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呼叫中心

2024-07-14

虚拟呼叫中心(精选11篇)

虚拟呼叫中心 篇1

1 兰州市养老保障体系现状

目前, 老年人口比例不断攀升养老问题成为各地政府民生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兰州市也正面临着这一严峻的问题。

据了解, 兰州市目前的老年人口比例不断攀升, 仅一个城关区的老年人就达到了十五万多。然而, 兰州市公办养老院自2003年底开始就因为人满无法在为其他老年人提供床位, 公办养老院由于价格相对便宜、服务设施相对较好、并且有政府作为保障而受到老年人及其家人的青睐, 但是这种供不应求的现状使得许多老人依旧没有去处。民办养老院的条件参差不齐, 并且基本属于自负盈亏的“民办非企业”的福利机构, 享有的优惠政策也比较少, 基础设置也不如公办养老院那么好, 管理上不够规范化, 服务水平也有待提高。这对于老年人的养老是十分不利的。在这样的情况下, 兰州市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建立了虚拟养老院。

虚拟养老院的构建, 不仅将兰州市的社会养老水平提高和提前了, 还一定程度的推动了心理、法律等咨询服务业的发展, 在一定程度上也带动了就业。比如:兰州市虚拟养老院呼叫服务平台拟需接线员50名, 机构工作人员拟设主任1人, 副主任3名, 其他工作人员13名, 有效的解决了一部分人的就业问题。

2 兰州市虚拟养老院的运行模式

2.1 虚拟养老院

虚拟养老院, 就是依托政府,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构建一个信息服务平台。当老年人有需要的时候, 就可以拨打电话至这个信息服务平台, 信息服务平台在充分了解到老年人的需求之后, 会按照老年人的需求派相关人员进行上门服务, 同时, 并对服务质量进行监督和改进。

2.2 运行模式

虚拟养老院的技术依靠的是“211居家养老服务系统”。该系统可提供语音交换、数字化信息传输系统和数据库终端处理系统的服务, 通过这种信息化的管理, 对需要服务的客户实行会员制管理。系统会自动获取客户的需求信息, 在客户做出确认之后, 进行快速的安排, 确保服务的及时性。同时, 系统也会按时生成服务清单, 按照相关规定收取费用。另外, 这种信息化系统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从服务的一开始就对整个服务过程有一个跟踪和回访, 及时对自己的服务进行监督和改进。这种做法既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管理理念, 也使得养老服务更加专业。

虚拟养老院在运行的过程中, 政府及相关部门主要是起到引导、帮扶和管理的作用。比如:提供场地、支持系统开发、给予优惠政策和经费补贴等。而企业作为具体运作的机构, 为虚拟养老院的构建提供了一个市场化运作的可能性。

虚拟养老院在对服务对象进行选择的时候, 也有统一的标准。年满六十周岁的老年人, 都可以作为服务对象被吸纳进来, 并对需要服务的老人进行合理的分类, 根据他们的具体情况提供有偿、无偿或者低价的服务。虚拟养老院还引入了ISO9001.2000国际质量管理体系的认证标准, 使得服务更加专业和标准。虚拟养老院的服务内容几乎涵盖了和日常生活相关的所有项目。目前, 兰州市虚拟养老院就可以提供专业化标准化的生活照料、医疗保健、家政便民、心理慰藉、法律咨询、娱乐学习等6大类近70小项的服务, 三无老人、特困空巢老人还将获得政府免费购买的服务。

3 虚拟养老中心的需求分析

通过对虚拟养老院呼叫中心的业务流程图进行分析可知, 老人的电话呼入是对老人进行服务工作的开始, 而工作人员的回访电话是对老人服务工作的结束。在工作人员到老人家里进行服务工作的前后, 都需要拨打呼叫中心的电话来展开服务工作和结束服务工作, 呼叫中心是虚拟养老院与老人之间的联系纽带, 可谓是整个系统的核心。

通过虚拟养老院呼叫中心的业务流程图可以看出, 虚拟养老院系统是以老人信息、服务机构信息、服务人员信息为本, 以对老人的服务为基础, 通过对老人来电来确定老人需求, 以工单流转来运行, 为老人提供必需的服务, 从而实现了一种高质量、高标准、高效率的养老服务, 所以虚拟养老院应具有以下几点需求:

1) 对老人信息的管理功能, 包括基本信息、健康方面、个人爱好以及社会关系等。

2) 社会管理机构的管理需求, 通过专业的社会管理机构对其进行管理才能使得虚拟养老院正常的运行, 才能有更多优秀的服务企业和服务人员的加入。

3) 工单管理, 虚拟养老院系统是以工单的流转来运行, 通过对工单的各个状态进行监控, 能够为老人提供更完整的服务。

4) 收费, 整个系统的运行需要大量的成本, 所以在服务完成后要对老人进行一定的收费, 并征询老人的意见及对服务的评价。

5) 服务质量管理, 为了提高对老人的服务质量, 而考虑到服务的开始与结束都是有电话来完成, 所以因对电话进行录音, 以至于能够达到最好的服务效果。

6) 系统操作简单, 使用方便, 系统的使用者一般都是老人, 老人的计算机水平相差甚大, 就需要系统具有操作简单和使用方便的特点。

7) 系统具有可复制、可扩展的功能, 虚拟养老院首先是从一个社区开始, 目标将要扩展到一个街道甚至到一个市, 所以其必定要具有可复制和可扩展的功能。

8) 分析、统计功能, 分析和统计的数据可以为政府的主管部门提供可靠数据, 使得虚拟养老院得到更好的发展。

为了满足以上的需求, 虚拟养老院系统对呼叫中心的主要功能需求应包括:自动话务分配、自动语音应答、通话录音、语音信箱、电话监听、自动传真、人工座席、软件预留接口、分布式座席设置及Centrex接入。

4 虚拟养老院呼叫中心总体设计

4.1 CTI技术

CTI技术是一种将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相结合的集成技术, 从某种意义上我们可以这样认为, 只要同时涉及了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的系统, 我们都可认为是CTI系统。目前呼叫中心领域已经将CTI技术得以应用, 它将互联网、通信、计算机中的多项功能进行集成, 并且和企业之间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综合信息服务系统。通过对先进、前沿的信息技术的应用, 全方位的为客户提供了一种高质量、高效率的服务。呼叫中心领域对CTI技术的应用, 加大了呼叫中心的服务功能, 呼叫中心的CIT系统一般包括:CTI服务器、CTI呼叫中心中间件、应用软件、通信线路、座席设备等。CTI服务器是呼叫中心CTI系统的核心, 其部件主要有PC机和语音卡模式。CTI呼叫中心中间件是将呼叫中心系统的平台功能和一些必要的接口实现标准化, 使得CTI硬件与应用软件达到一种良好的衔接。应用软件对于模拟养老院来讲特指模拟养老院服务系统软件。通信线路一般有数字中断线、普通的电话线以及模拟中断线。座席设备有电脑、话务耳机和电话机等。

4.2 总体设计

通过对系统的需求和系统操作及安装方面的考虑, 应将呼叫中心划分为三个子系统来更好的进行对老人的服务, 包括:服务端子系统、管理端子系统和客户端子系统三部分。这样将呼叫中心划分开来, 管理功能可选用B/S程序来提高用户界面的友好程度, 可以更好的对功能按键进行部署以及版本的更新, 从而减少了程序的复杂程度。而将操作板卡等一些核心的处理功能都聚集在一个系统中, 可提高处理速度, 提升效率。

1) 服务端子系统, 通过与API卡板的衔接, 从而实现了语音卡上的各种功能, 可以为Client端系统进行各种消息的发送, 可以接收和处理管理端的消息, 从而对线程进行管理和分配。在呼叫中心的人机接口上可安装一个监视界面, 对其进行更好的管理。服务端子系统只要模块包括:系统初始化模块、电话处理模块、消息处理接收模块和状态装饰模块。系统初始化模块负责整个系统的初始化工作, 如板卡的驱动初始化以及对相关数据的加载。电话处理模块负责对电话进行全程的服务管理, 其中包括侦测、电话接收、IVR应答、话务分配和录音等功能。消息处理接收模块负责对坐席的日常操作如外拨、监听及强插等。而由于呼叫中心服务端对于消息具有很强的时效性, 要及时获得消息, 故需要一个单独的消息接收处理模块。状态监视模块负责对整个系统线路状态及话务坐席状态进行监视。

