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额环境

2024-08-19

大班额环境(精选12篇)

大班额环境 篇1

关键词:高效课堂,大班额,学习习惯,课前准备,教学过程,分层教学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发展,大量农村务工人员子女进入城市,使得城区学校学生人数急剧增加,让孩子上一所质量好的学校更是每个家长的心愿。面对“大班额”环境,如何构建高效课堂,提高教育质量,不让每一个孩子掉队,需要我们认真思考。

一、大班额环境下需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培养学生课堂学习中良好的学习习惯,重在培养学生课堂教学中边听边想的习惯,遇到不懂的地方,要及时举手,向老师提出来,引导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积极主动地学习,把疑难问题放在课堂中解决;要培养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边听边记的习惯,听课必须有手的活动,要把随时听到的重点随手记到本子上或书上,便于今后复习,也有助于知识的储存和记忆,再加上记笔记时多种器官的协调运用,可以帮助学生上课时集中注意力,聚精会神地听好课,逐步养成这种听写同步进行的习惯;要培养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尽可能多地回答问题的习惯,课堂教学中如果过多地让学生被动听教师讲授,这种听讲势必缺乏一种“我要学”的参与意识,教师必须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回答问题,以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大班额环境下需要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

1. 教师要了 解学生原 有认知基础 。任何人在学习新知识时,旧知识总是要参与其中的,用已有的知识学习新知,既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质量,也消除了课堂上的无效空间,减少了学生的学习障碍。教师应尽可能地从实际中引出问题,使学生了解知识来源于生活,同时又应用于生活实际,从而认识到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同时,教师也应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让他们自己从日常生活中的具体事例中提炼出问题,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2. 教师要掌 握学生个 性。大多数的学生在学习中都希望得到老师的夸奖,个性得到彰显。因此,经常开展一些小型竞赛活动,可激发其学习兴趣,增强其竞争意识,让学生在竞争中共同前行。在教学中,采用各种方式的竞争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主动的参与热情,让全体学生能够共同进步。

3. 教师要充 分应用教 学资源。 随着课改和课程整合的推进,交互式电子白板在课堂教学中被广泛运用,它不仅带来了教学内容呈现方式的变化,也带来了课堂教学方式的变革。电子白板教学软件形象、生动,能将录像、图片、动画、声音、文字等展现出来,使原本陌生枯燥的书本知识变得生动鲜活,以此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参与到学习中来。在“大班额”课堂教学中运用电子白板更有优势。它能有效减少教师在课堂上的板书量,把学生从机械地学习中解放出来,减轻师生的课内负担,为增加知识容量赢得时间,运用电子白板生成多媒体课件,让教学更精彩,让课堂更高效。

三、大班额环境下要注重优化教学过程

1. 课前导入 ,展示目标 。引人入胜的导入,可以唤醒学生的求知欲,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一进课堂就可以让学生听听与课文有关的录音或音乐,或讲一个与课文有关的小故事,或展开一段与课文有关的精彩对话,或利用视频短片导入,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从而提高课堂效率。首先,教学目标的定位要难易适中。其次,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三维目标的统一。教学目标的制定也要兼顾好、中、差三个层次,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求达到的目标也各不相同,要避免一概而论。

2. 设置提纲 ,引导自学 。课前明确自学要求,即自学什么内容,用多长时间,如何检测等,并指导学生自学的方法,如看书,是独立围绕思考题看书、找答案,还是边看书、边讨论、边解决疑难问题等。而学习目标与自学要求的提出,以比赛方式最好,因为比赛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 小组讨论 ,合作探究 。合作是一种比知识更重要的能力,它越来越成为当代人的一种重要素质,受到大家的青睐。而课堂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师生间、学生间的情感沟通和信息交流,有利于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思考问题,发展思维的发散性、求异性,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4. 分层教学 ,展示才能 。学生人数多,生源也相对复杂,这无疑给教师增加了许多辅导的难度。教师要结合本班的实际情况进行分层教学,从课堂上提问到作业的布置,都可以分开层次去辅导。同时也锻炼了学生自我管理的积极性,课堂提问时也不要光看眼前的那几个学生,要适时地照顾到后面的学生,让他们每个人都有发言表现的机会,这样,才能更好地驾驭整个课堂。

大班额环境 篇2

.安定区花沟学校.水兆宝***

【摘要】小组合作学习,在当前中学英语教学中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教学组织形式,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当今课程改革的需要;是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和策略,尤其是在大班额情形下越需要小组合作学习,它是班级教学组织形式的补充和改进。

【关键词】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小组合作学习

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提升和新一轮基础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已不再是教学的主流模式。广大教师已经意识到了以“自主、合作、探究”为特征的小组学习互动方式对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和养成学生健康向上品格的重要性,并进行了相关的积极实践与尝试。但是,初中的英语教学仍然难以解决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模式。理由一:学生学科基础太差,在组织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唱主角似乎不太可能;其二:教师的理念还没有彻底转变„„然而,老的教学模式必将被替代是无可非议的,教师就设法去寻找更多的机会在课堂教学中去关注小组学习互动,从中来体现“时髦”的教学手段,或在备课中设计了此类的教学任务。由于上述的构思是在“强迫”中形成的,忽视了实效性,因此在活动中往往在课堂中出现低效甚至无效的现象。那么如何面对学生的学科基础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推动课堂教学改革?为了达到《课程标准》所提出的学习目标,笔者认为合理地运用合作学习这一教学模式可以使课堂教学更富有实效性。

一、准确的理性认识是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前提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它有以下几方面的要素:积极的相互支持配合;分工合作中承担个人的责任;组员间的相互尊重,沟通与评价等。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学习内容的性质,灵活地组织学生的合作学习活动,并提供针对性的指导。

受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和大班额课堂教学的影响,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往往担心小组学习互动会影响教学计划的顺利完成,因此在师←→生或生←→生活动往往由教师将预先设计好的固定互动模式和内容呈现给全班学生,那么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着教师所发出的各种指令所给与的问题或任务,这种互动形式便成了学生实施教师意图的操练过程,片面地认为小组合作学习或任务型教学。因此,笔者

认为:

先要重视给不善言谈的学生机会,创造条件让他们去参与“小组合作学习”,成为小组合作学习的“忠实伙伴”,而不是课堂教学过程中的“陪嫁”。有的学生基础差、反应较慢,表达跟不上节奏,羞于开口,久而久之,只听不言,这样就达不到通过合作学习,使生生互动、互帮互学的目的。为了改变这种不和谐的现象,我以为,教师要努力创造条件,给那些平时不善言谈的学生留有独立思考、大胆发言的时间与空间。如,在提出问题后,可先不急于讨论,允许学生独立思考一会儿,有了自己的想法后再参与讨论;或降低问题的难度,适当予以提示。这样既能养成独立思考的好习惯,又能保证每一位学生都有表达自己看法的机会。真真使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而不是奴隶。

