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暴露因素

2024-11-01

环境暴露因素(通用6篇)

环境暴露因素 篇1

摘要:近年来,教师的心理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教师心理问题的现状仍令人担忧,心理问题依然高发、严重,分布依然广泛,危害呈弥散性,表现上呈现出多样性等特点。其原因在于漩涡中心的教师,自身因素阻碍了教师心理问题的暴露,如对心理问题的低水平感知,非理性认知的阻碍,意识到心理问题后的角色伪装,使得教师心理问题潜藏于身,影响心理问题的及时发现。

关键词:心理问题,低水平感知,非理性认知,角色伪装

“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教师不但要具备广博的知识、高尚的品格,更要拥有健康的心理。有关研究表明,尽管教师群体中多数人的心理健康状况良好,但无论国内还是国外,不少教师存在不同类型和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有的甚至已经构成了心理疾病。教师的心理问题不只是个人问题,更是社会性问题,不但对教师身体健康、人格结构产生危害,更会对教育的进步、学生的健康发展造成负面影响。

1 教师心理问题的涵义

心理问题指心理异常的不严重状态,或是心理异常出现的持续时间没有达到心理异常标准所规定的时间。教师心理问题指教师在职业活动中产生的个体意识到或意识不到的主观困惑状态。可以分为三种:(1)教师心理成长问题,指教师整个人格系统健康、正常、发展良好,但伴随着成长的需要,希望了解自己的心理能力,最大限度发挥潜能。(2)教师心理障碍问题,指教师认识能力正常,意识清楚,但在情绪反应和人格系统方面存在某些缺陷,从而不能有效地适应社会环境。(3)教师心理变态问题,教师的整个人格系统或某个重要的心理机能发生较为严重的病变,导致不能自主地控制自己的行为,无法与外界进行正常的接触与交流。(1)概括起来,当前我国教师主要存在认知问题、情绪问题、个性问题和行为问题这四类。

2 教师心理问题的现状

(1)高发性和严重性。许金更、许瑛国的调查发现,有58.5%的教师觉得工作中苦恼多于快乐,28.6%的教师经常有苦恼,15.2%的教师经常生气和发火。(2)2000年,国家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组采用SCL-90对辽宁省内168所城乡中小学的2292名教师进行了测查,结果表明:51.3%的教师存在心理问题,其中32.18%的教师属于“轻度心理障碍”,53%的教师属于“中度心理障碍”,2.49%的教师已经构成“心理疾病”。(3)

(2)分布的广泛性。2000年杭州市随机抽取31所城市和农村中小学1946名教师进行心理健康和职业压力的调查。结果显示,13%的教师有心理问题,小学9%,初中15.6%,高中13.4%,心理问题教师在中小学教师群体中均占有一定比例。

(3)危害的弥散性。有调查发现,小学、初中、高中的学生分布有10%、15%、20%的学生存在心理问题。在许多情况下,教师的心理健康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社会性、人格品质的发展。教师的心理情绪问题及其导致的不适宜教育行为,常常会直接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使学生过度焦虑、压抑或抗拒,因而严重影响学生人格、情感的健康发展。(4)

(4)表现的多样性。吴思孝认为教师心理问题的具体表现为:适应不良;人格障碍与人格缺陷;人际交往障碍;职业压力症。(5)辽宁省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的检测报告认为教师的心理障碍问题主要集中在六个方面:自卑心态严重;嫉妒情绪突出;虚荣心理明显;焦虑水平偏高;性格忧郁孤僻;逆反心理较强。(6)

3 教师心理问题自我暴露的影响因素

3.1 对自身心理问题的低水平感知

任何人的感知觉都具有选择性,教师在感知觉上倾向于选择与教育、教学活动相关的方面。从大的方面说,教师更多的将自己的感知投注于工作压力上,如升学压力、晋升压力等。从小的方面来看,即使是教师上的每一堂课,也需要教师过多的投入自己的感知觉,如有没有学生迟到、旷课;学生对教学内容是否明白、理解,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等等。教师首先作为一个完整的人而存在,其精力同样有限,也会注意分配不均、无法事事周全。教师将过多的感知投入到外部环境中,自然就降低了对自我内部信息的感知,如对自我行为、生理状况、内心状态的感知。教师这种对自我信息的低水平感知,降低了对心理问题的觉察,也失去了预防心理问题的先机。正是教师的低水平自我感知给了心理问题足够长的滋长、蔓延时间。即使少部分教师对自身心理问题有轻微感知,也大多将其视为无足轻重的小毛病,认为依靠自己原有认知力简单调节就能解决,其结果反而使其越来越严重,最终影响到自己的教学工作和日常生活。教师,不妨给自己多一份关注,这其实也是为教育服务。只有心理健康的教师才有可能培养出心理健康的学生。

3.2 对心理问题的非理性认知

非理性认知是指歪曲现实,丧失客观性的认知,常常是产生心理问题的主要来源。

(1)将心理问题严重化。精神病是指精神障碍中为数不多但情况较为严重的几类疾病,如精神分裂症等。(7)如未接受过心理学相关知识的培训,一般人很难准确的将心理问题与精神病区分开来。心理问题是一个更宽泛的概念,在生活中使用“心理问题”一词时,常常指不严重的心理不正常状态,也包括严格意义上的心理异常,即精神病,也就是说精神病只是心理问题较为严重的一种特殊情况。但在日常生活中,一些教师因为工作的特点,较少关注外部环境,较少关注除了与本学科相关的以外的知识,容易将心理问题笼统的理解为精神病,谈“病”色变。即使是社会中的一名普通人,如果患有精神病,也会受到来自周围人的压力与疏远,更何况承担教书育人这一特殊任务且备受关注的教师!将一般心理问题视作精神病的错误观念,使得一些教师根本不可能自觉感知自己心理是否健康,是否存在心理问题。即使有所觉察,也恐惧地不敢向人倾诉,使其心理问题隐匿在“表面健康”的掩盖之下,阻碍了心理问题的自我暴露。