2) 管理端子系统。管理端子系统可设置成一个Web程序, 其中包括参数设置及系统的管理界面、座席的操作界面和工作人员的操作界面。管理端子系统的模块主要有登陆管理模块, 负责管理登陆信息;参数设置模块, 负责为服务器端提供全局的参数变量;系统管理模块, 负责对座席、账号、数据库等进行维护和管理控制;日常操作模块, 负责对外拨、线上放音、转接及一些留言人物的处理;座席管理模块, 负责对留言、座席电话和外拨人物的分配处理;老人资料维护模块, 负责对老人的信息进行管理和维护;话务查询模块, 负责对以往电话记录的浏览及删除管理;统计报表模块, 负责对客户数据进行分析汇总。

3) 客户端子系统也就是座席端Window程序, 其中嵌有IE浏览器控件, 对呼叫中心的消息进行接收和处理工作, 同时可以为呼叫中心服务端反映老人一种“活着”的信息。客户端子系统只接收来电和强制坐席状态变更这两类信息, 所以其就需要调用客户资料网页和刷新坐席状态正两种处理功能。

4.3 业务流程

虚拟养老院呼叫中心业务系统应该是具有语音导航功能的系统。需要服务的用户可以通过语音导航进行操作, 获取自己需要的有效的语音信息。如果人工服务座席忙碌的情况下, 用户可以根据需要选择语音留言, 受理座席在接收到这一语音留言信息后, 回拨给用户。

1) 主程序。主程序的设置可以实现服务功能的选择。用户在拨打电话后, 首先可以听到相应的欢迎语, 然后会出现服务功能的选择提示, 用户可根据需要进行选择。

2) 人工业务咨询。用户可以通过人工语音服务获取帮助。管理人员在此过程中也可以不断学习和发展, 根据用户的需求取长补短, 完善已有的业务咨询服务, 增加更多的咨询业务。

3) 电话转接。当人工咨询服务忙碌时, 系统可根据当前具体情况将电话转接或者提示用户进行留言。

4) 留言。当座席忙碌时, 用户可以根据需要进行留言, 在留言结束后, 并拥有权限进行录音的收听、录音的删除以及录音的保存等。

5 结束语

兰州市虚拟养老院呼叫中心的构建, 使得养老服务更加专业化, 通过对服务制度的完善, 对不同性质、不同层次的企业进行有机的整合, 并招募了心理咨询、法律服务等专业人才进行志愿服务, 强化了虚拟养老院的多层次多元化服务功能。

兰州市虚拟养老院呼叫中心的构建, 为我国养老事业提供了可贵的样本。

参考文献

[1]熊波.老年人长期照料模式与决策[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 2011.

[2]高圣兵.虚拟养老院呼叫中心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 2010.

[3]陈伟良.“虚拟养老院”缓解老龄社会压力[C]//信息让生活更美好——江苏省通信行业信息化案例选编, 2010.

[4]陈真, 陈丽芳.基于CTI技术的劳动保障呼叫中心系统的研究[J].福建电脑, 2011 (7) .

中企开源 用虚拟化建数据中心 篇2

互联网也为虚拟化带来了新的机遇。基于互联网的虚拟化能大大降低构建的成本,保护CIS应用的数据质量与使用效果,投入产出比高。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韩燕波博士认为,互联网环境为资源虚拟化带来了新的推动力,电子政务“虚拟资源中心”和在线事务处理应用都非常适合使用虚拟化和自动化技术。

而据中企开源技术经理王猛介绍,在中企开源设计的数据中心虚拟化解决方案中,虚拟化技术能通过发现服务器库存、收集服务器利用率数据、选择整合对象、自动生成整合计划、配置作业、配置目标资源、整合、持续服务器整合等8个步骤,将服务器整合到物理或虚拟环境中。并且,还可以通过发现服务器库存、计划、配置、初始系统备份、持续递增备份、演习、单击故障切换、恢复等8个步骤,将灾难备份到虚拟化环境。

凭借这一解决方案,用户可以将高成本、烟囱式的传统数据中心打造成低成本、共享IT资源式的智能数据中心。实现虚拟化后,数据中心长期面临的业务发展、IT基础设施、设备资源和服务运营等方面的问题将迎刃而解。

虚拟呼叫中心 篇3

虚拟物流中心实现了物流信息资源的充分开发、利用和充分共享,拓展了现代物流的内涵与外延。通过虚拟物流中心,农产品生产者与其供应商、销售商、客户之间形成一种相对稳定、利益共享的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从而推进了农业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的根本变革。但是,目前关于农产品虚拟物流中心的研究尚未展开。要提高我国农业生产与物流效率,使得我国农业在全球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以信息流来管理、监督与控制农业供应链全流程,构建与外界需求及环境相一致,实现农业物流高效整合与运作的农产品虚拟物流中心。

一、农产品物流发展对虚拟物流中心建设的需要

亟待构建农产品虚拟物流中心的原因首先在于近十几年来我国农业的大发展对农产品物流的需要。现代农业主要由种植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农村现代商贸业三部分构成,我国幅员辽阔,农产品品种多、数量大。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出售主要农产品数量特别是粮食产量呈迅速增加之势,主要畜产品、水产品特别是猪肉与蛋类也迅速增加,由此带来了巨大的农产品物流。同时,农业生产具有季节性的特点,对物流的及时性、准时性要求较高。由于农产品是动物性与植物性产品,在物流过程中具有特殊的包装、运输、装卸、仓储要求。例如,水产品的冷冻运输,牛奶制品的恒温运输,粮食的散装运输,肉类制品的冷藏运输等。因此,农产品物流难度远较工业品为大。

随着我国农业参与国际经济大循环,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农产品及其它初级产品有着越来越大的进出口要求,农产品进出口数量的迅猛增加形成了大量与国际接轨的农产品进出口物流。同时,从我国物流总体发展来看,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对现代物流业的需求呈持续增大趋势,现代物流业已成为我国的一个大产业,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撑和促进作用日趋明显。但与此不相适应的是,我国现代专业化物流企业———第三方物流的发展依然步履蹒跚。目前大量的所谓第三方物流企业脱胎于传统运输、仓储企业,规模偏小,经营分散,实力较弱,物流组织化程度偏低,缺乏自主物流品牌,对农产品特殊物流需求满足率不高。一些农业物流企业自身发展后劲不足,资源重复配置,业务交叉重叠,市场无序竞争、秩序混乱,地方保护、地区封锁、行业垄断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反映出我国农产品物流的整体运行效率不高,与现代化农业的需求不相适应。

二、农产品生产、流通的虚拟供应链管理

农产品物流是指以农产品生产、加工、运输、装卸、包装、仓储、流通和信息处理等功能为主体,而进行的农产品从供应地到消费地的一系列实体活动及与之相关的组织、技术、管理活动。农产品生产具有分散化的特征,长期以来的小农生产使得农业生产没有形成供应链管理的理念与模式,但恰恰由于农产品生产的大量性、分散性、小规模性以及农产品供应链的长度,使得其对现代供应链管理技术具有特殊依赖性。因此,基于信息技术的虚拟供应链管理技术,及在此基础上所构建的虚拟物流中心对农产品供应链管理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农产品从生产到最终消费的供应链全程至少包括有农产品生产商、农产品加工商、农产品及由农产品为原料的制成品销售商以及在第三方物流供应商等组成(值得指出的是,第三方物流供应商本身也是供应链网络的一员,物流供应商为其它企业供应的是物流服务)。同时,所有这些企业/农户又由农产品虚拟物流中心统一进行信息流管理,构建以信息流监控实物流、服务流为特征的虚拟供应链网络。农产品虚拟物流中心是虚拟供应链网络的组织者,担负着农产品虚拟供应链的整体管理、组织任务。

在这个农产品虚拟供应链网络示意图中,就包含了农产品生产商(农户及农业生产企业)、供应、加工、销售企业、物流企业、最终用户以及农产品虚拟物流中心。由于农产品供应链牵涉面广,供应链长度长,地域分布分散,只有在农产品虚拟物流中心的组织管理下,才能充分实现信息技术对供应链的组织作用,实现信息收集、处理、反馈的优化,实现信息流对农产品供应链全流程的有效监控。