其次,作为课堂教学过程中实施的合作学习不仅是学习方式,更是教学要达到的重要目标之一。在现有的教学资源和教育条件下,尽可能让更多的学生保持学习英语的愿望和兴趣,主动参与有助于提高英语能力的活动;使他们继续拥有正确的英语学习动机,在英语学习中有较强的自信心,在英语交流中能理解并尊重他人的情感;在学习中有较强的合作精神,愿意与他人分享各种学习资源。所以,学生在讨论时相互尊重,学会倾听,这种人际交往必备的素质在不断地培养或提升。因此,只要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孩子在互相尊重中把合作搞得更加融洽,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会合作,学会与人相处。

大量的实践和研究证明,小组合作学习或小组互动能使学生在语言的实践参与增大,同时它有利于学生学习英语积极性的调动,对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尤其是口头交际能力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所以,此活动形式为学生创设的学习氛围应该是积极、友好、宽松的,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合作参与能力和交际能力。但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和引导者,在活动中应巡、视、帮、评各组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调整策略,合理调控氛围,达到预期效果。

二、合理设计任务是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关键

不少教师把小组合作学习都看作教师课堂教学的“灵丹妙药”,为了尽显教育改革所带来的日新月异的“成果”,几乎每节课都设计了小组学习这一似乎“受人欢迎”的教学模式,但长期进行,其效果可想而知。更何况面对中职学校学生的英语基础:听力障碍过大,表达过半汉化。教师如果过多地安排小组互动的内容

和次数,会对他们基础性的学习内容难以夯实。而且过多的小组活动或小组合作,换句话说,每堂皆用、滥用,只能让学生烦而生厌,限制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消弱师生间的信息交流,浪费课堂宝贵有限的时间。假如缺乏对课堂教学内容和学生掌握知识实际情况的了解,尽管看上去互动热情似火,但另一半(学困生)则呈显出“目瞪口呆”的模样,这种教学现象的出现就是教师缺乏对不同班级的整体学习风格和每个学生情况的全面了解,特别是对每个小组成员的学习能力、心理特征、交往情况的深入了解。因此,教师如何合理地设计任务、安排任务的实施、组织好任务完成得群体范围是至关重要的。走出误区才可以产生效果。误区一:课前的“总动员”。学习互动的目的之一是为了解决在个人自主学习中无法解决的问题时而设计的。所以那些没有思维容量,毫无合作价值,学生完全能自主解决的简单问题,不宜“兴师动众”来采用小组学习互动的方式。在许多公开课、观摩课等类似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总希望学生进行daily report等交谈形式,他们总认为只要学生会说,就在实施任务性教学,进行小组合作活动。然而活动内容的单一性、范围的局限性、定时的刺激使学生产生厌倦,在他们意识中小组学习互动的目的就是营造课堂热闹气氛和设计教学高潮,甚至仅仅只是为了吸引听课者而作秀的。

误区二:活动的“频繁”性。在课堂教学环节的设计中我们往往会设定一个任务,形成一种互动,产生一个亮点,使之教学活动出现高潮,这时必然的。但是,如果课堂教学中却多次出现学生小组互动形式,反而会造成“乱”的感觉。

小组英语学习互动活动提高了学生语言实践的参与度,增进了课堂教学效果,但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实践时,不要为了迎合教学理念而互动,不要为了烘托热闹气氛而合作,而应结合教学实际,努力探索出适合自己的有效小组学习互动的教学模式,不断提升学习互动的实效性和高效性,让小组学习互动在课堂教学中真正有效,高效。

参考文献:

大班额环境 篇3

大班额是指班级规模超过法定人数,我发现影响目前教学质量的原因是:

①"班额大"学生差异大,教学定位难以把握。

②教育教学信息难以全面反馈。

③学生不适应"大班额"的学习方法,从而产生了学习效率低的现象。

④教师批改作业负担过重,无时间和学生进行思想沟通,更无时间进行业务学习。

如何提高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打造适合自己的高效课堂,让初中物理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一、了解学生,做到因材施教是高效课堂的前提

1.了解学生个性。大多数的学生在学习中很高兴得到老师的夸奖,因此,经常开展一些小型竞赛活动,可激发其学习兴趣,增强其竞争意识,让学生在竞争中共同前行。在教学中,采用各种方式的竞争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主动的参与热情,让全体学生能够共同进步。

2.了解学生原有认知基础。教师应尽可能地从实际中引出问题,使学生了解物理知识来源于生活,同时又应用于生活实际,从而认识到物理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同时,教师也应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让他们自己从日常生活中的具体事例中提炼出物理问题,用所学的物理知识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许多实际问题。

二、培养良好的听课习惯是高效课堂的首要条件

要打造高效课堂首先要转变"发言热闹的教室"为"用心相互倾听的教室"。只有在"用心倾听的教室"里,才能通过发言让各种思考和情感相互交流,否则交流是不可能发生的。倾听学生的发言,好比是在和学生玩棒球投球练习。把学生投过来的球准确地接住,投球的学生即便不对你说什么,他的心情也是很愉快的。

三、充分的课前准备是高效课堂的条件

新课标针对不同内容的教学目标作出了科学而具体的规定。首先,教学目标的定位要难易适中。就跟打篮球一样,篮筐太高了学生再怎么努力也投不进,自然就丧失了信心;而篮筐太低了,学生就会轻而易举地灌进篮筐,当然也就没有战胜困难的喜悦。其次,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三维目标的统一。教学目标的制定也要兼顾好、中、差三个层次。根据因材施教原则,教学目标的制定也要因人而异,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求达到的目标也各不相同,要避免一概而论。

四、课堂中优化教学过程是高效课堂的关键

1、做有趣味性的演示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有趣的演示实验,不仅可以开阔学生的眼界,还可以使学生通过观察物理现象,分析、概括、推理、总结、把握物理概念、规律,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对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有显著的作用。 例如《大气的压强》一节的教学中,教师可拿一个透明的装满水的玻璃杯,盖上硬纸片,先问学生,若将之倒置过来,并放开压住纸片的手,水会洒出来吗?纸片会掉下来吗?然后再实际演示,这样学生会感到很惊奇,追问为什么水不会洒下?教师这时点燃学生求知的火花,得出大气压强的存在,学生豁然开朗。

2、举熟悉的例子激趣。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选比较熟悉的例子,不仅能使实践与知识结合起来,激发学生潜在的学习兴趣,又能使书本知识更现实化。 例如:学习《惯性现象》这一节时,我举当你乘坐汽车的时候,汽车突然发动时,你会怎样?当司机急刹车的时候,你又会怎么样?这是学生经常碰到的惯性现象,却说不出其中的道理,学生自然产生浓厚的兴趣和追求新知识的强烈欲望。

3、讲解有趣的故事激发兴趣。听故事是学生的乐趣,教学中可插入小故事使学生进入领会知识的境界,深化对知识的理解。有这样一个故事:宋朝时候,有一回黄河发大水,冲断了河中府城外的一浮桥。黄河两岸的八只大铁牛被大水冲走了,陷在河底的淤泥里。怀丙和尚先请熟悉水性的人带着绳子潜入水底,一头拴住铁牛,另一头绑在两只大船之间的架子上。再请水手们一起动手,把船上的泥沙都铲到黄河里去,船靠着水的浮力,把铁牛从淤泥里一点儿一点儿地向上拔,然后让水手们使劲把船划到岸边,人们一齐用力,就这样打捞起一只只铁牛。 这一故事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而且使学生理解了利用水的浮力能捞起笨重的物体。

