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结构(精选12篇)
管理结构 篇1
体系结构管理就是体系结构项目的管理者, 在有限的资源约束下, 运用系统的观点、方法和理论, 对体系结构开发与应用涉及的全部工作进行有效地管理, 即从体系结构开发的投资决策开始到体系结构应用的全过程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和评价, 以实现体系结构的应用目标。
1 体系结构项目管理
体系结构项目管理是利用系统理论和方法, 对项目及其资源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 旨在实现项目的确定性目标的管理方法。体系结构项目管理包括论证项目的立项管理、论证项目的过程管理、论证项目结束阶段的管理三方面内容。
在体系结构开发过程中, 项目管理通过任务分解、计划管理和进度控制等手段, 合理地分配和落实开发任务, 有效地控制各项管理计划的实施, 保证体系结构开发项目顺利进行。
体系结构开发的任务划分可依据体系结构开发的阶段和每个阶段的主要工作来确定。在产品设计阶段, 对某些简单的体系结构产品, 可交由一个开发成员负责完成即可。而对于像活动模型、节点连接关系等复杂的体系结构产品, 则需要制定多个开发成员共同完成。
体系结构开发计划管理就是通过计划对有关部门、有关过程和有关人员的工作全面地进行组织协调, 达到有效地、合理地进行体系结构开发的目标。体系结构开发计划的主要内容包括:
要实现的目标, 这是计划的核心部分;
制订计划的主导思想, 即计划制定与实施的方针和政策;
任务的阶段划分, 包括该阶段完成什么任务和由谁来完成等;
各阶段的行动, 主要包括完成任务的措施和要求;
资源分配, 把人力、物力、财力、时间等分配给有关单位和人员;
其它, 如计划评审、考核和奖励等。
对于复杂的体系结构开发项目, 可采用一些辅助管理软件来帮助制订计划和安排, 如微软的Project软件可以支持制作项目进度的甘特图、制定项目资源的合理分配方案等。
进度控制是体系结构开发工作在时间上的管理和控制, 通过进度表的形式来实施。进度表是体系结构开发的基本文件, 它把整个论证、分析、设计、验证、考核验收等流程连为一体, 从而使整个研制过程中与重要里程碑有关的所有活动构成一幅完整的图像。它是根据体系结构应用方给定的关键里程碑日期、研制任务书的任务及合同规定的交付项目、体系结构技术规范等制定的。
实际工作的阶段进度是进度表的细化, 它通常与任务分解有关, 并构成制定详细工作计划的基础。为了使进度计划更加具体化, 更好地表明各事项之间的依赖关系, 可采取计划协调技术, 并画出关键路线加以控制。
2 体系结构质量管理
质量是衡量管理水平的根本标志和依据。体系结构质量管理是通过确定质量管理方针、任务、目标和职责, 建立完善的体系结构质量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 并通过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等手段所实施的全部管理活动。质量管理过程的主要输入是质量规划。
体系结构开发的质量规划主要确定哪些质量标准与体系结构开发相关, 并确定如何满足这些标准。质量需求在项目相关文件中声明和定义。质量规划还应包括其它的企业环境因素, 如政府部门的规章、规则、标准和特定应用领域的指南等。质量规划中需要的信息通常在体系结构开发中收集, 在体系结构数据和视图中表示, 如控制、资源、输入和输出等。质量管理的基本内容包括预算控制、进度控制和质量控制。
体系结构开发人员要从用户出发, 从成本和效益两方面考虑, 在满足体系结构设计指标的前提下, 尽可能降低体系结构开发的成本。既要根据需求进行预算控制, 又要留有充分余地, 尽可能考虑到可能发生的变化情况等。
在体系结构开发过程中, 要按系统工程方法, 严格划分工作阶段, 每个阶段都有明确的规定任务和阶段成果。对每个阶段成果, 都要求进行标准化和资料化, 以备下阶段使用。
在体系结构开发的每一阶段和各个环节严格质量控制, 及时发现并改进工作中出现的错误和偏差, 采取技术评审等多种手段对各阶段成果进行检验并得到用户的签字认可, 以确保体系结构开发的进程和质量。
3 体系结构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是处理风险的活动或实践, 包括风险计划、风险评估、制定风险处理策略和监视风险变化等。风险管理规划是确定如何为企业、项目和工程实施风险管理活动的过程。
体系结构风险评估是发现体系结构设计中的缺陷, 确定控制这些缺陷产生风险的管理过程。在体系结构风险评估过程中, 根据风险对业务的影响, 对风险进行标识, 并确定优先考虑的级别;制定并采取降低风险的措施;通过重新评估体系结构产品确定风险控制的效果。
风险管理规划应该在体系结构开发的早期实施。降低风险对于整个体系结构开发项目的成功与否至关重要。风险管理规划过程的输入包括现有企业环境因素、组织过程资产和项目管理计划等。企业环境因素是组织及组织中的人员对风险及风险承受能力的态度。组织过程资产是正常情况下组织事先确定的风险管理的工具和方法, 如风险分类、概念或术语的通用定义、标准模板、角色和职责以及风险决策的权限等级等。
摘要:从体系结构管理者的角度分析研究体系结构问题, 本文分别阐述了项目管理、质量管理和风险管理三个方面的内容, 为进一步研究体系结构管理打下基础。
关键词:体系结构,管理,项目
管理结构 篇2
根据业主签发的《工程技术文件单》,依订单情况作出生产作业计划和核定交货期,下达生产命令,控制生产进度,保证质量并按时交货。
1、负责工程项目的制造工艺、焊接工艺、油漆工艺等工艺编制。项目全面跟踪图纸审阅、主材排版、配料材料的跟踪。
2、提供《工程生产计划表》《产品加工清单》、《材料领用采购清单》等。车间生产任务计划安排制作过程、进度的监控、跟踪。
3、图纸变更第一时间汇报并处理。收发部门图纸和函件并作以记录。
4、负责对生产进度的管理。对各工段、班组工作的协调。
5、负责对生产中的产品统计。
6、及时召开生产会议,听取各部门的工作汇报并及时给出处理意见。负责生产与现场安装环节的沟通,协调。及时调整生产及方案。
7、定期调度生产情况,检查计划的完成情况,生产工艺、工序流程、质量的监督。及时发现生产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并会同有关部门共同解决,并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和公司领导汇报。
8、做好检验记录和施工日志,完成公司交给的其它工作。
品管岗位职责 :
根据下达的生产计划,加强生产过程中的技术及进度和质量控制,及时发现并处理(上报)生产中的技术及进度和质量问题,分析原因并提出改进意见。对车间操作工人进行技术质量指导。
1、组织人员认真学习施工技术图纸和技术资料,负责技术交流并组织实施。
2、负责各工序的质量检验,及时做出合格判定并做出检验状态标识,参加对批量产品、关键部件的首检工作。
3、必须对:柱;梁的连接板方位100%的进行检验。
4、督促和指导各操作工认真做好自检、互检,填好质量相关的数据表格;深入现场指导加工,及时发现和解决加工中的技术问题,不定期的与生管就加工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探讨研究。
5、解决检验过程中的有关图面问题或疑问,对本人不能解决的问题及时反馈并做好相应的记录,如发现图纸、或工艺流程等不符合有关标准或要求时,有权制止其继续生产,同时需向有关领导汇报。
6、对检验过程中发现的不合格品或缺陷按程序处理和上报,并负责追踪、查找原因、及最后重新处理整改后检验。
7、对各工序中出现的质量问题视情节轻重可提出相应的处理意见,并报项目经理审核或批准。
8、做好检验记录和施工日志,完成公司交给的其它工作。
成品管理岗位职责 :
根据下达的生产计划,协助生管跟踪车间制作的项目及进度,熟悉图纸,清理构件编号及成品出厂跟踪,加强生产过程中的技术及进度和质量控制,及时发现并处理(上报)生产中的技术及进度和质量问题,分析原因并提出改进意见。对车间操作工人进行技术质量指导。
1、对检验过程中发现的不合格品或缺陷按程序处理和上报,并负责追踪、查找原因、及最后重新处理整改后检验。
2、对各工序班组中出现的质量问题视情节轻重可提出相应的处理意见,并报项目经理审核或批准。
3、负责其工序的质量检验,及时做出合格构件的标签,判定并做出合格状态标识,并规划打包作业。
4、成品的打包必按照生产计划的内容来进行执行。
5、构件编号、发货清单的编制及跟踪核对。
6、负责生产与现场安装环节的沟通,协调。及时调整生产施工及方案。
7、负责项目来料卸货、成品发货的安排和监督。
8、做好检验记录和施工日志,完成公司交给的其它工作。
钢结构构件加工过程质量控制
(一)材料质量控制
钢材
1、钢材进厂后,应对钢厂的质量保证书、批号、炉号、化学成分和机械性能逐项检查。钢材的品种、规格、外观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现行国家产品标准规定以及订货要求的技术条件的规定。
2、凡合格证、试(检)验报告上的记录内容,应齐全、准确、真实。复印件上应应加盖原件存放单位公章,注明原件存放外,并有经办人签名及时间。
3、用于本工程的钢材进厂后,按设计要求和标准规定进行抽样复试,复试合格后,方能使用。
4、用于本工程钢材应按国家标准,保证抗拉、伸长率、屈服强度、冷弯试验、冲击韧性合格和碳、硫、磷含量的限值。
5、进厂钢材的表面质量必须均匀,不得有夹层、裂纹、非金属夹杂和明显的偏析等缺陷,钢材表面不应有肉眼可见的气孔、结疤、折叠压入的氧化皮以及其他的缺陷。
6、各种钢材的品各、型号、规格、供货的尺寸公差,必须达到现行国家同类产品标准规定。
7、严格控制供货单位的供货能力及产品的质量,不合格的材料,不能用在本工程上。
8、材料品种、规格、材质的代用,必须经生管认可并签字不能先代后报。
9、材料进厂后,要分类堆放整齐,要有明显的标识,防止错用、串用、他用。焊接材料
1、选用的焊条、焊丝、焊剂、电渣焊熔咀、CO2气体、栓钉等的品种、规格、材质必须与本工程结构母材相匹配,有关产品材质应符合现行国家产品标准和设计要求。
2、重要钢结构采用的焊接材料,应进行抽样复验,复验结果应符合现行国家产品标准和设计要求。
3、焊条外观不应有药皮脱落、焊芯生锈等缺陷。焊剂不应受潮结块。涂料材料
1、选用的防腐涂料、稀释剂等材料的品种、规格、性能等应符合国家现行产品标准和设计要求。
2、抽查防腐涂料的品各型号、颜色及有效期,应与质量证明文件相符。开启后,不应存在结皮、结块、凝胶等现象。
3、禁止使用失效涂料。
(二)生产制作质量控制
1、钢零件及部件加工分项工程(切割、矫正和成型、边缘加工,制孔等)应按《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中有关要求进行检查验收。
2、钢结构构件组装分项工程(焊接、组装、端部铣平及安装、焊缝坡口、钢构件外形尺寸等)应按《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中有关要求进行检查验收。
3、加工后的高强度螺栓连接处表面,应平整,无焊接飞溅、无毛刺、飞边、无油污。
4、摩擦面抗滑移系数检验以钢结构制造批为单位,由加工厂和安装单位分别进行,每批三组。以单项工程量每2000t为一制造批,不足2000t者视为一批,试验的结果应符合设计要求。
5、抗滑移系数试验,采用双摩擦面的二栓或三栓拼接的拉力试件,试件由加工厂加工,试件与所代表的构件,应为同一材质、同一摩擦面处理工艺、同批制作、使用同一性能等级、同一直径的高强度螺栓连接副,并在相同条件下同时发运。
6、构件焊接:
①焊工必须经过培训、考试合格并取得合格证书,持证焊工必须在其考试合格项目及其认可范围内施焊。
②用于本工程的焊接设备和仪器,等性能要完好。
③焊条、焊剂、药芯焊丝、熔嘴、瓷环等,在使用前应按其说明书及焊接工艺的规定,进行烘焙并记录,烘焙管理要严格。各种焊接用气体的纯度和含水量应符合规定。
④焊接材料的保管和使用,要按各种物资管理制度严格控制管理。
⑤施工单位对其首次采用钢板、焊接材料、焊接方法,焊后热处理等应进行焊接工艺评定,并根据评定报告,确定焊接工艺规程的标准。
⑥认真检查构件组装质量(焊缝坡口形式与坡口尺寸,特别是中、厚板的坡口角度以及间隙尺寸、钝边尺寸等),焊接部位的清理质量、定位焊质量,不符合要求的要及时处理。⑦焊缝外观质量检查:
a一、二级焊缝外观质量应符合《规范》GB50205-2001中第5.2.6条规定。
b二、三级焊缝外观质量标准应符合《规范》附录A中表A.0.2的规定。c焊缝尺寸允许偏差应符合《规范》附录A中表A.0.2、表A.0.3的规定。d焊接凹形的角焊缝,焊缝金属与母材间应平缓过渡,加工成凹形的角焊缝,不得在其表面留下切痕。
e焊缝感观应达到:外形均匀,成型较好,焊道与焊道、焊道与基本层间过渡较平滑,焊渣和飞溅物,必须清除干净。同一处返修(超标缺陷)不得超过二次。⑧无损检测
a加工厂,应针对本工程的结构构件形式和设计要求,编制检测工艺及计划书。b本工程的钢板拼接和全熔透焊缝,其质量等级为一级,其内部缺陷分级及探伤方法,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焊缝手工超声波探伤方法各探伤结果分级法》
7、为检验构件加工质量,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和《规范》规定,在工厂应进行预拼装。①保证过孔率
预拼装单元节点处多层板叠的栓孔,应采用试孔量规进行检查。当采用比孔公称直径小1.0mm的试孔量规检查时,每组孔的通过率不应小于85%;当采用比螺栓公称直径大0.3mm的试孔量规检查时,通过率应为100%。
②钢构件预拼装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规范》中表D.0.1中的有关规定。③预拼装检查合格后,中心线、控制基准线等标记要齐全准确(符合安装和测量要求)。
8、钢结构涂装
①钢构件除锈和涂装,应在制作质量合格后进行。
②构件表面除锈防锈:钢梁、钢柱、支撑等用喷沙(抛扎)防锈方法,除锈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现行国家标准,《涂装前钢材表面锈蚀等级和除锈等级》GB8923-88中规定的Sa2.5 级,处理后的钢材表面不应有焊渣、焊疤、灰尘、油污、水和毛刺等。
③涂装时的环境温度和相对湿度,应符合涂料产品说明书的要求,当产品说明书无要求时,环境温度宜在5~38℃之间,相对湿度不应大于85%。涂装时构件表面不应有结露;涂装后4h内应保护免受雨淋。
④涂料、涂装遍数,涂层厚度均应符合设计要求,每遍涂层干漆膜厚度的允许偏差为-5um。
⑤构件表面不应误涂、漏涂,涂层不应脱皮和返锈等。涂层应均匀无明显皱皮,流坠,针眼和气泡等。
⑥涂装完成后,构件上的标志、标记和编号,应清晰完整。⑦涂层厚度用磁性测量仪测定。
8、钢结构打包
①成品制作完成时按照构件长短及规格,体积小,重量轻的构件,根据构件的特点或其他情况,对构件进行包装处理,②适用捆扎包装;现场小板件,用框架包装,同一规格的用铁丝穿起来,防止在运输过程中丢失。
班级自主管理结构模式探析 篇3
