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学应该怎样创新(精选5篇)
地理教学应该怎样创新 篇1
教育部近日下发文件, 要求各级各类学校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着力运用微博、微信等网络新媒体, 创新爱国主义教育方式和途径, 有效拓展课堂内外、网上网下、平台载体的爱国主义教育引导, 创造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 使学生处处受到爱国主义精神的感染。当前, 新媒体以势不可挡之势涌进人们的生活, 大学生、中小学生更是不例外, 成为新媒体的主要使用人群。在此背景之下, 爱国主义教育如何占领新的阵地, 成为一项重要且紧迫的事情, 那么, 广大教育工作者如何运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 做好爱国主义教育呢?
地理教学应该怎样创新 篇2
教学反思《应该怎样对数学学科进行预习呢?》 数学组董清思
一是要妥善安排时间。最好在前一天晚上预习第二天要上的新课,这样印象较深。新课难度大,就多预习一些时间;难度小,就少预习一些时间。二是要明确任务。预习总的任务是要先感知教材,初步处理加工,为新课的顺利进行扫清障碍。具体任务,要根据不同内容来确定。一般有:(1)巩固复习旧概念,查清理解新概念,查不清、理解不透的记下来。(2)初步理解新课的这部分基本内容是什么?思路如何?在原有知识结构上向前跨进了多远?(3)找出书中重点、难点和自己感到费解的地方。用红色笔做上记号。(4)把本课后面的练习尝试性地做一做,不会做可以再预习,也可以记下来,等同学交流或老师授课时注意听讲或提问。
地理教学应该怎样创新 篇3
[关键词]高职教育课堂教学教学设计
要上好一堂课,必须做好课堂教学设计。观念正确,设计符合高职教育特点和要求,上好一堂课就有了坚实的基础。但是传统学科型课堂教学设计,往往围绕教科书和学科知识系统来进行。课堂内容与职业岗位实际严重脱节;课堂职业能力目标笼统、含糊;职业能力训练随意、零乱。而设计的最终体现——教案,则主要是抄录教科书章节目录和内容要点,缺少职业能力训练和知识认知的过程控制和行为引导的设计。这样的课堂教学设计体现的是以知识为中心、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观,与高职教育的基本特征及要求格格不入,必然会导致学生兴趣低落,职业能力难以提高,课堂效果低下。
一、高职教育课堂教学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以符合高职教育特征的课堂教学质量观为指导高职教育区别于其他高等教育的基本特征,就是“以就业为导向”,使学生获得相应技术领域的职业能力,能很快胜任未来的职业岗位。衡量高职课堂教学质量,应该主要看能否通过各种有效的训练使学生的职业能力得以这逐步提高。教师应立足手高职教育层次,彻底摒弃传统学科型课程教学观念,以符合高职特征的教学观来指导课堂教学设计。
(1)以职业能力目标为中心。高职课堂教学设计应紧紧围绕职业能力目标来进行。首先要根据职业岗位能力需求、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确定明确、具体、可检验的课堂职业能力目标,然后考虑用何种项目、方式、手段、素材对学牛进行训练以实现既定目标。不能首先考虑要讲授哪些知识、怎样讲清这些知识。职业能力训练没有知识的支撑,难以顺利进行,但是高职课堂教学绝对不能颠倒“应会”和“应知”的地位,知识目标必须服从并服务于职业能力目标。
(2)以学生为主体。这是职业能力形成和提高的规律所决定的。职业技能和其他为完成职业任务所需要的相关素质,不是老师一讲就会的,必须经过反复、大量的实际操作或现场实施,才能形成和提高。知识也是如此,必须在实际运用中才能牢固掌握。高职教育课程教学的主要功能不应是传授知识,而应是组织学生进行职业能力训练。前者是以教师为主体,后者是以学生为主体。因此课堂教学设计重点应放在如何调动和促使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加职业能力训练上面,包括训练目标的把握、训练项目的选择、训练活动的过程控制及考核等等。
(3)以项目为驱动,以职业活动为训练素材,这是“以就业为导向”的具体要求。这里所说的项目,是为实现职业能力目标,需学生在课堂上完成的具体事项。如“制作年度报表”、“完成某种商品的价格策划”、“制作某种零件的工艺图”等等。职业活动指学生专业对应的职业岗位实际工作内容。课堂教学应根据学生的职业方向,以项目作为教学内容的载体,并且引入职业活动作为训练素材,才能使课堂教学贴近职业岗位实际,做到学用结合;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内在动力、促使学生积极参加职业能力训练。最关注最感兴趣的才会最主动、积极地参与,这是学生的心理依据。另外,每堂课设定的训练项目必须在课内完成,不能延至课外演变为课外作业。这样才能客观验证课堂教学的效果和效率。
