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态阅读

2024-05-20

常态阅读(共10篇)

常态阅读 篇1

英语阅读是语言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语言输入的主要环节之一, 英语阅读在英语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一、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关于英语阅读教学, 传统的授课是教师先教生词, 学生记住了生词之后, 教师教读课文, 再由教师逐字逐句地翻译整篇短文, 在学生掌握language points之后, 最后完成课后的问题。这种授课有以下不足:

1. 阅读课目标偏离, 阅读的重点没有凸显出来。

2. 过度强调词汇、语法教学, 忽略了对学生阅读技巧的引导和阅读能力的培养。

3. 教学形式过于单一, 教师完全占主体的教学, 消减了学生课堂的主动性, 也忽视语言交流在阅读教学中的作用。而新课程标准要求把“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放在首位,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口语能力, 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和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陈国龙2014) 。阅读教学应最大限度地调动读者的能动作用, 培养他们主动建构语篇意义和意图的能力 (马博森2000) 。因此, 英语阅读课的教学转型和升级迫在眉睫、任务艰巨。

二、新型的英语阅读教学应该以完成阅读过程和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为主

对于初中学生来说, 他们活泼、好奇心强、可塑性很强。 Effective tutoring requires sophisticated and dynamic reasoning about selectition of teaching strategy, the choice of a path through the curriculum, updateing the student model and assessment of student errors and misconceptions (Beverly Woof and Tom Murray2011) . 所以在英语阅读教学时, 教师要注重教学的趣味性, 对学生的阅读方式、技巧、习惯等方面加以引导, 开展有效阅读, 从而在真正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的基础上, 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加工信息、运用信息的能力。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谈起。

阅读课通常包括三个环节:读前 (pre-reading) 、读中 (while-reading) 和读后 (post-reading) 。

(一) 读前 (pre-reading)

读前主要是导入环节, 教师可采用话题导入或情景导入的方式, 总之无论是歌曲、视频还是故事导入, 都应包含课堂的教学要点, 导入得越自然、越简短越好。目的是帮助学生做好心理准备, 激发他们阅读的兴趣。以下将对读中和读后进行重点阐述。

(二) 读中 (while-reading)

1. 浏览预测与快速阅读是前提

(1) 浏览图片、标题进行预测。在学生拿到阅读材料后, 第一时间看到的是文章标题和背景图片, 这时教师可鼓励学生通过浏览图片和标题对文章内容、题材等进行必要的预测。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而且能发散学生的思维。

(2) 跳读首尾句, 了解大意。文章大意通常由每个段落的大意组成, 而段落大意由每段的主题句 (topic sentence) 组成, 它们经常分布在段首或末尾。这种跳读首尾句的方法, 帮助学生快速准确了解文章大意。

(3) 快速读题, 扫读定位答案。在学生阅读课文之前, 根据课文的主题, 教师提出1~2 个与文章中心有关的问题, 为阅读指明方向, 减少盲目性, 即所谓的带着问题去读。有了任务, 学生注意力就会高度集中, 无形中产生了一种责任感。限时阅读通常为2~ 3 分钟, 即要求学生可以忽略与问题无关的词、句, 直奔主题, 找到问题答案。这样的训练可以逐渐培养学生的快速阅读能力, 提高阅读的效率。

(4) 生词猜测。对于阅读中遇到的生词, 学生不必畏惧。要准确地猜测词义, 可以从以下4 个方面着手:

① 构词法猜词:通常在词根上做前后缀的变化, 如dark-darkness, nation-national-international和nationality等, 变化后的单词意思和词根之间有很大关系。

② 对比关系猜词:If you agree, write“yes”, if you disagree (不同意) , write“no”.

③ 列举关系猜词:Gina’s books are everywhere-on her bed, on the sofa and under the chair.

④ 同位关系猜词:Kate’s room is very clean and tidy.将生词放在句子中学习, 让学生在短文中去猜测意思, 词不离组, 组不离句, 句不离篇, 不孤立地去教生词。

2. 精读、细读是关键

精读、细读是阅读课的重要环节。学生通过仔细阅读文章, 进一步了解文章大意、写作思路、表达方式和手法, 做到条理清晰、胸有成行。在这个阶段, 教师应进一步注重对学生的阅读能力的拓展和提升。

从心理学角度讲, 阅读是一个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阅读的过程实质上就是一个读者重新建构文本的过程, 阅读教学过程就是师生与文本背后的作者进行沟通、交流、碰撞的心灵对话过程。阅读教学的基本模式是对话式, 而对话包括教师与文本、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阅读与思考紧密相连, 联想法就是一种很好的交流体现。

(1) 联想法 (connection) 。在阅读的时候, 读者难免会在脑海中形成画面, 或者想到与所读内容相关的人或事。这类产生某种共鸣的思想活动都可以称之为联想法。这是深入阅读很重要的一个组成环节, 只有经过这样的联想活动, 英语学习者才会不自觉地将自己融入到所阅读的文本中进行交流。但是因为主体差异, 联想的深度不同, 细读的阅读效果也就迥然不同。所以教师可在这方面多花心思, 以不同形式来引导、促成学生产生联想。通常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在教师示范朗读时, 不仅应带感情地朗读, 还应在句子之间稍作停顿, 为学生思考留有空间。也可以进行画龙点睛的提问, 引导学生展开联想、交流。

同时, 词汇和句子的积累是阅读顺利进行的基础。阅读课应不只讲阅读技巧, 还应注重常用的词语、句式、惯用法和获取信息等积累和丰富。在阅读课细读环节, 教师可巧妙地提问, 加深理解, 同时做到对新词汇、新句型的口语操练。也可以就某个句型、句群或者段落引导学生进行仿写。例如, 在人教版八年级上Unit 4 的阅读Who’s got talent? 的细读环节, 第一自然段引导学生套用句型谈论自己家人的特长并发表对选秀节目的看法。这种做法不仅以最直接的办法缩短了学生与课文的距离, 而且激发了他们积极表达的学习自觉性以及对重要句型的运用、掌握。因为该单元的主要语法点为最高级, 所以在第二自然段的细节阅读环节, 除了进行深一步的提问, 还要求学生在细读后, 填空写出对应的最高级并进一步拓展发挥。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动笔书写的意识, 而且将抽象的语法知识以应用的方式具体化。另外, 在细节阅读时尤其是针对一些难句, 为了鼓动学生积极动脑, 教师可以把问题具体化, 先抛给学生, 启发他们积极思考, 最后根据学生的回答进一步地归纳阐释。

(2) 学生提问, 学生回答 (quick questions &deep thinking questions ) 。平时我们都习惯采用“教师问, 学生答”“教师讲, 学生记”的方法, 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的地位。美国的教育界也流传着这样一句话:“Tell me and I will forget;show me and I may remember;involve me and I will understand.” (告诉我, 我会忘记;分析给我听, 我可能记住;如果让我参与, 我就会真正理解。) 为了进一步引导学生对深层次信息的思考分析, 加深细节理解。笔者常鼓励学生提出问题, 就课文内容互问互答、开展提问竞赛等。问题可以是浅层次的quick questions, 也可以是deep thinking questions, 以此来培养学生英语表达和逻辑思维能力。对于学生有质量和准确的答复, 都给予表扬, 成就感的获得可以大大地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信心。对于一些学生无法解决的疑难问题, 教师可作进一步的讲解。

在整个的阅读过程中, 教师应注重倡导学生积极参与, 丰富活动的形式, 如小组讨论、个体发言、填空、连线、完成句子, 句子仿写、段落缩写等。并要求学生做好笔记, 重要的词组、短语、句法要有记号, 做到听、说、读、写的全面提高。

(3) 听读、朗读是保障。在教学中, 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利用原声材料。经过多轮的学习, 教师播放录音, 学生对语音、语调、句子、语篇进行综合理解并准音。

当然, 以上情况针对的是难度中等的文本, 对于其他类型的阅读文本, 教师的处理就应灵活一些。例如, 对于耳熟能详的故事文本, 教师可以更为深入地拓展文化背景知识, 注意学生探索与创新能力的提升。而对于难度系数较高的阅读文本, 如科普说明文, 其重心就应该落在获取信息 (read for information) 上。

(三) 读后 (post-reading)

通过上述活动, 学生对背景知识和阅读材料提供的信息构建了完整的框架, 接下来应该用交际化的手段巩固和提高学生掌握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比如在复述课文时, 教师可给出课文的关键词或者词组, 引导学生整理出课文的主线索, 并用简明扼要的语言表达出来。还可以结合每个单元的section B 3b以及4a两部分, 用同步写作的方法对课文进行缩写或写出summary, 以达到巩固的目的;就课文主题而言, 教师利用课堂中讨论过的相关话题的大量素材, 设计一些适当的写作活动, 使学生逐步学会表达自己的思想, 阅读教学服务于写作教学。另外, 熟记并背诵课文中的一些精彩句子、语段, 引导学生积累自己的“语料库”, 为语言输出打下扎实的基础。除此之外, 笔者还会选择源于课文而又超出课文, 且为学生所熟悉的话题, 联系实际生活进行讨论, 这是对阅读更高层次的要求, 也是将阅读技能转化成交际运用的过程。

结束语

总之, 教无定法, 英语阅读教学也在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地变革与创新。但是无论什么时候, 学生的兴趣、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永远都是教学的焦点。

参考文献

陈国龙.2014.初中英语新课程标准解读[J].课程教育研究, (17) :117-118.

马博森.1995.阅读教学中的话语分析[M].外语教学与研究, (3) :56-60.

Beverly Woof and Tom Murray.2011.A Framework For Representing Tutorial Discourse[J].American Research Journal, (189) .

