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速递

2024-10-09

政策速递(共7篇)

政策速递 篇1

住房城乡建设部和国家文物局日前下发通知, 决定开展第六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申报认定工作, 要求各地积极组织申报。通知要求, 已开展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评选的省 (区、市) , 申报的镇 (村) 必须是省 (区、市) 人民政府公布的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 并附公布文件;未开展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评选的省 (区、市) , 申报的镇 (村) 不得超过5个, 且必须经省级住房城乡建设部门会同文物部门组织的专家评审排序, 并附专家评审意见;已由住房城乡建设部、文化部和财政部公布的第一批传统村落中保存完好、格局风貌完整且符合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申报条件的, 可由省住房城乡建设部门会同省文物 (文化) 部门组织专家评审推荐后直接申报。

国务院办公厅发出通知, 由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联合制订的《绿色建筑行动方案》 (以下简称《方案》) 经国务院同意, 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 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 认真贯彻落实。《方案》旨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切实转变城乡建设模式和建筑业发展方式,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实现节能减排约束性目标, 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提高生态文明水平, 改善人民生活质量。

住房城乡建设部下发《关于深入推进建筑工地农民工业余学校工作的指导意见》 (以下简称《意见》) , 旨在尽快培养出一大批适应产业转型和发展的有理想、讲文明、懂技术、会操作、出业绩的新一代建筑产业工人, 积极探索和推进“政府主导、企业主办、工地建校、社会参与”的农民工业余学校建设管理模式, 丰富农民工业余学校内涵, 更好地发挥综合载体作用。《意见》共12条, 分别从健全体制机制、做好基础保障、丰富办学思路、加强领导推进四个方面, 对农民工业余学校建设工作进行了明确指导。

由住房城乡建设部组织召开的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创建工作会议日前在北京召开, 会议公布了首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名单。住房城乡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出席会议并讲话。国家开发银行、试点城市政府相关负责人出席会议。此次公布的首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共90个, 其中地级市37个、区 (县) 50个、镇3个。经过3至5年的创建期, 住房城乡建设部将对这些试点城市 (区、镇) 进行评定, 评定等级由低到高分为一星、二星和三星。

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出通报, 命名佳木斯市、泰宁县等9市县为国家园林城市和县城。根据《国家园林城市申报与评审办法》和《国家园林县城评选办法》, 2011年, 住房城乡建设部对2010年申报城市、县城和城镇组织了综合评审。佳木斯市、海林市、七台河市、保定市、咸宁市、介休市、泰宁县、长泰县、陇县按照住房城乡建设部评审意见要求, 认真查找不足, 积极落实整改。2012年11月, 经住房城乡建设部组织专家重新审查, 已达到国家园林城市、县城标准要求, 命名佳木斯市、海林市、七台河市、保定市、咸宁市、介休市为国家园林城市, 泰宁县、长泰县、陇县为国家园林县城。

为推进建设工程企业资质申报和审批电子化进程, 减轻企业负担和社会成本, 提高资质审批效率, 住房城乡建设部决定在上海、山东、河南三地区开展建设工程企业资质网上申报和审批系统 (以下简称“新系统”) 试点工作, 并于近日下发通知就试点的相关工作提出具体要求。通知指出, 试点工作按照统一要求、统一标准、分步实施、稳妥推进的原则开展, 旨在通过试点工作完成新系统功能和工作流程以及与其他系统衔接能力测试、编写建设工程企业网上申报数据字典表和数据标准等工作, 初步实现试点地区企业资质申报电子化, 为下一步全面推行建设工程企业网上申报和审批工作积累经验。

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近日就贯彻实施《住房保障档案管理办法》提出意见, 要求各地加强和规范住房保障档案管理工作, 加快推进住房保障管理制度建设。意见强调, 在加强档案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建设的同时, 要加快推进档案资料建档和信息化工作, 并强化组织领导和监督检查。要按照住房保障对象“一户一档”、住房保障房源“一套一档”的原则, 严格执行档案管理规范, 集中时间、人力和物力, 全面完成住房保障制度实施以来形成的档案资料建档工作。要加快推进档案信息化管理, 开发档案信息采集、管理和应用软件, 建立档案信息数据库, 编制不同种类档案相互关联的检索工具, 建设档案信息管理系统。对历史积累档案可分阶段、分批次实施纸质档案电子化;对即期档案应同步实施纸质档案电子化, 实现档案管理信息化, 提高管理效能。

