奖励大学教学卓越计划

2024-05-28

奖励大学教学卓越计划(精选9篇)

奖励大学教学卓越计划 篇1

摘要:目前我校正积极参与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在这一背景下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就成了教师们的一项议题。根据我校该课程的教学现状,该文在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相应探讨,并总结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改革措施。

关键词:卓越计划,大学计算机基础,任务驱动,合作

1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现状与问题

1.1 教学目的不明确

通常,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指的是包括信息技术及应用、网络技术及应用和常用软件应用等内容的课程,程序设计语言一般不纳入其中,该课程也称为计算机文化,在各类高校非计算机专业中广泛开设。该课程的教学内容庞杂、教学课时不充分、教学目的空泛而不切实际,都是普遍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必然使实际教学过程与教学目的脱节,许多时候教学过程都流于形式。

1.2 课程没有行业、企业考量

目前,我校开设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学生评价不佳,存在学不致用和学不能用等问题,虽然是基础课程,但是它的实用性特点要求课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与专业对接[1],应该充分考虑行业的多样性和对工程型人才需求的多样性,专业不同、行业企业不同,教学内容及其要求程度也要随之不同,反之肯定将造成“所学非所需”的低效与浪费。我们的目标就是培养行业企业需要的人。

1.3 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彼此脱节

我校是一所二本普通高校,应用型本科的理论教学必须面向工程方面的实际应用,相关的实践活动一方面必须巩固理论教学成果,另一方面也必须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但是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彼此脱节,在“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的指挥棒下,工科学生因为只需要参加二级考试(内容以程序设计语言、数据结构、软件工程和数据库理论为主),所以大学计算机基础的实践教学基本被放弃,文科学生因为只需要参加一级考试(以办公软件、网络软件的技能考核为主),所以大学计算机基础的理论教学基本被放弃。

1.4 学生的应用能力差,创新意识淡薄

在大学,人们经常在各种场合中强调“应用能力”,而应用能力应该是科学的动手能力,它是在某种科学理论指导下进行的。计算机作为一种工具,特别强调应用,脱离应用是不可能使用好这一工具的,但是现在有相当一批学生,由于在中小学“填鸭式”教学环境下没有养成科学动手的习惯,所以解决实际问题没有章法,没有知识应用能力。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经常发现许多学生学习很被动,对教学内容失去兴趣,对人生未来没有设计,更没有创新的欲望,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仅此而已。

2 配合“卓越计划”的课程改革

教育部正在启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该计划支持不同类型的高校参与,“卓越计划”的特点是:第一,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培养过程;第二,学校按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培养工程人才;第三,强化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卓越计划”为我校课程体系改革指明了目标和方向,大学计算机基础这门课程必须适应我校参与“卓越计划”这一背景,配合相关专业整个课程体系改革。

2.1 按行业企业标准改革教学内容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目的不仅是培养学生能够较熟练地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技能、通用技能,而且更应该使学生能够应用某些软件(甚至可以是企业定制软件)和网络知识解决一些企业实际问题。相比过去而言,现在许多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的计算机应用技能有了更具体、更明确的要求,通常都要求能够熟练使用特定软件,因此大学生必须面向行业、企业的需要学习一些计算机技能,为将来的职业生涯打基础。

所以在课程内容上,不必等着企业找上门,学校应该走出去,主动联系行业企业,改革教学内容,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除了介绍一些基本的、通用的技能之外,还要加入相关行业或企业特定软件的技能学习,“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培养过程”最终要达到的目标,就是在技能要求上学校与行业企业口径一致。例如,广告专业可开设图像处理技术、网页制作等课程,电子专业可开设电脑组装技术、外设安装技术等课程。

2.2 利用网络教学改善学生自主学习环境

目前我校校园网建设有了很大发展,“天空教室”平台已经普遍使用,我们把各种多媒体课件、专题分析、测试卷等材料放在“天空教室”里,给学生提供上网自主学习的环境。网上学习的材料远比网下丰富,撷取也容易,学生在课前、课后通过上网对课程进行自主学习,体现了一种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将网络作为学习工具的新型教学模式[2]。

这种新型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形成优势互补,传统教学模式就像“话剧”,新型教学模式好比“网游”,话剧现场氛围热烈,会有特定效果,网游可以交互、可以重复。这种新型教学模式具体的优势总结为:第一,它保证了随时、随地的学习与交流,也实现了学生之间的交互协作,从而使他们通过共同讨论,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第二,网络教学是建立在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控制基础上的一种教学关系,网上的教学内容如果足够丰富、足够多样,就为学生自由选择学习内容提供了各种机会和平台。第三,学习、测试方便,将多媒体课件放在“天空教室”平台上,学生通过网上浏览,可以反复学习;学生也可以调出题库中的习题自行测试,来及时评价对各知识点的掌握程度,控制好学习的过程。

2.3 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方法

“任务驱动”是一种教学方法,适用于学习操作类的知识和技能。在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围绕着若干个实际问题展开,每个实际问题分配一个专门单元来解决,每个单元又分解成若干个任务[3]。任务是教学内容的基本单位,是教学内容的特定形态,分解出来的每一个任务都是为教学目标服务的,任务是教师制定、学生完成的,学生通过任务训练学习知识,所有任务完成后,通过任务组装掌握应用。

然而教学实践表明,任务设计是一项耗费心力的工作,有时设计出来了却吃力不讨好,笔者总结出任务的三大特征作为设计依据:第一,科学性,任务应该有科学根据,有原理支持,最好有科技亮点包含其中,这样学生完成后会有成就感;第二,适用性,任务所在的实际问题需控制规模,从中分解出来的任务要大小适中,并考虑学生的基础及差异、兴趣及差异、能力及差异,任务之间也要合理衔接、循序渐进;第三,多样性,围绕同一个实际问题的任务分解方案可以多种多样,因为“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与团队(或小组)学习方法分不开的,实际问题可以让不同的团队竞争解决。目前“任务驱动”教学在我校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第一课堂被小部分采用,在第二课堂的研究性学习活动中全面采用。

3 创新能力和合作精神的培养措施

3.1 培养创新能力

“任务驱动”教学方法就含有若干培养创新能力的因素,创新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实际应用,“任务驱动”中的任务就是实际应用问题的落点,学生完成任务,不会一帆风顺,只有反复尝试才能成功。创新能力的培养也可以利用第二课堂,所谓第二课堂是相对于教学计划内的第一课堂而言的,第二课堂是第一课堂结束后的深化学习场所。我校第二课堂与许多学校一样,也是利用学科竞赛、研究性学习[1]这两种形式。第二课堂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第一课堂受到的各种限制,指导教师拥有较多的决定权,因而教学方式及手段更灵活,弥补了第一课堂在能力培养方面的种种不足。

学科竞赛面向学习了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不久的大一、大二学生,每学期举行一次,竞赛内容多种多样,有通用性应用软件方面的,如Office技能竞赛、网页制作竞赛等,又有专业应用软件方面的,如CAD应用技能竞赛、Flash动画设计竞赛等。按照报名、预考、筛选、培训、考试等五个环节进行,采用机考方式。优胜者给予学分,同时有奖状、奖金等奖励。举办学科竞赛的目的有两条:一是在广大学生中营造一个“我爱用软件”的氛围;二是为研究性学习挑选人才。学科竞赛的内容与第一课堂一致,通过竞赛,第一课堂所学的知识得到巩固,课程的影响力得到提高。

研究性学习是挑选一些有兴趣和有能力的学生参加一些软件的应用研究,通过“任务驱动”,设计(或制作)一些特色产品(或作品),作为学校或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的大学生实践创新项目。它主要面向二、三年级学生,为了使“研究”名符其实,周期一般较长,可以是一年,也可以是两年,活动完成后颁发证书,给予学分。活动目的是让学生在研究中实现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能力的具体要求就是四会:会思考、会运用、会借鉴、会查资料[3]。

不同的活动形式,举办目的不同,所起的作用也不同,但是它们之间形成作用互补,合理利用这些形式,最终可形成一个梯级的能力发展进程。

3.2 创设合作与竞争共生氛围

合作是一种社会现象,它利用集体的力量去解决规模比较大的问题。研究性学习涉及实际问题,规模相对较大,个体的合作是少不了的,对参与活动的学生分组(或团队)、分工是工作的前提。通过合作解决问题,能改变当代大学生在沟通能力、包容耐度上的欠缺;通过合作,取长补短,共同提高。教师在指导研究性学习时,应该把分解任务、分组、分工三者放在一起考虑:

第一,分工是合作的前提,任务完成的条件是互助、互补。一个组内的学生要呈现多样性,技能多样,性格多样,这样才能互补;而兴趣要基本一致,这样才能互助,一起向目标前进。如果组内有一位领导能力强的学生为核心,这样就能更好、更快的完成任务。

第二,设立多个小组,不同的小组可以完成不同的任务,也可以完成相同的任务,因而在小组之间必然存在竞争,这就像球队比赛一样。竞争促进合作,合作加强竞争,合作与竞争并存,彼此互相作用,形成良性循环,这就是研究性学习的最好氛围。

4 结束语

在实施“卓越计划”背景下,为了保证教学改革顺利进行,教师要面对多样性的教学内容,必须“多才多艺”,不断更新自身知识,把行业企业的需要转化为教学内容和教学思想;教师也要勇于教学创新,在教学思想、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上不断探讨,保证教学改革的质量,使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真正融入“卓越计划”课程体系之中。

参考文献

[1]赵骥,王杰,杨凯,等.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J].计算机教育,2010(13):47-49.

[2]樊明智.计算机实践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思考[J].计算机教育,2010(1):140-141.

