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作用压力

2024-11-29

自然作用压力(精选4篇)

自然作用压力 篇1

1 简介

在稠油溶解气驱中, 压力递减率和压力梯度都会影响开采效果。在资料所描述的实验中, 都试图了解稠油开采中各项参数在采收率变化中的共同作用。这个是很简单的, 因为当采收率增加时, 压力递减率和压力梯度都会增加。在研究工作中, 压力梯度和压力递减率的变化是独立的。

几个研究学者指出, 在高的压力递减率条件下将形成更多的气泡, 因为较高的压力递减率导致了更大的过饱和度和成核效率。Firoozabadi总结出高的压力递减率会激发更大规模的成核作用, 因此临界气体饱和度可以是低dp/dt下值的2~5倍。Chatenever等认为, 尽管气体成核作用本身对被驱替油的总体积贡献很小, 但它对开采的直接影响却非常明显。只有当气体是非连续相的时候, 气驱油才是最有效的。Bora等的微模型研究表明, 溶解气驱过程中, 在改变流动状态和分散状态方面压降率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分散的气体流动只有在高的压降测试中才能观察到, 分散是由流动的气体残余破裂而形成的, 这也同时影响了采收率和压力递减率。

Sheng等表示, 在控制油的气体分散中, 压力梯度的作用更加重要。Turta等研究了稠油油藏溶解气驱进程中压力梯度的作用。他们应用了在三个不同的位置产生三个不同的压力梯度的特殊填砂模型。结果表明在油藏溶解气驱中, 压力梯度的增加对采收率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

在许多初期研究中, 压力递减率和压力梯度是通过采收率联系起来的, 较高的采收率导致较高的度和界面弹性却减小了。聚合物使采出水黏度增高, 增大了电荷密度和界面弹性, 这不能帮助油珠聚并。

三元复合驱已经成为油田三次采油最具潜力的技术。但当使用已建设备, 包括沉降和气浮选设备处理采出水时, 采出水难以处理, 表面活性剂是采出水中油珠稳定的主要因素。添加化学剂使乳化的油珠失去稳定性, 这是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虽然絮凝不适用于三元复合驱采出水处理, 但破乳可以。破乳剂DODY68对加速小油珠的聚并有明显作用, 当向采出水中加入破乳剂后, 界面张力降低, 表面电荷减少, 油珠的尺寸也明显增大。

由于破乳剂替代了表面活性剂, 所以负电荷减少, Zeta电位升高。因此, 油珠很容易聚并成更大的油珠。另外, 由于聚并过程中破乳剂分子的排水反应, 使得油珠间的水膜很容易被排除。虽然破乳剂对三元复合驱采出水油珠的去除有作用, 但破乳处理采出水增加了化学剂的成本。

采出水处理与采油是一对相反的过程。采油时, 化学剂用来驱油使油珠稳定, 而采出水中稳定的油珠需要在接下来的水处理过程失去稳定性。三元复合驱使用了大量的表面活性剂提高了采收率, 然而采出水中含有大量的残留表面活性剂使油珠稳定, 变得难以处理。结果, 已建的采出水处理系统无法处理三元复合驱采出水, 需要投入大量资金来解决这一问题。因此, 三元复合驱油技术应考虑整个油田开发系统, 进行认真细致的研究和评价。

资料来源于美国《Colloids and Surfaces A:Physicochem.Eng.Aspects》211 (2002) , 《Colloids and Surfaces A:Physicochem.Eng.Aspects》252 (2005) 压力递减率和压力梯度。在Talabi等的研究工作中, 这些因素在一个称为减压指数的无因次变量组中被结合在一起。作者表示, 较高的减压指数 (由较高的采收率产生) 会影响早期的气泡成核作用和气泡的增长, 它也许会因黏滞力的增加而影响晚期渗流。作者指出, 较快的开采速度产生小气泡, 减少了气泡合并和独立气相形成的机会。因此, 它会导致较低的气体流动, 较高的临界气体饱和度和较高的石油采收率。但是, 这项研究以及相关的研究却不能区分两个影响作用的不同之处。区分二者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因为:①在油藏条件下, 两个因素的相对重要性是随时间和空间变化的;②溶解气驱的力学模型要求区分二者对成核作用的影响 (例如压力递减率) , 以及这些影响下的气泡相互作用/合并和流动 (压力梯度) 。

2 实验

2.1 实验装置

研究中衰竭实验装置主要由两个恒温的空气浴组成。一个岩石夹持器将填砂模型固定在大的空气浴中。在填砂模型的出口有一密度计用来测量流体密度 (单相和两相) 。两个可视容器置于第二个空气浴中, 用来收集采出液体和测量自由气体体积。在下游安装射流泵 (ISCD 500D) 以恒定容积率产生流体。第二个射流泵用来控制轴向压力和围压 (和初始不同的压力递减率) 。在一个含气石油装置中准备了含气石油。收集在一个可视容器中的产出液的体积通过摄像系统测量并将数据储存在计算机中。自动测试资料包括压力、压力降、温度、ISCO泵的资料、产出气体体积和流体密度。更多的设备部件和它们的校正资料可在文献中查到。

