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的技术出路

2024-08-12

新能源汽车的技术出路(精选8篇)

新能源汽车的技术出路 篇1

我国煤炭资源丰富, 煤炭资源是我国经济发展使用的主要能源。但由于国际节能减排的舆论压力和我国自然环境的制约, 煤炭资源必须要进行经济转型。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是发展循环经济, 实现可持续发展, 构建生态文明社会。但在发展循环经济的过程中, 我国资源型区域却因为后续发展出现了病态经济状况。许多城市的经济转型只停留在规划文件内, 煤炭需求增加就会出现反弹。因此, 要从能源技术创新角度分析煤炭资源型经济转型中的问题。

一、煤炭资源型经济转型中的困境

1. GDP的增长促进了煤炭消费量的增长

自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经济已经持续30年的增长。近年来速度有些变缓, 但依旧保持增长态势。与此同时, GDP的增长带动了煤炭消费量的增长。据相关数据显示, 我国GDP增长率和煤炭消费增长是正相关的关系, 两者相关系数可达到0.97。经济快速增长, 需要大量的煤炭资源, 而这也导致了煤炭资源型经济转型陷入困境。煤炭资源丰富的地区, 在高煤炭需求量的形式下, 转型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局面。

2. 我国能源消费结构过于单一

GDP增长之所以能够促进煤炭消费量增长, 主要是因为我国能源市场中煤炭能源比重大, 国内能源消费的结构比较单一。我国煤炭资源丰富, 基础设施的钢铁、电力和建材都离不开煤炭资源。我国尚未研究出替代性新能源, 煤炭资源依旧有较大的开采量, 煤炭消费也在持续增长。我国的风能、水能、核能等清洁能源近年来比重逐步加大, 但煤炭是一种简便稳定的能源, 能源消费量依旧占主导地位。

3. 现实的资源环境约束

煤炭产销量大, 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的增长。之所以必须要进行转型, 还是因为资源环境的压力。煤炭开采枯竭后, 城市经济发展便会受阻, 必须要主动转型。煤炭消费会产生大量的污染气体, 碳排放量大。我国因为使用煤炭资源量大, 二氧化碳排放量居世界第一。为了应对国际舆论压力和气候变化, 我国政府提倡“节能减排”策略, 要求使用清洁能源, 减少碳排放量。

二、以能源技术的创新视角分析转型的出路

煤炭资源型经济转型, 表面的含义是产业转型或经济转型, 其实是能源技术创新问题。由此, 受到了社会制度和技术制度的制约。这也是煤炭资源型经济转型困境的主要原因。煤炭市场并不能推动转型, 因此要在技术层面上进行转型的探索和创新。能源技术是加工处理资源获得的直接使用能源和二级使用能源。而能源技术创新则是开发新替代性的能源, 包括改进和应用新能源技术。

1. 发展清洁煤

能源技术创新有许多的表现形式, 既可以表现新技术创新, 也能表现原技术突破。以我国煤炭资源储存量和能源需求增长情况分析, 短时间内不能缩小煤炭消费, 但可利用技术创新清洁和利用煤炭。转型初期阶段, 通过能源技术创新来发展清洁煤。清洁煤技术是希望把煤变成绿色燃料, 根据煤炭区域的优势来提高煤炭使用效率、减少废气排放量。世界发达国家已经在为清洁煤技术发展规划, 加大了知识投入和资金投入。我国要加强该方面的基础性投入。地方政府要加强环境管制, 研发优惠政策, 从而鼓励煤炭企业发展清洁煤技术。

2. 开发新能源

除了发展洁净煤之外, 要开发氢能、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替代煤炭资源, 这是经济转型最优路径。政府要制定双边政策, 以此引导企业做好能源技术创新。开发新能源过程中, 要加大创新政策、创新能力和创新组织的协调和配合。发达国家创新实践重视能源技术的基础知识投入和资金投入, 规定了碳排放的额配。丹麦通过低碳交通、生活, 以及工业理念转变能源消费观念, 日本政府加大技术投资后将技术交予企业研发。我国应当加大新能源的扶持力度, 构建新型的市场环境。

3. 发展循环经济

发展清洁煤和开发新能源的路径是不改变煤炭能源产品而实现的。生产方式转型重在能源的循环利用, 通过能量梯次使用和物质闭路循环, 形成能量流动和自然生态物质循环的经济模式。该模式能够减少环境污染、节约资源。发展循环经济重在三个层面, 即企业内循环、循环经济园和循环经济区域。企业内循环综合利用企业副产品、产品和废弃物, 以此减少污染排放和物料利用;循环经济园区中的企业之间综合利用废弃物, 比如焦、煤、电等;循环经济区域实现城市循环、农业循环和工业循环, 建设不同体系、产业的共生区域和有机组合, 形成再生资源的区域体系。

三、结束语

通过实证分析和理论研究, 我国经济市场过度依赖煤炭资源, 煤炭资源经济转型缺少动力和基础。我国能源技术转型长期处于开发和利用煤炭的阶段, 转型政策出现失灵现象。煤炭资源型经济转型的需求结构转变要以丰富的能源供给来实现。发展清洁煤和开发新能源, 能够转变能源需求结构和消费习惯。调整好转型政策和思路, 才能突破煤炭资源型经济转型的困境。

参考文献

[1]纪晨光.谈黑龙江省煤炭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政府支持[J].商业经济, 2011, (16) .

