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结石/中医药疗法(共7篇)
胆结石/中医药疗法 篇1
体外冲击波碎石术 (ESWL) 是利用体外冲击波对体内的结石进行聚焦后采取冲击波对其击碎, 而后破碎后的结石自然排出体外, 这种排石方法具有无创、疼痛小、起效迅速, 疗效确切的特点, 在临床上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 有研究指出单纯的冲击波碎石, 容易出现结石残留以及结石复发[1],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 我院采取了中药疗法辅助冲击波碎石治疗肾结石,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6月收治行冲击波碎石术的50例肾结石患者, 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每组25例, 所有患者均为我院门诊患者, 观察组中男13例, 女12例, 年龄12~64岁, 平均年龄 (32.4±5.6) 岁。病程10d~5年。其中结石位于肾盂12例, 结石位于肾盏13例。结石直径<1.0cm 7例, 1.0~2.0cm 17例, 结石直径>2.0cm 1例。对照组中男14例, 女11例;年龄11~64岁, 平均年龄 (33.2±5.1) 岁, 病程10d~6年。结石位于肾盂13例, 结石位于肾盏12例。结石直径<1.0cm 5例, 结石直径1.0~2.0cm 18例, 结石直径>2.0cm 2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结石直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观察组采用MZ.ESWL-108A型电磁式体外冲击波碎石机, 碎石机工作电压设置为15~17kV, 频率60次/min, 碎石时采取仰卧位, 冲击2 000次左右, 每例患者进行1次的碎石治疗。ESWL术后服用中药辅助排石, 中药方组成:生黄芪、海金沙各20g, 鸡内金、茜草、怀牛膝、白花蛇舌草各15g, 补骨脂、扁蓄、瞿麦、车前子 (包) 、郁金各10g, 三七粉 (冲) 2g, 生甘草6g, 用水煎服, 每日1剂, 自ESWL术后每日服用1包, 连服2周。术后多饮水, 适量做跳跃运动。对照组:单纯予以ESWL治疗, 碎石机的型号、工作电压、频率、体位及冲击次数均同于观察组。术后亦多饮水, 配合适量的跳跃运动。
1.3 疗效标准
根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对疗效进行评定[2]:治愈:治疗后结石排出, 临床症状、体征消失, 影像学检查未发现结石阴影;显效:治疗后结石部分排出, 临床症状、体征基本消失, 影像学检查结石体积较小;有效:治疗后临床症状明显缓解, 结石部分排出, 影像学检查显示结石体积缩小;无效:治疗后临床症状无明显变化, 影像学检查显示结石体积、位置与治疗前相比无明显变化。对所有患者予以6个月的随访, 每2个月进行1次B超或CT复查, 若出现新的结石或残余结石增大, 则判定为结石复发。
1.4 统计学方法
本文所得数据应用SPSS19.0统计软件予以统计。计量资料以 (±s) 的形式表示, 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用相对数表示, 采用χ2检验。检验标准设置为0.05, 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88% (22/25) , 对照组为60% (15/25) , 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5.09, P<0.05。详见表1。
2.2 两组患者的止痛时间、结石排净时间以及复发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止痛时间、结石排净时间以及复发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详见表2。
3 讨论
肾结石在泌尿系统疾病中是比较常见和多发的一种, ESWL手术是现在临床上治疗肾结石的一种主要方式, 其具有创伤较小、术后并发症减少、价格优惠等优势, 但是在碎石取石术后同样会出现一些排尿困难的现象, 对于很多患者来说是莫大的痛苦, 很多患者由于体内的碎石堆积, 从而诱发了一系列的尿路梗阻症状如血尿、尿频、尿急、尿痛等泌尿系统感染症状[3], 那么如何减少碎石术后的并发症, 提高排石率, 促进术后恢复则是临床治疗研究的关键。
在传统的中医学中对于结石类疾病的治疗也有着很长的历史, 其在中医上叫做“石淋”, 是因为湿热之邪积聚于下体, 煎熬尿液, 而尿中的杂质为砂石, 湿热与砂石互结, 阻滞了水道, 尿液不通畅导致的。临床上对肾结石的治疗主要采取清热利湿排石类中草药进行治疗, 效果也已经得到了一定的认可。近年来也不断有报道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结石的临床案例, 均取得了不错的效果[4,5]。
本文依据中医学中补肾扶正、活血化淤、清热通淋的理论, 结合了ESWL手术急性期损伤的临床特点, 在ESWL术后观察组加用了中药益肾化淤排石汤进行治疗, 患者的血尿、疼痛、感染症状显著减轻, 观察组患者的排石时间、止痛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 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这也表明益肾化淤排石汤具有排石通淋及减轻和修复肾脏损伤的功能。方中生黄芪可以起到补骨、补肾助阳固本的效果, 过往有研究指出, 温肾化气中药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肾功能, 加速肾盂、输尿管的蠕动, 使尿液的成分发生改变, 降低尿液中尿草酸浓度, 增加尿中结石抑制物的含量[6];而金钱草、海金沙则可以起到利水通淋、化石排石的效果, 鸡内金消坚排石, 药理研究已经证实了金钱草、海金沙都含有黄酮苷成分, 有利于结石的排出, 并可以起到一定的杀菌抑菌以及镇痛效果, 鸡内金可以显著增加肌张力, 具有促进排石的作用;石韦、车前子、扁蓄、瞿麦则具有清热利水通淋的效果;白茅根、茜草可以止血;川芎行气活血, 行气止痛;三七粉可以消肿止痛;白花蛇舌草可以清热解毒抗炎。这些药物的联合应用可以起到利尿消肿、化淤止血、化石排石的效果, 减轻ESWL术后的肾损伤, 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提高肾结石的治愈率, 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分析中医辨证疗法联合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应用于肾结石的临床效果, 为进一步降低肾结石复发的几率, 巩固临床治疗效果探讨更加合适的方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6月收治的50例肾结石患者并在我院行冲击波碎石术, 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每组25例, 观察组在体外冲击波碎石的基础上予以行中药辅助治疗, 对照组单纯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术, 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88% (22/25) , 对照组为60% (15/25) , 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5.09, P<0.05。观察组患者的止痛时间、结石排净时间以及复发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体外冲击波碎石联合中药辅助排石治疗有利于肾结石的排出, 可有效降低结石再发生率, 缩短排石时间以及止痛时间, 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关键词:肾结石,体外冲击波碎石术,中药辅助治疗
参考文献
[1]方平, 郑少波, 徐亚文, 等.气压弹道碎石与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输尿管结石的疗效比较〔J〕.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2, 32 (9) :1931-1932.