(2)将心理问题道德化。道德品质是一定社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在个人思想和行为中的体现。同人的其他品质相比,道德品质高度凝结着个人自觉的意志和信念。教师道德品质不仅是教师自身的行为规范,更是教师教育教学成功的保障。在《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中,就将“遵守教师职业道德”纳入教师资格规范中,由此可见,教育对师德的看重,师德对合格教师的重要。随着媒体对一些教师道德败坏事件的报道,社会、学校、家长,教师都将目光转向教师道德品质上面。虽然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教师的道德意识,但同时也成为阻碍教师心理问题自我暴露的影响因素之一。一些教师由于对心理健康知识缺乏系统的学习和了解,难以将心理问题与道德问题做出区分,将心理问题道德化,认为心理有问题就是道德品质不好。有的甚至更加错误的将心理问题与社会中发生的教师猥亵学生,因体罚、虐待学生而导致学生自杀或自我伤害等事件联系起来,增加其心理负荷。处于这种状况下的教师,将其对心理问题的自我暴露存在的阻抗转化为对道德品质的错误认识,因怕受到社会舆论对其道德的谴责而将心理问题掩盖起来,独自承受心理困扰。

(3)将心理问题职业化。许多教师在头脑中保持着“好教师神话”,使得内心中教师的自我形象与现实脱节,认为教师就该完美,而且必须超脱人性的弱点,心理问题更不该出现。因此,除了将心理问题严重化,道德化外,一些教师还将心理问题职业化,认为心理一旦有问题则是不称职的表现,那么就不可能继续留在教师队伍中。所以,即使意识到自我心理健康可能存在问题,也会立即否认掉,暗示自己是健康的,是完美的,是称职的。由于社会的发展,就业压力的增加,教师因其稳定性而成为一门炙手可热的职业,使其内部竞争极其激烈,因此,面对就业的压力,一些将心理问题与教师不称职相等同起来的教师,更不会主动将自己可能存在的心理问题自我暴露出来,而是独自默默承受。不但未能得到任何缓解,反而随时间的延长而严重,最终弄巧成拙,将自己逼退出教师行业。

3.3 角色伪装的阻碍

当人们以各种话语称赞教师时,似乎忘了教师也只是一名普通人,其所承载的东西也是有限的。随着社会的发展,教师角色越来越向多元化方向发展。过多的角色身份及各种角色所赋予的责任和要求已严重影响到教师的身心健康,使教师因角色负担而产生角色间冲突。角色冲突会产生诸如紧张、焦虑、压力等许多心理问题。因此,有研究者认为由多种角色而引起的角色间冲突是造成教师心理问题的原因之一。当心理问题产生时,一些教师却有意或无意的加以回避或掩盖,否认其存在,小心翼翼的尽职尽责的“扮演”社会赋予他的角色,以转移他人的注意力,使其发现不了已经存在的异常情况。此时的“扮演”早已带上了严重的伪装成分。这是一种典型的“否认”自我防御机制,教师将心理问题事件加以“否定”,当做它根本没有发生来获取暂时的安稳,将自己隐藏在努力“扮演”的光辉形象背后。这一做法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减轻或去除焦虑、紧张,但对教师个人的心理问题,并未能有效解决,问题依然存在。否认的过度使用,有时反而会造成更大、更多的问题。因此,当自我知觉到心理问题时,教师应当卸去自己的角色伪装,表现出真实的自我,找出有效的解决办法。

王登峰对心理健康标准作了解释,其中有两条就是,正视现实,接受现实;了解自我,悦纳自我。所以当教师产生心理问题时,首先要做的不是自我逃避地否认其存在,而是承认并接受它已发生的事实。只有正面直视它才能客观分析问题及其严重性,找到有针对性的解决办法。然后才能积极改进,保持较好水平的心理健康。

参考文献

[1]张大均,江琦.教师心理素质与专业性发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187.

[2]许金更,许瑛国.小学教师心理状况的调查研究[J].教育科学探索,1996(5):23-24.

[3]周国韬.教师心理学[M].北京:警官教育出版社,1998:147.

[4]刘艳.大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J].教育探索,2005(2):99-101.

[5]吴思孝.教师心理健康现状分析及调整策略[J].教育探索,2003(5):82-84.

[6]王加绵.辽宁省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检测报告[J].辽宁教育,2000(9):23-24.

[7]张亚林等.精神病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2.

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及预防策略 篇2

1 临床资料

医院是患者聚集的场所, 各类病菌的密度相对较高[1]。常见的血源性疾病如HBV、HCV、HIV等威胁护士健康的潜在危险因素在不断增多。如对我院烧伤病房在2009年1~12月收治患者中的肝炎阳性率统计, 见表1。

从表1中可以看出, 护士的工作环境中存在着一定的危险因素, 护士每天在对患者的护理过程中有接触患者的体液、血液、分泌物的危险, 从事治疗时有不慎被针头刺伤的危险, 处理患者的污物有被污染的危险等。在这种情况下, 护士提高自我防护意识并能有效的防护, 也就降低了护士自身被感染的危险性。

2 护士必须掌握预防感染的具体知识

2.1 标准的预防措施[2]

通常标准的预防措施分为: (1) 洗手; (2) 防护用具的使用; (3) 医疗器械、仪器的消毒和灭菌; (4) 设备、设施的消毒; (5) 医疗垃圾的分类处理。

2.1.1 洗手

洗手是预防感染的基础。这里所说的洗手, 不是普通的洗手, 医护人员的洗手是“卫生洗手”, 是用肥皂、消毒液以除去沾在手上细菌的行为。手有污染程度高的部位 (如指甲、指间、指端、拇指的背侧) 和污染程度低的部位, 而且手背比手掌易污染。

