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常态

2024-10-02

经济常态(精选12篇)

经济常态 篇1

摘要: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快速增长的瓶颈期、经济结构的调整期以及消化前期政策的时期, 这三种社会背景下, 我国经济要想实现快速增长还存在很大的压力, 给我国宏观经济的全面增长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和风险。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当前已经显得非常疲惫, 我国经济已开始呈现下滑的趋势, 因此, 当党中央对当前的经济做出“新常态”判断之后, 我国在重视经济增长速度的同时, 制定了更加明确的经济发展目标, 而且目标不再仅仅是终极目标, 加大对目标的弹性管理, 以及对经济发展区间也实行弹性管理。对于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我国开始采取微调和预调等手段来进行处理。在今后我国宏观经济发展过程中, 关于经济政策的难点和重点就在于如何使经济结构趋于平衡, 如何通过改革当前经济策略从而实现经济的稳定增长。而我国经济政策也要不断地调整政策的结构, 不断改革当前经济政策, 从而打造一种适合当前经济发展的环境。而且要从长远的利益出发, 在国内展开重大改革, 促进经济增长发展方式、经济结构、增长动力以及增长速度的改革, 通过建立各种激励制度, 从而激发企业的活力。本文立足于在今后中国经济发展中将要面临的六种挑战和三大风险, 来分析“新常态”下, 我国宏观经济的形势和未来发展的方向。

关键词:新常态,宏观经济形势,中国,展望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速度要逐渐降下来, 经济结构为适应当前形势也要做一些调整。从2010年之后, 我国经济增长的速度开始放缓, 经济增长的速度一直在下滑。进入2014年下滑加快, 这一年各个季度的经济发展增长的速度都在持续下跌, 整个2014年的经济增长速度下跌甚至是超出了政府的目标。国家经济持续增长的主要动力是消费, 这一点虽然是我们所期待的, 但是居民的实际消费的需求与能力还是在下降。经济领域的各项指标的增长速度都放缓下来, 包括进口和出口、投资领域、消费领域等。我国的居民消费能力不够, 导致经济增长的驱动力不够。[1]

当然, 经济发展的速度放缓, 也给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带来了一些益处, 这些变化将使我国经济结构更加完善。首先是消费代替投资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其次是服务业发展较快, 在我国的产业中所占的比重增加, 甚至超过了工业、采矿业等第二产业在我国经济产业中所占的比重。服务业具有更强的促进就业发展的能力, 这也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就业问题。最后是在新形势下和国家的种种优惠政策的扶持下, 我国的中小型企业得到发展。农村经济发展, 城市和农村之间的经济收入差距缩小。许多的新兴产业迅速成长起来。新常态的经济力量还没有完全的发展起来, 而以前的经济力量正逐渐地退出, 在转换的过程中存在着很多的风险。未来的几年当中我们要完成的任务是经济发展的方式的转变, 经济结构的转变, 等等。当然也要面对很多的风险, 解决发展中的很多问题, 完成挑战。

一、我国经济发展中面临的风险

首先, 从高速发展到现在放缓的发展速度上面临的风险, 自1978年以来, 我国经济发展的速度就一直处于高速增长的状态, 直到2007年以前, 我国经济增长的平均速度将近10%, 这是在1978年改革开放之后, 我国内部的政策以及本身具有的人口红利、资源等综合因素造成的。但是在2008年发生了世界性的金融危机之后, 我国经济增长速度开始放缓。虽然说这是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也符合我国的实际情况, 但是还是存在一定的风险。在快速增长到放缓发展的速度再到稳定下来, 有一定的风险, 比如说经济发展放缓的速度控制不住继续下滑, 下滑太快, 可能会有经济下行的风险。[2]

其次, 新常态下的经济发展需要新的动力, 但是之前的经济发展中的动力已经存在了很长的时间, 如何能让新的动力成为经济增长新的推进力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替换得不好动力接不上, 经济下滑的风险将会很大。之前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是在投资以及进出口方面, 但是在新常态之下的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还是要依靠消费, 要靠消费拉动经济增长。当今的经济形势之下, 消费作为驱动力对于经济的促进作用越来越明显。之前推动发展的主要是第二产业, 新常态之下, 经济发展的驱动力将更多地依赖于第三产业, 新兴产业也逐渐发展起来, 但是没有大的驱动力能够代替旧的经济力量。

最后, 经济体制要转型带来的风险。我国之前的经济体制是以投资为主体的, 然后配合进出口贸易的发展, 一同推动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但是这种快速的经济发展的模式是很早以前就形成的, 这种赶超型的体制已经不适应新常态下的我国宏观经济发展。[3]虽然说我国很早已经意识到了要发展新常态的经济必须选择新的经济发展体制, 但在发生经融危机之时, 这种体制的弊端就表现得更加明显, 经济发展受到很大的影响, 尤其是出口进口方面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最大。我国新常态下经济体制发展要求发挥新兴产业的作用, 要更多地发挥第三产业的带动作用, 加大创新力度。更多地拉动消费, 让消费者、市场成为国家发展经济的重要推动力, 我国政府部门要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促进作用。之前的经济驱动力毕竟发展了几十年, 要想在短期内使得新的经济驱动力取代旧的是很难的, 这需要我们做出更多的努力。

二、我国经济发展中面临的挑战

第一, 政府的宏观调控所取得的效果越来越小。在经济发展水平一直下降的2014年, 我国也尝试通过一些宏观调控的手段来刺激发展, 防止出现大幅度的经济水平下降的情况。但是, 所采取的手段发挥的效果越来越小。比如说所采用的利用贷款来刺激经济增长速度的措施, 但我国的贷款的增长速度对经济的贡献已经从前几年的8左右降低到近几年的0.5左右。一直以来我国经济的主要推动力是投资方面, 从投资方面进行考虑, 近几年尤其是2014年, 付出相等的数量的投资, 所带来的回报在下降。宏观调控对这些领域产生的刺激效果越来越小, 这也为政府出了一个大难题。

第二, 通过金融帮助社会的资本流动越来越难。我国的金融体系对经济有重要的作用, 但是近些年来融资推动社会资本流动的阻碍越来越大。主要是企业进行融资所需要的成本在上升, 社会资本的流动存在阻碍, 等等。金融发展对我国经济发展有很大的影响。首先是金融总量方面出现了下降, 货币在社会中的流动性下降, 人民消费的信心不足, 人民贷款为经济增长所带来的促进作用越来越不明显。其次, 未来的经济发展需要市场上有更多的货币, 需要国家去发行更多的货币。这是由于货币的流通速度下降, 居民的消费能力不强, 消费的信心不足。

第三, 中小型企业融资困难, 对于中小型企业来说融资成本上升, 这主要是由于我国的贷款的基准率一直都很高, 和同期的许多发达国家相比要高出许多, 这就无形中为中小型企业的贷款增加了成本, 不利于中小型企业自身的发展。在我国中小型企业的融资成本甚至有些高达20%。中小型企业可以为国家吸收大量的就业人口, 帮助解决就业问题, 还可以促进我国经济发展, 增强经济发展的活力。

第四, 经济体系中的各个主体的资源占有的不公。虽然我们国家一直鼓励更多的资源向中小型企业、民营企业、非公有制企业等流动, 但是目前的现实是, 在融资方面, 大型企业、国有企业、公有制企业的融资要相对来说容易很多, 而且两者之间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差距。这是在长期的市场中形成的, 一时不可能改变, 但这又与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不一致的。目前金融行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对新常态的经济发展非常不利, 需要认真解决。

三、宏观经济新常态的表现

(一) 经济增长速度

近几年我国经济发展的增长速度下滑已经是一种趋势了, 而且目前还在延续之前的下滑。经济危机爆发的那几年, 我国经济增长速度下滑严重, 甚至是超出了国家的经济目标。我国经济之前主要是靠投资、人口红利。但是目前人口红利消失, 资本又存在着很大的流动性以及不确定性, 而且当前的中国经济发展中资本所做的贡献已经足够大了。此前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的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人口红利, 而西方国家发展中贡献最多的却是知识和技术。[4]

目前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的原因是人口红利的消失。我国的老龄化近几年越来越明显, 而且在我国实行了很长一段时间的计划生育政策, 也使得新出生的人口减少。目前我国的现状是劳动人口减少, 而且国家和个人的养老负担加重。虽然我国已经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解决人口红利消失, 劳动人口减少的问题。比如说延迟一些职业的退休年龄, 放开二胎政策, 等等, 但是来不及解决目前的人口红利消失的问题。我国的房地产行业之前对我国经济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但是在未来, 房地产行业很难继续拉动中国经济增长, 非常现实的问题就是目前我国房地产行业的产能过剩的问题。

改革开放后, 我国充分利用外部需求, 这对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但是在发展中我们也发现了很多的问题, 比如说贸易的不平衡, 这一点在金融危机期间表现得非常明显。我国要发展经济, 从长远看, 还是不能过度依靠外部需求。目前我国经济发展所依赖的主要动力在削弱, 而又不能在短期之内形成新的动力, 经济发展速度的短期降低是常态, 我们必须适应这个新常态, 并且要积极谋求稳定发展中国经济新动力。[5]

(二) 宏观调控的目标

一些空泛的宏观目标需要调整。以前宏观经济的目标是促进经济发展, 提高经济增长的速度, 但是按照上文所说的, 在很长一段时间之内, 经济增长速度的下滑已经成为了发展中的常态, 所以说固执地要求宏观经济调控的目标以促进经济发展, 明显是不科学的, 不合理的。

但是我们也要意识到, 经济发展速度的下滑会给整体国民经济带来危机, 使得国家居民的生活水平、消费水平下降。但是该怎么管呢?应该管在怎样的水平之上呢?总理提出, 我们关注经济增长的目的最终还是为了解决就业问题。所以说到底, 该保持经济的增长速度在一个就业正常的发展线上, 保持居民稳定的就业。就业方面没有太大的问题, 国家的经济体系就还是可以正常发展的。伴随美国上个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而爆发的严重的就业危机, 造成了美国国民经济体系的混乱。就业没有问题国家就可以安心地发展国民经济, 调整经济发展结构。宏观经济长期发展当然是要调整经济结构, 而短期的发展则是要求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在新常态下发展就业的问题, 就很好地在这两个目标中找到了一个中间的平衡。虽然经济的增长速度还是会有一定的下滑, 但是是在保持稳定的就业率的基础之上的, 所以经济体系不会发生严重的混乱, 而且国家也可以趁此时机抓紧调整经济结构。

