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的标准和途径

2024-07-27

人才培养的标准和途径(精选10篇)

人才培养的标准和途径 篇1

摘要:党支部工作标准化就是党支部工作程序标准化, 通过构建业务流程明晰、权责对应清晰、行权精简流畅、运转协调高效的支部工作管理服务体系和量化的党组织、党员考核体系, 以“标准程序”的形式进行规范和固化, 使党群工作真正实现标准化、制度化、规范化, 提高党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和执行力。

关键词:油田基层,标准化,方法,途径

作为落实企业党建工作基本单元的党支部, 其作用发挥如何, 是反映党支部在工作中出成果、见效益、上水平的具体体现。在长期生产实践中, 各级党组织总结和提炼出了许多具有针对性的实践成果, 这些典型经验做法的有效推行需要以“标准程序”的形式进行规范和固化。

一、创建基层标准化党支部的必要性

(一) “大油田管理、大规模建设”新形势需要标准化党支部的融入推动

只有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加快完善党组织构架和运行机制, 构建适应“大油田管理、大规模建设”的党建工作格局, 才能使油田党组织永葆生机与活力。创建基层标准化党支部是新时期加强党支部建设的一种探索和尝试, 是适应数字化管理的要求, 是“围绕生产抓党建, 抓好党建促发展”工作思路的具体实践。

(二) 典型经验做法的有效推行需要党支部工作程序的规范固化

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 各单位注重积极探索党组织发挥作用的新方法、新途径, 创新形成了“六个一”标准化党支部建设、一对一、面对面谈话、“微型党课”教育等典型经验做法。但是如何才能使典型经验做法更广泛更有效地推行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重要的问题。

(三) 基层自主管理能力的提升需要标准化党支部的高效执行力

将党建工作制度标准化、程序明晰化、运行规范化、活动常态化, 是保障党支部工作高效的执行的有效途径。

二、标准化党支部的创建方法

(一) 找准定位, 明确目标, 制定创建活动量化标准

作业区党总支本着“实际、实效、实用”的原则, 坚持“高—档, 严—格”的标准, 研究制订了标准化党支部考核评定标准。对“标准化党支部”活动的内容、创建措施的制定、实施创建的方式、审核批准程序、长效管理与复核的规定、奖惩手段以及要达到的目标提出了明确详实的要求。

1. 实行动态管理

标准化党支部建设不搞终身制, 这一点有两方面含义:1) 标准化的内容不是固定不变的, 随着形势和党的中心工作任务变化不断地修订和完善。2) 标准化党支部建设, 每年考评验收一次, 不搞终身制。对工作滑坡或出现严重问题的单位, 取消标准化党支部称号。

2. 规范考评机制

主要通过四个环节:1) 抓培训。党总支抽调经验丰富的支部书记、专职党务工作者等方面人员组成专门验收小组, 就验收的内容、衡量的标准、采取的方法等进行强化培训, 统一标准, 把握尺度, 研究考评的具体办法。2) 抓考评。对于原则性比较强, 但在记录台账和资料中又反映不出来, 考评中难以用文字界定的项目, 采取民主测评的方式进行考评。3) 抓审批。考评组根据验收情况进行汇总, 将考评结果向党总支汇报, 党总支严格按照标准化党支部考评验收程序, 审查批准后, 授予“标准化党支部”称号。

3. 严格奖惩兑现

坚持标准化党支部建设同评先奖罚挂钩, 具体有:不是标准化党支部, 书记不能评先进个人, 支部不能评先进党支部, 单位不能评先进单位, 不是先进单位的, 不能上报上级模范集体。

(二) 健全制度, 规范管理, 强化创建活动保证措施

为使党支部标准化建设工作适应油田形势发展的要求, 需要不断完善支部各项工作制度, 规范各项工作程序, 倾斜费用投入, 从而使标准化党支部创建活动得以顺利实行。

1. 健全工作制度

一是党组织生活制度, 我们建立了党支部学习制度、会议制度、工作制度, 进一步明确了党员在参加党的各类活动中, 有什么要求和约束。二是员工思想动态分析制度。形成了月度召开牢骚会、恳谈会制度, 对员工在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反映出来的思想问题, 有针对性地采取教育措施, 正确引导, 保证队伍稳定和谐。

2. 规范工作程序

建立职责, 明确内容, 制定程序, 才能使党支部书记明白该干什么、怎么干、如何干。包括了党支部工作职责、支部书记职责及支委成员职责, 支部工作台账以及在支部工作管理过程中, 常用的八项工作程序。

3. 倾斜费用投入

每年由各支部向党总支申请自主开展活动的经费, 从作业区党建专项费用中拨付, 由支部书记掌握使用。对于“标准化党支部”达标的党支部, 党总支给予费用额度1000元/年奖励性下拨;未达标党支部下拨活动经费控制在500元/年。

(三) 融入中心, 创新载体, 有效助推原油生产中心工作

井区党支部动员和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团结和激励广大员工, 以职责落实抓上产, 以安全稳定保上产, 通过开展“四小”文化建设活动、搭建“信息桥”、传播“爱心语”、过好“温馨日”的人心关爱活动, 充分发挥党支部凝聚力, 通过一系列以文“化”人、以情“感”人, 以心“聚”人的细致工作, 有效助推各项任务的顺利完成。

三、创建基层标准化党支部的成效及认识

党支部工作是党的基层工作的重要体现, 做好党支部工作标准化有着非常现实的意义, 通过制定和完善支部工作标准, 最终目的将使支部工作达到“三提升、三增强”, 真正提升党支部自主管理能力和独立作战能力。

(一) 党支部工作水平进一步提升, 战斗力增强

把创建“标准化党支部”活动与作业区的原油生产工作相结合, 不断丰富活动的内涵, 构建由“虚”变“实”的保障体系;与党员的日常教育管理工作相结合, 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进一步增强了党支部的战斗力和凝聚力。

(二) 党支部书记综合素质提升, 履责能力增强

通过创建标准化党支部, 给党支部书记开展党务工作, 提供了比较好的工作模式。他们对原先不熟悉的党建工作很快就能上手, 使他们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中心工作中, 同时做到“两不误、两促进”。

(三) 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提升, 先进性意识增强

党支部坚持把“五带头、五过硬”作为党员发挥“双带” (带头、带动) 作用的有效载体, 对党员进行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考核, 使党员成为爱岗敬业的先锋, 生产建设的中坚, 技术革新的标兵、奉献油田的榜样, 遵纪守法的楷模, 时时处处影响和带动着身边员工争优创先, 拼搏进取, 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形成了党员永葆先进性的长效机制。

参考文献

[1]徐惟诚.充分发挥党在企业中的政治核心作用.嘹望周刊, 2004.

人才培养的标准和途径 篇2

一、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1.工学结合培养模式可以从三方面来理解

(1)从教学主体上看,工学结合的“学”指高职院校的教师,“工”指工厂企业的工程师,即教书育人的任务由学校教师和企业工程师共同承担。

(2)从学习主体看,工学结合意味着学生身份的双重性,“学”是他们的第一身份即学校的学生,“工”说明学生在企业期间又有企业员工的身份,以确保学生较早地熟悉职业岗位和迎接职业挑战。

(3)从教学环境来看,“学”是在学校主要让学生接受理论学习,“工”是在企业或企业模拟环境中让学生接受实习和实训,“工”、“学”场地交替、学习过程交替。

因此,工学结合打破了以课堂为中心、“纸上谈兵”的传统教育模式,更加注重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

2.工学互动的定义及特征

“工学互动”人才培养途径是实施工学结合教育新的有效形式,是指在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主线,以学校和企业的双向互动和长期合作为基础,将理论学习和企业的实际工作经历有机结合起来的人才培养途径。其特征有:

(1)学校与合作企业建立相对稳定的合作关系,形成互惠互利、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动力机制。企业为学校提供实习条件,安排学生的生产实习,解决学校在实践教学中的困难;学校在培养符合企业要求人才的同时,也帮助企业培训员工,参与企业科研项目等。

(2)实践和教学过程互动,采用“教学——实践——教学——实践”双循环互动模式完成人才培养。理论学习和实践两个过程的优势互补、交替进行,使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也具有实际的职业能力。

(3)学校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相互协调、相互配合, 形成企业与学校的师资互动。企业在学校担任部分实践课的教学工作,学校为企业进行员工培训。

二、“工学互动”人才培养的具体途径

“工学互动”人才培养模式是以学校和企业两个主体的结合与互动为主要表现形式,基于工作过程整合陈述性知识和过程性知识,突出对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这一特点体现在实施的整个过程:

1.确定实施目标

根据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依据社会和企业的需求,“工学互动”人才培养途径的目标是培养具有综合职业能力的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强调学生以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中心,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心理素质、职业素质,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与系统的专业知识,具备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具有一定的团队合作能力、人际沟通能力以及职业能力。

2.调整课程体系

由学校主干教师和企业工程师、企业专家组成“工学互动”人才培养途径的课程体系设计小组。课程体系的调整以培养目标为主线,综合考虑学校的教学要求、企业的岗位设置、职业岗位标准、社会人才评价标准等,实行“1.5+0.5+0.5+0.5+A+B”的模块化课程体系。

