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学习生活化例谈(精选12篇)
语文学习生活化例谈 篇1
作为一种轻松、快捷、有效的学习、沟通方式, 书信, 可以在课堂教学、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之间建立起一座桥梁, 提高语文学习效果, 更能增进思想和情感的交流。一是在学校, 语文教师可以运用书信这个载体, 与孩子建立信任、平等关系, 在课堂之外进行阅读、写作等方面的引导和交流, 更有效的传播语文及生活知识, 丰富语文学习内容, 激活语文学习潜力;二是在家庭, 可以让有条件的家长行动起来, 以书信交流为载体, 随时了解和掌握孩子的思想动态, 把握有利的教育时机, 有效克服家庭教育中的一些障碍, 引导和教育学生, 帮助他们正确面对学习中的问题和困难的困扰, 培养学习的兴趣、信心、毅力和生活中乐观、积极、向上的品格。
那么如何通过书信交流, 促进学生更有活力的、主动的学习和生活呢?
我们知道, 书信这一应用文体, 完成的主要是人与人之间思想、情感的传递, 同时也可以有语文学法经验的交流。那么教师或父母同学生进行书信交流, 沟通的有效与否, 首先要有一个前提, 那就是, 教师或父母在与学生进行书信交流时要有三颗心:“小心、细心、耐心”, 要尊重学生, 小心呵护其心灵;“懂孩子”、“爱孩子”, 细心观察, 事事遵循规律;要建立平等的师生、父子母子关系, 耐心寻找教育时机和选择运用孩子容易接受的教育方法等等。这样, 作为交流学习的一种方式, 书信才能够在学生学习生活中发挥其积极的引导、教育作用。
其次, 较之于其他教育方法、途径, 书信交流方式的便利之处就在于它实现了教育教学活动中几个突破, 从而成为学生学习生活中一种不可替代的学习方式。一是教与学关系的突破。由于学校教师、家庭成员与学生之间无形中受传统尊长观念约束, 一方面教师、父母在与学生进行交流时, 容易习惯带上长辈的权威心理和态度, 在学生面前展示长辈的尊严。另一方面, 学生在聆听教师、父母教诲的时候, 也往往难以轻松面对。这种两代人之间的关系和不同心态常常会造成沟通交流中出现一些障碍, 而书信则可以通过特殊形式的“自由”交流有效打破这一局面, 最大限度的实现平等交流。二是学习形式的突破。传统学习方式中, “面对面”学习、交流往往受时间、空间限制。通常的情况是:除了学校单一的课堂教学外, 现实生活中, 学生和教师、父母围绕某一个目标, 一个话题, 很难有更多更好的时机能利用起来, 进行双向的平等的交流沟通, 更不用说畅所欲言。这时候, 书信可以把学生与教师、父母之间相处的时间、空间以及关系, 调和得从容、轻松, 有效弥补单一课堂教学的缺憾。并且书信还可以借助手机短信、电子邮件、QQ聊天等现代化的通讯方式, 以丰富的内容和喜闻乐见的形式吸引学生的兴趣, 最大限度的贴近他们的生活, 从而突破现有学习时间、空间的制约, 增加教育教学的实效。三是学习内容的突破。书信交流内容不拘一格。我们可以在书信中和学生谈语文的学习, 帮助解决学生语文学习中的困难和问题, 培养语文学习兴趣, 引导阅读、写作等;作为长辈, 也可以说一说自身工作中经历、见闻感受, 为学生的紧张学习增添更真实、鲜活的生活内容, 积累知识, 也为进行思想教育提供良好的时机。四是实现共同进步。现代社会, 终身学习已成为每个人适应时代进步的需要。利用书信交流, 教师和父母就可以在紧张繁忙的工作生活之余, 通过与孩子不断交流, 为自己的工作生活开拓出新的空间, 新的领域, 在与孩子共同进步成长之中, 多一份教育教学经验的积累, 多一份人生体验, 不仅能不断提高自身素养和教育水平, 更为孩子、为自己积累下一笔精神财富。
总之, 生活处处有语文, 也处处用到语文。语文教学生活化, 是保证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学习的关键。
以上的范例给我们的启示就是, 在推进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过程中, 我们必须认识到:一是教材不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 单一形式的课堂教学也越来越难以适应语文学科的“开放性、实践性”特征。二是教师、家长与学生将是语文课程资源开发的重要力量, 学校、社会、家庭都是课程资源开发的广阔领域。三是语文教学应该紧紧围绕“综合性学习”的目的和要求, 综合利用与开发语文课程资源, 通过多种途径、方式, 不断设计、优化教学模式和方法, 让语文教学走出教材、走出课堂, 融入生活, 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在语言文字的积累与运用、体验与研究中, 提高其语文综合实践能力, 把以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语文学习生活化例谈 篇2
摘 要:本文从教学内容选择生活化是小学实施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窗口”,教师要有效把握住这一“窗口”,就必须从理论、备课、生活、创新四个方面准备,同时从教学方法、教学形式、实施机制等方面谈了一些体会。
关键词:窗口 生活化 实施机制
小学数学从编排结构与情景设计上都匠心独具,体现出新课程理念,那么怎样在教学中落实这一理念呢?我认为小学数学教学过程生活化是其必由途径。下面谈谈我对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一些体会。
一、数学教学内容选择生活化
数学教学内容选择生活化是小学实施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窗口”,教师要有效把握住这一“窗口”,就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准备。一是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理论准备。没有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思想理论基础,就不知道从何下手,因此作为数学教师应具备一定的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理论,并能站在其前沿,方能跟随课改潮流,使自己成为其中的一员。新课程告诉我们以教材为凭借,而不是就教材教教材,为数学教学生活化打开了“窗口”。二是备课中要体现数学教学生活化。因为备课就是为了上课,如果在备课这一环节没有充分准备,就难以把握好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度,也不利于上课时的选材与发挥。至少对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内容应心中有数,或是相关内容有可供选择的探讨例子。三是为实施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生活准备。这是要求教师注意观察生活、研究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才能以数学的眼光洞察生活,体会数学的功能与妙趣,从而为生活中的数学走进课堂、走进学生心里做准备。使自己在教学中从容地选择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内容,有利于自己厚积薄发,在教学中选择恰当的适合学生心理与年龄特征的内容。四是挑选生活化的教学内容要符合时代生活特征,具有创新的`思维特征,更能激发学生创新心理需求。
二、教学方法生活化
这主要是强调教学方法与生活化教学内容保持协调一致。要使教学方法生活化就必须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景,使学生置身其中,体验生活中的数学带来的乐趣,感悟知识的形成过程,从而使他们在学习中彰显自己的创新思维,让学习的动机更加明确,动力更加充沛。如教学“测量长度”,我先让他们怎样知道自己的身高,需要使用哪些工具。随后我让他们选出一人,再分组讨论怎样给他(她)量,并试着给量一量,在此基础上引导他们学习正确的测量方法并再量一量。在教学二年级数学下册(6)克和千克时,从学生每天吃的蛋奶引入,再让他们动手称一称,从而让他们在感知中体会克和千克的关系。认知身边较轻的物体用克作单位,较重的物体用千克作单位,学生易于理解,印象深刻。
三、教学形式多样化
一方面是学生学习兴趣的需要,同时也是教学内容的需要,另一方面教学形式的多样化,有利于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利于还学生一个精彩的学习生活空间,激发他们转变学习方式。使用直观的教学具或多媒体课件,有利于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比一比、赛一赛也能彰显他们的学习激情。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教学内容选择教学形式
四、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实施机制