政策速递 篇2

日前, 住房城乡建设部安全生产管理委员会办公室通报了4月房屋市政工程生产安全事故情况。当月, 全国共发生房屋市政工程生产安全事故27起、死亡32人, 比去年同期分别下降43.75%和43.86%。通报称, 2013年4月, 全国共发生房屋市政工程生产安全事故27起、死亡32人, 比去年同期事故起数减少21起、死亡人数减少25人, 同比分别下降43.75%和43.86%。4月, 全国共发生房屋市政工程生产安全较大事故1起、死亡3人, 比去年同期事故起数减少2起、死亡人数减少8人, 同比分别下降66.67%和72.73%。

日前, 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下发通知, 要求各地做好城市排水防涝汛前检查工作。通知要求, 切实做好隐患排查和治理工作。加强城市内涝隐患的排查治理, 摸清底数, 提高内涝预判和防治水平;针对易发生短时径流量突增的地点、立交桥等重点区域, 制订和落实防涝方案;加强井盖巡查, 及时补齐或更换丢失、破损的井盖, 对易发生冒溢地段的管道检查井, 通过加装安全防护网等措施防止行人坠落发生伤亡事故;对排查发现的问题, 要督促责任单位立即整改, 并做好跟踪督察, 确保整改措施落实到位。同时, 切实保障城市排水防涝设施通畅。做好汛前排水系统维护工作, 及时清淤管渠、检查井、雨水进水口, 检修维护泵站, 确保设施完好、排水排涝通畅;加强监管, 杜绝堵塞和破坏排水设施的情况发生;做好城市河道的清淤、护岸加固和水位调节闸的启闭工作, 保障汛期排水防涝设施排水畅通;加强作业人员岗前培训和安全管理, 在管道疏通时, 严格执行相关操作规程, 避免中毒、人员伤亡等安全事故发生。

日前, 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下发通知, 要求各地做好国家智慧试点城市申报的组织和推荐工作。通知要求, 各省级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要按照《国家智慧城市试点暂行管理办法》和《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做好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工作的通知》要求, 做好试点城市申报的组织和推荐工作。每个省限推荐两个试点 (市、县、区、镇) 。申报城市应在明确当地城镇化发展目标和功能定位、分析面临问题的基础上, 提出管理体制机制创新模式, 做好试点城市建设顶层设计工作, 并编写申报书、发展规划纲要和实施方案等申报材料。各省级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要组织专家做好材料审查、实地考察和初评工作, 编写书面评审报告, 2013年6月底前完成初审工作。住房城乡建设部组织国家智慧城市专家委员会专家组审查申报材料, 听取省级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初审情况汇报, 对申报试点的城市进行综合评审。

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日前通报北方采暖地区15个省 (区、市) 及26个地级和副省级城市的供热计量改革工作监督检查结果。根据通报, 2012年北方采暖地区15个省 (区、市) 累计实现供热计量收费面积8.05亿平方米, 其中住宅供热计量收费面积6.16亿平方米;公共建筑供热计量收费面积1.9亿平方米, 供热计量收费面积进一步增长。北方采暖地区出台供热计量价格和收费办法的地级以上城市达到116个, 占地级以上城市93%。2012年, 河北、山西、内蒙古、宁夏、陕西省 (区) 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联合物价主管部门出台文件, 将计量热价中基本热价的比例降到30%, 取消计量收费的“面积上限”。据统计, 在116个出台计量热价的城市中, 已有46个城市的基本热价比例降到30%, 有39个城市取消了“面积上限”。供热计量节能效果进一步显现。2007年以来, 北方采暖地区每平方米供热面积耗热量平均每年下降约4%。