(1)四大课程主模块。模块化课程体系设计包括职业基础、职业技术、职业技能、职业拓展等四大课程主模块。职业基础课程主模块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观念和良好的科学文化素质,帮助学生树立积极健康的人生观,保证学生掌握通用的基本职业能力,主要包含思想政治课、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等子模块。职业技术课程主模块是在学生获得基本职业能力的基础上,侧重对某一专项能力的培养。职业技术课程主模块根据不同专业设置不同的子模块,学生可根据自己的能力、兴趣和职业规划自主选择,这样更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职业技能课程主模块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借助实验室、校内实训车间、校外实训基地、企业等教学环境,通过课程设计、实训、实习等环节提升学生的基本技能、专业技能和岗位技能水平。职业拓展课程主模块主要设立本专业和跨专业的选修课、教授和企业专家的专题讲座、参与企业的项目等环节,使学生接触学科前沿知识,拓宽专业知识面;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拓展学习的可延续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学生的全方位发展;增加学生社会接触机会,增强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

(2)“1.5+0.5+0.5+0.5+A+B”模块化课程体系。其中的 “1.5”指一至三学期在校完成职业基础课程主模块,在校内实训室进行职业技能课程主模块的基本技能实训;第一个“0.5”指第四学期在校内实训基地学习职业技术课程主模块中的专业核心课程,并且在校外实训基地完成专业技能实训;第二个“0.5”指第五学期在校内学习职业拓展能力主模块;第三个“0.5”指第六学期在企业内开展的岗位技能实训;“A”指开展的职业技能考证等培训;“B”指在寒暑假进行的社会实践活动。

3.更新教学方法

建立仿真实验室、多功能教室、情景教室等,在教学过程中特别是实践教学中运用仿真技术、虚拟技术、计算机网络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在仿真或模拟的环境中强化技能训练。增加工艺性、设计性、综合性的项目式实验、课程设计、实训课题,以“全真”或“仿真”的职业任务作为学生的实践学习项目,强化学生的职业实践训练,提高其技术应用能力,同时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校内实训基地采用5S管理方式,更接近企业技术发展的水平和实际职业环境。企业和学校合作建设校内实训室,通过师生双边教学完成教学目标和任务。加强校企互动,为学生提供企业实践机会,由模拟职业环境转化为真实职业环境,使学生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实现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互动。

4.完善考核制度

“工学互动”人才培养途径改变了学校对学生考核的单一性考核方式,改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完成,这也是为了统一学校和社会的人才标准,实现学校培养的人才和企业岗位需求的衔接。

考核要求首先是内容拓展化,考核不再只是针对学生的学习成果,更注重学生在学习和工作中表现出的态度、品质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其次,考核方法的过程化,即考核不是一次性的,而是嵌入在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工作任务的整个过程,实现结果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的有机结合;再次,考核执行的多元化,把自评、互评、企业评价、教师评价结合起来;最后,采用岗位竞争、述职报告、圆桌讨论、主题答辩等多样化的考核方式。

三、深化“工学互动”人才培养途径的思考

“工学互动”是一种新的培养途径,我校对其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价等四个维度进行了改革,并尝试进行“工学互动”人才培养途径。在具体实施中出现了不少问题,为了使该培养途径有效地进行,笔者认为今后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1.政府的支持和推动

笔者认为“工学互动”人才培养涉及到学校、企业、政府三方面的因素。一方面,学校可以通过产学研合作、降低企业参与成本、企业优先录用优秀毕业生等手段吸引企业的参与;企业可以解决技术力量不足、员工培训成本降低等现实问题,双方可以通过签署协议、合同建立合作关系;另一方面政府需要出台一系列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鼓励政策,通过政策法规明确培训者和受训者的权利和义务,并规范校企双方的行为。

2.建设一支双师型队伍

为了培养出“实用型”而非“学术型”人才,高职院校必须建立双师型教师队伍,教师必须既有扎实而丰富的理论知识,又有娴熟的实际操作技能;既要能讲课、又要懂技术,能理论联系实际将知识和技能有效地传授给学生。目前高职院校的教师普遍缺少实践,为改变这一现状,笔者认为可以建立一个开放互动的教师团队:一是鼓励教师定期到企业参加生产实践或直接担任企业兼职工程师,这样教师可以亲临现场和职场,发挥其“工学互动”的带动作用;二是使学校的教学科研与企业的生产项目相结合,教师在为企业解决实际生产问题的过程中深入企业,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三是从企业引进一定数量的专业人才到学校任教,或聘任企业工程师、企业老员工作为学校的兼职教师。

3.编制一套实战特征的教材

传统教材缺少与实际的直接联系,主要用于呈现和传授显性知识,对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帮助十分有限。“工学互动”人才培养途径作为一种新的培养形式,打破了原有的课程体系,所以需要一套具备实战特征的教材。该教材必须紧密结合社会实际,坚持“必需、够用和求新”的原则,鼓励由高职院校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或来自企业的兼职教师共同编写讲义、工作页等。既要有校内的理论和实践内容,又要有企业生产实践的指导性内容;教材内容的编写可采用多种方式,如项目驱动式编写教材,有助于启发学生创新意识、引导学生思维的发展。同时教材要注意知识的更新,及时吸纳本专业最新的科研成果,吸纳企业采用的新材料、新技术和新工艺,保证学生知识学习和岗位需求的一致性。

4.实行规范化的教学管理

“工学互动”人才培养途径要求学生走出学校进入企业,因而学生的管理方式由面对班级管理变为面对学生个体管理,由过去的静态管理变为动态管理。笔者认为可以尝试“三导师制”对学生实施全方位管理,即一名导师由学校专业骨干教师担任,主要负责专业理论和基本技能的传授;一名导师来自于企业,由企业的工程师、技术员担任,主要负责学生在企业实习阶段的训练与指导;另一名为职业规划导师,由学校的辅导员担任,指导学生的职业规划,引导学生的成才发展。

人才培养的标准和途径 篇3

纵观国内“三个自信”的研究, 主要围绕“三个自信”的内涵、意义、价值、途径、依据等方面展开, 且取得了许多有价值的成果。围绕“三个自信”的研究, 湖北社科兴起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讨论和研究, 启发人们对如何建立理论自信、如何建立中国特色学术话语体系进行深入思考, 在全国理论界引起强烈反响。与此同时, 湖北高校围绕“三个自信”展开积极深入的探讨和研究, 湖北高校展开的“三个自信”视域下高校思政课教学评价体系尤其引人注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是党和人民90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 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 必须进一步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宣传教育的主阵地, 高校思政课教师, 既是“三个自信”主体, 又是“三个自信”的建设者。

基于以上理论背景和现实, 对高校思政课教师的“三个自信”进行理论和实证研究, 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对于当代马克思主义的大学生化, 对于大学生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 无疑具有极大的实践和理论的意义。

1. 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三个自信”的内涵

根据认识和实践的辩证关系, 以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之实践的观点作为基本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视角, “三个自信”也可以理解为“两个自信”即“理论的自信和实践的自信”。由此, 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三个自信”的内涵可界定为两个真懂和三认识。两个真懂, 即懂理论, 懂实际。

真懂理论, 即真懂马克思主义特别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是覆盖马克思本人关于未来社会形态、科学社会主义的全部观点和全部学说[1]。马克思主义深刻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 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2]。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与现实问题密不可分, 马克思主义关注人类历史发展的整体性问题, 致力于解决其中存在的一切冲突与矛盾, 马克思主义是与民族、国家、时代等特定的历史时空着力点的结合[3]。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实际情况相结合[4], 指导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理论成果的总称, 是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 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 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丰富发展和创新。思政课教师应正确掌握马克思主义特别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站在时代和思想的最前沿, 秉承实践逻辑, 克服虚无主义, 坚持问题导向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格, 研究和解决思想问题, 人的问题, 以及发展问题, 其中最核心和最根本的是人的解放问题, 进一步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推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发展。

真懂实际, 即真懂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中国历史时期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殊国情, 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走自己的道路, 中国建设也必须走自己的道路。马克思、列宁关于“从资本主义社会过渡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 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的论断, 解决了在资本主义国家, 革命胜利后如何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一般原则问题, 这对中国解决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问题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但是, 中国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家, 历史不同, 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不同, 不论革命, 还是建设, 都不可能从马克思、列宁那里找到现成的答案, 也不能照搬俄国的经验, 必须从中国实际出发, 坚持马列主义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走自己的路[5]。不仅中国革命要走中国自己的道路, 而且革命胜利后搞社会主义, 也要探索出一条适合国情的中国式的建设道路。

三个认识是在真懂理论和实际的基础上, 认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2. 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三个自信”的标准

检验思政课教师是否达到了“三个自信”, 其标准就是看他是否能将马克思主义, 特别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用于教学和教学改革, 并得到大学生的认可;是否能将马克思主义, 特别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用于科研, 并真正解决了中国当前实际中的问题;是否能将马克思主义, 特别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用于服务于社会, 并得到社会认可。简称“三个真用”标准。

第一, 将马克思主义, 特别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用于教学和教学改革, 并得到大学生的认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培养和形成, 至关重要的是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文化引导, 适应大学生需要的价值取向。因此, 教学理念、教育目标、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评估机制都应该以此为导向, 重在素质的教育、人文精神的涵养、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在外化于行及其行为模式的养成上。

