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学习惯的养成训练

2024-10-21

乐学习惯的养成训练(精选3篇)

乐学习惯的养成训练 篇1

所谓“乐学习惯”是指学生在学习时表现出的自觉性、积极性、主动性特征的总和, 是良好学习习惯的一种心理能动状态.

一、让学生乐于参与学习

1. 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 培养学生参与学习积极性

创设恰当的情境, 能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 既能创造愉快学习的乐学气氛, 激发学生求知欲, 又能促进学生主动进行知识探究. 在情境教学活动中, 引导学生通过动脑、动口、动手, 自觉思考, 主动地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例如, 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 可设计为:请学生用小棒表示每人分到的苹果个数. 有6 个苹果, 如果平均分给李军和王平, 他们各分到几个苹果? 学生能很快取出3 根小棒. 教师接着说现在只1 个苹果, 还是平均分给李军和王平, 请用小棒表示每人分到的苹果个数. 许多同学被难住了, 有的同学把一根小棒用手指握住一半露出一半, 问他表示什么意思? 回答说, 因为每人分到半个苹果. 教师进一步问: 你能用一个数来表示“半个”吗? 学生被问住了. 此时, 一种新的数 (分数) 的学习, 成了学生自身学习的欲望.

2. 探索知识形成过程, 为学生体验成功创设条件

探索是数学的生命线, 没有探索就没有数学的发展. 在教学中, 要加强实践操作, 学生通过自己实践、思索, 以“动”促“思”, 对所学的内容才能真正有所领悟, 进而内化为自己所有, 逐步形成自己的数学认知结构. 例如:在教学“平方厘米的认识”时, 让学生参与新知识的发展和形成过程, 通过动手操作、观察、比较等活动:量一量, 发现1 平方厘米的正方形的秘密; 找一找, 找到了生活中许多物体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厘米;摆一摆, 用1 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摆图形. 这样, 学生在平等、和谐、愉悦的教学氛围中, 很好地获得感性经验, 实现了知识的内化过程, 促进了理解力和判断力的发展.

3. 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 呵护学生好奇心

小学生特点就是好奇心强, 对什么都感到新奇, 对什么都要问个“为什么”, 而好奇心正是创造的起源, 是独创思维火花的闪现. 教师就需要给学生营造一个宽松、 愉悦的学习环境. 教师那微笑的面庞, 亲切的话语, 信任的目光, 让每名学生感到安全、舒畅, 学生便会思路开阔, 思维敏捷, 有许许多多稀奇古怪的念头涌现. 我们给予启发诱导, 鼓励呵护, 便会大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二、尊重、理解、包容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方式与策略

1. 课堂上要鼓励学生敢想敢说, 不怕说错, 建立自信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充分体现学生学习 “自主”性, 尊重学生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和策略. 在教学中, 即使遇到学生提出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 也不要随便指责, 只要学生以积极心态调动已有知识经验, 迁移通化了新知识, 解决了新问题, 我们就应给予表扬、鼓励, 使其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如在学习了加法、乘法的运算定律后, 有的学生可能会问为什么减法、除法没有, 老师在肯定学生问得好后再启发学生:“你能自己算算试试吗? ” 学生敢想、敢疑、敢说, 受到启发, 通过努力学生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不但认识上就会产生飞跃, 也锻炼了胆量, 树立自信心.

2. 善待每一名学生, 拉近与学生的心理距离

师生是平等的, 教师应走下讲台, 深入学生中间, 以饱满的热情、良好的情绪和真诚的微笑面对每一名学生, 尊重关心每一名学生, 与学生多接触, 谈心了解他们学习、生活情况;在学生有错时不过分批评指责, 而是给他们改过的时间和机会, 拉近师生间的心理距离, 让学生感到老师平易近人, 和蔼可亲, 从而乐于和教师交往, 从而自觉地投入到积极学习之中.

