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交通运输(通用11篇)
低碳交通运输 篇1
摘要:随着经济发展, 人们消费水平日益提高, 私家车购买数量也在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私家车不但造成严重的交通拥堵, 而且车辆排放的尾气对环境污染加重, 成为全球变暖主要导火索之一。低碳经济在全球变暖这一大环境下提出, 刚一提出就一呼百应, 各国争相转变经济结构。为实现低碳经济, 我国大力支持公共交通的发展。
关键词:低碳经济,公共交通,资金投入
低碳经济是现今热门话题, 各国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力求实现低碳经济。在这种情势下, 对公共交通的大力支持提到了日程上来。公共交通不仅能缓解当前交通拥堵问题, 更能实现节能减排。公共交通在节约能源、减轻环境污染方面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2008年“两会”提出低碳经济后, 公共交通运输管理越发受到重视。本文就低碳经济下公共交通运输管理展开谈论。
1 低碳经济概念简介
低碳经济是一种正在兴起的经济模式, 核心是在市场机制基础上, 通过制度框架和政策措施的制定和创新, 推动高能效、节约能源、可再生能源和温室气体减排等技术的开发和运用, 促进全社会经济向高能效低能耗和低排放模式转型。所谓“低碳经济”, 是为缓解气候不利变化, 依靠技术创新和政策措施建立的较少排放温室气体的经济发展模式。“低碳经济”最早见诸于政府文件是在2003年的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随着全球变暖, 各国为应对气候变化纷纷采取措施, 我国也在节能减排方面给予高度重视。直到2008年“两会”全国政协委员吴晓青明确将“低碳经济”提到议题上来, 中国经济转型开始向低碳经济靠拢。
2 我国公共交通运输现有不足
公共交通一直是一个国家的基础交通, 但在前几年由于人们购买力的增强, 大部分有能力的人都购买了私家车, 公共交通一度衰退。私家车剧增带来的问题日益凸显, 最直观的便是交通拥堵, 特别是在上下班高峰时期, 北京交通几乎陷入瘫痪, 其他中小城市情况略微好点, 却也不乐观。在低碳经济这个概念提出后, 公共交通运输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 但是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些缺陷。
2.1 交通管理不符合城市规划
国家对公共交通投入大量资金, 但交通管理不当会致使资金浪费, 如果交通管理有碍城市规划, 反而会使公共交通达不到交通便捷的目的。城市规划与人口分布息息相关, 公共交通则是大部分人的出行工具, 如果交通管理安排不当, 在人口少的地区投入过多的交通设备势必造成能源的浪费。同样的, 如果城镇居民密集区公共交通设备投入不足, 必将造成居民出行不便, 起不到公共交通的作用。从哪种情况来看, 交通管理与城市规划不相符都将导致能源浪费, 有违低碳经济的初衷。
2.2 交通工具不能准时到达预定地点
交通设施迟到现象在公共汽车上表现比较明显。公共汽车是我们最常接触的一种公共交通设施, 公交晚点情况相信大家都深有感受。公路上越来越多的私家车是公路拥堵的主要原因, 公交运行期间赶上交通阻塞必然致使到站晚点。交通阻塞只是公交晚点的一个原因, 还有就是资金不足, 公交车辆不够, 如果有车辆出现突发状况, 没有其他车辆补充, 会致使公交短期瘫痪。资金不足还有另一个重要问题, 公交车不能及时报废更新, 老旧的车辆在运行速度及尾气排放方面都存在问题。
2.3 信息系统有漏洞
由于公共交通事业发展迅猛, 在很多城市完备的信息系统还没有确立, 这就导致公共交通管制不完善, 在交通运输中出现的很多问题不能及时解决。进入21世纪后, 信息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掌握第一手信息就占据的先锋地位。在公共交通运输管理方面信息同等重要。不能及时更新信息会导致管理方针的制定有偏差, 不能根据实际情况在指定地区投放公共运输设备, 信息系统不完备直接造成资源浪费。
3 针对现今不足提供以下管理方案
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改正问题才能优化体制改革, 在公共交通运输管理方面也不例外。针对以上不足, 提出以下几条建议。
3.1 制备合理管理方针
公共运输包含于城市规划, 但又有其独立发展的趋势。由于公共运输在近几年才发展迅猛, 日新月异, 致使管理方针制定不是很完备, 有些运输途径还会与城市规划相冲突, 为避免国家在公共交通运输方面投入的资金浪费, 制备合理管理方针变得尤为重要。公共交通运输要考虑人口密集程度, 在商业繁华区、校园所在地、旅游景点等地加大公共交通设备投入, 保证人们出行便捷。除了考虑人口问题, 公共交通运输还应注意一些客观因素。例如地铁的建设应避开地下运输管道。为保障煤气、天然气等运输安全, 地下运输管道会定期检查, 如果地铁与运输管道相近, 管道检查期间会影响地铁的正常营运, 为人们出行带来不便。而且一旦管道出现问题, 发生煤气、天然气泄漏, 地铁里人们的生命将受到严重威胁。合理的管理方针不仅能提高人们出行率, 保障人们生命财产安全, 还能从根本上节约成本。
3.2 加大资金投入
国家在公共交通运输方面已经投入大量人力物力, 但公共交通运输日益壮大, 现有资金不足以使公共交通进一步发展, 很多现有问题归根究底都是因为资金不足。加大资金投入, 提高公共交通舒适度, 吸引人们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如此便可减少私家车上道率, 不仅有利于道路通畅, 更能实现节约能源, 减少尾气排放。在车辆更新上也投入大量资金。以前的车辆在速度方面不及现在的车辆, 而且排放量大, 对环境有一定污染。投入资金购买排放量小、对环境污染小的公共交通设备, 从而达到绿色公交的目的。增加新型公交车能在提高乘车舒适度的同时实现节能减排, 达到低碳经济的目的。
3.3 落实信息系统管理
信息的完备性是公共交通运输事业有效运行的必要条件。在这个信息就是金钱的时代, 公共交通运输也需完备的信息系统。信息是公共交通运输的一种资源, 它不同于汽油柴油等可见的能源, 但在公共交通事业中的地位不容质疑。车辆信息能保证车辆正常运行, 降低在运行途中可能会出现的风险。道路信息能保证车辆畅通, 在经过交通拥堵的地段提前做好准备, 制定应对措施。人口信息能保证公共交通运输管理得当, 交通设备分布合理。政策信息在公共交通运输方面也很重要。政策信息是政策主体制定正确的政策、制定政策执行计划、控制政策执行过程的基础, 直接决定公共交通事业能否开展。由此可见, 信息的完备和畅通是公共交通运输过程中正确决策和有效运行的必要条件和关键因素。政府应加大投资力度, 着力开发公共信息平台, 提高信息的综合运用。
结束语
在全球倡导低碳经济这一大环境下, 公共交通运输事业如火如荼的展开。公共交通不仅为人们的出行提供方便, 更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碳的排放。完备的公共交通运输管理在经济转型、实现低碳经济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低碳经济理念与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不谋而合, 因此公共交通运输事业得到了国家的大力支持, 在这种形式下, 相信我国公共交通运输管理会越发完善。
参考文献
[1]魏东, 岳杰.低碳经济模式下的碳排放权效率探析[J].山东社会科学, 2010 (8) .
[2]徐亚华.中国城市公共交通发展战略思考[J].人民公交, 2010 (6) .
低碳交通运输 篇2
根据《加快推进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输发展指导意见》(简称《指导意见》),要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交通运输发展的各方面和全过程。一方面,生态文明建设要全面覆盖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运输装备应用、运输组织体系建设、科技创新与信息化建设、行业监管能力建设等五个方面;另一方面,要树立全寿命周期成本理念,将节约能源资源要求贯彻到交通基础设施规划、设计、施工、运营、养护和管理全过程。
同时,提出了加快推进绿色循环低碳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节能环保运输装备应用、集约高效运输组织体系建设、科技创新与信息化建设、行业监管能力提升等五方面22条具体任务,加强组织领导、加大政策激励力度、开展试点示范、强化考核评价、培育绿色文化、深化交流合作等六条具体措施。
《指导意见》要求,要积极争取各级政府支持,主动加强与相关政府部门的协调,发挥政策叠加优势,突出政府主导作用;要更加注重优化交通基础设施结构、运输装备结构、运输组织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更加注重提升行业监管能力和企业组织管理水平,充分挖掘结构性和管理性绿色循环低碳发展潜力;积极推进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输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建设,着力改善法制环境,建立健全目标责任制和考核评价制度;建立部省共同推进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输发展新机制,推进区域性和主题性试点,深化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输专项行动,树立行业典型,以点带面,推动全行业绿色循环低碳发展。
低碳交通运输 篇3
我们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按照全国交通运输工作会议的部署, 总结“十一五”交通运输节能减排工作, 特别是去年以来开展的“车、船、路、港”千家企业低碳交通运输专项行动, 分析交通运输低碳发展面临的形势和任务, 积极谋划“十二五”发展战略, 安排2011年重点工作, 切实抓好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城市试点, 全面推进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建设, 为发展现代交通运输业做出新贡献。
部党组对交通运输节能减排工作非常重视。会前, 李盛霖部长主持召开了部节能减排领导小组会议, 专题研究了交通运输行业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 明确提出了今年的工作重点和要求。刚才, 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司局的负责同志也发表了重要讲话, 对我们的工作很有指导作用。我们要认真学习和贯彻落实部党组的总体要求, 不断开创交通运输低碳发展新局面。
下面, 我讲四点意见:
一、全面部署, 务实推进, 交通运输行业“十一五”期节能减排成效显著
2005年10月, 中央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 要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贯彻落实了这一战略部署, 明确提出到“十一五”期末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20%左右的约束性指标。2009年11月25日, 我国政府宣布, 到2020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这些承诺对交通运输行业节能减排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面对压力, 全行业知难而进, 锐意改革,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把贯彻落实国家节能减排战略决策作为加快转变发展方式, 积极推进现代交通运输业发展, 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行业的宝贵契机, 变压力为动力, 大力推进交通运输节能减排, 在过去的五年中取得了显著成效。截至去年底, 全国营运车船单位运输周转量能耗、港口生产综合单耗分别比“十五”末下降了5%、7%和4%, 为交通运输行业又好又快可持续发展作出了贡献。
回顾总结这五年的节能减排工作,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在思想认识上, 以科学发展为主题, 明确了发展思路。五年来, 交通运输行业节能减排工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坚持一个中心、两个转变、三个创新、四方协作, 努力使节能减排工作沿着科学发展的正确轨道前进。一个中心是指, 以交通运输行业科学发展为中心, 节能减排工作服务行业发展需要, 推动行业发展进步, 引领行业发展方向。两个转变是指, 政府转变职能, 企业转变观念。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依法行政, 在节能减排工作中充当倡导者、引领者、鼓舞者和监督者的角色。各类交通运输企业成为节能减排主体, 充分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 在节能减排中提高效率, 创造效益。三个创新是指, 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和科技创新。创新是探索节能减排途径, 解决节能减排难点, 巩固节能减排成果, 发现节能减排新问题的必要手段。四方协作是指, 政府部门引导, 运输企业行动, 行业协会协调, 服务机构参与, 四方密切协作, 共同推进交通运输行业节能减排工作。
第二, 在组织机构上, 以领导小组为统领, 完善了工作机制。2006年11月, 成立了交通部节能工作协调小组, 李盛霖部长任组长。2009年12月, 成立了交通运输部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 李盛霖部长任组长, 同时还调整并强化了交通运输部节能减排与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办公室, 负责交通运输部节能减排和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的牵头、汇总、协调和督查工作。由“协调小组”变为“领导小组”, 进一步体现了部党组对节能减排工作的重视, 加大了组织协调的力度, 为全面推进行业节能减排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第三, 在制度创新上, 以法规标准为重点, 强化了基础功能。通过几年努力, 目前已初步形成了包括法规、规划、标准和规范等多层次的制度体系。颁布了《公路、水路交通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办法》、《公路水路交通节能中长期规划纲要》、《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公路水路交通发展政策》、《关于港口节能减排工作的指导意见》, 会同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了《促进老旧运输船舶和单壳油轮报废更新实施方案》等。制 (修) 订了《营运客车燃料消耗量限值及测量方法》 (JT 711-2008) 、《营运货车燃料消耗量限值及测量方法》 (JT 719-2008) 等近20项公路、水路节能减排相关的标准和规范。这些法规、规划、标准和规范的制 (修) 订及实施, 对进一步规范交通运输行业节能减排工作发挥了基础性的指导作用。
