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中医药疗法(共5篇)
痛风/中医药疗法 篇1
关键词:痛风,中医快速平衡疗法,阐释
痛风是由于嘌呤代谢紊乱,体内尿酸生成过多或排泄障碍,致使尿酸在体内蓄积而引起的一组异质性疾病。其临床特征为高尿酸血症,但高尿酸血症不一定都引起痛风,只有出现尿酸盐沉积形成关节炎症或肾病、肾结石等才称为痛风。痛风的症状表现多以关节、肌肉、肌腱、软骨等组织红肿热痛、发炎、变形、坏死及肾脏病变为主要特征。发作时疼痛剧烈,且易反复发作,迁延历节致使关节变形并附多种合并症,导致患者不同程度的致残、致死,属于典型的终生性疾病。WHO将其认定为世界十大顽疾之一,是继糖尿病之后的人类第二大综合性代谢疾病。
1 中医和西医对痛风的不同认知
中医理论认为,通则不痛,痛则不通,一不通百不通。痛就是因为不通引发的痹症,不通是由代谢异常和排泄障碍两大因素造成的。痛风属中医的“痹症”范畴,病位主要在肝、脾两脏,病变波及关节、经脉。病因多为过食膏粱厚味,脾失健运、正气亏虚或先天禀赋不足,肾升清降浊失司,湿热内生或寒湿痹阻筋脉所致。
痛风分原发性、继发性两类。原发性痛风主要是遗传酶缺陷所致;继发性痛风则由诸多因素,也就是后天因素所致。无论是原发、继发,不外乎三个原因:内因、外因、诱因。内因:先天禀赋不足,正气亏虚;外因:感受风寒湿热,邪入内里;诱因:饮食不周,劳累创伤,七情失所,环境药物,疾病合并。
痛风病变因素复杂,并常合并肥胖症、“三高”、冠心病、动脉硬化、缺血性心脏病等病症,反过来诸多病症又引发痛风,故医学界又将痛风定义为综合性代谢疾病。
西医对痛风的认定,从微观的基础细胞分子学入手,相对于中医对痛风的甄别更精准、更到位。中医对痛风的认知从医学原理上是极为科学的,但缺乏对该病的基础研究,仅仅局限于宏观的把握和疗效的观察。尽管西医在疾病认定方面存在一定优势,但其理论体系存在缺陷,无法做到从全局的高度认知,缺乏整体系统平衡法度的把握施用,只能局部性、一定程度地缓解病情,无法达到治愈之目的,且因西药的毒副作用极大,一定范围内可引发患者合并症的并发致残、致死。
由于中西医认知角度的差异,造成定性、定量、定位的不足,故对痛风误诊误治的比率相当高,常常将其误诊为丹毒、风湿和各种关节炎症,因之伴发的合并症很少虑及痛风因素,给患者带来了不应有的痛苦。
中医在痛风的治疗上多采取汤药剂类的内治法,辅以针灸、中药外敷、穴位注射、放血等外治手段,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病情,但尚无显效方药。西医以服食西药、局部治疗、手术为手段,解一时之痛。因西药毒副作用的危害和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本末倒置,弊大于利。
2“中医快速平衡疗法”对痛风的阐释
站在中西医研究成果基础上,以中国哲学体系文化为指导,做到中西医相参照,宏观微观相结合,弄清病理的内因、外因,明晰发病的内因、外因和诱因,做到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三结合的定性、定量、定位,通晓物理学、生物学、化学三学科间的互为关系。笔者在继承传统中医药理论和方药的基础上,研究、探索、改进、出新,取得了突破性成果,形成了一套完备的治疗体系———中医快速平衡疗法。
痛风是正气亏虚,外邪入侵致病。气为血之帅,气亏则血瘀,外邪入侵,痰阻筋络致生痹患。中医理论认为,痛风为脾失健运,肾升清降浊失司所致。然肝主分解,脾司运化,肺主宣降,心主血脉。心为百痛之源,明了五行间的生克制化原理,就可以做到快速平衡。五行对应五性、五味、五色、五方、五季、五常、五气、五脏等。不论痛风分属哪种痹症,形成病变皆属痛风;不论哪脏哪腑亏虚,皆属气阴亏虚;五气之中脾气为要、为中、为核心,不论是代谢故障或排泄障碍造成,固本清源为根本之方;无论先天后天、原发继发、原因诱因,整体把握平衡论治是法则;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快速”二字。
只有达到全方位、立体性的高度认知,才能突破治疗瓶颈。痛风治疗的过程就是调动人体自身的免疫功能,同病源组织作斗争。中医上讲扶其正,祛其邪,矫其偏。病则六气分离,五行乖张。病在气分,此为窍之所在。关涉气血、经络、荣卫、脏腑。要用整体的阴阳五行平衡原理去把握,做到“大平衡”才能达到快速高效。
