途径和策略

2024-08-21

途径和策略(精选12篇)

途径和策略 篇1

在我国, 媒介素养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正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普遍认同与空前关注。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也作为一项新的教育实践活动, 在广东、江苏、浙江、吉林、北京、上海等省市的很多学校里得到大力推广。作为浙江传媒学院媒介素养研究所实践基地, 中山市“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师资专项培训已经推开, 笔者所在学校也承担了相关的课题研究任务。经过理论学习和课题研究的初步实践, 笔者感到信息技术课程在融入媒介素养教育方面具有先天的优势和广阔的空间, 关键是采取怎样的策略和途径。

背景

一般认为, 媒介素养教育的概念最早起源于英国学者ER·利维斯1933年出版的著作《文化和环境:培养批判意识》。此后, 媒介素养教育的研究和实践率先在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迅速发展起来。

随着科技的发展, 特别是数字化、网络化时代的到来, 媒介类型得以不断丰富和高度融合, 这促使“媒介素养”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也在不断发展, 已被提升到公民教育、终身教育的高度。1992年, 美国媒介素养研究中心对其做出如下定义:媒介素养就是指人们面对各种媒体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生产能力以及思辨反应能力。该中心还提出了关于媒介素养教育的五个核心理念和对应的五个重要问题 (见表1) 。

在上面对于媒介素养核心理念的描述中, 不乏信息、能力、价值观等关键词, 这很容易让人联想到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总目标——信息素养。对于这两个概念, 国内外专家学者已分别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很多对比和辨析, 提出了同一论、差异论、趋同论、涵盖论等不同观点, 其中就有教育技术研究者明确提出:在信息技术整合几乎所有传媒手段的今天, 媒介素养和信息素养已出现融合之势, 现代教育技术可成为两者融合的桥梁。的确, 两者在内涵上有很多交叉 (见表2) , 在信息技术课程中融入媒介素养教育具有“先天优势”。

我们也应该看到:一方面, 目前以网络为基础的各种新生媒介对青少年产生了深刻影响, 种种因青少年媒介素养缺失造成的不良后果日益严重, 而高中学生的心智已经趋于成熟, 所以提升他们的媒介素养的现实意义和紧迫程度不言而喻。另一方面, 我国大陆地区对媒介素养教育的研究和实践还处于起步阶段, 在学校中以独立式课程的形式进行媒介素养教育的各种条件尚不成熟, 如媒介素养教育未明确纳入中小学课程体系、缺乏专职教师和配套教材等。在这种情况下, 借鉴其他国家与地区的经验, 采用融入式课程进行媒介素养教育就成为比较适宜的选择方案。实际上, 在中小学现有课程中 (如语文、思想政治、信息技术等) 融入媒介素养教育的研究和实践正在逐步展开。

策略

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找到媒介素养教育的“融入点”似乎并不难, 特别是“信息技术基础”、“多媒体技术应用”、“网络技术应用”等课程模块均有相关的内容涉及媒介素养。但毕竟媒介素养教育有其自身的核心理念和目标指向, 还需采取恰当的策略与方法。

1. 重视“双基”, 拓展强化

任何一种素养的养成和提升都必须以一定的知识与技能为基础。同样, 媒介素养教育中也有媒介的基础知识、各种媒介制作传播的流程与技术、媒介信息的选择与利用等知识与技能方面的要求。因此, 教师可以从“信息技术在各种现代媒介中的应用”、“利用信息技术获取有用媒介信息和参与媒介活动”、“新媒介的使用和影响”等方面, 对信息技术教材相应部分的内容进行适当扩充。例如, 在“信息技术及其影响”一节可以融入报刊、广播、电视等媒介发展的知识, 在“文本信息的加工与表达”一节可以融入书籍报刊排版印刷方面的基本知识, 在“多媒体信息的加工与表达”一节可以从媒介素养的角度对作品的设计制作提出更多、更高的要求。

2. 突出重点, 联系实际

由于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比较宽泛, 在课时有限的情况下, 必须有选择地突出某些重点内容进行融入式教学。据有关调查显示, 网络、影视、手机是中学生们接触最多, 感兴趣程度最高, 受影响最深的几种媒介, 这要求教学内容有所侧重并密切联系实际。例如, 在教材的“多媒体技术应用”部分可重点突出图像、视频、动画这三类视觉元素在媒介中实际运用的过程与方法, 在“网络技术应用”部分可重点突出信息搜索、网页制作、网络交流、信息安全等内容。

因为这些重点内容涉及信息技术最热门的实际应用, 所以在各类媒介中有大量鲜活典型的案例可供选取, 教师可据此设计很多让学生乐于参与的案例分析、专题讨论或活动方案, 锻炼他们鉴别和评价媒介信息的能力。

3.创设情境, 共同建构

虽然媒介素养教育目前尚未形成严谨的体系结构, 融入式的学习也可能容易让人觉得内容零散, 难于形成整体印象, 但是也应注重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协作交流的过程提升能力。教师可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创设可视化的、真实而复杂的媒介情境, 鼓励并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媒介工具, 整合各种必要的媒介资源, 掌握和提高学习各环节所需的信息技能。例如, 可借助当前流行的Web2.0网络技术搭建主题BBS、博客、Wiki小组、Moodle课程等学习平台, 在良好的组织管理下, 师生一起发布和编辑内容、提交问题或评论, 既可以锻炼学生在信息获取、加工、管理等方面的能力, 也会使学生必须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建构者和传播者, 批判性地选择、质疑、评估自己发出或接受的信息, 从而全面提升媒介素养。

途径

认真分析笔者学校现在使用的粤教版高中信息技术教材, 根据其内容安排, 笔者认为可从课堂教学、课程活动、综合实践三方面找到融入媒介素养教育的途径。

1.在课堂教学中融入

教师可结合媒介素养教育的要求, 对每节教学内容进行具体分析, 找出当中可以指向媒介素养的元素, 精心挑选教学素材或案例并巧妙进行教学设计, 注意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施以必要的引导, 使媒介素养教育的诉求在课堂教学中得到体现。

例如, 在“网上的信息交流”一节列举普通民众通过手机、QQ和微博为媒体“报料”等案例, 让学生不仅要从信息技术的角度看待网络的作用, 还要从媒介素养的角度对网络本身作为一种媒介所带来的利弊、怎样提高自身媒介素养等方面进行深层次思考。

2. 在课程活动中融入

教材的很多章节中都安排了“探究”、“实践”、“评价”和“综合活动”等环节, 对这些课程活动可以通过转换问题对象、考查角度、完善或重新设计活动方案等方式把媒介素养教育的内涵有机融入其中。例如, 阅读一期报纸或杂志的电子版, 对比其与纸质版的差异 (图文信息综合处理方面) 。又如, 对学校运动会的新闻采编、发布和评价 (信息的加工与表达综合活动) 。

3. 在课外实践中融入

高中学生每学期都会参加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以及作品制作比赛。学生参与这些活动往往都需要信息技术教师的指导。如3D动画技术在影视作品中的应用研究、“远离烟草、健康生活”主题作品制作。学生在原始资料、数据或素材的收集阶段必然要通过各种渠道接触大量的媒介信息, 在汇集研究成果、制作调查报告或创作作品时, 也要运用多种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在此过程中, 他们的信息素养和媒介素养会得到同步提升。

途径和策略 篇2

数学知识在小学课程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课程,因此,对小学生需要达到的水平也是要求极高的。但是,由于数学知识理论性比较强,而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学习积极性不高,而且理解起来也具有一定的难度。而使小学数学具有生活化,为小学生的学习提供了一个很好的途径。而且数学知识本身就是来源于生活,并且应用于生活。使数学更加生活化,可以更好的让小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学习,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综合发展。可见,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对小学生学习数学具有很深远的意义。

1 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意义

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主要有两方面的意义,第一,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可以很大的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因为数学知识大多都是属于理论性的知识,而且小学生的理解程度一般都处在理解力较低的阶段,可以说小学生在学习的时候会感觉到乏味,兴趣较低,有的时候甚至会丧失信心。使小学数学生活化,可以让数学知识更加接近生活,更加容易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课堂内容丰富多彩,提高教学质量。第二,可以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小学数学生活化可以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存在的数学问题,以及去用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也从而训练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可以把数学知识与生活相结合起来,可以很大程度上去培养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途径和策略 篇3

【关键词】 生物教学 提高 解题能力 策略 途径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72(2013)07-023-01

当前高中生物考试中学生的解题能力不容乐观。解答中 “审题”困难,解决问题的思维达不到题目所要求的高度, “表述”方面出现“半步”现象,答题规范性薄弱。要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我们可以尝试以下的教学策略和途径。

一、遵循认知加工规律,开展知识网络建构的教学思维,提高解题的“感悟”能力

生物高考试题考查的不仅是知识,更是对学生生物科学综合素质的考察。要形成优秀的学科综合素质需从日常教学开始。

1.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营造认知加工建构知识网络的学习氛围。认知加工是学生根据对知识自主的梳理和纠错积累的过程。而教师经常越俎代庖,呈现完整的知识网络图替代学生的自主建构过程,这是不可取的。教师要以学生为主,创造良好的氛围,指导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网络图才是最为重要的。教学中可以编制一些有典型性的值得辨析的试题,让学生在不停的发现问题——认知加工——建构知识网络—获得成功这个正反馈中螺旋式的匡正自己的知识网络。有了这样的学习氛围,学生就会不停的在“悟”上动脑筋,对生物知识的积累从记忆层次提高到自主建构层次。