一是要选准内容,因为并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使用这种方法。必须要选贴近学生生活的、有丰富感知力的内容,容易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把他们的学习欲望充分调动起来。这就要求教师因地制宜,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选准教学内容。如我在教学《两位数加两位数》时,考虑到本地山区学生的居住环境,秋季学生喜爱捡拾核桃、板栗等果实的活动,导入时问学生;“星期天你在家附近的树下捡了多少颗核桃(或板栗)?”学生都很兴奋地告诉我他们各自的成果,然后我接着问:“同桌两人一共捡到多少核桃(或板栗)?”学生们兴致勃勃地计算起来。之后我让部分学生到黑板上进行板演,有两位同学在计算中忘记加进“1”,一位不知进“1”怎么办,我让他们根据以前所学展开小组讨论,问题得到了解决,这时我再与他们一道归纳小结。数学是身边的学问,教师在设计数学课堂教学时,应注意所设计的数学问题学生是否感兴趣,是否有利于数学课堂教学的开展。只有综合了这些因素,才能有效激活数学课堂教学,使数学教学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二是要把握好恰当的契机进行切入,这与每个教师的教学艺术有关。如果在教学时运用学生身边的悬念,巧妙的问题设置可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有意注意。当然使用多媒体技术、远教IP等都能作为很好的凭借,更好地服务于教学。三是教学设计要富有创新,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常教常新教学相长。四是要有灵活的教学机制。课堂上要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思辨能力的培养,提倡他们仔细观察事物(生活),大胆质疑、动手验证,合作分享。因此课堂教学设计宜给学生留有充分的发展空间,留给他们展示自我、创新自我的时间与机会,使他们在创造中成长,并形成主动与人合作、共同分享成功的学习环境,使他们在分享成功时共享欢乐时光。
五、数学教学生活化中要注意的事项
例谈初中语文诗词教学生活化策略 篇3
1、诗词与语文教学生活化
诗词是语文生活化教学的源泉。新课程改革后,初中语文教材的人文性和文学性逐渐增强,频繁介入的中华诗词,更是丰富了新教材的文化内涵,教材中选入的大量的诗歌阅读,有利于中华诗词与初中语文教学的融合。
美轮美奂的中华诗词,尤其是古典诗歌,可以称之为民族文化的珍宝,其中蕴涵浩然长存的民族正气、天下为公的广大胸襟、忧国忧民的爱国精神以及悲天悯人的情怀。正是这些精神与情怀熏陶、感染、鼓舞、教育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凝聚极大的力量。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学习古诗词,可以使学生在诗词的感悟和欣赏中,提高自身的审美情趣和品位。
几千年的文化浸润,中华诗词早已融入伟大的民族精神,经过一代又一代的传承,成为极其广泛的人文素材资源,涉及到自然名胜、风情民俗等各个方面,是语文生活化教学的活力源泉。
2、初中语文诗词教学生活化教学策略
2.1创设生活化情境
众所周知,每首诗词是对社会生活的反映,学习诗词最主要是将诗词中的文字转换为客观事物,进而获得主观感受。生活化的语文教学方式,是在一定生活情景下的教学模式,为了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语文教师应为学生营造适宜的情境。为此,教师可以通过生活化教学情境的创设,再现诗词中描述的生活画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以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诗词学习中,身临其境地感受诗人的真实生活,在情感上与诗人产生共鸣,更加深入理解诗词的内容与情感。
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以角色扮演的形式,将诗词内容展现出来,使抽象的语言文字具体化、生动化、形象化,更加深刻地体会和感悟作者的情感。比如,教师在讲述《石壕吏》时,可以组织学生通过情景设计,展开角色扮演,学生可以在剧本的编写和表演过程中,深入文本,体会老妇、差役以及诗人的角色特征,以此深入了解各个角色的内心活动与思想情感,使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得到锻炼及提高。
2.2加强实践,引导学生融入社会
初中语文教材中,一些古诗词中的人或事物距离学生较远,学生在理解上可能存在一定的偏差,一些诗词中的情景虽然常见,但很可能会被学生忽视,学生对此也知之甚少,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引导学生养成善于观察的习惯,理解生活,体会诗词中真实生活的意义,以之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能力,提高学生观察能力和理解能力。具体讲,教师可通过调查访问、查阅资料、宣传语设计以及参观历史名胜等实践的方式,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对知识进行积累和运用,从而提高自身各方面的能力,使学生切身融入社会生活中。
比如,在讲述《渔家傲》时,教师通过布置任务的形式,让学生仔细观察并充分把握秋天的特点,感受秋之美,以此对诗词意境和内涵予以把握;对于“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诗词,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走向自然,欣赏自然之美,在观察和享受自然美的过程中,深入地理解诗词内涵,体会诗词意境,全面认识生活。
2.3与诗词背景相结合
背景介绍使学生了解诗词的社会背景,学生只有了解诗词背景,才能准确理解和把握作者的情感。比如,杜甫的《石壕吏》,当时的社会背景是朝廷兵力不足,四处抓人补充,人民苦不堪言,在安史之乱后,杜甫游走于难民之中,亲眼目睹差役抓人的情景,心情激愤沉痛,因此创作出反映社会现实的《三吏》和《三别》,《石壕吏》是其中一篇,这些诗歌普遍充满忧国忧民的情怀与氛围。
通过对诗人经历的探究,走近其生活,诗人的生活经历对诗词的风格、意境有着很大的影响。可以说,诗人是在经历中创作,在创作中成长。例如,在讲述《武陵春》时,想要准确把握诗词的情感,应该了解作品的写作背景以及诗人的生活经历,此时,北宋败亡,词人李清照更是经历国破、家亡、夫死、文物被骗等,处境凄惨,心情沉痛,《武陵春》就是在词人无心出游时所写。学生通过对诗人生活经历的了解,更能体会诗词中的孤独、忧愁、悲哀的情怀。
3、结束语
总而言之,诗词与生活息息相关,实现初中语文诗词教学生活化,有利于素质教育的落实和贯彻,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此,教师应该通过生活情境的创设,实施生活化诗词教学,并加强生活实践,充分结合诗词背景,促进学生对诗词内容和情感的理解与把握。
例谈初中语文诗词教学生活化策略 篇4
1、诗词与语文教学生活化
诗词是语文生活化教学的源泉。新课程改革后,初中语文教材的人文性和文学性逐渐增强,频繁介入的中华诗词,更是丰富了新教材的文化内涵,教材中选入的大量的诗歌阅读,有利于中华诗词与初中语文教学的融合。
美轮美奂的中华诗词,尤其是古典诗歌,可以称之为民族文化的珍宝,其中蕴涵浩然长存的民族正气、天下为公的广大胸襟、忧国忧民的爱国精神以及悲天悯人的情怀。正是这些精神与情怀熏陶、感染、鼓舞、教育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凝聚极大的力量。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学习古诗词,可以使学生在诗词的感悟和欣赏中,提高自身的审美情趣和品位。
几千年的文化浸润,中华诗词早已融入伟大的民族精神,经过一代又一代的传承,成为极其广泛的人文素材资源,涉及到自然名胜、风情民俗等各个方面,是语文生活化教学的活力源泉。
2、初中语文诗词教学生活化教学策略
2.1创设生活化情境
众所周知,每首诗词是对社会生活的反映,学习诗词最主要是将诗词中的文字转换为客观事物,进而获得主观感受。生活化的语文教学方式,是在一定生活情景下的教学模式,为了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语文教师应为学生营造适宜的情境。为此,教师可以通过生活化教学情境的创设,再现诗词中描述的生活画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以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诗词学习中,身临其境地感受诗人的真实生活,在情感上与诗人产生共鸣,更加深入理解诗词的内容与情感。
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以角色扮演的形式,将诗词内容展现出来,使抽象的语言文字具体化、生动化、形象化,更加深刻地体会和感悟作者的情感。 比如, 教师在讲述 《石壕吏》时,可以组织学生通过情景设计,展开角色扮演,学生可以在剧本的编写和表演过程中,深入文本,体会老妇、差役以及诗人的角色特征,以此深入了解各个角色的内心活动与思想情感,使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得到锻炼及提高。
2.2加强实践,引导学生融入社会