[2]姜杰, 闫力, 解东, 等.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中老年泌尿系结石40例〔J〕.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3, 33 (9) :2127-2128.
[3]张建美, 王云勇, 李素秀, 等.泌尿系结石体外冲击波碎石的治疗与护理〔J〕.黑龙江医药, 2014, (4) :998-1000.
[4]单朝双.自拟二石三金汤加减治疗肾结石82例临床观察〔J〕.浙江中医杂志, 2013, 48 (7) :502.
[5]韩继春, 刘良艳.自拟排石汤治疗肾结石80例〔J〕.中国中医药咨讯, 2011, 3 (19) :215.
[6]朱伟杰, 胡少丽.浅谈温阳化浊法与慢性虚损性疾病辨治一得〔C〕//第二届中华名中医论坛暨中西医优势互补治疗肿瘤学术会议论文集.2011:270-271.
胆道残余结石溶石疗法的临床护理 篇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9例患者, 男5例, 女4例, 年龄最大70岁, 最小28岁, 平均年龄50岁。均有手术史, 带有T型管。B超及T管造影均显示有残余结石, 左肝内胆管结石2例, 右肝管结石2例, 左、右胆管结石3例, 胆总管下段结石2例。
1.2 方法
采用药物复方DMSO乳剂50ml, 每日1次, 滴速为每分钟2~5滴, 不稀释, 从T型管缓慢注入, 间隔2~5天后重复使用, 共3~6次, 每次滴入后均需夹闭T型管。
2 结果
根据9例患者的治疗护理分析来看, 共治疗用药12次, 平均用3次。溶解残余结石的情况为:残石消失者4例, 裂解3例, 残石变小, 数目明显减少2例, 有效率为75%。
3 护理体会
3.1 心理护理
溶石治疗效果的成功与否, 与患者的心理准备、配合密切相关。本组病例均有手术取石史, 都有不同程度的紧张焦虑心理。紧张用药后的副作用, 怀凝溶石治疗方法是否有效?所以要根据患者的不同心理分析, 给予正确的指导及心理疏导。向患者介绍溶石疗法的优点: (1) 可避免再手术的痛苦; (2) 无刨伤, 安全; (3) 经济。有2例患者在治疗之初, 由于给药速度稍快, 出现剧烈腹痛, 恶心、呕吐, 患者拒绝接受治疗, 有终止治疗的心理, 针对患者的这神心理, 我们加强心理护理, 并向患者说明溶石治疗中出现的这些副反应, 只要采取相应的措施, 其症状会缓解。另外患者的理解和配合才能使治疗顺利完成。所以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是药物治疗的关键。
3.2 滴速及体位
采用单管直接接T型管, 或用微量泵接T管。50mL溶石乳剂, 以每分钟2~5滴的速度计算, 每小时进8~20mL。前单管接T型管的优点是简便、经济。缺点是滴速不易控制, 而采用微量泵给药, 能正确掌握, 控制滴速、剂量、时间, 还可通过观察患者的耐受情况随时调整。1例患者因开始用药滴速稍快后发生剧烈腹痛、恶心、呕吐, 经调整滴速后症状得到缓解, 通过观察, 认为药物副反应与给药滴速及剂量密切相关。缓慢滴入可防治胆道高压, 避免药物进入体循环。治疗时, 根据残余结石部位不同, 患者采用的体位也不同, 左肝内胆管结石取左侧卧位, 右肝内胆管结石取右侧卧位, 左、右胆管结石取平卧位。无论何种卧位均要垫高臀部, 头稍低, 所以恰当的体位能使溶石乳剂与残石充分接触, 这样提高了肝内残石及高位残石的溶石效果。
3.3 观察生命体征、药物反应、肝肾功能
治疗前、治疗中、治疗后均要严格监测生命体征的变化。治疗前后查肝功能、肾功能[1], 以便观察对比药物对肝肾功有无损害。专人负责观察记录, 发现病情变化, 及时对症处理。通过临床治疗观察, 9例患者治疗前后, 生命体征, 肝肾功无明显变化。说明复方DMSO乳剂对肝肾功无损害。虽然对消化道粘膜有一定的刺激性外, 其副作用主要以腹痛、恶心、呕吐, 但经及时减慢滴速, 对症, 支持治疗后症状缓解好转, 通过观察我们认为此药的副作用较小, 较为安全。
3.4 T型管护理
采用溶石乳剂应严格无菌操作, 滴注完药物后需用无菌纱布包裹、反折、夹闭T管, 固定, 防止脱落。用药时谨防溢漏, 以免引起炎症反应。保持T管瘘口敷料干燥, 防止因操作不当引起并发症[2], 经T管造影后溶石有效。可2~3d后拔T管, 拔管后要注意瘘口部的护理。
4 小结
