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竞争力理论(精选12篇)
企业竞争力理论 篇1
关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本质, 国内外学者持不同的观点, 从整体来看比较认同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一种综合能力, 即企业在长期经营过程中形成的不易被竞争对手仿效的, 能带来超额利润的独特能力。笔者认为, 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竞争特性, 在博弈论看来, 核心竞争力就是企业作为博弈参与者的博弈能力。因此, 将其界定为一种能力资产, 有助于对企业核心竞争力进行识别、计量和评价。
企业核心竞争力会计就是对企业核心竞争力进行计量和报告, 以提供企业核心竞争力会计信息, 满足决策者对企业核心竞争力进行评价的需要, 以及在不确定信息条件下进行投资、管理等战略决策的需要。
一、企业核心竞争力会计研究的文献回顾
(一) 企业核心竞争力会计研究的理论基础
在我国, 对企业核心竞争力会计进行系统研究的文献很少, 主要有:胡玉明 (2001) 从企业业绩综合评价的角度来建立的企业核心竞争力管理会计控制体系, 其涵盖内容相当广泛, 从财务会计到激励机制与管理报酬计划, 几乎包括了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 给我们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分析性框架。汤湘希 (2006) 将核心竞争力理论与会计控制理论结合起来进行研究, 建立企业核心竞争力会计控制体系, 旨在分析核心竞争力的识别、价值计量及评价体系。因此, 他将核心竞争力会计的内涵界定为:企业通过对核心竞争力进行会计计量和报告, 以此培育和管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会计控制体系。
(二)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价值计量
目前, 从会计角度研究企业核心竞争力价值计量的文献不多。汤湘希 (2006) 提出以核心竞争力产生的经济收益来进行计量, 采用直接测度法或间接测度法。其中, 直接测度法就是根据企业过去已实现的利润与同行业平均利润的差额, 再按其持续年限计算核心竞争力的价值;间接测度法主要包括改进型Hoskold法和改进型Morkill法, 以在持续期内折现的方法来计量核心竞争力价值的大小。此外, 汤湘希还提出了割差法 (即用企业价值减去有形资产价值, 再减去除核心竞争力以外的其他无形资产的价值后的差) 、改进型收益现值法以及市盈率倍数法。他认为用不同的方法计算结果差别较大, 最简单可靠的方法还是直接计算法。
张东宝 (2006) 提出超额收益法, 即通过估测由于存在企业核心竞争力而给企业带来的预期超额收益, 并按一定方法推算出企业核心竞争力价值。超额收益法是会计准则有关无形资产评估中收益贴现法的变形。企业核心竞争力价值=∑各年预期超额收益×各年的折现系数。
盛明泉、李昊 (2006) 研究认为:自创商誉与智力资本构成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是企业核心竞争力会计研究的对象, 因此可以根据Black-Scholse的期权定价模型计量智力资本的内在价值或基本价值, 再用割差法算出核心竞争力的总价值, 倒推出自创商誉的价值。
朱开悉、李小朋 (2006) 也是以计算企业的超额收益的方式来计量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价值, 在建立了三个假设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计量模型, 具体方法是:首先计算出企业的超额收益率, 即收益价格比率减去资本成本、市场系统风险收益和非系统风险收益, 再以企业股票总市值乘以该超额收益率。同时, 他强调这种方法只适用于某时刻以历史成本计算的核心竞争力价值, 全面计量还需要加上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
(三)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评价方法及具体指标设计
综观国内外研究, 学者们以技术优势论、市场优势论及规模优势评价理论为基础, 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评价提出了以下几种方法:因素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灰色层次分析法、对比差距分析法、内涵解析法等。各种方法在评价指标方面的设计也不相同, 如吴玉鸣、李建霞 (2003) 认为, 核心竞争力应从核心技术能力 (优势技术与专长) 、核心生产制造能力 (核心产品) 、核心组织管理能力 (成长能力) 、核心企业文化 (价值链) 、核心市场营销 (开拓能力) 、经济绩效和战略创新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价, 采用因素分析法进行具体评价;吴晓勇 (2007) 从无形资产构成的角度提出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评价体系。
(四) 企业核心竞争力信息的报告和披露
现行的财务报告中, 不仅未披露任何有关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信息, 而且连无形资产的信息也是少之又少。在基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的会计信息披露理论研究方面, 也只有少数学者有零星的涉及, 并未有完整而系统的研究。近年来我国学者对核心竞争力信息的报告与披露进行研究的文献逐渐增多, 主要表现在披露的内容和实现方式上。如汤湘希 (2005) 从核心竞争力评价的角度提出核心竞争力会计信息的解读方式, 并构造了六个核心竞争力会计报表。宋献中 (2006) 撰文进一步指出核心能力信息披露是上市公司自愿信息披露战略的一部分, 应该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以非财务报告披露为起点, 逐步过渡到管理层讨论与分析披露, 最终实现核心能力报告的披露目标。侯雪筠等 (2006) 认为核心能力信息披露的内容应包括核心竞争力的评价信息和评价结果的分析。钱淑芬 (2007) 研究核心竞争力信息自愿披露的内容、形式、有效程度等问题, 对企业核心竞争力信息自愿披露战略进行了探讨。
(五) 对已有研究的评价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 近年来学术界对企业核心竞争力会计的研究内容大都集中在信息披露上, 因为核心竞争力信息属于自愿性信息披露的范畴, 对其的研究容易展开;而对核心竞争力的计量和评价研究没有突破, 因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计量和评价的数据难以获得, 量化较为困难。其研究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 研究方法和理论。
在研究方法上, 除了核心竞争力理论、会计控制理论、信息披露理论较为丰富之外, 其他没有理论研究上的突破。一方面, 新的经济、管理理论与方法在此研究领域难觅踪影, 如将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的方法等用于实证分析的很少, 定量的模型和方法研究也比较少。另一方面, 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研究抽象的、理论层面的研究太多, 而操作层面的研究较少。
2. 价值评估研究。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价值评估并没有特定的方法, 而且大部分研究主要集中于计量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过去价值, 较少关注其未来价值。而企业在未来如何培育和提升核心竞争力、降低经营风险才是决策应该考虑的重点, 所以核心竞争力的价值衡量也应主要考虑面向未来。同时, 这也符合核心竞争力作为资产计量的内涵。
3. 评价体系的指标设计和可比性。
核心竞争力评价体系在指标设计上的差距很大, 而且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评价结果缺乏可比性。这主要是因为它们各自所依据的理论不相同, 缺乏一个较一致的、能全面解释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评价理论。
二、企业核心竞争力会计研究框架
由于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竞争特性, 从本质上说, 可以理解为企业的博弈竞争能力, 企业核心竞争力会计的作用就是提供核心竞争力信息, 因此, 可以从博弈理论和信息经济学的视角来对企业核心竞争力资产展开会计研究:一是进行会计估价, 还可以将其与企业未来的战略投资结合起来, 为管理者提供决策支持;二是构建评价指标, 并且可以适用于所有的企业, 弥补现有评价体系不可比的缺陷;三是构建信息披露模型, 确定披露的内容和原则, 更好地满足外部投资者决策的信息需要。
(一) 企业核心竞争力价值计量模型
资产有两种计量基础, 一是产出价值, 二是投入价值。根据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资产属性以及未来的不确定性, 可以考虑从这两方面进行计量, 由此笔者提出两种计量模型:现金流矢量模型和实物期权模型。
1. 以未来产出价值为基础的计量模型——现金流矢量折现法。
(1) 模型建立。
第一步, 界定可以产生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活动, 有两个标准:其一是要对最终产品或服务的价值有重要贡献;其二是代表了独一无二并能提供持久竞争优势的能力。实际上, 有研究表明, 绝大多数成功企业只有一、两项关键活动, 很少超过五、六项。
第二步, 分析关键活动能产生的预期现金流 (CFi) , 计算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年度价值。现金流的确定可以参照同类企业该项活动现金流的期望价值或采用机会成本。我们假定企业某年核心竞争力的不同组成部分所产生的期望现金流矢量为:CFi (s) = (CF1 (s) , CF2 (s) , …CFn (s) ) 。其中:s表示未来评估时的不确定状态, 未来信息的出现会改变对核心竞争力组成要素的现金流预测。因为核心竞争力是一项合力资产, 该年核心竞争力价值为。这是在企业内部的横向计算。
第三步, 计算企业核心竞争力未来现金流的折现价值, 这是对企业核心竞争力进行纵向评估的总价值。公式为:
其中:A是企业核心竞争力资产的总价值;r表示未来价值的折现系数, 也代表企业看待未来核心竞争力资产的风险的高低。
(2) 模型评析。
这个计量模型的主要特征是:①注重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资产特性, 体现了企业核心竞争力带给企业的未来获利能力;②体现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时间价值和风险价值;③体现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组成结构和整合效应。此外, 该模型还可以理解为企业的核心产品或核心服务将带来的现金流, 由企业内部管理人员进行评估, 以提供核心竞争力信息, 便于企业对核心竞争力进行监控和管理。该模型适合于企业内部管理者对企业核心竞争力进行价值评估, 可作为企业进行核心竞争力会计计量的依据, 同时为企业管理核心竞争力提供信息。
2. 以投入价值为基础的计量模型——实物期权法。
有学者研究了核心竞争力战略投资的实物期权评估方法, 将这种战略投资分为三类:一是探试核心竞争力的战略投资, 可视为购买增长期权;二是转移核心竞争力的战略投资, 可视为放弃增长期权执行或执行转换期权;三是开发核心竞争力的战略投资, 可视为执行运营期权。以此为基础, 笔者认为企业管理者可从投入价值的角度对核心竞争力价值进行计量。该模型充分考虑了企业未来的不确定性, 其结果具有较好的决策价值。
(二) 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模型
什么是核心竞争力?在博弈论看来, 核心竞争力就是企业作为博弈参与者的博弈能力。它与前文界定的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能力本质是一致的。
博弈由参与者、信息、行动策略和利益支付这四个基本要素构成。其中, 参与者是主体, 利益支付是目的, 信息和行动策略分别是实现目的的条件和手段。对于理性的、追求利益最大化的每一个参与者来说, 博弈的目的就是在既定的信息条件下选择最佳行动策略以获得最大的利益支付。因此,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博弈能力) 就是它取得最大化支付的能力。
然而, 由于各参与者的利益相互关联甚至相互冲突, 每一方利益最大化的实现要以其他各方的利益最大化为条件, 因而博弈各方的博弈能力不完全取决于它自己, 而是与其他各方的博弈能力相联系。只有当博弈达到均衡状态时, 各方的利益才能确定。
此外, 参与者的博弈能力与其策略构造和策略选择能力有关, 而策略构造和策略选择依赖于信息条件, 因此博弈能力也必然与参与者获取、处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以下简称“信息能力”) 有关。因此, 博弈能力是由支付函数、策略能力和信息能力这三者共同作用而形成的一种综合能力。注意这三者之间不是加和关系, 而是乘积关系。因为这三者之中只要有一个为零, 即使其他两个再强大, 总的博弈能力都将为零, 即:博弈能力=信息能力×策略能力×支付函数。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具有竞争特性, 也遵从于这一博弈规律, 可以从这三个方面构造核心竞争力的评价模型。
(三) 企业核心竞争力信息的披露模型
1. 信息披露博弈模型建立。
(1) 管理者和投资者之间的博弈。
管理者和投资者之间的博弈是一种非合作博弈, 两者很难达成一项具体的、具有约束力的协议, 但这个博弈过程可以重复多次进行。
假设管理者有两种战略选择, 且必须选择其中一种:第一种战略选择称为“不披露”, 可以理解为公司不披露核心竞争力等前瞻性信息或不真实披露核心竞争力信息;第二种战略选择称为“披露”, 可以理解为公司管理者自愿披露核心竞争力会计信息, 并提供相关可靠的财务报表。投资者同样有两种战略选择, 即对公司进行投资或不投资。
哪一种战略组合将被选择呢?用矩阵法分析表明, 纳什均衡的结果是:管理者选择不披露, 投资者选择不投资。然而这不是一个完全令人满意的结果, 因为这意味着至少对假定的效用价值来说, 公司将可能不会良好地运行。解决的办法:一种可能是各参与人聚集在一起, 达成一项具有约束性的协议。不过, 前提是要使投资者确信该协议实际上是对管理人员具有约束力的, 并使投资者相信该协议能被执行。另一种可能是通过引入对歪曲信息行为的严厉处罚来改变这个博弈中的效用支付函数, 这可以降低管理者选择不披露时的预期效用。那么“管理者披露, 投资者投资”可以被证明是一个均衡, 然而此时还需要政府的管制。还有一个办法是, 选择多次重复博弈, 并且管理者总是选择披露, 那么诚实的信誉将逐渐建立起来, 投资者也将开始选择投资。
(2) 管理者和竞争者之间的博弈。
管理者和竞争者之间的博弈是一种非完全信息动态博弈, 双方均会根据对手的反应来决定自己的披露和行为策略。
管理者和竞争者的策略选择都是披露或不披露, 但却没有博弈均衡。大量研究表明, 企业核心竞争力主要受以下几个要素的影响:资源、制度、能力、环境等。有人认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具有不可复制的特性, 所以不用担心泄密的问题, 而且还有一种“强者愈强”的效应。但从另一角度看, 如果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以资源或技术为主, 不能排除其资源结构或人才结构遭到竞争者破坏的可能 (如恶意收购或挖走人才) 。企业管理者到底该不该披露核心竞争力信息呢?这个问题的答案取决于企业的盈利能力。有研究表明:一个行业竞争越激烈 (以进入者的威胁度衡量) , 企业核心竞争力信息披露可能就越好。
(3) 管理者和监管者之间的博弈。
这两者之间的博弈与前面不同, 监管者的主要作用是维护外部信息使用者的利益。管理者的策略选择仍是披露或不披露, 监管者的策略选择是处罚或不处罚, 最满意的结果当然是“管理者披露, 监管者不处罚”。而企业核心竞争力信息是属于自愿性信息披露的范畴, 监管者鼓励企业自愿性披露以核心竞争力为主的预测性信息, 但也要求其保证披露的质量。国外研究表明, 信息披露的监管者在一定的范围内认定企业的欺诈和虚假行为, 并给予适当的约束。也就是说, 监管者应对企业公布的虚假信息给予处罚, 从而维持资本市场的公正与公平。
2. 核心竞争力披露的博弈结论。
(1) 上市公司通过自愿披露可靠的核心竞争力信息, 并一贯保持以建立自己的声誉, 远比通过监管者进行干预重要。因为声誉的缺失很可能会引起投资者丧失信心, 或受到市场的惩罚。
(2) 投资者由于受投资心理和信息修正机制的特点所限, 恢复对上市公司的信任困难重重。上市公司应本着自身效用最大化的原则, 主动与投资者沟通和联系, 传递公司核心竞争力信息。
(3) 上市公司在与竞争者的博弈过程中, 信息披露与否并不能完全阻止竞争者的进入, 那是因为竞争者进入与否是由公司所处行业的盈利前景所决定的, 信息的披露只是延缓时间而已。如前所述,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一项合力, 具有不可复制性, 并不容易被模仿, 所以企业的披露策略应考虑以替代的方式披露易泄露秘密的信息或以特定的方式与主要投资者进行有效沟通, 借以传递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信息。
参考文献
[1].盛明泉, 李昊.企业核心竞争力会计测度探讨.会计之友, 2006;5
[2].汤湘希.企业核心竞争力会计控制研究.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6
[3].朱开悉, 李小朋.能力资产:计量与披露研究.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 2006
[4].宋献中.企业核心能力信息披露研究.会计研究, 2006;2
企业竞争力理论 篇2
编者按:中国烟草行业总体来说处于一种专卖专营体制下的行政限产型的垄断状态。政府通过严格的许可证管制来提高行业进入的壁垒,行业利润率,利税水平高,在中央及地方各级财政收入中占有重要地位。但行业内部固有的管理模式问题也很多,原因主要是:
一、整个烟草行业利益主体分散。烟草行业从烟草种植,卷烟生产到最后卷烟零售,几乎涉及了农、工、商各个领域,生产、管理流程特别复杂。
二、“统一领导、垂直管理、专卖专营”管理模式是烟草专卖法的精髓,也是保证烟草行业利益的根本,但也带来了行政干预过多,市场资源配置功能发挥不足的问题。
三、烟草生产和销售企业对核心竞争策略认识不足,体现在价值链上是对一些核心环节重视不够,在一些不能产生价值附加的环节又浪费了资源。
本报告的目的是运用价值链理论来分析烟草工业公司的生产流程和组织行为,描述并确定A烟草工业公司价值链中的关键指标,最后提出一些建议,完善价值链,以达到强化企业核心竞争策略的目的。
第一章 研究报告的设计
第二章 研究问题和方向
本文将研究的问题涵盖以下五个方面:
问题一 中国烟草工业企业的核心竞争战略是什么?(产品差异化战略还是总成本领先战略)
问题二 烟草工业企业的价值链是怎么构成的?流程如何? 问题三 如何改进价值链以强化企业核心竞争策略?
