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三联疗法

2024-10-08

中医三联疗法(共12篇)

中医三联疗法 篇1

1 肝硬化的中医药疗法

1.1 肝硬化的中医辨证论治

1.1.1 气滞湿阻 (1) 症状:

腹大胀满, 按之不坚, 腹部青筋暴露, 两胁胀痛, 食欲不振, 食后作胀, 肢体困倦, 小便短少。舌苔白腻, 脉弦滑; (2) 治则:疏肝理气, 健脾除湿; (3) 方药:柴胡舒肝散合胃苓汤加减:柴胡、枳壳、香附、白芍、陈皮、川芎、厚朴、苍术、泽泻、茯苓、大腹皮、肉桂。

1.1.2 气滞血瘀 (1) 症状:

腹大坚满, 青筋暴露, 胁下肿块刺痛, 面色黎黑, 皮肤可见丝纹状血痣, 手掌赤痕, 口干渴, 但欲漱口而不欲咽下, 大便色黑, 唇色紫暗, 舌质紫暗或有瘀斑, 舌下静脉曲张。脉细涩; (2) 治则:活血化瘀, 利水消胀; (3) 方药:调营汤加减:当归、赤芍、川芎、元胡、莪术、三棱、大黄、瞿麦、茯苓、大腹皮、桑皮、枳壳、红花。

1.1.3 湿热蕴结 (1) 症状:

腹大坚满, 脘腹撑急胀痛, 烦热口苦, 渴而不欲饮, 小便赤涩, 大便秘结, 舌尖边红苔黄腻, 脉弦数; (2) 治则:清热利湿, 攻下逐水; (3) 方药:中满分消丸合茵陈蒿汤加减:黄芩、黄连、厚朴、枳壳、陈皮、半夏、猪苓、茯苓、泽泻、茵陈、大黄、栀子。

1.1.4 寒湿困脾 (1) 症状:

腹大胀满, 按之如囊裹水, 胸脘胀闷, 得热稍舒, 精神困倦, 怯寒懒动, 小便少, 大便溏, 舌苔白腻脉缓; (2) 治则:温中化湿; (3) 方药:实脾饮加减:茯苓、白术、厚朴、大腹皮、木香、附子、干姜、青皮、枳壳。

1.1.5 脾肾阳虚 (1) 症状:

腹部胀大, 入暮益甚, 控之不坚, 兼有面色晦滞, 畏寒肢冷, 身体疲倦, 尿少便溏或下肢浮肿, 舌质淡胖苔薄白滑。脉沉细无力; (2) 治则:温补脾肾, 化气行水; (3) 方药:济生肾气丸加减:熟地、山萸、山药、丹皮、泽泻、茯苓、附子、肉桂、车前子、猪苓、黄芪。

1.1.6 肝肾阴虚 (1) 症状:

腹大胀满, 甚则青筋暴露, 形体消瘦, 面色萎黄或面黑唇紫, 口燥心烦, 手足心热, 尿少黄短, 大便干, 或见齿鼻衄血。舌质红降少津无苔脉弦细数; (2) 治则:滋养肝肾, 凉血化瘀; (3) 方药:一贯煎合膈下逐瘀汤加减:熟地、沙参、枸杞子、麦冬、川楝子、当归、川芎、赤芍、元胡、桃仁、红花、鳖甲。

1.1.7 气血两虚型 (1) 症状:

头晕心悸, 面色无华, 神疲乏力, 食欲不振, 两胁隐痛, 舌质淡苔薄白, 脉象虚弱; (2) 治则:补益气血; (3) 方药:补血益气复肝汤:太子参、黄芪、何首乌、云苓、炒白术、当归、阿胶、丹参、郁金、木香、连翘、桑椹

1.2 治疗肝硬化的单味中药

经动物实验和临床验证, 以下单味中药治疗肝硬化疗效可喜。 (1) 丹参:现代药理证明, 丹参具有多方面的药理作用, 如改善微循环障碍、改变血液流变状况、抗凝、抗炎、耐缺氧、提高免疫功能等。适用于气滞血瘀兼有血热的患者 (主要表现为肝硬化、脾大, 兼有低热、烦躁、失眠、胁痛、痈肿疮毒等) 。丹参注射液或复方丹参注射液10~20mL/d (相当于含生药15~30g) , 加入10%葡萄糖250mL中静滴, 25~30d为1个疗程, 一般用3个疗程;丹参饮片15~30g/d, 水煎服, 用3~6个月。临床上常用的制剂还有丹参酮片、复方丹参片、丹参酮磺酸钠注射液和香丹注射液等。 (2) 桃仁:中医认为, 桃仁的主要功能是破血行瘀, 适用于血瘀征象明显, 伴有肠燥便秘、舌质紫暗、面色黧黑、肝区刺痛、腹腔感染等患者。现代药理研究表明, 桃仁具有抗菌、抗过敏、抗炎、镇痛等作用。桃仁活血化瘀作用的主要成分是苦杏仁甙。用法为桃仁8~15g, 煎汤, 每天分2~3次服, 或入丸、散;苦杏仁甙注射液0.59~1.5g, 加入5%葡萄糖500mL中静滴, 隔日1次, 总疗程为3个月。 (3) 冬虫夏草:中医认为冬虫夏草的主要功能是补虚损、益精气, 适合于各种虚证患者。煎汤内服, 8~15g;或入丸、散。虫草菌丝胶丸, 每次5丸 (每丸含量为0.259g) , 每日3次, 疗程3~4个月。 (4) 汉防己:现代药理研究发现, 汉防己甲素有镇痛、抗过敏、显著的降压及抗菌、抗原虫和抗肿瘤作用。主要适合于湿热壅盛型的胸水、腹水、肢肿的肝硬化患者。用法为粉防己饮片8~15g, 每日水煎后分次内服, 或入丸、散, 疗程3~6个月;汉防己甲素片, 每日150mL, 分3次服, 疗程18个月。 (5) 茯苓:主要功能为渗湿利水、益脾和胃, 适合于脾气虚弱、腹水、肢肿的患者 (表现为水肿胀满、小便不利、泄泻、咳嗽、失眠等) 。每日12~25g, 水煎, 分次内服;或入丸、散。 (6) 柴胡:主要功能为疏肝解郁、解表和里升阳, 适合于肝郁脾虚类患者 (表现为低热、胸胁胀痛、食后胀满、恶心、腹痛等) 。每日5~9g水煎后分次服;或入丸、散;或制作成注射液。田三七:功效止血化瘀, 用于肝硬化患者出现鼻衄、牙龈出血、呕血、便血者, 三七粉2g, 冲服, 半年1疗程。 (7) 红花:用于血瘀征象明显者, 3~9g, 泡水服用, 半年1疗程。双目灵 (又称蛇王藤) 、泽兰、当归等长期使用, 也有明显的抗肝纤维化作用。