第四, 在行业管理上, 以政府推动为先导, 提升了管理效能。一是实行营运车辆燃料消耗量准入制度, 发布《道路运输车辆燃料消耗量检测和监督管理办法》, 召开实施工作电视电话会议, 公布《过渡期车型表》和《燃料消耗量达标车型表》, 目前共有432家企业28000个车型纳入《过渡期车型表》管理, 公告和公示了达标车型2476个 (3133种配置) 。据不完全统计, 自2010年3月以来, 每月在准入营运车辆中平均约有6万辆属于达标车型, 在随后11个月的营运期内节约燃油约16万吨。二是对于实载率低于70%的道路客运线路不新增运力, 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道路客运运力调控推进行业节能减排工作的通知》, 文件发布至今, 在保证道路运输需求的前提下, 客运运力增幅下降了30%, 节能效果明显。三是推广节能减排示范项目, “十一五”期间组织评选、总结推广三批共60个交通运输行业节能减排示范项目, 目前正在开展第四批交通运输行业示范项目评选工作, 公布两批“全国重点推广营运车船节能产品 (技术) 目录”, 与交通认证机构共同研究探索开展交通节能产品认证工作, 发布交通节能产品认证标识和相关产品认证实施规则。通过开展示范活动, 在全国形成纵跨多层级、覆盖各领域的节能减排示范项目, 起到了以点带面、“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调动了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推动节能减排工作的积极性, 发挥了很好的引领示范作用。四是严格执行交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审查制度, 将节能评估和审查作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审批、核准和开工建设强制性前置条件, 要求年能耗量在2000吨 (含2000吨) 标准煤以上的港口新 (改、扩) 建工程项目, 在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单列“节能评估篇 (章) ”, 并进行节能评估审查。几年来, 较好地贯彻落实了这一制度, 评估审查了约60个项目。五是推进节能减排统计监测考核体系建设, 2005年开展了道路、水路和港口的能耗统计研究, 2008年启动了交通运输行业节能减排监测考核体系研究, 2009年在山东省开展了交通运输行业节能减排监测考核试点工作, 与国家统计局协调获取公路水路运输及港口生产能耗数据, 组织编制道路运输业、水路运输业、港口生产和交通运输政府部门能耗统计监测方案。组织4个省交通运输主管部门、27家道路运输企业、14家水运企业和42家港口企业开展了交通运输能耗统计监测试点工作, 初步建立了部级道路、水路运输能耗统计监测网络和分析系统。六是推动公路甩挂运输, 与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五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促进甩挂运输发展的通知》, 与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印发《甩挂运输试点工作实施方案》, 选定浙江、江苏、上海等10省 (区、市) 以及中外运长航集团、中国邮政集团等作为首批试点省份 (单位) , 全面部署推进甩挂运输试点工作。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大韩民国政府陆海联运汽车货物运输协定》及其第一阶段的《实施议定书》, 标志着中韩两国被牵引挂车将可搭乘船舶, 率先在韩国和中国山东指定港口口岸之间开展陆海联运甩挂汽车运输。七是加快发展水路运输, 促进船舶运力结构调整, 配合国家发展改革委完成《加快长江水运发展研究》报告, 与沿江七省二市人民政府签署了《关于合力推进长江黄金水道建设的若干意见》, 联合财政部与长江沿线七省二市人民政府颁布《推进长江干线船型标准化实施方案》, 完成京杭运河船型标准化工程, 印发《关于发布提前淘汰国内航行单壳油轮实施方案的公告》, 通过几年来的实施, 节能减排效益明显。八是大力发展公共交通, 引导公众低碳出行, 进一步部署落实城市公交优先发展战略, 提高公众乘公共交通工具出行比例, 配合有关部门做好“十城千辆”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工作。完成了《城市公共交通条例》起草工作并上报国务院, 将优化公共交通站点布局、加快发展与建设公共交通和鼓励乘用的基础条件纳入调整范围。九是开展“车、船、路、港”千家企业低碳交通运输专项行动。十是切实抓好公共机构节能指标的落实, 成立部机关节能工作领导小组, 把机关节能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 2010年1—9月同比去年节电13.77万度, “十一五”期每年均能完成国管局下达的节能指标。
第五, 在科技创新上, 以应用研究和成果转化为突破口, 增强了支撑能力。科技研发紧密围绕交通运输“两型”行业发展的目标, 着力攻克节能减排工作中具有紧迫性、关键性和前瞻性的科技难题, 对节能减排工作的顺利推进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开展了“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交通发展模式研究”、“交通由传统产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型战略研究”、“建设低碳交通运输体系研究”等具有全局性、前瞻性和引领性的部重大科研课题。启动了“交通行业能源管理长效机制研究”、“公路水路行业节能减排监测与考核体系研究”、“营运船舶燃料消耗量限值与二氧化碳排放指数研究”、“公路运输温室气体排放影响评价及应对技术研究”、“物联网技术推动现代交通运输业发展策略研究”、“新一代智能交通技术发展战略研究”、“中美集装箱国际运输电子标签航线应用示范”、“天津港基于RFID的陆运作业流程改造”等一大批科技项目。还参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国际海事组织 (IMO) 框架下关于国际航运船舶温室气体减排的多边谈判, 组织开展“船舶温室气体减排研究”等专题研究, 为谈判做好技术支持。
第六, 在宣传交流上, 以低碳发展为主线, 增进了理念共识。举办“节能减排, 低碳发展, 交通运输企业在行动”论坛, 配合中国节能协会举办“2010中国低碳发展论坛”交通节能分论坛。举办节能减排培训班, 组织开展年度节能宣传周活动。制定汽车驾驶节能操作规范, 编写驾驶节能手册, 在营业性车辆驾驶员从业资格培训中试点推广驾驶节能技术。举办全国交通运输行业“宇通杯”机动车驾驶员节能技能竞赛, 来自25个省 (区、市) 近300家客运企业的500余名驾驶员参加竞赛, 累计赛程4万余公里, 平均节油率达到20%, 组织节能驾驶培训138场, 培训驾驶员1万余人。组织开展节能驾驶全民体验活动和港口机械节能操作巡回演讲活动, 均取得良好效果。
五年来的实践, 也为深入推进交通运输行业节能减排工作积累了以下宝贵经验, 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 认识是前提, 思路是关键。提高认识、形成共识是抓好节能减排工作的前提。这几年节能减排工作由宣传发动到务实推动的不断深入, 也是认识不断提高, 行动逐渐自觉, 力度逐步加大的过程。同时, 积极谋划, 周密部署, 明确任务, 突出重点, 开展专项行动, 推广示范项目, 做到长期有目标, 年度有重点, 件件有落实, 有力提高了节能减排工作管理水平。
第二, 组织是保障, 制度是基础。进一步加强和稳定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和交通运输企业节能减排工作领导机构, 形成领导重视、相互配合、上下联动、左右互动的良好局面, 确保了国家和部节能减排工作总体部署的贯彻落实。加快节能减排制度建设, 建立节能减排长效机制, 使节能减排工作继续沿着法制化、规范化、标准化的道路前进。
第三, 企业为主体, 科技作支撑。充分鼓励、引导和支持交通运输企业在政府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创造性地开展节能减排工作, 因地制宜, 因时制宜, 开发、应用适合本企业实际的节能减排技术和产品, 以实际行动降低能耗, 低碳发展, 打造绿色交通运输企业。交通运输科研单位树立为行业节能减排工作大局服务的意识, 找准着力点, 选好创新点, 勇攀节能减排科技高峰, 进一步加强科技对节能减排的支撑力度。
第四, 规划要先行, 落实在行动。科学规划是做好节能减排工作的首要任务, 要做好国家和地方综合规划中交通运输节能减排部分, 认真谋划交通运输行业节能减排专项规划, 切实发挥规划的引导作用, 贯彻落实规划的目标要求, 同时在实践中要注意完善规划。稳步开展节能减排试点工作, 发挥典型示范作用, 以点带面, 举一反三, 充分扩大试点工作倍增器的效果。积极推进节能减排专项行动, 集中时间, 集中力量, 集中目标, 集中解决节能减排阶段性突出矛盾, 切实降低能耗, 减少排放, 进一步形成共识, 扩大效果。去年启动的“车、船、路、港”千家企业低碳交通运输专项行动就是一次成效显著的实践活动, 有力推进了重点环节的节能减排工作。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 我们还要清醒地看到, 交通运输行业节能减排工作仍然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一是交通运输结构性矛盾尚未根本解决。内河航运比较优势尚未充分发挥, 综合交通枢纽建设滞后, 综合运输组合效率尚未充分显现。城市公共交通服务能力和质量不高, 吸引力不强。断头路、局部瓶颈等已成为影响基础设施网络效应的重要制约因素, 部分沿海港口进出港航道能力不足。运输装备结构不尽合理, 大型化、专业化车船比重不高, 老旧车船比重偏高。道路运输规模化、集约化程度还比较低。替代能源、可再生能源比重亟待提高。二是交通运输节能减排技术创新与服务体系仍不完善。节能减排科技研发投入不足, 节能减排技术、产品推广应用进展较为缓慢。现代信息技术应用推广还比较滞后。交通运输节能减排技术服务体系尚未建立, 节能减排技术产品和服务市场还有待进一步规范。三是交通运输节能减排监管能力还有待提升。节能减排意识有待进一步增强, 专职管理机构和人员缺乏, 体制机制性障碍尚未根本消除。引导性资金投入明显不足, 节能减排长效机制尚未形成。政策法规和标准规范体系还不完善。节能减排统计监测、考核评价等基础性工作薄弱。
二、抓住重点, 奋力攻坚, “车、船、路、港”千家企业低碳交通运输专项行动初显成效
大家知道, 去年是“十一五”最后一年, 也是节能减排攻坚之年, 节能减排形势十分严峻。为此, 国务院在去年5月5日召开全国节能减排工作电视电话会议, 温家宝总理作了重要讲话, 强调要切实把节能减排作为加强宏观调控、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任务, 本着对国家、对人民、对历史高度负责的精神, 下更大的决心, 花更大的气力, 做更大的努力, 确保实现“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为贯彻落实这一总体要求, 切实推进交通运输领域重点环节的节能减排, 部决定在交通运输行业迅速组织开展“车、船、路、港”千家企业低碳交通运输专项行动。迄今为止, 共有1126家交通运输企业参加了专项行动, 覆盖了公路水路交通运输行业全领域。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高度重视, 周密部署, 交通运输企业积极参与, 认真落实。据不完全统计, 天津、河北、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广东、广西、海南、西藏等部分省 (区、市) 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交通运输企业及中远运输集团、招商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中外运长航集团在专项行动期间节能总量达208.4万吨标准煤。同时, 参加专项行动的企业及人员切身感受到节能减排对企业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 组织专项行动的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也深切体会到节能减排对加快转变发展方式, 积极推进现代交通运输业发展, 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行业的重要意义。通过专项行动, 进一步提高了认识, 完善了措施, 创造了经验, 取得了成效, 达到了预期目标。
在这次专项行动中, 涌现出许多先进典型, 他们的经验值得大家学习、借鉴。
第一, 在“车”的节能减排方面。一是推广节能驾驶经验。湖北组织王静工作法全省巡回报告会。江苏出台了《汽车节能驾驶行动纲要》, 编制了培训教材和技术手册, 组织了节能驾驶技术培训, 开展了“汽车节能驾驶技术全民体验活动”。山东开展汽车节能驾驶技术培训、维修技术培训和调度知识培训, 驾驶员驾驶车辆运行情况比培训前百公里平均节油2.7升。西藏圣鑫旅游客运汽车有限公司每月开展节能讲评, 以一辆19座宇通中巴车为例, 开展专项行动后, 每公里油耗由8升降到7.5升。二是严格执行营运车辆燃料消耗量限值标准, 淘汰高耗能车辆。2010年6月至12月, 江苏和江西分别核查营运车辆7万和1.5万余辆, 分别禁止800和600余辆燃料消耗量不达标的车辆进入道路运输市场。新疆新建旅客运输 (集团) 有限公司2010年淘汰老旧客车150余辆, 80%新购客车使用清洁能源, 全年同比降低燃料消耗12.3%。三是推广新能源和清洁燃料车辆。上海在世博会期间, 投放各种新能源汽车使用总量达到1538辆, 载客人数超过1.25亿人次, 节约燃油2800多吨, 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近9000吨。2010年福建省汽车运输总公司购进LNG公交车、客运班车372辆, 全年实现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600吨。贵阳市公共交通 (集团) 有限公司甲醇燃料车用技术已进入中试期, 中试车辆达200辆。河南推行“中原绿色客运新干线”建设, 大力推广CNG和LNG燃料客车, 鼓励城乡公共客运使用新能源环保型车辆。宁波港集卡“油改气”后, 节约燃料成本20%以上, 二氧化碳排放减少20%。
第二, 在“船”的节能减排方面。一是推广船型标准化。2010年江苏制定了《江苏省推进长江干线船型标准化实施意见》, 成立了长江干线船型标准化领导小组, 共完成500艘船舶的标准化改造。重庆参加专项行动的16家航运企业在2010年前三季度淘汰非标准化船舶12艘, 新建标准化船舶58艘, 在建标准化船舶31艘。二是引导靠港船舶使用岸电。中远集团、中海集团、河北远洋运输集团大力倡导并积极参与船用岸电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在行业起到了带头作用。
