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生活化

2024-12-25

语文生活化(精选12篇)

语文生活化 篇1

美国教育家华特指出:“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教学活动是人类生活中的一部分, 离开生活的教学活动是不存在的, 而语文教学更离不开生活, 生活中无时无处不存在语文教学。

教学的生活化是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之中, 从而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 同时将教学的目的、要求转化为学生作为生活主体的内在需要, 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 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 从而获得有活力的知识, 并使情操得到真正的陶冶。

一、语文教学应回归生活

传统的语文教学注重知识的传授、技能的训练, 很少站在学生的角度来审视教学活动, 使语文教学成了学生生活的一种负担。因此, 在语文教学中应渗透学生的生活, 让语文教学回归生活, 使语文教学返璞归真。

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来自于生活, 课堂教学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 我们应以课堂为起点实施生活化的教学, 加强课堂教学与生活的沟通, 让教学贴近生活。这样, 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并真正受到启迪;才能赋予课文以生命和活力, 更好地揭示其全新的潜在意义;才能引导学生更好地懂得生活、学会生活、改造生活, 做生活的强者, 做生活的主人。在教学中, 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 认真观察生活

课文中的一些人和事由于和学生的认知有差距, 所以学生认识理解不透彻, 甚至出现一定的偏差。有的课文内容是学生常见和比较熟悉的生活现象, 但往往是他们熟视无睹或知之甚少的, 教师教学时应指导学生留心去观察, 通过观察去认识生活, 扩大视野, 理解课文, 强化语言文字的训练, 提高观察和理解能力。

如《小露珠》一文, 小露珠对于学生而言可谓司空见惯, 但真正去观察它的学生却不多, 教师应在课堂上向学生提出明确的观察任务, 并精心指导学生抓住它的特点去观察, 从而知道因为有了它, 植物才会有变化。这样, 学生学习课文时就能如鱼得水、得心应手了。

(二) 再现生活

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以语言文字记录着一定的生活信息, 学生学习语文就是在头脑中把语言文字还原成客观事物, 从而获得主观感受。生活化教学是一种在生活背景下的情景化学习, 有的课文内容距学生的生活较远, 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一定的困难, 教师教学时可借助情境再现课文所描绘的生活画面, 使学生如临其境, 较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如把课文编排成课本剧, 让学生演一演, 可把语言文字变成活生生的生活展现在学生面前, 从而加深学生对课文的感悟。

如《歌唱二小放牛郎》一文, 教师可借助多媒体, 播放小英雄王二小为了保卫后方机关和几千个老乡, 将敌人领进八路军的埋伏圈而被敌人杀害的英勇场面, 加之教师抑扬顿挫的有感情朗读, 精心剪辑的配乐, 音乐、画面、语言、神情营造出来与课文内容相匹配的气氛, 使学生入境动情, 顺利地跨越了时代的鸿沟去理解、领悟二小的英雄气概, 同时获得情感的陶冶。

(三) 体验生活

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儿童是用形象、声音、色彩和感觉思维的。”教师要有意识地创设教育情境, 把课文所描绘的客观情景和现象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 让学生身临其境, 再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 去体验、感悟, 加深感受。

如在教学《让我们荡起双桨》时, 在学生充分想象的基础上, 用多媒体展示一幅和风拂面、几名学生在公园内尽情游湖、四周环绕着绿树红墙的春景图, 伴着这如诗如画的意境, 《让我们荡起双桨》的旋律响起, 学生一边表演, 一边齐声欢唱, 从学生优美的动作、沉醉的表情可以看出, 他们所体验到的不仅仅是黑白文字, 而是充满了生命活力的生活世界, 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也激发了他们对祖国美好河山的热爱。

二、生活中孕育教学

生活是知识的海洋, 生活之中时时处处皆学问。因此, 教师应当具备一双慧眼, 寻找生活与语文教学的结合点, 让生活成为学生学习的教材, 并能将所学运用于生活, 教师应以课外实践为凭借, 引导学生走向社会, 走向生活。

(一) 联系学校生活, 学习语文

学校是学生生活的重要舞台, 这里发生的一些事可以引入到学生的学习中来。例如, 我班学生助人为乐、隔壁班学生拾金不昧等好人好事。

(二) 联系社会生活, 学习语文

新课标指出:“沟通课堂内外, 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 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 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 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社会是广阔的背景, 更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天地。例如:一些时髦的广告词, 如“步步领鲜、牙口无炎”等, 这一类故意偷换同音字的不规范用字现象, 可以让学生扮演一名文字小卫士, 走入社会去纠正这类现象。这样, 不仅使学生掌握了一定的语言文字的知识, 养成写规范字、说规范话的良好习惯, 而且也训练了学生的社交能力。

(三) 联系家庭生活, 学习语文

家庭是学生学习语文的第一场所, 父母是学生的第一任教师。在这里, 学生获得了很多知识。教师可以抓住每个学生家庭的特点巧妙设计语文教学。例如:有的学生家长是卖服装的, 则可以让他设计一下服装广告;有的学生家长是卖水果的, 则可以让他写一写介绍有关水果方面的文章等等。这样一来, 学生的积极性高昂, 家长更是倍加赞许。

生活中处处有语文, 语文教学生活化, 不仅可以克服传统语文教学中的弊端, 而且优化了教学过程, 使以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语文生活化 篇2

语文从生活中来,也要回到生活中去。语言来源于生活,语文教学离不开生活,生活中处处都有语文的气息在洋溢。新的课程改革也要求语文教学与生活紧密结合。“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那么,如何将生活与语文教学联系的更和谐

1、日常生活“语文化” “生活处处皆语文”,报刊杂志要看,广播电视要听,中外名著要读,名胜古迹要赏,山川河流要游。从打电话到接待客人,从写留言条到写申请书,从看电视广告到看电器说明书,无一不是语文听说读写能力的运用。教师引导学生勤写生活随笔,努力把语文学习自然而然地由课堂扩展到生活天地。生活有多广阔,语文就有多广阔。

2.阅读

四五年级的学生,课外阅读能力提高了,并学会了做读书笔记。在每节课的组织教学时间里,我指名一、二位学生将课外书中抄录的好段落、好句子念或背给大家听。一个学期下来,明显收到了效果。一方面,更多的学生主动去阅读课外书,另一方面,写作水平有了较大提高。第二学期,配合写事作文的教学,就轮流让学生利用一分钟说说新鲜事。这新鲜事来源广泛,生活、广播、电视皆可。目的在于拓宽学生的视野,做生活的有心人,并为写作提供素材。渐渐的,学生在生活中养成了会听、会想、会说的习惯。

新课标强调,语文教育是人的教育,语文教育要注重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生活与语文的关系是源头与活水的关系。“语文教学的改革,关键在贴近生活。这是‘根’”。但长期以来,语文教育工作者迫于应试教育,过分强调了语文的工具性,远离了生活的源泉,语文教育只盯在几本教材上,从教育到教学再到训练这个过程中,人的价值、情感、地位可怕地消失了,越来越深地陷入了“死水”中,使语文教育成为“折磨人、束缚人、摧残人”的一件事。

案例一:[观察生活] 教学一年级《识字2》教学片段:

师:小朋友,今天我们认识了这些字宝宝。(太

上)你在生活中见过他们吗?在哪里见到的? 生:太子奶的“太”。(师鼓掌)生:小吃店的“小”。(竖大拇指表扬)生:牙膏的“牙”。生:小班的“小” 生:上岛咖啡的“上”。(鼓掌表扬)

生:学校楼房上有“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生:公交车的门上有:先下后上。„„ [简析:“新大纲”强调语文教学要“联系学生现实生活”,“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学生的生活,使语文教学返朴归真,让语文教学回归生活。同时生活又是学生学习的源泉,是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延伸。教师把学生的视野引向生活,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给学生心灵放飞的权利,唤起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因此,电视中的广告,大小商店的招牌,学校中的每一块标语,家里,社区„„一切有字的地方都是学生搜索的目标。生活处处皆学问。]

案例二:[演绎生活] 五年级9册《小镇的早晨》教学片段:

师:小镇的早晨那么热闹。沿街摆满了各种农副产品。你见过哪些农副产品?卖主是怎样吆喝着做买卖的?(一组)生大声吆喝:“快来买,新鲜的鱼,便宜卖啊!” 生赶紧上前,又往后一退,拍拍身上的水,说:“哎呦,水溅我一身了。这鱼多少钱一斤啊?” „„

笑声、掌声(二组)

生满脸笑容,热情的喊:“看又嫩又新鲜的芹菜,自家地里种的。快来买啊!” 生拿起一把,左瞧右看:“不错,看上去挺有光泽的。来一斤吧!” „„(三组)生热情地说:“小明他奶奶,你好!又来买菜啊!要不要买些豆腐啊,这是今天早上才做出来的。”

生弯着腰,推了推眼睛说:“好啊,买一块吧!” „„

[简析: 教学的生活化是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之中,从而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同时将教学的目的、要求转化为学生作为生活主体的内在需要,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从而获得有活力的知识,并使情操得到真正的陶冶。创设生活化情境,体验生活。教师把教学内容指向生活,面向生活,联系生活,理解生活,表达生活。学生在生活化的情境中,无拘无束,轻松愉快地尽情表演,激情满怀,生动逼真。语文与生活这一泓活水相沟通,课堂上一派生机勃勃。语文教学离不开生活,生活中无时无处不存在语文教学。]

案例三:[体验生活] 教学《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片段:

师:这首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流传至今,其中油一句脍炙人口,千百年来一直被人们所引用,它就是(引读)―― 生:每逢佳节倍思亲。

师:同学们,你们有亲人在外地工作、生活吗? 生:有。师:你们思念他们吗?重阳节就要到了,你们会以怎样的方式和你们的亲人联系,互诉衷肠,表达你们的思念之情? 生:(交流)(打电话、写信、寄贺、通过电子信箱发邮件、打短消息)

师:大家的方法都很好。现在请你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和亲人联系,并且在交谈时巧妙的用上“每逢佳节倍思亲”这句诗。生(自由练习)生:(打电话)您好!外婆。我是您外甥。外婆,重阳节到了,我很想念您。您的

身体好吗?外婆,今天我们学了一首王维的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其中有一句写得特别好,我把它送给您,“每逢佳节倍思亲”。愿您身体健康,万事如意!生:(扮外婆):好外甥,谢谢你的祝福!“每逢佳节倍思亲!”说的好。外婆也想念你啊,等放假了外婆来接你啊!祝你学习进步啊!再见!(掌声热烈)生:(写信)妈妈,您好!您去外地学习已经一个月了。今天是重阳节,看到别人家都欢天喜地过节,我特别想念您!真是“每逢佳节倍思亲”。妈妈,希望您早些回家!也祝您学习进步!

―――――女儿

XXX 生:(发邮件)

大伯、大妈:你们好!你们去美国已经两年了。今天是重阳节,我们十分想念你们!你们在美国也过重阳节吗?爷爷、奶奶总是叨念着你们。“每逢佳节倍思亲”尤其在过节时,看到人家团团圆圆,他们就特别惦记你们。你们身体好吗?祝你们身体健康,事事如意!

