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因素(共12篇)
生态环境因素 篇1
生态道德建设作为一项全面的社会系统工程, 必然建立在一定的社会环境状况之上。由生态道德建设的发展规律所决定, 在不同的社会环境条件下, 生态道德建设的难易程度和建设实效会存在明显差异。实践中, 影响和制约生态道德建设的环境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利用好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力, 促进社会整体环境状况向有利于彰显、保护、推广生态道德的方向良性发展, 是推动生态道德建设顺利进行的关键举措和重要支撑。
一、生态道德建设离不开一定的社会环境基础
生态道德建设的过程是一个系统化的社会思想道德再造过程。这一建设过程, 要遵循生态道德自身发展演进的独特规律和系统化发展要求, 要最终覆盖全社会各种主体和各个发展领域, 并需要依赖多种建设途径加以协力推进。这无疑是一项触动广泛、影响深远的社会系统工程。正是基于这一点, 使得生态道德建设必然深深根植于特定的社会环境状况之中, 并深受其影响和制约。
基于生态道德自身的发展规律, 生态道德建设有着系统的内涵指向。从生态道德的内涵出发, 生态道德意识、生态道德规范和生态道德实践是生态道德的基本构成形态。在此基础上, 衍生出生态道德知识、生态道德能力、生态道德教育、生态道德评价、生态道德理论等各层次、各形式的构成形态。这些构成形态之间相互关联、相互影响, 从而构成了一个复杂的结构体系。生态道德建设, 从内在要求而言, 就是要系统化地促进生态道德各构成形态的发生、发展和完善。而广泛的研究和已有的实践充分揭示了, 生态道德各构成形态都不是凭空存在的, 都有其现实的社会基础和生活土壤。任何一方面的改善和建设都离不开社会其他领域的相应发展。例如, 完善生态道德教育、加强生态道德约束、推进生态道德实践是生态道德建设的最基本的三种途径。其中, 完善生态道德教育, 既涉及学校教育又涉及社会教育、职业教育, 需要以全社会教育体系、教育方针、教育方法设施的相应改善作为支撑;加强生态道德约束, 不仅需要从道德约束的角度加以建设, 更要从道德与法制的互动关系积极入手, 借生态法制的完善, 推动生态道德规范的执行和普及;推进生态道德实践, 落到实处, 就是要以现实中的生产、生活实践为载体, 把生态道德要求融入到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领域的具体活动中去, 这离不开各领域具体的政策和舆论引导, 离不开一定的社会组织的推动。生态道德的丰富内涵和基本发展规律决定了生态道德建设必须采取科学的系统化建设方法, 必须面向社会现实层面, 以社会现实环境为背景加以推动。
生态道德建设的内涵指向具有系统性, 同样, 其外延指向也具有社会系统性。一方面, 虽然生态道德建设属于精神文明建设的范畴, 但是它离不开物质文明建设的基础;另一方面, 生态道德建设虽然属于生态文明的建设范畴, 但它与经济文明、政治文明、文化文明、社会文明是相辅相成, 不能相脱离的。可以说, 生态道德根植于社会现实生活, 最终需要反馈到方方面面的社会现实中去。因此, 生态道德建设具有系统性的外延指向。要真正在全社会树立生态道德, 就需要社会发展各领域都进行相应的变革, 需要把生态道德观、生态道德规范和生态道德实践活动贯彻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个领域和各种发展环节中去。同时, 生态道德的建设要求针对的是全体社会成员, 最终要在全社会树立生态道德。
最后, 从生态道德建设的社会结果来考察, 生态道德建设的最终成果反映到人的社会生活层面, 就是要形成一系列稳固的生态道德关系。所谓生态道德关系, 就是人们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上, 按照生态道德所蕴含的善恶观念和道德准则所形成的, 并且通过人们的生态道德行为和道德实践表现出来的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在现实生活中, 这种生态道德关系不是独立存在的, 它是在人们具体的社会生活活动中产生的, 并以具体的社会生活关系为载体的, 从而相应形成了具体的生态道德关系。例如, 在公共生活领域, 基于生态道德对社会成员在处理环境问题方面所作出的约束, 就形成了个体与不特定公众之间的公共生态道德关系;在职业生活领域, 由于人们在职业活动中承担一定的生态道德责任义务从而形成了具有生态道德权利义务内涵的职业生态道德关系, 如贸易关系、教学关系等;而在家庭生活中, 基于生态道德对家庭伦理和家庭日常生活的规范和要求, 就会相应形成家庭生态道德关系。公共生态道德关系、职业生态道德关系和家庭生态道德关系囊括了生态道德关系的基本类型。要推进生态道德关系的养成, 就离不开相应的公共生活环境、职业生活环境和家庭生活环境的建设。
生态道德建设无论是在内涵指向上, 还是在外延指向上, 抑或在建设成果的社会关系指向上, 都具有丰富的社会现实内容和系统化发展要求。要使生态道德建设有序地得以实现, 就必须选择和运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科学发展观相适应的行之有效的科学方法, 加以系统推进。作为一项社会化系统工程, 生态道德建设的过程必然受到各种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只有在建设的过程中注重社会各领域、各环节发展的相互配合, 为生态道德建设搭建一个良性的社会环境基础, 生态道德建设本身才能有效推进。成功国家的经验告诉我们, 有效推进生态道德建设的关键, 就在于在全民中营造出一个能够使生态道德要求得以彰显、得以保护、得以推广的生态道德建设环境。生态道德建设环境是软环境, 也是第一环境, 优化生态道德建设环境是推进生态道德乃至生态文明的基础工程。
二、影响生态道德建设的主要环境因素
现实社会生活中, 对生态道德建设具有影响和制约作用的环境因素是多种多样的, 其作用方式、程度虽然各不相同, 但都与生态道德建设息息相关。那么, 什么是生态道德建设的社会环境基础?主要又有哪些环境因素对生态道德建设起着影响和制约作用?解答上述问题, 是进一步谋划如何改善社会环境状况, 推动生态道德建设发展的理论前提。
所谓生态道德建设的社会环境, 从一般意义而言, 就是指生态道德建设所植根并力图对其加以改造的社会物质、精神、制度、文化等综合社会现实条件, 是生态道德建设得以立足的社会土壤。社会环境状况对生态道德建设的影响和制约, 归根结底是综合的、整体的。但就直接效果而言, 不同的社会环境因素对生态道德建设有着各自独特的作用方式和作用效果。就我国现实社会环境状况而言, 体制因素、法制因素、经济因素、政治因素、人文舆论因素是影响生态道德建设的最主要的环境因素。
1. 体制因素
生态道德建设是一项社会化工程, 需要有组织、有系统地加以推进, 这就要建立在一定的领导、管理和组织体制机制基础上。就当代中国而言, 要引导国家走上生态文明发展道路, 必须发挥党和政府的核心领导作用, 各级党政机关, 特别是其中的首要领导人, 必须肩负起推进生态道德建设, 弘扬生态文化, 建设生态文明的相应的政治职能。生态道德建设的领导越有力, 管理越畅通, 组织越有效, 就越能形成自上而下的强大道德建设引导力, 从而越有利于生态道德的全面实现。除了领导体制因素外, 另一方面, 生态道德建设还要求一些外延社会事业领域的发展体制做出相应调整, 以适应生态道德建设要求。如, 加强生态道德教育不仅要求完善、充实现行教育的内容和方法, 更要求改革现行教育机制, 以建立全面的、生态化的教育体系。由此可见, 良好的生态道德建设领导体制、管理机制以及教育、宣传等其他社会领域的运行机制是否有效, 直接关系到生态道德建设工作能否落到实处, 能否产生实效, 是制约生态道德建设事业发展的重要基础环境因素。
2. 法制因素
法律与道德是维系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基本规范。人类社会的和谐发展需要法律与道德两种力量的共同支撑, 法律和道德相辅相成, 缺一不可。其中, 法律是硬性规范, 具有强制性的特点, 是他律;道德是软性规范, 具有自主性的特点, 是自律。法律的实施离不开道德自律而产生的自觉, 离不开人们的道德理性。同样, 良好的社会道德的形成及作用的发挥也离不开法律强制所产生的他律, 离不开人们对法律的尊崇和敬畏。开展生态道德建设, 除了要通过宣传、教育来促进人们生态道德素养的提升外, 还需要生态立法、司法和执法提供有力的外在推力, 只有这样, 才能更好地把外在的生态道德规范转化为人们内在的生态道德良心和生态道德责任, 才能更好地维护社会成员开展生态道德实践的权益并保护其热情, 从而增强社会成员的生态保护意识, 建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新格局。
3. 经济因素
生态道德虽然属于精神文明的范畴, 但是不可能与物质文明的发展决然分开。在实践中, 各种经济活动是产生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最主要来源, 因此, 在经济领域倡导生态道德是生态道德建设面临的一项极为重要的任务。这一任务完成得好坏, 从某种意义上说, 标志着生态道德整体建设的成败。在经济领域中建设生态道德, 最大的挑战就是经济主体对经济利益的功利性追求。能否克服这种阻碍, 引导经济主体的利益追求向有利于生态发展的方向转变, 是顺利开展生态道德建设的关键。这就需要依靠完善市场经济秩序、加强经济政策导向和优化经济管理等经济手段来配合, 营造出倡导生态保护、打击环境污染、核算生态成本的市场经济环境。能否缔造出这样一种经济环境, 将直接关系生态道德建设的现实成效和推进进展。