第三, 在“路”的节能减排方面。一是推广高速公路不停车收费。北京安装不停车收费标签车辆达42万辆, 由于车辆通过收费站不必停车, 降低了低速、怠速造成的能耗和排放, 每通过车次燃油消耗平均降低20%, 二氧化碳排放减少约50%。截至2010年底, 广东所有高速公路已全部纳入联网收费, 所有联网路段均可采用电子通行卡非现金缴费, 全省高速公路已建成开通ETC车道359条, 粤通卡单月结算额达4亿元, 占全省总缴费额的17%。山东高速公路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自7月份开通以来, 通过ETC车道的车辆已达218万余辆次, 经测算可节约燃油3.2万升, 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43吨。二是优化运输组织, 推广甩挂运输。山东在烟台至大连航线上开展陆海甩挂运输试点, 累计成功甩挂车辆2.1万辆次, 按吨公里法计算, 可减排二氧化碳近13万吨。江苏飞利达国际物流股份有限公司开展甩挂运输, 经测算完成同样的业务每年可减少行驶里程15万公里, 节约燃油5.9万升。三是推广公路隧道照明节能技术。部与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委联合组织开展半导体照明产品应用示范工程, 选定15个半导体隧道灯应用项目开展示范, 推动绿色低碳照明技术在隧道中的应用。云南试点改造的五个隧道安装LED隧道照明灯具3549套, LVD隧道照明灯具990套, 改造后的隧道照明系统满足国家相关标准规范要求, 节电率均达到50%左右。云南还在高速公路隧道两侧安装主动发光标志, 既能诱导车辆行驶, 保证行车安全, 又能在车流量较小时, 替代隧道照明系统, 减少电能消耗。福建采用综合措施, 优化隧道照明设计, 隧道中压供电, 改进灯具布设方式, 使用电子镇流器高压钠灯、LED隧道灯和LVD隧道灯等节能灯具, 每年为高速公路隧道照明节能30%以上。四是推广路面材料再生技术。北京2010年废旧路面材料再生11.33万吨, 其中直接使用废弃路面沥青混合料3万多吨。云南采用就地热再生技术, 通过添加外加剂对老化沥青性能进行恢复, 完全利用原混合料, 拌合后摊铺、碾压, 形成对原路面100%的再生利用。五是推进太阳能在公路系统的应用。云南对思小高速公路远离电源区的监控摄像机采用太阳能供电, 与常规供电方式相比, 节省投资40%左右, 耗电量大幅下降, 在罗富高速公路富宁收费广场照明和通行信号灯及沿线收费站庭院墙照明供电中, 首次使用风光互补供电系统。
第四, 在“港”的节能减排方面。一是推广轮胎式集装箱门式起重机“油改电”。2010年青岛港在全国率先完成全部集装箱轮胎吊“油改电”项目改造, 共改造了130个箱区和106台集装箱轮胎吊, 节约运行成本7668万元, 减少二氧化碳排放4.59万吨, 同时还对红光吊车实施了“油改电”技术改造, 年节约燃油40.75万升, 减少碳排放303.13吨。招商局国际蛇口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研发了集装箱码头轮胎式龙门起重机“油改电”自动集电小车, 突破了项目技术瓶颈, 截至2010年底, 蛇口集装箱码头完成91台轮胎式龙门起重机“油改电”项目改造, 每年节能折合标准煤1.1万吨, 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万吨。二是推广靠港船舶使用的岸电技术。连云港港口集团公司创造性地提出“高压上船, 船载电站”的岸电技术方案, 2010年10月首套高压变频数字化码头岸电系统启用, 据测算, 如该港44个泊位全部使用岸电, 全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2万吨。宁波港2010年建成24个船舶接岸电点, 完成船舶接岸电250余艘次。
“车、船、路、港”千家企业低碳交通运输专项行动, 自启动九个月以来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也有一些初步的经验, 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 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是前提。这次专项行动是在“十一五”最后一年节能减排攻坚战的背景下启动的, 交通运输部坚决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节能减排的工作部署, 把专项行动的思想统一到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上, 统一到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交通运输行业上, 统一到全面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上。行业上下在面对专项行动时间紧、任务重的巨大挑战时, 形成了这样的共识:节能减排是全行业共同的责任, 只有动员各方面力量, 充分发挥政府部门、企业单位、行业协会、服务机构各自的作用, 相互支持, 协调一致, 共同行动, 持续改进, 才能将专项行动不断推向深入, 才能不断推进交通运输行业节能减排工作取得新的成效。
第二, 精心组织、周密部署是保障。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高度重视这次专项行动, 李盛霖部长亲自启动专项行动, 部节能减排与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办公室和各省 (区、市) 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密切配合, 精心筹划, 认真组织, 及时督查, 为专项行动的顺利完成提供了组织保障。在专项行动中, 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充分发挥引导作用, 指示方向, 提供信息, 搭建平台, 促进交流, 充分发挥各交通运输企业节能减排的积极性和自主性。山东除参加部专项行动外, 又组织发动了68家交通运输企事业单位, 形成具有山东特色的112家交通运输企业参加的“车、船、路、港”百家企业低碳交通运输专项行动。湖北、黑龙江等地组织节能减排现场会、发展论坛和知识竞赛。安徽专门召开全省交通运输行业节能减排工作推进会, 对专项行动进行再部署、再动员、再落实。山西邀请部属院所和高校的专家进行节能减排专题讲座。企业在专项行动中认真落实, 坚持创新, 产生了效益, 赢得了嘉誉, 真正成为交通运输行业节能减排的主体和生力军。
第三, 加大投入、落实项目是基础。节能减排改造项目前期投入是比较大的, 但从长远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来看, 这些投入是值得的, 也是必须的。因此要进一步完善节能减排投融资体制, 发挥好财政资金的引导和拉动作用, 带动企业加大节能减排资金投入, 逐步培育交通运输行业节能减排服务机构, 创新合同能源管理模式, 扩大合同能源管理规模, 解决企业节能减排前期投入不足问题, 推进企业节能减排增效。节能减排改造项目是专项行动的载体, 选择矛盾突出又力所能及的改造项目十分重要, 通过完善节能减排管理制度和方式, 依靠科技进步和节能减排技术产品应用, 解决改造项目中的关键问题, 逐步推进专项行动的顺利进行。
第四, 加强交流、积极推广是关键。开展专项行动的目的之一是为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提供交流节能减排管理经验的平台, 是为交通运输企业提供交流节能减排技术和产品的平台, 是为交通运输行业提供与社会公众相互沟通和理解的平台。通过观摩、研讨和对比, 推广先进经验模式和高效技术产品, 促进全行业节能减排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的持续提升, 扩大交通运输行业节能减排工作的社会影响力和带动力, 树立交通运输行业节能降耗绿色环保的社会形象, 为行业节能减排工作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舆论氛围。
但是, 在专项行动中也反映出一些问题, 值得引起注意:一是对专项行动的认识有待提高。有人认为专项行动是临时性的, 只会是一阵风;也有人认为专项行动是表面性的, 只会是一种形式。因此, 个别参与企业仅仅是挂了名, 并没有在这次行动中取得实质性成效。二是专项行动节能减排效果的统计监测要加强。有些省份和单位在总结时没有具体的节能减排实物量。如何逐步做到标准统一, 程序规范, 计量准确, 统计科学, 提高统计监测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和信息化水平, 需要我们在下一步工作中进一步完善。三是要进一步加大对专项行动的宣传力度。专项行动在行业内涉及面广、影响大, 但如何向社会充分展示交通运输行业节能减排所取得的成绩, 大力宣传低碳理念, 倡导并引领全社会低碳出行、科学发展新风尚仍显不足。
总体来讲, 去年启动的专项行动成效十分明显, 这为今后继续广泛深入开展专项行动奠定了很好的基础。在此, 我要强调, “车、船、路、港”千家企业低碳交通运输专项行动是交通运输行业节能减排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去年专项行动仅仅是个开始, 部将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 继续推动并不断扩大、深化专项行动, 充分发挥专项行动对行业节能减排工作的示范作用和推动作用。
三、积极谋划, 抓好开局, 交通运输行业“十二五”期节能减排任重道远
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十二五”时期节能减排工作形势依然严峻, 压力依然沉重, 任务依然艰巨, 责任依然重大。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指出, “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 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 提出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今年全国交通运输工作会议提出, 未来五年交通运输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 要深化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行业建设, 积极发展低碳交通运输体系, 开展低碳交通城市试点工作。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 深入贯彻落实全国交通运输工作会议部署, 统一思想, 提高认识, 积极谋划, 抓好开局, 不断开创交通运输行业“十二五”节能减排工作新局面。
交通运输行业“十二五”节能减排工作的指导思想是: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 全面落实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 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为核心, 提升节能减排理念, 调整优化交通运输结构, 强化科技进步, 完善法规标准, 创新体制机制, 加强监督管理, 加快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交通运输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 打造绿色、低碳交通运输体系, 加快发展现代交通运输业。
交通运输行业“十二五”节能减排工作的基本原则是:坚持统筹节能减排与交通运输发展相协调, 将节能减排作为加快交通运输发展方式转变的主要途径和重要抓手;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调节、企业主体与公众参与相结合, 建立交通运输节能减排长效机制;坚持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相结合, 通过全面推进行业创新为交通运输节能减排提供根本动力;坚持突出重点与全面推进相结合, 有力有序推动交通运输行业节能减排工作向纵深发展。
交通运输行业“十二五”节能减排工作的总体目标是:到2015年, 交通运输行业能源利用效率明显提高, 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明显降低, 绿色、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取得明显进展。一是结构性节能减排取得明显进展。基础设施网络体系更加完善, 内河航运承运比重以及城市公共交通出行分担率明显提高, 节能型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初步形成;运输车辆、船舶、港口机械与施工设备的大型化、专业化和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 交通运输装备结构更加优化;替代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比重有所提高, 交通运输能源消费结构明显改善。二是节能减排科技创新与服务体系基本健全。节能减排科技创新体系进一步健全, 成果转化与产品推广水平明显提高;节能减排技术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 培育壮大一批专业化的技术服务主体, 节能减排服务产业化水平明显提高。三是节能减排监管能力显著提升。运输组织化程度和生产效率进一步提高, 全行业节能减排理念与素质明显提升, 基本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比较完善的交通运输节能减排战略规划体系、法规标准体系、政策支持体系、监管组织体系和统计监测考核体系。
交通运输行业“十二五”节能减排工作的主要指标是:到2015年, 在能源强度指标方面, 与2005年相比, 营运车辆单位运输周转量能耗下降10%左右, 其中营运客车、营运货车分别下降6%和12%左右;营运船舶单位运输周转量能耗下降15%左右, 其中海洋和内河船舶分别下降16%和14%左右;港口生产单位吞吐量综合能耗下降8%左右。在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指标方面, 与2005年相比, 营运车辆单位运输周转量二氧化碳排放下降11%左右, 其中营运客车、营运货车分别下降7%和13%左右;营运船舶单位运输周转量二氧化碳排放下降16%左右, 其中海洋和内河船舶分别下降17%和15%左右;港口生产单位吞吐量二氧化碳排放下降10%左右。
在“十二五”期间, 部将重点加快构建“三大体系”, 组织开展“两项专项行动”, 着力推进“十大重点工程”。三大体系建设是:节能型交通基础设施网络体系建设;节能环保型交通运输装备体系建设;节能高效运输组织体系建设。两项专项行动是:节能减排科技专项行动;重点企业节能减排专项行动。十大重点工程包括:营运车船燃料消耗准入与退出工程;节能与新能源车辆示范推广工程;甩挂运输节能减排推广工程;绿色驾驶与维修工程;智能交通节能减排工程;公路建设和运营节能减排技术推广工程;绿色港航建设工程;合同能源管理推广工程;船舶能效管理体系与数据库建设工程;节能减排监管能力建设工程。