侄女:小华

2002.11.15 师:(扮大伯)小华:你好!你的邮件我已收到!今天是重阳节。我们也特别想你们!„„(又一次掌声)„„ 师:(深情地说)大家谈得真好。让我们把这句诗送给所有在外地工作的亲人――― 生:(齐读)每逢佳节倍思亲。[简析:“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现实世界是语文的丰富源泉。课本只是给我们提供了一些课资借鉴的“生活范例“,给我们学习生活语文提供了一种视角,搭起了一座平台。这样把生活和知识关联起来,使学生明白知识来自生活,生活是对书本知识学习的一种印证、补充、拓展和超越。在上述课例中教师注重学用生活,渗透生活,充分挖掘教材中蕴涵的应用性因素,利用生活情景,让学生运用知识积累再现生活情景。由于内容贴近生活,使学生产生一种身临其境、似曾相识的感觉,课堂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整个课堂焕发出勃勃的生机,充溢着浓浓的亲情、温情。生活中处处有语文,也处处用到语文,语文教学只有扎根于生活这一片沃土,才能发芽,开花,结果。

“ 生活处处皆语文,语文时时现生活。”这是大语文观所体现出来的语文和生活的关系。语文和生活是不能分割而论的。新的课程设计在设计时注意了这种关系,将“生活世界”引进教材,让孩子从自己的生活世界中学到更多,学会更多。我想针对新课程设计的特点,结合自己在教学时的体会,阐述以下两个问题:生活中的语文和语文中的生活。

一、生活中的语文 “生活处处皆语文。”只要做个有心人,你可以随时随地学到很多东西。

1、关于从生活中学习识字。我们身边的环境日益新鲜,媒体日益丰富,生活也更加多姿多彩起来。走在大街上,处处可见精美的大条幅、图文并茂的灯箱广告等等,上面的汉字无一不是小学生或渴望识字的人的学习资源。当领着可爱的孩子逛街、散步时,你可以随机交给孩子这些生字;当坐在家里陪孩子看电视,读报纸的时候,也会有很多需要你适时教给孩子的文字,还有去商场、超市购物,去山南海北旅游,坐汽车、火车或轮船时.....处处都可以变成孩子学习的环境和识字资源。这样,慢慢地,孩子不但会扩大识字量,还会养成一个注意随时学习的习惯。我小时候,就是一个渴望识字的孩子,那时没有条幅和广告,但每逢过年或别人家有喜事的时候,门上贴的对联,我都会很认真地去读;跟爸爸串门时,别人家里的四扇屏,也被我利用,变成识字的资源。所以,当你和你的孩子在一起时,不论何时何地,只要你细心,有足够的耐心,你能和孩子一起丰富、充实自己。

2、关于从生活中学习表达。这里我有两个教学案例:一则是关于造句。教师让学生用“发现”一词说一句话。一个学生迫不及待地举手发言:“我发现母鸡围着草垛转。”老师否定了这个句子:这是什么话?母鸡围着草垛转?于是示意他坐下。第二个学生也发言:“我发现地球围着太阳转。”老师大加赞扬,称赞这位学生的句子具有科学性。很显然,这个学生所描述的现象,并不是自己观察到的,况且还有模仿第一个学生的嫌疑。可是对于第一个真正用眼睛观察过生活,实实在在描述生活的学生,老师却没有任何的肯定和鼓励。试想,这个学生以后还会去认真地观察生活,去阐述自己的真实想法吗? 第二则是关于作文。这是在传统教育模式下的一个案例。老师出了作文题目:《上学路上》。要求写发生在自己上学路上的真人真事。大部分学生写了在上学路上帮助老人等等做好事的内容,都得了高分。有一个学生却写了自己在路上看见一群蚂蚁忙忙碌碌地搬一条大青虫的过程,写的内容详细,描述很精彩,但是却得了低分。老师这样评价他的文章:你的作文没有思想性,没有体现助人为乐的好品质,更何况,上学路上,你居然还这样贪玩。问:什么是作文的思想性?难道非得上纲上线?再说了,上学路上,哪有那么多需要帮助的老人和小孩呢?我们一贯提倡让学生说自己想说,想自己所想,写自己的真实感受,写自己眼睛亲自看到的,耳朵亲自听到的,为什么要否定孩子说真话的行为,扼杀他们对生活的好奇心呢?所以,正确的导向是,要学生学会观察生活,善于发现生活,描述生活,才能达到我们教育的目的,让孩子在以后去感受生后,甚至去改造生活,创新生活。

二、语文中的生活

1、识字教学 新教材中的看图识字,从我国文字的起源—甲骨文象形、会意的角度,让学生感知汉字和生活事物的关联,了解汉字的演变。例如:日、月、门、石等这些汉字,因为贴近学生,他们在生活中经常见到,甚至是熟知的,所以,他们接触起来并不陌生,理解、记忆起来也不困难,这些汉字和事物的相象更让他们感到颇有趣味。

2、阅读教学 新教材的编写有意识地把与学生贴近的生活内容编排进来,在学生的学习资源里有了自己的“生活”,对于渴望了解生活,对发生在身边的事情充满好奇的学生来说,是一件欢欣的事情。有了生活,就有了熟悉的事物和内容,抽象和理性的东西就在孩子的头脑中变得形象、生动和丰富起来。理解不了的东西,我们可以鼓励学生去观察、去触摸,充分利用视觉、听觉、触觉去感知。比如,一年级教材中的《我的家》《两件宝》《我长大了一岁》,二年级教材中的《妈妈,不要送伞来》《我的影子》《我们的玩具和游戏》等,这些课文内容,都是孩子耳熟能详,看得见,摸的着,甚至在自己身上发生过的事情,所以,他们感觉自己进入了课本,成了其中的主人公,兴趣一下被触动了,有了兴趣,学的更容易,感觉容易,就会主动去接触,去探究,这样就形成了一个良好的连锁反应。

3、说写教学 从低年级的说话写话训练到高年级的写作能力训练,语文教材指导学生以写发生在自己生活领域中的故事为起点,有感而发,免去以往学生“难为无米之炊”的苦恼。例如,说说你的家,你的学校,你的同学,朋友,写写你认为好玩的事情、游戏或玩具等,这些内容,孩子们俯首可拾,让他们说起来,写起来,可以洋洋洒洒,一发而不可收,慢慢地,他们就能学会用语言或文字去表达自己的情感。鉴于语文和生活这样紧密的关系,我们就要学会和学生一起善于用语文的眼睛去发现生活,用生活的资源丰富语文。

美国教育家华特指出:“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此话不无道理,教学活动是人类生活中的一部分,离开生活的教学活动是不存在的,而语文教学更离不开生活,生活中无时无处不存在语文教学。教学的生活化是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之中,从而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同时将教学的目的、要求转化为学生作为生活主体的内在需要,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从而获得有活力的知识,并使情操得到真正的陶冶。

一、语文教学内容生活化

在语文与生活的处理上,要以学生为主体,抓住课文与生活的接触点,用开放的视角,把触角伸向主体和主体的大千世界,向我们的全部生活开放,让学生在对生活的理解中实现对课文的理解、体会与升华。

1、抓住“相似点”。如课文《初冬》的安排与季节接近,我们可以把它调整在冬季有浓浓大雾之时把课堂置于茫茫大雾之中,让学生在雾的渐变过程中诵读课文,使文本与生活真切地联系一起,使学生、生活与文本零距离的对话,激发学生对文本的兴趣,自觉地在生活中理解文本,并超越文本,用文本表现生活,根据自己观察体会到的初冬雾景改编课文,进行语言文字训练,使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有机地结合。

2、选准“争议点”。如《陶罐和铁罐》是一篇略读课文,它是围绕铁罐的争议展开的。在教学时,我先把学生分成陶罐和铁罐两方展开辩论,让陶罐和铁罐各自充分彰显自身优点,揭露对方缺点,在学生辩论的层层深入、激烈进行中文章的寓意渐渐明晰,学生的语言思维能力也一步步发展。

3、诠释“困惑之点”。在《我的战友邱少云》一文中写到“我趴在他的附近,只要跳过去,扯掉他的棉衣,也能救出自己的战友。”有的学生提出:火苗不是在呼呼地蔓延吗?怎么会只烧到邱少云而“我”却能安然无恙地在一旁产生那么多的心理活动?一石激起千层浪,教室沸腾了!是啊,怎么会这样呢?我没有立即解释,我把这个问题留给学生课外去查阅、思考、讨论,然后在下一节课上进行交流。可别低估学生的能力,他们居然通过上网、向老人请教、跟同学合作等方式收集了大量的资料,从地理到天文,从历史到现实,从书本知识到生活经验,有理有据,娓娓道来。且不说学习的结果如何,单从这一点从课堂走向生活的学习过程,就已经表明了学生语文能力的增强。

4、补充“空白之点”。《狼和小羊》一课的结尾写到“说完,狼向小羊扑去……”此处我安排了这样一个环节:狼扑向小羊后,结果会怎样呢?学生思维活跃了!有的说羊死了,有的说狼吃羊的心太急扑到河里去了,有的说这时候猎人来了,打死了狼,有的说狼一下子犯了心脏病死了……这无疑是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积累迸发出的创造火花,是学生生活经验给语文课堂增添了无穷的活力!

抓住这“四点”,开放教学就能激发学生的广泛参与热情,就能激活求异思维的能力,锻炼创新能力,培养创新精神,使开放教学达到更佳效果。二 联系生活体会,加深学生对词句的理解。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中的亲身体会来进行词句教学,有利于学生对词句的理解 例如《乌鸦喝水》一课中,“乌鸦把小石子一颗一颗扔进瓶子,瓶子里的水慢慢升高了”这句话,低年级学生对其中“瓶子里的水慢慢升高了”这句话,低年级学生对其中“瓶子里的水慢慢升高了”的理解往往有困难,每当我教这一课时,总是用往瓶子里装石子的实验来帮助学生理解。学生通过直观,看到了水在慢慢升高,但仍会对“水升高”的原因认识模糊。这时,我便结合学生实际,让他们想一想,当你准备洗澡,坐进装好水的澡盆时,水会有什么变化这个问题。于是,大家纷纷谈了自己的亲身体会,都说水好像一下子变多了。有的还说到,洗手的时候,看到脸盆里的水好像也会变多;妈妈在放满水的盆里浸衣服,水也会溢出来,等等。这样,学生对瓶子里装进石子后水升高的现象就很容易理解了。

2、联系社会生活,学习语文。《标准》指出:“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社会是一道广阔的背景,更是学习语文一片天地。例如:针对当今社会上一些时髦的广告词,如“大富豪啤酒,步步领鲜”、“使用蓝天六必治,让您牙口无炎”等等,这一类故意偷换同音字的不规范用字现象,可以让学生扮演一名文字小卫士,走入社会去纠正这类现象。这样,不仅使学生掌握了一定的语言文字的知识,养成写规范字,说规范话的良好习惯,而且也训练了学生的社交能力,说服他人的能力。学生由学校走向社会,走向生活的拓展过程可以由多种形式实现,首先是教师悉心安排的有利于学生自主的活动,如学了《台湾的蝴蝶谷》课文后,可以让学生做小导游,回去向家长、朋友介绍那儿的美景;又如让学生课外做一些社会调查,宣传等实践活动等。只要能留心,就会发现校外的教育资源是十分丰富的。如我们家乡靖江的江阴长江大桥、岳王庙、刘国均故居、靖江籍驻联合国武器核查专家郁建兴烈士事迹……等,就是一种很好的传统文化的教育资源。三.让课堂成为“每个人表演的大舞台”。

