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监督专业

2024-08-22

卫生监督专业(共12篇)

卫生监督专业 篇1

1 卫生监督专业设置背景

为加强我国农村卫生监督工作, 建立健全农村卫生监督网络, 实现城乡一体的卫生监督管理, 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卫生部于2004年出台了《卫生部关于卫生监督体系建设的若干规定》 (卫生部2004年第39号令) , 我省制订了《浙江省县级卫生监督机构编制配备和经费保障参考标准》 (浙编办[2006]8号) , 其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在2007年年底前, 全省各县级卫生监督机构设立县级卫生监督派出机构, 形成全省城乡一体的卫生监督网络, 农村卫生监督工作基本得到覆盖, 农村卫生安全保障水平得到明显提高。

(2) 每2~4个乡镇 (街道) 或6~12万人口设置一个卫生监督派出机构, 每个派出机构的卫生监督员一般不少于4名, 派出机构的人事编制和财务纳入县级卫生监督机构统一管理。

(3) 2008~2010年, 全省卫生监督员的素质和数量以及监督执法的基本装备适应全省城乡卫生监督工作需要, 建成网络健全、信息畅通、反应迅速、能有效应对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依法行政、行为规范、执法有力的卫生监督体系。

根据上述有关政策要求, 我省对基层卫生监督人才存在较大需求, 为此我校于2005年增设卫生监督专业, 旨在满足我省农村基层对卫生监督执法管理实用型人才的需求。

2 卫生监督专业发展面临的困境

尽管连续几年我校卫生监督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 (2005级为98.25%, 2006级为94.55%, 2007级为91.74%) 和招生情况 (报到率均超过95%) 均较理想, 也有一定比例的学生进入基层卫生监督所及其派出机构, 但由于国家相关政策的调整, 学生今后的发展受到了较大的影响。

根据中组部、人事部《关于印发〈关于事业单位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工作有关问题的意见〉的通知》 (组通字[2006]27号) 的要求, 我省下发了中共浙江省委办公厅、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浙江省事业单位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管理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 (浙委办[2007]13号) , 明确规定各级卫生监督机构列入参公管理范围。我省各级卫生监督机构于2008年开始自上而下地推进参公管理, 目前基层卫生监督所人员机构暂时处于冻结状态。我校卫生监督专业进入基层卫生监督所及其派出机构的毕业生, 目前均属编外人员, 今后去向很不明朗, 使毕业生产生了较大的心理落差, 进而影响了毕业生的工作积极性和从事卫生监督工作岗位的稳定性。

3 卫生监督专业建设方向

为明确市场需求, 我们调研了一些卫生检测评价服务公司、食品生产经营企业、餐饮单位、学校、宾馆、幼托机构、养老院、健康咨询服务公司、工矿企业、自来水厂等, 结合前几届毕业生的就业情况, 将卫生监督专业的人才培养定位调整为为各类企业培养卫生监督管理服务人才, 毕业生的就业方向主要有以下几种。

(1) 各类卫生检测评价服务公司从事危害因素采样、检测和控制措施效果评价工作, 对应的执业资格证有职业危害因素评价资格证、环境评价工程师等。

(2) 大中小学校、幼托机构、养老院、专业运动队、企事业单位、社区保健及健康中心、餐饮、食品加工及经营部门、宾馆等从事营养指导管理工作, 对应的执业资格证有营养师、营养保健师、健康管理师等。

(3) 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公共场所、工矿企业从事卫生监督管理工作, 对应的执业资格证有卫生监督管理师、公共卫生管理师等。

4 卫生监督专业建设思路

必须进一步开展调研, 在广泛征求用人单位和行业专家的基础上, 调整卫生监督专业培养方案, 重构课程体系, 加强师资队伍和实验实训基地建设, 具体建设思路如下。

(1) 优化课程体系。为企业培养的卫生监督管理人才的知

蒉蒉论高职大学生的就业焦虑心理与自我调适能力

蒉蒉蒉蒉蒉蒉蒉蒉蒉蒉蒉蒉蒉蒉蒉蒉

沈思媚, 雷洁, 朱芬芬, 鲁慧, 刘琦

(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苏州215002)

蒉蒉蒉蒉蒉蒉蒉蒉蒉蒉蒉蒉蒉蒉蒉蒉蒉蒉蒉蒉蒉蒉蒉蒉蒉蒉蒉蒉蒉蒉蒉蒉蒉蒉蒉蒉蒉蒉蒉蒉蒉蒉蒉蒉蒉

摘要:国家就业体制的重大改革使高职大学生在拥有了更多机遇和广阔就业市场的同时, 也面临愈来愈激烈的社会竞争。高职大学生作为承载社会、家长以及自身很高期望值的特殊群体, 自我定位比较高, 社会对其要求也很高。但高职大学生是专科生, 学历相对偏低, 这使高职大学生面临比硕士、博士更大的就业心理压力和心理冲突, 表现出特有的焦虑心理, 产生了心理困惑。笔者针对高职大学生出现的就业焦虑心理进行分析, 指导及培养高职大学生的自我心理调适能力, 对促进高职大学生人格健全发展和顺利就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高职大学生;就业焦虑心理;自我调适能力

中图分类号:G455文献标识码:A

一位哲学家说过, 不善于驾驭自己心态的人总会有所文章编号:1671-1246 (2011) 20-0006-04

失。良好的心态可以成为事业成功的动力, 而严重的心态危

基金项目: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院级课题“高职大学生实习期间焦虑的相关研究和干预策略” (SZWZY200907)

识构架应包括医学、管理学、法学3方面, 核心职业技能是卫生分析评价和卫生监督管理能力。为真正贯彻以岗位需求为导向的原则, 要突破原有卫生监督专业课程框架体系, 着力构建以生命健康的本质-环境与健康-环境监督管理为主线的课程体系。

(2) 调整与整合教学内容。根据企业对卫生监督管理人才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要求, 调整并整合相应的课程。对于该专业大专层次的理论教学, 受学制和课时的限制, 坚持基础理论教学以“应用”为目的, 以“必需、够用”为度。

公共课程和基础课程要为专业课程的教学服务, 在教学内容选择时应紧紧围绕提高学生对生命健康本质的认识、基本法律素养和管理潜质来进行。

专业课程教学内容的选择完全取决于学生毕业后的工作要求, 其目标是培养学生面对特定环境 (工矿企业中的职业环境、食品生产经营环境、学校、公共场所等) 开展环境监测评估并实施卫生监督管理的能力, 教学中要加大对学生各类企业生产管理相关知识和能力的培养。

(3) 师资队伍建设。一方面安排专任教师深入企业一线进行锻炼, 参与企业的管理, 强化专职教师的实际工作能力, 真正做到职业教育与实际工作相对接;另一方面聘请企业一线卫生管理人员参与教学, 真正为企业培养“用得上”的卫生监督管理人才。

(4) 实验实训基地建设。依托公共卫生实训基地的三大实训平台 (环境监测与评价实训平台、健康教育与健康管理、健康促进实训平台、卫生服务人文法律素质实训平台) 建设, 改善教学实验实训条件, 通过开发模拟各类企业环境条件的仿真软件、建立特定环境条件模拟实训室、开设特定环境检测评价管理实训项目等, 强化学生职业技能训练, 让学生通过这3个平台的实训, 熟练掌握公共场所环境、生产环境、生活环境、饮食环境等各种环境的监测和评价, 并能开展有效的健康教育和卫生监督管理工作。按照行业岗位标准, 调整与改进专业实验、实训的项目及其考核方式和测评体系, 编写以工学结合为特色的综合实训教材, 制订校内职业技能考核标准和具体实施方案, 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同时, 在现有校外实习基地的基础上, 增设各类企业 (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卫生检测服务公司、健康咨询服务公司、宾馆、酒店、工矿企业、水质监测站等) 实习基地, 努力打造具有专业特色的人才培养、培训基地。

(5) 社会服务能力建设。借助卫生监督师资力量和实训平台, 努力开展以下3方面社会服务能力的建设。 (1) 为各类工矿企业的卫生管理人员提供相关职业技能培训; (2) 为社会和企业提供危害因素检测评价服务和研究; (3) 为企业和个人提供法律咨询和援助。蒉

摘要:由于国家推行卫生监督队伍参公管理制度, 大专层次卫生监督专业毕业生就业面临巨大困境。为适应市场需求, 将大专卫生监督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于为企业培养具有高度健康意识的卫生监督管理服务人才, 构建以生命健康的本质-环境与健康-环境监督管理为主线的课程体系。

关键词:市场需求,卫生监督专业,建设思路

卫生监督专业 篇2

(一)食品卫生质量评价

1.掌握主要食品(肉及肉制品乳及乳制品、食用油脂、酒类、冷饮、罐头等)卫生质量评价的指标,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价;

2.掌握营养强化食品的营养、卫生质量评价的指标,对检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价。

(二)食品卫生监测

1.掌握对餐饮业、肉及肉制品、乳及乳制品、食用油脂、酒类、冷饮等食品生产企业的卫生监测环节、采样种类、采样方法、监测指标、检验结果的分析和评价;

2.掌握食品添加剂、包装材料(塑料)的卫生监测指标、检验结果的分析及评价。

(三)食物中毒的调查处理

1.掌握细菌性食物中毒(沙门氏菌食物中毒、葡萄球菌肠毒素食物中毒、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致病性大肠杆菌食物中毒)的调查和处理方法;

2.掌握非细菌性食物中毒(亚硝酸盐食物中毒、有机磷农药中毒)的调查和处理方法。

执业助理医师

(一)食品卫生质量评价

1.掌握主要食品(肉及肉制品乳及乳制品、食用油脂、酒类、冷饮、罐头等)卫生质量评价的指标,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价;

2.掌握营养强化食品的营养、卫生质量评价的指标,对检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价。

(二)食品卫生监测

掌握对餐饮业、肉及肉制品、乳及乳制品、食用油脂、酒类、冷饮等食品生产企业的卫生监测环节、采样种类、采样方法、监测指标、检验结果的分析和评价;

(三)食物中毒的调查处理

1.掌握细菌性食物中毒(沙门氏菌食物中毒、葡萄球菌肠毒素食物中毒、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的调查和处理方法;

医院卫生专业技术科技档案管理 篇3

档案管理作为医院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在医疗、教学、科研等活动中的作用日益显著,而且随着信息时代技术的快速发展,档案信息资源受到人们的重视。医院卫生技术科技档案是医学科技成果的产物,是医院卫生技术人员在长期的医疗实践和科研活动中,积累了大量的技术资料,是卫生技术人员经过创造劳动所取得的,有医学科学价值和经济、社会效益的科学技术研究结果。这些资料微观上记载了卫生技术人员业务发展的过程和德能勤绩,宏观上反映着医院的整体医疗水平和科研能力,也可以说是医院的重要财富。因此,在市场经济时代如何搞好专科医院卫生技术人员科技档案,加强卫生技术人员科技档案管理,已成为每个卫生管理者的首要任务之一。