一、当前班级管理的组织形式与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大多数中小学的班级结构模式仍是传统的直线职能型结构模式,这种结构模式体现为在班主任与其他教师的领导下,在班级中设立班长、团支部书记、学习委员、生活委员、体育委员等职位,其结构特征表现为一种以班主任为核心,以班级正式组织为框架的层级管理体系。这种体系强调整体意识与高度统一,即班主任发号施令,班干部贯彻执行,学生俯首昕令,在这种体系之下,班主任常常以学生听话、班级稳定、学生学习成绩好与管住一些调皮捣蛋的学生而得意。这种理念支配着班主任的管理行为,一旦班上某方面出了问题,班主任的第一反应便是权威当头,加强班级管理。这种直线职能型结构分为四层管理,学校领导与班主任,班长,其他班干部,班上普通同学。这种班级管理结构模式多数隋况下是有效的,但也与现代社会倡导下的教育理念产生矛盾,存在着一些明显的问题。
1没有全面体现教育民主化
教育民主化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教育改革的主流,是当前世界所有国家和所有与教育有关的人最关心的问题。它实际上包含“教育民主”与“民主教育”,前者是“民主”外延的扩大,即把政治的民主扩大展到教育领域;后者是“教育”内涵的更新,既把专制的、不民主的、不充分民主的教育改造成为适合公平和民主原则的教育。这种稳定统一的层级化管理结构,之所以没有全面体现教育民主化,其原因在于:班级组织与管理工作相对固定于少数的班级成员,班干部被看成是一种荣誉、信任。拥有管理别人的权利,在地位上高人一等,多数学生则处于被管理、服从管理的地位,这种被动地位往往造成其缺乏班级主人感,班级成员之间地位上的差异,班级小集团化与班级的分裂。同肘,由于历史上官本位思想和社会上一些负面因素的影响,许多学生从小便学会了利用各种手段和途径拉选票当班干部,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育民主化的进程。
2没有全面体现教育机会均等教育平等是教育民主化的关键,教育机会均等作为教育平等的一个重要内容。之所以把教育机会均等作为一个方面来看待,是因为它对于实施教育民主化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教育机会均等是指每个人在教育过程中受到均等的对待,即有均等的入学机会、均等的学业成功机会和均等的发展机会。学生干部通过组织班级活动,可以锻炼其组织能力和管理能力、与他人合作能力和交往能力,也可以培养其潜在的各方面能力。但直线职能结构模式客观上只要少数班干部,为了维护班级统一与稳定,有的同学小学是班干部,中学也是班干部,而有的同学则一直是普通学生。在这种班委会保持相对稳定的班级管理模式之下,造成了许多学生没有机会参与到班级的管理和组织中去,使得他们潜在的能力没有得到有效的培养和发展,这必然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虽然有的班级实行了班干部轮换制度,希望通过这种措施来锻炼更多的学生,但由于存在班级统一与稳定压倒一切的思想,因此,这种制度的安排是形式化的,在功能上也是低效的。
3没有全面体现教育本质教育质的规定性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作为一种培养人的活动,应充分利用学校的一切资源,在教育过程中全面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注重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竞争意识等,使学生获得全面而和谐的发展。但是,这种模式过分强调班级统一与稳定,过分强调教师权威与控制主义,限制学生个性的发展,容易造成个人与集体的对立,师生关系的紧张。此外,忽视学生自主性地位,忽略学生的情感、需要、愿望和兴趣,这不利于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对班级管理现状的审视,将有助于确立新的班级管理理念,推动班级管理改革。
二、班级自主管理结构模式的提出
班级自主管理也叫班级自治,20世纪初,自动主义教育思潮在中国盛行,人民教育家陶行知专门论述了学生自主管理问题,当时的提法叫“学生自治”。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一书中强调:“我们应使学习者成为教育活动的中心,随着他的成熟程度应允许他有越来越多的自由,由他自己决定他要学习什么,他要如何学习以及在什么地方学习与受训。”当前,教育领域与学校内部处处在强调要体现学生的主体陛地位,“以学生发展为本”已成为许多中小学经常使用的口号。然而,要实现这一口号并非易事。如今,实施素质教育要求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以学生自主发展为探索目标。强调教师权威的控制主义的管理将不利于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实施班级自主管理,是开发学生潜能、展示学生个性与引导学生实现自主发展的一项资源优势。如何才能引导学生进行班级自主管理呢?关于这方面的论述,理论性的内容比较多,操作性的比较少,且都是抽象性的论述,缺乏具体性。基于前面的分析,实施班级自主管理必须构建班级结构模式,模式的构建是进行班级自主管理的前提。在众多的模式中,学生全员、全程、全域的班级结构形式给笔者以深刻的启示。然而,模式也有其缺点,如结构比较复杂,分工模糊不清,没有考虑到学生的个性、特长及学生的身心健康等等。为解决上述诸种问题,笔者设计出了班级自主管理1+1结构模式。
三、班级自主管理1+1结构模式探讨
特定的结构模式是由相应的教育理念和管理观念所决定的,它的运行机制又必须体现这种教育理念和管理观念。以此为前提,设计了1+1班级自主管理模型(即模式1和模式2)。模式1是按照班级的座次顺序编制而成的,把班级按“排”和“列”数进行编制,横向的叫排(分别叫一排、二排、三排……),纵向的叫列(分别叫一列、二列、三列……),“●”和“■”是指班级的学生,这是为了以后班级座次的有序流动而使之相互区别,便于操作。模式如此设定是考虑到学生的健康与发展的需要。为了使学生的视力与听力适应不同的位置,长期坐在班级中的一个固定位置不利于学生的视力与听力的健康,易造成视觉与听觉上的某些问题,流动的班级座次顺序有利于学生适应能力的发展。因此班级座次顺序是设定模式必须首先考虑的问题。为此,班级座次应实行流动式,每个学生都可以坐到班级中的每一个位置。班级的初始座位应按照互补原则进行编排,学生学习成绩好坏互补,学生个性与人格互补,这种编排方式实现了学生之间相互学习,取长补短,相互监督,共同进步。横向的“排”实行日轮换制,即每过一天,第一排的成员坐到第二排,第二排的坐到第三排,如此类推……,第七排的成员又坐到第一排。纵向的“列”实行周轮换制,即每过一周,第一列的成员坐到第二列,第二列的同学坐到第三列,同样类推……,第八列的又坐到第一列。根据学生的特殊性,如身高、爱好、学习习惯等,可以在班上依实际情况实行小范围的座次轮流制,也可以根据具体的实际作一些调整。纵横有序编制班级座次的模式,使班级形成有机的、有活力的组织网络,生机与活
力是其最为明显的特点,为班级成员之间创立了更多的学习与交流的机会。
为了保证班级座次的有序轮换及班级各项临时事务的顺利开展,模式要求设立一个值日班长,每个同学都有机会“执政”一天,负责班级一天的所有日常事务,如纪律管理、卫生监督,作业收发等。值日班长不是摆设,而是实权人物,享有班主任享有的班级管理权力,如果班主任不在,值日班长可以在常务委员的支持下召开有关班级管理的会议,其他班级成员要积极支持值日班长的工作,为班级管理出谋划策,使决策更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确保班级管理策略的正确性与科学性。如果班级管理经过评比获“优秀”,当天的值日班长可以加分。经综合评选,整学期执政获“优秀”的值日班长,是参与学期结束时评优的必要条件。在模式1中,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班级日常事务的管理,班主任要为学生的工作提供必要的帮助与支持,注重引导与启发,要相信学生,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要相信学生具备交往、合作能力,具备自主管理的能力。模式2是在模式1的基础上设定,是对班级自主管理理念的进一步升华,对于培养学生的个性和自主创新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首先,设置五个常任委员(健康委员、学习委员、纪律委员、宣传委员、劳动委员),五个常任委员由班级成员民主选举产生,他们应是那些具有全局意识、群众基础比较好,热心团体活动,正直公正的班级成员,每届任期半年。设置专项活动负责人的目的在于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发挥自己的专长,培养自己的业余爱好,也可以训练自己组织能力、交往能力和管理能力。例如,学生A有一项专长或业余爱好,他就可以组织一项活动,但首先得向五个常任委员提出申请,递交具体方案,经五个常任委员讨论后通过,“通过”实行“过半通过原则”。如果方案通过,该学生就可以在五个常任委员与全班大会的支持下,根据需要组织活动小组,进行该项活动的组织筹划工作。专项活动负责人是临时性的,产生于活动开始,终结于活动结束。每个学期如果班级能有几次这样的活动,则班级的气氛一定会很活跃和热烈。学生既展示了自己的个性,增加了感情,又得到了交往、训练和提高,同时又促进自己的进步与发展。
班主任在班级管理过程中主要起引导和指导作用。班级是学生自主生活的场所,“教师的才干不仅表现于渊博的学识,而且要善于为学生营造宽松愉悦的成长环境”。“班级自主管理倡导的是一种自由、平等、民主的生活环境,其中,协调的人际关系、成功的班级活动是创造自由、平等、民主环境的两大基本平台”。班主任的主要任务是为学生构建一个自由、平等与民主的生活环境,为学生营造轻松愉快的精神生活空间。班主任不是班级的核心,不是权威人物,也不是控制人物,他只是一个服务人员,为班级自主管理活动提供政策和思想方法,为学生自主管理创造条件和机会。
事物都是具有两面性的,1+1结构模式尽管有许多优点,但也存在一些问题:(1)权力分配问题,在班级活动中,值日班长与专项活动负责人会共同负责班级的活动,可能会由于制度和机制的不够健全、或者没有安排好活动的细节而产生相应的矛盾和冲突。(2)班主任在1+1结构模式中如何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如何才能有效地维持班级自主管理的公平公正,模式是死的,而人是活的,班主任如何在班级管理中实施1+1模式,这本身就是对班主任的一种考验和挑战。(3)1+l结构模式是依班级教学制而设定的,现代教学改革的多种性可能会使模式在特定环境下失去作用。(4)设置模式的目的在于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与进步,模式1中每个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而模式2则是自愿的。因此,个别学生由于存在惰性,而不愿在模式2中发挥作用。
管理结构 篇4
随着石油、煤炭资源等化石能源的使用产生了大量的CO2, 引起全球变暖问题, 使人类的生存受到威胁。天然气、风能、太阳能这些“绿色能源”由于其具有清洁、无污染、可再生特点引起全世界的关注, 其中分布式能源作为一种可以有效利用新能源的发电形式, 成为研究的热点。我国微网的管理系统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 目前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天津大学、河海大学等单位相继开始了微网管理系统技术的研究, 同时微网的能量管理系统技术已经慢慢是国内近年的研究热点。本文主要对分布式微网能量管理系统结构和能量管理方案的介绍和分析。
2 微网管理系统概念
分布式微网能量管理系统 (Microgrid-EMS, 简称MEMS系统) 是分布式能源 (分布式DR) 的控制核心, 以计算机为基础的现代电力系统的综合自动化系统。分布式微电网自身容量较小, 加上光伏、风电、和负荷的变化, 分布式能源本身具有波动性和间歇性, 且具有大量的电力电子设备接口, 电力电子设备具有较快的反应速度、输出阻抗小、过载能力低等特点, 所以增加了微网控制的难度, 微网电压和频率的变动较大, 微网能量协调控制通过对微电源的P/Q控制、V/f控制和下垂控制进行组合对微网整体进行协调控制, 控制系统需要统筹各个分布式电源运行方式, 在电力系统中扮演重要的中间角色, 并完成系统内部各微电源之间、独立微网与主微网、多个微网间、区域微网间的多种协作和管理。
3 微网管理系统结构
分布式微网能量管理系统一般分为微网就地设备控制器层、中间控制层能量分析和管理层的分布式能量管理系统 (见图1) 。
3.1 系统分层结构
微网就地控制器层主要包括燃气分布式电源控制器、光伏逆变器、储能PCS设备、负荷控制器;中间控制层包括数据通信模块、运行控制模块、储能管理模块、负荷管理模块;能量分析和管理层包括数据通信与监控模块、数据监测和分析、性能计算、经济调度和优化运行模块、预测模块和控制策略管理等。
不同微网的就地设备控制层之间不需要通信, 而不同中间控制层之间实现数据交互和通信, 根据不同微网之间的运行和负荷特性进行协调控制, 微网能量分析和管理系统将所有中间控制层上送的数据进行汇总和分析, 并根据微网运行情况和需求发送指令至中间控制层, 实现能源的综合分析和管理。
3.2 系统分层管理
3.2.1 微网就地设备控制层
微网就地设备层主要完成实时数据采集、分布式电源输出控制、负荷控制, 并将数据上送至中间管理层。
数据采集主要包含分布式电源本体、储能系统、光伏系统和负荷系统的实时数据, 主要包含电气参数和热力参数, 具体见表1。
微网就地设备控制层的控制主要是对分布式电源的输出功率、出力、燃料进气量、冷热负荷和接收运行模式指令的控制, 运行模式控制主要有PQ运行模式、VF运行模式、下垂特性运行模式, 根据用户需求和电网状态调节微网在并网、离网和并离网切换的运行模式。
3.2.2 微网中间控制层
微网中间控制层接收就地控制层发送的设备运行数据, 通过分析制定控制策略, 对各控制器进行管理和调度。当检测到大电网故障时, 发命令给就地设备控制层, 实现微网与电网断开, 并切换到并/离网控制模式, 微网进入孤岛运行模式。当检测到大电网恢复后, 运行控制模块指令切换到离/并网模式, 微网进入并网运行。微网中间控制层储能系统的充放电状态进行检测, 根据系统需求对蓄电池进行充放电管理, 并对储能装置的运行方式 (PQ、VF) 、输出有功、无功功率进行控制。中间控制层对微网内的负荷根据重要程度分为敏感负荷、一般负荷、可中断负荷, 根据检测到的负荷大小分配微电源的处理, 保持微电源与负荷之间的平衡, 在微电网孤网运行时, 切除可中断负荷或一般负荷, 保证敏感负荷的正常供电。
3.2.3 微网能量管理层
能量管理层采集中间控制层上传的微网实时数据信息、分布式电源信息、负荷信息等, 实现微网的调度、管理和控制, 实现冷、热、电各种能源的综合优化, 跟根据用户需求和电网状态, 实时调整控制策略和运行模式, 实现微网的经济和安全稳定运行 (图2) 。具体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数据通信和管理。完成能量管理层与中间控制层的数据信息通讯, 将中间层上传的数据进行画面显示、告警处理、曲线显示等, 包含传统电网能量管理系统中SCADA功能, 如报表打印、数据统计、历史数据存储、权限管理等。
