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刺激器

2024-10-24

电刺激器(共10篇)

电刺激器 篇1

摘要:介绍一种新型胃电刺激器,通过动物实验,观察植入体内后的刺激效果,并观察植入部位的病理反应,探讨胃电刺激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以及所用材料的组织相容性。结果表明,该仪器安全,能够减少动物的摄食量,所用材料组织相容性良好。

关键词:胃电刺激器,植入,组织相容性

胃电刺激器治疗肥胖是一种新的方法,虽然临床研究及应用已有十余年,但该技术仍有待进一步改进。我们与清华大学微电子学研究所联合研制了新型的可调式胃电刺激器,为了验证该仪器的疗效和安全性,了解胃电刺激器植入体内后的生物相容性,进行了以下实验。

1 实验方法

1.1 实验对象

健康成年雌性比格犬(体重8~12 kg)共8只,由军事医学科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

1.2 胃电刺激器

由清华大学微电子所提供的可调式胃电刺激器(NES-GH-SPA-01),包括埋植于皮下的脉冲发生器(Pulser)、连接胃壁和脉冲发生器的刺激电极(Electrode)和编程棒(Programming Stick)三部分。

1.2.1 脉冲发生器

封装在钛壳中的脉冲发生器组成主要包括:无线通信模块、中央控制模块和刺激输出模块三个部分。它们的功能如下:无线通信模块主要负责编程棒和脉冲发生器之间的无线通信,实现无线程控的目的;中央控制模块处理编程棒的指令,必要的时候回复数据;刺激输出模块依据中央控制模块提供的刺激参数,由中央控制模块控制其开启刺激或者关闭刺激。使用医用纯钛(符合美国ASTMF67标准,含钛99%以上)制成脉冲发生器的外壳,见图1。

1.2.2 刺激电极

目前,胃电刺激器的电极采用心脏临时起搏器的电极,YS99-01临时起搏导线,见图1。该产品以不锈钢为原材料,采用聚四氟乙烯材料作为导线的外包皮。在此设计版本中,电极以硅胶垫片固定在胃壁上。

1.2.3 编程棒

在体外调控脉冲发生器,设置胃电刺激参数及刺激时间,发送指令,使脉冲发生器进入待机状态、工作状态或休眠状态,见图2。

1.3 动物模型制备

动物禁食8小时以上,通过腹腔注射4%戊巴比妥钠(0.1 mL/kg,中国医药公司)及肌肉注射速眠新(0.1 mL/kg,长春军事科学院军事兽医研究所)麻醉。监测生命体征:舌颜色、脉搏、呼吸频率。经腹壁正中切口,自剑突下2 cm向下切开5 cm,暴露胃前壁及幽门,将1对临时起搏电极植入胃浆膜下,位置为沿胃大弯侧幽门上3 cm(胃的远端),电极间的距离为1 cm,用硅胶垫片固定在胃壁上。电极的另一端自腹壁切口处引出,用导线与脉冲发生器相连。在右上腹肋缘下皮下分离出囊袋,将脉冲发生器埋置于此囊袋中,关闭囊袋。导线在腹腔内的游离距离为6-10 cm。间断缝合腹壁切口。术后动物恢复2 w,进入实验。

本实验由中日友好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

1.4 胃电刺激方法

应用胃电刺激器进行胃电刺激。刺激模式为串脉冲:输出电流频率40 Hz,电流10 mA,波宽0~10 ms,2 s-on、3 s-off的周期性矩形脉冲。在前期实验中根据摄食情况筛选有效的胃电刺激参数,按照此参数(每只动物波宽不同,波动在1~6 ms之间)进行胃电刺激1个月。筛选刺激参数的条件:显著减少摄食量,但不引起明显症状的一组参数。

1.5 胃电刺激器植入体内的生物相容性观察

为了检测植入设备的生物相容性,我们在实验中观察了动物活动状况,创口有无渗血、红肿和化脓等迹象。距离手术时间6 w时,结束实验,麻醉动物,观察胃电刺激器有无移位,肉眼观察其周围组织情况。然后处死动物,取电极和脉冲发生器埋置部位的组织,进行10%中性甲醛固定,经脱钙、石蜡包埋、切片和HE染色,光镜下观察界面区域是否存在炎症、组织坏死等情况。

2 结果

2.1 胃电刺激引起的症状

狗对胃电刺激的耐受性好,一般情况良好,生命体征均很稳定,无严重并发症出现。低强度胃电刺激一般不引起症状,或者仅引起吠叫和运动稍增多,此时即出现显著的摄食减少。刺激脉宽达到10 ms时,一些狗仍能够耐受。一些不能耐受狗的症状表现为呕吐、明显躁动和吠叫。

2.2 胃电刺激对摄食量的影响

胃电刺激能够显著抑制狗的食欲,减少摄食,平均摄食量由每天280 g狗粮减少至每天210 g,减少了25%。

2.3 脉冲发生器及电极固定部位的病理改变

本实验中,胃电刺激器植入6 w内,动物饮食和活动良好,伤口均在7 d左右完全愈合。局部无肿胀、渗血、化脓和材料排出情况。取样时肉眼观察,植入物无移位,周围有纤维包膜包绕,贴近材料的组织未见腐蚀产物、结节和感染等现象,包膜与植入物容易分离。

显微镜下观察,脉冲发生器(钛壳封装)埋置在皮下的部位,可见囊壁形成,囊壁致密,由成纤维细胞组成。周围组织结构清晰,部分标本可见周围组织轻度的充血、水肿、小血管增生和少量炎细胞(包括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浸润,见图3和图4。刺激电极用硅胶片固定于胃浆膜处,可见原硅胶所在部位形成囊壁,由纤维组织构成,周围炎症反应较轻,见图5。

3 讨论

肥胖已经逐渐成为我国严重的公共健康问题,尚缺乏理想的治疗方法。肥胖治疗药物,因副作用明显而相继退出市场或临床前研究,手术治疗创伤及风险较大,患者难以接受,需要研究开发新的肥胖治疗方法。

2 0世纪9 0年代初,意大利外科医师Va l e r i oCigaina[1]首次发现胃电刺激可引起动物摄食行为改变和体重下降。之后,他将胃电刺激方法用于人类肥胖的治疗,显示出良好的减重效果[2],从此胃电刺激治疗肥胖日益引起医学界的关注。胃电刺激系统包括电子脉冲发生器和一根类似心脏起搏的导线,将电极埋植于远端胃壁浆膜下肌层,由脉冲发生器发放一定模式的电脉冲刺激,从而影响胃的运动、抑制食欲并减轻体重,其操作技术较减肥手术简单,且不改变胃肠道的正常解剖结构。目前主要有意大利、德国、比利时和澳大利亚等国开展该项工作,全球已近2000例肥胖患者接受胃电刺激治疗。研究结果显示,可使超重体重减少(excess weight loss,EWL)5-30%,且安全性良好[3]。

临床研究发现,胃电刺激对部分肥胖患者疗效欠佳[4]。目前临床上应用的胃电刺激器主要是Medtronic Transneuronix公司的Tanscend,MetaCure公司的Tantulus系统等。这些胃电刺激器均由神经电刺激器发展而来,刺激参数均为串脉冲(见图6,参数2s-on3s-off,20-40 Hz,波幅6-10 mA,波宽0.3 ms),参数不可调节,波宽较短。动物实验发现,个体对胃电刺激的反应存在差异,需要实现刺激参数的可调[5];波宽为数ms的胃电刺激与0.3 ms的刺激相比,能更有效地抑制胃动力,对摄食和体重的影响更为显著[6],故需要增加胃电刺激器输出的波宽,这些因素是限制其临床应用及疗效的主要因素。目前为止,尚无理想的植入式胃电刺激器的闻世。

