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营养学教学体会

2024-10-16

食品营养学教学体会(精选12篇)

食品营养学教学体会 篇1

《食品营养学》是食品相关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 具有很强的理论和实际应用性, 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食品的营养成分及其检测;人体对食物的摄取、消化、吸收、代谢、排泄等过程;营养素等的作用机制和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营养与膳食的问题;营养与疾病的防治;食品加工对营养素的影响等[1]。通过这门课的教学, 能让学生掌握食品营养学的理论和实际技能, 应用于我国食品工业, 并了解学科发展方向以及在食品与科学工程研究中的重要地位, 不断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 为调整我国人民的膳食结构, 保证食品安全, 改善其营养状况和提高其健康水平服务。因此, 学好食品营养学, 有助于学生毕业后从事食品的生产与加工、研制新产品及功能性食品开发, 为从事营养保健和配餐等工作奠定基础, 使学校中学习的知识技能真正学有所用[2,3]。

在《食品营养学》的教学实践中, 如何培养学生对食品营养学的学习兴趣,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使学生充分的溶入到教师的教学过程中, 提高教学质量, 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是许多高校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结合几年来的教学实践, 从以下几点进行初步探讨。

1 讲好第一节课,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有了兴趣, 就有了学习的动力和方向。学生首次接触一门新课, 都是从绪论开始了解这门课程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学习的目的及意义的。因此, 一堂精彩的绪论课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这门课的兴趣。我们首先介绍了食品营养学的发展历程。从字面上讲, “营”的含义是谋求, “养”的含义就是养生, “营养”就是谋求养生。我国营养学的发展源远流长, 比如两千多年前的《黄帝内经·素问》中就有“五谷为养, 五果为助, 五畜为益, 五菜为充”的描述, 这是最早的、最朴素的唯物主义在饮食方面的论述, 也是我国膳食结构的雏形模式。此外历代有关营养和饮食的重要著作还有《食经》、《千金食治》、《食疗本草》、《饮膳正要》等[4]。接着讲解了营养、饮食与疾病的关系。例举了“大脖子病” (地方性甲状腺肿) 与碘缺乏有关, 维生素A缺乏严重时可导致夜盲症等, 使学生们深刻认识到营养学与人体健康的密切关系。最后对当今国内外营养教育、营养人才的培养、国家级专业机构的设立和国民的膳食结构等方面进行了比较, 使学生深切感受到掌握和运用这门科学对国计民生的重要性, 认识到我国该领域发展中的不足和差距。从以上几方面的讲解, 不仅使学生从宏观上对食品营养学有了初步的了解, 而且调动了其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

2 采用多种教学手段, 提高教学效果

课堂教学的组织因教师知识结构和能力水平的差异存在不同。为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教学过程应尽量规范化, 传统教学与多媒体及网络教学等相结合, 增强课堂授课的生动性, 使学生更好地掌握食品营养学相关知识。

2.1 传统教学

采用课前提问检查→讲授新课→课后小结→布置思考题和作业的方式, 效果较为理想。课前提问检查可以让教师了解学生对上节课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并且可督促学生进一步巩固和消化, 对学习内容有一个很好的衔接, 从而为接受新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5]。在讲授完新课后, 对所讲内容作一个简要小结, 突出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便于学生理清思路, 把握要点。在下课前适当布置一些思考题和作业, 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及拓展知识面。

2.2 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教学软件的开发与运用, 不仅扩大了教学内容的信息量, 提高了教学效率, 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学习兴趣, 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本人在教学中, 下载了大量的图片展示给学生, 如一些营养素代谢示意图、营养素缺乏症的照片等。此外, 还给学生播放一些与食品营养相关的视频, 增加了课堂教学的生动性, 扩大了知识面, 使课堂教学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3 加强课堂互动, 提高教学艺术

在课堂教学活动中, 教师要做到明确教学目标, 精心设计教学环节, 引入一些学生感兴趣的问题, 积极引导学生思考, 加强师生互动, 从而优化课堂教学效果, 提高教学水平。在讲到脂肪酸的分类和消化吸收这部分内容时, 将社会关注热点反式脂肪酸引入到课堂中, 让学生就“反式脂肪酸的危害及控制措施”展开了讨论, 并在讨论后做了归纳和总结。这样不仅极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 活跃了课堂气氛, 而且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高了课堂授课效果。此外, 还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某些教学内容进行了讲解, 既加深了对所学内容的理解, 又锻炼了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语言表达能力。

4 联系实际, 开设实训内容

实验、实习是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 通过实验和实习可以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实际操作能力, 发现问题并且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问题[5]。

(1) 引导学生将课堂上所学到的营养学知识应用到自身并影响到周围的亲朋好友。如作好自己的膳食调查、用最新的营养评估软件进行能量和营养素的计算、通过体质指数、皮褶厚度等判断自己的体格情况、为自己和家人编制食谱等。同时, 鼓励学生多关注食品营养与安全方面的最新动态, 做到知识信息的及时更新。

(2) 不定期的组织学生深入社区, 宣传科学的营养学理论, 指导居民的日常饮食和生活, 搞好社区实习。如针对不同的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 学习调查问卷的设计、编写、总结;针对不同个体配制食谱和配餐指导, 就不同生理状况和工作环境的特殊人群给予饮食建议;对社区居民的营养数据进行监测和分析等。把社区作为学习和实践的舞台, 将课堂所学和生活实际有机结合起来, 为营养知识的普及和全民健康做出一份贡献。

5 结 语

以上仅是本人在教授《食品营养学》课程几年中得到的几点体会。通过对食品营养学课程教学的不断改革和探索, 学生逐渐提高了对食品营养学的学习兴趣, 调动了学习的主动性, 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随着时间的推移, 还需不断改进和完善, 使食品营养学课程教学效果更进一步。

参考文献

[1]孙远明, 余群力.食品营养学[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2002.

[2]夏明, 管婧婧.在师范院校开展《食品营养学》教育研究[J].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学报, 2006, 73 (02) :52-55.

[3]马勇.高职院校《食品营养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食品工程, 2009 (04) :16-24.

[4]盖圣美, 刘登勇, 展跃平, 等.浅谈《食品营养学》教学体会[J].现代农业科学, 2008, 15 (11) :177-178.

[5]周永, 韦娜.提高《营养与食品卫生学》课程教学质量的探索[J].现代医药卫生, 2007, 23 (05) :778-779.

食品营养学教学体会 篇2

李梅梅

摘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老年才有的疾病逐渐年轻化。越来越多的人处在亚健康状态。从理论上学习食品营养,从而指导实践,让现代人民拥有健康的体魄。学习食品营养课程,纠正了以前的对基本常识的许多误解,同时也了解营养宝塔。进而指导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健康饮食,快乐生活。基本常识的误解

1.1 健康误解。人们常常把健康定义为不生病,没有不异常的状态就是健康。而真正意义上的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而且是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能力上三方面的完美状态。1990年,世界卫生组织在对健康定义的阐述中,又增加了道德健康。2000年,世界卫生组织又提出了“合理膳食,戒烟,心理健康,克服紧张压力,体育锻炼”的促进健康新准则。WHO制定10条健康标准:

一是充沛的精力,能从容不迫的担负日常生活和繁重的工作而不感到过分紧张疲劳 二是处事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责任、事无大小、不挑剔

三是善于休息、睡眠好

四是应变能力强、能适应外界环境中的各种变化

五是能抵御一般感冒和传染病

六是体重适当、身体匀称、站立时头肩位置协调

七是眼睛明亮、反应敏捷、眼睑不发炎

八是牙齿清洁、无龋齿、不疼痛、牙龈颜色正常、无出血

九是头发光泽、无头屑

十是肌肉丰满、皮肤有弹性

1.2 营养的误解。我们更多的把营养这个词理解成一个名称,而真正营养是机体摄取食物,经过消化、吸收、代谢和排泄,利用食物中的营养素和其他对身体有益的成分构建组织器官、调节各种生理功能,维持正常生长、发育和防病保健的过程。平衡膳食从食物中获取需求的营养素。营养宝塔以及身体健康需要的营养素