2 肝硬化的食疗方案

肝硬化患者的饮食治疗除了要注重日常的饮食, 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外, 还可辅助以下一些食疗配方配合治疗。

2.1 荷叶药仁鸭子汤

配料:荷叶50g、鲜鸭肉500g、药仁100g。做法:将鲜鸭肉洗净切碎成块, 同药仁荷叶放在一起, 加水煮至肉烂, 不放盐和其他调味品, 每日2次, 每次250mL左右, 连服10~14d。功效:利尿、消肿, 补血行水。

2.2 杞子南枣堡鸡蛋

配料:南枣10枚、西枸杞30g、鸡蛋2只。做法:将枸杞、南枣洗净后加水适量, 文火炖1h后打入鸡蛋, 再煮片刻, 做成荷包蛋即成。每日2次, 饮汤吃蛋。功效:滋肝补肾。

2.3 冬笋香菇汤

配料:冬笋250g、香菇50g。做法:冬笋剥去外壳, 洗净切丝, 香菇切片, 两者同放入锅内翻炒20min左右, 再加入汤、调料煮沸即可。功效:适用于肝硬化患者症见乏力, 纳差, 腹胀等。有健脾疏肝的功效。

2.4 猪肚粥

配料:猪肚100g、大米100g。做法:将猪肚洗净, 加水煮至七成熟, 捞起切丝备用, 然后以大米、猪肚丝、猪肚汤 (去油) 适量, 同煮粥食用。功效:适用于肝硬化早期见脾虚不, 食欲不振, 消化不良者, 有调肝健脾, 益气行血的功效。

2.5 赤豆鲫鱼羹

配料:鲜鲫鱼3条 (每条约300g) , 赤小豆、商陆各30g。做法:将鱼清洗干净, 把商陆、赤小豆分别放入鱼腹中, 用线缝好, 清蒸熟烂成羹即可。分3次空腹淡食。功效:主治肝硬化水湿偏盛、腹部膨大、食欲不振、大便泄泻、小便不利等。

2.6 泥鳅炖豆腐

泥鳅500g, 去鳃及内赃, 洗净, 加食盐少许 (腹水明显者不加) , 加水适量, 清炖至五成熟, 加入豆腐250g, 再炖至鱼熟烂即可, 吃鱼、豆腐、喝汤, 分顿食用之。主要治疗肝郁脾虚型肝硬化。

2.7 冬瓜生姜皮汤

冬瓜皮15~30g, 生姜片20g。将冬瓜皮、生姜片洗净, 加适量水煎。当汤喝。

肝硬化患者, 根据中医的辩证分型, 通过中医药疗法和饮食疗法的治疗, 症状能得到明显好转, 生活质量大大提高, 部分患者可以达到临床治愈。

中医三联疗法 篇2

放血多用于治疗扭伤

中医经常采用的放血疗法,主要目的在藉由排除微量血液约5~10cc,达到“去窒解淤”的功效。多用在治疗淤血肿伤,跟减肥没什么关系。

“去窒”是放血促进循环,消除因体内循环不佳造成的水肿、酸痛感等;去淤则是治疗因扭伤或撞击造成的淤血。

放血具美容功效

放血就中医角度而言,的确具有美容功效,但美容放血和一般放血方式不同。放血促进美容的原理,也是基于能促进脸部血液循环,因此改善脸部肤况;邹玮伦医师表示,寻求美容放血的人士,青春痘及斑点的问题多有改善。

放血是采用极细微的梅花针,在脸部取主治穴道针刺,拔针时稍微用力,此时穴位可能会排出极微量的血,所以也被称为放血美容。

中医怎么放血

一般放血是用采血片、3面3棱的三棱针,或5细针一束的“梅花针”,针刺主治穴位,如“曲池穴”主治颈肩、皮肤,在穴位刺出血液达到治疗目的;针刺部位非常微小,不会留下疤痕;有时为促进排血,会在针刺前拔罐造成淤血,即俗称“拔血罐”。

为长期纾解循环不佳问题,多半建议1周固定放血2~3次即已足够,但接受放血前必须经中医师诊断处方,身体虚弱或贫血的人都不适合放血。

趣谈中医心理疗法 篇3

传递书信治笑病李其性的儿子大谏中举后连连高升,他喜欢过甚,终日大笑不止。经百医诊治皆不见效。太医指点他儿子大谏,可用假死讯传给其父,其父见信,必将由喜变悲,扭转病势。大谏照此办理,果然见效。待笑遏止后,太医又让大谏再次给父去信.说他又被救活了。李其性见信后,又化悲伤为欣慰,病随之痊愈。

污言辱骂治血淤有位地方郡守,患血淤病很重,无法治愈。一日,请来名医华佗诊治。华佗对其儿子说,此病不可用药,如果能将郡守所作的恶行如实告知,便可有救。其子无奈只有列出。华佗便将郡守的恶行写出并责骂之。郡守大怒,要下令追捕华佗。暴怒急躁时气逆上行,淤血随之吐出,身上顿觉舒适,从此病渐好转而愈。

举手打人治相思一女子日夜思念外出五年未归的未婚夫,忧郁成疾,请来朱丹溪治之。朱丹溪得知病情后,便冲进病人屋里,不问青红皂白打了病人三耳光,并斥责女子不应有不安分的思想。女子无端受到欺辱、号叫大哭,思念之情随之消散。朱丹溪又哄女子说,其未婚夫有信,不久可归。未婚夫果然没多久就回来了,此病全好。

泻出“红蛆”治疑病有一人到亲友家喝酒大醉,当夜便在庭院花园内歇宿,半夜甚渴,便将石槽中的水喝了一碗。天明时,见石槽中有很多蛆虫,便觉得喝了蛆蟲,日夜疑虑,自感胃中不适,百医无效。医者吴球视之,便用红线剪短如蛆状,合于巴豆、面食中,让疾人服了。而后病人泻于盆中,让病人看了,盆中有“蛆虫”泻下,病人自感病有好转,半月后病愈。

脱衣解裤治病手一位女子因打哈欠伸手上举,放不下来。很多医生束手无策。明代医家俞用古前去诊治,先让人脱去女子上衣,再解去裙带。又说要灸其丹田部位,须去掉衣裤方可。正要解其衣裤时,女子怕羞,惊忙用手护其下身。从此,手可放下,逐浙上下自如了。

