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争力构成要素

2024-06-21

竞争力构成要素(通用12篇)

竞争力构成要素 篇1

一、问题提出及相关问题简要回顾

富士康在震惊全国的员工连续跳楼事件发生之后, 又爆出了内迁入驻中原的消息, 一次次吸引了众多人的关注。透过这些表象的背后, 以富士康为代表的代工商业模式也又一次引起了众多学者的思考和探讨。代工模式是本土多数厂商与跨国公司合作及赖以生存的主要方式。目前对于代业相关问题的研究, 多是从批判的角度出发, 认为企业从事代工生产的利润较低, 企业应该走品牌发展之路。然而事实是对于我国相当一部分OEM企业来说目前并不具备自创品牌能力, 或者说品牌在市场上不具备竞争力, 在相当一段时间从事代工生产仍然是这部分企业的务实选择。但是对于这部分企业应该如何在变幻莫测的市场中寻求发展、实现自身竞争力的提升, 对其的相关研究文献并不多。

刘志彪 (2005) 认为企业要实现结构升级, 需要不断提高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累积组织能力。杨桂菊 (2006) 运用组织间关系理论, 分别从代工企业的代工能力、可替代程度及合作关系的建立与发展能力等方面分析了其竞争力的构成, 并提出了本土代工企业可以通过业务的延伸与拓展、自创品牌以及多种业务的动态组合等路径提升其竞争优势。吴解生 (2008) 强调代工企业自身资源与能力的积累, 而其积累速度不仅取决于企业战略实施者的胆略、智慧、勇气等在内的自身条件, 也取决于政府能否创造更加公平而有效的竞争环境。本文立足于代工企业角度, 运用战略管理理论, 对其竞争力构成要素进行分析, 并以此提出了提升其竞争力的几个可行性策略。

二、代工企业的竞争力构成要素分析

企业用于竞争的资源基础因为累积过程的不同而存在差异, 企业资源的环境机遇和利润空间同样存在差异。因此, 以资源为基础的企业理论强调企业竞争的异质性来源于单个企业的独特资源及其组合的不同性[1]。

1、专业代工能力。

在代工模式下, 国际品牌客户进行业务外包的主要动机就是降低成本、响应快速的市场需求[2], 早期代工企业的竞争力主要体现在单纯的客观制造活动中, 即以较低的价格和较高的交易效率, 满足跨国公司对低成本的外包业务的需求。随着代工业务的不断发展, 代工企业与跨国公司外包商之间的互动越来越重要, 代工企业的研发设计能力逐渐成为众多跨国公司外包商越来越看重的一项重要资产。对代工企业来讲, 产品的研发设计水平越高, 能力越强, 则其在为国际品牌客户代工的过程中就越有竞争力[3]。

其次, 代工企业增加对其上游资源的整合、控制能力也是提升其专业代工能力的主要途径。依据全球价值链理论, 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外包商在价值链分工中处于主导地位, 而发展中国家的代工企业则处于非主导地位。代工企业为了获得订单, 需要投入一定的专属性资产, 并接受外包商的相关技术指导和监督, 从而会在一定程度上受控于外包商, 这样代工企业在与处于价值链联盟主导地位的委托商在价格谈判过程中, 往往不容易寻找到利润增加的空隙。在这种情况下, 代工企业转向上游价值链, 通过加强对上游资源的整合、控制能力就不失为一种明智的选择。

随着国际竞争的加剧, 跨国公司对代工企业的交货时间、生产弹性等方面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代工企业在全球范围内的运作管理能力也成为跨国公司外包商选择合作对象时的重要考察项目之一。代工企业只有加强自身在全球范围内的运作管理能力, 才能在变化莫测的环境里随机应变, 对客观变化的环境做出应对策略, 满足国际品牌客户的要求;也才能增强自身的竞争力, 维持原有的与国际品牌客户的关系或发展新的国际品牌客户, 获得更多的订单, 发展自己。

2、代工企业与品牌客户的合作关系的建立与发展能力。

信任包括能力信任和意愿信任。意愿信任是信任中的感性成分, 与企业的合作意图有着直接的关系。在合作关系中, 意愿信任体现为合作中的一方相信另一方会以最佳行动维护一方利益。一般而言, 联盟企业的合作时间越长, 双方之间的信任水平就越高, 关系资本就越容易建立和维持[4]。除了合作时间的长短, 代工企业意愿的特定资产投资力度也是跨国公司外包商选择合作伙伴的重要考虑因素。

代工企业要想从品牌客户外包商那里获得订单, 从众多的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 就要表现出与品牌客户外包商合作的诚意, 在行动上有所表示。进行一定的特定资产投资或者在原有投资的基础上加大投资力度, 如为客户成立专有的研发团队、建立专用的生产线或工厂、对生产技术有严格的保密措施等, 就成为代工企业表达合作诚意的有力行动[3]。而且如果代工企业特定资产投资的力度越大, 那么相对而言就会越具有竞争力。

除此之外, 代工企业自创品牌的动机大小也是影响代工企业与品牌客户合作关系的重要影响因素。对于代工企业来讲, 通过长期为国际品牌客户代工, 代工双方凭借互补型的资源与技能参与合作, 本土代工企业可以积累大量的资源与能力。当代工企业的资源与能力积累打到一定程度之后, 为了企业的长期发展, 自创品牌便成为代工企业的战略选择, 这样代工企业可能会转变为品牌厂商的竞争对手, 对品牌厂商的竞争力构成一定的潜在竞争威胁。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 品牌厂商通常会通过建立知识壁垒等方式阻碍原本的技术转移和输出, 因而会影响本土代工企业与跨国公司外包商的原有协作, 从而影响其竞争力。这对于合作双方关系维护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三、代工企业的竞争策略提升途径

依据前文对代工企业竞争力构成要素的分析, 代工企业要提升其竞争力, 维护并发展与品牌客户的长期合作关系, 可以考虑采取以下竞争策略提升途径 (如图1所示) 。

1、提高产品研发水平, 构建产品技术创新体系。

发展中国家代工企业在与发达国家品牌客户的合作中, 通过与品牌客户的知识和信息共享, 会学习到发达国家较为先进的技术。代工企业在虚心学习的同时, 更要学会借鉴吸收, 遵循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端到高端的循序渐进的原则, 通过技术改进, 不断提高自己的研发水平。代工企业在经过对产品深层次的获取、消化和吸收之后, 对产品本身及设备和工艺流程以及内在的技术和知识原理都有了更为深刻透彻的了解[5], 这时代工企业可以结合当地的生产和市场, 通过构建产品技术创新体系, 用技术创新来推动产品创新, 满足客户的产品产异化要求, 为客户创造高附加值的产品。

2、形成效率加工制造, 打造卓越客户响应能力。

一方面, 代工企业要借鉴精益战略, 通过技术改进、流程再造、管理和运作机制创新等, 在生产系统内部不断消除浪费, 提高生产系统效率, 不断降低产品生产的成本;另一方面, 面对动态变化的国际市场, 代工企业需要借鉴西方的敏捷战略, 对用户需求做出快速反应、及时满足市场需求, 走一条精益生产和敏捷制造相结合的道路, 建立起代工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基础[6]。

3、开展有效互动, 维护自己不可替代地位。

代工企业与跨国公司外包商之间的有效互动既是委托代工这种介于单纯的市场交易与企业内部科层指令之间的价值链整合形式存在的重要基础之一, 也是提高代工企业的难以替代性和充分实现与其客户之间合作共赢的强大纽带[6]。通过产品研发设计水平和生产工艺流程开发等方面与跨国公司外包商之间的长期有效互动, 代工企业会与跨国公司外包商之间会产生一定的相互依赖性, 从而有利于代工企业与跨国公司外包商长期合作关系的建立与维护。

4、开创多客户服务, 弱化对客户的依附性风险。

由于特定资产投资给代工企业带来的潜在锁定风险, 可能会使代工企业受到来自品牌委托商的市场风险损失转移和机会主义行为导致的经济伤害。我们知道, 由市场风险转移或机会主义行为构成的经营风险大小实际上是与代工企业对外包商的依附程度呈正比的。而在由外包商与代工企业构成的价值链联盟中, 联盟成员对合作伙伴的依赖程度往往是与该合作伙伴提供的供应量或购买量占自身业务总量的比重成正比的。如果合作双方都有足够多的交易对象, 则相互之间的依赖性就会降低很多。所以对于代工企业而言, 开创多客户服务, 实施多品牌管理, 可以弱化对客户的依附性风险, 从而降低风险损失转移和机会主义行为可能为其带来的经济伤害[7]。

四、结语

代工企业在资源和能力还不足以发展自主品牌的情况下, 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 通过采取一定的策略提升其竞争力, 以相对较低的成本和风险获得利润, 或许是“理性经济人”的最佳选择。但是我们应该认识到, 相对于自主品牌, 代工企业确实存在诸多的限制因素。所以代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 应注重自身资源和能力的积累。当资源和能力积累到一定程度时, 应考虑由原来的OEM (1) 代工模式向ODM (2) 及OBM (3) 转化, 以实现产品升级和整个产业结构升级, 并逐步摆脱长期代工的地位, 在国际市场上居于主导地位。

参考文献

[1]程新章.企业垂直非一体化——基于国际生产体系变革的研究[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6:64.

[2]Quinn, B.R.Strategic Outsourcing:Leveraging Knowledge Capabilities[J].Sloan Management Review, 1999, (7) .

[3]杨桂菊.本土代工企业竞争力构成要素及提升路径[J].中国工业经济, 2006, (8) .

[4]苏卉, 孟宪忠.代工关系稳定性的影响因素研究[J].经济研究, 2007, (1) .

[5]杨桂菊.本土代工企业产品研发体系构建理论与案例[J].管理科学, 2008, (1) .

[6]樊奇, 徐学军.国际代工背景下我国制造企业生产运营战略研究[J].管理探索, 2008, (4) .

[7]吴解生.代工企业的成长空间与竞争策略——中国台湾宝成工业的发展经验与启示[J].经济问题探索, 2010, (2) .

