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规律论文

2024-10-06

防治规律论文(精选12篇)

防治规律论文 篇1

梨锈病又名赤星病、羊胡子, 是梨树和桧柏上的重要病害之一。各地梨产区均有分布, 以梨园附近有桧柏栽培的地区发病严重。常造成早期大量落叶, 严重影响果树生长和产量。笔者把这几年梨锈病发生的规律及防治对策归纳如下, 以供同行和果农参考。

1 症状

梨锈病主要危害叶片和新梢 (图1) , 严重时也能危害幼果。叶片受害, 开始在叶正面形成橙黄色有光泽的小斑点, 数目不等, 可自1、2个到数十个。后扩展为近圆形病斑, 中部橙色, 边缘淡黄色, 空气潮湿时, 其上溢出淡黄色粘液, 粘液干后, 病组织逐渐变肥厚, 正面凹陷, 背面隆起, 在隆起部长出灰黄色的毛状物, 最后散发黄褐色粉末, 病斑变黑枯死, 可引起早期落叶。而幼果受害, 初期病斑大体与叶片上的相似, 病部稍凹陷, 病斑上密生橙黄色的小粒点。后期在同一部位产生灰黄色毛状物, 即锈子器。病果生长停滞, 往往畸形早落。新梢、果梗病害时, 症状与果实上大体相同。

2 病原

梨胶锈菌, 属担子菌亚门, 冬孢菌纲, 锈菌目, 胶锈菌属。病菌需要在两类不同的寄主上完成其生活史。在梨、山楂、木瓜等寄主上产生性孢子器及锈子器, 在桧柏、龙柏等转主寄主上产生冬孢子角 (见图2) 。

3 发病特点

病菌以菌丝体在桧柏病部组织中越冬。一般在春季3月间开始显露冬孢子角。遇雨时, 冬孢子角吸水膨胀, 成为舌状胶质块。萌发后在上面形成担孢子。自梨树发芽展叶至幼果形成的这段时间, 担孢子散落在嫩叶、新梢、幼果上, 在适宜条件下产生侵染丝, 直接从表皮细胞和气孔侵入。当温度为15℃左右, 在有水的情况下, 担孢子需1小时可完成。梨树自展叶开始直至展叶后20天容易感染, 展叶25天以上, 叶片一般不再受感染。

一般来说, 植物锈病流行与春季气候条件关系密切, 3~4月江南一带降雨次数和雨量多, 即相对湿度90%以上时, 容易引起该病的流行, 最适温度为17~20℃。一般在梨萌芽、梨叶初展开时开始侵染发病, 4月上、中旬就表现出羊胡子状。

4 防治对策

4.1 切断发病根源

4.1.1 严格检疫。尽量不从病区引进苗木和接穗。

4.1.2 清除转主寄主。

砍除桧柏是防治梨锈病最彻底有效的措施。梨锈病担孢子传播范围一般在1.5~5km内, 最好将此范围内的桧柏清除。

4.2 药剂防治

4.2.1 喷药保护。

梨树发芽期喷第1次药, 隔10~15天再喷1次即可;春季多雨的年份, 应在花前喷1次, 花后喷1~2次。如梨园靠近绿化区, 桧柏不宜砍除时, 可喷药保护梨树, 或在桧柏上喷药, 杀灭冬孢子。桧柏上喷药应在3月上中旬进行, 以抑制冬孢子萌发产生担孢子。药剂可用0.3%五氯酚钠混合液, 喷施石硫合剂则效果更好。梨树上喷药, 应掌握在梨树萌芽期至展叶后25天内喷药保护, 即在担孢子传播侵染的盛期进行。本地一般在3月下旬 (梨萌芽期) 开始喷第1次药, 以后每隔10天左右喷1次, 连续喷3次, 雨水多的年份应适当增加喷药次数。药剂可用1:2:160~200波尔多液或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 此外, 15%粉锈宁乳剂2000倍液, 防治梨锈病也有极好的效果。

4.2.2 梨树上药剂防治。

发病初期, 即叶片等发病出现橙色光泽小斑时喷药防治, 每隔10~15天1次, 连喷2~3次即可。药剂种类:25%福星乳油5000~8000倍液或30%特富灵可湿性粉剂3000~5000倍液。

4.2.3 中间寄主药剂防治。

在中间寄主冬孢子角变软呈水渍状时, 喷洒1:2:200倍式波尔多液或0.3~0.5°Be石硫合剂、45%晶体石硫合剂300倍液、40%多·硫悬浮剂800倍液;但在梨树盛花期不要用波尔多液, 以免产生药害。第1次药后10~12天喷第2次药, 可据病情选用50%硫悬浮剂400倍液、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20%三唑酮·硫悬浮剂1000~1500倍液、25%敌力脱乳油3000倍液、12.5%速保利可湿性粉剂4000~5000倍液, 隔15天左右1次, 防治2~3次。

防治规律论文 篇2

葡萄霜霉病的发病规律及防治措施

通过对葡萄霜霉病的危害情况、症状、病原、发病规律以及发病因素的.分析,提出有效防治措施.

作 者:张志平黄建国 田礼  作者单位: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八师一四八团农5连,新疆石河,832048 刊 名:现代农业科技 英文刊名:XIANDAI NONGYE KEJI 年,卷(期): “”(4) 分类号:S436.631.1+2 关键词:葡萄霜霉病   发生规律   防治措施  

蒙自枣锈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 篇3

关键词:蒙自;小红枣;锈病;发生规律;防治技术;枣锈病

中图分类号:F32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4-0117-1

蒙自小红枣是蒙自水果产业中的三大果品之一,以甜脆、肉厚、水分多、口感好、品质好,营养丰富、含糖量高为其主要特点,在每年7-9月成熟,比省外的枣果提早50d左右上市,其风味、品质都优于北方枣,在市场上颇具竞争力。除销往周边地市外,还远销上海、浙江、四川等省市。主要分布在文澜镇、雨过铺镇、新安所镇和草坝镇。主要品种为苦楝枣。曾在2005年9月的昆明国际农业博览会上获优质水果奖。

然而,随着种植面积的增加,各种病害也随之而来,枣锈病就是其中之一。由于枣锈病的发生,导致小红枣大面积减产,有的农户减产40%以上,严重挫伤了种植户的积极性。枣锈病病原为 Phakopsora zizyphi—vulgaris(P. Henn.)Diet,称枣多层锈菌,属担子菌亚门真菌。本病只发现夏孢子堆和冬孢子堆两个阶段。菌丝体无色,大小30-40×5-8μm,夏孢子椭圆形或球形,淡黄色至黄褐色,单胞,表面密生短刺,大小14-26×12-20μm;冬孢子长椭圆形或多角形,单胞,平滑、顶端壁厚,上部栗褐色,基部色淡,大小10-21×6-20μm。枣锈病是侵染枣树叶片的一种流行性病害。常在棗果实膨大转白期发病并引起大量落叶,易导致枣果皱缩、果肉含糖量大减、枣果多数失去食用价值,病株早期落叶后出现二次发芽,又导致翌年减产。

