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带教模式

2024-06-28

传统带教模式(共7篇)

传统带教模式 篇1

摘要:目的 探讨APN排班与传统排班模式在神经外科带教中的效果。方法 以在神经外科实习的15名护生为实验组, 以APN排班模式实施临床护理带教, 明确A班、P班和N班的工作职责、具体要求及质控方法等;以14名护生为对照组, 以传统护理排班模式实施临床护理带教。结果 实验组出科护理程序综合技能考核成绩、护生自评、教师及病人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 (P<0.05) 。结论 APN排班模式有利于培养护生独立工作能力, 明显提高临床带教效果。

关键词:APN排班模式,临床带教,神经外科

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 护理对象对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加, 护士的工作范围逐渐扩大。为适应现代社会需要, 根据广东省卫生厅《护理工作管理规范》 (第三版) 的基本要求, 结合科室临床护理实际情况, 我院神经外科于2009年实施APN护理排班模式, A班8:00~15:30, P班15:00~22:00, N班21:30~8:30, 每个班次至少有两名以上护士值班, 新老搭配, 每个班次保证至少有1名护师以上职称的护士, 形成高级责任护士—初级责任护士—夜班护士—辅助护士的护理层级管理架构, 并明确各班次工作内容与各级护士职责。临床实习是护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护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必要途径, 是培养护生实际工作能力的重要环节[1]。为培养护生独立工作能力, 使其尽快适应角色转变, 成为实用型护理人才, 顺利走向临床岗位, 我们将APN排班模式应用于神经外科临床实习带教中, 取得较好效果, 现介绍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以2009年7月至2010年6月在神经外科实习的15名本科护生为实验组, 2008年7月至2009年6月在神经外科实习的14名本科护生为对照组。两组护生均是高中毕业经高考进入护理学院的本科生, 学制4年, 在年龄、理论基础课成绩等方面差异无显著性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护生均在神经外科实习9周

(1) 实验组采用APN排班带教模式, 每名护生指定一位固定带教教师, 该护生整个实习期间的工作均由这位带教教师负责, 除听课和考试外, 护生工作内容均与带教教师相同。总带教教师根据实习内容和要求进行质控, 并对带教教师和护生进行阶段小结。带教教师必须具备过硬的专科理论知识、规范的操作技能与良好的职业道德, 热爱护理工作和教学工作, 有爱心、耐心和责任心, 学历在大专以上, 从事临床工作5年以上, 护师以上职称。工作中做到放手不放眼, 重点培养护生病情观察、书写护理记录、与病人及其家属沟通交流能力和工作的整体性、计划性、条理性等。

(2) 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排班带教模式, 每个阶段由一位教师带教, 整个实习期间由4~5位教师带教, 由于每个阶段的师生搭配是临时安排的, 造成带教教师对护生实习情况不了解, 不能对护生各方面能力进行系统培养, 质控标准参差不齐等问题。

1.3 效果评价

评价护生的计划目标。根据各级护士职责结合A、P和N班工作内容及相关知识, 确定需要护生了解、熟悉、掌握的认知目标及过关操作, 由带教教师进行考核。考核成绩分为:A:90~100分;B:80~89分;C:70~79分;D:≤69分。考评的重点在于护生在临床护理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独立思考的能力及操作能力。对两组护生在神经外科实习结束前进行护理程序综合技能考核, 并进行护生自评、教师及病人满意度调查。两组评分标准及评价表内容均相同。

2 结果

2.1 两组护生自评、教师及病人满意度比较 (见表1)

2.2 两组护理程序综合技能考核成绩比较 (见表2)

3 讨论

3.1 提高护生的病情观察能力, 培养实用型人才

以APN排班模式进行临床实习带教, 护生由低层次向高层次实习, 对护士的各个层次进行全方位实习[2], 在实习过程中掌握护理程序的应用。带教教师有更多时间带领护生深入病房, 密切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 在工作中培养护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及独立思考能力, 启发护生结合临床实际学习理论, 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同时, 带教教师必须具备过硬的专科理论知识、规范的操作技能、良好的职业道德和高度的责任心, 对护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为其毕业后能在各级医疗机构独立从事护理工作打下良好基础。由表2可见, 实验组护生的护理程序综合技能考核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 说明这种带教模式培养出的护生综合能力较强, 符合实用型护理人才的标准。

3.2 培养护生自信心

护生初次进入护理和治疗难度较大的神经外科, 难免产生一些心理问题。邱海玲等[3]调查结果显示40%的护生对工作不自信, 原因是缺乏临床沟通经验。以APN排班模式进行临床实习带教, 护生在带教教师指导下, 使用恰当的语言与病人沟通交流, 学会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方法, 逐步从单项护理操作向以病人为中心的综合护理过渡。由表1可见, 实验组护生自评及病人对护生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说明实验组护生在工作中的成就感较强, 这有利于其毕业后独立开展工作, 正确处理护患关系。我院2009年度评出的15名优秀实习护生中有5名曾在神经外科实习。

3.3 改变带教模式, 缩短理论学习与临床实习的距离

改流动式带教为固定带教, 带教教师在带教过程中遵循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原则, 讲解病例的特殊性和实用性, 充分调动护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在新的带教模式下, 带教教师有意识地引导护生接近临床, 使其将所学的理论、技能初步与临床结合, 从理论延伸到实践, 弥补了先教学后实践的不足[4], 从而缩短理论学习与临床实习的距离。

3.4 实习安排合理, 提高临床带教质量

实施新的带教模式, 带教教师能充分发挥管理作用, 根据护生具体情况合理调配班次, 工作安排更有预测性, 并且更能满足护生的心理需求, 使他们尽快进入角色, 提高了带教效率和实习质量。此外, 也增强了带教教师的工作责任心, 促使其不断更新知识, 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临床带教质量。

参考文献

[1]黄慧, 唐晋, 李军文.肿瘤外科临床护理带教的体会[J].现代护理, 2003 (11) :1034-1035.

