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联疗法治疗

2024-10-08

三联疗法治疗(精选12篇)

三联疗法治疗 篇1

自2005年11月~2010年10月, 笔者使用“曲安奈德+硅凝胶膜+压迫”三联疗法治疗瘢痕疙瘩153例, 取得了较满意的临床疗效,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153例, 其中男87例, 女66例, 年龄12~53岁, 病史3个月~3年, 面积2.0cm×1.2cm~13.0cm×4.5cm。其中, 面部12例, 四肢64例, 胸部77例。有11例曾行手术切除治疗, 术后瘢痕均较治疗前有不同程度的增生扩大。

1.2 治疗方法

视瘢痕面积大小, 抽2%的利多卡因注射液1~5ml和曲安奈德注射液10~50mg混匀备用, 瘢痕表面常规消毒后, 以相距1cm的位置布点, 进针注射至瘢痕组织内, 以皮损表面发白隆起为度, 间隔1周后注射一次, 一个疗程治疗6~8次。曲安奈德注射治疗次日即可外敷硅凝胶膜 (瘢痕贴) , 硅凝胶膜需与瘢痕贴敷紧密, 中间不留间隙, 每天清洁硅凝胶膜及瘢痕, 硅凝胶膜每次贴敷12~24h, 外用弹力套加压固定, 加压以不影响正常部位血液循环为度, 共使用3~6个月。

1.3 疗效判定标准

痊愈:皮损完全变软、平坦, 自觉症状消失;显效:皮损消退>70%, 自觉症状明显改善;有效:皮损消退在30%~70%, 自觉症状减轻;无效:皮损消退<30%, 自觉症状无改善。

2 结果

本组153例, 痊愈48例, 显效56例, 有效36例, 无效13例, 总有效率91.5%。随访1~2年, 复发9例, 复发率5.88%。

3 典型病例

某男, 26岁, 因患痤疮多年反复感染导致右侧面颊及下颌缘部形成片状肿块, 突出皮肤表面, 色紫红, 质硬, 瘙痒, 肿块大小为4.0cm×2.5cm×0.4cm, 呈继续增长融合趋势。在我科使用三联疗法治疗后, 肿块明显缩小、变平, 颜色由紫红渐变为接近正常肤色, 随访一年末见复发, 医患均感满意。

4 讨论

治疗瘢痕疙瘩的方法很多, 单纯手术切除容易复发, 临床主要针对非手术治疗无效者使用。单用X线放射治疗对已形成的瘢痕疙瘩是无效的, 可配合手术使用, 减少复发率, 但是易引起局部发育障碍, 有恶变倾向。激光曾用于瘢痕治疗, 但没有足够的资料支持它的使用。使用类固醇激素治疗瘢痕疙瘩始于20世纪50年代, 它主要是抑制成纤维细胞增生, 减少胶原合成, 同时增加到胶原酶活性, 加速胶原降解。硅凝胶膜可起到一种类似皮肤角质层的作用, 通过减少水分的通透性, 从而减少对毛细血管的需要, 这样抑制毛细血管增生, 减少胶原沉积, 最终达到抑制瘢痕丧生的目。采用弹力套, 可降低血管通透性, 增加胶原酶活性, 减少胶原酶抑制物产生。

我们使用“曲安奈德+硅凝胶膜+压迫”三联疗法, 利用激素治疗使用皮损软化、消退较迅速, 有效缩短治疗时间;硅凝胶膜贴敷及压迫治疗作用缓慢、持久, 硅凝胶膜还可减少弹力套与瘢痕表面的摩擦, 合压力均匀传递到瘢痕的各个部位。三者相互作用, 互相弥补, 既可减轻过量或长期使用激素产生的组织萎缩, 色素脱失、溃疡, 柯兴氏综合征等并发症, 又能长期使用, 避免复发, 增强疗效。本组仅有5例继发毛细血管扩张, 2例女性出现月经紊乱, 乳房腹痛、停药一周后症状消失, 其余均未见明显副作用。使用三联疗法治疗瘢痕疙瘩疗效确切、费用低廉, 临床易于推广应用。

三联疗法治疗 篇2

放血多用于治疗扭伤

中医经常采用的放血疗法,主要目的在藉由排除微量血液约5~10cc,达到“去窒解淤”的功效。多用在治疗淤血肿伤,跟减肥没什么关系。

“去窒”是放血促进循环,消除因体内循环不佳造成的水肿、酸痛感等;去淤则是治疗因扭伤或撞击造成的淤血。

放血具美容功效

放血就中医角度而言,的确具有美容功效,但美容放血和一般放血方式不同。放血促进美容的原理,也是基于能促进脸部血液循环,因此改善脸部肤况;邹玮伦医师表示,寻求美容放血的人士,青春痘及斑点的问题多有改善。

放血是采用极细微的梅花针,在脸部取主治穴道针刺,拔针时稍微用力,此时穴位可能会排出极微量的血,所以也被称为放血美容。

中医怎么放血

一般放血是用采血片、3面3棱的三棱针,或5细针一束的“梅花针”,针刺主治穴位,如“曲池穴”主治颈肩、皮肤,在穴位刺出血液达到治疗目的;针刺部位非常微小,不会留下疤痕;有时为促进排血,会在针刺前拔罐造成淤血,即俗称“拔血罐”。

为长期纾解循环不佳问题,多半建议1周固定放血2~3次即已足够,但接受放血前必须经中医师诊断处方,身体虚弱或贫血的人都不适合放血。

三联疗法治疗 篇3

【关键词】三联疗法;消化性溃疡;治疗效果

【中图分类号】R45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15)01-0218-01

近年来,消化性溃疡的发生率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作为一种消化系统的慢性疾病,消化性溃疡主要包括幽门螺旋杆菌、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等致病因素,能够对对人们的身体素质和工作生活产生严重的不良影响,因此必须加强对预防和治疗消化性溃疡的重视程度。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104例于2013年1月至2014年9月间在我站进行消化性溃疡治疗的患者资料进行研究和分析,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每组各有52例患者,其中,女性患者占34例,男性患者占70例,患者的年龄范围居于28至72周岁,年龄平均值为(43.5±3.5)岁。两组患者在发病部位、溃疡类型性别、年龄等方面差不显著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治疗方法:医护人员对对照组患者进行三联治疗,药物包括雷尼替丁、阿莫西林、甲硝唑,持续治疗6周;对治疗组患者进行三联治疗同样进行三联治疗,药物包括克拉霉素、阿莫西林、奥美拉唑,持续治疗1周,治疗完成后服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持续服用4周,为了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所有患者均不得服用其他药物。停药4周后对患者做HP检测并进行胃镜检查,停药4周后对比较和分析两组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和治疗效果。

