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方法论文

2024-10-16

防治方法论文(共12篇)

防治方法论文 篇1

美国白蛾又名秋幕毛虫, 为白色中型蛾, 是一种国际性检疫对象, 在辽宁全省都严重发生。一年发生2~3代, 以蛹越冬。成虫雌蛾翅展36~45毫米, 体长12.5~14.5毫米;雄蛾翅展30~36毫米, 体长10.5~13毫米。越冬蛹平均长度12.84毫米, 平均直径4.91毫米, 平均蛹重0.15克。成虫第一代大多数前翅带有褐色斑点。美国白蛾适应范围广, 繁殖力极强。沈阳市处于美国白蛾疫区, 虽然每年及时进行扑灭, 没有成灾, 但是由于气候因素影响, 第二年还会发生。从2004年在沈阳市铁西区发现至今, 已覆盖整个沈阳市, 而且不断出现新的疫情, 发生面积明显扩大, 危害程度不断加剧, 并呈现出蔓延态势。因此, 防治美国白蛾迫在眉睫。

一、美国白蛾发生情况

4月末至5月上旬越冬代成虫集中羽化并产卵, 第一代美国白蛾幼虫于5月末至7月中旬集中为害。二代成虫始见日7月12日, 盛发期7月24~28日, 末期9月27~30日。初孵幼虫群集于叶背, 吐丝缀叶结网, 只取食叶肉, 仅留叶脉呈网膜状枯黄;3龄后取食全叶。9月中旬老熟幼虫陆续下树寻找隐蔽场所化蛹越冬。越冬代死亡率很高, 越夏代死亡率低, 故第二代易形成灾害。幼虫期从5月底至10月一直能危害树体, 所食树种为阔叶树, 具有暴食性, 经常将整树叶片吃光, 造成部分枝条甚至整株死亡。

二、防治方法

1. 物理方法

(1) 剪除网幕。在美国白蛾2~3龄期人工剪除网幕, 烧毁或深埋, 散落在地的幼虫立即杀死。 (2) 灯光诱杀。一般每隔30~50米设一盏黑光灯, 可消灭一部分成虫降低虫口密度, 还可准确掌握成虫出现峰期, 以推测各龄期出现时间, 为调查和防治做好准备。

2. 化学防治

(1) 25%灭幼脲3号胶悬剂。在2龄前幼虫期施用效果最好, 虫龄越大, 防效越差。施药3~5天后表现药效, 7天左右出现死亡高峰。在害虫卵孵化盛期和低龄幼虫期, 喷施25%灭幼脲3号胶悬剂2000~3000倍, 不但杀虫效果良好, 而且可显著增强树木的抗逆性, 使其生长良好。 (2) 3%高渗苯氧威。防治美国白蛾效果较好, 在室内药效实验中, 稀释3000~5500倍效果均非常理想, 48小时后3000~4500倍4个浓度的实验死亡率均能达到100%, 72小时后5000倍液死亡率同样达到100%, 且5500倍液死亡率也能达到92.8%。在室外防治实验中, 用5000倍液药48小时后平均死亡率达到87.74%, 72小时后平均死亡率达99.86%。试验结果可看出, 选用3%高渗苯氧威5000倍液防治美国白蛾具有防效高和用药少的双重优势, 是高效、低毒、绿色无公害、环保型的理想新药。 (3) 其他防治。网幕期幼虫的其他防治可在3龄后 (破网) 时, 用1.2%烟参碱乳油1000倍液、5%桉油精水剂1500倍液等防治, 亦可用敌杀死、速灭杀丁等。

3. 生物防治

(1) 阿维菌素乳油。一种超高性杀虫杀螨剂农药, 防治美国白蛾1~3龄幼虫的最佳体积浓度为1∶12000, 4~5龄幼虫为1∶8000, 最佳体积浓度下的杀虫效果为97.7%。可在生产防治中大面积推广和应用。使用阿维菌素防治美国白蛾的效果与虫龄有关, 最佳防治时期为1~3龄幼虫期, 其杀虫效果优于苏云金杆菌, 成本却低于苏云杆菌, 是防治美国白蛾的经济而高效的生物制剂。 (2) 周氏啮小蜂。生物防治美国白蛾的重要天敌。放蜂次数按照每代美国白蛾放蜂2次, 共放蜂4次。放蜂地区周氏啮小蜂最高寄生率88.02%, 由于禁止使用农药, 使美国白蛾的其他天敌得到很好保护, 天敌种群数量显著增加, 白蛾周氏啮小蜂寄生率最高达到96.28%, 平均92.3%。经过两代4次放蜂, 使美国白蛾有虫株率达0.1%以下, 达到有虫不成灾, 持续防治的目的。 (3) 其他寄生性天敌。白蛾孤独茧蜂和白蛾聚集茧蜂两种茧蜂是美国白蛾幼虫期专性寄生蜂, 成虫平均体长2厘米, 翅展4.2毫米, 触角长2厘米, 体黑色, 寿命2~3天。美国白蛾幼虫被寄生后, 虫体基本不再发育, 等茧蜂出体后, 行动迟缓, 逐渐僵死。舞毒蛾黑瘤姬蜂, 成虫体长9~18毫米, 黑色, 触角鞭节红褐色, 此蜂是美国白蛾老熟幼虫至蛹期寄生蜂, 还能寄生30多种害虫, 单寄生, 1年多代。夏天1代需30多天, 成虫寿命长达半月以上。雌、雄比约5∶1。成虫多在林内低空飞翔, 易于网捕, 放在笼内不交配, 更不产卵, 目前很难人工繁殖。 (4) 性信息素。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森林化学生态组对我国美国白蛾种群雌蛾性腺提取物分析结果显示, 以下4种长链化合物 (9Z, 12Z) -十八碳二烯醛、 (9Z, 12Z, 15Z) -十八碳三烯醛、 (3Z, 6Z, 9S, 10R) -9, 10-环氧-3, 6-二十一碳二烯、 (3Z, 6Z, 9S, 10R) -9, 10-环氧-1, 3, 6-二十一碳三烯被确定为中国美国白蛾性信息素组分, 由上述组分的四元混合物, 按照腺体中的比例配制的性诱芯, 显示出对美国白蛾雄蛾良好的诱捕活性, 能够有效监测美国白蛾的发生发展动态。

防治方法论文 篇2

黄瓜的这种急性萎缩病,是一种生理性病害,其形成原因,一是持续阴雨或雪后陡晴,导致迅速萎蔫死苗;二是黄瓜进入开花结瓜期,晴天高温,放风量大,叶面蒸腾快,部分发根不良的植株开始萎缩,严重失水的则整株凋枯。寒风吹袭造成萎蔫死苗;三是施肥浓度过大,特别是化肥靠近黄瓜的根颈部施用,极易灼伤死苗。

为了预防黄瓜急性萎缩症,应采取以下措施:因苗因时浇水。一是少浇定植水;二是酌浇返苗水,气温低、土壤湿度大、遇上连阴雨天气,少浇或不浇返苗水;三是进入结瓜盛期,结合追肥,以水带肥,每10天左右浇施一次,严防一次施肥过量灼伤瓜苗;四是宜在晴天中午浇水,忌早晨及傍晚浇水;五是阴雨天不宜全棚内灌水。在连续阴雨天气后要采取拉花帘的方式,严禁一次全部拉开。

读者介绍的防治方法 篇3

1海豹油治烧伤

海豹的皮下脂肪很发达,它的储肪经过提炼以后成为一种半透明黄亮的液体,这种动物性的油脂不仅是一种高级的精密仪器润滑油,而且是治疗局部烧伤的良好外用药。其用法是:将提炼出来的海豹油直接涂在烧伤部位的表面,每日涂4~6次,使伤面保持薄薄一层:的海豹油脂。一般7~10天可愈。十多年来已治疗过水火烧伤百余病人。