胆道残余结石, 临床较常见, 当今除再手术胆道镜取石, 但也不能完全取干净, 目前, 采用T管灌注溶石治疗, 可避免再次手术的痛苦。此方法操作简单, 创伤小、安全, 可降低医疗费用, 又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经T管造影提示, 残石均有不同程度的溶解、消失、裂解、变小、减少, 而相应的护理措施的正确落实, 是提高疗效的主要保证。通过9例患者的治疗护理, 我们体会到, 值得进一步探索的, 是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如药品来源、病例的选择, 以及治疗中出现情况如何对症处理及护理上辅以更为妥善的措施等问题。这些有待于在临床实践中逐渐观察、改进, 使这项新的治疗方法能为更多的患者减轻痛苦, 解除病魔。
参考文献
[1]裘法祖.外科学[M].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5.
胆结石的中医临床治疗 篇3
1 胆结石的临床症状表现及危害
胆结石是指在人体胆道系统内形成的凝结物, 属于常见性消化系统疾病。依据结石成分不同, 胆结石通常包括胆固醇结石、胆色素结石或混合型结石等类型;鉴于结石形成和存在部位, 临床上主要分为胆囊结石、胆管结石和肝胆管结石。
胆结石在早期通常无明显症状, 胆结石的临床发病症状主要表现为发作性上腹疼痛并放射到肩背部位, 如果结石进入胆总管后可出现黄疸、胆管炎和胰腺炎等并发症。有些结石嵌滞于胆囊颈部时会引起胆汁急性梗阻, 导致胆囊内压力增高引发持续性胆绞痛、右上腹痛出现阵发性和放射性疼痛, 并伴有恶心、呕吐、低热、寒战、虚汗等临床症状现象出现;若胆结石嵌滞于胆囊管后, 会造成继发感染引起急性炎症, 少数患者进展为急性化脓性胆囊炎、严重时会发生胆囊穿孔;结石过度刺激胆囊粘膜, 会引起胆囊慢性炎症, 甚至导致胆囊癌的发生。
2 胆结石的病因分析
中医理论认为, 胆为人体中精之腑, 附属于肝, 主疏泄, 人体胆腑功能以疏泄通降为顺, 胆石发病缘于肝气郁结, 情志不畅, 寒温不调、外邪内侵, 饮食不节、以致肝胆气滞、湿热壅阻、通降失常, 疏泄调条而引起胆气郁结久熬成石。胆结石的形成有赖于胆汁成分的析出、沉淀、成核及聚增等过程。胆汁中的胆固醇、胆汁酸以及卵磷脂等成分比例失调, 胆固醇或钙离子成分过于饱和是导致结石形成的前提, 成核过程中有固体结晶状物析出并发生沉淀, 在达到一定程度的聚集和融合后形成结石;胆囊运动功能损害致使胆汁淤滞也可促发胆石形成。
胆结石的形成通常与年龄、性别、基因等不可逆因素和肥胖、妊娠、饮食、药物、代谢以及疾病等可逆性因素有关。胆结石随年龄增长而增高, 遗传因素是胆石病的发病机制之一;女性雌性激素可以增加胆汁中的胆固醇分泌, 影响胆囊收缩, 促使胆汁瘀滞;妊娠期胆囊排空缓慢, 体重及饮食变化导致胆汁成分受到影响, 改变胆汁酸循环, 另外, 长期进食低纤维或高热卡食物, 口服避孕药物, 都会促进胆囊结石形成;细菌感染是原发性胆管结石形成的重要因素, 糖尿病、肝硬化、钙磷代谢异常等疾病患者的胆结石发病率明显居高。
3 胆结石的临床诊断
随着超声波、影像诊断技术的提高, 胆结石诊断较为明显, 临床上胆囊结石以饱餐后出现突发性剧烈绞痛为特征, 肝内胆管结石症状多以右上腹部肝区出现反复性疼痛闷胀为主, 伴有畏寒、发热等症状;胆总管结石的典型特征是绞痛、高热、寒战、黄疸。中医临床诊断胆结石病症, 主循如下规律:
气痛型:右上腹短时轻度隐痛, 反复嗳气, 无明显梗阻或感染症状, 舌苔薄白, 伴有恶心口苦、食欲不振或食后胃部不适病状, 小便清利。
湿热型:发病急剧, 恶心呕吐, 口渴舌干, 高热畏寒, 不思饮食, 舌苔灰白黄腻, 右上腹压痛, 小便浑浊色黄, 大便秘结, 粪便灰白。
正虚邪陷型:上腹部持续钝痛、轻度压痛, 面色枯萎, 皮肤黄晦, 肝脏肿大, 多有触痛, 舌质绛紫, 苔干如砂, 小便黄短, 大便秘结。
化脓溃疡型:胆囊积脓或穿孔, 并发坏疽性胆囊炎、肝脓肿等证候, 持续腹痛, 恶心呕吐, 舌干口燥, 便溺浊黄, 神昏谵语, 呈压痛或休克等征象。
4 胆结石的中医治疗方法
中医治疗胆结石籍以“急则治标、缓则治本、辨证施治”原则, 通过施以中药或配以其它疗法, 对症医治, 疏缓症状, 调理脏腑、疏肝利胆、化石排石, 调适肝胆疏泄通降, 阻滞炎症感染, 消除疾病。常用方法如下: (1) 取金钱草、郁金各30g;茵陈、青皮各50g;槟榔20g, 鸡内金、大黄, 延胡、香附、砂仁各15g;姜黄10g, 加水煎成剂, 每日1剂内服2次。 (2) 取黄芩、三棱各10g;白芍、连翘各15g;柴胡、青皮、陈皮、石斛各20g;金钱草、金银花、蒲公英各25g, 加水煎服, 每日1剂2次分服。主治肝胆气郁, 湿热蕴结, 舒肝化石。 (3) 取梗米100g, 鸡内金10g, 白糖适量, 将鸡内金洗净沥干炒黄研细, 淘净粳米加水800m L, 文火煮开加入鸡内金、白糖煮沸成粥, 每日早、晚温, 主治补中益胃, 止痛排石。 (4) 取郁金粉0.6g, 甘草梢0.3g, 白矾末0.45g, 火硝粉1g, 滑石粉1.8g, 每日分2次吞服, 适用于治疗气郁型胆结石。 (5) 取茵陈12g, 龙胆草、郁金、木香、枳壳各9g, 混合研细, 加拌猪胆液或羊胆液500g, 加适量蜂蜜成丸, 早晚各服1丸。
