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资本理论发展

2024-09-14

虚拟资本理论发展(共7篇)

虚拟资本理论发展 篇1

央行2014年11月,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4个百分点;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同时将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由存款基准利率调整为1.2倍。央行降低存款利息以来,中国股市在沉寂了多年之后,开始了新一轮的牛市。据有关数据显示,股票基金6个月涨幅超154%。券商银行股领跑上涨,多日券商银行板块股票涨幅超过10个点,大盘也从2800多个点上涨到最近的3200多点。2013年,证券市场对GDP的直接贡献达239077.19亿元,占同期GDP的0.9%。除1998年外,证券业对经济增长是正向拉动,且对经济增长的直接拉力越来越大。虚拟资本对经济增长的直接贡献率由1.9%上升到5.4%。自2015年8月26日起,中国人民银行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其中,金融机构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其他各档次贷款及存款基准利率相应调整。

马克思的虚拟资本理论已提出了100多年。但马克思所揭示的虚拟资本的实质并没发生根本的改变,相反,更加证明了马克思理论的正确性。虚拟资本这个概念最早是由英国银行家威里瑟姆提出的。他提到了“要判断汇票有多少是来自实际的营业,有多少是人为地制造的,只由空头汇票构成,这是不可能的。空头汇票,是指人们在一张流通的汇票到期以前又开出另一张代替它的汇票,通过单纯流通手段,就制造出虚拟资本”。“在货币过剩的时候,这个办法被人使用到惊人的程度。”他认为虚拟资本是可以加以创造和利用的。马克思由此创建了虚拟资本理论。

1 虚拟资本的起源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三卷中,在深入分析生息资本、资本主义信用的基础上,提出有关虚拟资本的理论,其主要观点包括:第一,虚拟资本是资本主义信用发展的产物,是生息资本发展的必然结果;第二,其主要形式是股票等有价证券;第三,其价值有自己独特的运动方式。虚拟资本代表着现实资本,以现实资本为基础。现实资本价值的变动,会引起虚拟资本价值的变动。

1.1 虚拟资本起源于货币的支付手段

虚拟资本的萌芽状态表现为信用货币。信用货币是直接从货币作为支付手段的职能中产生的。随着商品流通的发展,使商品的让渡同商品价格的实现在时间上分离开来的关系也发展起来。等价物-商品和货币,不再同时出现在买卖过程。货币只是执行观念上购买的职能。由契约规定所卖商品的价格,契约以债券的形式代替货币充当价值尺度的职能。由出售商品得到的债券本身取得了信用货币的形式。这种债券又因债权的转移而流通,随着信用事业的扩大,信用货币产生。

1.2 虚拟资本是由生息资本演化的

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信用货币取得了货币资本形式。而随着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单个资本的积聚已经不能满足资本主义经济的扩大再生产。资本主义信用制度的日益完善使得一部分货币资本可以由银行家贷给职能资本家。“资本作为一种特殊商品,通过特殊形式转让,并获得利息,使自己增殖,因此成为生息资本。”在这里,资本流通的一般公式“G-W-G”简化为“G-G”,没有借助任何中介就实现了价值的增值。这种自己对自己本身的关系———当我们把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看作整体和统一体时,资本就表现为这种关系;在这种关系上,资本就表现为会生出货币的货币。生息资本就成为一种虚拟的资本形式,即虚拟资本。同时,生息资本的形式产生“每一个确定的和有规则的货币收入都表现为资本的利息的结果”。货币收入首先转化为利息,利息再成为产生这个货币收入的资本,利息会表现为本金。同样,能够获取固定收益的所有权证书,也取得了虚拟资本的形式。

1.3 信用制度的发展进一步扩大了虚拟资本的规模

在论述虚拟资本的产生时,马克思认为虚拟资本是信用制度和货币资本化的产物。他在分析虚拟资本以发达的信用制度存在为前提时,指出:“真正的信用货币是以汇票流通为基础。”虚拟资本是信用被使用到惊人程度的结果。同时,虚拟资本是伴随货币资本化的过程而实现的,是生息资本的派生形式。货币资本商品化是信用发展的必然产物,是金融市场建立和发展的前提条件。货币资本化就是货币转化为资本,变成了商品,“货币取得了一种追加的使用价值,即作为资本职能的使用价值。它的使用价值在于它转化为资本而生产的利润。就它作为可能的资本,作为生产利润的手段的这种属性来说,它变成了一种特殊的商品”。

2 虚拟资本的内涵

马克思并没有明确给出虚拟资本的概念,而是从狭义和广义上以银行资本的组成论述了虚拟资本。银行资本是为经营银行业投下的自有资本,以及集中到银行的货币资本。狭义上,虚拟资本主要是以股票形式存在的资本。它们只是资本的所有权证书和领取收入的凭证,是资本的一种纸制复本;只是对其所有者来说是资本,实际上是收入的资本化。人们把虚拟资本的形成叫作资本化,人们把每一个有规则的会反复取得的收入按平均利息率来计算,把它算作是按这个利息率贷出的资本会提供的收入,这样就把收入资本化。广义上,虚拟资本是指银行的借贷信用、有价证券等形成的资本的总称。银行家资本都是虚拟的。所有这些证券实际上都只是代表已积累的对于未来生产的索取权,它们的货币价值或资本价值,或者像国债那样不代表任何资本,或者完全不决定于它们所代表的现实资本的价值,它们自身没有内在价值,不能直接作为现实生产要素发生作用,而只是所有权证书,反映着债权债务关系。它们只有通过作为资本投入,才能转化为一个自行保存的价值。

综上,马克思所认为的虚拟资本具有双重属性:首先,它是以现实资本为依托的,通过投入实际的生产过程而使货币资本所有者获得资本所有权收入,是现实资本的纸质化,具有一定的现实性;其次,虚拟资本是幻想的产物,当它完全不作为现实生产要素或资本发生作用,只是作为一种投机手段时,具有纯粹的虚拟性。

3 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关系

由虚拟资本的双重属性可看出,虚拟资本和实体经济之间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虚拟经济是一柄双刃剑,既是社会经济高度发展的产物,也会对社会经济产生不利影响。一方面实体经济为虚拟经济的运行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虚拟经济的快速发展也会为实体经济增加动力。虚拟资本的过度膨胀,必然带动社会生产的过度膨胀,促进生产过剩经济危机的爆发。

4 结论

虚拟资本的发展是一把双刃剑,它既能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又会给实体经济带来损害。对于股市的大涨,我们要加强监管,预防股市失控,预防虚拟经济脱离实体经济的发展而盲目的扩大规模。虚拟经济最大的危害是会造成泡沫经济,并有可能引发经济和政治危机,导致社会动荡。在虚拟资本的发展逐渐和实体经济的发展相脱离的情况下,我们必须认真研究虚拟资本的运动和发展规律,尽量消除其消极影响,大力促进虚拟资本的进一步发展。我们要不断汲取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的精髓以促进我国证券市场和实体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2]成思危.虚拟经济探微[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

[3]刘俊民.从虚拟经济的角度重构国际经济理论[J].中国工业经济,2005(11).

[4]林增进.基于虚拟经济视角的虚拟资本经济增长效应实证分析[J].中国市场,2015(21).

虚拟资本理论发展 篇2

从当代科技发展看马克思的资本输出理论

从科技革命发展的视角来认识马克思的资本输出理论,科技革命加剧了资本输出的必然性,科技革命使得资本输出的流向发生了变化,发展中国家对资本输出的态度变化,科技革命使资本输出的.作用日益加大,从科技革命发展和资本输出理论看我国的吸收外商投资.

