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的预测方法研究(精选9篇)
早产的预测方法研究 篇1
关键词:早产,妊娠,预测指标
早产是指妊娠满28周以上但不满37周 (196~258d) 而分娩者[1]。世界卫生组织也将早产定义为妊娠不满37周或少于259d。目前, 早产的病因尚未完全明了, 导致早产的治疗也未能明显奏效。在发达国家 (如美国) , 早产率一直居高不下, 发病率为11%, 而在欧洲国家的发病率亦为5%~7%[2,3]。由于早产是新生儿疾病和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因素之一, 做好早产预测, 可为临床提供有效的预防和治疗应对措施。为了解近年来早产预测的手段和诊断研究成果, 笔者收集近年来的相关文献, 将各种早产的预测指标进行综述如下。
1临床诊断
根据有关文献[4], 早产的诊断标准基本确定为:孕周在28~37周以内;宫缩存在1h以上, 持续时间>30s, 间隔5~6min;进行性宫颈管消退和宫口扩张。符合以上标准的即可诊断为早产。
2预测指标
早产的预测指标主要有宫颈超声评价指标、各种实验室项目检测指标, 如细胞因子及其相关产物、胎儿纤维连结蛋白 (fFN) 以及各种相关激素, 做好这些项目的检测, 可有效地对早产进行预测[5]。
2.1 宫颈超声技术的评价
通常情况下, 宫颈指检Bishop评分一直是宫颈机能状态评价的临床常用方法, 然而宫颈指检主要观察宫颈阴道的情况, 无法测量宫颈的准确长度, 从而不能评价宫颈内口的结构改变和胎膜膨出虚实, 主观性结果非常明显[6,7,8,9,10]。最近几年来, 伴随着超声诊断技术的介入, 越来越多的发现认为超声技术能准确地观察宫颈结构变化情况, 并且重复性好, 无创伤, 对早产预测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一般而言, 常用的超声诊断技术主要包括会阴B型超声、阴道B型超声和腹部B型超声3种, 其中以阴道B型超声的检测结果最精确, 宫颈显像成功率最高。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 阴道B型超声就已开始用于妊娠期宫颈改变的临床检测, 筛查患者有无早产的危险, 同时, 对有早产危险患者的保胎治疗预后进行估计。Gomez等[11]对59例宫口开启直径<3cm、孕程在20~30周具有早产征象的孕妇进行阴道B型超声检查, 发现早产与宫颈的长度、漏斗形成情况、漏斗长度和宽度以及宫颈指数的变化显著相关。Timor-Trich等[12]则对70例先兆早产患者于治疗前进行阴道B型超声检测, 观察宫颈的变化情况, 结果发生早产19例, 并且早产者宫颈均形成漏斗状;而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早产与宫颈漏斗的形成密切相关, 其早产预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100%和74%, 阳性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59%和100%。Hartmann等[13]通过B型超声监测871例早期单胎孕妇的宫颈长度和宽度, 对其妊娠结局的追踪结果发现:宫颈管的缩短及内口的增宽均可增加早产的危险性。众多文献结果显示, 阴道B型超声检测是预测早产较好的临床指标。
2.2 各种细胞因子及其相关产物
许多研究结果显示, 早产与孕妇体内各种感染相关, 绒毛膜羊膜感染可导致胎膜早破以致早产。一般情况下, 感染主要来源于宫颈及阴道的各种微生物, 常发生宫内感染。引起感染的病原微生物主要包括支原体、沙眼衣原体、需氧菌、厌氧菌等, 这些微生物的感染可诱导多种细胞因子的产生, 如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 、C-反应蛋白 (CRP) 、白介素-1 (IL-1) 、白介素-2 (IL-2) 、白介素-6 (IL-6) 、白介素-8 (IL-8) 以及白介素-10 (IL-10) 等[14]。在早产者的母体外周血、羊水及宫颈黏液中, 各种细胞因子的活性均有不同程度地升高, 这些细胞因子可通过中介体, 如前列腺素E2 (PGE2) 和前列环素I2 (PGI2) 促使孕妇发生强烈宫缩, 引起早产。PGE2常与其特异性膜受体 (EP1、EP2、EP3和EP4) 结合而发生作用。在宫内感染引起的早产病例中, 发病机制多为IL-1β干扰羊膜组织EP1受体的水平调节以及增加产量来发挥作用。因此, 临床认为对相关细胞因子活性水平的检测可作为早产预测的可行性指标。Remero等[15]研究发现, 感染性早产患者羊水中IL-1和TNF-α的浓度水平均显著高于无感染的早产患者, 并且IL-1和TNF-α的水平高低与PGF2α、PGEα、PGE2水平的高低显著相关。Wenstrom等[16]分别对290例自然早产和人工早产的产妇进行分析发现, 早产组羊水IL-6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 并且自然早产组显著高于人工早产组, 各组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同时, 还发现IL-6水平的升高与孕龄无关, 但IL-6水平的变化与早产的发生显著相关。由此可见, 各种细胞因子水平的检测对感染性早产的预测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但是这些细胞因子由于分子量小, 代谢速度快, 缺乏特异性, 难以确切诊断感染的病原体。
2.3 fFN检测
fFN是一种胎盘绒毛蜕膜组织合成的蛋白质。当有宫缩出现早产征兆时, 或是不易察觉的子宫收缩时, 可引起绒毛膜、蜕膜分离, 促使胎膜和蜕膜发生轻微损伤而释放fFN。另外, 羊水中的fFN能经损伤的胎膜渗漏到羊膜腔外, 这些fFN还可通过胎膜与子宫蜕膜的间隙进入宫颈和阴道。生殖道上行感染可引起绒毛膜羊膜炎, 促使绒毛膜蜕膜界面降解, 导致fFN可在阴道中检出。临床常采用妊娠后期宫颈或阴道分泌物及羊水作为标本, 以fFN>50ng/ml判为阳性, 对于怀疑有早产倾向的患者, 国际上主要采用胎儿纤连蛋白酶免疫法进行早产分娩预测。排除在24h有性交史或行阴道检查的情况, 因为阴道流血和子宫收缩均可出现假阳性结果[8]。由此可见, fFN可作为一种早产早期预测的筛查方法, 筛查阳性的患者结合其他预测指标, 可及时进行早产的诊断和预防。
2.4 各种激素与早产的关系
血浆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素 (CRH) 、雌激素 (E3) 等水平的检测可作为早产的预测指标[17,18]。研究认为, 母胎的“应激”状态与早产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如营养不良、失业、贫困、青少年妊娠、未婚先孕、丧偶、精神焦虑、胎盘循环障碍等, 均可能与早产相关。研究显示, 母胎的各种应激因素可通过内分泌调节机制激活胎盘、胎膜及蜕膜细胞释放CRH, CRH反作用于胎盘、胎膜组织引起前列腺素释放, 导致早产。由于CRH水平升高可导致胎儿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亢进, 胎儿肾上腺皮质脱氢雄酮水平合成不断增加, 经胎肝和胎盘代谢从而形成E3。由此可知, 测定血浆中CRH和E3水平的变化可预测应激性早产的发生。McLean等[19]对860例孕17~30周的孕妇进行母体血浆CRH测定, 并同时进行甲胎蛋白检测和早产危险系数评分, 结果发现:CRH水平随孕周增加而升高, 早产组与足月产组中位数比较, 早产组是足月组的1.92倍。Goodwin等[20]选取190例孕22~24周的高危早产和低危早产孕妇进行E3水平的检测, 结果发现E3≥2.1ng/ml是预测早产的标准值, 高危早产和低危早产血浆E3的检测敏感性分别为86%和67%, 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7%和95%, 这说明血浆E3的检测可用于临床阴性筛选。