(4)“教、学、做”一体化安排。所谓“教、学、做”一体化安排,指一堂课中知识讲授和职业能力训练应有机结合,不能分离。其结合点即职业能力训练项目。课堂教学中,要使学生通过完成项目提高职业能力,并掌握必要的知识,两者有机地融合在项目训练的过程之中。第一要务是要学生动手做,知识要融入到做的过程,根据项目训练的需要来讲授。一堂课应该从出示实例、学生试做或教师示范操作开始,不应从概念、特征等知识的讲述开始。一定要先将知识讲清讲透再让学生做、将知识认知和能力训练分离开来。
(5)符合能力形成和知识认知的规律,课堂教学设计应符合学生职业能力形成和知识认知的规律。如由感性到理性、由具体到抽象、由简单到复杂、由表象到实质、由模糊到精确等等。教师在课堂目标的设定、训练项目的设计、训练素材的选择、课堂考核、特别是训练过程控制等方面都应符合上述认识规律。要从初学者的角度来考虑,从直观实例出发,重视学习行为引导,要注意激发和保护学生参加职业能力训练的积极性。
(6)重视课堂考核。每堂课都应对学生完成项目的情况及其学习过程中的主观表现(如学习纪律、学习态度、组织带动能力、团队精神、创新意识等等)进行考核。课堂考核应作为课程成绩评定的一个重要方面,赋予合理的分值。要让课堂考核成为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以及学习行为和职业素质养成的有力杠杆。
二、课堂教学设计的具体内容及要求
(1)课堂教学目标。课堂教学目标应包括职业能力目标和知识目标。确定职业能力目标不能以教科书为依据,必须以学生专业对应的职业岗位需求为依据,并切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必须明确、具体、可检验,并设定可展示的成果或具体的检验参数。确定知识目标应以职业能力目标的需求为依据,遵循“必需、够用”的原则,不能以教科书的理论框架或学科体系为依据。
(2)课堂职业能力训练项目,职业能力训练项目是为实现课堂目标而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的具体事项,课堂目标需要通过它去实现,教学内容需要它去承载,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需要它去激发和驱动,课堂成绩考核需要以它为依据,因此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设计内容。训练项目设计应切合学生专业方向,具有实用性、典型性、新颖性、可检验性和趣味性,还应有利于职业道德、诚信品质、团队精神、法纪意识、创新意识和操作安全意识等素质的培养。训练项目要逐一编号列出,明确项目名称、拟实现的职业能力目标和知识目标、拟使用的训练素材,并对实施步骤、方式、场地、设备及工具、安全事项、考核方法等作出整体筹划。
(3)职业能力训练素材,职业能力训练素材指项目训练使用的实例(案例、习题、工件、图纸、工具软件等等)。职业能力训练素材是课堂教学设计的重点之一,应体现“实、足、新、趣”四个特点:实,即与职业岗位实际活动和课堂职业能力目标相适应;足,即充分满足训练项目的需要,具有层次性、对比性和丰富性;新,即体现职业活动的新工艺、新技术、新方法、新理念、新知识;趣,即能激发学生兴趣和内在动力。职业能力训练素材要力求采用生产、服务、管理一线的真实实例。
(4)项目教学过程控制,这是课堂教学设计中最重要、最细致、最能体现教师水平的环节。设计得好,职业能力训练有条不紊、环环相扣,课程目标水到渠成:设计不好,则会忙乱无绪、劳而无功。项目教学过程一般应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控制。
①项目训练过程和步骤。即设计训练项目怎样开头、怎样结尾、分几个步骤进行、各步骤问怎样衔接和过渡、能力目标和知识目标怎样融合等。一般可以分为以下过程和步骤:①告知;交代本堂课的职业能力目标和知识目标,明确要完成的项目;②引入:出示实例,教师示范或学生试做;③初步归纳:教师或学生初步归纳完成项目的操作要领和知识要点;④强化:出示改变了参数、增加了难度的实例,让学生操练,加强对解决问题的方案、方法、步骤和支撑知识的认识和体会;⑤系统归纳:教师系统归纳能力和知识要点,化解难点;⑥深化:从正、反、错等各个角度出示实例,继续让学生操练,巩固、拓展和检验学生的能力和知识;⑦课堂总结:综合归纳操作要领和知识要点,形成体系,并进行课堂项目考核。
②项目训练方法和手段。即设计项目训练各个环节、步骤运用的教学方法、手段及训练组织形式。如教师方面:示范操作、归纳讲授、课件演示、实物展示、挂图展示、板书、提问、巡查、个别指导、点评等等;学生方面:模仿操作、独立操作、分组操作、捉对比赛、分组比赛、课堂讨论、分组讨论、个别回答、代表发言、互相评点、作品展示等等。要求形式多样、方式灵活、能调动学生兴趣、切合训练项目的实际。项目教学过程控制的设计必须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并要注意行为引导和激发学生兴趣和动力。