另外, 加强胆结石患者的饮食控制, 补充维生素, 多摄取蔬果、谷物等高纤维食物, 禁食动物内脏、蛋黄等富含胆固醇食物, 禁止饮食甘薯、豆类、萝卜、汽水等易产生气体的食物。
结束语:总之, 胆结石的形成与脂类代谢、胆固醇过于饱和, 胆囊功能异常等多种因素相关。临床上采用中医治疗胆结石属于保守治疗, 能够避免手术风险及相关并发症发生, 加强胆结石治疗, 益于保障人体健康。
参考文献
[1]佚名.胆囊结石的诊断与治疗[J].胆结石网, 2012.
中医药疗法治疗口疮 篇4
关键词:口疮,中医药疗法,清热泻火法,滋阴清火法,补中益气法
中医学认为口疮的病因与饮食失节、嗜食肥甘、醇酒厚味、思虑过度心阴暗耗或热性病后期阴分受损, 劳倦久病、脾胃气虚、阴火内生等因素有关。首见于《素问-气交变大论》:"岁金不及, 炎火乃行……民病口疮"的记载。《外台秘要》云:"口疮者心脾有热, 气冲上焦, 熏发口舌故作疮也";《圣济总录》:"胃气弱, 谷气少, 虚阳上发而为口疮"。
口疮口唇、齿龈、两颊、上腭等黏膜多处生疮, 周围明显红肿, 或兼有不同程度的发热为主要临床表现, 是口腔科常见病、多发病。《景岳全书》:"口舌生疮, 固多由上焦之热, 治宜清火, 然有酒色劳倦过度, 脉虚而中气不足者, 又非寒凉可治, 故虽久用清凉, 终不见效, 此当察其所由, 或补心脾, 或滋肾水。"针对口疮的病因, 历代医家多从火热立论, 或曰心火, 或曰阴虚火旺。明代《外科正宗》已指出如何根据口疮的局部望诊分清虚实寒热, 所以望诊对口疮的诊断十分重要, 仔细观察其发生部位, 疮面大小, 凹陷之深浅, 渗出物的多少和颜色, 周围的色泽和肿胀程度等等, 对于中医辨证都有重要意义。一般说来局部灼热、疼痛明显, 红肿溃烂甚或凹陷, 多黄色或黄白色分泌物, 面积较大或大小不一者多属实证;病程较长、反复发作、局部淡红, 轻微肿胀、疼痛不剧烈、表面有少量灰白渗出物, 疮面较小者多属虚证。笔者根据中医辨证, 将其分为三型:脾胃积热型、阴虚火旺型、中气不足型, 分别采用清热泻火法、滋阴清火法、补中益气法进行治疗, 并适当配合外用疗法, 效果显著。
1 分型论治
1.1 清热泻火法适用于脾胃积热型, 主要症状:
口唇、齿龈、两颊、上腭等处肌膜多处生疮, 周围红肿明显, 灼热而痛, 甚则舌俱肿, 进食受到影响, 口渴饮冷, 尿色黄赤, 大便秘结, 或兼身热, 舌质红或有裂纹、苔黄, 脉数有力。治疗:清热泻火, 选方清胃散 (当归、黄连、生地、丹皮、升麻、石膏) 加减, 局部用自制溃疡散 (煅石膏、黄连、黄柏、甘草、冰片、枯矾) 共为细末敷于患处。
1.2 滋阴清热法适用于阴虚火旺型, 主要症状:
口疮反复发作, 多见于舌尖、舌根或两颊黏膜处, 疮面黄白色, 周围淡红, 疼痛昼轻夜重, 口干、心烦失眠、手足心热、舌红少苔或有红色裂纹, 脉细数。治法宜滋阴清火。选方知柏地黄汤 (熟地、山药、泽泻、丹皮、茯苓、山茱萸、知母、黄柏) 合黄连阿胶汤 (黄连、阿胶、黄芩、鸡子黄、芍药) 加减。局部用自制溃疡散敷于患处。
1.3 补中益气法适用于中气不足型。
主要症状:口疮日久, 反复发作, 时轻时重, 疮面色淡, 疼痛较轻, 纳少脘胀, 大便不实, 肢软神疲, 短气懒言, 舌质淡边有齿痕, 苔白, 脉细弱。治法:补中益气。选方补中益气汤 (黄芪、炙甘草、白术、当归、陈皮、升麻、柴胡、人参) 加减。局部用自制溃疡散敷于患处。
2 典型病案
患者, 49岁, 2000年9月10日初诊, 自述3a前一次感冒高热后, 发现口腔黏膜充血水肿, 多处溃烂, 曾服维生素C、维生素B2、麦迪霉素等到药物治疗, 症状虽有好转, 但效果不佳, 常易复发, 3d来, 两颊、舌尖、舌根等处溃烂, 疮面黄白色, 周围淡红, 疼痛昼轻夜重, 口干, 五心烦热, 舌红少苔, 脉细数。辨证属阴虚火旺型, 治宜滋阴清火。方用知柏地黄汤合黄连阿胶鸡子黄汤:知母15g, 黄柏15g, 熟地15g, 山药15g, 丹皮15g, 泽泻10g, 山茱萸15g, 茯苓15g, 黄连10g, 阿胶10g, 黄芩10g, 白芍15g, 鸡子黄1个, 每日一剂水煎服, 局部用自制溃疡散 (药物同前) 敷于患处, 治疗1周后, 自觉症状基本消失, 照上方加减续服1个月, 诸症悉竭。随访至今未见复发。
