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常态课

2024-07-14

科学常态课(精选12篇)

科学常态课 篇1

上好《科学》常态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因为教学的根基在常态课,学生的发展也在常态课。相对于公开课而言,常态课应该是真实高效的课,应该不求花哨、不作秀、不奢华、不拖堂,重点是在有效时间内让学生获得更大更好的发展。

一、常态课不花哨,注重教学严谨

1. 引入要直截了当。

要让学生在课的开始便能快速准确地明确这节课要研究的主题是什么或要解决什么问题。学生有目标、有任务,探究活动自然就围绕着主题展开。课的引入能根据教材意图、研究主题来设计,主要形式有:

(1)复习引入。如教授《种子的萌发》一课,设问:植物妈妈用哪几种方法将种子散播到远处?种子在怎样的环境下可以萌发呢?种子在萌发的过程中究竟发生了什么变化?开始本课的探究。

(2)课题引入。如教授《地球的卫星——月球》一课,设问:你们知道离地球最近的星球是哪一颗吗?它不停地围绕着谁运动?它是地球的一颗卫星。教师自然地出示本课的学习课题。

(3)图片引入。如教授《我们来造环形山》一课,出示环形山图片,设问:这是一张宇航员近距离拍摄下来的月球图片,从中你们观察到了什么?

(4)实验引入。如教授《电路出故障了》一课,课的开头提供一个出了故障的电路,设问:小灯泡为什么不亮?引出下面的探究活动。

(5)生活引入。如教授《铁生锈了》一课,列举生活中铁生锈的现象,提出本课的研究问题:铁生锈是一种什么变化?铁为什么会生锈?

(6)游戏引入。如教授《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一课,设问:长耳朵,短尾巴,走起路来蹦蹦跳跳,猜一猜这是什么小动物?为什么能这么快猜出来?今天我们就抓住各种事物特征,用猜猜说说的游戏来认识岩石。

2. 设计要合理严谨。

切忌提出的问题多而细碎或模棱两可,能根据教学目的设计科学、合理、严谨、有效的问题。如《观察岩石》一课,在学生观察活动之后,师问:先做哪个?学生顿时“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幸好教师应变能力强,随后把问题改为:“前面是观察活动,后面是滴稀盐酸活动,应该把哪个活动放在最后做?为什么?”学生一下子明白过来,纷纷举起了小手。因此,教师提出的问题不可太大或带有随意性,要围绕教学目的精心设计。

3. 指导要细致到位。

包括实验方案指导到位、实验方法指导到位、实验记录指导到位。切忌走过场,导致实验结果五花八门,实验过程杂乱无章,实验目的不明确,实验操作不规范,甚至出现意外或伤害事件。尤其是酒精灯、火柴、小刀、稀盐酸等实验器材的使用,要注意安全,实验方法要指导到位。此外,实验前方案的讨论与交流也要指导到位,为实验的有效活动奠定基础。实验中表格怎样填写,教师也要做适当地指导,如打“√”、画“○”、记录顺序、记关键词等要求都要交代清楚。

4. 探究要组织有效。

若学生的探究活动目的明确、分工合作清晰,而且有时间观念,那么活动组织是有效的,活动结果是高效的。关键在于探究活动如何组织,包括小组共同完成、小组分工合作完成、小组轮流完成,以及记录员、材料整理员的确定等都要组织好,要通过平时的组织锻炼与培养,逐步养成良好的探究活动习惯。

二、常态课不作秀,关注学生发展

1. 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学生动向。

新课程背景下的常态课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尊重学生、关注学生,真正为学生着想。在尊重学生、关注学生的基础上,采取恰当的教学方式,上好每一节常态课,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促进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索,形成良好的知识和技能,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实现学生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这样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效率。有经验的教师在课堂上总会把目光投向每一位学生,关注学生的言行和神情变化,及时接收反馈信息,并能灵活应变、适时介入。教师的一点水花,就能激起学生的层层涟漪。教师要随时注意自己的言行和表情动作,用欣赏、鼓励、亲切的目光与学生交流,促使学生在互相启发、大胆质疑、积极发言等有效交流中,激发他们探究科学的浓厚兴趣,催生出创新思维的火花。

2. 注重学生经验,教学结合实际。

教学不能脱离学生实际,应关注学生的前概念。这里的前概念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来自学生的生活经历,通过日常生活现象的长期积累而形成的对事物非本质的认识,这种认识可能是正确或是错误的,也有可能不完整。另一种是来自不同年级科学知识概念的前后关联,如四、六年级都有关于淀粉与碘酒的实验,但教学侧重点不同,四年级通过这个实验知道可以用滴碘的方法鉴定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而六年级则是通过观察实验现象,知道这是一种化学变化。为此,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应考虑学生的前概念因素,分析原因、调整策略,避免课堂教学中出现或高估或低估或重复的现象,有助于把握教材意图,提高教学效率。

3. 学会认真倾听,教学循循善诱。

课堂教学是一个复杂的师生间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课堂交流”作为一种学习方式,倾听显得尤为重要。倾听是一种科学素养,不仅学生要具备这样的素养,教师也必须做到认真倾听。倾听要求做到:教师的目光必须专注地停留在回答者身上,忌流离不定。耐心地听完学生的表述,忌打岔。听清楚学生的真实想法,忌模棱两可。能瞬间对学生的回答做出相应的回应,或肯定或质疑或补充,循循善诱,忌不理不睬。这样,学生在“有效交流”中活跃思维、增长知识;课堂在“有效交流”中灵动生成、智慧闪耀,教学由此而精彩无限。

三、常态课不奢华,追求课堂真实

1. 发挥传统优势。

在很多人心目中“传统的”就是“陈旧的”,“陈旧的”就是“腐朽的”,于是“新课改”与“传统教学”就似乎成了一对完全对立的概念。传统教学没有公开课上华丽的课件,有的只是一支粉笔、一张嘴、一个眼神,但只要用得恰到好处,也能深入浅出地达到教学目的。此外,常态课教学中,对于周课时较多的教师来说,也没有多余的时间自己制作课件。若一味地追求多媒体制作,无形中就削弱了对教材的把握,导致教学本末倒置、结果得不偿失。当然,如果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注入新鲜的“血液”,那么常态课在朴实中就会显得生动和精彩。

2. 有效开发器材。

当实验器材没有现成、办不到或买不到或达不到预期效果的情况下就要考虑替代。替代的主要目的有:对实验器材的改进,使实验现象更加明显,如铁钉与硫酸铜溶液的实验,用铁丝代替铁钉。用便宜的实验器材代替,降低教学成本,如市场上冰块盒比较贵,可用小塑料盒或小塑料杯代替。使用易找的类似材料达到相同的实验效果,如用塑料药罐来代替发声罐等等。实验器材的替代还要考虑校内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考虑资源共享;考虑材料的循环使用性、妥善保存和管理等问题。

3. 作业走进课堂。

科学作业是学生学习成果的展示和验证,是课堂完整的真实反映,课堂内留足5分钟用来进行课堂小结和布置作业是需要的。常态课为达到“轻负担、高效率”,应该让科学作业走进课堂。要在课堂内完成科学作业,与教学结构安排是有密切联系的。教师在备课时,要有“四备”:备教材、备学生、备时间、备作业。备作业,要考虑教学内容,要注意课堂教学的严谨性,要注意统筹安排,灵活应变,要能真实地反映课堂教学效率。

四、常态课不拖堂,提高教学效率

1. 课时安排要合理。

常态课教学需要突出重点,能深入地理解与把握教材,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教学内容量较大的课可以适当地考虑重构教材,合理安排课时。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课时合并。如《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一课,可以合并设计成三课时,第一课时“认识显微镜的构造,并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切片标本认识细胞”,把重点放在认识和正确使用显微镜上;第二课时“自制洋葱表皮切片,并观察洋葱表皮细胞以及其他生物细胞”;第三课时“讨论细胞的作用,并完成科学作业”。这样,不仅增强了学生对显微镜的认识,还增加了动手操作的机会,提高了使用显微镜的熟练程度,同时又合理地安排了课堂作业。二是取舍。在《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一课中,认识岩石种类的观察活动量太大,可以适当地舍弃几种,选择特征较有代表性的岩石作重点观察,其余的可以作为拓展让学生根据气泡图来辨认。重构教材需要教师的教学智慧和把握教材的能力,对教材做适当处理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 探究活动要有效。

探究课中探究活动占主导地位,提高探究活动有效性可以有效避免拖堂现象,主要措施有:尽量使用具有典型特征、实验现象较明显的实验器材,提高实验成功率;实验材料要多准备几份,以防发生状况时可以及时提供,减少不必要的教学干扰;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适当降低实验记录的难点,如画、用符号或关键词记录等。探究活动有效性提高了,课堂教学就突出了重点,教学时间得到了保证,教学效率也就得到了提高。

3. 教学语言要精炼。

语言精炼就是指教师的教学语言要少而精,能提纲挈领和简明扼要地表达基本原理、主要观点、重点、难点,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主要方法有:对学生已知的或不重要的要少说或不说,点到为止,忌重复、啰嗦;学生不了解的或重要的,要多说或详说,并要恰到好处,忌含糊不清、词不达意;要用量少的词句表达尽量多的内容,忌长篇大论、拖泥带水。语言精炼,语速适中,表达清晰,是避免拖堂的有效措施之一。

常态课不是随随便便、随心所欲的课,常态课对教师的教学能力、知识宽度和深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常态课是基础、是根基,是对教师教学能力的磨练,它的特征是真实,目标是扎实,灵魂是踏实。只要教师拥有平和的心、热忱的心,在教学实践中勤于学习、善于反思、勇于探索、敢于创新、注重教法、讲究策略,那么新课程背景下的科学常态课一定能历久弥新。

科学常态课 篇2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提出:“中小学要认真执行国家课程标准,保质保量上好体育课。”《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也提出:“加强体育,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确保学生体育课程和课余活动时间,提高体育教学质量。”怎样才能不折不扣地执行课程标准。保质保量地上好体育常态课呢?本人以为,提高体育常态课的教学质量。其中一个最重要的方面是让每一个学生真正参与其中。一个都不能少。而要想让学生真正参与其中。笔者认为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增强认识常态化