三、农产品虚拟物流中心的系统结构

当前我国农产品物流需求巨大,着力实现供应链网络的虚拟整合,建构具有实用价值的农产品虚拟物流中心成为发展现代物流的可行选择。农产品虚拟物流中心是基于互联网软、硬件环境,通过对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销售等复杂供应链网络物流信息的高度集成、监控、交互、反馈,实现农产品物流交易与物流运作的自动分析、撮合、管理、服务等功能的中心控制系统与节点-网络系统。

农产品虚拟物流中心的具体功能包括根据农户/企业的需要,将采购、供应、销售、储运、配送、装卸、包装、流通加工等物流功能进行有机结合,建立农户———企业、企业———企业之间的供应链交互活动,提供物流信息的实时查询、浏览、匹配,自动完成物流交易活动,跟踪在途货物、实施物流路径规划、智能物流调度等。涉及的操作流程包括农产品物流信息的发布、交互,农产品物流交易的匹配、撮合,以及农产品订单管理、渠道管理、运输管理、仓储管理等。实现为农产品生产商、供应商、加工商、销售商等提供系统物流解决方案及物流增值服务的目标。从实施构建的角度,农产品虚拟物流中心应把系统平台建设放在首位,充分发挥信息流与网络平台的优势,进行农产品物流交易环节与物流运作管理环节的协同分析、调度、处理。

(一)信息发布/输出子系统

农产品虚拟物流中心的前端应是一个信息发布/输出子系统,组成一个由农户与各级农产品生产商、加工商、销售商、物流商、金融服务商、最终用户以及各级政府管理部门等参与的网络平台界面。

(二)农产品物流交易智能处理子系统

农产品物流交易智能处理子系统是农产品虚拟物流中心的核心子系统之一,负责处理农产品物流交易的自动分析、筛选、匹配、撮合,由数据交互系统、智能决策支持系统(IDSS)与分布式决策支持系统(DDSS)、在线物流交易撮合系统等模块组成。数据交互系统与中心数据仓库进行智能数据交互,当农户/企业需要物流匹配服务时,一般情况下,交易可在IDSS与DDSS支持下自动完成物流交易撮合,只需企业确认生效,特殊情况下,农户/企业可自主设定交易要件,寻找供应链匹配方,手动完成物流交易撮合。

(三)农产品物流智能管理服务子系统

农产品物流智能管理服务子系统是农产品虚拟物流中心的另一核心子系统,该子系统由GIS、GPS系统、物流智能规划调度系统、运输管理系统、库存管理系统、配送服务系统、金融服务系统、海关、商检服务系统等模块组成,物流智能管理服务子系统在农户-企业、企业-企业间物流交易形成后,在交易要件规范下,完成物流及供应链作业的处理、控制,完成物流信息集成、监控、交互、反馈,实时监控、协调、管理物流作业。最后将物流作业过程中形成的各种数据导入中心数据仓库。

(四)中心数据仓库子系统

在农产品物流交易及物流运作过程中形成的各种数据都储存于中心数据仓库子系统,以供以后使用。同时,有关过程与结果的数据信息由中心数据仓库进入信息分布/输出子系统,由信息输出模块向交易各方输出,最后由单证形成模块形成各种所需单证,交付各方农户/企业。

四、农产品虚拟物流中心的实施方略

我国应当从战略高度认识农产品虚拟物流中心对农产品供应链管理效益的重要推动作用。应认识到构建农产品虚拟物流中心是实现农产品供应链整体优化,取得我国农业生产战略性优势的重要工具。我国应尽快制定农产品虚拟物流中心技术发展框架与战略,处理好基础与应用、政府与企业、开发与引进的衔接关系,加强技术研发与资金投入,使我国在这方面尽快形成突破,获得农产品物流的战略利益。

在信息化建设方面,我国近年来有了不少进步,但由于我国社会整体信息化水平低,特别是在广大农村地区,信息基础设施落后,金融电子化程度差,现代物流意识差,我国发展农产品虚拟物流中心,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农产品虚拟物流中心目前尚处于概念阶段。有鉴于此,以下几个层面当前尤其应加快进行。

(一)加速农村信息设施与物流设施建设

借鉴发达国家农业发展经验,加快信息基础设施与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是推进农产品虚拟物流中心的首要前提。应在我国农村地区,特别是广大的中西部农村,大力开展以信息化、网络化、虚拟化为特征的信息基础设施与物流基础设施建设。长期以来,我国在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上投入明显不足,形成我国农产品虚拟物流中心发展的瓶颈。现在我国正大力开展新农村建设,在这方面应加大投入,使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的信息、物流基础设施近年内有明显提高。

(二)政府搭建平台,企业实施运作

建设农产品虚拟物流中心,应采取由政府搭建平台,企业实施运作的方针。为打破原有的行政分割、地域分割,在农产品虚拟物流中心建设过程中,政府所要做的,主要应集中在政策法规制定及基础设施建设层面。即应在项目可行性分析基础上,首先由政府出台相关法规及管理政策,并进行相关平台设施、通讯网络基础设施、运输仓储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建设,搭建好平台。然后,由企业来实施农产品虚拟物流中心的具体运作。各企业/农户可根据自身的成本-收益关系,自主选择参与。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农户参与,农产品虚拟物流中心就织成了一张越来越大的网络,发挥出越来越大的经济效益。

(三)构建大规模并行处理的网络系统

农产品生产涉及地域广阔,因此其虚拟物流中心的软硬件网络系统必须分布广泛、功能强大、通信快捷,既有高效率的中心处理系统,也有深入各个成员企业/农户的广泛客户端触角,形成一个大规模并行处理的信息化虚拟物流节点-网络系统。为此,整体应使用客户端-系统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C/S/S)三层结构,中心设置多台大型服务器,以满足大量用户并行处理交易项目、物流运作管理及数据备份的需要,并实行多机容错机制及数据备份机制。虚拟物流中心与客户端之间基于Internet/Intranet进行连接,通过交换器实现与各个客户端之间专用包交换的连接机制。

(四)虚拟物流网络与实体物流网络相配合

农产品虚拟物流中心是以网络信息流价值的充分发挥为特征的,以信息流为主的虚拟物流网络必须与实体物流网络相配合。应充分发挥全国31 275座粮库、3 400多个年经营额超亿元的农副产品批发市场,700多万平方米冷藏库等现有农业物流设施的作用,并加以信息化改造,实现各节点间物流的高效、敏捷、低成本处理。根据目前第三方物流企业尚不完善的特点,农产品虚拟物流中心必要时可组建自己的物流运输/配送中心。该运输/配送中心应具备保税仓储、分拨配送、产品熏蒸、简单加工、检测报关等功能,并与其他物流企业进行业务融合与分工协作,形成一个分布广泛、反应敏捷、功能强大的农产品物流网络,实现农产品物流的虚拟化、网络化、现代化管理。

摘要:农产品供应对现代供应链管理技术具有特殊依赖性,农产品虚拟物流中心是基于虚拟供应链管理技术,提升我国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重要工具。农产品虚拟物流中心的构建应由政府搭建平台,企业实施运作,实现大规模并行处理,构建分布广泛、反应敏捷、功能强大的农产品物流网络。

关键词:农产品虚拟物流中心,虚拟供应链管理,农产品物流

参考文献

[1]张思华.创建现代农业物流与供应链管理体系之研究[EB/OL].[2003-03-25].湖北农业信息网.

[2]丁俊发,大力发展适应现代农业要求的物流产业[EB/OL].[2007-05-25].物流天下网.

[3]三山国际物流网专稿.农业物流蓄势待发[EB/OL].[2007-10-16].三山国际物流网.

[4]丁俊发,发展适应现代农业要求的物流产业[EB/OL].[2007-04-16].人民网.

[5]黄少达,何雨欣.2007年我国社会物流总额预计达74.8万亿元[EB/OL].[2008-01-11].新华网.

[6]黄少达,何雨欣.2007年我国社会物流总额预计达74.8万亿元[EB/OL].[2008-01-11].新华网.

[7]刘长忠.专家预测2008年中国物流业增加值增幅将达16%[EB/OL].[2008-01-21].中新社.