1 为害症状

枣锈病病原菌是真菌中担子菌亚门的枣层锈菌。枣锈病主要会对叶片造成危害,在最初感染病菌后,叶片背面散生淡绿色的小点,而后,随着病情加重,逐渐转变为暗黄褐色不规则的突起,也就是病菌的夏孢子堆,多出现在叶片尖端或基部、叶脉两侧,在叶片的边缘和侧脉容易集结水滴的部位也时有发病,偶尔也会发现夏孢子堆密集在叶脉两侧连成条状,孢子堆的直径约0.5mm左右。初埋生于表皮下,后突破表皮外露并散出黄粉状物,即夏孢子。后期,叶面与夏孢子堆相对的位置,出现具不规则边缘的绿色小点,叶面呈花状,后渐变为灰色,失去光泽,枣果近成熟期即大量落叶。散出黄粉,叶片逐渐失去光泽,布满黄褐色角斑,最后干枯、落叶。枣锈病常伴随早期斑点落叶病同时发生,病害潜育期一般7-15d。病害先从树冠下部开始,逐渐向上蔓延,严重者全树叶片脱落,致使枣果不能正常成熟。病株早期落叶后出现二次发芽,并能开花结果,果实能成熟,但味苦涩、不堪食用。因养分贮存不足,第二年病树发芽偏晚,开花结果受影响。

2 发生规律

蒙自地区6-7月份进入雨季, 枣锈病的发生轻重与6-7月份的降雨量多少密切相关,当6-7月份的空气相对湿度达70-80%,气温在25℃以上,连续一个星期阴雨天气发病较重。发病率可达70%以上。据观察,6月份总降雨量达到250mm,日平均气温达到25℃时,病害发生早而重。降雨量少于130mm时,发病晚而轻。凡是连片种植,通风条件差、水浇地枣园,锈病发生就重,发病率达67%。反之在山地或间种其他果树的枣园,锈病发生相对较轻。枣锈病的发生从发病到落叶需经30d左右,造成全树落叶则需经2个月左右。

3 防治技术

对枣锈病的防治,要遵循农业措施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具体抓好以下几点。

3.1 合理修剪

剪除过密的突长枝,交叉重叠枝,病虫枝,改善树体的通风透光条件。修剪应该冬剪与夏剪相结合,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3.2 清园

加强枣园冬季管理,结合冬剪,清除园内杂草、枯枝落叶、落吊,并集中烧毁,以消灭越冬病原菌。同时,全园喷施清园剂如:石硫合剂、杜邦福星8000-10000倍清园等。以消灭在园内越冬的病菌、虫卵。

3.3 增施有机肥

在冬季增加有机肥的施用量,提高树体的抗逆性,提高树体抗病能力。

3.4 药剂防治

进入5月后,第一个雨季来临时,全园喷施一次保护剂进行预防,第一次喷药宜早不宜晚,在6月枣锈病盛发期每隔15d用腈菌唑、乙唑啍、戊唑醇、苯醚甲环唑、敌力脱等药剂任选一种,要注意交叉使用,不能始终用一种农药。在发现病株初期,可以使用杜邦福星8000-100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而后为了加强防治效果可以用杜邦猛杀生8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以有效控制枣锈病的发生流行。由于我们水平有限,如有不当之处,还望得到谅解。在写作过程中,得到红河州农科所洪建康老师的精心指导 ,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参考文献

[1] 李秀生,任国兰,刘增荣.枣锈病发生和防治的研究[J].河南农业科学,1981(06).

[2] 马雁,张孔周,丁贵云.枣树主要病害及防治技术[J].中国果菜,2010(01).

[3] 王兆富,王锦肖,张学武,陈孝达.枣锈病发生规律及防治试验.陕西林业科技,2000(01).

[4] 牛步莲,陈实.枣树病虫害防治图说.山西果树,1999(02).

[5] 李向军,温秀军,孙士学.枣锈病流行规律的研究[J].河北林业科技,1994(02).

[6] 王兆富,王锦肖,张学武,陈孝达.枣锈病发生规律及防治试验[J].陕西林业科技,2000(01).

[7] 李秀生,任国兰,刘增荣.枣锈病发生和防治的研究[J].河南农业科学,1981(06).

清代山西旱灾规律及防治技术 篇4

清代 (1644-1911) 山西旱灾范围广、频次高, 造成了大量人口伤亡和经济损失, 如清光绪三年山西大旱特旱, 山西巡抚曾国荃奏折:晋省报灾州县已有57处, 饥民200余万[3]。面对严重的灾情, 清代山西官民采用了各种技术手段积极应对。近年来, 学界对清代山西旱灾的研究多集中于社会史领域[4,5], 对历史时期山西旱灾的发生规律以及防治技术的研究还很薄弱。本文在系统收集清代山西旱灾史料的基础上, 研究清代山西旱灾时空分布特征以及防治技术, 对当前山西旱灾的预防和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一资料来源及旱灾等级划分方法

本文以《中国三千年气象记录总集》、《中国气象灾害大典 (山西卷) 》、《山西自然灾害史年表》、《山西自然灾害》为基本资料库, 结合《山西通志》与清代各县地方志对清代山西旱灾逐条罗列, 在此基础上进行数据分析。清代山西旱灾多是以县为单位记载的, 在统计中占到了灾害记录的98%以上。另外还有少部分灾害记录是记载一个府或州的灾害情形, 或是受灾区域记载模糊, 针对这种情况, 我们将结合《山西通志》、各县方志以及碑刻中的灾害记载, 查询相关记录以明确灾害地域性。为了研究的准确性与科学性, 本文采用以县为单位的灾害统计方法, 统计出清代山西各县的受灾频次并划分灾害等级, 在此基础上分析清代山西旱灾的时空分布特征。根据《中国历史地图集》[6]、《山西省历史地图集》[7]、《山西历史政区地理》[8], 本文掌握清代山西地方行政区划, 总结政区变化情况, 准确把握各县的地理位置, 因归化城同知厅等8厅不在今山西境内, 不在本文考察范围。

根据历史文献资料描述旱灾的特点, 参照赵景波等人对历史旱灾的等级划分标准[9], 本文从单位县出发, 主要考察灾害对本县的影响和灾害持续的时间, 同时参照相邻县的受灾情况, 将旱灾划分为1级 (偏旱) 、2级 (旱) 、3级 (大旱) 、4级 (特大旱) 四个等级, 具体评判标准如下:

1级 (偏旱) :原文只记载“旱”、“伤苗”、“歉收”如清乾隆十七年 (1752) , 乡宁县, 旱, 歉收。

2级 (旱) :记载有“旱饥”、“旱蝗”、“夏秋旱”或跨月、跨季度旱, 减免赋税、缓征额赋, 小河流的水竭, 不在夏季以内的“河水竭”、“井泉涸”, 农作物“禾槁”、“禾枯”, 如清圣祖康熙三年 (1664) , 五台县旱饥;清道光十七年 (1837) , 阳城县旱蝗。

3级 (大旱) :较大区域大旱, 赤地千里, 粮食严重歉收, 记载有“大旱”、“旱大饥”、“大旱蝗”等。如清康熙六十年 (1721) , 沁县:大旱, 民饥。自五十九年八月不雨, 至次年五月终, 麦苗尽死, 颗粒无收。

4级 (特大旱) :大河水竭以及夏季多雨季节时河流“竭”、“涸”, 人口大面积死亡, 人民生命财产受到重大损失, 记载有“岁大饥, 人相食”。如清光绪三年 (1877) , 凤台县大旱, 野无青草, 人食树皮草根, 牛马鸡犬皆尽, 继食人肉, 斗米值钱二千五百文, 有全室俱毙者, 有阖村同尽者;屯留县岁大旱, 斗米千钱, 树皮草根剥掘殆尽, 饿殍遍野。