“常态课”顾名思义是常规状态下、自然状态下的平常课。“一个哨子两个球,老师学生都自由。”的课不是常态课;过分强调娱乐、休闲功能。以简单的游戏为主。游戏间没有必然的逻辑关系,游戏里没有什么技术成分的课不是常态课;轻视对学生的管理,忽视教学组织的严密性,导致学生懒散,课堂组织松散的课不是常态课;一味满足学生需求,只选择学生喜欢的内容,教学内容没有计划性和系统性的课不是常态课。本人以为,体育常态课应当是以身体活动为主要形式,有组织有纪律的“正常”的课,应当是有具体的教学目标、适宜的教学内容、得当的教学方法的“实实在在”的课。因此,体育教师依据《课 程标准》,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好课程教学计划,保证每一堂课都能按照教学计划进行教学。经常增强认识,提升课堂的“口味”。不仅能有效地消除学生对体育课是可有可无、是学习的“调味品”、是让自己尽情自由活动等认识的误区,而且能让学生真正走进课堂,成为体育常态课保质保量的重要前提。

二、加强管理常态化

体育常态课中,常常因为学生的拖沓使课堂不能流畅:因为学生的惰性不能很好地互 动;因为一部分人的游离影响课堂氛围。因此,要使体育常态课保质保量,体育教师必须建立有效的课堂常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常规管理仅凭简单的讲道理是不够的。一定的纪 律约束和一规则意识的养成能有效地约束学生的行为,能让他们明白课堂内哪些是应该遵守的,哪些是不应该做的。从而使学生能很快地融人课堂。笔者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有计划、有目的地渗透“规则教育”,培养学生遵守各项制度或章程。使学生逐渐把对规则的遵守 内化为自己的自觉行为。由于大多学生是独生子女,在小组活动中容易以自我为中心。从而导致活动不能有序进行。笔者常组织学生玩些无规则的游戏。让学生体验 “无规则”是怎样 “不成方圆”的。然后再让学生逐步自主制定游戏规则来完善游戏,再体验有规则的和谐与乐趣。这 样,他们在课堂上就能自觉地融入课堂活动中。保证了课堂教学的连续性和有效性。大大提高了教学的质量。

三、处理细节常态化

在体育常态课中,学生出现注意力分散,甚至做与学练内容无关的事情等问题,并不是用纪律和规则就能够完全约束得了的事情,这需要教师通过对课堂上的情况反馈,针对性地 在一些细节上进行巧妙处理,及时将他们唤回到课堂上来。

1.友情互助经常化

在老师讲解示范或者在学生演示环。常常有学生不认真听讲、私自讲话、甚至躲在后面搞打或做自己的事情。针对这种情况,老师可以在讲解演示完毕后,请学生复述并演示,如果因为不会或害羞不好意思,老师可以让他(她)邀请一个要好的朋友来共同完成,这样既给了他们一个台阶又巧妙地给予了警示,时间一长,大家都能认真观察并听讲了。大大提高 了教学质量。对于这种始终游离于课堂的问题。如果不能处理好,不仅会影响组织教学,而且会“带坏”其它同学,使教学质量大大降低。老师在这个问题的处理上,可以采用“迂回战术”,从他们的好朋友中找突破口。老师先在优生中找出问题生的好朋友,然后主动地参与到他们的活动中。与这些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再让他们将自己的朋友“吸”进自己的练习小组,并与他们一起完成学练内容。几次课下来,这些 “游离”的学生也渐渐地被“吸”进了课堂活动中了。

2.感情交流经常化

对于这些“游离”的学生,还可从他们自身找突破口。通过观察,去发现他们喜欢的运动 或练习,然后再一步步“走近”他们,逐步化解他们游离的心态,使他们真正参与课堂活动。例如有一个学生喜欢做俯卧撑。课堂上除了有俯卧撑环节,其它活动很少参与,于是老师可以在课上有意经常安排俯卧撑练习,并与大家交流出俯卧撑的多种做法,然后布置大家利用课后时间进行练习。老师在课后也积极准备着。在一个“偶然”的时机,老师和他进行了一场PK,并进行了很好的交流,一下子拉近了师生间的关系,通过以后的几次交谈,这位同学不仅改变了原来的游离状态,课上练习变得积极起来,而且还带动了其他同学。

四、合理评价常态化

1.明确目标经常化

对于学生而言,在每一节常态课堂上,知识技能学习的评价要是可见的、可操作的,否 则。学生的练习将会无序。因此,老师在每一课的教学中,都会设置不同的练习目标,以满足不同程度的学生进行学练,使他们都有成功的体验。能有效地根据目标合理进行自评与互评。除此之外,在每一个单元的教学开始,老师都可以告诉学生,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将会达成怎样的一个目标,并在课堂上随时提醒。这样,学生在课堂上练习会更积极、主动,目的性更强。

2.听课评课经常化

对于教师而言,上好每一堂常态课。除了有正确的认识和态度外,还要有长期的学习和积累。以教研组为单位,每周安排一项观摩常态课的环节,听课老师根据上课老师提供的教 案。结合课上师生在各环节的表现,“挑刺性”地进行评价。如教学目标是否准确、教学内容 是否恰当、教学过程是否合理,甚至对个别学生的特殊表现,教师的处理是否及时、恰当等 等进行评价讨论。这样,经过长期的互相学习,互相督促。大大提高了每一个教师的业务水平,大大提高了每一个教师的课堂驾驭能力。每个人在自己的每一节常态课中,能更有效地 将学生吸引到课堂中,提高了学生的参与程度,提高了体育常态课的教学质量。另外也可定期与学生交流上课的感受,让学生谈谈近期体育课的优劣。一来便于了解学生的心理动向,二来也利于教师考虑学生的需要进行一些教学上的改变。

3.过程评价经常化

根据2007年国家教育部印发《关于在部分地区开展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的精神。2009 年 10月下旬,杭州市教育局下发了“关于印发《杭州市中等学校招生考试改革(试行)》的通知”,就初中学生三学年体育考试项目、考试形式、分值分配等问题,作了原则性的规定。改变了中考体育加试初三一考定终身的评价方法,结合《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制定了杭州市体能技能测试方案,将初

一、初二的体能技能测试按照一定的比值计入学生的中考体育成绩中。这种关注学生的过程性评价,不仅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练积 极性,而且对保质保量上好体育常态课起到进一步的推动作用。

科学规划,常态推进 篇3

关键词:小学综合实践;常态化;规划

中图分类号:G6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12-044-1

一、资源整合常态化,是成功实施综合实践活动的基础

我们对学校中和社区内的资源进行一体化设计,把社区作为课程开展的基地。以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为主,以学生“问题行为”作为切入口,我校充分利用不同类型的实践基地,依托“东方车灯厂”“彤明公司”“荣鑫畜业公司”等校外活动基地,建立了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的联系网点,健全了为社区服务、社会实践的相关制度,与校内金工室、电工室、烹饪室、科技探究室、灯具装配室等劳技专用教室共同实施课程,形成学校、社区、家庭联动的教育格局。

第一,充分利用校内资源,形成校内实践基地,如学校的标本室、各种植物以及校园内的名言警句等。第二,依靠学生家长,吸引家长积极参与,利用家长所从事的各种行业,形成动态实践基地,帮助学生更好的开展活动。如:“调查某种灯具的生产流程”、“对某个企业发展史的调查”等综合实践活动。第三,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社区教育资源,建立实践活动基地,健全综合实践网络资源。如:“走进新农村”系列活动,依托界牌新农村的建设,在建设前开展“小区设施大家谈”实践活动;在建设中开展“新村的未来”实践活动;竣工后开展“界牌新村是我家”实践活动。学生通过调查、采访、拍照、写作、绘画等手法,全程参与了界牌新农村的建设,提高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以起点低,贴近学生校内外生活为“内容”取向,以综合实践活动的形式,通过整合联动,组织学生开展《网上重走长征路》《站在烈士碑前》《界牌化工厂排污的调查》《废旧电池的回收》等综合实践活动,开展“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环保教育”,“劳技教育”三大板块的特色教育,使每位学生都学有所长,使每位学生的全面素质都得到了生动、活泼、主动、和谐的发展。

二、学科渗透常态化,是科学实施综合实践活动的规划

1.专题的确定体现互动生成性。

根据地方经济特色、社区资源和学校劳技项目,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从劳技教育、学科教学、信息技术、社会生活中提炼出一系列研究专题,供学生参考,并互动生成具体内容开展研究。为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从小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学校提出“界牌镇环境状况调查及整治对策”的研究课题,同学们拿到课题后又积极思考,认为还应更加细化调查的内容,于是有了“关于界牌镇废电池回收情况”调查研究、“界牌镇水资源的污染情况及对策”调查研究、“界牌镇垃圾处理情况”调查研究等诸多小课题。在此次实践活动中,学生们提出的垃圾要实行袋装化的建议提交给镇人大,得到了高度重视,并在2004年集镇改造中作为市民必须遵循的一条守则被推广。

2.活动的开展体现自主性。

活动专题确定后,教师引导学生制定好研究的方案,围绕方案开展探究活动。活动的开展体现自主性,让学生在探究中自主学习。在活动中,学生查找资料、收集信息的方式、小组汇报的形式等都充分体现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兴趣爱好,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自主的选择。活动中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权,真正解放他们的心灵和手脚,让他们那充满灵性的心智焕发出无限的创造力。

三、课程管理常态化,是有效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保障

学校设置足量的课时,是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时间保障。我们将地方课程、劳技课、班队活动等纳入综合实践活动课,并根据课程教学需要,坚持分散教学与集中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根据学校现有教师编制和教师所学专业,采取了骨干带动、全员参与的办法,以班主任为主力军确保课程实施。

作为一门开放性的新课程,教师是提高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质量保障,因此教师的培训工作尤为重要。我校培训形式主要分两种:一是组织教师外出“取经”,回校后再进行反哺式培训。二是开展校本培训和教研。根据活动的不同阶段开展主题式,任务驱动型培训,内容和形式主要以专题学习、专家报告、专题研讨(如怎样选取活动主题,怎样设计实践方案,怎样撰写体会和考察报告,怎样呈现实践成果)为主。