2梅花鹿“鹿盘”

治疗乳腺炎

雄性梅花鹿一年可锯鹿茸1~2次,留下的角基部叫“鹿盘”,这种鹿盘每年春天都要自行脱落,然后再长出新的鹿茸。鹿柱是一种骨质化的鹿角,没有多大用处,可是医学上治疗妇女乳腺炎非常有效果。用法是将鹿盘10~20克磨成细粉末,加面粉2~4克混合在一起,再用陈醋调成糊状,涂于乳房患处,每三天换药一次,严重病例可同时内服鹿盘粉10克。

3老虎尿治风湿性瘫痪病

我动物园老虎房每年冬天摆满要老虎尿的瓶子,这是好多风湿瘫痪病人在医院治疗不愈的情况下来要老虎尿的。用法是将老虎小便经过过滤、煮沸,消毒之后再服,配方以0.5公斤老虎尿加1公斤白酒或者加1公斤红糖,每天内服1~2两,也可用老虎尿涂在患部。多年来根据了解,对风寒性瘫痪病人确有良好的效果。

南京市玄武湖动物园 徐麟木

(按:据玄武湖动物园来函称:鹿盘、海豹油及老虎尿是动物园常有之物,如病人确有需要,请试与本地区动物园联系;如向该园提出,他们将尽力协助解决。)

治疗肾炎验方

笔者患急性肾小球肾炎住院时,根据病友的介绍服用验方,两次就痊愈了,至今未复发。我母亲75岁时患了急性肾炎,可母亲既米住院,服此验方两次也痊愈了。

有位李师傅患急性肾炎,住院无床,求用我服过的验方,只用两次,去医院化验发现已愈,医生很惊讶。

有位女售货员患肾盂肾炎住院三个月,疗效不佳,要求出院,服用此验方两次痊愈上班工作了。

这验方是:绿豆,蜂蜜各250克(小儿酌减>。先将绿豆放容器内(饭盒为宜),加水适量蒸熟,温度可口时,边拌入蜂蜜边吃(不要把蜂蜜一次全拌入),早起空腹当饭吃,吃饱;一次吃不完,隔会再吃。吃完后,约隔1~2小时到浴池坐入热水中出汗,2~8天后再服第二次。

注意:1.要坐入热水中出汗,不要盖被取汗。2.绿豆一定要蒸熟,不得煮熟。3.出汗时一定要有人陪护,防止出汗多休克,浴后可补充。温开水,当心感冒。4.服用两次无好转者停用。5.此验方无副作用,无禁忌。

湖北远安107号信箱办公室木林

豆腐可治鸡眼

我儿子13岁,脚上长了四处鸡眼。其中在大脚趾和二脚趾对着的两面长了多个小的,去年孩子和我讲时,我想是疙瘩,对孩子说,过段时间会好的。结果三拖两拖将近一年,孩子走路发生困难,我才着了急,连续给他贴了六盒鸡眼膏也没好。有一天我遇到孙嫂,说起这’事,她告诉我,晚上洗完脚后把豆腐割1~2厘米厚,贴予患处,用塑料布包好,次日早晨拿掉豆腐,清理患处;第二天再贴一次就能好,不掉落的也“气”回去了。我回家照她说的一试,果然好了,那么深的根全消失了。我和儿子都乐了。想起孙嫂说的她以前手上长了鸡眼愁着干不了活,是用这方法治好的,所以逢人便训:她让我也多和别人讲,为鸡眼患者解除病痛。为了却大嫂心事,借贵刊一角告知患者。

吉林省圈门市石砚造纸厂科研所李淑娥

我治好了过敏性鼻炎

我从一九七四年起就患了过敏性鼻炎,求医不下二十人,还上过几家大医院。在用药上,外滴、内服、封闭等什么法子都用过,但只能治标,不能治本。由于鼻炎复发无常,还导致了副鼻窦炎,严重时脸部发肿而不能工作,迫使我先后两次住院治疗。这十年中,我为此病而深感苦恼。

去年元月份,一位医生告诉我:“在麻黄索滴鼻剂里加一点醋酸氢化可的松注射液,坚持滴一段时间看看”。我抱着试试的心理,在10毫升的麻黄素滴鼻剂里加进1.5毫升醋酸氢化可的松注射液,(一般医药商店均有出售),每日滴鼻3~4次,不到一周时间,一管药水还没用完,我的病却奇迹般地痊愈了。至今已有十个多月了都没有复发过。这真是:过敏性鼻炎患十年,今用验方一周愈。现借《祝您健康》一小角,祝愿同病病友早康复。

植食性瓢虫防治方法 篇4

捕杀成虫 5月中下旬是越冬成虫开始活动的时期, 可在成虫发生期间利用其有假死性的习性, 进行药水盆捕杀, 此方法中午进行效果较好。

人工摘除卵块 植食性瓢虫的卵一般在植物叶背集中, 呈块状且颜色鲜艳, 每块数十粒, 及时进行人工摘除可以减轻后期防治的压力。

药剂防治 在幼虫孵化期或低龄虫幼虫期抓住时机适时用药, 防治效果较好, 主要的农药防治方法有: (1) 采用21%灭杀毙, 1∶3 000倍液喷洒; (2) 采用20%氰戊菊酯, 1∶3 000倍液喷洒; (3) 采用2.5%溴氰菊酯, 1∶3 000倍液喷洒。

扶桑常见虫害及防治方法 篇5

主要危害叶片背面。

防治方法:发现之后全株用大水进行全面冲洗,之后再喷施螨类专杀药剂,如螨净、克螨等;

白粉虱

主要寄生于叶背,刺入叶肉吸食其汁液,会造成叶片卷曲、退绿发黄,甚至干枯脱落。

防治方法:用25%的扑虱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至2000倍液喷雾,视虫情15天后再喷药一次,或用10%的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喷杀,只要将其成虫和幼虫杀死,随着以后增加通风见光,反复喷水淋水,其上脏兮兮的霉层也将很快退去。家庭栽培条件下,在其成虫乱飞时,可试用灭蚊净喷洒,再用湿布轻轻抹去其上的霉层,加强水肥管理,植株可很快恢复生机。

介壳虫

主要危害茎干、叶柄等处,大小、颜色不同,形状上有圆形、椭圆形等。

防治方法:可用牙刷刷除或抹布擦拭干净,也可喷施洗衣粉、风油精,或喷施杀扑磷等农药进行防治。

根结线虫病

猪疫病的防治方法 篇6

关键词:猪;疫病;防治

中图分类号: S858.2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3)-10-82-1

1 防疫要到位,方法要合理

防疫的具体操作要适当;用药要规范;用量不能过大或过小;免疫时间要适当;免疫程序要正确。由于猪从出生到出栏进入食品市场,需要经过很多的免疫程序来提高其对疫病的抵抗能力。因而,要按照免疫程序进行严格接种。通过免疫接种,使猪舍获得特异性抵抗力,预防疫病的发生。

根据免疫接种的时机不同,免疫接种可分为预防接种、紧急接种和临时接种。预防接种是在经常发生某类传染病的地区,或有某类传染病潜在的地区,或受到临近地区某类传染病威胁的地区。为了预防这类传染病发生和流行,平时有计划地给健康猪进行的免疫接种;紧急接种是在发生传染病时,为了迅速控制和扑灭传染病的流行而对疫区和受威胁区尚未发病的猪进行的免疫接种。临时接种是在引进和运出生猪时,为了避免运输途中或到达目的地后发生传染病而进行的预防免疫接种,应根据运输途中和目的地传染病流行情况进行免疫接种。

