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患沟通的临床应用

2024-06-12

护患沟通的临床应用(精选12篇)

护患沟通的临床应用 篇1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建立以及“三好一满意”活动的深入开展,为患者提供集生理、心理、社会于一体的全面护理服务成为护理工作的重点。有效的护理沟通能增强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度,有利于护理工作的开展。因此,护理人员要加强培训,熟练掌握沟通技巧,与患者进行良好沟通,促进和谐护患关系的建立。

1 护患沟通的重要性

护患沟通是指护士在与患者及患者家属之间开展的旨在了解患者实际需求,探明患者心理状况,针对性提供告知、说明和解释服务的联系与交流工作[1]。护理服务过程中,加强护患沟通是现代护理发展的需要,是构建和谐护患关系的关键措施之一。

1.1 有效收集患者信息

有关资料表明,有能力的、胜任的医护人员可通过询问病史获得82%的诊断信息[2]。护理人员通过与患者耐心、细致的沟通,可以捕捉到许多对疾病治疗有用的信息,如患者的性格特征、家庭关系、疾病的治疗情况等,可以为正确治疗和制订合理的护理计划提供依据。

1.2 保障护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需要护患双方的有效配合,在临床护理工作中,通过有效沟通,能增进护患之间的信任,培养双方的默契,使护患双方同心协力,共同与疾病做斗争,从而全面推动各项护理工作的开展。

1.3 塑造护理人员的职业形象

护理人员的形象直接影响到患者的信任度,从而对治疗产生影响。为了给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护理人员需要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熟练的业务能力、端庄的仪表、高雅的谈吐,不仅展现了护理人员“白衣天使”的良好职业形象,而且提高了在患者心目中的地位。

1.4 改善护患关系,减少护患纠纷

据统计,临床上80%的护理纠纷是由于沟通不良或沟通障碍导致的[3]。护理人员由于未意识到护患沟通的重要性而不认真沟通或者不会沟通,容易使患者情绪波动,导致双方间产生矛盾,甚至发生流血事件。事实证明,护患间有效沟通可以及时掌握患者的病情变化和情绪反应,以便及早干预,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通过沟通,也能增进护患之间的感情,有利于和谐护患关系的建立。

2 护患沟通技巧

2.1 会说

日常生活中,语言是最直接的沟通方式。良好的语言对大脑皮层起保护性作用,避免神经系统的刺激,能获得理想的效果[4]。因此,恰当的掌握语言沟通技巧,能起到增强沟通效果的作用。

2.1.1 文明用语

在与患者沟通中首先要文明用语,您好为先,请字当头,谢谢结尾,来有迎声,走有送声[5]。另外,合适的称谓可以让患者感受到足够的尊重,给患者留下良好的印象。

2.1.2 因人而语

护理人员服务的对象来源不同,在文化水平、性格特点等方面参差不齐。为了达到沟通效果,护理人员应根据不同人群采取适宜的沟通方式进行。对于非专业人士应尽量避免使用专业术语;对于老年患者要多一分耐心和信心,不厌其烦地解释说明;对于情绪不稳定者,要以安抚情绪,鼓励为主,避免使用犀利的言辞。

2.1.3 语言富有情感

人是情感的动物。由于患病,患者需要获得同情、理解和帮助。沟通时,护理人员要善解人意,言语轻柔、态度温和。只有情感互动,才能让患者感受到护理人员的真诚,产生情感上的共鸣,缩短护患之间的距离。

2.1.4 有计划的沟通

护理工作繁忙,在有限的时间里要获得沟通效果的最大化,必须在沟通前明确沟通的目的,有计划地进行。沟通时随心所欲,漫无目的,往往也会让患者不明白交谈的意图,产生不信任感。

2.2 会听

患病后,患者担心疾病的预后以及对日常生活、工作的影响。同时,他们惧怕周围人群异样的眼光。他们迫切希望有人能耐心听他诉说,能理解他,能为他分忧。主动倾听是护理人员对患者尊重和关心的有效表现,善于倾听能获得患者的信任。倾听过程中,护理人员要与患者保持合适的距离,神情专注,让患者尽情地表达,不要轻易打断。聆听过程中,适时点头、微笑,让患者感受到真诚,不在敷衍了事。倾听时,护理人员要尊重患者的观点,以患者为中心,站在患者的立场思考问题,不对患者的观点横加批评。

2.3 会看

护理人员要善于观察患者的言行举止,洞悉患者细微的情绪变化,以便能及时发现患者的病情变化和心理反应,及时给予干预。同时,细致的观察也能发现工作中的不足,可以及时改善服务,避免产生矛盾。

2.4 会做

2.4.1 塑造白衣天使形象

护理人员端庄的仪表,优雅的举止,朴实大方的穿着,能给患者传递一种舒适、温暖、精干的信息。因此,护理人员要认真学习礼仪、美学等相关知识,提高自身的内涵和气质,把一种积极向上的正能量传递给患者,增强患者治疗的信心。

2.4.2 掌握熟练的专业技能

护理人员扎实的理论基础、娴熟的护理技术,能给患者带来信任和信心。医学知识在不断更新,护理人员必须刻苦学习,更新知识体系,掌握新技术、新方法,才能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减轻患者痛苦。因此,护理人员要积极参加各种学术讲座、进修,不断学习新知识、新理论,提高自身业务素质,能熟练掌握各项护理技术和操作规程,用高超的技术化解患者的病痛,赢得患者的信任和尊重。

2.4.3 保护患者的隐私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首次明确将隐私权作为患者的基本权利进行保护。隐私权是一种人格权,具有排他性。护理工作中,出于护理需要,护理人员不可避免的会接触到患者的隐私,如患者的基本信息、病史等。通常情况下,患者并不希望被别人知悉。因此,护理人员有义务为患者保密,避免患者遭受不必要的损害。

2.4.4 适当的体触

适当的体触可以有效传递情感,缓解患者的焦虑、恐惧。在选择体触方式时要考虑患者的性别、年龄、接触的部位,如患者极度痛苦时,可以轻拍肩部以示安慰;对行动不便患者给予搀扶,传递关爱;抚摸老年人的手送去温暖等。护理人员在服务过程中要热情、大方,避免选择不自然的体触方式或者让患者感到被侵犯的方式。

2.5 会笑

微笑是一种宽容、一种接纳,可以拉近护患之间的距离,让患者感到护理人员是可以信任的[6]。患病后,患者心理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会变得紧张、焦虑和恐惧不安。护理人员恰当的微笑服务能创造出温馨的氛围,消除患者内心深处的恐惧,增强对护理人员的信任感,有利于护理工作的开展。

2.6 会想

患病后,患者考虑问题时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干扰,甚至对护理人员某些正常的举措非常敏感,行为和情绪让人捉摸不定。护理人员要善于观察患者的言行举止,感受患者内心的所思所想,从患者角度出发,设身处地的为他们考虑事情和处理问题。当患者的想法被人理解时,可以使患者感受到归属感,减轻心理上的负担。通过换位思考,护理人员也可以审视自己的工作表现及行为态度对患者造成的影响,从而对患者倾注更多的爱心,不断改进工作方法和服务态度,提高护理质量,真正成为患者的知心人[7]。

3 讨论

良好的护患沟通是改善护理服务,构建和谐护患关系的关键。为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减少护患纠纷,医院认真贯彻落实“三好一满意”活动,深入开展优质护理服务。这就要求护理人员不仅要具备良好的业务水平,还要熟练地掌握沟通技巧。恰当的应用沟通技巧,能增进护患之间的情感,使患者对护理人员产生信任感,积极配合护理服务的开展,提高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中要不断努力学习沟通技巧,培养沟通能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为患者提供优质、高效的护理服务,让患者感受到服务好、质量好、医德好,真正的满意。

摘要: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建立,护患沟通在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凸显。掌握良好的沟通技巧,可以增进护患之间的情感,有效促进和谐护患关系的建立,有利于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护理人员要认识到护患沟通的重要性,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沟通技巧,要会说、会听、会看、会笑、会想、会做,让患者真正体会到护理服务好、质量好、医德好。

关键词:沟通,护患关系,应用

参考文献

[1]张涛.护患沟通的临床应用[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5,18(4):13-15.

[2]陈天艳,赵佛容.护患沟通的重要性,认知现状及促进护患沟通的对策[J].现代护理,2006,12(5):418-419.

[3]蔡翠梅,曾荣华.医疗护理中的护患沟通及其技巧浅析[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1,22(1):112-113.

[4]钟华.语言交流与护理的关系[J].局解手术学杂志,2003,12(2):169-170.

[5]白雪莲,周萍,谢钰.护患沟通技巧应用于社区护理的实践及体会[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0,24(8):101-102.

[6]陈欣怡,舒勤.护患沟通的临床意义及技巧[J].临床误诊误治,2009,22(10):85-86.

[7]房爱军.共情在呼唤沟通中的应用[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14):3349-3350.