(2) 预测功能。主要包含供能预测和负荷预测。其中供能预测是指太阳能发电、风能发电单元的短期及长期发电能力, 根据分布式电源的类型、一次能源的变化、发电费用、环境因素、检修周期等预测分布式电源出力。负荷预测包括冷、热、电负荷预测, 需要根据负荷长期历史信息和气象信息, 通过预测算法来预测下一时刻负荷信息。根据不同能源价格情况和电网状态不断优化运行方式, 得到最优最经济的运行工况。
(3) 经济调度和优化运行。主要指微网并网运行时, 不仅要考虑分布式DR提供冷热电能、有效利用可再生能源、保护环境、减小燃料费用等, 还需要考虑微网与大电网之间的电能交易。在满足微网安全性、可靠性和供电质量要求条件下, 考虑购售电价、微网安全性、各分布式电源技术性能、环保等因素, 经济调度各分布式电源和储能设备的功率以及与大电网之间的功率交换, 实行微网运行的经济成本最小。
(4) 控制策略管理。 微网系统采用了大量电力电子元件, 且存在多种运行模式, 微网系统旋转储能较低, 缺乏负荷跟踪能力, 在并网运行和孤岛运行模式变化下, 与传统电网相比缺少稳定性, 微网系统的过负荷能力与传统电网相比很差。 所以对微网系统采用多种控制策略和控制方法, 对提高微网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
分布式DR控制方法主要有PQ控制、下垂控制和VF控制三种。在正常情况下, 微电网并网运行, 所有分布式DR采用PQ运行方式, 此时为电网的电压和频率就是微网的电压和频率, 微网内部的分布式电源工作在电压源或电流源状态, 在不同控制策略的控制下, 调整各自功率输出。微网中分布式电源提供的功率满足不了微网中负荷的需求时, 微网可以从配电网吸收能量, 反之, 当微网中分布式电源功率过剩时, 微网可以向配电网输送能量。当配网出现电压骤升、骤降、不平衡和谐波等电能质量问题或有计划检修时, 微电网转入孤岛运行模式, 此时一个分布式DR采用PQ作为主电源运行, 而其他分布式DR采用VF运行模式, 此时的电压和频率由主电源负责调节。
4 微网能量管理和控制方案
微网能量管理系统在并网运行方式下, 分布式能量管理系统控制微电源采用PQ运行方式, 并根据用电负荷、供热负荷、供冷负荷, 调节分布式DR烟气量、输出功率、调节光伏逆变器运行方式、通过BMS和PCS调节储能系统存储状态, 并根据电网的电压、频率、电流和输入功率实现调节微电网中间层的控制策略 (表2) 。
在孤岛运行方式下, 分布式能量管理系统控制一个稳定的微电源采用VF, 其余分布式DR采用PQ控制运行方式 (表3) 。
微网能量管理系统根据分布式电源的类型、一次能源的变化、发电费用、环境因素、检修周期情况预测分布式电源出力, 不同能源价格情况下的经济运行情况, 优化运行方式, 得到最优最经济的运行工况。
根据能源价格和供能价格, 微网管理系统进行运行统计数据实时计算, 根据表4可以计算出系统供能成本、收入、发电量、供热量、供冷量, 并根据一次能源价格、电价、蒸汽价格和冷价格进行实时统计和调整, 指导微网供能系统优化运行。
5 结语和展望
随着分布式微网和多能源互补微网的快速发展, 而微网的能量管理和控制技术是微网的核心, 同时也是微网技术研究重点和难点, 本文对分布式微网能量管理系统结构和能量管理方案进行介绍和简要分析, 研究了微网管理系统分层控制结构、优化管理方案和控制策略。
未来的微网结构设计应以其结构特性为基础, 考虑基本因素对微网结构影响, 在满足用户对电能多样性需求以及微网灵活配置功能实现的基础上, 微网结构设计还需要考虑运行的经济性、可扩展性以及易维护等, 并将做进一步研究。
摘要:指出了随着分布式微网和多能源互补微网的快速发展, 微网的能量管理和控制技术成为了微网的技术核心, 同时也是微网技术研究重点和难点, 对分布式微网能量管理系统结构和能量管理方案进行了简要分析, 研究了微网管理系统分层控制结构、优化管理方案和控制策略。
关键词:分布式微网,能量管理,分层结构,控制
参考文献
[1]杨秀媛, 黄丹, 申洪.多能源互补独立电力系统的控制策略仿真研究[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3, 33 (4) :156~162.
[2]黄文焘, 邰能灵, 范春菊.微电网结构特性分析与设计[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2012, 40 (18) :149~155.
[3]张连芹, 邰能灵.微网能量管理方案研究[J].水电能源科学, 2013, 31 (4) :183~186.
[4]汪少勇.基于分布式电源的微网的设计与运行[J].电力自动化设备, 2011, 31 (4) :120~123.
[5]周念成, 邓浩, 王强钢.光伏与微型燃气轮机混合微网能量管理研究[J].电工技术学报, 2012, 27 (1) :74~83.
钢结构技术管理 篇5
建立健全钢结构工程技术管理制度,规范钢结构工程技术管理工作,明确钢结构工程技术管理流程,加强钢结构工程技术管理过程控制。2 范围
凡公司签订合同的钢结构工程项目,各技术管理相关部门必须严格执行本管理制度。3 职责
3.1 技术处(钢构)
1.负责钢结构工程投标阶段技术服务工作:方案设计、编制重点、难点加工工艺等。
2.负责钢结构工程制作阶段技术管理工作:图纸会审,加工详图设计、审核、下发,技术文件保存,技术交底,复杂构件加工工艺,过程控制,检验与试验,出厂资料等。
3.负责钢结构工程施工阶段技术支持工作。3.2 工程处
1.负责钢结构工程投标阶段技术标的编制工作; 2.负责钢结构工程项目部技术管理的监督工作; 3.负责钢结构工程项目各工程资料的存档工作。
3.3 项目部负责钢结构工程现场施工阶段的现场技术管理工作: 1.施工组织设计和各专项施工方案的编制、报批工作; 2.安全、技术交底工作; 3.工程设计变更交底工作;
4.施工过程技术资料的编制、汇总、存档工作; 5.竣工资料的编制、整理、存档、备案工作。4 制度
4.1 投标阶段技术支持
1.钢构技术处组织设计人员,配合市场经营人员,同业主进行沟通交流,了解业主的建设需求,结合技术标书,根据国家规范、规程、标准和其他技术法规规定,进行方案设计,完成后提交市场经营公司,使其满足市场经营人员的投标报价需求,并提出方案中的重点难点,为工程投标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2.钢构技术处组织相关技术人员,参与工程重点难点问题研究分析会议,分析加工制作重点难点,提出加工方案,为投标报价提供技术支持。
3.工程处组织相关人员负责一般门式刚架钢结构工程投标阶段技术标编制工作;参与重点工程、特殊工程的工程项目前期会议,分析现场施工过程的重点难点,提出现场施工方案,为投标工作提供技术支持。4.2 技术准备工作
1.钢结构工程中标签订合同后,由经营公司负责将施工图纸,技术要求,合同文本等技术资料整理,并形成正式的书面工程移交单,将工程工期要求、施工范围、特别约定的技术要求及设计人员联系方式等内容明确,一同移交给钢构技术处,准备开展下一步工作。还需要做施工图设计的由经营公司将合同文本和确认的方案图纸以及书面工程移交单交给技术处进行施工图设计。
2.钢构技术处收到施工图后,组织技术人员审核施工图纸,掌握工程的设计意图及工程特点,明确质量要求,将图纸上存在的问题和错误,专业之间的矛盾,以及为了便于加工和施工,或建筑材料等问题要求设计单位修改部分设计等,进行记录和整理,形成图纸会审记录,为进行图纸会审做好准备。
3.图纸会审由建设单位组织,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及专业分包单位各相关人员参加。钢构技术处组织技术人员参加图纸会审,将前期审核图纸记录下来的图纸会审记录上的问题,逐一提出,由设计或其他相关人员予以答复修改,形成正式的图纸会审记录,各相关单位签字盖章后生效,分发给各相关单位。4.项目部参与图纸会审工作;收集、汇总与工程现场施工有关的技术资料,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4.3 制作过程中的技术管理
1.加工详图深化设计钢构技术处负责加工详图深化设计工作。钢构技术处组织相关技术人员,根据施工图纸、图纸会审记录、工程合同等技术文件进行汇总分析后,按照《建筑结构制图标准》绘制加工详图。绘制完成加工详图需经过自审、互审、专审,确保详图质量,交由总工程师批准后下发用于加工制作。2.技术交底钢构技术处负责加工过程中的技术交底工作。技术交底分为技术总交底和专项交底。钢构技术处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负责将工程概况、技术要求、对原材料的规格及型号和质量要求、主要分项工序的加工工艺、各工序之间的协作与交接要求、隐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工艺规程、技术标准、主要施工安全保障等方面进行交底,并形成书面的《技术(安全)交底记录》,由技术负责人审批(重要工程由总工程师审批),并下发各相关部门。
3.技术文件的发放钢构技术处负责技术文件的发放。钢构技术处资料员,负责将钢结构工程技术文件准确、及时、完整的发放到各相关部门,并做好图纸发放记录。
4.制作中的过程控制钢构技术处质检人员负责构件制作中的质量过程控制。负责原材料检验、焊缝的探伤检测,对于工程中批量生产的构件及复杂构件进行首件检验,构件出厂前的最终检验,进而确保工程施工质量。
5.试验与检验钢构技术处质检人员负责原材料复验、地脚锚栓拉伸试验、抗滑移试验、高强螺栓复验、计量器具检验等国家和地区相关规范、标准及施工图要求的各类试验与检验,并取得相关合格的试验报告提交给项目部,用于监理验收和工程竣工资料。
6.构件出厂资料钢构技术处质检人员应根据地区质量监督主管部门和工程监理的要求,结合构件制作过程控制中的原始资料,整理构件加工出厂资料,提交给项目部用于工程竣工资料,并应保存留底,用于备查和存档。
7.技术资料管理钢构技术处资料员应对技术资料包括:工程合同、工程移交单、施工图纸、图纸会审记录、加工详图及技术交底、往来工程联系单、技术更改通知单等,进行分类归档,并建立完善的技术资料管理台账,用于技术资料的保存存档。建立完善的技术文件借阅制度,并形成图纸借阅记录。
8.制作、施工过程中的技术支持工作技术处需对制造部和工程部形成技术支持,对制造过程中、工程安装过程中的难点予以协助解决,不排除通过对外联系设计院及建设单位通过更改设计的方式来满足制造部和工程部的需要。4.4 施工技术管理
1.项目部编制、装订、报批施工组织设计和各专项施工方案(需要时总工程师审批);
2.项目部依据国家法律、法规、规范及设计文件进行详细的安全技术交底工作,并形成书面的《技术(安全)交底记录》;
3.项目部收集、汇总、存档工程相关技术文件,包括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总包单位、政府机构等与工程相关的所有往来文件;
4.项目部编制、汇总、存档施工技术资料,涉及到工程项目实施的各个阶段; 5.项目部竣工资料整理、报批、备案工作,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和工程所在地的政府部门的相关要求进行竣工资料存档工作。4.5 工程竣工验收
参与由建设单位组织的工程竣工验收工作,接受验收过程中所涉及的技术、工艺、材料等方面的工程情况向验收人员的询问;办理竣工验收工作中所涉及的编制、签字盖章、分类整理、装订、报批、备案相关工作,直至工程竣工工作办理完毕。4.6 科研与技术进步
1.应在总工程师的领导下,选用各相关部门技术水平高、经验丰富、具有专项特长的技术人员,组成负责科研与技术开发的技术开发中心,对工程的质量、安全、工期或成本影响重大,必须进行科技攻关的技术、工艺、材料、设备等方面的难题;首次在工程中应用的新结构、新材料、新技术或新工艺;由集团技术中心布置的科研项目等进行科研攻关与技术开发,由科研与技术开发人员负责总结、整理和上报,使之成为企业的科研成果。
2.公司技术开发中心在总工程师的领导下,按照集团《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管理办法》的规定,负责本单位范围内新技术示范工程的申报、实施和检查、验收、奖励等全面管理工作。
项目管理组织结构的选择 篇6
关键词:组织结构;组织文化;母体组织
现行项目管理组织结构类型主要有:职能式组织结构、项目式组织结构和矩阵式结构(其中又包括职能矩阵、平衡矩阵和项目矩阵)。
一、项目组织结构类型
1. 职能式组织结构。
职能式组织结构就是在组织目前的职能型等级结构下加以管理,一旦项目开始运行,项目的各个组成部分就由各职能单位承担,各单位负责完成其分管的项目内容。如果项目的性质既定,某一职能领域对项目的完成发挥着主导性的作用,职能领域的高级经理将负责项目的协调工作。
这种结构的优点:一是在人员的使用上有较大的灵活性,只要选择了一个合适的职能部门作为项目的上级,该部门就能为项目提供它所需要的专业技术人员,而且技术专家可以同时被不同的项目所使用,并在工作完成后又可以回去做他原来的工作;其次,在人员离开项目组甚至离开公司时,职能部门可作为保持项目连续性的基础;第三,职能部门可以为本部门的专业人员提供一条正常的晋升途径。
这种结构的缺点在于:一是项目经常缺少重点,每个职能单位都有自己的核心常规业务,有时为了满足自己的基本需要,对项目的责任就被忽视,尤其是项目给单位带来的利益不同时;二是这种组织结构在跨部门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方面存在一定困难;三是项目参与者的动机不够强,他们认为项目是一项额外的负担,与他们的职业发展和提升无直接关系;四是在这种组织结构中,有时会出现没有一个人承担项目的全部责任,往往是项目经理只负责项目的一部分,另外一些人则负责项目的其他部分,最终导致协调困难的局面。
2. 项目式组织结构。
项目式组织结构就是指创建独立项目团队,这些团队的经营与母体组织的其他单位分离,有自己的技术人员与管理人员,企业分配给项目团队一定的资源,然后授予项目经理执行项目的最大自由。
这种结构的优点在于:一是这种项目团队重点集中,项目经理对项目全权负责,项目团队工作者的唯一任务就是完成项目,并只对项目经理负责,避免了多重领导;二是项目团队的决策是在项目内制定,反应时间比较短;三是在这种项目团队中,成员动力强、凝聚力高,参与者分享项目及小组的共同目标与个人责任比较明确。
这种组织结构的缺点在于:一是当一个公司有多个项目时,每个项目有自己一套独立的班子,这将导致不同项目的重复努力和规模经济的丧失;二是项目团队自身是一个独立的实体,容易产生一种被称为“项目炎症”的疾病,即项目团队与母体组织之间出现一条明显的分界线,削弱项目团队与母体组织之间的有效融合;三是创建自我控制的项目团队限制了用最好的技术来解决问题;四是对项目组成员来说,缺乏一种事业的连续性和保障,项目一旦结束,返回原来的职能部门可能会比较困难。
3. 矩阵式组织结构。
矩阵式组织结构是一种混合形式,它在常规的职能层级结构之上“加载”了一种水平的项目管理结构。根据项目与职能经理相对权力的不同,实践中存在不同种类的矩阵体系,分别有权力明显倾向于职能经理的职能矩阵,权力明显倾向于项目经理的项目矩阵和传统矩阵安排的平衡矩阵。
这种组织结构的优点在于:一是和职能式组织结构一样,资源可以在多个项目中共享,可大大减少项目式组织中人员冗余的问题;二是项目是工作的焦点,具有一个正式指定的项目经理会使他对项目给予更强的关注,负责协调和整合不同单位的工作;三是当有多个项目同时进行时,公司可以平衡资源以保证各个项目都能完成其各自的进度、费用及质量要求;四是项目组成员对项目结束后的忧虑减少,他们一方面与项目有很强的联系,另一方面他们对职能部门也有一种“家”的感觉。
