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文教材

2024-10-24

国文教材(精选6篇)

国文教材 篇1

初中语文是一门重要的人文学科,在初中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对培养学生素质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语文教材是初中教学的主要内容,中学《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素质的培养提出明确要求,即“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营养”。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外国文学作品是实现这一要求的一条非常重要的途径, 适应新课改形势下“新理念、新目标、新要求”的发展趋势 。然而 , 与中国文学相比较,外国文学有着截然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和思想思维方式,给初中语文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问题。随着新课改的发展和我国对素质教育重视度的不断提高, 为了适应人文性、多元化和开放性的时代需求,培养具有中西方文化特长和人格特点的新型人才,初中语文教材中外国文学作品的加入和选择,是初中学生接受西方历史文化十分重要的途径。因此,初中语文教材中外国文学作品的选择和教学已经引起了广泛关注和极大重视。文章主要从初中语文教材中外国文学作品的教学现状和教学策略及外国文学作品的选择这两个方面进行阐述和研究。

一、初中语文教材中外国文学作品教学现状和教学策略

目前,随着教育事业蓬勃发展,我国语文教育步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语文教材也在不断更新、完善和发展,而且,语文教材的选材发生了很大变化, 对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适应时代发展需求。下面从初中语文教材中外国文学作品的教学现状和教学策略两个方面进行研究。

1.初 中 语 文 教 材 中 外 国 文 学作品的 教 学现 状

初中语文教学已经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为了实现《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提出的“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营养。”这一重要语文教学目标, 加强初中语文教材中外国文学作品的教学显得越来越重要,为了适应这一目标而造成的教材变化,给语文教师的教学工作带来了很大挑战。相关调查研究显示,大多数学生对外国文学作品还是比较感兴趣的,可是由于阅读资料的限制,学生阅读外国文学作品的量比较低。此外,由于教师对外国文学作品教学认识上的偏离及采用的不合理教学方法, 而且教师的外国文学素养不能与时俱进, 对外国文学作品的讲解比较粗略,采用与我国文学作品相同的教学方法,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2.初 中 语 文 教 材 中 外 国 文 学作品的 教 学 策略

教师是语文教学的指导者和执行者, 在教学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了适应新课程标准的宗旨及素质教育的要求,初中语文教材中外国文学作品教学必须受到重视。教师的教育观念首先要进行转变, 这是改变目前教学状况的关键,而且,语文教师要使自身外国文学修养和素质不断提高,对外国文学作品进行深入了解和认识,及时更新外国文学知识,充实和丰富知识,并且在教学实践中融会贯通,不断开拓学生思维,从而使初中语文教材中外国文学作品的教学水平得到提高,对培养学生人文精神和文化素养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初中语文教材中外国文学作品的选择

考虑到初中语文教材中外国文学作品教学现状, 初中语文教材中外国文学作品的选择是相当重要的, 既要注重选文的教育价值, 又要重视外国文学作品在语文教材中的比例设置,注重人文教育和人文主义理念的培养。选择的外国文学作品要能突出中外文化的差异性,体现文化的多元性,对外国文化、政治、经济、科学及风俗习惯等各个方面有所涉猎,充分摄取外国文化的精髓, 使对文化、政治等的了解与国际社会接轨。此外,选材的难易程度和选文的题材也是值得注意的问题,特别要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符合学生需求为目标,在满足学生认知水平的基础上,注重学生全面素质发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充分发挥自主学习能力。

总而言之, 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外国文学作品对教学事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外国文学作品教学和外国文学作品的选材都应该受到足够重视,既要充分满足初中学生的知识需求,又要满足广大教师的教学需求,为学生了解异域历史文化提供一条非常重要的途径,而且对培养学生文化素养和多元文化素质提高十分有利,使学生更适应竞争激烈的市场发展形势。因此,加强语文教学中外国文学作品教学势在必行,符合时代发展需求和人才培养理念和目标,促进初中语文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的提高,为现代化教育的发展开辟重要道路。

国文教材 篇2

一、新教材中外国文学作品的选文特点

《语文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教科书 (必修) 》五册, 共有18篇外国文学作品, 笔者依照两条原则进行统计:第一, 对课文的分析范围主要是阅读鉴赏部分, 包括精读课文和泛读课文;第二, 对课文的统计方式包括国别、篇目、体裁 (以单元提示为判断标准) 、主题 (指课文的主要思想内容) 。我们从以下三个方面进一步探究这套教科书外国文学作品选编的特点:

1.选文的“时代性”与“典范性”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 》规定:“教科书选文要具有时代性和典范性, 富于文化内涵, 文质兼美, 丰富多样, 难易适度, 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开阔学生的眼界。”“时代性”和“典范性”表面上是矛盾的, 实则是一种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两者统于一体, 既体现强烈的时代气息, 又富含文化内涵, 从而突出了高中语文教学人文熏陶的重要作用。

我们通过比较新课改前后两套教科书中的外国文学作品, 可以发现只有四篇课文相同:《我有一个梦想》 (马丁·路德·金)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恩格斯) 、《装在套子里的人》 (契柯夫) 和《宇宙的未来》 (史蒂芬·霍金) 。纵观这套新版教科书中首次入选的外国文学作品, 作品多是涉及自然、科学、生命主题的文章, 尤其是科普小品文和自然科学小论文, 如《宇宙的边疆》 (卡尔·萨根) 、《作为生物的社会》 (刘易斯·托马斯) 等。它们反映了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 体现了选文的“时代性”。同时, 这些科技文反映了一个历史时期的科学发展状况, 又体现了选文的“典范性”。而课文中的经典名家名篇, 例如《哈姆莱特》 (莎士比亚) 、《老人与海》 (海明威) 等作品, 不但文质兼美, 蕴含经典文化, 而且体现了文学的发展演变轨迹、文学主流及其重要代表作家和作品, 可谓“典范性”和“时代性”的完美结合。

2.选文的“科学性”与“可接受性”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 》规定:“教科书要适应高中生身心发展的特点, 符合语文能力形成和发展的规律, 要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有助于形成学生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所以, 这套语文教科书的外国文学作品选文具有两个明显的特点:第一, 根据当代高中生心理特点和阅读兴趣, 选取了一定数量对社会、生命进行思考, 有助于学生健全人格形成的作品;第二, 选文的难易程度适中, 这主要表现在某些作品的主题上。高中生已经具备一定的文化知识、文学修养和思想个性, 阅读作品时,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理解与认识, 是一种新的创造。

虽然文学作品的主题必须存在于某一范围内, 但是我们不能只规定一个具体而完整的主题, 而应该提倡多种理解, 进行创新阐释。对文章的理解, 关键在于学生个人的情感体验和生活感悟。因此, 选文方面, 我们尽量少选小说作品, 尤其是现代主义的文学作品, 例如伍尔夫的意识流小说《墙上的斑点》、卡夫卡的表现主义小说《变形记》等, 而选取了一些优秀的诗歌、散文作品, 在某种意义上也是出于对学生可接受程度的考虑。例如庞德的诗歌《在一个地铁车站》, 诗人用“幽灵”一词表现车站那些面孔的迷人和一闪即逝, 以及生命的生机勃勃, 而花瓣和枝条的意象也蕴含了丰富的内涵, 令人想象无穷。

3.选文的“多元化”与“开放性”

在论述选文的“多元化”时, 首先要讲讲它存在的缺点。

第一, 入选的外国文学作品皆来自欧美国家, 选文较单一。但是我们知道, 除欧美国家之外还有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例如日本作家川端康成的《花未眠》, 作者以散文化的笔法, 从细小的东西身上阐发生命的哲学, 是一篇优秀的说理散文, 非常适合选入教科书。

第二, 选文的主题多涉及一些体现人类文化共性的方面, 例如人生、自然、科学等方面, 而极少涉及政治、经济方面。关于政治方面的作品, 仅有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想》。这是一篇优秀的政治演讲文, 它不是宣传强权与暴力, 而是呼吁人类共同建造一个和平与平等的社会。所以, 笔者认为教科书应该适量地多选择这类作品。

当然, 我们必须肯定, 外国文学作品的比例已经有了提升, 这是巨大的进步, 反映了“多元化”思想的深入发展, 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可见, 相比以往的各版教科书, 这套新语文教科书的编写更加符合新课程标准, 也更加合理化。