歌舞戏嬉治厌食项关县令之妻,患不欲进食之证,并有时高声叫骂,凶若杀人。名医张子和叫来两个歌舞艺人,化妆新奇,在病人面前唱歌跳舞,病人见了大笑。翌日,又让两舞女学动物顶角,相互戏嬉,病人见此更好笑。之后,又派了两个饭量大的妇女,经常在病人身旁边吃边夸说饭菜香甜可口。病人见之馋意大发便要来饭菜吞吃。过了几天,病人怒气消减,饭量渐增,病已痊愈。

中医药疗法治疗口疮 篇4

关键词:口疮,中医药疗法,清热泻火法,滋阴清火法,补中益气法

中医学认为口疮的病因与饮食失节、嗜食肥甘、醇酒厚味、思虑过度心阴暗耗或热性病后期阴分受损, 劳倦久病、脾胃气虚、阴火内生等因素有关。首见于《素问-气交变大论》:"岁金不及, 炎火乃行……民病口疮"的记载。《外台秘要》云:"口疮者心脾有热, 气冲上焦, 熏发口舌故作疮也";《圣济总录》:"胃气弱, 谷气少, 虚阳上发而为口疮"。

口疮口唇、齿龈、两颊、上腭等黏膜多处生疮, 周围明显红肿, 或兼有不同程度的发热为主要临床表现, 是口腔科常见病、多发病。《景岳全书》:"口舌生疮, 固多由上焦之热, 治宜清火, 然有酒色劳倦过度, 脉虚而中气不足者, 又非寒凉可治, 故虽久用清凉, 终不见效, 此当察其所由, 或补心脾, 或滋肾水。"针对口疮的病因, 历代医家多从火热立论, 或曰心火, 或曰阴虚火旺。明代《外科正宗》已指出如何根据口疮的局部望诊分清虚实寒热, 所以望诊对口疮的诊断十分重要, 仔细观察其发生部位, 疮面大小, 凹陷之深浅, 渗出物的多少和颜色, 周围的色泽和肿胀程度等等, 对于中医辨证都有重要意义。一般说来局部灼热、疼痛明显, 红肿溃烂甚或凹陷, 多黄色或黄白色分泌物, 面积较大或大小不一者多属实证;病程较长、反复发作、局部淡红, 轻微肿胀、疼痛不剧烈、表面有少量灰白渗出物, 疮面较小者多属虚证。笔者根据中医辨证, 将其分为三型:脾胃积热型、阴虚火旺型、中气不足型, 分别采用清热泻火法、滋阴清火法、补中益气法进行治疗, 并适当配合外用疗法, 效果显著。

1 分型论治

1.1 清热泻火法适用于脾胃积热型, 主要症状:

口唇、齿龈、两颊、上腭等处肌膜多处生疮, 周围红肿明显, 灼热而痛, 甚则舌俱肿, 进食受到影响, 口渴饮冷, 尿色黄赤, 大便秘结, 或兼身热, 舌质红或有裂纹、苔黄, 脉数有力。治疗:清热泻火, 选方清胃散 (当归、黄连、生地、丹皮、升麻、石膏) 加减, 局部用自制溃疡散 (煅石膏、黄连、黄柏、甘草、冰片、枯矾) 共为细末敷于患处。

1.2 滋阴清热法适用于阴虚火旺型, 主要症状:

口疮反复发作, 多见于舌尖、舌根或两颊黏膜处, 疮面黄白色, 周围淡红, 疼痛昼轻夜重, 口干、心烦失眠、手足心热、舌红少苔或有红色裂纹, 脉细数。治法宜滋阴清火。选方知柏地黄汤 (熟地、山药、泽泻、丹皮、茯苓、山茱萸、知母、黄柏) 合黄连阿胶汤 (黄连、阿胶、黄芩、鸡子黄、芍药) 加减。局部用自制溃疡散敷于患处。

1.3 补中益气法适用于中气不足型。

主要症状:口疮日久, 反复发作, 时轻时重, 疮面色淡, 疼痛较轻, 纳少脘胀, 大便不实, 肢软神疲, 短气懒言, 舌质淡边有齿痕, 苔白, 脉细弱。治法:补中益气。选方补中益气汤 (黄芪、炙甘草、白术、当归、陈皮、升麻、柴胡、人参) 加减。局部用自制溃疡散敷于患处。

2 典型病案

患者, 49岁, 2000年9月10日初诊, 自述3a前一次感冒高热后, 发现口腔黏膜充血水肿, 多处溃烂, 曾服维生素C、维生素B2、麦迪霉素等到药物治疗, 症状虽有好转, 但效果不佳, 常易复发, 3d来, 两颊、舌尖、舌根等处溃烂, 疮面黄白色, 周围淡红, 疼痛昼轻夜重, 口干, 五心烦热, 舌红少苔, 脉细数。辨证属阴虚火旺型, 治宜滋阴清火。方用知柏地黄汤合黄连阿胶鸡子黄汤:知母15g, 黄柏15g, 熟地15g, 山药15g, 丹皮15g, 泽泻10g, 山茱萸15g, 茯苓15g, 黄连10g, 阿胶10g, 黄芩10g, 白芍15g, 鸡子黄1个, 每日一剂水煎服, 局部用自制溃疡散 (药物同前) 敷于患处, 治疗1周后, 自觉症状基本消失, 照上方加减续服1个月, 诸症悉竭。随访至今未见复发。

3 讨论

祛风湿顽疾 中医食疗法 篇5

有益关节健康的食品包括哪些呢?推荐大豆制品、甜椒、香蕉、绿茶、三文鱼、奶酪等。延缓关节退化的食品有含类黄酮食物,如柑橘、草莓等水果和具有鲜艳颜色的新鲜蔬菜;抗氧化食物,如含维生素A和类胡萝卜素的杏、桃、芒果、木瓜、南瓜、菠菜、番薯、含维生素C的橙子、奇异果、葡萄、香瓜、番茄、青椒、芥兰、含维生素E的麦芽、葵花子、杏仁、核桃、腰果、花生、绿叶蔬菜、含硒的大蒜、洋葱等;含钙质食品,如牛奶、小鱼、虾类、蛤和牡蛎以及豆类、豆制品和深色蔬菜;含ω-3脂肪酸食物,如深海冷水鱼鲑鱼、鲭鱼、凤尾鱼、沙丁鱼等。如果不吃鱼,也可服用鱼油胶囊代替。

在日常生活中,有益关节健康的食疗方:

生姜鸡:用刚刚开叫的公鸡1只,生姜100~250克,切成小块,在锅中爆炒焖熟,不放油盐。会饮酒者可放少量酒,1天内吃完,可隔1周或半月吃1次。用于关节冷痛、喜暖怕寒者。