这种组织结构的缺点在于:一是矩阵结构加剧了职能经理和拥有关键技能与看法的项目经理之间的紧张局面;二是任何情况下的跨项目分享设备、资源和人员都会导致冲突和对稀缺资源的竞争;三是在项目执行过程中,项目经理必须就各种问题与部门经理进行谈判和协商,从而导致决策的制定被耽误;四是矩阵管理与命令统一的管理原则相违背,项目组成员有两个上司,即项目经理和部门经理,当他们的命令有分歧时,会令成员感到左右为难,无所适从。
矩阵的三种不同形式并不一定都具有上述优缺点:项目矩阵可能会提高项目的整合度,减少内部权力斗争。不好的是职能领域对其控制力较弱,容易出现“项目炎症”;职能矩阵能提供一个更好的系统来管理项目之间的冲突,问题在于职能控制的维持是以低效的项目整合为代价的;平衡矩阵能够更好地实现技术与项目要求之间的平衡,但它的建立与管理是很微妙的,很可能会遇到与矩阵组织有关的很多问题。
二、选择合适的项目管理结构
1. 选择能够平衡项目与母体组织需要的组织结构。
大多数人会认为组织项目的最简单、最有效的方式是创建一个全日制的专业项目团队,但这样可能会同时损害其他的组织活动,引发母体组织与项目团队成员之间的嫉妒心,妨碍了项目成员返回母公司时的融合,容易产生“项目炎症”,依靠它来完成项目就会对母体组织造成不利影响,因此无论选择什么样的组织结构,首先要考虑到能平衡项目与母体组织需要,使权威性、资源分配及项目成果能与主流运营业务完全融合。
2. 选择与组织文化相融合的組织结构。
组织文化指的是一个由共同的规范、信仰、价值观及假设将人们联系到一起,因此对事物产生共同理解的系统。文化反映了组织的个性,与人的个性一样,文化能使我们预测组织成员的态度和行为,文化还是组织定义的一个方面,它能将某个组织与同一行业内的其他组织区分开来。
在项目管理结构、组织文化及成功的项目管理之间有很强的关系,我们可以用一个比喻来描述组织文化与项目管理之间的关系,就是水与舟。文化是水,项目是舟。在组织文化有益于项目管理的组织中,组织与完成项目就如顺水推舟,只需掌舵就可以了,这种环境中团队工作和跨职能合作是一种风气,完成项目不需要太多的正式的权力及资源投入,组织文化有利于项目的完成,较弱的项目管理结构可能会有效;反之,如果组织中主流文化的几种重要特征妨碍有效的项目管理,在这样的组织中完成项目类似逆水行舟,为达到目的地,必须花费更多的时间和努力,这种情况创建一个专业的项目团队,将项目团队与主流文化隔离开来,这样的做法值得一试。如果因为资源的约束问题,不可能建立专业项目团队,那至少也应该用一下项目矩阵,其中项目经理对项目有绝对的控制权。
3. 选择“混合匹配”的方式来管理项目。
选择项目管理的组织结构时,有时涉及的并非总是“或者——或者”这样的选择题,有很多大量参与项目管理的企业用专业项目团队来处理特殊的项目,而绝大多数其他项目则使用矩阵安排。如一家企业将项目分为3类:高级开发项目、平台项目与增长式项目。高级开发项目风险高,目标是创建突破性的产品或流程,企业就使用专业项目团队来完成项目;平台项目风险中等,主要内容是系统升级,从而产生新的产品与过程,项目的完成是在项目矩阵结构下进行的;增长式项目风险低、期限短,主要是对现存产品及流程的小调整,项目基本上都在职能矩阵结构下完成的。这种“混合式”组织结构使公司在建立项目组织时具有较大的灵活性,但也有一定的风险。同一公司的若干项目采取不同的组织形式,由于利益分配上的不一致性,容易产生矛盾。
三、实例验证
A网络与信息系统有限公司依托某著名高校和地区科研优势,主要从事大型应用软件的开发和计算机网络应用集成。作为一家资深的IT企业,在多年的市场竞争中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组织架构和市场竞争优势,公司具有极为高效的执行效率,是一个典型的项目型企业。公司十分注重项目团队与母体组织的融合,时刻注意培养团结协作的工作氛围,形成鼓励项目运行的组织文化。在这种企业模式的运行过程中,企业强调部门之间的合作,每一位员工都清楚地认识到没有顺畅的信息传递,就没有有效的沟通,也就没有公司的高效率运行。这一切就形成了A企业的组织文化,而企业就其本身的特点与组织文化组建“职能项目型”团队,充分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给公司带来明显的收益。同样,随着公司规模的不断扩大,众多项目的同时执行,需要其建立协调多项目之间的资源配置与项目运行机制,体现多项目协调运作带来的整合效应与成本优势,正是因为这种组织文化与组织结构使企业管理沟通发挥着比在传统企业状态下更为重要的作用。经过8年的发展,A企业在网络、计算机、数据库、嵌入式软件、地理信息系统等领域展开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已在教育、电力等行业取得了领先优势,成为中国IT业界的实力之师。
四、结语
项目型企业在选择自己的组织结构时,只能据实而定,不仅要考虑到组织自身的特点,还要考虑到这种组织结构是否能平衡项目与母体组织的需要,考虑到企业自身的组织文化和各种运行环境,有时也要结合项目的特点选择“混合式”的组织结构,最大可能地发挥组织的潜力和优势。
参考文献:
1.(美)克利福德·格雷,埃里克·拉森著.项目管理教程.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
2.邢以群,郑心怡.“一种新的多项目管理模式—流程导向型组织结构模式探讨”.软科学.2003年·第17卷·第4期.
3.任伟民,赵禹骅.项目组织结构的设计问题研究.东方电气评论.2002年·第16卷·第3期.
作者简介:何建敏,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许保荣,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研究生。
盈余管理与企业债务期限结构 篇7
债务融资是企业重要的财务决策行为, 债务期限则是债务契约的重要内容, 并规范着债权人与债务人的权利和义务。债务期限越长, 未来的不确定性越高, 风险就越大。传统的财务学领域对企业资本结构, 以及债务期限的研究主要从企业特征出发, 强调企业应选择与其自身发展战略一致的或者保证其自身价值最大化的债务契约。债务契约备有借款人在契约期间必须遵守一些保护性条款, 以保证贷款人能到期顺利收回本金和利息。根据Watts and Zimmerman (1986) 提出的实证会计三大假设之一——债务契约假设, 当公司出现违约的可能或者已经实际产生违约时, 经理人员就会进行盈余管理以提高当期净收益, 最终降低公司技术性违约的概率, 减少违约成本, 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在中国特殊的制度背景下, 本文选取了2001-2005年在A股上市的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 (共4 551个) 为样本, 实证研究的结果表明国有企业在债务契约中的盈余管理动机显著弱于非国有企业, 而很多学者的研究结论却表明国有企业更易于取得长期借款。这是否就意味着是国有企业经营管理有效、公司业绩良好, 更容易取得银行的信任呢?大量学者 (林毅夫, 2004;巴曙松, 2005;田利辉, 2005) 的研究表明, 在中国转型经济的制度背景下, 国有企业和国有银行的共同国家所有产权, 使得国有银行在事前出于某些政治性的目的而对国有企业发放政治性贷款, 而且当该国有企业出现财务危机或者亏损时, 政府倾向于要求银行放弃预算硬约束下对企业的惩戒, 反而继续给与其贷款, 以维持其正常的运作以及支付员工工资, 即事后存在着预算软约束。
基于这样的分析, 在银行公有和企业国有的产权制度安排下, 作为一种替代机制, 政府干预降低了债务契约的履约成本, 减少了国有企业盈余管理的动机;同时也说明了在这样的制度安排下, 银行在给国有企业发放贷款时, 较少地关注国有企业的会计指标, 会计信息在这样的债务契约中并不能起到信号显示的作用。
二、 文献回顾
(一) 资本结构理论分析
资本结构及其决定因素的研究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和实务界关注的焦点。从Modigliani and Miller (1958) 提出资本结构无关理论以来, 公司的资本结构问题得到了学者们的广泛研究, 并随着经济理论的发展得到不断深化。现有的理论既有传统意义上的公司特征对债务期限结构的影响, 又有制度层面的因素对债务期限结构的影响。例如Barclay 和Smith (1995) 、Guedes和Opler (1996) 、Stohs和Mauer (1996) 以及Barclay, Marx 和Smith (2003) 等学者的经验研究结果都表明公司的规模、成长性、资产结构以及风险等级等等都对公司的债务期限结构有显著的影响。学术界对债务期限结构影响因素的研究角度很全面, 但是多注重实证研究, 研究结果也基本能解释现实情况, 没有学者将盈余管理的影响引入理论模型中, 如果上市公司在会计上采用积极的盈余管理手段, 企业业绩是受操纵的, 显然会影响回归结果的解释能力。中国股市的上市公司每年有大量的重组活动, 尤其在年末会使用报表重组的方式, 采用积极的盈余管理手段粉饰会计报表。因此, 本文在其他学者研究基础上, 引入盈余管理作为解释变量以期对债务期限结构有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
在制度因素和经济发展因素方面, Rajan 和Zingales (1995) 以七个发达国家3 000多家公众公司为样本, 考察了公司的有形资产、成长性、规模和盈利能力对这些国家公司资本结构决策的影响, 研究发现这些基于美国公司的研究而确定的影响资本结构的因素虽然也同样影响其他国家公司的资本结构, 但各国的制度因素却影响着他们背后的理论基础。Demirguc-Kunt 和Maksimovic (1999) 的研究表明, 在剔除企业内部因素影响的前提下, 对投资者法律保护越好的国家, 企业长期债务比例更高, 同时发现政府对相关行业的资助将有助于这类行业获得较多的长期贷款。Fan (2006) 考察了税收体制和腐败因素对债务期限结构的影响。孙铮等 (2005) 对中国各个地区的研究表明, 市场化程度越低, 公司可以通过向政府寻租, 寻求政府“隐形担保”, 更容易获得长期借款。
(二) 债务契约中盈余管理的动机
Watts and Zimmerman (1986) 提出了实证会计三大假设:分红计划假设、债务契约假设和政治成本假设, 其中债务契约假设就是指为了减少债权人和债务人之间的代理问题 (Jensen and Meckling, 1976) , 债权人会在契约中约定一些保护性条款。例如保持一定标准的权益负债率、利息保障倍数、营运资本及所有者权益等, 这样当公司即将违约或者实际已经违约的时候, 经理人员就可能为了降低违约概率和违约成本而进行盈余管理。Sweeney (1995) 对由于借款合同导致盈余管理的情况进行了研究, 他选择了一些已经违约的企业作为样本, 发现样本中的企业相对应控制样本, 的确更多地利用了增加盈利的会计政策, 并且还发现面临违约风险的企业更愿意尽早的采用那些可增加报告净收益的新会计准则。Defond and Jiambalvo (1994) 同样对1985-1988年间违约的企业进行的盈余管理做了研究, 发现企业往往在违约年度之前, 利用操控性应计项目来增加报告净收益, 而在发生违约的年份却较少的进行此类盈余管理。
三、 理论分析、制度背景和研究假说
Jensen and Meckling (1976) 指出, 由于债权人和债务人之间存在着代理问题, 并且债权人和股东之间面临着非对称收益, 当企业经营好时, 债权人仅能得到本金和利息, 而不能获得额外收益;但是, 当债务人资不抵债的时候, 债权人却要承担不能收回投资的损失。所以, 为了防止债务人采取损害债权人利益的行为, 如发放过多的现金股利, 增加举债规模, 以及使营运资本或股东权益降低到一定水平等一系列损害债权人贷款安全性的行为, 债权人会在债务契约中事先约定一些限制性条款。例如保持一定标准的权益负债率、利息保障倍数、营运资本及所有者权益等, 而这些指标都要运用到会计信息, Mohrman (1996) 通过对228个债务契约的考察发现, 其中有76%的合同使用了会计数据条款, 这说明会计指标的运用已经成为了债权人对债务人进行间接监督的重要方式。所以, 债务人就有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
对于短期债务融资, 银行能及时经常地获得贷款企业有关生产和经营方面的信息, 从而有利于银行进行更加紧密的监督和控制 (Diamond, 1984) , 这样企业为了短期债务的盈余管理动机就会小很多。所以, 本文仅仅考察盈余管理对长期债务的影响。一方面, 盈余管理越多, 企业用会计数据表示的盈利能力和偿还能力就越强, 企业就更容易获得长期贷款;另一方面, 盈余管理越多, 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越差 (R.Ball, L. Shivakumar, 2005) , 银行对企业的会计信息就越不信任, 更不愿意贷长期款项给企业。所以, 本文提出了第一个竞争性假说:
H1a:盈余管理越多, 企业体现偿债能力越强, 越容易取得长期借款;
H1b:盈余管理越多, 企业会计信息质量越差, 越不容易取得长期借款。
当债务人 (国有企业) 和债权人 (银行) 的产权都是公有的情况下, 可能就会存在一种机制来替代企业为了履行债务契约而进行的盈余管理, 减少盈余管理所产生的成本, 这种机制就是声誉机制。孙铮等 (2005) 指出债务人的声誉会对企业债务期限结构产生重要影响:具有良好声誉的企业, 银行更愿意相信其有能力履行契约, 从而这类企业与银行间的债务契约的履约成本就相对低;而不具有良好声誉的企业, 若能从其他地方获得担保或者“借得”声誉, 将起到与企业自身拥有声誉相同的作用。在中国转型经济的制度背景下, 国有企业和国有银行间存在着一种重要的声誉机制——“政治关系”。
巴曙松等 (2005) 指出从1998年至今, 银行体系进行了垂直化的管理体制改革, 同时政企分开的力度加大, 我国政府给亏损企业直接注入资金的情况大量减少, 但是通过国家控制的银行进行间接资金扶持的案例普遍存在。我国商业银行业务主要由四大国有银行进行, 这些银行基本上由政府直接控股或通过国有企业间接控股, 因此这些银行是政府的金融工具, 从而银行家的理性行为必然以服从政府利益为要务。我国的国有银行不必担心自身的破产清算, 也就不会与政府或政府官员的意愿相对抗。在这样的产权机制安排下, 当企业陷入困境时很容易获得政府的救济, 而且在违反债务契约的情况下也不容易受到银行的制约, 即存在着预算软约束 (Kornai, 2003;林毅夫等, 2004) 。由此, 银行在给国有企业发放贷款时, 就不会实实在在地去审查该企业是否符合一定的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 就不会太过关注企业的会计信息, 国有企业的盈余管理动机就大大减弱。
尽管我国的民营企业很大一部分脱胎于乡镇企业或由国有企业民营化而来, 但是又与某些地方政府部门和国有银行分支机构的特殊关系, 他们也有着获得政府援助的可能性。然而, 如田利辉 (2005) 指出的, 这种现象更多的是个例。一般的民营企业没有获得政府援助的预期。本文认为国有企业或国有控股公司与政府控制下的银行的关系较之民营企业更为密切, 因此提出第二个假说:
H2:与非国有企业相比, 国有企业在长期债务契约中的盈余管理动机不显著。
四、 样本选择和研究设计
(一) 样本的选择