自2008年起,我们与清华大学微电子学研究所联合研制了新型的可调式胃电刺激器,可输出的胃电刺激脉冲波宽可大大增加,以满足临床需要。同时可从体外发送指令调节刺激参数,实现参数的连续可调和多样化组合。该胃电刺激器已经通过体外验证及动物的预实验,初步结果表明,能够提供满意的刺激信号和能量。

本研究表明,该胃电刺激器植入比格犬体内后,连续刺激1个月,期间动物耐受性良好,未出现严重并发症,表明其安全性良好。胃电刺激后,动物摄食量明显减少,该胃电刺激器能够抑制动物摄食,从而可能引起体重减少,胃电刺激器对体重的直接影响还需通过慢性实验进行观察。

胃电刺激器是植入机体的设备,手术中将电极固定在胃浆膜下,将脉冲发生器埋置在腹壁皮下囊袋中。目前动物实验阶段所采用的电极为用于临床的临时起搏导线,用硅胶垫片固定在胃壁上,脉冲发生器的外壳为医用纯钛。胃电刺激器直接与机体接触的材料包括医用纯钛、硅胶和聚四氟乙烯,三者均为常用的生物植入材料,在临床应用已数十年,生物相容性良好,广泛应用于医学领域。纯钛质轻,有良好的耐腐蚀性;硅胶柔软、高弹性,有良好的生理惰性,耐体液腐蚀;聚四氟乙烯分子结构稳定,有高度的耐化学性和耐热性,无致癌、致突变报道[7]。

胃电刺激器植入比格犬体内6 w后进行病理学观察,可见胃电刺激器在犬的皮下和胃浆膜处引起纤维组织增生,形成囊壁包绕,周围组织的炎症反应较轻微。按照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标准实施指南,纤维囊形成分级为2级,植入物周围炎症反应等级为II级,符合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标准[8],表明胃电刺激器所使用材料的生物相容性良好。

4 结论

本研究显示,犬对新型胃电刺激器耐受性良好,植入后未观察到明显不良反应。串脉冲急性胃电刺激能够显著减少比格犬的摄食量,脉冲发生器局部及电极局部病理反应较轻,组织相容性良好。该胃电刺激器对治疗肥胖有潜在临床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Cigaina V,Saggioro A,Rigo V,et al.Long-term effects of gastric pacing to reduce feed intake in swine[J].Obes Surg.1996,6(3):250-253.

[2]Cigaina V,Rigo V,Greenstein RJ.Gastric myo-electrical pacing as therapy for morbid obesity:preliminary results[J].Obes Surg1999,9(Abst33A):333-334.

[3]Arthur Bohdjalian,Gerhard Prager,Ricardo Aviv,et al.One-year experience with Tantalus?a new surgical approach to treat morbid obesity[J].Obes surg2006,16(5):627-634.

[4]Shikora SA.“What are the Yanks doing?”The U.S.experience with implantable gastric stimulation(IGS)for the treatment of obesity–update on the ongoing clinical trials[J].Obes Surg2004,14(supp11):S40-S48.

[5]Yao SK,Ke M,Wang Z,et al.Visceral sensitivity to gastric stimulation and its correlation with alterations in gastric emptying and accommodation in humans[J].Obes Surg2005,15(2):247-253.

[6]JH Xing,JD Z Chen.Effects and mechanisms of long-pulse gastric electrical stimulation on canine gastric tone and accommodation[J].Neurogastroenterol Motil2006,18(2):136–143.

[7]Puskas JE,Chen Y.Biomedical application of commercial polymers and novel polyisobutytene-based thermoplastic elastomers for soft tissue replacement[J].Biomacromolecules2004,5(4):1141—1154.

[8]郝和平.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标准实施指南[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0.

电刺激器 篇2

读者咨询:

我是一位焦虑症患者。最近在网上看到一种生物电刺激治疗仪的介绍,称能完全解决焦虑的问题。据介绍,治疗原理是通过治疗仪产生微量电流刺激,直接作用于主管心理、情绪活动和睡眠的下丘脑边缘系统及网状结构上行激动系统等功能脑区,纠正脑生物电功能紊乱,直接兴奋副交感神经系统,从而达到一个身体松弛、心情愉快、思维清晰的“阿尔法状态”……请问专家,这种治疗仪可靠吗?

这位焦虑症患者咨询某种生物电刺激治疗仪对焦虑症的疗效。事实真相到底如何呢?

“阿尔法状态”缺乏科学证据

焦虑症是一种非常常见的心理疾病,可根据患者焦虑体验的程度、焦虑对生活功能的影响程度,以及产生焦虑的诱发因素的不同等,将焦虑症分为多种类型。虽然各种类型的焦虑症病因有所区别,但科学研究表明,无论何种焦虑症,其表现症状与患者的思维内容和认知过程有着非常重要的关系。另外,焦虑症还与生物学因素有关。研究发现,焦虑症与脑内的神经介质的水平失调有关。可见,焦虑与脑生物电功能紊乱等并无直接本质联系。另外,该治疗仪能让患者达到的所谓“阿尔法状态”,在焦虑症研究中并无这一说法,尚缺乏充分的科学实证据,不可偏信。

TIPS

每个人在一定生活情形下,都会体会到焦虑的感觉。适度的焦虑反而有一定益处,比如适度的考前焦虑更有利于考试超水平发挥,等等。当然,对于焦虑症患者来说,焦虑症状会干扰他们处理日常生活的能力,会影响生活乐趣,故需要加以治疗。

完全解决焦虑可靠吗

该网站宣称其生物电刺激治疗仪“能完全解决焦虑的问题”,也是非常不科学的说法。

临床上的焦虑症患者中,有超过50%是患广泛性焦虑障碍。广泛性焦虑障碍是焦虑症最常见的类型,治疗方面主要以药物治疗为主。而国内外权威治疗规范和指南均显示,即便是抗焦虑疗效较好的一线治疗药物,其治疗痊愈率也约为70%,达不到“完全解决焦虑问题”的效果。当然,如果某种抗焦虑药物疗效不佳,可换用其他作用机制不同的抗焦虑药物,且可以取得一定疗效,最终治疗有效率应该更高一些。即使如此,也难以言称“完全解决焦虑”。

事实上,国内外也有研究报道经颅微电流刺激疗法(CES)治疗焦虑症的情况。但是,这种方法一般只作为焦虑症药物治疗方案的辅助治疗。相关研究显示,CES治疗焦虑症的有效率约为60%。即使发明CES的美国,也没有医学院将CES应用作为教学课程,也未被医生选择作为主要的治疗手段。显然,该生物电刺激治疗仪宣称“能完全解决焦虑的问题”,是一种言过其实的广告宣传策略。

查一查治疗仪是否正规

最后,在考虑某种治疗仪器时,请一定要看其是否有中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正规批准文号。一般有正规批号的仪器会标注“国食药监械XX号”。可以到中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官方网站查询,同时需要注意国家批准的该医疗器械的适应症范围。

特别提醒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调整治疗方案,不论是药物治疗还是仪器治疗,最好都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尤其是对于病情比较严重、患病时间比较长、有过多次发作经历的患者,以防止患者病情波动甚至复发。

功能电刺激仪的实现 篇3

关键词:STM32F103VET6,功能电刺激仪,非线性

1789年Galvani著名的蛙腿实验室对肌肉电性能的早期研究。19世纪中期, Duchenne就观察到电刺激人体肌肉时会产生肌肉收缩的现象。其后很多人研究了这种效应, 并把它用于运行训练、理疗和瘫痪肢体的控制。功能电刺激 (Functional Electrical Stimuliation, FES) 就是其中的一种[1]。使用STM32F103VET6作为控制器的电刺激仪, 该电刺激仪具有8路输出。STM32F103VET6具有双路12位分辨率的DAC, 该DAC模块可以直接控制电刺激仪输出的幅值。相比其他类型的电刺激仪, 成本更低, 结构更简单, 自动化程度更高, 便于家庭或社区使用。