护患沟通的临床应用 篇2

随着护理工作的不断完善,护理工作的内容也在不断地增加。护理工作者不但要有熟练的护理技术和高度的责任心,还要具备人性化的服务理念,掌握护患沟通的技巧,取得患者的理解和信任,减少护患之间的隔阖,帮助患者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的基本过程和预后情况,使他们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护患沟通的重要性不亚于医院的设备及医疗设备。

护患沟通的内容

入院介绍根据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人的需要层次理论,结合呼吸科实际情况,患者最需要的应是生理和安全需要。当患者和家属来到病房时,当班护士要主动热情的接待他们,用亲切的话语向他们介绍病房设施及工作人员:主任、护士长、主管医生、主管护士,每天治疗的安排、医疗费用、作息时间及安全注意事项; 以及出现紧急情况时如何呼唤医务人员,使患者尽快地熟悉和适应医院的环境。在满足患者的基本生理需要的同时,也可以了解患者身体健康情况及药物过敏史,同时也满足了患者被尊重被关爱的心理。

入院介绍的过程是患者对护士的第一印象,而第一印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他们对医院的信任度,良好的第一印象对取得他们对医院的信任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健康教育健康教育是护患沟通的重要环节。突如其来的疾病刺激,使患者的身体、心理均受到严重的打击。躯体的活动障碍,使患者往往处于一种恐惧、紧张、无助的心理状态,护士应根据患者的年龄、文化层次及治疗的不同阶段,因人而宜地进行健康教育,使患者了解患病的原因、治疗方法、预后情况以及预后注意事项等,及时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帮助他们消除心理上的恐惧感,使其积极地配合治疗,争取早日康复。

出院指导随着康复医学的发展,功能锻炼在康复中的重要性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广泛重视。患者住院期间的治疗阶段结束后,正确指导患者进行康复锻炼对其疾病康复起着决定作用。出院指导的内容不仅要患者注意饮食起居,同时还要强调功能训练的方法、强度和注意事项及定期复查的重要性。

护患沟通的方法

把握护患关系的尺度,掌握护患沟通的技巧在短时间内取得患者的信任。首先要尊重患者人格,维护患者的权利,设身处地为患者着想,理解和体谅患者的感受。由于有的患者住院时间较长,同病室相处患者之间病情的不同,加之气候变化等因素,难免给患者及家属带来不同程度的心理负担和生活压力,使他们产生急躁情绪和愧疚心理。家属对治疗的态度积极与否直接影响到患者的情绪和治疗效果,因此对家属进行正确的心理导向是不容忽视的问题,家属能否积极主动地配合治疗,也将给患者带来影响,所以在关心患者的同时,对家属的健康教育及心理沟通也应贯穿患者治疗和康复过程的始终。

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护士举止端庄得体与否直接影响着医院的形象和患者的心理状态,干净利索的外表和饱满的工作热情无疑可以给患者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举止端庄、为人热情、技术娴熟可以增强患者对护士的亲近感。护士的形象也是护患关系中无言的沟通手段。因此当新的一天开始时,护士要衣着整洁、面带微笑地出现在患者的面前,使他们心情愉悦地接受治疗。

亲切的话语架起护患沟通的桥梁护士和患者进行语言沟通时态度要和蔼、语言要亲切。从患者最关心的话题开始,耐心听取他们的烦恼和痛苦,为他们提供宣泄的机会,理解他们的感受,设身处地地为患者着想。及时地对他们的需要作出反应,使他们感受到护士的关爱,同时还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及其情绪,选择合适的时间进行交谈,但不能引起他们的烦恼。

熟练的护理技术是取得患者信任的基础熟练的护理技术可以给患者带来安全感和信任感。特别是在接诊重症患者时,护士表现得有条不紊,业务技术娴熟,按部就班地进行一系列的抢救措施,无疑可以使患者消除紧张和恐惧的心理,从而取得患者及家属的信任,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争取早日康复。

护患沟通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 篇3

【关键词】护患沟通;方法;护理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11.558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6750-02近年来,社会舆论对于医患关系、护患关系有着较多非议,对医院医疗对外形象造成一定的影响。在这一大环境下,作为医院护理人员在日常护理工作中更加注重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另一方面,和谐的护患关系对于增加患者信任感,提高患者配合度和护理效果均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护理人员应当不断注重学习与应用各种沟通技巧,提高护患关系。结合笔者自身多年护理工作经验,本文主要探讨了护患沟通技巧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按照自愿原则,选取我院临床各常见科室护士22名,均为女性,年龄在23-42岁之间。选择空余时间对护士进行护患沟通技巧培训。

1.2方法

1.2.1正确认识护患沟通的重要性护患关系中的交往、沟通艺术是现代护理工作中的要素之一[1]。目前在医学界乃至社会中护患关系的重要性已经逐渐得到共识,但是护患沟通作为建立和谐护患关系的重要组成仍然未受到足够重视。笔者认为护理工作中,语言交流、专业素质以及仪表举止都是影响护患关系的重要内容,其中有特别是常被人忽略的语言交流。护士是一线医务人员,专业侧重点虽与医生不同,但专业程度亦与医生不相上下。而且,护士真正接触患者的时间远多于医生。从这一层面上将,护士是最了解患者及其家属的,因此护士是护患关系的主体,直接影响着患者对于医院的认可度。一般来说,患者入院初期,对于环境以及医护人员感觉陌生,同时伴随对于自身疾病的认知,都会有一段或短或长的不适阶段。此时护士一方面应当积极配合医生做好患者疾病的诊治,同时又要做好患者的情绪安抚,给予患者正面的心理刺激。护理过程中,护士应当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如所能掌握的年龄、病情以及家庭情况等信息,给以患者恰当的尊重、关爱,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同时帮助患者树立积极正面的生活观念,取得患者的信任,以便于患者后期的治疗配合。因此,护士一定要充分认识护患沟通的重要性。

1.2.2语言交流语言交流是人与人沟通的重要方式。护患沟通应当充分恰当地应用于整个护理过程中,护士在与患者的语言交流中,应當始终保持亲切诚恳的态度,语速音调适中。对于听力不佳的患者可适当提高音量;对于老年人可适当放慢说话速度。此外,护士一定要注意措辞,对于大龄患者一定要表现出尊重,对于少年儿童一定要表现出亲切和蔼。通过语言交流帮助患者尽早适应院内环境,减少患者心理负担。

1.2.3肢体交流非语言沟通是指通过人的目光、表情、动作和空间距离等来进行人与人之间的沟通[2]。护士在日常护理中应当多使用微笑、握手等正面积极的肢体交流方式,但同时应当结合实际的情况。如患者情绪低落,在交流时护士应多微笑;与患者交谈时可适当选择握手,表达支持;患者将进行检查或是手术时,多采用坚定的眼神,增强患者信心。通过恰当肢体交流,提高患者治疗信心,增强患者信任感。

1.2.4二个技巧学会有效的聆听,即少讲多听,不要打断对方的讲话;交谈轻松、舒适,消除拘谨不安情绪;表示有交谈兴趣,不要表示出冷淡或不耐烦;尽可能排除外界干扰;站在对方立场上考虑问题,表示出对对方的同情;要有耐心,不要经常插话,打断别人的谈话;要控制情绪,保持冷静;不要妄加评论和争论;提出问题,以显示自己充分聆听和求得了解的心境。

1.2.5三个技巧强化沟通能力,强化沟通能力的关键点在于:一是传达有效信息;二是上下言行一致;三是提高组织信任度。

1.2.6四个技巧增强语言文字的感染力,在沟通过程中应尽量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使用接受者最易理解的语言。管理者应在不断的实践中提高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多锻炼,平时多向别人学习,体会别人得体、风趣的谈话中的高明之处,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

1.2.7五个技巧“韧”性沟通时,往往不能通过一次沟通就达到目的,需要经过多次反复的与一个对象进行沟通,这就是在沟通中培养“韧”性。

1.2.8六个技巧重视沟通细节的处理,沟通的细节包括声调、语气、节奏、面部表情、身体姿势和轻微的动作等。一方面,管理者应给予对方合适的表情、动作和态度,并与所要传达的信息内容相配合。另一方面,管理者需要给予对方的口头语言和身体语言应灵活机动以满足沟通对象的需要。

1.2.9沟通时的注意事项护士在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时除了积极正面的态度外,还有一些注意事项。首先在沟通过程中,护士应当注意从患者的表现中了解其病情的发展以及诊疗进度,同时掌握患者的心理情绪的变化,特别是疾病及治疗的认知情况。其次在交流中应以患者为主体,充分了解患者的心理与生理需求,不能中途打断对方话题,或是加入个人情感谈一些负面的感受与非专业认知。再次在沟通过程中应当尽量避免观念冲突,对于患者的一些错误观念,应当积极给以引导,但不能要求患者必须接受自己的意见。2结论

通过上述培训工作后,所有护士都充分认识到了护患沟通的重要性,从中学习了护患沟通的技巧,同时也一定程度地提高了护理知识。在日常护理工作中也能够做到积极主动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通过患者的语言或非语言的表达了解其需求,并为患者提供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服务。患者及其家属的护理满意度也明显提高,对医院的评价较为正面积极。参考文献

[1]吴玉霞,张士化,吴宏霞,等.从护理管理上防范护患纠纷[J].实用护理杂志,2012,02(09):74-75.