[3]朱骐.程序设计课程的自分类教学[J].计算机教育,2011(23):73-76.

奖励大学教学卓越计划 篇2

(2010年6月-2011年6月)

清华大学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的基本工作思路是,实施以能力提升为核心的培养体系和课程改革,加强与国外一流大学和国内外知名企业联合培养卓越工程技术人才,重点提高工科学生的国际视野、团队沟通与协作能力、创新与工程实践能力,着力培养具有“研究型、管理型、创新型、国际型”等多类型的卓越工程师潜质的人才,以及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工程领域后备帅才。

一、目标定位

新中国成立后,全国高校院系调整,清华大学成为一所多科性的工业大学,重点为国家培养工程技术人才,被社会誉为“红色工程师的摇篮”。改革开放以来,清华大学初步成为一所以工为主的综合性大学,工科一直是学校的传统优势学科和特色,工科在校生占在校生总数的近2/3,工科各院系的人才培养质量对学校总体上的人才培养质量,实现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

2010年6月“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启动后,在去年7月8日历时一年的第23次清华教育工作讨论会闭幕,顾秉林校长在闭幕会报告上明确部署:在工程学科方面,要以“卓越计划”的实施为契机,研究和推动新时期我校工程教育改革,持续保持我校的工科领先优势。为此确立了新时期清华工程教育培养目标,即研究型、管理型、创新型、国际型、多类型卓越工程师。

二、主要举措与进展

(一)举措:建设“研究型、管理型、创新型、国际型”卓越工程人才培养体系 通过点面结合,重点推进了如下工作:

在“点”上,面向“四个型”,重点支持一批工程人才改革项目。例如:“清华—伯克利全球创业项目”、“工程物理(新能源)实验班”;工学和管理硕士双学位,培养复合式“管理型”工程人才;国际硕士学位,培养“国际型”工程人才。

在“面”上,实施以“强化通识,提升能力素养”为指向的本科培养方案修订和课程改革。(1)公共基础课体系改革,加强英语、数学、中文、人文素质等培养环节,加强工科学生的通识教育,为他们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2)专业培养方案修订和课程改革,建设挑战性示范课程,提高课程挑战度和师生互动,规范培养标准的实现矩阵,提高培养方案的科学性,加强本硕统筹地安排专业学习。

(二)工作进展:

1、成立了校级组织机构

成立了校级领导小组,顾秉林校长亲自挂帅;成立了学校各部处联动的校级工作小组;成立了校级专家组:领衔校级实施方案的顶层设计。校内15名专家,校外20名(其中校友10名,非校友10名)。

2、发展了21个试点院系 2010年6月,向教育部申报了首批试点专业及其方案(6个院系:建筑、土木、电机、精仪、化工、软件。2011年4月,提交了专业年度审查报告。2011年4月,向教育部申报了第二批试点专业及其方案,覆盖学校所有工科院系,达到21个院系,即:工物、工业工程、环境、微纳电子、材料、机械、汽车、自动化、热能、计算机、电子、生医、水利、航院、建管。

3、申报了15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

2010年12月,向教育部申报了第一批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6个院系:建筑、土木、电机、精仪、工业工程、软件)。2011年5月,向教育部申报了第二批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9个院系:材料、机械、汽车、热能、自动化、计算机、水利、环境、航院)

4、调研

邀请试点院系,组织专题研讨会3次:(1)2010年6月,召开“教育部卓越计划”座谈会,交流实施方案。(2)2010年12月,召开“卓越计划”工作进展交流会。(3)2011年1月,研讨推进我校“卓越计划”学生国际化培养工作。

2011年3月,教务处带队,组织第一批卓越计划试点院系,出访台湾,访问了台湾大学、新竹清华大学和成功大学,针对工程教育等主题进行了研讨。

5、本科培养方案修订

2011年1月至今,修订人才培养标准、方案、实现矩阵、教学大纲。落实并强化实习实践环节。加强教学的科学性,加强标准与方案之间的逻辑性。强化国际化培养(增加英语必修学分到8个学分,全文授课、派出计划等)。明晰专业核心课程设置与内涵。

2011年1月14日,本科培养方案修订工作研讨会。2011年2月25~26日,本科培养方案修订工作会。下发《关于修订本科培养方案和指导性教学计划的工作意见》(意见征求稿)。发布公共基础课类型学时方案;交流培养方案修订工作计划;明确修订工作程序、阶段任务、时间节点。

在“意见征求稿”中,学校要求院系逐步建立培养方案和指导性教学计划定期评价和修订程序。即各院系要在学术委员会(教学委员会)指导下,研究确定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制定课程设置总体方案,审定核心课程教学大纲。修订过程中应邀请同行专家进行评审,就调研情况、培养目标、培养要求、课程设置、支持条件等听取意见和建议。在此基础上,学校将组织对全校各专业培养方案的专家评审。例如,在此次培养方案修订工作中,精仪系调研MIT、UC Berkeley、上海交大密西根学院、浙大等的培养方案;土木系、建管系设计了调查问卷,召开座谈会,调研学生、系友、所有老师的意见。

2011年6月22日校级对各院系的培养方案进行了评审。评审的主要内容:培养方案修订是否达到要求;培养目标是否符合学校培养目标和该专业的特点;对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基本要求是否明确;课程设置与培养目标、基本要求是否密切相关;专业核心课程设置的合理性;总学分适当性,必修选修课程比例合适性等等。

三、几个典型案例

案例一 跨院系案例:清华-UC Berkeley全球技术创业项目 以培养“四个型”的工程人才培养为指向,学校鼓励和支持了一批符合工程教育方向趋势的改革项目,培养学生研究、管理、创新和国际化的能力。

以UC Berkeley工学院邀请清华面向理工科本科、硕士和博士生共同举办“清华-Berkeley全球技术创业教育项目”为例。该项目由经管学院教师牵头,通过培养方案(知识+技能+实践+资源;知识:5个学分的课程,其中二门必修课+二门选修课;技能:创业计划开发;实践:30多位创业导师,其中以清华和Berkeley的校友为主;资源:2个创业基地和12个创业投资公司)与国外著名高校合作开发与教学、团队工作、各小组创业导师、合作伙伴等环节,培养工科学生研究、管理、创新和国际化能力。下图给出了培养四个型的示意。

Innovation 1

Internationalization

Management MARKET/INDUSTRY Research 图1研究、管理、创新和国际化能力的培养

该项目第一期录取本硕博46名学生,分布工科院系8个工科院系;第二期录取了50名学生,49人来自工科院系。参加了“5th Annual Intel+UC Berkeley Technology Entrepreneurship Challenge”,获得创业计划大赛两个冠军。

案例二 院系级案例:土木工程系培养方案修订-着重培养“四个型”

培养方案修订举例:(1)加强实践环节培养。将第7学期课程调整为前8周完成,保证后续企业实习和科研实践。本科实习实践环节共计42周,其中24周为毕业设计前的企业实习或科研实践。(2)研究型:开设“卓越工程师培养:因材施教研讨课”,采用灵活的导师制。(3)管理型:在课程设置上实现工程技术+工程管理的无缝衔接,新增了一门管理类课程和一门法律类课程。(4)创新型:增加Project类选修课程。(5)国际型:增加英语课程必修8学分,新增全英文授课课程:建筑材料(英)。(6)明晰了专业核心课程体系,将学分要求由180降至170。

制定了校企合作培养规范:经过与多家企业讨论和修订,形成了: 《清华大学本科生实践教学基地合作邀请函》、《清华大学——***企业校企合作指南》、《清华大学——***企业 校企合作协议(模板)》、《实践教学基地教学大纲》、《实践教学标准与管理规范》、《实践教学成功案例集》等整套文档,为提高合作效率,规范合作模式,保障教学质量奠定了基础。已申请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初步建成了国家级、学校级和学院级等多级的实践教育基地体系。

案例三:派出计划

再以学校派出计划为例,学校不断加大了本科生国际化培养力度,提出并着手实施了推进面向世界的学生培养平台建设目标,明确提出在今年清华百年校庆时,30%的本科生(每年1000名左右)具有海外经历。通过国家公派研究生项目、联合学位、交换生、海外实习、海外暑期课程、暑期实验室研修,参加国际会议和国际比赛等多种形式,努力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境外学习机会,搭建长短期项目相结合,学期派出与暑期项目相衔接,专业课程及文化交流并举的多层次、多模式的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项目策划过程以国际合作项目为支撑,以校际合作资源为支撑,以重点学科建设为支撑。本科学生海外教育项目已初步形成了规模化、成建制的效应。2009年本科学生参与海外教育项目人数近850人,2010年首次突破一千人,达到1030人左右。

四、体制机制保障

学校在体制机制方面也提供了如下保障:(1)十二五经费已做出规划,向卓越计划试点院系倾斜。(2)明确了工程硕士名额,向卓越计划试点院系倾斜。

奖励大学教学卓越计划 篇3

关键词:卓越工程师 教学改革 培养计划

2010年,教育部启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该计划是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的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等战略部署,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高等教育重大改革计划。

郑州大学是教育部批准的61所首批卓越计划试点高校之一,土木工程、机械工程及自动化、软件工程3个专业是教育部试点专业。2012年,我校与企业联合申报的7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获得教育部批准。自计划启动以来,学校认真落实教育部相关精神,改革和创新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探索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不断深化工程教育改革,全面提升本科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

一、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目标和措施

(一)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目标

遵循“解放思想、开放借鉴、校企共赢、精心组织、持续改进”的原则, 按照教育部卓越计划要求,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培养目标定位于培养具有深厚的理论功底、较强环境适应能力、过硬的创新本领、良好的人文素养、广阔的国际视野、良好的团队精神,能够有效表达和交流,善于开展创新实践,具备从事工程项目设计、研究开发、施工及项目管理能力,培养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