(三) 经济结构调整

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势在必行, 传统的经济发展的模式已经不再适应新的时代的中国发展。虽然当前旧的经济结构被新的经济结构所代替的过程中出现了许多的问题, 但是还是要熬过这一段时期。从供需两个角度看待经济结构调整的必然性, 供给方面已经严重地不能满足需求, 我国资源利用不充分, 而且国家的人口老龄化越来越严重, 人口红利将要消失, 从需求方面看, 必须拉大内需。习近平总书记也要求我们必须加快结构调整的步伐, 不能落后于世界, 必须抢占先机, 尽快地完成经济结构的调整。过去的经济发展的十年中结构是不平衡的, 出现了很多的问题。

首先是第三产业的发展远远比不上世界上的很多发达国家。产业结构很不合理, 第二产业在我国所占的比重过大, 导致资源不足、环境污染, 因此我们必须加快发展第三产业, 而且要鼓励新兴产业的发展。在我国, 以前的发展都是依靠投资以及进出口, 但是新常态下的经济发展需要的是更多的消费能力的促进。地区发展的不平衡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东部、南部地区尤其是东南部的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要远远比西部、北部、东北部的发展好, 未来发展中要逐步缩小区域发展的差距。

(四) 国家政策

过去国家的经济发展政策倾向于外部需求的加大方面, 比如说加大投资。但是在未来的国家经济发展中, 将会更加重视结构调整方面, 刺激国家的经济发展内部需求。新常态下的国家政策方面的变化主要有:

第一, 减免一些企业的税, 为促进中小型企业的发展, 国家减免他们的税收, 为他们的发展提供更加优惠的政策。推进结构性减税政策, 扶持新兴产业及一些重要领域的发展。

第二, 给地方政府更多的权利去帮助企业举债发展, 完善国家的融资机制体制。国家的税收放开之后, 必然会减少很多的收入, 这个时候举债融资就很有必要了。在发展这个政策的时候, 给予地方政府一些权利, 让他们可以对地方企业发行地方债。而且要重视监管, 规范市场上的违法发行债务的行为。

第三, 将资本引入公共服务领域, 引导地方企业积极参与到社会服务方面的建设, 鼓励地方企业与政府一同经营。第四, 要更多地关注民生, 将国家的发展重点从经济领域向民生方面转移。这是新常态下我国的财政政策所应该做的。我国的货币方面的政策主要是要发展稳健的货币体系, 等等。新常态之下的宏观经济发展要改革, 寻找新的促进经济稳定增长的动力。目前我国经济增长速度的放缓是长期的现象, 需要我们为其寻找新的动力。为应对经济下行的压力, 需要从各个方面进行制度方面的改革。第一, 经济方面要改革经济体制, 适应新常态下的市场经济发展。第二, 要创造新的人口红利, 减轻养老的压力。第三, 改革金融领域的发展, 对于资本市场进行改革。第四, 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 改革土地的配置, 促进城乡居民合理用地。

参考文献

[1]郑嘉伟.新常态下的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展望[J].当代经济管理, 2015 (05) :39-44.

[2]刘伟, 苏剑.“新常态”下的中国宏观调控[J].经济科学, 2014 (04) :5-13.

[3]中国人民银行杠杆率研究课题组, 徐诺金, 姜再勇.中国经济杠杆率水平评估及潜在风险研究[J].金融监管研究, 2014 (05) :23-28.

[4]中国人民大学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课题组.我国宏观经济步入新常态、新阶段[J].宏观经济管理, 2015 (01) :11-15.

[5]郑嘉伟.2015年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展望[J].当代经济管理, 2015 (05) :39-44.

经济常态 篇2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过去30多年快速增长积累的风险不断凸显和释放,包括人口、资源、环境红利等基本面的变换也悄然进行。中国经济出现了明显不同于前30年的特征,经济增速持续下滑,告别过去30多年平均10%左右的高速增长,意味着中国经济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即中国经济新常态。

关键词:经济新常态,原因,机遇与挑战,经济建设

经济新常态是指国家在经济发生危机后,通过调整进入到的一个缓速增长的“过渡期”,相对而言还有旧常态,旧常态是一种粗放经济发展方式,注重的是数量的递增以及成本的控制,而“新常态”则开始追求规模化以及质量化的发展目标,所以两者存在本质的差异性[1]。

一、中国经济新常态的提出

2014年5月,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强调,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这是新一代中央领导首次以新常态描述新周期中的中国经济。7月末,总书记在与党外人士座谈会上再次强调,要正确认识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进一步增强信心,适应新常态。11月 9日,习近平在APEC 工商领导人峰会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时指出,今年前三个季度,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了7.4%,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处于合理区间。当前中国经济保持稳定发展态势,城镇就业持续增加,居民收入、企业效益、财政收入平稳增长。更重要的是结构调整出现积极变化,服务业增长势头显著,内需不断地扩大。习近平表示,中国经济呈现出新常态,并定义了新常态的三个主要特点:一是速度,这就是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二是结构,这就是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第三产业消费需求逐步成为主体,城乡区域差距逐步缩小,居民收入占比上升,发展成果惠及更广大民众;三是动力,这就是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中国经济新常态并非经济转型成功并进入理想发展阶段的标志,相反,新常态表明中国经济进入诸多有利于经济增长的红利加速消失、经济增长的硬约束变得更强、结构转变压力加大的时期。这是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导致经济发展阶段转变和改革进入新阶段使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发生转换的必然结果[2]。

二、中国经济转向新常态的原因

科学认识新常态,既需要分析中国经济发展的外部背景,又需要分析中国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因;既需要分析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普遍性,又需要分析中国经济发展的特殊性。从本质上看,我国经济新常态下经济增长速度的变化,是世界经济“新常态”的外因与中国经济的内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外部因素:一是国际金融危机持续释放负面影响。外部环境的剧变往往是经济增长阶段性变化的“导火索”。2008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引发了二战以来世界经济最严重的衰退,外部需求急剧收缩造成我国出口下滑,工业生产大幅回落。二是世界经济“新常态”促进中国经济新常态的形成。世界经济“新常态”下的总体持续低迷状态,直接降低了外需对我国经济增长的拉动能力,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拉低了我国经济增长的总体速度。内部变化:中国经济内部的实质性特征是中国经济新常态形成的根本原因。这些实质性特征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经济发展方式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

在进入新常态以前的较长时期内,我国经济发展方式主要是以价格竞争为基础的数量扩张。在这一阶段,我国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生产资料成本(尤其技术含量较高的生产资料成本)相对较高。经济的最大竞争优势是由于劳动力成本较低而形成的较低商品价格。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简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粗放型扩张来实现。进入新常态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方式正在转向注重质量、追求效率的集约增长。这种转变既适应新常态下需求的趋势性新变化,又顺应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期待。

2.经济结构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存的深度调整。

首先,进入新常态的产业结构在孕育新的升级。一方面,供给能力过剩的传统产业要通过转产、兼并重组等方式化解过剩生产能力;另一方面,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环保产业和包括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在内的新兴产业要增加投资。其次,进入新常态的需求结构呈现积极的新变化。再次,收入分配结构有所改善。最后,区域结构有所改善。

3.经济发展动力由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首先,经济发展所依靠的生产要素相对优势由劳动力低成本优势逐步转向人力资本质量优势和技术进步优势。一方面,我国劳动力低成本的优势逐渐减弱。另一方面,我国的人力资本质量优势和技术进步优势逐步显现。其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改革与创新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改革的目的,就是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更加适应经济新常态下生产力的发展状况,从而能够更好地促进生产力的发展[3]。

三、中国经济新常态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经济新常态将给中国带来新的发展机遇。第一,经济新常态下,济增速虽然放缓,但经济规模决定的实际增量依然可观。第二,新态下的经济增长更趋平稳,增长动力更为多元。中国经济正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从而为经济增长提供稳定的动力和保障。第三,在经济新常态下,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升级,发展前景更加稳定。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上升,第三产业增加值逐年上升,已超过第二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第一大产业部门。第四,在经济新常态下,政府积极推动职能转变,市场活力进一步释放,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和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充分结合,共同推动经济的持续发展。我们应主动把握和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围绕转方式、调结构,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中国经济在适应新常态发展过程中也会面临一系列新挑战。为什么近两年全社会总是关注经济发展的下行压力,这实际上是在新常态下各个方面不适应的表现。特别是我们创新驱动发展能力不足、城镇化水平仍然偏低、第三产业发展不均衡、体制机制改革需要加快、全面依法治国任务繁重等.因此,我们要在全面深化改革上下功夫,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把加快发展与升级发展并重[4]。

四、建设好经济新常态

科学认识当前形势,准确研判未来走势,必须历史地、辩证地认识我国经济发展的意义,准确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从各个角度、各个领域把经济新常态建设好。

1、从消费需求看,过去我国消费具有明显的模仿型,现在,转向个性化、多样化消费,并逐渐形成主流。这就要保证产品质量安全、通过创新供给激活需求的重要性得到提升,必须采取正确的消费政策,释放消费潜力,使消费继续在推动经济发展中发挥基础作用。

2、从投资需求看,传统产业相对饱和,但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不足,急切需要一些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的投资机会的涌现,一定要创新投融资方式,必须善于把握投资方向,消除投资障碍,使投资继续对经济发展发挥关键作用[5]。

3、从出口和国际收支看,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前国际市场空间扩张很快,出口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动能,现在全球总需求不振,我国低成本比较优势也发生了转化,同时我国出口竞争优势依然存在,高水平引进来、大规模走出去正在同步发生,我们必须加紧培育新的比较优势,使出口继续对经济发展发挥支撑作用。

4、从生产能力和产业组织方式看,过去供给不足是长期困扰我们的一个主要矛盾,现在传统产业供给能力大幅超出需求,产业结构必须优化升级,企业兼并重组、生产相对集中不可避免,新兴产业、服务业、小微企业作用更加凸显,生产小型化、智能化、专业化将使矛盾得到化解。