生活就像一个大舞台,在不同的场景里,我们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我们应该让学生享受快乐。对于快乐的人而言,在生活舞台中,上演真实,所以全力以赴,无论生活中如何表演,最终的结尾却都是让学生学会欢笑、学会生活。让学生明白生活是一个舞台,我们都是这舞台上的演员。无论你演得好与坏,都是你倾情演绎的你的人生。学生的学习大部分是在课堂上度过的,“课堂教学是主渠道”。我们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树立正确的教育对象观,让课堂成为学生表演的大舞台,教师只起点拨引导的作用。张扬学生的个性,已经成为我们的共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让学生积极地参与生活,向别人来诠释和展示自己。凡效率高的课,教师的主导性与学生的主动性都有协调有效的生动表演。

在课堂上,让学生尽情地跳舞、高歌,坦然地展现自己的风采;把学生的写字、绘画、手工贴在教室的四壁,让每一块墙壁都会说话;在课堂上深情地朗诵,投入地表演课本剧;在黑板上自由涂抹,在讲台前蹦跳……

四、美文欣赏,感悟生活

语文教材是美的载体,它凭借语言文字、透露出物美、景美、事美、情美、人更美,由此巧妙运用,欣赏富有韵味的语句、段落,能唤起人们的美感,对事物的认识有个质的飞跃。《桂林山水》一文,让学生在自读课文时,找出重点句,用你的口把作者的心表达出来。学生反复朗读,寻找感觉,体验“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意境。汇报时,学生边读课文,边配上音乐,让学生头脑中浮现画面,想象当时的情景,理解美的语言,美的意境,学会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本领。

总之,生活中处处有语文,也处处用到语文,语文教学生活化,不仅可以克服传统语文教学中只重语言智能的弊端,而且优化了教学过程,使以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语文教学只有扎根于生活这一片沃土,才能发芽,开花,结果

2014年中考冲刺综合复习指导

北京地区试题 广东地区试题 江苏地区试题

语文、用语文,丰富阅历,增长才干。

如我在教了《家乡的秋白梨》后,我向孩子们提问:我们家乡的特产是什么?——举起的小手寥寥无几!于是,我就在思考:如何把课堂延伸,扩大知识面,拓展视野,获得实践能力,培养主动探究发现和创新的意识和精神?为此,我组织了一次研究性学习活动。

(1)一开始,同学们想知道自己家乡有哪些特产,我就让他们回家问问父母,问问家人。(2)课堂上反馈后,我就设计了下列表格,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出学校、走向社会,开展社会调查、现象观察,广泛收集信息,去发现问题,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法和答案,从而了解家乡特产的一些情况、现状。家乡特产的调查研究

(一)家乡主要特产列表.主要特产

主要出产地

生长或生 产情况

销售情况(销量、销售地、收入)

黄花菜

双龙黄花梨 杜桥茶叶 缙云番薯 缙云烧饼 缙云条石 新建麻鸭

(二)、选择你最关心、最熟悉的某一特产进行调查。

(三)、主要方法:访问法、查找资料法、实地调查等(3)用自己喜欢的形式汇报自己的研究成果。

汇报课上,我发现有的学生写出了鲜活鲜活的小作文;有的对调查的土特产进行了分析,并能针对时势,向农家或政府部门提出自己独到的建议;有的以广告的形式,将自己调查的土特产推荐给大家。

学生在调查研究活动中,学生提高了阅读量,扩大了知识面。他们在调查活动中不再局限于学校课堂和已有教材,走出了学校,走出了教材,走向了社会,走向大自然,广泛收集了许多课

外信息,他们了解了家乡有哪些特产,对某一特产深入地细致地进行了调查研究,接触了许多新事物,外面的世界真精彩!这无形之中激发了他们主动探究的兴趣,培养他们积极求知、努力创新的意识。我惊喜地发现,在社会调查研究活动中学习语文,学生的倾听技能、发问技能、观察技能、记录技能、访谈技能、调查技能等无疑得到了充分的调动和培养。

实施生活化教学的课堂,知识、能力的应用都更加趋向综合化,期望通过综合性的活动,使各元智能都得到展示而得以充分发展。因此,语文课不只是语言的机械操练,可以凭借气氛音乐使音乐智能有所发展,也可以凭借想象,使空间智能得到展示。语文课还可以依据教材特点,设计一些当推销员、导游、广告设计师等综合性的活动,使学生在生活化的实践过程中自然发展多元智能。也就是说,具有综合性特征的生活化教学的确可以将教育与个人的潜能、社会的需求协调一致,将教育的个人化和教育的社会化两者协调一致,通过发展多元智能,提高学生能力,培养学生全面、综合的素质。

3、有生活才有精彩

“源于生活”是新课程的一大特点。贴近生活,让语文教学生活化,是重塑语文教学人文精神的重要途径。作文教学是语文课程中最具生命个性的教学层面,是具有个性的学习主体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学生放飞情感,表明态度,实践人生价值的体现。新课标要求写作教学“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基于这一理念,我们认为,作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热爱生活、敢于表达的能力,要解除羁绊于学生作文情感的条条框框,为学生提供体验生活的机会。学生让学生在开放中放胆作文,弘扬人性,放飞情感,写真实的生活,述生动的情感。

每年,我校为了锻炼学生的吃苦耐劳能力,都要组织学生远足拉练。在难忘的拉练之后,再让学生写一写。学生能将自己拉练过程中的深刻体会——热、渴、累,以及一路的所见所闻生动地描述出来。可是,由于每次所选的日子都是很好,所以,当老师让学生说说拉练前的心理活动时,总是平平淡淡,什么兴奋啦、激动啦。今年的拉练,由于拉练前一两天天气的戏剧性变化,学生的心理感受明显的丰富了,于是,写出来的作文马上就变得十分精彩。先来看看学生的作文题目《一波三折盼拉练》《一日三秋》《祁盼、失望、失眠、兴奋》,这样的题目,一看就令人忍不住想先睹为快。再来看看学生的习作,精彩的片段随处可见,令人忍俊不禁。朱露茜写到:同学们望着这雨,心里默默地乞求老天爷快把雨收起来。这时,丁越看看雨,叹了口气,说:“唉,看来明天不能去拉练了。”他的话音刚落,他身边的几个同学皱紧眉头,瞪大眼睛,把拳头握得紧紧的,好象要跟他拼命似的,生气地说:“明天一定会去,一定会去!”

这声音响亮而坚定。丁越听了,吃了一惊,连忙小声地说:“对,会去!会去!” 读着学生的习作,拉练前的一幕幕仿佛又展现在眼前。读着学生的习作,在感叹的同时,深深的明白,只有将语文教学生活化,将生活引入语文,语文才能精彩纷呈。

学习语言文字的过程,其实就是学生对语言文字的体验过程。体验了多少,体验了什么,才是语文教学的根本。尊重学生真实的生活感受和体验,才是语文教学的真谛。

二、学生生活“语文化”

生活,永远是语文学习的源头活水。正如刘国正所言“生活是整个语文教学的源头”“语文天然是与生活联系在一起的,语文是反映生活又反过来服务于生活的一种工具。” 学生生活‘语文化’”,就是强调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关注生活,扩大信息接受量,让源头活水滋润学生的心田,正如新的《课程标准》所强调的那样“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应用语文的规律。”

1、日常生活“语文化”

就是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情不自禁地学习或运用语文。“生活处处皆语文”,报刊杂志要看,广播电视要听,中外名著要读,名胜古迹要赏,山川河流要游。从打电话到接待客人,从写留言条到写申请书,从看电视广告到看电器说明书,无一不是语文听说读写能力的运用。教师引导学生勤写生活随笔,努力把语文学习自然而然地由课堂扩展到生活天地。生活有多广阔,语文就有多广阔。

家庭生活是日常生活重要的部分,家庭是小社会,在这其中学生品尝了成长过程中的苦乐酸甜,也体味到了亲情的可贵。然而,许多学生认为每天都和父母接触,实在没有什么让人激动的事情。在这时,教师要采取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去细心观察、用心感受家庭中让学生动情的东西。如让学生回家参加家务劳动,学习劳动技能,和父母一起体会劳动的甘苦;父母节日或生日的时候,给父母送上自己亲自做的礼物等等。体验亲情,积累写作素材。还可以让学生和父母每周谈一次心,把成长的困惑告诉家长,把成长的成果和家长一起分享。学生在与父母的交流中,享受到了亲情,也为学生的学习奠定了情感的基础。

2、班级生活“语文化”

充分利用好语文课前的2分钟,对学习语文很有帮助。对小学生来说,从生龙活虎的课间活动过渡到紧张的学习活动,真是很难。因而老师大多要在讲课前进行组织教学。近几年来,我尝试着进行这样一种组织教学:既能提高语文水平又能达到收心的效果。这种组织教学的内

容,是随着语文教学任务的不同而变化的。(1)识字。二年级语文教学的任务主要是识字,于是,我设计了这样的组织教学:上课铃一响,就用田字格小黑板出示一个生字(带拼音),让学生边拼边书空。这样,学生既动口又动手,比静坐喜欢多了。再利用一点点时间读或说字形,正确的奖给大红花。学生的积极性很高。这样,每节课学生都能在愉悦的环境中额外记下一个或两个生字。一年下来,就记住了400到600个生字,大大提高了生字教学的效果,为阅读打好基础。(2)说话。三年级作文的主要形式是看图写话,结合作文教学,我的组织教学内容也有了改变。有时,我着重训练学生的看图说话能力。一上课,就用投影仪打出一幅色彩鲜艳的图画,学生的注意力马上就被画面吸引,边观察边议论。观察了几秒钟后,就指名用一、二句话说说图意,用上好词好句的给予表扬。这样,既完成了组织教学,又训练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概括能力和表达能力,为说文章的主要内容,段落大意打下良好的基础。有时,我让学生进行词句积累。每节课,都在屏幕上打出

一、两个好句子或一段词句优美的文字,让学生用一分钟识记,积累写作的“砖”和“瓦”。经过训练,发现许多好词好句已在学生的习作中出现,从而使文章生动起来。

3、阅读。四五年级的学生,课外阅读能力提高了,并学会了做读书笔记。在每节课的组织教学时间里,我指名一、二位学生将课外书中抄录的好段落、好句子念或背给大家听。一个学期下来,明显收到了效果。一方面,更多的学生主动去阅读课外书,另一方面,写作水平有了较大提高。第二学期,配合写事作文的教学,就轮流让学生利用一分钟说说新鲜事。这新鲜事来源广泛,生活、广播、电视皆可。目的在于拓宽学生的视野,做生活的有心人,并为写作提供素材。渐渐的,学生在生活中养成了会听、会想、会说的习惯。另外,还可以充分利用班级举行的各种活动学习语文。如班委选举,上台作竞选演说;运动赛场,小记者在行动;新年到了,让学生写《我设计的联欢会》„„班级的这些活动“语文化”,真可谓一举多得:学生既是在实践语文,又是在搞班级建设;教师既是在进行语文用法训练,又是在进行班级教育。我所带的班级,每2周由小组轮流出班级周报,每月学生独自出一份手抄报。由于学生平时能留心班级生活中的闪光点,一篇篇感情真挚,内容鲜活的文章,由此诞生了。对学生而言,这些手抄报是他们小学时代的成长纪念册;对老师来说,则是班级生活与语文素养和谐统一的结晶。

3、社会生活“语文化”

语文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它源于社会生活,应用于社会生活,一旦离开了社会生活,也就丧失了其生命力。苏霍姆林斯基特别重视学生的社会实践,他一周两次把学生带到野外去,到“词的源泉”去施行,他把这称为“蓝天下快乐的学校”。面向社会的生活实践,是学生学好语文、增加积累、培养审美情趣的有效途径。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调查、参观访问等方式让学生关注本地的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和国内外的重要事件等„„在活生生的生活世界中,提高学生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深入感悟,使他们不断领悟人生的意义。如在学习《小溪流的歌》这篇文章时,课上,我展示了声像并茂的动画:清清的溪水,圆圆的卵石,绿绿的小草,红红的花儿,小溪流快乐地奔向江河,奔向大海。课尾,我深情地说:“哎,现在的小溪流快乐不起来,你们知道为什么吗?你们到溪边去走一走,就能真相大白。你们想一想,该怎么办?”。课后,让学生去收集好溪受破坏的资料、图片,共同探究如何保护好溪,保护自然环境的途径。一个星期后,在班中交流,并向社会写倡议书,激起了学生乃至社会人士拯救地球的责任感。

培养新世纪的接班人,是当代教育者义不容辞的使命,而作为语文教师,理所当然应通过语文教学,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参与能力。“社会生活‘语文化’”就是要求学生在社会生活的广阔天地中,自觉运用“语文”这个武器“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为服务于社会,尽一份小公民的责任。

学生每天回家的路上,所见所闻都可以成为他们关心、思考、评论的话题。正如教育家吕叔湘所说“语文课跟别的课有点不同,学生随时随地都有学语文的机会。逛马路,马路旁边的广告牌;买东西,附带的说明书,到处都可以学习语文”。

比如在学生学习了《红领巾啄木鸟活动》一文(第十册练习4),我就教育学生做个有心人。让学生在逛街时,在旅游时,时时处处注意观察,找出有病的广告语,有错的招牌字,做一只“啄木鸟”。这样,不但有利于语文知识的巩固,也有利于社会上语言文字的净化。这样的双赢活动,何乐而不为呢?