三、让学生在公平、和谐、竞争的环境中主动学习

1. 给学生创造良好的竞争环境, 激发他们学习的激情和潜能

如在计算训练、 统计操作中经常设计 “夺红旗”、“找朋友”、“开火车”、“接力赛”等游戏活动, 学生对这些活动特别感兴趣, 并且在竞争中把个人与集体融合起来, 形成了团结互助, 共同提高的良好道德品质. 在应用题、几何知识、综合实践等学习活动中安排一些争当“小神探”、“攻坚能手”、“智多星”等竞赛活动, 培养了学生锲而不舍的进取精神, 更鼓励了那些肯动脑筋、勤于思考、勇于攀登的奋斗精神.

2. 设置合理科学的评价方式, 引导学生合理竞争

在学习上不仅赛知识、技能, 还要赛习惯、意志、学法、思维和语言的表达. 那就不能把考试的分数作为唯一评价标准.如一个学困生经历了艰苦努力, 取得进步, 那他就应该与考第一名的同学一样得到肯定和赞扬. 在学习中都按要求完成好作业的同学, 老师还要引导学生去比谁的解法更优、思路更简, 从而让学生朝着更高的标准不断努力, 永不满足.

3. 注重学法指导, 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

小学生好奇, 有求知欲望, 但不刻苦、没耐心、少毅力、自我控制力差. 要想使学生主动听课、积极动脑、学会学习,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 就要善于用生动的语言、直观的演示、形象的画图、 变化多样的教学方法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 使他们有效地把耳、目、脑、口利用起来, 在动手、动脑、动口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发展他们独立学、思、用的能力;在概念、法则、公式的推导过程中, 体会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 懂得如何学习数学, 从而培养其主动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

4. 让学生在知识运用中养成乐学好习惯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 又服务于生活. 在学习了“利息”前, 就可以安排学生去调查银行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有关存贷款、债券、建设基金、住房公积金等利息的知识, 再结合调查情况学习利息, 学习后又让学生回去跟父母交流, 并与父母共同理财. 这样把生活问题和数学知识沟通起来, 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到数学价值, 意识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 激发他们求知情趣, 在知识运用中养成乐学好习惯.

乐学习惯的养成训练 篇2

山西省介休市北坛小学五年级107班李欣瑜

最近,学校在开学第一个星期组织了“习惯养成训练”通过训练,同学们认识到了好习惯的重要性,并学会了路队、阅读、书写等多个方面的好习惯,让我们受益匪浅。让我们对学校的校训有了更深一步的理解。

美国心理学巨匠威廉·詹姆士说:“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就是说好习惯是可以决定一个人的命运。当好习惯成了一种自然,习惯一小步,人生都将会迈出一大步。培养好习惯,就是在寻找成功的方法。我们小学生只有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才能学有所成。

习惯是什么?比如:行人靠右走、饭前洗手、饭后漱口„„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工作习惯可以说习惯在我们人生中有很多。有怎样的行为习惯,就会有怎样的人生!习惯具有很大的定向作用,力量也是巨大的,人一旦养成一个习惯,就会不自觉地在这个轨道上运行。良好的学习习惯一旦养成,就会“习惯成自然”地运用到学习中、生活中。同样不良习惯也会“习惯成自然”。这次的“习惯养成训练”就是对习惯的一次纠偏。它及时指出我们学习中的不良倾向,倡导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使不良习惯得到较早纠正,从而提高学习效率,也让我们在平时生活和社会活动中注意养成良好习惯,成为一个有素质的人。

这次‘习惯养成活动’让我们认识到好习惯的重要性,而且培养一个良好的习惯,不仅需要好的思想品质、端正的学习态度、明确培养的目标任务,更加需要持之以恒的训练。那么,同学们,让我们从学习和生活的一点一滴做起,培养我们的好习惯,并且持之以恒。让好习惯成就我们的好未来!

