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教育发展路径

2024-10-23

高职教育发展路径(精选12篇)

高职教育发展路径 篇1

一、影响与制约高职教育质量的软硬件因素

通过综合分析得知, 在提高高职教育的质量过程中, 有着很多的制约因素, 主要分为两类:第一, 硬件因素, 主要包括学校的硬件设施建设, 例如, 实习设备、实习基地的建设等等;第二, 软件因素, 也是影响高职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 主要包括:教学管理模式、师资力量、质量评价体系、教学管理、考试制度和督导制度等等。在这些因素中, 软件因素占据了很重要的部分, 使得其成为制约高职教育发展的最主要因素之一, 所以为了提高高职教育的质量, 我们可以从改善高职学校的软件条件开始。

二、国外职业教育的成功经验及启示

(一) 德国模式。

德国的职业教育属于典型的“双元制”模式, 主要就是利用学校和企业的合作关系进行人才的培养, 一方面, 学生在职业院校中接受基础知识的教育, 为将来的工作和深入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另一方面, 学生在企业内进行课外实践, 将学到的理论知识用于真正的实践当中。

(二) 加拿大、美国。

加拿大和美国的高职教育采用的是CBE模式, 主要是培养学生能够胜任某一工作岗位, 在教学过程中, 重点培养学生的技能, 一些专家机构对某一岗位的技能需求进行分析和综合, 然后职业院校根据分析的结果进行课程内容的安排, 进行教学和考核。

(三) 澳大利亚的教育模式。

澳大利亚的教育模式参与的角色有政府、企业和学校, 因此, 高职教育是在国家和政府的推动之下进行的, 与美国模式相同的地方在于, 同样注重学生的需求。澳大利亚的教育模式突出的特点就是, 并不是一次性完成教育的全过程, 可以采用学习后工作, 然后再学习的模式进行, 这种模式能够使得学生寻找到更加适合自己的专业。

(四) 英国的教育模式。

英国的教育模式与国内的职业培训非常类似, 学生通过一些教育机构的培训, 学习一些基本技能和知识, 然后考取资格证书。这种模式的主要特点有:第一, 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没有严格的限制, 学生在参加过职业培训以后, 获得的一些证书等, 可以作为进入高等教育的入门凭证;第二, 课程根据社会上的实际领域进行划分, 覆盖金融、科技、建筑等多个领域;第三, 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模式, 课程的内容在于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教师主要是引导学生, 为学生进行答疑解惑等;第四, 课程内容比较注重实践性, 教师在评价学生的时候, 采用多方面的考核制度, 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成果。

(五) 新加坡的模式。

新加坡的教学模式主要借鉴了德国的“双元制”模式, 这一教学模式具有以下主要特点:第一, 课堂的教学环境尽可能地模仿企业的工作环境, 使得学生能够逐渐适应企业的工作, 缩短人才的成长期限;第二, 除了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以外, 重点培养学生的协同合作能力和团队意识等, 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第三, 学校的培训课程与企业的需求大致相同, 这样能够同时提高学校和企业的实力, 使得学校、培训机构和企业能够更好地合作。

三、我国特色职业教育的发展路径

通过以上的分析得知, 发达国家几乎都有着自己的职业教育模式, 这些模式能够适应各自国家的实际情况, 从而促进高职教育质量的提高, 能够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人才, 值得我国借鉴和学习。但是, 在学习过程中, 不能盲目地照搬其他国家的人才培养模式, 必须结合本国的具体情况进行, 发展出一条适合我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发展之路, 为此我们可以做到以下几点:

(一) 以人为本, 重视人才的培养。

高职教育主要是为社会培养技能型的人才, 所以人才是培养的重点, 应该被当做高职院校的服务对象, 进行以人为本的教育, 可以做到以下几点:第一, 注重学生兴趣爱好的培养, 兴趣是学习的主要动力之一, 能够帮助学生尽快地融入到学习中去;第二, 了解并且进行满足学生的需求, 高职教育应该遵守人的个性发展, 对于学生提出合理的要求应该尽量满足, 才能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和发展。

(二) 准确定位, 服务于区域经济与地方经济。

社会行业的支持是高职教育发展的重要动力, 高职教育应当在行业支持中对产业结构发展方向进行跟踪并明确行业发展重点, 通过对社会岗位设置进行了解以确保专业设置能够对行业岗位群进行覆盖, 从而在为区域经济和地方经济发展提供可用人才的同时形成院校专业品牌优势与特色并提升院校知名度。

(三) 课程内容应该以企业需求为主。

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能够尽快地适应企业的需求, 因此在课程教育的过程中, 课程内容就要以企业的需求为主, 才能更好地培养出适应企业的人才, 主要可以做到以下几点:第一, 通过开展调查和就业信息反馈等途径积极了解企业的需求, 同时根据企业的人才需求方向制定学生的学习内容;第二, 对于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发展需求进行预测, 能够培养具有前瞻技能的人才, 在企业转型或者作出调整时, 能够很好地满足企业的全新需求。

(四) 实施双证融通制度。

双证指的是职业资格证书与学历证书, 所谓双证融通是要求学历证书教学内容和资格证书培训内容能够相互沟通和融合, 这种制度的内容主要是以社会职业岗位分类与就业需求以及资格标准要求为依据来进行专业设置、课程结构建立与教育内容的确定。具有较强实践性的专业要将教育目标定位于资格证书的获取上, 从而让职业能力成为学历教育的重要要求。双证制度在实现职业培训与学历教育结合的基础上不仅可以打造职业教育特色, 同时也可以推动职业院校学生任职能力与在不同岗位中适应能力的提升, 对促进学生就业具有重要意义。

(五) 加强校企联合。

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的与企业的人才需求一致, 如果能够加强校企联合, 课程设置时能够更加具有针对性, 培养出的学生能够更加满足企业的需求, 也能够为企业节省人才培养的时间, 所以加强校企联合是提高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 主要可以从以下几点做起:第一, 采取产、学、研相结合的方式, 实现人才培养、科研技术和企业的发展相结合, 这种模式对于学校、企业和学生都有好处;第二, 安排学生到企业进行实习和培训, 使学生能够尽快地了解企业的工作内容。

(六) 职业教育的大众化与终身化。

高职教育的大众化与终身化需要具有预支对应的办学模式。我国传统高职教育体系具有层次机构单一与封闭性特点, 这种特点导致了高职教育与市场经济接轨的困难, 所以有必要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为依据来构建具有开放性特点的职业教育体系, 从而突出我国职业教育所具有的社会主义特色。在此过程中, 单一的职前教育需要向多元化、层次化、多形式、多功能、多学制扩展以形成大职业教育体系。同时要在重视职业教育主体地位的基础上将职业继续教育以及基础教育作为双翼, 通过对企业成人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来提高职业教育实力, 构建起结构合理、成人教育、职业教育、接触教育门类齐全且协同发展的职业教育体系框架, 从而有效且直接地为市场经济提供服务。

摘要: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输送着一批又一批的人才, 成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摇篮, 但是通过调查和研究显示, 高等职业教育的质量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本文简要介绍了影响高职教育质量的软硬件因素, 重点讲述了国外发达国家的高职教育的成功经验, 从而为我国特色职业教育的发展提出了策略。

关键词:高职教育,教育质量,成功经验,特色职业教育

参考文献

[1].王驰.高职院校构建第二课堂活动体系的探索与实践[J].社科纵横 (新理论版) , 2012, 2

[2].郭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职业教育发展动向[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2, 9

[3].周琳.高职院校素质教育的内涵廓清及实践对策[J].职教论坛, 2012, 7

[4].马树超.校企合作: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主线[J].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2, 1

高职教育发展路径 篇2

3.1地方高职教育与区域内企业行业在人力资源方面的协同

人力资源是两者协同发展的基础。高职院校要打破传统的教育理念,让教师、学生走出去,让企业专家走进来,在最大程度上实现双方资源的共享(人、物、文化、管理方法与手段及职业理念等)。随着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从传统行业向高技术与新兴产业转变,从体力型向技能型转变。地方高职院校在技能型人才供给量上与区域经济企业的需求上要协同,专业设置要对口、毕业生数量与质量要对口。地方高职院校与区域内企业所需技能型人才在文化素质协同,要求高职院校在学校与专业建设过程中、在培养过程中,引入企业文化建设,使学生从“校园人”向“企业人”的转变在学校完成。地方高职院校可为社区再就业教育、企业转岗培训以及在职人员的学历提升创造便利条件,提升高职教育培养人才的支撑能力与发展潜力,更好的为区域经济服务。高职院校与区域内企业可以在以下三个方面协调:供需协同、企业文化素质协调、再教育发展协同。供需协同不但可以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同时也可以避免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脱节。企业员工的职业道德与素质关系企业文化的建设,关系企业内部的和谐,关系企业创新驱动的原动力,关系人才对企业和职业的认同感。终生学习是知识经济时代的重要特征,高职院校需要新知识、新技术的更新,区域内企业发展需要高职院校为企业员工再教育提供服务支撑。

3.2高职教育与区域内企业行业在科研技术方面的协同

高职院校拥有一批技能熟练、科研创新能力较强的师资队伍,与区域内企业的合作,可加速技术成果和发明专利的转化应用,提高企业的创新水平。同样,区域内高新技术企业在引入高职院校的科技成果和发明专利的过程中,提升自身的竞争力。科技成果从实验室到推广应用需要双方的协同,这种协同不但能使科技成果更快转化,而且在转化过程中,双方科技人员在研究能力上可得到互补,提升双方的研究能力和应用能力。部分高职院校学生可参与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在这一过程中了解并掌握企业在技术方面要求,使学生技术能力满足企业的要求。基于此,高职教育要根据区域产业结构变动和发展趋势,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趋势,创造一种良好的人才创新环境和经济文化环境氛围,改善区域内企业竞争力,促进本区域企业的发展。

3.3高职教育与区域内企业行业在协同创新方面的协同

创新性人才是高职院校进行人才培养的核心目标,创新也是高职院校重要属性之一。随着经济改革的深入,企业的发展向着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低能耗、低污染、自主创新能力强等方面转变,在转变的过程中必需人才系统的支撑。高职院校实现与区域经济内企业的对接,需要在机制、管理、理念、载体、知识和技能等方面创新。首先要在办学机制上创新,由“闭门教书”到“开放办学”,在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课程建设和评价体系上与企业进行交流沟通。同样,对于企业要建立互联互通的合作培养机制,达到双方共赢。其次在管理上创新,对于高职院校来说,改变管理方法和管理流程势在必行,与企业建立协调部门,加速两者在创新上的融合提升。从发展思路来说,高职教育面临招生生源和就业的双重压力,企业面临“用工荒”和“高技术人才荒”的压力,双方应各取所需,互补共存。在经济转型与产业升级加速的情况下,高职院校应针对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的机遇,进行专业结构调整,特别要注重一些新兴行业的发展动态,区域内企业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过程可以利用高职教育在人才培养上的优势,与其合作加速企业的升级过程。双方可以采用共建产品技术研发中心、共建技能大师工作室和共建人才培训基地、共建信息资源库,共同承担省、市各级各类项目攻关,开展技术交流和知识共享,促进企业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

4结语

地方高职教育的发展需要区域经济提供物质基础,区域经济的发展需要地方职业教育提供人力和智力支持,两者的协同发展是相互促进的、动态发展的。校企合作是双方协同作用的基础,但是在我国大部分地区高职教育与企业合作相比发达国家仍是低层次的合作,甚至很多无疾而终,双方在利益分配、合作机制以及效果评价难以达成共识,与此相关的研究和实践还有待深入探讨。

参考文献

[1]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年度报告[R].2009.