[2]廖燕桃, 黄美清.按职上岗模式下连续夜班制在护生实习中的应用[J].现代护理, 2004 (11) :1030-1031.

[3]邱海玲, 莫伟.儿科实习护生心理问题的分析及应付[J].中华临床医药与护理, 2006, 7 (7) :38-39.

[4]李小妹, 顾炜.优化本科护理课程结构的策略与方法[J].中华护理杂志, 2003, 38 (2) :118-121.

传统带教模式 篇2

关键词:临床医学,教学,改革

本科生临床带教是医学实践中的具体表现形式, 临床带教分为临床见习带教和临床实习带教两部分, 两者是本科生在不同的学习阶段地实践过程。临床见习是医学生由基础理论学习向临床实践过渡的桥梁, 是培养和提高医学生运用所学理论进行逻辑思维和临床实际综合运用的重要阶段, 是实现由医学生向实习医生、向医生转变的必需过程[1,2]。因此, 见习教学的效果将影响医学生以后阶段的临床实践和后继的理论再教育。传统的临床教学模式已历经多年的实践和印证, 显示出一些教学上的优点。然而, 临床医师的临床实践行为很容易受早期的教育因素影响, 而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对改变临床医师的临床实践行为无效, 导致医学生后期临床工作的不利, 而科学提高医学生主动性的教学方式可有效地改变临床医生的临床实践行为。本文就传统本科生临床见习带教的优缺点进行分析, 并谈及一些改进的体会。

1 医学生临床实践带教的教学现状

迄今为止, 在开设有临床医学的院校中, 一般都多采用顺序性教学法, 即根据见习大纲要求, 首先教师带领学生复习与本次临床教学有关的理论知识, 例如当见习神经内科的脑梗塞或帕金森病, 会对这两个疾病重新进行理论上的讲解, 复习课本知识, 再讲述见习内容的重点与要点, 然后让分组学生对事先挑好的典型脑梗塞或帕金森病患者采集病史、体格检查, 指导阅读相关的病历, 了解诊治过程和效果, 同时教师在不同的组之间巡回指导学生, 学生如果有问题可以向教师咨询提问, 最后由带教教师进行总结。

2 传统的临床带教的利弊及其改革必要性

上述临床教学的方式可以把理论联系实际, 条理性强, 对医学生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巩固具有很大的好处。而在教学的过程中, 有的教师会讲述自己的从医心得传授给学生。例如记忆治疗方法, 在见习急性左心衰竭的患者时, 面对抢救病房的氧气瓶和抢救车, 作者一般会适时归纳抢救要点:“一轮大炮和五支枪”, “大炮”指的吸氧, “五支枪”分别指注射利尿药、扩血管药、强心药、氨茶碱和激素的应用。这种现场的讲授会使学习大有裨益, 学生终生难忘。一些医学专有名词, 特别是一些神经内科重要的综合征, 学生普遍反映难记, 教师可以采用这些形象的方法使学生得以记住。有时候可以在床边教学过程中, 随机挑选一名学生作为住院医师, 由学生分析和讲解疾病, 提出治疗意见, 教师进行纠正和补充;然后教师提出课后临床问题, 下次课前答疑并组织讨论[3]。这种办法, 可改善教师一言堂填鸭式教学的局面, 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和勇于质疑的精神。当然在这种传统的教学中亦可以插入一些医德医风的教育, 培养医学生的综合素质, 提高其对学习临床医学的热情, 激励他们上进。例如在病房遇到有咯血的病人时, 会不失时机地讲述作者的一位老师当年在抢救一个肺结核大咯血窒息的病人时, 在危急关头和缺乏急救的条件下, 急中生智且义不容辞通过一条吸管用嘴吸出气道内积血的事迹。这件事一直对作者有着深远的影响, 带教时把这种事迹传承下去时, 会给学生带来学医的正能量, 而不是充斥着我们周围的负面影响, 同时教育了学生在面对急证时的从容不迫、机智的处理方式。当然, 传统的教学在有时候会很发散, 不系统。很多的实践证明传统的教学方法有较大的局限性, 易使学生墨守成规, 不利于发散性思维的培养, 尤其是科学的临床思维。这些教学模式的实际还是以理论教学内容为中心, 学生通过观察典型患者的临床诊断和理解理论知识, 实为验证性。因此, 有着不少的弊端: (1) 近年来各大医学院校的临床医学方向招生专业, 学生人数增多会导致教学资源严重缺乏, 难以满足扩招之后临床教学需要, 因而教师在讲解临床病情时, 受时间和空间限制, 大量学生只能围在教师周围集体听讲, 像前述让学生自主分析的过程有限, 不能启发其思维, 依旧是填鸭式的教学为主。 (2) 学生在采集病史和体格检查时, 因为学生人数多, 病患者很难配合教学的需要, 甚至产生不满, 对医疗来说是不安全的。 (3) 由于分组过多, 教师与学生沟通不便, 限制了师生交流讨论, 某些问题则需要带教教师不断回答, 导致教师劳动强度大。 (4) 传统临床见习带教亦常以讲授为中心, 教学手法单一枯燥, 久而久之, 学生出现不集中听讲, 注意力分散、开小差的现象, 难以提高学生思维分析水平和培养自主创新能力, 即使理论知识都难以得到巩固。因此, 传统的临床医学带教尽管有其优点, 但其亦存在一定的弊端和局限性。如果不进行相应的改变, 势必不能紧随医学科学的发展步伐, 适应新形势下医学教育要求, 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合格医学人才。

传统临床教学模式中因教师只是被动式向学生单向传递知识, 临床本身工作的压力大且事情繁琐, 因此教师对规律化的固定教学模式比较厌烦, 而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的欲望则被抑制, 学习比较机械[4]。教师与学生作为教与学过程中的两大主体均希望教学模式改革, 彰显出临床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和原动力。

