程的设计者, 氛围的营造者。催化师要帮助小组成员聚焦于要解决的问题, 选用合适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工具, 精心设计解决问题的过程和小组研讨过程。在行动学习过程中, 催化师既要帮助团队成员思考怎样解决问题, 又要帮助他们思考怎样学到知识。

行动学习的目标是要实现个人和组织的共同成长。一方面行动学习使个人丰富了知识和经验, 提高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 行动学习在组织中创造了浓厚的学习氛围, 通过不断发现和解决组织发展中遇到的难题, 促进了组织发展。

三、行动学习中的教师角色转变

教师角色是指教师应有的行为模式。教师角色不仅影响到教师对自己在教育活动中、在促进学员发展中地位的认识, 还影响到对教师应该更多依赖于内部还是外部的认识。行动学习法强调“做中学”, 要求教师不断总结经验, 反思教学行为, 将自己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教育活动的创造者。具体来说, 行动学习中教师角色的转变体现在如下三点。

1. 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员发展的促进者。

行动学习强调以学员为中心, 行动学习中的教师应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知识学习的引导者, 应从关注学员知识的学习, 转变为关注学员心智模式和行为。在行动学习中, 通过引导学员不断地质疑反思, 及时给予学员以反馈, 使学员在获得理论知识的同时, 将知识转化为心智模式的提升和管理行为的改善, 从而促进学员发展。

2. 从内容专家转变为过程专家。

在行动学习中, 教师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知识提供者和标准答案的发布者, 而是组织学员学习的组织者和促进者。教师需要转变观念, 从内容专家转化为过程专家, 成为行动学习过程中的“导演”和催化师, 帮助小组成员精心设计行动学习过程, 通过引导、催化使学员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 并通过流程控制和团队动力来实现教师与学员、学员与学员及学员与知识的良性互动。

3. 从知识权威转变为寻求发展的学习者。

行动学习强调人人参与、平等对话、合作构建。因此, 在行动学习教学中, 教师需要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 树立师生互教互学的理念, 强调与学生教学相长, 成为行动学习中的学习者而不是知识权威, 通过营造氛围、激励学员、有效质疑等, 在帮助学员学习成长的同时, 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和教学能力。

四、行动学习中教师角色的职责

行动学习能否达成教学目标, 使学员通过行动学习得到能力的提升, 教师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行动学习中的教师职责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帮助小组成员明确行动学习问题。

行动学习起始于企业当下存在的实际管理问题, 好的问题既能激发学员的兴趣和热情, 也能引起企业高层的重视, 获取更多的支持。为了明确行动学习问题, 教师要带领小组成员深入企业调研, 在企业调研的基础上, 组织小组成员研讨, 明确界定行动学习问题。在引导小组成员明确行动学习问题时, 要注意以下三点:一是该问题是企业高层关注的问题;二是问题的难易程度要恰当, 问题太简单不能提供足够的学习机会, 问题太复杂在有限的时间内难以解决时, 会挫败小组成员的积极性;三是要用清晰准确的语言将问题表达出来, 并确保小组成员对问题的理解达成一致。

2. 行动学习过程设计和过程引导。

在问题明确后, 教师要协助小组成员根据行动学习问题选取合适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工具, 对行动学习过程进行详细设计, 对行动学习过程中企业调研的目的及时间安排、研讨会的主题和时间安排都要进行精心设计。在行动学习过程中, 教师要全程参与企业调研和小组研讨。在企业调研中, 要协助小组成员对调研对象、调研内容做详细安排, 以确保通过企业调研收集到行动学习问题解决所需的各种数据。在小组研讨中, 要根据研讨主题, 恰当选取结构化研讨方法, 一方面要有效质疑引发小组成员反思, 确保假设浮出水面, 避免小组讨论离题;另一方面要根据研讨内容, 帮助小组成员恰当应用各种行动学习工具如鱼骨刺图、因果分析网络图、重要性/紧急性矩阵、实施难度/收益大小矩阵等, 以确保小组研讨取得预期的成果。

3. 相关理论知识的导入。

行动学习不是从实践到实践, 行动学习的问题解决需要理论的指导。在行动学习项目推进过程中, 教师需要适时地给小组成员导入解决问题所需的相关理论知识。通过理论知识的导入, 一方面可使小组成员掌握解决问题所需的知识, 另一方面这些理论被小组成员及时地应用到问题解决中, 能帮助他们更系统地分析问题和提出解决方案。同时小组成员在实际应用中不断对理论进行反思, 可使理论知识转变成为实际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4. 营造氛围, 鼓励质疑, 及时反馈。

