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英语学习(精选12篇)
手机英语学习 篇1
手机英语学习是移动学习最具代表的形式之一。移动学习是指学习者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通过移动设备和无线通信网络获取学习资源, 实现个人与社会知识建构的过程。其便捷性、交互性、灵活性等特征迅速掀起了我国教育界研究移动学习的热潮 (1) 。正如Wagner所描述:移动学习将代表新一代的学习形式, 它将带来新的策略、实践、工具和资源, 从而实现泛在、普适、个性化、永远在线连接的学习承诺 (2) 。
1 研究方法
本研究包括问卷调查及采访两种形式。问卷调查针对北京林业大学在校大学生展开, 主要参考英语专业的数据, 其他专业的情况作为辅助参考。发放问卷共300份, 有效问卷占83%, 所有统计数据保留两位小数。问卷主要分四部分:大学生对手机英语学习的认识, 对其使用情况, 对待态度, 以及影响其普及的原因。同时, 我们也采访了相关老师和学生, 比较相关论文数据, 以便对问题有更深入的了解。
2 数据分析
针对以上几点, 我们进行了详细的数据统计与研究。现将调研结果汇总如下:
2.1 大学生对手机英语学习的认识
对移动学习的研究始于1994年卡内基梅隆开展的研究项目Wireless Andrew。目前, 美国、欧洲和日韩为主要研究地区 (4) 。然而, 我们的调查发现, 我国大学生对此学习方式并没有全方面认识。将近63.45%的调查者不清楚手机学习英语具体指什么, 甚至33.30%调查者从未听说过此模式。
2.2 手机英语学习使用情况
通过调查发现, 有关手机英语学习的使用情况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第一, 使用模式单一。249份有效问卷中, 高达208人利用手机学习英语只限查单词。利用手机与外国朋友聊天练习口语、使用备忘录记下学习难点的人数分别仅有12人 (如图1) 。通过采访得知, 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一方面在于大部分人没有意识去利用手机学习英语, 另一方面, 各种手机软件及通话费用过高, 令人止步。
(注:A.看英文的手机电子书B.看英文电影/电视剧C.练习听力D.订阅英语新闻报E.查单词F.与外国朋友电话聊天G.有问题给老师/同学发短信或打电话提问H.打英语为使用语言的游戏I.上网用英语收发邮件或询问有关语言的问题J.背储存在移动设备里的单词K.把自己的学习计划写在手机中提醒自己L.随时把自己遇到的与外语学习相关的问题记录在手机的备忘录中, 以便日后解决M.利用手机联网访问专业的网站学习英语N.在手机中安装专门的学习软件)
另外, 在英语专业和非英语专业人数对比上我们发现, 除了用手机查单词, 英语专业学生还订阅英语新闻报纸 (44.38%) ;而非英语专业学生很少再采用其它模式进行手机英语学习。
第二, 手机英语学习时间零散。66.67%调查者平均每天利用手机学习英语的时间不超过1小时。其中, 多达80.42%的调查者在以传统方式学习英语时, 临时性使用手机辅助学习。如表1
2.3 手机英语学习的态度
人们对于手机英语学习的态度可从其对学生眼中的优缺点统计得知, 如图2。 (图中A到F为优点;G到K为缺点。) 大部分人普遍认可手机英语学习。然而, 其效率不高, 效果无从考证等缺点也被人们所普遍关注。
(注:A.可选择的功能较多B.学习更方便, 随时随地C.学习目标更明确D.节省了很多时间E.强化和促进了日常学习效果F.能够促进自发学习G.和平常学习没什么区别H.受硬件条件影响较大I.学习效率不高J.学习效果无从考证K.没体会, 不了解)
如我们预期, 有56.22%的调查者在学习媒介的选择上认为传统书籍和电子设备相结合的学习方式为最佳选择, 同时, 59.43%的调查者认为手机英语学习存在一定发展空间。但数据表明, 真正采用电子设备 (手机) 进行英语学习的人数只占11.24%。由此可见, 尽管很多人支持移动学习, 但此模式尚未广泛采用。
2.4 影响普及因素
经过调查统计, 我们发现目前影响手机英语学习普及度的原因主要集中在手机硬件设备不足, 学习资源有限, 学习软件不够系统专业等方面。 (如图3)
3 推广建议
正如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林建祥教授所言:移动学习研究仍处于探索阶段。为此, 结合以上三个主要影响因素, 我们列出如下建议, 希望借此推动移动学习, 尤其是手机英语学习的普及与进步。
3.1 获得资金支持
根据我们的调查, 43.78%的调查者认为该模式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是硬件设备存在不足。如果使用者能被提供完善的硬件设备, 手机移动学习的普遍性也会随之提高。政府及有关部门的经费支持, 可保证移动学习设备的配备, 利于学习项目的开展。欧盟的M-learning项目, 就是由英国、瑞典及意大利3个国家的5个组织共同承担。同时, 移动学习承办机构也应多关注市场上物美价廉的手机或相关山寨机, 联合生产厂家加入与英语相关的内容, “集团采购”后以较低价格配发给学生, 相当于配发纸质的教材。
3.2 符合教学要求
学习资源有限, 效率不高一直困扰广大移动学习者。据了解, 目前人们获取资源的途径有很多:网站“每日英语”, “手机英语报”, 手机“谷歌日历”功能等等。用户通过下载和相关设置, 每日便能收到与英语学习相关的短信, 从而提高学习效率。但通过采访得知, 很少有人能够真正有效利用这些资源提高学习效率。根本原因在于手机上的英语学习很难和教学要求有所联系, 从而导致效果底, 资源少, 结果差。
为解决这一影响因素, 我们认为应结合教学要求和手机英语学习的特点探讨移动学习系统所应具备的基本功能。使其应至少包含如下模块:单词学习、短文阅读、测试、讨论答疑、学习工具、后台管理等。其中单词学习、短文阅读、测试还可以按内容形成单元式学习。
3.3 采用高端技术
学习软件不够系统专业, 学习效果无从考证也使大部分人放弃移动英语学习。因此, 需要采用高端技术, 提升软件功能及效率。Web2.0注重用户的交互作用。如果能将Web2.0时代视听交互技术的代表Podcasting融入移动学习中来构建英语听说移动学习模式, 移动学习将很大程度上有所普及。
Podcasting技术以音、视频的传播交流、交互为特色。一方面, 教师可借助该技术将单一文字信息转换成相应声音、视频、动画、从而创设新型学习情境, 促进移动学习。另一方面, 学生可根据自身学习情况灵活调节学习进度, 在课外自主学习。丰富的视听体验可以实现寓教于乐, 寓学于乐, 在讨论学习中使学习者习得隐性知识。同时Podcasting也为学习评价提供了过程性资源, 为多样性教学评价提供了依据。
4 未来展望
诸多时政表明, 移动学习已成为当今学习方式的主流。2003年, 新浪、网易、搜狐等国内大型知名网站先后开始向移动用户提供手机短信息或WAP方式的外语学习收费辅导服务。有关手机英语学习的网站也蓬勃发展起来, 如较有名的“移动英语通” (englishto.com) , “OK英语网” (okey2en.com) 等。“移动英语学习系统”, “行学一族” (mobiledu.cn) 等相关软件也已上市。据采访相关老师发现, 虽然部分老师对手机移动学习持怀疑态度, 认为其将分散学生注意力, 结果有待考证, 但综合考虑各方因素后, 无一不支持手机移动学习。由此可见, 手机英语学习已普遍得到认可, 我们应紧跟时代潮流, 努力解决相关缺点, 让移动学习真正融入到日常学习中。
参考文献
[1]黄家荣.移动学习环境下影响学习效果的因素分析及对策[J].中国成人教育, 2009 (10) :139-140.
[2]黄荣怀.移动学习的现状、理论与趋势[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8.
[3]李玉顺.移动学习的现状与趋势[D].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08 (3) :9-11.
[4]张海.移动学习研究和实践的新指向[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08 (10) :28-30.