问题四 结合A烟草工业公司案例实际,从产业价值链和公司具体财务指标分析两方面着手,提出建议。
问题五 探讨中国烟草行业中两种关系(中烟公司和下属企业关系,工商关系)的协调机制
第三章 相关理论准备
——把迈克尔·波特理论运用到烟草工业企业中去
迈克尔·波特(Michael E.Porter)32岁即获哈佛商学院终身教授之职,是当今世界上竞争战略和竞争力方面公认的第一权威。波特博士获得的崇高地位缘于他所提出的“五种竞争力量”和“两种竞争战略”和“价值链”的理论观点。
两种竞争战略
1、总成本领先战略
成本领先要求坚决地建立起高效规模的生产设施,在经验的基础上全力以赴降低成本,抓紧成本与管理费用的控制,以及最大限度地减小研究开发、服务、推销、广告等方面的成本费用。为了达到这些目标,就要在管理方面对成本给予高度的重视。尽管质量、服务以及其它方面也不容忽视,但贯穿于整个战略之中的是使成本低于竞争对手。该公司成本较低,意味着当别的公司在竞争过程中已失去利润时,这个公司依然可以获得利润。
2、差别化战略
差别化战略是将产品或公司提供的服务差别化,树立起一些全产业范围中具有独特性的东西。实现差别化战略可以有许多方式:设计名牌形象、技术上的独特、性能特点、顾客服务、商业网络及其它方面的独特性。最理想的情况是公司在几个方面都有其差别化特点。如果差别化战略成功地实施了,它就成为在一个产业中赢得高水平收益的积极战略,因为它建立起防御阵地对付五种竞争力量,虽然其防御的形式与成本领先有所不同。波特认为,推行差别化战略有时会与争取占有更大的市场份额的活动相矛盾。推行差别化战略往往要求公司对于这一战略的排它性有思想准备。这一战略与提高市场份额两者不可兼顾。在建立公司的差别化战略的活动中总是伴随着很高的成本代价,有时即便全产业范围的顾客都了解公司的独特优点,也并不是所有顾客都将愿意或有能力支付公司要求的高价格。
波特认为,这两种战略是每一个公司必须明确的,因为徘徊其间的公司处于极其糟糕的战略地位。
价值链理论
1985年,波特从企业内部环境出发,提出了以价值链为基础的战略分析。波特当时将价值链描述成一个企业用以“设计、生产、销售、交货以及维护其产品”的内部过程或作业(activity)。并且他将企业的价值作业分为两类:基础作业和辅助作业。前者包括进货后勤、生产经营、出货后勤、市场营销、售后服
务;后者包括采购、技术开发、人力资源管理、企业基础设施。每一个公司都有基于其历史、策略及作业流程的特殊的价值链,这种价值链的特殊性也就决定了企业是否能获得比较优势。(波特,1985)
对价值链理论的研究为价值链理论的应用提供了很好的基础,价值链理论的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价值链用于决策支持系统的研究。通过价值链优化,为决策者提供依据,让决策者看到企业价值作业间的联系对决策目标的影响。(2)价值链用于战略成本管理。通过判定各种价值作业的成本动因及相互作用,控制成本动因重构价值链,企业可以更好制定成本降低战略。(3)价值链应用业务流程重组。(4)价值链用于确定企业利润增长区。(5)价值链用于培育企业核心能力,确立竞争优势。核心能力是建立在价值链的各环节上,能使企业获得持续竞争力的各种要素作用力的集合。对企业竞争优势的评估以成为企业寻找新的竞争策略的一大途径。
价值链重组和差别化战略
波特(1985,P.121)认为价值链中的任何行为都会影响差别化战略并且检验特殊流程和作业是否带来差别化战略的标准就是这种行为是否会对顾客有价值。
公司能够通过两种办法提高差别化战略。一种选择是提高价值行为的特殊性。另一种办法是重组价值链,例如减少对顾客无价值的行为。波特认为价值链重组应该充分考虑顾客价值,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种新的配送渠道或销售途径 前进式一体化,兼并或则减少销售环节。后进式一体化,原材料环节和产品质量控制环节采用一种全新的流程控制技术。
这两种方法都将在后面的案例分析中进行讨论。
第四章案例分析:A烟草工业公司
中国烟草行业总体来说处于一种专卖专营体制下的行政限产型的垄断状态。政府通过严格的许可证管制来提高行业进入的壁垒,行业利润率,利税水平高,在中央及地方各级财政收入中占有重要地位。“分灶吃饭”的税收政策又决定了地方政府对当地烟草企业行政扶持和干预很强,导致了产品地域性和竞争实力弱的问题。中国加入WTO后,中国市场成为国际烟草巨头眼中最后一块大蛋糕,2003年,中国烟草行业虽然在谈判桌上保住了专卖法,但也开始在阵痛前的意识里觉醒。其中一项重要举措是工商分离,所谓工商分离,即指在现行的烟草专卖体制下,将省级烟草公司负责本省烟草销售的职能与负责本省卷烟生产企业的管理职能分开,并将实行三合一体制地区的烟草专卖局、烟草公司、卷烟生产企业三家单位分开。A烟草工业公司就是在这个大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国家烟草专卖局目的有三个:一,分割产销纽带,引进市场机制,同时通过工业公司范围内进行资产重组,流程再造,产品结构调整,捏合整体,为下一步的改革发展打下基础。二,通过组建第一家跨省(市)烟草工业公司,检验未来工业公司间兼并重组的实施难点和效果。三,考察在一个大的卷烟消费省份,有规模效应,而无核心竞争能力的情况下企业如何发展的问题。
A烟草工业公司下属三家国有大型卷烟厂,一家嘴棒生产企业。现有资产150亿,其中所有者权益50亿元,员工15000余人。2003年销售收入超过100亿,利税超过50亿元,是当地税收的支柱。公司总部下设12个部门(科室),有三大职能:
1、代表国家烟草专卖局对卷烟厂行使出资人职能(财务审计、纪律检查等)
2、按照烟草专卖法和国家局有关规定对产品产量、质量进行控制。
3、原料采购(烟叶除外)、基础框架构建、人力资源等生产辅助性作业。第一部分 中国烟草工业企业的核心竞争战略
确定企业核心竞争战略是企业管理和目标分析的一项重要内容。能够正确认识企业核心竞争战略,并在管理实践中正确加以应用的企业就往往能够拥有核心竞争实力,从而实现效益和市场份额。国际上对核心竞争战略应用很多,基本上从三个方面加以确认:
(1)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产品生命周期(product life cycle)观念,是把一个产品的销售历史比作象人的生命周期一样,要经历出生、成长、成熟、老化、死亡等阶段。就产品而言,也就是要经历一个开发、引进、成长、成熟、衰退的阶段。分为产品开发期、引进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见图一)
烟草行业由于产品具有一定的嗜好性和替代品少的特性,产品生命周期很长,并且烟草行业天然的垄断性也决定了其利润率远高于其他产品。图二显示在渡过98-2000年短暂的低谷之后,国际烟草行业又显示出了强大的发展态势,表现为销售额和利润率同步的快速增长(2004年美国烟草行业平均销售增长率为10.21%,资产回报增长率为7.78%注1)。这是典型的产品成长期。这个时期的竞争战略应该采用产品差别化战略,包括大量的营销广告,改进品牌,增加产品种类和服务保证,通过渗透性价格策略(注2)来达到市场占有率最大。
(2)瑟琳和思蒂克尼(Selling and Stickney)教授对资产回报率(ROA)进行分解发现:资产回报率=利润/总资产=利润/销售额×销售额/总资产
其中,利润/销售额称为边际利润率,而销售额/总资产叫做资本流转率。因此提高资本回报率可以从这两个方面入手,典型的例子如零售行业,一些大的零售商注重的策略是通过低价格或折扣心理来提高资本流转率,而一些奢侈品行业如钟表行业,生产厂商则是通过给予顾客品质上的满足确定产品高价格(注4)来提高边际利润率进而增加资产回报率。因此第一种行业往往采用的是总成本领先战略而第二种行业则采用的是产品差别化战略。
中国烟草行业有几个特点,一是边际利润率高,在高税收下其平均边际利润率能达到5%。二是生产资本占用少,资本流转率在100%左右。这两个条件决定了提高产品品牌和服务差异化往往能够带来更大资本回报率。
(3)五种竞争力量分析
A、行业潜在进入者 如前面分析烟草行业仍然处于产品成长期,高销售和利润增长原则上会吸引潜在进入者。但由于中国烟草行业特殊的准入和许可制度和烟草行业天然的品牌规模垄断,因此实际进入者几乎不存在。
B、替代品威胁 如果某行业产品有替代品存在,一旦替代品价格降低,消费者会选择能带来同等效用而价格更低廉的产品这就限制了行业收益。比如煤炭和石油产品可以相互替代,石油价格上涨了,煤炭工业效益也变好了。相对卷烟产品目前几乎没有替代产品。
C、现有竞争者之间的竞争 这种竞争力量是企业所面对最强大的一种力量。各种竞争者会根据自身实际和市场变化,运用各种手段(价格、质量、造型、服务、担保、广告、销售网络、创新等)力图在市场上占据有利地位和争夺更多的消费者。竞争者越多的行业,行业平均利润越低。中国烟草行业竞争有几个特殊性,一是国家烟草局依照专卖法对行业和企业的生产总量进行控制,因此通过规模效应来降低价格最后独占市场的传统竞争方式不可行。二是卷烟企业有很强的地方保护。工商分家后,各省市通过卷烟企业间相互资产重组,以省为单位培育一家大型工业企业,这更加减少了当地竞争。三是卷烟工业企业营销不直接面向顾客,中间还有烟草专卖局的环节,当地的烟草专卖局对当地烟草工业公司有一定的政治责任和经济责任,因此很多竞争手段不能完全展开。因此现有竞争者之间的竞争也是有限的,除了几家有品牌优势的企业推行全国营销战略,大部分的企业还处在圈地为营的状态。
D、买方讨价还价的能力 对烟草工业企业而言的买方是各省市的烟草专卖局,尤其是当地的专卖局对工业企业销售额影响很大,正确处理好“工商关系”成为工业企业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实际上,通过敏感性分析(注5),以A工业公司为例(注6),如果商业企业的履约率如果下降10%,企业利税下降将会23.8%,而净利润将下降90.5%,企业履约率如果下降超过11%,企业净利润将会为负数。可见一旦失去商业战略盟友很多工业企业将难以维继。
E、卖方讨价还价能力 烟草工业企业生产物资是在烟草专卖法规定下统一定价统一采购的,省级工业公司实际上掌握了除烟叶外,全部物资采购、管理、销售的职能。烟叶则由商业公司下的烟叶公司管理,这进一步加深了工业企业对商业的依赖,因为很多工业企业提出的品牌战略的瓶颈往往出在没有优良烟叶的支撑。
综上所述,通过五种竞争力量的分析发现中国烟草工业企业竞争环境并不激烈,远没有到挥舞成本控制大刀打价格战的地步,企业可以利用目前这种比较宽松的环境,致力推出自己品牌和特别的品质服务。但是也要看到目前在销售和原材料供应上对商业过度的依赖,存在联盟还要保障联盟,要探索一条新的、长期的和利益共有的“工商关系”。
以上三种分析方法都显示出中国烟草工业企业应该走产品差异化的竞争战略路线。需要指出的是,产品差异化竞争战略和很多企业提出的成本控制、预算管理是不矛盾的,说白了就是“钱要花在刀刃上”,一切的资源浪费行为都应该控制住,但一切能提高产品特殊性的行为(包括品牌、质量、服务、管理网络、营销渠道等等)又应该努力加强。
实际上,产品差异化竞争战略是一个系统工程,它要求综合企业从原材料采购、产品生产、成品销售、会计预决算等多方面加以考虑,并提出目前竞争者不具备的,适合行业发展方向的意见。品牌战略是其中很重要的一环,但并不是产品差异化竞争战略的全部。有时候通过改进其他环节,能从另一个侧面,来强化品牌战略。因此现在首先需要确定产业价值链。
第二部分 中国烟草工业企业的产业价值链
企业的价值作业分为两类:基础作业和辅助作业。前者包括进货后勤、生产经营、出货后勤、市场营销、售后服务;后者包括采购、技术开发、人力资源管理、企业基础设施。每一个企业都有其独特的价值链,这种价值链也决定了企业能否在竞争中获得比较优势。
通过对A烟草工业公司相关数据的收集,我们可以确定一条普遍的产业价值链(如图3)。并分析A公司在这条价值链上的修订和影响。
烟草行业产业价值链有几个明显的特点:
一是从供应商到客户价值链都通过专卖法强大的置于垂直管理模式之下,能有效保证产品生产的总额控制。这对保证烟草行业垄断利润有很大贡献。
二是这种价值链在一定程度上有一种势的平衡和对称。卷烟产品的真实价值要在市场上实现,商业比工业更具市场优势。而工业企业比较商业的更高额的税收则造就相对的行政优势。达到势的均衡才能保证相互利益。
A烟草工业公司自身价值链的几个特点如下:
一、工商分离机制为企业基础作业(区域A)和辅助作业(区域B)分离创造了条件。现在的A烟草工业公司致力于一种新的职能转变,变管理型公司为经营型公司。实际上就是把辅助作业的价值附加职能收到省级工业公司手中,包括采购、技术、人力资源管理、基础构架,多元产业等。便于从全局和整体利益出发,制定发展战略而不是狭隘的同系统卷烟企业间市场份额的争夺。这也为将来在资源配置和利益分配上运用转移价格手段(注7)打下良好基础。
二、实际应用上,A烟草工业公司有很多辅助作业仍然没有完美的发挥效用。例如采购部门,没有建立一种计划和实际需要的沟通渠道,造成大量资金占用在原材料上,库存成本非常高。技术研发还停留在各卷烟企业内部,总部没有把研发中心合并,不利于技术人员间的交流和头脑风暴;不利于研发经费的合理分配;不利于科研成果的广泛交流。
三、在基础作业里,卷烟企业面对的最大问题是品质控制和市场营销。在很多企业投入大量技改资金之后,卷烟生产高度自动化、智能化,流程更顺畅,控制更简单。但是员工素质还急待提高,产品品质不能长期保证,市场营销环节不利,造成产销脱钩,不少产品出现滞销现象。
实际上运用价值链理论提高企业产品差异化竞争战略就是要解决“点”、“面”和“线”的问题。“点”是指找到价值链中的核心环节,提高价值行为的特殊性;“面”是指对价值链进行重新组合,改变价值行为相互作用的关系,最终达到差异性目的。“线”则是运用一种新的流程控制方式来提升价值点的相互作业效果。
相关注解:
注1:见http://biz.yahoo.com/p/tobacoconameu.html
注2:渗透定价法。渗透定价法又称为低价法,它采用低价策略,将产品的价格尽量定的低一些,以达到打进市场或者扩大市场占有率,巩固市场地位的目的。一些资金比较雄厚的大企业往往采用这种定价方法。
注3:图二应用的是英美烟草公司93年至2004年价格曲线和同期标准普尔500指数的比较。图片出至http://finance.yahoo.com/
注4:这里的高产品价格是指提高产品差异性下的现对其他产品高定价,和前文所说的渗透性定价策略,指在进入新市场时的降价策略,并不矛盾。
注5:敏感性分析是通过改变会计报表的其中一项指标而其他指标不变的情况下分析在市场状况发生改变,企业盈利能力的变化。
注6:引用自A烟草工业公司2003年度利润及利润分配表
注7:转移价格理论(transfer price)是目前广泛应用在总公司和分公司之间资源配置和利益分配上的有效手段。通过一定的价值倾斜,来维持公司协调发展和目标的平稳实现。第三部分 A烟草工业公司财务分析(注一)
财务分析是从晦涩的会计程序中将会计数据背后的经济涵义挖掘出来,通过了解一个企业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的真实面目,为投资者和债权人提供决策基础。
本文将主要用指标分析的方法来分析A烟草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但由于A烟草工业公司正式成立仅一年多时间,现存财务数据缺乏以及同行业间企业财务不相互公开,在作对比分析的时候运用的比较多的是和国际大烟草公司财务的比较,取用的行业数据,是运用中位数原则,而不是加权平均。力求发现问题,找到差距。
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比较得出,A烟草公司无论在短期还是长期偿债能力都低于国际烟草平均水平。但实际上A的财务杠杆并没出现太大问题,比例过低的主要原因是流动负债的基数过高。国际上流动负债比总负债平均数是43.3%而A烟草公司这比率是惊人的93.3%,其中短期借款就高达38亿元。这反映了企业负债结构的问题。虽然短期借款利率较低,但实际上由于还款时间紧迫,对当期财务的冲击非常大,极大的增加了财务风险;另外,短期借款用当期形成的现金进行偿还,而长期借款是用未来实现的现金来偿还,长期借款更容易保证现金的充分性和有效性;再次,财务杠杆实际是通过利息税收屏蔽作用,增加企业利润率,短期借款比率
过高,也会降低财务杠杆效用。最后,一旦由于短期偿债发生问题直接会影响企业的信用等级,这也会增加企业将来筹资的财务费用。
建议和策略:企业进行债务筹资决策时,应结合投资项目认真做好现金流量的预测与分析,研究投资项目产生的现金流量对未来偿还债务的保证程度。由于项目投资一般都带有长期性的特点,如需借款的话,应尽量安排长期借款来解决资金需求,以确保现金流量与债务偿还的同步性。如果是在原材料购买方面的借款也应该做出长期预测,平滑需求波动,差额用短期负债弥补的办法。在进行现金流量估算时,要充分考虑投资项目未来可能面临的经营风险,建立必要的财务预警系统对未来现金流量进行及时调整。
资产管理能力分析
比较可以发现A烟草公司和国际行业平均在资产管理方面的主要问题出在存货,其中93%的存货资产又集中在原材料上,资金占用达到48个亿。存货周转率指标的高低,是整个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存货周转率越高,说明企业经营效率高,库存存货适度,存货转化为现金的速度就快;存货周转率低,则说明产品积压或采购过量,应及时采取措施加以处理。对烟草行业来说,烟叶问题是关系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根基,但是不是烟叶凭经验收购回来就解决烟叶问题了呢?回答是否定的。原材料存货越大,相应资金占用就越大,这就是一种资源浪费;而且,由于仓储、货运费用的相应增加,管理费用开支大;最后,由于大部分当期烟叶采购所需资金缺口用短期借款弥补,直接的利息费用也有2亿元之巨。
建议和策略:国外先进烟草工业公司均采用的是零库存管理方法:从供应链管理的系统性、协调性、集成性、同步性思想出发,进行系统整体设计。实现烟厂与供应商之间通过信息及时共享、资源协调。通过提供与银行的互连实现资金的网上支付,提高资金流转效率。最后对供应商进行等级区分,选出长期战略合作的供应商,事先给伙伴供应商下发预订单。这种方法是可以借鉴的,但首先要解决的是烟叶公司企业主体性的问题。工业公司可以尝试和商业公司以共同出资入股的方式,培育烟叶公司,以烟叶公司为主体对烟叶进行收购、检验、仓储和管理。省级烟叶公司成为工业公司供应商,共同建立一种信息交互系统,烟厂按当期所需烟叶发出预定单,烟叶公司仓对仓交货。这一做法的另一大好处是绑定工商共同利益的关系,变纯粹的感情纽带为利益纽带,从而改变工业和商业之间竞争优势的不均衡。对工业企业而言,减少了库存,增加了长期投资,烟叶公司盈利,工商利益共沾;烟叶公司亏损,商业也能分担。
资本管理能力的另一个重要内容是对应收账款的管理,目前A公司应收账款周转率大大好于国际平均,这和中国专卖体制结构有关系,但如果由于引入竞争而造成影响,可以考虑对应收款加速还款给予一定的信用补偿或销售折扣。例如,30天内还款3%的折扣,60天内1.5% 等等。
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西方财务指标分析中的盈利能力分析和中国烟草利税指标很不一样,它是建立在股东权益基础上的,而中国盈利能力指标更多考虑的是基数和增量。相结合,可以得到新的指标,权益利税比率。
烟草行业在国外行业中算是盈利能力高的行业,可是比较看出,一家生产、研发、销售、管理水平处于中游的国内企业其盈利能力是外国同行的5倍左右,这不得不说是专卖制度带来的利润魔力,也是国外大烟草集团虎视眈眈中国市场的原因。但一旦烟草市场放开,对我国而言,按国际行业利税平均水平来计算的国家财政收入将会因此减少80%,在国内外一片在烟草行业中引进竞争机制的声音中,如果真的断然放弃专卖法,真不异于自毁长城。
当然,同国内同行业企业比较,A公司由于利税水平基数大,增长速度慢。笔者认为是正常的,是在正常发展过程中的瓶颈效应。甚至再过几年全行业性的盈利水平的普遍下降都是可以预期的,是属于正常结构性调整。反而要是一味强调盈利增长速度,而忽视了资产重组、流程再造和品牌工程中的出现的问题才是令人担心的。