2.2 流体和填砂

在衰竭实验中所用的石油是黏度为1 000 cS的甲基硅石油。为了测试含气石油的黏度, 在岩心进口处安装了毛细管黏度计。毛细管黏度计用水和脱气原油校正, 几何常数也已经确定。所测的含气原油的GOR是在泡点压力为487±5 psig (1 psig=6.895 kPa) 时测得的。在全部的实验中, 甲烷被用作气相。衰竭实验中的砂为水湿硅砂。砂的粒径分布为50~70 μm。

2.3 过程

衰竭实验中的砂是经过筛选的, 为了除去杂质用1∶1的氯甲烷和甲醇混合物提取一周, 然后获得水湿砂。所提取的砂在一个中温恒温器中烘干以清除溶剂的痕迹。在Viton套筒中塞入砂, 充填前套管插入岩心夹持器中。较薄的粗砂层至于两端, 这样可以使用大于砂粒中间尺寸的筛管, 避免砂粒进入出口流体。较大的筛管尺寸可以避免出口处气体的形成, 如果筛管的尺寸小于砂粒的尺寸将会有气体产生。 密度计可以通过已知的气体和流体密度来校正 (两个标准) 。

填砂模型是真空的, 用2%的盐水溶液饱和。几何测试用来检测孔隙度和波及不到的体积 (死区) 。绝对渗透率在不同流速下获得, 同时对毛细管黏度计进行校准。接下来, 体系中的盐水溶液用脱气原油驱替直到没有更多的水产生为止。这样大约注入了1.5 PV的脱气原油。共生水饱和度大约在4.5%。在不同流速下使脱气原油从填砂中脱出, 有效孔隙度就可以得到了。用脱气原油毛细管黏度计重新校正, 然后体系加压到含气原油的泡点压力以上。在含气原油合并单元中制备的含气原油是油和甲烷气体的混合物, 经几天混合直到容器中的压力恒定。

在残余水存在状态下测得的孔隙度、绝对渗透率、有效渗透率和岩心孔隙体积分别为39.5%、1.62 D (1 D=1.02 μm2) 、1.35 D和497 cm3。含气原油注入到填砂模型中, 模型在残余水状态下被脱气原油饱和。驱替油由回压调节计产出, 压力设置为60 psi, 在脱气原油泡点压力之上。定期测量气油比直至所测得的气油比等于制备含气原油的气油比。完成这个过程大约需要超过2 PV的含气原油。

当脱气原油完全被含气原油从填砂中驱替出来时, 填砂模型已经为衰竭实验做好了准备。接下来, 入口阀使填砂闭合, 出口阀打开给小的可视单元加压。小的可视单元与射流泵连接。然后将填砂模型静置1天使之平衡。这期间, 为了确保没有自由气体溶解在原油中和没有漏失, 要记录压力值。开始前填砂模型的压缩性也需要测出以确保填砂模型的单相条件。

在衰竭实验之初, 特定的采收率下, 射流泵安置在连续流回填模式下。衰竭实验在0.018 PV/d或0.145 PV/d (0.37cm3/h或3 cm3/h) 下开始进行。填砂流体被抽取到小的 (更精确的) 可视单元中。在所测试的一些点中, 气体开始向可视单元流动。在小的可视单元被气体充满之前, 流体直接向大的可视容器流动。所产生的自由气体量由记录油气界面的摄像机来测得。衰竭的填砂达到一个确定的体积时过程停止。所有的参数, 如温度、压力、压差等, 都由资料采集系统记录。

在衰竭实验完成后, 新的测试开始之前, 填砂要用2 PV的脱气原油和2 PV的含气原油在高于泡点压力的条件下进行彻底清洗, 以确保气体完全溶解于原油中。可视单元和射流泵也要清洗和进行真空处理。

3 结果和讨论

3.1 实验范围

以两个不同流速在一线性填砂模型中进行了7次衰竭测试, 流速可相差8倍。衰竭测试被划分为两个组:慢速测试和快速测试。在相同的采收率和不同的压力递减率下不断重复实验。通过向套筒周围的封闭空间里注入或从中产生流体可在填砂模型中产生不同的压力递减率。如此一来, 在同一采收率 (或压力梯度) 下会有不同的压力递减率。压力递减率逐级增加。在进程1~4中, 采收率在0.018 PV/d认为是慢进程;进程5~7中, 采收率为0.145 PV/d认为是快进程。进行的一个测试 (进程2) 是为了重复再现。

在整个测试中进程1和5是在超负荷、压力为1 140 psig时进行的。结果显示, 整个测试中泵以不同的小流速将流体射入封闭空间中。但是在进程3、4、6、7中, 围压并不恒定。在填砂模型中, 泵以恒定产出速率工作, 在达到临界气体饱和度之前, 围压是降低的。进程3、4、6中流体从超负荷空间中抽出, 在进程7中注入。