二、新教材中外国文学作品的教育价值

人文社会学科历来是反映社会主流文化的重要舞台, 因此, 语文学科也扮演着“文以载道”的角色。无论哪类作品, 只要被选入语文教科书作为范文, 它就必然承载了文化传播和培养教育下一代的双重任务。而外国文学作品作为语文教科书中分量不轻的一部分, 其教育价值也不容忽视。

第一, 教科书选取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文学流派的典范性作品, 如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现当代时期的作品、象征主义的作品等, 有助于学生了解外国文学知识, 进行中外文学的比较, 初步形成丰富而完整的体系性知识。例如以比较文学的概念来分析以下两部作品——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和汤显祖的《牡丹亭》, 通过比较分析, 不仅可以使学生看到同一时代、不同国家、不同作家的戏剧创作特色, 以及作品所体现的艺术风格与各国社会历史风貌, 而且可以帮助学生了解16世纪欧洲文艺复兴、中国明代戏剧两大文学主流的艺术特点, 促使他们深入讨论两大文学主流各自形成的历史原因。

第二, 语文教科书选取不同国家的文学作品, 使学生处于不同国别文化情境中, 了解中国文化之外的文化, 培养学生的多元化思想。如《老人与海》体现了一种百折不挠、敢于面对暴力和死亡的“硬汉子”精神, 《哈姆雷特》反映了生存与死亡的矛盾等, 这些外国文学作品, 能够架起学生与多元文化交流的桥梁, 开阔学生的文化胸襟, 提升学生的生命智慧, 培养学生的多元文化思想。

第三, 教科书对外国文学作品的选择, 从某种意义上讲, 是在做一种文化选择, 构建一种理想文化。当今世界, 以美国文化为代表的欧美文化是世界文化的主流, 而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 其文化处于弱势地位。因此, 在做文化选择时, 我们必须立足本国传统文化, 唯有这样, 才能更好地吸收和发展异域文化, 形成独特的中国文化。如保尔·福尔的诗歌《回旋舞》, 这首诗从法国民间舞蹈“回旋舞”的表演形式中摄取诗意, 抒发感情。诗人希望消除肤色、种族、国别的差别, 全世界人共跳一个回旋舞。对这首诗歌的正确解读, 就是引导学生吸收各种文化精髓, 构成丰富完善的文化知识结构的过程。

三、结语

国文教材 篇3

在长期的教育基本理论与实践研究中,孟宪承剖析我国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与面临的困难,并对我国教育的健康发展提出了自己的思想与主张。具体到小学国文的教材方面,孟宪承也有很多独到的见解。

一、选文的难度

孟宪承对比许国英的《国文读本评注》和孙俍工、沈仲九的《初级中学国语文课本》的目录,发现从篇目上看,新出的教材更注重学生的兴趣,多语体文少文言文并且文体丰富。“文白之争”的结果是白话文胜利了,白话文有了自己的合法地位,大量白话文选进了中学教材。白话文有它不可取代的自身优势,比如贴近生活,思想先进,学生更感兴趣。但是,文言文本身也有不可取代的地方,文言文蕴含着几千年来中国的传统文化,是我国璀璨文学的精华之所在。孟宪承是系统学过教育的教育专家,对教育上的改革往往抱有科学冷静的态度,并不因为社会上的一两股潮流而失去自己的观点。孟宪承并非反对兴趣说,而是更立足于青少年的成长,兴趣当然要启发,但不要忘了国文教学的目的,学校是学习的地方,不是娱乐孩子的地方。这对我们今天的语文教育仍有启发意义。今天中国的语文教育,处处是革新,在素质教育和减负的大旗下,有很多语文老师在课堂上变革形式,花样层出不穷,学生在课堂上也表现出极大地热情。但是向浮华的深处看一看,这些课都是禁不住推敲的,学生热闹一阵之后,什么都没有学到。有学者就指出:“热闹非凡的公开课不是上课,而是做课。”

二、浅析《国文教材平议》

一般来说,在一个有序的语文教育环境中,语文教材的编写通常是要可以担负达到国家的课程标准规定的任务的。《新学制初中国语课程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虽然是个人编写,但是是国家认可的,它提出国文教学的三个目的:(1)使学生有自由发表思想的能力;(2)使学生能看平易的古书;(3)引起学生研究中国文学的兴趣。