第二, 将马克思主义, 特别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用于科研, 并真正解决了中国当前实际中的问题。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大学制度, 其主要的重要的特色之一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特别是当代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作为其根本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应该统领并规制大学的一切工作并体现在大学的各项工作, 不仅仅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任务和工作, 应该是高校的使命, 是高校党政工团、后勤服务、学生社团组织等齐抓共管的系统工程, 唯有此才能搭建一个研究和落实马克思主义大学生化的广阔平台, 这个平台包括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研究、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建设研究、高校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教学及改革研究、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学生化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学生化与党政工团工作研究、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学生化与校园文化建设研究、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学生化与大学生自治组织研究、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学生化与后勤保障工作研究, 等等[6]。

第三, 将马克思主义, 特别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用于服务于社会, 并得到社会的认可。大学生是国家的栋梁, 未来祖国建设的中坚力量, 因此用马克思主义特别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教育武装大学生, 让大学生接受马克思主义, 把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转化为大学生的世界观、方法论和价值观, 成为其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的思想武器, 这不仅是社会的认可, 而且是服务社会的强大武器[7]。

3. 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三个自信”的途径

在实现思政课教师“三个自信”的途径问题上, 主要有两个途径:一是真学理论, 二是大兴调查研究。

真学理论。马克思主义特别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得到大学生的认可, 首先马克思主义进入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的头脑, 才能进入大学生的头脑。从过程的角度看, 前者更重要, 它是后者的条件和原因。

大兴调查研究。毛泽东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调查是研究的基础, 调查是教学的前提, 调查是实现思政课教师“三个自信”的根本途径。

参考文献

[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M].北京:等教育出版, 2013:2.

[2]王锐生, 薛文华.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3:19.

[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3:9.

[4]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3:3.

[5]林蕴晖.苏共二十大与中国走自己的路[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3, (S1) , 3-5.

学生写作兴趣的培养途径和方法 篇4

关键词:写作兴趣;训练方式;培养途径;方法

当前,写作教学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不论从升学考试的分数比例中,还是从社会的实际应用中,我们都可以看出写作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但是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作文始终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学生提起作文就进入“作文难,作文难,提起作文就心烦”的心理状态。所以,在作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对作文的写作兴趣是作文教学的重中之重,也是教育者十分关心的问题。因为写作兴趣是写作活动的依赖、持续和强化的内在动力。大教育家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所以,学生一旦对写作产生兴趣,就会消除对作文的恐惧心理,就会做到写想说之话,表心中之言。为此,本文从采取灵活多样的作文训练方式这一方面来探讨培养学生写作兴趣的途径和方法。

“文章该怎样做,我说不出来,因为自己的作文,是由于多看和练习,此外并无心得和方法的。”“作文能力的提高,主要靠在实践中反复练习,多看多写,勤于练笔。教师应采用多种练习形式,提高学生对写作的兴趣。”所以如何采用多种多样的作文训练形式,直接影响学生对作文的兴趣。老师可以通过不同方式、不同渠道训练学生的作文能力,使作文训练拥有新鲜感和趣味性,自然就能使学生对作文产生兴趣。

一、仿写训练

模仿是人类学习和掌握技能的重要方法之一。模仿的特点在于针对性强,有法可循,既降低了学生的难度,又能收到明显的效果。对学生来讲,我们应该提倡适度模仿和借鉴范文,培养好的文风。即使模仿得比较机械,也应给予肯定。这种学习可以避免打磨掉学生的自我创造能力,而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再创造,找到属于自己的写作风格。就如同一个歌手在没有成名之前,他要学会不同歌手、不同风格的歌一样,然后选择自己最擅长的部分,从而形成了自己的风格,而仿写也一样,它能更好地使学生觉得任何题材、任何话题、任何风格的作文,拿到跟前都没有畏懼感,都能适应。这种形式的作文训练,不仅符合从易到难、由浅入深的学习规律,也使学生可以高高兴兴地采别人的“花”酿自己的“蜜”。学生会在仿写中觉得这样好的作文自己是有能力完成的,也可以写得很精彩,作文便不是什么难事,自然对作文就会产生兴趣。

二、口头作文训练

“口头为语,书面为言。文本于语,不可偏指,因合而言之。”作文教学应从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人手,循序渐进,逐步提高要求。口头作文的训练时机以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安排为主,也可以在“计划外”产生。可以通过小组推荐人选,轮流进行演讲,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感受作文创作感情抒发的快乐体验。也可以进行两分钟演讲。从每天的语文课中给学生“三五分钟”演讲的机会,每天安排一个小组代表,轮流进行。演讲内容教师在课前应该和同学共同拟定,学生的表现欲和自尊心都很强,他们绝不会让一个无精打采,准备不充分的自己展示在大家面前。即使他们开始可能处于较为紧张的状态,当慢慢地适应之后,发现自己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提高,也会对作文产生很高的兴趣,从而促进学生在真正的作文中认真构思,展示自我。

三、作文实际应用训练

语言是重要的交际工具。在作文教学中应同样注重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把作文与实际应用结合起来加以训练。例如,当与父母沟通出现问题的时候,可以通过书信的方式,写一封诚恳的渴望和父母交流的信。在生活中不仅能促进家庭的和睦,还能使学生明白语言表达的重要性。当朋友出现了矛盾,可以偷偷地给朋友写一张道歉卡或和解卡。既避免了当面道歉的尴尬,又很轻松地调解了与朋友之间的关系……这多种多样、别致、有趣的训练形式,不仅使学生在兴趣中写作,在写作中尽兴,而且把作文用在实处,切身地明確了作文的作用。

四、小组互评作文训练

为了调动全员参与作文的批改任务,同时为了学生能更好地在批改中批有所获,教师可以采用小组互评式作文训练方法。以班级人数为主,分好批改小组,在将作文进行分组装订,避开本组同学批到自身的情况。在学生积极参与的同时,既可以达到练笔的目的,也可以培养他们对写作的兴趣。

在此过程中要注意对学生评阅任务的分配,对小组组长职能的把控,二次批改过程中如何把控学生的再创作过程!

总之,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应该积极主动地调动学生的内因,同时也要为学生创造最大的外因条件,努力引导学生,使学生做到作文与生活相结合,向生活中要“米”。这样相互结合,才会很好地激发并培养学生对作文的兴趣,也是解决作文难最有效的途径和方法。

人才培养的标准和途径 篇5

一、对旅游管理类专业双师型教师标准的几点看法

“双师型”教师的准确定义, 目前还没有一个权威性的科学解释。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 我国职教界提出的“双师型”教师、“双师化”教师、“双职称”教师、“双能力”教师、“双证书”教师、“双资格”教师等概念本质接近但表述不一, 目前大多习惯使用“双师型”教师这一称谓。教高厅[2004]16号文的附件《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方案 (试行) 》对“双师型”教师应具备的条件提出了较为详细的标准。[1]该标准从理论上提出了一个较为理想的“双师型”教师的标准体系。由于我国目前各高校的实际情况各有不同, 在实际操作中, 各院校的标准又多种多样。例如天津工程师范学院提出“双师型”和“一体化”教师标准,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参照教育部的“双师素质”说, 另一些学者则提出“一全二师三能四证”, 等等。笔者认为, 根据教育部的相关规定, 结合目前我国多数地方性本科院校旅游管理类专业的实际情况, 对“双师型”教师的界定标准, 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 正确区分定义与等级的不同意义

有些学校规定, “双师型”教师必须“有本专业实际工作的中级或以上技术职称”。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定义”指“对于一种事物的本质特征或一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确切而简要的说明”, 而“等级”指“按质量、程度、地位等的差异而做出的区别”。显然, “定义”与“等级”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是不能混为一谈的。水平高的教师是教师, 水平低的教师也是教师。能力的不同可以用职称的高低以及薪酬的多少加以区别。把“定义”等同于“等级”, 在实践中将会造成不合理的结果, 不利于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例如, 我国目前绝大多数导游人员的薪酬与其导游证的等级没有任何关系, 因此很多人取得初级导游证后, 不会再去考取中级以上的导游证。国家旅游局《全国导游人员、旅行社经理人员人力资源状况调查报告》公布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导游队伍以持导游资格证书和初级导游员证书者占绝大多数, 为96.3%, 中级、高级、特级导游员所占比例极低, 仅占3.7%。[2]有着多年丰富的导游实践经历的导游人员进入高校后, 往往能够把《导游实务》课程讲得生动活泼有声有色, 深受学生欢迎。但按目前规定, 这些导游出身的不能获得“双师型”教师称号, 因为他没有中级以上职业技术资格。因此, 以职称的高低为界定“双师型”教师的标准, 将把一大批实践经验丰富的优秀教师排除在“双师型”教师行列之外。如果把“双师型”教师的这个标准改为“持有本专业实际工作的非教师类职业技术资格证者”可能更为科学更为合理。

(二) 严格规定理论资格与实际资格的关系

在界定“双师型”教师的时候, 非教师类专业技术职称必须与理论课的专业存在密切关系, 才能认定为“双师型”教师, 否则, 不宜界定为“双师型”教师。例如, 一个上“客房管理”课的教师, 如果他获得的非教师类专业技术职称是“律师”或“会计师”, 甚至“导游资格证书”, 则不应界定其为“双师型”教师。