鹿茸鸡:以当年的公鸡1只,鹿茸3~6克,在锅内焖熟,不放油盐。吃肉喝汤,两天吃完。可根据情况每隔1周或半月吃1次。夏天及关节红肿疼痛者勿用。

赤小豆粥:赤小豆30克,白米15克,白糖适量。先煮赤小豆至熟,再加入白米作粥加糖,能除湿热。

薏苡仁粥:薏苡仁30克、淀粉少许、砂糖、桂花适量。先煮薏苡仁,米烂熟后放入淀粉少许,再加砂糖、桂花。作早餐用,能清利湿热、健脾除痹。

防风薏苡仁粥:防风10克,薏苡仁30克。水煮,每日1次,连服1周,能清热除痹。

木瓜汤:木瓜4个,蒸熟去皮,研烂如泥,白蜜1千克炼净。将两物调匀,放入净瓷器内盛之。每日晨起用开水冲调1~2匙饮用。能通痹止痛。

老桑枝煲鸡:老桑枝60克,雌鸡1只约500克,加水适量煲汤,用食盐少许调味,喝汤吃肉。能温经散寒、清热除湿。

血瘀的中医疗法 篇6

一般来讲,气滞血瘀表现为胸部、胁肋部位、腹部的胀闷走窜疼痛,性情急躁,肋下刺痛,月经不调,痛经。

一次,我的学员说自己全身不适,胸部胀闷,走窜疼痛,右侧胁下有硬块,像针扎一样。每次来月经前疼痛难忍,不吃止痛药无以忍痛,经色紫暗有块,平时I生格急躁易怒。看她的舌质,紫暗有很多瘀斑,脉象发涩。这正是气滞血瘀的症状。她这种情况由情志不遂引起,心情不愉快导致气运行不畅,时间久了,引起血液运行的瘀滞。这是由气滞导致血瘀的情况。

当然也可能由离经之血(即内膜脱落所出之血)或跌打损伤,引起了瘀血阻滞,进而影响气的运行,这是由瘀血导致气滞的情况。但不管哪种情况,最后的病理结果都是气滞和血瘀同见。

可别小看了气滞血瘀症,若这两组病理同时出现,说明病程已经较长,所以调理要麻烦一些。首先,选用治气和治血的穴位,期门,太;中、血海,三阴交。用艾条在三阴交,关元穴上方约2—3厘米的地方,做回旋灸,每日1次,每次灸30分钟。

其次,可以试试这则治疗气滞血瘀的处方:川芎1 2克、香附1 2克、元胡12克、莪术1 2克,水煎出药汤约500毫升,每天分3次喝,坚持1个月。

期门、太冲疏通气机,三阴交,血海活血化瘀。对于气滞血瘀的顽症,关键是应用艾灸。中医认为,艾灸有很好的温通作用,所谓“血得温则行”,所以用艾灸加上温阳作用很好的关元穴,就会促进血液的通畅运行。中药里川芎,莪术、元胡均兼有行气和活血的双重作用,而香附善于理气解郁,调经止痛,几味药配合,服用半个月以上,就可以使气滞血瘀症消除。

中医疗法治疗紫癜性肾炎 篇7

本病的基本病理变化是弥漫性小血管炎, 发病机制是由于血循环内含有IgA的可溶性免疫复合物在肾脏内沉积, 另外血管内凝血机制也参与了发病过程。中医认为“肌衄”、“发斑”发病原因不外风、热、毒、虚, 多因血热壅盛, 兼感风邪, 风热搏结于血分, 聚毒迫血妄行, 致血溢于肌肤而发斑。

在治疗上西医尚无理想疗法, 激素仅对肾外的表现如关节、腹部和皮肤的症状疗效较好, 但对肾炎疗效不佳;中医对本病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本病初起多由风热疫毒内侵, 治当疏风清热。若风热疫毒进而伤及营络, 久必阴伤血灼。《血内热者, 治以清降为主;衄虽多由火, 而阴虚者尤多, 当以补阴为主, 兼以清热, 治其标;久病必瘀, 故治血勿忘行瘀, 总之, 中医治疗本病以疏风清热, 养阴补虚, 行瘀解毒为治疗原则。

1 病例介绍

验案1:患者女性, 15岁, 学生, 2006年4月11日初诊。

主诉:3个月前无明显原因发热, 下肢有出血点, 关节疼痛、呕血、便血、尿血, 在四平某医院诊断为“过敏性紫癜”, 予强的松40mg/d, 环磷酰胺200mg/d, 治疗2个月余, 无明显疗效, 故来我处转求中医。检查:体温37℃, 血压130/90mmHg, 尿蛋白 (++++) 红细胞10~20个/高倍视野。管型0~1/高倍视野;血小板134×109/L, 出血时间1min, 凝血时间2min, 血沉20mm/h;尿纤维蛋白降解产物2.5μg/mL;IgA 162mg/mL;胆固醇6.2mmol/L, 血浆总蛋白62g/L, 白蛋白29g/L。症状:发热、咽痛、四肢轻度浮肿, 关节疼痛较重, 腹痛、呕血、便血、尿血, 双小腿可见弥漫性, 大小不等的出血点, 脉弦滑, 舌质红, 苔黄腻。辩证:风毒内蕴, 迫血妄行。治法:疏风清热, 活血解毒。方药:生地15g、大黄15g、生山楂35g、蝉衣15g、紫草15g、旱莲草20g、防风10g、鹿含草20g、五味子20g、白茅根35g、小蓟25g。10剂, 水煎服。二诊:4月25日, 药后诸症减轻, 仍有腹痛、尿血、有紫癜, 时有便血、呕血, 上方加丹皮10g、赤芍10g、白芍15g、白茅根改为20g。10剂, 水煎服。三诊:5月10日, 未见血尿、便血、呕血, 紫癜明显减轻。但仍觉气虚倦怠乏力, 上方加太子参15g、黄芪25g。10剂, 水煎服。四诊:5月25日, 诸症均减, 稍有发热, 守方加白花蛇草25g、败酱草25g。10剂后无任何自觉症状, 尿常规正常, 嘱服六味地黄丸巩固月余调理善后, 随访未见复发。

按:本例属风毒内蕴, 波及营血, 扰动血络, 迫血妄行, 故治疗用疏风清热, 养阴清降, 活血凉血为主。方中防风疏散风热祛表邪;生地、紫草、大黄活血凉血, 逐内伏营血的热毒加小蓟凉血止血;山楂味酸, 微甘性平, 擅入血分, 为活血化瘀之要药;佐以旱莲草, 则化瘀血而不伤新血, 开郁气而不伤正气;鹿含草祛风湿而通利关节, 止血而不留瘀, 诸药合用, 共凑疏风清热, 行瘀解毒之功。