[2]王义光.加快煤炭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步伐[J].奋斗, 2010, (9) .

新能源汽车的技术出路 篇2

关键词:新能源汽车技术;设计性实验;实施方案;结果评价

在国家提倡发展节能及新能源汽车的背景下,我系车辆工程专业本科开设了《新能源汽车技术》课程,其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节能及新能源汽车涉及的电机、电池及控制等相关知识,加深学生对新能源汽车控制相关技术的理解,以及培养学生科学实验的能力及素养。社会经济发展越来越需求实践动手、综合应用方面具有较强能力的人才,因此课程进行实验教学改革,研究如何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显得尤为重要[1]。设计性实验是指给定实验目的要求和实验条件,由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并加以实现的实验[2],在实验的过程使学生课堂所学知识得到加深,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养成尊重科学规律、工作严谨认真、独立思考、相互协作和正确规范使用仪器设备的优良品质,引导学生创新性思维,这些科学素养的培养将为未来的工作奠定下良好的基础,适合我校“学以致用”的校训。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新能源汽车技术课程的特点,开展了设计性实验。

一、设计性实验内容的选择

设计性实验的所有目的必须落实到具体实验内容,可见设计性实验题目的选择非常重要,这又需要结合实验室设备条件和师资力量综合考虑。我系实验室方面具有了嵌入室实验室,拥有20套飞思卡尔16位微控制器教学系统,配备了电脑和数字示波器。本系教师具有完成两项横向课题的经验:直流无刷电机控制器的研发和电动汽车锂动力电池管理系统的研发,在新能源汽车电机驱动系统和电源管理系统方面具有了一定的实践经验。开设直流无刷电机驱动系统和锂动力电池管理系统这两个题目作为设计性实验题目已经具有可行性,这两个题目实施有以下特点;①所选实验题目让学生有设计的空间,并能通过实验验证其所设计实验的效果。例如对于电机驱动实验,可以选用不同算法编写不同的程序实现新能源汽车所用电机的无级调速;选用不同的过流过载保护电路等,针对不同的保护电路编写相应的软件控制。②在实验中安排学生2~3人为一组,在实验中学生需要相互协作、集思广益和积极创新,在方案论证后选定一个新颖且相对完善的方案来完成实验。在这个过程中培养了学生通过团队协作完成一项设计任务的能力。③熟悉目前流行的新能源汽车控制芯片,使得学生在学校所学知识与市场之间更好地接轨。目前飞思卡尔公司所生产的芯片为汽车及新能源汽车控制器市场主流芯片,学生在完成设计性实验过程中,运用《单片機原理及应用》课程和《新能源汽车技术》课程学得的知识,透彻分析利用芯片MC9S12XS128的片上资源,完成设计方案,使得学生在校所学与市场实际应用之间更加紧密,使学生以后相关工作的开展更加顺利。综上所述,这两个实验项目的选择,能有效覆盖设计性实验对学生培养的要求。

二、设计性实验的方案确定

设计性实验方案确定对学生所需要运用的知识尽量宽松,使得学生具有较大的自由度完成该实验。在仅使用实验箱来进行实验往往存在以下几点弊端:①实验系统以实验箱的形式展现,侧重于软件实验;②验证性实验居多,学生难以利用实验箱进行扩展性、综合性、设计性实验[3]。因此在进行本课程设计性实验时,结合现有的仪器设备自行制作了兼容的配套设备,各自组成相对独立模块。题目设置分任选题、抽签题,实验过程中学生根据所分配的题目自由选择组合这些硬件模块,进行相应的软件编程。具体过程有实验前的准备、实验过程中的指导及实验考核。

1.实验前的准备。本设计性需要实验老师和理论课老师要相互紧密配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结合实验内容,预先给学生一些相关的信息和学生课外查阅相关资料。在选择题目后,学生实验前对实验内容具有一定的了解和提出初步的设计方案,这样学生就能有针对性地加强预习和准备,对实验中用到的芯片相关功能要做到了然于胸。例如在直流无刷电机驱动系统中用到的典型芯片为IR2103或同系列的相关芯片,在实验前学生需要查阅资料,对于所选用的芯片的时序逻辑和典型特征值有了较好的了解,所要编写的程序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方案并做出初步方案评估。

2.实验过程中的指导。由于设计性实验分组比较细,学生所做内容灵活性较大,要求实验指导工作量大,涉及内容更复杂。所以每次实验第一批次理论课任课老师要求到场,和实验指导教师共同完成指导工作,同时也加强理论课任课老师和实验指导教师相互交流和对学生的了解,使得指导工作有的放矢。在指导过程中对学生应以鼓励为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对学生提出的设计方案应透彻分析,赞扬其优点,委婉指出其需要改进的地方,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