(三) 合理确定教学与科研的关系

有些学校规定“双师型”教师标准之一是:“近五年主持 (或主要参与) 两项应用技术研究, 成果已被企业使用, 效益良好”。这样的规定是不利于旅游管理类专业的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健康发展的。地方性应用型的本科高校, 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办学宗旨,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以培养直接从事生产、管理、服务等工作, 解决实际技术问题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为主要教育目标, 培养的人才有着鲜明的特点, 即掌握应用型知识并具有较强实践能力。这些学校基本上都属于教学型大学, 其科研规模和力量相对较小, 工作的重心应侧重于教学, 不应象研究型大学那样“重科研轻教学”。与其不分层次让所有教师都既要能教学又要会科研还要有实际操作能力, 正如俗语说的“全身都是刀却没有一把锋利”, 不如在层次较低的地方性本科院校中分出一部分教师尤其是“双师型”教师侧重于教学工作, 鼓励这部分教师努力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培养一大批既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又真正具备实际操作能力的“双师型”教师, 解决目前普遍存在的教学质量不高的问题。正如南方科技大学校长朱清时教授所说, 允许教师只教书不做科研。“搞教学的就专心教学, 搞科研的就专心科研。”只有这样, 才有可能使教学质量在本质上得到较大的提高。地方性的本科院校尤其如此。

二、“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培训途径

培养双师型教师的方法, 许多职业院校采用的是在校内实训基地培训、让教师自学、组织教师参加行业培训和职业资格考试、理论教师转型、企业行业人员兼职、通过参与精品课培养教师的“双师型”意识、通过完善教学改革考试促使教师向“双师型”发展[3]等形式。这些培养途径和形式, 并不完全适合本科院校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和培训。本科层次的双师型教师, 不能满足于仅仅教会学生一些操作技能, 还应该从管理方法、经营理念等高度去指导学生思考和实践。笔者认为, 地方性的本科院校培养旅游管理类“双师型”教师最为理想并且又切实可行的途径, 是建设实体企业。

(一) 建设实体企业的必要性

旅游业有“朝阳产业”之称, 目前我国的本科、高职高专、职业学校等各个层次的很多学校都开设有与旅游相关的专业。旅游管理类专业的实训设施, 涉及到导游、旅行社、酒店内的前厅、客房、中西餐厅、咖啡厅、酒吧等设施, 要把这些设施都建起来并且达到一定的档次, 对大部分学校来说, 既无必要也不可能。首先, 绝大部分学校没有足够的资金把这些实训设施都建起来。其次, 即使某个学校想尽办法把这些实训设施都建起来, 这些实训室由于只有一所学校使用, 其利用率将会是比较低的, 这不符合教育部的相关要求。再次, 实训室只能提供一个练习操作技能的训练场所。实际工作中碰到的经营管理上的种种问题, 在实训室不可能得到解决。例如, 在餐饮服务技能实训室, 师生只能在这里练习摆台、托盘、斟酒、折花等操作技能, 餐厅经营运作过程中出现的许多问题, 在实训室里是不可能出现的。地方性本科院校主要的培养目标是应用型的管理人才, 不是操作工。如果没有一个真实的企业实习环节, 如果仅仅在学校的实训室完成服务技能的操作训练, 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将等同于职业技术院校的学生, 未能达到本科生的素质要求。

目前很多院校旅游管理类专业学生的实习方式是到酒店企业顶岗实习。从理论上来看, 这是一种很好的实习方式。但实际操作过程中, 由于校企双方的目的不同, 分歧较大, 在合作过程中出现的一些矛盾难以解决, 例如, 学校希望学生在酒店的不同岗位都有一段工作经历, 而且总的

对高校数学竞赛和数学建模竞赛的思考和建议

丁士锋

(中南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 湖南长沙410082)

摘要:分析高校数学竞赛和数学建模竞赛的异同。对高校数学竞赛和数学建模竞赛提出若干建议。关键词:数学竞赛;数学建模;建议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

数学是一门科学, 也是一门艺术, 更是一种文化。在大学生中开展数学竞赛和数学建模竞赛活动可以视为数学

文章编号:1674-9324 (2013) 09-0116-02

文化在高校中的一种普及。

----------------------------------------------

实习时间不宜太长, 例如不超过一个月左右。而作为酒店, 不可能允许没有任何实践经验的新手在不同工作岗位上象征性地工作几天。酒店希望员工是熟练工, 而且相对稳定, 希望学生在酒店的实习时间最好有一年以上。这些矛盾在目前条件下难以解决。如果学校能够拥有一家属于自己的酒店企业, 诸如此类的很多问题便可以迎刃而解。学生的实习问题得到了解决, 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和训练也可以通过在酒店企业挂职而得到很好的解决。学校的教师到外面的企业挂职锻炼, 从理论上分析是一个很好的培养培训途径, 但实际上由于体制等种种原因, 可操作性不强。

因此, 建设一个真实的旅游企业, 对于以培养应用型旅游管理人才为培养目标的地方性本科院校旅游管理类专业来说, 是非常必要的。

(二) 建设实体企业的可行性

由于旅游管理类专业的实训设施涉及到导游、旅行社、酒店内的前厅、客房、中西餐厅、咖啡厅、酒吧等多方面, 建设实训设施需要相对较多的资金。因此, 大多数学校只能看菜吃饭, 建设一个或几个数量和质量都非常有限的实训室。这些数量上不够完善、质量上不够档次的实训设施, 难以满足实训教学的实际需要。从资金投入方面考虑, 如果一所学校把所有的实训室都建起来, 对绝大部分学校来说, 既不必要也不可能。如果各学校过分强调自我完善, 以自给自足的思维方式去追求“小而全”的实训设施建设, 则很容易造成低水平的重复, 设备利用率不高, 造成资源的浪费。因此, 与其不切实际地追求“小而全”, 不如“优势互补, 资源共享”, 把各学校的资金集中起来统一使用, 使有限的资金发挥出尽可能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我国的一些高校, 已经在“优势互补, 资源共享”方面做出了卓有成效的尝试。例如, 北京学院路一带的16所高校, 学生可以跨校选课。上海的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的学生相互之间可以跨校选课。上海交通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东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4所学校的学生相互之间也可以跨校选课。2009年上海市80%的本科高校参与合作办学, 跨校选修专业39个, 近6000名学生报名选修。这些措施使各校的教育资源得到了非常合理的利用。这样一种资源共享的方式, 完全可以借鉴到地方性本科院校的实训室建设工作上。如果某个城市或某个地区的教学资源在宏观上能进行统一规划, 把各个学校的资金集中起来统一使用, 有限的少量资金就能发挥出较大的社会效益。假设某个城市有共四间院校开设有旅游管理或酒店管理等相关专业, 建设一家小型星级酒店需要资金1000万元。通常, 一所学校的实训资金难以达到投资一家星级酒店的要求。但如果由市政府或有关部门牵头, 把四所学校的相关实训资金集中起来, 再通过争取财政上的适当支持或其他途径, 就有可能筹集到足够的资金, 以股份公司的形式建设一家酒店企业。酒店内除客房、餐饮、前厅、咖啡厅等部门外, 还可设旅行社等旅游企业, 使该企业的业务涵盖旅行社、旅游饭店、旅游交通三大支柱。酒店除极少量的专职员工聘请职业经理人担任外, 其余管理层和操作层的大量岗位便可由教师和学生轮流担任。各学校在排课的时候可统筹安排, 需要到酒店任职的双师型教师, 可把他们的课全部排在上午或者下午, 以便腾出时间给他们处理酒店的事务。这样一个企业, 将使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培训及学生的实习问题全部得到妥善解决。

这样一个主要由学校里的教师和学生经营管理的酒店能否在市场上生存?笔者认为, 如果不作太高的盈利要求, 或只要求能维持正常经营, 不在利润上给予压力, 这样的酒店是完全可以在市场上生存甚至发展的。

(三) 规范“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必要措施

对于符合规定、获得了“双师型”教师称号的教师, 必须进行规范的管理, 制订相关的训练措施和管理制度, 确保双师型教师的质量。例如, 必须在制度上保证“双师型”教师真正具备实际操作能力而不是“山寨”的双师型教师。对于那些只是考取了非教师类职业技术资格证书的教师, 必须规定他们在相关专业的行业从事相关实际工作一定时间, 才能授予“双师型”教师称号并享受相应待遇。取得“双师型”教师称号以后, 还应该规定每年都有若干时间在相关企业从事实际工作。例如规定持有导游证的双师型教师, 每年必须有若干时间到旅行社从事导游工作;持有酒店经理资格证的双师型教师, 每年必须有若干时间在酒店从事酒店管理工作, 等等。只有这样, 才能确保“双师型”教师不是一个流于形式的称号, 确保双师型教师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梁快.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认证标准体系研究[J].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 (2) :67-71.

[2]王立升.旅行社高素质导游人才流失现象及对策研究[J].中国商贸, 2011, (06) :148-149.

