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责任教育刻不容缓

2024-07-13

生命责任教育刻不容缓(共6篇)

生命责任教育刻不容缓 篇1

防治的具体规章制度及申诉渠道和建立具体负责人制度,也很少有用人单位在内部建立这种规章制度。

而在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都已经有了很成熟的防治性骚扰的责任制度,如美国、欧盟国家、日本、澳大利亚等国以及我国台湾地区的性骚扰雇主责任法律制度都很完善。而且,在这些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学校及公共政府机关都已经建立了完备的性骚扰防治的责任制度。很多跨国公司在其他国家都有防治职场性骚扰的规章制度,然而一旦到了我国大陆却没有了这些制度的建设,这是因为我国大陆没有强制性的规定,即使有规定也没有严格实施,这与体面劳动背道而驰。

据了解,现国内企业如河北衡水老白干酿酒集团等已经在试点并建立了国内首个防治职场性骚扰的企业规章制度。

上海作为国际化的大都市,应

据复旦大学官方微博消息,该校2010级硕士研究生黄洋经抢救无效,于4月16日15点23分在附属中山医院去世。15日,复旦大学官方微博通报称,该校一医科在读研究生病重入院,寝室饮水机疑遭投毒。16日上午,上海警方证实,中毒研究生同寝室的林某有重大作案嫌疑,现已被刑事拘留,其作案动机和原因还在调查中。

从媒体报道透露的信息分析,这起案件暴露出我国教育严重的功利化问题。早在2010年,复旦大学校长杨玉良就在第四届复旦基础教育论坛上批评学生中的功利化倾向,他说,“我们培养的学生,要有对个人、对整个国家、对人类的责任感。如果学校教育只注重知识,不重视德行培养,那么培养的人越有知识,越可能成为社会的祸害”。联系杨校长的话来审视这起力、创造力,甚至没有人性的工具。只有倡导多元发展的教育,才能让学生们真正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同时才能让他们有完善的人格。

对于高等教育,则应该推进去行政化改革。我国大学的功利化源自行政化———学校办学采取行政指标考核教师,导致教师变得功利,对于学生培养,也是如此,不妨看看评价一校人才培养的指标,就包括就业率、考研率、本研比、全国优秀博士论文数,等等。只有落实和扩大学校的办学自立权,让大学回归教育和学术本位,才能摆脱功利的办学追求。

这次复旦大学及时公布案情,而不是遮遮掩掩,是重视问题并防止类似问题发生的第一步。对于校园极端案件,教育部门和学校都不应回避,而应该把其作为典型案例加以剖析,各司其职解决问题。只有直面问题,才能减少、杜绝悲剧的发生。(熊丙奇)■

本栏编辑史新建

生命责任教育刻不容缓 篇2

电视专题片《生命重于泰山》,鲜明昭示出我们党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生动诠释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价值理念,强烈感受到习近平总书记对安全生产念兹在兹、亲力亲为。

如何做好安全管理,从技术质量角度讲:技术交底要严格方案审查审批程序,将安全技术措施融入施工过程,同时确保施工班组交底的实效性和理解度,尽量采用影音图片方式,积累各种成功和失败案例;同时对于监督检查人员采取表格化清单化检查表,一一对照执行。现场技术人员、工班组、安全人员、作业队负责人以及项目生产管理人员参与方案制定,通过方案制定理解辨别方案中风险点,和计算中的受力薄弱点,以便于在施工中重点关注。同时加大研发投入,积极进行机械化,自动化改造,减少劳动力使用。探索信息化安全装备使用,进行主动型信息统计和危险操作识别,提前预警,及时制止。

共情教育——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篇3

关键词:共情 生命与爱 共情能力

共情教育

一、共情的涵义

所谓共情(empathy)就是设身处地地去理解另一个人的处境,体会别人的感受、需要,并且把自己设身处地的了解让对方知道,表现为关注、理解和尊重。是人本主义创始人罗杰斯提出的概念,其意思是能体验他人的精神世界,就好像那是自身的精神世界一样的一种能力。它有两个特征:一是进入他人的精神领域(设身处地);二是体现他人的内心感受(感同身受)。共情包含有同情的成分,但又有别于同情,因为同情不一定含有对对方的感受的理解和体会,而共情包含着“换位”的意思。“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古训,强调的实际上就是共情。