二清代山西旱灾时空分布特征

(一) 清代山西旱灾时间特征

在上述数据库的基础上, 本文统计出清代山西每年各县的受灾频次, 结果显示:在清代268年 (1644-1911) 中, 共有212个年份发生了旱灾 (1) , 出现频率高达79%, 平均1~2年即发生一次, 每个灾年有7.66个县受灾, 共发生旱灾1623县次, 其中:1级旱灾发生511县次, 2级旱灾发生424县次, 3级旱灾发生578县次, 4级旱灾发生110县次。可见清代山西旱灾主要以3级旱和1级旱为主, 分别占到了旱灾总县次的35.61%和31.48%。统计得出, 清代山西连年干旱的次数为32次, 其中连续2年干旱的次数为11次, 连续3年干旱的次数为3次, 连续4年干旱的次数为3次。

1.年度分析

本文以10年为单位作出清代山西受灾县次随时间变化趋势图 (折线代表每十年清代山西受灾县次变化图, 曲线代表滑动平均值, 点线代表受灾县次平均值) 。从图中可以看出清代山西受灾县次随时间呈波动变化趋势, 并没有明显的上升或下降趋势。1761-1800年间旱灾发生频次低, 前期和后期为旱灾高发期, 并且后期旱灾频次高于前期。根据国际气象标准求异常值计算方法:异常值≥平均值+3*标准差 (为35.43) , 计算得出在清代268年中, 共有5个年份为极度旱灾, 即清康熙五十九年 (1720) 、清康熙六十年 (1721) 、清乾隆二十四年 (1759) 、清光绪三年 (1877) 、清光绪四年 (1878) , 其中清光绪三年灾害最重。受灾县次在清代年受灾县次均值以上的共有71个年份, 占26.49%, 其中有12个年份的受灾县次在年平均受灾县次的3倍以上。从各朝代旱灾发生情况来看, 光绪年间 (1875-1908) 旱灾最为严重, 平均每年发生旱灾7.97县次, 其次为道光 (1821-1850) 和康熙 (1662-1722) 年间, 平均每年发生旱灾7.1和7.05县次。

2.季节分析

清代山西旱灾史料中, 共有818个受灾县次明确记载了季节特征, 统计显示清代山西旱灾最主要发生在夏季, 发生375县次, 占到了45.84%;其次为春旱和秋旱, 分别发生205县次和194县次, 占25.06%和23.72%;冬季发生干旱最少, 只有44县次, 占5.38%。虽然山西降雨量主要集中在夏季, 一般占全年降水量的50%以上, 但是多以短时间高强度暴雨形式出现, 并非均匀地分配于整个作物的需水期, 往往造成降水与农作物生长需水期不相适应, 导致干旱。

(二) 清代山西旱灾空间特征

由于山西各地气候地理条件差异较大, 清代山西旱灾呈现出明显的地域差异性。本文统计出清代山西各县旱灾发生频次, 据此绘制出清代山西旱灾分布图, 如图2。清代山西各县中除了兴县与五寨没有记载发生旱灾之外, 其他所有的县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灾害, 受灾县数占清代山西总县数的98%。从图可以看出清代山西旱灾主要分布在晋南、晋东南以及晋中和晋北部分地区, 清代山西蝗灾主要分布在晋南、晋东南以及晋中部分地区、晋中东部、晋北东部[10], 如图3, 可见清代山西旱灾与蝗灾的分布基本一致, 这是由于旱灾与蝗灾有很强的关联性, 旱灾之后往往会引发蝗灾的发生。古代人民很早就注意到旱灾与蝗灾相伴而生的这一现象, 有“旱极而蝗”、“久旱必有蝗”的记载,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与蝗虫的生活特性有关, 蝗虫是一种喜干不喜湿的昆虫, 干旱的环境促使水位下降, 土壤变得坚实, 地面植被稀疏, 低洼地裸露, 为蝗虫产卵和生长提供了合适的环境, 使得蝗虫大量繁殖, 迅速生长, 酿成灾祸。

三清代山西旱灾防治技术

旱灾是山西历史上对农业生产危害最大的一种自然灾害, 官民往往谈旱色变, 面对严重的旱情, 一方面山西官民受天人感应观念思想的影响, 把旱灾的发生归结为上天的主宰, 上至帝王下至百姓在大旱来临之时都把希望寄托在神灵的身上, 采用祈雨的方式求得甘霖;另一方面山西官民在长期的农业实践中采用各种技术办法积极应对, 无论是直接地兴建水利工程取水灌田, 还是间接地采用耕作技术防旱以及引进和种植抗旱作物, 在一定程度上都减少了灾情所带来的危害。

(一) 水利工程

1.引河灌溉

山西处于干旱半干旱地区, 水资源极度匮乏,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 历代政府都非常注重水利工程的建设, 明清是山西水利开发的一个高潮, 境内主要河流及泉水都普遍得到利用, 农田水利工程主要集中在汾河流域, 此外潇河、文峪河、滹沱河、桑干河、阳武河等水系也得到开发, 乾隆一朝, 山西兴建的水利工程就达156处, 比陕西多118处[11]。从康熙元年 (1662) 开始兴建广惠渠后, 陆续在汾河中游兴建“八大冬埝”, 至光绪二十八年 (1902) , 增至10埝, 虽然受当时技术水平的限制, 这些渠道都为土堰, 工程技术简单, 春天填筑, 秋季推倒, 且没有水闸, 但这些简单的水利工程对农田灌溉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至晚清时期晋北地区开地方之先河, 集中民间资金创建水利公司以加强水利建设。如光绪三十三年 (1907) , 由朔县齐尔昌、曹普等六人兴办朔县六合水利股份有限公司, 为山西最早发起之水利股份公司, 清宣统二年 (1910) , 由刘懋赏联合当地人士兴办朔县广裕水利公司和山阴县富山水利公司。这些水利公司兴修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引水灌田, 有效地促进了当地水利事业的发展, 对当地的抗旱工作起到了重要作用。[12]

2.引泉灌溉

除引河灌溉外, 清代山西官民也非常重视引泉灌溉, 引泉灌溉是山西一项重要的水利工程方法, 并且已有很长的历史, 战国所建智伯渠为山西引泉灌溉之始, 另外山西汾阴 (今荣县西) 引瀵水种稻, 太原晋祠引难老泉、善利泉灌溉等。太原人引源出于太原城西南悬瓮山大难老泉灌溉农田, 晋南洪洞县和赵城县民引霍山南麓的霍泉水浇灌农田。《天下郡国利病书》中载:“自太原而南, 其泉溉田最多利民久者, 莫若晋祠之泉。自平阳而南, 其泉溉田最多利民久者, 莫若龙池之泉。自绛以北, 其泉溉田最多利民久者, 又莫若鼓堆之泉。”