强化管理,制度落实

领导重视,增强档案意识。这是做好卫生技术科技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因素和条件。科技档案是医院的宝贵财富,是重要的信息资源,是反映医院卫生科技事业发展的历史见证。 医院领导在思想上要充分认识到其重要性,切实重视抓好这项工作,关心本单位的档案室建设,支持档案人员的工作。

要把科技档案工作纳入科技管理轨道:档案部门要与医教管理部门互通信息,密切配合,协助医教管理部门将科技档案的归档工作纳入管理中去。

增强科技人员档案意识,确保科技档案的完整性、准确性。要向档案人员宣传档案工作的意义、目的和作用,提高他们的档案意识,增强他们的工作责任心,树立严谨的科学态度,把材料归档工作作为自己的职责。

加强自身建设,提高档案人员的业务水平。强化业务指导职能,是做好医学科技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保证。档案人员要指导、监督、检查和协助科技人员做好医学科技材料的形成、积累和立卷归档工作,使之符合规定与要求。档案人员要重视学习专业知识,不断更新知识,积极主动地为医学技术的发展服务。

对卫生技术科技档案实行部门分级管理存在不少困难。一是技术档案信息量大,收集面广,建档难;二是工作范围不同,搜集资料难;三是专业不熟,归档难。为了实行档案集中统一管理,使档案管理工作科学化、标准化和规范化,使卫生技术档案更好地为卫生技术人员发挥作用,必须建立档案工作领导小组和档案工作管理网络,针对技术档案的内容和管理工作中各个环节的不同,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和措施,并严格按规定执行。保证档案资料的延续和完整性,实现医院技术人员档案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

充分发挥技术档案的作用

充分发挥技术档案的作用,利用好这部分档案信息资源,不断地扩展应用领域,为医院各项工作服务。将计算机应用于技术档案管理上,将专业技术人员技术科技档案的全部信息建立关联,集中表达在一个窗中的各页面内,直观地展示个人的基本信息、技术信息,最终达到技术档案管理自动化的目标。有利于院领导随时了解各科室各系列人员力量、医疗能力、学术水平等方面的情况,从而测估医院的整体实力,以便进行宏观控制和决策。

加强卫生人员技术科技档案收集工作

围绕医院中心做好技术档案的集中收集。首先把好专业技术职称评聘材料关。卫生技术人员科技档案大部分是技术职称评聘过程中形成的,它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卫生技术人员在专业技术工作中的经历、品德、业务专长、工作能力和管理水平。其次是业务报告、年终工作总结,国内外各种刊物发表或会议交流的论文等材料,医学科技成果,都属于收集的范围。

结合日常工作做好技术档案的平时收集。技术档案是针对卫生技术人员建立的,只有他们才最了解自己,对自己的资料保存最完整。对每个卫生技术人员收集的论文、成果等个人技术材料,要建立严格的登记手续,同时,对散失在外没有登记的文件材料,各有关科室要集中收到档案室进行统一管理,避免遗漏,定期收集。要做好这方面的收集工作,还需要各部门之间通力合作,共同完成。

确定档案业务信息管理范畴

基本信息:档案号、姓名、科室、最高学历、毕业时间、第一学历、毕业时间、第二学历、毕业时间、工作時间、职称、任职时间。

论文信息管理:档案号、题名、出版时间、责任者、级别、(标有ISSN或CN)收录、数量、归档时间。

论著信息管理:档案号、书名、出版项、出版时间、科室、主编副主编、编委、编者一、编者二、编者三、数量、归档时间。

参加科研工作情况信息管理:档案号、项目名称、合同编号、课题来源、类别、经费、研究起止时间、承担单位、负责人、参加者名次、归档时间。

科研课题完成情况信息管理:档案号、课题名称、研究起止时间、鉴定时间、鉴定单位、证书编号、科室、负责人、参加者名次、归档时间。

获奖情况信息管理:档案号、获奖名称(科技成果、医疗成果、优秀论文、专利证书、荣誉证书)、授奖单位、授奖时间、级别(国家、省、部、市)、证书号、归档时间。

学术会议情况信息管理:档案号、会议内容、参加地点、会议时间、主办单位、科室、参加者、归档时间。

培训、进修情况信息管理:档案号、起止时间、专业内容、进修单位、参加者、培训鉴定归档时间。

学术职务情况信息管理:档案号、学术团体、职务、任职时间、聘任单位、科室、受聘者、归档时间。

讨 论

卫生监督专业 篇4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在教育部高职高专医学院校名录中, 确定华东、西南、华中和东北四个地区选择招收或已招收过卫生监督专业学生的医学院校7所, 同时对吉林、河北和江苏等六省一市63个疾病控制中心、4个卫生监督所, 109个公共卫生系统单位等作为本次调研的调查单位。

1.2 调查方法

调查主要采用文献检索和调查问卷、网络、电话咨询等形式进行。文献内容主要包括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检索资料;Baidu、Google工具搜索资料;教育部、省及其他相关卫生行政机构的文件报告提供的基本资料。问卷调查采用抽样调查方式对全国各高职高专院校的卫生监督专业建设情况进行了调研, 共对10个院校发放调查问卷45份, 回收问卷44份, 调查问卷有效回收率97.78%。

1.3 调查内容

采用教育部高职高专相关医学类教指委卫生管理类分委会设计的调查问卷, 问卷内容包括专业招生、专业设置、专业教学组织、专业建设、课程设置、教学管理与教学基本条件、教材使用、专业师资队伍、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产学研及近三年毕业生就业情况等11个方面。

2 调查结果

2.1 办学总体情况

我国共有7所院校开设卫生监督专业, 学制均采用三年制, 其中高职高专院校开设卫生监督专业4所, 本科院校举办卫生监督专业3所。在4所医学院校中, 66.6%的院校已经开办卫生监督专业达三年以上, 已经建立起比较平稳的教学秩序、师资队伍和相应的实训环境, 但开办卫生监督专业部分条件还比较薄弱。

2.2 招生规模与毕业情况

卫生监督专业2004年开始设置, 2005年招生, 2009年招生人数最多。其中每年招生人数6~114人不等, 平均40人, 在校学生人数一般不超过220人。男女生招生比为:1:2.4, 女生人数远远超过男生, 存在严重比例失调。从学生的生源来说, 【资源管理】

高中毕业生是主要的生源, 另外中专或职专在生源中占30%。多数院校均为面向全国招生。参与调查的医学院校中, 仅1所为2004年由预防医学专业改称卫生监督专业, 2所为2005年开始招生院校, 1所为2009年招收卫生监督专业学生医学院校, 2010年在校生317人, 2008年毕业生总体就业率为89.13%, 2009年为87.23%, 对口率为20.32%。目前卫生监督专业毕业学生最主要的去向是市级疾控中心或区、县级卫生防疫站。

2.3 专业建设情况

卫生监督专业专任教师硕士学历18人, 占总数的50%, 本科占38.89%, 其他类占11.11%。调查显示:各院校的师生比为1:0.06~1:7.5之间, 平均1:4.2。专兼职教师比例为1:3.0。30岁以下者占19.44%, 30岁以上者占36.11%, 40岁以上者占27.78%, 51岁及以上者占16.67%, 从年龄分布上看, 卫生监督专业教师多为中青年, 精力充沛, 有利于专业的建设与发展。从事专业教育时间工作3年以下者占43.21%, 3~5年者占18.25%, 5年以上者占38.54%, 一半以上教师从事卫生监督专业教学不足5年, 表明即使是卫生监督专业毕业的教师, 也有相当部分中青年专职教师专业教学时间较短, 专业教学经验不足。调查显示, 副教授及以上职称者占47.22%, 讲师占36.11%, 助教占8.34%, 部分院系配有专职的实验员, 约占8.33%, 其中“双师素质”教师约占80.56%。

2.4 教学情况

在教学时间设置上, 各学校三年的教学时间为121~152周, 平均138.67周左右, 除少数改革院校外, 毕业实习设置时间较为统一, 均为38~43周, 平均41周。总体上, 公共课课程开设较为统一, 在把握够用的基础上仅有极少数院校增设其他课程。不同院校在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课程种类及学时安排存在较大差异, 没有统一的课程体系。未能明确体现出高职高专卫生监督专业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实践上的侧重点。目前高职高专卫生监督专业课程的教材主要使用全国规划本科教材, 大部分院校采用自编校本系列教材, 尚无配套的实践实训指导教材, 对高职高专人才的实践技能培养指导存在不足。目前尚没有形成统一的高职高专卫生监督专业系列教材。此外, 源于课程设置的不统一性, 教材选用的随意性也很大。

2.5 实训基地建设

实训基地经费投资方面, 师资建设投入, 最低6万, 最高15万, 大部分院校在10万之间。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投入最低43万, 最高220万, 校外实训基地建设部分学校投入经费8~10万元左右。总体来说各院校在总体经费投入比例中, 较重视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校内实训基地, 面积为150m2~2 300m2之间, 平均486m2左右, 但是仅66%的院校建设有专门的专业实训室, 但有部分院校专业实训基地直接放在临床或相关医疗机构。实验开出率100%, 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所占的比例20%~70%不等。各医学院校均设置有卫生监督专业的校外实训基地, 包括见习实训基地和毕业实习实训基地, 最少有16个, 最多47个, 平均27个左右, 总体来说处在经济发达的地区和办学较早的学校其实训基地相对较多, 地域分布也较广, 实习时间为38~43周不等。

3 讨论

3.1 制定全国卫生监督专业设置标准, 出台相关配

套政策措施2004年国家教育部批准专业设置将预防医学改为卫生监督专业[1], 但是, 我国高职高专卫生监督专业教育教学无明确的指导性设置标准, 导致高职卫生监督专业准入与专业建设不规范。高职卫生监督专业作为新兴潜力型专业, 技术性、专业性和实践操作性是其明显特征, 而目前卫生监督专业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师资条件上缺乏规范标准, 多数院校在办学条件和资格、经费投入、软件建设等方面都未达到基本准入要求, 严重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

卫生监督专业教育发展需要配套政策支持和具体落实措施。各级教育行政和高职高专院校要加强对卫生监督专业教育工作作用、意义的认识, 更加重视和支持这门新兴专业的发展, 并把卫生监督列入卫生事业、民政事业、医学教育计划之中, 持续、稳定地贯彻和落实相关政策和措施。建立完善卫生监督专业岗位准入标准, 制订出台卫生监督专业资格证书制度, 使卫生监督专业的人事管理和业务培养有章可循, 并加快卫生监督专业设置标准、专业建设评估体制和机制的建设进度。