多一个好习惯,心中就多一份自信;多一个好习惯,人生中就多一份成功的机会;多一个好习惯,生命就多一份享受美好生活的能力。

乐学习惯的养成训练 篇3

关键词:高职学生,职业行为习惯,训练策略

高职教育工作事关到国家经济的持续性发展,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为高职学生提出了更好的要求,尤其是要具备良好的行为习惯,担负着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重任,因此高职学校要重视教学改革,把学生执业行为习惯培养纳入到教学课程中,切实提高学生的素质。

一、职业行为习惯的内涵及要求

职业行为是由职业的性质和内涵决定的,是由从业者依据一定规则运用知识方法和技术实现特定目标的活动。由于职业行为的社会性特征,任何从业者的职业行为都必须遵守相应规范,即职业行为规范。职业行为规范的形成是技术进步和管理发展的必然结果,人们基于职业分析确定职业规范,即确立开展职业活动应遵循的各种要求,如工作原理、工作标准、工作技术、工作关系、工作环境等。职业行为习惯是指从业者在从事工作时遵守相应的职业规范,如操作步骤、工作原理及工作标准等职业行为习惯对工作者的基本要求之一,其主要包含了法律层面、职业道德及技术规范等方面的内容。职业行为习惯是从业人员在长期的工作形成的做法和惯例,这些都上升到法律或者道德的层面,从而成为约束从业人员行为习惯的标准,职业行为习惯要求从业人员都积极遵守,并在工作中践行这一标准,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水平。

二、良好职业行为习惯的表现

良好职业行为习惯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在职业技能方面,学生在学校内积极学习专业领域内的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极大提高了自身的工作水平,在以后的工作岗位内会严格要求的操作规范,遵守企业内规定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严格执行生产工艺流程,对生产设备的操作也遵守说明书的规定,不擅自去装卸、维修生产设备,不出现违反规定的操作动作,极大提高了生产的安全性。再者是职业道德方面,良好的行为习惯表现在爱岗敬业,在工作中兢兢业业,努力坚守自己的岗位职责,完成企业的各种生产任务,同时遵守各项纪律要求,不擅自旷工和请假,表现出了良好的职业素养。

三、高职学生职业行为习惯养成的迫切性

(一)人才素质的要求

高职学生良好职业行为习惯养成是社会对新时期的人才提出的要求,高职学生是今后社会的重要储备人才,是我国各行各业内的人才支撑力量,因此高职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关系到我国的经济发展,只有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才能在人才资源方面取得竞争优势,这有助于中国企业参与到世界竞争中。再者,高职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符合当前社会对人才素质的需求,随着科学技术在各个领域的渗透,信息化技术操作已经司空见惯,这就要求高职学生技能培训也应当与时俱进,掌握现代化的技能操作,提高对各种设备仪器的熟悉度,提高自身的技术操作水平。

(二)展示优秀的职业素养的需要

人才是国家竞争的关键所在,优秀的人才不仅仅表现在具有高超的操作技能和专业化水平,同时也体现在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把自己的工作岗位视为神圣,保持高昂积极的工作热情,对于企业表现出归属感,以为社会作贡献为荣,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在岗位工作中创造价值。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传统的艰苦奋斗、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意识不断流失,新时代的工人在岗位上没有归属感,从而严重影响了工作效率。再加上当前很多青少年都是独生子女家庭,家长对其宠爱超过了一定的限度,从而学生不能在工作岗位上做到兢兢业业、遵守劳动规章制度,甚至出现了很多旷班、违反规定操作的现象,因此培养高职学生良好职业行为习惯势在必行。

四、高职学生职业行为习惯养成的训练策略

(一)校园课堂教学的引导

校内课堂教学引导是培养学生良好职业行为习惯的重点所在,因此教室在理论教学的同时,也应当引导学生来培养良好习惯,教室可以通过规范用电、紧急自救的课堂演示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安全意识,并教会学生如何应对突发的事件。再者,要强化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让学生注重细节的控制,保持良好的行为习惯。学校可以聘请拥有丰富生产经验的企业员工来课堂讲学,让学生真正了解实际企业的生产状况,从而更加规范自己的行为,树立安全生产的意识。教师可以把小型的仪器搬到课堂上,让学生亲力亲为去操作这些仪器设备,也可以领导学生进行复杂仪器的具体操作,从而让学生真正掌握操作技能。教师在课堂教学上可以以爱岗敬业的模范典型来教育学生,让学生真正去了解劳动模范身上散发的光芒。引导学生感受到在平凡岗位上的重要意义,从而在意识中让学生感受到被人尊重。