竞争力构成要素 篇2

师德是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活动中必须遵守的基础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道德情操,道德意志和道德品质等。似的的构成要素主要有:

1.师品,是指教师的思想觉悟和品格素养。教师必须具有为祖国培养现代化人才的责任感,要忠诚教育事业,爱岗敬业,尽职尽责;坚守高尚情操,遵纪守法,廉洁从教;发扬奉献精神,甘为人梯,教书育人。“身正为范”,教师高尚的师品具有榜样的力量。

2.师爱,是指教师对教育事业,对学生的热爱。教师只有热爱教育事业,才能热爱学生,才能面向全体学生,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师爱是师德的核心。教师应该注意不断培养自己真诚的师爱,使学生由“亲其师”而“信其道”,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3.师能,是指教师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的才能。教师必须具备深厚的专业知识,广博的相关领域知识,掌握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技巧和教育技术,具备过硬的业务能力。积极开展教育和科学研究,在耕耘中拓展视野,在执教中提炼师艺,升华师技。

4.师风,是指教师的学风,教风和作风。教师必须具备学而不厌,严谨治学,刻苦钻研的优良学风;具备一丝不苟,精益求精,文明端正,求实创新的良好的教风和工作作风,言传与身教相结合,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既学到知识,又学会求知,做事,做人。

师德的核心内容与最基本的要求是什么

爱岗敬业是对一切职业的共同要求,教师职业自不例外。所谓干一行,爱一行就是此意。没有爱岗敬业的精神,教育就无从谈起。因此,爱岗敬业是师德的基础。教书育人是对教师这一特殊职业的专门要求,它是教师工作的具体内容,如果失去了教书育人,或者只是教书不育人,教育就失去了意义。所以它是师德的载体。而为人师表是社会对教师这一职业,所承担的职责具有的特殊性而提出的比一般职业道德更高的要求,如果失去了教师的人格、品行所具有的感召力,教育就是苍白无力的。故为人师表是师德的支柱。

竞争力构成要素 篇3

摘要:文章把企业核心竞争力构成要素解析为3个方面,即资源要素、能力要素与环境要素。基于此提出企业核心竞争力构成要素作用关系的系统分析观点,并简要阐述其在作用过程中的保障条件。

关键词:企业核心竞争力;构成要素;作用关系

一、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中国企业面临着国外企业的重大冲击和变化日益剧烈的环境,以及前所未有的发展商机。在新的竞争环境、新的管理模式和新的管理手段不断涌现的今天,我国企业如何通过先进的模式和手段提升竞争力,是目前企业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运用系统分析的理论与方法,对企业核心竞争力构成要素及其表现进行系统分析。进一步揭示企业核心竞争力形成的机理,以期丰富和完善我国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理论及范畴。

二、企业核心竞争力构成要素解析

对企业核心竞争力构成要素的识别,已经被广泛研究并基本得到普遍认可。借助企业价值链,我们可以发现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影响因素。通过企业内部价值链分析。可知企业的价值增值活动贯穿整个生产过程,因而在企业的每一价值活动中都可进行业务资源和知识资源的整合,从而创造企业核心竞争力。同时企业组织又是一个规模庞大、影响因素众多的复杂大系统。其核心竞争力不仅是企业自身的基础资源、人力资本、经营体制、管理水平、创新能力、信息技术等辅助活动和基本活动的整体体现。而且也与企业所处的社会经济及外部环境系统密切相关。由以上企业价值链分析可以看到,其价值链活动不仅联系着能为企业带来相对于竞争对手的竞争优势的资源要素、能力要素,而且还与企业所处的环境要素紧密相联。

本文主要从资源要素、能力要素和环境要素的影响上来识别并探讨影响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主要因素。我们可以借助价值链的思想。把影响核心竞争力的资源要素、能力要素和环境要素作为基本价值链,即价值链中的战略活动。然后把资源要素、能力要素和环境要素继续分解得到具体的价值单元,如把资源要素分解为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两个价值单元,同时人力资源又是一种特殊的介于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之间的资源要素等。企业可以围绕构成核心竞争力的价值单元,在实现顾客价值的基础上,识别企业的核心资源、核心能力。并进行有效整合,打造和培育核心竞争力。当然根据分析的需要,还可以继续细分价值单元。

1,资源要素。资源要素是指一个组织拥有或控制的能够产生配置优势的要素享赋。“资源”学派的研究者认为,企业是一系列的资源束组成的集合,稀少且难以模仿的资源是企业生存并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关键。核心竞争力构成要素之一的企业内部资源。包括人、财、物。有多种形态。既有有形资源,也有无形资源。有形资源包括土地、厂房等不动产,生产设备、运输工具等固定资产,原材料、产品、流动资金等流动资产。企业有形资源状况对企业活动的领域、范围起着重要的决定作用。无形资源包括企业商誉、品牌、企业文化、专利、商标、技术知识、积累的学识和经验。而人才资源兼具有形与无形的双重性质。是企业组织最宝贵的财富和基础资源。对企业组织而言,这些无形资源对企业形成竞争优势或形成价值起着尤其重要的作用。企业要获得竞争力资源通常有三种途径:自建、购买、合作。不同资源的交易成本、获得渠道、模仿难易程度不同。比较而言,有形资源的获得比无形资源要容易。一般情况下。大部分有形资源。如机器设备,可以通过购买的方式获得。无形资源中有一部分可以购买,如商标、专利、技术等,而顾客对品牌的忠诚、员工对企业的忠诚、企业内部经验基础上的逐渐形成的知识积累、企业文化等都不易模仿,专利、特许权利、独特资产则很难于模仿。合作是第三种方式,这种方式可以快捷地获得不能买卖的资源,节约自建的时间。当然,在特定条件下,一些极具稀缺性的特殊有形资源、一些关键性的特殊技术、专利等其他企业也未必能在市场上购得。在不存在合作可能的条件下。拥有稀缺性资源的企业就获得了企业竞争力资源优势。因此,符合市场需求的资源持久稀缺程度越大,就越应该优先作为企业资源竞争力构成因素。企业核心竞争力来源于企业拥有的资源的有价值性、稀缺性、不可复制性以及低于价值的价格获得的资源是企业获得持续竞争优势以及成功的关键因素。

在企业内部资源中,有形资源与无形资源之间还存在着非常密切的互为推动的关系。有形资源的数量与质量影响着无形资源的创造与积累,如人力资本的形成离不开货币资本对教育的投入,无形资源通过参与和影响企业投入产出活动而影响有形资源的积累。

2,能力要素。“能力”学派的研究者认为,核心竞争力是企业一系列能力的综合,能力的差异是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核心能力为企业一组独有的知识、技巧、技术能力以及具有创造价值能力的组合,这些组合很难被竞争者所模仿。企业内部能力不像资源那么容易识别,能力是各种有形资源、人力资源、组织活动综合作用的产物。企业采用流水线生产技术,企业管理人员可以有效控制企业的活动。能够把与竞争者相同的投入转化为效率更高、成本更低、质量更好的产品或服务,因此能力也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源泉。企业能力主要体现在发挥资源生产力的效率和有效性方面。包括管理能力、创新能力以及整合能力,企业组织的核心竞争力正是各种能力综合发挥作用而形成的。企业管理能力主要指战略决策管理、企业资源管理、生产过程管理、产品市场管理。整合能力主要指知识整合、技术整合、资源整合。创新能力主要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组织创新、管理创新。本文主要从管理能力、创新能力和整合能力三个方面来探讨它们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系。

3,环境要素。环境要素是指存在于企业外部、不为其控制、不在其决策范围之内的,并对企业的经营业绩和持续发展有重要影响的各种因素的综合。在当今经济全球化、高新技术发展迅速、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升级、资源与环境约束日益紧迫的情况下,宏观经济与政治环境、市场竞争环境、信息与技术环境、社会文化与自然资源环境等都会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产生重要影响。不同行业、不同地区、不同制度、不同地理位置的企业生存在不同的环境之中,企业生存所依赖的外部环境的不同,不仅影响着企业物流、信息流、人流的初始状况,而且影响着这三流输入、转化、输出等一系列的活动,从而使得企业竞争位势产生差异。因此环境因素也是关系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方面。居于有利的环境之中。企业易于获得或维持竞争优势。相反。则会产生诸多劣势。

“环境学派”的理论认为,战略行为是组织对其环境的交互感应过程和由此引起的组织内部结构变化的过程,企业的发展不仅要求组织系统内的各个部分相互适应,而且要求企业系统与环境系统相互适应,实现“外在配合”与“内在配合”的双重适应。

企业组织的外部环境可以分为四个层次:包括政治环

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政治环境主要指国内外的政治局势、国家政策、产业政策。经济环境主要指宏观经济形势、相关产业状况、财政政策、市场需求。社会环境主要指社会人文环境、教育水平。自然环境指自然资源状况和环境政策等。

三、核心竞争力构成要素作用关系的系统分析

核心竞争力构成要素之间的作用关系,从系统的角度可以概括为资源与能力的匹配;内部资源、环境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平衡;环境要素的获取,更有很多对立统一的关系需要统筹协调处理好。

1,资源与能力的匹配。资源与能力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能力是由企业内个人能力与组织能力共同组成的,其中组织的能力也是由众多个人组合在一起产生的能力,而企业能力说到底都离不开个人能力的发挥。同时。企业有形资本的多寡直接影响着企业员工继续教育,影响着员工的物质待遇,影响着人力资本积累。因此,企业资源状况在基础层次上影响着企业能力形成与提高。同时。要有效发挥资源的生产力,资源规模的大小、复杂程度决定了企业应具备的相应组织能力。反过来。企业能力也对企业资源的配置效果以及带来的资源积累有影响。企业有效发挥资源生产力的能力强,会在同等资源状况下给企业带来更多的收益和新资源,从而能够增加企业的资源积累。

2,内部资源、环境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平衡。对于存在于企业外部的一定的机会和威胁,企业内部资源与能力水平过低而与需求不适应,势必会导致丧失机会或身陷危机的结果。而当企业内部资源与能力水平过高与外部环境不适应,则会形成较大程度的超额投入。影响企业短期利益,最终威胁到企业的长期利益。因此。企业发展内部资源与能力时,要以适应外部环境为基准,要把握好内外两方面的平衡。才有可能获得较长期的生存和发展。构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各项要素、能力与企业内部机制的运作过程中其外部的经济、科技、文化及社会等各类环境都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着最终的市场表现结果。

3,环境要素的获取。政治、经济体制、基础设施、法制建设、金融活力等也都属于企业的环境影响因素。市场竞争、政府的非制度性干预对企业竞争力产生着直接而迅速的影响。另外环境因素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如政治、经济体制影响着市场竞争、金融活力、技术进步,金融活力又关系着基础设施建设。

企业选择环境因素的方式有三种:进入、退出、合作。一般情况下,企业可以选择进入对自己长期有利的环境,如自己能够居于优势地位的市场,经济发展较快、劳动力素质较高、基础设施较好、法制比较完备、政策较为有利、社会比较安定、自然资源丰富的环境。当企业处于恶劣的环境时,比其他企业及早地退出。使自己处在相对有利的环境下。当存在较大的进入或退出障碍时。选择合作方式可能能够帮助企业跨越障碍。可见,当其他企业遇到了长期进入障碍或退出障碍且不能通过合作方式取得有利的环境因素时,本企业与之相反的情况就构成了企业环境竞争力优势。

