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态体育

2024-10-19

常态体育(共10篇)

常态体育 篇1

体育课程有别于其他课程, 专业技能比较多而广, 一名体育教师精通一两个项目是必须的, 熟悉三四个项目是可能的, 但要求体育教师样样都精通或样样都会, 那就只能现学现卖了。就如专家所说的, 现在大多数体育教师都是能而不专的“万金油”型教师, 对所教授的各种专业知识与专业技术都是处在“熟而不深, 广而不精”的状态。体育作为一个特殊的学科, 能不能采取特殊的模式呢?在此之前, 高中采取了选项教学, 即流动学生而不流动教师, 那么我们可不可以在初中采取集体备课后流动教师而不流动学生呢?

一、“体育教师定期流动”这一想法源于什么

“体育教师定期流动”这一想法源于公开课展示, 源于教师的借班上课。在从事体育教师工作的几年里, 观看了很多次校内、校外的体育教师公开课, 我留意了教师借班上课的心态、想法, 也留意了孩子们的想法, 更看到了大家掩饰不了的欢喜、激动、兴奋。“定期流动”是指在合理的时间段内, 教师所带班级、所带学生的更新。如在统一教学计划的情况下, 有计划、有目的的固定时间段内, ×××教师教初一年级单数班;在下一个时间段内, ×××教师教初一年级双数班。

二、体育教师定期流动的双重影响

1. 正面影响

首先, 是学校的发展与教师的得利。学校对它的支持, 是最大程度地关心学生及支持教师的专业成长、提升教师业务能力的体现。体育教师的定期流动, 有助于学校之间的教师、学校教师之间的交流互动、互相学习, 不断地鞭策自己前行, 有助于学科带头人、名师的最大化发挥, 有助于提高学校教学质量和体育教师整体的专业水平。该形式动的是教师, 教师也有害怕的, 如:怕丢脸, 怕不被学生爱戴, 怕说话没人听, 怕场面失控。教师就得更加努力地将课备好, 更加完善自身的技能, 改变“一贯制”的教学模式。例如初一入学的孩子, 体育课由×××教师教, 到体育中考时还是×××教师教, 一方面教师会倦怠, 另一方面学生也会厌烦。

其次, 是教学能力 (专业水平) 的提高。案例:学校里面有两位武术教师, 但是每当上课的时候, 只要某一位教师出场, 就有此起彼伏的掌声;另一位教师上武术课, 孩子们却缺乏激情, 显得很不耐烦, 一个月过后, 这个班的孩子都在期盼着有一位让人崇拜的教师来上课……后者看在眼里, 便将自己的课请同事录下来, 在教研活动时认真分析、探讨, 又悉心听取同仁们的建议, 认真总结。后来, 操场上就出现了两个充满魅力的武术教师, 学校的大型活动举办开幕式时, 也离不开这两位专业知识扎实的武术教师。

通过“定期流动”后, 教师的专业技能得到很大的提高, 人格魅力得到了充分的散发, 每一位教师都更有自信了。

最后, 是学生适应能力 (心理承受能力) 的提高与教学效果的提高。每个班级的风格是不一样的, 每个班级的孩子们也是不一样的, 每个孩子们的身体条件、素质更不一样。“定期流动”可以让教师更快地适应所教的学生, 更好地为孩子们制定强身健体的计划。在备课时, 用心考虑到穿插调动气氛的游戏或教学内容, 希望得到学生们良好的评价;上课时, 看到一张张开心的面孔, 看到学生们上室外课兴奋的情绪, 随之教师的工作热情也就上来了。同时, 从每个不同的教师那里学会了很多本领, 也学会了如何短时间适应环境, 更学会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 对待同样的问题时, 就能有不同的解决方式。

2. 负面影响

学生需要时间适应教师, 教师也需要时间去了解学生, 适时的换教师对学习有好处。但过于频繁换则不利于学习, 毕竟每个教师的教学方法都不一样, 会导致学生的基础薄弱, 无法专心于学业;导致班级犹如一盘散沙, 各种不良风气盛行, 不利于孩子们的身体锻炼, 更不利于青春期孩子们的成长。

此外, 教师接触学生时间短, 不宜深入了解学生, 分析学生学习不成功的原因, 对于为学生制定针对性的练习方案有极大的困难, 对于学生执行练习方案由谁去监督、由谁去及时更新平日体育练习方案, 都存在问题, 且这些问题都是亟待解决的。

三、体育教师定期流动开展的注意事项

(1) 流动的次数不要过于频繁。如果每学期教师流动次数太多, 会影响正常教学开展。每个人都有适应期, 不断地处于适应期, 那就没办法用心去学习技能, 去从每个不同的教师身上学习解决问题的办法。

(2) 在流动前期集体备课, 有统一的教学计划。教师流动的过程中教既带给学生们不同的感觉、不同的上课风格, 又按部就班地将教学继续下去, 增加了学生们上体育课的兴趣。

(3) 体育教师更需要抓紧业余时间补充大量知识与技能, 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如果体育教师原地踏步的话, 会导致很多孩子上到您的课就无精打采, 提不起兴趣, 长时间下去, 教师则会被学生淘汰。

(4) 体育教师之间应注重交流与反馈公开课, 邀请同行和其他优秀教师来看课, 请他们提出宝贵意见;同时做好反思, 记录课堂中的可取之处、失败之处, 并做好笔记。

总之, 体育教师要采取一个好的模式流动, 应该是能让学生、教师、学校这紧密练习的三方都获得大丰收的模式, “定期流动”方案的制定需要加以优化, 思维需要更加慎密。

摘要:教师定期流动会给社会、学校、教学等各方面带来巨大的影响。体育作为一项特殊的学科, 能不能采取特殊的模式呢?在此之前, 高中采取了选项教学, 即流动学生而不流动教师, 那么我们可不可以在初中采取集体备课后流动教师而不流动学生呢?本文具体阐述体育教师定期流动对学校初中教学的正面与负面的影响。

关键词:体育教师,定期,流动,教学,双重影响

参考文献

[1]钱南阳, 朱志卿.跑课:体育教师提高借班上课技能的新方法[J].中国学校体育, 2011 (1) .

[2]张小文.刍议体育教师的职责和应具备的条件[J].新课程研究 (职业教育) , 2008 (5) .

常态体育 篇2

公开课与常态课被有些老师们视为是不相融的两种教学形式,认为公开课是给大家看的,没有实用意义,而常态课才是真正的体育课。而有另一些都却认为,公开课来源于常态课却又高于常态课,是常态课的最高形式,公开课对常课有指导意义,而常态课是公开课的基础,二者能相互融合。

笔者认为公开课与常态课应该可以缩小差距,公开课向常态课靠拢,而常态课则可以向公开课看齐。那么,如何让体育公开课向常态课相互融合,甚至合二为一?笔者谈一下自己的观点与大家交流。