常态阅读 篇2

年7月30日,由中共中央主持的中共中央政治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坚持积极的财政政策不变调;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松紧适度,保持合理的流动性,提高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和水平;重点推进国企、财税、金融等体制机制改革。可见在“十三五”出炉前期,领导人在继续加强对经济工作的重视。

实际上,2015年在多次讲话中都强调了对经济发展、改革的坚实信心。2015年6月16日至18日在贵州调研时指出,我国经济发展呈现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三大特点。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

结合的讲话以及2015年上半年经济数据来看,我国经济增速依然是全世界最快的,但从人均水平看尚不到世界平均水平。在经济转型的过程中,经济放缓也是必然,国家领导人主动降低经济增长指标,这也意味我国未来的经济发展将追求质量而非数量。这也意味着我国的经济发展还有巨大的空间,同时这也是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重要挑战。

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三大特点,是在新常态经济下产业升级换代下的表现,同时还是实体产业发展的要求。值得注意的是,在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创新低的过程中,我国政府并没有采取过度刺激的政策,而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了适当定向调控,这也意味着看重经济发展的长远而非眼前。同时,这也反映出新常态是中国的国家战略,只要在清除过去两轮经济过热的因素之外,处理好短期、中长期的关系之后,我国经济政策回归中性是必然的。中国宏观经济增速下滑很大程度上是周期性问题,回归正常状态只是时间的问题。

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推动经济稳定发展依然是严峻的问题。主动而不是被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足见中央对新常态环境下的高度重视。结合强调“十三五”期间需要保持经济增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体制机制改革、生态文明建设、民生、扶贫开发十个领域取得明显突破的背景来看,两者又是环环相扣。

在主动出击下,才有机会将稳增长的主动权把握在手中。新常态背景下,只有主动才能围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并促进经济增长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在生产端实现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才能在“十大领域”中取得真正的突破。突破就需要改革,从国有企业改革、财税体制改革、行政体制改革如简政放权、涉外经济改革进行的情况可以看出,深化改革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对冲了一部分经济下行的压力。

在改革不断深化、经济结构不断优化,我国就业压力也出现了缓解的趋势,无论是对农业、生态文明、民生、扶贫都能起到积极作用,这将有助于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同时提升我国市场化程度,令新兴民营产业获得更好的发展,赢得更多的财富,做到真正的财富于民。

让阅读成为全民的生活常态 篇3

在文明社会里,阅读成为人的终身活动。对于人的个体而言,阅读可以使人们增进知识、启迪思想、陶冶情操、享受美丽、提升能力;对于人的群体而言,阅读可以在社会中教化民众、开发智源、传承文化、促进研究、助力生产。阅读关系着每个人的素质和修养的增长,进而关系到一个民族整体实力和境界的提升。一个不热爱阅读的人是没有前途的,一个不热爱阅读的机构是没有生气的,一个不崇尚阅读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曾几何时,掀起全民阅读热潮成为从官方到民众、从城市到乡村、从报刊到网络的共同呼声。一份又一份关于阅读的文件、一波又一波关于阅读的舆论,一场又一场关于阅读的活动,让我们感受到我们这个有着悠久阅读传统的泱泱大国对阅读重新焕发出的急切期盼,然而一次又一次国民阅读调查所展示的数据又让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我们要从“典籍大国”步入“阅读强国”还必须经历一个艰辛的历程。

2009年4月23日的“世界读书日”,温总理在国家图书馆曾谈到:“也许有人会说,没有时间读书。但是一个人一天总可以抽出半个小时读三四页书,一个月就可以读上百页,一年就可以读几部书。……我曾在中国政府网在线交流时说过,我愿意看到人们在坐地铁的时候能够手里拿上一本书。”推进全民阅读确确实实是一件让人心动容易、促人行动困难的事,它需要每一位国民有自觉的阅读意识和自为的阅读习惯,也需要全民良好的阅读氛围和健康的阅读取向:推进全民阅读活动正是在实施一项中华民族文化复兴的战略工程,既需要有识之士规划蓝图,也需要能工巧匠添砖加瓦。当我欣喜地拜读中国阅读学研究会会长徐雁教授率领他的团队编纂的《全民阅读推广手册》(海天出版社2011年11月版)之后,深深感到,这部77万字的著作,是为全民阅读大厦建设奉献的一份蓝图、一方基石和一只丰盈的阅读文化知识宝盒。

说《手册》是一份精致的蓝图,是说它充分总结、提炼了有关阅读学的重要理论、阅读事业的发展规律和阅读活动的成熟经验,明晰了全民阅读推广的宏观思路,将全民阅读推上一个能够俯瞰全景、极目远望的平台,可资高层决策者参考。思路决定出路,《手册》开篇之文是中国阅读学研究会名誉会长曾祥芹教授撰著的《依靠阅读科学推动全民阅读》,文章的核心理念“大阅读”观颇具思辨力和引领力。在“全民阅读”的旗帜下覆盖着阅读客体、阅读主体和阅读本体三个重要领域:作为阅读对象的“书”包括无字书(自然和社会的万事万物之理)、纸本书、电子书,构成了阅读的“外宇宙”;作为阅读主体的“人”包括广大工、农、兵、学、商、政、教、科、文、卫等各种职业的成员,也包括学龄儿童、青少年、壮年、中老年各个年龄层次的人员,构成“全社会成员”读者:作为阅读技法的“读”包括精读、略读、快读,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构成阅读的“内宇宙”。他认为,只有树立阅读的“外宇宙”观、“内宇宙”观、“全民阅读”观,才能扩展阅读时空。《手册》主编徐雁精心构筑《“书爱众香薰”:全民阅读推广的时代使命》一文,步履中外,条分缕析,对全民阅读推广的基本人文内涵作了深刻思考:对于社会群体而言,各行各业各阶层的人员都应该成为阅读推广的对象:对于社会个体而言,阅读要贯穿人生全过程;对于图书收藏、营销机构而言,要千方百计地进行全品种推广。他一再重申这样的观点,读书问题再也不是一个可以局限在象牙之塔中自我玩味、修身养性的的事情了,而是成为一项关系国计民生、关系到一个民族文明程度乃至在“地球村”里各个国家之间综合国力争衡的重要标志。

说《手册》是一方坚实的基石,是说它周到地关照到了全民阅读推广这个系统工程中的关键问题和重要环节,使全民阅读活动的开展在阅读学理论的指导下更具有可操作性,这就为图书馆、学校、出版社、书店、媒体、网络、相关社团以及其他组织机构建设学习型社会、开展全民阅读活动提供了有效指导。《手册》的九个板块均以经典的阅读名言为题,其中,“推动摇篮的手是推动世界的手”板块涉及的主题是“儿童阅读”,孩子们的阅读是提高民族素质的百年大计,建设书香社会需要“从娃娃抓起”,这样才会让孩子们从阅读中获得知识和自信,才会让孩子们能以丰厚的智慧和饱满的激情去迎接世界和未来;“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板块涉及的主题是“阅读活动组织”,组织阅读活动是促进全民阅读活动深入开展的有效手段,不断扩大活动规模,不断充实活动内容,不断创新活动方式,有益于一个城市、一个社区、一个单位、一个机构形成良好的阅读氛围和阅读风尚;“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板块涉及的主题是“经典阅读”,阅读经典有助于传播经历史选择并被人类认可的具有普世价值的典范性作品,有助于理解不同时代人类对宇宙、人生、社会的思考,有助于人们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读书是在别人思想的帮助下,建立起自己的思想”板块涉及的主题是“数字阅读”,数字阅读一方面指阅读对象的数字化(即阅读的内容是以数字化的方式呈现的,如电子书、网络小说、电子地图、数码照片、博客、网页等),另一方面指阅读方式的数字化(即阅读的载体、终端不是平面的纸张,而是带屏幕显示的电子仪器,如计算机、手机、阅读器等),其信息量庞大、覆盖面广,为人们的阅读提供了更多乐趣和便利。

说《手册》是一件丰盈的宝盒,是说它全面蒐集遍及古今中外、面向不同读者群的关于“阅读”的资料与信息,既可以作为读者阅读时开卷释疑、启迪思路的指导书,又可以作为阅读学研究者提取研究素材、追寻学术新进展的工具书。《手册》中荟萃了宜于提高人们阅读水平的阅读方法,如中国古代的“学、疑、思、问、习、行”阅读法、文章阅读法与文学阅读法、深阅读与浅阅读、中外名人阅读法、阅读疗法等,有助于人们明确阅读策略,制订阅读计划,增进阅读效率。《手册》中精选了琳琅满目的阅读资源,如遍布全国各大城市的主要书店、收藏丰富且服务到位的公共图书馆与高校图书馆、向人们介绍经典与名著的有代表性的推荐书目、专门刊登书讯和书评的报刊与媒体专栏节目、工具书的使用、图书目录的使用等,有助于人们根据自己的阅读需要精心选择阅读场所,把握阅读线索,按图索骥,达到自己的阅读目的。《手册》中展示了富有人文魅力的阅读文化,如世界读书日的来龙去脉、世界各国的阅读活动、世界各地的书展活动、国际儿童图书日、中国大陆和台湾的读书节与书香社会建设、阅读学研究组织、读书协会、国民阅读状况、藏书文化、校园阅读文化等,有助于人们了解更多的阅读知识,增强阅读意识,提升阅读层次,根据时代进步推广阅读活动。

常态阅读 篇4

其他代表的发言也很有意义。何总经理尽管是在最后发言,但他传达的是省委领导的批示;同时,海南凤凰新华出版传媒有限责任公司的一些创意的举措,尤其是提出了要重视校园阅读,从这个角度拓展海南市场,作为我们建设书香海南的一个重要抓手,是非常有创意的一个提法。我们海南省的图书馆,把海南省首家小书屋建设经验做了介绍、总结,也提出了一些前瞻性的想法。海南大学图书馆的吉家凡先生,把他关于阅读推广未来发展性的做法给我们做了分享。三位校长马向阳校长、陈克文校长、唐发井校长,都介绍了自己的家庭阅读、校园阅读经验,提出了如何在家庭和校园中让孩子不输在读书的台阶上,在阅读的现场能够分享自己的书香之梦,他们三位的经验对我们来说非常有启迪。王琴玉老师、李虹老师、孙衍吾先生,他们的很多做法也给了我们很多的启迪。比如说,孙衍吾先生,他办这个知海书屋,“一本好书、一生财富、多彩阅读、精彩留香”,这些非常宝贵的书香理念,充满了精神的正能量。可以说在全岛、全省乃至全国的范围内都是放得响、立得住的一些理念。我想这也可以作为我们书香海南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的须坚持的东西。书香校园的建设是非常重要的,这一次我们的活动也是得到省委宣传部、文体厅,还有海南省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尤其是海南省教育厅的支持。