4、利用小制作来激趣 。课前准备好一些简易的,能激发学生好奇心的小制作,是充实教学内容的体现,又是补充物理知识的说明不够充分的保障,因此能有效的激发学生多动脑、寻求多途径,勇于发明创造的兴趣 例如上《光的直线传播》一节,完成光的直线传播部分内容后,教师可出示制作的针孔照相机:两个可套在一起的硬纸筒,外筒前可蒙一片黑纸,纸上穿一个小孔,内筒一端蒙上半透明的塑料薄膜,让小孔对着教室外的明亮物体,就会在塑料薄膜上形成室外物体倒立的像,前后拉动内筒,便能看到大小明亮程度变化的像,激发了学生追寻: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能用光直线传播解释吗?学生便活跃起来了。

5、介绍物理学家、名言或物理学史来激趣。 介绍物理学家、名言或物理学史是激发学生多方面、多层次的兴趣,拓宽学生知识面的方法。使学生感到许多知识是来之不易的,陶冶了学生的学习意志与品质情操。 例如上《杠杆》一节,引用阿基米德的豪言壮语:“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翘起地球。”学习本节后,大家就会知道其中道理。

大班额环境下转化学困生的策略 篇4

一、不露痕迹, 期待孩子闪光时刻

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需要是:渴望被赏识。 作为一个学生更容易受老师的暗示, 老师只言片语的奖赏、鼓励, 对一个学生来说都弥足珍贵, 令他们兴奋不已。 班级中的弱势孩子, 他们既需要同情, 更需要自尊。 我们应把怜惜放在心里, 不露痕迹, 发掘其闪光点, 在班级活动中鼓励、赞赏他们。 凯凯同学的成绩一直处于劣势, 有一次, 我发现他独立完成了一道很难的题, 于是我对同学们说:“ 我认为能算对这道题的同学一定特别聪明, 像凯凯同学。 ”虽然他没有太多表现, 但之后的每一节课我都会关注一下这个“ 天才”。 果然他像变了个人似的, 成绩开始慢慢提升。 被列在优秀名单里不是没有可能。 有很多时候, 我们用心等待, 抓住孩子闪光的一刻给他肯定和赞赏, 效果会超出我们想象。

二、讲究方法, 让孩子向良性发展

麒语同学, 头脑聪明、好动顽皮、侵犯性强, 学习的自觉性不够高。 对其不能用简单的方法进行教育和转化。 过去, 我与他的个别谈话已很多次。 每次谈完以后, 只能维持一天左右的时间, 接着他又会犯相同或不同的错误, 对他的教育一直在反反复复拉锯式地进行着。 后来, 我采取赞扬和批评相结合的方法。 有一点进步就给予及时的表扬, 犯错误就一定要指正。 尽可能地在他心中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和荣辱观。我逐渐发现, 他在每次考试前都表现得非常积极。 看来, 他对学习成绩非常看重。 因此, 我将考试前的这段时间作为开展教育的主要时段, 与他及其家人一起为他制定学习目标, 激发他的学习积极性, 引导他将精力放在学习上。 功夫不负有心人, 他的学习成绩开始上升, 行为习惯已经有很大改变, 逐渐向着良性的方向发展。

三、师生帮扶, 用爱撑起一片天空

教育是对每一个孩子负责, 对每一个家庭负责。 弱势孩子的教育应该挖掘一切有利的因素, 给他们一个健康的成长空间, 用爱撑起一片天空, 让爱流淌在孩子的心中, 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 师生一对一帮扶”策略, 通过内化教育, 他们的学习主动性极大地被调动起来, 潜质被挖掘出来, 也就不愁学不好了。 睿睿同学性格很内向, 行为乖张, 平时很少和人沟通, 父母在外也疏于关爱和管教, 心理障碍较大。 鉴于此, 我一方面与其家长联系, 统一思想, 共同拟定管教措施进行教育疏导;一方面在班上组织帮扶小组, 有几名孩子在学习上、感情上、生活上做他的知心朋友, 同时联系英语老师对他的薄弱学科制定计划加强辅导。 有了老师和同学做朋友, 他的烦恼有处说了, 人也变得活泼开朗了, 正所谓用心用爱, 静待花开。

四、家校联系, 帮助家长改变孩子

对弱势孩子的关心教育, 不能一蹴而就, 应该细水长流。 为此我建立了弱势孩子长期的“ 家校联系卡”和QQ连线, 通过来访或电话等互动方式对他们进行跟踪管理, 随时与其监护人或父母联系, 让家长随时都能关注和掌握学生的心理状态和成长动向, 做到治“ 病”对症下药, 教育有的放矢。 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人才观, 重视孩子身心成长, 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调整家庭教育的策略和方法, 以利于学校和家庭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来教育孩子, 既帮助了家长也改变了孩子。

五、对症下药, 促进孩子身心健康

针对不同类别的孩子, 掌握不同的教育良方, 对症下药会使弱势孩子的身心更健康。 因兴趣、爱好、学习方法不当导致学习困难的孩子, 我给他们更多的尊重, 满足他们自尊心的需求;对行为习惯不好, 上进心不强, 时常犯错的孩子, 我适当采取“ 不理不睬”“ 不闻不问”的方法, 淡化错误;因家庭原因而内心深处埋藏着沉重自卑感的学生, 我用“ 赏识教育法”, 适时旁敲侧击地表扬, 让他们体验更多的喜悦和成功感, 树立自信心;对心理脆弱一碰就碎的孩子, 我积极开展心理辅导, 有针对性地进行谈话与交流, 及时纠正心理偏差并引导他在集体活动中克服心理障碍, 培养其健康的心理素质。 因隔代教育、隔亲教育而导致的弱势孩子我和同学从不厌恶他, 更不放弃他, 经常找他谈心, 并联系他的亲戚, 共同关心他的衣食起居, 指导他的学习, 使亲子教育、隔代教育、隔亲教育形成合力, 帮助他克服不良行为。 弱势孩子的问题往往具有敏感性和隐蔽性, 教师应把握教育时机, 选择最恰当有效的科学方法, 做他们思想的启迪者和人生的领路人, 引领他们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大班额 篇5

木里县教育局关于

切实解决中小学大班额问题的实施意见

各学校(学区):

为维护中小学正常的教育教学持续,确保广大师生身心健康和人身安全,现就解决中小学大班额问题提出以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解决大班额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当前我县中小学大班额现象十分普遍,问题突出,相当部分城镇中小学班额大大超过国家规定的小学40人、中学50人的班额标准,有的班额甚至超过了100人。这种状况严重影响了学校的正常教育教学,影响了师生的身心健康,已成为中小学安全稳定的一大隐患。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既有城镇学校建设滞后、学校布局不合理、城乡教育发展部均衡的因素,也有招生不规范、管理不严格的问题。各地一定要站在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注民生的政治高度,充分认识大班额问题的严重性和危害性,增强解决大班额问题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将这一项关注作为近一个时期的一项重大紧迫任务,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以解决,为广大师生提供良好的工作、学习环境,创造一个平安、健康、和谐的校园。