3 策略一:多学科融合-PBL教学模式提高临床带教水平

以问题为基础 (Problem-based Learning, PBL) 的教学模式自20世纪60年代后期在加拿大Mecmaster大学实施以来, 西方国家许多院校试行了这种教学方法。多年的教学经验已经证实, PBL教学方式能最大程度地弥补传统教学方式在现代医学高速发展情况下的不足, 在学生能力培养方面也已得到了师生的普遍认可。但是有些学科, 例如神经病学的教学实践中, 尽管很多高校采用了PBL教学模式, 但仍有为数较多的医学生反映神经病学难学、难懂、难记, 并没有明显实质性地提高教学效果。我们认为, 这是由神经科学的多学科相联系的本质所决定的。神经系统疾病的学习中, 定位、定性诊断是重点中的重点, 同时又是难点, 之所以“难”, 原因在于大学生对于神经科学的基础学科 (如神经生理、病理生理、神经解剖等) 的知识了解少、掌握困难。因此, 在带教神经病学时注意教学模式的可行性及实用性。例如在带教脑出血章节时, 除了传统方法, 还通过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影像学特征提出问题, 结合病理生理学及神经解剖学知识, 启发学生思考, 最后由病理生理学及神经解剖学知识解释现象, 揭示本质。这样就会使学生重新对理论课程的脉络清晰回忆。很多学生觉得神经病学也没有那么“难”学了。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调动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加深了对神经病学知识的理解。

4 策略二:开展循证医学和传统的言传身教, 临床与科研的交互效应

循证医学概念已提出20余载, 它由加拿大学者Sackett提出, 并于1992年在英国牛津大学成立了科克伦中心。科克伦中心协作网成员是由一批颇具学术造诣的流行病学家、临床医学家、临床统计学家和社会医学家, 以及医学、科学、信息工作者组成, 他们按统一的标准和程序共同工作, 从全球年逾万篇的生物医学文献中去搜寻所需信息, 并对这些信息进行分类、整理、评价, 输入临床疗效数据库, 再提供给全球, 供临床医疗决策使用。系统评价已被全世界公认为质量最高、最权威的临床研究证据。循证医学指的是临床医生对病人诊治, 都应该有充分的科学依据, 任何决策需建立在科学证据的基础上, 而这种科学证据是当前最佳的证据。其形成和发展对医学研究, 尤其是临床医学研究, 以及医学教育、医学科研、卫生事业管理和医学信息研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它包括了三部分:第一是病人, 病人生病要去找医生医治;第二是医生, 医生要正确地诊疗病人, 除了自己的临床经验和已掌握的医学理论知识之外, 要卓有成效地解决病人的若干疑难问题, 还必须不断地更新与丰富自己的知识以及掌握新技能;第三要发掘和掌握当前研究的最佳证据。三者的有机结合以取得对病人诊治的最佳效果[5,6]。循证医学不但给临床医生提供了科学的思维方法, 对疾病的诊治更准确、更有效、更安全, 而且也有利于促进教育观念的更新。教学中引入并实施循证医学, 实质可促使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主动医学实践, 激发内在兴趣, 避免了填鸭式的被动接受知识的旧模式, 并培养了临床思维能力, 使旧的医学教育体系发生改变。另一方面, 它还有利于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改革, 促进多学科的交叉结合, 如计算机、英语与医学结合, 避免了资源的浪费。因此, 循证医学有利于教育创新。关键的是, 教师如何在临床带教中引入循证医学相关知识并启发学生思维。在带教过程中, 从具体的常见病多发病着手, 往往能抓住学生的兴趣与思维, 取得不错的效果。例如在神经病学的带教时, 对于脑梗塞的病人治疗时, 开始会诱发式的问学生“医嘱上对这个患者的治疗与教科书上写的有无差异?”。这时学生往往能发现问题“课堂上讲的是单用阿斯匹林或氯吡格雷, 为什么这个病人要两种药物一起用”。当问题提出来时, 当然要回答了。这时候就可以从用药的依据讲起, 并说明用药的证据来自哪里, 这些证据如何得来, 把循证医学的知识在无形中传授给学生。最后, 教师应给学生留下问题和一些思考。“能不能就这个病人的治疗提出一些新的方法, 它的最新的依据在哪里?”, 我们不急着让学生回答, 而是让其回去思考并积极查找相关的资料, 从而发散了他们的思维。正如前述临床医师的临床实践行为很容易受早期的教育因素影响, 在这个阶段植入循证医学的知识, 科学提高医学生主动性的教学方式可有效地改变临床医生的临床实践行为, 对其今后的医学行为将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传统的临床带教是具有验证性质的, 学生本身缺乏实践操作机会, 更不要讲进行科学研究的教育, 导致学生缺乏观察分析和独立思考能力。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新纪元, 只有积极开展科学研究, 才能紧跟学科发展趋势。临床医学的带教亦应该顺应这种要求, 增加学生进入临床科室的实验室观察, 将科研思维融入贯穿于带教活动[7]。例如, 在神经内科的带教中枢神经脱髓鞘疾病时, 除安排医学生在病房见习多发性硬化或视神经脊髓炎病人外, 还把检测患者的水通道蛋白4抗体的检测安排在当天做, 让学生知道这种最新的临床诊断标志物是如何检测的, 并适时解释这种抗体的发现及临床意义。使学生知道临床医生不但要看病人, 还要就医学面临的难题开展科学研究项目解决问题, 而且让学生知道, 科学研究项目不全是高深不可接近, 很多的科学研究的本身就是临床相关的, 为解决实际问题而生。因此, 这种教学方法既优化了课堂教学结构, 保持教学内容先进性, 又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和创造性思维, 调动其学习和科研热情, 增加了实践机会, 使其成为医学研究的探索者, 有助于学生加强对基础知识的掌握, 为将来从事临床医疗或进行科学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

总之, 要顺应现代医学的发展, 临床带教的模式必然面临改革, 而这些改变可能需要花更多的人力、物力去尝试。例如在实现一些变革的前, 带教教师要不断加强自身的学习, 提升自已临床、教学和科研的技能, 才能将教学改革付之实现。由于新的教学模式能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 增强临床实践技能, 激发科研热情, 对改变临床医师日后临床实践行为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应该采用这些新的人才培养方法。

参考文献

[1]熊一平.成人本科临床医学教学改革的思考[J].医学教育探索, 2006 (9) :888-890.