政策速递 篇3

日前, 住房城乡建设部出台了《关于动员和组织社会力量支持大别山片区村镇建设的意见》 (以下简称《意见》) , 组织动员社会力量支持大别山片区36个县 (市) 村镇建设。《意见》要求, 支持的项目可结合住房城乡建设部开展的工作实施, 包括:绿色低碳小城镇示范、重点镇建设、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名村示范、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美丽宜居小镇和美丽宜居村庄示范、村镇产业发展及其他项目。具体项目可包括村镇规划编制、村镇道路建设、危桥改造、村镇供水、垃圾和污水处理、农房建设、可再生能源利用、传统民居保护修缮、公共设施、旅游设施和服务、产业发展等。同时, 鼓励支持单位引入符合村镇实际、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新理念、新技术、新材料。《意见》明确, 社会力量包括国有企业、民营企业、金融机构、科研院所、社会公益组织、慈善组织、国际组织等。支持方式以资金和实物支持为主, 也包括技术支持和培训教育等方式。资金和实物直接给付被支持的县 (市) 、乡镇和村。支持单位与被支持县 (市) 建设局、乡镇人民政府或村委会等签订支持协议。支持单位应先向住房城乡建设部提出支持意向, 经住房城乡建设部协调与大别山片区取得联系。支持单位可结合自身优势, 自主选择支持的对象、主题、项目、方式、时间等。

近日, 住房城乡建设部下发通知, 要求各城市编制并报送城市排水 (雨水) 防涝综合规划, 2014年6月30日前, 各省、区、市住房城乡建设部门要将各城市排水 (雨水) 防涝综合规划报送住房城乡建设部。同时,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此次还专门印发了《城市排水 (雨水) 防涝综合规划编制大纲》 (以下简称《大纲》) 。要求通过采取综合措施, 直辖市、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 (36个大中城市) 中心城区能有效应对不低于50年一遇的暴雨, 地级城市中心城区能有效应对不低于30年一遇的暴雨, 其他城市中心城区能有效应对不低于20年一遇的暴雨。《大纲》还对城市排水防涝的规划目标作出硬性要求, 即发生城市雨水管网设计标准以内的降雨时, 地面不应有明显积水;发生城市内涝防治标准以内的降雨时, 城市不能出现内涝灾害;发生超过城市内涝防治标准的降雨时, 城市运转基本正常, 不得造成重大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城市排水防涝设施的改造方案, 要结合老旧小区改造、道路大修、架空线入地等项目同步实施, 并对敏感地区如幼儿园、学校、医院等提出明确要求, 确保在城市内涝防治标准以内不受淹。

日前, 住房城乡建设部下发《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农村危房改造最低建设要求 (试行) >的通知》 (以下简称《通知》) , 要求各地认真执行最低建设要求, 切实提高农村危房改造建设水平。《通知》明确, 各地列入政府补助范围的农村危房改造 (含新疆农村安居工程) 要在设计、施工、验收等环节严格执行最低建设要求, 确保农村危房改造后每户住房均不低于最低建设要求。《通知》要求, 各地住房城乡建设部门要加强对最低建设要求的培训和宣传推广, 帮助乡镇建设管理员熟练掌握最低建设要求, 确保农村危房改造的每个农户都知晓最低建设要求;要根据最低建设要求加强指导与监督检查, 提高农村危房改造质量水平, 规范工程建设与验收。《通知》还要求, 各地要结合实际尽快建立验收合格与补助资金拨付进度挂钩的机制。凡验收不合格的, 必须整改合格方能拨付全额补助款项。

政策速递 篇4

全国重点镇增补调整要从促进城、镇协调发展出发, 按照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市化战略格局的要求, 使全国重点镇数量、分布与城市布局相协调, 形成合理的级配, 改变城、镇发展失衡的状况。每个县 (市) 至少有1个重点发展的建制镇列入全国重点镇。同时, 全国重点镇的增补调整要充分尊重地方政府小城镇建设管理事权, 尊重县级人民政府发展县域经济的选择, 根据全国重点镇推荐条件, 按照确定的程序开展增补调整工作。凡符合条件 (人口规模、区位优势、经济潜力、服务功能、规划水平、科技创新) 的建制镇均可作为全国重点镇的推荐对象。住房城乡建设部组织七部委专家, 将根据全国重点镇的条件和增补调整的工作原则, 综合考虑对中、西部和老、少、边、穷地区以及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支持的因素, 对省级建议名单和推荐资料进行审核调整, 提出全国重点镇名单, 经公示后予以公布, 原2004年公布的全国重点镇名单同时废止。