[2]王守法,王云霞.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的理论探讨[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1(3).

[3]张天波.现代职教体系协同现代产业体系的机理探析—以广东省为例[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12,14(5).

[4]周鸣阳.基于杭州区域经济视野的现代职教体系探索—以杭州为例[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27).

[5]朱冬辉等.区域经济国际竞争力指标体系的构建及评价方法[J].统计与决策,2013,(18).

高职教育发展路径 篇3

[关键词]新升格高职院校 教育转型 路径

[作者简介]黄柏江(1967- ),男,浙江诸暨人,浙江邮电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处长,浙江大学在读MPA,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浙江 绍兴 312016)

[中图分类号]G7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7)26-0037-02

我国高职教育的整体发展已经走过了初创阶段,目前高职教育正处于不断推进品牌建设和内涵建设的发展新阶段。职业教育与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共同构成了我国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规律的内在要求,高职教育作为一种独特的办学类型,在我国整个教育格局中已经占有了举足轻重的分量。但是,在这一特殊的办学类型中,其中不少是由中专升格而来的新建高职院校,即所谓的“成长型”类型,这类由中专升格的新建高职院校,在其成长初期,教育工作的核心是“转型”,即如何摆脱已有的中专办学模式,逐渐转变为高职办学模式,继而真正迈入高职教育的康庄大道。笔者结合实践和初步研究,认为实现观念、管理、环境、水平、行为、模式等六大转型是成功实现中专办学到高职办学的基本路径。

一、广采博取,勤于思考,实践观念转型

办好教育,理念先行。作为有着几十年办学历史的中等专业学校,相对丰富、深厚的办学积淀固然是一份宝贵

的财富,但“积习难改”也最容易成为教育转型的障碍,尤以观念惯性最难突破。因此,要实现中专办学向高职办学的成功转型,首先要实现以下几方面的观念变革:在办学功能上,由单纯“劳动力”培养转向“职业人”和“社会人”培养为主,科研和社会服务并重;在培养目标上,由中级应用型技术人才的培养向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转变;在教学方法上,由知识、技能传授转向知识、技能和职业行为能力的培养;在学生管理上,由单向管理向服务、平等共处转变;在教师角色上,由单一的知识传授者向知识传递过程的协调者、咨询者和知识的研究者、服务者转变;在学生学习上,由被动学习向知识技能的主动探求者、以发现体验为主转变。

在以上六个方面的观念转变中,尤以树立教师角色的新理念最难,也最具有研究价值。教师角色由知识的单一传播者向知识传递过程的协调者、咨询者转变,这是由职业教育的社会功能决定的。高职教育的社会功能是培养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即培养“职业人”和“社会人”。职业教育的教学应是行动导向的一种新范式,在教学方法上由中专的知识、技能传授转向知识、技术和职业行为能力的培养,其中职业行为能力的培养是核心,在教学中教师要与学生互动,让学生获取信息、掌握职业技能、习得专业知识,从而构建属于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体系,与此同时,完成教师自身的角色转变。

二、改造组织,疏理关系,实践管理转型

学校作为一种特定的组织,由于组织目标的变化,其组织结构设计和决策制定权力的分布也势必要发生相应的变化。新升格的高职院校,最重要的就是如何构建院系两级管理体系。高职院校在建校之初,其强大的管理惯性之一便是单极管理的延续,新成立的专业系作为以专业集群为基础的独立的办学单位,往往处于有职无权的尴尬境地。事实上,作为高等教育中一种独立的类型,高职教育以其广泛的触角伸向社会经济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以此彰显高职教育有别于普通高校的办学品质。各专业系是最容易滋长触角的地方,而触角发达的程度取决于专业系的结构设计和分权化的管理模式的形成。

普通高校是以学科为中心的组织结构,高职院校的基本办学单位的系部结构,应充分体现以专业为中心的特色,一种现实的专业系组织设计可以采用以下模式(如下图所示):

这是一种分权化的管理模式,专业系拥有经营管理自主权,即自主进行师资队伍建设,自主进行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实验室建设,自主设计人才培养模式。而专业系的核心则是以专业为载体、专业负责人引领的专业单元,这一组织单元应成为转型后学校组织中最具活力的细胞,只有如此,学校的机体才能得到健康发展,为管理转型提供可能。

高职教育培养的行业、企业生产一线所需要的技术人才,专业设置及教学计划的审定都需要行业、企业的支持和参与。加强“校企合作”的实质是“系企合作”,“产学结合”的实质是“专业与企业结合”。为此,在“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中我们必须明确,学校的主体应是专业系,在其操作层面则是专业单元和企业之间的合作。

组织结构的转变只是为学校的转型提供了可能,一个组织机体要健康发展,必须给予组织以充分的营养,而转型之初的专业系部组织往往严重营养不足,其主要表现为经费权、人事权等自主管理权的缺乏,由此导致专业系部自主建设职能履行极不充分。一种现实的选择是对经费权包括教育运行费用、员工绩效资金等给予充分切块,在切块范围内系主任享有充分签字权,即系主任签字后可直通财务、人事等职能处室;另外,专业系部组织应享有人事裁决权,引进、培养、考核甚至辞退等均可享有充分的话语权。

因此,专业系结构设置的到位和充分的营养输送,将为转型之初高职院校专业系发挥其应有职能提供巨大的内在动力,在此基础上,院级组织和专业系将各司其职,在学院发展上分别扮演如下角色:院领导重在拓展学院生存发展的外部社会空间,在广度上着力;专业系重在拓展学院学生培养的专业空间,在深度上着力;处在中间层次的职能处室,将履行双向职能,即对上(院领导)履行参谋职能,对下(专业系)履行组织、协调、服务职能。

三、加大投入,推进建设,实践环境转型

相对于显性的各式课程,隐性的环境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向学生渗透着自己的教育理念、价值追求等校园文化。步入高职办学轨道后,无论是学生的课堂教学环境、实践教学环境、课余学习生活环境,还是教学服务网络,都对学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中职以自然班为基础的静态、被动的教学形态显然已不适应高职学生的学习需求,以自主选择为主的流动性课堂应成为高职教学的基本形态。流动课堂是学生自主选择的一种外在表现,静态的以班级文化为特征的课堂教学环境被动态的以学院文化为特征的课堂教学环境所替代。

实践教学环境的构建是高职教育有别于普通高校的主要特色所在,相对于中职的实训环境,高职学生的实训环境更重整体性、实践性、真实性,以校内专业实训基地为载体的高职实践教学环境和中职实践教学环境相比,无论是规模、功能、教学组织形式都发生了质的变化。

课余学习生活由于其完全的流动性从而表现出更大的自主选择性,这种自主选择性是对校园文化感召力的最好检验。新升格高职院校其校园文化常常带有明显的中专痕迹,整齐划一、较少自主空间、缺乏感召力,图书阅览场所、体育活动场所、文化娱乐场所、生活场所(寝室、食堂)、休闲场所等的建设直接影响着新升格高职院校的文化内涵,需要管理者从营造校园文化的高度来着力建设,从而构建和高职教育功能相匹配的学生课余学习生活环境。

自主选择的流动课堂、以专业实训基地为载体的实践教学环境、隐含校园文化感召力的课余学习生活环境等将使高职教育的空间架构得以实现。

四、勤于学习,勇于提升,实践水平转型

由于中、高职教育对象的不同,教师角色的使命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就教学而言,其变化如右上表:

显然,高职教师相对于中职教师而言,肩负着更高层次的使命,且这种使命的变化,不仅仅体现在教学层面,同样也体现在对学生的“人生导引”上。因此,角色使命的变化要求与教师的水平转型相匹配,不然教师的“讲台根基”就要发生动摇。自然,学习是教师水平转型的唯一途径,其水平转型的内容包括学历提升、职称提升、能力提升以及与之相伴的视野拓展和素养提升。

教师水平转型并不是自然的,由于教师职业状态惯性使然,教师水平转型往往是一个痛苦的过程。在转型初期和转型过程中,都需要借助学校意志促使教师水平转型成为一种自觉的行为,这种学校意志包括一系列有关师资建设的政策、措施,以此作为一种强大的推力,帮助教师完成痛苦的转型过程。

五、学生为本,充实内涵,实践行为转型

中专升格为高职院校,由于教育对象的变化,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也在相应的发生变化,这种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师生交往行为。中职教育背景中的师生交往,由于中职学生尚处于心智发展阶段,师生交往更多地体现为简单的管与被管的关系,教师扮演着交往的主角,主宰着交往的内容。而当教师面向高职学生时,交往的对象发生了质的变化,未成年人转化为成年人,师生交往由单向管理正在向和谐共处转变,教师不再是单纯依靠命令的行为方式影响学生,而更多的应该是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学术素养、教学水平去影响学生。

2.课堂教学行为。如前所述,中职课堂教学主要解决的是“知识是什么?”(理论)及“怎么做?”(技能)的问题,与此相对应,教师的主要教学行为方式为“陈述”和“讲解示范指导”,而高职课堂教学除了要解决“知识是什么?”及“怎么做?”的问题,更要解决“知识在哪里?”(发现)及“为什么这么做?”(体验)的问题。因此,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除了“陈述”和“讲解示范指导”,更重要的是要为学生提供知识的视野及思考视角,模拟展示技能的实际工作背景甚至相关岗位群的企业文化背景,以使学生在获得知识、技能的同时,关注知识的迁移、运用和创新,从而提升学生培养的层次。

3.教师工作行为。在中职教育环境中,教师的工作行为主要为教育教学行为,而在高职教育环境中,教师工作行为由以教育教学工作为主转变为教育教学、科研并重,同时兼顾社会服务。

六、积极尝试,大胆改革,实践模式转型

我们过去在区分中职和高职培养目标时,总是简单地界定为简单技术工人、复杂技术工人,这对“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诠释是不够准确和清晰的,我们在教学管理工作中,特别是修订教学计划定位培养目标时,对“高素质高技能人才”逐步有了较为深刻的领悟。一是必须具有较高的专业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二是对学习技术和学习方法的应用能力;三是协作意识、团队精神和群组行为,还应包括更换职业的适应性;四是职业道德素质;五是基本的管理能力,每个员工都可能成为项目的临时管理者;六是从为企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的角度,必须具备创新知识的基础。总之,高职学生培养模式的构建应遵循以下原则:

1.注重人文素养的打造。高职学生入学后的第一学年,在课程设计和活动设计上,应注重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为学生的后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性支撑。

2.注重工学交替的教学设计。与中职相比,高职学生管理比较强调“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实践的结果表明,高职学生基本具备了较好的自律意识和自理能力,因此,实行工学交替不但理论上必要,而且实践上也可行。一种现实的操作模式是利用一、二年级的暑假有组织地前往校外实训基地见习,通过见习积累感性认识,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感受企业文化,增强学习的针对性,更好地塑造自身的综合职业能力。

3.注重专业能力的集成。实现专业能力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是分解课程单元,这种教学组织形式客观上可能会造成专业能力的割裂,而从基于实际工作背景的工作任务或项目来看,其本身却是一个完整的整体。学生走上工作岗位,面对完整的工作任务或项目时,必须具备综合的专业能力。因此,要实现高职学生培养目标和企业岗位需求的“零距离”对接,就需要在下企业顶岗前完成对专业能力的集成,通过专业集成,使学生建立起系统的工作任务或项目的概念,提升面对工作任务或项目时的实际应对能力,从而提高自身的适岗能力。学校将以良好的毕业生形象,打造学校的办学品牌。

[参考文献]

[1]陈宝华,王中向.高职教育发展理念与实践选择[J].职教论坛,2007(2).