4. 政治因素
道德的发展与政治的发展同属于社会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 二者之间有着重要的联系。一个国家的社会道德水平和主流思想道德内容, 与国家的政治发展有着极大的关联。不同的执政党、不同的政治路线和不同的执政水平, 往往导致社会主体思想道德向不同的方向发展, 同时也往往导致产生不同的道德水平。就生态道德建设而言, 必须强调政治的全局引导, 要发挥执政党的领导力量, 倡导生态执政观, 强化生态政绩观, 完善政府生态建设职能。只有这样, 才能保证生态道德建设具有强有力的政治后盾, 才能保证国家政治系统产出的政策、制度、法规能有效服务和促进生态道德建设。
5. 人文舆论因素
生态道德建设离不开社会舆论氛围的支撑, 更离不开人文艺术等文化活动的推动。生态道德建设, 从根本上说是不能完全依赖强制力来实施的, 还是要主要依赖舆论评价、宣传教育、文化艺术引导来潜移默化地提升每一个社会成员的生态道德修养, 增强社会成员的生态道德自律。即使就生态道德建设的强制手段而言, 加强人文舆论的引导, 也能够与生态道德建设的法制、行政等强制措施形成呼应, 增强后者的实施效应, 达到相辅相成的效果。因此, 人文舆论环境是否倾向于生态保护, 能否积极地倡导生态建设并有力地抨击生态破坏现象, 直接关系到生态道德建设能否顺利进行。可以说, 脱离了人文舆论环境的支撑, 生态道德建设就只能落在口头, 而无法真正深入社会, 深入人心。
影响和制约生态道德建设的环境因素是多种多样的, 上面几种影响因素只是就社会宏观层次而言具有一定共性的影响因素。实际上, 具体到一个城市、一个社区、一个单位乃至一个个人, 其面临的环境是复杂的, 具体环境影响因素可能各不相同, 每种因素的影响力度大小也有所差异。这就需要我们因地制宜, 科学判断, 从而推动各种环境因素共同向有利于生态道德建设的方向发展。
三、为生态道德建设创造良好的环境保障
生态道德建设离不开一定的环境保障, 只有把生态道德建设自身的“硬”措施同外在“软”环境的改善结合起来, 生态道德建设才能健康、顺利地发展, 阻碍生态道德建设的各种阻力和障碍才能更好地被化解和消除。
影响生态道德建设的环境因素是多种多样的, 但就社会宏观层面而言, 目前最紧要的是要在以下三方面的环境因素上实现突破:一是为生态道德建设构建良好的体制机制保障, 优化生态道德建设领导体制, 完善生态道德建设的组织和管理机制, 创新生态道德建设投入机制, 强化生态道德规范的制度化、成文化。二是为生态道德建设构建良好的法制环境, 要进一步完善生态立法, 严格生态执法, 加强生态司法, 为生态道德规范的落实和生态道德实践的开展提供充分的法律依据、法律保护。三是为生态道德建设构建良好的社会氛围, 要在舆论宣传领域强化宣传工作力度, 鼓励生态文学艺术的发展, 倡导人与自然相和谐的文化和舆论导向;要在经济领域努力构建塑造有利于保护生态、建设生态的市场经济秩序, 形成保护生态环境的经济政策导向;要在政治领域树立生态执政观、生态政绩观, 推进政府行为的生态化, 完善生态民主, 加强基层生态建设和生态建设的公众参与。
我们必须认识到, 生态道德建设本身是系统的复杂的, 同时, 生态道德建设环境的改善也是一个系统化工程, 面临着多种因素和多种变量。因此, 要把生态道德自身建设同外在“软”环境改善有机结合起来, 切实形成发展合力是一件十分艰巨和长期的工作。对此, 只有通过科学的规划, 有计划、分阶段地加以推进实施才能实现预定的目标。因此, 必须加强生态道德建设的规划设计, 要认真研究中长期生态道德建设的基本思路、基本方针, 科学决策生态道德建设的战略重点和阶段划分, 深入谋划推动生态道德建设的重大措施和基本保障, 最终形成一套完备、科学的战略规划体系, 以此来推动生态道德建设及相关环境建设的顺利发展。
参考文献
[1].雷毅:《生态伦理学》[M], 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2].谢青松:“生态文明建设的道德支持与法律保障”[J], 《云南社会科学》2008年理论专辑;
[3].佑素珍, 朱洪斌:“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生态道德建设”[J], 《学习论坛》, 1998年第9期。
生态环境因素 篇2
环境问题是当今中国的四大问题之一,而水土流失又是中国的主要环境问题之一.煤炭开发项目由于其特殊的.开采工艺,使其对环境产生较大的影响,对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进行科学分析、预测,可以提出优选方案和解决对策,为环境保护提供依据.
作 者:邵艳 徐淑媛 陈明伟 作者单位:邵艳,徐淑媛(呼伦贝尔市水保站)
陈明伟(鸟兰察布市水保站)
生态环境因素 篇3
【关键词】教学环境 影响因素 教师
环境因素是影响教学系统要素中七要素之一,而在传统体育教学中环境因素往往被忽视,在日常体育教学活动中体育教学环境因素不仅制约其它因素對体育教学效果所产生的合力,并直接影响到体育教学效果。国家教育部颁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是国家对大学生在体育课程方面的基本要求,是新时期普通高等学校制订体育课程教学大纲,进行体育课程建设和评价的依据。纲要中就课程的性质、课程目标、课程设置、课程结构、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课程建设与课程资源的开发、课程评价等方面赋予了新的内涵,特别在课程评价方面应重视学生的学习效果。李秉德编写的《教学论》中把影响教学效果的因素分为:教师、学生、反馈、课程、方法、目的、环境等七个因素,而在传统体育教学里环境因素往往被忽视, 它不仅制约其它因素对体育教学效果所产生的合力,并直接影响到体育教学效果,为提高体育教学中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果,更要对体育教学环境进行研究分析,使之达到最优化,为体育教学服务。
1 研究结果与分析
1.1各校篮球教学基本情况
通过调查统计出各个高校篮球教学的基本情况:篮球教师的职称及学历大部分比较低,正教授仅仅只有一个,博士两个;场地器材也是很有限的,不太充足。
1.2主要因素的确定
对回收的问卷运用SPSS11.0对数据进行处理,由其各因子大小的平均值降幂排列得出。影响普通高校篮球教学前八的主要因素分别是:教师的悉心指导、教师的鼓励和激励、学生对教师的尊重,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师生之间的关系、教师的批评、同学之间的关系、教学的课堂气氛、运动场地的建设。
2 对影响篮球教学效果的主要因素分析
2.1教师的悉心指导因素分析
悉心指导就是教师在对学生的学习上要细心、耐心并且认真的指导,是情感环境的一个方面。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的悉心指导不仅真实的体现了教师本身的职业道德素质,提高教师的威望,也是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对学生当时和今后学习以及教学效果的提高都起着不可缺少的作用,可见教师的悉心指导在篮球教学环境中对教学效果的作用也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
2.2教师的鼓励和激励因素分析
情感环境因素的另一个方面就是教师鼓励和激励学生学习。现代教育思想主张“以人为本”,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本。也就是说要改变传统的教学中以教师“教”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取而代之的是以学生主动积极地“学”。因此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不仅要对学生悉心指导,更重要的是要用语言、动作、甚至一个眼神去鼓励和激励学生,使学生本身对学习产生浓厚兴趣,减少环境因素中情感环境的影响,从而更好的提高教学效果。
2.3师生相互尊重因素分析
情感环境因素的第三个方面就是师生相互尊重。古人云:“敬人者,人恒敬之;爱人者,人恒爱之”。在今天尊师重教的文明社会里,学生首先要尊重老师,理解老师、关心老师,服从老师的科学管理。中国传统文化中,“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学生对老师极为尊崇。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尤其是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增强,希望和老师人格平等的愿望就更强烈了。所以他们对老师的尊敬已有所保留,如尊重自己喜欢的老师,尊重关心自己的老师等。老师如果只凭着自己为人师的身份要求学生尊重自己就行不通了。“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是说老师应该在学问和做人方面都为学生树立榜样,而要赢得学生的尊重和爱戴,恐怕还应该加上一条,放下老师的架子,才能更好的提高教学效果,减少教师不尊重学生的负面影响。