4,基于系统论的构成要素作用关系分析。在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影响要素中,资源要素是客观存在的要素,其中物质资源是物质基础。是其他一切资源与能力的载体,易于被其他企业所购买或复制。无形资源主要是企业的知识与信息要素,是企业最有活力也最具有独特性的能动性因素,是企业在长期实践中以特定方式逐步积累起来的,具有相对稳定性。人力资源是连接物质资源与无形资源的纽带。资源要素构成了制造业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基础。是形成核心竞争力的载体。能力要素来源并附着于资源要素之上,是形成核心竞争力的动力。能力要素不只是资源集合或资源束的简单组合。更是人与人之间、人与资源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协调的互动作用下的结果。能力既有对资源的依赖性,又有自己的独立性和对资源的反作用性。要获得足够的能力必须获取充分的资源,同时要提高资源向能力的转化效率,极大化能力的发挥即可以培养和提高能力,还可以积累更多的资源,从而最终促进了能力的形成和提高。

因此,核心竞争力不能只强调资源,也不能只强调能力,而应把二者结合起来考虑,资源要素和能力要素统称为核心竞争力的源泉。环境要素是形成核心竞争力的依托,企业的竞争强度、相关产业发展状况、社会人文环境以及国家的宏观政策等都影响着企业的获利水平。资源的获取与选择与环境紧密联系,环境要素往往决定了资源的可得性和适用性。环境的需求往往决定了资源的选择,同时创造性的资源调配可以制造影响环境,从而制造出有利于自己的变化。因此,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各个要素既可以单独为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创造贡献,也可以通过整合形成合力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创造贡献。

四、事实与讨论

竞争力构成要素 篇4

1.电子信息产业

从概念上来分析,电子信息产业是信息技术产业的权威管理部门--信息产业部在统计和分析时通常采用的词,电子信息产业具体细分为投资类产品、消费类产品和元器件产品三个大类。在进入二十一世纪后,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突飞猛进,根据不完全统计,2015年电子信息百强企业共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3万亿元,同比增长13.3%;实现利润总额1416亿元,同时,电子百强企业共完成出口交货值5195亿元,比上届增长13.6%,占行业总量比重达到10%。整体的经营状况十分可观,电子信息产业已经成为了新时期网络环境下的朝阳行业。电子信息行业包含的具体行业类别也较多,包括广播电视设备、通信导航设备、雷达设备、电子计算机、电子元器件、电子仪器仪表和其他电子专用设备等生产行业。但在新时期网络环境下,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还需要对产业链中进行综合分析,找到提升竞争力的要点。

2.电子信息产业链竞争力构成要素

电子信息产业链竞争力的构成要素主要有:(1)电子信息产业的保密性:新时期网络环境下的电子信息产业是基于网络的商业活动,这不可避免的使其中一些电子信息处于一个非常开放的极易被窃取的环境中,因此保证信息的保密性是维护电子信息产业活动中各方利益的必要条件;(2)电子信息产业的不可抵赖性;在传统商业活动中,信息的不可抵赖性便被十分看重,是交易成立的关键,贸易双方可以通过手写签名、印章、身份保证及抵押等进行信息的不可抵赖性确认。在新时期网络环境下的电子信息产业链中,信息的不可抵赖性同样是重中之重,但因为电子信息产业交易通过网络交换数据完成,传统的确保信息不可抵赖性的手段大都失去效应。因此保证电子信息产业技术中信息的不可抵赖性是非常重要的;(3)电子信息产业交易信息的真实性:在电子信息产业交易活动中,由于交易各方可以通过网络交换数据完成交易,所以交易各方提供信息额真实性是交易成立的前提;(4)电子信息产业交易信息的完整性:电子信息产业活动中交易各方交换数据时,若输入数据时产生意外差错或是交易某方故意输入不完整或是有差异数据,会是交易各方信息出现差异,对交易行为产生负面影响,威胁各方利益。另外,数据存储、传输过程中也可能出现丢失,次序混乱等问题,造成信息的不完整,对交易产生影响。因此,保障信息的完整性是电子商务活动能够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5)电子信息产业交易中信息的有效性:电子信息产业交易活动中各方提供信息的有效性直接影响其利益及信誉,若信息有效性无法保证,电子信息产业将不能够长期发展和进行。

3.电子信息产业链发展要点

电子信息产业链发展要点主要有:(1)最小化原则:电子信息产业要实现更好的发展,首先就是要保障自身网络交易的安全,在保证安全性的前提下,授予需要访问敏感信息的人员适当权限,即信息的权限最小化划分让后授予,是信息的流传和对信息的相关权限授予最小化,创造相对密封的信息系统。信息安全技术中大量涉及分级保护和分级授权的信息安全技术正是为达到该目的,能极大的限制人为造成的信息安全损失,例如电子安全协议中将信息分段并将不同分段的读取权授予不同的利益方;(2)做好电子信息产业的分权制衡,将信息的所有权限进行适当的分离,使每个拥有一定信息权限的人员相互制衡和监督,防止人员对信息进行非法使用。例如将密钥的所有权限分别赋予相关人员。(3)做好电子信息产业的安全隔离,创造电子信息产业交易的安全独立环境,使其受到的外来安全威胁最小化,起到对信息的完全控制和隔离的作用。在新时期网络环境下,电子信息产业很可能出现信息被篡改、假冒或恶意破环会使信息缺失保密性后继续失去其有效性、真实性和完整性,会对电子信息产业的活动造成毁灭性的打击。当信息缺少加密措施和保护措施以致被多次窃取后事窃取者掌握了信息格式和规律后,窃取者将很容易能做到对信息进行篡改、假冒或恶意破环,从而造成损失。有学者提出,在信息安全技术中大量创造独立信息系统和信息加密的信息安全技术便是为了达到该目的,例如防火墙对电子信息产业系统与外部环境的隔离、各种信息加密、隐藏技术对信息的隔离。电子信息产业面临的安全问题若是没有得到处理,很可能直接导致电子产业对信息安全的需求无法得到满足,致使电子信息产业的活动不能开展、顺利进行或是产生利益损失。

摘要:近年来,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越来越迅速,并且随着网络在人类生活中的占比越来越重,人类社会各领域信息化的加深,伴随人类活动产生的信息在数量、传递能力和传递速度也在急速增长,给人类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关于电子信息产业链的研究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电子信息产业中存在有许多竞争,电子信息产业在运营的过程中,也存在有许多安全因素需要不断加强,保障自身的实力的同时还需要不断结合市场需求,才能更好的实现电子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在本次讨论中,首先对电子信息产业的基本情况进行分析,然后结合实际情况,分析电子信息产业链竞争力的构成要素和发展要点,改善我国电子信息产业链的竞争环境。

关键词:电子信息产业链,竞争力,构成要素

参考文献

[1]刘烈宏,陈治亚.电子信息产业链竞争力三种模式比较研究[J].电子技术应用,2015,41(01):08—11,16.

[2]谢琼,李锦秀.福建电子信息产业提升全球竞争力分析与对策——基于波特的“钻石理论模型”[J].莆田学院学报,2013,20(06):51—57.

[3]吴长莉,路静敏,赵晓兰等.基于因素视角的河北省电子信息制造产业竞争力分析[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4(04):16—21.

[4]连捷.运作流程变革对PCB设计产业竞争力的影响——以PCB设计企业Palpilot公司为例[J].电大理工,2016,13(01):48-51.

体育品牌的构成要素 篇5

体育品牌的构成要素

品牌由品牌名称和品牌标志组成,这是品牌的最基本的概念。但是,现代品牌已经超越了区别的功能,成为企业形象和文化的象征,消费者从形象和文化中能感受到消费该品牌产品或服务带来的心理上的价值利益。因此,品牌最持久的含义是其价值、文化和个性,它们构成了现代品牌的实质。故此,我们完全可以认同这样的说法,即品牌哲学,价值一,构成品牌最为重要的要素是它的个性特征与文化内涵。

早在00年的时候,国内一些研究品牌的人士就提出了“品牌人性说”。“品牌人性说”也被称之为“品牌人格化理论”。它认为一个真正的品牌就象一个有血、有肉、有感情、有个性的健康的大活人。每个人都是一个复杂的个体,有着自己独立的相貌、性格与行为方式、气质,在广泛的人际交往中,每个人都给社会提供着一种独特的人际交往价值。相貌、性格与行为方式、气质和人际交往价值构成了人之为人的四大关键要素。因而,有的专家认为,一个真正的品牌也应该象人一样,有着自己独立的相貌、性格与行为方式、气质和人际交往价值,并且一一对应着品牌使用者(人)的就应该是品牌属性(相貌)、品牌个性(性格与行为方式)、品牌内涵(气质)和品牌利益(人际交往价值)。

信息安全风险的构成要素 篇6

【关键词】信息系统;安全风险;要素

【中图分类号】E22;G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3-0093-01

由于信息系统长期处于开放的环境中,所以安全风险的发生往往是不同因素相互叠加、共同作用的结果。目前,国内外有关信息安全风险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描述的标准主要包括ISO 15408、ISO13335、SSE-CMM、GB/T 20984等。

1 ISO 15408描述的信息安全风险要素

ISO/IEC 15408(Information technology-Security techniques-

Evaluation criteria for IT security,信息技术-安全技术-IT安全性评估准则)是ISO(International Standard Organization,国际标准化组织)采纳CC(Common Criteria,通用准则)演化而来的。1993年,英法等国及美国NIST(National Institute of Standard and Technology,国家标准技术协会) 和NSA(National Securiy Agency,美国国家安全局)共同制定了《信息技术安全评估通用准则》CC(简称通用准则),并分别于1996年、1998年先后发布了CC1.0、CC 2.0版。1999年6月,ISO接纳CC2.0版为ISO/IEC 15408草案,并定名为“信息技术-安全技术-IT安全性评估准则”,但仍用CC作为其简称。1999年12月,在广泛征求各方意见并进行相应的修改后,正式颁布国际标准ISO/IEC 15408 CC 2.1版。2001年3月,我国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将其作为国家标准GB/T 18336正式颁布,并于2001年正式实施。

CC标准主要包括简介与一般模型,安全功能、安全保证要求三个部分。其中,简介与一般模型主要对信息安全构成要素的风险、威胁、资产、脆弱性、对策等关键概念及其主体进行了定义,并以所有者需要保护的资产为中心点,对不同要素间的关系进行了描述。