1.3疗效评价标准胃部溃疡愈合: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患者溃疡症状消失,经过胃镜检查后发现幽门螺杆菌为阴性;患者病情改善:患者病情减轻,经过胃镜检查后发现溃疡面有大幅缩小,幽门螺杆菌为阴性;患者病情好转:患者经过胃镜检查后取得了有效的治疗效果,溃疡面有一定的愈合,但是幽门螺杆菌为阳性;患者没有取得有效的治疗效果:患者病情没有发生变化,经过胃镜检查后发现幽门螺杆菌为阳性。胃镜观察结果如下:胃部溃疡完全愈合,痕迹消失,胃部周围炎症消失;胃部溃疡好转,溃疡面积大幅缩小,周围炎症消失;治疗无效则患者胃部溃疡没有发生变化。如果经过幽门螺杆菌检查后发现其呈现阴性,则说明幽门螺杆菌得到了彻底的清除。

1.4统计学分析本次研究中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的專业性软件为SPSS21.0,采用t检测计量资料,采用x2检验计数资料,若P<0.05,则说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胃溃疡愈合效果治疗组中有32例患者治愈,10例患者病情改善,6例患者病情好转,4例患者治疗无效,治疗有效率为92.3%;对照组中有24例患者治愈,4例患者病情改善,8例患者病情好转,16例患者治疗无效,治疗有效率为69.2%。治疗组成功根除幽门螺旋杆菌的患者占42例,对照组成功根除幽门螺旋杆菌的患者占26例,两组治疗效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讨论

消化性溃疡属于非常普遍性的慢性疾病,研究表明,消化性溃疡与胃酸过多、幽门消化道粘膜损害、螺旋杆菌感染等因素有关,消除幽门螺旋杆菌和抑制胃酸的分泌能够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克拉霉素作为红霉素的衍生物具有很多剂型,包括干混悬剂、注射剂、分散片、缓释片和颗粒剂等,它能够对细菌内部蛋白质的合成发挥重要的抑制作用,从而产生抗菌的效果,同时还能够有效抑制幽门螺杆菌和胃酸,还具有延长奥美拉唑衰老期的重要功能。奥美拉唑能够对胃酸发挥有效的抑制作用,作为新型的胃酸分泌抑制剂,奥美拉唑不但能够快速减轻患者的痛苦,还能够加速溃疡面的愈合,是一种效果明显的质子泵抑制剂。

本次研究中,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幽门螺旋杆菌的根除状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统计数据说明治疗组取得了更加理想的治疗效果。采用克拉霉素、阿莫西林、奥美拉唑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能够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值得被推广和应用到临床中。

参考文献

[1]李九英.不同三联疗法治疗小儿消化性溃疡疗效观察[J].中外医疗,2010,29(23):118-119.

[2]朱立辉,王云瑞.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治疗观察[J].吉林医学,2011,17(18):325-326.

三联疗法治疗慢性胃炎临床观察 篇4

1.1 一般资料

2007年5月至2010年5月本院消化内科门诊病人160例, 其中男性82例, 女性78例, 年龄在18~60岁之间, 平均年龄39.2岁。全组病例均结合临床症状及胃镜检查证实为慢性胃炎。

1.2 治疗方法

全组病例均经胃镜检查, 临床上取2~3块胃窦标本进行尿素酶试验及病理检查。对于所有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均采用三联疗法治疗:胶体次枸椽酸铋240mg加四环素500mg及甲硝唑400mg, 2次/d, 口服, 疗程为2周。胃炎的诊断参照2000年5月井冈山全国慢性胃炎研讨会共识意见标准。

2 结果

160例患者中幽门螺杆菌阳性者有114例, 阳性率为71, 25%。阳性患者均行三联疗法治疗后, 临床症状明显改善, 内镜下慢性胃粘膜, 活动性炎症均得到明显改善, 复发率亦明显下降。

3 讨论

慢性胃炎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胃黏膜慢性炎症或萎缩性病变, 其实质是胃粘膜上皮遭受反复损害后, 由于黏膜特异的再生能力, 以致黏膜发生改变, 最终导致不可逆的固有胃腺体的萎缩、甚至消失。

本病十分常见, 任何年龄都可发病, 约占接受胃镜检查患者的80%~90%, 男性多于女性, 随年龄增长发病率逐渐增高。发病可能和幽门螺杆菌感染、药物、酗酒、胆汁反流等有关。临床可分为慢性胃窦炎、慢性胃体炎两类, 其病变可局限于胃窦、胃体、胃底的任何部位, 也可累及全胃。病理特点以淋巴细胞和浆细胞的黏膜浸润为主, 还有中性粒细胞、嗜酸粒细胞的浸润。病变常呈不规则片状分布。胃镜下可观察到黏膜色彩的变化和形态学变化。用色素染色法可显示细微的隆起性或凹陷性病变, 而胃黏膜活检病理组织学检查, 是诊断慢性胃炎的“金标准”。

3.1 诊断要点

典型的临床表现+胃镜检查。临床症状:常有饮食不当、酗酒、服刺激性药物等诱因, 大多数患者有消化不良的症状, 如上腹饱胀、隐痛、暖气、恶心、食欲下降、黏膜糜烂者, 可有上消化道出血表现。体征可有上腹部压痛或不适感。

胃镜检查: (1) 浅表性胃炎。黏膜充血、水肿、呈花瓣状红白相间的改变, 且以红为主, 或呈麻疹样表现, 有灰白或黄白色分泌物附着, 可有局限性糜烂和出血点。 (2) 萎缩性胃炎。黏膜失去正常的桶红色, 可呈淡红色、灰色、灰黄色或灰绿色, 重度萎缩呈灰白色, 色泽深浅不一, 皱襞变细、平坦, 黏膜下透见如树枝状或网状的血管。有时在萎缩粘膜上见到上皮细胞增生而成的颗粒。萎缩的黏膜脆性增加, 易出血, 可有糜烂灶。 (3) 慢性糜烂性胃炎, 它常和消化性溃疡、浅表性改萎缩性胃炎等并发, 亦可单独发生。主要表现为胃黏膜出现多个疣状、膨大皱襞状或丘疹样隆起, 直径5~10mm, 顶端可见黏膜缺损或脐样凹陷, 中心有糜烂, 隆起周围多无红晕, 但常伴有大小相仿的红斑, 以胃窦部多见, 可分为持续型及消失型。在慢性胃炎悉尼系统分类中它属于特殊类型胃炎, 内镜分型为隆起糜烂型胃炎和扁平糜烂型胃炎。

3.2 治疗

幽门螺旋杆菌 (简称Hp) 和胃炎之间关系密切, 幽门螺杆菌是慢性胃炎主要致病原因, 幽门螺杆菌致病机理非常复杂, Hp致病因子对胃粘膜的损伤及其对人体损伤机制至今尚未完全明了。目前认为Hp的致病机制包括:Hp的定植、毒素引起的胃粘膜损害、宿主的免疫应答介导的胃粘膜损伤以及Hp感染后胃泌素和生长抑素调节失衡所致的胃酸分泌异常等。目前对于根除Hp的方法一般主张应用三联疗法。

Hp已成为慢性胃炎的最常见病因。但需要指出的是:Hp并非唯一的致病原因, 如饮酒、胆汁反流、缺血、自身免疫因素等也可导致胃炎病理改变。目前Hp与慢性胃炎的病原关系已经确定。在人体及动物试验中, 口服该菌可引起浅表性胃炎的病理改变。

