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高中工业产品设计(共12篇)
职业高中工业产品设计 篇1
作为培养学生设计能力的产品设计课程,其教学活动应当紧紧围绕实际设计展开,必须要加强和提高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着力提高工业产品设计教学质量。
1 工业产品设计基本步骤分析
1.1 工业产品设计的设计调查
设计调查是设计专业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职业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是开展工业产品设计不可或缺的关键步骤。通过有效的设计调查,学生能转变以自我为中心开展设计的传统观念,逐步从用户角度去思考,提升其职业责任感。工业产品设计的设计调查工作,应当从用户生活方式、审美情趣、使用动机、产品功能、可用性和使用环境,以及材料、造型、技术、价格等诸多方面展开详细调查。
然而,大多数学生的产品设计调查仅仅是针对产品造型、价格和功能等方面。浅层的调查使学生缺乏必要的分析和思考,且无法对设计提供更为直接的指导,这就导致学生对设计调查的重要性产生诸多怀疑,从而出现学生完成设计后再补做调查报告等问题。
1.2 工业产品设计原型的构建
在进行工业产品设计时,原型的构建至关重要。构建原型是设计者将自己的创意变为可感知、能触摸的实体。构建的原型更是产品概念具体化和形象化的体现,是从一个或多个维度上对工业产品近似或有限的表示形式。原型通常聚焦于创意概念的评估,它整合了各种想法及研究结果。但原型不一定是具有完整形态的实体,在教学中要求学生能快速予以构建,把自己想法表达出来即可。
1.3 工业产品设计的细节设计
在工业产品设计过程的最后环节,细节是体现产品设计精致化的关键。若学生的工业产品设计只表现出大体造型,细节缺失让产品经不起推敲则是工业产品设计完整性缺乏的体现。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切实加强对细节处理环节的关注,以避免学生养成设计惰性。细节设计通常强调学生对产品操作指示性符号的处理,指示性符号是利用符号形式和所要表达意义之间存在的实质性、必然性关联或逻辑关系,并基于因果逻辑关系或时间、空间上相接近的认知,促使学生能了解其意义所在。
2 当前职业高中工业产品设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当前职业高中工业产品设计教学中,更多关注的是产品设计课程的教学组织,这要求学生能够完成至少一个产品开发或设计任务。学生在产品设计中,主要包括市场调查、草图构思、设计表现,并最终制作成宣传版面等几个环节。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常常会出现诸多问题。比如,在市场调查环节,学生对工业产品的使用环境、使用者、同类产品的造型、品牌及价格等各方面均进行了调查,但所有调查不够深入,仅浮于事物表面,缺乏必要的调查分析和思考过程,导致调查报告和工业产品设计的构思存在脱节问题,调查报告不能对设计构思予以实质性的指导,学生在工业产品设计完成之后再补做调查报告;在草图构思阶段,学生主要采用看图片资料、寻找灵感的方式开展设计,使产品设计缺乏理性思维的过程。这种全凭感觉、严重缺乏创意的设计难以取得良好教学效果;在设计表现阶段,多数学生太过专注于效果表现,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只重视了设计技能,而非良好设计思维的培养。
3 职业高中高质量开展工业产品设计教学探析
为了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在职业高中工业产品设计教学中,应以探索式教学为主线,使学生在教师引导之下进行发现式的学习,具体措施如下:
3.1 不断优化工业产品设计教学的内容
优化工业产品设计教学内容,关键在于合理化选题。结合学校所在地区的地方经济特色,通过合理化选题,引导学生开展全面而系统的设计课题研究,把系统化设计思维和理念融入日常教学活动当中,培养学生通过独立思考来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与企业需求相结合的手段,使学生学会由市场需求和竞争、产品开发,以及企业的发展战略、工程技术、销售策略等角度开展工业产品设计。这样的设计课题与实践需求相呼应,更可能转为社会效益。
3.2 切实丰富工业产品设计教学的方法
首先,采用现场教学法开展教学活动。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以教学内容节点要求为依据,让学生深入企业、市场进行全面的设计调查研究和参观学习,使学生获得真实的设计感受与体验。同时,学生通过实际动手操作,借助相关设备实现设计想法,填补自身对工业产品加工工艺知识的认知。
其次,采用案例教学法。工业产品设计的实践性极强,在教学活动中,可借助当地地方经济特色优势,将教学活动导入到企业真实项目中,把刻板枯燥的理论知识融入到多姿多彩的真情实景中。通过真实、可触摸的现实案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与企业设计师合作完成教学活动,更能让学生切实了解到市场和企业的实际需求,激励自我掌握工业产品设计技能及先进的生产知识。
再次,讨论式教学法的运用不容忽视。采用讨论式教学法开展教学,要求教师与学生均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教师应结合学生当前的认知水平与心理情感特点,紧贴教学目标与要求,选择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和典型性讨论主题,并通过学生的合作讨论形成具有代表性的观点,进而产生更具价值性的问题,从而激发学生探索更广阔、更深层次领域的欲望。讨论法运用得当,能更好地发挥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地位。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思考探究,并对讨论过程进行必要的监督与引导,能适时纠正错误、及时肯定和总结正确观点。
3.3 不断完善工业产品设计的教学环节
现代工业产品,具有更新换代速度极快,产品设计与制造周期相对较短的特点,往往几个月的时间新产品就会上市。而且,工业产品中塑胶件及冲压件较多,对整个产品工艺过程和质量控制要求也十分严格。对现代企业来讲,只有借助于工业产品设计的力量,方能开创出具有战略性价值的产品,从而提高市场占有率,提升企业的品牌竞争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完善和改进各环节教学活动。如进一步完善设计调查环节,通过学生实际调查深入了解和分析产品,得出工业产品设计的要素框架结构图,并以此结构图为基础着手开展设计,才能实现设计目标。
4 结语
职业高中的工业设计专业培养的是具有应用能力的实用型人才。通过教学,培养学生具备手绘、计算机表现等基本技能,促使学生具备专业知识素养,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摘要:职业教育是以培养高素质用型人才为根本培育目标,职业高中的工业产品设计教学必须秉承这一原则,采取有效教育措施,切实提高学生观察生活,发现生产生活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通过理性分析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培养学生设计能力的重要课程之一,如何通过工业产品设计教学,培养出社会急需的应用型人才,是当前职高学校必须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职业高中,工业产品设计,基本步骤,存在问题,高质量教学
参考文献
[1]张振英.机械制图在工业产品设计教学中的应用[J].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12(6).
[2]李杨.工业产品造型设计教学方式探索[J].美术教育研究,2013(10).
职业高中工业产品设计 篇2
“专接本”毕业班学生提前离校工作申请
申请人姓名:准考证号:
本人申请拟于20年月日 至 20年月日离校工作。
(工作单位名称:工作岗位:单位联系电话:联系人:
单位联系地址:)
在工作期间,我做到以下几点:
1、在工作期间,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学校和工作单位的规章制度。
2、按时返校参加或完成学校规定的学业、毕业教育等有关活动,若因外出工作耽误课程学习影响毕业自行负责。
3、未经学校和工作单位同意,不提前结束工作。如有特殊原因需终止工作的,将提前一周以书面形式通知学校和工作单位。擅自离开工作单位,则不再要求学校向其他用人单位推荐。
4、在工作期间,自行负责安全问题,如果发生意外事故,与学校无关,我将不 要求学校承担责任。
5、在提出申请之前,已将有关工作事宜告知家长并取得家长同意。
6、在工作期间,经常与学院辅导员及班主任保持联系,及时汇报工作中情况并 及时了解学校的要求。
申请人:联系电话:
申请人家长姓名:联系电话:
年月日
班主任与家长核实后签字:
学院意见:
备注:
本申请必须附单位工作证明、家长保证书(注联系方式)、家长身份证复印件一份、个人离校申请
离校申请书
尊敬的学院领导:
您好!
本人是的学生,在此感谢学院为我们这些学子提供如此优良的学习环境和完善的实习设备,让我们学到扎实的技术,锻炼社会适应能力。目前,我已在家人和自己的努力下找到了适合自己的用人单位。我应聘于,经家长同意,特向学院申请离校实习,望批准,并保证做到以下几点:
1、实习期间遵守单位的规章制度,信守实习协议,给用人单位留下好印象;
2、实习期间遵纪守法,维护学院的形象,决不做违纪违法的事情,并且注意个人的安全;
3、严格按照我院安排的时间回校参加考试及其它有关毕业工作,并做到定期主动以书面或电话方式向系辅导员汇报学习、生活和工作情况;
感谢学院对我的培养,真诚地祝愿我们的母校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能够一帆风顺,佳绩连连,为更多的有志学子铺路搭桥,助其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再次感谢学院对我们的谆谆教诲和辛勤培育!
此致
敬礼
申请人:
2012年03月4日
单位工作证明
经研究,同意XX大学XX学院_____________专业2011届毕业生____________同学于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起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部门工作,特此证明!具体岗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详细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联系电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联系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盖章)
________年____月_____日
毕业生在外就业实习家长同意书
尊敬的领导:
我是学生家长,现就读贵校,因工作需要,兹同意其参加校外实习,其详细就业实习条件如下:
一、就业实习时间:自年月日起至年月日。
二、就业实习单位:
三、家长配合事宜:就业实习期间,要求其配合本校及就业实习单位之督导,遵守各项实习规章,对于其在就业实习期间可能遇到疾病、医疗、人身伤害等风险,体育学院均已告知,但我们还是坚持在外就业实习,并自负就业实习期间的安全问题,承担一切风险及相关后果,本人绝无异议。
此致
敬礼
家长签字:
父亲:
联系电话:
母亲:
职业高中工业产品设计 篇3
关键词:工业设计 知识结构 评价方法 权威性
中图分类号:TB47 文献标示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4)09—0156—02
引言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了实施创新驱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随后,为落实这一重大的决策精神,我国多部委联合推出了多个相关实施文件,行业协会及地方政府也积极响应落实了相关工作计划,正紧锣密鼓地稳步推进。
2014年1月22日,国家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2月,李克强总理主持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又对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进行了工作部署。中国工业设计协会为响应国家关于推进设计服务也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部署落实。
我国工业设计及产业创新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迎来了一个全新的快速发展机遇。虽然我们已经拥有如海尔、联想、华为等著名行业领头创新发展的企业。但由于我国整体制造业水平落后,市场环境有待优化,大多产业以加工密集型产业为主,制约着创新与设计的发挥空间。由于前期缺乏有效的规划与管理,我国大学扩招背景下的艺术设计专业、工业设计、产品设计专业的盲目扩张导致了现在设计行业人才供需的比例不协调、地区发展部平衡等问题。在我国即将推行“工业设计师资质认证”工作的时刻,本文作者及团队本着对工业设计行业的热心与关注,基于十多年的从业经验,试图从工业设计专业特性、社会发展、行业情况、相关矛盾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探讨,思考该认证工作的问题、难点及矛盾,提出几点弊意陋建以图抛砖引玉激发同行们的讨论,为我国推动这项工作提供一些思路和参考。