以下是我的一个很重要的课件,也是我在江浙、广东这一带经常推荐的一个东西,也就是校园阅读,如何让它常态化。刚才王余光教授和各位专家也都提到了,到底应该重视4·23还是重视9·28,实际上我们提出,对于书香校园建设来说,这个春天要有春天的读书月,以4·23为抓手;秋天要有秋天的读书月,以9·28为抓手。这样的话,实现社会的读书量和校园的读书量的平衡。那么,常态化建设也就是把这两个阶段要用好,因为每年的9·28是大量新生入学的时候,不管是中小学生还是大学生,阅读要从娃娃抓起;校园书香要从新生抓起。如果抓住这两个关键点,那么接下来的书香家庭也好,或是书香校园也好,就有了可持续的发展。所以,我们的书香校园建设是学校教育的永恒关怀,也是永恒的共利性追求。

书香校园在我们江苏是和团省委一起联合安排的。为什么要重视书香校园?这是因为在人成长的过程中间,这是一条捷径。在成人过程中成长,在成长进程中成才,这是我昨天在海中梳理的一个理念。因为只有古今中外的经典名著、美文佳作,才能充满知识的芬芳,芬芳的知识,才能酿造出阅读的正能量,才能让我们的人生理想插上书香的翅膀。我们阅读的根本目的,和学生、家长都要讲明白,读书不是为了别的,是为了救自己。在救自己的过程中,“新读书主义”理念非常重要。当然并不是说,读书就是为了读书,而是要读一流书,做一流人,建设一流社会。所以月读一书,日行一善,这是我们应该做到的一个很好的理念。

要把学习和实践相结合,知与行合一。也就是理念、内涵,这样的一个发展,可以作为我们海南书香校园建设中一个很重要的标志性的口号。我们校园阅读空间的一些很好的刊物,如《中原书廊》、武汉大学的《文华书潮》、河北联合大学的《阅读疗法工作通讯》等。我们海南的一些学校,比如说海中马校长这样的一个读书人、知识分子,在引领书香校园建设中,也可以编类似于这样的刊物来参加我们这个全国的校园阅读的大合唱。像《阅读时光》是海军航空工程学院专门给航母培养工程师做的这样一个训练的节目。他们把会议视频放到网上,做图书馆的标准图,在图书馆没有入编的成员,只能穿便服,他们在片头推荐季羡林先生的书,这样的做法给我们一个什么样的启示呢?我们的校园中间都有一个大屏幕,不要光用来欢迎这个领导,也不要用来做校园广告;而是要求真务实,非常有真情实意地做好一些校园阅读推广,让他进入到一个常态化的状态。比如说我们共同推广的每日一书,我们中学应该做到每周一书。像这样的一个推广,我们应该用好这个大屏幕。这就是海军航空工程学院给我们提供的一个启示,这个也是我们图书馆协会的优秀案例。

我们在校园阅读的配置上,如名人传记、游记、艺术类的图书,还有王余光教授提出的中外古今名著美文的好书,这些类型的书应该成为我们配置的重点。千万不要像人家说的那样,不管什么样的书都往学校里送,这个应该是我们凤凰新华的何总的团队应该研究的对象。比如说在2017年的第九届海南书香节之前,我们组织专家,把给我们海南省的中小学和大学所配置的资源进行一些遴选,然后在这时候发布,我想这对全国也是一种积极的传播行为。因为现在全国各地的新华书店都把校园的图书角、校园的图书馆当作目标,作为新的配置。所以我在校园做讲座时,专门地讲名人传记阅读,传播正能量。如《城南旧事》,因为林海音的作品是进入到中学语文课本的,所以要通过中学语文课本的阅读引导,然后在图书角里配置这个作家的相关图书,在教学中得到推广;而不是因为一篇课文是从《城南旧事》里节选的,就只配《城南旧事》一书。但就推广来说,要给一些更有文学感、有文学阅读爱好和文学鉴赏力的学生,给他们一个更广阔的阅读资源。实际上,林海音的作品,像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的英文版《城南旧事》,对于学习英语的孩子来说,他甚至可以不看中文版,直接看英文版,对于他来说也是很好的推广。林海音的女儿夏祖丽女士写的《林海音传》是关于她妈妈的传记,这也是对感恩教育特别有帮助的。还有如《正能量@曾国藩》,这是中央党校林乾教授写的作品。今天主持会议的陈智慧总编就是来自于曾国藩故乡的人,也可以说是替曾家看家护院的,这是非常好的。如果能在各级各类图书馆内把传记、游记、加上游记的延伸,艺术类的图书作为个性化的一种推广是非常好的。

还有如我的一些收藏品。我家里收藏了100多件,准备找一家出版社合作,把其中的36件精品,把每一个收藏品背后包含什么样的故事都把它写出来。左图右文,左边是图,右边是500~600多字的签字文,是对它的解读。还有如我在深圳书城淘到的文具盒,它是一个古代书做成的形状,书上是两个小孩在看书。这个文具盒肚子里是空的,是用来放文具的。实际上也是一个教具。文具盒上还写着“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这对于我们全面二孩政策后,对家庭非常具有内涵意义。还有像在英国大不列颠图书馆拍的作品,图书馆把这个茶杯,以及一般的纪念品,都是参照图书馆馆藏的经典书形状来做成的,这应该会给大家很大的启示。当图书馆将经典的镇馆之宝做成这样的纪念品,我想是非常具有价值的,尤其是在馆庆的时候。还有如我们江苏省阜宁县教育局编的书,这本书将书香校园做得非常好的学校都收录在上面,还请了朱永新先生题写书名。但我们现在遇到的是一个渐行渐远的远离书本的这样一个未来,这是我非常忧虑的。我在各地图书馆协会讲课的时候,常常讲到,我们要从保卫自己的职业岗位,保卫图书馆的角度来认识阅读推广。这是比资源建设更重要的一项专业性的任务。

今后的时期,我对转型工作的一些建议主要有如下这些:

一是从以往侧重在阅读情意(重要性)的培育转向夯实“阅读价值观”的人文基础(阅读需要、阅读兴趣、阅读爱好)等。

二是从以往相应参与“全民阅读推广”活动,转向积极追求和努力扩大“分众阅读指导”和“分类读物推荐”的校园实证成果(如阅读疗愈、好书漂流等)。

三是从以往放任自流式的“读者自主型阅读”,努力开创“馆员导航式阅读”(如“馆员书评”等)的新局面。

四是从以往讲座的热点、散点式随机的状态转为有鲜明主题创意、合理配餐策划的(如“同读活动”)的系统工程。

五是实现以“4·23世界读书日”为契机的“春季阅读月”到以“9·28孔子诞辰日”为抓手的“秋季读书月”常态化。

“华夏书香校园”是我们国学研究会在全国所做的奉献,也期待通过我们陈智慧老师的影响,在今年9月举办的这个华夏书香校园建设论坛,希望也能够派代表积极参与。我们在做校园推广中,尤其在公共场所做的广场式活动中一定要注意杜绝表演式的、作秀式的、吸引眼球的,甚至是有害无益的活动形式。比如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在2014年期间,把2000多本馆藏的图书放在一起,然后让它在1分20秒瞬间倒下,用的是多米诺骨牌,既没有引导我们的大学生们,让他们对图书有所认知,而且还给大家一种错位的感觉,好像我们的纸质图书受文化阅读的冲击,瞬间倒下,要退出历史舞台,产生了负面影响。还有如我在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出版的一套“全民阅读书香文丛”,也是我们现在所说的要配置阅读资源,刚才给大家发的书签,就是王余光师兄跟我一起主编的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阅读大辞典》。还有一套校园书香阅读文库,就是如何为我们的书店提供好的阅读资源,为我们的图书馆提供好的精神食粮,这应该也是我们全民阅读推广所要做的一项工作。我非常高兴地看到,在我们这次的第八届海南书香节中,有很多的作家、学者都来到海口参加。而且还要在海岛、在我们这个国际旅游岛漂游,还说要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我觉得这个做法非常好,说明我们读书节活动的思路十分广阔。这样就组成了全民阅读的大、中、小,宏观、中观、微观的三部曲。

夯实常态课建设教学新常态 篇5

摘 要:总书记对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做出了高屋建瓴的阐述,提出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展现新作为。其实教育教学也有其必然规律和运行路径,也应建设一种全新的教育教学新常态,切实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办人民满意教育。

关键词:常态课 教学新常态 建设策略

一、教学新常态的内涵

教学新常态就是要对传统教学进行全面的革新、优化、调整,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特别是对教学的理念、方法、评价机制等要重新整合,使教学体系更加适合学生的发展,更好培养适应时代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从字义来分析:“新”就是摒弃教学诟病,建立全新的教学气候;“常”就是建构符合学生成长发展规律的一般通用的运行规则;“态”就是教学运行的态势和模式。综上所述,教学新常态就是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下,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形成尊重学生人格、顺乎学习规律的教学氛围和态势。

二、常态课概念的界定

火车再快也需要铁轨支持,飞机再好也需要引擎发动。建设教学新常态的着力点在课堂,在于上好常态课;夯实常态课,是建设教学新常态的最直接最有效的载体和抓手。纵观教学实际和人才培养,常态课的回归已是教学的现实需要,也是教师们的普遍热望。那么什么是常态课呢?简而言之,常态课就是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用心打造的朴实有效、自然生成的常态化课堂。不是作秀,不为展示,而是一以贯之、自始至终、善思善研、善做善成,达成“过程扎实、方法务实、效果真实”的教学常态化、长效化。