二、解决大班额问题的目标任务

总体要求是:坚持“政府为主导、以县为主、统筹规划、分布实施”的原则,通过从严控制新生班额,重点解决特大班额,逐步化解达班额的方法和步骤,用3年左右的时间,基本解决全省大班额问题,2008年,着力解决特大班额问题,采取切实措施包括必要的过度手段,消灭70人以上的特大班额,同时严格控制新生班额,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采取措施,化解达班额,力争2010年全省中小学班额及泵控制在国家规定的标准内,并建立起控制大班额的长效机制。

三、解决大班额问题的主要工作措施

1、明确职责,狠抓落实。解决中小学大班额问题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切实做好学校规划布局、建设改造、资金投入、教师配备等方面的问题,为解决中小学大班额问题创造必要的条件。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在当地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摸清情况,研究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当好政府的参谋帮手,争取各部门的支持,推动大班额问题如期有效的解决。各中小学校要规范办学行为,认真执行上级有关规定,落实各项改造措施,解决好本校班额问题。

2、加强城镇学校规划建设,扩大城镇学校容量。各地要根据城镇发展规划和人口不断增加的心情况,科学制定和调整城镇学校发展规划和建设计划,及时新建和扩建必须的中小学校,确保城镇学校容量满足城镇学龄人口不断增加的需要。小区建设和城镇开发区建设必须同步规划、建设中小学校,并按照国家规定落实相关部门的学校建设责任,确保学校配套建设落到实处。各地要按本地意见要求,在近期进行一次自查,对于没按规定同步规划或没按规划同步建设学校的开发区和小区要限期整改,根据需要配套修建学校,使中小学教育资源与城镇发展相适应,有效缓解因教育资源不足而产生的大班额问题。

3、合理布局农村校点、提高农村学校教育质量。农村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坚持以人为本,一方便和满足学生、家长的需求为出发点,合理规划,统筹安排,慎重对待撤点并校,保留、改建一批小学或教学点,为每个孩子就进入学提供便利,防治脱离实际盲目引导学生聚集城镇。要统筹城乡教育发展,进一步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提高农村师资水平,加强农村学校管理,大力推进农村学校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农村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努力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使广大农村孩子能就近接受良好的教育,以减缓城镇学校的压力。

4、加强中小学管理,规范学校招生、办学行为。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奥认真分析并科学预测当地生源情况,按照义务教育“就近入学”原则制定切合各校实际的招生计划,合理确定个中小学校生源范围和在校生规模,并采取必要措施,有效控制和监督学校招生行为,确保招生工作有序进行。要加强中小学校招生管理,认真执行招生计划,坚决防治超过学校校舍、师资等办学条件的承受能力盲目扩大招生规模的行为。要严格控制新生班额,坚决将新生班额控制在规定范围内,防治大班额现象继续发生。要规范转学行为,严格执行转学审批手续,防治随意转学、插班。对原有大班额,要通过教育资源重组、增加班数等措施来减小,逐步将班额控制在规定范围内。

要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城镇小学要按照规定不在校内占用现有教育资源举办幼儿园和学前班,已经举办的要采取措施尽快迁出或停办。中小学举办寄宿制要以方便无法“就近入学”学生上学和“留守学生”特殊需要等原则,不能占用有限教育资源盲目引导学生住校。对确需提供住校的,要配套建设必须生活用房,不能挤占教学用房和功能用房。普通高校要禁止举办复读班、补习班,防治挤占有限的教育资源。

5、加强督促检查,建立奖惩制度。

教育督导部门要将解决大班额问题的工作列入对政府教育督导的重要内容,定期进行督促检查,教育局行政部门要加强对乡镇学校解决大班额问题工作的指导和监督,建立大班额情况定期公告制度,各乡镇要加强对学校相关工作的督促和指导,建立大班额问题的监控制度。

大班额环境 篇6

那天和往常一样,放学加班结束后,大约晚上7点多,刚下楼,忽然传来一个小女孩的哭声,寻声望去,东教学楼墙角一个小女孩蜷缩着身子蹲在地上伤心地哭泣,边上站着三个学生,他们正在指手画脚,看到有老师走过来,三人争先恐后地奔我而来,老师,明天听你的课,她什么都不会!老师,她现在还没有预习!老师,她昨天的错题现在还没有更正!一瞬间,我顿悟了,一种莫名的感动涌上心头,这些我心爱的学生,他们想方设法想让他们尊崇的老师在课堂上大放异彩!

一、微笑——给学困生放松的机会

微笑是人世间最美的语言。一个善意的微笑,一个鼓励的眼神,一个默许的动作,都会在孩子心灵深处留下一些温暖的记忆。打发走这个不甘落后的学习小组的三位“告状者”,蜷缩在墙角里的她被我领到了办公室,她怯生生地站在那里,我微笑着擦去她脸上的泪水,帮她打理好蓬乱的头发,再微笑着拍去她身上的尘土,又微笑着递上一杯热水……胆怯的她惊讶地看着我,“快喝点水吧!饿了吗?”我微笑着说。“不饿!你给我讲讲吧——老师!我不能影响我们小组!”她脸上开始露出腼腆的微笑。我们两个微笑着投入到愉快的学习之中……

二、倾听——给学困生发言的机会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我们无法要求班级所有的孩子站在同一起跑线上,课堂需要“不同的声音”,我一定要给那个因为不会蜷缩在墙角哭泣的小女孩发言的机会。第二天,我的优质课,评委们如期而至,我执教的是“乘法分配律”,那位“哭泣”的女孩在我的导演下也做了完美无缺的发言,一切按预定的计划顺利进行,班上学生配合默契,评委席中不时传来啧啧的赞叹声,进入练习环节,马上大功告成,然而在展示学生作品时,我却惊奇地发现,昨天的那个小组曾经指手画脚的三位学生全错,原来他们在运用乘法分配律计算(8+25)×4时,去掉括号后却写成了8+25×4,作为一名从教多年的数学教师,学生出现这样的错误是意料之中的事,但四个小组成员中“三位”出错却是我意料之外的事,唯独那个胆怯的小女孩做对了。面对现状,我及时纠错:“谁能想办法让这三位同学及班上存在类似问题的同学改掉这个错误?”“我——”她为自己的脱口而出伸了一下舌头,当我们目光相遇时,她有些迟疑的小手慢慢地往下落。“就是你!”我毫不犹豫地指定了她。“我们刚才都学了,乘法分配率用字母表示是(a+b)×c=a×c+b×c,有括号时是a与b的和乘c,去掉括号后,在给b乘c的同时,还要记着给a乘c,这样才能体现‘公平分配,所以(8+25)×4=8×4+25×4,就好像老师对我和大家每个人‘都很好一样!”在评委们的带动下,班级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我知道,这掌声是对“她”头头是道的演说的一种肯定和赞美,更是对作为教师的我让每个学生都享受“教育公平”的一种鼓舞和期盼。