我校根据实际情况和综合实践活动的特有规律,构建了学校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的基本框架和操作模式。一是实践性的社会参与模式,使学生直接参与、亲历社会活动领域。如:四年级走进社区开展的“我为路灯洗个澡”“我为老人献爱心”等活动。二是体验性的社会考察模式。开展社会考察调查活动,让学生直面生活、体验生活,丰富生活阅历。如:五年级开展的“小区设施大家谈”、“走进新四军江南指挥部“等活动。三是设计性的实际应用模式,让学生解决生活中面临的实际问题。如:六年级结合新农村建设开展的“我用我手美家园”活动。四是研究性的主题探究模式。在实践研究过程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依托彤明公司开展的“汽车灯具的生产流程”、“彤明公司的发展史”等活动。

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备课环节上我们采取一人精备、多人修改、学生共享的办法,使综合实践活动课人员得到保证、总课时得到保证,并保证每班至少有班主任及副班主任和蹲点行政为指导老师。在提高课程开课率的同时,提高上课质量。课后,针对设计的主题,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活动,并对班级活动的成果进行评比和奖励。

科学常态课 篇4

到底该怎么上好常态课, 并向优秀课靠拢, 值得每一位体育教师的不断探索和追求。本文从“松不得”、“放不得”、“散不得”三个方面, 论述上好常态课、向优秀课靠拢的必要性和实践意义。

一、剖析体育常态课和优秀课

常态课, 顾名思义也叫常规课、平常课或家常课。也可以叫做“日常的课”、“经常上的课”。而优秀课是示范课、观摩课、研讨课、交流课等名目众多。可见, 常态课与优秀课有天壤之别。常态课是基于教学大纲, 立足于学生, 灵活使用教学方法的课堂。课堂要朴素真实, 坚持本色, 所以常态课的本质以其真实性, 不加粉饰、有待完善、值得反思的课。上好常态课、向优秀课靠拢是常态课的总体趋势和新课改的要求, 是每一位体育教师不断的追求。

二、上好常态课, 向优秀课靠拢

常态课以其朴素、真实之面貌洋溢着清新、朴实的气息的课, 不是尽善尽美的课。由于常态课的随意性很大, 所以容易出现课堂上“松、散、放”现象。那么, 上好常态课, 靠拢优秀课, 克服“松、散、放”势在必行。

(一) 松不得

在初中体育常态课, 尤其是中、小学体育课上, 许多体育教师自身对体育课重视不够, 认为体育是小科、副科, 上不上都行, 上好上坏也无所谓, 体育课要么带学生去操场跑两圈, 然后自由活动, 要么直接把学生关在教室里上自习, 要么把体育课让其他教师上课等做法司空见惯, 久而久之, 学生对体育的意识淡薄、对体育课不重视也不足为奇。于是, 体育课上管理松成为体育课的瓶颈。

1.管理松使不得。由于师生对体育学科的偏见、对体育课的不重视, 而出现管理松散, 如常态课上, 学生以身体不舒服等为由, 不上体育课的屡见不鲜;或者有老师上体育课, 学生自由散漫, 上课迟到、早退、中途离开等现象严重;或学生在教室里写作业, 体育课想上就上、不想上就不上等无政府状态, 导致体育课教学质量低下, 学生的自觉运动、锻炼身体的习惯欠缺, 创新能力的培养更成为口头上的空谈。因此, 常态体育课管理松使不得。

2.要求松要不得。“要求松”体现在对体育教学质量不重视, 会与不会要求不严, 指导不到位等。如50米跑, 及格不及格不过问, 学生也就不当回事, 反正体育课对于语文、数学、英语、物理等学科来说, 犹如物理学科中的误差, 可以忽略不计的意识在学生的潜意识中挥之不去, 跑步不及格甚至得分是零, 学生也不在意。另外, 在动作要领的指导上松, 如投掷, 学生的动作不到位, 教师视而不见, 只要投得远就行, 动作标准与否无所谓的态度。其实, 动作要领非常关键, 如, 抛角是45̊时, 投得最远, 这是数学中的抛物线的性质定理, 如果抛角太大或太小, 影响投掷的远近, 从而影响投掷成绩, 可见, 动作要领不可小觑, 常态的体育课要求松要不得。

(二) 散不得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 教师对新课程、新课改的理念都清楚, 要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而在体育课上, 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时天方夜谭, 因此, 教师的指导作用不容忽视, 不能为了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而放任自由, 任其活动。否则, 学生在这样的体育课上得不到锻炼的机会, 谈体质的增强, 体育技能的培养和训练更是理论上的空话。学生虽然吸收了新鲜空气, 但自由自在、“三个一群、五个一伙”坐在操场的一角或体育器材旁边谈天说地、说说笑笑, 对学生而言, 如此的课, 学生轻松, 教师更轻松, 学生把体育课当成学习压力大、减轻学习压力、释放压力、有时间放松一下的绝佳机会。试问, 这样的体育课意义何在?如此的课堂再谈高效、优秀就犹如空中楼阁、海市蜃楼。

(三) 放不得

有的体育教师在上体育课时, 布置训练任务、强调训练要求后, 对学生基本是听之任之, 有的同学不训练、动作不到位教师也不给予点拨, 或者大而化之地说一句“再做一遍”等, 显然对学生要求不严, 有“放任”之嫌。其实, 体育课上放不得。

1.动作要领指导到位。如中长跑, 包括起跑、途中、终点冲刺等的要领应该让学生心领神会, 对跑的成绩的提高也很关键。如“各就位”的口令时, 做1-2次深呼吸, 走到或慢跑到起跑线, 两脚用力蹬地, 一前一后, 两腿弯曲, 重心在脚上等动作做到位, 有蓄势待发之势, 跑起来会加倍有力, 健步如飞。

2.练习方式兼具趣味性。中长跑的特点是单调、枯燥。可以通过学生感兴趣的方式练习, 如追逐跑、图形跑等, 在练习环节, 旨在掌握跑的技术要领, 发展学生的耐心素质, 也可以分组练习, 提高练习的密度, 也可以为提高练习的趣味性而采用竞赛机制, 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

3.纠错不可忽视。中长跑时, 如果身体重心不稳, 跑的节奏差, 全程体力分配不均, 呼吸不正确, 节奏不合理, 动作不放松等, 通过讲解、示范、个别指导等使学生各方面协调一致。

4.学生的合作能力不容小觑。常态课上抓好“松不得”、“放不得”、“散不得”, 虽然少了些优秀课的充分的准备, 但也创建了常态课的有效课堂, 学生的身体素质得到提高, 训练技巧得到掌握, 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也得以彰显, 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得到充分体现, 教师的主导作用得到淋漓尽致地发挥, 学生的体育意识得到强化, 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训练习惯, 强身健体, 为学生适应社会, 开创美好的明天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桂江, 苏永联.体育教师对公开课看法的调查分析[J].体育师友, 2010年2期.

常态课心得 篇5

——杜蒙二中孙长云

通过学习“让常态课走向优质”后,使我们深刻体会到课堂教育改革是对课程改革具有实质意义的探索,课程改革对课堂教学改革始终寄予无限期盼。

课改必须改课。重点观察和评价教师在课堂生成过程中是否能够以学生为本,以学生“学会”为课堂有效的根本标准,力求用最简单的科学的方式评价课堂,在教学过程中教学准备,课堂教学组织,教学实施等环节,学生的认知状况,学习情绪和学习心理等方面都是让常态课走向优质课所必备的条件。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大部分教师力求创新的意识较强,但在实践的教学过程中实施还较表面化或形式化,有一部分教师的科学知识还需储备,更新,对学生的学习方法还缺乏有效的关注和指导;课堂提问的方式,方法也不够科学,在关注不同层面的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方法上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课堂教学变化不是一蹴而就得。常态课质量的提升还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常态课应该是精彩的,新课程背景下的常态课要经得住反复斟酌,既着意设计,又浑然尔成,既充分预设,又动态生成,在行云流水中彰显教师的功力,让课堂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潜能,让课堂焕发出教学生命力和创造力。

常态课更应该是高效的,新课程背景下常态课要以学生的发 1

展为本,尊重学生,关注学生,真正为学生着想,在尊重学生关注学生的基础上,采取恰当的教学方式,上好每一节常态课,才能真正达到“高效率,轻负担”。

教师职业最崇高的,崇高的职业理想是教师做好教育工作的不竭动力和智慧源泉。因此我们要重视教师的职业修炼。我们也要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实践能力,思想道德与为人处事的方式。更为真实地了解自己的教学特色,参与研究归纳自己的课堂特点,调查学生的感受;再主动邀请老教师和有经验的教师听课、评课,并整理出意见和建议相互交流,学习,借鉴,回归真实的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落实知识与技能,呈现知识的发生与发展过程,使学生掌握科学学习方法;重视与教学内容及其知识形成背景相关的生成性资源的挖掘,落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结合自己的教学感悟,提出实施有效教学建议,提供教学资源,教学课例及学习评价。让学生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在学习过程中不断修正自己不全面的理解;将课堂教学与学生的课后自主学习结合起来,用问题,练习和测试讲评,呈现有关教学目标,便于学生在自主学习中运用;通过课前5分钟或上课最后5分钟的系列反馈,让学生了解学习的基本情况,设计系列的检测的基础上,再设计一些变式练习和纠正练习,从而可以极大的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在班级教学中,并不是每个学生都是教师的追随者,有许多学生是被动地被分配到班级里来接受教师教学的。为了将这些

被动的学生变成教师的主动追随者,教师需要不断地熟悉自己的学生。这种熟悉越是深入,越有助于教师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指导,有效的开展教学,教师需要充分地与学生沟通,并研究学生,才能触及学生的心灵。通过关注学生对社会的看法,对学生的理解,对自己未来的发展定位,观察和分析学生的兴趣,意志力以及对待教师和学习的态度进行有效的教育。

学生的学习态度直接影响教师的教学的积极性,面对启而不发的教育对象和困难重重的教学任务,教师要采取非常之举才能有效地解决问题。首先树立小组合作学习理念,引导团队竞争机制,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二是打破一言堂局面,实施师生互动,让教师从讲台上走下来,创设多种载体,真正实现精讲多练,这些方式方法虽然我们学校都有尝试,但由于班级人多,教室小,所以活动进行的效果不好,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学习的主体是学生,要让学生了解自己“学什么,学到什么程度”教师心理要有数,教的行为是教师教学观念,教学特色和学科教学特点的集中体现,它总是自觉和不自觉的遵循着一定的规律,而学生学习行为和良好习惯的培养,需要教师持之以恒的努力。教师要结合学科特点和自己的风格,归纳总结本学科的基本要求,并将其转化为学生学习行为的指导要点。教师只有自身的良好的教的行为习惯,并注意培养学生,才能逐步让学生具有良好的学的行为习惯。

让学校的常态课走向优质,从表面上看是课堂问题,从深层

一堂完美的常态课 篇6

义务教育教科书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中的第2节“笔算乘法”例4“用连除法解决问题”(第53页)。

【教学实录】

(一)教师课前板书例4的前两个条件:三年级女生要进行集体舞表演。老师将参加表演的60人平均分成2队,

课始,问:你发现哪些有用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生:每队几人?