二、缺乏共情能力的表现及原因

当代学生缺乏共情能力的表现在学习和生活中随处可见,小到生活琐事,大到触犯法律。共情能力差一般表现为:以自我为中心,自私、任性、心胸狭隘,不懂得尊重人,缺少善心和同情心。寝室里:自己不想睡觉的学生在午休时间和晚上熄灯后不断地制造噪音,大声地讲话,听着快节奏的音乐,他们丝毫没想过其他人还要休息;教室里:许多学生随手就把垃圾往窗外扔;滂沱大雨中:残疾三轮车夫汗流浃背地对三个跑进校园的学生喊:“这么远三个人两元钱怎么够。”可是他追赶不上……这些小事不胜枚举。

更有甚者,本人任教的一个高二男生温某在晚自修后回家的路上被人用刀砍了18处,差点因失血过多而丧命。他们之间没有深仇大恨,据说砍人者只是为了教训一下温某,让他远离自己喜欢的女孩子。

应当看到,这个触目惊心的血案并非极端罕见的孤例,2003年5月,重庆市永川区五名少年在城里闲逛时,为寻求刺激,把一名拾荒人员反绑并用麻袋套牢,对其疯狂殴打致死;2005年8月,河南省修武县3名21岁、17岁、14岁的青少年酒后欲寻开心,将一名乞丐衣服脱光后棍棒暴打致死……简单罗列这些情节大同小异的案例没有多大的意义,简单地把这些青少年的“漫不经心”的暴行归咎于他们不学法、不懂法,也没有多大的意义。是什么原因让稚气未脱的少年变成了凶残的罪犯?我们必须深入到人性、道德和良知的层面,认真反思长期以来在生命与爱的教育上存在的偏颇与缺失,才能找到更为本真的答案。

现在的孩子大部分是独生子女,他们在小皇帝一般的环境中长大,父母对他们有求必应,因此他们唯我独尊。父母以为孩子学了琴棋书画,就是有了“素质”;考出高分数,上了好学校,就是“成才”。然而却忽视了生命与爱的教育。缺少对于欣赏生命、保护生命的引导。这种教育的缺失导致了青少年缺乏设身处地地认识和理解别人的处境的感情能力——缺少“共情能力”。所谓“共情能力”,简单讲就是设身处地地认知和理解别人的处境、感情的能力,中国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古训,强调的实际上就是这种能力。我们今天要塑造青少年的健全人格,培养他们与他人“共情”的能力,就是要培养他们爱的能力。要让他们痛切地认识到,因为我有所爱,因为我不想给自己制造痛苦,所以我就要“爱吾爱以及人之爱”“痛吾痛以及人之痛”,就不能让他人失去所爱,不能给他人制造痛苦。一个人只有真实地感受到他人的痛苦,才能像珍爱自己的生命一样去珍爱他人的生命。

生命与爱的教育缺失,酿下了这一个个沉重得令人窒息的悲剧,作为施害者的这些“无知无畏”的青少年,他们其实也是可悲可叹的“受害者”。为了永远告别这样的悲剧,父母必须高扬起“生命”和“爱”的大旗,创造出一个更加人性和人道的教育环境

三、共情的重要性

共情作为一种能设身处地替他人着想的态度和能力,是直接关乎别人、自己的一种态度和能力。不仅关系到他个人的心情,也直接影响到与他人的人际关系。如果具备了共情这一特质,还可以派生出许多有助于人际关系的人格特质,如:善解人意、体贴、关怀、合作、尊重、宽容以及负责等等。

一个人能否把人做好,关键之一在于他心里有没有别人,在于他是否懂得尊重、珍惜并体谅他人。我们有必要学习共情,学习设身处地地从他人的角度去理解人。日常生活中,有共情习惯的人很少与别人发生冲突,因为他总能最大限度地理解别人,并以平和的心态与人相处。即使与他人产生矛盾,具备共情能力的人也能平和地以建设性方式去处理。因此,共情具有十分重要的心理保健功能。