部已发布了《建设低碳交通运输体系指导意见》、《建设低碳交通运输体系试点工作方案》, 并将发布《公路水路交通运输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和《交通运输行业应对气候变化行动方案》, 明确节能减排五年工作目标、任务和建设低碳交通运输体系战略思路, 我们要下大力气认真抓好落实。今年是“十二五”第一年, 今年节能减排工作的成效对完成交通运输行业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目标影响甚大, 要做好以下重点工作:
第一, 继续深化“车、船、路、港”千家企业低碳交通运输专项行动, 启动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城市试点工作。今年, 专项行动要重点做好:“车”——组织实施甩挂运输试点工作, 继续推广节能驾驶技术, 组织开展出租车节能驾驶竞赛, 在有条件的部分地区推广城际道路运输、港区内天然气汽车, 推广车辆智能化运营管理系统 (G-BOS) ;“船”——组织实施长江干线船型标准化工作, 推广内河船舶免停靠报港信息服务系统, 推进船用岸电技术的应用;“路”——进一步推进ETC联网工程, 开展高速公路运营节能技术应用与示范工程, 完成《公路隧道通风照明设计细则》修订工作, 配合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做好隧道半导体照明应用示范工程, 推进路面材料循环利用技术的应用;“港”——继续推广应用靠港船舶使用岸电技术和轮胎式集装箱门式起重机“油改电”, 推广带式输送机系统及其他港口机械节能运行控制技术, 试点应用成品油码头油气回收利用技术。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城市试点工作是交通运输行业低碳发展的又一项重要探索, 与专项行动各具特色, 各有侧重, 又相互配合, 相互支撑。后面我再专题讲具体要求。
第二, 继续做好国务院确定的交通运输节能减排重点工作及公共机构节能工作。一是严格执行营运车辆燃料消耗量限值标准。继续开展达标车型受理、审查、公示和发布工作。提高营运车辆燃料消耗量技术核查工作流程的信息化程度。建立道路运输管理机构与车辆综合性能检测机构间在数据统计、汇总等方面有效的信息沟通。加强对检测工作的监督和服务。达不到燃油消耗量限制标准的车辆不准进入道路运输市场。二是继续执行道路客运实载率低于70%的线路不投放新运力。完善并强化100个重点城市的103个汽车客运站的监测工作, 统一道路客运班线实载率统计方法, 以统计数据为依据继续严控新运力投放。三是推行公路甩挂运输工作。做好公路甩挂运输试点项目的组织实施工作。发布《道路甩挂运输车辆标示条件》、《道路甩挂运输标准化导则》、《货运挂车系列型谱》等国家、行业标准。做好部重点研发项目“公路甩挂运输关键技术与示范”的启动实施工作。研究并协调《交通强制保险条例》的修订。四是加强公共机构节能工作。继续做好部机关节能工作的同时, 按照国管局的要求, 做好部直属和派驻地方各单位的节能监督和能耗统计工作。
第三, 进一步完善节能减排管理机制。推进实施交通运输能耗统计监测报表制度, 优化统计监测机制。逐步建立健全交通运输行业节能减排的监管体系。研究完善全行业节能减排考核体系方案。建立发布《交通运输节能减排低碳发展报告》制度。建立交通运输行业节能减排资金激励机制。部将制定颁布节能减排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明确项目申报渠道, 推行以奖代补政策, 加强资金使用监管, 管好用好专项资金。研究推进交通运输行业能源审计、合同能源管理等工作, 推进交通运输行业节能减排成果的审定、评价与奖励工作。各地要积极争取地方财政的资金支持, 设立不同层次的交通运输节能减排专项资金, 逐步形成以国家和地方政府资金为引导、企业资金为主体的交通运输节能减排投入机制, 拓宽交通运输节能减排融资渠道。
第四, 进一步加强节能减排科技攻关和信息化建设, 广泛开展节能减排示范活动。统筹协调行业科技力量, 积极争取国家科技项目支持。大力推进智能交通技术、现代物流技术、现代信息技术、物联网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以物流信息平台推广工程、公众出行信息服务系统工程为重点, 加强行业信用信息系统建设。研究制订营运船舶燃料消耗量限值和二氧化碳排放指数标准的实施方案, 建立新造船舶能效设计指数 (EEDI) 和船舶能效运营指数 (EEOI) 数据库, 推动国际航运船舶能效自愿认证工作, 研究制定船舶能效规范。做好交通运输行业第四批节能减排示范项目推选, 总结推广工作。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应在本地区、本部门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节能减排示范活动。公布“十二五”第一批全国重点推广公路水路交通运输节能产品 (技术) 目录。
第五, 继续做好国际谈判、对外交流和宣传培训等工作。会同相关部委根据工作进展提出我国参与国际海运温室气体谈判的不同阶段对案。继续加大参加国际谈判的工作力度。利用多种方式大力宣传交通运输行业节能减排的政策、措施、成果和贡献。按节能宣传周主题要求制定2011年交通运输行业节能宣传周活动方案。加强节能减排工作培训, 利用多、双边渠道, 就节能减排开展国际技术交流与合作。充分发挥交通运输节能专业委员会和相关行业协会、学会的作用。
四、大胆探索, 抓好试点, 加快推进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建设
发展低碳交通运输体系, 既是交通运输行业妥善应对气候变化、造福子孙后代的重要举措, 也是加快转变交通运输发展方式、加快发展现代交通运输业的难得契机。李盛霖部长在2011年全国交通运输工作会议上指出, 资源环境等对交通运输建设和发展的约束强化, 走低碳、绿色、可持续发展之路刻不容缓, 提出要积极发展低碳交通运输体系。
部党组将低碳交通运输体系研究列为2010年的重大课题, 去年4月15日, 李盛霖部长主持召开了低碳交通运输体系研究工作专题会议, 正式启动研究工作。经过各方近一年的努力, 目前已编制完成《建设低碳交通运输体系指导意见》、《建设低碳交通运输体系试点工作方案》和《交通运输行业应对气候变化行动方案》, 为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建设提供了系统的工作指南和具体方案。在此基础上, 结合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在组织开展的低碳省区和低碳城市试点, 今年部确定选择天津、重庆、深圳、厦门、杭州、南昌、贵阳、保定、武汉、无锡10个城市开展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建设试点工作。试点内容主要有, 建设低碳型交通基础设施, 推广应用低碳型交通运输装备, 优化交通运输组织模式及操作方法, 建设智能交通工程, 完善交通公众信息服务, 建立健全交通运输碳排放管理体系, 此外, 可结合试点城市的特点, 开展有利于促进交通运输节能减排的政策、措施等的研究与实施。要通过试点工作, 完善机制, 改进管理, 开发技术, 发现问题, 探索和检验建设低碳交通运输体系的规律和途径, 为下一步全面建设低碳交通运输体系铺好路, 搭好桥, 提供宝贵经验。
下面, 我就推进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城市试点工作提几点要求。
第一, 抓住机遇, 迎难而上。今年是“十二五”起始之年, 节能减排工作要为实现交通运输行业“十二五”节能减排规划开好局。今天将启动实施的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城市试点工作, 是做好全年节能减排工作的重中之重。因此, 一定要统一思想, 提高认识, 抓住机遇, 务实推进。在建设低碳交通运输体系的过程中, 肯定会遇到来自思想认识、体制机制、管理模式、技术资金等方面的各种困难。开展城市试点工作, 既要着力解决交通运输自身的低碳发展问题, 又要协调城市区域内交通运输与其他方面的综合协调问题, 需要破解的难题很多。大家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按照总体规划的要求, 结合各地实际, 大胆探索, 总结经验, 走出一条具有各地特色的交通运输低碳发展之路。
第二, 科学规划, 因地制宜。建设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对我们来说还是一项全新的课题。通过专题研究, 明确了建设低碳交通运输体系的目标和任务。今年开展城市试点工作, 是为下一步全面建设低碳交通运输体系积累经验, 完善思路和推进方案。因此, 各试点城市要在认真学习部编制的《建设低碳交通运输体系指导意见》和《建设低碳交通运输体系试点工作方案》的基础上, 分析研究各自城市的实际情况, 摸清交通运输低碳发展的迫切需求和发展潜力, 在地方政府领导下和部相关司局指导下, 科学合理编制各自的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建设试点实施方案, 切忌不顾实际, 贪多求快, 更不要做“面子工程”, 一定要精选项目, 量力而行, 因地制宜, 因时制宜, 既要保证试点项目减排放, 出实效, 为低碳城市和低碳交通运输发展做贡献, 又要注重对发展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内在规律的认识、理解和把握, 充分发挥好试点的作用。
第三, 周密部署, 精心指导。各试点城市要尽快建立健全试点工作领导机构, 配备必要的人员装备, 制定并落实相关管理制度。试点城市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在各自的试点实施方案基础上, 要进一步细化措施, 加强监督, 充分发挥政府部门在试点工作中的引领作用。要加强与节能减排相关服务机构和研究机构密切合作, 各服务机构要热情服务, 帮助试点城市做好实施方案的编制, 提供政策和技术建议, 做好试点工作的总结评估。科研机构要着眼于试点过程中的重大、关键技术问题, 为试点城市排忧解难, 高效率地提供切实可行的技术解决方案, 做好技术支撑。
第四, 加大投入, 加强监管。部将从节能减排专项资金中列出部分资金, 用于支持试点城市的工作和试点项目。试点城市所在的省级、市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应当相应确立配套资金支持政策, 重点支持试点项目的技术改造、设备更新以及其他建设和管理工作。试点城市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应积极争取地方各级政府财政资金渠道对试点工作的资金支持或其他财税政策支持。试点地区交通运输等部门要加强专项资金的使用监管。
第五, 及时交流, 大力宣传。试点的目的在于总结成功经验, 发现差距和不足, 试点城市所在省级和市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要加强对试点工作的指导, 根据需要组织经验交流、现场观摩、技术培训、专家论坛等多种形式的交流学习活动, 确保试点工作取得成效。要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宣传媒介, 大力宣传试点工作, 让建设低碳交通运输体系深入人心, 为交通运输行业节能减排工作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舆论氛围, 树立交通运输行业绿色发展、低碳发展的良好社会形象。要通过宣传, 大力推广交通运输低碳发展理念, 大力推广低碳城市理念, 促进公众低碳出行生活习惯和方式的养成, 在社会上形成低碳出行光荣、低碳生活幸福的新风尚。
第六, 注重沟通, 争取支持。试点城市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要建立试点工作协调机制, 保持与地方政府和部相关司局的定期沟通, 按时上报试点信息, 及时反馈试点过程中发现、遇到的困难和矛盾。要与试点项目建立联系机制, 定期了解项目进展, 积极协调解决试点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要帮助试点项目争取更有利的发展环境, 遇到重大问题, 要及时向地方政府和部相关司局汇报, 争取支持。要注重与交通运输行业其他节能减排专项行动、试点工作、示范项目等的衔接和配合, 形成合力, 发挥综合效益。
同志们, 回首“十一五”, 交通运输节能减排成效显著, 来之不易;展望“十二五”, 交通运输节能减排任重道远, 大有可为。让我们积极探索, 科学实践, 克难攻坚, 共同开创交通运输节能减排、低碳发展的新局面, 为加快转变交通运输发展方式, 加快发展现代交通运输业, 初步建立安全畅通便捷绿色交通运输体系, 推动交通运输行业又好又快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低碳出行,文明交通”倡议书 篇4
广大市民朋友们:
当城市里穿行的汽车越来越多,道路显得越来越窄时;当路上花费的时间越来越多,出行不再便捷时;当空气被污染,蓝天白云难以再现时„„我们有理由思考、改变我们的自身行为,重新考虑出行方式。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机动车保有量持续快速增长,城市交通承受着难以负载的压力,交通拥堵、空气污染。特别是在全球能源需求紧张,经济危机日益蔓延的背景下,节能、减排、环保已经成为科学发展的新理念。广元是全国较早提出低碳发展的城市,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发展低碳经济、倡导低碳生活、建设低碳城市”的目标,走低碳之路,建低碳广元,是广元312万人民的共同责任。为更好的建设低碳新家园,树立生态、文明的广元城市新形象,我们以“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共建绿色文明家园”为宗旨,发起“低碳出行,文明交通”为主题的节能减碳公益行动,倡导低碳出行、健康出行、绿色出行、文明出行,并向广大市民发出如下倡议:
一、争做低碳出行文明交通的宣传者。低碳生活无处不在、无处不有,看似生活琐事,但关乎长远、影响大局。我们倡议广大市民通过各种形式认真学习掌握、广泛宣传低碳生活知识,提高低碳意识,树立低碳理念,倡导低碳生活;积极向群众和亲朋好友宣传开展“低碳健康出行,文明和谐交通”的意义,宣传健康、环保的出行方式,带动更多人自觉参与到“低碳出行,文明交通”行动中来,人人争做倡导绿色交通、文明交通、爱护环境的宣传者、传播者、践行者,让我们的家园多一丝绿色,多一路畅通,多一点文明,多一些健康。
二、争做低碳出行文明交通的倡导者。汽车作为一种现代交通工具大量增加,二氧化碳排放急剧上升直接导致气候变暖趋势加剧。我们倡议广大市民充分认识驾驶汽车出行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和交通拥堵问题,倡导“能走不骑,能骑不坐,能坐不开”的出行理念。倡导“购车族”尽量选择低油耗、低排放、低污染、更环保的汽车;倡导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有车族”每周一天主动放弃使用小汽车,尽可能采取乘坐公交车、骑自行车或步行等低碳绿色的出行方式。给我们的地球放一天假!给我们的城市放一天假!给我们超负荷的身心放一天假!