虚拟呼叫中心 篇4

变更及延期公告

中兴豫建设管理有限公司受新乡医学院委托,对新乡医学院医学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项目进行国内公开招标,已于2018年7月24日在《中国招标投标公共服务平台》、《河南省政府采购网》、《河南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网》发布采购公告,因故现发布变更及延期公告。

一、项目名称:新乡医学院医学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项目

二、项目编号:豫财招标采购-2018-1034

三、变更及延期内容:

1、原公告内容“

二、招标项目简要说明:

2、采购内容中采购预算金额:包一:55.72万元,包二:86.48万元;”

2、原公告内容“

三、投标人资格要求:

5、具有由投标人注册地或项目所在地检察院机关出具的有效的行贿犯罪档案查询结果证明;”

3、原投标文件接收截止时间及投标文件接收地点:2018年8月15日上午10:30分,河南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第10开标室(郑州市农业路与经一交叉口投资大厦A座)

4、原投标保证金的递交截止时间为2018年8月15日上午10:30分; 现变更为:

1、“

二、招标项目简要说明:

2、采购内容中采购预算金额:包一:52.78万元,包二:79.68万元;”

2、因自2018年8月1日起,全国检察机关停止行贿犯罪档案查询工作,故本项目“

三、投标人资格要求:

5、具有由投标人注册地或项目所在地检察院机关出具的有效的行贿犯罪档案查询结果证明;”取消,投标人无须提供行贿犯罪档案查询结果告知函,招标文件同步更正。

3、投标文件接收截止时间及投标文件接收地点:2018年8月22日上午9:00时,河南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第14开标室(郑州市农业路与经一交叉口投资大厦A座);

4、投标保证金的递交截止时间为2018年8月22日上午9:00时。

四、招标文件有关内容作相应变更,其他内容不变。

五、本次采购项目联系事项: 招 标 人:新乡医学院 联 系 人:李老师 联系电话:0373-3029880 地 址: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

招标代理机构:中兴豫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联 系 人:秦国荣 联系电话:*** 地 址:郑东新区农业东路与如意西路交叉口向北200米建业总部港D座501室

Visa借助虚拟化改造数据中心 篇5

Visa借助虚拟化改造数据中心

《Network world》Jim Duffy

2008年7月,Visa在自己数据中心的工作公告栏上发布了一条信息,招聘一名可以在美国弗吉尼亚州工作的高级设施工程师,这名工程的主要职责就是为Visa能够顺利启动及运行新建的先进数据中心做技术支持工作。

虚拟化成为数据中心管理核心

2006年,Visa在丹佛启动的中央运营中心(OCC)取得了超乎想象的成功。Visa期望自己其他数据中心也能像丹佛的中央运营中心那样成功,因此Visa正在将虚拟化技术等一系列新技术充分运用到自己数据中心的建设和管理中。

Visa丹佛中央运营中心的全球工程部门主管Andy Lewis说:“中央运营中心是一个长期项目,就在我们完成了这个项目的一部分时,我们发现虚拟化还能够进一步降低成本、提高可靠性和可用性,同时还能管理风险。”

Visa在全球有16亿持卡用户,他们每年的交易额超过了3万亿美元,并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长。该公司的全球网络VisaNet充当了交易骨干网的作用,美国消费者大约七分之一的交易支出是通过它进行的。

包括丹佛的中央运营中心,Visa在全球一共有三个数据中心。每个数据中心每年处理的交易额超过1万亿美元。Visa建立这些数据中心的目的,就是在将来保证能够满足对电子信贷、计账和预付等日益增长的交易需要。而很显然,网络、服务器和存储虚拟化是实现这个目标的关键。

Visa的这些中央运营中心运行着在全球各地处理的交易的单一同步镜像。每个中央运营中心在各自的数据中心运行该单一镜像的多个实例(即虚拟镜像)。这就为Visa在借贷授权方面提供了“冗余中的冗余”,并且提供了发生故障时切换至同一数据中心内部以及切换至另一个数据中心的功能。这样任一中央运营中心的工程师通过公司的VisaNet全球支付网络来连接,可以管理远在千里之外的另一个数据中心。

虚拟化技术帮助管理成本

Visa的CIO Michael Dreyer在今年夏天出席一个IT会议时表示,通过合理分配或复制处理周期,Visa的IT预算仅增加了3%或4%,单位成本从2000年至2007年减少了大约50%,而交易额却以每年20%的速度递增。

Visa对虚拟化技术采取了富有条理的做法,采用了各大厂商各不相同的方法。从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Visa就开始使用IBM多重虚拟存储系统(MVS)和虚拟机(VM)大型机。Lewis表示,公司还使用了惠普/天腾、VMware及其他服务器、存储和网络等厂商的虚拟化产品,以便复制、划分及分配资源,不必购买及部署额外的物理硬件和软件资产。

Lewis承认,实行虚拟化,关键是企业的IT环境一定要适合虚拟化。他表示,Visa在生产、核心系统中就还没有完全采用虚拟化技术。“虚拟化是我们用来帮助自己降低资源成本、提高资源利用率、确保资源灵活性的其中一个工具。按使用量付费的定价模式,以及确保我们与软硬件厂商之间落实了合理的条款与条款,这些都为提高利用率及提高单位成本的价值发挥了作用。你如何管理资产及资产的利用率?我们就看你如何利用虚拟化技术、以便更有效地利用及使用这些资产。”

现实面临阻碍

Lewis表示,不过有很多虚拟化方面的因素阻碍在数据中心内部或之间资源都可以与宿主机器实现物理分离。这些阻碍因素包括:

•缺乏标准:Lewis认为这是最大的阻碍因素,因为市面上存在好多“小众、专有的解决方案”。

•不够成熟:许多传统的虚拟机管理程序产品都是较低级的虚拟机环境,在硬件和防火墙层面加以集成。较新、较高级别的软件和应用程序虚拟机管理程序“比较吸引人”,但“风险也比较大”。

•成本分摊机制:Lewis表示,在虚拟化环境下,管理平常的工作单位、为此向公司各部门分摊成本显得难度更大。

•共享环境:虚拟化的关键是你如何与公司里面的其他部门共享环境。从组织上来说,这可能是个阻碍因素,因为提供单一的同步镜像会消除各部门之间的壁垒。

•缺少“聚合协议”:数据中心里面需要类似多协议标记交换(MPLS)及其隧道机制的协议,以便把企业系统连接(ESCON)、光纤连接(FICON)、光纤通道、SCSI和以太网汇聚成一个运行效率更高的结构(fabric)。

说到具体的标准问题,Visa必须定义自己的内部标准用于管理及保护虚拟环境。现在许多厂商提供的只是单点产品。

Lewis说:“我们使用VMware公司的VMotion产品取得了进展。该产品提升了我们了解自身环境利用、耗用及配置状况的能力。无论是存储、服务器还是网络,每家厂商都有各自不同的方法,这就存在令人担心的一些问题,比如谁的策略最终能够胜出?谁会成为管理者的管理者?谁会共享自己的知识产权、以便在全球和客户层面保证知识产权得到有效管理?”

至于聚合协议,许多厂商正在为统一的数据中心结构(fabric)制订标准,比如信息技术标准国际委员会T11技术委员会制定的以太网光纤通道(FCoE)规范,以及电气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IBM、思科、英特尔、EMC及其他厂商共同制订的融合增强以太网/数据中心以太网标准。不过这些还都是准标准,而Visa不愿意采用没有正式成为标准的任何技术。

Visa也在评估思科公司比较新的虚拟化产品,包括VFrame数据中心资源编排设备和Nexus 7000交换机。但Lewis表示,价格和容量问题以及大型机遗留问题使得这家公司眼下无法部署这些设备。“我们确实使用大型机、非标准系统,用于数据中心的资源编排。我们部署了惠普/天腾、IBM和Sun等各大厂商的系统,就是为了将来能够让自己拥有竞争力。”

Visa采用了思科Catalyst交换机,但目前还不需要Nexus 7000交换机具有的1.7 Tbsp的超强能力。Lewis表示,纯粹为了技术而采用一项不确定的技术不在Visa的计划之内。

虚拟化数据中心研究 篇6

传统的数据中心随着应用业务的扩展, 数据量的激增, 需要大幅度增加服务器数量, 这使得管理工作日趋复杂, 也暴露出数据中心的物理空间日趋紧张的困境。

从实际情况来看, 传统数据中心面临以下几个问题:一、高成本, 硬件采购成本、运营和维护成本高;二、可用性低, 系统维护、升级或扩容时常需要停机进行, 中断业务, 新服务器和应用的部署时间过长, 难以实现系统的快速部署, 快速升级和维护系统, 企业需要提高服务器的可用性与可靠性;三、不易管理, 服务器数量的大幅度增加使得管理复杂化, 企业需要引入更好的备份和恢复管理方案;四、资源浪费, 服务计算资源, 在非高峰期利用率不足;五、兼容性差, 系统和应用迁移到新的硬件需要考虑新旧系统兼容问题;六、无法快速提供独立的测试环境。