1 工业设计的职业特性:
工业设计具有系统性的专业特点。从工业设计可能从事的工作看,包括了从前期的市场规划、趋势分析、需求分析;到产品的战略规划、目标定位;再到中期的产品创意、设计过程管理、产品各属性的设计表达与实现、工程转化;再到后期的工程分析优化、数字化制造咨询;以及到后期的市场营销、宣传、文案、展览等市场化工作。从产品创新周期来看,工业设计工作内容涵盖了大部分的研发流程。所以工业设计专业是鲜明的工程与艺术学科交叉、理念创新与设计实践融合、市场与研发结合的系统性极强的专业。
2 社会发展及我国工业设计发展情况
1)社会分工细化趋势
随着人类社会文明发展,劳动力分工必然呈现细分趋势。“术业有专攻”,一个人从事多项社会工作、多项不同环节的工作的情况将越来越少。社会发展面临分工细化的趋势。每个工作岗位将变得越来越专业化、精细化。从工业设计流程看,前期、中期及后期的工作内容应由不同的设计师、工程师完成。专业的产品研发过程,工业设计师更不是单兵作战。那么团队化专业设计团队的发展背景下,每个设计师的职业资质是否都需要如何全面的知识能力认证,而每个设计师从事的专业性更强的某个环节工作能力又如何突出与强化以及获得认可呢。
2)我国工业设计的生态模型及发展机遇、路径:
目前,我国工业设计发展情况以北京、上海、深圳几大轻工业发达的地区城市为代表,形成了各种具有集聚、示范、亮点效应的设计产业园、设计集散地。
但,大而全的全产业链设计服务只能是少数的。工业设计行业也呈现了生态金字塔的纵向与横向分布,可描述为工业设计的行业生态模型。掌握核心战略创新的少数设计公司、创新咨询公司他们引领着行业发展。而凭借优质产品设计服务的公司稳步发展,形成我国工业设计行业的主力军。以各种消费电子、小家电、家具产品等轻工业行业制造企业、品牌企业为服务对象的小型化产品设计公司则分布于全国大江南北,形成工业设计行业的基层设计公司,扎实了我国产品创新的原生态基础。
由于地区发展不平衡,产业特色差异,发展程度差异,大多公司企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技术驱动、营销驱动等方式发展产业,而内生的内核创新意识不强、创新融合点单一及品牌建设意识不强等问题仍然存在。诸多原因导致了工业设计在产业中的地位不高、受重视程度不高、使用效率不高。进而影响了创新的根本效益。
3 亟需解决的几个矛盾及思考
当前环境下实现工业设计师职业资格认证将面临着很大的矛盾和难度。作者从以下几个尖锐矛盾进行分析探讨:
1)工业设计师职业认证与现行高等教育体系的关系
我国高等教育很多方面需要改革,而工业设计人才培养体系、模式更是需要优化。工业设计师职业认证最直接的矛盾是指向现行的高等教育工业设计人才培养体系。前者的推行是对后者否定吗?对于这个问题,可能许多专家学者会委婉地将其描述为是对后者的补充。但对于现在上千所高校的广大工业设计学生来说,这将意味着什么呢?而对于未来将要选择工业设计专业的高中生又将意味着什么呢?我们需要思考。如果只看到这一面,势必会将好事做成了坏事。若仿效国外建筑师、医生职业资质认证标准和体系,提高认证条件,可能解决此矛盾。
2)评价体系、评价方法与考核方式
工业设计师职业资质认证将采用什么评价体系和评价方式?是采用考试的方式还是完成设计题目考核?工业设计的实践性强的特点将如何体现?如何保证评价的权威性、有效性?等等这些问题我们必须面对。如同对一个产品中的美学因素进行评价一样是较难获得统一的硬性指标。而产品设计知识的记忆与实践性应用是完全不同层面的能力。
nlc202309040925
另外,工业设计师资质认证体系是包含了所有的能力认证,还是大多部分的能力认证,或者是只需要对某项能力的单独认证?这些都需要思考。
3)工业设计师与产品设计师的区分
教育部在2013年对全国所有工业设计专业进行了细分调整划分为工业设计和产品设计两个专业名称和方向。其中工业设计是机械工程下面的分学科专业,而设计学、产品设计是艺术学下面的二级学科专业。即工业设计专业分在理工类学院办学,主要进行产品系统及工程实现方面的知识培养,归属与机械工程与设计学交叉学科,入学考核注重文化课成绩。而产品设计专业主要从事人文艺术创意的产品设计工作。主要归属与艺术学科,入学成绩主要看重绘画美术成绩,弱化文化分,主要分在艺术学院、设计学院或人文学院等艺术类学院中。那么,如果进行的工业设计师职业资格认证,认证对象是面向那一类人才?还是包含两类?是否存在差异的针对性?这些问题,认证工作组需要考虑。
4 几点建议
工业设计师认证可能是个漫长的过程。因为资质认证并是单纯的认定证明,应避免盲目泛滥地推进,更重要的是认证需具有权威性,让用人单位认可。在此,作者提出几点建议。
1)建立广泛的沟通机制
建立认证机构和指导委员会是首要的工作。在建立标准和认证方案过程前更应先考虑建立认证机构的内外沟通机制。以便能听听更多行业内用人单位、设计师、企业的广泛意见。目前信息沟通渠道很多,相关部门机构大可通过各种网站、论坛、会议、微信等平台方式听听各方的对认证相关问题的意见和建议。
2)主要采纳人才需求企业、设计公司的意见
虽说工业设计师认证对社会认知度、社会创新意识等有一定提高作用。但认证的目的并不是为了纯粹的拿证,而是真正地面向市场、面向需求。需考虑当前和未来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招用获此认证设计师的用人单位、设计公司、团体机构更清楚社会需要什么样的设计人才,他们的意见比许多专家教师的意见更有价值。
3)提高与维护职业认证的权威性
工业设计师认证的执行也是漫长的过程,艰难的过程,我们需要特别注意维护其认证的权威性。避免有证无能力或出现投机取巧拿证的现象。这就对认证的评价方法、评价流程、评价方式及评价机构的权威性提出了挑战。评价方式可能包括快速设计提案、面试、评论等等。评价流程可能设定多方主体的监督。评价机构可能包含不同企业公司团体。评价过程可能设有盲审阶段。
4)探索精英资质认证与单项能力的认证体系
作者认为,在建立客观合理权威的认证体系下,可进行两个方面的认证体系。一是对工业设计精英人才的认证。如上所述,工业设计师是需要系统综合的知识面,而拥有了这样条件、知识背景和能力背景的人才一般都成为了设计主管、创新主力人才。因此工业设计师的资质认证实际就是工业设计精英的认证。二是对某个单项能力的认证。一个设计团队需要不同的专注人才,以发挥创新的最大效果。特别是对于将要走上工作岗位的年轻设计师,具备一项较强的能力是获得认可的重要依据。因此,单项能力也是职业认证体系的发展思路。
结语
我国工业设计师职业资格认证是一件好事,是规范我国工业设计发展,提高产业全面创新的重要一步,更是一项庞大复杂且系统的工程,需要逐步地稳步推进,不可急于求成。该工作的推进将面临诸多挑战,应该从全国范围,多方采集意见,建立合理规范权威的评价方式和方法,建立相应人才评估体系,树立权威。真正地实效地促进我国工业设计行业发展。
职业高中工业产品设计 篇4
一、职业院校工业设计类专业体系构成
(一)高职工业设计类专业体系构成
高职工业设计类专业体系按照高职工业设计类专业的职业可以分类为:工业设计专业、产品造型设计专业、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和传统工艺美术类专业。此类型专业是围绕工业设计行业职业岗位和学科本身发展特点设置的专业,反映了工业设计类行业主流和本质特征,是工业设计专业体系的主体和骨干。
工业设计专业立足于本地区,面向各类中小型工业设计企业,为工业设计公司、制造公司和三资企业等外向型企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和职业道德,具有现代产品造型思想,能够结合消费需求、市场流行趋势,综合应用工程技术、人体工程学的相关知识进行产品造型创新设计,服务于工业设计行业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人才。目前,这类专业主要有产品造型设计、雕塑艺术与家具设计、旅游工艺品设计与制作、玩具设计与制造、染织工业设计、服装设计、皮革制品设计与制作等专业及专业方向。“工匠精神”是工业设计之本,是打造高质产品的唯一途径。在当代语境中,工匠精神更多指的是一种坚定、专注、精益求精的时代精神。即使在规模化的生产时代,设计师也要传承工匠精神。工业设计师是真正的手工艺人,因此,要求在工作室和实验室里,对职业院校工业设计学生进行手工技术的彻底训练,是艺术生产的必不可少的基础。学校为作坊服务,因此,职业院校工业设计没有教师和学生,而只有师傅、工匠和学徒。教学方法也随作坊的特点而定:避免一切僵化;创造性至上;个性自由,但学习纪律严格;学生参与到师傅工作中去;为学生找工作;全体师傅和学生大合作,以求得逐渐使组成工业产品的所有的构件和部件达到和谐;和国内手工业和工艺的领导人物保持经常的联系;通过举办展览会和沙龙活动同公共生活保持联系,并解决专业上的相关问题。
(二)高职工业设计类专业体系特点
高职工业设计类专业体系能力(专业核心能力)特点:
1. 计算机设计软件应用能力。
能熟练使用Photo shop进行图像处理、产品设计、包装设计,运用Corel DRAW10进行平面印刷排版设计制作,运用犀牛进行产品设计制作,运用3D MAX进行三维制作,设计产品效果图。
2. 产品造型设计能力。
能够熟练掌握产品策划、设计、制作知识技能,对企业产品进行系统规范系列策划设计、制作。学生毕业后能够从事专业性工业产品创意设计工作。
3. 产品模型制作能力。
能根据市场策略、产品造型目的、产品样本,产品造型进行系统规范系列策划设计、制作。
4. 产品造型设计能力。具有一定的工业设计的手绘表达能力,工业设计的电脑效果图制作能力。
5. 产品营销能力。具有工业设计、工业设计策划、产品销售、产品生产管理能力。
二、以市场为导向的新思维和新战略
中国高等职业工业设计教育的可持续发展需要以市场为导向的新思维和新战略,关键是要面向市场、面向社会,通过对珠三角地区工业设计行业的岗位设置和人才需求的调研分析,明确工业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及面向的职业岗位,参照企业各个岗位职责(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要求,依托须校企合作平台,进行了课程体系的解构和重构。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对核心课程进行了整体教学设计。在设计过程中,要求学生掌握工业设计整个业务环节和业务流程操作,所以专业按照岗位技能对课程体系进行了解与重构,并形成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并制订专业课程标准。
工业设计教育在培养学生专业能力的同时,也要重视对学生通用能力的培养。通用能力在每个人的职业生涯中,对职业能力的发挥以及发展个性都有重要作用,是有助于终身学习的、可持续性发展的能力。工业设计职业院校教学空间的设计,是在适合新的教学手段的基础上进行设计。
三、产学研模式下的工业设计职业院校教学空间的设计思考
职业院校注重职业方向的培养,理论课程比较少。办学目的上注重学生在掌握技能的基础上学习相应的理论知识。职业院校工业设计专业的理论课程教学应该更注重开放和互动性,小班上课和引导型的教学模式更容易调动学生接受知识的积极性。小班的空间形式可以不再局限于传统教学空间模式。
(一)基于原有传统教学楼的空间改善
原传统教学空间大多还是参考20世纪初欧洲的教学空间模式。对称式的布局,规范方正的教室空间。此类的空间可以体现教学的严谨,但对当今提倡学生动手、动脑为主的主动学习模式已经不再适用。过大的理论教学空间不能为后排的学生提供更多和教师互动的机会。可以考虑对大教室进行适当的分隔,把固定座位变为可移动座位,减小授课班型,使教师在授课时可以关注到每个学生。
(二)几何型平面空间
动态的几何型空间平面。从传统的教师在讲台上授课,学生学习知识,变为教师和学生互动,教师到学生中来,发现问题与之共同讨论解决。教师授课的状态发生变化,教学空间的形态也需要变化,不再拘泥于传统的矩形空间。扇形或多边形、圆形可以使空间更活泼自然。
围坐的教学形式。在新的工业设计专业建筑中,教室空间的平面上可以采用弧线形式分隔,围合成扇形、多边形或圆形的小型理论教学空间。像路易·康提出的在树下讨论的围合形态,教师在教室的中间,周围有学生围坐,形成自然融洽的气氛。采用阶梯形教室,学生坐在较高的位置参与讨论、学习。
(三)非直线型立面
在立面上可以采用传统的直立墙面进行分隔,或采用倾斜的墙面或不规则形状墙面。由于现代的教学模式多采用多媒体的教学手段,理论教室也需要配备电子设备、投影等,过大的窗口容易影响观看投影,所以可以考虑在立面中部开设窗口进行局部采光,室内照明主要通过人工光源进行控制。教室内的颜色可以选用比较有活力的色彩,或者动感的图案进行装饰,营造轻松自由的学习氛围。
(四)非直线型的立面
整个空间采光设置柔和的光线,并保证操作界面有足够的采光。由于较大的开窗会使电脑显示屏幕上产生眩光,此类教室可以采用较低位置,长窗的开口方式,在白天时可以提供室内一定的照度,并且起到通风的作用。
(五)特殊数字界面创作教室
比如摄影棚、录音室,对于空间私密性设置要求较高,属于比较特殊的数字界面创作教室。此类教室需要考虑到密闭性、隔音性、控光良好等需求。需要设计较小的空间,可以根据教室内的需求确定教室的平面形状,多边形的平面布局方式也适合此类教室使用。
2012年12月9日,国家领导人参观考察广东工业设计城,并给予了“希望下次来时,能见到8000名设计师”的殷切期望,这是对佛山设计产业和广东工业设计城建设的肯定,也是对中国工业设计产业发展寄予的厚望。高职工业设计类专业体系有其自身独有的特点和规律性。因此,培养高职工业设计专业人才的教育机构要认真研究工业设计教学空间,而且要把高职工业设计类专业的教学空间作为学校企业合作的核心,且符合工业设计这一行业和专业的长远发展。另一方面,作为培养高职工业设计类专业人才的院校和教育工作者,要对高职工业设计类专业教育教学特点和规律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对诸如高职工业设计类专业名称、课程设置、教学特点、人才特色、就业优势、办学模式、教育教学体系等相关课题逐一进行归纳、总结、规范和提升,逐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高职工业设计类专业教育教学体系。