3.2 平均填砂压力

进程1~7的慢、快进程压力展开资料列于图1中。所有过程显示在单相流、超饱和条件下, 快进程压力降低;两相流的慢进程压力降低。压力递减率的变化导致最大饱和度的不同。在进程1中单相压力递减率是-23 psi/h, 所测的最大过饱和值是34 psi。进程3中的压力递减率几乎比进程1高出一个数量级, 因此也引起了较大的过饱和度 (58 psi) 。

快速测试中, 进程6的压力递减率为-554 psi/h, 过饱和度为90 psi。进程7中流体注入封闭空间降低了填砂中的压力递减率 (达到-25 psi/h) 。在快进程中这个压力递减率是最低的, 接近于慢速测试。所观测的过饱和度为15 psi。一般来讲, 测试采用高压力递减率, 显示高的过饱和度。此结论已经在几个研究学者的报告中给出。

一些慢速测试 (如进程3) 所显示的过饱和值 (和压力递减率) 与一些快速测试 (如进程5) 相似。也有一些快速测试 (如进程7) 显示出的过饱和压力递减率小于或近似于慢速测试。但正如我们了解的, 过饱和值和压力递减率 (作为从封闭空间中注入或产出的结果) 的变化对原油开采和气体流度的影响并不重要。

3.3 压差

进程中的压差测试列于图2中。进程6的结果没有显示, 因为在该实验中, 压差转换失败。图2也显示快速测试比慢速测试实验的压差高。在慢速实验 (进程1~4) 结束时, 通过填砂有较小的压力降落, 表明通过填砂的流体中含有大量的气体。这也意味着气体在慢速测试过程中无论压力递减率的高低都有较高的流度。在慢速测试结束时所测的压力降落是很小的, 并不受压力转换器测试精度的影响。我们认为有效压力梯度也很小。这个结论将在后面讨论。

除了在快速测试中压力降落值较高外, 快速测试与慢速测试相似。有些结果也表明了压力递减率的改变并不影响压差。当气体饱和度超过临界气体饱和度时, 当孔隙体积扩张在0.05~0.1 PV之间时, 通过填砂模型的压力降从高值 (大约为65 psi) 降低。在快速测试的最后, 通过填砂模型会有较大的压力降落。这个压力梯度表明流体通过填砂模型比慢速测试中有更高的含油量。压力梯度的定量分析会在文章的后面给出。

3.4 密度和自由气测试

在慢和快进程中产出的流体密度列于图3中。流动流体密度最初等于单相的密度 (大约为0.94 g/cm3) 。伴随着持续的扩大, 气体溶解和通过填砂模型以及密度计的最终流动, 导致测试密度的降低。进程1~7中通过填砂模型的压差已经在图2中给出。通过比较两组数据 (图4和图5) , 明显观察到密度的降低对应了压差的降低, 表明气体已经开始流动。

图3的结果表明了压力递减率的独立性, 快进程显示了在孔隙体积从0.05膨胀到0.1时密度的降低, 同时慢进程显示了孔隙体积从0.01膨胀到0.02时密度的降低, 明显反应出在较大的膨胀体积下, 大量的气体流动在快进程中产生。进一步, 快的衰竭实验显示密度逐渐减低到大约0.5 g/cm3, 然后缓慢降低到0.3 g/cm3。另一方面, 慢的衰竭实验中密度迅速降低到0.20 g/cm3, 然后缓慢降低到0.10 g/cm3。图3的结果证明了在慢测试中有更多的气体流动。如图4所示, 在恒定的膨胀体积下, 快速测试只有较少的气体产生。这里的压力递减率是独立变化的。

实验结果表明, 与慢速测试相比, 快速测试中的临界气体饱和度 (作为大量气体测试) 和气体流度都比较小。而且, 压力递减率的影响也较少。当压力递减率增加一个数量级, 流动状态并没有显著的变化, 而流速增加8倍对产出流体的流动有显著的影响。例如, 在高的压力递减率和大的饱和度下的慢速测试所产生的状态与其他测试相似。

3.5 气体分流量和气油比

在水平渗流和缺少毛细管力的条件下, 气体分流量与相对渗透率和黏度有关。在本研究中由于压力变化引起的油和气的黏度变化是很小的。在不同的实验中 (测试驱替效率) 气体分流量值列于图5中。气体分流量可以由以下公式计算得出:

undefined

式中qg是所测产出气体的气体流率, qo是产出油的流率。

快速实验显示气体分流量较慢速实验的低, 说明驱替效率较高。更特殊的情况, 在气体饱和度为2% ~7%的快速试验中, 结果显示了气体分流量一 直较低 (相对稳定) 。图5中进一步显示了在快速实验中存在微小的不同 (随压力递减率的不同) 。相反, 慢进程驱替效率的较低。结果表明, 流速增加8倍会提高油的驱替效率, 相反增加压力递减率并不能影响同一状态下的驱替效率。