教师继续板书:每队平均分成3组。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生:每组有多少人?

生:3组共多少人?

生:两队共有几组?

师:这节课我们就来解决“每组多少人”这个问题。(板书问题并板书课题:解决问题)

(二)让学生想一想: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个问题?再在练习本上列式解答,然后跟同桌交流:为什么这样做?教师巡视,一一指导。“谁遇到困难了?可以找老师帮忙。”“稍等一下,等这几名学生都写完。”

让两名学生分别到黑板上写出自己的方法:

生1:60÷2=30(人) 30÷30=10(人)

生2:3×2=6(组) 60÷6=10(人)

分别让这两名学生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生1说完后,又找3~4人说,生2说完后,再找3~4人说。

找学生分别列综合算式,并说说是怎么想的。

生1:60÷2÷3=10(人)

生2:3×2÷60=10(人)

师:大家有什么问题吗?

生3:60÷3×2=10(人)

师:大家有什么问题吗?

生4:60÷(3×2)=10(人)

让生3板演改正,其余学生选一种方法在练习本上列出综合算式。

指生说说列的是哪个,怎么想的?

师小结:列综合算式时,要把先算的括上( )。

师:究竟这些列式解答得对不对呢?我们来检验一下。同学们说的时候一定要用心听,如果你不会检验,但你听明白了,也是收获。

生1:(略)

生2:(略)

师:这两名同学都是从计算的角度进行了检验,我们还应该从题目的角度进行检验,把得数放入题目中,每组有10人,3组就有30人,也就是每队有30人,2队就有60人,所以,解答正确……

师:这是一道解决问题的题目,我们要把它做完整。指名口答。

师:今天这道题目与上节(例3)有什么不同?板书:连除。

师:思路是什么?

生: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三)第53页“做一做”:有一种杯子,6个杯子装一盒,8盒装一箱。960个杯子可以装多少箱?

师:请大家先认真读题,再思考怎样解答,然后在练习本上列式解答,最后与同桌交流是怎么做的。

教师在巡视指导时说:“有的同学特别稳重,不想好绝不轻易下笔。”“你的字写得特别工整。”

全班交流汇报:

生1:先求一共可以装多少盒?960÷6=160(盒)

再求一共可以装多少箱?160÷8=20(箱)

师:你说的思路特别清晰,而且声音洪亮,为他鼓掌。

生2:先求一箱里有多少个杯子?6×8=48(个)

再求一共可以装多少箱?960÷48=20(箱)

师:这种方法,在计算时要用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我们还没学过,但他做对了,还有谁是用这种方法做的,而且做对了?(有几名学生举手)再举高点,特别了不起,为他们鼓掌!

55页练习第7题。

师:这次老师一句话都不说,完全由你们自己来完成,好吗?

(四)总结:让学生谈谈这节课的收获。

生1:我学会了用两种方法解决问题。

生2:我知道了思路不一样,列式也就不一样,但结果一样。

这节课,教学设计或许没有什么新奇之处,课堂流程也没有什么波澜起伏,但是,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却实实在在地成长着,收获着。你看,当学生说“思路不一样,列式也就不一样,但结果一样”这句有点哲学味儿的话时,就是他们最珍贵的感受。

【教学反思】

这节课,值得学习的地方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地位的准确把握

评课时,老师们常说一句话,“××老师在课堂上说得太多了。”老师为什么会说得多?我跟几位老师开玩笑说:“我们老师的权利太小了,只有40分钟的权利,怎么舍得放下?”于是,课堂上总是讲啊讲,说啊说。可是,这样讲啊说啊,效果就一定好吗?如果不好,学生仍然没有学会,那么,就要反思自己,讲的内容和方式是不是出了问题,或者干脆就不是讲的问题,而是不应该讲了。老师让学生列式后说说是怎么想的,也就是展现出自己的思考过程、思维过程,这种方法老师们经常用到,不同的是,这节课上,例题的两种解法再加上综合算式,前前后后大概有15名左右的学生表达了自己的思维过程,但老师呢?一遍也没说,包括让学生列综合算式时,第二、第三个学生都列错了,老师也没说什么,只是让学生辨析、发表不同的意见,直到写出了正确的综合算式。

老师什么时候站出来了呢?当学生不能从实际问题的角度进行检验时,老师发挥了“讲解者”的作用。

义务教育教科书2012年版的小学数学教材,为将培养学生的“四能”(即:增强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落到实处,循序渐进地提供了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即:理解现实的问题情境,发现要解决的数学问题—分析问题从而找到解决的方案并解决之—对解答的结果和解决的方法进行检验和回顾、反思,一二年级时,一般用“知道了什么”“怎么解答”“解答正确吗”进行提示,从三年级开始,用比较概括、简练、准确的语言“阅读与理解”“分析与解答”“回顾与反思”提示。以前,学生对解决问题类题目的检验,往往限于计算的正确与否上,很多学生还没有养成检验的习惯。这也与我们的教学有关。课堂上,学生不能采用“将计算结果带回到原情境中,作为已知条件,用逆推的方法看结果是否符合原有的条件”这种检验方法,那么,教师适时站出来,引领学生这样做是完全有必要的。待学生掌握了种检验方法后,教师只要提醒学生养成检验习惯就可以了。

二、深入学生中指导,不让一个学生被落下

学生独立解答例题时,教师一一查看学生做的情况,对遇到困难的学生及时给予帮助。全班交流之前,“稍等一下,等这几名学生都写完。”这是对学生个体差异的尊重,这是“一个都不能少”的理念的最好体现。

学生良好的成绩从哪里来?就从老师这扎扎实实的辅导中来。

我们也不禁思考:差生是怎么造成的?一节课欠了账,又一节课欠了账,学生的知识出现了断层,怎样弥补?因为一次次的失败、不会,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有多少?

我们都听了首师大焦宝聪教授关于移动学习的讲座,他提到,在移动学习平台中,有一个理念:学后立即测验,不得满分不允许看下一课。为什么?就是不让学生的学习“欠账”。

三、重视学习习惯的培养,有具体的要求,从一点一滴做起

课堂中,随处可见教师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关注,比如,学生做练习前,老师要求:“请大家先认真读题,再思考怎样解答,然后在练习本上列式解答,最后与同桌交流是怎么做的。”这个要求既明确又具体。学生做练习时,老师通过评价个别学生对全班学生进行了提示:“有的同学特别稳重,不想好绝不轻易下笔。”“你的字写得特别工整。”指名回答问题时,老师又提醒:“同学说的时候一定要用心听,如果你不会检验,但你听明白了,也是收获。”语言中肯。

四、对学生的表扬、鼓励,发自内心,且对学生有指导作用

“你说的思路特别清晰,而且声音洪亮,为他鼓掌。”

“这种方法,在计算时要用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我们还没学过,但他做对了,还有谁是用这种方法做的,而且做对了?(有几名学生举手)再举高点,特别了不起,为他们鼓掌!”

“举高点,再举高点!”在老师充满热情、富有感染力的话语中,学生真正感到了自己的“了不起”,感受到了发自内心的骄傲,同时,也让其他学生知道了老师表扬的“好”,好在哪儿,树立了学习的榜样。这是简单、模糊的“你真棒!”“太好了!”所不能达到的效果。

钟情“常态课” 篇7

学校有一位老师, 他所执教的班级, 学生的字迹非常工整, 作业十分细心。我听了这位老师一节“常态课”, 课中没有华丽的课件, 没有精美的包装, 甚至不完整, 但很有效。教者清晰简洁的语言, 不紧不慢的讲解, 一字一板的书写;学生静静的思索, 静静的作业。试想如果是一节公开课, 我们可能更多的追求课堂的容量, 问题一个接着一个地抛给学生, 学生一题接着一题的练习, 哪有足够的时间静心思考、认真书写?其实, 真实有效的教学本该如此, 我们需要预设今天讲多少?更要关注学生学到了多少?多少学生学好了?我们追求课堂的容量, 更该讲究课堂的效率!

“常态课”上, 也让我们常常感叹“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但这种遗憾本身也是一种真实, 也是一种美, 能给听者、教者更多的反思与启迪。听过一位年轻教师的“百分数应用题”的练习课, 由于课前十分钟他才得知这个消息, 这位老师匆忙地进行课前“再准备”, 本来只准备用一块小黑板, 结果又加了两块。尽管如此, 那节课还是不成功。课后那位老师有点沮丧, 不知他是否在后悔小黑板准备得还不够多?