三、争做低碳出行文明交通的践行者。我们倡议广大市民积极参与“低碳出行,文明交通”活动,带头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或选择“拼车”结伴而行,或选用自行车、步行等绿色出行方式上下班,尽量减少摩托车、小汽车的使用。特别要把步行和骑自行车出行作为缓解交通压力、促进节能减排、保护环境、强身健体的有效行动。大力倡导机动车礼让斑马线、按序排队通行、有序停放、文明使用车灯、行人非机动车各行其道、行人非机动车过街遵守交通信号等文明交通行为。关爱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共同创造安全、畅通、文明、和谐的道路交通环境!
广大市民朋友们,自然、朴素、简单、生态的生活正在回归,责任、节约已经成为新的生活时尚。让我们携起手来,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更加自觉积极地参与到“低碳、健康、环保、文明出行”这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活动中来,为我们出行更便捷、交通更畅通、环境更优美、家园更绿色健康而共同努力!
加拿大低碳交通更通畅 篇5
记得有专家曾经说过,城市的交通规划和人们的出行习惯也会影响碳排放。交通工具是能耗和排放大户,汽车的燃油只有13%用于牵引,另外87%被发动机本身、等红绿灯或者塞车所损耗。
在加拿大的几日,我们基本每天都行驶在市区公路和山路上,却几乎没有碰到塞车,等红绿灯的时间也都十分有限。然而即便如此,加拿大仍然采取措施,力争实现更低的碳排放。
蒙特利尔的BIXI
在整个加拿大,最常见的一道风景便是自行车。无论是在广场,还是公园;或全家总动员,或三三两两,或一人独行,大家都喜欢骑自行车,一副怡然自得的神情。甚至在一些公司里面,我们也听闻其有专门的淋浴设备,为的就是员工在工作空档出门骑自行车,回来洗浴之用。在温哥华,私人停车场受到限制,且停车库与住宅分开销售,以此鼓励居民多多使用公共交通或者自行车。
蒙特利尔人就有着自己独特的出行方式,那就是BMW——自行车(Bike)、地铁(Metro)、人行道(Walk),这从某种程度上要归功于蒙特利尔BIXI自行车分享系统。在蒙特利尔的街头,随处可见的是非常整齐划一的自行车停车场,锁在其中的自行车也是完全一致的。蒙特利尔市长特朗布雷介绍这是北美地区首个自行车分享系统,名字叫BIXI,光从这个从bike和texi嫁接出来的名字中就能读出出租自行车的意味。据说这是全市居民从9000多个候选名字中投票选出的。而这个公共系统还人选了美国《时代》杂志评出的2008年“50项最重要的发明”,与其共同入选的还有欧洲大型强子对撞机、鲨鱼皮泳衣等等。
自行车设计较为校园风,整个车身为银白色,并配有LED头灯和尾灯。租车所需要做的就是在任何一个支付站刷一下卡,就可以骑自行车走人了,周游完毕后,可在蒙特利尔市内300个自行车站的任意一个站点归还自行车,极为方便快捷。在这个自行车分享系统中,共有2400辆自行车投放在遍布全市6个区的300多处租借点。鉴于BIXI租用自行车深受欢迎,蒙特利尔计划在2010年把租用站的自行车数目增加到5000辆,供市民和游客使用。要享受这项服务,市民可花78加元(1加元约合1美元)买年票,也可花28加元买月票,如果租用一天费用是5加元,租用时间少于半小时免费。除严冬季节外,全年大部分时间(适用4月到11月)都将有这种服务。
这个“公交系统”不仅非常有利于整个城市的环保,而且其本身就十分低碳。所有这些用于出租的自行车以铝合金为主要材料,完全是用回收的铝材料制成;其上锁机制由太阳能涂层电池板供电,整个网络依靠太阳能运转。另外,自行车很多细节也特别周到。制造人员在设计自行车时使用的密封部件可以承受更大的冲击。为了预防自行车被盗,车轮用钢丝锁上锁。自行车上粘附了RFID射频识别电子芯片,很容易对其进行跟踪。当由太阳能供电的支付站触摸屏出现任何问题,RFID系统都会告知。
两省征收碳排放税
在加拿大,不少原来住在郊区的年轻人,现在都搬回市中心。“每天骑车上班。少开车了,排放自然少了。很多加拿大年轻人都这样,为了低碳生活,宁愿舍弃郊区的大房子。”Mike这样告诉记者。
除了人们主动寻求低碳的生活方式之外,加拿大的不列颠哥伦比亚省(BC省)和魁北克省政府也通过征收碳税的方式来控制碳排放量。碳税是指针对二氧化碳排放所征收的税。希望通过削减二氧化碳排放来减缓全球变暖,以达到保护地球和人类的目的。碳税通过对燃煤和石油下游的汽油、航空燃油、天然气等石化燃料产品,按其碳含量的比例征税来实现减少石化燃料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
BC省针对最终消费者征收的碳税从2008年7月1日开始分阶段执行,第一年将对每吨碳排放征收10加元,以后每年递增5加元,到2012年,将对每吨碳排放征收30加元的排放税。与此同时,汽油的消费税每升也将提高2.4加分,到2012年,每升汽油消费税将升至7.24加分。同期,柴油和家庭取暖用油的税费也将从每升2.7加分升至8.2加分。
据估算,BC省政府所征收的碳排放税3年总计将达到18亿加元。省政府因碳税获得的额外收入会用于抵消该省消费者或公司上缴的其他税收。为抵消碳排放税给低收入家庭带来的负担,该省的低收入家庭将会得到政府的补助,称为“气候行动分红”,每个家庭每年100加元。另外,由于该省绝大部分电力都来自水电,因此碳税对该省居民的用电开支不会造成太大影响。此外,为了帮助BC省居民尽快过渡到低能耗的消费模式中,政府已经宣布增加公交设施投资以及对节能建筑实行资助。而魁北克政府的做法有所不同,其将该项税收用于了绿色科技的研发投入。
BC省开征碳税以后,一项针对加拿大全国的民意调查显示,70%的加拿大人认为BC省征收碳税是有助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举措。另外一项仅针对BC省的调查显示,75%的该省居民愿意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而显著改变目前的消费行为,并且73%的人认为政府应当制定更加严格的规章来达到既定目标。
研发氢燃料环保车
据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的一份研究报告称,过去十几年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年增长率从1.1%上升到3%,而其中约有25%来自交通运输。传统燃料动力“贡献”的尾气排放在总体二氧化碳排放的比例将急剧增加,汽车对气候的破坏将更为明显。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运输部门需要开发低碳、非石油类替代燃料。从长期来看,电力、氢燃料才是代表着高效和零排放的理想动力。加拿大在过去几年中一直投入了大量的研发资金,致力于推动氢燃料电池车的商业化。
加拿大氢能与燃料电料电池协会(CHF-CA)主席兼CEO John W.Tak告诉记者,相对于目前市面上另一种以锂电池组为动力的新能源,氢燃料电池有着明显的优势。锂电池在储存电能和充电时间方面存在先天不足,要像汽油发动机一样满足汽车长距离行驶,完成一次充电需要6~8小时,耗时过长。与此相反,燃料电池汽车没有致命缺陷,面临的技术障碍也少。利用氢燃料和空气中的氧气,燃料电池汽车可以产生强大的动力来推动电动马达,能源的使用效率也是传统汽油车的数倍。最难能可贵的是,它们只排放一种气体——水蒸气。
加拿大的这项科研是和福特公司合作的,旨在进行燃料电池车示范,由加拿大巴拉德动力系统公司(Ballard)提供电池。加拿大国家研究委员会对效率、驾驶里程、能耗等数据进行追踪,并将结果报告给福特,同时建实验加氢站。现阶段使用的还是采用高压350bar储氢系统作为动力燃料源,计划提高到700bar储氢系统。
在这家位于温哥华的氢燃料电池的研究所内,记者看到了5辆福特燃料电池车。据介绍,除了一辆作为展示用之外,其余4辆会上路模拟每天上下班的使用情况来进行测试。其内外空间均与目前市面上的普通燃油车元异,除了一个作为备用电池的氢罐装置在展示车的后备箱内,几乎占据了大部分空间。
在低碳经济下的公共交通运输管理 篇6
1 公共交通运输与低碳经济的联系
1.1 公共交通的现状分析。
近年来, 虽然我国城市公交事业取得了很大发展, 但整体滞后的局面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a.目前, 道路交通中汽车泛滥造成道路拥挤、公家车拥挤、道路堵塞;私家车数量增多, 占用公交车道路;由于车辆过多造成车辆乱停等情况。严重影响交通秩序的维护与运输事业的发展。b.公交车供给与人们对其需求仍然有很大的差距, 车辆的增多造成公路出现公交车数量少, 道路拥挤;公交出现延误、拥挤等现象。
1.2 发展公共交通的必要性。
目前, 不少城市的公共交通发展并不适应城市规划, 总是会带来些许问题。近两年堵车已经成为大城市的交通常态, 交通堵塞现象近些年尤为严重, 尤其是对于我国发展较好的城市, 例如北京、上海等, 交通堵塞给城市规划带来严重的困扰。a.城市交通拥堵, 增加了“拥堵经济成本”。据调查, 交通堵塞会造成汽油的浪费。根据计算得出数据, 例如, 堵车3分钟时, 消耗汽油能够正常行驶1公里。交通堵塞不仅延误时间, 加大了资源的浪费。b.汽车尾气排放过多, 造成城市气体污染;气体的污染影响城市的气温与环境, 增加了雾霾等恶劣天气的产生与环境的污染。因此, 发展公共交通十分必要。
1.3 低碳经济对城市公共交通运输的要求。
首先要求降低环境污染。要控制交通污染对环境的影响, 就必须以行之有效的法律和强之有力的行各种不同的交通工具排放对比低碳经济下公共交通运输管理研政管理, 以确保污染能够得到有效的控制和限制。其次, 要限制小汽车数量。交通工具中对环境影响最大的是小汽车。我们要严格限制小轿车的数量。能够发挥节约能源, 减少浪费, 减少污染, 充分利用资源的作用, 符合低碳经济发展的要求。
2 公共交通运输管理存在的问题
城市规划建设逐渐完善, 城市结构不断加强, 交通运输是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但是城市公共交通运输事业仍存在很多问题;需要企业加强管理, 确保公共交通运输的发展建立在低碳经济基础上。
2.1 交通规划欠系统性。
目前, 城市规划主要以土地利用规划为主, 规划中缺少水、电、气各部门的有效沟通, 有时也未能充分考虑工、商、农、学及居民的出行等因素, 从而造成规划实施中的随意性, 出现了不节约、浪费现象, 能源消耗增加。
2.2 法律法规有待完善。
公共交通运输缺乏管理, 在法律法规方面没有加强管理体制, 缺乏法律意识。在公共交通运输中出现问题时, 不能及时协调、解决。不仅增加了交通运输问题处理时间, 延误了因公共交通造成的成本的增加。
2.3 管理信息系统不够完善。
公共交通管理信息区域完善, 一些发展快速的城市中已经引进新的技术、采用智能化、科学化的技术信息的管理。但是, 由于资金缺乏、环境影响、信息设备不完善等因素影响着很多城市, 使其交通运输仍然受到制约。
3 实现低碳运输的途径
公共交通运输的发展以低碳经济为基础。因此在运输中, 采用低碳运输方式, 选择能源消耗小、气体排放少的运输方式;真正实现低碳运输, 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
3.1 政府加强管理。