护患沟通技巧的临床应用 篇4

1 沟通的目的和特点

护患沟通是一种双向的互动过程, 是护患之间的信息传递和交流, 这种交流不是一种普通的交流, 它是一种以患者为中心, 属于情感关怀和治疗康复以及提高生活质量上的交流。目的是为了护患之间相互了解, 协调一致。良好的护患沟通有助于护士了解患者的心身状况及需求, 更有利于患者主动接受健康知识的指导, 在实施治疗护理措施时积极配合, 促进其早日康复。

2 语言沟通的技巧

语言沟通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沟通方式。在护患沟通中, 语言沟通占有重要地位[2]。语言沟通技巧的运用是有效护患沟通的关键。它的优点是能精炼、清楚、迅速地将信息传递给患者, 不足是语言受个人的意识影响。语言沟通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2.1 语言应通俗易懂、清晰简要

避免使用专业术语和医院常用的省略句, 勿用训斥、恩赐、讲授式的口吻, 以免产生消极、怠慢、不重视感, 真正体现出对患者的关心。语言可治病, 也可致病。

2.2 语言要规范、礼貌

患者及家属对医护人员的语言特别敏感, 因此与患者进行交流时要注意语音清晰, 语速、语调适中, 并且语法要合乎逻辑, 语言要讲文明礼貌, 准确表达含义。与患者沟通时应根据年龄、身份、职称、职务等给予尊称, 使用"您好、请、谢谢"等礼貌用语, 使患者感到亲切, 倍受尊重。

2.3 解释性语言

医疗行业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行业, 很多东西患者及家属都不了解, 因此他们提出各种问题或对医护人员及医院有某些意见时, 应给予及时恰当的解释。根据患者的性别、年龄、社会家庭、文化背景不同, 语言内容和表达方式应有所不同。

2.4 尊重患者, 保护患者隐私

对于患者及家属比较敏感的话题要征求他们的意见, 有准备地与患者沟通, 语言要委婉、含蓄, 避免加重患者的心理负担。不要在护士站讨论患者的隐私和秘密, 需向患者保密的医疗信息, 护士也不要随意向患者透露, 患者有疑问, 应告知其向主治医生询问。

3 非语言沟通的技巧

非语言是指人们在交流过程中用来协助语言传递信息、表达感情、表明态度的非语言技巧的总称, 它是对语言沟通的自然连接和重要补充, 使信息意义更加明确、完满。非语言沟通的目的是使互动中的双方都能有效分享信息。美国研究非语言的心理学家艾伯特·梅热比曾提出一个公式:一个信息的表达=7%言语+38%语言+55%身体语言。由此可见非语言沟通更善于沟通的是人与人之间的思想和情感, 非语言沟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3.1 面部表情

面带微笑的接待患者是进行护患沟通的第一步, 微微的一笑, 往往比说多少话都有作用。医护人员的微笑、对患者的安抚胜过良药, 可使患者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能消除患者的陌生感, 缩短护患之间的距离。因此, 护士应微笑面对患者, 在微笑中为患者创造出一种愉快、安全和可信赖的氛围。

3.2 目光接触

目光是非语言沟通的主要信息通道, 它可以表达、传递感情。人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眼神是沟通心灵的桥梁, 是打开患者心扉的钥匙"。因此, 在交谈中护理人员要善于用眼神与患者保持联系, 眼神中应流露出热情, 真正使患者感受到护理人员对他的尊重, 并使他感到护理人员可信、可亲、可敬, 从而达到有效交流的目的。

3.3 触摸

触摸是一种无声的语言, 是非语言沟通交流的特殊形式, 包括抚摸、握手、搀扶、拥抱等。当患者痛苦时, 轻轻地抚摸他的手或拍拍他的肩;患者发高烧时, 摸摸他的额部, 都会带给患者无言的关心;尤其对年老体弱、长期卧床、孤独的患者来说, 是关心、尊重的表现。对悲痛欲绝的患者, 拍拍他的肩膀、紧握他的手是一种理解、宽慰的表示。恰当的接触, 可以使不安的患者安静下来, 脆弱的患者变得坚强[3]。护士在使用触摸时应考虑被触摸对象的年龄、性别、文化背景、环境及触摸部位等诸多因素, 应保持敏感和谨慎的态度, 注意观察对方的反应并及时调整, 不要让对方感到威胁或难堪。

3.4 仪态服饰及交流距离

护士在工作中应注意以庄重、典雅为美, 护理人员应衣着整洁, 容貌修饰自然大方, 举止端庄, 保持精神焕发。端庄的仪表, 整洁得体的服饰, 沉着冷静的举止, 认真细心的态度是护士缩短护患距离的基础, 也是良好沟通的开端。

总之, 护患沟通是临床护理工作不可缺少的部分, 有效的护患沟通是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的桥梁, 是护患双方获得有益信息的基础, 是减少护患纠纷的重要手段, 有效的沟通对疾病的治疗有时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护理人员应掌握一定的技巧, 保证沟通的有效性, 不断了解并满足患者的身心需要, 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使患者早日康复, 促进护理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孙玉英.沟通障碍导致护患纠纷的原因及防范措施[J].护理研究, 2008, 22 (3C) :826~827.

[2]邹艳辉.护患沟通技巧现状及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 2004, 18 (9A) :776.

护患沟通的人文学基础 篇5

目前,医患关系比较紧张,医患纠纷频发。据统计,80% 的护患纠纷是由于沟通不良或沟通障碍所引起。为缓解这一状况,加强护患沟通显得尤为重要,各医院分别开展讲座、情景模拟、比赛等活动来加强院内护理人员的沟通技能。

一、沟通的定义

沟通是人与人之间交换意见、观点、情况或感情的过程。这一过程通过语言和非语言行为来完成。

护患沟通是护士与患者之间信息交流和相互作用的过程,以护士为主体,以患者及家属为主要对象的职业交流。

二、护患沟通的理念

主要体现在以患者为主心,以人爱为本,以患者满意为宗旨。美国医院协会提出的现代医院优质护理服务的标准之一是良好的人际沟通技能。护理人员不仅要有扎实的知识和技能,还必须具备良好的沟通理念。护理模式的转变突出了以患者为中心、患者至上的服务理念。因此,护士要通过和患者的沟通,了解患者住院期间的意见和要求,解决患者提出的问题,满足他们的需求,让患者感到温馨和放心。护士与患者交流中要感情投入,以真情感人,以真心待人。只有建立相互信任的和谐的护患关系,护患沟通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三、护患沟通的类型

美国心理学家曾经提出公式:信心的全部表达 =7% 的语调 +38% 的声音 +55% 的表情。说明信息在传递交流过程中沟通方式由语言性沟通和非语言性沟通共同完成。语言沟通是指沟通者以语言或文字的形式将信息发送给接收者的过程。非语言沟通是指不使用语言、文字的沟通,是通过身体运动、面部表情,利用声音和触觉传递信息,它可以伴随着语言性沟通而发生。

(一)语言沟通

语言作为人们表达意思、交流感情、传递信息的工具,在医患沟通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统计资料显示,在医患纠纷中有 65% 是由于服务方面的问题引起和诱发的,其中 35% 是由于医护人员说话不当造成的。1.案例

有一个案例:一名医务人员本想向癌症病人传递活的希望,说出的话却是:像你这种情况,死亡率是 80%。而一名医生则这样表述:你的情况虽然很严重,但能战胜病魔的机会也有 20%,所以希望你不要放弃。由此可见,沟通方式不同,效果截然不同。

再来看一个案例:四句话说死患者。一位从乡下长途跋涉来县城看病的患者,好不容易借了点钱,在他认为水平最高的县医院挂了一个专家号,一见面这位专家看了看检查报告,第一句话就说,你来晚了;第二句话说,没治了;第三句话说回家吧。这时患者精神上已经快受不了,急忙央求医生说:“大夫,您给我看看还有没有其它办法,求求你了。”而医生的第四句话让这个患者当场就站不起来了,医生说:“你早干什么去了。”结果这位农民患者还没有出医院大门就一命呜呼了。这一案例清楚地说明一个问题,许多医护人员不懂得如何回应患者,不知怎样向患者解释病情。

第三个案例:在探试时间,一位患者家属听一位护士和另一位护士说:“床位太紧了,外边的都安排不过来。”另一个说:“不用急,你看这个,那个和那个都差不多了,过不了今晚的,很快就有地方了。”试想,如果你是那位患者家属,听到护士这样说,你的心情是如何呢?

2.护患语言沟通的基本类型

护理人员与患者的语言沟通具有一般性语言沟通的特征,但更主要的是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即为服务对象解决健康问题,促进治疗和康复,减轻痛苦或预防疾病。护理人员的语言沟通内容可以非常广泛,涉及生理、心理、社会、经济、文化等各方面。但这些内容都与健康和疾病有关,根据语言沟通的目的,可将护理专业性语言沟通分为评估性语言沟通和治疗性语言沟通。

(1)评估性语言沟通

护患之间的评估性语言沟通是护理人员收集患者健康信息的过程,包括患者既往的健康问题和目前的健康状况,患者的遗传史、家族史,精神与心理状况,住院的主要原因,护理要求及日常生活方式,自理能力等。这些信息可以为确定护理诊断、制定护理计划提供依据,护理人员在这种语言沟通中也可以向患者提供信息,比如自我介绍以及介绍医院环境和规章制度等。

(2)治疗性语言沟通

侧重于帮助患者了解自身的健康问题,克服个人的身心障碍,从而达到减轻痛苦、促进康复的目的。与医生治病相比,护理人员更多的是依靠治疗性语言沟通为患者服务。治疗性语言沟通有两种形式即:指导性语言沟通和非指导性语言沟通。

指导性语言沟通是指由护理人员向患者指出问题发生的原因,针对患者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让患者执行。指导性语言沟通的特点是:可以充分发挥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由于语言沟通时,用于磋商和协调的时间较少,因此,其优点是语言沟通进程较快,比较节省时间。缺点是患者主动参与较少,只能处于被支配的地位,如果护理人员提出的建议和方法不符合患者的实际情况,或与患者的观点、习惯、文化传统等相矛盾,便会增加患者的心理压力,甚至造成伤害。