3 讨论
胆结石/中医药疗法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3月-2013年3月确诊为肝内胆管结石的患者80例, 进行传统开腹治疗 (a组, n=40) ;进行腹腔镜微创治疗 (b组, n=40) 。手术前两组患者均进行影像学检查确诊肝胆管结石, 术前两组准备相同。a组患者中男16例, 女24例;24~72岁。其中胆总管兼左肝胆管结石14例, 左右肝胆管兼胆总管结石6例, 胆总管兼右肝胆管结石4例, 右肝胆管结石有6例, 左肝胆管结石有10例, 其中合并胆囊炎与胆囊结石患者28例, 患者均右上腹部疼痛;b组患者中男18例, 女22例, 25~78岁。其中胆总管兼左肝胆管结石18例, 左右肝内胆管兼胆总管结石4例, 左肝胆管结石有8例, 胆总管兼右肝胆管结石4例, 右肝胆管结石6例, 其中合并胆囊炎与胆囊结石患者34例, 患者均右上腹部疼痛。
1.2 方法
1.2.1 a组方法 全麻后患者取仰卧位, 经右腹直肌15~20 cm切口。合并胆囊结石和胆囊炎的患者切除胆囊后用胆道探子探查并用普通取石钳取石, 不易观察者用纤维胆道镜探查, 取石球囊取石。患者取石后加T管引流术, 术后若有残石, 则经窦道插入纤维胆道镜, 用取石球囊取石。胆管重度狭窄的患者进行胆肠吻合;左肝外叶大量结石合并萎缩纤维化的患者将左肝叶切除。取净结石, 清除胆汁淤积和通畅引流。
1.2.2 b组方法 全麻后穿刺气腹并建立CO2人工气腹, 用4孔法穿刺套管穿刺5 mm, 脐周穿刺后放入30°腹腔镜将胆囊切除[1]。充分显露胆总管后穿刺证实胆总管, 在胆总管前壁纵向切开, 胆总管内若有结石时, 先用取石钳取出再放入胆道镜探查肝内胆管和胆总管管内情况, 按李其焕等[2]报道的方法操作, 发现结石时可应用激光碎石[3]取出。
1.3 手术效果观察指标
均进行凝血功能、肝功能、血常规和其他相关术前检查, 统计两组患者检查项目,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后的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和残石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5.0软件进行分析, 正态分布的数据用±s表示, 非正态分布的数据用 (M±Q) 表示, 数值变量均用t检验, 分类变量用χ2检验, 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术前临床资料比较及术后结果比较
两组手术均成功, 未见死亡病例。两组患者年龄、谷丙转氨酶与血清白蛋白含量和肝功能Child-Pugh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后的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和残石率等方面, b组明显优于a组, 均P<0.05, 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见表2。
3 讨论
传统开腹手术患者创伤大, 胆道探查有局限性和盲目性, 难以判断结石的分布情况, 数量, 性状和有无胆道狭窄。结石过大或嵌顿时强行取石很可能引发胆漏和胆道损伤出血。肝内胆管结石应早期取净结石和消除病灶, 清除淤积的胆汁以恢复胆道正常生理功能[4]。此次研究对比分析腹腔镜微创技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肝胆管结石的临床疗效, 结果显示腹腔镜下治疗肝胆管结石优势非常明显。微创手术避免了传统开腹手术的大伤口, 腹腔镜的使用使之组织损伤少和创伤小, 故术后下床时间早和住院时间少, 且手术视野清晰, 可以迅速进行细致的解剖操作;应用胆道镜能够清晰观察胆管与结石情况, 提高了手术效率, 微创手术的应用大大降低了残余结石率。说明腹腔镜微创技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优势极度明显, 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周新华, 李宏, 于丹松, 等.腹腔镜规则性左半肝切除治疗左肝内胆管结石[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2010, 10 (9) :819-824.