5、从生产要素相对优势看,过去劳动力成本低是最大优势,引进技术和管理就能迅速变成生产力,现在人口老龄化日趋发展,农业富余劳动力减少,要素的规模驱动力减弱,经济增长将更多依靠人力资本质量和技术进步,必须让创新成为驱动发展新引擎。

6、从市场竞争方面看,过去主要是数量扩张和价格竞争,现在正逐步转向质量型、差异化为主的竞争,统一全国市场、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是经济发展的内在性要求,必须深化改革开放,加快形成统一透明、有序规范的市场环境。

7、从资源环境约束看,过去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空间相对较大,现在环境承载能力已经达到或接近上限,必须顺应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期待,推动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新方式。

8、从经济风险积累和化解看,伴随着经济增速下调,各类隐性风险逐步显性化,但化解以高杠杆和泡沫化为主要特征的各类风险将持续一段时间,必须标本兼治、对症下药,建立健全化解各类风险的体制机制。

9、从资源配置模式和宏观调控方式看,全面刺激政策的边际效果明显递减,既要全面化解产能过剩,也要通过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探索未来产业发展方向,必须

[6]全面把握总供求关系新变化,科学进行宏观调控。

经济新常态,需要创新宏观调控思路和方式,培育经济发展的持久动力。从根本上说,就是向改革要动力,向结构调整要助力,向民生改善要潜力;就是要‘激活力’,把该放的权放到位,让市场主体真正放开手脚;就是要‘补短板’,把该做的事做好,增加公共产品有效供给;就是要‘强实体’,把该给的政策给足,夯实发展的微观基础。新常态是新的探索,要创新宏观调控思路和方式,统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以改革开路,充分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激发企业和社会活力,培育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结构优化,更好地改善民生。

相信,只要坚持创新思维,坚持改革,经济新常态建设就一定能够取得成功。

读懂经济新常态 篇3

在很长时期内,西方作为全球消费者经济的主体,通过进口极大地促进了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市场国家的经济增长,但如今西方的形势却非常不妙。由于在西方之外的新兴市场依然有比较高的经济增速,这将推高能源和大宗商品的价格。同时金融市场依然惊魂未定,前景依然不明朗,融资渠道依然不顺畅。上述所有这一切就是新常态经济的特征:较慢的经济增长,市场前景模糊,融资渠道不畅。这和以前的世界截然不同。从上世纪80年代直到2007年,全球流动性过剩,找钱和信贷都很容易,债务高速累积。如今银行都很谨慎了,巴塞尔协议Ⅲ对银行的资产负债率有很高的要求,这都显著推高了融资成本。在这种情况下,西方的消费者经济很难恢复到2007年之前的状态了,像中国这样倚重出口的国家可以放弃对它们的指望了。

除了金融市场的根本变化,高昂的能源价格对全球经济也极为不利。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直到2000年,石油价格都非常低廉,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得以生产出大量物美价廉的消费品,营造出了一个低通胀的消费环境,极大地提高了西方国家的生活水准。然而随着新兴市场国家的发展成熟,情形开始起了变化。新兴市场特别是中国已经能够对全球施加通胀影响,比如金融海啸前几年铁矿石等大宗商品的牛市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中国热火朝天的建筑业,中国也已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石油进口国,这在很大程度上推高了国际能源价格,而且近些年中国的人工成本也在不断攀升,这意味着价廉物美的世界工厂时代的终结,西方消费者被亚洲低廉劳动补贴的日子将一去不返了。

有很多人指望能源和大宗商品价格能够再次跌下来,消费者大享实惠的好日子可以昔日重来,然而从今往后情况只会越来越朝反方向发展。眼下亚太地区GDP最大的10个国家已经占到了全球GDP的将近30%,超过了美国或者欧盟的占比。在本世纪的头50年,亚洲对全球GDP的占比可能要上升到50%。随着这些新兴市场国家的生活水平不断向西方靠拢,并且人口不断增长,这将不断推高能源和大宗商品的价格,价廉物美的好日子注定一去不返了。

除了上述挑战之外,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政府和央行巩固市场和消费者信心的能力遭到了严重地侵蚀。在金融海啸之前,政府和央行能够游刃有余地在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和金融安全之间踩好平衡木,投资者和消费者都信心满满。但是金融海啸摧毁了这个黄金增长期的三个基础——充沛的货币流动性、价廉物美的商品价格和坚固的信心。欧美国家靠消费驱动的高增长之路似乎走到了尽头,全球过剩的产能只有寄望于新兴市场的消费者来买单,也就是说哪个国家的产品在新兴市场卖得越好,哪个国家就越可能在这种新常态下脱颖而出。这就是为什么在整个西欧,表现最好的是以出口为导向的德国和瑞典,这也是为什么全世界的大企业都注视着中国消费者的钱袋子。

以前对于全球企业来讲往往是“得美国者得天下”,这就是为什么有那么多企业不惜代价削尖脑袋也要征服美国的原因,如今俨然变成了“得中国者得天下”。好莱坞超级大片《变形金刚4》的中国票房远超美国本土,这绝对是一个风向标似的事件。中国正在成为全球市场的中心。

经济常态 篇4

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 正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 经济发展方式正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 经济结构正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存的深度调整, 经济发展动力正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的增长点

“会议用这么大篇幅全面、系统、深刻地阐述经济新常态, 是因为我国经济正处于发展方式转变、发展动力转换的新形势、新时期, 必须要统一大家的认识, 转变观念。只有深刻认识新常态, 才能适应新常态。只有思想和行动统一, 才能增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侯云春认为。

“对当前的经济形势, 社会各界有不同的认识和看法, 这次会议对新常态进行深入分析, 就是要统一大家的认识。”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所长肖金成也这么认为, “目前我国经济体量已经很庞大, 维持中高速增长能保证就业, 因此调控空间比较大。我国经济有巨大韧性、潜力和回旋余地, 这正是结构调整, 提质增效的好时机。”

“我国经济运行处在合理区间, 即使是7%左右的增长, 无论是速度还是体量, 在全球也是名列前茅的。”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孙立坚认为, “目前, 经济发展动力正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的增长点, 将更多依靠人力资本质量和技术进步, 依靠创新驱动发展。总的来看, 经济增长更趋平稳, 增长动力更为多元。”

“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 没有改变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判断, 改变的是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内涵和条件。没有改变我国经济发展总体向好的基本面, 改变的是经济发展方式和经济结构。”孙立坚对此非常认同。

亮点积极的财政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

保持稳增长和调结构之间平衡。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有力度, 货币政策要更加注重松紧适度

“2015年, 中国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这一宏观经济政策‘组合’将是连续第五年实施。虽然政策名称不变, 但在经济新常态下, 实际内容和实施的重点将会有所变化。”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院长高培勇表示, 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有力度, 货币政策要更加注重松紧适度, 就是这对“老搭档”的新内涵。

高培勇认为, 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 主基调是扩张性的, 财政赤字将有所增加, 在这方面我们具备较大的空间。按2015年经济增长7%来计算, 赤字率不超过3%, 2015年赤字空间在1.9万亿左右。2014年财政赤字安排是1.35万亿元, 因此2015年的财政政策可以更“积极”一些。

“不过, 全面刺激政策的边际效果正明显递减。”高培勇强调, 2015年无论是加大投资还是推进结构调整, 都应把重点放在改善民生上。

孙立坚也认为, 在财政支出方面, 应进一步向民生领域倾斜, 通过民生改善提振消费。同时, 应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减税力度, 提升企业盈利能力。

“当前经济下行压力较大, 另一方面, 影子银行、地方融资平台、房地产等领域的潜在风险也不容忽视, 去杠杆、防风险是一项中长期任务。因此货币政策需要平衡好短期稳增长和中长期控制风险之间的关系。”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说, “所谓松紧适度, 就是货币政策要根据经济金融形势变化保持灵活性, 该紧的时候适度收紧, 经济运行面临困难和挑战时, 可以在稳健的基调下适度向松的方向微调。”

高培勇表示, 目前就业相对良好, 物价基本稳定。货币政策实施的重点, 可以更多地放在营造有利于大众创业、市场主体创新的环境以及防范金融风险和重大改革推进上。

亮点积极发现培育新增长点

我国存在大量新的增长点, 潜力巨大。发现和培育新的增长点, 一是市场要活, 主要靠市场发现和培育新的增长点。二是创新要实, 推动全面创新, 更多靠产业化的创新来培育和形成新的增长点。三是政策要宽, 营造有利于大众创业、市场主体创新的政策环境和制度环境

“会议明确提出‘积极发现培育新增长点’, 这个目标与新常态定位是一致的, 要完成经济发展动力转换, 最为直接的体现就是要有以创新、技术、质量为内涵的新增长点来代替过去的经济增长点。”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刘元春认为, “这种经济增长点的形成要通过制度改革放松管制, 拓展市场空间, 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局面, 同时还要利用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 积极提供公共服务, 在一些核心技术和核心产业领域实施赶超战略。”

“随着我国技术发展从‘跟跑’到‘领跑’, 靠政府来挖掘和培育新兴产业的路子越来越走不通。”孙立坚认为, “在发现和培育新的增长点的过程中, 要确保政府‘不越位’, 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主要靠市场发现和培育新的增长点。不过, 政府也得‘不缺位’, 必须要加快转变职能, 在创造更好市场竞争环境, 培育市场化的创新机制上更有作为。”

“‘培育新增长点’不仅是结构性改革的落脚点, 也是我国全面摆脱‘三期叠加’风险的最重要方法之一, 将它作为中国经济增长政策的核心, 可以使2015年经济工作定位更明确。”刘元春表示。

亮点优化经济发展空间格局

要重点实施“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要通过改革创新打破地区封锁和利益藩篱, 全面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不仅可以缩小东中西部的区域差距, 而且可以减少能源资源从西部转移到东部的成本, 也可以减少人员大量流动带来的社会成本。”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郑新立认为,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推进, 可以缩小北京、天津与河北周边地区发展的差距, 并实现不同地区的产业和功能分工。‘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 将加强我国与周边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与互联互通, 有利于促进我国与周边国家的贸易和投资, 对化解我国过剩产能也有积极意义。此外, 还可以使我国西部地区变身为开放前沿, 非常有利于发展。”