在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背景下, 需要降低服务器的数量, 以便节省数据中心空间, 减少相应的电力和空调需求, 降低数据中心的能耗。还需要减少对专业技术服务人员的需求, 降低相应的成本。

虚拟化数据中心与传统数据中心的比较分析

为克服传统数据中心服务器环境下存在的诸多问题, 及应用部署方式所造成的弊端, 业界提出虚拟架构软件的服务器虚拟化架构理念, 并已有类似虚拟化产品整体解决方案。

采用该方案, 在一定程度上, 简化了服务器集群管理的复杂性, 提高了整体系统的可用性, 减少了投资成本, 服务器计算资源的利用效率也得到提高。

我们从几个方面, 来对比分析虚拟化数据中心与传统数据中心。

1.数据中心建设效率

采用传统方式构建数据中心, 比如行政事业单位新采购服务器, 部署新信息化应用的流程至少会包括, 需求调研、审定, 项目立项、方案设计和评审, 以及组织招标、采购、实施、测试、试运行、验收等环节。经过这样的一套流程下来, 整个项目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 建设效率较低, 新系统迟迟无法上线。

部署虚拟化数据中心之后, 如果某部门因新增业务提出使用服务器的需求, 只需向该虚拟化数据中心申请, 从虚拟化数据中心云平台中按需为该部门划分若干台虚拟的服务器, 只需要很短的时间, 马上就可以开始投入使用。不再需要考虑服务器硬件的架构问题, 也不用考虑服务器占地空间问题, 不需要额外增加人手做系统维护, 更不需要关心招标等事宜, 把精力更多放在实际业务上来。

2.服务器资源利用率

对于传统的数据中心, 服务器在选型的时候, 必须满足应用的峰值处理需要, 因此造成大量处理资源被闲置起来形成极大的浪费, 服务器很多时间的使用率都低于10%。

采用了虚拟化技术之后, 将多台服务器部署整合到一台服务器上去。通过虚拟化技术, 所有真实服务器的硬件资源形成一个统一的硬件平台, 虚拟服务器可以调度使用整个硬件平台的资源。当某一个应用对资源有突发需求时, 有闲置处理资源的服务器可以马上支援过于繁忙的服务器, 以实现资源的动态调度。

3.扩展性

采用虚拟技术后, 提高数据中心的处理能力, 只需要增加更多的物理服务器即可。在扩展的时候, 可以随时按照需要增加服务器的数量。增加服务器的数量来增强整个虚拟化平台的处理能力时, 只需要增加一台真实服务器, 安装好虚拟化软件, 然后加入这个虚拟化集群。

传统数据中心重新配置时, 要面临系统复杂性及新旧系统兼容问题。

4.可靠性

采用了虚拟化技术构建数据中心后, 某台服务器的故障不会对整个系统造成任何影响, 运行的虚拟机以及虚拟机上运行的业务不会因为一台物理存在服务器故障而停机, 从而获得全面的高可靠性保护。

采用传统技术的数据中心则不然, 一台服务器的故障会造成部分的业务中断。如果传统数据中心发生硬件故障, 通常要停机来进行硬件更换。

5.部署和迁移

我们通常的部署方式需要在服务器上安装操作系统, 搭建运行环境, 安装应用软件, 再进行应用软件的配置等。采用虚拟化技术部署的虚拟机系统类似一个虚拟机文件, 对虚拟机文件进行复制操作, 立刻就可以将一个虚拟机变成两份完全一样的虚拟机, 极易部署和迁移。一旦部署完成并且运行起来, 只需要登录到中心管理服务器上, 就可以管理所有虚拟机服务器。

虚拟化数据中心方案构建与逻辑结构

1.方案构建

采用虚拟化技术构建数据中心时, 在每台待部署服务器上都安装配置虚拟架构套件, 构成虚拟服务器载体, 通过集中控制管理中心对所有物理服务器管理, 形成一个计算云。虚拟服务器根据自身服务的负载情况, 动态在每台物理服务器上迁移, 充分利用物理服务器的计算资源。

在单台物理服务器上, 利用服务器强大的处理能力, 可生成多个虚拟服务器。每一个虚拟服务器, 从功能、性能和操作方式上等同于传统的单台物理服务器, 在每个虚拟服务器上, 选择适用的操作系统进行安装配置, 再安装应用软件, 这样每个物理服务器就变成虚拟架构服务器上的数个虚拟机, 增强了系统和应用的可用性, 提高系统的灵活性和快速响应, 完美的实现了服务器虚拟架构的整合, 从而提高资源利用率, 降低成本。

2.逻辑结构

采用虚拟化技术之后, 所有的真实服务器将构成一个统一的硬件平台, 这个数据云平台上里面包含着计算资源。如图所示。

使用的时候, 我们可以将这个处理资源云平台划分为若干台虚拟的服务器, 每一台虚拟服务器在使用的时候与物理真实服务器没有区别, 同样需要在上面安装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

在这种逻辑结构下, 用户不需要关心真实服务器数量、连接方式, 也不需要关心虚拟服务器与真实服务器的对应关系。虚拟服务器可直接使用, 其部署及运行方式与真实服务器完全一样。

数据中心虚拟化的效果

对于虚拟化数据中心, 服务器数量、网络设备、机架、其它外设等支撑设备会大幅减少, 机房环境更简洁明了, 并实现“节能减排”。经过服务器的不断扩容, 逐渐扩大虚拟化的范围和规模, 最后形成“云计算”架构的IT基础框架, 通过集中管理和监控虚拟机, 对所有物理服务器及其上的虚拟服务器进行统一管理, 实现自动化以及简化资源调配。集中化的管控中心可以完成绝大部分的IT管理职能, 降低管理成本, 实现IT管理水平的提升。

总的来说, 数据中心虚拟化, 带来的各项改善, 还体现在减少信息系统整体的各项成本上。

1.整体硬件成本的降低

通过虚拟化技术, 打破服务器与服务器之间的隔阂, 将多台服务器构建成一个统一的硬件平台, 实现资源共享, 从而降低服务器处理性能的浪费, 从而降低硬件成本。

服务器数量的减少, 也会带来网络设备数量的减少, 降低周边设备的成本。

通常我们需要购买双份的服务器硬件以形成硬件的冗余, 来运行重要的不允许停机的业务, 传统的数据中心存在无法共享冗余资源的问题。采用虚拟化技术的数据中心, 采用极少的冗余硬件资源供所有应用共享的形式, 降低用于灾难恢复的硬件构建成本。

2.降低整体运营成本

所需服务器数量的减少, 也就减少了电力消耗, 降低电力成本。

虚拟化数据中心在做类似传统数据中心的旧服务器升级改造时, 业务的迁移很容易, 拥有快速的部署、迁移和恢复能力, 节省了业务迁移、硬件改造升级所要花费的人力物力和时间成本。

通过部署虚拟化, 对所有服务器进行统一管理, 提升系统管理员劳动生产率。

3.降低意外成本

采用虚拟化, 相当于为每一台服务器均构建了冗余系统, 形成整个系统的全冗余, 构建整个系统的高可用性, 减少了宕机的机会, 避免因此造成的损失。

综述

物流中心虚拟设计方法研究 篇7

当前,仿真技术已经成为分析、研究各种复杂系统的重要工具,它广泛应用于工程领域和非工程领域。随着对物流合理化和物流效率要求的不断提高,对物流系统的规划设计和仿真的研究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没有实际系统的情况下,把系统规划转换成仿真模型,通过运行模型,评价规划方案的优劣并修改方案,是系统仿真经常用到的范畴,这可以在系统建成之前,对不合理的设计和投资进行修正,从而避免了资金、人力和时间的浪费。

1.物流中心传统设计方法存在的问题

(1)传统布局方法没有形成对不合理布局的预知能力

传统布局规划设计方法从初始资料的分析到最终方案的确定的每一个步骤都是以特定的理论为依据的,最终布局的合理与否也就取决于每一种理论对相应问题描述的准确性,所以其中任何一个环节产生的误差都有可能被放大并且导致整个布局方案的不合理。也就是说,传统的仓库布局方法没有充分考虑仓库建成后可能产生的不合理的布局,没有形成对不合理布局的预知能力。同时考虑到仓库的基础设施的建设成本较高,而且一经建成就不能轻易修改,传统的布局方法就会存在较大的资金浪费风险。