其他问题
1.A烟草公司对外投资活动中的问题
现代企业制度下,公司企业有三大活动: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融资活动。投资活动需要企业正确分析经营现金流量,对限制的资本资源进行合理分配,包括短期投资和长期投资。A公司企业货币资本有10个亿,包括现金和企业银行存款而短期投资却是零,如果扣掉企业正常运作所需现金,而把其他货币资金投资到可市场化无风险证券(如利息更高的短期国债、银行承兑商业票据贴现等金融业务)直接可以带来大笔的利息收益,而且利息收益是可以直接进税利指标而没有成本的。长期负债的问题在投资形式简单,投资水平低。全部5个多亿的长期投资都是以股权形式出现,独资或控股一些卷烟相关三产企业(打叶复烤厂或者酒店等服务性行业)由于投资管理能力的问题,大多数企业盈利能力低甚至亏损(实际长期投资收益率只有4.5%,远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这需要公司对长期投资企业做出清理,对一些不良资产要及时转让。
2.无形资产的问题
无形资产指不具有实物形态,但对生产经营长期发挥作用且能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包括商誉,专利权,商标,土地使用权等。从无形资产形成的过程看,它与企业的创新活动、组织设计和人力资源实践有密切的相关性,三者单独或共同作用的结果表现为无形资产的形成和价值的创造。英美烟草公司无形资产80亿英镑,占全部资产的42.2%,而A烟草工业公司无形资产总量大约只有不到6000万,只占公司总资产的0.45%,而且几乎全部是土地使用权,这和公司每年的研发、市场开拓费用的支出是不相符合的,也和公司的开拓创新的企业理念不相符合的。这里重点谈谈企业研发的问题。
一、研发经费问题。美国非金融公司研发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1990~1997年平均为2.9%。按这一比率计算,川渝公司年研发费用至少要达到3.2亿元,A公司在这个数据上远远没有达到。
二、研发效用问题。而美国Aboody公司对美国83家化工行业的上市公司进行了实证分析表明在1975年至1998年期间,1美元的研发投入可以带来当前及未来10年2.6美元的净营业收益增量。若将上述收入换算成年回报率,则相当于25.9%(税前)或16.5%(税后)。而同期美国化工公司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WACC)只有10%,而广告费用产生的回报只稍高一点。因此,16.5%的研发投资回报率说明研发投资的确为企业创造了可观的价值。但A烟草工业公司的无形资产总量却说明实际的研发效率很低或者研发活动对企业经营产生的效用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三研发投资表现出明显的规模经济性。同一研究报告还表明,若将83家样本公司按照销售规模分成大小两类,则大公司的平均税前研发投资回报率达到27.9%,而小公司平均只有16.4%。这一结果表明,通过公司兼并或建立研发联盟,可以获得研发的协同效应,从而提高研发的价值创造能力。
建议和策略:A烟草工业公司每个下属工业企业都有研发部,而且还建立有两个卷烟研发中心。但实际上由于研发活动的规模经济性,可以考虑抽调核心技术人员,合并研发中心,由总部直接管理,烟厂按照去年销售收入的一定比率上交研发费用,而共享研发成果和资源。一旦研发成功能带来效益,要变当期费用为无形资产,然后在该技术生命期内分期摊销。这样做既强化了公司总部辅助作业职能的提高,又能保证研发人员在更大空间和业务层面上的沟通与合作,研发费用和企业销售收入挂钩也更能激励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最后,无形资产评估有高度不确定性,国外的公司往往利用这点通过非经常性账户(none-current occurred account)的调整,运用会计手段来调整企业经营结果,能达到非常好的效果。另外当遇到敌意收购的时候,大量无形资产的存在会成为抵御的最好屏障。
注一:本文所引用数据均经过技术改动。
第五章 结论和建议——两种关系的论述
目前困扰烟草工业企业发展的难点是“两种关系”——工业公司和下属企业的关系、工业和商业的关系的建立。
一、省级中烟工业企业和下属卷烟企业的关系
国家局对省级中烟工业企业的定位是“代表国家局履行对卷烟生产企业出资人的职责”。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很多,首先是代理人问题(agent problem),同一省间各卷烟企业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往往在可以共享的资源上搞封锁,而在可以协调的市场区间上搞恶性竞争,不能形成整体的合力。这样的结果往往造成品牌集中度低,区域性强,没有足够开拓省外市场的能力等诸多问题,这和国家局“大品牌、大市场”的要求背道而驰。省级中烟工业公司能看到问题,但苦于没有足够的权限去去解决这些问题。实际上解决的办法还是差异性竞争战略。一方面可以对价值链进行调整,把辅助性作业的职能集中到省级中烟工业公司中来(例如成立研发中心等),一方面发挥规模效应的价值最大化作用,另一方面强化了省级工业公司宏观调控的功能,有利发挥出整体竞争的合力效果,对“体外循环”和”瞒产超产”也有遏制作用。在价值行为差异性角度,也可以考虑树立一定的权威。树立权威绝对不是摆上级公司的架子,而是通过大量的数据分析和实证分析,帮助企业理性决策。可以考虑一种“听证会制度”,财务、生产、销售的数据在省工业公司各部门内部广泛交流,对新产生的问题,广泛论证,达成共识。解决意见下发各企业之后,再把反馈意见汇总,召开高层听证会。最后的解决意见既有一定的高度,又能反映企业发展的客观实际,还能保证一定的执行力度。这种双向互动的决策机制,也是价值行为差异性的反映。
二、工商关系
工商分离以后,工业企业由于丧失了一部分市场资源,在和商业的协调工作难度越来越大,不少干部员工有想法,甚至很悲观。从竞争的角度来看,确实存在一种不对称。商业是寡头垄断,可以任意制定市场价格和市场参与者,垄断利润可以很轻易的获得。工业是垄断竞争,市场参与者较多,当供需关系发生变化的时候,很容易失去垄断利润。其实谈到工商关系的实质也就是在一些省份的工业基础脆弱的时期,如何从市场获得尽可能多的保护,以履行对当地政府和消费者的经济责任与政治责任的问题。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思考:
1、要深刻认识到能否维护工业整体垄断利润的根本不是由商业决定的,而是消费市场决定的。全行业只有坚持烟草专门法的有关规定,对生产总量进行限制,才能不步酒业、小家电行业的后尘。
2、解决工商关系的关键还是工业自身实力的提升。市场经济的精髓就是优胜劣汰。工业企业只会在温床上死亡,不可能在温床上发展。要通过自身的更高效的组织结构、更顺畅的工艺流程、更完善的品质保证、更健全的品牌战略来赢得市场,来赢得和商业同仁共同发展的机会。
3、毕竟专卖体制维护了十多年而工商分离还不到两年的时间,如果现在就脱离商业的保护,很多工业企业可能很难生存。姜成康局长在谈到工商关系用“四句话”概括,平等互利、互动互信、资源共享、效率责任。这完全体现一种工商平等、共同发展的哲学思想,尤其最后一句“效率责任”,效率就是市场化,发挥市场的功能优化资源配置,责任体现在企业对国家财政、消费者的需求、人民生命健康的维护。要在效率和责任之间找到平衡点,确实需要工业和商业共同的努力。
4、在现阶段工业体制不能发生大的改变的情况下,工商关系的协调还是靠以前感情纽带的维系,但这并不是长久之计。真正的解决办法还是在价值链的物资供应环节和市场营销环节,工商加强联系和合作。例如前文所述的,工业公司可以尝试和商业公司以共同出资入股的方式,培育烟叶公司主体,参与到烟叶市场建设中去。这样做,一是明确了价值行为的主体,完善了价值链的结构;二是绑定工商共同利益的关系,变纯粹的感情纽带为利益纽带,从而改变工业和商业之间竞争优势的不均衡。对工业企业而言,当烟叶公司盈利,工商利益共沾;烟叶公司亏损,商业也能分担。对商业而言只有和工业共同努力才能把正逐步失去的烟叶资源优势重新掌握到手中,而不是等到各工业公司“圈地”运动结束再来后悔,因为“当市场不能独享的时候,不如找到战略合作者,让市场尽快饱和起来”(迈克尔·波特,1990)
出版企业竞争理论和实践研究述评 篇3
[关键词] 出版企业 竞争理论 实践 研究述评
[中图分类号] G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5853 (2014) 06-0055-04
Review on Publishing Enterprises Competition Theory and Practice Research
Zhang Huizhou
(School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Wuhan University, Wuhan, 430072)
[Abstract] Through sorting out and analyzing the research published on the competition theory and the practice of the publishing enterprise since the new century, the article discusses the growth situation of the research literature, and the author’s geographical and subject distribution.The author analyzes the research of the publishing enterprise competition theory. Case studies which are related to the competition mechanism reform practice of the publishing enterprises in the process of economic system reform and the Internet environment are summarized and analyzed. At last, it summarizes the research results.
[Key words] Publishing enterprises Competition theory Practice Research review
自2001年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后,各行业均面临国际竞争的压力,出版业也不例外。如何引入竞争机制以提高竞争力,是出版学术界和业界值得关注的问题。随着网络技术的广泛使用,出版企业在考虑竞争战略时已不能不考虑网络、数字技术因素,国内外关于这方面的研究也逐渐增多。
由此,本文拟通过对新世纪以来国内外关于出版企业竞争的研究进行文献普查、统计,分析出版企业竞争研究在理论和实践方面的进展和不足,为出版企业竞争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1 新世纪以来出版企业竞争理论与实践研究基本状况
本研究统计文献来自中国知网、读秀学术搜索和Web of Science。在中国知网源数据库中选择“主题”进行检索限定,检索式为:SU=‘出版企业’AND ‘竞争’;在读秀中按照“书名”或“目次”含‘出版企业’AND ‘竞争’检索图书;在Web of Science中,按照TI=‘publish’AND(‘competitive’OR ‘competition’OR ‘compete’)检索;发表时间限定为2000年1月1日至2014年10月27日。通过搜索,在知网中检索出638条结果,剔除与研究主题不相关的干扰文献,有效统计记录为626条,在读秀中检索出有效图书6本,在Web of Science中检索出有效文献18篇。
1.1 研究成果数量的年度变化
对检索到的650条有效记录按年份进行统计,得到如图1所示的新世纪以来出版企业竞争研究文献年载文量折线图。如图可见,出版企业竞争的研究文献数量整体呈增长趋势,2000年载文量仅12篇,随后几年文献数量缓慢增长,其中2007年到2013年处于急速发展时期,期间略有波动,经历了2008年的51篇和2010年的74篇两个发文量小高峰,于2013年激增至95篇。
图1 新世纪以来出版企业竞争研究文献年载文量折线图
1.2 文献类型分析
本文将650条有效记录按文献类型进行统计分析,中文文献统计结果如图2所示。其中期刊文章有427篇,学位论文有178篇,会议论文19篇,报纸文章2篇,图书6本。这说明相关研究的成果形式主要是期刊和学位论文,可见研究较为分散。但近几年有关出版企业竞争的图书专著陆续出版,说明相关研究正逐渐深入,并向系统化发展。
图2 出版企业竞争研究中文文献类型分布
1.3 作者、机构及研究领域分布
作者分布。在本文统计的650篇文献中,剔除6篇匿名作者的文章,按照年度统计出版企业竞争研究论文著者合作情况。可得出,总体独著比例高达89.9%,尽管合著论文数量近几年明显增长,但并未过多增长,比例最高时也仅为23.1%(2006年)。这表明,出版企业竞争的研究以个人分散的研究为主,合作研究有待发展。
研究机构分布。本文对作者所在机构的发文量进行了统计,列出了发文数量在8篇以上的机构(如表1所示),发文量最高的前12名均为高校科研机构,其中武汉大学和北京印刷学院凭借其在出版领域强大的科研力量,取得研究成果最多,并与其他高校科研机构拉开较大差距,国外相关研究的机构分布较为平均,其中英国与美国高校研究成果较多。
表1 出版企业竞争研究机构分布
学科领域分布。在中国知网统计的626条中文文献中,涉及出版领域的有594篇,涉及经济与管理科学领域的有55篇,涉及计算机软件及计算机应用领域的有11篇,还有部分涉及新闻传媒、图书情报等其他领域。可见,绝大多数文献都在出版学科领域范围。由于出版单位的转企改制,出版与经济管理科学的学科交叉表现较为明显。随着网络对出版的影响进一步加深,网络在出版企业竞争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计算机软件及计算机应用在出版企业竞争研究中与出版学科领域的交集会越来越大。
2 出版企业竞争理论现状
2.1 竞争理论研究
作为经济学的核心理论之一,有关竞争理论的研究历来都是经济学学者的重点,可谓贯穿经济学研究史的始终。根据研究角度的不同,竞争理论的研究可分为古典竞争理论和现代竞争理论、静态竞争理论和动态竞争理论、完全竞争理论和不完全竞争理论等多种形式。这里,笔者主要关注国内外学者基于竞争自身体系而划分的完全竞争和不完全竞争研究模式。
关于完全竞争理论的起源,王振峰和解树江[1]认为,完全竞争理论是指自19世纪后半叶以来至20世纪20年代围绕市场均衡理论和价格理论而形成的竞争理论。完全竞争市场的具体特征,美国学者迈克尔·R.贝叶[2]总结出五个特征,分别是:市场上有许多买者和卖者,相对于市场来说它们每一个都很“小”;市场上每一家厂商均生产同质(相同的)产品;买者和卖者可以获得完全的市场信息;没有交易成本;可以自由进出市场。
从完全竞争理论到不完全竞争理论的发展,是竞争理论的一个更加理性和现实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方向。正如李秀芝和王振峰[3]所说,如果把完全竞争理论作为竞争理论的形成,不完全竞争或垄断竞争理论无疑是对完全竞争理论的发展。美国哈佛大学著名的经济学学者爱德华·张伯伦[4]认为不完全竞争理论的大量内容是根据边际收益与边际成本发展起来的。针对不完全竞争市场的概念,萨缪·鲍尔斯[5]指出,“不完全竞争市场是相对于完全竞争市场而说的,也就是说除了完全竞争市场以外,所有其他的市场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垄断,所以我们称完全竞争市场以外的几种市场为不完全竞争市场”。
2.2 出版企业竞争理论研究
出版企业竞争理论研究是经济学中竞争理论的具体化。为了更好地利用竞争理论来指导出版企业的发展,学者们做出了很大的努力。有关出版企业竞争理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竞争战略这个关键点上。
出版企业竞争战略的意义。张喜凯、唐贵瑶[6]认为竞争的意义是获得竞争优势,这是环境的动态性所要求的,需要出版企业必须具备快速的反应能力和应变能力。赵东晓[7]则从另外一个角度分析出版企业竞争战略的目的在于争夺生存和发展空间,出版企业必须要适应瞬息万变的外部市场环境,把重点放在制定竞争战略上来,从而取得竞争优势。前者从微观上认为获得竞争优势是出版企业竞争战略的意义所在,后者则从宏观上认为争夺生存和发展空间是竞争的最终目的。
出版企业竞争战略的概念。关于什么是出版企业的竞争战略,学者张其友[8]认为“出版企业的竞争战略是指以出版企业的发展战略为导向,指导其在运营过程中具体的竞争计划与行动”。他还进一步对竞争战略进行分类,指出“出版企业在应对市场竞争中,一般有成本领先战略、差异领先战略、目标集聚战略、生命周期战略、整合战略五种竞争战略可供选择”。赵东晓[9]在《出版营销学》中写道,出版企业竞争战略的选择有扩张竞争战略、防御竞争战略和舍弃竞争战略。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他完全同意张其友的五种竞争战略的分析。
3 出版企业竞争实践研究现状
3.1 深化出版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出版企业引入竞争机制的改革实践经验
目前学术界针对这方面的总结性论述尚较少,大部分以对出版行业某一方面改革的研究或对出版企业改革的个案研究中有所提及。归纳起来,出版企业引入竞争机制的改革实践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改革人事制度和薪酬体系,建立奖惩机制。余敏[10]在其所著《出版集团研究》一书中提到,辽宁出版集团在人事制度、财务制度上做出重大调整,实行全员聘用合同制、下岗分流政策和工效挂钩政策。杜一娜[11]以长江出版集团为例,分析了该集团在人事制度和薪酬制度等方面的改革。接力出版社则在图书的奖励机制上不断创新,建立新的考核体系,以激励机制促发展[12]。
实施融资改革,完善资本运营。尹章池[13]研究了很多出版企业这方面的改革,包括高等教育出版社与中山大学出版社相互参股融通业内资金,中国法律出版社吸收职工股金,大恒音像出版社、湖南出版集团通过上市融资。辽宁出版集团在改革中以内部产权资本运营为手段,实现了集团内部资源的优化配置,学者周正兵、李红强[14]也对这一现象进行了研究。
调整出版结构,适应市场需求。余敏在[15]《出版集团研究》中提到,辽宁出版集团组建后对图书结构进行调整,积极向多元化、边缘化开发选题,实行总量控制,实现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马博[16]发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一改过去只出版“纯学术著作”的出版思路,策划出版一些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的休闲类出版物。
重组组织结构,进行流程再造。周蔚华[17]以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为例,指出其在流程再造方面制定了从选题策划到宣传推广全流程的管理方法,在内部机构重组上,建立“出版事业部”和综合服务部门,形成社内模拟市场关系。外研社提出交叉互动的流程创新体系,并根据“内涵发展、自我扩张”的发展战略进行组织结构的重组。