事实也是这样, 有人听课, 老师们免不了准备一番, 可令我们不解的是, 老师们的做法往往只是多写几块小黑板。这一现象在“常态课”中尤为突出。其实写小黑板, 不过只是做教具上的准备, 一堂成功的课绝不会仅停留在教具准备的层面上。

课前准备, 最重要的是将本课的知识及知识背景搞清楚。不妨细化为弄清以下两个“什么”:一是本课的重、难点是什么;二是本课知识的生长点是什么。弄清了这两个“什么”, 可以确保我们讲在“点”上, 在“点”上讲。笔者认为, 课前准备我们还要搞清另一个背景——学生学习的背景, 即对本课内容的学习, 学生有着怎样的知识基础与认知能力, 这样我们会讲得更具针对性。如此进行课前准备, 我们的课成功的概率会高许多。

把简单的内容用简单的方式让学生轻松理解与接受, 就是不简单。纵观我们的许多“公开课”, 我们不难发现, 学生学得还很累, 教师教得也不轻松。教学在增添诸多新意的同时, 也多出了不少的“折腾”!而“常态课”更能让我们体验教学的简单、简洁、简练、简约之美。

浅谈常态课 篇8

一、我对常态课堂中一节好课的认识:一看结果, 二看过程

(1) 看结果, 看学生是否有收获, 收获什么了?收获多少?看结果其实就是看教学目标的完成情况。学生的三维目标是否得到发展, 这里当然包括知识与能力,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 看过程, 教学过程是否高效、轻松愉快。

好课高效: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 不仅反映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得益的多少, 也反映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受益面的大小。只要在有效的时间内能让学生掌握所学知识, 获取学习方法、形成学习习惯。课堂教学中, 教学目标的预设, 教学策略的运用, 教学方法的选择, 教学流程的设计等等都应立足于“实惠”, 都要着眼于“高效”。“好课”一定是因“校”制宜, 因“班”制宜, 因“人”制宜, 所有的教学活动都能够围绕学生个体已有的经验和未来发展的不同需求展开, 教师鼓励和引导学生共同参与, 着力激发学生求知探究的热情, 以确保课堂上没有学生是“局外人”, 没有学生被“边缘化”, 应该面向全体。

好课轻松、愉快:很多的学习过程是一个比较枯燥的过程, 学生很容易产生疲劳感, 如果老师不注意调节气氛, 时间久了学生很可能会逐渐失去兴趣。让课堂吸引学生的方法之一就是老师幽默的语言与丰富的学识, 有时侯, 三两趣事可能就会调动起大家的情绪, 老师激情饱满、铿锵有力的语言也会感染学生。我也一直在追求一种课堂, 那是一种能让我们师生都感到快乐, 都能得到发展的双赢的课堂!如果学生在课堂上感到身心愉悦, 难道老师不愉快吗?如果老师在课堂上出现过多的训斥, 老师不会愉悦, 学生肯定也高兴不起来。如何准备好一节课呢?

二、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

通过备课, 可以查出在应传授的知识上还有什么遗漏, 才能问心无愧, 胸有成竹地走向讲台。

1. 确定教什么。

备课时需要参考相应的教学资料, 以明确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我们可以先翻开教科书, 看看要教的内容, 自已先尝试从书中找到教学的重难点, 再参考资料, 看一下资料上是怎么分析的。低年级的教科书比较形象直观, 书中的主题图, 图中人物说的任何一句话, 往往非常关键, 很多教学的重难点往往就在这一、两句话里面。把握好图及图中的话, 备课就成功了一大半了。

在我刚教英语的时候, 我们学校的教导主任经常在我的授课班级进行随堂听课, 常常弄得我来不及“招架”, 当时心里特别急。她明知我还上不好课, 不提前打招呼, 打铃了, 她和学生一起进课堂。“立伟, 有课?是, 有课。”———她是教导主任, 这不是明知故问吗?课堂弄得乱糟糟, 我越急, 效果越差。我当时甚至觉得她故意让我难堪。下课, 我就追问:课应该怎么上, 心想:看你有啥高招?她问我:这节课, 你想让学生学会什么?有些要四会, 有些需三会, 有些能理解就可以。是啊, 我为了一个不重要的名词的拼写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她和我说, 课堂不能总是面面俱到, 要重点突出。她还邀请我去听她的课。听就听, 我也会突然袭击, 拿着听课笔记和学生一起进课堂。可是听了她的常态课, 确实有收获。从导入到新课, 由练习到结束, 环环相扣, 练习扎实有效。练习既面向全体, 又区别对待, 且效率很高。简笔画, 信手拈来……

2. 确定怎么教。

怎么教就涉及到教法及学法的问题了。常态课和公开课不同, 公开课学生纪律特别的好, 可谓秩序井然。首先我们面临的就是如何组织课堂。公开课常常都是学生精神饱满, 课堂踊跃发言。课堂上适当的小幽默、小游戏会让平淡的常态可带来难得的鲜活色彩!“博取众家之长为我所用”是智者行为。能结合同事的设计思路, 再根据自我的教学风格及学生实际来备课, 的确能事半功倍。教师间“取长补短”也比“闭门造车”的效果要好得多!因此我们都需要具备一双慧眼, 能发现我们身边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老师。这就是向同伴学习的重要一环。

别让“统一”成为科学课堂的常态 篇9

一、例说课堂中的“统一”现象

在一节四年级“溶解的快与慢”的科学课上,教师采用探究的教学模式,将问题激发、设计实验、结果预测、实际操作实验、表达交流等环节过渡得井井有条,然而看似“完美”的课堂,恰恰反映了当前小学科学教学中的“统一”现象。

1.“统一”的探究内容

上课开始,教师通过讲述日常生活中食盐在水中溶解的例子导入新课,引发学生思考固体在水中的溶解速度与什么因素有关,学生根据以往经验回答出了水的温度和搅拌两个因素。老师将其写到黑板上,示意学生这是本节课要探究的内容。之后,还有学生说糖和盐放到水里,融化的速度不太一样,以及整块方糖和细砂糖在水里的融化速度也不一样,教师进行了表扬,但是以课堂时间有限为由,没有作为此堂课的探究内容。这样,整节课就在“统一”的探究内容中开始了。

2.“统一”的实验过程和方法

探究内容确定后,各小组进行实验方案的讨论。有的学生希望用一个实验同时考量搅拌和热水两个因素。具体做法是:放置3个杯子,分别倒入体积相等的水,并倒入质量相等的盐,中间的杯子作为“标杆”,做凉水静置处理,两边的杯子一个做凉水搅拌处理,一个做热水处理,学生认为这样做“一举两得”。教师没有肯定这个想法,并以不好观察为由,没有保留这个方案。这时,教师引入了“控制变量法”,讲解了“变量”的概念以及这种方法的思路,经过点拨,学生意识到每次实验只观察一个因素才是“正解”。最终,全班各小组“统一”了实验方案,在讨论过完备的注意事项和步骤后,进行了“统一”模式的实验。

3.“统一”的实验记录表

在实验操作之前,教师发给了每个小组一张记录量表,表中有4项,包括器材、现象、注意事项以及结论,要求每组有专人记录。实验结束后,各小组对记录表进行展示和说明。其中,器材部分每个组的填写情况相同,在注意事项部分,每个组略有不同。最先汇报的小组的填法为“要注意两个杯子中的水量和食盐量相等,两杯水的温度要一样”,教师认为填得不够完整,让其他组进行补充。经过一番讨论之后,终于有小组说出了“要点”,即“同时放盐”。于是,接下来汇报的小组也把这条补充上了。在结论部分,有一小组认为加热水并不能加快食盐在水中的溶解速度,原因是他们没有看到明显的溶解现象,这时教师又组织了一场讨论,希望别的同学帮助他们找找原因,为什么没有得到预期的结果?讨论的结果是该小组的观察时间过短,若延长时间就能观察到预期的实验现象了。临近下课,各个小组都汇报完毕,全班最终讨论出了一份“质量合格”的实验记录量表的填法。

4. 小细节处也有“统一”

除了在宏观的探究过程中有“统一”,整堂课在小细节处也有统一。例如,一个学生在课上发言,形容时间的时候用了“快”和“慢”,但是教师认为时间的表达用“长”和“短”比较严谨,于是进行了提醒,接下来的几个组的学生在说话时就特别注意了这个问题,没有再“犯错”。这样一来,课堂用语也“统一”了。

二、“统一”不该是科学课堂追求的方向

上文的教学案例反映了如今科学课堂中的“统一”现象。部分教师在进行实际教学时虽然采用了探究模式,但是倾向于用“统一”的标杆去组织课堂的每一个环节,这样的探究起不到促进儿童科学学习的作用,不该成为科学课堂的追求方向。

1. 科学探究活动不追求“统一”

科学探究活动以问题为核心,科学探究作为一种认知活动,要经历一定的活动程序或阶段。不同的问题,其研究的方式、途径和手段各不相同,不存在绝对“统一”的模式。科学的发展历程体现了人类认识的前进过程,它不是一步到位的,也不可能一步到位,即使到目前为止,仍有大量的科学概念还在发展变化中,人类认识世界所使用的方法和工具也在不断变化中。

以原子结构模型的发展历程为例,从汤姆逊的“实心带电球模型”,到卢瑟福的“有核模型”,再到后来的玻尔创造性地将量子思想引入原子结构理论,克服了经典理论说明原子稳定的困难,这一过程恰恰体现了科学史其实是一部“尝试史”,是一部“认识变化史”,是一部“人类文明的前进史”。科学课之所以要强调采用科学探究的形式,目的就是要让儿童经历类似于科学家的探索过程,在提出问题、制订计划、实施计划、收集证据、表达和交流的过程中培养儿童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创造力,并加强他们对科学的理解,体验科学家工作的艰辛,获得科学情义的提升。

美国科学促进协会在《面向全体美国人的科学》一书中,关于科学本质的解释中有这样的陈述:“科学讲究证据、科学是逻辑与想象相结合的产物、科学作解释和预测、科学试图确定和避免偏见、科学反对权威。”如果教师把探究的每一步都苛求准确无误,用“统一”的答案考量儿童每一步的探究环节,用“统一”的要求规定儿童的科学学习过程,势必会让学生无法体会科学的本质,不利于他们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2. 儿童的科学学习活动不追求“统一”

由于知识经验和认知水平等差异,儿童与科学家的科学探究在具体的表现形式上必然存在着一定差异,但两者在本质上是相同的,都属于科学探究的范畴,具有科学探究的基本特征。科学探究作为一种认识自然的活动是以问题为起点的,在整个探究过程中设立什么样的假设、收集哪些证据、怎样解释结果都与问题紧密相关。儿童在科学活动中遇到的问题对于他们来说是未知的、待解决的,往往是结构不良的问题,即问题的表征方式和解决方式都不明朗。同时,科学探究也是一个自主建构的过程,是建立在原有认知基础上的个人意义建构过程,即不同的儿童面对同一个概念的建立是不同的,有着不同的科学体验、不同的学习表现,最终达到的概念建立的水平也是不同的。因此,用“统一”的假设、活动方案、结果表达去统领课堂显然是不合适的,不利于儿童在科学活动中生成宝贵的个性化学习成果。

基于问题的复杂程度,儿童在科学学习中往往会迂回前进,犯一些成人看来不应该出现的“错误”,有些教师不能合理地对待这些“错误”,习惯于用“统一”的“正确答案”去规避这些“错误”的继续发展,这样的教学方式没有关注到学生真实的学习表现和探究诉求,往往会让学生只动手,不动脑,很难出现真正的课堂生成。科学课是培养儿童科学素养的启蒙课程,科学素养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渗透在每一个科学活动之中。因此,对儿童进行科学教育,要站在长远的角度去思考和实施,关注到儿童多元化的学习表现,设计开放性的教学内容和形式,满足不同儿童的需要,让儿童真正参与到科学活动中来,在其中有真体验、真收获。