手机英语学习 篇2
The pros and cons of mobile phones
Mobile phone is a great invention.It has great effects on our daily life since its born.Mobile phones benefit our lives a lot, obviously.First of all, it makes the communications convenient.In the past, people write letters or send telegrams to get touch with others.Phones make this easier.When you miss someone, a piece of short message sent to his mobile phone will replace the long travel of thousands of miles.The long distance among people can be shortened by it.Secondly, the 21th century is a century of information.Mobile phones are powerful tools to help us exchange information.And the intelligence mobile phones bring great convenience to our internet-surfing.We can surf the internet to get information at anytime and anywhere.To get some knowledge on-line and you only need a few touches to your mobile phones, so as to listening to the radio.Thirdly,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obile phones, they becoming smaller, thinner and more beautiful, and this makes them more fashionable and convenient to carry on.Moreover, the functions of mobile phones are becoming more and more.They can use as alarm clocks, cameras, blotters, flashlights, music players and so on.More amazing and useful applications of mobile phones can be used.Last but not least, the industry of mobile phones can push the development of electronic industry, which can provide many jobs and make efforts to the prosperity of economy.However, the mobile phones can have some bad effects on our lives, especially for the teenagers.Firstly, it’s a common phenomenon that many people on the party or during the dinner are addicted in the mobile phones and they bow their heads to look at the mobile phones all the time instead of talking with their fiends and parents.In some extent, the mobile phones make people keep a distance when many people look at their mobile phones instead of their friends’ face.It’s said that many people like chatting on-line or by the texts on mobile phones.When it comes to face-to-face, they become rather silent.Many young people are becoming the “finger group”, who texts and type on the mobile phones all the time.Too much communication during the short messages makes the teenagers shy and not confident when faced with others.What’s more, many people type too much and they forget how write some words by hand.When they have to write some Chinese words, they will spell them on the mobile phone and check how to write them.People rely on their phones and many say that they will be very uncomfortable without phones because they can’t chat with friends and play the games.Moreover, the advancement and transformation of the mobile phones are fast.Many people want to change their phones rapidly.Some teenagers even like to compare their mobile phones with others.It will cause some burden to their family can has bad effects on their mental
health.Healthy problems are another important issue of the bad effects.A survey shows that the number of the users of mobile phones is three times to the smokers on the world, and the harms to the society can be even worse than smoking.The radiation from the mobile phones can cause some brain diseases sometimes.The users of mobile phones are becoming younger, and some children can use it nowadays.It can affect their eyesight and health.Some western countries have made rules that a child shouldn’t own a mobile phone.
与手机相关的英语词汇 篇3
Wi-Fi:Wireless Fidelity 无线保真(即“小灵通”所采用的技术)
Hi-Fi: High Fidelity 高保真
3-G:Generation Three 第三代
PHS:Personal Handyphone System 个人手提移动电话系统
Walkie-Talkie:步话机
GoTone:全球通
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全球定位系统
Monternet:Mobile-Internet 移动梦网
GPRS: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 通用分组无线业务
SMS:Short Message Service 短信服务
MMS:Multi-media Messaging Service 多媒体信息服务
SIM卡: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 客户身份识别卡
GSM: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 全球移动通信系统
WAP:Wireless Application Protocol 无线应用协议(使手机具有上网功能)
PAS:Personal Access System 个人接入系统(如“小灵通”)
CDMA: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码多分址
pre-paid Phone Card:储值卡
Roaming:漫游
Voice Prompt:语音提示
WLANs: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无线局域网
DV:Digital Video 數码摄像机
3-D:Three-Dimension 三维
基于智能手机的移动学习 篇4
最近这些年, 教育信息化领域日新月异, 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也蒸蒸日上。微课、慕课和翻转课堂等全新的教学模式日渐受到广大师生的关注。它们高效、个性化的学习方式, 直观、条理化的教学内容, 加上方便、系统化的管理模式, 让师生受益匪浅。
然而, 它们都是基于计算机网络才能开展的教学模式, 学生学习起来还有诸多不便。很多本科生没有自己的计算机, 需要到学校机房中才能登录学习。而学校的机房数量有限, 使用时间上也有严格的规定。
因此, 探讨一种新的网络教学平台很有必要, 即便不完全取代计算机, 至少可以作为一种有益的辅助手段, 帮助学生更便捷、高效地学习。
二、智能手机的工具性
教育技术赋予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时代特征, 从古代的竹简、线装书, 到当代的黑板、粉笔, 到现代的电子教材、网络教学平台。在教学过程当中, 历代师生都能够主动尝试、接受和使用新技术与新工具。毕竟, 它们能给师生带来各种便利条件和新鲜独特的应用感受和心理体验。
凡是新技术都必然具有工具性和消费性。所谓工具性, 指新技术能够满足或解决工作中特定的工具性需要的属性, 比如智能手机进行通讯以及数据处理。消费性指新技术能够满足人们某些情感、心理需求、时尚追求或感官娱乐的属性, 比如智能手机会体现出使用者追求新奇、时尚的需要, 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某些群体在工具性之外的审美或艺术类的复杂需求。 (赵国栋, 2015)
这方面最突出的例子是苹果公司的智能手机, 它不但能够满足与他人沟通交流的工具性需求, 操作简易, 功能丰富;而且, 它也能够满足消费性需求, 设计精致, 外观炫丽, 具有杰出的消费性特色, 完全抓住了消费者的心理, 让无数苹果机的拥趸为之倾倒。
如果仅仅考虑消费性, 大多数人应该都会受到智能手机的吸引, 因为, 任何新技术, 尤其是站在时代最前沿的新技术, 无不具有无与伦比的魅力。但是, 智能手机的工具性却有可能受到很多变量的制约和影响, 比如消费者的兴趣、性别、工作、个性、年龄、教育和个人倾向等等。因此, 如果我们把新技术看成是普通消费产品, 一般都会宽容对待;但如果我们把新技术纳入职业需要, 准备将其引入到我们的工作当中, 大家的态度就不再一致, 会体现出旗帜鲜明的巨大差异性。
智能手机应该说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具特色的一项新技术, 其在教育当中的应用更是前景广阔。现在十分普遍的现象是, 如果我们仅仅从消费性的角度来看待智能手机, 则无论教师还是学生, 绝大多数人都对其持欢迎态度, 毕竟智能手机给师生带来的实用性和便捷性超过了计算机。可是, 一旦我们讨论智能手机的工具性时——也就是将其应用在我们的教学中, 师生们的态度就截然不同了。
为数众多的教师认为智能手机对学生的学习有负面影响, 它们不但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还会占用学生大量的时间。因此, 一般来说, 对智能手机持消极态度的教师大有人在。但是, 对学生来说, 使用智能手机进行学习不但是一种新颖的体验, 同时还可以完全自主地决定在什么时间、在什么地点、采用何种方式学习知识, 甚至是自主决定学习哪些内容。因此, 学生对智能手机当然持欢迎和积极的态度。
由于智能手机的便捷性, 学生, 甚至是教师都可以通过它们利用自己的碎片时间, 随时随地预习、学习和复习。更重要的是, 有了智能手机这个平台, 学生可以自行定制学习时间表、自行安排学习进度, 乃至于自行决定学习内容, 这才是真正的自主学习、按需学习, 不但能够提高学习效率, 更能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
由此可知, 要想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使用智能手机作为教学平台, 就必须首先让教师从理念上、思想上接受这种新技术, 教师对待新教学工具的主观态度决定了智能手机在教学中的客观应用。唯有教师认同智能手机与其职业发展有明确的正关联, 他们才可能采取欢迎的态度。
因此, 智能手机的消费性决定了其在消费群体中的受欢迎程度, 它的工具性则决定了其在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两者如果能够整合在一起, 就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它的潜能和功用, 为师生带来前所未有的生活和学习体验。
三、智能手机与教师职业发展
教师的职业发展涵盖很多方面, 主要有:
通过横向和纵向的比较, 通过深入学习和广泛阅读增强对教师的理解和认识, 从而增强职业认同感。