侯云春认为:“‘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 是我国培育新的增长极、增长带, 形成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大手笔、大举措, 是经济新常态的重要战略支撑。成功实施这三大战略, 将使我国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站上新高度, 获得新动力, 拓展新空间, 形成新格局,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

“‘一带一路’是我国提出并主导的新的国际合作框架, 通过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促进国际区域合作。同时, 国际区域合作要依托国内区域合作。长江经济带横贯东中西, 向东面向海洋, 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相连接, 向西通过亚欧大陆桥与中亚、欧洲相连接, 通过孟中印缅经济走廊与南亚和印度洋相连接, 有利于统筹东中西部, 通过国内区域合作, 推动国际区域合作, 建成跨越亚欧, 连接三洋的丝绸之路经济带。”肖金成表示。

亮点加快推进改革开放

要敢于啃硬骨头, 敢于涉险滩, 敢于过深水区, 加快推进经济体制改革

“在全球经济陷入后金融危机的低迷之际, 利用结构性改革走出困局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谁能够在未来新一轮全球竞争中取得先机取决于各国结构性改革是否彻底、是否更符合经济发展趋势。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有助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刘元春说。

“当前, 我国要围绕解决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推进改革, 推出既具有年度特点、又有利于长远制度安排的改革举措。尤其是在行政审批、投资、价格、垄断行业、特许经营、政府购买服务、资本市场、民营银行准入、对外投资等领域改革要推出具体有力的改革举措, 并加强政策落实。”郑新立认为。

“要尽可能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权, 给予市场主体更大的决策权。在投资方面, 要尽快推进负面清单措施, ‘法无禁止皆可为’。此外, 大力推进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 (PPP) , 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领域, 给予民营企业在一些公共服务行业的特许经营权, 并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形式提供一些公共服务。这对打破行业垄断、稳定经济增长、提高增长效益、保障民生都有十分积极的意义。”郑新立说。

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放开民营银行准入, 意义也十分重大。融资难、融资贵是我国当前中小微企业发展面临的突出难题, 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 拓宽股市、债市等直接融资渠道;同时放开民营银行的准入、打破银行业垄断, 可以显著降低企业融资成本。“随着金融监管政策的完善和存款保险制度的推出, 放开民营银行准入, 已经具备了条件。”郑新立说。

“打破传统利益结构, 重构发展的激励体系, 全面纠正我们在建设市场经济进程中所面临的各种扭曲, 这次改革的深度和力度很大。”刘元春说。

亮点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更加积极地促进内需和外需平衡、进口和出口平衡、引进外资和对外投资平衡, 逐步实现国际收支基本平衡, 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2014年以来, 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 一系列自贸区谈判取得突破性进展, 我国对外开放新格局正在形成, 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正在构建。

“从内需和外需平衡方面看, 时下内需比较疲弱, 导致进口增速放缓。”连平说。

在进口和出口平衡方面, 当前我国经常项下的顺差占GDP的比重已回落至国际公认的合理水平4%以下。“数量上的平衡是一个结果, 新常态下我们更要追求进出口质量。出口方面, 我们要继续维持出口大国的地位, 加速出口结构转型升级, 从低端劳动力制造, 向质量、技术、品牌升级, 再创国际竞争新优势。进口方面, 要进口更多的先进技术设备, 促进国内经济转型, 进口更多优质商品, 满足国内消费升级的需要。”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党组成员、办公厅主任隆国强说。

在引进外资和对外投资平衡方面, “过去利用外资, 主要着眼于保就业和增强出口竞争力。新常态下, 吸引外资为的是外商带来的技术、管理、品牌、渠道、研发和服务等‘生产要素包’。我们对外投资, 早期是为了出口, 现在越来越多的是为获得技术、品牌和海外销售渠道。”隆国强说。

连平认为:“如今资本双向流动的格局已初步形成, 明年我国可能成为直接投资净输出国。随着QFII、RQFII、QDII的额度不断增加以及沪港通的实施, 证券投资项下也将逐步呈现双向流动的格局。”

适应经济新常态心得体会 篇5

总书记关于“新常态”的表述,对现阶段中国经济走势的客观基础作出了新的研判,提出了经济发展新阶段对发展动力新的要求,也预示着我国宏观经济政策调整新的方向,因此引发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基于对我国经济发展的现实背景和宏观经济基本走势的判断,作为基层工作者要在当前新形势下,判定方位,理清思路。新常态意味着经济增长速度由过去高速增长向中高速增长转换。我国在经历了过去30多年将近10%的高速增长、总体上进入中等收入阶段以后,不仅发展面临的国际环境发生了变化,而且原有的以投资和资本扩张为主导、低要素成本驱动的粗放型增长模式已难以为继。劳动年龄人口和资本积累率的下降使潜在增长率降低将成为必然趋势和常态,而长期以来积累下来的产能过剩、财政金融风险加大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减弱等几个因素的叠加,都使得经济不可能再维持此前的高速增长。也就是说,减速或换挡是经济发展内在因素导致的必然结果。更为重要的是,与前期增长减速主要源于周期性因素不同,现阶段我国经济增长减速主要源于经济基本条件变化带来的结构性因素,而这种减速也不能继续简单地沿用过往凯恩斯主义的总量需求政策了。

新常态意味着宏观调控思路的转换。除了原有的总量平衡外,结构调整、预调微调、防范风险和稳定预期将成为宏观调控的“新常态”。适应新形势下中国经济发展的需要,十八大以后中国新领导层在对现阶段体制改革和经济形势特征提出全新的分析判断基础上,在宏观经济调控的内涵、目标、取向和政策工具等方面作了一系列的创新。中央的界定了“以国家发展战略和规划为导向、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为主要手段的宏观调控体系”,这与十六届三中全会中“国家计划和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相互配合的宏观调控体系”提法有了重要的区别;中央提出“加强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与产业、价格等政策手段协调配合,提高相机抉择水平,增强宏观调控前瞻性、针对性、协同性”,但是没有把产业、价格政策放在宏观调控体系之内,这表明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宏观经济调控职能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在宏观调控的目标方面,李克强总理多次强调“稳”字当头,并提出“上下限”论,体现了底线思维的宏观调控方针。在宏观调控的取向方面,今年初以来中央对经济形势作出了“经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的重要判断,政策思路从过于重视经济增长速度向更加重视结构调整转变。与此相适应,在政策工具方面,从“全面调控”向“定向调控”转变,瞄准运行中的突出问题确定调控靶点,在精准、及时、适度上下工夫,根据不同经济部门和区域实际采取更有针对性的精准调控方式。

面对新常态,无论是各级政府还是企业,都需要调整心态,适应新的环境,正如总书记所说的要有“战略上的平常心态”。新常态标志着持续高速增长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意味着经济增长总量指标的重要性下降,也预示着长期以来唯gdp增长马首是瞻的政绩考核指挥棒将会淡化使用,这将改变过去以经济增长速度为目标的偏好与思维定式。政府将更多资源和精力用于广义的发展如社会保障、民生福祉、文化建设、医疗教育等方面,强化中央所提到的公共服务、市场监管、社会管理、环境保护等职责。对于企业来说,在增长速度下降、产能过剩的年代,劳动力等低端要素不再是竞争优势的决定因素,过去依靠拉关系、走后门等寻租行为获取资源的机会成本或难度也加大了,创新和研发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价值的创造才是企业立足的基础,因此大多数企业都要面临转型升级。(篇二)

当前,我国经济已经由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出现了明显不同于以往的许多特征,在这样的重大关口,如何遵循经济发展规律,深刻认识新趋势,主动适应新变化,积极抓住新机遇,在稳增长、调结构中寻找发展平衡点、选准改革突破口、牢牢把握主动权,实现“新常态”下长期持续稳定的经济增长,尤为重要。新常态之“新”,意味着不同以往;新常态之“常”,意味着相对稳定,主要表现为经济增长速度适宜、结构优化、社会和谐;转入新常态,意味着我国经济发展的条件和环境已经或即将发生诸多重大转变,经济增长将与过去30多年10%左右的高速度基本告别,与传统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粗放增长模式基本告别。因此,新常态绝不只是增速降了几个百分点,转向“新常态”也不会只是一年两年的调整。认识不到新常态下的新趋势、新特征、新动力,不仅难以适应新常态,更难以把握经济工作的主动权。

面对新常态,首要的在于抢抓机遇。现在我们拥有城镇化的广阔空间、“四化”融合的巨大动力、消费升级的庞大市场、技术创新的突飞猛进,还有远未得到充分发挥的资本潜力、劳动力潜力、土地潜力等等。让这些潜力源源不断地焕发出来,关键在于全面深化改革,用“改革红利”赢得“人才红利”“创新红利”的新机遇。

面对新常态,我们还要全面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创建新的竞争优势,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用“开放红利”稳固“全球化红利”,以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在激烈的国际经贸格局变化中争取主动。

面对新常态,如果我们跟得上时代步伐,继续发扬敢为人先的精神,就能够抓住机遇,实现新一轮的创新大发展;如果因循守旧、止步不前,就会处于被动境地和淘汰行列。我们要把对新趋势、新时代和新机遇的把握,同本地区、本部门和本单位的实际紧密结合起来,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谋划新的发展。(篇三)

26日上午,**教授给我们作了题为如何在新常态下实现经济快速发展的报告。**教授站在全国经济发展现状的高度,直面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宏观状况,科学地、贴切地分析了我国经济的发展现状,用详实的数据说明了我国经济正面临着发展的新常态,用深刻的理论论述了如何适应新常态,加快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洪教授的报告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参考价值,对于如何加快我县的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我认为应该结合**的实际情况,作出合理**发展的设想。我有一些体会:

首先,当前我县已有的产业和发展情况来看,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我县的第三产业一直不太景气,主要原因是投入不足,消费不足,消费主要在住房、教育、医疗等方面,真正用于购物、娱乐和高档消费的并不多,所以繁荣商业和服务业应该优先考虑。修建超豪华的休闲、娱乐场所不仅可以吸引外地客商,还可以促进本地人口的消费,丰富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如修建超豪华的歌舞厅、酒吧、茶吧、新华书店、游乐园、商场等。变星罗棋布为旗舰式引领。