a.坚持所有运输方式协调发展;在运输中, 将各种运输方式进行协调、规划, 制定管理体制控制和协调运输方式, 做到道路交通安全畅通、人们出行方便、阻止交通堵塞严重的现象。b.制定调控措施, 制定道路使用权限, 或者设定某一日或某一条道路限行政策, 能够缓解交通运输堵塞现象;c.在城市规划时, 加强公共交通运输与电力、水利等工程之间的联系, 控制能源使用和资源的浪费, 做到节约资源。d.政府加强对公共交通运输的的重视, 设立车辆避让场所, 减缓交通堵塞。e.制定管理车位占用管理措施, 禁止占用车位的情况产生。f.设置道路主次关系, 安排相应车辆在相应道路行驶。
3.2 重视公交轨道交通。
就单位时间道路客流量通过率而言, 地铁、公交车大大高于小轿车, 道路利用率高, 而能源消耗和污染较低, 所需停车场位又明显低于小汽车。因此, 大城市道路交通应优先发展地铁和公交车, 可以将城市公交设置为城市交通中转枢纽, 实现公路、铁路、轨道等各种运输方式的有效衔接, 采用以地铁、公交车为主, 个体小公交车、出租车为辅的运输模式。
3.3 合理规定排放标准。
通过交通现状分析, 道路交通中出行率高的为汽车, 公车的使用率减少;汽车存在气体排放严重, 能源消耗量大等缺陷。对此, 政府应制定气体排放标准, 利用法律法规制定严格的控制体系, 控制汽车排放量, 减少环境污染与能源的消耗。
3.4 完善信息系统。
信息的完备性是公共交通运输政策有效运行的必要条件。作为公共交通运输政策资源, 政策信息是政策主体制定正确的政策、制定政策执行计划、控制政策执行过程的基础。可见, 信息的完备和畅通是公共交通运输过程中正确决策和有效运行的必要条件和关键因素;沟通是实现信息完备性的有效途径, 多学习国外先进的信息系统, 研发属于自己的新的系统, 发展ITS智能运输, 使用HT-UTCS等交通控制系统, 政府应加大投资力度, 着力开发公共信息平台, 提高信息的综合运用。
4 结论
我国公共交通运输事业逐渐发展同时增加了环境的污染, 影响低碳经济的发展;在低碳经济发展的前提下, 公共交通事业面临着挑战;首先要进行环境保护, 节约资源、能源的使用, 增加公车出行率、减少汽车的出行率及车位的乱用, 建立完善的体制将道路进行改善, 为了低碳经济的发展, 减少道路堵塞问题, 减少气体排放量等。低碳经济的公共交通运输, 能够提高我国交通事业的发展, 增加市场竞争力, 减少环境污染, 为齐国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摘要:在交通运输管理的发展中, 坚持以低碳经济为基础的发展。交通运输是区域经济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促进区域经济的各项发展。目前, 交通运输行业出现交通堵塞、汽车出行率增加、环境污染、公交延误及道路拥挤等情况;这一系列的不利因素的存在, 严重影响交通道路的正常通行。为了增加交通运输对于经济的服务质量, 促进经济的发展, 更方便人们出行以及低碳经济的发展;必须在低碳经济发展的前提下将公共交通运输加以管理。
关键词:交通运输,低碳,公交,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建文.浅谈交通运输管理[J].科技传播, 2011 (4) .
低碳交通在行动 篇7
节能周活动丰富多彩
基于此, 2010年6月12日-18日, 交通运输部等14个部门联合举办了以“节能攻坚、全民行动”为主题的全国节能宣传周, 并结合行业特点精心安排了一系列活动。
宣传周期间, 交通运输部为第三批共19个节能减排示范项目授牌, 以鼓励广大交通运输企业结合实际, 创造性地学习实践示范项目的先进经验, 不断提升节能减排的能力和水平。
交通运输部还印发了《交通运输行业第三批节能减排示范项目经验汇编》, 启动全国百名机动车驾驶培训教练员节能驾驶技能专项培训, 以及全国交通运输行业机动车检测维修职业技能竞赛工作, 筹备船舶靠港使用岸电技术推进会。
而在部机关内部, 节能减排活动亦深入开展。根据安排, 6月12日为“绿色出行日”, 倡议交通运输部机关干部职工乘公共交通、骑自行车或步行。6月12日一早, 交通运输部副部长徐祖远和部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有关负责人在部机关一楼大厅为每一位上班的工作人员派发《汽车节能驾驶手册》, 倡导大家共同树立“绿色驾驶”新理念, 养成节能驾驶好习惯, 节约每一滴燃油、减少每一点排放。
6月12日, 向部机关工作人员同时发放了《日常节能手册》。6月17日为“能源紧缺体验日”, 交通运输部部机关空调和公共场所照明停开, 三层以下电梯停驶。6月18日举办了节能公益讲座。
据了解, “绿色驾驶”是国外普遍推行的驾驶理念和环保理念, 意在倡导和呼吁广大司机养成良好的节能驾驶习惯, 以最少的燃油消耗和尾气排放, 实现最经济、最高效的出行。有关研究表明, 驾驶习惯的不同对汽车燃油经济性的影响可达30%, 汽车驾驶节能的空间和潜力巨大。
五大措施齐头并进
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和服务性行业, 转变交通运输发展方式是转变国民经济总体发展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行业之一, 亦是节能减排的重点领域。面对差距, 交通运输部贯彻落实中央的部署和要求。2010年, 交通运输部将根据“国务院批转节能减排统计监测及考核实施方案和办法的通知”的要求, 积极配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统计局做好交通运输能源消耗统计工作及相关指标的发布工作。
交通运输部“道路运输车辆燃料消耗量检测和监督管理办法”, 规定自2010年3月1日起, 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在配发《道路运输证》时, 要将车辆燃料消耗量作为必要指标, 对照《道路运输车辆燃料消耗量达标车型表》进行核查, 不符合道路运输车辆燃料消耗量限值标准的车辆, 不得进入道路运输市场。建立了相关信息平台, 以便对符合JT711、JT719的道路运输车型进行甄别, 稳步实施营运车辆燃料消耗量限值核查制度。
在国家已有的汽车“以旧换新”补贴政策中积极加大对重型载货车、大型营运客车及各型公交客车补贴力度, 推动高耗油营运车辆提前退出运输市场。
大力发展公共交通, 提高城市公共交通平均出行分担率, 减少私人轿车出行, 是实现城市交通节能减排的一项重要措施。为此交通运输部配合国务院法制办做好《城市公共交通条例》的制定工作, 促进城市公共交通的优先建设和发展。组织研究城市公交车燃料消耗量限值标准, 进一步推动运输装备水平的提高, 加快新技术、新产品的推广应用, 鼓励使用新能源、节能环保公交车辆, 研究新能源汽车推广过程中安全使用和维修问题, 积极引导出行者多采用公共交通和节能环保的方式出行。
认真贯彻落实交通运输部和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促进甩挂运输发展的通知》, 组织开展渤海湾、长三角等地甩挂运输试点工作, 鼓励发展技术先进、经济安全、节能环保的运输装备和运输方式, 加快淘汰技术落后、污染严重、效能低下的运输装备。加快建设交通运输信息系统, 促进智能交通和运输网络化发展, 提高运输效率和效能。
以减少能源消耗与环境污染为目标, 组织实施一批符合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理念的交通运输科技项目研究, 大力推进科技成果的转化与应用。推动射频识别技术 (RFID) 在公路水路领域的应用, 为运输企业、港口和行业管理部门提供准确数据, 加速集装箱、货物等运输周转率, 提升港口工作效率, 提高公路水路运输效率, 降低空载率和运输工具能耗, 实现节能减排。
各地节能减排落到实处
为推进节能减排工作, 山东省交通运输厅积极探索交通节能减排考核指标体系和工作机制, 该厅结合山东交通实际, 在交通运输部节能办的指导下, 制定出台了《山东省交通运输行业节能减排工作考核办法 (试行) 》, 组织实施了全行业的节能减排工作考核, 对全面推行交通节能减排工作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为确保《考核办法》的落实, 该厅下达了目标任务, 签订目标责任书, 组织宣贯培训, 明确工作要求和职责分工, 开展试考核典型引路, 统一考核准流程, 组织全面考核, 实施考核评价。2010年1月底, 该厅抽调部分人员分三个考核级, 分别由公路局、道路运输局、港航局分管局长带队, 采取集中听取汇报、查阅相关资料、座谈交流、抽查重点用能单位、信息反馈等形式, 对各市交通局节能减排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全面考核。
而江苏省交通运输业是耗能大户, 全年消耗汽柴油“十一五”期间已达到600万吨。江苏省制定交通运输“十一五”期末节能减排目标:主要能耗指标与2005年相比, 公路、水路单位运输周转量用地面积下降8%, 营运货车单位运输周转量能耗下降5%。江苏交通运输业通过鼓励和引导运输经营者购买、使用节能环保、标准化的运输车船来发展集约运输;通过开展“江苏省交通运输节能监测评估及管理”等一批节能减排课题, 在国内率先推进“不停车收费”系统示范工程等发展智能化运输。
湖北省交通运输节能减排坚持清洁发展, 以推广“清洁能源、节能驾驶”为主, 着力发展以新能源公交车为代表的交通工具, 推广以“王静工作法”为代表的低碳驾驶方式, 建设以“免费自行车服务网络”为代表的慢行交通系统。湖北交通运输还坚持绿色增长, 以“调整交通结构、构建综合运输体系”为主引领低碳交通发展, 通过建设“两型交通”、“生态文明交通”推动交通发展理念转变。
低碳交通运输 篇8
2011年2月, 中国交通运输部副部长、部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高宏峰与江苏省副省长史和平共同揭牌, 标志着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城市试点工作正式启动。
结合国家发改委正在组织开展的低碳省区和低碳城市试点, 2011年交通运输部确定选择天津、重庆、深圳、厦门、杭州、南昌、贵阳、保定、武汉、无锡10个城市开展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建设试点工作。目前, 部已编制完成《建设低碳交通运输体系指导意见》、《建设低碳交通运输体系试点工作方案》, 为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建设提供了系统的工作指南和具体方案。
该次试点主要有6项内容:建设低碳型交通基础设施, 推广应用低碳型交通运输装备, 优化交通运输组织模式及操作方法, 建设智能交通工程, 完善交通公众信息服务, 建立健全交通运输碳排放管理体系。
低碳交通运输 篇9
一、低碳经济的内涵阐述
低碳经济是一个近年来逐渐发展起来的经济模式, 它的核心是基于市场经济环境下, 通过相应的制度与政策来调整经济发展模式, 有效贯彻节能减排的发展要求, 促进经济发展由高能耗模式逐渐向低能耗模式发展, 从而实现经济社会的科学可持续发展。低碳经济首先是在英国提出的,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 各国纷纷重视对节能减排措施的研究, 中国社会也正处于向低碳型社会过渡的社会转型期。[2]随着我国城市化的不断进步, 交通运输成为了保证城市日常运转的重要工具。交通工具的多样化是当前我国交通运输发展的一个主要特点, 但由此产生的一个环境问题便是汽车尾气排放所带来的空气污染。要想在低碳经济环境下改善我国交通运输的发展形式, 就需要逐渐采取有效措施来加强对交通运输的规划管理。
二、我国交通运输管理工作的问题和不足
(一) 交通管理与城市规划脱节, 计划与实际不兼容