3总结与展望
综上所述, 宫颈超声技术的评价、各种细胞因子及其相关产物、fFN检测以及各种激素水平的检测在早产的预测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虽然各种预测方法不一定能独立地精确地预测早产, 仍需要大量的实践经验来验证, 但是各种方法的的综合应用可为临床早产病例提供良好的预测指标。目前, 超声检查已广泛应用于临床, 宫颈超声检查中, 阴道B型超声的检测结果最精确, 宫颈显像成功率最高, 预测早产价值高,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早产的预测方法研究 篇2
[摘要]目的 探讨子宫前壁肌层厚度与早产发生的关联。方法 于1月―12月在该院产检的孕20~28周产妇行三维彩色超声仪测量孕20~28周孕妇的子宫前壁肌层厚度,分析其与早产发生的相关性。结果 研究最终纳入855例孕妇,其中早产组118例,足月组737例。早产组孕中期子宫前壁肌层厚度为(5.57±0.78) mm,足月组为(5.36±2.12) mm,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9>0.05)。在有胎膜早破中,早产组的子宫前壁肌层厚度为(5.77±0.81) mm,较足月(5.20±1.15) mm显著增厚,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妊娠中期子宫前壁肌层厚度与自发性早产和胎膜早破早产均存在关联,但子宫前壁肌层厚度可能不是早产的独立影响因素。
[关键词]子宫前壁肌层厚度;超声检测;早产
早产是指在妊娠28~37周间分娩者,是常见的妊娠并发症之一[1]。我国早产儿出生率已超过5.99%,其死亡率为 12.7%~20.8%,占婴儿死亡总数的 60%~70%[2]。早产给围产儿的预后及生存带来了诸多不良结局[3]。早产常见原因有感染、胎膜早破、子宫过度膨胀、子宫颈口关闭不全等。Atarjavdan等[4]研究孕妇子宫肌层厚度与胎膜早破关联时发现,胎膜未破的早产孕妇子宫肌层较胎膜早破早产孕妇薄。另外Sokolowski等[5]研究认为,早产孕妇的子宫肌层厚度较足月产孕妇增厚。因此,关于孕妇子宫肌层厚度与早产的相关性还存在争议,该研究者通过检测201月―月在该院产检的孕20~28周产妇子宫前壁肌层厚度,前瞻性的探讨子宫肌层厚度与早产发生的关联,现报道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所有对象整群选取于年1月―年12月于常州市妇幼保健院产检,并于妊娠20~28周行三维彩色超声仪测量的单胎自然妊娠孕妇855例。排除标准:发生流产,合并胎盘疾患等病理因素。该研究仅关注自发性早产和未足月胎膜早破早产。
1.2 方法
采用GE Voluson730彩色超声仪测量,探头频率3.5 MHz,由经验丰富的B超医师经腹部测量子宫前壁下段蜕膜与浆膜之间均匀回声区的肌层厚度,测量3次,取平均值。
1.3 统计方法
所有调查表资料运用SPSS17.0软件行数据整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并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以 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采用分层分析控制混杂因素。所有统计分析均为双侧概率检验。
二、结果
2.1 一般情况
该研究最终纳入855例样本,早产组118例,足月组737例。早产组和足月组一般资料见表1。研究显示两组孕妇的`年龄、孕次、前壁肌层厚度检测孕周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产组孕中期子宫前壁肌层厚度(5.57±0.78)mm与足月组(5.36±2.12)mm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29,t=1.06)。胎膜早破发生率在早产组中较足月组明显升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63.39)。
表1 两组孕妇的一般情况资料(x±s)
从胎膜早破的情况来看,早产组为61(51.69%)例,足月组为136(18.45%)例,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267,χ2=3.841.)。
2.2 子宫前壁肌层厚度在两组之间的差异
早产组孕中期子宫前壁肌层厚度与足月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9>0.05)。以是否发生胎膜早破进行了分层分析见表2。研究显示有胎膜早破时,早产组的子宫前壁肌层厚度较足月显著增厚,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3.50)。无胎膜早破时,早产组的子宫前壁肌层厚度相对足月组更薄,两组差异比较存在边缘阳性(P=0.05,t=1.96)。
表2 以是否发生胎膜早破为分层,早产组与足月组的子宫前壁肌层厚度比较(x±s)
三、讨论
分娩与整个子宫肌层变薄、张力变大相关,增厚的子宫肌层预示着较小的子宫壁张力。Kasai等[6]研究认为当子宫肌层变薄导致子宫张力增大,钙离子内流,诱发宫缩,促使分娩发动。目前关于无胎膜早破的子宫肌层厚度与早产关系的研究较少,郭叶青[7]等人发现自发性早产孕妇的孕中期子宫前壁肌层厚度较足月胎膜未破孕妇肌层更低,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同样在研究中亦发现,在无胎膜早破孕妇中,早产组的子宫前壁肌层厚度为(5.24±0.69)mm,足月组为(5.61±1.41)mm,早产组肌层厚度相对更薄,两组差异比较存在边缘阳性(P=0.05),进一步提示子宫前壁肌层厚度明显变薄是自发性早产的高危因素之一。近年来多项研究发现子宫激活分娩亦是炎症反应过程,胎膜早破的子宫前壁肌层明显厚于正常足月妊娠的子宫肌层,这可能与胎膜早破后羊水量减少导致子宫张力减小有关[7-9]。但目前研究都是探讨孕晚期子宫肌层厚度与早产的关系,而该研究选在孕中期检测孕妇的前壁子宫肌层的厚度,排除了胎膜早破导致子宫张力减小的影响,前瞻性队列研究探讨了孕中期子宫肌层厚度与早产发生的关联,结果发现在有胎膜早破孕妇中,早产组的孕中期宫前壁肌层厚度明显厚于足月组,可预示存在发生早产的风险,而在无胎膜早破孕妇中,早产组的孕中期子宫前壁肌层厚度明显变薄。
综上所述,借助超声开展对孕中期子宫肌层厚度评估可以有效预测早产的发生,孕中期子宫前壁肌层变薄可能是自发性早产的影响因素之一。当子宫前壁肌层明显增厚时需警惕宫内感染和胎膜早破的发生,及时检测特异性感染指标可能有助于未足月胎膜早破早产的早期发现,可进一步扩大样本量并检测特异性炎症因子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 谢幸.妇产科学[M].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58,133.
[2] 郭伟. 自发性早产及其预后的相关因素分析[D]. 郑州:郑州大学,2014:16.