语文生活化 篇3

顾黄初先生在《语文教学要贴近生活》一文中指出:语文教学的改革,关键在贴近生活。这是'根'"。这番话,正为我们指明了设计语文生活化作业的方向。改变单一的语文作业设计模式,设计贴近学生生活的丰富多彩的语文作业,把语文作业和生活紧密结合起来,是提高学生语文学习兴趣,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性、选择性和创造性,更有利于学生自主、和谐的发展,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一、联系学生生活,优化作业内容

1.结合教材内容,设计参与式作业。

新课标教材具有很强的开放性,注意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教材体系。教材的每一个部分都不是封闭的,而是用各种形式联系到课外,联系到别的学科,直接通向丰富多彩的社会、自然、生活和文化的方方面面。设计了许多向学生生活扩展和延伸的练习。例如,认姓氏字和牌匾字等,与生活实践接轨。注意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如一年级下册《语文园地》鼓励学生认姓氏字,通过活动引导学生不但认识一些常用姓氏,而且认识本班同学的姓氏,认识身边最常用的汉字。教师可以充分挖掘教材资源,积极开展语文实践活动,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校、家庭、社会生活环境。使学生在生活化的语文材料中,大量地亲身接触语文知识,激发兴趣。更加主动地参与作业活动。

2.结合教材视域,设计专题性作业。

语文教材内容上涉及到自然、历史、地理、社会、科技等知识领域的方方面面,这就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活动、探究、体验的机会。学生在形式多样的综合作业中主动探索、动手实践提供了能力。例如,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语文课外作业:查阅性的作业,如在学《香港,美丽的明珠》以前,布置学生上网、上图书馆查阅有关香港的资料,为深刻理解课文作铺垫,并培养其搜集、整理、运用信息的能力。专题性的作业,即围绕一个专题开展一系列活动,完成系列调查报告。如三月"学雷锋,树新风"活动中,组织学生查找雷锋资料,调查周围学习雷锋的好人、好事,了解新世纪儿童勤俭节约状况,最后写日记,开班会,出小报,讨论交流等。

3.利用教材载体,设计运用性作业。

教师依据学生实际水平精心设计形式新颖、灵活多样集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的作业。使学生在情趣盎然中增长知识、运用知识、发展智能。如:创作性的作业,学了诗歌《美丽的小兴安岭》,让学生自己作连环画《我家乡的四季》,并附上解说词。

二、尊重学生差异,优化作业形式

每个学生对作业都有着独特的需要、独特的目的,学生的生活环境不同,身心不同,作业的形式也因人而异。教师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巧妙地设置丰富多彩的语文生活化作业形式,如,画一画,演一演,辩一辩,读一读,课前查阅资料、历史背景等,将过去单一的文本作业改为多元的生活化作业。作业设计力求体现运用课堂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引导学生直接参与生活实践活动。既调节学生的学习生活,又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应用意识和自主能力,让学生在情趣盎然的生活中学习语文,指导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激发学生的成就感和责任感。使他们在愉悦的环境中学到知识,接受教育。

三、注重主题整合,优化作业目标

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学生的智力都各具特点,并有自己独特的表现形式,有自己的学习类型和学习态度。教师在引导学生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依据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和因材施教的原则,采取因人而异、因类而异的弹性作业要求,有针对性地通过作业的批语、谈话、打电话,写信等多种形式来暗示、鼓励他们。特别是那些学习困难生和优秀生,使得优者更优,学困生跳一跳也能摘到"桃子",从而对作业充满信心,更有利于学生愉快地学习,感到自尊,使作业变"要我做"为"我要做"。让学生产生一种心理需要,享受作业的乐趣,体验成功的快乐。实施生活化的作业,通过综合性的作业活动,使学生的多元智能都得到展示而得以发展。作业还可以设计一些当推销员、广告设计等一系列围绕主题进行整合加工的综合性活动,使学生在生活化的实践过程中自然发展多元智能,培养学生全面、综合的语文素养。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设计与现实生活贴近的"语文生活化作业"即重视作业的开放性、实践性、综合性和选择性,改变单一的接受性作业,探索接受与体验、研究、发现结合的新型作业;改变单一的个体作业方式,探索独立自主与合作交流相结合的作业方式和彰显个性的选择性作业方式。让生活融入作业,使学生在作业中体味生活,感受生活,享受生活。

语文生活化 篇4

一、生活化的教学内容

一切教学活动都离不开学生, 所以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也是生活的主体。老师在教学中要抓住课文和生活碰撞的火花, 用开阔的视野观察我们生活的大千世界, 调动我们的感官去感受生活, 体味生活, 这样更好地实现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体会与升华。

1. 抓“相似”。

如在教朱自清先生的文章《春》时, 我想到了三亚的一年四季。设计问题:作者选用了哪几幅画来描绘春天?为它们取一个好听的名字, 并指出各幅画有什么特点?在选出图画并说明理由的基础上朗读此段课文, 让学生在感受美的过程中欣赏到了朱自清笔下的春天。教完这课后, 我就让学生借鉴朱自清的《春》描写三亚的一个季节。其实在三亚一年四季常青, 绿色是再简单不过的颜色, 他们不会在意他们生活了十几年的环境, 但如果仔细观察会有些微的不同。学习了这篇课文他们应该学会怎么观察生活中的景色, 可以从那几个方面写, 让学生在原有课文内容上进行加工, 改变作者的一些细节加入自己的元素, 找到相似点, 提炼不同点, 这样既达到了技能的实现又观察了生活, 使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有机地结合。

2. 选“争议”。

如《本命年的回想》是一篇描写人们在过年前做各种准备的散文。文中有许多传统的习俗在当今发生了变化。在教学时, 我设计问题:这些传统的过年习俗和如今的过年习俗你更喜欢哪种?然后把学生分成男生和女生两方展开辩论, 让男生和女生各自充分彰显自身优点, 在学生辩论的层层深入中, 文章的主题渐渐明晰, 学生的语言思维能力就能一步步发展。

3. 释“困惑”。

如《愚公移山》这则寓言故事表现了人类征服自然的理想, 赞美为追求理想而坚持不懈的奋斗精神。但不管何种理解, 与当今学生的认识还是有一定距离的。现在的学生只会想到捷径, 直接搬家就是了, 为什么还要去挖, 不仅是自己挖, 还要子子孙孙一起挖, 这是何苦呢?对于学生的这种困惑, 无论教师用怎样传统经典的理解去说服, 学生都不能接受。因此文本的解读是不能脱离学生所处的时代、社会环境的, 它来源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对于当今的中学生而言, 他们思维灵活, 接触的信息量大, 知识面宽, 视野开阔, 面对愚公一样的现实问题, 学生的第一选择当然是搬家, 所以他们不肯认同愚公的做法是很自然的。

4. 补“空白”。

《曹刿论战》一文, 寥寥几笔, 居然刻画了三个人物:分析第一个人物———鲁庄公。先找学生读鲁庄公说的话, 然后让学生说对他的看法。大部分同学会说鲁庄公是一个礼贤下士、从谏如流的君主。接着设计问题:他平白无故的怎么礼贤下士起来了呢?启发学生思考, 在作战过程中, “公与之乘”, 共同指挥作战, 虽然庄公有“将鼓”、“将驰”的急躁之意, 但他能听取曹刿的意见, 没有独断专行, 直到战争胜利。到这通过补充“空白”从而完善对人物性格的分析。这无疑是学生通过自己平时对生活中人物的观察想到的, 这就更好地证明了学生可以将生活融于课堂。

二、精心设计的教学形式

新课标指出:“学习是学生的主体活动, 教师只是学生学习活动的指导者、合作者、参与者、支持者。”如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生活中的语文就需要我们在教学中多多运用生活化的教学方式。

1. 重温经典。

中学教材中的课文一般都选材于跟我们生活相近的文章, 有些就发生在我们身边, 要想读懂、理解它们并不是很难, 难就难在作者写作这些文章的内涵和情感。在教学过程中, 我们应该以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去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 如让学生重温经典, 让学生争当一回演员, 将课文中的经典语段通过自己的领悟表演出来, 让学生身临其境, 通过自己对角色的揣摩来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感受到学语文的乐趣。如教学《背影》一课时, 让学生表演父亲穿过铁道爬上月台一段, 揣摩体会父亲的表情、语言、动作、心理, 当学生把文中的人物表演得惟妙惟肖之时, 学生的情感就能和父亲的情感产生共鸣, 从而体会到父亲对儿子深深的爱。

2. 创设情境。

对于情境教学, 德国一位学者有过一个精辟的比喻:将15克盐放在你的面前, 你无论如何也难以下咽。但将15克盐放入一碗美味可口的汤中, 你早就在享用佳肴时, 将15克盐全部吸收了。情境之于知识, 犹如汤之于盐。盐需要溶入汤中, 才能被吸收;知识需要溶入情境之中, 才能显示出活力和美感, 让学生在课堂上感到兴奋, 感到轻松, 感到自信, 使得课堂效率大大提高。那么, 如何创设情境呢?