2. 善用思维导图等教學手段创建认知加工建构知识网络的资源条件。欲进行自主的认知加工,应先创建于有利于自主学习的资源条件。教师要善于借助思维导图等教学手段为学习创建认知加工资源条件。

源于教材而又拓展于教材的各类图表作为认知加工的资源,能很好地检阅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开启学生认知加工的大门,也是拓展思维增强应变能力的途径之一。

3. 挖掘教材中隐性知识,做好认知加工建构知识网络的广度和高度。除了显性的知识之外,我们还应该充分挖掘教材中隐性知识。这些隐性知识可以赋于显性的知识生命,让知识灵活起来,让思维的创新迸发出来。比如建立合理的纽带来开展认知加工,对认知的广度和高度提升效果事半功倍。例如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纽带:即细胞 → 组织 → 器官 → 系统 → 个体 → 种群 → 群落 → 生态系统 → 生物圈。利用这根纽带不仅将知识定位在每个层次来理解减数分裂发生与意义、稳态必要性、各调节模式等知识,明白知识呈现和表述时所要关注的科学性,还可以让学生感知不同层次上的各种理解其实是统一的,完整的。以此来增强学生思维的活跃性与整体性。

(二) 通过辨析提炼 “题材”达到训练思维的教学思路,提高解题的“审题”能力

“题材”可以是给出的研究材料、情境信息、实验条件、实验参数,可以是图表、数据、曲线、文本。试题解答中,学生对“题材”做出合理分析显得至关重要。

教师在习题分析课上,对于“题材”分析更多是就题析题,不能很好的解决学生真正问题所在。

如何提高对“题材”的辨析和提炼能力呢?

1. 要精读、细品。读题时要咬文嚼字,特别要把握住表示时间概念、地域范围、数量多少等带限制性的关键字、词、句;通过细心分析间接、隐含条件,排除干扰因素,全面获取有效信息,有助于建立清晰的解题思路。

2. 要过滤题内、题外“题材”。题外“题材”包括与题内“题材”密切相关、相似的知识、图形等,还包括在纵向或横向上有前后关联的的知识或图形。做到知识脉络清晰,对“审题”很有帮助。

3. 要科学归纳整理。如图表类分三类:①立体图和平面图的转换;②图形的变式和综合;③图文转换。从这三类角度开展思维训练,以达到尽快正确入题的目的。

4. 要有规范“审题”步骤。步骤:抓关键词语→把答题的方向和要求→找试题设问和教材知识和技能的结合点形成答案。

依据“题材”确定思考思路或答题方案,这也是提高解题能力所必须具备的。

(三) 注重生物术语积累、答题规范性策略形成的教学思维,提高解题的“表述”能力

学生“表述”方面表现出的薄弱使得解题时显得越加困难。只有在平时教学中注重语言的训练和落实,才能提高“表述”能力。教师应该做到:

1. 课堂语言必须专业化。适时要求学生在教师的讲解中识记专业术语,对教材中专业术语做打圈等着重符号,对曾经错误使用的相关术语做好摘录矫正。

2. 生物学术语含义必须理解准确。对一些易混淆的术语做好对比、辨析和整理,保证使用术语时能做到该术语是从相关术语中筛选而来;

3. 表述的规范性必须训练。尤其是实验设计、实验评价、结论分析、遗传图解等表述内容较多的试题。从形式上讲,课后默写形式、课堂板演形式、考试形式、订正面批形式等都比教师阐述形式效果要好。从教学设计上讲不妨归类建构相关的表述模型,在一定模型的基础上再考虑具体题目情境做出对应调整,这样的答案形成学生更能接受。

总之,提高学生生物解题能力的策略和途径还有很多,亟待我们不断探索,不断创新。

[ 参 考 文 献 ]

[1] 张树虎.巧用生物习题.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J].教学与管理,

2011(10).

[2] 施永凌.例说高中生物选择题的解题方法[J].课程教材教学研

创新阅读教育的途径和策略 篇4

一、创新阅读教育的途径

(1)经过调查、测验、剖析理解了目前中小学生的阅读状况和普遍性问题,利用课堂上的阅读教育模式,分析研究阅读进行指导的方案,加强学生阅读的自发性,总结课堂阅读教育指导方法,逐步培养学生各自独有的阅读技巧,提高学生良好阅读水平。

(2)创新阅读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自主阅读意识和创新能力。

(3)创新阅读还要严格培养阅读习惯,鼓励引导学生选择自己的兴趣书籍(既要尊重其兴趣,同时要避开低俗网络小说漫画之流),及时给予肯定,及时组织分享(这个最重要),学生从中获得成就感和快乐,就会逐渐喜欢上阅读。

(4)在课堂中,教师一方面要强化阅读习惯,增加课外阅读量,培养语感;另一方面则要注意引导学生发现阅读题的做题技巧。其实错的少了,学生对于题目没有恐惧感,掌握技巧后,他们还是很乐于用技巧去实践的。

(5)众所周知,阅读除了增加我们的知识储备量外,更重要的是让我们多方面汲取人生的智慧和经验,弥补我们自身的不足;学习做人道理,还可以陶冶性情。于学生而言可以提升考试成绩,学生写作能力的高低,与他读书的多少成正比,阅读是一种认识自己、认识世界的过程。加强和帮助学生人际沟通的学习,培养思考能力和对生活的洞察力,注重读写结合及感受生活。向学生普及阅读的好处,也是推行创新阅读的途径之一。

二、创新阅读教育的策略

(1)创新阅读教育,作为新型教学模式,尝试把阅读作为一种手段逐步带入教学中。参考相关资料,整合资源。也可利用古今名人对阅读教育做出的总结,运用到我们的课堂中来。不管教学手段如何,核心始终是学生为主。

(2)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在创新阅读中加入时下流行的元素,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阅读环节中来,这是课堂教学模式创新当中重要的一环。

(3)阅读方面注重选材也很关键:与课文的作者、人物、创作背景有关的介绍或故事;与课文题材相当、相似的文章推荐;与课文选自同样的作品的阅读。根据不同阅读课文的侧重点不同,可以将不同课文分类,比如抒情类、描写类、科技类、议论文,然后每一类集中分析,比如抒情类侧重修辞运用,问题汇总,描写类侧重的是哪方面的描写,共性所在,重点语句筛选等等,分门别类才能吸引学生的阅读专注力。

(4)时刻关注学生阅读兴趣的方向,积累学习方法,增强阅读能力等。加强扩展阅读模式可加深学生对原课文的理解,也增加知识积累,建立模型,归纳分析。提高学生的词汇量,然后大量阅读文章,分析文章。不过积累和阅读可以一起进行。

(5)积极开展灵活多变有关于阅读方面的课堂节目,诸如即兴演讲、现场讨论等,阅读教育最重要的就是积累与运用,以及重视基础能力的巩固。

三、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要改造传统的阅读教学形式,在“新课标”下创新阅读教学,以课本教材为基础,课外阅读为辅,创立整体性的创新阅读模式,抓住阅读重点难点来完成教学任务。在平常阅读锻炼中逐渐构成阅读才能,以顺应今后的阅读标准,开展愈加卓有成效的阅读教学,总结一套行之有效的课堂创新阅读的课堂教学模式,达到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提出课堂创新阅读教育模式,就是为了从教育理念的角度,归纳、整理出一个较为完整、合理的阅读教学指导体系,有效探索创新阅读教育的途径和策略,为中小学阅读教育顺利实施提供科学的依据。阅读教育的创新能激发学生的阅读行为,以增强学生的阅读贯通能力,来达到学生全面发展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周仕德.美国的阅读教育:政策、趋向及启示[J].外国中小学业教育,2015,01.