①资产

所谓资产,就是指有价值的信息资产。

②对策

所谓对策,就是满足资产所有者减少脆弱性要求的安全策略。

③威胁

所谓威胁,就是指借助拒绝服务、数据修改、揭露、损坏、未经授权访问等方法,对系统形成潜在威胁的各类事件与环境。

④脆弱性

所谓脆弱性,就是在物理设计、管理控制、系统安全程序、信息系统、内部控制或实现中可能被攻击者使用并获得或破坏未授权信息的弱点。

⑤风险

所谓风险,就是指有威胁以及威胁发生的可能性所产生的不良影响,风险程度主要通过不良影响的程度进行评估。

2 ISO13335描述的信息安全风险要素

ISO/IEC 13335是国际标准组织发布的《IT信息安全管理指南》,在信息安全管理方面具有指导性地位。其中ISO/IEC 13335-1:2002《信息安全管理和计划的概念和模型》围绕风险,对包括剩余风险、防护措施、风险、影响、脆弱性、威胁、资产在内的信息安全风险要素进行了确认,并对不同要素间的关系进行了描述。

①资产

资产主要包括人员、服务能力、产品生产、软件、物理硬件以及其它无形资产,是组织成功的关键资源或信息,也是信息安全保护的重要对象。

②威胁

威胁是指那些能够引起安全风险事件并损害组织与资产的各类潜在活动,它通过IT服务或系统,对信息系统进行直接或间接的作用并造成各类损失。资产原有的脆弱性是威胁完成资产损害行为的前提条件,威胁的产生可以是主观也可以是无意,可以是人为也可以是非人为。

③脆弱性

脆弱性指的是资产及其相关软硬件、信息、监控、管理、人员、策略、组织、物理环境所存在的固有弱点,非常容易被威胁所利用,并最终造成业务目标与组织信息系统的损害。

④影响

影响指的是风险事件发生后对资产造成的后果,通常包括信息系统或资产完整性、机密性、可审计性、可用性、可靠性以及真实性等的破坏,一般来说,影响主要分为直接与间接影响两种类型。

⑤风险

风险指的是威胁借助资产脆弱性引起的组织破坏或损失的潜在程度,风险的高低主要由可能产生的影响以及发生的可能性共同决定。任何与资产、安全防护措施、脆弱性、威胁有关的变化都会对风险产生影响,如果能够采取有效措施及时确定或检测信息系统及其环境的变化情况,就可以减少风险。

⑥安全防护措施

安全防护措施是各种安全机制、策略与实践的总称,它通过为资产提供不同层面的防护来实现对各类安全事件的监视、检测、预防、限制、纠正和恢复,而安全防护措施的实施则是保障信息安全的最基本要求。

⑦残余风险

受安全成本等因素的影响,风险并不能被彻底消除,在组织安全需求得到满足的情况下依然存在的风险即为残余风险。

⑧其它要素

除前面已经介绍的各类要素外,组织的文化、法律、时间、人员、金融、业务也属于风险的影响因素,在选择安全防护措施时,还需要对其进行综合考虑。

3 SSE-CMM描述的信息安全风险要素

1996年,美国国家安全局公布了SSE-CMM的第一个版本,1999年4月又公布了新的版本,系统安全工程能力成熟度模型(System Security Engineering-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SSE-CMM)。在SSE-CMM模型框架中,安全工程被应用于信息系统的开发、集成、管理、操作、维护、进化以及产品开发、交付与进化,从而使安全工程能够在一个服务、产品或系统中得到实现。

SSE-CMM将安全工程划分为风险域、工程域、保证域三个基本过程域,虽然可以对不同的过程域进行单独考虑,但也可以通过它们的相互作用来更好的实现安全目标。另外,各过程域还包括一组集成的安全过程区(PA)。

参考文献:

[1]王凤鸣;控制论与项目风险管理[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8年03期

浅析平面构成基本要素的构成方式 篇7

构成的概念早在西方艺术作品中就有所体现,但是明确其具体内涵,并作为一门设计基础教育课,最早当属1919年在德国包豪斯设计学院的“造型基础课程”。在包豪斯设计学院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探索出了系统的现代化设计教学研究体系,并确定了构成在设计教学及运用中非常重要的作用和地位。二十世纪中叶,包豪斯的设计思想逐渐传入东方,日本在结合工业设计的应用中,将“构成”由原来的造型、色彩进行分解,形成了相互连贯,各自独立的三门专业,即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2]七十年代末构成艺术传播到我国,到了八十年代构成艺术的教学开始出现在我国部分高等美术院校中,成为必修设计课程。经过我国多年的构成教学与研究,构成艺术已经包含了一定的民族文化内容。

二、平面构成的基本要素——点、线、面

作为构成艺术的一部分,平面构成既是平面设计的基本规则,又是平面设计美感的美学原理。平面构成是由点、线、面等基本形态元素构成的。通过各种方式对这些基本要素的组合运用,形成了具有艺术美感的艺术形象。虽然二维平面中的各种图形无穷无尽,但是都有形式美的法则。构成中最基本最抽象的点、线、面三种元素,它们能够组成任何形态,换言之,任何形态可以用点线面去抽象表现出来。[1](P.22)

1、点

平面构成中点为最小构成形式,在平面上具有形态、位置和大小等属性。根据点运用的目的、展示形式、肌理以及材质等因素能够表现出不同的视觉效果。各种属性的多个点组成在一起时,人观察的视线从上一个点移动到下一个点,通过不断移动使点连到一起,甚至可以得到线或面的感受,最终形成丰富的视觉效果。点不同运用方式有丰富的表现效果,如单独的点有较强的视觉吸引力,点的排列可以形成牢固的结构,点的组合可以任意塑造造型。通过点的灵活运用使视觉设计图形充满活力,增强了画面的动感。

作为平面构成重要要素的点,具有四种主要构成方式。(1)运用点的形态、位置和大小等基本属性,展现出图形属性的多方面内容;(2)点连成线方式勾勒出的轮廓与外形,从而形成具体的造型形象;(3)点聚成面,体现出面所具有的层次分明的特点,如明暗,图底等效果;(4)点化于形,用抽象的形式表现出点的特殊效果。

2、线

点移动的轨迹、面和面的相交,就能够产生线的感受。[1](P.23)构成的线不是几何概念上的线,是通过视觉设计图形来传达的,所以构成中的线有长度,宽度,形状等属性。在几何学中通常把线分为直线和曲线。在平面构成中则将线分为端正整齐的几何形的线(尺规线)和徒手画的自由线。[3]

在平面构成原理中,线是构成艺术的基本元素,也是表达力非常强、表达内容非常丰富的造型形式。视觉形象的轮廓、体积、空间、动势等都可以通过线条表达出来。总的来看线有四种构成方式。(1)线的立体构成,视觉设计图形中由线表达出的立体效果,是通过线的长度、宽度、形状,角度等属性的不同而产生的;(2)线的群体构成,数量达到一定程度的线组合在一起,能够给人以面的视觉感受。由线形成的面又体现出面丰富层次感;(3)线的抽象构成,图形设计时用抽象的形式表达出线的感受,从而赋予线的属性;(4)线的复杂个性构成。视觉设计图形在创作时,其中除了线的长度等基本属性,线的肌理、材质、形式等其他属性的区别都会对画面效果产生很大影响。复杂属性的线形成了独特的艺术形象,可以创作出个性鲜明的构成作品。

3、面

面,作为块或者立体的基础延展图形,在平面构成里面起到了承上启下的要素定位,它是视觉传达中最直接的表现因素。生活中常见的面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几何形、有机形和不规则形三类。[1](P.28)正如严谨的几何学一样,几何形的面总是给人规则有序的感受。有机形是自然形成的面,具有生动、节奏韵律的视觉感受。不规则型的面是有意或偶然形成的面,有着多的形式。面主要有三种构成方式。(1)面的叠加构成,通过形态关联比较接近的面,用多种方式重复叠加,产生递进、疏密、层次感的视觉效果。(2)面的立体构成,不同形态的面连接到一起产生图底关系,图底的差异使面的构成形式强调了线的效果,从而建立了面的立体结构。(3)面的组合构成,面有肌理、材质、颜色等属性,有重复、对称、套叠、相接、透叠等等繁多的构成方式,不同的组合都会得到迥然不同的视觉效果。

三、结语

平面构成是现代造型艺术的基础理论之一,它通过点、线、面的运用组合,在二维平面设计中运用设计形式、规律与法则,创造出具有强烈美感的视觉设计图形。通过对构成中蕴含的形式规律与法则的具体归纳分析,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将构成的法则运用在图形创作中,使图形更具有生命力,同时构成也能够更加体现出实用与应用价值,平面设计也富有了新的创意源泉。

参考文献

[1]吴卫.平面构成(图书本)[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4、22、23、28.

[2]刘明.创新思维在平面构成课程中的应用[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1(05):9.

人才标准要素构成评析 篇8

一、不同人才观下的人才标准

人才观规定着人才标准的理念和视野。我国人才标准研究经历了不同的发展时期, 每个阶段都有其主导的人才观, 决定了人才标准基本要素构成的根本差异。

(一) 学历职称为本人才观下的人才标准

1978年-1982年, 我国人才标准研究处于起步阶段, 表现出强烈的学历职称倾向。这一时期虽然没有明确提出人才标准的基本要素构成, 但实际上承认了学历、职称这些外显因素构成了人才标准的基本评价要素。

(二) 创造贡献为本人才观下的人才标准

1982年-2003年, 人才标准研究处于高涨阶段, 以“创造性”和“贡献性”主导的人才观成为人才标准研究的热门主题词。这一时期人才标准反映了人才本质上是创造性、进步性和社会性的统一。人才标准强调人的创造性和贡献性。以此人才观为主导, 对于人才标准的基本要素, 人才学界在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五要素说”。“五要素说”认为人才个体内在素质由德、识、才、学、体等五大相互联系的要素构成, 并突出了人才“德”的要素和创新能力。

(三) 能绩为衡人才观下的人才标准

2003年到现在是人才标准研究的稳步发展阶段。以中央召开的我国第一次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为标志, 确立了能绩为衡的人才观。能绩为衡的人才观, 实质上就是认为人才标准由品德、能力、知识、业绩四个要素构成。这种四要素构成模式广泛应用于以后的各种人才标准分析研究之中, 并以不同的视角和形式呈现出来。

二、人才标准要素之间的关系探讨

人才标准四要素在人才标准之中的作用不同, 与其外显形式之间也有着内在联系。张成武 (2006) 认为, 新的人才标准反映人才本质属性的能本性、创造性、价值性三个重要方面, 并分别对应于资格评价、绩效评价和成果评价, 是构成人才标准的核心要素。新时期人才评价的标准主要包括道德修养、科技创新能力和专业技能三个方面。道德修养是人才评价的首要条件, 科技创新能力是人才评价的核心要素, 专业技能是人才评价的基本要求。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贡献是体现人才杰出性的主要因素。学历、职称只是体现专业知识、能力和业绩的一种标准, 而不是唯一标准。还存在其他如岗位职务、成果获奖、技术发明专利等社会认可的有效形式。