提高采收率的一个原因可能是气体的低流度。稳态 (或拟稳态) 条件下的流度由以下公式给出:

undefined

式中Krg是气体相对渗透率, μg是气体黏度, Kro是油的相对渗透率, μo是油的黏度。

在本次研究所进行的实验中, 应用的是同一类型的原油和气体, 正如前面所提到的, 压力对黏度的影响是很小的。采用了不同黏度的油和气, 给出了油和气的相对渗透率。Pooladi-Darvish 和Firoozabadi用公式 (2) 研究了在稀油和稠油的衰竭试验中气和油的相对渗透率之比。

Tang和Firoozabadi提出了一个简单的数学模型用来估计一维流动的衰竭实验中的相对渗透率。通过该模型, 油和气的相对渗透率由下面的公式给出:

undefined

式中μl为l相的黏度, ql为l相的流速, L为填砂长度, k是绝对渗透率, A是通过的横截面积。方程 (3) 与达西定律的简单形式的主要不同点是分母中多了一个系数2。这个系数只有当流动是拟稳态 (在衰竭下的流动, 边缘为非渗流边界) 时才出现。方程 (3) 经演化可以作为无渗流外边界的线性渗流体系下单相恒定速率产出的非稳态问题的晚期解。但是, 如果该公式扩展到两相流时需要做出以下假设:①均一的气和油饱和度;②通过岩心的平均压差接近于所给出的值;③单向渗流。Talabi等指出, 从以上公式所得出的值要与实验数据进行历史拟合。研究结果表明, 无论压力递减率如何, 在同一气体饱和度状态下, 快速实验的气体相对渗透率比慢速实验中的低。

用填砂模型中通过的油和气的速率可以计算出气油比。结果表明了慢测试和快测试间的明显不同。无论压力递减率如何, 慢速测试有较高的气油比, 而快速测试的气油比较低。慢速测试中的气油比在达到稳定的100之前是不断增加的。气油比开始增加之后, 它会随着气体分流呈线性变化, 显示了增加的压力梯度在提高慢速测试的气油比和衰竭中保持油藏能量上的重要性。

3.6 平均气体饱和度和采收率

填砂模型中的气体饱和度由其中的自由气的体积计算得到。填砂模型中自由气的检测是通过在可视容器中产生的气体抽提来确定的, 在泡点压力下孔隙体积的扩张来自于总体积的膨胀。计算中要考虑由于围压的变化引起的体积的扩大或者缩小。结果, 填砂模型中的平均气体饱和度可以作为原油采收率的一个量度。

慢速测试中无论压力递减率如何变化, 采收率都接近于0.04。另一方面, 相同条件下的快速测试的采收率介于0.12~0.14之间。在这些实验中, 流速 (压力梯度) 增加8倍会使采收率增加3倍。压力递减率增加一个数量级对采收率并不能产生相同的效果。

3.7 讨论

研究的结果表明, 在我们的实验当中, 早期的过饱和与气泡成核作用并不是控制石油开采的主要机理。这一发现在发展溶解气驱数学模型中是非常重要的, 特征气体流度作为压力梯度的函数比发现气泡成核的早期现象更为重要。但是这些发现因为特定的条件包含了一些限制因素。接下来的实验要求证明这些观察结果的正确性。该研究的发现有助于研究流体相对渗透率的函数关系, 这一点与Talabi 和 Pooladi-Darvish给出的方法相似。这些函数应用到油藏模拟模型中可以更好地指导稠油溶解气驱中的油藏工程设计。

4 结论

通过实验研究了压力梯度和压力递减率的作用, 实验流体在封闭空间里, 填砂流体连续产生。压力递减率和压力梯度的变化是相互独立的。

结果显示, 流速增加8倍时采收率增加3倍;但是压力递减率增加一个数量级时, 采收率并没有显著变化。结果还显示, 在快速衰竭实验中, 依靠降低压力递减率使之与慢速实验相似, 所得到的采收率与慢速实验也不相同。

原油采收率和气体分流量的计算值表明, 衰竭实验中应用较大的压力梯度比用小的压力梯度可以获得更高的气体驱替效率 (无论压力递减率如何) , 这就导致了在较大压力梯度下有较低的气体流度。

2008-04-22

摘要:稠油溶解气驱的采收率受几个相互作用因素的影响, 其中包括压力递减率和压力梯度。研究表明高的压力递减率 (dp/dt) 会产生较大过饱和度和较快的成核作用, 将导致更多分散的气泡, 同时, 高的压力梯度增加了作用于气相的黏滞力, 加速了气泡的破裂和气体的离散。二者相互作用导致较低的气体流动, 影响石油采收率;但是它们的相对重要性仍然未知。