验案2:患者男性, 15岁, 学生, 2006年7月2日出诊。

主诉:双下肢泛发紫癜3个月余, 曾用西药激素氢化考地松治疗, 紫癜虽消失, 尿中红细胞满视野, 停药后紫癜又复现, 来我处服中药治疗。检查:尿常规:红、白细胞满视野, 蛋白 (++) , 透明管型0~2/高倍视野。症状:手足心热、咽痛、小便黄、大便干, 舌淡苔白厚, 脉数。辩证:血热瘀滞, 迫血妄行。治法:清热化瘀, 凉血止血。方药:大黄10g、丹皮15g、栀子15g、桃仁15g、蒲公英50g、白花蛇草50g、藕节25g、侧柏叶25g、生地25g。10剂, 水煎服。二诊:7月17日, 诸症好转, 食欲增加, 尿常规:红细胞 (+) , 蛋白 (+) , 上方去大黄、桃仁、生地、丹皮, 加黄芪30g、党参25g、熟地25g。10剂, 水煎服。三诊:8月2日, 诸症消失, 化验正常, 上方继进6剂, 告愈。

按:本例属血热内瘀, 瘀热蕴于肾与膀胱, 迫血妄行, 治以清热利湿, 凉血止血, 活血化瘀为法, 方中用大黄、桃仁泻瘀, 加参芪之类, 清补兼施, 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2 结语

丹毒的中医疗法研究近况 篇8

关键词:丹毒,中医疗法,综述

祖国医学认为丹毒是血热火毒蕴结于肌肤,局部皮肤突然变赤,焮热肿痛,色如涂丹,游走极快的感染性疾病。西医认为丹毒是溶血性链球菌侵犯皮内网状淋巴管并累及邻近皮下组织而出现的感染性皮肤病,好发于下肢及头面部。中医治疗丹毒具有较丰富的理论与实践经验。近年丹毒中医疗法总结如下。

1 中药内服疗法

陈静等[1]于治疗组30例丹毒患者应用广谱抗生素结合普济消毒饮加减治疗,对照组30例患者用广谱抗生素治疗,1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总有效率80%;普济消毒饮治疗丹毒疗效显著。刘如清等[2]用小柴胡加石膏汤治疗丹毒患者102例,3剂为1疗程,1~2疗程治愈;小柴胡加石膏汤以和解之法治疗丹毒,可解热、消炎、扶助正气以祛毒邪,明显改善患者症状。周丰宝等[3]将56例丹毒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8例,治疗组采用抗生素及自拟中药方(黄柏、玄参、双花、连翘、蒲公英、苍术、牡丹皮、赤芍、丹参、川牛膝等)加减治疗,该方有清热利湿解毒、凉血化瘀、消肿止痛之效;对照组予抗生素治疗,10天为1疗程,2疗程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治疗组1年后复发率仅为8.7%,对照组为77.3%;该汤药内服能有效降低丹毒复发率。

2 中药外用疗法

2.1 中药外敷法

朱珂等[4]将64例丹毒患者随机平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予加味双柏散(包括黄柏、大黄、侧柏叶、薄荷、泽兰;清热解毒、活血散瘀、消肿止痛)蜜水调后敷于患处,对照组予50%硫酸镁溶液湿敷,2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100%,优于对照组的90.6%;中药外敷疗效明显,且痛苦轻、疗程短、见效快、患者易于接受。张年文等[5]比较青霉素及青敷膏外敷(大黄、姜黄、黄柏、白及、白芷、赤芍、天花粉、青黛、甘草)+青霉素的效果,青敷膏外敷组治愈率为95%,青霉素组治愈率仅45%;青敷膏清热解毒、活血消肿止痛,并提高血管活性,促进下肢血液循环。张敏等[6]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在抗生素治疗的基础上予中药煎剂(金银花、黄柏、紫花地丁、虎杖、连翘、牡丹皮、赤芍、土茯苓)湿敷患处,对照组采用硫酸镁湿敷,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中药湿敷可提高疗效,缩短病程,安全可靠。俸世林[7]用鲜牡荆叶50g加50%酒精适量,捣烂敷于患处治疗丹毒患者23例,每天换药1次,5天为1疗程,总有效率为100%;牡荆叶有解毒消肿、清热化湿之功,鲜药外敷效果肯定,简单易行。

2.2 药液洗浴法

吴峰等[8]以中药外洗为主治疗下肢丹毒患者53例,予清热解毒、活血祛瘀中药(金银花、连翘、蒲公英、紫花地丁、黄柏等)煎液外洗,水温保持40℃,患肢置于药液中,纱布淋洗患处,2周后患者症状改善,疗效明显。王凯诚等[9]治疗下肢丹毒患者4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3例和对照组22例,治疗组在使用抗生素的基础上加用中药(地肤子、白鲜皮、七叶一枝花白花蛇舌草)浸浴患肢,水温42℃左右为宜,对照组采用抗生素,治疗组有效率远高于对照组;外用中药有清热利湿、凉血解毒等功效,温热药液可改善局部微循环,促进药物吸收,使药效直达患处。

3 中药内服外用法

赖韵良[10]将6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治疗组予中药方龙胆泻肝加减内服,同时将中药(龙胆草、白头翁、黄芩、苦参、仙鹤草、九里光)煎成药液浸湿纱布,外敷患处,对照组采用硫酸镁外敷,治疗组总有效率93.8%,复发率6.3%,对照组总有效率75%,复发率25%;治疗组中药内外合治,清热解毒、抗菌消炎,提高疗效且降低丹毒复发率。范昀[11]将24例丹毒患者予自拟消丹清(银花、连翘、蒲公英、川朴、薏苡仁、丹皮、丹参、黄柏等)煎液内服,同时用青敷膏外敷患处,总有效率95.8%:说明中药内服配合青敷膏外用治疗丹毒有效。中药内服外敷,疗效确切,不易复发,易被患者接受。

4 针刺疗法

4.1 皮肤针

冯桥等[12]将150例丹毒患者分为针刺组110例及对照组40例,针刺组采用皮肤针扣刺患处配合黄金散外敷,对照组予金黄散外敷,针刺组总有效率97.3%,优于对照组的75%。皮肤针刺能激发经络,促进气血,扶正祛邪,降低局部淋巴系统压力,促进淋巴系统循环,利于炎症吸收。

4.2 火针

张盼等[13]将59例丹毒患者分为治疗组30例及对照组29例,治疗组先用三棱针针刺病灶部皮肤周围的阳性血络(紫暗色充盈的小静脉)放血,后用粗火针散刺放血治疗,对照组仅用三棱针刺络放血;两组均有效,但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4.3 针药结合