一、让教师与学生的合作更加自然化

说到合作,大家立即会出现两种不同的情形,在公开课上,教师与学生合作的天衣无缝,而在常态课上却很难看到师生合作。我在一节公开课上看到这样一种师生合作的场景:“同学们,下面进行分组练习,大家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到适合自己的场地去……”同学们有序分开,并有序练习。此时我注意观察,他们居然每个组的人数相等,难道纯属巧合,学生这么配合老师的体育课?再看另一堂公开课:“同学们,下面我们开始学习山羊分腿腾越,哪位同学给大家演示一下?”一位同学出来,动作娴熟,博得同学们的掌声鼓励。可是,在学习过程中,我发现其他同学也都是这么熟练的完成动作。我感觉这一点也不像新授课,学生真的掌握这个动作这么快?另外,我们在常态的体育课上发现大多数的老师与学生合作都是要费一番周折的,甚至根本就没有合作的镜头。这就是公开课与常态课的两极分化现象,一个做的“过于好”,另一个做的却“不甚理想”,这二种情况都是不可取的。体育教师与学生的合作应该是自然的,顺理成章的,每一个新的合作,都要有学生的一个适应过程,合作有成功,更有失败,在失败中才能体现合作成功的价值所在,事先安排的合作是虚假的,没有实际意义。而常态课中的“没有合作”更是不应该出现的,体育课上没有了合作是一种教育的缺失。

二、场地器材安排与取舍更要符合实际

公开课与常态课在场地器材方面的取舍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公开课上,教师想方设法动用大量器材,甚至上课器材用“卡车”装[1],在一节公开课上,有一个教师上滚翻技巧课,上课前,我见垫子在边摞在一起约一人多高,另外还有其他器材一大宗,可想而知,光搬运的时间就要花费不少。而在常态体育课上却又有另一番景象:很少施用体育器材,只是“一个哨子几个球”,甚至不用体育器材的现象也屡屡可见,有的体育课确实不用体育器材也无可厚非,但每课体育课都不用体育器材不免有点过分。

在体育新课程标准实施的今天,体育工作者对公开课大量施用体育器材与常态课不用器材的现象进行了严厉的抨击。

这种不合理的现象得到了一定的控制,但我们细细观察,又会发现,体育教师又走向了另一个误区。下面举一个例子:在一节公开课上,一位老师只拿了几个沙包,还有四块面板,上面是上课内容的图片。课上的很漂亮,听课者对其大加赞扬,特别是在体育器材方面老师们一致认为在器材上没有造成浪费,便于携带,没有给体育教学造成负面影响。其实不然,仔细观察就不难发现,教师为了制作这四个面板是颇费功夫的,要取照,要冲印,要制作这一过程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完成的,而且价格也是很高昂,上完这节公开课这四个面板也就再用不到了,造成时间与金钱的浪费。所以在器材的使用上,要注意器材的实用性与循环使用性,规格档次不要太高,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才是最重要的。

三、让学生在公开课与常态课上都能学到应该学到的知识技能

现行的很多体育课上学生是学不到什么知识与技术,这话并不是危言耸听,而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在常态课上,由于学校对体育教学不重视,老师态度不端正,对学生的体育活动放任自流,有的学生在体育课上看书、闲聊。但在公开课上总应该有所得吧,其实也不尽然,大多数老师的公开课都是表演课,学生要学的内容早在以前就排练好了的,只不过是在公开课上重新表演一下罢了。这二种情况,学生学不到什么就不足为怪了。如果就按这样的公开课方式贯穿到整个学年的教学中还可能有期末时的学生成绩吗?显然这两点之间就是矛盾[2]。所以说,无论是常态课还是公开课,都能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至关重要。公开课要做到让学生学到真正的知识,那就要实实在在的去教学生,把学生放为公开课的主体,而不是让公开课来展示老师,老师上的再好,学生什么也没有学到,那,这节课失败无疑。如果在常态体育教学中,教师能有这样的教学态度,能有这种敬业精神,把整个学年的常态体育课都上的那么认真,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标是轻而易举的。

四、公开与常态的教学追求的是简单与高效

大家在看公开课的时候,都有一种紧张的感觉,上课的前前后后都很隆重,看课之后还有一种激烈的评课,这可能是公开课都具有的`。特别授课的老师,在上课时为了尽可能的表现自己,为了把课上得无一遗漏而忙前忙后,唯恐漏了自己设计的每一点,也唯恐让评课的老师看不到自己的长处。有的老师把表面上看似完美的体育课上的不伦不类,从课的开始就成了课的重点,到课的结束也不敢懈怠,致使看不到课的重点是什么,目标是什么?他始终没有弄明白:“面面俱到”的课堂教学看似完整,却很容易迷失方向[3]。常态的体育课需要简单实用高效,课堂组织简单实用,内容不要过于繁杂、教学过程需要简单实用,教学方法也要简单实用,常态的教学需要突出重点。而教学重点的确立则需要教者从学生成长的角度深入地理解与把握教材。

浅谈常态体育课的评价标准 篇3

一、体育教师和体委要“帅”起来

(一)教师方面

1.要“打有准备之仗”

教师是体育课的设计者。在教学设计时,要关注学生的需求和兴趣,了解学生的体育基础和身体状况;设置教学目标应分层次性,不能一刀切。

2.要当好“管理者”

在教学中,要敢于管理和善于管理。要管理就必須要有规章制度,要有课堂常规和课堂纪律,要赏罚分明。在新学期第一堂课一定要讲清楚。当然,管理要有艺术,要宽严有度,决不能提倡“放养式教学”。

(二)体委:协助教师上好体育课

1.要做“楷模”

教师下达的任务,要积极带头,身先士卒,主动完成,并团结、督促同学练习;能更深地了解教师的教学意图、教学特色,及时向同学们介绍,使同学们尽快适应教师的教学方式。

2.要做“小管家”

课前要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体质状况,及时与教师沟通,达成共识;课上,管好自己,再管别人,管理要公平公正;组织、督促同学认真练习,并提醒同学们要注意安全;帮助教师维持纪律,为教师当好参谋,主动关心、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二、全班同学要动起来

体育课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

三、师生之间要配合起来

要配合起来从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入手。

1.教师在体育教学中是学生学习的主导者

体育教师在整个体育教学过程中,要始终成为学生体育学习与体育锻炼的主导者。所谓主导,包括领导、教导、引导和指导。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应当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科学合理地安排和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但绝不能放弃教导学生和领导学生的职责。当然主导不是主宰,不能搞“一言堂”,严谨而科学地向学生传授体育知识技能,也不是搞“满堂灌”,而是要有序、安全、民主、和谐、热烈、高效地组织指导学生进行体育学习,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

2.学生的主体地位不能动摇

《全日制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强调:“从课程设计到课程实施的各个环节,在注意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解读》进一步说明:“重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并不排斥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的指导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仍需要进行示范和讲解,仍需要指导学生纠正错误动作,不要过多地花时间进行示范和讲解,应该给学生留有尽可能多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体育活动中释放情绪和体验愉快,并获得更多的认识和理解。”

我们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认为教学的实质是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放手不管了。只有这样,才能给学生充分的学习时间和空间,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生的积极性,教学才有保障,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真正地体现出来。

常态体育 篇4

到底该怎么上好常态课, 并向优秀课靠拢, 值得每一位体育教师的不断探索和追求。本文从“松不得”、“放不得”、“散不得”三个方面, 论述上好常态课、向优秀课靠拢的必要性和实践意义。

一、剖析体育常态课和优秀课

常态课, 顾名思义也叫常规课、平常课或家常课。也可以叫做“日常的课”、“经常上的课”。而优秀课是示范课、观摩课、研讨课、交流课等名目众多。可见, 常态课与优秀课有天壤之别。常态课是基于教学大纲, 立足于学生, 灵活使用教学方法的课堂。课堂要朴素真实, 坚持本色, 所以常态课的本质以其真实性, 不加粉饰、有待完善、值得反思的课。上好常态课、向优秀课靠拢是常态课的总体趋势和新课改的要求, 是每一位体育教师不断的追求。