行动学习强调群智、群策、群力, 发挥团队的作用。行动学习强调质疑反思。因此教师要注重调动小组成员的积极性, 鼓励小组成员质疑。在小组研讨的引导中, 要营造开放、热烈的研讨氛围, 鼓励小组成员发言, 对提出质疑的小组成员给予表扬, 以激发小组成员的潜能, 尽可能收集更多创意, 使小组制订的问题解决方案和行动计划切实、有效、可行。教师在引导小组研讨的过程中, 还要扮演观察者的角色, 在发现小组成员有不良的行为表现如爱出风头、总是打断别人发言、爱否定其他成员的观点等时, 要及时给予反馈, 在反馈时注意要用正向的积极的语言来表达, 以提高成员对反馈意见的接受度。通过及时反馈使小组成员能对自身行为进行反思, 达到心智模式的改变, 促进成员成长。

5. 与企业积极互动, 使企业深度参与, 确保行动计划实施。

行动学习要求小组成员能够将行动学习成果转变为组织决策并付诸行动, 在行动中体验、反思。行动学习强调行动。如果企业对行动学习项目的参与度不够, 则行动计划很难在企业落地实施。因此教师要帮助小组成员采用多种方式积极与企业互动。一般来说可采用如下三种方法:一是与企业高层定期沟通, 向企业高层汇报行动学习项目的进展和阶段性成果, 获得高层支持;二是邀请与行动学习问题相关的核心员工加入行动学习小组, 参与行动学习的小组研讨;三是在行动学习取得阶段性成果时, 组织企业内与问题相关的核心人员对这些成果进行评价, 给出建议。通过与企业的积极互动, 可提高企业的参与度, 使行动计划能够顺利实施。

五、结语

行动学习的核心在于以学员为主体, 将学员组成团队, 通过解决企业当下存在的问题达到学员的学习和发展。在行动学习中, 教师要发挥好过程专家、学员发展促进师的作用, 要参与行动学习问题解决的全过程, 和学员一起走进企业, 参与调研, 探究问题的解决方案并付诸实施, 在行动学习中与学员共同成长。

参考文献

[1]Revans R.The origin and growth of action learning[M].Chartwell Bratt, 1982.

[2]伊恩.麦吉尔 (Ian Mc Gill) 和利兹.贝蒂 (Liz Beaty) .行动学习法[M].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2.

[3]DOTLICH DAVID, NOEL JAMES.Action Learning:How the world's Top Company are RE-creating their leaders and themselves[M].San Francisco:Jossey-Bass Publishers, 1998.

[4]SAVIN-BADEN M.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higher education:Untold stories[M].SRHE/OU press, 2000.

[5]张素玲.行动学习及其在我国领导人才培训中的应用研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9, (12) .

[6]王成全.论行动学习在MBA教学中的实施[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07, (11) .

[7]迈克尔·马奎特.行动学习实务操作——设计、实施与评估[M].郝君帅, 唐长军, 曹慧青, 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3.

教师学习的价值分析 篇10

合作学习主要是学生为了完成共同的目标和任务, 通过责任分工、小组学习和讨论, 尽可能地促进自身和其他同学学习的一种形式, 这种学习方式的使用一般是为了鼓励学生处理好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 在合作完成任务的时候能够实现自己的目标和理想。

合作学习, 一方面能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情, 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效率, 另一方面能够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 增进学生之间的感情。教师在合作学习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除了要对整个合作学习任务进行设计之外, 还要在合作学习中进行现场的观察和介入, 进行必要的干预, 尤其是对于意外问题的出现, 必要的时候要进行有效的指导, 这样才能保证合作学习活动有效进行。

当然, 在合作学习中, 教学干预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教师把握好干预的时机, 采用合适的干预策略和方法, 就有助于学生的合作学习, 反之, 就会带来负面的影响。

二、初中数学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

(一) 合作探讨的问题过于简单

现在初中数学教学开始了全面的改革, 很多学校将合作学习作为新的授课方式引进课堂。但是现在合作学习中存在着很多问题, 比较明显的是合作探讨的问题过于简单, 学生很快就将任务完成, 感觉没有挑战性, 长期下去, 会对数学的合作性学习缺乏兴趣。很多数学课堂上, 合作学习仅仅局限在一些小问题上, 一些教师甚至局限在简单的土地面积计算上。对于这样的问题, 很多学生会认为无聊, 缺乏挑战性。

(二) 合作小组分工不明确

合作学习中, 小组内部分工必须要明确, 这样才能体现每个小组成员的价值。但是现在初中数学课堂上, 由于分组之前缺乏考虑学生的性格特点, 导致小组分工出现比较多的问题:一方面, 分工不明确, 学生不清楚自己在合作学习中应该做什么, 自己负责什么;另一方面, 分工不合理, 没有发挥学生的特长。这些问题都会影响合作学习的效率。

