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步实践法

2024-10-25

分步实践法(共6篇)

分步实践法 篇1

目前常规职业生涯规划课教学思路有两种:一种教学思路是教师将课程全部讲授完, 然后出试题对学生进行考核;另一种是教师将全部课程讲完, 然后要求学生完成一份职业生涯规划。这两种教学思路的局限性都很明显。第一种教学思路采用试题考核的方式来评价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知识的掌握程度, 无法实现教学目标。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学目标不仅在于使学生掌握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础知识和常用方法, 更在于形成职业规划的能力, 增强中职生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 从而引导学生憧憬未来、促进就业和职业发展。因此, 该种教学思路即使能引导学生在一定的程度上形成自我认识和职业意识, 却无法真正锻炼和培养学生的职业规划能力。第二种教学思路意识到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学目标重点是培养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能力, 但它在课程结束后, 让学生一次性完成职业生涯规划。由于职业生涯规划的主要产出形式是制定未来职业生涯发展蓝图, 主要体现为文字和图示, 而中职学生的文化基础、思维能力较为有限, 他们大多难以较好地完成一份“符合自身实际和社会现实、能对自己的职业发展起到有效指导作用”的职业生涯规划。因此, 第二种“一次性让学生在期末时完成职业生涯规划”的教学思路也难以真正实现教学目标。但这种教学思路“重视职业生涯规划课的实践性”的特点是值得我们重视和借鉴的。中职学生虽然不能在期末一次性完成一份职业生涯规划, 那教师能否将职业生涯规划分解成若干具体步骤、让他们在教学过程中在老师的指导下逐步完成呢?这种启发便成为在中职职业生涯规划课采用“分步实践法”的初衷。

一、“分步实践法”的特点与价值

(一) “分步实践法”的特点

分步实践法是指在中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中, 任课教师将教学目标分解成若干子目标, 引导学生边学边练、依次逐个完成既定的教学子目标, 从而最终完成整个教学目标的教学方法。分步实践法具有以下特点: (1) 具有极强的实践性。分步实践法适用于实践性、操作性较强的实用性课程。该方法不仅要求教师具有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 而且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动手操作。 (2) 分步实施、逐层推进。该教学方法要求将整个教学目标分解成若干个子目标, 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逐次完成各个子目标, 从而最终实现整个教学目标。 (3) 师生深度参与教学。该教学方法要求师生深度参与教学, 并密切配合。因为每个教学子目标的实现, 都要教师的指导与学生的动手实践。这就要求学生能耐心配合教师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 并持之以恒, 坚持到底。

(二) “分步实践法”的现实价值

分步实践法能更好地引导学生了解自己、了解职业、了解社会, 将对学生大面积指导和个别辅导相结合, 更能锻炼和培养学生的职业规划能力, 更有利于实现职业生涯规划课的教学目标, 具体表现在:

首先, “分步实践法”改变了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思路, 以实践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度参与教学, 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在职业生涯规划中, 不仅需要教师为学生传授最基本的学科知识, 更需要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围绕自身发展, 分析条件、确定目标、构建台阶、制定措施, 进行职业规划。这就使得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深入参与教学活动中, 从而切实实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提高教学效果。

其次, “分步实践法”有利于降低职业生涯规划的难度, 为学生完成职业生涯规划奠定了基础。面对职业生涯规划这一艰巨的任务, 中职学生的能力欠缺是很明显的。他们书面语言运用能力较差, 无法完全表达自己的思想;他们缺乏职业实践经验, 难以明确自身职业发展方向, 更不用说在短时间内划分实现职业目标的发展阶段和制定具体措施了。因此, 在职业生涯规划教学中, 教师应在考虑中职学生能力特点的基础上, 将完成一份《职业生涯规划》的总目标分解成若干小目标, 从而降低学习难度, 为学生完成总目标提供保障。

再次, “分步实践法”有利于引导中职学生重视学习过程, 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分步实践法”将“一份职业生涯规划”这一总任务规划分若干具体的子任务, 要求学生依次完成各个子任务。而教师对学生每次完成的成果进行评价, 并将学生获得的评价总和作为最终考核结果。这无疑会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 重视学习过程, 从而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