[2]朱中华.谈新建高职院校发展中应处理好的若干关系[J].教育与职业,2006(30).

[3]韩振.高等职业院校发展的困惑、难点与对策分析[J].教育与职业,2006(30).

高职院校人文教育路径探讨 篇4

一、目标与路径

加强人文教育是高职教育自我完善的措施, 可以为破解高职教育许多发展问题和困惑提供思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加强人文教育, 要围绕实现以下重点目标逐层展开。

1. 培育高职生的现代人文素养。

培养高职生如何做人、如何生活, 如何处理人与人、自然、社会及自身关系的品质和潜能。引导学生崇尚理想信念、精神追求、道德自觉和人格恪守, 有公民意识、社会责任、爱国情怀、尚德精神、健康心理和和谐思维。

2. 促进技能素质和职业发展能力的提升。

重视人文素养与技能素质相互促进导引的联系, 引导高职生克服自卑心理, 正确处理自身理性、情感、意志方面的矛盾, 培养自强不息的意识和坚韧不拔的意志, 增强学习力、适应性和职业转换能力, 实现“做人”与“做事”、求善求美与求技求真的完美融合。

3. 保持人文教育与技能教育的平衡。

使人文教育成为高职教育的应有之义, 引导高职院校弘扬大学精神, 承担社会人文责任, 把发展方式转移到以提高质量、凝炼特色为主要内容的内涵式道路上来。

围绕上述目标, 需要以“以人为本”为价值导向, 改革人才培养方案,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1.建立完整的人文教学体系。

在教学目标上, 确立人文教育与技能教育并重的教学目标, 把对学生态度、情感、价值观等人文素质要求纳入人才培养目标体系。在课程体系上, 调整公共课和技能课的结构比, 提高人文课在公共课和课程体系里的比重, 且分布在三个学年开设。在课程设置上, 根据人文课程覆盖面广, 而高职学制短、学时少的特点, 加强课程整合, 抓住核心领域, 开设一些主要的通识课程。在课程标准里, 着重引导学生重视理想、信念、道德、人格、情感与价值的追求, 重视对生存意义和终极价值的反思。在考核考查上, 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 采用必修和选修、考试和考查相结合的方式, 保持层次性和可选择性。在质量控制上, 坚持重量又重质, 以质量弥补数量的不足。在教学方法上, 着眼于为学生创设能够自由发挥的学习环境, 增强课程内容的时代性和现代感, 讲究深入浅出、喜闻乐见、融入生活, 既“晓之以理”, 又“动之以情”。

2.强化技能课和人文课的相互渗透。

技能教学中的人文教育是单纯的人文课程无法替代的, 应转变人文教育是社科教师职责的观念, 技能课教学要强调知识、技术生成的人文背景和社会价值, 挖掘技术技能中蕴涵的丰富的人文精神, 把对真善美的追求渗透于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 融合于职业技能教育的始终。人文课教学除了服务于学生“成人”和“做人”的需求, 还要服务于“成才”、“做事”的需求, “培养和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精神”[1], 围绕技能培养, 多开设文化、环境、资源、生态等概论课程, 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人与人、社会、自然及自身的关系。

3.提升教育实践活动的层次。

人文教育实践活动应提升到“心灵净化”和“道德力量”等较高层次。娱乐活动要力求届次化、品牌化, 讲究思想性、艺术性和审美性。心理辅导活动要运用积极心理学, 组织拓展训练、团体辅导和朋辈互助。社团活动要扩大人文类社团的数量和比例, 鼓励学生在志同道合、沟通协作中学会做事、做人和生活。讲座活动要让学生体会专家、名人的大家风采、治学之道和为人之要。

4. 营造校园生活的人文氛围。

学校的管理理念、价值指向和行为模式应体现学生的主体性、管理的人性化、文化的凝聚力。学校的文化环境应宽容而又有挑战, 体现对多元智能和性向的尊重, 对合作沟通、主动探索的激励, 对大学精神和人文价值的追求。改善校园的管理和服务, 加强对学生恋爱、交友、消费等校园生活的引导。提高后勤事务和学生事务人性化管理水平, 给学生创造归属感、安全感、满意感。结合学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背景, 精心设计和营造优美校园, 丰富其文化价值和审美功能。

5. 建立开放式学校教育。

应开拓学校与家庭、社会的互动渠道, 吸纳家庭和社会的教育资源, 建立面向家庭和社会的开放式教育, 构建立体环境与全面载体。通过开放式教育, 使学生能够体会和感恩家庭、社会的关怀与温暖。

6. 注重信息网络技术的应用。

信息化的发展消解了师生之间的身份差别, 改变了传统教育单向传输信息的方式, 使得教师不再有知识数量和储备速度上的绝对优势, 它颠覆了传统的教育模式, 带来了许多新的理念。但是, 它又有信息难以甄别、过程难以控制的特性。加强人文教育, 要重视和防止信息化发展对人的异化, 同时, 要更新教育理念, 学会利用信息化提供的教育手段, 跟上学生的兴趣点和兴奋点, 加强价值引导和平等沟通, 为信息化时代人文精神的重建和扩展提供有文化意义的支撑。

二、机制与保障

强化人文教育并不是对技能教育已有空间和资源简单的再分割, 而是再拓展、再挖掘、再重组、再渗透、再融合。这就需要探索使两者协调并进的实施机制和保证措施。高职人文教育的实施机制应包括四个层面的“有机结合”:教学工作与学生工作、其它工作的有机结合;教学工作中技能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有机结合;学生工作中教育管理与素质拓展的有机结合;学校、家庭、社会、网络教育的有机结合。

实现四个“有机结合”, 必须在改革人才培养方案中找到共通点和结合点。学分是衡量技能教育和人文教育效果共同的计算元素。学生在校期间的授课时数、实验实训和实习时数、课外和校外的学习、实践以及其它的行为表现都可以折算成学分。以学分为纽带, 可以打通和连接教学和教育、管理环节。以理工科专业为例 (人文类专业在课程结构上略有差别) , 现有的高职培养模式规定三年学时总数一般为2400左右, 折算总学分数为135, 其中技能课学分为101, 国家指令开设的公共课学分为30, 其它人文课学分为4。现有的学分制主要是针对教学环节设计的, 并不包含教育管理和素质拓展环节。新的机制构想是把教育管理和素质拓展要求纳入学分体系, 配套实施必修选修制、弹性学制和主辅修制。学生毕业的总学分包括技能学分和人文学分两部分, 总学分数可设计为180。其中, 技能学分为100, 人文学分包括公共课学分、教育管理学分和素质拓展学分, 总学分为80。按新的构想, 技能课学分与现有模式基本持平, 其余80学分包括公共课学分45~50 (含现有国家指令开设的公共课学分30) 、教育管理学分和素质拓展学分共30~35。教育管理和素质拓展学分规定了学生在校期间必须接受的管理内容与人文课程之外的人文教育内容, 主要不以课堂教学的方式展开。其主体框架包括学生的行为规范和基础文明, 学生参与社团活动与社会工作、学术科技与创新创业、文化艺术与身心发展、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各类竞赛和技能培训等。它既是底线要求, 又是弹性策略。建立教育管理和素质拓展学分体系是把四个“有机结合”落到实处的刚性举措。

加强人文教育是一个涵盖理念、机制、职能、资源、队伍、制度等管理要素的全息概念和全面改革, 仅靠系部力量和局部创新难有成效, 必须有强有力的保障措施, 使人文教育入人心、入体系、入制度。

1. 更新职教理念。

人文教育的弱和强, 关乎高职质量观、人才观和价值观在“能本位”和“人本位”上的考量, 关乎物质与精神、肉与灵、技能与人文上的平衡[2], 决定了高职教育是否真正“高层次”的职业教育。高职院校应加强对人文性流失并深度演化的现状和实践的反思, 不断更新教育理念, 以“以人为本”、“立德树人”作为价值取向和指导思想, 把人文觉醒作为深化内涵建设和转变发展方式的先导。

2. 强化顶层设计。

应成立专门机构, 建立一套指挥运作系统, 以人文性与技能性并重为指导思想, 提高人文教育的规划水平, 并根据实际情况, 整合资源, 分类指导, 分步实施。建立评价机制, 定期进行学生人文素质水平测试和学生诚信评价, 开展院校人文教育水平评估和教职工人文素质水平测评。

3. 重视资源建设。

人文教育资源就是支撑人文教育所需的人、财、物。要像建设专业师资那样建设人文师资队伍, 特别要发挥校内外有影响的教师的作用, 提高学生工作队伍的理论素养和管理水平。保证人文教学所需的图书、信息化、实训等资源, 提供人文教育所需的经费、场所和条件。

参考文献

[1]尤建国.高职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体系构建探索[J].江苏高教, 2008, (3) :137.