1 硬件设计

电刺激仪的功能如下:输出脉冲宽度20~500μs, 步进可调, 步距10μs, 脉冲输出频率10~50 Hz, 步进可调, 步距5 Hz。在500Ω负载阻抗时, 每路输出电流2~100 m A, 步进可调, 步距5 m A。根据功能要求该电刺激仪由STM32F103VET6作为控制单元, 采用4.3寸的触摸屏作为HMI接口, 采用功放芯片与变压器组成的脉冲输出电路, 采用W25X32用来存储电刺激仪所需信息。仪器的整体框图如图1所示。

采用触摸屏实现FES的人机对话功能, 该触摸屏采用232接口, 实现了键盘和显示的功能。利用W25X32实现FES的输出信息存储功能, 并可利用Wi Fi模块将FES的输出即时信息发送至指定地址或者通过Wi Fi模块接收指定地址发送的信息。触摸屏和Wi Fi模块均采用UART通讯, STM32F103VET6具有5路UART输出, 满足触摸屏和Wi Fi模块的使用。

FES供电采用AC220 V供电, FES内部集成一个AC/DC模块。将AC220 V转变成DC12 V。由于输出电流最大值和最小值相差50倍, 对0电平的要求较高, 一般AC/DC模块都为反激式开关电源, 反激式开关电源虽然效果较高, 但由于工作原理的问题, 其输出波形含有高频成分, 如果直接将此含有高频成分的电压不经处理直接输出, 则在输出最小信号时会出现噪声和信号无法甄别的问题。在设计电路时, 利用LDO稳压芯片对DC12 V进行处理, 将12 V稳压至STM32F103VET6所用的3.3 V, 且在LDO芯片的输出端接入3个不同容值的贴片电容对LDO的输出电压进行滤波, 其中容值较大的采用钽电容, 另外两个容值较小的采用贴片无极性电容。

STM32F103VET6具有12位双路DAC, 该芯片的DAC模块在0电平附近存在非线性问题, 为避免DAC输出非线性所带来的FES输出的非线性问题, 利用双路DAC组成自调节的输出电路, 该电路如图2所示。

该电路采用AD8676属于精密运算放大器, 典型失调电压仅12μV, 失调漂移为0.2μV/℃, 噪声仅为0.10μV峰峰值。对于参考电压为3.3 V的12位DAC而言, 最小分辨率为0.8 m V。AD8676的噪声水平优于12位DAC的最小分辨率, 该精密运放在该电路中不会带来更大的噪声。该电路先利用运放对DAC的输出进行跟随, 提高DAC模块的输出阻抗。输出电压如式 (1) 所示

从式 (1) 可看出, DAC1的输出电压经运放后缩小了10倍, 当需输出0电平附近电压时, 利用DAC1来输出电压。其余时刻利用DAC2输出电压, 利用这种双路互补输出的办法较好地解决了DAC模块在0电平附近的非线性问题。该电路中的电阻都为误差为5%的普通电阻, 为了防止由于电阻误差带来的影响, 利用CPU上自带的ADC模块对Vout进行标定, 选择几个典型的输出进行标定, 将标定的信息存储在W25X32中。为防止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器件老化带来的误差, 每次开机都进行一次自检, 并将自检后得到的校订信息存入W25X32中, 以便于正常使用。

脉冲输出电路由功率放大电路以及升压变压器组成, 功放电路为将Vout进行功率放大, 使得放大后的电压能较好地驱动升压变压器。利用升压变压器可对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进行隔离, 以满足国标要求。在升压变压器线圈之间加入绝缘胶布提高变压器的绝缘等级。由于FES的使用者基本都为人, 为防止由于某些原因使得输出通道的电流超过限定数值, 在输出通道中加入了自恢复保险丝。

2 软件设计

FES采用触摸屏作为人机交互作用, 为了能够及时的更新显示信息, 触摸屏的刷新时间为3 s。FES输出电流改变周期也为3 s/次, 系统每3 s根据当前设置对输出进行修改。图3为FES的软件主流程框图。

图4和图5为FES的输出, 两图的输出幅度和宽度均不相同, 从图中可看出该FES的输出基本达到了既定功能。

3 结束语

该FES由于采用单路DAC输出来控制, 故每次只能输出单一幅值的脉冲, 可利用多通道DAC模块实现不同幅值的脉冲输出。该FES采用触摸屏作为人机交互部件, 使得设备更加紧凑, 用户图形界面更易操作。

参考文献

[1]周兆英, 鄢达来, 张毓笠, 等.康复工程中的电刺激技术及肢体运动测控技术[J].引进国外医药技术与设备, 1998, 4 (2) :100-104.

[2]王兴萍, 贾晨, 麦宋平, 等.多通道神经刺激器设计[J].微电子学, 2009, 39 (5) :649-652, 656.

[3]王卫东, 刘洪运, 吕昊.多通道可植入神经刺激器的设计和实现[J].医疗卫生装备, 2008, 29 (7) :1-3.

[4]廖科, 陈骥.基于FPGA的神经康复治疗仪的刺激器设计[J].电子器件, 2007, 30 (2) :491-494.

[5]姜洪源, 廖志伟, 魏伟, 等.功能性电刺激脚踏车系统在康复医疗中的研究与应用[J].中国临床康复, 2006, 10 (9) :153-157.

[6]戎科, 钱竞光, 朱奕.功能电刺激仪在偏瘫步态康复中的应用[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 (2) :19-21.

[7]王娅, 周鹏, 张爽, 等.基于ERD/ERS脑电信号的智能化功能电刺激系统的设计[J].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2007 (5) :1157-1160.

电刺激器 篇4

【关键词】盆底功能锻炼;盆底肌电刺激;盆底功能障碍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FPFD)是中老年妇女常见病和多发病之一,主要临床表现为尿失禁、性功能障礙、盆腔器官脱垂等[1],其发病与女性盆底特殊生理结构、年龄的增加及分娩造成盆底支撑结构损伤等因素有关[2]。我科室采用盆底肌电刺激联合功能锻炼治疗本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l2年6月至20l4年l月间我院诊治的盆底功能障碍女性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均符合FPFD诊断标准,表现为尿失禁、子宫脱垂、性生活质量差等。于治疗前经妇科体检、B超、血、尿常规等检查排除妇科和泌尿系梗阻、感染、肿瘤、糖尿病等疾病。患者年龄(43.1±8.7)岁,病程(12.8±5.6)年。

1.2 方法

1.2.1 盆底肌电刺激 使用神经肌肉刺激治疗仪进行治疗,治疗前嘱患者解大小便,平卧于治疗床上。常规碘伏消毒患者会阴部及电极,置入阴道电级棒,从0开始逐渐调节刺激电流至30~40mA,以患者感觉盆底肌肉收缩且不引起不适感为度,随后可根据个体情况加大电流至50mA,治疗30min/次,1次/d,3次/周,连续治疗8周为一个疗程。

1.2.2 盆底肌肉功能锻炼 首先对患者进行必要的盆底肌肉功能锻炼讲解和指导,让患者对以肛提肌为主的盆底肌进行有意识的自主收缩,锻炼方法包括提肛运动,收缩肛门、阴道和尿道附近肌群,产生上提的感觉,保持大腿及腹肌放松。坐、站、卧位时都可以进行此项训练,每次持续10s后放松5s再持续10s,如此10~20次为一组,每天进行3~5组,连续8周为一个疗程。此外还可进行控制排尿训练,即在每次排尿时自主性停顿或有意识地减慢尿液流出速度。