(二)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所采取的措施

1.积极开展调研和组织研讨,为卓越计划实施奠定理论基础

卓越计划启动后,学校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先后到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和湖南大学等高校开展调研工作。2012年4月份,学校召开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研讨会,邀请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家工作组组长陈启元教授作专题报告,他对教育部卓越计划的相关政策进行了解读,对计划实施过程中的遇到的重点和难点问题进行了深刻的剖析,提出了很多指导性的意见。

通过调研和专题讲座,与校内外专家进行了深入细致的交流,开阔了眼界,提高了认识,理清了思路,进一步充实完善了开展卓越计划的学校工作方案,为卓越计划的顺利实施和建设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2.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并完善试点专业的学校培养标准

按照国家通用标准和行业专业标准,根据学校的办学目标、人才培养目标、服务对象定位,并结合试点专业的优势与特色,建立并完善3个试点专业的学校培养标准,并将培养标准细化为知识能力大纲,依据知识能力大纲对课程进行整合,将知识能力大纲落实到具体的课程和教学环节。

3.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

根据国家通用标准和行业专业标准,并依据学校专业培养标准,遵循工程的集成与创新特征,以强化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能力与工程创新能力为核心,优化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制订试点专业培养方案,全面修订课程教学大纲。

4.教学方法改革

“卓越计划”注重校企合作、注重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迫切要求教学方法的改革。学校启动了若干项卓越计划教学改革项目,从核心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形式与教学方法、学生考核评价、质量保障、教学管理、实践教学、校企联合等方面开展研究,形成了教学方法改革的一套思路。

5.师资队伍建设

卓越计划对师资队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求教师具有在企业实践的经验,又要求企业高级技术人员参与专业的教学环节。学校有计划地选送教师到企业工程岗位工作1-2年,积累工程实践经验,并从企业聘请具有丰富工程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担任兼职教师,形成高校与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良性机制。

6.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的建设

建立校企战略合作框架,和企业联合建立一批国家级、校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和企业共同制订建设方案和培养方案,共同实施培养过程,共同评价培养质量,密切合作构建工程人才培养的综合平台。

二、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取得的成效

(一)建立完善的组织管理体系,制订配套的政策措施

学校成立卓越计划领导小组,指导、决策和协调运行工作中的重大问题。领导小组下设“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办公室”,负责工作的组织和协调。试点专业所在学院设有专门的办公地点和专职人员,负责各项工作的具体实施。

卓越计划启动后,省教育厅投入专项经费895万元,学校投入经费240万元,试点专业所在学院也进行了经费配套,为卓越计划的实施提供了有力的硬件保障。学校从学生遴选、学籍管理、校企合作、教师评聘与考核等方面制订相关的政策和措施。3个试点专业所在院系也制订了相应的实施细则,保障了试点班的高质量运行。

(二)制订学校培养标准和专业培养方案

按照国家通用标准和行业专业标准,建立了3个试点专业学校标准,制订了3个专业的培养方案,包括企业培养计划。

卓越计划采用“三螺旋”培养模式。“三螺旋”式培养采用从理论到实践,从实践再回到更高层理论的模式。 即从课程学习到科研体验与企业实践,感受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从科研体验与企业实践再到更高层次的理论学习,将实践上升到理论层面,加深对客观事物的本质认识和理解。

本科层次卓越工程师,学制四年,按照“2+1+0.5+0.5”的模式实施。其中,第1~4学期在校内学习平台课程,由校内公共平台教师教学完成;第5学期和第6学期在校内学习模块课程,由校内专业教师和企业指导教师联合教学完成;第7学期和第8学期分别在企业完成实训课程和实战课程,由校内指导教师和企业指导教师联合指导完成专业实习。

nlc202309020104

(三)成立了以校企合作为背景的师资队伍

1.校内参与卓越计划的专职师资队伍建设及相应的政策措施

(1)按照“责任心强,具有工程实践经历,良好的协调沟通能力,熟悉卓越计划培养标准”的要求,通过“自由申报、择优录取”,遴选具有工程背景、取得国家注册师资格的专业教师作为试点班的校内指导教师。

(2)建立教师培训制度。针对专业教师操作能力弱,开展专业教师过操作关的专项培训,增强专业教师动手能力,并派出多名教师赴企业进行工程培训。

(3)明确课程负责人职责,建立“传、帮、带”的青年教师培养机制,增强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

(4)建立激励机制,促进教师教学研究能力的提高。学校投入专项经费资助教师参加各类学术会议,资助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5)建立督导制,加强检查和督导

学校和院(系)成立教学督导组,加强对试点班各教学环节的全过程检查与督导。

2.企业参与卓越计划的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及相应的政策措施

(1)通过“企业推荐、择优录取”遴选出具备高级职称的企业工程技术人员作为试点班的企业指导教师。

(2)针对企业教师授课能力弱,普通话不标准等问题,开展企业教师过授课关的专项培训,并使之制度化。

(3)建立教师培养、评聘、考核与退出制度。

在学校选拔出具有国家注册资格的专业教师参与教学,在企业中选拔出取得国家注册资格的高管和技术人员作为实践环节指导教师,聘请多位企业教师参与专业课程授课。

(四)探索校企合作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

为探索校企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联合中国一拖集团公司等行业内具有特级资质的企业,建立了校企战略合作框架,签订了校企联合培养协议,开展工程人才培养的综合平台。

1.合作模式

依托校企合作,采取 “3+1”教学模式,使学生在4年的学习过程中,累计1年到企业进行学习。针对企业特点,校企合作实施3种运行模式,一是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二是签订实习基地;三是签订工程实践教育中心校企合作基地。在人才培养、科研合作等方面开展合作。

2.运行机制

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后,本着互利共赢约原则,明确组织机构、双方权利和义务、合作内容、经费使用、考核细则,建立双方每年定期会晤机制,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

目前,3个试点专业已经与32家企业签约,共同实施卓越计划。

(五)建设一批工程实践教育中心

2012年,学校联合15家知名企业联合申报国家工程实践教育中心,最终获批7个。学校投入200余万元用于国家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的建设,与企业联合制定了《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管理办法(试行)》。

四、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的研究与思考

存在的问题:1.地方高校国际合作开展困难。如何开拓学生的国际视野,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是地方高校在国际化教育方面共同面临的问题;2.企业教师师资选拔标准。学校聘请的企业教师工程实践经验丰富,熟悉行业的最新技术,但在知识体系的完整性、授课能力等方面还存在问题,如何聘任为与学校教师等同的教师运行机制还有待完善;3.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激励机制还有待完善。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积极性普遍不高,如何促使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积极参与人才培养的政策还有待完善。

今后,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相关精神,自觉遵循教育发展规律,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育人理念,不断更新教育思想观念,进一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更加注重创新体系建设,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进一步加大开放办学力度,不断拓展与国内外著名大学的交流与合作渠道。积极学习先进办学经验,引进优质教育资源,提升学校国际化水平。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教高[2011]1 号文).

[2]林健.谈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引发的若干变革.中国高等教育,2010(17).

[3]陈启元.对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工作中几个问题的认识.中国大学教学,2012(1).

[4]张安富等.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思考.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4).

奖励大学教学卓越计划 篇4

关键词:大学物理教学,工程实例,科学素质,创新研究

1 概述

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简称“卓越计划”) , 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的重大改革项目, 也是促进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的重大举措。该计划对促进高等教育面向社会需求培养人才, 全面提高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示范和引导作用。大学物理作为工科高校的主要基础课之一, 它对工科各专业的基础作用已毋庸置疑。但多年来, 人们相对忽视了它的另一重要作用, 那就是它直接面对工程实践的直接应用性。现代工程技术的发展有力地说明, 大学物理在素质教育方面的作用, 它对培养学生科学的思想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工程实践能力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1]。

针对以上认识, 我们认为, 大学物理教学始终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科学素质为核心, 结合物理在工程技术中的应用进行教学改革, 在教学内容、活化物理教学、教学环境和授课教师的能力提高等方面进行了一定的探索与实践。通过大学物理的教学使学生树立工程意识, 增强创新能力, 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 引入工程实例, 改革教学内容

2.1 对经典与现代物理教学内容体系进行合理的优化与整合

传统物理教学体系中经典物理所占比重过大, 现代物理所占比重太小, 很少涉及物理知识在工程技术中的应用, 内容按历史顺序分成经典物理和近代物理两部分, 各部分按各自观点介绍, 致使学生产生两种观点相抵触的错觉, 鉴于此, 我们精炼和压缩经典内容, 在经典内容中融入现代物理观念, 同时加强近代物理, 增加现代物理基础知识, 近代和现代物理的学时比原来提高了12.5%。在经典内容的讲授中打破原有框架的束缚, 对经典知识作进一步延伸, 引入近、现代物理内容, 并使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如:将光纤的介绍放在光学之后进行教学;将耗散结构、自组织现象、能量退化、信息熵等知识在热力学熵之后进行教学;将等离子体、受控核聚变调整到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之后进行教学;将扫描隧道显微镜的教学调整到的隧道效应之后;在量子物理后进一步讲授激光的原理与应用、半导体和量子力学能带理论、超导电性和纳米材料等现代物理内容。