初中语文教材中,一些古诗词中的人或事物距离学生较远,学生在理解上可能存在一定的偏差,一些诗词中的情景虽然常见,但很可能会被学生忽视,学生对此也知之甚少,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引导学生养成善于观察的习惯,理解生活,体会诗词中真实生活的意义,以之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能力,提高学生观察能力和理解能力。具体讲,教师可通过调查访问、查阅资料、宣传语设计以及参观历史名胜等实践的方式,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对知识进行积累和运用,从而提高自身各方面的能力,使学生切身融入社会生活中。
比如,在讲述 《渔家傲》 时,教师通过布置任务的形式,让学生仔细观察并充分把握秋天的特点,感受秋之美,以此对诗词意境和内涵予以把握;对于“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诗词,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走向自然,欣赏自然之美,在观察和享受自然美的过程中,深入地理解诗词内涵,体会诗词意境,全面认识生活。
2.3与诗词背景相结合
背景介绍使学生了解诗词的社会背景,学生只有了解诗词背景,才能准确理解和把握作者的情感。比如,杜甫的 《石壕吏》,当时的社会背景是朝廷兵力不足,四处抓人补充,人民苦不堪言,在安史之乱后,杜甫游走于难民之中,亲眼目睹差役抓人的情景,心情激愤沉痛,因此创作出反映社会现实的 《三吏》 和 《三别》,《石壕吏》 是其中一篇,这些诗歌普遍充满忧国忧民的情怀与氛围。
通过对诗人经历的探究,走近其生活,诗人的生活经历对诗词的风格、意境有着很大的影响。可以说,诗人是在经历中创作,在创作中成长。例如,在讲述 《武陵春》 时,想要准确把握诗词的情感,应该了解作品的写作背景以及诗人的生活经历,此时,北宋败亡,词人李清照更是经历国破、家亡、夫死、文物被骗等,处境凄惨,心情沉痛, 《武陵春》 就是在词人无心出游时所写。学生通过对诗人生活经历的了解,更能体会诗词中的孤独、忧愁、悲哀的情怀。
3、结束语
初中语文“还原”原则例谈 篇5
初中语文“文本还原”原则例谈 以《行道树》、《羚羊木雕》为例
◎吴先杰
翻开初中语文书,看到许多课文下方的注释,有这样的注释:本文选自哪里,有改动或有删改。这就意味着我们在语文书上看到的许多文章都是经过编者改动的,我们看到的都不是原文。对于课本中的这些文章,我们称之为文本,或者是教学文本,他们不再是单纯的文学作品。既然课文是一种教学文本,那么就有它的具体的要求和约束。而原文它可能是一个文学文本,对它的解读决定于作者的创作思路和读者的当下理解。当作者写作的时候,文章是作者文本;进入到普通读者阅读过程中,则形成了属于每个人的读者文本。那文本和文本原文之间是不是完全泾渭分明呢?我们能不能在两者之间找到一个契合点呢?是不是每篇课文我们都一定要把它还原呢?下面笔者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来谈一谈初中语文“文本还原”的几个原则。
一、“文本还原”要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要符合学段、单元等教学目标
《行道树》是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的第七课《短文两篇》中的第一篇,本文节选自《张晓风自选集》。之前说过,课文作为一个教学文本,有它的具体的要求和约束。先将有关文字摘录如下。
人生,是一个说不尽的话题,这个单元继续学习有关人生的课文,这些课文有的讴歌理想,有的阐述信念,有的论说人生修养。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单元导语
奉献是一种牺牲,也是一种快乐;尝试第一次有时需要勇气,但往往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我们应该选择什么样的人生道路?怎样才能获取更多更宝贵的人生体验?这两篇短文将给你深刻的启示。
――《行道树》课前导语。
《短文两篇》中的《行道树》,借行道树的形象表达无私奉献的人生信念。奉献的事业是神圣的事业。
――《教师教学用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正因为如此,编者在把本文选入课文的时候做了一些改动。针对初中学生刚刚入学,人生观正处于初建时期,将课文的理解要点定位于“奉献”与“牺牲”,这应该是正确合理的。
课文中的行道树是一列忧愁而又快乐的树。他们为了城市恶劣的环境以及人们对此的漠视而忧愁,又为能够为人们做出一系列的贡献而快乐。
从课文角度来看,行道树是无私奉献者,是一个“高大全”的英雄,仿佛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他们――只能让我们仰望。而原文中有这样几句话:“落雨的时分也许是我们最快乐的,雨水为我们带来故人的消息,在想象中又将我们带回那无忧的故林。我们就在雨里哭泣着,我们一直深爱着那里的生活――虽然我们放弃了它 。”这两句话也是行道树的内心独白,可以看出,行道树并非没有我们一般人的情感,在它们的内心深处,也有对故土、亲人的思念。之前根据课文所介绍的,行道树忧愁的是城市里污浊的环境以及人们对现状的漠视。根据原文,我们可以看到,行道树的忧愁其实也饱含淡淡的乡愁。那加上原文的这两句话,会不会影响行道树默默奉献者的形象呢?其实不会,正因为行道树心中也有淡淡的乡愁,但是为了自己的使命,他还是默默坚守,默默奉献,这样就更能衬托出行道树的奉献精神。并且行道树也有我们一般人的情感,例如乡愁,他们不再是”高大全”的英雄,不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他其实就是我们身边默默的奉献者,这样可以拉近我们与像行道树一样默默奉献者的距离,也可以让我们更感到行道树的可亲可敬。当我们在举到诸如邓稼先等一些默默奉献的科学家时,学生也不至于感到他们是遥不可及的。从这个角度来说,其实也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奉献”、“牺牲”精神。所以对本文进行“文本还原”,它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符合学段、单元等教学目标。
二、“文本还原”要为更好地理解文章、升华文章主题服务
课文《行道树》和原文相比,其实原文之前有三段,最后还有一个总结段。串联这些内容的是“我”。“我”是一个倾听的对象,课文中的内容只是行道树向我述说的内容。原文最后一段写到:“故事说完了,四下寂然,一则既没有情节也没有穿插的故事,可是我听到它们,深深的叹息。我知道,那故事至少感动了它们自己,然后,我又听到另一声更深的叹息――我知道,那是我自己的。”
这么写有什么好处呢?原文主要是用第一人称“我”来倾听“行道树”在述说,这种形式让读者很容易站在文中“我”的角度来倾听行道树的述说,更能产生共鸣,更容易引发读者的思考。行道树有叹息,“我”有叹息,然后读者又会听到另一身更深的叹息――我知道,那是我们的。
行道树叹息什么?它们的心中也有一丝不如意。“我”叹息什么?“我”的叹息就是读者的叹息……那是我们对像行道树一样默默奉献者的崇敬与关注。
通过原文与课文的对比,学生可以明白,窥一斑不一定能知全豹,有时节选和全文会带给我们不一样的理解与感受。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提升学生的阅读高度。
我们也可以发现,通过“文本还原”,可以让我们知道,像行道树这样的默默奉献者,也有普通人的情感,它们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神,原来这些人的优秀品质也是我们触手可及的。行道树的“奉献”、“牺牲”精神这一主题不但没有受到一点影响,反而得到一些升华。
如果不符合以上原则,那么就不适合对其进行“文本还原”。
《羚羊木雕》是人教版七上第二十二课。本文的原文题目为《反悔》,在选入教科书中,编者也做了一些改动。其中编者删去了原文的开头几段,在结尾处做了修改,并且文中的“万方”变成了“万芳”。
作为一篇课文,一个教学文本,编者对《羚羊木雕》一文肯定也有自己的考虑。先将有关文字摘录如下。
浓浓亲情,动人心弦。亲情是人间真挚而美好的感情,描写亲情的诗文往往最能打动人。在本单元的这几篇课文中,作者以自己的切身体验,写出了亲情的丰富和多样,引起我们的共鸣。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单元导语
你在悄悄地长大,对许多事情已有了主见。有时候,对某些问题,你可能不得不面对与父母的分歧,它也许会让你无奈、伤心甚至落泪。
――《羚羊木雕》课前导语。
《羚羊木雕》写的是子女与父母的冲突,其中是非曲直很值得分析研究一番。
――《教师教学用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从以上文字可以看出,《羚羊木雕》一文,亲情、以及成长过程中如何面对与家人之间矛盾这几点是其主题,也是我们的.单元目标。
《羚羊木雕》原文题目为《反悔》,对于这一点,文中注释也做了说明。而课文的结尾与原文结尾相比,编者也做了很大的改动。
课文结尾:
我一个人慢慢地走在路上。月亮出来了,冷冷的,我不禁打了个寒战。路上一点声音也没有。忽然,我听见有人在喊我的名字,我回过头,只见万芳跑了过来。她把小刀塞到我的手里说:“你拿着,咱俩还是好朋友……”
我呆呆地望着她,止不住流下了眼泪。我觉得我是世界上最伤心的人!因为我对朋友反悔了。我做了一件多么不光彩的事呀!
可是,这能全怪我吗?