Hp相关性慢性胃炎的病理特点:由于感染时间和范围不同, Hp相关性胃炎在形态学上表现为: (1) 浅表性胃炎; (2) 弥漫性胃窦炎; (3) 多处性萎缩性胃炎。在部位上表现为胃窦炎, 甚至全胃炎。Hp感染引起胃炎开始是急性炎症, 粘膜充血、水肿及中性粒细胞浸润, 随后发展成慢性炎症。其病理特点为: (1) 上皮细胞变性; (2) 中性粒细胞浸润; (3) 慢性炎症细胞 (淋巴细胞、浆细胞等) 浸润, 在固有膜内常形成淋巴滤泡; (4) 肠上皮化生; (5) 萎缩, 病变可呈灶状分布, 也可呈弥漫性; (6) Hp分布于粘膜表面的粘液层、表面上皮下、小凹内及腺颈部; (7) 退行性变如粘液层变薄、上皮细胞渗出、表皮细胞脱落及空泡变性等。以上这些变化与Hp感染程度及毒力有关。

慢性胃炎一般治疗, 去除各种可能的致病因素, 如戒除烟酒, 避免服用对胃有刺激的食物和药物, 彻底治疗急性胃炎及口腔、咽部的慢性炎症, 饮食治疗, 少量多餐, 软食为主。宜根据病人的饮食习惯和多年经验, 总结出适合病人的食谱。

摘要:目的 对应用三联疗法治疗慢性胃炎进行临床研究。方法 2007年5月至2010年5月本院消化内科门诊病人160例, 对于所有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均采用三联疗法治疗。结果 160患者中幽门螺杆菌阳性者均行三联疗法治疗后, 临床症状明显改善, 内镜下慢性胃粘膜, 活动性炎症均得到明显改善, 复发率亦明显下降。结论 幽门螺杆菌已成为慢性胃炎的最常见病因, 但是并非唯一的致病原因, 目前对于根除幽门螺杆菌的方法一般主张应用三联疗法。

关键词:三联疗法,慢性胃炎,幽门螺杆菌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全国慢性胃炎研讨会共识意见[J].胃肠病学, 2000, 5:77-79.

[2]朱勉, 黄平珍.论幽门螺杆菌与胃部疾病关系[J].中国医药导报, 2008 (27) .

康复治疗的作业疗法 篇5

一、定义

作业疗法(occupational therapy),是应用有目的的、经过选择的作业活动,对于身体上、精神上,发育上有功能障碍或残疾,以致不同程度地丧失生活自理和职业过去能力的患者,进行治疗和训练,使其恢复、改善和增强生活、学习和劳动能力,作为家庭和社会的一员过着有意义的生活。

作业治疗着着于帮助患者恢复或取得正常、健康、有意义的生活方式和能力,有以下几个特点。(一)用于治疗的作业是经过选择的、有目的的活动(purposefulactivities),治疗师要以患者的需要为中心进行作业的选择,而患者作为一个社会上的成员,其需要不仅有个人日常生活的、而且还有家庭生活、社会和职业生活等方面的需要。所谓“有目的的活动”就是与患者所处的环境有关的活动,进行这些活动可改善患者与其所环境之间的关系。

(二)完成一项作业活动,常需协调地、综合地发挥躯体的、心理和情绪的、认知的等因素的作用,故可根据患者训练和治疗的重点目标,并运用作业分析的知识,选择以躯体运动为主的,或以情绪调节为主的,或以认知训练为主的作业。

(三)对残疾人的作业治疗,重视利用各种辅助器械,工具,以补偿功能的不足,用新的方式以器械为帮助完成生活和劳动所必需的作业。

(四)作业治疗着眼于帮助得恢复或取得正常的、健康的、有意义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能力,可能的话还要恢复或取得一定的工作能力(不一定恢复原来的职业),而正常的、健康的生活方式有赖于以下各基本因素之间的相互协调和平衡,即:①生活自理能力;②对外界环境的适应力和影响力;③工作;④娱乐;⑤社会活动。因此,作业治疗的目标是使患者掌握日常生活技能,能适应各居家(住房、居住环境)条件下的生活,以及适应在新的环境和条件下工作。

二、作业活动的分类:

1.维持日常生活所必需的活动如穿衣、进食、行走、个人清洁卫生等,这些日常生活作业是生活自理和保持健康所必需的。

2.能创造价值的工作活动 通过从事这种作业活动,人们可以取得报酬在经济上自给和抚养家庭;作业的成果又能为社会提供服务或增加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例如各种职业性的工作活动。

3.消遣性作业活动 业余和闲暇时进行,主要满足个人兴趣,消遣时间,并保持平衡的、劳逸结合的生活方式,如集邮、种花、听音乐、看电视、下棋、打球、游戏等。

三、作业活动功能及生活环境的评估

(一)运动方面 关节活动范围、肌力、肌张力、耐力、协调性、粗大运动及精细运动。(二)感觉方面 视觉、听觉、触觉、痛觉、本体感觉、实体觉、平衡觉、感觉运动觉。(三)智能方面 记忆力、注意力、判断力、理解力、抽象推理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学习接受程度、行为。(四)心理及社交方面 独立性、积极性、自制力、自尊心、集体活动的适应性、人际关系。(五)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估 评估方法有:五级分法、八级分法、Katz分级法、Barthel指数分级、Kenny自理评估等,主要内容有1,个人卫生、洗浴、整理2,穿衣3,床上活动4,体位转移,行走5,进食。

四、作业疗法

作业疗法的特点在于强调在完成作业方面,要对患者进行教育、指导和训练;并强调应用器具作为帮助。作业疗法的范围包括下列各项治疗和训练或处理。

(一)日常生活活动(ALD)训练如穿着衣物、使用餐具进食、个人卫生、洗浴、整容、用厕等。训练患者用新的活动方式,方法或应用辅助器具的帮助和使用合适的家用设施,以完成日常生活活动。

(二)职业技巧训练(vocational skills training)基本劳动和工作的技巧,如木工作业、车缝作业、机械装配、纺织作业、办公室作业(打字、资料分类归档)等,作业恢复工作前或就业前的训练。

(三)家务活动训练 如烹调、备餐、洗熨衣服、家具布置、居室清洁装饰、家用电器使用、幼儿抚育等作业的训练,并指导患者如何省力、减少家务活动的能量消耗,如何改装家用设备以适应患者的功能水平。

(四)工艺疗法(arts and crafts therapy)应用手工艺进行治疗:泥塑、陶器、工艺编织(藤器、竹器、绳器等),具有身心治疗价值,即既能改善手的细致功能活动,训练创造性技巧,又可转移对疾病的注意力,改善情绪。

(五)文娱疗法(recreation therapy)组织患者参加有选择的文娱活动,改善身心功能,促进健康恢复,常用的文娱项目包括旅行、舞蹈、戏剧表演或欣赏、划船、钓鱼、棋艺音乐表演或欣赏。

(六)(play therapy)通过有选择的游戏,对残疾儿童进行教育和训练,促进其运动智能和社会一心理能力的发展,常用于智能低下、脑性瘫痪、自闭症和其他肢体残疾的儿童。