1.3 评价标准[3] 将子宫脱垂分为4度:0度为宫颈外口与处女膜缘的距离≥4cm;I度为宫颈外口与处女膜缘的距离<4cm但未脱出阴道口;II度为宫颈脱出阴道口或有部分宫体脱出阴道口;III度为宫颈与宫体已全部脱出阴道口外。尿失禁分为5度,0度为无尿失禁;I度为仅咳嗽、喷嚏或大笑时有尿液溢出;II度为普通日常活动时有尿液溢出;III度为直立活动时可有尿液溢出;IV度为卧床时也有尿液溢出。性生活质量分为良好、一般、较差三种级别。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采取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一个疗程后患者子宫脱垂、尿失禁、性生活质量等情况均有明显改善(P<0.05),详见表1。

3 讨论

盆底肌肉功能锻炼是患者有意识地主动、节律性收缩盆底肌肉训练,从而使盆底肌群血液循环得以改善,张力得到恢复,收缩能力增强。盆底肌电刺激治疗是通过不同电量的电流刺激盆底肌肉,使其呈被动、节律性地收缩,从而强化盆底肌群,使肌力增加,同时电刺激还可使会阴部神经兴奋[4],肌肉血液循环改善,代谢功能增强,促进神经兴奋及传导的恢复,增加盆底肌肉的肌力和弹性,从而对症状起到治疗改善作用[5-6]。本研究表明,经过一个疗程的盆底肌电刺激联合功能锻炼之后,患者子宫脱垂、尿失禁、性生活质量得到普遍的改善,部分患者已可实现正常的尿控,表明盆底肌电刺激联合功能锻炼治疗女性盆底功能障碍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乐杰.妇产科学[M]. 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341.[2] Wong Ka, Von Schroeder H P. Delays and poor management of scaphoid fractures: factors contributing to nonunion[J]. J Hand Surg Am, 2011,36 (9):1471-1474.

[3]敖梅红,张倩平,黄敏,等.盆底肌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盆底肌训练后性功能评定观察[J].现代妇产科进展,2012,21(8):634-636.[4]付金枝,史文静.陈海平. 盆底肌电刺激联合功能锻炼治疗FPFD 39例疗效观察[J]. 齐鲁护理杂志,2012,18(35):16-17.

[5]陈燕辉,杨卫萍,邓敏端,等.盆底肌肉训练对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康复效果[J].广东医学,2012,33(6):757-759.

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功能性便秘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定我院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55例患者中, 男15例, 女40例, 年龄22~78岁, 平均是46.85岁;患者皆有持续性便秘病史, 病程1~20年;所有患者皆符合FC的诊断标准, 经肠镜和生化检查后排除患者全身性疾病及直肠肛门的器质性病变所引起的继发性便秘情况。

1.2 方法

1.2.1 直肠肛管压力测定:

采用高分辨率测压仪进行肛管直肠动力学检查。观察指标包括:肛管静息压;肛管括约肌功能长度;肛管最大收缩压;排便迟缓反射;直肠肛管收缩反射;直肠肛管抑制反射;直肠感觉功能等。

1.2.2 结肠的传输实验:

在对患者进行治疗的前1周让患者停用所有对胃肠动力有影响的药物, 并把患者分别分为SCT、OOC及MIX三种便秘类型, 其中有26例为OOC, 有8例为SCT, 有21例为MIX。

1.2.3 治疗方法:

采用生物反馈电刺激仪进行治疗, 生物反馈的治疗原理是通过置于直肠内电极及腹部电极, 将该处生理信号放大, 并转变为可感观的信号, 指导患者正确训练盆底肌, 逐渐形成条件反射, 学会自主控制盆底肌肉收缩活动。在电极插入之前取患者的治疗体位, 并使其机体放松, 按照平时的排便习惯来做几次排便模拟动作, 从而明确患者的排便过程中肛门的内外括约肌缩张情况, 并在治疗的过程中指导患者按屏幕生物反馈动画所提示协调腹肌群与肛周肌群配合, 认识异常的肌电信号, 及时纠正患者不正确的排便动作, 并经过反复的模拟训练之后, 最终达到正确排便。每次全套治疗的时间约为4 0 min, 每周3次, 每疗程实施5~10次。此外, 在治疗的过程中还要保持患者身心舒畅, 并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 多饮水与运动, 并鼓励患者自行在家里训练, 每天3次左右, 每次坚持30 min。

1.3 观察指标:

大便的性状:大便的性状图谱分型可分作7种类型, 其中, 以粪便质软成形为正常。大便的次数:正常的排便次数应以每日1~2次。

1.4 疗效判定。

治愈:大便性状与排便的次数恢复到正常状态;显效:大便性状或者大便的次数至少有一项恢复到正常状态;有效:排便次数逐渐正常, 大便的性状有所改善, 但未恢复正常;无效:各项症状无改变。

2 结果

2.1 患者在治疗前后症状的改善情况:

经过治疗后, 有11例痊愈, 占20%;显效为23例, 占41.8%;有效为12例, 占21.8%;无效为9例, 占16.4%;总有效为83.6%。在治疗之后患者每周能够自主排便的次数从治疗之前1~2次变成治疗后的4~7次, 24 h结肠传输试验由治疗前的平均18.2%增至63.6%;功能性慢性传输型便秘、出口梗阻型便秘及混合型便秘患者经治疗后消除了盆底肌群的功能性舒缩失调。便秘组直肠感觉阈值、最大耐受量, 肛管直肠抑制反射阈值有所下降。

2.2 肛管的测压结果:

在治疗之前26例出口梗阻型的便秘患者均有耻骨直肠肌和肛门外括约肌矛盾运动的盆底功能紊乱的表现, 在治疗之后有20例患者症状消失, 患者在治疗前首次排便的感觉阀值等明显升高, 治疗后明显降低 (P<0.05) 。见表1。

注:治疗前后比较, P<0.05

3 讨论

便秘是一种常见的症状, 会随着人们的饮食结构与精神心理状态因素的改变而受到影响, 造成慢性便秘的患病率上升。以往对便秘的治疗方法主要有增加水分与膳食纤维的摄入量。当前普遍认为引起FC主要是因结直肠的动力出现异常而导致[2]。对FC治疗采用生物反馈电刺激疗法主要是将操作性的条件反射作为基础, 在医师的指导下, 患者根据屏幕上变化的图案信号等完成正常排便动作, 并学会协调肛门肌群与腹部肌群的运动, 从而纠正患者的肌电运动异常状态, 调整其生理反射, 并重新建立起正确的反馈排便通路, 从而达到便秘治疗的目的[3]。此外, 该治疗方法作为一种可反复多次使用的非入侵性无痛苦治疗手段, 对于长时间依赖于药物治疗便秘无法取得满意效果之后的另一种行之有效的新治疗手段。

综上, 采用生物反馈手段治疗FC无痛苦、无创伤、价格低廉、无明显不良反应, 容易让人接受, 临床治疗的效果较为满意, 和药物治疗及手术治疗等相比较, 优势显著。而在未来采用生物反馈对FC治疗及训练仪的发展、适应证的选择、治疗方案的标准化、疗效评估及生物反馈治疗FC的机制等方面还要进一步开展研究。

摘要:目的 探讨功能性便秘采用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的意义。方法 55例患者进行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1个月前后的排便情况的对比、直肠肛管测压、24 h结肠传输试验以及直肠和盆底肌电描记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对各型的FC均有一定疗效。结论对FC采用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后肛管直肠动力异常改善, 盆底肌不协调运动消失, 每周便次增加, 便秘改善。

关键词:FC,肛管测压,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

参考文献

[1]徐廷翰, 欧亚龙.中西医结合大肠肛门病研究新进展[M].成都:成都四川科技出版社, 2004:355.

[2]刘宝华.便秘的诊断与治疗[M].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 2002:108-127.