[2]张育.临床医学教学改革思考[J].理论月刊, 2004 (12) :85-87.

[3]叶平, 杨波, 王魁英, 等.注重见习教学改革提升临床教学质量[J].西南国防医药, 2008 (3) :424-425.

[4]王保生.传统病理学实验教学模式弊端及其改革[J].济宁医学院学报, 2011 (3) :222-223.

[5]陈进, 李幼平.循证医学教学——高等医学创新教育实践[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2003 (4) :273-276.

[6]龙友明.引入循证医学概念, 提高医学教育质量[J].广东药学院学报, 2005 (4) :397-398.

创新带教模式 顺应学科发展 篇3

1 一般资料

2005~2008年, 我院共接收实习护生131名, 其中, 大专生42名, 中专生89名。对这131名护生, 我们成立了由示教室教师作为综合培训教师、高素质的护士作为临床一线带教教师、礼仪教师作为行为规范培训教师的带教系统, 改变以往仅由临床高年资护士实施跟班带教的临床教学方法。

2 方法

2.1 开展岗前培训, 尽快适应角色转变

2.1.1 职业道德培训:

教育护生认识护理工作的重要性、神圣性、使命性, 使之树立对事业无私奉献的精神。养成恪尽职守、认真的工作态度, 要求对患者要有耐心、爱心和高度的责任心。指导护生树立利他精神和人道主义价值观, 灌输“以患者为中心”的思想, 要视患者利益高于一切。教会护生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的方法, 要求树立合作意识, 要有集体观念。

2.1.2 综合素质培训:

指导护生掌握医院工作程序、工作重点、各类人员的工作职责、护理程序的工作方法, 以及如何正确运用于临床。引导他们用渊博的知识、熟练的技能服务于患者。适时教育护生认清当今社会, 知识更新日新月异, 必须抓紧一切时间学习相关知识, 以丰富自己, 满足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渴求。着重进行以下几方面能力的培养, 即沟通能力、独立工作能力、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及应变能力。护生上岗前由礼仪教师对她们的言行举止, 站立坐行, 仪态仪表, 人际交往的礼仪礼节及护士的行为规范等方面进行培训。护生把礼仪服务应用于临床工作中, 不仅能体现现代护士的精神风貌, 也使患者感受到被尊敬和重视, 从而得到心理慰藉。目前礼仪服务已成为我院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2 掌握交流技巧, 确保有效沟通

2.2.1 创造交流机会:

患者入院后, 带教教师指导护生对患者进行入院宣教, 根据住院患者的不同情况, 指导其对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并创设多种形式的护患沟通情境模拟演练。指导护生掌握采集病史时如何交谈, 健康宣教时的语言运用, 治疗时如何沟通, 确保护生熟练掌握交流技巧。2.2.2制订沟通目标和标准:由带教教师制订沟通应达到的标准, 并注意监督和评价护生沟通的准确性和有效性。通过交流能力的培养, 护生学会了主动与患者沟通, 学会了关心患者, 爱护患者, 取得患者的信任、配合和理解, 学生的实践机会明显增多, 患者满意度上升。

2.3 开展模拟演练, 提高实战能力

2.3.1 开展技术操作示范:

我院每周二下午为固定的技术操作示教时间, 由护理部集中统一安排教学活动, 采取由示教室教师讲示, 学生练习、回示相结合的方法, 配合播放技术操作录像带等教学手段, 突出理论联系实际, 直观性教学, 使学生看清每项操作的实物、手法和步骤, 明确操作目的、注意事项, 掌握要领, 使临床操作得心应手。这种做法既节约了大量临床带教时间和精力, 也进一步规范了教学, 有效提高了技术操作能力, 提高了教学质量。

2.3.2 开展小白兔耳缘静脉穿刺技术:

由于儿科头皮静脉穿刺难度较大, 以及社会因素导致儿科实习期间护生操作机会较少。我们在生物实验室开展了小白兔耳缘静脉穿刺技术训练, 以期提高头皮静脉穿刺水平。

2.3.3 开展模拟急救演练:

在一些大的抢救上, 护士无暇指导护生, 而且据观察发现, 在多人合作时, 护生往往表现出不知所措, 手忙脚乱, 影响抢救效果。对此我们采用开放式教学模式, 创设急救情境, 运用提问、小组讨论、演示、角色扮演等方式, 采用多样化, 现代化教学手段, 进行实战演练, 学员先观摩后参与, 调动护生参与抢救的全过程, 激发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增强学习能力和团队精神, 提高了急救应对能力, 不仅提高了技能, 也提高了综合素质, 收到良好效果。

3 讨论

追踪调查结果显示, 新型带教模式下的护生在毕业后的实际临床工作中, 较传统带教模式下的护生进入角色快, 适应能力强, 部分学生在岗位上已成为护理的骨干力量。尝试临床教学新模式, 强调护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加强了学生对整体护理的认识, 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会按护理程序进行思维和开展工作, 其最终结果是学生技术操作功底扎实, 知识层次全面系统, 掌握有效的沟通技巧, 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高尚的道德修养, 为成为合格护士奠定基础。同时临床教学质量也大幅度提高, 适应了新形势的变化, 顺应了整体护理的要求。

参考文献

[1]汪娩南, 徐明华.护理专业高职高专教育的改革与发展[J].中国护理管理, 2003, 3 (5) :9-13.