(2)传统布局方法是一种静态的布局方法

仓库的能力不能满足峰值日的发货要求,由于拣货作业花费很多时间,不能满足发货要求,是仓库布局失败的两个主要表现,产生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布局方法的静态化。传统的布局方法虽然已经考虑了仓库内的物流作业流程,但在对仓库进行布局时,没有考虑各个作业流程的特殊要求以及各个作业区内部作业方式会对整个仓库布局产生的影响,也就是说,传统的布局方式是就布局而布局,是一种静态的布局方法,由此导致的后果是:当仓库正式建成运作后,仓库的运作和仓库内作业区以及通道等设施的布局会产生较多的冲突,影响整个仓储物流系统的效率,并可能造成仓库布局的失败。

(3)传统布局方法以定性方法为主

作为仓库布局的核心环节,仓库作业区域布置的三种方法都是建立在对各个物流作业区的相关性分析的基础上的,然而相关性分析是一种以定性分析为主的方法,这就决定了仓库的布局存在着较大的主观因素;另一方面,仓库布局方案的评价方法目前也是以定性分析为主,同样也不可避免地存在评价是否客观的问题。

客观而言,传统的仓库布局方法还是一种比较合理的方法,但由于以上问题的存在,因循传统布局方法所产生的布局方案还存在着资金浪费、运作效率低、运作成本高、仓库物流冲突点多等缺陷,这就严重影响了仓库布局方法的应用,所以迫切需要对传统布局方法进行有针对性的改进,虚拟化仓库布局方法由此应运而生。

2.虚拟化物流中心布局特点

针对传统的仓库布局方法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仿真的虚拟化的布局方法,所谓虚拟化的布局方法,就是通过系统仿真,反复模拟特定仓库布局方案下的仓库运作状况,通过对仿真动画的直接观察和仿真结果的定量和定性分析,提出该布局方案的改进措施,并对方案进行不断的修正,最终获得较优的布局方案的仓库布局方法。

(1)将系统仿真技术应用于仓库布局

虚拟化布局方法最突出的特点是将数学规划法、统筹法和系统优化法等系统分析的方法与仿真技术相结合,形成对仓库进行形象化描述的系统仿真的方法。将系统仿真技术应用于仓库布局具有以下几个优点:

*具有可视性的特点,通过对模型的动画描述,可以更加直接地了解仓库的运作情况

*有利于解决随机因素的影响

*对仓库的运作进行足够长时间的模拟,有利于系统优化

*具有柔性化的特点,系统参数改变简单,利于方案的比较

*以定量为主,定性和定量相结合评价指标体系

(2)与传统的布局方法相比,虚拟化布局方法另一个突出的特点是对布局方案的评价中定量化方法的使用比重大大提高。如上文所说,传统的布局方案评价方法如优缺点比较法、因素分析法等都是以定性分析为主的方法,通常根据设计者的经验对布局方案的优劣进行判断;虚拟化布局方法则建立了一系列对仓库布局进行评价的指标,对每一个指标都设法通过数学模型进行描述,通过仿真的数量化的结果综合考虑方案的优劣。在以定量分析的同时,在虚拟化的布局方案的评价中,将定性的评价融入定量的评价中,使布局结果更接近实际情况。

(3)对方案进行反复修正,逐步逼近最优方案

虚拟化布局方法的第三个特点是:虚拟化布局方法对仓库布局的设计不是一步就到位的,通常是对初始方案进行若干次修正,反复迭代后才得到一个较优的方案。对方案进行评价的目的就是寻找在该方案中的瓶颈环节,同时提出对这些瓶颈环节进行改进的措施,将这些措施带回原方案中,就会得到一个新的方案,利用仿真方法对新方案再进行评价,会发现新的瓶颈环节。也就是说,每一次的方案评价就是对原有方案进行改善的过程,这样在若干次的评价与修正后,所得的方案会越来越接近于最优的布局方案。

(4)更加接近仓库实际的运作,降低了投资风险

虚拟化的布局方法将系统规划变成了仿真模型,通过运行模型,评价规划方案的优劣并修改方案。这样可以在系统建成之前,对不合理的设计和投资进行修正,避免了资金、人力和时间的浪费。也就是说,虚拟化的布局是“将明天的仓库放到了今天’”,通过改变参数对未来仓库的运作进行准确描述,有效地提高了仓库布局方案的可靠性,降低了投资的风险。

(5)提供了将仓库中各个考虑因素有效结合的方法

传统的仓库布局方法无法将仓库布局和仓库运作的各个因素放在一起统一考虑,而基于仿真的虚拟化布局方法既可以将仓库的运作包含在仓库布局中考虑,在仓库运作的各个环节中又可以将仓储、拣货、搬运以及加工等环节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研究。既可以对各个子系统建立独立的模型来研究其它系统对该系统的影响,又可以将各个子系统整合为一个整体,从整个仓储物流系统的角度来选择仓库运作的合理策略选择。

(6)虚拟化物流中心布局步骤

①根据传统的布局方法确定初始的布局方案。虚拟化的布局方案初始方案的确定与传统的布局方法确定初始布局方案的方法基本上是一致的,即通过收集、分析与仓库建设相关的资料,确定仓库需要具备的物流功能、物流功能区域的作业能力和面积、仓库的物流流程,通过相关性的分析,确定各个功能区在仓库内的位置,并合理配置仓库的通道、装卸平台和工作人员及设备。

这一步的主要目的是为后面的仿真提供一个初始的布局方案,是仿真运行和评价的基础,所以初始方案也要尽量做到合理,减少方案评价的工作量。初始方案确定后,将明确以下的基础资料和设计结果:

*储存的主要商品类型、货物数量、货物特性和储存形式及其变化趋势

*订单的品项和数量及其变化趋势

*仓库内具备的功能分区

*各个功能区的作业能力及功能区面积

*各个功能区在仓库内的布局,包括物流通道的布置和装卸平台的设计

*仓库内一般的作业流程

*仓库内配备的设备和人员

②确立合理的算法和假设条件。初步的仓库布局方案的确定勾勒出仓库的总体框架,接下来的任务就是将初步的布局方案在仿真模型中准确地表达出来,并对方案进行评价。但由于新建仓库通常存在若干的不确定因素,所以需要借助一系列合理的算法和假设来对这些不确定因素进行模拟,同时尽量简化问题,因此,算法和假设条件的合理与否是仿真模型准确与否的关键因素之一,在建立算法和假设的过程中通常需要借鉴其它类似仓库的经验数据,同时要借助于概率论等数学体系。

③确立对方案进行评价的指标体系。对仓库布局方案的评价主要是通过建立指标体系来实现的,评价指标主要包括总体的布置评价指标、主要作业区能力评价指标、运行评价指标和费用评价指标,每一类指标中都包含定量和定性两方面的指标。其中总体布置评价指标主要评价各个作业区布置的合理性、通道的布置合理性等方面;作业区能力评价指标主要评价各个作业区的面积是否合适、作业区的作业能力以及作业效率;运行评价指标主要评价整个仓储物流的运行效率、人员和机械运行流畅性等方面;费用评价指标主要评价在特定仓库布局条件下的仓库初期建设成本和运营成本。

④对布局方案进行仿真。以初步设计的方案为基础,根据仓库布局及算法假设,同时本着尽可能多的体现和包含评价指标的原则,利用仿真软件对布局方案进行仿真。对于一般的仿真来说,仿真的时间是可以任意长的,而且只有经过长时间的仿真,才能排除随机因素的影响,得到比较客观的结果,所以在对仓库的布局方案进行仿真时,仿真的时间通常选择一个月、一个季度甚至一年。

⑤根据仿真结果,分析方案的优劣。

在虚拟化仓库布局方法中,对布局方案的评价通常采用两种方法:一是直接观察的方法;二是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指标评价方法

*仿真过程的直接观察法

利用仿真模型的直观性的特点,在对仓库的布局进行仿真的过程中,直接观察仓库内物流系统的运行效率、运行的顺畅性,找出比较明显的瓶颈环节。

*指标评价方法

通过研究仿真结束后的评价指标,找出仓库布局的不合理环节,找出相对过大和过小的指标,如找出作业能力不足以及过剩太多的作业区,成本过大的环节,影响物流效率最大的因素,人员和设备的配备数量是否合适等。