二、上好常态课, 向优秀课靠拢

常态课以其朴素、真实之面貌洋溢着清新、朴实的气息的课, 不是尽善尽美的课。由于常态课的随意性很大, 所以容易出现课堂上“松、散、放”现象。那么, 上好常态课, 靠拢优秀课, 克服“松、散、放”势在必行。

(一) 松不得

在初中体育常态课, 尤其是中、小学体育课上, 许多体育教师自身对体育课重视不够, 认为体育是小科、副科, 上不上都行, 上好上坏也无所谓, 体育课要么带学生去操场跑两圈, 然后自由活动, 要么直接把学生关在教室里上自习, 要么把体育课让其他教师上课等做法司空见惯, 久而久之, 学生对体育的意识淡薄、对体育课不重视也不足为奇。于是, 体育课上管理松成为体育课的瓶颈。

1.管理松使不得。由于师生对体育学科的偏见、对体育课的不重视, 而出现管理松散, 如常态课上, 学生以身体不舒服等为由, 不上体育课的屡见不鲜;或者有老师上体育课, 学生自由散漫, 上课迟到、早退、中途离开等现象严重;或学生在教室里写作业, 体育课想上就上、不想上就不上等无政府状态, 导致体育课教学质量低下, 学生的自觉运动、锻炼身体的习惯欠缺, 创新能力的培养更成为口头上的空谈。因此, 常态体育课管理松使不得。

2.要求松要不得。“要求松”体现在对体育教学质量不重视, 会与不会要求不严, 指导不到位等。如50米跑, 及格不及格不过问, 学生也就不当回事, 反正体育课对于语文、数学、英语、物理等学科来说, 犹如物理学科中的误差, 可以忽略不计的意识在学生的潜意识中挥之不去, 跑步不及格甚至得分是零, 学生也不在意。另外, 在动作要领的指导上松, 如投掷, 学生的动作不到位, 教师视而不见, 只要投得远就行, 动作标准与否无所谓的态度。其实, 动作要领非常关键, 如, 抛角是45̊时, 投得最远, 这是数学中的抛物线的性质定理, 如果抛角太大或太小, 影响投掷的远近, 从而影响投掷成绩, 可见, 动作要领不可小觑, 常态的体育课要求松要不得。

(二) 散不得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 教师对新课程、新课改的理念都清楚, 要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而在体育课上, 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时天方夜谭, 因此, 教师的指导作用不容忽视, 不能为了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而放任自由, 任其活动。否则, 学生在这样的体育课上得不到锻炼的机会, 谈体质的增强, 体育技能的培养和训练更是理论上的空话。学生虽然吸收了新鲜空气, 但自由自在、“三个一群、五个一伙”坐在操场的一角或体育器材旁边谈天说地、说说笑笑, 对学生而言, 如此的课, 学生轻松, 教师更轻松, 学生把体育课当成学习压力大、减轻学习压力、释放压力、有时间放松一下的绝佳机会。试问, 这样的体育课意义何在?如此的课堂再谈高效、优秀就犹如空中楼阁、海市蜃楼。

(三) 放不得

有的体育教师在上体育课时, 布置训练任务、强调训练要求后, 对学生基本是听之任之, 有的同学不训练、动作不到位教师也不给予点拨, 或者大而化之地说一句“再做一遍”等, 显然对学生要求不严, 有“放任”之嫌。其实, 体育课上放不得。

1.动作要领指导到位。如中长跑, 包括起跑、途中、终点冲刺等的要领应该让学生心领神会, 对跑的成绩的提高也很关键。如“各就位”的口令时, 做1-2次深呼吸, 走到或慢跑到起跑线, 两脚用力蹬地, 一前一后, 两腿弯曲, 重心在脚上等动作做到位, 有蓄势待发之势, 跑起来会加倍有力, 健步如飞。

2.练习方式兼具趣味性。中长跑的特点是单调、枯燥。可以通过学生感兴趣的方式练习, 如追逐跑、图形跑等, 在练习环节, 旨在掌握跑的技术要领, 发展学生的耐心素质, 也可以分组练习, 提高练习的密度, 也可以为提高练习的趣味性而采用竞赛机制, 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

3.纠错不可忽视。中长跑时, 如果身体重心不稳, 跑的节奏差, 全程体力分配不均, 呼吸不正确, 节奏不合理, 动作不放松等, 通过讲解、示范、个别指导等使学生各方面协调一致。

4.学生的合作能力不容小觑。常态课上抓好“松不得”、“放不得”、“散不得”, 虽然少了些优秀课的充分的准备, 但也创建了常态课的有效课堂, 学生的身体素质得到提高, 训练技巧得到掌握, 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也得以彰显, 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得到充分体现, 教师的主导作用得到淋漓尽致地发挥, 学生的体育意识得到强化, 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训练习惯, 强身健体, 为学生适应社会, 开创美好的明天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桂江, 苏永联.体育教师对公开课看法的调查分析[J].体育师友, 2010年2期.

常态体育 篇5

蹲踞式起跑是当学生听到突发信号时做出快速反应的运动项目,在田径赛中400米包括400米以下的项目都要采用有起跑器的蹲踞式起跑姿势。

田径运动本身比较枯燥,就是跑、跳、投的反复,大多数学生包括体育爱好者都不太喜欢这个项目。不喜欢就没兴趣,没兴趣就无法掌握,但只有掌握了才能感受到其中的奥妙和快乐。

蹲踞式起跑是一项技术性较高的运动项目。在多年的教学中,我一直采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喋喋不休地讲解,枯燥无味地示范技术要领,再让学生上道练习,导致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这种传统教学模式毫无新意,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对运动不感兴趣。任凭教师怎样讲解示范,学生还是学不会,教师着急,教学效果差到了极点。

不通则变,变则通。只有不断总结、深刻反思、不断创新,才能适应课改的要求。如我在给前一个班以传统的教学模式上完蹲踞式起跑课后,一种失败感、挫折感紧紧缠绕着我。在给另外一个班上课前,我改变了学案和教学手段,不示范了。课堂常规后,我宣布教学内容,在一片“唉……”声中由我带领学生热身,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新授课开始,我说:“同学们,起跑有哪几种形式”,学生无精打采地回答:“蹲踞式、站立式。”我让学生散点练习,并巡回观察,一言不发。有做蹲踞式的,也有做站立式的。站立式简单一点,大多数学生基本能做正确,蹲踞式却一塌糊涂。我还是没有讲解示范,让学生上道练习蹲踞式起跑,改变了5~6人一组的传统教学手段,采用分层教学。跑道上划了间隔3米的三条起跑线,每条起跑线上5人,最前面的是运动能力相对较差者,中间次之,最后为较强者。在反复练习两次以后,学生“活”了,讨论非常激烈,跑在后面的学生不服气。有个叫小鹏的学生说站立式小浩根本不是他的对手,可是蹲踞式就是跑不过小浩。我马上让他俩上道比试,果然如此。为什么呢?学生认为小鹏站着跑、加速跑、途中跑比小浩快,但蹲踞式起跑,小浩的起跑就比小鹏的快多了。我立即让他俩重新上道,做出各自的蹲踞式起跑姿势,就拿他俩作比较,讲解谁正确、谁错误。同时我边讲边示范,师生三人在起跑线上,全班学生听、看、模仿,参与的积极性高涨。这时我抓住机会,总结评价:蹲踞式起跑的动作技术越好,听到突发信号后完成技术动作的速度就越快。学生更加好奇,求知欲更高,争先恐后地练习,主动让教师或其他学生看自己的技术动作对不对。在这样的课堂氛围中,我巡回指导,纠正错误,使80%的学生掌握了蹲踞式起跑的动作要领。