电刺激器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整群选择2014 年1—12 月在该院顺产后42 d后接受复查的初产妇252 例, 但是有4 例患者因未能完成该治疗, 而被剔除, 所以纳入该研究共计248 例, 入选的产妇产后42 d后均恶露干净;年龄22~39 岁, 平均年龄 (30.25±7.12) 岁;孕周38~42 周。 新生儿Apagar评分8~10 分; 新生儿体重2 510~4 600 g, 平均体重 (3512.52±1 002.58) g;所有产妇均是正常怀孕、单胎存活、足月生产;排除合并阴道炎、泌尿系统感染者, 排除孕期病理妊娠, 排除产前存在器质性疾病者。 入选的产妇均对该研究知情同意, 且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同意。 按照数字表法将248 例产妇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 每组124 例, 其中对照组患者平均年龄 (29.89±7.30) 岁, 平均孕周 (39.20±1.11) 周, 新生儿Apagar评分 (9.11±1.10) 分, 新生儿体重 (3 502.13±1 007.94) g;研究组患者平均年龄 (30.62±7.21) 岁, 平均孕周 (39.12±1.02) 周, 新生儿Apagar评分 (9.05±1.03) 分, 新生儿体重 (3544.76±1 010.12) g; 经统计学分析发现两组产妇的年龄、孕周、新生儿体重、新生儿Apagar评分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具有可比性 (t=0.85、0.21、0.30、0.42, P>0.05) 。

1.2 方法

两组产妇均在治疗前进行盆底功能复查, 测试盆底肌功能。

(1) 对照组:采用盆底肌训练, 由产妇自身根据自我指令对阴道进行收缩放松训练, 持续收缩盆底肌 (提肛运动) 5 s, 松弛休息5 s, 如此反复15 次, 4~8 次/d, 即进行有意识、有节律的做盆底肌肉的收缩与放松运动, 训练时可以伴有轻微的臀部和腹部及大腿内侧的肌群收缩, 从而加强盆底肌的力量[1]。 每疗程4~6 周, 共两个疗程。

(2) 研究组: 采用Thought公司 ( 加拿大) 制造的Myo Trac Pro系列神经肌肉刺激治疗仪和生物刺激反馈仪进行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 治疗前嘱患者排空大、小便, 产妇取30°仰卧位, 将阴道电极置于阴道内, 刺激电流强度由0 m A开始逐渐增加至产妇自觉盆底肌有收缩但无不舒适感为限 ( 30~60 m A) 。 在生物反馈模式下, 根据生物刺激反馈仪反馈的结果, 指导患者主动收缩盆底肌的方法及强度。 刺激与反馈交替进行, 持续治疗时间40 min, 2 次/周, 每疗程12 次, 共两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产后10 周、20 周阴道肌张力、电压、发病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2,3]。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3.0 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 并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 (n, %) 表示, 采用 χ2检验,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产妇治疗前后盆底综合肌力比较

由表1 可知研究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前的盆底综合肌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0.02, P>0.05) ;而在治疗后研究组产妇的盆底综合肌力较对照组明显改善, 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16.05, P<0.05) 。

2.2 两组产妇治疗后10 周、20 周的阴道肌电电压、 夜尿次数及发病情况比较

由表2 可知研究组和对照组产妇在治疗后10 周, 阴道肌电电压、夜尿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0.39、0.43、0.02, P>0.05) 。 而在治疗后20 周, 研究组产妇的阴道肌电电压明显升高, 而夜尿次数明显下降, 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t=4.85、5.42, P<0.05) 。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Pelvic Floor Dysfunction, PFD) 引起了广泛关注, 我国已婚已育女性中37%~45%有不同程度的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4,5,6]。 产后盆底功能障碍容易导致盆腔器官脱垂、妊娠晚期及产后阴道壁膨出、 女性压力性尿失禁和性功能障碍, 严重影响产妇产后的生活质量[7]。 妊娠期由于女性激素的变化是导致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发生的最主要高危因素, 这主要由于妊娠期女性激素的变化使肌壁松软、产道松弛, 骨盆关节软化不稳定, 随着胎儿的增大, 子宫重量增加, 对盆底慢性牵拉[8,9]。 所以, 在产妇产后有必需采用有效的治疗措施来预防盆地功能障碍的出现。

该研究将顺产后的初产妇采用神经肌肉刺激治疗仪进行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 在治疗后研究组产妇的盆底综合肌力较对照组明显改善 (χ2=16.05, P <0.05) 。 结果提示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在两两联合组中效果最好, 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盆底综合肌力, 这与文献报道结果一致[5]。 在治疗后20 周, 研究组产妇的阴道肌电电压明显升高[ (20.15±7.43) μV], 而夜尿次数[ (1.35±0.51) 次]明显下降 (t=4.85、5.42, P<0.05) 。 这与文献报道一致[8]。 神经肌肉的自然恢复与主要症状的明显改善一般需要6 个月, 所以针对产后盆底障碍性疾病患者的随访和治疗应持续最少半年时间。

综上所述, 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治疗可以显著促进产后盆底康复, 减少盆底功能障碍的发生, 可以进一步提高广大女性的生活质量, 值得广泛推广。该研究的例数有限, 下一步可以通过扩大例数, 提高统计学意义。

摘要:目的 探讨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在产后盆底康复的应用价值。方法 该研究整群选取于2014年1—12月将在该院顺产后的初产妇248例为研究对象, 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 每组124例, 其中对照组采用盆底肌训练, 而研究组则采用神经肌肉刺激治疗仪进行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结果 在治疗后研究组产妇的盆底综合肌力较对照组明显改善 (χ2=16.05, P<0.05) 。在治疗后20周, 研究组产妇的阴道肌电电压明显升高[ (20.15±7.43) μV], 而夜尿次数[ (1.35±0.51) 次]明显下降 (t=4.85、5.42, P<0.05) 。结论 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治疗可以显著促进产后盆底康复, 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生物反馈,电刺激,盆底康复

参考文献

[1]鵭艳丽, 徐玲娣.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锻炼对产后盆底康复的效果观察[J].中国妇幼保健, 2014, 29 (24) :138-139.

[2]杜霄.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及盆底肌锻炼对产后盆底康复的疗效观察[J].中国妇幼保健, 2015, 30 (16) :112-115.

[3]李环, 吴瑞芳, 光晓燕, 等.产后盆底康复时间选择对尿失禁及盆底肌的影响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 2013, 16 (31) :3699-3704.

[4]卓晓云.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治疗在产后盆底康复中的临床效果[J].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4, 25 (19) :4512-4513.

[5]林莉, 赵卫华, 郭子平, 等.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训练在产后盆底康复中的应用[J].医学临床研究, 2015, 32 (6) :1088-1091.

[6]刘明, 朱彩玲, 王曼曼.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训练对产后盆底康复的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15, 17 (3) :51-53.

[7]黄剑珍, 周明辉.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结合盆底康复训练在产后盆底康复中的应用[J].中国性科学, 2014, 23 (6) :18-19.

[8]李于珍.产后早期盆底康复治疗对女性盆底康复的作用观察[J].吉林医学, 2015, 36 (10) :2052-2053.