本文所有的数据均来源于上海万得资讯有限公司开发的WIND数据库, 选取了2001-2005年沪深交易所上市的A股公司作为研究样本。之所以选择2001年作为研究期间的起点, 是因为2001年我国实施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 这导致该年前后企业实施的会计政策发生了实质性的改变。为了避免不同会计准则和制度下会计指标的差异对本文结论的可能影响, 本文选择新准则实施的2001年为研究起点。
众多的研究 (杜兴强、温日光, 2007;朱雪丽, 2005) 表明, 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动机来源于: (1) 首次公开发行 (IPO) ; (2) 保全配股资格和避免特别处理 (ST、*ST) 或终止上市; (3) 避免违反债务契约的动机; (4) 避税动机。为了大致排除基于非债务契约的盈余管理动机, 我们对样本进行了剔除: (1) 金融类公司; (2) IPO后少于1年的公司; (3) ST、*ST公司; (4) 最近三年平均ROE在6%-7%之间的公司Dechow et al. (1995) 研究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证明了经修正的Jones Model对于预防盈余管理的出现和测试可操纵性应计利润非常有力, 且修正的Jones Model明确将经济环境的变化引入对可操纵性应计利润的估计中, 避免了可操作性应计利润随环境变化而变化带来的误差。由于我国股票市场公司重组、购并活动频繁, 故而假设上市公司会计盈余时间序列的性质不变是不合理的, 故本文计算了2001-2005年每年的可操作性应计利润。
修正的Jones Model表述如下:
undefined
其中TACCi, t=公司i在t年度内应计利润总额;NEi, t=公司i在t年度的净利润;CFOi, t=公司i在t年度的经营性净现金流;TAi, t-1=公司i在t-1年度内的总资产;ΔREVi, t=公司i在t年的主营业务收入与t-1年的主营业务收入之差;ΔRECt=公司i在t年的应收账款净额与t-1年应收账款净额之差;PPEi, t=公司i在t年度内的固定资产原值;εi, t=残差值, 即可操作性应计利润 (EM) 。
3. 控制变量。
(1) 盈利能力。
Ross (1977) 认为资本结构是公司价值的信号, 而银行也更愿意向高盈利的公司提供贷款, 以保证贷款的安全性和盈利性。因此, 盈利能力越强, 公司能获得的长期负债更多。Myers and Majluf (1984) 在提出优序融资理论时认为, 公司会优先选择未分配利润作为投资的资金来源, 只有在必要的时候才考虑债券和股票融资。因此, 盈利性高的企业债务比率越低, 债务期限越短。本文以息税前利润 (EBIT) 与总资产 (TA) 的比例衡量公司的盈利能力, 以ROA来表示。
(2) 公司规模。
Rajan and Zingales (1995) 认为公司规模是资本结构的影响因素, 公司规模大的企业透明度高、破产风险低、融资成本低, 故更容易取得贷款。国内学者陆正飞和辛宇 (1998) 认为, 规模大的企业信用能力强, 预期破产成本低, 可以比小企业更多地负债。本文以总资产的对数值衡量公司规模, 以SIZE表示。
(3) 公司成长性。
一些理论研究认为成长性高的企业在投资机会上具有更大的灵活性, 而企业如果受股东的控制, 根据债权人和股东的利益非对称现象, 这样可能会侵蚀债权人利益。当债权人正确预期到这点时, 就会要求更高的借款利息, 而且成长性好的企业大多属于新兴产业, 具有较高的经营风险, 就会加大破产成本。Titman and Wessels (1988) 的经验证据表明, 公司成长性与资本结构成负相关关系。从另一角度看, 这种资产的可塑性往往会带来更多的代理成本, 高负债会增加经理人员的压力, 所以股东可能会要求加大负债以使经理人员受到债权人更多的监督, 缓解“自由现金流量问题”。本文以销售增长率来衡量公司的成长性, 以GROWTH表示。
(4) 资产结构。
固定资产越多, 企业可用于抵押的资产也就越多, 则企业的信用度越高, 越有可能获得更多的长期负债。Mackie-mason (1990) 、Smith and Watts (1992) 的研究结果都显示, 可抵押性与债务水平呈显著的正相关。本文以固定资产与总资产的比率来衡量资产结构, 以AS表示。
(5) 公司性质。
La Porta等 (2002) 发现政府是大多数国家银行的控股股东, 国有银行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为国有企业的发展提供资金。所以, 如果企业性质是国有企业, 就更容易获得长期贷款。顾乃康、杨涛 (2004) 发现中国上市公司国有股权和法人股权对负债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本文以公司的最终控制人特征衡量公司的性质, 如果最终控制人为国有性质为1, 否则取0。以Natu表示。
(6) 负债比率。
一方面, 资产负债率越低表明企业还款风险较低, 银行更愿意提供长期借款;另一方面, 如果公司权益性长期资本比较充裕, 则对短期资金的需要可能大于长期资金, 此时资产负债率越低, 企业长期借款比重则可能越低。本文以总负债与总资产的比率来衡量负债比率, 以LEV表示。
(7) 年度哑变量。
用来控制宏观经济的影响。本文采用了5年的上市公司数据, 因此共4个年度哑变量。
(8) 行业哑变量。
用来控制行业因素的影响, 按照证监会的分类标准 (以大类为准) , 共有13个行业, 剔除金融业后, 模型中共11个行业哑变量。本文的检验模型如下:
undefined
五、实证检验与分析
(一) 描述性统计与分析
表2列出了样本观测值的描述性统计, 从中可以看出我国上市公司的平均长期负债率比较低, LD1平均只有14%左右, LD2平均只有22%左右;在我国, 盈余管理普遍存在, 均值达到0.06, 即总资产的6%为可操作性应计利润, 而最大值达到1.44;另外, 从样本中可以观测到, 可操作性应计利润大于1的公司的长期负债率也非常高, 最低也有60%, 最高则达到93%, 可见债务契约的盈余管理动机相当强;上市公司中约有70%的公司属于国有性质;其他的控制变量的指标都与其他学者的统计结果保持了一致, 是合理的。
(二) 变量之间的相关性
为了检查自变量之间是否高度相关而引起的多重共性线问题, 作者检验了各个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 如表3所示。结果显示, 各个自变量之间相关系数较低, 最高的也就-0.25, 因此在模型中不存在多重共线性的问题。对于控制变量, 都能符合以前的实证检验结果:国有企业更容易获得长期贷款 (Fan, 2006;孙铮等, 2005) ;公司盈利性越好, 公司规模越大, 就向外界传达了公司价值的信号, 银行更容易相信企业的实力, 就更容易获得长期贷款;成长性越好的公司, 因为股东和债权人的利益发生冲突, 且这类公司大多为新兴产业, 破产成本高, 故不易借到长期款项;固定资产比重越高, 公司可用于抵押的资产就越多, 就越易借到长期款项。资产负债率越低, 可能企业长期权益资本充裕, 需要更多地借短期借款, 此时企业更少地借长期借款。故资产负债率越低, 长期借款越少。
(三) 实证结果与分析
表4是盈余管理、以及盈余管理和公司性质交叉项对不同指标衡量的公司债务期限结构的回归结果, 使用的是2001-2005年A股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 共有4 551个观测值。表4中第二、三列的因变量为公司的长期负债与总负债的比率, 第四、五列的因变量为长期借款与短期借款、一年内到期的长期负债及长期负债之和的比率。
注:所有变量的定义同表1, 括号内的数字为p值;*、**、***分别表示显著性水平为10%、5%、1%。
从表4的回归结果可以看到, 除了回归方程 (1) 的EM不显著之外 (但其符号仍然为正) , 其他回归方程的EM都在5%的水平上与公司的长期债务期限结构显著正相关。这就说明在我国银行和企业之间的债务契约中, 企业为获得银行的贷款, 普遍进行了大量的盈余管理, 经理人员倾向于将与公司的偿债能力和盈利能力相关的会计指标操纵得更高, 使得银行相信其有到期偿还的能力, 从而可以获取更多的长期借款。回归结果显示盈余管理越多, 企业体现偿债能力越强, 越容易取得长期借款, 从而支持了假说H1a。
表4中回归方程 (2) 和 (4) 分别是在 (1) 、 (3) 的基础上加上了盈余管理和公司性质的交叉项。回归结果显示国有企业在债务契约中的盈余管理动机变得不显著, 而且国有企业的盈余管理与长期负债成负相关关系。所以, 由于我国国有企业和国有银行共同的公有产权制度安排, 使得国有银行出于政治性的目的向国有企业发放长期贷款;在国有企业出现财务困境时存在预算软约束, 不仅不会有预算硬约束下的惩罚, 反而可能继续向亏损企业注资, 以解决职工的工资发放或维持企业的正常运营。国有银行和国有企业这样的“政治关系”就作为一种替代机制, 减少了非国有企业为了履行债务契约而进行的盈余管理成本。至于国有企业盈余管理与长期负债的关系为负, 因为结果显示不显著, 则不多予以关注。这就支持了假说2, 即与非国有企业相比, 国有企业在长期负债契约中的盈余管理动机不显著。
在以上的结论基础上, 本文发现非国有企业的盈余管理对长期债务契约的影响程度为β1+β3, 此时则会在1%的水平上显著相关。这说明非国有企业很难从银行获得长期借款, 为了获得长期借款, 企业进行了极强的盈余管理。在控制变量中, 关于公司性质, 除了方程 (1) 之外, 其他结果都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表明国有企业更容易获得长期借款。公司的盈利性与长期负债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显著正相关, 从而支持了Ross的资本结构信号显示理论, 公司盈利性越好, 越能获得银行的信任, 越容易获得长期负债。公司规模与长期负债也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显著正相关, 支持了Rajan and Zingales的结论, 公司规模越大, 透明度越高、破产风险低、融资成本低, 故更容易取得长期贷款。在本文的回归中, 成长性并没显示出与长期负债的显著关系。资产结构和资产负债率都与长期负债显著正相关, 显著性水平都达到1%。这说明固定资产比重越大, 可抵押的资产就越充足, 越有偿还能力, 故更容易获得长期借款。资产负债率越低表明企业还款风险较低, 银行更愿意提供长期借款。
六、 结论及研究的局限性
本文从盈余管理的债务契约动机出发, 考虑了盈余管理对公司债务期限结构的影响。由于债权人和债务人之间存在代理问题, 以及债权人和公司股东的非对称收益, 债权人必须在债务契约中约定一定的保护性条款以防止债务人作出损害债权人利益的经营管理行为来, 这些保护性条款大多以会计指标来衡量。对于债务人来说, 为了减少违约的概率或者降低违约成本, 就会对会计信息进行盈余管理, 以达到债权人的契约要求。本文的实证研究结果支持了这样的假说, 即公司盈余管理越多, 公司越容易获得长期负债。基于中国的转型经济特征, 在渐进式的改革中, 现存的产权制度安排是国有银行和国有企业公有产权共有, 国有银行对国有企业发放政治性贷款, 并存在预算软约束, 这就导致国有企业没有必要为了借款而发生盈余管理相关的成本, 因为此时已经有“政治关系”作为替代机制。这也说明了在国有企业与银行贷款的过程中, 会计信息的信号显示功能已大大减弱。
本文的贡献在于进一步论证了盈余管理的债务契约动机, 文章通过修正的Jones model检验发现中国上市公司普遍存在盈余管理行为, 并将盈余管理作为定性变量引入债务期限结构的理论模型, 从新的角度诠释影响资本结构的因素。另外, 通过国有企业债务契约中盈余管理动机减弱, 推导出国有银行在贷款给国有企业过程中很少注重会计信息的信号显示功能, 进而支持了国有企业和国有银行之间存在着“政治关系”这样一种替代机制。本文的局限性主要在于:
1.运用修正的Jones model来计量盈余管理, 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一方面Jones model本身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在衡量可操纵的应计利润时有一定的测量误差, 并不能很精确地度量可操纵应计利润, 因此之后出现了DD模型 (Dechow and Dichev) 等;另一方面, 修正的Jones model在中国的运用存在一定局限性, 基于中国的大量关联方交易的存在, 可能基于关联方交易的盈余管理的计算更符合中国国情。由于无法合理确认关联方交易的水平, 以及考虑到计算的简便性, 本文采取了修正的Jones model。
企业中层管理人员绩效结构研究 篇8
关键词:中层管理人员,绩效,任务绩效,个体特质绩效,人际绩效
一、引言
企业中层管理人员是企业战略实施的中坚力量,中层管理人员的绩效表现对企业的经营成败起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对中层管理人员的选拔和考核成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重点之一。但是,尽管很多企业对中层管理人员的选任和考核都实施得非常严格,每个中层管理人员的绩效表现也很不错,但企业的整体绩效并不理想。由此可以看出,对企业中层管理人员的选任标准,或以什么内容来评价中层管理人员的绩效表现,是目前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国外有关员工绩效的研究中,多数研究者倾向于把员工绩效界定为行为,并且认为这种行为可以体现在多个层面。对绩效行为的划分,目前比较流行的观点是将员工绩效划分为任务绩效和情境绩效两个层面。其中,任务绩效是指组织规定的、与特定工作中的核心技术活动有关的行为;情境绩效是指员工自发的行为,这些行为与组织的核心技术活动无关但对组织效率非常重要,它为组织效率的提高营造了一个支持性的环境。具体到管理人员绩效的划分,由于管理工作的本质是通过组织他人来完成任务,导致在绩效内容的结构划分和归属方面存在分歧。例如Conway把管理人员的任务绩效和情境绩效进一步细分为技术——行政管理任务绩效、领导任务绩效、工作奉献和人际促进四个维度,而Scullen,Mount,&Judge研究认为管理人员的绩效可划分为任务绩效、人际技能和公民行为,但是这些维度的定义与前述的研究存在差异,并且结果不支持任务绩效和情境绩效的划分。国内对员工绩效的研究,更多的还处于介绍国外研究成果的阶段,综述性和评论性的文献较多,实证性的研究较少。孙健敏,焦长泉进行了一个探索性研究,得出管理人员的三个绩效维度:管理者工作任务绩效、个体特质绩效和人际绩效。韩翼、廖建桥和龙立荣构建了一个四维结构的雇员工作绩效结构模型,在传统的任务绩效和关系绩效的两维结构基础之上,考虑个体在组织中的发展,增加了学习绩效和创新绩效两个维度。
从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可以看出,当前关于管理人员绩效结构的研究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对于管理人员绩效内容的划分,存在重叠和交叉之处,研究观点还不一致;(2)目前对于员工绩效结构的划分,只区分了管理人员和非管理人员,具体到管理人员,还没有进行分层研究;(3)国内还缺乏关于管理人员绩效结构的实证性研究。