二、“分步实践法”在职业生涯规划中的具体应用

(一) “分步实践法”的教学目标

分步实践法的教学目标实际也是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学目标, 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 (1) 知识目标:引导学生掌握有关职业、职业与人生、职业生涯规划、专业及所对应的职业群、性格、兴趣、能力、职业价值观、行业发展动向、区域经济发展等课程基础知识。 (2)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兴趣、能力、性格、就业价值取向、个人学习状况和行为习惯等内部条件和家庭状态、区域经济发展、行业发展动向等外部条件展开分析, 使得学生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和职业意识, “树立自身职业发展必须符合个人实际”的观念; (3) 能力与技能目标: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职业生涯规划的全过程, 掌握职业规划的基本思路与基本技能, 具备制定符合自身实际并能切实指导自身职业发展的职业生涯规划的能力。

(二) 应用“分步实践法”的制度准备

在中职职业生涯规划教学中, 将“分步实践法”与学生成绩考核制度结合起来,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表现与学习成果进行及时、有针对性的评价, 不仅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而且能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因此, 确立“学生学习过程性评价制度”, 是成功运用“分步实践法”开展中职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准备。

这里所说的学生学习过程性评价制度是指确定学生的学习成绩不是采用以往的“试题测试”形式, 而是采用“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具体表现和学习成果进行考核评价”的形式来确定学生成绩的一种学业评价制度。在职业生涯规划课教学过程中, 对学生进行过程性评价过程如下: (1) 职业生涯规划这门课程的成绩总分为100分。针对学生的平时表现分为10分, 学生的学习成果总分为90分。 (2) 学生的平时表现考核内容主要有:学生迟到、出勤、上课的纪律表现、学习参与程度和学习任务完成情况。 (3) 学生的学习成果评价总分则根据学生完成的学习任务的难易程度和次数来分配。这样, 学生这门课程的成绩取决于其平时表现和完成学习任务的具体成果。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则能得到明显的提高。

(三) “分步实践法”应用的具体环节

“分步实践法”在中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中的具体应用表现为将“在完成职业生涯规划过程中培养中职生的职业生涯规划的能力”的课程目标分解为六个环节: (1) 专业认知; (2) 自我认知; (3) 职业发展目标的确立; (4) 职业发展阶段的构建; (5) 发展措施和近期计划制定; (6) 职业生涯规划书的提交。每个具体环节中环节又可以分解为三个具体步骤:学习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础知识和常用方法、学生结合自身情况进行思考并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教师并对每个学生的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评价与指导。分步实践法的整个应用过程如下表:

三、应用“分步实践法”应注意的问题

为了更好地指导学生完成职业生涯规划、实现教学目标, 教师在职业生涯规划教学中应用“分步实践法”应注意以下问题:

(一) 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所需的职业信息获取与收集

在中职职业生涯规划教材中, 虽然介绍了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理论知识, 但并没有结合具体的专业介绍职业群。而任课教师基本都是德育教师, 所掌握的职业信息相对有限。而中职学生大多缺乏工作经验, 对自身的职业发展也不清楚。这就导致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时遇到不少困难:无法明白职业发展方向, 无法确立切合自身实际的职业发展目标, 无法合理划分职业发展阶段。职业信息成为教师在职业生涯规划中应用“分步实践法”首要解决的问题。在教学实践中, 职业信息的获得主要有三个途径: (1) 教师自己收集, 掌握自己教的各专业学生的就业前景、专业所面对的职业群、各职业的发展路径等职业信息, 实现自身的“专业化”。 (2) 学校委派专门的人员或建立专门的机构负责收集, 建立学校职业信息库。职业生涯规划能促进学生的就业与职业发展, 学校应整合学校资源, 建立专门职业发展咨询机构, 专门收集各类职业信息, 为学生提供职业咨询。 (3) 学生课外收集。学生也可以通过咨询专业教师、在职场中的亲朋好友、新闻网络媒体等方式获取所需的职业信息。但学生收集职业信息的能力比较弱, 教师对他们应加强督促与指导。

(二) 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指导与学习成果的评价

在中职生涯规划中应用“分步实践法”, 教师的指导压力是很大的, 每个班级一个学期的指导任务近300人次。面对形形色色、能力参差不齐的中职生, 教师对学生指导不仅要勤勉、耐心, 更要讲究方法与策略: (1) 注重端正学习态度原则。对学生的评价, 不仅要看其完成学习成果的质量, 更要看学生学习的态度。对学习态度端正, 但完成学习成果质量较差的同学, 也有目的地进行鼓励。 (2) 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原则。教师将学习任务布置给学生, 并引导学生通过各种途径获取信息和资料, 让学生独立地完成学习任务, 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意识。因此, 教师在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时, 凡是自己独立完成和解决的成果, 教师均应给予鼓励与支持。

参考文献

[1]师苗伟.中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问题初探.新校园, 2013年第5期上旬刊.