3.2 互联网环境下出版企业竞争战略转型实践研究
在新世纪的互联网环境下,许多出版企业对自己的竞争战略进行了调整或转型,学术界对此也有不少研究。笔者在总结这些研究后发现,互联网环境下出版企业竞争战略多向跨行业、跨媒体等多元化经营战略方向转变,或实行特色经营战略。
向多元化竞争战略转型。学者王谷香、刘美华[18]认为湖南出版投资控股公司以“多介质、全流程”为核心竞争优势,坚持“一主两翼”的多元化发展战略。章征浩[19]指出,江西出版集团、安徽出版集团在传统的主业经营外,还在房地产开发、新媒体建设、影视剧拍摄、资产管理等行业开展多元化经营。张良娟[20]通过参与三大书展,总结出“融合与跨界”正成为各大出版集团的战略重点。
实施特色经营战略。马博[21]分析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和厦门大学出版社三家高校出版社,认为其根据自身的出版资源,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化水平和特色,走特色化、专业化发展之路。田杨[22]通过研究金盾出版社等,得出金盾出版社始终坚持特色经营,以主题出版为单位实现品牌延伸。还有外研社、机械工业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在专一门类中开掘深广,创造品牌,形成市场优势。
4 研究述评
4.1 不论从规模还是深度,出版产业整体随着出版竞争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深入发展
从规模来看,研究出版企业竞争理论与实践的论文数量不断上升。特别是在新闻出版单位转企改制的大背景下,2007年以来文献数量急速增长,经历了2008年和2010年两个小高峰,2013年更是激增至91篇。虽未形成核心作者群,但作者人数不断上升,主要分布地域集中在全国高校和少数出版社研究人员,学科领域涉及出版、经济、计算机软件和应用、新闻与传播、情报学等各个领域,可见研究规模正在不断壮大。
从深度来看,随着出版企业竞争理论的广泛应用与实践,很多专家学者并没有停留在单纯理论研究上,而是对一些成功的且有代表性的出版企业的竞争战略进行个案研究,并做出了思考。这是从“解释问题”到“解决问题”的一个质的飞跃,这一研究趋势仍在继续,且不断发展。
4.2 网络(数字)技术发展对原有的竞争理论和出版企业竞争带来的挑战与系统理性的思考还比较弱,这方面的理论研究亟待加强
互联网给原有的竞争理论和出版企业竞争带来的影响如何,学者对这一方面的研究虽有成效,但仍略显缓慢。据不完全统计,2000年有关网络技术对竞争的影响分析文献,约占所有文献数量的18.2%,2007年约11.3%,2010年约为22.2%,2014年约达30.4%。另外在提到出版企业竞争的6部专著中,有2部涉及出版企业发展数字出版的战略思路。可见,随着互联网对出版业的影响越来越大,专家学者对互联网环境下出版企业的发展战略与竞争手段的研究也越来越关注,但比例尚小,不足以形成系统性的成果。
新世纪是数字信息新时代,互联网对传统出版企业发起强烈冲击。利用互联网的平台进行营销的手段,在出版企业竞争中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因此,专家学者对网络营销这一方面的关注度逐渐增加。王建平、赵鸿秀在《面对WTO:中国出版业如何应对国际竞争》中提出要“开展以网络营销为突破口的营销机制创新”[23]。很多学者提到建立网上书店,进行网络营销,开展出版电子商务,近两年还出现一部分研究新媒体、ERP系统、微营销的文章。张其友、李桂福在《转企改制后大学出版企业发展研究》[24]一书中对大学出版企业数字化建设的策略进行了相关探讨。但这些理论研究比较零散、片面,较少展开系统全面的研究,且研究深度还不够,缺乏系统理性的思考。
注 释
[1]王振峰,解树江.竞争理论的演变:分析与评述[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6(6)
[2][美]迈克尔·R.贝叶著; 聂巧平,王小雯译.管理经济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3]李秀芝,王振锋.对竞争理论演变的分析与评述[J].学术交流,2006(9)
[4][美]爱德华·张伯伦.垄断竞争理论[M].周文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9
[5][美]萨缪·鲍尔斯著;江艇,洪福海,周业安,等译.微观经济学:行为、制度和演化[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6]张喜凯,唐贵瑶.出版企业动态竞争优势研究[J].出版广角,2013(22)
[7][9]赵东晓.出版营销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8][24]张其友,李桂福.转企改制后大学出版企业发展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10][15]余敏. 出版集团研究[M]. 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01
[11]杜一娜. 目标:成长性最好的出版传媒集团[N]. 中国新闻出版报,2007-09-21
[12]温丽娜. 接力出版社的品牌策略分析[D]. 保定:河北大学,2014
[13]尹章池. 中国出版体制改革研究[M]. 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
[14]周正兵,李红强. 中国出版产业资本运营30年[J].中国出版,2008(8)
[16][21]马博. 基于文化产业大发展下的北语出版社发展战略研究[D]. 北京:华北电力大学,2012
[17]周蔚华. 出版产业研究[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18]王谷香,刘美华. 出版传媒集团资本多元化战略实证探析[J]. 编辑之友,2011(8)
[19]章征浩. 中部三省出版集团多元化经营研究[D]. 南昌:江西财经大学,2012
[20]张良娟. 三大书展透视:出版社纷纷加快“融合与跨界”[N]. 四川日报,2014-09-10
[22]田杨. 浅析中国出版业差异化发展战略[J]. 发展,2011(4)
[23]王建平,赵鸿秀. 面对WTO:中国出版业如何应对国际竞争[J].出版经济,2000(6)
企业竞争力来源的理论综述及评述 篇4
关键词:企业竞争力,来源,综述,竞争优势
1 企业竞争力概述
国外, 最早提出竞争力的是美国学者Philip Selznick, 他用“distinctive competence”一词来表述公司在执行战略时的相关技能。尽管后来人们不断对竞争力进行研究, 但至此还没形成统一的竞争力的定义[1]。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的企业与政府研究中心Spence (2002) 教授认为, 企业竞争力是指一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可贸易的能力[2]。世界经济论坛WEF (1994) 把企业竞争力定义为“一个公司在世界市场上均衡地生产出比其竞争对手更多财富的能力”。美国竞争力委员会主席George. M. C. Fish认为, 企业竞争力是指企业具有较竞争对手更强的获取、创造、应用知识的能力。美国《产业竞争力总统委员会报告》认为, 企业竞争力是指“在自由良好的市场条件下, 企业能够在国际市场上提供好的产品、好的服务, 同时又能提高本国人民生活水平的能力” [3]。日本东京大学教授藤本隆宏认为, 企业竞争力可以从三个层次来考察:即静态的能力、改善的能力、进化的能力。静态能力是指企业已经达到的竞争力水平;改善能力是指不断地维持和提高竞争力的能力;进化能力是指建立前两者能力的能力。
国内, 中国社科院金碚教授是较早研究竞争力的学者之一, 他认为“企业竞争力是在竞争性市场中一个企业所具有的能够持续地比其他企业更有效地向市场 (消费者, 包括生产性消费者) 提供产品或服务, 并获得盈利和自身发展的综合素质” [4]。《中国国际竞争力发展报告》联合课题组认为, 企业竞争力是企业或企业家们在各种环境中成功地从事经营活动的能力。
2 企业竞争力来源的理论的演变
对企业竞争力概念的界定存在分歧, 也就导致人们对企业竞争力来源认识的不同。纵观国内外关于企业竞争力理论, 可以概括为三种学派:其一、企业竞争力来源的内生论 (资源观和能力观) ;其二、企业竞争力来源的外生论;其三、其它来源理论 (竞争优势理论、国际竞争力理论) 。
2.1 企业竞争力来源的内生论
企业竞争力来源的内生论认为企业竞争力的来自于企业自身因素。依照形成竞争力内在因素的不同, 分为竞争力的资源观和竞争力的能力观。
2.1.1 企业竞争力来源的资源观。
资源观的基本观点是:企业的内在资源是构成竞争力的基础。最早认为资源是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方面的是Chamberlin (1933) [5]等, 他们提出企业特有的资产或能力是使企业处在不完全竞争状态并获得经济租金 (economic rent) 的重要因素。最早明确提出竞争力资源观的是Penrose (1959) [6], 他认为企业成长的主因是“组织剩余” (organizational slack) 存在不完全的市场, 为发挥其经济效率, 因此改变企业规模, 这种所谓的剩余就是企业的资源。在Penrose的理论基础之上, Wernerfelt (1984) [7]明确地提出了“资源基础观”, 认为企业是资源的集合体, 企业资源可以分为有形的和无形的, 企业资源包括品牌、技术、优秀的员工、交易合同、机器、有效的程序、资本等, 独特的资源如厂房规模、忠诚的顾客、生产的经验、领先的技术也能提高企业的获利能力。企业通过资源获取竞争力的关键在于竞争者的“进入壁垒” , 即“资源定位壁垒” , 他认为战略涉及某种平衡——现有资源的利用和新资源的创造, 购并可视为在一个较强的不完全竞争市场中获得资源 (稀缺资源) 的活动, 以此创造资源优势。Grant (1991) [8]认为企业的外部环境是变化的, 并且是不能为企业所控制, 并给出了企业通过控制自己的资源去获取利润, 其给出了决定竞争力的五个维度:进入壁垒 (专利、品牌、报复能力) 、垄断 (市场份额) 、垂直讨价还价能力 (企业规模、财务资源) 、成本优势 (加工技术、制造规模、低成本进货) 和差异化优势 (品牌、产品技术、营销与服务) 。
Barney (1991) [9]对竞争力的资源观理论进行了总结与扩展, 指出:资源包括企业所有可以控制的资产、潜力、组织过程、信息与知识等, 可以划分为物质资源、人力资源和组织资源三类, 战略性的资源必须具有价值性、稀缺性、不可模仿性和难以替代性。David J. Collins (1995) [10]等指出价值的评估不能局限于企业内部, 而要将企业置身于其所在的产业环境, 通过与其竞争对手的资源比较, 从而发现企业拥有的有价值的资源。Barney (2001) 指出资源观在人力资源、经济学、企业家精神、营销和国际贸易等五个方面的应用, 探讨了资源观与演化经济学的关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工经所的金碚博士在《竞争力经济学》中提出了将企业拥有的资源 (人力、原材料、土地、技术、资金、组织、社会) 作为竞争力的要素之一。
2.1.2 企业竞争力来源的能力观。
竞争力来源的能力观的主要观点就是将竞争力作为企业的某种能力。对于竞争力的能力的认识有三种观点:动态能力、核心能力和组织能力。
(1) 动态能力。
动态能力的主要观点认为企业是知识的集合体, 企业的竞争力来自于知识的积累和学习。该理论最早可以追溯到Penrose (1959) [6]的著作《企业成长理论》, Penrose提出了企业是“知识集合体”的观点, 并认为知识积累和企业可能性边界扩张的存在紧密的内在联系, 企业内在成长是动态的, 新知识的积累则主要是经济活动内部化的结果, 内部化的过程节约了企业稀缺的决策能力资源。在Penrose的思想基础之上, Richardson (1972) [11]创造性地提出了“能力”的概念, 并用其来指企业的知识、经验和技能, 企业的具体活动都以能力为基础。而明确提出“动态能力”概念的是Teece (1997) [12]等, 其将动态能力定义为“整合、构建和重置公司内外部能力, 以适应快速的环境变化的能力”。Collis (1994) [13]认为“动态能力”是相对于“普通能力” (操作能力) 而言的, 将其界定为“普通能力” (操作能力) 的变化率的管理能力。Constance E.Helfat等 (2003) [14]认为动态能力是有关适应和变革, 是建立、整合或重构其他资源和能力。
(2) 核心能力。
最初提出核心能力概念的是美国著名学者Prahalad (1990) 等认为核心能力企业本质上是“能力的集合体”, 表现为企业所特有的积累性学识, 其载体有企业内部个体、企业组织和核心产品等, 并经过积累就形成了获取竞争优势的异质性资源。核心能力决定因素:第一, 技术因素, 如生产技能和多种技术流派;第二, 这些技术的整合与协调, 如“积累性的学识”, “协调”和“有机整合”。将其因素进行细化, 核心能力的体现在于:文化、技术、人力资源、信息和组织等因素。作为核心能力, 其获取竞争优势的来源在于异质性, 这种异质性体现在:①稀缺性;②延展性;③价值性;④难以模仿性。金碚博士将企业生存发展的能力:对环境适应性、对资源开发、控制、创新和不受物质资源本身约束的知识:创意、观念、战略、体制、经营等要素作为竞争力的要素。
(3) 组织能力。
将竞争力认为是企业的组织能力的是著名的美国企业管理史学家Alfred D. Chandler (1992) , 他认为现代企业基本的分析单位是企业和它的学习能力, 企业能力是企业在其历史的发展过程中, 充分利用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获得的生产能力、营销能力和管理技能, 是企业内部组织起来的物质设施和人的能力的集合。
2.2 企业竞争力来源的外生论
外生论认为企业是同质的, 因此企业获取竞争优势基础是外部因素, 如外部的环境、竞争者等。Mintzberg, H.等 (1998) [15]阐述了环境的独特方面与组织的特别属性间的关系, 如:外部环境越稳定, 组织结构越正规。环境决定了企业的生存条件, 一方面, 外部环境考验着企业;另外一方面, 最终生存下来的企业说明具备竞争力, 这个观点的代表人物是Harman, M. T. (1977) 等, 他们认为竞争并不是组织之间有针对性的竞争与冲突, 而是组织为了适应环境要求而展开的竞争, 当企业适应环境要求时就会生存, 反之就要遭到淘汰。
研究在产业环境中如何形成企业竞争力, 或者研究在产业竞争情况下企业竞争力的决定因素, 始于迈克尔·波特的竞争三步曲:《竞争战略》 (Porter, M. E., 1980) 、《竞争优势》 (Porter, M. E., 1985) 和《国家竞争优势》 ( Porter, M E, 1990) 。迈克尔·波特提出的两个关于竞争力的模型体现出了他的观点:
2.2.1 五力竞争模型。
其提出产业竞争者、供应商、买方、潜在加入者和替代产品构成了产业竞争的五种力量, 相应地影响企业竞争力的因素在于新进入者威胁、替代品的威胁、买方的讨价还价能力、供方的讨价还价能力和现有竞争者的竞争能力。
2.2.2 钻石理论模型。
虽然是着重于研究产业竞争力, 但是其所提出的产业竞争力决定因素:主要因素 (生产因素、市场需求、关联产业、企业策略) 、辅助因素 (机遇和政府) 还是企业微观层次的因素, 最终反映的是企业竞争力决定因素。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经所的金碚博士将生产力和市场力作为竞争力的决定力量, 并且这一观点在国内有广泛的影响。后来又提出企业面临的各种关系:企业所处产业状况、与本企业相关企业的关系、企业与国家之间的关系、国际经济形势、社会政治环境企业构成竞争力要素之一;四川师院张超副教授认为效率、生产能力和创新能力构成了竞争力的决定因素。
2.3 其它企业竞争力来源的理论
2.3.1 竞争优势理论。
根据Porter, M. E. (2001) 的竞争优势理论, 竞争优势归根结底来源于企业为客户创造的超过其成本的价值。价值是客户愿意支付的价钱, 而超额价值产生于以低于对手的价格提供同等的效益, 或者所提供的独特的效益补偿高价而有余。波特分析竞争优势是从价值链的角度, 在价值链上实施竞争战略, 通过竞争战略创造竞争优势。
(1) 价值链理论。
迈克尔·波特对企业的活动进行了分析, 并依照企业活动对企业价值的影响而进行了分类, 其将企业价值活动分为基本活动 (内部后勤、生产经营、外部后勤、市场营销和服务) 和辅助活动 (企业基础设施、人力资源管理、技术开发和采购) 。
(2) 竞争战略。
迈克尔·波特提出了三大竞争战略:①成本领先战略。成本在企业价值活动中广泛分布, 在每一个价值活动中都会涉及到成本, 成本领先是目标最明确的一种竞争战略;②标歧立异战略。标歧立异的实施不一定非得要采取重大措施, 有时只需要采取微小的手段就可以实现差异化;③目标集聚战略。目标集聚也称专一化战略, 集聚战略的企业选择产业内—种或一组细分市场, 并量体裁衣使其战略为它们服务而不是为其它细分市场服务。集聚战略有两种形式:在成本集聚战略指导下企业寻求其目标市场上的成本优势, 而歧异集聚战略中企业则追求其目标市场上的歧异优势。可以看出, 目标集聚战略最终还是要通过成本领先和标歧立异战略来实施。
2.3.2 国际竞争力理论。
对国际竞争力的研究最著名的两大机构分别是世界经济论坛 (WEF) 和洛桑国际管理开发学院 (IMD) 。WEF和IMD认为国际竞争力是竞争力资产与竞争力过程的统一:竞争力资产×竞争力过程=国际竞争力, 所谓资产是指固有的 (如自然资源) 或创造的 (如基础设施) , 所谓“过程”是指将资产转化为经济结果 (如通过制造) , 然后通过国际化 (在国际市场测量的结果) 所产生出来的竞争力。1994年, 世界经济论坛 (WEF) 在《国际竞争力报告》中又将企业国际竞争力定义为“一国公司在世界市场上均衡地生产出比其竞争对手更多财富的能力”。在此定义中, WEF将其界定为企业在国内外市场上生产商品和提供服务的能力, 企业国际竟争力大小通过企业生产商品和提供服务的价格和质量来体现;企业只有生产和提供出低价格和高质量的商品、服务, 企业才有很强的国际竞争力。1998年瑞士国际管理开发学院 (IMD) 确定通过生产效率、劳动成本、公司绩效、管理效率和公司文化五个因素作为竞争力度量因素。
3 企业竞争力来源的理论评述
企业竞争力来源的理论的观点是不统一的, 实际上, 企业竞争力是一个复杂的概念, 不同类型的企业其竞争力的来源不可能是一样的。纵观企业竞争力来源的理论, 可以对其进行综合评述见表1。
4 结束语
理论界对企业竞争力的来源是存在分歧的, 这可能与学者们所处的环境和时代有关, 在经济不发达的情况下, 资源对于企业来说非常重要, 而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 人们又开始意识到能力、价值创造、国际竞争的重要性。由于决定一个企业的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使得企业竞争力的来源是复杂的, 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在评价企业竞争力的时候, 抓住主要的因素。有的企业在某一方面具有优势, 并且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而有的企业同时具有多个方面的优势, 综合形成竞争力。因此, 在评价企业竞争力的时候, 首先要弄清楚企业竞争力形成的主因, 是一个还是多个, 然后在主要因素的主导下, 分别给出其评价指标, 这样才能够比较合理地评价一个企业的行业领先地位或者国际竞争地位。