在课堂展示中,比一比谁反应快,谁跑得快。如果快的学生给慢的学生让3米,后面的学生能不能追上前面的学生。我用语言引导,学生在你追我赶的运动中激发起了练习兴趣,整堂课中学生欢呼雀跃,练得满头大汗,圆满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体卫艺研究中心研究员于素梅在《老师您真棒——体育教师示范的真本事》一文中说,示范,即体育教师必备的真本事。体育教师需要真本事,需要具备哪些素质;作为体育教师,我们需要将课堂教学进行分解,即完成体育教学工作教师需要做什么,怎么做;教师所支配的体育教学中的各项教学活动有讲解、示范、指导、组织、评价等,其中最能反映教师教学水平的是示范。示范水平的高低决定了教学效果的好坏,也决定了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兴趣与积极性,更决定了学生掌握该项技术的速度和质量。我认为,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不但能示范,还要会示范,再优美、标准、精彩的讲解示范,学生不感兴趣,也是失败的示范。只有创设一种能激发学生求知欲望的教学情境、教学手段,这样的示范,学生才会关注,让学生产生学习的动力,有了动力就有了成功的基础。

体育常态课有效教学的探究与思考 篇6

1. 教学内容的选择应与学生的身 心发展特点、兴趣爱好等紧密相连

国家实行三级课程管理体制以来, 学校体育教师肩负着教材的选择的重要任务。而教学内容又不等同于教材的内容。教学内容确定的过程其实也就是对教材进行加工的过程,是教师创造性的利用学生已掌握的运动技能与知识,将技能教学生活化、趣味化,有效提高教学效果。让学校、体育教师定内容,不是让体育教师随意上什么内容。而是一定要在课程标准的引领下,以学生的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结合学校的校情、学情及社会氛围,选择好教学内容。

2. 教学流程符合人的生理机能变 化规律

根据人的生理机能变化规律,规范常态课的结构组成,正常分为准备部分、基本部分与结束部分。在准备部分安排的内容应与课堂教学的主教材有一定的关联,杜绝花架式不适用的健美操等, 针对主教材的特点,专项准备活动自然过渡到主教材的教学。在基本部分要安排合适的课课练,结束部分的放松也要有针对性,不能千篇一律。

3. 练习活动要具多样性、有效性

常态课的体育教学在准备部分、基本部分与结束部分都会有不同的练习活动,但行为活动主要集中在基本部分, 对于准备部分的活动既要达成热身的要求,又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能够短时间内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并且要有一定的素质练习与体育练习融入活动内容。对于基本部分的练习内容来说,要根据教学目标制定合理的练习内容,练习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达成教学目标。在练习中要注意循序渐进, 尽可能地做到因材施教。活动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同时教师能自然地融入到学生的练习中。

4. 教师的语言要精练生动、简练 准确、富有情趣

同样的教学设计,不同的语言刺激及场地器材的布置不一样,达成的效果也不一样,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语言包括讲解语言与肢体语言,讲解语言主要是我们教学中的职业口语,它可以通俗化。同时教师的语言要尽可能的准确、精练、简洁、生动形象、幽默而富有情趣。比如我们在小学体育教学中, 尤其是低年级小学生,提到“臀部”这个口语时,学生不一定能听懂,但我们可以直接说“大家的小屁股”。通过职业口语的讲解,使学生能清晰的了解体育课的学习目标、任务,了解动作的技术原理与动作要领。而肢体语言的应用, 可调动学生的感知器官,激发学生的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彰显教师的个人魅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5. 体育教学环境设置合理化、科 学化

体育课堂教学的组织是否合理,场地器材使用是否最大化、最优化、课堂教学组织的安全性预设、教学过程中教师针对突发事件的应变的预设都直接影 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进行教学设计与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既要追求队伍调动的合理与高效,同时要结合安全与教学需要进行科学的设计。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充分考虑安全元素,规避安全隐患。在实践中根据教学经验预设安全隐患并及时应对。场地器材的使用要最大化、最优化,对于任何一个器材要充分考虑它的作用及在教学过程中的综合价值。比如我们在上跳高课时用的跳高杆子,我们在练习素质练习时, 可以将它作为一道具,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两排学生站成面对面,每人一只手指托着杆子,然后一起下蹲与站起等。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突发的事件要培养自身的应变能力,这些能力的积累是在平时常态教学中累积而成的。

6. 教学方法多样化、趣味化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要根据教学计划,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进行认真的选择、策划与灵活的运用。教学策略的运用要结合学生已具备的知识技能,在主张学生主体性地位的同时,注重教师的主导作用。同时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充分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对于动作的讲解,规则的解读时间不宜过长,一般讲解时间不超过2分钟,最多不超过3分钟,让学生在反复练习中掌握技能,强化体能练习, 对于有些讲解可以在学生分组练习的过程中,深入到小组中,针对性地对个别人或小组进行再次讲解与指导。自然呈现师生间的互动的同时,主张因材施教。在此基础上,练习内容还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练习方式多样化,练习内容趣味化,同样在课课练习中,更要将枯燥的练习内容进行趣味化。

常态体育 篇7

教材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主要依据, 要上好一节体育课, 必须认真钻研教材, 深入领悟教材的内涵和要领, 对所要讲授的每一项运动技术、技能做到细细地揣摩, 正确地理解。例如, 前段时间笔者在观摩省体育教学比赛时看到的一节篮球课, 教学内容是“体前变向换手运球”, 教师在示范中没有体现出变向运球的重难点“上步、转体、探肩”动作, 因此学生在“二人一组变向运球”和“变向运球绕过障碍物”两个教学环节的练习中, 大多数仅做出运球变向和换手动作, 没有能够做到“上步、转体、探肩”, 教师对其也是毫无察觉, 使体前变向运球失去了其实践价值, 这就是教师对教材不能正确理解和把握的一种体现。

二、认真备课

备课是教学过程的首要环节, 也是上好课的前提和保障。如果课前不认真备课, 课堂教学中必然出现因一些考虑不周的尴尬场面。一次, 笔者在篮球教学中让学生做“找朋友”游戏, 由于未考虑到男女生合班的因素 (篮球模块男女生合班教学) , 我在报数字“5”时, 出现了男生要和女生抱在一起, 吓得女生到处乱跑的现象, 其他的学生则是哄堂大笑。这次的尴尬给了我很大的教训。

三、认真准备场地、器材

上体育课前如果不认真准备场地器材, 不仅课中取器材会浪费教学时间, 甚至会出现一些教学事故。如一位同事在进行“横箱屈腿腾越”教学时, 课前未充分检查跳箱的牢固性, 一位男生助跑速度较快, 当他腾起去推跳箱时, 由于第二层跳箱栓断裂, 学生重重地摔在了跳箱上。因此, 我们应从中吸取教训, 上体育课前一定要认真检查器材的安全性, 合理布置, 以保障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

四、认真组织课堂教学

体育课需要体育教师精心设计、认真组织, 并机智处理教学突发问题, 这样不仅可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同时还有助于树立良好的体育教师形象。