地理教学应该怎样创新 篇4
兴趣, 表现出具有的积极情绪, 导致了行为上爱好某项活动, 从而形成行为习惯。缺乏对某一活动的兴趣, 就不可能产生对该活动的爱好, 对该活动没有爱, 也就不可能对该活动有持之以恒的兴趣, 而缺乏对某种活动的兴趣和爱好, 一般来说, 也就不可能形成从事该活动的习惯, 即使已形成的习惯, 也会随着兴趣爱好的淡薄而逐渐消退。反之, 随着对某一活动的兴趣的形成和爱好的增长, 习惯性可就越强。坚持终生体育, 我们强调对体育的兴趣爱好和养成从事体育锻炼习惯的重要意义。
一、更新教育教学观念, 改变传统的教育的认识
兴趣是学习自觉性的起点, 也是成才的起点, 由于应试教育的长期影响, 导致学校和家长给学生的误导, 使他们厌恶体育, 从此不在踏入体育场。教师应该从现代体育教育的意义和目的等方面出发, 通过各种手段和方法来宣传体育的重要作用, 使学生正确认识体育在人一生中的作用, 以达到改变他们的认识。
二、结合学校实际现状, 积极改善教学条件
体育设施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是否愿意参与体育活动, 良好、整洁、安全的运动场地及齐全的器材能很快调动学生参与运动的欲望, 体育的发展也是学校的一面窗口。学校领导要充分认识到体育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学校领导要应积极配备充足的体育器材, 充分调动学生对体育参与的积极性, 为学生参与体育活动提供有利的条件, 从而改变学生过去那种错误的认识, 另外教师也可以根据自己学校的特点, 与学生一起自制一些乡土器材, 让他们在活动中体现自身的价值, 让他们体验运动给他们带来的乐趣, 从而增加他们对体育运动的向往。
三、加强业务知识技能的学习, 不断提高教师的素质及业务能力
在现代体育教学中, 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不断充实自己的业务能力。在教学中施展自己别具风格的教学艺术和优美大方的示范动作, 去吸引更多学生的关注, 让他们通过体育教师的言传身教和观看优美示范动作对体育产生一种美的享受, 从而激发他们对体育学习的兴趣。
四、尊重保护学生的好奇心, 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
青少年学生对任何事物都感到好奇, 尊重和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是培养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前提和保障。作为体育教师, 应该了解青少年学生与成人体育兴趣的区别以及对于体育设施、设备等方面的好奇心和表现欲望。好奇心是儿童少年十分宝贵的内在素质, 如果我们在教学中能够充分注意并关注学生对某一事物的好奇心, 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感受与体验, 让学生自由地、无拘无束地参与其中, 这样学生的好奇心就会得到极大的满足, 也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兴趣品质。
众所周知, 兴趣是激发和保持学生行为的内部动力, 也是影响学生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重要因素。由于体育课程与其他课程的不同, 从表面看, 它既不影响学生的升学问题, 也不影响他们今后的就业和生活。所以, 只有真正地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 学生才能自觉、自主地进行体育学习, 因此在教学中, 要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 就应该努力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 让学生对学习的内容和方式感兴趣。同时我们应该做到以下几点:1.师生之间应建立一种互动的关系, 要真诚、平等地善待每一位学生。2.教学内容的选择要符合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要注重教材的趣味性, 游戏与技能的内容合理、科学、艺术性地搭配, 让学生感觉趣味盎然。3.教学的手段和方法要力求多样化, 尽量避免教法的死板、教条与程序化, 要营造一种清新的、活跃的、宽松的、民主的教学氛围, 采用激励性的评价方式, 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乐趣与锻炼的愉悦。例如:在上《快速跑》课时, 由于大多数的学生对快速跑不感兴趣, 课堂上学生的练习积极性不高, 气氛较低。这时, 我们如果采用师生共同参与游戏比赛的练习方案, 就有效地激活了死板的、教条的、程序化的课堂教学, 并且营造一种清新的、活跃的、宽松的、民主的教学氛围, 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乐趣与锻炼的愉悦。