⑥对系统的瓶颈进行分析,提出改进方案。通过对仿真模型的直接观察和对指标的评价,可以分析出影响仓库内物流效率的环节、物流设备和人员配备的满足率、各作业区之间衔接的顺畅性、作业区作业能力的满足率以及增加仓库运营成本的因素等,对产生瓶颈环节的因素进行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方案,通常考虑的改进方案包括:

*调整作业区间的位置关系

*调整作业区内部的布局方式

*调整作业区的形状

*改变作业区的面积分布

*调整作业区间的通道尺寸及通道布置

*调整出入库站台的数量

*调整人员和设备的配备数量

⑦将改进方案带入仿真模型中,进行反复修正,获得较优方案。对方案改进后,将仓库中作业区布局的调整以及各参数的改变重新体现在仿真模型中,建立新的布局方案的仿真模型,并进行仿真,得到新的仿真结果,然后重复第5步,对新的方案进行评价,如此反复修正,最终得到符合要求的较优的布局方案。

虚拟化布局方法的步骤如图1所示,值得注意的是,虚拟化布局方法虽然在布局手段和评价方法中都有很大的改进,但这并不意味着所得的方案是最优方案,或者可以说,仓库布局没有最优方案,只能根据仓库布局的实际要求选择较为合理的方案。

摘要:本文在分析传统物流中心设计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物流中心虚拟设计的方法及其优点,重点研究了物流中心虚拟设计的步骤和流程,并以物流仿真软件乐龙为例进行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物流中心,虚拟设计,乐龙

参考文献

[1]艾小玲,城市物流空间布局方法研究.[长沙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2)

[2]王战权,杨东援.物流园区规划初探.系统工程,2000(1)

[3]牛慧恩,陈璟.物流用地与物流园区.规划师,2001(2)

[4]彭建真.上海,广州,深圳,天津四个城市的物流中心建设发展情况分析.中国经营报,2001(9)

[5]林立千.设施规划与物流中心设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8:378- 379

合力构建虚拟化动态数据中心 篇8

基于项目的基础构架由应用程序、服务器、网络、存储组成, 是孤岛式, 几乎或完全不重复使用, 效率低下, 存在浪费、未使用的资源;不灵活, 转变难度大且成本高昂。

面向服务的基础构架实现云结构, 有弹性, 可以重复使用, 加快上市;高效, 池化资源, 降低TCO;能够动态响应业务需求。

规模越大, 挑战越严峻

如何在系统之间优化数据?

如何克服资源拥塞的情况?

更改基础架构会带来哪些影响?

能否动态提供各种级别的服务?

能否有效地备份和恢复?

数据中心设计在不断发展, 工作负载逐渐迁移至可扩展的共享基础架构, 由基于应用程序的孤岛, 到虚拟化区域应用, 发展到私有云、公共云、混合云。

一、这一过程中的第一个阶段:基础构架应用程序。

这一过程实现整合和虚拟化, 以解决资源利用率低下问题;实现整合而不会失去专用基础架构的优势以及维持可管理性。

基础架构虚拟化, 一个统一端到端架构, 能够将数据中心资本支出和运营支出减半。

一个聚合网络结构拥有一条线缆, 多个协议, VM感知型网络架构, 使网络稳定简单。一个统一存储架构拥有原生支持所有协议可以减少存储容量避免对多个存储设备进行分层。

Net App统一架构具备相同的工具和流程, 学习一次, 处处适用;拥有集成的数据管理, 集成的数据保护;供应商之间采用统一标准。一个架构即可应对各种工作负载。

统一架构的重要性

优化的通用平台:能够实现共享的IT, 灵活满足应用程序要求, 提供集成的数据保护。

简化的用户体验:通用软件和管理, 自动化服务和分析, 提高运营效率。

二、过程中的第二阶段:业务应用程序, 是第一层和第二层应用程序。

可以满足越来越严格的应用程序SLA;提供一致的应用程序性能、可用性和安全性;从能够想到的所有故障中快速恢复, 而数据丢失最少甚至不会丢失。

这一阶段保护数据不受任何故障的影响, 当出现用户错误时, 可以及时备份, 最终用户恢复;数据损坏时能够实现瞬时恢复;系统或站点故障时可以透明故障转移;当发生区域性灾难时可在几分钟内即可恢复。

三、过程中的第三阶段:虚拟化数据中心, 从端到端虚拟化。

能够即时纵向扩展和缩减环境规模;无中断地移动应用程序, 以维持服务水平;当应用程序在资源之间移动时, 维持策略、控制、安全性和隔离。

弹性扩展基础架构

能够同时快速配置服务器和存储;在几秒内克隆虚拟服务器, 或者在几分钟内克隆数千个桌面;动态扩展基础架构, 快速创建整个应用或生产环境, 并随着业务需求变化, 重新分配容量或转换其用途。

Net App Cluster Mode-云存储架构

Net App Data ONTAP 8.1集群模式

1、企业无中断操作

纵向扩展的应用程序角度是多个系统、多个容器, 横向扩展的应用程序角度是一个存储系统、多个容器、多协议访问。Net App Data ONTAP 8.1集群模式由纵向扩展转换到横向扩展。

SAN和NAS访问的特点:高存储效率, 集成的数据保护, 卷移动性, 板载AV, 安全多租户。

2、统一化架构的价值延伸

其架构时刻在线, 弹性按需所得, 运行高效率。借助无中断的操作消除数据中断;按需的灵活性领先于市场变化, 根据业务要求变化动态调整;运营效率上, 发展业务但不增加IT成本, 利用现有的IT人员, 大规模扩展基础架构。

应用程序和数据透明移动性

网络层:网络虚拟化;服务器的网络配置文件保存在交换机中。

VMware:VM借助VMware VMotion透明迁移;借助DRS可实现自动迁移;网络策略随VM移动。

Net App:存储虚拟化;数据存储库透明迁移———借助Net App Data Motion。

虚拟化动态数据中心可以满足Time to Market要求, 可以在不到一小时的时间内部署一万台VM;使客户端容量达到100倍, 而基础构架成本不变;实施了五万个席位的VMware View 4.5的生产环境。

四、过程中的第四阶段:IT即服务, 是私有 (或公共) 云基础架构。

其特点是:基础架构计量/成本分摊, 服务自动化和管理, 自助服务, 即时交付和容量弹性。

业务流程和IT服务管理, 拥有详细的租户和基础架构配置工作流;可以使ITSM供应商可提供自助门户和端到端管理、监控、故障排除;促进ITSM/DCA供应商的快速集成 (BMCCADynamic OpsGa leNew Scale等) 。

Flex Pod:联合解决方案

Flex Pod的优势:

高效数据中心:拥有业界强强联手打造的一个平台, 简化向虚拟化和云转型的过程;降低Op Ex并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与现有技术的透明集成;实现与第三方管理工具的开放式集成。

业务灵活性:灵活的平台可适用于多种应用程序工作负载和使用情况;灵活的基础架构可以扩充和扩展, 以满足云计算要求。

降低风险:预先设计、经过验证的基础构架, 避免凭空猜测, 加快了部署;提供主动、预测性的集中管理;每天24小时提供合作支持, 快速发现并解决问题。

Net App向全球400家企业提供按需IT服务, 客户可以随着基础架构和应用程序的扩展而购买存储。

解决方案方面, 通过在VMware、F5、Net App上实施标准化、自动化和虚拟化数据中心基础架构。

绿色数据中心虚拟化是关键 篇9

虚拟化技术由来已久, 早在上世纪60年代, 美国的计算机界就出现了虚拟技术的萌芽, 进而应用于商业市场。虚拟化技术最初应用于大型主机, 之后便进一步演化发展即从桌面虚拟化到服务器虚拟化, 再到软硬件虚拟化。短短几十年, 虚拟化的演变经历了上世纪70年代的大型机时代, 80年代的客户服务器时代, 90年代的网络年代, 而如今则步入虚拟时代。虚拟化的整个演变过程就是IT技术发展的真实写照。