(一)用什么教材达到自由发表思想的目的

表达思想方面,孟宪承认为主要要看作文方面。《纲要》中的规定看似完美,包括“作文、译文、笔记、演说、辩论和系统的文法研究,兼及修辞学大意”。可是具体的选材标准却没有规定或是难以规定而采取的暧昧叙述。受西方思想影响,许多学者认为现代公民要通过学习母语,学习作文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只有这样,言论才能自由,社会才会民主。在这一链条中,国文教学十分重要,孟宪承看到了作文教材的重要性,对作文教材的规定不宜太过空泛。

(二)用什么教材达到阅读古书欣赏文学的目的

《纲要》中规定了一些让学生读的书目,认为教材如此做就可以达到阅读古书欣赏文学的目的,孟宪承对此深表怀疑。当代西方文艺理论认为,如果一部作品没有被读者在创造,就不能称之为作品。试想,你把这些书摆在学生面前,学生一定会去读吗?学生能读懂吗?读懂了就能达到阅读古书欣赏文学的目的了吗?这一切的问号,说明我们的教材没有做彻底,教材不能简单地开一个书目就万事大吉了。此外,作者敏锐地发现,《纲要》中缺乏唐诗宋词中的“平易”部分,这也不得不让人生疑。

(三)语文是否混合教学

现在的语文教育界似乎不大讨论这个问题了,但这也是我们实际教学中会面临的困难。学生学习了几年白话文,突然转向文言文,一时很难适应。现在的初中语文教育是不提倡多学习文言文文法知识的,大概是受叶圣陶先生“止于欣赏和了解”的观点影响。孟宪承先生比较看好语体、文言分开来教,文言学习要学习文法知识,补充课外文章,还要以“纯粹的中国文言文学为主体”。这一观点看到了语体文和文言文之间的差距。我们今天的语文教材中,文言文也往往自成单元,可惜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并不乐观。现在有很多高中语文教材,除了很多选修的文言文自成一书的教材,初中的语文教材或许可以借鉴。

(四)语文如何衔接和体现

孟宪承认为:“语文的过渡,需在语法文法上施行特殊的指导和练习,而无关乎在读本上据据于语文平行的编制”。这里看到的不仅是选文难度的推进,更关键的在于语文知识上的衔接。我们常常听说,小学语文课上教的修辞的用法,到了初中、高中依然在重复。诸如此类,并不鲜见,还何谈衔接?这主要原因在语文与知识的混乱。理清这些知识,需要大家的集体创获。但从教材来看,传统人教版时期,衔接似乎做得更好一些。现在版本很多,主编者各有思路,初高中不是一个主编团队编次下来的话,衔接方面确有难度。

国文教员 篇4

他选的文章极其杂乱,古今文白全有。有些过了六十多年我还记得。不是自夸记忆力好,是因为这些文后来都进入了中学大学的读本。那时教小学的教员能独自看上这些诗文,选出来并能加上自己的见解讲课,不是容易的事。现在零星写几段作为闲谈。

记得五年级上的第一篇油印课文是蔡元培的《洪水与猛兽》。文很短,又是白话,大家背完了还有点时间。老师就问:“第一句是两千多年前有个人名叫孟轲。为什么不叫‘孟子’?你们听到过把孔夫子叫做孔丘吗?”那时孔孟是大圣大贤,是谁也不敢叫出名字的。我在家念的《论语》里的“丘”字都少一笔而且只能念成“某”字。对孟子轻一点,“轲”字不避讳了,但也不能直呼其名。老师的问题谁也答不出。于是他讲,这第一句用一个“轲”字就是有意的,表示圣贤也是平常人,大家平等。这就引出了文中的议论。

还有一篇也是白话,是《老残游记》的大明湖一段。这篇较长,背书时堂上有许多人站着。他们会高声唱古书,不会背长篇白话。好在选的还是文言多白话少。有一篇是龚自珍的《病梅馆记》。从他讲课中我第一次听到桐城派、阳湖派、“不立宗派”的名目。课背完了,老师说了一句:“希望你们长大了不要做病梅。”刚说完,铃声响了,他立即宣布下课。

他也教诗词。教了一首七言古体诗,很长,题为《看山读画楼坐雨得诗》,写雨中山景变化。诗中提到不少山水画名家。荆浩、关同、董源、巨然等名字,我就是从这篇诗知道的。当然那时我们谁也无福见到古画。教词,他选了两首李后主的,两首苏东坡的。背完了,他又提出问题,说,“罗衾不耐五更寒”,“高处不胜寒”,两个“寒”有什么不同?一个怨被薄,是皇帝。一个说太高,是做官的。为什么一样寒冷有两种说法?他还没发挥完,下课了。