2.4师生之间的关系因素分析
教学归根到底是一种交往行为,是以交往为媒介,没有交往就不是真正的教学,只有真正有效的交往与互动,学生获取的知识才是“内化建构”的,增加的能力才是“货真价实”的,养成的情感才是“真真切切”的,它是人际心理环境因素的一个重要方面。如果师生之间能够相互尊重,那么师生之间的关系可谓是不必担忧,因为师生相互尊重,是新型师生关系共融的基石。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教书,还要育人,教师职业道德,体现了教师特有的职业理想、态度、风范、作风、情操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及健康心态。教师应彻底改变旧有的“师道尊严”,树立一种新的教育理念,教师应在教育教学中,发挥参与、指导和“首习官”的作用,所以从强调从师生交往、互动的层面上入手来改进课堂教学,提高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达成教学目标。
2.5教师的批评因素分析
良好的师生关系并不代表良好的课堂纪律,维护好良好的课堂纪律,很多方法之中,必不可少的就是教师的批评。因为批评是教师运用语言手段教育学生、影响学生行为的一种方法。师对学生的爱是教书育人的根本点,教师对学生的批评是教育人的一种手段,批评方式运用不当,不仅收不到应有的效果,反而会造成学生的抗拒心理,甚至会给整个班级带来不良影响。但正确的批评教育会使学生乐于接受,并能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浅议影响祁连山生态环境的因素 篇4
1 自然因素
影响祁连山生态环境的自然因素主要有:气候、降水、冰川、湿地、土壤、野生动植物资源等。
1.1 区域内的气候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近50年来, 祁连山的年平均气温整体呈上升趋势, 高于全国的升温速度。祁连山气温在本世纪前5年平均气温比上世纪90年代升高了0.3℃。其中冬季变暖最为明显。这就加剧了祁连山冰雪融化和雪线上升。
1.1.1 雪线上升, 冰川大幅缩减
气候变暖致使祁连山永久性冰川过度消融、面积大幅度面积缩小, 雪线上升。20世纪90年代以来, 祁连山冰川雪线逐年上升, 冰川融水和来水量持续减少。随着气候继续变暖, 预计祁连山雪线还会陆续升高, 冰川冰面将减薄。
1.1.2 森林草原衰退
气候变暖导致南部祁连山森林和草原地区, 林牧、林农矛盾突出, 草原超载过牧、开垦种植, 致使森林萎缩和草原退化严重。祁连山森林覆盖率下降, 灌木林带上移, 30%的灌木林出现草原化和荒漠化, 水源涵养能力明显下降。
1.1.3 防沙固沙植被萎缩, 荒漠化土地增加
因气温持续升高, 长期干旱缺水, 沙区人工营造的沙枣、梭梭、花棒等乔灌木和天然白刺、柽柳失去生存条件而大面积衰败、枯死, 荒漠化程度加剧。白茨、红柳等天然植被处于干死或半干死状态, 植被覆盖率急剧下降, 固沙防沙能力大大减弱。
1.1.4 气候干旱频发且程度加重, 水资源安全问题日趋突出
由于气候持续变暖, 降水增量较小, 气候干旱频发且程度的加剧, 水资源供需矛盾日趋突出。为了满足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用水需求, 中下游地区特别是民勤县大量超采地下水, 导致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全流域出现工业向农业争水, 农业向生态争水, 上游向下游争水的恶性局面。本地水资源使用度已超过了其循环和再生的能力, 即支出大于收入水资源总量减少, 水的自然循环系统遭到了严重破坏。对水资源安全形成严重威胁。
1.2 水资源的影响
祁连山境内的水资源补给类型比较齐全, 包括高山雪, 季节性积雪融水, 降雨和地下水补给, 但大多数河流仍以降雨或降雪、冰川混合补给为主, 因此其径流年内分配以集中于暖季为主要特征。冰川退缩, 雪线上升, 将导致境内河流给水量下降, 进而影响到下游生态用水和区域生态安全问题。
1.3 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功能的影响
祁连山作为西北地区重要的生物基因库, 由于历史原因, 祁连山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环境长期受人为不合理的经济活动干扰, 导致生态环境迅速恶化, 生物种群及其结构发生改变, 生物多样性降低。
1.4 其他影响生态环境的自然因素
1.4.1 土地沙化加剧了整个生态的恶化
灾害性天气频繁发生, 使石羊流域工农业生产遭受严重损失。1993年以来, 多次源于流域境内腾格里沙漠的强沙尘暴天气对整个华北地区的大中城市都造成严重的环境影响。
1.4.2 土地荒漠化导致干旱缺水, 引起林草植被衰败, 防护效益减弱
由于土地荒漠化、沙化, 加之连年持续干旱及暖冬效应使流域内人工营造的沙枣林和天然灌草植被失去生存条件而大面积残败或枯死, 天然成片的胡杨林已在沙区很难寻觅。
1.4.3 草原退化严重
由于干旱缺水、超载过牧, 荒漠化草原牧草生长下降, 鲜草亩产量下降。位于祁连山高海拔地带范围的部分草场向荒漠化演变, 往昔“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许多高山草原景观已基本不复存在。
2 人为因素
影响祁连山生态环境的人为因素主要有:农业生产、蓄牧业生产、工业生产、水资源过渡开发等。
2.1 农业生产的影响
2.1.1 水资源匮乏, 生产用水严重挤占生态用水
石羊河流域深居大陆腹地, 属大陆性温带干旱气候, 降水稀少, 水资源匮乏, 而蒸发量远大于降水量。近20年来, 全流域人口增加了, 农田灌溉面积增加, 粮食产量增加, 而水资源量不但没有增加反而减少了, 水资源供需矛盾十分尖锐。
2.1.2 农业源污染
农业源的污染主要是来自于种植业上农户盲目施肥、过量施肥以及农药施用过多或不当, 造成的肥料养分流失和残留农药流失, 未回收的残留地膜造成土壤污染, 燃烧秸秆时产生的空气污染, 畜禽养殖业上的粪便和污水污染。具体如下: (1) 水体污染:主要表现为种植业上过量使用的化肥、过量或不当使用的农药以及畜禽养殖上的粪便污水随水土流失造成污染。 (2) 大气污染:主要表现为过量施氮、农药使用以及畜禽养殖的粪便挥发造成空气的污染以及部分农户燃烧秸秆时产生的空气污染。 (3) 土壤污染:主要表现为未回收的残留地膜造成的土壤污染。
2.2 工业生产的影响
一是以水泥、铁合金、电石、麦芽、造纸、餐饮、小型砖瓦窑等为主的工业企业污染源。二是以家庭餐饮业炉灶与取暖设备生活、工业锅炉为主的排放源。三是以交通运输为主的尾气排放、粉尘、噪音污染源。近年来, 冬季受小散锅炉、大气逆温层的共同作用, 早晨武威城区上空形成了明显的烟罩。废气污染物加剧了全市“温室效应”, 降雨量减少, 对祁连山雪线上升, 水源涵养林林分质量下降、功能减弱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2.3 其他影响生态环境的人为因素
祁连山区生态环境脆弱, 人口多, 水资源缺乏。近年来, 受气候变迁、超载放牧、人为破坏、保护建设手段滞后等多种因素的作用, 生态环境压力越来越大, 已影响到全区的生态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一是生态恢复治理任务重。位于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双龙沟地区, 上世纪80年代, 大规模的采金活动, 对该地区的地形、地貌、河床、植被造成了严重破坏, 使双龙沟下泄水量锐减, 河水的含沙量增大, 水质明显恶化, 影响了下游群众生产生活用水。80年代至90年代, 乱采滥挖麻黄草、甘草、冬虫夏草和发菜的行为, 也使原始生态遭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二是水资源的极端匮乏, 对祁连山生态造成了影响。由于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社会的发展, 农业、工业和生活用水量增加, 地下水超采严重, 缺水导致天然林出现质量下降, 人工植树成活率低, 对祁连山生态产生了不利影响。
长期以来, 由于受气候变迁、超载放牧、人为破坏、生态治理投入不足和保护建设手段滞后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祁连山冰川萎缩, 雪线上升, 高山湿地消退, 水源涵养林蓄水保水功能减弱, 已危及到中下游绿洲、北部沙区的生态安全和全流域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并直接危害到石羊河流域源头之安全。因此, 保护祁连山冰川及高山湿地, 成为武威市生态治理的根本之策。
摘要:近年来, 由于祁连山气温上升、降水减少、冰川融化、湿地减少、土地沙化等自然因素的影响, 又由于生态用水挤占、污染等人为因素的共同作用, 祁连山冰川融化, 雪线上升, 高山湿地消退, 水源涵养林蓄水功能减弱, 生态环境呈恶化趋势, 其结果已危及中下游绿洲存亡、北部沙区的生态安全, 并直接危害到石羊河流域源头之安全。
关键词:祁连山,生态环境,影响因素
参考文献
[1]陶希东, 石培基, 李鸣骥.西北干旱区水资源利用与生态环境重建研究[J].干旱区研究, 2001, (01) .
[2]汤九夫.祁连山生态保护与河西可持续发展[J].丝绸之路, 2002, (03) .