原文结尾:
我慢慢地从楼梯上走下来。外面的雪已经下得很大了,雪花落在羚羊的身上,又滑了下去。我突然觉得羚羊变得那么重,以至于我不得不用双手托着它。我在雪地里慢慢地走着,忽然,我听见后面传来万方的声音。我惊奇地回过头。万方气喘吁吁地跑到我的眼前,他既没有戴帽子,也没有穿棉衣。他把手里拿的玻璃罩子盖在我的羚羊上,又把小刀塞到我的手里说:“拿着,没有礼物,咱俩也是好朋友!”
“你妈妈会说你的!”我看着他的眼睛。
“没事儿,凡是爸爸妈妈送给我的东西,不管我给谁他们都没说的……”他十分爽朗地微笑着,露出那像白雪一样的牙齿。
“明天打雪仗,来早点!”万方跑了,还不时地扬起手臂向我打招呼。渐渐的,他消失在雪花飞舞的世界里面了。
我哭了,我真的嚎啕大哭起来。雪花和泪水一起落在玻璃罩上。我从来没有这样伤心过。
在讲解这篇课文的时候,我们也会有意识地抛出这样一个问题,让学生比较这两个题目。通过讨论学生可以明确:“羚羊木雕”是“我”和朋友感情发展的见证,是贯穿全文的线索,也可以给了读者构思和想象的空间,而“反悔”太直白了,并且感情倾向明确。而“反悔”这一主题与我们的单元目标、本课的要求是相左的。
与原文比起来,课文的结尾少了很多细节,也少了很多感情。但是,课文中的“可是,这能全怪我吗?”体现了“我”对于成长过程中如何面对与家人之间矛盾的困惑。而如果对本文进行“文本还原”,结尾处给我们呈现的是对朋友反悔而心生愧疚的主题。而这一点,同样是不符合单元目标的,所以这里的“文本还原”也不能够很好地为理解文章、升华文章主题服务。
综上所述,初中语文的“文本还原”是我们教学时的一种有效方法,但不是每一篇经过编者删改的文章都适合还原,它是有原则的,它必须要为理解文章、升华文章主题服务,必须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符合学段、单元等教学目标。这就需要我们的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不断思考,才能够取得更好的效果。
例谈作文内容的生活化 篇6
一、引导学生写家庭生活
学生对家庭的生活是很熟悉的,但写家庭生活的作文时却并不得心应手,这其中的原因是学生没有把生活素材变成作文素材。为此,教师要引导学生用“关注家庭”的生活态度留意家庭生活的琐屑之事,赋予那些琐屑之事以特定的情感。例如,我的一位学生写的《妈妈那双褐色的手》,不但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而且很是感人。
妈妈的手是褐色的,那褐色是不是天生俱来的,而是被各种杂草浸染的。我家养着一对犁地的毛驴,春、夏、秋三季,妈妈都在山坡上为毛驴拔草,草色腐蚀着妈妈的皮肤,日子长了,那草色就洗不掉了,慢慢地变成褐色了。一位城里的亲戚来我家,她瞥见妈妈用那双褐色的手和面做饭,就紧皱眉头,恶心得呕吐,憨厚的妈妈还以为人家真的有什么病,就翻箱倒柜地找药,人家说“没事的”,就起身回去了。一次,有位省里领导来慰问我们这些红军的后代,妈妈看见那领导伸出了手,就赶紧把那双褐色的的手在围裙上擦了擦,伸手去接应,被省上领导身边的一位工作人员挡住了,那位工作人员的双眼直盯着妈妈的手,怕妈妈将自己手上的颜色染在领导的手上,或者是怕妈妈的手有什么传染疾病,幸亏省上领导给妈妈面子,还是和妈妈握了手。从此,每当我看见妈妈的手,有一种辛酸就涌上心头,有一种爱便翻江倒海。
因为对家庭生活的关注,小作者才有新的发现与新的感触。妈妈那双褐色的手在平日里并没有引发小作者的好奇和感触,在经历了两件事的过程中,小作者心灵被触动,一下子将司空见惯的事写得感人肺腑,这就启发我们教师,要教育学生从家庭成员的一颦一笑中捕捉人物内心的情感变化,追溯事情的来由,体验家庭生活的喜、怒、哀、乐。学生把这样的情感带入作文中,那就反映活灵活现的朴实而又平淡的生活。
二、引导学生写学校生活
学生在学校里要学习好多门课程,课程的丰富性自然地丰富着学生的生活,更何况,每个课程都由不同的老师施教,每个老师又有独特的教学风格,这些不同的风格潜移默化着学生的情趣,学生的兴趣爱好甚至性格也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同学之间的不同表现丰富着每个学生的生活。同时,学校还经常不断地组织学生开展多种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认识世界,展示自己。教师要引导学生发现校园生活中人、事、景、物等的变化,鼓励学生自由不断和有创意的表达。我教学生作文时,常常以“我的新发现”为题。这种命题,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表达。例如,同样是班主任王老师,两个学生的选材完全不同。
学生李红写道:“她突然改变了批评学生时恶狠狠的语调,柔声细语地对我说:‘你看看,你擦的玻璃,比没有擦之前还要脏,你先用湿手绢擦一擦,再用卫生纸擦一擦’。我抬头看她的表情,也没有平时的那种怒不可恶,目光是温和的。”
学生王晗写道:“今天是六一儿童节,班主任老师特意修饰了自己。她黑发变成了金色,那天然的粗眉被刮掉了,用墨笔做了细细地勾画。她勾画的技术并不好,你看,左边的那道眉细,右边的那道眉比左边的粗了些,而且短了些。她的这种改变,并没有把她变得美丽。她站在我们面前,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其实,那样子正好显示出她有真的有新鲜的事出现了。”
这两个学生的作文之所以很有生活气息,是因为生活本身为他们提供了素材,是因为他们作文时的心态是自由,因而,表达的情感是真实的。
三、引导学生写社会生活
“社会”一词,对小学生来说,很难解释清楚,我们就只把它当做家庭与学校以外的生活空间吧。这是个学生向往的生活空间,但又是学生很难深入的空间。现在的小学生被超负荷的学业捆绑在家里与学校里,很少有比较自由的社会生活空间。尽管大自然是他们向往的,各种场馆是他们向往的,但亲历的机会不多。为了让学生写好生活化作文,我采取了两种做法。一是把学生带出课堂,让他们观赏大自然的美景,去参加一些社会活动,让他们在亲历活动后写下自己的见闻、或感受;一是让学生留意上学路上的所见所闻或收集反映地方特色的图片资料或神话传说等。比如,我们带学生雪中爬山后,有学生写道:“集体出动在雪中爬山,很兴奋,很冲动。老师把我们带到山下,我们便不再排队,你追我敢的往上冲,然而,路陡雪滑,你刚摔倒,他们便像积木一样跟着倒下,有的是被绊倒的,有的则是故意取乐。王丽娜不到百米就晕了,何伟爬到半山时用破嗓子大声诵读故事,惹得大家上气不接下气的傻笑。”又如,我常以“上学路上的见闻”为题培养学生简单的社会意识,训练学生的能力。学生只要有意识地去了解,上学路上这看似单调的景致会有新鲜把断的故事。例如,有学生就以《上学路上的错别字》为题,搜集了各种店铺和广告牌上的错别字或乱改成语的现象。这种做法,的确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有效举措。
语文学习生活化例谈 篇7
关键词:初中英语,生活化,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只有学生有兴趣, 才能更好地学习因此, 提高初中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再辅以生活化的教学, 学生才能领悟到英语的真谛, 更好地掌握英语知识。
一、 教学内容的生活化
初中英语教学内容的生活化是基于教师对教学内容充分理解的基础, 根据学生的年级、学生的整体生活背景等客观条件, 对教学内容进行的整理、改进, 使教学内容能够更加符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初中英语教材在编写和选用的时候难以照顾到不同地区的学生的生活习惯, 以及地区方言对学生语言学习的影响, 这就需要教师在备课时充分考虑到这些问题, 以增强教学的机动性。例如同样是自我介绍, 针对正式场合的自我介绍, 与休闲场合朋友之间的自我介绍在词汇、短语的选择上就会有很大区别。教师可以针对不同的场景进行模拟演练, 使学生理解如何用英文与他人进行接触。
在教材的设置中, 有的相关性的内容并不是两个相邻的单元或者模块, 这就需要教师灵活进行选排, 对相关性的单元内容进行统一的教学, 例如在旅行的部分, 将与旅行相关的内容和对国内外不同地区的文化、语言、风土人情介绍的单元进行统一教学。如“Wild animals”一课, 就可以给学生介绍一些除了课本之外的野生动物, 很好地提高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 学生自然更喜欢英语课堂。学生可站在自己旅行的角度进行自主学习, 了解相关旅行路线的制定, 经典的历史文化背景, 所去地区的风土人情、文化差异等内容。在教学的内容上进行生活化的筛选与联系, 能够使学生在接触一个新的英语学习模块或是文化系列之初, 就能够与自身的生活相联系, 这样学生在学习时不会由于区域及文化背景的差异而感觉困难或者疑惑。同样教师的讲解也能够使学生结合自身的学习生活尽力而更好地接受, 提高教学效率。