作 者:胡景岩 作者单位: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外资司司长、研究员刊 名:理论前沿 PKU CSSCI英文刊名:THEORY FRONT年,卷(期):“”(14)分类号:N03关键词:科技革命 资本输出 利用外资

虚拟资本理论发展 篇3

1. 关于虚拟资本的产生。

马克思认为, 虚拟资本是信用制度和货币资本化的产物。他在《资本论》第二十五章《信用和虚拟资本》中, 在分析虚拟资本以发达的信用制度存在为前提时, 指出:真正的信用货币不是以货币流通 (不管是金属货币还是国家货币) 为基础, 而是以汇票流通为基础。虚拟资本是商业和银行信用过度膨胀, 或者信用被使用到惊人的程度的结果。同时, 虚拟资本是伴随货币资本化的过程而出现的, 是生息资本的派生形式。他把生息资本的利息称为幼仔, 是幻想的产物。

2. 关于虚拟资本的科学内涵。

根据马克思的论述, 虚拟资本有狭义和广义两种含义。狭义的虚拟资本一般指专门用于债券和股票等有价证券的价格, 它是最一般的虚拟资本。在论及国债时指出:“不管这种交易反复进行多少次, 国债的资本仍是纯粹的虚拟资本;一旦债券卖不出去, 这个资本的假象就会消失。”广义的虚拟资本是指银行的借贷信用 (期票、汇票、存款货币等) 、有价证券 (股票和债券等) ;名义存款准备金以及由投机票据等形成的资本的总称。“银行家资本的最大部分纯粹是虚拟的。”不仅如此, “银行券兑现的这种保证也是幻想的。”

马克思侧重从狭义的角度论述虚拟资本。他在分析商业资本代表可能货币资本的那种特性时指出:“虚拟资本, 生息的证券, 在它们本身是作为货币资本而在证券交易所内流通的时候, 也是如此。”在这里, 马克思明确指出了虚拟资本是“生息的证券”。这实际上, 指出了虚拟资本这一概念由两个要素构成: (1) 虚拟资本是“生息”的, 即能给持有人带来剩余价值。 (2) 虚拟资本是“证券”, 即以债券和股票等形式存在。这就科学地揭示了虚拟资本概念的内涵, 即虚拟资本是以各种有价证券的形式存在, 并能给持有人带来剩余价值的资本。

3. 虚拟资本的特征。

首先, 虚拟资本的特性表现为虚拟性。虚拟资本价值的虚拟化在一定程度上是由脱离实体经济过程相对独立的。虚拟资本独特的价值运动规律表现为:一是资本价值增值机制被进一步“虚拟化”, “资本是一个自行增值的自动机的概念就牢固地树立起来了”;二是虚拟资本的市场价值“不是由现实的收入决定的, 而是由预期得到的、预先计算的收入决定的”, “随着它们有权索取的收益的大小和可靠程度而发生变化”。虚拟资本与实体资本相比, 不论从质还是从量的方面都表现为虚拟性。从质的方面看, 实体资本本身有价值, 并且在生产过程中发挥着资本的职能, 它处于实物形式或处于货币形式。虚拟资本只不过是所有权证书, 是资本的“纸制复本”。从量的方面看, 由于资本掺水, 股票价值大于实际投资的量, 同时, 股票价值通常又比它的票面价值高, 所以虚拟资本的数量总是大于实际资本。另一方面, 虚拟资本数量的变化取决于各种有价证券的发行量和它们的价格水平, 它的变化不一定反映实际资本的数量。

其次, 虚拟资本的特性是风险性。在经济活动中, 所谓的风险是指人们预期的收益与实际收益之间的差异, 这种差异有的来自于客观世界的不确定性, 也有来自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能力的局限性, 风险可分为客观风险和主观风险两类。虚拟资本只是权益凭证, 虚拟资本内在的价值是由其将来的现金收入流所决定的, 是未来全部现金收入的贴现值, 其值取决于未来的收益和折现率。因为未来收益取决于投资对象的经营业绩, 经营业绩是不确定, 折现率的基础是利率, 所以, 未来收益和折现率都是不确定性, 受市场波动的影响, 这种来自客观世界的不确定性, 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是虚拟资本的客观风险。主观风险来自于人们对未来收益主观估计的误差。虚拟资本价格虽然也像一般商品那样受供求关系的影响, 但由于虚拟资本价值本身具有模糊性和不确定性, 大起大落是虚拟资本价格运行的常态。另外, 信用交易中的保证金交易和抛空机制又加剧了虚拟资本价格的波动, 强大的投机力量的存在加重了金融市场赌博游戏的气氛, 这进一步加大了虚拟资本的主观风险。

二、马克思关于虚拟资本和实体资本关系的论述

根据马克思有关虚拟资本基本理论, 我们可将虚拟资本界定为同实体资本相分离的各种凭证, 其本身并没有价值, 却可进行交易并能派生出各种信用工具。

马克思根据虚拟资本和实体资本运行的关系, 把虚拟资本分为国债、公司股票和债券、期票和汇票、银行券等形式。一方面, 虚拟资本是以实体资本为基础的。首先, 没有实体资本或实体经济, 就没有虚拟资本。如没有股份制企业, 没有发行债券和其他有价值证券的经济实体, 股票和债券等有价证券就不可能出现, 虚拟资本也就不可能产生。其次, “实体资本是虚拟资本的利润源泉。虚拟资本虽然可能比较容易获得利润甚至大额利润, 但它不能创造价值, 它的利润的价值最终来源于实体经济。”虚拟资本能否实现价值增值, 必须以企业实体资本运作的有效性为前提。另一方面, 虚拟资本又独立于实体资本之外。它虽产生于并必须借助于实体资本, 但又是从实体资本独立出来的另一套资本。以上市股票为例, 投入股份制企业的资本实体, 以劳动力、厂房、机器、原料、成品等形式处于生产和经营过程, 不断创造新价值和利润, 发挥着资本的作用。而与此同时, 这些股票中有的又在资本市场流通转让, 频繁交易, 被用于获取交易 (价差) 利润, 充作同实体经济相对立的另一套资本的载体。如果考虑到在有价证券基础上产生出来的金融衍生工具, 则同实体资本相对立的就可能是几套资本。一套资本变为几套资本, 前一套资本是实体资本, 后一套或几套资本就被称为虚拟资本。

马克思在对虚拟资本的具体形式进行分析的基础上, 认为虚拟资本的不断发展, 不是造成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 “一切真正的危机的最根本的原因, 总不外乎群众的贫困和他们的有限的消费, 资本主义生产却不顾这种情况而力图发展生产力, 好像只有社会的绝对的消费能力才是生产力发展的界限。”虚拟资本的产生和发展, 一方面可以延缓危机的发生, 另一方面又使经济危机具有更大的破坏性。

现在, 虚拟资本在过去的基础上发展到了更高的阶段, 如股票和债券的期货合同、利息率期货、物价指数期货等, “它们不仅是虚拟资本的虚拟资本, 而且是‘无中生有’的虚拟资本。”因为在期货交易中, 多数交易是根据金融资产的价格涨落支付其差额, 无论是买者还是卖者, 绝大多数不必真的拥有合同中规定的证券, 也不必在交易清算时真的买入或卖出这种证券, 交易物本身是什么已经不重要, 甚至有无东西交易都无关紧要, 形成了一种无交易物的虚拟资本。这一类高级形态的虚拟资本与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论述的虚拟资本不同。这种虚拟资本自始至终滞留在金融市场上, 距离实体资本更远, 甚至与实体资本根本无关, 虚拟性更强。