途径和策略 篇5

摘要 道德教育是综合实践活动的核心之一。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德育具有实践性、开放性、反思性,可以通过模拟活动和实践活动的角色转换、亲身体验和观点碰撞来实现。关键词 道德教育 实践 体验 实践活动 模拟活动

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课程形态。它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信息技术教育和劳动与技术教育四大领域的内容。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的选择范围应包括学生本人、社会生活和自然世界。对任何主题的探究都必须体现个人、社会、自然的内在整合,体现科学、艺术、道德的内在整合。综合实践活动的总目标是密切学生与生活的联系,推进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从综合实践活动内容、目标和实施的过程来看,道德教育是综合实践活动的核心之一。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绝不能忽视道德教育,道德教育必须贯穿其中。

(一)综合实践活动中存在的道德教育误区

综合实践活动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新设置的课程,是一种基于学生的经验与生活,又高于其经验和生活的实践性课程。它突破了传统课程的课程形式、教学内容、实施方式、课时安排、教学目标。由于传统课程的经验影响,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实施存在许多误区,综合实践活动的道德教育也是如此。

1、重资料收集,忽视活动开展

适量的资料是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知识基础,利用英特网和图书馆收集有关主题的文字、图片资料是综合实践活动实施过程中的必不可少的环节。由于传统的学校管理、教学观念和学校设备等诸方面的原因,使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偏离了轨道。综合实践活动的重心由实践活动转移到收集资料,把综合实践活动课当作收集资料、整理资料、阅读资料、分析资料的传统课堂教学。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德育体验活动变成了德育思想资料的收集、阅读、展示,把德育体验活动当作纯粹的说教。

2、注重“实践”之名,忽视“实践”之实

传统教学注重课堂教学,注重知识的传授,忽视社会实践活动,忽视实践活动的体验。传统的道德教学注重说教,忽视实践活动的体验。传统的道德教育活动中开展的一些活动绝大多数是角色模拟活动,缺少真正的社会实践活动,学生在活动中绝少真正的体验。模拟表演组合了现实生活中的一个或几个主要因素,企图帮助儿童在某种假设条件下学会解决问题,提高实践能力,得到体验道德学习。模拟表演简化了现实实践活动的要素,特别是省略了实践活动中的不可预知要素,减少了儿童在活动中的灵活应变能力,缺少了现实生活中的体验,减弱了儿童对社会道德的洞察力。

3、注重活动形式,忽视亲身体验

儿童道德是在参与实际生活过程中,在与他人的合作交往中发展起来的,儿童只有在行动中才能有更深、更丰富的情感体验,才能逐渐养成自觉的道德行为习惯。说教式的道德教育对缺少直接经验的儿童来说是苍白无力的,同样只有形式没有实质、缺少儿童亲身体验的道德实践活动也是收效甚微的。

(二)综合实践活动中道德教育的途径

1、模拟活动中的道德教育

模拟活动是通过模拟现实活动的主要因素,让儿童了解现实活动中的各种要素的基本关系,从而帮助儿童在一种假设条件下学会解决问题,提高儿童的实践能力。模拟活动可以排除因实施不当而可能造成的种种社会不利影响或生命财产的损失,是实施综合实践活动主要途径之一。因此,儿童可以通过综合实践活动中的模拟活动进行道德教育。

撤离火灾现场

某校三到六年级18个班级,1000多名师生与某市消防队联合开展一系列的消防演习,其中“撤离模拟火灾现场”是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下是这次活动前后的几个镜头:

镜头一:校园里突然响起火灾警报,有人在广播里喊话:前教学楼发生火灾,请前教学楼的全体师生快速、有序地撤离火灾现场,到风雨操场集中。前教学楼发生一片骚动,接着教师带领学生按规定撤离路线快速、整齐、安静地撤离模拟火灾现场,到达目的地。

镜头二`:活动后,在六年级

(三)班的教室里师生共同展开讨论: 师:通过这次活动我们有哪些收获?

生:2003年在吉林、海宁发生的特大火灾中死伤人数巨大,主要是人们缺少必要的火灾逃生训练。

生:我们在火灾或其它灾害的逃生过程中,必须有次序、快速地撤离灾害现场,千万不能争先恐后,以免造成必要的生命财产损失。

生:我们小学生必须学会必要的逃生本领。

生:在火灾发生时,我们小学生的首要任务是撤离火灾现场,并拨火警119。师:在这次模拟活动中我们还有哪些地方做得不够? 生:我们在撤离教室时有争先恐后的现象。

生:在下楼梯时,有的同学互相推挤,还有的同学不靠右走,造成楼梯拥挤,导致同学摔倒。

许多活动具有诸多的不安全因素,在活动实施中可能造成种种社会不利影响或生命财产的损失。让儿童参加这些活动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能的,但这又是儿童生活经历和道德体验中不可缺少的。

学校和社区可以组织模拟撤离火灾、洪水、地震、火山爆发、台风等自然灾害现场的过程的活动让儿童亲身经历个人活动要服从集体活动、个体之间要互帮互助的道德体验,对儿童进行珍惜自己和他人生命财产的道德教育,同时也增强儿童的生存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教师可以组织模拟交通指挥、抢救病人等活动,让儿童扮演社会人员的角色,了解社会人员的职业,养成尊重和维护他人劳动成果的行为和习惯。

2、实践活动中的道德教育

“道德是一种社会实践”,“道德教育是在社会实践中进行的”。综合实践活动是以儿童的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为基础挖掘课程资源的,综合实践活动中的道德体验主要通过儿童参加社会活动来实现的。

小鬼当家

现在的孩子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在家里是“小皇帝”和“小公主”,经常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家长包办一切家务劳动,造成现在的孩子自理能力差、自我生存能力弱,对家务劳动产生错误的理解。某校三年级

(一)班利用“五一”七天长假开展了综合实践主题活动“小鬼当家”。以下是此次活动的一个镜头:

一天下午,佳琪决定自己动手为全家做一桌好菜。先做一个红烧鲫鱼吧!佳琪好不容易从水斗里捉起一条鲫鱼,手一用力鲫鱼有从手里滑出去了,掉到了地上。佳琪拿起菜刀

给鲫鱼去鳞,刚刮了一刀,鱼又逃走了,噼哩啪啦地跳了起来,满地是鱼鳞,花了半个小时,终于把鱼鳞花干净了。现在开始杀鱼了,一手拿菜刀,一手用力把鱼按在地上,狠狠地割了一刀,鱼又逃走了,鱼血溅了一身。过了十几分钟,终于把鱼洗干净了。开始烧鱼吧!佳琪点着火,到上油,一手拿鱼提得老高老高,一手拿着锅盖当盾牌,鱼刚放到锅里,油哗啦啦地响了起来,佳琪吓得连退数步。过了一会儿,鱼烧好了,可是糊了。嗨,烧菜真累啊!

通过参加家务劳动,让儿童亲身体验家务劳动的繁琐和劳累,从而使儿童知道父母做家务的辛苦,养成儿童良好的劳动态度和习惯,增强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的意识。

通过参加社会服务活动,让儿童增强的服务意识和责任心,体验服务的充实和愉悦,培养儿童自觉维护社区形象,逐步形成建设良好生活环境的情感和态度。

通过参加环保活动,让儿童初步领悟环境对人影响以及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关系,增强环境保护的紧迫感,养成保护与珍惜环境的习惯。

通过与他人合作,让儿童愿意与人交往、友好相处、共同成长,让儿童乐于与人合作,共享成功的快乐,勇于承担责任,学会倾听别人、尊重别人、宽容别人。

(三)综合实践活动中道德教育的指导策略

1、模拟活动中的角色转换

综合实践活动中的模拟活动要求儿童在教师或专职人员的指导下模拟社会供职人员,在现实的环境中了解某种社会职业和体验某种社会职业的工作经历,从而养成儿童尊重各种社会公职人员的人格、尊重他们的劳动的行为和习惯。在模拟活动中,只有儿童把自己转换成社会公职人员的角色,融入社会职业的工作环境,才能机会进行道德体验学习。

红领巾跳蚤市场

红领巾跳蚤市场是我校的传统活动,每个月第二周的周四中午,有一个级段的学生设摊,把自己看过的书和一些工艺品与同学交易,交易所得的部分钱捐给学校爱心基金会。每次活动有五六百师生参与。以下是一次交易活动对话:

销售员:(一位同学从摊前走过。)欢迎光临,请问你需要点什么?请随便挑吧!顾客:我看看这个套娃,可以吗? 销售员:当然可以,我先给你介绍一下(边介绍边演示):这是一套木制工艺品,由大小不同的六个娃娃组成,可以从小到大套在一起。

顾客:(仔细地看每一个套娃)这个套娃多少钱? 销售员:15元可以吗? 顾客:太贵了,便宜一点。销售员:10元怎么样? 顾客:还是太贵,8元可以吗? 销售员:8元可以。顾客:给你10元。

销售员:找您2元,请当面点清。顾客:再见。

销售员:欢迎您下次光临!