三、欣赏——给学困生展示的机会

每天进步一点点,一点点进步。在我坚持不懈的帮助和鼓励下,渐渐地,那个曾经蜷缩在墙角哭泣的小女孩出落得衣着整洁,美丽大方,课间走廊总能听到她“咯咯咯”爽朗清脆的笑声,上课时她总是抬头挺胸,精神饱满,积极举手,踊跃发言。一次在一节练习课上,我出了这样一道题:张奶奶靠墙角用篱笆围了一个长6米、宽4米的长方形养鸡场,求篱笆的长是多少米?实物展台上,同学们做法各异,有的是(6+4)×2=20(米),有的是6×2+4=16(米),有的是4×2+6=14(米),有的是(6+4)×2-6=14(米),有的是(6+4)×2-4=16(米),有的是6+6+4=16(米),有的是6+4+4=14(米),有的是6+4=10(米)……我知道有的同学算的是长方形的周长,有的同学把“靠墙角”理解成了“靠墙的一面”,面对“百花齐放”,我让学生小组合作,只见她和其他三位成员来到墙角,她指手画脚:“墙角这里有两个面,这一面是养鸡场的长,另一面就是宽,张奶奶篱笆围的部分是长方形养鸡场的另一组长和宽,小红站这边当作长,小李站那边当作宽,小张站在你俩的交点上……你们和墙角围成了一个长方形,靠墙角的这两条边不算,所以,篱笆长就是你们所在的位置,是6+4=10(米)。”我再次把机会让给她,让她为全班同学指点迷津,在她滔滔不绝的演说下,班上同学茅塞顿开。在以后的课堂中,总能看到她“小手直举,两眼放光……”

我和我的学生共同见证了那个蜷缩在墙角哭泣的小女孩成长的足迹,事实告诉我,只要我们执着信念、永不放弃,那些曾经的“学困生”一定会重拾信心,勤奋学习,快乐成长!

参考文献:

马兰.合作学习的价值内涵[J].课程·教材·教法,2004(4).

大班额环境 篇7

一、留心生活, 快乐识字

古人蒙学识字的特点是集中识字、文道统一和背诵识记, 20世纪50年代是“集中识字”与“分散识字”, 20世纪80年代是“注音识字”, 本世纪以来是“识写分流”。汉字的创造来源于生活, 识字教学也应从生活中来, 到生活中去。生活就是一本百科全书, 有生活的地方就有汉字, 只有留心生活的每一个细节, 才能把字识好。这样日积月累, 天长日久, 识字的数量就会与日俱增。在教学中, 教师要引导学生多动手, 创造浓厚的文化氛围。如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制做各种图形图案的识字卡片, 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针对校园里的花草树木, 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制作卡片, 上面标明名称、原产地、特性等, 可汉字与拼音对照, 也可汉字与英文对照, 最后进行装饰, 标明作者, 最后选出最佳图片挂在植物体的相应位置。

二、课内课外, 游戏识字

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学习是一种趣味学习。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创设宽松活泼的课堂气氛, 教师的情感态度应自然、热情、大方, 有亲和力、感染力, 对学生要有吸引力, 学生在宽松活泼的氛围中容易发挥自己的潜能。其次, 教学模式、教案设计、学习方式方法要灵活多变, 教师应充分利用各种直观手段, 多采用游戏与活动方式, 激发学生兴趣。最后, 要重视校内外文化氛围的熏陶, 包括校园环境、教室布置及校园周边环境和学生家庭环境, 尽可能为学生识字提供丰富多彩的课程资源。新课程标准强调指出:识字提倡“两条腿走路”:一是课内, 二是课外。课内识字向课外延伸, 课外识字活动的可持续发展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三、整理归类, 用心识字

无论做什么事都要用心, 识字、写字当然也如此。我们要善于引导学生把观察到的字形通过大脑的加工与生活经验、已有知识联系, 得出最好的记忆方法, 储存在大脑中。这里要特别强调与生活经验的联系, 经过这种联系, 字就记得特别牢。如土+也=, 米+立=, 禾+中=, 月+半=, 日+月=, 王+元=, 令+页=, 女+子=, 云+力=;再如, 给“木”字加一笔, 能变成什么字?给“大”字加一笔, 能变成什么字?给“力”字加两笔, 能变成什么字?给“日”字加两笔, 能变成什么字?又+又=, 日+日=, 木+木=, 山+山=, 日+十=, 口+八=, 走+己=, 门+人=。教师要经常帮助学生整理, 引导学生举一反三, 不断提高独立识字能力。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记住这个字的 (换部首, 去部首, 加部首, 数笔画, 编故事, 讲故事, 联系生活实际……) , 这样说一说, 效果也会比较好, 也是实现由“学会”到“会学”的转变, 获得识字的主动权和高效率。

总之, 语文教学设计是以激励学生积极参与言语实践、自主探求语文知识培养思维品质与审美能力为目的。教师应根据文本特点或课题性质, 确定教学计划, 创设学习情境, 选择教学方法, 组织教学活动, 评价学习成果的最优策划。

(一) 培养兴趣, 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这就要求培养学生喜欢学习汉字, 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 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二) 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

就是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 能用音序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 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

(三) 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感受和审美能力

即在识字教学中注意间架结构, 使学生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 做到规范、端正、整洁;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 临摹名家书法, 体会书法的审美价值。

大班额环境 篇8

一、影响大班额环境下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主要因素

影响大班额环境下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主要因素可以从学校、教师、学生和家长四个方面来概括。

1.学校因素。目前多数学校过分注重升学率, 只注重对优秀学生的培养, 对于后进生则不够重视, 这样对教学总体水平的提高, 尤其是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工作是极大的阻碍。

2.教师因素。有些教师对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缺乏足够的信心, 投入的精力也比较少, 或者有些教师驾驭大班额课堂的能力较差, 自然而然地只注重优秀学生, 不能对后进生进行必要的教育和鼓励。

3.学生因素。有些学生缺乏团队合作意识, 不能够积极配合小组合作学习工作的开展, 或者由于性格过于内向, 不敢表达自己的观点, 在小组交流中只听别人发表意见, 自己的问题因缺乏表达而得不到解决, 日积月累, 问题越来越多, 逐渐丧失主动学习的信心。

4.家长因素。有些家长认为教育是学校和老师的职责所在, 跟自己没有关系, 家庭教育工作做得不到位, 而且缺乏与学校、教师的足够交流, 对孩子的学习情况漠不关心, 甚至毫不知情。

二、大班额环境下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在小组分配时不能均衡小组的水平

由于班级人数过多, 导致教师对掌握每个学生的学习水平和性格特点存在一定的困难, 所以在小组划分时不能够根据每个成员的能力进行协调分配。合理的小组分配中既要有优秀生, 也要有后进生, 还要有善于发言者, 能够及时地反映学习问题。

2.小组成员之间默契程度不够, 缺乏必要的配合与合作

由于学生在短时间内不能适应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 必然会在团队合作上存在一定问题, 如成员彼此缺乏足够的默契, 甚至会产生矛盾。有些学生过于特立独行, 会破坏小组内融洽的学习气氛, 或者由于分工不明确导致学习程序混乱, 彼此缺乏必要的配合与合作, 难以实现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

3.班级人数过多, 在划分小组时存在一定的难度

由于班级人数过多, 所以在确定小组数量时存在一定的难度。小组数量多虽然会保证每个学生都能从中受益, 但是会导致秩序混乱, 教师时间和能力有限, 不能顾及所有小组;小组数量过少则会导致小组人数过多, 有些学生得不到表现机会。