三、教师干预存在问题

在合作学习中, 教师的干预是十分必要的, 但是现实教学中, 教师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干预存在许多问题。

(一) 教师干预以个别为主

初中数学课堂合作学习中, 很多教师有进行干预, 但是仅仅局限于个人的干预, 也就是小组在进行任务过程中, 教师仅仅直接对出现问题的学生进行干预, 缺乏对整个小组进行干预。这种干预方式不能发挥小组团结互助的精神。教师对小组的评价也比较少, 经常仅仅是对个别学生进行评价。这种干预方式会容易忽视另外一部分学生, 让学生感觉到自己得不到老师的重视, 长期下去会失去对数学课堂的信心和兴趣。

(二) 教师干预主要局限在纠错行为

在数学课堂的合作学习中, 教师在发现学生出现错误的时候会马上进行干预, 但是对于学生做的好地方没有进行肯定和表扬。很多教师在纠错这一干预中经常是要求解释深层次问题, 仅仅对出现问题的小组或者学生进行干预, 对那些完成任务比较好的小组或者在任务过程中表现很好的学生, 没有进行一定的点评和反馈。这样在一定程度会降低这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三) 教师没有把握好干预的时机

在数学课堂的合作学习中, 很多教师进行了一定的干预, 但是没有把握好干预的时机, 不但起不到效果, 反而阻碍了合作学习的有效进行。如一些小组在进行任务的时候, 遇到一点小困难, 教师马上迫不及待进行干预, 不利于发挥学生的思考的积极和主动。或者, 当学生对一些较深的问题表现出畏惧的情绪时, 教师没有进行引导和鼓励, 反而用批评的方式进行干预, 这样会让学生觉得很委屈, 长期导致学生产生现自卑的心理。

四、初中数学合作学习中教师应该如何进行干预

(一) 干预对象由个别到小组

教师进行教学干预的时候, 应该以小组作为干预对象。教师在干预之前应该通过多种方式判断小组的进程。对于合作学习中个别学生出现问题, 教师应该对整个小组进行提醒, 让小组的成员具有集体合作的精神和顾全大局的意识。对于, 个别学生表现良好, 教师在对其肯定的同时, 也要表扬该小组的其他成员, 没有他们的支持, 个别学生是不能发挥如此出色的。

(二) 教师干预方式要多样

传统的教师干预比较单一, 很多教师在整节课下来都是采用批评和教育进行干预。这样方式开始可能会有一点的效果, 但是长期下来会让学生反感。教师干预除了要对学生进行纠错, 还要对表现好的小组进行表扬, 对遇到困难的学生多点引导和鼓励、少点批评和责怪。在教师的鼓励和支持中, 学生才会在合作学习中寻找到自己的价值。

(三) 教师干预要把握好时机

教师在进行干预的时候要把握好时机。合作学习是以学生为主体的, 教师只是处于引导作用。教师在旁边应该细心观察, 不要随便插手学生的任务, 尽量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当然, 学生出现意外或者遇到困难时, 教师也不应该撒手不管, 应该给以一定的帮助和引导, 保证合作学习有效进行, 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总得来说, 合作学习形式能够改变传统初中数学的乏味和无趣, 增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干预在合作学习中起到重要作用。但是在干预的时候, 教师要把握时机, 做好引导, 这样才能保证合作学习的有效进行。

摘要:随着现在数学教学的改革, 教师也不断更新教学方法和授课形式, 提升课堂效率。在初中数学的课堂中出现比较多的是合作学习。合作学习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提升数学课堂的效率。但是由于很多学校在运用这种方法的时候, 教师会因对其缺乏干预或者干预的方式不大正确而影响合作学习作用的发挥。本文针对初中数学合作学习中教师干预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的解决措施和途径。

关键词:初中数学,合作学习,教师干预

参考文献

[1]曹一鸣, 贺晨.初中数学课堂师生互动行为主体类型研究——基于LPS项目课堂录像资料[J].数学教育学报, 2009 (5) .

[2]燕守民.浅谈教师在初中数学合作学习中的角色定位[J].新课程学习:上, 2011 (12) .