其次、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对生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对树木、花草的需求量上升,对绿色、环保的食品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具有较为丰富的农业资源,但是成规模的、有影响力的品牌较为缺乏,发展现代农业还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最后,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推动科学发展,说到底是为了让群众过上幸福日子。各级领导班子和党员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执政为民的理念,真正把群众的事情当回事,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实事、好事。如果心里没有群众,不解决群众的实际问题,就不会得到群众的支持和拥护,也就谈不上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新常态经济”着力加强民生工作,建立健全民政救助体系,对符合条件弱势群体应保尽保,积极争取上级补助资金,解决优抚、安置、低保、医疗救助等问题,推进医疗卫生事业和扶贫工作开展,抓好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扩大就业再就业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这都是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和必然结果。

**的发展要作长远的规划、合理的安排,要逐步地去实现,要根据财力状况实现渐进式地发展,**才会越来越美好。(篇四)

中共**县县委中心组(扩大)会暨“中国经济在新常态中实现发展方式的转变”于2014年9月26日上午在**大剧院举行。会议邀请了著名经济学家,原南京大学党委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教授作了题为《在新常态中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的专题讲座。教授以朴实的语言、生动的事例、宽广的视角、丰富的资料、新颖的理念、精辟的论述,深入浅出地阐述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形势以及如何在新常态中实现发展方式的转变。

作为中心组的一名成员,多年来我加强对党委中心组学习重要性的认识,把理论学习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使自己的工作能力和理论水平不断提高,促进各项工作高效完成。对此,我个人认为,应坚持做到以下几点:

一、加强自身修养,与时俱进,立志有作为

1、要加强党性修养,增强组织观念。要求自己牢记党的宗旨,进一步增强党性意识,不管从事什么工作,都不能忘记作为共产党员的职责,不能忘记党员先进性的要求,不能把自己混同于一般群众,要充分发挥好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和干部的表率作用。

2、要加强主观世界的改造,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加强主观世界的改造,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一辈子始终不渝。在工作中不断地警示自己,加强自身的修养和锻炼,严格按照《党章》的要求,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各种风险的能力。脚踏实地,兢兢业业,做好本职工作。

3、要加强党性锻炼,自觉接受监督。对于群众的批评意见,要能够听得进,坐得住。要按照《党章》的要求,积极参加党的组织活动,本着“事无不可对党言”的精神,向组织敞开思想,诚恳地接受组织的监督,认真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及时发现和改正自己的缺点,明确方向。

二、群众工作是必修课,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基本功 我们的工作离不开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只有得到了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才能更好地提升工作水平,只有向群众学习,才能更好地为群众服务。我们在平时的工作中,要竭尽全力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解难事,做群众的贴心人。习书记提到“给群众办成事儿没那么难?根本在于你想不想办。是不是始终把他们当做自己的父母、兄妹、甚至子女,充满感情的办,挖空心思的办”。让我们年轻干部更加深刻体会到为群众办事的重要性。联系群众、服务群众“零距离”是干部“以民为本”意识的大考场,考官就是群众,考卷就是切实解决实践中的具体问题并以此密切党和群众的血肉联系。

三、紧抓发展第一要务,构建具有**特色的经济结构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离开了发展,科学发展观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总钥匙”,对于推进**经济各项建设、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有着决定性的意义。尽管近年来**经济各项事业发展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发展不足、发展滞后仍然是制约**经济科学发展的主要问题。在学习实践活动中,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切实增强发展的紧迫感,始终把加快发展作为首要任务,以发展为先、发展为大、发展为重,千方百计保持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深入贯彻落实**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明晰发展思路,完善和落实高起点推进经济结构调整的各项政策措施,把学习实践活动的成效体现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上、体现到重大项目的落实上、体现到综合经济实力的提升上。

四、大胆改革创新,打造更具活力的体制机制

为进一步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研究和部署了新形势下推进全国和全区农村改革发展的重大问题,大胆改革创新,坚持把解决好“三农”工作作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中,抓住机遇,开拓奋进,积极开创农村改革发展的新局面。工作中要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健全严格规范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着力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推进扶贫开展,增加农民收入。切实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条件。继续抓好水利这个打基础、利长远、惠百姓的大事,大规模兴修水利,做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作。按照“新常态经济”的要求,扎实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五、坚持以人为本,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推动科学发展,说到底是为了让群众过上幸福日子。各级领导班子和党员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执政为民的理念,真正把群众的事情当回事,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实事、好事。如果心里没有群众,不解决群众的实际问题,就不会得到群众的支持和拥护,也就谈不上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新常态经济”着力加强民生工作,建立健全民政救助体系,对符合条件弱势群体应保尽保,积极争取上级补助资金,解决优抚、安置、低保、医疗救助等问题,推进医疗卫生事业和扶贫工作开展,抓好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扩大就业再就业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这都是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和必然结果。

六、坚持统筹兼顾,推动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全面协调可持续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当前,“新常态经济”还存在着一些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经济总量小,综合实力弱,主导产业、骨干优势企业不够强、不够大;区位和交通条件处于劣势;财政收入困难,财源薄;工业化城镇化水平较低,工业企业数量少,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等等。促使各级领导班子和党员领导干部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更好地推进“新常态经济”中新农村建设的目标,重视“三农”工作,重视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统筹抓好教育、科技、人才等各项工作,不断增强发展的协调性和可持续性。领导干部应养成实干的工作作风。

七、勇于创新,推动县域经济跨越发展

县域经济是以县城为中心、乡镇经济为基础的多层次区域性经济体系,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基础性地位,加快县域经济的振兴,对于繁荣农村经济,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实现农业现代化、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都需要乡镇工业经济的强力支撑。近年来,我县立足实际,突出重点抓特色,夯实基础促发展,工业经济总量不断增加,农业特色产业不断壮大,民营经济异军突起。但认真分析我县县域经济发展,还存在县域经济总量偏小、发展特色不够鲜明、发展步伐较为缓慢的问题。

(一)狠抓招商引资,推进工业立县 加快工业经济快速发展,是乡镇迅速崛起的关键。紧紧抓住招商引资不放松,加快项目引进,是乡镇长期发展的必由之路。努力营造全县干部群众共营发展环境、共引项目资金的招商引资浓厚氛围。按照县委政府研究制定的“成子湖生态大棚提升方案”和市委政府研究制定的“一村一品”招商引资策略,利用我县特有种植、养殖特色产业,搞好现有2个项目的资源整合的同时,有计划的引进大项目,充分发挥我县的种植、养殖特色产业交通区位优势,将该产业做大做强;依托鲜食蔬菜这个平台,积极引进新的项目,走深加工和培育特色的路子,盘活创新传统农业。要在三个方面加大工作力度,一是优化环境,使资金、项目引得进来;二是通力协调,使项目留得下稳固发展;三是宣传扶持,让资金盘活资产、项目带动产业。同时,结合实际制订招商引资奖惩制度,并把招商引资工作纳入镇村干部年终责任制考核的内容,强化招商引资责任。

(二)突出特色,发展现代农业

突出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提高特色农业规模化程度。注重深度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加大政策扶持引导,加快膨胀生产基地规模,推进特色农业产业向优势产区集中,迅速提升特色农业产业规模化水平。通过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夯实农业基础,延伸农业产业链,逐步扩大以葡萄、韭黄、番茄、小米辣等为主的产业结构,形成“一村一品”、“一村多品”的发展格局。同时,积极实施品牌带动战略,以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以及名牌农产品为重点,围绕特色农业发展,积极开展农产品“三品”认证和地方名优品牌申报认证.以龙头企业和合作组织为载体,搞好品牌开发培育和宣传推介,提高我县特色农业在省内外市场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

(三)注意扶持引导,壮大民营经济

积极适应现代产业发展需求,不断强化对现代产业发展的政策扶持,县党委、政府要积极扩宽企业融资渠道,建立和完善对企业的金融支持体系,在企业资产抵押的基础上,鼓励企业之间实行互联互保,减少审批环节,降低贷款抵押的保险金和业务收费。要积极引导企业加入行业协会、商会,发挥其为企业沟通、协调、传递市场信息、引进技术等服务作用。引导企业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区位优势,选择具有较大规模、具有区域特色优势的产业,聚合生产要素,进行重点培育,从政策、资金、技术服务平台建设等方面给予重点扶持,拉长产业链,尽快形成市场占有率高的一批民营经济企业。

(四)依托资源优势,开发乡村旅游

以观赏、品尝、休闲、度假为主发展乡村旅游业,繁荣农业和农村经济。一是努力挖掘本地乡村农业旅游资源,逐步开发特色产业资源。结合“大禾庄园休闲娱乐中心”的开发利用,把葡萄采摘、农产品推介结合起来,利用现有的葡萄、大棚蔬菜等资源,打造乡村旅游、餐饮、娱乐一体化。二是优化旅游发展的条件和环境。加强与省、州旅游公司的联合,提供更好的旅游服务,逐步提高乡村旅游产品格调与品位,形成自己的特色。同时,借农业旅游推进招商引资,吸引各地客商来投资,兴办旅游产业。

(五)搭建发展平台,加快城镇建设

结合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加快城镇建设步伐。一是继续完善镇驻地的配套设施,对主要街道进行高标准整修,配备现代化的公共设施,进一步进行美化、绿化、亮化,为群众提供好的便利。二是加快新哨小集镇建设,建立商业贸易服务区,进一步繁荣集市贸易,引进较大客户到商业区投资兴业。三是加快新农村建设,采取多种有效途径,吸纳多方面的资金投入,加快相关配套设施建设,让群众切实看到效果,为企业的落户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篇五)

9月26日我参加了**学习会,认真聆听了经济学家**的《在新常态下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专题讲座,使我对中国经济新常态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经济新常态是一个含义丰富、具有深意的重要表述。我认为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最核心的是对经济增速下滑不必过分惊慌,不要动辄进行过度干预,要认清其必然性,要在尊重规律中顺势而为,未来的政策不应频繁变动,而应保持相对稳定,给企业和社会稳定的预期。今后一个时期,作为欠发达地区的**,要科学把握新常态、积极适应新常态、主动应对新常态。