三、提高大班额环境下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措施

为了提高大班额环境下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1.制订合理的育人计划。学校要制订合理的育人计划, 要以提高学生的综合水平作为教学目的, 而不是单纯地考虑升学率。学校和教师要注重对学生学习自信心的培养, 尤其要对后进生予以充分的鼓励, 通过不断的交流和沟通, 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 消除师生之间的隔阂, 使学生能够主动融入学习环境中, 在不断的学习和交流中锻炼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

2.小组划分要合理。教师对学习小组的划分要合理, 结合学生的自身特点来进行合理搭配, 使小组成员的总体水平既不能太弱, 又能够保持足够的学习积极性。小组成员之间应互相学习、互相帮助, 需要优秀学生带动后进生, 也需要思维活跃的同学带动起学习的气氛, 同时需要善于表达的同学能够及时反映出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保证每个同学都能发挥出自身的价值和作用。

3.丰富教学手段。伴随着时代的进步, 科学技术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在教育领域也是如此。教师应该不断地解放教学思想, 通过采取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以先进的教学思想为指导, 通过有针对性地制订不同的教学计划, 使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所反映出的普遍问题和特殊问题都能够得到有效的解决。

大班额环境 篇9

在中国人口数量不断增加的社会大环境下,我国的学校由于地理位置的限制,面对学生数量的不断增加,只能通过增加班级学生的数量来适应社会大环境,大班额的高中学习、教学环境应运而生,大班额环境下对教师和学生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如何适应高中大班额的环境是教师提高教学效率,学生提高学习效率的关键。

二、大班额环境下对语文课堂的影响

大班额是适应学生数量不断增加所做出的解决措施,然而,大班额环境下对教师的教学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本文以人教版高中语文教学为例,探讨大班额环境下对语文课堂产生的影响,为提高我国高中语文教学的效率奠定基础:

(一)对教师音量的要求提高

大班额环境下,由于学生的人数增加,教师在教学中面对的学生也增加了,这就要求教师在上课时要提高自己的音量,使每个学生都能清楚地听到教师的声音,使语文课堂能够得到顺利地开展的基础。加上大班额环境下学生数量增加的情况下,学生在课堂上即使以很小的音量讲话也会严重影响到课堂的顺利开展,这就对教师的音量有更高的要求,让教师在课堂上讲话时能够以一个较大的音量制止学生,并通过较大的音量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在课堂上,确保语文课堂的顺利开展。由此可见,大班额环境下,对语文课堂的影响首先体现在教师音量方面。

(二)对教学质量的要求提高

在高中大班额环境下,学生数量增加的同时对语文教师的教学质量的要求也逐渐提高。由于大班额环境下,学生的数量急剧增加,每个学生的兴趣是不同的,对教师的要求也是不同的,这对教师的教学质量产生了巨大的挑战。如何把握学生不同的兴趣点,提高学生的课堂专注度是提高语文课堂效率的有效保证。因而,大班额环境下,要求教师提高自身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质量,通过教学质量的提高吸引学生的上课兴趣,从而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质量。

三、如何提高大班额环境下的语文课堂效率

在了解了高中语文在大班额环境下的课堂现状后,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效率成为教师在工作中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针对语文课堂的现状以及大班额对语文课堂的影响,本文提出了以下几点提高语文课堂的措施,希望对高中语文课堂的效率有所帮助:

(一)提高音量

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而语言则是教师传播知识的主要手段,教师通过语言传播知识时由于面对着众多的学生,因而需要提高自己的音量,提高音量是教师在大班额环境下开展语文课堂的首要举措。教师在语文课堂上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提高音量,当然,对于教师来说,使用扩音器是提高音量的一个有效的办法,语文教师课堂通过扩音器的使用来提高音量,使用扩音器不仅能够提高教师传授知识时的音量,还能给学生带来新鲜感,以此来提高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和专注度。

(二)通过小组合作提高课堂效率

大班额环境下班级人数较多,教师可以化整为零,通过将学生进行小组划分的方法降低教学难度,以人教版语文必修一为例,教师在讲授人教版语文必修一第二单元时,可以根据学生的座位将学生划分为5到8人一组,让小组内使用十分钟时间进行自习,找出问题在小组内讨论,小组内部解决不了的,在自习结束后提出让其他小组帮忙解答。通过将学生进行分组,鼓励学生进行自学,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水平。

另外,也可以使用比赛的方式,例如,在讲授人教版必修三第三单元《寡人之于国也》一课时,可以在小组之间进行朗诵比赛,将小组通过小组之间的竞争提高学生课堂的专注度的同时让学生在竞技的氛围中了解课文内容,从而提高语文课堂效率。

(三)组织分层递进教学

大班额环境下,学生的学习水平不同,需要教师在教学时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因而组织分层递进教学是十分有必要的,以人教版语文必修二为例,教师在讲授人教版语文必修二第一单元《荷塘月色》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在上课前通过播放歌曲《荷塘月色》来吸引学生的上课兴趣,在引出课堂后让学生花几分钟将课文浏览一遍,将课文划分为几个重要的段落,总结各个段落的内容,再向学生提出课前准备好的问题(注意问题要从难到易划分为不同的层次,以便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让学生通过问题的回答了解课文的内容,从中学会写作的手法和语文的基础知识。

四、结语

大班额的高中现状是学校为了适应学生数量增加的社会现状而做出的应对措施,而大班额的现状给教师的授课带来了巨大的挑战。面对日益增加的学生数量,教师需要提高授课时的音量,并不断调整自己的上课方式,通过增加学生上课兴趣来确保语文课堂效率的提高。相信通过语文教师的不断努力,在大班额环境下促进语文课堂效率的工作一定能够得到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荣翠平.高效课堂与高中大班额英语教学之我见[J].中学生英语(高中版),2014(12).

[2]吴飞,赵三强.大班额环境下小组合作学习如何有效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教学[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14(12).

大班额环境 篇10

一、面向全体科学分组, 明确任务和责任

小组合作教学的目的是要让人人参与学习过程, 人人体验探索与发现的乐趣。教师要为每个学生创造条件, 让他们去参与小组合作学习, 尤其要使那些学困生成为小组合作学习的“忠实伙伴”, 而不是课堂教学过程中的“看客”。但从目前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 合作学习大多停留在形式上, 缺乏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具体表现在分组的随意性比较大, 教师大多根据学生的座位就近分组, 座位变了, 小组也就变了, 既不考虑学生的搭配, 也不考虑组内的分工。如果不考虑到个体差异、能力特征, 学生的参与程度就会不均衡, 难以实现小组合作教学的目的。所以, 在分组时, 教师要花较多的时间研究关注学生之间的差异, 合理分组, 并对每一小组成员合理分层。这样, 合作展示时, 不同的问题给予不同层次的学生。如, 难度较大的题目一般以优等生和中等生回答为主, 学困生认真倾听并做好对照、检查;而相对容易的题目则让学困生充分表达自己的见解, 优等生和中等生加以补充、修正。这样安排, 既照顾了优等生急于表达自己见解的心情, 同时也使得学困生有了展示自己的机会, 生生之间互相体谅, 共同进步。