3.凿井以灌

凿井在山西具有悠久的历史, 考古发掘资料证明我国凿井历史最早始于晋南。1980年《考古》第一期刊登的《山西襄汾县陶寺遗址发掘简报》称:在山西襄汾县陶寺发现了目前我国最早的两口水井。清代井灌在山西晋南以及晋东南一带应用非常广泛, 清康熙朝王心敬说:山西“井利甲于诸省”, “所见高原之处, 用井灌畦, 或加辘轳, 或藉桔槔, ……闻三晋最勤”, 井灌防旱抗旱的效果显著, “大井之滋苗则深井亦可灌二十余亩, 浅者且可灌三四亩”[13]。时任陕西巡抚的崔纪面对陕西连年干旱的现状, 引进家乡山西的井灌技术抵抗旱灾:“至遇旱年, 虽井水亦必减少, 然小井仍可灌三四亩, 大井灌十余亩, 在常田或颗粒无获, 而此独仍有前康熙庚子、辛丑, 晋省连旱二年, 无井州县, 流离载道, 而蒲属五邑独完, 即井利之明效大验也”, “其灌溉之法, 小井六七丈以下, 皆可用人力汲引。大井深浅二丈上下, 水车用牲口挽拽。”[14]

4.水窖防旱

山西一部分地区不能引水引泉灌溉, 并且地势较高, 无法打井取水。那里的人们在院落、地头、场边等修建形如罐状或瓶状的容器, 用来蓄积雨水雪水, 俗称“水窖” (又称旱井) , 如图4此设施的一大特点是上口小, 主要是为了减少水分蒸发, 罐内主要技术是如何防止井水渗漏。此水窖可以在雨雪天时积聚一些水源, 以备干旱时期人畜引用和进行小范围的灌溉。

(二) 耕作技术防旱

山西山地和丘陵面积约占全省的80%以上, 平原面积不足20%, 所以有“八份山地二分田之称”, 山西多山的地理环境严重制约着水利工程的发展, 大部分的土地仍然属于旱地, 清代山西省可浇灌的水田不足300万亩, 还未达到全境耕地面积的6%, 而且水利工程分布不平衡, 水田主要集中在晋中、晋南的汾河沿岸地区[15]。因此, 山西先民在长期的耕作实践经验中, 总结出一套以水为中心精耕细作抗旱保墒的旱地耕作方法, 以至于即使得不到灌溉, 还可以有好的收成。

1.抗旱栽培法

区田法

区田, 劚地为区, 布种而灌溉之, 可备旱荒[16]64。此方法是专为抗旱设计的, 在清代山西旱地广为应用, 区田法最早记载于西汉《氾胜之书》中, “汤有旱灾, 伊尹作区田, 教民粪种, 负水浇嫁”, 区田法的增产效果非常明显, “区种天旱常溉之, 一亩常收百斛。”并且该法适用广泛, “区田以粪气为美, 非必须良田也。诸山林近邑, 高危倾阪, 及邺城上皆可为区田。”区田法的田间布置有两种方式, 一种是把种子播在长条的沟中, 即“宽幅区种法”, 一种是播在方形的小穴中, 即“小方形区种法”, 主要的技术特点是不耕旁地, 区内深耕, 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率, 等距点播, 保证作物有良好的透风通光条件。

代田法

代田法最早在西汉时期开始使用, 是黄土高原地区在干旱与半干旱地区长期农业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种栽培方法, 这种栽培方法能耐风与旱, 在山西得到普遍使用。这种方法的技术要点是在一亩地分垄和沟耕作, 垄沟相间, 并且垄和沟每年交替使用, “今年耕墒, 明年耕垄, 则地力有余矣”[16]18。土壤轮休, 高效利用, 种子播在沟内, 垄高于沟, 沟内的水分蒸发慢, 从而达到保墒的目的。幼苗出土后及时中耕除草, 集中施肥, 把垄上的土培壅在苗的根部从而扩大了根部吸水吸肥的范围, 又能抗风防倒。

淤田法

山西山区众多, 河流所含泥沙多, 尤其是大雨过后, 河水中含有大量养料及腐殖质, 淤田法即是将这些河水引流到田地中, 利用其中肥沃的淤泥, 以增加地力, 该法始于绛州正平县利用马壁谷水淤田, 后者宋朝加以大规模推广, 宋仁宗时, 河东九州26县共淤田12万公顷[17], 至清朝时期, 该法已为山西农民普遍采用, 至今还在一些山区使用。

2.抗旱保墒耕作技术

无论是何种耕作栽培方法, 也无论是垄作法还是平作法, 都面临如何减少土壤水分散失的问题, 这就涉及一些具体的耕作技术, 形成了“耕、耙、耱”三位一体的旱地耕作技术体系。

适时深耕

我国从春秋战国开始就提倡深耕, 在干旱的环境中, 土壤浅层干燥, 深耕可以让种子接触到土壤下层的水分, 也可以疏松土壤, 加大土壤的孔隙密度, 提高蓄水能力。对不同时期耕地深浅也有不同要求, “春犁宜浅, 秋犁宜深”[16]18, “秋犁较春犁深五分或一寸”[16]19, 因秋季深耕可以留给土壤更多的熟化时间, 土壤也可蓄积更多水分, 春季浅耕是为了避免因播种作物而造成的土壤熟化时间不足和因春季多风而造成的跑墒。耕地要掌握合适的时宜, “凡耕高下田, 不问春秋, 必须燥湿得所为佳, 若水旱不调, 宁燥不湿”, 因为“燥耕虽块, 一经得雨, 地则粉解。湿耕坚垎, 数年不佳”。[18]山西民间一直流传有“湿耕泽锄, 不如归去”的谚语。

及时耙耱

深耕之后, 为了减少土壤水分流失, 应及时耙耱, 《马首农言》在总结种植谷子之时即强调“未种之先, 耕一次, 耙二次, 以多为贵”, 并有“耕三耙四锄五遍, 八米二糠再没变”的民间谚语。因为及时耙耱可以打碎土壤表层土块, 减少水分流失, 从而可以起到保墒的效果。

重视中耕

《齐民要术》中记载“锄头三寸泽”, “矢旱不误锄田, 雨涝不误浇园”, “早锄一寸, 强如上粪”, 山西多地一直流传有“锄钩上带着三分雨”的谚语, 这就说明经常锄的庄稼比不锄或少锄的庄稼耐旱, 干旱的时候锄地可以使土地保持水分。因为锄地一方面可以清除杂草, 避免其与庄稼争夺水分, 另一方面, 在干旱时锄地, 可以切断地表的毛细管, 防止土壤深层的水分沿着毛细管从地下向地表蒸发, 起到保水的作用。

(三) 耐旱作物的引进和种植

清代山西先民在长期干旱的条件下尤其注重农作物的抗旱性, 常种的耐旱作物有玉米、高粱、荞麦、小麦、谷子、马铃薯、黍子和豆子。玉米传入山西的时间约在明末清初, 但是一直没有广泛推广种植, 直到清后期玉米才得以广泛传播, 成为山西主要粮食作物。嘉庆年间, 马铃薯传入山西, “山西种之为田, 俗称山药蛋, 尤硕大, 花白色”。山西当地有“五谷不收也无患, 还有咱的二亩山药蛋”的艳遇, 山药蛋即马铃薯, 耐瘠抗寒, 很快在晋北地区得到广泛种植, 成为当地人民的主要粮食。高粱以其良好的抗旱性能在山西得到普遍种植, “今北方诸谷播种, 高粱最先, 粟次之, 黍糜又次之。高粱最高大, 又先种, 故曰五谷之长, 故司农之官曰后稷。”[16]7

除了技术应对措施之外, 清政府制定了一套严格的救灾制度, 形成了报灾、堪灾、审户、发赈、查赈一套严格的救灾程序, 各级地方官必须照章严办, 不得有误, 否则将会受到朝廷的严惩。