早产的预测方法研究 篇3
【关键词】早产预测;胎儿纤维连接蛋白;宫颈长度测量
早产已经成为我国围生儿致死及致残的主要原因,我国每年早产儿大约有450万,早产发生率已经达到5%~15%[1-2],并且随着社会压力越来越大,早产发生率也成逐年增长的态势。临床治疗早产存在过度干预或者诊断及干预不及时的情况,其主要原因是诊断不客观,一般早产患者症状很明显后才进行干预,因此早期的发现与及时治疗就非常重要。传统预测早产手段根据子宫收缩、宫颈改变、胎膜早破、阴道出血等,受个体主观判读的影响较大,仅凭B超测宫颈长度缩短来判断是否发生早产,阴性预测值较低。本项研究fFN测定在预测早产中的临床应用,研究目的意义:fFN作为一个预测早产比较客观的指标,通过对其研究,能够更好地指导临床,对于早产危险程度不同的孕妇作出不同的处理,fFN检测能科学的、准确的对早产进行管理。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在我院产科门诊定期产检出现先兆早产症状的孕妇共96例,均为单胎初产,孕周24~34周。所有患者均符合诊断标准,无中度及重度阴道出血、胎膜早破、胎盘早剥、前置胎盘,有妊娠合并症,24h内无性交。
1.2 方法 采集所有患者阴道分泌物中fFN并进行测试,fFN测定方法:采用fFN上转发光定量试剂盒,对fFN进行定量测定。拭子头应浸没在稀释液中,拭子头在内壁上滚动或是震荡试管10~15秒,以保证标本尽可能多的溶于稀释液,随后即将拭子取出丢弃,盖上试管盖。如若无法在采样后8小时内检测,则需置于-20℃以下保存。取70μl标本加入加样孔中,室温放置20分钟。fFN>50ng/ml为阳性。测量子宫颈内口至外口的距离,超声仪器采用阿洛卡3500,探头频率5.5~7.0MHz的阴道超声进行测量,具体测量方法详见文献描述[3],以宫颈长度≤30mm[4]为异常。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0.0统计软件,率的比较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fFN结果与早产发生率 fFN检测的96例先兆早产孕妇中,其中28例fFN呈阳性,68例呈阴性;阳性组在7d内、14d内和37周内分娩的分娩率与阴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fFN预测早产发生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见表1。
2.2 fFN联合宫颈长度预测早产发生率 28例fFN阳性患者中18例宫颈长度≤30mm,早产率94.4%(17/18),与宫颈长度>30mm患者早产发生率(10%) 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18.41,P<0.05)。
3 讨论
目前,临床上往往依据宫颈评分、胎膜是否破裂、宫缩情况等判断先兆早产[5]。fFN相对于传统的预测早产的指标,可以更准确地筛选出早产高危人群,从而给予及时准确的干预措施,预防早产的发生[6]。本研究发现在孕24~34周的先兆早产孕妇中,检测fFN可以提高对早产的预测性。96例患者中,fFN对在7d内、14d内及孕37周前发生早产的阳性预测值分别为37.5%,59.4%和63.1%,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100%,95%和94.7%。对于有早产风险的fFN 阳性的孕妇,由于fFN阳性预测值并不是很高,应当结合临床宫颈长度测量来评估早产的风险,对于确有早产风险的孕妇,临床上应积极干预,而对于fFN阴性的孕妇,则避免不必要的医学干预,这样,一方面可以减少孕妇的精神压力,另一方面也可以节省医疗资源的占用,避免不必要的住院及检测费用。
参考文献
[1]崔世红,葛会敏.妇产科学[M].第2版.郑州大学出版社, 2009:376.
[2]曾蔚越.早产与早产儿[M]. 北京: 人民军医出版社,2006:10-12.[3]乐杰.妇产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86-87.[4]王辉.米非司酮配伍利凡诺尔羊膜腔内注射中孕引产218 例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科学,2011,1( 7) : 98.
[5曹伟.宫颈长度联合胎儿纤连蛋白检测在早产预测中的价值[J].山东医药,2010,50(15):62-63.
自发性早产的预测方法评价 篇4
1 胎儿纤维连接蛋白
胎儿纤维连接蛋白 (fetal fibronectin, fFN) 是一种多糖蛋白, 存在于绒毛膜与蜕膜连接间隙细胞外基质中, 对绒毛膜与蜕膜起到连接和黏附作用。妊娠22周前由于胎膜与绒毛膜之间的连接未闭合, 在宫颈和阴道分泌物中仍能检测到fFN。妊娠22周后直到临产前在正常孕妇宫颈和阴道分泌物中检测不到fFN。妊娠22周后fFN进入阴道的可能途径包括:①生殖道的感染引起绒毛膜羊膜炎, 炎性细胞因子促进局部fFN合成增加, fFN渗入宫颈和阴道分泌物中。②宫缩机械作用导致绒毛膜与蜕膜分离, 使fFN进入宫颈和阴道分泌物中。在早产预测中fFN具有较高的阴性预测值, 马京梅等进行的多中心研究结果显示[4], 阴道分泌物中fFN对7天内分娩预测敏感性 77.4%, 特异性69.8%, 阳性预测值 (PPV) 13.3%, 阴性预测值 (NPV) 98.4%;对34孕周内分娩预测, 其敏感性、特异性、PPV和NPV分别为71.1%、74.3%、20.6%、96.5%。Harald等[5]进行文献荟萃分析, 利用fFN进行早产预测, 妊娠37周和34周前分娩的敏感性分别为52%和53%, 特异性为85%和89%, 在检测后7天、14天、21天内分娩的敏感性为71%、67%、59%, 特异性为89%、89%、92%。fFN测定用于自发性早产预测的临床价值在于其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阴性预测价值。若妊娠22~35周检测fFN阳性, 预示发生自发性早产的可能性大, 对于伴有临床症状者, 要采取积极保胎及促胎肺成熟等治疗措施, 以改善早产儿预后。若fFN阴性, 14天内自发性早产可能性极小, 严密监测, 避免过度治疗和不必要的干预。对于早产高危人群, 如有自发性早产史或晚期流产史、宫颈手术史、生殖道感染史、双胎、羊水过多或子宫畸形、孕期过度紧张、焦虑等孕妇, 可进行fFN检测预测早产的风险。而早产低危人群一般不需要常规进行早产预测。fFN检测结果受阴道检查、阴道流血、24小时内性交及胎膜早破等因素的影响, 检查时应注意避免上述因素的存在。
2 宫颈长度及形态的超声测量
目前阴道或腹部B超测量宫颈长度 (cervical length, CL) 已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简便、易操作、无创伤。正常情况下, 宫颈长度应大于30mm, 妊娠32周后随着孕周增加宫颈长度开始发生变化, 不同样本量、不同种族其均值不同。多项研究显示, 不论单胎、双胎或多胎, 宫颈缩短对于预测34孕周前的自发性早产有较高特异性。国内多中心研究结果显示[4], 以宫颈长度≤30 mm为阳性, >30 mm为阴性, 宫颈长度预测7天内分娩的敏感性、特异性、PPV和NPV分别为53.1%、65.8%、9.1%和95.6%;对34孕周内分娩预测敏感性、特异性、PPV和NPV分别为59.1%、65.4%、14.1%和94.3%。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通过回顾性分析595例妊娠37周后分娩的单胎正常孕妇, 阴道超声动态测量的宫颈长度, 结果显示, 妊娠11~13+6周、妊娠20~24周、妊娠28~32周及妊娠36周后的宫颈平均长度分别为38.85±3.11 mm、38.92±4.10 mm、36.43±4.69 mm和30.63±6.11 mm, 除妊娠24周前, 两次测定的宫颈长度无差异外, 其余任何2个时期比较, 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 (P均<0.01) , 提示妊娠24周后随着孕周增加宫颈长度呈现进行性缩短[6]。另一项大样本研究测定了5370例孕妇妊娠中晚期宫颈长度, 妊娠22~24周99.4%的孕妇宫颈长度≥30 mm, 宫颈长度<30 mm、<25 mm、<15 mm者分别为0.6%、0.2%、0.1%。妊娠28~32周宫颈长度≥30 mm者占93.4%, 宫颈长度<30 mm、<25 mm、<15 mm者分别为6.6%、2.7%、0.5%。