三、常态课的主要特点

1.真实,注重实际。教学过程要贴近学生学情,以发展学生的素养素质为目标,按照学生的学习规律、认知水平、层次差别,真实展现教学过程,真实生成教学互动,真诚面对每一位学生,做到因材施教与整体提高相结合,注重个体与梯度推进相结合。摒弃一切形式主义,没有矫揉造作,没有无病呻吟;不需要过度的渲染,不需要过于的雕琢,一切从实际出发。无论教案的生成还是课堂的互动,无论是学生的关注还是素养的培育,都要实事求是地根据学校的设施设备条件、师资水平、生源状况等开展常态化教学。我们要使整个课堂朴实无华又浑然天成,真实亲切又辉映灵动。

2.自然,注重规律。要因势利导、顺其自然,不能急功近利、加班加点;不能揠苗助长,题海加压。自然是常态课的重要指标,要改变师道尊严,摒弃严师威武,放下正襟面孔,这样教师教得自然顺畅,学生学得活泼自由;教学合作默契生动、行云流水、浑然天成。一位哲学家说:“当我们顺应人的天性做事的时候,一切将变得非常简单。”返璞归真、自然生成,这就是常态课构建的迫切要求,更是教育追求的理想境界。

3.有效,注重实用。常态课的核心就是构建有效教学,杜绝无效和负效教学。包括教案的设计、课堂的铺展、教学的生成、学生的训练等,都是经过深思熟虑、认真推敲的。对教学无关紧要的、对学生发展无关紧要的,都要大刀阔斧地删除或者调整、优化;对学生成长和发展有利的,要扎实推进、稳步实施,以注重教学的实际效果。

四、常态课的基本原则

1.人本化。以人为本是常态课最重要的构建原则,离开人本教育的课堂就是无源之水、无根之木;离开人本原则的教育就是昙花一现、断线风筝。要树立“成长比成绩更重要,成才比成功更重要”的理念,坚决杜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考考考,教师的法宝”的过激思想。要更多基于人的培养、人的发展、人的进步;要从实际出发,把一个个学生培养成为精神坚强、人格完美,有担当、有情怀的好公民。从理念到行动都要转变,转强迫为引导,转灌输为交流,转高压为影响,转改造为改变,转被动为主动,转厌学为乐学。

2.快乐化。常态课就是要打造快乐课堂、快乐教育。营造快乐和谐自由的教学双边关系,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使学生乐学、爱学,而不是把课堂演变成学生的潘多拉魔盒,变成师生对立甚至对抗的战场。非快乐课堂严重扼杀学生的个性发展,严重制约学生的创造潜能,因为在高压紧张的氛围里,人的思想是禁锢的、压抑的。快乐是学生的追求,也是教育的法宝。保罗?弗莱雷说:“没有对话就没有交流,没有交流就没有真正的教育。”在课堂气氛上要求轻松惬意、活泼自由;在师生教学关系上要求人格平等、尊重欣赏;在教学互动上要求合作共商、教学相长;在教育目标上要注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让学生在快乐的课堂里培养兴趣、乐于学习、激发潜能、提高素养,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一旦学生的主人翁意识确立,学习就自然成为一种自觉。对学生来说,不求先知先觉,只需自知自觉,这样课堂就真正成为学生的乐园、学园、家园。

3.生活化。一位教育家说:“教育即生活。”“教育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教育必须是生活化的,这样的教育才有生命力,才接地气。常态课的建构要注重课堂的生活化,不能板着面孔说教,不能强压强扭地灌输,不能照本宣科地教授,而是要对课堂的整个设计进行把握,创造性地通过各种方法路径,使课堂生动起来,使教学灵动起来。常态课就是让课堂充满生活的激情,充满探索的神奇,流淌思考的浪花,绽放思维的彩虹;无论讨论、无论练习,抑或互动交流,抑或辨理求真,都洋溢着常态课的诗意,栖息着常态课的魅力。

五、常态课的建设策略

1.责任担当是前提。常态课并不是普通的课,不是平常的课,更应是教师负责任的课,是一以贯之的长期、经常、坚持的教学常态活动。构建常态课的首要条件就是教师的责任心,本着对学生负责、教育负责、事业负责的态度和胸怀,不花哨、不作秀、不哗众取宠、不华而不实,而是脚踏实地钻研教材,实事求是地设计教案,切实有效地开展教学。从流程到步骤,从教法到学法、从新授到练习,每一个环节都要精心设计、细心操作、耐心调适,以最好的状态和热情,以最好的方法和经验,做新型课堂的缔造者,做教学文本的创作者,做学生成长的引路者,做服务教育的忠实者。

2.更新理念是关键。理念是行动的先导。思想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要营造“倡导常态课,建设教学新常态”的舆论氛围,坚持实用、适用、有用的原则,认真建构每一节常态课。在常态课中,研究学情、钻研文本、提炼方法、拓宽思路、优化设计,牢固确立“教学常态化、方法最优化、效果最大化”的上课导向,杜绝浮躁、功利的形式,注重展示课堂的价值取向,上好常态课,为每一位学生缔造诗意、快乐、和谐的课堂,让学生的灵性自由飞翔,让学生的悟性豁然开朗。

3.创新评价是核心。评价是改进工作的有效手段,是推进教学的有力引擎;常态课的评价机制要与其他课型有所不同,常态课的评价首先要重时效性,重周期性,是一个动态科学的评价过程。常态课的评价不能仅限于一节课或两节课的评判,而在于一个周期内的分析和判断。其次,常态课的评价要重实用性、可操作性,常态课的核心要素就是实用,摒弃花架子、拧干表演水分,真实为每一位学生服务,助推每一位学生进步;采取的教学方法和策略都要贴近学生实际,考虑学生的层次性、差异性,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其三,常态课评价重在学生的发展,要真正以学生的学来评价教师的教,把学生发展的情势、动态、生成,作为常态课最重要的评价指标,这正是常态课的核心价值所在。其四,常态课的评价重在借鉴和推广,常态课正因为是常态化的课堂,是长期以来形成的教学风格和教学方法体系,因此常态课有很大的推广和借鉴作用,有利于教师团队的专业化成长。

(作者单位:江西省石城县琴江中心小学)

新闻传播中非常态的常态化 篇6

“常态”和“非常态”概念广泛, 涉及诸多学科领域和不同分析框架, 属于交叉学科或跨学科研究, 对“常态”与“非常态”的区分和分析当然也可以从不同角度来进行。从哲学角度而言, 关注的是普遍、一般与特殊的关系;从政治学的角度而言, 重点关注主流、中心、制度化、现存社会经济权力结构与边缘、非制度化、社会转型和变迁、革命、叛乱、异端的关系;从社会学的角度而言, 关切点落实于规范、秩序、常规与越轨、混乱、突发事件的关系。但是, 对“常态”与“非常态”的分析仍主要是从传播本身着眼, 而以其他学科的分析作为辅助, 以加深对此一特殊新闻传播现象的理解和把握。从传播学的角度着手, “常态”就是被普遍地认知、更多地被传媒所关注和报道, 并因此被受众或民众更多地和普遍地讨论、理解和记忆。常态即被不断曝光、广泛关注和传播, 成为公共热点、社会共识和主流价值。反之“非常态”则意味着不多见、不常发生, 很少被曝光和关注。本文所讲的“非常态的常态化”现象是当前社会和媒体都必须面临的一大问题——毒奶粉事件已不再新奇, 官员的贪污腐败也已经深深地刻在每个人的脑中, 受众所形成的思维定式正是由于媒体的引导和受众自己脑中不科学的统计方式造成。

尽管在大众传媒原则主导一切的社会里, 曝光则鲜活, 默默则无闻, 成为社会的非常态, 或者被污蔑为“变态”。换言之, 传媒的权威和暴力使其成为暴君或上帝, 谁都无法避免被传媒的逻辑和法则所主宰。[1]然而, 饶是如此, 这里对“常态”和“非常态”的描述和区分仍然并不涉及价值评判, 需要结合具体领域、现象和事例进行更为细致、深入的研究而做出具体的分析、评估和判断。从抽象的层面而言, 常态化与非常态化两者并未有价值评判和高下之分。大众传媒或是仁慈的上帝, 或是暴虐的暴君, 关键在于看他做了什么、如何行动, 以及行动的后果。媒体的力量固然强大, 但是媒体作为引导受众的舆论武器, 应该遵循其客观报道事实的原则, 受众在接受信息时也应持有自己的观点与态度才对。

二、新闻传播中非常态的常态化

明朝学者方孝孺曾有言:“天地之生物有变有常。儒者举其常以示人, 而不语其变。非不语其变也, 恐人惟变之求而流于怪妄, 则将弃其常而趋怪, 故存之而不言。后世……弃事之常者不言, 而惟取其怪变之说”[2]因此出现了“好于奇谋而不知道, 喜为异论而不守经”[2]的现象。他所描述的这类现象即新闻传播过程中出现的“非常态的常态化”现象。

在新闻传播过程或社会发展过程中, 常常出现这样一种社会现象:原本是非常态的异常事物和社会现象, 由于被大量报道和密集提及, 从而引发大众的广泛关注和讨论, 最终成为常态化的事物和社会现象, 或司空见惯、见怪不怪的现实存在, 即生活的一部分, 笔者将此一社会现象称之为“非常态的常态化”。如近几年对地震的报道和对交通事故的报道, 受众在长期高频的接触下已经开始慢慢倾向于看淡此类事件, 这些事件因此被普通化, 然而事实上这类事件并没有改变属于“非常态”现象的事实。鉴于这一现象既有助于对新闻传播理论的深入探讨, 又有着十分重要的社会意义和文化政治意义, 因此分析其原因、后果以及相应的理论就十分必要。