结语

清代山西旱灾发生频次高 (平均1-2年即发生一次旱灾) 、范围广 (受灾县数占山西总县数的98%) 。清代前期和后期为旱灾高发期, 中期旱灾发生频次较低;清代山西旱灾主要发生在夏季;从地域分布上看, 清代山西旱灾主要分布在晋南、晋东南以及晋中和晋北部分地区。清代山西先民在长期的农业实践中采用各种办法积极应对, 包括兴建水利工程、耕作技术防旱以及引进和种植抗旱作物等, 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灾情所带来的危害。

清代山西旱灾严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气候变冷, 气候学家认为, 地球表面的平均温度如果下降3℃, 大气中的水分将减少20%而导致严重旱灾。据杨怀仁研究[19], 自公元2000年以来, 我国历史上的气温变化可划分为四个温暖期和四个寒冷期, 其中14-19世纪末, 是一次世界性寒冷时期, 即所谓小冰期, 具体到清代山西地区, 有许多记载描述了气候转寒的这一现象, 另外有学者研究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年平均气温每下降1℃, 粮食单位产量就会比常年下降10℃, [20]这样也会加剧旱灾的程度。另外山西地处内陆, 为典型的大陆季节气候, 省内山脉众多, 由于海洋影响减少致使全省降水总量小, 一般不能满足农作物需水的要求并且降水在时间上分布很不均匀, 年际变化大, 年内分配不均, 春季多风少雨, 夏季雨量集中, 有高强度暴雨, 加上山西高温低湿、旱风强、蒸发大, 因而常常出现旱情。

摘要:文章采用以县为单位的灾害统计方法和旱灾等级划分标准, 对清代 (1644-1911) 268年山西旱灾史料进行搜集、整理和量化, 从时间和空间两个方面分析清代山西旱灾分布特征, 结果表明:清代山西平均1-2年即发生一次旱灾, 清代前期和后期为旱灾高发期, 中期旱灾发生频次较低;清代山西旱灾主要发生在夏季;从地域分布上看, 清代山西受灾范围广, 受灾县数占山西总县数的98%, 主要分布在晋南、晋东南以及晋中和晋北部分地区。面对严重的旱情, 清代山西官民在长期的农业实践中采用各种技术措施积极应对, 包括兴建水利工程、采用防旱耕作技术以及引进和种植抗旱农作物, 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旱灾所带来的危害。

防治规律论文 篇5

1寄主植物及危害症状 (1)美洲斑潜蝇寄主广泛,危害作物多,主要以幼虫蛀食植物叶片上下表皮之间的叶肉细胞及叶柄,成虫取食和产卵孔也能造成一定的伤害.

作 者:汪颖慧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青冈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黑龙江青冈,151600 刊 名:中国农村小康科技 英文刊名:CHINESE COUNTRYSIDE WELL-OFF TECHNOLOGY 年,卷(期): “”(2) 分类号:S4 关键词: 

汉刺蛾生活规律及防治措施 篇6

1 生活史

汉刺蛾主要分布在河北省邢台县太行山区海拔500~1 200 m区域。自2008年首次在白岸乡个别村发现至今,已扩展到路罗镇、城计头乡、浆水镇、白岸乡4个乡镇,危害面积近6万hm2。汉刺蛾一年1代,以蛹在树下的石块或10 cm以上的土层内越冬。次年7月上中旬越冬蛹开始羽化为成虫,羽化盛期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羽化多从傍晚开始,夜间进行,羽化高峰期集中在夜间20时至次日3时。成虫羽化后潜伏在附近草丛上,次日经太阳照射后开始飞翔。成虫上树后3~5 d交尾产卵,7月中旬开始在叶片背面产卵,卵散生,卵期6~8 d,每头雌蛾一般产卵60~150粒。7月底8月上旬开始发现幼虫,幼虫共10龄。幼虫在树上为害期达40~50 d,为害盛期在8月下旬至9月下旬。幼虫7龄前为浅绿色,8龄后逐渐变为桔黄色,然后变为桔红色成为老熟幼虫,然后开始下树,寻找合适场所化蛹越冬。下树后7~10 d化蛹,越冬场所一般在树下的石块下或10 cm以上的疏松表土层内。一般9月中旬开始出现有老熟幼虫下树化蛹,9月下旬至10月上旬为下树化蛹高峰期,蛹期一般280~300 d。

2 危害特征

漢刺蛾以幼虫危害叶片,危害的树木仅为板栗、核桃、柞木,喜群集为害。喜食板栗、核桃树叶,幼龄时刮食叶表皮成“纱窗状”,大龄时可将整片叶吃光,为害严重时可将整株、整片树林的叶子吃光。

3 防治措施

草履蚧的发生规律及防治 篇7

1 形态特征

成虫:雌成虫无翅, 体长10mm左右, 扁平椭圆形, 背面稍隆起, 形似草鞋状, 赤竭色, 被有白色蜡粉。腹部背面有横皱褶。触角黑色, 鞭状。足粗状, 黑色。雄成虫有翅1对, 全长5~6mm, 翅展约10mm, 体紫红色。卵:椭圆形, 长约1mm, 初产时黄白色, 渐成红褐色至土黄色。卵产在灰白色筒形绵毛状卵囊里。幼 (若) 虫:与雌成虫相似, 但体小色深。雄蛹:圆筒形, 褐色, 长约5mm, 外被白色绵状物。

2 发生规律

草履蚧在华北地区1年发生1代, 以卵在土壤或树木附近的建筑物缝隙、砖石堆等处越冬, 少数以若虫越冬, 次年2月越冬卵孵化为若虫, 开始上树危害, 在嫩枝、幼芽处吸汁为害。3月中旬 (柳芽吐新芽5mm左右) 为上树盛期, 4月初为危害盛期, 雄若虫脱2次皮后老熟, 于土缝和树皮等隐蔽处分泌绵絮状蜡质茧化蛹, 5月中、下旬雄成虫羽化, 雌若虫脱3次皮羽化为成虫。雌雄交尾后, 于6月上旬雌成虫下树, 爬到墙缝等处产卵越冬。

3 防治方法

3.1 物理方法

阻止若虫上树, 缠透明胶带设置阻隔环, 并涂抹粘虫胶, 切断草履蚧上树的通道。胶带应白色透明、表面光滑, 宽度15~20cm。未缠胶带前, 在树干80cm高处, 先用土、麦糠与水和成的泥巴, 把树干裂缝抹平, 再用透明胶带缠2圈即可 (使泥环处于胶带环的中间) , 同时组织人工每天早、晚清扫若虫集中烧毁。6月上旬, 雌虫交尾后陆续下树产卵, 组织人力对树干基部、地面成虫进行除治, 一般人工防治成虫要持续20天以上。另外, 进入秋冬季树木落叶后, 立即组织清扫树叶烂草等杂物, 集中烧毁, 以消灭其中的残余虫卵。并在树盘翻土冻垡, 挖出虫卵碾碎、冻死。

3.2 化学方法

若因设置阻隔环不及时或措施不力, 造成草履蚧若虫上树, 3月20日前草履蚧若虫大都处于1龄期, 体被蜡质层少、抗药性小, 可采用化学方法防治草履蚧初龄若虫, 选用2.5%溴氰菊酯 (敌杀死) 5000倍液、90%敌百虫800倍液或50%甲胺磷1500倍液毒杀。