2.2 在教学内容中引入工程实例

所选的内容从工程实际出发, 避开不必要的技术细节, 把实际问题抽象成物理模型, 并用物理原理进行分析研究, 提出近似、合理的解决办法[2]。如在力学讲述分析球磨机的最佳转速, 汽车的驱动与制动, 汽车的极限加速度和极限速度, 同步卫星的发射, 洲际导弹的射程等;在热学中介绍温室效应, 提高热效率的方法, 冰箱制冷等;在电磁学中介绍磁流体发电, 微波加热的物理原理, 焊接电弧中电磁力的分析等;在波动光学中介绍双干涉原理在煤矿甲烷体积分数监测的应用, 全息干涉及其应用, 光纤传感器等。必须符合大学物理教学的基本要求, 有利于巩固和加深对基本概念的理解, 有利于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3 采用“课堂教学、社会实践和创新研究”三结合的教学模式, 活化物理教学

3.1 采用启发式教学, 活化课堂教学形式

在课堂教学中将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相结合, 采用启发式教学, 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活跃学生的思维,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教学中如何做到适量、适当使用各种现代教育技术手段, 是需要我们每一位物理教师精心考虑和设计的。我们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和要求, 对每节课应使用的教学方法和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优化和整合, 对每部分内容的课堂教学进行设计, 并编出指导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参考方案, 给出课堂教学方法和手段使用的建议。阐述性内容, 主要以电子教案为主。不易想象的、难于理解的知识适于进行演示实验, 把物理现象真实地展现在学生的面前。如:驻波、光的偏振的教学。如:绪论、现代物理专题、课前复习或习题课总结性内容等。图形较多且较复杂的问题, 或内容较为简单和推导较少的内容, 以电子教案为主。如:电磁感应、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教学。对于扩展性知识, 可以播放录像。如:分形、扫描隧道显微镜、黑洞等内容的教学。使录像、演示实验、电子教案等多种教学手段得到恰当的运用和配合, 使学生受到较多科学思维能力的训练, 并且给学生展现出一个充满生机活力的自然科学图景, 激发学生的探索、创新和求知的意识, 保证教学过程的有效实施。

3.2 通过实践培养学生工程意识

大学物理课程是工科学生的重要基础课程, 是学习其它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的知识基础。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组织学生参观专业实验室, 请有关老师做相关的介绍, 如学习力学部分时, 带领学生参观中央与地方共建基础物理实验室、力学实验室、力学实训基地等;学习电磁学部分时, 参观电子创新设计开发基地、电子实习基地等, 拓展教学环境, 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尤其是对后续专业课及毕业后接触新知识、新理论和新技术, 提升学生工程意识, 培养创新能力, 激发探索精神等方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3.3 组织学生进行创新研究

创新研究不只是高水平大学专有, 也不是在专业课学习过程中才能进行。在物理教学过程中, 也应该注意培养创新方面的能力, 如在课前留一些思考题, 通过网络等媒体查阅资料, 对某部分内容提出自己的建议或看法, 并利用一定的时间进行讨论, 当然这个时间应不影响教学进度的前提下进行。为突破物理课堂的局限, 利用我校建成的物理探索演示厅, 开设了“物理探索演示实验”选修课, 为学生提供了课内外学习探索的环境, 学生可以在这样良好的环境下, 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能力设计或改进实验, 并撰写研究论文等。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创新研究, 开阔了学生视野, 增强了学生学习自然科学的浓厚兴趣和钻研精神。

4 强化演示实验, 创设形象生动的教学情境。

为突破课堂演示实验的局限, 建成物理探索演示厅, 内容覆盖了力学、热学、光学、电磁学、近代物理以及物理原理在高新技术中的应用等, 我们既着重物理图像和物理概念的定性展示, 又突出物理原理, 集展示性、探索性和趣味性于一体。并开设了“物理探索演示实验”选修课, 为学生提供了课内外学习物理的环境。为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像绪论课等一些信息量比较大的课堂教学, 我们选择在演示厅上, 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5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培养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教学改革的关键, 因此我们非常重视教师素质的提高。物理系严格抓教学管理工作, 建立了完善的“主讲教师职责”、“辅导教师职责”、“备课试讲制度”、“听课制度”和“考试评分办法”等多项规章制度, 使教学管理更加规范化、制度化。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教学活动, 如:组织试讲、教学观模、安排青年教师听课、对青年教师进行实验培训等活动, 并经常进行教学研究和经验交流等。在教学中不断积累、完善与丰富教学素材, 包括文字资料、图像资料 (如录像资料、多媒体素材) 、制作电子教案、购买多媒体教学资料等。我们已编辑了体现现代科学和趣味性的教学录像片, 供全体物理教师选放, 也取得了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近年来, 完成省部级、校级教学改革项目多项, 教学改革锻炼了师资队伍, 使教师更新了教育观念, 优化了知识结构, 教师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结束语

综上所述,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下的大学物理教学改革, 只有在教学内容、活化物理教学、教学环境和授课教师的能力提高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改革, 教学改革的最终目标才可能实现。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 我们仍以培养高素质人才为目标, 充分发挥大学物理教学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 进一步加强课程建设, 使大学物理教学的水平、质量、效果更上一个新台阶。

参考文献

[1]李富全, 张晓春, 赵志洲.围绕工程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深化工科大学物理教学改革[J].中国高教研究.2001, 2

合肥工业大学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 篇5

教育部高教司:

学校开展“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试点工作以来,做了大量工作,现就主要的进展情况汇报如下:

1.学校开展“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二个试点专业,今年共招生17个班。

2.学校成立了由校长任组长的“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试点工作的领导;成立创新学院具体负责试点工作。召开了“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启动大会,首批的17家联合培养企业现场签约;按初步专业教学计划组织教学,同时启动新深层次教改研究工作(培养计划结构、课程体系设计、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实践环节等系统改革)。

3.正在制定满足工程教育要求的教师政策,即通过培养(派遣教师到企业兼职)、外聘(请企业技术人员做兼职教师)和引进三个途径,提高教师的整体工程能力。

学校要求教务处(创新学院)和二个试点学院,针对上述政策要求展开调研,提出具体方案上报学校。要求人事处、教务处(创新学院)和二个试点学院联合制订新的与“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相对应的教师考核评价政策上报学校。

4.学校校长办公会议已提出加大试点专业的经费投入,按生均2000元/年增加投入。

学校希望教育部:

1.加大试点专业的人均拨款,以弥补学校经费的不足;

2.通过相关部委,出台校企联合培养实践中心建设政策,建立学生工程能力培养落到实处的长效机制。

3.针对学校政策、制度改革,设立部级研究专项。

奖励大学教学卓越计划 篇6

一、以“需、特、强”为原则遴选试点专业

我校“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的遴选主要依据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需求和专业自身优势, 注重学科、专业规划与产业规划的紧密对接, 以“需 (需要) 、特 (特色) 、强 (实力) ”为原则, 优先发展“轻工纺织类”学科领域的专业。由于学校很早就与金城造纸股份有限公司、岳阳纸业股份有限公司、大连新希望纺织有限公司、辽渔集团、华润啤酒有限公司等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为轻纺和食品行业培养了成千上万的优秀工程技术人才, 因此此次试点专业选择了本科和硕士两个层面、四个专业与方向, 即“生物工程 (啤酒) ”和“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两个本科专业, “纺织工程”和“生物工程”两个硕士专业。实践证明, 这种从主客观实际出发的遴选原则, 以及依托已有的校企合作经验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实施中是非常重要的第一步工作, 为后续具体工作的开展提供了诸多便利和可能。

二、以“具体需求式”培养模式实施“卓越计划”

从2011年起, 我校以“雨生班”、“华录班”及“百威班”等培养模式来实施“卓越计划”。以上培养模式在体现工程教育培养特色的基础上, 又各有优势。“雨生班”主要是招收我校电子商务、机械自动化及工业设计专业的学生, 从整体设计上实现了工业设计专业的学生负责产品设计、机械专业的学生负责产品生产, 而电商的学生则负责网络销售, 从而形成完整的校企合作培养模式。雨生集团为此模式的全新演练提供了广阔的平台与空间;“华录班”培养模式的特点主要以“日中韩模具比赛”为契机, 实现以赛带学、以学促赛的良性循环, 并切实利用企业所提供的真实工程实践环境为学生提供深入了解企业真实需求、提升自身价值的机会;“百威班”采取典型的“3+1”合作培养模式, 企业和学校一起为学生设计适合“卓越计划”培养的个性化人才培养方案, 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工程实践环境, 并配备“双师型”教学团队。参加“百威班”的学生第七学期开始在企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 参与开发项目和企业经营管理工作, 在第八学期就要在企业“真刀真枪”地做毕业设计, 解决企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这一模式无论对企业, 还是对学校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我校“卓越计划”通过这几个具体实际的工作模式培养为学生和企业搭建了供需平台, 为学生的就业铺就了先期道路, 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三、为“卓越计划”建立完善的质量保障体系

1. 组织保障。

为保证“卓越计划”的顺利进行, 学校成立了专门的组织机构, 如由学校主要领导担任组长, 各职能部门领导作为成员的领导小组, 负责“卓越计划”的运行, 为适时调整机制、模式、重大改革提供决策力量, 并提供政策、人力、财力保障;建立工作组, 具体负责该项计划的实施, 就培养目标、培养标准、课程设置、教学计划、实训实习、毕业设计、校企合作、国际合作、质量保障、招生方式、毕业要求、学籍管理等方面开展工作;聘请教学、科研及工程经验丰富的教授和企业高级工程技术人员来组成校企合作指导委员会, 负责“卓越工程师班”学生培养过程中的指导与重大事宜决策。这些组织的建立形成了多方联动、校院企共管的“卓越计划”运行模式, 保证了每个实践环节的衔接和有效运行。