摘要:工业设计作为一种设计活动,将策略性解决问题的过程应用于产品、系统、服务及体验中,引导了创新,促进了商业成功,给人们提供了更好质量的生活。对职业学院工业设计教学空间形式进行了思考。
关键词:职业院校,工业设计,教学空间形式
参考文献
职业高中工业产品设计 篇5
上一节好课,备课是关键,备课少不了好的教案。查字典地理网特为老师们分享优秀教案,不妨一起来看看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结合实例,理解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及因素的变化,了解工业发展与区位的关系。
2.掌握社会因素、环境因素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能力目标
1.运用相关图表,理解分析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
2.联系实际,了解当地工业发展情况,应提倡或避免哪些因素的影响,培养学生的调查分析能力。
德育目标
1.由环境需要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树立起工业发展应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观点。
2.通过了解当地工业发展的优势区位,为家乡的生产建设服务,树立热爱家乡的信念。
●教学重点
1.影响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
2.运用工业区位选择的基本原理对工厂进行合理的区位选择。●教学难点
判断影响某个工厂区位的主导因素及其合理布局。
●教学方法
以理论为指导,多联系实际,分析各区位因素对工业区位的影响及其变化,要求学生掌握工业区位的原理及应用,激发学生灵活思维,合理选择优势区位,保护环境,促进经济的发展。
●教具准备
将中国工业分布图或某城市工业分布图,制作成多媒体软件,供课堂使用。
收集新闻资料,了解某新建工业所选择的区位因素,并了解工业与环境的关系如何。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上节课学习了工业生产活动的一些基本内容;工业的生产过程,工业的投入—产出的要素、工业不同发展类型的特点以及工业的发展状况。其中也简要涉及到了一些对工业生产的影响因素(劳动力、动力、厂房设备、原料等),即工业的区位因素,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工业的区位选择越来越突出,尤其是现在市场经济的竞争,有的工业(厂)能够继续生存下去,而有的工业(厂)则遭到被淘汰的威胁,那么,一个工业企业如何才能生存下去,并立于不败之地呢?今天我们就先从工业的区位要素谈起。
[新课教学]
5.6 工业的区位选择(板书)投影:用投影仪将课本中的两幅图(图5.24、图5.25)打出、指导学生看图形,分析以下问题:
1.两幅图中分别展示了我国在不同时期兴建的两个大型钢铁公司——鞍钢和宝钢的区位,两者的地理位置如何? 2.从图中可以看出,两者在工业生产的过程中,所需原料和燃料的来源有很大的不同,那么,是哪些因素影响着工业的区位选择及其发展变化的呢? 对于上述问题,老师要向学生作简单分析,让学生的思维转入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为以下内容作铺垫。
第一个问题,两个大型钢铁公司的地理位置有很大的不同,一个在辽宁中部,本地有丰富的铁矿石资源,另一个在长江入海口,海陆交通比较便利。
第二个问题,两者所需的原料和燃料来源的距离远近不同。鞍钢本地有丰富的铁矿,周边省区有丰富的煤炭资源供应,所以能成为我国的一大型钢铁基地。而宝钢及其附近既没有铁矿,也没有煤炭资源,相对于鞍钢来说,它的煤炭来自内地省份,而铁矿需要从遥远的澳大利亚等国运入,原料和燃料的运输距离较远,但在上海宝山同样也能形成一个大型钢铁基地,其原因则与上海的消费市场、便利的海陆交通运输条件有关,方便了原料的运入和产品的运出。
看来,工业企业所选取位置不同,其主要的影响因素不同,工业企业同样能够发展下去。那么,影响工业企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下面我们来学习第一部分: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
一、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板书)请同学们回顾一下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有哪些,想一想,这些因素是否会影响到工业?可分组进行讨论,分析思考,然后,老师作概括总结。
1.工厂选址时考虑的主要因素(板书)工业的生产,首先应考虑工厂的选址。工厂建在什么地方最合理,需要政府或厂商做出合理的决策,假设我们作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决策者,以社会现实为例,分析工厂的区位选择。我们知道,决定工厂的区位,应该全方位考虑问题,并以其主要因素为主,例如上述例子中,鞍钢的主要因素是既接近原料、燃料产地,又接近消费市场,宝钢的主要因素是既接近消费市场,又有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除此之外,还应考虑动力、劳动力等因素,从经济利益看,厂址应当选择花费生产成本最低、获得利润最高的地方。如果我们能把工厂建在原料和动力充足、劳动力质优价廉、市场前景广阔的地方,那当然是最理想的。但现实生活中这样理想的场所很少有,这就要求我们作为决策者,要切合实际,因地制宜,把工厂建在具有明显的优势条件的地方。
2.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板书)由上面的分析中可看出,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有很多。主要有:原料、动力(燃料)、劳动力、市场、交通运输、土地、水源、政府等。在诸多的区位因素中,某种工业的区位选择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可能只有一个或少数几个,那么,这类工业的区位选择则以其主导因素为指向,形成不同的指向型工业。主要有以下五类。
3.区位因素不同形成的工业分类(板书)(1)原料指向型工业(板书):这类工业主要指原料不便于长距离运输或运输原料成本较高,加工后体积与重量大大减少而价格又低廉的工业。使用这类原料的工业企业多把工厂选择在原料的产地。节省运费,减少损失。这类工业即原料指向型工业。例如,甜菜制糖厂(制1吨糖一般需要8吨甜菜作原料)、甘蔗制糖厂、水产品加工厂、水果罐头厂(水产品、水果等容易腐烂、不能久贮,如要制罐头,更需就地及时加工)等。
(2)市场指向型工业(板书):这类工业主要指产品不便于长距离运输或运输产品成本较高,或加工后成品体积增大又不便运输的工业,此类工业企业,多以靠近其销售地建厂。节省了运费,降低了成本。例如饮料厂,其成品体积比原料大,运输中又易损耗,空瓶装上液体物质后,重量又增加很多。故就地销售较好。类似的工业还有:家具厂、印刷厂、食品厂等。
(3)动力指向型工业(板书):这类工业主要指在生产、加工的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能源,企业为降低成本,把工厂建在能源供应量大的地方。例如,有色金属冶炼厂。一个年产10万吨精铝的炼铝厂,就需要有20万~40万千瓦的发电厂相配合,所以这类工厂多建立在电力生产成本低的大小电站附近。
(4)廉价劳动力指向型工业(板书):这类工业主要指需要劳动力的数量多,但技术要求不高,工人很快可以掌握生产要求,这类产业的劳动者工资低,对生产成本增加不多,而对利润的比例提高有很大作用。这类工业应接近具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地方。例如,普通服装、电子装配、包带、制伞、制鞋等工业。
(5)技术指向型工业(板书):这类工业主要指对生产技术要求高,必须经过严格训练,具有一定水平,并适合操作机器的工人才能上岗生产的企业。这类企业要求工人素质较严,其内部生产分工很细,专业化很强,技术要求很高。这类工业应接近高等教育和科技发达地区。例如电子制造工业、卫星、飞机、精密仪表等工业。
课堂活动1:由上可知,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很多,实际上的工业布局不可能做到全部兼顾,不同的工业部门所要考虑的主要区位因素不同。结合上述内容,我们对学生可分五组参照下列表中的内容要求,分别讨论并派代表发言、填表,老师可及时提示、概括,做到语句精练,内容准确,通过列表的方式,让学生更直观、方便地好学易懂,并进行区别,提高学习效率(见下表)。
工业指向类型
工业部门举例
选择依据
原料指向型
水产品加工、水果罐头、制糖厂
节省运费,减少损失和废弃物
市场指向型
啤酒厂、印刷厂、家具厂
节省运费,减少损耗
动力指向型
炼铝厂、炼钢厂、热电厂
消耗大量原料、动力
劳动力指向型
普通服装、手表、制伞、制鞋厂
对技术要求不高,数量有保证
技术指向型
集成电路、微型计算机、精密仪表
依托人才、技术优势
课堂活动2:例题:投影展示
读下面炼铝厂、制糖厂、电子装配厂和啤酒厂四种工业区位模式图,判断哪一组说法是正确的?
A.①是炼铝厂,②是制糖厂,③是电子装配厂,④啤酒厂
B.①是啤酒厂,②是电子装配厂,③是制糖厂,④是炼铝厂
C.①是制糖厂,②是电子装配厂,③是制糖厂,④是啤酒厂
D.①是啤酒厂,②是炼铝厂,③是制糖厂,④是电子装配厂
解析: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很多,但每一工业区位都有一定的区位指向性。啤酒运费在成本中占比重很大,为了节省运费,啤酒厂具有市场指向性。炼铝工业消耗的电能很多,一个年产10万吨精铝的炼铝厂,就需要有20万~40万千瓦的发电厂相配合,因此炼铝厂具有动力指向性。用甜菜制糖,制一吨糖一般需要八吨甜菜作原料,为了节省运费,制糖厂具有原料指向性。电子装配厂耗用原材料少,技术要求不高,需要劳动力多,因此具有廉价劳动力指向性。
答案:A 模式图中既没有影响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也没有影响工业区位的次要因素,解题时应排除次要因素的干扰,再根据各工业的区位指向性分析判断。
承转:我们知道,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很多,不同的工业部门,影响的主要区位因素不同,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影响工业生产的因素也越来越多,并对工业区位的影响在不断变化。下面我们了解几种工业区位的选择变化和发展趋势。
二、工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板书)请同学们以现实生活为例,分析了解工业生产的一些新变化,以原料的运输,到制成的产品和市场信息的获得,逐一分析其在不同的时期内,工业区位的主导因素是什么,有了哪些明显的变化?依据教材内容,我们主要了解以下四个方面的发展变化。
1.原料地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板书)由于科技的发展,工业所用的原料范围越来越广,可替代原料越来越多,加上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在工厂的区位选择时,原料地对工厂区位的影响逐渐减弱,与此同时,市场对工厂区位的影响在逐渐加强。例如,课文一开始提到的鞍钢和宝钢的区位选择。鞍钢是新中国建设的第一个大型的钢铁联合企业,其区位选择是接近原料供应地,随着社会的发展,南方市场对钢铁的需求,交通运输业的改善,在20世纪70年代末,在上海兴建了宝山钢铁企业,改变了选择原料供应地的原则。依靠当地广阔的市场和便利的海陆交通运输条件等,使工业区位的选择出现了新的变化。
2.交通运输条件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板书)交通运输是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工业原料的运入,产品的运出,都离不开交通运输。因此,交通便利的地方,如沿海沿江港口、铁路枢纽、高速公路沿线地区,对工业具有很大的吸引力。例如,日本工业集中分布在太平洋沿岸的三湾一海地带;美国工业多集中在东北部五大湖区也与便捷的交通有关,我国沿海沿江的上海、南京、武汉、重庆等城市、沿陇海—兰新铁路干线上的连云港、郑州、西安、兰州等城市,成为重要的工业中心,交通运输是其主要区位因素。现在,在发达国家,交通运输已相当完善,厂商在选择工厂区位时,交通运输就不再成为他们考虑的主要因素了。但在许多发展中国家,交通运输还不发达,许多地方交通运输还较为落后,交通运输条件仍然是工业区位选择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之一。在我国东部沿海的部分地区,交通网络已初具规模,对当地的工业生产、经济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3.市场信息因素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板书)信息的通达性是工业区位选择所要考虑的新因素。在我国,尤其是现在的市场经济体制中,信息网络的通达性、有效性作为工业区位因素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正如在前述农业区位选择中所提到的苹果生产,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的市场上苹果畅销,供不应求,北方许多地区获得这一信息后,开始了一种盲目性扩大苹果种植规模的现象,致使到了2018年,上市苹果过多,供过于求,价格大跌,许多果农受到了很大的经济损失。