笔者的组伍配方成功的诀窍就在于此。君药为主,具备指挥、协调、组织、分工的统帅作用,又具备极强的战斗能力。它的作用是指挥臣属系统的兵团作战,做到科学有序地分工合作,恢复失衡的代谢系统秩序,排除排泄障碍和历节的故障,从本源上遏制病变,固本清源。整个治疗的过程就是整体系统的全程人体修复工程。平衡用中是下药施用的核心,药物的智能态性是做到中性化;此也是以君药为主,组伍之药五行间互为作用平衡施治的道理所在。药物排除了中药苦、涩、腥、辛、臭的味道,治疗中无须忌口,就可达到迅速治愈的目的。
中医之所以不被西医所接受,承认,是因为中药的作用靶点不明晰,不能做到定性、定量、定位。更主要的是见效慢,“慢”成了中医的代名词。只有做到平衡用中,就能实现快速的目的。
笔者在快速平衡治疗痛风难题上取得了一定的突破,同时又陷入深深的思考。痛风引发的合并病症,因治愈痛风而得到改善,那么同属代谢性疾病范畴的诸多病症,也一样可以在整体把握平衡用中的原则下快速收效,但目前案例尚缺乏一定的数量,且效果不一,还需要更进一步地探索研究。
痛风/中医药疗法 篇2
痛风是由单钠尿酸盐沉积所致的晶体相关性关节病, 与嘌呤代谢紊乱和/或尿酸排泄减少所致的高尿酸血症直接相关。近年来,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变化, 高尿酸血症及痛风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呈增长趋势[1], 并且高尿酸血症与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以及心血管病变等具有相关性[2,3], 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笔者运用雷电ECT电摩疗法治疗痛风患者124例, 其中男85例, 女39例, 年龄45~65岁, 病程1~5年, 治疗次数20~70次, 总有效率达到了96%, 临床疗效显著, 现将典型病例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患者, 男, 48岁, 因反复发作双侧踝关节、足部红肿疼痛5年, 加重1周就诊。患者自5年前始不明原因出现双侧踝关节、足部红肿疼痛, 就诊医院查血尿酸明显高于正常范围 (具体数据不详) , 诊断为痛风, 予以“布洛芬、秋水仙碱、碳酸氢钠”等药物口服治疗, 经治疗后疼痛症状缓解;之后双踝关节及足部疼痛间断发作, 每年至少4次住院卧床休息治疗。1周前上述症状再次发作, 查血尿酸538.0μmol/L。患者因疼痛剧烈而不能下床活动, 自行口服“布洛芬、秋水仙碱”疼痛略有缓解, 但仍疼痛明显而生活不能自理。患者平素嗜食肥甘并喜饮酒, 否认有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病史。嘱患者卧床, 低嘌呤饮食;予雷电ECT-电摩治疗, 具体操作方法。 (1) 把导电负极放在关元穴部位, 正极贴紧皮肤上下滑动督脉、两侧膀胱经、八髎穴及疼痛部位, 电流20~25 m A, 10 min; (2) 正负极放置于双侧肾俞、秩边、八髎、会阴等穴, 电流20~25 m A, 20 min; (3) 红色电极固定于足三里, 黑色电极置于踝关节及足部肿痛部位, 电流10~15 m A, 每侧行30 min治疗。上述治疗1次/d。患者于电摩治疗第2次后即表示疼痛明显减轻, 可自行下床轻微活动, 治疗5次后疼痛症状完全消失, 且活动自如。治疗8次后复查血尿酸348.1μmol/L。患者接受电摩治疗期间未使用任何药物和特别饮食控制。
2 讨论
痛风特指急性特征性关节炎和慢性痛风石疾病, 主要包括急性发作性关节炎、痛风石形成、痛风石性慢性关节炎、尿酸盐肾病和尿酸性尿路结石, 重者可出现关节残疾和肾功能不全。目前临床关于痛风中西医方面的治疗研究颇多。急性期治疗主要以抗感染、镇痛、缓解症状为主。间歇期、慢性期西医治疗主要控制尿酸水平, 减少尿酸盐沉积, 但复发率较高;中医药治疗主要针对病情辨证组方, 在控制血尿酸水平、减少尿酸盐沉积的同时, 预防痛风复发方面具有一定优势[4,5], 单味中药药理研究车前子能抑制嘌呤酶, 降低血尿酸浓度, 抑制痛风石及肾结石形成;生薏苡仁和茯苓可增加尿酸排泄;山慈菇含秋水仙碱, 可阻碍白细胞的化学趋化性, 减轻炎症反应。