妊娠中、晚期宫颈长度与早产的发生关系如下:本研究中早产总的发生率为5.4% (289/5370) , 妊娠22~24周测量宫颈长度的5277例孕妇共有196例 (3.7%) 发生了早产, 宫颈长度≥30 mm的5245例孕妇中有190例 (3.6%) 发生早产, 宫颈长度<30 mm的32例中有6例 (18.8%) 发生早产, 其中宫颈长度<25 mm的10例中有4例发生早产, 宫颈长度<15 mm的4例中有2例发生早产。宫颈长度<30 mm、<25 mm及<15 mm的孕妇早产发生风险分别是宫颈长度≥30 mm孕妇的5.2倍、11.1倍和13.8倍。妊娠28~32周测量宫颈长度者4379例, 其中182例孕妇发生了早产, 宫颈长度<30 mm的290例孕妇中有60例 (20.7%) 发生早产, 其中宫颈长度<25 mm的118例中有39例 (33.1%) 发生早产, 宫颈长度<15 mm的23例中有14例 (60.9%) 发生早产。宫颈长度<30 mm、<25 mm及<15 mm孕妇的早产发生风险分别是宫颈长度≥30 mm孕妇的6.9倍、11.1倍和20.0倍[7]。Fait等[8]对25例三胎妊娠的孕妇检测宫颈发现, 宫颈长度<35 mm其妊娠33周前分娩的敏感性、特异性、PPV、NPV分别是67%、94%、67%和94%。Goldenberg[9]等研究显示, 妊娠24周双胎妊娠的孕妇宫颈长度≤25 mm是预测自发性早产的最佳指标。对于妊娠32周前宫颈长度<30 mm, 尤其小于25 mm者, 或宫颈内口漏斗长度大于宫颈总长度的25%, 提示自发性早产的可能性大, 对于有症状的先兆早产孕妇应给予促胎肺成熟治疗, 并积极应用宫缩抑制剂保胎治疗, 必要时可行宫颈环扎术。
国外有学者应用阴道超声进行宫颈腺区 (cervical gland area, CGA) 的测量, 研究提示CGA缺乏比宫颈长度预测早产更准确。Fukami等曾对3367例孕妇测量宫颈长度和CGA, 结果显示, 宫颈长度测定、CGA缺乏及两者联合在预测妊娠32周前分娩的敏感性分别为50.0%、75.0%、50.0%, 特异性为98.5%、99.8%、99.8%, PPV为8.3%、54.5%、40.0%, NPV均为99.9%。三者用于预测32周后分娩的敏感性分别为18.2%、2.3%、2.3%, 特异性为98.9%、99.7%、99.7%, PPV为33.3%、18.2%、20.0%, NPV为97.6%、97.2%、97.2%。由此可见, 阴道超声测定CGA缺乏对预测妊娠32周前早产分娩有极高的阳性预测值, 是否可作为一项独立的临床预测指标有待进一步探讨。
3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 (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binding protein-1, IGFBP-1) 由母儿肝脏、蜕膜细胞、卵巢颗粒细胞合成和分泌, 可在孕妇血液和羊水中检测出, 在宫颈分泌物中检测到的是高磷酸化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 (phosphorylated 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binding protein-1, pIGFBP-1) 。当分娩发动时胎膜与蜕膜分离, 使少量的pIGFBP-1渗到宫颈分泌物中就可被检测到。Ting等[10]对108例妊娠24~34周有早产症状或有高危因素的孕妇进行pIGFBP-1与fFN比较, 结果显示pIGFBP-1和fFN阴性平均分娩孕周均为37.4周, 在48小时、7天、14天内分娩的pIGFBP-1 NPV为100%、92%、92%, fFN NPV为97%、89%、89%。
总之, 目前临床上较准确且较成熟的自发性早产预测方法为阴道或宫颈分泌物中fFN的测定和超声测量宫颈长度, 两者均可作为自发性早产单独预测的指标。对于有早产高危因素的孕妇适时进行早产预测, 能及时发现早产的人群并进行多方面严密监测, 必要时可给予抑制宫缩剂保胎及促胎肺成熟治疗等, 以改善早产结局。
参考文献
[1]曹泽毅.中华妇产科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362-371.
[2]Cunningham FG, Leveno KJ, Bloom SL, et al.Williams Obstetric[M].23th.New York:Mc Graw-Hill Com, 2011:804.
[3]郭战坤, 马京梅, 范玲, 等.北京地区早产现状及早产儿结局的调查分析[J].中华妇产科杂志, 2010, 45 (2) :99-103.
[4]马京梅, 杨慧霞, 郭战坤, 等.阴道分泌物胎儿纤维链接蛋白与宫颈长度联合预测早产的多中心前瞻性研究[J].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2009, 12 (3) :190.
[5]Harald L, Alexandra K.Fetal fibronectin-how useful is in the predic tion of preterm birth[J], BJOG, 2003, 110 (SUP20) :66-70.
[6]曲首辉, 时春艳, 陈倩, 等.孕中、晚期孕妇子宫颈长度测量对早产的预测价值[J].中华妇产科杂志, 2011, 46 (10) :748-752.
[7]陈俊雅, 范晓冬, 陈倩, 等.阴道超声动态测量正常妊娠妇女的宫颈长度[J].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2012, 15 (1) :16-19.
[8]Gideon Fait, Josep Har-Toov, Ilan Gull, et al.Cervical length multife tal pregnancy reduction and prediction of preterm birth[J].Journ of Clinical Ultrasound, 2005, 7 (33) :329-332.
[9]Goldenberg RL, Iams JD, Moodovnik M, et al.The preterm predictio study:risk factors in twin gestation[J].Obstet Gynecol, 1996, 17 (10) :1047-1053.
早产的预测方法研究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整群选取2014年3月15日—2015年3月15日在该院住院行保胎治疗的96例先兆早产平均年龄 (27.2±1.4) 岁孕妇作为研究对象, 所有研究对象均用阴道B超测量宫颈长度, 同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 检测胎儿纤维连接蛋白 (f FN) 。
入选该研究的对象应诊断为先兆早产并需要住院保胎治疗的孕妇, 均为单胎初产, 且无早产史, 流产次数≤2次, 产检未发现严重胎儿畸形, 所有对象均可要求得到其妊娠结局的资料。该研究经过该院伦理学会的批准, 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1.2.1 B超测量宫颈长度
该研究采用阴道B超测量宫颈长度, 测量时间为入院后12 h内。具体操作方法:嘱患者排尿, 取膀胱截石位, 用一次性避孕套罩住阴道探头, 套内外均涂以消毒耦合剂, 操作者戴手套, 右手持探头柄, 将探头徐徐送入阴道穹窿部, 转动于矢状面, 使宫颈内口和外口显示清楚后测量宫颈长度 (宫颈内口和外口间的长度) , 取3次测量数据的均值。
1.2.2 胎儿纤维连接蛋白 (f FN) 检测方法
采样前24 h内应禁止性交, 避免阴道检查等可使阴道出血的情况, 防止阴道出血子宫收缩。常规术前准备后取膀胱截石位, 扩开阴道暴露宫颈后将无菌拭子置于阴道后穹隆10~15 s采集所需标本, 拭子与缓冲液充分混合10 s后, 测定f FN含量。根据检测方法不同, 设置分组。A组:超声检测组, B组:f FN检测组, C组:B超测量联合f FN组。
1.3 诊断标准
1.3.1 A组超声检测[3]:宫颈长度≤30 mm定义为阳性, 宫颈长度>30 mm定义为阴性。
1.3.2 B组
f FN检测: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 测定孕妇宫颈阴道分泌物中的胎儿纤维连接蛋白, f FN≥50ng/m L为阳性。
1.3.3 C组
B超测量联合f FN:采用串联试验的方法, 两种方法结果均为阳性时定为阳性, 其他结果定义为阴性。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并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 (n (%) 表示, 采用χ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A组:B超测量宫颈长度对早产的预测结果