3.2 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近年来, 我国高职高专教育有了很大发展, 如何在更高层次上把握人才培养模式, 更加探入拓展高职专业教育内涵, 尤其是高职高专卫生监督专业这种新兴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问题[2], 必须将其放在现代化、国际化的专业教育改革发展大背景下加以探讨, 才能实现跨越式发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专业教学实践经验积累过程中量变与质变的统一体, 改革要体现先进件、科学性和针对性, 同时具有一定推广性。我们提倡高职高专卫生监督专业学习研究国内外先进的人才培养模式, 去粗取精, 学会扬弃, 探索实践适合本区域、本院校、本专业发展的多样化培养模式[3]。

高职高专卫生监督专业要以社会需要、学生就业为导向, 不断调整专业 (方向) 设置及培养目标、培养规格;以专业培养目标为参照基准, 调整专业培养方案、培养途径。在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前提下, 充分发挥高职高专院校的主观能动性, 构建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 对于一种模式采用不同的途径来多方位加以实施, 同时在理论和实践教学等微观层面上实施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提升专业办学实力。

3.3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加强在职公共卫生人员的培训, 提高公共卫生从业人员的素质, 高等院校根据办学特点, 应开设卫生监督专业的脱产和非脱产学历、非学历教育培训班, 特别是应在专业教师队伍内开设卫生监督专业硕士 (MPH) 试点的培养工作, 这对于推动卫生监督专业高层次人才培养模式和教育观念的转变, 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卫生监督专业教师队伍, 提高我国卫生监督专业工作的整体水平, 增进人民健康起着积极的作用。可委托国内预防医学 (或卫生监督专业) 专业实力雄厚的医学院校或权威机构举办高职高专师资硕士班, 提高专业教师综合素质, 推进专业队伍建设, 为现有的高职高专医学院校专业教师提升“双师素质”层次创造条件, 举办各种形式职业技能培训班。

3.4 加快专业 (课程) 体系建设步伐

高职高专卫生监督专业在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建设、教材建设、实习实训等诸多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 教学必须提出改革设想, 打破原有人才培养模式, 积极改革与创新, 构建新形势下的卫生监督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为我国卫生监督事业发展培养高素质的专门人才。加强卫生监督专业课程体系改革, 以利于专业学生各项职业能力和综合能力的培养与提高。高职高专医学院校培养卫生监督专业的人才更需要关注学生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的提高, 关注学生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 应避免成为本科预防医学专业的缩影, 针对岗位培养建设相应的课程体系。加强教学体系的改革, 拓展卫生监督人才的知识面, 专科生专业知识较为牢固, 但新毕业学生在实际工作中除工作经验不足外, 卫生管理学、预防医学以及卫生统计分析等知识的掌握满足不了工作的需要, 迫切需要加强卫生监督专业理论体系的改革以及加强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高职高专医学院校要本着宽基础、重能力的要求, 重视理论教学的改革, 加强实践环节的训练。从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学习、临床专业实习, 到卫生监督专业的学习, 卫生监督专业实习都要做好科学规划, 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才干、增长经验和增强公共卫生人才运用知识的能力。

3.5 出版特色教材卫生监督专业是在实践中摸

索, 在发展中成长的新专业, 在专业建设过程中不能成为本科医学院校预防医学的缩影, 应尽早总结各校成熟的办学经验, 组织专门人员尽快出版高职高专医学院校卫生监督专业全国规划教材, 提升教学水平, 改善专业建设, 逐步形成一系列既适应社会医药卫生改革的发展, 又能培养“理实”一体化的专业系列教材, 为培养卫生监督专业专门人才奠定夯实的理论基础。高等医学院校卫生监督专业教育, 是推动我国公共卫生事业的改革, 普及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迫切需要。学校把学生培养成为热爱卫生监督职业, 具备完善的知识结构, 具有较强的工作适应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为公共卫生服务机构输送高素质的实用型卫生监督专业人才, 还需要我们不断地总结经验, 在实践探索中不断创新教学模式[4], 以推动我国卫生监督教育工作更加科学、规范、深入、健康地发展。

(本文编辑:赵瑞)

【资源管理】

参考文献

[1]侯峰忠.我国卫生监督体系现状调研分析[J].中国卫生监督杂志, 2006, 13 (6) :20-21.

[2]曹劲松, 宋文质, 赵同刚.卫生监督机构监督员现状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 2002, 18 (3) :182-185.

[3]李嗣生.浅谈创办卫生监督专业的培养目标与课程设置[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 2001, 21 (7) :54-55.

卫生专业技术工作述评 篇5

卫生专业技术工作述评

本人于1980年12月毕业后从事内科临床工作,卫生专业技术工作述评。10年间,熟练掌握了内科常见病及多发病的诊断及治疗,对一些危重病人的抢救治疗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并曾任内科病房主任。1988年考取了沈阳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学习,四年后我以优异成绩毕业。1991.8调入辽阳市传染病医院从事传染科医疗工作。到院后能运用学到的理论知识指导实践,很快掌握了本地区常见传染病的诊断及治疗,对一些危重病人的抢救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受到领导和同志的好评。在院里多次举办的专业知识考试、病历书写比赛等专业技术大比武中名列第一。1995年7月顺利晋升为主治医师。1997年11月院里选派我到大连市传染病医院透析室学习腹水浓缩回输疗法,回院后立即组建腹水回输治疗室,当年开展了50多例肝硬化顽固性腹水的治疗,效果满意,并总结出适合我院的工作经验。2010年破格晋升为副主任医师,成为本地区小有名气的专家。1996年担任科室责任主治医师,1998年被医院低职高聘为传染科主任,工作总结《卫生专业技术工作述评》。2010年破格晋升副主任医师。在此期间,能认真做好科室的管理和技术指导工作。通过理论联系实际,找出自己及科室的不足,言传身教,及时指导下级医师工作。在中毒性菌立暴发型流脑、乙脑、流行性出血热及重症麻疹、猩红热、伤寒、斑疹伤寒、腮腺炎、水痘、风疹、白喉、百日咳等传染病的诊断和组织抢救工作积累了一定临床经验。常年承担辽阳城乡传染科病种的会诊工作,可解决多种疑难、重症的诊断、治疗问题。不断提高对医疗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每年都几次被市卫生局派往传染病暴发点完成诊治任务。2010荣获省抗击非典先进个人,2010年医院推荐为省防治流行性出血热先进工作者。2010年被评为市优秀***员。运用学到的知识擅于管理,带领全科医务人员开展专业知识竟赛、示范查房、疑难病例讨论、病历书写比赛等各项活动。同时还积极完成全市传染科临床教学工作和下基层、去学校工厂进行传染病防治知识科普讲座,为本地区的医疗卫生事业做出较大贡献。积极开展科研活动,主持完成的科研课题《发热门诊排查SARS的运行机制研究》,在2010年被评为辽阳市政府科学技术进步壹等奖。并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论文6篇。多年来,自己不断学习,工作中从未发生过医疗事故。我愿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加努力,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卫生监督专业 篇6

【关键词】卫生信息管理 校企合作 培养模式

【基金项目】江苏省高职院校青年教师企业实践培训资助项目。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1-0234-02

一、卫生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基本情况

近年来,国内医疗卫生行业信息化水平的快速提高,我院于2005年开设卫生信息管理专业。本专业在广泛的调研基础上以行业需求为依据,坚持以卫生信息管理的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以素质教育为核心,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信息化复合人才。2008年围绕专业建设,我们通过广泛而深入的调研,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面向医疗卫生机构以及相关企事业单位、培养熟悉医疗卫生事业管理且胜任医院信息系统使用与维护工作的应用型人才,在此目标定位下开展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确立课程体系、制定课程标准,初步形成任务驱动项目教学模式。2011年围绕教学改革,我们又组建教学团队,重点针对专业核心课程积极推进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建设。

目前卫生信息管理专业招生主要面向省内应届高中毕业生。历届已毕业学生327人,毕业生当年就业90%以上。

二、师资队伍建设中与企业的合作

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双师型师资队伍是人才教育发展的关键[1],校企合作模式可以很好地弥补学校师资力量不足、教师知识体系落后理论与实践脱轨的缺。2012开始至今,以专业教学团队建设为重点,推进教研室整体师资教学水平的提升。一是骨干教师参加了各项省市级培训,通过培训提高教学能力,还鼓励教师参加了企业顶岗实践,进一步提高了教师的实践动力能力;二是组织教改课题申报,以研促教提升团队教学水平,提高了教师自身的技术水平和综合素质,教学团队的整体理论水平、执教水平都有明显提升。

在高职教师的培养体制上,我们鼓励教师去行业上以进修,顶岗实习等形式形式充实自己,已有多名专业教师在三甲医院信息科等与专业密切相关的工作岗位上进修学习,零距离接触行业。目前我们和多家企业的合作正在进行,通过在企业的实践锻炼,了解了企业和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更进一步的促使我们对一些专业的核心课程进行相关的教学改革。以往我们卫生信息管理主要是课程讲授教学,而经我们在公司的这段时间的学习来看,很多技能符合市场的,课本里学不到。另外我认为我们急需要在数据库和网络等方面加大教学投入,并根据企业的要求和工作特点,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改革课程体系,整合教学内容,同时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就业观,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三、专业建设改革与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

1.加强校外实训基地建设

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好的适应社会,达到用人单位的要求,只有校内实训是远远不够的,在校外实训基地方面,本专业做了很多努力,依托学院与省内外多家教学合作医院的良好关系,开辟有江苏省人民医院、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和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以及华夏口腔医院、苏州眼视光医院等隶属型医院和吴中人民医院等非隶属型合作医院等实训基地。医院不仅为本专业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实习条件,而且其信息科专门技术人才还成为学生的兼职实习指导教师,为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了必要保证。

在企业中我们又先后开发了医疗软件企业实习基地,如上海金仕达信息系统有限公司等,他们不仅为我们的学生提供了实习通道,还提供了就业岗位,实现了从实习到就业的一贯制无缝对接。

2.校企合作模式促进学生就业

校企合作模式提倡以就业为导向,传统教学模式中,理论与实践明显脱节,校企合作模式要求教育实现从计划培养向市场驱动转变从政府直接管理向宏观引导转变从传统的升学导向向就业导向转变。

在企业就业市场这块,为拓宽学生就业渠道,我们有很多长期合作的业内知名企业,比如上市公司上海卫宁健康股份有限公司、杭州创业医疗软件公司苏州分公司、苏州麦迪斯顿医疗信息系统有限公司等等,学生通过参与企业工作实践,获得实际的工作体验,可增强团队合作能力和有效沟通能力,提高职业能力,增强对职业的感情,保证培养出的学生可以更好地适应企业发展的需求,保证我院学生的就业优势。

3.对未来的设想

目前我们的教育观念还需不断更新。进一步树立起科学的发展观、人才观、质量观,并以校企合作模式为指导和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等各项教学改革。另外专业宣传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强。专业的影响力还不够大,社会对卫生信息化人才的认识也不够,需要进一步和行业密切联系。师资队伍建设有待进一步强化,深入校企合作,互动介入,相互交融,深度合作,真正形成学校和企业的利益共同体,加强教师面向企业、面向社会的服务能力。