3.设计性实验结果的考核方法。考核分三部分,即实验前准备、实验完成情况和实验报告。在实验前准备工作时,对于一个题目让学生选择不同的部分进行设计,合理有效的分割实验任务,使得学生在一次实验课上能完成所要求的设计任务,学生在做实验前需要提交一份准备材料,对于所做实验有一个初步的方案及其论证。实验完成情况由实验室老师根据现场情况打分。由于设计性实验的特点使得提交的实验报告结果必然会出现多样化,如何考核和评分是一个不可避开的问题,考核标准非常重要,实验报告提交的内容应包含所用到的知识或理论介绍、提出的设计性实验方案、方案的特点或创新点及实验验证结果等。

三、设计性实验的效果分析

通过与学生的交流调查,大部分学生对于设计性实验的开设持赞成态度,认为自己是学工科的学生,对接受实际能力训练的环节非常感兴趣,通过做设计性实验,自己参与感得到了满足,非常赞成学校提供这样的机会。例如通过动力电池组数据采集、充放电控制和各种保护电路的设计,对于锂电池组管理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对于司空见惯的手机锂电池管理不再觉很神秘,学生觉得以后的课程设计或毕业设计能得到更多的训练机会。个别同学觉得自己动手能力和综合组织所学的知识的能力有所欠缺,在完成这些工作过程中难度较大,而且兴趣不大。部分同学由于参加了课外科技活动,在老师的指导下已经有部分相关的实践经历,觉得部分实验内容稍简单,以后应对这部分学生准备难度稍大的可选题目。

《新能源汽车技术》课程是一门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的课程,通过设计性实验的开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工科学生对于工程实际技术的应用普遍感兴趣,在设计性实验中,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都有了较大的提高。实验教学改革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对师资要求较高,对实验设备性能参数的认识更高,以后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参考文献:

[1]黄琦兰,沙琳,秦伟刚,等.电工学中设计性实验实施及效果分析[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0,9(32):136-138.

[2]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EB/OL].http:∥www.pgzx.edu.cn/upload/files/zxwd/jgt20

0421.pd.f,2004-8.

[3]代芬,王卫星,邓小玲,等.单片机综合实验开发板设计[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8(9):213-215.

作者简介:邹政耀(1973-),男,硕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汽车技术状态检测与控制。

新能源汽车节能技术的应用 篇3

当今社会经济和科技在不断的快速发展的同时能源消耗太大造成能源不断的枯竭与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日益明显。如今全世界各个地方都在提倡节能、减排。绿色环保则成了当今社会上的主体。如今汽车行业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耗和污染行业之一。而要解决能源消耗与环境污染问题就应该先从汽车行业抓起, 减少能源消耗和污染。

1 汽车的节能技术

1.1 混合动力技术

混合动力一般指由汽油、柴油与电能混合在仪器所形成的动力。这项技术的关键是混合动力系统。混合动力系统关系着整个车的性能。再经过多年混合动力研究的基础上, 将原来的点火装置转变为由电动马达作为发动机的辅助动力来驱动汽车。由原来的离散结构向着一体化结构发展。也就是将发动机和电机与变速箱结合在一起。在启动的时候辅助发动机的电动马达可以产生很强的动力, 也可以在汽车高速平稳的行驶时间段内减少发动机的出力减少油耗。而且混合动力技术能够对能量进行回收。在制动的时候, 能够对热量进行转变吸收。

混合动力技术的分类可分为两类一是联结方式二是混合度;联结式分类是根据混合动力的驱动方式进行分的, 其中联结式分类又分为了3种:1) 串联式混合动力系统是由电能转化为动能从而驱动车轮转动, 其中的电力是由内燃机带动发电机来引起的;2) 并联式的混合动力系统区中的驱动系统内有两套, 并且两套的驱动系统能够可以相互协调来共同完成驱动车辆, 当然也可以使用单独的驱动系统来驱动车辆。这样的并联式混合驱动系统能够使车辆适用于更为复杂的路况;3) 混联式混合驱动系统可以根据不同的路况来临时调节内部机器的输出功率的原因是因为它的内部中的内燃机和电机有自己的一套机械变速箱而且混合动力系统还可以分为以下4类:1) 微混合动力系统该系统可以有效的防止电动机的不运转从而增加油耗和对环境的污染。对发动机的启动和停止进行控制;2) 轻混合动力系统, 而这种系统的主要代表是皮卡车;3) 中混合动力系统动力系统采用的是高压机比低混合动力系统更加的灵敏;4) 完全混合动力系统的混合度达到50%是未来逐步发展的方向。

1.2 高效汽油机、柴油机技术

汽车节能的关键是内燃机的技术。在内燃机节能技术方面, 应该从这几个方面讨论, 第一是汽油机直喷技术, 稀薄和分层燃烧技术;第二是柴油机的高压喷射技术;第三是柴油机的多次喷射技术;第四是可变气门技术;第五是废气涡轮增压技术。

1.3 高效载重汽车的发动机技术

目前我国载重汽车品种少, 技术还很落后。发展高效的载重汽车, 是在现代物欲横流的形势下, 提高运输的效率, 降低汽车用能源消耗的重要一步。因此, 国家应重点支持这种高效载重汽车的开发和产业化发展。

1.4 轿车、轻型车的柴油化技术

实现节能的重要途径是柴油化, 随着汽车以很快的速度进入家庭, 我们应该十分注重这项技术。不断的开发而且要有质量的保证。这样的话就减少了对能源的开发。实现了节能减排。