通过学习新教学方法和新教学手段来保持职业的新鲜感, 从而保持对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通过专业学习、技能培训等活动, 加强自身的职业水平, 这主要包括专业能力、教师技能和科研素养等等。
教师职业发展的重中之重, 是从根本上培养自身对职业的成就感, 从而在人生的各个阶段都能开拓出个人事业的可持续性发展空间, 而不是在各个阶段上下起伏不定。
由此可见, 从上述的几个方面来分析教师发展的过程, 我们发现, 正确使用各种新教学技术, 尤其是基于互联网的信息技术, 将有可能对教师发展带来意想不到的机遇。
随着互联网的广泛应用, 教师意识到信息技术对职业发展的重要性。他们敏锐地发现, 借助于网络, 可以让自己的教学与学术成果冲破校园的藩篱, 冲破象牙塔的束缚, 向社会传播, 其教学效率远非传统教学技术所能相比。
当前正广泛开展的微课、慕课和翻转课堂都属于这种情况。由此可见, 将新技术、新工具和互联网整合到一起, 加上互联网前所未有的传播速度, 必将会使整个社会都从中获益。
构建以互联网络为通讯媒介、以智能手机为信息终端的教育平台, 能为教师创造一个广阔的职业空间, 在这个空间里, 教师的职业发展潜力可以被最大限度地挖掘出来, 这个空间实际上是教师得以自由发挥的职业舞台。
传统的教学环境有诸多限制教师职业发展的不利因素, 比如学位、学历、地域、职称、科研、经验、经济条件等。但在新型教育平台下, 这些不利因素可以被极大程度地削弱, 教师高昂的教学热情、自由的教学风格、新颖的教育技术、独特的教学思路等要素则得以彰显。如果能够运用得当, 教师会发现, 这个廉价、便捷的教育平台给他们创造了一个自由、民主的教学环境, 给他们的职业发展创造了一个平等、全新的起点。
四、智能手机与学生自主学习
要把作为现代教育技术代表的智能手机被纳入到教学当中来, 就必须在传统讲授式教学方式的基础上积极探讨新的教学和学习方法, 而混合式学习 (Blended Learning) 是最具潜力、最具可行性的一种方法。
所谓的混合式学习, 指的是创建一种将过去传授式教学和基于技术媒介的现代化教学相互融合而形成的学习环境中的一种学习方法。其独特之处在于, 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这两种教学模式的长处来组织和实施教学活动, 以达到教学效率最大化、学习效果最优化的目的。何克抗教授 (2004:37) 认为, 混合式学习就是要把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E-learning的优势结合起来。其核心思想是根据不同的问题和要求, 采用不同的方式解决, 教学上就是要采用不同的媒体与信息传递方式进行学习, 最终达到学习效果最优化。
在混合式学习模式中, 教学过程中的各个因素在所有的环节中、在所有的层面中都相互混合。比如, 传统教具与现代新工具 (黑板与投影仪) 、印刷教材与电子课件、课堂讲授与微课慕课、集体学习与小组学习、静态评价与动态评价等等的相互混合。
翻转课堂正是应混合式学习的需求而产生的, 它不仅能够充分体现混合式学习的学习理念, 更能充分发挥混合式学习的优势。所谓的翻转课堂, 指的是以传统的面授式课堂教学为核心, 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将教学环节优化重组的一种新型教学组织形式。也就是说, 教学不再遵循传统的教师课堂面授、学生课后学习教学流程, 而是改为学生课前学习、教师课堂组织讨论的次序。这样的改动不仅仅是教学结构的重组, 更是将过去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调整为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一种变化。
在翻转课堂教学中, 教师不再把课堂上的时间都用来面授教学内容, 这些内容学生可以在课前通过智能手机自行学习。教师提前把教学内容制成多媒体教学课件, 并发布到网络教学平台上, 学生通过观看教学视频, 收听教学音频和浏览电子读物等方式进行学习。学生还可以通过即时通讯工具和同学沟通, 比如分组学习, 分配学习任务等;教师当然也可以和学生在网上交流, 比如辅导答疑、发布学习任务等等。
学生还可以通过智能手机提交作业、上交论文和扩展学习。教师可以通过智能手机管理教学、评价学生。而学生也可以互相评价, 甚至评价教师。这种即时性的形成性评价显然比传统的单一性的终结性更能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 而且, 形成性评价可以将学生的学习过程动态地体现出来, 让教师可以直观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潜力和学习倾向。这对学生未来的学习和发展至关重要。
五、结语
新的教学工具、新的教育技术势必会促成革新和进步, 纵观教育史, 我们会发现每次出现这种进步, 人们便会殷切地期待会由此推动前所未有的教育革命, 实现教育的跨越式发展。比如:电影出现之后, 很多人认为视频教学完全可以取代传统教学, 教师不再重要;投影仪出现之后, 很多人认为投影更加生动直观, 黑板只是可有可无的补充;计算机出现之后, 很多人认为书本不再有用, 电子教材、多媒体课件完全可以取而代之;智能手机出现之后, 更有人认为学生可以通过利用碎片时间来学习, 甚至学校都不再有必要保留。从广播、电影、电视、计算机、网络到智能手机, 人们一直在期盼, 而愿望却一直未能实现。新技术和新工具对教育的重要性无论怎么强调都不为过, 然而, 如果只是注重教育技术而忽略了教育本身, 显然也是错误的。
因此, 需要注意的是, 在教学中不断引入新技术才能为教育的发展提供动力, 为教育改革创造机遇。这个过程对于广大师生来说任重道远, 无法一蹴而就。
摘要:受益于教育信息化领域的技术进步, 微课、慕课和翻转课堂等受到师生的关注和重视。不过, 由于计算机的局限性, 学生无法高效地利用碎片时间进行学习, 这给新型教学模式的开展带来不便。智能手机具有吸引大众消费、方便快捷的特性, 在移动教学中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智能手机的混合式学习模式更是在促进教师职业发展的同时, 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的良好机遇。
关键词:智能手机,移动教学,混合式学习
参考文献
[1]何克抗.从Blending Learning看教育技术理论的新发展[J].电化教育研究, 2004 (07) .
手机的英语作文 篇5
How Cell Phones Have Changed Our Lives
Cellular phones have had a major impact on our lives and the way that we perform every day tasks. Many of these changes are apparent, while others we may not even be aware of.
Cell phones have brought a whole new meaning to the term multitasking. Twenty years ago, it was not possible to talk to the office while you were at the grocery store picking up some necessary items. You could never have had a three-way business conference while you were fixing dinner or been able to deal with a business client from home while caring for a sick child. Cell phones have enabled us to do various tasks all at the same time.
Cell phones have also enabled families to keep in closer touch with each other. Children can contact you if they have missed their ride form soccer practice and your spouse can call while he is stuck in traffic to let you know that he is going to be late for supper. Teenagers are able to call to ask permission to go somewhere, and with GPS features that are now available on some cell phones, you are able to check to make sure that they are where they are suppose to be.
Many of these advantages we do not even notice. Have you ever arrived at the grocery store and realized that you have forgotten your grocery list? The first thing you would probably do is to call home and have one of your children read the list off to you. In the same situation in past years, you may have forgotten things or have had to drive all the way back home to get it. If your car breaks down, you automatically call for help instead of having to walk to find a pay phone. Cell phones have certainly made our lives much more convenient.
Cell phones have also changed the way that people interact with each other. When we call someone, we are actually calling the person and not a place. This enables us to be more spontaneous when making plans as you rarely get a busy signal and unlike a land line telephone, someone is always home. Cell phones also enable us to call if we are going to be late for an appointment, although this has led to cell phone users running late more often than those who do not have cell phones. These users seem to have adopted the attitude that appointment times are not concrete and use their cell phones to renegotiate their arrival time.
One of the greatest disadvantages of the cellular phone is the fact that we do not talk to strangers when traveling anymore. In the past, several people waiting for a bus would engage in a conversation while they were waiting. People who traveled the same routes every day might develop friendships along the way. This situation does not happen anymore. Today when people are waiting for a bus, they just pull out their cell phones and speak with old friends, missing out on the opportunity to make new ones. In large cities, many people do not know their neighbors, even though they may have lived in the same neighborhood for years. As a society, we are beginning to lose the face-to-face contact that was such an important part of our lives in the past.
Cell phones are a great asset in aiding in our every day lives. You should remember, however, to hang up every once in a while and pay attention to the world around you.
用手机连接学习“客户端” 篇6
“大学”之“大”,不是大楼、大厦,而是有大师、育大师的地方。就职业技术学校而言,也应该是有技术名师、培育技术大师的地方,学生用手机来学习和沟通,了解技术动向、交流生活感想、解决技术难题非常有必要。而学生用手机却成为了教师的苦难,甚至到了需要动用小聪明去“钓”的地步,这足以说明,我们的教育缺乏大智慧。
教育的大智慧是回归教育的本真,实现目标的培养。教育质量本身不能狭隘地理解为教学质量,更不能用“课堂质量”来替代教育。但是现实中,部分学校依然把“课堂”当成学习的唯一场所,唯“课堂”至上;有的教师乃至职业学校教师,在“课堂”上用着十数年甚至数十年前的讲义,说着亘古不变的教条,学生当然不感冒,当然要寻乐,当然想玩手机游戏。
开放、自由、快乐,才是真正的校园生活,也是教育精神之所在。开放,意味着不能程式化;自由,意味着不能格式化;快乐,意味着不能模式化。那么,学校里追求的“无手机课堂”、部分学校教师的“钓”手机行为,不就正是一种程式、格式和模式吗?