2.1.2 防护用具的使用

医护人员日常使用的感染防护用具有口罩、防水隔离衣、手套。手套:主要是乳胶制品, 可防止患者体液、血液直接污染治疗者的手上。乳胶手套应大小合适, 薄的易于使用, 但要注意有人乳胶过敏。如果处置前推断患者可能会有痰、血液以飞沫扩散时, 应带目镜, 可以有效预防眼结膜的感染。隔离衣:为了防止治疗者的工作服与微生物接触, 处理感染者的物品时, 使用防水隔离衣, 最好是一次性的塑料隔离衣。口罩:外科口罩分三层, 外层有隔水效果, 中层有防尘效果, 内层有吸湿效果, 但微粒子可通过。

2.1.3 医疗器械的消毒

根据使用的目的和部位的不同, 医疗器械分为高水平消毒、中等度水平消毒、简单水平消毒三个消毒水平。消毒药物多种多样, 可根据设备的规定进行选择。

2.1.4 设备、设施的消毒

被血液、体液污染的床, 必须带手套用布或纸等将其擦拭干净, 然后用次氯酸消毒。

2.1.5 医疗垃圾的处理

必须按其产生的来源分类处理。特别是具有高度感染危险的医疗垃圾要严格处理, 放在专用的容器内, 并注明感染性垃圾。

2.2 从感染途径上加以预防

感染途径分为空气感染、飞沫感染、接触感染、消化道感染、血液感染。

2.2.1 预防空气感染和飞沫感染

空气感染是含有微生物的痰或其它分泌物飞散到空气中, 水分蒸发后, 形成的飞沫微粒, 随气流长时间在空气中漂浮而引起的感染。患者咳嗽、打喷嚏、说话或为患者吸痰时容易产生飞沫微粒, 护士应戴口罩及将患者单室隔离或安装负压换气装置等。

2.2.2 预防接触感染、消化道感染、血液感染

这三种感染是与患者直接接触或通过患者使用过的医疗器具间接接触造成的传播, 多是由于手的接触传播的。护士在操作过程中, 必须注意隔离并带手套。

3 自身防护

护士日常工作中的一般防护问题

3.1 晨晚间护理中的防护问题

护士每天都要做晨、晚间护理, 护士最基本的防护就是要戴帽子、口罩。在实际工作中, 每接触完一个患者要用消毒液洗手1min, 或用免洗的消毒液擦手。若有30个患者, 就意味着单泡手的时间就需30min, 不仅时间上不允许, 而且反复浸泡的双手很容易皲裂, 尤其在秋冬季节。而手部皮肤完整性破坏, 对护士的自身防护是不利的。特别在烧伤科、外科、骨科等创伤性科室, 经患者的体液、血液、分泌物污染的概率很高, 在工作中被感染的可能很大。在我国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规范》中主张:患者的血液、体液无论是否具有传染性, 都应充分利用各种屏障防护设备, 以减少职业暴露危险性。最大限度的双向保护医务人员和患者的安全[3]。所以, 护士需要带手套。手套有两种:一次性塑料手套和一次性医用手套。一次性塑料手套造价低, 但易破损;一次性医用手套造价高, 但不易破损。在长期的临床工作中, 本着既节约又能起到防护作用的方法是根据实际需要, 简单的低度危险性操作可带一次性塑料手套, 中、高度危险性的操作要带一次性医用手套, 并避免破损。每接触一个患者要更换手套。当然, 操作后严格的洗手程序是不可省略的。

3.2 机械性损伤问题的防护

护士每天为患者进行各种穿刺, 一定要避免针刺伤。尤其被穿刺后的针刺伤对护士来说是很危险的。一旦不慎被刺伤, 要立即放低被刺伤的手指使其下垂, 同时用健侧手指挤压受伤手指, 自上而下, 反复挤压, 使其流出几滴血, 然后, 用清水反复冲洗干净, 最后, 用碘酒、酒精等消毒包扎[4]。若患者为某些化验检查阳性者或有不健康的生活史等, 应立即注射免疫球蛋白等药物, 并跟踪查体3~6个月。另外, 患者使用后的穿刺包要避免徒手清理, 严防被锐器所伤。

3.3 紫外线的防护

病房的空气消毒依照常规每天都要用紫外线照射1~2次, 每次30~40 min。其实, 每个护士对紫外线的防护知识都非常熟悉, 开紫外线灯时, 对患者总是千叮万嘱, 注意皮肤和眼睛的保护。但是, 由于工作忙碌, 护士往往对自己的防护失去警觉。因为紫外线照射的30~40 min时间太长, 其间需要更换液体、有情况急需处理、必要的巡视和观察等, 使护士不得不来回穿梭并暴露在紫外线的照射下。尽管这样, 护士的眼睛和皮肤的防护也是必要的, 可以考虑一些方法如暂时关闭紫外线, 待操作后再适当延长照射时间;或使用报纸遮挡及防护眼镜;或其他的可行性方法。绝不能因为图省事、嫌麻烦、习以为常而忽视防护。

3.4 化学消毒剂的防护

随着科技的进步, 一些新的消毒液逐渐代替了原始的消毒液, 熟练的掌握这些新型消毒液的性能、浓度、配比、剂量、禁忌及对人体的损害, 是做好自身防护的关键。化学消毒剂防护的基本措施是通风换气。要保证室内通风换气并不难, 主要看护士在忙碌的工作中有没有这个意识。

4 防护意识决定防护行为

4.1 领导重视防护

对护士的防护意识常抓不懈, 强调洗手的重要性, 可提高护士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职业道德;自觉学习了解各种相关知识, 充分认识到洗手在控制感染中的重要性, 增强洗手的自觉性;改善医院内的洗手装置, 应用感应功能的自动洗手池, 提高护士洗手的积极性, 提高洗手质量。

4.2 防护行为及措施

4.2.1 洗手

护士在洗手后不擦手或在白大衣上擦干的现象很常见, 反映了护士对防护不重视、易忽视细节、惰性造成防护不力。应加强防护知识宣教, 并配备适宜的擦手工具 (如一次性纸巾或能保证清洁的毛巾等) 。