参考文献:

卫生监督专业 篇7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02-2003学年第二学期对2002级53名妇幼卫生专业本科生进行为期1学期的“高校新专业学生思想稳定性干预”,其中男生20人,女生33人,平均年龄(19.8±1.1)岁。以2002级58名全科医学专业新生为参照。妇幼卫生专业为1997年新设专业,全科医学专业为1999年新设专业。

1.2 方法

专业思想稳定性评价方法。使用自编的“高校新专业学生思想稳定性评价表”于2002年底对入学后1学期的2002级妇幼卫生专业和全科医学专业学生进行评价,该评价表主要包括学生的一般情况、对本专业的了解程度、对本专业的态度以及对本专业的学习主动性。

干预方法。2002-2003学年第二学期,采用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科系老师参与为主的综合干预方法,对53名2002级(即大学一年级)妇幼卫生专业学生进行为期1学期的干预。具体干预方法如下:①使用自编“专业思想稳定性评价表”进行专业思想稳定性评价,了解学生专业思想稳定性状况,以及学生乐于参与的活动以及期望了解专业、熟悉专业和接触专业的方式;②由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系主任进行妇幼卫生专业学生专业思想和价值观教育,明确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学科重要性、发展前景等,树立远大的理想,提高自我控制能力,端正学习态度等;③定期组织(每个月1次)学科系高年资老师通过专题讲座进行本专业知识和前瞻性分析教育,并邀请省妇幼保健所一线工作人员,介绍自己亲身体验,稳定学生的专业思想,加强学习动力;④组织学生参观省妇幼保健所、市妇幼保健院、市妇幼保健所等多家相关单位,并邀请经验丰富的一线专家进行现场讲解和指导,让学生直接接触本专业的一线工作,对本专业的具体工作有更直观的认识;⑤组织学生组成学习兴趣小组,利用节假日参与教研室老师的科研和教学工作,参与一线工作单位实际工作,培养学生浓厚的专业兴趣,提高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58名全科医学专业学生进行常规教育,未对其进行特殊干预。

数据处理。使用SPSS10.0对数据进行录入和统计分析,干预对象各指标前后率的比较使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妇幼卫生专业本科生,共53人,其中男生20人,女生33人,平均年龄(19.8±1.1)岁。其中独生子女13人,非独生子女40人;农村户口33人,城市户口20人。

2.2 不同专业学生专业思想稳定性情况

表1显示,经过半年的综合干预,干预组(妇幼卫生专业)有关专业思想稳定性的14个项目干预前后肯定回答率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而对照组(全科医学专业)前后仅“现在如果可能你是否愿意调到其他专业”一项前后回答率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各项目差异均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妇幼卫生专业与全科医学专业在基线调查时对各项目的肯定回答率差异均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而妇幼卫生专业干预后与全科医学半年后对各项目肯定回答率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妇幼卫生专业学生思想稳定性显著优于全科医学专业。

注:()外数字为肯定回答的人数,()内数字为百分数/%。“﹡”表示妇幼卫生专业干预后与全科医学专业1学期后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示全科医学专业半年后与基线比较专业思想稳定性有显著性差异(P<0.05)。

3 讨论

社会医学模式的变革和国际竞争的加剧,各医学院校如何利用有限的资源培养出应用价值更高、实力更强的新型医学专业人才是医学院校发展的必由之道。新型医学专业如何在尚不成熟的建设过程中和现代市场经济潮流对医学生价值观念冲击的影响下稳固新专业学生的专业思想,是摆在人们面前急待解决的问题[3]。实施以新专业本身为基本力量,充分整合所有可利用资源,以“稳定专业思想”为核心的这一投资少收效大的新型教育理念,不失为高校促进新学科发展、提高学生价值观和综合素质、减轻职能部门教学管理负担的优先选择途径。

本研究采用学科参与进行专业思想和素质教育、学科带动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学科参与带领学生早接触专业等以学科系为纽带,以妇幼卫生专业学生为核心的专业思想稳定性干预。结果表明干预组(妇幼卫生专业)无论在干预前后还是与非干预组(全科医学专业)比较,在专业了解程度、专业态度和专业学习主动性的各个项目上差异均有显著统计意义。而非干预组半年前后仅有“现在如果可能你是否愿意调到其他专业”一项前后肯定回答率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这一结果说明以学科系为纽带的综合干预措施对提高高校新生尤其是新专业学生的思想稳定性具有明显的效果。本研究亦表明高校新生尤其是新专业学生的专业思想稳定性不容乐观。

总之,专业思想稳定性和素质教育既能促进医学生掌握扎实的医学知识,又能塑造现代大学生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是培养21世纪合格人才的重要举措。

摘要:目的描述某医学高校新专业新生专业思想稳定性状况,探讨以学科干预为主的综合干预方法对妇幼卫生专业新生专业思想稳定性的干预效果。方法对2002级53名妇幼卫生专业新生开展为期1学期的以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教研室教师参与为主的综合干预,对干预前后学生的专业思想稳定性进行评价。结果干预组专业思想稳定性的14个项目干预前后肯定回答率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干预组干预后与对照组半年后专业思想稳定性的各项目肯定回答率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以学科系为纽带的综合干预方法对稳定高校新专业学生思想稳定性具有显著的作用。

关键词:医学生,专业思想,干预研究

参考文献

[1]康小明.从结构性约束看大众化阶段我国高等教育公共政策的选择[J].高等教育研究,2007,28(2):11-16,23.

[2]蒙艳斌,贺莉萍,李小亚,等.2006级护理本科新生专业思想教育效果的评价[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7(9):9-10.

教师专业行为的监督与管理 篇8

广义的教师监督与管理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三十七条之规定, 教师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由所在学校、其他教育机构或者教育行政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解聘: (一) 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给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损失的; (二) 体罚学生, 经教育不改的; (三) 品行不良、侮辱学生, 影响恶劣的。而本文的教师专业行为监督与管理是指基于教师专业化职业的“行内”要求, 在充分保障教师的专业自主权的同时, 对教师专业行为进行必要的外部诊断、监督、纠正与管理。教师专业行为是由其所处的当前教育教学、科研、学生管理等环境中的各种事件所控制的, 行为改变的目的就是从专业角度分析、识别这些事件。教师专业行为监管包括对与专业行为有关联的各种环境事件进行评估和改变;对不符合教师专业行为的改善及良好行为的增进与塑造。建立教育秩序是教育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和前提, 没有管理的教育是软弱的教育, 以外在行为监督与管理校正教师的专业发展, 是教师队伍建设和教育秩序稳定的重要工作。

1. 教师专业发展的必要外力因素

生命就是无常, 就是变动不居。所以尼采所讲的主体不是旧形而上学者所讲的理性的主体、精神的主体、灵魂的主体、不朽的主体等等, 而是自然的主体、本能的主体、欲望的主体、永远变化的主体、多元的主体。主体的“缺陷”需要外在的制约才能弥补。与其他工作相比, 教师工作的自主性相对较高。医生、律师的行为容易受到监督, 而教师有自己独立的工作空间——教室。教师是“教室之王”, 教室像一座城堡, 不仅私人的权利受到严密保护, 而且彰显个人英雄主义, 实践行为的随意性较大。有时, 教师往往不去对问题做最佳的判断而仅凭借强烈的个人偏好来决定所要采取的行动。因此, 实践性的教师专业化的职业, 经验是其专业发展的基础之一, 而经验的主观性总结难免偏离科学的专业发展方向, 建立“纠偏”监督机制是必要的。还有类似教师在线购买、下载各种论文、教案、工作计划和总结, 在复制他人的工作成果后, 自由地去从事自己认为有价值、有兴趣的事情, 如炒股票、做家教, 迷恋看肥皂剧、上网游戏和聊天等。教师的发展是私人行为, 也是公共行为, 也是一种教育的话题。对教师行为监督的终极目的是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没有教师的发展, 没有教师专业上的成长, 教师的历史使命便无法完成。有研究表明, 教师的专业发展既要通过个人的内驱动力来实现, 也需要外部管理系统的支持, 引进目标管理机制。教师专业行为监督和管理是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和目标管理机制的外部动力支持系统。

2. 教师自我监管能力提升的保障——预防为主

斯图尔特 (Stuart, 1972) 说:“被普遍地归因于自我控制的行为, 可以被分析为操作反应的一个特定子集, 它们事实上是由环境控制的。”行为主义者也认为, 事情的安排是有顺序的、有规则的、可预言的, 因此也是可以控制和塑造的。行为是可塑的, 即是说可以通过学习、教育、训练、实践, 乃至通过监督、评价等方式, 改变人的行为模式。教师专业行为也是如此。因为, 教师专业行为与主、客观因素是相关联的, 如果人的主观因素发生了变化, 或者客观因素的变化促进了人的主观因素的变化, 那么, 发生变化的教师意识所发动的行为, 也会随之发生改变。在没有或缺少外部奖励或惩罚的情况下, 教师实践行为也会发生, 教师专业行为外部监督更是为从“出漏补洞”转变为“防微杜渐”。人的各种行为是为了获得预期的利益, 或者为了避免将来的麻烦, 许多活动所指向的是反映未来的结果。对远期结果的预期, 为选择活动指明了一般的方向, 并且提高了活动参与水平。王夫之说:“知之尽, 则实践之而以。实践之, 乃心所素知, 行焉皆顺。” (《张子正蒙注·正当篇》) 行为是认识的目的, 任何问题都是从小到大, 在轻微时掉以轻心, 到严重时则难以收拾。以监督提升教师的自我监控能力, 使高价值的行为增加, 低价值的行为减少。学校监督, 社会舆论监督, 制度监督, 教师职业良心自律等等“居安思危”的心理倾向, 体现了值得称道的战略眼光——预防为主。

3. 加速教育教学社会化进程, 为教师的社会能力“补课”

美国学者莱温在群体动力学研究中提出, 改变人的生活空间的力有两种:一种是产生于人自身需要的“自身力”, 另一种是来自周围环境的“诱惑力”。对教师发展影响最显著的, 是那些既有教师个体自身的力又有来自外部影响的各种“能量场”的诱导力。教师要实现专业发展可以以社会为主体, 这种方式是个人完全从属和依赖社会, 也可以以自我为主体, 这种方式是个人的一切事情都依靠自己, 自己对自己负责, 进而对他人、社会负责。两者的有效结合更能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改造主义者希望更多的人能成为社会变革的主体, 改变自身以及周围的环境。如乔治·S·康茨呼吁, 教育者应当带头争取权力, 并利用这些力量为理想生活而奋斗, 使自己摆脱“奴役心理”。教师应更多地参与社会事务, 要在改善自己的同时, 能够去教育他人。改造主义者期望教师既是一个教育者又是一个社会活动家, 有勇气付诸行动。而事实上, 教师天天生活在学校的小圈子里, 与社会接触了解的机会少, 参与社会的实践能力差, 在封闭的教育系统中难免视野狭窄, 缺少独立性, 产生系统内部的依附性工作状态。教师应当是一个完整的职业人, 即会教书, 又会做人, 做一个完整的社会人。在发展自己成为一个“生活通”、“社会通”的同时, 增强社会的参与意识、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建立巨大的教师专业发展外部支持系统, 可以助长教师优良行为的发生, 使优良行为的一致性的标准在群体内部广泛传播。