三、非常态新闻事件的分类

大众传媒倾向于报道的“非常态新闻事件”大体可以包括以下几种: (1) 越轨、反社会、反法治事件及其叙事[暴力、凶杀、绑架人质、强奸、抢劫、盗窃、欺诈、政治黑幕等反映人性险恶和社会混乱的——“越轨行为能立即引起人们的强烈关注, 因为它违背了人们的规范和价值, 但社会解组不会立即引起人们的关注 (除非它最终也产生越轨行为) ]”[3]; (2) 反日常生活、反道德事件及其叙事 (庸俗娱乐、粗俗语言、性、胡闹、道德丑闻、暴得大名、暴富等——助长侥幸、投机、机会主义、赌博心理) ; (3) 反主流、反常规事件及其叙事[离“经”叛“道”、异端、新潮与时髦、先锋、解构的、消解的、颠覆意识形态的、边缘化、亚文化、异教、奇巧淫技 (先进科技) 等]; (4) 反制度事件及其叙事 (助长不稳定、动乱等;譬如战争、恐怖主义、骚乱、宗教冲突、政治暗杀等) ; (5) 制度化非常事件及其叙事 (游行、示威、罢工、集会、抗议、重大国际国内时事等) ; (6) 偶发性、突发性事件及其叙事 (灾祸、灾难、自然灾害等) ; (7) 其他。[1]

四、从受众角度分析此现象出现的原因

新闻受众心理的内涵就是因媒介本身及其所传播的新闻信息和由之而引发的其他刺激直接或间接地在新闻受众头脑中主观能动的反映。然而, 新闻受众心理的本质其实上是一种社会心理。所谓社会心理, 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自发产生并互有影响的主体反应, 它包括群体中共同的心理现象和个人受群体影响而形成的心理现象。这一论断可以由加拿大著名传播学者马歇尔·麦克卢汉关于“媒介是人体的延伸”得出。

法国社会学创始人之一的塔尔德触及非常态的常态化现象及其原因分析, 在他看来, 造成非常态的常态化现象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就是受众会将非统计数据当成统计数据来理解, 因而造成“非常态”事件被夸大, 最后成为“常态化”现象。第一, 这其实源于新闻受众心理的随意性。受众在接受信息时对媒介种类的选择是随意的, 他们对事实的理解也有其主观的能动性, 新闻传者对受众的影响和引导是潜在的。比如, 在报道某地官员政治清明作风淳朴时, 很多新闻受众选择反面的看法。第二, 新闻受众心理的交融性也是“非常态的常态化”现象产生和发展的原因之一。由于新闻受众交融着自己所处社会和媒介社会的双重影响, 他们在拥有一定社会认知和经验的基础上, 经过媒介的引导, 自己本身就出现了主观的判断, 加上广大新闻受众其实也只是信息的接受者, 并不是专业人员, 专业知识和专业精神的缺乏也导致他们会对一些小概率事件有着过大的反应。第三, 媒介刺激对受众的感受影响极大, 因此会极容易对受众造成无意注意。媒介在报道小频率事件时, 常常因为这些事件本身就与其他事件对人的刺激差异很大, 因此, 这些事件因其新异性和独创性而吸引受众的无意注意, 虽然无意注意时主体本身处于无意识状态, 但内隐的感知、记忆在某些场合也会被激活并转为意识状态, 从而为人们所注意。第四, 这也与受众对新闻的需求有关。受众所需要的新闻是真实的、时效性强的, 而且具有新鲜性和接近性, 而我们一般所接受的“非常态”的新闻报道往往具备这几个特性, 尤其新鲜性和接近性。但是受众群体心理又有盲从的特点, 因此, 就算是实事求是的报道, 在群体受众的互相影响和各自主观判断下会被夸大化、常态化。

五、从传者角度分析此现象出现的原因

新闻专业工作者应该具备一定的专业素质, 这是显而易见的。报道新闻时要报道有价值的新闻, 而新闻价值又体现在真实性、时效性、重要性、接近性和趣味性上。新闻价值的决定因素导致非常态事物总是得到优先关注, 譬如冲突化、暴力化、负面化的新闻, 娱乐性的、戏剧性的、刺激性的、可视性的事物。所以, 从新闻传者的社会认知方面来讲, 这些事物被关注都是无可厚非的, 关键就是新闻记者对这类新闻事件的报道态度, 有些夸张扩大化的报道是导致这一现象日趋频繁的重要原因之一。当然, 这种报道态度也是由现代大众传媒的经济逻辑所推动的, 在大众化时代, 受到关注是一种巨大的经济资源。因此这也是新闻记者报道此类事件的动机, 而新闻动机的强弱关系到新闻传播效率的好坏。然而, 对于非常态新闻事件的报道, 常常是代表庸俗、丑恶的非常态现实在新闻传媒中得到大量呈现和讨论, 并在诸如示范效应等的综合作用下导致庸俗事物常态化的不良后果。

新闻传者在新闻动机的引导下进行“非常态”新闻事件的报道, 然而造成“非常态的常态化”现象的原因并不是单单因为新闻传者对此的报道, 而是其耸人听闻的报道方式, 这样的报道方式往往造成新闻传者对新闻受众的暗示效果, 受众在接受新闻信息时被媒体引导。媒体的议程设置功能在此时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作为信息和新闻发布方的媒体占有主动和支配性的地位, 媒体可以通过对受众的预先分析而调整传播和说服策略, 已达到隐蔽塑造受众的目的, 受众群体缺乏专业知识, 因而极易步入歧途。

六、“非常态的常态化”现象的影响

如今, 无论是报纸还是广播, 都强调报道低频率发生的新闻事件, 而日常生活中发生的值得注意的事件却退居其次。大众传媒还充分利用新的传媒技术的进展, 通过新的电子传媒技术日益扩大其社会影响, 譬如网络与网民、博客与BBS论坛等日益扩展的巨大影响。这一切很多是借助大众传媒的相应运作, 导致“非常态的常态化”的方式才得以实施和推行。新闻传播领域新媒体和新技术的不断涌现 (譬如网络传播等) 也给新闻传播学的研究者提出了许多新的课题和问题。综上一切, 都使得“非常态的常态化”更加复杂。

新闻传播过程中“非常态的常态化”现象的负面影响及相关联的社会问题日益严重。譬如, 和新闻传媒相关的负面“常态化”日益走向民主政治的反面, 也正因为如此, 本文将着重说明“非常态的常态化”现象的负面影响, 但是笔者不否认其正面意义。我们不能武断所有的与新闻传媒、新闻传播有关的负面现象都是由“非常态的常态化”生成机制所引起, 但许多问题的产生往往和新闻传媒以及“常态化”这一传播机制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关系。或者, 事情本身有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特殊产生原因, 但经由传媒以及“常态化”机制的中介和扩大, 使其作用和影响变得更为巨大。新闻传媒日益成为社会变迁的第一推动力。[4]某种意义上我们也可以说, 在新闻传媒影响和社会变迁推动方面, 其主要机制和过程就是“非常态的常态化”。

非常态的常态化现象是当今传媒中一个特别明显且存在很多弊病的现象, 它的存在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但是因为一些错误的报道方式导致一些对社会不利的新闻被不科学地夸张的常态化。为了杜绝这种现象, 我们在依赖国家法律法规健全的同时, 也需要新闻传者提高自身素质, 尊重事实真实性, 加强自我的控制力。对于受众而言, 更应该提升自己的知识涵养, 拥有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参考文献

[1]罗云锋.新媒体与“非常态的常态化”[EB/OL].http://news.163.com/08/1217/15/4TCH5CP7000131UN.html.

[2]方孝孺.逊志斋集 (卷六) [M].宁波:宁波出版社, 2000.

[3]第默尔·库兰.偏好伪装的社会后果[M].长春:长春出版社, 2005:72.

常态阅读 篇7

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 正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 经济发展方式正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 经济结构正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存的深度调整, 经济发展动力正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的增长点

“会议用这么大篇幅全面、系统、深刻地阐述经济新常态, 是因为我国经济正处于发展方式转变、发展动力转换的新形势、新时期, 必须要统一大家的认识, 转变观念。只有深刻认识新常态, 才能适应新常态。只有思想和行动统一, 才能增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侯云春认为。

“对当前的经济形势, 社会各界有不同的认识和看法, 这次会议对新常态进行深入分析, 就是要统一大家的认识。”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所长肖金成也这么认为, “目前我国经济体量已经很庞大, 维持中高速增长能保证就业, 因此调控空间比较大。我国经济有巨大韧性、潜力和回旋余地, 这正是结构调整, 提质增效的好时机。”

“我国经济运行处在合理区间, 即使是7%左右的增长, 无论是速度还是体量, 在全球也是名列前茅的。”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孙立坚认为, “目前, 经济发展动力正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的增长点, 将更多依靠人力资本质量和技术进步, 依靠创新驱动发展。总的来看, 经济增长更趋平稳, 增长动力更为多元。”

“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 没有改变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判断, 改变的是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内涵和条件。没有改变我国经济发展总体向好的基本面, 改变的是经济发展方式和经济结构。”孙立坚对此非常认同。

亮点积极的财政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

保持稳增长和调结构之间平衡。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有力度, 货币政策要更加注重松紧适度

“2015年, 中国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这一宏观经济政策‘组合’将是连续第五年实施。虽然政策名称不变, 但在经济新常态下, 实际内容和实施的重点将会有所变化。”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院长高培勇表示, 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有力度, 货币政策要更加注重松紧适度, 就是这对“老搭档”的新内涵。

高培勇认为, 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 主基调是扩张性的, 财政赤字将有所增加, 在这方面我们具备较大的空间。按2015年经济增长7%来计算, 赤字率不超过3%, 2015年赤字空间在1.9万亿左右。2014年财政赤字安排是1.35万亿元, 因此2015年的财政政策可以更“积极”一些。

“不过, 全面刺激政策的边际效果正明显递减。”高培勇强调, 2015年无论是加大投资还是推进结构调整, 都应把重点放在改善民生上。

孙立坚也认为, 在财政支出方面, 应进一步向民生领域倾斜, 通过民生改善提振消费。同时, 应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减税力度, 提升企业盈利能力。