二、 教学形式的生活化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过程当中, 教师是课堂的绝对主导, 课堂常常演化成教师的一言堂、独角戏。长此以往, 学生对课堂教学产生厌烦情绪, 课堂学习注意力无法长时间集中, 学习兴趣下降, 教学形式枯燥无味, 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不足, 教师不能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 所以不能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生活化的教学形式, 应该在课堂教学中引入生活化的内容, 打造生活化的场景。不是教师讲、学生听的单调的教学模式, 而是采用多媒体教学、小组合作教学、合作性学习等课堂教学模式, 使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 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加强学生与教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 锻炼学生自主查阅资料、自主思考总结的能力, 完善学生的英语学习体系。
小组合作式学习, 师生之间的互助学习, 都是生活化教学的体现。生活化教学需要老师以学生为主, 更好地体现学生的价值。从学生的需求出发, 学生的基础如果较弱, 就要强化学生的基础, 打下扎实的基础;如果能力较强, 就可加强学生对英语的理解, 提高能力。如对语法的理解。如果学生的基础较弱, 就只需要掌握好过去时、过去进行时等基础的语法基础知识;如果学生能力较强, 就需要掌握过去完成进行时等要求更高的语法知识。
三、 教学内容的生活化
所谓生活化教学, 就是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中, 从而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 同时将教学的目的要求转化为学生作为生活主体的内在需要, 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 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因此教学内容的生活化能更好地让教师进行生活化教学。如“Friends”一课, 老师就可以让学生对自己的同学、自己的朋友进行描写, 既可以加深学生对这节课的知识点的理解, 又可以拉近学生之间的距离。再如“Seasons”一课, 就可以让学生分成四个小组, 分别是喜欢春夏秋冬, 进行小组辩论, 让学生讲述喜欢这个季节的原因。“Travelling”一课 , 可以让学生对自己的一次旅行进行演讲。如果班级条件容许, 则也可以班级一起进行一次小旅行, 然后让同学进行英语作文练习, 这样更有针对性, 也能让学生更好地认识到自己的缺点, 以得到更大的进步。如此, 课堂的知识点就可让学生自主地学习和理解, 并很好地融入到学生的生活中, 让学生更加喜欢英语, 增强英语的实用性。
四、结语
生活化的教学与兴趣是离不开的, 老师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 如此才能更好地进行生活化教学。学生在兴趣的驱使下, 会更加努力学习, 也能更好地掌握英语, 为学生以后的英语学习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葛思鹏.浅谈初中英语生活化[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3, 10.
语文学习生活化例谈 篇8
一、恰当运用各种修辞手法, 以生动形象的语句作标题吸引观众
设问修辞以问代题, 容易引起观众注意。如《子债谁来还》, 父债子来还, 那么“子债”谁来还呢?《谁用熨斗烫我脸》, 熨斗本是用来熨衣服的, 是谁狠心拿来烫我的脸呢?《谁拿走了救命钱》, 钱是用来救命的, 此刻钱就是命, 是谁拿走了?还有如《人老了谁来养》《谁把父亲逼上法庭》《他为何要对父母下手》《什么让他们疯狂》《什么污染了孩子的血》《上学的路还有多远》等等。
拟人修辞赋予没有生命的东西一些人的性格和特点。如《被推下楼的母爱》, 母亲含辛茹苦抚育儿女长大成人, 母爱如水, 如今母亲被推下楼, 与其一起被推下楼的还有那深深的母爱。还有如《偷来的婚姻》《幸福来敲门》《被毒害的青春》《暗藏杀机的深山》等等。
比喻修辞形象生动, 醒目引人。如《小心情感陷阱》, 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并非永远是真实的, 其中也有陷阱。还有如《狙击白色诱惑》《桃色陷阱知几多》《无处不在的“眼睛”》等等。
反复修辞凸显某种感情或行为, 达到强调的目的。如《17年绝情17年爱》, 17年, 如此长久, 其中的恩爱情仇, 道不尽, 说不完。
二、巧妙设置反常的悬念, 用有违常理的行为作标题吸引观众
此类标题有违常理, 故意设置悬念能够引起观众的好奇心理。如《他拔掉了妻子的氧气管》, 妻子是生命中最亲的人, 可他却拔掉了妻子的氧气管, 如此绝情是为何?《百万豪车被砸记》, 百万豪车, 应该十分爱惜才对, 怎么被砸了呢?还有如《外婆绑架外孙》《千万富婆等你来》《父母走上被告席》《无法被判刑的凶手》《继父占了我的房》《七旬老人无家可归》《敬老院里的非正常死亡》《一个女人的七本日记》《离不了婚的新郎》《邻居抱走我的娃》《老人在五年前离去》等等。
三、善用事件的矛盾情节, 以巨大的反差对比作标题吸引观众
这种命题技巧性大, 同样起到设置悬念的作用。如《放火点了自家房》, 放火点他人房屋倒是某些犯罪分子的理儿, 可放火点自家房, 这不是傻吗?到底是怎么回事?《千万富翁的凄惨生活》, 千万富翁, 理应衣食无忧、幸福无比, 怎么过上了凄惨的生活呢?《保险柜为何不保险》, 保险柜竟然不保险了, 这是为何?还有如《复活的丈夫》《酒宴后的悲剧》《美景中的致命危险》《我的儿子谁的娃》《徐顺顺的不顺经历》《一百万救不回一条命》《我爱, 可我要离开》《让公车不再私奔》, 等等。
四、活用影视、名著、歌曲名称及俗语、广告语作标题
这类标题在“今日说法”中也比较多, 很有时代感。
活用影视剧名称, 如《幸福来敲门》, 活用哥伦比亚影业公司出品的电影《当幸福来敲门》 (The Pursuit of Happiness) , 还有如《赌神》《古墓疑影》《新警察故事》《消失的罪名》等等。
活用名作名称, 如《谁动了我的饮料》, 活用美国作家斯宾塞·约翰逊作品《谁动了我的奶酪?》 (Who Moved My Cheese?) , 还有如《最后的午餐》《无人驾驶的青春》《好老师坏老师》《不能承受的养老之重》等等。
活用歌曲名称, 如《睡在下铺的兄弟》, 活用高晓松的歌曲作品《睡在我上铺的兄弟》等等。
活用俗语, 如《可怜天下父母亲》, 活用俗语“可怜天下父母心”等等。
活用广告语, 如《我的生命你做主》, 活用中国移动广告语“我的地盘我做主”等等。
五、以串联事件的中心人物作标题
每个法制故事背后都有一个中心人物, 他们串联起了整个事件, 以中心人物为题, 观众容易接受。如《失踪的病人》《闯进法庭的女人》《早点铺里的神医》《消失在黑夜里的孩子》《铁链锁住的女孩》等等。
六、以串联事件的中心事物作标题
常有一些事件成了法制事件发生的导火索或线索, 它们是事件的焦点。如《临终录像》《婴儿的哭声》《破案密码》《少女的遗言》《敬老院里的两记耳光》《红板小学的免费午餐》《18岁男孩的八封遗书》等。
七、以体现节目的主旨观点作标题
作为一档法制节目, 为百姓办实事是它的宗旨, 选择一些观点鲜明的语句作标题, 简洁有力, 操作性强。如《小心来电》《等你作证》《打车要小心》《请为良知作证》《咱家的老人别上当》《寒假里别掉进陷阱》等。
八、以促成矛盾的中心事件作标题
文艺性的标题欣赏性强, 也易于冲淡事件的法制色彩, 法律毕竟是严肃的, 以促成矛盾的中心事件作标题, 庄严肃穆。如《淮南盗墓案侦破纪实》《江西修水尘肺病调查》《深圳650万元假币大案》《黄冈博物馆文物抢劫案侦破纪实》《百万黄金被劫案》《聚焦宋山木强奸案》《河南天价过路费真相调查》《宝马车致死儿童事件调查》等。
九、以温情脉脉的语句作标题
法律是冰冷的, 以温情脉脉的语句作标题, 可以彰显与之相对的人性与柔情, 拉近与观众的距离, 如《走出蜗居》《平安回家》《莎莎找爸爸》《“棒棒”的梦想》《16年的牵挂》《爸爸, 请不要打我》等。
十、以震撼性的词语为语素作标题
这类题目震撼惊悚, 挑动观众的敏感神经, 如《亡命鸳鸯》《动物凶猛》《家暴惨案》《万里寻子》《惊魂公交车》《夜闯深山老宅》《危机四伏的校车》《十个月的黑色婚姻》《12小时危机营救》《男生宿舍里的罪恶》《失去自由的1589天》。
“今日说法”节目历十余年而不衰, 栏目形象之好, 观众热捧之切, 这些新颖别致的标题功不可没。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标题是节目的窗户, 也是文章的窗户。试想, 在众多高考试卷中, 一个醒目靓丽的文章标题对炎炎夏日、伏案数天的阅卷人来说, 无疑是一缕凉爽的清风, 让他精神为之一振, 可想而知所起到的良好效果。
语文学习生活化例谈 篇9
毋庸置疑, 我们的教材中有许多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的文章, 在学习这些文章时, 如何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充分地读、思、写、辨、议, 追求学习与生活的融通?笔者以苏教版第十册《爱如茉莉》为例, 尝试如下。
一、学会品读——奠基学习与 生活融通的基础
师:父母之间的爱像茉莉花一样, 星星点点地散在文字里, 我们一起来分享这些关于爱的词句。
生:爸爸没有吃我买的饺子, 也没听我花尽心思编的谎话, 便直奔医院。从这里我读出了爸爸对妈妈的关心。
生:我猜想“映儿”为了让爸爸先吃完饺子一定想尽了办法, 所以用上了“花尽心思”。
生:“直奔”也表明爸爸很着急。
师“:直奔bèn”可以读成bēn吗?