最近两到三年, 虚拟化技术一直是IT界的热门话题。人们对虚拟化技术的关注度如此之高, 有多种原因, 除技术本身的发展之外, 最主要是因企业外部环境的快速变迁。众所周知, 随着金融危机席卷世界各地, 时下如何度过“寒冬”成为企业最关注的焦点。全球企业空前一致地选择了节约成本的道路, 这加速了企业对虚拟化技术的需求。其次, 全球范围能源危机引起了对能耗的关注, 带动了世界范围内的绿色IT革命, 而虚拟化正是实现绿色IT最重要的基础。此外, 企业从风险控制的角度考虑, 全球化带来企业全年7×24小时的运营环境, 使得IT运营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而灾备自然受到重视。建立灾难备份系统的核心之一是保证业务连续性, 而虚拟化成了灾备的实现技术。今天, 虚拟化技术之所以如此受关注, 与其在简化IT管理、提升业务绩效方面的优势密不可分。在帮助企业集中共享资源、降低成本、优化利用率方面, 虚拟化技术可谓企业的不二选择。

虚拟呼叫中心 篇10

融合网络适配器作为行业领先的适配器方案,与其他同类产品相比,在CPU效率、应用性能以及数据备份时间和可靠性方面具有绝对的竞争优势。

融合网络适配器优势

更高的应用性能。正如上表所示,QLogic 8200系列融合网络适配器能够提供最佳的应用性能,对高密度虚拟化和云计算环境而言,该融合网络适配器是最佳的解决方案。

由ConvergeFlex所助力的最低拥有成本。QLogic 8200不仅能够提供最低的CPU利用率,其作为业内唯一的一款融合网络适配器,还可以通过一条线缆同时为CP/IP、CoE和iSCSI提供并发的高性能卸载。这使其能够满足拥有最高密度虚拟机的虚拟化服务器环境的性能需求。QLogic所配置的VMflex技术,能够提供诸如通过巧妙地在适配器内嵌入第2层以太网交换机,创建多个分区和灵活的带宽配置等先进的虚拟化服务,并且能够实现物理机内虚拟机至虚拟机的直接通讯,以及支持SR-IOV、NPAR、NIV(VNtag)和VEPA/VEB。

市场领导地位。据Dell' OroGroup称,QLogic是融合网络适配器的市场领先者,领先于其竞争对手最少两位数的销售量。除了已经部署了1000万个FC端口外,QLogic的软件堆栈与所有现有的LAN、NAS和SAN环境具有完全的互操作性,并支持几乎每一种hypervisor、操作系统和启动环境。

透明的可管理性。QLogic的ConvergeConsole提供了FCoE、iSCSI和IP功能的多平台管理,实现管理的简易性和融合网络的部署。

最佳的企业级应用性能。在Microsoft Exchange2007环境中,QLogic适配器的性能效率领先Emulex的同类产品54%,领先Intel软件FCoE起始器189%。在MicrosoftExchange 2003环境中,QLogic适配器的性能效率领先Brocade适配器33%,领先Intel软件FCoE起始器295%。

卓越的业务连续性。QLogic适配器能够显著缩短数据的备份时间,并显著提升数据备份的可靠性。在连续写入操作中,QLogic适配器的性能比Emulex适配器陕71%。

虚拟装配的几种中心技术研究 篇11

虚拟装配是实际装配过程在计算机上的本质体现,它利用计算机仿真技术,结合虚拟现实技术,在虚拟环境中通过建模仿真等交互操作,在计算机上实现装配的全过程。广义的讲应该包括产品的设计、工艺规划、加工制造、装配和调试。从本质上说,虚拟装配就是要利用计算机生产出“虚拟产品”。它结合辅助设计软件,通过计算机、多媒体传感交互设备构造一个模拟现实的虚拟环境,可以使操作人员在其中进行虚拟漫游,通过三维鼠标和数据手套等特殊设备进行虚拟拆装等操作。在这种交互的环境中,可以对设计与装配对象在设计和研制过程中的复杂动态性能进行模拟。它可有效支持自顶向下的并行产品设计,以及可制造性设计和可装配性设计,有效地缩短产品开发周期。

2 几种中心技术

虚拟装配是虚拟制造技术的一个重要部分,是在计算机上的产品仿真过程,也是产品数字化设计的过程,在虚拟的装配环境中,用户根据需要能进行下述工作:装配工艺的规划与设计;在屏幕上实现零件到产品的预装配;装配过程的碰撞、干涉检查;可装配性评估;装配过程的优化分析;装配经济指标评价;装配可靠性评估。在虚拟装配过程中,用户可通过有关接口方便地对装配过程进行干预,从而可以从装配的角度来考察设计,为设计的更改和优化提供了装配方面的依据,也为优化装配过程、优化装配线设计提供了分析工具和手段。

2.1 以设计为中心的虚拟装配

以设计为中心的虚拟装配,是将产品三维数字化定义应用于产品研制过程中,结合产品研制的具体情况,突出以设计为中心的思想,这表现在以下三个层面。

2.1.1 面向装配设计

产品研制过程是一项复杂的跨学科、跨部门的系统工程,需要在产品研制初期即设计阶段进行总体的协调,主要是对产品协同工作进程的可行性与合理性进行分析,并且进行产品主体结构物理装配方案评价。传统的设计过程与装配过程严重脱节,需要采用面向装配设计方法,即在设计初期把产品设计过程与制造装配过程有机结合,从设计的角度来保证产品的可装配性。引入面向产品装配过程的设计思想,使设计的产品具有良好的结构,能高效地进行物理装配,能在产品研制初期使设计部门与制造部门之间更有效地协同工作。

2.1.2 自顶向下的并行产品设计

基于并行产品设计的装配技术支持自顶向下的设计方法,通过自顶向下的并行产品设计,可以分层次地建立统一的产品动态虚拟样机。一个真正的产品设计过程应该是这样的:先有产品的整体外形和功能设想,然后在这个整体外形里逐级地划分出产品的部件,再划分出组件,一直到最底层的零件。再对零部件的外形在其功能控制下进行详细的设计,然后进行零部件装配,形成初步产品,进行必要的分析,再反馈到装配设计和零件设计,如此反复。这说明产品设计过程是一种自顶向下为主、自底向上为辅的设计过程,整个过程就是基于装配的并行工程。

并行产品设计是对产品及其相关过程集成、并行地进行设计,强调开发人员从一开始就考虑产品从概念设计直至报废的整个生命周期里的所有相关因素的影响,尽可能及早地发现一切可能产生的错误和矛盾,以缩短产品开发周期,降低产品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并行产品设计的重点是多个产品开发小组协同地工作,它要求分布在不同地点、不同部门的产品设计工程师,以产品为核心从不同角度、不同需求出发进行并行设计。

2.1.3 可制造性设计和可装配性设计

产品研制不同阶段生成的产品模型,提供了一个面向设计群体的装配设计环境,使得设计群体中每个成员的设计从产品设计的开始就被有效地控制在最终产品可装配的范围之内,并且实现以产品为核心的设计思想,保证产品设计工程师的工作与整个产品的进展过程相关联,部件模型的变化将只反映到相应的装配部件上,从而保证了模型数据的集成性,避免了设计工作的重复。同时,产品研制是多部门的协同工作过程,部门之间的合作往往受到各个单位的生产。

2.2 以过程控制为中心的虚拟装配

2.2.1 实现对产品总体设计进程的控制

在数字化产品开发过程中,结合产品研制特点,我们人为地将虚拟装配技术应用于产品设计的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总体设计阶段、装配设计阶段和详细设计阶段。通过对三个设计阶段的控制,实现对产品总体设计进程的控制。

2.2.2 过程控制管理

过程模型包含了产品开发的过程描述、过程内部相互关系和过程间的协作等方面内容。通过对过程产品模型的有效管理,实现对工程研制过程中各种产品设计结果和加工工艺等产品相关信息的管理,从而实现优化产品开发过程的目的。

2.3 以仿真为中心的虚拟装配

以仿真为中心的虚拟装配,是在产品装配设计模型中溶入仿真技术,并以此来评估和优化装配过程。其主要目标是评价产品的可装配性。

1)优化装配过程目的是使产品能适应当地具体情况,合理划分成装配单元,使装配单元能并行地进行装配。

2)可装配性评价主要是评价产品装配的相对难易程度,计算装配费用,并以此决定产品设计是否需要修改。

摘要:该文讨论了虚拟装配的基本理论基础,给出了针对实际开发中具有一定实际应用价值和潜力的以设计为中心的虚拟装配、自顶向下的并行产品设计和可制造可装配性设计,详细阐述了其特点。

上一篇:主要困境下一篇:生态浮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