“当前经济下行压力较大, 另一方面, 影子银行、地方融资平台、房地产等领域的潜在风险也不容忽视, 去杠杆、防风险是一项中长期任务。因此货币政策需要平衡好短期稳增长和中长期控制风险之间的关系。”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说, “所谓松紧适度, 就是货币政策要根据经济金融形势变化保持灵活性, 该紧的时候适度收紧, 经济运行面临困难和挑战时, 可以在稳健的基调下适度向松的方向微调。”

高培勇表示, 目前就业相对良好, 物价基本稳定。货币政策实施的重点, 可以更多地放在营造有利于大众创业、市场主体创新的环境以及防范金融风险和重大改革推进上。

亮点积极发现培育新增长点

我国存在大量新的增长点, 潜力巨大。发现和培育新的增长点, 一是市场要活, 主要靠市场发现和培育新的增长点。二是创新要实, 推动全面创新, 更多靠产业化的创新来培育和形成新的增长点。三是政策要宽, 营造有利于大众创业、市场主体创新的政策环境和制度环境

“会议明确提出‘积极发现培育新增长点’, 这个目标与新常态定位是一致的, 要完成经济发展动力转换, 最为直接的体现就是要有以创新、技术、质量为内涵的新增长点来代替过去的经济增长点。”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刘元春认为, “这种经济增长点的形成要通过制度改革放松管制, 拓展市场空间, 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局面, 同时还要利用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 积极提供公共服务, 在一些核心技术和核心产业领域实施赶超战略。”

“随着我国技术发展从‘跟跑’到‘领跑’, 靠政府来挖掘和培育新兴产业的路子越来越走不通。”孙立坚认为, “在发现和培育新的增长点的过程中, 要确保政府‘不越位’, 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主要靠市场发现和培育新的增长点。不过, 政府也得‘不缺位’, 必须要加快转变职能, 在创造更好市场竞争环境, 培育市场化的创新机制上更有作为。”

“‘培育新增长点’不仅是结构性改革的落脚点, 也是我国全面摆脱‘三期叠加’风险的最重要方法之一, 将它作为中国经济增长政策的核心, 可以使2015年经济工作定位更明确。”刘元春表示。

亮点优化经济发展空间格局

要重点实施“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要通过改革创新打破地区封锁和利益藩篱, 全面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不仅可以缩小东中西部的区域差距, 而且可以减少能源资源从西部转移到东部的成本, 也可以减少人员大量流动带来的社会成本。”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郑新立认为,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推进, 可以缩小北京、天津与河北周边地区发展的差距, 并实现不同地区的产业和功能分工。‘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 将加强我国与周边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与互联互通, 有利于促进我国与周边国家的贸易和投资, 对化解我国过剩产能也有积极意义。此外, 还可以使我国西部地区变身为开放前沿, 非常有利于发展。”

侯云春认为:“‘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 是我国培育新的增长极、增长带, 形成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大手笔、大举措, 是经济新常态的重要战略支撑。成功实施这三大战略, 将使我国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站上新高度, 获得新动力, 拓展新空间, 形成新格局,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

“‘一带一路’是我国提出并主导的新的国际合作框架, 通过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促进国际区域合作。同时, 国际区域合作要依托国内区域合作。长江经济带横贯东中西, 向东面向海洋, 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相连接, 向西通过亚欧大陆桥与中亚、欧洲相连接, 通过孟中印缅经济走廊与南亚和印度洋相连接, 有利于统筹东中西部, 通过国内区域合作, 推动国际区域合作, 建成跨越亚欧, 连接三洋的丝绸之路经济带。”肖金成表示。

亮点加快推进改革开放

要敢于啃硬骨头, 敢于涉险滩, 敢于过深水区, 加快推进经济体制改革

“在全球经济陷入后金融危机的低迷之际, 利用结构性改革走出困局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谁能够在未来新一轮全球竞争中取得先机取决于各国结构性改革是否彻底、是否更符合经济发展趋势。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有助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刘元春说。

“当前, 我国要围绕解决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推进改革, 推出既具有年度特点、又有利于长远制度安排的改革举措。尤其是在行政审批、投资、价格、垄断行业、特许经营、政府购买服务、资本市场、民营银行准入、对外投资等领域改革要推出具体有力的改革举措, 并加强政策落实。”郑新立认为。

“要尽可能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权, 给予市场主体更大的决策权。在投资方面, 要尽快推进负面清单措施, ‘法无禁止皆可为’。此外, 大力推进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 (PPP) , 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领域, 给予民营企业在一些公共服务行业的特许经营权, 并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形式提供一些公共服务。这对打破行业垄断、稳定经济增长、提高增长效益、保障民生都有十分积极的意义。”郑新立说。

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放开民营银行准入, 意义也十分重大。融资难、融资贵是我国当前中小微企业发展面临的突出难题, 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 拓宽股市、债市等直接融资渠道;同时放开民营银行的准入、打破银行业垄断, 可以显著降低企业融资成本。“随着金融监管政策的完善和存款保险制度的推出, 放开民营银行准入, 已经具备了条件。”郑新立说。

“打破传统利益结构, 重构发展的激励体系, 全面纠正我们在建设市场经济进程中所面临的各种扭曲, 这次改革的深度和力度很大。”刘元春说。

亮点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更加积极地促进内需和外需平衡、进口和出口平衡、引进外资和对外投资平衡, 逐步实现国际收支基本平衡, 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2014年以来, 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 一系列自贸区谈判取得突破性进展, 我国对外开放新格局正在形成, 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正在构建。

“从内需和外需平衡方面看, 时下内需比较疲弱, 导致进口增速放缓。”连平说。

在进口和出口平衡方面, 当前我国经常项下的顺差占GDP的比重已回落至国际公认的合理水平4%以下。“数量上的平衡是一个结果, 新常态下我们更要追求进出口质量。出口方面, 我们要继续维持出口大国的地位, 加速出口结构转型升级, 从低端劳动力制造, 向质量、技术、品牌升级, 再创国际竞争新优势。进口方面, 要进口更多的先进技术设备, 促进国内经济转型, 进口更多优质商品, 满足国内消费升级的需要。”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党组成员、办公厅主任隆国强说。

在引进外资和对外投资平衡方面, “过去利用外资, 主要着眼于保就业和增强出口竞争力。新常态下, 吸引外资为的是外商带来的技术、管理、品牌、渠道、研发和服务等‘生产要素包’。我们对外投资, 早期是为了出口, 现在越来越多的是为获得技术、品牌和海外销售渠道。”隆国强说。

连平认为:“如今资本双向流动的格局已初步形成, 明年我国可能成为直接投资净输出国。随着QFII、RQFII、QDII的额度不断增加以及沪港通的实施, 证券投资项下也将逐步呈现双向流动的格局。”

常态阅读 篇8

目前, 中国经济的发展正处于“三期叠加”的阶段, 在此影响下, 我国经济进入了一种不同于过去30 多年传统的丰富换挡、结构调整动力变化和政策转型的新的常态。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 为了能够支持实体经济, 发现和培育新的增长动力, 需要建立一个更加开放包容的竞争性金融体系, 而2014 年如火如荼发展的互联网金融正好切合了新常态的需求。从根本上讲, 互联网金融是依托大数据、云计算、移动支付、社交网络以及搜索引擎等互联网工具借以实现资金融通功能的一种新型金融服务模式, 其业态包括第三方支付、互联网理财、P2P网络借贷、众筹等。互联网金融以创新的服务形式、丰富的业务形态、多样化的参与主体, 形成了蓬勃发展的生态体系。互联网金融对整个社会和经济发展起到了相当积极的作用:成为普惠金融下的原动力, 弥补了传统金融体系尤其在小微企业金融服务领域的短板, 有利于金融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通过财富效应的牵引力, 调动了普通居民参与金融业务、消费金融产品的积极性, 提高了居民收入;加速了利率市场化及金融脱媒的进程, 提高了金融资源可获得性, 倒逼传统金融业加快创新的步伐。正是如此, 互联网金融才会受追捧并兴起。2013 年是互联网金融迅速发展的一年, 被称为“互联网金融元年”, 而到2014 年其发展速度更为迅猛, 规模已经突破10 万亿, P2P网贷平台更是达到了1500 家, 累计成交额约为2013 年的3 倍服务的企业超过200 万家。如今, 随着创新产品、创新平台、创新模式的增多, 互联网金融已成为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和新引擎。但是, 随着“新常态”趋势的深入, 中国的消费、投资、产业组织等形态变化也越来越大, 而且经济新常态催生了金融新常态, 金融发展的相关政策等外部环境正发生着深刻变化, 这些变化给互联网金融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 加之快速发展的互联网金融本身存在的风险和不确定性, 那么, 未来中国互联网金融的野蛮高速发展模式是否可持续, 互联网金融的新常态化将呈现怎样的面貌, 都值得深思。

二、经济新常态背景下互联网金融的新常态化

(一) 与经济结构优化调整进行互动是互联网金融新常态化的重要表现

经济进入“新常态”后, 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 消费、投资、产业组织等形态发生深刻变化。消费形态由模仿型排浪式消费向个性化、多样化消费转变, 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的投资机会不断涌现, 生产小型化、智能化、专业化将成为产业组织新特征。而互联网金融平等、自由、开放的属性使得个性化定制成为可能, 其具有的社交粘性又能广泛联系到各种各样的客户, 这样就可以把个性化、多样化的消费和小型化、智能化、专业化的生产结合起来, 尤其能为新兴的小微企业提供不受地域、规模等各种条件限制的融资平台, 很大程度上疏通了富余资金向小微企业自由流动的渠道, 互联网金融的出现从一个新的维度推进了资本要素的市场化, 成为我国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助推剂。但是, 随着经济“新常态”的不断深入, 互联网金融领域同样也出现了类似的问题, 存在着专业化与多元化、个性化与综合化等几对矛盾, 未来需要认真对待并加以解决。