在“红领巾跳蚤市场”的活动中,儿童扮演“销售员”的角色,体验销售员的工作经历,从而得到道德体验学习。

在模拟活动前教师要指导儿童进行角色再认识。参与活动前教师要求儿童在自己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儿童实地观察模拟角色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情况,学习模拟角色的简单的职业技能,对模拟角色进行再认识。

在模拟活动中教师要指导儿童参与模拟活动,获得亲身体验。儿童必须全身性地投入活动,凭借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学到的职业技能在现实的环境中进行道德体验学习,亲身体验社会公职人员的工作经历,才能逐步养成尊重他人人格和劳动成果的行为和习惯。

在模拟活动结束后,教师要指导儿童通过讨论交流的方式对自己在活动的种种表现进行反思,对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观点进行反思,促使儿童提升活动的体验,帮助儿童行为习惯的养成。

2、实践活动中的亲身体验

儿童的道德体验学习绝大多数在社会实践中进行的,儿童的道德品质是在社会实践中逐渐形成的。教师必须让儿童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活动中进行亲身体验,使儿童逐步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关心残疾人

每年五月的第三个星期日是全国助残日,我校六年级

(四)班开展了主题为“关心残疾人”综合实践系列活动。以下是此次活动的一个镜头:

某某老人因病造成下半身瘫痪,生活不能自理,平时靠邻居照顾,足不出户。这天同学们带着崭新的轮椅、丰富的食品和劳动工具走进了某某老人的家,和老人度过了幸福的一天。一部分学生留在家里帮老人打扫卫生、洗刷衣服,还给老人做了一桌丰富的午餐。另一部分学生先给老人洗澡、梳头,让老人换上崭新的衣裳,扶老人坐上崭新的轮椅,推着老人游遍了三江六岸。

儿童的生活经验少,实践能力弱,对突发事情的应变能力差,因此在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前教师有必要帮助儿童制定活动计划,保证道德题活动的进行。活动计划应考虑到活动范围、服务对象、安全因素、可能碰到的困难和解决方案。

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儿童在感知有关“我”与他人、“我”与社会、“我”与自然、“我”与自身的“关系”方面知识的基础上,通过亲身体验产生“我”感受,形成“我”的态度。在“我”感知到的知识和“我”的感受、“我”的态度的体验中,锻炼儿童掌握“我”的能力。有了“我”感知到知识,形成“我”的态度,锻炼了“我”能力,最后通过反复实践体验养成“我”的习惯。

在社会实践活动结束后,教师要指导儿童通过写日记、交谈等方式对自己在实践活动的种种表现进行反思,对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观点进行反思,促使儿童提升活动的体验,帮助儿童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3、辩论中的观点碰撞

儿童具有一定的生活经历,对某一种社会现象已有自己的观点,这种观点可能是稚嫩的,也有可能是错误的。稚嫩或错误的观点对儿童道德行为认识和习惯的养成是不利的。教师要指导儿童暴露自己的观点,通过讨论、交流帮助儿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

辩论:如何使用压岁钱

春节刚过,每个学生的手头上都有一笔数目不菲的压岁钱。为了引导学生合理使用压岁钱,我校五年级

(一)班举行了一场主题为“如何使用压岁钱”的辩论。

主持人:压岁钱是长辈对我们晚辈的美好祝愿,我们应该合理使用压岁钱,如何合理使用压岁钱呢?

学生甲:我可以把压岁钱存起来,供自己上大学时使用。

学生乙:我先把压岁钱存起来,当家里买房子的时候,把他取出来交给爸爸妈妈。学生丙:我将压岁钱的一部分用来缴纳书学费,一部分用来买学习用品。

学生丁:压岁钱是我的私有财产,我爱怎么用就怎么用,我想用时就用。学生甲:你的这种想法是极其错误的。

学生丙:我们小学生没有能力挣钱,使用的每一分钱都是用父母的汗水换来的,怎么能随便使用呢?

学生戊:我将压岁钱的其中一部分捐给学校爱心基金会,其他的捐给希望工程。学生己:我把压岁钱的一部分捐给灾区人们,帮助他们重建家园。……

在辩论中教师要鼓励儿童毫无保留地呈现自己的观点。由于种种原因许多儿童不愿意发表自己对某种社会现象的观点或对某人表现的具体评价,天长日久,必定使儿童养成不良的道德行为。教师要打消儿童的顾虑,让他们毫无保留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在辩论中教师要鼓励儿童根据事实大胆地解剖自己的或别人的观点,同时要引导儿童要尊重他人的人格,学会与他人共同分享自己的成果,学会倾听他人的观点,学会保留自己的观点。

道德教育是学校教育的核心,实践体验是道德教育的主要途径,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进行道德教育将成为学校道德教育行之有效的途径。

参考文献:

1.《社会教育综合时间活动教育》张茂聪 吴

梓,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 2.《3--6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 3.《中小学道德专题》朱小曼主编

4.《教学原理: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

施良方 崔允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途径和策略 篇6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方法

生活化简单来说就在从生活出发,将已有的生活经验作为基础,用生活来学习数学,用学习来解决生活问题,将数学融入生活、用在生活中。

而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简单来说指的就是在课堂中,以生活化方式展现出与小学生年龄特点相适应的教学内容,以创设问题作为切入点,以构建积极的课堂学习环境作为支撑点,倡导学生体验、积极探究学习方式,以此来认识数学及理解和创造数学。但是,在当前的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所存在的问题

1.理解度不足,教学固化

有一些教师单纯地认为,生活化教学只是在教学中举出生活实例,因此在教学导入时,设法运用生活中的例子作为素材,未能考虑到知识及所举的例子是否具有关联性。在教学中,教学形式固化:导入、讲课本例、讲习、列举生活实例、布置作业。因此,生活教学成为对付的方法,未能重视数学生活基本内涵,更无法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生活中。

2.重视度不足,理解偏差

当前,学校确实大力提倡素质教育,更是提倡让数学教学和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实现生活化教学。但是,学校的最终目标仍是培养学生的“考试”能力。有的教师为了培养学生的数学运用能力,在课后会布置一些课外小作业,如调查等。但在布置后却未能重视有关评价,甚至不要求学生完成。但对课堂作业却极其重视。久而久之,学生也就不再重视课外应用的作业情况。

3.对教材理解不足,理解片面化

当前教材和以前相比,更加具体、形象,教材中的生活气息也比较浓重。但因为教材包含了具体生活例子,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重视有关书本中的例子,未在课后收集更多的生活辅助材料。也未能对教材进行研究、拓展,因此,在教学时过于表面化,不重视教材本身的真实意义,让学生理解片面化。

二、小学数字生活化教学的策略

1.生活情境融入课堂,激发兴趣

小学生对所有知识都充满了好奇,但是如果过于死板的学习会让他们慢慢失去对数学的兴趣。因此在教学中,一定要将生活情境融入课堂,以学生所了解的内容展开导入,激发起内在兴趣及好奇心。

例如,在讲解有关百分比内容时,可将现实情境引入课堂:超市正在做优惠活动,电动果汁机正在促销,买一个打8折,买2个打6折,一位客人花了210元买了两个电动果汁机,原价是多少?学生因为学习水平有限,在这一问题上可能会有错误。但通过这样的生活例子,可发现容易出错的地方,让教师更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逐步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学会用实际知识解决问题。

2.研究教材,将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有机联系

在课前,教师一定要“吃透”教材,明确教学内容,之后把教学内容和实际生活中的例子有机结合,设计数学课堂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可以体会学习数学知识的作用,并且可以掌握应用数学知识的方法、技巧。

例如,在学习100以内的加减法的估算时,可引入以下情境:学校马上就要举办运动会了,要购置一些必需品,体育老师带了100元买东西,排球27元/个,篮球38元/个,跳绳8元/个,乒乓球22元/副。问:帮教育老师算一算,买四样体育用品,大约要多少钱?100元够不够?如此一来,每个学生都想试算一下,激发学习兴趣,并且将生活实际融入数学教学,让学生感受数学的实用性。

3.优化课堂模式

教师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究,根据学生的特点以及所学知识特点,找到最合适的教学方式。如,有的教师探究了这样的教育方式:以生活现象引入知识——联系生活画面,找到规律——对情景开展设计、练习——重新回到生活中,这让生活始终与教学紧紧相连,让学生由开始到结束都处在生活化情境内。但也要注意,教学并没有有固定的格式,只要可满足学生需求,让学生学习与实际生活有机结合,让学生可以真实感受到数学的实用性就是好的教学方式。

综上所述,生活教学方式对于提升学生生活能力有着极为明显的效果,在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中也是如此。数学源自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把数学教学和生活有机结合,可让学生学会在生活中运用数学,还可让学生认识数学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可通过所学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

参考文獻:

[1]马斌.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之探讨[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3(2):143-144.

[2]刘景标.探寻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途径和策略[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2(12):104-105.

大学生感恩教育的策略和途径 篇7

当今社会, 在大学生群体中出现了很多不懂感恩、漠视恩情的现象, 不尊重师长、无故旷课、故意扰乱课堂秩序;从贫困地区出来的学生看不起自己的父母亲属, 不认真学习, 盲目地与别人攀比, 只追求物质享受;把国家、社会、他人的帮助认为是应该的, 不按时或者不偿还国家助学贷款, 对社会没有责任感;凡事以自我为中心, 不考虑集体的利益, 自私自利等。大学生是国家未来建设的主力军, 对大学生开展感恩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大学生感恩意识缺失及原因分析

1. 家庭教育的缺失。

现在大学生几乎都是独生子女, 绝大多数人在家里娇生惯养, 父母为他们创造了优越的生活条件, 有求必应, 使得他们无法亲身感受和体会到别人的辛苦, 把一切都认为是理所应当的。与此同时, 家长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 只看重子女的学习成绩, 把成绩作为衡量的唯一标准, 忽视了子女的思想道德教育, 使得他们的思想产生偏差。“啃老族”就是一种感恩教育缺失的现象, 一些高校毕业生, 好高骛远、挑三拣四, 毕业后一切生活全靠父母供给, 认为父母对自己的付出是理所应当的, 不但没有心存感恩, 甚至还嫌弃自己的父母没有能力为自己提供一个舒适的工作。