既然生活学习已经离不开网络技术,既然还要追求教育质量,为什么不能变“堵”为“疏”呢?可以借助网络技术,把学生手机变成学习的“客户端”,变成“教育质量”提高的工具。这不仅仅是改变职业教育现实的小问题,更是教师转变教育观念的大问题。
还是少“钓”手机吧,想点办法,“钓”回学生的学习兴趣、职业理想,这才是迫在眉睫的事情。
基于手机的移动学习模式研究 篇7
●移动学习的优势
现代社会是一个终身学习的社会, 人们需要不断“充电”来更新知识结构。人们生活节奏快, 工作压力大, 很难有集中的时间去学习, 而移动学习为解决这一难题提供了可能。通过它学习者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动态的、个性化的、持续地学习, 拓展了学习的时间和空间。
●基于手机的移动学习条件
一般地, 移动教育系统的基本框架主要包括因特网、移动通信网和移动终端设备 (手机) 三个方面, 如图所示。
1. 手机的功能特点
相对笔记本电脑、PC机等终端设备, 手机体积小、质量轻、便于携带。性能方面,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 CPU处理速度、内存大小、存储容量、屏幕分辨率都有了很大进步, 已达到实用程度。功能方面, 手机不仅局限于通信, 大多集存储、拍摄、MP3、视频、导航等功能于一体, 这为共享移动学习资源提供了设备。运营商支持方面, 随着3G网络的普及, 手机上网资费下调。可见基于手机的移动学习硬件条件已成熟, 是较理想的移动学习终端。
2.移动学习资源
移动学习的资源建设主要包括学习资源、终端软件、学习平台系统等。本文我们主要讨论终端软件、课程资源和学习平台系统。对前者, 现有手机支持很多学习软件, 如金山词霸、学习型游戏。对后者, 主要是借助手机通过WAP协议访问移动教育资源网。
●基于手机的移动学习模式
移动学习作为非正式学习的一种新型学习方式已被逐渐认可, 本部分我们根据移动学习的特殊性与复杂性, 探讨基于问题的学习与基于资源的学习。
1. 基于问题的学习
基于问题的学习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教学模式, 特征是以问题为焦点, 强调把学习设置到复杂且有意义的情境中, 学习者合作解决真实性问题, 学习隐含其中的知识, 培养解决问题的技能。
利用手机学习的过程中, 学习者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编辑手机短信的形式向移动教学服务器提出问题, 系统会按照搜索策略对数据库进行检索, 并进行数据分析、处理, 再发送给学习者。即通过无线移动网络与互联网之间的通信来完成一定的教学活动。
2. 基于资源的学习
基于资源的学习是一种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教学模式, 基本特征是具有灵活性和自主性, 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自我导向”能力。
移动学习中, 学习者获取资源的途径主要有两种, 一种是借助手机自带软件, 另一种是利用移动教育资源平台, 它为学习者提供了丰富的电子化学习资源, 包括电子书、电子词典、电子期刊、课件、信息交互平台等。
●构建基于手机的移动学习系统需注意的问题
1.学习资源类型的选择
牛佳王兴辉沈阳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移动教学资源设计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移动学习的质量。虽然基于手机的移动教育优势明显, 但也存在不足。第一, 大屏幕手机与PC机是无法比拟的。因此在设计移动学习资源时必须考虑视觉效果。第二, 移动通信的带宽。带宽较低则不能保证学习者顺畅的访问所需资源, 所以移动学习内容以文本、声音为主, 尽可能少地出现图片、动画及视频类型的资源。
2. 终端设备的选择
针对手机用户多、终端差异大、基于手机的移动学习环境对系统的自适应性较差的特点, 为保证不同型号手机的使用者能够顺利访问资源, 设计系统时应充分考虑如何有效开发适合不同手机的教育资源平台, 如果不能做到全部覆盖用户和终端, 选择主流手机来进行设计。
3. 互动性及网络安全
手机学习资源不仅仅是通过短信、彩信等形式, 更多需要有学习者的互动。同时, 学习系统的安全性也是系统构建中值得考虑的问题, 尤其是涉及个人数据的隐私, 任何学习者都不希望自己的数据被非法利用。
●结束语
移动学习作为现代教育技术的研究热点, 是数字化学习的有益补充, 它已从学术研究阶段逐渐走向了实际应用, 在教育领域中的优势已初露端倪。手机媒体在移动学习中的应用和推广必将引起教育手段的变革, 也将进一步满足学习者终身学习的需要。
摘要:移动学习作为一种非正式学习的方式, 是对数字化学习的有益补充。文章介绍了作为移动通信终端的手机在移动学习中充当“终端角色”的优势, 并针对手机的功能特点、移动学习资源以及基于手机移动学习的模式进行了探讨, 从而提出了构建基于手机的移动学习系统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移动教育,移动学习,手机,网络
参考文献
[1]余胜泉, 毛芳.非正式学习—e-Learning研究与实践的新领域[J].电化教育研究, 2005 (10)
[2]王晓东, 李彦敏.基于手机短消息服务的移动学习[J].中国电化教育, 2007 (01)
基于智能手机的移动学习平台探索 篇8
自远程教育学家于2000 年将移动学习的概念引入到中国,移动学习的研究在中国便不断发展壮大起来,随着移动网络的普及,智能手机的普及也呈现出不可阻挡的新趋势,在移动设备终端发展越来越快的背景下,人们提高了对智能设备的认知程度,但是实际设计应用中所存在的欠缺要求我们加强基于智能手机移动学习平台的设计,使智能手机移动学习平台能为学习的变革提供更多的支持。
1 移动学习在大学生学习中的影响
(1)移动学习的概念及特征。移动学习(Mobile Learning),顾名思义是在移动设备的帮助下,将数字化学习与移动计算机技术有效的结合到一起,不论时间、地点的学习。移动学习使教师与学习者之间可以进行双向交流,给学习者随时随地学习的全新感受,它将会是未来学习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学习模式。移动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是移动学习的基础,所用工具为小型的移动设备,具有携带方便、设备较小、重量较轻、可以连接无线网、移动方便等优点,为使用者带来巨大的便利。
(2)移动学习的发展。在我国近二十年的发展中,移动学习经历了三个阶段,分别是建设基础环境阶段,建设知识体系阶段和服务学习阶段。在建设基础环境阶段是将网线网络和资源进行逐步的发展,慢慢的在全国各个地区都形成一个有层次的网络环境,为学习者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建设主力是移动服务商和厂商。建设知识体系阶段是在基础环境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建设了大规模的知识体系,将一些学习内容关联到一起,为使用者提供共享。对所有的知识进行分类和定制化应用,在此阶段教育机构和一些企业保障了任务的完成。第三阶段是服务学习建设阶段,我国的教育社会化开始了,环境的交互性成为隐形保障,国家为服务学习提供了社会基础设施,移动学习成为普遍的教育形式,为了对一些相关的学习资源进行了系统化的整合,政府在这一阶段起到主要作用。
(3)移动学习对大学生的影响。移动学习推动了大学生利用移动设备进行学习的进程,但是移动设备的流行也带来一些负面影响。游戏、视频、音乐等成为了大学生在移动设备上使用的主流,调查研究显示,在移动学习时代,仅有三分之一的大学生称在无聊的时候才会选择移动学习,其余的根本不利用移动学习进行知识的补充。上网浏览网页和下载视频是大学生主要的上网方式,这不利于移动学习作用的发挥。移动学习对大学生的作用是明显的,但是如何利用移动学习是大学生急需解决的问题。
2 移动学习平台的设计与开发现状
(1)移动学习的发展现状。移动学习的主要目的是将移动终端的一些信息服务与实际教学中,为学生配备一些移动设备,利用网上社交软件与教师进行及时的交流,保证知识的及时补充。短信移动教育系统是我国移动学习的雏形。最早的移动学习平台是2001年网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开发的网梯移动学习平台,面向的对象主要是一些大学和大型的集团。现在我国的移动学习平台基本成型,互联网已经成为大学生的主要交流方式之一,微信、QQ等社交软件更是大学生的必备软件之一,对于移动学习的平台的设计也是比较成熟,很多网站都在网上上传一些教学视频,可以说现在大学生在移动平台上进行学习是非常便捷的。
(2)移动学习平台的设计现状。计算机软件的发展为移动学习平台的设计提供了基础,计算机的运算能力越来越快,所能存储的东西也是越来越多,更多的移动设计平台开始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移动设备存在屏幕小,存储量有限等问题,在页面的设计中添加了一些便捷的链接,避免使用一些复杂的页面设计,多种终端设备的使用让页面浏览更加通用。但是在智能手机平台上进行设计还是存在很多难题,首先是智能手机的系统多种多样,其次是智能手机的屏幕尺寸和显示能力也存在着巨大的差别。除此之外,还有很多技术性的难题有待解决,跨平台系统的设计和开发是关键问题。
3 基于智能手机的移动学习平台的设计
(1)移动学习平台系统的实现。移动学习平台系统的目标有两个,一是在学校的Web平台上构建一个第三方的平台,通过这个平台来实现数据的提取,将一些网页数据和信息整理成为Wap网页的形式,这样在手机移动设备上就能在移动学习平台上进行网页的浏览。第二个目的是拓展网站现有视频,在手机终端能播放Web浏览器的视频。不同的手机存在存储、处理能力和网络传输的问题,原网站中的一些教学视频需要经过处理才能在手机上播放,每天都有一些新的教学视频更新,这些视频需要具备适应Web和手机两方面的功能。为了实现这两个目标,移动学习平台需要处理的问题很多,服务器设置、数据接口、数据传输、异常问题的处理等都是在移动学习平台系统中所需要考虑的问题。
(2)视频转码。视频是智能手机移动学习平台的核心,Java程序是进行视频转码的主要方式,相关的数据库会对视频进行转码,生成的FLV和3GP文件能在智能手机上播放。在大学的一些英语课上,经过转码的视频可以在浏览器中直接地播放。视频转码所设计的程序是复杂的,在流畅视频播放的背后是无数的代码。经过设计的智能手机移动学习平台还要进行系统测试,只有合格之后才能投入使用。大学生应利用该平台来增长自己的知识,为祖国的发展做出贡献。
(3)Web APP技术。在智能手机上一种常用的跨平台技术就是在智能手机的浏览器上运行Web APP,利用HTML、CSS等来构建应用程序,他们的一些高级功能可以让移动Web程序更像本地的APP。Web APP是在移动浏览器上运行,具有开发方便、使用快速、部署简单的优点,同时也存在与用户的交互性较差,手机自带功能无法利用的缺点。
(4)交叉编译和虚拟机技术。交叉编译是在主机上生成文件,形成本地APP,借助第三方语言,利用一种特殊的接口,构建应用程序,可以在不同的移动平台上运行。交叉编译技术能给使用者良好的体验,编译的程序可以在本地运行,性能非常好。经过改进的交叉编译技术被称为虚拟机技术,精简了交叉编译技术的复杂性,可以进行更加灵活的扩展。
4 结束语
基于智能手机的移动学习平台在教育方面的应用,提高教学效率的同时也提高了教学质量。尽管如此,由于智能手机移动学习平台的开发存在着不能避免的问题,因此要求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加强对智能手机移动学习平台的设计,不断地进行优化与改进,在不久的将来让智能手机移动学习平台成为课堂外最重要的学习途径之一。
参考文献
[1]刘章.基于智能移动终端的学习平台的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4.