96例先兆早产的孕妇, 妊娠结局为早产者42例, 早产发生率为43.75%。发生早产的42例孕妇平均宫颈长度为 (19±5) mm, 足月产的54例平均宫颈长度为 (32±4) mm, 两组平均宫颈长度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t=8.899, P<0.05) , 可认为早产者的宫颈长度均值小于足月产者。
用B超测量96例孕妇的宫颈长度, 62例孕妇的宫颈长度≤30 mm, .其中39人发生早产, 早产发生率为62.9%;34例孕妇宫颈长度>30 mm, 其中3人发生早产, 早产发生率为8.8%。B超测量宫颈长度阳性组和阴性组的早产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χ2=26.096, P<0.05) 。结果见表1。
注:*与宫颈长度≤30 mm组相比, χ2=26.096, P<0.05。
2.2 B组:f FN检测对早产的预测结果
96例先兆早产孕妇中, f FN阳性者56例, 其中37人最终发生早产, 早产发生率为66.1%;f FN阴性者40例, 其中5人最终发生早产, 早产发生率为12.5%。f FN阳性组和阴性组的早产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χ2=27.211, P<0.05) 。见表2。
注:*与f FN阳性组相比, χ2=27.211, P<0.05。
2.3 C组:联合检测 (B超测量宫颈长度+f FN) 对早产的预测结果
采用B超测量宫颈长度联合f FN的方法对早产进行预测, 两种方法结果均为阳性者才定为阳性。联合检测96例孕妇, 结果为阳性者 (B超测量宫颈长度<30 mm且f FN阳性者) 38例, 其中35例早产, 早产发生率为92.1% (35/38) ;结果为阴性者58例, 7例早产, 早产发生率12.1% (7/58) 。联合监测阳性组和阴性组的早产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χ2=59.138, P<0.05) 。联合检测结果见表3。
2.4 不同方法对先兆早产的预测价值。
宫颈长度≤30 mm预测先兆早产的敏感度为92.86%, 特异度为57.40%, 阳性预测值为62.90%, 阴性预测值为91.18%。f FN阳性预测先兆早产的敏感度为88.10%, 特异度为64.80%, 阳性预测值为66.07%, 阴性预测值为87.50%。该研究中以宫颈长度30 mm为临界点, 结合f FN预测早产, 两项指标联合预测先兆早产的敏感度为83.30%, 特异度为94.44%, 阳性预测值为92.11%, 阴性预测值为87.93%。见表4。
3 讨论
3.1 宫颈长度的B超测量在先兆早产中的预测作用
测量妊娠晚期宫颈长度对早产进行预测这一方式具有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可行性。这种方法也被认为是早产预测的有效方法之一[4]。
吴玲等[5]用宫颈长度超声测量和f FN联合预测121例先兆早产孕妇, 采用宫颈长度≤3 cm为宫颈缩短, f FN浓度>50 ng/m L为阳性的标准, 认为宫颈长度≤3cm者在7 d内分娩的特异度和阳性预测值都较高。易清华[6]对80例先兆早产孕妇进行预测时, 采用宫颈长度<20 mm为宫颈缩短, f FN浓度>50 ng/m L为f FN阳性的标准。两种标准得到的结果比较, 认为用30 mm作为临界值其特异度和阳性预测值较高。故该研究采用30 mm作为宫颈缩短的界值。该研究中宫颈缩短组和宫颈正常组的早产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认为宫颈缩短组孕妇早产发生率高于宫颈正常组 (χ2=26.096, P<0.05) , 其预测先兆早产的敏感度和阴性预测值分别是92.86%、91.18%, 与邓曦[7]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表明宫颈长度对早产预测具有一定的意义。
3.2 胎儿纤维连接蛋白在先兆早产中的预测作用
若孕20~37周检出的宫颈分泌物中的胎儿纤维结合素含量≥50 ng/m L, 则早产可能性较大, 应当引起临床医生的足够重视。因为胎儿纤维结合素的异常升高表明着绒毛蜕膜界面可能发生了破裂。许多研究都已经显示宫颈或阴道分泌物中的f FN可作为早产的潜在预测指标, 但不同的研究结果差别较大[8,9]。在该研究中, f FN阳性组的早产发生率与f FN阴性组比较,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χ2=27.211, P<0.05) , 可认为f FN阳性组的早产发生率高于阴性组。此外, f FN预测先兆早产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是88.10%、64.8%、66.07、87.50%, 具有较好的敏感度和阴性预测值。
3.3 胎儿纤维连接蛋白和宫颈长度联合检测在先兆早产中的预测作用
关于各项指标联合预测早产的研究是当前临床医生关注的热点, 但是不同的研究的结果也有所不同[10,11]。顾逢春等[12]采用f FN联合宫颈长度的方法对先兆早产孕妇的妊娠结局进行预测得到的37周内分娩的敏感性为94.4%, 特异性为96.2%, 阳性预测值为94.4%, 阴性预测值为96.2%。王晓彩等[13]的研究中联合预测的敏感性为85.7, 特异性为81.2, 阳性预测值为66.7%, 阴性预测值与92.9%。
该研究采用宫颈长度和f FN联合测量的方法, 两项指标均为阳性才认定为阳性, 追踪并分析妊娠结局发现, 联合检测阳性组和阴性组的早产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χ2=59.138, P<0.05) 。该研究联合测定预测早产的敏感性为83.3%, 特异度为94.4%, 阳性预测值为92.11%, 阴性预测值为87.93%。联合测定较单独测定的结果相比, 特异度和阳性预测值明显提高, 灵敏度和阴性预测值无明显提高, 但仍保持在较高水平, 能较有效地运用于早产的预测。
综上所述, 对于先兆早产的孕妇可同时进行宫颈长度和f FN的检查, 由于其特异度和阳性预测值较高, 如联合测定为阳性, 应提高警惕, 加强监护, 尽早治疗, 抑制宫缩, 延长孕龄。对于单项指标阳性的孕妇, 也应根据临床实际决定是否早期治疗。对于两项指标均阴性的孕妇, 可避免过度治疗。
摘要:目的 研究宫颈长度的B超测量和胎儿纤维连接蛋白 (f FN) 联合检测在先兆早产预测中的作用。方法 整群选取2014年3月15日—2015年3月15日在该院住院保胎治疗的96例先兆早产病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检测方法不同, 设置分组。A组:超声检测组, B组:f FN检测组, C组:B超测量联合f FN组。96例病例均采用阴道B超测量宫颈长度, 同时进行胎儿纤维连接蛋白测定, 追踪并记录其妊娠结局。结果 A组宫颈长度预测先兆早产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是92.86%、57.4%、62.90%、91.18%。B组f FN预测先兆早产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是88.10%、64.8%、66.07、87.50%。C组宫颈B超测量联合f FN预测先兆早产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是83.3%、94.44%、92.11%、87.93%。结论 C组B超测量宫颈长度联合胎儿纤维蛋白, 可提高先兆早产预测的特异度和阳性预测值, 对于先兆早产的预测具有一定的意义。
早产的预测方法研究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取笔者医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先兆早产孕产妇100例为研究对象。年龄22~38岁, 平均年龄 (25.2±1.2) 岁。孕周29~37周, 平均孕周 (32.8±1.2) 周。孕妇宫口开大范围在3 cm以下, 胎膜无异常, 不存在其余合并症。规律性宫缩≥4次/h, 持续30 s/次。部分产妇存在阴道少量流液、流血。结合超声检测途径分成对照组以及实验组, 各50例。对照组予以经腹部超声检测, 实验组予以经阴道超声检测。两组患者的孕周、年龄等一般资料进行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2 方法