雷电ECT电摩疗法融入当今高新科技的电子对撞技术、电子位移技术、生物电共振等技术和传统中医相结合为治疗理论基础, 通过生物电流直接作用于人体某些穴位和或部位, 运用相应的手法, 采用高强度、负电流、超低频带动气血流动, 激发人体经气, 平衡脏腑阴阳, 还原激活储备或受损的神经。雷电ECT电摩疗法用于痛风治疗, 通过电解电脉电泳三电生化效应, 修复肾脏受损细胞, 降低血尿酸浓度, 改善肾小球的神经细胞离子交换量, 有效抑制嘌呤代谢, 把沉积在肾间质和肾小管内的尿酸排出体外。本疗法属于标本兼治, 可较快消除临床症状并减少复发。
参考文献
[1]马亚, 曾学军, 朱卫国, 等.北京协和医院痛风门诊患者数据库的资料分析[J].基础医学与临床, 2012, 32 (7) :819-822.
[2]于丽, 张利祥, 马俐华, 等.高尿酸血症与血脂、血压及体重指数的相关性研究[J].西南国防医药, 2012, 22 (6) :613-616.
[3]叶瑛.高尿酸血症-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J].国际心血管病杂志, 2010, 37 (4) :229-231.
[4]郑培林.马中夫治疗痛风经验[J].辽宁中医杂志, 2007, 34 (1) :18.
痛风/中医药疗法 篇3
西药的治疗从尿酸生成方面着手, 但对其机理的研究还不清楚, 生物利用度低, 耐受性差, 价格昂贵, 这些因素使西药在痛风治疗中的应用受到了限制。我国中药资源丰富, 对痛风的治疗有悠久的历史研究和较好的疗效, 且价格低廉, 对身体的毒副作用小, 是当今治疗痛风的新方向。但因其种类众多, 成分复杂, 所以对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作用机理尚未完全明确, 还需进一步研究。在分子生物学方面的研究中, 高尿酸血症及痛风未见成效, 暂不能提供深层次的理论基础。
1 单体成分的研究
1.1 壳寡糖
壳寡糖是从甲壳素脱乙酞的产物壳聚糖降解中获得的, 有抗炎、抗氧化作用。有研究表明壳寡糖可抑制尿酸钠所致大鼠踝关节的肿胀程度, 其作用机制与降低血清IL-1β有关[4]。
1.2 槲皮素
槲皮素作为一个典型的多酚类化合物, 广泛存在于苹果、西兰花等蔬菜水果中, 有抗炎、抗氧化和凋亡诱导等活性[5]。研究表明, 槲皮素对大鼠慢性佐剂性关节炎有明显的抗炎作用, 能降低腹膜巨噬细胞产生的TNF-α和IL-1β等炎性介质的水平[6]。
2 单味中药的研究
夏隆江等[7]观察到田基黄提取物, 能够明显降低家兔急性关节炎关节积液中的白细胞数量, 且通过小鼠耳廓肿胀法、大鼠足爪肿胀、小鼠扭体反应观察到该药具有抗炎、镇痛作用。费洪新等[8]指出车前子可以改善小鼠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关节肿胀。
3 多味药物或复方的研究
贺卫和[9]发现痛风颗粒能明显降低高尿酸血症模型小鼠的血尿酸水平, 作用与阳性对照药物丙磺舒相当。宋文冲等[10]发现虎参痛风胶囊能够降低痛风模型小鼠和大鼠的血尿酸、尿素氮、肌酐的含量, 在大剂量情况下, 甚至可以降低至正常水平, 并具有良好的抗痛风、肾脏保护作用, 且随着剂量的增加及用药时间的延长效果也越来越好。王瑾等[11]发现痛风灵Ⅱ号可降低尿酸、调节血脂、改善肾功能。丹溪痛风方是治疗痛风的著名方剂之一[12], 周忠光等[13]指出丹溪痛风方可以改善小鼠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炎症反应。
痛风速效灵冲剂 (黄柏、苍术、白术等) 在改善致炎大鼠的步态、降低关节液中的白细胞渗出和改善关节组织的炎症反应程度方面均具有良好作用, 达到了与秋水仙碱相当的治疗效果。防己黄芪乌苡汤和秋水仙碱都能显著抑制急性痛风关节炎大鼠关节内胶原酶活性, 减轻胶原纤维断裂, 但防己黄芪乌苡汤的作用更显著。风湿1号颗粒对尿酸钠诱导的大鼠足肿、小鼠足肿、家兔急性关节炎模型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可减轻肿胀程度, 降低关节液中的白细胞数, 改善滑膜组织的病变, 其效果类似于消炎痛和秋水仙碱。