[2]徐文立.基于智能移动设备的移动学习支持平台设计[J].浙江工业大学,2013.
手机助力课堂学习的新思路 篇9
一、学校禁用手机规则与学生课堂使用手机的现状
课堂使用手机行为是指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意或无意地使用手机功能的活动。目前国内外的多数研究都认为要禁止中小学生课堂使用手机行为,但对于这种禁令之下学生的规则执行情况、如何迎合数字时代引导学生课堂正确使用手机等问题研究较少。手机作为移动学习的手持设备之一,未被实践应用并发挥推进个性化学习的潜能。
本文选择了浙江杭州的五所学校(小学2所、高中2所、初中1所)为研究对象,每校选择三个年段1个班级作为问卷调查对象,进行了简单的抽样调查。共发放自编《学生课堂使用手机情况调查问卷》760份,回收有效问卷716份,男生335名(占总数的46.8%)、女生381名(占总数的53.2%),652人拥有手机,拥有率为91.1%,且多为智能手机。除了问卷调查,还与13位教师、11名学生进行访谈交流,以便从多个角度更加细致全面地了解课堂手机使用的情况。
1. 学校制定校规严格限制手机使用:规则笼统、执行乏力
调查显示,有86.9%的学生认为,学校制定了严格的规章制度以限制手机在校园内的使用;有97.5%的学生认为,学校制定了严格制度禁止学生在课堂上使用手机(见表1)。如某校《校园手机使用管理办法》规定:学校禁止学生带手机或游戏机进校园,如发现则当场收缴,在学期结束后当面交还家长;若有特殊情况需要携带手机,学生需向班主任提出书面申请并由家长签名同意……67.9%的学生认为,学校制定的手机禁用规则很不合理,不适应移动信息时代。这些数据说明目前学校的手机使用规则存在问题:一是规则不具可执行性,对于学校制定的禁止课堂使用手机的条例适用情境,46.4%的学生认为不详细、非常笼统,不具有可操作性,对于引导学生什么情况下不能使用手机、什么情况下能够使用手机的行为没有指导价值。即使学校想要全面禁止使用,也没有跟进相应的措施,如使用手机信号检测设备等。二是规则过于简单粗暴,禁止所有学生使用存在“一刀切”,为了保证学生联系家长的需要而开设的公用电话,不能满足上千名学生的需要,学生希望设置“手机厅”等专用的场所,让学生在该区域内合法使用手机联系家人或发送短信。
尽管有许多学校提出了禁止校园使用手机的要求,但在具体执行中并不完全有效。例如,有学生就认为,在午休、自由活动等自由支配时间段应该允许使用手机,只要不影响课堂教学与课后学习,拿出手机查阅信息或与家人联系是可以被接受和理解的,教师也不会强行没收。可见,非学习活动时间内的手机使用,已然打破了学校的禁令,但并未让学生和教师觉得已经触犯了学校的规定。
%
2. 教师对学生使用手机观点不一:禁占主导、少有支持
对学生在校园里使用手机,教师们意见不一,多数持反对态度;而对课堂使用手机则一致持禁用观点。
通过对13位教师的访谈,绝大多数赞同校园至少是课堂上禁止使用手机的做法,他们认同手机会影响学生学习注意力、沉溺手机游戏购物、浏览不健康网站等负面作用。除非学生有特殊情况,如身体不适、家有急事等原因,否则,学生不应该在教室里使用手机。一位高一教师说:“我不赞成学生使用手机。学校曾多次开会强调禁止学生带手机。一旦带手机进校园,有些自制力差的孩子管不住自己,难免上课玩手机,课间休息的时候用手机上网、玩游戏,这对学生的视力、学习注意力、听课效率等有不良影响;还有学生直接用手机查作业的答案,他们都不用思考了。”而仅有2位教师认为“与其禁止,不如更好地引导学生正确使用手机”。
3. 学生手机拥有率高且热衷带手机:偷偷使用、无关学习
调查发现,有40.5%的学生认为同学们会把手机带到学校里来使用;有70%以上的学生在上课时有过偷偷使用手机的行为(见表2)。这说明,即使学校有禁用令,学生依然热衷于带手机,并有时会忍不住使用。而且超过30%的学生认为使用行为与上课学习无关,如聊天、发短信、资讯浏览、购物游戏。许多学生还表示:由于学习压力增大、知识难度加深、教师讲课枯燥,手机变成了一些难以上跟学习节奏同学释放压力的工具,有些甚至是以使用手机表达自己自暴自弃的行为。
而对于手机使用的认知,至少57.5%的学生认为,手机对学习帮助不大,因为教师目前还没开发出借助手机短信或通话等功能辅助课内外学科学习的活动策略或案例。而在访谈中,有学生提到,有一位外语教师利用手机的微信软件,让学生在家里进行英语单词与文章的阅读、听写等活动,这样手机可以帮助学生的课外预习与复习,发挥了手机对学生的促学功能,得到了家长的认可与欢迎。
%
二、学生课堂使用手机禁而不止现象频出的原因
1. 学校一禁了之的官僚思维与学生向往自由的博弈
为维持正常的教学秩序、保持纯净的校园文化、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多数学校禁止学生带手机,部分学校有条件地允许(教学区禁用或与家长签订协议)。这种学校对学生使用手机进行限制管理看似无可厚非,也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同。其原因不外乎两类:一是便于学校统一管理学生,节省管理成本,让需要进行对外联系的学生使用校园公共电话,能够解决“学生随意使用手机”“上课不专心听讲”“手机档次相互攀比”“利用手机在考试时相互发短信作弊”等一系列弊端。二是害怕不良信息毒害学生,一些心智尚不成熟的学生往往会被各种不良手机信息所迷惑,如中奖、交友骗局等等,甚至会收到各种带色笑话、黄段子等,让人看了脸红心跳,极大地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同时,手机用多了,会产生手机依赖症,无法正常学习,每过一段时间就会下意识地看一看手机是否开着;铃声设置是否正确;脾气也会变得暴躁起来,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1]
学校这种一禁了之的简单高效做法,当然能最大程度地规避问题,然而,这种“只许自己玩弄、不许学生使用”的成人意志,却充分体现了学校管理者的行政官僚思维。学校这种霸权式管理恰恰会激起处于性格叛逆期、好奇心强的学生的“反抗”,他们偏偏想在校园或者课堂里偷偷使用手机以博弈学校管理的枷锁,寻求自己的行为自由。
2. 枯燥无趣的教师课堂讲授与鲜活多姿的手机的抗争
学生是否会在课堂使用手机,最关键的应该是教师能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那些照本宣科、一讲到底、语言乏味、内容枯燥的教学方式必然会让学生觉得课堂学习索然无趣、不想学习。而当下我们中小学课堂恰恰是这种“单向”的教学方法,学生听得懂要听、听不懂也要听,在不断呼唤育人模式转换和教学方式转型的时代背景下,教师们依然固执地沿用传统教学方法负重前行,由此造成界线分明的画面:教师在上面讲得唾沫星乱飞,学生在下面低着头偷着玩手机、看网页、发短信、讲私话。相比课堂知识学习的无趣无味,手机上图文并茂的信息、即时更新的资源更能吸引他们的眼球,特别是那些学有困难、产生厌学情绪、与教师关系不佳的学生。
正如美国哈佛大学网络社会研究中心专家波尔弗里(John Palfrey)所言,“90后”甚至再年轻些的这代人,一出生就面临着一个无所不在的网络世界,对于他们而言,网络就是他们的生活,数字化生存是他们从小就开始的生存方式。那些希望学校向孩子灌输知识和技能的教师和家长注定要失败。一些孩子之所以不愿专心学习,是因为他们觉得与数字体验相比,传统的教学方式单调而乏味,网络决定了他们的知识和兴趣。[2]
3. 手机强大的交互功能与空白的助学功能之间的落差
日益智能化的手机就像是一个微电脑,可以让使用者自行安装软件等应用程序,以此不断扩展手机功能,可以查资料、听音乐、传语音、发邮件等,并通过网络实现信息的更新。可以说,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让手机拥有了与电脑类似的强大交互功能,教师可以通过手机,用语音、图片、信息等方式收集和记录学生的学习情况并提供及时指导。然而,教师们以“有害信息侵入”“课堂秩序失控”“同学相互攀比”“发送短信考试作弊”“沉迷手机荒废学业”等诸多借口,禁止学生课堂使用手机,达到“因噎废食”的程度。教师们不愿去主动适应移动网络时代、变革课堂教学方式、开发手机助学功能。而有86.9%的学生希望,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教学环节或采取信息技术策略,使手机成为课堂学习的工具,将课程与现实生活应用相联系,让学生有更积极的学习体验。而对于课堂使用手机可能遇到的短信、电话等骚扰因素,学生们认为可以通过屏蔽软件、根据教学需要进行开关机等方式解决。