生:不可以, 我查过电 脑。奔bèn说明目标明确, 奔bēn强调奔跑的动作。
师:你还能从“直奔bèn”这个词中读出些什么?
生:我能感受到爸爸对妈妈的牵挂。
师:好一个“牵挂”, 爸爸出差回来, 顾不上吃饭, 顾不上休息, 只想着妈妈, 让人感动。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句话。
(生有感情齐读)
生:妈妈嘱咐我给爸爸准备饺子的这段文字让我感动。 (读课文的第七小节) 生病住院了很痛苦, 可妈妈还想着爸爸, 关心爸爸。
生:我想读读这段文字。“一天清晨, 我按照……头伏在床沿边睡着了。”
师:你读得很用心!这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生:很温馨、很美好。
师:也很让人感动。还有哪些字眼让你感动呢?
生:“紧握”让我很感动, 爸爸睡着了还握着妈妈的手。
师:这样一个画面为什么让我“怔住了”。
生:我没有想到爸爸竟然是这样睡觉的。
生:病中的妈妈竟然挂着恬静的笑容, 这让我很是惊讶!爸爸这样关心、体贴妈妈, 妈妈一定觉得很幸福。
师 :简简单单 的动作传 递着“爱”的信 息 , 妈妈的微 笑透着幸 福!让我们一起通过朗读留住这美好的画面! (生齐读)
生:爸爸轻轻放下妈妈的手, 蹑手蹑脚 地走到门 边 , 把我拉了 出去。爸爸的动作十分体贴。
生:“布满血丝的眼睛”“打哈欠”说明爸爸照顾妈妈不辞劳苦, 很用心。
生:“我夜里睡得沉……她一动我就惊 醒了”也能 读出爸爸 的体贴。
师:生活中的爱就是这样, 如茉莉一般平淡、简单。爱是互相的, 爸爸如此体贴妈妈, 而妈妈也在“默默”地关心着爸爸。
再细细读一读课文第13-16小节, 你一定有收获。
生:妈妈早醒了, 为了让爸爸多睡会儿, 手脚麻木了, 却忍着。这就是妈妈对爸爸的爱。
生:虽然手脚麻木, 妈妈的嘴角挂着恬静的微笑。她心里很甜, 很知足, 这就是爱。
师:你能联系上下文, 从小的细节洞察人物的内心情感, 了不起。
师:是啊!互相关心、体贴, 彼此默默承担, 这就是生活中平平淡淡而真真切切的爱!
刚刚的交流也表明, 你们都是会读书的孩子, 有智慧的双眼和感受“真爱”的敏感的心。
(出示) 初升的阳光从窗外悄悄地探了进来……一切都浸润在生命的芬芳与光泽里。
师:你们关注 这段文字 了吗?读一读, 悟一悟。
生:这段文字很美, 很温暖, 我很喜欢。
生:“探”字形象地告诉我们病房里的一切都是静悄悄的, 阳光也不忍心打扰他们, 这是拟人的写法。
师:你说得也很生动!这段文字借景抒情, 在我们作文时也可以这样用。让我们一起来把那种暖暖的、柔柔的爱读出来。
(生齐读)
设计意图:孙绍振先 生说过:“细节是整个人物形象的有机组成部分, 每一个细节都以一种必然的、不可缺少的姿态出现。”生病住院, 医院陪护, 生活中普通平常的事情, 在作者细腻的描绘下, 字里行间都在传情, 点点滴滴都是爱。孩子们也在带着思考去读细节, 去感悟, 去发现生活中简单而真切的爱。
二、真情朗读——渲染学习与 生活融通的情感
师:孩子们, 生活中的爱有时就是这么简单, 就像茉莉一样散发出缕缕幽香, 让人回味无穷。
(出示课文第17小节, 生齐读)
师:茉莉的缕缕幽香钻到我们的心中, 映儿情不自禁地发出了这样的感慨——
生:哦, 爱如茉莉, 爱如茉莉。
师:这茉莉的花香淡雅芬芳, 我不禁赞叹道 (师声音变轻) ——
生: (轻轻地) 哦, 爱如茉莉, 爱如茉莉。
师:这爱简简单单, 却让人幸福温暖!哦——
生: (声音渐变轻) 爱如茉莉, 爱如茉莉。
设计意图:在《语文课程标准》 (2011年版) 明确提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各学段目标中都要求“有感情地朗读”, 学生在朗读中品味语言, 体会作者及其作品中的情感态度, 进而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 表现自己的理解。本文作者在行文结束发出了一句感叹:“哦, 爱如茉莉, 爱如茉莉。”道出了作者领会母亲所说的真爱“就像茉莉吧”的真谛。学生借助品读、交流, 体会并悟出语言环境中所表达的内容和情感, 此时的朗读亦是真实的、由衷的, 是从文本深处传递出来的, 也体现阅读活动的品质追求!