2.1中国居民的平衡膳食宝塔。各种食物中需求量以1.7米成年男子为标准。在宝塔的第一层;谷物薯类以及杂豆250-400克,第二层是蔬菜类300-500克,水果类200-400克,宝塔的三层是,畜禽肉类50-70克,鱼虾类50-100克,蛋类25-50克。顶层是油25-30克,盐6克。

2.2人体必须的营养素。营养素是指食物中可为人体提供能量、机体构成成分、修复组织以、生理调节功能的化学物质。人体需要宏量营养素: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物、水,微量营养素是指矿物质、维生素、膳食纤维。平衡膳食的建议

3.1食物多样,谷类为主,粗细搭配每种食物含不同的营养成分,任何天然食物都不能提供完全的营养。多种食物搭配,才能满足人体各种营养需求。

没有不好的食物,只有不合理的膳食,关键在于平衡。

谷类食物是能量的主要来源,应保持中国传统饮食习惯。米面类不宜加工过细,避免维生素B、矿物质等营养素和膳食纤维的丢失。

3.2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蔬菜、水果是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和植物化学物质的重要来源。薯类含丰富膳食纤维、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建议每天吃蔬菜300~500 g,最好深色蔬菜约占一半,水果200~400 g。

3.3每天吃奶类、大豆或其制品奶类含钙量较高,利用率高,含丰富的优质蛋白和维生素。儿童、青少年饮奶有利于其生长发育,中老年人饮奶可减少骨质丢失。我国平均钙摄入量仅为389mg,建议每人每天饮奶300g或相当量的奶制品。

3.4常吃适量的鱼、禽、蛋和瘦肉.动物性食物蛋白质含量高,是优质蛋白的良好来源,氨基酸组成更适合人体需要。鱼 ﹥鹅、鸭、鸡肉﹥猪、牛、羊肉,含较多脂溶性维生素、维生素D和矿物质。大多含有一定量的饱和脂肪和胆固醇,摄入过多增加患心血管病的危险性。

参考文献:

1.中国居民膳食指南 中国营养学会 西藏人民出版社(2010-12出版)

2.营养食疗学 郝建新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7-10出版)

3.营养与健康 于康 科学出版社(2010-01出版)

4.中国营养师培训教材 葛可佑 人民卫生出版社

食品营养学教学体会 篇3

关键词《食品营养学》教学课程优化

中国分类号:R1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8809(2010)01-025-02

《食品营养学》目前是我院食品生物技术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它在本专业课程设置中起到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有机地将基础理论知识与专业知识连接起来,将营养学知识融入食品科学之中,体现现代食品工业发展的主流。通过这门课的教学,能让学生掌握食品营养学的理论和实际技能,应用于我国食品工业,不断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为调整我国人民的膳食结构,改善其营养状况和提高其健康水平服务…。食品营养学涉及营养学基础知识,单纯的理论教学会使学生十分枯燥乏味,因而对这门课的兴趣日渐减弱,课堂显得沉闷。如何提高学生兴趣,提高教学效果,是值得老师们探索的问题之一。本研究从目前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试方式等方面人手,对笔者所在农业院校食品生物技术专业的食品营养学课程进行全方位的教学优化,探索改进食品营养学教学的方法。

一、认识《食品营养学》课程学习的重要性

食物是人类生存与活动最基本的物质保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食物的要求层次也在不断提高,已不仅仅满足于最初的饱腹、维持自身生存的基本条件,而是逐渐向疾病的防治、人体的健康以及通过食物良好的色香味形质来满足人们不同的嗜好和要求等方面发展。所以,迫切获得食品营养方面的科学知识、文化成为人们十分关注的问题。

《食品营养学》是营养学的一门分支学科,它以营养的生物学过程及其有关因素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一方面植根于生物学和医学的土壤中,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另一方面以改善全人类的营养状况为目的,具有很强的社会实践性。其主要任务是研究食物、营养与人体生长发育和健康的关系,在全面理解各类食品的营养价值和不同人群食品的营养要求基础上,掌握食品营养学的理论和实际技能,并且学会食品营养价值的综合评定方法及评定结果在营养食品生产、食物资源开发等方面的应用,通过食物和营养来保证人民健康,增强人民体质,指导人们合理地选择并摄取能量和营养素满足生理需要,提高人体对疾病和外界有害因素的抵抗力,使机体处于健康的状态。因而对这门课的学习,首先应广泛引起学生的重视。

二、充实和更新《食品营养学》教学内容

(一)教材的更新

本课程自开设以来,曾选用过孙远明主编的《食品营养学》(第一版)(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2年8月出版)作为教材,它的内容相对来说系统性较强、但实用性有一定缺陷。例如,该教材介绍食物的体内过程这一部分内容过多,这样对已经学过生理课程的学生来说非常肤浅,没学过的又感觉不足;又如,社区营养既应包括各种人群的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居民膳食指南的制订、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社会营养监测等内容的研究,还应包括营养配餐、食谱编制、居民营养状况调查与评价等方面的内容。但在该书中并没有提及养配餐、食谱编制等内容,这样就造成一定的缺陷。为此,笔者在多年的教学研究及理解基础之上,与其他几所农业院校的教师合作编写了《食品营养学》(第一版)(李凤林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十一五”规划教材,2009年3月出版)这本新版教材,弥补了上述缺陷。经我院08级食品生物技术专业学生使用后,效果良好。此外,我们还经常参考葛天佑主编的《中国营养科学全书》、刘志皋主编《食品营养学》及美国鲍曼主编的《现代营养学》等书目。

(二)教学内容的改革

为了适应学科发展的需要,必须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在每年备课的时候,笔者通过查阅大量的国内外文献、浏览专业网站或者参加学术交流会获得最前沿的知识,并将其及时补充到教学内容中,对《食品营养学》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修改、补充,让学生尽快了解到学科前沿的知识。

另外,课堂教学是学习《食品营养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把新的正确的思想和理念贯穿到教学中,事物是发展变化的,教学也如此,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又便于学生理解。及时掌握书本上的相关知识,并能解释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例如,在介绍各类食物的营养价值时,可结合介绍各种食物的相克相容问题,各种食物的搭配问题,以及季节的不同,饮食要求也不一样等问题,从饮食的角度考虑营养学,这更能激发学生上课的兴趣。此外,可采用案例法教学,用鲜活的事例来说明问题,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如在介绍蛋白质失调时,以安徽省阜阳劣质奶粉事知识的重点和难点,使学生记忆深刻。另外,还须注意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如让学生对学校的膳食状况进行调查,进行社区营养调查,宣传营养学知识,帮助居民调节不良饮食结构等,这不仅对学生以后的就业方向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同时可以增加学生对专业课的兴趣,更明确学习目的,也更有学习动力。

三、传统与现代相结合。进行教学方法手段的改革

传统教育以传授知识为教学的主要目的,导致教师和学生问成为传授与接受的教学关系,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个性发展的多样性以及智能的培养,阻碍了学生创造性的发展,因此尝试一种良好的教学方法是教好《食品营养学》课程的一个重要因素。

本课程教学过程中,通过强化说、写、算三个途径,帮助学生建立起食品营养与人体健康的整体概念,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说,就是在课堂内要求学生能把问题讲清楚,让人听得懂,并力争做到引人入胜;写,就是要求学生能把自己的理解认识体会,结合自己的经验写成科普论文;算,营养配餐最终要用食谱形式来表达。