三、从手机禁用转向学生课堂学习助手的策略思考
“不准带手机进校园”已然成为中小学的正常现象,但禁而不止现象的频现,不得不让我们反思其合理性。以一纸禁令,希冀根治使用手机所产生的一系列弊端,显然失之简单。“方法总比困难多”,我们应该更加智慧地引导学生进行手机移动学习,哪怕是在课堂教学上,也可以有方法让手机助力学生的学习活动。
1. 重新认识手机对移动学习的价值
目前的智能手机已经具备了接近普通计算机的运算能力、海量的存储能力和高质量显示效果,在移动性、便携性以及人机交互性等方面具有较强的优势,因此更具移动学习的应用前景。[3]而学生绝大多数都拥有智能手机,且他们学习自觉性和能动性较高,让他们基于手机进行移动学习,使之成为课堂教学的有效辅助工具,可以及时协调学习者与学习资源之间的关系,为学习者创造灵活的认知情境,将学习与生活融为一体。我们认为,手机对于学生而言,蕴藏着巨大的辅助学习潜能,有待教师深刻挖掘其价值。
一是有效使用手机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因为大多数学生已经知道如何使用手机(有些学生比老师还用得好),不需要花时间教学生使用新的教学硬件和软件,可以节约宝贵的课堂时间。手机移动学习技术引入教学,使得教师的教学无处不在,既可将教师课上的内容实时地传送出去,也可将教材、课程、讨论等内容移植到手机上,它将为教学模式带来新的变化,当然也为学生的学习带来新的影响。[2]此外,将手机与学习联结意味着许多基于技术的活动可以发生在课堂之外,如用手机收集家庭作业的图片、录像、听力记录并上传,从而腾出课堂时间关注学习内容。
二是有效使用手机可以促进学生交流。学生们非常乐意随时随地携带手机,将其集成到学习活动中可以积极参与课堂教学。他们可以用自己的学习习惯及时查阅目前急需的素材,或与他们项目学习小组成员发短信交流,随时随地进行分享。
三是使用手机是21世纪学生需要准备的工作技能。使用手机编辑信息的能力、拍摄照片和视频并连接到互联网的能力,肯定会成为许多未来工作的必备技能。如果学校能够构建一个如何使用手机来组织、收集数据、上传云端的模型,学生们可以发现他们的手机是为未来职业发展的一种工具而不仅仅是一个玩具。[4]
四是能够对学生进行移动时代的礼仪和安全教育。通过学生手机习惯培养,可以让学生了解在公众场所、与他人对话、聚会吃饭等活动中使用手机是否礼貌;面对黄色、诈骗短信应该如何应对;在互联网上发布未经许可的移动媒体文件是否合法等内容。
2. 制订清晰的课堂手机使用规则
学生已经有相当的自主性,对于手机不能只靠“堵”,而要在建立规则的基础上因势利导,因此,学校对于手机使用的规则要从“严格禁止”转向“合理限制”,通过制订可操作性强的规章让学生有限度地使用手机。
一是明确手机使用的时间。除非教师允许使用或必须使用,学校和教师可以规定学生在学习活动时间禁用、体育活动时间禁用、午餐时间适当使用手机。[5]二是明确手机使用地点。除非教师要求学生使用手机参与教学,否则应在课堂上禁止使用手机;在操场等运动场所禁用手机;在宿舍、饭堂等生活区域可适当使用手机;在校园专辟的手机专用区域可使用手机,如在学校大廊道里增加“手机厅”,以便学生打电话或检索材料。三是明确手机放置地点。为解决学生随时可能拿出手机玩的问题,学校可以在教室或者校园内设置手机的专放空间,比如统一放在教室进门口、课桌左上角等地方,试图减少学生在桌子里和口袋里使用手机的机会。四是明确滥用手机惩罚规则。尽管有手机财产权的争议,但从学校管理的角度,还是需要出台惩戒条例,若违规使用手机,初犯者进行批评教育、再犯者上缴手机、屡犯者诫勉谈话通知家长并实施义工制。以清晰的“手机使用规则”,代替笼统的“禁止使用”,更能提升学生对规章的认可度和执行力。
3. 夯实手机使用礼仪与安全教育
很显然,面对成人对手机危害学生的恐慌,教师有必要利用班队课等时间对学生实施手机使用的礼仪教育和安全教育,夯实课堂使用手机的基础素养。在礼仪教育方面,要通过案例讨论、学生辩论等方式,使学生明晰:在课堂上使用手机的行为是对授课教师的不尊重、对学校规章的践踏;在电影院等公众场所打电话等行为是影响他人的不文明行为;在教学中不按教师指令随意使用手机的行为是对自我的不负责任,是自律意识的淡漠。在安全教育方面,可通过视频案例、角色表演等方式,杜绝学生利用手机考试作弊、浏览色情内容、发送骚扰短信等非法行为的发生,了解收到诈骗和威胁信息时的有效处理方式。通过这些礼仪教育和安全教育,强化学生的自律和自卫意识,让他们承担相应的责任与后果,内化“教室是一个学习的地方,应该花时间在学习上,而不是在课内发短信”的观点。
4. 开发课堂使用手机的学习策略
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借助手机的拍照、短信和语音等基本功能,开发一些教学环节,给予学生开关手机的指令,带领学生进行令人兴奋的学习活动。
一是利用手机短信开展课堂头脑风暴。教师就某一教学问题或观点让学生开展头脑风暴式讨论,学生可以直接发送自己的意见和想法,教师将手机与电脑联结即时呈现学生的思维观点,学生们看到其他观点或反馈时可以进行修正、补充与对话,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如,在学习“美国内战”时,教师将问题“美国内战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呈现在白板上,学生们可以发短信阐述他们的观点,并就奴隶制、州和联邦制、国家财务问题、林肯当选等内容开展头脑风暴,因为答案是匿名的,学生很乐于给出他们诚实的观点。
二是利用手机软件进行口语录音或测验。诸如微信等手机软件能让学生把声音放到网上作为音频文件,这样学生便可以实现口头作业的上传与评价。例如,英语老师建立一个微信群,通过微信语音,发送信息给全班学生告诉他们是否准备好了口头测验。当学生进入微信群听到老师的指令并说出自己的答案发送出去后,他的测试就作为语音文件上传到教师的手机端。而教师直接从微信语音给每个学生进行个性化评价。由于电子存储的便利性,学生便有了一个所有活动和进步的运行记录。[4]
三是利用手机拍摄小组活动微视频。在课堂小组活动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使用手机的摄像功能,创建一个短视频,展示小组探究的成果。例如化学实验课上教师可以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分别判断瓶内气体属性并拍摄一个5~8min微视频展示研究过程与结论。学生们可以设计实验方法、拍摄实验过程、陈述实验结果,制成学习报告微视频后进行课堂展示,既可以呈现学习效果,还可以共同研讨实验的规范性与科学性,实现立体化的教学和教师的过程指导。
四是利用手机二维码扫码进行知识拓展学习。手机二维码技术使得学生只要用摄像功能的手机扫描后,就能收到丰富的参考信息,它为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比如高中“植物科学”主题探究时,教师在每一种植物上贴上二维码,学生可以通过扫码获取网页、图文、拓展文献等信息,对感兴趣的物种开展主题探究。以“喜树”为例,学生可以借助手机,研究该植物的种群、生长习性、生态系统、生殖与栽培、组织培养、喜树抗肿瘤的机理、细胞与癌变等内容,并就物种保护、环境保护、经济价值与利用等条目设计出保护与开发方案,形成成果报告。
在信息技术和移动互联的浪潮中,中小学不应该故步自封,应该以开放、变革、智慧的心态去迎接数字化时代带来的教育挑战。像接受平板电脑教学一样,尝试用手机助推中小学移动学习,无疑更具经济性和便利性,它值得我们教师开发和设计出更多的手机助学活动,让学生学会安全、健康、合法地使用手机。即使教师们没有接受过专业的数字技术培训,他们也能基于手机实现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的融合,并且接受“手机在学生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的事实。
参考文献
[1]钱慎宇.学生使用手机现象的省思[J].青少年犯罪问题,2004(6):29-30.
[2]曹超.利用Podcasting技术构建英语听说移动学习模式[J].中国电化教育,2010(9):99-103.
[3]程志,金义富.基于手机的增强现实及其移动学习应用[J].电化教育研究,2013(2):66-70.