3.3 保护和利用天敌防治

草履蚧的天敌有黑缘红瓢虫、大红瓢虫、红点唇瓢虫等, 对草履蚧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应注意保护。

甘蓝夜蛾发生消长规律及防治技术 篇8

一、甘蓝夜蛾的发生规律

据多年的系统观察, 甘蓝夜蛾在晋中区域1年发生2~3代, 成虫期世代重叠。一代幼虫主要为害晚熟春甘蓝, 二代幼虫发生盛期正值炎夏, 发生较轻;三代幼虫主要为害秋白菜、秋甘蓝等。经系统调查发现, 甘蓝夜蛾对黑光灯有较强的趋性, 成虫喜欢在植株高而密的植株上产卵, 卵大部产于植物叶背并呈单层块状排列, 每块卵80~150粒。春季, 卵经7 d时间孵化后, 1~3龄幼虫集中叶背为害, 随着幼虫龄期增加食量大增, 5龄后幼虫进入暴食期, 幼虫呈分散型昼夜取食, 5~6龄幼虫白天多潜伏在植株中心根或土壤中, 夜晚取食, 并排出大量虫粪便, 使叶球污染, 引起腐烂。

二、甘蓝夜蛾的发生特点

1. 虫量逐年增加

成虫发生数量近年来呈明显上升趋势, 据系统调查, 2006年—2010年甘蓝夜蛾主害一代成虫诱集数量分别为66头、29头、17头、14头、194头;主害三代成虫数量分别为55头、39头、23头、117头、156头, 成虫发生量呈现上升趋势。

2. 产卵有选择性

甘蓝夜蛾成虫喜欢在高大植株的叶背面上产卵, 早春喜欢将卵产在越冬菠菜和灰菜上。

3. 幼虫呈群聚为害

孵化后的1~3龄幼虫基本在同一植株上为害, 进入4~6龄后才在2~3 m内附近植株为害, 幼虫迁移扩散范围相对较窄。

4. 蔬菜品种不同危害有明显差异

据调查, 甘蓝、白菜、花椰菜虫株率在7%~15%之间, 油菜、萝卜、番茄、瓜类虫株率在1%~1.5%之间。

三、发生原因分析

1. 气象因素

经观察, 成虫发生早晚与4月份的气温有直接关联, 2006年、2007年和2009年三年的4月份平均气温在14℃以上, 成虫始见分别为4月8日、4月11日和4月8日;2008年和2010年4月份平均气温为11℃~13℃, 成虫始见期为4月22日和5月2日, 证实4月份平均气温每降低1℃~2℃, 成虫始见期就会推迟10 d左右。成虫始见越早则在本区域甘蓝田危害越轻, 反之危害较重。

2. 作物布局

幼虫发生为害程度与蔬菜布局和连作有密切关系, 甘蓝的种植区域大, 危害就重;连作老菜区比新菜区发生重。

3. 生态原因

良好的植被和生态环境是造成甘蓝夜蛾重发的主要原因。近年来蔬菜种类增加, 新品种的引进, 特别是大量引进莴苣、花椰菜、茼蒿、空心菜等, 给成虫产卵形成了良好的生态环境, 造成甘蓝夜蛾发生危害呈上升趋势。

四、防治措施

1. 诱杀成虫

根据甘蓝夜蛾具有较强趋光性的特点, 在成虫发生始期选择连片种植的区域用黑光灯或糖醋盆诱杀甘蓝夜蛾成虫, 可有效减少田间卵量和虫量, 减轻大田的化学防治压力。

2. 强化农业防治手段

(1) 合理安排甘蓝种植区域

从作物布局上尽量避免十字花科蔬菜的连片连年连作, 秋耕可消灭部分虫蛹, 减少越冬基数。

(2) 人工摘卵

甘蓝夜蛾产卵高峰期, 采用人工直接摘除卵片, 集中处理。

(3) 清洁田园

结合农田管理早春及时清除地边杂草, 尤其是灰菜, 可减少甘蓝夜蛾的孽生场所。甘蓝采收期及时清除田间甘蓝的残株菜叶, 有效控制下一代虫源。

3. 生物防治

在甘蓝夜蛾发生初期, 特别是春季从5月中旬甘蓝夜蛾产卵期, 人工释放赤眼蜂进行大面积防治, 对卵的寄生率可达50%以上;在卵孵化盛期可采用阿维菌素1.8%乳油或高效氯氰菊酯4.5%乳油1 500倍液喷雾;也可采用苏云金杆菌制剂、杀螟杆菌或青虫菌粉500兑对水喷洒, 平均气温20℃以上喷雾防治效果较好。

4. 化学防治

犬细小病毒病的防治规律 篇9

1 发病规律

1.1 体温检查

共检查犬490只,其中体温正常者368只(占75%);体温升高者78只(占16%);体温低于正常者44只(占9%)。一般早期病例体温升高,中期体温正常,后期体温下降。

1.2 血常规(白细胞总数)检查

共检查犬363只,其中正常者51只(占14%);升高者26只 (占7%) ;低于正常者286只 (占79%) 。临床分析,单独细小病毒病例,早期白细胞正常;混合细菌感染者,白细胞增多;中后期合并犬瘟热混合感染者,白细胞低于正常;晚期濒死犬白细胞低于2000个/ml。

1.3 细小病毒与犬瘟热病毒、肠道寄生虫、细菌混合感染检查

共检查犬490只,其中细小病毒单独感染373例 (占76%) ;细小病毒合并犬瘟热45例 (占9%) ;细小病毒合并肠道寄生虫20例 (占4%) ;细小病毒合并细菌感染52例 (占11%) 。

1.4 发病年龄

共检查犬490只, 其中2~6月龄犬347只(占68%);7~12月龄犬98只(占20%);12月龄以上犬55只(占12%)。可以看出,2~6月龄犬是细小病毒易感犬。1.5犬细小病毒预防注射与发病情况共检查犬490只,其中未实施预防注射发病犬377只(占77%),实施预防注射发病犬113只(占23%)。可以看出,未预防注射犬是细小病毒易感犬,但是免疫注射效果也不太理想。

2 防治

2.1 及时隔离饲养

发现本病应立即进行隔离饲养,防止病犬和病犬饲养人员与健康犬接触,对犬舍及场地用2%火碱水或10%~20%漂白粉等反复消毒。

2.2 免疫

目前犬细小病毒病单苗少见,常同其他病毒性传染病疫苗联合在一起使用,所以该病的免疫程序同犬瘟热疫苗。

2.3 治疗

根据近500例的治疗经验,在临床诊治中应采取以下治疗措施:

(1)在犬感染细小病毒病早期应使用犬细小病毒高免血清进行治疗,效果较好。

(2)对症治疗止吐:止吐药首选爱茂尔进行肌注(胃肠道有出血者忌用胃复安)。此举有助于减少体液流失,减轻患畜痛苦,以及维持肠道营养。止泻:鞣酸蛋白、施密达都有止泻作用,适宜口服给药;用施密达深部灌肠作用效果也较好。止血:可联合使用VK3、VK1进行肌肉注射或静滴止血敏都有较好的疗效。