关键词:稠油,溶解气驱,压力递减率,压力梯度,实验

地层压力资料在解释评价中的作用 篇2

关键词:静态评价,地层压力,动态分析,地层污染,产能评价

通常的常规测井解释评价工作, 主要根据岩石体积模型及阿尔奇等公式, 利用伽马、中子、密度、声波及电阻率等曲线, 获得地层岩性、孔隙度、渗透率、饱和度等反映储层及流体特性的参数, 这些评价方法考虑的对象通常为储层自身固有的特性, 属于一种静态参数。然而, 油气在其生成、运移成藏, 以及后期钻探、测试、开发生产过程中, 无不受到来自于静水压力、上覆压力、钻井泥浆液压力等多种压力的影响, 对油气藏的评价、后期开发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 只有把静态资料及动态分析有机结合起来, 才能获得更为合理的解释评价结果。

电缆地层测试器自1955年在墨西哥湾第1次商业应用以来, 经历了简单地层测试器、重复地层测试器、模块化地层测试器3个阶段。简单地层测试器阶段为1955-1975年, 1次下井只能测量1个压力点、取1个样品, 测压精度低, 取样时间长, 测试风险大。重复地层测试器以RFT和FMT为代表, 允许在同一深度储层多次测量压力、能够取多个样品, 测量精度提高, 测试时间缩短。第3代仪器主要有斯伦贝谢于1992年推出的模块式地层动态测试器MDT、贝克休斯于1995年推出的储层特性仪RCI、哈里伯顿于1999年推出的储层描述仪RDT及中海油服的EFDT。

电缆式地层压力测量近似微型的地层测试过程, 测量时, 通过推靠臂把仪器贴靠到井壁, 通过伸出探头插入泥饼与地层形成连通, 可以测量得到真实的地层压力, 从而完成地层压力梯度、流度计算及流体性质识别、流体界面判断等分析, 实现了小型动态评价过程。

1 复杂储层流体性质识别

随着勘探开发工作的深入, 各油田勘探目标面临越来越多低阻、复杂岩性地层, 由于地层水矿化度变化、复杂岩性的影响, 以及钻井泥浆侵入等因素, 对于利用电阻率差异识别、评价油气层的传统方法受到了极大的挑战。

根据液体压强公式 (1) 可知, 当已知地层静液压力P, 利用公式可以很容易获取地层流体密度ρ, 利用流体密度ρ可以很容易确定地层流体性质, 并根据流体密度变化趋势, 判断流体界面。

图1为A井测井组合图, 从图中可以看出, 在3020-3083m井段, 深探测电阻率值约为7-10ohmm, 且深浅电阻率差异不明显, 仅根据电阻率值很难确定流体性质。根据测压资料显示, 上部储层内流体密度为0.84g/cm3, 下部储层流体密度为1.02g/c m3, 从而很容易确定上部为油层, 下部为水层, 最后综合解释油水界面位于3048m。随后在3020-3059m进行DST测试, 获累产原油78.2方, 水7.8方, 证明了该解释结果的正确性。

2 多井解释评价分析

利用测量的地层压力, 可以得到油藏压力梯度, 从而为油藏对比分析提供帮助, 降低解释评价的不确定性。

图3为同一构造内的B井和C井, 从前期综合研究分析结果看, 两井属于同一构造圈闭的油藏系统, 其中左边的B井位于构造相对低部位, 在目的层顶部测量电阻率值约为8-14ohmm, 解释为油层, 在3360-3 3 6 3 m测试获日产原油3 2.5方/天, 气8 6 5 7方/天;处于构造高部位的C井, 上部电阻率值约为10ohmm, 下部电阻率下降至6 o h m m, 综合解释上部为油层, 下部为水层, 后在3332-3368m测试, 获水12.6方, 含少量油花。

钻探结果与初期预测结果具有较大差别, 且从油藏理论难以自圆其说。通过测压资料分析表明, B井该段地层压力梯度为1.35, 而C井地层压力梯度则为1.4 8, 表明两者虽然位于同一套沉积砂体, 但并不属于同一油藏压力系统, 其间可能被断层所分隔, 从而形成构造顶部为水、下部为油的现象, 后经综合分析证实了该观点。

3 储层产能影响分析

储层产能对于勘探、开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通常对于产能的评价, 主要从储层的孔隙度、渗透率等静态参数入手, 建立相应的评价标准, 从而得到对应产能大小的储层级别。

但在实际勘探中, 面临着越来越多的低孔渗储层, 该类储层的孔隙结构复杂, 且容易受到钻井液侵入的影响, 从而对储层产能产生非常大的影响, 通过地层压力资料的测量, 可以很好的获得压力资料对储层产能的影响, 从而为最优化勘探提供必要的帮助。

以某油田为例, 该油田下第三系地层发育有一套中低孔渗地层, 从岩心分析结果看, 该目的层孔隙度约为18-24pu, 渗透率约为0.5-50m D, 计算的核磁资料表明, 地层可动孔隙度普遍达到10pu, 核磁渗透率也基本达到10m D, 根据地区经验, 应该具有一定渗流能力, 形成一定的产能。但从实际情况看, 该层位钻探4口井, 虽然具有相似的物性, 仅两口获得高产, 其余井基本为低产或干层。