五、建立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课堂改革需要一种民主、开放、平等、交流、互动的新型师生关系。体育教师作为教学的策划者、组织者、设计者和引导者, 他既是沟通学生参与体育教学的桥梁, 又是学生学习体育的引导者和促进者。学生作为学习体育的主体, 同教师是一种合作与交流的关系, 而非被动的受教育者。只有这样, 师生间才能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信任, 才能够建立了一种积极合作、有效沟通的教学氛围。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 交往不仅意味着人人参与, 而且意味着平等的对话, 更意味着教师将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说教转向与学生的平等的交流。传统的教师教、学生的学, 将被师生互教互学所代替, 师生间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六、关注学生个体差异, 尊重学生的个性选择与爱好
地理教学应该怎样创新 篇5
要成为一个优秀的教师,首先要从基本功抓起。有了良好的基本功,才能更好的为学生服务,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它在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要求。我认为它应包括解读教材、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组织教学、表达表演、随机应变等几个方面。每一位教师,都要认真地对待这件事情,通过自身努力,具备过硬的教学基本功。
(一)解读教材的基本功小学教师,其专业能力的最根本之处在于,他阅读教材的时候能自觉地从学生学的角度、教师教的角度以及训练的价值角度、人文熏陶的角度、难度的把握角度、坡度的设置角度,去审视教材,从而筛选出最具科学性、艺术性和价值观的教学要素来。这种能力必须成为教师的基本功,它是教师区别于其他人的重要标志。的确,教师解读教材的能力是教师上好课的第一要务,而且,教师必须从教育和学习的角度来解读教材。
教师通过对教材的解读,帮助学生建立起课文与课文之间,学科与学科之间,甚至是今天的学习和未来的生活之间存在着的普遍的内在联系。从而使学生体会到学习的意义,为教学过程的顺畅展开奠定丰实的基础。
(三)组织教学的基本功。
上面说的处理教材还只是“纸上谈兵”,下一步就应该是具体实施,这就是组织教学。组织教学包括:课堂秩序的控制、学生活动的安排、各个环节的连接、情感因素的调动等等。一个好教师决不能靠威严、纪律等办法来让学生好好上课,而应该靠高超的组织能力让学生以积极的态度上好课。这里就没有一定是最好的固定的格式,完全要靠教师现场灵活掌握。只要是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只要是能让学生上课真正有收获就是最好的。我们常说,上课要生动。什么是生动?就是让学生的思维真正动起来。这可以说是老师最要紧的功底。
(四)表达表演的基本功。
教学过程应该是:信息交流的过程、情感沟通的过程、心灵碰撞的过程。这种交流、沟通和碰撞,靠什么?就是靠教师的语言、教具、有时还需要适当的形体动作。语言要简洁、生动、富裕感染力,不仅要把该说的都说清楚,更要触动学生的心灵、激发学生的情感;动作要和谐得体、引起学生的注意。尤其是小学教师这方面的要求更为突出。这就要求因教师自身的特长优势而言、因学生的年龄性格不同而言。这是能不能上好一堂课的重要因素。
(五)随机应变的基本功。
教师的工作与其它行业都不一样,他的工作对象是活生生的人,小学教学又是一群似懂非懂的孩子。他们好奇心强、自控能力差、不易任人摆布。三四十个孩子在一起,什么情况都可能发生。作为教师,在意想不到的情况发生面前必须要有灵活应变的能力,稍有不慎,就可能毁了整堂课,甚至会影响到以后。
【地理教学应该怎样创新】推荐阅读:
谈谈小学音乐教师应该怎样组织课堂教学07-20
怎样丰富地理课堂教学09-18
高中地理创新教学06-03
初中地理的创新教学07-30
高中地理教学创新案例07-09
地理课堂教学创新教育05-26
高中地理课堂教学创新08-14
地理教学中的创新意识11-29
如何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地理教学反思08-03
高中应该怎么正确学好地理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