(二)校企实践活动培养

校企合作的优点是把学习的场地转移到真实的企业氛围内,学生在学习之余可以进行实践操作,这样有助于学生的全面素质提升。高职院校应当和地方企业建立合作式的培养方案,首先在学校实习基地营造企业生产的氛围,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和工业生产结合在一起,提高对各个生产环节的了解,同时让学生学会各种专业设备的操作方法。再者,要实现真正的校企合作,企业为学生提供实习平台,让实习学生参与到生产中,通过实践操作来熟练掌握安全规范操作规程,通过实习时间可以提前让学生感受工作环境,真正做到爱岗敬业、吃苦耐劳,此外校外实习操作可以让学生融入到整体团队中,增强其团队协作能力和团队创新能力,树立正确的职业心态职业思维。

(三)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意识

提高学生职业素养和职业意识是要侧重培养作为从业者应当具备的素质,学生直接进入到社会需要一个转变适应的过程,很多高职学生进入到工作岗位后,其工作心态还停留在学生时代,职业意识较差,甚至有很多学生进入到工作岗位后会出现无故旷工、工作纪律性较差的问题,这也暴露其心态没有及时转变。因此,学校在知识教学的同时,也应当加强对学生的职业意识和职业素养引导,让学生明白其在工作岗位上应当遵守的规章制度,并清晰认识到自身在工作岗位的重要性,让学生真正把自己放在从业者的位置,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对于当代的高职学生要重点加强职业道德的培养,端正学生的就业观念,逐渐改变自身的不良风气,通过调查显示,很多高职学生对就业缺乏足够的认知,其思想也没有从学校及时转变到工作思维,这就需要学生强化爱岗敬业、无私奉献职业道德的灌输。

(四)职业行为习惯训练内容的设计

加强职业行为习惯训练要遵照以下的几点内容:①强化学生的操作技能,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提高自我的专业技能。再者要培养、训练学生的执行行为、程序行为、观察行为、沟通行为及协作行为等习惯,②要让学生加强对自身职业素养的培养,保持积极向上的工作情绪,积极应对工作困难,严格遵守相应的工作章程,并根据自身的素养来制定合理化的职业规划,保持高昂的工作斗志。③职业体能的训练,学校可以采用体育活动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身体技能素质,让学生保持良好的身体状况,同时学校也可以开展专项技能竞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竞赛中,在相互竞争的氛围内提高自身的能力。④学生团队能力的培养,企业工作是由一个团队完成的,学生应当清楚自己在团队中的角色,并发挥其能力来提升整体团队的工作能力,这就需要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帮助学生融入到团队合作中。

(五)校园文化的引导

校园文化建设是高职院校工作的重要内容,校园文化显示了一个学校的教学思想和人文理念,在学校教育中发挥着引导性的作用,因此高职学生职业行为习惯的培养要借助校园文化的引导作用,在文化中凸显职业行为习惯的重要性。学校可以组织建设专业性社团,让社团开展全校性的竞赛活动,以学生的技能操作水平为评价标准,激励全校学生参与到学习反思中,力争做到从自身做起,完善自己的操作习惯。再者学校要组织各项宣传工作,重点放在对于学生职业道德的引导方面,以广播、讲座的方式进行宣传工作,同时也可以把职业道德培养列入到选修课程中,发挥课堂教学的优势,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行为习惯。

五、结语

总而言之,培养良好职业行为习惯对于高职学生进入到社会工作岗位至关重要,因此学校要加强课堂引导,加强校企实践活动培养,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意识,从而为学生进入到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蒋双庆.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行为习惯养成训练的研究与实践[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06).

上一篇:盈利管理下一篇:语言和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