当今世界, 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出现的虚拟资本日益脱离其原先赖以存在的基础——实体资本而独立运行, 它为世界经济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资金, 推动了实体资本的发展。但它在满足资本饥渴的同时又存在着极大的盲目性, 从而带来国际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90年代以来, 虚拟资本的加速膨胀及其引发的一连串金融危机日益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一些经济学家过分强调引发这些金融危机的直接原因, 强调一些国家爆发金融危机是由于货币政策上的失误和过多的外债等等。但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这些频频爆发的金融危机背后, 必然有着更深刻的原因。在虚拟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 学习和研究马克思的虚拟资本理论, 揭示当代经济如何从虚拟资本的发展过程中孕育出虚拟经济, 虚拟经济的过度膨胀和货币的虚拟化又怎样为当今世界埋下泡沫经济和经济危机的种子, 有利于我们合理发展虚拟经济, 防范金融危机, 更好地驾驭虚拟资本。

三、虚拟资本理论在现代社会经济中的作用

首先, 虚拟资本提供了新的储蓄—投资的转化机制。虚拟资本之前的储蓄—投资转化机制是通过银行这一中介运行的。尽管银行的运作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但其提供资金的短期性 (信贷资金以偿还为前提) 、有限性 (单个银行提供大额资金面临高风险) 的缺陷同样明显。虚拟资本为企业提供了新的融资渠道, 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机制, 通过该机制, 一方面, 企业长期性的大额资金需求得到满足;另一方面, 极大地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其次, 虚拟资本开辟了新的资源优化配置方式。追逐利润是虚拟资本的目的和本性, 高流动性是虚拟资本的重要特点和实现这一目的的手段。一方面, 虚拟资本通过对利润率的比较来选择资本扩张的方向;另一方面, 利润率的消长变化促使虚拟资本实现在区域、行业和企业间的不断流动。虚拟资本开辟了新的资源优化配置方式。这一方式包括静态和动态两方面:其一, 静态方式。虚拟资本发挥“粘合剂”功能, 将潜在的生产力转变为现实的生产力。各生产要素在分离的状态下, 都只是潜在的或可能的生产力。虚拟资本的出现将分离的生产要素“粘合”起来加以整合, 并在此基础上以虚拟资本为载体形成一定的资本组织, 从而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其二, 动态方式。虚拟资本发挥“奖惩”功能, 实现了市场的优胜劣汰。在健全的市场制度下, 虚拟资本市场创设了一种“公开评价”机制:在完善的信息披露机制下, 通过对企业经营现状及前景的判断, 市场参与者“用脚投票”来反对那些不好的企业。显然, 利润率高的企业因资本的流入而得到“奖励”, 利润率低的企业因资本的流出而受到“惩罚”。在虚拟资本市场, 价格信号引导资本流动, 实现着资源的动态配置。

再次, 虚拟资本的国际化加快经济全球化进程。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 金融自由程度逐步增大, 金融创新的增强, 虚拟资本在金融市场中的流动速度越来越快, 流量也越来越多, 这促进各国金融市场之间的逐步集中, 使得各国国内的金融市场与国际金融市场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 互相影响也日益增大, 可以说到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地步。现今虚拟资本跨国界流动的规模和速度急剧加快, 虚拟经济成为一种国际性的经济活动。因此, 虚拟资本的跨国流动, 推动了全球经济活动的一体化。

最后, 虚拟资本并不等于经济泡沫。由于虚拟资本只不过是“资本所有权证”, 是“实际资本的纸制复本”, 它们代表的实际资本已经投入生产领域, 而其自身作为可以买卖的金融资产滞留在金融市场上, 具有单独的价值运动规律和形式, 其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当虚拟资本的表现形式成为投机者的炒作对象时, 就会产生泡沫经济。虚拟资本的存在可能产生泡沫经济, 但虚拟资本并不都是泡沫经济。如果汇票代表现实的交易, 外汇代表现实的货币交易, 债券代表使用权转让后的现实资本, 股票代表现实投入企业的资本, 它们有实体经济的支持, 就不能称为泡沫经济。泡沫产生于对虚拟资本的投机, 但不能说一有投机就有泡沫经济。因为虚拟资本的投机分为两类:一类是合理性投机, 投机者的投机活动对增强金融市场的流动性、虚拟资本形成合理的均衡价格具有重要作用;另一类是非合理投机, 即过度投机, 这类投机者利用自己在资金、信息方面的优势, 蓄意操纵市场。

参考文献

[1].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M].人民出版社, 1975

[2].王春娟.马克思的虚拟资本理论与虚拟经济[J].财经问题研究, 2004 (11)

[3].高栋梁.马克思的虚拟资本理论与我国资本市场的健康发[J].理论探讨, 2006 (10)

西方技术资本理论发展评述 篇4

1912年熊彼特首次提出创新理论,把创新定义为 “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分为技术创新、产品创新、资源配置创新、市场创新以及组织创新,其中技术创新最重要。后来,Solow[3]首次将技术作为外生变量纳入经济增长模型,从此技术开始作为重要的生产要素被广泛关注。Romer[4]建立有关技术进步的内生增长模型,标志着技术资本理论研究开始转向微观领域。2000年后信息技术的空前发展促进了技术资本理论的研究进程。Ellen等[5,6]开始采用 “技术资本” 一词构建经济增长的定量分析框架。 可见,伴随着经济发展,对技术资本的研究越来越深入。接下来,本文将围绕技术资本相关概念、技术资本生成、技术资本财务运营、技术资本贡献对国外技术资本研究过程中的重要文献作一评述,并进一步构建技术资本的整合研究框架,对进一步的发展作一展望。

1技术资本的相关概念

对于技术,在不同的时代,不同学者理解各异。 有人将技术定义为一个过程,企业通过该过程可以将劳动、材料、资本、能量与信息转换成更有价值的产出[7]。该定义未反映出技术的本质特征,如专利技术很显然不是过程。也有人认为技术是理论与实践的知识、技巧、技艺,能够被用来开发产品和服务以及生产运输系统,可以体现在人、材料、认知过程、工厂、设备和工具[8]。Romer[4]将技术作为一种商品,它有别于普通竞争性物品,具有非竞争性和部分排他性。非竞争性指企业或个人对某个技术的使用并不能阻止其他人对该技术的应用,技术具有很强的复制性,且复制成本很低甚至为零; 部分排他性则有助于技术主体从技术投资中获取收益。按照存在的载体不同,技术可划分为4大类, 即物质技术、人力技术、知识技术与组织技术。按照存在形式不同,技术分为版权、专利、商业秘密与商标。2009年麦克格雷坦、普雷斯科特首次提出技术资本是企业通过研究开发形成的技术诀窍、商标以及一些其他重要组织,具体指各项专利、专有技术、商标以及研发中心,这与国内学者的理解已比较接近[1]。

2技术资本的生成机理

资本形成理论要解释一个组织如何积累资本, 即资源如何才能不断拥有生产潜能。技术资本理论首先要解决技术资本的生成问题。技术资本的生成要具备3个条件: 技术来源、登记产权以及技术应用。其中,技术来源是基础,而登记产权和技术应用是技术转化为技术资本的两个条件,前者是前提, 后者是转化路径,如图1所示。