有意思的是他选了《史记》的“鸿门宴”。文较长,教得也较久,还有许多人背不出,站着。老师说,重念重背。第二天背完有时间了,他又高谈阔论了。他说,起头先摆出双方兵力。刘邦兵少得多,所以项羽请他吃饭,他不能不去。不能多带人,只带一文一武:张良、樊哙,这就够了。司马迁讲完这段历史,最后一句是“立诛杀曹无伤”,这个“立”字是什么意思?有人回答是“立刻”。又问:为什么着重“立刻”?自己回答:因为这是和项羽通消息的内奸,非除不可,还要杀得快。项伯对刘邦通消息,又在席上保护刘邦,也是内奸,为什么项羽不杀他?反而把自己人曹无伤告诉刘邦,难道想不到刘邦会杀他?从这一个“立”字可以看出司马迁要指出刘邦有决断。项羽有范增给他看玉玦也决断不下来。刘邦是聪明人,所以兵少而成功。项羽是糊涂虫,没主意,办事犹犹疑疑,所以兵多将广也失败。他把自己手下的韩信、陈平都赶到刘邦一边去了。太史公司马迁不仅叙述历史还评论历史,先讲什么,后讲什么,字字句句都再三斟酌选用,所以是头一位大文人,大手笔。看书作文,必须这样用心思。不背不行,光背也不行。

我的一位国文老师 篇5

现在,我们都已经认识到了语文的重要性。但是,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语文还被称为“国文”的时候,语文课和现在的情形有什么不同呢?一位看似有些“凶”的老师,心中揣着的是怎样的对教育和文学的热爱?他的教学方法又有哪些可取之处呢?让我们一起走入下文吧!

我在十八九岁的时候,遇见一位国文先生,他给我的印象最深,使我受益也最多,我至今不能忘记他。

先生姓徐,名镜澄,我们给他取的绰号是“徐老虎”,因为他凶。

他的相貌很古怪,他的脑袋的轮廓是有棱有角的,很容易成为漫画的对象。 头很尖,秃秃的,亮亮的,脸形却是方方的,扁扁的,有些像《聊斋志异》绘图中的夜叉的模样。他的鼻子眼睛嘴好像是过分的集中在脸上很小的一块区域里。 他戴一副墨晶眼镜,银丝小镜框,这两块黑色便成了他脸上最显著的特征。

……我的学校很特殊的。……语文成绩与毕业无关。……课堂上常是稀稀拉拉的不大上座,但教员用拿毛笔的姿势举着铅笔点名的时候,学生却个个都到了,因为一个学生不只答一声到。真到了的学生,一部分从事午睡,微发鼾声,一部分看小说如《官场现形记》《玉梨魂》之类,一部分写“父母亲大人膝下” 式的家书,一部分干脆瞪着大眼发呆, 神游八表。……在这种糟糕的情形之下, 徐老先生之所以凶,老是绷着脸,老是开口就骂人。我想大概是由于正当防卫吧。

这一堂是作文,他老先生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写了两个字,题目尚未写完…… 一位性急的同学发问了:“这题目怎样讲呀?”老先生转过身来,冷笑两声,勃然大怒:“题目还没有写完,写完了当然还要讲,没写完你为什么就要问?……” 滔滔不绝的吼叫起来,大家都为之愕然。 这时候我可按捺不住了。……我便挺身分辩了几句。这一下我可惹了祸,老先生把他的怒火都泼在我的头上了。他在讲台上来回地踱着……足足骂了我一个钟头, 其中警句甚多,我至今还记得这样的一句:

“××× !你是什么东西?我一眼把你望到底!”