两组产妇均给予超声检测, 仪器选择SAMSUNG MEDISON-X6型超声。对照组:探头频率控制为3.5 MHz, 检测前将患者膀胱适当充盈, 取无菌避孕套套住探头, 取耦合剂在避孕套内外涂抹, 于耻骨联合上方通过移动确定宫颈矢状切面, 观察产妇宫颈内口、宫颈外口以及宫颈管。对宫颈内、外口之间的距离进行检测, 记录宫颈长度。如果存在宫颈漏斗以及羊膜囊嵌入, 则宫颈长度为漏斗最低点以及宫颈外口之间的距离。实验组:探头频率控制为7.5 MHz, 在患者膀胱排空后进行检测, 无菌避孕套套住探头, 取耦合剂在避孕套内外涂抹, 探头置于阴道内部, 并靠近宫颈, 子宫颈矢状面的显示以及检测同对照组一致。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 15.0对数据进行分析, 计数资料以百分数 (%) 表示, 采用x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验组宫颈长度<2.6 cm的早产率为63.3%, 宫颈长度在>2.6 cm的早产率为25%。对照组宫颈长度<2.6c m的早产率为3 0.8%, 宫颈长度在>2.6 c m的早产率为4.3%。实验组早产率均比对照组要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在国内, 早产的发生率较高, 占5%~15%的比率, 其病因复杂, 发病机制较多, 目前表明与宫肌功能异常、子宫膨胀过度以及妇科炎症等因素有关。早产的危害性较大, 对胎儿的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均会造成不良影响, 导致早产儿生活能力下降, 加大颅内出血、肺部疾病、感染以及硬肿症的发生率, 还可对胎儿的智力造成影响。因早产导致的死亡在早产胎儿中占据15%的比率, 因此需要尽早对早产进行预测, 及时处理[2]。
早产导致的症状较多, 妊娠晚期产妇下腹部以及肌肉可出现变硬的情况, 且有发胀感, 宫缩每隔10 min出现1次, 可持续30 s/次以上, 若宫颈管同时存在缩短情况, 则可确定为先兆流产。早产征兆中, 阴道出血也是常见的一种, 需要注意的是, 因胎盘早剥、宫颈炎症以及前置胎盘作用也会导致阴道出血, 但其出血量比早产征兆出现的阴道出血量要更多。产妇可出现温水样液体流出, 且伴有阵痛, 此为早产征兆[3]。
产妇若出现以上几种症状, 则要及时调整产妇体位为左侧卧位, 并结合胎儿的情况对其基于保胎干预, 延长产妇的妊娠期, 保障胎儿的生存率。
目前对于早产的预测, 主要应用超声对产妇宫颈长度进行检测, 宫颈退缩为宫颈制约力下降、成熟的一种表现, 尤其与宫颈机能异常、低体质指数、多胎妊娠等宫颈因素导致的早产联系密切。应用超声对宫颈长度进行检测, 优势明显, 体现在其客观、无创、可重复以及精确, 且其检测途径较多, 包括经阴道、经腹部以及经会阴等途径, 其中经阴道检测的价值性在临床上得到更多认可。经腹部应用超声进行检测, 需要产妇事先保持膀胱充盈, 这对宫颈解剖位置影响较大, 可导致宫颈增长, 经腹部检测在一定范围内会因膀胱容量增加, 导致宫颈长度增加, 导致早产的预测结果收到影响, 降低了精准性。而经阴道超声进行检测, 超声探头与宫颈组织相接近, 产妇不需要充盈膀胱, 因此宫颈长度也不会出现变化。然而经阴道进行超声检测对产妇有一定的心理作用, 会过于担心感染、出血以及早产等情况, 因此临床依从性会受到影响, 且经阴道进行超声检测要求的技术、仪器条件较高, 因此临床推广有一定难度。
笔者医院研究得出, 实验组宫颈长度<2.6 cm的早产率为63.3%, 宫颈长度在>2.6 cm的早产率为25%。对照组宫颈长度<2.6 cm的早产率为30.8%, 宫颈长度在>2.6 cm的早产率为4.3%。实验组早产率均比对照组要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可见, 应用超声对产妇宫颈长度进行检测, 对预测产妇早产有较高的价值性, 且其中以经阴道超声检测的精确性较为理想, 优于经腹部超声检测, 对宫颈长度<2.6 cm的产妇, 临床上需要加强关注以及干预。
参考文献
[1]张晓莉, 温龑晨.超声检测宫颈长度预测早产的临床价值[J].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4, (4) :670-671.
[2]魏玮, 李俊鹏, 杨汇娟.超声检测宫颈长度预测早产的临床价值[J].中国保健营养月刊, 2013, 23 (3) :1539.
早产的预测方法研究 篇7
1 正常妊娠的宫颈
正常宫颈长度 (内口至外口) 约30~70 mm。宫颈形态分“T”型、“Y”型、“V”型或“U”型。正常无宫缩时宫颈形态呈“T”字形, 内口呈关闭状态, 羊膜囊在其上方, 有些宫颈内口是展平的, 有的宫颈内口呈小三角形, 羊膜囊略为突入, 但加压时, 宫颈无缩短, 内口无扩张, 羊膜囊也未下降。时春燕等[3]统计154例正常孕妇的宫颈, 长度平均为 (36±5) mm, 宽度平均为 (4±1) mm, 均无宫颈内口开大。测量不同孕周的宫颈长度和宽度, 结果从妊娠中期到妊娠晚期宫颈长度轻微缩短, 宫颈管宽度轻度增加, 但各孕周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妊娠中晚期正常的宫颈长度多大于25~30 mm[3,4,5]。所以宫颈长度>30 mm, 可以减少对孕妇的不必要干预。
2 宫颈缩短容易导致早产
中晚孕期随着胎儿长大及羊水增多, 宫腔压力增大, 宫颈长度稍微缩短, 如果宫颈缩短到一定程度, 将会导致早产。宫颈缩短出现时间越早, 早产风险越高。李萍等[2]统计180例正常足月产孕妇 (称足月产组) 宫颈长度平均值为 (36.6±6.2) mm, 134例先兆早产孕妇中有59例早产 (称早产组) , 75例足月产 (称先兆早产组) , 早产组及先兆早产组宫颈长度分别是 (26.9±6.7) mm及 (32.8±7.1) mm, 将早产组与足月产组比较、先兆早产组与足月产组比较, 宫颈长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及P<0.05) 。以宫颈长度<30 mm为分界线, 宫颈长度预测早产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5%、88%、86.2%、95.7%。时春燕等[3]报道的58例先兆早产孕妇中, 早产组 (11例) 宫颈长度均≤26 m, 平均值 (18±6) mm, 显著短于非早产组 (47例) 的 (32±6) mm, 两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 (P<0.001) 。以宫颈长度≤26 mm为界限值, 预测先兆早产孕妇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100%、81%、55%、100%, 与陈玲等[5]报道基本一致。在临床上发现大多数宫颈长度小于25 mm的妊娠妇女在孕24周前较宫颈正常的孕妇更容易出现无症状的宫缩。经产妇的宫颈长度如果小于25 mm, 其发生早产的几率要比宫颈长度超过25 mm的经产妇高3~5倍[6]。由此可见, 早产的发生与宫颈缩短关系密切。
3 宫颈内口宽度及宫颈管宽度与早产的关系
很多研究发现, 在妊娠过程中, 宫颈形态呈动态的改变。一般认为在16~20周后宫颈管进行性缩短, 伴或不伴宫颈内口的开大;部分患者在妊娠中期表现为宫颈内外口均开大, 胎囊突入到颈管内, 但宫颈管并不缩短。文献[3,7]显示, 正常孕妇宫颈管内径<5 mm, 当宫颈管内径≥5 mm发生早产的危险性增加, 发生率可达27.8%。宫颈内口开大、漏斗形成也与早产密切相关[3,5,7]。宫颈漏斗部形成的过程, 即是宫颈从正常“T”字形变成“Y”字形, 又变为“V”字形及“U”字形的过程, “U”字形的漏斗部较“V”字形漏斗部与早产的发生更具有相关性。有研究认为, 当漏斗部小于颈管长度的25%时, 没有发生早产的相关性, 在25%~50%之间以及超过50%时, 有发生早产的相关性[8]。从这点来看, 可以使漏斗部小于宫颈管长度25%的孕妇不必过于恐惧或者过早实施临床干预。即使宫颈长度超过25 mm, 如果孕妇宫颈出现漏斗部, 仍是将来导致宫颈缩短而早产的高危人群。但是, 少数短宫颈的孕妇, 即使宫颈长度<2 cm, 但宫颈机能良好, 内口不开大, 也可以维持妊娠至足月。
4 超声在早产的预防及治疗中的应用