4.劳动力的素质对工业区位的影响(板书)由于科技的进步,工业生产机械化、自动化逐渐取代了人工化,同时,工业对劳动力技能的要求逐渐增加,因此,劳动力素质对工业区位的影响力在逐渐增强。社会要进步,工业要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劳动力素质的高低,正是科学技术的基础。所以应加强对劳动者的文化教育和业务培训,促进工业的发展,对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来说,本地劳动力素质往往成为吸引外资、尤其是吸引技术先进的大型跨国公司到该地投资办厂的重要因素之一。
承转:同学们,上述内容我们主要是从经济效益的角度讨论了工业的区位选择。实际上,要找出某个工厂理论上最佳区位是较困难的,并且,工厂的设置,工业的发展,在很多情况下并不完全以获得最高的经济效益为目的,人们在现实中看到的工厂,其区位并不一定很优越,有的甚至很不合理,这给我们在灵活运用其根本原理具体分析实际问题时,提出了新的问题。
三、社会、环境需要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板书)1.社会需要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板书)上面我们已经提到,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就应从大局考虑,合理布置,并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要及时作出调整。那么,政府政策的影响就显得重要了,这在发展中国家的影响是巨大的。例如,我国20世纪50年代在内地建立了一些大型工业基地(重庆钢铁基地、攀枝花钢铁基地),主要是由于国防的需要,当时我们刚建国,国防力量还显薄弱;进入80年代,国家为促进经济的发展,调整重点,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沿海地区经济迅猛发展,陆续建立了一些经济区、经济特区,对我国总体国力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在20世纪末,我国的经济虽然有了很大的发展,但东西部地区的差距也明显地拉大,这时国家又作出相应的政策,开发大西部,大力推动内地工业发展,缩小内地与沿海地区的经济差距,近几年来又取得了明显效果。如三峡工程建设、青藏铁路建设、西部油气资源的开发等,有时为了解决就业问题,政府甚至会采用补助的形式,将工厂设在并不盈利的区位。
以上通过我国的三个历史时期工业发展重点地区的不同,以及为解决就业问题而设置工业,说明了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历史时期的工业发展,不仅要服从经济发展的需要,还要服从社会发展多方面的需要。
此外,还有一些因素也对工业区位的选择有很大影响。在现代社会,厂商个人的偏好对其工厂的区位选择的影响有时是决定性的,例如,许多人乐意到自己的家乡投资,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吸引的外资中,海外华人、华侨的投资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还有某厂商爱好打高尔夫球,那么他可能将自己的工厂设置在周围有较好的高尔夫球场的区位。我国许多地区为改善投资环境,大力发展旅游、康乐等服务业,道理也就在此。
讨论:组织学生多进行一些社会实践调查活动,分析讨论:除了我们课本中所列举的诸多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外,还有没有其他因素?并举例说明。
提示: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还有很多,如地质地貌条件(是否断层、易震区)、资源丰富条件(包括新发现的原料、燃料)、促进城乡结合和各民族团结、提高国人素质,振兴公共事业而兴建相关场所、环境清洁状况等等。
另外,社会上还有这么一种现象,值得我们关注:我们常常可以看到,按现在来说某个工厂的区位不合理,但仍然留在那里。这种现象称为工业惯性。这类工业在当时建厂时,很可能有其合理的一面,但随着社会的发展,诸多因素的变化,按现在的观点分析,又显示出了其不合理性。例如,北京首都钢铁厂建国初期,由于经济的发展,又接近原料地(京西煤矿等)和消费市场,其区位条件有其合理性,但随着国家的强大,北京作为我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在国际上代表我国的形象,而工业污染严重,也产生过一些不良后果。造成工业惯性的原因也很多,例如,工厂搬迁的费用太高、劳动力的安置问题、政府的影响、出于对当地经济的考虑等等。工业惯性,正说明了区位因素的变化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2.环境需要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板书)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工厂产出产品的同时,也产出废气、废水、废渣。这些废弃物排入环境,会造成环境污染,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环境污染,主要来自工业。各污染方式如下图所示,同学们要认真读图,掌握各种污染的污染源,在工厂的区位选择时,应以不污染当地环境为佳,进行合理选择。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环境保护越来越受到重视。这就要求我们在规划建设一个工厂或在工业生产过程中,需要受到环境法规的约束。现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市与乡村的环境法规约束力有很大的差别,正因为如此,一些发达国家为保护自己的环境,利用发展中国家开放之机,将重污染工业安置在发展中国家,以转嫁环境污染。在我国,随着工业化的发展,环境污染也比较严重。政府一方面将城市中一些污染严重的工业逐渐转移到农村,另一方面对造成严重环境污染的工厂进行关、停、并、转。除此之外,为保护环境,我们在对有污染的工业进行严格管理的同时,还应逐步发展在生产过程中无污染的清洁工业,并生产无污染的绿色食品。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系统地阐述了工业区位选择的原理,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逐一分析,这也是我们本单元的一个重点内容,应重点掌握。关于“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要明确不同工业的区位选择所要考虑的主导因素可能一个或少数几个,应因地制宜,具体分析。其中,影响区位选择的这些区位因素也在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我们应以发展的观点来看待。最后我们学习了“社会、环境需要对工业区位的影响”,了解到在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历史时期的工业发展中,不仅要服从经济发展的需要,还要服从社会发展多方面的需要。总之,对工业区位的选择,我们应多方面、全方位考虑,因地、因时制宜,合理选择。
[课后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鞍钢和宝钢区位选择的不同,说明了()
①原料地对工厂区位的影响逐渐加强 ②原料地对工厂区位的影响逐渐减弱 ③市场对工厂区位的影响正逐渐加强 ④市场对工厂区位的影响正逐渐减弱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答案:C 2.德国鲁尔区的某些钢铁企业把高炉建到荷兰鹿特丹附近,这种布局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市场 B.技术
C.原料 D.能源
答案:C 3.二战后,纺织和电视机、照相机的装配等工业,首先在日本迅速发展,后又转向新加坡、韩国等地,最后又转向中国沿海开放地区、泰国、印尼等地,其主要原因是(A.交通运输便利
B.利用当地良好的农业基础
C.利用当地大量廉价劳动力
D.接近技术发达地区
答案:C 4.20世纪50年代,我国在内地建立了一批大型工业基地,主要是为了考虑()
A.内地原料丰富 B.交通便利
C.广阔的消费市场 D.国防的需要
答案:D 5.大城市周围形成了“菜篮子工程”和“乳畜场”,影响这种区位选择的最主要因素是()
A.气候条件好 B.政策措施 C.市场需求 D.土壤肥力高
答案:C
二、综合题
1.(2018年山西、天津文综)下图表示某种工业区位选择的历史发展阶段。读图回答(1)-(2)题。
(1)区位选择与图中所示发展阶段相符合的工业部门是()
A.钢铁工业 B.化学工业
C.纺织工业 D.电子工业
(2)图中反映出,对该种工业区位的选择()
A.原料地的吸引力越来越强 B.燃料地的吸引力越来越强
C.市场的吸引力越来越强 D.交通运输的影响一直很弱
答案:(1)A(2)C 2.(全国高考)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
我国沿海开放城市新区总体规划示意图
(1)图中,D是科学教育园区。将图中其他代号填入下表适当的空格。
小区职能
代号
出口加工区
基本无污染工业区
商贸、金融、房地产和对外服务区
城郊农业区
港区和保税仓库区(有特大型电厂)
(2)超高层商贸大厦宜布局在________小区,石油化工厂宜布局在________小区。
(3)老城区对新区有何影响?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解析:回答此题,一是注意看图,明确新老城区的界线及相互联系;二是根据小区职能,结合城市功能分区(工业用地,居住用地等)进行分析判断,选择对应的代号;三要根据我国沿海开放城市的区位和风向来进行合理布局。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分析解决城市工业、市政建设布局问题的能力。现在城市工业布局和市政建设要求,城市居民有安静、清洁的环境,同时注意社会经济效益的提高,在布局工业时,对河水有污染的工业和污水处理厂要布局在河流的下游,对供给人们生活、生产用水的水厂则要布局在河流上游。对大气有污染的工业应避免布局在城市的上风向,而对城市污染小、技术含量高的工业可就近城市布局,对旅游景点、文物保护场所、人们休闲、娱乐的地方多植树造林、建设绿地。在水路、陆路交汇地点可布局中转码头。
答案:(1)从上到下依次是:B E C F A(2)C A(3)提供基础设施、技术、商业服务基础等。利大于弊。●板书设计
职业病全球工业的麻烦事儿 篇6
8月11日,苹果公司市值达到约3370亿美元,超过埃克森美孚公司的3310亿美元,正式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甚至高过世界上165个国家的GDP,堪称世界第一企业。然而,巨大财富的背后也堆积着众多工人的血汗。
2008年10月至2009年7月,美国苹果公司在华供应商、位于苏州工业园区的联建(中国)科技有限公司在无尘作业车间使用价钱更便宜、清洁效果更好的正己烷替代酒精等清洗剂进行擦拭显示屏作业,直接接触使用正己烷的工人有800余人,部分中毒工人留下永久性后遗症,被评定为职业病九级或十级伤残。
2月15日,苹果公司公布了2010年供应商责任进展报告,首次对上述事件做出回应。这份长达25页的报告中称,“苹果公司中国区供应商(即联建科技)有137名工人因暴露于正己烷环境,健康遭受不利影响……”
其实,不仅在华外企中出现上述的职业病,美国本土也是职业病高发地区。2005年前后是美国职业病高发年,其本土就有420万件职业病伤亡事件,每百人中有5人因职业病而致伤。2006年更有5703人因之在工作中失去生命。
管理当先的美国
正因为职业病在美国同样是令人头痛的社会问题,其立法工作一直致力于构建起完善的管理体系,来解决这数以百万计的麻烦。
目前美国针对职业病的专门法律为《职业安全与健康法》,其规定由美国劳工部以及健康、教育和福利部负责确保劳动者享有安全、健康的工作条件。根据该法案,美国相继成立了职业安全与健康管理局(OSHA)、职业安全与健康复审委员会(OSHRC)和国家职业安全与健康研究院(NIOSH),专门负责职业病的研究、防治和监督。
OSHA负责跟踪具有严重、故意或反复违反相关规定的雇主,重点关注伤害事故率和职业病发生率最高的工作场所的守法情况。OSHA在全国的10个行政区办公室有计划有重点地进行检查。检查不作事前通知。由于全美的检查人员不到4000名,而《职业安全与健康法》覆盖的工作场所达500多万个,每年估计有3%-4%的工作场所受到OSHA的检查。
OSHRC独立于美国政府部门,对OSHA的工作进行监察和监督。与职业健康统计有关的工作则由劳工统计局(BLS)负责,采用由下至上(企业雇主记录和报告)和由上至下(OSHA和BLS年度调查)相结合的调查统计方式。
NIOSH是隶属于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的一个研究机构,负责编制职业病识别指南、疾病与工作关联指南等指导性文件,但并不作为国家标准发布,而是为了配合有关法规提供的一种技术咨询服务。NIOSH设有一个职业安全健康情报中心,该中心拥有一个技术图书馆以及一个保存全国企业信息的计算机数据库。
布什上台以后,美国政府还通过出台一系列修订的政策,赋予美国职业安全与健康管理局更大的权力来惩罚那些违反工作场地安全条例的企业。
初期立法
事实上,通过立法形式来防治职业病问题是在英国。
从18 世纪30 年代起,从英国首先开始了产业革命,在促进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工人劳动状况恶劣,死亡率一直处在高位。工人们为了保护自身的生存权利,开始组成工会进行斗争。