本课程采用传统的讲课方式与多媒体技术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授课,既保留了传统方式上课所拥有的一些优点,如充分利用教师上课时的形体语言、利用板书、言语的轻重缓急来调节、控制上课气氛,突出讲课内容的重点与条理性;又能充分发挥多媒体授课的优势,如图文并茂,形象直观,增强感染力,加深印象,提高学习效果,同时也增大了课程的信息量,加快了上课的速度与进度,提高了授课效率。

本课程的教学采用课堂授课与课外查阅文献、撰写课程论文相结合的方式予以实施完成;在课堂上分组设计各类人群的食谱。其目的在于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及时巩固与加深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提高学习效果,同时也使学生在文献检索、归纳、综述及论文撰写等方面的能力得到有效的锻炼和提高。

此外,由于实验课时间有限,内容多,时间紧,能否顺利完成每次实验并取得预期效果,课前的预习工作显得尤为必要。在每次实验前,教师可要求学

生提前进行预习,做好充分的准备,思考实验过程中将可能会遇到的各种问题,只有这样,在实验过程中才能得心应手,不至于出现手忙脚乱的现象。另外,教师还要让学生走出实验室,进行数据采集,让他们得到更真实的数据,了解更准确的信息。例如膳食调查实验,学生可以对周围的人群膳食状况进行调查,获得第一手资料,了解到周围人群的营养状况;食谱编制实验采用了营养计算器,一方面让学生掌握了软件的使用方法,另一方面可以方便同学们编制各类较为复杂的食谱,这些实验的开设使同学们的积极性大大提高,真正感受到学有所用。

合理布置作业,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刻苦钻研的习惯,有利于培养学生查阅有关资料、综合分析问题的习惯。在布置课后作业时,可选择一些有着实际意义,能够指导生活的题目,如针对一日三餐的重要性及如何安排合理膳食。这是一个非常现实性的问题。人体到底需不需要补充维生素及矿物质?需要补充多少才算科学?为什么肥胖也会营养不良。脸上有长青春痘该如何安排饮食?处于青春期的大学生饮食应注意什么等问题。学生很感兴趣,会查阅相关资料,认真完成作业。

四、改革考核方法

本课程采用实践考核和期末考核相结合的考核方式。其中在实践考核中,根据学生团队和各个成员在团队任务等教学活动中表现计入成绩;实践考核占期末总成绩的40%;而期末考核主要是对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综合考核,占最后成绩的60%,如让学生结合自身营养状况对本人进行营养配餐,学生可以通过计算自己一天的能量消耗,对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在此基础上根据其一天的膳食摄入情况再进行食谱的编制,通过计算食物营养成分计算表、膳食评价表营养素与来源分配、一日三餐能量分配以及能量来源分配等,对自己编制的食谱进行营养评价,再根据所学知识对食谱进行改进,通过此综合练习,使学生真正掌握《食品营养学》理论知识。

五、结语

食品营养学教学体会 篇4

1 主导思想

实践教学是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教学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验证课堂所学知识、加深对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理解, 掌握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的研究方法及基本实践技能, 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实践教学大多偏重于验证性的实验, 教师依据教学计划, 安排实践教学内容, 并准备好实验用的试剂和器具, 然后指导学生按照实验步骤完成规定的实验内容, 并按照统一格式完成实验报告。这样的实践教学模式在巩固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方面是不可或缺的, 但这种教学模式使学生这个求知的主体始终处于被动服从地位, 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且由于大部分试剂的配制及准备工作均是教师事先准备的, 学生只要按照实验指导的规定步骤完成实验即可得到预想的结果, 在这样的实践教学过程中学生既缺乏对整个实践过程的全面了解和把握, 也使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不到充分发挥[2,3]。作者所在院系在验证性实验教学的基础上增加了实验准备、实验过程分析及案例教学等实践教学内容, 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学生主动探索学习的积极性, 培养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但仍然无法满足学生科学思维及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

针对传统教学方法存在的不足, 学系通过对往届学生教学意见的反馈和工作后专业需求的调研, 认真总结以往的教学经验, 积极转变教学观念, 通过开展《营养与食品卫生学》设计性实践教学活动, 实现从“以教师为主体”到“以学生为主体”的实践教学模式的转变。在设计性实践教学中, 学生们通过参与选题、文献查阅、课题设计与实施以及论文撰写与学术交流等系统的实践教学过程, 不仅加深了对专业知识的理解与认识, 培养了科学思维及创新精神, 提高了组织计划、团队协作、实际操作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也给了学生一个充分发掘与展示自我能力的空间和舞台, 极大地调动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4]。

2 设计性实践教学的安排与实施

为了激发学生对《营养与食品卫生学》专业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和科学思维及科学创新精神, 我们不仅认真组织学生的毕业设计, 更将设计性实践教学的重心前移。在学生进入专业学习前, 学系教师就精心准备设计性实践教学的内容, 结合我国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的热点问题和实验条件与现场资源精选研究方向, 通过集体备课进行师资的培训;当学生进入专业学习阶段就根据学生的兴趣和教师的研究方向进行分组, 开展设计性实践教学活动。具体操作过程如下。

2.1 准备阶段

首先, 学系教师根据个人的研究方向确定设计性实践教学的方向及内容, 向学校申请“科研创新”或“第二课堂”等教学改革基金, 为开展实践教学提供必要的经费支持;然后在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开课之初将设计性实践教学的目的、意义、方法及要求告诉学生, 介绍各位带教教师的研究方向, 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自主组成研究小组, 与带教教师讨论确定具体的研究方向、教学安排及组内人员的分工与协作, 通常各小组根据需要每1-2周安排一次小组例会, 检查、安排设计性实践教学的进度, 进行阶段性的学术交流与研讨。

开课之初由于学生刚刚接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专业, 对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理论及应用还缺少认识, 因此第一阶段主要是学习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实践操作技能。与此同时, 给学生讲述文献查阅方法, 指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学术数据库查找文献资料, 为学生提供一些基本的科研思路与方法, 鼓励学生开动脑筋、勇于创新, 为自主进行科研设计奠定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

2.2 课题设计

随着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理论知识和实验方法的学习, 学生对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有了基本的认识, 也掌握了一些实践技能。当课程进行到一半时, 各兴趣小组在前期广泛查阅文献和资料的基础上, 在教师的指导下用两周时间设计一个与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有关的实践方案, 用以说明和解决与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有关的实际问题。设计方案包括实践的目的、内容与方法、实践材料 (所需的生物材料、仪器设备及试剂等) 、具体的实践步骤 (包括实践流程、检测方法和观察指标等) 、预期结果和尚存在的困难, 人群调查或现场调研则需设计调查表。然后通过开题报告的形式对课题的科学性、实用性、创新性和可行性提出修改意见, 进一步完善设计方案。

选题时, 考虑到经费和时间的问题, 应鼓励学生选择营养改善、食品安全等百姓关注的热点问题, 采用一些调研、食谱编制或简单实验方法为主的课题作为主要的选题方向, 如“学生早餐营养的调查、评价与改善”、“出租车司机的膳食行为与相关疾病的调研”、“糖尿病患者的食谱编制与效果评价”、“去除蔬菜农药残留的方法研究”、“食品标签的市场调查与分析”等。

2.3 课题实施

学生根据自己设计的实践方案, 利用周末或课余时间进行调研或实验, 这段时间实验室对学生开放, 并为学生提供所需的实验材料、试剂和仪器等, 以满足实验需要。指导教师进行现场指导, 及时组织学生针对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讨论, 并修改和改进实验方案。

在现场调研工作中, 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调查方法与技巧指导的同时, 注重学生人际交流、组织协调和团队协作等综合素质的培养, 并在现场调研过程中, 及时组织学生总结交流调研心得, 改进调研方法。