超声发现宫颈缩短, 内口开大, 可以采取休息等保胎措施, 当超声检查发现宫颈管长度缩短或胎囊突出至宫颈管甚至宫颈外口, 再实施环扎术, 称为有超声指征的宫颈环扎术。多数文献报道当宫颈长度≤25 mm时施行环扎术可以延长孕周, 预防早产。时春燕等[9]对35例宫颈长度≤25 mm诊断为宫颈机能不全的孕妇施行宫颈环扎术, 手术孕周为18~26周, 足月分娩57.1% (20/35) , 早产为34.3% (12/35) , 晚期流产3例。可见, 环扎术使大部分先兆早产孕妇免于早产。Daskalakis等[10]对46例孕妇在孕18~26周超声检出有宫颈扩张及胎囊膨出孕妇, 29例接受宫颈环扎术 (环扎术组) , 17例拒绝手术 (对照组) , 环扎术组与对照组, 早产率分别为31%和94.1%, 新生儿存活率分别为96%和57.1%。因此当超声发现宫颈管缩短或宫颈管扩张、胎囊膨出时, 进行急诊宫颈环扎术可以减少早产发生, 延长孕周, 提高新生儿存活率, 而且通过超声监测宫颈, 正确评价宫颈机能, 使部分被认为是高危人群的妊娠妇女免于临床过早干预[9,11]。由于正常宫颈长度对早产阴性预测价值很高[2,5,10], 因此在高危人群中使用超声动态监测宫颈改变, 可以减少宫颈环扎术的使用, 避免不必要的手术干预及治疗。根据美国妇产科医师学会 (ACOG) 2004年推荐[12], 对3次或3次以上不明原因妊娠中期流产及早产史者, 建议在妊娠13~16周进行选择性环扎, 属预防性环扎。对于宫颈缩短或有宫颈漏斗形成者, 应当谨慎决定是否行紧急环扎术。宫颈管<10 mm时, 应当进行环扎术。仅有单一的宫颈变化, 或单一的宫缩变化都不是进行宫颈环扎的明确指征, 而应动态监测, 包括宫颈变化及宫缩进展。当有进行性发展时, 及时干预可以延长孕龄, 降低早产及不良妊娠发生率。
5 妊娠过程中超声监测宫颈的时机
有孕晚期流产或早产病史、各种手术或产伤造成宫颈损伤的病史或子宫畸形等早产高危因素的人群, 建议超声监测宫颈。但是目前监测宫颈的时机尚存争议。Van Rijsw等[13]认为有流产或早产病史的孕妇宫颈长度的缩短一般发生在孕20周之前, 因此在孕20周超声筛查胎儿畸形的同时测量宫颈长度, 之后至少要在孕24周时再进行一次宫颈超声检查, 而后是否需继续监测则根据前2次的检查结果来决定。陈玲等[5]研究资料显示, 正常组孕妇其宫颈长度在孕24周和孕28周时无显著性变化, 于孕32周后开始明显缩短;而高危组孕妇其宫颈长度在孕24周和孕28周时均已明显短于同期正常组, 差异有显著意义, 但孕32周时的宫颈长度测值虽然亦短于正常组, 差异却无显著意义。因此提出在孕24~28周时检测宫颈较理想。也有人提出, 根据患者合并的高危因素来决定超声检查的时机, 孕14~18周宫颈长度正常的高危孕妇需要在孕18~22周再次行超声检查确认, 而对于有过中孕期流产史或早期早产史的极高危孕妇, 至少要在孕14~24周之间每2周行一次超声检查[14]。Jenkins等[15]在超声下动态监测宫颈, 对76例23~34孕周的先兆早产孕妇, 超声下监测宫颈10 min, 其中31例 (47%) 宫颈缩短4~10 mm, 早产率 (27%) , 显著高于宫颈未发生明显变化者 (11%) , 因此认为动态监测宫颈长度对预测早产有一定价值。但是, 不主张长时间超声监测胎儿, 以免对胎儿造成不良影响。
6 超声检查宫颈的方法
经腹部、经会阴、经阴道超声都可以检查宫颈。经腹部超声需充盈膀胱, 而且因胎头遮挡有少部分孕妇不能满意显示宫颈内口情况, 而且受充盈膀胱影响测量不准确。经会阴及经阴道超声不需充盈膀胱, 而且经阴道超声观察宫颈内外口较清楚, 超声测量较准确, 是目前首选的测量宫颈的方法[7], 但部分阴道流血及宫缩、腹痛患者不愿意接受阴道检查, 甚至会把阴道炎、先兆早产等原因归咎于阴道超声, 引起不必要的医疗纠纷。经会阴超声简单、安全、可靠, 孕妇及家属也容易接受, 但受阴道气体干扰, 少部分孕妇宫颈外口显示不理想。检查时, 可视具体情况而定。
7 其他预测早产的指标
由于早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16,17], 所以研究早产的预测指标也很多。如阴道分泌物胎儿纤维结合蛋白 (fetal fibronectin, f FN) , 血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β-h CG) 、C反应蛋白 (C-reactive protein, CRP) 、血中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等。但是, 这些预测指标尚没有达成共识和统一, 需要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很多学者将研究指标联合应用[18,19], 以提高指标的预测价值。
综上所述, 通过超声监测宫颈管长度及形态, 为临床对有早产风险的高危孕妇采取卧床休息等预防措施, 对可疑的宫颈机能不全患者何时进行宫颈环扎术提供了客观的依据[20,21], 并且避免了对部分高危人群实行过早干预。该方法简单、快速、安全, 可动态反复进行。目前, 超声监测宫颈的时机、宫颈长度的标准以及何时实施临床干预尚存争议。随着超声监测孕妇宫颈在临床应用的进一步研究, 将会明显改善早产高危妊娠妇女及胎儿的不良结局。
摘要:早产是围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很多资料显示, 早产与宫颈缩短、宫颈内口开大关系密切, 当宫颈长度小于25~30mm、宫颈内口开大, 早产风险增高。利用超声监测宫颈形态、测量宫颈长度预测早产风险, 及时采取保胎措施具有重要临床意义。本文就超声监测宫颈长度及形态在预测早产中的应用作一文献综述。
早产的预测方法研究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8年9月-2012年6月本院孕周在24~35周的孕妇68例, 依据f FN检测结果分为f FN阳性组35例和f FN阴性组33例, f FN阳性组:年龄23~47岁, 平均 (36.27±6.52) 岁, 孕周27~33周, 平均 (31.28±2.01) 周;f FN阴性组:年龄25~45岁, 平均 (34.82±5.58) 岁, 孕周26~34周, 平均 (30.92±2.27) 周。依据宫颈长度分为高分组31例和低分组37例, 高分组 (宫颈长度大于3 cm) :年龄23~45岁, 平均 (34.77±6.02) 岁, 孕周27~34周, 平均 (30.57±1.87) 周, 低分组 (宫颈长度小于3 cm) :年龄25~47岁, 平均 (35.27±4.97) 岁, 孕周26~33周, 平均 (31.13±2.17) 周。各组患者的年龄、孕周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 (1) 孕周在24~35周; (2) 伴随不规则宫缩; (3) 签署知情同意书且经医药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排除标准: (1) 胎膜早破、胎盘早剥、前置胎盘等; (2) 无心、肾、肝等重要脏器严重性疾病; (3) 拒绝或中途中止参与完成本次研究[5]。
1.3 方法
1.3.1 宫颈长度测量
通过对孕妇进行阴道指检, 测量宫颈长度, 检测结果由2名经验丰富主治医师进行判定[6]。
1.3.2 f FN检测
对所有孕妇进行阴道镜下阴道检查, 通过拭子缓慢蘸取宫颈阴道分泌物10 s, 完毕后将拭子上分泌物置入配备的缓冲液中, 充分摇匀10~15 s。拭子应尽量刮动试管内壁, 以使分泌物充分溶于缓冲液, 取出拭子, 将测试条有效测试区域部分置入缓冲液中, 静置15 min, 取出测试条, 并进行结果评定。所有操作和结果均严格依据说明书和相关规定进行, 阳性结果:出现2条线, 即反应线和质控线, 如反应线颜色很浅, 仍判断为阳性;阴性结果:只出现1条线, 即质控线[7]。
1.4 观察指标
统计孕妇7、14 d内分娩以及34周内早产的结果, 分析其与f FN检测、宫颈长度及两者联合检测的预测情况。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 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 多组资料比较采用F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高、低分组观察指标的比较
低分组孕妇7、14 d内分娩率以及34周内早产率均明显高于高分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例 (%)
2.2 f FN阳性组和f FN阴性组观察指标的比较
f FN阳性组孕妇7、14 d内分娩率以及34周内早产率均明显高于f FN阴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2。
例 (%)
2.3 f FN检测、宫颈长度和两者联合检测对孕妇早产的预测价值的比较
f FN和宫颈长度联合检测早产预测准确率明显高于单独f FN检测, f FN检测早产预测准确率明显高于单独宫颈长度,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3。
%
*与宫颈长度比, P<0.05;△与f FN检测比, P<0.05