也有学者从不同理论观出发, 考察人才标准要素特点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萧鸣政 (2004) 指出, 人才标准要素包括较高的创造意识、丰富的知识技能与显著的工作业绩。人才可以用以下的等式来表示, 即:人才=丰富的知识技能+强烈的创造意识+显著的工作业绩。要从系统观、动态观和战略观的角度对人才要素进行分析, 特别突出了创新意识与责任心等品德因素。系统观就是全面认识能力与业绩的结构及其影响因素, 系统的能力与业绩, 包括知识、经验、技能、才能、成果、成效、成功与品德。品德本身对能力有放大和缩小的作用。动态观就是从变化中认识能力与业绩的水平及其影响因素。动态的能力与业绩, 包括知识、经验、技能、才能、成果、成效、创新意识与品德。人才的工作能力与业绩将随环境因素的变化而变化, 随能力系统因素的改变而改变, 强烈的创新意识与优良的思想品德是保持人才能力与业绩水平持续提高的动力源泉。战略观, 就是从历史与长远的角度认识能力与业绩的发展及其影响因素战略与动态的人才观, 可用下面的公式进行描述:人才=丰富的知识技能+强烈的创造意识+显著的工作业绩+优良的思想品德。

三、人才标准的内在构成

人才标准的内在构成主要表现为人才标准的层次性。对于不同的出发点和目的, 人才标准基本要素起着不同的作用, 也呈现出不同的构成形式。

(一) 人才确立视角的人才标准构成

聂会平 (2006) 从人才标准能级确立方式入手, 把人才标准分为人才的道德标准、人才的准入标准和人才的检验标准。这三种标准处于人才标准的不同层次。人才的道德标准处于标准的最底层, 是人才的必备标准。一个缺乏道德素养的人, 就不是人才。人才准入标准处在中间层, 是判定人才类别与否的评价标准, 为人才统计和人才选拔提供基本依据, 使人才鉴别具有可操作性。准入标准包括学历学位资格、专业技术资格和职业资格等不同的人才评价工具。知识可以作为人才的准入标准, 用此标准来检验被测人员是否具备执行某种职业的基本知识和能力, 是个人进入人才行列的“门槛”。人才的检验标准, 主要是业绩和贡献, 是人才的最高标准。对不具备准入标准的人, 只要能通过检验标准, 就可称之为人才。相反, 那些符合人才的道德标准和准入标准的人, 如果不符合检验标准, 最终不能当作人才来使用。这三类标准具有层次性、多样性和关联性等特点, 缺一不可, 共同构成人才的评价标准。

蔡学军分析了人才标准的范畴, 认为人才标准大致有三个层次:第一层是人才理论研究和《人才工作决定》中的标准, 包括:有一定的知识和技能、能够进行创造性劳动、做出积极贡献三个方面。第一层标准属于学科范畴和政治范畴上的界定, 是对人才现象普遍本质的概括和反映。至于界定“谁是人才”等问题要通过具体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来解决。第二层是具体人才政策中的标准, 是人才培养、吸引和使用中的具体标准, 根据适用对象不同, 各具特色、多种多样。人才标准使用时通常要考虑4个因素:广泛性与代表性、合理的比例结构、财力负担能力、全球可比性。第三层是统计学上的标准, 即以中专以上学历和初级以上职称为标准, 也称之为“专门人才”。这个层次的标准只限于统计意义, 反映人才群体结构构成中的某一方面或某一要素。将来需要改进的是把职业、工作性质、薪酬、知识产权等指标引进到统计标准体系中来。

(二) 人才开发管理视角的人才标准构成

一些学者从人才管理的共性和个性特点出发研究人才标准构成。李增义 (2004) 等人把人才标准分为共性标准和宜用标准。他们提出, 德才兼备是人才的共性标准, 而才先德备是企业高级人才的宜用标准。张成武 (2006) 则认为各类人才对品德要求的共性更多, 而对才能的要求则差别更大。不同人才之间的区别主要在才不在德, 才能要求的差别是不同人才类型判别的根本标志。

陈锡安、丁进 (2004) 则从人才管理的层次出发, 把人才标准分为宏观标准与微观标准。他认为宏观标准适用于国家、区域、行业的人才标准, 它是政府或社会权威机构, 为实现国家、区域或行业人才管理的最佳秩序, 对个人进行人才范围的基本条件及所处人才层级所制定的规则性文件。宏观人才标准具有通用性、规范性和指导性。通用性指人才标准作为规则性文件, 可以作为基础性标准。规范性指它一应满足人才立法对标准的唯一性、严格性、周密性要求, 二应满足国家统计制度规范性的要求, 其指标具有代表性、独立性、有效性和可采集性。导向性指宏观人才标准揭示的是大人才群体特征, 是为满足国家或区域人才宏观管理的需要, 侧重于社会经济发展所需的人才基本素质的评价, 其功能更多地表现为导向性、调节性。微观人才标准是适用于单位或特定领域的人才标准, 其适用时期相对较短, 也称为“专业性标准”。微观标准是根据组织文化、管理目标和岗位规范的要求确定人才评价标准, 各个企业、各个岗位多有不同, 具有专业化或专门化的特征。微观标准一般与人才立法和人才统计没有直接的联系, 其规范的程度相对较低。微观人才标准揭示的是小人才群体特征, 是为满足部门或单位人才资源管理的需要, 侧重于职位 (岗位) 所需的知识、能力等个人素质与绩效指标, 其功能更多地表现为控制性。

探索内部营销构成要素 篇9

关键词:内部营销,因子分析,信度检验,效度检验,量表开发

自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内部营销(Internal Marketing,IM)逐渐成为服务营销的重要模块之一。可以说,几乎所有对服务营销做出重要贡献的学者都讨论过IM。但是,IM理论呈现出一种“无政府”状态:定义混乱,边界不清,缺乏实施工具等等。自从Berry(1976)等人提出IM以来,许多学者都对IM的定义、任务、涵盖范围和IM组合做了讨论。在翻阅了大量IM文献以后,作者总结出了IM研究的几个特点。首先,关于IM在管理实践中应用的文章很少。现实中也没有多少组织将IM在管理实践中加以应用(Sargent和Saadia,1998)。当然也没有实证性证据来证明IM能否和怎么为企业创造价值。其次,尽管IM被作为各种方式提出(战略实施的方式,创新扩散,招聘和挽留具有服务意识的职员,创造服务文化,增加内部服务生产率等等)(Richard和Barbara,1999),但是没有关于IM的一致的、严格的界定。IM定义的混乱导致了实施框架的缺乏和IM概念的模糊不清。到目前为止,所有的IM文献,都是一种萌芽的状态并且是描述性的。大部分的IM著作都是美国学者所写,“北欧营销学派”(Nordic School of Marketing)也做出了一些卓有成效的努力。

一、内部营销的内涵

内部营销是指将雇员当作顾客,将工作当作产品,在满足内部顾客需要的同时实现组织目标(Berry,1981)。内部营销的本质是对内部成员交易过程的管理,这种交易过程是与顾客导向有关的交易。Winter(1985)认为,内部营销可以通过加强企业与员工的交流来促进企业战略的有效实施。一些学者认为内部营销具有潜在的“多职能整合”功能。例如,Gupta和Rogers(1991)则分析了内部营销在整合营销与研发部门关系方面的作用。George(1990)、Glassman和Mcaffee(1992)强调了内部营销在整合“营销和人力资源职能”方面的作用。内部营销包括对雇员发展的多方面关注,综合的内部营销关注雇员招聘、培训、激励和保留(Tansnhaj et al.,1988);George&Gronroos(1989)认为,内部营销基本上是以营销的观点管理组织人力资源观点的一种哲学。有效的内部交易是成功的外部市场交易的前提。更有学者指出内部营销是优质服务和成功的外部营销的关键(Greene et al.,1994)。因此企业要想保持持久的竞争优势,建立牢固的公司-顾客关系,除了通过传统的外部营销与企业顾客开展关系营销,还应该同时推行公司的内部营销,使企业员工投入到工作角色中来,更好地为顾客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

二、内部营销实践及其构成要素

内部营销实践是将内部营销理论运用到企业的实际操作的过程。目前学术界对于内部营销实践的构成要素还没有达成一致。根据内部营销的早期定义,我们可以发现,内部营销关注的对象是企业员工,显然从员工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说明内部营销实践的构成要素是一个趋势。Tansuhaj et al.(1987,1991)指出内部营销实践包括对雇员发展的多方面关注,综合的内部营销实践关注雇员招聘、培训、激励和保留;Gronroos(1985)强调内部营销要求一种工作环境,在这种环境下员工对管理层的要求能够做出反应;George&Gronroos(1989)又清晰地提出内部营销是以营销的观点管理组织人力资源的一种哲学。

从人力资源管理入手开展企业内部营销只是内部营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内部营销研究的深入,关于内部营销实践的构成要素也不断的扩大了企业远景、员工参与、员工沟通和组织结构设计等方面。Foreman&Money(1995)认为让企业员工理解企业的远景战略也是内部营销实践的构成部分;Ahmed,Rafiq&Saad(2003)就提出内部营销实践应该包括组织结构、高层领导和流程变革等;Gronross(1994)提出企业内部单项和双向沟通在企业内部营销中的重要性。另外,将外部营销组合战略应用到内部营销,也是很多学者关注的焦点。如Gronross(1990)又提出内部市场调研和内部市场区隔也是内部营销实践的关注点。国内许多学者也从4P角度入手对企业开展内部营销实践提出了一些指导性意见,如韩煜东(2007)利用4P理论对企业如何从文化的角度开展内部营销提出了指导。

关于内部营销实践的构成要素,不同的学者的观点和切入点都各不相同,其中比较普遍的是强调从企业人力资源着手开展内部营销,在员工招聘、培训、职业指导和咨询以及激励等人力资源管理流程中,贯穿内部营销思想,同时还有学者强调企业内部开放的沟通环境在内部营销中的作用(Ballantyne,2000;Rafiq&Ahmed,1993;Tansuhaj,Randall&Mc Cullough,1991)。也有学者提出将外部营销实践的要素应用到内部营销实践中,强调在内部市场上进行市场调研、市场细分等(Chuan Lee,Wen-Jung Chen,2005)。从近三十年的文献看来,由于内部营销的对象是企业员工,所以大多数关于内部营销实践的文献主要是从员工角度考虑,包括员工培训教育、员工激励、员工职业发展、企业与员工的内部沟通协调和管理层对员工的支持等。学术界对内部营销实践的研究主要是为了将内部营销理论更有效的应用到企业实践中,为企业创造价值,因此在考虑内部营销实践的时候,不同的行业和企业应根据各自的特点有所侧重,也就是说,不同行业和企业应该有不同的内部营销实践。