李涛等[14]治疗下肢丹毒患者52例,采用三棱针轻快叩刺患处皮肤,少许出血为度,充分消毒后于患处外敷加味金黄散膏(大黄、黄柏、姜黄、南星、乳香、三七、天花粉,冰片等),无菌绷带包扎固定,总有效率98.08%。针药结合具有散瘀化痰、除湿清热、消肿止痛之功效,可使郁热毒邪随血外出,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炎症吸收,达到消炎止痛的目的。

5 综合疗法

张文培[15]采用刺络拔罐、针刺结合金黄膏外敷治疗36例丹毒患者,其中20例痊愈,16例好转,有效率100%。刺络拔罐可使恶血排出,内蕴毒邪随血外泻,针刺穴位可通经活血、凉血解毒,配合中药外敷抗炎消肿,诸法配合,提高疗效,且毒副作用小。

6 讨论

6.1 中医治疗机理

“丹毒”病名首见于《素问·至真要大论》,亦称天火、丹熛、火丹,《圣济总录》提到“热毒之气,暴发于皮肤间,不得外泄,则蓄热为丹毒”。丹毒发生多因血分有热,火毒侵犯肌肤,复感风湿热邪,或因皮肤破伤继而感染邪毒发病;若兼感湿邪,郁蒸血分,常会引起复发,缠绵不愈,多用凉血清热、解毒化瘀、兼利湿之法。

6.2 中医疗法的特点及优势

西医治疗丹毒多首选抗生素,疗效确切且见效快。但临床抗生素过度使用、耐药菌以及致病菌群改变,单纯采用西医抗感染治疗效果不理想,治疗不彻底常复发。相较而言,祖国医学治疗丹毒方法多样,历史悠久,经验丰富,临床针对病因辨证施治,能控制病情发展、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有效降低复发率,缓解患者痛苦,一定程度上弥补西医治疗不足,具有独特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6.3 问题与展望

中医综合疗法治疗失眠疗效观察 篇9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8月~2014年8月我院收治的失眠患者90例,均符合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中的相关诊断标准。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其中观察组男27例,女18例,年龄21~67岁,平均44.2±0.5岁,病程1个月~28年,平均14.0±0.5年;夜间睡眠时间1~2小时25例,2~4小时20例:入睡困难26例,晨醒过早或睡中易醒19例。对照组男28例,女17例,年龄22~68岁,平均44.0±0.5岁,病程2个月~28年,平均14.1±0.5年;夜间睡眠时间1~2小时24例,2~4小时21例;入睡困难27例,晨醒过早或睡中易醒18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病情等一般资料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

①符合上述诊断标准者;②表现为典型的失眠症状,1周发作3次以上,连续1个月失眠;③自愿参与本试验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1.2.2 排除标准

①不符合上述诊断标准者;②年龄<18岁或>70岁;③由神经、精神系统疾病或药物因素等所致失眠者;④妊娠、哺乳期妇女;⑤合并有肝、肾、造血系统严重原发性疾病者或肿瘤患者;⑥晕针及其他不能耐受针刺治疗者;⑦对安定类药物产生依赖者;⑧全身性疾病如咳嗽、发热、疼痛、手术等患者,由外界环境干扰因素所致失眠者。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于睡前30min给予服用舒乐安定片lmg,每日1次;观察组则采用中药、针刺及耳压等综合疗法治疗,具体如下。

1.3.1 中药治疗

根据患者中医体质予以辩证治疗,均给予中药内服,每日1剂,分别于上午和晚间睡前30min服用。辨证施治:①心胆气虚型。以安神定志、益气镇惊为主,采用安神定志丸联合酸枣仁汤治疗:川芎10g、炙甘草3g、茯神15g、知母10g、生龙齿30g、石菖蒲15g、酸枣仁25g、珍珠母30g、柏子仁15g。②阴虚火旺型。以滋阴降火、安神为主,采用二至丸加味治疗:肉桂3g、五味子10g、麦冬15g、百合15g、生地15g、女贞子15g、合欢皮15g、白芍10g、黄连6g、旱莲草15g。③肝郁化火型。以疏肝泄热为主,佐以安神,采用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柴胡10g、合欢皮10g、龙胆草6g、生地15g、车前子10g、珍珠母30g、栀子10g、夜交藤30g、香附10g。④心脾两虚型。以生气血为主,兼以补养心脾,采用归脾汤加减治疗:炙甘草3g、酸枣仁15g、党参15g、木香6g、白术10g、当归10g、茯神15g、炙黄芪15g、龙眼肉15g、远志10g。⑤痰热内扰型。以和中安神、化痰清热为主,采用温胆汤加减治疗:枳实10g、竹茹10g、黄连6g、栀子10g、夜交藤30g、陈皮10g、茯神15g、半夏10g、茯苓15g。若有胃气失和证候的患者,可给予保和丸以消导和中。

1.3.2 针刺治疗

取三阴交、太溪、印堂、神门、安眠、百会、内关为主穴,心胆气虚者配胆俞、心俞;阴虚火旺者配照海、列缺;肝郁化火者配太冲、合谷;心脾两虚者配足三里、公孙;痰热内扰配丰隆。皮肤常规消毒后取1~1.5寸毫针直刺或斜刺入穴,留针30min,每15min行针1次,每日治疗1次,均在下午进行。

1.3.3 耳压治疗

根据证型选取神门、胃、心、交感、肝、肾、脾、皮质下等穴,将消毒好的王不留行籽粘在医用胶布上,选择4~6个穴位并于其最敏感处将王不留行籽压上,并嘱患者每日按揉2~3次,每次1~2min,尤其睡前应闭目按揉,直至耳廓产生热感和胀痛。

1.4 观察指标

参照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拟定疗效标准。治愈:失眠症状消失,睡眠时间增加大于6个小时或睡眠恢复正常;好转:失眠症状有所改善,睡眠时间增加大于3个小时;无效:治疗后失眠症状无任何改善。同时,观察两组患者的复发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5 统计方法

计量资料以均值加减标准差()表示,两组间均值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t’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f)和率值或构成比(P)表示,无序分类资料采用Pearsonχ2检验,四格表资料改用Fisher确切概率法,均由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有序分类资料以频数(f)和平均Ridit值()表示,采用Ridit分析,由DPS 7.05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α=0.05。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7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4.44%;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见表1。

2.2 预后情况

经过3个月随访,观察组复发3例,复发率为6.67%,但无一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对照组复发11例,复发率为24.44%,且出现头晕2例,嗜睡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两组患者复发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注:与对照组比较,①P<0.05