[2]吴素清, 黄春霞, 黄荔红, 等.个性化临床带教模式创新初探[J].中华护理杂志, 2004, 39 (2) :124-125.

[3]石绍霞, 李福莲, 梅逸静.创新带教模式培养护生综合能力[J].齐鲁护理杂志, 2007, 22 (13) :45-46.

[4]廖碧珍.提高临床教学质量的基本途径探讨[J].现代医药卫生, 2004, 12 (9) :89-90.

传统带教模式 篇4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09年3—6月来我院急诊科实习的护生共60名, 按照自愿的原则, 我们选取其中的50名护生作为研究对象, 所有实习生均为女性, 年龄18~20岁, 平均年龄19.3岁, 所有护生均经过了2年半的护理基础课程学习。在入科实习前对她们已掌握的急诊科护理综合能力进行考核, 测验结果平均分为 (64.4±12.6) 分。将所有护生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25人, 使两组护生在年龄、实习前的综合考核水平 (理论知识、操作技能) 和性格特点等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 具有可比性;共10名护士承担本次带教任务, 每个护士带教5个护生, 带教护士也分成对应的观察组和对照组, 两组在年龄、资历方面无显著性差异,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所有入选的护生入科实习前均进行急诊科综合能力考核, 实习期满后再次进行考核。两组护生均按照传统的跟班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观察组护生在此基础上, 再予以人性化模式教学, 具体方法如下:

1.2.1了解实习护生的实习愿望、价值观, 有针对性地制定学习计划:

带教护士了解每个护生的实际情况, 实习愿望、对急诊科的认识、价值观等, 结合急诊科护理教学大纲基本要求, 针对每个护生制订带教学习计划, 在保持教学内容满足教学大纲的前提下, 可以和护生探讨、交流带教的方式方法、详细的教学时间表及教学目标, 梳理传统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使护生全面了解急诊科实习的内容, 并选择适合自己的实习方式, 让护生获得被尊重、被重视的感觉[2]。

1.2.2带教计划的实施:

在实施带教计划过程中, 充分发挥护生的主观能动性。带教老师要善于发掘护生的优点, 并注意时时表扬护生、鼓励护生和充分激发护生的进取心, 肯定护生的学习成果。同时对其存在的缺点及错误, 应以平和、真诚的态度予以批评指正。时时注意尊重、信任护生, 在实习过程中, 放手让护生从简单、细小的方面入手, 逐渐加大实习难度, 并在带教过程中保持放手不放眼的带教方法。使护生获得充分的动手操作机会, 激励护生的学习热情[3]。

1.3 考核成绩标准

按照我院对急诊科护理实习生的考核标准, 对实习生入科实习前及实习期满进行考核, 考核内容分为理论考核和实际动手操作两部分。

1.4 统计学处理

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5.0软件进行分析,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生实习前后综合成绩考核结果

将两组护生实习前后的综合成绩考核结果进行比较, 结果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 两组护生实习期满较入科实习前的综合考核成绩比较, 均有明显提高, P<0.05, 具有统计学意义;但观察组护生成绩提高明显优于对照组护生, P<0.05, 具有统计学意义。

2.2 两组护生及带教护士的满意度调查

将两组护生及带教护士的的满意度调查结果进行比较, 结果见表2。

%

从上表可以看出, 两组护生及带教护士的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护生及带教护士满意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生和带教护士, P均<0.05, 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在人的自然属性中, 有3个层面的属性:首先从生理层面讲, 人总是希望拥有快乐而不是痛苦, 其次, 从心理层面讲, 人总是希望得到尊重而不是贬抑。最后, 从心灵层面讲, 人总是希望有一定的人生目标而不致虚度一生。这些自然属性使得人在和谐、被尊重和被重视的环境中, 能保持快乐的心情和积极良好的心态, 可以使人的主观能动性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利于提高工作、学习的效率[4]。

急诊科护理工作所接触的病人大多是病情危急的重症病人, 护理工作具有任务重、工作环境压力大和责任重大的特点, 要在这种环境中做好实习护生的带教工作, 不管是对于带教老师, 还是对于实习护生来说, 都要经受较大的考验[5]。

本组研究中, 我们采用人性化带教模式, 在充分尊重护生的基础上, 根据每个护生的实际情况, 对急诊科护理实习的愿望、价值观等, 结合急诊科护理教学大纲的要求, 制订适合每个护生的带教计划[6,7], 使每个护生有被尊重、重视的感觉, 满足了护生的个人要求, 调动了护生的学习热情[8]。在教学计划实施过程中, 对护生既严格要求, 又对其予以充分的肯定、鼓励和信任, 使其在精神上得到安慰, 在情感上得到满足, 极大地激发了护生的工作热情[9]。同时, 护生的心理、生理和心灵层面的自然属性被满足后, 对带教老师更加信任和尊敬[10]。双方的这种良性互动, 营造了和谐的工作氛围, 使学和教的效果更佳。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 护生、带教老师双方的满意度均具有明显优势, 护生的总体能力也较传统教学方法提高更为明显。

参考文献

[1]徐海红, 王永平.实行人性化临床护理教学管理的做法与效果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7 (23) :5481-5482.

[2]胡英莉.急诊临床护理教学的特点与方法[J].现代护理, 2005, ll (14) :1160.

[3]李冰, 朱江, 王洪.护理技能操作标准与语言沟通[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9.

[4]王慧玲, 董孟林.人性化带教的体会[J].临床医药实践, 2007, 16 (11) :1104-1105.

[5]邓仁丽, 王世平, 朱丹.影响临床护理教师与护生沟通的因素及对策[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4, 20 (6) :70.

[6]邱贤云, 俞继芳, 杨毅.PBL教学法在急诊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 2005, 11 (1) :86-87.