痛风贴可抑制家兔尿酸钠致炎后关节腔炎症分泌液的生成, 显著抑制致炎大鼠足肿胀、甲醛致小鼠足疼痛、醋酸致小鼠扭体次数, 有明显的镇痛作用。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痛风发病率近年来上升明显, 已经严重危害到人类健康。而目前西医对本病尚无治愈的办法, 基本应用秋水仙碱、非甾体抗炎药、激素、利尿类药物等, 但疗效以缓解疼痛、降低尿酸为主, 且长期使用对消化系统和肝肾功能均有一定的影响 (如苯澳马隆能引发严重的肝、肾功能损害) 。
4 结语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中医研究进展 篇4
关键词:痛风,中医,综述,痹证,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痛风(gout),这古代“王者之病”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人民大众的生活之中,世界1%~2%的成年人患有此病,是发生于男性中最常见的感染性关节炎之一[1]。痛风的发病因素与性别年龄、地区与种族、高尿酸血症、药物、体重、饮食与饮酒、遗传、代谢综合征、精神因素等有关[2]。目前急性痛风的治疗药物主是有秋水仙碱(colchcine)、非甾体抗炎药(NSAIDs)、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s)、生物制剂等。这些药物虽然起效快,但具有一定副作用,使得临床医师使用时需要更仔细考虑患者的耐受性和依从性。传统中医药治疗急性痛风有一定优势。本文通过查阅古籍与近十年的临床文献,就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中医诊疗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病因病机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属于中医学痹症的范畴。古籍中,“痛风”一词最早见于梁代陶弘景《名医别录》:“独活,微温,无毒。主治诸贼风,百节痛风无久新者。”后世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朱丹溪创立“痛风”病名,在其《格致余论·痛风论》云:“彼痛风者,大率因血受热,已自沸腾,其后或涉冷水,或立湿地,或扇取凉,或卧当风,寒凉外搏,热血得寒,汗浊凝涩,所以作痛,夜则痛甚,行于阴也。”古代中医学之痛风与现代西医学之痛风有一定区别。朱良春教授认为“中医学之痛风是广义的痹证,而西医学之痛风则是指嘌呤代谢紊乱引起高尿酸血症的‘痛风性关节炎’及其并发症,所以病名虽同,概念则异”[3]。
路志正教授认为痛风有“源之中焦,流阻下焦,病于下肢”和“起于脾胃,终于肝肾”的明显病理特点,基本病因病机是血中有热,饮食肥甘,脾运失健,湿热壅滞,凝涩关节[4,5]。朱良春教授则认为痛风“似风非风,责诸浊毒兼滞”[6]。胡荫奇教授提出痛风病机多在痰、热、瘀[7]。施仁潮教授认为“热血得寒,瘀浊凝涩”的痛风的病因[8]。胡玉玲教授认为痛风以湿毒瘀滞为标,肾虚为本[9]。李小娟等[10]认为急性痛风内外因夹杂,内因为素体禀赋不足,外因主要为饮食不节,助湿生热,流注关节。
笔者认为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病因病机多以肾虚为根,故嗜食膏粱厚味以补之,然《素问·痹论》云“饮食自倍,脾胃乃伤”,湿邪阻滞,肥人多痰,郁久化热,《素问·太阴阳明论》云“伤于湿者,下先受之”,加之外邪、外伤或七情内伤等因素诱发内伏热毒,《外台秘要》云“热毒气从脏腑中出,攻于手足,则赤热肿痛也,人五脏六腑井荥输,皆出于手足指,故此毒从内而生,攻于手足也”。日久又兼血瘀,反复发作,缠绵难愈。
2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辨证论治