4.2.2 被刺伤

护士在工作中被针头等锐器所伤, 多是由于注意力不集中或操作不熟练等原因所致。应加强基本功的训练, 严格执行护理操作规程, 切忌使用后的针头回套, 接触利器要带手套。

4.2.3 污染物的处理

处理污物后是否都能用肥皂洗手;清点、清洗污物时是否戴手套;处理污物时是否戴口罩、眼罩、帽子及穿隔离衣等防护行为, 都取决于护士的自我防护意识, 思想上稍微的放松, 就可能因为图省事而忽视防护。

由于领导对防护的重视, 大大地提高了护士的自身防护意识, 从而减少了护士被感染和传播感染的危险性, 有效地控制了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保证了护士工作安全有效。

参考文献

[1]鄂文华。急诊护士自我防护探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1998, 8 (1) :46-47。

[2]会田秀子[日]。感染的预防措施[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 2004, 23 (7) :329-330。

[3]刘振生, 金大鹏, 陈增辉, 等。医院感染管理学[M]。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 2000:18-22。

环境暴露因素 篇3

院前急救是指对患者从现场到医院之前的就地抢救、途中监护、运送到医院的过程, 是急救医学的首要组成部分。职业暴露指医务人员在从事临床诊疗护理及科学实验等职业活动中被物理、化学或生物等有害因素影响, 直接或间接地对人体健康造成损害的情况[1]。由于院前急救工作的特殊性, 使院前急救工作的护士常暴露在多种职业危险因素中。笔者现将院前护理急救职业暴露因素及防护措施总结如下。

1院前急救护士常见的职业危险因素

1.1 物理性危险因素

(1) 利器伤:护士及时对患者进行急救处理, 尤其是在颠簸的途中进行护理操作很容易造成利器伤, 影响护士皮肤的完整性。 (2) 负重伤:多数急救护士易患有腰椎间盘突出、脊柱损伤、关节疼痛、下肢静脉曲张、下肢水肿等病症, 这与长期站立性工作和从事院外救护工作有关。 (3) 触电:救护车内有心电监护仪、除颤器、吸引装置等电器设备, 在转运患者过程中, 由于路途颠簸、车体晃动, 护士在操作时易发生触电现象。

1.2 医源性感染因素

主要是细菌、病毒的危害[2]。院前急救中护士接触的患者多为急、危、重症患者, 在救护患者时, 护士常常忽视对自身的防护问题, 尤其是多数情况下根本无法明确患者是否存在潜在的传染性疾病即投入对患者的急救中。如:口对口人工呼吸、外伤大出血的救护等, 在这种情况下若未采取措施, 难免会感染疾病。

1.3 化学性损伤因素

对自杀患者实施洗胃救护中, 若患者服用含有强酸、强碱的化学制剂, 容易沾染到护士身上, 如果浓度高、面积较大还会引起皮肤灼伤;护士加药做治疗时, 接触到一些细胞毒性药物, 也会对其身体健康构成威胁;个别医院急诊科配备的甲醛薰箱、空气消毒中采用的过氧乙酸、戊二醛等难免会污染空气, 长期在这些环境中工作, 呼吸系统也会遭受不同程度的损害。

1.4 心理性危险因素

(1) 护士自身方面:院前急救护士均为女性, 其特殊生理状况、家庭重担、工作压力等都是危险因素的组成部分, 尤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仪器的更新、护理技术的发展, 又给护理人员提出了新的挑战, 造成一定的思想压力。院前的特殊性又使护士经常在应急的情况下完成工作, 精神持续处于紧张状态, 导致精神压力。 (2) 患者方面:由于法律意识已深入到整个社会人群, 人们的维权意识日益增强;另外院前急救护士还承担着收费的职责, 这就把一部分医患矛盾集中在院前急救护士身上, 对护士的心理造成了一定的伤害。

2防护措施

2.1 加强急救护理人员职业安全防护知识教育

对院前急救不同工作人员应采取针对性的培训, 提高职业暴露防护意识是预防职业暴露的重点, 要掌握具体的职业安全防护知识, 树立正确的防护态度, 既不能过于恐惧, 也不能防卫过度而影响工作。另外在院前急救护理操作过程中, 戴手套是减少职业暴露的最主要措施之一, 此外, 坚持制度流程的学习和贯彻、合理的休息、劳逸结合也是重要的方面。

2.2 重视院前急救人员预防接种工作

院前急救比较突出的特点是病种复杂多样, 时间紧迫。紧急情况下, 医护人员来不及或操作不方便戴乳胶手套和一次性口罩即接触带有细菌的血液、排泄物、被血液污染的锐器等。因此, 医院感染管理者应将其管理措施和要求纳入院前急救医护人员的相应工作职责中, 重视在全程免疫检测的3~5年后, 及时检测自身疫苗的免疫效果, 加强院前急救医护人员预防乙型肝炎知识宣传, 进一步提高乙型肝炎疫苗接种率, 这对维护医护人员的健康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2.3 配备必要的安全设施

制定统一的院前急救专业医疗教材和急救方法, 使院前急救操作有章可循, 有法可依[3]。同时各急救网点还应配备必要的安全设施, 定期检查如抢救器械、个人防护用品是否齐全、车辆安全性能是否良好、车辆清洁度及携带的便利锐器盒是否符合要求等。还应设立质检小组, 定期或不定期检查院前急救医护人员操作规程和医疗垃圾分类执行情况, 加强督导, 不断强化防护知识, 从而提高医护人员在院前急救工作中自身防护的依从性。

2.4 建立严格的登记报告制度

这是针对传染源的防护措施, 目的在于防止传染源的扩散。日常院前急救时要戴口罩出诊, 在遇到呼吸道病患者或怀疑为甲型H1N1流感时, 应同时给予患者戴口罩, 防止飞沫传染。院前急救时来不及对患者做检查, 应仔细地询问病史, 善于与患者家属交流, 也是及时发现和避免职业暴露的良好方式。院前急救出诊人员, 一旦发生职业暴露要做详细记录, 以便及时评估。一方面要追踪患者的发病源和病情发展以及实验室报告等情况, 另一方面可不断总结职业暴露防护经验。

2.5 心理防护

正确认识院前护理工作的特殊性, 合理安排班次, 不断加强业务学习, 提高自身理论水平和操作水平, 注意心理调节, 劳逸结合, 减少心理压力, 促进身心健康, 学会自我心理疏导, 放松情绪, 及时释放工作压力, 保证睡眠, 合理补充营养, 以最佳心理状态投身急救工作中。

参考文献

[1]郝鹏.急救护士的职业危险因素及防护[J].临床医学, 2009, 29 (1) :124-125.