生态环境因素 篇5
1、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环境是指以我们人类为主体的外部世界,是人类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人与环境,象鱼和水一样密不可分。环境创造了人类,人类依存于环境,受其影响,不断与之相适应;人类又通过自身的生产活动不断改造环境,使人与自然更加和谐。生活环境对人类的生存和健康意义重大,适宜的生活环境,可以促进人类的健康长寿。反之,如果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中产生的各种有害物质处理不当,使环境受到破坏,不仅损害人类健康,甚而还会导致人类健康近期和远期的危害,威胁子孙后代。也就是说严重的环境污染,能造成生态系统的危机,导致人类的灾难。流行病学研究证明,人类的疾病70%~90%与环境有关。人类想健康长寿,就必须建立和保持同外在环境的和谐关系。
2、地理环境与健康的关系
有关地理环境对人的寿命的影响。《黄帝内经》中《素问·五常政大论》说:“一州之气,生化寿夭不同,其故何也?岐伯曰:高下之理,地势使然也。……高者其气寿,下者其气夭,地之小大也,小者小异,大者大异。”此指居住在空气清新、气候寒冷的高山地区的人多长寿,而那些住在空气污浊、气候炎热的低洼地区的人则寿命相对较短。作为养生的地理环境,最理想的居处是阳光充足,空气清新,水源洁净,土壤肥沃,景色秀美的自然环境。在地理环境的选择上,唐代医家孙思邈在《干金翼方》中提到:“山林深远,固是佳景……背山临水,气候高爽,土地良沃,泉水 清美……若得左右映带岗阜形胜最为上地,地势好,亦居者安。”良好的地理环境不仅是人类物质生活的可靠保证,而且是人体健康不可缺少的条件。自古以来,僧 侣的庙宇或皇族的行宫多建筑在环境幽静、林木茂盛的山上,或在碧波环绕、水天一色的海岛上,说明人们对养生的地理环境选择上,早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目前在城市 我们对住宅的环境进行绿化和美化,使其达到良好的生活环境,以利于养生。创造一个树木环绕,郁郁葱葱,鲜花盛开,千姿百态的住宅环境。这样的环境可以使居住者心旷神怡,置身于大自然的纯朴美和自然美之中,为生活增添无限乐趣,从而达到养生怡性,延年益寿的目的。
3、环境污染的危害
环境污染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工业废气、噪声等环境污染严重;二是人们赖以生存的水质污染严重;三是每日三餐中的果蔬食品,由于施用化肥农药及激素类所产生的毒害;四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电器类的污染。上述诸种因素造成了人体的生理平衡失调~~~~~~~ 在日益经济化的社会中,各类非自然的新物质层出不穷,人类在享受这美好的生活的同时也在注意着对自己身体好坏的东西。尤其是在人类每日必须的餐饮方面。“美好火腿肠,不添加任何防腐剂„„”这句耳熟能详的广告语提醒着人们食品的安全,食品添加剂,是指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或是天然物质。食品添加剂是一种非营养物质,添加剂的种
类按其来源可分为天然食品添加剂与化学合成食品添加剂两大类。天然食品添加剂是利用动植物或微生物的代谢产物等为原料,经提取所得的天然物质。化学合成食品添加剂是通过化学手段,使元素或化合物发生氧化、还原、缩合、聚合等合成反应所得到的物质。目前使用的大多属于化学合成的食品添加剂。
有了食品添加剂,食品安全的问题也就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食品添加剂的使用也引起了很多的争议,在用与不用之间产生了很多争论。其实,任何东西都具有两面性。就拿广泛用于风味酸奶、水果罐头、八宝粥、果冻、等食品的阿斯巴甜来说,它具有和蔗糖极其近似的清爽甜味,无苦涩后味和金属味,是迄今开发成功的甜味最接近蔗糖的甜味剂。阿斯巴甜的甜度是蔗糖的200倍,在应用中仅需少量就可达到希望的甜度,所以在食品和饮料中使用阿斯巴甜替代糖,可明显降低热量并不会造成龋齿。与蔗糖或其他甜味剂混合使用有协同效应,如加2%~3%于糖精中,可明显掩盖糖精的不良口感,与香精混合,具有极佳的增效性,尤其是对酸性的柑桔、柠檬、柚等,能使香味持久、减少芳香剂的用量。此外,阿斯巴甜中的蛋白质成分,可被人体自然吸收分解。当然,有利必有弊,阿斯巴甜对酸、热的稳定性较差,在强酸强碱中或在高温加热时易水解生成苦味的苯丙氨酸或二嗦呱酮,不适宜制作温度>150℃的 面包、饼干、蛋糕等焙烤食品和高酸食品。因为阿斯巴甜在人体胃肠道酶作用下可分解为苯丙氨酸、天冬氨酸和甲醇,不适用于苯丙酮酸尿患者。也有报告指出有少数人会对阿斯巴甜
不耐,可能会引起头痛、抽搐、恶心、过敏反应的症状。有了这些不利的因素存在,人们所担心的问题也就随之而来。也许有人会想:不在果冻、八宝粥、水果罐头等食品里加阿斯巴甜就不会对人们的健康产生威胁了。但是,很多问题并不是人们所想象的那么简单,如果不用阿斯巴甜代替糖,食品中存在的糖分就会增多。吃糖过多可影响体内脂肪的消耗,造成脂肪堆积,容易肥胖;吃糖过多,还可以影响钙质代谢;吃糖过多,会使人产生饱腹感,食欲不佳,影响食物的摄入量,进而导致多种营养素的缺乏。除此之外,食用过多的糖可能会导致心脏病、高血压等疾病。对幼儿来说,可能会造成龋齿、近视、软骨症、消化道等疾病。这同样对人的健康产生了极大的威胁。所以,有的时候使用一定的添加剂是有益的。
其实,食品添加剂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危害人的健康,它会为人们带来很多方便。除了上面所说的阿斯巴甜以外,还有很多食品添加剂都有一定的用处。比如说防腐剂,除了少数的物品(如食盐)外,食品都来自各种动物或植物,各种生鲜食品,在植物采收或动物屠宰后,若不及时加工或有效保存,往往会败坏变质,适当的加入一些防腐剂,就可以延长食品的保存期。很多人认为食品中的防腐剂会威胁人的身体健康。可一些食品如果不使用防腐剂的话,会引起致病菌的大量滋生,更加威胁人的健康。因此,适当的使用防腐剂对我们来说是有必要的。我们不必为了担心食品的变质而勉强自己一定要在短时间内用完。食品的色、香、味、形态等也是人们很在意的一项重要指标。食品加工后会出现褪色、变色、风味和质地的改变。适当使用着
色剂、护色剂、漂白剂、香料、乳化剂和增稠剂,可明显提高食品的感官质量,满足消费者的不同需要。食品的营养成分是人们最关注,也最在意的一件事,食品应富有营养,但食品加工不可避免地造成一定的营养素损失。食品加工时适当地添加某些属于天然营养素范围的食品营养强化剂,可大大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这对于防止营养不良和营养缺乏、促进营养平衡、提高人们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当然了,任何东西都不能过多的使用,就算是再好的东西使用过度,也会对健康产生影响,上述所说的各种食品添加剂当然也不例外,所以,我们在使用食品添加剂时要适中,适当。另一方面,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是人类饮食文化进步的表征。食品工业越发展,人民生活水平越提高,使用食品添加剂品种也就越多。
天然品不等于安全,合成品不等于有毒。不要盲目迷信“纯天然”食品。食品的优劣,不能以所含成份是天然生成还是人工合成来衡量,天然物质并非全部是无害的,人工合成物质也并非都会有损健康。比如:人类食用的动植物,有些本身就含有有害的物质;欧美一些国家对我国的中草药就不认可;用于生产食品的油脂、调味品、面粉等原料本身就已经含有合成防腐剂;人类大量服用的西药都是合成化学品。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只要是符合国家标准,就是安全的。超量使用,即使是天然的,也可能适得其反。
总之,在面对食品添加剂和食品安全的问题上,我们应该用正确,科学的态度去认识它们,合理、合法的使用食品添加剂,完善统一全面的食品安全标准和检验检测体系,加强食品安全的保障体系建设。
遗传、环境因素与代谢病 篇6
糖尿病是一组以慢性血葡萄糖(简称血糖)水平增高为特征的代谢疾病群,其典型症状是多饮、多食、多尿和体重减轻。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糖尿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患者随着病程的发展,且常并发酮症酸中毒、感染、心脑血管病、肾病和视网膜病变等,严重危及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
糖尿病的病因尚未完全明了,目前研究表明,糖尿病不是单一病因所致的疾病,而是复合病因的综合征。其发病是遗传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所致,因此,正确认识遗传和环境因素与糖尿病发生的关系,对于糖尿病的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糖尿病与遗传的关系
目前公认,糖尿病是一种与遗传有关的疾病,其遗传是由多个易感基因共同参与完成的,且遗传过程复杂。如果父母或直系亲属有患糖尿病者,其相对于其他人易发生糖尿病的几率就非常高,且有家族聚集发病情况。糖尿病虽然有遗传倾向,但双亲均是糖尿病者,其下一代并非都患糖尿病,而是仅有5%得糖尿病。若双亲中只有一个有糖尿病,则下一代患糖尿病的机会更少。
糖尿病的遗传因素对于多数病人来讲,并不是发生糖尿病的必然因素。实质上糖尿病的发生是遗传与环境因素(包括营养和生活方式)相互作用的结果。那些认为糖尿病是遗传性疾病,只要父母或其直系亲属患有糖尿病,其后代就必然患病的说法是错误的。
许多研究表明,糖尿病的遗传因素只能赋予后代个体对该病的易感性。后代个体是否发病常依赖于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的共同影响。也就是说,糖尿病病人遗传给下一代的不是疾病的本身,而是遗传容易发生糖尿病的体质,临床称之为糖尿病易感性。
糖尿病与环境因素的关系
环境因素是引发糖尿病的重要原因。
有糖尿病遗传倾向的人,如果没有环境因素的作用,绝大多数人是不会发病的。即使没有糖尿病遗传倾向的人,如果不注意生活方式等环境因素,也照样会得糖尿病。这说明环境因素对于糖尿病的发生起着重要作用。
这里说的环境因素,主要指良好的生活方式、合理膳食、体育锻炼和预防其他疾病的发生。良好的生活方式主要指按时作息、戒烟戒酒、劳逸结合、房事有度、良好的心态和生活制度规律等。合理膳食主要指饮食有节、合理搭配营养、规律的安排餐次、避免体重超重和肥胖的发生等,更要特别注意不要进食高热量食品。合适的体育锻炼方式,是提高健康水平、预防糖尿病和其他疾病发生的重要环节。
所以,每一个人都应根据年龄、性别、体力、身体健康状况,制定适合自身的有规律的合适运动。
环境化学因素与疾病 篇7
疾病的发生与流行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环境化学因素异常 (环境化学元素含量过剩, 或不足, 或比例失调) , 不仅会引起地方病 (地方氟中毒、地方甲状腺肿、硒中毒、钼痛风、铅神经痛、砷黑脚病等) , 而且在某些传染病、心血管病和癌症的发生和流行中起很重要作用。
2 环境化学因素
自然界存在92种化学元素, 在生物体内已发现70多种。其中氢、氮、氧、碳、磷、氯、硫、钠、钾、钙、镁等元素, 占构成人或高等动物机体元素的99%以上。这些需要量大而人或高等动物体内含量又多的元素, 称为大量元素。其余几十种元素在体内含量总共还不到1%, 称为微量元素。目前已知, 人和高等动物必需元素共25种, 其中包括全部大量元素和14种微量元素 (铁、铬、铜、锌、钒、锰、镍、锡、氟、碘、硅、硒、硼、钴) , 叫做生命元素。
某些生命元素, 特别是微量元素, 具有抑制生物毒素的毒性, 促进机体内的抗体形成和吞噬细胞的杀菌能力, 因而能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实验研究证明, 矿物质缺乏和疾病感染有关。铁缺乏对细菌感染、真菌感染和原生动物侵袭有增效作用, 缺钾对肾盂肾炎有增效作用, 缺钴对肠蠕虫病也有增效作用, 硒不足将提高机体对心血管病、癌症、关节炎、白内障等疾病的易感性。因此, 某些生命元素缺乏的地方, 传染病容易流行。
龋齿不仅损坏咀嚼器官、妨碍消化功能, 而且对许多疾病和寿命都有重要影响。龋齿是一种最常见的疾病, 并且具有明显的高发区流行病的特征。虽然龋齿是一种食物性细菌病, 但是与牙齿本身的抗腐性 (即酸不溶性) 的关系极大。环境化学因素在牙齿的抗腐蚀性中起很大作用。目前已知, 抗龋元素有氟、磷、钼、钒、钙、硼、锂等, 致龋或促龋元素有硒、锰、镉、铅、铜等。在抗龋元素缺乏或致龋元素过剩的地区, 龋齿患者十分普遍。例如, 俄罗斯低洼多林景观, 水土中钙、钴、碘、钼、氟、硼、磷等多种元素缺乏, 几乎无人不患龋齿, 牙齿严重损坏、脱落的未老先衰者, 屡见不鲜。
癌症中的大多数也是与环境因素有关的, 某些元素和化合物 (铬、镍、硒、镉、钼、砷、亚硝酸盐等) 的过剩和缺乏具有致癌或促癌的作用。由于地表水易受致癌物和促癌物的污染, 所以饮用地表水的居民癌症死亡率比饮用地下水的高。环境癌的高发地区, 生物化学环境有异常。例如, 我国食道癌高发地区之一的太行山南段, 饮用水和粮食中钼含量较低而硝酸盐、亚硝酸盐的含量较高。钼少而亚硝酸盐多是合成致癌物亚硝酸胺类和玉米易感染致癌的霉菌的重要条件因素。
据报道, 水土化学元素异常与心血管病有关系。水的分子式很简单, 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组成的。由于水是一种良好的天然溶剂, 天然水中含有各种各样的物质:无机物、有机物和微生物。所以, 水对人类的影响不仅仅在于水本身, 而且也在于水中所含有的物质。水的卫生性质过酸或过碱, 过硬或过软, 矿物质过多或过少, 或者含有有害物质, 都可以造成水质不良。水质的优劣因地而异, 因水源而异。
在城市里, 一个水源提供给千家万户使用, 水质最为关键。因此, 都市化以后, 某些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上升, 人们便从饮水中寻找原因。心血管病就是一例。
20世纪70、80年代, 加拿大、日本、俄罗斯和欧洲一些国家共报道了上百座城市的饮用水硬度与心血管病 (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心肌梗塞等) 和脑血管病死亡率之间有统计学上的负相关, 也就是说, 软水地区心血管病死亡率高, 而硬水地区心血管病死亡率低。
为什么软水与心血管病关系如此密切呢?