日前, 住房城乡建设部安全生产管理委员会通报了今年上半年全国房屋市政工程生产安全事故情况。上半年建筑安全生产形势不容乐观。通报称, 2013年上半年, 全国共发生房屋市政工程生产安全事故219起、死亡283人, 比去年同期事故起数增加10起、死亡人数增加36人, 同比分别上升4.78%和14.57%。全国有32个地区发生房屋市政工程生产安全事故, 有16个地区的事故起数同比上升。上半年, 全国共发生房屋市政工程生产安全较大事故13起、死亡53人, 比去年同期事故起数增加5起、死亡人数增加23人;未发生重大及以上事故。通报要求, 各地住房城乡建设部门, 特别是事故多发、频发地区的住房城乡建设部门, 要根据本地区安全生产状况, 认真调查研究, 全面查找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要充实县 (区) 级监管力量, 聚焦重大危险源, 严格落实《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导则》、《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预防建筑施工起重机械脚手架等坍塌事故专项整治工作方案》、《住房城乡建设系统安全生产大检查工作实施方案》等文件要求, 全面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 加大非法违法行为查处力度, 进一步促进全国建筑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好转。

为贯彻住房城乡建设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出台的《关于加快应用高强钢筋的指导意见》, 根据推广应用高强钢筋2013年工作安排, 住房城乡建设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决定开展2013年高强钢筋推广应用情况检查工作, 并于近日联合下发通知就检查工作提出具体要求。

通知指出, 此次检查将分省级检查和两部联合抽查两个阶段进行, 检查内容包括:管理部门推广应用高强钢筋管理机制和制度建设, 监督管理、技术支持等开展情况和高强钢筋应用比例;2012年以来开工在建工程项目 (公共建筑、商品住房和保障性住房) 高强钢筋应用情况;钢筋生产企业执行钢筋产品标准情况和钢筋产品质量情况, 工程设计、施工图审查、施工、监理等单位执行有关工程建设标准情况。

通知要求, 各地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要针对目前高强钢筋推广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加强对中小城市的监督检查和高强钢筋生产与应用比例的统计, 切实做好组织协调和本地区的自查工作, 督促相关单位做好检查资料等准备工作。

住房城乡建设部近日下发通知提出, 确定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等103个城市 (区、县、镇) 为2013年度国家智慧城市试点, 并就做好试点工作提出具体要求。

通知指出, 各地要针对本地区新型城镇化推进中的实际问题, 制订出智慧城市创建目标, 做好顶层设计;制订创建任务和重点项目的时间节点;创新体制机制, 明确责任和考核制度, 落实相关保障措施。同时, 要高度重视信息整合和共享协同, 抓好城市公共信息平台和公共基础数据库建设, 提升各应用系统效能;注重城市发展中的应用体系建设, 突出具有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标志性成果。

通知强调, 各地要指导试点城市编制重点项目投融资规划, 将“政府引导、社会参与”的多渠道、多元投资落到实处, 逐一落实项目投资规模、资金来源和建设时序, 确保创建任务顺利完成。省级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要总结2012年度智慧城市试点管理经验, 统筹做好本地区试点的组织协调、全过程管理指导检查和监督工作。组织列入2013年度试点的城市 (区、县、镇) 修改完善试点实施方案, 编制创建任务书, 并开展评审工作。

政策速递 篇5

住房城乡建设部近日公布了首批田园建筑优秀作品入选名单, 河北省石家庄市平山县西柏坡乡霍家沟村华润希望小镇等80个乡村建筑入选。住房城乡建设部2014年7月下发通知, 开展田园建筑优秀实例推荐工作, 鼓励和引导优秀设计师、艺术家等专业人员参与乡村建设, 提高乡村建筑建设水平, 推进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推荐的作品要求具备“合法合规, 手续齐备;建筑安全, 经济合理;建筑美观, 功能合理;生态建设, 传承文化;农民满意, 使用方便”等条件。在各地初审和推荐的基础上, 住房城乡建设部组织专家评审, 最终80个乡村建筑入选首批田园建筑优秀作品。其中, 河北省石家庄市平山县西柏坡乡霍家沟村华润希望小镇等12项乡村建筑入选田园建筑一等优秀作品, 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鄂温克旗吉登嘎查游牧民定居工程等27项乡村建筑入选田园建筑二等优秀作品, 北京市通州区内军庄常梦关爱中心小食堂等41项乡村建筑入选田园建筑三等优秀作品。住房城乡建设部要求, 各地要积极组织宣传田园建筑优秀作品, 推动设计师、艺术家等专业人员下乡参与乡村建设, 提高乡村建设水平, 改变乡村建筑风貌。