4. 对专业能力不足教师的保护

任何影响行为选择的因素, 都会对个体的发展过程产生深远的影响。促使人们积极地投入到活动中去的有益的效能自我知觉, 有助于能力的增长。相反, 引导人们回避丰富多彩的环境和活动的自我无能感, 阻碍了自身潜能的发展, 使具有消极自我知觉的个体失去了更正的机会。对于一些“平庸化”的教师, 其专业行为如果没有达到社会所要求的标准, 作为一种“逆向关怀”的专业行为监督, 会使教师自觉惭愧。让教师的聪明才智得到最大化发挥, 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为尊、以人为重、以人为先”的原则, 帮扶每一位教师。例如日本对“指导力不足教师”的最新指导思想是不让一个教师掉队, 对不合格教师以帮为主。首先, 确立判别“指导力不足教师”的程序。日本各地县级教委直接掌控辨别“指导力不足教师”的权限, 为了使这种辨别做到公正与准确, 61个县级教委确立了有关的认定程序。其次, 针对认定的每名“指导力不足教师”采取处置措施。第一步是将所有已认定的“指导力不足教师”送去研修 (日本对“教师进修”的说法) , 各地县级教委规定的研修期限不等, 最短为一年, 最长可达三年或以上;第二步是根据每个“指导力不足教师”研修后的具体情况给予因人制宜的处置, 其中有“恢复原职”、“依愿退职”、“依法退职”、“依法停职”、“调动工作”、“惩戒免职”、“继续研修”等。日本在处理“指导力不足教师”问题时十分慎重, 体现了一种维护教师正当权益的人文关怀。

二、教师专业行为监督与管理的策略

没有一剑封喉的解决问题的办法, 在追求效率的社会中教育的科学管理地位更加凸显。不论是教育系统内部的监督、还是教育外部的监督, 不论是对教师个体行为的监督、还是对教师群体行为的监督, 不仅是可控的、而且是可行的。

1. 建立国家、地方、学校教师专业标准

评价教师行为的标准有“硬标准” (如出勤率) 、“软标准” (如工作态度的转变、教学方式和方法的改进等) 和专业标准。现代教育一般都是由国家举办、管理和监督的公共事业, 教师根据法律规定的培养目标和教育标准实施教育活动, 执行的是国家的教育公务, 教师因而也就成为了国家的雇员, 教师职业也就具有了国家公务性质。国家的意志、利益、要求必然会成为教师们外在的工作标准和内在的追求目标;同时, 不同的国家及其不同的发展时段又会对教师的工作及教师的从业标准提出不同的要求, 这些标准和要求又会成为教师的培养、培训标准及个人专业发展的方向、目标。因此, 国家的教育政策、法规以及对教师的工作和从业标准的不同要求, 必然会在宏观上对教师文化的生成过程与类型以及教师的专业发展目标起到预设性的引导、定位作用, 进而影响着教师的文化与专业化进程及程度。国家的教师专业标准是一个参数系统, 作为教育的法律文件, 反映着教育的国家理想 (对教师实践行为的要求) 并观照社会及个人实现这一理性的可能性 (教育过程的技术保障) 。当教师缺乏个人实践经验时, 采纳地方文化的示范性的标准尤为明显。教师根据所采纳的标准来调节自己的工作, 判断行为表现的充分性。即使对活动已有过经验, 教师的自我认识仍受到地方示范的标准的影响。从学校外部看, 建立和完善教师资格证书制度、教师教育机构认证制度、教师教育课程鉴定制度以及教师机构质量评估制度等。从学校内部看, 应该建立“以校为本”的科学合理的教师专业考核和评价机制。教育实践中有许多“潜规则”, 不合理的应当将其边缘化直至祛除, 用国家、地方、学校各类教师专业标准来衡量教师的专业行为。

2. 完善配套制度

教师要经过长期的训练以掌握工作方法和实践能力, 必须有一套合理完善的培养机制和监督体系作为支撑。行为的对与错, 不在于行为者本身, 而在于外在的制约力是否生效。以规矩成就方圆, 所以霍布斯说:“契约如果没有剑的保证等于一纸空文”。教育组织被看作为“被控制着的” (非市场化的) 组织, 被动地认同更广泛的制度化力量, 通过制度认同而不是技术效率保证教育组织的成功, 如梅耶所言, 学校是强制度环境和弱技术环境的统一体。制度可以起到规范、保障和引领作用。如, 在以色列尽管教师工会等多方反对, 但教育部长还是草拟法案, 将对教师进行登记、制订行为准则、建立教师风纪法庭。除了正式的法律法规以及职业道德标准以外, 很多组织机构也有其内部制定的各种政策、条文和行事准则, 以此来规范教师的行为。称职的教师必须了解并遵守这些准则。作为学校层面应承担着学生与教师共同发展的社会责任, 而一些学校往往对后者重视不够或存在偏颇。只有将教师的发展与学生的发展协调起来, 学校才能可持续发展和具有生命活力。教师需要集工作与发展于一身, 融实践与发展于一体, 在工作与实践中发展自我, 并通过自身发展提升教育质量和工作效益。另外, 教师专业行为监督与管理要与教师专业申诉相结合。教育行政部门建立教师“消费者协会”, 教育工作不是市场机制的自动调节, 教师的工作不能商业化运做, 不是完全的自由放任、无为而治的状态, 要人为干预, 教师也可以进行申诉。

3. 建立教师行为监管的责任共负机制

每一位教师已明显地感受到来自教育行政、社会、家长、学生的密切关注, 特别是教师教育教学的行为。因此, 由教育行政、社会、家长、学生组成社会监督体系, 实施责任共负机制。特别要实施教育行政官员 (即教师管理阶层) 的专业化。包括美国在内的一些发达国家, 中小学校长除了他必须当过教师、具有特定教师专业资格以外, 他还必须修习一定学分的教育管理方面的课程, 以获得当校长所必需的教育管理方面的资格证书。但是对于更高级别的教育管理人员, 目前尚未建立明确的专业标准, 随着教育专业化和民主化程度的提高, 将“教师专业”拓展为“教育专业”的观念变革将成为一种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 建立一支经验丰富、能力较强、干劲高, 具有求真务实、敢讲真话的专业化的教师监管队伍, 发展教师自己的专业组织, 组建“行内”的专业责任体系, 专业责任体系的目标是将教师专业行为纳入到系统之中, 使相关的教育工作者做出负责任的决定, 这个责任体系中的每一层面都应承担起相应的责任。由于专业活动所依赖的专业知识是专业内的知识, 因此, 专业外的人很难从事相关的专业活动。只有业内人士才有能力对业内的事务做出准确判断, 对业内事务做出专业的裁决, 如审核教师的资格与能力, 判断教师的专业水平与品行等。为此, 作为一种专业必须有自己的专业组织, 这类专业组织可以起到保障专业权限、尊重教师的专业自主权、保证专业水准、提升专业地位的作用, 并促进教师专业活动的顺利进行。

4. 帮助教师制订职业发展规划

有这样一种惯性定律:运动中的物体易于保持运动状态, 反之, 静止中的人或物也易于保持静止状态。如果教师处于静止状态, 懈怠无力、退缩不前, 就会逐渐甘于这种状态, 不愿或不敢举步向前。鼓起勇气克服最初的惰性及惯性的静止, 充分发挥和利用惯性运动释放的能量, 以此借助外力的助推作用成就自身的专业发展。教师专业行为监管中的组织或专业人士对教师的专业发展和个人风格进行分类, 帮助每位教师制定个人研修计划, 全面制订近期和远期的职业发展规划, 使教师的职业目标转化为专业目标, 关注教师专业发展的终身性。教师与学生的代际关系会从初任时的“大哥哥或大姐姐型”转变到后来的“叔叔或阿姨型”, 直到最后的“爷爷或奶奶型”。在这个过程中, 新教师会受领导的监督和评价, 但随着教师的不断的成长, 领导对成熟的教师的监督就少多了, 教师的自主权就会越来越大。不断地进行终身学习、接受终身教育、更新观念、更正行为, 教师的职业生涯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教师专业行为监督和管理中的障碍性因素

教师的工作是情境依赖的、个性化的创造活动, 其工作效果很难按照科学的方法进行检验, 其专业行为也不是“非此即彼”的判断。合格教师有共性的特征, 问题行为的教师各有各的问题, 教师专业行为监管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

1. 教师的因素

知识、观念、价值、信念等属于教师的精神世界, 而“人的精神世界恰恰是最难把握的现象”, 教师的精神世界作为内在的自我是复杂的。首先, 杜威说:“人基本上是一种由惯性铸成的动物。”由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舒适地带, 有自己熟悉的活动范围和经验, 在其中就会觉得安全、舒适和稳妥, 一旦逾越, 则可能会遇上困难、麻烦、危险和挑战。一些教师用过去的经验夸耀自己, 满足于某种经验, 体现了教师的一种特征:总是对的, 表现为自以为是。所以有些欧洲人对中国人的评价是“中国人讲道德, 但不讲规矩”。消极应付乃至抗拒外在的监管时有发生。其次, 教师的工作状态和生活状态是难以分离的, 工作的时间具有无限的延长性, 工作的地点具有不确定性, 休息的时间有时也在工作。如教师下班后在家中怎样批改作业, 为上课做怎样的准备等都是监督工作难以触及的。再次, 教师的工作标准具有不同一性, 工作效能具有不确定性、内隐性和滞后性, 并且具有非实证意义上的科学性, 增加了监督的难度。很多老师忙科研、忙课题、忙论文、忙办班、忙赚钱, 花在教学上的时间明显不足, 缺少一种服务社会和他人的教师专业属性, 敬业精神不足。学者庞丽娟作过一项调查, 我国75%的教师存在能力不足或缺乏的现象, 而不仅仅是教育理论的缺失。

2. 政府因素

教师监管存在“缺位、越位”问题, 即主要职能不到位和方式不合理问题。所谓越位是指管了一些可以不管或者不该管的事。所谓缺位是指该管的事又没有管。“缺位、越位”实际上是履行职能不到位和手段、方式不合理。根据伊里奇的观点, 现在教育机构的控制性太强了, 我们需要一个“友好的”教育体制, 推动教育的发展。在当前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恢复教育的公益性的过程中, 不难看到这种情况:政府在掌控更多的教育资源、承担更多的公共教育责任的同时, 行政权利也随之膨胀, 实行大一统的“管制”, 强化“教育局办学”。教师被国家、社会买断, 被动代其行事, 服从其意愿, 教师被当成了工具, 致使有一定自由度的职业教师产生了逆反心理。责任泛化致使执行主体缺位, 制度的繁多会导致人性的“冷漠”, 因为名目繁多的制度构成了人行动的主要依据, 人就拥有了制度意识。而人一旦拥有了制度意识, 他们的实践行为就不再是发自内心的, 而是基于制度的理性行为。导致教师凡是制度所限的就不做, 如果制度不加限制就可以做。而当下宽松的入职标准也使教师供过于求, 随之而来的是教师职业工资过低, 并最终导致整体教师专业行为的缺失。