三、用实证证据检验内部营销构成要素

1、问卷设计

通过前面的文献综述,作者总结出了内部营销构成要素主要包括有:参与式管理风格、管理层沟通、管理层关怀、管理层支持、培训和教育、员工激励、员工沟通、跨职能合作。以这些以往文献中已经提及的要素为基础,作者构建了内部营销构成要素的条目库。但是,由于以往研究所存在的缺陷,这些文献并不能将内部营销所有内容概括在内,所以作者进行深度访谈。该访谈是结构化的,首先对访谈者解释内部营销的基本含义,让他们联系切身感受描述内部营销应该包括的方面。作者对15位MBA学员和5位营销专家进行了访谈。15位MBA学员大都来自服务行业(银行、证券公司等)。分析他们的访谈结果,作者总结出了以往研究所没有涉及的一些描述,比如信息和报酬共享。通过文献总结和深度访谈,作者总结出了45个条目,形成了具备45个条目的条目库。以问卷作为数据收集的工具,采用结构化的问卷。问卷所使用的条目来自于根据文献综述和深度访谈形成的条目库。在问卷完成以后,邀请了相关营销学者和服务业从业人员对问卷的内容和表意进行了评估。对于从国外学者文章中编译过来的条目,采用了标准的翻译、回译程序(translation and back-translation),以确保条目的中文版和英文版的意义等同。通过这些方式,对本研究问卷的切合性进行了评估,并且对那些并不令人满意的项目进行了反复修订。本研究的问卷采用了Likert 5点量表,由访问对象根据其主观感知进行评定。量表由1-5依序表示“完全反对-不太同意-中立-基本赞同-完全同意”。

2、抽样设计与数据收集

本研究的抽样范围包括多家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将这些企业作为本研究的样本。之所以选择这些企业是因为这些属于服务性企业,其企业运营所采取的实践、规则、措施有非常好的代表性。另外,本研究所抽取的30家企业代表了金融企业的多数而不是少数,具备很大程度上的普遍性。从以上这两点来说,本研究的样本具备一定程度的普遍性和代表性,因此本研究的抽样范围能够反映和揭示出金融性服务企业的基本情况。

本研究问卷的发放采取的是电子邮件和现场问卷发放相结合的形式。由于本研究所涉及的企业在地理位置上差异较大,所以采取这种问卷发放的方式。对于进行现场调查的企业,先通过电话与公司高层联络,确认可以接受调查以后即遣人进行现场问卷调查。而对于使用电子邮件进行调查的企业,在填写问卷遇到困难的时候保证与企业间的即时沟通。本研究总计发放问卷750份,要求企业的销售人员或者客户经理填写,确保信息提供者对于本研究所要调查的问题是了解和熟悉的。文研究进行了两次数据收集,总共回收问卷412份,其中有效问卷362份,有效回收率为48.3%。

本研究首先对于样本的非回应偏差进行了验证(Nonrespondent bias),对于填写并回执问卷数量不同的企业进行了规模、所有制类型和企业成立时间的比较,T检验显示了组间不存在明显差异,这表明了本研究的样本不存在明显的非回应偏差。另外,在问卷的最末加入了问项“您对上述各个调查问题的理解程度”,并采用1-10个等级进行评分(1表示完全不了解,10表示完全了解)。统计结果显示,本条目的均值为8.336,Std.Deviation为1.454。此结果表明大部分的调查对象对于本研究问题有相当程度的理解。

3、探索性因子分析

作者利用先前通过文献综述和访谈所产生的41个条目为基础进行量表开发。该问卷采用了Likert 5点量表,由访问对象根据其主观感知进行评定。量表由1-5依序表示“完全反对-不太同意-中立-基本赞同-完全同意”。利用此量表作者进行了第一次数据收集,总计发放问卷300份,回收问卷162份,其中有效问卷150份,有效问卷回收率是50%。利用此次所收集的数据,作者使用SPSS 15.0进行了探索性因子分析。作者使用了以下两个标准删除条目:在所有因子上都没有大于0.4的负荷,在多个因子上有大于0.4的负荷。探索性因子分析的KMO值为.920和Bartlett球形检验的结果为Approx.Chi-Square=4842.997,df=990,p<..000。探索性因子分析析出7个因子,累积方差解释率为61.735%。根据探索性因子分析的结果以及查阅相关文献,作者将这7个因子分别命名为管理层沟通、工作氛围、资源共享、参与式领导风格、管理层支持、培训与教育和跨职能协调。

4、验证性因子分析

通过验证性因子分析的结果(7个因子和27个条目),作者以此为基础进行了第二次量表开发。该问卷采用了Likert 5点量表,由访问对象根据其主观感知进行评定。量表由1-5依序表示“完全反对-不太同意-中立-基本赞同-完全同意”。利用此问卷作者进行进一步的数据收集。此次收集数据有效数据212份,总计发放问卷450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47.1%。利用此次数据作者用Amos 7.0进行了验证性因子分析。模型结果如下。从模型结果可以看出除了WCLIM4的因子负荷值为0.453以外,其他条目在各个建构上的负荷都大于0.6,表明内部营销确实包含7个因子。另外,对此模型的拟合度指标都较好,并且模型的最大修正指标为13.463,小于15的M.I.的临界值(见下表)。

(1)信度分析

为了评估量表的信度水平,作者根据结构方程模型的结果计算了每个建构的综合信度系数。计算公式根据Fornell和Larker(1981)所指出的综合信度系数的计算方法其公式如下:

从下表可以看出,所有7个建构的综合信度系数分布在0.786到0.878之间,满足Nunnally(1978)所提出留得综合信度系数最低接受值为0.7的标准。这表明了本量表具有很好的信度水平。

(2)构建效度分析

构建效度的定义是:“从多大程度上该量表测量了它所要测量的事物。”(Peter,1981)本部分作者将检验本量表的三种构建效度:收敛效度、判别效度和法则效度。

收敛效度指的是测量某个建构的条目之间相一致的程度。对于收敛效度的检验,就是检验某一建构的条目是否存在共同的、单一的潜在因子。收敛效度的判别标准有如下几个:所有因子负荷大于其相应标准误的两倍(Ander-son et al.,1988)以及平均抽取方差(Average Variance Extracted)大于临界值水平0.5和因子负荷大于临界水平0.6。以下是AVE的计算公式:

检验判别效度的目的有二:其一是内部营销要素量表某个建构的测量指标与测量其他建构的指标之间是不同的,其二是测量某一建构的指标比测量其他建构的指标更能够反映该建构的真实构念。而根据Clae等(1981)的建议,如果各个潜变量解释的方差大于该变量与其他变量之间的共同方差,表明该量表具有很好的判别效度。在这里我们测量判别效度的方法是AVE的平方根大于该变量与其他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从下表中可以看出AVE的平方根大于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因此我们可以说该量表具备很好的判别效度。

(相关系数为Pearson相关系数,双尾检验,p<0.00;对角线上是AVE的平方根)

法则效度所测量的是研究所提出的建构是否能够在理论上对已存在的建构进行预测。通过前面的文献回顾,我们知道内部营销的实践要素能够提升员工工作满意度和员工的工作绩效(Tansuhaj et al.,1987;Gummesson,1987;Varey,1995)。在这里测量了员工的总体满意、员工对于报酬、职业发展等的满意程度,并且使用自我评价的方法进行了绩效测量(测量条目主要有完成目标程度,与其他员工比较以及与过去业绩比较现在业绩水平)。如果内部营销实践与员工满意和工作绩效显著相关则可以说该量表具有较高的法则效度水平。从下表可以看出内部营销实践和工作满意以及工作绩效之间的相关性是显著的(p<0.000),这说明了内部营销实践对于已有变量工作满意和工作绩效的预测性。该检验表明,作者所开发的内部营销要素量表具备高水平的法则效度。

四、结论

和谐课堂的构成要素 篇10

一、民主——和谐课堂的基石

要建立新型的和谐课堂,首先应建立的是一个民主的课堂。“民主”一词源于希腊,其意义为:在一定的阶级范围内,按照平等和少数服从多数原则来共同管理国家事务的国家制度。因此,民主社会奉行的是容忍、合作和妥协的价值观念。笔者以为,民主的教育也就是在一节课中,师生、生生要“奉行容忍、合作和妥协的价值观念”,因此,我们表达的“和谐”主题应侧重于强调相互理解、包容、沟通与交流。特级教师魏书生说:“民主像一座搭在师生心灵之间的桥,民主的程度越高,这座连通心灵的桥就越坚固,越宽阔。”新课程标准也在呼唤教师转变角色,呼唤课堂的民主、平等,因为只有奉行民主,才能产生真正的和谐课堂。

二、建立平等、融洽、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

建立和谐课堂,平等、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尤为重要。有学者认为:和谐社会是一种有层次的和谐,其核心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即人与人的和睦相处。其实,和谐课堂也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只有老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和睦相处,才能保证优质课堂的顺利进行。和谐教育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人才的要求,也是学生个性成长的内在需求,因此,建立平等、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构建和谐课堂的重要环节。

三、创设“三位一体”的和谐课堂情境

所谓“三位一体”是指“自主、合作、探究”三位一体。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课堂教学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学生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自主”是一个人成长和可持续发展的必备条件,正如叶圣陶先生指出的,“教育就是要让受教育者疑难能自决,是非能自辨,斗争能自奋,高精能自探”,从而成为一个自得的人。因此,“自主”强调的是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只有掌握了学习的主动权,才能成为学习的主人。

“合作”是现行教育理念的重要环节。弗里在《被压制的教育》中说:“通过对话,学生的教师和教师的学生不复存在,代之而起的是新的术语:教师式学生及学生式教师。教师不再仅仅去教而且也通过对话被教,学生在被教的同时,也同时在教。他们共同对整个成长过程负责。”对话,就是共在的主体之间相互作用、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理解的过程,其实质就是交流。把教学本质定位于平等对话,是构建和谐课堂的重要手段。

“探究”是课堂升华最主要的环节。叔本华说:“记录在纸上的思想就如同某人留在沙上的脚印,我们也许能看到他走过的路径,但若想知道他在路上看见了什么东西,就必须用我们自己的眼睛。”只有探究,才能挖掘每个孩子的潜能,才能使每个孩子的思想得以迸发。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一书中也说:“如果学生亲自去研究和发展某种东西,亲自去把握具体的事实和现象,那么这种驾驭知识的情感就会更加强烈。”

因此,只有创设“三位一体”的教学理念才能建立新型的和谐课堂。

四、情感和爱是新时期和谐课堂的重要保证

建立新型的和谐课堂,情感是其主要的保证。夏丐尊先生说:“没有情感,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苏霍姆林斯基也说,学校里的学习并不意味着机械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移到另一个头脑中去,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心灵的接触。如果学生对课堂没有归依感,对教师没有亲近感,对教材没有喜爱感,将很难使学习成为令他们愉快的事,正所谓只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面对学生,心怀无限爱意,教育之花必然璀璨盛开。