教师学习的价值分析 篇11

新课程背景合作学习音乐教学价值合作学习是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教育教学过程中广泛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和教学理念。在当下的新课程背景下,将合作学习用于高中音乐教育教学过程中是有重要价值意义的。不仅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音乐的时间和空间,也提高了音乐学习过程中的效率,培养了学生学习音乐的良好品质和习惯。最终在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音乐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轻松学习,教师简单教学,实现音乐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大大提升,发展了学生创造性学习音乐的思维,培养了学生音乐艺术的能力。笔者从新课程背景下高中音乐学习的理念展开阐述,探讨新课程背景下合作学习应用于音乐教学中的价值。

一、新课程背景下高中音乐教学应用合作学习的理念

对于我国高中音乐教师来说,教育教学改革的背景为音乐教育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应用合作学习的氛围,能够为音乐教师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为提高音乐技能提供一个很好的契机。《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是全新课程背景下的一个基础环节和一个重要环节。新课程背景下的音乐教学对高中音乐教育教学的价值取向、基本观念以及方法过程等内容都进行了重新定义和调整,而且不单单是进行单纯的教育教学内容和教材形式的调整,针对音乐教学的培养目标、音乐课程的结构设置、音乐课程管理体系、音乐教学课程实施、音乐教材资源开发、音乐教师的培训等做出了全方位的改革。从本质上来看,新课程背景下合作学习应用到高中音乐教学的价值,就是要强调教育改革过程中素质教育的精神,彰显音乐教学核心,力求达到音乐教学内容丰富多彩极具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因此,当下高中音乐教学中的合作学习一定要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方式,将音乐审美能力和音乐创造思维的培养当作任务,为学生终身享受音乐、学习音乐奠定基础。

综上所述,将合作学习应用到高中音乐教学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终身学习音乐的能力,提高学生音乐学习的动力,培养学生音乐学习的兴趣,大大提高了高中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同时,合作学习也改变了传统高中音乐的教育教学方法,将以往被动学习的过程转换为学生主动开拓音乐思维进行音乐学习的过程,加强了学生在整个高中学习过程中的合作意識以及团结精神。

二、新课程背景下合作学习应用与音乐教学的价值

(一)符合新课程背景下音乐教学的理念

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音乐教学目标体系是以音乐情感学习、音乐态度培养、音乐技能和知识形成三个方面为主,充分体现出了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理念。强调出了学生是音乐教学的课程核心,突出了音乐课程的整合内容。通过合作学习模式,为学生提供了一个音乐学习十分开放、面向实际、自主探究的学习氛围;同时也强调了学生音乐学习过程中的差异性,为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和音乐水平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新课程背景下的音乐教学理念如下:

1.音乐教学将音乐审美放在核心地位,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

2.音乐教育教学过程中强调学生的个体性差异,帮助每个学生发展。

3.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音乐知识的理解过程,倡导积极主动、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融合过程。

(二)符合高中音乐学习的现状要求

尽管当下我国大部分普通高中都在积极开展合作学习,但是合作学习的开展不太乐观。大部分的高中音乐教师对合作学习的理念只是单纯地认识或了解,对其具体实施还尚未了解。缺乏对于合作学习的正确认识,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技能不够。因此,新课程背景下合作学习应用于音乐教学是符合当下高中音乐学习现状要求的。

(三)符合高中生的心理特点

高中生大部分都是从儿童期向青年期发展的过度阶段,往往都是处于一个趋于成熟的阶段,主要表现如下:

1.高中生正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尚未成型,对未来充满憧憬。

2.高中生普遍的心理都较为独立,逻辑思维能力逐渐增强。

3.喜欢寻求事物根源。

4.对他人的见解以及看法或怀疑或盲从,对各种事物有自己的见解和想法,喜欢与他人争辩。

5.意志随着高中学习而展现出明显的自觉性和目的性。

因此,针对高中生的心理特点,就应该采用合作学习的方法,让高中生在掌握音乐知识以及学习音乐技能的过程中加强心理的健康发展,形成对于音乐的积极认知。最终通过高中音乐教学运用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充分学好音乐,学会和别人交往。

(四)促进音乐学习共同体的健康发展

在高中音乐教学过程中运用合作学习,让高中的音乐学习不再是以个人为学习单位,形成了以小组为单位的包含多个因素的音乐学习共同体。合作学习是音乐共同体成员之间音乐学习思想交流的主要方式,每一个共同体成员都有自己的人格和心理,通过每个人的思想交流能够有效减轻音乐学习的压力,尤其是在音乐学习的过程中处于一种放松的教学情境中,学生的自尊心得到了保护,共同体以及共同体中的每个成员都得到了健康发展。

(五)充分发挥音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长久以来,高中音乐教学对于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和想象力培养,都是受到广泛肯定的。音乐本身就是人类想象和创作的结晶,音乐表演和音乐欣赏就是一个想象和创造的过程。因此,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法为高中生创设了一个进行想象和创造的良好环境,并且也是紧紧相连的,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彼此之间可以进行音乐表演,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参考文献:

[1]唐家茂.新课标下“合作学习”的不良现象及应对[N].中国教师报,2006-09-13.