2. 制度保障。

为配合“卓越计划”, 我校先后出台和完善了《大连工业大学“卓越计划”学生学籍管理办法》、《大连工业大学对工科教师评聘与考核管理办法》等相关管理制度, 并建立健全了学校培养标准、专业标准、培养方案、教学大纲、实习大纲和质量监控体系等教学文件和规章制度, 使整个计划既有章可循, 又约束和激励了师生的学习工作态度, 保证“卓越计划”高效率高质量地进行。

3. 经费保障。

我校在资金方面一直给予“卓越计划”最大限度的支持和保证, 设立了专项资金保证其顺利实施。学校还设立专项工作量津贴用于聘请校外有丰富工程实践经验的工程师为学生授课或指导学生实践, 同时提高了参与“卓越计划”教师的教学酬金。

4. 基地保障。

我校目前已建成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 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2个, 良好的软硬件条件为“卓越工程师”培养提供了良好的校内工程实践能力训练基地, 加上一直合作良好的华录、华润、金城造纸、辽渔集团等校外基地, 保证了学生真实操练的平台资源。

5. 完善质量监控体系, 保障人才培养质量。

为确保“卓越计划”并非纸上谈兵, 也为了突出体现“卓越”的内涵, 我校在此培养过程中建立了“校内质量监控体系、社会评价体系、联合培养单位质量反馈体系”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 以不断创新产学研合作机制, 确保人才培养质量。围绕以学生工程能力评价为主体, 以课程、实践、学校导师、企业导师四位一体的评价体系, 注重对学生工程能力、组织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的评价, 并将此作为学生毕业的重要依据。这种专门学生考核与评价机制在很大程度上激励了学生的主动性和能动性, 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四、积极打造具有示范、辐射作用的工程实践教育中心

为落实“卓越计划”培养方案中的企业学习阶段的任务, 我校已与多家国际、国内有影响的大中型企业建立了稳定的工程实践教育中心, 如大连工业大学—大连雨生集团、大连工业大学—北京三元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大连工业大学—华润雪花啤酒、大连工业大学—大连合成纤维研究设计院、大连工业大学—大连豪森设备制造有限公司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和大连工业大学—华录模塑工程实践教育中心。为力争打造国家级、省级的具有示范作用的工程实践教育中心, 我校在合作过程中不断加强与企业的密切合作, 现在已有3个首批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建设单位和2个省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

五、校企联手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1. 专任教师队伍建设。

遴选进入“卓越计划”的专任教师, 将以同时具有高学历和在企事业单位及科研院所工作经历的“双师型”教师为主。学校为此出台了一系列职称聘任、考核和培训制度, 培养了一批具有工程实践背景、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2. 企业教师的遴选。

遴选的企业教师, 依侧重不同有不同要求:企业实习指导教师以生产一线的高级工程师为主;企业授课教师必须是在专业相关企业工作五年以上、经验丰富的技术和管理骨干, 同时为其配备校内年轻教师作为助教, 进企业参与工程实践, 增强工程实践能力。我校目前计划在一定时间内在工程教育方面把所有的青年教师培训一遍, 为后续创新培养模式积累师资。

校企合作联合培养卓越工程师计划是创建学校和企业联合培养人才、提高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新机制, 是产学研结合的有效尝试。今后我校还将加大与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力度, 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的层次性和工程素养, 使人才培养更加适合企业和社会需要。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Z].2010.

[2]汪泓.打造卓越工程师摇篮%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J].中国大学教学, 2010, (8) :9-10.

[3]张智钧.试析高等学校卓越工程师的培养模式[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0, 12 (100) :139-141.

奖励大学教学卓越计划 篇7

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 国际化交流的逐渐拓宽, 各行各业对大学生的期望值不断提高, 国家发展战略对我国普通高等教育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在2010年6月, 教育部在天津召开“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启动会, 联合有关部门正式启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简称“卓越计划”) 。该项目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的重大改革项目, 也是促进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的重大举措。该计划旨在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 为国家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战略服务。截至2012年年底, 已有共计194所高校正式列入“卓越计划”高校 (第一批61所、第二批133所) , 占我国现有普通高等本科院校的10%左右。

在国际化背景下, 在“卓越计划”的推动下, 培养出懂外语、有专长、能够从事国际交流, 并且具备较高文化素质的卓越人才成为高等教育教学的目标之一。英语成为“卓越人才”通往国际舞台的重要途径之一。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特别是听说能力, 使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流, 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 提高综合文化素养, 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这一目标体现了对培养“卓越人才”在英语水平上的要求。

因此, 深化大学英语课程改革, 提高大学生的英语水平不仅是大学英语教学的需要, 也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需要。

二通识教育的理念

通识教育, 又称博雅教育, 指非职业性和非专业性的教育, 目的在于培养健全的个人和自由社会中健全的公民, 它作为大学教育的一部分, 其目的是造就具备目光远大、通融识见、博雅精神和优美情感的人才, 是高层次的文明教育和完备的人性教育。

自19世纪初美国博德学院的帕卡德教授第一次将它与大学教育联系起来后, 越来越多的人热衷于对它进行研究和讨论。20世纪30年代, 美国耶鲁大学教授的赫钦斯极力倡导大学通识教育, 将其推广至芝加哥大学。发展到目前, 以哈佛为例, 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包括历史和社会分析、文学艺术、文化和信仰、道德推理、科学等几大类, 重点在于人文社会科学, 着重于开启思想而非学术方法。这种以开启思想、促进思考、开阔视野为宗旨的课程设计, 在美国已成为教育的基本精神, 从幼儿园、小学、中学一直到大学, 一路沿袭、继承发展下来。

随着大学教育要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质和人文精神观念的提出, 通识教育受到我国高等教育界研究人员的极大重视。21世纪初, 复旦大学率先对通识教育进行改革, 它带来的是一种从未有过的教与学的体验, 带动了复旦人才培养模式的一系列改革。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台湾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都先后在本科生中开设了通识教育。

通识教育既是大学素质教育的一种理念, 也是一种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级人才模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吴鼎民教授结合大学英语学科培养创新人才的具体要求, 明确提出了把英语语言中外文化和多学科知识系统地融入大学英语教学之中的“三套车”教学理念, 把大学英语课程改造成基于现代网络信息技术, 英语语言学习和技能训练跨文化交际以及通过英语获取多学科基础知识的一门综合性的、多功能的课程。“语言+文化+多学科知识”的“三套车”大学英语教学及课程体系, 明显体现了通识教育的理念。

因此, 大学英语课程不仅是一门语言基础知识课程, 也是一门拓宽多学科知识、了解世界文化的通识教育课程, 是利用语言载体使学生了解科学技术、西方社会文化的一条重要途径。

三大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 重成绩, 轻能力

中国学生从开始学习英语, 就将英语作为一门课程来学, 其评价标准之一就是成绩。从各种升学考试, 到大学英语四、六级, 甚至是英语专业的专四、专八也没有逃脱考试的命运。在这种应试教育影响下, 许多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目标就是“过级”“考试”, 就连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的证书都成为本科毕业的衡量指标之一。其结果, 使得越来越多的学生空有等级证书, 却没有相应的英语学习和运用能力。

2. 重笔头, 轻口头

调查显示, 在英语学习的听、说、读、写、译五项基本技能中, 中国大学生最为擅长的是读, 其次是写和译的能力, 听说能力最差。虽然在四、六级考试中明显增加了听说内容, 加强了交际能力的测试, 甚至在四、六级的机考试点中, 全部试题形式都以“音频”、“视频”形式出现, 对学生的运用能力有了较高的要求, 提高了英语运用能力, 但是“哑巴英语”、“聋子英语”的现状并未得到彻底改变。

3. 重精读, 轻泛读

在大学英语教学实践中, 教师的课堂讲授多局限于教材, 强调字、词、句等语法内容的讲解, 文章结构的讲解, 重视的是精读, 把一篇文章读懂、读透。是把英语当做课程的学习方式, 是中小学英语教师的授课方式和中小学生学习英语的方法, 不是把英语当做工具的学习方式。语言是一种重要的交流工具, 学习语言的目的是应用。学习使用工具离不开学习工具的应用原理, 但更重要的是要学以致用。忽视语言的文化背景、应用背景, 忽视泛读、泛听, 都是目前大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四基于“卓越计划”的大学英语通识课程改革设想

“卓越计划”具有三个特点:一是突出对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二是强调校企联合, 引导行业、企业深度参与高级技术人才的培养过程;三是更加明确高等教育应主动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主动服务行业企业需求的导向[4]。高质量工程技术人才, 是高等教育的主要培养对象, 让学生在学习阶段熟练掌握一门外语, 尤其是英语, 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 提升学生跨文化交流、合作能力和参与国际竞争能力, 是适应国家培养人才的需要。

1. 丰富课程内容, 设置个性化自选课程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提出:“按照《课程要求》和本校的大学英语教学目标设计出各自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 将综合英语类、语言技能类、语言应用类、语言文化类和专业英语类等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有机结合, 确保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英语应用能力方面得到充分的训练和提高。”

这一要求改变了传统英语教学中, 英语只是公共课中的必修课之一, 课程形式有精读、写作等。据调查, 哈尔滨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设置了以西方文化名篇英文名著与名片、英文经典诗歌诵读、中西方哲学对比等为代表的30门英语选修课, 供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选择。这种套餐式的课程设置一方面要求授课者不仅具有更为广博的知识, 更要在某个领域具有专长。英语教师不只是教英语, 还应承担起对学生进行英语通识教育的责任。另一方面, 学生因为对课程具有浓厚的兴趣, 克服了为了考试而学习的学习态度, 因而更有学习的积极性。