国家虽然有对交通运输投入资金, 但如果管理不善的话, 就很可能会产生资金浪费的现象。交通管理与城市规划不协调, 就会使交通运输妨碍城市的进一步发展。随着我国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 城市人口正在不断增多, 交通运输是当前城市居民出行的重要工具。如果交通管理与城市规划不协调的话, 就无法为广大市民提供方便快捷的交通服务。[3]除此之外, 交通运输管理的规划不当, 在人口较少的区域内投入了较多的交通建设管理资金, 就会导致一些不必要的资源浪费。与此同时, 如果在居民较为密集的区域缺乏交通运输管理规划的话, 就会影响到人民的正常出行。
(二) 居民出行需求无法满足, 公共交通应用不足
在当前的城市中, 公共交通工具迟到的现象较为明显。公共汽车是当前我国城市市民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 但公交车晚点的情况是很多城市中都存在的一种现象。这也是当前交通运输中, 私家车越来越多的一个重要原因, 因为公交车已经无法满足市民对方便快捷出行的现实需求。[4]但要看到的是, 私家车的增多会造成一个循环, 就是交通越来越堵, 公交车无法准时到达目的地。除此之外, 还产生的一个问题就是, 汽车排放的尾气造成了大量的空气污染, 这也是目前许多城市出现雾霾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 新能源车辆发展应用缓慢, 缺乏体系化激励
主要是受地方政策落实不利、激励政策不充分、充电技术规范不统一、公共充电设施滞后、家用充电桩进社区难度大、插电混动干扰、配套的充电设施不完善、电池技术存在瓶颈、存在地方保护主义、地方配套政策欠实惠、新能源汽车普及不够、零部件基础薄弱以及加气站的配置不完善合理。同时由于人才缺乏: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存在较大缺口, 还远远不能满足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 新能源汽车售价较高, 难以带动需求释放;由于市场规模偏小, 企业短期难以获得规模效益, 生产成本尤其是核心技术电池成本居高不下, 导致汽车售价普遍偏高;电池续航里程不高, 给远途出行带来不便;应用环节配套体系不健全, 充电难成为制约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核心问题, 消费者与社会群体对新能源汽车认知度不高, 推广普及工作有待提高;而新能源LNG车辆也存在技术水平不高, 购置成本较高, 政策优惠涉及范围单一, 加气站的配置不完善合理等原因, 造成新能源车辆发展受到制约。
(四) 交通运输管理系统不健全, 存在信息漏洞
由于我国城市化的飞速发展, 各项城市公共设施建设越来越无法跟上城市化的发展步伐, 这一点在交通运输上得到了体现。当前来看, 虽然许多城市都已经实现了城市化, 但这些城市都还没有建立相对完善的城市交通运输信息管理系统。不健全的交通运输信息系统会出现相应的信息漏洞, 从而影响到交通运输管理的正常开展。[5]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 信息的重要性逐渐得到了体现。在交通运输管理中, 信息的地位也很重要。如果管理人员不能获得准确及时的数据信息, 就会在具体制定相应的交通运输管理方针上面存在偏差, 进而无法根据有效方案来规划设施配置。信息漏洞的出现, 容易造成大量的资源浪费, 这不符合低碳经济的发展要求。
三、完善提升交通运输管理工作的机制与思路分析
(一) 制定完善的交通管理方案
交通运输管理需要包含在城市规划之中, 这样才能够做到统筹兼顾, 二者协调发展。城市化发展过快, 使得一些交通运输的管理方针无法得到有效贯彻落实, 甚至还有一些交通运输管理跟城市规划出现冲突的现象。这就要求我们要制定合理科学的管理规划方案, 要充分考虑到城市规划发展的现实需求, 才能有效避免一些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在具体制定交通运输管理方案时, 还要考虑到当地的人口情况。在一些人口较多的繁华地带, 加大交通运输方面的资源投入, 有效缓解交通拥堵的情况, 方便市民的快捷出行。[6]除此之外, 在考虑当地的人口因素时, 还要结合其他的一些客观因素。如在修建地铁的过程中, 要保证天然气与煤气等管道运输的安全性, 还要对运输管道定期检查, 有效消除安全隐患。如果地铁建设与运输管道相距较近的话, 在检查时就会影响到地铁的正常运行, 给人们的出行带来诸多不便。一旦管道出现问题, 就会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从而威胁到市民的出行安全。所以, 制定合理的交通运输管理规划方案不仅可以方便市民出行, 还能保证市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二) 重视基础建设, 加大对交通运输工作的投入力度
虽然当前政府已经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来管理建设城市交通运输, 但是, 随着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 城市居民数量也在不断上升, 日益增长的人口对城市交通运输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资金不足会阻碍到交通运输的进一步发展, 进而对人们的出行带来诸多不便。政府需要逐渐强化对交通运输的资金投入, 提高城市公共交通工具的舒适度, 从而吸引更多的人群来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这不仅可以有效改善当前城市交通运输拥堵的现实情况, 还可以减少由于汽车尾气排放所造成的环境污染, 从而实现了节能减排的城市发展目标。当前来看, 我国许多城市还缺少地铁等其他相应的城市公共交通工具, 这种公共交通工具单一性的现象会影响市民的正常出行, 也是造成当前城市交通运输拥堵的重要因素。所以, 政府需要加大资金投入来创新公共交通工具形式, 可以通过修建地铁来有效缓解当地公共交通工具的运输负担, 从而达到合理分流人群, 保证交通运输通畅的目的。除此之外, 政府还需要从交通工具上着手, 逐渐将以前高能耗、高排放的交通工具转变为低耗能、低排放的交通工具, 从而实现绿色交通运输的管理建设要求。有效增加城市公共交通工具中舒适安全的新型交通工具数量, 可以吸引市民乘坐, 有效贯彻节能减排的发展方针, 也实现低碳经济的目标要求。
(三) 多措并举, 营造新能源车辆发展良好氛围
尽快明确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国家战略和技术路线, 建立创新合作机制;建立企业间的战略联盟推动关键零部件、关键技术的突破;尽快建立统一的技术标准, 完善检测标准与手段;建立财税金融激励政策体系, 促进新能源汽车市场形成;拓宽融资渠道, 健全风险投资机制;注意和谐发展, 节能与环保并重;强调知识产权保护战略, 既保护自主技术又尊重他人技术。同时要全面拉动新能源汽车消费, 积极创造优惠条件, 鼓励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 为新能源汽车提供使用便利, 提高服务水平, 继续推行并加大对购买新能源汽车的消费者补贴;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技术, 在尽全力保住自己在某个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优势的同时, 持续并深入的研究下去, 不断创新和进步;加大政府支持力度, 通过不断加大对新能源汽车的补贴水平, 减免新能源汽车的购置税等方法, 鼓励消费者优先购买新能源汽车;加大舆论宣传力度, 转变人们传统观念, 增强人们环保意识, 为新能源汽车的推广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 加快信息化, 完善交通管理机制建设
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是交通运输管理正常开展的重要前提, 也是合理有效配置城市交通运输资源的必要保障。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 交通运输也开始建立相应的信息系统, 从而为管理人员制定相关管理方案提供数据支撑。健全的交通运输管理系统可以保证交通工具的正常行驶, 有效避免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出现一些安全事故。道路信息可以保证车辆运行通畅, 为驾驶者提供准确有效的绕行路线, 有效降低道路拥堵现象的发生率。人口信息可以使城市交通运输的各项设施能够合理分配, 从而实现交通设备的布局不断向科学化方向发展。政策信息是指政府针对城市交通运输管理所制定的一些方针政策, 这是交通运输管理能否正常开展的必要保障。所以, 信息系统在城市交通运输之中占据了重要地位, 也是交通运输管理顺利开展的前提与基础。因此, 有关部门需要不断完善信息管理系统建设, 有效开发公共信息平台, 从而提高信息的实际利用价值。
四、结语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不断发展, 城市公共交通运输也获得蓬勃发展的机遇。基于低碳经济环境下, 我们需要有效减少碳排放。在交通运输管理上的主要措施就是有效减少交通工具的尾气排放量, 这需要从增加新型绿色公共交通工具上入手。低碳经济与我国的科学可持续发展方针具有异曲同工之妙, 所以政府需要大力支持公共交通运输管理的发展, 进而建立完善健全的公共交通运输管理体系, 从而有效实现低碳经济的发展目标。
摘要: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 使得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 促进了各类私家车数量的逐渐增多。但是, 私家车数量的不断增多使得交通运输业逐渐成为能源消耗与污染环境较为严重的行业。如何在低碳经济环境下开展交通运输管理研究, 成为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一个问题。在低碳经济的发展背景下, 我们需要强化对交通运输管理的建设性研究, 不断提高交通运输管理的实际水平, 从而促进我国交通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方便了人民群众的日常出行, 也达到了低碳经济发展的目标要求。
关键词:低碳经济,交通运输管理,研究
参考文献
[1]余霞.低碳经济下公共交通运输管理研究[J].企业经济, 2011 (10) :49-52.
[2]王凯东.在低碳经济下的公共交通运输管理[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5 (1) :182.
[3]卢微.低碳经济下公共交通运输管理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5 (14) :280.
[4]孟庆霞.低碳经济下公共交通运输管理研究[J].黑龙江技信息, 2015 (23) :267.
[5]姜晓新.低碳经济下公共交通运输管理研究[J].时代金融, 2015 (24) :248-251.