脑深部电刺激装置的MRI相容性 篇7

1 DBS概述

D B S 装置包括脉冲发生器 ( I m p l a n t a b l e p u l s e generator,IPG)、延长导线(Extension)以及电极(Lead)三部分(如图1所示),其中电极刺激端植入脑深部特定靶点核团,通过向其输出特定的高频脉冲电流达到调控大脑功能、改善疾病症状的目的。

目前国外有三家美国公司开发了DBS装置,即美敦力(Medtronic),圣犹达(St.Jude)和波士顿科学(Boston Scientific),其中美敦力公司在这一领域具有领先地位,到目前为止仍是唯一获得FDA批准的DBS装置制造商。我国在DBS的研究和应用方面起步都较晚,1998年北京天坛医院第一次进行DBS手术,之后清华大学逐步筹备并开始研制DBS装置,2009年作为六项重大科技成果之一落户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由北京品驰医疗设备有限公司实施产业化[3],2009年11月26日实施了首例清华脑起搏器治疗帕金森病临床试验手术[4]。

2 DBS装置的MRI相容性

MRI主要基于氢核的磁共振现象进行成像,实现其功能需要使用三种磁场,即提供均匀静磁场环境的主磁场、对空间信息进行编码的三个方向的梯度磁场以及激发磁共振信号的射频(Radio Frequency,RF)磁场,分别产生三种磁场的线圈结构如图2所示[5]。

DBS装置作为有源植入式医疗器械,MRI相容性可分为三个方面:

(1)MRI对电子电路的影响。关注MRI是否会引起DBS装置电子电路永久性失效或暂时性功能失常,包括MRI磁场是否会导致电路故障、软件复位、功能失常、装置内部存储器内容变化等。从已有的临床资料看,这方面报道极少,曾有过两个病例报道,一个是患者脊柱MRI扫描后DBS装置故障,一个是患者头颅MRI扫描后刺激参数复位,但后果只是DBS装置停止工作,未对患者造成伤害[6]。

(2)MRI对材料的影响。MRI磁场对DBS装置使用的金属材料(如电极的铂铱合金)具有一定的影响,包括静磁场对磁性材料作用产生的磁致位移力和磁致扭矩,射频磁场引起的发热(尤其在电极端部),以及电极导线上的感生电压,都会对患者产生安全风险。

(3)材料对MRI图像影响。由于DBS装置中金属材料的存在,MRI图像会产生伪影,可能影响医生对疾病的诊断。

针对MRI和材料的相容性问题,美国材料试验协会(American Society for Testing and Materials,ASTM)从2006年~2011年制定了一系列标准[7,8,9,10],提出了磁致位移力、磁致扭矩,射频致热、图像伪影的评价方法,对MRI安全性的标志进行了规定,分为磁共振安全、有条件磁共振和磁共振不安全三类,如图3所示[11]。当前的DBS装置是有条件磁共振类型,对MRI参数做出了限定,并要求扫描过程中DBS关机[12]。

射频磁场导致的发热是影响DBS在MRI下应用的最主要的安全问题,此外DBS装置的成像特性也是其在MRI下应用时需要评估的非常重要的方面[13]。电极是直接接触脑的部件,其结构如图4所示,包括外部的套管(聚氨酯材料)、内部的4丝螺旋导线(具有绝缘涂层的铂铱合金材料)、前端的刺激触点(铂铱合金材料)以及尾部的连接触点(MP35N材料),其中螺旋导线各路之间绝缘,在两端分别与刺激触点和连接触点相连,形成4路电气通道[12]。电极前端的铂铱合金刺激触点与脑组织直接接触,其性质十分关键,是评价MRI相容性的主要位置。

3 DBS电极在MRI下的发热

MRI所使用的时变的射频磁场会在人体中产生感生电场,而人体组织具有一定的生物电阻,因而会产生热效应,植入装置的存在可能会造成局部电场的集中从而导致发热加剧,尤其是在细长导体的尖端最易产生严重的发热问题,例如DBS电极刺激端[14]。美国FDA推荐的MRI中射频发热的最大限度为脑部不超过1 oC,躯干为2 oC,四肢为3 oC[15];根据射频消融方面的研究,人体局部温升达到(42~44)oC产生的热损毁是可恢复的(超过45 oC后损伤将不可逆),又由于在一些发烧至40 oC的患病案例中没有神经组织损伤的证据,因此持续几分钟(1~2)oC的温升对人体脑组织应是可以承受的[16]。

MRI导致的过度发热有可能会对患者产生严重伤害,Spiegel等[17]报道过1例植入双侧DBS的帕金森病患者在使用1.0 T的MRI扫描头部时出现肌张力异常以及腿部的弹震动作,其症状数月后得以完全康复;Henderson等[18]则报道了1例MRI检查对植入DBS的患者造成射频损毁并导致严重的永久性神经损伤的案例;最近Zrinzo等[19]也报道了MRI导致1位患者出现运动障碍以及激动表现的事件,检查发现电极周围出现水肿,由于及时中止了MRI扫描,患者没有受到严重的伤害。

特异性吸收率(Specific Absorption Rate,SAR)是一个衡量人体组织对射频能量吸收量的指标,鉴于植入DBS后进行MRI的风险,美国FDA批准的指南中规定仅可以在1.5 T设备下使用头线圈进行扫描,并且头部SAR值应小于0.1 W/kg[20]。植入DBS导致可安全应用的SAR值大大降低,不仅使MRI的成像参数受极大限制,其安全性也影响了MRI的临床开展。Tagliati等[21]对美国国家帕金森基金会下的卓越中心(Center of Excellence,COE)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40家COE中仅有23家(58%)会使用MRI对植入DBS的患者进行脑部检查,其他的COE之所以不进行MRI检查,多数是出于安全性的考虑或是由于行业指南的警告。而由于风险显著提高,在植入DBS的患者进行3.0 T的高场MRI仍被普遍视为禁忌,随着当前3.0 T的MRI设备以其更强的成像能力在临床中逐渐普及,会为植入DBS的患者将带来更大的限制。

4 DBS电极导致MRI图像伪影

现有DBS电极的导线和刺激触点均采用铂铱合金材料,在MRI环境中会由于磁化等原因对其周围的磁场产生很大的干扰,从而导致磁共振信号失真而在MRI图像中产生严重的伪影。根据Pollo等[22]的测量结果,电极的铂铱合金刺激触点在1.5 T的MRI图像中轴向上扩大了2倍,极大地影响了对植入患者脑部图像的判读。目前在临床中多采用低场MRI进行术后电极植入位置的确认,由于DBS的疗效同电极的植入位置密切相关,因此对电极植入位置的准确判断对术后刺激参数的选择、刺激效果以及副作用的诊断分析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对深入理解DBS的作用机制也具有积极的意义[23]。但是现有的铂铱合金刺激触点所产生的伪影严重影响了局部图像质量,导致难以准确判断刺激触点植入的位置,妨碍了对电极的术后检查[24]。在应用f MRI研究DBS刺激后的脑功能变化时,铂铱合金刺激触点的伪影也极大地影响了局部核团的血流信号,给研究带来了障碍[25]。

MRI图像的获取依赖于对生物组织中水的氢核激发后的磁共振信号检测,因此质子所处的磁场环境极为关键,金属植入物的存在扰乱了周围磁场的分布从而导致信号畸变引起图像伪影。引起磁场扰动的因素有多种,其中植入材料同生物组织的磁化系数差异是其在MRI的图像中产生伪影的主要原因之一,材料的磁化系数和组织越接近,这一伪影的程度越小[23]。近年来研究表明MRI中的射频磁场以及梯度磁场在开关过程中也会导致伪影的产生,这是因为时变磁场会在金属植入物中感生涡流,引起局部磁场的畸变[26,27]。

5 讨论

提高MRI相容性是DBS最受关注的发展方向之一,抑制电极触点处的射频发热是其中最关键的问题,而目前尚没有妥善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13]。在当前情况下,为保障患者安全,临床上推荐使用保守的参数,即患者仅可以在1.5 T设备下使用头线圈进行扫描,头部SAR值应小于0.1 W/kg,而且应提前关闭DBS装置的刺激输出。

对DBS装置制造商而言,应在建模、设计、风险评估等方面充分考虑到MRI相容性的问题,通过体外试验获得定量的数据,进而在动物试验和临床试验中验证MRI安全性[28]。