2 猪几种主要疫病的免疫接种

2.1 猪口蹄疫免疫接种

免疫程序是初免28~35日龄仔猪,免疫剂量是成年猪的一半;二免间隔一个月进行一次强化免疫。加强免疫,以后每隔6个月免疫一次。常用疫苗有:猪口蹄疫O型灭活疫苗(普通型)。其用于预防猪O型口蹄疫。注射后15日产生免疫力,免疫期为6个月,在猪耳根后深部肌肉注射,体重10~25kg的猪,每头2ml;体重25kg以上的猪每头3ml。猪口蹄疫O型灭活疫苗(浓缩型)。用于预防猪 O型口蹄疫,注射15日产生免疫力,免疫期为6个月,在猪耳根后深部肌肉注射,体重10~25kg的猪,每头1ml;体重25kg以上的猪每头2ml。猪口蹄疫O型灭活疫苗(进口佐剂型)。用于预防猪O型口蹄疫,注射后15日产生免疫力,免疫期为6个月。在猪耳根后深部肌肉注射。体重10~25kg的猪,每头1ml;体重25kg以上的猪,每头2ml。猪口蹄疫O型合成肽疫苗。用于预防猪O型口蹄疫,注射后15日产生免疫力,1个月产生坚强免疫力,免疫期为6个月,在猪耳根后深部肌肉注射。不论猪只大小,每头均注射1ml。

2.2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免疫接种

常用疫苗: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灭活病苗(NVDC-JXA1株)。用于预防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颈部肌肉注射,3周龄及以上仔猪每头2ml,根据当地疫病流行状况,可在首次免疫后28日加强免疫1次。母猪在配种前接种4ml,种公猪每隔6个月接种1次,每次4ml;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活疫苗(JXA1-R株)。接种后21~28日产生免疫力。免疫期为4个月。耳根后部肌肉注射。按瓶签注明头份,用生理盐水稀释。仔猪断奶前后首免,每头注射1头份,4个月后加强1次;母猪配种前免疫1次,1头份每次,接种后,个别猪可能出现过敏反应,可使用抗组胺药(肾上腺素等)治疗。

2.3 猪瘟免疫接种

免疫程序是种公猪每年春、秋季用猪瘟免化弱毒苗各免疫1次;种母猪每年春、秋以猪瘟免化弱毒苗各免疫接种一次或在母猪产前30天免疫接种1次。仔猪首免:20日龄猪瘟免化弱毒苗;或仔猪出生后未吸初乳前用猪瘟免化弱毒苗超前免疫。70日龄猪瘟免化弱毒苗强化免疫。常用疫苗:猪瘟活疫苗(组织苗)。注射此疫苗4日后,即可产生坚强的免疫力。该疫苗可肌肉或皮下注射,按瓶签注明头份加生理盐水稀释,每头注射1头份。在猪瘟没有流行的地区,断乳后无母源抗体的仔猪,注射1次即可。在猪瘟疫快威胁时,可在仔猪21~30日龄和65日龄左右时各注射一次。断奶前仔猪可注射4头份疫苗,以防母源抗体干扰。猪瘟活疫苗(细胞苗)。用于预防猪瘟,注射疫苗4日后,即可产生免疫力。断乳后无母源抗体仔猪的免疫期为1年;猪瘟、猪丹毒、猪肺疫三联活菌苗。用于预防猪瘟、猪丹毒、猪肺疫。猪瘟免疫期为1年、可肌肉注射,按瓶签标注的头份,用生理盐水或铝胶生理盐水稀释(每头份1ml稀释液),不论猪只大小,每头注射1ml。初生仔猪,体弱、有病的猪均不应注射疫苗。疫苗稀释后,应在4小时内用完。免疫前7日,后10日,均不应喂含有抗生素的饲料和使用抗菌素药物。

2.4 猪链球菌病免疫接种

用猪败血性链球菌弱毒疫苗进行免疫注射,种母猪在产前肌肉注射,种公猪每年注射两次。也可用猪链球菌多价灭活疫苗进行免疫。仔猪在35~45日龄肌肉注射。发病猪场可用猪链球菌ST171弱毒冻干苗进行首免,60日龄后进行第2次免疫。如果本病正在流行,怀孕母猪应在产前15~20天内再加强免疫1次,仔猪可提前到15日龄免疫。现主要用猪链球菌2型灭活疫苗进行免疫接种。本品用于预防由猪链球菌2型引起的猪链球菌病。肌肉注射,猪只不论大小,每头接种2ml;免疫后14日按同剂量进行第3次接种。免疫期暂定为4个月。疫苗用前要充分摇匀;开封后限4小时内用完;紧急预防应先在疫区周围使用,再到疫区使用;未用过本疫苗的地区,应先小范围试用,观察3~5天,证明确实安全后才能大量使用;体弱有病猪只不能使用该苗。

3 要加大宣传指导的力度,使养殖户认识到防治结合的预疫方针,要坚持以防为主

使养殖户认识到只有把疫病扼杀在暴发之前,才能把损失降到最低。如果为省去免疫的麻烦和经济投入,不按照免疫程序进行严格接种,省去一种或几种猪病免疫,在疫病高发期,一旦发病,不管怎么治疗都会造成一定的损失。如果出现疫病范围扩大,难以控制的现象,那就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目前,还有少数养殖户认识不到这一点,对预防疾病不积极,不主动,对专业人员的防疫工作不支持,不配合,给防疫工作造成一定的困难,难以达到防疫工作的预期效果。

鸡球虫病防治方法 篇7

球虫病发病急, 许多抗球虫药只在球虫生活史的早期加入才会表现出最佳的保护效果, 有些药必须在感染第1天使用才有效, 有的在感染2~4天使用才有效, 而这时球虫对鸡已经造成了危害。所以为了预防球虫病, 抗球虫药一般作为饲料添加剂加入。而药物治疗十分少见。

1.1 化学合成药

1.1.1 磺胺类包括磺胺喹噁啉、磺胺氯吡嗪、磺胺二甲基嘧啶、磺胺间甲氧嘧啶、磺胺二甲氧嘧啶等。主要抑制球虫的生长繁殖, 并无直接的杀虫作用。用于治疗时, 必须使用足够的剂量和连续用药, 才能有效。否则, 球虫易产生耐药性。

1.1.2 胍类仅氯苯胍一种, 对球虫裂殖体、配子体以及卵囊有作用, 峰期在生活史的第2天。作用机理是干扰蛋白质的形成, 不影响鸡对球虫免疫力的产生。但耐药性产生较快。

1.1.3 吡啶类包括克球粉 (二氯二甲基吡啶, 商品名可爱丹、克球多、氯吡啶、康乐安) 。对7种球虫均有效, 特别对柔嫩艾美尔球虫, 主要抑制球虫子孢子的发育。但该药易产生耐药性。

1.1.4 酰胺类包括球痢灵 (硝苯酰胺) 、硝氯苯酰胺和球恼死 (硝氯苯酰胺和乙酰磺胺硝苯) 。主要作用于球虫的第一代裂殖生殖, 对多种球虫有抑制作用。用药后鸡对球虫免疫力的产生没有影响, 故适用于肉鸡和蛋鸡。

1.1.5 抗硫胺素类包括氨丙啉、复方氨丙啉、强效氨丙啉、特强氨丙啉、SQ氨丙啉等。高峰作用在生活史的第3天, 主要作用于第一代裂殖体, 阻止形成裂殖子, 对有性繁殖和子孢子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柔嫩和堆型艾美尔球虫作用最好。该药不影响鸡对球虫免疫力的产生。