水的硬度是水质的一种指标。它主要表示水中钙盐和镁盐的总量, 通常采用1L水中钙盐和镁盐的含量相当于10mg氧化钙表示水硬度的1度, 总硬度小于8度的水层属于软水。因此, 软水和硬水在钙、镁和其他微量元素的含量, 以及生理病理的作用等方面, 都有较大的差异。
软水对心血管的危害, 主要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其一, 软水缺乏对心肌代谢有益的钙和镁。钙、镁缺乏可以促进钠在体内潴留, 从而导致动脉压上升;其二, 硬水含钙、镁量较多, 可以减少肠道对某些有害元素 (氟、铅、镉、锶、钡、铜、汞等) 的吸收, 而软水则相反;其三, 硬水在自来水管 (铁管) 内壁上形成一层碳酸钙沉淀, 保护水管不被腐蚀, 而酸性 (pH<6.5) 的软水对自来水管腐蚀性强, 水管中许多有害元素被溶解, 其中已知水中镉含量过多是一种致高血压的因素。在自来水管中过夜的酸性软水, 有害元素的含量更高。实验证明, 含镉量为1.5×10-2mg/l的酸性软水在白铁水管内过夜, 镉的含量可增加到1.63×10-2mg/l。如果持续饮用这种水, 镉全部被吸收并保存于肾内, 3年后肾中镉含量就增加1倍, 10年后就可能患高血压病。
土壤微量元素与血管病死亡率的关系也很明显。欧洲心血管病死亡率最高和最低的地区, 环境因素差异最明显的是土壤微量元素。如芬兰东北部广泛分布微量元素缺乏的灰化土, 心脏局部缺血死亡率为欧洲最高的;而地中海沿岸诸国 (希腊、意大利、西班牙等) 以微量元素含量较丰富的褐色土占优势, 心血管病死亡率是欧洲最低的。
受大气污染而形成酸雨 (pH<5.6, 其中硫酸占60%~100%) 危害最严重的地区 (如早期的北欧和北美东部) , 在酸雨长期作用下, 土壤发生酸化, 硫酸盐含量增加, 有效性硒含量降低, 加上硫和硒两种元素的生理拮抗作用, 从而导致农作物和饲草的含硒量普遍下降。硒是重要的营养微量元素, 具有保护细胞膜, 促进抗体形成, 拮抗一些金属元素和生物毒素对机体的毒害等功能。因此, 有人认为酸雨导致食物链中硒缺乏可能是某些地区心血管病死亡率上升的重要原因之一。
综上所述, 环境化学因素是影响疾病发生和流行不可忽视的因素。
参考文献
[1]北京师范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 南京师范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室.无机化学[M]. (第4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471-474.
[2]陈祖培.中国控制碘缺乏病的对策[M].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2:8-12.
[3]格鹏飞.甘肃地方病[M].兰州:甘肃省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8:2-6.
[4]周爱儒, 黄如彬.医学生物化学[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 1997.
生态环境因素 篇8
1 公众参与理论基础
环境问题中, 不但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会失灵, 连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也会失灵, 这为发挥第三种力量的作用提供了机会, 公众参与就是在这一背景下产生的。公众参与即可以降低社会管理成本, 也有助于减少因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所造成的环境资源损失。
20世纪60年代, 环境权的概念诞生了, 环境权理论产生的背景就是对政府权力的不信任, 其目的之一就是以环境权来保障公民权, 限制国家权。该理论是由美国学者萨克斯 (基于“环境公共财产论”与“环境公共委托论”而提出的。这两种理论将环境作为人类的共有财产, 并将公众和国家分别置于委托人和受托人的位置上。根据这两种理论, 公众将环境管理权委托给国家, 国家因为是受公众的委托而行使管理权的, 因而不能滥用权利, 而作为权利主体的公众当然也有权进行监督。随着环境危机的加重和人类对环境认识的加深, 越来越多的人认为环境权具有人权的一般属性, 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 是现代法治国家的一项基本人权。
2 城市生态环境治理中的公众参与现状
环境治理的突出特点之一在于其利益冲突性, 而这当中各种利益的协调必须倚靠公众的参与。借助公众参与来推动环境治理是当前国际社会和世界各国都普遍认同, 并重点研究的内容之一。公众参与对城市生态环境治理的推动作用已被多个国家和地区证明。随着居民的环境意识日趋强烈, 加之环境问题的严峻程度越来越高, 公众积极参与城市的环境治理是时代的要求。在我国, 城市生态环境治理中的公众参与最常见的方式见于向环保部门的来信、来访和举报。就目前来看, 公众反映最多的城市生态环境问题是大气污染和噪声污染, 也指示出了当前城市生态环境的主要矛盾点。尽管在我国城市公众参与的内容在不断充实和完善, 但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 仍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和不足:
1) 由于我国的环境政策主要依靠政府管制, 公众参与的形式就限制在智能依赖政府的参与。这种依赖型的参与难以保证公众的参与长期性和稳定性, 并且参与的效果并不取决于公众的持续程度而是受到行政部门的制约。此外, 公众过分地依赖政府的行政导向, 在不触发自己根本利益的情况下, 很难将其立场充分表达出来。如此, 公众参与的监督功能始终无法真正意义上实现。
2) 公众参与的局限性还表现在对环境污染情况的末端参与。检举的实现条件是既发生, 即在生态环境已被破坏, 污染现象已经呈现严重事态时, 公众针对危害到自身利益的环境问题向有关部门举报和控告。城市的生态环境具有不可恢复的特点, 一旦造成破坏, 便很难回复到原来的样子。公众的末端参与并不能及时制止环境危害的发生, 无法实现公众参与的根本目的。
此外, 从公众参与的主体也是公众参与的基础来看, 城市公众的环境素养仍有待提高;公众参与多是社会组织形式, 其影响程度也十分有限。
3 城市生态环境公众参与的影响因素
公众参与环境治理技能提高环境保护的效能, 也是顺应环境治理职能力量的转变潮流。然而, 现实中公众参与城市生态环境的管理监督情况却不十分显著, 公众并没有积极投入到城市生态的治理中。
3.1 公众参与成本较高
公众对于城市生态环境的好坏判断只能依靠直观的感觉, 无法或很难得到对于生态环境污染的危害指标。环保部门是城市环境污染信息的主要提供者, 但其公布的数据资料往往基于自身利益, 资料的权威性、全面性和真实性时常受到人们的质疑。而公众为了得到真实可靠的污染数据, 需要付出极大的成本, 这对于普通的民众来说是不现实的。另外, 从法律层面来看, 我国的《环境保护法》中虽明确了环保部门对城市环境状况进行公报的义务, 却没有直接赋予公众环境的知情权。公众要真正参与投入到环境的保护管理中, 不仅花费大量成本, 并且难以预料到参与的结果, 机会成本也随之变大。
3.2 公众参与的预期效用及其实现概率较低
现实情况是, 公众参与环境管理时, 已是环境危害的末端。此时, 公众对于环境的预期效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环境质量的改善情况。通过一定的公众参与程序, 环境质量的改善效果通常是确定的, 或者说可以通过一定的形式来表现出来;而城市生态环境的价值却有着较强的不确定性。公众参与对于环境的改善预期效用与真正意义上的环境质量改善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别, 公众参与对环境质量的改善实现概率在一个较低的程度上。
3.3 公众参与的心理收益较低 (下转第96页)
(上接第93页)
近些年来, 我国政府对于环境保护的教育、宣传力度都在逐步加大, 公众参与环保工作的投入也在逐年增加。公众自身环境素质的增强, 对环境保护参与的热情也越强烈, 参与环境活动的心理预收益也越高;心理收益得到实现就能激发公众更高的参与热情。反之, 公众的心理收益没有达到预期, 就会对其参与积极性造成打击, 环境治理效果的缓慢性使得公众参与的心理收益不高。
4 结束语
公众作为城市生态环境利益的相关者, 积极投入到环境保护管理工作中可以有效降低社会管理成本, 发挥公众管理的优越性, 是当前环境管理的重要力量之一。当前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制约着公众的参与积极性, 如何进一步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 鼓励其参与到城市生态环境的治理当中是目前应重点关注的内容。
参考文献
[1]花明, 陈润羊.论循环经济中的公众参与[J].江西社会科学.2007 (04)
生态环境因素 篇9
关键词:双元制,职业教育,生态环境
为了达到职业教育更加贴近企业人才需求、加强学生技能培养、增强毕业生岗位适应能力的目的, 必须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培养方式和课程模式进行改革和完善, 其中, 包括借鉴世界所有国家一切先进的职业教育模式。近年来, 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在我国受到相当的重视。德国“双元制”是一种独具特色且卓有成效的职业教育模式。所谓“双元”, 其中的“一元”指的是职业学校, “另一元”指的是企业。“双元制”就是由企业和学校共同担负培养人才任务的职业教育模式。“双元制”模式的学制一般为3~4年, 校企联合制定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 学生约三分之一时间在职业学校接受专业理论和普通文化知识的教育, 约三分之二时间在企业接受职业技能培训, 学习期满, 通过考试、考核, 可取得相应的毕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 并成为该企业的正式员工。“双元制”模式学生在企业的培训费用基本由企业承担, 雇员不超过20人的小企业可以得到国家一定的补贴, 在职业学校的费用则由国家和州政府共同承担。