目前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颁布的“中医诊断疗效标准”和中医病症疗效标准中痛风的证候分为湿热蕴结、瘀热阻滞、痰浊阻滞、肝肾阴虚[11],最常见的证型为湿热蕴结,为急性痛风发作期的主要证型[12,13]。由于急性痛风尚无统一的辨证思路,故从以下几个方面综述如下。
2.1 湿热痹阻,热毒壅盛
表现为足趾关节皮肤发红、局部肿胀、灼热,疼如虎啮行走困难,昼轻夜重,尿赤,烦渴汗出,甚则全身发热;舌绛红,苔黄腻甚至黄燥,脉滑数。
胡荫奇教授认为痛风治疗宜从化痰、清热、活血着手[7]。治疗上常使用蒲公英、金银花、紫花地丁、忍冬藤、苦参、土茯苓等清热解毒;生石膏、虎杖、黄柏等清热凉血;同时配以萆薢、薏苡仁、泽泻、猪苓、车前子、六一散等清热利湿;热重者加用大黄、瓜蒌、桃仁等通腹泄热。同时酌加炙鳖甲、知母等以防热盛伤阴。金相哲[14]认为急性发作期以清热通络,泻浊解毒为主,热毒炽盛,攻于肢节者治以五味消毒饮加味,药用金银花、连翘、蒲公英、紫花地丁、野菊花、黄柏清热解毒;薏苡仁、土茯苓祛湿;牡丹皮、川牛膝活血凉血;芍药、甘草缓急止痛。李小娟教授应用桂枝芍药知母汤为主方辨证加减以调和营卫,清热祛湿[9]。湿热偏盛者加入四妙散;关节红肿热痛较重者据肺主皮毛之理论,酌加泻白散,“诸痛痒疮,皆属于心”,有灼热疼痛之时可以用清心火之药物,清心除烦泻火解毒,如黄连、连翘之类,以缓解其红肿热痛。
2.2 痰湿浊毒瘀阻
表现为足趾或其他关节以肿胀为主,或有关节积液,疼痛难以忍受,不分昼夜,隐隐作痛,局部灼热,骨节重着,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路志正教授认为治疗以健脾祛湿为主,同时配合疏风泄浊、清热解毒、活血通络等不同治法[4,5]。炒苍白术、薏苡仁、藿香健脾祛湿治本杜病之源;金雀根、青风藤、虎杖、土茯苓、蚕沙清热解毒,湿浊热毒甚者可加炒枳实、大黄,消肿止痛;防风、秦艽、威灵仙祛风湿通经络,除湿利关节;萆薢、车前草、泽泻渗利小便,使湿有出路;鸡血藤、益母草补血活血。朱良春教授认为急性痛风的治疗“守法权变,重用土苓萆薢”,以泄化浊瘀、调益脾肾为法[6,15]。土茯苓用量突破常规,每剂达60~120 g,配伍萆薢,多获良效。施应潮教授治疗痛风以泄浊解毒为大法,推崇丹溪上中下痛风方。重用黄柏清热,苍术祛湿,南星燥痰,桃仁活血,牛膝行瘀,重用防己、泽泻、薏苡仁等清化湿浊,轻用祛风药,流散结滞,顾护胃气,适时扶正补虚固本[8]。
2.3 其他
吴生元教授认为急性痛风辨证上除了湿热内蕴型外还有内寒外热型[15]。表现为关节疼痛,局部触之发热,但自觉畏寒,全身热象不显。治宜健脾渗湿,寒热分消,方用防己黄芪汤加味。处方:生黄芪、土茯苓、白术、威灵仙、萆薢、薏苡仁、生姜、秦艽、黄柏、大枣、防己、桂枝、甘草。肿痛较甚者加鸡血藤;关节屈伸不利者加伸筋草。
3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常用验方与成药治疗
常用方剂为四妙散加减。四妙散其实出自《成方便读》的四妙丸,由黄柏、苍术、薏苡仁、牛膝四味药组成。该方具有清热祛湿、通痹止痛的功效[16],治疗急性痛风的文献内出现率占67.8%[12]。李幼玲[17]用四妙散加味治疗痛风性关节炎64例,四妙散方药剂量为苍术20 g、黄柏20 g、川牛膝30 g、薏苡仁60 g。总有效率为95.31%。刘孟渊[18]发现加味四味散既可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急性发作,又可降低高尿酸血症的血尿酸水平。