[2]李刚.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3年第3期.

[3]许红艳.谈《职业生涯规划》任课教师的“专业化”.课程教育研究, 2013年7月上旬刊.

[4]黄蕴.浅谈职业生涯规划教学中职业信息库的建设.大江周刊.论坛, 2013年第9期.

自主预习中分步批注法的使用 篇2

1.感受式批注。这是目前最为常见的批注类型, 即在阅读时针对某个词语或句子写下自己的理解感受。

2.注释式批注。指在读书时, 遇到不认识或难懂的字、词, 查字典、找参考书, 弄清词义, 指明出处, 写在空白处的一种批注方法。

3.白式批注。指阅读时顺着作者的思路, 举一反三, 针对阅读内容进行联想, 或依照作者的写法, 接着为作者补充, 有时也叫仿写, 或续写。

4.括式批注。指边读边思考, 并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文章中心、理清文章脉络、提示语言特点等。

除此之外, 还有释疑式批注、联想式批注等等, 多种批注方式在阅读中不可能单独出现, 大多根据学生阅读时的实际感受和需要随机呈现。

明确了批注所包含的种类之后, 学生在批注时容易“眉毛胡子一把抓”, 想面面俱到, 每种批注都试一试;或者面对多种批注类型无从下手, 最后还是只选用熟悉的“感受式批注”, 来应对老师的批注要求。为此, 笔者在班级中进行了“自主阅读分步批注法”的实验研究, 即分阶段分任务阅读, 以不同的批注完成既定预习目标的自主阅读方式。

第一步, 初读文本, 注释为主。

在课前预习阶段, 学生必须先读通课文, 理解生字新词, 这是预习的常规步骤。要求学生读第一遍课文, 遇到不认识的、不理解的字或词语, 作个标记, 接着借助工具书或查看书后生字表解决, 并在字、词旁及时记录, 或通过查找资料, 来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等, 是为注释式批注。如教学苏教版五年级下册《只拣儿童多处行》, 预习要求的第一条就是读通课文, 学习生字、理解词语, 除此之外, 根据文章特点, 要求查找资料了解作者冰心, 了解其生平、写作特点、代表作品以及本文写作背景, 如此一来便扫清了阅读时的障碍, 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好了准备。

第二步, 再读文本, 概括质疑。

所谓“提领一顿, 百毛皆顺”, 要想读深读透一篇文章, 首先要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行文脉络、思想感情等, 预习的第二步即围绕这个目标进行阅读, 批注方式也以概括式和质疑式批注为主。还以《只拣儿童多处行》一课为例, 要求学生读第二遍课文时找一找作者分别来到了哪些地方, 即作者的游览顺序是什么;文章表达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读了课文后, 你有哪些疑问。

以上两步都要求在课前预习阶段完成。为了更直观地展示批注在自主预习中所发挥的作用, 笔者特地在教学《只拣儿童多处行》一课时设计了预习批注表格, 将学生前两步的批注内容转移到表格中。以下是一位同学完成的预习表格内容 (节选) :

第一步 (注释式批注) , 1.新认识的生字有:盈 (成千盈百) 、隙 (xì) 、澜 (左右结构, 右边“门”里不是“束”) 浑身解数 (xiè) ;2.理解的词语有:成千盈百、浑身解数、烂漫、忸怩。3.查找作者资料。

第二步, 1.作者的行踪:颐和园门口——湖边 (知春亭畔) ——玉澜堂院落里 (概括式批注) 2.划分段落 (概括式批注) 3.质疑 (质疑式批注) (1) 为什么说春游时要“只见儿童多处行”? (2) 为什么说“鼻尖上喷发着太阳的香气息”? (3) 为什么说“花儿和儿童使出浑身解数”, 这“浑身解数”指的是什么?