2 新能源汽车节能技术的应用

2.1 混合动力汽车

混合动力一般指由汽油、柴油与电能混合在仪器所形成的动力车型。这样能有效的改善燃油和功率输出低的车型。根据其不同, 主要又可以分为汽油混合动力和柴油混合动力两种。他的优点是:1) 采用混合动力后可以增加汽车内部机器功率的输出和减少耗油量。当大功率内燃机功率不足时, 可由电池来补充, 同时电池也可以得到充电, 所以其行程和普通汽车是一样的;2) 因为使用电池, 可以方便地回收以便循环使用;3) 在市中心人流量大的地方, 完全用电池单独驱动, 实现“零”排放;4) 可以在现有的加油站加油, 不必再投资建设新的加油站;5) 用户可以让电池在延长寿命和降低成本的基础上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

2.2 纯电动汽车

纯电动汽车是直接采用电机作为驱动器, 是全部以电力作为汽车的驱动力这种车的难点在于电力的储存技术。传统汽车消耗石油等不可再生能源造成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而电能可以从核能、水力和风力等可再生能源中获得且无污染。电动汽车还可以利用在其空余的时间进行充电, 使发电设备日夜都能充分使用, 大大提高它的行驶效率。由于这些优点, 电动汽车的应用成为汽车工业的一个非常关心的问题。对于电动车而言由于建设成本高且基础设施不是一个独立的企业就能够完成的, 需要各个企业联合起来与当地政府部门一起努力, 才可能大规模的推广。这使得电动汽车的价格非常的高昂, 但是与混合动力汽车相比较来说电动汽车的技术简单而且成熟且操作方便, 且只要有足够的电力就能驱动汽车且充电方便。但是不足就是电动车所使用的蓄电池的蓄电能力不足存储的电量少, 且构建电池的原材料成本高还没有形成一定的经济规模, 所以购买价格高。

2.3 燃料电池汽车

燃料电池汽车是以液化石油气 (LPG) 和压缩天然气为燃料, 采用先进的电子控制技术和高性能的污染净化装置来减少污染。而且经过有机材料的化学反应产生的电流作为汽车的驱动力。

近年来燃料电池技术已经取得了重大的突破。燃料电池汽车, 零排放, 而且减少了机油泄漏带来的水污染和温室气体的排放等问题, 还提高了燃油经济和发动机燃烧效率, 运行平稳, 没有噪声。

2.4 氢动力汽车

氢动力汽车是真正实现零排放的, 排放出来的是纯净水, 没有任何污染。

但是氢燃料电池成本高, 而且发展氢燃料的存储和运输按照技术条件很难实现, 还有就是氢气的提取需要通过电解水, 否则就不能从根本上降低二氧化碳排放。

这项技术虽然实施起来困难, 但是随着新能源技术的不断发展, 一定会得以解决实现。

3 发展前景

随着国家政府部门的不断指引, 各项政策的不断支持, 新能源汽车的应用有很大的发展前景, 新能源汽车节能技术的应用也会越来越广泛, 并且应用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大的便利。通过不断的发展新的技术, 以最低的成

本换取最大的经济效益, 也将会引领新能源汽车走上一个更新, 更广阔的台阶。

4 结论

科学技术永远是第一生产力。汽车的迅猛发展, 人们素养的不断提高, 在大力提倡生态文明建设, 打造美丽中国的时代背景下, 人们对环境的要求会越来越高。

更加环保的的汽车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而新能源的开发会越来越重要, 那么新能源汽车节能技术的应用会越来越广阔, 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时代总是在不断的发展, 科技也不断在进步。新能源汽车节能技术的应用将会备受重视。

摘要:伴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发展, 汽车行业如雨后春笋迅速的成长, 但汽车在给人们出行带来方便的同时资源和环境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汽车的生产和使用需要大量的钢材和石油, 而制成钢材的原材料和石油是不可再生资源, 因此面对汽车的大量生产这些不可再生的能源将会逐步的枯竭。所以对新能源汽车的开发与节能技术的研究对减少使用不可再生资源有重大的意义。

关键词:新能源车,节能技术,应用

参考文献

[1]史永基, 高雅利, 王宇炎.新能源节能技术研究进展, 2011 (7) .

[2]李志达, 望义熙, 周世权.汽车电器的研究, 2010 (11) .

[3]李大胜, 吕明, 石怀荣.湖南工程学院学报, 2011 (2) .