2. 学校对学生培养教育失衡, 削弱了感恩教育。

目前, 我国很多高校只注重学生的专业教育、能力培养, 注重自己学校的就业率, 忽略了大学生的情感教育, 导致一部分大学生出现自私自利、情感冷漠的现象。很多高校对道德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 没有明确的教育大纲和考评机制。与此同时, 一些教育工作者缺乏职业道德观念, 失去了学生的信任, 甚至使学生出现仇恨教师的心理。很多高校对学生的道德教育采用急功近利的方式, 没有根据学生的现状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

3. 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

急功近利在当今社会有很大的市场, 许多人都利字当头, 做事以利为目的, 把自己的行为市场经济化, 用“等价交换”进行衡量, 奉行有回报才有付出的想法, 给大学生造成不良的心理暗示。尤其是近几年层出不穷出现的“扶老人事件”, 对社会造成了很大的不良影响, 这一现象直接使大学生对从小接受的“助人为乐”思想产生怀疑, 这就产生了关于老人摔倒要不要扶的讨论, 使得大家在做好事之前都要犹豫再三。现在大学生参与社会活动的能力很强, 很容易受到社会不良思想的影响, 使得大学生的思想形态发生改变, 道德教育缺失。尤其是一些报纸杂志, 采取极其不负责的态度, 宣传一些与感恩精神相违背的思想, 为社会带来了极其恶劣的影响, 尤其是对大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的形成造成了负面的作用, 不利于大学生的成长。

三、大学生感恩教育策略和途径

1. 家庭。

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教师, 要积极发挥对子女进行感恩教育的作用, 在满足子女物质条件的同时也要加强精神文明的教育。在子女幼儿时期要加强感恩意识, 在接受别人的帮助后要说一声“谢谢”, 对于需要帮助的人要及时伸出援助之手。

在子女进入大学后, 更要注重子女的感恩教育, 大学是思想逐渐成熟的时期。父母在为子女提供物质条件的同时也要向子女表示自己的辛苦, 让子女心存感恩之情。同时也要让子女亲身体会自己的辛苦, 让他们分担一些家务事如拖地、做饭等, 只有亲自经历才能知道其中的艰辛, 在这种条件下产生的感恩意识是根深蒂固的。父母的言传身教也是十分重要的。在与其他人交往的过程中要懂得对帮助过自己的人心存感恩, 并有报恩的行动, 父母的这种行为有助于子女形成感恩意识并付诸行动。

2. 学校。

学校是大学生接受道德教育的主要场所, 大学时期是形成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的重要时期, 学校要充分认识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学校可以为感恩教育提供一个良好的实施平台, 促进学校的全面和谐发展。学校首先要保证宣传媒体能够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 发挥正面的积极的宣传作用, 在校园范围内营造一个浓厚的感恩氛围, 通过学校的报纸、广播、出版刊物和校园网络, 对不懂得感恩、漠视恩情、忘恩负义等现象要进行无情的揭露和严肃的批评, 对于一些感恩图报、施恩不图报的人要给予高度的表扬和赞赏, 积极努力促进校园内“我为人人, 人人为我”健康良好的社会风气的形成。其次, 学校有众多的社团组织, 学校可以组织社团在母亲节、父亲节、教师节等节日, 开展丰富多彩的感恩教育宣传活动, 让同学们懂得体谅父母的辛苦, 感谢老师的培养和栽培。同时也可以以班级为单位开展“感恩教育”主题班会, 让同学们各抒己见, 提出一些有建设性的加强感恩教育的方法, 并开展课外理论学习活动, 切实加强感恩教育。再次, 高校教师也要加强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 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要向学生传授积极的正面的道德教育。教师要以身作则, 充分发挥为人师表的作用, 言传身教把感恩教育贯彻到自己的日常行动中。

3. 社会。

良好的社会感恩环境, 有助于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感恩品质。政府作为社会环境的主体, 要形成一个良好的感恩教育环境。首先要借助社会舆论, 倡导感恩。政府要监督舆论机构, 对与感恩教育相关的事件, 要弘扬感恩情感, 贬斥忘恩负义的行为, 引导大众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积极实行感恩行为。其次, 政府要制定一定的规章制度, 保障感恩, 对社会上出现的见义勇为、乐于助人的正面形象要给与一定的物质或精神上的奖励, 使得社会上形成惩恶扬善的环境, 这有助于大学生感恩教育的深入开展, 并对感恩教育的成果有积极的作用。

4. 自己。

大学生作为感恩教育的受教者, 要秉着认真学习的态度对待感恩教育。感恩教育不只是形式教育, 要付诸日常行为中。在家里要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 帮助父母做一些自己能够承担的事务, 与家庭成员和睦相处。在学校要团结同学, 感谢同学给予自己的帮助, 同时也要在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援助之手;尊敬师长, 感谢教师的教导之恩;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 感恩后勤人员为学校干净环境的付出。在社会中要勇于承担自己的社会责任, 以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为重。

四、结论

感恩是每一个公民的基本道德素质和品质操守。尤其是大学生作为祖国未来建设主人, 感恩意识在其身上不仅不应该缺失, 还应该得到传承与发扬。

本文针对大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现象, 提出了“家庭—学校—社会—自己”四位一体的感恩教育体系, 为大学生感恩教育提供良好的途径, 促进大学生的感恩意识的培养, 使大学生形成感恩图报、施恩不图报的优秀品质。

参考文献

[1]黄正福.感恩教育——大学生的德育必修课[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 2007, (7) .

[2]张桂权.感恩意识与感恩教育[J].当代论谈, 2006, (1) .

[3]徐晓冰.我国高校德育工作创新之路[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8, (5) .

[4]季羡林.提高高校学生人文素质的必要与可能[M].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6.

途径和策略 篇8

一、高中政治课堂生活化的途径

1. 导入生活, 激疑激趣

学生在社会生活、个人价值等方面都或多或少受到一些影响, 存在着许多并未深入思考的困惑, 包括一些不成熟的偏见。学生有对周围世界形成自己的理解的需要, 而我们的政治课堂要想让学生深入课堂, 因此必须引入鲜活的社会生活, 引发学生的困惑和兴趣。

例如, 在学习《国家的宏观调控》时, 先布置学生收集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的相关资料和中国当时几次下调存贷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准备金率的资料。美国的危机为何会形成?美国的危机为何会影响中国经济?一国的国家政策如何出台?对于这样的国家大事学生感到异常鲜活。这就是发生在我们面前的鲜活的经济案例。结合时政热点, 分析教材知识点, 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又引导学生关注国内国际大事, 为政治课教学提供了鲜活的实例。

2. 反思生活, 生成思想

知识可以灌输, 唯独思想无法灌输, 只能通过学生自己的思考形成。之所以强调政治课堂的生活化, 也是为了让学生能够透过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 得到自己的独特认知。这个社会虽然有“彭宇案”这样激发关乎社会道德大讨论的事件, 也不断涌现出“最美妈妈吴菊萍”“最美司机吴斌”“最美女教师张丽莉”这样无私助人的伟大人物。在拷问社会的同时, 也需要拷问自身, 自己做得怎么样。学生稚嫩的思想在他们的观察和思考中熠熠生辉。这对拓宽学生的思维广度和加深他们的思想深度, 渗透科学而客观的观察生活、反思生活的方法, 生成自我独特的观点和思想, 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3. 实践活动, 提升素养

高中政治课本上涉及的理论都是经由实践检验的来源于实践的真理, 最终还要服务于实践。所学的政治理论必须用来解决实际问题。学生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 锻炼了思维, 深化了理解, 提高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中国的和平发展”这一探究性主题, 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收集整理当前南海问题的资料, 在纷繁的资料下, 分析国际形势和中国政府应该采取何种态度和政策, 同时引入生活和哲学中的辩证法, 引导学生的思维更加深入。随着事态的不断发展, 学生追踪热点, 指点江山, 挥斥方遒, 一股民族责任感油然而生, 取得了极佳的德育效果。

二、高中政治引入生活的策略

1. 树立以生为本、学以致用的实践氛围

高中政治教学的生活化强调教学的目的就是“培养人的生活品质, 完善人的生活状态, 提高人的生存能力, 提高人的生活质量, 使学生学会过美好的生活”。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时, 要以学生为中心, 从学生思想的实际水平和知识层面出发, 激发起学生交流和思考的欲望, 从最新鲜的时政话题、大家最关心的百姓生活等角度切入课堂, 精心设计问题,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参与感。使不同思想层次的学生的认知结构、个性品质在参与中都得到发展。

2. 教师应当把握好课堂的导向

生活化的课堂意味着大量的教学资源的引入, 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讨论辩论等新的学习方式和思维过程的引入, 意味着教师更加需要加强对课堂的掌控力度, 为学生提供足够的选择空间和交流机会, 主动经历观察、操作、讨论、质疑、探究的过程, 富有个性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同时, 当学生的思维出现了偏颇时, 教师必须及时进行引导, 加以点拨;当学生展示出思维的火花时, 教师必须及时加以肯定;当课堂讨论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时, 更应当趁热打铁, 让课堂成果转化为文字, 成为全班共享的思想果实。