高职教育发展路径 篇5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教育体制改革的日益加深,高校经历了几轮大规模的扩招,在校人数持续增长,社会适龄生源逐年减少,就业形式愈发地不容乐观。随着国家法治建设的推进,社会对法律人才的需求层次不断提高,法律类高职毕业生在日益激烈的就业市场竞争中受到了较大的排斥和冲击,这给我国法律类高职院校的生存与发展带来了十分严峻的困难与挑战。如何面对挑战,渡过难关,成为了高职法律院校所面临的最大的问题。

一、高职法学教育的现状

(一)市场需求不够明确

高职教育得益于国家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推进,近年来发展十分迅猛。许多中等学校在升为高职院校后,也增设了法学专业。但由于其对法律专业人才市场的环境和需求的了解和掌握尚不成熟,便形成很大的盲目性。这种盲目性导致了在增加生源、扩大规模的同时,教学质量反而下降,就业形式堪忧。故此,学院在设置专业时,必须考虑人才供给与市场需求的平衡,只有合理地设置专业,才能提高办学质量和经济效益,从而将学生、学校和社会三者的需求有机地结合起来。

(二)学生质量参差不齐

上世纪90年代起,由于高等院校的持续扩招及适龄生源的递减,大部分高职院校都开始面临生源危机。许多院校为了完成招生计划,不得已在招考录取中不断降低学生的录取分数线。这种行为虽然满足了生源数量的要求,但却使得生源质量在持续下降。这种相对门槛较低的生源准入在很大程度上拉低了法学教育的成效。因为法律职业其特殊性,要求从业人员必须具有对法律不渝的信念、成熟的心智、完备的法学理论。

相关信息案例教学法在中职《经济法》课程中应用的具体“假论文”背后有什么真问题(共3篇)浅论学习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培养浅谈和谐文化理论形成的历史脉络探析经济学信息范式理论的基本假设与辨析怎样写研究性论文撰写方法(共3篇)运用政治理论指导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关于区分法条竞合与想象竞合的意义试析受教育权理论发展综述独立学院实践教学模式改革等特质。因此,法学教育,最主要是对法律人进行全方位的高素质教育,这种教育的.内容包括对法律的执着信念、伦理精神、人文情怀、专业理论的储备、心理素质以及行事方式等。而在高职院校环境中,学生素质与本科生相比,普遍接受能力较低、学风纪律散漫,极大地影响了法律专业的教育质量。

(三)师资力量薄弱

我国高职院校的法学专业历经多年的发展,虽然各方面都已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与世界先进的师资力量相比仍显单薄,尤其是对兼具较高理论水平及丰富实践经验的高水平教师类人才的缺乏。能力强、教学效果好的教师大多更愿意跳槽,转入高等学府,以获得更大的发展平台和更多的发展机会。这就使得高职院校对骨干力量的进一步缺乏,削弱了教学力量,形成了恶性循环。同时,一些高职院校由于经费、管理等原因,教学设施和手段也相对高校较为落后,教学规模难以成形。

二、高职法学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自身定位不够明确

教育部在相关文件中,对高职高专教育的定义是 :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的教育。因此,高职教育不仅要传授知识,更应以基本技能训练和提高职业综合能力为重点,以全面提升学生的基础能力和基本素质为目标。由于高职教育的人才产出质量无法和高校抗衡,法学界有些学者认为应当取消高职层次的法学教育,从而提高法学教育的整体水平。谢晖教授:“高等法学教育目标: 精英还是大众?”高职法学教育的现状可谓是危机四伏,因此,只有在发展的道路上不断创新,突出其应用型、复合型的专业特色,努力培养适应市场需要的优质应用型人才,才能捍卫自己在国家法学教育体系中地位。

(二)精英化教育的发展趋势

近年来,精英教育的呼声越来越高,法律教育的精英化趋势也日渐明显。徐显明教授指出:“未来的法律教育应该向精英化方向发展”;司法部在发出公告,在之后的国家司法考试政策将有所变化。政策规定,报名者需“具有高等院校法律专业本科以上学历,或者高等院校其他专业本科以上学历具有法律专业知识”。这样的规定让高职法律毕业生无法参加司法考试,法律的精英化教育趋势使高职法学教育的生存与发展受到严重挑战,前途命运堪忧。

(三)毕业生就业困难

失去了参加司法考试的资格意味着专科法学毕业生失去了很大的可能就业资本。为了从事相关职业、获得更多的机会,高职法学生不得不继续求学,以获得司法考试要求的本科学历。求学的主要途径是自学考试和专升本。但由于难度较大,大部分学生无法完成相关学业。这部分失去先机的学生在与本科生进行竞争时,则需要面对更大的压力。而大部分司法机关及律师事务所在招聘法官助理、检察官助理及律师助理等职位时都要求被聘人员具有本科以上学历和法律职业资格。即使是招聘书记员、企业法务人员,或者司法机关在招聘司法警察时,大多也对本科学历提出了基础要求,这成为了高职法学毕业生进入法律服务领域的极大障碍。

三、高职法学教育的发展方向及路径

(一)高职法学教育的方向定位

基于教育部文件对高职法学教育给出的明确定位,高职法学教育的目的就是要为基层法律服务培养辅助性法律人员。所谓辅助性法律人员,主要是指承担法律辅助性工作或从事基层事务性法律工作的人员,如书记员、法官助理、检察官助理、律师助理、法律基层服务所工作人员、速录员以及企业法务人员等。因此,在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上,高职教育与高等教育始终是存在区别的。譬如,根据《法官法》、《检察官法》以及《律师法》规定,成为法官、检察官、律师必须通过司法考试,具有法学本科以上学历。因此高职教育便不能定位于培养此类高级专业人才上,而应立足于法律辅助人才的培养,这应该是高职法学教育不同于法律精英教育一种独特的教育模式。通过这种明确的目标定位,高职法学教育在日常的教学中就应更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综合能力,让学生通过实践来掌握书记员、法律辅助人员等在工作中应具备的基本能力,从而在毕业后能尽快适应岗位,提高自身竞争力。

(二)高职法学教育的发展路径

1、高职法律教育对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第一,开展多元化的培养模式。目前,高职毕业生在就业竞争中不仅仅需要专业领域的学术能力,更需要多元化、跨专业的复合型能力加以辅助。如果一个毕业生没有足够突出的综合应变能力,在日趋激烈的职场竞争中,便很难在人群中显露优势甚至只能被淘汰。为此,我们必须加强人才培养模式的复合性,使我国的高职法学教育从专业的理论型教育,过渡到具有高职特色的应用型教育。适应市场需求的法学人才应尽可能兼收并蓄,在掌握法律知识的同时,也应掌握其它相关方面的知识,尤其是与法律职业联系紧密的领域,如财会、金融、计算机、外语等。只有当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从单一到复杂的系统转变,才能真正有效地提高学生在社会中的竞争能力。

第二,符合职业化需求的专业设置。高职法律教育应从定向的人才培养目标出发,以辅助性法律职业需求为导向,综合考量,科学合理地设置专业。并不断地根据社会需求的变化及法律行业的发展趋势,调整对开设专业的设置,以获得最优化的专业层次,培养出业内紧缺的专业化的多职能辅助性人才。

第三,不断拓展的专业方向。目前,高职法学院校普遍设置的法律专业主要包含法律事务、法律文秘、公安管理等,专业方向相对较少,对应的就业面也相对狭隘。为进一步满足社会对各个方向基层法律服务人员的需求,各高职院校应在原有专业的基础上,将前瞻性的目光结合科学的预判,开设更具发展前景的新兴专业,如行政管理、社区管理、安全保卫、法律财会等。不仅能使毕业生的就职领域更广,同时还可以通过专业的拓展与细化,培养出适应性更强、竞争力更大的毕业生。

第四,课程体系的完善合理化。高职法律教育应始终以培养辅助型目标人才为主旨设置教学大纲及课程体系。针对毕业生未来职业的需求,增加实用性、技能性较强的实践实训课程,减少专业性过高的理论课程,以加强高职学生法律辅助型职业技能的培养,使其获得更高的职业适应能力和运用能力。

第五,主动探求多样化的教学方法。由于法学极强的实践性特点,法学教育也应不断适应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以及市场的需要,改变传统单一的授课型教学方式,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譬如结合情境模拟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式,把在现实职场中可能面临的典型问题和案例,生动地展现给学生,使其身临其境地面对困难,以增强学生日后理解、解决问题的能力。

2、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

高职法律教育由于强调学生法律应用能力的培养与训练,因此任教的法学教师应有一定的有从事法律社会服务的经验,并且能够将法律实践经验应用于教学领域。因此,高职院校必须逐步培训一支既具有较强的理论功底,能够传授法学专业理论知识,又具有一定的实践经验,足以指导学生从事法律实务的双师型的法律教师队伍。法学教师在职业教育生涯中,除了具有教师资格证,还应考取司法考试资格证书或其他相关职业证书,并且要在社会上从事一定量的法律服务工作,从而不断地汲取、丰富自身的实务经验,提高自己在领域内的实践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同时,高职院校还可选择聘请司法实践部门的专业人士担任兼职教师或定期开展讲座等,使学生能够获得更多的实践指导。

3、探索学校与社会间的多方合作,建设校内外实训场地:

高职法律院校应注重实训基地的建设与使用,以加强对学生的实务操作能力、临场应变能力等应用型能力。一方面,应加强校园内部实训场地的建设与课程的增设。例如创建模拟法庭、法律诊所、速录实训室等场地,并制定教学计划,分配相应的课时和学分,模拟就业岗位的实际情况,进行技能操作训练,并建立严格的考核制度,以提高学生的司法实践能力、表达沟通能力、分析判断能力等。另一方面,要努力尝试与社会各方合作,争取校外实训机会。例如通过与司法机关、大型律师事务所、经济实体等机构进行合作,搭建校外教学实践基地或提供校外实习经历等,为学生增加社会实践训练。这样不仅能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贯穿于课堂内外,实现法律教育与法律职业的有效对接,还能为学生提供优质的工作机会,为企业提供大量的生源和筛选、考察机会。

高职教育发展路径 篇6

【关键词】贫困学生 高职教育 感恩教育

贫困学生是高职院校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也是学校重点扶助的对象。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贫困学生走进了高职院校。对贫困学生的扶助受到了高职院校以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助学贷款、学费减免等政策措施的实行也为贫困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提高在校生活质量提供了重要的保障。但在这些助学政策与措施实行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现象,如一些接受助学贷款的学生毕业工作后迟迟不还贷款;一些贫困学生拿着父母辛苦凑来的学费,在学校减免政策的帮助下却盲目攀比、肆意挥霍,在学业上不思进取。这些问题与现象的形成虽然是多方面因素影响的结果,但从侧面也反映出了当前高职院校对贫困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方面的不足,尤其是在感恩教育方面亟待加强。

一、高职院校贫困学生的思想道德与心理状态分析

现在多数高职院校的学生都是90后。这个时代出生的学生,在思想上受到多元文化价值观的冲击,强调个性张扬,自主意识与自我意识都比较强,更注重个人价值的实现,这是时代留给这些学生的一个鲜明特征。对贫困学生来说,家庭的困窘对他们的成长会留下深刻的烙印,除了具备一般学生所具有的共同点外,还具有一些特征,主要表现为:由贫困而引起的心理上的自卑、自轻;性格上的孤僻,不合群,敏感,受不了别人的批评、指责等;还有一些贫困学生表现出强烈的自尊心以及自私自利、以自我为中心的狭隘心理。成长环境的恶劣,有时在一定程度上会成为一个人向上的动力,激发奋力拼搏的意志;但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对一个人心理的成长造成不利的影响。在如今这样一个物质丰富、追求享乐的时代,贫困学生的心理状态更多地受到了社会上功利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的影响,而对传统文化、传统美德的理解与继承却不以为然,在一定程度上也加深了贫困学生的以个人为中心的行为倾向。