3. 社会对教师不合理的期望

改造一个不合格学校的硬件, 只要有钱就可以, 一两年即可见成效。塑造一个专业化的教师群体比改造硬件困难得多, 花的工夫要大得多。教师的专业行为提升是一个链条。这一链条的终端环节是“教师教学质量的提高”, 驱动装置是“好教师的人才发现”、“培养与积极性的调动”, 前提条件是“教师工作条件、权利、社会地位和合理补偿”、逻辑起点是对教师期望的反思——我们对教师的期望是什么?哪些期望是合理的和应当满足的?哪些期望是不合理和需要改变的?由于传统教师“圣化”的宣传和现代社会升学、就业的功利色彩, 社会对教师寄予了太多的期望。现实中很多学校只给教师下任务、压担子, 学校成了教师的“工作坊”, 而不再给教师学习、培训和发展的机会, 对教师监督有余而促进教师发展不足。整个社会似乎有一个看不见的监控教师行为的“黑匣子”。教育决策失去了教育家的声音, 教师缺少话语权。一些教师只能感受职业的前途迷茫, 而觉得教师的职业无所谓成功。

“金字塔的建造者, 不会是奴隶, 应该是一批欢快的自由人!”瑞士钟表匠塔·布克的这个预言不断被考古家所证实, 因为严格监管的地方很难造出优秀的东西, 人的能力只有在身心和谐的状态下才能发挥最佳水平。创造性的教师劳动, 仅仅靠纪律、规范约束是难以想象的。教师专业行为监管的基点是赋权给教师, 而不是“防教师”, 不是为了管理而管理, 而是为教师和学生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A·班杜拉.思想和行动的社会基础——社会认知论 (下册) .林颖, 王小明, 胡谊, 庞维国等, 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2]方彤.日本也有不合格教师.中国教育报, 200703-12-08.

[3]申继亮.教师资源开发与管理.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4]檀传宝.建立教师专业标准应当考虑的三个问题.2004 (4) .

[5]L·J·宾克莱.理想的冲突.马元德, 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3.

卫生监督专业 篇9

关键词:卫生事业管理,人才,培养模式

我国医学教育均以医疗技术为中心而轻视卫生事业管理, 导致本专业存在着较多不足。固有的培养模式不能满足社会需求, 学生在思考方式、知识拓展及二次学习方面与现实脱轨, 不能良好适应我国医疗卫生管理岗位的需求。

1 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

我国的卫生事业管理教育始于1981年, 在职的卫生管理人员在职业中心接受了培训。自2004年卫生部颁布《卫生部关于开展卫生管理干部岗位培训的通知》后, 全国各医疗企业都开始了卫生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 整个卫生事业管理系统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全国各高校也都开展了卫生事业管理教育方向各个层次的学历教育, 从大专、本科、硕士到博士。至今, 全国已有五十二个教育机构开展了卫生管理专业的硕士研究生教育课程, 其中还包括一定的博士点。但是随着时代的变革、与国外的接轨和医改的不断深化深入、传统医学模式的转变, 医疗企业对卫生管理人才的各项素质也提出了更多的要求, 然而我国的卫生事业管理教育依然延续着传统模式, 结果导致培养出来的卫生管理人才在实际工作中无法有力有效的处理当前社会特有的医疗问题, 如“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大量的医疗纠纷等, 既影响个人的发展, 又使卫生事业管理不能发挥充分的作用。因此, 卫生事业管理教育只有继续探索和变革才能够满足和适应市场需求, 才能真正培养出适应卫生事业管理市场的人才。

2 目前卫生管理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2. 1 人才培养模式缺乏经营理念的输入, 无法适应市场需求

医疗企业在平时的运作中一般注意力都集中在医疗技术人才为医疗企业获得的直接效益, 而会忽视卫生管理人才所具备的潜在效益, 医疗企业的管理人员就得不到足够的重视, 卫生管理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就处于不被认可的情况中。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应具备一定的卫生事业管理的实际运作能力, 跟上管理学、医学技术、政府政策法规、资本运营、信息技术发展等多方面变化趋势。然而目前各高校的卫生事业管理专业从课程的安排、教学方式方法、思维体系建立等方面都属于研究型, 实际应用过少, 并且在思想观念上实际是处于一个落后的情况, 导致毕业学生无法在医疗企业管理、卫生行政部门等领域内大展拳脚。

2. 2 专业培养目标缺乏时代性

随着时代的发展, 中国的卫生系统变革巨大。全国各医疗机构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从原来的国家统筹向市场经济发生转型。因此各大医疗企业都需要掌握现代医院管理知识和市场相关知识的卫生管理人才。通过对各个高校的调研可以发现, 大多数院校对于卫生管理人才培养的目标并没有跟上时代的脚步, 总方向不够精准, 结果直接导致专业课程的设置、培养模式的建立出现了滞后的情况。

2. 3 课程设置单纯累加, 无法做到融会贯通

卫生事业管理学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学科, 是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相结合所产生的。开设的课程分别由临床医生、预防医学的教师和管理学教师讲授, 教材和教学内容也相对独立, 并没有专门的教材、教学内容和教师。如此单纯累加式的教学, 让学生非常容易对专业方面失去方向性, 同时产生混乱的思维模式。现在这样的教育模式难以培养出具有医学、管理学和其他相关科学相交叉, 知识充足、动手能力强、能解决实际问题的专业卫生管理人才。

2. 3. 1 临床医学课程过多, 压力过大

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应用全套临床专业教材, 教学方面也采用和临床专业统一的大纲、统一的考试和完全相同的教学模式。学生平时负担重, 全部精力都投入到考试中, 学习缺乏主观能动性, 自学能力严重不足。这样的教育教学方式很难培养出适应性强的卫生事业管理专业人才。

2. 3. 2 课程体系不完善

课程安排受到学期总学时的限制, 很多原则上必需的专业课程甚至只能作为选修课出现, 不开设相关基础课程, 体系不完善。例如法学相关课程, 多数院校只设置了卫生法课程, 其他相关的法理学、宪法、民法、刑法等重要课程均无设置。这样的课程安排直接架空了卫生法学, 没有根基地飘浮在空中, 既不利于学生理解卫生法学的条款, 也不利于法律意识大局观念的建立。

2. 3. 3 课程、教材陈旧

卫生系统的变化可以说是日新月异, 每隔很短的时间甚至都可能出台很多新的政策、法律、法规。这些改革的出现会很大程度上改变卫生系统原有的格局, 但由于教材不可避免的滞后性, 导致改革的新思路很难应用到课程的学习上。

2. 4 教学方式方法单一

由于医学课程课业负担比较重的特点, 导致学生在学习之中理论课占据了大部分时间, 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机会少, 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得不到培养, 影响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个性发展和实践能力。

3 卫生事业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议

3. 1 课程设置科学化, 课程选择合理化

通过对医院及卫生行政部门的调研, 统计出专业人才对于管理学、医学和卫生法学了解的比例, 医疗企业为35% 、30% 和18% , 卫生行政部门为40% 、21% 、24% 。由此可见不论是处于一线的医疗企业还是处于管理层的行政部门, 都将管理学放在了需要的首位, 这与全国各高校将医学专业知识作为卫生管理专业的基石理念是完全相反的。所以, 我们应该重新安排课程布局, 充分融合各个相关学科。将临床医学和管理学课程放在最重要位置的同时, 增多选修课等其他类型多方面的课程, 最终形成众星拱月的有机课程体系。这就要求各高校增加其他类型课程, 最大程度融合卫生管理专业与社会学、自然科学、人文科学、政治、经济管理学等领域, 尽最大可能丰富学生知识, 使学生学习到各种实际问题的研究方式, 培养学生从多角度进行思维, 以便今后容易进入管理工作的角色, 可以适应社会飞速发展, 与此同时教师应该将本专业前沿问题、热点问题以及国家最新的卫生政策融入到课堂或者进行PBL ( problem based learning) 自主学习。

3. 2 加强实践应用, 将理论融于实践

理论源于实践, 是实践的升华, 但是又不能脱离实践单独存在。其实在所有课程的教学过程中, 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都需要协调进行、相互补充, 这一点在卫生事业管理专业上尤其重要。针对本专业具有抽象性的特点,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加入真实案例的分析、对某个现象实际调研的讨论等专题, 把教材中的基本理论、方法真正应用到实践之中去。学生自己将知识运用于实践之中, 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都大有裨益。卫生管理专业还有一个重头戏就是社会实践, 但是一般的实习距离预期的目标还有些远。学生进行实习的单位其实也可以针对自己需要人才的特点, 同时与学校的培养模式相结合来设置合理的实习培养模式, 也可以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使实习真正具有提升学生能力的作用。

3. 3 创新教学方法, 改变教学理念

传统的“照书念”教育模式使得老师在教学时十分轻松, 但是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落后于时代, 甚至严重影响学生亟须增强的素质能力。“启发式”和PBL的方式才能引导学生去进行自我探索和思考, 真正锻炼出学生的主动性、表达能力和创造力。其次还应该多多鼓励本科生参与教师相关科研课题申请、调研和研究论文撰写等内容。这样更易使学生深入思考特定的专业问题, 并通过实践的手段加以验证, 这样能大大提高学生相应的科研能力。各高校还可以建立相关专业的大型模拟实验室, 通过模拟医院日常运转的一些特殊案例, 培养学生熟悉医院流程及提高应对能力。

3. 4 加快新教材编写, 提升教师能力素质

卫生事业管理人才培养的发展需要专业的教材, 生硬地将临床医学用的教材和其他管理专业教材组合的方式只会限制学科的发展。全国范围组织医疗技术专业同时还是医院管理的专家商讨和编写合适的专业教材, 把实践医疗企业管理中能用到的医学知识通过实际案例有机结合在一起, 这样可以大大提升学生学习效率。从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方面来说, 可以做到以下几点。安排讲授医学专业知识的教师需要具有一定的实际管理工作的经验, 这样才能做到授之以渔, 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还可以将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的老师, 定期安排到医疗企业或者卫生行政单位加以锻炼, 这样不仅能够更加熟悉工作的流程, 更能将实践与专业相结合, 更新知识体系, 跟上时代潮流。同时大力发展科研教学, 本着严谨的学术态度, 通过专业范围的学术交流和做访问学者等方法, 端正专业教师的科研教学态度, 学习他人优秀的科研方法。提出有凭有据的理论观点, 才能真正对医疗企业的管理工作和卫生行政部门的工作进行正向推动。

参考文献

[1]景浩, 马月丹.卫生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现状分析[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2009 (8) :554.