非指导性语言沟通是一种商讨性的语言沟通,其基本观点是承认患者认识和解决自己健康问题的潜能,鼓励患者积极参与治疗和护理过程,主动改变过去对自身健康不利的行为方式。在非指导性语言沟通中,患者与护理人员处于平等的地位。评估性语言沟通与治疗性语言沟通不是互不相关、截然分开的,而是相互渗透、密不可分的。

3.语言沟通的五个层次

语言沟通包括一般性语言沟通、陈述事实、交流看法、分享感觉、沟通高峰五个层次。

(1)一般性语言沟通

一般性语言沟通在彼此关系较生疏或不密切时使用,可作为开头语,有助于打开悬念和建立人际关系。与病患之间的沟通不能长期停留在这个层次上,不能天天如此,次次如此,这样不利于病人说出有意义的话题。要通过一般性语言沟通逐渐进入深层次的语言沟通。

(2)陈述事实

这是一种只罗列客观事实的谈话方式,不加入个人意见和感情,不涉及人与人的关系。在语言沟通双方不信任时,一般只陈述事实,不发表意见,否则易引起麻烦。这种沟通方式对护理人员了解病人非常重要,以这种沟通方式沟通时,应注意倾听,以促使患者能多表达一些信息。(3)交流看法

交流看法比陈述事实高一层次,是交换个人的想法和判断。当一个人开始以这种方式沟通时,说明他已经在建立相互关系的过程中,对对方有了一定的信任感。因为这种交流方式必须将自己的想法和判断说出来,才能引起共鸣或得到对方的认可或同情。如病人可能会向护理人员提出某种要求和意见,在此阶段要充分地让对方说出自己的看法,不能流露出不赞同,反对甚至指责、嘲笑的行为,否则对方将会隐藏真实的看法,不利于相互了解。

(4)分享感觉

这个层次的交流只有在相互信任,彼此无戒心,有了安全感的基础上才能进行,这时双方认为与对方交流对自己有好处,告诉对方自己内心深处的想法,不会有害处,因此很愿意告诉对方自己的信念以及对过去或现在一些事情的反应,彼此分享感觉,这种分享有利于身心健康,因此护理人员应热情接待病人,善于理解病人,使病人产生信任感和亲切感,愿意把心里话讲出来。

(5)沟通高峰

这是语言沟通双方达到一种完全一致的状态,产生高度和谐的感觉,甚至不用对方说话,就知道对方的体验和感受。在与病人沟通的过程中,应让对方自由的选择他所希望采取的交流方式,不用强求进入更高层次的沟通。

护理人员与患者沟通时,应避免使用伤害性的语言。伤害性的语言如指责、压制、威胁、挖苦、谩骂和讽刺等。给大家举一个例子,病人静脉输液需换药时,请大家比较患者更容易接受护士的哪种回应方式。一种回应是:喊什么喊,没看见我正忙着吗,知道了。另一种回应:请稍等,我马上就到,这会人这么多,请谅解。

(二)非语言沟通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最便捷的沟通媒介,但不是唯一的沟通媒介,非语言符号是人类社会沟通的另一重要手段。非语言沟通是指不使用语言、文字的沟通,是通过身体运动、面部表情,利用空间、声音和触觉传递信息,它可以伴随着语言性沟通而发生。非语言沟通的内容包括:目光接触、面部表情、身体接触、仪容仪表、空间距离以及负语言。

1.目光接触 艾默生说有许多隐藏在心中的秘密都可以通过眼睛泄露出来,而不是通过嘴巴。眼睛可接收外界的信息,又可传递自身内部的信息,眼睛是透露人的内心世界的最有效途径。所以目光接触是最为重要的非语言沟通方式。护士应做到目光专

一、柔和、友善,平视患者双眼和口之间,交流中目光对视患者,应给患者被尊重的感觉,同时向患者传递同情、温暖和关爱。避免长时间盯着患者不放,面无悦色地斜视患者,以及倾听患者讲话时四处张望。

2.面部表情

面部表情即情绪活动所伴随的面部肌活动,是人类情绪表达的主要方式之一。面部表情是交流沟通中最丰富的源泉,更容易为人们所察觉,是沟通双方判断对方态度、情绪的的主要线索。自达尔文于 1872 年出版《人类和动物感情的表达》一书以来,表情一直为非语言行为研究所关注。专心于非语言研究的美国心理学家艾克迈,指出了人类 7 种基本情绪即:快乐、悲伤、愤怒、厌恶、惊讶和恐惧的面部表情的动作要领。当我们快乐时,通常额头平展,眼睛闪光微亮,嘴角后拉,上翘如新月,即面露笑容。

微笑能打动人心,微笑可以激发自信,并帮助看到微笑的人建立自信,可以把自我接纳和接纳他人的态度传给对方。当护士面容亲切、真诚时可消除病人的陌生感,得到病人的信任和好感。护理人员应善于控制自己的感情,不能把任何不愉快的表情流露到脸上而影响病人的情绪。

3.身体接触

身体接触也是一种身体语言。相互理解、消除隔阂、深厚的情谊等常需要身体接触才能得到充分的表达。有时对患者的关心体贴,可以体现在一个细微的动作中,如触摸发热患者的额头,为患者测量血压完毕后,帮患者把撸起的衣袖拉下,当患者咳嗽,痰液不易咳出时,主动为患者翻身拍背,协助排痰等都会给患者传递出一种关爱和善意,起到良好的沟通效果。但需注意尊重习俗,注意分寸,尤其对同龄异性,应避免引起误解。

一位护士在办公室写护理文书时,看见外面休息室坐着一位老太太,似乎很悲伤的样子。她走过去,坐在老太太身边,问她有什么需要帮助的。老太太说:老伴得了癌症,已经扩散到全身。说着她便流下了眼泪。这位护士静静地注视着老太太,并轻轻地抚摸着她的手,俩人默默坐了几分钟后,有人叫这位护士,老人这时感激的说:“你去忙吧,我已经好多了,真谢谢你。”

4.仪表仪容

护士衣着整洁,端庄大方,举止幽雅,化妆得体,可使病人产生美感、安全感和被尊重感。病人愿意和护士交谈,愿意吐露心声,有利于沟通。

5.空间距离

空间距离也称人际距离,是交往双方之间的空间距离,沟通双方通过空间距离传递一定信息。美国人类学家爱德华 · 霍尔将人际距离分为四种:亲密距离、个人距离、社会距离以及公共距离。护理人员应重视人际距离在沟通中的有效性,要有意识的把握与患者的距离,对患者表示安抚、安慰时距离应近一些,这样有利于情感沟通。当与患者交谈时,距离应该为一个手臂的长度,这样会使患者感到更加自然和舒适,而对有些敏感患者、异性患者的交往距离应适当远一些,以免引起反感和误解。

6.副语言

副语言是伴随有声语言出现的一种特殊的语音现象。它经常出现在人们的口语中,对有声语言起着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作用。在医疗过程中常用的副语言形式有语调、重音和语速。

(1)语调

语调的使用具有很强的临场性,与当时的语境有密切的关系。当叙述的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情,可能升调;当叙述的是一件令人痛苦的事情,大多使用降调和平调。之所以强调语速,是因为在医疗工作的不同场合和情境条件下,语速应有所选择和变化,在与患者和家属沟通时,适宜的节奏对于表情达意相当重要,如在向患者亲属宣告恶耗时,或与患者谈及令人悲痛的事情时,应以较慢的语速进行,这样一是对患者及其亲属表示尊重,二是为使患者留下足够的思想准备时间。

(2)重音

也叫重读,是指语音在一定时间内呈现的长短高低、有规律、有意图的起伏变化情况。在医疗口语表达中,它有强调重点、突出情境和引人注意的作用。总的来说,护理人员应巧妙运用负语言形式,以增加语言的表现力和吸引力。(3)语速

四、护患沟通的基本要求

护患沟通的基本要求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

(一)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

护理人员应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尊重患者,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护理人员应仪表端庄,举止稳重,保持积极稳定的情绪。护士首先应热爱护理事业,具有奉献精神,有这种精神护士才能摆正自己和患者的位置,才能和患者进行平等的沟通。

(二)尊重患者

护理人员要有人道主义精神,把病人的利益放在首位,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要品格诚实,慎度律己。诚实和慎度律己是护士应具备的品德,因为护士往往独立完成治疗和护理工作,其护理行为是在大多数病人不十分了解或神志不清的情况下进行的,如果护士不能自觉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工作,缺乏一丝不苟的精神,就很容易造成差错,使病人的健康受到伤害,这是护理职业所不允许的。护士只有在职业道德指导下保持诚实和律己,才能取得病人的信任,顺利完成沟通。尊重患者包括患者的人格和权益。

(三)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同时护士应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护士应具有一定的文化素质和必要的人文、社会和行为科学知识,护理理论知识及较强的实践技能。病人来源于各个阶层,知识、年龄、病情、心理活动和需求都会有所差别。护士只有具备丰富的知识才能圆满地回答病人提出的问题,才能在整体护理中有地放失的和病人进行沟通,对病人进行健康指导和心理的护理,从而树立护士的美好形象,取得良好的沟通效果。同时娴熟的护理技巧也是取得病人信任,建立和维持良好护患关系的关键环节,因此护士必须努力钻研业务技术,奋发进取,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提高技能水平。

(四)仪表端庄举止稳重

(五)保持积极稳定的情绪

护患沟通在儿内科病房的应用 篇6

儿科是医疗护理技术含量要求高的科室之一,护士每天面对的是无法表达或不能完全表达自己感情的患儿,而现实生活中儿童大多是独生子女,生病前受到过分照顾,一旦生病对陌生环境有紧张?恐惧心理,一些家长过分溺爱孩子对孩子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并且他们的参与意识,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也日益增强,这就要求我们儿科护理人员有责任和义务对患儿实行人性化的服务和科学的护理,良好的护患关系是一切服务的基础,同时护士的行为对护患关系的建立和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有效的护患沟通是减少护患纠纷,缓解护患矛盾,融洽护患关系,提高护理质量的重要方法和途径?现总结如下?