2.4 总结与交流

设计性实践完成后, 学生们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论文撰写, 总结经验和教训, 讨论进一步深人研究的实践计划。

最后学系组织专门的实践教学交流活动, 重点是进行论文答辩, 让学生们通过这种学术活动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思辨能力, 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通过实践教学交流活动, 教师们认真征询学生的反馈意见, 总结实践教学工作中的经验教训, 为更好地开展实践教学活动奠定基础。

3 收获与体会

通过营养与食品卫生学设计性实践教学活动, 师生教学相长, 收获颇丰。设计性实践教学活动不仅加深了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与应用, 也促进了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 提高了教师们的教学水平。具体收获与体会有以下几点:

3.1 激发了学生学以致用, 进行探索性学习的积极性

学生们通过设计性实践活动, 将所学知识综合运用于解决人群中存在的食物与健康的热点问题, 既加深了对专业知识的理解与认识, 也从中深切地体会到营养与食品卫生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 激发了学生学以致用, 进行探索性学习的积极性。如有学生的家人在出租车公司工作, 发现出租车司机普遍有消化道疾病, 体重超重者较多, 他和小组同学交流时就联想到出租车司机的饮食营养可能对他们的健康及有些疾病有影响, 为了验证这一假设, 小组学生在教师的支持下提出这一研究课题, 对这一人群进行专题调研, 并于调研结束后开展了针对性的营养健康教育, 收到了司机朋友们的极大欢迎。学生们在收获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获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

3.2 培养了学生的科研能力与创新精神, 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设计性实践活动中, 通过查阅文献、科研设计与实施、论文写作及学术交流等活动, 不仅培养了学生的科研能力与创新精神, 也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文献检索与综述是开展科研创新活动的第一步, 通过文献检索学生们了解到研究课题的国内外进展, 为自己进行科研设计, 选择研究方法奠定了基础;通过科研设计与实施, 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锻炼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尤其是现场调研对锻炼学生的组织计划、团队协作和人际交流能力等大有裨益;而论文写作与学术交流既使学生掌握了论文写作与学术交流的方法和技巧, 丰富了学生的专业知识, 也锻炼了学生科研思维及分析问题的能力, 培养了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如在“糖尿病患者的食谱编制与效果评价”的实践活动中, 教师通过让学生首先对一部分糖尿病患者的营养治疗情况进行调研, 使学生们认识到仅仅掌握食谱编制的方法是不够的, 糖尿病患者的营养治疗一定要注意个体化、针对性和可行性, 同时还必须注重健康教育、配合适当运动及血糖监测, 必要时辅以药物治疗, 并且通过随访及时发现问题, 进一步改进完善营养治疗方案。通过这一调研实践活动, 学生们找到了糖尿病营养治疗的关键点与对策, 为制定更为行之有效的饮食治疗计划奠定了基础。在认识的基础上, 学生们将糖尿病营养治疗过程重新进行了设计, 首先编制“糖尿病患者病情与饮食情况调查表”, 通过对患者进行调查, 了解患者的营养状况、病情及血糖控制情况、饮食治疗情况及饮食习惯等;接着开展针对性的健康教育, 与患者讨论制定切实可行的饮食治疗方案, 介绍饮食控制的方法与技巧;然后, 通过随访和病友座谈交流, 及时了解患者的饮食治疗的情况及存在的题, 并给予科学的指导, 从而使糖尿病患者的营养治疗落到实处, 受到实效。

3.3 实现了以教促学, 以学促教, 教学相长, 共同发展的教学目标

在自主设计实践的活动中, 教师要为学生修改实践方案、指导实践, 这对教师的素质和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首先须广泛查阅国内外文献, 先期进行归纳总结, 做到心中有数, 这样才能对方案的可行性进行判断和修改。实践中碰到的问题, 必须看书查资料, 更新自己的知识。这种互动的教学方式, 使教学双方都既有压力, 又有兴趣, 可促进师生双方能力的发挥, 最大限度地实现教学目的。

总之, 通过自主设计实践的训练, 学生对科研工作有了初步的认识, 培养了学生严谨的科学作风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提高了学生组织计划、实际操作、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达到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进行探索性学习的教学目标。

虽然教师们在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实践教学中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但教学改革的路还很长, 如何坚持下去并使自主设计性实践的水平逐步提高, 如何合理利用教学资源并加强科学管理, 教育工作者们将在教学改革的道路上继续探索。

摘要: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的改革中, 本学系在《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教学工作中开展了设计性实践教学, 通过指导学生进行选题、查阅文献、课题设计与实施以及论文写作与交流等系统的科研实践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 提高了学生组织协调、团结协作、人际交流等综合素质。

关键词: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实践教学,设计性实验,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肖荣, 封锦芳, 苑林宏, 等.重视实践教学, 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实践教学的改革与体会[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增刊) , 2010:267-269.

[2]那立新, 孙长颢, 李颖, 等.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实验教学改革[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09, 28 (8) :121-123.

[3]杨艳, 陈润, 周正华, 等.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实践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西北医学教育, 2009, 17 (2) :342-345.

食品营养学教学体会 篇5

明确民事赔偿优先

草案规定,违反本法规定,应当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和缴纳罚款、罚金,其财产不足以同时支付时,先承担民事赔偿责任严管保健食品安全。

严管保健食品安全

草案增加规定:国家对声称具有特定保健功能的食品实行严格监管。有关监督管理部门应当依法履职,承担责任。具体管理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草案还规定,声称具有特定保健功能的食品不得对人体产生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其标签、说明书不得涉及疾病预防、治疗功能,内容必须真实,应当载明适宜人群、不适宜人群、功效成分或者标志性成分及其含量等;产品的功能和成分应当与标签、说明书相一致。名人代言“问题食品”将被严惩,草案增加多条规定,严惩组织、机构或个人代言不合格食品的行为。

食品营养学教学体会 篇6

每一位食品营养专业的学生,除了要完成基础的公共英语课程的学习外,还应重视专业英语的学习,这不仅关系到营养专业信息的检索与使用,更关系到其在专业领域的提高和深造。通过专业英语的教学,学生可以了解并掌握专业知识的英文表述方法,大大提高专业词汇量。本文将针对食品营养专业英语的课程特点,对教学方法进行探讨。

一、教学方法的研究

1.选择合适的教材

教材的准确选择有利于教学方法的顺利开展。教材内容应时间新、内容权威和题材广泛,这样有利于学生在吸取现代英语知识的同时,又了解当代科技前沿的热点问题。

专业英语的教学不能只停留在基础的词汇和语法上,更应该注重实际应用。因此,相关领域的英文新闻报道与评论、进口食品的英文标签、仪器的英文说明书等,都可以作为教材素材使用。

2.多媒体教学的应用

营养学英语本身比较枯燥,传统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无法达到理想的效果,但是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可以使很多抽象的东西变得形象、有趣、生动、活泼。教师可在课堂上播放一些与营养学相关的英文视频、短片或电影,使学生在运用视觉与听觉感知信息的同时,捕捉其中与营养或食品相关的专业词汇或专业表述方法。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还能增强教学的科学性。

二、教学方法的改进

1.项目教学法的应用

“项目课程”的理念一直是国内高职院校的研究热点。笔者在营养专业英语教学过程中,使用项目教学法后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例如,在每次上课一周前,先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他们到网上或者超市的进口食品专柜获取英文食品标签图片,再做成幻灯片以便上课时汇报。这样既扩充了专业词汇量,又能得到英文食品标签的规格和描述方式,加深了学生对这类食品专业层面的理解。又如,让每个小组下载一篇自己感兴趣的营养方面的英文文献,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和自己的精读研究,加上老师的指导,利用3~4周的时间自学,再结合这篇文献做成幻灯片进行课程汇报。课堂上同学可以随时提问,小组成员进行讲解,教师只在一旁做些提示和点拨。这样既增强了学生查阅和阅读英文文献的能力,又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

2.情景教学法的应用

情景教学法是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综合能力的重要方法。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要做到活跃课堂气氛,愉悦学生身心,激发出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和学习兴趣。

情景教学的方式是互动的,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做一些情景模拟的表演,例如举办一次针对社区居民食品营养知识的讲座,或是分组进行营养健康知识的指导等。

三、结语

在食品营养专业英语教学过程中,要敢于选择新颖、实用的教辅材料。同时,还要从应用角度出发,注重教学过程中教与学的互动,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并大胆进行教学方式的革新,不断探索与改进。

参考文献:

[1]葛利云,邓欢欢.环境科学专业英语课程教学方法浅探[J].考试周刊,2010,(4).