四、如何培养和提高孩子的共情能力

要具备共情能力,首先要做的就是:学会关注他人,进而学会关心和体谅他人。一个人的心理越健康,他的共情能力越高。汶川大地震时,许多人看到电视里的伤痛画面就流泪,毫不犹豫地一次次捐款,这也是共情引起的情感共鸣和行为,是健康的表现,是爱国情感和人性的升华。心理健康像人体其他方面的健康一样,需要从小培养。孩子3岁前,是培养孩子“共情能力”的关键时期。

为了帮助孩子提高共情能力,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生命信念的树立和内化

当孩子们第一次提问“我是从哪来”的时候,应被视为他对生命的最初探究,让孩子确立他在这个世界的坐标,感知生命的珍贵和欣喜的“基础教育”。当孩子对小猫小狗甚至小知了施虐的时候,你也应该将之视为生命意义教育的良机。要告诉他,再幼小的生命也有尊严,而且“无论是狮子还是蚂蚁都有按他们自己的方式生活的权利”。有了这样的感知基础,孩子便不会因为觉得什么人丑陋或者不顺从自己而去伤害他。

2.让孩子学习摆脱自我中心

人在儿童时总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以为世界万物都是以他为中心而发生发展的。随着年龄的增长,人开始了解个体与他人的关系,渐渐摆脱自我中心。但是,中国的独生子女们由于自小所受到的关注、照顾和呵护太多,再加上高考制度导致的对青少年人格、情感培养的严重忽略。这种状况中,怎么谈得上共情?所以,要想具备共情,首先要做的是:学习摆脱自我为中心、关注周围的人。孩子容易把别人给予的爱当作理所当然的,不知不觉间将这样的习惯带到与外界的交往中,不能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习惯于强调别人要顾及他们的感受,却很少用心体会别人的感受。他们追求个性,却很少考虑自己是否侵犯到了别人的自由。

3.培养对人需要的敏感

公车上不懂得让座的青年人,不只是简单的道德问题。主要的问题还在于他们缺乏对他人需要的敏感,对站在身边的老人视而不见,在很多需要援助的场景中无动于衷。其实,在人与人的交往中,一个眼神、一声叹息、一个欲言又止的表情、一次嘴角的牵动、一次稍纵即逝的皱眉等等,都可能反映出人的需要,所以,我们要学习从这些细微的非言语表达中察觉别人的需要。学习观察并体验自己和他人的情绪,通过对他人情绪的观察与体验,来提高对人情绪的敏感,增强对他人的共情。

4.增强对他人理解力

当然,在主观上多么努力去理解他人和善解人意,人都有可能受个人经验、阅历、信念甚至偏见的影响而误解他人的意图,真正的理解包括理解他人的动机和能力,以及对他人观念的尊重。理解以倾听为前提,让孩子学会倾听。以对方为中心,专心致志,不轻易插话,不作评判,这是良好倾听的秘诀。同时让孩子养成换位思考的能力:比如在公交车上要不要给老人让座,从共情的角度,着眼于培养孩子“理解她人问题和感受的能力”,让孩子给老人让座可能就不会成为一个需要讨论的两难问题了。你可以告诉孩子老人的种种不便,让他想想自己有什么“力不从心”的时候,比如,生病的时候,多么难受,多么需要大人的照顾,而老人,常常会觉的难受,需要年轻人的照顾。这样的基于“共情教育”而发生的让座行为,才禁得起追问和考验。否则,即便现在让了座,等到日后需要为他人让出别的利益时,仍难免会两难。

结束语

一个具有共情的人在看到别人受伤害时,会有心痛的感觉,这不仅会阻止他产生伤害别人的动机,而且会使人及时控制住自己,使事态不至向更糟的方向发展。从这个角度看,共情不仅是个人成长的必要品质,而且是一个社会能够和谐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所以,训练孩子的共情能力,不仅有助于孩子个人的持续发展,也有助于我们社会的持续和谐发展。共情教育——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参考文献:

1.杨眉.共情是一粒和谐的种子——核心人格特质训练[N].《中国青年报》,2006-01-29

2.陈家麟.《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原理和操作》.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3.中国育儿网.多给孩子一点人文营养[EB/OL].2005