[2]李其焕, 王群伟.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172例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 2010, 14 (2) :99-100.
[3]吴志明, 储修峰, 娄建平, 等.腹腔镜下钬激光碎石治疗难取性胆管结石[J].中华腔镜外科杂志, 2009, 3 (3) :640-642.
胆结石/中医药疗法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全部72例均为本院中医内科门诊患者,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确定诊断。临床表现:右胁、右上腹痛或胀痛, 厌食油腻食物, 部分患者有胆绞痛, 少数伴有发热。均经B超检查确诊。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6例, 男17例, 女19例;年龄<36岁7例, 35~50岁21例, >50岁8例;病程1.5~11年;B超检查:结石直径>1cm 7例, 0.5~1 cm 19例, <0.5 cm 10例。对照组36例, 男16例, 女16例;年龄<35岁8例, 35~50岁21例, >50岁7例;病程1.2~12年;B超检查:结石直径>1 cm 7例, 0.5~1cm 20例, <0.5 cm 9例。2组病例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药物组成:柴胡9 g, 黄芩12 g, 大黄9 g, 枳壳9 g, 半夏6 g, 甘草5 g, 白芍药15 g, 郁金15 g, 鸡内金15 g, 金钱草30 g, 海金沙30 g。加减:胆绞痛加延胡索12 g、川楝子12 g;恶心呕吐加竹茹12 g、陈皮6 g;气虚加黄芪30 g。1剂/d, 水煎2次, 分早晚2次服。在运用本方时, 应注意调节大黄的用量, 使患者每天保持稀软便, 注意排石情况, 患者饮食要清淡, 忌油腻辛辣和烟酒。治疗组服用胆康胶囊治疗, 4粒/次, 饭前口服, 3次/d。连续观察4周。
1.3 疗效判定标准根据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
则”1993年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中医胆石病医疗中心全国协作网络会议制订标准1999年、《实用中医胆病学》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年版[2]进行疗效判定。 (1) 临床痊愈:症状、体征积分减少>95%, 影象学检查正常; (2) 显效:症状、体征积分减少≥70%, 影象学检查符合显效标准; (3) 有效:症状、体征积分减少≥30%, 影象学检查达有效标准; (4) 无效:症状、体征积分减少<30%, 影象学检查均无改善。
2 结果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痊愈18例, 显效10例, 有效3例, 无效5例总有效率86.1%。对照组痊愈16例, 显效10例, 有效4例, 无效6例, 总有效率83.3%。治疗组优于但两组疗效无显著性差异。不良反应治疗组服药期间, 出现4例腹泻, 症状较轻, 方中去掉大黄后, 数日内腹泻自行缓解, 未观察到其他不良反应。
3 讨论
在我国胆石病患病率呈较快的上升趋势, 部分地区已达10%, 接近世界发达国家胆石病10%~15%的发病水平。胆石症目前以手术治疗为主, 尤其是腹腔镜手术, 但复发率较高, 再次手术难度和风险将增加, 故出现外科手术不能解决胆囊结石问题的观点, 而且患者对手术有恐惧心理。西药治疗胆石症疗效欠佳, 副作用大, 且价格昂贵, 所以采用中药治疗胆石症有所必要。随着对胆汁化学、胆汁酸生化的深入研究, 揭示了胆汁酸成分变动与胆石形成的内在联系, 推动了溶石药物和溶石疗法的进展。中医学认为其主要病因病机有情志失调致肝胆气郁, 肝失疏泄, 胆气郁结;或外伤、手术所伤, 致瘀血内阻, 血瘀气滞, 影响肝胆疏泄功能, 使胆气升降失司, 胆汁疏泄失常, 郁结日久, 结成砂石;感受湿热之邪, 或嗜酒肥甘, 化生湿热, 或脾虚湿郁而化热, 湿热蕴蒸, 使胆的升降失司, 胆汁郁滞, 久而成石。方中柴胡疏肝行气止痛;黄芩和解清热, 除少阳之邪;大黄清热通腑排石;半夏降逆止呕;白芍药缓急止痛;郁金疏肝解郁, 行气止痛;海金沙、金钱草清热利胆排石;鸡内金消坚磨积, 软化结石;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合用, 共奏清热除湿、疏肝行气、利胆解郁、磨积化石、攻下通胆腑之效。现代中药药理研究表明[3], 柴胡、枳壳、大黄、郁金均能增加胆汁分泌量, 促进胆囊收缩, 有利于排石;大黄、金钱草、枳壳能显著松弛Oddi括约肌, 有利于结石排出;鸡内金、海金沙具有较好溶石作用。临床实践表明, 此方治疗胆石症疗效确切, 取得较满意的疗效。
摘要:目的 观察排石汤药治疗胆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72例胆结石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36例, 采用汤药治疗, 对照组36例, 采用胆康胶囊治疗, 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结石变化。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3%, 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但两组疗效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 利胆排石汤治疗胆道结石疗效可靠, 安全可行。
关键词:排石汤,胆结石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1993:134-137.