(七)工作疗法(work therapy)简称工疗,组织患者在专人指导下参加适当的工作和生产劳动,以转移患者注意力,调整精神和心理状态及进行社会能力的训练,多用于精神病患者的康复。

(八)书画疗法 中国传统作业疗法,通过书法练习和绘画改善精神和心理状态,抒发情感,用一般慢性病和抑郁、焦虑等患者。

(九)感知训练(sensory and perceptual training)对周围及中枢神经系统损害患者进行触觉、实体觉(stereognosis),运动觉、感觉运动觉的训练。

(十)认知训练(cognitive training)包括注意力、记忆力、理解力、复杂操作能力、解题(problem-solving)能力等方面的训练。

(十一)园艺疗法(horticultural therapy)通过种植花草、栽培盆景、园艺设计等作业进行治疗,对身体和精神和训练均有好外。

(十二)日常生活自助器具的订购和指导作用 对有运动障碍的患者提供订制或购买自助器具的咨询,并指导患者使用这些器具,以方使患者藉器具的帮助能完成日常生活的一些动作如梳洗,穿着鞋袜、备餐、进食、步行等。(十三)轮椅处方(Wheel chair prescription)为需要轮椅代步的患者写出订购处方,以选择适当类型的轮椅及必要的附件,并进行使用轮椅的训练。

(十四)手矫形器和夹板的制作和使用指导为手功能障碍的患者提供简单的矫形器(如矫正腕下垂和手指挛缩)或夹板,经过训练,使手保持在功能位下进行一些简单的活动。

(十五)家居环境咨询 根据瘫痪或其他严重功能障碍的情况,为患者提供有关出院后住宅条件的咨询(包括进出通路、房屋建筑布局、设备等),提出必需的装修意见。

(十六)就业咨询(vocational counseling)根据患者的技能、专长、身体功能状况、兴趣和就业的可能性,向患者提供有关就业的意见和建议。

(十七)职前训练(prevocational training)在正式从事职业工作前,先进行技能、心理等方面的训练。

(十八)卫生教育 举办专题讲座,向患者进行有关功能障碍的预防和康复的教育,如对关节炎患者讲如何保护关节、如何使活动做得省力等。卫生教育不但面向患者,而且还面向其家人,使能配合做好家庭康复。

以上作业治疗项目由康复医师和作业治疗师根据治疗目标和需要和设备技术的条件进行选择,其中最重要的和常用的项目是:日常生活活动训练、职业技巧训练、工艺活动和日常生活自助器具的订购和指导作用。

五、作业疗法的适应证

作业疗法的适应证是十分广泛的。凡需要改善手的运动功能(特别是日常生活活动和劳动能力)、身体感知觉功能、认知功能和改善情绪心理状态、需要适应住宅、职业、社会生活条件,都适宜用作业疗法进行训练。目前,作业疗法多用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内科和老年病方面 脑血管意外的遗症、关节疾患、老年性认知功能减退。(二)骨科方面 骨关节损伤后遗症,手外伤、截肢后、脊髓损伤、周围神经损伤。(三)儿科方面 肢体残疾、发育缺陷、学习困难或残疾、类风湿性关节炎。(四)精神科方面 精神分裂症康复期,焦虑症、抑郁症、情绪障碍。

六、作业疗法外方格式

作业疗法的处方内容包括:作业种类、治疗目的、分量及次数、注意问题

例如,一男性患者,38岁,机械工人,手部损伤术后恢复期,拇指对指及食、中二指的对指和屈伸功能障碍,须进行作业治疗,经过作业功能的检查和评估后,为患者开出以下的作业疗法处方:(表3-3-1)。

表3-3-1 作业疗法处方示例

序号治疗种类治疗目的及活动次数和分量注意事项 1日常生活活动训练恢复手细致活动功能,解、结衣扣,手持碗筷,梳头,拧干毛巾60分钟×10~2次/日可给家庭作业回家自己练习

2职业技巧训练为恢复劳动能力作准备,拧螺丝母、装配机械设备30~45分钟×1次/日循序渐进

3工艺治疗训练手细致功能,改善情绪,如泥塑、编织等每周2次,每次1~2小时 4复业前评估和就业咨询治疗后期安排,决定是否需要改变工

至于作业治疗计划的拟订,须以患者残疾或功能障碍问题的分析作为依据。

三联疗法治疗 篇6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骶管滴法论治疗推拿治疗穴位注射法治疗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当脊柱内外平衡失调,致使椎间盘髓核突出压迫神经根造成腰腿痛或坐骨神经痛的一种常见病[1]。其治疗方法多种多样,疗效不一。笔者自1999年7月~2000年5月,采用"三联疗法",即骶疗(骶管滴注疗法)、推拿、穴位注射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取得显著疗效。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89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男48例,女41例;年龄最大者62岁,最小者18岁;病程最长者13年,最短者1周;有明显外伤史者58例,无明显外伤史者31例;突出向左者47例,突出向或者39例,中央型3例。全部病例均通过腰椎X线摄片、CT扫描检查确诊。

2治疗方法

2.1推拿

2.1.1放松腰背肌(主要是腰部骶棘肌)。俯卧位,运用推法、揉法、滚法、弹拨法,共15分钟。

2.1.2寻找压痛点。在患侧棘突旁反复数遍作有节律的顿抖弹压。此法要求部位准确,用力适中,然后按压肾俞、腰阳关、环跳、承扶、委中各1~2分钟。

2.1.3松解内粘连。用腰部抖扳或旋转复位手法。此法可改变突出物与神经根的位置,松解粘连[2]

2.2骶疗患者俯卧位或侧卧位,在骶裂孔位置常规消毒,作浸润麻醉,用长针与皮肤面呈45°角刺入皮肤,待针刺阻力突然消失,即表明针尖已进入骶裂孔。药物为生理盐水、2%利多卡因、维生素B1、维生素B6、维生素B12、维丁胶性钙、丹参注射液、康宁克通-A等。

2.3穴位注射患者俯卧,在突出椎间盘旁作穴位注射。药物为复方丹参注射液、当归注射液、红花注射液、维B12、维B1

以上治疗,骶疗每周1次,推拿、穴位注射每周2次。

3治疗标准与结果

3.1疗效标准痊愈为腰腿症状完全消失,直腿抬高达80°以上,能恢复正常工作;显效为症状大部分消失,患侧直腿抬高70°,能恢复原工作;好转为症状部分消失,患侧直腿抬高较治疗前有改善;无效为症状体征无变化或加重。

3.2治疗结果痊愈63例,占71%;显效20例,占20%;好转5例,占6%;无效1例,总有效率99%。

4讨论

4.1骶疗可更好地消除炎症、分离粘连、去除水肿[3]

4.2"三联疗法"之骶疗配合推拿更有利于突出物还纳或改变出物与神经根之间压迫关系,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快突出组织及代谢产物和炎性致痛物的吸收。

4.3腰椎间盘突出症病情较复杂,临床实践中,药物的选择及剂量和推拿手法需根据不同病情灵活应用。

参考文献

[1]冯天有.中西医结合治疗软组织损伤.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6,68.