[2]徐静.浅议工科专业英语的教学方法[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2,(4).

[3]李晓梅.高职院校涉农专业英语教学改革初探[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1,(4).

食品营养学教学之我见 篇7

一、合理优化教学内容

食品营养学涉及的内容广泛, 但教学课时有限。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 既能讲授理论知识又能培养学生的技能, 使合理优化教学内容变得极为重要[1]。随着社会和科技的不断发展, 职业学院的教学理念在不断更新。为适应社会的发展, 本着“理论知识必需、先进、实用、够用;实践性教学注重技能培养”的原则[2], 对《食品营养学》的教学内容进行优化。

根据本课程的教学特点, 我们选用了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的《食品营养学》作为教材。这部教材具有较强的科学性、趣味性、知识性和实用性。 主要内容包括食品的消化吸收、各种营养素的生理功能及食品加工对营养素的影响、营养与能量平衡等营养学基础知识。 在内容的安排上, 以培养从事有关食品营养与检测、公共营养师、营养配餐师、农产品贮藏及食品检验加工等专业的应用型人才为立足点, 以“够用”、“实用”为原则, 以教授该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重点, 对教学内容进行了适当调整。如对作为基本理论的各类营养素、畜肉的营养价值等内容进行了重点、详细的讲解, 而食品新资源的开发、禽肉、鱼肉的营养价值等内容, 就留给学生自学。既抓住学习重点和难点, 又培养和锻炼学生自主学习、举一反三的能力, 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提高了学生的知识与技能水平, 为走上工作岗位打下了坚实基础, 为企业输送了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二、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合理运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学生一旦对某个“物质”产生兴趣, 他们的认识状态就会自然由潜伏状上升为活跃状, 就会自觉地探索知识, 大幅度提高学习效率, 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和无限的创造力[3]。为了让学生对该课程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我在教学方法上做了有益的探索。

第一, 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该课程的特点之一是图片、图表较多, 为了将大量信息简单、直观、生动、有效地展示在学生面前, 我在传统讲授教学内容的基础上, 充分运用多媒体课件, 将文字、图表、图片、营养流动链条等内容直观地展示出来, 既增强了学生学习的直观性, 丰富了学生的感性认识, 又在动态教学过程中, 加深对理论知识的记忆, 实现动手能力的提高。

第二, 采用“参与式”教学法。由于本课理论性强, 有些内容可将传统的简单授课转变为启发、引导学生思考问题、研究问题的参与式教学法。如提出一些现实性问题:长期不吃早餐的危害性有哪些?大学生一日三餐如何分配等?通过此过程, 既可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应变才能, 又可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摒弃单一的“注入式”教学法, 采用更多的“参与式”教学法, 优化了课堂结构, 使学生在平等、和谐、民主、宽松的课堂环境中, 充分发挥了其主体性, 创造性地参与教学活动, 使其最大限度地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和实现自我价值。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 可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从而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一步提高。

第三, 完善教学实验室。完善教学实验室是食品营养学课教学的重要保障, 我院食品营养学现有一个实验室, 一个实验准备室, 实验的仪器设备完全可以满足实验教学。同时, 我们自编了“食品营养学实验讲义”, 设计并经专家论证后, 建设了“食品生物化学与营养综合实验室”。开设的实验有:直接干燥法测定食品中水分含量、索氏提取法测定食品中脂肪含量、高锰酸钾测定食品中总糖含量等。这些可供学生进行的实验和 研究, 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调动了学习积极性。如紫外法快速测定食品中维生素C含量的实验, 可让学生分组准备不同的实验原料, 通过测定进一步了解各类食物中维生素C含量的不同;同种原料保存的时间不同、保管方法不同, 对其中维生素C含量产生什么样的影响等实验, 使学生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提高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三、采用全面的成绩考核方式

学生的成绩考核分三个部分:

1.平时成绩:包括出勤、纪律、完成作业情况等综合评价 , 占总成绩的30%。

此考核方法是食品营养学教学团队通过近十年的教学实践总结制定的, 有些同行质疑我们平时成绩比例偏高, 但食品营养学是一门侧重于实践的学科, 为了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并掌握如何运用, 在每章节结束后, 会布置一些不同类型的作业。学生完成作业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 每学期此类作业三到四次, 每次打分, 期末核定平均成绩。

2.实 验 成 绩 :包括实验课出勤 、操作技能 、实验报告完成 等综合评价, 占总成绩的20%。

实验课的目的是通过基本技能的训练及对实验结果的观察分析, 使学生了解并掌握有关实验方法、仪器的操作, 进而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实验成绩的评定, 我们制定了评定标准, 由两部分组成: 实验操作40%、实验报告60%。具体如实验操作总计40分:无预习报告扣10分、由于个人原因没完成实验扣20分等。实验报告分文字部分和数据处理, 文字包括实验目的、实验仪器、内容步骤等共20分, 数据处理包括数据处理方法和数据运算 (含实验结论 ) 共40分, 实验报告若未按要求做数据处理, 则报告为0分。每学期五次实验课, 总成绩取平均值。

3.期末成绩:统一命题 (A、B卷) 、统一考试 (闭卷) 、统一阅 卷, 占总成绩的50%。

由于食品营养学属于专业基础课, 以教授理论知识和拓宽学生知识面为主, 本课程要求学生掌握食品营养学的基础知识———能量、营养素、营养与疾病、食物营养价值等, 也应学会应用基础知识指导食物选择、编制食谱、膳食评价等。试题要体现既测试基础知识、基本理论的掌握程度, 又测试应用能力的原则。试题应覆盖所有章节, 重点章节的比例大一些, 次重点章节比例小一些, 一般章节分数适当。难易程度按较易、中等偏易占70%, 中等偏难、较难占30%为原则。每学期任课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及时更新有关考题, 讨论制作试卷两套。由于食品营养学题型比较灵活, 我们只编写了参考答案。

总之, 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改革, 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教、学、做一体,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与学积极互动。着眼于“怎么学”与“怎么指导学 ”, 才有利于知识传播 , 有利于能力、素质的培养。近几年, 学生的考试成绩均呈正态分布, 学习成绩良好, 教学效果突出, 获得学生的认同。

参考文献

[1]汪洪涛, 陈成.高职高专营养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农产品加工-创新版, 2010 (2) :72-74.

[2]于辉, 郝征红, 姜桂传, 陈宇航.高职高专《食品营养与卫生》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1 (S1) :185-186+191.