教育生态学是依据生态学原理, 特别是生态系统、自然平衡、协调进化等原理, 研究各种教育现象与成因, 进而掌握并指导教育发展的趋势和方向。根据教育生态学理论, 任何一种教育模式都有其生存、成长的生态环境。德国的“双元制”模式是否适合我国国情?这要看我国是否具备其生存与发展的教育生态环境。笔者拟对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生态环境”的关键因素进行分析, 期望对我国职业教育模式的改革与发展有所裨益。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生态环境”关键因素
完善的法规和管理制度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的成功有赖于一系列法律、法规和教育管理制度。在法律层面, 德国政府于1889年颁布《工业法典》, 规定企业学徒的培训必须与职业学校教育相结合。1969年颁布《联邦职业教育法》, 正式将职业教育作为国家教育制度确定下来, 对于培训企业和受培训者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培训机构与人员资格、实施培训条例的监督和考试、职业教育的组织管理和职业教育研究等内容进行了规范。1981颁布《联邦职业教育促进法》 (职业教育配套法) , 进一步提升了原有法规中关于职业教育规划和职业教育科学研究的地位。2004年启动《联邦职业教育法》修订工作, 将1969年颁布的《联邦职业教育法》与1981年颁布的《联邦职业教育促进法》合并, 制定出新的《联邦职业教育法》, 并于2005年正式生效, 从制度立法层面体现了对职业教育研究的高度重视。在具体管理制度层面, 为保证培训内容的相对一致性和客观公正性, 颁布了指导学生在企业的实践教学, 规范企业培训活动、培训规章和企业考试规程的《职业培训条例》。这一系列法律和规章保障了职业教育的应有地位, 同时也为“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的实施提供了良好的法规环境。
良好的企业培训条件“双元制”中培训企业要承担占受培训者整个培训时间2/3的技能培训任务, 企业显然是培训学生的主体。职业教育技能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 从技能分析、教学要求、组织形式和培养方法, 到师资、经费和设备投入等, 都会影响其教学效果, 这就要求企业要有良好的软、硬培训条件。《联邦职业教育促进法》规定培训企业应该具备的条件是:具有所培训职业的培训条例、培训框架计划和培训总体计划, 总体计划应该包括培训场所安排、培训内容和时间安排、实训教师安排和受培训学生个人培训计划安排;企业的生产类型、产品和服务及生产方式必须满足培训条例所规定的知识和技能传授的要求;具有足够的培训使用设备和装置, 包括机器、工具、仪器、实验室、培训材料、培训角、培训办公室;受培训者与培训工位数和企业专业人员数应当保持规定的比率等。参与培训的大企业一般设有专门的实训教师, 中小企业则由师傅兼职。德国对企业培训人员资格通过《联邦职业教育法》、《实训教师资格条例》等法规做出了详细规定。作为一个老牌的制造业大国和经济大国, 德国的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生产技术水平和员工培训水平在世界上均处于先进行列, 大企业具备良好的培训条件理所当然, 中小企业在政府的资助、指导和要求之下, 在企业自身对人才需求的推动之下, 培训条件也得以不断完善和提高。
积极的企业培训意愿“双元制”培训企业采取先招工、后培训的做法, 未经培训的学生需要经过3~4年的培训后才能成为能胜任岗位工作的正式员工, 培训期间还要发给“准员工”相当于正式员工工资30%~70%的培训津贴。德国的企业为何愿意投入如此多的精力和财力培养职业技术人才?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在于, 它是一个人力资源相对稀缺的国家。德国是一个经济大国, 也是制造业大国, 其经济总量与我国不相上下 (2008年) , 而人口只有我国的十几分之一, 失业率多数时间维持在较低水平, 就业环境相对宽松, 企业如果不采用先招工、再培训的方法, 就难以保证人力资源的供给, 因而不得不提早进行人力资源的准备。另一个原因是来自政府的资助助长了这种意愿。德国的所有国营和私营企业, 无论是培训企业还是非培训企业, 在一定时期内都必须向国家交纳一定数量的中央基金, 然后再由国家统一分配和发放该基金。中央基金规定, 只有培训企业和跨企业培训中心才有资格获得培训资助。一般情况下, 企业可获得占其净培训费用50%~80%的培训补助。如果所培训的职业符合发展趋势时, 企业可获得100%的培训补助。
称职的管理机构——行业协会“双元制”模式得以顺利实施, 必须要有有力的管理机构。德国的职业教育管理机构分三级, 即联邦政府、州和地区、行业协会, 行业协会属于第三级管理机构。德国的行业协会由三大类系统构成, 第一类是“德国雇主协会”;第二类是“德国工业联合会”、“手工业联合会”、“交通运输业联合会”和其他专业协会;第三大类是“工商会”。一家企业通常不仅是一个协会的成员, 也是其他几个协会的成员。德国的行业协会具有三大服务职能, 即信息、咨询和职业教育。德国政府授权行业协会对职业教育进行全过程监督。行业协会是企业职业技术培训的主管部门, 也是企业培训的具体策划和领导者。隶属于行业协会的职业教育委员会, 其组成包括雇主联合会、工会及职业学校三方代表, 所有涉及职业教育的重要事宜, 均须报告职业教育委员会并听取其意见。可见, 行业协会在德国职业教育管理与决策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由于考试由行业协会组织实施, 并按照《职业培训条例》的要求进行考试, 强调统一规范性, 同一职业或不同职业相同科目的考试在同一时间举行, 并按照统一标准进行评分, 因而有利于引导企业与职业学校安排具体教学内容, 也有利于客观地评价职业教育的培训质量。由于“双元制”职业教育考试的客观性与公正性, “双元制”职业教育的资格证书不仅在全德国得到承认, 而且在欧共体的其他一些国家也得到承认。
崇尚技能的民族文化德国素有“工匠王国”之美誉。德意志民族自古就有着崇尚手工制作、注重技能的传统, 对所从事职业的技能总是倾注很大的精力。德国人也以理性、严谨著称于世, 这种文化和民族性格铸造了他们对技术和本质的追求。民族文化是衍生企业文化的土壤, 企业文化必定也就具有民族文化的遗传基因, 在体现企业技能文化的具体层面上, 德国企业重视员工的技能培训, 技术工人的工资待遇、在企业中的地位都比较高, 员工均以掌握技能为荣。
工会在企业用工中的作用如果企业投入了巨大人力和财力培训出来的人才轻易离职或被其他企业挖走, 这会严重挫伤企业培训人才的积极性。在德国, 企业在录用和解雇员工时, 工会在其中起着很大的制约作用, 这使得德国企业不能轻易招聘和解雇员工。此外, 如果员工在一定时间里工作表现出色, 公司很有可能与员工签订永久性合约。较低的员工离职率一定程度上使得“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获得了有利的用工环境。
几点启示
要完善职业教育法律法规环境我国的与职业教育相关的法律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 这些法律对我国职业教育的规范和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但现行的法律主要是对职业学校教育行为的规范与约束, 而对学校之外的职业技能培训则缺乏具体的法律规定。另外, 相关规章制度也不够健全, 如企业培训的资质、权利与义务, 培训内容、考核方式等方面的制度规范都还十分欠缺。因此, 必须加强和完善我国相关法律体系和管理规范制度建设, 特别是涉及对学校之外培训主体的资质、权利、义务及职业培训具体过程的内容。
要营造崇尚技能的文化氛围我国的传统文化一向重知识、轻技能。在这种文化氛围中, 技能型人才得不到应有的重视, 他们的社会地位和企业待遇也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在知识经济的时代, 劳动力市场对有高度熟练技术的工人的需求日益增加, 因为工程师设计出再巧妙的图纸, 最终仍然需要通过技术工人的工作才能将其变成真正的产品。知识和技能好比鸟儿的两只翅膀, 缺一不可, 否则, 知识经济飞不起来。所以, 我们必须营造一种尊重技能、尊重技能人才的文化, 才能在知识经济时代立于不败之地, “双元制”也才会有其生存与发展的文化土壤。
要充分调动企业培训的积极性工学结合是培养职业技能人才的必由之路, 但我国企业参与职业技术培训的积极性不高。主要原因还是由于我国校企合作的体制机制没有理顺。企业是追求利益的, 要使企业积极参与职业技能培训, 必须保证企业从中得到应有的利益, 这是理顺校企合作培训体制机制的基本出发点。有必要指出的是, 近年来, 政府出台了一些鼓励企业人才培训的资助措施, 但多是一次性补助而非长久措施, 且其实施过程中还常有官商勾结、弄虚作假、虚报名额、骗取政府补助的事情发生。因此, 政府必须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培养体制机制建设, 采取调动企业积极参与职业技术培训的长效措施, 同时还要加强对培训过程的管理和监督。
要选拔、建设一批符合条件的企业培训基地职业技能培训是一项系统工程, 在我国, 大部分企业尚缺乏进行系统职业技能培训的经验, 与符合“双元制”中承担主要培训任务的要求相距甚远。因此, 首先要建立一套关于培训企业资格、条件和能力的筛选标准, 通过竞争机制, 在各行各业的企业中选择一批企业作为预备培训基地, 在管理机构的具体指导、帮助下, 经过企业自身建设, 逐步达到作为正式企业培训基地的要求。随着生产技术的发展, 企业职业技术培训的标准、内容、方法等要与时俱进, 进行适时的更新和修订, 跟上生产技术的发展步伐。
要健全职业技能培训管理机构德国政府授权行业协会管理具体的培训事务, 这种在职业技能培训管理方面小政府、大社会的做法, 我们是否能够模仿?答案是否定的。因为我国的行业协会组织十分松散, 能力薄弱, 现时还无法承担起这一重任。当前, 我国负责管理职业教育与技能培训的机构众多, 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以及其他各部委都有相应的管理机构, 由此造成条块分割、标准不一、政出多门、重复管理、效率低下的弊病是显而易见的。因此, 成立一个具有权威性的跨行业、跨部门的管理机构统筹规划全国职业技能培训管理工作, 就显得十分必要。
参考文献
[1]陈镘亲.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特点及启示[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 2008 (46) :78-80.
