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鲜切花生产技术论文

2025-01-15

百合鲜切花生产技术论文(精选4篇)

百合鲜切花生产技术论文 篇1

摘要:文章主要从品种选择、设施准备、土壤处理、种球准备、种植、种植后管理及采收等方面详细介绍了辽宁省东方百合温室栽培管理技术, 为东方百合鲜切花规模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东方百合,栽培技术

百合 (Lilium spp.) 为百合科 (Liliaceae) 百合属多年生草本植物, 是世界上著名的观赏花卉。因其花姿优美、植株挺秀、瓶插期长, 已经逐步取代唐菖蒲成为世界上第四大切花。用于切花栽培的百合大致可分为3类, 即亚洲百合杂种、东方百合杂种和麝香百合杂种。其中东方百合杂种中的“索邦”和“西伯利亚”是目前世界上广为栽培的两个品种, 占市场份额70%左右。本文结合辽宁省东方百合的种植情况, 针对存在问题, 总结出适合辽宁省的东方百合栽培技术, 为切花百合规模化生产提供依据。

1 栽培品种选择

东方百合杂交系栽培品种主要有西伯利亚 (Siberia白) 、索蚌 (Sorbonne粉红) 、马可波罗 (Marco Polo浅粉红) 、元帅 (Acapulco粉) 、卡萨布兰卡 (Casa Balanca白) 、红星球战士 (Star Fighter 深粉) 、辛普隆 (Simplon白) 、伯尼尼 (Bernini深粉) 、残星 (Mero Star深粉红) 、提伯 (Tiber粉红) 、热情 (Con Amore粉) 、凝视星空 (Star Gazer深粉) 等, 在辽宁地区均有栽植, 栽培面积最大的是“西伯利亚”和“索邦”两个品种, “元帅”和“马可波罗”是由辽宁省农科院花卉研究所引进, 虽然栽培面积不大, 但呈逐年增加的趋势。

2 栽培设施准备

为了实现东方百合的周年栽培生产, 建议选择温室栽培, 温室朝向选择南偏西5°~10°, 温室内需配备风机、湿帘、遮阳网、日光灯等用于升温、降温和补光的设施。

3 栽培土壤处理

3.1 改良土壤结构

东方百合要求土壤排水性良好、保湿性强、有机质丰富, ph值为5.5~6.5, 通过加入动物的粪便和植物的腐殖质等可以增加土壤中有机质含量, 最常用的有腐熟的牛马粪、稻壳、秸秆、泥炭等, 改良时, 每年向土壤表层施入牛粪150m3/hm2+草炭 (稻糠) 75m3/hm2+ 少量河沙, 将有机质均匀地拌入30cm深的土壤, 施入过量会起副作用, 一般2~3年土壤结构可改良良好。通过向土壤中添加未经石灰处理的泥炭或掺入一定量的硫磺粉可降低PH值。

3.2 土壤消毒

用40%的福尔马林稀释成50倍药液泼洒土壤, 用量为25kg/m2, 泼洒后用塑料薄膜覆盖5~7天, 然后揭开膜10~15天, 待药气散尽后才可种植。也可用五氯硝基苯500倍液浇施, 或用专用土壤杀菌剂如多菌灵、敌克松等拌匀即可。

3.3土壤温度

为了根系更好地生长, 适应刚解冻的种球温度, 栽植前应通过遮阴、通风、冷水地下浇灌等方式降低土壤温度, 土壤温度为12~14℃时最适合百合种球栽植。

4 种球准备

辽宁省东方百合种球来源主要依赖荷兰进口, 一般是以箱装冰冻状态运送的, 种植前需先把箱盖和塑料包装打开, 放在10~15℃的遮阴环境下解冻24~36h, 种球解冻后要立即种植, 如不能立即种植, 应该置于2~5℃遮光避风的条件下保存, 最多能保存1周。解冻后种球不能再进行冷冻, 以免发生冻害。