人才培养的标准和途径 篇6

高等职业教育以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技能型专门人才为主要任务。因此, 高职院校培养的目标规格和层次必须满足行业企业生产一线用人的要求和标准, 即培养目标与行业企业的岗位标准相一致。

培养具有行业标准的高技能型人才是行业企业对行业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根本要求, 也是行业高职院校的责任所在。那么, 行业高职院校如何培养高技能人才, 培养基于行业标准高技能人才的有效途径有哪些?本文将就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二、基于行业标准的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

(一) 构建基于行业标准的人才培养模式

高职院校具有“职业性”的共同特性, 行业高职院校还具有“行业性”的特色, 构建基于行业标准的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是行业高职院校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有效途径。基于行业标准的高技能人才培养, 强调在办学模式上依托行业标准, 探索产学研合作的具体形式;在专业建设上基于行业标准, 积极开展专业教学改革, 参照职业岗位任职要求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基于行业标准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 是行业高职院校对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进一步探究与实践。

行业高职院校是由行业举办的职业院校, 学校与企业在产学研合作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 行业高职院校也应充分合理地利用这一有利条件, 形成适应行业高职院校的产学研合作特色模式。基于行业标准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 通过行业标准这一行业企业共同遵守并有效实施的规范性文件, 深入收集、归纳、提炼行业企业所需的核心职业能力, 将行业企业的核心能力要求融入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 有效地对接岗位群, 从而保证产学研合作的可持续性和发展性, 最终推动产学深度融合。

基于行业标准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保证了高职院校和行业企业在物质和精神层面的多层次、全方位的深度合作, 行业标准为高技能人才培养提供了导向性意见, 实现了校企互利互惠共同发展。同时, 由于行业举办的职业院校大都在承担高职教育教学任务的同时, 也承担为行业企业职工的技能培训任务, 所以, 基于行业标准的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对象, 不仅包括高职院校的在校生, 而且包括行业企业的在职人员, 保证了行业企业积极参与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来, 并且实现了以需求为导向, 为产学研深度融合、为校企深层次合作奠定了重要基础。

因此, 构建基于行业标准的人才培养模式是行业高职院校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有效途径。

(二) 将行业标准引入到课程体系建设以及课程建设

构建与行业职业标准相衔接的人才培养教学体系。按照行业标准和相关专业岗位群的职业能力要求, 进一步强化专业设置与岗位群核心技能相对接, 将行业的职业标准及职业岗位所需的关键能力培养融入到专业教学体系中, 对照行业的职业标准制定课程标准以及评价标准体系。

专业建设融合行业标准, 依据行业标准进行课程改革, 重点培养学生的岗位技能以及岗位技术标准。在课程改革方面, 要依据行业标准, 构建体现核心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 形成课程标准。根据企业的用人需求, 与企业共同开发符合行业企业职业岗位任职要求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 建设基于行业标准的精品课程, 以及融合行业标准的高职教材。

同时, 基于行业标准的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是通过行业企业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来实现的。融合行业标准的专业建设和依据行业标准的课程建设, 充分保证了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完全满足行业企业的需求, 同时兼顾其在相关行业从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是电力行业举办的高职院校, 构建了“标准导入, 企业全程参与”的人才培养模式, 就是将电力行业的标准与专业建设对接, 企业全程参与人才培养, 将企业的新标准、新技术以及新的管理规范引入到专业建设中。校企合作制定各专业的专业建设标准 (以下简称专业标准) , 专业标准主要包含:专业教学标准, 专业课程标准, 实训室建设标准, 职业资格取证标准以及人才培养方案等。在专业课程标准中, 核心课程全部引入电力行业的标准和规范。

为了将电力行业的标准引入专业建设落到实处, 在行业指导下, 围绕各专业的主要岗位群, 学院收集整理编写了各专业所涉及的电力行业的典型工作标准、管理标准、技术标准 (以下简称专业典型标准) 。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对接专业典型标准, 比如在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供配电使用技术中, 其工作标准中就引入了变电检修工岗位以及维修电工岗位工作标准;其管理标准中就引入了变电检修管理标准、变电设备故障抢修管理标准、生产器具管理标准以及电力安全工作规程 (变电站和发电厂电气部分) 等;在技术标准中就引入了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以及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等。

当然, 行业标准与高职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标准在对人的培养程度方面要求不完全一样。行业标准中对人才的要求与标准通常只是行业的职业岗位任职的最低标准或者入门要求。同时, 行业标准存在时效性甚至滞后性。因此, 在人才培养目标上, 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要高于行业标准的要求,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中的教学内容要涵盖行业标准中的内容, 而有些内容则要超越行业标准的要求。基于行业标准的高职教学体系与社会职业发展紧密联系, 具有动态性。

(三) 行业标准引入校内外实训条件建设和管理

职业院校的实训室功能定位是满足学生职业技能训练的要求以及职业资格鉴定的要求, 如何才能达到这些要求, 其标准是什么?笔者认为职业院校的实训室就应该以行业标准去建设, 要符合行业的技术标准, 符合行业岗位的工作标准和管理标准。同时在实训室的管理上也要按照行业企业的管理标准进行管理, 让行业企业的管理标准融入实训室的建设和管理中。

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的电动机控制综合实训基地, 在技术标准方面就引进了《GB50052-2009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等国家标准以及电力行业标准《DL/T339-2010低压变频调速装置技术条件》等。在管理方面引进了生产器具管理标准、变电检修管理标准和变电设备故障抢修管理标准等电力行业的管理标准。在工作标准方面, 引进了变电检修工岗位工作标准等电力行业工作标准。

学生在实训的过程中, 不仅训练了技能, 也逐渐了解、熟悉和掌握了电力行业的相应岗位群的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

(四) 在校园内形成具有行业标准的企业文化氛围

高职院校办学以社会需求为目标, 以职业能力为本位, 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必需具有职业特色, 作为行业高职院校其校园文化也自然需要具备行业特点, 高职院校校园各种活动中要处处凸显“职业”的特性和“行业”的特色, 在校园文化的精神层面融入行业企业的文化, 在校园文化的管理层面借鉴行业企业的管理规范和管理标准。

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就引进了电力行业的优秀企业文化。在理念层面, 学院特聘国家电网公司特等劳模, 合肥供电公司的邓玲作为学院兼职教师, 做客学院“企业文化大讲堂”, 诠释企业“诚信、责任、创新、奉献”的核心价值观;在精神层面, 引进了安徽电网公司的“四特精神” (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奉献) ;在管理层面, 引进了电力行业的管理标准, 进行学生管理;在技术层面, 还引进电力企业的安全管理标准。

职业院校在引进和吸收新设备、新工艺、新标准、新规范的同时, 引进和吸收企业优秀管理文化、安全文化、制度文化, 将企业文化融入校园文化, 在校园中感受行业职业氛围, 了解、熟悉、适应行业企业的管理标准 (规范) , 增强对企业的认同感, 这是行业企业标准对接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又一有效途径。

(五) 将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

教育部教职成[2011]9号文中明确指出, 要求职业院校将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基于行业标准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是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融通的模式。

职业技能鉴定制度是劳动就业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 它按照国家制定的职业技能标准或任职资格条件, 通过政府认定的考核鉴定机构, 对劳动者的技能水平或职业资格进行评价和鉴定, 对合格者授予相应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

行业标准明确了行业生产一线专业岗位的设置、职责任务、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评价方式, 它是由各行业独立发布的一个技术规范。职业资格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共同点是对岗位任职所需要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要求。

融入行业标准的人才培养方案, 在使学生获得毕业证书的同时, 又获得职业资格证书, 将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有效途径。

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有专门的技能鉴定机构, 具备电力行业相关工种的职业资质鉴定功能, 如变电检修工等, 通过技能鉴定可以很好地将电力行业标准落实到高技能的人才培养过程中。

当然, 职业资格是进入某一行业的最低标准, 且目前我国职业技能鉴定还存在不足, 如部分职种鉴定内容陈旧, 甚至部分新行业还没有行业标准;高新技术引入迟缓;创新能力、职业竞争能力的考核比较缺乏等。因此, 在进行职业技能鉴定的过程中, 要注意新标准、新规范和新技术的引入。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使职业技能和高职教育有效地衔接起来, 以实现用人标准与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协调一致。

(六) 培养熟悉行业标准的“双师结构”师资队伍

培养熟悉行业标准的“双师结构”师资队伍是适应行业需求培养高技能人才的保障。

通过各种渠道培养专任教师, 使其熟悉行业标准、行业规范, 让专职教师取得相关岗位专业技能培训教员和考评员资格证书, 使之成为行业技能鉴定培训考证的培训师。培养熟悉精通行业标准的“双师结构”队伍, 让专业教师熟悉行业企业的标准并能及时更新。同时, 让精通行业标准的兼职教师参与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来, 将行业企业的新技术、新标准、新规范落实在教学过程中, 尤其是实践教学中。建设一支精通熟悉行业标准的“双师结构”教师队伍, 不仅是行业企业高职院校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 也是有力保证。

三、结语

作为电力行业举办的电力类高职院校, 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承担着为电力行业培养高技能人才的使命, 必须紧跟行业技术进步、管理进步, 引进电力行业的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工作标准, 努力实现将行业标准融入高职的人才培养。

利用行业办高职院校校企天然的联系和紧密的合作关系, 构建基于行业标准的人才培养模式;将行业企业标准引入课程体系和课程建设体系, 引入实训条件的建设和管理中;建设具有企业文化特色的高职校园文化;将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有效对接;发挥“双师结构”教师队伍的关键作用, 行业高职院校就一定能培养出基于行业标准的高质量的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虞浩清.按行业标准制定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J].机械专业教育, 2011 (7) .

[2]陈献礼.浅谈国家职业标准与高职高技能人才培养[J].天津职业大学学报, 2006 (3) .

[3]吴万敏, 姚琳莉.论行业高职院校基于行业标准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之必要性[J].高教探索, 2010 (6) .