产业竞争力理论分析 篇5
(一)产业竞争力概念
一般认为,产业竞争力是一国某一产业整体的竞争力,产业竞争力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某一特定产业具有的开拓市场、占据市场并获得利润的能力。产业竞争力的内涵较之产品竞争力、企业竞争力与国家竞争力都更为复杂。本文认为产业竞争力就是在国际自由贸易的前提下,本国的某一产业依靠自身资源、环境等优势,以相对于其他国家或地区更高质量、更高生产效率地提供产品并获得持续利润的能力。
(二)波特钻石模型理论分析
1992年,波特在《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首次提出“钻石模型”理论。他通过对10个国家和地区的数据分析后得出产业竞争力的钻石模型(Michael Porter Diamond Model,简称PDM)。钻石模型是由四个各自独立但又相互影响的决定因素和两个外生的影响因素构成的一个体系。模型内的四个决定因素分别是生产要素、需求条件、企业的战略和结构以及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他认为这四项要素形成的“钻石体系”是关系到一个国家的产业或产业环节能够成功的决定因素,两个外生影响因素分别为政府和机遇。钻石模型是一个动态的体系,每个因素都会相互作用影响到其它因素的表现。
波特钻石模型
1.生产要素条件:该国生产要素的地位,例如熟练的劳工或基础设施建设,是产业必备的竞争要素。
2.需求条件:国内市场对产品或服务的需求本质。国内市场需求的细分有助于企业形成有效的竞争策略,发挥规模经济和学习效应的作用。大型的国内市场会鼓励企业大规模投资,因而有助于提高那些具有规模经济和学习经济特点的产业竞争优势。
3.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该国是否具备这项产业的支援产业与相关产业,以及这些产业是否具有竞争力。
4.企业战略和结构:支配企业如何创建、组织与管理国内的条件,以及该国的国内竞争性质。
5.机遇:机会是外在因素,不受模型内部因素的影响,因此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机会有很多,比如说科学技术的发明突破,汇率的变化,政府的重大决策,战争等。
有关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理论研究 篇6
关键词:产业国际竞争力;比较优势理论;钻石模型
中图分类号:F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7)12-0051-01
1 傳统的国际贸易理论
1.1 绝对优势理论
这是英国古典经济学家斯密于1776年在其代表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提出的,他认为每一个国家都有适宜其生产某些特定产品的绝对有利条件,各国都生产自己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相互进行交换,那么彼此都能获得绝对利益的好处。
1.2 比较优势理论
比较优势理论是由英国李嘉图在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的,在李嘉图的“比较利益论”中,李嘉图认为只要各国之间存在着生产技术上的相对差别,就会出现生产成本和产品价格的相对差别,从而使各国在不同的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即使一国在两种产品的生产上都处于劣势地位,但是两者的不利程度是有所差别的,相比之下总有一种商品的劣势要相对小一些,即具有相对优势。李嘉图实际上已经指出生产技术的差别是影响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因素,在生产技术上处于最有利地位的产业,其商品在国际市场上最具竞争力。
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研究是在承认各国各产业间存在比较优势,而且承认比较优势对国际产业分工的基本格局具有决定性影响的前提下,着重研究和分析各国特定产业的国际竞争态势,以及影响各国特定产业国际竞争力的主要因素。
1.3 资源禀赋理论
此理论是由瑞典经济学家俄林和赫克歇尔提出的,他们认为各国资源察赋的相对差异和要素利用强度的差异是国际分工的依据与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他认为贸易的首要条件是有些商品在某一地区比在其他地区能够更便宜地生产出来,一个地区的出口商品含有大量相对的比其他地区便宜的生产要素。
2 迈克尔·波特的“钻石模型”理论和成长四阶段学说
2.1 “钻石模型”理论
著名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专家迈克尔·波特是第一位从产业层面研究国际竞争力的学者。他首先改变了传统产业的定义方法,把产业定义为生产直接相互竞争产品或服务的企业集合。这样定义产业就可以把企业、产业和国家结合起来分析,从而为全面、正确地分析产业国际竞争力提供一个分析框架。在对许多国家的多种产业国际竞争力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波特得出结论说,一个国家的特定产业是否具有国际竞争力取决于以下六个要素:
(1)生产要素条件。
生产要素可分为基本要素和高级要素。基本要素是指一国先天拥有或不用花费太大代价就能得到的要素;高级要素是指通过长期投资或培育才能创造出来的要素。随着世界贸易结构越来越转向以制成品为主,以及基本要素的普遍可供性,一个国家基本要素的重要性正日益下降,高级要素的重要性与日俱增。
(2)需求状况。
国内需求是影响一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另一重要因素。波特认为,国内需求分为细分的需求、老练挑剔的需求、前瞻性的需求三类。一国若在某一个细分市场上的需求量大,则这个国家在此细分市场上将占优势。老练挑剔的需求对企业形成经常性的压力,消费者的这种需求是企业所不能回避的,只能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来生产出适应消费者需求的产品;一国国内的前瞻性的需求若能在国外市场上迅速铺开,则该国产品就具有别国产品所不可比拟的竞争优势。
(3)相关及辅助产业的状况。
这主要是指原材料、零部件等上游产业及其它相关产业的发展水平。上游产业的存在为下游产业提供及时、高质量的原材料和零部件。上下游产业的紧密合作,会增强双方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国际竞争力强的上游产业可以及时为下游产业提供新概念、新创意,而下游产业也成为上游产业新技术、新产品的试验场所。因此,有国际竞争力的相关产业往往同时在一个国家产生。
(4)企业的经营战略、结构与竞争方式。
这是指企业的组织结构、战略决策特点及竞争程度所赖以存在的国家环境。一个国家内部市场的竞争结构会对该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产生重大影响,激烈的国内竞争是创造和保持竞争优势的最有力的刺激因素。激烈的国内竞争还会迫使企业走出国门在国际市场上参与竞争。因此,经过国内激烈竞争锻炼的企业往往更加成熟,更具有国际竞争力,更容易在国际竞争中取胜。
(5)机遇。
一些偶然性的事件和机会有时也会对一国的产业竞争优势产生影响,比如纯粹的发明活动、外国政府的政治决策、世界或地区需求的高涨、战争等。
(6)政府行为。
政府对产业竞争优势的实际作用是影响上述前四个方面因素。政府对这四个因素的影响可以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反之,政府的行为也可能会受到以上各种因素的影响。波特将这六个方面的因素绘成一个菱性状图形,来表明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构成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的一个思维框架,我们称之为“钻石模型”理论。
2.2 成长四阶段学说
波特不仅给产业国际竞争力进行了准确的定义,而且提出了产业国际竞争力四阶段学说。他认为,一国特定产业参与国际竞争大致可分为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创新驱动、财富驱动4个阶段,前3个阶段是国际竞争力增长时期,第4阶段则是国际竞争力下降时期。这四个阶段分别是:
(1)要素驱动阶段。在此阶段,产业国际竞争优势得益于某些基本的生产要素,如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等。
(2)投资驱动阶段。在此阶段,产业国际竞争优势的确立以国家及其企业的积极投资意愿和能力为基础。
(3)创新驱动阶段。在此阶段,企业不仅运用和改进从其他国家获得的技术,而且创造和发明新的技术,技术创新成为驱动产业国际竞争力提高的主要动力。
(4)财富驱动阶段。此阶段是产业国际竞争力衰落的时期,其驱动力是已经获得的财富。一些有实力的企业试图通过影响或操纵国家政策来保护自己的利益,广泛地发生企业兼并和收购事件是向财富驱动阶段转变的一个迹象,兼并造成了发展的假象,实际上并没有从根本上增强现有企业的竞争优势,而往往有损于未来的创新。
3 世界经济论坛和瑞士洛桑管理发展学院的理论
世界经济论坛和瑞士洛桑管理发展学院把国际竞争力定义为:国际竞争力是指一个国家或一个企业在世界市场上均衡的生产出比其竞争对手更多财富的能力,它是竞争力资产与竞争力过程的统一。根据此定义,他们把国际竞争力的评价准则分解为10个要点:(1)竞争力资产和过程是两个方面的结合;(2)在一定的条件下创造新资产是国际竞争力的核心;(3)单纯依赖资源察赋的国家可能富有,但却不具有国际竞争力;(4)资源贫乏的穷国可能通过高效的转换过程而变得极富国际竞争力;(5)穷国可能比富国更具国际竞争力;(6)国际化是建立在引进吸收或输出扩张能力或两者兼备的基础上的;(7)竞争是可以测度的,可以划分为硬指标和软指标;(8)硬指标的周期比软指标要短;(9)从趋势看一国越发展经济,就越依赖软指标的表现;(10)国际竞争力是变动的,但也是可以长期保持的。
基于对国际竞争力的上述理解,他们把国际竞争力分为八类要素:国内经济实力、科学技术、国际化、企业管理、金融环境、基础设施、政府管理和国民素质。
参考文献
[1]金碚.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J].经济研究,1996,(11).
[2] 赵洪斌.论产业竞争力——一个理论综述[J].当代财经,2004,(10).
企业人力资源竞争力理论及其应用 篇7
人力资源的竞争比其他各方面的竞争更能占据优势,企业内部人力资源的竞争力对产业结构的调整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能够带动产业经济的发展。企业各方面结构的优化,其中包括产业优化、管理优化、营销策略的优化以及组织结构的优化,都是以人为本的管理效应,它能够为企业带来长期的经济效益,而其他产业优化结构都只能为企业带来短期利益。在企业人力资源结构优化布局上,要保持企业员工以健康向上的态度对待工作。企业员工由于受教育程度不同,不同层次素质的员工要安排不同层面胜任的岗位。然而传统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上存在一定的弊端因素,使企业管理人才得不到重用,在一些领导岗位上的人员始终占据着重要地位,但没有给企业创造太大的利润价值。部分员工对各部门基层的管理制度没有一定的初步了解,造成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上缺乏条理性。而其他一些专项人才在一线岗位上为企业不断创造价值,提高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并且这种工作氛围也促进了员工之间的竞争,但最终并没有得到企业有效的重用,这使员工对企业提供的岗位存在不平衡感。所以企业在人力资源竞争界定范围内需要有效调整岗位的分配流程,这样才能确保新型战略人才为企业的发展投入全部的精力。
企业人力资源的竞争意识是提升企业整体综合能力的主体,是促进企业整体竞争的核心。只要企业内部的竞争意识得到加强,外部的运行环境也会随着企业竞争意识的提高有所转变,带动产业经济效益,对外部运行环境做出准确分析。但这种竞争意识对社会存有较强的依赖性,无法将企业之间的竞争模式进行照搬,把其他产业人力资源的竞争方式运用到自身企业发展中。这主要是因为企业与企业中人力资源力量与建设规模存在差距性,有些大型企业投入的资金多,无论是在建设规模程度上、还是在人员力量上都占有绝对的优势地位,最终将企业人力资源的投入转化为企业资源的投入,保证企业始终在市场经济中占有绝对的优势。但对于一些小型企业来说,若其人力资源竞争按照大型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的竞争模式实行,则会导致企业逐渐走向下坡路。没有认识到自身企业的发展模式,一路照搬其他企业的竞争模式,最终会失去在市场经济中的地位。
2 注重企业人力资源的培养
2.1 重视员工思想道德水准
现代企业对于人才的选拔培训工作应该加强对思想道德素质的考核与评价,而且在对人才后期竞争意识的培养工作方面也要注重思想道德的培养与提高,把“以人为本,客户至上”的态度与意识传达给员工,注重培养员工的生产责任意识,树立正确的服务理念。现代企业想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就要树立“客户至上”的生产服务理念,改变传统的工作服务模式。因此企业要为员工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氛围,提倡认真负责的职业道德新风尚。企业职工的综合素质是企业核心形象的一种体现,更是企业的一种精神面貌。企业要努力做好员工队伍的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引导员工树立正确的服务态度,积极转变落后观念,与时俱进,实现企业竞争意识的健康稳定发展。
2.2 做好员工专业技能的培养
在世界知名的企业中,经常会看到具有高素质员工的队伍。在企业工作的过程中员工要实现其自身价值,这也突出了企业培训工作的重要性。进入21世纪,市场经济竞争非常激烈,在这样的背景下,企业应该有责任、有义务来帮助企业员工在技能上做好培训,在自身的工作中不断得到加强,进而适应以及改变自身生活和工作中的压力,牢牢的抓住市场发展形势,不断改变以往原有落后的观念。企业应该建立健全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机制,积极合理优化各个部门以及员工的工作能力,运用各种措施来积极鼓励员工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以及专业技能,主动的承担起生产工作的每一份责任,进而实现工作效率的不断提升。
2.3 注重企业员工的身体素质
现代企业想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员工队伍的综合素质是重中之重。而对员工来说,身体素质是一切的基础,没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即使具有非常高的专业工作技能以及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也不能充分高效的发挥,由此可见,现代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要求在职员工拥有良好的身体素质。企业应积极鼓励员工进行日常的运动健身,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努力提高员工的自觉健身意识。对于一些有条件的企业,可以组织所有或部分员工集体进行相关的运动健身活动,这样不仅有助于员工身体素质的提高,更能培养员工的团队精神,增强企业的核心凝聚力,可以说是一项企业与员工互利互惠的工作。企业鼓励员工进行适当的运动健身活动,有助于提高员工的身体素质,进而更加高效的完成日常工作,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企业可持续良性发展。
2.4 做好人才资源储备工作
企业要实现现代化的可持续发展目标,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做好高端人才储备工作。这是因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都离不开人才,在当前市场经济多变的形势下,更应该做好人才培养与储备工作,这也是当前工作的重点。
3 企业人力资源竞争力的评定指标
第一,以结果模式作为评定人力资源竞争的指标。以结果作为评定企业人力资源竞争的指标,主要包括企业在市场的表现形式、在外围环境的表现形式以及在财务数据分析中的表现形式等内容,并综合这三种表现形式完成企业在人力资源竞争方面的评定指标。第二,以过程模式作为评定人力资源竞争的指标。在以成绩作为人力资源竞争中的重要指标,主要是通过企业实际的运行状况进行产值效益的评定,及时发现较大的错误之后,就可以在运行初级阶段把错误因素调整到正确的规划策略中。
4 结语
随着现代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竞争形势日趋激烈。根据竞争方式的对比研究,当前市场竞争方式主要包括国际性的竞争方式、产业性竞争以及企业性竞争。在企业性竞争中,人力资源之间的竞争对于企业今后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为企业的发展离不开高素质管理人才,任何发展都离不开人为因素的参与。然而在传统管理模式中,企业忽视了人力资源竞争的存在价值,在竞争分析策略上只是一味地加大对外围设施环境的改造,包括对产业技术水平的提升,管理模式的创新以及转化企业无形资源的再造形式等,没有对员工进行思想道德素质的培训、技能的考评以及重视员工的身体素质。这使得企业员工人员素质偏低,没有一定的专业技能,并且员工因病离职的现象日趋严重化,从而导致企业首先在人力资源上失去了核心竞争力,使之处于市场经济发展的最底层。企业通过对自身人力资源竞争能力的提高,使后期的弊端现象有了明显的改善,并且使企业对人力资源竞争力的界定范围有了重新的认识,在人力竞争结构上也做出了适当调整,能够在短时间内进行实践、修改、总结,在人力资源方向上选定竞争的最优方式。
摘要:通过对企业人力资源竞争力的分析与调整,使企业在今后的规划布局上有了重新认识,使之能够全面分析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上的发展方向。企业人力资源竞争是一种无形的竞争,在界定范围上划分了不同产业结构类型,对人员各方面因素加以改进与提高,以促进企业整体竞争力的全面发展,为今后企业人力资源的管理提供参考性的依据。
关键词:人力资源,竞争力,产业结构,评价指标
参考文献
[1]程春平.当代民营企业发展问题研究[J].河南科技,2014,(10):218.