三、“统一”的课堂需要改变

1. 关注儿童的学习表现,给予儿童尝试的机会

基于认知水平和年龄特点,儿童的科学认识有着自身的特点,一是具有崇拜性,即对自然喜爱和畏惧共存;二是具有实用情景性,即认识以人类的直接体验为主,与人类生存、生活、生产的境遇相关联;三是具有理智性,即从观察自然界本身去认识自然,有意识地去应用观察的方法和进行尝试性的实验。因此,儿童在进行科学探索时是理智与感性共存的,儿童对未知的自然界有着极大好奇心和求知欲,并且已经有了一定的方法基础去认识自然,同时儿童又倾向于通过直接的感官刺激去认识自然,在思考问题时容易站在个人角度,一些有误的科学前概念会干扰儿童进行周全的实验设计,继而在实际的探究活动中外显为多样的学习表现。很多教师不能正确地理解儿童的科学学习特点,对儿童在活动中的表现不能合理对待,忽视了儿童那些不成熟的假设、方案、结果表达等,一并归类为“错误”,试图用“正确答案”进行“统一”,意识不到“儿童所建构的思想、观点,无论对错,都不是随意的,它们往往具有基本的逻辑性,是儿童逻辑分析和推理———尽管与成年人相比这种逻辑分析和推理尚是简单、粗浅、不严密———的结果,并建立在证据和经历的基础之上。”

科学探究本来就不是一帆风顺的,科学课的目的也不是为了重复无瑕疵的实验过程,苛求准确无误的概念。如果教师把儿童学习科学仅仅理解为记住科学结论,熟练进行实验操作,那样势必会剥夺儿童体验和尝试的权利。尝试“错误”其实就是一种儿童进行科学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教师在课上应该保护儿童的探究欲望,允许不同的想法和做法的发生,关注到学生真正的学习表现,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不断挖掘儿童的潜能,使他们在探究中锻炼能力,开阔思维,收获体验和感悟。

2. 营造开放性课堂,为儿童提供活动空间

“科学课程应具有开放性。这种开放性表现为课程在学习内容、活动组织、作业与练习、评价等方面应该给教师、学生提供选择的机会和创新的空间,使得课程可以在最大程度上满足不同地区、不同经验背景的学生学习科学的需要。”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和教学组织时要充分挖掘每一个可以让儿童思考和动手的机会,为儿童的探究提供空间,让儿童在开放性的课堂中收获有价值的科学体验。

例如,在上文提到的“溶解的快与慢”这节课中,学生最开始提出的实验方案虽然不完美,但已经接近于“控制变量法”了。如果教师可以给予学生尝试原始实验方案的机会,那么学生就会在“波折”中更加清楚地认知为什么“每次只观察一个变量”,从而加深对“变量”一词的理解。在表达交流环节中,实验记录表作为结论表达的一个载体,反应了儿童对实验的观察过程以及对实验现象的理解,教师完全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去设计实验量表。由于每个小组的观察重点和实验方案有可能不同,呈现在实验量表上的内容及形式的方式也有可能不同,但都为课上的有效交流提供了多维的方向。

比如,当有学生认为加热水并不能加快实验在水中溶解的速度时,教师可以很好地抓住这个小插曲,引领学生自由发表言论,讨论下一步的实验方案,继续去验证,而不要急于进行“纠错”式讨论和总结,即使这节课没有得出“正确答案”也是无关紧要的,留下一些未解决的问题,让探究继续延伸才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表达交流环节是儿童展示自己个性化认知成果的重要环节,目的并不是追求“统一”的答案,学生在阐释自己的实验观察结果、评议他人研究成果的过程本身就是科学探究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如果让“统一”的固化思想引领了该环节的话,学生必将失去宝贵的亲历科学探究过程的机会,也会让学生收起自己的探究欲望,变为让自己的结果尽可能的靠近教师的,这不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更不能让学生体验到真正的科学精神。

3. 多元化的课堂评价,助力儿童的科学学习进程

随着我国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评价理念不断完善,由过去单一的、终极的、甄别的评价观,逐渐走向多元的、过程的、发展的评价观。在小学科学领域中,课堂评价的价值取向不应仅仅是去评判儿童是否答对了“统一”的标准答案,是否设计出了“统一”的实验方案,是否表达了“统一”的科学结论等,而是要关注到儿童在真实学习情境中多样的学习表现,尊重儿童提出的每一个假设、实验方案和结论等,并给予合理的评价反馈,提供有针对性地指导,帮助学生在科学活动中获得有意义的自主建构。同时,课堂评价不仅包括知识因素的评价,还应该关注到儿童在科学活动中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思维过程、情感体验、学习成果等方面,对儿童的不同方面的科学学习表现进行多元化评价,促进儿童能动地进行科学探究活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美]科学促进协会.面向全体美国人的科学[M].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2001.

[3]叶宝生.哲学重演律对儿童科学教育的启示[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52.

优质课服务于常态课的一些思考 篇10

一、直指常态, 考验教学基本功

既然是一次评比活动, 必然要分出高低, 决出胜负。组织者也经过细致地策划, 对评比方法作了创新, 评比方法摘录: (一) 评比内容:队列队形指挥;观看录像课一节, 写出评课报告;课堂教学。 (二) 评比结果的确定:评比结果采用综合评定, 既有内容的综合也有不同评委的综合;参赛教师参赛顺序由抽签决定。队列队形指挥:由全体专家评委根据评分标准打分, 占5%;评课报告:由三位专家评委根据评分标准打分, 占5%;课堂教学:由各市教研员推荐县 (区、市) 教研员一名, 初中、小学观摩教师各一名, 组成群众评委, 占20%;由省市教研员、省教育学会中小学体育教学分会有关人员组成专家评委, 占70%。每位参赛教师每项内容 (评课报告除外, 以三位专家的平均分为最后得分) 的最后得分计算方法为:在所有评委的分数中去掉同等数量的若干最高分和最低分, 剩余分数的平均分即为该项内容的最后得分。

特别是课堂教学更体现常态教学基本功, 参赛教师自己准备一个教材, 在比赛前一天再抽第二个教材, 组成课堂教学内容, 并在规定3小时内完成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只允许带教材。这一变化考验教师的教材处理和教案撰写能力, 能直接反映教师是否在平时教学中认真组织上课, 严格执行教学步骤。

队列队形的转换指挥练习是这次评比的亮点, 同时能真实地反映一些问题, 起到了比较好的效果, 得到听课教师的一致认可。评比方法摘录:各项内容评比细则:队列队形指挥。内容包括:集合哨、原地四面转法、齐步走、向后转走、一列横队变三列横队 (见下表) 。

在此项比赛中教师明显感到紧张, 大多数教师都有失误, 基本的“向后转走”有半数教师口令下得不到位, 时机掌握不准确, 导致步调不一致, 有多位教师没有进行此环节转变;“立定”的口令节拍也拿不准, 已经喊了立定, 还有教师没有并上去;动令和预令之间的间隙不分, 轻重界限不明, 对学生的指示性不强。有的教师一列横队变三列横队中也出现了失误, 该走的不走, 不该走的却走了。这些队列队形练习在课堂上应该是常用内容, 但从中发现, 教师在平时的上课中运用口令指挥和队伍调动做得很不够, 缺少基本的标准和规范。在此特别指出“真知来源于实践, 没有平时的积累, 不可能在现场得心应手”。以后将逐步把队列队形伸向常态教学中, 比如, 四列横队让教师通过口令指挥成马蒂形、半圆形、错位横队形、扇形等示范指导队形, 要求被指挥的也不是教师熟悉的班级, 而直接用借班的学生, 增多人数, 加大难度, 真正体现教师临场指挥的实力, 剑指常态。

二、教学步骤设计要为达成目标服务, 而不是步骤形式, 要关注步骤质量

在运动技术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的教学步骤对于学生学会技术有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是技术教学有效性的关键。学生根据教师设计的教学步骤一步一步地练习后学会了某项技术, 这才是因为教师的教而学会了技术, 体现了较强的教和学的因素, 即教学过程有效。这在几次评比中有所体现, 比如“山羊分腿腾跃”、“鱼跃前滚翻” (到出现小体操垫竖起横在学生前的练习以前部分) 、“跨越式跳高”等上课教师在教学步骤的设计上比较合理, 学生按照教师设计的练习步骤练习就比较自然、容易学会技术。

这些教师都设计了很好的辅助练习, 动了很多脑子。但在真正的教学过程中却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比如“前滚翻”的练习设计, 上课教师设计的辅助练习是体操垫上横躺一名学生, 让小组其他学生从其身体上方翻滚过去。此练习增加了趣味性, 因为练习者面对的是自己的同伴, 所以练习热情很高, 但不到两分钟, 学生练习没到两个轮回, 教师哨子一吹停止练习, 介绍下一个辅助练习, 学生情绪一下子被打落下去。常态教学有个评价核心指标是“运动参与”, 学生喜欢参与的练习教师要设法予以引导, 使其深入。往往有些教师没有考虑学生的参与心情, 时间紧迫只能到此为止, 比赛是存在时间问题的, 但如果教师真能看到学生的练习热情, 或许能根据这一生的意外高涨情绪, 设法对练习进行变数, 增加难度, 同时增加乐趣, 既然躺一个人能练习, 那么躺两个人是否可以感受一下?如果两个人能增加撑地点, 那么是否可以让学生尝试鱼跃前滚翻的练习。无论是公开课还是常态教学, 让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并在深入学习状态下持续而富有热情地参与这一练习就是有效的, 教师观察并引导, 不要急于中断, 此时中断只能是干扰学习。

三、教师的运动技能 (示范动作) 需要进一步提炼

运动技能是体育教师的“看家本领”, 没有过硬的技能, 不能成为合格的体育教师。在本次活动中, 暴露出教师运动技能基本功不扎实的尴尬问题, 暴露的原因是由于第二个主教材是抽签确定的, 如果一个教师抽到球类, 而不是自己的专长, 就感到紧张和无奈。自选项目技能性相对不强, 如前滚翻、站立式起跑、投掷和弯道跑、各种跳和篮球运球。可以推断出教师对高难度技能有一些“生怕”。记得前几年全国展示课上, 索玉华老师的双杠动作给我们很深的印象, 示范一亮相, 即刻征服了听课教师和评委, 进而引起大家的关注, 并成为一个焦点问题进行探索——体育常态课必须教给学生一定难度的运动技能。