责任感教育刻不容缓 篇4

我们也听说过:一个小学生为一点儿小事儿离家出走, 甚至自寻短见;一个大学生一个月竟能花掉两万多元的零花钱;为获利几百元, 十几岁的孩子竟能毁坏街道上的铜雕塑像, 使国家损失几十万元……

为此, 我曾对50个学生分批次进行了情景测试:班级扫除用的笤帚横七竖八地散落在地上, 学生们从此路过时有32%的学生能主动捡起来, 68%的学生视而不见;58%的同学从上面跳过去, 27%的同学绕道而行, 15%的同学则索性踩过去。我曾在上课前有意识地拾起笤帚并摆放好, 之后又进行了一次类似的测试:能主动捡起的也只有三分之二的学生。问及那三分之一的学生为什么不捡, 他们的回答是:“我不是值日生”、“不是我扔的”等, 理由非常之充分。

一系列的现象和数据让我们震惊。一段时期以来, 我们重视了人的智力开发和动手操作能力的提高, 也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差异, 为其个性发展开拓了更大的空间, 但却忽视了责任感的教育与培养。一部分学生从某种程度上表现为麻木, 一部分则是认为与己无关。究其原因, 主要是因为这些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 娇生惯养, 父母、老师从小就剥夺了孩子为自己承担责任的机会, 他们没有对自己行为负责的意识, 表现为自私、懦弱、冷漠, 对父母不体贴, 对他人漠不关心, 对社会更是漠然视之。像这样没有责任感的学生岂不令人担忧, 即使学识再高深, 又有谁敢委以重任, 又何以成就大业呢?所以, 无论从自身前途着眼, 还是从学校的和谐发展着想;无论从国家和民族的未来着想, 还是从全人类的明天着眼, 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势在必行, 时不可待。

责任感的培养是以非认知为前提的, 所以我们首先要让学生知道自己应负哪些责任:

(一) 对自己负责任

责任感的培养是一个由低到高不断提升的过程, 并随着阅历的增加、思想素质和能力水平的提高而不断提升其层次, 其层次的高低又决定了人一生的最高发展点。试想一个对自己都不负责的人, 又怎能担当起家庭和集体的责任, 又谈何承担国家与社会赋予的使命呢?所以责任感要从小培养, 且从最低层次的对自己负责入手。

1.对自己的生命负责

“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 那就是了解生命而且热爱生命的人”。生命是一切财富之源泉, 我们每一个人都要树立健康理念, 珍爱生命。它包括身心的全面、健康、和谐发展。

(1) 按时吃饭, 不挑食, 少吃零食, 养成良好的饮食和作息习惯。

(2) 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上好课间操和眼保健操。

(3) 有良好的卫生习惯, 掌握一些卫生保健常识, 爱护自己的每一个器官。

(4) 了解交通、消防和防抢、防盗等安全常识, 学会常用的自我保护和自我防范方法。

(5) 注意自身心理疏导, 克服任性、偏激、冷漠、自私、自卑等心理上的偏差。

2.对自己的事情负责

(1) 对自己的学习负责

1) 按时到校, 带齐学具, 并将学具有规律摆放。

2) 上课专心听讲、积极思维, 大胆发言。

3) “当日事, 当日毕”, 按时、独立、认真地完成作业。

4) 主动做好复习、巩固、预习, 敢于置疑, 不耻下问。

(2) 主动收拾书包、课桌, 清洗小件衣物。

(3) 有时间观念, 做事专心, 不拖拉, 有始有终。

(4) 遇到问题, 自己能独立解决。解决不了, 能设法求助他人帮助解决。

3.对自己的名誉负责

名誉是人的第二生命, “宁可毁人, 不可毁誉”是我国古代杰出人物捍卫名誉的真实写照。当代学生也应当做到:

(1) 为人真诚、善良, 待人热情、宽宏。

(2) 积极进取, 求真务实, 不虚荣。

(3) 语言文明, 行为、举止大方, 待人有礼貌。

(4) 善于辨别是非, 对自己、他人和集体有益的事情, 积极主动去做。“不以恶小而为之, 不以善小而不为”。

(5) 做错事主动承认错误, 并想尽办法将损失最小化。

(6) 理性行事, 没有过激行为。

(7) 自尊自爱, 有强烈的荣辱感和羞耻心。

(8) 充分了解自身的权利、义务, 在实际生活中积极维护自身的权利, 捍卫自我人格尊严。

4.对自己的前途负责

对自己的前途负责就要从小树立远大的理想, 并为其早日实现制订远期计划、近期计划, 乃至于月计划和周计划。发奋努力, 不断进取, 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 及时调整、完善自己的计划。遇到困难, 善于利用外界因素, 促进自己的预期目标不断实现。

(二) 对自己的家庭负责

对家庭负责是对社会负责的基础, 所谓“一屋不扫, 何以扫天下”就是这个道理。所以, 我们必须要求学生孝敬父母, 急父母之所急, 想家人之所想, 帮父母做家务等, 而不是置身于家庭成员之外。

(1) 按时回家, 外出打招呼, 不让父母担心。

(2) 关心和体贴父母, 分享他们的快乐, 分担他们的忧愁。

(3) 爱惜劳动成果, 不乱花钱, 努力节约能源。

(4) 主动做力所能及的家务, 为家庭营造欢乐气氛。

(5) 努力为家庭的发展献计献策。

(三) 对集体负责 (包括国家)

集体是个大家庭, 只有责任心强的个体组成的团体才会有凝聚力。

(1) 树立“集体荣, 我荣;集体辱, 我耻”的思想, 形成“我为人人, 人人为我”的集体主义观念。

(2) 遵守集体纪律, 维护集体卫生, 关心集体荣誉, 努力为集体争光。

(3) 学会竞争, 学会合作, 关爱集体中的每一个成员, 热心为集体服务, 当集体需要时, 能义无反顾地冲锋在前。

(4) 学会忍让、学会放弃、学会控制, 为集体的利益着想, 为集体的发展献策。

(四) 对社会负责

董建华先生曾强调指出, 要增强青少年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就是培养学生学会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1) 积极参加社会公益劳动。

(2) 爱护公物, 自觉维护社会秩序。

(3) 注意环保, 珍惜水资源, 保护森林资源。

(4) 机智、灵活、勇敢地与社会不法分子作斗争。

责任感无处不在, 无时不有, 生活处处皆责任。而责任感的培养主要依靠成人倾注心智的关怀, 尤其要靠学校比较直接系统的教育。

(一) 耳濡目染, 润物无声

“环境造英雄”, 良好的氛围能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之中受到感染和熏陶, 从而达到“教育无痕”、“润物细无声”的境界, 促进学生良好品质的形成。

(1) 校园文化是责任感教育的载体。学校可以充分利用环境渲染, 营造教育氛围。如:环保、节能等方面的宣传画、类似于“校园清洁, 我的责任”等标语、“同学采风”板报等。

(2) 书是启迪学生责任感的良师益友。古今中外, 多少志士仁人, 他们的高风亮节令人钦佩不已, 书林畅游, 定有情感碰撞、共鸣产生, 不失为激发责任感的有效途径。

(3) 课堂教学是责任感培养的主渠道。责任心不是强迫的产物, 而是一种自觉行为。教师应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 从带好每一个学具, 上好每一节课, 回答好每一个问题, 做好每一道题等让学生感知应该做事专注、对自己的学习负责;通过合作性学习让学生感知关心他人就等于关爱自己;通过教材思想内容的挖掘让学生感知“国家兴亡, 匹夫有责”的道理等等。把抽象的责任感教育与各学科教学自然地、有机地结合起来, 使之内化为学生的个性品质。

(4) 身边的榜样是责任感的一面旗帜。重视对学生身边榜样力量的挖掘是很好的行为导向, 它既能克服“责任感”在学生中的神秘感, 又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而教师对学生高度的责任心更是一颗生命力极强的种子, 它将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 形成蓬勃的燎原之势。

(二) 活动体验, 诱发情感

活动是学生素质发展的基本途径, 活动体验是诱发责任情感的最有效手段。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信任和责任, 活动中尽量做到人人有事做, 事事有人做。活动前, 确定活动目标, 明确分工职责, 要求学生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做, 事后总结活动的经验和教训, 这是培养责任感不可或缺的条件。这样有意识地引导和激发学生在集体中争先创优, 使学生感到自己是主人, 应该有主人翁姿态, 从而增强了学生的责任感。