2

住房城乡建设部日前出台《建设工程定额管理办法》 (以下简称《办法》) , 业内人士以为《办法》可看做2014年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推进工程造价管理改革的指导意见》的配套文件, 是对工程定额管理改革的深化和细化。《办法》规定的由政府主管部门通过购买服务等多种方式编制工程定额, 更具开放性, 改变了以往工程定额仅由政府部门单一编制的现象, 能够充分发挥企业、科研单位、社团组织等社会力量的基础作用, 有助于提高定额编制水平, 提高定额编制的科学性、及时性。根据《办法》, 定额的“制定与修订”包括制定、全面修订、局部修订、补充4个方面。对新型工程以及建筑产业现代化、绿色建筑、建筑节能等工程建设新要求, 应及时制定新定额;对相关技术规程和技术规范已全面更新且不能满足工程计价需要的定额, 发布实施已满5年的定额, 应全面修订;对相关技术规程和技术规范发生局部调整且不能满足工程计价需要的定额, 部分子目已不适应工程计价需要的定额, 应及时局部修订;对定额发布后工程建设中出现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等情况, 应根据工程建设需求及时编制补充定额。

3

近日, 住房城乡建设部公布首批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名单, 徐州、苏州、昆山、寿光、珠海、南宁、宝鸡7个城市榜上有名。同时, 河北沧州等46个城市被命名为新一批国家园林城市、河北高邑县等78个县城为国家园林县城、山西巴公镇等11个镇为国家园林城镇。至此, 全国已有约半数的城市被授予国家园林城市称号, 约1/10的县城成功创建国家园林县城。自1992年开展国家园林城市创建工作以来, 全国共有17批310个城市、8批212个县城、5批47个镇分别被授予国家园林城市、县城、城镇称号。20余年的创建工作, 有力推动了城市生态建设和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发展, 提升了城市宜居品质。按照中央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部署和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 住房城乡建设部在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的基础上推进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建设。据了解, 相较于国家园林城市, 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的考核评估指标更为严格。

4

近日, 住房城乡建设部再与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以下简称“农发行”) 联手, 加大政策性金融机构对海绵城市建设的支持力度。双方联合下发的通知要求, 地方各级住房城乡建设部门要把农发行作为重点合作银行, 加强合作, 最大限度发挥政策性金融的支持作用, 切实提高信贷资金对海绵城市建设的支撑保障能力。根据通知, 地方各级住房城乡建设部门要尽快建立健全海绵城市建设项目储备制度, 合理确定建设项目, 落实承贷主体。住房城乡建设部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导专家委员会将对各地上报的项目进行评估, 并把评估结果好且采用“技术+资本”整体运作模式的项目作为优先推荐项目。农发行各分行要把海绵城市建设作为信贷支持的重点领域, 积极统筹调配信贷规模, 优先对海绵城市建设项目给予贷款支持, 贷款期限最长可达30年, 贷款利率可适当优惠。符合使用抵押补充贷款资金条件的贷款项目可执行人民银行确定的优惠利率。在风险可控、商业可持续的前提下, 项目的购买服务协议预期收益等可作为农发行贷款的质押担保。农发行各分行要积极创新运用政府购买服务、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 (PPP) 等融资模式, 为海绵城市建设提供综合性金融服务, 并联合其他银行、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以银团贷款、委托贷款等方式拓宽融资渠道。农发行系统要积极支持具备“技术+资本”综合业务能力的企业参与海绵城市建设, 打造大型专业化海绵城市建设运营企业。对符合条件的海绵城市建设项目实施主体提供专项建设基金, 用于补充项目资本金不足部分。