[2]胡之凡.艺术课程与教学论[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47.

[3]傅昱晗.新课程背景下合作学习在高中音乐实中的实施探索[D].山东师范大学,2010.

教师学习的价值分析 篇12

1认知过程:从核心能力到竞争优势

对企业竞争优势的理论研究,可以追溯到亚当·斯密的分工理论。在《国富论》当中,亚当·斯密论证了分工和专业化能提高劳动技能、缩短转换时间、促进机器革新和地点分工,最终使得规模以上的企业成本更低,获取更多的超额利润,并具备领先的竞争优势。后来大卫·李嘉图发展了亚当·斯密的分工理论,形成了系统的比较优势原理。大卫·李嘉图指出,不同的国家虽然存在着劳动生产率或成本差异,但通过贸易能在世界范围内节约劳动,因为国际分工能使国别价值增值。

但大卫·李嘉图并没有回答为什么不同的国家生产不同的产品有比较差异。赫克歇尔和俄林利用要素禀赋理论(即H-O理论)对此进行了解释。H-O理论认为,比较优势根源于生产要素禀赋的差异和不同商品生产要素使用密集性的差异,以及各国在要素禀赋基础上所获得的某些产业的比较优势等。与此同时,新古典经济学集大成者马歇尔指出,某一地区同类企业“扎堆”,能够产生知识溢出、劳动联合和要素共享的外部性,使得中间投入更加专业(吴福象,2005)[1]。就是说,基于企业内部的职能分工所产生的知识积累和组织协调,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内在支撑力。

大约在马歇尔原理提出来的30年以后,彭罗斯(Penrose,1959)[2]研究发现,在企业成长过程中,知识积累具有重要的作用。她将知识分为“正式知识”和“非正式知识”两大类,并认为企业的成长是一个不断地将外部非正式知识转化为内部正式知识的过程。与彭罗斯的研究结论相反,在有关企业层面的竞争优势理论中,大约在同期即20世纪50年代以后出现的产业组织理论的“哈佛学派”,则更加关注企业所处的产业环境对竞争优势的影响。该学派认为,在相同产业环境中经营的企业,要获得相同的投入,必须采取相同的经营战略,即企业的成功取决于对特定产业环境威胁与机会的反应能力。也就是说,企业与其产业环境间的关系,决定着企业能否成功地获得市场地位和实施企业战略。从研究方法上讲,这时的“哈佛学派”就已相当重视SWOT分析方法在企业竞争优势中的运用(吴福象,2004)[3]。

不过,无论是新古典经济学,还是哈佛学派的产业组织理论,在研究企业时,都基于这样一个隐含的假定,即企业具有同质性。既然所有的企业都被抽象为在技术、市场和某些特定经济条件约束下做出利润最大化的选择,而且作为生产载体的企业被看成是一个“黑箱”,那么,在现实中为什么置身于相同的产业环境之中,有些企业可以具备领先于对手的竞争优势呢?对于此类问题,忽略了企业内部结构的传统理论,已经无法给予回答。因此,要研究企业的竞争优势,必须把没有内部结构差异的企业“黑箱”打开,透视不同的结构和行为特征的异质性实体的核心能力。

在此类问题上,迈克尔·波特(1997)[4]的研究最具有开拓性。波特认为,竞争战略的设计本身,就是要针对决定产业竞争的各个作用力确立一种有利而持久的地位。波特还认为,竞争战略的选择有两个中心问题:一个是由产业长期盈利能力及其影响因素所决定的产业吸引能力;一个是决定产业内部相对竞争地位的因素。在波特看来,一个产业内部的竞争态势,取决于进入威胁、替代威胁、买方侃价能力、卖方侃价能力和与现有竞争对手的竞争等五种基本竞争力的相互作用,并且这五种作用力共同决定着产业竞争的强度以及产业利润率。对于企业来讲,为了在产业中维持进退有据的地位,成功地运用五种相互竞争的作用力,可以实现成本领先、标新立异和集中化等三种竞争战略。而在《竞争优势》一书中,波特(1997)突出了这样一个中心思想,即企业要在产业竞争当中创造并保持竞争优势,必须对企业参与分工的产品价值链进行分析和分解。这样,波特在企业竞争环境和竞争战略之间,终于成功地架起了一座桥梁,并从两个角度研究了企业的竞争优势的获得和保持方法:一是从企业外部环境即产业因素入手,注重产业吸引力的分析;二是从企业内部即企业自身的战略设计行为入手。因此,三种竞争战略与产品价值链的分析方法在逻辑构造上是一致的。