电刺激器 篇8

关键词:产后缺乳,低频脉冲电刺激

产后缺乳是指产妇在产后2~10 d内没有乳汁分泌和分泌乳量过少, 或者在产褥期、哺乳期内乳汁正行之际, 乳汁分泌减少或全无不够喂哺婴儿的, 统称为缺乳, 又称“乳汁不行”。 我院对80例产后缺乳患者采用低频脉冲电刺激治疗配合正确的母乳喂养指导, 疗效显著,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全部155例均为我院产科住院患者, 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80例, 顺产50例, 剖宫产30例;年龄22~37岁, 平均26.06岁;病程3~7 d。对照组75例, 顺产45例, 剖宫产30例;年龄21~36岁, 平均25.09岁;病程3~7 d。两组病例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产后缺乳的诊断;对所有产妇均实施正确的母乳喂养指导, 分别对治疗组产妇应用低频脉冲电刺激辅助治疗, 对照组中, 对产后缺乳的产妇实施单纯的母乳喂养指导, 结果产后缺乳的两组产妇中, 治疗组较对照组产后缺乳情况明显改善。

1.2 治疗方法

1.2.1 常规疗法 ①产后严格实行早吸吮、早皮肤接触, 促进早期泌乳建立;②指导和纠正产妇喂奶姿势, 婴儿含接乳头必须包括乳晕;③产妇产后让婴儿勤吸吮, 按需哺乳, 24 h母婴同室, 如婴儿睡眠超过3 h应唤醒喂奶;④做好乳房保健, 避免乳头皲裂, 一旦发生及时处理, 以免影响哺乳;⑤注重产妇营养和休息及情感变化, 不要过早给婴儿添加辅食, 减少影响泌乳的因素。

1.2.2 治疗组产妇均采用TZ-FK660妇科综合治疗仪对双侧乳房进行电刺激治疗, 方法:在电极黑色一面涂满耦合剂 (或湿毛巾, 双乳分别放置, 中间要有间隔) 后, 将其放在治疗部位, 并用固定带固定好, 治疗强度在60左右, 最大强度250, 可因人而异进行调节, 以舒适耐受为准, 30 min/次, 2次/d。

1.3 疗程

两组均3 d为1个疗程, 1个疗程后统计疗效。

2 结果

2.1 疗效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拟定。

治愈:乳汁分泌正常, 能正常哺乳, 能够满足婴儿的需要;好转:乳汁分泌增多, 或乳汁分泌正常, 但量少不够喂养婴儿;无效:乳汁分泌无变化。

2.2 统计学方法

采用χ2检验。

2.3 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80例, 治愈52例, 好转17例, 无效11例, 总有效率86.2%;对照组75例, 治愈28例, 好转12例, 无效35例, 总有效率53.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见表1) 。

3 讨论

母乳喂养对婴儿的好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母乳的营养成分较完备, 各种成分的配合比较适当, 达到婴儿的需要, 尤其对6个月以内的婴儿更为适合;②牛奶中的乳糖含量比母乳少1/3, 而且属于甲型乳糖, 有促进大肠杆菌生长的作用, 容易引起婴儿腹泻, 牛奶中含脂肪量与母乳相似, 但其脂肪球较大, 容易引起消化不良;③维生素的含量牛奶多于母乳, 但牛奶在煮沸消毒后, 维生素C已有不少被破坏, 而母乳内含的维生素不易被破坏;④母乳还含有促进脑组织发育的脂肪酸和各类专用酶, 有利于营养物质的消化;⑤母乳含有多量抗体, 新生儿能从母乳中获得免疫体, 故母乳喂养的婴儿在6个月内很少得麻疹、小儿麻痹、腮腺炎等传染病。

乳汁过少或无乳的最明显表现为新生儿生长停滞及体重减轻, 因此, 不仅给婴儿的生长、发育造成影响, 而且也会给家庭带来各种困难和麻烦, 故对产后缺乳要积极进行有效的防治, 除一般处理如正确的母乳喂养指导以及鼓励乳母, 使其对母乳喂养充满信心, 情绪乐观, 即使奶量少, 也要坚持按需喂奶;同时取得家庭成员的支持;饮食起居安排得当, 不要过度劳累, 睡眠应充足;饮食要富于营养, 多喝些鸡汤、鱼汤、排骨汤、鲫鱼或猪蹄汤;口服多种维生素等;再配以物理治疗通过对乳房的机械刺激以及所产生的强力磁场, 可使乳房结缔组织收缩加强, 促进血液循环增加泌乳。TZ-FK660妇科综合治疗仪利用特征频谱的红外光对人体组织表面和组织内层进行热辐射, 使局部毛细血管扩张、充血、血流加速, 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 改善局部组织的营养状态和微循环, 疏通乳腺管从而达到正常泌乳, 有效改善产后缺乳现象, 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电刺激器 篇9

关键词:吞咽神经与肌肉电刺激 脑卒中 吞咽障碍Efficacy of dysphagia after stroke swallowing electrical stimulation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2-0026-02

据统计:目前我国每12秒就有一人发生中风,每21秒有一人因中风而死亡,中风是神经性吞咽障碍最主要的病因,据国外文献报道,51%~73%的脑卒中患者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吞咽障碍[1]。吞咽障碍患者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处理,容易发生营养不良、脱水、吸入性肺炎,甚至威胁到患者的生存[2]笔者所在科室于2011年9月引进一台常州雅思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的吞咽神经和肌肉电刺激仪,经过临床实践,均取得很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11年9月至2012年7月我科收治脑卒中伴吞咽障碍病人为观察对象。纳入标准:脑卒中诊断标准按照1996年中华医学会第四届全国脑血管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均经CT或MRI确诊;发病三个月以内,神志清醒,无认知障碍,功能性(神经性)吞咽障碍口腔期和咽喉期病人。洼田饮水试验2级以上,吞咽神经和肌肉电刺激仪评定@≤2.0,患者均知情同意。排除标准:结构性吞咽障碍(进食通道异常),不主动配合吞咽康复训练病人。符合标准:98例,脑出血32例,脑梗塞66例;男52例,女46例,年龄43-89岁,平均年龄63±2.1岁;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9例,两组一般资料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患者入院后两组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在康复师指导下给予间接吞咽康复训练,如:改善咽反射,用冰棉棒反复刺激患者咽后壁和软腭,舌向前、左、右反复伸展,使舌肌得到锻炼;指导病人熟练掌握门德尔松法和声门闭锁练习,使颜面及咽部肌肉得到康复训练;治疗组在此治疗基础上加上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每天2次,每次40分钟(治疗模式20分钟、训练模式20分钟),电流强度以患者能耐受最大刺激强度并引出吞咽动作为佳,电刺激同时要求患者做吞咽动作配合;12天为1疗程,每疗程之间间隔2天,共2疗程。

2 参考

陈胜云等[3]研究所采用的疗效评定标准。治愈:吞咽障碍消失,饮水试验评定1级;显效:吞咽障碍明显改善,饮水试验评定提高2级以上;有效:吞咽障碍改善,饮水试验评定提高1级;无效:吞咽障碍改善不明显,饮水试验评定无进步。

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SPS11.5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组间对比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 结果

两组98例全部进入结果分析,分别于治疗12天、24天给予洼田饮水实验和吞咽神经治疗仪评定,结果见附表:

组别nt(d)治愈显效有效无效有效率(%)治疗组491292512491.8%24172110197.9%对照组4912213191569.4%2471915883.6% 结果表明:神经吞咽和肌肉电治疗刺激能有效促进神经性吞咽障碍的功能恢复,治疗组吞咽障碍治疗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41),P<0.05,具有可比性。