[2]陈玉琼.院前急救护士职业危险因素调查分析及对策[J].护理实践与研究, 2009, 6 (20) :125-126.

孕妇血铅暴露水平及影响因素分析 篇4

关键词:孕妇,血铅,年龄

铅是危害人体健康的有毒重金属, 可造成机体神经、血液、骨骼、肾脏等多系统多功能的损害[1]。孕妇及胎儿因特殊的生理时期, 是铅毒性损害的主要易感人群[2], 铅可经胎盘进入胎儿体内, 对快速发育的胎儿造成一定的危害[3]。本研究对本院156例孕妇进行了血铅水平的评估和研究。现报告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血标本采集选取2015年6~12月156例孕妇, 取得知情同意后, 采血者依次用0.2%硝酸棉球、去离子水棉球、75%酒精棉球消毒左手无名指皮肤, 共采集末梢血50μl, 放入肝素抗凝的微量采血管中, 送到实验室检测。

1.2血铅的检测采用博晖H2100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进行血铅的检测。采用血铅标准参照物对全程进行质量控制, 严格按照实验室操作规程操作。

1.3问卷调查采用问卷调查表, 由孕妇根据实际情况回答记录。调查包括孕妇生活习惯、饮食情况、身体健康状况、居住环境、文化程度及职业等问题。

2结果

2.1孕妇的血铅水平156例孕妇血铅含量为7.30~60.70μg/L, 平均血铅含量为 (40.04±10.08) μg/L。按照孕妇年龄分为四组:1组为≤25岁 (24例) , 2组为26~30岁 (94例) , 3组为31~35岁 (27例) , 4组为≥36岁 (11例) 。1组血铅含量为7.7~55.1μg/L, 平均血铅含量为 (39.62±2.23) μg/L;2组血铅含量为7.3~60.7μg/L, 平均血铅含量为 (38.87±9.87) μg/L;3组血铅含量为22.2~58.6μg/L, 平均血铅含量为 (41.15±9.17) μg/L;4组血铅含量为33.0~58.7μg/L, 平均血铅含量为 (49.84±6.97) μg/L。1组与4组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2.534, P=0.017) , 其他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2.2孕妇血铅水平的影响因素以孕妇的问卷调查各项指标及孕妇的年龄等指标为应变量, 以血铅水平为自变量, 孕妇的年龄与血铅水平呈正相关 (r=0.164, P=0.041) 。

3讨论

孕妇血铅暴露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胎儿的发育健康。目前, 城市化、工业化和现代化交通的迅猛发展, 许多城市的雾霾问题, 随之而来的各种潜在的环境铅污染问题, 这对人类尤其是母婴的健康危害具有广泛性和严重性。许多的研究显示[4], 孕妇的高铅暴露直接影响胎儿的健康。因此, 孕妇的铅暴露问题应引起关注和重视, 孕妇应从孕前准备到分娩都有必要进行健康的干预, 远离有毒有害物质, 保证健康的饮食, 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保障胎儿的健康发育。

本研究中, 孕妇的血铅平均水平为40.04μg/L, 按照1991年美国疫病控制中心 (CDC) 的诊断标准[5]和2006年2月我国卫生部 (现卫计委) 有关儿童血铅水平判断标准相关公报内容[6], 血铅值≥100μg/L者为铅中毒, 本研究中的血铅结果处于正常范围, 孕妇的血铅水平相对较低。近年来的研究提示, 既是较低水平的铅暴露仍然会对幼儿的发育产生负面作用, 血铅对幼儿的危害几乎是没有下限的[7]。铅能够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 进而影响胎儿的发育, 孕妇作为特殊的人群, 若从胎儿的角度来考虑, 孕妇体内的血铅暴露是不应有下限的。本研究中, 按照孕妇的年龄分组, 结果发现, 总体上随着孕妇年龄的增大, 血铅水平有升高的趋势;年龄≥35岁孕妇与年龄≤25岁孕妇血铅水平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相关分析结果显示, 孕妇的年龄与血铅水平呈正相关 (P<0.05) 。年龄≤30岁孕妇血铅水平相对较低, 年龄≥36岁孕妇血铅水平相对较高, 可能是因为随着年龄的增大, 铅在体内蓄积的量不断增加。本研究结果提示, 从胎儿的健康考虑, 年龄≥35岁孕妇, 胎儿的血铅暴露水平相对高于年龄较小的孕妇的胎儿, 高铅暴露将危害胎儿的健康。因此, 为了优生优育, 孕妇的年龄相对较小, 胎儿的血铅暴露危害相对较少。

参考文献

[1]Fewtrell LJ, Pruss-Ustun A, Landrigan P, et al.Estimating 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of mild mental retardation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from environmental lead exposure.Environ Res, 2004, 94 (2) :120-133.

[2]Singh NP, Mc Coy MT, Tice RR, et al.A simple technique for quantitation of low levels of DNA damage in dividual cells.Exp Cell Res, 1988, 175 (1) :184-191.

[3]Selevan SG, Rice DC, Hogan KA, et al.Blood lead concentration and delayed puberty in grils.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2003, 348 (2) :1527-1536.