3讨论

失眠即内经中的“目不瞑”、“不得卧”,是基于卫气循行理论进行阐述,卫气夜行于阴、日行于阳,行于阳则阳气盛,行于阴则阴气盛,阳气盛则无法入于阴,阳盛阴虚,阳不交阴,则导致整夜烦扰而无法入眠。换言之,失眠其诱因为阴阳失调、阴虚阳盛、阴不纳阳或阳不入阴[2],故调整阴阳的偏胜、偏衰是其治疗的关键。

中药辨证施治充分体现了中医的基本思想,通过分证施治从根本上调理体质,从而使患者恢复阴阳平衡[3]。针刺治疗可疏通患者经络,使患者气血调理、脾健肝调、心肾交通,以达阴阳平衡。耳压治疗则通过刺激耳穴以达到大脑网状系统的正常有序化激活和抑制效果,从而使睡眠状态由病理性转化为生理性[4]。三者联合治疗可有效调整阴阳平衡、疏肝养神,促使患者恢复“阴平阳秘”状态。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复发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中医综合疗法具有理想疗效,且安全可靠,与常明承、张静[5]等研究结论相似。

综上所述,中医综合疗法治疗失眠疗效显著,且复发率低、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31-32.

[2]张金霞,顾锡镇.原发性慢性失眠的中医研究概况[J].吉林中医药,2010,30(12):1111-1112.

[3]李国成.中医辨证治疗焦虑性失眠的体会[J].内蒙古中医药,2013,32(4):113-114.

[4]柴路.经络针刺结合耳针治疗失眠40例[J].光明中医,2010,25(5):821-822.

中医三联疗法 篇10

关键词:中医药三联疗法,神经性皮炎,四物安神汤

神经性皮炎作为一种局限性皮肤神经功能障碍性疾病, 临床以以阵发性剧烈瘙痒和皮肤的苔藓化为主要特征, 又被称之为慢性单纯苔藓[1]。目前, 关于其病因病机尚不十分明确。多考虑与长期搔抓、摩擦及神经精神因素等有关。中医学则属于“牛皮癣”“摄领疮”的范畴, 病情迁延难愈, 反复发作, 给患者的日常工作及生活带来严重威胁, 如何有效治疗十分重要。我院采取中医药三联疗法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0年7月至2013年4月我院收治的98例神经性皮炎患者, 男性59例, 女性39例。年龄最小为17岁, 最大为56岁, 平均为38.63±5.44岁, 所有患者的诊断均符合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中有关血虚风燥型的诊断标准, 患者多以皮损如枯木般灰白, 肥厚似牛皮般粗糙, 心悸、失眠、健忘, 女子多伴有月经不调。舌质淡, 脉沉细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病程为4个月~13年不等。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 每组各49例,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均无统计学差异 (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当归饮子进行治疗, 药物主要以当归、川芎、白芍、生地、白蒺藜、荆芥、防风、黄芪、制首乌、甘草等为主, 水煎服, 日一剂, 早晚分服。观察组采取四物安神汤联合外涂、贴脐进行治疗。四五安神汤治疗:药物组成以地黄、当归、地肤子、白鲜皮、合欢皮、白芍、玄参、丹参、鸡血藤、夜交藤、生龙骨、柏子仁、酸枣仁、陈皮、全蝎为主, 水煎服, 日一剂, 早晚分服。外涂:采用西藏芝芝药业有限公司提供的冰黄肤乐膏进行外涂, 3次/日。贴脐:将苦参、蛇床子、生地、甘草等药物煎汤2次后的药液进行加入钩藤及白芷烘干粉碎过滤, 最后加入冰片密封保存。用时取10g药末, 用白酒调制后在脐及脐周部位贴敷, 定期换药, 1次/2日。以上所有治疗均以14天为一疗程, 停药5天后继续服药, 3个疗程后停止治疗, 对其疗效进行评定。

1.3 疗效判定指标

皮损及症状完全消失评为痊愈;皮损消失超过30%, 或者皮损相对变薄, 落屑及瘙痒均有所减轻, 评为有效;皮损消失未达到30%, 且症状无任何改善, 甚至加重, 评为无效。

1.4 统计学处理

将所得数据导入SPSS 15.0软件进行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 以P<0.05作为有统计学差异的标准。

2 结果

经过分析可知,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3.88%, 对照组为67.35%, 观察组明显高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详见表1。

3 讨论

神经性皮炎临床以阵发性剧烈瘙痒和皮肤的苔藓化为主要特征, 在中医学则属于“牛皮癣”“摄领疮”的范畴, 在发病早期多为风湿热邪侵袭, 阻滞肌肤所致, 日久则可导致血虚风燥, 使肌肤失去滋养濡润, 加之情志不舒, 衣领摩擦, 长期搔抓, 或嗜食肥甘厚味、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均可加重病情, 导致迁延不愈、反复发作。不少患者往往因瘙痒剧烈而导致失眠、神不守舍、健忘等症。阴血不足则生热, 或肝郁火旺则伤阴耗血。由此可见, 阴血亏虚、热郁风燥为本病的主要发病机理[2,3]。

注:与对照组比较, aP<0.05。

我院在中医学辨证论治思想的指导下, 采取四物安神汤进行治疗, 方中重用滋阴养血、清热安神、祛风润燥等药物, 通过玄参、熟地等药物而发挥滋阴清热的作用;通过当归、白芍、鸡血藤、合欢皮、丹参、夜交藤、柏枣仁等药物发挥补血、养心安神的功效;全蝎、地肤子可以祛风润燥;白鲜皮能够起到清热止痒的作用;生龙骨重镇安神、平肝潜阳的作用较强。各药物之间通过相互配伍进而达到扶正祛邪、标本兼治的作用。鉴于前人“外治可补内服汤药之不足”的重要思想, 冰黄肤乐膏主要通过大黄、姜黄、硫黄、黄芩、甘草、冰片、薄荷脑而发挥清热燥湿止痒, 平肝息风, 活血的作用, 现代研究认为[4,5], 该药对包括红色毛癣菌、石膏样毛癣菌临床株与红色毛癣菌、絮状表皮癣菌、石膏样小孢子菌标准株在内的皮肤癣菌的三个属的代表株及临床株均有较强的抑菌和杀菌作用。采用冰黄肤乐膏外涂, 是将药物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 便于吸收。贴脐采用平肝熄风、清热燥湿的药物作用于腧穴, 同时发挥药物和经络所过, 主治所及的双重治疗作用。在本研究中,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3.88%, 对照组为67.35%, 观察组明显高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证明, 中药三联疗法治疗神经性皮炎疗效确切。进一步说明, 将四神安神汤与外涂、贴脐等治疗相结合, 可以优势互补, 内外、标本兼治, 共同发挥其治疗作用。

参考文献

[1]贺成彪, 李萍, 罗南英, 等.中西药联用治疗神经性皮炎40例临床观察[J].江苏中医药, 2011, 43 (6) :40-41.