总之, “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 而是一个需被点燃的火把”, 只有引入鲜活的生活, 我们的高中政治课堂方能点燃学生思想的火把, 塑造一个个独立的人格。

参考文献

途径和策略 篇9

关键词:高中化学教学,新课标,学习品质,培养

学习品质是中学生的学习方法、自信心、意志力、学习兴趣、创新精神、学习习惯等方面品质的总和。它不能完全等同于道德品质, 道德品质一般偏重于为人处世的态度, 而学习品质则专门指学习的态度、情感、意志、个性和方法等。学习品质的意义不仅仅局限于学习知识和技能方面, 它还反映了一个人的综合素质和人格品位。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在课程的理念、结构、内容、实施、评价和管理等方面较以往有了重大的突破和改革, 对我国广大中小学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和挑战。国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提到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 因此, 如何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品质, 使学生以积极、主动的态度, 进入学习的角色, 是化学教学中应引起重视的一个问题。

笔者通过实践与研究, 探索出了一些培养学生学习品质的有效策略与途径, 在平时的教学中能使学生学得主动, 学得轻松, 现分述如下。

一、自信心的培养是中学生学习品质培养的基础

自信心是学生走向成功的重要基础条件, 要使学生在学习生活中能认真做好每一件事, 培养树立他们相应的自信心是必不可少的。自信意味着自己相信自己, 它是人们对自己力量充分估价的一种内心体验, 是一种反映个人对自己是否有能力成功地完成某项活动的信任程度的心理特性。它是自我意识的重要成分, 是人们成长和成才的重要品质, 是人们主观能动性的源泉之一。即自信是一个人对自己的积极感受。积极心理学家Fredrickson在对传统的一般情绪理论进行发展, 认为每一种情绪都有自己相对应的、特别的行为, 传统心理学称为特定行为倾向。积极情绪能扩建个体的行为或思想, 而消极情绪则会缩小个体的行为或思想。所以,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实施“因材施教, 分层教学”, 做到尖子生吃饱, 中等生、学困生吃好, 使全体学生自主参与, 激励竞争, 形成一个“兵教兵, 兵教官, 官教兵”, 全班学生共同提高的统一整体。

笔者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的具体做法有: (1) 分层备课。首先必须对所教班级的学生情况有准确的了解, 然后进行分层, 按学习能力的不同大致分为A、B、C三层。在备课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层备课, 在备课的过程中, 对A、B、C层的同学分别提出不同的要求。这样在实际的教学中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不至于使分层教学流于形式。哪些内容对哪个层次的学生是必须掌握的, 哪些内容是只作了解的, 这些都必须在备课时充分考虑。 (2) 每一节教学时, 都预先准备一份学案, 学案中所涉及的问题有深有浅, 首先让学生预习教材, 再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学案中的题目。这样一来使好、中、差的学生都各有所得。 (3) 设计多层次练习, 供不同层次学生使用, 主要从巩固知识、检查缺漏、培养能力三方面设计。学生可以选择不同层次的练习进行解答, 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各有所得, 同时鼓励较低层次的学生向更高层次的方向努力。通过教学过程中的不断实践、不断总结, 努力做好以上三个方面的工作, 确实可以逐步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二、学习兴趣的培养是中学生学习品质培养的动力

学习兴趣是激励学生充分发挥学习潜能, 提高学习质量, 获得学习成功的巨大推动力。它可以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去认识事物, 汲取知识, 探求真理, 从中体验到学习的情趣, 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现代心理学研究认为, 学习兴趣能够对将要进行的学习活动起到准备作用;对正在进行的学习活动具有推动作用, 对正在进行的学习活动的创造性态度具有促进作用。所以, 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活动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因素, 是学生成长的起点, 成就事业的沃土。它能够使得学生对学习活动进行优先而集中的注意, 深入而活跃的认识, 愉快而轻松的探究, 形成坚持不懈的学习行为等。

笔者认为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进行新课的讲解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有效的导入新课以后, 学生的学习兴趣暂时得到激发, 接下来是要使学生这种暂时的兴趣得到维持。因此, 新课的讲解中也必须贯穿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 尤其是一些表面枯燥的知识。例如, 在构思《无机非金属材料》的教学设计时, 考虑到单纯的讲授会增加学生的记忆负担, 而这些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接近, 于是将其设计为如下结合学生的社会生活经验开展教学活动的模式:

首先, 我们从材料科学的发展历史的角度介绍社会对材料科学的要求, 科学为材料科学的形成提供了理论支持, 技术为材料科学提供了现实条件。还介绍了材料科学在信息社会中日益重要的作用, 简要说明其发展趋势。紧接着向同学们介绍了一些最为常见的学习策略, 合作学习的一些技能, 通过师生对话提出了下列与学生生活相关的问题:

⒈列举你见过的玻璃制品的用途。

⒉简要描述砖厂的生产过程。

⒊列举你见过的陶瓷产品。

⒋描述你在建筑工地中看到的大功率照明灯及其材料性能。

⒌描述摩托车发动机结构 (用图绘出) 及其原理, 设想无冷却发动机对材料的要求。

接下来, 按区域把学生分为不同的学习小组, 然后引导学生审视有关阅读材料与文本对话, 或让学生查找资料与专家对话, 或在学习小组分别表述自己的观念与同学对话, 或寻求教师的帮助与教师对话, 或留问题让学生课外继续思考与自己对话。在这样的多向互动的学习活动中完成了所选内容的学习。再组织各学习小组分别陈述自己对问题的解决情况, 进行交流。

教师应以学生的自然环境、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等为背景来组织学习活动, 使学生运用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从生活中去发现并加以感受, 改变教育远离生活, 给人以神秘色彩的局面。使教育走向平凡的生活, 既可以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 又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学习意志的培养是中学生学习品质培养的关键

学习是人类的一种高级意志行动, 必须要有行动目的的自觉性和克服困难的决心。而由于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越来越高, 许多学生从小就生活在优越条件之中, 缺少艰难环境的锻炼, 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 意志薄弱, 自觉性、坚韧性和自制力都比较差。遇到学习中的困难, 缺少勇于克服困难的学习意志品质, 遭受一点挫折就悲观失望, 随意放弃等现象十分严重。

笔者通过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 加强学习目的教育, 激发学习动机, 使中学生形成学习的自觉性。 (2) 改进授课方法, 创造愉快的课堂气氛, 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让学生在快乐中培养意志。如利用中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开展各种竞赛活动, 激发学生增强意志的愿望。 (3) 采取表扬与鼓励成功的方法。 (4) 利用正确的舆论评价逐步培养学生的锻炼动机等。笔者的实践经验证明, 加强中学生的学习意志是培养学习品质的关键。

四、创新精神的培养是中学生学习品质培养的精髓

创新精神是个体综合素质中最有生命力的一种特殊素质, 是推动全体顺应环境、挖掘潜力、走向成功的内在动能。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 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 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

化学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自然学科, 它自形成以来就与生产、生活和社会有着密切的关系。教师在备课中应该收集和参考一些理论联系实际的生动材料, 创设课堂教学的活泼情景, 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而创新思维的主要表现形式就是发散性思维, 多角度的思考问题, 以求得多种设想、方案或结论。在化学教学中, 通过引导学生设计实验, 学生的创新思维可以得到“活化”和发展。如《化学Ⅱ》关于原电池的教学, 可这样创设教学情景:把2mol/L的Na OH溶液分装在两个试管中, 然后分别投人纯铝片和表面沉积有铜的铝片各一片, 观察所发生的现象。后者产生气泡速率比前者快, 在这基础上向学生提出下列问题“能否设计出比较活泼的金属作正极、不活泼的金属作负极的原电池?”原电池中活泼金属作负极、较不活泼金属作正极, 这是学生熟知的。问题一提出, 马上有学生认为不可能设计出这样的原电池。但也有学生联系教材中的实验展开了联想, 联想中创造性思维火花产生了, 提出了以下设计方案:镁、铝作电极, 浸人Na OH溶液中, 镁的金属活泼性虽比铝强, 但镁不跟溶液反应, 所以铝作负极、镁作正极。还有学生联想到铝遇冷浓HNO3钝化, 又设计出另一种方案:用铝、铜作电极, 浸人浓HNO3溶液中, 铝的金属活泼性虽比铜强, 但铝被浓钝化作正极, 铜作负极。

用电流计验证, 果然符合。化学实验诱发学生突破常规, 跳出原有知识的框框, 能使学生的思维激活到最佳状态, 学生的创造能力也得到了培养和锻炼。

五、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是中学生学习品质形成的标志

叶圣陶先生给教育的定义“就是要养成习惯”。的确, 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但能使教育者在学习上取得较好的成绩, 而且能使其终身收益。良好的学习习惯一旦形成就会趋向定型化、稳固化, 从而使学生提高学习效果。而这些正是学习品质的具体表现。中学是学生接受教育的关键阶段,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就尤为重要。

笔者在课堂中十分注重学生的自主参与, 通过独立学习、小组讨论、集体评议、师生交流等多种教学手段, 使自己发挥组织者、指导者的作用, 多让学生各抒己见, 多听学生意见, 与学生配合, 达成思维共振与感情共鸣, 努力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机会。组织学生讨论、交流、探究。为了开阔学生的思路, 进一步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引导他们自我获取知识, 笔者常组织学生广泛地讨论, 激发学生积极思考, 让学生在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推理、概括中自行得出结论。