[2]伊智雄,刘春英.实用颈背腰痛中医治疗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392.

三联疗法治疗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1月—2010年1月来我院治疗的148例慢性胃炎患者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82例, 女66例;年龄在21~66岁, 平均43.8岁;病程12~60个月, 平均34.6个月;慢性浅表性胃炎63例, 慢性糜烂性胃炎55例, 慢性萎缩性胃炎30例。将上述患者平均分为两组, 分别采用新三联疗法和传统三联疗法进行治疗。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采用新三联疗法, 给予患者潘托拉唑40mg/次, 左氧氟沙星200mg/次, 阿莫西林1 000mg/次, 三种药物均2次/d, 早餐前和临睡前1h口服, 10d为1个疗程;对照组使用传统的三联疗法, 给予患者奥美拉唑20 mg/次, 阿莫西林1 000mg/次, 甲硝唑400mg/次, 2次/d, 早餐前和临睡前1h口服, 10d为1个疗程。在患者停药24h后进行尿常规及肝、血、肾功能化验, 详细记录化验结果。1个月后进行电子胃镜联合病理检查的复查, 记录复查结果[2]。

1.3 数据分析

两组患者的临床数据均使用SPSS 13.1软件进行处理, 所有临床数据记录为均数±标准差undefined表示, 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疗效比较

根据化验及检测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73.8%和68.3%;两组患者的复发率分别为16.8%、23.5%;康复率、患者满意率等数据治疗组均较对照组有明显优势,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29<0.05) 。见表1。

2.2 不良反应比较

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出现消化不良、纳差、呕吐、恶心、腹泻、皮疹、皮肤瘙痒、头痛等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 但均在患者的耐受范围之内, 停药后不良反应均消失。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48<0.05) 。见表2。

3 讨论

慢性胃炎具有迁延难愈、反复发作的特点, 多数患者需长期用药。传统三联疗法对慢性胃炎的有效率随着患者抗药性的增加而下降。相关研究显示, 慢性胃炎患者对甲硝唑的耐药率为49.7%, 严重影响了三联疗法的疗效。另有对治疗失败患者的调查研究显示, 失败原因约100%是源于患者对甲硝唑的耐药性。因此, 临床要提高慢性胃炎的疗效, 必须采用新的抗生素来替代原三联疗法中的甲硝唑。新三联疗法中使用左氧氟沙星替代甲硝唑, 减小了药物的抗药性, 使其疗效得到了明显提升[3], 同时也减少了用药剂量, 减轻了药物的毒副作用, 降低了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n)

左旋氧氟沙星有很强的抗菌活性, 对各种革兰氏阳性菌均有较好的作用。根据我院研究, 新三联疗法的有效率为73.8%, 与标准三联疗法的有效率 (68.3%) 相比, 具有明显的优势。此结果与相关研究一致, 证实了新三联疗法治疗慢性胃炎较传统的三联疗法具有明显优势,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分会.第三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若干问题共识报告[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08, 13 (1) :73-74.

[2]唐国廷, 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疗效观察[J].中国民康医学, 2008, 20 (1) :32-33.

三联疗法治疗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13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 男性72例, 女性58例, 年龄23~48岁, 平均年龄 (35.8±11.3) 岁, 统计患者溃疡类型, 其中十二指肠溃疡62例, 胃溃疡46例, 复合型溃疡22例, 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制定的消化性溃疡临床诊断标准, 且排除严重肝肾功能障碍、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意识障碍、精神疾病等病症, 事先告知所有患者本次探究的方法与目的, 征得其同意后, 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 每组患者65例, 比较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溃疡类型等临床资料无显著差异,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治疗方法: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方法, 予以雷尼替丁20mg/次, 克拉霉素500mg/次, 阿莫西林1000mg/次, 2次/d, 治疗周期为2周;观察组患者采取三联疗法, 予以奥美拉唑20mg/次, 克拉霉素500mg次, 阿莫西林1000mg/次, 同样为2次/d, 进行2周治疗。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 不宜食用辛辣及刺激性食物, 而且禁止使用其他药物, 护理人员对其进行健康指导, 以此确保对照治疗的可比性[3]。观察评价方法:两组患者在治疗结束后进行疗效检测, 首先进行胃镜检查, 判断消化性溃疡的愈合情况, 其中患者食欲恢复正常, 溃疡愈合或局部生成瘢痕, 炎性反应消失为痊愈, 临床症状明显改善, 溃疡基本愈合或愈合面积达50%以上, 存在轻微炎性反应为显效, 临床症状部分缓解, 愈合面积在50%以下, 存在明显炎症反应为好转, 临床症状无改善, 愈合效果不佳, 存在显著炎性反应为无效, 其中痊愈和显效为临床有效率;后对所有患者进行呼气试验, 来判定幽门螺杆菌的清除率。统计学方法:采取SPSS11.3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采取对照治疗后, 两组患者均得到有效医治。其中观察组患者临床有效率为93.8%, 显著优于对照组80.0%, P<0.05;此外比较幽门螺杆菌清除率, 观察组为90.8%, 显著优于对照组75.4%, P<0.05, 相关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3 讨论

消化性溃疡作为临床常见病症之一, 具有起病急、发展快、危害大的特点, 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的工作与生活质量[4]。就临床资料显示, 该病的发病机制相对复发, 其中尤以幽门螺杆菌对十二指肠黏膜和胃黏膜的损害最为常见。对此, 临床治疗则侧重于进行抑制胃酸和清除幽门螺杆菌的治疗[5]。本组探究中, 则通过选取在我院接受临床治疗的消化性溃疡患者, 对其进行对照治疗, 以此来判断三联疗法的应用效果, 而结合探究结果显示, 采取三联治疗的观察组, 其临床疗效显著提高, 笔者则结合多年临床经验, 对本次探究进行如下总结。

相关研究表明, 幽门螺杆菌能够穿过胃黏液层而抵达胃黏膜, 以此来促进胃黏膜分泌胃酸, 使胃部形成一个酸性环境, 以此降低大部分抗菌药物的活性, 所以幽门螺杆菌在患者体内的含量会逐渐增加, 进而造成溃疡面增大。因此笔者认为, 要想切实提高消化性溃疡的治疗效果, 就应该采取有效措施来清除幽门螺杆菌, 而三联疗法则可以满足该治疗需求。在三联疗法中, 奥美拉唑属于质子泵抑制剂的代表性药物, 它可以作用于胃黏膜壁细胞, 以此降低细胞内氢钾ATP酶的活性, 以此抑制胃酸分泌, 还可以减少抗菌药物的分解, 提高药物活性, 而阿莫西林与克拉霉素则具有抗幽门螺杆菌的作用, 耐药性少、稳定性高, 可以显著清除幽门螺杆菌, 进而保护胃黏膜与十二指肠黏膜, 提高溃疡愈合效率。而且通过探究结果也可以发现,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幽门螺杆菌清除率都显著占优, 可见三联疗法具有极高的临床效果。

综上, 采取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 可以显著提高幽门螺杆菌的清除率, 并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应用价值显著, 值得推广。

摘要:目的 探究分析三联疗法对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治疗效果, 以期为提高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提供有效依据。方法 选取自2011年3月至2013年2月在我院接受临床治疗的消化性溃疡患者130例, 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 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雷尼替丁、克拉霉素和阿莫西林进行临床治疗, 而观察组患者则采取奥美拉唑、克拉霉素和阿莫西林三联疗法进行临床治疗, 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幽门螺杆菌根除率, 完善相关数据的记录工作。结果 采取对照治疗后, 观察组临床有效率为93.8%, 显著优于对照组80.0%, P<0.05, 而比较幽门螺杆菌清除率, 观察组为90.8%, 显著优于对照组75.4%, P<0.05, 相关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取奥美拉唑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能够显著提高临床有效率, 并提高幽门螺杆菌的清除率, 临床价值显著, 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三联疗法,消化性溃疡,幽门螺杆菌,探究分析

参考文献

[1]徐小宝.奥美拉唑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观察[J].中国基层医药, 2011, 18 (8) :1118-1119.