1.1.6 腺嘌呤类氟嘌呤 (又称氟腺嘌呤) 为新型抗球虫药, 具有广谱、高效、低毒等特点, 对柔嫩艾美尔球虫、堆型艾美尔球虫、巨型艾美尔球虫、毒害艾美尔球虫、布氏艾美尔球虫均有明显的驱杀作用。其峰期在第一代裂殖生殖, 还能抑制卵囊的孢子化。短期使用对球虫有抑制作用, 长期使用表现杀虫作用。但该药易产生耐药性, 故只能穿梭使用。

1.1.7 呋喃类痢特灵 (又名呋喃唑酮) , 具有广谱抗菌和抗球虫作用。作用机理为抑制乙酰辅酶A, 干扰球虫糖代谢。主要作用于球虫的第二代裂殖生殖, 峰期在感染后的第四天, 主要用于防治鸡柔嫩、毒害和堆型艾美尔球虫。

1.1.8 均苯脲类仅尼卡巴嗪 (又名, 尼卡布、双硝基苯脲二甲嘧啶酚) 一种。作用于生活史的第2代裂殖体, 对球虫的生活史其他阶段无效, 能完全抑制球虫的发育。不影响鸡对球虫免疫力的产生, 耐药性产生较慢, 且对鸡生长似乎有促进作用, 所以很受养鸡者欢迎。

1.2 聚醚类离子载体抗生素

1.2.1 盐霉素又称优素精、球虫粉、沙利霉素, 对未进入肠上皮细胞的子孢子有很强的杀灭作用, 对裂殖体有很强的抑制作用, 作用机理为促进水分过多的进入细胞而使其涨破。对多种球虫有效, 对巨型艾美尔球虫和布氏艾美尔球虫作用较弱, 该药药效高, 促进雏鸡生长, 提高饲料转化率。

1.2.2 莫能霉素又称牧宁霉素、莫能黑、瘤胃素、可胖、欲可胖。该药作用于球虫的子孢子、第一代裂殖子、第二代裂殖子。对柔嫩艾美尔球虫、巨型艾美尔球虫、堆型艾美尔球虫、毒害艾美尔球虫、布氏艾美尔球虫、变位艾美尔球虫均有效。

1.2.3 拉沙霉素又称拉沙洛西、球安, 作用机理和莫能霉素相似, 但具有不同的离子亲和力, 可接受二价的阳离子和一价阴离子, 对多种球虫有效, 其中对柔嫩艾美尔球虫作用最强, 对毒害艾美尔球虫和堆型艾美尔球虫作用弱些

1.2.4 马杜拉霉素商品名, 加福、抗球王, 能有效地控制6种致病性艾美尔球虫, 对其他聚醚类离子载体抗生素耐药性虫株也能有效控制, 作用机理和莫能霉素相似, 主要区别在于马杜拉霉素为单价单糖苷离子载体抗生素。

1.2.5 山度拉霉素为一种新型抗球虫药, 其抗球虫效果和盐霉素一致, 抗球虫的最佳浓度为25毫克/千克。目前我国已经注册使用。

1.3 中草药类

近些年来, 应用中草药防治鸡球虫病的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 证明中草药具有长时间应用不易产生耐药性、毒副作用小且具有促进机体生长等优点。

目前认为, 中草药抗球虫的作用, 一方面是抑制球虫的发育, 另一方面是通过调节动物机体的免疫功能, 产生非特异性免疫以增强机体抗病力, 达到消除病原体及减轻其对组织细胞的损伤, 恢复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的目的。目前常用药物有:常山、鸦胆子、仙鹤草根芽、苦楝皮、百部、冰片、雄黄、槟榔、雷丸、芜荑、贯众等。在实际组方时常配合清热燥湿类药、清热解毒类药、补气益血类药或活血止血类药等。如以青蒿、常山杀虫驱虫、清热解毒、泻下逐虫为主, 以黄连、黄柏、苦参凉血祛湿热, 以黄芪补中益气、扶正祛邪, 增加抵抗力, 以仙鹤草、地榆凉血止血、收敛解毒组方, 以达标本兼治的效果。目前中草药对球虫病的防治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2 鸡球虫病的日粮调配

对日粮营养成分的调整对预防和控制球虫病具有良好的作用。

2.1 日粮蛋白质的调配

富含蛋白质的的饲料可提高柔嫩艾美耳球虫感染鸡的死亡率, 增加堆型艾耳球虫感染鸡的卵囊产量, 而低蛋白饲料则可降低球虫的致病性;无豆饼的半纯养分日粮会显著减少鸡球虫病的死亡率及病变, 添加粗豆饼可减少鸡对所有艾美尔球虫的感染。

2.2 日粮中不饱和脂肪酸的调配

不饱和脂肪酸具有一定的抗柔嫩艾美尔球虫的能力, 最常见的有亚麻酸 (主要来源是亚麻子油) 、二十碳五烯酸 (EPA) 和二十二碳六烯酸 (DHA) (主要来源是鱼油) 。美国学者Danforth和Allen通过研究发现, 在饲料中添加2.5%~10%鱼油、10%亚麻子油或10%亚麻油与不加此添加剂的饲料相比, 在给鸡接种球虫疫苗后, 柔嫩艾美球虫急性发病鸡盲肠病变显著减轻而且保持了增重, 感染鸡盲肠显微组织学发现减少虫体侵入和发育。

另发现, 脂肪酸高含量的饲料不能保护鸡免受寄生于小肠中段的巨型艾美球虫的感染。

2.3 日粮中维生素的调配

维生素E能使柔嫩艾美球虫繁殖率降低51%。维生素E对于球虫很重要, 但鸡感染柔嫩艾美耳球虫时, 每千克饲料中添加100单位维生素E可获降低死亡率和提高增重的效果。维生素A有促进球虫病康复的作用。每千克饲料中添加17600单位维生素A饲喂感染堆型艾美耳球虫、柔嫩艾美耳球虫及毒害艾美耳球虫的鸡只, 发现对鸡生长及食欲均有类似的促进效果。

2.4 日粮中甜菜碱的合理搭配

甜菜碱是一种维生素原, 存在于各种生活机体中。甜菜碱可增强各种抗球虫药的活性。甜菜碱和盐霉素合用, 可更好地促进受球虫感染鸡的增重和饲料转化率, 减轻肠道病变, 降低死亡率。

在不加抗球虫药的情况下, 甜菜碱显著抑制球虫的侵害作用。单独应用盐霉素, 对侵害作用的抑制程序也与单独应用甜菜碱时相同。甜菜碱的作用可能不仅在于抑制球虫侵害性和发育, 可能还包括增强胃肠道的完整性和功能, 使鸡得以克服球虫感染。

2.5 碳水化合物的调配

鸡与球虫对碳水化合物的需要相类似, 甘露糖不能改变卵囊的排泄, 给予乳糖、淀粉或D-果糖的鸡, 卵囊的排泄量明显增加;饲喂蔗糖的鸡, 其卵囊排泄量更大, 日粮中含有麦芽糖、葡萄糖、支链淀粉时, 鸡的球虫卵囊排泄量最大;而麦芽糖、葡萄糖、支链淀粉可在球虫体内形成营养储备。