(二) 与传统金融的关系由“冲击”转为“竞合”是互联网金融新常态的另一表现

在利率双轨制和高货币化的背景下, 管制利率和市场利率之间存在套利空间, 从而推动货币市场基金发展迅速。从2013年6 月到2014 年上半年, 以余额宝为代表的互联网基金销售兴起, 引领了互联网金融创新浪潮, 分流了国内银行业的存款, 压缩了其利差空间, 致使传统银行业在储蓄存款、利润来源、客户资源以及传统经营模式等方面均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不过, 随着近期存款利率浮动区间不断上调以及存款保险制度的实施, 利率市场化进程明显加快, 这样, 一方面可以消除利率管制导致的套利空间, 从而有利于金融市场向完全竞争转变并构建合理的价格形成机制, 进而避免互联网金融预期收益率畸高及恶性竞争现象;另一方面, 为了避免客户黏性的下降和互联网金融的蚕食, 商业银行对待利率市场化的态度由被动接受到主动放弃存贷息差, 创造各种银行理财产品以应对互联网金融的冲击和挑战。另外, 互联网金融的“鲶鱼效应”迫使传统银行业积极创新金融服务方式, 逐步实现金融的互联网化, 比如, 多家商业银行正在利用自身在金融数据积累方面的优势积极部署自己的电商平台, 筹建直销银行, 甚至与互联网企业合作或直接进军互联网金融, 为中小微企业融资提供在线服务 (平安银行“陆金所”、招商银行“小企业e家”等) 。可以看出, 互联网金融促使传统银行业在社交金融、电商金融等方面作了尝试。所以说, 在新常态下, 互联网金融和传统金融之间既有竞争也有合作, “竞合”将成为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之间关系的主流。

(三) 创新激发的活力显著增强与监管力度不断加大愈发同步是互联网金融新常态的第三个表现

在经济新常态下, 人口红利与政府投资等传统的经济增长动力减弱, 而创新是盘活整个经济并保持增长最有效的手段, 发展动力必须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让创新成为驱动发展新引擎。在创新的所有形态中, 互联网金融在产品、平台、模式上的创新激增, 不单单改变了金融行业本身, 更重要的是辐射到中小企业等其他领域。其创新是最具效用的, 互联网金融已成为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新动力、新引擎。另一方面, 创新变革释放的市场活力, 也将是推动互联网金融发展的重要动力。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发展环境中, 中小企业是创新最具活力的经济体, 但“融资难、融资贵”的两难问题却困扰着中小企业的创新与发展, 这就推动互联网金融必须不断根据中小企业客户创新所产生的融资需求进行产品、平台以及运行模式的创新。但是, 相对于传统银行有形、封闭、相对循环、接近完美的风险控制, 互联网金融创新风险大、管理弱的问题较为突出, 所以随着互联网金融的不断发展, 相应的监管措施也应随之完善。之前的互联网金融创新缺乏规范化, 互联网金融的创新发展与监管和制度并不同步, 致使野蛮生长的互联网金融问题凸显。据调查, 由于缺少必要的监管和法规约束, P2P贷款公司接连发生恶性事件, 2014 年就有275 家P2P平台出现提现困难或倒闭。在经济进入新常态并催生金融新常态的背景下, 金融管理部门对互联网金融的认知逐步完善, 政府包容的“观察期”即将结束, 指导互联网金融创新发展的法律法规即将出台, 以保障互联网金融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总之, 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 互联网金融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其自身的新常态就是在规则化、监管化日臻完善的同时不断在创新中迭代升级, 即在新常态下互联网金融将从野蛮、迅猛生长阶段逐步过渡到理性、适度增长阶段。

三、互联网金融适应经济新常态的政策建议

(一) 妥善协调互联网金融创新发展中出现的专业化与多元化、个性化与综合化等几对矛盾

首先, 互联网金融从“野蛮生长”逐步理性、完善, 所要求的专业化程度也越来越高, 同时, 互联网金融的创业主体、服务领域、产品模式、技术支持以及风险来源却越来越多元、复合化。只有不断提高以上5 个多元化背景下的专业化程度, 互联网金融平台的能力才能经受考验。其次, 要使人们对互联网金融的个性化需求与互联网金融平台提供的综合化服务融为一体, 从个性化的需求发现节点出发, 通过大数据采集用户在各种平台留下的信息和交易痕迹, 挖掘客户的各种隐性需求, 并以此为中心来重新设计、组织服务板块, 这样才能快速、真正提供综合化的服务。

(二) 加强与商业银行等传统金融的合作, 提升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合作共赢融合力

新常态下, 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必将进入O2O式的融合发展模式。一方面, 商业银行应更加积极运用互联网思维和互联网技术尝试移动金融、电商金融、社交金融等新业务, 甚至有条件的商业银行应主动进军互联网金融、与互联网企业合作, 为小微企业融资提供在线服务。这样商业银行的传统业务会不断地由线下向线上拓展。另一方面, 互联网金融将不断地线下化。以电商金融化为例, 其初级阶段是电商平台的第三方支付在一定程度上替代了商业银行的支付和信用功能, 此时互联网金融和传统金融很大程度上属于竞争关系。而在新常态下, 电商会积极与商业银行展开合作, 虽然2007 年阿里与工行、建行开展的小额信贷合作没有成功, 但电商与银行的合作仍在不断探索。比如, 以苏宁云商为代表的金融平台已经获得民营银行牌照, 可以完全控制信息流和资金流, 这是当前比较成功的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相互融合的模式。

(三) 动态创新和完善相应的监管措施, 在鼓励创新和防范风险之间找到平衡点

常态阅读 篇9

一、课堂导入是教学活动的奠基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导入是整体教学的“序幕”, 起着集中注意力, 带入情境和铺垫的作用, 常态课的导入尤为重要。要设计好一节课的导入, 必须认真发掘教学内涵, 了解学生的思想实际和生活实际, 并善于将两者很好的集合起来。一个好的导入应该做到:合理、自然、循序渐进、形式灵活多样、不拘一格。导入方式多种多样, 主要有活动式导入 (包括歌曲、游戏、猜谜, 说唱等) 和情景式导入 (包括对话、图片、实物等) , 至于如何运用要视情况而定。

二、新知呈现是教学活动的主体

新知的呈现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呈现”的方法多种多样, 教师应该在教学中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就“呈现”这一课堂教学环节设计符合教学内容的呈现环节。教师常态课中可以参考的方法如下:

1. 激发兴趣, 启发学生积极思维。

从教学角度来讲, 教师要想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就必须想方设法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在设计“呈现”环节时, 更应以激发学生兴趣为出发点, 达到寓教于乐, 启发思维之目的。可采用直观呈现、身势语呈现、情景呈现和讲故事呈现等方法。例如, 冀教版小学英语三年级第二十一课时, 教师摸着自己的头发介绍hair。可借助图画或自己、学生来说明long/short/straight/curly hair的意思。接着出示卡片, 可利用实物, 如长短不同的铅笔、直卷不同的毛线等练习单词Long, short, straight, curly。也可带领学生做动作, 运用夸张的动作和语调练习四个单词。教师从学生兴趣入手, 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 利用一系列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 提出问题, 因势利导。

在讲授新知识时, 教师总要结合课文重难点, 精心设计一些问题, 起到承上启下之作用。如果提出的问题能比较明确, 且有一定的针对性, 学生就会依据问题顺藤摸瓜, 随着教师的指导顺利地向下一步步过渡。可采用设疑呈现、悬念呈现等方法。例如, 冀教版小学英语第五册第十三课, 学生前面已经学了几个国家, 再学这一课时, 教师首先出示英国地图, 上面标注有U.K.教师问:Do you know what it is?学生回答:It’s U.K.教师问:What’s the capital city of the U.K.?学生回答:London.教师接着介绍:London is the capital city of the U.K.The U.K.means英国.The capital city of the U.K.is London.然后教师接着问:What do they speak in the U.K.?学生回答:It’s easy.They speak English.最后出示地图.Look at the map.The U.K.is west of China.It’s west and a little north of China.本课内容学生之前已有所了解, 教师以提问的形式引出本课内容, 可谓是相得益彰。

总之, 合理巧妙地设计好新知的呈现, 将会助你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操练是学生获得新知的重要途径和方法, 是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桥梁

在小学英语常态课中操练的形式大体分为两种:机械性操练和情景操练。机械性操练的组织形式有很多种: (1) 双向式练习:同座或前后、左右两人操练。 (2) 小组式练习:前后左右四人为一小组, 交替练习。 (3) 纵向式练习:按座位向后连锁式练习。 (4) 横向式练习:按座位横向连锁式练习。 (5) 大组式练习:按纵向分成两个大组, 问答式练习。也可分成男生组, 女生组或自由组合成两个组练习。 (6) 角色扮演:可让学生对一小短剧分角色扮演, 学生可主动承担所扮演的角色, 最好能模仿各种不同的声音。

机械模仿练习, 时间长了, 学生会失去兴趣、降低学习积极性。在完成模仿练习后, 教师可及时创设情境让学生进行情景操练。所谓情景操练, 就是指教师要根据操练的内容创设出特定的情景, 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操练运用语言的能力。教师在运用情景操练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 操练的情景要“生活化”。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结合学生生活实际, 创设交际活动的情景。生活化的情景可引发学生求知的欲望, 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 促使他们主动运用所学语言知识去交流, 积极地参与到语言操练活动中来。如在教学四年级关于“Shopping”的对话时, 我让学生在课前给所带物品贴上标签, 在课堂上用所学英语Can I help you?I’d like…How much is it?...yuan进行模拟的购物操练, 学生们跃跃欲试, 在购物活动中掌握了本课的知识。

2. 操练情景要“有意义”。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精心设计有意义的活动内容, 才能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如在教学“How old are you?”这一句式时, 如不进行精心设计的话, 操练活动将会很单板、枯燥, 因为班中学生年龄基本一样, 明知故问的问答形式, 会失去交际的意义。为了激发学生的活动兴趣, 可利用现有资源, 设计这样的情景:让学生扮一下不同年龄的人。于是, 教室里就出现了这样的情景:有婴儿的啼哭声;有孩童吮吸手指的“啧啧”声;还有拿着书本昂首阔步的大学生;更有抚着长须走路蹒跚的百岁老人……在角色扮演过程中, 学生们多了一份好奇, 多了一份期待, 多了一份关注, 由于急切想知道对方的年龄, 学生们的注意力被吸引到活动中来, 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练习了新学句式, 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3. 操练情景要“趣味化”。