纵观竞争理论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理论家对竞争力的研究视角,遵循了由宏观到微观逐层深入的次序。特别是最近几年来,有关企业的核心能力与竞争优势的研究文献大量涌现,可能与寻求企业经营的理论基础不无关系。遗憾的是,目前管理学与经济学在有关竞争问题上,尚存在较大的理论缝隙。事实上,对企业核心能力和竞争优势的研究,应当首先从经济理论上廓清其内涵,然后再从管理学视角构建适用的逻辑框架。

2中心环节:动态组织学习能力

能力要素的获得,是任何企业参与竞争的必要条件之一。但这并不是说,企业具备了一定的能力就能获得竞争优势,尤其是长期的领先优势。因为企业在长期的竞争当中胜出的关键要素,不是一般的能力,而是造就和增强公司的核心竞争能力,即孕育新一代产品的独特技巧。而在能力与核心能力成为企业取得优良业绩的关键因素的今天,有必要对这两个概念进行深入的剖析,探究其内涵与外延。只有这样,才能建立能力、核心能力和竞争优势之间的理论框架。

就能力的内涵而言,一种观点(Prahalad,1990)[5]认为,能力是组织中的积累性知识;另一种观点(Barton,1995;刘志彪、吴福象,2007)[6,7]认为,能力作为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潜在来源,即一个公司比其他公司做得特别突出的一系列活动,可能出现在特定的职能中,也可能与特定技术或产品设计相联系,或存在于管理价值链各要素的联系之中。

其实,这两种观点在内涵上具有内在的互补性,第一种观点强调知识本身,后者强调人力资本的异质性如何导致知识利用活动效果的差异。这样,必然会有一些企业总是可以比其竞争对手做得更为出色和优秀。因此,强调通过学习效应的放大和正强化获得知识积累中的范围经济是至关重要的。可见,能力的内涵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活动过程本身;二是活动的效果。二者的传导机制是:能力增强,该环节活动的效率提高,随着企业内部职能分工的不断细化,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不断依附于单个人力资本之上,专业化人力资本与相应的物质资源相匹配,经过长期的磨合与积累,个体隐性知识能够不断积累并在内部成员之间共享。随着隐性知识不断转化为系统的、新的显性知识,组织成员在学习新知识过程中,个体隐性知识在磨合的同时不断地被创造出来,团队学习效应不断被激活,范围经济得以实现。

这样,知识经验的积累,使得物质资源利用的效率不断提高,形成了不同企业资源配置活动中的效率差别,即能力的高低之分。这种效率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生产过程的投入产出效率,即劳动生产率的高低;二是市场交易过程的效率,即企业产品市场占有率的高低,在外向型市场上,则表现为产品外向度差异(见图1)。

而企业经营活动的多样性,又决定了企业可以在各个环节活动上培养出新的能力。但企业间所拥有的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在数量和质量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别,资源的相对稀缺决定了每个企业不可能在所有的活动上都取得超越于对手的领先地位,企业竞争优势的获取只能依赖于少数能力。哈默和普拉哈拉德把它们称为核心竞争能力,它是组织中的集合知识,特别是如何协调整合不同的生产技能和工艺中的不同技术。企业可以在各种经营活动中培育能力,但只有那些把长期积累的知识,经过整合应用到开发更多的产品中去的能力,才使得企业在长期竞争中能比竞争者以更低的成本和更快的速度开发出新产品,从而保持竞争优势。

需要指出的是,每一种产品都有其生命周期,在经过创新、推广、成熟之后,逐渐进入衰退并退出市场,但其所处的行业却不然。一个行业之所以长期存在,不是因为它能供应某些具体产品,而是它能满足特定的需要。虽然长期来看,这种需求是稳定的,但满足需求的方法则千变万化。因此,企业要在一个行业中保持长期竞争优势,不是靠一种或少数目前盈利的产品,而是要靠在经营范围内涵盖一个行业中的多数产品线,要通过企业在各部门之间较强的技术关联和市场关联,以及在技术和营销上的共生来解决。从这个意义上讲,产品生命周期虽然不可避免,但企业可以通过技术、技能的扩展,利用产品组合创新,在某一产品生命周期到达成熟或衰退以前,快速推出市场尚未预料到的新产品。基于这样的产业分析,企业因势而动适时推出新产品,不但弥补了市场空白,引导了需求趋势,也巩固和扩大了企业在新产品上的市场份额,延长了产品的生命周期(吴福象、王新新,2011)[8]。此种情况下,企业具备了核心能力也就具备了进行市场开拓和产品多元化扩张的能力。