[2]刘彬, 周红梅.奥美拉唑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 2011, 06 (30) :150-151.

[3]王忠玉, 罗菲, 闫宛春.奥美拉唑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46例分析[J].西北国防医学杂志, 2012, 33 (2) :170.

[4]翟兴红, 胡锦丽, 邓晋妹, 等.康复新液联合三联疗法对消化性溃疡愈合质量的影响[J].四川医学, 2011, 32 (2) :188-190.

三联疗法治疗 篇9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06年1月-2012年12月24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 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 每组患者有120例, 所有患者均符合幽门螺杆菌感染诊断标准。患者均符合以下条件:过去从未进行过Hp根除疗法;年龄18-70岁;经患者同意;治疗前两周均没有应用抗生素、铋剂、非甾体类药物进行治疗。其中男155例, 女85例;年龄21~66岁, 平均 (41.6±4.3) 岁;患者病症分类:胃溃疡患者40例, 复合溃疡患者41例, 十二指肠溃疡患者159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等方面均不存在统计学差异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研究组:于前5天应用20mg埃索美拉唑和1.0g阿莫西林, 每天2次, 后5天应用20mg埃索美拉唑和0.5g克拉霉素、0.4g甲硝唑, 每天2次;对照组应用传统三联疗法:20mg埃索美拉唑、1.0g阿莫西林、0.5g克拉霉素, 每天2次, 一疗程持续10d。治疗效果判定标准:显效:临床主要表现症状基本消除;有效:临床主要表现症状得到改善, 积分降低超过150%;无效:临床主要临床症没有出现显著改善, 甚至有加重现象。治疗过程中, 使用14CUBT对Hp根除予以观察。

1.3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应用14.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分析, 计数资料应用t、χ2检验, P<0.05表示差异有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通过治疗, 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5.0%, 和对照组的75.0%相比较, 其差异存在明显的统计学意义 (P<0.05) , 如附表所示。而且通过检测, 研究组的根除Hp的概率是91.7% (110/120) , 和对照组的70.0% (84/120) 对比, 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消化性溃疡在消化系统疾病中较为常见, 属于一种慢性病症, 给人类健康造成极为严重的危害, 此症状在我国出现概率达到10%~12%。现在已经有资料表明, Hp感染属于消化性溃疡病症引发并导致复发的主要因素之一。现在根除Hp过程中主要应用标准的三联疗法, 所应用药物主要为PPI、克拉霉素、阿莫西林等标准, 其中埃索美拉唑属于新一代产生的质子泵抑制剂, 是奥美拉唑构型左旋异构体, 其具有较为有效且持久性强的抑酸效果, 和抗生素进行联合治疗能够有效的根除Hp。阿莫西林可以有效损伤致病菌细胞壁, 促使大环内酯类药物快速进入。克拉霉药物在酸缓解中较为稳定, 半衰期很长, 其最小抑菌浓度较低, 于体内能够转化成活化代谢产物对致病菌细胞核酸具有显著作用, 避免蛋白质大量生成, 和阿莫西林存在不一致的作用机制, 防止出现耐药性[2]。甲硝唑被广泛应用于我国大多数地区内, 目前伴随Hp在甲硝唑药物应用中耐药性的逐年增加, 很多都将其更换为替硝唑, 其作用时间相对延长。序贯疗法目前作用机制并未得到确定, 但是对于序贯疗法用以根除Hp的研究报告已经存在很多。有研究资料显示表序贯疗法能够相对延长到10d还存在较显著的更高HP根除率。

整合研究资料显示, 序贯疗法根除Hp和传统的三联疗法相比较, 其作用机制有可能是:在前5天诱导期应用阿莫西林, 其自身可以有效杀灭Hp, 对于患者来讲, 还可以有效降低其细菌负荷总量, 从而能够提高细菌对于克拉霉素药物的敏感程度;序贯疗法可以较为适宜的增加疗程, 确保HP根除效果更为彻底。国内有研究资料表明患者患有Hp阳性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情况下, 应用10d序贯疗法和标准三联疗法相对比, 其Hp根除率分别为95.2%和76.7%, 临床表现症状的缓解率分别是97.6%和76.7%, 研究中Hp根除率、临床表现症状缓解概率, 均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 并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3]。本文研究结果表明, 研究组总有效率比对照组要明显高 (P<0.05) , 研究组Hp根除率也优于对照组 (P<0.05) , 和研究报告相一致, 具有可考性。综上所述, 序贯三联疗法在治疗消化性溃疡过程中, 效果明显, 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陈国平.十天序贯疗法根除42例幽门螺杆菌临床观察[J].临床消化病杂志, 2008, 2l (2) :16.

[2]张国胜.序贯与标准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对比分析[J].吉林医学, 2012, 33 (6) :1128-1130.

三联疗法治疗 篇10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随机抽取本院2014年7月–2015年7月收治的72例老年消化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 所选患者均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审核和批准, 并与患者及其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 每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 男20例, 女16例;年龄61~81岁, 平均 (68±3.25) 岁;23例胃溃疡, 13例十二指肠溃疡。研究组给予三联疗法, 男19例, 女17例;年龄60~82岁, 平均 (69±2.64) 岁;22例胃溃疡, 14例十二指肠溃疡。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排除标准

所选患者均排除合并心、肾、肝等重要器官功能异常者, 排除既往幽门螺杆菌感染者, 排除有消化道手术史者, 排除有精神障碍或智力障碍者。

1.3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 均行常规饮食干预, 心理和运动指导;同时, 给予对照组患者甲硝唑联合阿莫西林治疗, 服用的剂量为:甲硝唑 (由广东华南药业集团有限公司生产, 国药准字为:H44020769) 400 mg/次, 2次/d;阿莫西林 (由广州白云山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广州白云山制药总厂生产, 国药准字为:H44021518) 1 000 mg/次, 2次/d;联合服用7 d以后, 改为单独口服甲硝唑21 d。研究组则采用奥美拉唑、克拉霉素和阿莫西林三联疗法进行治疗, 服用的剂量为:奥美拉唑 (由浙江金华康恩贝生物制药有限公司生产, 国药准字为:H20056062) 20 mg/次, 2次/d;克拉霉素 (由上海雅培制药有限公司生产, 国药准字为:H20033044) 200 mg/次, 2次/d;阿莫西林1 000 mg/次, 2次/d;联合治疗7 d以后改为单独口服奥美拉唑21 d;两组均连续治疗28 d。