基于以上这种分析,本研究采用访谈法、类属分析法、回译法等来建构企业中层管理人员的绩效结构,并通过验证性因素分析来验证中层管理人员的绩效结构。
二、研究方法
1. 问卷编制
(1)编制“企业中层管理人员绩效行为清单”
在编制绩效行为清单时,首先我们通过访谈请员工列出评价中层管理人员好坏的角度,以及他们所看到的中层管理人员的实际工作内容,并结合孙健敏,焦长泉研究中提供的“企业管理人员绩效维度及要素清单”进行编制。在问卷题目的编制过程中,力求每一题目能够反映中层管理人员的绩效行为。以“工作任务绩效”维度举例,管理人员在工作中经常会拟订计划,在编制题目时我们不是简单以“制定工作计划”来反映这一活动,而是用“制定所辖部门工作或所负责工作的长期规划或短期计划”来反映。最后,一共编制了90个题目。
(2)采用焦点组访谈法评定问卷内容效度
请6个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专家对问卷的内容效度进行评定,以保证问卷的题目能够符合绩效维度的定义,并且能够覆盖这些维度定义的各个方面。经过专家的评价和讨论,对其中12个题目的表述进行了修改,如“对某些方面的工作,下属可以不用请示自己做主”修改为“在授权范围内,下属可以不用请示自己做主”;删除了6个专家认为不合适的题目(内容相似的题目)。这样,经过专家评定后的问卷还有83个题目。
(3)采用“回译法”对专家评定后的问卷进行题目的回译工作
9个没有参加问卷编制和评价的人力资源管理专家对问卷进行“回译”。回译后的结果显示,80%的题目(65个题目)都能被超过一半的人(接近于60%)准确地划入原维度。另外,还删除了一些专家们认为高度相似的题目,如“与下属讨论其工作任务的完成情况,评价其工作中的优缺点”与“对下属的工作提供改进性的建议”,保留了“对下属的工作提供改进性的建议”,这样,删除了10个相似的题目,剩下55个题目。当然,在删除这些题目之前,经过与专家讨论,确保剩下的题目能够覆盖维度定义的内容。这样,确定了问卷的最终项目,一共55个。
2. 被试选择
问卷在北京、黑龙江、湖北、陕西和广东及天津等地进行发放。在北京、天津和广东选取MBA班学员作为被试,在湖北选取了一家中型国有改制企业,在陕西选取一家国有企业,在黑龙江和北京分别选取了一家私营企业。在调查过程中,被评价的中层管理人员可以是评价人的直接上级、下级或者同级,前提是他所接触的、平常所观察到的一个比较优秀的中层管理人员的工作行为,就评价者的认识对这样一个中层管理人员的工作行为进行重要性评价。问卷一共发放800份,回收721份,有效问卷637份。样本的具体情况为:男性303人(47.6%),女性334人(52.4%);平均年龄34.2岁,平均工龄12.8年。
3. 模型的建立
根据理论分析和实证调查与访谈,我们提出企业中层管理人员的绩效结构包含了三个维度(工作任务绩效、人际绩效和个体特质绩效)。其中,工作任务绩效是指管理者工作任务方面的行为;个体特质绩效是指与管理者个人特点相关的行为;人际绩效是指人际方面的行为,即工作中与人打交道的行为。对于这三个维度的关系,我们建构了一个两两相关的一阶三因子初始模型。
三、研究结果
本研究采用Amos 4.0程序对问卷数据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确定三个维度的拟合程度。实际运用协方差结构模型分析时,一般常采用的指数是CFI、TLI和RMSEA,其中CFI和TLI的值在0.90以上表示模型拟合较好,RMSEA的值小于0.05表明模型拟合很好,在0.05~0.08之间也可以接受。当然,除了这些拟合指标外,我们还应该看解答是否适当,包括各参数的值是否在合理范围之内,例如相关系数在-1~1之间,误差值是零或正数,标准差的值是否合理等。基于以上的考虑,本研究在评价模型拟合与否时选取了X2/df、TLI、CFI和RMSEA这四个指数来进行评价。
初始模型的检验结果显示:X2/df=2.777,TLI=.880,CFI=.884,RMSEA=.053,模型拟合得不太理想。根据模型的修正指数提示,我们对问卷的项目进行了修订,删除了9个题目。删除项目后修改相应的程序,然后重新运行,最后得到的模型拟合指数较初始模型的拟合指数有了较大的提高(X2/df=2.522,TLI=.913,CFI=.917,RMSEA=.049)。由于X2/df指数受样本大小影响,一般可以不考虑它的大小,其他的模型拟合指数TLI、CFI和RMSEA都通过了临界值,表示模型拟合较好。但是,模型中三个潜变量(任务绩效、人际绩效和个体特质绩效)的相关很高(任务绩效与人际绩效、个体特质绩效的相关分别为.93和.95,人际绩效和个体特质绩效的相关为.97),有可能可以合并为一个维度。
为了更好地分析企业中层管理人员的绩效结构,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我们又提出其他一些可能的模型与修正模型进行比较。
单维模型:所有因子合并为一个维度。提出这一模型的原因在于,在实践中评价绩效时,有把绩效总体做一个评价的做法,而不进行区分。
二维模型:人际绩效和个体特质绩效合并为一个维度,情境绩效。情境绩效与任务绩效两两相关。提出这一模型是基于绩效结构的经典划分方法,即把绩效区分为任务绩效和情境绩效,而且有一些研究也支持这种区分。
对以上模型的拟和指数比较结果见表。从表中的拟合指数情况可以看出,三维模型的拟合指数是最好的。单维模型是拟合指数最差的一个模型,TLI指标没有达到.90的临界标准,这一结果说明不存在一个单一的绩效维度,支持了绩效是一个多维测量的观点。二维模型与修订后的假设模型(三维模型)相比,模型拟合指数有所下降,但自由度提高,说明二维模型是三维模型的放宽模型。从数据的拟合情况看,三维模型是一种最佳拟合模型。
四、讨论
1. 关于绩效结构
在以往的员工绩效结构研究中,研究者已经意识到管理人员和非管理人员绩效内容的区别,对他们的绩效结构分别进行研究。但是,研究者并没有区分管理人员的层级进行绩效结构的研究。实际上,对于不同层级的管理人员,他们因职能的不同而在绩效内容方面有所差异。因此,所有层级的管理人员是否具有相同的绩效结构有待于验证。在国内的员工绩效结构中,实证性的研究较少。韩翼、廖建桥和龙立荣的雇员四维结构绩效模型,虽然考虑了个体在组织中的发展利益,发展了学习绩效和创新绩效两个维度,但他们的研究对象是基于所有雇员,没有专门针对管理人员。孙健敏和焦长泉的探索性研究得出了管理人员的三维绩效结构,不过他们对此没有进行验证。这个研究的结果显示了国内企业的管理人员结构与国外的研究结果大体一致,但在绩效内容上有一些区别。本研究以孙健敏和焦长泉研究结果为基础,通过访谈法和回译法等多种方法,得出企业中层管理人员的绩效可以划分为三个维度:任务绩效、个体特质绩效和人际绩效,并通过验证性因素分析证实了这一维度的划分。这三个维度虽然和孙健敏,焦长泉研究中管理人员的绩效结构划分一致,但是在绩效内容方面,却稍微有一些差异,主要是在绩效内容的涵盖方面。这说明,在员工绩效结构研究方面,除了根据员工的岗位类别(如管理和非管理类)进行区分研究外,对于管理人员,可能还有必要根据管理层级进行区别研究。另外,这三类绩效也存在很高的相关,这与国外的研究发现是一致的。这可能是受管理工作性质的影响,管理工作就是通过组织他人来完成目标任务,这使得管理者的绩效结构不能像非管理职位的人员的绩效结构区分那么清晰,在一定程度上绩效内容存在重叠。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中层管理人员的三个绩效维度能够合并为一个维度。本研究的分析结果显示,三维模型(任务绩效、个体特质绩效和人际绩效)的拟合指数要优于单一维度的模型拟合指数。由此,我们认为,企业中层管理人员的绩效结构是一个三维的结构:任务绩效、个体特质绩效和人际绩效。
2. 实践应用的意义
本研究的结果证实了企业中层管理人员的绩效体现在多个层面,这也应证了实践中对于同一个人的工作表现,不同的评价者为什么会给出不同评价意见。由于工作关系的原因,不同评价者与同一个被评价者的接触面不同,受晕轮效应的影响,他们可能会根据自己所得到的某一方面印象得分而给出综合评价(罗宾斯,1997)。如果在中层管理人员选任中,仅仅以某一方面的工作表现而作为评价标准,就很难预测个人的整体工作表现。但是,如果在设计评价体系时能够对绩效内容进行区分,并对被评价者进行绩效评价的培训,评价者可能就会基于评价指标给出相对准确的评价,被评价者也能相对容易接受这个评价结果。当然,每个部门的工作重心不一,在设计绩效评价体系时,可以对不同评价指标给予不同的权重标准。这样,在中层管理人员的选任和评价中,可能就会减少基于某一方面做出的有失偏颇的评价,而是根据中层管理人员整体的工作表现做出综合的评价,有利于更加准确地选任中层管理人员和评价其工作绩效。
五、结论
本研究通过验证性分析得出企业中层管理人员的绩效结构包括三个方面:任务绩效、个体特质绩效和人际绩效三个子维度。这三个维度揭示企业中层管理人员的绩效体现在多个层面,在选任和评价中层管理人员时不能仅仅着眼于某一方面。
参考文献
[1]Borman,W.C.,&Motowidlo,S.J.Expanding the criterion Domain to Include elements of contextual performance[A].In:N.Schmitt,&W.C.Borman ed.Personnel Selection in Organizations[M](pp.71~97).Jossey-Bass Pulishers.1993
[2]Campbell,J.P.(1990).An overview of the army selection and classification project(Project A)[J].Personnel Psychology,43,231~239
[3]Conway,J.M.(1999).Distinguishing contextual performance from task performance for managerial jobs[J].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84(1):3~13
[4]Scullen,S.E.,Mount,M.K.&Judge,T.A.(2003).Evidence of the construct validity of developmental ratings of managerial performance[J].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88(1):50~66
[5]韩翼廖建桥龙立荣:雇员工作绩效结构模型构建与实证研究[J].管理科学学报,2007(10):62~77
[6]罗宾斯黄卫伟孙健敏译:管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7]陈学军王重鸣:绩效模型的最新研究进展[J].心理科学,2001,24(6):737~738
[8]孟庆茂候杰泰:协方差结构模型与多层线性模型原理及应用[M].北京师范大学心理计量与统计分析教研室(内部资料),2001
[9]孙健敏焦长泉:对管理者工作绩效结构的探索性研究[J].人类工效学,2002,8(3):1~10
财务管理的理论结构剖析 篇9
关键词:财务管理,理论结构,逻辑
1 财务管理理论结构的系统要素
构成财务管理理论结构的系统要素, 必须能够简明、客观、系统地反映财务管理实践活动的各个方面, 主要包括: (1) 什么是财务与财务管理; (2) 财务管理是如何产生的; (3) 财务管理的目标是什么; (4) 财务管理管什么; (5) 如何实现财务管理的目标。这五类问题可以由财务管理的本质、假设、目标、要素、程序和方法这五个基本理论要素来回答。
人们对于财务本质的认识, 长期以来形成了三大主流观点:“资金运动论”将财务的本质界定为企业资金运动的过程和结果;“财务关系论”认为财务的本质是资金运动过程所反映的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资金运动和财务关系论”把前两个观点结合起来, 认为财务的本质是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形成的经济关系。笔者认为, 财务包括财务活动的组织与财务关系的处理, 其本质是对本金投入产出活动的组织及其所形成财务关系的处理, 但财务关系以财务活动为载体。财务管理是企业为实现既定目标, 对生产过程中所需资金的筹集、使用、分配, 以及贯穿于全过程的预测、决策、计划、分析、控制进行全面管理的活动, 其核心是对资金及其运动进行有效管理, 其本质是一种理性行为。经济学特别是微观经济学是其基础理论指导, 金融学是其思想指导, 管理学是其方法论指导。因此本文研究财务管理侧重于财务活动的组织, 即财务管理活动方面的研究, 以此建立理论体系。
财务管理假设说明财务管理的发展基础和产生原因, 它是联系财务管理的本质、目标、要素、程序和方法等理论要素的中介。财务管理假设是人们进行财务管理理论演绎的前提, 是由若干独立假设共同组成的连贯一致的体系, 这个体系应该符合合理性、独立性、非矛盾性、可检验性等条件。它可按财务管理的空间、时间、环境、行为来构建, 包括财务管理主体假设、持续经营假设、有效市场假设和理性理财假设四个一级假设。每个一级假设又可派生一个或多个二级、三级假设, 从而形成一个有机的财务假设体系。
财务管理主体假设指财务管理工作应限制在每一个经济上和经营上具有独立性的组织之内, 它明确了财务管理工作的空间范围, 由它可以推导出法人理财主体假设和自主理财假设。持续经营假设指财务管理的主体是持续存在能执行其预计经济活动, 除非有证据表明企业将破产或倒闭, 否则, 应假定企业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会持续经营下去。由此可派生出理财分期假设。
财务管理目标说明进行财务管理实践活动所要达到的目的或结果, 它是财务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组成部分, 它的目标从属于企业管理的目标。企业管理的基本目标是提高经济效益, 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 因此财务管理目标应是提高经济效益或经济效益最大化。但是, 提高经济效益或经济效益最大化, 作为一种定性要求, 缺乏可操作性, 不能对其进行计量, 需要借助一定的经济指标加以表现。在财务管理的理论和实践中, 先后出现的有代表性的具体指标有利润最大化、每股收益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或企业价值最大化。利润最大化在我国和西方都是流行甚广的观点, 但由于它没有反映收益与投入资本的关系, 因而不能科学地说明企业经济效益水平的高低, 不便于在不同时期、不同企业间进行比较。每股收益最大化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单位股本所获收益额, 它体现了收益与资本投入之间的关系, 但未能体现资本投入所面临的风险, 因而它也具有局限性。财务管理的目标最后发展为股东财富最大化或企业价值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或企业价值最大化指标考虑了取得报酬的时间并用货币的时间价值原理进行计量, 考虑了风险与报酬的关系和收益与资本投入的关系, 是经济发展导致企业经营模式演化的结果, 也是财务理论研究逻辑推理的结果, 因而它得到了财务管理理论研究者和实务工作者的一致认同。