玉屏县粘虫发生规律及防治对策 篇10

近年来, 玉米粘虫在玉屏县局部地区暴发成灾, 笔者经过2013至2015三年调查掌握了发生规律, 并提出防治对策供广大农户参考。

一、发生规律

粘虫属鳞翅目, 夜蛾科, 幼虫也叫行军虫、剃枝虫、夜盗虫、五色虫等。在玉屏县不能越冬, 成虫于5月下旬至6月上旬随气流从广西、海南一带长途迁入, 降于玉米或禾本科杂草上产卵, 6月中旬, 幼虫集中在杂草或抽雄玉米上为害, 6月下旬至7月上旬, 幼虫进入暴食期, 此时将玉米或杂草吃成光秆, 只剩下茎秆和叶脉, 吃光一片后, 成群结队转移到邻近的地里为害。三龄后的幼虫有假死性, 受惊动迅速蜷缩坠地。晴天白天潜伏在根处土缝中, 傍晚后或阴天爬到植株上为害, 老熟幼虫入土化蛹, 8月上中旬发蛾, 迁出本县。

二、为害特点

成虫长途迁入后, 经取食花蜜, 补充营养, 产卵于枯叶内或嫩叶皱缝间, 使叶片成纵卷, 每块卵30~120粒, 初孵幼虫走如只蠖, 有群居性, 三龄后, 进入暴食期。2013年6月26日, 在亚鱼沙子坳, 田坪长岭调查, 平均百株虫量2612头, 单株最高72头, 玉米及杂草叶片全部吃光, 全县1200亩减产, 105亩绝收, 2014年7月2日在田坪镇长冲垄, 朱家场镇兴隆调查, 平均百株量2050, 单株最高虫量50头, 全县1000余亩减产, 60亩绝收。2015年6月25日, 田坪镇的长岭村发生面积500亩, 由于防治及时, 没有造成损失。

三、防治对策

1. 消灭成虫

利用成虫产卵前需要补充营养和现有趋化性的特点, 在5月下旬成虫迁入期, 在田间安装太阳能杀虫灯诱杀成虫 (一盏灯控制面积60亩) 。傍晚在田间通风处, 放置装有糖醋液的盆诱杀成虫。诱剂配方:红糖一份, 白醋4份, 水3份, 白酒一份, 90%晶体敌百虫一份 (加0.1份蜂蜜效果更好) 。盆放置在离地面1.5米处, 隔500米放一盆。

2. 消灭虫卵

利用成虫产卵有趋枯性, 在5月下旬成虫迁入期, 每亩放草把或玉米枯秆20个左右, 分别插于田间, 略高于玉米植株, 3~4天换一次, 并集中烧掉。

3. 消灭幼虫

牧草盲蝽的为害规律及防治技术 篇11

1 为害特点

牧草盲蝽以若虫和成虫刺吸香梨树的幼芽、嫩叶、花蕾及幼果的汁液。被害叶芽先呈现失绿斑点,随着叶片的伸展,小点逐渐变为不规则的孔洞,俗称“破叶病”、“破天窗”。花蕾受害后,分泌大量蜜露,停止发育,枯死脱落,重者其花几乎全部脱落。幼果受害后,重者脱落,轻者出现黑色坏死斑,造成果实畸形,严重影响产量和商品质量。

2 发生规律

牧草盲蝽在北疆1年发生3代,以成虫在杂草残体和树皮裂缝中越冬。翌年3-4月,日平均气温10 ℃以上,相对湿度达70%左右时,越冬成虫出蛰活动,先在田埂杂草上取食;待香梨花芽开始萌发,花序分离期开始为害,从4月上旬一直为害到5月中下旬;5月下旬后迁入棉田不再危害香梨;9月下旬后成虫潜入杂草、枯枝落叶及土缝内越冬。天敌主要有卵寄生蜂、捕食性蜘蛛、姬猎蝽、花蝽等。

3 防治措施

3.1 清洁果园,减少虫源 香梨树落叶后,于入冬前清扫落叶、烂果、杂草并深埋,树干涂白或涂石硫合剂药渣;春节过后把主干、主枝上翘皮彻底刮除,集中销毁;开花前后,清除树冠下杂草,破坏越冬成虫产卵场所,减少虫口数量。

3.2 合理间作,减轻危害 要避免香梨园中间作棉花、苜蓿、蔬菜等,减少不同寄主间交叉为害。

3.3 抓关键时期药剂防治 4月初花蕾期至5月上旬幼果期是防治牧草盲蝽成虫及若虫的关键时期。具体方法有:萌芽后开花前喷3~5 °Be石硫合剂,尤其是果园周边林带、沟渠、杂草、田埂上都要喷施到位,消灭虫源。春季在花芽分离期的4月初,及时进行药剂防治。对危害较重的果园于落花后(巴州地区一般在4月25日左右)再进行1次防治。药剂可选用4.5%的高效氯氰菊酯乳油2 500~3 000倍液、10%的吡虫啉1 500~2 000倍液、20%啶虫脒乳油2 000~2 500倍液、0.3%印楝素800~1 000倍液;3%除虫菊素乳油800~1 200倍液等。

喷药时间要选择清晨至12时以前或下午18时以后。由于牧草椿象白天一般在树下杂草及行间作物上潜伏,夜晚上树为害,因此,喷药要着重树干、地上杂草及行间作物,做到树上树下全部喷洒,细致周到。

另外,牧草盲蝽的成虫具有较强的飞行扩散能力,如果仅仅是局部防治,对区域性种群控制影响较小,因此防治应大面积同步进行,统防统治,才能达到最佳防效。

高山茶园杂草发生规律与防治对策 篇12

关键词:高山茶园,杂草,发生规律,防治对策

高山茶园有着独特的生态条件,制作成茶香气和滋味显著深受消费者的青睐,然而,高山茶园大多位于海拔600m以上的地方,远离村舍,管理不便,很多茶园耕作粗放或少耕,杂草为害相当严重,根据近几年的调查,高山茶园地势较高、土壤贫瘠的禾本科杂草较多;地势较低,土壤湿度较大,荫蔽度大,阔叶草发生较多;春季雨水多,阔叶草相对多,以荠菜、紫花草丁、繁缕等为主;秋季禾本科杂草较多。以狗牙根、牛筋草、狗尾草、马唐等和菊科鬼针草、艾蒿、苍耳、马唐、白茅、鸡眼草为主、总的来看杂草以禾本科和菊科等最为常见,还有石竹科、蓼科、莎草科、玄参科、马齿苋科、十字花科的杂草种类。新垦茶园以狗牙根、辣蓼为主;幼龄茶园春季主要是菵草、一年蓬、荠菜、小飞蓬、猪殃殃;秋季主要是马唐、牛筋草、虮子草、旱稗、一年蓬、碎米莎草、铁苋菜、马齿苋等。投产茶园主要是马唐、狗尾草、蟋蟀草等大量滋生。春季一年蓬、菵草、猪殃殃、婆婆纳、繁缕、簇生卷耳为主;秋季马唐、牛筋草、一年蓬、小旱稗、铁苋菜、小飞蓬、爵床等为主;其中发生最为普遍和为害最严重的种类有马唐、狗尾草、狗牙根、辣蓼、白茅等几种,在比较潮湿的地段,则以香附子、酢桨草等为主;衰老茶园一些瓜蒌、海金砂等攀缠性杂草数量增多。这些杂草与茶园争光、争肥、争水,严重影响茶叶品质和产量,甚至形成草欺茶的局面,成为当地限制茶叶高产优质的主要障碍。根据杂草种类特点,除通过人工清除外,可通过铺草覆盖来抑制杂草生长,还可选用化学除草剂,只要药剂对路和处理方式合适,除草效果良好。