[4]Liu K, Gu P, Chen W, et al.Effect of Pregnancy on the levels of blood cadmium and lead:analysis of 2006-2011 Nanjing maternity and child health care hospital survey data.Iran J Public Health, 2013, 42 (7) :691-699.

[5]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Preventing lead poisoning in young children.Atlanta:US 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 1991:1-10.

[6]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儿童高铅血症和铅中毒分级和处理原则.中国生育健康杂志, 2006, 17 (4) :197-198.

环境暴露因素 篇5

1 产房常见的职业暴露危险因素

1.1 职业暴露的损伤因素

产房助产人员在操作时接触刀片, 缝针、剪、钳等锐利器械较多, 极易引起各种损伤, 尤其以针刺伤的发生率较高, 工作中针刺伤所造成职业损伤引发血源性感染危险最严重。有20多种血源性传播疾病可通过针刺伤感染, 其中以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的威胁最大。有研究表明, 0.004 mL带有乙型肝炎病毒 (HBV) 的血液足以使受伤者感染HBV;在工作中被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IV) 血液感染的针头或锐器刺伤皮肤会有0.3%感染的危险[2];被丙型肝炎病毒 (HCV) 污染的锐器刺伤而感染的几率为1.8%。在接生过程中缝针刺伤多由操作不熟练, 对会阴缝合解剖结构掌握不够。个别操作者在缝合过程中的不正规操作, 不习惯用镊子夹取缝针, 直接用手去接触缝针, 加大了刺伤的风险。在会阴切口裂伤严重时, 缝合伤口困难, 常常需助手经肛门食指探查直肠内引导缝合, 此时缝合者对伤口深浅掌握不当, 易出现缝针刺伤配合者食指。在为产妇备皮、输液、肌肉注射时处理刀片、 针头、破碎的玻璃安瓿时, 注意力不集中, 忙乱急躁处理, 乱丢弃, 可造成不必要的损伤。有文献报道, 健康的医务人员患传染病80%~90%是由针刺伤所致[3]。

1.2 接触暴露体液

产房助产人员由于工作的特殊性, 经常直接或间接接触产妇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 且接触次数多, 时间长。从产妇进入待产室开始, 助产人员就对其进行生活及分娩过程的全程护理, 一些防护措施如得不到很好的落实就存在较高的职业暴露。在对产妇实施护理, 如备皮、会阴冲洗、更换会阴垫、处理更换产妇用物、肛门检查、阴道检查、灌肠, 转送产妇、分娩过程、接触新生儿、母婴接触、处理带血用物等这些过程中都会不同程度接触到产妇的血液、阴道分泌物、羊水、尿液、汗液、呕吐物、粪便、泪液、母乳。暴露含HIV的血液或体液其感染率为6%~30%。接生过程中近距离直视操作, 羊水、血液、尿液直接喷溅面部皮肤及眼中较常见, 皮肤暴露感染、眼、鼻、口腔暴露于污染血液、体液感染HIV的几率为0.1%。其中血液、羊水、阴道分泌物均为含病毒浓度高的体液。

1.3 环境因素

产房常用的含氯消毒剂、碘、戊二醛等均具有挥发性, 对人的皮肤、眼、呼吸道及神经系统均有一定程度的损害, 长期接触可引起接触性皮炎、鼻炎、哮喘等。紫外线灯及产生的臭氧, 在一定程度上污染了产房的环境, 臭氧能破坏呼吸道黏膜和组织, 紫外线可使皮肤灼伤、眼角膜发炎、皮肤过敏等。

2 防护措施

2.1 加强助产人员的职业安全教育, 建立全面防护措施

普及防护知识, 认真执行各项技术操作规程, 熟悉职业性危害对健康的影响, 增强产房工作人员自身防护意识, 正确认识职业暴露, 将职业防护纳入护理操作常规。

2.2 加强锐器刺伤防护管理, 预防针刺伤

锐器伤发生的原因多与工作粗心, 心理紧张、忙乱、慌张、技术不熟练、不严格执行操作规程、自我防护意识淡漠有关。在使用缝针时应用持针器、镊、钳等夹取, 养成正确的操作习惯, 切忌用手接触缝合针。在接生过程中有序地进行每一步操作, 避免忙乱操作, 导致意外损伤。此外, 注意力应集中, 与配合者相互督促, 尽量用带线针, 减少穿刺几率。将缝针、刀剪用后放在弯盘中清理, 不可放在接生台上, 以免收拾用物时疏漏, 刺伤自己或产妇。为产妇备皮时尽可能使用一次性备皮刀, 切忌用手接触刀片, 处理用过的刀片, 针头时不要太匆忙, 针头锐器不可让锐利面对着他人, 针头不可回套针帽, 防止刺伤他人或自己。不要将用过的针头, 利器放在治疗台、治疗车及治疗盘中, 应将其丢入合适的耐刺容器内集中储存, 不要徒手处理破碎的玻璃安瓿。为减少锐器损伤的发生, 每一位操作者要按安全程序使用锐器, 忙而不乱, 规范自己的操作。一旦发生针刺伤后, 应立即挤出 (轻挤) 伤口的血液, 用流动清水冲洗, 伤口用碘伏及70%乙醇擦拭消毒。HIV对化学消毒剂非常敏感, 70%乙醇1 min可灭活游离病毒。可疑暴露于HBV感染的血液、体液时, 应抽血做相关病理学检查, 注射乙肝病毒高价抗体和乙肝疫苗。