新能源汽车的技术出路 篇4

1 新能源汽车技术发展趋势

1.1 电动化发展趋势

从目前新能源汽车发展情况来看, 主要体现是电动化发展趋势, 存在着对电机、电池及其电控技术的依赖度不断提高的现象。插电式的混合动力车大多采用外部充电的方式, 车上装备有一台发动机, 同时配备一套电池电机动力驱动系统。燃料电池汽车算是电动汽车, 氢是其主要的燃料, 但实际上氢制取大多采用电能转化, 也就是说燃料电池汽车实际上仍然是利用电力转换。作为电动化的重要代表, 纯电动汽车主要是将燃料电池转化为各种类型的蓄电池。从技术经济角度来看, 电厂发电直接充入到汽车蓄电池中, 通过电机驱动汽车, 有效避免能源转换造成的损失。新能源汽车行业所要做的是, 更加注重电池转换效率。科学技术的日渐进步也使得电池转换效率不断地提高, 为纯电动汽车的推广提供重要的技术经济保障。

1.2 电力易获取性

从全球电力发展角度来看, 降低汽车二氧化碳实际排放量是一个长期性的发展目标, 但是实际的汽油车、混合动力车辆改进并没有满足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要求, 这就需要注重燃料电池汽车、电动汽车普及率。由于电力来源较为广泛, 诸如, 风能、核能、生物质能等等, 实际应用过程不应该仅仅依赖某种能源, 实现无污染的发电。国家需要根据国情发展需要来选择适应性更强的清洁能源, 提升汽车应用性能。工业产业化、规模化发展促使汽车销售实现了量产, 实际用电范围日渐普遍。由于我国煤炭以及发电成本较低, 实际的污染非常严重, 虽然正在积极进行改进, 但是仍然存在着非常大的隐患, 这就需要更加注重提升清洁、环保电力能源质量, 发达国家实际的清洁性更强。从产业发展角度来看, 电动车实际的普及范围日渐扩展使得市场普及率日渐增高。汽车企业在实际发展过程中更加专注降低排放量以及降低实际能耗, 通过电能使用来提升汽车发展进程。

2 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技术经济对策分析

2.1 降低传统动力的油耗

我国处于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初级阶段, 属于社会主义发展中国家, 特别是汽车行业, 实际发展并不是非常理想。中国企业在实际发展过程中, 在注重新能源汽车开发的同时, 还需要更加注重传统汽车改造, 尽可能降低传统动力汽车油耗。企业在实际发展过程中需要了解汽车发展理念, 充分考虑消费者实际需求, 设计出更加符合消费者发展需求的车辆, 既注重经济性, 又注重汽车质量。汽车企业在实际发展过程中, 需要充分考虑传统动力汽车巨大的市场规模, 寿命周期相对较长, 这就需要考虑到传统动力汽车巨大市场, 尽可能降低平均油耗, 避免汽车企业市场局限。

2.2 针对关键零部件形成新能源产业链

从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角度来看, 企业需要更加注重关键零部件的加工, 形成科学、先进产业链。以电动车建设角度来看, 电动车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关键环节, 即电控、电池和电机。从电池角度来看, 我国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 其中最具有代表的就是磷酸铁锂含量的电池, 并且锂离子电池在电动车中相关技术与西方国家相比, 差距较小。相对于电池, 我国的电控以及电机技术较为落后。作为汽车驱动重要部分, 电机对汽车驱动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从目前汽车企业来看, 纯电动异步电机以及插电式异步电机仍然处于研发阶段, 永磁同步性质电机实际性能仍然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从电控发展角度来看, 我国电动技术起步相对较晚, 关于电池系统的管理仍然处于研究阶段, 直流转换器并不适合应用于电动车。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 汽车企业不应该将资金、精力浪费在研发能源路线上, 实际的研发风险比较大, 应该更加注重交际技术的建设上, 诸如, 电磁兼容、车用电机以太阳能电池板, 等等, 需要更加的注重标准化。实际上, 新能源汽车发展并不只是企业产业发展问题, 实际上是一个规模非常大的系统性工程, 这就需要投入精力在新能源汽车自主研发上。

2.3 注重新能源上游下游企业投资

从近些年发展来看, 汽车行业发展更加注重细分产业分工以及发展外包生产模式, 实际的汽车企业分工日渐明晰。汽车企业在实际发展过程中, 如果并没有实现技术上突破, 那么则容易影响实际的企业发展效率。企业需要更加注重汽车主要技术的研发, 之后加大对其他企业研发技术的资金投入, 通过上游企业与下游企业之间的结合来提升技术开发效率。例如, 汽车企业可以借助较为先进的方式, 诸如, 入股或者是风险投资的方式来进行资金方面的投入, 特别是新能源电池企业、稀土原料企业等等。新能源电池企业、稀土原料企业以及电动机企业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需要发挥其新能源汽车发展中的主导作用, 汽车企业在实际发展中获得更多收益。

2.4 政府充分发挥其中的作用

在新能源发展过程中, 政府需要认识到自身所肩负的重要责任, 发挥指导作用。在新能源发展过程中, 国家不应该过于明确实际的发展方向, 充分发挥市场竞争的重要作用, 坚持发展方向符合市场发展需求。虽然政府对于大型技术都具有相应投入, 特别需要更加注重通用技术领域, 诸如, 燃料电池、电机等等, 实现关键技术的重点投资, 实现技术方向模糊性。政府还需要保证国内相关法律完善性以及统一性, 也就是从汽车实际排放标准、能耗标准等角度进行有效引导, 积极引导国内汽车企业参与到新能源汽车发展标准中。中国需要积极参与到新能源汽车标准制定上, 实现新能源汽车发展标准的统一性。实际上, 中国具有非常大的汽车发展市场, 政府需要从电源、充电设备以及连接器等方面为电动车制定出统一化的产业标准。政府需要充分发挥自身的调控作用, 鼓励国内厂商参与到零部件企业建设过程中, 通过国外相关标准、专利零部件投资来间接获得使用权益。政府还需要发挥自身调控作用, 通过节能环保补贴来提升国内汽车企业发展效率。政府需要针对先进产品排放标准以及能耗标准等角度进行产品补贴, 符合该标准产品可以获得补贴以及返税, 有效鼓励消费者购买低能耗产品, 提升新能源汽车发展效率。