2. 专业英语学习, 强化英语的工具作用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以及在“卓越计划”要求下, 各专业发展迅速, 这就要求学生必须精通语言工具, 广泛涉猎本专业的外文资料从而不致落后于国际先进发展水平。因此, 专业英语的学习更重要, 用英语学习专业知识、进行专业交流, 是“卓越人才”必须具备的能力之一。

3. 利用网络和信息技术, 构建学习共享空间

随着网络的普及和信息技术的发展, 为大学生英语学习提供了更为多样化的学习方式。网络互动, 使英语交流更为便捷, 实现了动态的交互性语言学习目标。同时, 网络使具有共同兴趣的人群聚集在一起, 形成学习集体, 相互促进、相互交流。学习共同体是当今网络教育背景下的一种新的课程形式。群体之间, 学生、教师, 甚至扩展到全世界的兴趣共同体, 共同参加“课堂教学”、“课堂讨论”, 形成了更为有效的沟通团体。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体, 学生成为真正的主人。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 “卓越计划”为大学英语通识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学英语通识教育应紧紧围绕《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提出的国际化培养目标和行业化外语培养目标, 结合《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 利用网络及信息技术平台, 开展卓越工程师大学英语教课程内容的改革, 突出卓越工程师英语能力培养和能力训练的特色, 最终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英语教学改革模式和高级人才培养模式。

摘要:基于“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提出深化大学英语课程改革, 开设具有多学科、多角度的通识教育课程, 提高大学生的英语水平, 不仅是大学英语教学的需要, 也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需要。本文分析了目前大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了进行大学英语通识教育课程改革的设想, 为今后大学英语课程改革提供了思路。

关键词:卓越计划,大学英语,通识教育,课程改革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Z].2010

[2]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7

[3]吴鼎民、韩亚君.通识教育视角下的大学英语“三套车”框架构建[J].外语电化教学, 2010 (5)

[4]李德才、王俊.关于培养“卓越工程师”的几点认识[J].研究生教育研究, 2011 (3) :53~57

奖励大学教学卓越计划 篇8

一、“卓越计划”模式下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内涵

纵贯“卓越计划”本科、硕士、博士三个层面的整体设计不难看出,本科阶段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应该有其特定的内涵。基于本科阶段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基础性教育层次,本科“卓越计划”模式下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应包含四个维度,分别是创新性知识的积累、创新性思维的养成、创新性学习能力的培养以及创新性实践活动的锻炼。

(一)创新知识的积累

创新知识没有明确的权威定义,也没有专门的概念解释,不妨将其理解为“为实现创新所必须储备的相关知识”。显然,创新知识与专业有关。“卓越计划”模式下的创新知识应该是实现工程设计、工程创意所必需的基础性知识。

大学生的培养方案中包括很多类别的课程,作为一名大学生无疑要把这些课程都要学好。“卓越计划”的培养目标是在原有培养目标基础上的提升,其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培养过程和按通用标准和专业标准培养人才都是为了服务于培养大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这个核心。因此,“卓越计划”模式下的培养方案,无论是学校培养方案还是企业培养方案,都是紧紧围绕这个核心来设计的,其主干课程和课程主要内容都是为了实现这一培养目标来精心构建的。因此可以说,“卓越计划”培养方案中的主干课程和每门课程里面的主要内容都是“卓越计划”范畴内的创新知识。作为“卓越计划”参与学生,既要在大学这座象牙塔内博览群书、提升思想,更要在专业领域内重点学好这些创新知识,为成为一名卓越工程师奠定坚实基础。

(二)创新思维的养成

思维能力,包括思维的横向性、纵向性和系统性。思维的横向性即思维的广度,跟掌握知识的广度有关,塑造“通才”。思维的纵向性即思维的深度,跟掌握知识的精度有关,打造“专才”。现代社会行业分工很是清晰,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入职门槛,有相关要求和标准,因此要求卓越工程师人才必须“既精又专”。思维的系统性即思维的网面化,将所有知识积累融会贯通,搭架子呈网状,随身携带。现实和未来的不确定性要求我们随机应变,灵活处理。学习的各种知识哪些最关键,哪些在这件事上最有用,需要排列组合出最佳方案。创新思维只不过在思维能力的基础上增加一些创新的元素,关键在于想象力。想象是创造的催化剂,是创新能力的激发点,真正好的教育不应该扼杀学生的想象能力。爱因斯坦曾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马克斯韦尔·莫尔兹也说过:“人具有动物所没有的东西———创造性、想象力。”这两句话清楚地说明了知识、想象与创造的关系。

(三)创新性学习能力的培养

“创新性学习能力是指为了满足未来工作的需要和迎接市场竞争的挑战,工程师以创新为目的,运用创新思维方法,批判性地学习知识和掌握技能,并能够将这些知识和技能创造性地予以应用的能力。”[1]古语有“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以此推之,大学生的创新学习能力恰如古语中的“渔”,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创新知识也好,创新思维也罢,最终只有转换成创新能力才可以实现最终的创新行为和创新成果。而有了创新性学习能力,又会反过来促进创新知识的学习和创新思维的养成。

大学生创新性学习能力的培养远难于对其他学习能力,比如意志力、专注力等能力的培养,需要有专门的教学方法和特定的教学内容,即要结合实际工程问题,组织学生开展基于基于问题的探究式学习、基于案例的讨论式学习和基于项目的参与式学习。同时强化实践教学活动,特别是严格实施企业培养方案,从具体的工程实践锻炼中来提升创新性学习的能力。

(四)创新实践活动的锻炼

创新实践既是对创新知识及创新思维的检验,更是“卓越计划”模式下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主要途径。“卓越计划”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实践活动可分为校内实践和校外实践。校园实践主要指在校内进行的创新实践活动,包括课内的实践教学和课外的创新实践活动,比如参加全国、各省市以及学校自己的创新性活动竞赛等。校外实践主要指“卓越计划”培养方案中企业培养方案的落实,要在不低于一年的时间内,到企业真实的工程环境中去顶岗实习。

需要说明的是,校内实践和校外实践只是地点、形式和内容侧重不同,在实践内容总体安排上要具有统一性。校内实践一般在实验室进行,因此具有实验的特点,具有高度的仿真性和模拟性;校外实践在企业进行,在企业的实际工程现场进行,从事的是企业真实的工程实践活动,因此具有绝对的真实性。校内实践由教师指导,理论的因素稍多;校外实践则由工程师指导,几乎完全是实际内容。从某种意义上看,校内实践是校外实践的前奏和演练,是为校外实践做准备,校外实践则是最终的目的。

在“卓越计划”模式下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的上述四个内涵中,创新性知识的积累是基础,创新性思维的养成是先导,创新性学习能力的培养是关键,创新性实践活动的锻炼是途径。

二、“卓越计划”模式下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现状、问题与不足

(一)现状

在“卓越计划”的实施过程中,总体要求是要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并重、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的,通过“3I”(Initiative,Industrial,Integrative)模式,即从知识、能力、品质三方面培养未来卓越工程师的综合素质。其中第一“I”即Initiative指的是卓越工程师应有的人生态度、道德品质、职业操守等,是对大学生将来胜任工程师工作的品质要求;第二“I”即Industrial指的是卓越工程师应具备的专业知识与通识知识,是对大学生将来胜任工程师工作的知识要求;第三“I”即Integrative指卓越工程师具备的综合能力,如学习能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想象能力、创新能力等,是对大学生将来胜任工程师工作的能力要求。但在此基础上,“卓越计划”又着重强调要把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当作重中之重来培养。具体到操作层面,“卓越计划”要求参与高校要与有一定资质的企业深度联合进行人才培养。在组织管理上,校企要联合成立“卓越计划”领导小组和具体管理部门,校企要签署合作协议并研究制定相应管理制度,要明确双方职责及协同工作联系机制。在具体业务上,校企要联合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包括学校培养方案和企业培养方案,要紧紧围绕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进行课程体系设计和每门课程教学内容的重新建构,其中特别要强化实践性教学,除了在时间上要充分保障外,更要在实践教学体系的顶层设计、校内实践教学模式的创新、校企合作培养方式的创新以及学生课外实践活动创新等多方面进行着手。在教学方法上,要紧密结合工程实际,开展基于问题的探究式学习、基于案例的讨论式学习和基于项目的参与式学习等多种研究性学习方式。

实践表明,在“卓越计划”实施一个周期的过程中,绝大多数参与高校都按照教育部的具体要求,在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取得了一定的实施效果。

(二)问题与不足

“卓越计划”实施一个周期以来,尽管各参与高校都在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同时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与不足。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比较缺乏。由于高等教育发展历史的原因,现在的高校教师大部分是从学校走向学校,既在职前缺乏实际工作经历,又在职后缺乏实践锻炼,因此大部分工科教师缺乏基于实践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他们也许可以进行论文写作,也许可以进行科学研究,但却缺乏实施“卓越计划”所要求的那种立足于工程实践基础之上的能够带领学生进行工程创新实践的精神和能力。而缺乏了这种能力和精神,便不足以在课堂上紧密结合工程实际,开展基于问题的探究式学习、基于案例的讨论式学习和基于项目的参与式学习,不足以在具体的工程实践中带领学生进行创新设计与创新研究等多种研究性学习方式。

在这种情况下,很多的校内创新实践活动有名无实,或者创新实践活动的水平难以提高;企业培养方案也因校内教师与企业工程师缺乏工程实践基础上的有效沟通而无法达成共识,造成培养效果大打折扣。