房莉萍[19]认为急性痛风属于“历节病”,当运用《金匮要略》中的桂枝芍药知母汤加以大量清热祛湿、活血化瘀药往往获得良效。冯启廷[20]、朱玉彬等[21]认为急性痛风症似“温疟”,运用《金匮要略》中的白虎加桂枝汤加减清热消肿止痛。汪德芬[22]、轩辕敏生[23]等认为急性痛风类似发于手足之“脱骨疽”,运用《验方新编》中的四妙勇安汤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取得较好疗效。沈维增等[24,25]发现《兰室秘藏》中的“湿热疼痛之圣方”当归拈痛汤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有明显疗效,能有效减轻患者的关节肿痛,降低血白介素-1、白介素-8、肿瘤坏子因子-α炎症细胞因子水平,上述疗效与秋水仙碱加塞来昔布治疗的对照组相当,且未见胃肠道不良反应、血常规异常、肝肾损害等明显毒副作用。此外,刘裕平[26]运用《温病条辨》中的宣痹汤加减、陈湛等[27]运用《医方集解》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的龙胆泻肝汤、杜世辉[28]《医林改错》血府逐瘀汤加味、王雅君[29]应用通滞苏润江胶囊等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皆取得较好的疗效。
4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针灸治疗
针灸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以针刺与刺络放血治疗为主,取穴多以局部围刺和循经取穴。徐西林等[30]认为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属中医“湿热痹”范畴,治则当以清热、利湿、通络为主。主穴取受累关节局部瘀阻比较明显的络脉(阿是穴)及足三里、阴陵泉、筑宾、支沟、内庭、陷谷、三阴交。治疗有效率为93.3%。《素问·血气形志篇》曰:“凡治病必先去其血,乃去其所苦。”庞素芳[31]应用火针放血治疗急性痛风。主穴取行间、太冲、内庭、陷谷、地五会等,配以阿是穴放血。结果总有效率94.6%。吴镇阳等[32]应用董氏奇穴针刺放血,取第5~9胸椎棘突下旁开2寸处,及痛处及周边浮现脉络三棱针点刺放血。配以董氏奇穴。有效率达96.97%。何颖等[33]则运用眼针结合巨刺法和远道刺法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采用两针(眼针与体针)镇痛。对于患关节位于下肢而言,眼针选择下焦区。体针根据“巨刺”取穴在患关节对侧,“远道刺”取穴在上肢。若受累关节为左侧第一跖趾关节,则选右侧三间穴;若受累关节为右侧踝关节,则选用左侧阳池或阳谷穴。其治疗操作简便,镇痛效果明显。针灸过程中不良反应少,安全性较高,并且迅速改善局部的症状,在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有着一定的优势。
5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中药外敷与注射治疗
根据“透皮”吸收的理论,中药外敷通过“体表穴位—经络通道—络属脏腑”的传递作用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和玉英等[34]采用金黄散、黄年斌等[35]采用双柏散、谢凯等[36]采用四黄散、张莹等[37]采用清凉膏、何维英等[38]采用消炎止痛膏、潘墙生[39]采用新癀片等中药外敷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皆报道取得良好疗效。观其用药多以大黄、黄柏等清热解毒祛湿的中药为主。赵巴根那等[40]通过纳米技术将外敷中药粉碎,能增加药物的吸收率与透入性,使其较快发挥作用,缓解关节疼痛。
中药注射治疗方面,王瑞等[41]用灯盏花注射液,李明波等[42]用红花注射液静脉点滴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粟戟等[43]用青藤碱于膝关节腔内注射治疗急性痛风性膝关节炎均取得较好疗效。
6 问题与展望