2.1技术来源

认识到技术对于经济增长的重要性,管理学者们已经分析了便于技术跨越组织边界转移的各项机制。企业可通过购买或并购、内部R&D、联盟等方式获取技术。若仅考虑应用的紧迫性和市场压力, 并购是首选; 如再考虑行业不确定性,联盟往往优于其他方式; 当然,与外部获取相比,内部技术创新让企业更具竞争优势[9],这也是企业长期发展的动力源泉。若企业内部技术能力较弱,从外部寻求、 获取并内化有用的技术知识,能够补充或拓展内部的技术能力,并重新组织和调整企业的内部研发活动[10]。企业间的结合效果依技术新颖度和相关度而定,企业间技术差距越大,结合效果越明显。

2.2登记技术产权

技术的开发成本非常高,所有权确认非常重要; 而且任何资产的经济和社会价值,如果没有在一种正规所有权体制下固定下来,就很难在市场上运转。 财产只有被赋予所有权,才能转化为活跃的资本。 资本通过文字表述的形式而产生,这些表述形式包括所有权凭证、有价证券、协议和合同以及其他类似记录。技术要转化为技术资本,必须要确认所有权。所有权表述的是资产产生潜在价值的隐形特性, 是可以通过抵押及其他契约方式为财产赋予多种用途的能力,可以让资产充分显示出蕴藏的生产性潜能。如果所有权未得到很好保护,会导致企业技术资产效率下降并很快落后于竞争对手。确认所有权的方式有公开申请专利与内部权利注册。如果技术创新者缺乏在制造与市场方面的互补资产并偏爱权利保护,建议进行专利注册[10]。Williamson[11]也曾探讨过专利注册的重要性,认为潜在的专利购买者在付款前很自然地希望发明的质量得到证实。考虑到发明公开后不用担心被复制,专利注册既保护技术产权,又能够促进资产互补企业的权利许可,若不想公开技术,企业也可在内部明确界定技术权利。 只有技术产权清晰,才有可能被应用; 而且,产权界定的合理性也影响着技术资本潜能的发挥。

2.3技术应用

技术转化为生产力形成技术资本必须要先将技术投入应用。最初对技术应用的研究主要通过设计模型探讨最佳的应用时机[12]。技术要转化为技术资本,还需投入生产过程,,这是技术资本生成的第3个条件。技术转化为资本的过程,也是技术被企业采用的过程。经济学家并不关心技术的物理及工程结构,而是寻求对技术生成、应用与改进的相关行为模式加以解释。其中技术的生成与改进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教育与研究机构完成的,而技术的应用则通过经济组织实施。某种资源之所以称为资本, 是因为它的经济功能,以及市场和企业达成共识将其看作具有产生收益的能力[1,2]。新制度学派是技术资本理论的拥护者,他们将技术资本看作适用于自然规律的人类专有技能及可操作的科学知识。一个组织的技术水平通过生产所需材料、技能和设备的结合来体现,技术资本积累通过改变当前的生产标准、提高员工技术掌握能力和组织的技术服务效率来完成,只有越来越多的人掌握了当前或更高的技术,才能够实现技术资本积累。

3技术资本的财务运营

企业获取的技术确认产权并投入应用后即成为技术资本,作为企业重要的生产要素与其他要素一起参与企业的财务运营以创造价值。先进技术的应用使得企业在市场、产品、竞争方面都发生了深层的变化,也给企业带来了更多的机会与威胁,具体体现在收益、成本与风险3个方面。在收益方面, 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利用技术许可权获取收益,即经营者从专利组合中获取价值,将专利组合视为企业增长的发动机,而将与技术有关的产品的制造业务转移到价值链低端的制造企业,甚至考虑到许可的预期获益,许多大型企业也会将技术许可给产品市场上的潜在竞争对手使用[13]。如IBM一年的技术许可收入超过一个亿美元,专利已被看作企业的重要资产管理。而且更多企业开始考虑将未使用的技术专利作为长期获取经济利益的重要方式。其中, 价值较高的专利适用于初创企业与伙伴企业; 中等价值的专利适用于技术许可; 低价值的专利适于捐赠; 对于价值最低的专利,可考虑废弃以节省专利维护费。这样一来,与保守秘密维持差异化优势相比,许多企业有更多的技术许可优势[9]。可见,专利已成为企业盈利及维护市场竞争优势的重要方式。 近年来,各种技术交易方式 ( 许可、交叉许可、抵押) 被企业频繁采用,各种实体、网络技术交易市场也相继出现。毫无疑问,利用技术资本获取收益已经成为与新经济相关联的一部分,这种对外的技术转移反映了一个开放创新的趋势,它包括所有的技术资产,而不仅仅是闲置部分。

企业在利用技术资本创造大量收益的同时,相关的应用成本也随之而来。技术资本的应用成本有固定与变动、直接与间接成本之分。以信息技术资产为例,直接成本包括各种硬件与软件成本、以及保护网络设施环境有关的成本; 间接成本主要是终极用户在学习硬软件、解决技术问题过程中发生的成本,以及在此过程中发生的其他一些重要却难以测量的成本。技术资本的成本直接影响到其为企业带来的净收益,也使得传统的成本决策模型应用受到一定限制,基于此,决策的相关成本通常应是完全成本,且与技术比例可变的规模收益之间有函数关系[14]。此外还有一些变动比例的技术模型被用来反映真实的生产过程[15]。可见,技术资产的成本是与决策相关的。

此外,由于信息不对称、技术产品的公共性以及不确定性,在利用技术资本获取收益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伴随着各种风险,使得技术资本的风险问题也非常重要,直接影响到运营效果。技术资本的风险管理包括事前、事中与事后的风险管理。事前的风险管理主要指技术资本的风险投资决策。传统的资本预算模型已不适用于技术资本投资决策。技术的不确定性决定了新技术资本投资成功的概率很难估计,风险较高,常常需要使用较高的折现率来估计这种内在的高风险,致使管理人员倾向于支持那些在战略上与新技术相比不太理想的投资。为了解决该问题,可考虑构建一个三维风险分析框架增加风险评估内容[16]。技术资本的事中风险管理主要是制定一系列影响技术许可效果的风险控制措施, 评估标准并设计风险管理战略以降低风险,如通过在技术许可协议中授予许可方监督权,以及设置最低的绩效水平等均可降低许可风险。此外,在事后风险管理方面,利用知识产权利用状况审计是一个有效途径,可以及时了解公司的技术合约、知识产权、各种专利、商标及其他无形财产的使用状况。

4技术资本的贡献

在宏观方面,Romer[4]提出基于技术与人力的内生增长模型,构建了内生技术、人力资本、物质资本和劳动之间的函数关系,指出人力资本与技术对经济增长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而且异质性技术进步对货币循环与商业循环周期都有影响,无论是货币模型还是商业模型,异质性需求的变化会导致生产率、雇佣及产出的变化。2009年麦克格雷坦、普雷斯科特将开放性、技术资本与经济增长联系起来研究,将技术资本引入增长模型,构建了一个有关企业生产技术的理论框架,并推导出国家总生产函数用来估计开放、FDI带来的收益。这个总生产函数前两个输入变量是劳动与有形资本,第3个是技术资本,研究结果表明技术资本对经济增长具有明显促进作用。在此基础上,2010年他们又建立一个包括无形资本在内的多国一般均衡模型,对一些尚未计量的无形投资的重要性进行估计,再一次验证了技术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5,6]。在农业方面,Evenson等[17]测量了技术资本与农业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影响关系,构建了2个技术资本指数, 一个用来衡量发明或创造新技术的能力,另一个衡量掌握新技术的能力 ( 农业推广与技术教育) ,结果显示TFP的增长与技术资本的增长相关,并建议提高技术研发能力来促进经济增长。