(1) 围绕“对自己负责”的主题, 可以开展“我的成长档案”、“我的地盘, 我的精彩”、“不用妈妈操心”、“承认并改正错误, 还是好学生”、“我的蓝图, 我描绘”、“永不言败”等活动。

(2) 围绕“对自己的家庭负责”, 可以开展“我爱我家”、“当家真难”、“节能方法知多少”、“感悟亲情”、“我的菜艺展示”等活动。

(3) 围绕“对自己的集体负责”可以开展“我是班级的一员”、“我爱老师、同学”、“请让我来帮助你”、“让我们一起飞”、“这里没有离群燕”、“我们手拉手, 共同创佳绩”等活动。

(4) 围绕“对社会负责”可以开展“社会是我家”、“节能点子多”、“保护大气层”等活动。

(三) 行为实践, 内化习惯

责任感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促使学生形成责任行为。而良好的心理构建要通过实践行为内化为习惯。所以, 责任感只靠体验是不够的, 必须将潜在的品性变为显性的实践, 将责任意识和道德情感转化为一种自觉的行为习惯。

(1) 形成一个长效机制。如:制定学校或班级的责任规范和考核标准, 引导学生不断加深认识, 在日常生活中坚持不懈地实践, 使学生自觉践行责任感。

(2) 采用三位一体的管理方式。加强学校、社会和家庭三方面良性互动、有机结合和监督指导是强化责任感形成的突破口。

(3) 运用多种测试法。情景测验法、实地考察法、纵向对比法、横向对比法、访谈、问卷、日记等。

(4) 设立奖项激励。采用自评、互评、小组评、师评等多元评价方式, 随之设立多种奖项, 激发并强化学生积极的责任行为。

责任感是一种社会现象, 它既是人们行为的规范, 也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责任感教育是提高全民素质的基础性工程, 对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 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全面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民族的振兴, 我们要将责任感教育进行到底。

摘要:责任感是一种社会现象, 它既是人们行为的规范, 也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责任感教育是提高全民素质的基础性工程, 对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 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全面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生命责任教育刻不容缓 篇5

“一厂出事故,万厂受教育”,惨痛的事故为时刻敲响安全警钟。“墨菲定律”告诫我们,防范事故,必须从大量的事故征兆、苗头、隐患入手,为此要加强项目安全隐患排查,狠抓责任落实。

项目安全管理要健全风险防范化解机制,坚持从源头上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真正把问题解决在萌芽之前,坚持关口前移、源头管控,强调“隐患就是事故、发现就要处理”的理念,坚持纵向到底、横向到边,边查边改、立行立改,对排查出的风险隐患“零容忍”。项目实施层面必须从提升风险辨识能力入手,坚持系统化统筹治理理念,做好项目“危大工程清单、风险清单和隐患清单”的落地实施工作,真正做到“耳聪目明”、胸中有数,把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工作机制做细做实,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实现项目安全管理能力的提升,助推项目本质安全提高。

生命责任教育刻不容缓 篇6

一、大学生生命观缺失的表现

生命观不能自发的形成, 而需要经过一定的教育。目前中国的大学教育却忽视了生命观的教育, 因而导致了大学生生命观的缺乏, 使他们不能正确地认识生命的存在和理解生命的本质。大学生生命观的缺失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

缺乏对生命存在重要性的认识。人的生命的出现是一个奇迹。这个奇迹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指人的生命是到目前为止生命体演化的最高、最完美的形态;另一方面则是指人的生命不仅具有像其他生命一样的类的特征, 而且具有鲜明的个体性和独特性。但我们的大学生恰恰在这两个方面忽视了生命的存在。有的大学生考上大学后, 不思进取, 忽视学习, 只注重物质生活的满足, 过着像动物一样的生活, 不能以人的生活方式把自己与动物区别开来。有一项关于大学生生命观的调查显示:约40%的大学生感觉到生命空虚和生活没有意义[1]。而另有一些大学生则盲目崇拜他人, 赶时髦和追求时尚, 以他人的生活方式为自己的生活方式, 完全忽视了大学生的历史使命和时代责任, 忽视了应该以生命去创造属于自己的独特的生活方式和人生本质。