对一个贫困家庭来说,家长多数情况下并不会苦了孩子,甚至一些孩子在家庭中的地位还要优于一般家庭的孩子。家庭对孩子的予取予求,社会对孩子造成的地位困扰,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一些孩子的盲目攀比、虚荣心膨胀,甚至埋怨父母没有给自己创造更好的条件。在这样一个相互冲突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孩子,往往会将他人、社会给予的帮助视为理所应当,在思想上缺乏感恩之心,也不会想到对他人、对社会的帮助也应予以回报。如一些贫困学生拿着父母的血汗钱在学校生活中吃喝玩乐高消费,一旦没钱就想着找父母伸手要,从不考虑父母的艰辛;一些贫困学生一面享受着学校减免所得学费,一面却追求更高的生活标准,衣着光鲜,出手阔绰。这些现象一方面是学生的个人素养问题,另一方面也与学校对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不够重视有关。

二、高职院校贫困学生感恩教育中存在的不足

在高职教育阶段,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正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家庭、学校、社会都会对其“三观”的形成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感恩之心或者说是感恩意识,并不是一个人与生俱来的,而是后天培养的情感及观念。在目前的高职院校中,对贫困学生的扶助还是比较重视的,但对贫困学生的感恩教育却存在不足。这在一定程度上对贫困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是十分不利的。其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贫困学生的扶助只知付出不求“回报”

人对容易得到的东西总不会特别的珍惜与重视。“受人滴水之恩,必当涌泉相报”这样的观念是建立在具备一定的个人修养的基础之上的。在目前的高职院校中,对贫困学生的扶助是提供一定的名额,只要学生能够提供必要的资料,符合扶助的要求,就会得到学校的扶助。但在学生接受学校的扶助之后有怎样的表现?多数学校却没有相应的机制来进行考核。这种只知扶助不求“回报”的做法,使一些贫困学生在享受这些资助时没有任何心理负担,认为是理所应当的,受之无愧。一些贫困学生接受了学校的学费减免,省下来的学费却没有帮助父母减轻负担,也没有用于正常的学业、生活所需,而是不知节制地用于自己的玩乐享受,这些与学校没有完善的审核机制来约束学生受扶助后的挥霍有着重要的关系。

(二)对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中的感恩教育重视不足

在目前高职院校的思想道德教育中,缺乏针对感恩教育的专项教育措施尤其是针对贫困学生的感恩教育,重视程度严重不足。一個较为突出的现象是,多数高职院校的管理者,将扶助贫困生仅仅作为一项工作来完成,对扶助贫困的认识不够深入,没有将贫困生的性格培养、思想道德教育相联系,帮助贫困生只是简单走程序、走形式、走过场。对扶助贫困生的结果简而化之,认为只要能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就行了,不需要学生谈什么感恩报答。很多教师包括学校的管理者,将工作的重点放在了学科专业教学方面,注重学生技能与专业知识的传授,对学生思想道德的教育缺乏兴趣,也缺乏对贫困学生思想动态的了解与掌握,在思想教育方面滞后,缺乏针对性,在一定程度上也使贫困学生感恩意识淡漠。

(三)感恩教育的方法与策略

贫困生缺乏感恩之心是一件让人痛心的事情。一些高职院校针对这种现象也开展了相应的感恩教育,但总体而言效果并不明显。究其原因,教育的方法与策略存在问题。

从本质上说,感恩教育应是针对每一个高职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应让学生感怀父母的养育之恩、感谢国家、社会与学校的培育之恩并想要报答。但现在多数学校的感恩教育方式较为单一,缺乏针对性与系统性,说教式、榜样式的教学方式难以对现在的学生产生多大的触动,并不能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父母的艰辛、学校的培养不易。感恩也仅仅是嘴上功夫、纸上功夫,对学生来说就是个形式与过场。

三、加强高职院校贫困学生感恩教育的对策与建议

贫困学生感恩意识淡漠并不仅仅是学校的问题,也并不是学校教育就可以解决的问题,这是一个涉及学生家庭、学校以及社会三方面的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对学校而言,需要建立一个以学校教育为核心,引领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的教育系统工程。只有如此,才能有显著的教育效果。

(一)学校要认识到感恩教育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性

加强贫困学生的感恩教育,首先的一点就是在学校层面要认识到感恩教育对贫困学生成长的重要性。

贫困是可以改变的,但首先要改变的是人。对贫困学生的扶助只是手段,帮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建立坚定的自信,具备正确的价值观才是最根本的,才能最终帮助贫困学生成长起来并摆脱贫困。一个没有感恩之心的人,是有道德缺陷的人,这样的人即便具备再高的专业素质,在社会上也是难以立足的,势必会被他人所疏离,生活在社会的边缘。在高职教育中,对学生专业素养的教育固然是十分重要的;但对学生思想道德的教育,对学生感恩意识的教育,也是十分重要的,对学生的成长来说甚至是最为重要的。因此,要加强对贫困学生的感恩教育,学校应认识到感恩教育对贫困学生成长的重要性,才能在教育实施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

(二)感恩教育工作的开展应注重针对性与实效性

对贫困学生的感恩教育,应是学生家庭、学校与社会三方面共同努力来实现的,否则难以产生好的效果。针对贫困学生,具体的工作开展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感恩教育应落到实处,不能仅仅停留在课堂上、书本上、口头上。对接受扶助的贫困学生,首先应布置任务了解自己父母的生活状况,尤其是父母的工作状况。应让学生深入去了解父母在从事怎样的工作、收入有多少,父母每月的开支有多少等。只有让学生深入地了解自己的家庭、父母的工作,才能让其感受到父母每一分钱来之不易,才能让学生从内心深处去感恩父母、感恩家庭。其次,接受扶助的学生应参加学校、社会上的一些公益活动,懂得为他人付出,才能明白他人付出的善意。第三,对学生的政治表现及工作任务的完成情况,要进行必要的审查与考核,避免作假。

二是感恩教育应具有针对性。针对每一个贫困学生的实际情况,应采取不同的方法与策略来进行感恩教育。这一方面要学校投入更多的人力资源成本来进行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另一方面,也需要更多的具备专业技能的人才来实施感恩教育。如何既能有针对性地开展贫困学生的感恩教育工作,又不会让学生产生心理不适,这是考验教育者的一个重要课题。

四、结束语

贫困学生的感恩教育工作要取得实效,着眼点不仅仅局限在学校的层面。学校对贫困学生的家庭、社会人际关系等要有全面的了解和掌握,才能开展具有针对性的工作。从根本上說,家庭对学生的影响是最为重要的,家庭教育的缺失是许多贫困学生缺乏感恩之心的重要原因,社会环境只是外因。只有在感恩教育工作中抓住学生性格、心理形成的关键点,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才能确保感恩教育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参考文献】

[1]柒文英. 感恩教育——高职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切入口[J]. 怀化学院学报,2007(04):108-109.

[2]魏燕霞. 新时期“90后”高职学生感恩教育的现状及对策建议[J]. 科教文汇(上旬刊),2010(8):141-143.

探索地方高职院校发展新路径 篇7

关键词:高职教育,专业,区域产业,匹配度

高职院校主体布局在三线或以下城市, 个别院校还是当地仅有的高校, 不仅肩负着为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重要要使命, 而且担负起促进当地文明建设、推进和谐社会发展的重大任务, 必须积极探索发展的新路径。本文以黄冈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进行探讨。

一、探索“三层合作、四方共建、互利多赢”的办学体制机制[1]

学校组建了由政府、行业企业和学校领导、专家组成的学校理事会, 依托行业企业成立了14个专业群理事会, 与紧密合作的企业共同组建了5个专业性学院。在校、专业群、专业三个层面形成了政、校、行业、企业四方共建学校的新体制, 完善了政府主导、行业指导、学校和企业主体的校企合作运行机制, 形成了资源共享、人才共育、互利多赢的良好局面。

二、践行对接“十百千万”的老区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新思路[2]

学校探索出对接“十百千万” (与十县对接、与百村共建、与千企合作, 促万户致富) 的人才培养新路子。本学年与区域内的11个县、市、区签订了办学协议, 共建与县域经济重点产业对接的建筑、汽车等14个专业群, 为区域产业发展提供高端技能型人才支持;与102个村共建, 为共建村培养百名大学生, 他们成为农村基层管理者和创业致富带头人, 服务老区农村的建设;与千企合作, 培养企业基层管理者和技术人员, 当年培训8 000多名企业员工, 促进了老区的企业发展;与万户结对, 年培训万名农民, 提升其创业能力, 促万户致富。

三、深化“三双”工学结合为主要特征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为适应办学体制机制改革的需要, 学校大力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构建并实施了“双境培养、双师共教、双证融通”的“三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学校层面出台了专业双负责人制、人才互聘双重考核制、教学文件共同论证制等系列制度, 建立兼职教师资源库, 加强兼职教学团队和实训基地建设, 为全面实施“三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保障。各专业根据专业工学结合培养人才的实际情况, 形成了自己的培养模式, 如畜牧兽医专业的“2211”四级能力递进人才培养模式、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双环境工学交替、三阶段能力递进”人才培养模式等。通过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把课堂搬进了工厂、农场、工地, 使车间成为教室;促进了教师和师傅身份的相互转换;实现了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对接, 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

四、创新“九类活动、五级递进”的教师职业能力提升模式

学校先后出台了《合格教师认定办法》、《双师素质教师认定与考核办法》、《骨干教师选拔与考核办法》、《专业 (学术、技术) 带头人选拔与考核办法》和《教学名师管理办法》等系列制度, 广泛开展下企业锻炼等九类教师培养活动, 探索出了从合格教师、双师素质教师、骨干教师、带头人到教学名师的“五级递进”教师培养途径, 促进了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专业实践能力、科学研究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的快速提升。2012年, 学校新增双师素质教师63名、骨干教师28名、带头人25名。教师职业能力提升活动包括:每周一次以教学团队为单位的教学研究, 164个课题项目研究带动教科研、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444人次走出来、请进来, 学习业务, 开拓视野;290人次, 人均2个月企业兼职顶岗工作;校企互聘, 学校聘用企业教师579人, 教师受聘到企业挂职48人;25名骨干教师与新教师结对以老带新;163名教师参与教学业务比武;126教师通过教学能力测试。

五、构建结合区域特色的“三元文化”综合素质教育体系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大力建设以“三元文化” (红色文化、区域文化、企业文化) 为核心的学生综合素质教育体系。通过以“朴诚勇毅、不胜不休”的黄冈精神为主旨的红色文化教育, 提高学生爱党、爱国、爱老区人民的思想素质;通过以毕升、苏东坡、李时珍、闻一多、李四光为代表的区域名人文化教育, 提升学生成人成才的人文素质;通过与区域内的优秀品牌企业合作, 增强学生就业创业的职业素质。结合区域特色的“三元文化”综合素质培养模式将区域特色与人才培养结合起来, 培养了学生对老区的情感, 引导学生热爱老区、扎根老区、服务老区, 促进了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建设成果获教育部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一等奖[3]。