微观方面,技术资本对企业的贡献集中体现在产出贡献、价值贡献以及竞争优势3个方面。大量研究文献表明,技术资本对企业的生产率增长、内在及市场价值的提升,以及竞争力提高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体现在: 在促进生产率增长方面,总体结论趋于一致,技术资本显著提高生产率。其中,技术资本的边际生产率比人力资本更大,且呈现出规模报酬递增趋势,这也说明了技术资本的创值能力超过人力资本。Matt等[18]认为企业生产率的变动方向取决于企业的固定成本与市场规模之间的关系。 其次,企业当前的技术选择会影响企业价值,大量文献以信息技术资本为例展开研究。Bruce等[19]通过建立企业价值模型分析了影响企业价值的所有因子,发现信息技 术与价值 的正向相 关关系; 但Greenwood等[20]谨慎地认为技术创新要增加股票市场价值还是需要时间。在很多行业,技术资产在维持企业竞争力方面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有几位作者已经提出模型。Roge[21]分析了技术资产在维持企业竞争力方面的作用并指出要培育竞争优势,管理人员不能仅考虑那些代表硬技术的传统技术研发, 还必须要融合信息技术,它们对企业发展都具有重要作用,而且随着战略地位的变化,不同技术资产的竞争优势也发生变化。

5总结与展望

本文对西方技术资本理论作了全面回顾。众多文献分别从不同视角研究了技术资本的概念、技术资本的生成、技术资本的财务运营、技术资本对经济增长及企业的贡献,主要结论有: 技术要转化为技术资本,必须要登记产权及投入应用; 技术资本显著促进经济增长以及企业发展,不仅促进企业生产率的提高,也促进价值及竞争优势的提升; 技术资本的贡献通过其财务运营过程发挥,企业在利用技术资本获取技术收益的同时也伴随着各种成本与风险,需要全面权衡。基于以上分析及进一步有待涉足的领域,一个完整的技术资本框架应由以下几部分组成,如图2所示。

注: 虚线代表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领域

以上整合框架中有些关键的问题还有待进一步研究,主要涉及以下几个部分:

( 1) 技术资本运营框架需进一步完善。虽然有不少文献探讨了技术资本的收益、成本与风险问题, 但对于技术许可权的作用还有待深入。许可权不仅是获取收益的方式,也是重要的融资方式,如何恰当地发挥其投资与融资功能是个重要问题。此外, 对于技术资本的成本、风险研究还不够细致,其中对成本的分析以信息资本居多,对其他技术资本的成本问题关注较少,主要是成本的分类与界定,对于每一种成本如何管理缺乏行之有效的方法。另外, 财务运营战略对长期发展至关重要,应给予关注, 主要涉及技术资本的筹资战略、投资战略、成本战略以及价值提升战略。

( 2) 技术资本与价值链的影响关系。价值链是近年来企业管理的一个研究热点,而技术资本运营的状况除了受到生产类型、企业规模、消费客户的需求等因素的影响,还受到价值链管理水平的影响, 企业的竞争力也会随着它的技术能力以及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而提高。有关技术资本与价值链之间的影响目前关注还较少,个别学者实证分析了两者之间关系,对企业的技术能力及价值链的影响因素发现两者之间关系密切,但未建立技术资本与价值链之间的更为确切的影响关系,对于内部的相互影响机理以及对于如何基于价值链条选择恰当的技术资本类型、实现技术资本的成功运营及价值创造都有待进一步研究[22]。

( 3) 技术资本的定价问题。作为企业最重要的生产要素,技术资本的定价对科学评估一个企业的价值有重要影响。很多企业有大量的自主技术,但由于缺乏公允的定价机制,会计报告难以纳入其中, 致使企业价值无法正确衡量,进一步影响到企业的筹资、投资等问题。定价难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缺乏相应的理论支持。技术资本的定价是影响技术资本交易、技术产权估价、技术投资评估以及技术资产会计进程的主要障碍。尽管至现在还未出现相关文献,但已有学者开始探索技术资本对资产定价的影响,构建一个简单均衡模型分析了整个技术采用周期资产定价行为的特征[23]。 如何建立融入技术资本的定价模型是技术资本进一步研究的难点与重点,对此理论的突破也将在很大程度上推动技术资本其它相关问题的研究进展。

人力资本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篇5

现代人力资本理论问世至今不到40年, 但有关人力资本思想的火花, 却不断在经济学文献中闪耀。包括配第、坎梯龙、亚当·斯密、萨伊、冯·图思、西尼尔、穆勒、法尔、瓦尔拉斯、塞德维克、恩格尔、李斯特、马歇尔、庇古和费雪等著名的经济学家都曾经从国民财富和国家实力研究、国家财政和税收研究、教育、健康投资经济意义分析、人口迁移经济效应分析、个人收入差别研究、战争成本和损失分析、人寿和人身保险研究等不同的方面、不同的角度提出和阐述过有关人力资本的观点和思想。

著名的古典学派代表亚当·斯密 (Adam Smith) 首先注意到人力资本问题。在其1776年出版的《国富论》 (The Wealth of Nations) , 提出了初步的人力资本概念。他说:“学习是一种才能, 须受教育、须进学校、须做学徒, 所费不少, 这样费去的资本, 好像已经实现并且固定在学习者的身上。这些才能, 对于他个人自然是财产的一部分, 对于他所属的社会, 也是财产的一部分。[1]”

继亚当·斯密之后, 约翰·穆勒在其《政治经济学原理》中指出, “技能与知识都是对劳动生产率产生重要影响的因素”[2]。

阿弗里德·马歇尔 (Alfred Marshall) 是现代人力资本理论形成之前, 对有关经济思想加以重视的又一著名的经济学家。他在《经济学原理》中对人的能力作为一类资本的经济意义提出了新的认识, “老一代经济学家对于人的能力作为一种资本类型参与生产活动的认识是十分不足的”。马歇尔一方面认真地研究教育的经济价值, 主张把“教育作为国家投资”, 教育投资可以带来巨额利润。但他又认为人是不可买卖的, 因而拒绝“人力资本”这一概念。[3]

综上所述, 在现代人力资本理论产生以前, 经济学文献中关于人力资本理论的思想渊源非常丰富。现代人力资本理论的一些研究领域及主要观点均可在前人的研究中发现其源头。

2 现代人力资本理论

2.1 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及评析

西奥多·W·舒尔茨 (T.W.Shultz) 从50年代开始人力资本理论的研究, 在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连续发表了几篇重要文章, 成为现代人力资本投资理论的奠基之作。这些文章有《教育与经济增长》 (1961) 、《人力资本投资》 (1961) 和《对人投资的思考》 (1962) 。1960年, 他以美国经济学会会长的身份在年会上发表《人力资本投资》的主题演讲, 在学术界引起轰动。

舒尔茨认为, 人力资本 (Human Capital) 主要指凝集在劳动者本身的知识、技能及其所表现出来的劳动能力, 这是现代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 是一种有效率的经济。他认为人力是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因素, 但人力的取得不是无代价的, 需要耗费稀缺资源。人力, 包括知识和技能的形成, 是投资的结果, 掌握了知识和技能的人力资源是一切生产资源中最重要的资源。