1 影响护患沟通的因素1.1 法律观念淡薄 护理人员护理行为的法律性及其严肃性认识不足,护理计划缺乏患儿家属参与,忽视患儿家属对病情?治疗?费用等知情权?1.2 与患儿及家属的交流沟通不够 统计显示,75%的医疗纠纷是被医务人员的态度和缺乏沟通而激发[1]?患儿家属对医院环境不熟悉,对患儿所患疾病相关知识不了解,对医疗费用存在疑虑,如果护理人员,尤其是年轻护士及护生缺乏工作热情,态度冷淡,易造成护患纠纷?1.3 护患沟通艺术差 护理人员对护理行为没有和患儿家属进行有效沟通?交流时语言不妥,态度有误,解释不到位?1.4 儿科护理工作繁琐,临床一线护士不足,工作量大,且没有规律,在班的护士特别是8h以外的时段,只有1~2个护士上班,当有抢救或有新入院病人时,没有办法顾及其他病人而引起其他患者家属的不满?1.5 患儿家属的情绪改变,一些家长过分溺爱孩子,加上缺乏对有关疾病的知识,对护理工作不配合,且有诸多抱怨,如治疗效果不满意?费用较高等,不满情绪直接发泄在护士身上,知识缺乏导致期望值过高,家庭经济情况等,都会影响护患沟通?

2 沟通技巧2.1 与患儿沟通技巧 由于儿科患儿的特殊性,护理人员除了应注意语言的交流外还应面对不同年龄患儿的心理特征采用不同語言和方法与其进行交流和勾通,做到“因龄施语”,使患儿能以最佳心理状态,接受治疗,促进身心健康?2.1.1 婴幼儿应经常给予抚摸?接触与亲情?护理人员须用母爱般的情感接近患儿,可轻轻触摸或拍打患儿的背部,亲近他,使患儿感受到关怀和心理上的满足?2.1.2 1—3岁幼儿期的患儿,要注意微笑,语言首先对患儿以鼓励,语气要缓和,态度要温和,语气要巧妙,耐心与患儿沟通,排除患儿的恐惧心理,积极配合治疗?2.1.3 学龄前期及学龄期儿童的特点是可塑性强,语言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能控制自己的行为,因此护理人员要重视以语言与他沟通,可选择机会让患儿适当表现其自主性,鼓励他们写字?画画?做游戏,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对个别性格倔强?孤僻的患儿要善于诱导,做耐心细致的工作,特别要尊重他们,不伤害其自尊心,以取得信任,积极配合治疗?2.2 与患儿家属沟通技巧 患儿家属情绪波动要大于正常健康人的变化,更多表现为焦虑?抑郁?敌对,人际关系敏感?恐惧等心理,护士要给予更多的精神安慰和关怀,用自己的精神风貌去感染患儿家属,使其摆脱不良心绪,以积极的态度和良好的情绪对待治疗?护理,促进健康?2.2.1 护理人员应以真诚?热情的态度,主动与患儿家属进行交流,向患儿家属介绍入院须知?责任医生?责任护士?病区环境?作息时间等,让患儿家属对住院环境有个初步了解?2.2.2 主动耐心向患儿家属介绍有关病情和治疗护理措施,以满足患儿家属的心理需要,通过交流增强患儿家属对护士的信任?2.2.3 对患儿家属的提出要耐心解释,不要搪塞应付,避免使用刺激性语言和对方听不懂的专业语言,避免医护意见不统一,让家属产生不信任和疑虑?3 总结通过在儿内科病房六年多的实践,我体会到护患沟通不仅使护士学到了许多交流的知识,而且护理的专业知识都有一定的提高,使护士的工作从被动执行医嘱完成护理操作转变为主动与患儿及家属沟通,评估家长需求,为患者提供个体化的整体护理?通过沟通满足了患儿家属的合理需要,提高了家属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融洽了护患关系,护患纠纷明显减少?总之,医护人员应将患儿及家长作为一个整体考虑?只有将高尚的护理道德?丰富的专业知识与精湛的护理技术相结合,才能有利于患儿的早日康复[2]?

参考文献

[1] 刘炜,作玉杰.医疗纠纷的成因及防范【J】 中国医院管理.2005,25(11):47.

[2] 钟剑萍,陈序萍.浅析儿科病房护理纠纷原因与防范措施.赣南医学院学报,2011,31(5):687-688.

护患沟通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 篇7

1 护患沟通的特点和形式

护患之间应保持充分的了解、信任, 以及信息交流的顺畅。沟通是为了帮助患者提高对自身疾病的了解、认识, 为医疗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沟通时应面带微笑, 语言温柔亲切, 提问准确, 有同情心, 并且还应该有一定的针对性, 一切为患者着想, 使患者对医院、医生、护士产生充分的信任。

沟通的形式包括语言沟通和非语言沟通, 前者指使用语言、文字或符号进行的沟通, 后者包括面部表情、声音的暗示、目光的接触、手势、身体姿势、触摸等。在护患间的沟通中, 根据所处的情景选择适当的沟通形式与患者沟通, 可以提高护患沟通的有效性。

2 入院时的护患沟通

当新入院患者进入病房时, 护士是患者最先接触人。患者通常会情绪非常焦虑, 他们急切的想知道有关自身的用药、治疗、预后、护理安排以及主管医生、护士的姓名、业务水平等。那么护士首先应起身微笑迎接, 同时安排患者坐下并且亲切地问候以及进行自我介绍, 很据患者的心理特点有的放矢地将患者的疑问交待清楚, 并且还要注意患者的感受以及信息反馈, 不要为了走形式、完成任务, 不管患者和家属的心理状况如何, 生搬硬套地把有关疾病、饮食、安全、休息、治疗等方面知识, 不分主次地讲解一通, 此时患者和家属的心情焦虑, 担心患者的生命安全、注意力不集中, 很难达到沟通的目的。

在介绍住院的有关制度时, 应注意语气和措词, 尽量能用“请”“谢谢”, “为了您…”等文明客气的语句, 避免使用“不准…”“必须…”等命令式的祈使句, 使患者在愉悦的心境中接受护士的介绍, 指导患者逐渐适应病人角色。这样才能清除患者的紧张、焦虑心理, 取得良好的配合。

3 住院期间的护患沟通

此阶段患者或家属基本适应了环境, 情绪较稳定, 对自己的病情有了初步了解, 对自己身体健康期望较高, 此时护患沟通就尤为突出, 俗话说“良言一句暖三冬, 恶语伤人六月寒”从中可以看出语言即能治病也能致病。在患者住院期间护患沟通对于了解患者的身心状况、减轻患者的痛苦, 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因此我们要把沟通的技巧来运用在对疾病、治疗、检查、饮食、休息、功能锻炼、预防感染等方面的讲解过程中, 以及心理疏导过程中。

如面对发怒患者可应用倾听的技巧, 了解患者的感受及愤怒的原因, 尽量为患者提供宣泄情感的机会, 并表示接受和理解, 尽可能及时满足患者的需要, 使其恢复正常的情绪状态。

对求知欲较高的患者, 可采取组织治疗性会谈的方式, 将护患双方关注的与患者健康有关的内容进行有目的高度专业化的相互沟通, 将同一种疾病的病人组织起来, 针对其共同需要了解的问题进行教育指导, 组织病人进行讨论, 解答病人提出的问题。也可通过书面语言, 如发放健康教育处方、播放健康知识短片、模具指导等, 这种形式较生动, 病人最易接受, 更能加深沟通的治疗性。

面对患者所患疾病的种类不同, 他所面对的心理问题也各有不同, 在护理工作中, 可采用开放性问题和封闭性问题来收集资料, 再运用同理他人的技巧即以对方的立场去体会对方的心境的心理历程及目光接触、触摸、沉默等技巧, 鼓励患者讲述自己的不安情绪, 并表示出对患者的尊重、关心、体贴、理解、安慰、支持等情感, 进而体现出他信任你, 而且他与你所建立起的关系已进一步深化而达到情感性沟通。

在执行护理操作过程中也应注意护患之间的沟通, 如对患者进行某项操作时, 应先将操作的目的、方法、操作过程中病人的感受, 注意事项等向患者解释并注意语言的表达, 专业术语使用过多会影响相互之间的沟通, 给患者带来困扰, 产生误解或不满。

4 出院期间的护患沟通

(1) 患者将要出院前, 首先对患者的康复或好转表示祝贺, 感谢患者在入院期间对医院工作的支持和配合, 并争取患者的意见和建议, 并表示随时都会为患者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2) 患者出院时, 指导和帮助患者办理出院手续, 告诉当时疾病的治疗情况、出院后的自护技能及预防保健知识。可采用书写出院温馨提示的形式, 详细交代出院后饮食要求、用药注意事项、休息指导、复查时间、运动方法等措施, 以防患者回家后淡忘。 (3) 出院送别时, 护士将患者送到门口或车上, 祝贺患者的康复或好转, 嘱咐患者多保重身体等, 并向患者行握手礼、挥手礼或行鞠躬礼告别。