学校注重利用黄冈革命老区特有的红色资源培养学生的爱党、爱国情怀, 开展以“唱红色歌曲、读红色书籍、讲红色故事、建红色基地、寻红色足迹、创红色团队”为主线的六红活动, 让学生了解红色文化, 学习红色精神, 培育红色精神品格。编印《红色歌曲集》、《红色故事集》, 以班、专业、教学院系为单位开展唱红色歌曲、读红色书籍活动, 广泛传播红色文化;开办红色讲堂, 开展红色主题党团活动, 讲红色故事、看红色电影, 利用网络、电视、DVD等手段, 真实、生动、感人地反映中国共产党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开展革命、建设、改革的历程, 让学生接受红色文化的熏陶;在红安、麻城革命烈士陵园建红色教育基地, 定期组织学生瞻仰烈士, 走红军路, 让学生体验红色革命历程;创建红色团队, 深入街道、社区、乡村, 开展“爱心助残”、“情系农民工”、“关爱留守儿童”、“情系敬老院, 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践行环保、低碳理念、义工在行动”、“寻访红色足迹”等多项志愿活动, 让学生在践行红色活动中形成红色精神品格。

六、建立“多元互补”的教学质量共同评价与持续改进新机制

学校结合办学体制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实际, 建立了由校内评价、校企共同评价、社会评价、第三方评价构成的“多元互补”式教学质量共同评价与持续改进新机制。一是完善以督导、领导、教师和学生为评价主体的校内评价体系。二是出台《黄冈职业技术学院教学质量校企共同评价办法》, 学校层面设立由校领导、行业企业专家、教务、质量管理等部门负责人组成的评价委员会, 根据就业率、就业质量、职业资格证书获取率等指标对各专业的教学质量进行整体评价;专业或专业群层面成立由院系领导、行业企业专家和专业骨干教师组成的评价小组, 对专业的核心课程和实习、实训等重要教学环节的教学质量进行分项评价。三是开发教学质量互动交流平台, 及时收集实习单位领导、兼职教师、专业群理事会专家等社会人士对学校教学工作和教学质量的评价意见。四是委托第三方评价机构对毕业生进行跟踪评价。前三者的评价信息都通过教学质量互动交流平台进行汇集。学校建立定期通报制度和督查整改制度, 由质量管理处定期分析、通报评价信息, 督促教学单位进行整改, 不断提升教学质量。

七、拓宽“多管齐下、学引结合”的国际交流合作新路径

2012年, 学校采取“多管齐下、学引结合”的方法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拓宽了办学的国际视野, 提高了人才培养的竞争力。

1. 人才引入。

通过教育部国际交流合作平台, 加强与美国、加拿大、瑞典、埃及相关文化交流机构合作, 引进4名外籍文教专家担任教学任务, 拓宽了师生的视野。

2. 技术引入。

学校与英国南诺丁汉学院建立姊妹院校合作关系, 引入英国汽车工业学会行业标准, 共同成立黄冈职业技术学院———英国IMI授权汽车认证中心。

3. 文化交融。

学校招收了新加坡义安理工学院22名短留学生, 迎来了美国、加拿大、奥地利、新西兰、印度尼西亚和澳大利亚等国的华裔青少年组织3批次, 共243人来校交流学习, 促进了中华文化传播, 推进了学校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4. 外出取经。

学校共派出117名骨干教师、管理干部, 赴英国、美国、德国、新加坡、港澳台等地高校组织考察、学习、交流职教经验。

参考文献

[1]周赣琛, 王梓林.高职院校办学机制改革探索与实践——以黄冈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中外企业家, 2012, (12) .

[2]周赣琛, 王梓林.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深度融合的思考——以黄冈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中外企业家, 2012, (9) .

高职学生素质教育创新路径选择 篇8

一、教育创新是实现素质教育的核心

师者, 传道授业解惑也。从古至今, 学校和老师的基本职责就是教授知识。在当代, 知识包括了科学和人文两方面, 要求学生全面发展, 素质教育中知识教育的着重点在于要求学生将知识理解消化成自己的, 与自身融为一体。一个人的能力除了我们通常熟悉的体力和智力, 还有非智力, 主要包括一些精神力, 如意志力, 想象力等。由此可见, 性格不一定决定一切, 却会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培养高素质的人才, 就要提高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 要提高思维创新能力, 就要不拘泥于古板的教育, 实现教育创新。

二、增强高职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1. 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重要性

普遍的职业教育以实现学生的就业为主要目的, 为人能够生存发展奠定基石, 但随着社会的发展, 素质教育的要求不断提出, 高职教育更要培养高素质人才, 提高人才质量, 这样才可以实现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而不是单单只靠在学校学到的基本技能。高职素质教育要坚持《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所提出的育人为本, 德育为先的宗旨, 重视高职学生的职业道德和法制观念的培养, 着力培养学生诚实守信, 敬业爱岗, 有责任心, 懂法守法的良好品格, 以此教育出高素质人才。

2. 高职学生的不良现状

随着社会大发展, 学生素质的不断提高, 高职学生的素质也在不断提高, 与时俱进, 跟上了时代的步伐。虽然高职学生的整体素质在不断提高, 但有些方面还需加强, 高职学生青春活泼, 快乐热情, 无忧无虑, 对新生事物充满着热情, 但是, 高职学生也有一些缺点, 例如做事缺乏恒心, 性格比较冲动等。

三、加强高职学生素质教育的措施

1. 增加人文和艺术课程的比重

在高职院校中, 学制一般在三年左右, 学制时间短, 实训实践占用了大部分时间, 因此, 人文课程和艺术类课程的比重应该科学划分, 使学生的素质教育得到最大的提高。学校素质教育的课程可以分为三种, 分别为必修、选修和系列讲座, 这些课程中大多数以必修课为主要课程, 先是由学院老师传授理论知识, 再邀请相关技术人员进行案例教学。

2. 提高学生的创新素质

在当代社会中, 改革创新是时代精神的核心, 提高学生创新意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要让学生提高创新精神, 就要先创新教育活动, 让学生在教育活动中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 提出不同见解。老师允许学生在一定范围内提出自己的问题和质疑, 也在一定范围内允许学生在活动中犯错, 培养学生在以后的工作环境中, 能够及时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随机应变的能力。

3.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为了增强学生素质教育,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一大有力措施。事实证明, 单纯的课堂教学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因此, 校园文化建设越来越受到教育者的关注。高职学生要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离不开一个好的教育环境。良好的校园文化正以独特的方式影响着学生。良好的校园文化是指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 包括了知识、思想、道德、行为规范等。它以渗透的方式逐渐深入到学生的思想环境中,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升道德素养。

参考文献

[1]张小军, 尤建国.加强高职学生素质教育的探讨[J].教育与职业, 2009 (02) .

高职院校地域文化教育路径研究 篇9

关键词:高职教育,地域文化教育,人文素质,有效途径

1 地域文化内涵

地域文化是指某一地域上所形成的各类文化遗存, 包括方言民俗、宗教信仰、文学艺术和文物遗产等, 它是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中, 在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社会因素等多重要素的综合作用下, 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中逐步孕育形成的, 具有一定的地域独特性、稳定性和传承性。

2 地域文化教育是培育高职生人文素养的有效途径

2.1 地域文化教育是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养提升的现实需要

2.1.1 地域文化教育符合高职人才培养目标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终极目的是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的技术应用型人才, 学生应在具备必备素质的基础上, 重点从事本专业领域和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基本上, 高职院校在教学中把掌握专业技能列为学生第一要务, 甚至出现了技能至上的倾向, 学校成了学生的技能训练场, 结果只能是培养出的学生只是有技能而无健全人格无人文精神追求的“工具人”。正如中科院院士杨叔子说:“大学的主旋律应是“育人”, 而非“制器”, 是培养高级人才, 而非制造“高档器材。”[1]相对于专业知识技能而言, 一个人的人文素质在一生当中的影响才是更为持久, 更为深远的。[2]目前, 我国正处于新旧体制的转型时期, 在这个特殊时期, 社会上出现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思想对高职学生的人文素质都将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而地域文化教育恰恰可以适度弥补这一缺点。

2.1.2 地域文化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利益共享”

地域文化与人文素质是一种相辅相成、相融共生的关系, 这也是地域文化生命力和创造力所在。地域文化为人文素质的提升提供了丰厚的人文资源, 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风气和环境氛围, 在这种环境中受过熏陶的人无不领受它的恩泽。反过来, 高校内师生对所在地域文化产生亲切感, 也会自觉积极汲取地域文化的养分, 丰富提升自身人文素质的同时, 成为地域文化的参与者、宣传者和创造者, 将自己前瞻性、先进性观念传送给地域, 并以辐射形式作用于周围环境, 影响周围环境, 有利于进一步提升丰富地域文化、传承地域文化。[2]

如何将优秀的地域文化精神内化为学生自身的个性特征, 形成自己的文化品格和人文修养, 激发自身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是地域文化教育的目标所在。

3 高职院校地域文化教育路径探析

开展地域文化教育并非单个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所能为, 需要教学管理者、教学实施者、教学评价者的合力亲为, 方能实现地域文化教育的目标。除了要教育者从思想上重视地域文化教育外, 还要从地域文化课程建设、提高教师的地域文化素养、开展校园地域文化活动及健全地域文化教育评价机制上开拓新路子。

3.1 构建地域文化特色课程

人文素质来源于文化的积淀, 是一个系统工程, 贯穿于高职教育的全过程。在目前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中, 大部分高职院校只开设了大学语文、应用文写作等课程, 而且仅限于部分专业, 人文素质课程处于边缘化状态, 更谈不上地域文化课程的开展了。高职院校课程设置具有一定灵活性, 既要考虑到学生专业技能的提高, 也要考虑到学生的内在需求, 符合学生需求开设课程也是我们课程设置的考虑因素之一, 因此, 要切实转变重专业素质轻人文教育的思想, 思想上转变了, 才能有所作为。

3.1.1 在教学内容上, 以专题、案例形式精选教学内容

高职院校学制为三年, 而且有将近一年的时间进行实训, 鉴于时间原因, 我们要做的是要精选地域文化精髓, 选择有代表性、广泛性的饮食文化、名胜古迹、民间习俗等, 以学生感兴趣, 对其人文素质和人格精神起到最大作用者为佳。教学内容覆盖面应以广泛性为基准, 既包括名人趣事以启迪学生、激励学生, 又要涉及地方民俗、名胜古迹等, 以丰富学生人文知识, 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罗杰斯认为当学生察觉到学习内容与自己的目的有关时, 意义学习便发生了, “涉及学习者 (包括情感和理智) 的自我发起的学习, 是最持久、最深刻的。”[3]传统意义的教科书、教材已远远不及学生接受知识的速度了, 纪录片、电影、讲座等更能引发学生兴趣。在对开课方式的选择上, 较多学生倾向于社会实践和讲座。因此在教学内容上, 要做到传统与现代结合, 既要活用传统教科书, 又要善用现代多媒体手段。