5 种植

东方百合切花生产适合采用畦式栽培, 畦宽约100cm, 畦高约30cm。种植时在畦上挖12~15cm深的浅沟, 将百合种球按30cm×10 cm株距摆放整齐, 使顶芽直向上。春季和夏季种植深度要求种球芽头上有8~10cm的覆土, 冬季芽头上有6~8cm的覆土。种球定植后应立即浇水, 土壤水分要到达种球以下。

6 定植后管理

6.1温度管理

在种植百合之前先给土壤浇 1 次井水或采取遮光等降温措施, 以保证土壤有一定含水量和较低温度 (12~13℃) , 有利球根生长和发育。百合生长期适宜室温为白天20~22℃, 夜间15~17℃, 现蕾后平均温度需升高2~5℃。在百合的整个生长期一般通过通风、遮荫、加热等措施来调控温室温度。

6.2 光照管理

光照对百合的生长发育和切花品质影响很大, 可以通过遮荫网和增光灯进行调控, 生长前期遮阴有利于提高植株高度, 现蕾初期 (花苞长1~3cm) 时要适当增加光照, 以利花苞生长和成花物质积累。现蕾后期应适当加大遮荫, 避免花蕾早熟, 促进花苞伸长。

6.3 水分管理

百合定植后需浇1次透水, 以利球根快速生长, 浇水的程度以球根在土壤中深度略下一点为准, 种球定植10天后再浇1次透水, 2次浇水基本可以满足百合生长期球根所需水分。之后建议采用滴灌或喷灌的方式, 保持土壤湿润, 满足茎生根水分要求。百合整个生长期土壤湿度要保持在80%~85%左右, 即用手捏住一团土, 可渗出少量水即可。

6.4 合理追肥

百合在苗高30cm, 茎生根长度5cm时开始进行追肥, 可施用一次硝酸钙5kg/667m2, 或复合肥10kg/667m2, 也可喷施叶面追肥及喷20~30mg/l的生长素, 生长期需复合肥、尿素、钾肥、磷肥配合施用进行土壤追肥, 每次8~10kg/667m2, 2~3次为宜, 或采用叶面追肥0.15%尿素+0.2%磷酸二氢钾+0.2%硫酸亚铁, 每周1次, 5~8次为宜;在花芽分化期还可以喷1次腐殖酸肥料或0.1%硝酸钾+0.05%硫酸铵+0.1%硝酸钾2次;现蕾期到采收前可喷2次腐殖酸肥。叶面追肥以后用清水喷洒植株, 以防叶烧。

6.5 湿度管理

通过遮阳、通风、喷淋和浇灌时间来控温室内的相对湿度, 保证空气相对湿度75%~80%, 切记温室中空气的湿度不能变化太大, 以免造成叶烧并且影响品质。

6.6 病虫害防治

北方地区受日光温室等设施所限, 百合种植中长期不进行倒茬轮作, 造成土壤中的病原菌大量积累, 土传病害严重。主要表现为百合茎腐病、根腐病、炭疽病、疫病、白绢病等病害发病严重, 造成百合切花产量和品质下降, 在种植前用土壤消毒的方式可以有效解决重茬障碍, 消除土传病害。虫害最常见的为蚜虫, 通过喷施1 000倍水剂的莫比朗、功夫、杜邦克蚜等均可有效防治。生理病害主要表现是叶烧, 要在叶烧敏感期 (现蕾期) 避免温室中温度、湿度有较大变化, 尽量保持相对湿度在75%左右。

6.7 其他管理

(1) 架网

东方百合花枝密, 头重脚轻, 架网防倒伏非常必要, 在出苗前就要进行。支撑网一般选用和畦同宽的塑料或尼龙网, 网格宽一般为 15~20cm, 用立柱固定, 通常每隔2m立1根柱, 要求地上高度要在80~100cm, 拉网高度随植株的生长不断上调。