在各方面的压力和影响下,英国议会以《工厂法》的名称通过了几个法律,后又逐步扩大了适用范围和适用对象,增加了调整的内容。继英国之后, 欧洲其他几个工业发展较早的国家,如瑞士(1815年)、德国(1839年)、法国(1841年)等也先后颁布了类似的法律,其中包含了最初关于职业病的法律规定。例如法国的《劳动法典》中就含有职业安全健康的内容。这些法律统称之为“ 工厂立法”。
自从“ 工厂立法” 出现以来, 西方各国含有职业安全健康内容的劳动立法,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逐步发展起来。美国工业的早期,工作条件也是十分恶劣的,劳动力主要来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移民,死伤均无人过问。工业事故的恶性膨胀及居高不下的致伤致死率引起公众的密切关注。1867年马萨诸塞州建立了美国第一个工作检查部门。到1880年,有关职业疾病的刊物达200多种。
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等原因,有关职业安全健康立法内容也多包含在劳动立法之中。
印度是亚洲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之一,原是英国在亚洲最大的殖民地,其劳动立法在亚洲开始得最早,早在1881年英国殖民当局就颁布了第一部《工厂法》,1947年印度独立后,开始制定了一系列新的劳动立法工作。1950年印度颁布了新宪法,其中规定了禁止雇用14岁以下儿童从事工厂、矿山和其他危险工作等职业安全健康内容。
职业安全健康立法的高潮
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世界上的一些国家出现了职业安全健康立法的高潮。例如联邦德国于1974 年颁布了《职业安全法》;加拿大于1978 年颁布了《职业健康与安全法》等。
1961年至1970年之间,美国的工业再次迎来发展高峰,随之而来的是事故率也增加了29%,这些事故激起了工会运动和社会的强烈谴责。随着1968年西弗吉尼亚州弗莱明登煤矿发生爆炸,职业安全健康问题逐渐成为两党斗争的焦点,这场悲剧也促使美国两党把工业安全健康工作列入到国家行政机构议事日程中。
1969年,美国颁布了《联邦煤矿健康与安全法》(The Coal Mine Health and Safety Act),这是美国第一个有关职业健康安全的立法。1970年,美国国会考虑到每年职业病的新患者高达30万人,于是经由两党议会讨论通过,总统尼克松签署颁布了《职业安全与健康法》(Occupational Safety and Health Act)。国会的意图是“尽量保证全国每个男女工人都能在安全和健康的条件下从事工作,以保护国家的人力资源”。在之后,美国又陆续颁布了《黑肺抚恤金法》、《毒物控制法》等职业病方面的立法。
日本政府向美国学习,于1972 年6 月颁布了《日本劳动安全健康法》,作为该法的说明和实施细则, 日本政府还发布了《劳动安全健康施行法令》, 劳动省也发布了《劳动安全健康规则》、《有机溶剂中毒预防规则》、《铅中毒预防规则》等法规。之后日本政府还颁布过《尘肺法》、《作业环境测定法》等。对一些需要接触有毒有害物质的行业,日本企业在车间内外会张贴职业病危害警示牌。
随后英国也于1974年颁布了《职业安全与健康法》,其职业健康的法规、监管和调查统计体系与美国具有一定的相似性。所不同的是,英国的职业健康监管机构除职业安全与健康执行局外,还有地方当局。1998年颁布的《安全和健康规章》规定地方当局主要管理批发、零售、办公、休闲和餐饮的职业安全和健康,职业安全与健康执行局和地方当局通过执法联络委员会进行协同;并成立了负责健康和安全相关规章制度制定的职业安全健康委员会。
职业病范围全球不统一
由于对职业病的认识不一,世界各国在对职业病诊断方面,也采取了不同的方式。
在职业病的认定上,美国没有政府设立的职业病鉴定机构,任何普通执业医生,甚至家庭医生都可以在法律上对职业病的进行诊断,诊断的标准也不是由国家颁布。
由于美国的职业病判定因涉及赔偿,必须有严格的司法程序,国家并不发布职业病“诊断标准”,只是由CDC下的NIOSH提供信息方面的支持。NIOSH每年出版职业病识别指南、疾病与工作关联指南、各种工业毒物的标准文献等。这些指导性文件不作为国家标准发布,而是政府为了配合有关法规提供的一种技术咨询服务。 而NIOSH编制的指导性文件已经受到参与职业病判定有关医生的肯定。
与英美法系国家不同,大陆法系国家在职业病的认定上,依据的主要是成文法。如德国依据《职业病条例》对职业病进行诊断,具体操作则由保险单位执行。投保人若对保险单位的决定存在异议,可向法院申请司法复核。
但德国也进行了一些改进以避免成文法造成的滞后性。有些疾病尽管未被《职业病条例》列出或并不满足该条例规定的条件,亦可被意外事故承保单位认定为职业病。前提条件是,新的医学研究表明,这些疾病由某种特殊因素引起,且某一群体因从事法定强制意外事故保险的投保职业,而比其他民众更强烈地受到这种因素的影响。符合的被称为“类职业病”,患病投保人可获得与职业病相当的赔偿。患病投保人的病症是否可归入“类职业病”则由意外事故保险单位决定。
在巴西,凡是“重复性劳动损伤”或由有毒物质造成的呼吸道疾病等,都自动被认定为职业病。对于其他疾病,如果企业有专门医生或者合同医院,则专门医生或合同医院的医生经检查后可以出示证明;如果没有,则由社保部门指定医学专家认定。
保险是赔偿的惯例
在西方国家中,德国拥有相对更加完备的社会福利保险制度,职业病的预防、认定和赔偿也被纳入法定强制保险体系管理。
德国的法律规定:雇员超过20人的企业必须建立劳动保护委员会,由一名雇主或雇主委托的代理人、两名企业雇员委员会的代表、企业医生、劳动安全专员和现场安全员组成。企业医生和劳动安全专员的任务分别是:在劳动保护和事故预防涉及到有关健康保护或劳动安全的所有问题上向雇主提供支持。
德国还针对生产事故建立了很多职业协会,法律规定工业企业工伤者由职业协会负责,具体由职业协会劳动保护所执行;职业协会要对职业事故进行登记和调查,对符合条件的人员给予职业事故保险赔偿;雇主参加职业协会是强制性的,是开办企业的前置条件,职业事故保险费由雇主全部支付,其他的公共保险由雇主和雇员各承担一半。
与德国类似,美国也把职业病的诊断和治疗纳入了劳动者医疗保险体系,同时接受政府劳动部门及司法部门的监督和仲裁。
早在1970年,美国国会就成了州劳动者赔偿法国家委员会,并于1972年向国会提交了一份报告,列举了现代工人赔偿规划的目标,并将所有的工伤和职业病纳入赔偿系统。
此外,美国还尤其重视职业病知识普及,美国许多大学和医学院还设有专门的职业病医疗专业培养这方面的专门人才。美国国家职业安全与健康教育研究所设有教育资源中心(ERC),该中心的安全规划建立在国家14所大学的基础上,提供职业医生、护士、工业健康专家和安全专业人员的培训。
相较于赔偿,日本则是世界所有国家中职业病预防做得最细致的国家。
如日本规定,车间内工人全部戴着防毒面具和橡胶手套作业,大功率的通风设备在头顶呼呼地转。工人的活性炭防毒面具每10天一换、橡胶手套每3个月一换。企业还必须根据有毒有害物质的特性,给新上岗工人设定观察期,工人如果出现皮肤瘙痒、头晕、恶心等症状,则及时换岗。此外,所有工作人员,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健康体检;凡接触有毒有害物质以及粉尘的员工至少每半年体检一次。
责任编辑:张羽
职业高中工业产品设计 篇7
1 基于职业发展进行实践教学环节设计的必要性
工业工程专业具有非常强的实践性。工业工程的目标是用技术的方法,经济、有效地解决社会系统的现实问题,这就要求工业工程专业培养的学生能将所掌握的知识与社会中的实际问题相联系,具有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能力。目前,高校人才培养方案设计的常规模式是依据学科的知识体系,按时序设置课程,追求本科专业知识的完整性和逻辑性。这种设计模式在理论上是合理的,但容易出现学校教育与市场需求相脱节的现象。因此,应将学科知识体系与市场需求和职业岗位知识能力要求相结合,以职业岗位能力需求为导向,构建更加合理的专业知识结构,并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的课程体系,从而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2同时,融入必要的实践教学,把工业工程专业的实践性充分地体现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我校作为山东省应用基础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多年来始终把人才培养质量放在重要位置,对本科人才培养和就业工作极其重视。2014年,结合山东省名校建设和自身专业发展,通过多方调研,对培养计划进行了修订。通过引入具有一定优势的机械和土木建筑等工程基础技术,形成富有特色的工业工程专业培养特色。专业定位为培养具有坚实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现代经济与管理科学知识,具备一定的工程技术基础,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工程实践能力,能够综合应用工业工程理念和知识对生产型和服务型企业进行规划、设计、评价、改善以及创新,能从事工程、设计、制造、管理、科研与教育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复合人才。在培养计划中突出实践的重要性,构建有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
作为实践性很强的工业工程专业,其毕业生不仅面临就业问题,同时也面临着进入工作岗位后的职业发展问题。对于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我们强调工业工程人才的培养,不但重视职业对人才素质的培养要求,而且要关注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要把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培养反映在人才培养方案当中,突出毕业生进入工作岗位所需职业技能的各类教学环节,强调解决最短时间上岗的问题,增加就业竞争力;同时还强调培养学生未来职业晋升和相近岗位迁移的职业能力。实践环节是高校工科专业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更是工业工程(工科)专业实现其培养目标的必修环节[3],对实现职业发展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有重要作用。
2 当前工业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中的主要问题
实践环节应该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当前在各高校进行工业工程专业实践教学过程中,虽然都有课程设计、各类实验和实习等实践环节,但具体内容上由于专业定位和学校资源的不同,形成了很多有特色的实践教学模式和体系[4,5,6,7],但也存在很多问题。
2.1 实验过于侧重验证性实验
在开设的课程实验中,多数仍然是验证性实验,设计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占比较低,各门课程的课内实验,仅依附于课程内的理论知识,学生难以从实验中开拓创新。
2.2 实践教学手段单一 理论不能联系实际
课内实验和部分课程内容设计均采用统一的模式,学生被动接受教师预先设定好的方案,按步骤进行,缺乏实践活动的参与性,积极性不高,也不利于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同时,由于部分教师缺乏企业实际工作经验和工程实践背景,所设计的方案与实际情况出入较大,不能很好地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学习能力。
2.3 实验设施不够完备 实践教学内容简单
在工业工程本科教育中,对于实验室建设方面明显投入不足,仅能够保证基本的专业实验。对于强调实践性的工业工程专业,因实验设施设备的不足,无法充分发挥实验在实践教学活动中的作用。
2.4 实践、教学分散 不成体系
以我校为例,仅开设了管理信息系统、基础工业工程、人因工程3门核心课程的课内实验和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人因工程2门课程的课程设计,部分需要课内实验的核心课程,例如生产运作管理、质量管理工程、系统建模与仿真等,都没有开设课内实验。虽然开设了金工实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但由于实习单位生产情况的不确定性,往往造成实习缺乏针对性和代表性,不能很好地参与生产实践。对于定位于应用型工业工程专业培养的院校,还存在毕业论文过多的情况,经常出现指导教师指定论文题目进行写作,缺乏实际背景的现象。这些缺乏联系,过于分散,没有形成有机整体,更缺乏综合实践的课程,未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实践教学对于学生素质和能力培养方面的重要作用。
3 基于职业发展的工业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工业工程专业培养的合格毕业生,必然是在企业中与工业工程专业相关的岗位上工作,并具有良好的职业发展潜力。这就要求我们关注学生的职业生涯和可持续发展,使学生既具备从事职业活动必需的高技能,又具备能为整个职业生涯提供持续发展动力的职业素质。在进行新的专业培养计划修订过程中,按照职业发展的要求构建工业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力求以职业发展为导向,促进实验教学体系的改进,利于学生的顺利就业和职业目标的达成。
我们通过梳理核心课程在实践教学中的作用和相应的职业能力需求[2],按照从“课堂案例教学-课内实验-课程设计-工业工程综合实训-各类实习-毕业设计”的路径,辅以课外活动竞赛等构建三部分的实践教学体系(如图1所示)。