二、精心设计教学活动, 调动学生参与热情

课堂教学效果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学生的参与情况, 这就首先要求学生要有参与意识。课堂教学中, 教师必须从学情出发, 从教学的具体内容出发, 精心选择安排合作学习的具体内容, 准确把握生生合作、师生合作的最佳时机。教师备课时要深入研究教材, 明确所要体现的新理念。设计的合作学习内容要有一定的难度, 有一定探究和讨论的价值, 问题要有一定的开放性。教学中, 不要一味为了迎合新课程倡导的理念而每节课皆用、滥用这一教学模式, 而应该适时地把握合作机会, 有选择、有重点地让学生开展合作交流, 对于一些知识性、常规性的问题通过小组间学生的合作学习, 予以归纳总结。在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出现争议时, 教师应不失时机地和学生共同合作、相互启发、相互补充, 真正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从而实现教学相长。

三、建立评价机制, 及时掌控学习活动

在大班额的教学活动中,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非常重要的, 只有这样, 才能改变课堂上研究时轰轰烈烈、汇报时各抒己见、归纳时收效甚微, 师生付出的精力与其所得极不相称的尴尬局面, 这就要求我们寻找相应的教学策略。在大班额的情况下, 建立一种有效的评价机制是可以促进学生更有效地进行科学探究活动的。在评价过程中, 我们不仅要评价学生的学习结果, 更应关注学生合作的过程;不仅评价对每个学生的参与情况, 更应关注小组的整体情况;不仅评价发言学生的答案是否正确, 更应关注学生在表达自己的观点、倾听同学的发言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态度;不仅评价学生的学习水平, 更应关注他们在合作中所表现出的合作精神、投入程度、情感与态度。教师通过评价机制, 帮助学生认识自我, 建立信心, 使评价真正具有促进学生探究活动深入发展的功能。

大班额环境 篇11

随着近年来中小学布局调整撤点并校,加之教师编制紧张,数量有限,特别是人们对高中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加大,在中小学特别是高中形成了一些“大班额”和“特大班额”。

高中“大班额”现象的出现,导致学校校舍、师资及相应的配套设施满足不了教学要求,师生之间的交流机会也相对减少;因为教室太挤,一部分学生要么离黑板太远,要么太近,造成学生近视眼越来越多;由于教室人数太多,造成教室空气质量下降,有的学校连学生做课间操的场地都没有:更直接的结果是影响了课堂教学效率,由于班额过大,一是教师在传授知识时对全班学生把握不过来,造成部分学生对所学知识模糊不清,似是而非。二是由于部分学生课堂听讲不专心,精力不集中,对所学知识弄不明白,理解不透彻。三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间的交流不够,不少学生得不到较多的表现与发展的机会。由于受教学时间和教学模式的限制,对于老师提出的问题,一堂课指名回答的学生人数很有限,班里绝大多数学生只能当陪客。因此,在新课程背景下,大班额环境中,高中语文课堂如何提高教学效率就显得尤为重要,而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普遍采用的富有创意的小组合作学习方法,能有效增加每个学生参加教学活动的机会,也就才能真正提高教学质量。那么如何在大班额背景下,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提高教学质量呢?

一、明确新课程理念,强化小组合作学习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明确规定,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语文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帮助他们树立主体意识,根据各自的特点和需要,调整学习心态和策略,探寻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途径。为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况,特别要重视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应努力提高组织教学和引导学生学习的质量。”“合作学习有利于在互动中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应鼓励学生在个人钻研的基础上,积极参与讨论及其他学习活动,善于倾听、吸纳他人的意见,学会宽容和沟通,学会协作和分享。”

小组合作学习是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富有创意的教学理论与方略。由于其实效显著,被人们誉为近十几年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各国的小组合作学习在其具体形式和名称上不甚一致。如欧美国家叫“合作学习”,在前苏联叫“合作教育引”。我国古代教学理论中也指出“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等等,这都说明相互合作、交流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综合来看,小组合作学习就是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系统利用教学中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的学习,以团体的成绩为评价标准,提高教学质量的教学活动。

具体来说,小组合作学习是在班级授课制背景上的一种教学方式,即在承认课堂教学为基本教学组织形式的前提下,教师以学生学习小组为重要的组织方式,通过指导小组成员展开合作,发挥群体的积极功能,提高个体的学习动力和能力,达到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的目的。这种教学方式,改变了教师垄断整体课堂的信息源而学生处于被动地位的局面,从而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

二、科学合理分配小组,积极主动团结协作

高中语文作为一门语言学科,在教学中需要把听说读写结合起来,但长期以来,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一直采用教师讲学生听的授课模式。在传统教学的课堂上,学生很少有合作行为,其中一个很重要原因在于课堂的空间形式,所以应有效地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形式。小组合作学习形式的组织应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优势互补”的原则,根据大班额的特点,依其学业水平、能力倾向、个性特征、性别等方面进行“同质”分类,再进行“异质”组合,使其成为一个合作学习小组,并以4人(一组即前后两桌4人)为一组。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后再对“同质”人员进行组与组间的互换,尽可能地使合作学习小组达到组间“同质”,从而使分组逐步科学、合理。对于大班额条件下的课堂教学而言,四人小组合作学习的显著好处就是,学生根本不需做大幅度的移动即可实现小组互动,从而减少合作前的准备时间。

小组合作学习需要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不能出现组内个别成员无所事事,搭便车,共享别人的成果,要让每个学生都积极主动参与,团结协作。教师在与学生的教学互动中,一是要求学生学会倾听,要善于倾听别人的发言,而教师的理解和欣赏,对正在倾听的学生来说都是莫大的鼓舞;二是要求学生学会表达,要鼓励学生大胆回答问题,摒除自卑心理,引导学生讨论,把问题补充完整,用活动和比赛的形式促进学生积极表达。三是要指导学生学会互助合作和质疑。小组合作学习的一个显著特征是成员间相互帮助、支持和鼓励,共同进步,进行互助合作必须照顾其他同学的感受和需要,不能以自我为中心,每个小组成员都要积极参与,对小组负责,对人宽容。教师还要鼓励学生敢于质疑,引导学生善问会问。在高中语文课堂中,让学生从语文课题、关键词语、重点典型段落、文章结构和中心进行质疑。