3 免疫接种

3.1 饮水接种

一般在7日龄使用, 用悬浮剂将虫卵均匀悬浮于水中, 供鸡饮用。此法简单易行, 但是, 难以做到均匀免疫, 甚至小部分鸡只漏免。

3.2 滴服

1日龄时用吸管滴服, 是最为准确的1种接种方法, 此法较费力, 仅适用于肉用种鸡场, Bafundo曾用1种短喙接种器接种。

3.3 喷雾免疫

在孵化厂内将球虫疫苗喷到雏鸡身上, 待其梳理羽毛时可把卵囊食入, 但此法需要大量卵囊。

3.4 混饲

将含有疫苗的小胶粒均匀混入饲料中, 任鸡采食, 每次吃到的不多, 但每天均可吃到一些。

3.5 料面喷洒法

在出壳1~3天接种, 用喷雾器将疫苗均匀喷洒在食盘的饲料表面, 任鸡采食, 凡食欲正常的鸡均可有机会吃到卵囊。

4 综合防治

4.1 药物预防与免疫预防相结合

单独使用抗球虫药, 会严重抑制鸡对球虫的免疫力。使用免疫预防提高鸡对球虫的抵抗力。使用免疫预防后再采用药物治疗, 药物的效力就会提高。目前可利用的疫苗有Coccivoc和Paracox。

4.2 日粮调配与抗球虫药联合应用

日粮中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碳水化合物等物质的含量都会不程度的影响球虫病, 因此一定要做到在使用药物治疗的同时, 适当改变和调整饲粮会起到良好的协助治疗作用。

5 预防措施

5.1 消灭感染源, 应加强引种检疫, 避免将病引入, 及时治疗病鸡, 及时清扫粪便进行生物热发酵, 杜绝传染源;消灭传播媒介, 加强鸡舍和运动场的清洁卫生, 消灭蚊蝇、鼠类等, 饲养人员要注意封闭, 不可与其他鸡只接触而将病原带入。

5.2 改善鸡舍环境, 应加强鸡舍通风, 避免饲养密度过大, 保持鸡舍清洁干燥等饲养管理。

5.3 控制鸡只体重的限饲措施, 可降低饲料中抗球虫药的摄入量, 应相对增加单位饲料中的球虫药添加量。

5.4 麸皮和碳酸钙含有促进球虫发育的物质成分, 在球虫暴发时要限制日粮中麸皮和碳酸钙的用量。

仔猪腹泻与防治方法 篇8

1 疾病性腹泻病

疾病性腹泻病分为:细菌性腹泻、病毒性腹泻和寄生虫性腹泻。

1.1 细菌性腹泻疾病

1.1.1 仔猪红痢:

由C型魏氏梭菌产生的毒素所引起,主要发生于3日龄以内的仔猪,四季常发,以排红色粪便和肠粘膜坏死为特征。病猪精神沉郁,食欲废绝, 排血便,有的粪便中含有坏死组织碎片和小气泡, 恶臭,多呈急性,发病快,病程短,死亡率高.最急性1~2 d死亡,急性5~7 d死亡。少数慢性病例呈间歇性或持续性腹泻,剖检病死猪可见肠腔内充满血样的内容物,肠粘膜充血、出血、易脱落,肠系膜充血,肠系膜淋巴结鲜红肿胀。

1.1.2 仔猪黄痢:

病原体为大肠杆菌,主要发生于1周龄以内的仔猪,以1~3日龄最为常见,夏季多发。病猪精神沉郁,食欲废绝,口渴,迅速消瘦,排黄色或黄白色糊状粪便,粪中含有凝乳小块, 腥臭,严重者肛门松驰,排粪失禁,玷污尾、会阴和后腿部,肛门和阴门呈红色。剖检病死猪可见肠道膨胀,有多量黄色液状内容物和气体,肠粘膜呈急性卡他性炎症变化,以十二指肠最为严重,空肠、回肠次之,结肠较轻。

1.1.3 仔猪白痢:

由大肠杆菌感染所引起。气候剧变,阴雨潮湿,母猪乳汁不足或过浓过稠等均可引起该病的发生。该病多发生于7~30日龄的仔猪,以7~14日龄最常见且较严重,1月龄以上较少发生,病程一般2~7d.病猪以排乳白色或灰白色浆状、糊状的腥臭粪便为特征。拱背,被毛粗乱,肛门周围粘满粪便。剖检病死猪可见结肠内容物呈浆状、糊状或油膏状,呈乳白色或灰白色,部分粘附于粘膜上,不易完全剥离,肠粘膜有卡他性炎症变化,肠系膜淋巴结轻度肿胀。

1.1.4 猪痢疾:

由肠道内猪密螺旋体与肠道内厌氧菌相互作用而发病。多发生于7~12周龄的仔猪。发病初期体温达40~41℃,排黄色或灰色软便,不久减食,后期粪便呈水样,常混有血液、粘液及粘膜,使粪便呈油脂样或胶胨状。病猪拱背吊腹,迅速消瘦,食欲减退,渴欲增加,最后脱水衰竭而死亡。

1.1.5 仔猪副伤寒:

由沙门氏菌引起。多发生于2~4月龄的仔猪,无明显的季节性,但多雨潮湿季节多发,急性型呈败血症症状,突然发病,体温升高,食欲废绝,初便秘,后下痢,排恶臭稀粪,病后2~3 d在鼻端、两耳及四肢下部皮肤发紫,病猪低头呆立,步态摇晃,体温下降,不久死亡。慢性型最多见,病猪体温稍升高,精神不振,初便秘,后呈持续性或间歇性腹泻,排淡黄色或黄绿色恶臭稀便,混有血液、坏死组织或纤维素絮片,病猪呈渐进性消瘦,剖检;急性呈败血症变化;慢性肠粘膜呈弥漫性坏死性糜烂,表面被覆一层灰黄色或黄绿色易剥离的麸皮样物质, 肠壁粗糙增厚,肝、脾和肠系膜淋巴常可见到针尖大灰黄色坏死灶或灰白色结节。

1.1.6 耶尔森氏菌病:

以夏季和冬季多发。病猪初期体温达40~41℃,食欲减退或废绝,水样腹泻,粪便中常混有粘液和脱落的肠粘膜,后期体温下降,皮肤发绀,消瘦,脱水死亡。剖检病死猪可见结肠孤立淋巴滤泡肿大、增加,间浆腹层或粘膜层突出,小结肠和直肠有溃疡病灶。

1.2 病毒性应起的腹泻

1.2.1 猪流行性腹泻(PEDV) :

主要发生于冬末春秋的寒冷季节,以11月份至翌年3月间发生较多,各年龄的猪均易感染,1~5日龄内仔猪感染率最高,症状严重,病死率也最高,病猪体温正常或稍微升高,精神沉郁,食欲降低,日龄较大的猪症状较轻,日龄较小的猪症状较重,仔猪病初常呕吐,排灰色或黄色粥样或水样稀便,恶臭。剖检病死猪可见小肠肠管胀满,充满黄色内容物,肠壁变薄,肠系膜呈树枝状充血, 肠系膜淋巴结水肿。

1.2.2 猪传染性胃肠炎(TGEV) :

各年龄的猪均易感。以2周龄以下的猪多发,且死亡率较高,仔猪吮乳后常出现呕吐,不久出现剧烈腹泻,排水样黄色或灰色粪便,常有未消化的凝乳块,恶臭,日龄越小,病程越短,死亡率越高。

1.2.3 轮状病毒病(PVV) :

以冬末春初季节最多,且多发于2月龄以内的仔猪,死亡率较高,可达50%;病猪精神沉郁,不愿走动,常于食后呕吐,排水样或糊状、黄色或灰褐色粪便,常因脱水在3~7 d内死亡。

猪瘟和猪伪狂犬病也有腹泻的症状,但患有猪瘟的仔猪一般便秘与腹泻交替出现。

1.3 寄生虫性引起的腹泻

以球虫、蛔虫、锥虫引起的腹泻较为多见,发生于20日龄以上的猪只,一般呈慢性经过, 通常伴有食欲不振、咳嗽、呼吸困难、贫血等症状,有的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有的伴有体温升高病猪发育不良,逐渐消瘦,衰竭死亡或变成“僵猪”。