[2]刘学勤, 关幼波.肝胆病诊疗全书.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01:1554.
胆结石/中医药疗法 篇7
关键词:园艺疗法,中医药理论,现状,展望
园艺疗法起源于英美, 通过利用植物栽培与园艺操作活动从社会、教育、心理以及身体等方面进行调整改善。接受园艺疗法的对象常为特殊人群, 例如:高龄老人、残疾人、精神病患者、犯罪者等, 但广义的园艺疗法也适用于健康和亚健康状态的人, 为特殊人群重拾健康以及健康和亚健康人群维持健康提供了新途径, 同时对于指导我国绿色空间构建和生态旅游等方面具有重要借鉴价值。我国民族文化博大精深, 其中与园艺疗法相关的中医药理论与临床经验、古典园林的园艺文化与技巧等, 都为园艺疗法在我国的建立与发展奠定了基础。园艺疗法在我国起步晚, 结合我国传统的中医药理论进行研究, 有助于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园艺疗法。
1 园艺疗法
1.1 特点
(1) 该疗法属于整体疗法、自然疗法, 以总体健康为核心, 不单独针对某一种特定疾病, 受众广泛, 安全性高[1]; (2) 该疗法以植物生长过程中的行为及其延伸线上的加工利用以及五官感觉为媒介, 即感觉体验和动作体验相结合; (3) 兼具理学疗法、行动疗法、精神疗法、艺术疗法和环境疗法等多疗法的特性, 而这种特性是其适用对象广泛的主要原因; (4) 在最初阶段效果不明显, 但经过一段时间, 尤其是对于具有某种缺陷、不能自觉进行各种活动的患者, 效果比较明显; (5) 可用于园艺疗法的植物种类繁多[2], 因此, 可因地制宜, 制定合适的方案。
1.2 作用
园艺疗法属于一种现代医学的辅助疗法[3], 在帮助治疗人的生理、心理、认知、社交等方面的多种疾患有很好的效果。其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2.1 生理方面。
参与者可以通过种植、修剪、施肥等一系列活动, 使五感得到刺激, 在体质的恢复与延续上体现出园艺疗法独特的效果[4]。
1.2.2 心理方面。
参与者可以从植物的种植、发芽、生长、开花结果等过程中, 感受到生命的节奏和律动;还可以通过插花、盆景等活动, 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 同时缓解压力, 提高自信心和成功感[5]。
1.2.3 认知方面。
参与者可通过培育植物过程中的行为及其延伸线上的活动, 培养自身对新技能的学习能力、抽象思维及逻辑思考等认知能力[6]。
1.2.4 社交方面。
园艺活动通过大量小组活动, 让组员之间协调分工, 改善沟通, 同时增强自身责任感与支配意识, 产生轻松自然、有共同性的话题, 提供人与人、人与环境融合的契机[7]。
1.2.5 社会方面。对参与者的益处主要体现在职业训练、经济效益和社会贡献3方面[8]。
2 中医药理论哲学思想
2.1 阴阳平衡思想
阴阳是中国特有的哲学概念。《易经》指出“一阴一阳谓之道”, 从哲学的高度对阴阳进行了概括。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充满阴阳对立统一的有机整体, 强调天人合一, 身心一体。当自然与人处于和谐平衡的状态时, 亦是阴阳平衡的状态, 人是健康的, 当这种平衡遭到破坏, 人就要生病。因此, 通过阴阳平衡思想, 中医可以弥补当前园艺疗法的不足[9]。老子认为“万物负阴而抱阳, 冲气以为和”, 一切事物都有阴阳对立统一的两面。园林中“阴阳”的范畴广泛, 景观中的色彩、布局、掇山拾水等诸方面都讲究“阴阳”的协调, 如山与水蕴藏的静与动、虚与实等, 都蕴涵着一种不和之和[10]。
2.2 五行思想
五行思想是中国古老的传统哲学, 中医亦深受其影响。中医中以五行配五脏, 五脏又联系着各自所统系的五官、五志、五味等, 从而把机体各机能联系在一起, 形成了以五脏为中心的生理病理系统, 体现了中医理论的整体观, 解释了人体与宇宙的统一性[11]。
把阴阳五行思想应用于园艺疗法, 便可利用自然来承接人心理情绪和身体的疾病, 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园艺疗法。
3 中医药理论与园艺疗法的联系
园艺疗法属于生态疗法的延伸, 我国的生态疗法历史悠久, 古代中医学就可视为一种生态医学, 道家医字脉更重视人体健康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作用, 比如五色、五味、五音的应用, 用传统医学理论来指导园艺疗法场所的设计与康复实践, 具有重大意义[12]。同时, 园艺疗法也是自然疗法, 更接近于传统医学, 对疾病的预防具有前瞻性, 相当于中医学的“治未病”, 现代医学的“预防医学”。将自然疗法和传统医学相结合, 能达到互补的效果, 防治疾病的效果进一步加强[13]。