第三步, 课中阅读, 感受评价。经过了课前充分的预习之后, 两个课时之间的自主阅读便是对课文的精读品悟了。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课文中的重点、难点进行批注, 对重点句进行赏析, 或对第一课时里老师和其他同学讲述的要点进行评价。仍以《只拣儿童多处行》为例, 教师可以两个问题引导学生在自主阅读中进行思考: (1) 课题说“只拣儿童多处行”, 那么从文中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儿童多”? (2) 作者为什么在春游时要“只拣儿童多处行”?这些问题层层推进, 让学生一下子把握文章的中心, 在自主阅读时就可围绕这个中心问题“开枝散叶”, 节省了自主阅读的时间;交流时也可围绕中心问题进行交流, 使学生间的交流更加深入有效。

像这样分步骤批注的方法, 将原本繁重又不够明确的预习要求分步实施, 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学生的预习负担, 也使原本含混不清的批注要求变得更加明朗, 让学生做起批注更轻松、更具针对性, 更容易体现学生的个性化理解。调查显示, 全班50名同学, 预习时进行文字批注的达到98%, 而在一个学期以前, 预习时能进行批注的只有84%, 其中进行文字式批注的仅占36%;经过实践, 班级学生对待批注不再畏惧, 也不再迷茫, 那一段段工整、精炼的批注体现着学生的个性化阅读成果, 也把学生引领向阅读百花园的更深处。

摘要:近年来, 随着新课程标准倡导“尊重学生个性化阅读体验”, 批注式阅读越来越多地出现在语文阅读教学的课堂当中。确立批注时的“生本”立场、明确批注的作用、清晰批注的方法及步骤, 将使自主阅读中的批注更准确、更有效。

关键词:批注,批注式阅读,批注种类,“自主阅读分步批注法”

参考文献

分步实践法 篇3

平行结转分步法是核算产品成本的方法,在利用平行结转分步法核算产品成本时,各个步骤发生的成本费用直接分配计入产成品成本,各个步骤发生的成本费用分配结束后,汇总即可得到产成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平行结转分步法的最大优点是能够简化和加速成本计算工作,主要是因为该方法可以直接提供按原始成本项目反映的产成品成本资料,不必进行成本还原。正是因为具有这个优点,所以,平行结转分步法是核算产品成本很重要的方法。

约当产量法属于完工产品与在产品的成本分配方法,按照完工产品产量和在产品约当产量的比例对各个步骤发生的成本费用进行分配。该方法比较容易理解和掌握,因此应用也比较广泛。

关于平行结转分步法与约当产量法的结合,目前还没有见到非常全面具体的介绍,只是在经济科学出版社的《管理成本会计》(张涛主编)中有一些介绍。在此,笔者尝试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

在平行结转分步法中使用约当产量法时,有两个问题必须注意。首先,平行结转分步法中,各个步骤的完工产品指向的对象是相同的,都是企业最终完工入库的产成品;某个步骤的“在产品”指的是“广义在产品”,包括该步骤尚未加工完成的在产品(称为该步骤的狭义在产品)和该数据统计自2011年11月步骤已完工但尚未最终完成的产品(即后面各步骤的狭义在产品)。换句话说,凡是该步骤“参与”了加工,但还未最终完工形成产成品的,都属于该步骤的“广义在产品”。其次,计算某步骤的广义在产品的约当产量时,实际上计算的是“约当该步骤完工产品”的数量,由于后面步骤的狭义在产品耗用的是该步骤的完工产品,所以,计算该步骤的广义在产品的约当产量时,对于后面步骤的狭义在产品的数量,不用乘以其所在步骤的完工程度。用公式表示如下:

单位:双

生产车间:一车间单位:元

生产车间:二车间单位:元

生产车间:三车间单位:元

数据统计自2011年11月

生产车间:一车间单位:元

生产车间:二车间单位:元

二、案例说明

东亨鞋业集团是吉林省辽源市的一家主要的外贸出口企业,主要产品是DONGHENG牌男士高档皮鞋,2011年产量为128万双,采用是意大利的工艺和设备,主要原材料也都是进口的,产品出厂价平均为1500元左右。该企业产品成本核算采用的是平行结转分步法,同时使用约当产量法。共分三个生产车间,一车间是下料车间(原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主要负责按照技术部设计人员涉及的样板裁剪皮料和里料;二车间是缝制车间,主要负责缝制鞋帮;三车间是成型车间,主要负责把鞋帮和鞋底粘在一起,形成产成品。在生产中,三车间需要从材料库领用鞋底(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作为主要原材料。2012年11月份的有关资料(为了简化计算,数字是假设的)如下(见表1、表2、表3和表4),三个车间的在产品相对本车间的完工度均为50%。

生产车间:三车间单位:元

产量:125000双单位:元

产成品成本的核算过程如下:

第一步:计算各个车间的广义在产品的约当产量

一车间:

直接材料:1000×100%+4000×1+2500×1=7500(双)

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1000×50%+4000×1+2500×1=7000(双)

二车间:4000×50%+2500×1=4500(双)

三车间:

直接材料:2500×100%=2500(双)

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2500×50%=1250(双)

第二步:计算各个车间的成本费用应该计入产成品(125000双)成本的份额

一车间:

直接材料:(500000+12000000)/(7500+125000)×125000=11792452.83(元)

直接人工:(15000+645000)/(7000+数据统计自2011年11月125000)×125000=625000(元)

制造费用:(60000+2440000)/(7000+125000)×125000=2367424.24(元)

二车间:

直接人工:(70000+4462500)/(4500+125000)×125000=4375000(元)

制造费用:(50000+2550000)/(4500+125000)×125000=2509652.51(元)

三车间:

直接材料:(225000+6150000)/(2500+125000)×125000=6250000(元)

直接人工:(55000+1838750)/(1250+125000)×125000=1875000(元)

制造费用:(480000+14670000)/(1250+125000)×125000=15000000(元)

第三步:填写各个车间的成本计算单(见表5、表6、表7)

第四步:填写产品成本汇总计算表(见表8)

分步实践法 篇4

逐步结转分步法是根据产品加工的顺序, 逐步计算并结转半成品成本, 直到最后加工步骤才能计算产成品成本的一种方法。平行结转分步法是指在计算各步骤成本时, 不计算各步骤所产半成品成本, 也不计算各步骤所耗上一步骤的半成品成本, 而只计算本步骤所发生的各项其他费用, 以及这些费用中应计入产成品成本的份额, 将相同产品的各步骤成本明细账中的这些份额平行结转、汇总, 即可计算出该种产品的产成品成本。区分这两种方法的关键是理解狭义期末在产品和广义期末在产品 (见表1) 。狭义期末在产品是对某一生产步骤或某一车间来讲, 本车间或本步骤正在加工中的在制品;广义期末在产品是指从整个企业或者整个生产过程来看, 尚未完成全部生产过程的自制半成品, 它不仅包括狭义在产品, 还包括已经完成部分加工阶段的半成品。

由于上述两种方法计算对象不同, 当它们分别与约当产量法结合使用时, 分配费用的计算公式亦不同, 如表1所示。

根据表1中平行结转分步法的计算公式可以看到:如果上期期末各步骤均存在狭义在产品, 此时完工的最终产成品中包含上期生产的半成品, 那么此时在分母中直接加上最终完工产品的数量是不妥当的, 因为有一部分产成品是后续步骤期初的在产品加工完成的, 将这部分作为分母, 会导致单位成本的降低。因此, 笔者作出以下推论: (1) 期初在产品的数量为0, 采用上述任一方法计算半成品成本和狭义产成品成本与实际无异; (2) 在连续生产的情况下, 当有期初在产品时, 采用平行结转分步法会导致各步骤半成品的成本以及狭义产成品的成本比实际成本低。

例:假设某企业采用连续生产方式生产A产品, A产品生产经历三个车间, 下一步骤对前一步骤半成品的耗用比例为1∶1, 半成品不通过半成品库收发, 直接转入后续步骤进行加工, 原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性投入。

为简化计算, 每步骤在产品的完工程度为50%。相关资料如表2、表3所示:

单位:件

单位:元

根据上述资料, A产品成本计算结果如表4、表5所示。在表4的计算中, 一车间发生的直接材料费用首先分配在80件“半成品”和20件在产品上, 随后该80件半成品进入二车间深加工, 被制造成50件“半成品”和30件在产品, 接着该50件“半成品”进入三车间加工, 被生产为40件产成品和10件在产品。例如, 一车间计入产品成本的直接材料费用=9 000/ (20+30+40+10) ×40=3 600 (元) , 一车间计入产品成本的直接人工费用=900/ (20×50%+30+40+10) ×40=400 (元) 。

可以看出, 在期初在产品为零的情况下, 平行结转分步法和逐步结转分步法计入产成品的成本是一样的, 这与我们的推论 (1) 是一致的。从表4和表5中可以看到, 二月份使用平行结转分步法和逐步结转分步法的结果分别是8 670元和9945元, 使用平行结转分步法的成本低估了12.82%[ (9 945-8670) /9 945×100%], 明显地歪曲了成本, 这与我们的推论 (2) 是一致的。