在2008年的教师技能展示中添加了两个项目, 一项是教师做镜面示范的广播操, 另一项是篮球行进间低手上篮, 这两项可以说能显示教师的基本功。广播操整体做得还可以, 低手上篮却有些问题, 有的教师动作不协调, 有的教师一连上了几次都没有进球, 有的教师对一些细节动作不讲究, 如最后出手的手腕动作等。

笔者不无忧虑地提大家的痛处, 主要是针对现实问题, 体育教师一毕业就不愿动了, 过不了几年身体发福了, 即使以前动作还可以, 但身体素质制约了动作。还有的年轻教师只专一门, 如很多女教师只会健美操, 因此上课受到很大的限制。在此提醒大家运动技能是体育教学的永恒主题, 体育教师要具备多项运动技能, 才能适应学生的需求和教材的变化。平时要多注意锻炼自己的“弱项技能”, 不要怕尴尬, 体育组内鼓励同行之间相互学习, 这也是一种“备课”。体育组长要组织教师上各种难度的项目, 每位教师要成为上多项目的能手, 而不是自己擅长的一个项目。2009年我们计划出台一个初步的大纲, 什么学段上什么内容, 学生应该掌握什么内容, 并组织抽测和监督, 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四、教学目标和重难点的处理上存在不足

其一, 教学目标的可观察性不够。教师制订的目标要具有观察性的唯一指标就是学生的变化, 比如技术的完善, 动作的定型, 相互的交流学习提高, 辅助练习的作用等等。而在12份教学设计中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纰漏, 目标过大、模糊不清的问题依然存在。

如:“学生积极主动参与, 培养团结协作精神, 并在合作中获得身心愉悦” (怎样用语言来表述, 这些语言本身也要用学生的行为来描写) ,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敢于挑战的竞争意识” (分析同上) , “让学生初步体会排球上手传球技术动作” (上手传球的哪一个技术, 一节课能解决全部技术吗?未必。) “使90%的学生掌握弯道跑的技术动作, 70%以上的学生做一定难度前滚翻” (弯道跑的具体技术是什么?重点要突破的是什么?一定难度的程度是什么?比如让学生能走直线团身紧而翻滚过去, 这就是指出了要点, 必须是直线, 而且要团身紧) 。“进一步提高篮球行进间运球能力” (提高到什么程度, 运球的技术有几种, 到底指哪一种能力, 是急停急起, 还是变向, 或者别的) , 限于篇幅不再引用。

引用刘坚老师在浙江省教研网“携手博客” (h t t p://b l o g.c e r s p.c o m/userlog/8812/index.shtml) 上发表评论的一段内容, 从中也可以发现一些共同之处:我觉得有70%的技能目标制订存在问题, 主要表现在技能目标不具体, 缺乏可测性, 再就是表现在对教材的把握不准确, 目标制订要求偏离该学年段学生年龄的情况。再如, 有60%左右的教师没有写出新授课的动作要领, 这也是教师没有钻研教材意识的表现。这些情况也是我们平时教学要实现教学有效性的主要问题。至于教学中, 目标和实施脱离等情况在部分课中也是比较明显地显现出来。目前关键在于教师对技能目标的制订和教材的理解把握存在不足, 这次活动反映出的情况也是我们平时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其二, 教学重点不明确或围绕教学重点的方法欠缺。有一节投掷课的重点是:让学生知道投掷是肩上出手。表述本身也有问题, 简单地说是“肩上屈肘”, 课堂上只有一个练习——投中目标气球来围绕重点开展。一位教师上“肩肘倒立”没有任何的辅助练习, 教师示范动作, 立刻让学生练习。还有很多例子这里不再一一举证。想表达的意思是, 一堂课的教学重难点是一节课是否上成功的突破点, 没有解决重难点的练习设计, 这份教学设计就缺少了灵魂。我们在上课前必须围绕重难点考虑处理的方法, 提供一些辅助练习, 开发相近的器材等等, 使学生快速、准确而容易地掌握技术重难点。

给语文常态课加点味精 篇11

一.焉曾想这样翻译

《寡人之于国也》,苏教版必修四教材要求背诵,刚开学的几天,学生作业少,任务轻,很快就能背诵了。以往的先讲字句再疏通文意的教学流程可不可以改变?让学生直接上黑板翻译怎么样?我请四名同学板书翻译第一段。教室里顿时“啊?!”声一片。

这是一段没有太多障碍的文言语段,未曾想,一位同学竟然将“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翻译为“黄河以内地势凶险,就把那里的老百姓转移到黄河东岸,把粮食运送到黄河以内”。教室里议论纷纷,问题的根本点在于这名同学不知道“凶”是个文言多义词,在句中是“年成不好、荒年”的意思。于是乎,掌握常见的多义实词并结合具体语境恰当理解的想法产生了,“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的错误背诵想法该远离了——背诵和翻译都不是枯燥无味的,夯实语文基础绝不是一句空话!

在翻译“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一句时产生了两种典型的错误:(1)这跟刺杀了人并把人杀死有什么不同?还说:“不是我杀的,是兵器。”(2)这跟用刀把人杀死了却还说:“不是我杀的,是武器杀的。”没有什么不一样。经过讨论,同学们都知道了例1的错误在于仅仅知道介词结构后置的古汉语句式特点,但未能理解全句的意思,不明白“于”应该管辖到这一句句末;但对例2的错误都很茫然:课本中本来就是引文内句号,表示陈述语气,有何不妥?其实,《孟子》原文哪有标点?教材的标点是不是就一定全对?是不是应该把这句话翻译为一个疑问句?——孟子在与梁惠王对话时肯定是反问语气,翻译时内容比形式更重要,迷信书本有时也是一种错误,“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啊,青年学生为什么就不可以有点怀疑精神?

二.现场给老师写悼词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是恩格斯在伦敦海格特公墓的马克思葬礼上发表的讲话,讲话对马克思伟大的一生做了精要的总结,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同时也表达了全世界无产者的崇高敬意。对于这样一篇悼词的学习,何不来点新意?我们的学生知不知道悼词这种文体?会不会写悼词?(肯定不会,一是高考不考,二是生活中他们很少接触,至少是偶有接触也根本不在意)“我们同学很喜欢穿越,今天老师让大家就搞个时间穿越,现场为老师写一篇悼词,怎么样?”

在一片惊讶声之后,同学们面色凝重地开始“写”悼词了。绝大部分同学是第一次接触悼词,因此,只能循着《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依葫芦画瓢”,但难题一个个接踵而至:眼前活生生的老师什么时间因什么病在哪儿去世?能不能表达为逝世?怎样称呼老师最恰当?老师究竟做出了哪些贡献(而且包括以后若干年的)?老师有着哪些别人(包括其他教师)没有的独特品格、特殊贡献值得赞扬?对老师去世的哀悼之情怎样表达?老师的人生经历要不要写?怎样表述?……在痛苦的纠结、想象和讨论中,我们的同学一步步明确了:(1)课文悼词内容由记述马克思逝世的时间、地点和情景,叙述马克思生前的主要活动并评价其伟大贡献,对马克思逝世表示沉痛的哀悼之情等三个部分组成,缺少了常规悼词的去世原因、享年介绍以及去世者的简历介绍等因素。尽管高考不会直接考到悼词这种文体,但我们的语文学习可绝不仅仅是为了高考,一个人的语文素养也绝对不是体现在高考的语文分数上,语文的外延真的和生活的外延相等;(2)做人,离不开对生活的关心。要熟悉一个人,甚至包括自己的老师与父母,不关注生活、不关心他人是不行的。老师的年龄多大?除了目测估计,可否借助与自己父母的比较?老师过去的经历、未来的走向等信息,需要我们多从老师的言谈中获取,从与老师交流中获取。(3)语文课不是政治课、教化课,但可以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和高贵的品格,貌似虚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可以落实在现实的课堂上。学生推测老师八九十岁安静地老死家中,是对老师健康长寿的美好祝愿;学生推测老师退休前的一节课倒在讲台上,是对若干老师无私奉献的赞扬与惋惜;学生杜撰老师平凡人生不平凡的业绩,是对老师未来人生的理想期许;学生使用“逝世”“万古长青”等很“大”的词语,除了他们不懂得得体外,又何尝不是他们对引导自己人生正确导向的老师的崇敬与爱戴的体现?

三.梦想源自现实

绝大部分老师在教学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马丁·路德·金的演讲词《我有一个梦想》时,往往把对作者和文本相关历史资料的介绍视为教学活动不可或缺的环节,或者由“马丁·路德·金有一个梦想,那是一个怎样的梦想?”导入。是否可以这样导引入新课:面对“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靠卖炭维持最低生活的现实,被生活所迫的老人“心忧炭贱愿天寒”,希望多卖一点炭钱;面对出生小职员、结婚小科员而没有像样的服装、珠宝首饰的现实,玛蒂尔德梦想拥有丰盛精美的筵席、珍珠服饰而过着上层高贵女士的生活;面对着孤独、寂寞的生活现实,中国老年人盼望着儿女“找点空闲、找点时间,领着孩子,常回家看看”。现实中缺少引发梦想的拥有,梦想一定是针对现实的,黑人牧师马丁·路德·金们面对的是怎样的现实呢?(第三节的“100年后的今天……故土家园的流亡者”)作者是借助哪些表现手法来写这一现实的?

学生通过阅读、讨论、赏析,知晓这个一百来字的句子,运用了比喻、排比、反复的修辞手法和对比的写法,勾画了黑人在《解放黑奴宣言》颁布一百年后仍没有得到自由的生活现实:物质生活极其贫困,精神生活备受歧视,没有安全感和归宿感。在语言上,不仅生动形象,有条理,而且气势磅礴,充分表现了演讲词的号召力和感染力。endprint

基于这一现实,学生对马丁·路德·金通过非暴力而追求的梦想就很好理解了:政治上,黑人与白人一样拥有生存、自由、追求幸福的权利,有着同等的地位和公民权;文化上,一样的受教育的自由和权利;经济上,一样的就业和发展的机会。不仅如此,通过赏析上述语句,学生也懂得了演讲词的语言特点和吸引力、震撼力之所在。

四.一次重温历史的旅行

学习孙中山先生的《〈黄花岗烈士事略〉序》一文,在了解文章的构思、叙事议论抒情相结合的行文特色和作者“痛逝者”“勖国人”的作序意图后,我让同学们利用周末借助史实与各种艺术形式来温习一百年前这场失败的广州黄花岗起义:损失“大”,原因何在?“碧血横飞,浩气四塞”是一种怎样的壮举?为什么值得国人“继述先烈遗志且光大”?