(1) 联系生活创设情境。著名教育家于漪说得好:“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坎上, 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吸引住。”在教学实践中, 创设生活化的情境不失为一种值得尝试而行之有效的方法。

(2)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情境。色彩鲜艳、生动有趣的多媒体课件往往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鲜明、形象、生动的情境能唤起他们相应的情感, 而他们的智力活动、行为动机在很大程度上也受到情感的驱动。

(3) 扮演角色体会情境。创设情境, 让学生在读中入情入境, 在读中整体感知, 在读中培养语感, 在读中受到美的熏陶, 从而优化自身的综合素质。如, 在教《长征》这篇课文时, 可安排学生扮演课文中刘少奇、彭德怀等角色, 分角色朗读课文, 让学生站在课文的立场上深入课文。由于学生的心理位置换成了课文中人物的心理位置, 因而不仅能把教材内容迅速形成意象, 而且还能很快地进行理解, 体会情境。

(4) 运用实物演示情境。如《口技》一文中描写的口技真是令人叹服, 一个人的嘴里可以发出成千上万种声音。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声音?为什么他可以发出这么多声音?此时, 教师可以播放现代人学口技的声音, 让学生亲身感受口技的特点, 从而结合口技来表现本文的中心:赞美表演者高超的技艺。

(5) 用语言描绘显现情境。教学语言是创设教学情境的基础, 教师往往能强化情境, 渲染情境的氛围, 使情境展示的形象更加鲜明, 并带着情感的色彩作用于学生的感官, 激起学生的情绪, 使学生主动地进入到情境中, 产生情感的体验。

例如《再别康桥》一文的教学目的是为了加深学生对于语言运用的理解。语言文字可以表现多种美: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摄影美等。如何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体会到这些美呢?选取什么样的切口呢?我陷入了深思。一首《再别康桥》的音乐飘了过来。美妙的音乐能给人美的享受, 美的熏陶。其实, 美丽的文字也有这样的审美功效。艺术是相通的, 用语言引导学生, 动用他们的听觉、视觉、嗅觉、味觉、感觉, 凭借他们丰富的想象力来体会这篇文章的美。于是让学生反复朗读, 寻找感觉, 体验康河边被夕阳染成婀娜多姿的垂柳加上波光粼粼的色彩艳影的意境。

(6) 借助图画再现情境。如在教授《春望》时, 学生难以感受那凄凉、萧瑟的氛围。此时教师可以投影图画, 在图画面前, 学生感受真切, 运用图画再现情境时, 教师要有感情地讲述, 便于学生充分地感受形象, 进入情境。

3. 质疑文本。

教材中有些内容并不是完全符合生活常理, 但语言是门艺术, 学会大胆质疑课本中的细节, 更能体现学生对生活的理解, 书本中的知识是否和生活中的常理相一致。比如学习《甜甜的泥土》一课中, 小亮把糖埋入了土里, 第二天糖融化了, 这时候有学生提出气温高于零度雪会融化但是糖的融化温度远远不止零度。所以这里就有点和生活实际不相吻合, 这时候其他学生就会解说这是为了课文内容服务的, 是为了更好地突出那个意想不到的结局, 所以我们说艺术来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学生能质疑文本就是对生活加以了观察, 对文本进行了自己的思考。

4. 个性展现。

课堂上如何能充分地表现一个学生的个性呢?无非是单人表演, 那就离不开演讲。演讲是一个人论说能力的表现。它可以直接给人以主观感受, 可以看出这个人对课文的理解, 更可以看出他对生活的掌握。它可以是非专业的, 不需要非常严肃的开头语, 只要是自己的看法就可以。在教《错过》这篇课文, 我让学生对作者提出的错过进行自己的分析。你在生活中经历了哪些错过?由于学生选择的角度不同, 对事物的在意程度不同, 个人的价值观、人生观也不同, 所以学生演讲的内容也不同。有人为错过公交车发出叹息, 有人为错过朋友而感慨, 有人对错过考试前的复习而后悔, 也有的人对错过抱着无所谓的态度……通过抒发自己的见解, 学生互相启发, 相互学习, 既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又学到了别人的生活经验。

三、用心引导的教学对象

美国教育家华特指出:“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在我们的手中有个很好地将外延施展的平台———课堂, 在课堂上我们可以将教学生活化, 促进教学和生活之间的沟通, 让教学和生活水乳交融, 要懂得引导学生更好地去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品味生活, 最后改造生活, 做生活、做自己的主人。在教学中, 应做到以下几点:

1. 学会观察生活。

艺术来源于生活, 教材中的人、事、物的创造都来源于作者的生活, 但是新一代的学生对课文中的情、景、境的认识并不全面, 有些已久远, 有些跨过了国界。对此, 教师要利用学校资源帮助学生查看一些历史资料, 组织学生去做一些调查访问, 从而加深课文的理解。例如, 在教《纪念白求恩》这课时, 可以组织学生去阅读一些有关白求恩年轻时代相关事件的书籍, 也可以让学生搜集一些有关成就史实的图片和纪录片段, 这样不仅使学生全面了解了当时环境的恶劣, 奋斗的艰辛, 深刻理解鲜为人知的白求恩的另一面, 受到深厚友谊的熏陶, 并且充实了学生的生活, 学生也会增加阅读、学习的兴趣。

2. 学会扮演生活。

有效的情境创设可以让学生身临其境。一篇文章离不开语言的记载, 里面的生活信息还需要我们发挥主观能动性, 将不可触摸的文字还原成客观现实, 从而加深文章的客观存在性。例如, 在教《威尼斯商人》这一课文时, 这篇课文很长, 光靠老师讲, 学生很快就会打瞌睡, 并且云里雾里, 这时候可以组织学生分角色扮演在法庭上的四个人, 通过出场顺序, 分析每个人物的不同特点。通过生动鲜明的表演, 不仅使学生加深了对安东尼奥、鲍西亚、公爵、巴萨尼奥、葛莱西安诺等人物形象的理解, 而且学生对莎士比亚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对莎士比亚的写作语言产生了敬佩, 并且学生对人物的揣摩更好地发挥了他们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3. 学会体验生活。

俗话说:“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应该去亲自尝一尝。”在讲《夏》这篇课文时, 作者用细腻的笔调描绘了一幅令人陶醉的夏季景象:紧张、热烈、急促。如果仅限于玩味语言文字, 可能学生感受不大, 不妨让学生走出教室, 写出自己眼中的夏景。这样, 不需要你过多的言语, 学生就会对这段文字的感悟特别深刻、更能仔细体验三亚的夏天。

语文教学生活化 篇5

关键词:语文教学,生活化,语文化

《学会生存》一书指出:“小学教育的共同趋势是必须把理论、技巧和实践结合起来,把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结合起来;学校不能和生活脱节;儿童的人格不能分裂成为两个互不接触的世界……” 由此可见,语文教学的改革,关键在贴近学生生活。语文从生命开始,与生活同行。生活是语文学习的源头活水,语文与生活血肉相连。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用中学,在学中用,以此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

一、语文教学生活化

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只根植于生活的土壤才会枝繁叶茂。鉴于此,语文教学要努力营造大语文环境,面向学生广泛的现实生活世界,让语文教学生活化。

1、有生活才有正确。布鲁纳提出,学生必须通过自己的积极参与身体力行才能获得知识。因而,要在语文教学中让孩子走入生活,触摸生活。生活化教学是一种在生活背景下的情景化学习,多元智能理论认为:“充分提供情节背景下的学习是最有效的。”由于学生的生活大都单调,缺乏对生活的认识和感悟。我在教学中,努力、有效地运用多媒体课件,把课文的有关内容通过直观、生动的画面反映出来,化抽象为形象,化静态为动态,缩短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感知距离。如教《鸟的天堂》一文,由于大榕树生长在南方,我们这里的孩子大都没有见过,也就很难想像“独木成林”的奇观,于是我就利用课件利用多媒体将大榕树的近景、远景展示给孩子们,让孩子在惊叹的同时,体会“„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

2、有生活才有能力。修订版大纲中把“联系学生现实生活,加强语文实践”作为积极进行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我在教学中,尽量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出学校、走向社会,开展社会调查、现象观察,广泛收集信息,寻求解决问题的的办法。我惊喜地发现,在社会调查研究活动中学习语文,学生的倾听技能、发问技能、观察技能、记录技能、访谈技能、调查技能等都得到了充分的调动和提高。可见,实施生活化教学的课堂,知识、能力的应用都更加趋向综合化,使多元智能都得到展示而得以充分发展。

3、有生活才有精彩。贴近生活,让语文教学生活化,是重塑语文教学人文精神的重要途径。作文教学是语文课程中最具生命个性的教学层面,是具有个性的学习主体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学生放飞情感,表明态度,实践人生价值的体现。新课标要求写作教学“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基于这一理念,我们认为,作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热爱生活、敢于表达的能力,要解除羁绊于学生作文情感的条条框框,为学生提供体验生活的机会。学生让学生在开放中放胆作文,弘扬人性,放飞情感,写真实的生活,述生动的情感。只有将语文教学生活化,将生活引入语文,语文才能精彩纷呈。学习语言文字的过程,其实就是学

生对语言文字的体验过程。体验了多少,体验了什么,才是语文教学的根本。尊重学生真实的生活感受和体验,才是语文教学的真谛。

二、学生生活语文化

学生生活语文化,就是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关注生活,扩大信息接受量,让源头活水滋润学生的心田,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应用语文的规律。

1、日常生活语文化。就是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情不自禁地学习或运用语文。“生活处处皆语文”,报刊杂志要看,广播电视要听,中外名著要读,名胜古迹要赏,山川河流要游。从打电话到接待客人,从写留言条到写申请书,从看电视广告到看电器说明书,无一不是语文听说读写能力的运用。教师要引导学生勤写生活随笔,努力把语文学习自然而然地由课堂扩展到生活天地。生活有多广阔,语文就有多广阔。

2、班级生活语文化。充分利用好语文课前的2分钟,对学习语文很有帮助。对小学生来说,从生龙活虎的课间活动过渡到紧张的学习活动,真是很难。因而老师大多要在讲课前进行组织教学。我尝试着进行这样一种组织教学:既能提高语文水平又能达到收心的效果。如,配合写事作文的教学,让学生轮流利用一分钟说说新鲜事。这新鲜事来源广泛,生活、广播、电视皆可。目的在于拓宽学生的视野,做生活的有心人,并为写作提供素材。渐渐的,学生在生活中养成了会听、会想、会说的习惯。还可以充分利用班级举行的各种活动学习语文,如班委选举,上台作竞选演说;运动赛场,小记者在行动等。这些活动的语文化,使学生在实践中提高了语文能力,真可谓一举多得。

3、社会生活语文化。苏霍姆林斯基特别重视学生的社会实践,他一周两次把学生带到野外去,到“词的源泉”去施行,他把这称为“蓝天下快乐的学校”。面向社会的生活实践,是学生学好语文、增加积累、培养审美情趣的有效途径。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调查、参观访问等方式,让学生在活生生的生活世界中,提高学生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深入感悟,使他们不断领悟人生的意义。学生每天回家的路上,所见所闻都可以成为他们关心、思考、评论的话题。正如教育家吕叔湘所说:“语文课跟别的课有点不同,学生随时随地都有学语文的机会。逛马路,马路旁边的广告牌;买东西,附带的说明书,到处都可以学习语文。”

让语文生活化 篇6

长期以来,我们的语文教学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困于校内,困于教材,学生的学习得不到发展。如果我们在用课堂很好地学习、理解、消化的同时,有针对性地将语文的学习引向生活,相信肯定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语文与生活密不可分,《新课程标准》提出,要让学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这就要求语文必须与生活接轨,才能顺利的推进语文教学改革。

一、调动生活体验,学习感悟语文。

我们不能给学生这样的错觉:只有坐在教室里才是学习语文,走出了教室就没有语文了,语文和生活似乎是割裂的。经验告诉我们:生活其实就是一本最生动的大字典,一个最丰富的作文素材库! 每个学生都会有自己的生活体验的。教学时,要尽可能地调动他们已有的生活积累和感受进行充分地学习、感悟。如教学《装满昆虫的衣袋》一课时,首先让学生到大自然中去寻找自己喜爱的小昆虫,去发现小昆虫的特点,上课时明显感觉到孩子们高涨的积极性,因为这样让他们觉得语文真的离自己好近好近,语文就在自己的身边。通过自己的体验,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二、拓展语文教学,走向生活课堂。