[4]张辉, 吴万敏.高职教育产学合作长效机制论略[J].高等教育研究, 2008 (11) .

[5]刘丽娜.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在全国职业院校开展卓有成效的职业指导和创业教育——中国职教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就业导向、职业指导和创业教育专题论坛综述[R].2006 (20) .

[6]龚雯.基于国家职业标准的高职教学体系模型[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9 (26) .

[7]朱飙.专业建设标准——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 2013.

[8]朱飙.电力行业典型工作标准管理标准技术标准——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 2013.

[9]孙静华, 胡冬梅.高职院校校企文化对接与融合的研究[J].教育与职业, 2013 (21) .

[10]赵岩铁, 赵磊.高职院校办学融入企业文化的措施探索[J].教育探索, 2012 (9) .

[11]陈祥明, 杨圣春.新能源新技术与人才培养[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 2013.

探索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模式和途径 篇7

钱学森曾说过,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新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性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因此,培养大量的一线创新人才,是当代中国高等教育最重要的历史使命。鉴于目前高校的学生管理模式存在严重弊端,对创新型人才培养造成了巨大的束缚,只有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学以致用的理念,以项目管理的方式,创新管理理念和工作方式,从传统的落后的学生管理工作模式中走出来,更新管理观念,转换管理职能,以新型的管理机制,才能更好地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出大量的创新型应用人才。

1 现有学生管理模式的几个主要弊端

现有模式的首要问题在于,过于注重课上教学,对课后生活和工作缺乏规划。课上教师只管口头讲授,学生只需被动接受,机械重复书本上的理论知识,然后再通过考试用以测量学生对知识的书面掌握程度,在下课后,学生基本处于无人看管的放羊状态,这种管理方式,使学生完全陷入被动,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与创造性、想象力、独立思考的办学宗旨相去甚远,根本不适合社会和经济发展的真实需要,而且逐渐导致形式主义和应付主义盛行。

其次是组织结构设置不科学,针对性不够,不贴近生活,不利于了解学生动态。虽然各院系都直接设置了辅导员对学生课后的学习和生活进行指导,事实上,一方面是辅导员数量不够,远远不足以完成对每一位学生进行调研、跟踪的任务,另一方面是辅导员的直属上级对此项工作的重视程度太低,导致辅导员在发现问题的时候无法及时处理,甚至找不到相关的责任人协调解决,往往需要积聚到一定严重性时,问题才能得到关注。

这样的学生管理模式,忽视了外部环境的变化,仍然遵循以前的封闭式体系,为管理而管理,对培养出一大批机械、格式化的学生起了不可推卸的负面作用,同时,学生在课后的时间并未取得应有的效益,与社会脱节,实践创新能力受限,个性发展受限,远远低于现实发展需要。

2 引入项目管理理念,明确角色和岗位职责

项目管理是遵循系统思想的理念,以高效的组织形式,对项目进行合理的计划、组织、协调、评价,通过对人力资源的有效配置和激励,优化动态管理和项目目标。在创新型人才培养过程中,项目管理的理念体现为,依托一定的组织结构,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利用辅导员的主导作用,优化管理进程,提升课后学习和生活辅导效果。

在现有的组织架构中,精确定位辅导员和学生的角色,明确其岗位职责。

首先,把辅导员定位成项目经理,是项目实施的管理者和领导者,负责整个过程的组织、计划、安排和具体实施,直接对项目负责。这要求辅导员从原来的执行者向组织者的角色转变,除了应当具备优良的道德品质和知识水平外,还要有一定的系统思维能力、管理能力和创新变革能力。其工作职责主要包括三点:作为沟通联络者,与学校管理层、教师、社会保持良好的人际沟通,综合分析各种信息后及时传递给学生;作为资源分配者,对各种校内外资源,按一定的顺序和规则合理分配给学生;作为应急负责人,及时处理各种突发状况。此外,在这个过程中应当对辅导员充分授权,调动其主动性和积极性。

其次,把学生定位成项目成员,是项目实施的具体操作者和执行者。必须对每一位成员进行调查研究,掌握其行为动机,激发内在潜能。这个过程中,职业生涯规划是一种较好的方式,通过对学生的职业兴趣、职业能力、通用技能、职业价值观、个性特征进行综合分析,融合了自我分析、教育背景、家庭环境、职业环境、社会需求等内外部外界资源,明确其职业目标和职业发展路径。由于大学生大都处于人生探索期和迷茫期,对自己的前途不甚了解,非常需要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指导。辅导员要利用各种工具,例如专业化的测评系统,花大力气助其理性、科学、客观地认识自己、认识社会,之后明确自身定位,开启独立思索能力,强化自主意识,激发主动积极性,一举奠定基础。

3 引入新型管理理念和管理意识

因为高校办学体制不断改革,所肩负的职能不断扩大,因此培养的人才也从专业性向多元化发展。对应的学生管理机制必须适应体制改革、适应培养创新型人才,有利于创新教育的实施和创新型人才的成长,通过管理创新来实现目标。具体说,应该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从观念到操作,从思想到内容进行深刻而全面的变革,落实到学生管理工作者层面,必须改变原有的学生管理模式,实施创新型学生管理机制,向管理要效益,向学生要效益。

传统教育的学生管理工作要求管住学生,约束学生,不乱说乱动,使学生安分守己,循规蹈矩,这种模式极大限制了学生的个性和兴趣,抑制其自主创造性,对此,必须摆脱传统管理模式的束缚,更新观念,对工作职能进行重新定位。

首先要树立新的价值取向。坚持育人为本的方针,着力于培养学生的优良个性品质、发挥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使之成为学生管理工作的终极目标。把考核标准从原来的“只要学生老实、平稳就好”转变成“为学生的个性和兴趣提供足够的条件和氛围”。所以,在实际工作中,只要有利于张扬学生个性、发挥学生潜能的行为和活动,就应予鼓励、支持,对抑制学生个性和创新性的管理条文、行为、活动应该马上改革,以相当弹性的管理,营造出有活力、有激情、充满生机团体氛围。

其次要树立新的管理理念。完成三个转变,其一是树立管理即服务的理念,从原先的管学生转成一切为学生服务。我们的主要任务是给学生提供成才的条件和机会,给学生创造一个优良的环境与平台,让其可以充分激发个性潜能;其二是树立学生是管理的主体的理念,从原先居高临下的单向教育态度,转成为和学生民主协商,引导学生参与自我管理,特别是对一些具有较强组织领导才能的学生,应当予以重点培养;其三是树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的理念,从原先以辅导员的权威让学生服从的师生关系,转为充分尊重学生人格、平等相处的朋友关系。只有实施全新的学生管理机制,遵循民主和谐的原则,才能为培养学生创新素质提供前提条件。

4 创建新型高效的学生管理工作模式

首先一点,要建立以学校为主导、学生积极参与的民主管理方式。在制定在校期间纪律、文明礼仪等方面的有关规定时,充分尊重并吸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既遵守了学校育人的正确意志,又能获得学生的真诚认可。不仅解决了制度建立的群众基础问题,更解决了规章制度与学生的心理不一致的问题,符合学生实际,发挥学生的创新潜能。学生参与的民主管理模式,对于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主体意识、实践能力都能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

其次,必须明确辅导员的工作职责。根据有关文件的定义,辅导员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事实上,辅导员介于专职教师和管理人员之间,两面不讨好,甚至部分辅导员因不是专职教师而没教师资格证,甚至不少高校把辅导员当成行政办公人员,对其工作报以可有可无的模糊态度。

其三,转变工作思路,突出实习实践。创新型人才的特点是动手操作能力强,所以辅导员应创造各种条件,加大对学生第二课堂实践教学的投入力度,突出对实习、实训等环节的管理。着力培养学生的诚信度和团队意识等综合素质。

其四,高校应加大对学生管理干部的培养力度,加强培训。通过提高学生工作管理人员的待遇,配备充足的人员,并提供有针对性的培训,提高其理论水平,构建一支稳定的管理队伍。

其五,在工作范围上,采用全员参与、协同管理的方式。全员齐抓共管的好处在于,不至于让管理者疲于奔命,其它成员袖手旁观,能使人人对学校负责,人人对学生负责,而且充分发挥了直接管理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机形成为学生管理工作的合力。另外,这种管理方式容易体现个性。在学生管理工作中,有关各方协同管理的模式不但体现了管理的统一要求,又突出强调了主要管理者在日常工作中的个性和创造力,为发挥学生的创新潜能提供了必要条件。

其六,实行学生自主管理模式。通过学生的自我教育,充分体现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高校学生本身已具备一定的自我管理能力,一旦激发其积极性和创新潜能,工作业绩将会令人刮目相看。

其七,广泛开展创造性教育。这种教育方法以弘扬人的主体性、开发人的潜能、发展人的创造性、培养人的健全人格为目标,由创造型的辅导员通过创造型教育方法大量培养出创造型学生,前提是必须尊重个人的潜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功能。

其八,必须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随着社会改革的进程不断加速,变化节奏越来越快,学生经常会遇到困难、挫折,甚至失败。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应当着力培育良好的心理素质,逐渐养成坚强的意志,具有百折不挠的毅力。在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指引下,学生能正确认识问题,才能不断战胜困难与挫折,才能勇往直前。

最后一点,提高辅导员的创新意识非常关键。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与生俱来,但一定是在具有创新意识的辅导员的组织、引导、培养下才能逐步形成。建设具有强烈创新意识的学校管理人员队伍,是实现创新教育的关键。

总的说来,不管是我国还是西方发达国家,对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理念都是相同的,灵活开放的制度体系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法理基础,尊重、提倡个性和创造性思维是创新的基础理念,通过发挥辅导员队伍的创新能力,更新传统观念,开辟工作新思路,大胆实践,在增强基础教育、拓宽知识面、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的重要前提下,使教学、科研、生活、学习和社会实践等几方面有机结合,一方面使学生具备较为扎实的基础知识,掌握基本的专业技能和管理技能,另一方面具备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自我管理,学以致用,才能迅速适应社会需求,融入到创新型国家的建设大潮中去。

参考文献

[1]樊华等.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目标与途径[J].辽宁教育研究,2006,(10).