三、创设和谐教学氛围,抓住重点难点设疑

大班额由于人数多,学生思维活,路子广,点子多,小组合作学习会产生教师始料不及的知识火花,这就要求教师创设一个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首先要了解学生,把学生当作能动的人来看待,尊重学生的人格,还学生以自尊,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高中学生思维敏捷,反应快,但好面子,自尊心强,容易受到伤害。特别是学习困难生,总担心自己问得太简单或是问错了,怕被同学、老师取笑。因此,教师必须创设一种互相尊重、理解、宽容和谐的学习气氛,把微笑带进课堂,用真诚亲切的微笑,和蔼可亲的教态,饱满的精神,良好的情绪,加强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其次要结合教学内容和目的,充分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在课堂上进行艺术的渲染,造成与教学内容紧密相关的情境,能使学生进入角色,身临其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让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都受到感染,敢于提出自己的想法,大胆发言。即使错了,也不会伤其自尊心,而是受到鼓励,使其精神愉悦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而要做到这一点,就需抓住课文的重点难点设疑。如果小组合作学习的问题不是学生所关注的,不是课文的重点难点,就很难保证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小组合作学习就会流于形式。由于课堂时间的限制,合作伊始,就应围绕课文内容抓住重点难点。交流的内容要在学生充分自学的基础上进行,主题要明确、合理、必要、清楚,要有思考价值。凡是自主探索已解决的问题就没有必要再合作交流。如在教鲁迅的小说《祝福》时,笔者给学生的问题是“祥林嫂是怎么死的?是自杀还是他杀?谁是凶手?”祥林嫂的死是小说的重点和难点,笔者引导学生在前期学习的基础上,从祥林嫂接触的人物开始分析讨论,看起来鲁四老爷、四婶、小伙计、柳妈、“我”都和祥林嫂的死没有关系,而正是这种“无主名无意识的集体”(钱理群语)构成了杀人团伙,大家都在有意无意地维护着封建礼教和伦理道德,最后把祥林嫂推向了死路。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最终明白了鲁迅这篇小说的反封建性以及对封建礼教的批判。

四、适时转变教师角色,及时指导多元评价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要“研究自己的教学对象,从本课程的目标和学生的具体情况出发,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有针对性地组织和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

新课程倡导的一个重要理念是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要成为学生的合作伙伴、引领者、组织者,不能成为高高在上的讲解者、命令者、检查者、在教室里走来走去的无所事事者,教师要及时参与到小组合作中去,和学生共同探讨、交流,适时点拨、指导、评价。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一是要多给学生帮助指导。当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遇到困难时,教师应该及时点拨、指导;当小组讨论偏离主题时,及时发现制止;当小组完成任务时,及时表扬奖励,充分肯定学生的成绩,树立其学习的自信心。二是要鼓励不同的观点。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想说就说,说不清楚的允许补充,说错了允许改正,有不同见解的允许坚持,保留看法。三是要采用多元的评价方式。合作学习倡导“人人进步”的教学理念,所以教师要改变传统的评价方法,把对个体的成绩评价改为对团体的积分评价,把对一个人的孤立考评改为在同类人的背景中考评。要让学生成为评价的主体,把自评、组员互评、组际评比、师评多元评价方式相结合,凭借这些评价方式,激发学生更有力的合作行为,充分发挥评价应有的教育功能。

高中语文课堂是复杂多元的,小组合作学习也只是课堂教学的一种形式,尽管研究的证据都支持小组合作学习,但总不能让学生一直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仍然要留出一定的时间让教师来讲解,保证学生有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时间。在大班额下课堂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如果次数过多,时间过长,或者次数过少,时间过短,都达不到效果。所以,教师一定要精选那些有必要、有合作价值的问题,坚决杜绝大班额下有合作之形、无合作之实的现象,这样才能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总之,在目前大班额无法改变的现实下,要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质量,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是一种比较好的选择。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调动学生进行自主探索,有利于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情感沟通和信息的交流,可以提高大班额环境下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也大有裨益。

(项目名称:本文为“2014年度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阶段论文,课题号:GS[2014]GHB1453)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雒兴萍.如何提高大班额环境下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1,(1).

[3]陈国锋.浅谈大班额环境下课堂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3,(4).

大班额环境 篇12

一、共建和谐课堂, 重视师生情感交流

目前大多数学生对英语学习没有信心。在大班教学中, 教师往往只能顾及一部分学生, 而学习能力差的学生更需要教师的关注, 否则他们就容易掉队, 令“关注全体学生”的理想成为空话, 还会影响到他们身边更多的学生, 导致教学效果不佳。我们应在课上多给这些学生机会, 课后多与他们进行情感交流, 关心和鼓励他们。我们应该用心去理解学生, 了解他们真实的需要, 不仅是学习上的需要, 还有心理上的需要。教师的爱和付出往往能感动学生, 结果是学生“亲其师, 信其道”, 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信心大增, 教师也不必再为大班教学而伤脑筋。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深入细致的了解, 以便因材施教, 甚至“对症下药”。学生是一个个有自己独特思想情感的生命个体, 因此了解学生会花费教师很多的时间和精力, 但是这项工作很有价值, 值得每一位教师做好。

二﹑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建构和谐课堂

和谐的师生关系体现在师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 在教育过程中是交流互动的。和谐课堂是和谐师生关系最直接的体现。建构和谐的课堂, 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对学生的关爱和学生对教师的敬重是保证教学成功的关键。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要求广大教师成为学生学习和发展的促进者、帮助者和引路人, 要看到学生思想品质的闪光点, 多一些鼓励, 要让学生更多地体会到被人关注、被人爱护的温暖与幸福, 在教学和实际生活中要始终贯彻“平等、尊重、合作、发展”的人本思想, 以诚待人, 以理服人, 以情感人, 让学生更多地体验到自由探索与成功的快乐。

三、优化课堂教学结构, 突出学习主体, 改进学习方式, 倡导体验参与

1. 合理充分地利用课堂。

在备课时, 教师要准确把握教材, 同时拓展教学内容。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在完成教学任务后应留出足够的时间, 让学生整理一节课所学的知识, 将不懂的问题及时解决。鼓励学生课后多阅读一些英文报刊, 收听国际广播电台。

2. 适当减少讲授, 增加讨论。

教师是“传道、授业、解惑”的引路人, 在课堂上应该引导学生, 让学生大胆提问, 发表自己的见解, 主动交流讨论。例如高中英语必修5Unit 3Life in the future的教学, 在进行阅读课的教学后就可引出“What do you want to be in the future?What’s your favourite job?Why do you like the job?”等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 要求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这样学生不但获取了新的知识, 还培养了一定的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

3. 重视结论, 更重视过程。

英语课应让学生通过学习和实践活动, 逐步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 提高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 同时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 发展学生的个性和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因此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 培养学生探究的意识和习惯。

四、利用小组活动, 促进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教学中常用的一种形式。它利用生生之间的互动, 增加学生语言实践的机会, 激发学生对课堂教学活动的参与欲望。“以学生为中心”的合作学习教学理念, 有助于形成积极有效的学习氛围, 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 由于它把学生个体间的竞争转化为小组间的竞争, 所以也有利于保护学生的自尊心, 培养学生的学习成就感和团队精神。在大班教学环境下, 小组合作活动可以体现更多的价值。一方面, 由于学生人数多, 只要做好准备工作, 小组活动的课堂气氛和学习效果会比小班条件下好得多;另一方面, 它可以解决大班教学中单个学生学习和活动机会相对少的问题。小组活动应该有一个明确的共同目标, 这个目标应该是学生共同努力能够完成的。不应靠几个学习好的学生去完成活动, 其他学生做观众, 而应让每个小组成员都能为实现目标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小组活动的评价形式和评价内容应不拘一格:可以是学生自评、成员之间互评, 也可以是教师对小组每个成员的评价或教师对小组整体的评价;可以是对目标达成度的评价, 也可以是对合作过程的评价等。教师应充分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活动, 使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 使大班教学的英语课堂充满和谐的气氛, 圆满地实现教学目标。

上一篇:框架制作下一篇:沃尔玛的企业文化