三、自主交流——构建学习与 生活融通的平台
师:爱在映儿的眼中就是妈妈病床上的叮嘱, 爸爸直奔医院的担心;妈妈酸了的胳膊;爸爸紧握着妈妈的那双手, 在你的生活中爱又是怎样的呢。
生:爱是妈妈每天为我准备的一个鸡蛋。
生:爱是哭泣时朋友的安慰。
生:爱是作业本上的五角星。
生:爱是邻居奶奶送来的春卷。
生:爱是爸爸掐灭的半支香烟。
生:爱是公共汽车上的老幼专座……
师:你们用智慧把爱化作缕缕茉莉香, 溢满了我们的课堂。爱丰富多彩, 无处不在, 有时它需要表达、需要分享、更需要真心付出, 今天在课上我们一起品悟了茉莉般温情的爱, 课后, 老师希望你们能去发现、感受、创造更多的精彩。
设计意图:文中如茉莉一般平淡无奇却纯洁的爱, 让孩子明白了有时爱就是这样简简单单、真真切切。细读品味后, 真情渲染下, 孩子们回顾、分享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真切地体悟着“爱如茉莉”的诗意内涵, 完成了《爱如茉莉》这篇课文的学习与生活的融通。
语文学习生活化例谈 篇10
一、创设虚拟交际情境, 再现生活
口语交际需要在“特定的环境”中进行。教学中选择现实生活中的常见话题进行现场操作, 效果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课堂上创设符合生活实际的交际情境具有特殊意义。这就需要教师利用有限的空间, 在课堂上创设与生活实际相近的、虚拟的情境, 带领儿童走进生活情境。
1.“蹲下身子”平等交流, 营造和谐氛围。在一次口语交际教学研讨活动中, 于永正老师说了这样一句话“不要太像一个老师!”回想课堂上, 执教教师一本正经, 一脸严肃;学生表现拘束, 有的羞羞答答, 有的担心会当场出丑不敢说。课堂气氛沉闷。“不要太像一个老师”这句话正是告诉我们, 要“蹲下身子”, 与学生平等交流。只有在民主和谐的良好氛围中, 学生才会无拘无束, 才敢于表达, 乐于表达。
【教学片段】
出示一幅图 (新华书店) , 导入新课
师:小朋友看, 这是在哪儿?
生:在商店里。
师:你是第一个举手的小朋友, 要表杨。再仔细瞧一瞧, 在什么店里呢?
生:新华书店。
师:你从哪儿看出的?
生:图上写了“新华书店”。
生:一个小朋友买了一本图画书。
师:观察得很仔细, 发言声音也很响亮。
师:你们买过东西吗?
生:买过。
师:你们单独买过什么?
生:我单独买过盐。
生:我替妈妈买过酱油。
生:我还买过油画棒和彩纸。
……
师:看来咱们班的不少同学都单独买过东西, 能帮爸爸妈妈不少忙。别看这买东西, 其实可有学问了。学问在哪儿呢?让我们走进商店, 一起体验买东西好不好?
上课一开始, 教师以轻松的谈话导入, 语言和蔼亲切。交流中, 学生回答不正确, 教师鼓励他们仔细观察, 大胆交流。交际氛围和谐、自由, 拉近与学生的距离, 自然而然引出了本节口语交际课的话题——买文具。
2.“多管齐下”精彩呈现, 创设交际情境。要让学生自主交流, 需要教师要挖掘课堂资源, 多渠道创设各种与生活实际相似的情境。通过各种虚拟情境的创设, 调动学生内在的情感体验, 激发他们表达的欲望。
(1) 场景布置。课前, 教师模拟商店来布置教室如:准备好一个文具架, 上面摆一些学习用品———铅笔、橡皮、卷笔刀等。这样学生就能把教室想象成商店, 很快进入购物的情境当中。
(2) 活动组织。《买文具》这课的教学难点是:在买文具过程中遇到问题时 (如质量差、价格贵等) 能及时应对。为了突破这个难点, 课堂上学生掌握了买文具的基本要求后, 教师可以设计“买文具带的钱不够”的环节。这其实是教师有意识地设置障碍。通过这样的训练, 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进一步提高口语交际的水平。
【教学片段】
师:小朋友们, 其实在生活中, 我们有时并不能顺利地买到自己需要的文具。
生 (小雨) 叙述:有一天, 我到商店买铅笔, 身上只带了五毛钱, 可是我选中的铅笔要一块钱, 下午就要考试了, 要用到铅笔, 我该怎样才能顺利地从售货员阿姨手里买到铅笔呢?
师:如果小雨此时碰到了这个情况, 他该怎么办呢?谁能为小雨想想办法?
生:我就问阿姨能不能赊一下, 明天再还你!
师:但是, 如果阿姨说商店从不赊账怎么办?
生:我会说, 阿姨, 可不可以便宜一点。
师:阿姨如果说我们店明码标价, 不打折的, 那怎么办呢?
生:如果我是小雨, 我就换一种铅笔的种类。
……
交流后, 学生上台表演。
当然, 在买文具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还不止这一点, 教师可以提示一下, 在购买商品的时候, 遇到质量差、价格贵等其他情况, 要能及时应对。
(3) 媒体营造。在教室里创设口语交际情境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有时可以借助一些现代教学媒体来营造氛围。例如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播放去商店购物的片段, 营造商店购物氛围, 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对“买文具”这一话题不觉陌生。
二、开掘现实交际源泉, 回归生活
丰富多彩的生活给口语交际教学提供了活水之源。我们要用心捕捉现实生活中的现象, 让口语交际回归生活。指导学生用学过的知识和获得的能力参与, 从而丰富交际语言, 发展交际能力。
1. 利用课堂资源, 自主交际。
(1) 合作交际。教师应充分利用课堂资源, 尽可能让每位学生都能得到锻炼的机会。《买文具》一课中, 教师设计了让学生用自己的文具与同桌进行买卖文具的练习。在练习的过程中, 教师巡视指导, 适时指点、鼓励。学生在学会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意思的同时, 也在学习倾听。实践证明同桌合作的交际方式不仅使同学之间关系更融洽, 而且增强了学生的信心。
(2) 参与评价。评价具有激励作用。低年级学生的年龄决定了他们独立评价自己的能力还不高, 他们很重视别人对自己的评价, 往往以老师的评价为依据。因此, 课堂上教师要重视对学生的评价, 尽量用激励性的语言, 善于捕捉学生在口语交际活动中的点滴进步, 给予肯定, 甚至放大化, 使学生更自信。当然口语交际过程中, 有时会有一些问题或者出现一些语病, 教师要及时指出并进行矫正。相信在教师的鼓励下, 他们会更加积极主动地交际, 口语交际能力能有所发展和提高。
在口语交际活动中也应适当地让学生参与评价。在他们自主评价中, 进一步明确口语交际的目标要求。
【教学片段】
师:你们觉得这位小朋友怎么样?
生:他跟售货员阿姨说话的时候态度很好!
师:态度自然!
生:这位小朋友进门跟售货员阿姨说了“你好!”
师:他说的时候注意了什么?
生:礼貌!
师:是的, 进门跟阿姨打招呼, 买完东西后跟阿姨说再见, 这位小朋友真有礼貌。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学中, 教师把评价权交给学生。通过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相互评价, 潜移默化地促进他们相互学习, 取长补短。在练习评价他人的过程中, 学生也渐渐养成专心倾听他人的习惯, 可真是一举多得!
2. 开发课外资源, 拓展交际。在本课结束之前, 教师把“买文具”的过程以及要求编成一首儿歌——《我是文明小顾客》。
进商店, 有礼貌,
买东西, 说清楚,
别人话, 听明白。
妈妈夸我好帮手!