在今天这个信息社会里,孩子们的潜能是无限的,只要你愿意挖掘,乐意引导。同学们提供的文字资料、精美图片、电影片断、古典诗词、书法作品、歌曲演唱等,形式各异,内容丰富,甚至有同学说“不虚此行”——

历史记载告诉我们这场起义失败的原因有三:权威领导机构未建,各行其是;计划不周消息泄漏,仓促出战;未能发动人民群众,孤军奋战。而起义的主要领导者黄兴在他的《蝶恋花·辛亥秋哭黄花岗诸烈士》认为“事败垂成原鼠子”(内奸和胆怯之辈)。——历史与文学的角度不尽相同,历史理性,文学感性。

孙中山对于黄花岗起义烈士非常怀念,他先后五次拜祭72烈士(1932年,有人查得此次死难烈士姓名达86人。不过,由于习惯,人们仍称“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他在1924年5月2日岭南大学黄花岗纪念会的演说中谈到,敌人的军队那时有几万人,革命党人不过是几百人,用几百人打几万人,明知是危险的,但是还是要去做,这就是以身殉国,来唤醒一帮醉生梦死的人们。

一幅幅图片展现:16万平方米的广州黄花岗烈士陵园内,黄菊、黄芍药、黄素馨、黄梅等,四季黄花不断,象征烈士精神不朽;麻石建成的纪功坊,章太炎所题篆文“缔造民国七十二烈士纪功坊”坊额,令人震撼;镌刻有“自由魂”、“精神不死”等碑文的碑林,字字千钧。为了纪念这次起义,中华民国政府将3月29日定为青年节。

2009年高考语文“最牛满分作文”《站在黄花岗陵园的门口》,作者周海洋同学用古体诗形式告诉我们,在“赤焰难明赤县天,百年群魔舞翩跹”的背景下,革命党人“枪声惊破五羊城,英雄无惧挥宝剑”,虽然“岁月如潮歌似梦,百年弹指一挥间”,但“只因烈士血如海,才使日月换新天”。

2011年的电影《辛亥革命》的第一幕“血染黄花岗”,艺术地再现了当年各路队伍与清军展开激烈巷战、革命党人将生死置之度外的壮烈;胡歌饰演的林觉民和梅婷饰演的陈意映,把所有人都带到了那个战火纷飞、英雄辈出的年代。林觉民烈士给父亲的绝笔书和那情真意切的《与妻书》,一个“助天下人爱其所爱”、“为天下人谋永福”而满怀悲壮、慷慨赴死的硬汉形象跃然纸上。

从来文史不分家,艺术有短长,爱国主义教育和理想前途教育不是形式的说教,可以渗透在常规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在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的一次座谈会上,黄兴长孙黄伟民认为纪念的长远意义在于“要建立统一的完整的国家,始终要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黄花岗烈士事略〉序》一文的教育功能或许就在这历史的旅行中感受所肩负的民族复兴的大任。

风乍来,会吹皱一池春水的,我坚信!

英语读写课的常态课思考和实践 篇12

随着英语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 牛津版教材的阅读课趋向读写课型研究, 从一些示范课和研讨课中, 读写课型的方式比较多样, 如写故事结尾 (M8U1 Appreciate Literature) ;改写课文 (M6U2 TheSearch For Happiness) ;仿写课文 (M9U3National Flags, Colors And Cultures) ;回信 (M5U1 Secrets And Lies A FriendshipIn Trouble) ;话题提升 (M10U3 Just SayNo) 等。这些示范课和研讨课都做了很好的引领作用, 为我们开发了很多的可能性。笔者在平时的阅读课上, 也在模仿实施。笔者碰到了如下的问题, 并进行了一定的思考:

一、预习不到位, 阅读不深入

多数公开课, 学生的预习准备工作非常充分, 执教者在安排阅读上花的时间多在25分钟, 就有10分钟左右的时间来进行写的任务, 最后5分钟可以展示学生的习作。但是笔者在实际操作中, 发现学生对于文本的阅读不够深入, 学生习惯读文本做题目 (选择题, 问答题和任务型阅读) 的理科式的预习任务, 认为题目做完, 就是做了预习, 而往往忽略了语言需要诵读、默读来体会。这就导致课堂上, 有时阅读欠深入, 只停留在一些事实判断的基础上。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环节就会花30分钟或者更多的时间。写作环节就变成辅助环节, 有时写作环节草草收场, 有时展示环节蜻蜓点水。

二、写作任务偏向口头, 缺少严谨性和整体感

多数公开课的写作部分是以笔头写作要求呈现, 由于受课堂因素的制约, 学生进行的是口头写作, 展示的时候也以口头为主。笔者在实践中发现, 口头写作可以激发学生灵动的智慧和创新, 但口头写作充其量只是书面表达审题部分的Brainstorming (头脑风暴) 部分, 如果写作部分到此为止, 导致语言缺少严谨性, 只有在落实到笔头的时候, 我们的思维才能更深入, 更有逻辑, 语言的措辞也会更精确, 更生动丰富。

同时, 因课堂时间有限, 即使设计了三段论的书面表达, 也会让学生采取分组合作完成任务, 这也造成学生只进行某个段落的思考和写作, 这也会导致书面表达缺少整体性。

三、参与不积极, 展示不全面

多数公开课采取任务型和小组合作型的方式进行写作任务, 这样做的优势在于, 可以充分发挥小组成员自主性和合作精神, 但每个同学语言能力、性格气质不同, 从笔者的观察看, 每个小组中都要部分同学坐在那里, 既不说, 也不写, 他们成了小组边缘成员, 任务完成的好坏都是他们不太关心和关注的。执教者在调控和监控教室活动中, 并不能完全督促全部的学生。同时在展示环节部分, 每个小组只是派比较好的同学展示最佳成果, 但这个成果并不能完全代表该组的水平, 并且5分钟左右也不是每组都有机会展示成果。

基于以上问题的出现和思考, 笔者在高二第二学期对执教班级进行了常态课堂读写课的尝试。在读的基础上首先进行口头的写作任务思考和分享, 家庭作业落实到书面表达, 教师在批阅过后, 挑选不少于5篇的优秀习作进行课堂分享并点评。

M7U1ToPhoneornottoPhone设计:

书面表达一:

上星期我班对于高中生在校园里使用手机进行了大讨论, 有些同学赞同:这样能和家长朋友加强联系交流、更多地吸收信息、使学生保持与社会的联系;有些同学反对:浪费金钱、沉溺游戏、影响学习和休息;你的态度:1……2……

学生优秀习作之一:

Last week, our class held a discussion about using telephones oncampus.All students shared their ownopinion with each other.Some studentsare in favor of using phones on campus so that we can communicate withour parents whenever we are.When weare in an emergency, we can ask forhelp in time and have a sense ofsafety.Meanwhile, we can get the latest information on the Internet andkeep in touch with society.

However, different students holddifferent opinions.Some students areagainst it.Forone thing, if we usetelephones frequently, we will not devote ourselves to study and, instead, lose ourselves in games and the Internet, which will affect our academicresults.For another, some students goafter fashionable phones, which areexpensive for students to afford.

As far as I am concerned, weshouldn’t take phones to school/I amfor the latter.First, playing games willaffect our eye sight.The radiationgiven out by phones will have a badeffect on people’s health, especiallyon us the youth. Second, if we are introuble or we need to phone our parents, we can use public telephones oncampus or borrow the teacher’s.Inconclusion, it is unwise for us to takemobile phones on campus.

M7U2 Two Life-savingMedicine设计

书面表达二:

假如你是学生会主席 (president ofthe Students’Union) 被邀在“健康周” (Take care of yourself) 的活动中做演讲, 你首先引导同学们认识身心健康的重要性, 倡导学生要有健康的生活方式, 合理饮食, 劳逸结合, 加强锻炼, 阳光心态, 同时为更好地照顾自己和家人, 要准备常用药, 如阿司匹林, 并知道其功效, 但更多的时候, 还是建议有病看医生, 遵医嘱服药, 最后祝愿……

学生优秀习作之一:

Boys and girls, welcome to join“Take care of yourself” activity.I’mthe President of the Students’Union.Today, I want to share something abouthealth with you.

No matter what the circumstances, it is necessary for us to have healthylifestyle so that we can keep healthy.Firstly, we need to have a balanceddiet, as the saying goes, “An apple aday keeps the doctor away.”Secondly, keeping the balance between work andrest is beneficial to us.People whowork day and night tend to be sick.Thirdly, taking more exercise is ofvital importance, which can make usstronger.Last but not last, holding apositive attitude towards contributesto good health as well.

However, no one never falls ill.Soit is necessary for us to prepare somebasic medicines at home so that it isconvenient to have a regular medicaltreatment when some family member isill. For example, aspirin can help relieve pain and reduce body fever.Butit is better to see a doctor when weare badly ill.

In the end, I wish all of us to behealthier.Thank you!

M7U3 The Effects Of The InternetOn Our Lives

这样的读写课进行半个学期以来, 笔者发现学生有了一定的变化, 在口头作文任务部分, 学生都能很好地参与, 对于一些性格比较内向的孩子, 他们不擅长说, 但是书面表达方面, 他们的思考并不比其他学生逊色。而且在第一节课的展示, 多是一些比较外向型的孩子, 在第二节课展示时, 我有意地多挑选比较内向孩子的作品, 并表扬他们的优秀作品和严谨独到的思维。我发现他们开始在下次、下下次作品中越来越写得好。这些同学在平时不如其他外向同学那样容易得到教师的注意力, 但以这样的方式将自己的学习成果展示在别的同学面前, 一是增加了他们的自信心, 让他们做得越来越好;二是让其他同学更多了解他们, 促进相互学习。

上一篇:高考古诗词鉴赏技巧下一篇:精彩导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