[7]张士娟.临床带教中护生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中国基层医药, 2011, 18 (2) :259-260.

[8]林爱吟, 吴丹燕, 郑少燕.手术室实习护生的带教[J].中国基层医药, 2008, 15 (8) :1392.

[9]王桂蓉.护理临床带教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8, 17 (19) :3073-3074.

专业护士成组带教模式的探讨 篇5

关键词:护生,临床护理教学,成组带教

随着护理学的不断发展,护理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以及不同层次实习护生数量的增加,如何保证临床实习效果是临床护理管理者所面临的具有挑战性的问题。为了探寻更好的临床教学方法,我科对2009年和20010年实习护生的带教分别采用了传统的一对一跟班式教学模式和专业护士成组带教模式,取得了不同的教学效果。

1 方法

1.1 传统的一对一跟班式教学模式

护生到临床后,护士长把护生安排给不同的老师,通常一个老师带一个学生,学生的班次与带教老师的一致。学生的实习内容均按学校下发的实习计划和要求进行,由该带教老师负责指导完成。

1.2 专业护士成组带教模式

1.2.1 专业护士成组带教模式的确立

在临床实践教学过程中,我们广泛收集护生临床实习感受和意见,召集有丰富经验的护理人员讨论,共同制定了由3名专业护士担任教学组长,负责不同层次护生的临床教学。具体方法:科室护士长负责实习护生的全面管理,并设立3名专业护士,分别负责本科、大专、中专学生的临床实习。专业护士在护士长的指导下完成带教任务,护士长和专业护士对护生的实习效果进行统一考评。

1.2.2 专业护士的素质要求[1]

专业护士必须具备大专以上学历,十年工龄,护师以上职称,具有良好的护士素质并热心于教学工作。

1.2.3 制定实习带教计划

根据护校下发的实习大纲和专科特点,由护士长和专业护士共同协商制定不同层次护生的教学计划。第一周让护生熟悉环境和本科室工作特点,加强护生基础护理操作练习。第二周完成专科护理操作培训。第三周完成专科理论培训。中专护生第四周完成护理病历1份和参加出科考试。大专护生第四周完成护理病历书写1份和小讲课1次,第五周完成出科考试,本科护生第四周完成护理病历书写1份和小讲课1次,第五周完成护理查房1次和工休座谈会1次,第六周完成出科考试。除统一完成上述教学计划外,还针对护生不同实习阶断的特点,,对每一轮换组教学各有侧重。例如,对刚下临床的护生,我们重点加强护生对护理工作的认识,培养其“慎独”和敬业精神,并以训练基础护理操作为重点。对临床实习已较长的护生,重点加强护理文件书写的指导,让他们认识到护理文件书写的重要性,同时培养其病房和患者管理的能力。对快要毕业的护生,加强思想和劳动纪律教育,让他们坚守工作岗位。

1.2.4 带教老师的要求

增强带教老师的责任感[2]。当各轮换组到科室后,由负责该层次带教的专业护士统一介绍病区环境,实习要求,规章制度和考试办法等。3名专业护士分工合作在规定时间内对护生分别进行专科操作示范,理论讲课和护理查房示范。护士长可不定期地抽查学生实习情况。在学生轮转最后一周,由护士长和专业护士共同组织学生出科考试,内容包括专科技术操作和专科理论以及临床技能。护士长召集学生进行实习小结,征集学生意见,以改进教学方法。同时,认真记录学生对专业护士的评价,以此作为“优秀带教老师”的评选资料[3]。

1.2.5 护生的实习要求

各层次护生班次与带教老师一致。每个护生具体分管6~10个床位,在老师指导下完成对患者的整体护理。在实习期间完成科室所拟定的实习计划。

1.3 出科考试

按照实习大纲的要求,两个年级所有护生实习最后一周均参加出科考试。理论考试在10套泌尿外科专科标准化试题中随机抽取1套,操作考试在10项操作中抽取1套。临床技能的测试注重护生团队协作和临床应变能力的测试。如让2~3名护生共同完成接收新患者或手术后患者。接收新患者包括床单位准备,生命体征测试,建立病历,入院健康教育以及医嘱执行等,接手术后患者包括生命体征监测,麻醉手术方式,引流管情况,切口敷料,术后健康教育,医嘱执行以及特别护理记录等。

2 结果

对2009年和2010年护生出科考试结果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其结果见表1、表2、表3。从这三组表格中可以看出,2009年和2010年本科、专科、中专护生理论、操作和临床技能P值均<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 结论

临床实习是护生把理论知识运用于临床实践的最初尝试阶段,所以必须有教师作为领路人。面对繁忙的护理工作,护生能否用清醒的头脑应对一切,不仅依靠教师从容镇静,为学生树立榜样,而且要为学生做出良好的示范,讲解,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这样才能让护生从理论走向实践,再从实践到理论,如此不断循环,最终达到熟练掌握各方面的知识和技术能力。过去的带教方式只是让学生“一对一”跟班,缺乏对学生系统的理论讲解和培训,有时甚至把学生作为廉价劳动力,学生学到的只是片断式的知识,很难适应现代护理工作的要求。而专业护士成组带教模式具有以下优点:

3.1 能够加强护生健康教育意识和能力培养

健康教育是实施整体护理的重要环节[4]。其目的是积极教育人们树立健康意识,养成良好的行为和生活习惯,以将低或消除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通过健康教育活动,可使患者及家属增进健康知识,学会维护健康的技能,以改变患者的健康行为,从而提高健康水平。护士是健康教育的生力军。护生通过对分管患者的健康教育,在掌握疾病的生物学致病因素的同时,也同时了解了社会生活方式和环境同样是影响健康的重要因素。

3.2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和组织能力

护生在实习期间,通过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小讲课和护理查房以及工休座谈会,既让学生学习目标明确,又不觉枯燥,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学习能动性,而且还较好的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和组织能力,学生乐意接受,实习效果提高。

3.3 护生的操作、理论培训更加系统和完善

通过带教老师教学内容的不同分工和相互配合,使护生专科护理操作和理论学习更加系统和完善。

3.4 培养了学生团队合作精神

通过平时的团队合作,培养了护生团队协作精神。

3.5 专业护士通过系统教学,自身理论水平也得到较好提高

因此,要培养优秀的护理后备军,临床带教工作不能忽视,专业护士成组带教模式是一种可值得推广的临床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彭凡.临床护理教学中实施任务驱动教学法初探[J].护理研究,2009,23(3A):636-637.