1.4 疗效标准

治疗期间, 严密监测两组患者有无不良反应;并采用尿素酶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后幽门螺杆菌根除情况;对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进行评定:治疗后, 患者溃疡面全部愈合, 原溃疡病变组织周围无炎症反应为临床治愈;治疗后, 溃疡面基本消失, 但原溃疡面周围仍有炎症反应为显效;治疗后, 患者溃疡面缩小至少50%为好转;治疗后, 患者溃疡面无明显变化为无效;总有效率= (临床治愈+显效+好转) /总例数×100%[2]。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9.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组间比较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 (%) 表示, 组间比较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后幽门螺杆菌根除情况比较

治疗后研究组幽门螺杆菌根除34例, 根除率为94.44%;治疗后对照组幽门螺杆菌根除25例, 根除率为69.44%;研究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明显优于对照组, 两组患者幽门螺杆菌根除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5.674, P=0.017) 。

2.2 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情况比较

治疗后, 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4.44%, 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5.00%, 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2.3 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治疗期间, 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为口苦1例、恶心1例,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56%;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为恶心1例、腹胀2例,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3%;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0.215, P=0.642) , 不良反应症状较轻, 未对治疗疗效造成影响。

3 讨论

消化溃疡在消化系统疾病中较为常见, 该病多为胃溃疡及十二指肠溃疡, 引发消化溃疡的因素较多, 其中, 以幽门螺杆菌感染最为多见;因此, 选择有效的治疗方法根除幽门螺杆菌是治疗消化溃疡的关键[3,4]。大量学者研究认为, 应用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溃疡能够有效根除幽门螺杆菌、降低疾病复发率[5,6]。本次研究中, 研究组给予奥美拉唑、克拉霉素和阿莫西林三联疗法治疗, 其幽门螺杆菌根除率、临床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 (P<0.05) ;这是由于奥美拉唑是一种质子泵抑制剂, 其能够快速根除患者机体内幽门螺杆菌;此外, 奥美拉唑还能有效抑制机体内尿素酶活性, 进而降低胃酸的分泌[7]。而克拉霉素、阿莫西林均是临床常用的杀菌药物, 与奥美拉唑联合治疗能够起到更好的抑菌作用, 进而提升治疗的疗效[8]。治疗期间, 两组腹胀、恶心等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该结果与孔春雨[9]等临床研究结果基本一致。由此表明, 在老年消化溃疡患者中实施奥美拉唑三联疗法治疗的临床疗效较为显著, 能够有效根除幽门螺杆菌, 进而提升治疗有效性, 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王瑷玲.以奥美拉唑为主的三联疗法治疗小儿消化性溃疡临床观察[J].当代医学, 2015, 21 (18) :126-127.

[2]朱丽娟.雷贝拉唑三联疗法与奥美拉唑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的疗效对比[J].中国卫生初级保健, 2014, 28 (11) :108-109.

[3]刘海珊, 李永超.胃力康配合奥美拉唑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的疗效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2015, 23 (6) :421-426.

[4]廖培盛.左氧氟沙星三联疗法与阿莫西林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效果比较[J].中国当代医药, 2014, 21 (1) :103-104.

[5]安超.序贯与标准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的疗效对比[J].当代医学, 2015, 21 (2) :148-149.

[6]陈睿, 季玲玲, 叶希平, 等.果胶铋三联与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比较[J].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4, 39 (2) :207-211.

[7]林述洲, 蔡文.不同质子泵抑制剂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疗效的比较[J].临床医学工程, 2013, 20 (3) :300-301.

[8]左芳, 赵红艳, 任红燕.三联疗法治疗80例老年消化溃疡的疗法观察[J].中外医疗, 2014, 11 (31) :12-13.

三联疗法治疗 篇11

关键词 面神经炎 针刺疗法 牵正散 TDP照射

周围性面神经炎亦称特发性面神经麻痹、BeLL麻痹,是茎乳孔内面神经的急性非化脓性炎性反应,引起面神经麻痹从而导致面部功能障碍的一種临床常见疾病,以一侧多见,具有自限性,一般不危及生命。治疗本病手段很多,但如何从简、便、廉、效方面进行研究的还很少,2010年2月~2012年5月运用针三联疗法治疗该病,观察临床疗效,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0年2月~2012年5月收治周围性面神经炎患者92例,按纳入、排除标准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8例,男25例,女23例;平均年龄42.5岁;病程1~15天。对照组44例,男24例,女20例;平均年龄41.8岁;病程2~16天。两组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诊断标准:参照《神经病学》中相关诊断标准制定[1]:突然发病;额纹变浅或消失,患侧眼裂变大、眼睑闭合不全、流泪;嘴角向健侧歪斜,患侧鼻唇沟变浅或变平;或有舌前2/3味觉障碍,乳突部疼痛等;排除外伤、肿瘤、病变等其他原因引起的继发性周围性面神经炎。均单侧起病。

治疗方法:⑴治疗组:①针刺:取穴:以少阳、阳明经穴为主,阳白、攒竹、鱼腰、翳风、风池、地仓、颊车、牵正,加用素髎、四关穴、面瘫穴(锁骨外1/3斜上1.5寸处,相当于斜方肌前侧与颈下纹肌交叉处)。操作方法:患者坐位,常规消毒后,以0.32mm×50mm毫针阳白透刺鱼腰,地仓透刺颊车;四关穴、素髎穴针尖向上斜刺;面瘫穴采用0.30mm×40mm毫针,针尖向颈部方向呈45°角斜刺25~40mm,使患者局部针感向颈面部放射,四关穴、翳风、牵正、攒竹穴同时采用飞针法,其余穴位常规针刺。1次/日,10次1个疗程,休息2~3天再进行下1个疗程,连续2个疗程。②中药内服:牵正散加味:基础方:白附子(先煎)10g,白芥子10g,僵蚕10g,蜈蚣2条(去头尾)。初期加用防风、桂枝、蝉蜕、荆芥各12g;静止期加用红花、川芎、丹参各15g;恢复期加用白术、党参、黄芪各12g。日1剂,水煎服,7剂1个疗程,休息3天,在进行下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③TDP照射:用灯照射患侧耳后茎乳孔体表区,每次30分钟。1次/日。10次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⑵对照组:单用中药治疗,处方同观察组。并嘱患者进行面肌训练:皱眉、闭眼、耸鼻、示齿,每个动作持续8~10遍,动作要到位,依次进行,连续循环训练20~25分钟。同时注意防寒、保暖、饮食卫生。