岩心扫描电镜图像显示, 岩心胶结致密, 颗粒表面呈粘土化, 石英次生加大和杂乱堆积状高岭石充填粒间孔隙和喉道, 极容易形成储层污染从而降低储层物性。

利用电缆式测压资料获知, 该油田上部属于常压地层, 地层的压力系数为1.0, 向下随深度增加地层压力系数增大至1.7, 初期钻井常常造成井喷井涌, 为了确保钻井安全, 后续钻井时加大了泥浆比重, 从而对储层产能造成了极大影响。

0以D井为例, 上部地层的压力系数为1.0, 而在下部的高K压地层, 地层压力系数达到1.38, 初期钻至下部地层时, 采用的泥浆密度为1.40g/cm3, 钻井过程中不时发生井涌, 表明地层具有一定的渗流能力, 为了安全考虑, 后期增加泥浆比重至1.45g/c m3, 虽然两层的孔隙度都为18pu, 但上部地层测试仅反循环产液16方, 而下部地层却获得72方的高产。通过总结, 该层段油气产能与压力梯度差的关系如图7所示。通过该图可以看出, 当泥浆比重与地层压力系数的差值超过0.2 g/cm3时, 储层将受到严重污染, 极大的降低储层产能。

4 结论

电缆式地层压力测量近似模拟微型的地层测试过程, 可以得到真实的地层压力, 从而完成地层压力梯度、流度计算及流体性质识别、流体界面判断等分析, 还可以为油藏压力分析提供帮助, 也可以为合理确定泥浆比重提供依据, 降低储层污染对储层产能的伤害;

利用地层压力测试资料, 可以动态的分析储层压力性质, 与孔隙度、渗透率等静态资料相结合, 从而够获得更为可靠的解释评价结果。

参考文献

[1]陈育勤, 张树东.MDT测井技术在川东北地区多井解释中的应用[J].天然气工业, 2006, 26 (7) :52-53

自然作用压力 篇3

1 发挥社会组织在推动就业、缓解就业压力的作用

社会组织作为非营利性、非政府性、公益性和自治性的民间社团组织, 它与政府组织、企业组织共同构成现代社会服务系统。这三个部门中, 政府组织客观上需要精简机构、转化职能, 对劳动力需求有限;企业组织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 以效率为核心, 为此对劳动力的需求必然有一个极限而社会组织是非营利部门, 以公益为核心其对劳动力需求弹性较大, 就业容量具有可拓展性, 在吸纳社会就业方面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1.1 充分挖掘社会组织的潜力, 积极吸纳社会就业

近年来, 社会需求的多样化和政府职能转变的要求带动了社会组织的蓬勃发展, 以上海市为例, 截至2009年4月底, 该市依法登记的各类社会组织共有9086家, 相比1999年的2636家, 保持着平均每年700家的增速, 以每个社会组织有3~5名工作人员计算, 蕴含着2.7~4.5万的就业机会。从国外就业结构来看, 大约有10%的就业人口在社会组织工作, 但是目前上海只有2%的比例, 10%意味着几十万的岗位, 因此社会组织吸纳就业的空间非常大, 可见, 社会组织在吸收就业和舒缓就业压力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

1.2 发挥社会组织的就业培训、咨询、中介作用, 积极促进就业

社会组织是独立于政府组织、企业组织以外的非营利性组织, 是一种社会公益组织, 特别是公益类、慈善类、服务类等社会组织, 完全具有民间性, 这使得社会组织能更迅速的了解、收集社会各种需求信息并且对社会各种需求信息进行评估和全面公开, 与一线人员进行沟通、交流, 然后有针对性地组织技能培训。既可获得准确的需求信息, 帮他们能做出正确选择, 又可使大学生降低就业成本。同时也可使学生本人能准确定位, 明确方向和目标, 而且社会组织还能为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之间牵线搭桥, 以真正发挥中介作用。

2 发展社会组织, 推动学生就业、缓解就业压力的措施

通过社会组织的发展, 推动学生就业以缓解社会就业压力, 主要取决于政府组织、社会组织、毕业生三个方面。

2.1 完善政策法规、加强管理

决定社会组织发育成长和发展壮大的最关键因素是社会组织培育和发展的政策。当前, 社会组织发育生长缓慢主要是因为其准入门槛过高、审批制度滞后和监管制度不健全, 培育和发展社会组织, 当务之急是完善政策、加强管理。改革登记制度简化审批、强化监管;放宽准入条件;建立公开透明的社会监督机制。同时建立健全内部治理结构和管理制度, 完善内部制衡和约束机制, 建立权责明确, 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内部治理结构, 提升社会组织的自我发展能力, 不断发展壮大社会组织, 为吸纳就业提供巨大空间。

2.2 加大资金投入, 扶持发展

社会组织面临的最现实困难就是资金不足, 严重影响和制约社会组织的发展。为此, 必须采取有效措施, 切实加大对社会组织的资金支持和投入。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力度, 将社会组织纳入税收优惠政策适用对象的范围;应依靠政府职能转变, 加大政府从专业服务机构采购的力度, 即政府应拨出部分资金, 用于扩大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承担的服务项目;在运作上应实施分类指导, 重点扶持, 培育有活力的社会组织引导向产业化发展。政府应购买与监督并重, 确保资金有效运用, 形成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多层次社区服务事业发展模式。同时社会组织应拓宽自身的筹资渠道, 实现自身发展, 更好的为社会提供服务。