[2]刘天娥.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农业教育研究,2008,(1).

[3]罗娟娟.基于项目管理思想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职业教育研究,2012,(1).

[4]钟宇.浅谈构建新型学生管理机制促进创新型人才培养[J].辽宁师专学报,2012,(3).

[5]杨鑫.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视野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创新与思考[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2,(12).

企业留住人才的途径和方法 篇8

一、建立公平的激励机制

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充分发挥, 很大程度决定于人才所取得的工作绩效与所获得的报酬是否相等。相等就会产生满意感, 就会体验到满意感, 也即公平感。美国心理学家亚当斯于20世纪60年代首先提出了公平理论。他认为, 激励中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个人对报酬结构是否觉得公平。人的公平感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人们将觉得自己在工作中应该得到的报酬与其在工作中实际得到的报酬相比是否相等。相等时, 觉得企业对他是公平的, 他会感觉到满意;不相等时, 他就会觉得不公平。二是人们主观地将他对工作的投入同别人的相比, 觉得是否得到公平或公正的报酬。两者投入与收获之比相等, 就会产生公平感。否则, 就会产生不平感。当人才在工作中产生不平感时, 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就会受到严重影响。所以企业倘若论资排辈, 不恰当地运用酬金、晋职等手段, 不仅收不到预期的激励效果, 反而会挫伤人才的积极性, 甚至导致人才的离去。

建立公平的激励机制, 无疑是有效解决企业论资排辈管理模式的一剂良方。在这方面海尔集团的做法很值得我们借鉴。用张瑞敏的话说:你有多大能耐, 我就给你搭多大的舞台。给人才施展才能的舞台, 拓展事业发展的空间, 即使是失败了, 人才的心里也不会有不平感, 失败只会促使他吸取教训, 更加努力地去获取成功。在海尔, 由于业绩显著, 临时工可变为合同工, 合同可变为固定工, 还可变为车间主任, 在晋职加薪面前人人平等。

二、营造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 是指人们在进行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过程中发生、发展和建立起来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企业, 营造一个平等、团结、信任、互助的人际关系环境, 保证人与人之间信息和情感的畅通无阻, 是每位员工所向往的。只有在这样的环境里, 员工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 人才也才能为企业创造出最佳的绩效, 企业也才能最大限度地开发现有的人力资源。很难想象, 一个互不信任、互相提防、人际关系复杂, 甚至是勾心斗角、尔虞吾诈的企业, 是可以留住人才的。营造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环境, 不仅可以使人才安全放心、全心全意地搞好工作, 更可以使企业树立正气, 积极化解各种冲突与矛盾, 减少不必要的内耗, 使企业得以持续快速的发展。具体可从以下方面努力:

1. 培养互信的企业文化。

要营造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环境, 首先要培育一种互信的企业文化。领导对人才的信任是留住人才、发挥人才应有作用的基础。领导要做到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为人才开展工作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给人才相应的自主权, 对工作中产生的问题给予协调解决, 而不是朝令夕改、事必躬亲, 出了问题推卸责任、指责他人。美国王安电脑公司在创业及鼎盛时期其总裁王安不仅理解他的员工, 更是信赖他的员工。他说, 对员工的信赖是王安公司得以生存的基础。每个人都期望能得到对方的理解, 这对人才来说表现得尤为突出。如有一次, 一个研究对数计算器的工程师告诉王安, 公司的工作计划同他在几个月前达成的夏季度假租房协议发生了冲突, 王安听后当即表示, 如果因为工作问题打乱了他的个人计划, 他可以用王安自己的别墅去度假。这件事使工程师备受感动, 为了研究课题项目, 他不仅没有去别墅, 反倒把自己整个假期都搭上了。王安电脑公司的人才很少流失, 这与总裁对人才的理解和信赖是分不开的。领导与人才、人才与员工的相互信任, 才能保持企业的活力和高效, 也只有这样才能留住人才, 充分发挥人才的智慧。

2. 培养团结互助的企业文化。

随着我国市场机制的逐步建立, 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 企业内部员工之间的竞争同样也十分激烈, 但员工之间的竞争, 是一种比学赶帮超的竞争, 绝不是那种你死我活的敌对式竞争。要使员工之间的竞争成为前一种竞争, 就须培养一种团结互助的企业文化。让人才、员工都融入到这一企业文化的大环境中去。作为人才要克服恃才傲物, 不喜欢与他人合作的个性, 在崇尚对科学追求的同时, 也要崇尚相互合作, 帮助并指导员工开展工作;作为员工不能因才生嫉, 要虚心向人才学习, 注重相互之间的沟通, 以合作求竞争, 以竞争促高效, 养成注重协作的团队意识。

三、加强企业领导的情感激励

随着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程度的提高, 企业员工对自身价值的认识和需要将呈现出多元化、多层次、多变量的发展趋势。在人才的多元需要中, 精神需要不断增加, 并在一定程度上会起到支配主导的作用。因此, 加强企业领导的情感激励, 对人才的思想、心理和行为进行恰当的诱导、控制和协调, 就能满足人才的精神需要。人才的精神需要得到满足, 其发挥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 有时会远远超过物质需要得到满足所产生的效果。加强企业领导的情感激励, 可从以下方面努力:

1. 倾听人才的呼声。

在企业中人才是引人注目的, 较高的薪资和优厚的福利本已让人妒嫉, 加上其工作的个性, 难免会招来这样那样的闲言碎语, 甚至是人为的干扰, 这对人才全身心投入科研或工作会产生严重影响。因此, 作为企业领导要经常深入基层, 倾听人才在科研工作中所面临的困难和需要的帮助, 对人才在工作压力下形成的“个性”要给予理解和宽容, 对人才思想作风方面存在的问题, 则应坦诚相见、及时提醒。既要尊重人才的个性, 发挥其长处, 满足其精神需要, 又要帮助其解决工作过程中产生的问题, 取得成就, 满足其物质需要。

2. 解除人才的后顾之忧。

要使员工心甘情愿地留在企业, 专心地为企业服务, 很重要的一条是企业领导要解除员工的后顾之忧。对人才则更应如此。曾连续五年被评为“中国十佳合资企业”的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的领导, 在这方面为我们做出了榜样。公司中的中国员工不少人既想要合资企业的高工资, 又想得到以前单位原有的福利。这在外方人员观念中, 公司只给员工工资, 不存在什么福利。公司中外方高层领导经过几年的磨合, 终于形成了共识, 在员工待业、就业、退休保险、人身保险、医疗保险和住房等一系列福利方面, 形成了一整套政策, 从根本上解除了员工的后顾之忧。人才的后顾之忧在于科研的失败、创新的难产。为解除人才的后顾之忧, 企业领导不能因人才的一次创新的成功或失败来下结论, 而应多体谅人才工作压力大和创新的艰难, 从实际情况出发来总结评价人才的工作业绩, 鼓励帮助他们取得创新的成功。

3. 想人才之所想, 急人才之所急。

人才培养的标准和途径 篇9

内容摘要:高考试题的阅读能力应从两个方面培养:一是阅读心态的培养,二是阅读技巧的培养。

多年来通过对高考试题的不断研究,我发现能否正确地阅读高考试题是学生成绩好坏的关键。那么怎么才能进行正确地阅读,获得较高的分数呢?