舒尔茨在《人力资本投资》一文中把人力资本投资范围和内容归纳为五个方面:①卫生保健设施和服务, 概括地说包括影响人的预期寿命、体力和耐力、精力和活动的全部开支;②在职培训, 包括由商社组织的旧式学徒制;③正规的初等、中等和高等教育;④不是由商社组织的成人教育计划, 特别是农业方面的校外学习计划;⑤个人和家庭进行迁移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就业机会。这些人力资本投资形式之间有许多差异。如前4项是增加一个人所掌握的人力资本数量, 而后一项则涉及最有效的生产率和最能获利地利用一个人的人力资本。[5]

舒尔茨对人力资本理论的贡献在于:他不仅第一次明确地阐述了人力资本投资理论, 使其冲破重重歧视与阻挠成为经济学上的一个新的门类;而且进一步研究了人力资本形成的方式与途径, 并对教育投资的收益率和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做了定量的研究。

2.2 贝克尔的人力资本理论及评价

加里.S.贝克尔 (Gary.S.Be cke r) 被认为是现代经济领域中最有创见的学者之一, 他的著作《人力资本》被西方学术界认为是“经济思想中人力资本投资革命”的起点。贝克尔的人力资本理论研究成果集中反映在他自1960年以后发表的一系列著作中,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生育率的经济分析》和《人力资本》。

如果说舒尔茨对人力资本的研究可看作教育对经济作用的宏观分析的话、贝克尔则主要从微观进行分析。贝克尔在《人力资本》一书中, 分析了正规教育的成本和收益问题, 还重点讨论了在职培训的经济意义, 也研究了人力资本投资与个人收入分配的关系。他在人力资本形成方面, 教育、培训和其他人力资本投资的过程方面的研究取得的成果, 也都具有开拓意义。

贝克尔对人力资本理论的贡献在于:他注重微观分析, 弥补了舒尔茨只重视宏观的缺陷, 注意将人力资本投资理论与收人分配结合起来。其理论的不足之处表现在:他沿用舒尔茨的人力资本概念, 缺乏对人力资本本质的分析, 也缺乏对人力资本全面的研究等。

2.3 丹尼森的人力资本理论主要贡献

丹尼森对人力资本理论的贡献在于对人力资本要素作用的计量分析。由于在用传统经济分析方法估算劳动和资本对国民收入增长所起的作用时, 会产生大量未被认识的、难以用劳动和资本的投入来解释的“残值”, 丹尼森对此做出了最令人信服的解释。他最著名的研究成果是通过精细分解计算, 论证出美国1929年-1957年经济增长中有23%的比例归功于教育的发展, 即对人力资本投资的积累。许多人认为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长达十多年的全球各国教育经费的猛增, 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丹尼森的研究成果。

从总体上看, 西方人力资本理论的产生及发展, 使人在物质生产中的决定性作用得到复归。人力资本理论重新证明了人, 特别是具有专业知识和技术的高质量的人是推动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真正动力。这一时期人力资本理论特点在于全面分析了人力资本的含义、人力资本的形成途径及人力资本的“知识效应”。同时, 该理论把消费真正纳入了生产过程, 把人的消费视为一种重要的投资。这一理论也带来了资本理论、增长理论和收入分配理论革命性的变化。

3 当代人力资本理论的发展

3.1 罗默的模型

罗默在1986年发表的《收益递增经济增长模型》一文中提出了罗默模型。在模型中, 罗默把知识作为一个变量直接引入模型。同时也强调了知识积累的两个特征:第一, 专业知识的积累随着资本积累的增加而增加, 这是由于随着资本积累的增加, 生产规模的扩大, 分工的细化, 工人能在实践中学到更多的专业化知识;第二, 知识具有“溢出效应”, 随着资本积累的增加, 生产规模的扩大, 知识也在不断地流通, 每个企业都从别的企业那里获得了知识方面的好处, 从而导致整个社会知识总量的增加。

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 罗默建立了生产函数:Fi=F (ki, K, xi)

其中, Fi为i厂商的产出水平, ki为i厂商n生产某产品的专业化知识, xi为i厂商其他各生产要素的向量, 表示整个社会的知识水平总和。对于这个生产函数, 罗默作了i进=1一步的假定:①对于给定K值, F是ki与xi的一次奇次函数。也即, 当整个社会知识水平固定时, 单个厂商用专业知识及生产要素投入进行生产时, 其规模收益不变。②从社会观点看, 由于知识具有“溢出效应”, 所以F值具有全球知识边际生产力的递增性, 即对于给定xi, F是K的递增函数。③单个厂商的专业化知识的积累是资本积累的减函数。

从罗默上述的生产函数及假定中可以推出如下结论:①当专业知识积累的递减速度大于全球知识积累的增加速度, 那么, 此时生产处于规模收益递减状态。当个体知识的边际生产率等于折现率时, 经济增长停止。②当专业知识积累的递减速度恰好等于全球知识积累的递增速度, 则生产处于规模收益不变状态。此时, 经济将按一常数增长。③当专业知识积累的递减速度小于全球知识积累的递增速度, 则生产处于规模收益递增状态, 增长率将以常数增长, 趋向于无穷大, 模型是扩散的。

罗默的这个模型虽然把技术进步内生化了, 但存在两个明显缺陷:第一, 这个模型是扩散的, 因此, 不存在均衡解。第二, 该模型认为知识是资本积累的函数, 这意味着一个国家资本越多增长就越快, 而一般大国的资本总量总会比小国多。因此, 逻辑的结论是, 大国一定比小国增长快, 这与经济现实不相吻合。

3.2 卢卡斯的模型

1988年, 卢卡斯 (R.Lucas) 发表了著名论文《论经济发展的机制》, 提出了经济增长模型。他把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和索洛的技术决定论的增长模型结合起来并加以发展形成人力资本积累增长模型。

其模型为:h’ (t) =h (t) δ[1-u (t) ]。

式中h (t) 表示表现为劳动技能的人力资本, h’ (t) 表示人力资本的增量, δ表示人力资本的产出弹性, u表示全部生产时间, [1—u (t) ]表示脱离生产的在校学习时间。公式表明:如果u=1, 则h’ (t) =0即无人力资本积累;如果u (t) =0, 则h (t) 按δ的速度增长, 即h’ (t) 达到最大值。由此可见, 卢卡斯在模型中强调劳动者脱离生产、从正规或非正规的学校教育中所积累的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新经济增长理论在人力资本理论研究方面的主要贡献表现在将人力资本纳入了增长模型。另一方面, 新经济增长模型从经济增长模型中阐发其人力资本理论, 将对一般的技术进步和人力资源的强调变成了对特殊的知识即生产所需要的“专业化的人力资本”的强调, 从而使人力资本的研究更加具体化和数量化, 极大地发展了人力资本理论, 也使人们在实践中正确认识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

4 人力资本理论相关研究总结

4.1 将对能力 (ability) 的研究纳入经济学的研究范围, 从而拓展了经济学研究空间。

在人力资本理论之前, 对能力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心理学、哲学和社会学领域。经济学家们在研究经济发展时, 将注意力更多地集中于物质财富的研究, 而忽视了对人的发展的研究, 在他们的理论中, 能力更多地来自于天赋等外在因素。人力资本理论出现之后, 能力具有了经济学的含义, 并成为影响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4.2 突破了资本同质性假设, 提出了人力资本概念。

在传统资本理论中, 隐含着一个基本的前提假设-资本同质性, 即所有资本都是相同质量的, 它们之间只存在着数量差异, 简单而言, 即等量资本获取等量利润。这一假设使得传统资本理论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人力资本理论突破了这一假设。它们认为, 资本存在着两种形态, 一种是传统意义上的资本, 称为物质资本;另一种是人的知识、能力和技术等, 称为人力资本。