5 有效的护患沟通所带来的益处

5.1 患者满意率升高

有效的沟通可促进护患之间相互融洽, 良好的沟通可起到治疗作用, 是一种润滑剂, 它可以使患者及家属了解到疾病的病因、预防、治疗方法, 掌握到一些护理手段。能够使患者在住院期间积极主动配的合治疗、护理, 同时使患者对疾病康复的信心增强, 从而使并发症的发生减少, 将患者平均住院时间缩短, 节约了经费。使患者对医生、护士的满意度大大提升, 减少了医患纠纷。

5.2 护士的全方面素质得到提升

护理学是一门综合性应用科学, 其科学性、技术性、社会性、服务性都很强。要想达到有效的沟通, 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功底, 还要要求护士能够主动的查阅大量的资料、书籍, 并结合临床经验, 形成了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这一循环再学习过程。这就促成了护士学习的动力, 开阔了知识面, 工作的实际能力和口才也得到了锻炼。

5.3 医院的社会知名度得到提高

医院的生存与发展都离不开患者的需求, 患者放心, 家属满意, 社会才能认可。有效的沟通为医院创造了社会效益, 知名度和社会信任度也得到了提高。沟通成功的每一步, 都是护患双方共同的努力的结果, 医护的业务水平和职业道德是医院技术和文明的标志。

6 影响护患沟通的障碍

6.1 业务水平不足

良好的技术和全面的知识是维持沟通效果的纽带。随着人们认知水平的逐渐提升, 大部分护士所掌握的理论、技能已经不能够满足社会需要。护士不仅要掌握医学、护理学方面的知识, 还应对社会学、心理学、哲学等学科、人文学的知识有所掌握。作为一名合格的护士要注重自身技术培养, 努力学习新知识、新技能以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护理艺术, 积极的参与各种途径的继续教育和培训。

6.2 使用专用术语过多

应加强语言的修养和语言艺术的学习将专业术语通俗化、口语化。针对文化层次低、接受能力差的老人、小孩、农村患者, 应根据其文化层次, 宗教信仰, 听力、视力水平, 性格特征采用通俗易懂的言语或示范动作、图册、模型等进行沟通。这就要求护士要有良好的观察判断能力, 熟练掌握语言艺术和技巧的运用, 尽可能使用他们熟悉的日常用语, 深入浅出, 减少因医学术语带来的困扰, 而影响交流效果。

综上所述, 护患沟通贯穿于患者整个病程之中,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 运用不同的沟通方式、技巧, 最终达到满足患者的需要。它是促进、恢复患者的健康, 进一步加强护患关系的必要纽带。

摘要: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运用沟通技巧与患者交流, 包括患者在入院、住院期间、出院期间3个阶段的护患沟通, 运用不同的沟通方式、技巧可以使护患之间的关系更为协调, 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促进康复效果, 最终达到满足患者的需要。

关键词:临床护理,护患沟通,技巧

参考文献

[1]陆一, 于晓军, 王海鹏, 等.论伤残因果关系分析规范[J].创伤外科杂志, 2009 (2) :97-99.

[2]黄志, 徐酉华, 陈琼.迎接挑战加速发展继续医学教育[J].重庆医学, 2004 (1) :118-120.

临床护患沟通技巧的应用与分析 篇8

1评价患者的需求, 掌握患者的心理

1.1 疾病的困扰, 常使患者产生焦虑、紧张、忧郁、急躁等不良情绪, 护理人员热情诚恳的语言可对患者产生积极的治疗作用, 会改变患者的心理状态, 促进疾病的康复, 密切护患关系。

1.2 环境的陌生, 患者住院后, 陌生的环境会使之产生不安、恐怖、猜疑心理, 对待新入院患者, 对患者要一视同仁, 不搞亲疏, 不应受患者的文化背景、环境、年龄、健康状况、职位高低、经济状况等因素影响而对患者存有偏见。

1.3 疾病的预后, 患者担心疾病的转归, 病程的长短, 预后的好坏。护士应避免使用刺激性和破坏性语言, 以免加重患者的心理负担, 使病情恶化, 而导致护患关系紧张。

2实施沟通的形式和技巧

沟通是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传递与交流, 按沟通形式分为语言沟通与非语言沟通[1]。

2.1 语言沟通技巧

医护人员要耐心倾听患者的倾诉, 并应用简洁通俗和解释性的语言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 语言性沟通与交流使用语言和文字进行沟通.语言交流技巧如下。

2.1.1 语言要规范 患者及家属对医护人员的语言特别敏感, 工作中与患者交流要注意语音清晰, 语速、语调适中, 并且语法要合乎逻辑, 语言要讲文明礼貌, 如对住院患者不叫床号, 而使用姓名或尊称, 使他们能愉快地接受。

2.1.2 多用解释性语言, 医疗是一个专业行业, 很多东西患者及家属都不了解, 因此他们提出各种问题或对医护人员及医院有某些意见时, 应给予及时恰当的解释。

2.1.3 书面沟通宣传资料是完善护患沟通的重要手段。病区宣传栏、健康教育手册等可增进患者对疾病康复的了解。发放患者建议征求表有利于对护理工作的改进, 能及时了解患者的需求。

2.2 非语言沟通技巧

护士要较好地运用身体语言, 进而与患者建立良好和谐的关系。护士可通过眼神表达对患者痛苦的同情和倾听, 给患者以心理上的安慰。

2.3 护患沟通的环节

①住院沟通, 可促进患者对住院环境, 住院规则的了解,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②治疗沟通, 促进患者了解治疗的目的, 积极配合完成相关的治疗工作;③检查沟通, 指导患者做好检查前的准备工作, 增加患者对相关检查目的和意义的了解;④操作沟通, 让患者了解各项操作的目的和意义, 以取得患者的配合。

2.3.5 出院沟通, 促进患者了解自己出院时的状况, 出院后的注意事项, 疾病的诱发因素。

3护患沟通时的注意事项

护患沟通应以诚信、尊重、同情、耐心、关怀为原则。沟通时要耐心倾听患者及家属的叙述, 使患者通过交流的方式把自己的苦闷倾诉出来, 对患者及家属的提问要耐心解释, 应用倾听与沉默技巧, 患者希望护理人员多关心其病情, 护士应耐心的倾听不能随意打断话题。沉默与倾听可以表示护士对患者的同情和支持。

4提高护士素质, 以利于深入沟通

4.1 护理人员良好的素质是护患沟通的关键。应具备完善的疾病知识、心理及其他相关的理论知识, 符合患者生理、心理需要的沟通是深层次沟通的基础。

4.2 护士不但要掌握沟通的技巧, 还要理解和接受患者、尊重患者的精神信仰, 从患者的角度去感受、理解, 以便护士更深入详细地掌握第一手资料, 有针对性的给患者支持和帮助。

4.3 保持积极而稳定的情绪, 护士要以积极而稳定的情绪感染患者, 善于控制不良的情绪, 切忌把不良情绪带给患者, 影响患者疾病的康复。

5效果分析

通过护患沟通, 使护士从被动执行医嘱, 完成护理操作转变为主动与患者及家属沟通, 评价患者需求, 为患者提供个体化的护理[2]。自实施护患沟通以来, 我院的医护患纠纷发生率明显下降, 工作质量明显提高, 医院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步增长。综上所述, 掌握护患沟通交流方式及相关技巧, 才能更好的为患者提供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等方面的护理服务。良好的护患沟通有利于进行临床护理工作, 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并减少护理差错事故医疗纠纷的发生。

摘要:目的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 人们越来越重视心理社会因素对疾病的影响, 沟通艺术是现代护理工作中的要素之一, 是护理工作中不可忽视的问题, 熟练应用护患沟通技巧与方法, 可以缓解护患关系的紧张局面、增强患者对护理工作的信任。有利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方法 应用多种形式进行护患沟通, 学习护患沟通的技巧并分析。结果 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满足了患者需要, 降低医疗纠纷发生率, 医院的经济效益有所提高。结论 护患沟通是改善护患关系的重要途径, 是建立护患双方相互信任, 保障护患双方利益的有效手段。

关键词:护患沟通,技巧,应用,分析

参考文献

[1]鹿玉莲, 韩保学.沟通在护患关系中的作用中华医药杂志, 2003 (3) :165.