社会生活是语文的源泉,现实生活中蕴藏着取之不尽的语文教育资源,因此语文教学要向生活拓展,沟通课堂内外,使学生由封闭的课堂走向广阔的生活。

如学习《变色龙》一课,让学生了解变色龙为什么会变颜色?这样做有什么作用?《嫦娥奔月》学完后,让学生去查询还有哪些神话故事与节日有关;《在大海中永生》让学生查阅还有哪些伟人的事迹让你难忘等。

语文教学的拓展、延伸,把学生的学习引到大自然,引入了生活这个大课堂,既提高了学生的语文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还大大的增加了学生的课外知识量。

三、教学与生活联系起来,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传统的教学方法比较单一,主要表现为教师讲、学生听,因此也可称为听讲式学习。新课程改革要求,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要运用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而且要特别注重自主、合作、探究、体验的学习方式,要为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打基础。因此,我们要借助生活,把有利于语文学习的一些活动方式都“拿来”。

①演一演: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运用自己的想象,分组编排,即兴表演。例如:我在《伊索寓言》的教学中,在讲《狼来了》时,我要求学生将小孩说谎的前后差别演出来。同学们根据平时所看的电影、戏剧,共同探讨人物的语言、用动作、神情 ,以及简单道具。各组派出代表,分别是说谎的小孩和山下的农民们登台表演。在表演中,各组同学都融入自己的思想,可谓同中有异,异中有同。这样,既让同学们在合作探究中领悟了文章的主旨,还学到了一些其他知识。

②做一做:新课程十分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在语文教学中,如果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可以给学生撑起一片想像的空间。如在学习《金蝉脱壳》后,我要求大家动手,用橡皮泥揉捏,雕刻一件自己喜欢的作品,然后运用恰当的想象,用准确的语言来向大家描述。这样,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提高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③画一画:让学生依据课文,添加想象,亲自动手,让学生把书上的文字转化成一幅画。例如:在上《艾滋病小斗士》时,对于恩科西这个人物形象,书中有许多细节描写。我要求大家看课文后给这位小斗士画一幅像。结果,同学们一下子就抓住了人物的特征。

④赛一赛:可以把学生进行分组,然后比一比,赛一赛,这样既可以增强学习的兴趣,又可以更快更全面的掌握知识。

当然,把教学与生活联系起来的方法还有许多,如看一看、唱一唱、尝一尝等等。这些都是同学们喜闻乐见、爱做的形式,我们只有在课堂上灵活运用各种方式,才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四、用好课程资源

课程资源也叫教学资源,就是课程与教学信息的来源,也指一切对课程和教学有用的物质和人才。与以往相比,如今的教学早已不拘泥于粉笔、黑板和教本,课程资源已从课内延伸到课外,由学校延伸到社区,学生生活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都成了学习的“课堂”。

首先、充分利用挂图、录音、录像、书屋等校内资源。例如教《黄果树瀑布》可以让学生在配乐朗读中体会瀑布的壮丽,教《伊索寓言》可以引导学生上图书馆查查《伊索寓言》的资料等等。这些教学资源的充分利用可以让学生身临其境,与作者进行心与心的交流。

其次、充分利用多媒体化,网络化的以网络技术为载体开发的校内外资源。网络化资源给我们的教学注入了活力,不仅具备声、形、色等具体的感观,而且方便、快捷。

当然,课程资源只是一种辅助教学的手段,真正的课程资源只有当学生可以在任何最需要获取并用它来解决自己学习中的困难时,课程资源才得到真正的发挥。因此,教师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慧眼,许多有益的课程资源其实就在我们身边,就在生活里。

生活处处皆语文语文无处不生活 篇7

由此可见, 语文教学的改革, 关键在贴近学生生活, 这是“根”。语文从生命开始, 与生活同行。生活是语文学习的源头活水。语文与生活是血肉相连的。我们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课堂上的“知”到生活中去广泛地应用, 在用中学, 在学中用, 以此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 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 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语文教学应重回生活的怀抱

语文教学应当返朴归真。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来自于生活, 我们理应以课堂为起点来实施生活化的教学, 加强课堂教学与生活的沟通, 让教学贴近生活, 联系生活。这样, 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并真正受到启迪;才能赋予课文以生命和活力, 更好地揭示其全新的潜在意义;才能引导学生更好地懂得生活、学会生活、改造生活, 做生活的强者, 做生活的主人。

1. 观察生活。

课堂上学习语文的知识是有限的, 可是我们生活中的语文学习是无限的。教学时应指导学生留心去观察, 通过观察去认识生活, 扩大视野, 理解课文, 强化语言文字的训练, 提高观察和理解能力。假如大家都能用好生活中的语文资源, 语文教学就能更绚丽多姿。

一次作文课我在给学生们念范文时故意念到:“汗水从小狗的脸上滴下……”学生观察后把结果告诉了我, 我随机引导学生要注意观察, 写事实, 才不至于出现“狗出汗”的笑话。这种教学方法让学生们平时注意积累大量真实的生活素材, 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

2. 再现生活。

每一篇课文都是以语言文字为载体记录着一定的生活信息, 学生学习语文就是在头脑中把语言文字还原成客观事物, 从而获得主观感受。生活化教学是一种在生活背景下的情景化学习, 而充分提供情节背景下的学习是最有效的。有的课文内容距学生的生活较远, 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一定的困难, 教学时应借助于情境的创设再现课文所描绘的生活画面, 使学生如身临其境, 激起学习兴趣, 引起高度注意, 较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3. 体验生活。

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儿童是用形象、声音、色彩和感觉思维的。”教师要有意识地创设教育情境, 把课文所描绘的客观情景和现象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 让学生身临其境, 再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 去体验, 去感悟, 加深理解。

一次组织学生游“天生林艺”。愉快的出游后他们发自内心地用行云般的文笔写出让我激动不已的文字。在与大自然贴切的相处中, 大家发现了许多, 领悟了许多, 同时也让我深切感受到了要让学生在生活的大课堂里学语文, 用语文, 丰富阅历, 增长才干。

二、生活中应孕育语文教学

生活是知识的海洋, 生活之中时时处处皆学问。因此, 我们应当具备一双慧眼, 寻找生活中与语文教学的结合点, 让生活成为学生学习的教材。

1. 日常生活“语文化”。

就是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 情不自禁地学习或运用语文。“生活处处皆语文”, 报刊要看, 广播电视要听, 中外名著要读, 名胜古迹要赏, 山川河流要游。从打电话到接待客人, 从写留言条到写申请书, 从看电视广告到看电器说明书, 无一不是语文听说读写能力的运用。教师引导学生勤写生活随笔, 努力把语文学习自然而然地由课堂扩展到生活天地。生活有多广阔, 语文就有多广阔。

家庭生活是日常生活重要的部分。然而, 许多学生认为每天都和父母接触, 实在没有什么让人激动的事情。在这时, 教师要采取多种形式去引导学生, 如让学生回家参加家务劳动, 和父母一起体会劳动的甘苦;父母生日的时候, 给父母送上自己亲自做的礼物;还可以让学生和父母每周谈一次心, 把成长的困惑告诉家长, 把成长的成果和家长一起分享。学生在与父母的交流中, 享受到了亲情, 也为学生的学习奠定了情感的基础。

2. 学校生活“语文化”。

学校是学生生活的重要舞台, 这座舞台上发生的一些故事都可以引入到学生的学习中来。例如:一名学生拾到五元钱主动交给老师, 班上的某位同学主动送生病的同学回家, 都可以让学生们去说、去讲。另外, 还可以充分利用班级举行的各种活动学习语文。如班委选举, 上台作竞选演说;运动赛场, 同学们激情澎湃;新年到了, 让学生写《我设计的联欢会》……我还在班上尝试配合写事作文的教学, 轮流让学生利用一分钟说说新鲜事。目的在于拓宽学生的视野, 做生活的有心人, 并为写作提供素材。渐渐的, 学生在生活中养成了会听、会想、会说的习惯。

班级的这些活动“语文化”, 真可谓一举多得:学生既是在实践语文, 又是在搞班级建设;教师既是在进行语文用法训练, 又是在进行班级教育。

3. 社会生活“语文化”。

语文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 它源于社会生活, 应用于社会生活, 一旦离开了社会生活, 也就丧失了其生命力。苏霍姆林斯基特别重视学生的社会实践, 他一周两次把学生带到野外去, 到“词的源泉”去施行, 他把这称为“蓝天下快乐的学校”。社会是一道广阔的背景, 更是学习语文的一片天地。因此,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调查、参观访问等方式让学生关注本地的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和国内外的重要事件等……在活生生的生活世界中, 提高学生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深入感悟, 使他们不断领悟人生的意义。

学生活的语文,过语文的生活 篇8

片段一: (课前交流)

师:话说鸡窝里有4只鸡, 分别叫wō、wó、wǒ、wò。一天, 鸡窝里突然多了一只光溜溜的蛋, wō说:“不是我下的蛋。”wó说:“也不是我下的蛋。”wǒ说:“我昨天刚下过蛋, 怎么可能是我下的蛋?”这蛋到底是谁下的呢?

生:我下的。

师:哦?是你下的?你会下蛋吗? (孩子们笑成一片)

生:是叫“wò”的那只鸡下的。

师:是呀。如果意思不表达清楚的话, 你都变成有特异功能了呢。我们中国的语言就这么奇妙, 要说清楚了才能让人明白。

片段二: (小试牛刀, 改写提示语)

师:让我们也来试一试, 改一改。老师这有两句提示语, 你能不能把它们改得亲切友善、生动委婉一些?选择其中一句进行改写。

提示语1: (卫生间) 请节约用水。

提示语2: (阅览室) 报刊不得带出, 违者罚款。

改写为: (卫生间) 请别让我哭泣!

师:听得我心都软了, 我肯定会同情你, 把水龙头关紧。

生:滴滴情深自来水, 请您拭去我的泪。

师:流掉的不仅是水, 更是情呀!任何一个有情人, 都不会忍心看着水龙头流泪!