缺乏对生命存在价值性的认识。生命的价值包括两个层次:即生命的存在价值和生命品质。“尊重生命是最高的动机, 尽管它似乎是愚蠢和无用的, 但它是伦理学的最高原则, 是目的本身, 它的一切命令都具有自身的意义。”[2]从最一般的意义上讲, 只要是人的生命, 他就是有价值的, 就应该被尊重, 这就是生命存在的基础性价值。但这只是生命存在的最低价值, 生命还有其存在的更高价值, 这就是生命的品质。生命的品质指的是:什么样的生命是有意义的和更值得存在的?如何在生命品质的前提下衡量生命的价值呢?主要是指生命创造的价值大于自身消耗的价值。大学生对他人的死亡无动于衷, 视他人的生命如草芥;或者只知道从社会索取而不知道通过生命的创造去回馈社会, 都是忽视生命存在价值性的表现。大学生作为社会一个特殊的群体, 他们的生命不仅是存在就够了, 更为重要的是要通过生命的实践去超越生命的存在, 实现生命的社会价值。

缺乏对生命存在超越性的认识。人的生命具有通过自身的实践活动去超越生命本身的能力。生命正是在不断超越自身的过程中体现其价值的, 这也是人不同于动物的地方。动物的生命是既定的, 它们无法完成对自身的超越;而人的生命是未定的, 其本质具有超越性。相当一部分当代大学生看不到生命的创造性和超越性, 不自觉地把自己降为动物层次。他们或是被动享受社会提供的物质条件, 简单地重复生命消费活动;或是以一种经验的方式重复生命的其他活动。本来是具有超越性的人类生命, 在这里被他们还原为重复的、线性的动物水平的生命。没有了超越本性的生命, 不仅导致个人无法超越自己, 更为重要的是也使社会的发展受到影响。

二、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的主要内容

生命观是世界观和人生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个体存在和发展的重要意识内容。生命观的缺乏不仅会使个体不能正确地认识和理解生命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还严重制约了其生命质量的提高和生命品质的实现。对大学生而言, 生命观既是他们生命的存在观, 又是他们生命的发展观, 还是他们生命的创造观。在大学开展生命观教育, 构建属于大学生的科学的生命观, 离不开对生命观内容的科学确定。

生命存在观。人的生命与其他生命不同, 它包括两个层次:一是物质形态的生命, 即身体;二是精神形态的生命, 即思想。人的物质形态的生命是所有生命发展的最高阶段, 是大自然演化的杰出成果, 每个人都拥有属于自己的与他人一样的物质形态的生命。人的精神形态的生命则是区别于动物和他人生命的根本标志。从与动物的区别来看, 只有人才有思想, 而动物则没有;从与他人的区别来看, 由于每个人的生活经历和人生经验不同, 因此每个人的生命中都具有与他人不同的思想内容, 这也构成了一个人是独一无二的永不重复的个体的特征。人还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重要的、基础性的条件, “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3]。正是这“有生命的个人”创造了历史, 保证了社会的存在和促进了社会的发展。

生命安全观。前面我们已经提到, 人的生命存在不同于动物的生命存在, 动物的生命存在只是整体性的, 没有个体性;而人的生命存在不仅是整体性的, 更是个体性的。也就是说, 人的生命存在具有个体的独立性和唯一性, 同时人也能意识到自己生命的存在。“每一个存在者都满足于自身。没有一个存在者会否定自己, 会否定自己的本质性;没有一个存在者对自身来说是有限的。”[4]老子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提出了人应该“全生避死”的命题。因此, 人的生命具有朝向未来的无限可能性, 它会在自己的历程中不断地扩展和壮大, 但其前提就是在生命存在安全的前提下。热爱和珍惜生命, 就是要求大学生在认识和理解生命的基础上, 把保存生命作为人生的最基本的价值, 并以此为前提去充实生命的应有内涵。