疗效判断标准[2]:①痊愈:达Ⅰ级(正常);双侧额纹、鼻唇沟恢复对称,皱眉与闭眼正常,鼓腮时嘴角不漏气,进食时齿颊间不滞留食物残渣,谈笑时无口角歪斜,面部表情正常;评分满分。②显效:达Ⅱ级(轻度麻痹);双侧额纹与鼻唇沟基本对称。眼闭合欠实,皱眉略显无力,颧肌肌力约为徒手肌力Ⅳ级,鼓腮时口角不漏气,进食时齿颊间不滞留食物残渣,笑时可见口角不对称;评分75分以上。③有效:由Ⅳ~Ⅴ级治疗后改善为Ⅲ级(轻度麻痹),评分50~75分。④无效:经3个月治疗后仍停留在Ⅳ级以上,评分50分以下。

统计学处理:使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

结 果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愈显率87.5%,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愈显率56.82%,总有效率100%,两组比较愈显率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

讨 论

周围性面神经炎临床上也称为周围性面瘫,其具体发病病因尚不明确,现代医学认为与病毒感染有关;中医学认为与外邪侵袭、筋脉失养、外伤等关系密切。以面部表情肌瘫痪为主要临床表现。男女发病率、两侧发病率几乎相同,以15~40岁人群多见[3]。目前治疗方法众多,笔者采用早期针刺治疗为主,采用少阳经穴和其他穴位并用。手法上使用透刺、飞针法等进行治疗。经研究,早期针刺可以提高疗效,缩短治疗时间,降低后遗症发生率[4]。飞针法可以增加导气的力度[5],利于引起治病所,提高疗效。牵正散为治疗面瘫经方、基础方,早期用防风、桂枝等祛风解表,通阳行气;静止期加用红花、川芎、丹参等行气活血、通阳开窍;恢复期加用白术、黄芪、当参等通阳补气。TDP灯采用特定电磁波对病变局部进行照射,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神经水肿、炎性反应。三者共同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与对照组比,治疗更规范,疗效更确切。

三联疗法治疗 篇1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6月~2013年12月我院消化内科收治的消化性溃疡患者32例进行研究, 均与患者签署了知情同意书。将32例消化性溃疡患者按照抽签的方法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组。对照组女者5例, 男11例, 年龄25~50 (38.6±13.5) 岁;治疗组女6例, 男10例, 年龄24~58 (37.7±12.2) 岁, 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雷尼替丁、阿莫西林、甲硝唑治疗, 具体措施:雷尼替丁胶囊、阿莫西林胶囊、甲硝唑片连续应用30d为1个疗程。治疗组采用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治疗, 具体措施为:奥美拉唑肠溶胶囊、阿莫西林胶囊、克拉霉素胶囊连续应用30d为1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断

所有患者在接受30d的治疗后接受胃镜检查, 溃疡消失或发生瘢痕愈合且临床症状完全消失为显效;溃疡面积较治疗前明显缩小, 临床症状较治疗前有所缓解为有效。, 溃疡面积较治疗前没有变化, 或者缩小不明显, 临床症状没有改善为无效。另外, 采用13C或14C标记的尿素呼吸实验检查幽门螺杆菌根除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 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 进行t检验, 计数资料选择率进行表示, 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治疗组有效率为93.75%, 对照组为43.7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6.4470, P<0.05) 。具体见附表。

2.2 两组幽门螺杆菌根除比较

治疗组伴幽门螺杆菌感染14例, 根除12例, 根除率为85.71%;对照组伴幽门螺杆菌感染13例, 根除5例, 根除率为38.46%, 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5.5530, P<0.05) 。

2.3 两组并发症情况

治疗组治疗过程中出现恶心、呕吐, 食欲下降及不同程度的腹泻等不良反应。对照组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便秘、头痛、乏力等不良反应, 这些副作用在停止药物治疗后没有给予特殊治疗后自愈。

3 讨论

消化性溃疡是临床十分常见的一种疾病, 由于消化性溃疡病程较长, 而且具有反复性, 因此临床上对其治疗较为困难。近年来, 大量临床实践发现, 幽门螺杆菌的治疗与消化性溃疡的治疗间有莫大的关系, 根除幽门螺杆菌可明显提高消化性溃疡的治疗效果, 而且还可以明显降低消化性溃疡的复发[2]。目前临床上对于幽门螺杆菌的治疗有很多方法, 较为常用的治疗方法就是采用三联法治疗。奥美拉唑是临床上十分常用的一种质子泵抑制药, 可很好地抑制胃酸分泌, 保护胃黏膜, 它可以选择性抑制胃壁细胞质子泵, 阻断胃酸分泌环节, 起效时间长久, 是临床上常用的抗溃疡药物, 可以很好地根除幽门螺杆菌[3]。

阿莫西林 (Amoxicillin) 是临床上最为常用的一种抗生素, 它是广谱青霉素类抗生素的一种, 在酸性环境下易于被胃肠道吸收。阿莫西林杀菌力强, 穿透细菌细胞壁的能力也较强, 是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的抗生素之一。阿莫西林应用前患者需要进行过敏试验, 对青霉素过敏或过敏试验结果阳性者禁止使用该药物。阿莫西林主要作用机制为抑制细菌合成, 对幽门螺杆菌具有很好的杀伤作用。克拉霉素也是临床上抗菌效果较好的抗生素之一, 其主要作用机制为抑制细菌内部的蛋白质合成, 对幽门螺杆菌具有很好的杀伤作用, 其与奥美拉唑联合应用可发挥协同作用, 延长奥美拉唑的作用时间, 提高克拉霉素的药物浓度[4,5]。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有效率为93.75%, 对照组为43.75%。治疗组根除率为85.71%, 对照组根除率为38.46%, 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不良反应轻, 停药后自愈。说明奥美拉唑、克拉霉素及阿莫西林等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幽门螺杆菌根除率高, 可很好地控制消化性溃疡病情。

综上所述, 消化性溃疡是临床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之一, 幽门螺杆菌是影响其治疗效果的最重要因素, 根除幽门螺杆菌是治疗消化性溃疡必不可少的措施, 奥美拉唑、克拉霉素及阿莫西林等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 安全有效, 值得临床推广。

摘要:探讨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效果。将32例消化性溃疡患者按照抽签的方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16例。对照组采用雷尼替丁、阿莫西林、甲硝唑治疗, 治疗组采用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治疗, 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治疗组治疗后有效率为93.75%, 对照组为43.75%, 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组伴幽门螺杆菌感染14例, 根除12例, 根除率为85.71%, 对照组伴幽门螺杆菌感染13例, 根除5例, 根除率为38.46%, 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采用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幽门螺杆菌根除率高, 不良反应轻, 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消化性溃疡,三联疗法幽门螺杆菌

参考文献

[1]叶芳.奥美拉唑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疗效分析[J].吉林医学, 2013, 34 (2) :207-208.

[2]李思伟.奥美拉唑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观察[J].北方药学, 2013, 10 (11) :29.

[3]周建华, 方黎明.奥美拉唑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消化性溃疡复发效果观察[J].现代实用医学, 2013, 25 (10) :1153-1154.

[4]常江, 柳利明, 和海玉, 等.莫西沙星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30例[J].实用医学杂志, 2010, 26 (5) :886-887.

上一篇:色彩心理学与艺术设计下一篇:冬季施工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