这一句颇为同学们所传诵。谁和我有点争论遇到纠缠不清的时候,都会引用这一句“你是什么东西?我把你一眼望到底!”当时我看形势不妙,也就没有再多说,让下课铃结束了先生的怒骂。

但是从这一次起,徐先生算是认识我了。……我这一个“一眼望到底”的学生, 居然成为一个受益最多的学生了。徐先生自己选辑教材,有古文,有白话,油印分发给大家。……这样新旧兼收的教材,在当时还是很难得的开通的榜样。……徐先生……朗诵也很有意思。他打着江北的官腔,咬牙切齿的大声读一遍,不论是古文或白话,一字不苟的吟咏一番,好像是演员在背台词,他把文字里的蕴藏着的意义好像都给宣泄出来了。他念得有腔有调, 有板有眼,有情感,有气势,有抑扬顿挫, 我们听了之后,好像是已经理会到原文的意义的一半了。好文章掷地作金石声,那也许是过分夸张,但必须可以琅琅上口, 那却是真的。

徐先生之最独到的地方是改作文。普通的批语“清通”“尚可” “气盛言宜”, 他是不用的。他最擅长的是用大墨杠子大勾大抹,一行一行的抹,整页整页的勾; 洋洋千余言的文章,经他勾抹之后,所余无几了。我初次经此打击,很灰心,很觉得气短,我掏心挖肝的好容易诌出来的句子,轻轻的被他几杠子就给抹了。但是他郑重的给我解释一会儿,他说:“你拿了去细细的体味,你的原文是软爬爬的,冗长,懈啦光唧的,我给你勾掉了一大半, 你再读读看,原来的意思并没有失,但是笔笔都立起来了,虎虎有生气了。”我仔细一揣摩,果然。他的大墨杠子打得是地方,把虚泡囊肿的地方全削去了,剩下的全是筋骨。在这删削之间见出他的工夫。 如果我以后写文章还能不多说废话,还能有一点点硬朗挺拔之气,还知道一点“割爱”的道理,就不能不归功于我这位老师的教诲。

……我离开先生已将近五十年了,未曾与先生一通音讯,不知他云游何处。…… 同学们偶尔还谈起“徐老虎”,我于回忆他的音容之余,不禁还怀着怅惘敬慕之意。

从莫言获奖看中国文学翻译 篇6

兴奋之余也不免黯然, 中国近代史上, 对文学做出巨大贡献且具有影响力的作家, 造诣于莫言之上者比比皆是, 为何我们迟了半个世纪才等来这一荣誉?

一.莫言获奖与外文翻译

当莫言作为首位中国作家获得诺奖时, 其作品的瑞典语译者陈安娜也成为中国读者关注的焦点。网络传言“没有安娜, 就没有莫言今天的成功。”[1]陈安娜, 瑞典翻译家, 从事翻译现代中文作品, 莫言的《红高粱家族》、《天堂蒜苔之歌》、《生死疲劳》, 皆由她翻译。我们可以这么认为, 陈安娜让莫言作品重生。知名文化人陈丹青表示, 对于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表示祝贺, 同时, 也为其翻译陈安娜感到高兴。莫言获奖, 她是决定因素。可以说, 如果没有出色的翻译家把知名作家的知名作品翻译成外文, 就会制约该作家作品在国外的传播性和影响力。[2]

《新杂志》主编严峰认为, 莫言得奖得宜于两个方面:作品本身的实力和其国际化接受程度。诺贝尔文学奖设立已经有100年, 而用非西方语言的进行创作的作家获奖极少, 作品翻译成为通往诺贝尔文学奖道路上的一道厚厚的障碍。在中国当代小说家中, 莫言是作品被译介成外文的数量第一人。文学研究专家一致认为, 莫言获奖是他个人的光荣, 更是国际文学界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肯定, 特别值得重点关注的是他作品的翻译家们。

美国格林奈尔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终身教授冯进认为, 翻译的威力在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莫言的作品‘超越了地区、种族、族群的局限’, 而翻译让原来的文本超越语言的局限而更加扣人心弦, 发人深省。

诺奖评委马悦然曾说:“中国文学早就该走向世界, 但翻译成外文的著作太少。”德国汉学家顾彬认为, 在中国有许多更好的作家, 没有获得国际影响, 是因为没有遇到优秀的译者, 作品没有被译成外文。要想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必须有优秀的文学翻译, 能使其作品在国际文坛获得较高的接受度。可以说, 莫言的小说获奖“帮助了中国文学走向世界”。