二、造成成本扭曲的原因及改进建议

导致平行结转分步法歪曲产成品成本的原因是由于上期的半成品的加入, 使得在总成本相同的条件下, 可供成本分配的半成品约当产量数增加了, 使得单位成本降低, 如在表4中, 一车间计入产品成本的直接材料费用= (1 800+9 000) ÷ (30+10+40+20) ×30=3 240 (元) 。笔者建议在计算某一步骤产成品单位成本时, 把后续几个步骤的期初半成品成本加入一起计算即可, 假设它们是在该步骤期初一并投入生产的半成品, 如计算一车间计入产品成本的直接人工费用= (100+945+210+150) ÷95×30=444 (元) 。计算结果如表6所示。

综上所述, 之所以将平行结转分步法与约当产量法相结合, 而不是与定额法相结合, 是因为定额法是事先经过调查研究、技术测定或按定额资料, 对各个加工阶段上的在产品, 直接确定一个定额单位成本的方法, 并不适用于定额资料不准确、陈旧过时的企业。结合运用平行结转分步法和约当产量法, 可以提高产品成本核算准确性, 真正为企业的决策服务。

摘要:本文将平行结转分步法和约当产量法相结合, 并辅以案例加以说明。同时指出, 有期初在产品时, 采用平行结转分步法会导致成本扭曲, 并提出了解决方法。

关键词:逐步结转分步法,平行结转分步法,约当产量法,狭义期末在产品,广义期末在产品

参考文献

硫酸锰分步浸出研究及生产实践 篇5

1 对传统浸出工艺的分析

传统制液浸出工艺采用一步浸出碳酸锰法, 即一次性将计算好的锰矿粉投入到化合槽中, 再反应一定时间, 浸出锰浓度达到需要的数值后, 加入氨水中和。该方法操作简单, 是电解金属锰厂普遍采用的工艺。但是尾酸控制难度大, 一般在0.5-8g/L之间, 造成渣含锰较高, 一般在4%, 酸耗也较高, 一般在4吨左右, 同时浸出尾酸不稳定, 造成氨水消耗也高。具体见下表1:

矿价按合同X元/干吨.度, 本文若按40元/干吨.度计算, 则传统工艺制液成本为14012.75元。

2 采用分步浸出工艺的试验研究

采用分步浸出工艺, 比传统工艺稍复杂, 因为增加了二次投料, 但是降耗效果非常显著, 开展的试验研究情况如下:

2.1 试验条件

(1) 原料:

第一步投入的碳酸锰矿品位Mn2+=22.4%, Fe=1.16%, 细度 (120目) =90%;

第二步投入的碳酸锰矿品位Mn2+=8.5%, Fe=4.2%, 细度 (120目) =90%;

硫酸浓度:98%;

氨水浓度10%。

阳极液:[Mn2+]=13.1g/L, [H2SO4]=34.6g/L。

(2) 控制条件:温度:全程水浴加热46℃

2.2 试验过程

1#:1000m L阳极液+100g第一步矿粉+35.6g H2SO4;第一步矿粉加料完毕保持温度不变搅拌150min, 测二价锰浓度34g/L, 第二步矿粉17g随后加入保持温度不变搅拌60min, 测尾酸小于1g/L, 加氨水中和至PH至6.7以上。

2#、3#按相同条件进行正交试验。

2.3 试验结果

试验结果如下表2:

试验结果表明, 正交试验的结果与上述第一个试验结果误差在2%以内, 说明分步投料的工艺控制与实际结果非常稳定, 值得推广进行工业化生产。

2.4 试验计算的主要成本

(1) 矿耗。计算原理:按正常生产, 阳极液的[Mn2+]=13.5g/l, 每生产一吨金属锰产品需要[Mn2+]=36g/l新液48立方, 且不计压滤过程中溶液无损失, 则:

第一步锰矿矿耗={ (新液[Mn2+]-阳极液[Mn2+]) *新液体积}/ (浸出率*矿的品位*1000) =【34-13.5】*48/ (91.24*22.4%*1000) =4.81吨

第二步锰矿矿耗={ (新液[Mn2+]-阳极液[Mn2+]) *新液体积}/ (浸出率*矿的品位*1000) =【36-34】*48/ (91.24*8.5%*1000) =1.24吨

按18%锰矿折标:4.81*22.4/18+1.24*8.5/18=6.59吨。

(2) 酸耗。计算原理:按正常生产当前阳极液[H2SO4]=30g/l, 采用此矿浸出前后溶液体积不变, 每生产一吨金属锰产品需要新液48立方, 且不计压滤过程中溶液无损失, 则:

1#:酸耗=矿耗*酸矿比— (30*48) /1000=6.59*0.6-0.625=3.33吨

实际生产中矿酸比小于0.6、阳极液酸浓度大于30g/l, 则酸耗更低。

3 分步浸出的工业化实践

工业化生产的工艺控制参数同试验参数基本相同, 实际生产3个月来, 工艺稳定, 制液质量合格并长期稳定, 从而为电解金属锰的高产稳产提供了合格、稳定的溶液保障;并且矿耗、酸耗比进行小实验有更好的改善和降低;分步投料实施后, 还对除铁、除重金属工艺进行了优化, 由于第二步矿的铁很少浸出, 使除铁容易了很多, 直接在第二步矿中加入1吨左右的氧化锰粉, 一次性除铁合格, 因此取消了双氧水使用;同样, 第二步矿含杂质高, 但是由于酸度低, 杂质浸出少, 给后续除杂的SDD消耗减少提供了条件;同时, 减少了矿耗, 磨矿、运矿粉、运渣成本也大幅下降, 为整个电解金属锰生产线产生较大的利润创造了可能。

本文按10月制液工序平均数取值的结果如下表3:

注:氨耗、双氧水消耗和SDD用量根据矿的性质进行测算;每吨产品产生的渣量为矿粉的1.2倍, 渣水份按28%进行计算。矿价按合同X元/干吨.度, 本文按40元/干吨.度计算, 分步浸出的工业化生产吨金属锰产品制液成本为11472.94元。

这与传统一步浸出工艺的吨金属锰产品制液成本14012.75元降低了2539.81元, 即直接产生了每吨电解金属锰产品生产的利润2539.81元。

并且, 经过3个月的生产经验积累, 使生产更趋稳定, 10月份电解金属锰单板产量稳定在3.2Kg以上, 单机组平均日产量稳定在18吨以上, 部分机组达到19吨。

4 结论

(1) 采用本新工艺进行分步投料浸出, 对锰矿的二价锰浸出率可达到90%以上, 尤其第一步矿的利用率增加 (生产实践在95%以上) , 对于节约高价值高品位的碳酸锰矿而言, 具有较强的行业示范意义。

(2) 本工艺还进一步降低了矿耗、酸耗、SDD等消耗和运行成本, 实际生产表明, 吨金属锰产品节约2500元以上, 是一个创造效益的好工艺。

(3) 本工艺操作简单、稳定性强, 为电解提供足够的溶液产量和质量的双重保障, 对提高产品产量和质量起到重要作用。

摘要:突破锰矿浸出生产硫酸锰溶液的传统一步浸出工艺, 将不同价值、不同品位的碳酸锰矿、一氧化锰矿等进行分步投料, 获得更好的浸出效果、提高回收率, 尤其是第一步高价值碳酸锰矿的二价锰浸出率达到90%以上, 第二步低度矿中杂质较少的浸入溶液, 对提高金属锰电解的单板产量产生重要促进作用, 对电解金属锰、电解二氧化锰行业技术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关键词:硫酸锰,分步浸出,新工艺,生产实践

参考文献

分步实践法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的10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符合Pilon骨折的诊断标准[2];(2)符合分步延期ORIF法,或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法治疗的手术指征。将上述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1.2 研究方法

观察组患者接受分步延期ORIF法治疗,步骤如下:(1)1度软组织损伤的Pilon骨折在早期需要采用外固定架使肢体的力线、长度得到保持,如果合并腓骨骨折时,需要对其进行内固定手术。(2)2度软组织损伤的Pilon骨折需要在急诊先行清创,使创口闭合后在局麻下对患肢进行骨牵引。(3)早期抬高患肢,在牵引状态下给予患肢主动功能锻炼,并预防性使用抗生素,给予甘露醇消肿。(4)根据软组织损伤恢复情况确定再次手术时间,并根据骨折类型选择相应的内固定器械。(5)当骨折粉碎较严重时可以采用皮质骨螺钉、松质骨螺钉、克氏针进行有限内固定,注意操作过程中需要保护软组织,避免手术器械挫伤软组织,还应尽量减少对骨折块表面软组织的剥离。对照组患者接受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法治疗,步骤如下:(1)2度软组织损伤的Pilon骨折需要在急诊先行清创,使创口闭合。(2)合并腓骨骨折时需要先对腓骨进行复位,恢复腓骨的力线以及长度,并进一步应用重建钢板或1/3管给予内固定。(3)行有限切口处理胫骨,注意不剥离骨膜,将骨折端牵开后分离断面,清理骨折面,复位,采用1~2枚皮质骨拉力螺钉固定。(4)在牵引状态下,采用超踝关节带固定关节外固定支架。(5)将外固定支架的活动轴定位于踝关节运动圆心位置,在此后过程中注意定期调整螺丝松紧度、力线。