生:阅览室是我的家, 请把我送回家。

师:报刊在向我们倾诉它的愿望。

生:带走真理, 留下书刊。

【解读和评析】

语文课程标准是这样对语文的性质作阐释的:“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是人类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就十分明确地点出了语文和生活的关系:语文从生活中来, 也要回到生活中去。在新课程标准实施下, 语文与生活的关系更为密切了, 真可谓“生活处处皆语文, 语文处处现生活”。语文本源于生活, 它是人们对生活的感悟与思索。它不仅是以工具学科的身份服务于生活, 更是一些重要的人文思想得以传承的重要方式。

这堂《生活中的提示语》上, 该老师很巧妙地把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各种提示语, 通过自己的归纳总结, 使之成为有效的语文教学资源, 并在课堂上生动地展示出来, 激起了学生浓厚的兴趣, 让我们听课的教师也深受启发。上课伊始, 该老师通过一个有趣的生活小笑话调动起了学生的兴趣, 紧接着, 一环扣一环, 逐层递进, 上课条理清晰, 通过“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语文”和“引领学生过语文的生活”两个板块展开教学。

教师在游玩的过程中发现了很好的语文教学资源, 并及时动手搜集, 进行归纳总结, 引入课堂, 还学以致用。先引导学生习得写提示语的方法, 紧跟着小试牛刀, 改写提示语, 最后重点鉴赏, 尝试创造提示语。环节设计巧妙, 但却又丝丝入扣, 在调起学生积极性之后, 又让学生进行创造性的改编生活中的提示, 学生精彩的发言源于教师深入浅出的教学设计和其精彩的点评, 让人赞叹不已。教师深厚的教学功底也是整堂课的一大亮点, 尤其是最后的课堂小结:生活中其实处处都有语文, 我们的生活也需要用语文来美化, 最后送给大家一句学习语文的提示语:“生活需要语文, 语文美化生活!”语文教学是母语教学, 所以教学资源无处不在, 无时不在。我们要把语文教学置于社会生活的大背景中, 把语文教学与生活联系起来, 优化语文学习环境, 构建课内外联系, 使小学语文教学变封闭为开放, 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

听了这堂课后, 我收获很多。

一、一定要有到生活中去的意识

传统的语文教学往往是一本书, 一篇课文, 几道课后题, 而学生的感觉也停留在这样的层次上:课文读熟, 生字会写, 下一篇课文依然如此, 课与课之间无任何关联, 每学期“学”完三十篇课文完事。有句话大家都知道, 就是“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全部”。作为语文教师, 不应该只盯着学生眼前的考试成绩, 不应该只盯着眼前的教参课本, 必须转变教学观念。语文教育的立足点很高, 它不局限于某一节课、某一方面的教学、某一册语文书的教学, 而是对语文教学进行总体的考察、总体的设计、总体的改革, 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和未来, 对学生的影响应该是深远的。要符合语文教学的规律, 符合新课标对语文性质的界定。

二、引导学生重新发现语文的魅力

语文课程改革充满了魅力, 它引导我们进入了一个新的天地, 顿觉语文教学原来如此美丽。“生活不是缺少美, 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如何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语文, 正确认识语文与生活的密切关系?这就需要语文老师善于观察生活, 体会生活中无处不在的美好, 并且善于把这种发现通过教学巧妙地传递给学生。当这成为一种习惯, 学生于是渐渐有了观察生活的意识, 被语文吸引, 更不如说是被生活吸引。语文审美教育是语文素质教育的一个方面。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有着极其丰富的内容, 它几乎包容了一切美的表现。无论是自然的美, 社会的美, 还是艺术的美, 科学的美以及语言的美, 在语文教材中都有生动的反映和鲜明的表现, 为学生展示了一个琳琅满目的美的世界, 为审美教育提供了极其丰富的审美资源。

语文生活化 篇9

一、小学语文生活化的现状

( 一 ) 教学内容局限

很多教师认为语文教学的标准就是在规定的时间段完成教学课程,在课堂上的教学目的就是传授一篇文章让学生接受并理解其中的意思,按部就班的教学方式使教师不思考怎样能够有效地对学生进行教学,教师实现教学的目标就是完成教材知识的传授,对学生来说也只是掌握教材固定的知识,教学内容单一局限,并且与生活实际相互脱离,这样传统的教育方式不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也不能发现知识与生活的联系,无法做到学有所用[1]。

( 二 ) 教学方式单调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传统的教学方式已逐渐被淘汰,虽然教师也在尝试着运用新的教学方式,但成效却不佳,对大多数的教师来说,传统教育方式仍在沿用并占据教学的主导地位。造成学生认为学习语文就是分析文章、背重点、做习题以及应付考试,忽视了学生通过生活经验对文章内容产生的体会与感悟,学生也无法体会到文章中所表达的精神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无法在学习中融入自身的情感。

( 三 ) 教学场所单一

课堂是所有教学的主阵地,教师大多通过课堂向学生传授学习的方法与技能,而这种局限于课堂而且脱离生活实际的教学,导致学习氛围枯燥死气沉沉,因此要将学习空间尽力拓展到生活、家庭以及社会中去,做到课内与课外的有机结合,让原本只存在于书本上的理论,真实的发生在学生周围,让教学气氛更加亲切、真实、生动,使学生摆脱了45分钟的局限。

( 四 ) 教学评价简单

大多教师评价学生语文水平的高低的方式都以考试分数为主, 而考试都以笔试为主,通过读、写来测试学生的阅读、解答和写作能力,而听、说则被严重忽视,仅凭一张试卷来断定学生学习情况, 是不完整、不科学的。单一的评价方式不仅容易对教学产生消极影响,也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二、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生活化教学的策略

( 一 ) 优化教学内容

在新课改的理念下,语文课程的教学资源已经不单单局限于教材,教材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关键但不是全部,教材中涉及的知识不能面面俱到,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节,开发更多、更新的教学资源[2]。主要方式就是增加课外阅读量,增加学生的知识积累、丰富精神生活、提高思维能力。将课外阅读作为语文教学生活化中课内知识的拓展与补充,以及社会生活的扩展与延伸。网络是全人类智慧与知识的储藏库,生活化的语文教学应该合理利用网络资源,运用网络的力量来为课堂增添新鲜的教学资源,弥补教材内容的不足。

(二)转变教学方式

课堂生活是学生人生中最重要的经历之一,这段经历对学生一生中各阶段的发展都有重要意义,随着教育对人生活中的地位与作用的逐渐增强,也印证了课堂生活对人未来发展的作用,生活化的语文课堂抛弃了从前封闭的教学模式,使课堂注入新的教学元素, 让学生在生活经验中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同时让学生在教师传授知识前就拥有在生活中积累对事物的理解与看法,再在此基础上对知识进入更深入的挖掘和探索。语文教学的生活化注重的是让学生根据自己实际生活中积累的情感和经验去解读作者所表达的情境, 能够充分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自主探究、理解,自由地发表见解与感受[3]。尊重学生的个性和特点,鼓励学生创新,培养学生独立学习、主动探究的习惯,从而提高语文素养。举个例子:在讲解《匆匆》一课时,学生在生活中并没有着重注意到时间的流逝,而简短的课堂也不能让学生充分体会到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所以教师可以在课前给学生布置课前作业提出明确的观察任务,并细心指导学生运用不同方式观察时间如何流逝,然后在课堂上分享自己体会到的感受,再开始《匆匆》一课的教学,这样学生不仅容易接受课文内容,也从生活中得到更深的体会。

(三)改善教学评价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不单是为了考查学生掌握课程内容程度的好坏,更重要的是为了优化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质量,促进学生学习生活的发展。要使新课改有显著的成果, 就必须一改以往评论形式单一化,评论内容的局限化、评论方式的简单化以及评论结果的死板化。生活化的语文教学模式特点是把以往的教师评价发展为师生、生生和自我评价,鼓励家长也发表评价, 使学生能够从不同角度听取评价并全面的认识自己,让学生边听取、边发展,在评价内容上也不要只局限于基础知识的掌握,也要加入学生知识内容的情感、看法、价值观、学习方式等方面,使学生得到全方位的指导。

三、结论

语文生活化 篇10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 教师往往只注重知识的传授, 而忽视对学生能力及态度、情感、价值观的培养。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 新课程改革提倡加强教学与生活的联系, 即让生活走进课堂, 让教学回归生活, 实现语文教学的生活化, 以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基于这一认识, 近年来, 笔者在自身小学语文教学中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并取得了初步的效果。

一、引导深入生活, 丰富学生直接经验

与其他教材一样, 语文教材呈现的是前人已有的经验。这些内容, 对学生来说都是间接经验。由于小学生年龄小、经历少, 他们所拥有的直接经验很少。而教材所呈现的知识, 有的他们完全没有经历过;有的虽然经历过, 但并未留下多少印象。由此造成了教材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之间的距离。语文学习需要以一定的直接经验为基础。缺少这一基础, 就不能缩短上述距离, 学生的学习效果就会受到影响。因此, 在平时的各类活动中, 我们应引导学生深入生活, 通过观察去认识生活、感受生活, 获取必要的直接生活经验, 为语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槐乡五月》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 以优美形象的语言描绘了槐乡五月飘香的槐花和可爱的孩子, 表达了作者对美丽的槐乡和可爱的槐乡孩子的喜爱。其中, 槐花既是作者的写作重点之一, 也是作者描写槐乡孩子的重要铺垫。教学前, 笔者发现本班学生虽大多来自农村, 但由于种种原因, 他们对槐花仍缺少足够的认识。为了使学生能够直观地感受槐花, 为课堂教学打下基础, 课前, 笔者组织学生来到学校的一棵大槐树下, 让他们观察槐树的全貌, 欣赏雪白的槐花, 品味浓郁的花香, 以获得直观的感受。有了这样的经历, 在接下来的课堂教学中, 学生学习起来显得非常轻松。他们饱含深情地朗读, 积极踊跃地发言, 绘声绘色地讲解……整节课气氛热烈, 效果很好。

二、指导再现生活, 帮助学生理解文本

小学语文教材所选用的内容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鲜明的时代气息, 富有童心童趣, 而且题材、风格丰富多样, 为儿童所喜闻乐见。这些课文, 有的饱含深情地描写了祖国壮丽的山水风光, 有的生动具体地叙述了感人至深的名人故事, 有的形象逼真地介绍了动物植物的美丽可爱……为了使学生更直观地领悟文本、产生真情实感, 我们可以采取种种手段生动地展示文本内容, 形象地再现生活情境, 使学生通过观察、倾听等直观方式, 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1. 多媒体展示

社会的飞速发展, 使我们的教育设备有了质的飞跃, 多媒体等设备为语文教学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与之相配套的教学资源的研发工作也成果丰硕。与传统的挂图、插图相比, 多媒体技术的最大优点是把静态的、呆板的内容以动态的、鲜活的画面呈现出来。这对形象思维大于抽象思维、无意注意多于有意注意的小学生来说, 无疑更具有吸引力。所以, 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来再现生活, 实现课堂教学的生活化。

《梦圆飞天》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 按事情发展的顺序详细记叙了“神舟”5号飞船载着航天员杨利伟首次飞行太空的过程, 表达了中国人民实现飞天梦想的无比喜悦与自豪之情。课文中充满各具特色的场面描写:送行的场面肃穆、庄严而又激动、喜悦, 发射的场面紧张、壮观, 飞行和通话的场面则温馨而又美妙。这样的特点, 学生单纯从课文的文字叙述中很难获得切身体会。教学时, 笔者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了上述三个场面。生动形象的场面, 紧张壮观的氛围, 温馨感人的对话, 使孩子们时而凝神注视, 时而紧张万分, 时而欢呼雀跃。通过展示, 学生真正把握住了各个场面的特点。在研读文本时, 他们如临其境, 感同身受, 饱含深情, 准确而又深刻地理解了课文。

2. 课本剧表演

所谓课本剧, 就是把课文中叙事性的文章改编为戏剧形式, 以戏剧语言来表达文章主题。小学生形象思维大于抽象思维, 所以比较容易感受、接受直观的、现实的东西, 而且他们有着很强的表现欲和模仿能力。所以, 在叙事类课文的教学中, 我们适时采用课本剧表演的教学方式, 是实现课堂教学生活化、优化教学效果的不错的选择。

《谈礼貌》 (出处同上) 通过几则小故事对学生进行了文明礼貌教育。课前, 笔者把牛皋、岳飞问路的故事改编成课本剧。教学时, 笔者安排几名学生进行表演。通过表演, 牛皋的粗鲁无礼和岳飞的彬彬有礼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而老者对他们二人的迥异态度更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课本剧的巧妙安排, 使孩子懂得了礼貌待人能使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使社会更加美好的道理。