例如, 学习《化学必修Ⅰ》氯气溶于水时, 为了搞清氯水中存在的微粒, 笔者设计了一个探究的实验:将新制的氯水分别加到紫色石蕊、Fe Cl2、Na2 CO3、和Ag NO3等溶液中观察有何变化, 写出有关的离子方程式。首先让学生自己进行实验, 然后再组织学生讨论、交流, 让学生各抒己见, 相互启发, 教师再巡回点拨, 最后在广纳众议的基础上得出结论。这种教学方法活跃了课堂气氛, 调动了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 效果较好。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起着引导、指导、点拨、评价的主导作用。学生通过实验亲自发现问题, 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得到了培养探究中, 发表自己的见解, 培养了表达能力归纳总结, 促成学生的自学能力, 分析综合能力得到有效锻炼与提高。通过以上的动手、动脑、动眼、动口等活动, 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途径和策略 篇10

一、中学化学教育进行理想目标教育的目标

在中学化学教育中进行理想目标教育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对中学生进行理想目标教育, 就是要使学生牢固树立理想目标, 成为一种激励自身发展和明确人生方向的内在动力, 让他们在明确的理想目标指引下, 努力学习、认真愉快的生活, 为建设和谐社会作出自己的贡献。

目前, 由于中学课程较多, 学生负担较重, 中学理想目标教育在教学方式和方法上, 大多采用“渗透”和“结合”的方式, 即在化学教学中渗入理想目标化学内容, 将理想目标教育与化学课堂教学结合起来。这就要求我们在课前充分挖掘教材中蕴涵的理想教育材料, 在课堂教学中参透理想教育, 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人文知识、人文思想、人文方法、人文精神教育, 中国近现代史和基本国情教育, 激发学生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发奋学习的热情。

“理想”就是人的目标和追求。它是一种情感, 是一种非智力因素。吉林师大王立仁教授说过, 理想至少有以下三种功能:一是理想使“人”成为人, 是人类特有的精神现象;二是理想使世界辉煌, 人类社会所有的成就都是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产生的结果;三是理想使人类的生活充满希望, 一个人有了理想, 就有了明确的奋斗目标和努力方向, 就会用理想去规划指引丰富自己的生活。时代不同, 学生的年龄段不同, “理想”的内涵也有着不同的色彩。中学阶段要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认识“理想”, 就要着眼于学生健康人格的塑造。换句话说, 理想教育的核心就是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

二、中学化学教育进行理想目标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根据我国目前中学教育的实际情况, 我认为理想目标教育采取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和结合的方式是切实可行的, 这是在中学进行理想目标教育的主渠道。在我们对学生的教育工作中, 理想教育的地位是不容忽视的, 它对于学生未来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那么, 如何来渗透对学生的理想教育呢?

1.挖掘教材中化学家的成功事例, 激发理想目标意识

用名人、英雄人物的事迹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仰慕名人、英雄, 喜欢听杰出人物的故事, 容易受榜样形象感染, 是青少年学生的一个心理特点。而名人, 英雄人物的一生, 本身就是树立崇高理想并为之奋斗的一生, 因此用名人、英雄的榜样来教育学生。

通过事例说明所有成功来自于不断、反复的工作和对自己的心中的目标坚定的信念。伟大的化学家们为了理想信念奋斗的精神, 值得我们从他们的精神果实中汲取营养, 体会他们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无私奉献、奋发进取的精神, 从而使自己体验到要做个有理想、有行动方向的中学生。

2.开展丰富多彩的主体教育活动, 定位人生理想目标

使它同德育、国情教育、爱家乡教育等有机结合起来, 相互配合、相互促进。理想目标化学教育的课外活动和实践活动, 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机动灵活, 是学校理想目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最积极、最活跃的部分。由于这些活动有学生的直接参与, 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实践活动中, 学生可以受到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的教育, 培养学生的理想目标意识和确定理想目标的方向。

3.打造精彩的化学课堂作为主阵地, 渗透人生理想目标

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的教育, 使他们正确地对待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能够使学生自觉地确定人生目标并支配其行动, 克服困难, 在困难和诱惑面前不低头, 不迷失方向。而课堂是渗透理想教育的主阵地。

在平时的教学中, 从学生的角度提出了很多饶有趣味并带有一定想象力的问题, 指出这些并非都是一些美好的愿望, 它们正在通过化学家的智慧和辛勤的劳动逐步实现, 从而使学生从开始学习化学起, 就感受到化学学习的价值, 并产生希望了解化学的强烈愿望。通过精彩的表述达到我现在要做什么, 如何做, 才能实现上述成果的强烈情感, 激发学生的理想方向。

我们要精心打造每一节课, 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其中, 让课堂中的活动和内容冲击学生的理想神经, 升华理想教育, 注重学生的自我体验, 理想教育不能光停留在思想教育的层面上, 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自我体验中升华理想教育的内涵, 发挥学生的德育教育主体的作用。使抽象的理想教育具体化、人格化。强调理想教育, 促发成就动机。激发其表现自己才能的热情, 努力发掘自己沉睡的潜动力。

4.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 升华理想目标教育

心理学家麦克莱兰的成就动机理论认为:成就动机是主体对社会和个人发展的一种需要。这种需要及其实现可能, 是由社会制度及个人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地位决定的, 准确地说是给予的。激发成就动机的目的在于唤醒主体树立远大理想的愿望, 增强主体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而一个更普遍的心理科学应该建立在对自我实现的人的研究上。如果更高层次愿望没有被激发出来, 那么个人的发展只能萎缩。发展和改革的强大潜在力量来自于高远的理想。因此, 强调理想主义, 促发成就动机, 是心理引导的又一重要内容。

三、结语

总之, 我想学生学学习实则就是学做人, 学化学的过程也就是认识他人、认识社会、认识物质世界的过程, 又是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的过程, 那么, 通过我钟爱的化学教学, 通过精心设计的演示、分组实验, 课外兴趣小组等活动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高雅的兴趣爱好, 高层次的人生追求, 不正是我追求的化学课堂理想教学的最高境界吗?我欣喜地感受到我的学生情感在燃烧, 思想在飞翔;我欣喜地看到他们的心灵变得明亮, 理想之花在绽放。

参考文献

[1]化学.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2006.

途径和策略 篇11

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模式数学是小学教学课程中的基本课程之一,其对于学生智力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新课改提出了加强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的要求,小学数学的教学重心也开始偏向于培养学生生活能力,提高学生在生活中运用数学的水平等方面。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将数学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有效的结合在一起,不仅能够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内容的理解能力,还能够为学生的综合发展起到了有效的推进作用。

一、生活情景引入,激发学生兴趣

小学数学教学培养的是学生对数学的认知和理解,其目的是让学生明白数学存在的意义。小学生正处于少儿时期,贪玩、好动使他们的天性。处在这一时期的学生不仅心智尚未成熟,思维的逻辑水平也没有得到开发。所以当他们接触到数学学科时的第一反应都是本能的排斥。这种排斥感是这一时期儿童对他们不感兴趣事物的本能反应,是可以理解的。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其工作目标和工作任务就是让学生了解数学、喜欢数学、进而爱上数学。笔者通过实践教学活动发现,在进行数学课堂教学时,以生活情景来进行课堂导入,不仅能够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使教学效果得到有效的提高。例如,笔者在进行“百分比”的课堂内容教学时,是这样引入的:

师:“同学们,上周X老师去买衣服,服装店里在搞促销,说买一件8折,两件6折,老师花180元买了两件衣服,请问这两件衣服的原价一共是多少钱?”

生:“老师我算出来了,两件衣服180元是打6折后的价钱,那么两件衣服的总价应该是300元!”

师:“很好!老师买的其中一件衣服的价格是60元,如果老师只买另外那一件衣服,请问老师应该付多少钱呢?”经过短暂的讨论和计算后:

生A:“嗯。两件衣服一共180元,这件60元,那件就是120元,老师应该付120元!”

生B:“老师!他算的不对!如果只买一件,那就是8折而不是6折,所以老师买的120元的衣服的原价应该是200元,打8折应该是160元!”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因为学生学习水平的局限性,所以学生犯错是难免的。看似一次简单的引入内容,不仅使教师发现了学生容易出现错误的地方,指导教师教学的重点方向,还引起了学生之间的讨论,激发了学生对数学内容的学习兴趣,进而使他们学会教学内容,并能够将其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

二、教学融入生活,强化学习意识

在进行数学课堂内容教学时,教师可以根据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结合实际生活当中的例子,来设计数学课堂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明白学习数学的作用,并学会如何应用数学。在进行“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的课程教学内容时,笔者引入这样一个教学实例:

师:“小明家要为长和宽都为5米的客厅铺地砖,商店中有3种不同规格的地砖,分别是A长25cm、宽20cm的长方形地砖,售价6元;B边长为25cm的正方形地砖,售价5元;C边长为20cm的正方形地砖,售价4元,请问同学们小明家应该怎么铺才能最省钱呢?”