[2]郭淑丽,高凤莉.提高临床护理教学质量的对策[J].护理教育,2003,9(3):222.

[3]宫玉花,郑修霞.我国护理临床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J].护士进修杂志,2002,17(7):510.

临床药学实践带教模式的探讨 篇6

1 临床药师的定位

国家卫生部规定:医疗机构应据本机构性质、任务、规模配备适当数量临床药师, 三级医院临床药师≥5名, 二级医院临床药师≥3名。临床药师应当具有高等学校临床药学专业或药学专业本科以上学历, 并应经过规范化培训[1]国家对临床药师实践培训工作有明确的定位, 即临床药师实践培训是一项在职岗位培训。临床药师是以实践为主的应用型药学工作岗位, 其特点是要求从业者必须接受系统完整的临床药学专业教育为前提, 特别强调应具有基本的临床工作技能。规范化、标准化的带教实践培训, 有助于临床药学实习生明确从业所必备的职业要求, 培养临床思维方式和临床工作所需的职业技能。在职药师开展临床药学教学工作需要重点传授两方面的本领, 一方面是基础知识技能;另一方面则是职业情操及素养。

2 注重基础知识技能的培养

作为一名合格的临床药师, 必须具有的扎实的药学知识, 应对医学、药学、社会行为学及心理学有深入的理解。在职临床药师在带教过程中结合具体病案, 引导实习生学习并更加深入理解临床医学、检验影像学等其他相关的临床知识;引导实习生掌握一定的医学术语和医学英语, 熟悉临床医护人员的工作方式, 便于以后工作中更好地与临床医护人员的沟通交流。临床药师要参与查房、会诊等一系列的临床工作, 给临床医师提供最佳的用药方案, 在带教中就要要求实习生能读懂常规的检查报告单和一些辅助检查的结果, 如血、尿等常规检查, 肝肾功能检查, 影像学检查, 心电图等。

3 坚持临床用药实践为主的实习模式

3.1 临床用药实践以理论为依托

首先, 带教老师应认真落实实习科目, 做好临床药学带教的充分准备, 让实习生对《药理学》、《药动学》、《药效学》知识点进行充分学习, 为临床药学打基础。实习生在知识储备阶段, 应对实习科室情况有初步了解, 能看懂病历, 读懂病例, 了解处方的意义及用药的目的。要求实习生和临床医师一起, 整理归档处方, 做处方的点评和分析, 提高临床药师实习生的用药分析能力;定期收集药品不良反应事件, 并对此做归类总结和分析评价, 以便将来能给临床医师更为合理的用药参考意见。

3.2 研讨式教学模式

研讨式教学模式是在教师的具体指导下, 充分发挥实习生的主体作用, 通过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自我提高来获取知识、强化能力与提高素质的一种教学方法[2]。临床带教老师指导实习生独立探索、与临床医师小组交流、内部总结提高, 实习生自主学习、共同讨论从而加深对所学临床知识的理解。临床医师在工作中组织病例讨论会时可让临床药学实习生参与病例讨论, 一方面提高实习生对处方药物的理解, 一方面提高了演讲水平和沟通技巧。临床药学的研讨式教学可分为在职临床药师引导教学, 临床医师讲解、分享, 实习生讨论等环节, 深入巩固临床知识。

3.3 充分利用互联网工具学习

近几年, 信息技术的快速更新, 互联网为我们提供了方便的信息资源平台, 我们可通过互联网检索到大量的临床药学信息, 为丰富临床药师的知识结构, 了解国内外新药信息, 了解药物的合理利用、配伍禁忌、不良反应等提供了一个简单有效的信息渠道。在一些智能手机上, 也可安装药品查询软件, 这样实习生在临床上就可随时查阅用药信息, 及时巩固知识点。

4 临床药师专科化培养

现阶段, 许多医院药事管理委员会及医院管理层已将临床药师专科化管理的推广列为医院的重要管理项目, 所以, 临床药师的专科化是以后发展的趋势。一个医疗团队, 由专业的医护人员组成, 临床药师也应是其中重要的一份子。在临床药师对实习生的临床药学实践带教模式中, 最为重要的一环应为培养实习生的专业水平和临床经验, 也应提示和引导实习生, 据自身特长有侧重地学习[3]。可制订如下培训计划:首先, 实习生用3~6个月的时间在医院西药房学习, 后安排其到综合内科进行9~12个月的临床培训, 然后在普外科再进行6~9个月的临床培训, 最后再据个人兴趣和专长选择加入某个临床科室, 作为专业的专科临床药师与临床医师一起管理病床, 在与患者的直接接触中, 了解和解决与药品相关的问题, 参与临床会诊和病例讨论会, 承担全科药历的完善填写和分析任务, 从事该科所需药品的监测、管理, 执行药嘱等日常工作, 并进一步在该科室做临床医师的药学教育工作。培养出来的专科药师, 在临床工作中可指导科室临床医师团队用药, 并对于监控药效, 不良反应有重大意义。

5 小 结

只有加强临床药学的实习管理, 不断改进和完善临床药学的带教模式, 让临床药学的实习教学也和课堂教学一样, 要有一定的考核指标, 在坚实的理论基础上注重实践, 才能培育出更优秀的临床药学人才。在此过程中, 应当发挥在职临床药师和临床医师在实习治疗过程中的作用, 合理地进行临床分科, 为培育专科临床药师打下坚实的基础, 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关键词:药学专业,临床药师,实践带教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总后勤部卫生部.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Z].2011.