痛风/中医药疗法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参照美国风湿病协会制定的痛风诊断标准[1]和《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中的痛风诊断依据拟定。 全部观察病例均为我院就诊患者, 共60 例, 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30例, 男性20例, 女性10例; 年龄16~72岁, 平均56.8岁;病程1~12年, 平均7.8年。对照组30例, 男性21例, 女性9例;年龄17~71岁, 平均57.1岁;病程1~13年, 平均7.9年。伴发疾病:治疗组中伴发冠心病7例, 糖尿病6例, 高血压病12例, 高血脂症8例;对照组中伴发冠心病8例, 糖尿病5例, 高血压病13例, 高血脂症9例。临床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 治疗方法
1.2.1 治疗组
均服用痛风加减方:苍术、黄柏、防己、威灵仙、制南星、泽泻、车前子各15 g, 川芎、桃仁、红花、羌活、桂枝各10 g, 土茯苓25 g, 萆20 g。随证加减: 若关节红肿灼热, 大便秘结, 小便短赤, 苔黄腻, 脉滑数, 湿热偏盛者, 则去南星、桂枝, 土茯苓用至45 g, 萆 35 g, 佐大黄12 g (后下) , 忍冬藤、稀莶草各15 g; 若骨节痛剧而红肿不甚, 遇寒加重, 苔白, 脉沉弦, 寒湿偏盛者, 则酌加制附子、制川乌、制草乌、细辛、海风藤等, 药量随证加减; 若遇年老病程日久, 且常反复发作, 伴腰膝酸软, 夜尿频, 大便塘烂者, 可加鸡血藤、桑寄生各30 g, 杜仲、五加皮、乌梢蛇各15 g, 全蝎8 g, 在疼痛缓解期, 可合独活寄生汤加减; 每日1 剂, 分两次服。同时外敷中药四黄散:生大黄、黄芩、黄连、黄柏各20 g, 上药研粉, 以适量凡士林为基质调和成糊状, 患处局部外敷, 每日更换1次。
1.2.2 对照组
消炎痛胶囊25 mg, 口服, 3次/d。疼痛控制后改服别嘌呤醇0.2 g, 3次/d。两组均以7 d为1个疗程, 共治疗两个疗程。
1.3 疗效评定
①临床疗效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所制订的疗效判定标准, 分4级。临床痊愈:症状完全消失, 关节功能恢复正常, 血尿酸<380 μmol/L, 血沉、白细胞计数下降至正常水平;显效:主要症状消失, 关节功能基本恢复, 血尿酸< 416 μmol/L, 血沉、白细胞计数基本恢复正常值水平;有效:主要症状基本消失, 关节功能有所改善, 血尿酸、血沉、白细胞计数等有所下降;无效:与治疗前比较, 各方面均无改善。
注:与治疗前比较, P< 0. 01
2 结果
治疗组痊愈12例, 显效15例, 无效3例, 有效率90%;对照组痊愈13例, 显效13例, 无效4例, 有效率86.7%。两组不良反应比较治疗组30例, 无1例出现胃肠道症状;对照组30例中, 有17例出现胃肠道不适。两组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两组对血尿酸的影响, 详见表1。
3 讨论
中医认为本病属本虚标实之证。先天禀赋不足, 肝肾亏虚, 脾失健运为本; 风寒湿热, 痰浊血瘀, 闭阻经脉为标。初期病位在关节经脉, 后期侵蚀筋骨, 甚至内损脏腑。因此治疗上应分清标本缓急, 分期治疗。急则清泄浊毒, 利湿化瘀, 祛风通络止痛, 缓则运脾补肾, 调肝固本。方中苍术、黄柏清热燥湿; 防己善走下行, 清泄下焦膀胱湿热, 宣滞通脉, 长蠲肢节痹痛; 土茯苓甘淡性平, 主入脾胃二经, 可搜毒外泄, 助升清降浊; 萆 苦甘性平, 主入肾、膀胱二经, 渗利湿热而长于分清泌浊, 现代药理研究土茯苓、萆 能增强肾血流量促进血尿酸的排泄 ; 泽泻甘淡渗湿, 泄肾间相火以存阴液, 与车前子配伍能抑制肾小管的重吸收而加快尿中成份的排泄, 促使血尿酸的降低 ; 制南星祛经络骨节之风痰; 川芎行血中之气; 桃仁、红花活血化瘀; 灵仙通行十二经脉, 能宣壅导滞, 与羌活、桂枝温经通络, 祛风胜湿, 缓解关节肿痛;诸药合用, 即注重整体观念, 又切入局部辨病思维, 将局部与整体有机的结合。现代医学治疗主要是止痛、抑制血尿酸生成和促进尿酸排泄, 其副作用大, 部分患者无法忍耐其恶心、呕吐、腹痛等副作用而放弃西药治疗。
参考文献
[1]周翠英.风湿病中西医诊疗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1998: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