一是精心培育产业。在新常态下,要通过政策调控和行政引导,大力发展实体经济,把更多的资金和社会资源转移到产业培育上来,做好成链、集群、融合、创新。大力推动电子信息、新材料、天然气、机电装备制造、现代物流、文化旅游、健康养老、科技服务八大成长型产业成链集群发展;大力推动纺织服装、木业精深加工、新光源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支持企业通过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工艺或管理经验实现能力提升。对具有前瞻性、引领型的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重大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进行投资,建立一批科技企业孵化园;大力推动产业融合发展,形成高度协作的专业化和社会化生产经营。

二是抓改革攻坚。要突出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决定性作用,围绕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打破利益格局和机制枷锁,构建充满活力、竞争有序的体制机制;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简政放权,放活微观管理,给市场主体松绑,做好行政审批事项的“承接、精减、下放”,培育更多的市场主体。

三是建设新型城镇化。重视城镇管理,着力构建“人性化、精细化、常态化、规范化”的长效管理机制,打造清爽、干净、有序、安全的城市环境,推进形成“一镇一园、一村一品、社企结合、产销联动、互利共赢”发展格局。

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 篇6

应该说,“新常态”这种提法并非新词。近几年,面对中国经济增速的持续下滑,国内的很多经济学者都试图从理论和参与决策的层面论述中国经济新常态的特征和表现。但对于新常态究竟是中国经济危机后的各种不稳定表现,还是意味着中国经济进入到一个常态的周期,学者之间的分歧很大。而习近平这次站在决策者的角度,从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并从经济发展战略的高度提出“新常态”的概念,则属首次,其势必对中国未来的宏观政策选择具有方向性的影响。

新一代决策层以“新常态”定义当下的中国经济,并通过“新常态”透视中国宏观政策未来的选择,绝非“一时兴起”,而是深思熟虑之举。事实上,自2010年中国GDP规模取代日本成为全球第二之后,中国经济出现了明显不同于前30年的特征,经济增速持续下滑,自2010年至2012年经济增速连续11个季度下滑,2012年至2013年,GDP年增速连续两年低于8%。对于经济增速的持续下滑,理论和政策层面对此分歧很大。一部分学者认为,2010年以来经济下滑是因为全球金融危机等外部因素的影响,一旦这些因素消除,中国经济会恢复快速增长;而绝大多数的学者认为,中国经济近几年增速下滑的原因是趋势性的,是中国经济在经历30多年的快速增长之后,旧的增长模式已经难以为继,经济增速的下滑是必然的。很显然,两种观点不仅仅是理论的分野,更重要的,其蕴含的宏观政策的导向完全不同:如果认为中国经济的减速是外部因素所致,则意味着目前的经济增长是低于潜在增长率,刺激政策可以大有所为;如果认为中国经济的减速是内在因素所致,则意味着中国经济减速的原因是潜在增长率下降,宏观政策对此应该保持必要的克制和包容。

事实上,新一届管理层对中国经济的减速和先前模式的不可持续有着极为清醒的认识。去年换届之后,习李二人在很多场合都为盲目追求GDP增长的行为和理念降温,多次表示中国经济已经从高速增长阶段进入到新的中高速增长阶段,中国对经济增长质量的追求远在速度本身之上,中国不会追求有后遗症的速度等等。这种将对速度的简单追求保持强烈克制的执政思维在2013年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尽管全年稳增长压力很大,但外界概括的“李克强经济学”的精髓之一——不刺激的政策方向贯穿全年,这在换届的第一年,的确让外界看到了管理层推动改革和发展方式转型的决心与魄力。

如果仔细分析,就会发现,习近平关于“中国经济新常态”的提法与外界所概括的“克强经济学”在理念和内在逻辑上几乎是一致的。按照我的理解,“新常态”至少应该包含以下几方面:一是经济增速正式告别8%的快速增长,潜在增长率在2020年前后回落至7.5%左右;二是宏观政策告别常态的调控和刺激,如果经济增速在7.2%以上的合理区间,不会采取非常规的刺激措施;三是经济增长的动力悄然转换,政府投资让位于民间投资,出口让位于国内消费,创新驱动成为决定中国经济成败的胜负手;四是在推动新型工业化使命的同时,强力扶持服务业,经济结构避重就轻;五是告别货币推动型增长模式,控制包括房地产在内的资产价格泡沫和债务杠杆优于经济增长本身。

如果上述“新常态”的理念在政策层面得到贯彻,几乎意味着:面对当前经济下滑的压力,管理层绝不会轻易启动以前动辄救市的模式,容忍甚至听任经济下行可能引发的一些风险,比如企业债务和房地产泡沫。对于中国经济而言,消化以前刺激政策遗留的产能过剩、债务杠杆以及房地产泡沫的确极为痛苦,但这是倒逼中国走上真正的改革正道,推动经济转型的唯一正确的选择。这是个套餐,要选择改革,就必须真诚面对过程中的痛苦和必须的代价,罗曼蒂克式的、田园牧歌式的改革从来只存在于作家的想象中,就现实而论,改革和转型的过程是极为痛苦的。

积极应对经济新常态 篇7

新常态的提出, 基于对当前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变化的分析判断, 基于对经济增长速度逐渐放缓和质量效益提高的深刻关注。新常态, 不仅是增长速度的调整, 更是增长动力的转换、经济结构的优化、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增强。适应新常态, 要有新理念。在新常态下, 经济增长由高速进入中高速是最基本的特征。经济增长速度适度回落既是客观规律, 也是我们主动调控的结果。既要走出高速纠结, 又要适应和保持住合理的增速。黄石作为后发地区, 第一位的任务仍然是发展, 立足于稳、好、快, 做到稳中求进、好字当头、能快则快。但是, 我们的发展必须是遵循经济规律的科学发展, 必须是遵循自然规律的可持续发展, 必须是遵循社会规律的包容性发展。适应新常态, 要有新思维。一方面, 要遵循发展规律, 即遵循经济规律, 实现科学发展;遵循自然规律, 实现可持续发展;遵循社会规律, 实现包容发展。另一方面, 要善于运用底线思维的方法, 凡是从坏处准备, 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 做到有备无患、 遇事不慌, 牢牢把握主动权。底线思维要求“有所守”, 守住经济发展底线和土地红线、生态红线、城市开发边界等资源环境底线;还要求“有所为”, 即在守住底线的基础上, 立足当前谋求长远, 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此外, 应有战略眼光。在新常态下, 我们要在全省、全国的大局中来定位, 在全球的大势中来考量, 围绕优势做文章、发挥优势谋发展、依据优势创特色, 切实把具备的优势转变为产业的优势、竞争的优势、发展的优势。适应新常态, 要有新方法。即努力做到“八个更加”:要更加注重满足人民群众需要, 更加注重市场和消费心理分析, 更加注重引导社会预期, 更加注重加强产权和知识产权保护, 更加注重发挥企业家才能, 更加注重加强教育和提升人力资本素质, 更加注重建设生态文明, 更加注重科技进步和全面创新。这是判断我们认识是否到位的基本标准, 也是我们适应经济新常态的重要基础。

二、充分认识发展新优势

从国家层面看, 2014年国家将长江经济带开发开放和长江中游城市群一体化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 同年9月, 国务院发布了《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和 《长江经济带综合立体交通走廊规划》, 今年4月又出台了《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黄石位于国家“十”字型一级发展轴线, 处于长江经济带的中心区域, 在长江经济带对外开放格局中具有承接东部沿海产业转移、梯度辐射长江上游的重要作用。同时, 黄石还是湖北长江经济带的优先开发地段, 在湖北对外开放格局中可以发挥对接“长三角”前沿阵地的战略作用。从省级层面看, 省委省政府多次要求相关部门对黄石的区域功能定位进行研究, 这充分表明了省委省政府对黄石发展的高度重视与支持。另外, 武汉正在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和国际化大都市, 要实现这一战略目标, 需要一个周边的区域中心城市进行“拱卫”, 在鄂东四市中黄石能作为“二传手”发挥辐射引领作用, 同时也为黄石承接来自武汉的产业转移、资源要素扩散提供了难得机遇。从自身层面看, 黄石有3000多年工业文明积淀的创造能量, 有黑色金属、有色金属、电子信息、 现代服务业等4个千亿元产业支撑, 有一大批在全国叫得响的企业、技术和品牌, 有丰富的人力资源和科教资源。同时, 还有国家资源枯竭城市转型试点城市、全国工业绿色转型发展试点城市、国家信息消费试点城市、首批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黑色金属材料出口基地等40个国家级“金字招牌”, 这些牌子就是政策、就是项目、就是资金。

三、推进工业转型新发展

作为老工业城市的黄石, 工业始终是安身立命之本。全面对接中国制造2025, 按照“生态立市、产业强市”发展战略要求, 大力推进工业转型升级。首先, 找准发展定位。着力打造“五个基地”, 即:中部地区先进制造基地、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国家特钢和铜产品精深加工基地、国家节能环保产业基地、国家生命健康及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其次, 明确发展重点。超常规发展电子信息、节能环保、新能源等新兴产业; 做优做强有色金属、黑色金属、新型建材等传统产业;培育壮大装备制造、智能模具、生物医药、纺织服装、食品饮料等优势产业;加速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以产业背景为依托, 政府支持为前提, 企业需求为根本, 选择那些市场基础好、增长潜力大、带动作用强的生产性服务领域, 重点培育, 从而建立以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双轮驱动的产业群来推动。第三, 强化措施保障。要加强组织领导, 建立工作推进机制, 有效协调、 推进、落实行动计划的相关工作;要坚持规划引领, 结合国家产业政策和长江中游城市群产业规划布局, 制定全市区域功能区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要通过奖励、补助和贴息等财政扶持方式, 银企合作、政银合作、发行债券等金融支持方式以及企业上市等方式, 畅通资金流;要加强园区建设, 按照“九通一平”要求, 加大工业园区建设投入力度, 进一步提升工业园区功能配套和项目承载能力;要优化发展环境, 按市场化要求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简政放权, 制定政府权力清单、政府部门责任清单、企业投资项目负面清单, 进一步简化审批手续, 打造更加宽松的市场准入环境。