二.中国文学翻译

莫言荣获诺奖, 让我们看到文学翻译的重要性和我国翻译滞后的现状, 也让我们认识到中国当代文学对外翻译出版的尴尬局面:中国文学还没有走向世界, 但是世界文学却已经走向中国了。据相关数据统计, 当前作品被译介的中国作家有150多位, 仅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总数的1.3%。在美国的文学市场上, 翻译作品所占比例大概只有3%左右, 而其中, 中国当代小说更是微乎其微。[3]

莫言曾呼吁加强两国作品互译, 希望中土两国政府把文学作品翻译作为两国文化交流的重要工作加以积极推动, 将更多作品呈现给两国人民, 开展更深层次的文化交流。文学作品能使人们深入了解一个民族文化的精神, 故此, 文学作品的翻译工作是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和时代的意义。

莫言作品翻译最多也最精确。诺贝尔文学奖开设以来, 获奖作家多来自欧洲和北美, 亚洲获奖者只有五人, 个中原因就是翻译。语言表达是文学作品的世界影响力和感染力的重要限制因素, 而译者的能力对原作的文学魅力、艺术水准具有决定性的影响。一个运用本族语写作的亚洲作家, 没有完备、流畅、恰当的翻译的帮助, 很难获得主要靠阅读西方语言文本的诺贝尔文学奖评委的青睐。谭五昌教授曾表示, 一个优秀的翻译家会影响作品在国外的传播性和影响力, 外文的译本好, 作品的丰富性、文学价值才能完美地呈现出来。日本作家村上春树的中文译者林少华就曾说, “翻译可以成全一个作家也可以毁掉一个作家”。目前, 在英法主流阅读市场, 莫言作品的翻译是中国作家中最多, 最精准的。[4]

美国小说家厄普戴克曾将葛浩文生动地比喻为“中国近现代文学在英语世界唯一首席接生婆”。他在美国创建《现代中国文学》 (ModernChinese Literature) 杂志, 译介了二十多位中国名家的四十多部作品。莫言和葛浩文, 在中国文学通往世界文学市场与诺贝尔文学奖的征途上, 留下深深印记。[5]“首席”漳显其翻译水平, 而“唯一”折射中国文学在欧美得到的译介甚少。上海译文出版社吴洪一语中的, 翻译是中国作家作品走向世界舞台的最大阻碍因素。

文学作品翻译对译者要求高, 而目前中译外的文学翻译队伍阵容还很弱小。中国作品译介主要是一些汉学家在做, 而够水准的却不到20人。更重要的是, 不少国家翻译中国文学作品不是直接从中文翻译, 而是从其他语言的版本转译, 导致作品效果大受影响。

当前中国文学的翻译与出版缺乏规划。德国翻译家郝慕天指出:国外对中国作品的翻译和出版是随意的, 偶然的, 没有计划和系统。他进一步建议, 中国政府与学术界形成合力, 最好能制定一个系统全面且有所侧重的中国当代文学作品翻译计划, 并给予相应的经济支持。

三.文学翻译

文学翻译在语言更在艺术。日本作家村上春树的中文译者林少华感慨道:“文学翻译既关乎译者包括母语和外语在内的语言功力, 更在于译者的文学悟性和艺术感性。”他曾说, 翻译是在路上的艺术, “永远向原作无限接近, 但没有百分之百的纯净水”。

寻求平衡。葛浩文曾表示, 译者下笔要同时关注作者原意、读者喜好、编辑建议和自己的专业判断, 更要在众多限制中寻求平衡。莫言对翻译的态度开放积极, 这就给译者提供了很大的发挥空间。葛浩文的莫言作品英译本, 就被评为“比原著写得更好”。

文学翻译是其所属的民族文化在空间上的一种拓展, 在内涵上的一种丰富。文学翻译人员在遵守各种交际参数和制约因素的前提下进行跨文化交际活动, 是一种在译语社会中独特的文化构建行为。看中国近现代文化发展历程, 中华文明的建构与文学翻译活动联系密切。中华民族文化的丰富与发展自始至终离不开文学翻译的助推, 后者为中华文化注入新思想、新理念, 推动文学、文化运动的发展, 及提升民族文化身份。在文化战略已成为国家战略后, 蓬勃发展的文学翻译事业一定会推动中国文化传播与文化交流事业的快速发展。[6]