1.3 疗效评价标准

复位效果采用Burwell-Charnley评价标准判断,临床疗效评分采用Olerud-Molander评分标准判断。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组间计量资料均值的比较采用U检验,组间治疗效果的比较采用秩和检验,组间计数资料率的比较采用四格表χ2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复位效果的比较

观察组复位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比较

观察组上台阶、跳跃、跑步、支撑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疼痛、肿胀、蹲、僵硬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

观察组有1例患者出现关节僵硬,1例患者出现创伤性关节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923.85%。对照组有5例患者出现骨折迟缓闭合,3例患者出现骨不连,2例患者出现关节僵硬,2例患者出现创伤性关节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08%。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2540,P<0.05)。

3 讨论

Pilon骨折最常见于高空坠落、绊倒扭伤、车祸、工伤等事故。当Pilon骨折发生时,踝关节的位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骨折类型[3,4,5]:如踝关节处于中立位时,这主要是由于垂直轴向暴力所致,此时整个关节面往往受到破坏,形成前后较大的Y形骨折;踝关节位于跖屈位时,主要是由于暴力因素作用于胫骨远端关节面后部所致,此时关节面后方的骨折块往往较大;踝关节位于背伸位时,宽大的距骨前面可以进入踝穴,导致胫骨前部压缩,并形成较大的骨折块。此外,当踝关节位于外翻位或内翻位时,此时极易导致劈裂压缩骨折、干骺端压缩性甚至粉碎性骨折的发生。

Pilon骨折由于常合并腓骨下段骨折、严重软组织挫伤,因此其手术并发症较多、致残率高,成为目前骨科临床的治疗难题之一。为探索治疗Pilon骨折的有效方案,该研究中该院给予观察组患者分步延期ORIF法治疗,给予对照组患者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法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复位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上台阶、跳跃、跑步、支撑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这说明分步延期ORIF法的疗效要优于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法,并且前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还更低。分析其原因,主要是分步延期ORIF法具有如下优点所致[4,5,6]:(1)早期采用螺钉、克氏针有利于关节面的固定、解剖复位。(2)保护软组织的效果较好。(3)术后可以早期进行功能锻炼,有利于促进关节软骨的营养,防止并发症的发生。综上所述,分步延期ORIF法治疗Pilon骨折的疗效良好,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是理想治疗方案之一。

摘要:目的 对比分析分步延期ORIF法与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法治疗Pilon骨折的疗效,探索治疗Pilon骨折的有效方案。方法 将该院收治的104例Pilon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52)与对照组(n=52),观察组患者接受分步延期ORIF法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法治疗,在术后1年对两组患者进行疗效及不良反应评价,现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①观察组复位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上台阶、跳跃、跑步、支撑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疼痛、肿胀、僵硬、蹲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分步延期ORIF法治疗Pilon骨折的疗效良好,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关键词:分步延期ORIF法,有限内固定,外固定支架,Pilon骨折

参考文献

[1]Kiene J,Herzog J,Jürgens C,et al.Multifragmentary tibial pilon frac-tures:midterm results after osteosynthesis with external fixation and multiple lag screws[J].Open Orthop J,2012,6:419-423.

[2]Hak DJ.Anterolateral approach for tibial pilon fractures[J].Orthopedics,2012,35(2):131-133.

[3]Korambayil PM,Francis A.Hemi-hamate arthroplasty for pilon fractures of finger[J].Indian J Plast Surg,2011,44(3):458-466.

[4]Gülabi D,Toprak O,Sen C,et al.The mid-term results of treatment for tibial pilon fractures[J].Ulus Travma Acil Cerrahi Derg,2012,18(5):429-435.

[5]Jansen H,Fenwick A,Doht S,et al.Clinical outcome and changes in gait pattern after pilon fractures[J].Int Orthop,2013,37(1):51-58.

上一篇:提供利用下一篇:尿蛋白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