低碳交通运输 篇10
关键词:高速公路运营管理 低碳交通 评价研究
中图分类号:U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06(c)-0202-01
随着我国经济与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的出行方式改变了很多,私家车越来越多,同时我国高速公路也得到了飞速发展,已经位居世界第二。私家车等的大量增加导致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也增加了,与此同时,高速公路运营管理工作的工作量也加大了。为响应低碳经济的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号召,低碳交通逐渐被应用在高速公路管理中。为了提高高速公路低碳交通管理水平,实现节能减排,评价高速公路低碳交通管理工作非常有必要。
1 高速公路低碳交通运营管理的概述
1.1 高速公路运营管理
“要想富,先修路”这句话说明了公路基础设施建设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高速公路建设情况说明一个国家和地区的交通发达程度以及经济发展水平。高速公路运营管理是在高速公路使用过程中,为了更有效率地发挥高速公路的功能,对高速公路进行的一系列管理活动,从而实现服务社会的目的。我国的高速公路运营管理包括两部分:一是高速公路的行政管理体制;二是企业经营管理体制,而行政管理主要有国有资产产权管理与行业管理。高速公路运营管理活动主要有路政管理、交通安全管理、收费管理、养护管理、信息监控管理和服务管理这6个内容。我国高速公路运营管理在投融资上由国家财政出资到高速公路集团公司吸引社会资金转变,我国高速公路运营管理体制发生了强制性变迁,目前高速公路的性质也发生了变化,由准公共产品逐步变为完全公共产品,近年来,国家还同意在重大节假日期间免费开放高速公路。
1.2 低碳交通
随着人们对环境与资源保护的重视,低碳经济诞生了。低碳经济是为了提高能源利用率,推动经济的清洁发展,促进产品的低碳开发,维持全球生态平衡,实现可持续发展。我国机动车辆大大增加,车辆尾气排放增多,污染了空气。因此,低碳交通被提出来。低碳交通需要经历一个过程,不能一蹴而就地完成建设,也没有统一的评价标准。低碳交通是新的发展理念而不是新的交通方式,用“低碳化”的理念对交通运输系统进行改造与优化,逐步减少石化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提高交通运输能源效率,从而实现交通领域的低碳发展,平衡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1.3 高速公路低碳交通运营管理
综合高速公路运营管理和低碳交通的内容,我们可以知道,高速公路低碳交通运营管理就是基于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高速公路运输需求,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石化能源消耗,对高速公路交通运输的人流、物流进行管理,提供更安全、更公平、更舒适和更便捷的服务。高速公路的最基本功能是提高交通运输功能,高速公路交通运输的速度影响社会经济发展,同时也是高速公路低碳交通的发展重点。低碳交通这个理念也适用在高速公路上,并且在满足高速公路基本功能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1.4 高速公路低碳交通运营管理评价
高速公路低碳交通运营管理评价主要评价高速公路运营管理工作是否有利于高速公路交通运输节能减排。高速公路运营管理评价包括运营安全评价和运营绩效评价两个部分。运营安全评价是评价运营管理所提供的服务,运营绩效评价是评价运营管理部门运营的效益。高速公路低碳交通运营管理评价是监督评价高速公路运营管理部门所提供的服务,从而保证高速公路运营管理服务质量,提高高速公路运营管理水平,加强高速公路交通运输节能减排。
2 高速公路低碳交通运营管理的评价
2.1 构建高速公路低碳交通运营管理评价指标体系遵循的原则
高速公路运营管理进行低碳交通评价时需要综合评价,遵循全面分析综合构建的原则、指标容易量化的原则及指标简单有效的原则。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时要系统分析、考虑高速公路运营管理活动与车辆碳排放之间的联系,选取并制定合适的评价指标评价高速公路运营管理水平。容易量化的指标方便评价工作的开展,体现评价真实。由于高速公路低碳交通运营管理评价过程比较长,需要长期监控,所以在选取指标时尽量简单。简单有效的指标能够缩减评价所用的时间和成本,便于评价活动的开展。
2.2 高速公路低碳交通运营管理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高速公路低碳交通运营管理评价指标体系在高速公路基本功能的实现基础上遵循指标设计原则,建立围绕道路基础设施、道路服务水平、收费站服务水平、养护计划组织水平、运营管理信息化水平和交通安全水平在内的6个方面的高速公路低碳交通运营管理评价指标体系。道路基础设施状况的评价主要从道路路面状况、路基状况和沿线设施状况这3个方面入手,道路基础设施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车辆运输的速度与安全,是评价高速公路低碳交通运营管理的重要指标。道路服务水平反映高速公路道路拥挤情况,从交通流速度和交通流密度进行评价。高速公路一旦建成,被投入使用后,随着使用时间越长,公路的使用性能就越差,这就需要对公路进行有周期的有质量的养护维修。根据作业区的设置是否符合规划要求、安全措施执行状况以及作业区段车辆的拥挤度来评价养护施工组织水平。高速公路的交通安全管理直接影响高速公路的正常运行,也会影响交通运输人员及司机等的生命、财产安全。一旦发生高速公路交通事故很可能会发生交通堵塞,严重的话会发生连续多起交通事故。所以,把亿车公里事故率和交通恢复时间用来评价交通安全水平。信息技术应用比较广泛,高速公路信息化管理大大提高了高速公路管理效率。信息化管理水平用交通信息发布状况、信息采集能力与信息处理能力来评价。
2.3 高速公路低碳交通运营管理评价方法
根据高速公路低碳交通运营管理评价体系选定的评价指标确定了评价方法,即层次模糊评价法。运用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法对高速公路低碳交通运营管理水平进行评价,从而发现工作中的不足,完善管理工作。
3 结语
综上所述,遵循指标体系的原则,根据高速公路运营管理的6个方面活动选取评价指标,用层次模糊评价法来评价道路基础设施、道路服务水平、收费站服务水平、养护计划组织水平、运营管理信息化水平和交通安全水平这个6个部分,发现高速公路低碳交通运营管理工作的不足,从而减少高速公路交通运输上温室气体的排放,实现低碳交通。
参考文献
[1]张波.高速公路低碳交通运营管理评价研究[D].长安大学,2012.
[2]李峰.低碳高速公路建设研究思路[J].北方交通,2015(2):117-119,122.
低碳运输发展策略研究 篇11
一、优化运输装备
道路运输的运输主体是车辆, 车辆的技术性能是决定运输能耗的内在因素。目前我国道路运输从整体上来说, 装备还不够精良, 尤其农村道路运输, 车型杂乱、技术性能差、能耗高、效率低, 不仅造成能源浪费、环境污染, 还严重制约着道路运输业的发展, 因此, 提高装备水平是当务之急。近年来, 汽车制造行业也在不断对汽车工程技术进行革新, 在不改变汽车性能的前提下尽量降低耗油量。尤其近几年, 很多高效率、低能耗的车型不断上市, 为优化道路运输装备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尽管如此, 道路运输市场中低效率、高能耗的车辆依然很多。一则因为技术先进、能耗较低的车辆价格较高, 一些运输经营者购买车辆受到资金的限制;二则部分运输经营者经营理念有偏差, 只顾个人利益, 不顾社会利益, 为在最短的时间内实现利益的最大化, 于是就选择投资较小的车辆, 有的甚至购买已达报废年限的车辆投入营运。运管部门要严把市场准入关, 严禁能耗高、排放超标、综合技术性能不达标的车辆进入市场, 积极鼓励、引导运输企业和运输业户加快运力更新的步伐, 推广、应用高效率、低排放的车辆, 尽快淘汰老、旧、破车, 优化装备结构, 节能减排。
当然, 无论汽车制造技术怎样创新, 汽车是不可能无限制地降低能耗的。现在, 人类已经开始寻找石油的替代品, 以可再生性能源代替不可再生性能源, 天然气、生物燃料等洁净能源进入了交通运输领域。汽车制造业紧随而上, 于是新能源汽车应运而生, 为节能环保开辟了新路子。不过目前新能源汽车的数量还很小, 世界上80%以上的汽车还是靠燃油, 所以, 汽车工业技术革新前景广阔, 任重道远。
二、调整运输结构
运力的技术性能是道路运输能耗的客观因素, 运输组织化程度则是道路运输能耗的主观因素。由于目前我国道路运输企业大多是挂靠经营和承包经营, 集约化、组织化程度低, 信息不畅。尤其是货运车辆和出租汽车, 单车经营占主导地位, 单边运输居多, 从而导致空驶浪费严重。资料显示, 很多地方货车空驶率高达45%, 出租汽车空驶率达40%以上, 客运班车在淡季时空驶率也达30%以上, 总体计算道路运输40%左右是无效运输, 因此, 集约化经营、公司化管理、规模化发展是道路运输业节能减排和提高效益的有较途径。对现有运输企业, 可通过资质考核, 选择一些装备精良、服务优良、规模较大、效益较好的强势企业进行培植和保护, 打造龙头企业。同时, 对一些规模小、效益低、服务差、无发展前途的弱势企业, 该撤的撤, 该并的并, 整合运输资源。
客运业要积极推进接驳运输、滚动发班等先进组织方式, 推广联程售票、网络订票、电话预订等方便快捷的售票方式及信息服务, 提高客运实载率。货运业要加快信息化建设, 以科学化、精细化经营, 取代简单化、粗放型经营, 注重回程配载, 提高车辆利用率和实载率, 减少空驶浪费。与此同时, 大力发展多式联运, 按照“宜水则水、宜陆则陆、宜空则空”的原则, 促进铁路、公路、水路、民航等不同运输方式之间的高效组织和无缝衔接, 充分发挥各种运输方式的比较优势, 实现服务质量最高化、运输成本最低化、运输效益最大化。
三、完善运输网络
运输通道是交通运输的先天条件, 运输枢纽是聚合运力、经营者、信息的基础设施, 畅通成网、无缝衔接的交通基础设施是实现客运“零距离换乘”、“货运无缝对接”的客观要求。目前, 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发展并不均衡。经济发达地区交通基础设施发展较快, 经济欠发达地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同一地区城市交通基础设施较为完善, 农村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各地要按照“因地制宜、科学发展, 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的原则, 加快区域性、地方性运输枢纽及其集疏配套设施建设, 补齐发展短板, 突出整体优势, 注重长短运输、城乡运输以及不同运输方式的连接, 建立全程性、无缝性、连续性综合运输网络。综合运输枢纽建设要以保护环境、节约用地、缓解拥堵为原则, 尽量将火车站、汽车站、飞机场、码头、公交车站等建在一起, 因客观原因不能建在一起的要用公交车连接贯通。综合运输枢纽建设要与公路建设、铁路建设、城镇建设、工业小区建设统筹规划, 同步实施, 使综合运输场站成为生态环境的一部分, 打造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综合运输体系。
四、健全节能机制
各种节能减排措施能否顺利落实, 节能机制是保障。目前, 我国交通运输行业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的法律法规和标准还不完善, 行业能源消耗监测考核体系还不健全, 一些资源浪费型、环境破坏型建设项目还在建设, 一些高能耗、低效率的车辆还在参与营运, 节能减排措施未能认真落实。中央和地方政府要积极推进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输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建设, 建立健全目标责任制和考核评价制度, 加强监督检查, 加大奖惩力度, 使节能降耗进入科学化、标准化、经常化、法制化轨道;要坚决禁止技术性能差、能耗高、效率低的车辆进入运输市场, 已进入运输市场的要强制退出;要加强对生态保护、生态恢复、污染防治与节能减排的投入, 对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道路运输场站建设项目要在规划、用地、资金等方面给予支持;要充分发挥运输企业节能减排的主体作用, 经常开展各种形式的节能比赛活动, 提高全行业的节能意识。
五、倡导绿色出行
加大宣传教育与培训力度, 将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纳入重大主题宣传内容。各地交通主管部门可结合“节能宣传周”、“低碳日”、“无车日”等活动, 开展形式多样的绿色循环低碳道路运输理念宣传, 培育低碳运输文化, 使绿色循环低碳发展成为全行业和社会公众的自觉行动。
积极实施公交优先战略, 完善公交网络, 提高公交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要引导公众乘坐公交车出行, 提高公交车的出行分担率, 减少私家车的出行率, 从而缓解城市拥堵, 减少碳排放量。
【低碳交通运输】推荐阅读:
构建低碳交通运输体系的思考10-28
绿色低碳运输06-25
省交通运输厅召开全省交通运输工作会议05-21
交通运输结构08-16
《交通运输理论》08-17
交通运输单位08-28
河南交通运输09-24
公共交通运输09-25
交通运输方式11-05
物流交通运输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