5

政策速递 篇6

2住房城乡建设部近日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工程总承包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深化建设项目组织实施方式改革。《若干意见》围绕进一步推进工程总承包发展,从四个方面提出20条政策和制度措施。第一,大力推进工程总承包。工程总承包一般采用“设计—采购—施工”总承包或者“设计—施工”总承包模式。建设单位在选择建设项目组织实施方式时,应当本着质量可靠、效率优先的原则,优先采用工程总承包模式。政府投资项目和装配式建筑应当积极采用工程总承包模式。第二,完善工程总承包管理制度。建设单位可以在可行性研究、方案设计或者初步设计完成后,进行工程总承包项目发包,依法采用招标或者直接发包的方式选择工程总承包企业。工程总承包企业应当具有与工程规模相适应的设计资质或者施工资质。工程总承包项目经理应当取得工程建设类注册执业资格或者高级专业技术职称,担任过工程总承包项目经理、设计项目负责人或者施工项目经理。工程总承包企业可以在其资质证书许可的工程项目范围内自行实施设计和施工,也可以根据合同约定或者经建设单位同意,直接将设计或者施工业务择优分包给具有相应资质的企业。第三,提升企业工程总承包能力和水平。工程总承包企业要根据业务需要,调整和完善组织机构,形成集设计、采购和施工管理于一体的组织体系。加强工程总承包项目中的标准、质量、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等管理体系建设,加强各类管理人才队伍建设。第四,加强推进工程总承包发展的组织和实施。各级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要加强组织领导,加强示范引导,培育一批工程总承包骨干企业,扩大工程总承包的影响力。行业组织要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反映企业诉求,开展政策研究,组织人才培训,总结交流经验。

3住房城乡建设部近日印发通知,公布新版《中国人居环境奖评价指标体系》和《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评选主题及申报材料编制导则》,同时明确原《关于印发<中国人居环境奖评价指标体系(试行)>和<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评选主题及内容>的通知》废止。新版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基本指标体系、城市实践案例和基本条件三部分内容。基本指标体系由居住环境、生态环境、社会和谐、公共安全、经济发展和资源节约六大类65项指标及1项综合否定项组成。其中明确,近两年内发生重大安全、污染、破坏生态环境、违法建设等事故,造成重大负面影响的城市,实行一票否决。新版评价指标体系,将已被命名为“国家节水型城市”和“国家园林城市”作为申报的基本条件,将被命名为“国家卫生城市”和“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作为申报的重要参考条件。同时规定,申报城市需提供4项实践案例,4项案例应分属于不同的类别。新版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评选主题包含住房条件改善、社区建设、供水安全保障、提高空气环境质量、水环境治理等21个。按照申报材料编制导则,申报城市需通过范例项目介绍反映城市在改善人居环境某一领域所取得的突出成就及主要经验和做法。

4住房城乡建设部近日发布《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十三五”规划》,以促进城市地下空间科学合理开发利用为总体目标,明确了“十三五”时期的主要任务和保障规划实施的措施。该规划显示,虽然我国部分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进入迅速发展阶段,但是大多数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仍处于起步阶段,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面临建设发展需求旺盛但系统性不足、有关立法和规划制订相对滞后、现状利用基本情况不清、管理体制和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等挑战。“十三五”时期,我国将建立和完善城市地下空间规划体系,推进城市地下空间规划制订工作。到2020年,不低于50%的城市完成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编制和审批工作,补充完善城市重点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中涉及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内容。同时,将开展地下空间普查,推进城市地下空间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到2020年,不低于50%的城市初步建立包括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现状、规划建设管理、档案管理等的综合管理系统,有效提升城市地下空间信息化管理能力。

政策速递 篇7

为落实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 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要求, 近日, 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土资源部和环境保护部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处理工作的意见》 (以下简称《意见》) 。《意见》提出, 要加强焚烧设施规划选址管理。项目用地纳入城市黄线保护范围, 规划用途有明显标示。优先安排垃圾焚烧处理设施用地计划指标, 地方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可根据当地实际单列, 并合理安排必要的配套项目建设用地, 确保设施同步或超前落地建设。设施选址应符合相关政策和标准的要求。同时, 加强区域统筹, 实现设施共享。《意见》要求, 建设高标准清洁焚烧项目。遵循安全、可靠、经济、环保原则, 选择安全适用技术。按照相关标准规范, 严控工程建设质量。分析项目投资与运行费用, 合理确定补贴费用。充分考虑飞灰处置出路, 加强飞灰污染防治。积极推进产业园区建设, 统筹生活垃圾、建筑垃圾、餐厨垃圾等不同类型垃圾处理, 优化配置焚烧、填埋、生物处理等不同处理工艺, 实现在园区内有效治理。此外, 对现有垃圾焚烧厂也提出了开展专项整治的要求, 确保达标排放。《意见》提出, 要构建邻利型服务设施, 实现共享发展。要实施精细化管理, 落实运行管理责任制度和应急管理预案, 采取切实有效措施, 控制二次污染。在落实环境防护距离基础上, 面向周边居民设立共享区域, 因地制宜配套绿化、体育和休闲设施, 实施优惠供水、供热、供电服务, 安排群众就近就业。变短期补偿为长期可持续发展, 变“邻避效应”为“邻利效益”, 实现共享发展。