五、认真评价学生练习情况

课堂教学中要高度重视学生在教学中的各种信息反馈, 对于学生的错误动作, 要适时指出错误, 纠正动作, 切忌视若无睹, 听之任之;同样, 如果学生练习过程中有精彩的表现, 要给以恰如其分的评价或表扬, 而不是简单地重复“你真棒”、“好极了”等无味的赞扬, 只有这样, 才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真正地提高教学质量。

六、认真反思教学过程

常态体育 篇8

1 新常态之基本阐释

新常态 (The New Normal) 本身是经济学术语, 最早于2010年初由美国太平洋基金管理公司总裁埃里安提出, 用以归纳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世界经济特别是发达国家经济所发生的变化, 2002年开始高频出现于美国主流媒体的话语体系中[1,2]。我国学者最早探讨新常态也是用于对国际经济形势的分析, 经济学家林毅夫、李扬等采用新常态来阐述国际经济新常态的主要表征, 黄益平 (2012) 第一次赋予了新常态在中国经济发展领域的本土化内涵, 并将“较低的经济增长、较高的通货膨胀、更为公平的收入分配、更为平衡的经济结构、加速的产业升级换代和更为激烈的经济周期”作为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主要特征[3]。

使新常态引起最广泛关注的是, 2014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提出要“适应新常态”。2014年5月其在河南考察时首次提出了新常态, 指出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 适应新常态, 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 这是新常态第一次出现在我国官方话语体系中。2014年11月习总书记在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发表主旨演讲, 首次详细阐述中国经济新常态。2014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经济发展新常态再次做出系统性阐述, 全面阐述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趋势性变化, 并制定了未来适应新常态的政策着力点。至此, 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经济性核心内涵和主要特征得以明确化, 即我国经济正在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化, 正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 经济发展方式正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 经济结构正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存的深度调整, 经济发展动力正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的增长点[4],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

通过梳理新常态的认识嬗变过程可以看出, 新常态之“新”, 意指通过深刻变革, 打破传统思路和模式;新常态之“常态”, 意为长期稳定的态势。新常态, 意即通过深刻变革, 打破传统思路和模式后形成的一种新的长期稳定的发展趋势。因此, 新常态可以看作是在正确认知当前发展特征的基础上, 符合发展规律的趋势性、常态化的发展路径选择, 具有准范式的特征, 可以作为一种重要的认知理论框架, 指导相关领域内角色关系的界定、行为方式的选择和解决冲突问题之策的选择[5]。

注: (1) WR为破奥运项目世界纪录计入全运成绩; (2) 依第7~12届全运会竞赛规程总则制表。

2 体育发展之新常态

2.1 我国体育发展战略变革

新中国成立以来, 我国体育事业发展历经变革, 但始终在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要求下进行。20世纪80年代以来, 在改革开放的大环境下, 我国体育发展战略经历四次重大调整[6,7], 这些战略规定着各时期体育的发展方向、发展结构、发展速度与发展要求, 也体现了不同体育发展状态的转化历程。

2.1.1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奥运战略

1979年国际奥委会宣布恢复中国奥林匹克委员会的合法席位, 我国重返国际竞技赛场, “全面参与以奥运会为最高层次的国际性体坛竞争”就成为我国体育事业最紧迫的任务[8]。1980年初, 国家体委给国务院的《关于加速提高体育运动技术水平的几个问题的请示报告》指出, 将“加速提高我国运动技术的整体水平”作为今后一个时期内体育工作的主要任务。这实际形成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第一个体育发展战略, 即20世纪80年代我国体育的总体战略是以发展高水平竞技为先导, 带动体育事业全面发展。此后, 通过我国竞技体育不断在国际体育大赛上取得优异成绩, 使得奥运战略不断地得到了强化。

2.1.2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体育社会化战略

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 中国体育代表团实现了奥运金牌“零”的突破, 金牌总数位居各参赛国家和地区第4位, 极大地振奋了民族精神, 也掀起了全国的“体育热”, 同时也使得社会对体育日益高涨的需求与国家投入不足的矛盾、群众体育的普及与竞技运动水平的提高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此时, 以往过于集中的领导体制和管理体制、体育科技含量较低等问题日益凸显。

基于此, 国家体委于1984年11月和1986年4月先后下发了《关于贯彻执行中共中央〈通知〉的意见》《国家体委关于体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草案) 》, 以此为核心, 确立了以社会化为突破口、以训练和竞赛体制改革为重点的新改革思路, “以革命化为灵魂, 以体育社会化、科学化为两翼, 实现体育腾飞”的新战略指导思想, 由此形成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体育的第二次飞跃。

2.1.3 20世纪90年代初体育市场化改革战略

1988年中国代表团参加奥运会失利, 1992年初巴塞罗那奥运会足球预选赛中国足球队输给韩国队, 给中国体育和中国足球带来巨大的舆论压力与改革压力。同时, 面对国内外大环境的巨大变化, 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体育体制, 已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1992年春邓小平同志南巡, 中国掀起了新一轮改革开放的热潮, 为体育的改革发展提供了有力武器。

1992年6月“红山口会议”召开, 以足球改革为突破口的新一轮改革发展拉开序幕。1992年11月“中山会议”召开, 提出对原有体制进行根本性的变革, 标志着新的体育发展战略发端。1993年国家体委下发《关于深化体育改革的意见》及五个配套文件, 确定体育改革的“六个化”方向, 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符合现代体育运动规律的运行机制, 形成国家办与社会办相结合、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格局。这是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新的体育发展战略, 推动了体育第三次改革的浪潮。

2.1.4 21世纪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战略

进入21世纪,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 体育事业也发展到一个新的水平。2001年北京获得第29届奥运会主办权, 又极大地推动了新世纪体育的发展。筹办和备战北京奥运会期间, 国务院于2002年8月5日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体育工作的意见》, 明确提出“体育工作一定要把提高全民族身体素质摆正突出位置”, “全面实施竞技体育发展战略”, “进一步提升我国竞技运动水平”, 把全民健身与奥运战略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 形成21世纪初体育新的发展战略。

2.2 当前体育发展新常态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与参赛, 巨大地推动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 同时体育各项事业发展不协调、体育发展体制障碍、竞技体育异化现象频发等问题也凸显, 促动了体育发展态势的转变。北京奥运会后, 体育事业明确了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目标。2014年10月, 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 将体育产业与全民健身同等上升为国家战略, 明确体育产业与体育消费发展目标, 使得体育产业的发展与体育消费的增加成为体育发展新常态中的新亮点[9]。同时, 为消除“金牌至上”的体育政绩观, 各级政府部门对体育事业的发展也将从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体育投入与产出效益等多个角度评价。

可以看出, 当前体育事业的发展, 明确了发展方向由体育大国转向体育强国, 发展结构由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的国家战略转向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并举, 发展速度由竞技体育水平快速提高转向全民体育健身、体育产业规模快速增长, 发展评价以金牌为主转向各项事业及其效益并重。这种发展态势, 明确了体育事业发展方向、发展结构、发展速度与发展需求, 区别于以往历史时期的发展状态, 是当前体育发展的新常态, 也成为各项体育事业的改革发展方向。尤其是取消“金牌至上”的体育政绩观, 竞技体育体制的改革首当其冲。

3 体育新常态对赛制改革之需求

“金牌至上”的体育政绩观导致的种种问题, 具体体现在竞技赛场上, 诸如:比赛中的假年龄、假身份、假比赛、兴奋剂甚至贿赂腐败等异化行为。早在1997年八运会, 以全运会为代表的综合性体育赛事就弊端凸显、饱受诟病, 之后取消的呼声也是此起彼伏。原因在于不择手段、违规违法地追求金牌, 不但扭曲了体育精神, 还损害体育发展和国家利益, 与体育文化与价值追求背道而驰。出现诸多比赛异化现象, 根源在于面对金牌带来的政治荣誉与经济利益, 片面追求运动成绩与金牌数量, 导致了完全错误的体育政绩观。