1 杂草种类:根据其生长和危害季节差异,可分为春季和夏秋季杂草两大类。

1.1春季杂草:马唐、狗牙根、菵草、雀稗、白茅、狗尾草、芦苇、芒草、辣蓼、香附子、络石藤、葎草、菝葜、黄栀、象草、防己、野古草、荠菜、碎米荠、看麦娘、日本看麦娘、棒头草、硬草、田紫草、一年蓬、猪殃殃、婆婆纳、波斯婆婆纳、直立婆婆纳、繁缕、牛繁缕、簇生卷耳;雀舌草、野燕麦、早熟禾、节节麦、卷耳、藜、小藜、漆姑草、紫花地丁、旱莲草、附地菜、蛇莓、宝盖草、酢浆草、半枝莲、千金子毛莨、车前、马蹄金、蒲公英、龙芽草、饭包草、田旋花、小旋花、野西瓜、小蓟、大刺儿菜、牛筋草、泽漆、空心莲子菜、播娘蒿、鱼腥草、金钱薄荷、黄鹌菜、小飞蓬、野甘草、凹头苋、刺苋、反枝苋、苣荬菜、青蒿、积雪草、黄花蒿、茵陈蒿、艾、苍耳、白花蛇舌草、多头莴苣、黄鹌菜、鼠曲草、芦蒿、四生臂形草、冬寒菜、草龙、水龙、驴耳草、鳢肠、苣荬菜、泥湖菜、青蒿、野塘蒿、野菊、鸡儿肠、艾蒿、鹅观草、双穗雀稗、千金藤野芝麻佛 座、草石蚕、夏枯草、藿香蓟、天名精、益母草、通泉草、沙氏鹿茸草、瘦风轮、光风轮菜、何首乌 、大巢菜、小巢菜、羊蹄、犁头草、狼把草、附地菜、遏蓝菜、独行菜、扬子毛茛、白花败酱、黄花龙芽、一点红、马兰、马鞭草、聚花过路黄、珠芽景天、阔叶麦冬、半边莲、毛车前、离子草、苘麻、紫花酢浆草、红花酢浆草、米瓦罐、乌敛莓、野老鹳草、元宝草、犁头草、千屈菜、节节草、大青、蛇莓、蛇含、白英、莎草、水蜈蚣、豨莶、黄独、山蒜、马齿苋、乌蔹莓、野茼蒿、鹅不食、问荆、茜草、萹蓄、臭荠、瓶尔小草鸡矢藤、水花生、牛膝 、土人参、垂穗苔、天蓝苜蓿、牵牛花、酸模叶蓼、香薷、野荞麦、天胡荽、翻白草等。

1.2夏秋季杂草:香附子、白茅、狗牙根、鸭跖草、莲子草、马唐、牛筋草。厥类(凤尾蕨;鸟巢蕨;蜈蚣草等)、扛板归、野葛、马齿苋、画眉草、狼尾草、虎尾草、一年蓬、小飞莲、一点红、一支黄花、苍耳、鬼针草、金钱薄荷、萹蓄、荆三棱、扛板归、裂叶牵牛、大马蓼、遏蓝菜、海金沙、铜锤草、黄毛耳草、石荠宁、虮子草、叶下珠、乌蔹莓、地锦、鸡眼草、铁苋菜、艾蒿、紫苏、桃金娘、苦蘵、土银花、土三七、野薄荷、马鞭草、星宿菜、爵床、旱稗、乌饭树、牛筋草、酢浆草、碎米莎草、爵床、木防已、飞扬草、毛鸡矢藤、斑地锦、水花生、反枝苋、田旋花、藜、胜红蓟、莲子草、铁苋草、龙芽草、千金子、莲子草、空心莲子草、马蓝、刘寄奴、碎米莎草、千里光、忍冬、山银花、牛膝、牛托鼻、鸭跖草、火炭母、鸡骨草、辣蓼、崩大碗、胜红蓟、蟛蜞菊、三叶鬼针草、野苦荬、刺笕、繁缕、龙葵、少花龙葵、青箱、艾、铺地黍、鱼腥草、两耳草、野生竹子等。

2 防治对策

茶园杂草与茶树争水、争肥、争阳光,还可能成为一些病虫害提供中间寄主和越冬场所,茶叶主要害虫小绿叶蝉、黑刺粉虱、茶尺蠖、螨类等均可在杂草中潜伏。若不及时清除杂草,容易导致害虫发生与蔓延。小绿叶蝉常在看麦娘、马唐等杂草上藏匿繁殖,由于杂草丛生,导致杂草病虫同时为害茶树,给茶叶生产造成很大损失,因此,茶园除草是保护茶树实现茶叶高产优质的重要环节。2.1农业防除:人工除草、成本较高,但效果好,要及时耕除。特别是白茅、蕨、象草、防己、葛等深根恶性害草需锄头挖除;高山新垦茶园,要结合耕垦,将地表的林木植被或农作物秸秆进行垄面覆盖,也可进行外沿半覆盖,做到园内水能排出、泥不外流 ,,可防止水土流失,保温、保墒,增加土壤有机质,促进茶树生长,抑制杂草的作用。成年茶园可种植相关草类或豆科绿肥作物进行覆盖,在行间覆盖山芼、野生杂草、作物秸秆、茶树修剪的枝叶等,铺放厚度以10㎝为宜,抑制杂草生长,每年结合冬季茶园管理,将覆盖物翻耕入土,可以起培肥地力的作用。

2.2化学除草 :不同茶园耕作方式、季节、土壤及环境条件等因素不同,杂草的种类、群落组合、分布、消长特点及危害程度等均不一样,采用化学除草方式上要分别对待,严格控制使用浓度,一般未经试验不宜改变药液浓度,杂草每年有3次生长高峰,即是4月中旬至5月中旬的春茶季节;6月上旬至7月中旬的梅雨季节;8月中旬至9月的秋季茶季节,3次高峰中以秋草为最,因此应掌握当地每次杂草发生时间,在杂草旺发前进行防治,既要达到防除效果,又要保证茶苗安全。

2.2.1春季茎叶喷雾处理:移栽茶苗成活后,先锄去地面上的杂草,然后667㎡用20% 乙草胺乳油100-120ml兑50㎏均匀喷洒在裸露的土壤表面,能有效防除茶园多种杂草;在禾本科杂草3-5叶期,667㎡用10.8% 高效盖草能乳油25-30ml,以低压喷雾器定向喷雾杂草茎叶,以免药雾飘移到茶苗上,为扩大杀草谱,可与草甘磷混用。4-5月杂草长至5-6片叶,高度10-15㎝尚未开花结籽前进行施药,667㎡用20% 克无踪200ml或41%农达150-200ml或30%飞达可湿性粉剂150-200g,或选克芜踪、草胺磷除草剂兑水50㎏,均匀喷洒在杂草的茎叶上,防除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

2.2.2夏季土壤封闭处理 :6月中旬至7月中下旬是杂草的发生高峰期。667㎡用50%乙草胺乳油100-150ml和40%阿特拉津胶悬剂150-200ml兑水50㎏,均匀地喷洒在茶园的土壤表面防除一年生杂草。

2.2.3秋季茎叶喷雾处理:9月中下旬,667㎡用12.5%盖草能乳油40-60ml兑水45-50㎏,均匀喷洒在杂草的茎叶上,防除一年生和多年生杂草。

3 注意事项

上一篇:C/S三层架构下一篇:教学体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