财务管理要素是回答财务管理管什么的问题, 也就是解决财务管理工作内容的问题。财务管理要素是对财务管理对象按经济性质和内容进行的科学分类, 财务管理的对象是企业的资金运动, 划分为融资、投资和分配三大要素。融资是解决如何取得企业所需要的资金, 包括向谁、在什么时候、融通多少资金的问题。企业的资本包括债务资本和权益资本, 融资管理也就是对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管理。投资是指以收回现金并取得收益为目的而发生的现金流出。企业融资所得款项投资于不同的资产, 在形态上表现为首先对固定资产投资, 继而对流动资产投资、对金融资产投资、对外投资和对无形资产投资。因此, 投资管理实际上是对“资产”这一会计要素的管理。分配是指在企业利润中, 有多少用于企业扩大再生产, 有多少分配给不同的利益相关者。分配的基础是利润, 而利润是收入与成本费用配比后的结果。因此, 分配管理实际上是对收入、费用、利润三个动态会计要素的管理。
财务管理的程序和方法, 是解决如何实现财务管理目标的问题, 是指在财务管理实践中为了实现财务管理目标、规范财务管理活动、履行财务管理职能, 而应具备的程序和运用的方法技术。财务管理的程序是财务管理过程中相互配合、紧密联系、有序的管理环节, 包括预测、决策、计划、分析、控制五个环节。其中, 决策是最重要的环节, 包括融资决策、投资决策、分配决策三大内容。财务管理的方法指在财务管理的程序中采用的具体方法和技术, 包括财务组织方法、财务预测方法、财务决策方法、财务预算和计划方法、财务分析方法和财务控制、监督、激励方法。
2 财务管理理论结构的构建
成熟的理论体系一般具备演绎式的逻辑结构。科学的财务管理理论结构是从最基本的概念出发, 由抽象的规定性逐步推导出一些较具体的概念, 并在思维过程中, 对财务管理的整个实践活动进行复制。这种复制既要能够描述财务管理的历史发展过程, 又要能够反映人们认识财务管理的历史发展过程。从人们对财务管理研究的历史看, 财务管理研究过程是由分散零星的工作进入有系统、有组织的集体思考过程, 这种思考的过程就是理论形成的过程, 即从感性到抽象、从抽象到理性的过程。前一过程是从对财务管理及其外部联系的综合认识到反映财务管理基本方面的规定性;后一过程只是把反映财务管理各个侧面的规定性统一起来, 揭示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 并将理论研究的结果逻辑严密地描述出来。描述理论研究成果的方法, 就是抽象的规定性在思维过程中导致的具体规定性。应用叙述方法把财务管理理论系统要素按一定的逻辑排列组织起来, 构成一个逻辑严密的财务管理理论结构, 关键问题是在众多理论要素中正确选择作为构建财务管理理论结构的逻辑起点。
施工成本管理结构的探讨 篇10
关键词:成本预算,健全的预算管理系统,完善,监督,建立绩效挂钩
事实上任何一个施工企业的成本管理工作始终在进行着, 我们公司在成本精细管理上也出台一些新的思路和想法, 但作为项目管理人员从中能够体会到我公司成本管理没有做到协调统一, 使成本管理工作未能达到应有的效果。依我所见, 主要原因是:作为重要核算依据及成本预测依据的预算, 由于各种人为原因没能发挥其固有的全面控制管理的职能;在生产过程中缺乏实时成本控制的手段;缺乏全员参与、信息公开、管理过程与效果高度透明, 相互监督, 各管理层次、部门以及生产一线人员共同使用的操作性较强的效益控制信息系统;管理过程、效果与员工的收益没有形成直接的紧密的联系。对此, 我仅从以下几方面来强化成本管理工作:
1 应建立一支强有力的专业齐全的的成本预算核算队伍, 并在生产经营工作中按照职责不同各有分工。
1.1必须建立一支强有力的招、投标预算队伍, 综合能力比较全面、具备不同类型的工程项目招、投标经验的专业预算队伍 (如市场开发部) , 使企业获得工程项目, 使企业在电建市场上生存。
1.2应当具有一支能够快速编制、分解内部预算, 提供作为统一管理目标、盈利标准的预算成本分解考核专业队伍 (各项目部经营部) 。内部预算是制定工程项目盈利标准、在施工过程中进行全面效益控制的关键依据, 是衡量检查工程项目的盈利水平是否达到效益控制的要求的唯一根据。必须在施工前期编制完成内部预算, 使工程施工能够在其统一的管理目标、盈利标准下进行。内部预算应与工程施工的进展同步完善, 随时修正数据, 使之确实成为工程施工中效益控制的标准, 同时为建立一条可操作性强的、信息共享的全员成本管理信息控制、核算、分析系统奠定基础。
1.3必须建立一支直接对公司负责的预算稽核队伍 (公司财务、审计部门) , 在工程施工中监督检查成本控制情况;在工程竣工交付时, 对取得的收入与支出进行合理化配比分析, 并将实际取得的效益进行细划分析总结, 促进效益控制工作。
1.4各项目部也必须建立一支对项目负责的成本管理及核算的队伍 (工程、技经、财务、供应) , 定期以合同价款收入与实际支出相对比进行分析检查, 使全体员工的收入同其所完成的成本控制成果相挂钩的激励分配机制, 并不是我们现行的劳动定额的任务单, 是消耗量成本 (人、主材、消材、机械) 全部控制, 这样才能使施工企业的成本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全员管理, 使企业的会计核算信息有真实准确的数据。
1.5在工程竣工结算后, 公司与项目联合对合同价款收入与实际支出进行相对比的事后分析检查机制, 以获取最大效益为出发点对工程实际取得的效益进行全面分析总结, 同时也为企业编制自己的企业定额积累数据。
2 成本管理必须以健全的预算管理体系为基准形成成本计划, 依托计算机, 建立一条可操作性强、信息共享的操作体系, 贯穿工程施工全过程的, 形成各管理层次、各部门、全员实时参与, 信息共享、相互协作, 以收支配比原则为基础进行成本的控制、核算、分析系统。该系统必须具备以下特点:
2.1以“工程中标价+内部责任预算+目标责任成本”为原则层层分解的操作与考核程序, 项目成立初期立即开始此项工作。
2.2按企业管理结构建立各级成本责任中心, 在企业内部确定责任成本层次, 并将目标责任成本分解为相应管理层次的子目标, 各级中心对其目标中的可控成本负责, 实施绩效挂钩。
2.3在目标责任成本控制下, 遵循可控性原则及资、权、利相统一的工序责任原则, 将目标责任成本逐级分解、细化到责任单位 (项目经理对项目施工成本计划总支出负责、成本会计对现场经费的开支负责、技经人员对分包成本支出负责、材料人员对材料采购单价及租赁支出负责、机械管理员对租赁及小型机械的耗费总额负责、施工组长和施工员对施工工序成本负责) 形成全员成本管理格局。
2.4以单位工程的工序成本要素为核算点, 成本员对预算收入与实际支出随时对比, 实时反映单位工程的盈亏状况。作到工程施工控制、成本控制、财务核算一体化, 相互提供管理依据, 相互制约, 将实际支出与预算收入、成本与效益能够随时对比, 为管理工作提供全面准确的信息。
2.5必须依托网络优势, 将各管理层、各部门、各工序组合成为管理共同体, 信息共享的管理系统, 各尽职责的管理控制环境中取得最大效益。
3 在企业内部建立完整的绩效挂钩效益, 依托管理信息系统提供的实时的效益资料, 做到全层次全员参与管理, 充分发挥企业优势, 并根据施工生产的发展及时完善管理措施, 必将在企业内部形成:
3.1由于高度透明的具备及高度操作性的管理信息系统的开通使用, 必将在企业内部的施工生产控制环节中, 出现全层次、全员参与的管理结果实时公布的态势。使效益控制工作处于全过程实时控制, 责权利明确、制约性较强的状态。
3.2在全员收入与最佳效益控制结果相挂钩的环境中, 效益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必将在员工主动参与、相互监督、相互促进推动下取得巨大进展, 在企业内部形成效益与员工的收入成正比的良好分配机制。
3.3公开并受到全面监督的管理程序, 层层分解负责的管理手段, 全员关注的管理环境, 透明并环环相扣的管理成果, 收入与最大效益相挂钩的分配机制, 不是主要管理者的管理, 而是全层次全员参与的主动性、互动性的效益管理。形成以效益为中心的合力。
加强钢结构施工质量管理 篇11
关键词:钢结构;施工质量;措施
随着我国钢铁工业的发展,钢材在建筑业中的应用亦有很大的变化。国家建筑技术政策由以往的限制使用钢结构转变为积极合理推广应用钢结构,从而大大推动了建筑钢结构的快速发展。钢结构工程具有强度高、重量轻、结构抗震性能好、施工快、建筑造型美观等诸多优点。
一、钢结构施工技术
1.1钢结构构件制造
施工前的工艺试验需要结合制造工艺及规范要求进行,焊接工艺评定试验应涵盖施工中所有的接头形式和要求,对规范要求的形式可根据施工实际情况灵活采用。同时,对于有经验的承包商,可以借鉴原有的焊接工艺评定试验资料。在箱形钢柱制造时应该制定切实可行的工艺措施,以保证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和制造质量符合要求,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对于钢柱的坡口加工、整体组装和焊接。该工程钢结构的加工过程中,由于开始时对带牛腿的钢柱外形尺寸控制经验不足,造成了生产过程费工费时,而且效果不理想。通过采用胎架组装、整体焊接等一系列质量控制措施,不仅提高了加工效率,而且充分保证了制造质量。
1.2构件进场的检验和吊装前的准备
现场施工场地狭小、施工条件差是目前钢结构工程施工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对钢结构工程而言,在相对紧张的工期内,要完成大量的施工工作,因此,各方面组织得当是十分重要的。在工程施工初期,由于构件较多,为避免由于构件进场顺序的混乱给施工过程带来不利影响,首先制定了周密的构件进场计划,进场的构件按照吊装的顺序自上而下进行堆放,为吊装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做好构件的验收工作是钢结构r程施工中的重要一环。由于钢结构的安装特点,构件一旦起吊到高空,再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处理将十分困难,而只能将其重新吊下进行处理,不但影响工程进度,而且也存在不安全因素。
1.3构件安装及精度控制
1.3.1塔吊的选择、布置与装拆塔吊是钢
结构工程施工的核心设备,其选择与布置要根据建筑物的布局、现场条件及钢结构的重量等因素综合考虑,并保证装拆的安全、方便、可靠。根据本工程的地理位置、结构形状及构件特点,选择了K50/50大型内爬式塔吊,并将其布置在裙楼与主楼交界的D~E轴和④-⑤轴之间,不仅满足了所有构件的垂直运输,而且为大量后续楼宇设备的安装创造了条件。大型内爬塔吊的爬升和拆除是一项技术复杂、施工难度大的工作,在塔吊爬升时我们采用了封吊顶升的方法,在顶升时通过合理组织,创造了ld顶升2节的速度。在塔吊的拆除阶段,采用了“以大化小、化整为零”的方法,并辅以汽车吊进行监护,较好地解决了在国内视为难题的大型内爬塔吊的拆除难题,为国内同类工程运用内爬式塔吊提供了范例。
1.3.2吊装吊装是钢结构工程施工的关键工序,吊装速度的高低和质量的好坏对整个工程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该项工程主体结构施工中,通过采取先吊装“核心筒”构件和“三梁一吊”技术,即在“核心筒”的钢柱、钢梁安装就位并调整后,再吊装其余构件的方法,不仅为后续吊装工作提供定位基准,而且保证了施工的安全、高效,解决了工期紧与工程量大的矛盾,创造了每2.5d-层的安装记录。
对于大量斜支撑构件的安装,在施工中采用了“预拼整体吊装”及手动葫芦辅助定位技术,较好地解决了斜向构件的安装,保证了施工的正常高效进行。
1.3.3测量控制及校正在钢结构施工中,垂直度、轴线和标高的偏差是衡量安装质量的重要指标,测量作为工程质量的控制手段,必须为施工检查提供依据。在钢结构施工初期,施工单位根据类似工程的安装经验,详细制定了安装测量控制方案,采取“单柱校正”与“整体调整”相结合的方法,即在安装后立即进行单柱的测量校正,结合前一节柱的测量数据,对安装钢柱进行垂直度、轴线偏移和标高的调整,然后再安装与此柱相连的其他构件,待整体安装完成后,进行系统测量并校正个别超差项(点)。由于措施得力,不仅大大减轻了校正难度,提高了测量、矫正效率,而且实现了施工中各工序间的良性循环。
为了确保测量质量,在施工测量中,引入了第三方测量单位,对结构安装进行全过程的跟踪测量,一方面可以验正施工单位的测量结果,另一方面可以通过专业测量单位的介入对结构的整体测量形成一套系统、详实的测量记录。
二、加强钢结构施工的质量控制
2.1钢结构建筑的基础通常都采用混凝土立柱,基础的混凝土丑钢筋、模板的施工与其他工程的施工方法相同而基础立柱中预埋的螺栓是更是质量控制的重中之重,每个螺栓及每组螺栓之间的高度间距的偏差,直接影响着工程的整體质量。具体如下:取钢柱底板大小的钢板三块(其中两块厚20mm,一块8~20mm均可),2mm?厚的两块铜板按照钢柱底板螺栓孔位置、大小开孔,将三块钢板组装在一起,把一组螺栓插入螺孔,用Φ14~Φ16的钢筋将螺栓焊接为一体,上下各一道并可以重复多次使用。螺栓间间距及高低必须在规定的偏差范围之内。在混凝土浇筑前,用经纬仪将螺栓组进行精确的定位.再用Φ14~Φ16?的钢筋焊接在柱子的主筋上,固定螺栓钢筋端头顶正模板上,上下各一道,这样每组螺栓之间的间距、高低可以控制并不被损坏。做好施工交接。土建工程结束后.将螺栓组间的(轴线间距)、高低,每一个柱身浇筑的高度用经纬仪进行测量,验收后,组织相关安装人员进行验收,验收后要求钢结构安装人员进行复测。
2.2钢构件的加工现已实现工厂化的生产,钢构件的进场质量验收就显得至关重要,构件进场除了核查数量,并进行表面检查外,还需要检查以下资料:①钢材材质的检验单,②钢材的材质证明(复印件须盖生产单位公章,并且说明原件存放地);③无损检测报告和探伤检测报告。在安装柱,梁时,主要检查柱底版下的垫铁是否稳定,柱是否垂直和位移,粱的垂直、平直、侧自弯曲、螺栓的拧紧程度以及摩擦面清理验收合格后,方可起吊施工。当钢结构安装完,并进行验收合格之后,要求施工单位将柱底板和基础顶面的空间用膨胀混凝土进行二次浇筑。钢结构工程螺栓的连接通常使用高强螺栓和普通螺栓这两种,普通螺栓连接,每个螺栓一端不能垫2个以上垫片,螺栓拧紧后外露螺纹不能少于2个螺距;高强螺栓使用前需要检查螺栓的合格证和复试单,安装过程中板叠接触面要平整,接触面必须大于75%边缘缝隙不能大干0.8mm,高强螺栓要自由穿入,不能用工具敲打和扩孔,不能强制穿入。高强螺栓不能作为临时螺栓,螺栓拧紧要注意按一个方向施拧,当天安装的要终拧完毕,并逐个严格检查,对欠拧、超拧的要及时补拧或更换。不合格的焊缝不得擅自处理,同一部位的焊缝返修次数不能超过2次。钢结构涂刷前,构件表面不能有异物,涂刷遍数和厚度应符合相关规定。在监理施工过程中,要求施工人员先固定钢窗一边的柱子,待钒窗完全固定并就位之后,再焊接另一边的立柱这样便可以保证钢窗与立柱之间不会有缝隙。压抑彩板进场后,要对其进行检查,并复核施工安装有关钢构件的安装精确度;清除檩条安装时的焊缝药皮和飞溅物,并涂刷防锈漆对钢构件进行防腐处理。安装彩板时,要按墙面的顺序进行排版,从墙面的一侧开始进行,再用螺钉固定,墙板接缝处要做好防水处理。
3.结束语
在钢结构工程施工过程中,要做好各分项工程的工序技术质量控制,严格按照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进行施工,还要加强施工过程中的监督检查,这样才能确保钢结构工程的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张明轩.钢结构工程的施工质量控制[J].钢结构,2004.