在培养学生读题能力方面,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做了以下的尝试:

首先是给学生以信心和勇气,教会他们如何以正常的心理去对待这些题目。要求他们既不要过于看重,也不要过于看轻。抱着会了就解,不会的努努力,真的做不会,也没有关系,进行自我安慰:象我这样的程度的学生还不会,就更不用说其它的不如我的人了。这样一想,也许你就放松了

树立了正确的审题观,剩下的就是运用阅读的技巧去读题解题了。高考历史技术性阅读能力又包含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题目的阅读能力,一是文言文材料的阅读能力,三是现代文材料的阅读能力,四是历史地图的阅读能力。我觉得在读题的时候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不要慌,一定要把题目看完,如果是材料解析题的话,得从头到尾一字不漏地看完,一看要求,二看内容,三看注释。写在题上的都是信息。其次是认真阅读题目所给的要求,就是要你做什么的。如2001年全国高考有这样一个题:就是关于日本对台湾的经济掠夺的题中,最后一问是这样问的:分析台湾与日本的贸易关系对台湾的经济影响。这个题看似简单,但很多同学都没有注意到“经济”二字,所以在问答的时候大都答成了“台湾成为日本的殖民地”。殖民地是一个政治概念,也就是说是日本对台湾侵略的政治影响而不是经济影响。如果考生能够认真读题,注意这两个字的话,就会得出台湾成为日本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这样的结论来。

高考对学生阅读能力的考察上不仅体现在对题目本身的要求上,更多的则是体现在对材料的阅读上。材料的题材可以是多种多样的,比如诗歌、历史图片、文言文、冗长的复句,这些都要求考生们平时要养成能够阅读各种材料的能力。

首先我们来看看诗歌式的材料题:2002年上海高考题中有这样一首诗:“开元之末姚宋死,朝廷渐渐由妃子;禄山宫里养作儿,虢国门前闹如市。”--元稹《连昌宫词》。

这短短的几十个字,根本解决不了学生对这首诗的疑难。“姚宋”教材上讲的有,学生应该知道,“妃子”学生也能够猜得出来,禄山养作儿,虢国门前闹如市。这些学生怕是不知道,所以如果不以丰富的历史知识作基础,恐怕这个题是做不出来了。因此,教师在平时的课堂上,要进一步对课堂的内容的进行扩充,同时还要培养学生阅读诗词的能力。

其次是关于历史图片的阅读,是许多同学们感到头痛的事情。近几年来,图片类的历史题越来越多了。这个特点在上海市历年的高考题中表现得非常突出,全国卷中也有了增长的趋势。所出现的图有历史地图,历史人物图片,历史实物,历史漫画,历史表格等。所有这些图片,反映的信息既是直观的,又是间接的,表面是单一的,内含是丰富的。所以,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老师要对每一幅图所含的信息充分的进行挖掘,然后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学会读图,这样在高考中才不会举手无措。

三是关于文言文的阅读。文言文历来是学生最头痛的事情。高考对文言文对阅读能力的考察难度一般不会高于高中语言的要求。但语文是在老师要求学生读背之后,才能够掌握的。历史材料就不同了,绝大数是学生见所未见的东西,即使再简单,学生也会产生一咱畏难情绪。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有意识地让学生去接触一些文言文,多补充一些史料,并教会学生阅读古文的方法,特别是要结合所学过的教材的有关内容去理解,就更容易把握了。

四是关于冗长复句的阅读。高考出这样的内容不是很多。但也会偶然出现。同学们犯的毛病往往是找不到中心意思。读这类材料的时候,关键是找出中心的词句,是单句还是复句,抑或是句群。是单句的分出主谓宾,意思就出来了;是复句的辨别清是什么关系的复句,哪是正句子,哪是偏句子,其中正句子就是主要意思;是句群的,看看里边的句子与句子之间是什么关系,从整体上把握段落的意思。

论培养运动兴趣的途径和方法 篇10

一、科学安排场地和器材

场地、器材安排得当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和兴趣、建立快乐氛围的前提,是学生完成技术动作、掌握技能的基础。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充分利用场地、器材,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产生参与练习的需要和兴趣。科学设计场地须紧密结合校园特点,通过形象生动的器材摆放和运用各种标志帮助学生尽快掌握动作技能,缩短“泛化”时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教弯道跑时,把场地设计成“八字形”图案。在铅球教学时,设计10厘米一级的距离段,让学生看到远度标志,激发练习兴趣。教师应细心观察和发现器材的客观不足,消除器材不足给学生带来的不想学不愿学等心理。如在球类教学时,一个班50多个学生一般10个篮球,练习传球时可以用其他球代替或者采用分组练习等,尽量为教学提供有利条件。

二、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体育教学要突出“健康第一”的教学思想,确立“就业导向、能力本位、满足兴趣、提升素质、服务就业”的体育教学理念,以育人为目标,以就业为导向,打破以竞技运动为内容、以素质和技能达标为目标的传统体育教学体系,积极探索新型体育课程模式。为适应社会发展和体育教学改革的需要,以学生为本,突出健身性、娱乐性、终身性、全面性、实用性和可接受性。教学内容应具有知识性、全面性、时代性。如太极拳、篮球、排球、足球、羽毛球、网球、武术、形体健美、体育舞蹈等。内容编排突出“探究性”;内容切入密切联系生活体验;内容表达“多样化”。依学生实际选择教学内容、充分体现教学为专业服务的原则。如针对酒店与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开设形体训练课,针对护理专业学生开设养生保健体育课等。且教学内容与目标直接挂钩,支持自主学习方式,重视个体差异,偏重实用性,以学生能力培养为目标,以目标的实现为主要评价指标,以社会与学生为依据,以学科教材为依据进行教学模式、方法设计,创设情境,提高兴趣。游戏具有一定的故事趣味情节,组织起来生动活泼,竞赛性较强,学生在活动中能借助想象,当听到或参加游戏时,情绪高昂,由于游戏的竞赛成分和参加者在游戏中所处的地位或担负的任务不同,个个都力争,学习兴趣浓厚,练习的积极性就调动起来了,避免了常见的“站、等、看”情况,增加了练习的次数和密度。如在100米跑教学时设计快速搬运“西瓜”比赛情景。他们要手抱两个篮球以最快的速度绕过折返标志换抱两个排球再返回要。要让人人都是其中一分子,把全班分成几个小组,看哪队运得又快又稳。创设优美有趣的教学情境,通过角色效应,强化主体意识,同学们兴趣很高,个个跃跃欲试纷纷表示要胜利完成任务。改变灌输式、单一的教学方法,有效应用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使体育教学手段更加丰富化,使学生较快地掌握正确的体育运动知识和技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和兴趣,加深学生对动作技术概念和体育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学习兴趣和质量。如在太极拳教学中利用影碟观看整体与分解动作既形象又直观,可以加深学生对动作的理解,更快掌握动作,增强教学效果。

三、培养合作精神,强化超越意识

在经济一体化与专业分工日趋精细的大趋势下,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已经成为人们生存发展的重要品质。现在的学生习惯了以“我”为中心,唯“我”独尊,常以放大镜看别人的缺点和自己的优点,这是他们走向社会、走向成功的主要障碍之一。青少年心理特点是注意力不集中,易分散,不能持久易疲劳,有较强烈的兴趣性、直观性、情感色彩,为了达到目的,学生只有端正学习态度,纪律好了,课堂教学才能更容易进行。体育教学是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的有效途径。教师在教学中应努力创设学习环境,为学生合作意识的形成与交往能力的发展搭建舞台。游戏具有较强的竞争性,只有团结合作充分发挥每个人的积极性才能获得胜利。在游戏过程中,学生具有较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比较容易组织,难度小,这样体育骨干就可以独当一面,充分发挥“小老师”的作用,全组团结合作,既培养学生的领导意识,又培养集体主义思想,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如我在排球垫球教学中让同学们分组抛垫高远球比赛,让组长负责,在练习过程中一抛一垫,失误垫不到位不能互相埋怨放大自我,需要互相配合鼓励共同完成任务。合作学习一要理想搭配;二要自主探究;三要合作交流,改进提高;四要展示成果,体验成功;五要取长补短,增进合作。在合作学习中要做到:积极互信:对自己和全组的成绩负责;相互促进;个体责任:必须为集体承担责任;共赢。教师将成功的机会提供给每一个学生,为学生创造一个适宜的学习环境,让人人切实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真切关爱,增强学习的自信心,激活学习的积极性,变被动为主动,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

四、运动兴趣培养的途径与方法

(一)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

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其个性发展,满足其兴趣和潜能开发的需要,引导学生积极运用自主、探究和合作等学习方法,增强学习积极性,提高应用知识、技能,突出职业教育特色,提高学生沟通、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组织能力等综合职业能力。适应人才培养模式的需要,积极探索教学模式与方法,可采取课程设置模块化、优化课程内容和灵活变通实施方法等措施,改革创新教学组织形式。同时还要充分保证教学时数,不能因实训等占用正常的教学时间;体育场地器材要不断增加和逐步改善满足教学需要;教材的编写应符合学生身心特点和认知规律,体现多样、简明、灵活和综合等特点,教学内容的选择要符合指导纲要的规定,体现课程教学目标的要求,并与教学时数安排相匹配。通过体育教育相关内容的有机整合,根据时代性和职业性要求重点突出提高体能素质、职业技能、生活质量、文化内涵与人文精神,以及促进身心健康等方面的内容。

(二)优化校园体育文化环境

对大学生的体育价值观念进行正确的引导,使其形成正确的体育意识,认识到体育活动是实现健身健心最积极有效的手段。合理地组织校园体育竞赛活动,做到普及性和全面性,使学生在经常化、普遍化和多样化的竞赛组织与实施过程中获得竞技与娱乐的体验。

(三)加强学生体育社团活动的建设和指导

学生体育社团活动是学校体育教学的延续与补充。体育社团活动具有很强的自主性、选择性、实践性、社会性、灵活性及娱乐性等特性,有利于培养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爱好和提高体育能力。因此,要发挥学校体育社团和体育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作用,鼓励与引导学生积极参加体育社团的各项体育活动,增强学生体质,丰富校园体育文化。

摘要: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和从事某种活动的意识倾向。兴趣能让学生感到快乐, 使学生具有健康的心理, 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 激发学生参加运动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只有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才能促进学生快乐地学习, 让学生在每次学习过程中都获得成功的体验。

关键词:体育教学,运动兴趣,成功体验

参考文献

[1]韩永昌.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08.

上一篇:音乐与大学生心理健康下一篇:党建网络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