[2]吴鼎福.教育生态学刍议[J].南京师大学报 (社会科学版) , 1983 (3) :33-36.
[3]邢媛.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中的企业参与培训模式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启示[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 2005.
[4]詹鑫.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中企业参与培训的机制[J].职教通讯, 1995 (11) :45-46.
[5]刘跃斌.德国行业协会的服务职能[J].德国研究, 1998 (2) :34.
[6]邓志军, 李艳兰.论德国行业协会参与职业教育的途径和特点[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0 (19) :61.
[7]汤宗礼.德国:职业学校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对接[J].教育与职业, 2010 (5) :92.
财务管理环境因素概略 篇10
财务管理环境又受制于哪些因素的影响呢?一切被研究的事物, 都是在其所被包围的环境里, 通过环境中存在的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内部条件及外部条件发生相互作用, 即财务管理环境随着外部宏观环境和内部微观环境的改变而产生变化。
一、财务管理的宏观环境因素
政策因素。财务管理作为人类社会的一种活动, 必然要受到国家政策的影响以及国家法律的制约。没有规矩, 不成方圆。政策和法律在很大程度上为企业的财务管理运作提供了较为明确的方向导向。在企业的筹资、投资及运营方面, 相关的法律规定和政策引导都能够为企业在多渠道合理进行有效融资、多元化分配投资以及获取企业股东每股收益最大化等方面提供高效率途径指导, 以追求最大的经济效益。我国作为一个依法治国的泱泱大国, 如今在企业法律法规的完善及健全角度日趋完整, 相关法律及政策都使得企业在进行财务管理时有法可依, 有章可循。例如, 税法、企业法、证券交易法、公司法、个人独资企业法、合伙企业法、企业财务通则、企业财务制度等等政策及法律条文, 都从不同的方面对于企业的筹资投资及利润分配问题进行规范, 从而保证财务管理按照章法开展, 更好的为企业决策提供有效数据。
经济因素。通货膨胀的压力, 人民币升值的论调, CPI上涨, 经济循环周期的波动, 经济体制的新变化, 金融监管, 社会经济结构特征等一系列问题的产生都迫使企业在财务管理上更加谨慎斟酌。如何随着变化的经济形势管理好财务, 是对财务管理人员专业知识与敏锐的洞察力和预测能力的高层次要求, 也是影响企业决策、保证企业利润的重要活动。例如, 在国家采取财政扩张与财政紧缩的不同阶段, 企业应当如何调整财务支出方向、改变投资领域, 有的放矢的保证企业运作重点、控制财务规模及对外负债, 保证财务收益的上升下降幅度控制在一个相对稳妥的区间, 这就需要紧跟经济形势的财务管理战略, 使得企业在竞争激烈与风云变幻的大经济环境下仍旧收放自如。经济全球化的大时代背景下, 国与国之间的经济联系已通过跨国企业合作交流等形式变得日渐紧密。正如美国经济危机爆发来临之际经济学家评论的一样, “如此背景下, 美国经济感冒, 全球几乎所有国家都跟着打喷嚏。”想要在世界各国经济波动的情况下保持“我自岿然不动”之势, 就必须在高渗透融合的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 采取主动姿势的管理方法, 保持财务稳定风险最小化的局面, 以变制变, 在进行全面分析和及早规划的基础之上进行财务管理。再者, 面对如今的中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指引下依然形成的以市场调控为主的新经济发展方向, 企业时时事事都必须考虑到市场环境给财务管理带来的新挑战。在经济市场这个大背景下, 商品市场、资本市场、劳动力市场、信息技术市场、监管市场、产权交易市场等都从不同方面要求企业为财务管理做好市场分析。主次轻重点的资金投放、商品多元化的创新研发、劳动力分配以调整目标适应市场需求, 规避风险, 满足社会供求平衡, 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 稳定企业健康正常发展。
文化因素。信息科技发展程度、教育文化背景、社会舆论媒体的发展、世界观价值观以及价值观等等方面都对财务管理乃至企业决策产生影响。是否与财务管理目标相联系, 是否与企业发展决策方向相适应, 决定着文化环境因素对于财务管理的方法的贡献为正为负。
二、财务管理的微观环境因素
企业定位。作为有关企业内部的内容, 企业的定位是影响财务管理的微观环境。我国建立的现代企业制度, 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下有助于企业发展的一般规律。而在现代企业制度下, 由于不同的企业所制定的财务管理内部规范不同、企业的组织形式不同、主次目标不同, 都会影响到企业在财务管理方面的规范, 从而影响企业管理的重要决策。国有企业, 股份制企业, 民营企业对于理财方式都有一定程度上的区别。国家的监管、经营者的性质, 会使其在财务管理方面的行为有所不同。不仅如此, 原始凭证的保存、财务计划的制定与执行、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控制、操作预算等因素都会对其实施过程和最终结果产生影响。再者, 在自负盈亏的企业当中, 经营者迫于优胜劣汰、利润归自己的压力, 不得不建立完善合理的理财计划, 而如果经营者只负责盈利不负责亏损, 想要企业精确理财计划的愿望就很难实现。除此之外, 作为一个企业, 最主要最重要的目标当然是使股东每股收益最大化, 但当我们考虑到其次的目标时就会发现, 次要目标的不同也是影响企业财务管理决定的重要因素。例如, 假设企业的次要目标不存在关注员工利益福利问题, 尽管在短期内财务预算会相对减少, 但从长远来看, 这种做法势必会导致内部人才的流失, 使得企业利润下降, 最终调整财务预算, 造成不同程度上的损失。因此, 上述原因皆为影响财务管理的内部环境因素, 而这导致的财务管理决定又会影响着高层人员在企业未来发展道路上的决策。
财务管理人员素质与人才培养。毋庸置疑, 拥有众多精湛的专业知识的财务管理人员会是企业一笔丰厚的财富。在业务上, 他们能够将最紧跟知识时代步伐的理论结合创新的思维运用到实践中, 使得财务管理为企业的决策发挥出最大限的作用;在沟通中, 高素质人员通过自身的魅力和交流领导能力凝聚团队的向心力、激励人心, 保证高效率高质量的工作。
上述宏微观环境对财务管理的目标及实施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若能抓住其关键, 找到如何良好适应环境的方法, 财务管理的具体执行会行之有效, 并且与企业利润最大化的目标将会更加贴合一致, 从而以不变应万变的姿态紧跟时代脚步, 保证效率与利益。
参考文献
[1]徐化芳.《财务管理环境变化对现代财务管理的影响》.中国科技信息2006年第3期.
[2]覃秀利.《论企业财务管理环境》.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3]周华, 张晓菊, 周密斯.《论财务管理环境与财务决策》.重庆商学院学报2001年第1期.
[4]经海霞.《企业财务管理环境探析》.现代商业财会研究.
[5]李国航.《浅析财务管理环境对财务管理内容的影响》.科技信息2006年第2期.