体育运动是人类文化现象之一, 竞技比赛创造的成绩与记录是社会文化的一部分。这部分文化的积累、更新与创造过程, 就是竞技体育比赛的过程。体育运动的发展, 始终包含着在竞技比赛中争金夺银、创造纪录, 包含着在竞技赛场上顽强拼搏、超越极限, 包含着比赛过程中体育精神与奥林匹克精神的展示。尽管竞技比赛异化现象频出, 但体育文化与体育价值的创造不可泯灭, 竞技体育比赛的存在不可置否。

一切政治组织及其制度都是围绕特定的利益建立起来的, 同时也是为其社会成员服务的, 竞技体育的发展必须从制度设计上规避异化现象的出现。竞技比赛作为竞技体育发展的杠杆, 面对当前体育发展的新常态, 势必要首先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 承担起在竞技体育体制改革中的引领角色, 选择建立公平竞争平台的制度路径, 提供解决历史的、现实的冲突问题的政策策略, 既体现竞技比赛过程中的体育文化价值, 又要实现竞赛在整合全国竞技体育资源、提高竞技体育水平中的功能, 促进竞技体育发展更好地适应体育新常态。

4 全国综合性体育赛事呈现之方式

我国竞技比赛赛事繁多、类型多元, 按不同的分类标准, 有奥运与非奥运的、职业与非职业的、全国性与省市区的、综合性与单项的等等。从赛事功能来看, 以全运会核心的全国综合性的体育赛事作为我国竞赛体系的核心内容, 在我国竞赛体制中起到了轴心和杠杆作用[10], 也是竞赛体制改革的首要内容。目前, 全国综合性体育赛事有包括全国运动会 (全运会) 、全国冬季运动会 (冬运会) 、全国青年运动会 (青运会) 及全国体育大会 (体育大会) 在内的四大赛事。这些比赛通过赛事制度对组织和参与比赛进行规范与约定, 其中项目设置、计分办法、竞赛办法与参赛资格等是实现竞赛价值导向的核心要素, 并以此体现竞技体育发展的需求。

4.1 项目设置规定了体育竞赛的目标定位

目前的四大赛事中, 全运会、冬运会及青运会项目设置着力与奥运会项目接轨, 检验各省市竞技人才实力, 促进后备人才梯队建设, 实现竞技体育奥运战略功能。首先是全运会, 如表1所示, 在20世纪70年末国家实施战略初期, 1979年的五运会开始突出奥运项目;随后在80年代中期体育社会化的战略导向下, 六运会、七运会奥运项目所占比例有所减少;90年代中期在《奥运争光计划》的影响下, 1997年八运会起全运项目基本与同时期奥运会设项接轨;将于2017年举行的十三运会除武术、棒球、垒球外, 其余大项均为2016年里约奥运会项目, 高度体现国家的奥运战略。

其次是冬运会,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国家调整了冬季项目布局, 将短道速滑、速度滑冰、花样滑冰作为冬季项目我国冬奥会突破的重点[11]。如表2所示, 七运会起冬季项目进入全运会, 利用全运竞赛的平台, 突出发展冬季重点项目, 促进我国冬奥会的突破发展。

再次是青运会, 2015年举行的第一届全国青运会, 前身为全国城市运动会, 除了在项目设置上体现奥运意志, 还通过不同于全运会参赛年龄结构的约定, 实现后备人才的培养。另外, 全国体育大会则主要设置非奥运会项目, 是非奥运项目竞技的平台, 旨在促进我国非奥运项目的交流与推广, 实现全民健身功能。

4.2 计分办法体现了不同利益集团的博弈

一直以来, 综合性体育赛事的奖牌榜备受参赛单位追捧。全运会与冬运会奖牌榜, 除了竞技比赛“一名次一奖牌一分数”之外, 还实施了一系列特殊的计分政策, 七运会起奥运会成绩计入全运会且激励渐增 (见表3) , 八运会起解放军与原输送单位双计分, 西部和地方协议计分、集体球类项目两倍计分, 十二运会集体球类项目三倍计分、鼓励不同省市联合培养奥运运动员。[12]这些政策的实施, 使得金牌在不同利益集团之间重新分配。第一, 奥运计入办法, 意在引导地方省市重视奥运备战, 也影响全运排名的博弈, 如十一运会江苏借助奥运带入成绩优势, 由赛会第四跃居综合奖牌榜排名第二, 广东则被挤出奖牌榜三强。第二, 解放军与地方两次计分, 一方面解决了解放军后备人才梯队建设问题, 明显增强了解放军代表队在全运会与奥运会的竞技实力;另一方面传统竞技体育强省近三届全运会均有与军双计分的金牌进账, 巩固了其整体竞技优势。第三, 西部与地方协议交流办法, 意在东西部竞技体育资源优势互补, 但最终的实施中仅有利于东道主等发达省市取得优异成绩、巩固位置, 对西部地区竞技体育的发展促动并没有实际效果。第四, 集体球类项目双倍或三倍计分, 大幅提升了集体球类项目在奖牌榜中的分量, 如十二运会集体球类项目金牌占到赛会金牌总数的21.8%, 使得集体球类项目占优的省市占得先机, 但从我国集体球类项目参加奥运会等国际大赛的表现看, 这一政策的效力远不尽如人意。

4.3 参赛资格力求从根源上杜绝身份造假

运动员是竞技体育比赛的主体, 通过运动员注册与交流, 鼓励更多的优秀运动员参赛, 引导人才合理流动, 是综合性体育赛事体现竞赛功能的举措之一。为了保证运动员身份真实、促进交流合理有序, 以全运会等综合性体育赛事为主的运动员注册与交流政策也在不断调整中。如运动员交流中规定了前三名运动员不能协议计分交流;运动员注册时间由十一运会提前两年进行, 调整至十二运会起的提前至4年进行。同时, 运动员注册方面与公安部并网, 以公安部的信息为准, 预防和制止作假现象的发生, 保证参赛的公平性。

5 综合性体育赛事改革之路径

事实上, 现行制度设计本身并无对错, 但实施过程中由于各利益集团对金牌的过分追求, 使制度成为异化现象的工具, 违背了设计的初衷。从趋利避害的角度, 以全运会为核心的综合性体育赛事的改革已在进行中。面对体育发展新常态, 取消参赛单位奖牌榜排名是综合性体育竞赛制度改革的总体设计, 具体地还要配套政策的改革。

5.1 奖励与计分办法的根本性变革

以全运会为核心的综合性体育赛事, 十二运会西部与地方协议计分已取消, 在目前取消参赛单位奖牌榜的新常态下, 未来奥运成绩带入全运、奥运联合培养、解放军与原输送单位双计分、集体球类项目两或三倍计分等对参赛单位集体的奖励与计分办法, 也势必退出历史舞台, 让竞争回归竞技赛场的公平, 让金牌回归竞技实力的比拼, 这是新常态下取消“金牌至上”政绩观的根本要求。