学生经过换算得出:使用A类地砖需要500块,3000元;B类地砖需要400块,2000元;C类地砖需要625块,需要2500元,最终得出使用B类地砖最省钱。

经过此次课堂教学内容,学生不仅学会了如何计算面积,还将数学知识运用到了实际生活当中,让学生深刻感受到数学知识对于生活的重要性,进而在脑海中对数学进行重视,最终强化自己对数学学习的意识。

三、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

在任何时候,学生的学习都不能只停留在课堂上,而是应该无时无刻的存在与学生的生活当中。所以,在课堂内容结束以后,教师可以布置一些难度适当的课后时间练习题,让学生在课余时间也能够进行学习,强化他们对数学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进而達到能够解决生活问题的目的。笔者在“物体表面积计算”课程内容结束后,安排了这样一次课后练习:

“这堂数学课结束了,我给你们安排的课后练习就是回家用尺子测量一下家里门、窗的边长,并计算出它们的表面积。”

课后习题的有效设立,不仅能够强化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记忆,还可以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运用能力,让他们学会如何在遇到生活问题时,通过自己的所学来解决问题,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四、总结

总而言之,生活化教学模式对于提高学生生活能力有着显著效果,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更是如此。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将数学教学和生活有效的融合在一起,不仅能够教会学生如何在生活中去运用数学,还能让学生认识到数学是生活当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让学生能够通过所学的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当中所遇到的问题,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参考文献:

[1]刘景标.探寻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途径和策略[J].科教文汇,2012,(12):104-105.

[2]黄爱娟.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让孩子喜欢数学,提高学习兴趣[J].新课程,2011,(01):67.

途径和策略 篇12

所谓“留白”原是国画创作中的一种构图方法, 可以收到虚实相映、形神兼备之效, 创造出无画处皆成妙境的艺术境界。艺术领域亦有相通之处, 文人写文, 讲究含蓄, 目的是让欣赏者从有尽文字中体会无尽之意, 从而带给欣赏者空灵的艺术享受。绘画的“留白”与文学的“留白”, 这两者都是以无形促进人们意识中形象的延续。因此, 作为大艺术门类的教学艺术同样需要留白这种独特的艺术处理手段, 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在语文阅读教学活动中运用这一艺术表现手法, 构成教学的“阴晴圆缺”, 从而把阅读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让他们的思维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驰骋, 主动发现问题, 然后协同解决问题。这种教学中的无形之境, 看似空白, 实则是教者匠心独具的创造。语虽未到, 而意已到;言虽已尽, 其意无穷。那么,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 如何具体运用“留白”艺术完善整个教学活动的实施呢?

一、运用“留白艺术”引导学生深入感知文本, 加强自我情感体验, 获得自我觉醒。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教师的作用在于引导学生阅读文本, 让学生在“身临其境”中体验和感受, 在情感和认知活动中获得自然而真切的感悟。因此, 在教学活动中, 教师应留出情感体验的空白, 把最美的画面留给学生欣赏。

1. 在导入新课时留白, 激活学生的思维。

阅读教学的导入环节是一堂课的“序曲”, 它虽不是高潮, 却很重要, 决定整堂课的教学基调。教师可以用一张有趣的图片、一个精彩的镜头或一组生动形象的语言做“引子”, 在学生的脑海中构建一个框架, 而后让学生在这个框架里补白;也可以用一个小故事、一首诗、一个片段等导入, 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引起好奇心, 随后设置悬念, 留下空白, 待学生进入最佳思维状态和求知状态, 自然引入课题。但也有些过于花哨的导入语也许只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上公开课时, 有时为了先声夺人, 教师往往先倒出华词丽句一大箩筐, 然后才悠悠步入正题。可能觉得这样才足够展示自己的基本素质, 这堂课才有公开课的气质。可是, 如果这样, 主题就不突出了, 而且很有可能让学生的思维发散。导入留白应做到宽窄恰当, 框架的布局不能给学生压迫感, 而应开辟其自由驰骋的可控空间。

2. 在朗读时留白, 引发学生共鸣。

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教学中的朗读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古人说: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的确, 朗读让学生披情入文, 学生通过绘声绘色地朗读理解词句篇章, 领会主旨神韵, 并受到熏陶感染, 尤其是一些文质兼美的文学作品, 更是只有反复朗读方解其中滋味。职业中学学生更是应该加强阅读体验。因此, 在教学中, 我们应把多读的权利还给学生, 有时可能做不到一下子进入文本语境, 此时, 教师就需要运用“留白”的艺术, 渲染氛围, 酝酿情感, 调动心智, 引导学生阅读文本, 指出应利用什么语调, 什么情感去读。当学生具备这些条件之后, 再朗读, 可能就会声情并茂, 更富有感染力, 同时才能更好把握作品内容, 渐入情境, 和作者产生情感共鸣, 从而获得一种情感上的愉悦。

二、有效利用“教学留白”鼓励自由质疑, 放飞学生想象, 实施创新阅读。

中职学生由于思维品质不成熟, 形象思维比逻辑思维发达, 缺乏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抽象概括能力, 思维带有较大的盲目性、表面性和片面性。这就需要教师指导学生阅读, 创设适宜的教学环境, 让学生有自由支配的“空白时间带”, 以其特有的经验和方式对材料进行选择、加工和改造, 让学生自己构建和完善知识。尊重学生心灵, 在阅读形式上不求单一和标准, 引导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进行创造性阅读。

1. 在质疑处留白, 激发研究兴趣。

“学贵有思, 思贵有疑”。质疑问难既是一种传统的求知途径, 又是新课标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型学习方式的前提。在语文阅读教学中, 有价值的质疑是推动语文阅读教学的前进动力, 质疑解疑应是阅读课堂的核心。在现实教学中, 许多教师只注重结果, 忽略了学生自己思考的过程, 问题一提出, 立刻就让学生回答, 不给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 往往造成课堂冷场的尴尬局面。其实, 事实并不完全是学生对问题不知所措, 而是教师在问题抛出后缺少“留白”, 缺少让学生思考的时间。这种不“思”只“答”的教学方式, 使学生的思维受到限制, 能力培养也成了一句空话。

提问后的“留白”在课堂教学中是很重要的。充满活力的课堂不排斥“静”, 留一点空白, 让学生静心思考;留一段寂静, 让学生默读, 用心与文本对话。学生有了充分的时空自由, 才有可能针对问题积极思维, 主动探讨, 课堂上才会有更多更恰当的答案生成。答案的丰富同样可以为课堂带来更多精彩的生成, 并且为课堂注入灵动与活力, 这样有助于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引发他们对问题作更深入的思考。

2. 在联想勾联处留白, 放飞学生思绪。

“接受美学”认为, 文学作品中留有的“空白”, 可以允许读者发挥想象力来“填充”。伊瑟尔说:“作者只有激发读者的想象, 才有希望使他全神贯注, 从而实现作品本文的意图。”在语文阅读教学中, 教师要以教材为依托, 立足文本, 超越文本, 抓住课堂教学空间, 引导学生放飞想象。有些课文中关键的词语、重要的语段就给学生留有丰富的想象空间, 就是学生展开想象的切入口, 如果教师能准确地把握并灵活运用这一点, 则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进一步促进学生知识、能力、情意的转化与整合, 引导学生联系课文情境和生活经验去体味, 去想象。因此, 在阅读教学中, 教师要善用“留白技巧”让学生发现课文的“空白点”, 引发学生想象, 开阔学生的思路, 补充“空白点”, 鼓励标新立异, 努力实践文学作品阅读欣赏中的“二度创作”, 与作者一起创造作品的意义与价值。

3. 课末“留白”, 激活创新意识。

课末是教学课堂的“终曲”, 课已结束, 而学生的思维活动却在持续, 在此阶段的留白, 能够促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回顾升华, 激起学生进一步的探究欲望。语文新课程观提出:语文教学应关注学生个体的生命体验, 倡导语文即生活, 生活即语文。课堂语文的结束正是生活语文的开始。从这个层面上说, 课堂教学的结束只是在规定的时间内课堂对话、课堂交流的结束, 生活其实为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学习空间与舞台。因此, 教师如能善于捕捉、善于发现教学中尚未挖掘的可引申的空白点, 为学生创造有价值的空白延伸点, 引导学生将学习感悟由课堂拓展到课外, 多进行与课堂知识相关联的书籍阅读, 填补教师的知识空缺, 则不仅能够引发学生的文学想象, 发展其思维表达能力, 更能够发展学生的创造力, 激发其创新意识。

总之, 语文阅读教学要善于利用“留白”的艺术, 给学生多留点想象的余地和创造的空间, 让学生与文本对话, 与作者对话, 与教者对话, 让中职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在这种具备留白艺术的课堂教中获得提高。

参考文献

[1]杨盛烨.语文课堂中的“空白艺术”.中学文科教学, 2001.2.

[2]李东方.课堂教学中的空白艺术.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06.04.

[3]吴湘琴.浅谈语文教学中“留白”艺术.学周刊, 2011.05.

[4]尤时荣.空白艺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05.3.

上一篇: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下一篇:润滑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