2.3 操作时戴手套

助产人员在接触可疑有传染性的血液、体液、污染物时, 须戴手套操作, 手套破损后应立即更换, 脱手套后彻底洗手。在处理有血液污染的器械、清理产后接生用物时, 均须戴手套进行, 并注意手的清洁与消毒。洗手是预防感染传播的有效方法, 一般用肥皂或洗手液流动水洗手即可, 但必须清洗彻底, 掌握正确的六步洗手法, 必要时用快速手消毒液涂擦。在对产妇进行检查、备皮、会阴冲洗、接触新生儿, 处理产妇用物、尽量戴一次性手套。为产妇更换会阴垫时, 用钳、镊夹取, 减少徒手操作。疑有传染性疾病产妇接生时, 应戴双层手套操作。助产人员手有伤口时, 必须戴手套操作, 以减少皮肤接触。接生前自我检查, 对双手双前臂皮肤检查, 如有破损或皮肤感染时, 避免洗手上台接生。在台面、地面、墙面、物品上有血渍、羊水、尿液、呕吐物等体液须清洁时, 应用含氯消毒液喷洒15 min~30 min后戴手套用抹布擦拭, 擦拭后立即彻底清洁双手。

2.4 接触血液、体液的防护

助产者对产妇进行生活及分娩全过程的护理时, 直接接触产妇的血液、体液、分泌物、呕吐物、排泄物, 工作中要戴口罩、帽子, 穿不露脚趾的拖鞋, 接生当中应穿隔水性强的护衣, 近距离操作时, 尽可能戴防护眼镜。如有传染性疾病产妇, 必须有隔离措施。如有产妇的血液、羊水、尿液不慎飞溅到脸部或眼中, 应立即用消毒液清洗面部, 并用抗生素滴眼液做好眼的清洗和保护。在处理污物时, 必须对产妇与助产者有双重保护意识, 防止交叉感染和职业暴露。如手部接触到特殊感染者及被其污染的器械后应严格按照《消毒技术规范》进行手的清洁和消毒。

2.5 环境因素的防护

正确使用各种消毒剂, 刺激性强易挥发的消毒剂应注意密闭保存, 倒取量宜少, 防止外溅、外溢。取用消毒液时, 眼、鼻尽量离消毒液保持最大距离且要戴口罩, 防止溅到面部或眼中。注意室内空气交换, 室内安装循环式空气净化器, 以免消毒剂的挥发气体和各种废气在室内滞留。对分娩结束后, 产房应彻底清洁消毒的同时进行空气净化。每天对产房、待产室进行室内空气的交换及消毒, 并定期对产房的环境进行卫生学监测。

参考文献

[1]吴在德.外科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35.

[2]李映兰.介绍美国护士的经血液传播疾病的预防[J].中华护理杂志, 2002, 37 (8) :633.634.

环境暴露因素 篇6

1 助产士职业暴露危险因素

1.1 生物因素

现阶段孕妇患有主要传染性疾病有乙型肝炎病毒 (HBV) 、丙型肝炎病毒 (HCV)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IV) 、梅毒、淋病、尖锐湿疣, 而这些疾病可通过接触血液及体液传染。助产士必须每天面对孕妇的血液、羊水及各种体液, 在产程观察中需要进行各种检查, 如肛检、人工破膜及替产妇更换产垫等, 有可能接触到具有传染性血液、羊水、各种体液。如接触产妇的血液、羊水及各种体液后不立即认真洗手 (如没有则需用免洗手消毒液擦拭) , 或手上有伤口而未带手套则被传染的危险性就大大增高;在接生中羊水和出血量事先难以预料, 即使采取防护措施, 胎儿娩出后大量的羊水及血液向外涌出, 也难免溅到助产士的眼、脸、嘴和颈部, 通过黏膜和破损的皮肤吸收而容易造成感染;尤其是在抢救时或意外事件发生时就不能对自身进行有效的防护, 就有被传染的危险。

1.2 化学因素

为了预防医源性感染的发生, 助产士在工作中会频繁接触到各种化学消毒剂, 包括甲醛、戊二醛、过氧乙酸、含氯消毒液等, 这些消毒剂通过呼吸道和皮肤吸收后有可能对人体造成一定的伤害作用。有研究证明:戊二醛对健康有负面影响, 对皮肤、眼睛和呼吸道有刺激和致敏作用, 可引起接触性皮炎, 医院中戊二醛的使用是引起职业性哮喘的原因之一[1]。含氯消毒液对皮肤也有轻度损伤。

1.3 物理因素

助产士工作环境比较特殊, 空间有限, 而国内分娩室绝大多数是封闭式管理, 无菌要求比较高。使用各种医疗仪器时发出的电离辐射对助产士会可造成一定的伤害作用, 同时发出的各种声音以及产妇分娩时因疼痛发出的呻吟及喊叫、新生儿的啼哭声, 所有这些集中起来对助产士而言就是噪声, 对助产士的身心健康会有一些负面影响。日积月累助产士只要在产房上班就会条件反射地感到头痛、头晕、耳鸣、失眠等, 严重时还可出现性格的改变, 注意力不集中、易怒等, 造成在工作中容易出错。此外, 助产士在接生时经常保持前屈侧屈体位易引起腰肌劳损或椎间盘突出。这里特别要提出助产士在会阴缝合时要特别注意针刺伤, 因为它伤口小, 比较深, 对助产士的危险更大。

1.4 社会心理因素

产房在医院中是高危科室, 助产士的工作关系到母婴安危, 家庭幸福, 责任重大。产科患者急诊多, 病情变化快, 工作预见性低, 经常会遇到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抢救, 使助产士在工作中长时间处于精神高度紧张状态[2]。目前国内大多数医院的产房是不允许产妇家属进入的, 家属看不到助产士的辛勤劳动, 助产士和家属缺乏良好的沟通 (沟通是由医生进行的) , 而产妇及家属对助产士的要求越来越高, 稍有不慎, 难以得到家属的理解, 会盲目责怪助产士, 这对助产士的心理会产生很大的压力。同时助产士在日常工作中处在医生和患者及家属之间, 有时候很难处理好三者之间的关系。工作中碰到晋升特别是晋升高级职称 (名额很少) 、进修机会也不多, 个人价值很难得到实现等问题, 所有这些都会使助产士产生身心疾病。