2 非疾病性腹泻

2.1 饲料中蛋白质含量过高造成仔猪腹泻

因为仔猪消化机能不完善,主要是消化酶分泌不足及胃内容物pH值偏高 (正常pH值为3~4,而此时pH为5~7) ,小肠绒毛发育滞后,胃蛋白酶的活性较低,仔猪对蛋白质的吸收利用能力较差,饲料中蛋白质含量过高容易造成消化不良而引起腹泻。

2.2 饲料中粗纤维含量过高引起腹泻

饲料中粗纤维如果超过4%,会导致仔猪吸收营养物质能力下降,引起腹泻;饲料中加入过量的钙和氯或微量元素中铁含量过高, 均会引起腹泻。

2.3 营养因子缺乏

仔猪缺乏维生素 (如叶酸、烟酸、泛酸) 、矿物质或其它必需的营养物质 (如微量元素锌、硒、铁、铜) ,导致抵抗力降低而出现下痢。病仔猪排淡黄色、白色、灰绿色糊状或水样恶臭稀粪。

2.4 应激因素

仔猪由于自身免疫系统、消化系统尚未发育健全,对各种应激因子,如断奶后母仔分离、饲料变化、伙伴变化、温度、湿度及环境的变化非常敏感, 产生一系列应激反应,最终因采食量下降、消化不良而导致腹泻。

2.5 霉烂变质饲料

霉烂变质的饲料、冰冻饲料及未经煮熟的豆制品,均易导致中毒引起腹泻。

3 综合防治措施

按照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方针,生产中应着重搞好预防工作。

3.1 搞好预防接种

怀孕母猪在产前21 d左右注射1次猪K88K99疫苗,仔猪出生12 h口服多价幼畜腹泻停,还应根据当地疫病的发生情况,选择性注射魏氏梭菌病,猪流行性腹泻,传染性胃肠炎,轮状病毒病等病的疫苗,切实搞好防疫工作。

3.2 搞好环境卫生, 严防细菌病毒侵袭

定期对环境、用具等进行消毒,定期对母猪乳房部位进行清洗消毒,特别是仔猪第1次吮乳前要用0.1%的高锰酸钾水将母猪乳头的积污洗净,定时在饲料中加入抗生素,尽量减少细菌病毒的侵袭机会。

3.3 加强饲养管理, 减少各种应激反应

仔猪自身神经调节和体温调节机能尚不完善,对各种应激因素的适应性较差,易造成消化机能紊乱引起腹泻,因此,冬季应注意防寒保暖,夏季注意防暑降温,改变饲料要循序渐进,避免突然更换饲料;饲喂要定时定量,禁止饲喂发霉变质饲料或冰冻饲料,避免一切能引起仔猪腹泻的各种应激反应对预防仔猪腹泻至关重要。

3.4 供给充足而洁净的饮水

出生后3 d的仔猪因母乳较稠,乳中的水分难以满足其生长需求,所以必须供给洁净卫生的饮水,否则仔猪极易因找不到洁净饮水而去喝污水或尿液而引起拉稀。

3.5 加强营养,防止营养因子缺乏

妊娠母猪饲喂全价饲料,保持营养平衡,防止VA、VD、VC、VE微量元素及矿物质的缺乏,以保证胎儿正常发育。试验证明:在母猪饲料中添加VE,可通过母体提供给仔猪特异性抗体增多,妊娠期内,在母猪日粮中加入适量的低分子脂肪酸,可显著提高初乳中总蛋白质、免疫球蛋白和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从而增强仔猪抗御病原体的能力,特别是抗御肠道病原体的能力,减少断奶前肠道疾病造成的损失,防止腹泻的发生。仔猪出生后,应让其及早 (15 min内) 吃上初乳,获得被动免疫保护。而及时补铁,可有效防治仔猪营养性贫血,增强仔猪抵抗力。

3.6 添加具有止泻功效的中草药饲料添加剂

我国中草药资源丰富,有些中草药既有一定营养又有抗菌、消炎、调节脏腑机能、增进食欲等多种功效。将其作为饲料添加剂添加于哺乳母猪和仔猪日粮中,可有效防止仔猪拉稀,提高仔猪成活率和断奶窝重。

3.7 适当降低仔猪饲粮中蛋白质水平, 降低日粮抗原性

为使仔猪在断奶前胃肠消化系统得到加强和健全,以适应断奶后采食饲料,尤其是植物性饲料,一般在7日龄左右,仔猪即开始补喂全价饲料,使仔猪建立对饲料粗蛋白的免疫耐受性,减少日粮抗原过敏反应,同时,在保证仔猪生长发育所需必需氨基酸条件下,饲料中蛋白质水平不能过高,粗蛋白质含量应控制在19%以下,这样既可减少日粮抗原反应,也可减少因肠内蛋白质消化不良而造成的腐败和仔猪腹泻。

3.8 调整胃肠功能

在断奶前后的仔猪饲料中适当补充矿物质、微量元素、维生素、有机酸 (以1.5%~2%的柠檬酸、延胡索酸、乳酸和甲酸等混合酸效果较好) 、复合酶制剂和微生态制剂等。既可防止仔猪营养因子缺乏,又可弥补其内源性消化酶不足,保持胃内酸度,提高胃蛋白酶活性,提高饲料蛋白质的消化率,促进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加快仔猪生长发育,还可有效地预防和降低仔猪腹泻。

农业害虫的防治方法 篇9

农业防治是利用一系列栽培耕作管理技术[1], 根据农业生态系统中害虫、作物、环境之间的关系, 有目的地改变某些因子, 控制害虫的发生和为害的方法。

1.1 改进耕作制度

一是可选择合理轮作和间作套种。轮作对单食性害虫有着恶化营养条件的作用。如实行大豆与禾谷类作物轮作, 能有效地抑制大豆食心虫和大豆根潜蝇的危害。大白菜等十字花科蔬菜与莴苣间作[2], 可驱避菜青虫, 大蒜与油菜间作, 可驱避菜蛾。二是合理的作物布局, 如南方稻区, 连片种植同一成熟期的水稻, 螟害一般会减轻, 而早、中、晚熟水稻混种, 螟害加重。

1.2 耕翻耙地

对地下害虫发生严重的地块, 通过秋翻、耙地, 可将越冬幼虫翻至土表冻死, 或被天敌取食, 或通过机械损伤, 增加其越冬死亡率。

1.3 合理施肥

施用农家肥或饼肥要充分腐熟, 然后再施入土壤中, 可减轻地下害虫的发生与为害。化肥深施到土壤中, 能恶化土壤中害虫的生活条件。稻田偏施氮肥, 有利于稻飞虱、水稻螟虫的为害。

1.4 调整播期

适当早播或迟播, 使作物易受虫害的危险生育期与害虫发生为害盛期错开, 可避免或减轻为害。调整播期适用以下情况:一是作物播种期的伸缩范围较大而易受虫害的危险期又较短;二是害虫的食性专一, 危害期短, 生活史较整齐。如向日葵适当提早播种, 可减轻或避免向日葵螟的为害。在春麦区小麦适当早播浅播可减轻麦秆蝇的为害。

1.5 合理密植

合理密植可使单株营养面积适当, 通风透光良好, 生长发育健壮, 大大提高作物对害虫的耐害性。如水稻合理密植, 适当稀植, 可减少无效分蘖, 使抽穗整齐, 可减轻水稻潜叶蝇、稻螟虫、稻飞虱的为害。