4.3 丰富了资本理论与经济增长理论。

在传经的资本理论中, 只有物质资本一种形态。经济增长理论也依赖于物质资本的大小。这使得其不能够解释现实的经济增长。人力资本理论正是针对这一困境而提出的。舒尔茨提出的研究结论是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是33%, 丹尼森得出的结论是23% (丹尼森, 1987) 。显然, 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是巨大的, 将人力资本纳入资本理论和经济增长理论有客观必然性, 而且也使得资本理论和经济增长理论的解释力增强。

4.4 人力资本理论开辟了当代经济研究的新领域, 丰富了经济学。

传统西方经济理论中, 有少数经济学家, 如亚当斯密, 也曾把人所获得的有用知识作为国民的看待, 也曾看到了人的知识、能力在生产中所起的作用和教育对经济产生的影响。但是, 这些思想并没有成为经济学的主流, 也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 从本质来讲, 人们仍是把物质因素作为经济增长的唯一源泉。进入20世纪后, 人们开始意识到人的质量对经济增长所作出的贡献, 舒尔茨等人正是对这一点进行深入的研究, 终于形成了一套新的理论-人力资本理论。该理论把由教育而形成和提高人的知识、能力作为经济增长的巨人源泉加以系统、全面的论证, 在人力资本理论基础上, 形成了教育经济学、家庭经济学和人力资源管理等新兴学科, 使得经济学研究领域更加广阔、内容更加丰富。

4.5 人力资本投资属生产性投资的观点。

人力资本主要是由教育形成的, 如果把教育的结果作为一种重要的生产因素来看待, 那么投资教育的巨大费用就不能看作纯消费, 而应该看作生产性投资, 承认教育具有经济上的价值, 把教育费用视作一种能够促进经济增长的潜在的生产性投资, 并不会贬低学校教育的价值, 也不会与教育的其它功能产生矛盾。但是我们也应看到, 人力资本理论尚处于初级研究阶段, 对于许多问题都缺乏深入的研究, 对人力资本形成的研究侧重于经济因素, 而忽视非经济因素如制度环境、文化等;注重人力资本形成配置, 忽视人力资本配置中的核心, 产权问题的研究, 导致许多问题的解决找不到合适的路径。

摘要:本文对西方人力资本理论的兴起和发展进行分析与研究, 着重阐述了各个时期的主要代表流派。在理清西方人力资本理论的研究思路和研究主线演变的同时, 对西方的人力资本理论进行一些较为深入的分析和评述。

关键词:人力资本理论,形成,发展

参考文献

[1]亚当·斯密.1964.国富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57—258.

[2]Mill John.1969.Principles of Political Economy.New York.P.187.

[3]Alfred Marshall:Principles of Economics, 1920, London, P.229.

资本结构理论的发展历程及启示 篇6

一、资本结构理论的发展历程

资本结构理论的发展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旧资本结构理论时期, 第二阶段是新资本结构理论时期。旧资本结构理论又分为重要性不等的两部分:传统资本结构理论和现代资本结构理论。传统资本结构理论是以1952年美国财务学家杜兰特为代表的资本结构理论。他把当时对资本结构的见解划分为三种:净收益理论、净经营收益理论和传统理论。以上三种理论的观点中有两点与现实不相吻合:首先是其理论中认为债务比率与财务风险不相关。实际上债务比率的提高意味着财务风险的加大。其次是其理论认为负债比率与股本成本不相关。事实上, 在企业财务风险加大的情况下, 股东风险也在增大, 一旦出现债务危机, 股票的市场价值会大大降低。现代资本结构理论是美国著名财务经济学家莫迪利亚尼和金融学家米勒通过严格的数学推导, 证明了在一定条件下, 企业的价值与它们所采取的融资方式, 即资本结构无关, 也就是著名的MM定理。由于MM定理是在严格的假定条件下得出的结论, 它与现实经济相差也较远。因此MM定理问世以来就受到许多学者的批评。针对MM定理假设条件的缺陷, 后来又出现了MM定理的修正结论:即在考虑公司所得税的情况下, 由于负债会因利息而具有减税的作用, 从而使企业的价值随着负债融资程度的提高而增加, 因此企业负债率越高越好。60年代末, 资本结构理论顺着MM定理的假定条件又分为两大分支, 一类是在引入税收制度后, 研究各类税收差异与资本结构的关系, 形成税差学派。另一分支是以斯蒂格利茨为代表, 引入破产成本, 研究破产成本对资本结构的影响, 形成破产成本主义。在此基础上, 这两大分支最后归结到斯科特等人所倡导的权衡理论。权衡理论认为, 企业的最优资本结构就是在负债的税收理论与破产成本的现值之间进行权衡。马苏里斯说:一个企业的最优财务杠杆比率取决于一点, 即预期负债的边际税收利益等于预期负债的边际成本。

到了70年代后期, 以信息不对称为中心理论的新资本结构理论开始正式登上财务经济学的舞台。新资本结构理论的突出特征是认识到了“不对称信息”在资本结构决定中的主导作用。不对称信息是指市场参与者之间存在信息差异。当信息呈不对称分布时, 较少信息的一方希望通过各种手段去获得信息, 而有信息优势的一方则通过输出对自己有利的信息获利。一般来说, 不对称信息是通过投资项目的融资方式选择、负债比例的显示作用和企业家的风险厌恶程度来对企业资本结构产生影响。从内容上来说, 主要包括代理成本说和财务契约论。代理成本理论认为, 债务的发行在债权人和所有者之间形成一种代理关系, 从而产生代理成本。代理成本包括“主人监督费用、代理人受限制费用和剩余损失之和”, 它会随着负债水平的增加而增加。若发行新股, 新的所有者为了保证他们的利益不受原所有者的损害, 也必须付出监督费用等代理成本。因此, 所有者必须在债务的代理成本和股票的代理成本之间进行权衡, 以使其所承担的总代理成本最小。使所有者承担的总代理成本最小的债权与股权的比例就是最优资本结构。财务契约理论认为, 通过债务契约的一系列限制条款来控制债务的风险, 以确保不对称信息情况下的债权人和股东的利益, 从而实现公司价值最大化和最优资本结构的确定。

二、资本结构的理论发展给我们的启示

启示一:MM定理的利息税蔽可以增加企业价值的理论使我们认识到:为了充分利用利息的税蔽效应, 企业需要创造大量的营业利润以弥补利息费用的数额。资本密集型企业已经通过采用加速折旧法降低了税收负担, 结果, 这些企业的税前营业利润较低, 无法充分利用高负债率创造的利息税蔽, 这类企业的负债率一般低于服务型企业的负债率。而服务型企业的厂房、设备折旧很少, 不足以降低税收, 同时服务型企业的税前营业利润较高, 能够充分利用高负债率创造的利息税蔽。

启示二:由于破产成本的存在, 使我们在进行资本结构决策时必须考虑破产成本的高低, 我们应考虑以下几个因素:第一, 收益和现金流量波动较大的企业要比现金流量稳定的企业使用债务少, 比如垄断性较强的企业通常财务杠杆率较高。第二, 如果企业在规划其债务时, 使得用于债务支付的现金流量与经营性现金流量同步增减, 这样就可以利用较多的债务。因为经营性现金流量减少时拖欠的可能性最大, 而同时发生的用于债务支付的现金流量减少使拖欠的风险降低。第三, 如果我们将债务的偿付与价格联系起来, 使企业的经营性现金流量随商品价格的波动而增减, 企业就可借更多的债务。第四, 当企业的资产不易细分及销售时, 其破产的直接成本是很高的, 因此这一类型的企业不宜借更多的债务。比如无形资产比例较高的企业的财务杠杆率一般应低于有形资产和流动资产比例较高的企业。