2 防护对策

2.1 重视职业安全教育, 学习相关法律法规, 增强防护意识和技巧

医院应设专人负责调查职业暴露危险因素, 及时反馈给临床医护人员, 提出整改意见和措施;定期对医护人员进行防护知识的宣传教育, 学习相关法律法规, 把职业安全教育作为上岗培训和在职教育的重要内容, 让助产士充分重视职业感染的危害性, 增强防护意识和技巧;工作中严格遵守各种操作规程, 避免意外的发生, 加强无菌观念, 从而使助产士保持良好的健康状况。

2.2 实行弹性工作制, 合理设计工作流程, 合理配置人力[2]

在正常产妇分娩中助产士往往需要独立完成观察产程和接生全过程, 工作量大, 体力消耗多, 精神高度集中, 风险系数较高。因此, 护士长应根据产妇入产房的时间和数量决定助产士的上班时间和人数, 这样一可减轻助产士的工作负担, 二是保证产科质量和产妇安全。现在我院已开始实行弹性工作制, 合理配置人力, 合理设计工作流程, 弹性工作制的优越性也得到充分体现, 使每个产妇都能得到助产士的精心护理, 安全度过分娩期, 确保母子平安。

2.3 自我防护措施

2.3.1 树立标准预防观念

标准预防是针对医院所有患者和医务人员所采取的一组预防感染措施, 在产科就是把每名产妇的血液及体液都看成具有传染性, 接触产妇前后均要认真洗手, 按国家卫生部规定的“六步洗手法”规范洗手, 如未接触到产妇的血液及体液也要及时用免洗手消毒液擦拭。在护理过程中尽可能使用一次性物品, 如产垫、备皮刀、婴儿吸痰管、手套、注射器等防止交叉感染。助产士在为产妇检查时如有可能接触产妇的血液、羊水、各种分泌物时均需戴乳胶手套, 若手皮肤有破损时应戴双层手套, 在操作中若手套破损应立即更换。如产妇的血液或体液不慎飞溅到脸上或眼中, 应立即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清洗。上台接生要戴护目镜或防护面屏、穿一次性防水接生衣和胶鞋。对患有或疑似传染病的产妇, 应在隔离室待产、分娩, 按隔离技术规程护理和助产, 应设专人负责, 尽可能使用一次性物品, 所有用物和胎盘严格按照消毒灭菌要求单独处理[3]。

2.3.2 安全使用锐器, 避免针刺伤, 制定和完善避免锐器伤的防护措施

助产士在使用注射器等锐器时避免损伤的方法与护士一样, 一旦发生处理措施也一样。这里特别强调助产士在进行会阴缝合过程中, 养成用镊子或持针器放取缝合针的习惯, 避免用手接针。如果台上助产士被缝合针刺伤后, 应启动应急措施: (1) 保持镇静, 立即下台, 脱去手套, 用肥皂液和流动水连续冲洗伤口, 在伤口旁不断挤出受伤处的血液, 由近端向远端挤出, 然后用消毒液进行消毒 (0.5%碘伏或75%酒精) 并包扎。 (2) 报告护士长, 同时查对清楚该产妇的各项血液检查结果 (乙肝指标、丙肝指标、梅毒和艾滋病指标) , 助产士立即进行各项血液检查并填写报告单上报感染管理科。 (3) 根据具体情况治疗, 如果助产士和产妇的血液检查结果均是阴性, 助产士须在3个月后再次复查;如产妇的血液检查结果为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 则要求助产士立即注射高效免疫球蛋白, 如助产士为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阴性, 同时要注射乙肝疫苗, 3个月后再次复查[4];如产妇HCV阳性, 目前尚无有效的补救治疗措施;如产妇HIV阳性, 助产士应抽血检查HIV抗体和肝、肾功能, 并将该血清留样备用, 以后要定期检测HIV抗体, 即分别在暴露当时及暴露后4周、8周、12周、6个月检测。同时针对各种不同情况分别给予预防性用药。

2.4 减轻工作压力, 提高自身心理素质和应激能力[5]

医院管理者应根据产科工作量合理配备助产士编制, 实行弹性工作制, 减轻工作压力, 消除助产士的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同时助产士根据自己的工作特点, 协调好工作、学习和休息三者之间关系, 以缓解自身的身心疲劳;同事之间增加沟通,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使助产士有良好和谐的工作氛围;必要时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咨询, 提高助产士心理素质和应激能力。

3 讨论

助产士是一种责任心大、风险大的职业, 其已成为血液传播性疾病的高危人群。针对助产士职业暴露存在的危险因素, 医院管理人员应该重视助产士的工作环境和职业安全教育, 定期组织助产士学习相关法律法规;根据工作量相应增加助产士编制, 实行弹性工作制, 提高医疗护理质量;助产士要增强自我防护意识和技巧, 提高自身防护措施;必要时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咨询, 提高心理素质和应激能力, 从而使助产士保持身心健康。

摘要:本文总结助产士在生物、物理、化学和社会心理方面的职业暴露危险因素, 并提出防护对策。如重视职业安全教育, 学习相关法律法规, 提高防护意识;实行弹性工作制, 合理设计工作流程, 合理配置人力;加强自我防护措施, 调整自我心理状态等。通过这些措施改善助产士的工作环境, 减少医院感染, 促进助产士的身心健康。

关键词:助产士,职业暴露,危险因素,防护对策

参考文献

[1]布清, 李慧芳.助产士的职业危险因素及防护对策[J].包头医学, 2010, 34 (1) :38-39.

[2]郭素玲.助产人员职业危险因素及防护[J].中国实用医药, 2010, 5 (25) :274-275.

[3]张建玲, 孙传庆.助产士利器损伤的行为细化及对策[J].卫生职业教育, 2010, 28 (6) :125-153.

[4]董晓莉.助产士血源性感染危险与职业防护探讨[J].中国误诊学杂志, 2010, 10 (2) :326-327.

上一篇:氟脲嘧啶下一篇:医学影像技术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