[2]苏雅, 魏跃钢.魏跃钢教授治疗神经性皮炎经验[J].吉林中医药, 2011, 31 (2) :107-108.

[3]耿爱爱, 杨娟, 霍晏, 等.吴军教授治疗神经性皮炎经验总结[J].吉林中医药, 2010, 30 (6) :471-472.

[4]王宏瑾, 张江安, 于建斌, 等.冰黄肤乐软膏治疗神经性皮炎48例临床观察[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2009, 23 (3) :91-192.

老年便秘中医治疗法 篇11

便秘系“太阴之厥,则腹胀满,后不利”(《内经》),便秘有“阴结”、“阳结”、“脾约”之称(《伤寒论》)。应“以药滑之”,而不可“妄以峻利药逐之”(朱丹溪)。后人将便秘总结为热秘、气秘、虚秘、冷秘四类。

1病因及病机

1.1 气血不足因年老体虚,脾胃功能不足,气血生化无源,气虚则大肠传导无力,血虚则津液枯竭,大肠失去濡润,而形成便秘。

1.2阳虚寒凝年高体弱,阳气不足,则阴寒内生,凝滞肠胃,致阳气不运,津液不行,肠道传导无力,形成便秘。

1.3阴液不足老年体弱或久病,或服用泻下药物过多,导致津液大伤,肠道干枯,大便燥结难下。

1.4气机郁滞老年之人,多忧善虑或久坐少动,致气机郁滞,腑气不通,糟粕内停而致便秘。

1.5肠胃积热素体阳盛,或饮酒过度,或过食辛辣厚味,致肠胃积热,或热病之后,余热未尽,耗伤津液,使肠道失于濡润而致便秘。

2治疗

2.1非药物治疗应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注意饮食调理及身体锻炼,特别是功能性便秘更应如此。食物应富含纤维并多饮水。

2.2药物治疗便秘临床上分为气秘、虚秘、冷秘和热秘。虚秘又分为气虚和血虚2种。

2.2.1气虚便秘特点为虽有便意,但临而努挣乏力,大便并不干硬,神疲气怯,舌嫩苔薄,脉虚。药用黄芪、茯苓、山楂、木香、佛手、香椽、麻仁、白蜂蜜等。

2.2.2血虚便秘特点为大便秘结,面色苍白,舌淡脉细。药用当归、麻仁、玉竹、生地、熟地、元参、佛手、香椽、枳壳、生黄芪、白蜂蜜等。

2.2.3冷秘特点为大便难涩,腹中或有冷痛,喜热恶冷,舌淡苔白,脉沉迟。药用当归、仙灵脾、肉苁蓉、木香、枳壳、麻仁、生黄芪等。

2.2.4气秘特点为大便秘结,噫气频作,腹胀痛,胸胁痞满,苔薄腻、脉弦。药用木香、槟榔、佛手、郁金、枳实、麻仁、柴胡、内金等。

2.2.5热秘特点为大便干结,口渴喜冷饮,苔黄燥,脉数。药用大黄、炙枳实、白芍、生地、元参、生芪等。

3典型病例

3.1女患,65岁。长期便秘,伴腰痛腰冷,时腹胀,食欲不佳。舌淡苔薄白,脉沉。证属脾肾阳虚,治以温补脾肾。方药:仙灵脾10g,肉苁蓉20g,生黄芪15g,佛手10g,香椽10g,生山楂15g,当归15g,牛膝10g,首乌15g。

患者体弱,脾肾阳虚,寒自内生,肠道传送无力,故便秘。肾阳不足,则腰痛腰冷。脾虚运化无力,则腹胀,食欲不佳。仙灵脾、牛膝温肾助阳,肉苁蓉温补肾阳,润肠通便,佛手、香椽理气,首乌、当归补血行气,润肠通便。5剂后每日大便1次。后守方调理。

3.2男患,92岁。曾因胃癌行胃大部切除术,后数日或每周大便1次。曾用泻火通便之品,服后腹泻不止。时有腹胀,乏力,面色苍白,时咳嗽、痰多、苔薄黄略腻、脉细。辨证属气血不足,治以益气补血,润肠通便。方药:生黄芪15g,茯苓15g,太子参15g,全瓜蒌20g,佛手15g,香椽15g,木香10g,郁香10g,当归15g,生山楂15g,白芍15g。

患者气血不足,脾虚不运,遂成便秘、腹胀。水饮不能运化,聚而成痰。脾虚气血生化无源,则面色苍白,乏力。生黄芪、茯苓、太子参健脾益气,当归、白芍养血润燥、佛手、香椽、木香、郁金理气,以助脾运化,生山楂健胃消食,全瓜蒌清痰热,又可润肠通便。5剂后即每1~2天正常大便1次。后守方化裁,以健脾益气,养血润燥为主调理。

4讨论

犊牛多汗症的中医疗法 篇12

1 病因

犊牛多汗症主要是由于因怀孕母牛营养不良, 体质虚弱、精血亏损或久病失治造成犊牛先天性营养不足、抵抗力差, 免疫力下降, 体质虚弱, 因而使得犊牛营阴不能内守而致出汗。

2 临床症状

幼畜食欲不振, 舌红、脉象细数。犊牛多在夜间或早晨出汗, 白天在室外出汗表现不明显, 牵入室内则见汗多。出汗部位多在耳根、脖子、肘后侧、股内侧、尾根等部, 被毛湿润或汗液淋漓。

3 治疗

(1) 滋阴补肾, 固表止汗。可用“六味地黄汤与玉屏风散加减”:黄芪30克、党参25克、茯苓15克、山药20克、丹皮12克、泽泻12克、白术15克, 龙骨32克、牡蛎32克、麻黄根10克、防风15克、熟地25克、山茱萸20克, 水煮口服。每日口服3次, 服用7天为一个疗程。其中剂量为100~250ml, 根据犊牛的情况而定;

(2) 每日1剂, 连服3剂, 出汗症状全部消失而痊愈。另外, 治疗犊牛多汗症可用“六味地黄丸”研末口服。该药每瓶360粒, 根据犊牛体重大小, 每天口服3次, 每次服用40~60粒, 连用5天, 重症7天痊愈。

4 小结

上一篇:手术改进下一篇:合理的采掘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