检讨经营结构加强安全生产管理 篇12
客运企业经营结构的现状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的实践证明, 凡是客运集约化改造力度大、公司化经营客车比例高的客运企业, 不仅实现了企业与原承包业户的利益双赢, 其安全生产水平和服务信誉也得到了明显提高, 反之则处于企业经营机制落后、责任主体分散失控、以包代管积弊丛生、重大事故相对多发的被动局面。
据经验分析, 单车承包经营客车由于企业管控相对粗疏和承包业户利益驱动双重因素导致故意违章, 发生重大以上责任事故所占比例, 远远高于公司化经营客车, 具体事例远近皆有、惨痛教训不一枚举。但是也应当看到, 由于道路客运企业发展的历史阶段性和所处政策与市场环境等原因, 客运集约化改造还不可能一蹴而就, 客运公司化经营和单车承包经营两种模式并存, 还是目前客运企业经营结构的基本现状, 如何使前者巩固扩大并逐步取代后者, 还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任务。为此, 有必要分析一下客运公司化经营和单车承包经营的形式和问题。
公司化经营的存在问题
公司化经营的基本形式, 就是以规范的公司法人 (或模拟公司法人) 为经营主体, 集中人、车、线等生产要素资源, 做到统一组织调度、统一经营管理、统一经济核算。其基本特征, 就是必须要有健全的法人治理结构, 必须要有规范的企业章程和产权合同, 必须要有完备的经营管理制度。其基本运作, 就是要在产权清晰、责任明确的基础上, 实现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职责分离, 经营者与生产者职责分离。
但是客运公司化经营还是存在着不少问题:
一是产权改造不彻底, 名为公司统一经营, 实为车辆仍属个人, 以循环排班、统一分配收入等改良措施缓解矛盾, 虽有所进步但不是真正的公司化经营;
二是规范管理不到位, 虽然实现了生产要素和车辆产权的集中, 但没有跟上系统完善的管理, 特别是运作“两分离”机制不到位, 把经营者应承担的经济责任或明或暗地转嫁给生产者, 导致驾驶员在承担经营责任的压力下, 无法专心致志于安全行车和完成生产任务, 必然回到逐利分心、不择手段的老路上去, 给安全生产埋下隐患。
三是公车公营严格意义上不能等同于公司化经营, 有的企业自己出资购车即所谓公车, 仍由驾驶员承包营运收入, 交完企业的剩下自己的, 这种简单粗放的公营仅只是车辆产权可控的进步, 还达不到公司化经营的本质要求。
四是在客运集约化改造过程中, 由于行业管理机构监督指导不力或企业指导思想不对, 造成企业对原承包业户利益采取不公平的强势剥夺, 或者具体组织实施工作不透明、不规范, 不仅因利益冲突造成改造工作受阻, 还会由于企业内部不稳定引发安全生产事故。
单车承包经营的存在问题
单车承包经营主要是当前企业普遍实行的客运融资经营问题。如果对客运融资经营从理论上定义, 是指客运企业将取得许可的客运班线, 承包给具备运营能力并投入部分或全部购车资金的个人, 由承包人在客运企业提供站场设施服务和统一组织管理下, 按照双方签订融资经营合同约定的期限和权利义务, 承包车辆运营客运班线的经营形式。
这种经营形式也存在不少问题:
一是作为发包方的企业凭借经营设施、线路经营权和收入结算的强势地位, 在承包合同的订立与执行上, 往往对承包方给予不公平的待遇, 也有承包业户为了不断降低承包费, 年年和企业在续订合同上进行博弈, 由此引发经济纠纷和不稳定因素。
二是作为出资方的承包人凭借其资本就是主宰的债权人地位, 往往各行其是逃避或抗拒企业的管理, 加之单车管理在车队, 基层管理人员经费本质上来源于承包费, 因此在执行管理和收租吃饭两端, 往往投鼠忌器、姑息迁就。
三是在合同不平等造成额外经济压力、资本天生逐利和企业管理松弛失控的多重作用下, 承包人在经营过程中普遍存在短期行为, 争抢客源、站外揽客、宰客倒客、超载超速、疲劳驾驶、私拉乱运、不按线路行驶等违章行为经常发生, 个别地方甚至出现权利寻租、欺行霸市与黑恶势力沆瀣一气的情况, 看其得利于一时, 损害的是企业信誉和承包者的长远利益, 一旦发生重特大事故, 企业损失巨大, 个人倾家荡产甚至失去生命。
经营结构和安全生产的关系
企业是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 保证安全预防事故是企业对社会应负的首要责任, 企业是职工包括承包业户的安身立命之所, 没有安全就没有企业和职工的一切。保证安全生产减少事故发生, 是企业经营管理综合水平的标志和反映。抓安全必须从抓基础管理着手, 而好的经营结构则是基础管理之本, 管理落实之源。
公司化经营相对于单车承包经营模式, 其有利于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根本区别在于提供了体制机制性的组织保障:
一是集中生产要素实行统一经营, 有利优化配置客运资源和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从而为企业积累了更强的经济实力和抗风险能力, 使企业有能力对安全生产不断加大投入。
二是现代企业制度和规范化的管理, 符合道路客运社会化大生产严细分工的本质要求, 股份产权制度实现了所有者、经营者和生产者之间的利益统一, 使企业对安全生产管理的意志力得以贯彻、落实制度的执行力得以增强、自我完善的修复力得以持续。
三是生产一线驾驶员对公司及个人前景有良好预期, 为他们创造了稳定的心理环境, 经营与生产职责的“两个分离”, 为他们排除了非其所能的精神压力, 因此可以心平气顺地专心开车安心工作, 遵章守纪、行车任务、不出事故成为他们清晰的职责和目标, 各种违规逐利的冒险则失去了原有的价值, 这一切都会大大降低驾驶员由于情绪焦虑和精力分散而发生事故的概率。
如何加强客运安全管理
鉴于单车承包经营模式仍在企业存在的现实, 从革除弊端保证客运安全生产出发, 如何突出重点从薄弱环节抓好加强和规范客运融资经营与安全管理, 我认为行业管理和企业内部, 两手都要抓都要硬。
统一思想认识
加强和规范客运融资经营与安全管理的目的, 在与促进道路客运经营结构调整, 推动道路客运集约化经营, 维护市场秩序和行业安全稳定, 而不是维持客运融资经营现状不变, 要在加强和规范管理中因势利导, 使客运企业和融资经营业户产生压力和动力, 让他们觉得与其维持融资经营不如推进集约化改造。
加强和规范客运融资经营与安全管理的责任, 行业管理和客运企业都应有所作为。企业要自觉主动地在主管部门指导下, 规范合同、专抓严管、不失时机、加快调整, 和融资经营承包业户一道走好推进集约化改造的路子, 共享公司化经营的成果。
加强和规范客运融资经营与安全管理好处, 对行业管理来说, 企业经营结构的规范与优化必然带来企业实力增强和行业的转型升级, 安全事故大幅度减少必然提升行业的社会形象, 过去那种运管批线、企业赚钱, 上访闹事找运管, 事故发丧靠政府的被动局面将有望扭转。从客运企业来说, 规范融资经营管理的实质是企业与承包业户之间, 建立平等的经济人合同地位, 形成和谐共赢的利益关系, 为企业安全生产和发展创造管理有序、令行禁止的内部环境, 为企业推进集约化改造奠定扎实可靠的有利基础。
行业主管部门的对策
行业主管部门要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 出台加强和规范客运融资经营与安全管理的相关文件, 对开展这项工作提供政策和依据。
文件要解决的问题, 一是对客运融资经营给出科学的定义, 对关系到客运融资经营的客运企业、出资承包者、承包车驾驶员的权利义务以及班线、车辆的权属给予清晰的界定;
二是明确对客运融资经营管理的原则, 即坚持严格限制、强化监管、规范经营, 企业主体负责、保障安全生产, 促使其向公司化经营转变的原则。
三是对客运融资经营要从严把关和分类管理, 例如明确哪些客运班线限制以融资经营方式的客车准入, 对确需申请以此方式经营客运班线的车辆, 要审查企业与承包人的合同和安全责任书, 对车辆和驾驶员的证件做出专门的标注。对历史存量的客运融资经营车辆和驾驶员, 要组织企业完善合同、清理造册和报备, 行业管理部门要建立专门档案和进行特别监管等等。
四是对企业内部管理作出指导性的规定, 例如公平规范订立融资经营合同, 车辆承包人应具备的资格条件, 企业统一管理的双向责任, 融资经营合同违约、变更、解除的处理, 融资经营实行集约化改造中有关产权、债权、经济补偿、稳定就业的处理等等。
五是对客运融资经营的车辆和从业人员的安全管理, 要明确规定企业为责任主体, 并以第一责任方承担经营风险和民事赔偿, 企业对融资经营车辆和从业人员要从安全资金投入、安全责任体系、安全应急预案、安全规章制度、安全业务培训、车辆检修和安全设备等方面进行专划一类、加大一码的特别管理等等。
六是强化对融资经营车辆和从业人员的监督检查, 对此类人员和车辆发生的违章行为, 除了依法按章处罚外, 还要从重从严对其所属企业的班线新增、车辆更新、年度审验、企业等级评定、质量信誉考核等方面予以追究和制裁等等。
客运企业的对策
客运企业要自觉主动地从内部加强和规范对客运融资经营与安全的管理, 其核心问题是通过订立公平规范的合同与承包人建立互利互信的经济关系, 不互利则无从信, 不互信则无从管。其关键问题是建立由企业、承包人、有关从业人员代表参加的常态化平等协商机制, 及时沟通诉求和妥善处理好合同执行、生产经营、收入结算、安全生产、驾驶员聘用、劳动保障等方面的问题。其要害问题在于对融资经营涉及安全的资金投入、责任制度、日常管理, 要保证做到加大一码、专抓严管、落实到位。其长远问题还是要积极推进客运集约化改造, 为企业长治久安谋出路求发展。
行业协会的作用
各级道路运输协会要发挥政府和企业间的桥梁纽带作用, 以自己联系企业广泛和集聚专家力量的优势, 在加强和规范客运融资经营与安全管理方面多做实事, 例如协助政府开展调研起草文件, 组织专题研讨交流经验, 聘请专家为企业提供辅导和咨询等等, 使自己真正在解决行业发展的热点难点中当好政府助手、做好企业帮手、作出应有供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