2.3 引入人才机制, 吸纳就业

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到社会组织就业, 可借鉴选聘大学生到社区当“社工”的模式, 制定和实施大学生到社会组织工作计划, 为社会组织补充急需的管理人才和专业人才;注重引进和留住急需专业人才, 对社会组织引进急需的高端管理人才和专业人才, 在落户、子女入学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对社会组织中德才兼备、业绩突出的优秀专业人才和专门引进的高端人才可破格评定职称, 让其进得来、干得好、留得住, 真正成为社会组织的骨干和中坚。同时, 社会组织应以社会需求尤其是社会急需为导向, 探索自主运营和可持续发展之道, 扩大服务范围、降低服务成本、提高服务层次, 增强自身创造力、吸引力, 逐步形成创业吸纳、职业吸引、待遇留人的人才引进机制。

2.4 大学生就业观念向社会组织方向转变

当前特别是在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下, 尽管国家出台了系列政策, 包括大学生村官计划、“三支一扶”计划、教师特岗计划、西部志愿者计划等等取得了一定成效, 但大学生就业仍旧困难重重。然而, 就业市场并没有饱和, 社会组织公共服务平台的构建, 也为大学生就业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政府可与学校一起对大学生进行有关社会工作的知识普及与就业辅导和培训, 同时需要大学生就业观念的转变。鼓励引导更多高素质大学生走向社会工作岗位, 让他们取得合理收入和职业发展的满足感, 树立服务社会的良好价值观。同时也能提升社会组织的服务能力和知识水平, 走上更加专业化, 职业化的道路。

摘要:在全球经济危机影响下, 大学生就业问题尤显突出。尽管国家从政策层面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扩大大学毕业生就业的措施, 但未能够在根本上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社会组织作为非营利性、非政府性、公益性和自治性的民间社团组织, 吸纳就业的有一定的空间, 在缓解就业压力方面可发挥巨大作用。

关键词:社会组织,大学生,就业

参考文献

[1]永和.上海社会组织积极为促进就业作贡献[J].社团管理研究, 2009, 4.

[2]袁程绪.加快社会组织的管理体制改革[J].中国改革, 2009, 8.

[3]艾小婧.大学就业服务体系中的非政府组织参与[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 2010, 3.

自然作用压力 篇4

关键词: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桥墩病害,加固措施

现如今, 我国的桥梁建设事业已经得到了迅猛发展, 桥梁的结构也呈现出不同的形式, 科技的进步为桥梁的建设工程提升了一定的抗扭性, 其强度不断增加。木桥的桥梁建筑工程更多地体现出工程造价降低和工期缩短现象, 其中预制小箱梁就是一种典型的代表, 基于以上这些优势, 这种技术在国内外得到了有效地应用和推广。但是, 在土压力的作用下, 这种造桥方式也存在着严重的弊端, 很容易出现桥墩的坡面防护不到位, 导致土地滑移现象较为明显。这一严重的病害现象。

1 加固前桥梁的概况

本文中所涉及的路桥的路基建设采用的是整体式, 整个桥面宽度达到24.5m左右, 其中上部结构主要为5×40m的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箱梁。下部则采用的是普通的双圆柱式桥墩, 桥墩的基础主要采用的是灌注桩的形式, 桥墩的高度不等, 在具体的建设中主要采用的是墩梁固结方式。具体来说, 桥梁在受到土体下滑的作用下, 会出现明显的病害, 其中桥墩的墩身变成了“S”形, 纵向的变位长达23cm。而且, 桥墩的本身出现明显的裂痕现象, 桩基也随着开裂变为环形的裂缝。在桥墩的其他位置出现的裂缝现象较多, 而且裂缝不规则。有些桥墩会出现轻微的剪切变形, 根据相关的桥梁病害判定标准, 这一桥梁属于五类桥。

根据检测报告可知, 下部结构的病害如下所示:墩身开裂:墩顶小桩号出现了环形的裂缝现象, 长度不等, 平均长度都在2-3m左右, 裂缝结语0.2mm和0.5mm之间, 较大的桩基通常都会出现环向的裂缝。裂缝的宽度和长度明显高于小桩号的桥墩。桥墩倾斜变位:桥墩的倾斜变位也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病害现象。其中, 通过对照桥墩出现病害损伤之前的资料可以, 桥墩的竖直度符合路桥工程的相关检验标准, 但是, 通过对现如今桥墩的现状进行分析, 出现了严重的变位和倾斜的问题。