《食品营养学》实践教学的设计 篇8

关键词:营养,实践教学,实验

0 引言

营养是健康的保障,良好的营养和健康状况既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1]。营养学包括人类营养学、公共营养学、临床营养学、妇幼营养学、食品营养学等多个分支。由于营养来自于食品,所以,也可以说食品营养学是其他营养学分支的基础部分。

近年来,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善,虽然营养缺乏病有所改善,但钙缺乏和维生素A缺乏等依然普遍存在,而且营养过剩和营养相关慢性病的发病率还呈上升趋势[2]。目前排名前三的心脑血管疾病、癌症以及消化道疾病都或多或少与营养因素相关。因此,要预防慢性病,保护人群健康,需要通过宣传教育提高居民的营养意识、科学地引导居民采取合理的饮食行为。但目前我国居民营养知识还十分欠缺,急需更多有专业素质和实践技能的高级人才去为社会大众服务。在本科营养人才培养中,《食品营养学》的教学就直接关系到这类人才的素质教育。

食品营养学是一门理论与实验(践)相结合的课程,在设计上一方面考虑与理论知识的结合,即理论对实验(践)的指导作用;另一方面,突出实验(践)对理论的强化和延伸,通过实验(践)巩固和加深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此基础上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为此,食品营养学实践教学活动不仅包含一般性的实验项目,并尽可能地开设一些综合性和创新性的社会性实践活动,以提高其学习的主动性和能动性。

经过近几年的不断改革,我校食品营养学实践教学活动逐步从室内发展到室外、从被动发展到主动,内容覆盖了从实验室分析、食谱设计,到社会营养调查、营养宣教和咨询等不同类型的系列实践活动,并取得了良好效果。

1 实验室分析

《食品营养学》实践教学中,营养素分析是最基本的实验。为了让学生了解营养评估的实验室分析方法,在前期营养素分析实验中首先安排了“食物中维生素C的测定”以及“不同烹饪方法对食物营养成分的影响”两个实验。但营养学学习不仅要了解食品中的营养素含量,还需要了解人群营养状况,因此,在新修订的培养计划中,又增加“人体体格测量与营养状况评价”综合性实验,主要内容包括身高、体重、腰围/臀围、上臂围、不同部位皮褶厚度测量、以及人群营养状况的评价方法。通过以上实验室分析和人体测量帮助学生掌握食物营养评价和人群营养评估的方法。

2 食谱设计

营养专业的学生以后面临的社会工作之一可能是指导人群如何合理地安排日常膳食,这就涉及到食谱编制。因此,学生在学完理论课之后,为了让其进一步应用营养学理论知识,实践教学计划中专门安排学生利用两个星期的时间开展食谱设计实践活动,要求学生针对自己或身边的某年龄段人群编制食谱、并对所编制的食谱进行评价,该实践环节需要学生综合利用课堂讲授过的人群营养特点、营养素推荐供给量、营养素来源、各类食物的营养价值、营养素热量计算等多个章节的基本理论。通过这一实践活动,锻炼了学生综合运用理论知识、并灵活地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的能力。

3 社会营养调查

营养调查是营养评价的基本工作。在掌握了基本理论和食谱设计的技能之后,实践教学计划中进一步安排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在学校、社区、街道等场所开展为期两个星期的社会营养调查活动,让学生了解如何实施现场调查,完成从最初的问卷设计、调查抽样、调查组织、到资料收集、问卷输机、统计分析以及调查报告撰写等整个过程,不仅全面地锻炼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而且也为他们将来走向社会、开展社会性工作奠定了较为扎实的基础。

4 营养宣教与咨询

在食品学院每年举办的“美食文化节”以及各种志愿者活动中,组织学生开展营养知识宣传与营养咨询工作。这种类似于公共营养师职业的角色扮演,既有利于学生增强对书本知识的认识,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热情,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兴趣、锻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以上内容的教学和实践,我们学校的《食品营养学》课程形成了从实验室检测→现场调查、简单分析→综合评价的双线梯度实践教学模式,最终达到实现本课程应知应会应用的技能培养目标。

当然,为了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营养专业人才,以后还需要进一步扩展实践教学中应用技能方向的培养,如建立相对稳定的社区教学点,课外开设开放性实验,走出实验室到社区,尝试指导学生课外科技活动[3];开展全校性营养学知识竞赛系列活动,让学生在组织和参与中提升专业知识和技能;针对社会上的营养相关事件,展开营养热点问题探讨,促进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总之,实践教学的机会越多、内容越丰富,学生学到的技能也就越扎实,越能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参考文献

[1]柳春红,孙远明,王弘.关于创办公共营养本科专业的思考.中国科教创导刊,2010,8:5,7.

[2]蔡东联,林宁.营养学新进展.解放军医学杂志,2010,35(4):360-363.

食品营养学教学体会 篇9

1 在理论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发出这样的警告:“未来的文盲将不是不识字的人, 而是不会学习的人。”作为教师, 我们不仅要教会学生“学会”, 更要教会学生“会学”。正如教育界人士常说:与其受之与鱼, 不如授之以渔, 这是现代教育的要求。“学会学习”包含三层意思: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和策略;培养学习兴趣, 激发学习的自觉性;培养自学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教学过程中, 本人常常采用“四步教学法”来达到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能力。所谓“四步教学法”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阅读理解, 质疑讨论, 反馈练习, 讲评总结, 进行四个阶段学习, 使学生逐层深入地了解知识, 理解知识, 掌握知识, 运用知识, 形成能力, 发展智力。具体做法如下:例如, 在讲授《能量与宏量营养素》这一章中的〈糖类〉这一节时, 一上课我先将编制好的教学提纲分发到学生手中, 围绕着这个提纲, 学生“自己走路”, 通过阅读, 学生提出一系列问题:糖类的组成;糖类的分类;食品中的单糖有哪些;最甜的糖是哪一种糖;食品中的双糖有哪些;乳糖对婴儿有什么重要的营养意义;非淀粉多糖对人体的作用;糖类的生理功能;糖类的推荐摄入量及糖类的食物来源等等。针对这些问题, 组织学生阅读课本并讨论, 由学生来解答问题, 学生解答不了的, 再由教师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伴以形象直观的解释, 或深入浅出的概括, 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同时, 布置练习时, 精心设计, 让学生在答题过程中能灵活运用各个知识点, 并能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师针对学生练习中出现的错误, 帮助学生分析错误的原因, 找出纠正错误的办法。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 引导学生自己思考, 自己发现问题, , 并在探究的过程中自己解决问题, 培养学生创造思维和综合处理问题的能力。

2 在观察调查中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中职学校作为高中阶段的职业教育, 主要任务是培养中、初级技术管理人员、技术工人及其它从业人员, 它是一种专业技术教育。对于职业教育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有所长, 学有所用, 学以致用, 让他们有一技之长, 以求立足于社会, 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有一席之地。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

本人根据《食品营养学》的特点, 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在教学中注重实践, 让学生在观察中学习, 在调查中总结, 在实践中寻求学习的乐趣, 得到实际锻炼。具体做法如下:例如, 在讲授《营养调查与评价》这一章节时, 让学生利用记帐法调查本校学生食堂的膳食共5天。进行调查时主要获得两个资料:1) 调查期间共消耗食品的种类和数量。2) 调查期间进膳人数、年龄、性别、劳动强度与生理状况。教师将设计好的表格分发到学生手中。让学生将调查数据填入下面表格。

附表如下:

调查日期:调查人:

总人日数=

由于三餐进食的比例不同, 一般早餐占, 中餐、晚餐占, 故首先需算出5天各餐进餐的总人数A, 再计算5天各餐折合人日数, 将三餐的人日数相加, 即为5天进餐的总人日数。

调查日期:调查人:

一般中等职业学校男学生 (16-19岁) 的粮食平均每人每天摄入量以500g计, 女学生460g计。此两数字可直接填入表“消耗量 (克) ”栏内, 分别计算各种营养素含量。其他副食品摄入量男女同学相等。

填表人:日期:

副食品购入量以千克计, 需换算成克再除以总人日数, 即为该食品平均每人每天的消耗量 (g) 。然后查食物成分表, 再以该食品的可食重量 (指从市场购买来的食物去掉废弃部分剩下的) 来计算出各种营养素的含量。