四.中国文学翻译的改进措施

中国文学翻译经历了从误解到理解、从对抗到对话的发展过程。中国文学翻译呈现出国外作品译入多、国内作品译出少、文学翻译优秀人才后继无人等问题。长期以来, 中国文学翻译整体性弱化的情况一直没有有效改善, 从事文学翻译的人越来越少、大师级翻译家后继无人、译者报酬微薄、翻译作品质量差, 形成了中国文学翻译行业内的恶性循环。而其深层次原因在于, 文学翻译组织机构不健全, 文学翻译出版市场尚不成熟, 国内文学翻译出版管理混乱, 国外出版市场占有率低, 我国文学教育基础薄弱。[7]

只有加强中外文学翻译的合作交流, 改变现有教育机制, 创建有利于文学翻译人才成长的环境, 才能使中国文学翻译扭转整体弱化的局面。社会和学者应该更多的关注文化视角下的文学翻译研究, 翻译和文化的互动, 努力为中国目前和将来的文学翻译研究以及实践提供一个更为开放广阔的平台。

提升翻译质量, 加强中外译者合作交流, 加强文学翻译人才的培养。多途径培养建设优秀的文学翻译队伍:基础教育重视母语教育, 扩大文学阅读范围, 提高学生文学素养;高等教育翻译专业加强文学翻译的相关课程建设, 引导学生多进行翻译实践, 培养其敬业精神;提高翻译价格, 确保翻译队伍的稳定性;加大对文学翻译工作的支持和投入, 鼓励社会捐资, 用于发展中国的文学翻译事业。

提升国内文学翻译出版机构的管理水平, 提高对翻译出版的学术价值和社会地位的认识, 改革学术评价体系, 加强对外交流, 汲取国外成功的出版经验, 实现我国文学翻译的良性发展。

多渠道拓展译者队伍。放眼世界文坛, 中国文化, 尤其现当代文学, 还未获得西方读者认知。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有望让更多西方读者关注中国作家和中国文化。吴洪认为, 可以尝试在外国留学生中发现和培养中国作品的翻译人员, 多种措施吸引并凝聚人才, 从而把中国文化、中国文学介绍出去。

外国出版商之间也需要进行沟通协调, 避免因追逐商业价值而形成骤冷骤热的恶性竞争, 严重影响出版市场的长期发展。南京大学高方建议各出版社提前进行有效沟通, 细分市场, 各专特色, 实现出版市场的共赢。

五.结语

世界其他国家和人民需要通过中国文学来观察中国, 中国更需要通过中国文学来展示自己的真实形象。文学翻译是促进中国人民与世界相互了解的一个文化窗口, 也是提升国民文化素质的精神营养品。

中国文学讲究含蓄, 没有对中国文学渊源根深地研究和了解, 是无法将中国文学的精髓用另一种语言描述出来的, 如何用另一种语言表述, 让另一种文化接受并欣赏, 翻译家显得极其重要。中国当代文学, 要想获得更多的关注和荣耀, 为世界文学做更大更多的贡献, 必须培养更多出色的翻译家, 发现更多优秀的汉学家, 将中国文学推向全世界。[8]

改变中国文学翻译整体弱化的现状是一个系统的文化战略工程, 需要政府、学校、翻译组织、出版单位等多方面协作, 建立良好的文学教育机制及文学作品翻译出版机制, 从而促进其良性快速发展。

莫言获奖可以让越来越多西方读者关注中国作家和文学作品, 这是中国当代文学“走向世界”难得的良机。中国当代文学应抓住机遇, 全面改进, 谋求合力, 力求更多的诺贝尔文学奖。

参考文献

[1] .莫言获奖瑞典女翻译功不可没[N].http://www.yznews.com.cn/yzwzt/2012-10/18 /content_4101899.htm

[2] .莫言获奖翻译功不可没[N].http://www.jjl.cn/rdkd/419895.shtml

[3] .莫言获奖折射文学翻译暗淡现状[N].http://book.sina.com.cn/news/c/2012-10 -24/1458351604.shtml

[4] .莫言获奖, 翻译作家功不可没[N].http://www.ruiwen.com/news/63336.htm

[5] .莫言得奖, 翻译有功[N].http://data.jfdaily.com/a/4270865.htm

[6] .张祝祥.文学翻译——一种文化构建行为[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 (社科版) , 2013, 3.

[7] .赵丹.试论中国文学翻译整体弱化的深层原因[J].中州大学学报, 2013, 4.

上一篇:方式深化下一篇:电刺激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