2 下部结构主要病害的成因分析

2.1 边坡土体滑移

本文中提高的桥梁工程横跨一个较长的“V”形水沟, 在桥梁建设工程结束之后, 在其附近开垦了大面积的耕地, 在桥梁的下方进行了填土。经过精密的计算, 所填土高度主要为10m。桥身的纵向宽度为50m, 桥的横向宽度为150m。但是, 在前几年的一次地震中影响下, 桥体附近的土体出现了明显的变化, 出现了松动的现象。地震之后出现了严重的降雨等气候现象, 强风将土体吹刮到桥下, 在雨水的侵蚀下, 岩石出现了软化的现象。而且, 泥土和岩层之间形成了大面积的滑动面, 最终导致土体大部分都滑落到沟底。这就是边坡土体出现滑移的主要过程。随着时间的增长, 桥体所受的损害逐渐增强。

2.2 桥梁下部结构变位

现如今, 桥墩和桥身都朝着前进的路线方向出现了明显的变形现象, 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受到土压力的作用。另外, 土压力作用下的横桥的分力相对较小, 由于桥墩本身的刚度不断增加, 横桥缠身的变位现象相对不是非常明显。但是滑移体所受到的土压力相对较大, 因此, 此位置逐渐朝着较大的桩体方向倾斜、变形, 桥身上部受到梁体的约束较为明显, 因此, 朝着较小的桩体方向产生变位的情况也不是非常明显。具体来说整个桥墩的变形状态可以通过图1表现出来。

2.3 墩身、系梁、基桩裂缝

当滑移体受到严重的土压力的作用下, 会对软弱的地层产生较为严重的影响。不仅会引起土体出现位移的现象, 还会对系梁和大小桩体产生水平的推力, 使得桩基出现明显的变形现象。受损区域的桥跨不跨越通航水域和等级被交路, 横向水平力可只考虑风荷载作用, 经计算, 横向风荷载远小于纵向水平力, 墩身、桩基配筋是以纵向水平力控制。而滑移体土压力引起的水平力荷载远大于原桥设计纵向水平荷载, 造成桩基、墩柱承载力不足, 发生变位、开裂。

3 加固措施

根据计算结果及病害的原因分析, 制定了以下加固处治措施:桥墩墩身及基桩开裂影响其刚度和承载能力, 墩柱倾斜变位影响下部结构稳定性, 须进行必要的加固处理。考虑到基桩和墩柱受损严重, 通过增设桩基及承台, 形成群桩基础并保证荷载向新桩的传递;通过对墩身外包混凝土加厚层及增设柱中横系梁的方法提高桥墩整体的刚度和强度及稳定性。对桥梁从恢复桥梁使用功能、提高结构安全性和耐久性等方面进行设计, 对主体结构加固及常规病害的处理方法, 均采用目前较为常用的方法, 加固用材料及技术性能指标依据规范的规定选用, 施工工艺较为成熟, 有完善的施工指导原则和施工验收标准, 在国内有大量的成功加固实例, 故采用的加固技术是可行的。

4 加固完成后结构验算

工况一:恒载十土压力+汽车荷载。工况二:恒载+土压力+汽车荷载+汽车制动力。工况三:恒载+土压力+汽车荷载+温度荷载。工况四:恒载+土压力+汽车荷载+汽车制动力+温度荷载。

5 加固后荷载工况

工况一:恒载 (包括桥墩加固新增恒载) +0.6倍土压力 (透部分土体卸载) +汽车荷载。工况二:恒载 (包括桥墩加固新增恒载) +0.6倍土压力 (区部分土体卸载) +汽车荷载+汽车制动力。工况三:恒载 (包括桥墩加固新增恒载) +0.6倍土压力 (因部分土体卸载) +汽车荷载+温度荷载。工况四:恒载 (包括桥墩加固新增恒载) +0.6倍土压力 (因部分土体卸载) +汽车荷载+汽车制动力+温度荷载。

6 结论

6.1 此类由于土体滑移对结构造成影响, 应首先考虑清除该工点土体。

但如果存在连续降雨和施工开挖扰动等不利因素, 边坡土体存在进一步滑移的可能性, 存在较大安全隐患, 建议在本桥加固处治施工前, 尽快对边坡进行必要的防护和加固处理, 确保桥梁结构安全和运营安全。桥墩加固完成后, 应及时将承台埋置在地表以下, 保证承台四周土压力符合设计要求。

6.2 在桥梁加固施工过程和施工完成后, 应加强部分病害较为严重的上、下部主要承重构件, 如部分开裂较为严重的墩身、箱梁横隔板等, 以及支座状态的监测和定期检查, 若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扰动导致病害较快发展或修补、加固处理后病害重新出现, 须采取进一步措施进行处理。

6.3 桥梁病害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若在加固施工过程中发现新的病害, 应及时处理。

6.4 新增桩基开挖施工中, 若检测发现老桥桩基开裂较为严重, 则应优先修补老桥桩基裂缝。

参考文献

[1]姜永芳, 林少华.根据多根支撑横梁的反力实测值求解板桩墙上的土压力[J].水运工程, 2000 (11) .

上一篇:超市会员管理系统下一篇:藏区学生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