护患沟通在手术室的应用 篇9

1注重第一印象

良好的第一印象对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起着事半功倍的作用, 仪表、服饰、精神状态等外在形象至关重要。在接待患者时, 要减轻患者的恐惧心理, 微笑是最好的语言。和蔼可亲、平易近人是沟通的先决条件, 也是护士良好修养的表现。要尊重患者, 选择合适的称呼。选择恰当的称呼是与患者建立良好关系的起点, 让患者感到护士的关注, 得以消除紧张心理。

2护患交流的特点和形式

护士与患者之间应相互了解, 相互信任, 沟通与交流信息。这种交流不同于一般社交场合的交流, 它是以患者为中心, 属于情感关怀和治疗健康以及提高生活质量上的交流。交流的目的在于帮助患者提高对疾病与手术的了解、认识, 有助于医疗工作的顺利进行。护患交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言语形式的交流, 即利用语言来传递信息。患者做手术前, 巡回护士到病房访视患者, 用语言与患者进行沟通, 帮助其尽快熟悉环境, 消除对环境的陌生感和恐惧感, 以排除其思想顾虑和负担, 取得患者配合。另一种是非语言交流, 即操作过程中包括面部表情、身体姿势、眼神与手势及必要的触摸等。这两种形式在护理工作中缺一不可, 甚至有时非语言交流更是取得患者信任、建立良好护患关系的重要环节。

3交流障碍的表现形式

常见交流障碍的表现形式:①专业技术不精湛而致的不信任,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我们常见到这样的情况, 尽管我们态度和蔼, 但对患者的疑问解释含糊其词、操作技术不熟练等, 也容易引起患者的不信任, 甚至反感, 以致工作中的小小不当不能得到谅解, 产生不满甚至投诉;②语言使用不当, 住院 (门诊) 患者由于在文化水平、专业知识和智力上存在着差别, 在护患沟通中常发生由于专业术语使用过多而产生概念上的误解后不被理解, 影响相互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在被调查的患者中, 我们发现几乎所有的患者都要求在与其交流时使用他们熟悉的日常用语, 否则会给他们带来困扰, 产生误解或不满;③解释工作不到位, 这种现象可表现在护患之间, 也可表现在与家属的交谈中, 特别更容易发生在非正式场合的交流。如医护人员在操作时若不注意自己的语言表达方式, 不考虑患者及其家属的感受, 很容易造成他们的误解, 甚至会对有些讲话断章取义。

4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结合整体护理, 加强护士自身素质建设, 进一步规范日常用语, 加强语言修养及沟通技巧, 融洽护患关系, 减少医疗纠纷, 提高护理质量, 增进患者的信任感。如:通过规范行为进一步强化护理人员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及爱岗敬业的奉献精神;加强年轻护士的素质教育, 树立牢固的专业思想, 培养良好的仪表风范、语言修养、行为规范, 不断提高和完善自我, 塑造良好的职业形象;强化护理差错事故的防范意识, 认真履行职责, 杜绝差错事故的发生。创造一个温馨的环境, 满足患者的心理需要, 优化就医环境。向患者宣传健康保健知识, 对有些特殊检查利用图文并茂的形式进行宣传、讲解。图案力求生动, 色彩搭配上注意视觉效果, 愉悦患者的感官, 使他们对自己的就医环境产生心理上的满足。减轻心理压力, 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总之, 正确理解护患关系的实质, 倡导正确的服务理念, 掌握护患沟通的技巧, 提供精益求精的护理技术, 是构建温馨和谐的护患关系的保证, 也是提高完成患者满意度的重要措施, 达到以最佳的状态完成手术治疗的全过程。

护患沟通在儿科中的应用 篇10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儿科门诊2011年3月收治的患儿68例作为观察对象。其中男46例, 女22例;年龄1~12岁。所有患儿经护理人员耐心的沟通与服务, 均能较好地配合治疗。

1.2 沟通方法

1.2.1 与患儿的沟通:

患儿在入院时突然遇到一个陌生的环境, 心中难免会产生不安的情绪, 因此医护人员应承担起老师或家长的责任, 主动与患儿接触, 拉近双方的距离, 消除其陌生感和紧张情绪, 彼此之间建立信任, 使其能主动配合医师的治疗工作。另一方面由于儿科患儿治疗时多哭闹不止, 导致其他患儿内心产生一种抗拒感和恐惧心理, 因此护理人员应不耐其烦的给其讲解治疗过程及告知其治疗后有奖励, 淡化治疗过程中的疼痛感。同时针对儿童喜欢被表扬的心理, 选择比较勇敢的患儿为其树立榜样, 多鼓励、多赞扬, 增强其自信心。儿童好玩爱动, 因此治疗过程中难免会受到周围因素的干扰, 护理人员或患儿家属需在旁边随时观察患儿的一举一动, 给其讲一些卡通片或童话故事, 转移其注意力。

1.2.2 与家属的沟通:

因患儿理解能力有限, 因此对于治疗过程中需注意的问题及治疗费用问题主要与患儿家属进行沟通。入院时患儿家属通常会紧张, 此时进行沟通明显会减轻其紧张心理。待完善各项检查及初步治疗后, 病情稳定, 家属情绪得到控制后, 再为其介绍我院的环境、医护水平及相关设备等, 打消其内心的猜疑[2]。由于我科接收的患儿多数为外地打工者的子女, 文化层次相对较低, 对一些专业术语及医学知识更是不能理解, 因此护理人员应用一些浅显易懂的话来耐心讲解。对于经济条件有限的家庭, 期望达到治疗效果的同时还期望费用较低, 护理人员可将每天的治疗清单交给患儿家属进行检查, 逐一讲解每项检查的用意及必要性, 使其了解治疗过程中的费用情况。在应用一些费用较高但效果较好的药物或治疗手段前应询问患儿家属的意见, 避免发生不必要的纠纷, 同时对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应做好充分的准备, 避免产生不必要的纠纷。

2结果

本组68例患儿家属中有45例 (66.2%) 与护理人员取得了良好的沟通, 接纳了护理人员的建议。仍有23例 (33.8%) 患儿家属因某些原因, 如治疗费用等而选择其他治疗方法或转院治疗。

3讨论

由于现在大多数家庭均是独生子女, 父母将其视为掌上明珠, 加上父母缺乏专业知识, 因此不论疾病大小均采取静脉滴注治疗, 造成医院儿科输液室内极为拥堵的场面, 尤其在流行性上呼吸道感染爆发时期, 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加大, 减少了空余时间, 与患儿的沟通也相应减少, 护理质量明显下降, 因此对于患儿家属的一些咨询也变得冷漠, 导致双方之间发生纠纷。

对于一些刚毕业的年轻护士, 由于护理经验较少, 实践不多, 因此常导致静脉滴注时不能一针见血, 加上患儿易哭闹的特点, 使其内心更加紧张。患儿家属此时多是抱怨不满, 对护理人员产生不信任感。

近几年, 医患纠纷频繁发生, 分析其原因, 患者认为主要是医护人员治疗不当及治疗费用过高等, 而医护人员则要提防患者反告自己, 造成双方之间互不信任[3]。因此加强双方之间的交流, 促进双方共同意愿的达成显得迫在眉睫。患者应多体谅护理人员的工作性质, 同时护理人员应完善自身的综合素质, 提高操作水平, 选择合适的沟通技巧, 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沟通, 从而提高护理质量, 减少纠纷的发生。

关键词:护患沟通,技巧,儿科

参考文献

[1]黄人健.温故知新——展望2007年的护理事业[J].中华护理杂志, 2007, 42 (1) :5.

[2]冷晓红.人际沟通[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47.

护患沟通技巧在整体护理中的应用 篇11

【关键词】護患沟通;技巧;整体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44-5511(2011)11-0238-01

护患关系是护理人际关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一种,是护理工作中的首要问题[1],也是护理伦理学研究的核心问题[2]。良好的护患关系不但为护理人员创造了愉快、舒畅的工作氛围,也是提高护理质量的重要体现,并对患者的康复起着很大的促进作用。护患关系不是一种普通的关系,它是一种有目标,需要谨慎执行,认真促成的关系。在以病人为中心人性化服务的今天,建立良好护患关系在整体护理中尤为重要,现将其体会介绍如下。

1 尊重病人、服务到位、是建立护患关系的基础

服务热情、细致、耐心、周到。热情地接待每一位新入院的患者;细致的讲解病区环境、住院规章制度以及疾病的相关知识;耐心解答患者提出的疑问;对患者的需求及时、周到解决。在尊重病人的基础上,认真做好每一项护理操作,是建立良好护患关系的基础,首先给病人以信任感,使他们能够安心住院治疗。

2 丰富的基础理论知识、过硬的技术

本领是建立护患关系的重要保障。 丰富的基础理论知识、过硬的技术本领,是建立良好护患关系的重要保障。患者希望了解所患疾病的诊断、治疗、护理和愈后的相关知识,这些知识的获得需要护士以扎实的理论为病人讲解。另外,患者不但希望有热情的服务,更希望护士有一流的技术。高超的技术水平可以增加患者的信任,使护患关系更加融洽。因此,护士要刻苦钻研业务技术,精益求精,这样才能使患者和家属放心、安心。

3 沟通是增进护患关系的法宝

与病人沟通要针对病人在住院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抓住沟通的时机,随时随地的有目的地进行,同时与病人沟通还要寻找机会。

3.1 语言沟通 护士经常到病人床边与患者交谈,细心观察每个病人的心理变化,选择时机和病人交流,解除患者的孤独寂寞感,减轻病人的心理压力,抓住与病人沟通的契机,使患者感到亲切感,消除紧张拘束,主动参与护理计划的制定和执行。

3.2 非语言沟通 患者在陈述病情或表达心声时,护士应注视患者认真倾听,以表示对患者的尊重。当患者因疾病导致疼痛难忍时,护士轻轻抚摸或者握一握患者的手,患者会增加战胜病魔的勇气和信心。在非语言交流中,护士态度从容镇定,仪表整洁美观,姿态稳重大方,是病人尊重和信任,病人会有安全感。

4 微笑服务

护士要始终保持良好的工作情绪,微笑服务。护士的微笑不但会使患者感到亲切、心情舒畅,而且会给患者带来积极的动力。比如,微笑着为患者治疗,患者能够主动接受。反之,患者就比较勉强,不但影响护患关系,还会影响治疗。另外,当患者违反规定,微笑着去批评患者,他们会感觉不好意思,马上改正;而严肃的批评,患者易产生逆反心理,达不到所需目的。

5 忍让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因患者的身份不同、所受教育不同,难免会遇到无理甚至蛮横的患者,这时,护士首先要想到自己为人民服务的天职,热情接待,耐心讲解,用你的宽宏去包容一切,定能得到患者的理解。

6 换位思考

为使护患关系更加融洽,护士要经常站在患者角度,体会患者的感受,而更好的为患者服务,解除其病痛。

综上所述,在临床护理中与病人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对护士来说是一种艺术,是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建立良好护患关系的手段不是各自孤立的,彼此无关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并且在整体护理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护理人员在工作中要掌握与病人建立良好护患关系的技巧,就要具备良好的素质和自身修养,努力学习与医学相关知识的边缘学科,拓展医学视野,从而提高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丁景华,陈莫异,林群等.人际关系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影响[J].护理管理杂志,2004,4(7):30—31.