5.2 实现竞赛功能的制度变革

目前一系列奖励与计分办法的设计, 本意在于通过竞技比赛引导各省市人才合理交流, 整合全国竞技优势资源, 促进省市与国家竞技实力的提升, 在实施过程中也深刻影响着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 尤其是在调动地方优势实现奥运战略目标上起到巨大的促动作用。取消这一系列办法, 但综合性体育赛事在促进运动员交流、整合竞技体育资源、提高我国竞技体育水平中的作用不能消失, 同时还要突出实现竞赛创造体育文化与体育价值的功能。因此, 综合性体育赛事要重新进行合理的制度设计, 如通过国家队运动员选拔制度的改革, 建立优秀高水平运动员参加国际赛事的合理渠道;通过运动员注册与交流政策的完善, 保障参赛运动员的真实、合法身份, 形成优秀人才流动的顺畅渠道;通过综合性体育赛事单项竞赛办法的改革, 提供运动员公平竞争、实现价值的平台;通过改革解放军运动员选拔与交流办法, 充分利用军队的竞技优势资源等等。

6 结语

我国体育发展新常态对竞赛体制改革提出了必然性要求, 从全运会为核心的全国综合性体育赛事看, 在取消参赛单位奖牌榜的总体设计下, 奥运会成绩带入全运会、奥运会联合培养、解放军与原输送单位双计分、集体球类项目双倍或三倍计分等政策已必然失效。因此, 要从全国综合性体育赛事入手, 重新设计国家队运动员选拔、运动员注册与交流、综合性运动单项竞赛办法、解放军运动员选拔与交流等政策, 推进竞赛体制改革与完善, 体现竞赛体制在竞技体育改革中的引领作用, 促进竞技体育发展适应体育新常态。

摘要:目的 研究体育发展新常态下全国综合性体育赛事改革的制度路径, 为我国竞赛体制改革提供参考借鉴。方法 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法。结论 (1) 当前我国体育发展呈现新常态, 体现出新的发展方向、发展结构、发展速度与发展需求。 (2) 体育新常态对竞赛体制改革提出了必然性要求, 全国综合性体育赛事是改革的轴心与杠杆。 (3) 全国综合性体育赛事在取消奖牌榜的总体设计下, 奥运成绩带入全运、奥运联合培养、解放军双计分、集体球类双或3倍计分等政策已必然失效;国家队运动员选拔、运动员注册与交流、综合性运动会单项竞赛办法、解放军运动员选拔与交流等政策也要重新设计。

关键词:新常态,体育,全国综合性体育赛事,赛事制度

参考文献

[1]陈启清.正确理解和适应新常态[J].中国国情国力, 2014 (10) :21-23.

[2]张再生, 白彬.新常态下的公共管理:困境与出路[J].中国行政管理, 2015, (3) :38-42.

[3]黄益平.下一个10年的改革与增长[N].经济参考报, 2012-12-26 (7) .

[4]山东省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学习研究课题组.新常态下的经济转型发展[J].山东社会科学, 2015 (4) :4-11.

[5]张再生, 白彬.新常态下的公共管理:困境与出路[J].中国行政管理, 2015 (3) :38-42.

[6]田雨普.新中国60年体育发展战略重点的转移的回眸与思索[J].体育科学, 2010 (1) :3-9.

[7]杨桦, 陈宁, 郝勤, 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体育发展战略的演进与思考[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02 (3) :1-7.

[8]熊晓正, 钟秉枢.新中国体育60年[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2010:168-169.

[9]魏纪中.发展体育产业也需要改革[J].小康, 2015 (3) :26-27.

[10]钟秉枢, 张建会, 蒋家珍, 等.制度变革、城市遴选、市场开发——我国综合性体育赛事改革研究[M].北京:北体体育大学出版社, 2011:53-54.

[11]李端英.全运会竞赛规程演变及对我国竞技体育发展影响的研究[C]//2013年全国竞技体育科学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2013:120-121.

常态体育 篇9

1 新常态下高校体育教育发展面临的新机遇

新常态对社会经济发展提出了转型的需求, 在新常态下, 我国体育教育也面临着双重考验, 机遇与挑战并存。首先, 体育教育的多样化是体育本质的主要特点之一, 因为人的个性是多样化的, 社会需求也是多样化的。多样化的体育教育理念也造就了高校体育教育的多样化, 这就是的高校体育院系领导及体育教师要找准目标, 学校的教育发展到现在, 最大的一个特征是统一性。这不是短期内能改变的, 但多样化的理念对体育教育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它不仅可以引领高校体育教育理念的及时更新, 而且还具有时代性和前瞻性, 重点发挥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从而使高校体育教学走在教育教学改革的前沿。

2 当前我国高校体育教学发展状况

2 . 1 体育教育理念不成熟, 体育教学管理体系不完善

传统体育课教材安排的内容多、体育课程架构模式陈旧、体育教学理念不成熟是当前高校体育面临的主要困境, 在体育课堂上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没能激发出来, 对于自己喜欢的体育项目往往。此外, 体育教师应将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作为提升体育质量的核心内容, 然而部分体育教师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的根深蒂固在课堂教学方面仍然无法一时改变传统的教学陋习, 个别体育教师往往注重技术动作要领的强化培训, 而忽视了学生心理素养及个性化发展的培养, 缺乏中职学校所具有的专业培养特色, 重技术轻理论的现象时有发生, 对体育运动的不加重视, 体育教学管理体系不完善, 体育教师往往会侧重于某项技术的强化练习, 而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对于体育的普及性以及实用性并未做到充足的到位。与此同时, 体育价值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并未真正的表现出来, 体育运动是健全身体, 塑造品格, 增强学生心理素质的重要方式和手段, 然而由于部分体育教师将现行的体育理念侧重于提升学生技术上的应用, 而对于培养学生美德、修身做人的道理并未融入到高校体育教学课堂之中, 是当前高校体育教育灵魂的缺失。

2 . 2 体育考评体系失当, 体育教学思想没有时代性

众所周知, 体育本来是一门活泼、有趣, 是学生张扬天性、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一门学科, 然而由于现行的体育体制使得体育课堂失去了本该有的活力, 体育课堂枯燥的体育训练, 不仅使学生失去了趣味性更使他们产生严重的厌烦心理, 越来越多的学生不愿意主动参与体育活动, 或者被动的为了考试而应付, 体育考评体系的严重缺失, 造成学生的身体素质以及心理素质没有得到提升, 甚至造成事倍功半的不良效果。在当前以应试教育为主的体育教育体制, 部分学校仍然将体育作为一项业余活动为主的科目, 重文化轻体育在学校中仍然显现, 学生体能令人堪忧。而陈旧落后的体育教学思想是影响高校体育发展的重要原因, 思想意识的不重视往往造成学生对体育课程的不重视, 而陈旧的教学思想往往不能激发学生对于体育课程的兴趣, 是高校体育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当前, 我国高校体育教学中, 人文精神缺失的状况必须引起重视目前, 随着现代化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 高校体育教育的发展越来越呈现现代化、多元化以及国际化, 高等体育教育理念的多元化发展更应当突出当代高等体育教育的时代特点。