[4]KOLB,LIZ.Adventures with Cell Phones[J].Educational Leadership,2011(5):39-42.
手机英语学习 篇10
关键词:智能手机,移动学习,英语词汇
随着网络技术不断提高及智能手机的普及, 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对智能手机的应用也不仅限于通讯功能了。智能手机和移动学习这种新的学习模式共同作用于英语学习, 给大学生带来了很多方便。本文的重点是探究智能手机如何辅助英语词汇学习以及它的应用价值。
一、理论基础
基于智能手机的英语词汇移动学习的理论基础主要是Paivio的双重编码理论。该理论认为大脑中存在两个功能独立却又相互联系的认知系统处理不同的信息:来自我们语言经验的语言系统和非语言系统。对于双重编码理论最重要的原则就是:可以通过同时用视角和语言的形式呈现信息来增强信息的回忆与识别。基于智能手机, 英语单词的音、形、意等可通过图像、声音、动画等多种模态予以呈现, 通过言语码和意象码的结合, 大学生会对词汇的理解更加深刻, 记忆也会更深刻。另外, 利用智能手机可以随时随地学习英语词汇, 从而大大提高学习的兴趣。
二、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 移动学习的定义
移动学习 (Mobile Learning) 是一种“在移动设备帮助下的能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发生的学习, 移动学习所使用的移动计算设备必须能够有效地呈现学习内容并且提供教师与学习者之间的交流”。其内涵:首先, 移动学习是在数字化学习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是数字化学习的扩展, 它有别于一般的学习。其次, 移动学习还具有它的独特性, 即学习者不再被限制在电脑桌前, 可以自由地随时随地进行不同目的, 不同方式的学习。不论是学习的客体还是主体都是移动的。最后, 从它的实现方式来看, 移动学习实现的技术基础是移动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 即移动互联技术;实现的工具是小型化的移动计算设备。
(二) 智能手机的定义
智能手机是指“像个人电脑一样具有独特的操作系统, 独立的运行空间, 可以由用户自行安装软件、游戏、导航等第三方服务商提供的程序, 并可以通过移动通讯网络来实现无线网络接入的这样一类手机的总称”。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 智能手机不仅作为一种通讯工具, 也作为一种重要的学习工具进入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中, 来补充和优化一般传统的学习。这种新事物也将会大大提高学习者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三、基于智能手机的英语词汇学习
(一) 基于QQ, 微信的互动式词汇学习
QQ, 微信等软件都能够实现短信、在线消息语言聊天文件共享等多种功能的综合通讯服务。基于微信的互动学习的优势尤为显著:微信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教与学搭建了一个很好的桥梁。教师可以通过微信把将要授予的词汇多模态地发送给学习者。使学生获得多重感官体验, 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 加深对单词的理解和记忆。而且只要是在网络状况良好的情况下都可随时随地接收信息, 并非一定要跟老师面对面地交流, 大大缩短了老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而且老师的授教方式也可以因人而异, 因材施教, 也就是说老师可以根据不同水平的学生组建不同的群组。这样同组的学生可以相互交流进行横向学习, 不同组的同学之间也可以进行纵向学习。基于QQ, 微信等的学习是种互动式的学习模式, 学生如果有什么问题也可以通过短信的方式咨询老师。学生把一些难理解或不容易记忆的单词发送给老师, 老师可以赋予它们全面的解释和新的有趣的记忆方法来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二) 基于在线网站的英语词汇学习
学习者只要拥有一台能支持WAP技术的智能手机, 就可以通过无线移动通讯网络来浏览很多在线网站。大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常用的英语学习网站主要有:百度、谷歌、雅虎、爱词霸等。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如果遇到不会的单词就可以马上上网查询。具体操作如下:启动手机浏览器, 打开手机爱词霸界面, 首先选择目标语言, 然后在文本框中输入不会的单词, 可以进行汉英、汉日等语言的互译。例如:大学生在阅读外国文学作品时遇到“tournament”这个不懂的单词时, 在文本框中输入“tournament”, 点击“翻译一下”按钮, 将会显示出结果是“锦标赛”。来帮助我们理解外国影视作品和文学作品。
(三) 基于智能手机离线词典的大学英语词汇学习
有道词典, 相信大家对它并不陌生, 可以说它是国内最好用的英语词汇查询与翻译软件。它不仅界面美观, 而且功能更是人性化加全面化。借助有道词典, 我们可以方便的, 随时随地的学习英语单词, 并且可以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词汇书”。使用“有道词典”学习英语单词的步骤如下:1.手机安装词典, 打开。查询你不会的单词——点击如图所示的“+”, 把生词加入单词本。2.切换到“单词本”选项即可以查看生词。3.当生词积累到一定的数量后, 点击“同步”, 同步到网易的云端。登录网易, 账号是你的163、126、yeah等的网易邮箱。4.同步后, 可在电脑上查看。
结束语
未来的学习使得学习者能够摆脱时间和空间的束缚, 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随时随地进行学习, 利用智能手机作为工具的移动学习将这种理想变为现实。智能手机以其强大的功能给学习者提供多种学习途径, 多模态地呈现单词信息, 提高学习者的学习兴趣。相信依托智能手机的单词学习模式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张成国.基于智能手机的移动式英语词汇学习研究[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3 (11) :117-118.
[2]夏增亮.智能手机辅助英语翻译移动学习的探索与应用[J].西北成人教育学报, 2013 (3) :88-91.
[3]王清杰.智能手机与大学英语学习[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0 (7) :81-82.
手机英语学习 篇11
关键词:移动学习;手机APP;英语词汇学习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22-020-02
词汇,被认为是“语言的重要的基石”,它贯穿了整个语言学习的过程,在语言学习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一定的词汇量是顺利进行听、说、读、写、译等语言交流的基础。长久以来,语言学家及教学一线人员对词汇教学进行多维度研究。随着社会的发展,学习者的学习习惯和模式悄然变化,词汇学习研究也随之改变。移动学习(Mobile Learning)是一种在移动设备帮助下的能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发生的学习, 被认为是一种未来的学习模式,或者说是未来学习不可缺少的一种学习模式。本文从英语词汇学习单项出发,结合移动学习的特点,分析了高职学生词汇学习的需求和困难、推广移动学习的必要性及推广英语词汇移动学习的可行性,分析了基于智能手机APP的学习实操效果和存在的问题,以促进高职英语词汇的教与学。
一、推广移动学习的必要性
高职学生入学时英语水平参差不齐,且普遍存在词汇学习困难的问题。大多数同学反映:本身词汇量不足,对英语学习没信心;传统的通过纸质书本学习词汇方式单调枯燥,遗忘率高;英语学习兴趣不高,不能坚持长久学习,因此出现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学习状态。
针对词汇量不足和词汇遗忘的两大困扰,杨丽芳认为词汇学习采用移动学习方式符合以下几点理论。首先,移动设备将文本性的单词通过音频、视频等多形式输出,这符合Paivio 的双重编码理论“两种记编码回忆一个知识点比仅用一个编码方式回忆更易记忆”的觀点。此外,Nation的研究中指出,个性重复比集中性重复效果要好。因此移动设备“随时、随地”的特性,可以设置词汇的重复频率和提醒学习者的功能,达到科学合理刺激脑部活动的目的。再则,移动设备,尤其是智能手机的通讯、社交功能便于便于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提高学习积极性。
二、推广移动学习的可行性
硬件的普及和完善、软件的丰富及学生的支持将有力地推动移动学习。
1、智能手机的普及和无线网络设施的完善为开展移动学习奠定了基础。据调查,99%的高职学生都有拥有一部智能手机,国内无线网络和校园无限网络建设进程加快,为学生进行移动学习提供了硬件支持。各城市公共区域免费开放无线网络的政策和手机流量资费降低更调动学生移动学习的可能性。
2、丰富的手机学习软件APP为英语学习打开了方便之门,提供学习条件。一些大型知名网站纷纷开发了词汇学习类APP。这些APP有效整合图像、文字、音频、视频等学习资源,采用游戏、闯关等形式,突破性地将词汇学习、游戏、社交完美结合,增添趣味性和竞争性。
3、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适应性是推广移动学习的根本。传统的纸质词汇书携带不便,许多学生嫌麻烦不愿随身携带,因此减少了许多记忆单词的机会。而手机是学生随身携带品,移动式词汇书方便学生随时随地记忆单词。青年学生接受新鲜事物能力强,各类手机APP操作上手快,新潮时尚的学习方式受到热捧。
三、手机APP在英语词汇移动学习中的应用
1、选择合适的学习软件
英语词汇学习的APP种类很多,但存在良莠不齐的现象。挑选一款合适的APP很重要,若跟随不恰当的APP学习,不仅费时费力无成效还会误导学生。因此教师应为学生精心挑选一款合适的英语词汇学习软件。目前较受欢迎的词汇学习APP有扇贝、开心词场、百词斩、乐词、拓词等。通过对界面、词汇库、释意、操作等多方面认真比较和筛选,笔者推荐百词斩。百词斩是由成都超有爱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一款“图背单词软件”,它为每一个单词都配了有趣的图片和例句,帮助用户在背单词时,建立关联记忆。
2、设置个性化学习计划
百词斩支持微博、微信、人人网帐号登录,可自由选择。登录后可设计学习计划。百词斩词汇库覆盖面广,学生不仅可根据自己的水平选择学习范围,还可设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还可以根据当日的学习能力,增加学习任务。灵活且富有弹性的学习方式可以满足不同基础的学生学习需求,充分体现学习的个性化和人性化。
3、多种形式输入、趣味化的学习过程