生命超越观。实践活动是人类最本质的活动, 实践以其超越性决定了生命中最根本的活动应该是创造, 大学生应该通过社会实践活动不断突破生命的限制, 实现生命的超越性价值。我们经常追问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是什么, 其实最简单的回答就是去实现生命的本质。作为人的生命本质的创造力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生命能够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出非生命的东西, 实现马克思所说的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 达到改变和影响客观物质世界的结构和过程, 从而满足人和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二是生命能够发展和壮大自身。生命从来就不会满足于自己存在的现状, 它会不断地超越生命存在的现实, 提升生命的创造力, 以其超越性不断地更新生命存在的方式和内容。存在不是生命的根本价值和意义所在, 生命存在是为了追求更有意义、更有品质和更有价值的生活。

三、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的主要途径

大学生的生命观特别是科学的生命观不能自发地形成, 因而进行生命或生命观的教育就成为培养大学生生命观的最主要的途径。怎样开展生命观的教育呢?或者说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样的途径来培养大学生的生命观呢?结合国外生命观教育的理论和中国的实际情况, 要培养大学生的生命观, 至少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社会教育。现代人越来越依靠科学技术的进步, 人成为了物质和科技发展的奴隶。在全社会致力于提高科技发展水平和改善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的同时, 却忽视了对人本身的关注。一个正常的人类社会, 应该是以人为中心, 始终把人的发展放在第一位的社会;应该是尊重人的生命, 给人的生命价值的实现提供广阔发展空间的社会。培养大学生的生命观, 就是要全社会都来关注大学生的存在和他们的生命, 形成热爱生命、尊重生命、敬畏生命的社会氛围。人生活在社会中, 他的意识的形成和发展都离不开社会的影响, 只有在一个以重视生命为基础条件的社会里, 人才能形成真正的生命意识。因此, 社会尊重生命的示范效应对培养大学生正确的生命观具有重要的意义。

课程教育。课程教育是培养大学生生命观的主要途径。结合国外和香港及台湾地区生命观教育的理论, 实施生命观的课程教育应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以学校教育为主, 在大学的思想品德课中增加有关生命观教育的内容;二是开设生命观教育方面的专门课程, 让大学生接受系统化、理论化的生命观教育。因此, 高校应该充分利用课堂阵地开展大学生生命观教育。

死亡教育。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曾经说过, 人是向死亡的存在。死亡观教育是生命观教育最明确、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其实生与死是一体两面、不可分离的, 死亡是依据生命而存在的, 它是生命的一部分。生命教育必然包含了要人们学会怎样去应对死亡, 正是因为死亡的存在, 我们才需要生命教育。因此, 从某种意义上说, 生命教育就是从死亡教育发展而来的。人类只有真正开始思考死亡问题, 他才能真正体会到生命的重要和存在的价值与意义。所以, 有的学者主张用生命教育代替死亡教育, 这是有一定道理的。

参与教育。参与教育其实就是实践教育, 就是通过大学生的实践参与, 让他们认识到生命的重要和生命观教育的必要性。参与教育主要是要求大学生多接触和了解社会, 多参与到与生命活动有关的社会实践中去, 让大学生充分体会人的存在的意义和人在改造社会中的伟大作用和现实价值, 从而使他们认识到生命存在的重要性, 坚定他们珍惜生命、投身社会和实现自己生命价值的信心。

摘要:生命的存在具有独特性和唯一性, 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也是个人实现自己可能性的基础和前提。大学教育提倡以人为本, 就应该重视生命本身的教育。但由于我们传统的大学教育忽视了生命教育, 导致了当代大学生生命观的缺乏。认识生命的创造性本质, 了解生命观的内涵, 把握生命观教育的价值和意义, 寻找培养大学生生命观的有效途径, 可以提高大学生对生命本质的认识和理解, 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科学的生命观。所以, 注重生命观的教育应该成为当代大学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关键词:大学生,生命观教育,内容,途径,价值,意义

参考文献

[1]徐颖, 等.大学生生命观调查分析[J].卫生软科学, 2006, (10) :476-477.

[2][美]波伊曼.今生今世——生命的神圣、品质和意义[M].广州:广州出版社, 1998:7.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67.

上一篇:单纯放射治疗下一篇:心理团体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