[2]周毅志.中小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科协论坛,2015,(11):182-184.
[3]吴荣嘉.浅探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J].国际市场,2015,(Z1):168.
[4]周立伟.民营企业人力资源开发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5,(11):290-292.
国内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研究探析 篇8
关键词:核心竞争力,理论,特征,探析
1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相关理论研究
1990年管理学家哈默尔和普拉哈拉德发表《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Corporation》一文提出了“核心竞争力”一说, 明确指出“核心竞争力是在组织内部经过整合的知识和技术, 尤其是关于怎样协调多种生产技能和整合不同技术的知识和技能, 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形成的不易被竞争对手效仿的能带来超额利润的独特的能力”。打个生动的比方, 企业就如同一座钢筋混凝土的大厦, 核心竞争力则是能支撑其屹立不倒的钢筋铁骨, 试想如果这些“骨骼”是不合格的劣质钢筋水泥, 那么, 大厦又怎能屹立不倒呢?
关于核心竞争力的研究及探讨, 一直以来是专家学者们所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对于企业家们来说, 全球新时期新形式下, 如何运用核心竞争力的相关理论来维系企业的长期竞争优势, 已成为企业管理中的关键问题。下面我们来看国内学者关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观点:
祁奕青认为, 高新技术企业核心竞争力体系建设包括4方面内容, 即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建设, 高新技术企业品牌建设, 高新技术企业的核心市场营销策略及高新技术企业适应市场应变的能力。关键是营造“学习、创新、超越”的氛围, 制定科学合理的技术发展战略是培育高新技术企业核心技术竞争力的前提。
管益忻教授提出企业核心竞争力“识别密码”的观点, 他认为, 作为核心竞争力最要紧的、最直接标志是客户认同的识别密码, 它具有原生特质, 乃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原生 (客观) 识别密码。它包括具体顾客对企业产品、服务、品牌的认可度、满意度、忠诚度和客户投诉率等。
王建民认为核心竞争力必须具有价值性、拓展性、独特性、动态性和根本性这几种基本特征。
王秉安认为, 企业核心竞争力由硬核心竞争力和软核心竞争力两类竞争力组成。硬核心竞争力指以核心产品和核心技术或技能形式为主要特征的核心竞争力, 这类核心竞争力在技术密集型行业尤为重要。软核心竞争力指企业在长期运作中形成的具有核心竞争力特征的经营管理方面的能力。这类核心竞争力更加无形化, 更难识别与模仿。第二种为两维系统构成论。
郭术海认为, 企业核心竞争力与知识管理存在内在的结构性关联, 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实施知识管理的根源, 知识管理为企业创新的开展与管理, 扩散与保持提供着终极支撑。
李国杰认为企业核心竞争力与企业文化之间是密不可分的, 企业文化是核心竞争力的动力与源泉, 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提供一定的精神动力与智力支持, 同时企业文化被看作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凝合剂,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有效地推动企业文化建设。
朱, 腾则从人力资本的角度对企业核心竞争力进行分析, 认为首先要甄别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分析本企业的生产经营特征之后有选择又计划的招募和培养专有人才同时要重视异质性人力资本 (即有特色的人力资本) , 这是企业立足竞争的根本, 最后要加大对人力资本的投入。
郭海英认为核心竞争力的打造, 最关键的就是要抓住自身的特点, 分析自身的优势, 找出与其它企业的不同之处, 同时, 将这种优势充分发挥, 使其它企业无法模仿和复制。只有企业的人才和品牌资本是自身与别人有差异、不能用相同的代价获得, 是核心竞争力体现的关键, 所以,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关键应放在人才的培养开发和品牌的塑造上。
2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探析
众多专家学者及企业家们在核心竞争力问题上的不断探索与研究极大的推动了相关理论体系的发展及完善, 总体上看可以通过以下特征来理解核心竞争力:
2.1 核心竞争力不易被效仿
企业核心竞争力是经过长期的发展而形成的具有本企业鲜明特色及优势的有机结合体, 并能随着环境因素和内在因素的发展而演变, 不会被竞争对手轻易的仿效。
2.2 核心竞争力是系统的有机整体
企业从研发设计到生产再到营销等环节, 核心竞争力始终贯穿其中, 体现了一个企业的管理水平, 服务水平。核心竞争力决不是简单的先进技术或是新颖设计, 也绝不是优势或特长的简单叠加, 它是一个复杂而有序的系统有机整体。
2.3 核心竞争力促进企业快速发展
企业核心竞争力能创造高价值, 能让企业得到市场认可并迅速在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甚至主导市场, 企业由此获得高额的利润。核心竞争力就是为企业用之不竭的发展动力, 它激励企业自发的改良创新, 从而为消费者带来更好更多的新服务新产品。
由此可见, 企业核心竞争力绝不是单纯的技术产品创新或是完善的客户服务, 它是一个有机整体, 始终以企业的能力、特长及发展为中心而整合, 以企业的快速成长和长远发展为导向, 核心竞争力不断提升企业整体实力, 让企业在日趋复杂的国际环境及白热化的国际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张建民.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再认识[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2011 (1) .[1]张建民.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再认识[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2011 (1) .
[2]张彦峰.让企业文化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J].冶金企业文化, 2011 (1) .[2]张彦峰.让企业文化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J].冶金企业文化, 2011 (1) .
[3]张力.关于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探讨[J].新财经, 2011 (3) .[3]张力.关于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探讨[J].新财经, 2011 (3) .
[4]郭术海.知识管理的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J].经济与法, 2011 (4) .[4]郭术海.知识管理的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J].经济与法, 2011 (4) .
企业竞争力理论 篇9
一、生物杂交育种理论
1. 杂交育种原理
运用生物杂交方法利用其杂种优势培育优良品种称为杂交育种。杂交可以使生物的优良遗传性状从一个群体转移到另一群体, 它是提高生物性状的一个重要方法。不同遗传个体间的杂交可使其性状发生重组, 杂交后代表现出双亲优良性状组合, 甚至出现超亲代的优良性状。杂交育种过程就是要在杂交后代众多类型中选留符合育种目标的个体进一步培育, 直至获得优良性状稳定的新品种。杂交可以使杂种后代增加变异性和异质性, 综合双亲的优良性状, 产生某些双亲所没有的优良新性状, 使后代获得较大的遗传改良, 出现可利用的杂种优势。
2. 杂种优势的形成和利用
杂种优势是指两个遗传组成不同的亲本杂交产生的杂种第一代, 在生长势、生活力、繁殖力、抗逆性、产量和品质上比其双亲优越的现象。杂种优势是许多性状综合地表现突出, 杂种优势的大小, 往往取决于双亲性状间的相对差异和相互补充。一般而言, 生态类型和生理特性上差异越大的, 双亲间相对性状的优缺点能彼此互补的, 其杂种优势越强, 双亲的纯合程度越高, 越能获得整齐一致的杂种优势。
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概念及判断标准
根据美国管理学家普拉哈拉德和哈默的定义, 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中的积累性学识, 特别是关于如何协调不同的生产技能和有机结合多种技术流的学识。从本质上讲, 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的核心能力, 它是企业发展独特技术、开发独特产品和创造独特营销手段的能力, 实际上它是隐含在核心产品里的经验、知识等的集成, 需要管理理念、企业战略、核心技术、关键资源、营销创新等多种条件支撑, 是企业实现从核心资源到核心价值转化的综合能力。它具有三个明显的特征:一是价值性。核心竞争力必须能够给用户带来实用的价值, 这种价值是用户看重的并为用户带来根本性的利益;二是延展性。企业核心竞争力可有力支持企业向更有生命力的新领域延伸;三是统领性。企业核心竞争力是处于核心地位、影响全局的竞争力, 是一般竞争力的统领。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认为, 企业是一种或多种核心竞争力的组合, 企业间的竞争本质上是核心竞争力之争。核心竞争力理论成为管理理论界的前沿问题之一, 它代表了战略管理理论在20世纪90年代的最新发展, 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是战略管理理论、经济学理论、企业发展理论、创新理论等对企业持续竞争优势之源的不断探索, 体现了各学科的交叉和融合。要分析企业核心竞争力, 应建立起核心竞争力的判断标准。判断企业资源和能力是否是核心竞争力的唯一标准, 是看其能否产生持久性竞争优势, 而要使企业产生持久性竞争优势, 它应符合四项具体标准, 即它具有有价值的能力、能力的独特性、能力的难以模仿性、能力的不可替代性。只有符合以上四方面标准的能力才是核心竞争力。
三、应用生物杂交育种理论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步骤
1. 应用SWOT分析方法识别企业外部环境、自身状况, 找出自身优势和弱势
企业核心竞争力是配置企业资源来匹配环境机会和需求的一种能力体系。也就是说, 企业核心竞争力不能离开其发挥作用的资源, 这些资源主要来源于这些方面, 一是企业的人力资源。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之间的竞争主要表现在人力资源上, 企业成功与否往往决定于企业的人力资源, 它对企业的作用也不容质疑, 关键是如何发挥企业人力资源的潜能。二是核心技术。核心技术包括专利技术、技术秘密, 现代社会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 人们的需求变化频繁, 产品更新换代快, 企业要根据市场需求开发具有适应市场变化的产品技术开发能力, 时刻保持产品的价值性、独特性、适应性。因此, 在产品同质化和产品寿命周期越来越短的今天, 如何长期获得开发核心技术并制造出核心产品的能力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三是企业的品牌。品牌是企业长期积累并由全体员工共同努力的结果, 它引导了消费者的行为, 为企业增加了内在价值。四是营销网络。网络就是企业的财富, 企业具有一定营销网络作为支撑, 才有一定的市场占有率, 产品也才有一定销量, 没有销量品牌就会失去存在的基础, 产品一旦在消费者中形成了一定信誉, 将为后来竞争者形成较大的进入壁垒, 从而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获得合理的利润, 后来竞争者只有花费大量的投入与先入企业进行广告和销售网络的争夺战, 才有可能在市场上获得一席之地。五是管理整合能力。核心竞争力不是单一技术、人才、市场、企业家, 而是通过管理对企业各种资源进行协调和整合, 从而形成独特能力。现代企业间的竞争, 不在于大鱼吃小鱼, 而在于强鱼吃弱鱼, 快鱼吃慢鱼, 这要求企业必须具备良好的管理整合能力, 它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核心内容, 包括企业获得信息能力、整理能力和快速决策的能力, 管理整合能力的提高有利于企业更有效率地利用其资源, 提高经营质量, 取得良好的经营效益。六是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企业与员工的总系统动力, 它是基于共同价值观之上, 企业全体员工遵循的目标、行为规范和思维方式的总称, 它是企业经营理念及其具体体现的集合, 企业应从物质、精神、行为、制度方面强化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文化是企业培育核心竞争力的基础和保障, 良好的企业文化有助于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大小最终体现为赢利能力、市场地位、品牌形象及公众对企业产品和服务的认同等。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 需从企业所处环境和企业内部分析入手。企业做优劣势分析时须从整个价值链的每个环节上, 将企业与主要竞争对手作比较, 定期检查在生产、财务、营销、采购、人力、管理等资源和能力, 每一要素要按照特好、较好、一般、较差、差划分等级, 特别是要对该行业企业具备的关键成功的要素作重点详细的分析, 对于影响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资源和能力, 要注意从内部培育或从外部引进获得, 使其能够持续不断地比主要竞争对手更好更快地向市场提供产品和服务, 并获得合理利润, 企业得到永续发展的动力。
2. 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来源的各种要因, 逐步剔除不利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因素
根据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 对企业自身、外部环境进行SWOT分析后, 对照自身核心竞争力的战略规划和定位, 找出自身的差距, 利用生物培育品系的方法, 生物培育品系有两种方法。一是传统品系培育方法, 即在组建的基础群中, 只在群体内个体间杂交, 只在自身群体不断选择优秀个体, 逐步剔出性状表现差的个体。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也可采取这种方法, 企业可以先在数量上有支撑核心竞争力的要素, 然后不断培育其能支撑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要素, 逐步淘汰阻碍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要素, 培育的方法主要靠企业内部, 比如依靠企业自身拓展主营业务, 培育核心市场, 形成核心技术, 培养核心人才, 构建企业核心文化。另一种方法是开放式品系培育法, 即在品系培育中可以引进外部优良的个体, 与群体内个体杂交, 选育优良性状的个体, 这种方法对于品系性状能力的提高速度较快, 但性状在品系内稳定性较差。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也可采取这种方式, 对于影响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要素, 可以从外部环境中去获取, 比如对企业关键人才可从外部“空降”快速获得, 但要注意这些要素的稳定性问题。
3. 测定企业核心竞争力要素间的配合力, 使其达到有效配置, 产生杂交优势, 形成更强的核心竞争力
生物学中的配合力就是物种通过杂交能够获得杂种优势程度, 即杂交效果的好坏和大小。由于各物种间的配合力是很不一样的, 生物学上的配合力是指不同生物种群通过杂交所获得杂种优势的程度, 配合力分为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两种, 一般配合力是一个生物种群与其它生物种群杂交所获得的平均效果, 特殊配合力是两个特定生物种群之间杂交所能获得超过一般配合力的杂种优势。获得通过杂交试验进行配合力测定是选择杂交组合的必要方法。我们在培育企业团队时, 注意培育他们的团队意识, 提高其协作能力, 知识技能的增强, 使其一般配合力高, 即团队内所有的员工间共同工作的团队工作绩效要好。同时在各部门之间、各团队之间乃至团队内两个个体之间, 我们可以分别着重从不同方面培育其特殊能力, 它们间的特殊配合力高, 使其他们在共同工作时产生超额绩效。这就要建立精英团队, 在团队内成员在性格、能力、自我表现等有关IQ、EQ、AQ因素都要求高, 优势互补, 使其团队间、团队成员间的配合力较高。
4. 获得的核心竞争力固定并不断得到延续
企业获得资源、能力并取得核心竞争力, 企业就应建立一种机制使其持续、稳定地固定下来。企业核心竞争力要固定化, 首先要以人才为本, 根据人力资本理论, 根据人力资本的稀缺性和价值可以把人力资本分为核心人才、独特人才、一般人才、辅助人才。企业的营运也好、战略也好, 都要人去完成, 成功企业之所以成功, 失败企业之所以失败往往是人才的问题, 企业要不断吸引、保留、使用人才, 特别是核心关键人才, 在人才获取方式上, 可从内外部劳动力市场上获得, 在人才的培育上可以是内部组织的相互学习、现场指导、外部培训, 使企业人才适合于其岗位, 人职匹配。联想集团董事长柳传志说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就是选择好接班人, 经营层如此, 各中层管理人员和一般员工也是这样, 使企业的政令畅通, 执行力或核心竞争力才能得到提高。二是强化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美国通用公司CEO韦尔其说过, 企业核心竞争力就是要使资源不要浪费在行政官僚体系上。这就要求企业资源也好、能力也好, 要运用在企业的技术研发、品牌塑造上, 着力提升企业的执行力, 相应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才能得到强化。三是企业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 保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相应变化。世界上唯一不变的就是变, 企业的战略要根据内外部环境变化而相应变化, 企业的有形资源、无形资源、能力都要根据企业战略的变化而作适当调整,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本要素的抗环境力要强, 比如人只有IQ、EQ高, AQ不高, 这个人在挫折面前屈服, 这个人最终也不会取得成功的。企业发展是在适应环境中通过核心竞争力演变而不断进化的过程, 企业对环境的适应, 主要是通过核心能力的演变而体现的, 核心竞争力因环境而演变, 是企业适应环境的本质, 也是企业发展的本质。
综上所述, 根据生物杂交育种理论,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建步骤可按以下步骤完成, 识别企业资源 (资源的优势与劣势的甄别, 特别是影响企业战略发展的关键资源) 和企业能力 (比如对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企业资源、能力的培育或获取→企业资源、能力 (特别对企业核心竞争力有重要影响的关键资源、能力) 间配合力的测定并有效配置→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稳固并提高→进入下一循环。