5 讨论

吞咽障碍是脑卒中患者的常见并发症,吞咽康复是一个治疗手段,笔者在传统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在治疗12天有效率为91.8%;24天有效率98.9%,均高于同期对照组。说明在基础治疗的同时加上神经肌肉电刺激是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一个有效方法,电刺激治疗时,低频脉冲电流兴奋神经肌肉组织,引起肌肉收缩可以使肌肉收缩蛋白含量增加,使有氧代射的酶含量增加,增加线粒体的体积和数量,增加毛细血管的密度,从而增加肌力,防止失用性萎缩,通过刺激受损部位的脑神经,使其活性增加,能帮助恢复和重建正常的反射弧,促进新的中枢至咽喉运动传导通路形成,从而改善患者的吞咽障碍症状[4];另外神经肌肉电刺激康复训练的方法,能尽早训练与吞咽功能相关的肌群,提高吞咽反射的灵活性,反射刺激中枢神经系统使神经网络重组及侧支芽生,皮质感觉区扩大,同时可防止咽部肌群发生废用性萎缩[5]。综上所述:神经肌肉电刺激能明显改善吞咽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参考文献

[1]全国脑血管病会议,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中华神经学杂志,1996,29(6)379

[2]孙启良.脑卒中患者摄食-吞咽障碍的评估与训练.中国康复医学杂志,1997,12(3);141-143

[3]陈胜云,张倩,赵性泉.脑卒中合并吞咽障碍的早期诊断及康复治疗[J].北京医学,2007,29(1)4-6

[4]张盘得,姚红等.针灸与吞咽障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研究[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7,22(11),989-993

电刺激器 篇10

1“植物人”的概念及诊断标准

一种长期无反应状态即“植物人”, 主要指严重脑损害后没有可察觉意识的觉醒状态, 目前, 国外对于“植物人”的概念是:具有清醒-睡眠周期, 但对外界刺激无认知、情感、和行为反应, 此种情况持续超过一段时间后就称为“植物人”[2], 而我国神经外科学会将3个月无意识活动, 存在睡眠-觉醒周期者确定为“植物人”[3]。其病因主要分3类[4,5,6]: (1) 急性损伤:这是“植物人”最常见病因, 创伤最为常见, 如交通事故、产伤及枪伤等, 大约10%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可导致“植物人”;非创伤性损伤包括各种原因引起的缺氧缺血性脑病, 如心跳呼吸骤停、窒息、麻醉意外、脑卒中、严重持续性低血压发作等, 此外还有中枢神经系统的肿瘤、中毒、感染等。 (2) 变性及代谢性疾病:多发性脑梗死、Parkinson病、Alzheimer病、痴呆、Pick病、Creutzfeldt-Jakob病、Huntington病是成人中常见的病因;在儿童常见于线粒体脑病、神经节脂质沉积病、灰质变性、肾上腺白质营养不良等疾病。 (3) 发育畸形:包括无脑畸形、先天性脑积水、小头畸形、脑膨出等。我国神经外科南京会议诊断“植物人”标准为[7]: (1) 能自动或刺激睁眼。 (2) 无意识活动, 无认知能力, 不能遵瞩动作。 (3) 不能理解和表达语言。 (4) 保持自主呼吸和血压。 (5) 有清醒-睡眠周期, 可有无目的性眼球跟踪运动。 (6) 脑干及丘脑下部功能基本保存, 植物状态持续1个月以上。

2 c SCS的促醒机制

c SCS经高颈部脊髓上行达脑干, 通过上行性网状结构及丘脑下部到达大脑皮层, 其主要促醒机制如下。

2.1 增强神经电生理活动

“植物人”可能苏醒现已成为事实, 其恢复包括意识和功能的恢复, 而前者更为重要, 临床上可通过持续的眼球示踪、衡定的情感反应、执行指令来判断[8]。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brain eoked audoitory potential, BEAP) 上双侧v波的存在是c SCS治疗“植物人”的前提之一, 它是可靠的客观指标, 但其结果并非完全体现“植物人”的意识障碍水平, 而更多体现皮质下中枢的恢复程度, 进一步的评估, 还需结合脑电图 (electroencephalogram, EEG) ;体感诱发电位 (somatosensory evoked potential, SEP) 在临床应用较广, 主要因为巴比妥类药物、体温不影响对昏迷的预后判断, 且较BEAP可靠。用c SCS促醒的“植物人”治疗可出现N20和BEAP的v波, 未醒者则不出现[9]。同样P300 (事件相关电位, 认识诱发电位) 是当前研究“植物人”的重要手段, Maruta等[10]认为格拉斯哥 (GCS) 预后评分高的P300存在, 而“植物人”在早期节段P300就消失, 因此P300的存在意味着患者认知能力的保留, 许多作者认为P300可作为评判c SCS促醒“植物人”的可靠的指标。

2.2 提高脑血流及代谢水平

c SCS提高脑血流效应可能是通过交感和副交感双重通路实现的[11]。Broseta等[12]治疗10例脑缺血患者, 脑血流明显改善, 症状逐步好转, SPECT发现缺血灶周边血流量增加显著, 但病灶形态在MRI无变化;Visocchi等[13]治疗1例脑梗塞患者1周后, 其肢体运动好转、痉挛减轻, TCD发现梗塞侧大脑中动脉供血增加130%, 且对侧增加43%。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 证实了c SCS能够增加脑血流量 (cerebral blood flow, CBF) 和提高脑组织新陈代谢率[14], Clavo等[15]研究证实了c SCS能够增加脑内葡萄糖代谢率 (cerebral metabolic rates for glucose, CMRGlu) , CMRGlu与CBF结合可反映“植物人”脑功能区的新陈代谢, 可指导病情及判断预后, c SCS治疗后的“植物人”脑内CMRGlu更能准确反映“植物人”病理生理变化过程。

2.3 调节递质活动

Clauss[16]和Pistoia等[17]发现, 多种神经递质在“植物人”脑脊液中与常人比较有差别, 抑制性氨基酸优先释放以适应大脑缺氧状态。Kanno等[18]观察了23例“植物人”c SCS治疗, 每天刺激12 h, 3个月后脑脊液中五羟色胺显著下降。目前认为“植物人”脑内多巴胺通路较正常者减少, Hu等[19]研究证实“植物人”脑脊液中多巴胺比对照组显著降低。近来c SCS治疗“植物人”后检测出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蛋白激酶B和TRPV 1 (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vanilloid type 1) 高表达, 发现细胞新陈代谢得到改善, 激活信号通路被激活, 意识好转[20,21]。因此, c SCS作用后体内递质活动有明显变化, 目前尚有许多递质变化机制不未明确。

3 目前颈髓电刺激治疗“植物人”的研究进展

c SCS是采用手术方法将电极留置在颈2~4水平的硬膜外, 刺激装置则植入前胸或后背皮下。通过调节电刺激的频率和电压进行刺激。Kanno等[22]报道10例“植物人”在c SCS治疗前均接受常规医疗3月以上无效, 后来改用美敦力公司生产的c SCS置于颈2水平硬膜外, 结果9例 (90%) 患者3~14 d的EEG就有明显改善, 表现为更广泛分布的α波;4例 (40%) 患者有明显的临床改善, 另有4例 (40%) 有一定的临床改善。Fujii等[23]报道12例因缺氧性脑病所致“植物人”, 发病后1月行c SCS治疗, 3个月内连续每天刺激8 h, 结果2周后7例 (58%) 意识转清, 能够简单交流和表达感情。Kuwata[24]对15例“植物人”患者予c SCS治疗, 前11例是在植物状态后3月内进行刺激治疗, 3例 (27%) 意识恢复, 后4例在3月后进行c SCS治疗, 1例 (25%) 脱离植物状态, 另外4例 (27%) 临床症状好转, 其余7例无明显效果。因此, c SCS对“植物人”有一定的刺激促醒作用。

上一篇:国文教材下一篇:传统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