工程技术实践部分,由于工业工程是工程技术与管理的交叉学科,在强调工程技术知识的同时,也要注重工程技术实践。我们设置机械电子与控制和土建施工两部分工程技术。实践部分分别包括机电控制PLC课内实验和土建施工电子制图课内实验,设置机械制造课程设计、电工电子实习以及金工实习。
专业核心实践部分,在理论课堂增加案例教学的基础上,通过对专业核心课程的梳理,重新规划建设了实验室,开设了基础工业工程课程实验14学时,人因工程学课程实验12学时,生产运作管理课程实验1学时,质量管理工程课程实验6学时,精益生产课程实验4学时,系统建模与仿真课程实验24学时,并且在课程实验中增加设计性实验和综合性实验的比例,开设开放性实验,由学生利用实验设备自主选择实验内容。在开设课内实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开设基础工业工程课程设计、人因工程课程设计、设施规划课程设计、生产运作管理课程设计。同时,开设工业工程综合实训。[8]
此外,我们把生产实习放在工业工程综合实训之后进行,以便学生在企业进行生产实习时更具针对性。我们强调,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的关联性,仅允许极少部分学生撰写毕业论文,绝大多数学生要求采用毕业生设计形式完成实践的最后一个环节。要求学生以毕业实习了解的实际企业背景,寻找企业生产实际中的问题,运用工业工程的方式进行解决,或者模拟进行产品的组装线设计或生产系统设计。经过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共16周的强化应用训练,可以让学生增强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便于提高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后快速适应岗位的工作需要,为职业发展树立良好的开端。考虑到部分中青年专职教师的企业实践和工程背景不足,我们聘请了来自企业的校外兼职实践指导教师。通过他们的指导,可以拉近教学实践过程和企业实际之间的距离,从而使培养的工业工程毕业生具有更好的职业发展潜力。
课外实践部分,我们充分利用课外实践增加学生的工程实践素质,结合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和大学生创新大赛,进行分类指导,充分发挥竞赛对科学素质的锻炼作用。通过组织学生以全国工业工程案例应用大赛,使学生真正感受工业工程在企业的应用。对于大四学生,鼓励参与中国机械工程协会工业工程分会主办的见习工业工程师资格考试,从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方面综合对学生进行第三方评价。
4 结束语
实践是工程技术人才成功之本[9],缺少了实践性就不能称为是工业工程专业。在培养目标和办学特色中要重视实践教学,以我校工业工程专业的实践改革为基础,基于工业工程从业人员的职业发展需要,构建了工程技术实践部分、专业核心实践部分和课外实践部分的三部分实践体系。实践表明,通过较为全面的实践训练期望工业工程毕业生,不仅能在毕业时具有良好的就业竞争力,获得合适的工作岗位,也能有利于毕业后的职业发展,成为真正合格的应用型高级专业技术人才。
摘要:从职业发展的需要出发,阐述了构建基于职业发展的实践教学体系的必要性;指出当前实践教学不足,结合本校实际情况,提出了基于职业发展的工业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可以有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促进毕业生的职业发展。
职业高中工业产品设计 篇8
广东省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南海基地项目是广东省“九五”及2010年人才规划重点工程,也是实施扩大就业发展战略和人才强省战略的一项重要举措,目标是建成集新职业和高技能人才强化实训、鉴定,组织技能竞赛,促进企业用工需求和培训接轨于一体的示范性项目。广东工业设计培训学院基地位于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南海基地A地块。
方案设计遵循“高起点定位、高规格设计、高水平管理、培养高精尖人才”,现代化、有特色,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贯彻落实汪洋书记对该项目“将来可形成一个面向全国的培训产业”的重要批示精神和黄华华省长有关“整合粤港两地人才和产业优势,促进粤港创意产业发展,加快建立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指示精神,将学院建成世界一流的综合性工业设计培训学院。
项目包括位于A地块的广东工业设计培训学院及位于B地块的国家职业能力建设研发基地。
二、设计理念
基地自然风光优越,以“梁山”水库为主要景观元素,周围有保留山体绿地,天然形成基地内部一道峡谷景观地带。也许,这个场地的代言者就是石头。通过营造“峡谷”中以石头为主题的景观带,在这块和谐的土地上涌“石头”把场所精神,功能内涵强调出来。
继续对石头内涵的挖掘,我们提炼出“源”这一设计主题。
早在石器时代,原始人类通过对原石的加工,创造出人类最早的产品——“石器”,标志着设计文明的萌发。继而,设计的不断发展,创造了今天绚丽多彩的世界。
源——寓意根源,本源,源头,设计之源。本案试图从设计本源出发,以“原石”为基本概念,勾起对设计本源的重新思考,激发设计的源动力。在规划布局上,把梁山水库与基地西侧保留水体连通,结合原有山体,形成天然的峡谷,建筑以“原石”为原形,沿河洒落,塑造出一道优美生动的峡谷景观带。同时,建筑规划自然形成星形布局,配合穿越起中的峡谷,我们称之为“红星谷”;隐喻我国工业设计领域中最高殊荣红星奖。寓意我们的学员在行业中能取得显赫成绩,培养出更多创新设计红星奖人才,提升学院总体形象。
三、规划设计
用地被梁山水库分割成A、B两个地块,为顺应自然环境,整合两个地块成为统一的整体,我们建立了“一轴两核”的规划结构。首先在A、B地块中心位置建立各自的结构核心,形成有功能和场所凝聚力的规划格局,同时两个核心应用统一的构图语言,遥相呼应,形成自然舒展的轴线,像一个舒展的脊椎,将两个地块凝结成整体和谐的规划布局关系。
功能分区设计通过统筹地块特点、功能组成和相互关系、近远期发展规划等多方面因素,在两块用地上进行了功能明确,条理清晰、活力高效的分区布置:A地块内临近佛山一环路的西侧为技能实训区;西南角部为预留发展用地,近期作为运动绿地;南侧为工业设计培训区;东北侧为生活区。B地块较为独立,将完全作为国家职业能力建设研发中心。
交通设计遵循条理、高效、安全等原则。为了将A、B两个地块的交通整合成紧密联系的整体,我们在基地内设置一条顺应地形的干道联通两个地块的核心,并且两端接入信息大道支路,分别形成各地块的主入口。基地二级道路从干道发散,环绕各功能区边缘布置,满足日常运输、消防安全等需要,功能区内以步行交通为主。
景观设计的重点是将四个被孤立保留的生态绿地和三块水面重新整合,结合开合有致的建筑形体布置,营造一个连续、开放、充满活力的生态景观系统,奠定一个高水准的基地景观环境框架。这样,开放的绿点构成了建筑组群的景观中心,并且相互呼应;水库与其他水面以叠水连通,结合架空广场等人造环境,共同塑造基地的景观主轴。在此景观框架上再进行岭南风格景观的细化设计。
四、结语
在香港知专设计学院广东工业设计培训学院与国家职业能力建设研发基地方案设计过程中,对基地现状条件,自然环境,建设现状,使用要求,未来规划发展的分析和理解,以水景作为贯穿场地的空间景观轴线,展开学院的功能布局,自然与建筑实现完美的融合。
项目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广东工业设计培训学院与
国家职业能力建设研发基地
项目地址:佛山一环狮山段东侧,广东南海软件科技园,广东省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基地内
项目用地面积:353500 m2
项目总建筑面积:247725 m2
绿化面积:145942 m2
建筑层数:最高7层
设计时间:2009.10
竣工时间:(一期)2010.6
设计单位: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总设计师:陈少光
职业高中工业产品设计 篇9
一工业设计师职业资格证书推广现状
按照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有关规定, 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指导下, 自2010年起广东省与浙江省先后开展了工业设计职业资格制度试点工作, 该工作结合本省工业设计实际, 以行业分类为基础, 以业绩和能力为导向, 通过“职业资格鉴定”的形式, 建立起与用人单位岗位需求和行业发展紧密对接的评价标准, 形成“评价+培养”的人才队伍建设导向。该工作的实施不仅为该省特色工业设计基地建设和加快块状经济转型升级提供强大的人才智力支撑, 而且在提高工业设计服务水平和创新能力, 实现“地区制造”向“地区创造”转变方面也有重要的意义。
二建立以资格证书引导实践教学的工业设计专业人才的培养方案
工业设计中富于创造力的艺术构思、源于生活并引领生活, 体现了设计师的设计理念、形于物质的艺术表现技巧以及生产加工技术是共同构成工业设计教育的培养要素。
1. 构建课程体系, 开发与职业标准衔接的特色教材
第一, 教学内容与职业标准衔接。通过聘请企业专家、行业能手共同探讨职业所需要的典型工作任务, 根据典型工作任务, 划分学习领域, 进行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学习领域课程改革。根据职业岗位对技能的要求重新整合教材内容, 打造特色教材。对教材中冗繁重复、脱离实际的教学内容作删减调整, 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学实施方案, 编写符合实际情况的校本教材。
第二, 考试形式与考证形式衔接。根据工业设计专业特点, 有效安排专业教学内容, 为考证做好准备。第一、二学期开设基础美学绘画课程和构成设计的知识与基础技能, 第三、四学期按照职业能力的要求适度渗入相应的职业资格认证的技能培训课程, 如计算机辅助造型设计、创意设计表现等;第五学期, 针对职业资格认证的课程体系, 加强综合工业设计项目训练, 全力做好通过认证考试的准备。在技能考核方式上, 采用职业资格认证中采用的达标式考核体系, 使工业设计专业学生获得职业资格证书, 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激发专业学习的兴趣。
2. 加强教学方法改革, 注重学生技能培养
为了更好实施“在做中学、在学中做”的教学理念, 要不断探索多种教学方法改革, 注重学生技能培养。
第一, 多种教学方法并用, 培养学生职业技能。为了更好地与职业技能标准衔接, 教师在授课时要根据计算机辅助设计、产品设计程序与方法、产品形态设计等课程特点及职业技能要求, 打破传统的学科式教学方法, 建立3D创新实验室、模型制作实验室、计算机辅助设计实验室等实践教学体系, 把企业搬进实训室, 把技能鉴定站放入高校, 充分地实现教学与实践的融合, 要采用现场教学、项目驱动、实景模拟等教学方法, 掌握工业设计专业的技能, 使学生逐步达到职业岗位的国家培训标准, 为今后鉴定取证创造有利条件。
第二, 以赛促训, 提高学生实践操作的积极性。创新技能教学与设计大赛相结合, 以设计大赛为契机, 带动创新能力训练, 突出技能培养。在岗位职业能力与职业技能相衔接的实践中, 我们除按教学计划要求外, 还将设计大赛作为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职业技能鉴定标准与高等院校大赛考评活动扩展训练内容, 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全国各类工业设计大赛, 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技能的热情, 带动创新能力的训练。
第三, 加强企业实践, 全面提升学生职业能力。组织专业教师深入到企业进行调研, 确定企业作为校外实训基地, 联合实践教学环节, 使学生在企业中真实感受企业的管理与岗位要求, 更重要的是了解真实工作环境的要求, 接受真实工作技能的训练, 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
三结束语
工业设计专业教学与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衔接, 目的在于真正贯彻“服务社会、服务企业, 以就业为导向, 以技能为根本”的高等教育精神。学校可通过完善培养方案、调整教学内容、建设实训基地、完善考核办法、加强师资建设等措施来达到这一目标。
因此, 高校工业设计专业在教学过程中应结合所学专业, 通过考取从业资格证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结合岗位需求融入职业资格上岗证书等级考核以达到“毕业即能就业”的目的, 使高校通过工业设计人才培养架起市场需求和工业设计师技能培养的桥梁, 主动地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培养多层次、高质量、广适应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度。
摘要:随着我国工业设计类行业更趋于专业化、技术化的快速发展, 及高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推行, 给工业设计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希望, 但毕业生就业也给高校办学带来了越来越大的压力。要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就是将工业设计职业资格培训融入高校教育, 满足学生就业与岗位需求的零距离对接。