四、运用杂交育种理论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须进一步注意的问题
1. 企业核心竞争力构成要素培育时间的长期性
企业核心竞争力构成要素的培育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首先, 它们超越了具体的产品和服务, 它是企业整体实力的逐步增强, 不仅依靠资源、能力的量的增加、质的改善, 还需要它们配置最优, 协调更好。其次, 企业核心竞争力建设, 更多要依靠经验和知识的不断积累, 而不是某项技术发明导致企业暂时的竞争优势获得, 企业核心竞争力很难压缩或突击, 核心竞争力的构建需要数年或更长的时间。再次,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比如品牌的塑造, 精品团队的培育都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 它需要企业全体员工在较长时间内, 一丝不苟地做好每一件事情, 工作上力求完美。最后, 企业核心竞争力涉及到多个业务领域、多个职能部门、多种资源及能力的长期协同整合, 必须用明确的战略目标和严密的战略规划来作保证。
2. 在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时, 注意外部与内部的获取途径
企业核心竞争力培育时, 我们要象开放式育种法一样把企业看成是一个开放的系统, 当企业缺乏某种资源、能力时, 特别是影响企业长远发展时, 靠自身慢慢培育时间太长, 并且环境也是不断变化的, 最快的办法就是从外部引进, 并结合企业内部具体情况, 根据木桶理论, 对影响企业发展的关键资源、要素, 从外部引入, 使木桶短缺部分补上, 企业整体优势就会得到增强。而不要象以前封闭式育种法, 在育种过程中根本不从外部引进优良基因。可通过外部知识与内部知识进行联盟的形式, 知识联盟有助于企业学习其它企业的专业能力, 有助于两个企业的专业能力互补, 创新新的交叉知识。同时企业还可通过企业间的兼并获得核心竞争力, 企业兼并是企业迅速扩大规模, 快速进入其它竞争领域的一种有效途径, 通过兼并, 企业可以重新整合自己内部资源, 构造新的经营格局, 调整产业结构与产品结构, 构建新的经营机制, 从而达到优化资源配置, 提高市场竞争力的目的。兼并也是企业打造核心竞争力的一条途径。再次就是要培育更多更忠诚的顾客群, 顾客群越多, 顾客的忠诚度越高, 企业核心竞争力越强大。我们应从产品、价格、渠道、促销、宣传等营销的各方面入手, 努力培育自己的顾客群, 增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另一条路径, 企业还应从自身内部培育核心竞争力。首先是种种公司资源在某一专业领域做好, 形成良好的品牌优势, 逐步形成在管理、技术、营销、服务等诸多方面与竞争对手形成差异, 在发展自己与别人在上述差异中, 形成自己独特的可以提高消费者特殊效用的技术、方式、方法等, 而这些可以构成企业今后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要素;其次是进行制度创新, 尽快引入现代企业制度, 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打造提供制度保障, 做到企业产权明晰、企业治理结构完善、管理科学, 改革和改造现有和现存的企业制度, 使之更科学、更合理、更规范、更现代化, 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和提升提供制度保障;同时加强技术创新。这是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现代企业制度体现的是企业资源配置的高效性, 而这种高效是否发挥, 主要依靠核心技术和技术创新, 可以说, 核心技术是核心竞争力的核心, 企业要对现有技术进行分解和整合, 也就是对核心产品进行技术分解、归类、整合, 搞清哪些是一般技术, 哪些是通用技术, 哪些是专有技术, 哪些是关键技术, 然后, 集中企业的人财物对专有技术和关键技术进行研究、公关、开发、改造, 并进一步提高和巩固, 形成自有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另外还应在企业内部塑造独特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深层次因素, 有了全体员工共同认可的价值观, 这个价值观无形中形成了对员工的激励, 并为之奋斗, 形成独特的核心竞争力。
3. 个体、团队、部门、企业能力间的配合力高低的测定和评估
为了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 我们无论是建立企业学习型组织也好, 培育优秀团队, 还是增强企业能力也好, 都要注意组织或个体它们的各自能力、性格等, 如果能充分利用各自的优良基因, 把各自的弱点逐渐淘汰掉, 正确测定和评估它们间的配合力。在企业实践中, “拉郎配”实际上是没有分析各自企业的优劣势, 在生物学上是杂交乱配, 它们的配合力较差, “拉郎配”的后果可想而知。个体间也好, 团队也好, 还是企业间, 如果它们配合力高, 那么这个团队、部门、企业是富有战斗力的, 它们绩效也高, 达到其战略目标就非常容易,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也会不断得到增强。
4.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动态稳定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动态稳定对企业非常重要, 企业要得到长远发展, 需要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动态稳定, 这要求构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因素要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变化, 无论是企业的资源、能力, 还是思维观念, 都要随外部环境的变化而作相应的调整, 构成核心竞争力的要素间不仅要协调一致, 而且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也要不断与外部环境保持一致, 并在一定时间内要达到动态稳定。
摘要:本文应用生物杂交育种理论, 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建进行了探讨, 并对应用生物杂交育种理论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注意方面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生物杂交育种,企业,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刘庆昌:遗传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7, P207~213
[2]杨锡怀:企业战略管理,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P93~94
[3]乔均: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7, P18~34
企业竞争力理论 篇10
目前, 在现有关于竞争力问题研究的文献中, 尚未有统一的企业竞争力的定义, 观点众多。联合国贸发会议 (UNCDAD) 认为, 竞争力是一个复杂的概念, 企业竞争力可以从几个角度来考察:它可以被定义为是单独企业在可持续基础上保持或提高其市场份额的能力;或者它也可以被定义为是企业降低成本或提供物美价廉产品的能力;或者它还可以是来源于利润率的竞争力。波特认为, 企业竞争力主要指企业设计生产和销售产品与劳务的能力, 及其产品和劳务的价格和非价格的质量与性能在市场环境中相对竞争对手所具有的市场吸引力及谋求并保持最大收益的能力。在《贸易政策术语辞典》上, 竞争力是某一企业或某一部门或者甚至整个一个国家在经济效益上不被其他企业、部门或者国家所击败的能力。
另外, 其他学者或组织也给出对企业竞争力的不同理解。如, 企业竞争力是指企业在面对市场时所表现出来的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企业竞争力的实质是企业在市场上获取剩余价值的能力;企业竞争力就是在竞争性的市场中, 一个企业所具有的能够持续地比其他企业更有效地向市场 (消费者, 包括生产性消费者) 提供产品或服务, 并获得赢利和自身发展的综合素质;企业竞争力是企业在适当的时间生产并提供品质、价格和种类适当的商品及服务的能力;企业竞争力就是面向市场和顾客合理的运用企业内外部的经营资源提供市场和顾客所需要的产品和服务在与竞争对手的角逐中建立竞争优势的能力。还有学者认为, 企业竞争力是指企业在市场上直接表现出来的竞争能力, 企业间的竞争实质是对消费者的争夺, 这种争夺的胜负取决于消费者对企业产品的选择, 因此, 企业竞争力的来源表现为产品的竞争能力, 具体包括产品价格及成本的高低、质量的优势、产品品牌的强弱、产品结构的差异化和满足客户服务水平的好坏等。
企业竞争力是一个通过比较而得到的相对概念。总结以上表述, 我们基本上可以将企业竞争力的概念划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类:狭义的企业竞争力主要是企业面向市场所表现出来的适应能力、获取利益的能力, 或者说就是产品或服务组合相对于竞争对手而言的对客户的吸引力。简言之, 狭义的企业竞争力就是企业竞争的外部表现。广义的企业竞争力除了是上述能力外, 还包括支撑这种外部表现的企业配置和使用诸种生产要素的能力, 具体表现在企业获取各类资源的能力、管理能力、学习能力、创新能力、营销能力、企业文化等等方面。也就是说, 广义的企业竞争力既包括企业竞争的外部表现, 也包括了企业内部凝聚的发展能力、综合素质。
二、核心竞争力的内涵
根据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尔的定义, 企业的核心能力是“组织中的积累性学识, 特别是关于如何协调不同的生产技能和有机结合多种技术流的学识。”蒂斯、皮萨尔和舒恩将核心竞争力定义为“提供企业在特定经营环境中的竞争能力和支柱优势基础的一组相异的技能, 互补性资产和规则。”而巴顿则认为, 企业核心能力应定义为“识别和提供优势的知识体系。”美国麦肯锡咨询专家认为, 企业核心竞争力是指企业内部一系列互补的技能和知识的结合, 它具有使一项或多项业务达到世界一流水平的能力。还有的学者认为, 企业核心竞争力是指能够使企业以比竞争对手更快的速度推出各种各样产品的一系列核心能力, 也就是说, 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在那些关系到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关键环节上所独有的、比竞争对手更强的、持久的某种优势、能力或知识体系。潘罗斯在《企业成长论》中也指出, 企业区别于竞争对手的核心所在, 就在于有效地利用自身的资源和能力。
对于核心竞争力的定义众说纷纭, 但基本含义还是比较接近, 企业的核心竟争力就是企业充分挖掘和有效利用企业相关资源, 创造和保持持久的竞争力, 为企业带来长远经济利益而相互配合、协调工作的各种能力的集合。换言之, 企业核心竟争力就是企业内部凝聚的发展能力和综合素质。有学者对核心竞争力的基本特征做了如下总结:价值性、独特性、延展性、非均衡性、动态性、不可替代性、有机整合性、难以模仿性、持续性、不可交易性、可变性、历史依赖性、难以评估性、显著增值性、局部优势性等等。
显然, 从广义的企业竞争力概念上看, 企业核心竞争力是被包括在企业竞争力范畴中的;而从狭义的企业竞争力概念上看, 企业核心竞争力正是支撑企业竞争力这一外部表现的企业配置和使用诸种生产要素的能力, 是与企业竞争力相对的、紧密关联而又不可分割的一对范畴。下面, 为了更加方便讨论企业竞争力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系及其本质, 我们提及企业竞争力通常是指狭义的企业竞争力。
三、企业竞争力、核心竞争力的系统认识
1、系统科学的基本概念和结论。
在众多的关于企业的研究中, 基于系统思维和系统科学的研究视角始终占据了重要的地位。自从20世纪30年代创立系统论以来, 系统管理理论就引起了学者和企业家的广泛关注, 系统观念已经成为现代管理科学的基本观念。原籍奥地利的生物学家路德维格·伯塔朗菲认为:“所谓系统是处于一定的相互关系中的与环境发生关系的各组成部分的总体。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是独立存在着的;但它们是相互关联和相互依存的;它们不是可以分离的部分的简单堆积, 而是按一定规律一定方式组织成整体。”目前我国的系统科学界对系统通用的定义是著名科学家钱学森给出的:系统是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 (要素) 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是一切系统不可分割的两方面。结构是认识系统功能的基础, 分析功能必须联系系统的结构。系统的结构是指组成系统的各要素 (子系统) 之间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内在方式, 也就是在数量上的比例和空间或时间上的联系方式、排列和组合。所谓系统的功能是指系统与外部环境相互联系和作用过程的秩序和能力。
系统结构说明的是系统的内部状态和内部作用, 而系统功能所说明的是系统的外部状态和外部作用。功能是系统内部固有能力的外部表现, 它归根结底是由系统内部结构所决定的。一定的结构总是表现为一定的功能, 一定的功能总是由具有一定结构的系统实现的。系统组成要素的行为在—定约束条件下和协同作用下决定系统的功能, 而“约束”和“协同”是由系统结构所赋予的。功能对结构具有相对独立性, 同时还对结构具有反作用。
我们在管理过程中, 只有具备系统的观念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所谓管理的系统观念, 概括地说, 是指管理主体自觉地运用系统理论和系统方法, 对管理要素、管理组织、管理过程进行系统分析, 旨在优化管理的整体功能, 取得较好效果的观念。
2、竞争力与核心竞争力的系统本质。
如前所述, 企业竞争力就是企业面向市场所表现出来的适应能力、获取利益的能力, 即企业竞争的外部表现;是企业产品或服务组合相对于竞争对手而言的对客户的吸引力。而核心竟争力就是企业充分挖掘和有效利用企业相关资源, 创造和保持持久的竞争力, 为企业带来长远经济利益而相互配合、协调工作的各种能力的集合, 即企业内部凝聚的发展能力和综合素质。
企业本身是一个系统, 基于上述系统的概念以及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在这里我们就可以把企业看作一个以“适应性”为其特定功能输出的一个系统。从系统角度看, 企业系统的功能表现为输出对外部环境的适应性, 而从商业生态环境看, 即是企业在市场中的生存和竞争能力, 这正是体现了企业系统的外部状态和外部作用。而企业系统的内部结构正好对应了企业核心竞争力, 反映了企业内部要素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内在方式, 即企业充分挖掘和有效利用企业相关资源相互配合、协调工作的各种能力的集合。因此, 企业核心竞争力说明的是企业系统的内部状态和内部作用。
但是, 我们知道, 系统功能的发挥, 既有受环境变化制约的一面, 又有受系统内部结构制约的一面, 这体现了系统功能对结构的相对独立性和绝对依赖性的双重关系。通常, 系统的功能比系统的结构有着更大的可变性, 功能变化往往是结构变化的前提。可以这么说, 企业竞争力是企业系统的外部特征和表现, 而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系统的内部特征和表现, 企业核心竞争力对企业竞争力起到决定作用, 但是, 企业竞争力同时又受到企业外部环境的影响。
3、CAS视角认识竞争力与核心竞争力。
近年来, 由于复杂适应系统 (Complex Adaptive System, 简称CAS) 在理论上取得的一系列研究进展, 使其应用越来越广泛, 一些理论家和管理者已经把CAS引入组织科学和企业管理领域研究工作中。CAS理论把系统的成员看作是具有自身目的与主动性的、积极的适应性主体 (Adaptive Agent, 简称主体) , 更重要的是, CAS理论认为, 正是这种主动性以及它与环境的反复的、相互的作用, 才是系统发展和进化的基本动因。CAS理论发展了系统科学中历来强调的相互作用的思想, 使得进化的观念具体化了、落实了;同时, CAS理论把宏观和微观有机地联系起来, 它通过主体和环境的相互作用, 使得个体的变化成为整个系统的变化的基础, 统一地加以考察;另外, CAS还引进了随机因素、突变的作用, 这一特性使它具有更强的描述和表达能力, CAS理论与企业管理问题研究相结合已经得到了理论界和实业界的认可。
从CAS视角看, 企业是社会经济系统 (如企业集群) 这一复杂适应系统的组成要素———适应性主体 (或称为行为主体) ;同时, 企业本身也可以视为一个复杂适应系统, 也是由大量的按一定规则或模式进行非线性相互作用的适应性主体所组成的动态系统 (如图1) 。所谓适应性, 是指它能够通过规则与环境以及其它主体进行交流, 在这种交流过程中“学习”或“积累经验”, 并且根据学到的经验改变自身的结构和行为规则。CAS的这种主动性、层次性、动态性为我们认识和理解企业及其所处的复杂环境提供了新思路和新视野, 可以有效地把宏观和微观有机地联系起来。
CAS强调主体的主动性, 承认主体有其自身的目标 (取向) , 能够在与环境的交流和互动作用中, 有目的、有方向地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和结构, 以适应环境要求, 因此, CAS理论的核心思想是“适应性造就复杂性”。
企业适应环境、不断提高竞争力的过程本质上是企业 (作为适应性主体) 与环境之间不断地相互作用, 根据一定的规则对环境的刺激作出反应的过程。这些规则不是固定不变的, 它们存放在企业系统的内部, 在一定的条件下被选中并且被应用, 从而改变企业自身系统的内部结构, 最终影响系统的适应性这一功能输出。从企业管理来看, 这些规则的应用表现为企业内部要素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内在方式的改变, 即不同的企业运营、管理模式、手段和方法等, 使得企业核心竞争力得到提升。这也就是说, 企业要提高竞争力, 最根本的还是需要根据外部环境适当改变自身内部资源配置方法、运营管理模式、制度、方法等, 不断培育自身核心竞争力。从长期来看,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才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获得持久竞争优势的根本保证。
因此, 我们就可以比较深刻理解这样一些现象:规模大的企业竞争力不一定强;技术领先的企业不一定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小而精的企业也能长期不断发展;同一个企业在不同时期的表现可能大相径庭;多元化的企业中, 为什么有些企业发展长期旺盛, 而有的却如昙花一现?为什么有的企业能不断发展壮大, 而有的大型企业却逐渐萎缩甚至倒闭……
四、小结
狭义的企业竞争力主要是企业面向市场所表现出来的适应能力、获取利益的能力, 即企业竞争的外部表现。从系统角度看, 它对应于企业系统的功能。广义的企业竞争力除了是上述能力外, 还包括支撑这种外部表现的企业配置和使用诸种生产要素的能力, 或者说企业核心竞争力。从系统角度看, 企业核心竞争力对应于企业系统的结构。
企业要提高竞争力, 最根本的还是需要根据外部环境适当改变企业内部自身的资源配置方法、运营管理模式、制度、方法等, 不断培育自身核心竞争力。从长期来看,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才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获得持久竞争优势的根本保证。
参考文献
[1]杨蕙馨, 单成华.基于系统观的企业核心竞争力.科技管理研究.2007, (6) .