虚拟资本理论发展 篇7

关键词:资本机构,债务资本,权益资本

一、现代资本结构理论

20世纪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末期,以MM理论为起点,经济界展开了对资本结构问题的讨论。这一时期,资本结构的理论研究主要关注了税收、破产等“外部因素”对企业最优资本结构的影响。主要包括资本结构无关论、税差理论、破产成本理论、权益理论。

(一)资本结构无关论。

1958年,莫迪格利安尼和米勒在《资本成本、公司财务和投资理论》一文提出了MM理论:任何企业的市场价值与其资本结构无关,而是取决于按照与其风险程度相适应的预期收益率进行资本化的预期收益水平。然而,资本结构理论建立在完美市场条件下,设想了一系列的假设条件。其开辟了资本结构领域研究的新天地,却也由于这些假设条件遭到了理论界的一致围攻。随后,莫迪格利安尼和米勒又发表了《企业所得税和资本成本:一项修正》以及《电力公用事业行业资本成本的某些估计》进行修正和完善。虽然该理论未直接涉及到资本结构的影响因素,却为后期的资本结构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

(二)破产成本主义。

斯蒂格利茨、巴隆、巴克特等人主要研究了破产成本对资本结构的影响。巴克特指出企业的融资成本曲线是先增后减,负债过多会增加企业的加权融资成本,由此债务税收屏蔽效应的好处,会被破产成本的增加所抵消。斯蒂格利茨和巴隆在放松了原MM定理中有关破产的假设条件并加入部分条件得出:MM理论在破产成本这一因素存在时仍然有可能存在;而斯科特则指出存在破产成本的情况下企业应该尽可能多的发行可抵押债。

(三)税差学说。

税差学说主要研究了税收差异对资本结构的影响。法拉尔和塞尔问从美国先有税收制度出发,指出“个人所得税减低,企业负债成本就越低于个人负债成本。假设资本利得税增加速度慢于个人所得税的增加速度,企业负债对于个人负债的优势就会逐步缩小,最终达到一个均衡点。”斯塔普立顿认为在个税一般超过资本利得税,投资者倾向于留存收益融资。米勒遵循一般市场均衡理论,从投资边际税率出发,认为就所有企业而言存在均衡的权益负债比,最佳资本结构受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变动的影响:当企业所得税提高,为了获得节税效益资金会从股票转移到债券,企业的负债率会提高;如果个人所得税提高,且股利收入的税率低于债券利息收入的税率,资金会从债券转移到股票,企业的负债率降低。

(四)权衡理论。

该理论提出企业资本结构取决于各种税收利益与破产成本的均衡。巴比切克和梅耶斯在《最优资本结构理论问题》指出由于财务杠杆的存在,企业会偏向于债务融资,以增加企业价值,同时由于破产和重组成本的存在,当债务比例达到一定程度,企业将会监视债务筹资。但是他们没有解决怎样达到最优资本结构。考斯和李真伯格、斯科特运用模型,迪安吉罗和马苏里思通过市场价格和边际税率的双重关系进一步证明了该观点。

二、新资本结构理论

20世纪七十年代末期开始,以信息不对称理论为中心的新资本结构理论开始取代现代资本结构理论。这一时期的资本结构理论区别于现代资本结构仅关注外部影响因素,通过对企业“内部因素”来展开对资本结构问题的分析。这种内部因素主要从信息不对称理论出发,研究了信号、动机、激励等问题。为资本结构理论开辟了新的研究方向。主要包括新优序理论、代理成本理论、信号理论。

(一)新优序理论。

梅耶斯正式把信息不对称因素引入资本结构理论,指出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存在,投资者从企业资本结构的选择来判断企业市场价值,因而企业偏好内部筹资,当内部筹资不足时,在外部筹资中偏好债务筹资。随后,梅耶斯和迈基里夫构建梅耶斯-迈基里夫模型,卡思科,纳拉亚南等人进一步论证支持了该观点。

(二)代理成本理论。

这一理论提出代理关系对资本结构的影响。迈克尔·詹森和威廉·麦克林基于契约理论,指出代理关系下存在两大类利益冲突:股东和管理者冲突、股东和债权人冲突,并从股东和管理者冲突的角度出发,提出在有效市场下,企业最优资本结构应该在给定内部资金水平下,能够使代理成本(委托人的监督支出、代理人的保证支出、剩余损失)最小的权益负债比。梅耶斯在支持这种理论的同时,补充了代理成本内容,将由于债务期限存在所引起的投资决策的次优选择认为是由风险债务引起的代理成本。斯图茨、哈里斯和拉维夫、邓和迪安吉罗等人从管理者对投票权的控制的角度分析股东和管理者之间的利益冲突,管理者为了保证控制权更倾向于债务以及优先股、认股权证等没有投票权的融资工具。

(三)信号理论。

该理论集中于信息不对称理论下,内部人企图向外部投资者传递企业有价值的信号,而资本结构正是该信号之一。利兰和派尔提出在信号均衡中,有正常需求的企业比无成本交流是更倾向于进行自我投资。罗斯通过建立负债权益比这一“激励-信号”模型来分析企业资本结构的决定问题,并创造性地将经理入激励机制引入信号传递模型,负债是企业高质量利用负债能力的信号,资本结构是企业传递私有信息的一个基本工具;公司的负债水平主要取决于公司的价值和公司破产的概率,与公司价值正相关。海凯尔放弃了公司各种收益是按一阶随机优势排序的假设条件建立模型,指出在均衡状态下,债券和股票发行的边际收益和边际损失是相等的。经营业绩较好的企业倾向于多发债券。

(四)产业组织理论。

金融经济学家和产业经济学家开始关注产品市场竞争与资本结构互动关系,主要从以下方面来研究产业组织理论对资本结构的影响。

1、产业特征。

主要分为两派:一派是施瓦茨和艾若森、斯科特和马丁等研究发现,同行业企业具有相似的资本结构,不同行业的资本结构则确有差别;另一派是(1966)费里和琼斯、马丁和亨德森等研究表明,不同行业其资本结构不存在差异。

2、竞争战略。

20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以前的产业组织理论认为公司在制定竞争战略的时候,其基点是利润最大化。而公司财务理论是基于股东价值最大化,忽视了产品市场竞争战略。布兰德和刘易斯为代表,从债权的事前效应的角度出发,认为企业债务的发行,负债比例的上升可以使得企业在产品市场竞争中更具进攻性,从而增强其在产品市场上的竞争力。

3、价值链。

价值链对资本结构的影响,即上游供货商和下游客户对资本结构的影响。蒂特曼指出:公司破产清算会给顾客或者供应商带来成本。股东只有在清算的净收益超过给予顾客带来的成本时才愿意进行清算。

参考文献

[1]沈艺峰.资本结构理论史[M].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2]况学文,刘晨华.西方资本结构理论的新发展:一个理论综述[J].财会通讯,2005.7.

[3]王娟,杨凤林.中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影响因素的最新研究[J].国际金融研究,2002.8.

上一篇:《中国古代小说欣赏》下一篇:抗震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