二是一些大学生自身创新意识不够强烈、创新动力及能力不足,水平参差不齐。“卓越计划”参与学生由多种方式组成。有的高校是在高考招生时单列计划,有的高校是在入学后考试遴选,有的高校是结合两种形式组合而成。由于“卓越计划”是新生事物,很多学生和家长并不真正了解“卓越计划”的实质含义,只是凭着“卓越”二字便踊跃参加。因此,有的大学生自我创新意识并不强,对新事物缺乏浓厚的兴趣,没有坚韧的意志力将思维的瓶颈进行突破,缺乏一种沉下去的劲头和精神。有的没有认清自己及自己所处的时代和社会,目标不清晰,积极主动性不足,总是被家长、老师及体制推着走,渐渐地成了“体制化的人”,缺少了自身的主体性、思考力及总结力,观察发现能力也渐渐被经常习惯性的漠视及无动于衷所取代,缺乏朝气蓬勃、锐意进取的精神。有的同学则缺乏应有的创新潜质,因此,即便是同班同学,创新知识获取、创新思维养成以及创新实践能力的水平也常常出现较大的差异性。

三是创新环境还不够理想。尽管“创新”一词已是当前最热的词汇之一,整个社会都在提倡创新、践行创新,但与“卓越计划”对创新能力培养的要求相对照,一些高校能够给学生提供的创新环境还是不够理想。首先,由于各种客观或主观原因,“卓越计划”实施过程中能够真正提供给学生的到企业实习的机会和实习条件远远不能满足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需求,有的企业实习环境不符合学生的期待,硬件设施不完善,人文环境不理想,学生自我成长难以如期实现。无形中导致学生学习动力不足,自我创造意识淡薄。其次,学校校内的创新实践活动场所和活动条件往往很不足,要么场地不足,要么实验设备不够,一定程度地制约了学生创新实践活动的开展。再次,就是学校在营造创新的校园氛围方面的力度还不够,学生的创新积极性得不到应有的激发。

三、“卓越计划”模式下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建议

针对上述“卓越计划”模式下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现状、问题与不足,“卓越计划”参与高校应该从构建卓越教师队伍、打造卓越学生团队和营造创新环境氛围等三个方面进行改进和加强。

(一)构建卓越教师队伍

在任何工作中,人的因素都是最重要的因素。在“卓越计划”实施中,教师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没有一支适任的教师队伍,再好的计划也无法落到实处。为此,要使“卓越计划”得到顺利实施并取得预期效果,首先要构建一支卓越教师队伍。

1.全面提升现有教师各种素质。首先,要强化教师师德素质。学博为师德高为范,教师作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首要的责任是育人,而育人最首要的素质就是要师德高尚。“卓越计划”表面上是培养未来卓越的工程技术人才,对教师的师德似乎没有更高要求,但实际上则不然。其一,“卓越计划”需要教师有更高的职业责任感和更丰富、更全面的工程实践知识,需要教师付出更多的辛苦、更复杂的劳动,如果没有更高的师德,就难以达到这些要求。其二,现代工程教育更加重视工程师的人文素质和道德情怀,这是保证现代工程质量的前提。实施“卓越计划”的教师要把对学生的人文素质和道德情怀教育渗透到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如果教师没有这样的师德素质,就谈不上去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其次,要强化教师创新素质。实施“卓越计划”的教师肩负着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任,不可能再像过去那样照本宣科地教学。“卓越计划”要求任课教师一方面要围绕培养目标进行课程体系重建和课程内容重构,这需要创新;另一方面,要能够以工程实际为背景开展基于问题的探究式学习、基于案例的讨论式学习和基于项目的参与式学习,这更需要创新。如果教师没有足够的创新素质,根本完不成基本的教学任务。再次,要强化教师教学素质和工程实践素质。很多工科教师学历很高,也有一定的科研能力,但教学素质却不高。由于没经过正规的师范教育,没学过基本的教育学、心理学和教材教法,在教学内容处理、课堂内容讲授、与学生进行心理沟通等很多方面表现不尽人意。所以,各“卓越计划”参与高校要通过听课、专家指导、传帮带、进修等多种途径来强化教师的这些教学素质。另外,“卓越计划”要求教师要结合工程实践进行教学,而现有很多工程类教师自己从没有过工程实践经历。所以,必须强化教师的工程实践素质以适应“卓越计划”的实施要求,最好的做法是通过委派教师到合作企业进行轮岗的方式来进行。

2.积极引进优秀教师。为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卓越计划”参与高校在努力提升现有教师各方面素质的同时,还要积极从企业引进既有较高学历又有丰富工程实践经验的工程师充实到教师队伍中来。这些工程师既有较深的理论知识,更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同时还了解企业工程发展实际情况,这对实施“卓越计划”非常有益。从企业引进高水平工程师可能面临经费、住房等相关问题,如果条件不足,可以引进企业工程师做兼职教师,这样做可以做到两全其美。

3.推进研讨式教学,建设创新型教风。教学方法直接决定教学效果。“卓越计划”对教师在教学方法上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主要就是要围绕工程实际开展基于问题的探究式学习、基于案例的讨论式学习和基于项目的参与式学习。“卓越计划”参与教师除了提高自己的师德素质、工程实践能力之外,更要在教学方法上进行针对性的改革,推进研讨式教学,转变角色,以学生为主体,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由以往的知识传授者角色,转变成“导演”、设计师、组织者、指导者和评判者,让学生去做“演员”,去当主角。在具体的课堂组织上,充分发挥多样性、灵活性特点,大力进行教学形式的创新,逐步建设创新型教风。只有逐步形成创新型教风,才能逐步形成创新型学风,从而有效培养出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打造卓越学生团队

按照“卓越计划”的实施部署,参与高校只有部分专业中的部分学生参与“卓越计划”的培养。为了培养这些学生的创新能力,固然培养方案的制定很重要、课程体系建设与教学内容很重要、教师的教学方法很重要,但这些都是外因。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才是变化的关键,要想真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学生自己必须努力这个内因必不可少。所以,“卓越计划”参与高校在努力构建一支卓越教师队伍的同时,一定还要同时打造一支卓越学生团队。主要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积累创新知识、锻炼创新思维、参加创新实践活动。积累创新知识、锻炼创新思维、参加创新实践活动是本文归纳出来的“卓越计划”模式下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三个内涵。要打造一支卓越的学生团队,最基本也是最核心、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要让“卓越计划”参与学生在培养方案实施过程中努力去积累创新知识,充分锻炼创新思维,有效地参加创新实践活动。创新知识首先包含在经过教师精心设计的课程教学内容中,包含在学生在企业、在实验室所从事的创新实践活动里,其次也包含在学生课余时间围绕专业所做的广泛涉猎里。积累创新知识的过程、参加创新实践活动的过程,也是锻炼创新思维的过程。

2.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团队的特点在于彼此团结协作,共创“1+1>2”的效果。而彼此团结协作必须要加强相互间的交流和沟通。在打造卓越学生团队的过程中,加强学生之间的沟通非常重要。

交流沟通能力有三种,第一种是日常生活的自然表达,大多是小范围小群体的熟人之间的沟通,基本上属于一对一的亲密沟通,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较小。第二种是一对多的交流,例如演讲就是一种最有力的沟通形式。要求表达者出口成章,不仅合乎日常交流的逻辑,而且将其话语录音整理即可成文。第三种是最高层次的交流形式,可以穿越时空,可以超越人与人之间的任何距离,此种交流模式可以名之为“一对所有”。

俗语说:“碰撞产生思想的火花。”思想不是平白无故会产生的,不仅需要足够的知识积累,而且需要与他人交流沟通。有人说:“文明只是一种副产品。”如此可以推出,“思想是知识基础上交流沟通合作的副产品。”通过交流和沟通,彼此进行启发和得到启发,创新的火花便可以从中点燃。所以“,卓越计划”参与专业要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交流、沟通的机会与平台,使学生在相互学习、相互启发中积累创新知识、锻炼创新思维,逐步形成创新能力。

3.营造和谐师生关系。从师生关系来讲,教师和学生保持三种关系最为合适,教师担负起三种角色最为美好。第一种是严格意义上的师父,起到“传道授业解惑”的作用,将知识传授给学生,用思想影响学生,用人格魅力浸润学生,使得学生不仅在校期间可以收获满满的知识,而且走向社会之后依然会散发教师带给自己无形的改造力。第二种是家长的角色,在学生犯糊涂、不听话的时候给予督促和警醒、批评和指正,让学生感受到来自教师的如家人般的温暖、亲切与真诚。第三种是朋友的角色,正所谓“有朋自远方来”,相识是缘分,相知是人为,加起来就是友谊。学生完全可以和教师成为朋友,平等地交流对话与沟通,谈天说地,畅所欲言,淋漓尽致,使传统意义上的师生关系更加升华与深化,让师生之情更加浓厚、长远与稳固。

和谐美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学生保持愉悦的心情,有助于学生的思维处于激活状态,从而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创新想法。所以,“卓越计划”参与教师一定要在努力钻研教学业务的同时,注意与学生建立亲密友好的师生关系,将所有学生团结在自己的周围,用友谊将他们凝聚成一支卓越的学习团队。

(三)营造创新环境氛围

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离不开相应的创新环境。良好的创新环境可以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卓越计划”参与高校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氛围。

1.营造创新的校园环境。创新不应该仅仅局限在课堂中,局限在专业内,局限在高校教师身上,创新的视角可以更广阔一些,可以在校园的方方面面处处彰显创新元素。这样不仅可以给学生以新奇感,更可以给人以启迪和启示,使学生在创新方面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营造创新的校园环境,可以在校园里建筑物的设计上进行创新,可以在校园园艺景观的创意上进行创新,也可以在教室、实验室、走廊、食堂等的装潢布置上进行创新,更可以在校园文化活动包括专业的创新活动等组织上进行创新。总之,让校园内充满创新气息,以此感染和激励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欲望。