四、努力实现民生新改善

改善民生是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 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让人民过上好日子。当前, 要多谋民生之利, 多解民生之忧, 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地惠及百姓。着眼民生之基, 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加快推进各县 (市) 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提升素质教育;合理优化配置, 实现资源共享;大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和民办教育, 支持高校转型发展;完善和落实教育资助政策。着眼民生之本, 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完善和落实创业就业扶持政策, 深入实施科技孵化创业、大学生引领创业和农民工回归创业工程, 切实抓好各级各类创业孵化基地、创业园 (街) 建设。着眼民生之依, 织牢织密社会保障网。按照“守住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舆论”的工作思路, 继续加大民生投入, 着力解决好群众的后顾之忧。要全面清理排查, 扎实推进参保扩面工作;要完善社会救助制度, 保障困难群体基本生活;要推进居民养老保险体系建设, 提高养老覆盖面和保障水平。着眼民生之需, 加快安居工程建设。李克强总理强调, 政府有保障群众基本居住条件的责任。深入推进全国共有产权住房试点工作, 完善住房供应体系, 满足各类群体的住房需求。着眼民生之乐, 大力发展文体事业。要扶持壮大基层文艺团体, 加强队伍建设;要完善社区文体设施, 加强阵地建设;要广泛开展文化活动, 大力营造文化氛围;要实施惠民工程, 促进文体事业健康发展。着眼民生之盼, 打造生态宜居黄石。当前, 经济建设步入“后工业化”时代, 如何实现生态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如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要建立企业环境管理制度, 推进生态工业发展;要培育绿色市场, 促进生态服务业发展;要大力开展环境保护行动, 努力改善居住环境;要培育生态文化, 倡导勤俭节约的低碳生活。对于民生改善, 不能只是个案式地解决眼前或者局部问题, 还必须对民生幸福工程“六大体系”进行系统化研究、制度化安排、规范化建设, 不断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化多层次物质文化需求, 让群众得到更多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

摘要: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河南时首次使用“新常态”这一概念, 随后又在多个场合谈到“新常态”, “新常态”已经成为讨论中国经济发展态势的一个使用频率非常高的概念。黄石作为后发地区, 如何适应经济新常态、如何认识自身新优势、如何推进转型新发展、如何实现民生新改善是摆在我们面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中国经济运行新常态 篇8

新常态下中国将发生全方位变化;中国遇到三个方面的重要挑战:如何应对可能出现的企业倒闭潮、财政风险和金融风险;化解风险关键靠改革。

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张车伟

支撑中国经济的基本因素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第三产业将成为吸纳劳动力的主要部门;今后的宏观调控应更多遵循市场规律。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院教授宋立

新常态本身具有一些客观特征,会有很多拐点出现;要客观、全面地认识新常态;发展政策的变化会比宏观政策的变化更大。

国家行政学院决策咨询部副主任王小广

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是新常态最核心的变化。增长平稳、结构优化,就是中国经济的新常态。应制定有利于经济结构全面转型升级的新战略。

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主任张占斌

经济发展是一切发展的基础。要坚持区间管理,注重定向调控;大力度推进简政放权,激发市场和社会活力;加大公共投资,弥补经济社会发展的“短板”;向结构调整要助力,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杨瑞龙

应实施比较稳健的货币政策和包括减税等相对比较积极的财政政策来刺激实体经济;要在坚持继续开动传统经济增长引擎的同时,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经济结构的调整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唯有靠改革来“保驾护航”。

中国改革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王小鲁

旅游品牌与经济新常态 篇9

新常态下, 传统投资为主和产能积累的经济发展模式不可持续。服务业成为中国经济的主导产业———前3季度, 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6.7%, 创历史新高。伴随着消费规模的快速扩张, 形成走向服务业大国的市场潜力与市场空间, 推动服务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

作为服务业的重中之重, 中国旅游业产值亦突飞猛进。按经济学常识, 如果产业产值达到国内生产总值 (GDP) 的8%, 即可称为支柱产业———当前旅游收入已占GDP的5%, 可谓准支柱产业。据世界旅游组织的预测, 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旅游接待大国和第四旅游输出大国, 届时中国的旅游收入将占到国内生产总值的10%, 旅游业将称为名副其实的支柱产业。

这意味着, 中国旅游业大有潜力, 而且处于上升势态。但是, 中国旅游产业也有自身的瑕疵硬伤, 最主要的是缺乏足够叫得响的旅游品牌。因而, 经济新常态下, 为中国旅游业制定长远发展战略, 提升服务水平和打造世界级知名品牌, 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中国旅游业亦当抓住契机, 适应经济新常态的节奏, 让中国旅游业转型升级。

中国旅游业最大的问题是大而不强, 竞争失序, 缺乏品牌意识。具体有下列问题:一是旅游资源过度开发, 缺乏特色, 旅游纪念品雷同化;二是服务质量参差不齐, 难以根据国人旅游诉求提供差别化服务;三是旅游战略缺失, 品牌意识不强;四是存在跟风而上的短期短视现象, 如扎堆申遗、争抢历史名人、制造虚假景点等等。可以说, 各地对旅游产业不是不重视, 而是重视过度将之视为政绩工程或财政收入催化剂了, 这不符合旅游业的发展规律, 也不可能做强中国旅游业, 更无法提升中国旅游业在全球范围内的知名度。

从专家到学者到旅游“主产地”, 近年来都加大了旅游产业的战略研究, 也设计了一些适合当地的产业规划路径。但在新常态逻辑下, 调结构和强改革是宏观经济的主旋律。作为未来的支柱产业之一, 旅游业也需要更高层次的战略规划, 当前最迫切的是需要一个科学的量化评价标准, 使中国旅游产业各项指标有标准可循, 弥补短板要素, 提升中国旅游产业的外延和内涵, 培育越来越多在国际社会叫得响的旅游品牌。

好消息来了。国家标准委发布了旅游业的品牌价值评价标准 (GB/T 31284-2014) , 涉及到旅游业品牌价值的各项评价指标。这些评价指标对普通人而言, 或许不会太过关注, 但是对地方政府尤其是旅游业者, 却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为有标准, 才能指导旅游业者创建知名品牌, 按照标准补漏堵缺和增量提质, 科学评估旅游品牌建设情况和成果, 最终通过提升旅游品牌定位, 提升旅游品牌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经济新常态催生会计变革 篇10

1 经济新常态的特征

1.1 第二产业结构转型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阶段,证明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进入了稳定的、可持续性发展的阶段,经济增长的速度也由原先的高速增长转变为现阶段的中高速增长。我国经济发展的产业结构也不断地进行转型和优化,社会经济模式也进行着转变。相关经济数据表明,我国2014年第二产业增长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6.2%。在现在环境承载力越来越差的环境下,一些第二产业的企业意识到资源型的企业不能仅依靠不可再生的资源来发展,这样的产业发展在现行社会的经济下,已经是过去时,以靠近原产地、拥有廉价劳动力的优势获得丰厚报酬也是不可能的了,必须对传统产业进行优化和升级,加大创新力度,把产业结构从“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向“知识、人才密集型”转化。

1.2 创新是发展主流路径

近些年来,各行各业不断地在提“创新”一词。如今,创新已成为社会的共识,只有创新,才能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创新是国家经济实力和科技实力的综合体现,也是促进国家经济持续发展的最强动力。各行各业的发展也离不开创新,无论是技术创新还是理念创新,都可以促进企业的发展,使企业的经济健康、稳健,从而产生质的飞跃。

1.3 消费方式多样化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人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国民的消费水平日益提高。前几年,大多数人民的高消费属于一种模仿性的消费模式,人们经常去购买类似的商品。但是在现阶段,商品种类不断增加,极大地满足了人民的多样化消费需求,各种各样的消费方式已成为不同时代人的主流,而且消费模式也更加理性化。同时,政府也需要保证产品质量安全,鼓励企业通过创新来生产更多的商品来满足人们的不同需求,但也要保证消费者本身的健康利益,采取正确的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刺激消费者消费,从而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

2 经济新常态下的会计变革探究

2.1 坚持以人为本,提高财务会计人员的整体素质

各行各业,无论是为了更好地发展还是为了适应时代的需要而进行的改革与转型,都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不断地提高员工的素质,才能促进企业健康稳定的发展。会计的变革和转型并不仅仅是一句口号而已,其代表着会计与新经济环境相适应,属于一种新型的会计理念。传统会计领域的操作,多是以资金、存货及设备等物质资源为中心,人的因素在会计行为中被忽略。在经济新常态下,人才与知识成为了最为重要的资源。财务会计人员需坚持“知识第一”的会计发展理念,不断掌握先进的会计理论知识与会计实践方法,从而为经济新常态下的新问题、新情况提供支持。

2.2 整合资源,打造实时共享的信息资源配置机制

由于会计业务具有多样性,导致同一企业中有着不同的会计管理系统。在实际工作中,经常发生数据冲突的现象,给会计业务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因此,为了提高企业的效益,要对信息系统进行重组,实现平台的统一性。整合信息资源,构建财务信息审批、分析与监督的平台,提高会计系统资源的共享性。在企业之中应实施业务闭环运行模式,财务会计人员依托统一信息平台,综合应用标准成本、预算控制、利润分析、绩效评价等管理工具,对企业资金安排与资源配置进行多维度分析,对企业经济活动进行有效分析,并及时给予反馈与纠正,为企业经济活动控制提供支撑。

2.3 实施职责分离,强化系统内部制约监督作用

在经济新常态形势下,企业除了面临外部严峻形势外,内部也存在着一定的风险,通过对内部系统的优化控制,可以减少企业所面临的风险。在企业内部实施职责分离原则,通过对会计业务信息系统的控制,在会计信息系统中设置操作和监管两个职位进行相互牵制,对进行的每一项经济业务都做备份,会计人员的每一笔账务处理所产生的数据信息都会实时传输到监管岗位的计算机中,监管人员可以实现实时监管。通过落实会计信息系统内的职责分离原则,来强化系统内的制约监督,明确各自的职责和权限,做到不相容职责相分离,保证各个岗位既相互制约又明确分工。

3 结语

在经济新常态的形势下,会计业务通过转型,可以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企业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对会计从业人员进行培训,提高相关人员的整体素质水平,对会计信息系统进行整合,构建统一的平台,构建实时共享的信息资源配置机制,加强系统内部的监督作用,以实现会计转型,发挥会计在经济新常态下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徐丽.经济转型期会计职能转型的对策研究[J].商业会计,2012(12).