[2]谢国莲, 苏嫦娥.带教模式改进对ICU男护生培训成效影响的研究[J].解放军医药杂志, 2011, 23 (3) :93.

传统带教模式 篇7

关键词:临床实习,教学法,带教模式

临床实习是医学生学习中极重要的阶段, 是医学生把课堂医学理论知识转化为处理患者和预防疾病能力的关键环节, 是实现医学生培养目标的重要阶段, 如何培养学生医疗文书书写能力、提高基本诊疗技术操作能力、科学的临床思维能力以及与患者沟通能力等各方面的实际工作能力, 使他们成为一名合格的医学人才, 一直是广大医学教育工作者所关注的问题, 很多教育者做了较多研究, 取得了较好成绩。罗润齐等[1]认为临床实习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不是单纯理论的探讨, 而是必须扎根于临床实践。王健等[2]研究认为实施导师制, 规范化培训方式与内容, 实施严格的监督考核机制等, 对提高临床规范化住院医师骨科临床技能、改善培训质量具有较好效果。我院自2007年以来在骨科对部分实习生采用“实习生住院医生化”带教模式进行了尝试, 结果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现报道如下:

1 方法与内容

我院对进入骨科的2003、2004级90名同一医学院校的实习生分批, 每批5~8名, 每1个月轮换1批, 随机分成实验组 (48名) 和对照组 (42名) , 实验组在临床实习期采用“实习生住院医生化”带教模式, 即实习生按本院合格住院医师的职责和要求进行带教, 如患者入院后在带教老师指导下, 实习生如何详细询问病史, 了解大概的发病机制, 仔细并较全面的体格检查, 掌握重要的阳性体征 (如骨擦感、骨擦音) 和具有鉴别诊断意义的阴性体征, 分析现有的辅助检查, 作出初步诊断, 最后制订初步治疗计划, 开具医嘱和化验检查, 完成治疗性操作 (如简单的清创缝合术、石膏固定术等) , 规定时间内完成医疗文书。当然实习生上述行为都是在带教老师严格把关和引导启发下进行, 只是实习生发挥了住院医师主人翁的作用。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带教模式, 以带教老师的传授为主导。实习内容均在教学大纲范围内并与临床实习内容相吻合, 在疾病诊治方面, 如尺桡骨骨折、股骨骨折、腰椎间盘突出症等;在技能操作方面, 如清创缝合术、石膏固定术等的操作要点、应注意的问题、操作的善后处理等。实习生出科前, 进行出科理论考试、操作技能考试、病历考评, 考评小组由骨科本专业的专家、科主任组成。实验组和对照组考试考评内容相同。

2 结果

对进入骨科的2003、2004级90名同一医学院校的实习生出科理论考试、操作技能考试、病历考评的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 理论考试和操作技能考试的内容每批实习生都相同, 病历考评的老师均由固定人员担任。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 在出科理论考试、操作技能考试、病历考评方面, 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 。见表1。

3 讨论

临床实习是医学生由理论学习向临床过渡的桥梁, 如何提高医学实习生临床实习质量, 培养合格医学人才, 是一个需要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课题。陈晖等[3]认为对实习生实施导师制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习质量;唐加星等[4]认为领导重视, 建立有效的管理体制;加强实习教学管理;组织考核, 加强制度实施监控等措施, 临床教学质量获得明显提高。我院对部分实习生采用“实习生住院医生化”带教模式, 总结具有如下优点:

3.1 刺激了实习生求知欲望和学习的主动性

进入临床实习后, 学生已基本脱离了课堂理论教学, 临床知识在骨科传统带教方法中主要通过带教老师查房讲解, 小讲课及病案讨论等而获得, 难以脱离被动学习的状况。“实习生住院医生化”则以实习生为主体, 以住院医师姿态定位, 实习生需要反复、仔细地观察患者, 研究病案, 翻阅教材及参考书刊;实习生需要更多地进行互相切磋和向老师求教。通过这种教学模式, 实习生学习的主动性大大提高, 兴趣浓厚, 从而使实习质量提高。两组人员各项成绩的差异证实了这一点。

3.2 更好地提高了学生实际临床操作能力

临床基本技能训练和常用诊疗技术操作训练[5,6]是临床实习教学的重要环节, 也是提高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重要体现。学生对学习掌握临床基本技能和诊疗技术操作的兴趣比较大, 但缺乏对患者进行实际操作的经历, 导致学生只敢看而不敢亲自动手做, 影响临床基本技能训练和常用诊疗技术操作训练教学, 我院采用“实习生住院医生化”带教模式, 通过教师的详细介绍、示范操作, 学生进行观察、参与、体会等, 在动手过程中体会各项操作的具体要领, 逐步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上述两组操作技能考试结果也说明了该教学模式能明显提高学生的临床实际操作能力。

参考文献

[1]罗润齐, 叶晓光.浅谈医学生传染病学实习中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J].医学教育探索, 2009, 8 (5) :510-511.

[2]王健, 滕红林, 朱雄白, 等.提高规范化培训住院医师骨科临床技能的探讨[J].中国医学高等教育, 2009 (5) :85-86.

[3]陈晖, 严敏婵, 章永川.对临床实习生实行导师制的实践与探索[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6, 15 (1) :127-128.

[4]唐加星, 何梅燕, 蒋丽燕, 等.规范实习生管理提高临床教学质量[J].广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7, (10) :113-115.

[5]苏均平, 闻国平, 王福美, 等.影响临床实习质量的因素分析与对策[J].卫生职业教育, 2004, 22 (8) :91-92.

上一篇:管理结构下一篇:文本缺失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