3 结语

从我国目前发展来看, 新能源开发对我国汽车产业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汽车企业需要把握发展机遇, 注重自主品牌的探索, 实现新领域的企业研发以及探索, 转变技术方面的限制, 不断拉近国内汽车其与国际企业发展之间的距离。与国际汽车行业发展来看, 我国汽车企业并不是落后于技术, 而是更多的缺乏实际管理理念。汽车企业管理工作人员需要更加注重设计以及管理理念的学习以及领悟, 更加注重技术上的突破, 实现企业产业巨大进步。在进行科学发展过程中, 需要坚持踏实肯干的原则, 集中精力于汽车制造, 避免出现汽车产业落后的情形。

参考文献

[1]阮娴静.新能源汽车技术经济综合评价及其发展策略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 2010.

[2]曾鹏.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及问题[J].上海汽车, 2009 (08) .

我国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发展前景 篇5

1 我国新型能源汽车技术的发展现状

2003年起, 中国正是启动新能源汽车研发项目, 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 我国新能源汽车技术得以迅速发展, 我国新能源汽车主要产商发展现状如下。

1.1 一汽集团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

一汽集团作为我国资历最老, 经验最足的汽车制造公司, 在技术以及资金方面都有着强大的实力。因此, 接受国家下达的新能源汽车研发任务时, 一汽集团成立了专门的电动车部, 奔腾B70、奔腾B50就是这一专业部门研发的成果。一汽集团运用自身的技术手段, 结合社会的需要, 对新能源汽车进行创新改造, 能够切实保证新能源汽车的实用价值。

1.2 北京福田汽车公司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

北京福田汽车公司彻底贯彻落实国家下发的新能源汽车技术研发项目, 在加大对新能源汽车的研究力度的同时, 开始尝试对各类新能源的实践应用。目前北京福田汽车公司研发出的新源汽车主要有两种新型动力模式, 其中以电力为能源的有欧马可、奥铃等车型, 以混合动力为能源的汽车有蒙派克等车型。北京福田汽车公司从低碳节能角度出发, 对新能源技术进行创新, 使其能更好的应用于新型汽车之中, 满足人们的需求。

1.3 奇瑞集团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

奇瑞集团就是以节能小型汽车进入人们的视线, 在汽车领域中发展极为迅速。在全球提倡新能源汽车的环境下, 奇瑞集团凭借自身对新能源汽车的研究优势, 加强了对新能源技术的产业化研究, 制订了更为完善的研发体系。以电力为基本能源, 研发出新型动力电池, 并且能够进行批量生产, 奇瑞集团在我国目前新能源汽车市场上占有较大的比重, 为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提供了动力。

2 我国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发展前景

随着低碳经济市场越来越受到重视, 新能源汽车必定会在未来汽车领域中占有巨大的发展空间。我国人口众多, 是能源消费大国, 汽车的发展与我国能源的消耗有着直接的关系, 新型汽车的发展对我国能源经济以及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我国新能源汽车从2002年开始下达研发任务开始, 截止到去年年底, 已经生产出15万辆新型能源汽车, 根据推算, 到2020年, 我国新能源汽车数量将超过500万辆。由此可见, 新能源汽车在未来汽车市场中占有绝对的比重。

我国新能源汽车技术主要包括混合动力车型和电动力车型, 根据我国目前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发展状况来看, 我国新能源技术将以发展电动力为主, 促进我国有特色的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在电动力的研发上, 将对电池蓄力、电池安全性、电池成本等方面进行改良和创新, 更好的满足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需求[2]。

3 我国新能源汽车技术发展政策

新能源汽车如果想得到更好的发展, 离不开国家战略性体系的支持。新能源汽车作为新兴的汽车工业类别, 仅靠地方和企业的微薄力量, 很难有进一步的发展。这就需要国家层面上的有关政策进行引导和管理, 建立完整的研发、产业化、品牌等方面的发展体系, 加大对新能源汽车研发的资金补贴, 提供更多的技术和设备支持, 从而实现我国新能源汽车长期稳定的发展。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低碳生活得到了更多人的认可, 人们对新能源汽车的需求也日益增加, 对促进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针对我国新能源汽车技术的研发现状和相关政策, 对未来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前景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新能源汽车,汽车技术,发展前景,政策

参考文献

[1]张鑫.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现状及前景探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5 (10) :6-7.