环境中的致癌因素 篇11
物理方面主要包括放射性辐射、紫外线照射及各类粉尘等,若长时间又大剂量接触放射物质,或受到过量的紫外线辐射等,均可引起各种癌症。我国南方皮肤癌的发生率明显比北方高,这就与过量的紫外线照射有很大关系。长期受x线的照射也可引起皮肤瘤和白血病。而在钻、铀等含有放射物质的矿区,由于经常吸入这些含有放射性的粉尘和气体,因而肺癌患者也比其他地区明显要多。
化学方面专家们发现,有机化合物中的多环碳氢化合物(简称PAH)如苯并芘、苯并蒽等,均有较强的致癌作用,而这些化合物在水、土壤、空气、食物中都不同程度的存在着。此外,亚硝胺类化合物也具有很强的致癌性,尤其是可引起各种消化道癌症,如胃癌、肠癌、直肠癌、贲门癌等。有的甚至还可以通过胎盘和乳汁传染给下一代。临床证实,亚硝胺还可通过亚硝盐在人的胃中合成而造成胃癌。而亚硝酸盐在自然界中的水、土壤、蔬菜及其他许多副食品中普遍存在着。有资料表明,常吃烟熏、盐腌食物的人比其他人得胃癌的相对危险性要高5~6倍。另外,微量元素中的锌、钴、镍、镉、铬等及其他一些化合物也均可引起各种癌症的发生。
生物方面环境中有很多病毒、细菌和寄生虫均会使入致癌。专家们在动物实验中已发现能引起各种肿瘤的病原体约有100多种,医学家在鼻咽癌病人的癌组织中分离出了FB病毒。在白血病患者血液中分离出了B型病毒。医学家发现,在非洲有一种发病率很高的儿童淋巴瘤,病人的分布与当地气候、土壤、水及蚊虫的繁殖有着密切关系。而霉菌中,以黄曲霉素致癌性较大,其他杂色曲霉素、灰黄霉素等也有较大的致癌性。此外,有些植物如苏铁类和羊齿类等植物,其成分中含有的连铁素、单宁酸、鞣酸等,也有着较强的致癌性。
农民生态行为影响因素评述 篇12
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资源过度消耗和生态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单篇论述生态文明, 并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总体布局的高度来论述, 足以见生态环境的重要性。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和公众生态行为已经成为当前我国政府、学术界和社会公众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当前国内关于生态行为的理论和实证研究还处于起步和发展阶段, 大部分研究仅是对国外的理论和研究进行的引进和扩展, 实证研究也不多见。已有的研究成果从不同的视角对生态行为问题进行研究和分析, 主要有心理学、社会学、生态学以及行为科学等;既有理论上的分析和推演, 也有实证上的假设和验证, 研究重点和结果也不尽相同。由于我国存在城乡二元结构, 所以研究主体分为公众、城市居民和农民。农民接触生态环境最近, 农民行为对农村生态环境的影响具有直接性、根源性, 农村环境问题是广大农民生产和生活活动直接作用的结果, 所以对农民生态行为进行研究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将对国内有关农民生态行为影响因素的文献进行梳理归纳, 并对未来的研究提出建议和展望。
二、农民生态行为的界定
目前我国学术界研究较多的是农户生态行为。根据2006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中的定义, 农户生态行为是指农户为了满足自身需要 (物质需要或精神需要) , 受到一定动机的驱动, 并伴随着外在因素的影响, 为达到特定目标 (个人目标和社会目标) 而表现出来的能够对生态环境产生影响 (正面或负面) 的一系列活动过程。王昕, 陆迁, 张莎莎等都直接使用了这一概念。李贵德从生态学的角度提出了农民生态行为的概念, 即指农民在从事生产和生活活动时对生态环境产生影响的一切行为的总称, 从产生的影响看, 农民生态行为可分为良性生态行为、中性生态行为和负面生态行为。这部分学者认为农民生态行为既包括对生态环境产生正面影响的行为, 也包括对生态环境产生负面影响的行为。
还有一部分学者, 如张首先、刘慧群等, 虽然没有直接对生态行为进行定义, 但从他们的表述中明显可以看出, 他们认为生态行为仅指对生态环境产生正面影响的行为。生态是指一切生物的生存状态, 以及它们之间和它与环境之间环环相扣的关系。现在人们常常用“生态”来定义美好的事物, 如健康的、美的、和谐的事物均可冠以“生态”修饰, 比如生态食品、生态农业。
综合以上观点, 笔者认为农民生态行为是指农民为了满足自身需要 (物质需要或精神需要) , 受到一定动机的驱动, 并伴随着外在因素的影响, 为达到特定目标 (个人目标和社会目标) 而表现出来的对生态环境产生正面影响的一系列活动过程, 其中包括生产生态行为和生活生态行为。与之相反的对生态环境产生负面影响的一系列活动过程即为非生态行为。
值得注意的是, 目前我国学术界对于对生态环境产生正面影响的行为尚无明确一致的界定, 不同的学者采用不同的称呼, 如生态行为、环境行为、亲环境行为、环境友好行为、环境保护行为等。这些名称虽然有着细微的差别, 但是内涵基本一致, 都是强调日常生产生活的行为结果对生态环境的正面影响。本文采用的是生态行为这一称呼, 并将使用以上其他称呼的研究成果一并纳入研究范围。
三、农民生态行为影响因素
我国学者对农民生态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了一系列探讨, 从不同方面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经笔者总结归纳, 这些影响因素可分为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内在因素主要包括人口统计学变量上的个体特征, 如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兼业程度、收入、居住人文区位等, 以及农民个人的生态知识、意识、态度等;外在因素主要包括土地产权制度性、农业技术推广程度、农业补贴政策、生态监管、农村社区文化、农业产业化等因素。
王昕, 陆迁为探索农村生态环境的微观治理机制, 基于对陕西省渭南市500个农户的调查数据, 对农户生态行为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农户生态行为受农户特征、农户资源禀赋条件、制度安排和非经济因素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 其中户主年龄、家庭规模、户主受教育年限、家庭实际劳动力数、土地产权制度的稳定性、农业技术推广程度、农业补贴政策、农业耕作方式和农业社区文化都与农户生态行为成不同程度的正相关关系, 而农户资产状况和农户兼业程度会导致农户行为对农业生态环境的负效应。张莎莎的研究也得出了基本一致的结论。
李贵德认为影响农民生态行为的因素有很多, 有农民自身素质、环保意识等主观因素, 有农业生产盈利状况、农业比较利益、农业生产成本、农 (副) 产品价格、农户进入市场的难易程度等经济因素, 有国家政策、法规、农业经济体制、土地制度、社会化服务体系、技术的适用性等非经济因素。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使农民产生了不同行为, 有朴素思想影响下而产生的热爱自然环境的生态行为, 也有受落后思想的影响或利益驱使而产生的非生态行为。
霍生平将农民生态行为分为浅层生态行为和深层生态行为, 浅层生态行为主要是指两型农业生产体系普通技术规范的遵循行为, 深层生态行为包括两型农业生产体系配套技术应用行为和两型农业生产体系系统设计、运行、调整等行为。
通过调查分析发现, 政府的生态监管、群众对污染行为的指责对按量使用低毒农药、不随地丢弃废弃物、土地充分利用等浅层生态行为影响较大。农技推厂项目、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设施、农业创业贷款对农民采用绿色农资农技、将秸秆等农业废弃物再利用、运行两型农业生产体系等深层生态行为影响较大。
袁红辉认为影响农民生态行为的因素有很多, 有农民自身素质、环保意识等主观因素, 也有国家政策、法规、经济发展状况、人口发展状况、风俗习惯、社区文化等客观因素, 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使农民产生了多种动机, 在生产与生活上表现为不同的生态与非生态行为。
孙新章, 张新民根据对240家农户的调查资料及部分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访谈资料, 分析农业产业化对农户施用化肥、农药和处理畜禽粪便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农业产业化程度较低地区, 农户环境保护与食品安全的意识较为淡薄, 在产业化程度较高的地区, 龙头企业的直接干预使农户环境保护与食品安全的意识明显增强, 行为更加生态环保。
连纲, 郭旭东等人对农户参与退耕还林行为进行了调查, 农户对退耕还林的参与与国家的补偿机制有直接关系, 国家给予的粮食和资金补助是农户积极参与退耕还林的一个重要原因。
还有一些学者提出农民的风险意识、基层干部的组织带头作用、生态环保项目贷款的可获得性、绿色农资的可获得性、绿色产品的销路、生态环境信息公开、生态环境知识的宣传教育等因素都会对农民行为生态与否产生影响。
四、主要结论及未来研究方向
综合上述研究可以发现, 现有研究已经从各个角度分析了农民生态行为的影响因素, 经济因素、制度因素、社会结构因素、个人因素、态度因素等, 已经非常全面。但是现有研究主要是从综合的角度探讨各种影响因素, 由于农民生态行为的影响因素极其复杂, 涉及多个层次和多个领域, 而且随着时间在不断地动态变化, 致使很多研究由于涉及范围过广而难以深入, 需要进一步细化, 从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对其进行深入考察。
还需要加强对农民生态行为概念的统一构建。目前的实证研究中农民生态行为概念的界定、建构和衡量都尚未取得一致看法, 不少研究使用的问卷和量表都没有经过严格的量表开发程序, 使得研究结论的可信度大大降低, 也使得不同的研究之间难以进行比较。因此, 非常有必要构建农民生态行为的权威概念和量表, 对以后的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都十分必要。
参考文献
[1]王昕, 陆迁.农户生态行为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2011, 93 (3) :43-46.[1]王昕, 陆迁.农户生态行为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2011, 93 (3) :43-46.
[2]李贵德.西部生态重建中农户生态行为初步分析[J].生态经济, 2008, 309-315.[2]李贵德.西部生态重建中农户生态行为初步分析[J].生态经济, 2008, 309-315.
[3]霍生平.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体系中生态农民的培育研究[D].湖南:湖南农业大学, 2011:18-24.[3]霍生平.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体系中生态农民的培育研究[D].湖南:湖南农业大学, 2011:18-24.
[4]袁红辉.云南佤族农户生态行为探析—基于对临沧部分佤族村寨的问卷调查[J].牡丹江大学学报, 2012, 21 (4) :98-100.[4]袁红辉.云南佤族农户生态行为探析—基于对临沧部分佤族村寨的问卷调查[J].牡丹江大学学报, 2012, 21 (4) :98-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