学生在上述调查过程中, 大大提高了实践能力, 同时还获得了团队合作、人际交往、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直至职业综合能力等经验, 这些经验都是在普通课堂中无法获得的, 为学生“零距离”上岗奠定了基础。

3 在思维探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江泽民同志曾说过:“坚持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 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也说:“教育的主要目的是造就能创新的而不是简单重复别人所做过的事情的人, 这种人能有所创造、发明和发现。”因此, 在教学中, 教师应以学生发展为本, 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放在重要位置。

要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的学生, 教师首先要有创新意识, 要有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勇气和敢于尝试探索的精神。因此, 在教学中, 本人尝试着营造创新气氛和条件, 引导学生发挥潜能, 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 使他们释放出学习和创造激情。努力做到“三个提倡”, 即提倡学生上台讲, 提倡七嘴八舌, 提倡标新立异。鼓励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 发挥创新的潜能, 做到敢想、敢说、敢做、从而点燃学生心灵中创造的火花。例如, 在讲述〈蔬菜的营养保护〉这一章节时, 让学生探讨如何防止蔬菜中营养素的流失与破坏。有的同学说现炒现吃;有的同学说不切直接炒;有的同学说直接生吃;有的同学说加工时加点醋;还有的同学说要从根源抓起, 种植过程中不喷农药, 吃无公害蔬菜, 清洗时不用浸泡, 营养素溶解少, 损失也就少……同学们的声音此起彼伏, 这种活跃的气氛激发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总之, 中职学校的教学就应当在讲清理论的同时, 重点放在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上, 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出高素质的劳动者, 满足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

摘要:中职学校的毕业生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而且还要具备优良的职业素质和能力, 才能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本文结合中职学生的特点, 阐述在《食品营养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能力培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赵丽萍, 李政玉.学会学习:职校生学习通论[J].山东教育出版社, 2007, 09.

[2]蒋建基, 张怀玉.烹饪营养与卫生[J].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 12.

食品营养学教学体会 篇10

笔者主要讲授高等院校本科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食品营养学,营养学是讲吃什么怎么吃才更健康的一门科学,它包括人体所需营养素、不同人群的营养需求、各类食物的营养价值及不同加工工艺对食品营养价值的影响等内容,这门课具有实用性强,趣味性强的特点,但同时也存在知识点多而杂,需要记忆的内容多等问题,如何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育媒体,更好地传授营养学知识,笔者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进行了如下的探索。

一、在幻灯片的制作中,尽量用图片代替文字

图文并茂、生动形象是多媒体教学的突出优点,为了充分地将这一优势发挥出来,笔者通过从网上下载或从英文原版图书扫描等多渠道收集了大量与营养教学相关的图片,再通过对比选择,将适合的图片添加到幻灯片上,比如,维生素缺乏症的图片等,在以往的黑板教学时,类似于维生素的缺乏症等,全靠语言来描述,现在借助于多媒体教学,可以用图片直观地表达出来,不仅强化了学生的印象和记忆,也节约了上课的时间。

二、恰当地运用动画,增加授课内容的趣味性

在幻灯片的制作中,动画的应用可使原来呆板的内容变得生动有趣,动起来的内容与大部分的不动的内容相比,显得更加抢眼,兼有突出强调授课内容的作用,比如,在讲授英文的营养学专业词汇时,如果这些单词只是做成幻灯片一页又一页的一闪而过,学生对这些单词的记忆效果一定很差,于是我应用动画设计,让这些单词的每个字母逐个地出现,延长单词的出现时间,强化学生的记忆效果,随后的课堂教学中会不断提供英文版的专业文献,供学生们阅读,学生们经过一个学期专业词汇的学习与积累,学完营养学这门课后,基本都能达到顺利阅读营养学英文文献的水平。同时,笔者还发现,动画设计还特别适合用于讲解具有前后顺序,因果关系的教学内容,例如讲解维生素B1的缺乏症时,可通过动画清楚地显示维生素B1一旦缺乏后,人体内葡萄糖代谢失常等一系列的生理生化反应,从而引发心肌收缩障碍及神经炎的全部过程,比起以往单纯的语言描述,要形象得多、清晰得多。

三、应用超级链接,使零散的知识系统化

笔者在讲解动脉硬化的饮食控制时,发现需要讲解的知识点多而杂,因为为了控制动脉硬化的进程,需要在饮食中摄入多种营养素,比如抗脂质氧化的、增强血管韧性的还有抑制血小板凝血功能的等等,为了能把这些杂乱的知识点整理出一条主线,笔者选择了首先以动画显示人体动脉硬化的进程,然后在每一个阶段建立超级链接,分别讲解阻止该阶段发生所需要摄入的营养素和相关食物,通过超级链接的应用,使得杂乱的毫无关系的知识点通过动脉硬化进程这条主线联系起来,方便学生们学习理解,并将动脉硬化饮食控制的知识掌握得全面准确。

四、应用视频教学,拓展学生知识面

食品加工对天然食物原料中营养素的影响是食品专业学生学习营养学的重点内容之一,在讲解这部分内容时,首先要讲述现有的食品加工工艺和食品加工状况,此时,视频教学发挥了别的教学媒体不能比拟的优势,水果加工成果汁、果酱,猪肉加工成香肠,面包如何制作等等,都可以通过观看相关视频进行学习,短短十几分钟的时间便可以使学生们学习到多种产品加工工艺,十分便捷也十分形象。

五、应用网络教学,随时调用相关教学资源

为了方便学生在营养学教学过程中及时地计算出本人的各种营养素的摄入量,笔者通过网络连接我们自主研发的根据北京林业大学学生食堂食谱制作的网络版的营养软件,学生利用这一软件,可随着课堂授课的进度,依次计算出能量、蛋白质等各种营养素的摄入量,以提高学以致用的能力,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六、利用现代教学媒体,增加课堂教学信息量

现代教学媒体应用到食品营养学的教学后,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率,在课时不变的情况下,有更多的学时可以补充新的教学内容。应用传统的黑板教学时,只能讲授西方现代营养学部分,多媒体教学应用之后,笔者便有条件增加传统的中医养生理论,在授课过程中,特别补充了大量的中医学理论知识,如不同体质人群的营养、食物属性等内容以及通过观察舌苔、大小便来判断自身健康状况的简单方法,还有中医治疗疾病的常用方法如刮痧、按摩等,使学生不仅学会了因人而异地进行饮食调养,也成了能解决自身和周围同学朋友小毛病的半个医生,由此丰富了教学内容,增加了教学信息量。

七、结束语

通过现代教学媒体在食品营养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使本课程成为深受食品专业学生欢迎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学生的教学评价分数均在90分以上,同时也成为全校备受关注的公共选修课,不仅使食品专业学生受益,还可辐射到其他专业的同学以及家庭、社会的其他成员,许多同学通过食品营养学的学习,改掉了不吃早餐、爱吃零食、不喝牛奶等坏习惯,促进了营养知识的普及推广。

摘要:在幻灯片的制作中,尽量用图片代替文字,恰当地运用动画、超级链接、视频教学和网络教学等现代教育媒体,使零散的教学内容更加系统化,增加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极大地丰富了教学内容,提高了教学效果。

关键词:现代教育媒体,食品营养,应用研究

参考文献

[1]徐培娟,刘晶晶.浅谈食品营养学教学的体会[J].食品工程.2007,4:8~9

[2]王飞生.幽默生动讲授激发学习食品营养学兴趣[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19:66~69

食品营养学教学体会 篇11

关键词:食品营养与卫生课程 教学改革 探索

中图分类号:R15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336(2014)24-0000-00