百词斩的主要特色是一个单词一张图,利用图形建立单词与真实环境的联系, 每个单词和例句都有发音,此外提供单词TV和单词电台,提供更多样的学习方式。选定选定计划之后,百词斩遍开始各种“招式”来帮学习者记忆单词,如图形化加声音记忆、听音辨意、拼写运用等。百词斩可以邀请好友一起学习,与人PK,挑战排行榜,这样学习不再是一个人,变得更有趣,更具有竞争性。趣味的学习过程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给与他们持之以恒学习的动力。
4、有效监控学习进度
学习监控能帮助学生根据学习任务,及时调整学习策略、学习进度等,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百词斩可实现自我监控及同伴或教师监控。百词斩规定:学习者完成每天的学习任务后会进行打卡并统计打卡天数,若没有完成任务,则不能打卡。动态功能则记录学习者30条最新的学习动态,包含学习时间和完成的任务。教师亦可要求学生定期发送打卡记录或动态记录的手机页面截屏,哪个学生没完成学习任务一目了然。打卡制度和动态功能便于教师掌握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学习过程,成为教师采取形成性评价的依据,同时促使学生养成每天学习的习惯。
5、学习成果的展示
双语手机报促进大学英语教学初探 篇12
关键词:英语新闻,大学英语教学,综合素质
近年来, 手机被称为继报纸、广播、电视和网络之后的“第五媒体”, 手机报做为一种新型的新闻传播形式, 开始拥有越来越多的读者。2008年2月26日中国日报社和中国移动公司合作推出了中国首份中英文双语手机报——《中国日报手机报》 (China daily mobile news) 。“看手机报, 学英语”, 已成为越来越多英语学习者的时尚选择。
1 双语手机报促进大学英语教学的必要性
1.1 现行教材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滞后性。
大学英语教材的编者虽然在选材时注重时代性、知识性和思想性, 但信息时代瞬息万变, 知识更新较快, 现行教材难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滞后性, 很难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双语手机报关注天下时事, 内容丰富广泛, 语言活泼时尚, 恰好可以弥补现行教材滞后性以及传统英语课堂封闭性的缺陷。
1.2 传统教学模式忽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传统的英语课堂一般遵循着“生词——课文——练习”这一教学模式, 课堂气氛单调沉闷, 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等非智力因素得不到有效的激发。心理学家克拉申在情感过滤假说中谈到:“情感因素起着对输入进行过滤的作用。只有在最佳情感条件下, 才会产生真正的习得。”何谓最佳情感条件?即学习者有强烈的学习动机和深入了解的欲望, 心情舒畅且满怀信心。双语手机报的新闻具有实效真实的特点, 时空距离的缩短能造成心理距离的拉近, 使学生产生亲切感。英语新闻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能让学生学习语言的同时, 身临其境的了解国内外时事, 大大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欲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轻松愉快的学习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1.3 新《课程要求》提出的教学目标
根据教育部2007年9月颁发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 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特别是听说能力, 使他们在今后的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 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 提高综合文化素质, 以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新的《课程要求》对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目标。英语新闻因其蕴含丰富的社会文化信息, 对学生的知识结构起到很重要的补充作用。将英语新闻引入英语课堂即能弥补现行教材知识的单一性和滞后性, 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又能激发学生对国际社会发展的关注, 开拓视野和心胸, 培养关心时事, 读书看报的好习惯, 真正做到与时俱进, 成为适应社会发展和时代要求的综合文化素质较高的人才。因此双语手机报辅助英语教学是提高学生综合文化素质的有效途径。
2 双语手机报的特点和优势
1) 内容时效真实。手机报关注时事热点, 紧跟时代步伐, 可以帮助学生用英语及时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最新时讯和天下大事, 不仅能学到紧跟时代潮流的语言, 更可以帮助他们走出象牙塔, 培养了解身边事、关心天下事的习惯, 提高他们运用知识, 思考分析和独立提出见解的能力。在学习英语的同时, 还可以活跃思维, 丰富知识, 开阔视野, 极大地调动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积极性。
2) 题材多样广泛。手机报设有早安隽语、封面故事、热门新闻、新闻简要、名人动态、语言贴士、万花筒、脱口秀、每周话题等栏目, 内容涉及了时事政治、社会生活、经济科技、文化艺术、体育时尚、奇闻趣事等不同方面, 覆盖面广, 信息量大, 为英语课堂提供了题材多样的语言材料, 构建出用英语进行实际交际的语言环境。
3) 语言活泼时尚。做为一种新闻英语, 双语手机报的语言具有明显的特点:新潮、活泼、简约、时尚、妙趣横生, 能使读者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尽量多的信息, 富有感染力, 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学生可以通过新闻触摸到语言发展的脉搏, 各种新事物、新思想、新名词都能及时获得相应的英语表达。教师对这些材料进行适当的选择加工, 加以点拨和赏析, 能够很好地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热情。
3 双语手机报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3.1 利用新闻的时效性, 重大新闻事件及时介绍
手机报对于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都有及时的报道和介绍,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语言水平, 选择适当的题材, 进行一定的加工处理, 配上图片, 在第一时间和学生分享。例如“苹果CEO乔布斯一百多字的辞职信”、“乔布斯辞世后的各界寄语”、“天宫一号成功发射”、“神九飞天的追踪报道”、“叙利亚局势”、“伦敦奥运”等。学生可以通过原汁原味的英语直接了解国际大事, 享受语言的魅力, 提高对外界事物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3.2 选取适当材料, 进行英汉互译
英汉互译有助于帮助学生打牢语言基本功, 教师可以从手机报选取适当的材料, 以让学生参与的形式, 进行英汉互译。例如两会期间登出的政府工作报告的英文版, 温总理记者招待会精彩片段的英文翻译, 雷锋日记的英文翻译, 某些社会热点现象如“萝卜哥”事件的报道等, 这些都是鲜活生动的英汉互译素材, 容易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3.3 引入口语训练和课堂报告
教师可以合理地选取新闻题材, 灵活地设计口语话题进行口语训练, 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辨能力。例如可以选取一些新鲜有趣的图片新闻, 进行新闻学习, 然后让学生描述图片并发表自己的看法。手机报经常会推出一些热点话题,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贴近学生兴趣和生活的话题进行口语讨论或辩论。此外还可以鼓励学生就自己感兴趣的新闻话题到网上搜集相关资料和信息, 制作成Power Point文档, 进行课堂报告。
3.4 培养学生的性格和精神
教师的责任不仅是传授知识和技能, 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性格和精神。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除了文化知识的传授, 还应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提高他们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培养关爱他人的品质。要实现这个目标, 空洞的说教是行不通的。手机报上有许多生动的新闻事例, 教师加以适当的引导, 能够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英国威廉王子在英国皇家空军搜救队成功救人的新闻使学生体会到助人职业最具幸福感;以色列美女模特回国从军的新闻使人感受到保卫祖国的崇高责任;关于叙利亚难民的报道能培养学生的同情心以及对祖国和平发展局面的感恩和珍惜。
4 结束语
总之, 双语手机报为我们提供了丰富新鲜的新闻素材, 如何在英语教学中灵活利用, 发挥出最大的优势, 是教师需要下功夫的地方。教师应根据学生的思想状况和兴趣爱好, 选择适当的新闻题材。根据学生的语言水平, 对新闻进行一定的加工整理, 使语言难度适中, 并尽量配以图片, 以提高教学效果。教学形式要避免单一和灌输, 可采取阅读、翻译、听说、提问、讨论、课堂报告等多种形式, 促使学生独立思考、积极参与。
社会是不断发展的, 语言也是不断发展的, 21世纪的大学英语教学也应当与时俱进。把双语手机报引入大学英语课堂, 可以使教学与社会生活紧密结合, 充满生机和活力,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质和观察思辩能力。当然这要求教师每天坚持阅读手机报及网络新闻英语, 这也是教师提高自身专业素质和终身学习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朱莉.网络新闻辅助英语阅读教学方式探索[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7 (2) .
[2]吕海平, 胡玉伟.新闻引进课堂收效一举多得[J].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6 (6) .
【手机英语学习】推荐阅读:
手机相关英语词汇06-18
日常使用手机英语作文07-23
手机的英语作文及翻译06-08
介绍手机的功能的英语作文08-23
智能手机对大学生学习影响的问卷调查表10-17
手机店活动方案手机促销方案08-20
公司手机及手机卡使用规定10-14
手机及手机卡使用管理规定08-14
手机游戏行业调研报告 手机游戏10-23
手机安全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