1.6 加强田间管理

一是及时清除田间的枯枝落叶, 落果、遗株集中处理, 可消灭大量潜伏的多种害虫, 降低田间虫源基数。二是田间及附近的杂草是某些害虫的野生寄主、蜜源植物、越冬场所和向作物转移的桥梁, 春初秋后除草, 其对预防和直接消除某些害虫有一定作用。此外, 适当提早进行春耕灌水, 可淹死稻茬内越冬的稻螟, 水稻浅水勤灌, 适当晒田可减轻水稻潜叶蝇的为害。三是适时间苗、定苗、拔除虫苗, 及时整枝打叉。对于防除蚜虫、螨类有效。此外, 选用抗虫品种也是常用的一种农业防治法。

2 化学防治

2.1 化学防治的特点

化学杀虫剂防治害虫, 往往使用少量就能达到显著的杀虫效果。化学杀虫剂杀虫速度快, 能在数分钟甚至几秒钟内迅速击倒害虫, 及时消灭害虫。因此, 对于繁殖速度快或暴食性害虫, 或短期内能造成严重为害的害虫, 常用化学防治法防治。化学农药一般为工业化生产, 商品化程度高, 品种和剂型多样, 购买后可立即在田间施用, 十分简便。化学农药使用时受地域和季节性的限制较少, 其成本也比其他防治手段成本低, 并且几乎所有害虫都可用杀虫剂来防治。但广泛大量使用化学农药, 易污染大气、水域、土壤和农产品, 对人畜健康造成威胁, 甚至中毒死亡。化学杀虫剂一般具有广谱性, 在防治害虫的同时, 易杀死害虫的天敌[3], 易出现一些主要害虫的再猖獗和次要害虫上升为主要害虫。长期广泛使用化学农药, 易造成一些害虫对农药产生抗药性。

2.2 合理使用化学杀虫剂的原则

一是合理选择农药。杀虫剂的种类很多, 各种杀虫剂都有一定的使用范围和防治对象, 要根据田间害虫发生的种类、发育阶段、生活习性和作物对药剂的敏感性, 选用高效无害的杀虫剂。如敌杀死不能用来防治螨类, 灭蚜松只能用来防治蚜虫, 敌敌畏和敌百虫不能用来防治高粱上的害虫。二是适时施药。在防治害虫时, 选择有效的施药时期是十分重要的, 它直接关系到防治效果的高低。一般情况下在害虫的幼龄期施药, 既高效又省药。如防治地老虎宜在幼虫3龄前施药, 防治效果好, 若错过该防治适期, 幼虫白天在土下潜伏, 夜间截断作物幼茎为害, 抗药性增强, 防治就很困难。三是精确掌握用药浓度和用量。应根据害虫对象 (种类、虫态、虫龄) 、作物生育期及施药方法确定适宜的用药浓度和用量, 做到既能杀死害虫, 又不浪费农药, 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保护天敌, 不要盲目提高农药浓度和用量。四是采用恰当的施药方法。应根据所用药剂的特性、害虫发生为害的特点, 选用恰当的施药方法, 做到防效好、用药少、持效长。如对为害作物体表的害虫采用低容量、超低容量喷雾技术, 具有防效好, 效率高, 省药、省工等优点。用内吸剂 (如久效磷) 涂茎防治刺吸式害虫 (如蚜虫、蓟马、叶螨等) 不仅效果好, 且有利于保护天敌。施颗粒剂或药剂闷种防治地下害虫比喷药法省工、高效, 且能减少农药飘移。五是科学合理地混用农药。科学合理地进行不同农药混用, 有扩大防治范围、增效和延缓害虫产生抗药性等优点, 不合理地混用农药, 会造成农药无效、农作物药害等副作用。因此, 在大量混用农药之前, 应做好混用防效试验[4]。在下列情况下, 应严禁农药相互混用使用:遇碱性物质容易分解失效的农药, 不能与碱性农药混用;药剂混合后发生化学反应, 药剂受到破坏并能!!!!!!!!!!!!!!!!!!!!!!!!引起植物药害的品种, 不能相互混用;混合后出现乳剂被破坏的农药品种, 不能相互混用。六是交替使用农药。同种作物长期连续使用同一种或作用机制类似的农药, 害虫易产生抗药性。为减缓害虫抗药性的产生, 要合理混用或提倡不同杀虫剂的轮换或交替使用。

参考文献

[1]李登奎.无公害蔬菜病虫害的综合防治[J].河南农业, 2011 (1) :16-17.

[2]王艳.蔬菜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J].云南农业, 2009 (11) :37-38.

[3]孟素艳.使用杀虫剂应注意保护害虫天敌[J].果树实用技术与信息, 2010 (9) :35.

猪瘟的诊断与防治方法 篇10

诊断要点

1.发病特点在自然情况下, 只是猪和野猪感染发病, 任何年龄、品种、性别的猪都可以发病;本病在任何季节都可以发生。

不按期进行预防注射的地区, 一旦发病, 在短期内, 可造成广泛的流行。发病和死亡都很高。在常发地区或注射密度不很高的地区, 可呈零星散发。

病猪是主要的传染来源。传染途径主要是消化道, 也可通过呼吸道、眼结膜及皮肤伤口感染。猪只的买卖、运输、尸体处理不当、内品卫生检验不严, 兽医卫生措施执行不力, 人、动物和昆虫等都可成为间接的传染媒介, 促进本病的发生和流行。通过胎盘传染使仔猪患病, 成为防制中十分棘手的问题。

2.临诊症状猪瘟与发生败血症的猪丹毒、猪肺疫和仔猪副伤寒在症状方面很相似, 较难分开, 应注意区别诊断。猪瘟的临诊特点是:体温升高到40.5℃~42℃稽留热;有脓性结膜炎;病初便秘, 后腹泻;在病猪耳后、腹部、四肢内侧等毛稀皮薄等处, 出现大小不等的红点或红斑, 指压不褪色;公猪有包皮发炎, 用手挤压时, 有恶臭混浊液体射出, 急性病例, 多在1周左右死亡。死亡率可达60%~80%;小猪有神经症状。

慢性猪病, 体温时高时低, 食欲时好时坏, 便秘与腹泻交替发生, 病猪明显消瘦、毛焦臁靡, 行走不稳。一般病程可达20天或以上, 死亡居多。

3.病理剖检变化急性猪瘟主要呈现败血症变化, 有诊断价值的变化是:皮肤或皮下有出血点;颚凹、颈部、鼠蹊、内脏淋巴结肿大, 呈暗红色, 切面周边出血;肾脏色淡, 不肿大, 有数量不等的小点出血;脾脏边缘梗死;喉头粘膜、会厌软骨、膀胱粘膜、心外膜、肺及肠浆膜, 粘膜有出血。慢性病猪特征的变化是有盲肠、结肠及回盲口处粘膜上形成扣状溃疡。

4.实验室检查常采用的方法有:血液学检查、猪瘟免化弱毒免体交互免疫试验, 生物学试验 (非免疫猪种) 、荧光抗体试验等。

近些年来, 急性猪瘟少发, 常有非典型性猪瘟 (温和型) 病猪出现, 其特点是病型温和, 病热缓慢, 病变局限, 呈散发等不典型表现, 这就须经实验室检验方可做出可靠的诊断和鉴别。

防治方法

1.做好平时的预防工作做好猪瘟的预防注射工作, 是防止猪瘟发生的关键措施。每年采取定期注射和经常补针相结合的办法, 用猪瘟免化弱毒冻干苗, 稀释后, 大小猪一律肌肉注射1ml, 注射后第4天即可产生免疫力, 免疫期可达1年以上。选择适合本猪场的免疫程序。