3.1.2 在教学模式上, 引导学生开展自主性求知

应根据高职生的特点和实际需要, 跳出纯理论的框子, 引导学生结合职业情境理解人文知识, 引导学生开展自主性求知, 改变单一的接受式学习, 突破书本和课堂的局限, 开展富有意义的实践活动, 例如:社会调查与采风、地域文化相关主题材料的搜集, 让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研究, 增加学生对职业价值的体验途径, 提高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

3.2 提高教师地域文化修养

教材是课程实施的载体, 而教师则是课程的实施者。教师本人的思想倾向、治学态度、知识修养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育都将起到示范作用。高职学生的人文教育是一个渐进性的启迪感悟的过程, 可以说教师的人文素养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地域文化教育同样如此。高职院校学生对教师地域文化素养要求之高对我们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教师要乐于加强学习, 尽可能多的通晓地域文化知识, 参加实践锻炼, 将地域文化内化为自身品格和人格修养, 通过耳濡目染传递给学生高尚的精神品质。另一方面教师本身要增强地域文化意识, 善于在教学中渗透地域文化精神教育, 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收获地域文化精神的教育。最后教师要加强业务进修, 有意识地参加业务培训, 促进自身业务能力的提高。

3.3 开展校园地域文化教育活动

地域文化教育既可以是显性课程, 又可以是隐性课程发挥作用。隐性课程指学生在学校情景中无意识地获得经验价值观、理想等意识形态内容和文化影响。也可以说是学校情景中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课程。

地域文化涵养熏陶着大学校园文化, 地域文化中具有悠久历史的人文精神、文化遗迹是开展校园文化的丰富源泉。一方面, 可以通过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校园社团活动, 以社团的形式吸引学生参与其中, 同时又可以组织学生积极参与社会调研, 进行民俗风情寻访等活动, 开阔学生眼界, 增长见识, 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格精神。

作为高职院校, 应更充分重视地域文化与校园文化的良性互动, 地域文化在为校园文化提供资源的同时, 又受到校园文化的反作用, 在交流中、融合中突显地域文化的生命力。

3.4 建立科学有效的课程评价机制

地域文化的实施有赖于科学的课程评价机制。对课程的评价方式则会潜隐性地影响学生对该课程的关爱与注意。传统评价方式的单一化使学生把精力更多地放在知识的掌握上, 淡化了对自身人文素质的提高和综合素质的锻炼。这与人文教育的初衷是背道而驰的。开展地域文化教育的目的一方面是促使学生了解地域文化知识, 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地域文化教育熏陶感染自己的心灵, 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文化内化为自身品格。因而地域文化教育的评价方式也必须改革, 坚持评价的全面性、动态化和多维度原则。把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公益活动、社会调查等纳入评价体系中, 采用过程与结果相结合的评价方式, 把有效的评价转化为学生学习课程的动力。

地域文化教育的实施是一个系统性工程, 不仅需要政府、教育管理者、教师共同支持努力, 要得到实地推行, 还应在课程、教师、评价方式等方面下工夫。只有紧紧围绕高职学生特点和实际需求, 积极探索地域文化教育的有效途径, 最大限度发挥地域文化教育潜移默化的教化作用, 才能实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中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统一。

参考文献

[1]杨叔子.是“育人”非“制器”——再谈人文教育的基础地位[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1 (1) :2-5.

[2]谢晓青.关于深化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 2011 (8) :79-81.

探究高职医学生思想教育路径 篇10

1. 要发挥“两课”教学主阵地作用

“两课”是指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1], 国家规定在大学课堂中必须学习“两课”的思想教育及科学理论, 所以医学高职院校也不例外, 下面从以下几点来谈加强医学生的思想教育:

1.1 加强课堂理论教育质量。

高职院校应设立并安排好医学生的思想教育课程, 选取国家要求的主要应用课本, 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和《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及《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等, 并根据学生的思想及其所关心的社会热点问题, 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1.2 实施以人为本互动式教学方式。

传统的教学方式是“填鸭式”教学, 老师在台上按部就班的讲解书本上的内容, 单一的传教与灌输, 以老师为主体, 不考虑学生是否接受与理解, 从而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所以在“两课”教育的教学方式上应以医学生为本, 采取引导与激发的形式使医学生自主参与到学习中, 培养其独立思考能力, 从而将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自身的素质, 成为医学生自主行为的主导。

1.3 加强思想政治理论研究工作。

目前, 从高职院校医学生的“两课”学习情况来看, 教学内容出现了落后于社会发展及偏离医学生专业的现象, 因此导致医学生学习态度不积极。根据出现的问题来看, 医学高职院校应根据“两课”大纲要求及医学生专业需求, 研究并创建具有鲜明特色的课题, 并结合医学生专业性质开展一些实际思想调研和探索课程。在“两课”教学中既不能偏离国家教育部要求, 又可以组织高职院校一些具有多年思想教育经验的教师, 结合学生特点来编写符合他们实际的“两课”辅修教材[2]。

2. 要发挥社会实践育人作用

2.1 应充分发挥社会实践活动组织者的职能。

对于高职院校的医学生来说, 社会实践本身就是一门生动、形象的教育课, 它不仅具有实践性, 而且可以激发医学生的主动性。医学高职院校应提高对社会实践的重视, 并鼓励学校团委和学生处开设或组织医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 针对不同层次、专业、年级的医学生给予相应的指导。增加社会实践的开放时间, 不要只局限于假期, 学校团委或学生处可充分利用医学生的课余时间或节假日来组织其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对于高职医学生来说, 他们进行的社会实践活动主要包括农村医疗知识宣传、社区义诊服务、慰问艾滋病患者、医药知识普及等。

2.2 要把社会实践纳入教学计划, 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

有很多医学高职院校并没有把社会实践活动纳入到正常的教学计划安排里, 他们常常把社会实践与教学分开, 而实施的社会实践教学也只是一个形式而已, 并没有科学的评价机制和规范的规章制度。因此也增加了调动医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困难, 打消了医学生的积极性。所以, 高职院校应该建立科学的评价机构, 并建立规范的规章制度, 将社会实践纳入到正常的教育课程当中, 并设立正确的方针原则、目标和要求。

3. 要发挥网络载体的作用

3.1 建立一些具有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和服务性的主题教育网站。

医学高职院校可以利用网络创建具有本高职院校特殊的网站, 在上面创建一些具有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和服务性的主题窗口[3]。通过网络传播的方式来宣传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及党的方针政策, 将党的政治思想切实的落实到高职医学生德育教育中。通过趣味性、服务性窗口来回答医学生的心理疑惑, 或解析疑难观点, 或与医学生探讨社会热点问题等, 从正确的方向引导医学生的思想和道德观。

3.2 开发一些医学生感兴趣的、具有强大感染力的软件。

在对医学生的课堂教育上, 可以有效的利用网络媒体的力量, 来创建一些具有生动性、形象性和互动性的电子课件, 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及党的方针政策等课程内容制成电子课件, 它不仅有声音、文字还以图像, 通过这种电子技术将枯燥乏味的课堂变得具有感染力、生动性, 促使医学生学习的兴趣, 从而达到思想教育的目的。

4. 要加强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4.1 应普及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心理健康教育和政治思想教育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拥有健康的心理才能学习政治思想和道德素质。所以在医学高职院校应设立一些《医学心理学》和《大学生心理健康》及《大学生心理卫生》等课程, 通过这些心理教育课程来加强医学生的心理健康。

4.2 应建立专门的心理咨询机构, 由专业人员从事心理咨询。

医学高职院校应设立具有专业从事心理咨询工作人员的咨询机构, 来解决具有心理问题的医学生, 从而增强医学生的身心健康。对高职医学生的心理指导主要是在其抗压能力及受挫能力上进行疏导, 是其具有抵御不良社会风气、消极社会问题的能力, 并具有正确的判断辨别能力[4]。正确的认识和看待自己, 从而对发生在身边的人和事有正确的对待。

综上所述, 对高职医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需要通过“两课”教育、社会实践、网络载体教学及加强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等路径来加强医学生思想教育, 从而引导高职医学生正确的道德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参考文献

[1]林大静.新时期医学生医德教育探索[J].医学教育探索, 2009 (05) :587-589.

[2]张晋.刍议医学生人文素质的失范及重建[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2009 (02) :124-125.

[3]张贞云.思想政治教育对医学生的个体价值[J].海南医学院学报, 2006 (02) :187-188.

高职教育发展路径 篇11

【摘 要】学前教育专业中高职课程衔接存在“课程重复学习”、“课程衔接止于模式的探索”、“课程衔接难以操作”难以操作等问题,在现有中高职衔接的理论成果基础上,结合对贵州省学前教育专业中高职课程衔接的现状调查分析,探索学前教育专业中高职课程衔接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学前教育专业;中高职课程衔接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明确提出加强中高职衔接,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学过程等方面的衔接。在职业教育的发展历程中,中高职衔接始终是职业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大量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表明,中高职课程衔接是职业教育中高职衔接的重要突破口。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作为职业教育的服务类专业,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学前教育专业如何有效进行课程衔接已迫在眉睫。

一、学前教育专业中高职课程衔接存在的问题

随着贵州省学前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大专学校、中专学校举办学前教育专业,为满足省内幼儿园巨大的人才需求量招收了大量学生。虽然贵州省学前教育专业高职阶段人才培养刚刚起步,但是在进行学前教育专科层次人才培养的同时,中高职课程衔接问题也立即显现出来。

贵州省有三所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以贵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课程设置为例,2014年我校开设了四个中职推优班,有来自本校,也有来自省内其他中职学校,共计约200人。在此种状况下,学校组织课题组对中高职课程衔接进行研究,试图对课程作出调整。通过对省内其他两所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以及中等职业学校、本校中职推优学生的调查,发现中高职课程衔接主要存在以下三方面的问题。

(一)课程重复学习现象

学前教育专业在中高职衔接中,如同职业教育中所有其他专业一样,存在最严重的问题,即是课程重复学习的问题。

以我校为例,在中专部,开设学前教育专业主要课程有:《学前教育学》、《学前心理学》、《学前卫生学》、《幼儿园班级管理》、《幼兒园五大领域活动指导》(五门课程)、《幼儿园环境创设》,而在大专部对高中升学的学生也设置了相同的课程。其他两所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也存在相同的问题,急需解决课程重复学习问题。

(二)课程衔接止于模式的探索

在对本专业的课程衔接进行研究中,发现中高职课程衔接,往往容易停留于衔接模式的探索,而深入到对课程衔接的研究比较少。如直到2005年,林楠最早对学前教育专业中高职课程衔接进行了研究,对国外诸多课程衔接模式进行了分析与借鉴,并作出了有益的探索。但总体上,学前教育专业中高职课程衔接的研究不多,且所提出课程衔接路径不易操作,难以真正进入实际操作层面。

(三)课程衔接难以操作

无论是学前教育专业还是其他专业,在中高职衔接落实到课程衔接上时,操作难度都比较大。主要是因为,一方面中职、高职有各自办学权,各自为政,在课程上进行合作,难以顾及双方的利益;另一方面,中高职课程衔接缺乏政府层面的保障机制,如通过职业等级证书的方式来保障中高职的衔接;此外,课程衔接总是与衔接模式的选择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二、学前教育专业中高职课程衔接的理论起点