通过诵读儿歌, 深化了此次口语交际课的主题。课外可布置实践题:《今天我当家》——学习买菜。从课本的知识延伸到课外, 回归了生活, 使学生的口语能力得到了锻炼, 真正实现了口语交际的目的。
例谈小学“生活化”体育教学 篇11
关键词:小学体育;生活化;高效教学
《体育课程标准》指出,在体育教学中要加强体育与生活的联系,要进行生活化的体育教学。现在,很多教师在小学体育课堂上,往往只是关注对小学生体育基本技能的培养,这样,就导致了体育教学的枯燥化。小学生应该是很喜欢体育运动的,但是却不喜欢上体育课,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是我们的体育课堂教学太单一化与机械化了。生活化的体育课堂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学习兴趣,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化。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要引入生活素材,创设学习情境;挖掘生活之源,细化教学目标;联系生活实际,优化学习内容;模拟生活场景,活化学习过程。
引入生活素材,创设学习情境
生活化的体育课堂,还要求教师改变权威性、单一性的课堂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实践。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为小学生引入生活素材为他们创设学习情境。
例如,在教学前滚翻的内容时,为学生创造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在生活中如果我们被人推倒时,怎样才能尽量地减少伤害呢?通过探究知道,需要将身体受到的物理冲击力卸掉,这时我们可以迅速进行前滚翻动作。然后教师进行基本技法指导,让学生分组训练,通过训练,让学生分组进行交流,谈自己在练习中的体会和心得。因为这样的动作是为了减少身体受到的伤害,所以大家知道首先要尽量增加身体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尽量保护脑袋受到直接的撞击,发挥手在减少缓冲中的作用。
可见,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为学生引入生活化的学习素材,就能够有效地优化课堂教学内容,从而激发起小学生体育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挖掘生活之源,细化教学目标
新课程标准给了教师在教材处理和教学目标处理上更大的自主性,教师可以通过生活化教学的需要,灵活地设置生活化的课时教学目标,打造開放化、生活化的体育课堂。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根据教学内容挖掘生活之源的教学素材。
例如,在十分钟耐久跑的内容时,教学目标是要让学生了解耐久跑的知识,掌握耐久跑的技能,提高学生耐久跑的能力和兴趣。为了实现这样的教学目标,笔者进行了生活化的处理,结合学生感兴趣的活动,创设多种方式的活动,如负重跑、猪八戒背媳妇、运球跑、障碍跑等游戏,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分成几组进行活动。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分成了几个小组,由组长负责,进行比赛活动。在这样的活动中,原先枯燥单调的跑步变成了趣味性十足的游戏,在游戏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快乐,运动的热情非常的高。
从以上案例可以看出,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目标进行生活化的体育教学是十分重要的,这是培养小学生形成良好体育学习情感的重要途径。
联系生活实际,优化学习内容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只有把教材知识与生活实际结合,通过对教材的重新处理和构建,才能培养学生体育技能,实现体育教育的人文价值,实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新课程理念。
例如,在教学篮球传接球和断球的内容时,笔者先介绍抢断球是篮球比赛中的重要技法,是实现攻守转换的重要手段,如何提高抢断的技法、减少犯规是本节课教学的要点。然后将学生分成四人一组,三人传球一人在圈中抢断,抢断成功则攻守方进行转换。为了提高抢断的成功率,教师介绍技法,学生进行实践,而进攻方为了防止传球的失误又必然要不断提高传球的成功率。通过这样的生活化、趣味化的游戏,学生提高了断球的能力和传接球的能力,活动的兴趣得到了提高。在学生进行了一定量的活动后,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进行实战比赛,让学生将所学的方法运用于实际的运动比赛中,提高学以致用的能力。整堂课学生的积极性都很高,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可见,联系生活化的教学内容才能有效地活化课堂,才能让体育课堂真正成为小学生进行体育活动的有效平台,才能让体育课堂成为小学生快乐成长的平台。
模拟生活场景,引导学习过程
教师要树立全民体育健身、促进学生终身发展的体育教育理念,通过体育教学,不仅提高学生的体质,而且培养学生终身进行体育锻炼的兴趣和能力。因此,在教学中要重视学生兴趣的培养,结合生活实际,引入生活元素,在教师指导下,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在教学中的自我意识,明确树立我要学、我想学的观念。
例如,在教学篮球传接球的内容时,以提高学生学习篮球技能、进行篮球运动的兴趣为目标。笔者让学生自由组合队伍,选择自己平时玩得来、运动能力接近的伙伴进行传接球游戏。教师则根据学生活动的情况,进行技术指导,提高学生传球接球的水平。这样的活动大大提高了活动开展的可能性,使学生在活动中既能得到锻炼的目的,而且又能放松心情,获得快乐的感受。
兴趣是学生求知的内在动力,生活化的体育课堂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化。
例谈初中化学课堂“生活化”教学 篇12
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的一个起始 兴奋点,如同电影“序幕”,磁铁般紧紧吸引着学生的注意力。日常生活中蕴含了大量的化学知识,将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生活实例导入课堂,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增添新鲜感。例如,为什么古代的千年字画至今保存完好?为什么建筑工人用石灰浆刷墙,墙壁越来越白还会“出汗”?葡萄上经常有一层蓝色的东西附在上面,你知道那是什么吗?用这些生活实例导入新课,学生很快就进入“碳和碳的氧化物”的学习中。又如,在学习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时,设计问题导入:为什么用煤炉烧开水,水洒在通红的煤上,火不但不熄灭,反而“呼”的一声蹿出很高的火苗?这时候的水为什么不能灭火?大多数学 生对这个问题开始 时很疑惑。但 通过学习 之后,学生弄明白,原来是水和炽热的碳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一氧化碳和氢气都具有可燃性,因此就会蹿出很高的火苗。
以上这些问题是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遇到过的,是隐含许多化学知识的现象。教师只要充分挖掘生活中的教材,并尝试应用到课堂中,就可以使学生增强学习兴趣,感受化学的魅力。
二、教学语言“生活化”
教学语言“生活化”,就是教师的教学用语要贴近学生的实际,善于把枯燥抽象的化学知识用生活化的语言去描述,使之变得可触可摸、通俗易懂。例如,把碳酸氢钠(NaHCO3)表述为小 苏打;氯化钠 (NaCl)叙述为食盐;碳酸钠 (Na2CO3)讲述为苏 打或纯碱;把碳酸钙(CaCO3)、氧化钙(CaO)分别称之为石灰石、生石灰等。学习“分子和原子”时,让学生在课堂上模拟生活:把自己比喻成一个原子,放入水中,你会看到什么?在判断原子半径大小的教学中,在电子层相同时,让学生把质子数想象成生活 中参加拔 河比赛的 人,把电子层 往里拉,这样,学生一下子就理解了在电子层次相同时,质子数越小,半径越大,很容易就学会了原子半径大小的判断方法。
三、教学情境“生活化”
一般来说,学生基本上是通过新经验与原有生活经验来改造自己的知识的。因此,教师要以此来创设教学情境,在生活情境中巧妙地设计问题。比如,教学“二氧化碳及其性质”这一课时,可以通过故事创设教学情境,即讲述“屠狗洞的秘密故事”———为什么人能通过 洞而狗却不能?原来,这是一个石灰岩洞,石灰岩洞 是难溶于水的,但雨水中溶有少量的二氧化碳,于是就发生了下面的反应:CaCO3+H2O+CO2=Ca(HCO3)2。当溶解有碳酸氢钙的地下水流进溶洞再钻出岩缝时,由于气温突然变化,又发生了以下反应:Ca(HCO3)2=CaCO3↓+H2O+CO2↑。这样,洞中的二 氧化碳浓 度就很高。由于二氧化碳比空气重,它就聚积在地面附近,形成一定高度的二氧化 碳气层,这个气层 只能淹没 到人的膝盖,而处在低处的狗,却被淹没在二氧化碳气层里,因缺氧而窒息死亡。这就是屠狗洞伤狗而不伤人的道理。
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学生兴趣盎然,乐于接受,他们会带着问题学习,沉浸在乐学寻因的气氛中。
四、教学内容“生活化”
“生活即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而教育“(陶行知)。知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教学过程是一个“还原生活”的过程。如在上“乙 醇”一课时,可充分结 合生活中酒的有关话题:乙醇有哪些用途?写一篇乙醇用途的论文;为什么黄酒有时味酸?李白斗酒诗百 篇,这可能吗?为什么有的人酒量高,有的人酒量低?怎样检验司机是否酒后驾车?为什么工业酒精和假酒不能饮用?库存时间较长的酒常有一种芳香味,为什么?食用酒的酿造过程是:淀粉+ 葡萄糖+ 酒精,请写出相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等等。
五、实验设计“生活化”
化学离不开实验。实验内容的选择 与呈现尽 可能生活化。例如,用榨汁机把青苹果榨成汁,果汁短时 间显浅绿色,放置几分钟后,苹果汁很快变成黄色,加入维生素C药片粉末,搅拌溶解,苹果汁很快由黄色变浅或变为原状。该实验的化学知识包含Fe2+和Fe3+之间的相互转化,即苹果汁 中的Fe2+被氧化剂 (氧气)氧化为Fe3+,Fe3+被还原剂(维生素C)还原成Fe2+。
这个实验不仅给学生提供一个从生活的角度看 待化学的视角,而且是学生运用所学化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一种“化学的 生活化”处理 手段。把生活 中的“实验”搬到课堂,让学生实实在在地体会到化学知识与社会生活的紧密联系。
【语文学习生活化例谈】推荐阅读:
语文教学生活化例谈11-29
生活语文教学实践例谈09-11
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例谈07-19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例谈07-22
语文创意教学艺术例谈01-19
语文课堂资源生成例谈05-09
语文课堂导入方法例谈07-07
小学语文阅读指导例谈07-30
小学语文课堂病症例谈09-04
小学语文拓展阅读例谈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