2.实行自繁自养的办法若需要从外地购买猪种, 运回后还须隔离饲养半个月左右, 并进行疫苗注射, 方可混群饲养。

3.加强集市管理和运输检疫杜绝病猪在集市出售和收购、运输、传播疫病。生猪交易市场、猪库、屠宰场等猪只集中场所, 特别应加强兽医卫生管理及检疫措施。

4.改善饲管改善饲养管理, 搞好圈舍、环境及管理用具的兽医卫生、消毒工作。

5.发生猪瘟时的紧急措施目前, 尚无有效药物治疗猪瘟。早期诊断, 及时采取措施, 对控制和消灭猪瘟, 减少经济损失有重要意义。

(1) 病猪及可疑病猪, 立即隔离饲养。特别是贵重的种猪, 在备有抗猪瘟血清的单位, 可用于治疗。

(2) 对发病猪场及附近尚没有发病的猪只, 立即全部用猪瘟兔化弱毒疫苗进行紧急注射, 可有效地制止新的病猪出现, 缩短流行过程, 减少部公损失。

(3) 发病猪舍、运动场、饲养管理用具, 用2%热碱水或30%草木灰水等进行消毒。粪、尿及垫草等污物, 堆积发酵后作肥料利用。

山羊常见病防治方法 篇11

1羊钩端螺旋体疾病的防治。羊钩端螺旋体病是由钩端螺旋体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钩端螺旋体通过黏膜和损伤的皮肤进入羊体内而引起疾病,每年夏季,特别是洪水泛滥后最易发生和流行此病。其症状分最急性型、急性型、亚急性型和慢性型。最急性型,病羊突然绝食。黏膜黄染,体温升高,心跳加快,血尿和下痢,临死时痉挛,常在1天内死亡:急性型,病羊稽留热1~8天,绝食。病后2~3天黏膜发黄,瘤胃弛缓,肠音消失,血尿,常流黏液性鼻涕或脓鼻涕,口腔黏膜及耳朵等部位皮肤发生坏死,病程5~10天;恶急性型。羊病状较为缓和,呈回归热、血尿,5—10天后发生结膜炎、鼻炎,皮肤大块坏死:慢性型,病羊呈间歇热,在3~5个月内体温可能上升3叫次,每次持续2~5天,发热期间,黄疸及贫血症状明显。治疗方法:①按病羊每公斤体重每次用15毫克新肿丸纳明的量,用灭菌蒸馏水溶解成10%的溶液后进行1次静脉注射,如果效果不明显,可隔3叫天再注射1次;②按病羊每公斤体重每次用硫酸链霉素10毫克的量,用适量的灭菌注射用水先行溶解,然后进行肌肉注射,每天2次,连续注射3~4天。

2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的防治,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是由山羊支原体引起的接触性传染病。在自然条件下,该病只发生在山羊中,3龄以下的山羊最易感染,病羊是主要传染源,其病肺组织和胸腔渗出液中含有大量病源体,主要经呼吸道分泌物排茵,从而导致大面积的传染。其症状有两种:一是急性(这种情况最为常见)。病初羊体温升高,食欲减退,呆立一边,不愿走动,继而出现短而湿的咳嗽,伴有浆液性鼻液,4~5天后变为干咳,鼻液转为黏脓状呈铁锈色,黏附于鼻孔和上唇,结成干涸的棕色痂垢,按胸壁表现敏感、疼痛,高热不退,食欲锐减,呼吸困难和痛苦呻吟,眼脸肿胀,流泪或有脓性眼屎;口半开,流泡沫状唾沫;头颈伸直、腰背拱起、腹肋紧缩,若是孕羊,则会发生流产:病羊最后卧倒,极度虚弱,有的发生臌胀和腹泻:临死前体温降至常温以下,病程多为7~15天。二是慢性(多见于夏季),病羊症状轻微,体温40℃左右,病羊间有咳嗽和腹泻,鼻液时有时无,被毛粗乱无光;如饲养管理不好,机体抗逆性降低,很容易复发或并发其他疾病而迅速死亡,防治方法:对健康羊接种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氢氧化铝疫苗,6个月以下用3毫升,6个月以上用5毫升:对病羊则用磺胺噻唑钠,每公斤体重用0.2~0.4克。配成4%水溶液,皮下注射,每天一次,连用5天;也可用卡那霉素,按每公斤体重10毫克,一天2次,连用4~5天,能有效治愈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

3山羊流感的防治。此病多在冬季阴冷天气时发生,病羊精神沉郁、鼻液不断、停食、体温升高,部分病羊后脚软,常有气胸性肺炎及咳嗽。可采用以下方法进行防治:用青霉素80万~160万单位(按羊只体重大小酌情用量)、30%安乃近5~10毫升、地塞米松磷酸钠5毫升,以上药共同混合后用灭菌水稀释进行肌肉注射:然后,再用清热解毒注射液10~20毫升在羊颈部进行肌肉注射。此外,对特别瘦弱的病羊,在注射药液后再用红糖50~200克,加适量生姜,熬成姜糖水灌服,则效果更好。(广西卢健平)

猪低体温的防治方法 篇12

1 低温的发生原因

1.1 饲养管理不当:

饲料蛋白含量过低、维生素缺乏或不平衡、舍内地面长期潮湿、舍内温度较低以及气温突变等使猪不能产生足够的热量或散热较快产热较慢, 从而导致体温的下降。

1.2 中毒:

可分为外界毒素中毒和内毒素中毒。猪摄入外毒素如农药、霉变饲料等, 可导致低温, 食欲下降;内毒素蓄积可导致胃肠蠕动减慢, 影响机能代谢导致低温。

1.3 滥用退烧药:

临床上最为常见。主要为高热后使用甾体类退烧药物, 抑制神经内分泌系统, 导致低温。常见的药物如安乃近、安痛定、氨基比林、扑热息痛等, 如大量使用, 均可导致低温。

1.4病原感染:

病原感染后未得到很好的控制, 形成菌血症或毒血症, 其前期表现为高热, 后期体温开始下降。此外, 慢性型疾病也可导致低温。

1.5

腹泻也可导致低温, 该情况主要多发生于仔猪。

1.6 其他因素:

外伤或手术后失血过多等导致的低温。

2 临床表现

多数病例为突然发病, 体温38℃以下, 严重的在35℃左右。主要表现为精神沉郁, 体温下降, 食欲降低, 个别严重者食欲废绝, 病猪无力、喜卧, 嗜睡, 运动减少, 眼结膜淡红或苍白, 呼吸缓慢, 有时有气喘, 皮肤干燥, 耳鼻发凉, 尿量减少, 粪便干燥呈球状或腹泻。部分猪群表现为低温反复, 可视粘膜苍白, 反应迟钝, 全身无血色等。怀孕母猪发生后多出现早产、产弱仔或死胎, 空怀母猪可延迟发情, 育肥猪主要影响料肉比, 时间长者多出现瘦弱猪。病程一般为7~15 d, 多昏迷衰竭死亡。

3 剖检病变

病猪皮肤、可视粘膜苍白, 心肌松弛, 肝脏质地变硬, 部分肝表面有云雾状花纹, 胆汁浓稠, 膀胱内有尿液, 尿液茶色, 个别尿液腥臭味明显。

4 防治

4.1 预防

(1) 提高饲料品质:不饲喂霉变饲料, 注重饲料营养平衡, 可在饲料中添加“活力金维他”或“金利素”补充饲料蛋白含量, 同时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 (2) 注重保暖:尤其是水泥地面, 可采用铺设垫料或增加取暖设备等, 避免温度过低导致低温。 (3) 注重排毒、调理, 促进微循环:猪场尤其是母猪可定期使用“倍宁”, 促进微循环, 促进毒素的分解和排除, 减少内毒素蓄积等。

4.2 治疗

上一篇:长沟煤矿下一篇:电气自动一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