在教学句式“I can’t find my…Where is it?”时, 利用学生做眼操的时间, 这里一把尺、那边一本书地做起了“小偷”。在课前热身运动时, 用英语发起了命令:“Show me your book.Show me your…”这时, 学生们才发现少了东西, 就把本堂课所要学的英语“I can’t find my…Where is it?”教给学生, 然后要求学生用所学英语找回自己的物品, 对于学困生, 则在其他学生的帮助下取回物品。真实的情景, 有意义的操练, 学生们用刚学到的英语取回了自己的东西, 享受到了成功的乐趣。

常态阅读 篇10

1. 率先启动配置预算, 入口管理成常态

从2012年起, 长沙市启动了行政事业单位资产配置预算工作, 长沙市财政局组织全市行政事业单位 (约400家) 通过资产系统按年网上申报资产配置计划, 经主管部门审核, 本局稽核汇总并报市政府批准后下达批复, 作为部门预算和政府采购预算的依据之一, 实现了资产存量控制增量, 节约财政资金的目的, 近五年共申报近两百万台 (件) , 本局稽核报市政府批准核减了30余万台 (套) , 预计节约财政资金10余亿元。

近五年通过开展资产配置预算, 本市已形成了无申报不受、无标准不批, 无计划不购, 无预算不供的新常规管理。这不仅规范了单位的财务资产管理, 做到了账实相符, 而且充分发挥了资产存量效率, 大幅降低了单位新增资产数量, 提高了单位资产的使用效益, 真正降低了行政办公成本。

2. 率先搭建统一平台, 三级管理成常态

为了管好用好公共资产, 本市率先提出分类搭建统一的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及营运平台的思路, 构筑财政综合管理、平台及主管部门监督管理、占用单位具体管理的三级管理模式。

(1) 统筹办公用房降成本。采用资产产权与使用权相分离的方式把市属全额拨款单位的办公用房产权移交市机关事务管理局, 由其统筹调配办公房源, 制订了办公用房配置标准及维修实施细则, 实行了委托代建制 (新建) 和建设成本、维修费用集中预算制度。通过平台管理, 近几年统筹调剂上百家单位办公房几十万平方米, 因此减少新建而节约财政资金数亿元。

(2) 统筹经营资产创收益。把全额拨款单位的经营性不动产全部移交长沙市公共资产管理中心, 近五年共移交市公共资产管理中心的门面约200余个, 几十处房产, 土地约2万平米, 股权数项, 实行了规模综合经营, 确保了资产经营收益并按年收缴财政 (非税) 专户, 资产收入实行了财政统筹管理, 每年实现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缴库收入数亿元, 年年超额完成预算下达的资产收入目标任务。另外, 自收自支单位或差额补助单位按有偿使用原则, 每年核缴国资占用费, 并由市公共资产管理中心代收代缴。除专司资产和已纳入国库集中支付的单位外, 其他单位每年应缴国资占用费数千万, 基本可完成收缴目标。

3. 率先集中处置资产, 出口管理成常态

通过对市属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处置实行归口管理, 杜绝了单位自行处置、违规处置现象。

(1) 分类处置显严谨。对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处置、资源性资产处置和产权交易, 分别制定不同的处置管理办法, 并将处置流程标准化, 设置网上申报, 网上审批, 网上公物仓平台调剂, 真正让国有资产活起来。同时实行资产处置收入财政专户管理, 收益缴库后方可办理过户等手续和进行账务处理。

(2) 透明处置显公正。除采取拍卖方式 (因拍卖须依法公告7个工作日) 外, 均需对拟处置的资产状况、处置依据、处置原因、处置方式、处置价格等在指定场所进行公示, 公示期满后须取得《公共资产处置 (或核销) 挂牌公示意见函》, 方可依程序处置。若公示期间有异议, 则需中止处置、再次复议。近五年来公示资产处置 (不含拍卖) 1400余笔, 涉及账面值数亿元。

(3) 分类管理显规范。对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处置收入实行分类管理。其中差额补助及自收自支单位 (指未实行国库集中支付的) , 实行财政专户和收支两条线管理;全额拨款单位资产处置收入全部缴国库, 近年来每年通过财政审批并集中处置缴库的资产处置收入均上亿元。

4. 率先建成资产系统, 动态监管成常态

本市2011年开发建设的资产管理信息系统, 经过近几年的上线运行, 已实现从资产入口到出口的全过程动态管理。如资产配置标准及配置预算、资产出租出借、对外投资、划拨或转让、报废处置等事项均采取网上申报、审批标准化流程, 提高了工作效率, 节约了行政成本;同时在摸清资产底数的基础上实现了实时查询资产的增减变动、占有使用及分布状况等数据的动态化管理。另外, 较其他省、市, 率先建立了网上闲置资产供求平台即网上公物仓, 通过实时查询以及平台调剂功能盘活了存量资产。

通过资产管理信息系统的全方位运行, 逐步建立了一个科学的全方位的资产管理体系, 达到了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财务管理、政府采购管理的有机结合, 形成了以配置预算审批为起点、预算控制为节点, 规模采购为终点的闭环管理模式, 规范了整个资产管理流程。

5. 率先专设资产账户, 归集收入成常态

近几年我们着力挖潜增收, 严格增收节支, 确保各项资产收入应收尽收, 有效增长。特别是建立了资产收入专户 (系财政非税专户) , 严格资产收入审核、结算及收缴管理, 基本避免了跑、冒、滴、漏现象, 促进了资产的规范化管理, 年年完成了资产收入目标。

(1) 核实收缴有成效。根据省厅规定, 本市从2011年起启动差额及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国资占用费的征缴工作, 并取得了一定成效。近五年不仅累计收缴国资占用费数千万元, 同时还强化了单位有偿使用国有资产, 有效控制资产规模和降低行政成本的目的。

(2) 规模经营有效益。按《长沙市行政事业单位经营性资产租赁管理办法》 (长财公[2011]55号) 文件精神, 市公共资产管理中心对接收的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经营性资产, 进行规模经营, 做到依法依规、公开透明, 且资产收入全部上缴财政 (非税) 专户。近四年来经营性收入数千万元, 不仅实现了资产收入规范管理, 而且铲除了小金库的滋生温床, 避免了资产寻租, 大幅提高了资产效益。

(3) 归口处置有收益。通过对市属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处置实行归口管理, 实现了处置规范化和收益最大化。近三年资产处置收入集中收缴共计数亿元。

二、大胆尝试, 企业国有资产监管成常态。

深化国企改革, 加强国资监管是政府当前重要任务, 本局对口国资委的相关工作, 在如何加强监管上, 狠下功夫, 取得了一定成效。

1. 率先试编预决算草案,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成常态

本市2012年起试编试行市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随着企业意识增强, 主动上缴利润,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从2012年试行之初呈现逐步壮大之势。2013年决算数为约1亿元, 2014年决算数 (同口径) 约为3亿元, 为本市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奠定了基础。另外,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试行以来, 每年预算执行均过亿, 2014年,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正式纳入政府总预算报人大审核。

2. 率先建立资产交割, 结算把关成常态

在企业国有资产转让环节设立了资产交割清算、资金结算平台, 重点是企业国有资产转让和国企改革涉及的资产处置收入及税费结算的把关堵口, 在办理资产权属过户时, 房产、国土部门必须查验市财政出具的《产权交割证明书》。2006年至今, 本局审核市国资委产权交易所的交割鉴证报告, 发现和纠正不合规交易两百余处, 调增国有资产2亿多元。

3. 率先改制资金归口, 双控管理成常态

对企业国有资产处置收入实行了财政双控管理, 迄今双控户达两百多个, 涉及金额百余亿, 核减支出十余亿, 规范了企业支出, 维护了职工的合法权益, 防止了税费流失, 减少了财政刚性支出, 实现了国资委管资产, 财政管资金的工作目标。

三、走在前列, 基金监管创新模式成常态

本市基金监管的创新模式已走在其他省、市前列, 早于2011年, 成立了长沙市基金监管领导小组, 出台了《长沙市基金监管实施办法》, 并下设了基金监管领导小组办公室, 负责日常基金 (专款) 的各项监管工作, 包括基金报表、账户报备、基金收支统计、制订基金监管年度目标、监督检查等工作。另外, 2013年本市率先启用了基金监管信息系统, 确保了几百亿基金 (专款资金) 安全运行。在加强各部门、各征管单位基金 (专款资金) 管理的同时, 又加了一把安全锁, 增了一道防火墙。本市将试行基金存量指标调控, 旨在加强市政府对存量存储指标实行科学调控, 盘活存量资金, 提高存量资金效益。

四、资本运作, 盘活资产开辟财源成常态

1. 盘资产, 搞运作, 实现资本增值

2014年为解决平台公司先导投注册资本的问题, 本局会同相关部门研究提出了通过股权投资基金PE或信托方式筹集40亿元、追缴该司以前年度未分配利润并作为政府投入增资14亿元方式, 圆满完成了先导投的注册资本补足工作。其次, 为落实《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国发[2014]43号文件精神, 理顺政府与平台公司的关系, 本局梳理出十余项优质资产可用于政府购买服务、消化政府性债务和为政府增信的运作, 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操作思路。再次, 在助推水业集团重组上市的过程中, 本局依法依规剥离了部分公用事业非经营性资产、返还了部分市级税费筹措了部分资金等, 优化了该司的资产负债状况、实现了充足的现金流量、培育了较强的造血功能, 为该公司的上市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还有积极为市政府排忧解难, 通过资产运作, 有效解决美美公馆遗留问题和消防官兵的住宿问题, 实现了多赢的目的。

2.拓眼界, 挖财源, 实现有偿创收

上一篇:重症冠心病下一篇:发动机台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