[2]李莹.新经济时代会计转型面临的挑战与抉择[J].商,2013(20).

经济新常态 精神新状态 篇11

关键词:新常态;职工;思想政治工作

职工是创造企业价值的主力军,如何做好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帮助他们确立正确的立场、观点、方法,引导职工理解企业、支持企业、立足岗位为企业转型发展做贡献,是当前经济新常态下企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宣传思想工作就是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因此,我们必须以创新的思维、创新的意识和创新的方法,努力探索出一个行之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创新体系,以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当前形势

从全球看,世界经济复苏乏力,石油、钢铁、煤炭等大宗商品价格虽有涨幅波动,但仍难以从低谷中走出,不可预见的风险不断增多。从国内看,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是好的,特别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已出现积极效应,但也面临着很多困难和挑战,特别是结构性产能过剩比较严重。从煤炭行业看,供需弱势难改,产能过剩依然严重,行业的大分化、大调整呈现常态化,煤炭行业迎来“煎熬期”,行业生存发展面临异常严峻的挑战。从施工企业看,传统基建市场大幅萎缩,施工任务不断减少,施工企业转型发展还未形成有力支撑,企业生存面临严峻挑战。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对结构性改革任务十分繁重,新一轮的经济调整肯定要经历一个“痛苦的过程”。

二、存在问题

李嘉诚曾说:“以外国人的管理方式,加上中国人的管理哲学,以及保存员工的干劲及热忱,无往而不利。”

当前随着经济的持续下行,职工的思想状态在不断发生新的变化,降薪、待岗等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和新矛盾也在不断涌现,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着更新、更大的挑战,存在着“三化”、“三老”和“四缺乏”等问题。

(一)“三化”:一是地位作用边缘化。对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地位和作用认识模糊,片面地认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费时费力,意义和收效不大,忽视了对企业生产经营的促进作用。表现在日常工作安排中重生产经营、轻思想教育的现象,使思想政治工作与经营管理工作相脱节。二是工作方式简单化。习惯于传统的开会、学文件、学讲话的简单做法,没有认识到随着企业改革的深入,网络新媒体的不断发展,人们获得信息的渠道日益增多,思想意识面临着全方位的影响和冲击,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渐渐失效,有些已经不能为人们所接受,甚至有时会让人产生逆反心理,产生抵触情绪。三是教育内容枯燥化。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相不够丰富,只是照本宣科,不联系实际,甚至回避现实问题,有时甚至出现教条主义、形式主义。当前,职工队伍思想观念呈现出独立性、选择性、多样性和差异性的显著特征,他们往往会对教育内容进行理解、取舍、选择和判断。

(二)“三老”:一是“观念老”。许多政工干部在思想政治工作中抱着“老观念”,用的“土办法”,依然还是台上读一遍,笔记本上抄一遍,应付了事,工作怕麻烦,不肯动脑筋,不喜欢用现有的设备。二是“套路老”。大多数思想政治教育依旧是学习-讨论-总结的“三步曲”。有时甚至连这“三步曲”都没完成,学习完成后随便讨论一下,连总结回顾都基本省略。三是“经验老”。政治教育总结走过场,不真正总结,找不出问题,理不出经验,以致在工作中没有新的突破,没有质的提高。

(三)“四缺乏”:一是缺乏创新意识。许多政工干部在抓思想政治工作时,沿用老办法、旧经验,停留在开会传达精神、组织学习文件的层面,工作按部就班,缺乏创新。特别是不能很好地掌握思想政治工作的规律性,没有做到真抓、早抓、主动抓。二是缺乏进取精神。思想政治工作的缺失造成部分员工安于现状,不求进取。面对经济新常态,对企业发展的前景信心不足,对企业重大决策不过问,不关心,甚至不理解,进而引发对自身发展充满了忧虑,在工作中就不愿意发挥出自己最大的效能。三是缺乏工作机制。有的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体制、制度建设不完善,在运行机制上不健全,工作流于形式,没有形成具体的责任落实到人的机制,责任互相推脱。四是缺乏浓厚氛围。一些企业存在片面追求效益,忽视企业的思想政治建设的现象,短时间内企业可能获得较好的效益,可是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长期跟不上,相当于企业的精神文明发展长期落后,长此以往,思想上滞留的问题必然会影响实践的发展,不利于企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三、原因分析

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工作机制不畅。由于部门不断精简,政工人员兼职较多,没有精力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另外,由于思想政治工作属于“软指标”,见不到,摸不着,有时遭到一些人的轻视,使得做思想政治工作人员底气不足,削弱了对广大员工思想政治工作的吸引力和说服力。

二是认识存在偏差。一些领导干部和职工群众对思想政治工作的认识存在一些模糊的甚至是不正确的观念,对思想政治工作不支持,有的甚至持明显的反对态度。这些模糊甚至错误的认识和态度,阻碍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和发展。

三是方式方法落后。一些单位思想政治工作无论在观念、内容、方式方法、机制体制等方面都表现出诸多不适应。一些单位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不理想,与不能很好地运用信息技术有着密切关系。从实践来看,信息技术的落后已经成为直接影响和制约思想政治工作效果的重要因素。

四、解决之策

针对当前经济新常态下思想政治工作出现的新特点、新形势、新任务,应着力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服务企业大局。要围绕生产经营这个中心,做好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服从服务于经济建设,必须坚定不移地以生产经营为中心,促进生产经营工作紧张、有序、高效进行。当企业进行较大决策时,思想政治工作要围绕改革发展,围绕长远利益,对职工进行团结奋斗、居危思进的教育,引导大家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真抓实干,为实现企业新的飞跃发展而统一思想,共同奋斗;当企业遇到突击性任务时,思想政治工作则要把握时机,最大限度地调动职工的积极性,进行主人翁精神、吃苦耐劳精神和团结协作精神的教育,以保证生产和其他任务的完成。

经济常态 篇12

通过宏观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原理的学习知道: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说、杜森伯里相对收入假说和弗里德曼持久收入假说等经典的消费理论假说都认同收入和消费有非常密切关系。 (1) 在《通论》中, 凯恩斯提出绝对收入的假说, 他主要认为, 人们的消费支出通常由当期可支配收入所决定。 (2) 杜森贝利则把消费行为分为短期与长期两种情况进行分析, 他认同消费支出不仅受本期收入的影响, 而且还会受到过去的收入和消费水平影响, 尤其是受过去“高峰”时期的收入水平与消费水平影响。 (3) 持久收入假说认为, 消费者是根据其预期的全部收入和可以支配收入的角度来安排其现期消费的。通常情况下, 持久收入会显著地提高居民消费支出水平。本文通过对经济增长与居民消费二者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研究:一是对经济增长和居民消费水平进行协整检验, 找出它们之间存在的长期均衡与短期波动关系;二是依据我国近年来内部消费需求不足给出相应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二、数据的选取

研究我国1952年—2011年经济增长和居民消费关系, 两变量均为用物价指数平减之后的实际水平。

三、时间序列的平稳性检验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12》, http://data.stats.gov.cn。

由以上ADF检验结果可知, LNGDP与LNXF均为非平稳序列, 且都是一阶单整。

四、时间序列的AEG协整检验

在本实验中, 进一步进行LNGDP与XF之间的协整关系检验, 首先作LNGDP关于LNXF的线性回归:

令其残差为对残差进行ADF检验:

表明最终消费支出LNXF与国内生产总值LNGDP之间存在协整关系。消费支出关于消费总额的平均弹性为1.03, 也即我国消费总额每增长1%, 可拉动GDP增长1.03%。进一步说明, 协整检验所体现的GDP和消费支出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

五、我国GDP关于消费总额的误差修正模型

根据误差修正模型, 本期居民消费增量、上一期经济收入增量均对本期我国经济收入增量均有正的显着影响, 且经济增长受即期居民消费增长的影响很大, 系数为0.899, 这也从侧面反映出我国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不仅仅是长期的作用, 而且短期的效应也特别明显。上面式子中, 上一期非均衡误差21%为本期经济增长对数增量误差调整值。

六、结论及政策建议

根据以上实证研究分析结果看出, 短期存在的误差项, 可保持我国居民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协整平稳关系, 即自动地可以调整二者之间动态的均衡关系。因此, 刺激内需促进经济增长需要做好以下几点:

首先, 加大力度健全、完善公共财政体系, 增强居民消费信心。扩大我国居民消费, 推动经济中高速的增长, 以改善消费者对未来经济的预期。投资领域涉及民生、“三农”、基础设施、医疗卫生等环节, 提高投资质量和效益;促进发挥社会的投资积极性和政府公共投资引导的有机结合。

其次, 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 扩大我国居民尤其是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 提高消费能力。应主动创新、完善相应的消费信贷政策。进一步合理扩大消费信贷规模, 加大对新兴产业、高科技产业、“三农”的信贷支持, 针对性地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消费信贷增长点。重点要促进农村消费结构升级, 提高农村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

摘要:“经济新常态”下, 个性、多元化的消费方式是促进我国经济中高速发展的重要保证, 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是经济学的一个热点研究问题。本文基于1952年—2011年我国经济增长和居民消费的数据资料, 运用协整分析方法和误差修正模型, 对两者间的关系进行深入探讨。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两者存在长期的稳定均衡关系。建立误差修正模型后, 发现两者具有短期波动。最后针对我国目前消费需求不足的现状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GDP,消费,协整检验

参考文献

[1]刘斌, 张怀清.冲击、经济波动与政策[J].金融研究, 2002 (2) .

[2]张晓峒.经济计量分析[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0.

[3]刘金全, 于惠春.我国消费和经济增长之间影响关系的实证分析[J].统计研究, 002 (1) .

上一篇:视唱练耳审美音乐下一篇:色泽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