教育质量构成与评价要素分析 篇11

【关键词】教育水平;教育效果;质量评价;多元评估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24-0024-04

【作者简介】眭律铭,无锡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无锡,214000)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学校教学管理。

研究职业学校的教育质量,首先要清楚什么是教育质量,教育质量由哪些要素构成,各要素之间是什么关系;其次要研究如何真实反映教育质量的水平和效果,谁是评价的主体、谁是客体,评价什么内容,应该如何进行;最后要研究质量监控机制,构建什么模型,建立监控机制的目的是什么,依据是什么,运行如何保障。影响教学质量的因素有很多,提高教育质量要从正确评价教育质量着手,从教学实际出发。根据职业教育的特点研究教育质量,客观、科学、全面地评价教育质量,是做好教学管理工作的中心任务,也是推动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课题。

一、当前职业教育质量状况几点分析

我国的职业教育,在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发展历程后,如今在国家经济建设中扮演着一个极其重要的角色。在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今天,职业教育的发展显得尤其突出和迫切。每年有近百分之五十、400万以上的初中毕业生步入中等职业教育的校园,把这些学生培养成材,是赋予职业教育的艰巨任务,也是对职业教育的无限期望和信任。但是,就当前来讲,职业教育与我国经济发展的目标和社会对职业人才的需求相比,还是存在诸多不足和缺陷。《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出:“当前职业教育还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结构不尽合理,质量有待提高,办学条件薄弱,体制机制不畅。”传统的职业教育体制对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发挥职业教育更大作用、转变培养模式、调整教育结构、促进职业教育升级产生了制约作用。

(一)教育水平不足

由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各地各校的基本办学条件也不同,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对职业教育协调管理的政策、措施和支持力度存在较大差异,部分职业学校基本设施陈旧,导致职业教育的功能未能正常发挥,产生了与社会需求脱节的现象,这是影响教学质量的条件制约因素。

(二)职业培训不够

许多职业学校偏重学历教育现象依然存在,教学模式、教学管理,甚至教学过程与教学方法都沿用普通教育的模式,职业学校设置专业缺乏对当地需求的考察,职业培训师资不足、装备落后,技能培训力不从心。这种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脱节、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脱节、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脱节的现状是影响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

(三)资源配置不均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带动了职业学校的技能培训质量提升,培养了许多品学兼优的金牌选手,给企业带来了几许期盼,猎头公司纷纷重金寻觅,得奖学生炙手可热,表现出了职业教育的魅力所在。但是,职业学校有限的教学资源(设备、师资、时间等)只能更多地配置给能出成绩的学生,这种教学资源配置不均的现象,影响了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是影响学校教学质量的管理因素。

(四)育人用人分离

没有明确企业在职业教育中的地位和责任,校企合作办学变成了企业的负担,没有互惠互利、没有双赢的教育制度,实际上造成了职业教育的“单轨模式”。职业教育与企业利益分离,得不到企业的有力支持,这是影响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

(五)评价机制落后

职业学校的教育质量评价机制缺乏社会评价主体,评价目标在执行评价工作中得不到体现,评价对象有失偏颇,评价方式不尽合理,评价内容不够全面,学校内部质量保障系统落后,评价标准局限于课程考试成绩,影响教育质量评价的全面性和真实性,这是教育质量评价的重大缺陷。

二、职业教育质量构成要素分析

教育质量是指“教育水平高低和效果优劣的程度”(《教育大辞典》),最终体现在培养对象的质量上。教育质量的评判标准是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教育目的是使受教育者达到的一般质量要求,也是教育的根本质量要求,培养目标是使受教育者达到的具体质量要求,它由学校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决定,是衡量人才培养是否合格的质量规格。

(一)教育质量水平

教育质量的水平(以下简称“教育水平”)是实施教学的保证,指的是学校对培养对象实施教育教学的条件、能力、方法。应该注意的是,教育水平是保证教育质量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没有一定的教育水平就没有一定的教育质量,但不能说教育水平高、办学条件好,教育质量就一定高。学生素养、知识和技能的多寡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反映的是教学效果,所以,教学质量是评判教育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的综合性指标。

(二)教育质量效果

教育质量的效果(以下简称“教育效果”),指的是培养对象达到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的程度,是教育教学实施的反映。对于职业教育来讲,教育效果是受教育者掌握知识技能和养成职业素质的程度,以及今后适应技术进步和自身发展的能力和经验的多少。

(三)学科教学质量

学科教学质量简称教学质量,是学科教学效果的反映,各学科教学质量的总和构成专业培养目标的达成度。教学质量有别于教育质量,指的是一种以人为对象的特殊的工作品质,体现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具有目标的明确性、内容的综合性、方法的多样性、主体的交互性等特点。

三、职业教育质量评价要素分析

教育质量主要由教育水平和教育效果两大部分构成。对于职业教育来说,教育效果往往受制于办学条件,提高教育水平是一项投资大、周期长的工作,场地环境的改善、仪器设备的配置、师资力量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但是,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能力和改革教学管理,使其适应职业教育发展需要并处于高水平运行状态,是学校内部能够做到并且应该做好的事情。

职业学校的教育效果之所以长期饱受诟病,根本原因是部分学生的职业素养和专业能力在实际工作时并未“达标”,从而导致了社会对职业教育产生“偏见”,认为职校生知识不如高中生,操作不如学徒生,不少家长也认为学技能没有用,上职校没前途。这种对教育质量的评价虽然有失偏颇,却是对职业学校教育效果不满的直接反映。

质量评价要全面反映教育效果,要找出影响教学质量的真正原因,提出改进教学的方法和措施。职业学校建立和实施“多元”质量评估制度是新形势下自身发展的需要。按照事物客观规律和内在联系,重新确立质量评价的目标、主体、对象,研究质量评价的方式、标准和内容,是当前提高教育质量的紧迫任务。

(一)教育质量的评价主体

评价主体是教育质量评判工作的实施者。评价主体长期以来由学校担任,测评学校现有教育水平下学生知识和能力的掌握程度。对于职业学校而言,这种质量评价模式有脱离实际的嫌疑,学生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是否符合将来从事职业工作的需要,学校说了不算。社会评价主体的缺失,架空了质量评价的基础,脱离了质量评价的初衷,是影响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职业学校是培养人的地方,服务对象首先是学生,但最终是为企业服务的,其教育效果如何,应该由社会(用人企业、受教育者个体)来评判,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必须得到社会的参与、企业的支持。

评价主体的多元性是职业学校教育质量评价要素构成的特点之一,教育质量的评价主体应由参与教育实施和教育服务的对象构成,至少应包括学校、社会(企业)、受教育者和教学人员。

1.学校是实施教育活动的主体,进行教育质量评价是其履行教育职能、自我控制工作质量的本职要求,学校教学管理部门对教育质量负有全面管理职能。

2.社会、企业既是职业学校的服务对象,也是实施职业教育的合作伙伴,发挥好用人单位的质量评价功能,是办好职业教育的根本所在。

3.学生是教育的对象,也是学校的第一服务对象,学校提供的教育服务如何、教师教学水平怎样、自己的需求能否满足、日后的职业工作能否胜任、家长的期望需求是什么等等,是教育质量评价的关键所在。只有充分听取学生的意见,才能有效提高教育质量。

4.教师是实施学科教学的一线人员,其工作质量既反映学校整体的教育水平,也反映教学效果的好坏。值得注意的是,作为教育质量评价的主体,教师的工作态度对教育评价有直接的影响。

(二)教育质量的评价客体

评价客体是教育质量评判工作的对象。评价客体在大多数情况下是受教育者,这一点是有关各方的共识。但是,教育水平是教育质量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实际上也是评价客体,在评价教学效果的同时,如果忽略了对教育水平的评估,就会导致教育质量评价的不完整和不稳定。

评价客体的多元性是教育质量评价要素构成的特点之二,职业教育的质量评价对象,既包含“人”的因素,也包含教学实施的条件、模式和方法。

1.学导双方是学科教学实施的主要对象,教学质量是学校教育效果的主要体现,评价教学质量,师生双方是决定性评价对象(教师和学生既是评价主体,也是评价客体)。

2.培养目标是专业培养的人才规格和教学实施的目的。培养目标是否符合服务于社会、服务于企业的要求,以及学校执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程度,直接影响培养质量,所以要对其作出社会服务性和企业需要性评价,这是教育质量的方向性评价对象。

3.教学条件是体现职业学校教育特质的关键要素。根据专业和课程特点,满足“课程对接岗位”要求,融学习于生产之中的教学保障程度,是教育质量的保障性评价对象。

4.教育质量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由教学模式决定。“理论对接实践、课程对接岗位、培养对接使用”的目的,是要在教学上突出技能培养,这是教育质量的制约性评价对象。

(三)教育质量的评价目标

评价目标是评价活动本身的工作要求和最终目的。评价目标的制定,一要能全面、真实、科学、及时地反映教学实施效果;二要能提供真实有效的信息数据,反映教学实施的整体水平和差距。评价目标也应该是多元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个体能力。评价活动要能根据“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模式,衡量学生个体掌握知识和技能的自觉性、积极性,真实反映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团队能力。评价工作要检验职业教育“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考量学生的团队意识、大局意识,总体反映学生团队工作的协作能力。

3.职业能力。评价重点是“专业对接职业、课程对接岗位”的课程模式,考查学生从事岗位工作的职业素养,全面反映学生胜任生产岗位要求的独立工作能力。

4.创新能力。评价目的是根据“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相融合的原则,从岗位生产实际出发,考查学生的职业综合素质,科学反映学生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育质量的评价方式

教育质量的评价方式,是指实施评价工作的组织、程序、方法和依据,主要由评价机构和评价标准两大部分组成。职业学校教育质量评价方式应针对人才培养结构模式,适应学科(课程)教学特点,全面反映教育效果。

1.评价组织是开展教育质量评价活动的机构。职业教育的培养模式,决定了教育质量评价组织的构成,必须包含企业、社会组织、学校和师生。评价组织中的具体成员不是一成不变的,一般应该随着评价目标、评价内容的不同而发生变化。在实施质量评价的工作中,评价机构的组织形式如何确定,评价主体的积极作用如何体现,是一个值得研究和改进的重要课题。

2.评价标准是测评教育质量的依据。评价标准一是指应达到的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亦即质量标准;二是指实施评价活动的模式与方法。遵循事物的客观规律,用科学的方法、依据培养目标对教育质量进行评价是相依相存的完整过程,两者缺一不可。没有衡量标准的评价方法是主观臆断,不通过规范的程序、不采用科学的方法取得的评价结果是虚假信息。