(2) 扶苗

小苗长出地面2cm后, 要及时将长的不正的小苗扶正, 必须严格把握此关键时期, 若错过扶苗时机会伤到根系, 不扶苗将严重影响切花质量。

(3) 疏蕾

在栽培的中后期做好疏蕾工作, 在第5个花蕾长到0.3~0.5 cm时, 根据植株的生长势及时摘除上面的侧蕾和畸形蕾, 保留4~5个花蕾, 以保证花枝的美观和营养的充分供应, 提高百合花的商品性。

7 采收

当有1个花蕾着色时应及时采收, 采收宜选择早上, 依据花枝长度要求, 采用切割的方式进行采收, 若需复壮, 植株基部应至少保留10cm, 采收后花径需吸水1~3h, 摘除基部15~20cm 的叶片, 分级包装, 放置于2~15℃冷库保存。

参考文献

[1]雷家军, 毕晓颖.北方鲜切花温室栽培[M].沈阳:沈阳出版社, 2008

[2]颜范悦, 胡新颖, 裴新辉等.北方地区东方百合保护地切花栽培技术[J].辽宁农业科学, 2009 (4)

[3]李慧君, 张云花, 马艳霞等.东方百合设施栽培管理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9 (1)

[4]岳铭鉴.辽宁省切花百合生产现状与发展建议[J].辽宁农业科学, 2010 (3)

[5]崔涛, 潘百涛.沈阳地区东方百合的土壤处理与施肥技术[J].吉林农业, 2010 (6)

淮安地区切花百合生产技术指南 篇2

1 种球处理

收到种球后,可将未解冻的种球放在温度保持在10~15℃的避光环境中缓慢解冻12~48小时,解冻时要打开塑料覆盖物,不要在高温直射阳光的环境下解冻,解冻后应马上种植,种植不了的可在0~2℃的避光且没有强风通过的环境中存放2周。高温贮藏和贮藏时间过长会使百合鳞茎提前萌发和提前根系发育,这会影响后期百合品质,过了最佳贮藏期的百合种球,即使价格便宜种植者最好也不要购买,这样的百合种球的花和茎干长度都没有保证。

百合种球种植前应使用杀菌剂进行消毒处理,国内一般采用浸泡的方法,国外许多种植者都采用喷施的方法,以避免浸泡过程中病原物对百合鳞茎造成二次污染和交叉感染。

2 栽培种植

为了避免百合种球受损,应该立即种植解冻后的种球,尽量不要贮藏过久。百合生产栽培有地栽、箱栽和种植床栽培三种主要方式。一般亚洲杂交系(asiatichybrids)百合和铁炮杂交系(longiflorum hybrids)百合较多采用地栽方式生产种植,这种栽培方法基础投入少,适合粗放型管理栽培。而东方杂交系(oriental hybrids)百合较多采用箱栽或种植床栽培的生产方式,这种方法对设施要求高,投入较大,它的管理操作也相对复杂,但它可以控制更多的环境因子,适合精细型管理。

2.1地栽方式生产切花百合

在种植的前期管理(种球定植后的前3~4周)中,冬季生产百合可采用高畦种植。冬季土壤基质温度低,采用高畦种植可使畦面接受更多的光照射和远离地下深层低温传导对土壤基质温度的影响。一般采用高畦可明显提高地温2~3℃。夏季生产百合是要尽量避免高温对百合生长的不利影响,可采用低畦种植。在采用低畦种植百合时要注意土壤基质的排水。切忌在低洼和露天的生产种植区采用低畦种植,以免雨水倒灌和水淹等情况的发生。采用高畦种植百合或其他作物时,高畦的基质土壤表面更容易积累较多的盐分,较高的ec值对百合茎干长度的影响是十分明显的,所以如果你的灌溉用水的ec值偏高的话(在1~1.5ms/cm之间)就尽量不要采用高畦种植。