4 中医药理论与园艺疗法的结合应用现状
有学者将植物和园林景观特性与五行相对应, 以此将景观通过五行与人体联系起来, 人体健康的问题就可以通过景观进行调整。另有学者以传统中医理论指导设计康健花园, 并从五行生克和阴阳平衡2方面提出新的康健花园设计概念和框架[14]。现在园林中仍在使用古典园林中“一池三山”的模式, 体现了道教“天人合一, 道法自然”的思想, 将道教思想应用于园艺疗法, 是对园艺疗法的扩展和丰富[15]。
康复花园设计中, 还可以应用禅宗中“有情来下种, 因地果还生”的思想, 表达情与境之间的因果关系, 顺应自然、天人合一是其最高境界。花园中分布不同花期的植物, 使花园的生命力得到延续。同时发掘其色、香、触等生理特性, 使病人、家属及医务人员得到不同程度的健康恢复[16]。有学者曾在保健型园林的设计当中提出了可在居民区内推广“阴阳五行”结合药用植物的应用。杨欢研究了药用植物的作用, 论述了中医理论和康复花园的关系, 提出康复花园设计原则应以中医养生理论为基础[17]。
目前中医药文化在园艺疗法中的应用研究集中于2个方面:第一, 药用植物在植物园、康健花园中的应用;第二, 结合园林景观来传达中医药文化。但缺乏对“中医药文化与景观设计间的关系、中医药文化对景观设计的指导作用以及中医药文化在景观中的表达方式”的系统性研究。
园艺疗法与中医药文化结合是必然趋势。①中医药文化与景观设计在宏观层面上有相似性, 即中医药文化的整体观、辩证观、恒动观、统一观特征与景观设计存在联系———整体理念、表象与本质理念、因时制宜理念、人与自然统一理念。②中医药文化与景观存在辩证关系, 二者可以相互转化、相互促进, 景观通过文化使内涵得到深化, 同时反作用于文化, 使文化得到呈现与发展。显然, 中医药文化可以用于园艺疗法中, 因为都推崇操作性与和谐性。③药用植物已广泛应用在植物主题园、疗养景观中, 营造特色园林景观。④微观层面上, 中医药文化的基础理论 (如阴阳、五行等) 对园艺疗法有指导意义。阴阳学说指导园林空间布局、植物色彩选择、基础设施位置布局、活动场地类型的设置;五行学说用以归类, 规律性、系统性地指导景观植物及其色彩的选择[18]。
5 药用植物与园艺结合的可能机制
5.1 药用植物应用于园林的可能作用
药用植物治疗疾病的作用机制可分为3种:①外疗型, 通过其树干、茎、叶、花等分泌多种不同的挥发性物质, 引起人们嗅觉的不同感受, 通过人的呼吸系统或皮肤毛孔进入人体, 增强人体器官的生化功能, 达到防病、强身、益寿的作用, 例如, 玫瑰花香使人爽朗愉快, 银杏散发的气味有益心敛肺和抗衰老的作用[19]。②内疗型, 即通过从植物的根、茎、叶、花或果中提取化学成分, 内服或外用达到防病、治病的效果;③综合型, 兼具外疗型和内疗型的作用[20]。
5.2 色彩对疾病的作用
良好的色彩环境, 可以稳定人的神经系统和心理状态, 植物色彩对人的心理反应和情绪波动有着很大的影响。如红色、橙色使人活跃、温暖明快;蓝色、绿色让人平静、凉爽。因此, 可以根据色彩对人的生理和心理产生的不同影响, 在功能植物区合理搭配植物色彩达到改善人的身心健康的作用[21]。有实验证明, 外界环境色彩能够作用于部分疾病:浅蓝色可作用于高烧病人, 有着良好的镇静效果;红色能提高病人的食欲, 还能增强听力;绿色能缓解眼疲劳, 并减少紫外线对眼睛的刺激[22]。因此在实施园艺疗法时, 要考虑患者病情, 合理使用植物色彩, 加快患者康复速度。
6 中医药理论与园艺疗法的结合应用展望
近年来, 我国人口老龄化、亚健康等成为越来越严重的社会问题。园艺疗法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之一, 而且无副作用[23]。
中医药学悠久而辉煌, 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 淳厚的医学文化基础为园艺疗法的应用奠定基础, 同时现代园艺疗法的推广也推动着中医药学的发展[24]。《道德经》提倡可通过内心休养获得身心的平衡, 它孕育出道家养生文化和民间武术的结合体———太极拳, 与传统的球类、跑步等运动不同的是, 太极拳以一种形意结合、阴阳平衡方式来达到身心与自然的平衡, 这是更高境界上的平衡。将其应用于现代园林中, 可划分出“太极健身区”或“道家养生气功体验区”, 以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园艺疗法[25]。
【胆结石/中医药疗法】推荐阅读:
胆结石的中医临床治疗06-14
中医药传统疗法05-13
自然/中医药疗法08-21
胃癌/中医药疗法08-28
膝/中医药疗法09-19
结肠肿瘤/中医药疗法07-16
酒精性/中医药疗法06-01
发热性/中医药疗法06-26
脑缺血/中医药疗法09-22
缺血性/中医药疗法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