中高职衔接的最终落脚点是课程的衔接,在课程衔接的实际行动中,必须厘清基本理论问题,才能确保行动的有效性。首先是课程衔接与中高职衔接模式的关系问题,其次是课程衔接的本质问题。

(一)课程衔接与中高职衔接模式的关系

研究课程衔接,脱离整个中高职衔接模式的研究将成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而仅研究中高职衔接模式,而不深入到课程层面的衔接,将使研究陷于空洞乏味。毫无疑问,衔接模式决定着课程的衔接。即中高职衔接模式属于框架,而课程的衔接属于框架之填充物。如“3+2”与“3+3”的衔接模式下,课程设置应有所不同。

(二)课程衔接的本质

课程衔接的本质,简言之,即是课程内容的层次性体现。中职与高职属于同一类型不同层次的教育,其衔接最核心的表现是课程内容的既有联系又有递进。然而这只是在课程内容上表现出来的特点。而课程不是一个单一的概念,它本身是由许多要素构成的,如课程设置、课程标准、教材、课程资源、课程评价等。因此课程衔接,不仅仅是内容上的衔接,还有课程标准、资源、评价等方面的衔接。

三、学前教育专业中高职课程衔接的现实路径

为避免学前教育课程重复学习,打破课程衔接研究的桎梏,在结合省内三所学前教育高职院校对中高职课程衔接探索成果以及省外高职院校对该领域的探索,基于访谈情况的分析之上,对贵州省学前教育中高职课程衔接路径作出如下探索。

(一)衔接模式选择

通过对多所中职学校校长进行访谈,均表示看好“3+2”衔接模式,两年时间足够学生进行提升学习。全国多地也在开展“3+2”衔接模式试点工作,如海南省2015年开展“3+2”衔接模式6个试点项目学校,北京市71个3+2中高职衔接办学项目,均涵盖有学前教育专业。

该模式为中职学生提供了专业继续学习的升学平台,缩短了学习年限,符合中高职学生学习的特点,同时也减少了课程重复学习的几率。既规避了五年一贯制的缺陷,也避免了“3+3”模式的过度学习。是我省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现阶段比较适宜的选择。

(二)课程衔接路径

课程衔接最有效的方法无异于中职与高职学校形成合作关系,根据中职、高职学校各自培养目标,协同制定课程标准,协同开发校本教材。然而,此项工作操作性不强,难度过大,往往使高职学校与中职学校望而却步。

调查发现,在三年中职学习中,学生已学习大部分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并且实践操作能力也比较强。鉴于高职阶段学习属于高等教育阶段,而高等教育并非因为所训练技能的等级高而称为高等教育,而必须是因为所传授理论知识的复杂程度高而被称为高等教育。因此,在高职阶段的学习应加强学前教育理论运用于幼儿园实践的能力。在贵州省高职学前教育迅速发展,中职与高职未形成合作关系的现状下,高职院校可尝试以下方法,提高中高职课程衔接的有效性。

在中职学生升入高职后,高职院校可结合学生已有水平围绕幼儿园实践与理论运用开发一系列学习主题或项目,以项目探究的方式进入幼儿园调查,并形成项目调查报告。然后学生回到课堂,进行汇报与第一次理论解析,再由教师进行理论二次解析、答疑,甚至理论延伸与提升等,从而进一步加强学前教育理论学习,并提高学生利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构建中高职衔接体系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前教育专业中高职课程衔接是学前教育事业发展必经阶段,也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的一部分。而课程衔接存在多种路径与可能,在现有历史条件下,哪一种路径、方式更能促进职业教育发展,必须通过实践的检验方可得知。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印发《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的通知. [EB/OL].

[2]林楠.学前教育专业中高职课程衔接问题的探讨[J]. 辽宁高职学报, 2005(10):76-78.

[3]徐国庆,石伟平.中高职衔接的课程论研究[J]. 教育研究, 2012(5):69-73.

作者简介:

刘腾龙(1987~),男,贵州黔西南人,贵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助理讲师,教育学硕士,研究方向为学前教育基本理论;

曲亚静(1985~),女,天津人,贵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助理讲师,研究方向为儿童文学。

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的新路径探究 篇12

一、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的意义和现状

(一) 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的意义。

1.协同创新的长效发展离不开校企合作。我国十分重视创新能力的发展, 其中特别强调高校的创新带动作用, 并明确指出要“积极推动协同创新”。协同创新是多主体、多元素的共同协作, 共同围绕既定目标开展创新活动, 推动创新发展。然而当前我国高职教育与社会需求脱节, 无法真正促进协同创新。因此, 高职教育需要加强校企合作, 让学生能够将学到的理论知识真正用于社会实践中, 提升实践能力, 激发创新灵感。不仅如此, 学校还可以把握住“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契机, 创新体制机制, 构建校企联合的高技能创新人才培养新机制, 提升高职教育发展质量。如此, 加强校企合作是学生、企业、学校三方受益的有效途径, 推动社会发展。

2.提高师资队伍质量离不开校企合作。高职教育培养人才的目标和方式都对高职教育中的专业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专业教师既要有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能够传授给学生, 又要做到指导学生的专业实践, 成为高素质的专业教师。而打造这种高素质专业教师的队伍就必须校企合作。高职学校可以从企业中引进工作经验丰富、学术水平较高的高级技术人员来充实教师队伍, 还可以通过校企合作平台提升学校专业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在校企合作中, 学校可以选派优秀教师, 让教师直接参与企业的生产流程, 及时了解发展动向, 增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针对企业和社会的需要调整教学, 提升学生培养的针对性;而企业也可以选派优秀技术人员深入学校, 提升理论水平的同时为学生提供实践指导, 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并且, 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离不开校企合作。“高级技工荒”是我国企业面临的发展瓶颈, 巨大的人才缺口下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仍不乐观, 这是毕业生职业胜任力较低的原因。而通过校企合作, 学生可以将专业知识融入实践中, 增长见识的同时积累经验, 从而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 满足企业需求。

(二) 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现状。高职教育中的校企合作发展时间并不是很长, 所以从当下的发展状况来看还存在着很多问题亟待改进。如今的高职教育校企合作, 还存在很多法律法规上的空白, 缺乏法治的有力保障。现行法律法规的很多规定不明确、不细致, 对校企合作中的众多主体都没有作出规范要求, 因此无法保证校企合作的长期有效进行, 政府在统筹和指导校企合作时也缺乏制度支撑, 造成混乱。不仅是法律上的欠缺, 政策上的支持力度也不够有效。要想让校企合作取得实效, 有利于各方利益的驱动政策不可或缺。然而如今还没有操作性可行性都强的有利政策可以推进校企合作, 这就造成不少问题:政府没有指导意识, 缺乏指导经验, 不能充分宏观指导;管理体制不完善, 相关部门权责不明, 缺乏协调机制;校企合作的资源整合力度不够, 缺乏对企业的监管和规范, 也缺乏对学校的教育规范。另外, 学校和企业在校企合作中都缺乏战略认识, 在校企合作上不积极不主动, 管理混乱, 影响校企合作的发展。同时, 学校和企业在校企合作中的权益缺乏保障, 尤其是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主体, 其利益如果缺乏保障, 会大大打击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

二、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的新路径

针对高职教育中的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 结合国内外的先进经验, 我们可以探究出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的新路径, 推进校企合作的长足进步。

(一) 建立健全校企合作的法律法规, 出台有力的支持政策。一是建立健全校企合作的法律法规, 要进一步完善《职业教育法》, 为建立良好的校企合作法律体系做好上层立法的坚实基础。还要建立与校企合作相关的下行法律, 明确学校、企业、政府、社会等多个主体的权利与义务。地方各级也可以在此基础上因地制宜制定更适应区域的法规。二是在立法过程中, 必须要考虑有利于各方发展的立法方向, 考虑必要的基本原则。比如, 最主要的是要确保合作共赢的原则, 这是保障校企合作能够长期发展的动力原则;还要考虑质量第一的原则, 保证校企合作能紧紧围绕培养高职人才, 培养高质量的人才, 切实让各方满意;还有政府主导原则, 校企合作的持续健康发展离不开政法的积极引导与鼓励, 政府要起到宏观指导作用, 统筹各方资源, 积极搭建校企合作的发展平台, 提供保障措施;另外还要考虑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兼顾问题, 要妥善处理好两者关系。三是政府出台相关激励政策, 能够保障企业合法利益, 从而驱动企业积极参与到校企合作中来。各级政府可以利用财政资助、税收优惠等经济措施让利于企业, 提高企业积极性;可以设立专项基金, 投资校企合作的实训基地等项目, 为企业带来新的盈利可能;还可以为在校企合作中取得优异成绩的企业给予物质奖励和企业宣传, 为校企合作中的优秀项目和科技成果颁发奖励资助等。

(二) 建立先进的机制体制。校企合作的持续深入开展, 需要“长效新”的核心运行机制。探究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的新路径可以从体制机制的建立入手。建立科学的管理体制, 国务院领导下建立完善分级管理体制, 做到地方为主、政府统筹、社会参与。还要深化职业教育体制改革, 形成多元办学格局, 充分发挥政府、企业、行业、社会等主体力量, 提升办学品质。校企合作尤其要建立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机制, 其中行业需要制定行业的教育发展规划, 为高职学校提供教育方向的思考, 企业需要参与到高职教育教学中, 为高职教师和学生提供实践机会, 还可派遣企业员工进行指导。

(三) 发挥行业组织在校企合作中的引领与管理作用。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后能够发现, 行业组织在职业教育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它是高职教育的重要主体之一。一般行业组织掌握着行业发展的新动向, 十分了解人才需求信息, 能够为高职学校和行业企业提供对接平台, 更为学校提供了市场需求的指导。所以, 在发展高职教育中的校企合作时, 要明确行业组织在校企合作中的作用与责任, 提高其指导能力。行业组织可以为学校提供行业人才预测, 帮助学校调整方向;可以指定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标准, 增强学生的职业素养;可以为学校提供一系列的教学指导, 比如专业设置指导、课程体系建设, 还可以参与到教材开发、师资培训中来。行业组织要切实成为校企合作中的一个管理主体, 在职业教育管理、教学、检测评估中积极参与, 实现职业教育与行业发展需求的衔接。

摘要:高等职业教育学校承担着培养“技能型高级专门人才”的重任, 而我国的高职教育在培养人才的实践能力上还有很大欠缺, 使得社会对高技能人才的缺口十分之大。校企合作的诞生能够有效解决当下问题, 提供社会所需的合格的高技能人才, 然而校企合作仍存在很多问题, 如何完善高职教育校企合作, 探求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的新路径是当下的重要任务。

关键词: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蔡卫红.高职类移动通信专业建设改革探讨——以长沙通信职业技术学院为个案[J].当代教育论坛, 2009, 20

[2]王瑾.高职通信专业构建“四合”特色的校企合作模式的研究[J].才智, 2013, 20

上一篇:SDH广播电视下一篇:金融支持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