[2]王德炳.中国高等医学教育管理体制和学制学位改革研究总体报告[J].医学教育, 2005 (6) :1-4.

卫生监督专业 篇10

关键词:卫生事业管理专业,专业特点,教学思路

我国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已经有将近30年的历史, 已经形成了专科、本科、硕士和博士研究生等不同学历层次的教育体系, 其中本科教育占据主导地位。全国拥有卫生事业管理人才培养机构50余个, 本科教育院校有30余所。在这近30年的发展历史中, 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已经形成了自身的一些专业特点, 这些特点决定了该专业的教学基本思路。本文结合作者自身的教学经历, 谈谈如何提升该专业的教学。

1 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特点

1.1 多学科交叉并重

根据教育部学科分类, 卫生事业管理专业 (或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 属于管理学下设的公共事业管理 (一级学科) 的二级学科。目前, 国内各大院校所设置的该专业的名称仍然不统一, 其培养目标和方案也存在很大差别。但在总体上, 该专业的课程设置呈现出多学科交叉并重的特点, 主要涵盖管理学、医学、社会学、伦理学、心理学、法学、药学、经济学、数学等多学科门类。在具体的课程设置上, 由于办学主体的不同, 又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总体上, 我国卫生管理教育仍属医学教育的范畴, 医学课程体系是其依托, 只是稍加改动, 但并没有脱离临床医学的教育模式[1]。从作者所在院校桂林医学院2012年所修订的培养方案 (见表1) 来看, 在必修课程中, 素质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几乎平均分配。在专业基础课中, 生物医学课程占29学分, 公共卫生科学方法占31学分, 三早教育占10学分外加寒暑期社会实践, 临床课程占59 学分。很明显, 生物医学和临床医学仍然占据很重要的比重。在生物医学课程群中, 包含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病理生理学、病理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药理学等必修科目, 以及医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医学遗传学、人体寄生虫学和临床药理学等多门课程。在临床课程群中, 包含诊断学、医学史、内科学、外科学、儿科学、妇产科学和传染病学等必修课程, 以及医学美容、法医学、康复医学和临床营养学等选修课程。

卫生事业管理专业课程设置是一个庞大的体系, 不仅在师资上需要一支庞大的学科队伍, 而且对学生的学习能力要求也特别高。

1.2 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并重

从目前各大院校的卫生事业管理专业所设置的课程来看, 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并重。其中自然科学如医学、数学和生物学占有较大的比重。从桂林医学院最新设置的培养方案来看, 这三门学科占51个学分, 占总学分 (200学分) 的25.5%。社会科学中心理学、法学、经济学以及技术方法学等所占比重也很可观。因此, 除掉必须开设的素质基础课 (占27.5%, 见表1) , 真正属于管理学学科性质的课程只占47个学分, 占总学分的23.5%。这一课程设置特点为招生带来困难, 目前桂林医学院采取文理兼招的方式, 但在实际培养中, 生源如果来自文科, 在学习数学、医学和生物学等自然科学方面存在一定困难。而生源如果来自理科, 学生对于心理学、法学等又不太感兴趣。

1.3 理论和实践并重

从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来看, 这一专业设置的主要目的在于改变当前我国卫生事业管理领域的非专业状态, 有两方面的要求:一是提升学历层次教育;二是增强卫生事业管理的专业化。因此, 理论学习在整个专业学习的过程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其中不仅包括管理理论的学习, 而且要熟悉掌握公共卫生和医学理论, 以及国家每年出台的各种政策、法规, 这些内容的更新速度非常快。从学科性质来看, 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又是一门应用性非常强的专业, 因此, 除了理论学习, 社会实践经验是必不可少的。但管理学领域的实践与其他专业如医学领域的实践存在本质差别, 管理学专业领域的实践不在于技能, 而在于经验, 甚至要上升为智慧。这种实践经验不是简单的模拟或训练能够获得的, 需要实际的工作年限。

总之, 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在理论和实践两大领域要求都非常的高, 这直接导致的后果是无论制定一个多么完备的培养方案, 都有可能造成理论和实践的严重脱节。

1.4 历史性与时代性并重

理论上, 学习任何一门学科都要先学习它的历史。然而, 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的教学, 从目前国内各大院校所设置的课程来看, 几乎没有设置有关管理学历史的课程。部分医学院校的卫生事业管理专业, 设置了《医学史》这样的基础课程。虽然在一些专业课程里面, 部分章节会学习到有关管理理论发展、公共管理理论发展的历史, 但所占据的内容与课时非常少, 导致很多学生局限于当前的理论学习, 而无法更深入地掌握本专业的历史渊源。而现有的一些管理学理论, 大部分有来自西方的管理理论, 对中国传统的管理理论论及较少。

从时代性的角度, 卫生事业管理专业不得不应对卫生领域的时事与实际问题。因此, 这一专业的学习必须熟练地掌握国家的形式与政策, 并能够抓住政策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换句话说, 这门专业的学习, 在知识层面上, 更新速度非常快。一些教材和政策性的知识很容易更新换代, 如果局限于当前的教材或者书本, 很容易落入跟不上时代步伐的局面。

2 当前卫生事业管理专业教学困境

当前, 我国卫生事业管理专业教学虽然在不断地完善, 但总体上来说, 还是存在许多困境,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理论教学环节的困境。多学科交叉, 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交叉, 致使每一门课程都浅尝辄止。专业的综合性很强, 对学生学习能力的要求很高, 很难在短时间内将所有的学科的知识融会到一起, 单科课程的教学也无法深入。这造成学生学习兴趣淡薄, 学习任务繁重。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 也无法准确把握每一门课程的深度和难度。

实践教学环节的困境。卫生事业管理专业本身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 尤其是专业课程, 如《卫生监督学》、《卫生经济学》、《卫生法学》等, 都需要学生能够深入到实践, 真正地体会到卫生管理领域的实际问题, 但在各大院校的办学中, 这一门专业无法做到像临床专业一样下点实习。即使有实践地点, 也无法在短时间内, 像掌握一门技术一样掌握到管理的技巧。因此, 实践教学环节有待深入研究, 实践手段和方法有待完善。

专业定位上的困境。到目前为止, 卫生事业管理专业教学仍然无法走出究竟是医学课程多一点, 还是管理学课程多一点的困境。在医学院校的办学中, 往往强调医学教学, 而在其他院校的办学中, 又较多地强调管理学的教学。因此, 专业的定位仍然存在问题, 这也导致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 存在一些很难解决的冲突, 比如很难实际地将管理学理论套用到医学或卫生领域。现有的管理学理论, 大部分来自西方, 而我们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 又存在于自身的文化背景下。

3 几点思路

3.1 及时修改培养方案, 提升学生专业和课程设置满意度

培养方案体现的是专业培养的总体计划或方案, 因此, 它所包含的内容非常关键。在专业培养的过程中, 计划或方案必须跟随培养的实际情况和需求不断作出控制和调整。在目前各大院校的实际培养方案中, 存在许多不同之处, 这一点也曾引起国内学者的关注, 如俞爱月等就我国10所高校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的教学计划进行了比较研究, 认为各个计划都存在不同的缺限[2]。在此基础上, 要制定科学规范合理的本专业教学计划, 必须厘清专业培养的总体目标、培养规格和课程设置的关系。因此, 要拥有好的培养方案, 必须根据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在实际的培养过程中碰到的问题进行及时修改和完善, 以促进专业本身的发展。

就学生而言, 他们对专业和课程设置的认知度和满意度, 也是培养方案设置过程中应该重点考虑的内容。在当前各大院校的实际培养过程中, 都涉及入学前专业教育, 这一环节的目的是真正地让学生了解到自己大学期间所要具备的综合素质和专业知识、技能水平。但目前学生对专业和课程设置的认知度和满意度均不理想。另外, 就业方向上也存在诸多困扰, 虽然在培养目标上非常明确地指出该专业是为了培养专门的卫生管理人才, 但在实际操作领域, 由于种种原因, 学生很难顺利地走向卫生管理工作岗位。

3.2 加强师生教学互动, 有步骤地提升学生学习层次

卫生事业管理专业所涉及的学科、课程门类较为复杂, 对学生的学习能力要求相对较高, 更加需要师生之间的互动和配合。对于不同课程的任课教师来说, 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背景和学习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比如在文理兼招的情况下, 该专业的自然科学课程对于那些文科背景的学生来说就有一些困难。相反, 对于来自理科背景的学生来说, 学习文科的东西又不太适应。任课教师只有了解了学生的学习背景, 才能根据学生的学习背景和能力作出较为合理的授课计划或方案。就学生而言, 一般较高年级的学生比低年级的学生具备相对较强的学习能力。因此, 高年级和低年级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也是非常重要的。这种互动可以由学生自主进行, 也可以由教师组织正式的学习经验交流会, 这样才能起到良好的互动效果。总的来说, 授课教师应该根据不同年级来划分学生学习层次, 逐步地提高教学难度, 让学生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地接受各门课程的学习。

3.3 构建社会实践平台, 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途径

社会实践是卫生事业管理专业最棘手的一个环节, 因为该专业不是纯粹的医学, 因而不能像比较接近的预防专业学生一样去医院的各个科室实习。而该专业学生所应该掌握的管理技巧又无法在短时间内掌握, 因此, 即使联系好医院或社区服务中心或站的管理科室, 也很难在短时间内上手。并且, 由于涉及到保密和法律等问题, 医院或社区无法将一些关键的事务交予实习学生手中, 而仅仅让其做些杂碎事务。在笔者所从事过的一些社区服务中心调查中了解到, 社区服务这一领域很需要学生帮忙建立或整理电子健康档案、进行健康教育和宣传等活动。但他们更倾向于接受全科医学或预防医学专业的学生, 而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的学生, 由于获取的不是医学学位, 也无法取得有效的资格证书, 因而不被这些单位所信任和接受。因此, 在培养的过程中, 如何主动建立起学校与医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长效联系是非常必要的。作为新兴专业, 很多医疗机构还不能马上转换观念, 欣然地接受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的学生。这需要学校出面, 为学生搭建良好的社会实践平台, 让各种医疗机构在互动中了解到这个专业, 信任并接受该专业的学生。

3.4 主动联系合作单位与专家, 提升教学水平

主动寻找合作单位与专家联合办学是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培养的一条有利路径。当前国内各大院校在该专业的教学方面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就是师资水平有限, 而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不仅仅是人才培养力度问题。即使是本专业毕业的硕士、博士, 在教学的过程中也难免存在局限于理论的不足。因此, 实践和经验在本专业教学领域是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比如《医院管理学》、《卫生监督学》、《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和《卫生法学》等多门课程的教学, 就需要由在本专业领域从事过一定年限的专业人员进行教学。因此, 联合办学或聘请资深专家讲学是提升该专业教学水平的可行办法。

参考文献

[1]吕本艳, 冯占春.新时期卫生事业管理专业本科教学中的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 2011, 28 (3) :171-173.