根据图1的分析框架,企业在参与国际分工时,作为其长期竞争优势基础的核心能力,应具备如下特征:一是拓展性,指核心能力是否有使得企业进入产品多样性市场的可能;二是价值性,指核心能力能否使得最终产品为客户带来重要的价值;三是不可模仿性,指企业隐性和非正式的知识能否使得竞争对手难以获得和模仿,并已固化为企业的专有资源或能力。这里,核心能力具有威廉姆森的“资产专用性”的特征,是积累性学习的成果,具有路径依赖的正强化效应,使竞争对手处于连续的劣势,企业自身则高居“微笑曲线”的两端。

核心能力的识别,首先应基于对各种活动的认识。企业是一个价值创造系统,活动的本身就是价值创造中资源有效利用的过程。不同的活动环节对企业最终利润的贡献是有差别的。企业在全部的经营活动中要寻找的是价值增值率最高的活动环节,波特称其为产品价值链,对应于“微笑曲线”纵轴上价值增值的距离。通过识别和发现对企业产品的价值增值起核心作用的活动,能够比对手在更低的成本下展开竞争,为企业带来超过行业平均利润水平的超额利润率,这是企业追求竞争优势的最终目标。

目前,我国企业参与国际垂直分工中的代工(OEM)活动,是对产品价值链的成功应用。然而,由于专利保护、转换成本、声誉或者规模经济等因素,我国企业几乎都被压制在价值链的低端环节,处于“微笑曲线”的中间地段,受两端挤压十分明显。事实上,在大多数情况下竞争优势形成的进入威胁往往并不存在于整个产业之中,而是存在于产业价值链上的某些环节。因此,要增强本土企业的竞争优势,通过产业融合和技术嵌入来延伸我国企业价值链就显得分外重要(吴福象、朱蕾,2011)[9]。在图1基于动态组织学习能力的价值链分解模型中,动态组织学习是模型的中心环节,是企业相对竞争优势的保持和创新能力促进的保证,它包括组织内学习和组织外学习两个方面。组织内学习包含单环学习和双环学习。单环学习是在保持组织战略不变的前提下,将组织绩效与策略行为对比进行反馈并不断修正使绩效保持在规范与目标规定的范围内,是在组织对环境能够有效控制之下的学习方式,员工不对组织的战略与目标本身产生任何置疑。双环学习是在学习过程中除了不断修正战术和行为外,组织中每一位员工应重新评价组织目标战略的本质、价值,不仅发现与绩效有关的策略和行为的不足,还应发现导致这些绩效规范的错误,包含组织行为规范和心智模式变革等。

在该模型框架中,动态组织学习之所以成为联结各部件的枢纽,是由其内在的作用机理决定的。组织学习首先从个人之间隐性知识的共享开始,经过整理转化为显性知识;然后通过组织成员共同将显性知识系统整理为新知识,并通过学习组织的新知识和新观念,将其转化为自身的隐性知识;最后通过拥有不同隐性知识的组织成员互相影响,完成组织学习的社会化过程,在本次知识学习的螺旋运动完成之后,下一轮的知识螺旋运动也由此开始,不断持续下去。

可见,按照价值链分解模型的原理,在一个产业中各个企业的价值链互不相同,反映了各自历史的和战略的异同。而企业价值链在竞争范围与竞争对手方面的差异,则是竞争优势的潜在来源。一个企业可以从其内部追求较大范围的好处,也可以与其他独立的厂商结成联盟。不同企业价值链中的合作与互补为横向联盟;而发生于纵向联系中的企业价值链与供应商、销售渠道的价值链之间的联盟为纵向联盟。不管怎样,两种形式、两种联系的结果都是通过协调合作,从而获得最大的竞争优势。正是因为任何一个企业都不可能在所有的活动或价值链条的所有环节都取得领先于竞争对手的优势,因此通过组织学习利用自己的优势与竞争对手结成战略联盟特别是知识联盟,可以实现企业竞争优势和核心能力的互补。目前发达国家的制造业和服务业跨国公司正是基于国际垂直分工的战略构想,利用垂直分离战略联盟重新塑造了公司的竞争战略。

3战略实施:垂直外包创造企业价值

根据前面的模型框架,可以得出如下结论与启示。

第一,价值链的分解过程是一个价值的再创造过程。价值链涵盖了商品或服务创造过程中所经历的从原材料到最终消费品的所有阶段,并由其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构成。企业作为一个整体,其竞争优势可能来源于设计、生产和营销等基本的价值活动,也可能来源于辅助过程中许多相互分离的价值活动,但在企业众多的价值活动中,并不是每一个环节都创造价值。企业所创造的价值实际上来自企业价值链的某些特定的价值活动环节,这些真正创造价值的战略活动是企业价值链的“战略环节”。企业在竞争中的优势尤其是能够保持的长期优势,说到底是企业在价值链的某些特定战略环节上所具有的优势。