加强食品营养与卫生课程、教学改革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使课程内容、教学体系、教学方式等得到有效改善,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为培养食品及相关专业发展提供应用型人才[1]。提高食品营养与卫生课程教学质量的有效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点。

1加强课程内容更新

首先,课程内容的选择和构建必须体现职业发展需求。食品营养与卫生是一门极具实践性的学科,因此,在课程内容上必须体现职业活动的向导和职业能力的核心思想,以模块化的方式对课程内容进行选择和构建[2]。在教学内容选取上上,营养学应包含营养学基础、食物营养基础、人群营养基础、疾病预防、营养教育、膳食营养指导等;卫生学应包含食品卫生管理、食物中毒及其预防、食品污染及预防等。其次,教学内容需充分联系实际,并不断创新。食品营养与卫生是一门与人们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的课程[3],因此,在课程内容上应从生活实际出发,在营养学和卫生学相关知识中合理贯穿发生于生活中的相关真实、生动的案例,如“三聚氰胺”奶粉事件等,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充分联系实际问题进行理解和分析知识,使学生深刻体会食品营养与卫生和人们生活存在的密切联系。再次,增加膳食调查及设计等实践内容。在课程内容上增设相关实践操作内容,使学生在进行设计性实验操作的过程中真正认识膳食中存在的相关问题,了解合理饮食、健康饮食的重要性,同时可使学生对自身的营养状况有较为全面的了解,进而对其周围的亲朋好友产生影响,让大家都对食品营养与卫生有基本的了解[4]。实践操作还可使学生巩固基础理论知识,加深知识的记忆力,更能让学生将书本知识应用到生活实际当中,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努力实现知识的学以致用。

2加强教学方法革新

首先,精心设置课程导入方式,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所有学习活动的最好老师,有了兴趣,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才能得到充分发挥,进而激发出学生的潜能。因此在食品营养与卫生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高度重视对学生的兴趣的激发。在进入课堂教学之前,教师应精心进行课堂导入设计,根据教学内容,运用合理的方式和适当的内容作为课题导入。例如将“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为什么患上富贵病的人数在不断上升?”、“网络上越来越多地爆出食品安全问题的原因是什么?”等学生较为关注且感兴趣的问题作为课题的导入,同时通过多媒体播发相关视频或图片,激发学生对食品营养与卫生存在的相互关系进行探讨的欲望。其次,进行教学情境创设,通过多媒体技术、课件播发等方式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可有效降低学习难度,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5]。例如在对蛋白质相关知识进行讲解时,可通过对“大头娃娃”事件的讲述来创设教学情境,使学生在情境中感性认知蛋白质的重要性和机体缺乏蛋白质所产生的严重危害性。再次,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用科学方式,巧妙组织和引导学生展开相关课堂讨论。通过课堂讨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体性地位得到充分体现,促进学习质量得到提有效高。

3完善考核方式

传统考核方式主要表现为结果考核,该种考核方式存在一定片面性,未能真实、全面地反映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6]。因此,考核方式应转变为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互结合的方式,期末成绩在整体考核成绩中所占比例为60%,40%为膳食调查和食谱设计。在课程教学过程中表现良好的学生还可适当给予相应的奖励分。该种考核方式可更全面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同时还可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得到提高。

总而言之,从教学课程改革和教学理论、模式改革入手,对食品营养与卫生教学进行系统改革,可有效增添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体性地位得到充分体现,进而促进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余秀菊.高职酒店管理专业<食品营养与卫生>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思考[J].科协论坛,2012,11(8):215-216.

[2]管骁,曹慧.提高《食品营养与卫生》课程教学质量的思考[J].科技信息,2013,12(12):372-373.

[3]彭辉辉,李萍,袁河清 等.高职食品营养与卫生课程实践考核方式的探讨[J].卫生职业教育,2012,8(35):188-199.

[4]杨艳.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实践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西北医学教育,2013,9(26):506-507.

[5]张亚丽,曲明贵,杨庆祥 等.高等学校课程考试改革之探析[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2,4(33):418-419.

[6]吴坤.营养与食品卫生学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实践[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1,3(03):538-539.

收稿日期:2014-12-15

作者简介:郭莉莉(1983—),女,黑龙江佳木斯人,研究生,研究方向:食品营养与卫生。

食品营养学教学体会 篇12

一、课后延续性教学模式的构建

食品营养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息息相关, 通过延续教学, 以学生的实际生活中的例子为起点, 通过课堂讨论和查阅资料, 进行引导, 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提高学生的辨别能力。引导学生提出生活中遇见的问题, 鼓励学生间的相互交流, 使学生可以从科学的营养观点出发, 深入理解膳食与人体健康的关系。作者在食品营养学的教学过程中, 探索了以下几种课后延续性教学的模式。

1.营养学热点问题辩论。随着营养学的发展, 营养学中存在很多争论的问题, 通过辩论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使学生对问题的认识不仅停留在表层。一个班级有30多名同学, 可将3~4名学生分为1组, 共分10组, 选择5个营养学热点问题进行正反辩论, 每个辩题1学时, 共5学时。例如:素食可以长寿吗;人工合成甜味剂是福是祸;食物是否存在“酸碱”之分等。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 学生为辩论赛查阅了大量国内外的相关研究资料, 实现了主动学习。

2.营养调查。随着社会的发展, 人们对自身健康越来越关注。针对不同人群, 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 设计调查问卷, 深入社区, 开展营养调查。之后, 汇总调查问卷, 统计分析调查结果, 分析不同人群的营养膳食特点, 完成调查报告。完成调查的同时, 将课堂上所学的营养知识带到普通群众中去, 普及营养知识, 惠及社会大众。

3.食谱设计。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 为自己或者家人设计一周食谱, 让学生觉得营养学就在身边, 通过学习营养学知识可以改善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这样学生的积极性就被调动起来。让学生将自己设计的食谱在课堂上汇报, 分析设计的优点和不足, 提高学生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4.网络教学平台的使用。设置食品营养学的题库, 并放到网络教学平台上供学生使用。每章教学结束后, 要求学生登录网络教学平台完成练习题。练习题从题库中随机抽取。只有全部完成习题的学生才有资格参加期末考试。利用这种方式, 巩固了学生对课本上基本知识点的掌握。

二、课后延续性教学模式的应用效果

延续性教学, 不增加上课学时, 但教师课外准备教学内容和课件的时间将增加, 学生课外花在准备问题答案和主动学习的时间也将增多, 由此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了课堂知识。为了检验延续教学的效果, 对参加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90%以上的学生肯定了延续教学的形式和效果, 并认为需要继续进行下去。食品营养学的延续教学还得到了学校的支持, 获得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研究的立项。通过对比开展延续教学前后学生的成绩发现, 延续教学提高了学生期末考核的成绩。延续教学使学生平均成绩提高了2.8分。 实行延续教学前, 学生的不及格率为7%, 最低分为44分, 实行后不及格率将为4.85%, 最低分为50.5分。延续教学还使最高分从92分提高到95分。这从一定程度上说明, 延续教学对所有学生的学习起到了促进作用。

三、结论

开展延续教学作为高校课程改革的方向之一, 越来越受到重视。食品营养学延续教学可促进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积极思维, 活跃教学气氛, 也更牢固地掌握食品营养学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

摘要:课外延续性教学是课堂理论教学的有效延伸, 但其教学方式更为开放、活泼与自由。本文论述了食品营养学课后延续教学模式的构建, 包括营养学热点问题辩论、营养调查、食谱设计以及网络教学平台的使用, 总结了其实际应用效果。

关键词:食品营养学,延续教学,本科教学

参考文献

[1]潘文洁, 黄晓东.提高食品营养学教学效果的探讨[J].农产品加工.学刊, 2009, (8) :95-96.

上一篇:电力倒闸操作下一篇:职专德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