新能源汽车的技术出路 篇6

1 新能源汽车概述

新能源汽车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 通过开发这种类型的汽车, 能够更好的完成交通建设和出行的便利。因此, 国内和国外对新能源汽车的研究都比较深入。从时间上来讲, 国外对新能源汽车的研究较为深入, 并且投入了大量的优惠政策, 包括激励性的财税政策、综合性的交通管理措施等等。美国作为发达国家, 在新能源汽车的研究中, 于2005年修订了能源法案, 并且会在后续的研究和发展中, 投入约40亿美元, 进行相关技术的研发。我国作为一个国际大国, 在新能源上的应用, 属于“后起之秀”。例如, 我国在“十一五”的计划期间, 设立了“863”计划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重大项目。通过开展“三横三纵”的研究方案, 实现我国新能源的高效利用和新能源汽车的深度研发。

2 新能源汽车的电机驱动控制技术

新能源汽车在实际的应用中, 具有环保效果好、使用寿命长、安全性高等特点, 受到了驾驶者的广泛欢迎。但是, 由于现阶段的部分技术还未达到较高的水平, 多数的新能源汽车, 主要采用的是混合动力来完成行驶的。在新能源汽车中, 电机驱动控制技术, 作为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分, 其造成的积极影响是非常大的。在此, 本文主要对新能源汽车的电机驱动控制技术进行论述。

2.1 电机驱动控制

新能源汽车的研究与应用, 成为了当前社会上的主要工作。从客观的角度来分析, 新能源汽车在小范围投入后, 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 并且在很大程度上, 减少了对能源的耗费。电机驱动控制技术, 要想在新能源汽车中发挥出更加积极的作用, 需要选择性价比较高的电动机。结合以往的工作经验和当下的工作标准, 电动机的选型原则, 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 高性能、低自重、小尺寸。现阶段的任何一项设备, 都在朝着“高精尖”的领域发展。电动机作为新能源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 应在性能上达到较高的指标, 自重应逐步减小, 并且减小自身的尺寸, 保证其他设备拥有足够的空间。

(2) 在较宽的转速范围内有较高的效率。

(3) 电磁辐射尽量小。新能源汽车不仅仅是强调动力的污染, 还不能造成太多的电磁辐射, 否则将会造成运行的恶性循环。

(4) 成本低。以目前的情况来看, 上述的几项标准, 电动机还是能够达到的。现今, 关于电机驱动控制技术的研究不断深入, 因此在满足电动机选型原则的基础上, 还要考虑其他控制系统的特点, 争取实现双向控制, 回收制动再生能量。

2.2 电机驱动控制器

在新能源汽车的研究和应用中, 电机驱动控制器是相关技术的核心部分。目前, 新能源汽车, 主要使用的是永磁同步电动机调速系统, 来完成电机驱动控制器的相关技术实施的。永磁同步电动机定子三相绕组通入互差120°的三相正弦电流, 在气隙中产生旋转磁场;而转子磁极为稀土永磁体, 在气隙中产生正弦磁场, 并且固定于转子位置, 因此矢量控制中的同步旋转轴系与转子旋转轴系重合, 用dq坐标系表示。定子磁势Fs沿旋转方向超前转子磁势Fr, 旋转的定子磁势与转子磁势相互作用, 吸引转子磁势旋转, 即驱动转子与之同步旋转。同步电动机的转矩角δ (定子电枢磁势和转子励磁磁势间的夹角) 随负载变化, 计算并保持δ=90°就可以和无补偿绕组的直流电动机一样, 基本实现解耦控制, 即转子磁场定向的矢量控制。根据检测的位置信号控制定子各相绕组电流, 即可充分保持其定、转子磁势正交。

3 关于新能源汽车及电机驱动控制技术的讨论

随着时间的推移, 能源紧张的局面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 并且成为了国际上的重点话题。各国的能源都是有限的, 即便强如中国一样的国家, 其能源的运用也不能挥霍无度。通过研究新能源汽车, 可以更好的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以此来减少各种不利影响, 为我国的交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但是, 目前的电机驱动控制技术, 虽然有了很大改善, 仍未达到理想的水平, 日后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新能源汽车及电机驱动技术, 在未来的研究和应用中, 应在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1) 新能源汽车的类型和电机驱动控制技术应相互匹配, 完成多元化的发展。

(2) 在客观上增加稳定性。

(3) 完成技术体系的健全, 促使混合动力进一步减少, 增强新能源的动力指标。

4 总结

本文对新能源汽车及电机驱动的控制技术进行讨论, 从现有的工作来看, 新能源汽车及电机的驱动控制技术, 在很多方面均取得了较大的成就, 并且减少了很多的问题, 在客观上和主观上满足了较多的需求。面对资源的进一步减少, 新能源汽车的混合动力, 应考虑利用多种新能源来共同应用, 而不是将汽油作为混合动力的一种, 这样只会对能源产生缓解作用而已。相信在未来的研究中, 新能源汽车及电机驱动控制技术, 还会得到更大的发展, 为国家和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

摘要:新能源汽车是现阶段推广较多的一种汽车类型。从严格的意义上来讲, 新能源汽车不断的减少汽油等不可再生能源的应用, 逐步应用天然气、太阳能等作为动力, 以此来实现零污染和零排放, 既减少了客观上的环境污染, 又满足了日常的驾驶需求。但是, 由于新能源汽车的部分技术还不是很成熟, 因此在目前的多数新能源汽车, 仍然会小部分的应用汽油。电气驱动的控制技术作为新能源汽车的核心技术, 需深入研究。

关键词:新能源汽车,电力电子,电机,驱动控制

参考文献

[1]刘道春.智能化激活高端冲压模具市场迎来黄金期[J].特钢技术, 2014, 04:8-14.