职业高中工业产品设计 篇10
截至目前, 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酒店管理专业已经有十一届毕业生, 十多年的毕业论文指导和答辩总结下来, 发现了很多问题。除了选题盲目、范围大、泛泛而谈、内容空洞、抄袭拼凑等一些原则性问题外, 资料陈旧、数据过时、语句不通、段落不连贯、格式混乱、观点模糊混乱的情况也较多出现, 再加上毕业生更多关注就业, 导致同期安排的毕业设计 (论文) 环节进展困难。
1.毕业设计 (论文) 环节偏离高职教育宗旨和人才培养目标
高职教育的宗旨和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经济发展需要的、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实践能力强的、职业素质高的高技能型人才。但是在陕西工院酒店管理专业实际教学环节中发现, 不管是专业课程设置还是实践教学环节包括毕业设计, 大多都是借鉴或从普通高等教育中直接拿来的, 教师指导也大多强调的是理论性和创新性。对于高职学生来讲, 本身理解能力有限, 再加上理论学习期相对较短, 要求毕业设计 (论文) 的理论性其能力根本达不到, 长此以往, 只能让毕业设计走形式, 失去它真正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2.毕业设计 (论文) 走过场
教育部[2004]14号文《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设计 (论文) 工作的通知》, 要求高职学生的毕业设计要“与所学专业及岗位需求紧密结合, 结合企业的生产实际选题”, 要求“切实加强和改进毕业设计 (论文) 环节的管理, 决不能降低要求, 更不能放任自流”。而从实际情况来看并不乐观。
⑴选题盲目。我院的毕业设计参考题目通常由教研室统一提供, 再由学生选择, 部分学生会通过联系教师共同选定, 而一小部分学生从一开始就脱离了教师的指导, 盲目性很强。而高职教师课程负担重压力大, 很少有时间去了解企业实际或亲身实践。所以可供选择的题目大多来源于网络, 出现题目陈旧、范围大或与专业发展实际不相符合多个情况 (如表1) , 导致毕业设计从一开始就偏离了培养目标。
⑵写作过程脱离指导。不少教师认为高职学生重在实践, 而毕业设计 (论文) 重理论, 最后一个教学环节不应为难学生, 因此对学生要求不严, 也导致部分学生从写作大纲编写完成后, 就与指导教师失去联系, 直到最后催促定稿时, 才匆忙拿出一篇文章来, 其设计 (论文) 质量可想而知。
⑶答辩流于形式。网络的普及, 使得毕业设计 (论文) 抄袭拼凑现象严重。相当部分学生在答辩时对自己论文中的观点、论据不清楚, 最新数据不知道, 回答问题前后矛盾。由于这类学生较多, 答辩组教师又怕影响学生就业找工作, 只能让其过关。
3.监管政策及其力度不大
一是学校的就业政策导向的偏差。多数家长们都抱有共同的心态:好学校———好专业———好工作。一些高职院校摸准了这种心态, 过分看重就业率, 在招生宣传时就业率作为一个相当重要的筹码。毕业时又追求高就业率, 对招聘单位不加过滤, 甚至还将就业率作为衡量系部、学工系统、班主任工作优秀的指标。先就业再择业的观点普遍存在于学生与教职员工心中, 故在毕业设计与就业发生冲突时自然而然偏向就业, 也由此导致抄袭、剽窃等现象屡禁不止。二是毕业设计规章制度和规范缺乏针对性、适应性。由于陕西工院以理工科为主, 机械制造、材料工程、电气工程等大系是主流, 而文科如工商管理、酒店管理、文秘等专业因为学生较少, 重视不够, 到目前学校还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文科毕业设计 (论文) 操作规范, 有的仅仅是论文写作格式与要求, 它既没有毕业设计 (论文) 内容、写作方法等的引导, 也没有成绩评定事项, 更没有对指导教师的规范要求, 只从形式上对学生的设计 (论文) 进行简单要求。三是对指导教师管理不够。随着高职年年扩招, 师生比例严重失调。酒店管理专业5名专业教师、3名兼职教师承担着2010级到2012级7个专业班级300余学生的教学任务, 每个教师要教2-4门课程, 还要指导多名学生的毕业设计 (论文) , 时间、精力上都很难保证。而管理部门多年来对此一直持默认态度, 毕业论文的时间安排及管理体制照旧, 毕业设计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也依旧, 致使学生对学校的规范与指导教师的要求应付了事, 再加上网络的触手可及, 导致毕业设计 (论文) 质量一年比一年差。
毕业设计 (论文) 革新思路
鉴于以上问题, 毕业设计 (论文) 的改革非常有必要。如何改?一些高职院校教育工作者建议以毕业技能鉴定代替毕业论文, 还有人提出取消毕业论文。当然, 更多的高职教育工作者提出一定要改进高职毕业论文水平和质量, 他们认为“高职学生毕业设计 (论文) , 对于增强学生综合素质、综合能力培养至关重要”, “是对毕业生所学专业知识综合运用能力的一次重要测评, 也是对高职高专教育教学质量的一次重要评估”[1]。早在2006年北大姜国华教授承认本科生要写出像样的有价值的论文都有些强人所难, 所以更别说高职专科学生了。高职培养的是应用型、技能型的人才, 酒店专业又是实用性比较强的学科, 以目前学生的水平, 毕业设计 (论文) 根本无法提供多少实用方面的训练。所以要改革, 就要更多考虑毕业设计 (论文) 的形式和内涵是否能满足高职教育宗旨和人才培养目标, 毕竟高职不同于本科也不同于中职, 文科不同于理科, “用理工科人才培养的模式, 让文科高职学生去反复操练某一个公文格式或管理模型, 是培养不出一流的管理服务者的[2]。”教育部高职高专院校评估委员会委员、太原大学原校长聂嘉恩如是说。
鉴于此, 笔者认为, 高职毕业设计 (论文) 写作除了基本理论的“够用”之外, 更应该重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核和实践能力的评价, 以职业能力为目标, 以职业知识为基础, 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 才可能让设计 (论文) 更有价值。要做到此, 首先可以从校内课堂交流、讨论、汇报、理论课写小论文开始, 培养学生基本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多媒体课件制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其次是校内实践、校外兼职、校企合作顶岗实习所得的实习报告、周记等 (需要企业师傅、学校教师过程控制) , 培养学生独立工作能力、团体协作能力、沟通能力等。最后从论文内容、形式、写作过程和表现效果等多方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如从内容上, 选题要简单、实用、时代性;从形式上, 可以改为某酒店 (岗位) 发展策划案、调查报告、主题宴会设计及造型等;从过程上, 可以从第一年专业基础课学完之后就开始布置设计 (论文) 事宜, 指导教师实时跟踪, 了解进展;从效果上, 口头汇报、PPT演示、实物展示、文字描述可共用, 还可根据情况组织评优, 参加设计大赛等。从学生本身来讲, 可以根据自身特点和喜好选择毕业方案, 这种革新可能更受欢迎。
思路实现的途径
1.加大师资力量建设, 给教师减负, 提高教师的双师素质
为在校教师提供多样学习、进修、企业实践机会, 提高其理论与实践能力。可以借鉴澳大利亚职业教育的例子, 每年安排教师定期到企业一线实践, 没有通过企业专家对实践效果严格考核和评价的教师不再续聘[3]。这种方法使教师教学不再是纸上谈兵, 真正具备了双师素质。只有教师的职业能力提升了, 对学生的日常实践能力引导和毕业设计 (论文) 指导才可能更有效果。
2.完善毕业论文管理体制, 加强过程控制
管理体制是否完善直接影响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率。因此, 高职院校需要及时制定相关的毕业论文管理制度和规范, 如《毕业设计 (论文) (文科) 工作实施方案》、《毕业设计 (论文) (文科) 指导与写作手册》、《毕业设计 (论文) 教师工作手册》、《毕业设计 (论文) (文科) 质量评价体系与管理办法》等, 还可以引进网络管理平台, 实现学生选题、教师批改、成果传送等实时效果, 对写作过程加强控制, 确保设计 (论文) 各环节的质量[4]。
3.改进与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方法
作为高职教师, 面对的是高考落榜的学生, 他们的心态与本科生、中小学生完全不一样, 有人破罐子破摔, 有人还想再拼一把, 因此教学时就要根据学生情况结合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教师性情来选择合适的方法。注意传统与新型教学方法的结合, 不摒弃传统, 但也不盲从新型, 因材施教, 以学生为主体, 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 注重其思考、表达、动手能力的训练, 建立一种探索、互动的教学和学习模式。当这种模式逐渐成为学生的思维习惯时, 不只是毕业设计 (论文) 的质量会提升, 学生就业的质量和竞争力也会提升, 而此正是学校职业能力培养结果的呈现。
总之, 毕业设计 (论文) 的质量能反映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学校和教师在管理、教学各个方面应充分利用这一教学环节, 注重培养学生日常实践能力, 提升其职业竞争力。
摘要:高职文科毕业设计 (论文) 多年来一直存在多方面问题, 改革势在必行。革新的思路在于——以职业能力为目标, 以职业知识为基础, 从平常课堂训练抓起, 校内外实践相结合, 改革毕业设计 (论文) 的内容、形式、写作过程和表现效果等, 从学校和教师方面提升学生毕业设计 (论文) 质量, 真正提高学生职业能力。
关键词:职业能力,高职,毕业设计 (论文) ,革新
参考文献
[1]刘金霞.高职毕业论文的问题、反思与改革[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09, (18) .
[2]文科高职VS理工高职:同一标准仅陷遭遇尴尬[EB/OL].新华网, 2011-7-25.
[3]赵明威, 赵居礼.澳大利亚职业教育借鉴探索[J].机械职业教育, 2009, (7) .
职业高中工业产品设计 篇11
关键词:中小工业企业 工业设计 起步 策略
中国分类号:TB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5)10-0092-02
新世纪以来,中小工业企业已成为国家经济的主要力量,到2013年底,中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中中小工业企业占60.7%,数量上占工业企业总量的82.06%。中小工业企业有创新力、有相当的市场灵活性、具备一定的技术和工程实力、有些企业甚至成为某些行业的领头羊。但是中小工业企业中拥有完整工业设计力量的企业还不多见,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在中小企业中工业设计师应如何有效工作、以及如何建立完整工业设计体系和工作流程的文献已经十分丰富,本文探索当前工业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中小工业企业的管理层如何制订适合自身的工业设计起步策略。河北安平正泰焊网机(化名)——这家企业是本文论题的案例。由于该企业是规模以上中小工业企业类型,故限定本文的论述范围于此。
一 急需工业设计力量的中小工业企业
笔者近期有幸主持了河北安平正泰焊网机企业的焊网机工业设计改造项目,通过项目合作发现该企业具备规模以上中小工业企业的大多优良特点。首先是决策灵活,市场上热销什么型号的焊网机,就可以快速决策生产并投放市场;其次是具备比较正规高效的CAD/CAM工程化开发体系;第三个特点是企业管理高效,实实在在地采用ERP系统管理,降低管理风险;第四个特点是资金来源稳定健康;第五个特点是企业高层对规模化经营持谨慎态度,不盲目扩大,保持现有技术和成本优势。不足的方面也不少,与本文相关联的主要是企业内部还未有正式的工业设计力量。
此类企业面对未来的发展,就一定要有工业设计力量参与,这是时代洪流使然。良好的运营现状也正是工业设计在这类企业中存在的前提。
二 制约工业设计在中小工业企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工业设计在中小工业企业中尚未成为必要力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依据河北安平正泰焊网机企业的项目实践为例,大致看来有以下几个主要因素:
1认识不足和误解影响了工业设计顺利进入企业
这个原因屡见不鲜,很多论文中都有提及,区别不大。但笔者通过实践还认为,这种现象也多半由于创业的者精力所限,忙于企业生存,而无暇估计这些内容。
2企业成长的阶段性限制
简而言之就是“还不到企业拥有工业设计力量的时候”。以正泰焊网机为例来说,渴望改善企业和产品形象的愿望由来已久,只是一直未能下定决心进行。主要原因在于“工业设计问题”一直没有成为阻挠企业成长的“头等大事”。
一个企业解决一个重大问题总是在这个问题成为困扰企业成长的主要难题的时候。企业刚刚成立时产品没有销量,那么打开市场提升销量是头等大事;销量上去了,维修问题频发,提高质量就是头等大事;质量问题控制好了,发现产品没有自己的优势特点,那么技术创新是头等大事……也就是说每到一个阶段总会有一个制约企业成长的“头等大事”。到企业有了一定规模后,发现“我们产品内在品质优良、市场口碑良好、技术创新性优良,但在产品形象上却达不到优秀产品应有的产品形象”,并因此影响企业产品进入利润丰厚的细分市場。也只有到这个时候“工业设计”才有机会成为企业成长的“头等大事”,企业管理层面才会主动寻找工业设计的支持,工业设计进驻企业才能成为必然。正泰焊网机的情况正处于这个阶段。