[2]于丽娟, 韩伯棠.用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分析企业竞争力.改革与战略.2003, (5) .
[3]李云.企业竞争力与核心竞争力的比较分析.经济师.2003, (1) .
[4]芦彩梅.企业集群的复杂性分析.科技进步与对策.2007, (6) .
[5][英]安德鲁.坎贝尔, 凯瑟琳.萨默斯.卢斯.核心能力战略 (中译本) .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3.
企业竞争力理论 篇11
关键词:高等职业院校;核心竞争力;理论研究:SWOT
一、高等职业院校核心竞争力的基本内涵
“核心竞争力(Core Competence)”概念最早是由美国战略管理学家普拉德(C.K.Prahlad)与哈默(Gary Hamel)提出的,他们在《哈佛商业评论》上的《公司核心竞争力》一文中,精辟地论述了特定企业或组织获得竞争优势的源泉取决于其核心竞争力。提出要把握和理解核心竞争力的基本要点:(1)核心竞争力是通过组织学习和信息共享而缓慢积累;(2)核心竞争力不能以加倍投入的形式而迅速开发;(3)核心竞争力不易被模仿或转移;(4)核心竞争力是顾客心目中竞争优势的源泉;(5)核心竞争力与其他能力组合可发挥耦合作用,即1+1>2;(6)对核心竞争力的投资具有不可还原性。
之后,国内外又有很多学者给“核心竞争力”做了一系列的研究,总结这些研究成果,我们可以给核心竞争力下这样的一个定义:核心竞争力是企业通过管理整合形成的,相对于竞争对手能够更显著地实现顾客看重价值需求的不易被竞争对手所模仿的能力。核心竞争力在企业中运用成功的案例比比皆是,如“日产”公司等,这些案例说明但凡成功的企业都有强大的核心竞争力做支撑,核心竞争力已成为企业制胜未来并取得持续竞争优势的基础和根本。
从这一意义上讲,核心竞争力不只是专属于企业的能力。而是一切组织在处于竞争环境和条件下实现自我发展所需要的能力。实质是一种组织能力。因此竞争力理论对我国高等学校。特别是高职院校发展及其竞争具有理论上的可适用性。
引伸到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是在离职院校发展过程中长期培育和积淀而成的。孕育于高职院校的文化,深深融合于高职院校内质之中,难以被他人所模仿和替代的一种基础性的能力。是高职院校能够基业长青的关键因素。是竞争力各要素中最重要、最关键、最本质的部分。规模的扩张、数量的增长只能是高职院校在某段时期内的相对竞争优势而已,真正能够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因素才有可能作为核心竞争力。
二、我国高职院校竞争状况的SWOT环境分析
要构建起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必须对所处的外部竞争环境以及内部的竞争条件有一个正确而全面地分析、认识与把握,确认学校当前战略与其特定的优势和劣势之间的相关程度,根据外部与内部的现实竞争资源状况,来确定出自己的主攻方向与核心竞争力的发展战略。通过提高学院现有能力(资源、人才、技术、研究、管理、创新、人才培养、学习能力等)与环境的匹配程度来提高处理和应付环境变化的能力,这是有针对地构建核心竞争力的基础。从学院相关利益者的期望出发。以学院的内部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面临的外部机会(Opportuni-ties)及竞争威胁(Threats)为横轴和纵轴,对学院所面对的各种发展情况利用SWOT分析法进行全面、综合、关联性地分析(如图1所示)。
有的学院在确定核心竞争力时往往从学校现存的情况出发,考虑培育什么样的核心竞争力来支撑现有状况,这种认识是有偏差的。核心竞争力是一个学院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是学院竞争未来的基础。因此,正确地确定核心竞争力对学校发展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要确定核心竞争力首先应当确定学校的长期战略展望。通常使用SWOT分析法分析学校未来发展趋势。首先确定学校的强势。学校的强势是学校所擅长的能力或所持有的有助于提高学校竞争力的资源,包括有形资产、无形资产、人力资源。其次是确定学校的弱势。学校的弱势是指学校缺少或使学校处于劣势的条件。比如,学校的形象、长期沉淀的校园文化等。第三是确认学校所面临的机会。教育市场机会是学校战略展望的重大因素,学校的管理者应首先分析学校所面临的每一个市场机会,并对这些市场机会进行排序。结合自身在资源、能力上强势、弱势。确定出最适合自己的发展机会。第四确认危及学校持续发展的内外威胁。学校管理者在分析的基础上,确认哪些威胁是我们不必理睬的,哪些威胁将危及学校的利益。并觉得采取什么样的行动可以抵消或减轻它们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通过SWOT分析可以得出多种发展组合,但总体上讲,会产生四种发展类型,最终是通过不同的发展的类型来确定出自己核心竞争力模式。实现学校相关利益者的期望。
1、发展型(第一象限(OS))。社会政治、经济、科技发展迅速,学校发展所面临的机会很多,学校又在师资队伍、创新精神、组织管理、产品品牌、办学特色、学科水平、人才质量、发展能力、外部形象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具有一定的核心竞争力。在这种有利的形势与条件下,就要积极调整发展战略,更新办学理念,扩大社会服务范围,开发新型人才的种类,注重组织结构的调整,创造新的知识,拓宽发展领域,根据自身状况,适度扩大办学规模,获得更大的市场占有空间,提高人才与知识市场占有率,力求不断创新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2、扭转型(第二象限(OW))。学校发展面临很多大好机会,但学校在办学理念、师资队伍、管理水平、人才培养质量、办学规模、发展能力等主要方面又存在明显的劣势。在这种情况下,学校就要充分利用各种发展机会,注重学习和借鉴先进高职院校的竞争能力,创新教育教学思想,加强发展战略的研究与探讨,注重培养和吸引优秀的师资。加强对外合作,提高办学特色、产品品牌效应,积极改革、开拓创新、强化管理,应该有针对性地想办法弥补不足、扬长避短、扭转劣势,在短时间内力争构建起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3、防御型(第三象限(TW))。由于政治形势的突然变化,经济、技术与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学校内部发展能力不足,学校发展面临着强大的威胁,学校在人、财、物、信息等发展资源以及办学理念与特色、创新与发展能力、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人才培养质量与数量等方面又存在明显的劣势。这时学校难以与竞争对手相抗衡,就理应重新研究、探讨和创新办学思想与理念、发展战略与定位,找准自己的发展位置与方向,吸引人才,适度控制办学规模,强化内部管理,突出办学特色,消除劣势、改善条件、回避威胁、打好基础、蓄积能量、等待机会,有所为有所不为。认真检讨自己核心竞争力的缺憾,确定重新打造核心竞争力的策略。
4、多样型(第四象限(TS))。外部环境给学校发展带来强大的威胁,但学校在各主要发展要素方面又具有明显的优势。这时就要充分利用好自己的优势,针对威胁的具体
来源与性质,分散风险,主动调整发展战略与方向,寻找新的发展机会,适度扩大办学规模、人才种类和服务面向。但一般不进入不熟悉、没有明显优势的新领域,力求使现有核心竞争力得到充分发挥。
三、高等职业院校竞争形态研究
企业战略管理理论认为,企业所处产业的竞争状况决定于五种基本竞争力量,即潜在进入者、替代品威胁、供应商的力量、购买者的力量和现有的竞争对手。其基本分析框架如图2所示。
从波特的模型知道,对企业来说企业有必要对五种竞争力量全面进行调研,进一步考虑如何保护自己,主动去影响这五种竞争力。在SWOT分析框架的基础上,以波特的竞争模型为基础,可以认为处在竞争环境下的对高职院校同样面临着如图3所示的五种基本竞争对手。
1、同类学校之间的竞争。当前。我国高职院校教育办学形式按办学主体的不同分为:一是职业大学(职业技术学院);二是普通专科学校;三是独立设置的成人高校:四是普通本科二级高校;五是民办高校。高职院校与普通专科学校在招收高职(大专)层次学生上,很难体现优势,如果与本科院校的二级学院相比,则处于明显劣势。在加上近几年,无论是普通高校还是高职院校,都存在着强烈的扩张愿望,在生源的数目一定的情况下招生竞争日趋激烈。
2、潜在进入者。高等职业技术教育除了上述已经进入者之外。还存在着不少的潜在进入者。因为近几年我国对高等职业教育进入政策比较宽松,壁垒较低,潜在的进入者数目不容忽视。其中,主要的潜在进入者一是原有基础较好的中等职业学校二是民办的高职院校。高职数量的增加必然会使同行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
3、替代品的威胁。高职院校作为一种教育方式存在着替代品。其替代品主要有以下几种:(普通)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短期职业培训。普通高等教育对于未能进入大学校门的学生的诱惑是可想而知的。很多已被高职院校录取的学生选择了补习准备来年再考,从近几年的高职院校的报到率可以得到验证。自学考试对于高职院校的替代也是不可低估的。从近几年的民办高校自学考试辅导班的招生情况反映出学生对民办高校的逐步认可,同时也反映出自学考试教育对高职教育的强劲替代作用。另外,针对性很强的短期职业培训也得到大力发展,如烹饪、修理、驾驶等职业学校在很多地方都得到较大发展,短期职业培训在一定程度上也对高职院校教育进行着替代。因为对于接受教育者而言。其必然要在教育成本和收益上进行权衡,如果其认为短期培训教育将会给其带来更大的价值,那么他将倾向于选择这一模式。短期培训具有时间短、成本低、针对性强等优点,从我国现实来看,农村、经济条件差的学生更倾向于选择短期职业培训。
4、供应商的力量。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供应商”目前主要是两大类,全日制的学生和企业的短期培训,全日制的学生在我国目前独立设置的高职院校中占绝对地位,也是高职院校教育的核心对象,这些“供应商”可以认为是愿意来高职院校就读的广大的学生及家长。
企业竞争力理论 篇12
1970年代以前, 有关企业竞争力的研究把竞争力等同于能力, 所以有关企业竞争力的早期研究都可以划入企业能力理论的论域。早期的企业能力理论侧重于企业内部的研究, 比较接近竞争力的内涵。但对企业外部环境的影响特别是市场结构的因素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 这就使得这一理论缺少应有的动态性和全面性。另一方面, 企业能力理论的一个重要缺陷是还没有尝试把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理论和企业内在成长理论系统地有机地结合起来。1970年代初期以后, 由于企业经营者很难切实确定什么是公司实力或弱点, 关于独特竞争力或公司实力的研究停滞不前, 学者和咨询专家的注意力开始转向对市场环境的研究, 形成以波特为代表的市场结构学派或环境学派。但是, 环境分析无论如何严密, 仅仅是故事的一半。对业务层次和公司层次的战略分析方法在80年代主宰了管理学理论, 但是着眼于企业内部竞争力的理论并未被完全遗忘。直至1984年, 以沃纳菲尔特在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上发表的经典论文《企业资源理论》为开端, 几经丰富和完善, 形成了与企业能力学派并驾齐驱的企业资源学派。自此, 在企业理论中, 形成了企业能力学派和企业资源学派互相竞争共同发展的局面。因为从本质上看, 资源依赖学派理论家们把内部特征和能力看作比反复无常的市场上可变的需求更稳定的靠山。这与早期的关注企业优势的理论家和关注竞争力与能力的著作有点类似, 正因为如此, 也有人把这一理论称为“新能力理论”。企业资源理论对于广义地理解资源和不同层次的分析, 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使我们能够对企业的竞争优势有更全面的理解。但企业资源理论既没有摆脱能力论的影响, 也没有把企业内部资源与市场要素有机结合, 这限制了这一理论的进一步深入。1988年, 德姆赛茨在《企业理论再认识》中首次提出了企业知识理论。把企业竞争优势理论推向一个更高的阶段。那么企业竞争优势理论最终将走向何方呢?
竞争优势内生论 (早期企业能力理论) , 因企业内部的实力和弱点难以确定以及市场力量的变化 (市场由卖方市场变为买方市场) , 而转向竞争优势外生论 (市场环境学派) ;竞争优势外生论 (市场环境学派) 因对同质化市场条件下, 不同企业之间绩效的差异难以解释, 而转向竞争优势内生论 (企业资源理论) ;因为企业的有形资产的可模仿性和易获得性使得企业的竞争优势难以为继, 无形资产特别是无形资产中的具有粘滞性 (或黏性、柔性) 的要素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而其中最具基础性 (同时具有一切粘滞性要素所具有的价值性、稀缺性、难以模仿性和粘滞性的) 知识的价值重新得以开掘, 企业知识理论 (竞争优势内生论) 也应运而生;核心刚性的存在, 使得企业越发重视企业对环境的动态适应能力, 同时鉴于知识也存在寿命的问题, 不断创造新知识的能力正在变成知识社会中竞争力的源泉, 促进知识与能力的协同进化[1]。由此可以推断企业竞争优势理论将会走向融合, 迈入竞争优势双生论的路向, 并驻足于此;企业知识理论将走向企业知识·生态理论。企业竞争优势理论将驻足于竞争优势双生论很容易理解, 因为, 在评估企业竞争优势的源泉时, 内部和外部分析相结合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而企业知识理论为什么要走向企业知识·生态理论则不那么容易理解。
二、知识·生态理论:企业竞争优势理论的发展趋势
在《知识创造的螺旋》中野中郁次郎深入地探讨了知识的情境嵌入性并以“知何促进”和“场”的概念对企业的知识情境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野中郁次郎指出:“鉴于知识创造过程的脆弱性和知识创造的种种壁垒, 我想知识创造必须伴随知识促进的观点……有效的知识创造取决于促进情境……关于促进情境, 我指的是一个可以在组织成员中培育不断涌现的关系的共有空间……知识扎根在‘场’里, 并且支持知识创造的全过程需要必要的情境或‘知识空间’”, “知识创造的过程是以情境为转移的……我们将‘场’定义为分享、创造及运用知识的动态的共有情境……人们很容易将‘场’想象为像会议室一样的物理空间, 但也应该将‘场’理解为在特定时空里发生的各种相互作用。‘场’可以存在在于个体、工作小组、项目团队、非正式团体、临时会议、虚拟空间之中以及与客户面对面的接触之时[2]。”
从野中郁次郎对“场”的定义也不难看出“场”在本质上是一种生态学的而不是物理学的概念, 或者是一种生态物理学的概念, 即生态场的概念。这一判断从尚会鹏对中日两国家庭制度的比较研究中亦可得到佐证。尚会鹏在《中国人与日本人》中对中日两国的家庭制度进行比较研究时指出:“日本家庭对‘血的共同’这一点的强调则没有中国那么极端, 它还考虑其他因素, 如共同生活的‘场’。……在更强调‘场’的制度下, 人与人之间的亲密程度趋向于同接触的时间和频率成正比。”[3]因此, 进一步而言, “场”的概念可以看作是社会人类学的概念, 社会生态学的概念, 文化人类学的概念或者人文生态学的概念。故“场”具有生态意涵。
乔治·波尔在《通过知识生态孕育系统智慧》中首次从管理学意义上提出知识生态的概念, 并在《知识的生态:理论和实践的场域, 理论研究与科技开发成功的关键》中对知识生态研究和实践的基本原则等做了进一步的阐发, 并且指明:“知识存在于生态系统之中, 数据、信息和灵感在生态系统中交互融合自他相养孕育结实[4]。”
因而可以说知识创造理论与知识生态理论在生态学意义上走向融合, 尽管异构但不碍同质。所谓同质, 即无论是知识创造理论还是知识生态理论其所强调的都是“知识与生态的相伴相生, 主伴圆融”。所谓相伴, 即“知识创造必须伴随知识促进的观点”、“知识存在于生态系统之中”。所谓相生, 即“生态促生知识, 知识成就生态”。所谓主伴, 即“若以人类生态视之应以生态为主知识为辅, 而若以知识创造视之则应以知识为主生态为辅”。所谓圆融, 即“生态与知识归元无二共同促进企业成长和人类社会的发展”。因而, 知识创造理论的命名失却知识生态的含义, 而知识生态理论的命名也失却了知识创造的含义, 所以应以知识·生态理论命名之, 以体现知识与生态的相伴相生主伴圆融意涵。
三、结论
综上, 企业竞争优势理论经过不断地螺旋演进和辩证发展最终将走向知识·生态理论, 且知识·生态理论和竞争优势双生论紧密相连, 故而知识·生态理论是对企业内部知识和企业外部知识、企业内部生态和企业外部生态的综合, 并以其综合推动企业竞争优势的获得。
参考文献
[1] (日) 野中郁次郎.创造知识的企业[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 2006.
[2] (日) 野中郁次郎.知识创造的螺旋[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 2006.
[3]尚会鹏.中国人与日本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8.
【企业竞争力理论】推荐阅读:
企业文化与企业竞争力07-08
建设企业文化 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08-14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提高企业竞争力10-19
企业经济竞争力05-16
企业结构竞争力06-19
企业的竞争力07-28
企业竞争力评价09-27
出口企业竞争力10-03
企业营销竞争力10-25
物流企业竞争力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