3 讨论
早产是妇产科最常见的不良现象之一, 会致使胎儿出生后各器官发育不健全, 易并发呼吸困难、缺血缺氧性脑病等重度疾病, 严重降低新生儿生存质量, 甚至导致死亡的发生[8]。宫颈环扎术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预防早产、流产的产科手术, 可有效维持宫颈成熟以等待最佳分泌时机, 但该手术应用时机和对象尤为重要, 过晚实施对产妇无显著效果, 对正常孕妇实施会导致各种不良反应的发生[9,10]。f FN是一种高分子糖蛋白, 具有多种生物活性, 其中宫颈阴道分泌物中的f FN是产妇即将分泌时所排出的一种分泌物[11]。因此, 通过检测阴道f FN可有效预测孕妇分娩时间, 有利于医师尽早制定相应治疗措施[12]。
本研究结果显示, 本院通过宫颈长度检测的低分孕妇7、14 d内分娩率以及34周内早产率均明显高于高分孕妇, 通过f FN检测显示阳性的孕妇7、14 d内分娩率以及34周内早产率均明显高于显示阴性的孕妇, 对在24~35周的孕妇早产预测中, f FN和宫颈长度联合检测早产预测准确率明显高于单独f FN检测, f FN检测早产预测准确率明显高于单独宫颈长度。研究发现, 早产产妇在妊娠24~35周时由于分娩的发动, 会致使宫颈长度、位置、质地会出现较为明显变化、宫口会先露、开大情况, 通过宫颈长度可有效对孕妇进行早产预测, 但由于孕妇机体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 其预测准确率不够理想;产妇在分娩发动时, 细胞层面上也会出现较为明显的变化, 随着胎盘、子宫发育的成熟, f FN在妊娠约22周会逐渐消失, 但孕妇发生绒毛膜自子宫壁上发生错位, 会致使膜间组织受损导致蛋白降解, 使f FN通过膜组织间隙流入阴道;因此, 通过阴道f FN检测对孕妇早产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但存在一定的漏诊, 而通过联合应用两种检测方法明显提高了对孕妇早产的预测能力, 降低了漏诊风险, 且还可以有效精确孕妇妊娠发动时间, 有助于医师依据孕妇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治疗措施, 以延长孕妇的妊娠时间, 有利于降低早产的发生和提高胎儿出生后生存质量, 改善妊娠结局。此外, 通过联合检测有效区分了早产孕妇和正常孕妇, 减少了对正常孕妇的过度干预, 缓解了孕妇的精神压力, 避免了宫缩抑制剂的不良使用。
综上所述, f FN检测联合宫颈长度可有效提高对孕妇的预测能力, 有利于医护人员及时采取积极干预措施, 改善孕妇妊娠结局, 提高新生儿生存质量, 值得临床作进一步推广。
摘要:目的:探讨纤维连接蛋白 (f FN) 检测联合宫颈长度对孕妇早产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08年9月-2012年6月本院孕周在2435周的孕妇68例, 依据f FN检测结果分为f FN阳性组35例和f FN阴性组33例;依据宫颈长度分为高分组31例和低分组37例。对所有孕妇进行f FN检测和宫颈长度测量, 分析两者对孕妇7、14 d内分娩以及34周内早产的预测结果。结果:低分组孕妇7、14 d内分娩率以及34周内早产率均明显高于高分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f FN阳性组孕妇7、14 d内分娩率以及34周内早产率均明显高于f FN阴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f FN和宫颈长度联合检测早产预测准确率明显高于单独f FN检测, f FN检测早产预测准确率明显高于单独宫颈长度,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f FN检测比宫颈长度对孕妇早产的预测价值具有更高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而两者联合检测可有效显著提高对孕妇早产的预测价值, 值得临床推广。
早产的预测方法研究 篇9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6月~2014年6月本院收治的80例孕产妇作为研究对象, 产妇年龄20~34岁, 平均年龄 (22.4±2.8) 岁, 孕周28~36周, 平均孕周 (28.4±2.3) 周。80例孕产妇中初产者32例, 经产者48例。根据f FN检查结果可将其分为观察组 (40例) 和对照组 (40例) ;按照宫颈长度又可以将其分为高分组和低分组。
1.2 方法
针对本次研究中的80例孕产妇均进行f FN检测、宫颈长度检测。经阴道下f FN检查, 拭子缓慢的蘸取孕产妇经阴道分泌物维持10 s的时间, 之后将拭子上的阴道分泌物置入配备的缓冲液中, 进行10~15 s的均匀摇晃, 使得充分摇匀 (拭子尽量的刮动试管壁, 让阴道分泌物与缓冲液充分的融合, 将拭子取出) 。将测试条的测试区置于缓冲溶液中15 min后取出, 进行测定结果的评定。整个测试过程中, 所有的操作必须严格的按照规定以及操作说明进行。测试条上出现2条线为阳性, 其中线条颜色很浅, 也判定为阳性;出现1条线, 为阴性。宫颈长度测定, 通过孕产妇的阴道指检, 对宫颈长度进行测定, 检测结果由主治医生进行评定。
1.3 早产诊断标准[1]
(1) 孕周24~37周; (2) 发生宫缩; (3) 羊膜破裂, 有宫颈变化。
1.4 观察指标
针对本次研究中的80例孕产妇的早产预测检测结果分为7 d内分娩、14 d分娩、34周内分娩的结果进行分析比较, 并针对f FN检测联合宫颈长度的早产诊断预测准确率进行分析。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 (%) 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早产结果比较
针对本次研究中两种检测方法下孕产妇的早产预测结果进行分析, f FN检测联合宫颈长度对孕妇早产进行预测诊断的准确率98.75%, 高于f FN (90.00%) 检测、宫颈长度 (77.50%) 单独使用的准确率,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低分组孕产妇的早产率高于高分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孕产妇的早产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注:两组对比, P<0.05
注:两组对比, P<0.05
2.2 两组早产准确率比较
f FN检测孕产妇早产的准确率与宫颈长度对孕妇早产的预测准确率进行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f FN检测准确率90.00%明显的高于宫颈长度检测的准确率77.5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其中f FN检测联合宫颈长度对孕妇早产进行预测诊断的准确率98.75%高于f FN检测、宫颈长度单独检测时的准确率,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本文针对f FN检测联合宫颈长度对孕妇早产预测价值进行分析, 结果证明, 单独使用f FN检测、宫颈长度产妇的早产率不同, 组别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而且f FN检测联合宫颈长度检测的准确率高于两者单独使用下的准确率,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早产会造成胎儿出生后各个器官发育不良, 并产生呼吸困难、缺血性脑病等症状, 严重的影响着早产儿的生存。f FN检测技术, 是一种高效的早产预测诊断技术, 通过对孕产妇引导分泌物进行检测, 可以有效的对其分娩的时间进行预测, 便于医生为孕产妇以及早产儿制定治疗和护理措施[2]。
综上所述, f FN检测联合宫颈长度对孕妇早产进行预测, 可以提高孕产妇早产预测准确率、降低漏诊率、便于对孕产妇以及早产胎儿制定治疗措施, 改善早产儿的产后生存质量, 并缓解产妇的精神压力, 改善妊娠结局, 所以f FN检测联合宫颈长度对孕妇早产进行预测, 有较高的准确率和应用价值, 可以在临床治疗中进行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向芬.探讨测量宫颈长度在预测早产中的意义.中国医学创新, 2013, 10 (25) :9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