3企业地理位置偏僻,难以吸引工业设计人
中小民营企业本身吸引人才能力就比较薄弱,再加上一部分企业地处偏远地区吸引人才就变得难上加难了,中小工业企业也是这样。
中小工业企业的地域性、行业性导致了其中的大多数不能在靠近大城市的地方存在。企业多半是地方性企业,地处乡镇郊区,并具有当地的产业特色。河北安平正泰焊网机企业,就具备这些特点。安平县是中国最大丝网生产基地,这家企业设计和生产的主要产品正是丝网生产设备——焊网机。当地政府为支持绩优企业良性发展建立了正规的工业园,将大片土地优先、优惠地分配给这类企业使用。其优点是空间大、物流便利、费用低,能有效减低企业运营成本,但表现在吸纳各专业人才方面,却成为软肋。偏远乡镇的生活比较单调,城际交通不便生活质量低,故各类人才不愿去偏远的中小企业工作,自然成为一个普遍事实。缺乏人才,某些时候比资金缺乏更让企业为难。工业设计的核心是创新,然而创新的源泉恰恰是人才。这是制约中小工业企业工业设计发展的另一个原因。
4狭义“伪创新”——缺乏创造产品形象的经验和信心
中小工业企业的研发经验一般是通过“学习”国内外先进同行产品得来的。正泰焊网机也有这样的经历。这种做法固然有积极的一面——可以节约时间和成本,但其负面作用通常表现为只要涉及创新就要找个“拐棍”帮忙。这种现象是中小企业研发力量不足、资金不足的表现,是企业处于中小规模阶段的一个特点。那么在产品在形象创新方面,想借鉴国外同行的产品形象,而不想建立自己独特的“产品设计DNA”的现象也就顺理成章。这种“找拐”式的狭义“伪创新”习惯也是制约工业设计良性成长的一个因素。正泰焊网机企业的管理层对于国外先进同行产品的高度赞赏,也希望产品形象和它们相似。到项目后期,正泰焊网机的管理层才理解为什么要探索自己独特的造型语言。
三 工业设计在中小工业企业中应有的基本作用分析
当下时代,工业设计的具体实施要从企业实际出发理性地看待和应用这种“软实力”。中小工业企业来说还是要本着谨慎、理性的态度进行。在与正泰焊网机交流的过程中笔者认为,工业设计的以下两方面内容是这类企业最关心的。
1提升产品形象
在工业设计诸多职能中比较容易被中小工业企业接受的基本作用之一是提升企业的产品形象。工业设计的一个基本作用是利用技术和美学使产品在应用和视觉上获得“宜人性”体验。这个内容正是很多中小工业企业产品所缺乏的。这个基本作用的内容包含多个方面内容,如产品系列化造型语言、产品色彩系列化设计、产品图形和标记系统设计、平面设计、人机工程设计、软件交互界面设计等。这些设计一旦成为产品的基本内容,我有理由相信产品的使用和视觉体验会有很大程度改观。这种价值对企业来说看得见摸得着,真实不虚,立竿见影。
2支持技术创新
对于中小工业企业来说,工业设计的其他作用还有很多,诸如:支持企业技术创新、建立信息化客户交流与服务体系、减少浪费提高材料和能源利用效率、应用价值工程降低成本、提高设备交互易用性等。这些内容建议可根据实际情况决定实施与否。
四 工业设计起步策略初探
有效的解决方案不是标准化的,而是“对症下药”。使工业设计成为中小工业企业的杨心力量之一,仍需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应根据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工业设计应用方式。笔者依据正泰焊网机项目的切身体会提出适合这类有一定规模的中小工业企业的工业设计起步策略如下。
1转变观念
改变对工业设计认识深度和广度。具体指企业的研发、管理层面正确认识工业设计的价值,建立“合理化工业设计观”。从思想上切实树立起“工业设计能增强产品竞争力,是企业必备软实力”的观念。主要的实施方法应是企业派人参加有关“工业设计知识普及”类的培训活动。条件允许的话应该去国内外先进工业设计企业参观学习,彻底弄清工业设计的价值。
2改善工业设计工作环境,吸引工业设计人才
为了更好地吸引工业设计人才,可以考虑将生产部门与策划、设计部门分开。生产部门可以位于偏远郊区,以利于降低成本,策划、设计、销售部门可以考虑设置在县城某处,两地间可以使用网络加强联络。工作环境舒适些,即可吸引良好的工业设计师才进入。
3循序渐进的起步
工业设计的起步无论企业资金状况如何,都建议从产品的形象、人机方向开始着手,功能创新和用户创新的难度较大,建议在形象、人机取得进展后着手开始。建议建立专门的工业设计工作小组,组员应有管理、销售、研发、采购、质检、生产、客服、工业设计师等,共同组成。让工业设计的力量进入产品周期的各阶段。有利于设计师得到具体的产品改进建议。
不同企业需求、资金、产品线的分布不同,起步的方法和规模也应不同,资金宽裕的企业应直接雇佣工业设计师,使其加入企业技术和管理层。资金相对紧张的公司可以聘请设计顾问或者与设计公司签订短期专项开发合同,也可以找高校进行校企合作开展设计业务。依据笔者的经验看,起步阶段比较理想方式是聘请有经验的资深设计师进驻企业开展彻底的工业设计工作,而不应局限于进行短期的设计项目合作。因为合作的内容毕竟有限,而且大多是“粗線条”的设计,更细致有效的工作需要工业设计人与工程技术、企划部门长时间协同工作。
4量身定制适合自身的工业设计发展计划
每个中小工业企业的发展蓝图都不同,有的想上规模成为行业领跑者;有的眼光独具只希望将企业控制在一定规模上,而不轻易做大;有的可能需要暂时剥离运营不良的事业群轻装运营,获取优势利润;所以量身定制适合自身的工业设计发展计划才是王道。
总之,不同情况的企业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开展适合自身发展的工业设计活动才是有意义的。
结语
职业高中工业产品设计 篇12
工业革命初期, 大批机械化生产的拙劣、粗糙的工业商品出现在市场上, 与原来个体工场传统手工生产出的艺术产品大相径庭, 这种工业制品与消费者需求之间的冲突恰恰反应了工业振兴和设计危机的矛盾, 在这种生活与生产的巨大变革过程之中, 发生于英国19世纪末的工艺美术运动 (the Arts&Crafts Movement) 首次明确的提出科学、工业和艺术要相结合, 主张国家和政府应该有计划地组织和管理市政的设计与工业制品的设计, 设计作为一种贯穿生产始终的思想方法, 有计划、有目的的协调和管理生产的各个环节, 为当时的英国工业振兴之路发挥了重要作用。
这场于1880年至1910年间的设计改良运动的背景是在工业革命之后, 英国拥有了先进的科技与工业化的生产, 强大的海军不断的扩张着大不列颠的领土, 冒着滚滚浓烟的烟囱、烧着煤炭的工厂在英伦岛上随处可见, 伦敦已变成著名的雾都, 其他的工业化城市也终日乌云密布、不见天日, 工业化的大生产为了支撑这个日不落帝国的野心也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空气的污染、工厂与工人的相对密集、恶劣的生产环境导致肺结核的蔓延、个性化产品在工业化生产中被吞噬。在作家约翰·拉斯金 (John Ruskin) 和诗人威廉·莫里斯 (William Morris) 等人的带领下, 艺术家们开始抵抗因为工业革命的批量生产所带来的设计水平的下降, 希望重建手工艺的价值, 要求塑造出“艺术家中的工匠”或者“工匠中的艺术家”, 试图通过设计改良运动来改变在装饰艺术、家具、室内产品、建筑等领域的颓势。他们的这一理念引发了世界共鸣, 运动很快从英伦三岛传播到欧洲大陆、美国及日本。自工艺美术运动之后, 人们对产品 (不论是手工的还是机器的产品) 设计与其功能的关系予以特别的重视, 工艺美术运动为设计指出了正确的方向, 极大地推动了工业产品设计这一新生事物的发展, 所以工艺美术运动被视为现代设计的开端。
由于各个国家工业发展的水平、历史传统的沿袭以及社会构成特色的千差万别, 工艺美术运动在世界各国传播的过程中被迅速的本土化。比如, 在挪威、芬兰和俄罗斯, 工艺美术运动主要追求工艺技术的革新和对传统美学因素的挖掘;而在德国, 艺术家们却认为英国的同行们过于极端的反工业化, 他们则倾力探索和寻找在工艺、艺术与工业之间的平衡点。在1919年德国现代建筑师和建筑教育家瓦尔特·格罗皮乌斯 (Walter Gropius) 执笔的、体现“包豪斯”崇高理想和远大目标的“包豪斯宣言”中即可见到工艺美术运动思想的深远影响:“艺术不是一种专门职业。艺术家和工艺技师之间在本质没有任何区别。
这所1919年成立于德国魏玛市的“现代设计的摇篮”, 是“公立包豪斯学校” (Staatliches Bauhaus) 的简称, 在其存在的短短14年间, 对世界现代设计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它是世界上第一所完全为发展现代设计教育而建立的学院, 在这所设计学院里, 设有纺织、陶瓷、金工、玻璃、雕塑、印刷等科目并提出了三个基本设计的理论观点:1.艺术与技术的统一;2.设计的目的是人而不是产品;3.设计必须遵循自然与客观的法则来进行。这些观点使现代设计逐步由理想主义走了向现实主义, 通过理性的、科学的思维方式来代替艺术上的自我表现与浪漫主义, 特别是对工业设计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包豪斯的设计理念相对于工艺美术运动最大的不同和进步在于:它并不敌视机械化生产, 而是试图在艺术设计与工业生产之间建立一种广泛的、有意义的联系, 这既是当时工业时代的要求, 也是机械化生产生存的必须方法。包豪斯深刻理解工业化机械生产模式带来的变革, 认为设计已不再是原先个体手工作坊的独立行为, 而是一种集合艺术家、企业家、技术人员紧密合作的、结合大工业生产方式的集体工作方式。在为期三年半的学习过程中, 学生首先要接受半年的基础课程训练, 之后的三年必须进入各种工作车间学习各种实际技能, 让学生在操作过程中科学的、技术的完成对材料、结构、肌理、色彩等方面的理解。
包豪斯第一次把设计教育的重心从“创作外型”转移到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上, 设计也第一次摆脱了“玩形式”的弊病, 走向了为生活提供“方便、实用、经济、美观”的设计理念体系, 培养了一批既熟悉传统工艺又了解现代工业生产方式与设计规律的专门人才, 形成了一种简明的、适合大机器生产方式的美学风格, 将现代工业产品的设计提高到了新的水平, 为现代设计奠定了坚实的发展基础。遗憾的是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包豪斯被迫于1933永久关闭。
工业革命除了间接性导致现代设计的产生之外, 19世纪末内燃机的发明与在汽车上的广泛应用, 推动了石油开采业的发展和石油化工工业的产生, 为"石油时代"和"汽车时代"的到来提供了物质技术条件。20世纪中业开始的第三次工业革命 (第三次科技革命) 推动了人工合成材料等高新技术的探索与应用, 塑料产品就是这个时期中最具有时代性与典型性的工业制品。
丹麦著名工业设计师维尔纳·潘顿 (Verner Panton) 通过对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和化纤等新材料的试验研究, 在1959年实验完成了全世界第一张用塑料一次模压成型的S形单体悬臂椅——闻名全球的“潘顿椅”, 它也是人类史上首件一体成形的塑料家具, 是现代家具史上的一次革命性突破, 直到1968年, 潘顿与美国米勒公司的合作才找到了强化聚酯材质, 使这个线条优美、色彩艳丽、坚硬轻巧的美人椅才得以量产。
早在20世纪60年代末, 美国设计理论家维克多·巴巴纳克 (Victor Papanek) 就出版了一部引起极大争议的著作《为真实世界而设计》 (Design for the real world) , 书中他毫不客气的指出设计已经成了鼓励人们无节制的消费的重要介质, “有计划的商品废止制”就是工业设计过度商业化的极端表现, 巴巴纳克对20世纪80年代末的绿色设计 (Green Design) 潮流产生了直接影响。绿色设计虽然至今仍处于萌芽阶段, 但却已成为一种极其重要的、积极的设计新趋向, 它旨在保护自然资源、防止工业污染造成生态平衡破坏、合理的研究开发与利用新能源, 绿色设计与人性化设计的思想已成为现代设计的新主题, 21世纪的设计师们必须重新思考“设计”在社会中职责与作用, 让我们的生活重新回归至合理消费、道德经济的良性循环。
摘要:工业革命被视为农业社会与工业社会的分水岭, 是人类发展历史上最辉煌的财富创造时期, 工业成为科技创新的实现载体和必备工具, 使人类的生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与深远的历史飞跃。工业革命之前, 产品的设计与制作基本由手工业者独立完成, 随着工业化大机器批量生产模式的要求与变革, 设计成为独立的环节前后协调并组织着产品的开发与生产。现代设计作为工业革命的间接产物, 深入在社会经济与生活的各方各面, 彻底改变了人类近三百年来的生活。本文沿着工业革命以来各历史阶段的社会变迁对设计思潮的影响, 阐述工业革命与现代设计发展之间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的关系。
关键词:工业革命,现代设计,工艺美术运动,包豪斯,能源危机,绿色设计
参考文献
[1]尹定邦.设计学概论[M].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9.
[2] (英) 约翰·伯格著, 戴行钺译.观看之道[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3]金碚.世界工业革命的缘起、历程与趋势[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 2015 (01) .
【职业高中工业产品设计】推荐阅读:
职业技能竞赛工业设计06-17
工业设计职业资格评定08-07
职业工业设计师的出现11-07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12-10
武汉工业职业技术学院12-08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12-23
人教版高中地理 必修2 人教版 第四章第三节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教学设计09-30
“工业游”记-高中作文09-07
大连轻工业学院职业技术学院11-27
职业高中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