2.营造创新的教学环境。教室是大学生最主要的学习场所,是学生最重要的学习环境。如何让教室这个教学环境更加具有创新色彩,对于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有重要的作用。可以从课桌的的摆放、讲台的高度、黑板的材质、粉笔的选择、灯具的选择、窗户的设置、墙壁的布置等角度着手。课桌的摆放是不是可以不规规矩矩、行列分明,是不是可以摆放成环型圈、一条龙、随意散点状等或许更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讲台可不可以不要太高,或者不设置讲台,让学生和教师从空间分布上更加融为一体。粉笔的选择除了亮白色,可不可以选择亮黑色或彩色,这样在恰当的时候会让学生眼前一亮,豁然开朗。灯具的选择,除了满足普通的照明、防辐射、护眼等功能,可不可以从灯具的造型入手,尝试每盏灯各具特色。窗户的设置同样很关键,房间的窗户就好比人心灵的窗户,尤其当窗外的风景给人以心旷神怡之感时,大学生的创新思维会更加活跃。墙壁的布置除了简单的名人名言及名人肖像摆放,可不可以更多考虑一些学生自己设计作品及制作的墙贴。总之,可以通过各个教室各个方面独具匠心的创新设计来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产生辅助且十分有益的影响。

3.加强校际合作,共营创新氛围。不同的高校自然有不同的底蕴和不同的校园文化风格,在专业上也有不同的特色和长项,加强校际间的广泛交流,可以极大地开阔学生眼界、增长学生见识、启发创新灵感,最终提升创新能力。校际间的合作交流,在形式上可以多种多样,在内容上可以丰富多彩。既可以由校方组织一些专业方面的创新大赛、学术交流等业务活动,也可以由学生社团联合开展一些校园文化方面的活动。校际间的合作交流参与的高校越多,形式越多样,形成的创新氛围就越浓郁,对学生创新意识形成和创新能力提升的作用就越明显。

四、结语

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卓越计划”最核心的培养目标之一。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既需要“卓越计划”参与高校与合作企业科学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并严格进行落实,也需要参与高校从构建卓越教师队伍、打造卓越学生团队和营造创新环境氛围等三个方面进行改进和加强。随着“卓越计划”的不断推进及相关措施的不断补充、完善,一大批具有较高创新能力的未来卓越工程师的后备人才一定会脱颖而出。

参考文献

[1]林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通用标准诠释[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1).

[2]林健.卓越工程师创新能力的培养[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5).

[3]曾永卫,刘国荣.“卓越计划”背景下科学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探析[J].中国大学教学,2011,(7).

[4]宋佩维.卓越工程师创新能力培养的思路与途径[J].中国电力教育,2011,(7).

[5]汪弘.打造卓越工程师摇篮,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J].高教论坛,2010,(1).

[6]林崇德.创造性人才特征与教育模式再构[J].中国教育学,2010,(6).

[7]王家,曹颖颐.大学生创新能力综合评价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07,(8).

[8]梁菊花.基于培养理工科大学生创新能力及人文素质教育研究[D].西安:西安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9]许志山.第二课堂建设与工科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卓越计划”教学管理实践探析 篇9

1加强领导,增加投入

加强组织领导,增加经费投入,以保障“卓越计划”工作正常开展。

1.1建立组织机构

学校成立以校领导为组长,以相关职能部门和学院领导为成员的领导小组,负责对“卓越计划”工作的领导和指导;教务处设立卓越办公室,负责对“卓越计划”工作的组织和协调;试点学院成立工作小组,负责对本学院“卓越计划”工作的具体实施和督导; 合作企业成立实践教育中心,负责“卓越计划”工作在企业的具体安排和实施。

1.2设立专项资金

一是近年来投入近100万元,资助相关学院开展“卓越计划” 项目建设工作。二是在正常经费划拨的情况下,一个卓越班每学年增加10万元用于教学工作。三是先后投入近20万元资助教师开展“卓越计划”的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另外,在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和教学团队建设等方面也加大经费投入,促进卓越计划工作的开展。

2建立卓越班学生选拔和淘汰机制

为保证人才培养的“卓越”性,首先是严格卓越班学生选拔。 学校制定相关规章制度,建立完善了卓越班学生选拔和淘汰机制。

2.1从在校生中选拔

在学生自愿的基础上,根据《卓越班学生选拔实施细则》文件精神,采用笔试和面试相结合的方式选拔优秀学生进入卓越班学习。

2.2通过高招直接录取

在做好招生宣传的基础上,通过高招录取组建卓越班。从招生情况看,卓越班学生高考成绩明显高于其他学生。

2.3卓越班学生实行淘汰制

卓越班学生出现学业警告和记过以上纪律处分的,取消卓越生资格。同时,因其他原因,难以适应“卓越计划”学习要求的,本人提出书面申请,经学校卓越领导小组批准后,可退出卓越班。另外, 大学一、二年级非卓越班学生成绩专业排名前5者,可申请加入卓越班学习。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采取积极措施,加强卓越师资队伍建设,初步形成了一支专、兼结合的高水平师资队伍,为“卓越计划”教学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撑。

3.1做好教师遴选工作

选拔教学水平高、科研项目多且有企业背景的优秀教师从事卓越计划教学工作,以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

3.2强化教师实践能力培训

积极创造条件安排相关教师到企业接受培训和锻炼,以增加企业经历、强化行业背景和提升实践能力。同时,鼓励教师开展产、 学、研合作,以提高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

3.3做好企业任课教师选聘工作

选聘有一定教学能力、实践工作经验丰富且具有副高以上职称人员从事卓越计划教学工作,并履行相关聘任手续。

另外,在外出进修、挂职锻炼、职称评聘及教学资源配置等方面优先考虑卓越计划教师。同时加大课时补贴,卓越班教学工作量按普通班1.5倍计算,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

4构建创新人才教学体系和教学模式

更新教学体系和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是开办“卓越计划”专业和实施“卓越计划”教学工作的核心,应给予高度重视。

4.1制订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

经过广泛调研,在合作企业的深度参与下,各“卓越计划”专业分别制订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如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按照“厚基础、精专业、强实践、能创新”的指导思想,制订了包括通识教育、专业基础教育、专业教育、实践教育和课外能力拓展” 的五模块人才培养方案,旨在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实践能力及创新精神。又如卓越法律人才专业培养方案突出了“三个注重”,即注重学生的基础能力培养、注重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和注重学生的专业能力培养。

4.2建立“3+1”的人才培养新模式

“3+1”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按照“走出去、走回来、校企交替、学用相长”的改革思路开展教学工作,具体为2.5年(学校)+0.5年(校企)+0.5年(企校)+0.5年(企业)。其中两年半在校学习通识教育课程和学科基础课程;接着半年在校学习专业技术核心课程并到企业进行工程认识和生产实习;接着半年在企业开展职业素养实训、 现场操作和企业项目设计,然后回到学校学习选修课并完成全部课程设计教学任务;最后半年主要在企业完成提高综合能力的毕业设计教学任务。

5加强实践教学改革与建设

实施“卓越计划”最重要的一点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而在这方面实践教学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5.1加大实践环节力度

加大实践教学环节力度,首先,从人才培养方案源头上增加学时学分,加大实践教学比例,以保证实践教学环节时间。同普通班相比,卓越班实践环节高出10学分以上。其次,加强实验室建设和学生创新平台建设,强化实验教学,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验环境。 再次,是重视毕业设计,要求学生毕业设计应由校企教师共同指导完成,毕业设计题目应来源于相关企业并能解决生产实际问题,如技术改造、科技攻关和项目推广与应用等,使学生将所学的专业知识转化为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5.2遴选合作办学企业

加强校企合作是实施“卓越计划”的重要一环。在遴选合作办学企业时,一方面要考虑企业与学校是否“匹配”,另一方面要考虑企业能否积极参与学校教学工作。我们以企业能够深度参与学校人才培养为条件,包括培养方案制订、教师队伍建设、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研究、毕业设计指导和培养质量评价等;以学校多形式服务合作企业为纽带,包括项目合作、产品开发、员工培训、人才输送等,先后建立了一批效益好、科技含量高、技术先进的合作办学企业,并形成了互惠互利的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和机制。

5.3建立企业实践教学模式

在“卓越计划”实施过程中,合作企业参与教学的主要方式有技术人员的讲座和报告、现场教学、各类教学实习、毕业设计和技术创新等,从中可以看出主要为涉及学生能力培养的实践环节。对于累计一年的企业实践环节,我校相关卓越工程师专业探索形成了 “分段渐进式”教学模式。第一阶段为企业认识实习,第二阶段为企业生产实习,第三阶段为企业岗位实践,第四阶段为毕业设计。 通过实施“分段渐进式”教学模式,使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逐渐得到加强,提高其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6结语

“卓越计划”更加重视联合培养和行业企业深度参与人才培养, 更加重视按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培养人才,更加重视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由此可见,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与加强校企合作是 “卓越计划”的核心内容。修订培养方案、改革课程内容,教师队伍建设和企业积极参与等是影响“卓越计划”实施的关键因素。然而,开展这些方面的工作需要扎扎实实,不能一蹴而就。我们在实施“卓越计划”过程中,做了一些工作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有关要求相差较远,因此,还需要通过不断研究和实践,以保证“卓越计划”工作更好地开展。

摘要:自教育部启动卓越计划以来,河南科技大学先后开设了卓越工程师、卓越医生、卓越法律人才和卓越农林人才等试点专业,本文结合学校“卓越计划”教学工作实际情况,从学生管理、教学管理、教学改革、校企合作和师资队伍建设等几方面介绍了具体的做法和体会。

上一篇:国内建筑艺术下一篇:物流管理路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