无论是高畦还是低畦种植,畦宽一般不超过1.2m。这主要是考虑到方便进行生产种植过程中的种植和采收等操作性管理。畦高在20cm左右即可。畦长可视温室规格而定。在垒畦时千万不要将土壤基质弄得过于紧密,不要拍压过多以免造成基质透气性变差。

种植前在畦面上预留出滴灌设施和支撑杆的位置。百合切花生产中较常使用网眼边长或直径在12~16cm之间的支撑网,每隔3m左右立一个支撑杆,要选择使用细铁管等结实耐腐蚀不被害虫蛀食的支撑杆。竹竿和木杆也可以,只是此类有机物支杆易受水侵腐烂和易被害虫蛀蚀,一旦此类支杆折断,整片百合茎干也会随之折断倒伏,之前所有的努力也将付诸东流。

种球栽植时要小心取出百合鳞茎,用小铲或种球取土铲在畦面上挖出大于鳞茎大小的小坑,将百合鳞茎顶芽朝上垂直于基面放入,如果百合鳞茎摆放不正,其茎芽会倾斜生长,待茎芽长出基质面后会重新自己调整生长角度,重新恢复垂直于基质面的生长状态。种球摆放时不要过于用力按压,以避免用力不当造成损伤或弄断鳞茎的基生根。摆放好后随即用土壤基质将其覆盖。夏季生产需要挖8~10cm深的坑,冬季生产需挖6~8cm深的坑。在种植过程中要挖一个覆盖一个,不要让百合鳞茎暴露在温室环境中过久,过久的暴露会使鳞茎失水和根系干枯,这会严重影响百合前期阶段的生长发育。在覆盖土壤基质时还要注意不要让摆正的种球再次倾斜,这样种球出芽后会出现畦面茎干分布不均匀的问题。

百合切花如何冷藏保存长久 篇3

1湿藏

将百合切花放在有水或一定保存液的容器中贮藏。保存液中主要含有杀菌剂、糖、乙烯抑制剂和生长调节剂等。这种贮藏方式不需要包装,但湿藏法需占冷库较大的空间。湿藏法只用于正常销售、小批量或短期贮存的切花。贮藏温度为1~2℃,最长贮藏时间为4周。

水质对切花湿藏效果有较大的影响,尽量不用自来水,因为自来水含盐量高,以使用去离子水或蒸馏水最好。此外,还应注意水质清洁,切花的茎和叶通常会被来自土壤或水中的微生物污染,它们会在贮液中或花茎导管中繁殖,而堵塞茎的吸水作用,加速切花萎蔫。某些化学制剂和紫外线可以控制水中微生物的生长,如次氯酸钠就是一种很好的消毒剂,它一旦与有机物接触,就释放出游离氯,有强烈的杀菌作用。

2干藏

在贮藏之前、对切花进行包装后。贮藏于0℃至1℃冷库中,可以贮存6周,且贮存切花质量好,也节省贮藏空间,适于大批量贮存的需要,但包装切花需要较多的劳力和包装材料。如果采用气密型薄膜包裹切花,随着包装内切花的呼吸,内部二氧化碳浓度升高,氧气浓度下降,形成所谓的改良气体,则有利于切花贮藏,其贮藏期比一般非密封膜包装延长。

百合鲜切花生产技术论文 篇4

我国百合切花生产中的种球主要依靠从荷兰进口, 每年耗资过亿元。荷兰百合种球昂贵, 占百合花生产成本的70%组左右, 因此实现百合种球国产化已成为我国花卉界人士的强烈愿望。百合种球采后的规格分级, 是切花品质的保证。研发分级精度高、振动性小、性能稳定、自动化程度高、使用效果好的分级设备是种球国产化的关键技术。目前, 我国花卉及其它农产品生产经营者中使用的种球分级机均由国外进口, 价格昂贵, 因此开发适合我国国情, 技术上达到国际同等水平的种球分级机是非常必要的。