卫生监督专业 篇11

关键词: 卫生信息管理专业 实训基地 研究探讨

一、引言

卫生信息管理专业是为了符合我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需求而确立的一种培养高层次卫生信息管理人员的新教育模式。该专业将培养与卫生信息时代相适应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集医学基本知识、现代网络信息技术与卫生管理知识于一体的,具有高尚职业道德和较高专业技能,能从事卫生信息管理的发展型、复合型和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

卫生信息管理专业是我校创办的重点专业之一。学生毕业后将在医疗卫生机构的卫生信息管理专业岗位上从事硬件维修、网络维护、多媒体制作、卫生统计、信息安全等工作,逐步成为医疗卫生机构信息管理的助理和参谋。根据本专业就业前景,结合卫生信息化要求,不断调整和修订专业课程,科学性规划理论与实践教学比例,充分体现“突出专业特色,面向实践教学”的人才培养目标。

二、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的必要性

在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宏观政策的引领下,高职教育成了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件,高职教育进入了蓬勃发展的新阶段。现阶段,高职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这就决定高职教育应加强实训力度,注重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而实训基地正是开展实训教学,实施专业岗位技能培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场所。根据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文件精神,“加强实训、实习基地建设是高等职业院校改善办学条件、彰显办学特色、提高教学质量的重点”。实训基地建设已成为推动高职教育健康发展的必然因素。

卫生信息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具有“多方向、浅而精、重技能”的特点,专业实训基地建设难度较大。以我校——常州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为例,作为一所卫生医药类院校,医药类实训基地建设较完善,在网络信息技术方面的实训设备略有不足,某些实践操作性较强的课程仍采用传统以教师讲授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枯燥乏味的教学形式制约了学生学习积极性,无法适应新时期课改背景下,实施生产性实训教学模式的转变,从而与高职院校培养宗旨背道而驰。因此,集中力量加快卫生信息管理专业实训基地建设,为学生营造一个与所学专业相适应的职业环境,是切实提高本专业教育水平和办学质量的当务之急。

三、专业实训基地建设内容

实训基地主要分两类。其一,校内实训室是本专业实践教学的主要场所;其二,校外实训基地是学生在工学结合教学模式下体验企业文化氛围,学习所学专业关键技术的核心场所。

1.校内实训室

以本专业开设的《网络技术》、《综合布线系统集成》、《电子商务》等课程为例,可以考虑以下建设方案。

(1)组建网络技术实训室

鉴于网络设备价格昂贵,网络技术实训室可以考虑以虚拟仿真软件为主。该系统应具有图形化的网络模块、交互式的操作界面、简约细致的实训功能。此外还应具备升级功能,以便后期及时获得最新设备的模拟实训数据,从而解决网络设备更新换代频繁的问题[1]。

(2)组建综合布线实训室

通过创设智能大厦综合布线工程、机房工程施工及SOHO家居办公综合布线工程环境,实施综合布线工程项目化教学,涵盖产品选型、方案设计、安装施工、测试验收等环节;信息模块端接,配线架端接,管、槽、机柜安装,常用布线工具的使用,光纤熔接,测试工具使用等知识和技能。

(3)组建电子商务P2P实训室

建立电子商务模拟实验室,购买合适的电子商务软件,让学生熟悉与掌握电子商务的运行模式。并通过创立淘宝工作室、电子商务P2P外包服务等模式,向学生提供全方位的网络贸易实践操作平台。

2.校外实训基地

工学结合是当前高职教育一种以就业为导向的主流教育模式。将理论学习和实践学习结合成一体,可以用一句话概括它——学习内容是工作,工作目的是学习。而校外实训基地作为培养学生职业技能、提升学生职业素养的核心场所,将是保证工学结合模式顺利实施的关键因素。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应结合专业特点,遵循重点突出、资源共享、互利双赢的原则,积极探索学校与企业参与共建的校企合作模式,推动高职教育事业快速发展。

四、专业实训基地的运作机制

专业实训基地建成后,应具备良好的运行机制,保障实训基地正常运作。

1.完善实训基地各项管理制度。制订与理论教学相适应的实训计划、大纲、考核办法等操作规程,保证实训基地运行管理工作科学化、制度化。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健全教师管理制度,明确职责岗位。完善专业教师发展机制,培养优秀教师团队。聘请企业技术骨干担任兼职教师,提升教学质量。

3.加大校企合作力度,明确管理职责。校企合作确立以学校管理为主、企业协助的校企共管模式。由学校牵头成立校企合作工作小组,为校企合作保驾护航。

五、结语

随着高职教育快速发展,卫生信息管理专业实训基地建设需要继续完善和革新,需要我们在实践中努力探索,优化实训基地发展模式,确保实训基地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强化卫生信息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 篇12

1 当前卫生信息管理教育的困惑

1.1 课程体系不够完善卫生信息管理专业是涉及多个跨学科的专业,包括医学、管理学、信息学和计算机技术等。卫生信息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是影响学生整体素质的主要因素,因此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满足就业需求为导向,建设卫生信息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目前基础课、必修课、选修课和实训课的课时数分配比例中存在缺陷,理论课时数远远超过实训课时数,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课程体系安排。虽然在教学进度表中安排实验课,但大多数以验证性实验为主,属强化理论知识性的实验课,缺少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课,往往很难考核学生实践能力。

1.2 缺乏专业及相关配套教材卫生信息管理专业在国内较其他专业起步晚,相关配套教材、参考书籍、工具书等更少。医学类教材、管理学类教材、信息学类教材和计算机技术类教材从内容上相对独立,缺少连续性、系统性和整体性。 很多在校学生对自己的专业很困惑,不清楚专业的优势,在信息学和计算机技术类知识方面比不上计算机专业学生,在管理知识和比不上卫生管理专业。培养实用型卫生信息管理人才必须在原有规划教材的基础上编写相关配套教材,在教材编委阵容中增加社会用人单位资深专家和基层工作人员比例,使教材具有知识面的整体性和强化实践应用性。

1.3 实践教学体系薄弱实践教学是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关键环节。实践教学包括实验、实训、实习等,分为校内职业技能实践培训和校外顶岗实习实践培训两种。基础医学实验室、计算机网络实验室、医学信息实验室、医院信息系统实验室、档案管理实验室等校内实验室建设不够齐全、设备不够先进,甚至没有引进医院信息系统。很多学生毕业前没有接触过真正意义上医疗机构必备的信息系统,如电子病历系统、病案管理系统、护理管理系统、收费结算系统、手术麻醉系统、物资管理系统、药剂管理系统、配药管理系统、临床质控系统、感染管理系统、医学影像系统、检验系统等。校外专业实习主要安排在医疗机构和医疗信息相关的软件公司,因学校考虑到学生安全,实习基地主要是以医院为主。因实习时间短,实习科室多,如医学工程部、信息统计科、计算机网络维护科、病案管理科、后勤管理科、医务部等,很难做到理论知识联系实际工作。

2 培养应用型卫生信息管理人才

2.1 加强卫生信息管理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卫生信息管理专业是随着卫生事业的发展而产生的新专业,师资队伍相对缺少、整体素质相对偏低、青年教师所占比例相对较大、教学经验相对不足,甚至有些实习带教教师未接受过正规理论培训。当师资力量跟不上专业发展时,反过来会影响该专业的可持续发展[3]。培养应用型卫生信息管理人才关键是教师的质量,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而且必须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指导学生实践的能力[4]。对专业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要不断更新技术,完善知识结构,不断探索专业教育的丰富内涵。与实习基地广泛合作、协作行业专家、培养专兼职结合的卫生信息管理专业师资队伍。对实践教学带教教师的师资资格提出较明确的要求,如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系统的专业知识和规范的医院信息系统操作技能,最好具有5年以上的实践经验或中级及以上的专业技术职称;疾病编码指导教师应具有丰富的疾病与手术操作分类经验并具备编码资格证及至少取得主管技师资质等;信息统计培训的带教老师应具备统计师及以上职称具有信息统计经验的老师。

2.2 建立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加强实习基地建设是实用型卫生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设施完善的实习基地是锻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学校可以利用学生毕业实习和寒暑假开展具有卫生信息管理专业特色的实践活动。深入学生实习基地进行实践操作考核,并视情况在不同课程上推行不同的实践考核标准,增加实践技能考核的比例[5]。科学制定和严格落实实习大纲,严格考核实习,包括卫生信息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各类信息系统实际操作和技能考核、每位学生撰写出科总结,掌握各种信息平台数据采集与审核、信息挖掘与利用,还要了解医院评审、重点专科申报等所需的数据指标,培养学生责任心、沟通能力、自学能力等。

2.3 突出医疗卫生信息岗位技能目前学生学习兴趣缺乏,主要是因为对专业认识不足、授课方式枯燥呆板、实践教学课时太少等有关。根据医院岗位需求,进一步加强医疗卫生信息系统管理等医学信息技能的教学,全方位应用信息化教学媒体提高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3]。通过实训基地的信息化教学手段强化医疗卫生信息理论及实践的教学,推动卫生信息管理专业知识与医学信息理论知识在应用层面相互渗透和融合,强化现代医疗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使学生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增强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拓宽学生就业渠道,保证走向工作岗位后能尽快适应工作需要。

总而言之,从欧美发达国家对医药卫生信息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来看,我国卫生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向应该是卫生信息化系统研发人才、运维和安全保障人才、运用操作人才,广泛参与临床数据库的数据收集、提供医院经营管理、质量管理、效率管理数据等。

摘要:当前卫生信息管理教育的困惑主要是课程体系不够完善,理论课时数远远超过实训课时数;缺乏专业及相关配套教材,医学类教材、管理学类教材、信息学类教材和计算机技术类教材从内容上相对独立,缺少连续性、系统性和整体性;实践教学体系薄弱,基础医学实验室、计算机网络实验室、医学信息实验室、医院信息系统实验室、档案管理实验室等校内实验室建设不够齐全、设备不够先进。培养应用型卫生信息管理人才要加强卫生信息管理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建立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加强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突出医疗卫生信息岗位技能。

关键词:卫生信息管理,实践教学,人才培养

参考文献

[1]张兆臣,郑鹏.医学院校医药卫生信息化特色人才培养体系的探索〔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25):10-13.

[2]黄成,方园,罗丽娟.基于行为事件访谈的卫生信息化应用型人才能力素质模型〔J〕.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15,24(1):1-6.

[3]沈小平,叶萌,王娟.高职卫生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J〕.医学信息学杂志,2014,35(4):86-88.

[4]崔金梅.从北京协和医院病案管理看中国病案教育〔J〕.中国病案,2009,10(1):46-47.

上一篇:诊断贝叶斯网络下一篇:继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