3 新常态下构建高校体育教学创新体系的重要思路

3 . 1 寓教于乐, 因材施教, 将人文元素融入到体育教学当中

当前, 我国高校体育教学考核评价太绝对, 教学过程太单调这些弊病已经成为高校体育教师所甚忧的问题, 要想彻底改革高校体育交个, 让体育课堂真正的“活”起来, 就需要注入必要的人文精神, 高校体院领导和体育教师要通过体育课教会学生如何做人, 而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习相关的体育知识。目前, 我国高校体育教学中, 人文精神缺失的状况必须引起重视, 在高校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将人文元素融入到体育教学当中, 有利于学生品德与人格的完善, 潜能和特长的开发, 创造性思维和社交能力的培养, 对推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有重要作用。目前, 不少体育教师已开始意识到教学中人文教育的重要性, 事实证明, 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实施人文教育切实可行、也势在必行。体育课其本身就是一门活泼、轻松、愉悦让学生真正释放天性的一门学科, 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应当抓住体育的内在本质, 激活体育课堂, 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及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 寓教于乐, 将过去在体育教学中所科长追求技术动作和考评成绩, 将因考而学, 因考必学, 过高、过严、过硬的考核指标摒弃掉,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因材施教, 通过调动学生的自主参与性, 激发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终身体育意识的养成。

3 . 2 体育教师反思自我教学, 让体育教学变得轻松有趣

体育教师反思是一项体育课是类别与其他文学课程的一门学科, 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应当有着较高的超前的教学思维模式, 要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技术和手段, 让体育教学变得轻松有趣。高质量的体育教学课堂应该充分将学生的主题地位体现出现, 这也就是当下所提倡的“以人文本”的教学理念, 它能真正的回归其本质, 结合自身优势, 扬长避短, 因地制宜的改革当前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所面临的状况。体育教育不在于形式, 而更应该注重效果, 体育教师应当时刻反思:体育课应更好地培养和提升学生发挥自主自立的意识, 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状态下使身心得到锻炼。在体育课堂中通过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创造力, 激活学生身体运动细胞, 使学生在乐学、想学、自学的心态下完成高校体育学科目标。不仅具有高校不管设置什么课程, 其最终目的都是培养人, 体育在这方面才能大有作为。

4 结语

总之, 高校体院要正确认识新常态、主动适应新常态、积极引领新常态, 在新常态下有新作为。要认清当前我国体育事业发展所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 抢抓转型发展新机遇, 推动体育教育的良性发展。体育教学是一项复杂的工程, 体育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素养, 更新教育教学理念, 与时俱进, 既要教会学生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又要培养学生终生体育锻炼意识。

参考文献

[1]贡娟, 李晓红.试论构建高校体育教学创新体系[J].体育科学, 2000 (3) :22-24.

[2]王佳茵.试论构建高校体育教学创新体系[J].科教导刊, 2012 (10) :202, 217.

[3]周道福.试论构建高校体育教学创新体系[J].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5 (16) :90, 159.

[4]车益民.高校体育教学创新体系的构建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 2013 (52) :9-10.

[5]王满.面向阳光体育的高校体育教学模式创新体系构建[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 (9) :185-188.

[6]梁春辉, 刘海涛, 党磊.构建普通高校立体化体育教学体系的探索与分析[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 2010 (1) :61-63.

常态体育 篇10

目前针对体育课生理负荷的讨论,总是习惯围绕一节体育课展开,其实随着国家课程改革的深入,学校体育越来越得到重视。按照《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小学一、二年级每周4节,三至六年级每周3节,初中七至九年级每周3节,再加上一些兴趣小组活动课,一些学校的体育课甚至已经达到每周4~5节体育课。如此多的体育课必然会导致学生连续两天或两天以上有体育课的情况出现,试想如果某一节体育课的生理负荷很大,必然需要在后续的体育课中让学生及时进行恢复,因此这两节课的生理负荷就不可能用统一个标准去衡量。因此笔者建议以一周为一个生理负荷单元,有差别地安排一周中每一节体育课的生理负荷(见表1),以便更加科学合理的要求学生。

二、关注作息时间

在安排体育常态课生理负荷时,必须考虑到作息时间对体育课的影响,这包含两方面的分析:一是体育课本身所处时间段,即体育课的起止时间。一般说来,安排在上午8:30—10:30之间(也就是第二、第三节课)与下午的3:00—5:00之间的体育课,学生体力充沛、活动欲望强,适宜增加学生负荷。但在现实情况中,很多学校为保证文化课的学习效果,将大量体育课安排在上午最后一节课与下午第一节课。在这些时间段的体育课中,由于学生能量消耗与补给等方面的固有规律,学生运动状态相对较差,有的甚至并不适宜大强度地运动,任课教师必须降低生理负荷要求;二是体育课与其他课务的关系。笔者曾经遇到这样一件事情:一位数学教师要求与我所任教的体育课前后对调一下,问其原因,原来学生每次从笔者的体育课中回到班级时总是表现出明显的疲劳状,难以集中注意力。后来笔者查看班级课表,与多位文化课教师进行交流,他们都有共同的发现。因此笔者不得不针对不同的前后课务关系调整课堂生理负荷安排。比如后一节课是所谓主课的,我会尽可能安排高峰偏前型,以尽量减小对后面课务的影响。目前笔者所在学校在排课务时非常注意这方面的问题。

三、关注运动密度

在体育常态课中运动密度是生理负荷的基础,我们不可能在较低运动密度的情况下达成较高的平均生理负荷指数。分析当前体育常态课的运动密度发现,有两方面的现象值得关注:一是运动密度本身较低,导致生理负荷难以达到要求。在体育常态课中一些教师从“省时省力”的角度出发,需多用器材的尽量少用、要少用的尽量不用、能多分组的舍不得分组……加之习惯性讲解过多等原因,使得学生经常处于听或看的静止状态,与SPARK等要求的50%以上练习密度相去甚远,这种课的生理负荷自然难以提高;二是低效运动密度所带来的“虚假”生理负荷,即学生所进行的练习与课的学习内容关联度不大。表面上看学生一直在运动,但仔细观察发现学生的练习指向性不明、针对性不强、实效性不足。比如,一些常态足球课中,教师让学生很长时间围绕自由运球展开,既没有信号提示、也没有具体要求,学生只是在毫无目标、毫无意识、毫无提高的状态下进行运球练习,这种练习的密度是有的,生理负荷可能也是有的,但效果是差的,对学生的长期学习兴趣是有危害的。

四、关注季节

在体育常态课中,不同的季节会对体育课的生理负荷产生较大的影响。一般说来夏季准备活动的时间相对较短,生理负荷高峰状态持续时间也较短,且运动过程中与运动后保暖要求低,因此体育课的生理负荷比较适宜采用高峰偏前型与双峰型相结合的组合模式。当气温达到一定的程度时,还需要适当降低生理负荷的要求与练习的时间;冬季的准备活动时间较长,保暖要求较高,因此建议采用高峰偏后型与齿峰型相结合。

五、关注不同心率指数持续的时间

在体育常态课中常见教师在学生刚达一定的心率指数不久,由于担心安全等方面的问题,马上进行放松调整练习。其实不同的训练目的决定了心率指数的高低以及持续时间的长短。比如相关研究表明只有让学生在锻炼的过程中将心输出量能保持在较高水平的心率范围,也就是俗称的“最佳心率范围”,约最高心率的50%~80%之间,且保持这种“最佳心率范围”最好能达到5分钟以上才对发展有氧耐力具有一定的效果。如果重点发展无氧耐力训练且采用间歇训练法,则需要在峰值(一般认为学生最大吸氧量的80%以上)保持30秒以上,以1~2分钟为宜。在中小学体育常态课中,很难达到运动员的水平,但是在适当降低心率指数的情况下,建议教师不要缩短对持续时间的要求。这不仅可以切实提高训练的效果,也可以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对提高学生心理负荷水平也有很大的帮助。

上一篇:教材插图教学管理下一篇:公路路基边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