云南省农科院花卉研究所在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和成功经验的基础上, 结合国内球根花卉种球生产经营现状, 集中自动化、机械制造、电器控制等技术力量, 设计开发了一种适合我国国情、低成本的种球新型分级机, 通过试机运行, 可对百合种球进行分级包装, 提高了生产效率。

1 结构设计

新型百合种球分级机主要由主机 (包括底架、振动筛、转动辊组、驱动电机、滑槽等) 和附属设备 (包括筛网、输送带、计数装箱系统等) 两部分组成, 如图1所示。

底架上通过摇杆座及摇杆安装有振筛架, 振筛架上通过支撑块安装转动辊组。转动辊组的下方设有出口为低位的多条倾斜20°的滑槽, 每一滑槽的轴线与转动辊组的轴线垂直, 滑槽内表面设有一层橡胶垫, 将分级后的种球经各自的滑槽低位出口滑入箱内;在转动辊组的尾端设有滑板, 使最末一级的种球经滑板滑出。转动辊组的间距自入口端向出口端逐渐增大, 即呈扇形分布, 以对不同外径的种球实施分级。转动辊组的入口端设为高位, 出口端设为低位, 高、低端的倾斜度设为2°左右 (可调整) , 在入口端的转动辊上设有皮带槽, 皮带槽上装有柔性皮带, 柔性皮带的另一端扭转90°套装在转动辊下方的正反转电机的输出轴上, 即可在电机带动下, 通过柔性皮带直接带动转动辊做正反向转动, 使种球在转动辊的正反向转动中完成分级。振筛架的一端通过连杆与摆轴相连, 摆轴上安装偏心套, 并与从动带轮相连, 从动带轮通过转动皮带与连接在驱动电机输出轴上的主动带轮相连, 可在驱动电机带动下, 通过传动皮带轮以及偏心套、摆轴、连杆带动振筛架振动, 使种球在振动过程中完成分级。

2 工作原理

需分级的种球首先经过筛网滤掉达不到标准的小种球, 然后经人工疏理进入输送带, 再经输送带匀速送入呈扇型分布的分级机的转动辊组控制器控制驱动电机分别驱动转动辊组转动和振筛架振动。转动辊组由高位入口端向低位出口端倾斜设置 (2°~3°) , 且在转动辊组下方按分级要求规格、间隔设置滑槽。振筛架的往复振动以及转动辊组的正反向转动, 带动种球不停地自转动辊组高端入口向低位出口端移动, 并在移动过程中使小于转动辊间距的种球由小外径向大外径逐步落入对应的滑槽内, 再经倾斜设置的滑槽顺利滑入箱内 (或进入计数装箱的输送带, 经分质计数后, 按数量包装入库) , 从而完成种球分级。通过底架与振动筛架之间的减震处理和带橡胶垫的滑槽设置, 可以保证分级过程中种球不受损伤。

由11根滚筒组成的转动辊组在分级不同规格的种球时, 可根据需要, 调整转动棍组的间隔距离, 使其符合种球分级要求。以百合种球分级为例, 分级机可设为5个分级标准, 即种球周长在11~12cm、13~14cm、15~16cm、17~18cm、18cm以上5个等级, 10cm以下的种球经过筛网时就过滤掉, 使其不进入输送带。

1.滑板 2.底架 3.支撑块 4.皮带槽 5.正反转电机 6.动带轮 7.偏心套 8.摆轴 9.连杆 10.转动辊组11.滑槽 12.振动筛 13.摇杆座 14.摇杆 15.出口端 16.入口端 17.传动皮带轮 18.驱动电机

3 分级机特点

种球分级机通过样机试验, 已申报国家专利。目前正进行推广应用, 总体来说有以下特点:

1) 造价低廉, 经济适用, 价格是进口设备的1/4, 填补了国内空白。

2) 由高位入口端向低位出口端倾斜设置的转动辊组的倾斜角度为2°~3°。

3) 滑槽以15°~30°的倾斜度设置于转动辊组下方, 起轴线与转动辊组的轴线相对垂直, 使转动辊组分级筛选落下的种球经滑槽低位出口滑入包装箱 (或计数系统) 。

4) 滑槽内表面设有一层弹性好的软质橡胶垫, 以缓解种球落入滑槽内的冲击力, 护种球不损伤。

5) 底架与振筛架之间通过隔离橡胶垫固定, 以减小振筛架工作时对底架的影响, 有利于减小噪音, 提高整机稳定性。

6) 正反转电机的转动轴两端固定在底架上, 转动棍的一端设有皮带槽, 皮带槽上装有柔性皮带, 柔性皮带的另一端套接在转动辊下方的正反电机输出轴上。在电机的驱动下, 通过柔性皮带直接带动转动辊做正反向运动, 使种球在正反向移动中完成分级。

7) 振筛架通过摇杆及摇杆座安装在底架上。摇杆座与底架之间加有减振隔离橡胶, 振筛架的一端通过连杆与摆轴相连, 摆轴上安装偏心套, 并与从动带轮相连;从动带轮通过传动皮带与连接在驱动电机输出轴上的主动带轮相连, 以便在驱动电机带动下, 通过传动皮带轮以及偏心套、摆轴、连杆带动振筛架振动。振筛架的振动幅度可通过偏心套大小的更换进行调整, 大则振动幅度大, 使种球在转动辊上的运动速度加快, 并在振动过程中完成分级, 反之则相反;振筛架的振动幅度还可以通过调整摆轴驱动电机的转速实现。

4 分级机优点

在振筛架的往复运动以及转动辊组正反向转动过程中, 带动种球不停地自转动辊组的高位入口端向低位出口端移动, 并在移动过程中, 使小于转动辊间距的种球由小外径向大外径逐步落入对应的滑槽内, 再经倾斜设置的滑槽顺利滑入箱内, 从而完成种球的分级。通过减震及带橡胶垫的滑槽的设置, 可保证分级过程中不会损伤种球。这样, 既提高了分级率以及分级精度, 又较大程度地简化了分级机的机构, 有利于降低成本和运行费用。本分级机还适用于水果、土豆等球形果蔬农产品的分级, 可实现这些产品的自动化分级包装, 提高工作效率, 降低劳动强度。

5 应用前景

我国在种球分级机方面的研究相对比较薄弱, 特别是对花卉种球方面的分级分拣设备, 基本上都是从荷兰进口。由于进口的分级设备价格昂贵, 一般的生产经营者均难以接受, 加之该设备受生产季节影响, 一年闲置率在3/4左右。云南省农科院花卉研究所从该设备国产化着手, 结合科研和中小规模的生产经营者种球分级所需, 进行了分级机的研发, 利用机械制造技术, 电器自动化控制技术, 减震消噪技术等, 根据不同规格的种球周长、质量, 设计出的种球分级机。通过试用, 普遍认为该种球分级机操作简便, 运行稳定, 分级效率和精度较高, 适合种球机械化和规模化分级处理, 能够大大降低劳动强度, 减少生产成本, 适用于大、小规模生产经营者种球分级需要。

随着农业现代化步伐的加快, 设施农业将得到更大的提升和发展, 该分级机适应花卉、水果等球型农产品的分级需要, 具有良好的发展情景, 其推广应用将大大提高我国设施农业的配套设备的技术水平, 给生产经营者带来良好的效益。

参考文献

[1]宋井玲.圆筒筛玉米种子分级机的设计[J].农机化研究, 2007 (1) :146-147.

[2]曹乐平.卧式转鼓水果多头分级机输送及翻转机构研究[J].农机化研究, 2007 (10) :25-28.

上一篇:身韵元素下一篇:英语说明文写作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