3.评价模式指实施评价活动的制度与方式。要发挥好(多元)评价模式的作用,精心选择评价方式,并根据时代发展的要求不断升级、更新评价方式。

4.评价方法是一种工艺技术,即对什么事物、在什么时候、在何种场合、通过什么途径、按何种流程、采用何种手段实施评价活动的工艺规范。评价方法的水平层次,决定评价活动的质量高低。职业教育的质量评价方法比普通教育要多样和复杂得多,因为职业学校承担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培养的任务,需要评价的对象和内容较多,在不同时间、不同场合,对不同内容、不同对象应制定和采用不同的评价方法,只有遵循严谨的工作规范,才能高质量地实施质量评价工作。

(五)质量评价的内容

教育质量有宏观与微观之分。宏观层面的教育质量是指整个教育体系与系统规模、结构、效益之间的协调机制,它以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是否协调一致为标准;微观层面的教育质量就是指“教育水平高低和效果优劣的程度”。教育水平反映的是学校的教育保障条件,教育效果则反映学校达到教育培养目标的程度,亦即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两者既相对独立,又有相互融合的地方。

1.教育保障条件。教育保障条件大致包括:学生数量与学校面积、图书资料与媒体技术、专业设置与师资力量、教学设备与训练场所、校企合作与教育技术、教学管理与后勤服务、校园文化与学生社团、学术研究与教育科研、文化交流与国际合作等等。

国家对职业学校办学资质进行考核,对于需要资金用于教育发展的学校,地方政府也有财政拨款制度予以支持。教育水平依赖于资金,但绝不等于资金。职业学校的管理要紧跟国家经济发展,紧跟技术进步,既要有统筹兼顾的思想,又要有长远发展的韬略,与国际接轨需要精心布局,把握机遇、抢占机遇、创造机遇。

提高职业学校的教育保障水平,首先是做好规划管理工作。根据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设置适合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的职业专业和相应课程,投入切合专业训练需要的教学设备,配备满足学科教学需要的师资力量,设计符合企业生产需要的培训方案,规划符合专业成长需要的学生活动,强化实际应用需要的教育科研,驱动双赢互利的合作办学。规划管理的重点是做好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突出教学计划的完整性、教学内容的合理性和培养目标的可实现性。其次是教学管理。经营好一所学校,教学管理是重要环节。学校教学管理部门是教学实施的保障机构,教学管理工作水平反映的是学校教学的保障质量。发挥教学管理人员的积极作用,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必要保证。第三是质量管理。要使教学效果得到保障,完善和有效运行学校质量控制体系是关键环节,这也是当前职业教育相对薄弱的环节。教师的自检、部门的互检、督导的抽检和社会的终检构成完整的检测系统,及时、科学地测试和反映教学质量。参照全面质量管理模式,对教学质量的构成要素进行全面监控,建立和实施多元评估制度,是评价学校教育水平的基本内容。

2.教育培养目标。教育效果是质量评价的根本内容,培养目标的达成度是职业学校教育效果的体现。教育效果的评价指标(构成要素)应该立体设置,在职业素养、专业能力和知识技术三个维度上全面反映教学双方实现培养目标的水平。

职业素养:按照“课程对接岗位、理论对接实践”的教学原则,评价职业工作能力与岗位需求相一致的达成程度(职业素养评价指标)。

专业能力:按照“学校对接企业、专业对接职业”的教育设计,评价培养质量在职业对口要求上与社会(企业)用人需求相一致的达成程度(专业能力评价指标)。

知识技术:按照“教学突出技能、培养对接使用”的教学目标,评价操作技能与职业资格等级要求相一致的达成程度(知识技术评价指标)。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Z].北京:2014-05-02.

[2]王丽雅.发挥多元评价导向作用,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08(4):3-7.

休闲广场构成要素探究 篇12

休闲广场与居民日常生活比较密切,可达性较好,一般设置在居住区、居住小区、街坊附近或置于其中交通条件便利的地段,主要供居民休闲娱乐、健身锻炼及儿童游戏活动等使用。休闲广场应布置各种活动设施、健身场地、绿化种植、建筑小品等内容,即休闲广场设计应包括一些必备要素,主要有四类:

1 代表性雕塑或建筑小品

广场作为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体现城市特色、文化底蕴、景观特色的场所,是一个城市的象征和标志,休闲广场应具有鲜明的主题和个性[1]。广场内应至少具有一处能代表本地区地方特色和发展理念的、延续其历史文脉的、能诠释主题的雕塑或建筑小品。代表性雕塑或建筑小品是广场的灵魂,能彰显广场的特色,也是与其它广场相区别的重要标志。如山西太原汾河公园的母子雕塑,就突出了汾河是山西母亲河的寓意。

2 绿化种植

绿化种植是美化广场的重要手段之一,不仅能增加广场的表现力,还能改善生态环境。利用植物创造空间变化,增加层次,可使较平坦的地势富于变化,让人感到自然清新。广场树种宜选择抗寒耐旱、少修剪、少虫害,具有地方特色的优良树种,一般以乔木为主,搭配灌木、常绿与落叶以及不同树姿和色彩变化的树种。行道树宜选择遮阳力强的落叶乔木,儿童游戏场和活动场地忌用有毒或带刺的树种,为了迅速形成广场的绿化风貌,可采取速生树与慢生树相结合的栽植方式。在植物花卉的选择中,应做到春夏季有花、秋冬季有叶。在种植方式上应采取点、线、面、体4种方式相结合。

点状种植是指在草坪上,单株种植色彩鲜明、树态优美、体形高,寿命长,有一定观赏价值的树种。适合点状栽植的树种有油松、塔松、红叶李、合欢树、悬铃木和香樟树等。

线状种植主要是指园界树、园路树、湖岸树等植物,主要是乔木作线状种植。

面状种植是片状成面形布局的密林、草坪类型。密林与草坪构成了植物景观中虚实对比度最强的构图。密林下部大都处于浓荫、半荫而又湿润的环境。由于阳光不能透入林下,土壤水分较多,适合栽种鸯尾科、天南星科、莎草科等阴性草本植物,以及林缘的草本植物,如沿阶草、酌浆草、金针菜和吉祥草等。而在草坪中也可以选用孤植树、花丛、树丛、花坛、山石、建筑和雕塑等作为构景因素。

体状种植多见于立体花坛,是将一年生或多年生小灌木或草本植物种植在二维或三维的立体构架上,形成植物艺术造型,美观且节省空间,能取得较好的绿化效果。在平面花坛的种植中,应该选择同一花期的植物或同一植物的不同种类,这样才能显示花坛的图案效果。花坛用草花宜选择株形整齐、具有多花性、开花整齐而花期长、花色鲜明、能耐干燥、抗病虫害和矮生性的品种。常用的有金鱼草、雏菊、金盏菊、翠菊、鸡冠花、石竹、矮牵牛、一串红、万寿菊、三色堇、百日草等。常见植物的种植技术要求见表1、表2、表3[2]。

3 地面铺装

休闲广场地面材料的选择和铺设十分重要。交通量大的道路常采用高强度路面铺装,路面可选用沥青、混凝土等铺设。交通量小的道路常采用砖砌、石材、沙砾、砂土、土、木和草皮铺设,但要注意忌用大面积光滑花岗岩铺装,光滑花岗岩虽色彩丰富、档次较高,但防滑效果较差,遇下雨、下雪天易使人摔倒,安全性不高;人行道、园路常采用鹅卵石、石材及砖砌铺设。在广场的铺地设计中通常要考虑的设计要素包括质感、色彩和纹理。

质感是不同物象用不同技巧所表现出来的真实感,分为天然质感(如自然的水、石、木等)和人工质感(如陶瓷、塑胶、玻璃等)。不同质感会给人不同的感受,如滑涩、韧脆、软硬、透明与浑浊等多种感觉。在休闲广场设计中要兼顾材料质感的协调和对比,协调有利于形成统一整体感,而缺少对比,则整个地面会显得呆板、生硬,缺乏活力。

休闲广场道路的色彩的选择应能被大多数人所接受。它们应稳重而不沉闷,鲜明而不俗气。路面夏季应光线柔和,不反光刺眼。冬季又较普通混凝土路面感觉温暖。铺地色彩如过于鲜艳、富丽,则喧宾夺主,甚至会造成混乱的气氛。色彩必须与环境统一,或热烈、活泼、舒适,或宁静、安定、清洁,或粗糙、自然、野趣。

休闲广场的路面以它多种多样的纹样、形态来衬托、美化环境,增加广场的魅力。纹理起装饰路面的作用。铺地纹理因场所的不同而各有变化。如果铺路材料是尺寸较大的单元构件,如铺面板一类,路面图案就应该做到尽可能地简洁。只有在需要满足一些特殊功能的时候,才选用凸起于路面的图案。

4 环境设施小品

休闲广场中的环境设施小品主要指美化环境的花台、花盆、喷水池和假山等;供游人使用的废物箱、厕所、电话亭、照明的灯柱、灯具类以及健身设施小品;供青少年娱乐的沙坑、体育场地等[3]。环境设施小品在广场中属于大量性构件,其设计的好坏与否,有无特色会对居民和游人产生深刻的影响,其设计应与本地文化和地方风格相结合,沿用本地的建筑元素和材料,延续本地区历史文脉,体现地方特色。同时尽可能地将绿化设施和休息类设施相结合,如围绕树池或花池设置的休息坐椅,不但增加了休息设施的形式多样性,同时还可以节省用地空间,提高休息设施的使用率。另外,还可以加强一些设施小品的灵活使用性,如可以对坐椅、垃圾桶和花钵等设施底部增加滑轮,便可以依时间、地点的改变而随意组合[4]。

5 结论

广场是城市客厅,是体现居住者个性和文化素养的地方,是城市空间的节点,是城市设计中最能体现设计美学的地方之一,它不但为城市居民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提供了开放的空间环境,而且在城市的演变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体现了城市历史和文化的积淀。休闲广场更侧重于居民的参与性,只有通过对广场设计要素的合理分析和营造,才能创造出满足人们生活需求的休闲空间。

摘要:休闲广场作为城市公共空间,是人类进行文化休闲、交流活动的必要空间。随着城市的发展,构成休闲广场的基本要素也有新的内涵,现从主题雕塑、绿化植被、地面铺装和环境设施小品四方面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广场,构成要素,地方特色

参考文献

[1]张艳锋,张明皓,张振.新世纪的休闲娱乐广场设计[J].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学报,2003(3):159-162,176.

[2]龚立君.城市景观设计教程[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2):74.

[3]李德华.城市规划原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451-453.

上一篇:精神科医学心理学下一篇:学院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