第二,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消费需求的日益多样化,社会分工日益细化,使价值链的增值环节变得越来越多,结构也越来越复杂。一种产品或服务所形成的价值链过程很少能由一个企业来完成,除非企业具有非常充足的资金和十分全面的能力。于是价值链必然要发生分解,一些新的企业加入了价值链并在其中某个环节建立起新的竞争优势。这种竞争优势表现为在该环节上具有成熟而精湛的技术和较低的成本。他们的进入使得一些大而全、小而全的企业在竞争中处于劣势,迫使他们不得不放弃某些价值环节。企业从自己的比较优势出发,选择若干环节集中有限的资源,投入到价值链创造增量收益最大的环节之中,价值链的垂直分解在所难免。

第三,价值链的不断分解,使得企业集中资源专注于某些战略环节,也使市场上出现了许多相对独立的、具有一定比较优势的增值环节,这为企业将某些价值环节进行战略外包提供了基础和条件。战略外包作为一种管理策略,它是某一公司通过与外部企业签订协约,将一些传统上由企业内部人员负责的业务或机能外包给专业的、高效的独立生产商或服务供应商来经营。

因此,战略外包被认为是一种有效地降低产品成本、扩大资源边界、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和手段。企业是否进行战略外包,主要基于成本考虑,即管理费用与交易费用的比较。当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需要某种中间产品时,企业可以选择市场交易,或通过内部组织自行生产,或通过中间组织(介于市场和组织内部之间的各种混合形式,包括战略联盟、战略外包、虚拟组织等)三种途径获取。

企业究竟应当采取何种方式,关键取决于综合交易费用的高低。企业通过市场交易而获取所需的中间产品,必然付出交易费用;而当企业付出的交易费用高于自己扩大组织规模生产的管理费用时,企业就会选择自行生产。然而,企业一旦决定自行生产,就需要增加专用性资产的投资,必然带来企业规模的扩大及管理的复杂性,进而增加内部管理费用。更为致命的是,企业还必须具有与外部供应商相平衡的研发能力和生产规模,否则就会失去竞争力而给企业带来利润损失。而战略外包作为一种中间组织,因其不需要扩大企业规模,却实际上拓宽了企业的边界,既可以避免企业过于庞大,又可以通过分享市场获得的外部资源,克服市场交易的不确定性。因此它是一种兼有企业内部组织和外部市场有利因素、避免两者弊端的、使企业降低交易费用的有效途径。

从本质上讲,成本降低、利润增长是公司实施战略外包的根本目的之所在。而在降低成本这一强大动力的驱使下,客观上促进了公司的发展和竞争力的提升。战略外包不仅解放了公司的高层管理人员,使他们能集中精力从事公司战略环节和核心业务,同时企业专注于价值链的某些战略环节,有利于企业全力培育基于独特的技能和知识基础的核心竞争力,使企业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比如,耐克公司只负责研发与营销两个附加值最大的环节,将非关键技术部分的产品生产都交给外部供应商去完成。

总之,寻求并创造竞争优势是企业不断的话题。虽然资源的稀缺性决定了核心能力只能蕴含在企业的少数能力甚至某一特定的能力之中,但能力、核心能力与竞争优势这些范畴,经过垂直分工价值链分解模型的整合,使得众多中小企业通过动态组织学习能够找到适合其生存的最佳应对性战略(Niche strategy),并从制造业价值链垂直分离的国际化趋势当中将其核心能力成功地转化其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1]吴福象.跨国公司制造业垂直分离[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

[2]Penrose E.The Theory of the Growth of the Firm[M].Oxford:Oxford Press,1959.

[3]吴福象.产业经济学的发展与学科渗透的趋势[J].当代财经,2004(10):71-74.

[4]迈克尔.波特.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7.

[5]Hamel,Prahalad.Core Competence of the Corporation[J].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0(5):79-91.

[6]刘志彪,吴福象.以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构建新型企业竞争战略[J].学习与实践,2007(1):28-33.

[7]Barton D L.Wellsprings of Knowledge:Building and Sustainingthe Sources of Innovation[M].Boston:Harvard Business SchoolPress,1995.

[8]吴福象,王新新.行业集中度、规模差异与创新绩效[J].上海经济研究,2011(7):69-76.

上一篇:文学教育与物理教学下一篇:环境质量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