2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城市执法体制改革改进城市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精神、促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住房城乡建设部城市管理监督局日前以“建督综函[2016]1号”下发通知, 决定在县级以上城市管理部门推行城市管理执法全过程记录工作。通知要求, 各地城市管理部门要通过文字、音像等记录方式, 对执法活动进行全过程记录, 客观、公正、完整地记录执法工作情况和相关证据, 实现全过程留痕和可回溯管理。规范执法文书的制作和使用, 确保执法文书和案卷完整准确、合法规范。合理配备并使用执法记录仪等现场执法记录设备和视频音频资料传输、存储等设备。对现场执法活动中容易引发争议和纠纷的, 应当实行全过程音像记录。推进信息化建设, 提高执法记录的信息化水平。积极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信息技术, 结合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建设和办公自动化系统建设等, 探索成本低、效果好、易保存、不能删改的音像记录方式。做好执法文书和视频音频资料的管理和存储工作, 逐步实现与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关联共享。注重记录工作实效, 建立健全执法全过程记录保存、管理、使用等工作制度。定期组织对执法文书和视频音频资料进行抽查检查。充分发挥全过程记录信息在案卷评查、数据统计分析、执法监督等工作中的作用。

3

2016年11月19日是“世界厕所日”。加强城市公厕规划建设管理, 是改善城市人居环境的重要举措。随着城镇化快速发展, 城市人口持续增长, 公厕数量总体不足, 管理水平不高, 特别是女性厕位紧张问题亟待解决。住房城乡建设部副部长倪虹对今后公厕建设工作提出三点要求。新城新区不许欠账。加强规划引导, 各地要根据实际情况编制环境卫生专项规划, 将城市公厕作为重点内容, 统筹布局。将新建公厕用地纳入城市黄线保护范围, 禁止擅自占用或者改变用途。商业服务、文化体育、医疗卫生、交通客运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项目, 要明确配建公共厕所的数量和建筑面积, 并与项目主体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验收。一定要做到新城新区不欠账。老城老区尽快补上。要按照规划布局, 加快改造城市老旧公厕, 特别是旱厕和设施陈旧老化的公厕。严禁随意拆除城市公厕, 确因旧城改造、道路拓宽等原因需要拆除的, 要遵循“拆一补一、就近建设”的原则严格审批, 不能减少现有公厕数量和建筑面积。同时, 还要加大选址力度增加固定或移动厕所数量, 鼓励社会单位厕所开放, 逐步把欠账补上。调整男女厕位比例。近日, 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布修订后的《城市公共厕所设计标准》。地方要因地制宜, 在新建和改建公厕时, 按照3∶2的比例设置女性厕位与男性厕位, 人流量较大地区为2∶1, 严格按照新标准提高女性厕位比例。

4

近日, 住房城乡建设部在上海市召开全国装配式建筑工作现场会。住房城乡建设部党组书记、部长陈政高出席会议并讲话。陈政高要求, 下一步要重点抓好7项工作, 努力实现装配式建筑发展的新突破。一是全面落实装配式建筑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用10年左右的时间, 使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达到30%。二是全面形成装配式建筑技术标准。要加快形成一整套装配式建筑的标准体系, 加快制定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现代木结构三大结构体系的技术规程。三是加大基础产业建设力度。各地要结合本地实际和周边区域发展情况, 加快培育能够集设计、生产、施工于一体的龙头企业和产业链重点企业。四是要建设新型的职工队伍。装配式建筑从设计、生产到施工组装, 对过去的建造方式是根本性的改变, 要从设计开始, 从工厂生产抓起, 从现场组装抓起, 打造新型的队伍。五是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各地要落实好装配式建筑部品部件生产企业相关优惠政策。六是推动建筑业管理体制机制创新。要适应装配式建筑的发展, 在勘察设计、部品部件生产、工程造价、招标投标、施工组织、质量监管等方面推进管理制度改革。大力推行工程总承包, 实现工程设计、部品部件生产、施工及采购的统一管理和深度融合。七是住房城乡建设部门在发展装配式建筑中要有所作为。

5

上一篇:电厂通信下一篇:客家方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