护患沟通的临床应用 篇12

关键词:下肢骨折,护患沟通,护理

在临床上, 下肢骨折其发病率越来越高, 这主要是由于我国居民物质生活水平迅速提高, 私家车保有量急剧增长, 再加上私家车司机驾驶经验欠缺或安全意识差, 直接导致我国交通路况日趋恶劣, 由此引发的交通事故层出不穷, 而相应的由交通事故造成的下肢骨折发病率也呈迅速增长趋势。在数十年前, 下肢骨折患者均应用夹板外固定长期静养这一保守治疗[1], 但随着骨科治疗理念的更新, 早已摒弃了这一陈旧思想, 临床较多采用锁定钢板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2], 这不但可使患者早期下床锻炼, 避免卧床并发症或引起体质下降, 还能够更有效的保障复位效果[3], 改善患者日后的运动功能。然而, 除了科学有效的治疗外, 完善的临床护理也是患者恢复的保障条件。而当前医患形势紧张、医患关系恶劣, 诸多不法媒体煽动炒作来败坏医护形象, 致使患者就诊时充满戒心和敌意[4], 使护理工作开展非常艰难。为此, 我院骨科开展了下肢骨科在履行临床护理的通俗侧重护患沟通的专项研究, 疗效显著,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次研究患者人群均为我院2012年5月-2015年2月确诊并收治的122例下肢骨折患者, 所有患者均系交通事故伤, 并实施了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其中男75例, 女47例。患者年龄18~74岁, 平均年龄 (39.5±12.3) 岁。所有患者均实施X线检查确诊并纳入, 按照骨折种类分类, 42例系胫腓骨骨折, 31例系股骨干段骨折, 26例系股骨粗隆间骨折, 19例系踝骨骨折, 4例系髌骨骨折。同时排除严重颅脑损伤、严重内脏损伤、严重失血、精神类疾病、原发性智障、五官任意感受器有缺陷等不适宜纳入研究的情况。以2014年6月1日为节点, 在此之前 (含当日) 收入的患者未侧重护患沟通护理, 合计61例, 编入对照组;在此之后收入的61例患者侧重了护患沟通护理, 编入研究组。两组性别、年龄、骨折种类等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实施下肢骨折常规围手术期护理: (1) 入院护理:将患者收入疗区, 送入病房, 简单交代住院期间注意事项, 将其在院期间的主治医师和管床护士作以介绍, 充分保障其治疗期间权利及义务的告知。 (2) 环境优化:护理人员应维护病房整洁、安静, 温度湿度合理, 为患者提供好的治疗环境。 (3) 疼痛护理:严重疼痛者遵医嘱给予止痛药, 疼痛轻中度患者应用非药物疗法, 如湿毛巾冷敷、热敷、按摩、呼吸指导、分散注意力等。 (4) 监测病情: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及意识状态、检查引流管、尿管等通畅情况, 做好护理记录, 同时及时回答患者与疾病、治疗相关的问题。 (5) 并发症护理:常规为患者翻身、按摩、叩背, 以促进血液循还和排痰。遵医嘱给予患者抗血小板药。严格防止褥疮、感染、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6) 康复护理:护理人员嘱患者克服疼痛, 早期床上活动肢体, 而后下床站立, 拄拐行走, 充分锻炼下肢功能及身体机能。 (7) 出院前护理:患者出院前夕, 护理人员应指导患者家属办理出院手续, 常规进行出院前宣教, 嘱其按时按量用药、定期复查、发生情况随时返院复诊。

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护理流程基础上侧重护患沟通护理: (1) 术前沟通:向患者详细介绍医院的住院处管理概况、主治医师及管床护士的基本履历, 详细为患者讲解下肢骨折的相关疾病知识及即将开展的手术术式的意义。诸多患者受不法媒体蛊惑, 认为医师不为患者应用夹板保守治疗而优先应用手术治疗是为了创造收益, 为此护理人员必须详细解释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治疗价值, 主要包括早期可实现下床活动、复位完善、并发症概率低。而后, 为患者术前准备时为其详细解释禁食水、备皮、下尿管或灌肠的目的和治疗意义。以上沟通能够极大地消除患者对治疗护理过程中的种种误解, 消除对手术的不正确看待, 从而积极配合治疗。 (2) 术后沟通:患者术后回到病房, 护理人员应将手术的顺利成功消息第一时间告诉患者, 详细介绍术后注意事项, 围绕着术后进行的治疗和护理为患者全面细致讲解实施的原理及必要性。同时, 为患者介绍其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并且告知其医护人员为遏制这些并发症出现所实施的干预手段。同时, 将术后家属护理的注意情况详细交代, 使患者及家属配合医护人员做好其术后的护理工作。待患者即将实施康复护理时, 为患者讲解康复锻炼的临床价值, 同时在康复训练过程中反复传授训练要领, 纠正其不正确体位及动作, 严格履行术后注意事项, 争取患者能够科学、顺利的完成康复训练。 (3) 出院前沟通:护理人员应为患者准备好印刷精美的家庭护理综合康复手册, 嘱患者及其家属细致阅读并严格执行。最后代表医院、医师及护士为患者治疗期间对医护人员的治疗配合与大力支持表示热诚的感谢, 并嘱其定期复查、不适随诊, 祝福其早日康复。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遵医行为, 具体体现在沟通和谐、配合治疗、积极锻炼这3个方面进行评价, 每个方面分为是、否两个维度。而后统计两组的护理满意率及医疗护理过程中患者挑起不良争端的概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对该次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数据对比采用t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研究组患者沟通和谐、配合治疗、积极锻炼3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 (P<0.05) , 研究组护理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 , 医疗争端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 。见附表。

3 讨论

当前, 由于医疗行业实际上也完全实施市场化运作, 因而医疗机构也必须遵守市场规则, 引入现代服务理念来提高医疗卫生行业的服务水平[5]。医院经营实际上就是为患者提供医疗服务。而护理作为医疗机构软环境中的最直接形象代言服务形式, 直接对医院的社会舆论及经营状态造成显著的影响。为此, 现代护理学领域学者指出, 现代护理单单依靠简单告知权利义务、按部就班执行医嘱已经完全无法适应患者对医疗服务的心理诉求[6]。因此, 护理人员必须投入饱满的热情与积极的心态, 与患者进行真诚、细致、周到、完善、和谐[7]的沟通, 对患者提出的实际需求在不违反医疗制度法规的前提下尽全力予以满足。这能够显著优化患者心态, 促进患者病情的恢复, 更有利于医疗护理工作的开展, 将医疗纠纷扼杀在萌芽之中。

下肢骨折患者多系突发性外伤, 对患者心态和自尊产生了沉重的打击。同时, 患者对骨骼内植入钢板、钢钉等可自发的盲目想象, 极大地加深了其内心的恐惧。再加上受伤后需要大量的金钱支出。综合以上情况, 患者会对治疗和护理产生畏惧、排斥和抵抗[8], 具体表现在与医护人员交流时态度冷淡甚至恶劣, 执行医嘱时草率片面, 康复锻炼时浮皮潦草。为此, 在护理中侧重护患沟通, 加强患者的遵医意识势在必行。

该次研究中, 研究组不再是单纯执行医嘱, 而是自始至终与患者保持完善的沟通, 始终了解并理解医护人员的治疗和护理处置其背后的积极作用和意义, 护理满意率更高, 没有医疗争端发生。由此可知, 下肢骨折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侧重护患沟通能构建和谐的医疗氛围, 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 严格执行术后锻炼, 并且认可护理人员在工作中的辛勤付出, 彻底规避了不必要的医疗争端, 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参考文献

[1]吴红艳.骨科护理中的护患沟通技巧应用[J].医学信息 (下旬刊) , 2011, 24 (5) :271.

[2]何素芝.下肢骨折患者临床护理中舒适护理的临床价值[J].中国保健营养, 2012, 22 (11) :4575-4576.

[3]吴建辉.舒适护理在老年下肢骨折患者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 (专科版) , 2011, (12) :33-34.

[4]王秋芬.护患沟通技巧在下肢骨折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社会医师 (医学专业) , 2012, 26 (14) :277-278.

[5]冀玉, 王桂丽, 乔春霞.交锁髓内钉治疗下肢骨折护理体会[J].疾病监测与控制杂志, 2010, 4 (2) :119-120.

[6]许开.沟通在儿童骨折护理中的积极作用体会[J].中国误诊学杂志, 2011, 11 (26) :6392.

[7]包娜布其, 孙金霞.下肢骨折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2, 5 (20) :150-151.

上一篇:变频器的安装问题下一篇:车载电子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