[2]熊燕舞.突破新能源汽车“推而不广”困局——国家电动客车电控与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落户宇通[J].运输经理世界, 2014, 19:100-101.

新能源汽车的技术出路 篇7

同济大学新能源汽车工程中心成立于2001年,中心战略定位是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构筑技术开发平台,积聚和培养汽车行业高级人才。发展目标是占据未来新能源汽车的技术制高点,支撑、引领和服务于汽车产业的发展。中心2006年被批准为新能源汽车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和上海电动汽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07年被国家科技部批准为燃料电池汽车及动力系统国家工程研究中心,2009年被国家发改委批准为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系统国家工程实验室。

同济大学新能源汽车工程中心的产业化依托单位上海燃料电池汽车动力系统有限公司,是应国家“863计划电动汽车重大专项”提出的实现电动汽车重大专项产品化和产业化目标成立的,进行电动汽车整车相关技术开发、电动汽车动力平台的研制与销售、整车企业四技服务、电动汽车动力系统总成及零部件产品研制,生产及销售、应用软件开发及销售、机电产品研制及销售等业务。他们在“十五”期间共同承担了国家863“电动汽车”重大专项“燃料电池轿车”等国家级与上海市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在“十一五”期间又继续承担了国家863“节能与环保汽车”专项中的“燃料电池轿车动力系统平台”项目。

科研成果

新能源汽车的技术出路 篇8

一、新能源汽车检测维修技术人员现状

(一) 行业分类细化, 人员分布不均

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传统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 (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 , 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 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新能源汽车种类繁多, 主要包括纯电动汽车、增程式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氢发动机汽车以及其他新能源汽车等。面对各式各样的新能源汽车类别, 市场上专业的新能源汽车检测维修人员的从业分布严重失调。由于, 混合动力汽车发展较早, 相比于其他新能源车型市场保有量较大, 从事该类型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的人员较为充裕。而针对近年来迅速蓬勃发展壮大的纯电动汽车, 汽车检测与维修人员的数量处于严重的紧缺状态。

(二) 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人员技术水平不高

随着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 职业院校专业技术人员的数量大量增长, 但多数汽车检测维修技术人员实践时间过少, 实际的动手能力并不高。同时, 各4s店汽车检测维修技术人员往往是传统内燃机车型的检测维修人员, 一方面, 缺乏系统性理论知识的掌握, 另一方面, 只是通过为数不多的定期培训, 严重跟不上新能源汽车迅速发展的技术更新。在实际操作中面对新的问题时, 通常是根据主观经验, 结合个人摸索进行操作, 缺少严谨性和科学性。随着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 专业的新能源检测与维修技术人员已成为市场大量需求的技术人才。

二、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人员培养思路

(一) 改进教学设计

目前, 无论是注重学术教学的本科院校, 还是更倾向实践能力的职业教育, 车辆工程相关专业课程的设置都还是以传统的内燃机车型为主, 作为未来主流市场的新能源汽车课程的设置处于严重的滞后阶段。为此, 在新能源汽车迅速发展的当前, 教学设计应该紧跟科技发展的脚步, 合理的对传统的课程进行恰当的修改, 增加新能源汽车的教学课时, 增强学生对当前不断更新的科技知识的及时掌握, 为日后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人员的培养奠定扎实、丰富、先进的理论基础。

(二) 加大专项实操动手力度

丰富的理论知识作为基础, 实际的动手才是提高操作能力的唯一途径。当下, 国内的职业院校或是本科教育都存在理论授课过多, 学生实践操作过少的问题。即便是在少量的实训操作阶段的安排上, 往往也是集中在某一特定时间内 (本科通常是大三暑假, 职高通常是最后一学期) , 这样一来, 对学生而言实训的知识要么是早学过的, 要么是还没学的, 实践操作质量大打折扣。在每个理论教学阶段加大专项实践动手操作能力, 能及时巩固各类理论知识, 开阔学生视野和知识面,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增进学生对各类新能源车型检测与维修操作的区别和技术要领的掌握, 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三) 加强与企业合作

高等教育和应加强和对口企业的沟通与合作。一是, 定期邀请企业生产人员、工程师、研发人员等到校内开展相关讲座、案例分析, 文化宣传等活动, 展现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前进,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二是, 定期安排教师参加企业的培训学习工作, 使得专业教师能及时掌握和了解新能源车型的发展中掌握的知识, 以及面临的问题, 在日后的教学过程中能更实际、直接的引领学生认识问题, 甚至于解决问题。加强与企业的合作, 是日后向社会输送高技能水平的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人员的有力保障。

三、结论

当前我国的新能源汽车处于高速发展时期, 而专业的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人员却有着巨大的数量缺口。针对这一问题, 相关教育工作者应及时注重起来, 紧随科技发展, 调整相关教学设计, 加强与企业合作, 为社会大量培养具有高水平的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人员。

参考文献

[1]电动汽车课程一体化教学方案探索[J].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5 (2) .

[2]张红英.电动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人员培养的探讨[J].湖南农机, 2011 (11) .

上一篇:住宅户型下一篇:煤矿企业青年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