需要指出的是, 多媒体展示适用的范围比较广, 而课本剧表演一般只适用于叙事类课文。在具体的教学工作中, 我们应根据教学内容及要求, 相机选择, 正确运用。

三、放手体验生活, 实现知识回归生活

不管是深入生活还是再现生活, 其最终目的还是要回归生活———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应用到自身的生活实际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 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应该让学生……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因此, 在引导学生深入生活、再现生活的同时, 我们还要通过学校生活实践、家庭生活实践和社会生活实践等多种活动, 放手让学生去体验生活, 让他们在生活中验证知识、应用知识、强化知识, 实现知识向生活的回归。

如进行《荷花》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 一课的教学后, 我们可以安排学生回家后学着观察一种花, 体验课文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和热爱之情;讲授完《走, 我们去植树》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 , 我们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一次植树活动, 进一步强化学生的环保意识;讲授《我和祖父的园子》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 后, 我们可以组织学生举办一次故事会, 让学生畅谈自己的童年趣事或发生在自己与父母亲人之间的故事, 激发学生对自己美好童年生活的热爱之情和对父母亲人的感激之情……

语文教学“生活化” 篇11

一、有生活才有正确

在教学义务教育教材语文第八册的第一课《可爱的小蜜蜂》时,学生咬了怎么办?……热心的老爷爷一一回答了大家的问题。

回来的路上,学生们显得很激动。当天晚上的日记,学生写得可生动了,有写参观过程的,有写参观所得的,还有的干脆就给我写了一封信,说什么这样的课最难忘了。

接着,我趁热打铁,发动学生通过看书、查资料,进一步了解蜜蜂。第二次再画蜜蜂,学生画的蜜蜂可传神了。因为这是他们自己通过观察得来的体验,这种获得是积极的、深层的。这种“以参与求体验,以创新求发展”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增进学生的发展。

生活化教学是一种在生活背景下的情景化学习,多元智能理论认为:“充分提供情节背景下的学习是最有效的。”由于学生的生活大都单调,两点一线,接触社会的机会较少,缺乏对生活的认识和感悟。我在教学中,努力、有效地运用多媒体课件,把课文的有关内容通过直观、生动的画面反映出来,化抽象为形象,化静态为动态,缩短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感知距离。

二、有生活才有能力

修订版大纲中把“联系学生现实生活,加强语文实践”作为积极进行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新的《课程标准》更是强调“综合性”学习。开展综合性学习,既能挖掘语文与其他课程之间的共享资源,又能综合利用各科知识技能,推动学生走向社会,在社会的大课堂里学语文、用语文,丰富阅历,增长才干。

如我在教了《家乡的秋白梨》后,我向孩子们提问:我们家乡的特产是什么?——举起的小手寥寥无几!于是,我就在思考:如何把课堂延伸,扩大知识面,拓展视野,获得实践能力,培养主动探究发现和创新的意识和精神?为此,我组织了一次研究性学习活动。

1.一开始,同学们想知道自己家乡有哪些特产,我就让他们回家问问父母,问问家人。

2.课堂上反馈后,我就设计了下列表格,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出学校、走向社会,开展社会调查、现象观察,广泛收集信息,去发现问题,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法和答案,从而了解家乡特产的一些情况、现状。

学生在调查研究活动中,学生提高了阅读量,扩大了知识面。他们在调查活动中不再局限于学校课堂和已有教材,走出了学校,走出了教材,走向了社会,走向大自然,广泛收集了许多课外信息,他们了解了家乡有哪些特产,对某一特产深入地细致地进行了调查研究,接触了许多新事物,外面的世界真精彩!这无形之中激发了他们主动探究的兴趣,培养他们积极求知、努力创新的意识。我惊喜地发现,在社会调查研究活动中学习语文,学生的倾听技能、发问技能、观察技能、记录技能、访谈技能、调查技能等无疑得到了充分的调动和培养。

实施生活化教学的课堂,知识、能力的应用都更加趋向综合化,期望通过综合性的活动,使各元智能都得到展示而得以充分发展。因此,语文课不只是语言的机械操练,可以凭借气氛音乐使音乐智能有所发展,也可以凭借想象,使空间智能得到展示。语文课还可以依据教材特点,设计一些当推销员、导游、广告设计师等综合性的活动,使学生在生活化的实践过程中自然发展多元智能。

三、有生活才有精彩

“源于生活”是新课程的一大特点。贴近生活,让语文教学生活化,是重塑语文教学人文精神的重要途径。作文教学是语文课程中最具生命个性的教学层面,是具有个性的学习主体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学生放飞情感,表明态度,实践人生价值的体现。新课标要求写作教学“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基于这一理念,我们认为,作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热爱生活、敢于表达的能力,要解除羁绊于学生作文情感的条条框框,为学生提供体验生活的机会。让学生在开放中放胆作文,弘扬人性,放飞情感,写真实的生活,述生动的情感。

每年,我校为了锻炼学生的吃苦耐劳能力,都要组织学生远足拉练。在难忘的拉练之后,再让学生写一写。学生能将自己拉练过程中的深刻体会——热、渴、累,以及一路的所见所闻生动地描述出来。可是,由于每次所选的日子都很好,所以,当老师让学生说说拉练前的心理活动时,总是平平淡淡,什么兴奋啦、激动啦。今年的拉练,由于拉练前一两天天气的戏剧性变化,学生的心理感受明显的丰富了,于是,写出来的作文马上就变得十分精彩。先来看看学生的作文题目《一波三折盼拉练》《一日三秋》《祁盼、失望、失眠、兴奋》,这样的题目,一看就令人忍不住想先睹为快。再来看看学生的习作,精彩的片段随处可见,令人忍俊不禁。朱露茜写到:同学们望着这雨,心里默默地乞求老天爷快把雨收起来。这时,丁越看看雨,叹了口气,说:“唉,看来明天不能去拉练了。”他的话音刚落,他身边的几个同学皱紧眉头,瞪大眼睛,把拳头握得紧紧的,好像要跟他拼命似的,生气地说:“明天一定会去,一定会去!”这声音响亮而坚定。丁越听了,吃了一惊,连忙小声地说:“对,会去!会去!”读着学生的习作,拉练前的一幕幕仿佛又展现在眼前。读着学生的习作,在感嘆的同时,深深地明白,只有将语文教学生活化,将生活引入语文,语文才能精彩纷呈。

语文生活化 篇12

中职教育的目的就是就业,中职学生没有升学压力,这一点不像高中的学生,他们学习的目的完全是来自职业和现实生活的需要。所以中职语文教学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还要关注学生未来职业的发展变化。因此,生活化语文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有着特殊的现实意义。但是,多年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观念,和中职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脱离,对中职学生的职业规划和现实生活缺乏深入思考和分析,因此,为提高学生在生活中对语文的应用能力,促进其能在以后的职业生活中更好的发展,必须变革教学模式,整合教学上的有利资源,转换教学观念和教学策略,使中职语文教学更加生活化。

二、中职语文教学现状分析

中职语文教学现状存在着如下方面的问题:一、语文这门学科,大部分学生还是挺喜欢的,但是学习观念还比较传统,普遍认为教师精彩的课堂教学和知识的拓展训练必不可少,而实践活动则是可有可无的。单从学生的内心需求来看,他们希望老师的语文教学能够和现实生活结合起来,广泛地应用与现实生活和职业发展中,这种观点在和早以前就有教育专家学者提出过类似的观点。二、大部分语文教师的教学模式还是以前传统的教育方法,对于新的课程改革和课程优化都还处于探索当中。

三、生活化语文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意义

(1)中职语文教学在生活中要将语文生活化是由语文学科自身的性质决定的。作为一门重要的人文社会学科,语言是人们相互交流沟通思想的主要工具,它既是一门文化艺术,也是一门用来开拓和积累精神财富的重要学问,是我们学习、社会交往、工作和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只有掌握了语文这门交流工具,才能更好的提高自己的阅读、写作和语言表达的能力。(2)新一轮的教育课程改革要求中职语文教学生活化。语文新的课程标准中,对生活化教育的要求十分重视。学生应该多接触实践生活,在大量的实践材料中,利用所学知识,掌握语文规律,通过综合性的实践活动,拓展学生语文学习的知识面。因此,在中职语文教学中,要将课堂教育和实际生活想结合,将学生的创新能力体现在实际的生活中。

四、中职语文教学的生活化教学策略

(一)转变教学观念

之所以传统教学方法达不到好的教学效果,主要原因是传统教学方法以教师讲解为主,课文的段落划分,中心思想以及修辞手法的运用等等都由老师讲解出来,这样的教学方法比较枯燥单一,对学生没有吸引力,学生的学习兴趣提不起来,教学效果上不去。所以,中职语文教师要努力转变传统的语文教学观念,把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让学生将学习和生活有机结合,从而在生活的经典实例中教会学生为人处世的道理。利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和网络技术精心涉及课堂课件,让学生从直觉上、感官上对课文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为更好的学习和理解课文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采用多元化教学手段

单凭课本进行中职语文教学已经不能满足专业分类较多的中职类学校的语文教学工作,也已经不能适应新课程教育教学的时代发展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要运用多种手段,开创生活气息浓、形式多样化的教学方式。首先,以课本教材为主,结合新型的课堂互动方式进行创新教学模式,在互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其次,要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为学生创造鲜活的课文场景,使课堂具有极强的视听效果。目前,由于家长对孩子的娇生惯养,许多孩子忽视了为人处世中的一些基本道德,不懂得孝敬父母老人,不懂得谦虚,甚至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都不会去做。

(三)打造生活化教学内容

教学就是讲教材,教学的内容就是讲课本上的知识,这是很多老师普遍认为的道理,这种观点在中职的语文教学中是错误的。中职语文教学工作不仅包括教材基本内容的讲解和运用,也包括对教材内容的进一步创新和应用,在教学的时候,结合学生专业特点,可以加入一些新鲜的教学内容,将枯燥的课堂变得多样化,生动起来。中等职业学校的宗旨是培养中等技术人才并服务当地经济发展的需要。所以教学内容应该以能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岗位为培养目标,这种性质使得中职语文教学具有极强的专业化特色。所以,中职语文教育工作应该在其实用性、工具性上下功夫。例如,针对平常工作中的总结、报告、会议纪要等实用性文体,对学生这方面的写作要加强练习,使学生能够把功夫用在平时,针对职场上的日常交际和沟通交流,开展专业训练。另外,在专业教学上应该和教材内容相结合,拓宽学生的阅读量和知识面,通过在阅读教学中,用文中的实例结合生活中的现象进行自然穿插和延伸,提升学生对中职语文学习的积极性。

五、总结

中职语文教学工作,要结合专业分类的特点和社会岗位需求的特点,从提高学生自身素质出发,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沟通能力和实际生活中处理问题的能力。要结合语文教学和职业教育的特征,创新教学模式,转变教学观念,整合教育资源,促进学生语文水平的整体提升,为培养社会需要的技术型人才服务,为学生个人的职业规划和发展服务。

摘要:生活化语文应用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是语文学科性质内在的性质要求所决定的,是课程改革教学的需要,是当今社会职业化教学的特殊性所决定的。在中职语文教学中运用生活化语文就要转变教育教学模式,运用好各种技术手段,开创新的教学方式,针对现实社会需要和专业特点,丰富中职语文教学内容。

关键词:生活化语文,中职语文,运用

参考文献

[1]周菊.中职语文教学生活化奏议[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07):175-177.

[2]沈丽娟.论中职语文教学的生活化[J].文学教育,2013,(07):108-109.

上一篇:网络字幕下一篇:生物专业创新实践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